第20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備考】【未集】【老字部】 □ 【字彙補】同□。
鰞 【亥集中】【魚字部】 鰞 【廣韻】哀都切【集韻】汪胡切,□音烏。
鰞鰂,魚名。
九月寒烏入水,化爲之。
【玉篇】本作烏。
互詳鰂鱡二字註。
鰱 【亥集中】【魚字部】 鰱 【唐韻】力延切【集韻】陵延切,□音連。
【說文】魚名。
【博雅】鱮也。
【陸璣草木蟲魚疏】鱮,徐州人謂之鰱。
【郭璞江賦】鯪鯉鰩鰱。
又【正字通】鰫魚似鰱。
俗呼黑鰱。
鰷 【亥集中】【魚字部】 鰷 【廣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音迢。
白鰷,魚名。
【正字通】形狹而長若條然。
【詩周頌】鰷鱨鰋鯉。
【傳】白鰷也。
【集韻】或作鯈。
又【集韻】先了切,音小。
義同。
鰿 【亥集中】【魚字部】 鰿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
與□同。
【爾雅釋魚】貝小者鰿。
【註】今細貝,亦有紫色,出日南。
又【博雅】鰿,鮒也。
【楚辭大招】煎鰿□雀。
【註】鮒也。
【類篇】小魚也。
今鯽魚。
又【廣韻】【集韻】□士革切,音賾。
又【集韻】側革切,音責。
義□同。
鱀 【亥集中】【魚字部】 鱀 【廣韻】具冀切【集韻】其旣切,□音暨。
【爾雅釋魚】鱀是鱁。
【註】鱀,屬也。
體似鱏魚,尾如魚,大腹,喙小銳而長,齒羅生上下相銜,鼻在額上,能作聲,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細魚,大者長丈餘,江中多有之。
又【集韻】巨至切,音技。
又居氣切,音旣。
又其旣切,音禨。
義□同。
【類篇】亦作□。
【補遺】【醜集】【口字部】【韻會補】與崟同。
【未集上】【竹字部】【廣韻】征例切,音制。
簟也。
【揚子方言】自關而西之人,謂簟曰。
又【集韻】尺制切,音掣。
之列切,音浙。
食列切,音舌。
義□同。
鱅 【亥集中】【魚字部】 鱅 【唐韻】蜀容切【集韻】【韻會】常容切,□音慵。
【說文】魚名。
【陸璣草木蟲魚疏】鱮,或名鱅。
【史記司馬相如傳】鰅鱅鰬魠。
【註】郭璞曰:鱅似鰱而黑。
【正字通】似鰱,大頭細鱗,目旁有骨。
【類篇】或作鰫。
又【正字通】海魚,肉如彘。
亦名鱅。
又【山海經】食水多鱅鱅之魚,其狀如犂牛,其音如彘鳴。
又【廣韻】【集韻】□餘封切,音容。
義同。
魜 【亥集中】【魚字部】 魜 【玉篇】而眞切,音人。
魚也。
【南齊書張融傳】□魜□。
【正字通】按□魚,卽海中人魚,眉耳口鼻手爪頭皆具,皮肉白如玉,無鱗有細毛,五色髮如馬尾,長五六尺,體亦長五六尺,臨海人取養池沼中,牝牡交合,與人無異。
郭璞有人魚贊。
人魚加人作魜,猶牛魚加牛作□也。
魨 【亥集中】【魚字部】 魨 【五音集韻】徒渾切,音豚。
【玉篇】魚名。
【本草集解】河魨,狀如科鬥,大者尺餘,背色靑白,有黃縷,無鱗腮,目能□者有毒。
一名鯸鮧。
一名鰗鮧。
一名魚。
本作豚。
鮍 【亥集中】【魚字部】 鮍 【唐韻】敷羈切【集韻】攀糜切,□音披。
【說文】魚名。
【玉篇】□魚也。
又【類篇】一曰破魚。
或作□。
鮛 【亥集中】【魚字部】 鮛 【集韻】式竹切,音叔。
魚名。
【爾雅釋魚註】鮪,鱣屬也。
大者名王鮪,小者名鮛鮪。
互詳鮥鮪二字註。
【類篇】或作。
考證:〔【爾雅釋魚註】鮪,鱣屬也。
大者名王鮪,小者名鮛。
〕謹照原文鮛下增鮪字。
【寅集下】【弓字部】【類篇】陟刃切,眞去聲。
彈也。
鯥 【亥集中】【魚字部】 鯥 【廣韻】【集韻】□力竹切,音六。
【山海經】柢山有魚焉,其狀如牛蛇尾有翼,其羽在脅下,音如留牛,其名曰鯥。
【□禹謨駢志】鯥魚陵居。
【郭璞江賦】鯪鯥踦跼於垠□。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韻】古紅切,音宮。
縣名。
出江西賦。
□ 【未集中】【網字部】 □ 【廣韻】蒲革切【集韻】蒲革切,□音繴。
繴或作□。
鳥罔。
又【集韻】蒲計切,音。
又博厄切,音薛。
又毗亦切,音擗。
義□同。
又【集韻】【韻會】毗祭切【正韻】毗意切,□音敝。
義同。
鯨 【亥集中】【魚字部】 鯨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渠京切,音擎。
【說文】本作,海大魚也。
【玉篇】魚之王。
【古今注】鯨魚者,海魚也。
大者長千裡,小者數十丈。
其雌曰鯢,大者亦長千裡,眼如明月珠。
互詳鯢字註。
【後漢班固傳】於是發鯨魚,鏗華鐘。
【註】海岸中有大魚名鯨。
又有獸名蒲牢。
蒲牢素畏鯨魚,鯨魚擊蒲牢,蒲牢輒大鳴。
凡鐘欲令其聲大者,故作蒲牢於其上,撞鐘者名爲鯨魚。
又【西京雜記】漢武刻石爲鯨,置昆明池,每雷雨,魚常鳴吼,鱗鬣皆動。
【杜甫詩】石鯨鱗甲動秋風。
又【集韻】渠良切,音彊。
義同。
鰡 【亥集中】【魚字部】 鰡 【廣韻】【集韻】□力求切,音劉。
魚名。
同。
【巳集中】【爿字部】【廣韻】【集韻】□苦貢切,音控。
【廣韻】穿垣,出文字集略。
【篇海】又作□。
收片部。
魪 【亥集中】【魚字部】 魪 【廣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
【玉篇】兩魪,比目魚也。
【左思吳都賦】罩兩魪。
【註】左右魪一目,卽比目魚。
魮 【亥集中】【魚字部】 魮 【唐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音毗。
【說文】文魮,魚名。
【山海經】濫水西流注于漢水,多□魮之魚,狀如覆銚,鳥首而魚翼魚尾,音如磐石之聲。
【郭璞江賦】文魮磬鳴以孕璆。
【□篇】或作□。
又【集韻】補履切,音彼。
魚名。
尾有毒。
【午集上】【玉字部】【廣韻】五乎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音吾。
【博雅】琨,石之次玉者。
【廣韻】琨,美石。
又【玉篇】琨,劒名。
【集韻】或作珸。
考證:〔【集韻】【韻會】【正會】訛胡切。
〕謹照原書正會改正韻。
魯 【亥集中】【魚字部】 魯 〔古文〕□【廣韻】【正韻】郞古切【集韻】【韻會】籠五切,□音虜。
【說文】鈍詞也。
【論語】參也魯。
【何晏註】魯,鈍也。
曾子性遲鈍。
又國名。
【詩魯頌譜】魯者,少昊摯之墟也。
【前漢地理志】周興,以少昊之虛曲阜封周公子伯禽爲魯侯,以爲周公主。
【釋名】魯,魯鈍也。
國多山水,民性樸魯也。
又姓。
【廣韻】伯禽之後,以國爲姓,出扶風。
又複姓有魯步氏。
又【集韻】旅,古作魯。
註詳方部六畫。
魴 【亥集中】【魚字部】 魴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方切,音房。
【說文】赤尾魚。
或從作□。
【詩周南】魴魚赬尾。
【傳】魚勞則尾赤。
【疏】魴魚尾本不赤,赤故爲勞也。
【陸璣疏】魴魚,廣而薄,肥恬而少力,細鱗,魚之美者。
【爾雅釋魚】魴魾。
【註】江東呼魴魚爲鯿。
一名魾。
梁水魴尤美,故鄕語曰:居就糧,梁水魴。
【正字通】魴魚小頭縮項,闊腹穹脊,細鱗,色靑白,腹內肪甚腴。
又姓。
【姓氏急就篇】漢有魴山。
魺 【亥集中】【魚字部】 魺 【廣韻】胡歌切【集韻】寒歌切,□音何。
魚名。
【博雅】魺□,魠也。
又【集韻】賈我切,音哿。
鮓也。
南越曰魺。
鮒 【亥集中】【魚字部】 鮒 【唐韻】【集韻】【韻會】□符遇切,音附。
【說文】魚名。
【博雅】鰿也。
【爾雅翼】鮒,鰿也。
今作鯽。
【易井卦】井谷射鮒。
【釋文】子夏傳謂蝦蟇。
【儀禮士昏禮】魚用鮒。
【疏】義取夫婦相依附者也。
【戰國策】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
【註】鮒魚,魚之小者。
【莊子外物篇】車轍有鮒魚焉。
【酉陽雜俎】洞庭之鮒。
陸佃曰:此魚好旅行,吹沫如星,以相卽謂之鯽,以相附謂之鮒。
【劉劭七華】洞庭之鮒,出於江岷,紅腴靑顱,朱尾碧鱗。
又【集韻】蓬逋切,音蒲。
義同。
鮦 【亥集中】【魚字部】 鮦 【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
【說文】魚名。
一曰□也。
【爾雅釋魚】鰹大鮦,小者鮵。
【疏】卽鱧也。
其大者名鰹,小者名鮵。
【類篇】或作□。
又【唐韻】【正韻】直隴切【集韻】【韻會】柱勇切,□重上聲。
又【集韻】傳容切,重平聲。
義□同。
又【廣韻】直柳切【集韻】【正韻】丈九切,□音紂。
鮦陽,縣名。
【前漢地理志】汝南郡鮦陽縣【註】應劭曰:在鮦水之陽。
○按《正字通》引《漢書》孟康註:鮦音紂紅反。
《左傳襄四年》註:鮦陽縣南,鮦音紂。
《後漢書》:隂興子慶封鮦陽侯。
註:鮦音紂。
孫愐東韻收鮦,直蒙、直柳二切。
此皆地理註之音紂紅反,譌失其下紅反二字也。
戴侗定爲徒紅、篆蛹二切,《韻會補》定音冢,則又緣紂紅改爲上聲也。
據此,《說文》直隴切,《六書略》音冑,《正韻》收入有韻,□非。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楚江切。
與摐同。
詳摐字註。
【巳集中】【火字部】【廣韻】【集韻】□子結切,音節。
【廣韻】燭餘。
【集韻】燼謂之。
又【集韻】【韻會】□節力切,音卽。
義同。
又【集韻】子悉切,音堲。
【博雅】煨也。
或作□。
通作堲。
鯀 【亥集中】【魚字部】 鯀 【唐韻】【集韻】【正韻】□古本切,音袞。
【說文】魚也。
【玉篇】大魚也。
又【書堯典】於,鯀哉。
【傳】鯀,崇伯之名。
【釋文】禹父也。
【廣韻】亦作鮌。
【寅集下】【幺字部】【說文】繼,從糸,從。
一曰反□爲繼。
【莊子至樂篇】得水則爲。
【音義】萬物得水土氣,乃相繼而生也。
鰁 【亥集中】【魚字部】 鰁 【集韻】從緣切,音全。
魚名。
鰊 【亥集中】【魚字部】 鰊 【廣韻】【集韻】□郞甸切,音煉。
魚名。
似鱦。
鰐 【亥集中】【魚字部】 鰐 【廣韻】五各切【集韻】【正韻】逆各切,□音咢。
□,或作鰐。
魚名。
似蜥蜴,出日南。
【博物志】南海有鰐魚,狀如鼉,斬其頭而乾之,去齒而更生,如此者三乃止。
【左思吳都賦】□鼊鯖鰐。
【註】鰐魚長二丈餘,有四足,如鼉,喙長三尺,甚利齒,虎及大鹿渡水,鰐擊之,皆中斷。
【類篇】或作鱷。
互詳鱷字註。
鰒 【亥集中】【魚字部】 鰒 【唐韻】【集韻】□房六切,音伏。
【說文】海魚名。
【前漢王莽傳】啗鰒魚。
【註】師古曰:海魚也。
【後漢伏隆傳】詣闕上言,獻鰒魚。
【註】鰒似蛤,偏著石。
【廣志】鰒無鱗有殼,一面附石,細孔雜雜,或七或九。
又【廣韻】蒲角切【集韻】【韻會】弼角切,□音雹。
義同。
一說石決明。
藥旁有七空者良。
又【集韻】步木切,音僕。
義同。
【巳集下】【牛字部】【五音集韻】烏猛切,營上聲。
犢也。
一曰牛鳴也。
【篇海】喚牛子聲。
【集韻】作。
鰳 【亥集中】【魚字部】 鰳 【篇海】歷得切,音勒。
【正字通】鰳魚以四月至海上,漁人聽水聲取之。
狀如鰣魚,小首細鱗,腹下有硬刺,乾曰鰳鯗。
鯋 【亥集中】【魚字部】 鯋 【篇海】同鯊。
【巳集中】【火字部】【集韻】於九切,音懮。
炄,欲乾也。
或作□。
又【集韻】【類篇】□於糾切,音黝。
義同。
髫 【亥集上】【髟字部】 髫 【唐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音迢。
【說文】小兒垂結也。
【玉篇】小兒髮。
【後漢伏湛傳】髫髮厲志。
【註】□蒼曰:髫,髦也。
髫髮謂童子垂髮也。
【幹祿字書】俗作齠。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韻】式類切。
與邃同。
【揚子方言】□,深也。
趙魏閒語。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筍古作□。
註見六畫。
鬫 【亥集上】【鬥字部】 鬫 【廣韻】火斬切【集韻】【韻會】虎檻切【正韻】虎覽切,□音喊。
虎聲。
【詩大雅】鬫如虓虎。
又【前漢敘傳】七雄虓鬫。
又【廣韻】【集韻】□許鑒切,喊去聲。
獸怒聲。
【增韻】鬫本從鬥。
俗今從門。
【正字通】鬫望鬫姓之闞,當從門,卽孟子,王使人瞯夫子之瞯,訓竊視。
虓鬫之鬫當從鬥,卽詩鬫如虓虎之鬫,訓奮怒。
鬭 【亥集上】【鬥字部】 鬭 【唐韻】【集韻】【韻會】都豆切【正韻】丁□切,□兜去聲。
【說文】遇也。
【玉篇】爭也。
【廣韻】鬭競。
【禮檀弓】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鬭。
【孟子】今有同室之人鬭者。
【疏】有鬭爭之者。
又姓。
【左傳桓六年】鬭伯比言于楚子。
【註】楚大夫。
又【集韻】當侯切,音兜。
交爭也。
又葉都故切,音妒。
【郭璞流寓賦】涉幽谷之高關,壯斯世之險固。
過王城之丘墉,想穀洛之合鬭。
鬼 【亥集上】【鬼字部】 鬼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居偉切,音詭。
【說文】人所歸爲鬼。
從人,象鬼頭。
鬼隂氣賊害,從厶。
【爾雅釋訓】鬼之爲言歸也。
【詩小雅】爲鬼爲蜮。
【禮禮運】列於鬼神。
【註】鬼者精魂所歸。
【列子天瑞篇】精神離形。
各歸其眞,故謂之鬼。
鬼,歸也。
歸其眞宅。
又【易旣濟】高宗伐鬼方。
【詩大雅】覃及鬼方。
【傳】鬼方,遠方也。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輿鬼鬼祠事,中白者爲質。
【註】輿鬼,五星,其中白者爲質。
又姓。
【前漢郊祀志】黃帝得寶鼎,冕侯問於鬼臾區。
【註】黃帝臣也。
又國名。
【山海經】鬼國在負二之屍北。
又烏鬼。
【杜甫遣悶詩】家家養烏鬼。
【漫叟詩話】川人家家養豬,每呼豬作烏鬼聲,故謂之烏鬼。
【夢溪筆談】夔州圖經稱,峽中人皆養鸕鷀,以繩繫頸使捕魚,得則倒提出之,謂之烏鬼。
【元微之江陵詩】病賽烏稱鬼。
【自註】南人染病,競賽烏鬼。
又【揚子方言】虔儇,慧也。
自關而東趙魏之閒謂之黠。
或謂之鬼。
鰏 【亥集中】【魚字部】 鰏 【玉篇】彼力切,音逼。
魚名。
鰣 【亥集中】【魚字部】 鰣 【廣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時。
魚名。
似魴肥美,江東四月有之。
或作□。
【爾雅釋魚】一名當魱。
【韻會】通作時。
鰵 【亥集中】【魚字部】 鰵 【廣韻】眉殞切【集韻】美殞切,□音愍。
海魚名也。
鰺 【亥集中】【魚字部】 鰺 【字彙】鱢字之譌。
鰽 【亥集中】【魚字部】 鰽 【集韻】徐由切,音囚。
與鯦同。
魚名。
似鯿而大鱗,肥美多鯁。
又【異物志】鰽魚,鰽鳥所化,故腹中有鳥腎二枚。
又【集韻】字秋切,音酋。
義同。
鰾 【亥集中】【魚字部】 鰾 【廣韻】符少切【集韻】婢小切,□音摽。
魚鰾。
可作膠。
【類篇】魚胞也。
又【本草】鱁鮧魚。
一名鰾。
【巳集中】【火字部】【唐韻】楚宜切【集韻】叉宜切,□音差。
【說文】束炭也。
又【集韻】仕知切,音齹。
又【玉篇】才和切,音□。
義□同。
又【集韻】才支切,音疵。
【博雅】曝也。
又疾智切,音漬。
義同。
又【玉篇】俎下切,音鮓。
亦束炭也。
〇按五音集韻□同。
集韻類篇二字分載。
然音義相同,筆畫相近,當是一字。
詳□字註。
【午集上】【瓦字部】【廣韻】苦江切【集韻】枯江切,□音腔。
【廣韻】,甎瓠也。
【集韻】□也。
與□同。
又【廣韻】苦岡切【集韻】丘岡切,□音穅。
義同。
又【集韻】呼光切,音□。
器也。
本作□。
又【集韻】枯光切,音。
瓠,破罃。
鮔 【補遺】【亥集】【魚字部】 鮔 【篇海類編】音巨。
魚名。
【子集下】【刀字部】【唐韻】徂感切【集韻】士減切,□慚上聲。
縮朒貌。
【揚子太玄經】瞢跙。
【玉篇】,□也,刺也。
又【集韻】鉏銜切,音巉。
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繃字之譌。
【午集下】【穴字部】【海篇】同。
鮁 【亥集中】【魚字部】 鮁 【唐韻】【集韻】【正韻】□北末切,音撥。
【說文】鱣鮪鮁鮁。
○按《詩衞風碩人》作發發。
《類篇》或作鱍。
又【廣韻】房廢切【集韻】符廢切,□音吠。
魚名。
又【集韻】普活切,音潑。
魚遊貌。
又【集韻】蒲撥切,音跋。
魚名。
似鯉而赤。
鮎 【亥集中】【魚字部】 鮎 【唐韻】【集韻】【韻會】□奴兼切,音拈。
【說文】鯷也。
【爾雅釋魚註】鮎別名鯷,江東通呼鮎爲鮧。
【本草圖經】鮧背靑而口小者名鮎。
周益公記:宜興洞有四足鮎。
宋乾道六年,行都北關有鮎魚,色黑,腹下出人手於兩旁,各具五指,此魚妖也。
又【集韻】【正韻】□尼占切,音黏。
義同。
鮝 【亥集中】【魚字部】 鮝 【正字通】俗鯗字。
鮨 【亥集中】【魚字部】 鮨 〔古文〕【唐韻】旨夷切【集韻】蒸夷切,□音脂。
【說文】魚醬也,出蜀中。
一曰鮪魚名。
又【集韻】市之切,音時。
義同。
又【廣韻】渠脂切【集韻】渠伊切,□音祁。
鮓也。
【爾雅釋器】魚謂之鮨。
【註】鮓屬也。
【類篇】或作□。
又【集韻】研計切,音詣。
魚名。
【山海經】諸懷之水西流注于囂水,其中多鮨魚而大首,其音如嬰兒,食之已狂。
鮭 【亥集中】【魚字部】 鮭 【廣韻】古攜切【集韻】涓畦切,□音圭。
魚名。
【山海經】敦薨之山,其中多赤鮭。
【註】今名鯸鮐爲鮭魚。
【雷公炮炙論】鮭魚插樹,立使枯乾。
一名魚,一名嗔魚。
日華子謂之鰗魚,今謂之河豚。
【論衡】鮭肝死人。
又【廣韻】【集韻】□戸佳切,音鞵。
吳人謂魚菜總稱。
【世說】庾杲之淸貧,每食三韭。
任昉戲之曰:誰謂庾郞貧,每食鮭菜,常有二十七種。
又【廣韻】苦圭切【集韻】頃畦切,□音睽。
複姓。
【後漢牟融傳】代鮭陽鴻爲大司農。
【註】鮭陽,姓也。
又【集韻】烏媧切,音蛙。
鮭蠪,神名。
【莊子達生篇】倍阿鮭蠪。
【註】倍阿,神名也。
鮭蠪,狀如小兒,長一尺四寸,黑衣赤幘大冠,帶劒持戟。
又【集韻】戸瓦切,音跨。
楚冠名。
【備考】【卯集】【心字部】【龍龕】同熆。
鰤 【亥集中】【魚字部】 鰤 【廣韻】疏夷切【集韻】霜夷切,□音師。
老魚。
【類篇】一說出歷水,食之殺人。
或省作魳。
鰶 【亥集中】【魚字部】 鰶 【廣韻】【集韻】□子例切,音祭。
【玉篇】魚名。
【類篇】或作。
鱁 【亥集中】【魚字部】 鱁 【廣韻】直六切【集韻】佇六切,□音逐。
【玉篇】鱁,鮧也。
【爾雅釋魚】鱀是鱁。
詳鱀字註。
魑 【亥集上】【鬼字部】 魑 〔古文〕□【唐韻】醜知切【集韻】【韻會】【正韻】抽知切,□音摛。
【說文】鬼屬。
詳魅字註。
魟 【亥集中】【魚字部】 魟 【廣韻】古紅切【集韻】沽紅切,□音公。
或作魟。
魟,江蟲,形似蟹,可食。
又【集韻】古雙切,音江。
義同。
又【廣韻】戸公切【集韻】胡公切,□音洪。
白魚。
【類篇】白魟,魚名。
一曰魚肥。
○按《酉陽雜俎》:黃魟魚,色黃無鱗頭尖,身似槲葉,口在頷下,眼後有耳,竅通於腦,尾長一尺,末三刺甚毒。
據此說,魟有黃白二種,《類篇》特舉白者言之耳。
又【廣韻】呼東切【集韻】呼公切,□音烘。
河魚似□。
【六書故】海魚,無鱗,狀如蝙蝠,大者如車輪。
魳 【亥集中】【魚字部】 魳 【廣韻】子答切【集韻】作答切,□音帀。
【玉篇】魚也。
又【集韻】霜夷切,音師。
與鰤同。
詳鰤字註。
【巳集下】【犬字部】【集韻】他達切,音闥。
本作獺。
詳獺字註。
□ 【未集中】【網字部】 □ 【集韻】姑橫切,音觥。
或作。
【玉篇】罔滿也。
□ 【未集中】【缶字部】 □ 同缻。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心準切,音筍。
簴也。
□ 【寅集下】【弓字部】【集韻】同餌。
鮑 【亥集中】【魚字部】 鮑 【唐韻】薄巧切【集韻】【韻會】【正韻】部巧切,□音抱。
【說文】饐魚也。
【玉篇】漬魚也。
今謂裛魚。
【釋名】鮑魚,鮑,腐也,埋藏奄使腐臭也。
【急就篇註】鮑亦海魚,加之以鹽,而不乾者也。
【周禮天官籩人】膴,鮑魚,鱐。
【註】鮑者,於楅室中糗乾之,出於江淮也。
【史記貨殖傳】鮑千鈞。
【註】鮑,膊魚也。
謂破開中,頭尾不相離爲鮑,謂之膊關者也。
【周語】鮑魚不登俎豆。
【家語】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又姓。
【左傳莊十四年註】鮑叔牙,小白之傅。
【齊語】鮑叔牙,齊大夫姒姓之後。
又與鞄同。
【周禮冬官考工記】攻皮之工,函,鮑。
【註】鮑,或書爲鞄。
蒼頡篇有鞄□。
又【集韻】披交切,音拋。
魚名。
又【集韻】班交切,音包。
人名。
楚有申鮑胥。
通作包。
【巳集中】【火字部】【篇海】古迥切。
目驚貌。
鯇 【亥集中】【魚字部】 鯇 【廣韻】【集韻】□戸闆切,音睅。
【說文】魚名。
【爾雅釋魚】鯇。
【註】今鯶魚,似鱒而大。
○按《爾雅》鱧、鯇二字□列,非以鯇訓鱧也。
疏雲:鱧一名鯇,非。
又《本草》:鯇似鯉,生江湖閒,膽至苦,主喉閉。
《類篇》亦作鯶鰀。
又【廣韻】胡本切【集韻】胡袞切,□音混。
又【集韻】戸管切,音浣。
又胡玩切,音換。
義□同。
【巳集中】【火字部】【唐韻】筠輒切【集韻】域輒切,□音饁。
【說文】本作□。
盛也。
【玉篇】或作□。
【集韻】或作。
鬗 【亥集上】【髟字部】 鬗 【廣韻】【集韻】□無販切,音萬。
【說文】髮長也。
【前漢禮樂志】掩回轅鬗長馳。
【註】鬗鬗,長貌。
又【廣韻】謨官切【集韻】【韻會】母官切,□音瞞。
義同。
鬛 【亥集上】【髟字部】 鬛 鬣字省文。
詳鬣字註。
鬮 【亥集上】【鬥字部】 鬮 【廣韻】居求切【集韻】居虬切,□音鳩。
【說文】鬭取也。
【玉篇】手取也。
又【集韻】吉酉切,音糾。
義同。
釛 【戌集上】【金字部】 釛 【玉篇】胡刻切,音劾。
金也。
又【廣韻】博拔切,音八。
義同。
鱡 【亥集中】【魚字部】 鱡 【正字通】同鰂。
鱹 【亥集中】【魚字部】 鱹 【集韻】古玩切,音貫。
人名。
【左傳文十六年】鱗鱹爲司徒。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末各切,音莫。
□□,竹名。
鲛 【亥集中】【魚字部】 鮫 【唐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交。
【說文】海魚,皮可飾刀。
【山海經】漳水東南流注于睢,其中多鮫魚,皮可飾刀劒,口錯治材角。
【註】鮫,鮒魚類也。
皮有珠文而堅,尾長三四尺,末有毒,螫人。
【述異記】魚虎老,變爲鮫魚。
【通雅】鮫,海鯊魚之最大者也。
【本草】陳藏器曰:鮫魚出南海。
似鼈無腳而有尾。
一名沙魚,一名鰒魚。
李時珍或言:本作□,□譌爲鮫。
鮫長丈許,腹有兩洞,貯水養子,一腹容三四子,朝從口出,暮還入母腹。
【史記禮書】鮫韅。
【註】徐廣曰:鮫魚皮可以飾服器。
【後漢輿服志】皆以白珠鮫爲□口之飾。
【荀子議兵篇】楚人鮫革犀兕以爲甲。
【註】以鮫魚皮及犀兕爲甲。
又官名。
【左傳昭二十年】澤之萑蒲,舟鮫守之。
【註】舟鮫,官名也。
【疏】鮫,大魚之名,澤中有水有魚,故以舟鮫爲官名也。
又鮫人。
【左思吳都賦】訪靈夔於鮫人。
【註】鮫人居水中。
【述異記】鮫人水居如魚,不廢機織,眼泣則成珠。
鳫 【亥集中】【鳥字部】 鳫 【字彙補】與鴈同。
【廣韻】□鵞倉□鳫也。
【曹憲註】鳫同雁。
鳆 【亥集中】【魚字部】 鰒 【唐韻】【集韻】□房六切,音伏。
【說文】海魚名。
【前漢王莽傳】啗鰒魚。
【註】師古曰:海魚也。
【後漢伏隆傳】詣闕上言,獻鰒魚。
【註】鰒似蛤,偏著石。
【廣志】鰒無鱗有殼,一面附石,細孔雜雜,或七或九。
又【廣韻】蒲角切【集韻】【韻會】弼角切,□音雹。
義同。
一說石決明。
藥旁有七空者良。
又【集韻】步木切,音僕。
義同。
鳦 【亥集中】【鳥字部】 鳦 【廣韻】於筆切【集韻】【韻會】億姞切【正韻】益悉切,□音乙。
【廣韻】燕也。
【爾雅釋鳥】燕,燕鳦。
【鄭樵註】燕有二種,前言白脰燕,知此爲紫燕也。
一名鷾鴯,一名遊波。
【史記秦本紀索隱註】女脩,顓頊之裔女,吞鳦子而生大業。
又【韻會】【正韻】□乙黠切,音軋。
義同。
○按《說文》本作乙。
燕乙乙,□鳥也。
齊魯謂之乙,取其鳴自呼。
象形,重文作鳦。
互見乙字註。
燕□。
鯛 【亥集中】【魚字部】 鯛 【唐韻】都僚切【集韻】丁聊切,□音雕。
【說文】骨耑脃也。
又【玉篇】魚名。
【類篇】或作鮉。
考證:〔【說文】骨專脃也。
〕謹照原文專改耑。
鯤 【亥集中】【魚字部】 鯤 【廣韻】古渾切【集韻】【韻會】【正韻】公渾切,□音昆。
【爾雅釋魚】鯤,魚子。
【註】凡魚之子名鯤。
【魯語】魚禁鯤鮞。
【類篇】或作□鰥。
又【玉篇】大魚。
【列子湯問篇】有魚焉,其廣數千裡,其長稱焉,其名爲鯤。
【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爲鯤。
【陸德明音義】崔譔雲:鯤當爲鯨。
又【集韻】胡昆切,音渾。
義同。
考證:〔【列子殷湯篇】有魚焉,其廣數千裡,其長稱焉,其名爲鯤。
〕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鯦 【亥集中】【魚字部】 鯦 【唐韻】其久切【集韻】巨九切,□音臼。
【說文】當互也。
【爾雅釋魚】鯦,當魱。
【註】海魚也。
詳前魱字註。
又【集韻】巨救切,音舊。
義同。
又【集韻】徐由切,音囚。
魚名。
似鯿而大鱗,肥美,多鯁。
或作鰽。
又【集韻】字秋切,音酋。
義同。
又【集韻】倚亥切,音欸。
叔鮪也。
鸶 【亥集中】【鳥字部】 鷥 【集韻】新茲切【正韻】相咨切,□音斯。
鷺鷥。
【爾雅釋鳥舂鉏註】白鷺縗,俗稱鷺鷥,頭上毛似絲。
【禽經】鷺喙則絲偃。
海錄雲:一名帶絲,後人加鳥。
又【集韻】津之切,音茲。
義同。
鯶 【亥集中】【魚字部】 鯶 【廣韻】胡本切【集韻】戸袞切,□音混。
與鯇同。
詳鯇字註。
又【唐律】號鯉爲赤鯶公,以國氏李諱同音也。
鰦 【亥集中】【魚字部】 鰦 【廣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音茲。
魚名。
【爾雅釋魚】鮂,黑鰦。
【註】卽白鯈魚。
【疏】鮂,一名黑鰦。
【六書故】今之鹹淡水中者,長不踰尺,搏身椎首而肥,俗謂之鰦。
海亦有之。
考證:〔【六書故】今之鹹淡水中者,長不踰尺,搏身推首而肥,俗謂之鰦。
〕謹照原文搏身推首改搏身椎首。
【巳集下】【犬字部】【玉篇】羊就切。
本作狖。
詳狖字註。
鰪 【亥集中】【魚字部】 鰪 【集韻】谷盍切,音閤。
魚名。
似鰿而小。
【玉篇】鰪鱂,魚名。
又【廣韻】安盍切【集韻】乙盍切,□音姶。
義同。
鱦 【亥集中】【魚字部】 鱦 【廣韻】食陵切【集韻】神陵切,□音繩。
【爾雅釋魚】鱦,小魚。
【註】今江東亦呼魚子未成者爲鱦。
【家語】宓子賤仕魯,爲單父宰,孔子使巫馬期往觀政焉。
入界,見得魚輒捨之。
期問焉,曰:魚之大者名爲鱄鱨,吾大夫愛之,其小者名鱦,吾大夫欲長之,是以得二者輒舍之。
【玉篇】同。
又【廣韻】實證切,音乗。
又【廣韻】【集韻】【正韻】□以證切,音孕。
義□同。
又【廣韻】莫幸切,音猛。
蛙屬。
又【集韻】母耿切,音黽。
義同。
【未集中】【糸字部】【集韻】於何切,音阿。
【類篇】或省作。
【博雅】、縞,練也。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收,古作。
註詳攴部二畫。
又【集韻】居虬切,音樛。
與摎同。
束也。
〇按《說文》收從丩從攴,改從手。
鲋 【亥集中】【魚字部】 鮒 【唐韻】【集韻】【韻會】□符遇切,音附。
【說文】魚名。
【博雅】鰿也。
【爾雅翼】鮒,鰿也。
今作鯽。
【易井卦】井谷射鮒。
【釋文】子夏傳謂蝦蟇。
【儀禮士昏禮】魚用鮒。
【疏】義取夫婦相依附者也。
【戰國策】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
【註】鮒魚,魚之小者。
【莊子外物篇】車轍有鮒魚焉。
【酉陽雜俎】洞庭之鮒。
陸佃曰:此魚好旅行,吹沫如星,以相卽謂之鯽,以相附謂之鮒。
【劉劭七華】洞庭之鮒,出於江岷,紅腴靑顱,朱尾碧鱗。
又【集韻】蓬逋切,音蒲。
義同。
鲩 【亥集中】【魚字部】 鯇 【廣韻】【集韻】□戸闆切,音睅。
【說文】魚名。
【爾雅釋魚】鯇。
【註】今鯶魚,似鱒而大。
○按《爾雅》鱧、鯇二字□列,非以鯇訓鱧也。
疏雲:鱧一名鯇,非。
又《本草》:鯇似鯉,生江湖閒,膽至苦,主喉閉。
《類篇》亦作鯶鰀。
又【廣韻】胡本切【集韻】胡袞切,□音混。
又【集韻】戸管切,音浣。
又胡玩切,音換。
義□同。
鲳 【亥集中】【魚字部】 鯧 【廣韻】尺良切【集韻】蚩良切,□音昌。
鯧鯸,魚名。
【正字通】生南海,似鯿,頭上突起連背,身圓肉厚,止一脊,骨耎可食,閩人譌爲魚。
鯞 【亥集中】【魚字部】 鯞 【廣韻】之九切【集韻】【韻會】止酉切,□音帚。
鱖鯞也。
【爾雅釋魚】鱊鮬鱖鯞。
【註】小魚也。
互詳鮬字註。
【補遺】【午集】【玉字部】【川篇】音久。
黑玉貌。
鯧 【亥集中】【魚字部】 鯧 【廣韻】尺良切【集韻】蚩良切,□音昌。
鯧鯸,魚名。
【正字通】生南海,似鯿,頭上突起連背,身圓肉厚,止一脊,骨耎可食,閩人譌爲魚。
【備考】【巳集】【犬字部】【龍龕】同猱。
鯮 【亥集中】【魚字部】 鯮 【□藏器本草】鯮魚多食宜人。
○按與鯼同。
鯾 【亥集中】【魚字部】 鯾 【廣韻】【集韻】【韻會】□□連切,音鞭。
【說文】魚名。
【玉篇】魴魚也。
【山海經】大鯾居海中。
【註】鯾,卽魴也。
鰂 【亥集中】【魚字部】 鰂 【唐韻】昨則切【集韻】【韻會】疾則切,□音賊。
【說文】鰞鰂,魚名。
【正字通】一名墨魚。
一名黑魚。
狀如算囊,無鱗,兩須長似帶,腹下八足,聚生口旁,縮喙在腹下,懷扳含墨,見人及大魚至,則噀墨。
方數尺,背上一骨,獨厚三四分,兩頭尖,色白,輕胞如通草,入藥名海鰾鮹。
又通作賊。
【蘇軾魚說】海之魚有烏賊其名者,或從卽作鯽。
【類篇】亦作鱡。
鰍 【亥集中】【魚字部】 鰍 【集韻】同鰌。
鰗 【亥集中】【魚字部】 鰗 【本草】鮭,一名魚。
一名嗔魚。
日華子謂之鰗魚。
今謂之河豚。
【註】鰗,音胡。
【備考】【寅集】【宀字部】【龍龕】音延。
【寅集下】【彳字部】【廣韻】士革切,音賾。
容尋常人。
又與同。
【集韻】或作。
鱺 【亥集中】【魚字部】 鱺 【唐韻】郞奚切【集韻】憐題切,□音黎。
與□同。
【說文】魚名。
【玉篇】魚似蛇,無鱗甲,其氣辟蠹魚也。
又【廣韻】盧啓切【集韻】裡弟切,□音禮。
與鱧同。
【博雅】小鮦也。
【爾雅釋魚註】靑州呼小鱺爲鮵。
【疏】鮵與鱧,音義□同。
又【集韻】鄰知切,音離。
義同。
【未集上】【竹字部】【廣韻】土刀切【集韻】他刀切,□音叨。
竹筐。
【類篇】飯牛器。
【集韻】牛□。
【揚子方言】□,趙、代之閒謂之。
考證:〔【揚子方言】□,趙岱之閒謂之。
〕謹照原文岱改代。
【午集下】【禾字部】【集韻】烏含切,音諳。
【博雅】馣馣,香也。
或從禾。
又【集韻】衣廉切,音淹。
□,禾美也。
又鄔感切,音晻。
種田也。
又衣檢切,音奄。
禾不實。
又乙業切,音腌。
禾敗不生也。
鲒 【亥集中】【魚字部】 鮚 【唐韻】巨乙切【集韻】極乙切,□音姞。
【說文】蚌也。
漢律:會稽郡獻鮚醬。
【類篇】□鮚,大蛤。
又【集韻】吉屑切,音結。
【前漢地理志】會稽郡鄞縣有鮚埼亭。
【註】師古曰:鮚,音結,蚌也。
長一寸,廣二分,有一小蟹在其腹中。
又【集韻】其吉切,音佶。
義同。
又【集韻】丘八切,音劼。
【玉篇】魚也。
【類篇】與□同。
鲮 【亥集中】【魚字部】 鯪 【廣韻】力膺切【集韻】閭承切,□音陵。
魚名。
【楚辭天問】鯪魚何所。
【註】鯪魚,鯉也。
【本草】陶隱居雲:鯪鯉形似□而短小。
又似鯉魚,有四足。
又【異魚圖贊】吞舟之魚,其名曰鯪。
背腹有刺,如三角菱,罟師畏之,網羅莫膺。
一說鯪鯉皮曰穿山甲。
又【類篇】一曰獸名。
又石鯪,藥名。
鳅 【亥集中】【魚字部】 鰍 【集韻】同鰌。
鳧 【亥集中】【鳥字部】 鳧 【唐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正韻】逢夫切,□音扶。
【爾雅釋鳥】舒鳧,騖。
【郭註】鴨也。
【疏】野曰鳧,家曰鴨。
【又】鳧,雁醜,其足蹼,其踵企。
【郭註】鳧雁腳閒有幕蹼屬相著,飛卽伸其腳跟企直。
【疏】醜類也。
【又】鸍,沈鳧。
【註】狀似鴨而小,背文靑色,□腳紅掌,短喙長尾。
【詩鄭風】弋鳧與雁。
又【大雅】鳧鷖在涇。
【註】鳧,水鳥。
鷖,鳧屬。
又【南越志】有私鳧棲息松閒不水處,宿必以樹。
又【揚子方言郭註】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寇鳧。
又【山海經】鹿臺山有鳥,狀如雄雞,人面,曰鳧徯。
又官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鍾。
【正字通】鳧入水不溺,以名鍾工,取虛浮之義。
又山名。
【詩魯頌】保有鳧繹。
【註】鳧繹,二山名。
又鳧麗山。
見【山海經】。
又魚鳧,人名。
蜀山氏之君也。
見【成都記】。
又鳧茨,草名。
【後漢劉玄傳】人掘鳧茨而食。
又【廣韻】茆鳧,葵也。
俗省作鳧。
《爾雅釋鳥》鸍,沉鳧。
《說文》□shū部:鳧,舒鳧,鶩也。
從鳥□聲。
考證:〔【揚子方言郭註】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冠鳧。
〕謹照原文冠鳧改寇鳧。
【午集上】【瓦字部】【廣韻】【集韻】□盧谷切,音祿。
【博雅】瓴甋,甎也。
【玉篇】甓也。
鯫 【亥集中】【魚字部】 鯫 【唐韻】子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將侯切,□音陬。
【說文】白魚也。
【類篇】一曰小魚。
【史記貨殖傳】鯫千石。
【註】正義曰:謂雜小魚也。
徐雲:膊魚也。
又【集韻】士九切,音□。
義同。
又【廣韻】【集韻】□在垢切,音棷。
義同。
又【史記項羽紀】鯫生說我。
【註】鯫,士垢反。
服虔曰:小人貌也。
瓚曰:《楚漢春秋》:鯫,姓也。
又【廣韻】徂鉤切【集韻】徂侯切,□音。
又【集韻】此苟切,音趣。
又【廣韻】七逾切【集韻】逡須切,□音趨。
又【正韻】七演切,音淺。
義□同。
鯬 【亥集中】【魚字部】 鯬 【廣韻】力脂切【集韻】良脂切,□音棃。
魚名。
【爾雅釋魚】鯬,鯠。
【埤蒼】鯬鯠,魾也。
又【廣韻】郞奚切【集韻】憐題切,□音黎。
義同。
鯺 【亥集中】【魚字部】 鯺 【集韻】專於切,音諸。
與蠩同。
蜛蠩,蟲名。
一曰蝦蟆。
又【正字通】蜛鯺,一頭數尾,長二三尺,左右有腳,狀如蠶,可食。
又鯺。
詳字註。
鰕 【亥集中】【魚字部】 鰕 【唐韻】胡加切【集韻】【韻會】何加切,□音遐。
【說文】魵也。
【爾雅釋魚】魵,鰕。
【註】出穢邪國。
【疏】魵魚,一名鰕。
又【爾雅釋魚】鯢大者謂之鰕。
【疏】鯢,雌鯨也。
大者長八九尺。
別名鰕。
互詳鯢字註。
又【爾雅釋魚】鰝大鰕。
【註】鰕大者出海中,長二三丈,鬚長數尺,今靑州呼鰕魚爲鰝魚也。
【虞荔鼎錄】宋文帝得鰕魚,遂爲鼎。
又【山海經】龍魚陵居,狀如狸,一曰鰕,卽有神聖,乗之以行九野。
又【說文長箋】同蝦。
【急就篇註】鰕,今之海鰕,堪爲酢酺,及所呼鰕米者,又所在水中小鰕,可生若煼而食之,皆是也。
【正字通】水蟲,可食,溪澤江海皆有之,磔須鉞鼻,背有斷節,尾有硬鱗,多足好躍,腸屬腦,子在腹外。
又【南海雜誌】商舶見波中雙檣遙漾,高可十餘文,意其爲舟。
老長年曰:此海鰕,乗霽曝雙鬚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虛加切,音岈。
又【集韻】舉下切,音斝。
義□同。
□ 【備考】【未集】【糸字部】 □ 【篇韻】音邕。
□ 【午集下】【立字部】 □ 【集韻】同待。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韻】【韻會】子朕切【正韻】子袵切,□音。
地名。
【前漢地理志】汝南郡□縣。
【註】孫叔敖子所邑之寢丘也。
又【廣韻】子鴆切。
同浸。
濫也,漬也。
【前漢地理志】東南曰揚州,□曰五湖。
正南曰荊州,□曰潁湛。
河南曰豫州,□曰波溠。
正東曰靑州,□曰沂沭。
河東曰兗州,□曰盧濰。
正西曰雍州,□曰渭洛。
東北曰幽州,□曰葘時,河內曰冀州,□曰汾潞。
正北曰幷州,□曰淶易。
【註】□謂引以灌漑者。
又漸也。
【前漢五行志】其後□盛。
鲚 【亥集中】【魚字部】 鱭 【廣韻】徂禮切【集韻】在禮切,□音薺。
與鮆同。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胡茅切【集韻】何交切,□音肴。
【玉篇】快也。
又【廣韻】胡敎切【集韻】後敎切,□音效。
義同。
本作恔。
或從爻。
鱻 【亥集中】【魚字部】 鱻 【廣韻】【集韻】□相然切,音仙。
【說文】新魚精也。
【註】徐鍇曰:三,衆也。
衆而不變,是鱻也。
【周禮天官庖人】凡其死生鱻薧之物,以共王之膳。
【註】鱻謂生肉。
【疏】新殺曰鱻。
又【集韻】息淺切,音獮。
尟,或作鱻。
少也。
鲣 【亥集中】【魚字部】 鰹 【廣韻】古賢切【集韻】經天切,□音堅。
鮦大者鰹。
詳前鮦字註。
【補遺】【醜集】【土字部】【篇海類編】同保。
鲭 【亥集中】【魚字部】 鯖 【廣韻】【集韻】諸盈切【正韻】諸成切,□音征。
煑魚煎肉曰□。
或作鯖。
【西京雜記】婁護遊五侯之門,每旦,五侯餽餉之,婁合所餉爲鯖,世稱五侯鯖。
【廣韻】亦作□。
又【廣韻】【集韻】□倉經切,音靑。
魚名。
靑色,有枕骨。
【正字通】形似鯇,靑色,卽靑魚。
俗呼烏鶹,南人以作鮓。
【本草圖經】靑魚古作鯖字,所謂五侯之鮓是也。
【左思吳都賦】□鼊鯖鰐。
【註】鯖魚出交趾,合浦諸郡。
又【集韻】親盈切【正韻】七情切,□音淸。
義同。
鲵 【亥集中】【魚字部】 鯢 【唐韻】五稽切【集韻】【韻會】【正韻】硏奚切,□音倪。
【說文】刺魚也。
【爾雅釋魚】鯢大者謂之鰕。
【註】今鯢魚似鮎,四腳,前似獮猴後似狗,聲如小兒啼,大者長八九尺,別名鰕。
【疏】鯢,雌鯨也。
【本草】鯢魚,一名王鮪,在山溪中,似鮎,有四腳長尾,能上樹,天旱則含水上葉覆身,鳥來飮水,因而取之。
伊洛閒亦有,聲如小兒啼,故曰鯢魚。
一名鱯魚,一名人魚,膏燃燭不滅。
【左傳宣十二年】取其鯨鯢而封之。
【註】鯨鯢,大魚名。
以喩不義之人吞食小國。
【疏】雄曰鯨,雌曰鯢。
又【莊子庚桑楚】尋常之溝,巨魚無所還其體,而鯢鰌爲之制。
【註】制,折也,謂小魚得曲折也。
又【外物篇】灌瀆守鯢鮒。
【註】鯢、鮒,皆小魚也。
【子集下】【力字部】【唐韻】居偃切【集韻】紀偃切,□音蹇【玉篇】難也,吃也。
或作□。
【廣韻】,吃語也。
又【集韻】力也。
鯗 【亥集中】【魚字部】 鯗 【廣韻】【正韻】息兩切【集韻】【韻會】寫兩切,□音想。
乾魚臘也。
【吳地記】闔閭入海,會風浪糧絕不得渡,王拜禱,見金色魚逼而來,吳軍取食。
及歸,會羣臣思海中所食魚。
所司雲:暴乾矣。
索食之甚美,因書美下魚鯗字。
【類篇】或作鱶。
鯠 【亥集中】【魚字部】 鯠 【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音來。
魚名。
鰻鯠,魚也。
又【爾雅釋魚】鯬鯠。
【埤蒼】鯬鯠,魾也。
鳨 【亥集中】【鳥字部】 鳨 【廣韻】林直切【集韻】六直切,□音力。
【玉篇】鳥似鳧而小。
【集韻】一曰鴆別名。
【玉篇】同□。
鯣 【亥集中】【魚字部】 鯣 【篇海】夷益切,音易。
鱺鯣。
鰉 【亥集中】【魚字部】 鰉 【集韻】胡光切,音黃。
與鱑同。
魚名。
【正字通】鱣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字彙補】西靑切,音星。
悟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正字通】葅字,《石鼓文》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巨鳩切【集韻】渠尤切,□音求。
小籠也。
【午集上】【玉字部】【篇海類編】都火切,音朶。
玉名。
鰠 【亥集中】【魚字部】 鰠 【廣韻】【集韻】□蘇遭切,音騷。
魚名。
【山海經】渭水東流注于河,其中多鰠魚,其狀如鱣魚,動則其邑有大兵。
鲂 【亥集中】【魚字部】 魴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方切,音房。
【說文】赤尾魚。
或從作□。
【詩周南】魴魚赬尾。
【傳】魚勞則尾赤。
【疏】魴魚尾本不赤,赤故爲勞也。
【陸璣疏】魴魚,廣而薄,肥恬而少力,細鱗,魚之美者。
【爾雅釋魚】魴魾。
【註】江東呼魴魚爲鯿。
一名魾。
梁水魴尤美,故鄕語曰:居就糧,梁水魴。
【正字通】魴魚小頭縮項,闊腹穹脊,細鱗,色靑白,腹內肪甚腴。
又姓。
【姓氏急就篇】漢有魴山。
鲐 【亥集中】【魚字部】 鮐 【廣韻】土來切【集韻】【韻會】湯來切,□音台。
【說文】海魚名。
【正字通】河豚別名。
【史記貨殖傳】鮐鮆千斤。
【註】師古曰:鮐,海魚也。
【左思吳都賦】□鮪鯸鮐。
【註】鯸鮐魚,狀如科鬥,大者尺餘,腹下白,背上靑黑有黃文。
又【爾雅釋詁】鮐背。
【疏】老人皮膚消瘠,背若鮐魚也。
【揚子方言】鮐,老也。
秦晉之郊,陳兗之會,曰耇鮐。
【註】言背皮如鮐魚。
【釋名】九十曰鮐背,背有鮐文也。
又通作台。
【詩大雅】黃耇台背。
【箋】台之言鮐也。
又【集韻】【正韻】□堂來切,音臺。
又【集韻】盈之切,音怡。
義□同。
【午集下】【穴字部】【集韻】丘岡切,音康。
【類篇】屋□也。
謂屋閑。
又【玉篇】苦郞切。
空也。
鮮 【亥集中】【魚字部】 鮮 【唐韻】【集韻】【韻會】□相然切,音仙。
魚名。
出貉國。
【禮內則】冬宜鮮羽。
【註】鮮,生魚也。
又【玉篇】生也。
【書益稷】暨益播奏庶艱食鮮食。
【傳】鳥獸新殺曰鮮。
【儀禮士昏禮】臘必用鮮。
【疏】義取夫婦日新之義。
【左傳襄三十年】唯君用鮮。
【註】鮮,野獸也。
又【廣韻】潔也。
【易說卦】爲蕃鮮。
【註】鮮,明也。
又【釋名】鮮,好也。
【玉篇】善也。
又國名。
【後漢東夷傳】昔箕子避地朝鮮。
又【鮮□傳】鮮□者,依鮮□山,故因號焉。
又山水名。
【水經注】北鮮之山,鮮水出焉。
又姓。
【後蜀錄李壽司空】鮮思明。
又鮮于,複姓。
【風俗通】武王封箕子於朝鮮,其子食采於朝鮮,因氏焉。
又【廣韻】【集韻】□息淺切,音獮。
【易繫辭】故君子之道鮮矣。
【釋文】盡也。
又【書無逸】惠鮮鰥寡。
【傳】又加惠鮮乏鰥寡之人。
【疏】鮮,少乏也。
【詩鄭風】終鮮兄弟。
【箋】鮮,寡也。
【禮中庸】民鮮能久矣。
【註】鮮,罕也。
又少也。
亦善也。
【詩邶風】籧篨不鮮。
【箋】鮮,善也。
【朱傳】少也。
又【爾雅釋山】小山別大山,鮮。
【疏】李巡雲:大山少,故曰鮮。
【詩大雅】度其鮮原。
【傳】大山曰鮮。
【朱傳】鮮,善也。
又【正韻】與獻同。
【禮月令】天子乃鮮羔開冰。
【註】鮮當爲獻,聲之誤也。
又與犀同。
【前漢匈奴傳】黃金犀毗一。
【註】師古曰:犀毗,帶鉤也。
亦曰鮮□,亦謂師氏,總一物也,語有輕重耳。
又【集韻】私箭切,獮去聲。
姓也。
【巳集下】【犬字部】【廣韻】之戍切【集韻】朱戍切,□音註。
【說文】黃犬黑頭也。
從犬,主聲。
讀若註。
鳜 【亥集中】【魚字部】 鱖 【唐韻】居衞切【集韻】姑衞切,□音劌。
【說文】魚名。
【玉篇】魚大口細鱗斑彩。
【爾雅釋魚】鱊鮬鱖鯞。
【註】小魚也。
詳鮬字註。
【本草】鱖然背有黑點。
昔仙人劉憑嘗食石桂魚,今此魚猶有桂名,恐是此也。
生江溪閒。
【正字通】魚扁形闊腹,大口細鱗,皮厚肉緊,味如豚。
一名水豚,又名鱖豚。
焦氏《筆乗》謂鱖名鮰魚,誤。
蓋因鄕語謂鱖爲計,故以鱖本音桂,與鮠近也。
又【廣韻】【集韻】□居月切,音厥。
又【集韻】於月切,音噦。
又居逵切,音龜。
義□同。
【本草】鱖魚背有黑點。
鳟 【亥集中】【魚字部】 鱒 【廣韻】才本切【集韻】【韻會】粗本切,□蹲上聲。
【說文】赤目魚也。
【爾雅釋魚】鮅鱒。
【註】似鯶子赤眼。
【疏】鮅,一名鱒。
【陸璣草木蟲魚疏】鱒似鯶魚,而鱗細於鯶,赤眼。
【詩豳風】九罭之魚,鱒魴。
【傳】大魚也。
又【五音集韻】士晚切,音撰。
又柱兗切,音篆。
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徂悶切,音鐏。
魚名。
又魚入泥。
又【五音集韻】士戀切,音饌。
義同。
鰆 【亥集中】【魚字部】 鰆 【集韻】樞倫切,音春。
海魚名。
鰋 【亥集中】【魚字部】 鰋 【廣韻】【韻會】【正韻】於幰切【集韻】隱幰切,□音偃。
【爾雅釋魚】鰋。
【註】今鰋額白魚。
【詩小雅】魚麗于罶,鰋鯉。
【正字通】一說鰋身圓白額,性好偃,腹平著地,故名。
○按《說文》本作□。
鮀也,鮀鮎也。
《詩小雅》毛傳:鰋,鮎也。
《六書故》曰:《爾雅》鯉鱣鰋鮎鯊鮀,各舉六物。
讀者以鱣釋鯉,鮎釋鰋,鮀釋鯊。
毛氏、《說文》皆蹈此誤,□以鰋爲鮎。
《說文》又幷以鮀爲鮎。
尤非。
【卯集中】【戶字部】【集韻】戶,古作。
註詳部首。
又【廣韻】苦減切,音□。
小戶也。
鰥 【亥集中】【魚字部】 鰥 〔古文〕□【唐韻】古頑切【集韻】【韻會】姑頑切【正韻】姑還切,□音關。
【說文】魚也。
【詩齊風】其魚魴鰥。
【傳】大魚也。
【孔叢子抗志篇】衞人釣於河,得鰥魚焉,其大盈車。
子思問曰:如何得之。
對曰:吾垂一魴之餌,鰥過而不視,更以豚之半,則吞矣。
又【書堯典】有鰥在下曰虞舜。
【傳】無妻曰鰥。
【禮王制】老而無妻曰鰥。
【釋名】鰥,昆也。
昆,明也。
愁悒不寐,目恆鰥鰥然也。
故其字從魚,魚目恆不閉者也。
【白虎通】鰥之言鰥鰥無所親,則寡者少也。
又【集韻】公渾切,音昆。
與鯤同。
【爾雅釋魚疏】鰥,魚子。
鰥鯤字異,蓋古字通用也。
又與瘝同。
【爾雅釋詁】鰥,病也。
【鄭樵註】鰥,卽瘝也。
又【廣韻】【集韻】□古幻切,音慣。
視貌。
或作□。
又葉眞韻。
【楚辭天問】舜閔在家,父何以鰥。
堯不姚合,二女何親。
鰮 【亥集中】【魚字部】 鰮 【閩書】似馬鮫而小。
音未詳。
鰻 【亥集中】【魚字部】 鰻 【唐韻】母官切【集韻】【韻會】謨官切,□音瞞。
【說文】魚也。
【廣韻】鰻鯠,魚也。
【本草】鰻鱺似鱓而腹大。
又【通雅】桂林有石鰻,出洞穴,性涼。
又【廣韻】【集韻】□無販切,音萬。
義同。
鹂 【亥集中】【鳥字部】 鸝 【廣韻】呂支切【集韻】鄰知切【韻會】離知切,□音離。
黃鸝,倉庚也。
一名黃鶯。
郭璞雲:其色黧黑而黃,因名之。
陸璣雲:黃鸝留,關西謂之鸝黃。
俗呼黃離留,或謂之黃栗留。
齊人謂之搏黍,常以葚熟時來桑閒。
裡語曰:黃栗留,看我麥,桑葚熟。
亦應節趨時之鳥。
又【集韻】鄰題切【韻會】憐題切【正韻】鄰溪切,□音黎。
義同。
互詳鶊鵹二字註。
魕 【亥集上】【鬼字部】 魕 【廣韻】【集韻】□渠希切,音祈。
【說文】鬼俗也。
淮南傳曰:吳人鬼,越人魕。
【類篇】南方之鬼曰□。
又【集韻】居希切,音幾。
又舉豈切,幾上聲。
義□同。
【集韻】本作□。
【玉篇】亦作禨。
【寅集下】【弓字部】【廣韻】【集韻】□殂感切,蠶上聲。
【玉篇】弓強。
【廣韻】弓弦。
【類篇】弓張弦也。
又【集韻】祖含切,音簪。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字彙】音銃。
跳也。
【正字通】俗字。
〇按玉篇,集韻諸書俱不載。
【卯集上】【心字部】【玉篇】古的切,音激。
疾也。
【巳集下】【犬字部】【廣韻】以諸切【集韻】羊諸切,□音餘。
【玉篇】歎聲。
又豬兒聲。
又【廣韻】獸名。
又【集韻】一曰猗,犬子也。
鲨 【亥集中】【魚字部】 鯊 【廣韻】所加切【集韻】【韻會】師加切,□音沙。
與魦同。
【爾雅釋魚】鯊鮀。
【註】今吹沙小魚。
【疏】鯊,一名鮀。
陸璣雲:魚狹而小,嘗張口吹沙。
【通雅】鯊,吹沙小魚,黃皮黑斑,正月先至,身前半闊而扁,後方而狹,陸氏以爲狹小,非也。
【詩小雅】魚麗于罶,鱨鯊。
又海鯊。
【正字通】靑目赤頰,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肥美。
六書故曰:海中所產,以其皮如沙得名,哆口無鱗,胎生,大者伐之盈舟。
又【集韻】所嫁切,沙去聲。
義同。
又葉山宜切,音師。
【徐幹齊都賦】罛鱣鮷,網鯉鯊,拾□珠,籍蛟蠵。
鯻 【亥集中】【魚字部】 鯻 【集韻】同。
鰇 【亥集中】【魚字部】 鰇 【廣韻】耳由切【集韻】而由切,□音柔。
魚名。
【正字通】本作柔。
似烏鰂,無骨,生海中,越人重之。
【未集上】【竹字部】【集韻】普木切,音樸。
小擊也。
或作撲。
亦作撲。
鸬 【亥集中】【鳥字部】 鸕 【唐韻】洛乎切【集韻】龍都切,□音盧。
【說文】□鷀也。
【楊孚異物志】鸕鷀不生卵,旣胎又吐生,多者七八,少者五六,相連而生。
詳鷀字註。
又【集韻】淩如切,音臚。
【爾雅釋鳥】鸕諸雉。
【郭註】未詳。
鰌 【亥集中】【魚字部】 鰌 【唐韻】七由切【集韻】【韻會】雌由切【正韻】此由切,□音秋。
【說文】鰼也。
【廣韻】魚名。
二月有之。
【正字通】鰌生下田淺淖中。
似鱓短,首銳色黃黑,有漦濡滑難握,穴泥中與他魚牝牡。
【爾雅釋魚】鰼,鰌。
【註】今泥鰌。
【疏】穴於泥中。
【莊子齊物論】鰌然乎哉。
【音義】鰌,魚名。
【荀子富國篇】黿鼉魚□鰌鱣,以時別一而成羣。
【集韻】或作鰍。
又海鰌。
【水經】海鰌魚,長數千裡,穴居海底,入穴則海水爲潮,出穴則潮退。
又船名。
【宋史虞允文傳】官軍以海鰌船衝敵軍。
又人名。
【左傳襄十年】史鰌。
【註】史魚。
又【廣韻】自秋切【集韻】字秋切,□音酋。
義同。
又與同。
【莊子秋水篇】鰌我亦勝我。
【音義】鰌,藉也。
亦作。
【荀子強國篇】大燕鰌吾後。
【註】鰌,踧也。
如蹴沓於後也。
鰧 【亥集中】【魚字部】 鰧 【廣韻】【集韻】□徒登切,音騰。
魚名。
蒼身赤尾。
【山海經】合水多鰧魚。
狀如鱖,居逵。
【類篇】或作□。
又【廣韻】【集韻】□直稔切,音朕。
魚似鰕赤文。
鰴 【亥集中】【魚字部】 鰴 【集韻】籲韋切,音煇。
【爾雅釋魚】魚有力者鰴。
【註】強大多力也。
【類篇】或作□。
鱃 【亥集中】【魚字部】 鱃 【集韻】雌由切,音秋。
【博雅】鯉也。
【山海經】蒼體之水多鱃魚,其狀如鯉而大首。
【註】今蝦鰌字。
亦作鱃。
秋音。
【本草拾遺】鱃魚,卽鱅魚。
魙 【亥集上】【鬼字部】 魙 【玉篇】側減切,音蔪。
【篇海】鬼名。
又辟邪也。
符尾也。
山屍奉敕魙者,卽此也。
【備考】【巳集】【火字部】【搜眞玉鏡】同無。
魱 【亥集中】【魚字部】 魱 【廣韻】戸吳切【集韻】洪孤切,□音胡。
【爾雅釋魚】鯦當魱。
【註】海魚也。
似鯿而大鱗,肥美多鯁,今江東呼其最大長三尺者爲當魱。
【類篇】一曰出有時,吳人以爲珍,卽今□魚。
又【集韻】胡故切,音互。
與鱯同。
詳鱯字註。
【午集上】【瓦字部】【唐韻】徒禮切【集韻】待禮切,□音第。
【玉篇】小盆也。
【廣韻】小甕。
【博雅】,甂也。
【揚子方言】甂,□魏宋楚之閒謂之。
【註】今河北人呼小盆爲子。
又【集韻】田黎切,音題。
義同。
或作□。
【午集下】【禾字部】【廣韻】所臻切【集韻】疏臻切,□音莘。
穀名。
又【揚子方言】杠,東齊海岱之閒謂之。
杠,牀前橫也。
又【集韻】作木切,音鏃。
草木叢生也。
【午集中】【疒字部】【集韻】【類篇】□兩舉切,音呂。
瘡病。
又久病。
【補遺】【醜集】【女字部】【五音篇海】力貢切,女字。
鲟 【亥集中】【魚字部】 鱘 【本草】鱘魚出江中,背如龍,長一二丈。
【註】音尋。
鲲 【亥集中】【魚字部】 鯤 【廣韻】古渾切【集韻】【韻會】【正韻】公渾切,□音昆。
【爾雅釋魚】鯤,魚子。
【註】凡魚之子名鯤。
【魯語】魚禁鯤鮞。
【類篇】或作□鰥。
又【玉篇】大魚。
【列子湯問篇】有魚焉,其廣數千裡,其長稱焉,其名爲鯤。
【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爲鯤。
【陸德明音義】崔譔雲:鯤當爲鯨。
又【集韻】胡昆切,音渾。
義同。
考證:〔【列子殷湯篇】有魚焉,其廣數千裡,其長稱焉,其名爲鯤。
〕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鯘 【亥集中】【魚字部】 鯘 【集韻】【韻會】□弩罪切,音餒。
魚敗也。
【博雅】敗也。
又臭也。
【類篇】或作餒。
鰀 【亥集中】【魚字部】 鰀 【集韻】同鯇。
鰖 【亥集中】【魚字部】 鰖 【正字通】同。
魧 【亥集中】【魚字部】 魧 【唐韻】古郞切【集韻】居郞切,□音岡。
【說文】大貝也。
【爾雅釋魚】貝大者魧。
【註】書大傳曰:大貝如車渠。
車渠謂車輞,魧屬。
又【說文】一曰魚膏。
又【集韻】【韻會】下朗切【正韻】下黨切,□音沆。
義同。
又【廣韻】胡郞切【集韻】寒剛切,□音航。
魚名。
【博雅】魧,魠也。
魻 【亥集中】【魚字部】 魻 【集韻】轄甲切,音狎。
魚名。
又【集韻】迄甲切,音呷。
魻鰈,鱗次衆多貌。
【潘嶽笙賦】魻鰈參差。
【註】魻鰈,裝飾重疊貌。
鮅 【亥集中】【魚字部】 鮅 【唐韻】毗必切【集韻】薄必切,□音邲。
【說文】魚名。
【爾雅釋魚】鮅鱒。
【註】似鯶子赤眼。
【疏】鮅,一名鱒。
詳鱒字註。
又【本草】石鮅魚,出南海方山中,長一寸,背裹腹下赤。
又【廣韻】畢吉切【集韻】壁吉切,□音必。
義同。
或作□。
鮐 【亥集中】【魚字部】 鮐 【廣韻】土來切【集韻】【韻會】湯來切,□音台。
【說文】海魚名。
【正字通】河豚別名。
【史記貨殖傳】鮐鮆千斤。
【註】師古曰:鮐,海魚也。
【左思吳都賦】□鮪鯸鮐。
【註】鯸鮐魚,狀如科鬥,大者尺餘,腹下白,背上靑黑有黃文。
又【爾雅釋詁】鮐背。
【疏】老人皮膚消瘠,背若鮐魚也。
【揚子方言】鮐,老也。
秦晉之郊,陳兗之會,曰耇鮐。
【註】言背皮如鮐魚。
【釋名】九十曰鮐背,背有鮐文也。
又通作台。
【詩大雅】黃耇台背。
【箋】台之言鮐也。
又【集韻】【正韻】□堂來切,音臺。
又【集韻】盈之切,音怡。
義□同。
鮣 【亥集中】【魚字部】 鮣 【廣韻】於刃切【集韻】伊刃切,□音印。
魚名,身上如印。
【類篇】鮣鱗,魚名。
如篆,一曰首象印。
【左思吳都賦】鮣龜鱕。
【註】鮣魚長三尺,無鱗,身中正,四方如印。
扶南俗雲:諸大魚欲死者,鮣魚皆先封之。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餘制切【集韻】以制切,□音曳。
婦人病胎。
又【集韻】征例切,音制。
義同。
□ 【未集中】【缶字部】 □ 【類篇】□,亦書作□。
詳□字註。
□ 【午集下】【穴字部】 □ 【海篇】音溜。
窖也。
【午集上】【玉字部】【集韻】通都切,音瑹。
美玉。
或作瑹。
又同都切,音徒。
義同。
鲰 【亥集中】【魚字部】 鯫 【唐韻】子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將侯切,□音陬。
【說文】白魚也。
【類篇】一曰小魚。
【史記貨殖傳】鯫千石。
【註】正義曰:謂雜小魚也。
徐雲:膊魚也。
又【集韻】士九切,音□。
義同。
又【廣韻】【集韻】□在垢切,音棷。
義同。
又【史記項羽紀】鯫生說
鰞 【亥集中】【魚字部】 鰞 【廣韻】哀都切【集韻】汪胡切,□音烏。
鰞鰂,魚名。
九月寒烏入水,化爲之。
【玉篇】本作烏。
互詳鰂鱡二字註。
鰱 【亥集中】【魚字部】 鰱 【唐韻】力延切【集韻】陵延切,□音連。
【說文】魚名。
【博雅】鱮也。
【陸璣草木蟲魚疏】鱮,徐州人謂之鰱。
【郭璞江賦】鯪鯉鰩鰱。
又【正字通】鰫魚似鰱。
俗呼黑鰱。
鰷 【亥集中】【魚字部】 鰷 【廣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音迢。
白鰷,魚名。
【正字通】形狹而長若條然。
【詩周頌】鰷鱨鰋鯉。
【傳】白鰷也。
【集韻】或作鯈。
又【集韻】先了切,音小。
義同。
鰿 【亥集中】【魚字部】 鰿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
與□同。
【爾雅釋魚】貝小者鰿。
【註】今細貝,亦有紫色,出日南。
又【博雅】鰿,鮒也。
【楚辭大招】煎鰿□雀。
【註】鮒也。
【類篇】小魚也。
今鯽魚。
又【廣韻】【集韻】□士革切,音賾。
又【集韻】側革切,音責。
義□同。
鱀 【亥集中】【魚字部】 鱀 【廣韻】具冀切【集韻】其旣切,□音暨。
【爾雅釋魚】鱀是鱁。
【註】鱀,屬也。
體似鱏魚,尾如魚,大腹,喙小銳而長,齒羅生上下相銜,鼻在額上,能作聲,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細魚,大者長丈餘,江中多有之。
又【集韻】巨至切,音技。
又居氣切,音旣。
又其旣切,音禨。
義□同。
【類篇】亦作□。
【補遺】【醜集】【口字部】【韻會補】與崟同。
【未集上】【竹字部】【廣韻】征例切,音制。
簟也。
【揚子方言】自關而西之人,謂簟曰。
又【集韻】尺制切,音掣。
之列切,音浙。
食列切,音舌。
義□同。
鱅 【亥集中】【魚字部】 鱅 【唐韻】蜀容切【集韻】【韻會】常容切,□音慵。
【說文】魚名。
【陸璣草木蟲魚疏】鱮,或名鱅。
【史記司馬相如傳】鰅鱅鰬魠。
【註】郭璞曰:鱅似鰱而黑。
【正字通】似鰱,大頭細鱗,目旁有骨。
【類篇】或作鰫。
又【正字通】海魚,肉如彘。
亦名鱅。
又【山海經】食水多鱅鱅之魚,其狀如犂牛,其音如彘鳴。
又【廣韻】【集韻】□餘封切,音容。
義同。
魜 【亥集中】【魚字部】 魜 【玉篇】而眞切,音人。
魚也。
【南齊書張融傳】□魜□。
【正字通】按□魚,卽海中人魚,眉耳口鼻手爪頭皆具,皮肉白如玉,無鱗有細毛,五色髮如馬尾,長五六尺,體亦長五六尺,臨海人取養池沼中,牝牡交合,與人無異。
郭璞有人魚贊。
人魚加人作魜,猶牛魚加牛作□也。
魨 【亥集中】【魚字部】 魨 【五音集韻】徒渾切,音豚。
【玉篇】魚名。
【本草集解】河魨,狀如科鬥,大者尺餘,背色靑白,有黃縷,無鱗腮,目能□者有毒。
一名鯸鮧。
一名鰗鮧。
一名魚。
本作豚。
鮍 【亥集中】【魚字部】 鮍 【唐韻】敷羈切【集韻】攀糜切,□音披。
【說文】魚名。
【玉篇】□魚也。
又【類篇】一曰破魚。
或作□。
鮛 【亥集中】【魚字部】 鮛 【集韻】式竹切,音叔。
魚名。
【爾雅釋魚註】鮪,鱣屬也。
大者名王鮪,小者名鮛鮪。
互詳鮥鮪二字註。
【類篇】或作。
考證:〔【爾雅釋魚註】鮪,鱣屬也。
大者名王鮪,小者名鮛。
〕謹照原文鮛下增鮪字。
【寅集下】【弓字部】【類篇】陟刃切,眞去聲。
彈也。
鯥 【亥集中】【魚字部】 鯥 【廣韻】【集韻】□力竹切,音六。
【山海經】柢山有魚焉,其狀如牛蛇尾有翼,其羽在脅下,音如留牛,其名曰鯥。
【□禹謨駢志】鯥魚陵居。
【郭璞江賦】鯪鯥踦跼於垠□。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韻】古紅切,音宮。
縣名。
出江西賦。
□ 【未集中】【網字部】 □ 【廣韻】蒲革切【集韻】蒲革切,□音繴。
繴或作□。
鳥罔。
又【集韻】蒲計切,音。
又博厄切,音薛。
又毗亦切,音擗。
義□同。
又【集韻】【韻會】毗祭切【正韻】毗意切,□音敝。
義同。
鯨 【亥集中】【魚字部】 鯨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渠京切,音擎。
【說文】本作,海大魚也。
【玉篇】魚之王。
【古今注】鯨魚者,海魚也。
大者長千裡,小者數十丈。
其雌曰鯢,大者亦長千裡,眼如明月珠。
互詳鯢字註。
【後漢班固傳】於是發鯨魚,鏗華鐘。
【註】海岸中有大魚名鯨。
又有獸名蒲牢。
蒲牢素畏鯨魚,鯨魚擊蒲牢,蒲牢輒大鳴。
凡鐘欲令其聲大者,故作蒲牢於其上,撞鐘者名爲鯨魚。
又【西京雜記】漢武刻石爲鯨,置昆明池,每雷雨,魚常鳴吼,鱗鬣皆動。
【杜甫詩】石鯨鱗甲動秋風。
又【集韻】渠良切,音彊。
義同。
鰡 【亥集中】【魚字部】 鰡 【廣韻】【集韻】□力求切,音劉。
魚名。
同。
【巳集中】【爿字部】【廣韻】【集韻】□苦貢切,音控。
【廣韻】穿垣,出文字集略。
【篇海】又作□。
收片部。
魪 【亥集中】【魚字部】 魪 【廣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
【玉篇】兩魪,比目魚也。
【左思吳都賦】罩兩魪。
【註】左右魪一目,卽比目魚。
魮 【亥集中】【魚字部】 魮 【唐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音毗。
【說文】文魮,魚名。
【山海經】濫水西流注于漢水,多□魮之魚,狀如覆銚,鳥首而魚翼魚尾,音如磐石之聲。
【郭璞江賦】文魮磬鳴以孕璆。
【□篇】或作□。
又【集韻】補履切,音彼。
魚名。
尾有毒。
【午集上】【玉字部】【廣韻】五乎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音吾。
【博雅】琨,石之次玉者。
【廣韻】琨,美石。
又【玉篇】琨,劒名。
【集韻】或作珸。
考證:〔【集韻】【韻會】【正會】訛胡切。
〕謹照原書正會改正韻。
魯 【亥集中】【魚字部】 魯 〔古文〕□【廣韻】【正韻】郞古切【集韻】【韻會】籠五切,□音虜。
【說文】鈍詞也。
【論語】參也魯。
【何晏註】魯,鈍也。
曾子性遲鈍。
又國名。
【詩魯頌譜】魯者,少昊摯之墟也。
【前漢地理志】周興,以少昊之虛曲阜封周公子伯禽爲魯侯,以爲周公主。
【釋名】魯,魯鈍也。
國多山水,民性樸魯也。
又姓。
【廣韻】伯禽之後,以國爲姓,出扶風。
又複姓有魯步氏。
又【集韻】旅,古作魯。
註詳方部六畫。
魴 【亥集中】【魚字部】 魴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方切,音房。
【說文】赤尾魚。
或從作□。
【詩周南】魴魚赬尾。
【傳】魚勞則尾赤。
【疏】魴魚尾本不赤,赤故爲勞也。
【陸璣疏】魴魚,廣而薄,肥恬而少力,細鱗,魚之美者。
【爾雅釋魚】魴魾。
【註】江東呼魴魚爲鯿。
一名魾。
梁水魴尤美,故鄕語曰:居就糧,梁水魴。
【正字通】魴魚小頭縮項,闊腹穹脊,細鱗,色靑白,腹內肪甚腴。
又姓。
【姓氏急就篇】漢有魴山。
魺 【亥集中】【魚字部】 魺 【廣韻】胡歌切【集韻】寒歌切,□音何。
魚名。
【博雅】魺□,魠也。
又【集韻】賈我切,音哿。
鮓也。
南越曰魺。
鮒 【亥集中】【魚字部】 鮒 【唐韻】【集韻】【韻會】□符遇切,音附。
【說文】魚名。
【博雅】鰿也。
【爾雅翼】鮒,鰿也。
今作鯽。
【易井卦】井谷射鮒。
【釋文】子夏傳謂蝦蟇。
【儀禮士昏禮】魚用鮒。
【疏】義取夫婦相依附者也。
【戰國策】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
【註】鮒魚,魚之小者。
【莊子外物篇】車轍有鮒魚焉。
【酉陽雜俎】洞庭之鮒。
陸佃曰:此魚好旅行,吹沫如星,以相卽謂之鯽,以相附謂之鮒。
【劉劭七華】洞庭之鮒,出於江岷,紅腴靑顱,朱尾碧鱗。
又【集韻】蓬逋切,音蒲。
義同。
鮦 【亥集中】【魚字部】 鮦 【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
【說文】魚名。
一曰□也。
【爾雅釋魚】鰹大鮦,小者鮵。
【疏】卽鱧也。
其大者名鰹,小者名鮵。
【類篇】或作□。
又【唐韻】【正韻】直隴切【集韻】【韻會】柱勇切,□重上聲。
又【集韻】傳容切,重平聲。
義□同。
又【廣韻】直柳切【集韻】【正韻】丈九切,□音紂。
鮦陽,縣名。
【前漢地理志】汝南郡鮦陽縣【註】應劭曰:在鮦水之陽。
○按《正字通》引《漢書》孟康註:鮦音紂紅反。
《左傳襄四年》註:鮦陽縣南,鮦音紂。
《後漢書》:隂興子慶封鮦陽侯。
註:鮦音紂。
孫愐東韻收鮦,直蒙、直柳二切。
此皆地理註之音紂紅反,譌失其下紅反二字也。
戴侗定爲徒紅、篆蛹二切,《韻會補》定音冢,則又緣紂紅改爲上聲也。
據此,《說文》直隴切,《六書略》音冑,《正韻》收入有韻,□非。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楚江切。
與摐同。
詳摐字註。
【巳集中】【火字部】【廣韻】【集韻】□子結切,音節。
【廣韻】燭餘。
【集韻】燼謂之。
又【集韻】【韻會】□節力切,音卽。
義同。
又【集韻】子悉切,音堲。
【博雅】煨也。
或作□。
通作堲。
鯀 【亥集中】【魚字部】 鯀 【唐韻】【集韻】【正韻】□古本切,音袞。
【說文】魚也。
【玉篇】大魚也。
又【書堯典】於,鯀哉。
【傳】鯀,崇伯之名。
【釋文】禹父也。
【廣韻】亦作鮌。
【寅集下】【幺字部】【說文】繼,從糸,從。
一曰反□爲繼。
【莊子至樂篇】得水則爲。
【音義】萬物得水土氣,乃相繼而生也。
鰁 【亥集中】【魚字部】 鰁 【集韻】從緣切,音全。
魚名。
鰊 【亥集中】【魚字部】 鰊 【廣韻】【集韻】□郞甸切,音煉。
魚名。
似鱦。
鰐 【亥集中】【魚字部】 鰐 【廣韻】五各切【集韻】【正韻】逆各切,□音咢。
□,或作鰐。
魚名。
似蜥蜴,出日南。
【博物志】南海有鰐魚,狀如鼉,斬其頭而乾之,去齒而更生,如此者三乃止。
【左思吳都賦】□鼊鯖鰐。
【註】鰐魚長二丈餘,有四足,如鼉,喙長三尺,甚利齒,虎及大鹿渡水,鰐擊之,皆中斷。
【類篇】或作鱷。
互詳鱷字註。
鰒 【亥集中】【魚字部】 鰒 【唐韻】【集韻】□房六切,音伏。
【說文】海魚名。
【前漢王莽傳】啗鰒魚。
【註】師古曰:海魚也。
【後漢伏隆傳】詣闕上言,獻鰒魚。
【註】鰒似蛤,偏著石。
【廣志】鰒無鱗有殼,一面附石,細孔雜雜,或七或九。
又【廣韻】蒲角切【集韻】【韻會】弼角切,□音雹。
義同。
一說石決明。
藥旁有七空者良。
又【集韻】步木切,音僕。
義同。
【巳集下】【牛字部】【五音集韻】烏猛切,營上聲。
犢也。
一曰牛鳴也。
【篇海】喚牛子聲。
【集韻】作。
鰳 【亥集中】【魚字部】 鰳 【篇海】歷得切,音勒。
【正字通】鰳魚以四月至海上,漁人聽水聲取之。
狀如鰣魚,小首細鱗,腹下有硬刺,乾曰鰳鯗。
鯋 【亥集中】【魚字部】 鯋 【篇海】同鯊。
【巳集中】【火字部】【集韻】於九切,音懮。
炄,欲乾也。
或作□。
又【集韻】【類篇】□於糾切,音黝。
義同。
髫 【亥集上】【髟字部】 髫 【唐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音迢。
【說文】小兒垂結也。
【玉篇】小兒髮。
【後漢伏湛傳】髫髮厲志。
【註】□蒼曰:髫,髦也。
髫髮謂童子垂髮也。
【幹祿字書】俗作齠。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韻】式類切。
與邃同。
【揚子方言】□,深也。
趙魏閒語。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筍古作□。
註見六畫。
鬫 【亥集上】【鬥字部】 鬫 【廣韻】火斬切【集韻】【韻會】虎檻切【正韻】虎覽切,□音喊。
虎聲。
【詩大雅】鬫如虓虎。
又【前漢敘傳】七雄虓鬫。
又【廣韻】【集韻】□許鑒切,喊去聲。
獸怒聲。
【增韻】鬫本從鬥。
俗今從門。
【正字通】鬫望鬫姓之闞,當從門,卽孟子,王使人瞯夫子之瞯,訓竊視。
虓鬫之鬫當從鬥,卽詩鬫如虓虎之鬫,訓奮怒。
鬭 【亥集上】【鬥字部】 鬭 【唐韻】【集韻】【韻會】都豆切【正韻】丁□切,□兜去聲。
【說文】遇也。
【玉篇】爭也。
【廣韻】鬭競。
【禮檀弓】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鬭。
【孟子】今有同室之人鬭者。
【疏】有鬭爭之者。
又姓。
【左傳桓六年】鬭伯比言于楚子。
【註】楚大夫。
又【集韻】當侯切,音兜。
交爭也。
又葉都故切,音妒。
【郭璞流寓賦】涉幽谷之高關,壯斯世之險固。
過王城之丘墉,想穀洛之合鬭。
鬼 【亥集上】【鬼字部】 鬼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居偉切,音詭。
【說文】人所歸爲鬼。
從人,象鬼頭。
鬼隂氣賊害,從厶。
【爾雅釋訓】鬼之爲言歸也。
【詩小雅】爲鬼爲蜮。
【禮禮運】列於鬼神。
【註】鬼者精魂所歸。
【列子天瑞篇】精神離形。
各歸其眞,故謂之鬼。
鬼,歸也。
歸其眞宅。
又【易旣濟】高宗伐鬼方。
【詩大雅】覃及鬼方。
【傳】鬼方,遠方也。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輿鬼鬼祠事,中白者爲質。
【註】輿鬼,五星,其中白者爲質。
又姓。
【前漢郊祀志】黃帝得寶鼎,冕侯問於鬼臾區。
【註】黃帝臣也。
又國名。
【山海經】鬼國在負二之屍北。
又烏鬼。
【杜甫遣悶詩】家家養烏鬼。
【漫叟詩話】川人家家養豬,每呼豬作烏鬼聲,故謂之烏鬼。
【夢溪筆談】夔州圖經稱,峽中人皆養鸕鷀,以繩繫頸使捕魚,得則倒提出之,謂之烏鬼。
【元微之江陵詩】病賽烏稱鬼。
【自註】南人染病,競賽烏鬼。
又【揚子方言】虔儇,慧也。
自關而東趙魏之閒謂之黠。
或謂之鬼。
鰏 【亥集中】【魚字部】 鰏 【玉篇】彼力切,音逼。
魚名。
鰣 【亥集中】【魚字部】 鰣 【廣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時。
魚名。
似魴肥美,江東四月有之。
或作□。
【爾雅釋魚】一名當魱。
【韻會】通作時。
鰵 【亥集中】【魚字部】 鰵 【廣韻】眉殞切【集韻】美殞切,□音愍。
海魚名也。
鰺 【亥集中】【魚字部】 鰺 【字彙】鱢字之譌。
鰽 【亥集中】【魚字部】 鰽 【集韻】徐由切,音囚。
與鯦同。
魚名。
似鯿而大鱗,肥美多鯁。
又【異物志】鰽魚,鰽鳥所化,故腹中有鳥腎二枚。
又【集韻】字秋切,音酋。
義同。
鰾 【亥集中】【魚字部】 鰾 【廣韻】符少切【集韻】婢小切,□音摽。
魚鰾。
可作膠。
【類篇】魚胞也。
又【本草】鱁鮧魚。
一名鰾。
【巳集中】【火字部】【唐韻】楚宜切【集韻】叉宜切,□音差。
【說文】束炭也。
又【集韻】仕知切,音齹。
又【玉篇】才和切,音□。
義□同。
又【集韻】才支切,音疵。
【博雅】曝也。
又疾智切,音漬。
義同。
又【玉篇】俎下切,音鮓。
亦束炭也。
〇按五音集韻□同。
集韻類篇二字分載。
然音義相同,筆畫相近,當是一字。
詳□字註。
【午集上】【瓦字部】【廣韻】苦江切【集韻】枯江切,□音腔。
【廣韻】,甎瓠也。
【集韻】□也。
與□同。
又【廣韻】苦岡切【集韻】丘岡切,□音穅。
義同。
又【集韻】呼光切,音□。
器也。
本作□。
又【集韻】枯光切,音。
瓠,破罃。
鮔 【補遺】【亥集】【魚字部】 鮔 【篇海類編】音巨。
魚名。
【子集下】【刀字部】【唐韻】徂感切【集韻】士減切,□慚上聲。
縮朒貌。
【揚子太玄經】瞢跙。
【玉篇】,□也,刺也。
又【集韻】鉏銜切,音巉。
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繃字之譌。
【午集下】【穴字部】【海篇】同。
鮁 【亥集中】【魚字部】 鮁 【唐韻】【集韻】【正韻】□北末切,音撥。
【說文】鱣鮪鮁鮁。
○按《詩衞風碩人》作發發。
《類篇》或作鱍。
又【廣韻】房廢切【集韻】符廢切,□音吠。
魚名。
又【集韻】普活切,音潑。
魚遊貌。
又【集韻】蒲撥切,音跋。
魚名。
似鯉而赤。
鮎 【亥集中】【魚字部】 鮎 【唐韻】【集韻】【韻會】□奴兼切,音拈。
【說文】鯷也。
【爾雅釋魚註】鮎別名鯷,江東通呼鮎爲鮧。
【本草圖經】鮧背靑而口小者名鮎。
周益公記:宜興洞有四足鮎。
宋乾道六年,行都北關有鮎魚,色黑,腹下出人手於兩旁,各具五指,此魚妖也。
又【集韻】【正韻】□尼占切,音黏。
義同。
鮝 【亥集中】【魚字部】 鮝 【正字通】俗鯗字。
鮨 【亥集中】【魚字部】 鮨 〔古文〕【唐韻】旨夷切【集韻】蒸夷切,□音脂。
【說文】魚醬也,出蜀中。
一曰鮪魚名。
又【集韻】市之切,音時。
義同。
又【廣韻】渠脂切【集韻】渠伊切,□音祁。
鮓也。
【爾雅釋器】魚謂之鮨。
【註】鮓屬也。
【類篇】或作□。
又【集韻】研計切,音詣。
魚名。
【山海經】諸懷之水西流注于囂水,其中多鮨魚而大首,其音如嬰兒,食之已狂。
鮭 【亥集中】【魚字部】 鮭 【廣韻】古攜切【集韻】涓畦切,□音圭。
魚名。
【山海經】敦薨之山,其中多赤鮭。
【註】今名鯸鮐爲鮭魚。
【雷公炮炙論】鮭魚插樹,立使枯乾。
一名魚,一名嗔魚。
日華子謂之鰗魚,今謂之河豚。
【論衡】鮭肝死人。
又【廣韻】【集韻】□戸佳切,音鞵。
吳人謂魚菜總稱。
【世說】庾杲之淸貧,每食三韭。
任昉戲之曰:誰謂庾郞貧,每食鮭菜,常有二十七種。
又【廣韻】苦圭切【集韻】頃畦切,□音睽。
複姓。
【後漢牟融傳】代鮭陽鴻爲大司農。
【註】鮭陽,姓也。
又【集韻】烏媧切,音蛙。
鮭蠪,神名。
【莊子達生篇】倍阿鮭蠪。
【註】倍阿,神名也。
鮭蠪,狀如小兒,長一尺四寸,黑衣赤幘大冠,帶劒持戟。
又【集韻】戸瓦切,音跨。
楚冠名。
【備考】【卯集】【心字部】【龍龕】同熆。
鰤 【亥集中】【魚字部】 鰤 【廣韻】疏夷切【集韻】霜夷切,□音師。
老魚。
【類篇】一說出歷水,食之殺人。
或省作魳。
鰶 【亥集中】【魚字部】 鰶 【廣韻】【集韻】□子例切,音祭。
【玉篇】魚名。
【類篇】或作。
鱁 【亥集中】【魚字部】 鱁 【廣韻】直六切【集韻】佇六切,□音逐。
【玉篇】鱁,鮧也。
【爾雅釋魚】鱀是鱁。
詳鱀字註。
魑 【亥集上】【鬼字部】 魑 〔古文〕□【唐韻】醜知切【集韻】【韻會】【正韻】抽知切,□音摛。
【說文】鬼屬。
詳魅字註。
魟 【亥集中】【魚字部】 魟 【廣韻】古紅切【集韻】沽紅切,□音公。
或作魟。
魟,江蟲,形似蟹,可食。
又【集韻】古雙切,音江。
義同。
又【廣韻】戸公切【集韻】胡公切,□音洪。
白魚。
【類篇】白魟,魚名。
一曰魚肥。
○按《酉陽雜俎》:黃魟魚,色黃無鱗頭尖,身似槲葉,口在頷下,眼後有耳,竅通於腦,尾長一尺,末三刺甚毒。
據此說,魟有黃白二種,《類篇》特舉白者言之耳。
又【廣韻】呼東切【集韻】呼公切,□音烘。
河魚似□。
【六書故】海魚,無鱗,狀如蝙蝠,大者如車輪。
魳 【亥集中】【魚字部】 魳 【廣韻】子答切【集韻】作答切,□音帀。
【玉篇】魚也。
又【集韻】霜夷切,音師。
與鰤同。
詳鰤字註。
【巳集下】【犬字部】【集韻】他達切,音闥。
本作獺。
詳獺字註。
□ 【未集中】【網字部】 □ 【集韻】姑橫切,音觥。
或作。
【玉篇】罔滿也。
□ 【未集中】【缶字部】 □ 同缻。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心準切,音筍。
簴也。
□ 【寅集下】【弓字部】【集韻】同餌。
鮑 【亥集中】【魚字部】 鮑 【唐韻】薄巧切【集韻】【韻會】【正韻】部巧切,□音抱。
【說文】饐魚也。
【玉篇】漬魚也。
今謂裛魚。
【釋名】鮑魚,鮑,腐也,埋藏奄使腐臭也。
【急就篇註】鮑亦海魚,加之以鹽,而不乾者也。
【周禮天官籩人】膴,鮑魚,鱐。
【註】鮑者,於楅室中糗乾之,出於江淮也。
【史記貨殖傳】鮑千鈞。
【註】鮑,膊魚也。
謂破開中,頭尾不相離爲鮑,謂之膊關者也。
【周語】鮑魚不登俎豆。
【家語】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又姓。
【左傳莊十四年註】鮑叔牙,小白之傅。
【齊語】鮑叔牙,齊大夫姒姓之後。
又與鞄同。
【周禮冬官考工記】攻皮之工,函,鮑。
【註】鮑,或書爲鞄。
蒼頡篇有鞄□。
又【集韻】披交切,音拋。
魚名。
又【集韻】班交切,音包。
人名。
楚有申鮑胥。
通作包。
【巳集中】【火字部】【篇海】古迥切。
目驚貌。
鯇 【亥集中】【魚字部】 鯇 【廣韻】【集韻】□戸闆切,音睅。
【說文】魚名。
【爾雅釋魚】鯇。
【註】今鯶魚,似鱒而大。
○按《爾雅》鱧、鯇二字□列,非以鯇訓鱧也。
疏雲:鱧一名鯇,非。
又《本草》:鯇似鯉,生江湖閒,膽至苦,主喉閉。
《類篇》亦作鯶鰀。
又【廣韻】胡本切【集韻】胡袞切,□音混。
又【集韻】戸管切,音浣。
又胡玩切,音換。
義□同。
【巳集中】【火字部】【唐韻】筠輒切【集韻】域輒切,□音饁。
【說文】本作□。
盛也。
【玉篇】或作□。
【集韻】或作。
鬗 【亥集上】【髟字部】 鬗 【廣韻】【集韻】□無販切,音萬。
【說文】髮長也。
【前漢禮樂志】掩回轅鬗長馳。
【註】鬗鬗,長貌。
又【廣韻】謨官切【集韻】【韻會】母官切,□音瞞。
義同。
鬛 【亥集上】【髟字部】 鬛 鬣字省文。
詳鬣字註。
鬮 【亥集上】【鬥字部】 鬮 【廣韻】居求切【集韻】居虬切,□音鳩。
【說文】鬭取也。
【玉篇】手取也。
又【集韻】吉酉切,音糾。
義同。
釛 【戌集上】【金字部】 釛 【玉篇】胡刻切,音劾。
金也。
又【廣韻】博拔切,音八。
義同。
鱡 【亥集中】【魚字部】 鱡 【正字通】同鰂。
鱹 【亥集中】【魚字部】 鱹 【集韻】古玩切,音貫。
人名。
【左傳文十六年】鱗鱹爲司徒。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末各切,音莫。
□□,竹名。
鲛 【亥集中】【魚字部】 鮫 【唐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交。
【說文】海魚,皮可飾刀。
【山海經】漳水東南流注于睢,其中多鮫魚,皮可飾刀劒,口錯治材角。
【註】鮫,鮒魚類也。
皮有珠文而堅,尾長三四尺,末有毒,螫人。
【述異記】魚虎老,變爲鮫魚。
【通雅】鮫,海鯊魚之最大者也。
【本草】陳藏器曰:鮫魚出南海。
似鼈無腳而有尾。
一名沙魚,一名鰒魚。
李時珍或言:本作□,□譌爲鮫。
鮫長丈許,腹有兩洞,貯水養子,一腹容三四子,朝從口出,暮還入母腹。
【史記禮書】鮫韅。
【註】徐廣曰:鮫魚皮可以飾服器。
【後漢輿服志】皆以白珠鮫爲□口之飾。
【荀子議兵篇】楚人鮫革犀兕以爲甲。
【註】以鮫魚皮及犀兕爲甲。
又官名。
【左傳昭二十年】澤之萑蒲,舟鮫守之。
【註】舟鮫,官名也。
【疏】鮫,大魚之名,澤中有水有魚,故以舟鮫爲官名也。
又鮫人。
【左思吳都賦】訪靈夔於鮫人。
【註】鮫人居水中。
【述異記】鮫人水居如魚,不廢機織,眼泣則成珠。
鳫 【亥集中】【鳥字部】 鳫 【字彙補】與鴈同。
【廣韻】□鵞倉□鳫也。
【曹憲註】鳫同雁。
鳆 【亥集中】【魚字部】 鰒 【唐韻】【集韻】□房六切,音伏。
【說文】海魚名。
【前漢王莽傳】啗鰒魚。
【註】師古曰:海魚也。
【後漢伏隆傳】詣闕上言,獻鰒魚。
【註】鰒似蛤,偏著石。
【廣志】鰒無鱗有殼,一面附石,細孔雜雜,或七或九。
又【廣韻】蒲角切【集韻】【韻會】弼角切,□音雹。
義同。
一說石決明。
藥旁有七空者良。
又【集韻】步木切,音僕。
義同。
鳦 【亥集中】【鳥字部】 鳦 【廣韻】於筆切【集韻】【韻會】億姞切【正韻】益悉切,□音乙。
【廣韻】燕也。
【爾雅釋鳥】燕,燕鳦。
【鄭樵註】燕有二種,前言白脰燕,知此爲紫燕也。
一名鷾鴯,一名遊波。
【史記秦本紀索隱註】女脩,顓頊之裔女,吞鳦子而生大業。
又【韻會】【正韻】□乙黠切,音軋。
義同。
○按《說文》本作乙。
燕乙乙,□鳥也。
齊魯謂之乙,取其鳴自呼。
象形,重文作鳦。
互見乙字註。
燕□。
鯛 【亥集中】【魚字部】 鯛 【唐韻】都僚切【集韻】丁聊切,□音雕。
【說文】骨耑脃也。
又【玉篇】魚名。
【類篇】或作鮉。
考證:〔【說文】骨專脃也。
〕謹照原文專改耑。
鯤 【亥集中】【魚字部】 鯤 【廣韻】古渾切【集韻】【韻會】【正韻】公渾切,□音昆。
【爾雅釋魚】鯤,魚子。
【註】凡魚之子名鯤。
【魯語】魚禁鯤鮞。
【類篇】或作□鰥。
又【玉篇】大魚。
【列子湯問篇】有魚焉,其廣數千裡,其長稱焉,其名爲鯤。
【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爲鯤。
【陸德明音義】崔譔雲:鯤當爲鯨。
又【集韻】胡昆切,音渾。
義同。
考證:〔【列子殷湯篇】有魚焉,其廣數千裡,其長稱焉,其名爲鯤。
〕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鯦 【亥集中】【魚字部】 鯦 【唐韻】其久切【集韻】巨九切,□音臼。
【說文】當互也。
【爾雅釋魚】鯦,當魱。
【註】海魚也。
詳前魱字註。
又【集韻】巨救切,音舊。
義同。
又【集韻】徐由切,音囚。
魚名。
似鯿而大鱗,肥美,多鯁。
或作鰽。
又【集韻】字秋切,音酋。
義同。
又【集韻】倚亥切,音欸。
叔鮪也。
鸶 【亥集中】【鳥字部】 鷥 【集韻】新茲切【正韻】相咨切,□音斯。
鷺鷥。
【爾雅釋鳥舂鉏註】白鷺縗,俗稱鷺鷥,頭上毛似絲。
【禽經】鷺喙則絲偃。
海錄雲:一名帶絲,後人加鳥。
又【集韻】津之切,音茲。
義同。
鯶 【亥集中】【魚字部】 鯶 【廣韻】胡本切【集韻】戸袞切,□音混。
與鯇同。
詳鯇字註。
又【唐律】號鯉爲赤鯶公,以國氏李諱同音也。
鰦 【亥集中】【魚字部】 鰦 【廣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音茲。
魚名。
【爾雅釋魚】鮂,黑鰦。
【註】卽白鯈魚。
【疏】鮂,一名黑鰦。
【六書故】今之鹹淡水中者,長不踰尺,搏身椎首而肥,俗謂之鰦。
海亦有之。
考證:〔【六書故】今之鹹淡水中者,長不踰尺,搏身推首而肥,俗謂之鰦。
〕謹照原文搏身推首改搏身椎首。
【巳集下】【犬字部】【玉篇】羊就切。
本作狖。
詳狖字註。
鰪 【亥集中】【魚字部】 鰪 【集韻】谷盍切,音閤。
魚名。
似鰿而小。
【玉篇】鰪鱂,魚名。
又【廣韻】安盍切【集韻】乙盍切,□音姶。
義同。
鱦 【亥集中】【魚字部】 鱦 【廣韻】食陵切【集韻】神陵切,□音繩。
【爾雅釋魚】鱦,小魚。
【註】今江東亦呼魚子未成者爲鱦。
【家語】宓子賤仕魯,爲單父宰,孔子使巫馬期往觀政焉。
入界,見得魚輒捨之。
期問焉,曰:魚之大者名爲鱄鱨,吾大夫愛之,其小者名鱦,吾大夫欲長之,是以得二者輒舍之。
【玉篇】同。
又【廣韻】實證切,音乗。
又【廣韻】【集韻】【正韻】□以證切,音孕。
義□同。
又【廣韻】莫幸切,音猛。
蛙屬。
又【集韻】母耿切,音黽。
義同。
【未集中】【糸字部】【集韻】於何切,音阿。
【類篇】或省作。
【博雅】、縞,練也。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收,古作。
註詳攴部二畫。
又【集韻】居虬切,音樛。
與摎同。
束也。
〇按《說文》收從丩從攴,改從手。
鲋 【亥集中】【魚字部】 鮒 【唐韻】【集韻】【韻會】□符遇切,音附。
【說文】魚名。
【博雅】鰿也。
【爾雅翼】鮒,鰿也。
今作鯽。
【易井卦】井谷射鮒。
【釋文】子夏傳謂蝦蟇。
【儀禮士昏禮】魚用鮒。
【疏】義取夫婦相依附者也。
【戰國策】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
【註】鮒魚,魚之小者。
【莊子外物篇】車轍有鮒魚焉。
【酉陽雜俎】洞庭之鮒。
陸佃曰:此魚好旅行,吹沫如星,以相卽謂之鯽,以相附謂之鮒。
【劉劭七華】洞庭之鮒,出於江岷,紅腴靑顱,朱尾碧鱗。
又【集韻】蓬逋切,音蒲。
義同。
鲩 【亥集中】【魚字部】 鯇 【廣韻】【集韻】□戸闆切,音睅。
【說文】魚名。
【爾雅釋魚】鯇。
【註】今鯶魚,似鱒而大。
○按《爾雅》鱧、鯇二字□列,非以鯇訓鱧也。
疏雲:鱧一名鯇,非。
又《本草》:鯇似鯉,生江湖閒,膽至苦,主喉閉。
《類篇》亦作鯶鰀。
又【廣韻】胡本切【集韻】胡袞切,□音混。
又【集韻】戸管切,音浣。
又胡玩切,音換。
義□同。
鲳 【亥集中】【魚字部】 鯧 【廣韻】尺良切【集韻】蚩良切,□音昌。
鯧鯸,魚名。
【正字通】生南海,似鯿,頭上突起連背,身圓肉厚,止一脊,骨耎可食,閩人譌爲魚。
鯞 【亥集中】【魚字部】 鯞 【廣韻】之九切【集韻】【韻會】止酉切,□音帚。
鱖鯞也。
【爾雅釋魚】鱊鮬鱖鯞。
【註】小魚也。
互詳鮬字註。
【補遺】【午集】【玉字部】【川篇】音久。
黑玉貌。
鯧 【亥集中】【魚字部】 鯧 【廣韻】尺良切【集韻】蚩良切,□音昌。
鯧鯸,魚名。
【正字通】生南海,似鯿,頭上突起連背,身圓肉厚,止一脊,骨耎可食,閩人譌爲魚。
【備考】【巳集】【犬字部】【龍龕】同猱。
鯮 【亥集中】【魚字部】 鯮 【□藏器本草】鯮魚多食宜人。
○按與鯼同。
鯾 【亥集中】【魚字部】 鯾 【廣韻】【集韻】【韻會】□□連切,音鞭。
【說文】魚名。
【玉篇】魴魚也。
【山海經】大鯾居海中。
【註】鯾,卽魴也。
鰂 【亥集中】【魚字部】 鰂 【唐韻】昨則切【集韻】【韻會】疾則切,□音賊。
【說文】鰞鰂,魚名。
【正字通】一名墨魚。
一名黑魚。
狀如算囊,無鱗,兩須長似帶,腹下八足,聚生口旁,縮喙在腹下,懷扳含墨,見人及大魚至,則噀墨。
方數尺,背上一骨,獨厚三四分,兩頭尖,色白,輕胞如通草,入藥名海鰾鮹。
又通作賊。
【蘇軾魚說】海之魚有烏賊其名者,或從卽作鯽。
【類篇】亦作鱡。
鰍 【亥集中】【魚字部】 鰍 【集韻】同鰌。
鰗 【亥集中】【魚字部】 鰗 【本草】鮭,一名魚。
一名嗔魚。
日華子謂之鰗魚。
今謂之河豚。
【註】鰗,音胡。
【備考】【寅集】【宀字部】【龍龕】音延。
【寅集下】【彳字部】【廣韻】士革切,音賾。
容尋常人。
又與同。
【集韻】或作。
鱺 【亥集中】【魚字部】 鱺 【唐韻】郞奚切【集韻】憐題切,□音黎。
與□同。
【說文】魚名。
【玉篇】魚似蛇,無鱗甲,其氣辟蠹魚也。
又【廣韻】盧啓切【集韻】裡弟切,□音禮。
與鱧同。
【博雅】小鮦也。
【爾雅釋魚註】靑州呼小鱺爲鮵。
【疏】鮵與鱧,音義□同。
又【集韻】鄰知切,音離。
義同。
【未集上】【竹字部】【廣韻】土刀切【集韻】他刀切,□音叨。
竹筐。
【類篇】飯牛器。
【集韻】牛□。
【揚子方言】□,趙、代之閒謂之。
考證:〔【揚子方言】□,趙岱之閒謂之。
〕謹照原文岱改代。
【午集下】【禾字部】【集韻】烏含切,音諳。
【博雅】馣馣,香也。
或從禾。
又【集韻】衣廉切,音淹。
□,禾美也。
又鄔感切,音晻。
種田也。
又衣檢切,音奄。
禾不實。
又乙業切,音腌。
禾敗不生也。
鲒 【亥集中】【魚字部】 鮚 【唐韻】巨乙切【集韻】極乙切,□音姞。
【說文】蚌也。
漢律:會稽郡獻鮚醬。
【類篇】□鮚,大蛤。
又【集韻】吉屑切,音結。
【前漢地理志】會稽郡鄞縣有鮚埼亭。
【註】師古曰:鮚,音結,蚌也。
長一寸,廣二分,有一小蟹在其腹中。
又【集韻】其吉切,音佶。
義同。
又【集韻】丘八切,音劼。
【玉篇】魚也。
【類篇】與□同。
鲮 【亥集中】【魚字部】 鯪 【廣韻】力膺切【集韻】閭承切,□音陵。
魚名。
【楚辭天問】鯪魚何所。
【註】鯪魚,鯉也。
【本草】陶隱居雲:鯪鯉形似□而短小。
又似鯉魚,有四足。
又【異魚圖贊】吞舟之魚,其名曰鯪。
背腹有刺,如三角菱,罟師畏之,網羅莫膺。
一說鯪鯉皮曰穿山甲。
又【類篇】一曰獸名。
又石鯪,藥名。
鳅 【亥集中】【魚字部】 鰍 【集韻】同鰌。
鳧 【亥集中】【鳥字部】 鳧 【唐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正韻】逢夫切,□音扶。
【爾雅釋鳥】舒鳧,騖。
【郭註】鴨也。
【疏】野曰鳧,家曰鴨。
【又】鳧,雁醜,其足蹼,其踵企。
【郭註】鳧雁腳閒有幕蹼屬相著,飛卽伸其腳跟企直。
【疏】醜類也。
【又】鸍,沈鳧。
【註】狀似鴨而小,背文靑色,□腳紅掌,短喙長尾。
【詩鄭風】弋鳧與雁。
又【大雅】鳧鷖在涇。
【註】鳧,水鳥。
鷖,鳧屬。
又【南越志】有私鳧棲息松閒不水處,宿必以樹。
又【揚子方言郭註】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寇鳧。
又【山海經】鹿臺山有鳥,狀如雄雞,人面,曰鳧徯。
又官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鍾。
【正字通】鳧入水不溺,以名鍾工,取虛浮之義。
又山名。
【詩魯頌】保有鳧繹。
【註】鳧繹,二山名。
又鳧麗山。
見【山海經】。
又魚鳧,人名。
蜀山氏之君也。
見【成都記】。
又鳧茨,草名。
【後漢劉玄傳】人掘鳧茨而食。
又【廣韻】茆鳧,葵也。
俗省作鳧。
《爾雅釋鳥》鸍,沉鳧。
《說文》□shū部:鳧,舒鳧,鶩也。
從鳥□聲。
考證:〔【揚子方言郭註】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冠鳧。
〕謹照原文冠鳧改寇鳧。
【午集上】【瓦字部】【廣韻】【集韻】□盧谷切,音祿。
【博雅】瓴甋,甎也。
【玉篇】甓也。
鯫 【亥集中】【魚字部】 鯫 【唐韻】子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將侯切,□音陬。
【說文】白魚也。
【類篇】一曰小魚。
【史記貨殖傳】鯫千石。
【註】正義曰:謂雜小魚也。
徐雲:膊魚也。
又【集韻】士九切,音□。
義同。
又【廣韻】【集韻】□在垢切,音棷。
義同。
又【史記項羽紀】鯫生說我。
【註】鯫,士垢反。
服虔曰:小人貌也。
瓚曰:《楚漢春秋》:鯫,姓也。
又【廣韻】徂鉤切【集韻】徂侯切,□音。
又【集韻】此苟切,音趣。
又【廣韻】七逾切【集韻】逡須切,□音趨。
又【正韻】七演切,音淺。
義□同。
鯬 【亥集中】【魚字部】 鯬 【廣韻】力脂切【集韻】良脂切,□音棃。
魚名。
【爾雅釋魚】鯬,鯠。
【埤蒼】鯬鯠,魾也。
又【廣韻】郞奚切【集韻】憐題切,□音黎。
義同。
鯺 【亥集中】【魚字部】 鯺 【集韻】專於切,音諸。
與蠩同。
蜛蠩,蟲名。
一曰蝦蟆。
又【正字通】蜛鯺,一頭數尾,長二三尺,左右有腳,狀如蠶,可食。
又鯺。
詳字註。
鰕 【亥集中】【魚字部】 鰕 【唐韻】胡加切【集韻】【韻會】何加切,□音遐。
【說文】魵也。
【爾雅釋魚】魵,鰕。
【註】出穢邪國。
【疏】魵魚,一名鰕。
又【爾雅釋魚】鯢大者謂之鰕。
【疏】鯢,雌鯨也。
大者長八九尺。
別名鰕。
互詳鯢字註。
又【爾雅釋魚】鰝大鰕。
【註】鰕大者出海中,長二三丈,鬚長數尺,今靑州呼鰕魚爲鰝魚也。
【虞荔鼎錄】宋文帝得鰕魚,遂爲鼎。
又【山海經】龍魚陵居,狀如狸,一曰鰕,卽有神聖,乗之以行九野。
又【說文長箋】同蝦。
【急就篇註】鰕,今之海鰕,堪爲酢酺,及所呼鰕米者,又所在水中小鰕,可生若煼而食之,皆是也。
【正字通】水蟲,可食,溪澤江海皆有之,磔須鉞鼻,背有斷節,尾有硬鱗,多足好躍,腸屬腦,子在腹外。
又【南海雜誌】商舶見波中雙檣遙漾,高可十餘文,意其爲舟。
老長年曰:此海鰕,乗霽曝雙鬚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虛加切,音岈。
又【集韻】舉下切,音斝。
義□同。
□ 【備考】【未集】【糸字部】 □ 【篇韻】音邕。
□ 【午集下】【立字部】 □ 【集韻】同待。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韻】【韻會】子朕切【正韻】子袵切,□音。
地名。
【前漢地理志】汝南郡□縣。
【註】孫叔敖子所邑之寢丘也。
又【廣韻】子鴆切。
同浸。
濫也,漬也。
【前漢地理志】東南曰揚州,□曰五湖。
正南曰荊州,□曰潁湛。
河南曰豫州,□曰波溠。
正東曰靑州,□曰沂沭。
河東曰兗州,□曰盧濰。
正西曰雍州,□曰渭洛。
東北曰幽州,□曰葘時,河內曰冀州,□曰汾潞。
正北曰幷州,□曰淶易。
【註】□謂引以灌漑者。
又漸也。
【前漢五行志】其後□盛。
鲚 【亥集中】【魚字部】 鱭 【廣韻】徂禮切【集韻】在禮切,□音薺。
與鮆同。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胡茅切【集韻】何交切,□音肴。
【玉篇】快也。
又【廣韻】胡敎切【集韻】後敎切,□音效。
義同。
本作恔。
或從爻。
鱻 【亥集中】【魚字部】 鱻 【廣韻】【集韻】□相然切,音仙。
【說文】新魚精也。
【註】徐鍇曰:三,衆也。
衆而不變,是鱻也。
【周禮天官庖人】凡其死生鱻薧之物,以共王之膳。
【註】鱻謂生肉。
【疏】新殺曰鱻。
又【集韻】息淺切,音獮。
尟,或作鱻。
少也。
鲣 【亥集中】【魚字部】 鰹 【廣韻】古賢切【集韻】經天切,□音堅。
鮦大者鰹。
詳前鮦字註。
【補遺】【醜集】【土字部】【篇海類編】同保。
鲭 【亥集中】【魚字部】 鯖 【廣韻】【集韻】諸盈切【正韻】諸成切,□音征。
煑魚煎肉曰□。
或作鯖。
【西京雜記】婁護遊五侯之門,每旦,五侯餽餉之,婁合所餉爲鯖,世稱五侯鯖。
【廣韻】亦作□。
又【廣韻】【集韻】□倉經切,音靑。
魚名。
靑色,有枕骨。
【正字通】形似鯇,靑色,卽靑魚。
俗呼烏鶹,南人以作鮓。
【本草圖經】靑魚古作鯖字,所謂五侯之鮓是也。
【左思吳都賦】□鼊鯖鰐。
【註】鯖魚出交趾,合浦諸郡。
又【集韻】親盈切【正韻】七情切,□音淸。
義同。
鲵 【亥集中】【魚字部】 鯢 【唐韻】五稽切【集韻】【韻會】【正韻】硏奚切,□音倪。
【說文】刺魚也。
【爾雅釋魚】鯢大者謂之鰕。
【註】今鯢魚似鮎,四腳,前似獮猴後似狗,聲如小兒啼,大者長八九尺,別名鰕。
【疏】鯢,雌鯨也。
【本草】鯢魚,一名王鮪,在山溪中,似鮎,有四腳長尾,能上樹,天旱則含水上葉覆身,鳥來飮水,因而取之。
伊洛閒亦有,聲如小兒啼,故曰鯢魚。
一名鱯魚,一名人魚,膏燃燭不滅。
【左傳宣十二年】取其鯨鯢而封之。
【註】鯨鯢,大魚名。
以喩不義之人吞食小國。
【疏】雄曰鯨,雌曰鯢。
又【莊子庚桑楚】尋常之溝,巨魚無所還其體,而鯢鰌爲之制。
【註】制,折也,謂小魚得曲折也。
又【外物篇】灌瀆守鯢鮒。
【註】鯢、鮒,皆小魚也。
【子集下】【力字部】【唐韻】居偃切【集韻】紀偃切,□音蹇【玉篇】難也,吃也。
或作□。
【廣韻】,吃語也。
又【集韻】力也。
鯗 【亥集中】【魚字部】 鯗 【廣韻】【正韻】息兩切【集韻】【韻會】寫兩切,□音想。
乾魚臘也。
【吳地記】闔閭入海,會風浪糧絕不得渡,王拜禱,見金色魚逼而來,吳軍取食。
及歸,會羣臣思海中所食魚。
所司雲:暴乾矣。
索食之甚美,因書美下魚鯗字。
【類篇】或作鱶。
鯠 【亥集中】【魚字部】 鯠 【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音來。
魚名。
鰻鯠,魚也。
又【爾雅釋魚】鯬鯠。
【埤蒼】鯬鯠,魾也。
鳨 【亥集中】【鳥字部】 鳨 【廣韻】林直切【集韻】六直切,□音力。
【玉篇】鳥似鳧而小。
【集韻】一曰鴆別名。
【玉篇】同□。
鯣 【亥集中】【魚字部】 鯣 【篇海】夷益切,音易。
鱺鯣。
鰉 【亥集中】【魚字部】 鰉 【集韻】胡光切,音黃。
與鱑同。
魚名。
【正字通】鱣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字彙補】西靑切,音星。
悟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正字通】葅字,《石鼓文》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巨鳩切【集韻】渠尤切,□音求。
小籠也。
【午集上】【玉字部】【篇海類編】都火切,音朶。
玉名。
鰠 【亥集中】【魚字部】 鰠 【廣韻】【集韻】□蘇遭切,音騷。
魚名。
【山海經】渭水東流注于河,其中多鰠魚,其狀如鱣魚,動則其邑有大兵。
鲂 【亥集中】【魚字部】 魴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方切,音房。
【說文】赤尾魚。
或從作□。
【詩周南】魴魚赬尾。
【傳】魚勞則尾赤。
【疏】魴魚尾本不赤,赤故爲勞也。
【陸璣疏】魴魚,廣而薄,肥恬而少力,細鱗,魚之美者。
【爾雅釋魚】魴魾。
【註】江東呼魴魚爲鯿。
一名魾。
梁水魴尤美,故鄕語曰:居就糧,梁水魴。
【正字通】魴魚小頭縮項,闊腹穹脊,細鱗,色靑白,腹內肪甚腴。
又姓。
【姓氏急就篇】漢有魴山。
鲐 【亥集中】【魚字部】 鮐 【廣韻】土來切【集韻】【韻會】湯來切,□音台。
【說文】海魚名。
【正字通】河豚別名。
【史記貨殖傳】鮐鮆千斤。
【註】師古曰:鮐,海魚也。
【左思吳都賦】□鮪鯸鮐。
【註】鯸鮐魚,狀如科鬥,大者尺餘,腹下白,背上靑黑有黃文。
又【爾雅釋詁】鮐背。
【疏】老人皮膚消瘠,背若鮐魚也。
【揚子方言】鮐,老也。
秦晉之郊,陳兗之會,曰耇鮐。
【註】言背皮如鮐魚。
【釋名】九十曰鮐背,背有鮐文也。
又通作台。
【詩大雅】黃耇台背。
【箋】台之言鮐也。
又【集韻】【正韻】□堂來切,音臺。
又【集韻】盈之切,音怡。
義□同。
【午集下】【穴字部】【集韻】丘岡切,音康。
【類篇】屋□也。
謂屋閑。
又【玉篇】苦郞切。
空也。
鮮 【亥集中】【魚字部】 鮮 【唐韻】【集韻】【韻會】□相然切,音仙。
魚名。
出貉國。
【禮內則】冬宜鮮羽。
【註】鮮,生魚也。
又【玉篇】生也。
【書益稷】暨益播奏庶艱食鮮食。
【傳】鳥獸新殺曰鮮。
【儀禮士昏禮】臘必用鮮。
【疏】義取夫婦日新之義。
【左傳襄三十年】唯君用鮮。
【註】鮮,野獸也。
又【廣韻】潔也。
【易說卦】爲蕃鮮。
【註】鮮,明也。
又【釋名】鮮,好也。
【玉篇】善也。
又國名。
【後漢東夷傳】昔箕子避地朝鮮。
又【鮮□傳】鮮□者,依鮮□山,故因號焉。
又山水名。
【水經注】北鮮之山,鮮水出焉。
又姓。
【後蜀錄李壽司空】鮮思明。
又鮮于,複姓。
【風俗通】武王封箕子於朝鮮,其子食采於朝鮮,因氏焉。
又【廣韻】【集韻】□息淺切,音獮。
【易繫辭】故君子之道鮮矣。
【釋文】盡也。
又【書無逸】惠鮮鰥寡。
【傳】又加惠鮮乏鰥寡之人。
【疏】鮮,少乏也。
【詩鄭風】終鮮兄弟。
【箋】鮮,寡也。
【禮中庸】民鮮能久矣。
【註】鮮,罕也。
又少也。
亦善也。
【詩邶風】籧篨不鮮。
【箋】鮮,善也。
【朱傳】少也。
又【爾雅釋山】小山別大山,鮮。
【疏】李巡雲:大山少,故曰鮮。
【詩大雅】度其鮮原。
【傳】大山曰鮮。
【朱傳】鮮,善也。
又【正韻】與獻同。
【禮月令】天子乃鮮羔開冰。
【註】鮮當爲獻,聲之誤也。
又與犀同。
【前漢匈奴傳】黃金犀毗一。
【註】師古曰:犀毗,帶鉤也。
亦曰鮮□,亦謂師氏,總一物也,語有輕重耳。
又【集韻】私箭切,獮去聲。
姓也。
【巳集下】【犬字部】【廣韻】之戍切【集韻】朱戍切,□音註。
【說文】黃犬黑頭也。
從犬,主聲。
讀若註。
鳜 【亥集中】【魚字部】 鱖 【唐韻】居衞切【集韻】姑衞切,□音劌。
【說文】魚名。
【玉篇】魚大口細鱗斑彩。
【爾雅釋魚】鱊鮬鱖鯞。
【註】小魚也。
詳鮬字註。
【本草】鱖然背有黑點。
昔仙人劉憑嘗食石桂魚,今此魚猶有桂名,恐是此也。
生江溪閒。
【正字通】魚扁形闊腹,大口細鱗,皮厚肉緊,味如豚。
一名水豚,又名鱖豚。
焦氏《筆乗》謂鱖名鮰魚,誤。
蓋因鄕語謂鱖爲計,故以鱖本音桂,與鮠近也。
又【廣韻】【集韻】□居月切,音厥。
又【集韻】於月切,音噦。
又居逵切,音龜。
義□同。
【本草】鱖魚背有黑點。
鳟 【亥集中】【魚字部】 鱒 【廣韻】才本切【集韻】【韻會】粗本切,□蹲上聲。
【說文】赤目魚也。
【爾雅釋魚】鮅鱒。
【註】似鯶子赤眼。
【疏】鮅,一名鱒。
【陸璣草木蟲魚疏】鱒似鯶魚,而鱗細於鯶,赤眼。
【詩豳風】九罭之魚,鱒魴。
【傳】大魚也。
又【五音集韻】士晚切,音撰。
又柱兗切,音篆。
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徂悶切,音鐏。
魚名。
又魚入泥。
又【五音集韻】士戀切,音饌。
義同。
鰆 【亥集中】【魚字部】 鰆 【集韻】樞倫切,音春。
海魚名。
鰋 【亥集中】【魚字部】 鰋 【廣韻】【韻會】【正韻】於幰切【集韻】隱幰切,□音偃。
【爾雅釋魚】鰋。
【註】今鰋額白魚。
【詩小雅】魚麗于罶,鰋鯉。
【正字通】一說鰋身圓白額,性好偃,腹平著地,故名。
○按《說文》本作□。
鮀也,鮀鮎也。
《詩小雅》毛傳:鰋,鮎也。
《六書故》曰:《爾雅》鯉鱣鰋鮎鯊鮀,各舉六物。
讀者以鱣釋鯉,鮎釋鰋,鮀釋鯊。
毛氏、《說文》皆蹈此誤,□以鰋爲鮎。
《說文》又幷以鮀爲鮎。
尤非。
【卯集中】【戶字部】【集韻】戶,古作。
註詳部首。
又【廣韻】苦減切,音□。
小戶也。
鰥 【亥集中】【魚字部】 鰥 〔古文〕□【唐韻】古頑切【集韻】【韻會】姑頑切【正韻】姑還切,□音關。
【說文】魚也。
【詩齊風】其魚魴鰥。
【傳】大魚也。
【孔叢子抗志篇】衞人釣於河,得鰥魚焉,其大盈車。
子思問曰:如何得之。
對曰:吾垂一魴之餌,鰥過而不視,更以豚之半,則吞矣。
又【書堯典】有鰥在下曰虞舜。
【傳】無妻曰鰥。
【禮王制】老而無妻曰鰥。
【釋名】鰥,昆也。
昆,明也。
愁悒不寐,目恆鰥鰥然也。
故其字從魚,魚目恆不閉者也。
【白虎通】鰥之言鰥鰥無所親,則寡者少也。
又【集韻】公渾切,音昆。
與鯤同。
【爾雅釋魚疏】鰥,魚子。
鰥鯤字異,蓋古字通用也。
又與瘝同。
【爾雅釋詁】鰥,病也。
【鄭樵註】鰥,卽瘝也。
又【廣韻】【集韻】□古幻切,音慣。
視貌。
或作□。
又葉眞韻。
【楚辭天問】舜閔在家,父何以鰥。
堯不姚合,二女何親。
鰮 【亥集中】【魚字部】 鰮 【閩書】似馬鮫而小。
音未詳。
鰻 【亥集中】【魚字部】 鰻 【唐韻】母官切【集韻】【韻會】謨官切,□音瞞。
【說文】魚也。
【廣韻】鰻鯠,魚也。
【本草】鰻鱺似鱓而腹大。
又【通雅】桂林有石鰻,出洞穴,性涼。
又【廣韻】【集韻】□無販切,音萬。
義同。
鹂 【亥集中】【鳥字部】 鸝 【廣韻】呂支切【集韻】鄰知切【韻會】離知切,□音離。
黃鸝,倉庚也。
一名黃鶯。
郭璞雲:其色黧黑而黃,因名之。
陸璣雲:黃鸝留,關西謂之鸝黃。
俗呼黃離留,或謂之黃栗留。
齊人謂之搏黍,常以葚熟時來桑閒。
裡語曰:黃栗留,看我麥,桑葚熟。
亦應節趨時之鳥。
又【集韻】鄰題切【韻會】憐題切【正韻】鄰溪切,□音黎。
義同。
互詳鶊鵹二字註。
魕 【亥集上】【鬼字部】 魕 【廣韻】【集韻】□渠希切,音祈。
【說文】鬼俗也。
淮南傳曰:吳人鬼,越人魕。
【類篇】南方之鬼曰□。
又【集韻】居希切,音幾。
又舉豈切,幾上聲。
義□同。
【集韻】本作□。
【玉篇】亦作禨。
【寅集下】【弓字部】【廣韻】【集韻】□殂感切,蠶上聲。
【玉篇】弓強。
【廣韻】弓弦。
【類篇】弓張弦也。
又【集韻】祖含切,音簪。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字彙】音銃。
跳也。
【正字通】俗字。
〇按玉篇,集韻諸書俱不載。
【卯集上】【心字部】【玉篇】古的切,音激。
疾也。
【巳集下】【犬字部】【廣韻】以諸切【集韻】羊諸切,□音餘。
【玉篇】歎聲。
又豬兒聲。
又【廣韻】獸名。
又【集韻】一曰猗,犬子也。
鲨 【亥集中】【魚字部】 鯊 【廣韻】所加切【集韻】【韻會】師加切,□音沙。
與魦同。
【爾雅釋魚】鯊鮀。
【註】今吹沙小魚。
【疏】鯊,一名鮀。
陸璣雲:魚狹而小,嘗張口吹沙。
【通雅】鯊,吹沙小魚,黃皮黑斑,正月先至,身前半闊而扁,後方而狹,陸氏以爲狹小,非也。
【詩小雅】魚麗于罶,鱨鯊。
又海鯊。
【正字通】靑目赤頰,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肥美。
六書故曰:海中所產,以其皮如沙得名,哆口無鱗,胎生,大者伐之盈舟。
又【集韻】所嫁切,沙去聲。
義同。
又葉山宜切,音師。
【徐幹齊都賦】罛鱣鮷,網鯉鯊,拾□珠,籍蛟蠵。
鯻 【亥集中】【魚字部】 鯻 【集韻】同。
鰇 【亥集中】【魚字部】 鰇 【廣韻】耳由切【集韻】而由切,□音柔。
魚名。
【正字通】本作柔。
似烏鰂,無骨,生海中,越人重之。
【未集上】【竹字部】【集韻】普木切,音樸。
小擊也。
或作撲。
亦作撲。
鸬 【亥集中】【鳥字部】 鸕 【唐韻】洛乎切【集韻】龍都切,□音盧。
【說文】□鷀也。
【楊孚異物志】鸕鷀不生卵,旣胎又吐生,多者七八,少者五六,相連而生。
詳鷀字註。
又【集韻】淩如切,音臚。
【爾雅釋鳥】鸕諸雉。
【郭註】未詳。
鰌 【亥集中】【魚字部】 鰌 【唐韻】七由切【集韻】【韻會】雌由切【正韻】此由切,□音秋。
【說文】鰼也。
【廣韻】魚名。
二月有之。
【正字通】鰌生下田淺淖中。
似鱓短,首銳色黃黑,有漦濡滑難握,穴泥中與他魚牝牡。
【爾雅釋魚】鰼,鰌。
【註】今泥鰌。
【疏】穴於泥中。
【莊子齊物論】鰌然乎哉。
【音義】鰌,魚名。
【荀子富國篇】黿鼉魚□鰌鱣,以時別一而成羣。
【集韻】或作鰍。
又海鰌。
【水經】海鰌魚,長數千裡,穴居海底,入穴則海水爲潮,出穴則潮退。
又船名。
【宋史虞允文傳】官軍以海鰌船衝敵軍。
又人名。
【左傳襄十年】史鰌。
【註】史魚。
又【廣韻】自秋切【集韻】字秋切,□音酋。
義同。
又與同。
【莊子秋水篇】鰌我亦勝我。
【音義】鰌,藉也。
亦作。
【荀子強國篇】大燕鰌吾後。
【註】鰌,踧也。
如蹴沓於後也。
鰧 【亥集中】【魚字部】 鰧 【廣韻】【集韻】□徒登切,音騰。
魚名。
蒼身赤尾。
【山海經】合水多鰧魚。
狀如鱖,居逵。
【類篇】或作□。
又【廣韻】【集韻】□直稔切,音朕。
魚似鰕赤文。
鰴 【亥集中】【魚字部】 鰴 【集韻】籲韋切,音煇。
【爾雅釋魚】魚有力者鰴。
【註】強大多力也。
【類篇】或作□。
鱃 【亥集中】【魚字部】 鱃 【集韻】雌由切,音秋。
【博雅】鯉也。
【山海經】蒼體之水多鱃魚,其狀如鯉而大首。
【註】今蝦鰌字。
亦作鱃。
秋音。
【本草拾遺】鱃魚,卽鱅魚。
魙 【亥集上】【鬼字部】 魙 【玉篇】側減切,音蔪。
【篇海】鬼名。
又辟邪也。
符尾也。
山屍奉敕魙者,卽此也。
【備考】【巳集】【火字部】【搜眞玉鏡】同無。
魱 【亥集中】【魚字部】 魱 【廣韻】戸吳切【集韻】洪孤切,□音胡。
【爾雅釋魚】鯦當魱。
【註】海魚也。
似鯿而大鱗,肥美多鯁,今江東呼其最大長三尺者爲當魱。
【類篇】一曰出有時,吳人以爲珍,卽今□魚。
又【集韻】胡故切,音互。
與鱯同。
詳鱯字註。
【午集上】【瓦字部】【唐韻】徒禮切【集韻】待禮切,□音第。
【玉篇】小盆也。
【廣韻】小甕。
【博雅】,甂也。
【揚子方言】甂,□魏宋楚之閒謂之。
【註】今河北人呼小盆爲子。
又【集韻】田黎切,音題。
義同。
或作□。
【午集下】【禾字部】【廣韻】所臻切【集韻】疏臻切,□音莘。
穀名。
又【揚子方言】杠,東齊海岱之閒謂之。
杠,牀前橫也。
又【集韻】作木切,音鏃。
草木叢生也。
【午集中】【疒字部】【集韻】【類篇】□兩舉切,音呂。
瘡病。
又久病。
【補遺】【醜集】【女字部】【五音篇海】力貢切,女字。
鲟 【亥集中】【魚字部】 鱘 【本草】鱘魚出江中,背如龍,長一二丈。
【註】音尋。
鲲 【亥集中】【魚字部】 鯤 【廣韻】古渾切【集韻】【韻會】【正韻】公渾切,□音昆。
【爾雅釋魚】鯤,魚子。
【註】凡魚之子名鯤。
【魯語】魚禁鯤鮞。
【類篇】或作□鰥。
又【玉篇】大魚。
【列子湯問篇】有魚焉,其廣數千裡,其長稱焉,其名爲鯤。
【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爲鯤。
【陸德明音義】崔譔雲:鯤當爲鯨。
又【集韻】胡昆切,音渾。
義同。
考證:〔【列子殷湯篇】有魚焉,其廣數千裡,其長稱焉,其名爲鯤。
〕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鯘 【亥集中】【魚字部】 鯘 【集韻】【韻會】□弩罪切,音餒。
魚敗也。
【博雅】敗也。
又臭也。
【類篇】或作餒。
鰀 【亥集中】【魚字部】 鰀 【集韻】同鯇。
鰖 【亥集中】【魚字部】 鰖 【正字通】同。
魧 【亥集中】【魚字部】 魧 【唐韻】古郞切【集韻】居郞切,□音岡。
【說文】大貝也。
【爾雅釋魚】貝大者魧。
【註】書大傳曰:大貝如車渠。
車渠謂車輞,魧屬。
又【說文】一曰魚膏。
又【集韻】【韻會】下朗切【正韻】下黨切,□音沆。
義同。
又【廣韻】胡郞切【集韻】寒剛切,□音航。
魚名。
【博雅】魧,魠也。
魻 【亥集中】【魚字部】 魻 【集韻】轄甲切,音狎。
魚名。
又【集韻】迄甲切,音呷。
魻鰈,鱗次衆多貌。
【潘嶽笙賦】魻鰈參差。
【註】魻鰈,裝飾重疊貌。
鮅 【亥集中】【魚字部】 鮅 【唐韻】毗必切【集韻】薄必切,□音邲。
【說文】魚名。
【爾雅釋魚】鮅鱒。
【註】似鯶子赤眼。
【疏】鮅,一名鱒。
詳鱒字註。
又【本草】石鮅魚,出南海方山中,長一寸,背裹腹下赤。
又【廣韻】畢吉切【集韻】壁吉切,□音必。
義同。
或作□。
鮐 【亥集中】【魚字部】 鮐 【廣韻】土來切【集韻】【韻會】湯來切,□音台。
【說文】海魚名。
【正字通】河豚別名。
【史記貨殖傳】鮐鮆千斤。
【註】師古曰:鮐,海魚也。
【左思吳都賦】□鮪鯸鮐。
【註】鯸鮐魚,狀如科鬥,大者尺餘,腹下白,背上靑黑有黃文。
又【爾雅釋詁】鮐背。
【疏】老人皮膚消瘠,背若鮐魚也。
【揚子方言】鮐,老也。
秦晉之郊,陳兗之會,曰耇鮐。
【註】言背皮如鮐魚。
【釋名】九十曰鮐背,背有鮐文也。
又通作台。
【詩大雅】黃耇台背。
【箋】台之言鮐也。
又【集韻】【正韻】□堂來切,音臺。
又【集韻】盈之切,音怡。
義□同。
鮣 【亥集中】【魚字部】 鮣 【廣韻】於刃切【集韻】伊刃切,□音印。
魚名,身上如印。
【類篇】鮣鱗,魚名。
如篆,一曰首象印。
【左思吳都賦】鮣龜鱕。
【註】鮣魚長三尺,無鱗,身中正,四方如印。
扶南俗雲:諸大魚欲死者,鮣魚皆先封之。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餘制切【集韻】以制切,□音曳。
婦人病胎。
又【集韻】征例切,音制。
義同。
□ 【未集中】【缶字部】 □ 【類篇】□,亦書作□。
詳□字註。
□ 【午集下】【穴字部】 □ 【海篇】音溜。
窖也。
【午集上】【玉字部】【集韻】通都切,音瑹。
美玉。
或作瑹。
又同都切,音徒。
義同。
鲰 【亥集中】【魚字部】 鯫 【唐韻】子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將侯切,□音陬。
【說文】白魚也。
【類篇】一曰小魚。
【史記貨殖傳】鯫千石。
【註】正義曰:謂雜小魚也。
徐雲:膊魚也。
又【集韻】士九切,音□。
義同。
又【廣韻】【集韻】□在垢切,音棷。
義同。
又【史記項羽紀】鯫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