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魚進鬐。
【註】鬐,脊也。
【莊子外物篇】揚而奮鬐。
考證:〔【儀禮士虞禮】魚進鬐也。
〕謹照原文士虞禮下增記字,省也字。
鬓 【亥集上】【髟字部】 鬢 【唐韻】【集韻】【韻會】□必刃切,音儐。
【說文】頰髮也。
【釋名】鬢,峻也。
所居高峻也。
【又】其上連髮曰鬢。
鬢,濱也。
濱,崖也。
爲面頰之崖岸也。
【晉語】美鬢長大則賢。
【註】鬢,髮類也。
鬨 【亥集上】【鬥字部】 鬨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貢切,音□。
【說文】鬭也。
【孟子】鄒與魯鬨。
【趙註】鬭聲也,猶構兵而鬭也。
又【廣韻】胡絳切【集韻】【韻會】胡絳切,□音巷。
義同。
或作□。
鬳 【亥集上】【鬲字部】 鬳 【集韻】俱願切,音絭。
【說文】鬲屬。
鬴 【亥集上】【鬲字部】 鬴 【唐韻】扶雨切【集韻】【韻會】奉甫切,□音父。
【說文】鍑屬。
【玉篇】或作釜。
【周禮地官廩人】凡萬民之食食者,人四鬴上也。
人三鬴中也。
人二鬴下也。
【註】六鬥四升曰鬴。
又【爾雅釋水】覆鬴,九河之一。
【註】水中可居住,而其狀如覆□。
又【集韻】狼狄切,音歷。
與鬲同。
髥 【亥集上】【髟字部】 髥 【廣韻】汝鹽切【集韻】【韻會】如占切【正韻】而占切,□冉平聲。
【前漢高帝紀】美須髥。
【註】師古曰:在頤曰須,在頰曰髥。
【釋名】隨口動搖髥髥然也。
又【廣韻】【集韻】□而豔切,音染。
頷毛。
【說文】髥,頰須也。
【註】今俗別作髯,非是。
髭 【亥集上】【髟字部】 髭 【唐韻】卽移切【集韻】【韻會】將支切,□音貲。
【說文】本作頿。
口上須也。
【註】今俗別作髭,非是。
【釋名】髭,姿也。
爲姿容之美也。
髲 【亥集上】【髟字部】 髲 【唐韻】【集韻】【韻會】□平義切,音被。
【說文】鬄也。
【博雅】髮謂之髲。
【儀禮少牢饋食禮】主婦被裼。
【註】被裼,讀爲髲鬄。
古者或剔賤者□者之髮,以被婦人之紒爲飾,因名髲鬄焉。
鬀 【亥集上】【髟字部】 鬀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計切,音替。
【說文】□髮也。
大人曰髡,小兒曰鬀,盡及身毛曰□。
【註】今俗別作剃,非是。
鬪 【亥集上】【鬥字部】 鬪 【玉篇】俗鬭字。
驛 【亥集上】【馬字部】 驛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
【玉篇】譯也,道也。
【增韻】今之遞馬。
又傳舍也。
【唐書劉晏傳】初州取富人主郵遞,謂之捉驛。
又【正字通】稱頌人曰驛其聲而吟之。
又往來不絕曰駱驛。
【後漢郭伋傳】駱驛不絕。
又落驛。
【書洪範】乃命蔔筮,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
【傳】驛,氣落驛不連屬也。
又【詩周頌】驛驛其達。
【註】驛驛,苗生貌。
又姓。
本作□,俗省作驛。
互詳馹字註。
驠 【亥集上】【馬字部】 驠 【廣韻】【集韻】□伊甸切,音宴。
【玉篇】馬白州也。
【爾雅釋畜註】州,竅也。
謂馬白尻者名驠。
又【廣韻】烏前切【集韻】因蓮切,□音煙。
義同。
【正字通】按伯樂相馬,亦言白州,獨山海經,倫山之熊如麋,其川在尾上。
註:川,竅也。
據此說,州當作川,川能流通,故與竅義合。
凡作州者,皆川之誤,如水牛老牛之名州留,或方言,非一類,又不必改州留爲川留也。
字彙以州爲尻,非。
□ 【未集中】【網字部】 □ 【正字通】網本字。
駁 【亥集上】【馬字部】 駁 【唐韻】【集韻】【韻會】□北角切,音博。
【玉篇】馬色不純。
【爾雅釋畜】駵白駁。
【易說卦傳】乾爲駁馬。
【詩豳風】皇駁其馬。
【註】黃白曰皇,駵白曰駁。
又【爾雅釋木】駁赤李。
【疏】李之子赤者名駁。
又今俗謂龎雜爲駁,雲開曰解駁。
【正韻】同駮。
互詳後駮字註。
骣 【亥集上】【馬字部】 驏 【正字通】鉏版切,棧上聲。
馬不施鞍轡爲驏。
【吹萬集】驏,不鞍而騎也。
【令狐楚少年行】少小邊州慣放狂,驏騎蕃馬射黃羊。
如今老大無筋力,獨倚營門數鴈行。
骧 【亥集上】【馬字部】 驤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
【爾雅釋畜】後右足白驤。
又【說文】馬之低昂也。
【六書故】馬行迅疾,首騰驤也。
又舉也,遠也。
【蜀志諸葛亮傳】亮之素志,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
【潘嶽籍田賦】龍驥驤騰。
又官名。
【晉書五行志】孫皓天紀中童謠曰:不畏岸上獸,但畏水中龍。
武帝聞之,加王濬龍驤將軍。
又古通襄韻。
【前漢韓彭英盧敘傳】雲起龍襄,化爲侯王。
又【集韻】如陽切,音穰。
馬右足白。
【字彙補】作馬名,非。
鬔 【亥集上】【髟字部】 鬔 【集韻】同髼。
鬢 【亥集上】【髟字部】 鬢 【唐韻】【集韻】【韻會】□必刃切,音儐。
【說文】頰髮也。
【釋名】鬢,峻也。
所居高峻也。
【又】其上連髮曰鬢。
鬢,濱也。
濱,崖也。
爲面頰之崖岸也。
【晉語】美鬢長大則賢。
【註】鬢,髮類也。
鬣 【亥集上】【髟字部】 鬣 【唐韻】良涉切【集韻】【韻會】【正韻】力涉切,□音獵。
【說文】髮鬣鬣也。
從髟,巤聲。
或作□。
【廣雅】鬣,髦也。
又【玉篇】長須也。
【左傳昭七年】使長鬣者相。
又馬領毛。
【禮明堂位】夏後氏駱馬黑鬣,周人黃馬蕃鬣。
又豕也。
【儀禮士虞禮】敢用絜牲剛鬣。
【禮曲禮】豕曰剛鬣。
又帚端。
【儀禮旣夕】埽者執帚垂末內鬣從。
【禮少儀】拚席不以鬣。
又【增韻】凡魚龍頷旁小鬐皆曰鬣。
又【集韻】弋涉切,音葉。
亦帚端。
考證:〔【禮明堂位】夏後氏駱馬黑鬣,周人黃馬繁鬣。
〕謹照原文繁鬣改蕃鬣。
【子集下】【力字部】【唐韻】子悅切【集韻】租悅切,□音蕝。
【廣韻】,斷物也。
又【集韻】翾劣切,音□。
拽也。
【巳集下】【牛字部】【篇海】火頑切。
劣也。
【巳集中】【片字部】【字彙】魚怯切,音業。
築牆版。
又筍虡上橫版,鋸齒刻之。
指其縣鐘鼓者,則名簨。
指其橫版之飾,則名。
【正字通】經史俱作業。
俗加片作,非。
驡 【亥集上】【馬字部】 驡 【廣韻】【集韻】□力鐘切,音龍。
野馬。
又人名。
【晉書周紀傳】斬趙驡於蕪湖。
又【廣韻】【集韻】【韻會】□子朗切,臧上聲。
驡□,良馬。
驪 【亥集上】【馬字部】 驪 【唐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音離。
【玉篇】盜驪,千裡馬也。
【爾雅釋畜】小領盜驪。
【註】郭註《穆天子傳》曰天子之駿盜驪,綠耳,又曰右服盜驪。
【詩齊風】四驪濟濟。
【禮檀弓】夏後氏尚黑,戎事乗驪。
又【月令】冬駕鐵驪。
又駕兩馬曰驪。
【後漢寇恂傳】光武北征時,軍食急乏,寇恂以輦車驪駕轉輸,前後不絕。
【註】驪駕,倂駕也。
又山名。
【後漢郡國志】京兆尹新豐有驪山。
【註】杜預曰:古驪戎國。
韋昭曰:戎成居此山,故號驪戎。
又高句驪,國名。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右北平郡驪成縣。
又【廣韻】郞奚切【韻會】憐題切【正韻】鄰溪切,□音黎。
義同。
又【集韻】陳尼切,音馳。
驪靬,縣名。
【前漢地理志】張掖郡驪靬縣。
【註】李奇曰:音遲虔。
師古曰:驪,力遲反。
靬音虔。
令其土俗人呼驪靬,疾言之曰力虔。
考證:〔【爾雅釋畜】小領盜驪。
【註】周穆王八駿有盜驪。
盜驪,竊驪也。
竊淺靑色,驪純黑色。
〕謹按周穆王雲雲與爾雅註不符。
謹照原文註字以下改:郭註穆天子傳曰天子之駿盜驪,綠耳,又曰右服盜驪。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同瀹,省文。
□ 【備考】【未集】【糸字部】 □ 【字彙補】同轡。
□ 【午集下】【穴字部】 □ 【韻海】音翠。
塞也。
駭 【亥集上】【馬字部】 駭 【唐韻】侯楷切【集韻】【韻會】【正韻】下楷切,□音蟹。
【玉篇】驚起也。
【公羊傳哀六年】諸大夫見之,皆色然而駭。
【莊子大宗師】且彼有駭形而無損心。
【註】以變化爲形之駭動耳,故不以死生損累其心。
又【集韻】與駴同。
【周禮夏官大司馬】鼓皆駴。
【釋文】駴本亦作駭。
【王粲英雄記】整兵駭鼓。
又散也。
【陸機詩】三後始基,世武丕承,協風旁駭,天晷仰澄。
【註】言和風遠馳四方也。
又水名。
【書禹貢】九河旣道。
【傳】九河,一曰徒駭。
【疏】禹疏九河以徒衆起,故雲徒駭。
又人名。
【春秋隱二年】無駭帥師入極。
又葉許己切,音喜。
【吳子治兵篇】戢其耳目,無令驚駭。
習其馳逐,閑其進止。
【韓愈鄆州谿堂詩】淺有蒲蓮,深有葭葦。
公以燕賔,其鼓駭駭。
又葉于支切,音怡。
【韓愈瀧吏詩】官今行自到,那遽妄問爲。
不虞卒見困,汗出愧且駭。
○按古音駭讀作矣,轉怡聲。
又葉喜語切,音許。
【陸機淩霄賦】因扶桑而東顧兮,天傾光之可駭。
惑坤輿之茫茫兮,心蒙蔽而無緒。
【註】緒,上聲。
又葉許計切,音戲。
【蘇轍黃樓賦】舞魚龍於隍壑,閱帆檣於睥睨。
方飄風之迅發,震鼙鼓之驚駭。
考證:〔【陸機詩】三後始基,世武不承。
〕謹照原文不承改丕承。
【未集中】【糸字部】【玉篇】同緇。
【禮檀弓】爵弁絰衣。
【釋文】,本又作緇。
又與純同。
【詩召南傳】昏禮帛不過五兩。
【釋文】,依字糸旁才,後人遂以才爲屯,因作純,非。
【巳集上】【水字部】【玉篇】力堆切【集韻】盧回切,□音靁。
澤名。
通作雷。
○按雷澤,地在城陽。
驟 【亥集上】【馬字部】 驟 【廣韻】鉏祐切【集韻】【韻會】【正韻】鉏救切,□音縐。
【玉篇】奔也。
【說文】馬疾步也。
【詩小雅】載驟駸駸。
【註】小曰馳,不馳而小疾曰驟。
又凡疾速曰驟。
又數也。
【左傳襄十一年】晉能驟來。
【註】晉以諸□之師,更番而出,故能數來。
又【集韻】才候切,音。
義同。
又葉逡須切,音趨。
【淮南子原道訓】縱志舒節,以馳大區,可以步而步,可以驟而驟。
又葉縱遇切,疽去聲。
【桓麟七說】輪不暇轉,足不及驟。
騰虛踰浮,瞥若飆霧。
本作□。
骰 【亥集上】【骨字部】 骰 【廣韻】度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徒侯切,□音頭。
骰子,博陸采具。
【類篇】博齒。
【溫庭筠詩】玲瓏骰子安紅豆。
又【集韻】果五切,音古。
股或作骰。
髃 【亥集上】【骨字部】 髃 【廣韻】遇俱切【集韻】【韻會】元俱切,□音虞。
與腢同。
【說文】肩前也。
【詩小雅大庖不盈傳】自左膘而射之,達於右腢,爲上殺。
【釋文】腢,本亦作髃。
謂肩前兩閒骨。
又【廣韻】五口切【集韻】【韻會】【正韻】語口切,□音偶。
又【集韻】吾回切,音嵬。
又五公切,音。
義□同。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居戎切【集韻】居雄切,□音□。
【玉篇】縣名,在酒泉。
鰲 【亥集中】【魚字部】 鰲 【廣韻】五勞切【集韻】【韻會】牛刀切,□音敖。
【玉篇】魚名。
【正字通】俗鼇字。
詳黽部鼇字註。
魬 【亥集中】【魚字部】 魬 【廣韻】扶闆切【集韻】部闆切,□音阪。
魚名。
【正字通】比目魚名版魚,俗改作魬。
鮀 【亥集中】【魚字部】 鮀 【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駝。
【爾雅釋魚】鯊鮀。
【註】今吹沙小魚,體圓而有點文。
【正字通】鮀卽小沙魚別名,說文以鮀爲鮎,以鰋爲鮀,□非。
詳後鰋字註。
又【本草圖經】鮀魚生湖畔土窟中,形似守宮而大,長丈餘,背尾俱有鱗甲。
【醜集中】【土字部】【廣韻】子入切【集韻】卽入切,□音。
泉出于上。
【寅集下】【弓字部】【集韻】規掾切,音絹。
弓□。
又【廣韻】古縣切,音。
又【集韻】諸延切,音饘。
又【廣韻】嵆延切,音甄。
義□同。
原從貝從肙作。
【巳集下】【牛字部】【廣韻】【集韻】□匹角切,音璞。
【玉篇】特牛。
【廣韻】牛未。
鮠 【亥集中】【魚字部】 鮠 【廣韻】五灰切【集韻】吾回切,□音嵬。
魚名。
似鮎。
【類篇】鯷之小者。
【本草圖經】鮧魚口小背黃腹白,名鮠。
【正字通】鮠似鮎而大,白色,背有肉鬐,秦人呼爲獺魚。
□ 【未集中】【糸字部】 □ 【正字通】繕,本作□。
省作□繕,非。
○按經典皆作繕。
詳繕字註。
□ 【未集中】【糸字部】 □ 【說文】緩作□。
鮶 【亥集中】【魚字部】 鮶 【廣韻】舉雲切【集韻】拘雲切,□音君。
水鮶,蟲名。
似魚。
髜 【亥集上】【高字部】 髜 【集韻】輕皎切,音磽。
【類篇】高也。
髝 【亥集上】【高字部】 髝 【廣韻】【集韻】□郞到切,音澇。
髝髞,麤急貌。
【玉篇】髝髞,高貌。
又【廣韻】魯刀切【集韻】郞刀切,□音勞。
義同。
髱 【亥集上】【髟字部】 髱 【集韻】皮敎切,音骲。
【類篇】多須貌。
髳 【亥集上】【髟字部】 髳 【廣韻】莫浮切【集韻】【韻會】迷浮切,□音謀。
【說文】與□同。
【書牧誓】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
【傳】八國皆屬文王者,髳微在巴蜀。
【詩小雅角弓疏】髳,髦音義同。
詳髦字註。
又【集韻】謨袍切,音毛。
義同。
又【廣韻】【正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蓬切,□音蒙。
【爾雅釋詁】覭髳,茀離也。
【註】謂草木叢茸翳薈。
又葉蒙晡切,音模。
【柳宗元劒門銘】界山爲門,環于蜀都,叢險積貨,混幷羌髳。
鯃 【亥集中】【魚字部】 鯃 【集韻】同□。
鬄 【亥集上】【髟字部】 鬄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計切,音替。
【說文】髲也。
【玉篇】髢本字。
詳髢字註。
又【類篇】剃也。
【前漢司馬遷傳】其次鬄毛髮嬰金鐵受辱。
又與剔同。
【詩魯頌狄彼東南箋】狄當作剔。
剔,治也。
【釋文】韓詩作鬄,除也。
又【周禮夏官】小子掌祭祀羞羊肆。
【註】肆,讀爲鬄。
羊鬄者,所謂豚解也。
【儀禮士喪禮】其實特豚四鬄去蹄。
【註】鬄,解也。
四解之殊肩□而已。
又【廣韻】【集韻】□思積切,音惜。
又【集韻】【韻會】□大計切,音弟。
又【集韻】他歷切,音逖。
義□同。
鬒 【亥集上】【髟字部】 鬒 【廣韻】章忍切【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音軫。
【說文】本作,稠髮也。
或從髟。
【詩鄘風】鬒髮如雲。
【傳】黑髮也。
【左傳昭二十八年】有仍氏生女,鬒黑而甚美。
【註】服虔雲:髮美爲鬒。
又【集韻】之刃切,音震。
義同。
【五經文字】鬒作鬒。
註詳上。
鮯 【亥集中】【魚字部】 鮯 【廣韻】古沓切【集韻】葛合切,□音閤。
【山海經】深澤有魚,其狀如鯉而六足,鳥尾,名曰鮯鮯之魚。
【醜集中】【土字部】【廣韻】【集韻】□知亮切,音漲。
沙墳起貌。
鰹 【亥集中】【魚字部】 鰹 【廣韻】古賢切【集韻】經天切,□音堅。
鮦大者鰹。
詳前鮦字註。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知演切【集韻】知輦切,□音展。
奵,好貌。
【巳集下】【牛字部】【集韻】牀史切,音俟。
【玉篇】牛也。
【集韻】牛一歲謂之。
鮕 【備考】【亥集】【魚字部】 鮕 【篇海類編】音沽。
鮜 【亥集中】【魚字部】 鮜 【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音□。
【博雅】鮜,□也。
又【集韻】【韻會】□許□切,音詬。
義同。
鮢 【亥集中】【魚字部】 鮢 【廣韻】章俱切【集韻】鍾輸切,□音朱。
魚名。
【山海經】鮢鱬,似蝦無足。
鯆 【亥集中】【魚字部】 鯆 【廣韻】博孤切【集韻】奔模切,□音逋。
鯆,魚名。
或作□。
亦作□。
【類篇】魚名。
尾有毒。
【本草】江豚別名鯆魚。
又【廣韻】【集韻】【韻會】□普胡切,音舖。
江豚別名,天欲風則見。
亦作□。
又【廣韻】方矩切【集韻】匪父切,□音甫。
【玉篇】大魚。
又【集韻】彼五切,音補。
義同。
鯉 【亥集中】【魚字部】 鯉 【唐韻】良止切【集韻】【韻會】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裡。
【說文】鱣也。
【爾雅釋魚】鯉。
【註】今赤鯉魚。
【詩□風】豈其食魚,必河之鯉。
【陶弘景本草】鯉最爲魚中之主,形旣可愛,又能神變,乃至飛越山湖,所以琴高乗之。
【酉陽雜俎】道書以鯉多爲龍,故不欲食。
【正字通】神農書曰:鯉爲魚王,無大小,脊旁鱗皆三十有六,鱗上有小黑點,文有赤白黃三種。
○按《爾雅釋魚》鯉、鱣二字相偶,無二名。
毛公、《說文》誤謂《爾雅》以鱣釋鯉,遂合鱣、鯉爲一,非也。
又唐制,佩用魚符,亦象鯉形。
又書紮曰雙鯉。
【古樂府】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李商隱詩】雙鯉迢迢一紙書。
【註】古人尺素結爲鯉魚形,卽緘也。
【類篇】亦作□。
髚 【亥集上】【高字部】 髚 【篇海】苦弔切,音竅。
高也。
髡 【亥集上】【髟字部】 髡 【唐韻】苦昆切【集韻】【韻會】【正韻】枯昆切,□音坤。
【說文】□髮也。
從髟,兀聲。
或從元。
【周禮秋官掌戮】髡者使守積。
【註】王之同族不宮之者,髡頭而已。
【前漢□法志】當黥者,髡鉗爲城旦舂。
又人名。
【孟子註】淳于髡,齊之辨士。
又樹禿曰髡。
【齊民要術】種柳千樹足柴,歲可髡二百樹。
又【集韻】去骨切,音窟。
又五忽切,音兀。
義□同。
髬 【亥集上】【髟字部】 髬 【廣韻】敷悲切【集韻】攀悲切,□音丕。
髬髵,猛獸奮鬣貌。
【張衡西京賦】及其猛毅髬髵。
鬃 【亥集上】【髟字部】 鬃 【唐韻】藏宗切【集韻】徂宗切,□音悰。
【玉篇】高髻也。
又【韻會】馬鬃也。
或作騣。
又【廣韻】士江切【集韻】鉏江切,□音淙。
義同。
鬆 【亥集上】【髟字部】 鬆 【廣韻】私崇切【集韻】【韻會】蘇叢切,□音蔥。
髼鬆,髮亂。
或作。
又【廣韻】昔恭切【集韻】思恭切,□音蚣。
□鬆,髮亂。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弄切,音送。
□鬆,髮貌。
又【集韻】七恭切,音縱。
與同。
又【集韻】蘇宗切,亦與同。
髮亂貌。
鬚 【亥集上】【髟字部】 鬚 【廣韻】相兪切【集韻】【韻會】詢趨切,□音須。
【玉篇】髭須也。
本作須。
【韻會】須已從彡,俗加髟作鬚,非。
鬤 【亥集上】【髟字部】 鬤 【廣韻】汝陽切【集韻】如陽切,□音穰。
□鬤,亂毛貌。
【玉篇】亂髮。
【楚辭大招】被髮鬤隻。
又【集韻】汝兩切,音壤。
義同。
又【廣韻】乃庚切【集韻】尼庚切。
□與鬡同。
詳鬡字註。
【醜集下】【大字部】【廣韻】【集韻】□古老切,音杲。
大白澤也。
又【集韻】施隻切,音釋。
義同。
又直格切,音宅。
【說文】光潤也。
又【玉篇】古文澤字。
註詳水部十四畫。
一作□。
又作□。
□字原從丿從岡從大。
□字原從囟從大。
【子集下】【又字部】【唐韻】【韻會】□古文爪字。
註見部首。
【說文】手足甲也。
象其甲指端生形。
○按《正譌》覆手曰爪。
,手足甲形。
分爪、爲二,太泥。
【巳集中】【火字部】【正字通】與齌同。
【巳集中】【片字部】【集韻】同□。
詳爿部□字註。
鮚 【亥集中】【魚字部】 鮚 【唐韻】巨乙切【集韻】極乙切,□音姞。
【說文】蚌也。
漢律:會稽郡獻鮚醬。
【類篇】□鮚,大蛤。
又【集韻】吉屑切,音結。
【前漢地理志】會稽郡鄞縣有鮚埼亭。
【註】師古曰:鮚,音結,蚌也。
長一寸,廣二分,有一小蟹在其腹中。
又【集韻】其吉切,音佶。
義同。
又【集韻】丘八切,音劼。
【玉篇】魚也。
【類篇】與□同。
鮺 【亥集中】【魚字部】 鮺 【廣韻】【集韻】□側下切,音鮓。
【說文】本作□,藏魚也。
南方謂之,北方謂之□。
髠 【亥集上】【髟字部】 髠 【韻會】俗髡字。
本從兀,不從幾。
髿 【亥集上】【髟字部】 髿 【廣韻】所加切【集韻】【韻會】師加切,□音沙。
鬖髿,髮美也。
【玉篇】髮垂貌。
【郭璞江賦】綠苔鬖髿乎硏上。
【註】通俗文:髮亂曰鬖髿。
又【廣韻】【集韻】□蘇禾切,音蓑。
又【集韻】【韻會】【正韻】□桑何切,音娑。
義□同。
【篇海】亦作。
鬥 【亥集上】【鬥字部】 鬥 【唐韻】都豆切【集韻】丁□切,□音鬬。
【說文】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
【廣韻】凡從鬥者,今與門戸字同。
【字】鬥右音戟,□字從手,手有所執,左音掬,□字反□,執物則一。
又【集韻】克角切,音搉。
鬭也。
鬩 【亥集上】【鬥字部】 鬩 【唐韻】許激切【集韻】【韻會】馨激切【正韻】迄逆切,□音赥。
【說文】恆訟也。
從鬥從兒,兒善訟者也。
【詩小雅】兄弟鬩于牆。
【傳】鬩,很也。
【爾雅釋言】鬩恨。
【註】相怨恨。
【揚子方言】脅鬩,懼也。
宋衞之閒,凡怒而噎噫謂之脅鬩。
又與閴通。
【易豐卦閴其無人釋文】閴,姚作鬩,孟作窒,□通。
又【集韻】郝格切,音赫。
義同。
魂 【亥集上】【鬼字部】 魂 【唐韻】戸昆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昆切,□音渾。
【說文】陽氣也。
【易繫辭】遊魂爲變。
【禮檀弓】魂氣則無不之也。
【左傳昭七年】人生始化爲魄。
旣生魄,陽曰魂。
【疏】魂魄,神靈之名。
附形之靈爲魄。
附氣之神爲魂也。
【淮南子說山訓】魄問於魂。
【註】魄,人隂神。
魂,人陽神。
【白虎通】魂,猶伝伝也,行不休於外也,主於情。
【又】魂者,芸也,情以除穢。
又【揚子太□經】魂魂萬物。
【註】魂魂,多貌。
又【韻補】葉胡勻切,音芸。
【曹大家東征賦】乃遂往而徂逝兮,聊遊目而遨魂。
歷七邑而觀覽兮,遭鞏縣之多艱。
艱,音勤。
又葉胡勬切,音弦。
【黃庭經】赤帝黃老與我魂,三眞扶胥共房津。
津,音煎。
驢 【亥集上】【馬字部】 驢 【唐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淩如切,□音廬。
【玉篇】似馬長耳。
【正字通】驢長頰廣額修尾,有褐白黑三色,以午及五更初而鳴,協漏刻。
又【正字通】女眞遼東出野驢,似驢,色駁,人食之。
又【合璧事類】鼳鼠,秦人謂之小驢。
鼳鼠原從鼠從具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同緝。
○按隷釋逢盛□:學有□熙。
與緝同。
驫 【亥集上】【馬字部】 驫 【廣韻】甫休切【集韻】悲幽切,□音彪。
【玉篇】走貌。
【說文】衆馬也。
【左思吳都賦】驫駥驫矞。
【註】衆馬走貌。
又【集韻】□遙切,音標。
又仕戢切,音霵。
義□同。
又與飄同。
水名。
【水經注】沁水,南歷猗氏闕,與驫水合。
驅 【亥集上】【馬字部】 驅 〔古文〕敺【唐韻】豈俱切【集韻】【韻會】虧于切【正韻】丘于切,□音區。
【玉篇】逐遣也。
【禮月令】驅獸毋害五穀。
又【說文】走馬謂之馳,策馬謂之驅。
【玉篇】驟也,奔馳也。
【易比卦】王用三驅失前禽。
又軍前鋒曰先驅,次前曰中驅。
又【集韻】【韻會】□祛尤切,音丘。
義同。
【詩鄘風】載馳載驅,歸唁衞侯。
【陸雲賦】昶愁心以自邁,肅旁人以曾驅。
詔河馮以淸川,命湘娥而安流。
又【廣韻】【集韻】【韻會】□區遇切,音姁。
義同。
【班固東都賦】舉伐鼓,申令三驅。
輕車霆激,驍騎電騖。
【陶侃相風賦】華蓋警乗,奉引先驅。
豹飾在後,葳蕤先路。
又通作歐。
【史記趙世家】歐,代地。
【前漢食貨志】歐民而歸之農。
又葉直谷切,音逐。
【詩秦風】遊環脅驅。
葉下續轂。
俗作駈,□非。
【未集上】【竹字部】【廣韻】丘廣切【集韻】丘檢切,□音。
【廣韻】小竹。
【集韻】竹也。
又【集韻】去劒切,音欠。
竹名。
【未集上】【竹字部】【廣韻】七然切【集韻】親然切,□音遷。
□,竹名。
又【篇海】子,收稻具。
骁 【亥集上】【馬字部】 驍 【唐韻】古堯切【集韻】【韻會】【正韻】堅堯切,□音澆。
【說文】良馬也。
又【玉篇】勇捷也。
【廣韻】驍武,漢書,梟騎。
借用梟,與驍通。
又【西京雜記】古之投壷取中而不求還,郭舍人則激矢令還,一矢百餘反,謂之爲驍。
又《顔氏家訓》汝南周璝、會□徽,□能一箭四十餘驍。
考證:〔【禮投壷】投壷妙者,有連花驍。
驍者,矢躍出也。
箭自壷躍出,復以手接之,屢投屢躍不墜地,曰驍。
【西京雜記】郭舍人能投壷,一箭七十餘驍。
〕謹按投壷妙者雲雲壷篇無此語,所引西京雜記亦與原文不合,謹改爲:西京雜記古之投壷取中而不求還,郭舍人則激矢令還,一矢百餘反,謂之爲驍。
又顔氏家訓汝南周璝會□徽□能一箭四十餘驍。
【寅集上】【宀字部】【廣韻】莫賢切【集韻】民堅切,□音眠。
【說文】□,不見也。
【徐鍇曰】室無人也。
【玉篇】冥,不見。
一曰不省人也。
【正字通】本作□,俗作。
舉要省作。
【備考】【寅集】【屍字部】【海篇】同尿。
鱄 【亥集中】【魚字部】 鱄 【廣韻】職緣切【集韻】【韻會】朱遄切【正韻】朱緣切,□音專。
【說文】魚也。
【儀禮士喪禮】魚鱄鮒九。
【家語】魚之大者名爲鱄。
【呂氏春秋】魚之美者洞庭之鱄。
又【廣韻】專諸,吳刺客。
或作鱄。
【左傳昭二十年】乃見鱄設諸焉,而耕於鄙。
【註】鱄諸,勇士。
又【廣韻】【集韻】□徒官切,音團。
【山海經】黑水南流注于海,其中多鱄魚,其狀如鮒而彘尾,其音如豚,見則天下大旱。
【註】鱄音團扇之團。
又【廣韻】旨兗切【集韻】【韻會】主兗切【正韻】止兗切,□音轉。
又【集韻】豎兗切,音善。
義□同。
又【集韻】龍眷切,音戀。
人名。
【左傳成十四年】吾不獲鱄也,使主社稷。
【註】鱄,衞侯衍之母弟。
考證:〔【儀禮】鱄鮒九臘。
〕謹照原文改魚鱄鮒九。
【巳集中】【火字部】【廣韻】【集韻】□遵爲切,音。
【集韻】臛也。
又【集韻】子兗切,音雋。
義同。
【玉篇】【廣韻】本作臇。
同□。
魠 【亥集中】【魚字部】 魠 【唐韻】他各切【集韻】闥各切,□音託。
【說文】哆口魚也。
【玉篇】黃頰魚。
【前漢司馬相如傳】鰅鰫鰬魠。
魣 【亥集中】【魚字部】 魣 【集韻】與鱮同。
魦 【亥集中】【魚字部】 魦 【唐韻】【集韻】□所加切,音沙。
【說文】魚名。
出樂浪潘國。
【玉篇】鮫魚。
【集韻】與鯊同。
今之吹沙小魚是也。
【後漢馬融傳】鰋鯉鱨魦。
【註】魦,或作鯊。
又【廣韻】【集韻】□蘇禾切,音莎。
魚名。
或作鮻。
又【集韻】失照切,音少。
義同。
魾 【亥集中】【魚字部】 魾 【廣韻】符悲切【集韻】【韻會】貧悲切,□音邳。
【說文】大鱯也。
其小者名鮡。
【爾雅釋魚】魾,大鱯。
【註】似鮎而大,白色。
【古今注】白魚雄者曰魾。
又【唐韻】敷悲切【集韻】攀悲切,□音丕。
義同。
又【集韻】頻脂切,音毗。
魴也。
【爾雅釋魚】魴魾。
【註】魴,一名魾。
鮂 【亥集中】【魚字部】 鮂 【廣韻】似由切【集韻】徐由切,□音囚。
白鯈。
【爾雅釋魚】鮂,黑鰦。
【註】卽白鯈魚,江東呼爲鮂。
【疏】鮂,一名黑鰦。
又【廣韻】卽由切【集韻】將由切,□音揫。
烏化爲魚,頂上有細骨如禽毛。
【玉篇】或作鮋。
【寅集下】【弓字部】【廣韻】【集韻】□侯旰切,音翰。
【廣韻】拒也。
【集韻】弓拒也。
一作□。
又關,地名。
【廣韻】關名。
在巫縣。
【集韻】一曰縣名。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集韻】□居焮切,音靳。
以巾覆物也。
又【集韻】居銀切,音巾。
又居覲切,巾去聲。
義□同。
鮆 【亥集中】【魚字部】 鮆 【唐韻】徂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在禮切,□音薺。
【說文】飮而不食,刀魚也。
九江有之。
【正字通】魏武食制,謂之望魚。
一名鰽魚,一名鱭魚。
【爾雅釋魚□鱴刀註】今之鮆魚也。
亦呼爲魛魚。
【山海經】苕水北流,注于巨區,其中多鮆魚。
【註】鮆魚,狹薄而長頭,大者尺餘,太湖中今饒之。
【博雅】鮆,鮺也。
【史記貨殖傳】鮐鮆千斤。
【註】鮆,刀魚也。
又【博雅】短也。
【揚子方言】江湖之會,凡物生而不長大,亦謂之鮆。
又【廣韻】卽移切【集韻】將支切,□音貲。
又【集韻】仕知切,音姕。
又淺氏切,音此。
又疾智切,音漬。
又自爾切,音薺。
又子智切,音恣。
又才切,音自。
義□同。
鮌 【亥集中】【魚字部】 鮌 【廣韻】【集韻】【正韻】□古本切,音袞。
【說文】魚也。
又與鯀同。
【吳語】今王旣變鮌禹之功。
【註】鮌卽鯀字。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他案切,音炭。
□,無儀適貌。
鮻 【亥集中】【魚字部】 鮻 【五音集韻】蘇禾切,音蓑。
與魦同。
魚名。
【山海經】姑射山有鮻魚,人面人手魚身,見則風濤起。
【巳集中】【火字部】【廣韻】他回切【集韻】通回切,□音推。
【廣韻】燖毛。
出字林。
【集韻】以湯除毛。
或作□。
【子集下】【力字部】【唐韻】薄蟹切【集韻】部買切,□音罷。
【廣韻】□。
【集韻】疲也。
一曰惡怒。
鯌 【亥集中】【魚字部】 鯌 【字彙補】口到切,音靠。
魚名。
髵 【亥集上】【髟字部】 髵 【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正韻】如支切,□音而。
【說文】本作而。
頰毛也。
【註】今俗別作髵。
【玉篇】多毛貌。
亦作耏。
又【廣韻】髬髵,獸奮鬣貌。
詳髬字註。
髼 【亥集上】【髟字部】 髼 【廣韻】薄紅切【集韻】【韻會】蒲蒙切【正韻】蒲紅切,□音蓬。
髼,髮亂貌。
或作鬔。
魖 【亥集上】【鬼字部】 魖 【唐韻】朽居切【集韻】【韻會】休居切,□音虛。
【說文】耗鬼也。
【前漢揚雄甘泉賦】捎夔魖而抶獝狂。
考證:〔【前漢揚雄長楊賦】梢夔魖而抶獝狂。
〕謹照原文長楊賦改甘泉賦。
梢改捎。
魘 【亥集上】【鬼字部】 魘 【唐韻】【集韻】於琰切【韻會】幺琰切,□音□。
【說文】夢驚也。
【類篇】眠不祥也。
又【廣韻】於協切【集韻】益涉切,□音壓。
義同。
或作壓。
魵 【亥集中】【魚字部】 魵 【唐韻】敷粉切【集韻】【韻會】撫吻切,□音忿。
【說文】魚名。
出薉邪頭國。
【爾雅釋魚】魵,鰕。
【疏】魵魚,一名鰕。
○按《正字通》雲:鰕,江海所在皆有之,非必出薉邪頭國,《說文》誤。
又【廣韻】房吻切【集韻】父吻切,□音憤。
又【唐韻】【集韻】□符分切,音汾。
義□同。
又【廣韻】匹問切【集韻】芳問切,□音忿。
與□同。
魚小曰□。
一曰魚名。
鮊 【亥集中】【魚字部】 鮊 【唐韻】旁陌切【集韻】【韻會】【正韻】薄陌切,□音白。
【說文】海魚名。
【博雅】鮊,鱎也。
又【集韻】步化切,音杷。
義同。
鮞 【亥集中】【魚字部】 鮞 【唐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音而。
【說文】魚子也。
【魯語】魚禁鯤鮞。
【註】鯤,魚子。
鮞,未成魚也。
又【呂氏春秋】魚之美者,洞庭之□,東海之鮞。
【註】□鮞,魚名。
又【廣韻】如六切,音肉。
義同。
鮷 【亥集中】【魚字部】 鮷 【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題。
【說文】大鮎也。
【博雅】鮷,鮎也。
【左思蜀都賦】鮷鱧魦鱨。
又【集韻】大計切,音弟。
義同。
【類篇】或作鮧。
亦作鯷。
魩 【亥集中】【魚字部】 魩 【五音集韻】莫撥切,音末。
魚尾。
魰 【亥集中】【魚字部】 魰 【集韻】無分切,音文。
魚名。
【埤雅】伭鱧鱗細有花文,一名文魚。
【正字通】文魚之改爲魰,猶人魚之改爲魜也。
一說卽文鰩魚。
鮇 【亥集中】【魚字部】 鮇 【廣韻】【集韻】□無沸切,音未。
魚名。
【正字通】嘉魚也。
長身細鱗,肉白如玉,出漢沔丙穴中。
又【山海經】諸鉤之山……多寐魚。
【註】卽鮇魚。
鮈 【亥集中】【魚字部】 鮈 【廣韻】舉朱切【集韻】恭于切,□音拘。
【玉篇】□鮈,魚名。
又人名。
【史記五宗世家】子鮒鮈立。
又【集韻】權俱切,音劬。
義同。
又【集韻】舉後切,音詬。
鯷鮈,魚名。
鮉 【亥集中】【魚字部】 鮉 【集韻】與鯛同。
鮙 【亥集中】【魚字部】 鮙 【正字通】俗鰨字。
鮫 【亥集中】【魚字部】 鮫 【唐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交。
【說文】海魚,皮可飾刀。
【山海經】漳水東南流注于睢,其中多鮫魚,皮可飾刀劒,口錯治材角。
【註】鮫,鮒魚類也。
皮有珠文而堅,尾長三四尺,末有毒,螫人。
【述異記】魚虎老,變爲鮫魚。
【通雅】鮫,海鯊魚之最大者也。
【本草】陳藏器曰:鮫魚出南海。
似鼈無腳而有尾。
一名沙魚,一名鰒魚。
李時珍或言:本作□,□譌爲鮫。
鮫長丈許,腹有兩洞,貯水養子,一腹容三四子,朝從口出,暮還入母腹。
【史記禮書】鮫韅。
【註】徐廣曰:鮫魚皮可以飾服器。
【後漢輿服志】皆以白珠鮫爲□口之飾。
【荀子議兵篇】楚人鮫革犀兕以爲甲。
【註】以鮫魚皮及犀兕爲甲。
又官名。
【左傳昭二十年】澤之萑蒲,舟鮫守之。
【註】舟鮫,官名也。
【疏】鮫,大魚之名,澤中有水有魚,故以舟鮫爲官名也。
又鮫人。
【左思吳都賦】訪靈夔於鮫人。
【註】鮫人居水中。
【述異記】鮫人水居如魚,不廢機織,眼泣則成珠。
鮮 【亥集中】【魚字部】 鮮 【唐韻】【集韻】【韻會】□相然切,音仙。
魚名。
出貉國。
【禮內則】冬宜鮮羽。
【註】鮮,生魚也。
又【玉篇】生也。
【書益稷】暨益播奏庶艱食鮮食。
【傳】鳥獸新殺曰鮮。
【儀禮士昏禮】臘必用鮮。
【疏】義取夫婦日新之義。
【左傳襄三十年】唯君用鮮。
【註】鮮,野獸也。
又【廣韻】潔也。
【易說卦】爲蕃鮮。
【註】鮮,明也。
又【釋名】鮮,好也。
【玉篇】善也。
又國名。
【後漢東夷傳】昔箕子避地朝鮮。
又【鮮□傳】鮮□者,依鮮□山,故因號焉。
又山水名。
【水經注】北鮮之山,鮮水出焉。
又姓。
【後蜀錄李壽司空】鮮思明。
又鮮于,複姓。
【風俗通】武王封箕子於朝鮮,其子食采於朝鮮,因氏焉。
又【廣韻】【集韻】□息淺切,音獮。
【易繫辭】故君子之道鮮矣。
【釋文】盡也。
又【書無逸】惠鮮鰥寡。
【傳】又加惠鮮乏鰥寡之人。
【疏】鮮,少乏也。
【詩鄭風】終鮮兄弟。
【箋】鮮,寡也。
【禮中庸】民鮮能久矣。
【註】鮮,罕也。
又少也。
亦善也。
【詩邶風】籧篨不鮮。
【箋】鮮,善也。
【朱傳】少也。
又【爾雅釋山】小山別大山,鮮。
【疏】李巡雲:大山少,故曰鮮。
【詩大雅】度其鮮原。
【傳】大山曰鮮。
【朱傳】鮮,善也。
又【正韻】與獻同。
【禮月令】天子乃鮮羔開冰。
【註】鮮當爲獻,聲之誤也。
又與犀同。
【前漢匈奴傳】黃金犀毗一。
【註】師古曰:犀毗,帶鉤也。
亦曰鮮□,亦謂師氏,總一物也,語有輕重耳。
又【集韻】私箭切,獮去聲。
姓也。
鮾 【亥集中】【魚字部】 鮾 【廣韻】奴罪切【集韻】弩罪切,□音餒。
與鯘同。
魚敗也。
通作餒。
亦作鯘。
鬇 【亥集上】【髟字部】 鬇 【集韻】鋤庚切,音傖。
【玉篇】鬇鬡,毛髮亂貌。
亦作□。
【廣韻】同□。
【類篇】或作□。
又【廣韻】士耕切【集韻】鋤耕切,□音崢。
又【集韻】中莖切,音玎。
義□同。
【巳集下】【犬字部】【字彙】承紙切,音視。
獸如狐,出則有兵。
【正字通】譌字。
【醜集中】【土字部】【篇海】同野。
鬜 【亥集上】【髟字部】 鬜 【唐韻】苦閑切【集韻】【韻會】【正韻】丘閑切,□音慳。
【說文】鬢禿也。
【註】徐曰:頭鬢少髮也。
【韓愈南山詩】或赤若禿鬜。
【註】頭瘡也。
又【廣韻】恪八切【集韻】【韻會】丘八切,□音劼。
又【集韻】丘葛切,音渴。
又苦八切,音□。
又鉏山切,音潺。
義□同。
又鬝。
鬞 【亥集上】【髟字部】 鬞 【廣韻】女容切【集韻】尼容切,□音醲。
【埤蒼】鬞鬞,亂髮。
【玉篇】毛多也。
又【類篇】髮長也。
又【廣韻】【集韻】□濃江切,音。
義同。
或作□。
又【集韻】奴凍切,音齈。
又尼降切,音□。
義□同。
鬟 【亥集上】【髟字部】 鬟 【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胡關切,□音還。
【說文】總髮也。
按古婦人首飾,琢玉爲兩環,此字後人所加。
【玉篇】髻鬟。
【類篇】屈髮爲髻。
【庾信夜聽搗衣詩】花鬟醉眼纈。
又喻山色。
【範成大詩】破碎岷山千髻鬟。
又【虞集詩】窻中遠黛曉千鬟。
又【宋史儀衞志】宮中導從之制,置高鬟靑袍大將二人。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徒玷切【集韻】徒點切,□音簟。
灩,水滿也。
○按《正字通》誤入十九畫,今改正。
魡 【亥集中】【魚字部】 魡 【廣韻】都歷切【集韻】丁歷切,□音的。
魚名。
又繫魚也。
或作□。
又【集韻】多嘯切,音弔。
【玉篇】亦作釣。
餌取魚也。
【莊子刻意篇】魡魚閒處。
【音義】魡,本亦作釣。
魫 【亥集中】【魚字部】 魫 【集韻】式荏切,音審。
魚子。
又持林切,音沉。
義同。
□ 【未集中】【羊字部】 □ 【字彙補】與獬豸之豸音義□同。
【寅集下】【彳字部】【廣韻】息弓切,音嵩。
姓也。
【未集上】【竹字部】【玉篇】俗筋字。
肉之力也。
又【筍譜】竹筍,《天台圖經》雲五縣皆有。
【寅集下】【彳字部】【集韻】會古作。
註詳曰部九畫。
鮋 【亥集中】【魚字部】 鮋 【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
鮂鮋也。
【玉篇】與鮂同。
【郭璞江賦】鯟□鮋。
【註】鮋似鱓。
又【廣韻】市流切【集韻】時流切,□音讎。
小魚,同。
又【集韻】陳留切,音儔。
義同。
鸺 【亥集中】【鳥字部】 鵂 【廣韻】許由切【集韻】虛尤切,□音休。
鵂鶹,鳥也。
【廣雅】肥鵂,鴟鵂,怪鴟也。
【周禮天官硩族氏鄭註】夭鳥鵂鵬。
又【莊子秋水篇】鴟鵂夜撮蚤,察見毫末,晝出瞑目,而不見丘山。
又【集韻】巨救切,音賕。
義同。
鮩 【亥集中】【魚字部】 鮩 【廣韻】蒲猛切【集韻】蒲幸切,□音併。
與□同。
鮊魚別名。
【玉篇】白魚也。
又【廣韻】蒲迥切【集韻】部迥切,□音竝。
又【集韻】薄必切,音邲。
義□同。
鮬 【亥集中】【魚字部】 鮬 【廣韻】薄故切【集韻】蒲故切,□音步。
【爾雅釋魚】鱊鮬,鱖鯞。
【註】小魚也。
似鮒子而黑,俗呼爲魚婢,江東呼爲妾魚。
又【廣韻】苦胡切【集韻】空胡切,□音枯。
又【集韻】【韻會】□虧于切,音區。
又【集韻】貧悲切,音邳。
又匈于切,音訏。
又楛瓜切,音誇。
義□同。
又【集韻】苦故切,音庫。
藏魚子也。
鮼 【亥集中】【魚字部】 鮼 【玉篇】七尋切,音侵。
魚名。
髺 【亥集上】【髟字部】 髺 【唐韻】【集韻】【韻會】□古活切,音括。
【說文】本作,潔髮也。
【儀禮士喪禮】主人髺髮,袒。
【疏】髺髮者,去筓纚而紒。
【韻會】或作鬠。
通作括。
又【集韻】戸括切,音活。
義同。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旊人】凡陶旊之事,髺墾薜暴不入市。
【註】鄭司農雲:髺讀爲刮。
康成謂:髺讀爲跀。
【疏】跀謂器不正□邪者也。
鬉 【亥集上】【髟字部】 鬉 【廣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音。
【類篇】髮亂。
【巳集中】【片字部】【廣韻】普麫切【集韻】匹見切,□音片。
【玉篇】爾雅雲:革中絕謂之,車轡勒也。
【廣韻】本亦作辨。
〇按今爾雅釋器又書作辨。
又【爾雅釋木】桑有葚,梔。
【註】,半也。
【未集上】【竹字部】【字彙補】同笝,見《韻圖》。
鬙 【亥集上】【髟字部】 鬙 【廣韻】蘇增切【集韻】【正韻】思登切,□音僧。
鬅鬙,髮短。
【類篇】髮亂。
鬡 【亥集上】【髟字部】 鬡 【廣韻】女耕切【集韻】尼庚切【韻會】泥耕切,□音儜。
鬇鬡,髮亂貌。
或作鬤。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同。
□ 【午集下】【穴字部】 □ 【廣韻】以主切【集韻】勇主切,□庾上聲。
【篇海】器中空。
亦病也。
義同窳。
魭 【亥集中】【魚字部】 魭 【集韻】愚袁切,音元。
與黿同。
大鼈也。
【本草】如鼈而大。
又【集韻】五管切,音浣。
輐或作魭。
魭斷,無圭角貌。
【莊子天下篇】而不免於魭斷。
【註】雖立,而魭斷無圭角也。
又【集韻】【正韻】□五換切,音玩。
義同。
魼 【亥集中】【魚字部】 魼 【唐韻】去魚切【集韻】丘於切,□音墟。
【說文】魚也。
【類篇】一曰比目魚。
【前漢司馬相如傳】禺禺魼鰨。
【註】魼,比目魚也。
狀似牛脾,細鱗,紫色,兩相合乃得行。
又【山海經】柢山有魚焉,其狀如牛,蛇尾,有翼有羽,在脅下,曰魼魚。
【玉篇】亦作鰈。
【類篇】或作鱋。
又【廣韻】吐盍切【集韻】託盍切,□音榻。
又【集韻】迄業切,音脅。
義□同。
魽 【亥集中】【魚字部】 魽 【廣韻】【集韻】□胡甘切,音酣。
蚶,或作魽。
蛤也。
【玉篇】似蛤,有文如瓦屋。
【類篇】蚌屬,魁陸也。
橫縱其理。
又【廣韻】呼談切【集韻】呼甘切,□音憨。
義同。
魿 【亥集中】【魚字部】 魿 【唐韻】【集韻】□郞丁切,音靈。
【說文】魿蟲連行紆行者。
又【集韻】離貞切,音伶。
義同。
又【五音集韻】力珍切,音鄰。
與鱗同。
魚甲也。
鮃 【亥集中】【魚字部】 鮃 【五音集韻】符兵切,音平。
【玉篇】魚名。
鮏 【亥集中】【魚字部】 鮏 【唐韻】【集韻】□桑經切,音星。
【說文】魚臭也。
【註】今俗作鯹。
又【集韻】菑莖切,音爭。
魚名。
【巳集中】【片字部】【廣韻】【集韻】□仕懺切,音鑱。
【玉篇】版也。
【廣韻】本作欃。
水門。
〇按廣韻附見欃字註。
鮥 【亥集中】【魚字部】 鮥 【唐韻】盧各切【集韻】歷各切,□音洛。
【說文】叔鮪也。
【爾雅釋魚】鮥,鮛鮪。
【註】今宜都郡自京門以上,江中通出鱏鱣之魚。
有一魚狀似鱣而小,建平人呼鮥子。
【疏】鮪,一名鮥,肉色白,味不如鱣也。
互詳鮪字註。
又【集韻】戸賄切,音塊。
又剛鶴切,音各。
義□同。
又【集韻】各頟切,音格。
□或作鮥。
詳□字註。
鮵 【亥集中】【魚字部】 鮵 【廣韻】【集韻】□徒活切,音奪。
【爾雅釋魚】鰹,大鮦,小者鮵。
【註】今靑州呼小鱺爲鮵。
鮿 【亥集中】【魚字部】 鮿 【廣韻】陟葉切【集韻】【韻會】陟涉切,□音輒。
婢鮿魚,卽靑衣魚。
又【玉篇】膊魚也,鹽漬魚也。
【前漢貨殖傳】鮿鮑千鈞。
【註】師古曰:鮿膊魚,卽今不著鹽而乾者也。
鯄 【亥集中】【魚字部】 鯄 【五音集韻】巨鳩切,音求。
【玉篇】魚名。
與□同。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夷周切,音由。
女字。
鯔 【亥集中】【魚字部】 鯔 【廣韻】側持切【集韻】莊持切,□音菑。
魚名。
【本草】鯔魚,似鯉,身圓頭扁,骨軟,生江海淺水中。
【左思吳都賦】鮫鯔琵琶。
【註】鯔魚如鯢,長七尺,吳會稽臨海皆有之。
□ 【未集中】【網字部】 □ 羈本字。
【說文】□或從革。
髢 【亥集上】【髟字部】 髢 【唐韻】【集韻】□他計切,音替。
【說文】與鬄同。
髲也。
【詩鄘風】不屑髢也。
【疏】髢,一名髲。
髲,益髮也。
言人髮少,聚他人髮益之也。
【禮曲禮】斂髮毋髢。
【註】毋垂餘如髲也。
【左傳哀十七年】初,公自城上見已氏之妻髮美,使髡之,以爲呂姜髢。
【類篇】或作□髰。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大計切,□音弟。
又【集韻】思積切,音惜。
義□同。
考證:〔【禮曲禮】斂髮毋髢。
【註】無垂餘如髲也。
〕謹照原文無改毋。
【醜集下】【大字部】【集韻】簿旱切,盤去聲。
□行也。
輦字從此。
【六書本義】侶也。
鰓 【亥集中】【魚字部】 鰓 【廣韻】蘇來切【集韻】【韻會】桑才切,□音顋。
魚頰中骨也。
【宋史五行志】淳化三年,京師裡老婦女,裝鏤魚鰓中骨,號魚媚子。
又【前漢□法志】鰓鰓常恐。
【註】鰓音葸,懼貌也。
鳄 【亥集中】【魚字部】 鱷 【集韻】【正韻】□逆各切,音咢。
本作□。
亦作鰐。
【唐書韓愈傳】愈至潮,問民疾苦,皆曰:惡溪有鱷魚,食民畜產且盡,民以是窮。
數日愈自往視,令其屬秦濟以一羊一豕投溪水而祝之。
是夕暴風震電起谿中,數日水盡涸,西徙六十裡,自是潮無鱷魚患。
【秀水閒居錄】鱷魚之狀,龍吻虎爪,蟹目鼉鱗,尾長數尺,末大如箕,芒刺成鉤,仍自膠黏,多於水濵潛伏,人畜近,以尾擊取,蓋猶象之任鼻也。
鳎 【亥集中】【魚字部】 鰨 【唐韻】吐盍切【集韻】託盍切,□音榻。
【說文】虛鰨也。
【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禺禺魼鰨。
【註】鰨,鯢魚也。
似鮎,有四足,聲如嬰兒。
【正字通】鰨,卽今福州銅盆魚。
又【集韻】諾盍切,音納。
與魶同。
又【集韻】達協切,音沓。
東方比目魚名也。
鯸 【亥集中】【魚字部】 鯸 【廣韻】戸鉤切【集韻】胡溝切,□音侯。
【說文】魚名。
【博雅】鯸,魠也。
【玉篇】鯸,魚。
又河魨,一名鯸鮧。
詳前魨字註。
鯽 【亥集中】【魚字部】 鯽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
與□同。
魚名。
【本草】形似鯉。
色黑體促,腹大脊隆。
【杜甫詩】鮮鯽銀絲膾。
又【廣韻】子力切【集韻】節力切,□音卽。
義同。
又【集韻】疾則切,音賊。
【說文】鰂,或從卽作鯽。
詳鰂字註。
鰝 【亥集中】【魚字部】 鰝 【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韻會】下老切,□音皓。
【說文】大鰕也。
【爾雅釋魚】鰝,大鰕。
詳前鰕字註。
又【集韻】古老切,音杲。
又黑各切,音□。
義□同。
【巳集中】【片字部】【廣韻】【集韻】□平祕切,音備。
【玉篇】牑模也。
又【集韻】牖也。
又一曰牀橫桄。
鰢 【亥集中】【魚字部】 鰢 【廣韻】莫下切【集韻】母下切,□音馬。
魚名。
【正字通】按此卽海鰕。
名水馬。
俗遂作鰢。
鰬 【亥集中】【魚字部】 鰬 【廣韻】【集韻】【韻會】□渠焉切,音乾。
【博雅】大鱓謂之鰬。
【史記司馬相如傳】鰅鱅鰬魠。
【註】鰬似鱓。
魚 【亥集中】【魚字部】 魚 〔古文〕□【唐韻】語居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居切,□禦平聲。
【說文】本作□,水蟲也。
象形,與燕尾相似。
【註】徐鍇曰:下火象尾而已,非水火之火。
【韻會】隷省作魚。
【易中孚】豚魚吉。
【註】魚者,蟲之隱者也。
【儀禮有司徹】魚□。
【註】魚無足翼。
【史記周本紀】白魚躍入王舟中。
【註】馬融曰:魚者介鱗之物,兵象也。
又蠹魚,亦名衣魚,本草生,久藏衣帛及書紙中。
又【詩小雅】象弭魚服。
【傳】魚服,魚皮。
【陸璣疏】魚服,魚獸之皮也。
似豬,東海有之。
一名魚貍,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純靑,今以爲弓鞬步叉者也。
又【唐書車服志】初罷龜袋,復給以魚。
【遼史興宗記】試進士於廷,賜馮立等緋衣銀魚。
【金史輿服志】親王佩玉魚,一品至四品佩金魚,以下佩銀魚。
又【左傳閔二年】歸夫人魚軒。
【註】以魚皮爲飾。
又馬名。
【爾雅釋畜】二目白,魚。
【註】似魚目也。
【詩魯頌】有驔有魚。
又地名。
【左傳僖二年】齊寺人貂漏師于多魚。
又【文十六年】惟裨儵魚,人實逐之。
【註】魚,魚復縣,今巴東永安縣。
又【晉語】夷鼓,彤魚氏之甥也。
【註】彤魚,國名。
又姓。
【左傳成十五年】魚石爲左師。
【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爲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修魚氏。
又與吾同。
【列子黃帝篇】姬,魚語女。
【註】姬讀居,魚讀吾。
又葉魚羈切,音宜。
【徐幹七喩】大宛之犧,三江之魚。
雲鶬水鵠,禽蹯豹胎。
胎音怡。
又葉語鳩切,音牛。
【庾闡詩】煉形去人俗,飄忽乗雲遊。
暫憩扶桑隂,忽見東嶽魚。
考證:〔今以爲弓鞬步又者也。
〕謹照陸璣疏原文步又改步叉。
魛 【亥集中】【魚字部】 魛 【廣韻】【集韻】都牢切【正韻】都高切,□音刀。
□鱴魛,今鮆魚也。
【玉篇】蔑,刀魚。
【正字通】本作刀,言魚形似刀也。
攺作□,非。
□ 【備考】【卯集】【方字部】 □ 【五音篇海】音揮。
【午集中】【皮字部】【集韻】莊持切,音葘。
手足膚黑。
原字刻從□,不從巛。
【寅集下】【幺字部】【廣韻】具迄切,音及。
【玉篇】,□也。
又【玉篇】,危也。
【類篇】,相切近也。
〇按《玉篇》一作□,載□部。
一作,載氣部。
而《廣韻》《類篇》但有□字。
蓋《玉篇》本以氣爲乞,而有二義,因重出耳。
《廣韻》專訓□也。
《類篇》專訓切近,亦非。
【未集上】【竹字部】【玉篇】【集韻】□之人切,音眞。
【博雅】、□,箭也。
一曰器名。
□原字從攴,不從攵。
魶 【亥集中】【魚字部】 魶 【廣韻】奴盍切【集韻】諾盍切,□音。
魚名。
似鼈,無甲有尾,口在腹中。
【博雅】鯢也。
【玉篇】鯨也。
【益部方物略】魶魚出溪谷及雅江,有足,能緣木,其聲如兒啼。
【史記司馬相如傳】禺禺鱋魶。
【註】徐廣曰:魶,一作鰨。
【漢書註】魶,鯷魚也。
鯷魚疑鯢魚。
鳇 【亥集中】【魚字部】 鰉 【集韻】胡光切,音黃。
與鱑同。
魚名。
【正字通】鱣也。
鳓 【亥集中】【魚字部】 鰳 【篇海】歷得切,音勒。
【正字通】鰳魚以四月至海上,漁人聽水聲取之。
狀如鰣魚,小首細鱗,腹下有硬刺,乾曰鰳鯗。
鯖 【亥集中】【魚字部】 鯖 【廣韻】【集韻】諸盈切【正韻】諸成切,□音征。
煑魚煎肉曰□。
或作鯖。
【西京雜記】婁護遊五侯之門,每旦,五侯餽餉之,婁合所餉爲鯖,世稱五侯鯖。
【廣韻】亦作□。
又【廣韻】【集韻】□倉經切,音靑。
魚名。
靑色,有枕骨。
【正字通】形似鯇,靑色,卽靑魚。
俗呼烏鶹,南人以作鮓。
【本草圖經】靑魚古作鯖字,所謂五侯之鮓是也。
【左思吳都賦】□鼊鯖鰐。
【註】鯖魚出交趾,合浦諸郡。
又【集韻】親盈切【正韻】七情切,□音淸。
義同。
鯷 【亥集中】【魚字部】 鯷 【唐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正韻】杜兮切,□音題。
同鮷。
【博雅】鮎也。
【類篇】魚重千斤。
【戰國策】鯷冠秫縫。
【註】鯷,大鮎,以其皮爲冠。
又【前漢地理志】會稽海外有東鯷人。
又【廣韻】【集韻】□是義切,音。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大計切,□音弟。
又【集韻】上紙切,音是。
義□同。
鰃 【亥集中】【魚字部】 鰃 【廣韻】烏恢切【集韻】烏回切,□音隈。
魚名。
鵐 【亥集中】【鳥字部】 鵐 【廣韻】武夫切【集韻】微夫切,□音無。
鳥名。
雀屬。
鰔 【亥集中】【魚字部】 鰔 【集韻】古□切,音感。
與鱤同。
魚名。
魠也。
一曰黃頰。
又【集韻】居鹹切,音緘。
又胡讒切,音鹹。
又古鹹切,音緘。
又古斬切,音減。
義□同。
鰜 【亥集中】【魚字部】 鰜 【唐韻】古甜切【集韻】【韻會】堅嫌切【正韻】古嫌切,□音兼。
【說文】魚名。
【廣韻】比目魚。
【玉篇】也。
又【集韻】胡讒切,音鹹。
又賢兼切,音嫌。
義□同。
又【集韻】吉念切,兼去聲。
魚名。
大而靑。
又【集韻】詰念切,音傔。
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女加切,音挐。
鳥籠也。
鰩 【亥集中】【魚字部】 鰩 【唐韻】餘招切【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遙。
【說文】文鰩,魚名。
【山海經】觀水西流注于流沙,其中多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以夜飛,其音如鸞雞。
【呂氏春秋】雚水之魚,名曰鰩。
其狀若鯉而有翼。
【神異經】東南海中有溫湖,中有鰩魚,長八尺。
【本草】文鰩出海南,大者長尺許,有翅,與尾齊,一名飛魚。
羣飛水上,海人□之,當有大風。
考證:〔【本草】文鰩出海南,大者長尺許,有翅,如尾齊。
〕謹照原文如尾齊改與尾齊。
【未集上】【竹字部】【集韻】直例切,音滯。
以竹補缺也。
又【玉篇】古文箕字,註見八畫。
魐 【亥集上】【鬼字部】 魐 【篇海】音緘。
與尲同,尲尬,行不正也。
魒 【亥集上】【鬼字部】 魒 【玉篇】匹姚切,音飃。
星也。
【類篇】鬥星名。
魔 【亥集上】【鬼字部】 魔 【唐韻】莫波切【集韻】【韻會】眉波切,□音摩。
【說文】鬼也。
【楞嚴經】降服諸魔。
又天魔舞。
【王建宮詞】子大夫魔舞袖長。
【正字通】譯經論曰:魔,古從石作磨,省也。
梁武帝攺從鬼。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勒沒切,音□。
聲也。
鳗 【亥集中】【魚字部】 鰻 【唐韻】母官切【集韻】【韻會】謨官切,□音瞞。
【說文】魚也。
【廣韻】鰻鯠,魚也。
【本草】鰻鱺似鱓而腹大。
又【通雅】桂林有石鰻,出洞穴,性涼。
又【廣韻】【集韻】□無販切,音萬。
義同。
鰟 【亥集中】【魚字部】 鰟 【集韻】無芳切,音房。
魴亦作鰟。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章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專於切,□音諸。
礛。
詳礛字註。
【午集下】【穴字部】【六書索隱】普官切,音潘。
水洄也。
通作潘。
【莊子應帝王】止水之爲淵。
【字彙補】與審不同。
今本皆誤爲審。
【未集上】【竹字部】【集韻】區倫切,音囷。
與箘同。
註詳箘字。
【巳集下】【犬字部】【廣韻】【集韻】□直角切,音濁。
【玉篇】似獼猴而黃。
【集韻】似鹿白尾。
【玉篇】亦作蠗。
○按《廣韻》《集韻》蠗分訓。
鰸 【亥集中】【魚字部】 鰸 【唐韻】豈俱切【集韻】虧于切,□音區。
【說文】魚名。
似鰕無足長寸,大如釵股,出遼東。
又【集韻】邕俱切,音迂。
又委羽切,音傴。
又烏侯切,音謳。
義□同。
鱂 【亥集中】【魚字部】 鱂 【廣韻】卽良切【集韻】資良切,□音將。
鰪鱂,魚名。
魓 【亥集上】【鬼字部】 魓 【五音集韻】□吉切,音畢。
鬥星名。
今作畢。
魗 【亥集上】【鬼字部】 魗 【廣韻】昌九切【集韻】齒九切,□音醜。
【詩鄭風】無我魗兮。
【傳】魗,棄也。
【箋】亦惡也。
【疏】魗與醜,古今字。
【釋文】魗,本亦作□。
又作□。
又【廣韻】市流切【集韻】時流切,□音讎。
義同。
魝 【亥集中】【魚字部】 魝 【廣韻】古屑切【集韻】吉屑切,□音結。
【說文】楚人謂治魚也。
【博雅】割也。
又【集韻】吉詣切,音計。
解也。
鯜 【亥集中】【魚字部】 鯜 【唐韻】【集韻】□七接切,音妾。
【說文】魚名。
出樂浪潘國。
【正字通】卽妾魚,其行以三爲率,一前二後若婢妾。
【集韻】或作鰈。
又【集韻】卽涉切,音接。
義同。
鯹 【亥集中】【魚字部】 鯹 【廣韻】【集韻】【韻會】桑經切【正韻】先靑切,□音星。
與鮏同。
魚臭。
鯼 【亥集中】【魚字部】 鯼 【廣韻】子紅切【集韻】祖叢切,□音。
【博雅】石首鯼也。
【郭璞江賦】鯼鮆順時而往還。
【註】鯼魚出南海,頭中有石,一名石首魚。
【正字通】鯼魚體員厚而長,似鱤魚,腹稍起,扁額長喙,細鱗腹白,背微黃色,性好噉魚。
諸書皆以爲石首,非也。
□
【註】鬐,脊也。
【莊子外物篇】揚而奮鬐。
考證:〔【儀禮士虞禮】魚進鬐也。
〕謹照原文士虞禮下增記字,省也字。
鬓 【亥集上】【髟字部】 鬢 【唐韻】【集韻】【韻會】□必刃切,音儐。
【說文】頰髮也。
【釋名】鬢,峻也。
所居高峻也。
【又】其上連髮曰鬢。
鬢,濱也。
濱,崖也。
爲面頰之崖岸也。
【晉語】美鬢長大則賢。
【註】鬢,髮類也。
鬨 【亥集上】【鬥字部】 鬨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貢切,音□。
【說文】鬭也。
【孟子】鄒與魯鬨。
【趙註】鬭聲也,猶構兵而鬭也。
又【廣韻】胡絳切【集韻】【韻會】胡絳切,□音巷。
義同。
或作□。
鬳 【亥集上】【鬲字部】 鬳 【集韻】俱願切,音絭。
【說文】鬲屬。
鬴 【亥集上】【鬲字部】 鬴 【唐韻】扶雨切【集韻】【韻會】奉甫切,□音父。
【說文】鍑屬。
【玉篇】或作釜。
【周禮地官廩人】凡萬民之食食者,人四鬴上也。
人三鬴中也。
人二鬴下也。
【註】六鬥四升曰鬴。
又【爾雅釋水】覆鬴,九河之一。
【註】水中可居住,而其狀如覆□。
又【集韻】狼狄切,音歷。
與鬲同。
髥 【亥集上】【髟字部】 髥 【廣韻】汝鹽切【集韻】【韻會】如占切【正韻】而占切,□冉平聲。
【前漢高帝紀】美須髥。
【註】師古曰:在頤曰須,在頰曰髥。
【釋名】隨口動搖髥髥然也。
又【廣韻】【集韻】□而豔切,音染。
頷毛。
【說文】髥,頰須也。
【註】今俗別作髯,非是。
髭 【亥集上】【髟字部】 髭 【唐韻】卽移切【集韻】【韻會】將支切,□音貲。
【說文】本作頿。
口上須也。
【註】今俗別作髭,非是。
【釋名】髭,姿也。
爲姿容之美也。
髲 【亥集上】【髟字部】 髲 【唐韻】【集韻】【韻會】□平義切,音被。
【說文】鬄也。
【博雅】髮謂之髲。
【儀禮少牢饋食禮】主婦被裼。
【註】被裼,讀爲髲鬄。
古者或剔賤者□者之髮,以被婦人之紒爲飾,因名髲鬄焉。
鬀 【亥集上】【髟字部】 鬀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計切,音替。
【說文】□髮也。
大人曰髡,小兒曰鬀,盡及身毛曰□。
【註】今俗別作剃,非是。
鬪 【亥集上】【鬥字部】 鬪 【玉篇】俗鬭字。
驛 【亥集上】【馬字部】 驛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
【玉篇】譯也,道也。
【增韻】今之遞馬。
又傳舍也。
【唐書劉晏傳】初州取富人主郵遞,謂之捉驛。
又【正字通】稱頌人曰驛其聲而吟之。
又往來不絕曰駱驛。
【後漢郭伋傳】駱驛不絕。
又落驛。
【書洪範】乃命蔔筮,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
【傳】驛,氣落驛不連屬也。
又【詩周頌】驛驛其達。
【註】驛驛,苗生貌。
又姓。
本作□,俗省作驛。
互詳馹字註。
驠 【亥集上】【馬字部】 驠 【廣韻】【集韻】□伊甸切,音宴。
【玉篇】馬白州也。
【爾雅釋畜註】州,竅也。
謂馬白尻者名驠。
又【廣韻】烏前切【集韻】因蓮切,□音煙。
義同。
【正字通】按伯樂相馬,亦言白州,獨山海經,倫山之熊如麋,其川在尾上。
註:川,竅也。
據此說,州當作川,川能流通,故與竅義合。
凡作州者,皆川之誤,如水牛老牛之名州留,或方言,非一類,又不必改州留爲川留也。
字彙以州爲尻,非。
□ 【未集中】【網字部】 □ 【正字通】網本字。
駁 【亥集上】【馬字部】 駁 【唐韻】【集韻】【韻會】□北角切,音博。
【玉篇】馬色不純。
【爾雅釋畜】駵白駁。
【易說卦傳】乾爲駁馬。
【詩豳風】皇駁其馬。
【註】黃白曰皇,駵白曰駁。
又【爾雅釋木】駁赤李。
【疏】李之子赤者名駁。
又今俗謂龎雜爲駁,雲開曰解駁。
【正韻】同駮。
互詳後駮字註。
骣 【亥集上】【馬字部】 驏 【正字通】鉏版切,棧上聲。
馬不施鞍轡爲驏。
【吹萬集】驏,不鞍而騎也。
【令狐楚少年行】少小邊州慣放狂,驏騎蕃馬射黃羊。
如今老大無筋力,獨倚營門數鴈行。
骧 【亥集上】【馬字部】 驤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
【爾雅釋畜】後右足白驤。
又【說文】馬之低昂也。
【六書故】馬行迅疾,首騰驤也。
又舉也,遠也。
【蜀志諸葛亮傳】亮之素志,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
【潘嶽籍田賦】龍驥驤騰。
又官名。
【晉書五行志】孫皓天紀中童謠曰:不畏岸上獸,但畏水中龍。
武帝聞之,加王濬龍驤將軍。
又古通襄韻。
【前漢韓彭英盧敘傳】雲起龍襄,化爲侯王。
又【集韻】如陽切,音穰。
馬右足白。
【字彙補】作馬名,非。
鬔 【亥集上】【髟字部】 鬔 【集韻】同髼。
鬢 【亥集上】【髟字部】 鬢 【唐韻】【集韻】【韻會】□必刃切,音儐。
【說文】頰髮也。
【釋名】鬢,峻也。
所居高峻也。
【又】其上連髮曰鬢。
鬢,濱也。
濱,崖也。
爲面頰之崖岸也。
【晉語】美鬢長大則賢。
【註】鬢,髮類也。
鬣 【亥集上】【髟字部】 鬣 【唐韻】良涉切【集韻】【韻會】【正韻】力涉切,□音獵。
【說文】髮鬣鬣也。
從髟,巤聲。
或作□。
【廣雅】鬣,髦也。
又【玉篇】長須也。
【左傳昭七年】使長鬣者相。
又馬領毛。
【禮明堂位】夏後氏駱馬黑鬣,周人黃馬蕃鬣。
又豕也。
【儀禮士虞禮】敢用絜牲剛鬣。
【禮曲禮】豕曰剛鬣。
又帚端。
【儀禮旣夕】埽者執帚垂末內鬣從。
【禮少儀】拚席不以鬣。
又【增韻】凡魚龍頷旁小鬐皆曰鬣。
又【集韻】弋涉切,音葉。
亦帚端。
考證:〔【禮明堂位】夏後氏駱馬黑鬣,周人黃馬繁鬣。
〕謹照原文繁鬣改蕃鬣。
【子集下】【力字部】【唐韻】子悅切【集韻】租悅切,□音蕝。
【廣韻】,斷物也。
又【集韻】翾劣切,音□。
拽也。
【巳集下】【牛字部】【篇海】火頑切。
劣也。
【巳集中】【片字部】【字彙】魚怯切,音業。
築牆版。
又筍虡上橫版,鋸齒刻之。
指其縣鐘鼓者,則名簨。
指其橫版之飾,則名。
【正字通】經史俱作業。
俗加片作,非。
驡 【亥集上】【馬字部】 驡 【廣韻】【集韻】□力鐘切,音龍。
野馬。
又人名。
【晉書周紀傳】斬趙驡於蕪湖。
又【廣韻】【集韻】【韻會】□子朗切,臧上聲。
驡□,良馬。
驪 【亥集上】【馬字部】 驪 【唐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音離。
【玉篇】盜驪,千裡馬也。
【爾雅釋畜】小領盜驪。
【註】郭註《穆天子傳》曰天子之駿盜驪,綠耳,又曰右服盜驪。
【詩齊風】四驪濟濟。
【禮檀弓】夏後氏尚黑,戎事乗驪。
又【月令】冬駕鐵驪。
又駕兩馬曰驪。
【後漢寇恂傳】光武北征時,軍食急乏,寇恂以輦車驪駕轉輸,前後不絕。
【註】驪駕,倂駕也。
又山名。
【後漢郡國志】京兆尹新豐有驪山。
【註】杜預曰:古驪戎國。
韋昭曰:戎成居此山,故號驪戎。
又高句驪,國名。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右北平郡驪成縣。
又【廣韻】郞奚切【韻會】憐題切【正韻】鄰溪切,□音黎。
義同。
又【集韻】陳尼切,音馳。
驪靬,縣名。
【前漢地理志】張掖郡驪靬縣。
【註】李奇曰:音遲虔。
師古曰:驪,力遲反。
靬音虔。
令其土俗人呼驪靬,疾言之曰力虔。
考證:〔【爾雅釋畜】小領盜驪。
【註】周穆王八駿有盜驪。
盜驪,竊驪也。
竊淺靑色,驪純黑色。
〕謹按周穆王雲雲與爾雅註不符。
謹照原文註字以下改:郭註穆天子傳曰天子之駿盜驪,綠耳,又曰右服盜驪。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同瀹,省文。
□ 【備考】【未集】【糸字部】 □ 【字彙補】同轡。
□ 【午集下】【穴字部】 □ 【韻海】音翠。
塞也。
駭 【亥集上】【馬字部】 駭 【唐韻】侯楷切【集韻】【韻會】【正韻】下楷切,□音蟹。
【玉篇】驚起也。
【公羊傳哀六年】諸大夫見之,皆色然而駭。
【莊子大宗師】且彼有駭形而無損心。
【註】以變化爲形之駭動耳,故不以死生損累其心。
又【集韻】與駴同。
【周禮夏官大司馬】鼓皆駴。
【釋文】駴本亦作駭。
【王粲英雄記】整兵駭鼓。
又散也。
【陸機詩】三後始基,世武丕承,協風旁駭,天晷仰澄。
【註】言和風遠馳四方也。
又水名。
【書禹貢】九河旣道。
【傳】九河,一曰徒駭。
【疏】禹疏九河以徒衆起,故雲徒駭。
又人名。
【春秋隱二年】無駭帥師入極。
又葉許己切,音喜。
【吳子治兵篇】戢其耳目,無令驚駭。
習其馳逐,閑其進止。
【韓愈鄆州谿堂詩】淺有蒲蓮,深有葭葦。
公以燕賔,其鼓駭駭。
又葉于支切,音怡。
【韓愈瀧吏詩】官今行自到,那遽妄問爲。
不虞卒見困,汗出愧且駭。
○按古音駭讀作矣,轉怡聲。
又葉喜語切,音許。
【陸機淩霄賦】因扶桑而東顧兮,天傾光之可駭。
惑坤輿之茫茫兮,心蒙蔽而無緒。
【註】緒,上聲。
又葉許計切,音戲。
【蘇轍黃樓賦】舞魚龍於隍壑,閱帆檣於睥睨。
方飄風之迅發,震鼙鼓之驚駭。
考證:〔【陸機詩】三後始基,世武不承。
〕謹照原文不承改丕承。
【未集中】【糸字部】【玉篇】同緇。
【禮檀弓】爵弁絰衣。
【釋文】,本又作緇。
又與純同。
【詩召南傳】昏禮帛不過五兩。
【釋文】,依字糸旁才,後人遂以才爲屯,因作純,非。
【巳集上】【水字部】【玉篇】力堆切【集韻】盧回切,□音靁。
澤名。
通作雷。
○按雷澤,地在城陽。
驟 【亥集上】【馬字部】 驟 【廣韻】鉏祐切【集韻】【韻會】【正韻】鉏救切,□音縐。
【玉篇】奔也。
【說文】馬疾步也。
【詩小雅】載驟駸駸。
【註】小曰馳,不馳而小疾曰驟。
又凡疾速曰驟。
又數也。
【左傳襄十一年】晉能驟來。
【註】晉以諸□之師,更番而出,故能數來。
又【集韻】才候切,音。
義同。
又葉逡須切,音趨。
【淮南子原道訓】縱志舒節,以馳大區,可以步而步,可以驟而驟。
又葉縱遇切,疽去聲。
【桓麟七說】輪不暇轉,足不及驟。
騰虛踰浮,瞥若飆霧。
本作□。
骰 【亥集上】【骨字部】 骰 【廣韻】度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徒侯切,□音頭。
骰子,博陸采具。
【類篇】博齒。
【溫庭筠詩】玲瓏骰子安紅豆。
又【集韻】果五切,音古。
股或作骰。
髃 【亥集上】【骨字部】 髃 【廣韻】遇俱切【集韻】【韻會】元俱切,□音虞。
與腢同。
【說文】肩前也。
【詩小雅大庖不盈傳】自左膘而射之,達於右腢,爲上殺。
【釋文】腢,本亦作髃。
謂肩前兩閒骨。
又【廣韻】五口切【集韻】【韻會】【正韻】語口切,□音偶。
又【集韻】吾回切,音嵬。
又五公切,音。
義□同。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居戎切【集韻】居雄切,□音□。
【玉篇】縣名,在酒泉。
鰲 【亥集中】【魚字部】 鰲 【廣韻】五勞切【集韻】【韻會】牛刀切,□音敖。
【玉篇】魚名。
【正字通】俗鼇字。
詳黽部鼇字註。
魬 【亥集中】【魚字部】 魬 【廣韻】扶闆切【集韻】部闆切,□音阪。
魚名。
【正字通】比目魚名版魚,俗改作魬。
鮀 【亥集中】【魚字部】 鮀 【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駝。
【爾雅釋魚】鯊鮀。
【註】今吹沙小魚,體圓而有點文。
【正字通】鮀卽小沙魚別名,說文以鮀爲鮎,以鰋爲鮀,□非。
詳後鰋字註。
又【本草圖經】鮀魚生湖畔土窟中,形似守宮而大,長丈餘,背尾俱有鱗甲。
【醜集中】【土字部】【廣韻】子入切【集韻】卽入切,□音。
泉出于上。
【寅集下】【弓字部】【集韻】規掾切,音絹。
弓□。
又【廣韻】古縣切,音。
又【集韻】諸延切,音饘。
又【廣韻】嵆延切,音甄。
義□同。
原從貝從肙作。
【巳集下】【牛字部】【廣韻】【集韻】□匹角切,音璞。
【玉篇】特牛。
【廣韻】牛未。
鮠 【亥集中】【魚字部】 鮠 【廣韻】五灰切【集韻】吾回切,□音嵬。
魚名。
似鮎。
【類篇】鯷之小者。
【本草圖經】鮧魚口小背黃腹白,名鮠。
【正字通】鮠似鮎而大,白色,背有肉鬐,秦人呼爲獺魚。
□ 【未集中】【糸字部】 □ 【正字通】繕,本作□。
省作□繕,非。
○按經典皆作繕。
詳繕字註。
□ 【未集中】【糸字部】 □ 【說文】緩作□。
鮶 【亥集中】【魚字部】 鮶 【廣韻】舉雲切【集韻】拘雲切,□音君。
水鮶,蟲名。
似魚。
髜 【亥集上】【高字部】 髜 【集韻】輕皎切,音磽。
【類篇】高也。
髝 【亥集上】【高字部】 髝 【廣韻】【集韻】□郞到切,音澇。
髝髞,麤急貌。
【玉篇】髝髞,高貌。
又【廣韻】魯刀切【集韻】郞刀切,□音勞。
義同。
髱 【亥集上】【髟字部】 髱 【集韻】皮敎切,音骲。
【類篇】多須貌。
髳 【亥集上】【髟字部】 髳 【廣韻】莫浮切【集韻】【韻會】迷浮切,□音謀。
【說文】與□同。
【書牧誓】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
【傳】八國皆屬文王者,髳微在巴蜀。
【詩小雅角弓疏】髳,髦音義同。
詳髦字註。
又【集韻】謨袍切,音毛。
義同。
又【廣韻】【正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蓬切,□音蒙。
【爾雅釋詁】覭髳,茀離也。
【註】謂草木叢茸翳薈。
又葉蒙晡切,音模。
【柳宗元劒門銘】界山爲門,環于蜀都,叢險積貨,混幷羌髳。
鯃 【亥集中】【魚字部】 鯃 【集韻】同□。
鬄 【亥集上】【髟字部】 鬄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計切,音替。
【說文】髲也。
【玉篇】髢本字。
詳髢字註。
又【類篇】剃也。
【前漢司馬遷傳】其次鬄毛髮嬰金鐵受辱。
又與剔同。
【詩魯頌狄彼東南箋】狄當作剔。
剔,治也。
【釋文】韓詩作鬄,除也。
又【周禮夏官】小子掌祭祀羞羊肆。
【註】肆,讀爲鬄。
羊鬄者,所謂豚解也。
【儀禮士喪禮】其實特豚四鬄去蹄。
【註】鬄,解也。
四解之殊肩□而已。
又【廣韻】【集韻】□思積切,音惜。
又【集韻】【韻會】□大計切,音弟。
又【集韻】他歷切,音逖。
義□同。
鬒 【亥集上】【髟字部】 鬒 【廣韻】章忍切【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音軫。
【說文】本作,稠髮也。
或從髟。
【詩鄘風】鬒髮如雲。
【傳】黑髮也。
【左傳昭二十八年】有仍氏生女,鬒黑而甚美。
【註】服虔雲:髮美爲鬒。
又【集韻】之刃切,音震。
義同。
【五經文字】鬒作鬒。
註詳上。
鮯 【亥集中】【魚字部】 鮯 【廣韻】古沓切【集韻】葛合切,□音閤。
【山海經】深澤有魚,其狀如鯉而六足,鳥尾,名曰鮯鮯之魚。
【醜集中】【土字部】【廣韻】【集韻】□知亮切,音漲。
沙墳起貌。
鰹 【亥集中】【魚字部】 鰹 【廣韻】古賢切【集韻】經天切,□音堅。
鮦大者鰹。
詳前鮦字註。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知演切【集韻】知輦切,□音展。
奵,好貌。
【巳集下】【牛字部】【集韻】牀史切,音俟。
【玉篇】牛也。
【集韻】牛一歲謂之。
鮕 【備考】【亥集】【魚字部】 鮕 【篇海類編】音沽。
鮜 【亥集中】【魚字部】 鮜 【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音□。
【博雅】鮜,□也。
又【集韻】【韻會】□許□切,音詬。
義同。
鮢 【亥集中】【魚字部】 鮢 【廣韻】章俱切【集韻】鍾輸切,□音朱。
魚名。
【山海經】鮢鱬,似蝦無足。
鯆 【亥集中】【魚字部】 鯆 【廣韻】博孤切【集韻】奔模切,□音逋。
鯆,魚名。
或作□。
亦作□。
【類篇】魚名。
尾有毒。
【本草】江豚別名鯆魚。
又【廣韻】【集韻】【韻會】□普胡切,音舖。
江豚別名,天欲風則見。
亦作□。
又【廣韻】方矩切【集韻】匪父切,□音甫。
【玉篇】大魚。
又【集韻】彼五切,音補。
義同。
鯉 【亥集中】【魚字部】 鯉 【唐韻】良止切【集韻】【韻會】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裡。
【說文】鱣也。
【爾雅釋魚】鯉。
【註】今赤鯉魚。
【詩□風】豈其食魚,必河之鯉。
【陶弘景本草】鯉最爲魚中之主,形旣可愛,又能神變,乃至飛越山湖,所以琴高乗之。
【酉陽雜俎】道書以鯉多爲龍,故不欲食。
【正字通】神農書曰:鯉爲魚王,無大小,脊旁鱗皆三十有六,鱗上有小黑點,文有赤白黃三種。
○按《爾雅釋魚》鯉、鱣二字相偶,無二名。
毛公、《說文》誤謂《爾雅》以鱣釋鯉,遂合鱣、鯉爲一,非也。
又唐制,佩用魚符,亦象鯉形。
又書紮曰雙鯉。
【古樂府】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李商隱詩】雙鯉迢迢一紙書。
【註】古人尺素結爲鯉魚形,卽緘也。
【類篇】亦作□。
髚 【亥集上】【高字部】 髚 【篇海】苦弔切,音竅。
高也。
髡 【亥集上】【髟字部】 髡 【唐韻】苦昆切【集韻】【韻會】【正韻】枯昆切,□音坤。
【說文】□髮也。
從髟,兀聲。
或從元。
【周禮秋官掌戮】髡者使守積。
【註】王之同族不宮之者,髡頭而已。
【前漢□法志】當黥者,髡鉗爲城旦舂。
又人名。
【孟子註】淳于髡,齊之辨士。
又樹禿曰髡。
【齊民要術】種柳千樹足柴,歲可髡二百樹。
又【集韻】去骨切,音窟。
又五忽切,音兀。
義□同。
髬 【亥集上】【髟字部】 髬 【廣韻】敷悲切【集韻】攀悲切,□音丕。
髬髵,猛獸奮鬣貌。
【張衡西京賦】及其猛毅髬髵。
鬃 【亥集上】【髟字部】 鬃 【唐韻】藏宗切【集韻】徂宗切,□音悰。
【玉篇】高髻也。
又【韻會】馬鬃也。
或作騣。
又【廣韻】士江切【集韻】鉏江切,□音淙。
義同。
鬆 【亥集上】【髟字部】 鬆 【廣韻】私崇切【集韻】【韻會】蘇叢切,□音蔥。
髼鬆,髮亂。
或作。
又【廣韻】昔恭切【集韻】思恭切,□音蚣。
□鬆,髮亂。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弄切,音送。
□鬆,髮貌。
又【集韻】七恭切,音縱。
與同。
又【集韻】蘇宗切,亦與同。
髮亂貌。
鬚 【亥集上】【髟字部】 鬚 【廣韻】相兪切【集韻】【韻會】詢趨切,□音須。
【玉篇】髭須也。
本作須。
【韻會】須已從彡,俗加髟作鬚,非。
鬤 【亥集上】【髟字部】 鬤 【廣韻】汝陽切【集韻】如陽切,□音穰。
□鬤,亂毛貌。
【玉篇】亂髮。
【楚辭大招】被髮鬤隻。
又【集韻】汝兩切,音壤。
義同。
又【廣韻】乃庚切【集韻】尼庚切。
□與鬡同。
詳鬡字註。
【醜集下】【大字部】【廣韻】【集韻】□古老切,音杲。
大白澤也。
又【集韻】施隻切,音釋。
義同。
又直格切,音宅。
【說文】光潤也。
又【玉篇】古文澤字。
註詳水部十四畫。
一作□。
又作□。
□字原從丿從岡從大。
□字原從囟從大。
【子集下】【又字部】【唐韻】【韻會】□古文爪字。
註見部首。
【說文】手足甲也。
象其甲指端生形。
○按《正譌》覆手曰爪。
,手足甲形。
分爪、爲二,太泥。
【巳集中】【火字部】【正字通】與齌同。
【巳集中】【片字部】【集韻】同□。
詳爿部□字註。
鮚 【亥集中】【魚字部】 鮚 【唐韻】巨乙切【集韻】極乙切,□音姞。
【說文】蚌也。
漢律:會稽郡獻鮚醬。
【類篇】□鮚,大蛤。
又【集韻】吉屑切,音結。
【前漢地理志】會稽郡鄞縣有鮚埼亭。
【註】師古曰:鮚,音結,蚌也。
長一寸,廣二分,有一小蟹在其腹中。
又【集韻】其吉切,音佶。
義同。
又【集韻】丘八切,音劼。
【玉篇】魚也。
【類篇】與□同。
鮺 【亥集中】【魚字部】 鮺 【廣韻】【集韻】□側下切,音鮓。
【說文】本作□,藏魚也。
南方謂之,北方謂之□。
髠 【亥集上】【髟字部】 髠 【韻會】俗髡字。
本從兀,不從幾。
髿 【亥集上】【髟字部】 髿 【廣韻】所加切【集韻】【韻會】師加切,□音沙。
鬖髿,髮美也。
【玉篇】髮垂貌。
【郭璞江賦】綠苔鬖髿乎硏上。
【註】通俗文:髮亂曰鬖髿。
又【廣韻】【集韻】□蘇禾切,音蓑。
又【集韻】【韻會】【正韻】□桑何切,音娑。
義□同。
【篇海】亦作。
鬥 【亥集上】【鬥字部】 鬥 【唐韻】都豆切【集韻】丁□切,□音鬬。
【說文】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
【廣韻】凡從鬥者,今與門戸字同。
【字】鬥右音戟,□字從手,手有所執,左音掬,□字反□,執物則一。
又【集韻】克角切,音搉。
鬭也。
鬩 【亥集上】【鬥字部】 鬩 【唐韻】許激切【集韻】【韻會】馨激切【正韻】迄逆切,□音赥。
【說文】恆訟也。
從鬥從兒,兒善訟者也。
【詩小雅】兄弟鬩于牆。
【傳】鬩,很也。
【爾雅釋言】鬩恨。
【註】相怨恨。
【揚子方言】脅鬩,懼也。
宋衞之閒,凡怒而噎噫謂之脅鬩。
又與閴通。
【易豐卦閴其無人釋文】閴,姚作鬩,孟作窒,□通。
又【集韻】郝格切,音赫。
義同。
魂 【亥集上】【鬼字部】 魂 【唐韻】戸昆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昆切,□音渾。
【說文】陽氣也。
【易繫辭】遊魂爲變。
【禮檀弓】魂氣則無不之也。
【左傳昭七年】人生始化爲魄。
旣生魄,陽曰魂。
【疏】魂魄,神靈之名。
附形之靈爲魄。
附氣之神爲魂也。
【淮南子說山訓】魄問於魂。
【註】魄,人隂神。
魂,人陽神。
【白虎通】魂,猶伝伝也,行不休於外也,主於情。
【又】魂者,芸也,情以除穢。
又【揚子太□經】魂魂萬物。
【註】魂魂,多貌。
又【韻補】葉胡勻切,音芸。
【曹大家東征賦】乃遂往而徂逝兮,聊遊目而遨魂。
歷七邑而觀覽兮,遭鞏縣之多艱。
艱,音勤。
又葉胡勬切,音弦。
【黃庭經】赤帝黃老與我魂,三眞扶胥共房津。
津,音煎。
驢 【亥集上】【馬字部】 驢 【唐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淩如切,□音廬。
【玉篇】似馬長耳。
【正字通】驢長頰廣額修尾,有褐白黑三色,以午及五更初而鳴,協漏刻。
又【正字通】女眞遼東出野驢,似驢,色駁,人食之。
又【合璧事類】鼳鼠,秦人謂之小驢。
鼳鼠原從鼠從具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同緝。
○按隷釋逢盛□:學有□熙。
與緝同。
驫 【亥集上】【馬字部】 驫 【廣韻】甫休切【集韻】悲幽切,□音彪。
【玉篇】走貌。
【說文】衆馬也。
【左思吳都賦】驫駥驫矞。
【註】衆馬走貌。
又【集韻】□遙切,音標。
又仕戢切,音霵。
義□同。
又與飄同。
水名。
【水經注】沁水,南歷猗氏闕,與驫水合。
驅 【亥集上】【馬字部】 驅 〔古文〕敺【唐韻】豈俱切【集韻】【韻會】虧于切【正韻】丘于切,□音區。
【玉篇】逐遣也。
【禮月令】驅獸毋害五穀。
又【說文】走馬謂之馳,策馬謂之驅。
【玉篇】驟也,奔馳也。
【易比卦】王用三驅失前禽。
又軍前鋒曰先驅,次前曰中驅。
又【集韻】【韻會】□祛尤切,音丘。
義同。
【詩鄘風】載馳載驅,歸唁衞侯。
【陸雲賦】昶愁心以自邁,肅旁人以曾驅。
詔河馮以淸川,命湘娥而安流。
又【廣韻】【集韻】【韻會】□區遇切,音姁。
義同。
【班固東都賦】舉伐鼓,申令三驅。
輕車霆激,驍騎電騖。
【陶侃相風賦】華蓋警乗,奉引先驅。
豹飾在後,葳蕤先路。
又通作歐。
【史記趙世家】歐,代地。
【前漢食貨志】歐民而歸之農。
又葉直谷切,音逐。
【詩秦風】遊環脅驅。
葉下續轂。
俗作駈,□非。
【未集上】【竹字部】【廣韻】丘廣切【集韻】丘檢切,□音。
【廣韻】小竹。
【集韻】竹也。
又【集韻】去劒切,音欠。
竹名。
【未集上】【竹字部】【廣韻】七然切【集韻】親然切,□音遷。
□,竹名。
又【篇海】子,收稻具。
骁 【亥集上】【馬字部】 驍 【唐韻】古堯切【集韻】【韻會】【正韻】堅堯切,□音澆。
【說文】良馬也。
又【玉篇】勇捷也。
【廣韻】驍武,漢書,梟騎。
借用梟,與驍通。
又【西京雜記】古之投壷取中而不求還,郭舍人則激矢令還,一矢百餘反,謂之爲驍。
又《顔氏家訓》汝南周璝、會□徽,□能一箭四十餘驍。
考證:〔【禮投壷】投壷妙者,有連花驍。
驍者,矢躍出也。
箭自壷躍出,復以手接之,屢投屢躍不墜地,曰驍。
【西京雜記】郭舍人能投壷,一箭七十餘驍。
〕謹按投壷妙者雲雲壷篇無此語,所引西京雜記亦與原文不合,謹改爲:西京雜記古之投壷取中而不求還,郭舍人則激矢令還,一矢百餘反,謂之爲驍。
又顔氏家訓汝南周璝會□徽□能一箭四十餘驍。
【寅集上】【宀字部】【廣韻】莫賢切【集韻】民堅切,□音眠。
【說文】□,不見也。
【徐鍇曰】室無人也。
【玉篇】冥,不見。
一曰不省人也。
【正字通】本作□,俗作。
舉要省作。
【備考】【寅集】【屍字部】【海篇】同尿。
鱄 【亥集中】【魚字部】 鱄 【廣韻】職緣切【集韻】【韻會】朱遄切【正韻】朱緣切,□音專。
【說文】魚也。
【儀禮士喪禮】魚鱄鮒九。
【家語】魚之大者名爲鱄。
【呂氏春秋】魚之美者洞庭之鱄。
又【廣韻】專諸,吳刺客。
或作鱄。
【左傳昭二十年】乃見鱄設諸焉,而耕於鄙。
【註】鱄諸,勇士。
又【廣韻】【集韻】□徒官切,音團。
【山海經】黑水南流注于海,其中多鱄魚,其狀如鮒而彘尾,其音如豚,見則天下大旱。
【註】鱄音團扇之團。
又【廣韻】旨兗切【集韻】【韻會】主兗切【正韻】止兗切,□音轉。
又【集韻】豎兗切,音善。
義□同。
又【集韻】龍眷切,音戀。
人名。
【左傳成十四年】吾不獲鱄也,使主社稷。
【註】鱄,衞侯衍之母弟。
考證:〔【儀禮】鱄鮒九臘。
〕謹照原文改魚鱄鮒九。
【巳集中】【火字部】【廣韻】【集韻】□遵爲切,音。
【集韻】臛也。
又【集韻】子兗切,音雋。
義同。
【玉篇】【廣韻】本作臇。
同□。
魠 【亥集中】【魚字部】 魠 【唐韻】他各切【集韻】闥各切,□音託。
【說文】哆口魚也。
【玉篇】黃頰魚。
【前漢司馬相如傳】鰅鰫鰬魠。
魣 【亥集中】【魚字部】 魣 【集韻】與鱮同。
魦 【亥集中】【魚字部】 魦 【唐韻】【集韻】□所加切,音沙。
【說文】魚名。
出樂浪潘國。
【玉篇】鮫魚。
【集韻】與鯊同。
今之吹沙小魚是也。
【後漢馬融傳】鰋鯉鱨魦。
【註】魦,或作鯊。
又【廣韻】【集韻】□蘇禾切,音莎。
魚名。
或作鮻。
又【集韻】失照切,音少。
義同。
魾 【亥集中】【魚字部】 魾 【廣韻】符悲切【集韻】【韻會】貧悲切,□音邳。
【說文】大鱯也。
其小者名鮡。
【爾雅釋魚】魾,大鱯。
【註】似鮎而大,白色。
【古今注】白魚雄者曰魾。
又【唐韻】敷悲切【集韻】攀悲切,□音丕。
義同。
又【集韻】頻脂切,音毗。
魴也。
【爾雅釋魚】魴魾。
【註】魴,一名魾。
鮂 【亥集中】【魚字部】 鮂 【廣韻】似由切【集韻】徐由切,□音囚。
白鯈。
【爾雅釋魚】鮂,黑鰦。
【註】卽白鯈魚,江東呼爲鮂。
【疏】鮂,一名黑鰦。
又【廣韻】卽由切【集韻】將由切,□音揫。
烏化爲魚,頂上有細骨如禽毛。
【玉篇】或作鮋。
【寅集下】【弓字部】【廣韻】【集韻】□侯旰切,音翰。
【廣韻】拒也。
【集韻】弓拒也。
一作□。
又關,地名。
【廣韻】關名。
在巫縣。
【集韻】一曰縣名。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集韻】□居焮切,音靳。
以巾覆物也。
又【集韻】居銀切,音巾。
又居覲切,巾去聲。
義□同。
鮆 【亥集中】【魚字部】 鮆 【唐韻】徂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在禮切,□音薺。
【說文】飮而不食,刀魚也。
九江有之。
【正字通】魏武食制,謂之望魚。
一名鰽魚,一名鱭魚。
【爾雅釋魚□鱴刀註】今之鮆魚也。
亦呼爲魛魚。
【山海經】苕水北流,注于巨區,其中多鮆魚。
【註】鮆魚,狹薄而長頭,大者尺餘,太湖中今饒之。
【博雅】鮆,鮺也。
【史記貨殖傳】鮐鮆千斤。
【註】鮆,刀魚也。
又【博雅】短也。
【揚子方言】江湖之會,凡物生而不長大,亦謂之鮆。
又【廣韻】卽移切【集韻】將支切,□音貲。
又【集韻】仕知切,音姕。
又淺氏切,音此。
又疾智切,音漬。
又自爾切,音薺。
又子智切,音恣。
又才切,音自。
義□同。
鮌 【亥集中】【魚字部】 鮌 【廣韻】【集韻】【正韻】□古本切,音袞。
【說文】魚也。
又與鯀同。
【吳語】今王旣變鮌禹之功。
【註】鮌卽鯀字。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他案切,音炭。
□,無儀適貌。
鮻 【亥集中】【魚字部】 鮻 【五音集韻】蘇禾切,音蓑。
與魦同。
魚名。
【山海經】姑射山有鮻魚,人面人手魚身,見則風濤起。
【巳集中】【火字部】【廣韻】他回切【集韻】通回切,□音推。
【廣韻】燖毛。
出字林。
【集韻】以湯除毛。
或作□。
【子集下】【力字部】【唐韻】薄蟹切【集韻】部買切,□音罷。
【廣韻】□。
【集韻】疲也。
一曰惡怒。
鯌 【亥集中】【魚字部】 鯌 【字彙補】口到切,音靠。
魚名。
髵 【亥集上】【髟字部】 髵 【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正韻】如支切,□音而。
【說文】本作而。
頰毛也。
【註】今俗別作髵。
【玉篇】多毛貌。
亦作耏。
又【廣韻】髬髵,獸奮鬣貌。
詳髬字註。
髼 【亥集上】【髟字部】 髼 【廣韻】薄紅切【集韻】【韻會】蒲蒙切【正韻】蒲紅切,□音蓬。
髼,髮亂貌。
或作鬔。
魖 【亥集上】【鬼字部】 魖 【唐韻】朽居切【集韻】【韻會】休居切,□音虛。
【說文】耗鬼也。
【前漢揚雄甘泉賦】捎夔魖而抶獝狂。
考證:〔【前漢揚雄長楊賦】梢夔魖而抶獝狂。
〕謹照原文長楊賦改甘泉賦。
梢改捎。
魘 【亥集上】【鬼字部】 魘 【唐韻】【集韻】於琰切【韻會】幺琰切,□音□。
【說文】夢驚也。
【類篇】眠不祥也。
又【廣韻】於協切【集韻】益涉切,□音壓。
義同。
或作壓。
魵 【亥集中】【魚字部】 魵 【唐韻】敷粉切【集韻】【韻會】撫吻切,□音忿。
【說文】魚名。
出薉邪頭國。
【爾雅釋魚】魵,鰕。
【疏】魵魚,一名鰕。
○按《正字通》雲:鰕,江海所在皆有之,非必出薉邪頭國,《說文》誤。
又【廣韻】房吻切【集韻】父吻切,□音憤。
又【唐韻】【集韻】□符分切,音汾。
義□同。
又【廣韻】匹問切【集韻】芳問切,□音忿。
與□同。
魚小曰□。
一曰魚名。
鮊 【亥集中】【魚字部】 鮊 【唐韻】旁陌切【集韻】【韻會】【正韻】薄陌切,□音白。
【說文】海魚名。
【博雅】鮊,鱎也。
又【集韻】步化切,音杷。
義同。
鮞 【亥集中】【魚字部】 鮞 【唐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音而。
【說文】魚子也。
【魯語】魚禁鯤鮞。
【註】鯤,魚子。
鮞,未成魚也。
又【呂氏春秋】魚之美者,洞庭之□,東海之鮞。
【註】□鮞,魚名。
又【廣韻】如六切,音肉。
義同。
鮷 【亥集中】【魚字部】 鮷 【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題。
【說文】大鮎也。
【博雅】鮷,鮎也。
【左思蜀都賦】鮷鱧魦鱨。
又【集韻】大計切,音弟。
義同。
【類篇】或作鮧。
亦作鯷。
魩 【亥集中】【魚字部】 魩 【五音集韻】莫撥切,音末。
魚尾。
魰 【亥集中】【魚字部】 魰 【集韻】無分切,音文。
魚名。
【埤雅】伭鱧鱗細有花文,一名文魚。
【正字通】文魚之改爲魰,猶人魚之改爲魜也。
一說卽文鰩魚。
鮇 【亥集中】【魚字部】 鮇 【廣韻】【集韻】□無沸切,音未。
魚名。
【正字通】嘉魚也。
長身細鱗,肉白如玉,出漢沔丙穴中。
又【山海經】諸鉤之山……多寐魚。
【註】卽鮇魚。
鮈 【亥集中】【魚字部】 鮈 【廣韻】舉朱切【集韻】恭于切,□音拘。
【玉篇】□鮈,魚名。
又人名。
【史記五宗世家】子鮒鮈立。
又【集韻】權俱切,音劬。
義同。
又【集韻】舉後切,音詬。
鯷鮈,魚名。
鮉 【亥集中】【魚字部】 鮉 【集韻】與鯛同。
鮙 【亥集中】【魚字部】 鮙 【正字通】俗鰨字。
鮫 【亥集中】【魚字部】 鮫 【唐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交。
【說文】海魚,皮可飾刀。
【山海經】漳水東南流注于睢,其中多鮫魚,皮可飾刀劒,口錯治材角。
【註】鮫,鮒魚類也。
皮有珠文而堅,尾長三四尺,末有毒,螫人。
【述異記】魚虎老,變爲鮫魚。
【通雅】鮫,海鯊魚之最大者也。
【本草】陳藏器曰:鮫魚出南海。
似鼈無腳而有尾。
一名沙魚,一名鰒魚。
李時珍或言:本作□,□譌爲鮫。
鮫長丈許,腹有兩洞,貯水養子,一腹容三四子,朝從口出,暮還入母腹。
【史記禮書】鮫韅。
【註】徐廣曰:鮫魚皮可以飾服器。
【後漢輿服志】皆以白珠鮫爲□口之飾。
【荀子議兵篇】楚人鮫革犀兕以爲甲。
【註】以鮫魚皮及犀兕爲甲。
又官名。
【左傳昭二十年】澤之萑蒲,舟鮫守之。
【註】舟鮫,官名也。
【疏】鮫,大魚之名,澤中有水有魚,故以舟鮫爲官名也。
又鮫人。
【左思吳都賦】訪靈夔於鮫人。
【註】鮫人居水中。
【述異記】鮫人水居如魚,不廢機織,眼泣則成珠。
鮮 【亥集中】【魚字部】 鮮 【唐韻】【集韻】【韻會】□相然切,音仙。
魚名。
出貉國。
【禮內則】冬宜鮮羽。
【註】鮮,生魚也。
又【玉篇】生也。
【書益稷】暨益播奏庶艱食鮮食。
【傳】鳥獸新殺曰鮮。
【儀禮士昏禮】臘必用鮮。
【疏】義取夫婦日新之義。
【左傳襄三十年】唯君用鮮。
【註】鮮,野獸也。
又【廣韻】潔也。
【易說卦】爲蕃鮮。
【註】鮮,明也。
又【釋名】鮮,好也。
【玉篇】善也。
又國名。
【後漢東夷傳】昔箕子避地朝鮮。
又【鮮□傳】鮮□者,依鮮□山,故因號焉。
又山水名。
【水經注】北鮮之山,鮮水出焉。
又姓。
【後蜀錄李壽司空】鮮思明。
又鮮于,複姓。
【風俗通】武王封箕子於朝鮮,其子食采於朝鮮,因氏焉。
又【廣韻】【集韻】□息淺切,音獮。
【易繫辭】故君子之道鮮矣。
【釋文】盡也。
又【書無逸】惠鮮鰥寡。
【傳】又加惠鮮乏鰥寡之人。
【疏】鮮,少乏也。
【詩鄭風】終鮮兄弟。
【箋】鮮,寡也。
【禮中庸】民鮮能久矣。
【註】鮮,罕也。
又少也。
亦善也。
【詩邶風】籧篨不鮮。
【箋】鮮,善也。
【朱傳】少也。
又【爾雅釋山】小山別大山,鮮。
【疏】李巡雲:大山少,故曰鮮。
【詩大雅】度其鮮原。
【傳】大山曰鮮。
【朱傳】鮮,善也。
又【正韻】與獻同。
【禮月令】天子乃鮮羔開冰。
【註】鮮當爲獻,聲之誤也。
又與犀同。
【前漢匈奴傳】黃金犀毗一。
【註】師古曰:犀毗,帶鉤也。
亦曰鮮□,亦謂師氏,總一物也,語有輕重耳。
又【集韻】私箭切,獮去聲。
姓也。
鮾 【亥集中】【魚字部】 鮾 【廣韻】奴罪切【集韻】弩罪切,□音餒。
與鯘同。
魚敗也。
通作餒。
亦作鯘。
鬇 【亥集上】【髟字部】 鬇 【集韻】鋤庚切,音傖。
【玉篇】鬇鬡,毛髮亂貌。
亦作□。
【廣韻】同□。
【類篇】或作□。
又【廣韻】士耕切【集韻】鋤耕切,□音崢。
又【集韻】中莖切,音玎。
義□同。
【巳集下】【犬字部】【字彙】承紙切,音視。
獸如狐,出則有兵。
【正字通】譌字。
【醜集中】【土字部】【篇海】同野。
鬜 【亥集上】【髟字部】 鬜 【唐韻】苦閑切【集韻】【韻會】【正韻】丘閑切,□音慳。
【說文】鬢禿也。
【註】徐曰:頭鬢少髮也。
【韓愈南山詩】或赤若禿鬜。
【註】頭瘡也。
又【廣韻】恪八切【集韻】【韻會】丘八切,□音劼。
又【集韻】丘葛切,音渴。
又苦八切,音□。
又鉏山切,音潺。
義□同。
又鬝。
鬞 【亥集上】【髟字部】 鬞 【廣韻】女容切【集韻】尼容切,□音醲。
【埤蒼】鬞鬞,亂髮。
【玉篇】毛多也。
又【類篇】髮長也。
又【廣韻】【集韻】□濃江切,音。
義同。
或作□。
又【集韻】奴凍切,音齈。
又尼降切,音□。
義□同。
鬟 【亥集上】【髟字部】 鬟 【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胡關切,□音還。
【說文】總髮也。
按古婦人首飾,琢玉爲兩環,此字後人所加。
【玉篇】髻鬟。
【類篇】屈髮爲髻。
【庾信夜聽搗衣詩】花鬟醉眼纈。
又喻山色。
【範成大詩】破碎岷山千髻鬟。
又【虞集詩】窻中遠黛曉千鬟。
又【宋史儀衞志】宮中導從之制,置高鬟靑袍大將二人。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徒玷切【集韻】徒點切,□音簟。
灩,水滿也。
○按《正字通》誤入十九畫,今改正。
魡 【亥集中】【魚字部】 魡 【廣韻】都歷切【集韻】丁歷切,□音的。
魚名。
又繫魚也。
或作□。
又【集韻】多嘯切,音弔。
【玉篇】亦作釣。
餌取魚也。
【莊子刻意篇】魡魚閒處。
【音義】魡,本亦作釣。
魫 【亥集中】【魚字部】 魫 【集韻】式荏切,音審。
魚子。
又持林切,音沉。
義同。
□ 【未集中】【羊字部】 □ 【字彙補】與獬豸之豸音義□同。
【寅集下】【彳字部】【廣韻】息弓切,音嵩。
姓也。
【未集上】【竹字部】【玉篇】俗筋字。
肉之力也。
又【筍譜】竹筍,《天台圖經》雲五縣皆有。
【寅集下】【彳字部】【集韻】會古作。
註詳曰部九畫。
鮋 【亥集中】【魚字部】 鮋 【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
鮂鮋也。
【玉篇】與鮂同。
【郭璞江賦】鯟□鮋。
【註】鮋似鱓。
又【廣韻】市流切【集韻】時流切,□音讎。
小魚,同。
又【集韻】陳留切,音儔。
義同。
鸺 【亥集中】【鳥字部】 鵂 【廣韻】許由切【集韻】虛尤切,□音休。
鵂鶹,鳥也。
【廣雅】肥鵂,鴟鵂,怪鴟也。
【周禮天官硩族氏鄭註】夭鳥鵂鵬。
又【莊子秋水篇】鴟鵂夜撮蚤,察見毫末,晝出瞑目,而不見丘山。
又【集韻】巨救切,音賕。
義同。
鮩 【亥集中】【魚字部】 鮩 【廣韻】蒲猛切【集韻】蒲幸切,□音併。
與□同。
鮊魚別名。
【玉篇】白魚也。
又【廣韻】蒲迥切【集韻】部迥切,□音竝。
又【集韻】薄必切,音邲。
義□同。
鮬 【亥集中】【魚字部】 鮬 【廣韻】薄故切【集韻】蒲故切,□音步。
【爾雅釋魚】鱊鮬,鱖鯞。
【註】小魚也。
似鮒子而黑,俗呼爲魚婢,江東呼爲妾魚。
又【廣韻】苦胡切【集韻】空胡切,□音枯。
又【集韻】【韻會】□虧于切,音區。
又【集韻】貧悲切,音邳。
又匈于切,音訏。
又楛瓜切,音誇。
義□同。
又【集韻】苦故切,音庫。
藏魚子也。
鮼 【亥集中】【魚字部】 鮼 【玉篇】七尋切,音侵。
魚名。
髺 【亥集上】【髟字部】 髺 【唐韻】【集韻】【韻會】□古活切,音括。
【說文】本作,潔髮也。
【儀禮士喪禮】主人髺髮,袒。
【疏】髺髮者,去筓纚而紒。
【韻會】或作鬠。
通作括。
又【集韻】戸括切,音活。
義同。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旊人】凡陶旊之事,髺墾薜暴不入市。
【註】鄭司農雲:髺讀爲刮。
康成謂:髺讀爲跀。
【疏】跀謂器不正□邪者也。
鬉 【亥集上】【髟字部】 鬉 【廣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音。
【類篇】髮亂。
【巳集中】【片字部】【廣韻】普麫切【集韻】匹見切,□音片。
【玉篇】爾雅雲:革中絕謂之,車轡勒也。
【廣韻】本亦作辨。
〇按今爾雅釋器又書作辨。
又【爾雅釋木】桑有葚,梔。
【註】,半也。
【未集上】【竹字部】【字彙補】同笝,見《韻圖》。
鬙 【亥集上】【髟字部】 鬙 【廣韻】蘇增切【集韻】【正韻】思登切,□音僧。
鬅鬙,髮短。
【類篇】髮亂。
鬡 【亥集上】【髟字部】 鬡 【廣韻】女耕切【集韻】尼庚切【韻會】泥耕切,□音儜。
鬇鬡,髮亂貌。
或作鬤。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同。
□ 【午集下】【穴字部】 □ 【廣韻】以主切【集韻】勇主切,□庾上聲。
【篇海】器中空。
亦病也。
義同窳。
魭 【亥集中】【魚字部】 魭 【集韻】愚袁切,音元。
與黿同。
大鼈也。
【本草】如鼈而大。
又【集韻】五管切,音浣。
輐或作魭。
魭斷,無圭角貌。
【莊子天下篇】而不免於魭斷。
【註】雖立,而魭斷無圭角也。
又【集韻】【正韻】□五換切,音玩。
義同。
魼 【亥集中】【魚字部】 魼 【唐韻】去魚切【集韻】丘於切,□音墟。
【說文】魚也。
【類篇】一曰比目魚。
【前漢司馬相如傳】禺禺魼鰨。
【註】魼,比目魚也。
狀似牛脾,細鱗,紫色,兩相合乃得行。
又【山海經】柢山有魚焉,其狀如牛,蛇尾,有翼有羽,在脅下,曰魼魚。
【玉篇】亦作鰈。
【類篇】或作鱋。
又【廣韻】吐盍切【集韻】託盍切,□音榻。
又【集韻】迄業切,音脅。
義□同。
魽 【亥集中】【魚字部】 魽 【廣韻】【集韻】□胡甘切,音酣。
蚶,或作魽。
蛤也。
【玉篇】似蛤,有文如瓦屋。
【類篇】蚌屬,魁陸也。
橫縱其理。
又【廣韻】呼談切【集韻】呼甘切,□音憨。
義同。
魿 【亥集中】【魚字部】 魿 【唐韻】【集韻】□郞丁切,音靈。
【說文】魿蟲連行紆行者。
又【集韻】離貞切,音伶。
義同。
又【五音集韻】力珍切,音鄰。
與鱗同。
魚甲也。
鮃 【亥集中】【魚字部】 鮃 【五音集韻】符兵切,音平。
【玉篇】魚名。
鮏 【亥集中】【魚字部】 鮏 【唐韻】【集韻】□桑經切,音星。
【說文】魚臭也。
【註】今俗作鯹。
又【集韻】菑莖切,音爭。
魚名。
【巳集中】【片字部】【廣韻】【集韻】□仕懺切,音鑱。
【玉篇】版也。
【廣韻】本作欃。
水門。
〇按廣韻附見欃字註。
鮥 【亥集中】【魚字部】 鮥 【唐韻】盧各切【集韻】歷各切,□音洛。
【說文】叔鮪也。
【爾雅釋魚】鮥,鮛鮪。
【註】今宜都郡自京門以上,江中通出鱏鱣之魚。
有一魚狀似鱣而小,建平人呼鮥子。
【疏】鮪,一名鮥,肉色白,味不如鱣也。
互詳鮪字註。
又【集韻】戸賄切,音塊。
又剛鶴切,音各。
義□同。
又【集韻】各頟切,音格。
□或作鮥。
詳□字註。
鮵 【亥集中】【魚字部】 鮵 【廣韻】【集韻】□徒活切,音奪。
【爾雅釋魚】鰹,大鮦,小者鮵。
【註】今靑州呼小鱺爲鮵。
鮿 【亥集中】【魚字部】 鮿 【廣韻】陟葉切【集韻】【韻會】陟涉切,□音輒。
婢鮿魚,卽靑衣魚。
又【玉篇】膊魚也,鹽漬魚也。
【前漢貨殖傳】鮿鮑千鈞。
【註】師古曰:鮿膊魚,卽今不著鹽而乾者也。
鯄 【亥集中】【魚字部】 鯄 【五音集韻】巨鳩切,音求。
【玉篇】魚名。
與□同。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夷周切,音由。
女字。
鯔 【亥集中】【魚字部】 鯔 【廣韻】側持切【集韻】莊持切,□音菑。
魚名。
【本草】鯔魚,似鯉,身圓頭扁,骨軟,生江海淺水中。
【左思吳都賦】鮫鯔琵琶。
【註】鯔魚如鯢,長七尺,吳會稽臨海皆有之。
□ 【未集中】【網字部】 □ 羈本字。
【說文】□或從革。
髢 【亥集上】【髟字部】 髢 【唐韻】【集韻】□他計切,音替。
【說文】與鬄同。
髲也。
【詩鄘風】不屑髢也。
【疏】髢,一名髲。
髲,益髮也。
言人髮少,聚他人髮益之也。
【禮曲禮】斂髮毋髢。
【註】毋垂餘如髲也。
【左傳哀十七年】初,公自城上見已氏之妻髮美,使髡之,以爲呂姜髢。
【類篇】或作□髰。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大計切,□音弟。
又【集韻】思積切,音惜。
義□同。
考證:〔【禮曲禮】斂髮毋髢。
【註】無垂餘如髲也。
〕謹照原文無改毋。
【醜集下】【大字部】【集韻】簿旱切,盤去聲。
□行也。
輦字從此。
【六書本義】侶也。
鰓 【亥集中】【魚字部】 鰓 【廣韻】蘇來切【集韻】【韻會】桑才切,□音顋。
魚頰中骨也。
【宋史五行志】淳化三年,京師裡老婦女,裝鏤魚鰓中骨,號魚媚子。
又【前漢□法志】鰓鰓常恐。
【註】鰓音葸,懼貌也。
鳄 【亥集中】【魚字部】 鱷 【集韻】【正韻】□逆各切,音咢。
本作□。
亦作鰐。
【唐書韓愈傳】愈至潮,問民疾苦,皆曰:惡溪有鱷魚,食民畜產且盡,民以是窮。
數日愈自往視,令其屬秦濟以一羊一豕投溪水而祝之。
是夕暴風震電起谿中,數日水盡涸,西徙六十裡,自是潮無鱷魚患。
【秀水閒居錄】鱷魚之狀,龍吻虎爪,蟹目鼉鱗,尾長數尺,末大如箕,芒刺成鉤,仍自膠黏,多於水濵潛伏,人畜近,以尾擊取,蓋猶象之任鼻也。
鳎 【亥集中】【魚字部】 鰨 【唐韻】吐盍切【集韻】託盍切,□音榻。
【說文】虛鰨也。
【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禺禺魼鰨。
【註】鰨,鯢魚也。
似鮎,有四足,聲如嬰兒。
【正字通】鰨,卽今福州銅盆魚。
又【集韻】諾盍切,音納。
與魶同。
又【集韻】達協切,音沓。
東方比目魚名也。
鯸 【亥集中】【魚字部】 鯸 【廣韻】戸鉤切【集韻】胡溝切,□音侯。
【說文】魚名。
【博雅】鯸,魠也。
【玉篇】鯸,魚。
又河魨,一名鯸鮧。
詳前魨字註。
鯽 【亥集中】【魚字部】 鯽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
與□同。
魚名。
【本草】形似鯉。
色黑體促,腹大脊隆。
【杜甫詩】鮮鯽銀絲膾。
又【廣韻】子力切【集韻】節力切,□音卽。
義同。
又【集韻】疾則切,音賊。
【說文】鰂,或從卽作鯽。
詳鰂字註。
鰝 【亥集中】【魚字部】 鰝 【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韻會】下老切,□音皓。
【說文】大鰕也。
【爾雅釋魚】鰝,大鰕。
詳前鰕字註。
又【集韻】古老切,音杲。
又黑各切,音□。
義□同。
【巳集中】【片字部】【廣韻】【集韻】□平祕切,音備。
【玉篇】牑模也。
又【集韻】牖也。
又一曰牀橫桄。
鰢 【亥集中】【魚字部】 鰢 【廣韻】莫下切【集韻】母下切,□音馬。
魚名。
【正字通】按此卽海鰕。
名水馬。
俗遂作鰢。
鰬 【亥集中】【魚字部】 鰬 【廣韻】【集韻】【韻會】□渠焉切,音乾。
【博雅】大鱓謂之鰬。
【史記司馬相如傳】鰅鱅鰬魠。
【註】鰬似鱓。
魚 【亥集中】【魚字部】 魚 〔古文〕□【唐韻】語居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居切,□禦平聲。
【說文】本作□,水蟲也。
象形,與燕尾相似。
【註】徐鍇曰:下火象尾而已,非水火之火。
【韻會】隷省作魚。
【易中孚】豚魚吉。
【註】魚者,蟲之隱者也。
【儀禮有司徹】魚□。
【註】魚無足翼。
【史記周本紀】白魚躍入王舟中。
【註】馬融曰:魚者介鱗之物,兵象也。
又蠹魚,亦名衣魚,本草生,久藏衣帛及書紙中。
又【詩小雅】象弭魚服。
【傳】魚服,魚皮。
【陸璣疏】魚服,魚獸之皮也。
似豬,東海有之。
一名魚貍,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純靑,今以爲弓鞬步叉者也。
又【唐書車服志】初罷龜袋,復給以魚。
【遼史興宗記】試進士於廷,賜馮立等緋衣銀魚。
【金史輿服志】親王佩玉魚,一品至四品佩金魚,以下佩銀魚。
又【左傳閔二年】歸夫人魚軒。
【註】以魚皮爲飾。
又馬名。
【爾雅釋畜】二目白,魚。
【註】似魚目也。
【詩魯頌】有驔有魚。
又地名。
【左傳僖二年】齊寺人貂漏師于多魚。
又【文十六年】惟裨儵魚,人實逐之。
【註】魚,魚復縣,今巴東永安縣。
又【晉語】夷鼓,彤魚氏之甥也。
【註】彤魚,國名。
又姓。
【左傳成十五年】魚石爲左師。
【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爲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修魚氏。
又與吾同。
【列子黃帝篇】姬,魚語女。
【註】姬讀居,魚讀吾。
又葉魚羈切,音宜。
【徐幹七喩】大宛之犧,三江之魚。
雲鶬水鵠,禽蹯豹胎。
胎音怡。
又葉語鳩切,音牛。
【庾闡詩】煉形去人俗,飄忽乗雲遊。
暫憩扶桑隂,忽見東嶽魚。
考證:〔今以爲弓鞬步又者也。
〕謹照陸璣疏原文步又改步叉。
魛 【亥集中】【魚字部】 魛 【廣韻】【集韻】都牢切【正韻】都高切,□音刀。
□鱴魛,今鮆魚也。
【玉篇】蔑,刀魚。
【正字通】本作刀,言魚形似刀也。
攺作□,非。
□ 【備考】【卯集】【方字部】 □ 【五音篇海】音揮。
【午集中】【皮字部】【集韻】莊持切,音葘。
手足膚黑。
原字刻從□,不從巛。
【寅集下】【幺字部】【廣韻】具迄切,音及。
【玉篇】,□也。
又【玉篇】,危也。
【類篇】,相切近也。
〇按《玉篇》一作□,載□部。
一作,載氣部。
而《廣韻》《類篇》但有□字。
蓋《玉篇》本以氣爲乞,而有二義,因重出耳。
《廣韻》專訓□也。
《類篇》專訓切近,亦非。
【未集上】【竹字部】【玉篇】【集韻】□之人切,音眞。
【博雅】、□,箭也。
一曰器名。
□原字從攴,不從攵。
魶 【亥集中】【魚字部】 魶 【廣韻】奴盍切【集韻】諾盍切,□音。
魚名。
似鼈,無甲有尾,口在腹中。
【博雅】鯢也。
【玉篇】鯨也。
【益部方物略】魶魚出溪谷及雅江,有足,能緣木,其聲如兒啼。
【史記司馬相如傳】禺禺鱋魶。
【註】徐廣曰:魶,一作鰨。
【漢書註】魶,鯷魚也。
鯷魚疑鯢魚。
鳇 【亥集中】【魚字部】 鰉 【集韻】胡光切,音黃。
與鱑同。
魚名。
【正字通】鱣也。
鳓 【亥集中】【魚字部】 鰳 【篇海】歷得切,音勒。
【正字通】鰳魚以四月至海上,漁人聽水聲取之。
狀如鰣魚,小首細鱗,腹下有硬刺,乾曰鰳鯗。
鯖 【亥集中】【魚字部】 鯖 【廣韻】【集韻】諸盈切【正韻】諸成切,□音征。
煑魚煎肉曰□。
或作鯖。
【西京雜記】婁護遊五侯之門,每旦,五侯餽餉之,婁合所餉爲鯖,世稱五侯鯖。
【廣韻】亦作□。
又【廣韻】【集韻】□倉經切,音靑。
魚名。
靑色,有枕骨。
【正字通】形似鯇,靑色,卽靑魚。
俗呼烏鶹,南人以作鮓。
【本草圖經】靑魚古作鯖字,所謂五侯之鮓是也。
【左思吳都賦】□鼊鯖鰐。
【註】鯖魚出交趾,合浦諸郡。
又【集韻】親盈切【正韻】七情切,□音淸。
義同。
鯷 【亥集中】【魚字部】 鯷 【唐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正韻】杜兮切,□音題。
同鮷。
【博雅】鮎也。
【類篇】魚重千斤。
【戰國策】鯷冠秫縫。
【註】鯷,大鮎,以其皮爲冠。
又【前漢地理志】會稽海外有東鯷人。
又【廣韻】【集韻】□是義切,音。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大計切,□音弟。
又【集韻】上紙切,音是。
義□同。
鰃 【亥集中】【魚字部】 鰃 【廣韻】烏恢切【集韻】烏回切,□音隈。
魚名。
鵐 【亥集中】【鳥字部】 鵐 【廣韻】武夫切【集韻】微夫切,□音無。
鳥名。
雀屬。
鰔 【亥集中】【魚字部】 鰔 【集韻】古□切,音感。
與鱤同。
魚名。
魠也。
一曰黃頰。
又【集韻】居鹹切,音緘。
又胡讒切,音鹹。
又古鹹切,音緘。
又古斬切,音減。
義□同。
鰜 【亥集中】【魚字部】 鰜 【唐韻】古甜切【集韻】【韻會】堅嫌切【正韻】古嫌切,□音兼。
【說文】魚名。
【廣韻】比目魚。
【玉篇】也。
又【集韻】胡讒切,音鹹。
又賢兼切,音嫌。
義□同。
又【集韻】吉念切,兼去聲。
魚名。
大而靑。
又【集韻】詰念切,音傔。
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女加切,音挐。
鳥籠也。
鰩 【亥集中】【魚字部】 鰩 【唐韻】餘招切【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遙。
【說文】文鰩,魚名。
【山海經】觀水西流注于流沙,其中多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以夜飛,其音如鸞雞。
【呂氏春秋】雚水之魚,名曰鰩。
其狀若鯉而有翼。
【神異經】東南海中有溫湖,中有鰩魚,長八尺。
【本草】文鰩出海南,大者長尺許,有翅,與尾齊,一名飛魚。
羣飛水上,海人□之,當有大風。
考證:〔【本草】文鰩出海南,大者長尺許,有翅,如尾齊。
〕謹照原文如尾齊改與尾齊。
【未集上】【竹字部】【集韻】直例切,音滯。
以竹補缺也。
又【玉篇】古文箕字,註見八畫。
魐 【亥集上】【鬼字部】 魐 【篇海】音緘。
與尲同,尲尬,行不正也。
魒 【亥集上】【鬼字部】 魒 【玉篇】匹姚切,音飃。
星也。
【類篇】鬥星名。
魔 【亥集上】【鬼字部】 魔 【唐韻】莫波切【集韻】【韻會】眉波切,□音摩。
【說文】鬼也。
【楞嚴經】降服諸魔。
又天魔舞。
【王建宮詞】子大夫魔舞袖長。
【正字通】譯經論曰:魔,古從石作磨,省也。
梁武帝攺從鬼。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勒沒切,音□。
聲也。
鳗 【亥集中】【魚字部】 鰻 【唐韻】母官切【集韻】【韻會】謨官切,□音瞞。
【說文】魚也。
【廣韻】鰻鯠,魚也。
【本草】鰻鱺似鱓而腹大。
又【通雅】桂林有石鰻,出洞穴,性涼。
又【廣韻】【集韻】□無販切,音萬。
義同。
鰟 【亥集中】【魚字部】 鰟 【集韻】無芳切,音房。
魴亦作鰟。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章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專於切,□音諸。
礛。
詳礛字註。
【午集下】【穴字部】【六書索隱】普官切,音潘。
水洄也。
通作潘。
【莊子應帝王】止水之爲淵。
【字彙補】與審不同。
今本皆誤爲審。
【未集上】【竹字部】【集韻】區倫切,音囷。
與箘同。
註詳箘字。
【巳集下】【犬字部】【廣韻】【集韻】□直角切,音濁。
【玉篇】似獼猴而黃。
【集韻】似鹿白尾。
【玉篇】亦作蠗。
○按《廣韻》《集韻》蠗分訓。
鰸 【亥集中】【魚字部】 鰸 【唐韻】豈俱切【集韻】虧于切,□音區。
【說文】魚名。
似鰕無足長寸,大如釵股,出遼東。
又【集韻】邕俱切,音迂。
又委羽切,音傴。
又烏侯切,音謳。
義□同。
鱂 【亥集中】【魚字部】 鱂 【廣韻】卽良切【集韻】資良切,□音將。
鰪鱂,魚名。
魓 【亥集上】【鬼字部】 魓 【五音集韻】□吉切,音畢。
鬥星名。
今作畢。
魗 【亥集上】【鬼字部】 魗 【廣韻】昌九切【集韻】齒九切,□音醜。
【詩鄭風】無我魗兮。
【傳】魗,棄也。
【箋】亦惡也。
【疏】魗與醜,古今字。
【釋文】魗,本亦作□。
又作□。
又【廣韻】市流切【集韻】時流切,□音讎。
義同。
魝 【亥集中】【魚字部】 魝 【廣韻】古屑切【集韻】吉屑切,□音結。
【說文】楚人謂治魚也。
【博雅】割也。
又【集韻】吉詣切,音計。
解也。
鯜 【亥集中】【魚字部】 鯜 【唐韻】【集韻】□七接切,音妾。
【說文】魚名。
出樂浪潘國。
【正字通】卽妾魚,其行以三爲率,一前二後若婢妾。
【集韻】或作鰈。
又【集韻】卽涉切,音接。
義同。
鯹 【亥集中】【魚字部】 鯹 【廣韻】【集韻】【韻會】桑經切【正韻】先靑切,□音星。
與鮏同。
魚臭。
鯼 【亥集中】【魚字部】 鯼 【廣韻】子紅切【集韻】祖叢切,□音。
【博雅】石首鯼也。
【郭璞江賦】鯼鮆順時而往還。
【註】鯼魚出南海,頭中有石,一名石首魚。
【正字通】鯼魚體員厚而長,似鱤魚,腹稍起,扁額長喙,細鱗腹白,背微黃色,性好噉魚。
諸書皆以爲石首,非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