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音皆。
鶉之雄者。
【爾雅釋鳥】鷯鶉,其雄鶛,牝痺。
又【集韻】居拜切,音介。
【爾雅釋鳥】鶛劉疾。
【郭註】未詳。
【午集中】【目字部】【正字通】譌□字。
鷘 【亥集中】【鳥字部】 鷘 【廣韻】恥力切【集韻】蓄力切,□音敕。
鸂鷘,水鳥也。
一作□。
【杜甫詩】一雙鸂□對沉浮。
【字彙補】同□,見《大方鑑》註。
【午集上】【瓦字部】【廣韻】士江切【集韻】鉏江切,□音淙。
【玉篇】甖也。
【揚子方言】甖,江湘之閒謂之。
【博雅】,甁也。
又【廣韻】藏宗切【集韻】徂宗切,□音賨。
義同。
鴣 【亥集中】【鳥字部】 鴣 【唐韻】古胡切【集韻】【韻會】攻乎切,□音孤。
【說文】鷓鴣,小類班鳩。
【埤雅】臆前有白圓點文,多對啼,常向日飛,畏霜露,蚤晚稀出,有時夜飛,則以木葉自覆其背。
志常南向,不思北徂,雖東西回翅,開翅之始,必先南翥,故一名懷南。
江左名爲逐影。
其鳴自呼雲:鉤輈格磔,行不得也,哥哥。
【林通詩】林木叫鉤輈。
【註】鷓鴣自呼也。
互詳鷓字註。
【卯集中】【手字部】俗攕字。
別見十七畫。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韻會】【正韻】□直紹切,音趙。
刺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粵無鎛註】詩雲:其鎛斯。
〇按今詩作趙,或作□。
又【集韻】徒了切,音窕。
義同。
又田聊切,音迢。
同挑。
撓挑,宛轉也。
又攪也。
鴲 【亥集中】【鳥字部】 鴲 【唐韻】旨□切【集韻】蒸□切,□音脂。
【說文】鴲,瞑鴲也。
【廣韻】鴲,小靑雀也。
又【玉篇】至幾切,音旨。
鳥鷇未生毛也。
又【廣韻】指利切【集韻】脂利切,□音至。
雀聲也。
瞑鴲原刻作〈冥鳥〉鴲。
鴳 【亥集中】【鳥字部】 鴳 【廣韻】於切【集韻】【正韻】於諫切,□音晏。
【說文】雇也。
【玉篇】鶬鴳也。
【爾雅釋鳥】鳸,鴳。
【註】今鴳雀。
又【呂覽】有菟生雉,雉亦生鴳。
【高誘曰】鴳,一名冠雀。
於五行之中。
爲羽蟲之孽。
【埤雅】鴳不木處安矣,故謂之鴳。
【晉語】晉平公射鴳,不死。
【韋昭註】鴳鳸,小鳥也。
又【莊子逍遙遊】斥鷃笑之。
一作鴳。
又獸名。
【山海經】邊春山有獸,狀如禺,曰幽鴳。
又【集韻】於寒切,音安。
鳥聲。
【午集上】【玉字部】【集韻】琲,書作。
鵖 【亥集中】【鳥字部】 鵖 【唐韻】彼及切【集韻】北及切,□音。
【說文】鴔鵖也。
一名戴勝。
又【廣韻】居輒切【集韻】戟葉切,□音□。
又【玉篇】北涉切【集韻】眨耴切。
義□同。
鱎 【亥集中】【魚字部】 鱎 【廣韻】居夭切【集韻】舉夭切,□音矯。
白魚別名。
【說苑】宓子賤爲單父宰,陽晝謂之曰:投綸錯餌,迎而吸之者,陽鱎也,肉薄而不美。
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魴也,肉厚而味美。
子賤曰:善。
未至,單父冠蓋交接於道。
子賤曰:車驅之,此陽晝所謂陽鱎者也。
又【集韻】居妖切,音驕。
義同。
鱐 【亥集中】【魚字部】 鱐 【廣韻】息逐切【集韻】息六切,□音肅。
魚臘。
【周禮天官庖人】夏行腒鱐。
【疏】鱐謂乾魚。
【禮內則】夏宜腒鱐。
【釋文】鱐,本又作鱐。
又【集韻】思留切,音脩。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廣韻】丘犯切【集韻】【篇海】口犯切,□顩上聲。
以手物也。
一曰取也。
又【篇海】渠虯切,音仇。
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來可切【集韻】【韻會】朗可切,□音砢。
【類篇】□,慚也。
鶝 【亥集中】【鳥字部】 鶝 【廣韻】【集韻】□方六切,音福。
【廣韻】□鶝,戴勝別名。
又【廣韻】符逼切,音愎。
鶝□鳥。
又【集韻】筆力切,音逼。
鳥名。
似雉。
鷄 【亥集中】【鳥字部】 鷄 【廣韻】古奚切【集韻】堅奚切,□音稽。
【說文】知時畜也。
【徐鉉曰】鷄者,稽也。
能稽時也。
【易說卦】巽爲鷄。
【詩鄭風】女曰鷄鳴。
【禮曲禮】鷄曰翰音。
【韓詩外傳】鷄有五德:首帶冠文也,足搏距武也,敵在前敢鬭勇也,見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
【爾雅釋畜】鷄大者蜀,蜀子雓。
【郭註】今蜀鷄也。
魯鷄又其大者。
或曰鷄爲積陽,又名燭夜。
春秋運鬥樞曰:玉樞星精散爲鷄。
李時珍曰:鷄類甚多。
朝鮮一種長尾鷄,尾長三四尺。
遼陽一種食鷄,一種角鷄。
南越一種長鳴鷄,晝夜啼叫。
南海一種石鷄,潮至卽鳴。
蜀中一種鶤鷄,楚中一種傖鷄,□高三四尺。
江南一種矮鷄,腳纔二寸許也。
廣志雲:大者曰蜀,小者曰荊,其雛曰□。
又火鷄。
【洞冥記】滿剌伽國有火鷄,食火吐氣,島□以其卵爲飮器。
又竹鷄似鷓鴣,居竹林閒,性好啼,蜀人呼爲鷄頭鵠。
又杉鷄。
陳藏器雲:出澤州有石英處,常食碎石英,腹下毛赤,不能遠翔。
又秧鷄,白頰長觜短尾,背有白斑。
夏至後夜鳴達旦,秋後卽止。
又【拾遺記】漢武帝大初二年,月氏國貢雙頭鷄,四足一翼,鳴則俱鳴。
又【洞冥記】遠飛鷄,曉飛四海外,夕還依人。
又天鷄,星名。
【北齊書】武成卽位,大赦,殿門外建金鷄,不詳其義。
問於司馬膺之,對曰:海中日占雲:天鷄星動,當有赦,帝王以爲□。
又【前漢天文志】野鷄一星,在軍市中。
又山名。
【史記五帝紀】黃帝西至於空桐,登鷄頭。
【註】索隱曰:鷄頭,山名。
又【山海經】鷄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黑水出焉。
又寶鷄,縣名。
又鷄人,官名。
【周禮春官】鷄人掌鷄牲,辨其物,又夜嘑旦,以嘂百官。
又神名。
【史記漢宣帝神爵元年】遣諫大夫王褒,求金馬碧鷄之神於益州,褒作聖主得賢臣頌以諷。
又鷄鳴,歌名。
【前漢高帝紀】羽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
【應劭曰】鷄鳴歌也。
又蟲名。
【爾雅釋蟲】螒天鷄。
【郭註】水蟲,黑身赤頭,一名莎鷄,又曰樗鷄。
【詩豳風】六月莎鷄振羽。
【朱傳】蟋蟀也。
又醯鷄。
【莊子註】蠛蠓也。
又樹鷄,菌也。
【王建詩】雁門天花不復憶,況乃桑鵝與樹鷄。
又鷄毒。
【高誘曰】烏頭也。
又鷄頭,芡也。
又鷄蘇伏,鷄子,□草名。
又辟鷄。
【禮內則】麕爲辟鷄。
【註】葅類,聶而切之也。
又【風俗通】鷄本朱氏翁所化,故呼朱朱。
祝鷄翁善養鷄,故呼祝祝。
鷆 【亥集中】【鳥字部】 鷆 【廣韻】徒年切【集韻】亭年切,□音田。
【爾雅釋鳥】鷆,蟁母。
【郭註】似烏□而大,黃白雜文,鳴如鴿聲,今江東呼爲蚊母。
又名吐蚊鳥。
【嶺南異物志】吐蚊鳥大如靑鷁,大觜,食魚。
又【集韻】之人切,音眞。
又多年切,音顚。
義□同。
鷊 【亥集中】【鳥字部】 鷊 【廣韻】五歷切【集韻】【韻會】倪歷切,□音逆。
【玉篇】與鶂□鷁□同。
【埤雅】鷊,綬鳥也。
綏鳥大如鸜鵒,頭似雉,有時吐物長數寸,食必蓄嗉,臆前大如鬥。
【古今注】吐綬一名功曹,今俗謂之錦囊。
一名辟株,行必遠草木,慮觸其嗉也。
【韻會】亦曰眞珠雞,體有眞珠點文。
李時珍曰:吐綬雞項有嗉囊,內藏肉綬,常時不見,春夏淸明則向日擺之,頂上先出兩翠角二寸許,乃徐舒項下綬,長闊近尺,采色煥爛,踰時悉斂,或剖視之,一無所睹。
又草名。
【詩□風】中唐有甓,邛有旨鷊。
【爾雅釋草】作虉綬。
【郭註】小草有雜色,似綬。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以周切【集韻】夷周切,□音由。
【博雅】,病也。
又【集韻】久屋朽木臭。
【周禮天官內饗】牛夜鳴則。
【註】,朽木臭也。
又【集韻】餘救切,音貁。
義同。
鷖 【亥集中】【鳥字部】 鷖 【唐韻】烏雞切【集韻】【韻會】煙奚切,□音翳。
水鳥。
鷗也。
一名水鴞。
【說文】鳧屬。
【埤雅】鳧好沒,鷖好浮。
【正字通】鷖,蒼黑色,羣飛鳴,隨潮往來,曰信鳧,知風起,輒飛至岸,渡海者以爲□。
【詩大雅】鳧鷖在涇。
又通作翳。
【司馬相如上林賦】拂翳鳥。
【註】同鷖。
又【山海經】九疑之山有五采之鳥,名曰鷖。
【又】蛇山有鳥,五色,飛蔽日,名鷖鳥。
又鳥似鳳。
【屈原離騷】駟玉虬以乗鷖兮。
【王逸註】鷖,鳳皇別名。
身有五彩文,如鳳皇。
又【集韻】一計切,音醫。
靑黑色也。
【周禮春官巾車】彫面鷖總。
【註】鷖總者,靑黑色,以繒爲之。
【疏】取鳥之鷖色靑黑爲義。
【卯集上】【心字部】【說文》長箋】與□同。
又【集韻】烏侯切,音謳。
愁也。
□ 【子集上】【丿字部】 □ 【集韻】矢,古作□。
註詳部首。
鳶 【亥集中】【鳥字部】 鳶 【唐韻】與專切【韻會】餘專切【正韻】于權切,□音緣。
【說文】鷙鳥也。
【玉篇】鴟類也。
【詩大雅】鳶飛戾天。
【爾雅釋鳥】鳶鳥醜,其飛也翔。
【疏】鳶,鴟也。
鴟鳥之類,其飛也布翅翺翔。
又【禮曲禮】前有塵埃,則載鳴鳶。
【疏】鳶,鴟也。
鳶鳴則將風,畫鴟於旌首而載之,衆見鹹知以爲備也。
又風鳶。
【唐書田悅傳】臨洺將張伾,以紙爲風鳶,高百餘丈,爲書達馬燧營。
【續博物志】今之紙鳶,引絲而上,令小兒張口望視,以洩內熱。
又木鳶。
【韓非子外儲説】墨子爲木鳶,三年而成。
又人名。
【史記穰侯傳】走魏將暴鳶。
又【韻會】或作。
【前漢梅福傳】鵲遭害,則仁鳥增逝。
【說文】本作□,從鳥屰聲。
【徐註】屰非聲,一本從□,疑從雚省。
今俗別作鳶,非。
考證:〔【韓非子右經】墨子爲木鳶,三年成飛。
〕謹照原文右經改外儲説。
三年成飛改三年而成。
鴀 【亥集中】【鳥字部】 鴀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方鳩切,□音紑。
【玉篇】鴀,鳩也。
【爾雅釋鳥】隹其鳺鴀。
【郭註】今鳩。
【廣雅】鴀,戴勝也。
一作不。
【詩小雅】翩翩者鵻。
【毛傳】鵻,夫不也。
詳鳺字註。
又【廣韻】方久切【集韻】俯九切,□音缶。
義同。
鴐 【亥集中】【鳥字部】 鴐 【廣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嘉。
鴈屬。
【廣韻】鴐,鵝鳥。
【司馬相如上林賦】□鵝鸀鳿。
又或作駕。
【司馬相如子虛賦】連駕鵝。
【郭璞註】野鵝也。
駕音加。
又【玉篇】與□同。
詳□字註。
鴛 【亥集中】【鳥字部】 鴛 【唐韻】【集韻】【韻會】□於袁切,音眢。
【說文】鴛鴦也。
【玉篇】匹鳥。
雄曰鴛,雌曰鴦。
【崔豹古今註】鳧類,雌雄未嘗相離,人得其一,則一必思而死,故謂匹鳥。
【埤雅】鵲好外反,鴛好內思。
【詩小雅】鴛鴦在梁,戢其左翼。
【正字通】鴛鴦紅頭,翅尾黑,頭有白長毛,質杏黃色具文采。
又【廣韻】烏渾切【集韻】烏昆切,□音溫。
義同。
鵔 【亥集中】【鳥字部】 鵔 【唐韻】私閏切【韻會】【正韻】須閏切,□音峻。
【說文】鵕驚也。
【玉篇】鳥狀如鴟,赤足,直喙,黃文。
【正字通】鳥似鳳有光彩。
李彤曰:鵔,神烏,飛光竟天。
【南越志】增城縣多鵔。
【正字通】鵔似山雞而小,卽錦雞也。
一作鵔。
又冠名。
【前漢佞倖傳】孝惠時郞侍中皆冠鵔鸃。
嚴武詩:何須不著鵔鸃冠。
鹈 【亥集中】【鳥字部】 鵜 【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正韻】杜兮切,□音啼。
鴮鸅也。
【爾雅釋鳥】鵜,鴮鸅。
【註】今之鵜鶘也。
好羣飛,沉水食魚,故名鴮鸅。
俗呼淘河。
【正字通】陸璣曰:形如鴞而大,喙長尺餘,口中正赤,頷下大如數升囊,小澤中有魚,共抒水滿而棄之,水竭魚出,乃食之。
又鼂以道曰:鵜之屬,有曰漫畫者,以觜畫水,求魚,無一息之停。
有曰信天緣者,終日凝立,不易其處,俟魚過取之。
【詩曹風】維鵜在梁。
【毛傳】洿澤也。
【三國志】魏文帝鵜鶘集靈芝池詔雲:此詩人所謂汙澤也。
又【集韻】【正韻】□天黎切,音梯。
義同。
【午集上】【瓦字部】【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音同。
【博雅】□,甃也。
又【廣韻】之用切【集韻】朱用切【韻會】【正韻】之仲切,□音種。
□屬。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芳未切,音費。
擊仆也。
又方問切,音奮。
義同。
【晉書張協七命】封狶,馮豕。
又父沸切,音狒。
楚人謂搏執曰。
或作拂。
鷅 【亥集中】【鳥字部】 鷅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質切,音栗。
鶹鷅,梟也。
【爾雅釋鳥】鳥少美長醜爲鶹鷅。
鳳 【亥集中】【鳥字部】 鳳 〔古文〕□□□鴌【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馮貢切,音奉。
【說文】神鳥也。
【爾雅釋鳥】鶠鳳,其雌凰。
【郭註】瑞應鳥,高六尺許。
【山海經】丹穴山,鳥狀如鶴,五采而文,名曰鳳。
【孔演圖】鳳爲火精,生丹穴,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飮,身備五色,鳴中五音,有道則見,飛則羣鳥從之。
【廣雅】鳳凰,雞頭燕頷,蛇頸鴻身,魚尾骿翼。
五色: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義,腹文信,膺文仁。
雄鳴曰卽卽,雌鳴曰足足,昬鳴曰固常,晨鳴曰發明,晝鳴曰保長,舉鳴曰上翔,集鳴曰歸昌。
【書益稷】鳳凰來儀。
【禮禮運】鳳以爲畜,故鳥不獝。
【大戴禮】羽蟲三百六十,鳳凰爲之長。
又幺鳳,小鳥名。
出蜀中。
【蘇軾梅花詞】倒掛綠毛幺鳳。
又鳥鳳。
【範成大虞衡志】鳥鳳出桂海,其形略似鳳,音聲淸越如笙蕭,能度小曲合宮商,又能爲百鳥音。
又郡名。
【唐書地理志】扶風郡至德年更曰鳳翔。
又神名。
【山海經】北極天樻有神,名曰九鳳。
又官名。
【左傳昭十七年】鳳鳥氏,歷正也。
又姓。
【神仙傳】鳳綱。
鴋 【亥集中】【鳥字部】 鴋 【篇海類編】敷房切,音方。
鷝鴋,鳥名。
人面鳥聲。
又與□同。
鴓 【亥集中】【鳥字部】 鴓 【玉篇】美畢切【集韻】莫筆切,□音密。
【玉篇】鳥如鵲。
【集韻】繼英也。
又【廣韻】【集韻】□莫結切,音蔑。
義同。
又【正韻】薄宓切,音弼。
鴓,鳥名。
鴔 【亥集中】【鳥字部】 鴔 【集韻】匐急切。
同□。
【玉篇】鴔鵖也。
【集韻】鵖鴔,鳥名。
戴勝也。
【爾雅釋鳥】鵖鴔,戴鵀。
【郭註】鵀卽頭上勝,亦呼爲戴勝。
鵖鴔,猶□鶝,語聲轉耳。
【疏】戴勝,齊魯之閒謂之鵖鴔。
○按《丹鉛錄》雲:唐盧延遜詩:樹上諮諏批鵊鳥。
王安石詩:藉草聽批頰。
批頰,不詳何狀,或卽鵯頰也。
李時珍以批頰爲升菴之駕犂,一名烏臼,五更鳴架架格格者也。
滇人以爲榨油郞。
又曰鳳皇皁隷,汴人呼爲夏舌,如燕,黑色,長尾有岐,頭上戴勝,卽《爾雅》之鵖鴔戴鵀也。
鵖鴔者,匹及切,匹及之音轉爲批頰耳。
又【集韻】訖立切,音急。
又房六切,音伏。
義□同。
鴚 【亥集中】【鳥字部】 鴚 【唐韻】古俄切【集韻】居河切【韻會】【正韻】居何切,□音歌。
【說文】鴚,也。
【爾雅釋鳥】舒鴈。
【註】禮記曰:出如舒鴈。
今江東呼鴚。
又【玉篇】居牙切,音加。
與駕同。
亦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伯各切,音襮。
【類篇】襮或從糸作□。
黼領謂之襮。
一曰表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廣韻】許延切【集韻】虛延切,□音嫣。
□翧,飛也。
【玉篇】飛貌。
又【廣韻】直連切,音繵。
義同。
【集韻】或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須銳切,音歲。
繐,或作□。
【玉篇】練布也。
【午集上】【瓜字部】【廣韻】部田切【集韻】蒲眠切,□音蹁。
【廣韻】黃瓜名。
【博雅】白,瓜屬。
鴵 【亥集中】【鳥字部】 鴵 【五音類聚】古幺切,音交。
不孝鳥也。
○按與梟同。
鵎 【亥集中】【鳥字部】 鵎 【廣韻】他果切【集韻】吐火切,□音妥。
鳥名。
鵠 【亥集中】【鳥字部】 鵠 【唐韻】【集韻】【韻會】□胡沃切,音翯。
【說文】鴻鵠也。
【顏師古曰】鵠,水鳥,其聲鵠鵠。
【本草】鵠大於鴈,羽毛白澤,其翔極高,而善步。
一名天鵝。
【史記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又黃鵠。
【玉篇】黃鵠仙人所乗。
【前漢賈誼傳】黃鵠之一舉知山川之紆曲,再舉知天地之圓方。
又鵠立。
【後漢袁紹傳】瞻望鵠立。
【註】企佇之狀,如鵠立也。
又鵠蒼,犬名。
見【博物志】。
又【爾雅釋器】象謂之鵠。
【郭註】鵠,治樸之名,謂治其樸未成器也。
又【後漢吳良傳】大儀鵠髮。
【註】鵠髮卽鶴髮。
又【集韻】【正韻】□姑沃切,音牿。
【周禮天官司裘】王大射,則共虎侯豹侯,設其鵠。
【鄭司農雲】鵠,鵠毛也。
四尺曰鵠,謂之鵠者,取名於鳱鵠。
鵠小鳥難中,是以中之謂雋。
一說鵠,鳥之大者,有力飛遠,故正鵠取此。
【禮射儀】循聲而發,不失正鵠。
【註】畫布曰正,棲皮曰鵠。
鵠之言梏也。
梏直,言人正直乃能中也。
又姓。
見【萬姓統譜】。
又【正字通】音告。
地名。
鵠澤。
【詩唐風】從子于鵠。
【毛傳】鵠,曲沃邑也。
【前漢地理志】鵠澤。
【註】孟康讀告。
又【呂覽】鵠乎其羞周智慮也。
【註】鵠讀如浩,大也。
○按《正字通》雲:《轉註古音》《讀書通》俱雲鵠通作鶴。
《淮南子覽冥訓》:鴻鵠,鶬鶴,莫不驚憚伏竄。
《班固西都賦》:□鶴白鷺,黃鵠鵁鸛。
《左思吳都賦》:鳥則鸘鵠、鶄鶴。
皆分鵠、鶴爲二,至於《別鶴操》雄鵠、雌鵠,《劉孝標辨命論》龜鵠千歲,《費昶擣衣》詩開韞舒龜鵠,古本皆作鶴,俗譌爲鵠,豈可據此謂鵠卽鶴也。
鶴不過葉音同鵠耳,《嵆康琴賦》鶴與曲葉讀如鵠,豈可言鵠卽是鶴,故鶴不宜與鵠通。
鱗 【亥集中】【魚字部】 鱗 【廣韻】力珍切【集韻】【韻會】【正韻】離珍切,□音鄰。
【說文】魚甲也。
【玉篇】魚龍之鱗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其動物宜鱗物。
【註】鱗,龍之屬。
【禮月令】其蟲(鱗。
【註】)龍蛇之屬。
【淮南子地形訓】凡鱗者,生於庶魚。
又【正字通】雙鱗魚,產湖廣石門縣東陽山水中,鱗有兩重,與諸魚別,味肥(美。
)又姓。
【左傳文十六年】鱗鱹爲司徒。
【類篇】或作。
此條有四字脫落,包括一個空格。
今補於()中。
鱴 【亥集中】【魚字部】 鱴 【廣韻】【集韻】□莫結切,音蔑。
【爾雅釋魚】鮤,鱴刀。
【註】今之鮆魚也。
【疏】鮤名鱴刀。
【周禮天官□人註】貍物亦謂鱴刀,含漿之屬。
【玉篇】同。
鱶 【亥集中】【魚字部】 鱶 【集韻】與鯗同。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當侯切,音兜。
批也。
又【字彙】,也。
麬 【亥集下】【麥字部】 麬 【正字通】俗麩字。
鳽 【亥集中】【鳥字部】 鳽 【五音類聚】音硏。
【正字通】俗鳽字。
鳽字從幵。
【廣韻】五革切【集韻】逆革切,□音虉。
【爾雅釋鳥】鳽,鵁鶄。
【郭註】似鳧。
又【唐韻】古賢切【集韻】經天切,□音堅。
【說文】鵁鶄也。
又【廣韻】五堅切【集韻】倪堅切,□音姸。
又【集韻】丘耕切,音鏗。
又輕煙切,音牽。
義□同。
又與雃同。
【說文】石鳥。
一名雝渠。
一名精列。
又【集韻】鸇,古作鳽。
註詳十三畫。
鳽字從幵。
鴄 【亥集中】【鳥字部】 鴄 【集韻】僻吉切,音匹。
【玉篇】騖也。
鴨也。
一作匹。
【禮曲禮】庶人之摯匹。
【註】匹,鶩也。
鴍 【亥集中】【鳥字部】 鴍 【類篇】同鳼。
鴒 【亥集中】【鳥字部】 鴒 【廣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
鶺鴒,鳥名。
【爾雅釋鳥】鴒,雝渠。
【註】一名雝渠也。
【陸璣疏】大如鷃雀,頸下黑如連錢,杜陽人謂之連錢。
一名錢母,一名雝渠。
一作脊令。
【詩小雅】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疏】令,亦作鴒。
【午集上】【瓦字部】【唐韻】五口切。
【集韻】語口切,□音偶。
【玉篇】盎也。
【揚子方言】缶謂之瓿。
【釋文】卽盆也。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集韻】□苦骨切,音窟。
【博雅】擊也。
【揚子方言】南楚相推搏曰。
又【集韻】呼骨切,音忽。
義同。
一曰去塵也。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引,古作。
註詳弓部一畫。
鴩 【備考】【亥集】【鳥字部】 鴩 【篇海類編】與同。
鴱 【亥集中】【鳥字部】 鴱 【廣韻】五蓋切【集韻】牛蓋切,□音艾。
【玉篇】巧婦也。
【爾雅釋鳥】桃蟲鷦,其雌鴱。
【郭註】鷦□,桃雀也。
俗呼爲巧婦。
又【集韻】魚刈切,音乂。
與□同。
鷦□或鷦□。
【午集上】【玉字部】【集韻】狼狄切,音歷。
玉名。
【午集上】【瓦字部】【廣韻】【集韻】□所景切,音省。
【博雅】甁也。
【廣韻】□,有耳甁。
鵘 【亥集中】【鳥字部】 鵘 【集韻】具運切,音郡。
雞無尾。
又巨隕切,音窘。
義同。
鵞 【亥集中】【鳥字部】 鵞 同。
鱆 【亥集中】【魚字部】 鱆 【字彙補】音章。
【閩書】鱆魚。
一名望潮魚。
鱯 【亥集中】【魚字部】 鱯 【唐韻】【集韻】□胡故切,音護。
【說文】魚名。
【爾雅釋魚】魾大鱯。
【註】鱯,似鮎而大,白色。
【山海經】洧水東流,注于河,其中有鱯黽。
【本草圖經】鮧口腹俱大者名鱯。
【類篇】或作魱。
又【廣韻】【集韻】【韻會】□胡化切,音華。
又【集韻】胡陌切,音獲。
義□同。
鲠 【亥集中】【魚字部】 鯁 【唐韻】【集韻】【韻會】□古杏切,梗去聲。
【說文】本作□,魚骨。
【廣韻】刺在喉。
【儀禮公食大夫禮註】乾魚近腴,多骨鯁。
【前漢賈山傳】祝鯁在後。
又【廣韻】骨鯁蹇諤之臣。
【後漢來歙傳】太中大夫段襄骨鯁,可任。
【註】骨鯁,喩正直也。
又【淮南子地形訓】蛟龍生鯤鯁。
又與梗同。
【後漢殷熲傳】至今爲鯁。
【註】與梗同。
又【集韻】居孟切,音賡。
義同。
鲥 【亥集中】【魚字部】 鰣 【廣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時。
魚名。
似魴肥美,江東四月有之。
或作□。
【爾雅釋魚】一名當魱。
【韻會】通作時。
鷗 【亥集中】【鳥字部】 鷗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侯切,音謳。
【說文】鷗,水鴞也。
一名鷖。
【李時珍曰】鷗者,浮水上,輕漾如漚也。
又本作漚。
【列子黃帝篇】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遊,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註】漚同鷗。
又【集韻】□于切,音區。
水鳥也。
又於求切,音優。
義同。
鷚 【亥集中】【鳥字部】 鷚 【廣韻】【集韻】【正韻】□力救切,音溜。
【爾雅釋鳥】鷚,天鸙。
【郭註】大如鷃雀,色似鶉,江東名之曰天鷚,音綢繆。
【疏】音綢繆者,詩豳風雲:綢繆牖戸。
取其音同,故讀從之。
【正字通】鷚,俗呼告天鳥,其鳴如龠,形醜善鳴,聲高多韻。
【張協七命】丹穴之鷚。
【左思吳都賦】巖穴無豜縱,翳薈無□鷚。
又【正韻】雉子也。
又【集韻】力求切,音留。
又【廣韻】莫浮切【集韻】迷浮切,□音謀。
又【廣韻】武彪切【集韻】亡幽切,□音繆。
又【廣韻】【集韻】□渠幽切,音虯。
義□同。
又【集韻】羌幽切,音近丘。
天鷚,鳥名。
江東語。
又【集韻】【類篇】□憐蕭切,音聊。
義同。
鴂 【亥集中】【鳥字部】 鴂 【唐韻】【集韻】□古穴切,音玦。
【說文】寧鴂也。
【爾雅釋鳥】鴟鴞,鸋鴂。
【郭註】鴟類。
【疏】鸋鴂,或曰巧婦,或曰女匠。
關東謂之過蠃,關西謂之桑飛。
或謂之襪雀。
或曰巧女。
今從郭註。
【廣雅】鸋鴂,工雀也。
【廣韻】鶗鴂,春分鳴則衆芳生,秋分鳴則衆芳歇。
又鵜鴂。
一名買□。
見【屈原離騷王逸註】。
又【集韻】涓惠切,音桂。
鷤鴂,鳥名。
本作。
【集韻】或作□□。
【正韻】或作鴃。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扶翻切,音煩。
百合蒜也。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子末切,音拶。
慒,心慢怠也。
鴇 【亥集中】【鳥字部】 鴇 【廣韻】博抱切【集韻】補抱切【正韻】博皓切,□音寶。
【說文】鳥也。
【郭璞曰】鴇,似鴈無後趾,毛有豹文。
一名獨豹。
【詩唐風】肅肅鴇羽。
【毛傳】鴇性不樹止。
正義曰:鴇鳥連蹄,樹止則爲苦,故以喩君子從征役爲危苦也。
【埤雅】鴇性羣居如鴈,自然有行列,故從□。
□相次也。
【正字通】陸佃曰:亦名鴻豹。
易林曰:文山鴻豹。
又段成式曰:鴇遇鷙鳥,能激糞射之,糞著毛悉脫。
【廣韻】亦作□□。
又馬名。
與駂同。
烏驄也。
【詩鄭風】叔于田,乗乗鴇。
【傳】驪馬雜毛曰鴇。
古字通用。
鴌 【亥集中】【鳥字部】 鴌 【五音集韻】古文鳳字。
註詳三畫。
鴙 【亥集中】【鳥字部】 鴙 【廣韻】【集韻】□直幾切,音滍。
同雉。
【廣雅】野雞雉也。
又【字彙】鴙,古謂之鶻。
【前漢五行志】魯哀公時,有隼集於陳庭。
【師古註】隼,鷙鳥,卽今之鴙也。
鴙,胡骨反。
鴤 【亥集中】【鳥字部】 鴤 【廣韻】職戎切【集韻】之戎切,□音螽。
【廣韻】鳥名。
【正字通】水鳥似鳧而小。
或讀若終。
義同。
鴥 【亥集中】【鳥字部】 鴥 【唐韻】以出切【集韻】允律切【正韻】以律切,□音聿。
【說文】鸇飛貌。
【廣韻】鳥飛快也。
【廣雅】鴥飛也。
【詩秦風】鴥彼晨風。
又【小雅】鴥彼飛隼。
又【集韻】于六切,音□。
疾飛貌。
又王勿切,音曰。
義同。
又胡決切,音穴。
鳥名。
考證:〔【廣雅】矯飛也。
〕謹按鴥矯二字俱訓爲飛,不訓鴥爲矯飛,今照原文矯改鴥。
鴺 【亥集中】【鳥字部】 鴺 【唐韻】【正韻】杜兮切【集韻】田黎切,□音啼。
【說文】鴺胡,洿澤也。
重文作鵜。
又【玉篇】鴺,山雞也。
【左思蜀都賦】鷩鴺山棲。
與鴺胡別一種。
又【廣韻】以脂切【集韻】延知切,□音夷。
鴺□。
一名飛生。
鵂 【亥集中】【鳥字部】 鵂 【廣韻】許由切【集韻】虛尤切,□音休。
鵂鶹,鳥也。
【廣雅】肥鵂,鴟鵂,怪鴟也。
【周禮天官硩族氏鄭註】夭鳥鵂鵬。
又【莊子秋水篇】鴟鵂夜撮蚤,察見毫末,晝出瞑目,而不見丘山。
又【集韻】巨救切,音賕。
義同。
鵧 【亥集中】【鳥字部】 鵧 【玉篇】步丁切【集韻】旁經切,□音瓶。
烏臼也。
【爾雅釋鳥疏】鷑鳩,一名鵧鷑。
又【廣韻】房脂切【集韻】頻脂切,□音毗。
鵧鷑,鳥名。
鳴自呼。
又【集韻】□盈切,音幷。
又蒲街切,音牌。
又貧悲切,音邳。
又補買切,音擺。
又蒲巴切,音爬。
義□同。
鵧從幷作。
考證:〔【爾雅釋鳥疏】鷑鳩,一名鵧鳩。
〕謹照原文鵧鳩改鵧鷑。
鱉 【亥集中】【魚字部】 鱉 【廣韻】幷列切【集韻】必列切。
□與鼈同。
【幹祿字書】鱉通鼈。
【易說卦】離爲鱉。
【釋文】鱉本又作鼈。
【莊子秋水篇】東海之鱉。
【音義】鱉亦作□。
鳩 【亥集中】【鳥字部】 鳩 【唐韻】居求切【集韻】【正韻】居尤切,□九平聲。
【說文】鶻鵃。
似山雀而小,短尾,靑黑色。
【禽經】拙者莫如鳩,不能爲巢。
【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禮月令】仲春,鷹化爲鳩。
又【王制】鳩化爲鷹,然後設罻羅。
【註】仲秋也。
又官名。
【左傳昭十七年】郯子曰:少皞氏以鳥名官,祝鳩氏,司徒也。
鴡鳩氏,司馬也。
鳲鳩氏,司空也。
爽鳩氏,司□也。
鶻鳩氏,司事也。
五鳩,鳩民者也。
【嚴粲詩緝】左傳五鳩備見詩經。
祝鳩,鵓鳩也,四牡嘉魚之鵻是也。
鴡鳩,關關鴡鳩之鳩是也。
鳲鳩,布穀也,曹風之鳲鳩是也。
鷞鳩,大明之鷹是也。
鶻鳩,鱟鳩,非《班鳩》《小宛》之鳴鳩,《氓》食桑葚之鳩是也。
又蒙鳩,鷦鷯也。
【荀子勸學篇】南方有鳥,名曰蒙鳩。
又【爾雅釋詁】鳩,聚也。
【正字通】鳩能聚陽氣,故取義於聚。
【書堯典】共工方鳩僝功。
【左傳襄二十五年】鳩藪澤。
又安也,集也。
【左傳隱八年】君釋三國之圖,以鳩其民。
又【襄十六年】敢使魯無鳩乎。
又國名。
【山海經】始鳩在海中轅厲南。
又舒鳩,楚屬國。
見【左傳襄二十四年】。
又地名。
鳩茲。
【左傳襄三年】楚子重伐吳,克鳩茲。
【註】吳邑。
又山名。
【山海經】北二百裡曰發鳩之山。
又人名。
汝鳩,湯賢臣。
又小腹下曰鳩口。
【巢氏病源】斜踵至鳩口內。
又【韻會】渠尤切,音裘。
同馗。
土菌,可食。
又葉斤於切,音居。
【道藏歌】重萌鬱以赫,朱風引鳴鳩。
旣忘榮曜契,何不寶僊居。
【說文】鳩,從鳥九聲。
【禽經】九鳥曰鳩。
或曰鳩字從九以此。
【列子天瑞篇】一變而爲七,七變而爲九。
九者,究也。
乃變而爲一,故名鳩,此鳩所以從九也。
【玉篇】或作勼。
鳻 【亥集中】【鳥字部】 鳻 【唐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敷文切,□音芬。
【說文】鳥聚貌。
一曰飛貌。
又鳥名。
【爾雅釋鳥】春鳸鳻鶞。
又通作鶡。
【前漢黃霸傳】京兆尹張敞舍鶡雀,飛集丞相府。
【蘇註】今虎賁所著鶡也。
【師古註】蘇說非也。
此鶡字音芬,本作鳻。
此通用耳。
鳻雀大而色靑,出羌中,非虎賁所著也。
虎賁鶡者色黑,出上黨,以其□不止,故用其尾飾武臣首。
今俗謂鶡雞是也。
音曷,非此鳻雀也。
又【廣韻】符分切,音墳。
義同。
又【廣韻】布還切【集韻】逋還切,□音班。
大鳩也。
【揚子方言】鳩,自關而西,秦漢之閒謂之鵴鳩,其大者謂之鳻鳩。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韻】弇古作□。
註詳廾部六畫。
鴑 【亥集中】【鳥字部】 鴑 【玉篇】音奴。
鳥名。
鴕 【亥集中】【鳥字部】 鴕 【集韻】唐何切,音駝。
鴕鳥似雉。
【晉書張華傳】武庫封閉甚密,其中忽有雉雊。
華曰:此必蛇化爲雉也。
開視雉側,果有蛇蛻焉。
又【前漢西域傳】安息國有大馬爵。
【師古註】《廣志》雲:大爵,頸及膺身,蹄似橐駝,色蒼,舉頭高八九尺,張翅丈餘,食大麥。
○按大馬爵似橐駝。
本作駝,後人以鳥之名,攺馬從鳥。
《張華傳》所雲蛇化雉者,本作蛇,因其化雉,亦攺蟲從鳥耳。
鴶 【亥集中】【鳥字部】 鴶 【廣韻】古黠切【集韻】訖黠切,□音戛。
【玉篇】鴶鵴,布穀鳥也。
【爾雅釋鳥】鳲鳩,鴶鵴。
【疏】布穀類也。
一名擊穀。
一名桑鳩。
又【集韻】激質切,音吉。
義同。
鴿 【亥集中】【鳥字部】 鴿 【唐韻】【正韻】古沓切【集韻】葛合切,□音閤。
【說文】鳩屬。
【周禮天官庖人】掌供六禽。
【註】鴈鶉鷃雉鳩鴿。
陸佃曰:鴿性喜合。
凡鳥雄乗雌,惟鴿雌乗雄,逐月有子。
又名鵓鴿。
又【韻會】唐明皇呼鴿爲飛奴。
【正字通】唐鄭復禮言,波斯舶上多養鴿,鴿能飛行數千裡,放一隻至家以爲平安信。
又野鴿,其矢皆左盤。
【本草】野鴿矢謂左盤龍。
又蒲鴿,瓜名。
【杜甫詩】傾筐蒲鴿靑。
鵅 【備考】【亥集】【鳥字部】 鵅 【五音篇海】同鴼。
鵊 【亥集中】【鳥字部】 鵊 【廣韻】古洽切【集韻】【韻會】訖洽切,□音夾。
【廣韻】杜鵑也。
又鵯鵊。
【正字通】歐陽修鵯鵊詩:龍樓鳳閣鬰崢嶸,深宮不聞更漏聲。
紅紗蠟燭愁夜短,綠窻鵯鵊催天明。
【註】鵯鵊,催明鳥,京師謂之夏雞。
又姓。
鵊治,黃帝臣。
【前漢藝文志】隂陽家有鵊治子一篇。
又【集韻】檄頰切,音協。
鳥名。
鵒 【亥集中】【鳥字部】 鵒 【唐韻】餘蜀切【集韻】兪玉切,□音欲。
【說文】鴝鵒也。
古者鴝鵒不踰泲。
互詳鴝字註。
鱬 【亥集中】【魚字部】 鱬 【廣韻】人朱切【集韻】汝朱切,□音儒。
魚名。
魚身人面。
【山海經】卽翼之澤,其中多赤鱬。
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
鱮 【亥集中】【魚字部】 鱮 【唐韻】徐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象呂切,□音敘。
【說文】魚名。
【詩齊風】其魚魴鱮。
【傳】魴鱮,大魚也。
【箋】鱮似魴而弱鱗。
【陸璣草木蟲魚疏】鱮似魴,厚而頭大,魚之不美者。
其頭尤大而肥者,徐州人謂之鰱,或謂之鱅。
幽州人謂之鴞□,或謂之胡鱅。
【集韻】或作魣。
又【集韻】羊諸切,音餘。
鱑鱮,魚名。
【巳集下】【犬字部】【玉篇】阻懺切【集韻】莊陷切,□音蘸。
【集韻】獸名。
鲦 【亥集中】【魚字部】 鰷 【廣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音迢。
白鰷,魚名。
【正字通】形狹而長若條然。
【詩周頌】鰷鱨鰋鯉。
【傳】白鰷也。
【集韻】或作鯈。
又【集韻】先了切,音小。
義同。
鳲 【亥集中】【鳥字部】 鳲 【廣韻】式之切【集韻】【韻會】廾脂切【正韻】申之切,□音屍。
【爾雅釋鳥】鳲鳩,鴶鵴。
【註】布穀也。
江東呼穫穀。
【疏】一名擊穀。
一名桑鳩。
方言雲戴勝,非也。
【詩曹風】鳲鳩在桑,其子七兮。
又或作屍。
【前漢鮑宣傳】視之當如一,合《屍鳩》之詩。
【註】言君子布德施惠,亦當然也。
又別作。
【揚子方言】鳩,梁宋閒謂之鷦。
又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集韻】□亡遇切,音務。
繅淹餘也。
繅字原從臼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縐字之譌。
○按《廣韻》縐亦音初敎切,惡絹也。
《海篇》音義與《廣韻》同。
鳵 【亥集中】【鳥字部】 鳵 【玉篇】布老切,與鴇同。
性不止樹。
【班固西都賦】鶬鴰鳵鶂。
李註鳵似鴈無後趾。
【埤雅】鳵無舌,兔無□。
【管子輕重甲篇】非十鈞之弩,不能中鵾雞鷺鳵。
又葉彼五切【徐幹齊都賦】鴐鵞鶬鴿,鴻鴈鷺鳵。
連軒翬霍,覆水掩渚。
考證:〔【班固西都賦】鶬鴰鳵鶂。
【註】鳵似鷹而大,無趾。
〕謹照原文改李註鳵似鴈無後趾。
【午集中】【皮字部】【集韻】恥格切,音坼。
皴也。
又力摘切,音□。
姓也。
出東平郡。
○按《字彙》譌從斤,入四畫內。
今改正。
【未集中】【糸字部】【集韻】姑南切,音弇。
【類篇】絲貌。
又【篇海】卽移切,音咨。
績其所緝也。
麊 【亥集下】【鹿字部】 麊 【廣韻】武移切【集韻】民□切,□音彌。
【廣韻】縣名。
【前漢地理志】交趾郡,麊泠縣,都尉治。
【註】音麋零。
又【集韻】忙皮切,音糜。
又忙經切,音冥。
義□同。
鷂 【亥集中】【鳥字部】 鷂 【廣韻】弋照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笑切,□音燿。
【說文】鷙鳥也。
卽所謂鷣負雀也。
【列子天瑞篇】鷂爲鸇,鸇爲布穀,久復爲鷂,此物變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餘招切,音遙。
【玉篇】五色雉。
【廣韻】大雉名。
【爾雅釋鳥】鷂雉註:靑質五采。
考證:〔【說文】鷙鳥也。
【爾雅釋鳥鷂雉註】靑質五采,卽所謂鷣負萑也。
〕謹照爾雅文鷂雉鷂音遙,在餘昭切内,不在弋照切内,且鷂雉非鷙鳥,不當在鷙鳥也下。
今按文義將爾雅鳥鷂雉註靑質五采十一字,移在下文廣韻大雉名之下,並照爾雅萑改雀。
鳾 【亥集中】【鳥字部】 鳾 【集韻】霜夷切,音師。
鳥名。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杜回切【集韻】徒回切,□音頹。
【倉頡篇】隂病。
又【集韻】徒對切,音隊。
下潰。
【集韻】或作□。
鶴 【亥集中】【鳥字部】 鶴 【唐韻】下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曷各切,□音涸。
水鳥名。
似鵠,長頸高腳,丹頂白身,頸翅有黑,常以夜半鳴,聲聞八九裡。
【博物志】鶴頰,耳響則聽遠,眼赤則眎遠,其色似雪。
【相鶴經】鶴,陽鳥也,而遊於隂,行必依洲渚,止不集林木。
【埤雅】形定而色白,食於水,故喙長。
軒於前,故後短。
棲於陸,故足高而尾凋。
翔於雲,故毛豐而肉疎。
大喉以吐故,修頸以納新,故壽。
內典曰:鶴影生。
禽經曰:鶴以聲交而孕。
張華雲:雄鳴上風,雌承下風則孕。
【崔豹古今註】鶴千年則變蒼,又二千歲則變黑,所謂□鶴也。
古謂之仙禽,亦名露禽,或又謂之隂羽。
【本草】鶴白色□,故又名八公。
【易中孚】鳴鶴在隂,其子和之。
【詩小雅】鶴鳴于九臯,聲聞于天。
【淮南子說山訓】雞知將旦,鶴知夜半。
【左傳閔二年】衞懿公好鶴,鶴有乗軒者。
又地名。
【史記衞世家註】鶴城在滑州匡城縣正南十五裡。
又【莊子徐無鬼】君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閒。
【郭註】鶴列,陳兵也。
又鶴膝,矛名。
鶴之膝隆起,故吳矛骹大者爲鶴膝。
又【逸雅】鋤,助也。
齊人謂其頭曰鶴,似鶴頭也。
又姓。
鶴壽,見【金史】。
又【正韻】與翯同。
【詩大雅】白鳥翯翯。
【孟子】作鶴鶴。
又葉胡沃切,音礐。
【嵆康琴賦】下逮謠俗,蔡氏五曲。
王昭楚妃,千裡別鶴。
鵭 【亥集中】【鳥字部】 鵭 【廣韻】巨金切【集韻】渠金切,□音琴。
【廣韻】鵭,鶨鳥。
亦作鳹。
【集韻】句喙烏。
鵮 【亥集中】【鳥字部】 鵮 【廣韻】苦鹹切【集韻】丘鹹切,□音嵁。
鳥啄物也。
又【廣韻】竹鹹切【集韻】知鹹切,□音詀。
義同。
【巳集下】【犬字部】【集韻】之戎切,音終。
犬名。
黲 【亥集下】【黑字部】 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感切,音慘。
【說文】淺靑黑也。
【廣韻】暗色。
【廣雅】敗也。
【玉篇】今謂物將敗時,顏色黲黲也。
【文選漢功臣表】茫茫宇宙,上黲下黷。
又【廣韻】倉敢切,驂上聲。
日暗色。
黼 【亥集下】【黹字部】 黼 【唐韻】方榘切【廣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音甫。
【說文】白與黑相次文。
【周禮冬官考工記】白與黑謂之黼。
【爾雅釋器】斧謂之黼。
【疏】黼,蓋半白半黑,似斧刃白而身黑,取能斷意。
一說白西方色,黑北方色,西北黑白之交,乾陽位焉,剛健能斷,故畫黼以黑白爲文。
【禮月令】季夏命婦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
【賈誼治安策】美者黼繡。
【韓愈乞巧文】黼黻帝躬。
考證:〔【禮月令】季夏命婦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
〕謹照原文必以法下增故字。
鼀 【亥集下】【黽字部】 鼀 【唐韻】七宿切【集韻】七六切,□音蹴。
【說文】詹諸也,其鳴詹諸,其皮鼀鼀,其行圥圥。
【廣韻】鼀。
【子集下】【廠字部】【集韻】洗野切,音寫。
仄也。
又四夜切,音卸。
傾也。
【午集下】【示字部】【玉篇】翌制切,音異。
祭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他頂切,音珽。
竹函也。
鼢 【亥集下】【鼠字部】 鼢 【唐韻】【正韻】房吻切【集韻】【韻會】父吻切,□音憤。
【說文】地行鼠,伯勞所化也。
一曰鼴鼠。
【爾雅釋獸】鼢鼠。
【註】地中行者。
【疏】所謂犁鼠者,卽此也。
又【廣韻】【集韻】□符分切,音汾。
【廣韻】田中鼠。
又【集韻】【類篇】□符問切,音□。
義同。
一作蚡。
齁 【亥集下】【鼻字部】 齁 【廣韻】【集韻】□呼侯切,音呴。
【廣韻】齁,鼻息也。
【王延壽王孫賦】鼻□齁以□。
【註】皆鼻息也。
又【集韻】苦故切,音庫。
義同。
齈 【亥集下】【鼻字部】 齈 【集韻】奴冬切,音農。
【玉篇】鼻齈也。
【集韻】鼻病。
又【廣韻】【正韻】□奴凍切,音癑。
【廣韻】多涕鼻疾。
齘 【亥集下】【齒字部】 齘 【唐韻】胡介切【集韻】【韻會】下介切【正韻】下戒切,□音械。
【說文】齒相切也。
【玉篇】齘者,切齒怒也。
【廣雅】馮齘,怒也。
又【正韻】齒齘,齒上下相抵處。
【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凡甲衣之欲其無齘也。
【註】齘,謂如齒齘。
【疏】劄葉參差相似。
麔 【亥集下】【鹿字部】 麔 【唐韻】其九切【集韻】【韻會】巨九切,□音舅。
牡麋也。
【爾雅釋獸】麋,牡麔。
又【爾雅釋獸】麔麚,短脰。
【疏】皆短項也。
又【集韻】居勞切,音高。
又巨夭切,趫上聲。
又被表切,音莩。
義□同。
○按麔字諸書牝牡稱混,當以《爾雅》爲正。
麖 【亥集下】【鹿字部】 麖 【字彙】同麠。
【山海經】屍山獸多麖。
【註】似鹿而小,黑色。
詳後麠字註。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許鑒切,音□。
怒也。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呼麥切【集韻】忽麥切,□音□。
擘也,裂也。
與掝同。
又【集韻】胡麥切,音畫。
義同。
又【唐韻】【集韻】□簪摑切。
裂聲。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敕鳩切。
抽字本文。
【說文】引也。
或從由作抽,或從秀作□。
詳抽字註。
又【集韻】□留切,音儔。
又力竹切,音六。
義□同。
又力救切,音溜。
築牆布土也。
【詩小雅椓之橐橐箋】椓謂土也。
【疏】者,以手平物之名。
○按陸氏音義,仍用上文平入三音。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渠良切,音強。
扶持貌。
【辰集上】【日字部】【集韻】符非切,音肥。
【博雅】離也。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許委切【集韻】虎委切,□音毀。
【說文】傷擊也。
亦作□。
齥 【亥集下】【齒字部】 齥 【集韻】私列切,音薛。
【爾雅釋獸】羊曰齥。
【郭註】今江東呼齝爲齥,反芻出嚼也。
又以制切,音曳。
羊粻也。
亦作齛。
考證:〔【爾雅釋獸】羊曰齥。
【郭註】今江東呼齠爲齥。
〕謹照原文齠改齝。
齫 【亥集下】【齒字部】 齫 【廣韻】【韻會】【正韻】□苦本切,音閫。
齧也。
又【廣韻】齒起貌。
【荀子君道篇】齫然而齒墜矣。
齮 【亥集下】【齒字部】 齮 【廣韻】魚倚切【集韻】語綺切,□音錡。
【說文】齧也。
又【集韻】姓也。
又人名。
桓齮,秦將。
見【秦本紀】。
又【集韻】丘其切,音欺。
亦齧也。
又去倚切,音綺。
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布亥切。
恃也。
又【五音集韻】五亥切,音騃。
義同。
齯 【亥集下】【齒字部】 齯 【唐韻】五雞切【集韻】【韻會】【正韻】硏奚切,□音倪。
【說文】老人齒。
【爾雅釋詁】黃髮,齯齒,壽也。
【註】齒墮更生細者。
古單作兒。
【釋名】齯,大齒落盡,更生細者,如小兒齒也。
又【集韻】如支切,音兒。
義同。
【辰集上】【日字部】【集韻】美殞切,音愍。
諡也。
《史記》齊湣王或作王。
【辰集上】【日字部】【集韻】子肖切,音醮。
人名。
梁有虞。
又疾爵切,音嚼。
人名。
宋有謝。
【正字通】俗皭字。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胡昆切,音魂。
梡木未析也。
又【玉篇】胡本切【集韻】戸袞切,□與梡同。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式荏切,音沈。
木名。
【類篇】或從念作棯。
【辰集中】【木字部】俗欖字。
【辰集下】【欠字部】【唐韻】【集韻】□於糾切,音黝。
【說文】蹴鼻也。
又【集韻】巨九切,音臼。
義同。
又【集韻】於口切,音毆。
與歐、嘔□同。
吐也。
詳歐字註。
又【集韻】於□切,漚去聲。
又【廣韻】平表切【集韻】被表切,□音藨。
又【集韻】巨夭切,音趫。
義□同。
【辰集下】【欠字部】【唐韻】洛官切【集韻】盧丸切,□音鸞。
【說文】欠貌。
一曰心惑不悟貌。
又【集韻】古倦切,音眷。
義同。
【辰集下】【欠字部】【集韻】疾智切,音漬。
【說文】歐也。
又【廣韻】【集韻】□子智切,音委積之積。
義同。
又【廣韻】卽移切【集韻】將支切,□音貲。
【倉頡篇】嚘也。
一曰歐也。
或省作□。
又【集韻】才支切,音疵。
義同。
@□,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集韻】直祐切【韻會】【正韻】直又切,□音胄。
卦兆辭也。
○按《佩觿》□,從從蔔從系。
《漢書》文帝紀註,師古曰:古作籀,今經典皆作繇。
詳繇字註。
【午集下】【禾字部】【集韻】謨交切,音茅。
穮,禾不實也。
又眉敎切,音貌。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玉篇】【集韻】□下巧切,音澩。
讀若效上聲。
擾也,亂也。
【王褒洞簫賦】攪搜捎。
或作攪。
鴈 【亥集中】【鳥字部】 鴈 〔古文〕□【唐韻】五晏切【集韻】【韻會】【正韻】魚切,□音贗。
【說文】鴈,也。
【玉篇】大曰鴻,小曰鴈。
【禽經】一名翁雞。
一名鯊鶉。
一名鷹。
【廣雅】鴚,鶬,鴈也。
【揚子方言】鴈,自關而東謂之鴚,南楚之外謂之鶬鴚。
又【法言】時來時往,朱鳥之謂歟。
【註】鴈也。
又名陽鳥。
【書禹貢】陽鳥攸居。
【傳】隨陽之鳥。
鴈屬。
【禮月令】孟春之月,鴻鴈來。
【夏小正】鴈北鄕。
【正字通】鴈夜宿,鴻內鴈外,更相驚避,飛則銜蘆避矰繳,有遠害之道。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禽作六摯,大夫執鴈。
又【儀禮士昏禮】下達納采用鴈。
【又】昏之夕,親迎奠鴈。
【疏】鴈,順隂陽往來,不再偶也。
又【詩鄭風】兩驂鴈行。
【註】驂少次服馬,如鴈行也。
又鵞名。
【爾雅釋鳥】舒鴈鵞。
【疏】鵞一名舒鴈。
又星名。
天鴈,地鴈,奔星也。
【爾雅藝海泂酌】流星,色靑赤小者名地鴈,長二三丈者名天鴈。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鴈門郡。
又山名。
鴈門山,在高柳北。
【山海經註】山有大池,鴈集其中,曰鴈塞。
又衡山旁有回鴈峰。
又【正字通】流庸謂之鴈戸。
唐編民有鴈戸,謂如鴈去來無恆也。
又木名。
【唐書地理志】雅州盧山郡貢石菖蒲落鴈木。
又草名。
【管子地員篇】其種鴈膳黑實,朱跗黃實。
【註】鴈膳,草名。
又姓,見【姓苑】。
又通贗。
【韓非子說林篇】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鴈往。
齊人曰:鴈也,魯人曰:眞也。
又葉魚旰切,音岸。
【班固西都賦】鶬鴰鴇鶂,鳧鷖鴻鴈。
朝發河海,夕通江漢。
一作鳱。
【說文】鴈,從鳥人,廠聲。
【徐鉉曰】從人從廠,義無所取,當從雁省。
通作雁,別作鳫。
【午集上】【玉字部】【廣韻】鄙密切【集韻】逼密切,□音筆。
【玉篇】靑白玉管。
鴡 【亥集中】【鳥字部】 鴡 【唐韻】七餘切【集韻】千餘切,□音疽。
【說文】王鴡也。
【爾雅釋鳥】鴡鳩,王鴡。
【郭註】鵰類。
今江東呼之爲鶚,好在江渚邊食魚。
一作雎。
【詩周南】關關雎鳩。
又官名。
【左傳昭十七年】鴡鳩氏,司馬也。
鴢 【亥集中】【鳥字部】 鴢 【廣韻】烏皎切【集韻】伊鳥切,□音杳。
【玉篇】鴢,魚□也。
【爾雅釋鳥】鴢頭□。
【郭註】似鳧,江東謂之魚□。
【山海經】靑要山有鳥名鴢,狀似鳧,身靑,朱目,赤尾,食之宜子。
又【廣韻】【集韻】□於絞切,音拗。
又【集韻】於交切,音坳。
又伊謬切,音幼。
義□同。
鹉 【亥集中】【鳥字部】 鵡 【廣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音武。
鸚鵡,能言鳥也。
【禮曲禮】鸚鵡能言,不離飛鳥。
【郭璞雲】靑羽赤喙,舌似小兒,有五色者,白者,赤者。
凡鳥四指,三指向前一向後。
此鳥兩指向後。
【禽經】鸚鵡拊其背而啞。
【正字通】與同。
鵀 【亥集中】【鳥字部】 鵀 【廣韻】【集韻】【韻會】如林切【正韻】如深切,□音壬。
【廣韻】戴勝鳥也。
頭上毛似勝。
【爾雅釋鳥】鵖鴔,戴鵀。
【郭註】鵀卽頭上勝。
今呼爲戴勝。
陸佃曰:首有文如勝。
師古曰:勝,婦人首飾。
漢世謂之華勝。
《方言》雲:自關而西謂之戴鵀,或謂之戴頒,或謂之戴勝。
東齊吳揚之閒謂之鵀。
又【廣韻】【正韻】汝鴆切【集韻】如鴆切,□音妊。
又【廣韻】尼心切,音。
義□同。
鵍 【亥集中】【鳥字部】 鵍 【玉篇】火丸切【集韻】呼官切,□音歡。
同鸛。
鵍鷒鳥也。
又【集韻】古丸切,音官。
鶇鵍,亦鳥名。
鱍 【亥集中】【魚字部】 鱍 【廣韻】【集韻】【正韻】□北末切,音撥。
與鮁同。
魚掉尾也。
【玉篇】尾長貌。
【詩衞風】鱣鮪發發。
【釋文】發,韓詩作鱍。
又【廣韻】【集韻】□普活切,音潑。
義同。
鱝 【亥集中】【魚字部】 鱝 【正字通】房問切,音憤。
魚形如大荷葉,長尾,口在腹下,目在額上,尾長有節,螫人。
【巳集下】【犬字部】【集韻】狼狄切,音歷。
本作□。
或作□□。
詳豸部□字註。
□ 【補遺】【午集】【立字部】 □ 【五音篇海】籀文童字。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韻】則到切,音躁。
【說文】炊□也。
同竈,亦作窖。
詳竈字註。
又【字彙補】子勝父曰跨竈。
或雲□,馬足跡也。
駒行每越老馬之跡,故雲。
鲎 【亥集中】【魚字部】 鱟 【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音□。
魚名。
似蟹,有子可爲醬。
【山海經註】鱟魚形如惠文冠,靑黑色,十二足,長五六尺,似蟹,雌常負雄,漁子取之,必得其雙。
子如麻子,南人爲醬。
【嶺表異錄】雄小雌大,水中雄者浮雌者沉。
【左思吳都賦】乗鱟黿鼉。
又號鱟媚。
【郭璞江賦】蜦鱟媚。
又【廣韻】【集韻】□烏酷切,音沃。
又【集韻】【正韻】□許□切,音詬。
又【集韻】乙角切,音渥。
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集韻】□胡典切,音峴。
□,意難也。
又【集韻】呼典切,音顯。
義同。
又【集韻】忍善切。
本作。
或從心。
【說文】意膬也。
一曰意急而懼。
又【集韻】乃見切,音睍。
意難也。
膬字原從忄從毳。
【卯集上】【心字部】同怍。
【荀子儒效篇】無所疑。
【註】無所疑滯慙也。
【揚子太□經】階天不。
【註】,慙也。
鷿 【亥集中】【鳥字部】 鷿 【唐韻】普擊切【集韻】蒲歷切,□音甓。
【廣韻】鷿鷉,水鳥。
陳藏器曰:似鳧而小,足連尾不能陸行,常在水中。
【廣雅】鷿鷉,鶻鷉也。
一名須鸁,一名水□,一名□,一名油鴨。
又【集韻】博厄切,音蘖。
又必益切,音辟。
又匹歷切。
音霹。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擫本字。
【唐書蕭瑀傳】隋帝素意伐遼。
又銜瑀以謀,其機。
亦作擪。
鹗 【亥集中】【鳥字部】 鶚 【廣韻】五各切【集韻】【韻會】逆各切,□音咢。
【玉篇】雕,鶚也。
師古曰:鷙擊之鳥,鷹鸇之屬。
陸佃曰:鶚性好峙立,每立更不移處,所謂鶚立。
【本草】一名魚鷹,又名鵰雞,又曰下窟鳥。
【前漢鄒陽傳】鷙鳥累百,不如一鶚。
【正字通】鶚翔水上,扇魚令出,啖之,故名沸波。
鸛 【亥集中】【鳥字部】 鸛 【廣韻】【集韻】【韻會】□古玩切,音貫。
水鳥。
好水,將雨則鳴。
【禽經】鸛仰鳴則晴,俯鳴則隂。
又鸛生三子,一爲鶴,巽極成震,隂變爲陽,震爲鶴,巽爲鸛。
【本草陶弘景註】頭無丹,項無烏帶,身似鶴,不善唳,但以喙相擊而鳴。
鸛有二種,似鵠而巢樹者爲白鸛,黑色曲頸者爲烏鸛。
陸璣曰:鸛雀似鴻而大。
一名負釜,一名黑尻,一名背竈,一名早裙。
泥巢,其旁爲池,含水滿之,取魚置其中,以食其雛。
【詩豳風】鸛鳴于垤。
又一作冠。
【後漢楊震傳】有冠雀銜三鱣魚置講堂前。
【註】冠音貫,卽鸛雀也。
又【唐韻】【集韻】□呼官切,音歡。
【爾雅釋鳥】鸛鷒,鶝鶔。
【註】鸛,音歡。
又【集韻】古丸切,音官。
水鳥也。
又【集韻】胡官切,音桓。
義同。
又【集韻】【類篇】□逵員切。
同□。
鸜鵒,亦作鸛鵒。
【左傳昭二十五年】鸜鵒來巢。
【公羊傳】作鸛,音權。
【韻會小補】鸜本作□。
□鵒也。
鹭 【亥集中】【鳥字部】 鷺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
【說文】白鷺也。
【李時珍曰】水鳥也。
林棲水食,羣飛成序,潔白如雪,頂有長毛十數莖,毿毿然如絲,欲取魚,則弭之,名曰絲禽。
一名屬玉,一名舂鉏。
【爾雅釋鳥】鷺舂鉏。
【註】鷺頭翅背上,皆有長翰毛。
今江東人取以爲睫攡,名之曰白鷺縗。
禽經曰:鸘飛則霜,鷺飛則露,其名以此。
步於淺水,好自低昂,如舂如鋤之狀,故曰舂鋤。
又朱鷺。
【爾雅釋鳥疏】楚威王時,有朱鷺合沓飛翔而來舞。
則復有赤者,舊鼓吹朱鷺曲,是也。
然則鳥名白鷺,赤者少耳。
【晉書樂志】漢時短簫鐃歌之樂,其曲有朱鷺。
又鷺羽,舞者所持以指麾,或坐或伏也。
【詩□風】値其鷺羽。
又【魯頌】振振鷺。
又白鷺,官名。
【魏書官氏志】以伺察者謂□官,謂之白鷺,取延頸遠望之義。
又【集韻】良據切,音慮。
【字林】鳥名。
又【集韻】龍都切,音盧。
水鳥也。
鵶 【亥集中】【鳥字部】 鵶 【廣韻】於加切,音掗。
同鴉。
又地名。
【丹鉛錄註】三鵶在汝州,古繞角城,項城縣爲第一鵶,分領山爲第二鵶,汝州爲第三鵶。
【韓翊詩】三鵶水上一歸人。
鶚 【亥集中】【鳥字部】 鶚 【廣韻】五各切【集韻】【韻會】逆各切,□音咢。
【玉篇】雕,鶚也。
師古曰:鷙擊之鳥,鷹鸇之屬。
陸佃曰:鶚性好峙立,每立更不移處,所謂鶚立。
【本草】一名魚鷹,又名鵰雞,又曰下窟鳥。
【前漢鄒陽傳】鷙鳥累百,不如一鶚。
【正字通】鶚翔水上,扇魚令出,啖之,故名沸波。
鶨 【亥集中】【鳥字部】 鶨 【唐韻】醜絹切【集韻】寵戀切,□音猭。
鳥名。
【爾雅釋鳥】鶨,老。
【郭註】鳹鶨也。
俗呼爲癡鳥。
【疏】鶨,一名老。
字林雲:句喙鳥。
又【廣韻】【集韻】□徒困切,音鈍。
又【集韻】吐玩切,音彖。
義□同。
考證:〔【爾雅釋鳥】鶨,老。
【郭註】鴒鶨也。
〕謹照原文鴒鶨改鳹鶨。
鶵 【亥集中】【鳥字部】 鶵 【廣韻】仕于切【集韻】崇芻切,□音。
【莊子秋水篇】南方有鳥,其名鵷雛。
又【玉篇】鶵,鳥子初生,能啄食。
一作雛。
鶽 【亥集中】【鳥字部】 鶽 【玉篇】思尹切,音筍。
祝鳩也。
急疾之鳥也。
本作隼。
【說文】隼,鷙鳥也。
【陸璣曰】齊人謂之擊征。
或謂之題肩。
或謂之雀鷹。
春化布穀者也。
【山海經】開明南有鶽。
【註】雕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玉篇】丁見切。
山下穴也。
鶿 【亥集中】【鳥字部】 鶿 【廣韻】疾之切【集韻】【韻會】牆之切【正韻】才資切,□音茲。
鸕鷀,水鳥。
【埤雅】鳥似鶂而黑。
一名鷧。
【爾雅釋鳥】鶿鷧。
【郭註】鸕鷀也。
李時珍曰:韻書盧與茲皆黑也。
此鳥色深黑,故名。
鷧者,其聲自呼也。
又名水老鴉。
又名烏鬼。
【夔州圖經】夔州人以鸕鶿捕魚,謂之烏鬼。
【杜甫遣悶詩】家家養烏鬼。
【楊孚異物志】鸕鶿能沒於深水,取魚而食之,不生卵,而孕雛於池澤,旣胎而又吐生,多者生七八,少生五六,相連而出,若絲緒。
【正字通】鸕鶿,俗呼慈老,人畜之,以繩約其嗉,才通小魚,其大魚不可下,時呼而取之,復遣去。
觜曲如鉤,喉熱如湯,魚入喉卽爛,味不美。
又【廣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音孜。
義同。
鷈 【亥集中】【鳥字部】 鷈 【唐韻】土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天黎切,□音梯。
【說文】鸊鷈,似鳧而小,膏可塗刀。
【揚子方言】野鳧,其小而好水中者,謂之鸊。
鷈大者謂之鶻鷈。
【廣雅】□鷈,鶻鷈也。
【馬融廣成頌】鷺鴈□鷈。
【正字通】□鷈蒼白文,多脂,腳連尾,不能陸行。
一名水□。
又名□。
俗作鵜。
【杜甫贈張太常詩】銛鋒瑩鸊鵜。
從鷈爲正。
又【集韻】相支切,音斯。
鳥名。
又田黎切,音題。
義同。
鷉 【亥集中】【鳥字部】 鷉 【正字通】同鷈。
鸕 【亥集中】【鳥字部】 鸕 【唐韻】洛乎切【集韻】龍都切,□音盧。
【說文】□鷀也。
【楊孚異物志】鸕鷀不生卵,旣胎又吐生,多者七八,少者五六,相連而生。
詳鷀字註。
又【集韻】淩如切,音臚。
【爾雅釋鳥】鸕諸雉。
【郭註】未詳。
鸞 【亥集中】【鳥字部】 鸞 【廣韻】落官切【集韻】【韻會】盧丸切【正韻】盧官切,□音鑾。
神鳥也,赤神之精,鳳凰之佐
鶉之雄者。
【爾雅釋鳥】鷯鶉,其雄鶛,牝痺。
又【集韻】居拜切,音介。
【爾雅釋鳥】鶛劉疾。
【郭註】未詳。
【午集中】【目字部】【正字通】譌□字。
鷘 【亥集中】【鳥字部】 鷘 【廣韻】恥力切【集韻】蓄力切,□音敕。
鸂鷘,水鳥也。
一作□。
【杜甫詩】一雙鸂□對沉浮。
【字彙補】同□,見《大方鑑》註。
【午集上】【瓦字部】【廣韻】士江切【集韻】鉏江切,□音淙。
【玉篇】甖也。
【揚子方言】甖,江湘之閒謂之。
【博雅】,甁也。
又【廣韻】藏宗切【集韻】徂宗切,□音賨。
義同。
鴣 【亥集中】【鳥字部】 鴣 【唐韻】古胡切【集韻】【韻會】攻乎切,□音孤。
【說文】鷓鴣,小類班鳩。
【埤雅】臆前有白圓點文,多對啼,常向日飛,畏霜露,蚤晚稀出,有時夜飛,則以木葉自覆其背。
志常南向,不思北徂,雖東西回翅,開翅之始,必先南翥,故一名懷南。
江左名爲逐影。
其鳴自呼雲:鉤輈格磔,行不得也,哥哥。
【林通詩】林木叫鉤輈。
【註】鷓鴣自呼也。
互詳鷓字註。
【卯集中】【手字部】俗攕字。
別見十七畫。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韻會】【正韻】□直紹切,音趙。
刺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粵無鎛註】詩雲:其鎛斯。
〇按今詩作趙,或作□。
又【集韻】徒了切,音窕。
義同。
又田聊切,音迢。
同挑。
撓挑,宛轉也。
又攪也。
鴲 【亥集中】【鳥字部】 鴲 【唐韻】旨□切【集韻】蒸□切,□音脂。
【說文】鴲,瞑鴲也。
【廣韻】鴲,小靑雀也。
又【玉篇】至幾切,音旨。
鳥鷇未生毛也。
又【廣韻】指利切【集韻】脂利切,□音至。
雀聲也。
瞑鴲原刻作〈冥鳥〉鴲。
鴳 【亥集中】【鳥字部】 鴳 【廣韻】於切【集韻】【正韻】於諫切,□音晏。
【說文】雇也。
【玉篇】鶬鴳也。
【爾雅釋鳥】鳸,鴳。
【註】今鴳雀。
又【呂覽】有菟生雉,雉亦生鴳。
【高誘曰】鴳,一名冠雀。
於五行之中。
爲羽蟲之孽。
【埤雅】鴳不木處安矣,故謂之鴳。
【晉語】晉平公射鴳,不死。
【韋昭註】鴳鳸,小鳥也。
又【莊子逍遙遊】斥鷃笑之。
一作鴳。
又獸名。
【山海經】邊春山有獸,狀如禺,曰幽鴳。
又【集韻】於寒切,音安。
鳥聲。
【午集上】【玉字部】【集韻】琲,書作。
鵖 【亥集中】【鳥字部】 鵖 【唐韻】彼及切【集韻】北及切,□音。
【說文】鴔鵖也。
一名戴勝。
又【廣韻】居輒切【集韻】戟葉切,□音□。
又【玉篇】北涉切【集韻】眨耴切。
義□同。
鱎 【亥集中】【魚字部】 鱎 【廣韻】居夭切【集韻】舉夭切,□音矯。
白魚別名。
【說苑】宓子賤爲單父宰,陽晝謂之曰:投綸錯餌,迎而吸之者,陽鱎也,肉薄而不美。
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魴也,肉厚而味美。
子賤曰:善。
未至,單父冠蓋交接於道。
子賤曰:車驅之,此陽晝所謂陽鱎者也。
又【集韻】居妖切,音驕。
義同。
鱐 【亥集中】【魚字部】 鱐 【廣韻】息逐切【集韻】息六切,□音肅。
魚臘。
【周禮天官庖人】夏行腒鱐。
【疏】鱐謂乾魚。
【禮內則】夏宜腒鱐。
【釋文】鱐,本又作鱐。
又【集韻】思留切,音脩。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廣韻】丘犯切【集韻】【篇海】口犯切,□顩上聲。
以手物也。
一曰取也。
又【篇海】渠虯切,音仇。
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來可切【集韻】【韻會】朗可切,□音砢。
【類篇】□,慚也。
鶝 【亥集中】【鳥字部】 鶝 【廣韻】【集韻】□方六切,音福。
【廣韻】□鶝,戴勝別名。
又【廣韻】符逼切,音愎。
鶝□鳥。
又【集韻】筆力切,音逼。
鳥名。
似雉。
鷄 【亥集中】【鳥字部】 鷄 【廣韻】古奚切【集韻】堅奚切,□音稽。
【說文】知時畜也。
【徐鉉曰】鷄者,稽也。
能稽時也。
【易說卦】巽爲鷄。
【詩鄭風】女曰鷄鳴。
【禮曲禮】鷄曰翰音。
【韓詩外傳】鷄有五德:首帶冠文也,足搏距武也,敵在前敢鬭勇也,見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
【爾雅釋畜】鷄大者蜀,蜀子雓。
【郭註】今蜀鷄也。
魯鷄又其大者。
或曰鷄爲積陽,又名燭夜。
春秋運鬥樞曰:玉樞星精散爲鷄。
李時珍曰:鷄類甚多。
朝鮮一種長尾鷄,尾長三四尺。
遼陽一種食鷄,一種角鷄。
南越一種長鳴鷄,晝夜啼叫。
南海一種石鷄,潮至卽鳴。
蜀中一種鶤鷄,楚中一種傖鷄,□高三四尺。
江南一種矮鷄,腳纔二寸許也。
廣志雲:大者曰蜀,小者曰荊,其雛曰□。
又火鷄。
【洞冥記】滿剌伽國有火鷄,食火吐氣,島□以其卵爲飮器。
又竹鷄似鷓鴣,居竹林閒,性好啼,蜀人呼爲鷄頭鵠。
又杉鷄。
陳藏器雲:出澤州有石英處,常食碎石英,腹下毛赤,不能遠翔。
又秧鷄,白頰長觜短尾,背有白斑。
夏至後夜鳴達旦,秋後卽止。
又【拾遺記】漢武帝大初二年,月氏國貢雙頭鷄,四足一翼,鳴則俱鳴。
又【洞冥記】遠飛鷄,曉飛四海外,夕還依人。
又天鷄,星名。
【北齊書】武成卽位,大赦,殿門外建金鷄,不詳其義。
問於司馬膺之,對曰:海中日占雲:天鷄星動,當有赦,帝王以爲□。
又【前漢天文志】野鷄一星,在軍市中。
又山名。
【史記五帝紀】黃帝西至於空桐,登鷄頭。
【註】索隱曰:鷄頭,山名。
又【山海經】鷄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黑水出焉。
又寶鷄,縣名。
又鷄人,官名。
【周禮春官】鷄人掌鷄牲,辨其物,又夜嘑旦,以嘂百官。
又神名。
【史記漢宣帝神爵元年】遣諫大夫王褒,求金馬碧鷄之神於益州,褒作聖主得賢臣頌以諷。
又鷄鳴,歌名。
【前漢高帝紀】羽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
【應劭曰】鷄鳴歌也。
又蟲名。
【爾雅釋蟲】螒天鷄。
【郭註】水蟲,黑身赤頭,一名莎鷄,又曰樗鷄。
【詩豳風】六月莎鷄振羽。
【朱傳】蟋蟀也。
又醯鷄。
【莊子註】蠛蠓也。
又樹鷄,菌也。
【王建詩】雁門天花不復憶,況乃桑鵝與樹鷄。
又鷄毒。
【高誘曰】烏頭也。
又鷄頭,芡也。
又鷄蘇伏,鷄子,□草名。
又辟鷄。
【禮內則】麕爲辟鷄。
【註】葅類,聶而切之也。
又【風俗通】鷄本朱氏翁所化,故呼朱朱。
祝鷄翁善養鷄,故呼祝祝。
鷆 【亥集中】【鳥字部】 鷆 【廣韻】徒年切【集韻】亭年切,□音田。
【爾雅釋鳥】鷆,蟁母。
【郭註】似烏□而大,黃白雜文,鳴如鴿聲,今江東呼爲蚊母。
又名吐蚊鳥。
【嶺南異物志】吐蚊鳥大如靑鷁,大觜,食魚。
又【集韻】之人切,音眞。
又多年切,音顚。
義□同。
鷊 【亥集中】【鳥字部】 鷊 【廣韻】五歷切【集韻】【韻會】倪歷切,□音逆。
【玉篇】與鶂□鷁□同。
【埤雅】鷊,綬鳥也。
綏鳥大如鸜鵒,頭似雉,有時吐物長數寸,食必蓄嗉,臆前大如鬥。
【古今注】吐綬一名功曹,今俗謂之錦囊。
一名辟株,行必遠草木,慮觸其嗉也。
【韻會】亦曰眞珠雞,體有眞珠點文。
李時珍曰:吐綬雞項有嗉囊,內藏肉綬,常時不見,春夏淸明則向日擺之,頂上先出兩翠角二寸許,乃徐舒項下綬,長闊近尺,采色煥爛,踰時悉斂,或剖視之,一無所睹。
又草名。
【詩□風】中唐有甓,邛有旨鷊。
【爾雅釋草】作虉綬。
【郭註】小草有雜色,似綬。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以周切【集韻】夷周切,□音由。
【博雅】,病也。
又【集韻】久屋朽木臭。
【周禮天官內饗】牛夜鳴則。
【註】,朽木臭也。
又【集韻】餘救切,音貁。
義同。
鷖 【亥集中】【鳥字部】 鷖 【唐韻】烏雞切【集韻】【韻會】煙奚切,□音翳。
水鳥。
鷗也。
一名水鴞。
【說文】鳧屬。
【埤雅】鳧好沒,鷖好浮。
【正字通】鷖,蒼黑色,羣飛鳴,隨潮往來,曰信鳧,知風起,輒飛至岸,渡海者以爲□。
【詩大雅】鳧鷖在涇。
又通作翳。
【司馬相如上林賦】拂翳鳥。
【註】同鷖。
又【山海經】九疑之山有五采之鳥,名曰鷖。
【又】蛇山有鳥,五色,飛蔽日,名鷖鳥。
又鳥似鳳。
【屈原離騷】駟玉虬以乗鷖兮。
【王逸註】鷖,鳳皇別名。
身有五彩文,如鳳皇。
又【集韻】一計切,音醫。
靑黑色也。
【周禮春官巾車】彫面鷖總。
【註】鷖總者,靑黑色,以繒爲之。
【疏】取鳥之鷖色靑黑爲義。
【卯集上】【心字部】【說文》長箋】與□同。
又【集韻】烏侯切,音謳。
愁也。
□ 【子集上】【丿字部】 □ 【集韻】矢,古作□。
註詳部首。
鳶 【亥集中】【鳥字部】 鳶 【唐韻】與專切【韻會】餘專切【正韻】于權切,□音緣。
【說文】鷙鳥也。
【玉篇】鴟類也。
【詩大雅】鳶飛戾天。
【爾雅釋鳥】鳶鳥醜,其飛也翔。
【疏】鳶,鴟也。
鴟鳥之類,其飛也布翅翺翔。
又【禮曲禮】前有塵埃,則載鳴鳶。
【疏】鳶,鴟也。
鳶鳴則將風,畫鴟於旌首而載之,衆見鹹知以爲備也。
又風鳶。
【唐書田悅傳】臨洺將張伾,以紙爲風鳶,高百餘丈,爲書達馬燧營。
【續博物志】今之紙鳶,引絲而上,令小兒張口望視,以洩內熱。
又木鳶。
【韓非子外儲説】墨子爲木鳶,三年而成。
又人名。
【史記穰侯傳】走魏將暴鳶。
又【韻會】或作。
【前漢梅福傳】鵲遭害,則仁鳥增逝。
【說文】本作□,從鳥屰聲。
【徐註】屰非聲,一本從□,疑從雚省。
今俗別作鳶,非。
考證:〔【韓非子右經】墨子爲木鳶,三年成飛。
〕謹照原文右經改外儲説。
三年成飛改三年而成。
鴀 【亥集中】【鳥字部】 鴀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方鳩切,□音紑。
【玉篇】鴀,鳩也。
【爾雅釋鳥】隹其鳺鴀。
【郭註】今鳩。
【廣雅】鴀,戴勝也。
一作不。
【詩小雅】翩翩者鵻。
【毛傳】鵻,夫不也。
詳鳺字註。
又【廣韻】方久切【集韻】俯九切,□音缶。
義同。
鴐 【亥集中】【鳥字部】 鴐 【廣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嘉。
鴈屬。
【廣韻】鴐,鵝鳥。
【司馬相如上林賦】□鵝鸀鳿。
又或作駕。
【司馬相如子虛賦】連駕鵝。
【郭璞註】野鵝也。
駕音加。
又【玉篇】與□同。
詳□字註。
鴛 【亥集中】【鳥字部】 鴛 【唐韻】【集韻】【韻會】□於袁切,音眢。
【說文】鴛鴦也。
【玉篇】匹鳥。
雄曰鴛,雌曰鴦。
【崔豹古今註】鳧類,雌雄未嘗相離,人得其一,則一必思而死,故謂匹鳥。
【埤雅】鵲好外反,鴛好內思。
【詩小雅】鴛鴦在梁,戢其左翼。
【正字通】鴛鴦紅頭,翅尾黑,頭有白長毛,質杏黃色具文采。
又【廣韻】烏渾切【集韻】烏昆切,□音溫。
義同。
鵔 【亥集中】【鳥字部】 鵔 【唐韻】私閏切【韻會】【正韻】須閏切,□音峻。
【說文】鵕驚也。
【玉篇】鳥狀如鴟,赤足,直喙,黃文。
【正字通】鳥似鳳有光彩。
李彤曰:鵔,神烏,飛光竟天。
【南越志】增城縣多鵔。
【正字通】鵔似山雞而小,卽錦雞也。
一作鵔。
又冠名。
【前漢佞倖傳】孝惠時郞侍中皆冠鵔鸃。
嚴武詩:何須不著鵔鸃冠。
鹈 【亥集中】【鳥字部】 鵜 【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正韻】杜兮切,□音啼。
鴮鸅也。
【爾雅釋鳥】鵜,鴮鸅。
【註】今之鵜鶘也。
好羣飛,沉水食魚,故名鴮鸅。
俗呼淘河。
【正字通】陸璣曰:形如鴞而大,喙長尺餘,口中正赤,頷下大如數升囊,小澤中有魚,共抒水滿而棄之,水竭魚出,乃食之。
又鼂以道曰:鵜之屬,有曰漫畫者,以觜畫水,求魚,無一息之停。
有曰信天緣者,終日凝立,不易其處,俟魚過取之。
【詩曹風】維鵜在梁。
【毛傳】洿澤也。
【三國志】魏文帝鵜鶘集靈芝池詔雲:此詩人所謂汙澤也。
又【集韻】【正韻】□天黎切,音梯。
義同。
【午集上】【瓦字部】【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音同。
【博雅】□,甃也。
又【廣韻】之用切【集韻】朱用切【韻會】【正韻】之仲切,□音種。
□屬。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芳未切,音費。
擊仆也。
又方問切,音奮。
義同。
【晉書張協七命】封狶,馮豕。
又父沸切,音狒。
楚人謂搏執曰。
或作拂。
鷅 【亥集中】【鳥字部】 鷅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質切,音栗。
鶹鷅,梟也。
【爾雅釋鳥】鳥少美長醜爲鶹鷅。
鳳 【亥集中】【鳥字部】 鳳 〔古文〕□□□鴌【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馮貢切,音奉。
【說文】神鳥也。
【爾雅釋鳥】鶠鳳,其雌凰。
【郭註】瑞應鳥,高六尺許。
【山海經】丹穴山,鳥狀如鶴,五采而文,名曰鳳。
【孔演圖】鳳爲火精,生丹穴,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飮,身備五色,鳴中五音,有道則見,飛則羣鳥從之。
【廣雅】鳳凰,雞頭燕頷,蛇頸鴻身,魚尾骿翼。
五色: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義,腹文信,膺文仁。
雄鳴曰卽卽,雌鳴曰足足,昬鳴曰固常,晨鳴曰發明,晝鳴曰保長,舉鳴曰上翔,集鳴曰歸昌。
【書益稷】鳳凰來儀。
【禮禮運】鳳以爲畜,故鳥不獝。
【大戴禮】羽蟲三百六十,鳳凰爲之長。
又幺鳳,小鳥名。
出蜀中。
【蘇軾梅花詞】倒掛綠毛幺鳳。
又鳥鳳。
【範成大虞衡志】鳥鳳出桂海,其形略似鳳,音聲淸越如笙蕭,能度小曲合宮商,又能爲百鳥音。
又郡名。
【唐書地理志】扶風郡至德年更曰鳳翔。
又神名。
【山海經】北極天樻有神,名曰九鳳。
又官名。
【左傳昭十七年】鳳鳥氏,歷正也。
又姓。
【神仙傳】鳳綱。
鴋 【亥集中】【鳥字部】 鴋 【篇海類編】敷房切,音方。
鷝鴋,鳥名。
人面鳥聲。
又與□同。
鴓 【亥集中】【鳥字部】 鴓 【玉篇】美畢切【集韻】莫筆切,□音密。
【玉篇】鳥如鵲。
【集韻】繼英也。
又【廣韻】【集韻】□莫結切,音蔑。
義同。
又【正韻】薄宓切,音弼。
鴓,鳥名。
鴔 【亥集中】【鳥字部】 鴔 【集韻】匐急切。
同□。
【玉篇】鴔鵖也。
【集韻】鵖鴔,鳥名。
戴勝也。
【爾雅釋鳥】鵖鴔,戴鵀。
【郭註】鵀卽頭上勝,亦呼爲戴勝。
鵖鴔,猶□鶝,語聲轉耳。
【疏】戴勝,齊魯之閒謂之鵖鴔。
○按《丹鉛錄》雲:唐盧延遜詩:樹上諮諏批鵊鳥。
王安石詩:藉草聽批頰。
批頰,不詳何狀,或卽鵯頰也。
李時珍以批頰爲升菴之駕犂,一名烏臼,五更鳴架架格格者也。
滇人以爲榨油郞。
又曰鳳皇皁隷,汴人呼爲夏舌,如燕,黑色,長尾有岐,頭上戴勝,卽《爾雅》之鵖鴔戴鵀也。
鵖鴔者,匹及切,匹及之音轉爲批頰耳。
又【集韻】訖立切,音急。
又房六切,音伏。
義□同。
鴚 【亥集中】【鳥字部】 鴚 【唐韻】古俄切【集韻】居河切【韻會】【正韻】居何切,□音歌。
【說文】鴚,也。
【爾雅釋鳥】舒鴈。
【註】禮記曰:出如舒鴈。
今江東呼鴚。
又【玉篇】居牙切,音加。
與駕同。
亦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伯各切,音襮。
【類篇】襮或從糸作□。
黼領謂之襮。
一曰表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廣韻】許延切【集韻】虛延切,□音嫣。
□翧,飛也。
【玉篇】飛貌。
又【廣韻】直連切,音繵。
義同。
【集韻】或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須銳切,音歲。
繐,或作□。
【玉篇】練布也。
【午集上】【瓜字部】【廣韻】部田切【集韻】蒲眠切,□音蹁。
【廣韻】黃瓜名。
【博雅】白,瓜屬。
鴵 【亥集中】【鳥字部】 鴵 【五音類聚】古幺切,音交。
不孝鳥也。
○按與梟同。
鵎 【亥集中】【鳥字部】 鵎 【廣韻】他果切【集韻】吐火切,□音妥。
鳥名。
鵠 【亥集中】【鳥字部】 鵠 【唐韻】【集韻】【韻會】□胡沃切,音翯。
【說文】鴻鵠也。
【顏師古曰】鵠,水鳥,其聲鵠鵠。
【本草】鵠大於鴈,羽毛白澤,其翔極高,而善步。
一名天鵝。
【史記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又黃鵠。
【玉篇】黃鵠仙人所乗。
【前漢賈誼傳】黃鵠之一舉知山川之紆曲,再舉知天地之圓方。
又鵠立。
【後漢袁紹傳】瞻望鵠立。
【註】企佇之狀,如鵠立也。
又鵠蒼,犬名。
見【博物志】。
又【爾雅釋器】象謂之鵠。
【郭註】鵠,治樸之名,謂治其樸未成器也。
又【後漢吳良傳】大儀鵠髮。
【註】鵠髮卽鶴髮。
又【集韻】【正韻】□姑沃切,音牿。
【周禮天官司裘】王大射,則共虎侯豹侯,設其鵠。
【鄭司農雲】鵠,鵠毛也。
四尺曰鵠,謂之鵠者,取名於鳱鵠。
鵠小鳥難中,是以中之謂雋。
一說鵠,鳥之大者,有力飛遠,故正鵠取此。
【禮射儀】循聲而發,不失正鵠。
【註】畫布曰正,棲皮曰鵠。
鵠之言梏也。
梏直,言人正直乃能中也。
又姓。
見【萬姓統譜】。
又【正字通】音告。
地名。
鵠澤。
【詩唐風】從子于鵠。
【毛傳】鵠,曲沃邑也。
【前漢地理志】鵠澤。
【註】孟康讀告。
又【呂覽】鵠乎其羞周智慮也。
【註】鵠讀如浩,大也。
○按《正字通》雲:《轉註古音》《讀書通》俱雲鵠通作鶴。
《淮南子覽冥訓》:鴻鵠,鶬鶴,莫不驚憚伏竄。
《班固西都賦》:□鶴白鷺,黃鵠鵁鸛。
《左思吳都賦》:鳥則鸘鵠、鶄鶴。
皆分鵠、鶴爲二,至於《別鶴操》雄鵠、雌鵠,《劉孝標辨命論》龜鵠千歲,《費昶擣衣》詩開韞舒龜鵠,古本皆作鶴,俗譌爲鵠,豈可據此謂鵠卽鶴也。
鶴不過葉音同鵠耳,《嵆康琴賦》鶴與曲葉讀如鵠,豈可言鵠卽是鶴,故鶴不宜與鵠通。
鱗 【亥集中】【魚字部】 鱗 【廣韻】力珍切【集韻】【韻會】【正韻】離珍切,□音鄰。
【說文】魚甲也。
【玉篇】魚龍之鱗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其動物宜鱗物。
【註】鱗,龍之屬。
【禮月令】其蟲(鱗。
【註】)龍蛇之屬。
【淮南子地形訓】凡鱗者,生於庶魚。
又【正字通】雙鱗魚,產湖廣石門縣東陽山水中,鱗有兩重,與諸魚別,味肥(美。
)又姓。
【左傳文十六年】鱗鱹爲司徒。
【類篇】或作。
此條有四字脫落,包括一個空格。
今補於()中。
鱴 【亥集中】【魚字部】 鱴 【廣韻】【集韻】□莫結切,音蔑。
【爾雅釋魚】鮤,鱴刀。
【註】今之鮆魚也。
【疏】鮤名鱴刀。
【周禮天官□人註】貍物亦謂鱴刀,含漿之屬。
【玉篇】同。
鱶 【亥集中】【魚字部】 鱶 【集韻】與鯗同。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當侯切,音兜。
批也。
又【字彙】,也。
麬 【亥集下】【麥字部】 麬 【正字通】俗麩字。
鳽 【亥集中】【鳥字部】 鳽 【五音類聚】音硏。
【正字通】俗鳽字。
鳽字從幵。
【廣韻】五革切【集韻】逆革切,□音虉。
【爾雅釋鳥】鳽,鵁鶄。
【郭註】似鳧。
又【唐韻】古賢切【集韻】經天切,□音堅。
【說文】鵁鶄也。
又【廣韻】五堅切【集韻】倪堅切,□音姸。
又【集韻】丘耕切,音鏗。
又輕煙切,音牽。
義□同。
又與雃同。
【說文】石鳥。
一名雝渠。
一名精列。
又【集韻】鸇,古作鳽。
註詳十三畫。
鳽字從幵。
鴄 【亥集中】【鳥字部】 鴄 【集韻】僻吉切,音匹。
【玉篇】騖也。
鴨也。
一作匹。
【禮曲禮】庶人之摯匹。
【註】匹,鶩也。
鴍 【亥集中】【鳥字部】 鴍 【類篇】同鳼。
鴒 【亥集中】【鳥字部】 鴒 【廣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
鶺鴒,鳥名。
【爾雅釋鳥】鴒,雝渠。
【註】一名雝渠也。
【陸璣疏】大如鷃雀,頸下黑如連錢,杜陽人謂之連錢。
一名錢母,一名雝渠。
一作脊令。
【詩小雅】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疏】令,亦作鴒。
【午集上】【瓦字部】【唐韻】五口切。
【集韻】語口切,□音偶。
【玉篇】盎也。
【揚子方言】缶謂之瓿。
【釋文】卽盆也。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集韻】□苦骨切,音窟。
【博雅】擊也。
【揚子方言】南楚相推搏曰。
又【集韻】呼骨切,音忽。
義同。
一曰去塵也。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引,古作。
註詳弓部一畫。
鴩 【備考】【亥集】【鳥字部】 鴩 【篇海類編】與同。
鴱 【亥集中】【鳥字部】 鴱 【廣韻】五蓋切【集韻】牛蓋切,□音艾。
【玉篇】巧婦也。
【爾雅釋鳥】桃蟲鷦,其雌鴱。
【郭註】鷦□,桃雀也。
俗呼爲巧婦。
又【集韻】魚刈切,音乂。
與□同。
鷦□或鷦□。
【午集上】【玉字部】【集韻】狼狄切,音歷。
玉名。
【午集上】【瓦字部】【廣韻】【集韻】□所景切,音省。
【博雅】甁也。
【廣韻】□,有耳甁。
鵘 【亥集中】【鳥字部】 鵘 【集韻】具運切,音郡。
雞無尾。
又巨隕切,音窘。
義同。
鵞 【亥集中】【鳥字部】 鵞 同。
鱆 【亥集中】【魚字部】 鱆 【字彙補】音章。
【閩書】鱆魚。
一名望潮魚。
鱯 【亥集中】【魚字部】 鱯 【唐韻】【集韻】□胡故切,音護。
【說文】魚名。
【爾雅釋魚】魾大鱯。
【註】鱯,似鮎而大,白色。
【山海經】洧水東流,注于河,其中有鱯黽。
【本草圖經】鮧口腹俱大者名鱯。
【類篇】或作魱。
又【廣韻】【集韻】【韻會】□胡化切,音華。
又【集韻】胡陌切,音獲。
義□同。
鲠 【亥集中】【魚字部】 鯁 【唐韻】【集韻】【韻會】□古杏切,梗去聲。
【說文】本作□,魚骨。
【廣韻】刺在喉。
【儀禮公食大夫禮註】乾魚近腴,多骨鯁。
【前漢賈山傳】祝鯁在後。
又【廣韻】骨鯁蹇諤之臣。
【後漢來歙傳】太中大夫段襄骨鯁,可任。
【註】骨鯁,喩正直也。
又【淮南子地形訓】蛟龍生鯤鯁。
又與梗同。
【後漢殷熲傳】至今爲鯁。
【註】與梗同。
又【集韻】居孟切,音賡。
義同。
鲥 【亥集中】【魚字部】 鰣 【廣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時。
魚名。
似魴肥美,江東四月有之。
或作□。
【爾雅釋魚】一名當魱。
【韻會】通作時。
鷗 【亥集中】【鳥字部】 鷗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侯切,音謳。
【說文】鷗,水鴞也。
一名鷖。
【李時珍曰】鷗者,浮水上,輕漾如漚也。
又本作漚。
【列子黃帝篇】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遊,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註】漚同鷗。
又【集韻】□于切,音區。
水鳥也。
又於求切,音優。
義同。
鷚 【亥集中】【鳥字部】 鷚 【廣韻】【集韻】【正韻】□力救切,音溜。
【爾雅釋鳥】鷚,天鸙。
【郭註】大如鷃雀,色似鶉,江東名之曰天鷚,音綢繆。
【疏】音綢繆者,詩豳風雲:綢繆牖戸。
取其音同,故讀從之。
【正字通】鷚,俗呼告天鳥,其鳴如龠,形醜善鳴,聲高多韻。
【張協七命】丹穴之鷚。
【左思吳都賦】巖穴無豜縱,翳薈無□鷚。
又【正韻】雉子也。
又【集韻】力求切,音留。
又【廣韻】莫浮切【集韻】迷浮切,□音謀。
又【廣韻】武彪切【集韻】亡幽切,□音繆。
又【廣韻】【集韻】□渠幽切,音虯。
義□同。
又【集韻】羌幽切,音近丘。
天鷚,鳥名。
江東語。
又【集韻】【類篇】□憐蕭切,音聊。
義同。
鴂 【亥集中】【鳥字部】 鴂 【唐韻】【集韻】□古穴切,音玦。
【說文】寧鴂也。
【爾雅釋鳥】鴟鴞,鸋鴂。
【郭註】鴟類。
【疏】鸋鴂,或曰巧婦,或曰女匠。
關東謂之過蠃,關西謂之桑飛。
或謂之襪雀。
或曰巧女。
今從郭註。
【廣雅】鸋鴂,工雀也。
【廣韻】鶗鴂,春分鳴則衆芳生,秋分鳴則衆芳歇。
又鵜鴂。
一名買□。
見【屈原離騷王逸註】。
又【集韻】涓惠切,音桂。
鷤鴂,鳥名。
本作。
【集韻】或作□□。
【正韻】或作鴃。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扶翻切,音煩。
百合蒜也。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子末切,音拶。
慒,心慢怠也。
鴇 【亥集中】【鳥字部】 鴇 【廣韻】博抱切【集韻】補抱切【正韻】博皓切,□音寶。
【說文】鳥也。
【郭璞曰】鴇,似鴈無後趾,毛有豹文。
一名獨豹。
【詩唐風】肅肅鴇羽。
【毛傳】鴇性不樹止。
正義曰:鴇鳥連蹄,樹止則爲苦,故以喩君子從征役爲危苦也。
【埤雅】鴇性羣居如鴈,自然有行列,故從□。
□相次也。
【正字通】陸佃曰:亦名鴻豹。
易林曰:文山鴻豹。
又段成式曰:鴇遇鷙鳥,能激糞射之,糞著毛悉脫。
【廣韻】亦作□□。
又馬名。
與駂同。
烏驄也。
【詩鄭風】叔于田,乗乗鴇。
【傳】驪馬雜毛曰鴇。
古字通用。
鴌 【亥集中】【鳥字部】 鴌 【五音集韻】古文鳳字。
註詳三畫。
鴙 【亥集中】【鳥字部】 鴙 【廣韻】【集韻】□直幾切,音滍。
同雉。
【廣雅】野雞雉也。
又【字彙】鴙,古謂之鶻。
【前漢五行志】魯哀公時,有隼集於陳庭。
【師古註】隼,鷙鳥,卽今之鴙也。
鴙,胡骨反。
鴤 【亥集中】【鳥字部】 鴤 【廣韻】職戎切【集韻】之戎切,□音螽。
【廣韻】鳥名。
【正字通】水鳥似鳧而小。
或讀若終。
義同。
鴥 【亥集中】【鳥字部】 鴥 【唐韻】以出切【集韻】允律切【正韻】以律切,□音聿。
【說文】鸇飛貌。
【廣韻】鳥飛快也。
【廣雅】鴥飛也。
【詩秦風】鴥彼晨風。
又【小雅】鴥彼飛隼。
又【集韻】于六切,音□。
疾飛貌。
又王勿切,音曰。
義同。
又胡決切,音穴。
鳥名。
考證:〔【廣雅】矯飛也。
〕謹按鴥矯二字俱訓爲飛,不訓鴥爲矯飛,今照原文矯改鴥。
鴺 【亥集中】【鳥字部】 鴺 【唐韻】【正韻】杜兮切【集韻】田黎切,□音啼。
【說文】鴺胡,洿澤也。
重文作鵜。
又【玉篇】鴺,山雞也。
【左思蜀都賦】鷩鴺山棲。
與鴺胡別一種。
又【廣韻】以脂切【集韻】延知切,□音夷。
鴺□。
一名飛生。
鵂 【亥集中】【鳥字部】 鵂 【廣韻】許由切【集韻】虛尤切,□音休。
鵂鶹,鳥也。
【廣雅】肥鵂,鴟鵂,怪鴟也。
【周禮天官硩族氏鄭註】夭鳥鵂鵬。
又【莊子秋水篇】鴟鵂夜撮蚤,察見毫末,晝出瞑目,而不見丘山。
又【集韻】巨救切,音賕。
義同。
鵧 【亥集中】【鳥字部】 鵧 【玉篇】步丁切【集韻】旁經切,□音瓶。
烏臼也。
【爾雅釋鳥疏】鷑鳩,一名鵧鷑。
又【廣韻】房脂切【集韻】頻脂切,□音毗。
鵧鷑,鳥名。
鳴自呼。
又【集韻】□盈切,音幷。
又蒲街切,音牌。
又貧悲切,音邳。
又補買切,音擺。
又蒲巴切,音爬。
義□同。
鵧從幷作。
考證:〔【爾雅釋鳥疏】鷑鳩,一名鵧鳩。
〕謹照原文鵧鳩改鵧鷑。
鱉 【亥集中】【魚字部】 鱉 【廣韻】幷列切【集韻】必列切。
□與鼈同。
【幹祿字書】鱉通鼈。
【易說卦】離爲鱉。
【釋文】鱉本又作鼈。
【莊子秋水篇】東海之鱉。
【音義】鱉亦作□。
鳩 【亥集中】【鳥字部】 鳩 【唐韻】居求切【集韻】【正韻】居尤切,□九平聲。
【說文】鶻鵃。
似山雀而小,短尾,靑黑色。
【禽經】拙者莫如鳩,不能爲巢。
【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禮月令】仲春,鷹化爲鳩。
又【王制】鳩化爲鷹,然後設罻羅。
【註】仲秋也。
又官名。
【左傳昭十七年】郯子曰:少皞氏以鳥名官,祝鳩氏,司徒也。
鴡鳩氏,司馬也。
鳲鳩氏,司空也。
爽鳩氏,司□也。
鶻鳩氏,司事也。
五鳩,鳩民者也。
【嚴粲詩緝】左傳五鳩備見詩經。
祝鳩,鵓鳩也,四牡嘉魚之鵻是也。
鴡鳩,關關鴡鳩之鳩是也。
鳲鳩,布穀也,曹風之鳲鳩是也。
鷞鳩,大明之鷹是也。
鶻鳩,鱟鳩,非《班鳩》《小宛》之鳴鳩,《氓》食桑葚之鳩是也。
又蒙鳩,鷦鷯也。
【荀子勸學篇】南方有鳥,名曰蒙鳩。
又【爾雅釋詁】鳩,聚也。
【正字通】鳩能聚陽氣,故取義於聚。
【書堯典】共工方鳩僝功。
【左傳襄二十五年】鳩藪澤。
又安也,集也。
【左傳隱八年】君釋三國之圖,以鳩其民。
又【襄十六年】敢使魯無鳩乎。
又國名。
【山海經】始鳩在海中轅厲南。
又舒鳩,楚屬國。
見【左傳襄二十四年】。
又地名。
鳩茲。
【左傳襄三年】楚子重伐吳,克鳩茲。
【註】吳邑。
又山名。
【山海經】北二百裡曰發鳩之山。
又人名。
汝鳩,湯賢臣。
又小腹下曰鳩口。
【巢氏病源】斜踵至鳩口內。
又【韻會】渠尤切,音裘。
同馗。
土菌,可食。
又葉斤於切,音居。
【道藏歌】重萌鬱以赫,朱風引鳴鳩。
旣忘榮曜契,何不寶僊居。
【說文】鳩,從鳥九聲。
【禽經】九鳥曰鳩。
或曰鳩字從九以此。
【列子天瑞篇】一變而爲七,七變而爲九。
九者,究也。
乃變而爲一,故名鳩,此鳩所以從九也。
【玉篇】或作勼。
鳻 【亥集中】【鳥字部】 鳻 【唐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敷文切,□音芬。
【說文】鳥聚貌。
一曰飛貌。
又鳥名。
【爾雅釋鳥】春鳸鳻鶞。
又通作鶡。
【前漢黃霸傳】京兆尹張敞舍鶡雀,飛集丞相府。
【蘇註】今虎賁所著鶡也。
【師古註】蘇說非也。
此鶡字音芬,本作鳻。
此通用耳。
鳻雀大而色靑,出羌中,非虎賁所著也。
虎賁鶡者色黑,出上黨,以其□不止,故用其尾飾武臣首。
今俗謂鶡雞是也。
音曷,非此鳻雀也。
又【廣韻】符分切,音墳。
義同。
又【廣韻】布還切【集韻】逋還切,□音班。
大鳩也。
【揚子方言】鳩,自關而西,秦漢之閒謂之鵴鳩,其大者謂之鳻鳩。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韻】弇古作□。
註詳廾部六畫。
鴑 【亥集中】【鳥字部】 鴑 【玉篇】音奴。
鳥名。
鴕 【亥集中】【鳥字部】 鴕 【集韻】唐何切,音駝。
鴕鳥似雉。
【晉書張華傳】武庫封閉甚密,其中忽有雉雊。
華曰:此必蛇化爲雉也。
開視雉側,果有蛇蛻焉。
又【前漢西域傳】安息國有大馬爵。
【師古註】《廣志》雲:大爵,頸及膺身,蹄似橐駝,色蒼,舉頭高八九尺,張翅丈餘,食大麥。
○按大馬爵似橐駝。
本作駝,後人以鳥之名,攺馬從鳥。
《張華傳》所雲蛇化雉者,本作蛇,因其化雉,亦攺蟲從鳥耳。
鴶 【亥集中】【鳥字部】 鴶 【廣韻】古黠切【集韻】訖黠切,□音戛。
【玉篇】鴶鵴,布穀鳥也。
【爾雅釋鳥】鳲鳩,鴶鵴。
【疏】布穀類也。
一名擊穀。
一名桑鳩。
又【集韻】激質切,音吉。
義同。
鴿 【亥集中】【鳥字部】 鴿 【唐韻】【正韻】古沓切【集韻】葛合切,□音閤。
【說文】鳩屬。
【周禮天官庖人】掌供六禽。
【註】鴈鶉鷃雉鳩鴿。
陸佃曰:鴿性喜合。
凡鳥雄乗雌,惟鴿雌乗雄,逐月有子。
又名鵓鴿。
又【韻會】唐明皇呼鴿爲飛奴。
【正字通】唐鄭復禮言,波斯舶上多養鴿,鴿能飛行數千裡,放一隻至家以爲平安信。
又野鴿,其矢皆左盤。
【本草】野鴿矢謂左盤龍。
又蒲鴿,瓜名。
【杜甫詩】傾筐蒲鴿靑。
鵅 【備考】【亥集】【鳥字部】 鵅 【五音篇海】同鴼。
鵊 【亥集中】【鳥字部】 鵊 【廣韻】古洽切【集韻】【韻會】訖洽切,□音夾。
【廣韻】杜鵑也。
又鵯鵊。
【正字通】歐陽修鵯鵊詩:龍樓鳳閣鬰崢嶸,深宮不聞更漏聲。
紅紗蠟燭愁夜短,綠窻鵯鵊催天明。
【註】鵯鵊,催明鳥,京師謂之夏雞。
又姓。
鵊治,黃帝臣。
【前漢藝文志】隂陽家有鵊治子一篇。
又【集韻】檄頰切,音協。
鳥名。
鵒 【亥集中】【鳥字部】 鵒 【唐韻】餘蜀切【集韻】兪玉切,□音欲。
【說文】鴝鵒也。
古者鴝鵒不踰泲。
互詳鴝字註。
鱬 【亥集中】【魚字部】 鱬 【廣韻】人朱切【集韻】汝朱切,□音儒。
魚名。
魚身人面。
【山海經】卽翼之澤,其中多赤鱬。
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
鱮 【亥集中】【魚字部】 鱮 【唐韻】徐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象呂切,□音敘。
【說文】魚名。
【詩齊風】其魚魴鱮。
【傳】魴鱮,大魚也。
【箋】鱮似魴而弱鱗。
【陸璣草木蟲魚疏】鱮似魴,厚而頭大,魚之不美者。
其頭尤大而肥者,徐州人謂之鰱,或謂之鱅。
幽州人謂之鴞□,或謂之胡鱅。
【集韻】或作魣。
又【集韻】羊諸切,音餘。
鱑鱮,魚名。
【巳集下】【犬字部】【玉篇】阻懺切【集韻】莊陷切,□音蘸。
【集韻】獸名。
鲦 【亥集中】【魚字部】 鰷 【廣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音迢。
白鰷,魚名。
【正字通】形狹而長若條然。
【詩周頌】鰷鱨鰋鯉。
【傳】白鰷也。
【集韻】或作鯈。
又【集韻】先了切,音小。
義同。
鳲 【亥集中】【鳥字部】 鳲 【廣韻】式之切【集韻】【韻會】廾脂切【正韻】申之切,□音屍。
【爾雅釋鳥】鳲鳩,鴶鵴。
【註】布穀也。
江東呼穫穀。
【疏】一名擊穀。
一名桑鳩。
方言雲戴勝,非也。
【詩曹風】鳲鳩在桑,其子七兮。
又或作屍。
【前漢鮑宣傳】視之當如一,合《屍鳩》之詩。
【註】言君子布德施惠,亦當然也。
又別作。
【揚子方言】鳩,梁宋閒謂之鷦。
又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集韻】□亡遇切,音務。
繅淹餘也。
繅字原從臼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縐字之譌。
○按《廣韻》縐亦音初敎切,惡絹也。
《海篇》音義與《廣韻》同。
鳵 【亥集中】【鳥字部】 鳵 【玉篇】布老切,與鴇同。
性不止樹。
【班固西都賦】鶬鴰鳵鶂。
李註鳵似鴈無後趾。
【埤雅】鳵無舌,兔無□。
【管子輕重甲篇】非十鈞之弩,不能中鵾雞鷺鳵。
又葉彼五切【徐幹齊都賦】鴐鵞鶬鴿,鴻鴈鷺鳵。
連軒翬霍,覆水掩渚。
考證:〔【班固西都賦】鶬鴰鳵鶂。
【註】鳵似鷹而大,無趾。
〕謹照原文改李註鳵似鴈無後趾。
【午集中】【皮字部】【集韻】恥格切,音坼。
皴也。
又力摘切,音□。
姓也。
出東平郡。
○按《字彙》譌從斤,入四畫內。
今改正。
【未集中】【糸字部】【集韻】姑南切,音弇。
【類篇】絲貌。
又【篇海】卽移切,音咨。
績其所緝也。
麊 【亥集下】【鹿字部】 麊 【廣韻】武移切【集韻】民□切,□音彌。
【廣韻】縣名。
【前漢地理志】交趾郡,麊泠縣,都尉治。
【註】音麋零。
又【集韻】忙皮切,音糜。
又忙經切,音冥。
義□同。
鷂 【亥集中】【鳥字部】 鷂 【廣韻】弋照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笑切,□音燿。
【說文】鷙鳥也。
卽所謂鷣負雀也。
【列子天瑞篇】鷂爲鸇,鸇爲布穀,久復爲鷂,此物變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餘招切,音遙。
【玉篇】五色雉。
【廣韻】大雉名。
【爾雅釋鳥】鷂雉註:靑質五采。
考證:〔【說文】鷙鳥也。
【爾雅釋鳥鷂雉註】靑質五采,卽所謂鷣負萑也。
〕謹照爾雅文鷂雉鷂音遙,在餘昭切内,不在弋照切内,且鷂雉非鷙鳥,不當在鷙鳥也下。
今按文義將爾雅鳥鷂雉註靑質五采十一字,移在下文廣韻大雉名之下,並照爾雅萑改雀。
鳾 【亥集中】【鳥字部】 鳾 【集韻】霜夷切,音師。
鳥名。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杜回切【集韻】徒回切,□音頹。
【倉頡篇】隂病。
又【集韻】徒對切,音隊。
下潰。
【集韻】或作□。
鶴 【亥集中】【鳥字部】 鶴 【唐韻】下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曷各切,□音涸。
水鳥名。
似鵠,長頸高腳,丹頂白身,頸翅有黑,常以夜半鳴,聲聞八九裡。
【博物志】鶴頰,耳響則聽遠,眼赤則眎遠,其色似雪。
【相鶴經】鶴,陽鳥也,而遊於隂,行必依洲渚,止不集林木。
【埤雅】形定而色白,食於水,故喙長。
軒於前,故後短。
棲於陸,故足高而尾凋。
翔於雲,故毛豐而肉疎。
大喉以吐故,修頸以納新,故壽。
內典曰:鶴影生。
禽經曰:鶴以聲交而孕。
張華雲:雄鳴上風,雌承下風則孕。
【崔豹古今註】鶴千年則變蒼,又二千歲則變黑,所謂□鶴也。
古謂之仙禽,亦名露禽,或又謂之隂羽。
【本草】鶴白色□,故又名八公。
【易中孚】鳴鶴在隂,其子和之。
【詩小雅】鶴鳴于九臯,聲聞于天。
【淮南子說山訓】雞知將旦,鶴知夜半。
【左傳閔二年】衞懿公好鶴,鶴有乗軒者。
又地名。
【史記衞世家註】鶴城在滑州匡城縣正南十五裡。
又【莊子徐無鬼】君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閒。
【郭註】鶴列,陳兵也。
又鶴膝,矛名。
鶴之膝隆起,故吳矛骹大者爲鶴膝。
又【逸雅】鋤,助也。
齊人謂其頭曰鶴,似鶴頭也。
又姓。
鶴壽,見【金史】。
又【正韻】與翯同。
【詩大雅】白鳥翯翯。
【孟子】作鶴鶴。
又葉胡沃切,音礐。
【嵆康琴賦】下逮謠俗,蔡氏五曲。
王昭楚妃,千裡別鶴。
鵭 【亥集中】【鳥字部】 鵭 【廣韻】巨金切【集韻】渠金切,□音琴。
【廣韻】鵭,鶨鳥。
亦作鳹。
【集韻】句喙烏。
鵮 【亥集中】【鳥字部】 鵮 【廣韻】苦鹹切【集韻】丘鹹切,□音嵁。
鳥啄物也。
又【廣韻】竹鹹切【集韻】知鹹切,□音詀。
義同。
【巳集下】【犬字部】【集韻】之戎切,音終。
犬名。
黲 【亥集下】【黑字部】 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感切,音慘。
【說文】淺靑黑也。
【廣韻】暗色。
【廣雅】敗也。
【玉篇】今謂物將敗時,顏色黲黲也。
【文選漢功臣表】茫茫宇宙,上黲下黷。
又【廣韻】倉敢切,驂上聲。
日暗色。
黼 【亥集下】【黹字部】 黼 【唐韻】方榘切【廣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音甫。
【說文】白與黑相次文。
【周禮冬官考工記】白與黑謂之黼。
【爾雅釋器】斧謂之黼。
【疏】黼,蓋半白半黑,似斧刃白而身黑,取能斷意。
一說白西方色,黑北方色,西北黑白之交,乾陽位焉,剛健能斷,故畫黼以黑白爲文。
【禮月令】季夏命婦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
【賈誼治安策】美者黼繡。
【韓愈乞巧文】黼黻帝躬。
考證:〔【禮月令】季夏命婦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
〕謹照原文必以法下增故字。
鼀 【亥集下】【黽字部】 鼀 【唐韻】七宿切【集韻】七六切,□音蹴。
【說文】詹諸也,其鳴詹諸,其皮鼀鼀,其行圥圥。
【廣韻】鼀。
【子集下】【廠字部】【集韻】洗野切,音寫。
仄也。
又四夜切,音卸。
傾也。
【午集下】【示字部】【玉篇】翌制切,音異。
祭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他頂切,音珽。
竹函也。
鼢 【亥集下】【鼠字部】 鼢 【唐韻】【正韻】房吻切【集韻】【韻會】父吻切,□音憤。
【說文】地行鼠,伯勞所化也。
一曰鼴鼠。
【爾雅釋獸】鼢鼠。
【註】地中行者。
【疏】所謂犁鼠者,卽此也。
又【廣韻】【集韻】□符分切,音汾。
【廣韻】田中鼠。
又【集韻】【類篇】□符問切,音□。
義同。
一作蚡。
齁 【亥集下】【鼻字部】 齁 【廣韻】【集韻】□呼侯切,音呴。
【廣韻】齁,鼻息也。
【王延壽王孫賦】鼻□齁以□。
【註】皆鼻息也。
又【集韻】苦故切,音庫。
義同。
齈 【亥集下】【鼻字部】 齈 【集韻】奴冬切,音農。
【玉篇】鼻齈也。
【集韻】鼻病。
又【廣韻】【正韻】□奴凍切,音癑。
【廣韻】多涕鼻疾。
齘 【亥集下】【齒字部】 齘 【唐韻】胡介切【集韻】【韻會】下介切【正韻】下戒切,□音械。
【說文】齒相切也。
【玉篇】齘者,切齒怒也。
【廣雅】馮齘,怒也。
又【正韻】齒齘,齒上下相抵處。
【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凡甲衣之欲其無齘也。
【註】齘,謂如齒齘。
【疏】劄葉參差相似。
麔 【亥集下】【鹿字部】 麔 【唐韻】其九切【集韻】【韻會】巨九切,□音舅。
牡麋也。
【爾雅釋獸】麋,牡麔。
又【爾雅釋獸】麔麚,短脰。
【疏】皆短項也。
又【集韻】居勞切,音高。
又巨夭切,趫上聲。
又被表切,音莩。
義□同。
○按麔字諸書牝牡稱混,當以《爾雅》爲正。
麖 【亥集下】【鹿字部】 麖 【字彙】同麠。
【山海經】屍山獸多麖。
【註】似鹿而小,黑色。
詳後麠字註。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許鑒切,音□。
怒也。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呼麥切【集韻】忽麥切,□音□。
擘也,裂也。
與掝同。
又【集韻】胡麥切,音畫。
義同。
又【唐韻】【集韻】□簪摑切。
裂聲。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敕鳩切。
抽字本文。
【說文】引也。
或從由作抽,或從秀作□。
詳抽字註。
又【集韻】□留切,音儔。
又力竹切,音六。
義□同。
又力救切,音溜。
築牆布土也。
【詩小雅椓之橐橐箋】椓謂土也。
【疏】者,以手平物之名。
○按陸氏音義,仍用上文平入三音。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渠良切,音強。
扶持貌。
【辰集上】【日字部】【集韻】符非切,音肥。
【博雅】離也。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許委切【集韻】虎委切,□音毀。
【說文】傷擊也。
亦作□。
齥 【亥集下】【齒字部】 齥 【集韻】私列切,音薛。
【爾雅釋獸】羊曰齥。
【郭註】今江東呼齝爲齥,反芻出嚼也。
又以制切,音曳。
羊粻也。
亦作齛。
考證:〔【爾雅釋獸】羊曰齥。
【郭註】今江東呼齠爲齥。
〕謹照原文齠改齝。
齫 【亥集下】【齒字部】 齫 【廣韻】【韻會】【正韻】□苦本切,音閫。
齧也。
又【廣韻】齒起貌。
【荀子君道篇】齫然而齒墜矣。
齮 【亥集下】【齒字部】 齮 【廣韻】魚倚切【集韻】語綺切,□音錡。
【說文】齧也。
又【集韻】姓也。
又人名。
桓齮,秦將。
見【秦本紀】。
又【集韻】丘其切,音欺。
亦齧也。
又去倚切,音綺。
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布亥切。
恃也。
又【五音集韻】五亥切,音騃。
義同。
齯 【亥集下】【齒字部】 齯 【唐韻】五雞切【集韻】【韻會】【正韻】硏奚切,□音倪。
【說文】老人齒。
【爾雅釋詁】黃髮,齯齒,壽也。
【註】齒墮更生細者。
古單作兒。
【釋名】齯,大齒落盡,更生細者,如小兒齒也。
又【集韻】如支切,音兒。
義同。
【辰集上】【日字部】【集韻】美殞切,音愍。
諡也。
《史記》齊湣王或作王。
【辰集上】【日字部】【集韻】子肖切,音醮。
人名。
梁有虞。
又疾爵切,音嚼。
人名。
宋有謝。
【正字通】俗皭字。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胡昆切,音魂。
梡木未析也。
又【玉篇】胡本切【集韻】戸袞切,□與梡同。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式荏切,音沈。
木名。
【類篇】或從念作棯。
【辰集中】【木字部】俗欖字。
【辰集下】【欠字部】【唐韻】【集韻】□於糾切,音黝。
【說文】蹴鼻也。
又【集韻】巨九切,音臼。
義同。
又【集韻】於口切,音毆。
與歐、嘔□同。
吐也。
詳歐字註。
又【集韻】於□切,漚去聲。
又【廣韻】平表切【集韻】被表切,□音藨。
又【集韻】巨夭切,音趫。
義□同。
【辰集下】【欠字部】【唐韻】洛官切【集韻】盧丸切,□音鸞。
【說文】欠貌。
一曰心惑不悟貌。
又【集韻】古倦切,音眷。
義同。
【辰集下】【欠字部】【集韻】疾智切,音漬。
【說文】歐也。
又【廣韻】【集韻】□子智切,音委積之積。
義同。
又【廣韻】卽移切【集韻】將支切,□音貲。
【倉頡篇】嚘也。
一曰歐也。
或省作□。
又【集韻】才支切,音疵。
義同。
@□,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集韻】直祐切【韻會】【正韻】直又切,□音胄。
卦兆辭也。
○按《佩觿》□,從從蔔從系。
《漢書》文帝紀註,師古曰:古作籀,今經典皆作繇。
詳繇字註。
【午集下】【禾字部】【集韻】謨交切,音茅。
穮,禾不實也。
又眉敎切,音貌。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玉篇】【集韻】□下巧切,音澩。
讀若效上聲。
擾也,亂也。
【王褒洞簫賦】攪搜捎。
或作攪。
鴈 【亥集中】【鳥字部】 鴈 〔古文〕□【唐韻】五晏切【集韻】【韻會】【正韻】魚切,□音贗。
【說文】鴈,也。
【玉篇】大曰鴻,小曰鴈。
【禽經】一名翁雞。
一名鯊鶉。
一名鷹。
【廣雅】鴚,鶬,鴈也。
【揚子方言】鴈,自關而東謂之鴚,南楚之外謂之鶬鴚。
又【法言】時來時往,朱鳥之謂歟。
【註】鴈也。
又名陽鳥。
【書禹貢】陽鳥攸居。
【傳】隨陽之鳥。
鴈屬。
【禮月令】孟春之月,鴻鴈來。
【夏小正】鴈北鄕。
【正字通】鴈夜宿,鴻內鴈外,更相驚避,飛則銜蘆避矰繳,有遠害之道。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禽作六摯,大夫執鴈。
又【儀禮士昏禮】下達納采用鴈。
【又】昏之夕,親迎奠鴈。
【疏】鴈,順隂陽往來,不再偶也。
又【詩鄭風】兩驂鴈行。
【註】驂少次服馬,如鴈行也。
又鵞名。
【爾雅釋鳥】舒鴈鵞。
【疏】鵞一名舒鴈。
又星名。
天鴈,地鴈,奔星也。
【爾雅藝海泂酌】流星,色靑赤小者名地鴈,長二三丈者名天鴈。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鴈門郡。
又山名。
鴈門山,在高柳北。
【山海經註】山有大池,鴈集其中,曰鴈塞。
又衡山旁有回鴈峰。
又【正字通】流庸謂之鴈戸。
唐編民有鴈戸,謂如鴈去來無恆也。
又木名。
【唐書地理志】雅州盧山郡貢石菖蒲落鴈木。
又草名。
【管子地員篇】其種鴈膳黑實,朱跗黃實。
【註】鴈膳,草名。
又姓,見【姓苑】。
又通贗。
【韓非子說林篇】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鴈往。
齊人曰:鴈也,魯人曰:眞也。
又葉魚旰切,音岸。
【班固西都賦】鶬鴰鴇鶂,鳧鷖鴻鴈。
朝發河海,夕通江漢。
一作鳱。
【說文】鴈,從鳥人,廠聲。
【徐鉉曰】從人從廠,義無所取,當從雁省。
通作雁,別作鳫。
【午集上】【玉字部】【廣韻】鄙密切【集韻】逼密切,□音筆。
【玉篇】靑白玉管。
鴡 【亥集中】【鳥字部】 鴡 【唐韻】七餘切【集韻】千餘切,□音疽。
【說文】王鴡也。
【爾雅釋鳥】鴡鳩,王鴡。
【郭註】鵰類。
今江東呼之爲鶚,好在江渚邊食魚。
一作雎。
【詩周南】關關雎鳩。
又官名。
【左傳昭十七年】鴡鳩氏,司馬也。
鴢 【亥集中】【鳥字部】 鴢 【廣韻】烏皎切【集韻】伊鳥切,□音杳。
【玉篇】鴢,魚□也。
【爾雅釋鳥】鴢頭□。
【郭註】似鳧,江東謂之魚□。
【山海經】靑要山有鳥名鴢,狀似鳧,身靑,朱目,赤尾,食之宜子。
又【廣韻】【集韻】□於絞切,音拗。
又【集韻】於交切,音坳。
又伊謬切,音幼。
義□同。
鹉 【亥集中】【鳥字部】 鵡 【廣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音武。
鸚鵡,能言鳥也。
【禮曲禮】鸚鵡能言,不離飛鳥。
【郭璞雲】靑羽赤喙,舌似小兒,有五色者,白者,赤者。
凡鳥四指,三指向前一向後。
此鳥兩指向後。
【禽經】鸚鵡拊其背而啞。
【正字通】與同。
鵀 【亥集中】【鳥字部】 鵀 【廣韻】【集韻】【韻會】如林切【正韻】如深切,□音壬。
【廣韻】戴勝鳥也。
頭上毛似勝。
【爾雅釋鳥】鵖鴔,戴鵀。
【郭註】鵀卽頭上勝。
今呼爲戴勝。
陸佃曰:首有文如勝。
師古曰:勝,婦人首飾。
漢世謂之華勝。
《方言》雲:自關而西謂之戴鵀,或謂之戴頒,或謂之戴勝。
東齊吳揚之閒謂之鵀。
又【廣韻】【正韻】汝鴆切【集韻】如鴆切,□音妊。
又【廣韻】尼心切,音。
義□同。
鵍 【亥集中】【鳥字部】 鵍 【玉篇】火丸切【集韻】呼官切,□音歡。
同鸛。
鵍鷒鳥也。
又【集韻】古丸切,音官。
鶇鵍,亦鳥名。
鱍 【亥集中】【魚字部】 鱍 【廣韻】【集韻】【正韻】□北末切,音撥。
與鮁同。
魚掉尾也。
【玉篇】尾長貌。
【詩衞風】鱣鮪發發。
【釋文】發,韓詩作鱍。
又【廣韻】【集韻】□普活切,音潑。
義同。
鱝 【亥集中】【魚字部】 鱝 【正字通】房問切,音憤。
魚形如大荷葉,長尾,口在腹下,目在額上,尾長有節,螫人。
【巳集下】【犬字部】【集韻】狼狄切,音歷。
本作□。
或作□□。
詳豸部□字註。
□ 【補遺】【午集】【立字部】 □ 【五音篇海】籀文童字。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韻】則到切,音躁。
【說文】炊□也。
同竈,亦作窖。
詳竈字註。
又【字彙補】子勝父曰跨竈。
或雲□,馬足跡也。
駒行每越老馬之跡,故雲。
鲎 【亥集中】【魚字部】 鱟 【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音□。
魚名。
似蟹,有子可爲醬。
【山海經註】鱟魚形如惠文冠,靑黑色,十二足,長五六尺,似蟹,雌常負雄,漁子取之,必得其雙。
子如麻子,南人爲醬。
【嶺表異錄】雄小雌大,水中雄者浮雌者沉。
【左思吳都賦】乗鱟黿鼉。
又號鱟媚。
【郭璞江賦】蜦鱟媚。
又【廣韻】【集韻】□烏酷切,音沃。
又【集韻】【正韻】□許□切,音詬。
又【集韻】乙角切,音渥。
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集韻】□胡典切,音峴。
□,意難也。
又【集韻】呼典切,音顯。
義同。
又【集韻】忍善切。
本作。
或從心。
【說文】意膬也。
一曰意急而懼。
又【集韻】乃見切,音睍。
意難也。
膬字原從忄從毳。
【卯集上】【心字部】同怍。
【荀子儒效篇】無所疑。
【註】無所疑滯慙也。
【揚子太□經】階天不。
【註】,慙也。
鷿 【亥集中】【鳥字部】 鷿 【唐韻】普擊切【集韻】蒲歷切,□音甓。
【廣韻】鷿鷉,水鳥。
陳藏器曰:似鳧而小,足連尾不能陸行,常在水中。
【廣雅】鷿鷉,鶻鷉也。
一名須鸁,一名水□,一名□,一名油鴨。
又【集韻】博厄切,音蘖。
又必益切,音辟。
又匹歷切。
音霹。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擫本字。
【唐書蕭瑀傳】隋帝素意伐遼。
又銜瑀以謀,其機。
亦作擪。
鹗 【亥集中】【鳥字部】 鶚 【廣韻】五各切【集韻】【韻會】逆各切,□音咢。
【玉篇】雕,鶚也。
師古曰:鷙擊之鳥,鷹鸇之屬。
陸佃曰:鶚性好峙立,每立更不移處,所謂鶚立。
【本草】一名魚鷹,又名鵰雞,又曰下窟鳥。
【前漢鄒陽傳】鷙鳥累百,不如一鶚。
【正字通】鶚翔水上,扇魚令出,啖之,故名沸波。
鸛 【亥集中】【鳥字部】 鸛 【廣韻】【集韻】【韻會】□古玩切,音貫。
水鳥。
好水,將雨則鳴。
【禽經】鸛仰鳴則晴,俯鳴則隂。
又鸛生三子,一爲鶴,巽極成震,隂變爲陽,震爲鶴,巽爲鸛。
【本草陶弘景註】頭無丹,項無烏帶,身似鶴,不善唳,但以喙相擊而鳴。
鸛有二種,似鵠而巢樹者爲白鸛,黑色曲頸者爲烏鸛。
陸璣曰:鸛雀似鴻而大。
一名負釜,一名黑尻,一名背竈,一名早裙。
泥巢,其旁爲池,含水滿之,取魚置其中,以食其雛。
【詩豳風】鸛鳴于垤。
又一作冠。
【後漢楊震傳】有冠雀銜三鱣魚置講堂前。
【註】冠音貫,卽鸛雀也。
又【唐韻】【集韻】□呼官切,音歡。
【爾雅釋鳥】鸛鷒,鶝鶔。
【註】鸛,音歡。
又【集韻】古丸切,音官。
水鳥也。
又【集韻】胡官切,音桓。
義同。
又【集韻】【類篇】□逵員切。
同□。
鸜鵒,亦作鸛鵒。
【左傳昭二十五年】鸜鵒來巢。
【公羊傳】作鸛,音權。
【韻會小補】鸜本作□。
□鵒也。
鹭 【亥集中】【鳥字部】 鷺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
【說文】白鷺也。
【李時珍曰】水鳥也。
林棲水食,羣飛成序,潔白如雪,頂有長毛十數莖,毿毿然如絲,欲取魚,則弭之,名曰絲禽。
一名屬玉,一名舂鉏。
【爾雅釋鳥】鷺舂鉏。
【註】鷺頭翅背上,皆有長翰毛。
今江東人取以爲睫攡,名之曰白鷺縗。
禽經曰:鸘飛則霜,鷺飛則露,其名以此。
步於淺水,好自低昂,如舂如鋤之狀,故曰舂鋤。
又朱鷺。
【爾雅釋鳥疏】楚威王時,有朱鷺合沓飛翔而來舞。
則復有赤者,舊鼓吹朱鷺曲,是也。
然則鳥名白鷺,赤者少耳。
【晉書樂志】漢時短簫鐃歌之樂,其曲有朱鷺。
又鷺羽,舞者所持以指麾,或坐或伏也。
【詩□風】値其鷺羽。
又【魯頌】振振鷺。
又白鷺,官名。
【魏書官氏志】以伺察者謂□官,謂之白鷺,取延頸遠望之義。
又【集韻】良據切,音慮。
【字林】鳥名。
又【集韻】龍都切,音盧。
水鳥也。
鵶 【亥集中】【鳥字部】 鵶 【廣韻】於加切,音掗。
同鴉。
又地名。
【丹鉛錄註】三鵶在汝州,古繞角城,項城縣爲第一鵶,分領山爲第二鵶,汝州爲第三鵶。
【韓翊詩】三鵶水上一歸人。
鶚 【亥集中】【鳥字部】 鶚 【廣韻】五各切【集韻】【韻會】逆各切,□音咢。
【玉篇】雕,鶚也。
師古曰:鷙擊之鳥,鷹鸇之屬。
陸佃曰:鶚性好峙立,每立更不移處,所謂鶚立。
【本草】一名魚鷹,又名鵰雞,又曰下窟鳥。
【前漢鄒陽傳】鷙鳥累百,不如一鶚。
【正字通】鶚翔水上,扇魚令出,啖之,故名沸波。
鶨 【亥集中】【鳥字部】 鶨 【唐韻】醜絹切【集韻】寵戀切,□音猭。
鳥名。
【爾雅釋鳥】鶨,老。
【郭註】鳹鶨也。
俗呼爲癡鳥。
【疏】鶨,一名老。
字林雲:句喙鳥。
又【廣韻】【集韻】□徒困切,音鈍。
又【集韻】吐玩切,音彖。
義□同。
考證:〔【爾雅釋鳥】鶨,老。
【郭註】鴒鶨也。
〕謹照原文鴒鶨改鳹鶨。
鶵 【亥集中】【鳥字部】 鶵 【廣韻】仕于切【集韻】崇芻切,□音。
【莊子秋水篇】南方有鳥,其名鵷雛。
又【玉篇】鶵,鳥子初生,能啄食。
一作雛。
鶽 【亥集中】【鳥字部】 鶽 【玉篇】思尹切,音筍。
祝鳩也。
急疾之鳥也。
本作隼。
【說文】隼,鷙鳥也。
【陸璣曰】齊人謂之擊征。
或謂之題肩。
或謂之雀鷹。
春化布穀者也。
【山海經】開明南有鶽。
【註】雕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玉篇】丁見切。
山下穴也。
鶿 【亥集中】【鳥字部】 鶿 【廣韻】疾之切【集韻】【韻會】牆之切【正韻】才資切,□音茲。
鸕鷀,水鳥。
【埤雅】鳥似鶂而黑。
一名鷧。
【爾雅釋鳥】鶿鷧。
【郭註】鸕鷀也。
李時珍曰:韻書盧與茲皆黑也。
此鳥色深黑,故名。
鷧者,其聲自呼也。
又名水老鴉。
又名烏鬼。
【夔州圖經】夔州人以鸕鶿捕魚,謂之烏鬼。
【杜甫遣悶詩】家家養烏鬼。
【楊孚異物志】鸕鶿能沒於深水,取魚而食之,不生卵,而孕雛於池澤,旣胎而又吐生,多者生七八,少生五六,相連而出,若絲緒。
【正字通】鸕鶿,俗呼慈老,人畜之,以繩約其嗉,才通小魚,其大魚不可下,時呼而取之,復遣去。
觜曲如鉤,喉熱如湯,魚入喉卽爛,味不美。
又【廣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音孜。
義同。
鷈 【亥集中】【鳥字部】 鷈 【唐韻】土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天黎切,□音梯。
【說文】鸊鷈,似鳧而小,膏可塗刀。
【揚子方言】野鳧,其小而好水中者,謂之鸊。
鷈大者謂之鶻鷈。
【廣雅】□鷈,鶻鷈也。
【馬融廣成頌】鷺鴈□鷈。
【正字通】□鷈蒼白文,多脂,腳連尾,不能陸行。
一名水□。
又名□。
俗作鵜。
【杜甫贈張太常詩】銛鋒瑩鸊鵜。
從鷈爲正。
又【集韻】相支切,音斯。
鳥名。
又田黎切,音題。
義同。
鷉 【亥集中】【鳥字部】 鷉 【正字通】同鷈。
鸕 【亥集中】【鳥字部】 鸕 【唐韻】洛乎切【集韻】龍都切,□音盧。
【說文】□鷀也。
【楊孚異物志】鸕鷀不生卵,旣胎又吐生,多者七八,少者五六,相連而生。
詳鷀字註。
又【集韻】淩如切,音臚。
【爾雅釋鳥】鸕諸雉。
【郭註】未詳。
鸞 【亥集中】【鳥字部】 鸞 【廣韻】落官切【集韻】【韻會】盧丸切【正韻】盧官切,□音鑾。
神鳥也,赤神之精,鳳凰之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