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前列直鬥口三星,隨北端兌。
【註】索隱曰:隨,他果反。
又與橢通。
【淮南子齊俗訓】闚面於盤水則員,於杯則隨,面形不異,其故有所員,有所隨者,所自闚之異也。
【呂大臨曰】隨,當讀橢,圜而長也。
【正字通】俗作随。
隩 【戌集中】【阜字部】 隩 【唐韻】烏到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到切,□音奧。
【爾雅釋地】隩隈。
【註】今江東呼爲浦隩。
【說文】水隈崖也。
又【玉篇】藏也。
【鄭語】申呂方疆,其隩愛太子亦必可知也。
【註】隩,隱也。
【莊子天下篇】弱於德,強於物,其塗隩矣。
【史記封禪書】自古以雍州積高,神明之隩。
又【玉篇】亦作墺澳。
【唐韻正】亦作□。
【漢敦煌長史武班□】領校祕□。
□,卽隩字。
又【廣韻】於六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六切,□音郁。
【廣韻】本作澳。
水內曰隩。
又【集韻】四方土可居也。
【書禹貢】四隩旣宅。
【傳】四方之宅已可居。
【前漢地理志】作四奧。
又【書堯典】厥民隩。
【傳】隩,室也。
民攺歲,入此室處,以避風寒。
【釋文】馬雲:煖也。
【集韻】本作墺。
□ 【補遺】【未集】【網字部】 □ 【奚韻】縛謀切,音浮。
覆車也。
【未集中】【羽字部】【集韻】以制切,音曳。
飛也。
或作□。
又【集韻】私列切,音薛。
義同。
【未集中】【羽字部】【廣韻】【集韻】而琰切,□音冉。
弱羽。
【類篇】鳥翼下細毛。
鞟 【戌集中】【革字部】 鞟 【集韻】與鞹同。
【淮南子說山訓】剝牛皮鞟。
鞠 【戌集中】【革字部】 鞠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六切,音掬。
【說文】蹋鞠也。
【戰國策】六博蹹鞠。
【註】《劉向別錄》:蹙鞠,黃帝作,蓋因娛戲以練武士。
【揚子法言】捖革爲鞠。
又【爾雅釋言】鞠,生也。
【揚子方言】養也。
□楚韓鄭之閒曰鞠。
【詩小雅】母兮鞠我。
【書盤庚】鞠人謀人之保居。
又【爾雅釋言】鞠,稚也。
【書康王之誥】無遺鞠子羞。
【傳】鞠子,稚子。
又【玉篇】推也。
【廣韻】推窮也。
【書盤庚】爾惟自鞠自苦。
【傳】鞠,窮也。
【詩齊風】旣曰告止,曷又鞠止。
又【小雅】鞠爲茂草。
【註】鞠,窮也。
【戰國策】事敗而好鞠之。
【註】鞠,窮也。
又【爾雅釋詁】鞠,盈也。
【詩小雅】降此鞠訩。
【傳】鞠,盈也。
又【玉篇】告也。
【詩小雅】□師鞠旅。
【傳】鞠,告也。
又【韻會】鞠躬也。
【儀禮聘禮】執圭入門鞠躬焉,如恐失之。
又姓。
【廣韻】出東萊。
【戰國策】太傅鞠武。
【風俗通】漢尙書令鞠譚。
【西京雜記】鞠道龍善爲幻術。
又星辰。
【大戴禮】鞠則見。
鞠者何也,星名也。
又與菊通。
【禮月令】鞠有黃華。
【釋文】鞠,本作菊。
又【廣韻】【集韻】渠竹切【韻會】渠六切,□音趜。
【廣韻】蹋鞠,以革爲之,今通謂之毬子。
【集韻】或作毱。
又【廣韻】驅匊切【集韻】【正韻】丘六切,□音麴。
【廣韻】亦姓也。
又【禮月令】天子乃薦鞠衣於先帝。
【註】黃桑之服。
【釋文】去六切。
【周禮天官司服】鞠衣。
【註】黃桑服也。
色如麴塵,象桑葉始生。
又【集韻】酒母也。
本作□。
或作□麴麯□。
互詳竹部□字及麥部麴字註。
又【集韻】丘弓切,音穹。
【左傳宣十二年】有山鞠窮乎。
【註】山鞠窮,所以禦濕。
【釋文】鞠,起弓反。
【集韻】本作□,亦作芎。
詳艸部□芎二字註。
又葉各頟切,音格。
【楚辭九章】鬱結紆軫兮,離愍而長鞠。
撫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考證:〔【左傳宣十二年】有山鞠藭乎。
【註】山鞠藭,所以禦濕。
〕謹照原文兩藭字□改窮。
鞢 【戌集中】【革字部】 鞢 【廣韻】蘇協切【集韻】悉協切,□音燮。
【玉篇】鞢,鞌具也。
【集韻】鞢,馬被具。
【說文】能射禦者佩鞢。
鞣 【戌集中】【革字部】 鞣 【唐韻】耳由切【集韻】【韻會】而由切,□音柔。
【說文】耎也。
【玉篇】乾革也。
【廣韻】熟皮。
又【集韻】忍九切,音揉。
柔皮也。
又【廣韻】人又切【集韻】如又切,□音蹂。
又【集韻】女救切,音糅。
義□同。
鞤 【戌集中】【革字部】 鞤 【廣韻】【正韻】博旁切【集韻】逋旁切,□音。
【玉篇】鞋革皮。
【集韻】本作幫。
又作縍□。
詳巾部幫字註。
鞥 【戌集中】【革字部】 鞥 【唐韻】烏合切【集韻】遏合切,□音姶。
【說文】轡鞥。
一曰龍頭繞者。
【廣韻】皮裹角也。
又【集韻】一憎切。
馬轡也。
鞦 【戌集中】【革字部】 鞦 【廣韻】七由切【集韻】雌由切,□音秋。
【玉篇】車鞦也。
【廣韻】本作鞧。
又作緧□。
又鞦韆,繩戲也。
【古今藝術圖】鞦韆,北方戲,以習輕趫者。
本作秋千。
鞧 【戌集中】【革字部】 鞧 【廣韻】七由切【集韻】雌由切,□音秋。
【廣韻】車鞧也。
或作鞦□。
【集韻】本作緧。
鞨 【戌集中】【革字部】 鞨 【廣韻】胡葛切【集韻】【韻會】【正韻】何葛切,□音曷。
【玉篇】靺鞨。
【廣韻】靺鞨,蕃人名。
【唐書北狄傳】黑水靺鞨,居肅愼地,亦曰挹婁。
元魏時曰勿吉。
又紅靺鞨。
【唐寶記】靺鞨國產寶石,大如栗。
中國謂之靺鞨。
又【廣雅】鞨,履也。
又【廣韻】【集韻】□食列切,音舌。
【廣韻】治皮。
亦作。
【集韻】又作碟。
又【集韻】士列切,音□。
義同。
或作□、□。
又【正韻】莫轄切,音帓。
【揚子方言】鞨巾,俗人帕頭是也。
【列子天問篇】北國之人,鞨巾而裘。
鞩 【戌集中】【革字部】 鞩 【篇海】息妙切,音笑。
刀鞘也。
又所交切,音捎。
鞭鞩也。
鞪 【戌集中】【革字部】 鞪 【唐韻】【集韻】□莫蔔切,音木。
【說文】車軸束也。
【玉篇】曲轅束也。
亦作楘。
【集韻】亦作□、□。
又【集韻】墨角切,音瞀。
輈束。
又【廣韻】莫浮切【集韻】迷浮切【正韻】莫侯切,□音謀。
【集韻】鞮鞪,首鎧。
【前漢韓延壽傳】被甲鞮鞪。
【註】師古曰:鞮鞪,卽兜鍪也。
莫侯反。
【集韻】通作牟、鍪。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蹯古作□。
註詳足部十二畫。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命伏切,音墨。
絲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於敎切,音靿。
竹節。
鞫 【戌集中】【革字部】 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六切,音菊。
【說文】窮理罪人。
【玉篇】問鞫也。
【爾雅釋言】鞫、究,窮也。
【詩大雅】鞫哉庶政。
【史記酷吏傳】訊鞫論報。
又【詩邶風】昔育恐育鞫,及爾顚覆。
【傳】鞫,窮也。
【釋文】鞫亦作諊。
又【詩大雅】芮鞫之卽。
【箋】水之內曰隩,水之外曰鞫。
【爾雅釋丘】厓內爲隩,外爲隈。
【疏】隈,當作鞫。
傳寫誤也。
又地名。
【左傳成二年】次于鞫居。
【註】衞國地。
【集韻】本作□。
或作□、□。
鞬 【戌集中】【革字部】 鞬 【唐韻】【集韻】【韻會】□居言切,音□。
【說文】所以戢弓矢。
【廣韻】馬上盛弓矢器。
【左傳僖二十三年】左執鞭弭,右屬櫜鞬。
【註】櫜以受箭,鞬以受弓。
【揚子方言】弓謂之鞬。
【釋名】馬上曰鞬。
鞬,建也。
弓矢□建立其中也。
【廣韻】或作□。
又【前漢西域傳】奧鞬王治奧鞬城。
又【韻會】巨偃切,音楗。
韜也。
【元稹策】文皇鞬櫜幹戈。
或作建。
【未集中】【耳字部】【廣韻】【集韻】□仍吏切,音餌。
【玉篇】以牲告神,欲神聽之,曰。
【山海經】祈用魚。
【註】以血塗祭爲。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良冉切,音斂。
功勤之稱。
鞭 【戌集中】【革字部】 鞭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連切,音編。
【說文】本作□。
驅也。
【玉篇】笞也。
馬箠也。
【書舜典】鞭作官□。
【傳】以鞭爲治官之□。
【左傳僖二十三年】左執鞭弭,右屬櫜鞬。
【禮曲禮】乗路馬,必朝服載鞭策,不敢授綏。
【周禮地官司市】凡市入,則胥執鞭度守門。
【史記三皇紀】以赤鞭鞭草木。
考證:〔【周禮地官司市】凡市入,則胥吏執鞭度守門。
〕謹照原文省吏字。
鞮 【戌集中】【革字部】 鞮 【唐韻】都兮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音低。
【說文】革履也。
【玉篇】單履也。
【揚子方言】自關而東,複履下襌者謂之鞮。
【註】今韋鞮也。
【禮曲禮】鞮屨。
【註】鞮屨無絇之菲也。
【疏】謂無絇飾履也。
履以絇爲飾,兇,故無絇也。
【戰國策】甲盾鞮鍪。
【註】鞮,革履。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鞮鞻氏。
【註】鞮屨,四夷舞者所屝也。
又【禮王制】西方曰狄鞮。
【註】鞮之言知也。
今冀都有言狄鞮者。
【前漢司馬相如傳】狄鞮之倡。
【註】韋昭曰:狄鞮,地名。
在河內。
出善倡者。
又【揚子法言】東鞮北女,來貢其珍。
又地名。
【左傳昭二十八年】樂霄爲銅鞮大夫。
【註】上黨銅鞮縣。
【史記仲尼弟子傳】銅鞮伯華。
【註】銅鞮,晉大夫羊舌赤之邑,世號赤曰銅鞮伯華。
又【後漢和帝紀】追至和渠北鞮海。
又人名。
【左傳昭十五年】以鼓子鞮歸。
又姓。
【前漢匈奴傳】單于姓攣鞮氏。
又【集韻】田黎切,音題。
亦革履也。
【集韻】或作。
韓 【戌集中】【韋字部】 韓 【唐韻】【集韻】胡安切【韻會】【正韻】河幹切,□音寒。
【說文】井垣也。
從韋,取其帀也。
幹聲。
又國名。
【詩大雅韓奕箋】韓,姬姓之國也,後爲晉所滅,故大夫韓氏以爲邑名。
【左傳桓三年】韓萬禦戎。
【韻會】曲沃桓公之子萬,食邑于韓,後分晉爲國。
又三韓,國名,辰韓,弁韓,馬韓也。
見【後漢東夷傳】。
又【廣韻】姓也。
【韻會】秦滅韓,以國爲氏。
又葉胡千切,音焉。
【孫楚白起贊】神機電斷,氣齊卒然,南折勁楚,走魏禽韓。
【說文】本作□。
【集韻】亦作榦幹。
考證:〔又三韓,國名,辰韓,示韓,馬韓也。
見【後漢光武紀】。
〕謹按示韓當作弁韓,見後漢書東夷傳,光武紀本文無之。
謹將示改爲弁。
光武紀改東夷傳。
鞯 【戌集中】【革字部】 韉 【唐韻】【正韻】□則前切,音箋。
【說文】馬鞁具也。
【玉篇】鞍韉也。
鞱 【戌集中】【革字部】 鞱 【集韻】與韜同。
詳韋部韜字註。
鞲 【戌集中】【革字部】 鞲 【玉篇】恪侯切,音彄。
射鞲,臂捍也。
又古侯切,音鉤。
義同。
【廣韻】書作韝。
鞳 【戌集中】【革字部】 鞳 【集韻】【韻會】□託合切,音錔。
【玉篇】兵器也。
又【集韻】鏜鞳,鐘鼓聲。
或作鞈□闒。
【韻會】漢相如賦:鏗鏘鏜鞳。
○按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作,前漢書文選作鞈。
又【集韻】吐盍切,音榻。
義同。
鞴 【戌集中】【革字部】 鞴 【廣韻】【集韻】【正韻】□房六切,音伏。
【玉篇】本作□。
詳前□字註。
又【廣韻】【集韻】□平祕切,音備。
【廣韻】本作絥。
詳糸部絥字註。
又【廣韻】【集韻】□蒲故切,音步。
【廣韻】鞴靫,盛箭室。
【類篇】書作□。
鞵 【戌集中】【革字部】 鞵 【唐韻】【集韻】【韻會】□戸佳切,音膎。
【說文】革生鞮也。
【玉篇】革鞮也。
革底麻枲。
【廣韻】屩也。
【淮南子齊俗訓】不亟於爲文句疏短之鞵。
【玉篇】同鞋。
又【集韻】【正韻】□雄皆切,音諧。
履也。
【未集中】【糸字部】【廣韻】烏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於何切,□音阿。
【玉篇】細繒也。
【類篇】或省作。
【未集中】【羊字部】【廣韻】普耕切【集韻】披耕切,□音怦。
駁羊名。
一曰使羊也。
【玉篇】使也。
亦作抨。
鞶 【戌集中】【革字部】 鞶 〔古文〕□【唐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音槃。
【說文】大帶也。
【易訟卦】或錫之鞶帶。
【禮內則】男鞶革,女鞶絲。
【註】小囊盛帨巾者。
【儀禮士昏禮】庶母及門內施鞶。
【左傳莊二十一年】王以後之鞶鑑予之。
【註】鞶,帶而以鏡爲飾也。
又【定六年】定之鞶鑑。
【釋文】步丹反,又蒲官反。
【集韻】或作。
鞸 【戌集中】【革字部】 鞸 【廣韻】□吉切【集韻】壁吉切,□音畢。
【集韻】本作韠。
詳韋部韠字註。
又【集韻】簿必切,音邲。
同。
詳字註。
鞹 【戌集中】【革字部】 鞹 〔古文〕□【唐韻】【正韻】苦郭切【集韻】【韻會】闊鑊切,□音廓。
【說文】去毛皮也。
【論語】虎豹之鞹。
又【詩齊風】載驅薄薄,簟茀朱鞹。
【傳】諸侯之路車,有朱革之質,而羽飾之也。
【釋文】苦郭反。
革也。
【集韻】又作鞟。
考證:〔【詩齊風】載驅薄薄,簟笰朱鞹。
〕謹照原文笰改茀。
鞺 【戌集中】【革字部】 鞺 【集韻】他郞切,音湯。
本作鼞。
詳鼓部鼞字註。
鞻 【戌集中】【革字部】 鞻 【廣韻】洛侯切【集韻】郞侯切,□音婁。
【玉篇】鞮鞻氏,掌四夷之樂官。
又【集韻】郞豆切,音漏。
又【集韻】【韻會】□俱遇切,音屨。
義□同。
又【集韻】龍遇切,音屢。
義同。
【周禮春官宗伯】鞮鞻氏。
【註】鞻讀如屨。
鞮屨,四夷舞者所屝也。
呂忱雲:鞮,革履也。
鞻者,靲鞻。
【釋文】九具反,又力具反。
鞼 【戌集中】【革字部】 鞼 【唐韻】【集韻】□求位切,音匱。
【說文】韋繡也。
【廣韻】繡革也。
盾綴革也。
【齊語】輕罪贖以鞼盾、一戟。
【註】盾綴革,有文如繢也。
又【淮南子原道訓】堅強而不鞼。
【註】鞼,折也。
又【廣韻】公回切【集韻】姑回切,□音傀。
又【集韻】丘媿切,音喟。
又胡對切,音潰。
義□同。
又【集韻】曰內切,音□。
韁也。
一曰繡韋也。
【廣韻】亦作□。
【集韻】或作□。
鞽 【戌集中】【革字部】 鞽 【廣韻】起嚻切【集韻】丘祅切,□音趫。
【廣韻】本作橇。
【集韻】又作橋。
詳木部橇字註。
又【集韻】訖約切,音腳。
本作屩。
詳屍部屩字註。
鞾 【戌集中】【革字部】 鞾 【唐韻】許□切【集韻】呼□切【韻會】許茄切,□音□。
【說文】鞮屬。
【廣韻】鞾,鞋鞾。
趙武靈王所服。
【釋名】跨也。
兩足各以一跨騎也。
【廣韻】亦作靴。
【集韻】又作□□。
鞿 【戌集中】【革字部】 鞿 【廣韻】居依切【集韻】居希切,□音機。
【玉篇】韁在口。
【廣韻】繫馬。
【集韻】馬絡頭。
【屈原離騷】餘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朁。
【註】馬韁在口曰鞿,革絡頭曰羈。
【前漢□法志】是猶以鞿而禦駻突。
考證:〔【屈原離騷】餘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譖。
〕謹照原文夕譖改夕朁。
韀 【戌集中】【革字部】 韀 【集韻】將先切,音箋。
馬被具。
亦作□、□。
韁 【戌集中】【革字部】 韁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良切,音薑。
【玉篇】馬緤。
【釋名】韁,疆也,擊之使不得出疆限也。
【前漢敘傳】繫名聲之韁鎖。
【玉篇】亦作繮。
詳糸部繮字註。
韂 【戌集中】【革字部】 韂 【廣韻】【集韻】【正韻】□昌豔切,音。
【集韻】馬障泥也。
【廣韻】亦作。
韃 【戌集中】【革字部】 韃 【篇海】同撻。
【正字通】本作□。
又□靼如起,地處契丹西北,族出沙陀別種。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王問切,音暈。
【類篇】染閒色。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同。
帶也。
詳字註。
韄 【戌集中】【革字部】 韄 【唐韻】乙白切【集韻】乙格切,□音擭。
本作。
【說文】佩刀絲也。
又【集韻】【韻會】□屋虢切,音嚄。
義同。
又【莊子庚桑楚】夫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將內揵。
內韄者不可繆而捉,將外揵。
又【集韻】胡陌切,音獲。
義同。
又乙角切,音渥。
縛也。
一曰刀靶中韋。
又【廣韻】胡誤切【集韻】胡故切,□音護。
【玉篇】佩刀絲也。
【廣韻】佩刀飾也。
【集韻】佩刀謂之韄。
考證:〔【莊子庚桑楚】天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將內揵。
〕謹照原文天字改夫字。
韅 【戌集中】【革字部】 韅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典切,音顯。
【廣韻】在背曰韅。
【集韻】著掖鞥也。
【釋名】韅,經也,橫經其腹下也。
【荀子禮論篇】寢兕持虎,蛟韅絲末,彌龍所以養威也。
【註】馬服之革,蓋象蛟形。
徐廣曰:以蛟魚皮爲之。
又【集韻】【韻會】□馨甸切,音灦。
義同。
【左傳僖二十八年】晉車七百乗,韅靷鞅靽。
【註】在背曰韅,在腹曰鞅。
韅許見反,又去見反。
又【集韻】【類篇】□輕甸切,音俔。
義同。
【玉篇】同□。
【集韻】或作□。
頾 【戌集下】【頁字部】 頾 【唐韻】卽移切【集韻】將支切,□音貲。
【說文】口上須也。
從須此聲。
【徐鉉曰】今俗別作髭。
非是。
【寅集中】【山字部】【廣韻】才敢切。
同嵌。
開張山貌。
見倉頡篇。
【正字通】倉頡篇本作嵌,改作,從拑,無義。
後人所增。
馣 【戌集下】【香字部】 馣 【廣韻】【集韻】【韻會】□烏含切,音諳。
【博雅】馣馣,香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鄔感切,音晻。
又【集韻】衣檢切,音奄。
通作唵。
又遏合切,音姶。
義□同。
【正字通】本作馣。
韆 【戌集中】【革字部】 韆 【廣韻】七然切【集韻】【韻會】親然切,□音遷。
【廣韻】鞦韆,繩戲也。
【集韻】鞦韆,北方戲,以習輕趫者。
【張有復古編】詞人高無際作鞦韆賦,漢武帝後庭繩戲。
本雲千秋,祝壽詞也,語譌轉爲秋千。
後人譌爲鞦韆。
韇 【戌集中】【革字部】 韇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音獨。
【說文】弓矢韇也。
【玉篇】以藏矢。
【廣韻】箭筩。
【集韻】今謂之胡鹿。
【儀禮士冠禮】筮人執筴,抽上韇,兼執之,進受命於主人。
【註】藏筴之器。
今時藏弓矢者,謂之韇丸也。
【集韻】亦作皾。
【辰集中】【木字部】【字彙補】音未詳。
【王延壽王孫賦】扶嶔崟以樄。
【註】一作樄椽。
韈 【戌集中】【革字部】 韈 【廣韻】望發切【集韻】勿發切【正韻】無發切,□音。
【玉篇】履韈。
【韓非子外儲說】文王韈繫解,因自結。
【廣韻】本作韤。
詳韋部韤字註。
韉 【戌集中】【革字部】 韉 【唐韻】【正韻】□則前切,音箋。
【說文】馬鞁具也。
【玉篇】鞍韉也。
韊 【戌集中】【革字部】 韊 【玉篇】力丹切,音闌。
藏弩矢服也。
亦作闌。
【史記信陵君傳】平原君負韊矢,爲公子先引。
【廣韻】【集韻】□書作。
韋 【戌集中】【韋字部】 韋 〔古文〕□□□【唐韻】宇非切【集韻】【韻會】于非切,□音幃。
【說文】相背也。
從舛口聲。
獸皮之韋,可以束枉戾相韋背,故借以爲皮韋。
【廣韻】柔皮。
【左傳僖三十三年】以乗韋先。
【疏】乗韋,四韋也。
【周禮春官司服】凡兵事,韋弁服。
【儀禮聘禮】君使卿韋弁。
【註】韋弁,韎韋之弁。
【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楚辭蔔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挈盈乎。
又【前漢郊祀歌】依韋響昭。
【註】師古曰:依韋諧和,不相乖離也。
又國名。
【詩商頌】韋顧旣伐。
【箋】韋,豕韋,彭姓也。
【左傳襄二十四年】在商爲豕韋氏。
【註】豕韋,國名。
【一統志】直隷大名府滑縣,古豕韋氏之國。
又豨韋氏,古帝王號。
【莊子外物篇】以豨韋氏之流觀今之世。
又不韋,縣名,屬益州郡,見【前漢地理志】。
又姓。
【姓苑】出自顓頊大彭之後,夏封于豕韋,以國爲氏。
又通圍。
【前漢成帝紀】大風拔甘泉畤中,大木十韋以上。
【註】師古曰:韋,與圍同。
又【集韻】胡隈切,音徊。
本作回。
詳囗部回字註。
韌 【戌集中】【韋字部】 韌 【唐韻】而進切【集韻】【韻會】【正韻】而振切,□音刃。
【說文】柔而固也。
從韋刃聲。
【廣韻】柔韌。
【集韻】本作肕。
或作忍。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須銳切,音歲。
【類篇】蜀細布。
【篇海】□,或作□。
韍 【戌集中】【韋字部】 韍 【廣韻】【韻會】分勿切【集韻】分物切,□音弗。
【說文】本作巿,韠也。
篆文從韋從犮。
【註】徐鉉曰:今俗作紱,非是。
【禮玉藻】一命縕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三命赤韍蔥衡。
【註】此□冕爵弁服之韠,尊祭服,異其名耳。
韍之言蔽也。
【前漢諸侯王表】奉上璽韍。
【註】師古曰:璽之組也。
又【集韻】方未切,音沸。
蔽膝也。
巿,遮羞布。
【備考】【寅集】【宀字部】【搜真玉鏡】音了。
韎 【戌集中】【韋字部】 韎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佩切,音妹。
【說文】茅蒐染草也。
從韋末聲。
【詩小雅】韎韐有奭。
【傳】韎韐者,茅蒐染草也。
一曰韎韐所以代韠也。
【禮玉藻韞韍註】縕,赤黃之閒色,所謂韎也。
【左傳成十六年】有韎韋之跗注,君子也。
【註】韎,赤色。
跗注,戎服。
【疏】賈逵雲:一染曰韎。
【儀禮士冠禮】緇帶□韐。
又【玉篇】東夷樂名。
【周禮春官宗伯】韎師掌敎韎樂。
【禮明堂位】作眛。
又【廣韻】【集韻】□莫拜切,音。
【玉篇】茅蒐染草也。
又【集韻】居氣切,音旣。
又莫貝切,音眜。
又莫轄切,音帓。
又【五音集韻】莫撥切,音末。
義□同。
又【集韻】勿發切,音。
與韤同。
詳後韤字註。
【字彙】韎與□同,宜從末,中畫短。
莫佩切者,宜從未,中畫長。
○按說文從末無從未,字彙強分爲二,非也。
《正字通》駁字彙之誤,而以諸書爲皆從未,尤非。
□。
考證:〔【儀禮士冠禮】緇帶韎韔。
〕謹照原文□韔改□韐。
韏 【戌集中】【韋字部】 韏 【唐韻】九萬切【集韻】俱願切,□音卛。
【爾雅釋器】革中絕謂之辨,韋中辨謂之韏。
【註】復分平也。
又【玉篇】詘也,曲也。
又【集韻】區願切,音券。
革中辨謂之韏。
【廣韻】車上所用皮也。
又【集韻】【正韻】□逵眷切,音倦。
又【集韻】古倦切,音眷。
又已袁切,音拳。
又【廣韻】居轉切【集韻】【韻會】【正韻】古轉切,□音卷。
義□同。
又【集韻】九遠切,音餋。
屈也。
又窘遠切,音□。
義同。
韐 【戌集中】【韋字部】 韐 【唐韻】【正韻】古洽切【集韻】訖洽切,□音夾。
【玉篇】韎韐。
【廣韻】韎韐,韋蔽膝。
【說文】本作□。
【集韻】亦作□。
又【廣韻】【正韻】古沓切【集韻】【韻會】葛合切,□音閤。
【廣韻】韎韐,大帶。
【集韻】韎韐,士服,制如韍。
【儀禮士喪禮】設韐帶。
【註】韐帶,韎韐緇帶。
不言韎緇者,省文,亦欲見韐自有帶。
韐帶用革,古文韐爲合也。
【集韻】或作□、帢。
又【集韻】轄夾切,音洽。
義同。
韑 【補遺】【戌集】【韋字部】 韑 【字彙補】于鬼切,音偉。
光也。
韒 【戌集中】【韋字部】 韒 【廣韻】私妙切【集韻】仙妙切,□音笑。
【玉篇】刀韒也。
【集韻】亦作鞘削□。
韓 【戌集中】【韋字部】 韓 【唐韻】【集韻】胡安切【韻會】【正韻】河幹切,□音寒。
【說文】井垣也。
從韋,取其帀也。
幹聲。
又國名。
【詩大雅韓奕箋】韓,姬姓之國也,後爲晉所滅,故大夫韓氏以爲邑名。
【左傳桓三年】韓萬禦戎。
【韻會】曲沃桓公之子萬,食邑于韓,後分晉爲國。
又三韓,國名,辰韓,弁韓,馬韓也。
見【後漢東夷傳】。
又【廣韻】姓也。
【韻會】秦滅韓,以國爲氏。
又葉胡千切,音焉。
【孫楚白起贊】神機電斷,氣齊卒然,南折勁楚,走魏禽韓。
【說文】本作□。
【集韻】亦作榦幹。
考證:〔又三韓,國名,辰韓,示韓,馬韓也。
見【後漢光武紀】。
〕謹按示韓當作弁韓,見後漢書東夷傳,光武紀本文無之。
謹將示改爲弁。
光武紀改東夷傳。
韔 【戌集中】【韋字部】 韔 【唐韻】【集韻】【韻會】□醜亮切,音暢。
【說文】弓衣也。
從韋長聲。
【詩秦風】虎韔鏤膺,交韔二弓。
【傳】韔,弓室也。
交韔,交二弓于韔也。
又【小雅】言韔其弓。
【禮檀弓韔弓註】韔,韜也。
又【集韻】持亮切,音仗。
義同。
【詩小雅】言韔其弓。
【釋文】韔,又治亮反。
又【集韻】力讓切,音亮。
【詩小雅】言韔其弓。
【釋文】沈重讀。
【集韻】或作。
韖 【戌集中】【韋字部】 韖 【集韻】忍九切,音蹂。
韌也。
韗 【戌集中】【韋字部】 韗 【唐韻】【集韻】□王問切,音運。
【說文】本作。
【周禮冬官考工記】攻皮之工,函鮑韗韋裘。
【註】韗,讀爲運。
【又】韗人爲臯陶。
【註】臯陶,鼓木也。
又【玉篇】靴也。
【集韻】通作煇。
又【集韻】【類篇】□籲運切,音訓。
攻皮工也。
又【廣韻】虛願切【集韻】呼願切,□音楥。
義同。
【考工記釋文】韗又況萬反。
【集韻】或作□□□□煇。
【五音集韻】亦作。
又【集韻】王分切【類篇】于分切,□音雲。
義同。
韘 【戌集中】【韋字部】 韘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失涉切,音攝。
【說文】射決也,所以鉤弦。
以象骨、韋系著右巨指。
從韋枼聲。
【玉篇】指沓也。
【詩衞風】童子佩韘。
【傳】韘,玦也。
能射禦則帶韘。
【箋】韘之言沓,所以彄沓手指。
【集韻】或作弽。
又【廣韻】蘇協切【集韻】悉協切,□音燮。
【廣韻】韘韝,射具。
又【集韻】韘,帶具。
□ 【未集中】【網字部】 □ 【集韻】四,古作□。
註詳囗部二畫。
駓 【亥集上】【馬字部】 駓 【唐韻】敷悲切【集韻】【韻會】攀悲切,□音丕。
【玉篇】駓駓,走貌。
【楚辭招魂】逐人駓駓些。
【註】駓駓,走貌。
又【爾雅□畜】黃白雜毛曰駓。
【註】今桃花馬。
【詩魯頌】有騅有駓。
又【集韻】貧悲切,音皮。
義同。
【集韻】或作。
考證:〔【爾雅釋獸】黃白雜毛曰駓。
〕謹照原書釋獸改畜。
駚 【亥集上】【馬字部】 駚 【廣韻】於兩切【集韻】倚兩切,□音鞅。
【廣韻】駚鸗,馬貌。
又【集韻】駚□,獸跳踏自撲也。
又【廣韻】烏朗切【集韻】倚朗切,□音盎。
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來上聲。
絲也。
飰 【戌集下】【食字部】 飰 【玉篇】俗飯字。
餁 【戌集下】【食字部】 餁 【集韻】同飪。
駘 【亥集上】【馬字部】 駘 【唐韻】徒哀切【集韻】【韻會】【正韻】堂來切,□音臺。
【玉篇】駑馬銜脫也。
【崔寔政論】馬駘其銜。
又駘蕩,曠遠也。
又地名。
【左傳昭九年】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
【註】駘在始平武功縣。
又【哀六年】遷孺子於駘。
【註】駘,齊邑。
【釋文】他才反。
又徒來反。
又神名。
【韻會】金天氏子曰晞,生允格臺駘。
又人名。
【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王駘。
又【五音集韻】土來切,音胎。
義同。
又【廣韻】徒亥切【集韻】【正韻】蕩亥切,□音待。
【玉篇】駘蕩,廣大意。
又【正字通】春色舒放曰駘蕩。
又【廣韻】疲也,鈍也。
又【類篇】駘騱,馬不進也。
又【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焉,曰哀駘它。
【音義】駘音殆。
李雲:哀駘,醜貌。
它,其名也。
又與跆同。
【史記天官書】兵相駘籍。
【前漢書】作跆。
考證:〔【左傳昭九年】駘芮岐畢。
〕謹照原文駘上增魏字。
〔【哀六年】遷儒子於駘。
〕謹照原文儒子改孺子。
【巳集上】【水字部】【玉篇】俗淚字。
【未集中】【糸字部】【玉篇】口和切。
義闕。
【篇海】紋綵。
又絲理。
駙 【亥集上】【馬字部】 駙 【唐韻】【集韻】【韻會】□符遇切,音附。
【說文】副馬也。
一曰近也。
一曰疾也。
又駙馬都尉,官名。
漢武帝置,掌駙馬,魏晉尚公主,□稱駙馬。
【趙葵行營雜錄】皇女爲公主,其夫必拜駙馬都尉,故謂之駙馬。
宗室女封郡主者,謂其夫爲郡馬,縣主者爲縣馬,不知何義。
【六書故】作□。
俗作,非。
【巳集下】【犬字部】【篇海】音加。
玃也。
又音哥。
義同。
□ 【未集中】【羊字部】 □ 【字彙補】羞本字。
飦 【戌集下】【食字部】 飦 【集韻】居言切,音犍。
同。
粥也。
又人名。
【穆天子傳】諸飦獻酒于天子。
又【集韻】【韻會】【正韻】□諸延切,音旃。
與饘同。
又【集韻】居寒切,音幹。
燥飯。
飶 【戌集下】【食字部】 飶 【唐韻】毗必切【集韻】【韻會】薄必切,□音邲。
【說文】食之香也。
【詩周頌】有飶其香。
【傳】飶,芬香也。
一作苾。
又【廣韻】【集韻】【韻會】□蒲給切,音蹩。
又【正韻】薄密切,音弼。
義□同。
餂 【戌集下】【食字部】 餂 【玉篇】古文甛字。
註詳甘部六畫。
又【集韻】【韻會】【正韻】□他點切,音忝。
【韻會】鉤取也。
【孟子】是以言餂之也。
又【韻會】【正韻】□他念切,音掭。
義同。
餈 【戌集下】【食字部】 餈 【唐韻】疾資切【集韻】【韻會】才資切,□音茨。
【說文】稻餠也。
【玉篇】餈餻也。
【釋名】餈,漬也,烝燥屑,使相潤漬餠之也。
【周禮天官籩人】羞籩之實,糗餌粉餈。
【註】皆粉稻黍米爲之餌,言糗餈,言粉,互足其義也。
合烝曰餌,餠之曰餈。
【疏】今餈糕之名出于此。
【說文】或作□。
【集韻】或作□。
養 【戌集下】【食字部】 養 〔古文〕□【廣韻】餘兩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兩切,□音癢。
【玉篇】育也,畜也,長也。
【易頤卦】觀頤,觀其所養也。
又取也。
【詩周頌】於鑠王師,遵養時晦。
【傳】養,取也。
又養養,憂貌。
【詩邶風】中心養養。
【註】憂不定貌。
又【博雅】養,使也。
【公羊傳宣十二年】厮役扈養。
【註】艾草爲防者曰厮,汲水漿者曰役,養馬者曰扈,炊烹者曰養。
又【史記儒林傳】兒寬常爲弟子都養。
【註】都養,爲弟子造食也。
又姓。
養由基,見【左傳成十六年】。
養奮,見【孝子傳】。
又與癢同。
【荀子正名篇】疾養凔熱,滑鈹輕重,以形體異。
又【廣韻】【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音恙。
【玉篇】供養也,下奉上也。
【禮月令】收祿秩之不當,供養之不宜者。
【註】謂凡恩命濫賜膳服,侈僭踰制者。
【說文】本作養。
【字彙】省作□,附六畫,非。
考證:〔【詩周頌】於爍王師,遵養時晦。
〕謹照原文於爍改於鑠。
駿 【亥集上】【馬字部】 駿 【唐韻】子峻切【集韻】【韻會】【正韻】祖峻切,□音俊。
【玉篇】馬之美稱。
【博物志】周穆公欲驅八駿周行天下。
又與俊同。
英儁也。
【史記屈原傳】誹駿疑桀。
又大也。
【詩商頌】爲下國駿厖。
【傳】駿,大也。
又與峻通。
【詩大雅】崧高維嶽,駿極于天。
又【爾雅釋詁】速也。
【疏】駿者,猶迅也。
【詩周頌】駿發爾私。
【鄭箋】駿,疾也。
【朱傳】駿,大也。
使之大發其私田也。
又駿狼,山名。
【淮南子天文訓】日冬至駿狼之山。
一本作峻。
又【集韻】【韻會】【正韻】□須閏切,音峻。
義同。
鬵 【亥集上】【鬲字部】 鬵 〔古文〕□【廣韻】徐林切【集韻】【韻會】徐心切,□音尋。
【說文】大釜也。
一曰鼎大上小下若甑曰鬵。
【詩曹風】漑之釜鬵。
【傳】鬵,釜屬。
【爾雅釋器】謂之鬵。
鬵,鉹也。
【註】涼州呼鉹。
【揚子方言】甑,自關而東謂之甗,或謂之鬵。
又【廣韻】鬵,疾也。
又【廣韻】昨鹽切【集韻】【韻會】慈鹽切,□音潛。
又【集韻】才淫切,音尋。
又緇岑切,音簪。
義□同。
魉 【亥集上】【鬼字部】 魎 【廣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裡養切,□音兩。
與蜽同。
詳上魍字註。
魋 【亥集上】【鬼字部】 魋 【唐韻】杜回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回切,□音穨。
【說文】神獸也。
【爾雅釋獸】魋如小熊,竊毛而黃。
【註】今建平山中有此獸,狀如熊而小,毛麆淺,赤黃色,俗呼爲赤熊。
又人名。
【禮檀弓註】桓司馬宋向戍之孫名魋。
又【集韻】【韻會】傳追切【正韻】直追切,□音椎。
【前漢陸賈傳】尉陀魋結箕踞。
【註】服虔曰:魋音椎,今兵士椎頭髻也。
驦 【亥集上】【馬字部】 驦 【廣韻】色莊切【集韻】【韻會】【正韻】師莊切,□音霜。
與騻同。
【晉書郭璞傳】昆吾挺鋒,驌驦軒髦。
【註】驦當爲騻。
又【徐彥伯詩】驌驦已躑躅,鳥隼方葳蕤。
【杜甫詩】聞說眞龍種,仍殘老驌驦。
又【正韻】所兩切。
同爽。
驨 【亥集上】【馬字部】 驨 【廣韻】戸圭切,音攜。
【玉篇】騏驥也。
【爾雅釋獸】驨如馬一角,郭註角如鹿茸。
考證:〔【爾雅釋獸】驨如馬一角,似鹿不角者騏。
〕謹按爾雅無似鹿二字。
謹照原書似鹿不角者騏改郭註角如鹿茸。
□ 【未集中】【缶字部】 □ 【集韻】何耕切,音莖。
鈃,或作□。
【類篇】器似鐘,頸長。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居例切,音罽。
○按從網之字,或省作岡,或變作四。
□卽□字也。
鬕 【亥集上】【髟字部】 鬕 【唐韻】【集韻】【韻會】□莫駕切,音禡。
【說文】帶結飾也。
【類篇】□額也。
【張衡西京賦】朱鬕□髽。
又【集韻】末各切,音莫。
義同。
鬘 【亥集上】【髟字部】 鬘 【廣韻】莫還切【集韻】謨還切,□音蠻。
衣也。
【韻補】纓絡也。
【酉陽雜俎】天女九退相九髮散麤澀。
又脣動不止,瓔珞花鬘皆重。
【白居易悟眞寺詩】貫雹爲華鬘。
又【酉陽雜俎】四婇女如影等,各有十二億那由他侍女,壽五千歲,地名月鬘。
又【集韻】謨官切,音瞞。
【類篇】髮美貌。
鬸 【亥集上】【鬲字部】 鬸 【集韻】力救切,音溜。
【類篇】關東謂甑曰鬸。
鬺 【亥集上】【鬲字部】 鬺 【集韻】【韻會】式羊切【正韻】屍羊切,□音商。
與□同。
【博雅】鬺,飪也。
【史記封禪書】皆嘗烹鬺上帝鬼神。
【註】徐廣曰:鬺,烹煑也。
【前漢郊祀志註】師古曰:鬺,烹煑而祀也。
韓詩引采蘋曰:于以鬺之,唯錡及釜。
髞 【亥集上】【高字部】 髞 【廣韻】蘇到切【集韻】先到切,□音噪。
【玉篇】髝髞。
互詳髝字註。
髧 【亥集上】【髟字部】 髧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感切,音蓞。
髮垂也。
【詩鄘風】髧彼兩髦。
【傳】髧,兩髦之貌。
【釋文】髧,本作□。
鬑 【亥集上】【髟字部】 鬑 【廣韻】【集韻】□勒兼切,音濂。
【說文】鬋也。
一曰長貌。
【玉篇】□鬑,鬢髮疎薄貌。
又【唐韻】力鹽切,音廉。
義同。
【未集中】【糸字部】【集韻】何交切,音爻。
【玉篇】綠色也。
嫁者衣也。
【廣韻】黃色。
魈 【亥集上】【鬼字部】 魈 【唐韻】相邀切【集韻】思邀切,□音宵。
山魈出汀州,獨足鬼。
【抱樸子登涉篇】山精,形如小兒,獨足向後,夜喜犯人,名曰魈。
呼其名,則不能犯也。
鯙 【亥集中】【魚字部】 鯙 【集韻】殊倫切,音純。
魚名。
鯭 【亥集中】【魚字部】 鯭 【集韻】母梗切,音猛。
同蜢。
胡蜢,蝦屬。
鯯 【補遺】【亥集】【魚字部】 鯯 【字彙補】同。
閩魚酬鯯魚,闆身,多鯁而肥美。
【爾雅】謂之嘗魬。
鰓 【亥集中】【魚字部】 鰓 【廣韻】蘇來切【集韻】【韻會】桑才切,□音顋。
魚頰中骨也。
【宋史五行志】淳化三年,京師裡老婦女,裝鏤魚鰓中骨,號魚媚子。
又【前漢□法志】鰓鰓常恐。
【註】鰓音葸,懼貌也。
□ 【備考】【子集】【乙字部】 □ 【篇海類編】于記切,音意。
貪也。
又音乙。
◎按卽亄字之譌。
□ 【未集中】【網字部】 □ 【集韻】區願切,音券。
或作□,罔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海篇】音聶。
□然,疲役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字彙補】魚際切,音藝。
睡語也。
韚 【備考】【戌集】【韋字部】 韚 【五音篇海】音革。
韛 【戌集中】【韋字部】 韛 【廣韻】【集韻】【韻會】□步拜切,音憊。
【玉篇】韋囊,可以吹火令熾。
亦作□。
【廣韻】或作□。
【集韻】或作□。
又【集韻】房六切,音伏。
本作箙。
詳竹部箙字註。
韜 【戌集中】【韋字部】 韜 【唐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音叨。
【說文】弓衣也。
從韋舀聲。
【玉篇】劒衣也。
【廣韻】藏也。
【詩小雅彤弓傳】櫜韜也。
又【周頌時邁疏】櫜者,弓衣。
一名韜弓,故納弓於衣謂之韜弓。
又【玉篇】義也。
又【玉篇】韜杠也。
【儀禮鄕射禮】杠長三仞,以鴻脰韜上二尋。
【註】以帛巾冒杠上加雁頸也。
又【玉篇】寬也。
又【韻會】與弢同。
【前漢藝文志】《六弢》。
【註】師古曰:卽今之《六韜》也。
弢與韜同。
又【集韻】叨号切,音套。
臂衣也。
【集韻】或作鞱。
韝 【戌集中】【韋字部】 韝 【唐韻】古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音鉤。
【說文】射決也。
從韋冓聲。
【玉篇】結也,臂沓也。
【史記張耳□餘傳】趙王袒韝蔽自上食。
【註】徐廣曰:韝者,臂捍也。
又【滑稽傳】帣韝鞠□。
【註】韝,音溝。
【前漢東方朔傳】董君綠幘傅鞲。
【註】韋昭曰:韝形如射韝,以縛左右手,于事便也。
師古曰:卽今之臂韝也。
韝,工侯反。
又【廣韻】恪侯切【集韻】墟侯切,□音彄。
又【集韻】居□切,音遘。
義□同。
【玉篇】作鞲。
考證:〔【滑稽傳】帣韝鞠□。
〕謹按□字右旁從丞從,□今改□。
韞 【戌集中】【韋字部】 韞 【廣韻】烏渾切【集韻】烏昆切,□音溫。
【玉篇】赤黃之閒色也。
【廣韻】赤色。
又【玉篇】裹也。
又【集韻】韣也。
又【廣韻】于粉切【韻會】【正韻】委粉切,□音惲。
【廣韻】韞櫝。
【論語】韞匵而藏諸。
【註】韞,藏也。
【陸機文賦】石韞玉而山輝。
又地名。
【韓詩外傳】子路與巫馬期薪於韞丘之下。
【寅集上】【屍字部】【廣韻】居履切【集韻】舉履切,□音幾。
【玉篇】赤舄也。
【廣韻】赤□也。
【正字通】卽□字之譌。
字彙音幾,與赤舄幾幾之幾同,非。
韠 【戌集中】【韋字部】 韠 【唐韻】□吉切【集韻】【韻會】【正韻】璧吉切,□音必。
【說文】韍也。
所以蔽前。
以韋。
下廣二尺,上廣一尺,其頸五寸。
一命縕韠,再命赤韠。
從韋畢聲。
【廣韻】胡服蔽膝。
【詩檜風】庶見素韠兮。
又【小雅采菽箋】芾,太古蔽膝之象也。
冕服謂之芾,其他服謂之韠。
【疏】韍、韠俱是蔽膝之象,其制同。
【禮玉藻】韠,君朱,大夫素,士爵韋。
【註】此□端服之韠也。
韠之言蔽也。
凡韠以韋爲之,必象裳色。
【廣韻】或作。
俗作鞸。
【集韻】通作縪。
韡 【戌集中】【韋字部】 韡 【唐韻】于鬼切【集韻】【韻會】羽鬼切,□音偉。
【說文】本作□,盛也。
從□,韋聲。
【唐韻】華盛貌。
【詩小雅】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傳】韡韡,光明也。
【集韻】【類篇】書作□。
考證:〔【詩小雅】棠棣之華,鄂不韡韡。
〕謹照原文棠棣改常棣。
韢 【戌集中】【韋字部】 韢 【唐韻】【集韻】□胡計切,音系。
【說文】橐紐也。
從韋惠聲。
又【說文】一曰盛頭橐也。
【註】徐鍇曰:謂戰伐以盛首級。
【集韻】盛馘囊。
又【集韻】胡桂切,音慧。
又【廣韻】楚稅切【集韻】此芮切,□音毳。
義□同。
【集韻】或作□。
又【集韻】徐醉切,音遂。
囊紐也。
又一曰盛虎頭囊。
或作□。
韣 【戌集中】【韋字部】 韣 【廣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讀。
【玉篇】弓衣也。
韜也。
【禮月令】帶以弓。
【少儀】弓則以左手屈韣執拊。
【儀禮覲禮】乗墨車,載龍旂弧。
【註】弓衣曰。
又【禮明堂位】載弧韣。
【註】弧,旌旗。
其衣曰韣。
又【唐韻】之欲切【集韻】朱欲切,□音燭。
又【廣韻】尺玉切【集韻】樞玉切,□音觸。
又【廣韻】市玉切【集韻】【韻會】殊玉切,□音蜀。
義□同。
【集韻】或作。
颰 【戌集下】【風字部】 颰 【廣韻】【集韻】□蒲撥切,音跋。
【玉篇】疾風。
又【廣韻】【集韻】□方伐切,音發。
義同。
又【釋典】有阿颰經。
【正字通】本作□。
○按字彙誤作颰,非。
今攺正。
颰字從友作。
□ 【卯集下】【方字部】 □ 【字彙補】與旟同。
○按卽旟字之譌。
與或作與卽非,復譌與爲①,益非。
①字從□、灬作。
駀 【亥集上】【馬字部】 駀 【集韻】于求切,音尤。
【玉篇】馬名。
韤 【戌集中】【韋字部】 韤 【唐韻】望發切【集韻】勿發切,□音。
【說文】足衣也。
從韋蔑聲。
【註】徐鉉曰:今俗作韈,非是。
【左傳哀二十五年】褚師聲子韤而登席。
【註】古者見君解韤。
【史記張釋之傳】王生曰:吾韤解。
【廣韻】或作韈襪。
【集韻】或作□韎□□襪帓。
韥 【戌集中】【韋字部】 韥 【廣韻】【集韻】□徒谷切,音獨。
【廣韻】箭筩也。
又【集韻】弓衣也。
本作韣。
韋 【戌集中】【韋字部】 韋 〔古文〕□□□【唐韻】宇非切【集韻】【韻會】于非切,□音幃。
【說文】相背也。
從舛口聲。
獸皮之韋,可以束枉戾相韋背,故借以爲皮韋。
【廣韻】柔皮。
【左傳僖三十三年】以乗韋先。
【疏】乗韋,四韋也。
【周禮春官司服】凡兵事,韋弁服。
【儀禮聘禮】君使卿韋弁。
【註】韋弁,韎韋之弁。
【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楚辭蔔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挈盈乎。
又【前漢郊祀歌】依韋響昭。
【註】師古曰:依韋諧和,不相乖離也。
又國名。
【詩商頌】韋顧旣伐。
【箋】韋,豕韋,彭姓也。
【左傳襄二十四年】在商爲豕韋氏。
【註】豕韋,國名。
【一統志】直隷大名府滑縣,古豕韋氏之國。
又豨韋氏,古帝王號。
【莊子外物篇】以豨韋氏之流觀今之世。
又不韋,縣名,屬益州郡,見【前漢地理志】。
又姓。
【姓苑】出自顓頊大彭之後,夏封于豕韋,以國爲氏。
又通圍。
【前漢成帝紀】大風拔甘泉畤中,大木十韋以上。
【註】師古曰:韋,與圍同。
又【集韻】胡隈切,音徊。
本作回。
詳囗部回字註。
韌 【戌集中】【韋字部】 韌 【唐韻】而進切【集韻】【韻會】【正韻】而振切,□音刃。
【說文】柔而固也。
從韋刃聲。
【廣韻】柔韌。
【集韻】本作肕。
或作忍。
韪 【戌集中】【韋字部】 韙 【唐韻】于鬼切【集韻】【韻會】羽鬼切,□音偉。
【說文】是也。
從是,韋聲。
【左傳隱十一年】犯五不韙。
【前漢敘傳】昭韙見戒。
【註】張晏曰:是也。
明其是者,戒其非也。
【後漢荀爽傳】五韙鹹備。
【集韻】通作愇。
韫 【戌集中】【韋字部】 韞 【廣韻】烏渾切【集韻】烏昆切,□音溫。
【玉篇】赤黃之閒色也。
【廣韻】赤色。
又【玉篇】裹也。
又【集韻】韣也。
又【廣韻】于粉切【韻會】【正韻】委粉切,□音惲。
【廣韻】韞櫝。
【論語】韞匵而藏諸。
【註】韞,藏也。
【陸機文賦】石韞玉而山輝。
又地名。
【韓詩外傳】子路與巫馬期薪於韞丘之下。
韬 【戌集中】【韋字部】 韜 【唐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音叨。
【說文】弓衣也。
從韋舀聲。
【玉篇】劒衣也。
【廣韻】藏也。
【詩小雅彤弓傳】櫜韜也。
又【周頌時邁疏】櫜者,弓衣。
一名韜弓,故納弓於衣謂之韜弓。
又【玉篇】義也。
又【玉篇】韜杠也。
【儀禮鄕射禮】杠長三仞,以鴻脰韜上二尋。
【註】以帛巾冒杠上加雁頸也。
又【玉篇】寬也。
又【韻會】與弢同。
【前漢藝文志】《六弢》。
【註】師古曰:卽今之《六韜》也。
弢與韜同。
又【集韻】叨号切,音套。
臂衣也。
【集韻】或作鞱。
【辰集下】【歹字部】【玉篇】土罪切【廣韻】【集韻】吐猥切,□音骽。
□,弱也。
又【集韻】弩罪切,音餒。
義同。
【寅集上】【子字部】【廣韻】同孿。
又【集韻】數眷切,音□。
義同。
或作□。
韭 【戌集中】【韭字部】 韭 【廣韻】【集韻】【韻會】舉有切【正韻】已有切,□音久。
【說文】菜名。
一種而久者,故謂之韭。
象形。
在一之上。
一,地也。
【韻會】通志雲:韭性溫,謂之草鍾乳。
【禮曲禮】韭曰豐本。
又【內則】豚,春用韭,秋用蓼。
【儀禮聘禮】韭葅。
【列子天瑞篇】老韭之爲莧也。
【埤雅】韭之美在黃。
又【爾雅釋草】蒮,山韭。
【疏】韭生山中者名蒮。
【本草】李時珍曰:諸葛韭,亦山韭也,但因人命名耳。
又【本草】孝文韭,生塞北,狀如韭,雲是魏孝文帝所種。
又【羣芳譜】水韭,五六月堪食,不葷而脃。
【北戸錄】水韭,生於池塘中,葉似韭,得非龍爪韭乎。
字林雲:簽,水中野韭也。
又【本草】麥門冬,一名禹韭,齊名愛韭,秦名烏韭,楚名馬韭,越名羊韭。
霆 【戌集中】【雨字部】 霆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庭。
【說文】雷餘聲也。
鈴鈴所以挺出萬物。
從雨廷聲。
【玉篇】霹靂也。
【爾雅釋天】疾雷爲霆霓。
【易繫辭】鼓之以雷霆。
【詩小雅】如霆如雷。
【禮孔子閒居】神氣風霆,風霆流形。
又【玉篇】電也。
【穀梁傳隱九年】電霆也。
○按□雅雲:當音挺。
又【字彙補】借作庭。
【漢楚相孫君□】庭堅,作霆堅。
又【集韻】他頂切,音珽。
迅雷。
又【廣韻】【正韻】徒鼎切【集韻】待頂切【韻會】待鼎切,□音挺。
【廣韻】疾雷。
【詩小雅如霆釋文】霆,又音挺。
【左思吳都賦】鉤爪鋸牙,自成鋒穎。
精若曜星,聲若雷霆。
【埤雅】霆,或謂之電。
蓋音庭則爲雷,音蜓則爲電。
【淮南子天文訓】隂陽相薄,感而爲雷,激而爲霆。
又曰:疾雷不及掩耳,疾霆不及掩目。
皆宜音蜓。
又【集韻】【韻會】【正韻】□徒徑切,音定。
【集韻】雷也。
【詩小雅如霆釋文】霆,又音定。
【集韻】或作。
震 【戌集中】【雨字部】 震 〔古文〕□【唐韻】章刃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刃切,□音振。
【說文】劈歷振物者。
從雨辰聲。
【註】徐鉉曰:今俗別作霹靂,非是。
【易說卦】震爲雷。
【詩小雅】□震電。
【傳】震,雷也。
【春秋僖十五年】震夷伯之廟。
【疏】雷之甚者爲震。
【釋名】震,戰也。
所擊輒破,若攻戰也。
又卦名。
【易說卦】萬物出乎震。
震,東方也。
又【易說卦】震,動也。
【書舜典】震驚朕師。
【盤庚】爾謂朕,曷震動萬民以遷。
【詩周頌】薄言震之。
莫不震□。
【春秋文九年】地震。
【疏】公羊傳曰:震者何,動地也。
【周語】伯陽父曰陽伏而不能出,隂迫而不能□,於是有地震。
又【爾雅釋詁】震,懼也。
【易震卦】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又【廣韻】威也。
【易未濟】震用伐鬼方。
【詩大雅】王奮厥武,如震如怒。
又【廣韻】起也。
【易雜卦傳】震,起也。
又【公羊傳僖九年】葵丘之會,桓公震而驚之,叛者九國。
震之者何,猶曰振振然。
又【爾雅釋詁】娠,震動也。
【註】娠,猶震也。
【疏】大雅生民雲:載震載夙。
昭元年左傳曰:邑姜方震大叔。
哀元年左傳曰:後緡方震。
皆謂有身爲震,故雲娠猶震也。
又【書禹貢】震澤底定。
【傳】震澤,吳南太湖名。
又【集韻】升人切,音申。
與娠同。
女姙身動也。
【左傳震動釋文】震又音申,懷姙也。
【集韻】通作。
又【集韻】一曰官婢女隷謂之娠。
又【韻會】【正韻】□之人切,音眞。
怒也。
【班固東都賦】赫然發憤,應者雲興。
霆擊昆陽,憑怒雷震。
【前漢敘傳】票騎冠軍,猋勇紛紜。
長驅六舉,電擊雷震。
【註】師古曰:震音之人反。
又【字彙補】震旦,中國也。
【梁書】盤盤國稱梁主爲震旦天子。
從之人切。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牀史切,音俟。
繩履。
□ 【午集下】【穴字部】 □ 【海篇】音悟。
竈名也。
霈 【戌集中】【雨字部】 霈 【廣韻】【集韻】【韻會】□普蓋切,音沛。
【玉篇】大雨。
【廣韻】霶霈,雨多貌。
又【正韻】水流貌。
【說文】作沛。
又【集韻】多澤也。
又【宋玉高唐賦】興雲聲之霈霈。
【註】興聲霈霈然。
霈,浦大切。
黴 【戌集中】【雨字部】 黴 【正字通】莫裴切,音枚。
項甌東曰:江南以三月爲迎梅雨,五月爲送梅雨。
或言古語:黃梅時節家家雨。
張蒙溪謂:梅當作黴,雨中暑氣也。
黴雨善汙衣服,故又雲黴涴,言其爲黴所壞也。
按□雅風土記皆作梅雨。
黴,義與黴通。
霋 【戌集中】【雨字部】 霋 【唐韻】七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千西切,□音妻。
【說文】霽謂之霋。
從雨妻聲。
又【玉篇】雲行貌。
顸 【戌集下】【頁字部】 頇 【廣韻】【集韻】□許幹切,音鼾。
【玉篇】顢頇。
【廣韻】大面貌。
又【集韻】河幹切,音寒。
義同。
又【廣韻】【集韻】□五旰切,音岸。
頭無髮頇頟也。
又【集韻】冠□後謂之頇。
又【廣韻】五割切【集韻】牙葛切,□音嶭。
無髮也。
又【集韻】丘寒切,音看。
義同。
霌 【戌集中】【雨字部】 霌 【玉篇】職由切,音周。
【篇海】雲雨貌。
霍 【戌集中】【雨字部】 霍 【廣韻】虛郭切【集韻】【韻會】【正韻】忽郭切,□音霩。
【玉篇】揮霍。
【集韻】揮霍,猝遽也。
【陸機文賦】紛紜揮霍。
【註】揮霍,疾貌。
【馬融廣成頌】徽嫿霍奕。
又【荀子議兵篇】霍焉離耳。
【註】霍焉,猶渙焉也。
【司馬相如大人賦】霍然雲消。
又【揚雄甘泉賦】翕赫曶霍。
【註】師古曰:開合之貌。
【文選註】曶霍,疾貌。
又【前漢嚴助傳】夏月暑時,歐洩霍亂之疾。
又【爾雅釋山】大山宮,小山霍。
【註】宮謂圍繞之。
【疏】小山在中,大山在外,圍繞之。
山形若此者名霍,非謂大山名宮,小山名霍也。
又山名。
【爾雅釋山】江南衡。
【註】衡山,南嶽。
【又】霍山爲南嶽。
【註】卽天柱山。
【疏】衡之與霍,一山而有二名也。
本衡山,一名霍山。
漢武帝移嶽神於天柱,又名天柱,亦爲霍,故漢已來衡霍別矣。
【註】卽天柱山。
此據作註時霍山爲言也。
其經之霍山,卽江南衡是也。
○按據此註,霍山有二,南嶽衡山及天柱山,皆名霍山。
白虎通:南方爲霍,霍之爲言護也。
言太陽用事,護養萬物也。
風俗通義,衡山,一名霍山者,萬物盛長,垂枝布葉,霍然而大。
又周禮夏官職方氏:河內曰冀州,其山鎭曰霍山。
爾雅釋地: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
晉語:景霍以爲城。
註:景,大也。
大霍,晉山名。
又國名。
【書蔡仲之命傳】武王克商,封弟叔處于霍。
【左傳閔元年】滅霍。
【註】永安縣有霍大山。
霍國,姬姓。
又邑名。
【左傳哀四年】襲梁及霍。
【註】梁南有霍陽山,蠻子之邑也。
【公羊傳僖二十一年】會于霍。
又姓。
【廣韻】武王弟霍叔之後也。
又與藿通。
【前漢鮑宣傳】漿酒霍肉。
【註】劉德曰:視肉如藿也。
師古曰:霍,豆菜,貧人茹之。
又【玉篇】鳥飛急疾貌。
又【集韻】歷各切,音洛。
艸名。
【爾雅釋草】枹霍首。
又【集韻】曷各切,音鶴。
義同。
或作藿。
通作隺。
又上聲,音瑣。
霍人,地名。
【史記周勃世家】降下霍人。
【註】正義曰:霍,音瑣,又蘇寡反。
師古曰:山寡反。
霎 【戌集中】【雨字部】 霎 【唐韻】山洽切【集韻】色甲切【韻會】【正韻】色洽切,□音箑。
【說文】小雨也。
從雨妾聲。
【玉篇】□霎。
【集韻】雨聲。
又【玉篇】子葉切,音接。
義同。
又【集韻】悉合切,音趿。
與霅同。
詳前霅字註。
霏 【戌集中】【雨字部】 霏 〔古文〕【唐韻】芳非切【集韻】【韻會】【正韻】芳微切,□音菲。
【說文】雨雪貌。
從雨非聲。
【集韻】雰也。
【詩邶風】雨雪其霏。
【傳】霏,甚貌。
又【小雅】雨雪霏霏。
霐 【戌集中】【雨字部】 霐 【五音集韻】烏宏切,音泓。
水名。
出靈寶經。
又幽深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霐寥窲以崢嶸。
【註】霐,幽深之貌。
【釋文】霐,烏宏切。
【字彙】亦作。
【辰集下】【欠字部】【玉篇】於牛切【廣韻】【集韻】【韻會】於求切,□音憂。
欭,慨也。
一曰氣逆。
【老子道德經】終日號而不。
○按今《老子》本作嗄。
《集韻》《韻會》所引,皆未知孰據。
【辰集下】【欠字部】【集韻】古作。
又作。
註詳心部十八畫。
霑 【戌集中】【雨字部】 霑 【唐韻】張廉切【集韻】【韻會】知廉切,□音沾。
【說文】雨□也,從雨沾聲。
【廣韻】霑,濕也。
又濡也,漬也。
【詩小雅】旣霑旣足。
【疏】言霑潤。
【禮曾子問】雨霑服。
【齊語】霑體塗足。
【前漢□遵傳】□遵霑醉時。
【註】師古曰:霑,濕。
【揚雄長楊賦】仁霑而恩洽。
【揚子方言】瀧涿謂之霑□。
【集韻】通作沾。
霒 【戌集中】【雨字部】 霒 【玉篇】古文隂字。
【說文】雲覆日也。
從雲今聲。
註詳阜部八畫。
【集韻】書作□。
或作□□。
【廣韻】書作霠。
□ 【辰集上】【日字部】 □ 【篇韻】音昏。
闇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與同。
詳字註。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古祿切,音穀。
簏也。
霓 【戌集中】【雨字部】 霓 【唐韻】五雞切【集韻】【韻會】【正韻】硏奚切,□音倪。
【說文】屈虹靑赤。
或白色隂氣也。
從雨兒聲。
【玉篇】雲色似龍也。
【埤雅】雄曰虹,雌曰霓。
舊說,虹常雙見,鮮盛者雄,其闇者雌也。
一曰赤白色謂之虹,靑白色謂之霓。
爾雅釋天曰:霓爲挈貳,貳蓋言二。
淮南子說山訓曰:天二氣則成虹是也。
【孟子】若大旱之望雲霓也。
【集韻】通作蜺。
又【爾雅釋天】疾雷爲霆霓。
【註】雷之急擊者謂霹靂。
又【廣韻】五計切【集韻】硏計切,□音詣。
義同。
【張衡東京賦】龍輅充廷,雲旗沸霓。
夏正三朝,庭燎晢晢。
又【廣韻】五結切【集韻】倪結切,□音齧。
義同。
【釋名】霓,齧也。
其體斷絕,見於非時,此災氣也。
傷害於物,如有所食齧也。
【南史王筠傳】沈約製郊居賦,示筠草,筠讀至雌霓連蜷,約撫掌欣忭曰:僕常恐人呼爲霓。
○按雌霓之霓,五的反。
雲霓之霓,五兮反。
學林曰:範蜀公召試學士院,用彩霓作平聲。
考試者以範爲失韻,當時學士爲之憤鬱。
司馬光曰:約賦但取聲律便美,非霓不可讀爲平聲也。
又【張衡西京賦】直墆霓以高居。
【註】墆霓,高
【註】索隱曰:隨,他果反。
又與橢通。
【淮南子齊俗訓】闚面於盤水則員,於杯則隨,面形不異,其故有所員,有所隨者,所自闚之異也。
【呂大臨曰】隨,當讀橢,圜而長也。
【正字通】俗作随。
隩 【戌集中】【阜字部】 隩 【唐韻】烏到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到切,□音奧。
【爾雅釋地】隩隈。
【註】今江東呼爲浦隩。
【說文】水隈崖也。
又【玉篇】藏也。
【鄭語】申呂方疆,其隩愛太子亦必可知也。
【註】隩,隱也。
【莊子天下篇】弱於德,強於物,其塗隩矣。
【史記封禪書】自古以雍州積高,神明之隩。
又【玉篇】亦作墺澳。
【唐韻正】亦作□。
【漢敦煌長史武班□】領校祕□。
□,卽隩字。
又【廣韻】於六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六切,□音郁。
【廣韻】本作澳。
水內曰隩。
又【集韻】四方土可居也。
【書禹貢】四隩旣宅。
【傳】四方之宅已可居。
【前漢地理志】作四奧。
又【書堯典】厥民隩。
【傳】隩,室也。
民攺歲,入此室處,以避風寒。
【釋文】馬雲:煖也。
【集韻】本作墺。
□ 【補遺】【未集】【網字部】 □ 【奚韻】縛謀切,音浮。
覆車也。
【未集中】【羽字部】【集韻】以制切,音曳。
飛也。
或作□。
又【集韻】私列切,音薛。
義同。
【未集中】【羽字部】【廣韻】【集韻】而琰切,□音冉。
弱羽。
【類篇】鳥翼下細毛。
鞟 【戌集中】【革字部】 鞟 【集韻】與鞹同。
【淮南子說山訓】剝牛皮鞟。
鞠 【戌集中】【革字部】 鞠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六切,音掬。
【說文】蹋鞠也。
【戰國策】六博蹹鞠。
【註】《劉向別錄》:蹙鞠,黃帝作,蓋因娛戲以練武士。
【揚子法言】捖革爲鞠。
又【爾雅釋言】鞠,生也。
【揚子方言】養也。
□楚韓鄭之閒曰鞠。
【詩小雅】母兮鞠我。
【書盤庚】鞠人謀人之保居。
又【爾雅釋言】鞠,稚也。
【書康王之誥】無遺鞠子羞。
【傳】鞠子,稚子。
又【玉篇】推也。
【廣韻】推窮也。
【書盤庚】爾惟自鞠自苦。
【傳】鞠,窮也。
【詩齊風】旣曰告止,曷又鞠止。
又【小雅】鞠爲茂草。
【註】鞠,窮也。
【戰國策】事敗而好鞠之。
【註】鞠,窮也。
又【爾雅釋詁】鞠,盈也。
【詩小雅】降此鞠訩。
【傳】鞠,盈也。
又【玉篇】告也。
【詩小雅】□師鞠旅。
【傳】鞠,告也。
又【韻會】鞠躬也。
【儀禮聘禮】執圭入門鞠躬焉,如恐失之。
又姓。
【廣韻】出東萊。
【戰國策】太傅鞠武。
【風俗通】漢尙書令鞠譚。
【西京雜記】鞠道龍善爲幻術。
又星辰。
【大戴禮】鞠則見。
鞠者何也,星名也。
又與菊通。
【禮月令】鞠有黃華。
【釋文】鞠,本作菊。
又【廣韻】【集韻】渠竹切【韻會】渠六切,□音趜。
【廣韻】蹋鞠,以革爲之,今通謂之毬子。
【集韻】或作毱。
又【廣韻】驅匊切【集韻】【正韻】丘六切,□音麴。
【廣韻】亦姓也。
又【禮月令】天子乃薦鞠衣於先帝。
【註】黃桑之服。
【釋文】去六切。
【周禮天官司服】鞠衣。
【註】黃桑服也。
色如麴塵,象桑葉始生。
又【集韻】酒母也。
本作□。
或作□麴麯□。
互詳竹部□字及麥部麴字註。
又【集韻】丘弓切,音穹。
【左傳宣十二年】有山鞠窮乎。
【註】山鞠窮,所以禦濕。
【釋文】鞠,起弓反。
【集韻】本作□,亦作芎。
詳艸部□芎二字註。
又葉各頟切,音格。
【楚辭九章】鬱結紆軫兮,離愍而長鞠。
撫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考證:〔【左傳宣十二年】有山鞠藭乎。
【註】山鞠藭,所以禦濕。
〕謹照原文兩藭字□改窮。
鞢 【戌集中】【革字部】 鞢 【廣韻】蘇協切【集韻】悉協切,□音燮。
【玉篇】鞢,鞌具也。
【集韻】鞢,馬被具。
【說文】能射禦者佩鞢。
鞣 【戌集中】【革字部】 鞣 【唐韻】耳由切【集韻】【韻會】而由切,□音柔。
【說文】耎也。
【玉篇】乾革也。
【廣韻】熟皮。
又【集韻】忍九切,音揉。
柔皮也。
又【廣韻】人又切【集韻】如又切,□音蹂。
又【集韻】女救切,音糅。
義□同。
鞤 【戌集中】【革字部】 鞤 【廣韻】【正韻】博旁切【集韻】逋旁切,□音。
【玉篇】鞋革皮。
【集韻】本作幫。
又作縍□。
詳巾部幫字註。
鞥 【戌集中】【革字部】 鞥 【唐韻】烏合切【集韻】遏合切,□音姶。
【說文】轡鞥。
一曰龍頭繞者。
【廣韻】皮裹角也。
又【集韻】一憎切。
馬轡也。
鞦 【戌集中】【革字部】 鞦 【廣韻】七由切【集韻】雌由切,□音秋。
【玉篇】車鞦也。
【廣韻】本作鞧。
又作緧□。
又鞦韆,繩戲也。
【古今藝術圖】鞦韆,北方戲,以習輕趫者。
本作秋千。
鞧 【戌集中】【革字部】 鞧 【廣韻】七由切【集韻】雌由切,□音秋。
【廣韻】車鞧也。
或作鞦□。
【集韻】本作緧。
鞨 【戌集中】【革字部】 鞨 【廣韻】胡葛切【集韻】【韻會】【正韻】何葛切,□音曷。
【玉篇】靺鞨。
【廣韻】靺鞨,蕃人名。
【唐書北狄傳】黑水靺鞨,居肅愼地,亦曰挹婁。
元魏時曰勿吉。
又紅靺鞨。
【唐寶記】靺鞨國產寶石,大如栗。
中國謂之靺鞨。
又【廣雅】鞨,履也。
又【廣韻】【集韻】□食列切,音舌。
【廣韻】治皮。
亦作。
【集韻】又作碟。
又【集韻】士列切,音□。
義同。
或作□、□。
又【正韻】莫轄切,音帓。
【揚子方言】鞨巾,俗人帕頭是也。
【列子天問篇】北國之人,鞨巾而裘。
鞩 【戌集中】【革字部】 鞩 【篇海】息妙切,音笑。
刀鞘也。
又所交切,音捎。
鞭鞩也。
鞪 【戌集中】【革字部】 鞪 【唐韻】【集韻】□莫蔔切,音木。
【說文】車軸束也。
【玉篇】曲轅束也。
亦作楘。
【集韻】亦作□、□。
又【集韻】墨角切,音瞀。
輈束。
又【廣韻】莫浮切【集韻】迷浮切【正韻】莫侯切,□音謀。
【集韻】鞮鞪,首鎧。
【前漢韓延壽傳】被甲鞮鞪。
【註】師古曰:鞮鞪,卽兜鍪也。
莫侯反。
【集韻】通作牟、鍪。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蹯古作□。
註詳足部十二畫。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命伏切,音墨。
絲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於敎切,音靿。
竹節。
鞫 【戌集中】【革字部】 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六切,音菊。
【說文】窮理罪人。
【玉篇】問鞫也。
【爾雅釋言】鞫、究,窮也。
【詩大雅】鞫哉庶政。
【史記酷吏傳】訊鞫論報。
又【詩邶風】昔育恐育鞫,及爾顚覆。
【傳】鞫,窮也。
【釋文】鞫亦作諊。
又【詩大雅】芮鞫之卽。
【箋】水之內曰隩,水之外曰鞫。
【爾雅釋丘】厓內爲隩,外爲隈。
【疏】隈,當作鞫。
傳寫誤也。
又地名。
【左傳成二年】次于鞫居。
【註】衞國地。
【集韻】本作□。
或作□、□。
鞬 【戌集中】【革字部】 鞬 【唐韻】【集韻】【韻會】□居言切,音□。
【說文】所以戢弓矢。
【廣韻】馬上盛弓矢器。
【左傳僖二十三年】左執鞭弭,右屬櫜鞬。
【註】櫜以受箭,鞬以受弓。
【揚子方言】弓謂之鞬。
【釋名】馬上曰鞬。
鞬,建也。
弓矢□建立其中也。
【廣韻】或作□。
又【前漢西域傳】奧鞬王治奧鞬城。
又【韻會】巨偃切,音楗。
韜也。
【元稹策】文皇鞬櫜幹戈。
或作建。
【未集中】【耳字部】【廣韻】【集韻】□仍吏切,音餌。
【玉篇】以牲告神,欲神聽之,曰。
【山海經】祈用魚。
【註】以血塗祭爲。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良冉切,音斂。
功勤之稱。
鞭 【戌集中】【革字部】 鞭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連切,音編。
【說文】本作□。
驅也。
【玉篇】笞也。
馬箠也。
【書舜典】鞭作官□。
【傳】以鞭爲治官之□。
【左傳僖二十三年】左執鞭弭,右屬櫜鞬。
【禮曲禮】乗路馬,必朝服載鞭策,不敢授綏。
【周禮地官司市】凡市入,則胥執鞭度守門。
【史記三皇紀】以赤鞭鞭草木。
考證:〔【周禮地官司市】凡市入,則胥吏執鞭度守門。
〕謹照原文省吏字。
鞮 【戌集中】【革字部】 鞮 【唐韻】都兮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音低。
【說文】革履也。
【玉篇】單履也。
【揚子方言】自關而東,複履下襌者謂之鞮。
【註】今韋鞮也。
【禮曲禮】鞮屨。
【註】鞮屨無絇之菲也。
【疏】謂無絇飾履也。
履以絇爲飾,兇,故無絇也。
【戰國策】甲盾鞮鍪。
【註】鞮,革履。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鞮鞻氏。
【註】鞮屨,四夷舞者所屝也。
又【禮王制】西方曰狄鞮。
【註】鞮之言知也。
今冀都有言狄鞮者。
【前漢司馬相如傳】狄鞮之倡。
【註】韋昭曰:狄鞮,地名。
在河內。
出善倡者。
又【揚子法言】東鞮北女,來貢其珍。
又地名。
【左傳昭二十八年】樂霄爲銅鞮大夫。
【註】上黨銅鞮縣。
【史記仲尼弟子傳】銅鞮伯華。
【註】銅鞮,晉大夫羊舌赤之邑,世號赤曰銅鞮伯華。
又【後漢和帝紀】追至和渠北鞮海。
又人名。
【左傳昭十五年】以鼓子鞮歸。
又姓。
【前漢匈奴傳】單于姓攣鞮氏。
又【集韻】田黎切,音題。
亦革履也。
【集韻】或作。
韓 【戌集中】【韋字部】 韓 【唐韻】【集韻】胡安切【韻會】【正韻】河幹切,□音寒。
【說文】井垣也。
從韋,取其帀也。
幹聲。
又國名。
【詩大雅韓奕箋】韓,姬姓之國也,後爲晉所滅,故大夫韓氏以爲邑名。
【左傳桓三年】韓萬禦戎。
【韻會】曲沃桓公之子萬,食邑于韓,後分晉爲國。
又三韓,國名,辰韓,弁韓,馬韓也。
見【後漢東夷傳】。
又【廣韻】姓也。
【韻會】秦滅韓,以國爲氏。
又葉胡千切,音焉。
【孫楚白起贊】神機電斷,氣齊卒然,南折勁楚,走魏禽韓。
【說文】本作□。
【集韻】亦作榦幹。
考證:〔又三韓,國名,辰韓,示韓,馬韓也。
見【後漢光武紀】。
〕謹按示韓當作弁韓,見後漢書東夷傳,光武紀本文無之。
謹將示改爲弁。
光武紀改東夷傳。
鞯 【戌集中】【革字部】 韉 【唐韻】【正韻】□則前切,音箋。
【說文】馬鞁具也。
【玉篇】鞍韉也。
鞱 【戌集中】【革字部】 鞱 【集韻】與韜同。
詳韋部韜字註。
鞲 【戌集中】【革字部】 鞲 【玉篇】恪侯切,音彄。
射鞲,臂捍也。
又古侯切,音鉤。
義同。
【廣韻】書作韝。
鞳 【戌集中】【革字部】 鞳 【集韻】【韻會】□託合切,音錔。
【玉篇】兵器也。
又【集韻】鏜鞳,鐘鼓聲。
或作鞈□闒。
【韻會】漢相如賦:鏗鏘鏜鞳。
○按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作,前漢書文選作鞈。
又【集韻】吐盍切,音榻。
義同。
鞴 【戌集中】【革字部】 鞴 【廣韻】【集韻】【正韻】□房六切,音伏。
【玉篇】本作□。
詳前□字註。
又【廣韻】【集韻】□平祕切,音備。
【廣韻】本作絥。
詳糸部絥字註。
又【廣韻】【集韻】□蒲故切,音步。
【廣韻】鞴靫,盛箭室。
【類篇】書作□。
鞵 【戌集中】【革字部】 鞵 【唐韻】【集韻】【韻會】□戸佳切,音膎。
【說文】革生鞮也。
【玉篇】革鞮也。
革底麻枲。
【廣韻】屩也。
【淮南子齊俗訓】不亟於爲文句疏短之鞵。
【玉篇】同鞋。
又【集韻】【正韻】□雄皆切,音諧。
履也。
【未集中】【糸字部】【廣韻】烏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於何切,□音阿。
【玉篇】細繒也。
【類篇】或省作。
【未集中】【羊字部】【廣韻】普耕切【集韻】披耕切,□音怦。
駁羊名。
一曰使羊也。
【玉篇】使也。
亦作抨。
鞶 【戌集中】【革字部】 鞶 〔古文〕□【唐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音槃。
【說文】大帶也。
【易訟卦】或錫之鞶帶。
【禮內則】男鞶革,女鞶絲。
【註】小囊盛帨巾者。
【儀禮士昏禮】庶母及門內施鞶。
【左傳莊二十一年】王以後之鞶鑑予之。
【註】鞶,帶而以鏡爲飾也。
又【定六年】定之鞶鑑。
【釋文】步丹反,又蒲官反。
【集韻】或作。
鞸 【戌集中】【革字部】 鞸 【廣韻】□吉切【集韻】壁吉切,□音畢。
【集韻】本作韠。
詳韋部韠字註。
又【集韻】簿必切,音邲。
同。
詳字註。
鞹 【戌集中】【革字部】 鞹 〔古文〕□【唐韻】【正韻】苦郭切【集韻】【韻會】闊鑊切,□音廓。
【說文】去毛皮也。
【論語】虎豹之鞹。
又【詩齊風】載驅薄薄,簟茀朱鞹。
【傳】諸侯之路車,有朱革之質,而羽飾之也。
【釋文】苦郭反。
革也。
【集韻】又作鞟。
考證:〔【詩齊風】載驅薄薄,簟笰朱鞹。
〕謹照原文笰改茀。
鞺 【戌集中】【革字部】 鞺 【集韻】他郞切,音湯。
本作鼞。
詳鼓部鼞字註。
鞻 【戌集中】【革字部】 鞻 【廣韻】洛侯切【集韻】郞侯切,□音婁。
【玉篇】鞮鞻氏,掌四夷之樂官。
又【集韻】郞豆切,音漏。
又【集韻】【韻會】□俱遇切,音屨。
義□同。
又【集韻】龍遇切,音屢。
義同。
【周禮春官宗伯】鞮鞻氏。
【註】鞻讀如屨。
鞮屨,四夷舞者所屝也。
呂忱雲:鞮,革履也。
鞻者,靲鞻。
【釋文】九具反,又力具反。
鞼 【戌集中】【革字部】 鞼 【唐韻】【集韻】□求位切,音匱。
【說文】韋繡也。
【廣韻】繡革也。
盾綴革也。
【齊語】輕罪贖以鞼盾、一戟。
【註】盾綴革,有文如繢也。
又【淮南子原道訓】堅強而不鞼。
【註】鞼,折也。
又【廣韻】公回切【集韻】姑回切,□音傀。
又【集韻】丘媿切,音喟。
又胡對切,音潰。
義□同。
又【集韻】曰內切,音□。
韁也。
一曰繡韋也。
【廣韻】亦作□。
【集韻】或作□。
鞽 【戌集中】【革字部】 鞽 【廣韻】起嚻切【集韻】丘祅切,□音趫。
【廣韻】本作橇。
【集韻】又作橋。
詳木部橇字註。
又【集韻】訖約切,音腳。
本作屩。
詳屍部屩字註。
鞾 【戌集中】【革字部】 鞾 【唐韻】許□切【集韻】呼□切【韻會】許茄切,□音□。
【說文】鞮屬。
【廣韻】鞾,鞋鞾。
趙武靈王所服。
【釋名】跨也。
兩足各以一跨騎也。
【廣韻】亦作靴。
【集韻】又作□□。
鞿 【戌集中】【革字部】 鞿 【廣韻】居依切【集韻】居希切,□音機。
【玉篇】韁在口。
【廣韻】繫馬。
【集韻】馬絡頭。
【屈原離騷】餘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朁。
【註】馬韁在口曰鞿,革絡頭曰羈。
【前漢□法志】是猶以鞿而禦駻突。
考證:〔【屈原離騷】餘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譖。
〕謹照原文夕譖改夕朁。
韀 【戌集中】【革字部】 韀 【集韻】將先切,音箋。
馬被具。
亦作□、□。
韁 【戌集中】【革字部】 韁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良切,音薑。
【玉篇】馬緤。
【釋名】韁,疆也,擊之使不得出疆限也。
【前漢敘傳】繫名聲之韁鎖。
【玉篇】亦作繮。
詳糸部繮字註。
韂 【戌集中】【革字部】 韂 【廣韻】【集韻】【正韻】□昌豔切,音。
【集韻】馬障泥也。
【廣韻】亦作。
韃 【戌集中】【革字部】 韃 【篇海】同撻。
【正字通】本作□。
又□靼如起,地處契丹西北,族出沙陀別種。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王問切,音暈。
【類篇】染閒色。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同。
帶也。
詳字註。
韄 【戌集中】【革字部】 韄 【唐韻】乙白切【集韻】乙格切,□音擭。
本作。
【說文】佩刀絲也。
又【集韻】【韻會】□屋虢切,音嚄。
義同。
又【莊子庚桑楚】夫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將內揵。
內韄者不可繆而捉,將外揵。
又【集韻】胡陌切,音獲。
義同。
又乙角切,音渥。
縛也。
一曰刀靶中韋。
又【廣韻】胡誤切【集韻】胡故切,□音護。
【玉篇】佩刀絲也。
【廣韻】佩刀飾也。
【集韻】佩刀謂之韄。
考證:〔【莊子庚桑楚】天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將內揵。
〕謹照原文天字改夫字。
韅 【戌集中】【革字部】 韅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典切,音顯。
【廣韻】在背曰韅。
【集韻】著掖鞥也。
【釋名】韅,經也,橫經其腹下也。
【荀子禮論篇】寢兕持虎,蛟韅絲末,彌龍所以養威也。
【註】馬服之革,蓋象蛟形。
徐廣曰:以蛟魚皮爲之。
又【集韻】【韻會】□馨甸切,音灦。
義同。
【左傳僖二十八年】晉車七百乗,韅靷鞅靽。
【註】在背曰韅,在腹曰鞅。
韅許見反,又去見反。
又【集韻】【類篇】□輕甸切,音俔。
義同。
【玉篇】同□。
【集韻】或作□。
頾 【戌集下】【頁字部】 頾 【唐韻】卽移切【集韻】將支切,□音貲。
【說文】口上須也。
從須此聲。
【徐鉉曰】今俗別作髭。
非是。
【寅集中】【山字部】【廣韻】才敢切。
同嵌。
開張山貌。
見倉頡篇。
【正字通】倉頡篇本作嵌,改作,從拑,無義。
後人所增。
馣 【戌集下】【香字部】 馣 【廣韻】【集韻】【韻會】□烏含切,音諳。
【博雅】馣馣,香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鄔感切,音晻。
又【集韻】衣檢切,音奄。
通作唵。
又遏合切,音姶。
義□同。
【正字通】本作馣。
韆 【戌集中】【革字部】 韆 【廣韻】七然切【集韻】【韻會】親然切,□音遷。
【廣韻】鞦韆,繩戲也。
【集韻】鞦韆,北方戲,以習輕趫者。
【張有復古編】詞人高無際作鞦韆賦,漢武帝後庭繩戲。
本雲千秋,祝壽詞也,語譌轉爲秋千。
後人譌爲鞦韆。
韇 【戌集中】【革字部】 韇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音獨。
【說文】弓矢韇也。
【玉篇】以藏矢。
【廣韻】箭筩。
【集韻】今謂之胡鹿。
【儀禮士冠禮】筮人執筴,抽上韇,兼執之,進受命於主人。
【註】藏筴之器。
今時藏弓矢者,謂之韇丸也。
【集韻】亦作皾。
【辰集中】【木字部】【字彙補】音未詳。
【王延壽王孫賦】扶嶔崟以樄。
【註】一作樄椽。
韈 【戌集中】【革字部】 韈 【廣韻】望發切【集韻】勿發切【正韻】無發切,□音。
【玉篇】履韈。
【韓非子外儲說】文王韈繫解,因自結。
【廣韻】本作韤。
詳韋部韤字註。
韉 【戌集中】【革字部】 韉 【唐韻】【正韻】□則前切,音箋。
【說文】馬鞁具也。
【玉篇】鞍韉也。
韊 【戌集中】【革字部】 韊 【玉篇】力丹切,音闌。
藏弩矢服也。
亦作闌。
【史記信陵君傳】平原君負韊矢,爲公子先引。
【廣韻】【集韻】□書作。
韋 【戌集中】【韋字部】 韋 〔古文〕□□□【唐韻】宇非切【集韻】【韻會】于非切,□音幃。
【說文】相背也。
從舛口聲。
獸皮之韋,可以束枉戾相韋背,故借以爲皮韋。
【廣韻】柔皮。
【左傳僖三十三年】以乗韋先。
【疏】乗韋,四韋也。
【周禮春官司服】凡兵事,韋弁服。
【儀禮聘禮】君使卿韋弁。
【註】韋弁,韎韋之弁。
【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楚辭蔔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挈盈乎。
又【前漢郊祀歌】依韋響昭。
【註】師古曰:依韋諧和,不相乖離也。
又國名。
【詩商頌】韋顧旣伐。
【箋】韋,豕韋,彭姓也。
【左傳襄二十四年】在商爲豕韋氏。
【註】豕韋,國名。
【一統志】直隷大名府滑縣,古豕韋氏之國。
又豨韋氏,古帝王號。
【莊子外物篇】以豨韋氏之流觀今之世。
又不韋,縣名,屬益州郡,見【前漢地理志】。
又姓。
【姓苑】出自顓頊大彭之後,夏封于豕韋,以國爲氏。
又通圍。
【前漢成帝紀】大風拔甘泉畤中,大木十韋以上。
【註】師古曰:韋,與圍同。
又【集韻】胡隈切,音徊。
本作回。
詳囗部回字註。
韌 【戌集中】【韋字部】 韌 【唐韻】而進切【集韻】【韻會】【正韻】而振切,□音刃。
【說文】柔而固也。
從韋刃聲。
【廣韻】柔韌。
【集韻】本作肕。
或作忍。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須銳切,音歲。
【類篇】蜀細布。
【篇海】□,或作□。
韍 【戌集中】【韋字部】 韍 【廣韻】【韻會】分勿切【集韻】分物切,□音弗。
【說文】本作巿,韠也。
篆文從韋從犮。
【註】徐鉉曰:今俗作紱,非是。
【禮玉藻】一命縕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三命赤韍蔥衡。
【註】此□冕爵弁服之韠,尊祭服,異其名耳。
韍之言蔽也。
【前漢諸侯王表】奉上璽韍。
【註】師古曰:璽之組也。
又【集韻】方未切,音沸。
蔽膝也。
巿,遮羞布。
【備考】【寅集】【宀字部】【搜真玉鏡】音了。
韎 【戌集中】【韋字部】 韎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佩切,音妹。
【說文】茅蒐染草也。
從韋末聲。
【詩小雅】韎韐有奭。
【傳】韎韐者,茅蒐染草也。
一曰韎韐所以代韠也。
【禮玉藻韞韍註】縕,赤黃之閒色,所謂韎也。
【左傳成十六年】有韎韋之跗注,君子也。
【註】韎,赤色。
跗注,戎服。
【疏】賈逵雲:一染曰韎。
【儀禮士冠禮】緇帶□韐。
又【玉篇】東夷樂名。
【周禮春官宗伯】韎師掌敎韎樂。
【禮明堂位】作眛。
又【廣韻】【集韻】□莫拜切,音。
【玉篇】茅蒐染草也。
又【集韻】居氣切,音旣。
又莫貝切,音眜。
又莫轄切,音帓。
又【五音集韻】莫撥切,音末。
義□同。
又【集韻】勿發切,音。
與韤同。
詳後韤字註。
【字彙】韎與□同,宜從末,中畫短。
莫佩切者,宜從未,中畫長。
○按說文從末無從未,字彙強分爲二,非也。
《正字通》駁字彙之誤,而以諸書爲皆從未,尤非。
□。
考證:〔【儀禮士冠禮】緇帶韎韔。
〕謹照原文□韔改□韐。
韏 【戌集中】【韋字部】 韏 【唐韻】九萬切【集韻】俱願切,□音卛。
【爾雅釋器】革中絕謂之辨,韋中辨謂之韏。
【註】復分平也。
又【玉篇】詘也,曲也。
又【集韻】區願切,音券。
革中辨謂之韏。
【廣韻】車上所用皮也。
又【集韻】【正韻】□逵眷切,音倦。
又【集韻】古倦切,音眷。
又已袁切,音拳。
又【廣韻】居轉切【集韻】【韻會】【正韻】古轉切,□音卷。
義□同。
又【集韻】九遠切,音餋。
屈也。
又窘遠切,音□。
義同。
韐 【戌集中】【韋字部】 韐 【唐韻】【正韻】古洽切【集韻】訖洽切,□音夾。
【玉篇】韎韐。
【廣韻】韎韐,韋蔽膝。
【說文】本作□。
【集韻】亦作□。
又【廣韻】【正韻】古沓切【集韻】【韻會】葛合切,□音閤。
【廣韻】韎韐,大帶。
【集韻】韎韐,士服,制如韍。
【儀禮士喪禮】設韐帶。
【註】韐帶,韎韐緇帶。
不言韎緇者,省文,亦欲見韐自有帶。
韐帶用革,古文韐爲合也。
【集韻】或作□、帢。
又【集韻】轄夾切,音洽。
義同。
韑 【補遺】【戌集】【韋字部】 韑 【字彙補】于鬼切,音偉。
光也。
韒 【戌集中】【韋字部】 韒 【廣韻】私妙切【集韻】仙妙切,□音笑。
【玉篇】刀韒也。
【集韻】亦作鞘削□。
韓 【戌集中】【韋字部】 韓 【唐韻】【集韻】胡安切【韻會】【正韻】河幹切,□音寒。
【說文】井垣也。
從韋,取其帀也。
幹聲。
又國名。
【詩大雅韓奕箋】韓,姬姓之國也,後爲晉所滅,故大夫韓氏以爲邑名。
【左傳桓三年】韓萬禦戎。
【韻會】曲沃桓公之子萬,食邑于韓,後分晉爲國。
又三韓,國名,辰韓,弁韓,馬韓也。
見【後漢東夷傳】。
又【廣韻】姓也。
【韻會】秦滅韓,以國爲氏。
又葉胡千切,音焉。
【孫楚白起贊】神機電斷,氣齊卒然,南折勁楚,走魏禽韓。
【說文】本作□。
【集韻】亦作榦幹。
考證:〔又三韓,國名,辰韓,示韓,馬韓也。
見【後漢光武紀】。
〕謹按示韓當作弁韓,見後漢書東夷傳,光武紀本文無之。
謹將示改爲弁。
光武紀改東夷傳。
韔 【戌集中】【韋字部】 韔 【唐韻】【集韻】【韻會】□醜亮切,音暢。
【說文】弓衣也。
從韋長聲。
【詩秦風】虎韔鏤膺,交韔二弓。
【傳】韔,弓室也。
交韔,交二弓于韔也。
又【小雅】言韔其弓。
【禮檀弓韔弓註】韔,韜也。
又【集韻】持亮切,音仗。
義同。
【詩小雅】言韔其弓。
【釋文】韔,又治亮反。
又【集韻】力讓切,音亮。
【詩小雅】言韔其弓。
【釋文】沈重讀。
【集韻】或作。
韖 【戌集中】【韋字部】 韖 【集韻】忍九切,音蹂。
韌也。
韗 【戌集中】【韋字部】 韗 【唐韻】【集韻】□王問切,音運。
【說文】本作。
【周禮冬官考工記】攻皮之工,函鮑韗韋裘。
【註】韗,讀爲運。
【又】韗人爲臯陶。
【註】臯陶,鼓木也。
又【玉篇】靴也。
【集韻】通作煇。
又【集韻】【類篇】□籲運切,音訓。
攻皮工也。
又【廣韻】虛願切【集韻】呼願切,□音楥。
義同。
【考工記釋文】韗又況萬反。
【集韻】或作□□□□煇。
【五音集韻】亦作。
又【集韻】王分切【類篇】于分切,□音雲。
義同。
韘 【戌集中】【韋字部】 韘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失涉切,音攝。
【說文】射決也,所以鉤弦。
以象骨、韋系著右巨指。
從韋枼聲。
【玉篇】指沓也。
【詩衞風】童子佩韘。
【傳】韘,玦也。
能射禦則帶韘。
【箋】韘之言沓,所以彄沓手指。
【集韻】或作弽。
又【廣韻】蘇協切【集韻】悉協切,□音燮。
【廣韻】韘韝,射具。
又【集韻】韘,帶具。
□ 【未集中】【網字部】 □ 【集韻】四,古作□。
註詳囗部二畫。
駓 【亥集上】【馬字部】 駓 【唐韻】敷悲切【集韻】【韻會】攀悲切,□音丕。
【玉篇】駓駓,走貌。
【楚辭招魂】逐人駓駓些。
【註】駓駓,走貌。
又【爾雅□畜】黃白雜毛曰駓。
【註】今桃花馬。
【詩魯頌】有騅有駓。
又【集韻】貧悲切,音皮。
義同。
【集韻】或作。
考證:〔【爾雅釋獸】黃白雜毛曰駓。
〕謹照原書釋獸改畜。
駚 【亥集上】【馬字部】 駚 【廣韻】於兩切【集韻】倚兩切,□音鞅。
【廣韻】駚鸗,馬貌。
又【集韻】駚□,獸跳踏自撲也。
又【廣韻】烏朗切【集韻】倚朗切,□音盎。
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來上聲。
絲也。
飰 【戌集下】【食字部】 飰 【玉篇】俗飯字。
餁 【戌集下】【食字部】 餁 【集韻】同飪。
駘 【亥集上】【馬字部】 駘 【唐韻】徒哀切【集韻】【韻會】【正韻】堂來切,□音臺。
【玉篇】駑馬銜脫也。
【崔寔政論】馬駘其銜。
又駘蕩,曠遠也。
又地名。
【左傳昭九年】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
【註】駘在始平武功縣。
又【哀六年】遷孺子於駘。
【註】駘,齊邑。
【釋文】他才反。
又徒來反。
又神名。
【韻會】金天氏子曰晞,生允格臺駘。
又人名。
【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王駘。
又【五音集韻】土來切,音胎。
義同。
又【廣韻】徒亥切【集韻】【正韻】蕩亥切,□音待。
【玉篇】駘蕩,廣大意。
又【正字通】春色舒放曰駘蕩。
又【廣韻】疲也,鈍也。
又【類篇】駘騱,馬不進也。
又【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焉,曰哀駘它。
【音義】駘音殆。
李雲:哀駘,醜貌。
它,其名也。
又與跆同。
【史記天官書】兵相駘籍。
【前漢書】作跆。
考證:〔【左傳昭九年】駘芮岐畢。
〕謹照原文駘上增魏字。
〔【哀六年】遷儒子於駘。
〕謹照原文儒子改孺子。
【巳集上】【水字部】【玉篇】俗淚字。
【未集中】【糸字部】【玉篇】口和切。
義闕。
【篇海】紋綵。
又絲理。
駙 【亥集上】【馬字部】 駙 【唐韻】【集韻】【韻會】□符遇切,音附。
【說文】副馬也。
一曰近也。
一曰疾也。
又駙馬都尉,官名。
漢武帝置,掌駙馬,魏晉尚公主,□稱駙馬。
【趙葵行營雜錄】皇女爲公主,其夫必拜駙馬都尉,故謂之駙馬。
宗室女封郡主者,謂其夫爲郡馬,縣主者爲縣馬,不知何義。
【六書故】作□。
俗作,非。
【巳集下】【犬字部】【篇海】音加。
玃也。
又音哥。
義同。
□ 【未集中】【羊字部】 □ 【字彙補】羞本字。
飦 【戌集下】【食字部】 飦 【集韻】居言切,音犍。
同。
粥也。
又人名。
【穆天子傳】諸飦獻酒于天子。
又【集韻】【韻會】【正韻】□諸延切,音旃。
與饘同。
又【集韻】居寒切,音幹。
燥飯。
飶 【戌集下】【食字部】 飶 【唐韻】毗必切【集韻】【韻會】薄必切,□音邲。
【說文】食之香也。
【詩周頌】有飶其香。
【傳】飶,芬香也。
一作苾。
又【廣韻】【集韻】【韻會】□蒲給切,音蹩。
又【正韻】薄密切,音弼。
義□同。
餂 【戌集下】【食字部】 餂 【玉篇】古文甛字。
註詳甘部六畫。
又【集韻】【韻會】【正韻】□他點切,音忝。
【韻會】鉤取也。
【孟子】是以言餂之也。
又【韻會】【正韻】□他念切,音掭。
義同。
餈 【戌集下】【食字部】 餈 【唐韻】疾資切【集韻】【韻會】才資切,□音茨。
【說文】稻餠也。
【玉篇】餈餻也。
【釋名】餈,漬也,烝燥屑,使相潤漬餠之也。
【周禮天官籩人】羞籩之實,糗餌粉餈。
【註】皆粉稻黍米爲之餌,言糗餈,言粉,互足其義也。
合烝曰餌,餠之曰餈。
【疏】今餈糕之名出于此。
【說文】或作□。
【集韻】或作□。
養 【戌集下】【食字部】 養 〔古文〕□【廣韻】餘兩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兩切,□音癢。
【玉篇】育也,畜也,長也。
【易頤卦】觀頤,觀其所養也。
又取也。
【詩周頌】於鑠王師,遵養時晦。
【傳】養,取也。
又養養,憂貌。
【詩邶風】中心養養。
【註】憂不定貌。
又【博雅】養,使也。
【公羊傳宣十二年】厮役扈養。
【註】艾草爲防者曰厮,汲水漿者曰役,養馬者曰扈,炊烹者曰養。
又【史記儒林傳】兒寬常爲弟子都養。
【註】都養,爲弟子造食也。
又姓。
養由基,見【左傳成十六年】。
養奮,見【孝子傳】。
又與癢同。
【荀子正名篇】疾養凔熱,滑鈹輕重,以形體異。
又【廣韻】【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音恙。
【玉篇】供養也,下奉上也。
【禮月令】收祿秩之不當,供養之不宜者。
【註】謂凡恩命濫賜膳服,侈僭踰制者。
【說文】本作養。
【字彙】省作□,附六畫,非。
考證:〔【詩周頌】於爍王師,遵養時晦。
〕謹照原文於爍改於鑠。
駿 【亥集上】【馬字部】 駿 【唐韻】子峻切【集韻】【韻會】【正韻】祖峻切,□音俊。
【玉篇】馬之美稱。
【博物志】周穆公欲驅八駿周行天下。
又與俊同。
英儁也。
【史記屈原傳】誹駿疑桀。
又大也。
【詩商頌】爲下國駿厖。
【傳】駿,大也。
又與峻通。
【詩大雅】崧高維嶽,駿極于天。
又【爾雅釋詁】速也。
【疏】駿者,猶迅也。
【詩周頌】駿發爾私。
【鄭箋】駿,疾也。
【朱傳】駿,大也。
使之大發其私田也。
又駿狼,山名。
【淮南子天文訓】日冬至駿狼之山。
一本作峻。
又【集韻】【韻會】【正韻】□須閏切,音峻。
義同。
鬵 【亥集上】【鬲字部】 鬵 〔古文〕□【廣韻】徐林切【集韻】【韻會】徐心切,□音尋。
【說文】大釜也。
一曰鼎大上小下若甑曰鬵。
【詩曹風】漑之釜鬵。
【傳】鬵,釜屬。
【爾雅釋器】謂之鬵。
鬵,鉹也。
【註】涼州呼鉹。
【揚子方言】甑,自關而東謂之甗,或謂之鬵。
又【廣韻】鬵,疾也。
又【廣韻】昨鹽切【集韻】【韻會】慈鹽切,□音潛。
又【集韻】才淫切,音尋。
又緇岑切,音簪。
義□同。
魉 【亥集上】【鬼字部】 魎 【廣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裡養切,□音兩。
與蜽同。
詳上魍字註。
魋 【亥集上】【鬼字部】 魋 【唐韻】杜回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回切,□音穨。
【說文】神獸也。
【爾雅釋獸】魋如小熊,竊毛而黃。
【註】今建平山中有此獸,狀如熊而小,毛麆淺,赤黃色,俗呼爲赤熊。
又人名。
【禮檀弓註】桓司馬宋向戍之孫名魋。
又【集韻】【韻會】傳追切【正韻】直追切,□音椎。
【前漢陸賈傳】尉陀魋結箕踞。
【註】服虔曰:魋音椎,今兵士椎頭髻也。
驦 【亥集上】【馬字部】 驦 【廣韻】色莊切【集韻】【韻會】【正韻】師莊切,□音霜。
與騻同。
【晉書郭璞傳】昆吾挺鋒,驌驦軒髦。
【註】驦當爲騻。
又【徐彥伯詩】驌驦已躑躅,鳥隼方葳蕤。
【杜甫詩】聞說眞龍種,仍殘老驌驦。
又【正韻】所兩切。
同爽。
驨 【亥集上】【馬字部】 驨 【廣韻】戸圭切,音攜。
【玉篇】騏驥也。
【爾雅釋獸】驨如馬一角,郭註角如鹿茸。
考證:〔【爾雅釋獸】驨如馬一角,似鹿不角者騏。
〕謹按爾雅無似鹿二字。
謹照原書似鹿不角者騏改郭註角如鹿茸。
□ 【未集中】【缶字部】 □ 【集韻】何耕切,音莖。
鈃,或作□。
【類篇】器似鐘,頸長。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居例切,音罽。
○按從網之字,或省作岡,或變作四。
□卽□字也。
鬕 【亥集上】【髟字部】 鬕 【唐韻】【集韻】【韻會】□莫駕切,音禡。
【說文】帶結飾也。
【類篇】□額也。
【張衡西京賦】朱鬕□髽。
又【集韻】末各切,音莫。
義同。
鬘 【亥集上】【髟字部】 鬘 【廣韻】莫還切【集韻】謨還切,□音蠻。
衣也。
【韻補】纓絡也。
【酉陽雜俎】天女九退相九髮散麤澀。
又脣動不止,瓔珞花鬘皆重。
【白居易悟眞寺詩】貫雹爲華鬘。
又【酉陽雜俎】四婇女如影等,各有十二億那由他侍女,壽五千歲,地名月鬘。
又【集韻】謨官切,音瞞。
【類篇】髮美貌。
鬸 【亥集上】【鬲字部】 鬸 【集韻】力救切,音溜。
【類篇】關東謂甑曰鬸。
鬺 【亥集上】【鬲字部】 鬺 【集韻】【韻會】式羊切【正韻】屍羊切,□音商。
與□同。
【博雅】鬺,飪也。
【史記封禪書】皆嘗烹鬺上帝鬼神。
【註】徐廣曰:鬺,烹煑也。
【前漢郊祀志註】師古曰:鬺,烹煑而祀也。
韓詩引采蘋曰:于以鬺之,唯錡及釜。
髞 【亥集上】【高字部】 髞 【廣韻】蘇到切【集韻】先到切,□音噪。
【玉篇】髝髞。
互詳髝字註。
髧 【亥集上】【髟字部】 髧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感切,音蓞。
髮垂也。
【詩鄘風】髧彼兩髦。
【傳】髧,兩髦之貌。
【釋文】髧,本作□。
鬑 【亥集上】【髟字部】 鬑 【廣韻】【集韻】□勒兼切,音濂。
【說文】鬋也。
一曰長貌。
【玉篇】□鬑,鬢髮疎薄貌。
又【唐韻】力鹽切,音廉。
義同。
【未集中】【糸字部】【集韻】何交切,音爻。
【玉篇】綠色也。
嫁者衣也。
【廣韻】黃色。
魈 【亥集上】【鬼字部】 魈 【唐韻】相邀切【集韻】思邀切,□音宵。
山魈出汀州,獨足鬼。
【抱樸子登涉篇】山精,形如小兒,獨足向後,夜喜犯人,名曰魈。
呼其名,則不能犯也。
鯙 【亥集中】【魚字部】 鯙 【集韻】殊倫切,音純。
魚名。
鯭 【亥集中】【魚字部】 鯭 【集韻】母梗切,音猛。
同蜢。
胡蜢,蝦屬。
鯯 【補遺】【亥集】【魚字部】 鯯 【字彙補】同。
閩魚酬鯯魚,闆身,多鯁而肥美。
【爾雅】謂之嘗魬。
鰓 【亥集中】【魚字部】 鰓 【廣韻】蘇來切【集韻】【韻會】桑才切,□音顋。
魚頰中骨也。
【宋史五行志】淳化三年,京師裡老婦女,裝鏤魚鰓中骨,號魚媚子。
又【前漢□法志】鰓鰓常恐。
【註】鰓音葸,懼貌也。
□ 【備考】【子集】【乙字部】 □ 【篇海類編】于記切,音意。
貪也。
又音乙。
◎按卽亄字之譌。
□ 【未集中】【網字部】 □ 【集韻】區願切,音券。
或作□,罔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海篇】音聶。
□然,疲役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字彙補】魚際切,音藝。
睡語也。
韚 【備考】【戌集】【韋字部】 韚 【五音篇海】音革。
韛 【戌集中】【韋字部】 韛 【廣韻】【集韻】【韻會】□步拜切,音憊。
【玉篇】韋囊,可以吹火令熾。
亦作□。
【廣韻】或作□。
【集韻】或作□。
又【集韻】房六切,音伏。
本作箙。
詳竹部箙字註。
韜 【戌集中】【韋字部】 韜 【唐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音叨。
【說文】弓衣也。
從韋舀聲。
【玉篇】劒衣也。
【廣韻】藏也。
【詩小雅彤弓傳】櫜韜也。
又【周頌時邁疏】櫜者,弓衣。
一名韜弓,故納弓於衣謂之韜弓。
又【玉篇】義也。
又【玉篇】韜杠也。
【儀禮鄕射禮】杠長三仞,以鴻脰韜上二尋。
【註】以帛巾冒杠上加雁頸也。
又【玉篇】寬也。
又【韻會】與弢同。
【前漢藝文志】《六弢》。
【註】師古曰:卽今之《六韜》也。
弢與韜同。
又【集韻】叨号切,音套。
臂衣也。
【集韻】或作鞱。
韝 【戌集中】【韋字部】 韝 【唐韻】古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音鉤。
【說文】射決也。
從韋冓聲。
【玉篇】結也,臂沓也。
【史記張耳□餘傳】趙王袒韝蔽自上食。
【註】徐廣曰:韝者,臂捍也。
又【滑稽傳】帣韝鞠□。
【註】韝,音溝。
【前漢東方朔傳】董君綠幘傅鞲。
【註】韋昭曰:韝形如射韝,以縛左右手,于事便也。
師古曰:卽今之臂韝也。
韝,工侯反。
又【廣韻】恪侯切【集韻】墟侯切,□音彄。
又【集韻】居□切,音遘。
義□同。
【玉篇】作鞲。
考證:〔【滑稽傳】帣韝鞠□。
〕謹按□字右旁從丞從,□今改□。
韞 【戌集中】【韋字部】 韞 【廣韻】烏渾切【集韻】烏昆切,□音溫。
【玉篇】赤黃之閒色也。
【廣韻】赤色。
又【玉篇】裹也。
又【集韻】韣也。
又【廣韻】于粉切【韻會】【正韻】委粉切,□音惲。
【廣韻】韞櫝。
【論語】韞匵而藏諸。
【註】韞,藏也。
【陸機文賦】石韞玉而山輝。
又地名。
【韓詩外傳】子路與巫馬期薪於韞丘之下。
【寅集上】【屍字部】【廣韻】居履切【集韻】舉履切,□音幾。
【玉篇】赤舄也。
【廣韻】赤□也。
【正字通】卽□字之譌。
字彙音幾,與赤舄幾幾之幾同,非。
韠 【戌集中】【韋字部】 韠 【唐韻】□吉切【集韻】【韻會】【正韻】璧吉切,□音必。
【說文】韍也。
所以蔽前。
以韋。
下廣二尺,上廣一尺,其頸五寸。
一命縕韠,再命赤韠。
從韋畢聲。
【廣韻】胡服蔽膝。
【詩檜風】庶見素韠兮。
又【小雅采菽箋】芾,太古蔽膝之象也。
冕服謂之芾,其他服謂之韠。
【疏】韍、韠俱是蔽膝之象,其制同。
【禮玉藻】韠,君朱,大夫素,士爵韋。
【註】此□端服之韠也。
韠之言蔽也。
凡韠以韋爲之,必象裳色。
【廣韻】或作。
俗作鞸。
【集韻】通作縪。
韡 【戌集中】【韋字部】 韡 【唐韻】于鬼切【集韻】【韻會】羽鬼切,□音偉。
【說文】本作□,盛也。
從□,韋聲。
【唐韻】華盛貌。
【詩小雅】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傳】韡韡,光明也。
【集韻】【類篇】書作□。
考證:〔【詩小雅】棠棣之華,鄂不韡韡。
〕謹照原文棠棣改常棣。
韢 【戌集中】【韋字部】 韢 【唐韻】【集韻】□胡計切,音系。
【說文】橐紐也。
從韋惠聲。
又【說文】一曰盛頭橐也。
【註】徐鍇曰:謂戰伐以盛首級。
【集韻】盛馘囊。
又【集韻】胡桂切,音慧。
又【廣韻】楚稅切【集韻】此芮切,□音毳。
義□同。
【集韻】或作□。
又【集韻】徐醉切,音遂。
囊紐也。
又一曰盛虎頭囊。
或作□。
韣 【戌集中】【韋字部】 韣 【廣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讀。
【玉篇】弓衣也。
韜也。
【禮月令】帶以弓。
【少儀】弓則以左手屈韣執拊。
【儀禮覲禮】乗墨車,載龍旂弧。
【註】弓衣曰。
又【禮明堂位】載弧韣。
【註】弧,旌旗。
其衣曰韣。
又【唐韻】之欲切【集韻】朱欲切,□音燭。
又【廣韻】尺玉切【集韻】樞玉切,□音觸。
又【廣韻】市玉切【集韻】【韻會】殊玉切,□音蜀。
義□同。
【集韻】或作。
颰 【戌集下】【風字部】 颰 【廣韻】【集韻】□蒲撥切,音跋。
【玉篇】疾風。
又【廣韻】【集韻】□方伐切,音發。
義同。
又【釋典】有阿颰經。
【正字通】本作□。
○按字彙誤作颰,非。
今攺正。
颰字從友作。
□ 【卯集下】【方字部】 □ 【字彙補】與旟同。
○按卽旟字之譌。
與或作與卽非,復譌與爲①,益非。
①字從□、灬作。
駀 【亥集上】【馬字部】 駀 【集韻】于求切,音尤。
【玉篇】馬名。
韤 【戌集中】【韋字部】 韤 【唐韻】望發切【集韻】勿發切,□音。
【說文】足衣也。
從韋蔑聲。
【註】徐鉉曰:今俗作韈,非是。
【左傳哀二十五年】褚師聲子韤而登席。
【註】古者見君解韤。
【史記張釋之傳】王生曰:吾韤解。
【廣韻】或作韈襪。
【集韻】或作□韎□□襪帓。
韥 【戌集中】【韋字部】 韥 【廣韻】【集韻】□徒谷切,音獨。
【廣韻】箭筩也。
又【集韻】弓衣也。
本作韣。
韋 【戌集中】【韋字部】 韋 〔古文〕□□□【唐韻】宇非切【集韻】【韻會】于非切,□音幃。
【說文】相背也。
從舛口聲。
獸皮之韋,可以束枉戾相韋背,故借以爲皮韋。
【廣韻】柔皮。
【左傳僖三十三年】以乗韋先。
【疏】乗韋,四韋也。
【周禮春官司服】凡兵事,韋弁服。
【儀禮聘禮】君使卿韋弁。
【註】韋弁,韎韋之弁。
【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楚辭蔔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挈盈乎。
又【前漢郊祀歌】依韋響昭。
【註】師古曰:依韋諧和,不相乖離也。
又國名。
【詩商頌】韋顧旣伐。
【箋】韋,豕韋,彭姓也。
【左傳襄二十四年】在商爲豕韋氏。
【註】豕韋,國名。
【一統志】直隷大名府滑縣,古豕韋氏之國。
又豨韋氏,古帝王號。
【莊子外物篇】以豨韋氏之流觀今之世。
又不韋,縣名,屬益州郡,見【前漢地理志】。
又姓。
【姓苑】出自顓頊大彭之後,夏封于豕韋,以國爲氏。
又通圍。
【前漢成帝紀】大風拔甘泉畤中,大木十韋以上。
【註】師古曰:韋,與圍同。
又【集韻】胡隈切,音徊。
本作回。
詳囗部回字註。
韌 【戌集中】【韋字部】 韌 【唐韻】而進切【集韻】【韻會】【正韻】而振切,□音刃。
【說文】柔而固也。
從韋刃聲。
【廣韻】柔韌。
【集韻】本作肕。
或作忍。
韪 【戌集中】【韋字部】 韙 【唐韻】于鬼切【集韻】【韻會】羽鬼切,□音偉。
【說文】是也。
從是,韋聲。
【左傳隱十一年】犯五不韙。
【前漢敘傳】昭韙見戒。
【註】張晏曰:是也。
明其是者,戒其非也。
【後漢荀爽傳】五韙鹹備。
【集韻】通作愇。
韫 【戌集中】【韋字部】 韞 【廣韻】烏渾切【集韻】烏昆切,□音溫。
【玉篇】赤黃之閒色也。
【廣韻】赤色。
又【玉篇】裹也。
又【集韻】韣也。
又【廣韻】于粉切【韻會】【正韻】委粉切,□音惲。
【廣韻】韞櫝。
【論語】韞匵而藏諸。
【註】韞,藏也。
【陸機文賦】石韞玉而山輝。
又地名。
【韓詩外傳】子路與巫馬期薪於韞丘之下。
韬 【戌集中】【韋字部】 韜 【唐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音叨。
【說文】弓衣也。
從韋舀聲。
【玉篇】劒衣也。
【廣韻】藏也。
【詩小雅彤弓傳】櫜韜也。
又【周頌時邁疏】櫜者,弓衣。
一名韜弓,故納弓於衣謂之韜弓。
又【玉篇】義也。
又【玉篇】韜杠也。
【儀禮鄕射禮】杠長三仞,以鴻脰韜上二尋。
【註】以帛巾冒杠上加雁頸也。
又【玉篇】寬也。
又【韻會】與弢同。
【前漢藝文志】《六弢》。
【註】師古曰:卽今之《六韜》也。
弢與韜同。
又【集韻】叨号切,音套。
臂衣也。
【集韻】或作鞱。
【辰集下】【歹字部】【玉篇】土罪切【廣韻】【集韻】吐猥切,□音骽。
□,弱也。
又【集韻】弩罪切,音餒。
義同。
【寅集上】【子字部】【廣韻】同孿。
又【集韻】數眷切,音□。
義同。
或作□。
韭 【戌集中】【韭字部】 韭 【廣韻】【集韻】【韻會】舉有切【正韻】已有切,□音久。
【說文】菜名。
一種而久者,故謂之韭。
象形。
在一之上。
一,地也。
【韻會】通志雲:韭性溫,謂之草鍾乳。
【禮曲禮】韭曰豐本。
又【內則】豚,春用韭,秋用蓼。
【儀禮聘禮】韭葅。
【列子天瑞篇】老韭之爲莧也。
【埤雅】韭之美在黃。
又【爾雅釋草】蒮,山韭。
【疏】韭生山中者名蒮。
【本草】李時珍曰:諸葛韭,亦山韭也,但因人命名耳。
又【本草】孝文韭,生塞北,狀如韭,雲是魏孝文帝所種。
又【羣芳譜】水韭,五六月堪食,不葷而脃。
【北戸錄】水韭,生於池塘中,葉似韭,得非龍爪韭乎。
字林雲:簽,水中野韭也。
又【本草】麥門冬,一名禹韭,齊名愛韭,秦名烏韭,楚名馬韭,越名羊韭。
霆 【戌集中】【雨字部】 霆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庭。
【說文】雷餘聲也。
鈴鈴所以挺出萬物。
從雨廷聲。
【玉篇】霹靂也。
【爾雅釋天】疾雷爲霆霓。
【易繫辭】鼓之以雷霆。
【詩小雅】如霆如雷。
【禮孔子閒居】神氣風霆,風霆流形。
又【玉篇】電也。
【穀梁傳隱九年】電霆也。
○按□雅雲:當音挺。
又【字彙補】借作庭。
【漢楚相孫君□】庭堅,作霆堅。
又【集韻】他頂切,音珽。
迅雷。
又【廣韻】【正韻】徒鼎切【集韻】待頂切【韻會】待鼎切,□音挺。
【廣韻】疾雷。
【詩小雅如霆釋文】霆,又音挺。
【左思吳都賦】鉤爪鋸牙,自成鋒穎。
精若曜星,聲若雷霆。
【埤雅】霆,或謂之電。
蓋音庭則爲雷,音蜓則爲電。
【淮南子天文訓】隂陽相薄,感而爲雷,激而爲霆。
又曰:疾雷不及掩耳,疾霆不及掩目。
皆宜音蜓。
又【集韻】【韻會】【正韻】□徒徑切,音定。
【集韻】雷也。
【詩小雅如霆釋文】霆,又音定。
【集韻】或作。
震 【戌集中】【雨字部】 震 〔古文〕□【唐韻】章刃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刃切,□音振。
【說文】劈歷振物者。
從雨辰聲。
【註】徐鉉曰:今俗別作霹靂,非是。
【易說卦】震爲雷。
【詩小雅】□震電。
【傳】震,雷也。
【春秋僖十五年】震夷伯之廟。
【疏】雷之甚者爲震。
【釋名】震,戰也。
所擊輒破,若攻戰也。
又卦名。
【易說卦】萬物出乎震。
震,東方也。
又【易說卦】震,動也。
【書舜典】震驚朕師。
【盤庚】爾謂朕,曷震動萬民以遷。
【詩周頌】薄言震之。
莫不震□。
【春秋文九年】地震。
【疏】公羊傳曰:震者何,動地也。
【周語】伯陽父曰陽伏而不能出,隂迫而不能□,於是有地震。
又【爾雅釋詁】震,懼也。
【易震卦】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又【廣韻】威也。
【易未濟】震用伐鬼方。
【詩大雅】王奮厥武,如震如怒。
又【廣韻】起也。
【易雜卦傳】震,起也。
又【公羊傳僖九年】葵丘之會,桓公震而驚之,叛者九國。
震之者何,猶曰振振然。
又【爾雅釋詁】娠,震動也。
【註】娠,猶震也。
【疏】大雅生民雲:載震載夙。
昭元年左傳曰:邑姜方震大叔。
哀元年左傳曰:後緡方震。
皆謂有身爲震,故雲娠猶震也。
又【書禹貢】震澤底定。
【傳】震澤,吳南太湖名。
又【集韻】升人切,音申。
與娠同。
女姙身動也。
【左傳震動釋文】震又音申,懷姙也。
【集韻】通作。
又【集韻】一曰官婢女隷謂之娠。
又【韻會】【正韻】□之人切,音眞。
怒也。
【班固東都賦】赫然發憤,應者雲興。
霆擊昆陽,憑怒雷震。
【前漢敘傳】票騎冠軍,猋勇紛紜。
長驅六舉,電擊雷震。
【註】師古曰:震音之人反。
又【字彙補】震旦,中國也。
【梁書】盤盤國稱梁主爲震旦天子。
從之人切。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牀史切,音俟。
繩履。
□ 【午集下】【穴字部】 □ 【海篇】音悟。
竈名也。
霈 【戌集中】【雨字部】 霈 【廣韻】【集韻】【韻會】□普蓋切,音沛。
【玉篇】大雨。
【廣韻】霶霈,雨多貌。
又【正韻】水流貌。
【說文】作沛。
又【集韻】多澤也。
又【宋玉高唐賦】興雲聲之霈霈。
【註】興聲霈霈然。
霈,浦大切。
黴 【戌集中】【雨字部】 黴 【正字通】莫裴切,音枚。
項甌東曰:江南以三月爲迎梅雨,五月爲送梅雨。
或言古語:黃梅時節家家雨。
張蒙溪謂:梅當作黴,雨中暑氣也。
黴雨善汙衣服,故又雲黴涴,言其爲黴所壞也。
按□雅風土記皆作梅雨。
黴,義與黴通。
霋 【戌集中】【雨字部】 霋 【唐韻】七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千西切,□音妻。
【說文】霽謂之霋。
從雨妻聲。
又【玉篇】雲行貌。
顸 【戌集下】【頁字部】 頇 【廣韻】【集韻】□許幹切,音鼾。
【玉篇】顢頇。
【廣韻】大面貌。
又【集韻】河幹切,音寒。
義同。
又【廣韻】【集韻】□五旰切,音岸。
頭無髮頇頟也。
又【集韻】冠□後謂之頇。
又【廣韻】五割切【集韻】牙葛切,□音嶭。
無髮也。
又【集韻】丘寒切,音看。
義同。
霌 【戌集中】【雨字部】 霌 【玉篇】職由切,音周。
【篇海】雲雨貌。
霍 【戌集中】【雨字部】 霍 【廣韻】虛郭切【集韻】【韻會】【正韻】忽郭切,□音霩。
【玉篇】揮霍。
【集韻】揮霍,猝遽也。
【陸機文賦】紛紜揮霍。
【註】揮霍,疾貌。
【馬融廣成頌】徽嫿霍奕。
又【荀子議兵篇】霍焉離耳。
【註】霍焉,猶渙焉也。
【司馬相如大人賦】霍然雲消。
又【揚雄甘泉賦】翕赫曶霍。
【註】師古曰:開合之貌。
【文選註】曶霍,疾貌。
又【前漢嚴助傳】夏月暑時,歐洩霍亂之疾。
又【爾雅釋山】大山宮,小山霍。
【註】宮謂圍繞之。
【疏】小山在中,大山在外,圍繞之。
山形若此者名霍,非謂大山名宮,小山名霍也。
又山名。
【爾雅釋山】江南衡。
【註】衡山,南嶽。
【又】霍山爲南嶽。
【註】卽天柱山。
【疏】衡之與霍,一山而有二名也。
本衡山,一名霍山。
漢武帝移嶽神於天柱,又名天柱,亦爲霍,故漢已來衡霍別矣。
【註】卽天柱山。
此據作註時霍山爲言也。
其經之霍山,卽江南衡是也。
○按據此註,霍山有二,南嶽衡山及天柱山,皆名霍山。
白虎通:南方爲霍,霍之爲言護也。
言太陽用事,護養萬物也。
風俗通義,衡山,一名霍山者,萬物盛長,垂枝布葉,霍然而大。
又周禮夏官職方氏:河內曰冀州,其山鎭曰霍山。
爾雅釋地: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
晉語:景霍以爲城。
註:景,大也。
大霍,晉山名。
又國名。
【書蔡仲之命傳】武王克商,封弟叔處于霍。
【左傳閔元年】滅霍。
【註】永安縣有霍大山。
霍國,姬姓。
又邑名。
【左傳哀四年】襲梁及霍。
【註】梁南有霍陽山,蠻子之邑也。
【公羊傳僖二十一年】會于霍。
又姓。
【廣韻】武王弟霍叔之後也。
又與藿通。
【前漢鮑宣傳】漿酒霍肉。
【註】劉德曰:視肉如藿也。
師古曰:霍,豆菜,貧人茹之。
又【玉篇】鳥飛急疾貌。
又【集韻】歷各切,音洛。
艸名。
【爾雅釋草】枹霍首。
又【集韻】曷各切,音鶴。
義同。
或作藿。
通作隺。
又上聲,音瑣。
霍人,地名。
【史記周勃世家】降下霍人。
【註】正義曰:霍,音瑣,又蘇寡反。
師古曰:山寡反。
霎 【戌集中】【雨字部】 霎 【唐韻】山洽切【集韻】色甲切【韻會】【正韻】色洽切,□音箑。
【說文】小雨也。
從雨妾聲。
【玉篇】□霎。
【集韻】雨聲。
又【玉篇】子葉切,音接。
義同。
又【集韻】悉合切,音趿。
與霅同。
詳前霅字註。
霏 【戌集中】【雨字部】 霏 〔古文〕【唐韻】芳非切【集韻】【韻會】【正韻】芳微切,□音菲。
【說文】雨雪貌。
從雨非聲。
【集韻】雰也。
【詩邶風】雨雪其霏。
【傳】霏,甚貌。
又【小雅】雨雪霏霏。
霐 【戌集中】【雨字部】 霐 【五音集韻】烏宏切,音泓。
水名。
出靈寶經。
又幽深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霐寥窲以崢嶸。
【註】霐,幽深之貌。
【釋文】霐,烏宏切。
【字彙】亦作。
【辰集下】【欠字部】【玉篇】於牛切【廣韻】【集韻】【韻會】於求切,□音憂。
欭,慨也。
一曰氣逆。
【老子道德經】終日號而不。
○按今《老子》本作嗄。
《集韻》《韻會》所引,皆未知孰據。
【辰集下】【欠字部】【集韻】古作。
又作。
註詳心部十八畫。
霑 【戌集中】【雨字部】 霑 【唐韻】張廉切【集韻】【韻會】知廉切,□音沾。
【說文】雨□也,從雨沾聲。
【廣韻】霑,濕也。
又濡也,漬也。
【詩小雅】旣霑旣足。
【疏】言霑潤。
【禮曾子問】雨霑服。
【齊語】霑體塗足。
【前漢□遵傳】□遵霑醉時。
【註】師古曰:霑,濕。
【揚雄長楊賦】仁霑而恩洽。
【揚子方言】瀧涿謂之霑□。
【集韻】通作沾。
霒 【戌集中】【雨字部】 霒 【玉篇】古文隂字。
【說文】雲覆日也。
從雲今聲。
註詳阜部八畫。
【集韻】書作□。
或作□□。
【廣韻】書作霠。
□ 【辰集上】【日字部】 □ 【篇韻】音昏。
闇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與同。
詳字註。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古祿切,音穀。
簏也。
霓 【戌集中】【雨字部】 霓 【唐韻】五雞切【集韻】【韻會】【正韻】硏奚切,□音倪。
【說文】屈虹靑赤。
或白色隂氣也。
從雨兒聲。
【玉篇】雲色似龍也。
【埤雅】雄曰虹,雌曰霓。
舊說,虹常雙見,鮮盛者雄,其闇者雌也。
一曰赤白色謂之虹,靑白色謂之霓。
爾雅釋天曰:霓爲挈貳,貳蓋言二。
淮南子說山訓曰:天二氣則成虹是也。
【孟子】若大旱之望雲霓也。
【集韻】通作蜺。
又【爾雅釋天】疾雷爲霆霓。
【註】雷之急擊者謂霹靂。
又【廣韻】五計切【集韻】硏計切,□音詣。
義同。
【張衡東京賦】龍輅充廷,雲旗沸霓。
夏正三朝,庭燎晢晢。
又【廣韻】五結切【集韻】倪結切,□音齧。
義同。
【釋名】霓,齧也。
其體斷絕,見於非時,此災氣也。
傷害於物,如有所食齧也。
【南史王筠傳】沈約製郊居賦,示筠草,筠讀至雌霓連蜷,約撫掌欣忭曰:僕常恐人呼爲霓。
○按雌霓之霓,五的反。
雲霓之霓,五兮反。
學林曰:範蜀公召試學士院,用彩霓作平聲。
考試者以範爲失韻,當時學士爲之憤鬱。
司馬光曰:約賦但取聲律便美,非霓不可讀爲平聲也。
又【張衡西京賦】直墆霓以高居。
【註】墆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