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貌。
又【集韻】【韻會】□倪歷切,音鶂。
【集韻】雌霓。
【集韻】本作蜺。
或作蛪。
霔 【戌集中】【雨字部】 霔 【廣韻】之戍切【集韻】朱戍切,□音注。
【玉篇】霔霖。
【廣韻】霖霔。
【集韻】本作澍,時雨,澍生萬物。
霕 【戌集中】【雨字部】 霕 【篇海】徒昆切,音屯。
雲大貌。
霖 【戌集中】【雨字部】 霖 【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沉切,□音林。
【說文】雨三日已往。
從雨林聲。
【玉篇】雨不止也。
【爾雅釋天】久雨謂之淫,淫謂之霖。
【書說命】用汝作霖雨。
【傳】霖以救旱。
【左傳隱九年】春王正月,大雨霖以震,書始也。
凡雨自三日以往爲霖。
霘 【戌集中】【雨字部】 霘 【五音集韻】徒弄切,音洞。
出徐寅黃河賦。
霙 【戌集中】【雨字部】 霙 【廣韻】【集韻】【韻會】於驚切【正韻】於京切,□音英。
【玉篇】雨雪雜下。
【集韻】霰也。
【埤雅】雪寒甚則爲粒,淺則成華,華謂之霙。
【韓詩外傳】雪華曰霙。
【集韻】通作英。
又【廣韻】【正韻】□於良切,音央。
【廣韻】霙霙,白雪貌。
霚 【戌集中】【雨字部】 霚 【唐韻】【集韻】□亡遇切,音務。
【說文】地氣發,天不應。
從雨敄聲。
籀文省作雺。
【註】徐鉉曰:今俗從務。
【玉篇】天氣下,地氣不應也。
又【廣韻】莫紅切【集韻】謨蓬切,□音蒙。
義同。
【玉篇】亦作雺。
【廣韻】亦作霿。
【集韻】與霧同。
霛 【戌集中】【雨字部】 霛 【玉篇】古文靈字。
註詳十六畫。
霜 【戌集中】【雨字部】 霜 【唐韻】所莊切【集韻】【韻會】【正韻】師莊切,□音驦。
【玉篇】露凝也。
【釋名】其氣慘毒,物皆喪也。
【大戴禮】陽氣勝,則散爲雨露。
隂氣勝,則凝爲霜雪。
【易坤卦】履霜堅冰至。
【詩秦風】白露爲霜。
又【字彙補】國名。
【西域記】屈霜國。
又姓。
見【姓苑】。
又【正字通】歷年曰霜。
【李白詩】陛下之壽三千霜。
又【集韻】【類篇】□色壯切,音孀。
隕霜,殺物也。
或作灀。
【潘嶽馬汧督誄】馬生爰發,在險彌亮。
精貫白日,猛烈秋霜。
霝 【戌集中】【雨字部】 霝 【唐韻】【集韻】□郞丁切,音舲。
【說文】雨零也。
從雨□,象□形。
詩曰:霝雨其濛。
○按詩豳風今本作零。
【玉篇】落也。
【廣韻】墮也。
又與靈通。
【石鼓文】霝雨奔□。
【詩衞風】靈雨旣零。
作靈。
【註】靈,善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居輒切【集韻】戟葉切,□音鵖。
□,補縫也。
又【集韻】訖業切,音劫。
義同。
霞 【戌集中】【雨字部】 霞 【唐韻】胡加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加切,□音霞。
【說文】赤雲氣也。
從雨叚聲。
【玉篇】東方赤。
【廣韻】赤氣騰爲雲。
【集韻】雲日氣相薄。
【增韻】日旁彤雲。
通作赮。
又【字彙補】漢複姓有霞露氏。
又與遐通。
【楚辭遠遊】載營魄而登霞。
【朱註】古與遐借用。
又【增韻】通作蝦。
【吳越春秋烏鳶歌】啄霞矯翮兮雲閒。
【字彙補】霞卽蝦也。
又葉音胡。
【楚辭遠遊】餐六氣而飮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
保神明之淸澄兮,精氣入而麤穢除。
又葉音何。
【曹植洛神賦】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渠出綠波。
霟 【戌集中】【雨字部】 霟 【五音集韻】戸工切,音洪。
出徐寅黃河賦。
霠 【戌集中】【雨字部】 霠 【廣韻】於金切,音音。
雲覆日。
【古三墳】雲日蔽霠。
【宋玉九辯】霠曀而莫達。
又姓。
【廣韻】出纂文。
【急就篇】洗濯霠冷參辛臾。
○按卽□字之譌。
霡 【戌集中】【雨字部】 霡 【集韻】莫獲切【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麥。
【釋名】霡霂,小雨也。
言裁霡歷霑漬,如人沐頭,惟及其上枝,而根不濡也。
【爾雅釋天】小雨謂之霡霂。
【詩小雅】益之以霡霂。
【左思吳都賦】流汗霡霂,而中逵泥濘。
【說文】本作霢。
【集韻】或作。
霢 【戌集中】【雨字部】 霢 【說文】霡本字。
霢霂,小雨也。
從雨脈聲。
【集韻】或作。
又【集韻】莫狄切,音覓。
義同。
霣 【戌集中】【雨字部】 霣 〔古文〕□【唐韻】【韻會】【正韻】于敏切【集韻】羽敏切,□音殞。
【說文】雨也。
齊人謂雷爲霣。
從雨員聲。
【玉篇】雷起出雨也。
又【說文】一曰雲轉起也。
又墮也。
與隕同。
【公羊傳莊七年】夜中星霣如雨。
又【集韻】公渾切,音昆。
齊人謂雷曰霣。
又【集韻】王問切,音運。
義同。
霤 【戌集中】【雨字部】 霤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救切,音溜。
【說文】屋水流也。
從雨留聲。
【禮玉藻】端行,頤霤如矢。
【註】行旣疾,身乃小折,而頭直俯臨前,頤如屋霤之垂也。
【儀禮鄕飮酒禮】磬,階閒縮霤,北面□之。
【禮雜記】檖者降受爵,弁服於門內霤。
【左思吳都賦】玉堂對霤。
【註】禮記註曰:堂前有承霤。
又【禮月令】其祀中霤。
【註】中霤,猶中室也。
土主中央,而神在室,古者複穴,是以名室爲霤。
【疏】土,五行之主,故其神在室之中央。
中霤,所祭土神也。
杜註:春秋,在家則祀中霤,在野則爲社。
又郊特牲雲:家主中霤,而國主社。
社神亦中霤神也。
古者複穴,皆開其上取明,故雨霤之,後因名室爲中霤。
又【禮祭法】中霤。
【註】中霤,主堂室居處。
又【韻會】與溜通。
【前漢枚乗傳】泰山之霤穿石。
又葉音留。
【何晏瑞頌】交交黃鳥,信我中霤。
儵儵嘉苗,吐穎田疇。
頉 【戌集下】【頁字部】 頉 【字彙補】與之切,音移。
養也,頷也。
韺 【戌集中】【音字部】 韺 【廣韻】【集韻】□於驚切,音英。
【玉篇】帝嚳樂名六韺。
亦作英。
【廣韻】五韺,高陽氏樂。
【集韻】博雅:五韺,帝俈樂。
頕 【戌集下】【頁字部】 頕 【廣韻】都甘切,音擔。
【玉篇】頰緩也。
又【集韻】都念切,音店。
垂首也。
頟 【戌集下】【頁字部】 頟 【唐韻】五陌切【集韻】【韻會】【正韻】鄂格切,□同額。
【說文】顙也。
【揚子方言】中夏謂之頟,東齊謂之顙。
【六書故】髮下眉上謂頟。
又不休息貌。
【書益稷】罔晝夜頟頟。
【傳】頟頟,肆惡無休息。
【正韻】一曰推車聲。
又【釋名】頟,鄂也,有垠鄂也。
又地名。
【史記建元以來侯者表】龍頟侯韓說。
【前漢地理志】平原郡龍頟縣。
【註】今書本頟字,或作額,而崔浩雲:有龍頟村,作額者非。
又葉逆各切,音咢。
【卻正釋譏】人弔其躬,鬼芟其頟。
初升高岡,終隕幽。
頠 【戌集下】【頁字部】 頠 【廣韻】【正韻】五罪切【集韻】【韻會】五賄切,□音隗。
【說文】頭閑習也。
【註】低仰便也。
【廣韻】閑習容止也。
又【爾雅釋詁】頠,靜也。
又人名。
裴頠,見【晉書】。
又【廣韻】頭也。
又【廣韻】魚毀切【集韻】【韻會】五委切,□音硊。
義同。
【辰集下】【欠字部】【廣韻】呼計切【集韻】許罽切,□音憩。
氣聲。
又【集韻】呼惠切,音嘒。
欨,笑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胡卦切,音畫。
【類篇】礙也。
或從網作罫。
亦作挂。
通作絓。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堅奚切,音雞。
女字。
□ 【未集中】【羽字部】 □ 【篇韻】古文沒字。
註見水部四畫。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古哀切【集韻】柯開切,□音該。
【廣韻】肥也。
【集韻】一曰六畜胎曰。
又【廣韻】公回切,音傀。
義同。
又【廣韻】苦亥切【集韻】可亥切,□音愷。
【廣韻】肉羹也。
又【廣韻】魚開切,音皚。
義同。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徒結切,音耊。
骨差也。
一曰腫也。
一曰連脽肉。
或從骨。
又【集韻】天黎切,音悌。
□,鼻不正。
頦 【戌集下】【頁字部】 頦 【唐韻】戸來切【韻會】何開切,□音孩。
【玉篇】頤下。
【韓愈記夢詩】我手承頦時拄座。
又【集韻】下攺切,音亥。
義同。
又【集韻】【正韻】□柯開切,音該。
【博雅】醜也。
又【廣韻】古亥切【集韻】已亥切,□音攺。
義同。
又【集韻】頰頦也。
頪 【戌集下】【頁字部】 頪 【玉篇】力外切【廣韻】郞外切,□音。
【廣雅】疾也。
又【說文】難曉也。
一曰鮮白貌。
從頁米聲,從粉省。
【註】難曉亦不聰之義。
又【集韻】盧對切,音纇。
義同。
頫 【戌集下】【頁字部】 頫 【唐韻】方矩切【集韻】匪父切,□音甫。
【說文】低頭也。
從頁逃省。
太史蔔書頫仰字如此。
揚雄曰:人面頫。
【徐鉉曰】頫首者,逃亡之貌,故從逃省。
今俗作俯,非是。
或作俛。
又【玉篇】靡卷切,音緬。
義同。
又【廣韻】【韻會】【正韻】□他弔切,音糶。
【周禮春官典瑞】頫聘。
【註】大夫衆來曰頫,寡來曰聘。
又【秋官大行人】殷頫以除邦國之慝。
【註】殷頫,謂一服朝之歲也。
一服朝之歲,五服諸侯,皆使卿以聘禮來頫天子。
又【小行人】存、頫、省、聘、問,臣之禮也。
【疏】存、頫、省三者,天子使臣,撫邦國之禮。
聘、問二者,是諸侯使臣行聘。
【左傳昭五年】享頫有璋。
【註】頫,見也。
【釋文】頫,他弔反。
又他彫反。
又【爾雅釋詁】頫,視也。
【註】謂察視也。
【張衡思□賦】流目頫乎衡阿兮,睹有黎之圯墳。
又【集韻】他刁切,音叨。
盥也。
【韻會小補】古音流變,字亦隨異,如俯仰之俯,本作頫,或作俛,今皆作俯。
而頫音兆,俛音免,不復音俯矣。
頮 【戌集下】【頁字部】 頮 【廣韻】荒內切【集韻】呼內切,□音誨。
洗面也。
同靧。
【書顧命】王乃洮頮水。
【釋文】頮音悔。
馬雲:頮面也。
又【正韻】胡對切,音潰。
義同。
考證:〔【書顧命】王乃洮頮水。
【釋文】頮音悔。
【註】頮頮面也。
〕謹按頮面也乃釋文引馬氏語註頮二字今照原文改爲馬雲。
飓 【戌集下】【風字部】 颶 【集韻】【韻會】衢遇切【正韻】忌遇切,□音懼。
【韻會】海中大風。
【投荒雜錄】嶺南諸郡,皆有颶風,以四面風俱至也。
【南越志】颶風者,具四方之風也,常以五六月發,永嘉人謂之風癡。
陸遊曰:嶺表有瘴母,初起圜黑,久漸廣,謂之颶母。
【韓愈赴江陵詩】颶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
【註】嶺表錄異雲:嶺嶠夏秋雄風曰颶。
○按韻箋引楊愼說,颶作□,音貝,佛經雲,風虹如貝。
柳宗元詩,□母偏驚估客船,補入七隊逸字中。
又《六書故》□,補妹切,海之災風也,俗書誤作颶。
又藝林伐山雲:□風之作,多在初秋。
《南越志》亦雲:颶母卽孟婆,春夏閒有暈如虹是也。
又李西涯譏許氏從具,謂具四方之風,乃北人不知南人之□,誤以貝爲具耳。
西涯博學,必有所據,且閩粵諸儒,皆雲□風。
今韻書多作具,姑誌以備考。
頯 【戌集下】【頁字部】 頯 【五音集韻】苦對切,音塊。
【莊子大宗師】其容寂其顙頯。
【註】頯,大樸貌,苦對反。
向本作。
又【集韻】苦軌切,音巋。
義同。
又【莊子天道篇】而顙頯然。
【註】高露發美之貌。
又【廣韻】居洧切【集韻】矩鮪切,□音晷。
【廣韻】小頭。
【爾雅釋魚】貝蚆,博而頯。
【註】頯者,中央廣兩頭銳。
又【集韻】苦委切【韻會】犬蕊切,□音垝。
義同。
又【集韻】面頯也。
一曰厚也。
又【唐韻】渠追切【集韻】【韻會】渠龜切【正韻】渠爲切,□音逵。
【說文】權也。
【集韻】頰骨。
一曰厚也。
或作頄。
又地名。
【左傳哀十六年】王孫燕奔頯黃氏。
【註】頯黃,吳地。
頯,求龜反。
又【集韻】渠尤切,音求。
亦頰骨也。
同頄。
【正字通】從月。
月,肉也。
俗從夕,非。
頱 【戌集下】【頁字部】 頱 【集韻】盧活切,音捋。
頱頢,面醜。
頲 【戌集下】【頁字部】 頲 【廣韻】他鼎切【集韻】【韻會】他頂切,□音珽。
【說文】狹頭,頲也。
又【廣韻】直也。
【爾雅釋詁】梏、梗、較、頲、庭、道,直也。
【註】皆正直也。
又人名。
【唐書蘇瓌傳】瓌子頲。
又【集韻】湯丁切,音聽。
狹頭貌。
順 【戌集下】【頁字部】 順 〔古文〕巡□【唐韻】【正韻】□食閏切,盾去聲。
【說文】理也。
從頁從巛,會意。
川流也。
【玉篇】從也。
【詩大雅】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箋】有大德行,則天下順從其政。
【釋名】順,循也,循其理也。
又放之也。
【儀禮大射儀】大射正執弓,以袂順左右隈。
【疏】以袂向下,於弓隈順放之。
又山名,水名。
【山海經】有順山,順水出焉。
又【釋名】鳳皇五色,心文曰德,翼文曰順。
又【揚子方言】目好謂之順。
【註】言流澤也。
又【增韻】和也。
【易豫卦】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
【疏】聖人和順而動,合天地之德,故天地亦如聖人而爲之。
【禮樂記】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
又【增韻】不逆也。
【爾雅釋詁】舒業順,敘也。
【疏】順者不逆有敘也。
又【諡法】慈惠徧服曰順。
又【小爾雅】順,退也。
考證:〔【逸雅】順,循也〕謹按語出釋名,今將逸雅改爲釋名。
〔【爾雅釋詁】舒業順,敘也。
【疏】順本不逆有敘也。
〕謹照原文順本改順者。
□ 【未集中】【糸字部】 □ 同。
【集韻】,亦書作□。
【寅集中】【巾字部】【唐韻】【集韻】【韻會】□於袁切,音鴛。
【說文】幡也。
又【廣韻】繙,亂取。
【莊子天道篇】孔子繙十二經。
【註】繙,亂取之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博雅】商支切。
紬也。
頇 【戌集下】【頁字部】 頇 【廣韻】【集韻】□許幹切,音鼾。
【玉篇】顢頇。
【廣韻】大面貌。
又【集韻】河幹切,音寒。
義同。
又【廣韻】【集韻】□五旰切,音岸。
頭無髮頇頟也。
又【集韻】冠□後謂之頇。
又【廣韻】五割切【集韻】牙葛切,□音嶭。
無髮也。
又【集韻】丘寒切,音看。
義同。
頞 【戌集下】【頁字部】 頞 【唐韻】烏割切【集韻】【韻會】【正韻】阿葛切,□音遏。
【玉篇】鼻莖也。
【孟子】疾首蹙頞而相告。
【莊子至樂篇】深矉蹙頞。
又【博雅】也。
又【釋名】頞,鞍也。
偃折如鞍也。
又幽頞,獸名。
【山海經幽頞贊】幽頞似猴,俾愚作智。
觸物則笑,見人佯睡。
好用小慧,終是嬰繫。
又【玉篇】亦作齃。
【史記蔡澤傳】魋顏蹙齃。
【註】齃,烏葛反。
又音案。
【史記西南夷傳】秦時常頞略通五尺道。
【註】頞,音案。
孚遠曰:常頞,疑人姓名。
考證:〔【釋名】也。
〕謹按語出博雅,今將釋名改爲博雅。
〔【逸雅】頞,鞍也。
偃折加鞍也。
〕謹按語出釋名,今將逸雅改爲釋名,並照原文加鞍改爲如鞍。
頡 【戌集下】【頁字部】 頡 【唐韻】【正韻】胡結切【集韻】【韻會】奚結切,□音纈。
【說文】直項也。
又【詩邶風】燕燕于飛,頡之頏之。
【傳】飛而上曰頡,飛而下曰頏。
【集韻】又作翓。
又人名。
【前漢藝文志】倉頡一篇。
【春秋僖二十三年】重耳奔狄,從者顚頡。
又皇頡,鄭大夫。
馬師頡,鄭子羽孫。
又姓。
【風俗通】古賢人頡衞。
又【莊子胠篋篇】知詐漸毒,頡滑堅白,解垢同異之變多,則俗惑于辨矣。
【註】頡滑,謂難料理也。
崔雲:纏屈也。
李雲:滑,滑稽也。
一雲頡滑,不正之語也。
【音義】戸結反。
又【廣韻】古黠切【集韻】【正韻】訖黠切,□音戛。
【正韻】轢也。
【史記楚元王世家】高祖微時,與賔客過巨嫂食,嫂詳爲羹盡櫟釜,乃封其子信爲羹頡侯。
【註】索隱曰:羹頡,爵號,非縣名。
正義曰:括地志雲:羹頡山,在嬀州懷戎縣東南十五裡,高祖取其山名爲侯號者,怨故也。
又【遼史耶律斡□傳】車駕□頡山。
又【增韻】減尅也,掠除也。
【唐書高仙芝傳】盜頡資糧。
又葉胡計切,音系。
【衞恒四體書勢】黃帝之史沮誦、倉頡眺彼鳥跡,始作書契。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卽入切,音。
肥膏也。
一曰創潰出貌。
又側立切,音戢。
肥膏出也。
【玉篇】和也。
頩 【戌集下】【頁字部】 頩 【廣韻】普丁切【集韻】【韻會】傍丁切,□音竮。
【廣韻】面色。
【博雅】艴頩,色也。
【宋玉神女賦】頩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幹。
【註】頩,怒色靑貌。
又【楚辭遠遊】玉色頩以滿顏。
【註】盛氣貌。
又【廣韻】匹迥切【集韻】【韻會】普迥切,□聘上聲。
【說文】縹色也。
本作艵。
又【廣韻】斂容也。
艴字原從弗從頁作。
【正字通】頩本字。
頩字從幷作。
頳 【戌集下】【頁字部】 頳 【玉篇】醜盈切,音檉。
赤也。
本作赬。
【詩周南】魴魚赬尾。
【傳】赬,赤也。
【說文】作。
又作頳。
頴 【戌集下】【頁字部】 頴 【正字通】俗穎字。
◎按字彙、正字通,頁部穎字外尚有潁穎熲三字。
今遵說文穎歸禾部,潁歸水部,熲歸火部。
字雖說文所無,今亦攺歸木部。
頷 【戌集下】【頁字部】 頷 【唐韻】胡感切【集韻】【韻會】【正韻】戸感切,□音菡。
【說文】面黃也。
【屈原離騷】長顑頷亦何傷。
【註】顑頷,不飽貌。
又顋頷。
【釋名】頷,含也。
口含物之車也。
或曰頰車,亦所以載物也。
【前漢班超傳】虎頭燕頷。
【莊子說劒篇】驪龍頷下。
又【揚子方言】頷,頤頷也。
南楚謂之頷。
又【正韻】五感切,音顉。
低頭。
【左傳襄二十六年】衞侯入逆于門者,頷之而已。
【註】頷,搖其頭。
又【五音集韻】胡男切,音含。
亦面黃也。
考證:〔【逸雅】頷,含也。
〕謹按語出釋名,今將逸雅改爲釋名。
頻 【戌集下】【頁字部】 頻 〔古文〕□【唐韻】符眞切【集韻】【韻會】毗賔切,□音顰。
【玉篇】急也。
【廣雅】比也。
【詩大雅】國步斯頻。
【傳】頻,急也。
【箋】頻猶比也。
國家之政,行此禍害比比然。
又姓。
【風俗通】漢有酒泉太守頻暢。
又【說文】水厓。
【徐鉉曰】今俗別作水濵,非是。
【詩大雅】池之竭矣,不雲自頻。
【傳】頻,厓也。
【箋】頻,當作濵。
又與顰同。
【易復卦】頻復厲無咎。
【註】謂頻蹙之貌。
又果名。
【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仁頻,幷閭。
【註】仁頻,賔榔也。
頻或作賔。
考證:〔【詩大雅】地之竭矣,不雲自頻。
〕謹照原文地改池。
餒 【戌集下】【食字部】 餒 【廣韻】奴罪切【集韻】【韻會】【正韻】弩罪切,□音鮾。
【玉篇】餓也。
【左傳襄二十年】吾有餒而已。
又魚爛也。
【爾雅釋器】魚謂之餒。
【註】肉爛。
【疏】魚爛從內發,故雲內爛。
今本內作肉,恐誤。
又同餧。
【楚語】民之羸餧日日已甚。
【前漢魏相傳】振乏餧。
【說文】本作餧。
考證:〔又同餧。
【楚語】羸餧日日已甚。
〕謹照原文羸餧上增民之二字。
顃 【戌集下】【頁字部】 顃 【集韻】徒甘切,音談。
【玉篇】面長也。
又餘廉切,音鹽。
義同。
顄 【戌集下】【頁字部】 顄 【廣韻】胡感切【韻會】戸感切,□音菡。
【說文】頤也。
【韻會】同頷。
【前漢王莽傳】侈口蹙顄。
又【唐韻】胡男切,音含。
義同。
顆 【戌集下】【頁字部】 顆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果切,科上聲。
【說文】小頭也。
又【韻會】今言物一顆,猶一頭也。
【六書故】凡圜物以顆計。
又珠琲曰顆。
又與堁同。
土塊。
【前漢賈山傳】使其後世曾不得蓬顆蔽冡而托葬焉。
【註】顆謂土塊。
蓬顆,謂塊上生蓬者也。
又【集韻】苦緩切,音款。
草名。
【爾雅釋草】菟奚,顆凍。
【註】款冬也。
【疏】藥草。
一名菟奚,一名顆涷。
又人名。
魏顆,晉大夫。
史顆,秦大夫。
見【左傳】。
【正字通】本作顆,九畫。
《字彙》附八畫,非。
顆字左原作田下木。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倉何切,音嵯。
籠也。
○按卽篘字譌文。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才外切【集韻】徂外切,□音最。
□,竹器。
頑 【戌集下】【頁字部】 頑 【唐韻】【集韻】【正韻】五還切【韻會】魚鰥切,□刖平聲。
【說文】頭也。
從頁元聲。
【玉篇】鈍也。
【廣韻】愚也。
【韻會】癡也。
【書堯典】父頑母嚚。
【左傳僖二十四年】心不則德義之經爲頑。
又人名。
【左傳成十年】鄭人立髠頑。
【註】髠頑,鄭成公子。
又古通文韻,魚雲切,音輑。
【蘇軾祭韓琦文】援手拯溺,期我于仁。
豈知無用,旣老益頑。
又古通元韻。
虞袁切,音涓。
【白居易悟眞寺詩】及爲山水遊,彌得縱疎頑。
野麋斷羈絆,行走無拘攣。
頒 【戌集下】【頁字部】 頒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分切,音汾。
【廣韻】魚大首。
亦衆貌。
【詩小雅】魚在在藻,有頒其首。
又【唐韻】布還切【集韻】【韻會】【正韻】逋還切,□音班。
【廣韻】布也,賜也。
【禮明堂位】頒度量而天下大服。
【註】頒,讀爲班。
【周禮天官大宰】匪頒。
【註】匪,分也。
頒,讀爲班布之班,謂班賜也。
又【說文】鬢也。
【正韻】頟兩旁曰頒。
【孟子】頒白者。
【註】頒,班也。
頭半白班班者也。
又分也。
【書洛誥】乃惟孺子,頒朕不暇。
【傳】我爲政,常若不暇。
汝惟小子,當分取我之不暇而行之。
【釋文】頒音班。
又甫雲反。
又【說文】通作朌。
【禮王制】名山大澤不以朌。
【釋文】朌讀爲頒,賦也。
又鳥名。
【揚子方言】戴勝,自關而東或謂之戴頒。
又【揚子方言】鋪頒,索也。
東齊曰鋪頒,猶秦晉言抖藪也。
又古通先韻,□連切,音邊。
【蘇軾澄泥硯詩】長安新硯石同堅,不待書來遂許頒。
頗 【戌集下】【頁字部】 頗 【唐韻】【集韻】【韻會】滂禾切【正韻】普禾切,□音坡。
【玉篇】不平也,偏也。
【書洪範】無偏無陂。
【釋文】舊本作頗,音普多反。
【又】人用側頗僻,民用僭忒。
【傳】在位不敦平,則下民僭差。
又【多方】爾乃惟逸惟頗,大遠王命。
【韻補】古義字皆音俄,周官註亦音俄,故古文尚書本作無偏無頗,遵王之義,以葉俄音。
唐明皇以義字今音爲又,攺頗爲陂,以從今音,古音遂湮滅矣。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普火切,音叵。
【博雅】少也。
又差多曰頗多,良久曰頗久,多有曰頗有。
【史記叔孫通傳】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
又【廣韻】【集韻】□普過切,音破。
【集韻】偏也。
一曰疑辭。
又【集韻】蒲麋切,音皮。
薳頗,楚人名,見左傳。
考證:〔【韻補】唐明皇以義字今音爲叉〕謹按文義叉改又。
〔【釋名】少也。
〕謹按語出博雅,今將釋名改爲博雅。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呼罪切,音賄。
□,大腫貌。
又【集韻】都回切,音塠。
義同。
領 【戌集下】【頁字部】 領 【唐韻】良郢切【集韻】【正韻】裡郢切【韻會】裡整切,□音嶺。
【說文】項也。
從頁令聲。
【釋名】領,頸也。
以壅頸也。
亦言總領衣體,爲端首也。
【詩小雅】交交桑扈,有鶯其領。
【傳】鶯鶯然有文章也。
領,頸也。
【荀子勸學篇】若挈裘領。
又【廣韻】理也。
【韻會】方氏曰:承上令下謂之領。
【禮祭義】先王之敎因而弗改,所以領天下國家也。
又【樂記】領父子君臣之節。
【註】領,猶理治也。
又【仲尼燕居】言遊進曰:敢問禮也者,領惡而全好者歟。
【註】領,猶治也。
又【韻會】統領也。
【前漢魏相傳】總領庶職。
又【廣韻】錄也。
【劉公幹詩】沈速簿領書。
【註】領,錄也。
又楚官名。
【左傳昭二十七年】鄢將師爲右領。
又晉官名。
【晉書職官志】中領軍將軍,魏官也。
又地名。
【左傳昭二十二年】樊頃子奉王以追單子及領。
【註】領,周地。
【前漢王子侯表】蒲領侯嘉。
又山道,與嶺通。
【前漢嚴助傳】輿轎而踰領。
又【正字通】受也。
又葉離貞切,音鄰。
【韓愈田氏廟□】嶪嶪魏土,嬰兒弄兵。
吏戎愁毒,莫保首領。
考證:〔【禮祭儀】先王之敎,因而勿改,所以領天下國家也。
〕謹照原文祭儀改祭義。
勿改改弗改。
頢 【戌集下】【頁字部】 頢 【廣韻】【集韻】□古活切,音括。
【玉篇】短面貌。
又【廣韻】小頭貌。
又【玉篇】戸括切,音活。
義同。
飼 【戌集下】【食字部】 飼 【玉篇】同飤。
頣 【戌集下】【頁字部】 頣 【唐韻】式忍切【集韻】矢忍切,□音哂。
【說文】舉目視人也。
從頁臣聲。
頥 【戌集下】【頁字部】 頥 【正字通】俗頤字。
頧 【戌集下】【頁字部】 頧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回切,音磓。
【正字通】母頧,冠名。
【禮郊特牲】作追。
【釋文】追,多雷反。
又【廣韻】都罪切【集韻】覩猥切,□音。
【集韻】頭不正貌。
頨 【戌集下】【頁字部】 頨 【集韻】紕延切,音翩。
【說文】頭姸也。
又【廣韻】許緣切,音翾。
義同。
又【唐韻】【集韻】□王矩切,音羽。
義同。
【字彙補】作□。
又【廣韻】孔子頭也。
又【集韻】□見切,音遍。
頨□,狡也。
或作翩。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數軌切,音水。
竹名。
又【字彙補】式軌切,音箠。
義同。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同窺。
又【海篇】音鬩。
義同。
頭 【戌集下】【頁字部】 頭 〔古文〕□【唐韻】度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徒侯切,□音投。
【說文】首也。
【禮玉藻】頭容直。
【釋名】頭,獨也,於體高而獨也。
又古者謂一人爲一頭。
【春秋元命苞】十紀,其一曰九頭紀,卽人皇氏。
人皇兄弟九人故也。
又【儀禮士相見禮】贄,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
【註】頭,陽也。
【疏】執禽者左首。
雉以不可生服,故殺之。
雖死猶尚左,以從陽也。
又人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
【註】豎,小吏,名頭須。
又藥名。
【本草綱目】百頭,貫衆也。
一名鴟頭。
【陶弘景曰】葉似大蕨,毛芒似老鴟頭。
又【唐韻】【正韻】古音徒。
【古詩】東方千餘騎,夫壻居上頭。
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上紀開闢,邃古之初。
五龍比翼,人皇九頭。
又與兜通。
【山海經】讙頭國。
【註】讙兜,堯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憐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
【博物志】作讙兜國。
考證:〔【廣韻】【正韻】古音徒。
〕謹按廣韻正韻無此音。
查係唐韻正文。
今改廣韻正韻爲唐韻正韻。
馝 【戌集下】【香字部】 馝 【廣韻】【集韻】【韻會】蒲結切【正韻】避列切,□音蹩。
【玉篇】大香也。
或作飶。
又【廣韻】毗必切【集韻】簿必切【正韻】薄密切,□音邲。
義同。
又馝邦,複姓,後攺爲邦氏。
見【後魏書】。
頸 【戌集下】【頁字部】 頸 【唐韻】居郢切【集韻】【韻會】經郢切【正韻】居影切,□音景。
【說文】頭莖也。
【釋名】頸,徑也,徑挺而長也。
【廣韻】頸在前,項在後。
【禮玉藻】頭頸必中。
又凡物之領皆曰頸。
【禮玉藻】韠其頸五寸。
【註】頸,中央也。
又【史記天官書】七星頸爲員官,主急事。
【正義】七星爲頸,一名天都,以明爲吉,暗爲兇。
宋均雲:頸,朱鳥頸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參分其兔圍,去一以爲頸圍。
五分其頸圍,去一以爲踵圍。
【註】頸,前持衡者。
踵,後承軫者也。
又【廣韻】巨成切,音□。
義同。
考證:〔【史記天官書】七星頸爲負官,主急事。
〕謹照原文負官改員官。
頺 【戌集下】【頁字部】 頺 【正字通】頹字之譌。
頰 【戌集下】【頁字部】 頰 【廣韻】【正韻】古協切【集韻】【韻會】吉協切,□音筴。
【說文】面旁也。
【博雅】輔謂之頰。
【釋名】頰,夾也,兩旁稱也。
亦取夾斂食物也。
【易鹹卦】鹹其輔頰舌。
【疏】輔頰舌者,言語之具。
又【前漢高帝紀】漢王謂酈食其曰:緩頰往說魏王豹。
【註】徐言引譬喩也。
又地名。
【公羊傳定十年】公會齊侯于頰谷。
【左傳】作夾谷。
又【正字通】赤頰,鶴別名。
又批頰,鴔鵖鳥別名。
【集韻】籀作□。
或作脥。
考證:〔【釋名】輔國之頰。
〕謹按國應作謂,考此語出博雅。
今據原文改。
〔【博雅】輔謂之頰。
【逸雅】頰,夾也。
〕謹按語出釋名,今將逸雅改爲釋名。
頵 【戌集下】【頁字部】 頵 【唐韻】於倫切【集韻】紆倫切,□音贇。
【說文】頭頵頵大也。
又【廣韻】君筠切。
音麏。
義同。
又人名。
【史記楚世家】楚成王頵。
又【唐書】有田頵傳。
又【集韻】巨隕切,音窘。
頭貌。
【辰集下】【毛字部】【集韻】展裡切,音角徵之徵。
獸毛多曰。
頿 【戌集下】【頁字部】 頿 【正字通】同頾。
【左傳昭二十六年】至于靈王,生而有頿。
顀 【戌集下】【頁字部】 顀 【唐韻】直追切【集韻】傳追切,□音鎚。
【說文】出額也。
又【廣韻】項顀。
顂 【戌集下】【頁字部】 顂 【玉篇】力載切,音賴。
顂蒙也。
又【集韻】郞才切,音來。
顂□,頭長貌。
【正字通】賴字之譌。
駝 【亥集上】【馬字部】 駝 【廣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陀。
【玉篇】駱駝也。
一作馲駝。
【前漢西域傳】鄯善國多馲駝。
【註】師古曰:脊上肉鞍,隆高若封上,俗呼封牛。
或曰駝狀似馬,頭似羊,長項,垂耳,有蒼褐黃紫數色,性耐寒惡熱,夏至退毛至盡。
人欲載,輒屈足受之。
自燉煌往外國,流沙千餘裡,無水,有伏流,駝遇其處,停不進,以足跑地,掘之,常得水。
又靑海北,夏有□風,傷行旅,風將至,駝先引頸鳴,以鼻口匿沙中,人見之,則以氊擁蔽口面,避其患,其臥腹不帖地,屈足,糞煙直上如狼煙。
亦名橐駝。
【古諺】少所見,多所怪,見橐駝,以爲馬腫背。
又【唐制】驛置有明駝使,非邊塞軍機,不得擅發。
俗本改明作鳴,非。
又通作它。
【揚雄長楊賦】敺橐它。
又背僂也。
【柳宗元郭橐駝種樹傳註】人背駝不能仰也。
或作他。
【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哀駘它。
【註】它與駝同,言背僂也。
又凡以畜負物曰駝。
或作佗。
【前漢趙充國傳】以一馬自佗負。
別作駞。
【李白詩】吳姬十五細馬駞。
考證:〔【前漢西域傳】鄴善國多馲駝。
〕謹照原文鄴善改鄯善。
〔【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哀駝他。
【註】他與駝同。
〕謹照原文哀駝他改哀駘它。
註中他字□改它。
顅 【戌集下】【頁字部】 顅 【唐韻】苦閑切【集韻】【韻會】【正韻】丘閑切,□音慳。
【說文】頭鬢少髮也。
又【集韻】長脰貌。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數目顅脰。
【註】顅,長脰貌。
又【玉篇】居研切【集韻】經天切,□音肩。
又【集韻】輕煙切,音牽。
又【五音集韻】戸弔切,皛去聲。
義□同。
考證:〔【五音集韻】戸弔切,皛上聲。
〕謹照原文上聲改去聲。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香仲切,音□。
老弱也。
考證:〔【篇海】許用切,音迥。
〕謹篇海□香仲切。
廣韻集韻香仲切皆以□字爲首,許用切。
音迥改香仲切,音□。
□ 【備考】【午集】【禾字部】 □ 【字彙補】隆穀切,音祿。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同姪。
顈 【戌集下】【頁字部】 顈 【廣韻】【集韻】□胡典切。
音峴。
【廣韻】顈綴。
又【廣韻】口迥切【集韻】犬迥切,□音褧。
【正字通】似苧,可績爲布。
【禮雜記】如三年之喪,則旣顈其練祥皆行。
【註】言今之喪,旣服顈,乃爲前三年者,變除而練祥祭也。
顈,草名,無葛之鄕,去麻則用顈。
又【五音集韻】襌也。
【儀禮士昏禮】女從者畢袗玄,纚,筓被顈黼在其後。
【註】顈,襌也。
【疏】讀如詩雲褧衣之褧,故爲襌也。
又【集韻】涓熒切,音扃。
義同。
顋 【戌集下】【頁字部】 顋 【廣韻】蘇來切【集韻】【韻會】【正韻】桑才切,□音鰓。
【玉篇】頰顋。
【廣韻】俗作揌。
【韻會】俗作腮,非。
顎 【戌集下】【頁字部】 顎 【廣韻】五閣切【集韻】逆各切,□音咢。
【玉篇】面高貌。
同。
又【廣韻】嚴敬曰顎。
【集韻】恭嚴也。
或作□□。
顐 【戌集下】【頁字部】 顐 【廣韻】【集韻】□五困切,音諢。
【玉篇】□顐,禿也。
又【廣韻】弄言也。
與諢同。
【唐書元結傳】諧臣顐官,怡愉天顏。
又【廣韻】戸昆切,音魂。
□顐,禿無髮也。
又牛昆切,音。
義同。
顑 【戌集下】【頁字部】 顑 【廣韻】苦感切,音坎。
【說文】飯不飽,面黃起行也。
【廣韻】瘦也。
【屈原離騷】苟餘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
【韓愈送賈島歸範陽詩】欲以金帛酬,舉室常顑頷。
【註】頷,顄也,顄即頤。
顑,饑貌,言面頤虛浮也。
又【廣韻】玉陷切,音。
顑長面也。
又【集韻】苦紺切,音勘。
食不飽也。
又呼紺切,酣去聲。
義同。
豙 【酉集中】【豕字部】 豙 【集韻】同□。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才支切,音疵。
【玉篇】嫌食也。
【集韻】本作飺。
同呲。
又【集韻】將支切,音貲。
又餘支切,音移。
義□同。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財勞切,音曹。
【廣雅】好也。
顁 【戌集下】【頁字部】 顁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丁定切,音訂。
【玉篇】題顁也。
通作定。
【詩周南】麟之定。
傳定題也。
【爾雅釋言】顁,題也。
註題額也。
引《詩》麟之定。
《釋文》顁丁佞反。
又【集韻】都挺切,音鼎。
與頂同。
考證:〔【詩周南】麟之定。
【註】額也。
〕謹照原文註額也改傳定題也。
〔又入聲。
【爾雅釋言】顁,題也。
【疏】皆謂額也。
【釋文】顁,了淁切,〕謹按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顁字皆無入聲。
爾雅釋文了淁切乃丁佞反之誤。
今省去又入聲三字改為《爾雅釋言》顁題也。
註:題額也。
引《詩》麟之定。
《釋文》顁,丁佞反。
顒 【戌集下】【頁字部】 顒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容切,音喁。
【說文】大頭也。
又【廣韻】仰也。
【易觀卦】有孚顒若。
【疏】顒,嚴正之貌。
【詩大雅】顒顒卬卬。
【傳】顒顒,溫貌。
【箋】體貌則顒顒然敬順。
【爾雅釋訓】顒顒卬卬,君之德也。
又大貌。
獸壯大者曰顒。
【詩小雅】四牡修廣,其大有顒。
顓 【戌集下】【頁字部】 顓 【唐韻】職緣切【集韻】朱湍切【正韻】朱緣切,□音專。
【說文】頭顓顓謹貌。
又【韻會】顓,蒙也。
又古帝號。
【玉篇】昌意生高陽,是爲帝顓頊。
顓者,專也。
頊者,正也。
言能專正天之道也。
又顓頊,星名。
詳頊字註。
又顓臾,國名。
又姓。
【神仙傳】太□女顓頊和。
又顓孫,複姓。
又與專通,獨也。
【史記□涉世家】客愚無知,顓妄言輕威。
【前漢高後紀】上將軍祿、相國產顓兵秉政。
【班固典引】豈其爲身而有顓辭。
又圜貌也。
【前漢賈捐之傳】顓顓獨居一海之中。
【註】顓與專同。
專專,猶區區也。
一曰圜貌。
考證:〔又與團通。
〕謹按玉篇廣韻韻會顓字均無團音,亦不言與團通。
今據下所引漢書註改又圜貌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劣戌切,音律。
糲米。
與□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止忍切,音軫。
縝,亦作□。
纑也。
又【玉篇】醜人切,音侲。
帶也。
顔 【戌集下】【頁字部】 顔 【唐韻】五姦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姦切,□眼平聲。
【說文】眉目之閒也。
【詩鄘風】子之淸揚,揚且之顔也。
【毛傳】顔,額角豐滿也。
【左傳僖九年】天威不違顔咫尺。
【黃帝素問】心熱者,顔先赤。
【揚子方言】□、頟、顔,顙也。
汝潁淮泗之閒謂之顔。
又幘顔。
【輿服雜事】漢桓帝延熹中,京師作幘,皆顔短耳長,以爲服妖。
又那顔。
外國語,猶華言大人。
又商顔,山名。
【前漢溝洫志】引洛水至商顔下。
【註】商山之顔,猶山額也。
又孱顔,山高貌。
【歐陽修詩】空碧更孱顏。
又姓。
【姓苑】出琅邪。
魯伯禽支庶,食采顏邑,因氏。
又邾武公字顏,公羊稱顏公,後遂爲氏。
又古通眞韻,音銀。
【蘇軾祭韓忠獻文】勿心大匠,笑彼汗顔。
援手拯溺,期我于仁。
顖 【戌集下】【頁字部】 顖 【集韻】囟古作顖。
註詳囗部三畫。
顝 【戌集下】【頁字部】 顝 【唐韻】【集韻】【韻會】□苦骨切,音窟。
【博雅】大也。
【說文】大頭也。
又【倉頡篇】相抵觸也。
又【廣雅】醜也。
又獨處貌。
【張衡思□賦】顝羈旅而無友兮,餘安能乎留茲。
又【廣韻】口猥切,音磈。
首大骨。
又口瓦切,跨上聲。
髁貌。
又【廣韻】苦回切【集韻】枯回切,□音恢。
亦大頭也。
顠 【戌集下】【頁字部】 顠 【廣韻】符少切【集韻】婢小切,□音摽。
【玉篇】髮白貌。
又【集韻】匹妙切,音剽。
義同。
又紕招切,音漂。
顠顠,髮亂貌。
與□同。
【楚辭九思】含憂強老兮愁不樂,鬚髮薴顇兮顠鬢白。
【註】顠,疋招切,髮亂貌。
又匹沼切,音縹。
義同。
靼 【戌集中】【革字部】 靼 〔古文〕□【廣韻】【集韻】□當割切,音怛。
【說文】柔革也。
又【唐韻】旨熱切【集韻】之列切,□音晢。
又【集韻】儻旱切,音坦。
義□同。
靽 【戌集中】【革字部】 靽 【廣韻】【集韻】【韻會】□博漫切,音半。
【玉篇】同絆。
【廣韻】羈絆也。
【集韻】駕牛具。
在後曰絆。
【釋名】靽,半也。
拘使半行,不得自縱也。
靾 【戌集中】【革字部】 靾 【廣韻】餘制切【集韻】以制切,□音裔。
【廣韻】以馬鞍贈亡人。
【集韻】博雅:□、靾、駻,鞌也。
又【集韻】許罽切,音□。
馬被具。
或作□,亦書作□。
又私列切,音薛。
義同。
又【儀禮旣夕】薦乗車,鹿淺幦,幹、笮、革靾。
【註】靾,韁革也。
【釋文】靾,息列反。
靿 【戌集中】【革字部】 靿 【廣韻】【集韻】□於敎切,音袎。
【玉篇】靴靿也。
【集韻】曲也。
俗謂靴□曰靿。
【隋書禮儀志】長靿靴,畋獵豫遊則服之。
鞀 【戌集中】【革字部】 鞀 【唐韻】【集韻】□徒刀切,音陶。
【說文】遼也。
【玉篇】與鞉同。
如鼓而小,持柄搖之,旁耳還自擊。
【禮月令】命樂師修鞀鞞鼓。
【釋名】鞀,導也,所以導樂作。
【呂氏春秋】有倕作鞀。
【淮南子主術訓】武王立戒愼之鞀。
【集韻】或作鞉□。
籀作,亦書作鼗。
鞃 【戌集中】【革字部】 鞃 【唐韻】丘弘切【集韻】【韻會】苦弘切,□音□。
【說文】車軾也。
從革弘聲。
【詩大雅】鞹鞃淺幭。
【傳】鞃,軾中也。
【釋文】苦弘反。
又【廣韻】【集韻】【韻會】□胡肱切,音弘。
【廣韻】軾中靶也。
又【集韻】姑弘切,音肱。
又丘弓切,音穹。
義□同。
【玉篇】亦作。
【集韻】亦作□□。
【未集中】【耳字部】【廣韻】之戍切【集韻】朱戍切,□音注。
【玉篇】□也,源也,聲也。
又【集韻】呼也。
又【廣韻】芳遇切,音赴。
又【集韻】舂遇切,音戍。
義□同。
□ 【未集中】【缶字部】 □ 〔古文〕□【廣韻】與□同。
詳□字註。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力喬切,音聊。
空也,穿也,小空也。
顇 【戌集下】【頁字部】 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秦醉切,音萃。
【說文】顦顇也。
【爾雅釋詁】顇,病也。
【揚雄反離騷】慶夭顇而喪榮。
又通作瘁。
【詩小雅】維躬是瘁。
【註】顇瘁音義同。
又【集韻】昨律切,音卒。
□顇,面短貌。
題 【戌集下】【頁字部】 題 【廣韻】杜溪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啼。
【說文】頟也。
【小爾雅】頭也。
【禮王制】南方曰蠻,雕題交阯。
【爾雅釋言】顁,題也。
【註】題,額也。
【史記越世家】雕題。
【註】謂刻其頞,涅以丹靑也。
又【廣韻】書題。
【博雅】書稱題。
題,諦也。
審諦其名號也。
【正字通】註疏有孟子題辭,所以題號孟子之書。
又【韻會】椽頭玉飾曰琁題、玉題,亦名璧璫。
又題目也。
【杜甫詩】天老看題目。
又品題也。
【李白上韓荊州書】一經品題,便作佳士。
又國名。
【南史裴子野傳】有白題及滑骨入貢。
又縣名。
【前漢功臣表】題侯張富昌。
又【釋名】平題,鏑也。
又【廣韻】獨計切,音第。
視也。
【詩小雅】題彼脊令。
【傳】題,視也。
【孔子丘陵歌】題彼泰山。
考證:〔【史記越世家】雕題。
【註】謂刻其頞湟以丹靑也。
〕謹照原文湟改涅。
〔【釋名】平題,鏑也。
〕謹按語出博雅今將釋名改爲博雅。
額 【戌集下】【頁字部】 額 【廣韻】五陌切【集韻】【韻會】【正韻】鄂格切,□音峉。
【說文】頟顙也。
詳頟字註。
又葉逆各切,音咢。
【後漢城中謠】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
尺音綽。
鬿 【亥集上】【鬼字部】 鬿 【集韻】渠希切,音祈。
【山海經】北號之山有鳥,狀如雞而白首,足而虎爪,其名曰鬿雈。
亦食人。
又【楚辭天問】鬿堆焉處。
【註】鬿堆,奇獸也。
又【楚辭九歎】九鬿與六神。
【註】九鬿,北鬥九星也。
顗 【戌集下】【頁字部】 顗 【唐韻】魚豈切【集韻】【韻會】語豈切,□音螘。
【爾雅釋詁】靜也。
【廣韻】靖也,樂也。
又【說文】謹莊貌。
又人名。
荀顗,周顗,見【晉書】。
又【集韻】五亥切,音愷。
義同。
顛 【戌集下】【頁字部】 顛 【正字通】俗顚字。
顜 【戌集下】【頁字部】 顜 【集韻】古項切,音講。
明也,和也,直也。
【史記曹相國世家】蕭何爲法,顜若畫一。
通作講。
又【集韻】乾嶽切,音覺。
義同。
通作較。
類 【戌集下】【頁字部】 類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遂切,音戾。
【爾雅釋詁】善也。
【詩大雅】克明克類。
【箋】類,善也。
勤施無私曰類。
【又】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傳】類,善也。
又【玉篇】種類也。
【易乾卦】則各從其類也。
又【繫辭】方以類聚。
又比也。
【禮學記】知類通達。
【註】知事義之比也。
又【緇衣】子曰: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則義不壹,行無類也。
【註】類謂比式。
【疏】言行之無恆,不可比類也。
又【左傳襄九年】晉君類能而使之。
【註】隨所能。
又肖似也。
【禮曲禮】諸侯旣塟見天子曰類見。
【註】代父受國。
類,猶象也。
執皮帛,象諸侯之禮見也。
又祭名。
【書舜典】肆類于上帝。
【詩大雅】是類是禡。
【周禮春官肆師】類造上帝。
【鄭註】類禮依郊祀而爲之者。
又【爾雅釋魚】龜左倪不類。
【疏】倪,庳也,不發聲也。
謂行時頭左邊庳下者名類。
又【山海經】亶爰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貍而有髦,其名曰類。
自爲牝牡,食者不妒。
又【爾雅翼】載兩類曰□類、奇類,卽兩體自爲牝牡者。
□與膟同。
又國名。
【後漢西域傳】有蒲類國。
又姓。
【史記梁孝王世家】類犴反。
【正字通】宋類演,福州寧德尉。
又【集韻】盧對切,音壘。
偏也。
【左傳昭十六年】□之頗類。
又【集韻】劣戌切,音律。
似也。
【曹植七啟】麗草交植,殊品詭類。
綠葉朱榮,熙天曜日。
【說文】種類相似,唯犬爲甚。
從犬頪聲。
考證:〔【周禮春官肆師】類造上帝。
【註】類其禮依郊祀而爲之者。
〕謹照原文註字上增鄭字。
類字下省其字。
〔【爾雅】龜左倪不類。
【疏】謂行時頭左也。
庳下者名類。
〕謹照原文左也改左邊。
顟 【戌集下】【頁字部】 顟 【玉篇】力弔切,音料。
顟顤,頭長貌。
又【廣韻】力嘲切【集韻】力交切,□音寥。
義同。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
高鼻深目貌。
靺 【戌集中】【革字部】 靺 【廣韻】莫撥切,音末。
【玉篇】靺鞨,蕃人,出北土。
又【隋書禮儀志】赤舄、絳靺。
鞁 【戌集中】【革字部】 鞁 【唐韻】平祕切【集韻】平義切,□音髲。
【說文】車駕具也。
【廣韻】裝束鞁馬。
【晉語】鐵之戰,郵無正禦,曰:吾兩鞁將絕,吾能止之。
【註】鞁,平義切。
靷也。
又【玉篇】皮彼切,音被。
又【集韻】披義切,音帔。
義□同。
鞄 【戌集中】【革字部】 鞄 【廣韻】【集韻】□匹角切,音璞。
【說文】柔革工也。
讀若樸。
【周禮冬官考工記攻皮之工函鮑韗韋裘註】鮑,或爲鞄。
倉頡篇有鞄□。
【釋文】鞄,匹學切。
劉音僕。
又【唐韻】蒲角切【集韻】弼角切,□音雹。
又【集韻】蒲沃切,音僕。
又匹沃切,砲入聲。
又【廣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音庖。
又【廣韻】蒲巧切【集韻】【韻會】【正韻】部巧切,□音鮑。
又【廣韻】防敎切【集韻】皮敎切【韻會】【正韻】步敎切,□音鉋。
義□同。
□字原作北下宛。
鞄□或鞄。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師駭切,音摋。
【類篇】襰□,衣破。
或從糸。
□ 【子集上】【乙字部】 □ 【集韻】思古作□。
註詳心部五畫。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博故切,音布。
地名。
周世宗遣將破賊於東州。
鞅 【戌集中】【革字部】 鞅 【唐韻】於兩切【集韻】【韻會】【正韻】倚兩切,□音怏。
【說文】頸組也。
【廣韻】牛羈也。
【左傳襄十八年】抽劒斷鞅。
【釋名】鞅,嬰也。
喉下稱嬰,言纓絡之也。
其下飾樊纓,其形樊樊而上屬纓也。
又【詩小雅】或王事鞅掌。
【傳】鞅掌,失容也。
【箋】鞅,猶何也。
掌,謂捧之也。
負何捧持以趨走,言促遽也。
【疏】傳以鞅掌爲煩勞之狀,故雲失容,言事煩鞅掌然,不暇爲容儀也。
今俗語以職煩爲鞅掌,其言出於此。
鄭以鞅掌爲事煩之實,故言鞅猶荷也。
鞅讀如馬鞅之鞅,以負荷物則須鞅持之,故以鞅表負荷也。
又人名。
【左傳】晉有士鞅。
又【揚子方言】強也,懟也。
【史記韓信傳】居常鞅鞅。
通作怏。
又【集韻】於良切,音央。
馬頸革。
又於郞切,音鴦。
【博雅】鞅,無賴也。
又於亮切,音怏。
馬駕之具也。
顉 【戌集下】【頁字部】 顉 【唐韻】【集韻】【韻會】□五感切,音撼。
【說文】低頭也。
引【左傳襄二十六年】迎於門顉之而已。
今本作頷。
杜註:頷,搖其頭也。
又【廣韻】欽錦切【集韻】丘甚切,□音坅。
同顩。
又【廣韻】去金切【集韻】【韻會】祛音切【正韻】驅音切,□音欽。
【廣韻】曲頤之貌。
【前漢揚雄傳】顉頤折頞。
考證:〔【左傳襄十二年】衞侯入迎于門者,顉之而已。
【註】顉,搖其頭也。
亦作頷。
〕謹按事在襄公二十六年,今照說文原文改爲引左傳襄二十六年迎於門顉之而已。
今本作頷。
杜註頷搖其頭也。
願 【戌集下】【頁字部】 願 〔古文〕□【唐韻】魚怨切【集韻】【韻會】虞怨切,□音願。
【說文】大頭也。
又【爾雅釋詁】思也。
【疏】欲思也。
【廣雅】欲也。
【書大禹謨】敬修其可願。
又【正韻】顗望也。
【禮少儀】不願于大家。
【疏】謂見彼富大不可願效之也。
又羨慕也。
【禮祭義】國人稱願肰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謂孝也已。
又每也。
【詩邶風】願言思子,中心養養。
【傳】願,每也。
【疏】每有所言,思此二子,中心養養然不知所定。
又【集韻】五遠切,音阮。
面短貌。
又葉上聲。
【詩鄭風】有美一人,淸揚婉兮。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又【劉向九歎】河水淫淫,情所願兮。
顧瞻郢路,終不返矣。
◎按願字去聲,亦葉上聲。
至訓面短,則止有阮字一音。
考證:〔【禮祭儀】國人稱願肰曰〕謹照原文祭儀改祭義。
顙 【戌集下】【頁字部】 顙 【唐韻】蘇朗切,桑上聲。
【玉篇】額也。
【易說卦】震其於馬也爲的顙。
【又】巽其於人也爲廣顙。
【儀禮士喪禮】主人哭拜稽顙。
【註】頭觸地無容。
【揚子方言】□、頟、顏,顙也。
又【集韻】【韻會】□蘇郞切,音桑。
義同。
【易林】□鬣黑顙,東歸高鄕。
【魏文帝東巡觀兵詩】古公宅岐邑,實始翦殷商。
孟獻營虎牢,鄭人懼稽顙。
考證:〔【揚子方言】□頟頠顙也。
〕謹照原文頠改顏。
顚 【戌集下】【頁字部】 顚 【唐韻】都年切【集韻】【韻會】【正韻】多年切,□音□。
【說文】頂也。
【爾雅釋言】顚,頂也。
【疏】謂頭上也。
【詩秦風】有馬白顚。
【傳】白顚,的顙也。
【疏】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也。
又【玉篇】山頂曰顚。
【蘇軾琴操】山有時而童顚。
又本末曰顚末。
【陸機文賦】如失機而後會,恆操末以續顚。
【註】言先後失序也。
又【小爾雅】殞也。
【釋名】倒也。
【書微子】告予顚隮。
【疏】謂從上而隕。
【莊子人閒世】形就而入,且爲顚爲滅。
【郭註】若遂與同,則是顚危而不扶持。
【正字通】別作傎。
又與癲同。
狂也。
【唐書張旭傳】旭大醉,呼叫狂走,以頭濡墨而書,世號張顚。
又地名。
【左傳僖二年】冀爲不道,入自顚軨。
伐鄍三門。
杜註:河東大陽縣東北有顚軨阪。
又縣名。
與滇同。
【司馬相如上林賦】文成顚歌。
【註】文穎曰:文成,遼西縣名。
顚,益州顚縣。
其人能作西南夷歌。
顚,卽滇字。
又專一也。
【莊子馬蹄篇】至德之世,其行塡塡,其視顚顚。
【陸德明音義】顚顚,丁田反。
崔雲:專一也。
又姓。
晉有顚頡。
見【左傳】。
又人名。
【書君奭】有若泰顚。
又【集韻】亭年切,音田。
顚顚,憂思貌。
【禮玉藻】喪容纍纍,色容顚顚。
【註】憂思貌也。
【釋文】顚字又作,音田。
又丁年反。
又與闐通。
【禮玉藻】盛氣顚實揚休。
【註】顚,讀爲闐。
【疏】顚,塞也。
【釋文】闐音田。
又【集韻】典因切。
亦頂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長嘯哀鳴,翩幡互經。
夭蟜枝格,偃蹇杪顚。
又【廣韻】他甸切,瑱去聲。
與瑱同。
【集韻】亦作□。
考證:〔【左傳僖二年】冀爲不道入自顚軨。
【註】虞地。
【後漢郡國志】河東郡大陽有顚軨阪。
〕謹按杜註無虞地二字。
今據左傳原文於入自顚軨下增伐鄍三門。
下照杜註原文改杜註河東大陽縣東北有顚軨阪。
〔又縣名,與滇同。
【司馬相如子虛賦】文成顚歌。
註女穎曰文成。
遼西縣名。
〕謹照原文子虛賦改上林賦。
女穎改文穎。
〔【莊子】其字顚顚。
〕謹照原文其字改其視。
〔【上林賦】夭嬌枝格,偃蹇杪顚。
〕謹照原文夭嬌改夭蟜。
鞇 【戌集中】【革字部】 鞇 【廣韻】於眞切【集韻】【正韻】伊眞切,□音因。
【說文】車重席。
【韓詩外傳】子夏曰:齊君重鞇而坐,吾君單鞇而坐。
【集韻】本作茵。
亦作筃。
鞈 【戌集中】【革字部】 鞈 【唐韻】古洽切【集韻】訖洽切,□音夾。
【說文】防汗也。
【玉篇】橐也。
以防捍也。
【荀子議兵篇】鞈如金石。
【註】鞈,堅貌。
又【管子中匡篇】輕罪入蘭、盾、鞈革三戟。
【註】蘭,卽蘭錡,兵架也。
鞈革,重革當心著之,所以禦兵。
又【廣韻】古沓切【集韻】葛合切,□音閤。
義同。
【集韻】或作。
又【集韻】悉合切,音趿。
與靸同。
又古作鞈。
註詳鼓部六畫。
或作鞜。
又託合切,音錔。
本作鞳。
或作□闒。
詳後鞳字註。
鞉 【戌集中】【革字部】 鞉 【集韻】徒刀切,音匋。
【詩周頌】鞉磐柷圉。
【傳】鞉,小鼓也。
【釋文】亦作鼗。
【集韻】本作鞀。
籀作。
互詳鞀字註。
鞊 【戌集中】【革字部】 鞊 【集韻】激質切,音詰。
鞅也。
鞋 【戌集中】【革字部】 鞋 【廣韻】【集韻】□戸佳切,音膎。
【釋名】鞋,解也。
著時縮其上如履然,解其上則舒解也。
【玉篇】本作鞵。
又【集韻】懸圭切,音攜。
系也。
又公蛙切,音媧。
車上系。
鞌 【戌集中】【革字部】 鞌 【唐韻】烏寒切【集韻】【正韻】於寒切,□音安。
【說文】馬鞁具也。
【玉篇】馬鞌。
【廣韻】鞌韉。
【前漢韓安國傳】投鞌高如城者數所。
又地名。
【左傳成二年】戰於鞌。
【辰集下】【毛字部】氍字之譌。
又【張氏代醉編】巫覡號曰瑤。
見《本草》。
不知其解。
□ 【備考】【寅集】【廴字部】 □ 【搜眞玉鏡】音誕。
【未集中】【羽字部】【廣韻】子六切,音蹙。
飛貌。
又【集韻】初六切,音矗。
羽齊貌。
鞍 【戌集中】【革字部】 鞍 【韻會】同鞌。
【前漢李廣傳】令皆下馬解鞍。
鞎 【戌集中】【革字部】 鞎 【唐韻】戸恩切【集韻】【韻會】【正韻】乎恩切,□音痕。
【說文】車革前曰鞎。
【爾雅釋器】輿革前謂之鞎。
【疏】李巡曰:輿前以革爲車飾曰鞎。
又【類篇】五根切,音垠。
又【集韻】居言切,音□。
又胡昆切,音魂。
又下懇切,音很。
又戸袞切,音混。
又古恨切,音艮。
義□同。
鞏 【戌集中】【革字部】 鞏 【唐韻】【正韻】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音拱。
【說文】以韋束也。
【易革卦】鞏用黃牛之革。
又【爾雅釋詁】鞏,固也。
【又】硈,鞏也。
【註】硈然堅固。
【詩大雅】藐藐昊天,無不克鞏。
又【揚子方言】鞏,火乾也。
凡有汁而乾謂之煎,東齊謂之鞏。
又國名。
【左傳昭十五年】闕鞏之甲,武所以克商也。
【註】闕鞏國所出鎧。
又【廣韻】縣名。
【左傳昭二十五年】尹文公涉於鞏。
【註】於鞏縣涉洛水也。
又羌名。
【前漢趙充國傳】煎鞏,黃羝之屬。
【後漢順帝紀】討鞏唐羌。
又州名。
【韻會】唐渭州,宋攺鞏州。
又姓。
【左傳成二年】晉侯使鞏朔獻齊捷於周。
鞓 【戌集中】【革字部】 鞓 【玉篇】同。
【辰集下】【欠字部】【玉篇】公溫切【唐韻】古渾切【集韻】公渾切,□音昆。
【說文】昆于不可知也。
【通雅】昆于猶昆吾。
《說文》□,昆吾,圜器也。
因知昆吾、昆侖,古皆以爲圓渾之通稱,故山象之而名昆侖,言其狀混侖,猶言混沌也。
昆吾是圓椎之象,吾之聲通爲于,古稱我爲吾,亦爲餘。
《說文》訓,蓋言爲圓椎混侖之狀,不可知耳。
【六書索隱】,禹父名。
今作鯀、□、鮌,□非。
○按此說無據,近鑿,不可從。
鞂 【午集下】【禾字部】 鞂 【集韻】同稭。
【廣韻】古黠切【集韻】【韻會】【正韻】訖黠切,□音戛。
【說文】禾橐去其皮,祭天以爲席。
【禮禮器】莞簟之安,而橐鞂之設。
【註】穗去實曰鞂。
【廣韻】萆鞂。
【集韻】本作稭。
又作。
鞔 【戌集中】【革字部】 鞔 【唐韻】母官切【集韻】莫官切,□音瞞。
【說文】履空也。
又覆也。
【註】徐鍇曰:履空,猶言履也。
【廣韻】鞔,靴履。
【呂氏春秋】南家工人也,爲鞔者也。
又【爾雅釋器疏】靶謂鞔也。
又【集韻】武遠切,音晚。
義同。
又母本切,音。
煩也。
本作懣。
或作□、。
【呂氏春秋】味衆珍則胃充,胃充則中大鞔。
考證:〔【呂氏春秋】南家工人也。
爲鞔百也。
〕謹照原文鞔百也改鞔者也。
鞕 【戌集中】【革字部】 鞕 【廣韻】五更切【集韻】【正韻】魚孟切,□音硬。
【玉篇】堅也。
【廣韻】堅牢。
【博雅】□也。
鞖 【戌集中】【革字部】 鞖 【集韻】同。
鞗 【戌集中】【革字部】 鞗 【
又【集韻】【韻會】□倪歷切,音鶂。
【集韻】雌霓。
【集韻】本作蜺。
或作蛪。
霔 【戌集中】【雨字部】 霔 【廣韻】之戍切【集韻】朱戍切,□音注。
【玉篇】霔霖。
【廣韻】霖霔。
【集韻】本作澍,時雨,澍生萬物。
霕 【戌集中】【雨字部】 霕 【篇海】徒昆切,音屯。
雲大貌。
霖 【戌集中】【雨字部】 霖 【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沉切,□音林。
【說文】雨三日已往。
從雨林聲。
【玉篇】雨不止也。
【爾雅釋天】久雨謂之淫,淫謂之霖。
【書說命】用汝作霖雨。
【傳】霖以救旱。
【左傳隱九年】春王正月,大雨霖以震,書始也。
凡雨自三日以往爲霖。
霘 【戌集中】【雨字部】 霘 【五音集韻】徒弄切,音洞。
出徐寅黃河賦。
霙 【戌集中】【雨字部】 霙 【廣韻】【集韻】【韻會】於驚切【正韻】於京切,□音英。
【玉篇】雨雪雜下。
【集韻】霰也。
【埤雅】雪寒甚則爲粒,淺則成華,華謂之霙。
【韓詩外傳】雪華曰霙。
【集韻】通作英。
又【廣韻】【正韻】□於良切,音央。
【廣韻】霙霙,白雪貌。
霚 【戌集中】【雨字部】 霚 【唐韻】【集韻】□亡遇切,音務。
【說文】地氣發,天不應。
從雨敄聲。
籀文省作雺。
【註】徐鉉曰:今俗從務。
【玉篇】天氣下,地氣不應也。
又【廣韻】莫紅切【集韻】謨蓬切,□音蒙。
義同。
【玉篇】亦作雺。
【廣韻】亦作霿。
【集韻】與霧同。
霛 【戌集中】【雨字部】 霛 【玉篇】古文靈字。
註詳十六畫。
霜 【戌集中】【雨字部】 霜 【唐韻】所莊切【集韻】【韻會】【正韻】師莊切,□音驦。
【玉篇】露凝也。
【釋名】其氣慘毒,物皆喪也。
【大戴禮】陽氣勝,則散爲雨露。
隂氣勝,則凝爲霜雪。
【易坤卦】履霜堅冰至。
【詩秦風】白露爲霜。
又【字彙補】國名。
【西域記】屈霜國。
又姓。
見【姓苑】。
又【正字通】歷年曰霜。
【李白詩】陛下之壽三千霜。
又【集韻】【類篇】□色壯切,音孀。
隕霜,殺物也。
或作灀。
【潘嶽馬汧督誄】馬生爰發,在險彌亮。
精貫白日,猛烈秋霜。
霝 【戌集中】【雨字部】 霝 【唐韻】【集韻】□郞丁切,音舲。
【說文】雨零也。
從雨□,象□形。
詩曰:霝雨其濛。
○按詩豳風今本作零。
【玉篇】落也。
【廣韻】墮也。
又與靈通。
【石鼓文】霝雨奔□。
【詩衞風】靈雨旣零。
作靈。
【註】靈,善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居輒切【集韻】戟葉切,□音鵖。
□,補縫也。
又【集韻】訖業切,音劫。
義同。
霞 【戌集中】【雨字部】 霞 【唐韻】胡加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加切,□音霞。
【說文】赤雲氣也。
從雨叚聲。
【玉篇】東方赤。
【廣韻】赤氣騰爲雲。
【集韻】雲日氣相薄。
【增韻】日旁彤雲。
通作赮。
又【字彙補】漢複姓有霞露氏。
又與遐通。
【楚辭遠遊】載營魄而登霞。
【朱註】古與遐借用。
又【增韻】通作蝦。
【吳越春秋烏鳶歌】啄霞矯翮兮雲閒。
【字彙補】霞卽蝦也。
又葉音胡。
【楚辭遠遊】餐六氣而飮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
保神明之淸澄兮,精氣入而麤穢除。
又葉音何。
【曹植洛神賦】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渠出綠波。
霟 【戌集中】【雨字部】 霟 【五音集韻】戸工切,音洪。
出徐寅黃河賦。
霠 【戌集中】【雨字部】 霠 【廣韻】於金切,音音。
雲覆日。
【古三墳】雲日蔽霠。
【宋玉九辯】霠曀而莫達。
又姓。
【廣韻】出纂文。
【急就篇】洗濯霠冷參辛臾。
○按卽□字之譌。
霡 【戌集中】【雨字部】 霡 【集韻】莫獲切【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麥。
【釋名】霡霂,小雨也。
言裁霡歷霑漬,如人沐頭,惟及其上枝,而根不濡也。
【爾雅釋天】小雨謂之霡霂。
【詩小雅】益之以霡霂。
【左思吳都賦】流汗霡霂,而中逵泥濘。
【說文】本作霢。
【集韻】或作。
霢 【戌集中】【雨字部】 霢 【說文】霡本字。
霢霂,小雨也。
從雨脈聲。
【集韻】或作。
又【集韻】莫狄切,音覓。
義同。
霣 【戌集中】【雨字部】 霣 〔古文〕□【唐韻】【韻會】【正韻】于敏切【集韻】羽敏切,□音殞。
【說文】雨也。
齊人謂雷爲霣。
從雨員聲。
【玉篇】雷起出雨也。
又【說文】一曰雲轉起也。
又墮也。
與隕同。
【公羊傳莊七年】夜中星霣如雨。
又【集韻】公渾切,音昆。
齊人謂雷曰霣。
又【集韻】王問切,音運。
義同。
霤 【戌集中】【雨字部】 霤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救切,音溜。
【說文】屋水流也。
從雨留聲。
【禮玉藻】端行,頤霤如矢。
【註】行旣疾,身乃小折,而頭直俯臨前,頤如屋霤之垂也。
【儀禮鄕飮酒禮】磬,階閒縮霤,北面□之。
【禮雜記】檖者降受爵,弁服於門內霤。
【左思吳都賦】玉堂對霤。
【註】禮記註曰:堂前有承霤。
又【禮月令】其祀中霤。
【註】中霤,猶中室也。
土主中央,而神在室,古者複穴,是以名室爲霤。
【疏】土,五行之主,故其神在室之中央。
中霤,所祭土神也。
杜註:春秋,在家則祀中霤,在野則爲社。
又郊特牲雲:家主中霤,而國主社。
社神亦中霤神也。
古者複穴,皆開其上取明,故雨霤之,後因名室爲中霤。
又【禮祭法】中霤。
【註】中霤,主堂室居處。
又【韻會】與溜通。
【前漢枚乗傳】泰山之霤穿石。
又葉音留。
【何晏瑞頌】交交黃鳥,信我中霤。
儵儵嘉苗,吐穎田疇。
頉 【戌集下】【頁字部】 頉 【字彙補】與之切,音移。
養也,頷也。
韺 【戌集中】【音字部】 韺 【廣韻】【集韻】□於驚切,音英。
【玉篇】帝嚳樂名六韺。
亦作英。
【廣韻】五韺,高陽氏樂。
【集韻】博雅:五韺,帝俈樂。
頕 【戌集下】【頁字部】 頕 【廣韻】都甘切,音擔。
【玉篇】頰緩也。
又【集韻】都念切,音店。
垂首也。
頟 【戌集下】【頁字部】 頟 【唐韻】五陌切【集韻】【韻會】【正韻】鄂格切,□同額。
【說文】顙也。
【揚子方言】中夏謂之頟,東齊謂之顙。
【六書故】髮下眉上謂頟。
又不休息貌。
【書益稷】罔晝夜頟頟。
【傳】頟頟,肆惡無休息。
【正韻】一曰推車聲。
又【釋名】頟,鄂也,有垠鄂也。
又地名。
【史記建元以來侯者表】龍頟侯韓說。
【前漢地理志】平原郡龍頟縣。
【註】今書本頟字,或作額,而崔浩雲:有龍頟村,作額者非。
又葉逆各切,音咢。
【卻正釋譏】人弔其躬,鬼芟其頟。
初升高岡,終隕幽。
頠 【戌集下】【頁字部】 頠 【廣韻】【正韻】五罪切【集韻】【韻會】五賄切,□音隗。
【說文】頭閑習也。
【註】低仰便也。
【廣韻】閑習容止也。
又【爾雅釋詁】頠,靜也。
又人名。
裴頠,見【晉書】。
又【廣韻】頭也。
又【廣韻】魚毀切【集韻】【韻會】五委切,□音硊。
義同。
【辰集下】【欠字部】【廣韻】呼計切【集韻】許罽切,□音憩。
氣聲。
又【集韻】呼惠切,音嘒。
欨,笑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胡卦切,音畫。
【類篇】礙也。
或從網作罫。
亦作挂。
通作絓。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堅奚切,音雞。
女字。
□ 【未集中】【羽字部】 □ 【篇韻】古文沒字。
註見水部四畫。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古哀切【集韻】柯開切,□音該。
【廣韻】肥也。
【集韻】一曰六畜胎曰。
又【廣韻】公回切,音傀。
義同。
又【廣韻】苦亥切【集韻】可亥切,□音愷。
【廣韻】肉羹也。
又【廣韻】魚開切,音皚。
義同。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徒結切,音耊。
骨差也。
一曰腫也。
一曰連脽肉。
或從骨。
又【集韻】天黎切,音悌。
□,鼻不正。
頦 【戌集下】【頁字部】 頦 【唐韻】戸來切【韻會】何開切,□音孩。
【玉篇】頤下。
【韓愈記夢詩】我手承頦時拄座。
又【集韻】下攺切,音亥。
義同。
又【集韻】【正韻】□柯開切,音該。
【博雅】醜也。
又【廣韻】古亥切【集韻】已亥切,□音攺。
義同。
又【集韻】頰頦也。
頪 【戌集下】【頁字部】 頪 【玉篇】力外切【廣韻】郞外切,□音。
【廣雅】疾也。
又【說文】難曉也。
一曰鮮白貌。
從頁米聲,從粉省。
【註】難曉亦不聰之義。
又【集韻】盧對切,音纇。
義同。
頫 【戌集下】【頁字部】 頫 【唐韻】方矩切【集韻】匪父切,□音甫。
【說文】低頭也。
從頁逃省。
太史蔔書頫仰字如此。
揚雄曰:人面頫。
【徐鉉曰】頫首者,逃亡之貌,故從逃省。
今俗作俯,非是。
或作俛。
又【玉篇】靡卷切,音緬。
義同。
又【廣韻】【韻會】【正韻】□他弔切,音糶。
【周禮春官典瑞】頫聘。
【註】大夫衆來曰頫,寡來曰聘。
又【秋官大行人】殷頫以除邦國之慝。
【註】殷頫,謂一服朝之歲也。
一服朝之歲,五服諸侯,皆使卿以聘禮來頫天子。
又【小行人】存、頫、省、聘、問,臣之禮也。
【疏】存、頫、省三者,天子使臣,撫邦國之禮。
聘、問二者,是諸侯使臣行聘。
【左傳昭五年】享頫有璋。
【註】頫,見也。
【釋文】頫,他弔反。
又他彫反。
又【爾雅釋詁】頫,視也。
【註】謂察視也。
【張衡思□賦】流目頫乎衡阿兮,睹有黎之圯墳。
又【集韻】他刁切,音叨。
盥也。
【韻會小補】古音流變,字亦隨異,如俯仰之俯,本作頫,或作俛,今皆作俯。
而頫音兆,俛音免,不復音俯矣。
頮 【戌集下】【頁字部】 頮 【廣韻】荒內切【集韻】呼內切,□音誨。
洗面也。
同靧。
【書顧命】王乃洮頮水。
【釋文】頮音悔。
馬雲:頮面也。
又【正韻】胡對切,音潰。
義同。
考證:〔【書顧命】王乃洮頮水。
【釋文】頮音悔。
【註】頮頮面也。
〕謹按頮面也乃釋文引馬氏語註頮二字今照原文改爲馬雲。
飓 【戌集下】【風字部】 颶 【集韻】【韻會】衢遇切【正韻】忌遇切,□音懼。
【韻會】海中大風。
【投荒雜錄】嶺南諸郡,皆有颶風,以四面風俱至也。
【南越志】颶風者,具四方之風也,常以五六月發,永嘉人謂之風癡。
陸遊曰:嶺表有瘴母,初起圜黑,久漸廣,謂之颶母。
【韓愈赴江陵詩】颶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
【註】嶺表錄異雲:嶺嶠夏秋雄風曰颶。
○按韻箋引楊愼說,颶作□,音貝,佛經雲,風虹如貝。
柳宗元詩,□母偏驚估客船,補入七隊逸字中。
又《六書故》□,補妹切,海之災風也,俗書誤作颶。
又藝林伐山雲:□風之作,多在初秋。
《南越志》亦雲:颶母卽孟婆,春夏閒有暈如虹是也。
又李西涯譏許氏從具,謂具四方之風,乃北人不知南人之□,誤以貝爲具耳。
西涯博學,必有所據,且閩粵諸儒,皆雲□風。
今韻書多作具,姑誌以備考。
頯 【戌集下】【頁字部】 頯 【五音集韻】苦對切,音塊。
【莊子大宗師】其容寂其顙頯。
【註】頯,大樸貌,苦對反。
向本作。
又【集韻】苦軌切,音巋。
義同。
又【莊子天道篇】而顙頯然。
【註】高露發美之貌。
又【廣韻】居洧切【集韻】矩鮪切,□音晷。
【廣韻】小頭。
【爾雅釋魚】貝蚆,博而頯。
【註】頯者,中央廣兩頭銳。
又【集韻】苦委切【韻會】犬蕊切,□音垝。
義同。
又【集韻】面頯也。
一曰厚也。
又【唐韻】渠追切【集韻】【韻會】渠龜切【正韻】渠爲切,□音逵。
【說文】權也。
【集韻】頰骨。
一曰厚也。
或作頄。
又地名。
【左傳哀十六年】王孫燕奔頯黃氏。
【註】頯黃,吳地。
頯,求龜反。
又【集韻】渠尤切,音求。
亦頰骨也。
同頄。
【正字通】從月。
月,肉也。
俗從夕,非。
頱 【戌集下】【頁字部】 頱 【集韻】盧活切,音捋。
頱頢,面醜。
頲 【戌集下】【頁字部】 頲 【廣韻】他鼎切【集韻】【韻會】他頂切,□音珽。
【說文】狹頭,頲也。
又【廣韻】直也。
【爾雅釋詁】梏、梗、較、頲、庭、道,直也。
【註】皆正直也。
又人名。
【唐書蘇瓌傳】瓌子頲。
又【集韻】湯丁切,音聽。
狹頭貌。
順 【戌集下】【頁字部】 順 〔古文〕巡□【唐韻】【正韻】□食閏切,盾去聲。
【說文】理也。
從頁從巛,會意。
川流也。
【玉篇】從也。
【詩大雅】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箋】有大德行,則天下順從其政。
【釋名】順,循也,循其理也。
又放之也。
【儀禮大射儀】大射正執弓,以袂順左右隈。
【疏】以袂向下,於弓隈順放之。
又山名,水名。
【山海經】有順山,順水出焉。
又【釋名】鳳皇五色,心文曰德,翼文曰順。
又【揚子方言】目好謂之順。
【註】言流澤也。
又【增韻】和也。
【易豫卦】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
【疏】聖人和順而動,合天地之德,故天地亦如聖人而爲之。
【禮樂記】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
又【增韻】不逆也。
【爾雅釋詁】舒業順,敘也。
【疏】順者不逆有敘也。
又【諡法】慈惠徧服曰順。
又【小爾雅】順,退也。
考證:〔【逸雅】順,循也〕謹按語出釋名,今將逸雅改爲釋名。
〔【爾雅釋詁】舒業順,敘也。
【疏】順本不逆有敘也。
〕謹照原文順本改順者。
□ 【未集中】【糸字部】 □ 同。
【集韻】,亦書作□。
【寅集中】【巾字部】【唐韻】【集韻】【韻會】□於袁切,音鴛。
【說文】幡也。
又【廣韻】繙,亂取。
【莊子天道篇】孔子繙十二經。
【註】繙,亂取之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博雅】商支切。
紬也。
頇 【戌集下】【頁字部】 頇 【廣韻】【集韻】□許幹切,音鼾。
【玉篇】顢頇。
【廣韻】大面貌。
又【集韻】河幹切,音寒。
義同。
又【廣韻】【集韻】□五旰切,音岸。
頭無髮頇頟也。
又【集韻】冠□後謂之頇。
又【廣韻】五割切【集韻】牙葛切,□音嶭。
無髮也。
又【集韻】丘寒切,音看。
義同。
頞 【戌集下】【頁字部】 頞 【唐韻】烏割切【集韻】【韻會】【正韻】阿葛切,□音遏。
【玉篇】鼻莖也。
【孟子】疾首蹙頞而相告。
【莊子至樂篇】深矉蹙頞。
又【博雅】也。
又【釋名】頞,鞍也。
偃折如鞍也。
又幽頞,獸名。
【山海經幽頞贊】幽頞似猴,俾愚作智。
觸物則笑,見人佯睡。
好用小慧,終是嬰繫。
又【玉篇】亦作齃。
【史記蔡澤傳】魋顏蹙齃。
【註】齃,烏葛反。
又音案。
【史記西南夷傳】秦時常頞略通五尺道。
【註】頞,音案。
孚遠曰:常頞,疑人姓名。
考證:〔【釋名】也。
〕謹按語出博雅,今將釋名改爲博雅。
〔【逸雅】頞,鞍也。
偃折加鞍也。
〕謹按語出釋名,今將逸雅改爲釋名,並照原文加鞍改爲如鞍。
頡 【戌集下】【頁字部】 頡 【唐韻】【正韻】胡結切【集韻】【韻會】奚結切,□音纈。
【說文】直項也。
又【詩邶風】燕燕于飛,頡之頏之。
【傳】飛而上曰頡,飛而下曰頏。
【集韻】又作翓。
又人名。
【前漢藝文志】倉頡一篇。
【春秋僖二十三年】重耳奔狄,從者顚頡。
又皇頡,鄭大夫。
馬師頡,鄭子羽孫。
又姓。
【風俗通】古賢人頡衞。
又【莊子胠篋篇】知詐漸毒,頡滑堅白,解垢同異之變多,則俗惑于辨矣。
【註】頡滑,謂難料理也。
崔雲:纏屈也。
李雲:滑,滑稽也。
一雲頡滑,不正之語也。
【音義】戸結反。
又【廣韻】古黠切【集韻】【正韻】訖黠切,□音戛。
【正韻】轢也。
【史記楚元王世家】高祖微時,與賔客過巨嫂食,嫂詳爲羹盡櫟釜,乃封其子信爲羹頡侯。
【註】索隱曰:羹頡,爵號,非縣名。
正義曰:括地志雲:羹頡山,在嬀州懷戎縣東南十五裡,高祖取其山名爲侯號者,怨故也。
又【遼史耶律斡□傳】車駕□頡山。
又【增韻】減尅也,掠除也。
【唐書高仙芝傳】盜頡資糧。
又葉胡計切,音系。
【衞恒四體書勢】黃帝之史沮誦、倉頡眺彼鳥跡,始作書契。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卽入切,音。
肥膏也。
一曰創潰出貌。
又側立切,音戢。
肥膏出也。
【玉篇】和也。
頩 【戌集下】【頁字部】 頩 【廣韻】普丁切【集韻】【韻會】傍丁切,□音竮。
【廣韻】面色。
【博雅】艴頩,色也。
【宋玉神女賦】頩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幹。
【註】頩,怒色靑貌。
又【楚辭遠遊】玉色頩以滿顏。
【註】盛氣貌。
又【廣韻】匹迥切【集韻】【韻會】普迥切,□聘上聲。
【說文】縹色也。
本作艵。
又【廣韻】斂容也。
艴字原從弗從頁作。
【正字通】頩本字。
頩字從幷作。
頳 【戌集下】【頁字部】 頳 【玉篇】醜盈切,音檉。
赤也。
本作赬。
【詩周南】魴魚赬尾。
【傳】赬,赤也。
【說文】作。
又作頳。
頴 【戌集下】【頁字部】 頴 【正字通】俗穎字。
◎按字彙、正字通,頁部穎字外尚有潁穎熲三字。
今遵說文穎歸禾部,潁歸水部,熲歸火部。
字雖說文所無,今亦攺歸木部。
頷 【戌集下】【頁字部】 頷 【唐韻】胡感切【集韻】【韻會】【正韻】戸感切,□音菡。
【說文】面黃也。
【屈原離騷】長顑頷亦何傷。
【註】顑頷,不飽貌。
又顋頷。
【釋名】頷,含也。
口含物之車也。
或曰頰車,亦所以載物也。
【前漢班超傳】虎頭燕頷。
【莊子說劒篇】驪龍頷下。
又【揚子方言】頷,頤頷也。
南楚謂之頷。
又【正韻】五感切,音顉。
低頭。
【左傳襄二十六年】衞侯入逆于門者,頷之而已。
【註】頷,搖其頭。
又【五音集韻】胡男切,音含。
亦面黃也。
考證:〔【逸雅】頷,含也。
〕謹按語出釋名,今將逸雅改爲釋名。
頻 【戌集下】【頁字部】 頻 〔古文〕□【唐韻】符眞切【集韻】【韻會】毗賔切,□音顰。
【玉篇】急也。
【廣雅】比也。
【詩大雅】國步斯頻。
【傳】頻,急也。
【箋】頻猶比也。
國家之政,行此禍害比比然。
又姓。
【風俗通】漢有酒泉太守頻暢。
又【說文】水厓。
【徐鉉曰】今俗別作水濵,非是。
【詩大雅】池之竭矣,不雲自頻。
【傳】頻,厓也。
【箋】頻,當作濵。
又與顰同。
【易復卦】頻復厲無咎。
【註】謂頻蹙之貌。
又果名。
【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仁頻,幷閭。
【註】仁頻,賔榔也。
頻或作賔。
考證:〔【詩大雅】地之竭矣,不雲自頻。
〕謹照原文地改池。
餒 【戌集下】【食字部】 餒 【廣韻】奴罪切【集韻】【韻會】【正韻】弩罪切,□音鮾。
【玉篇】餓也。
【左傳襄二十年】吾有餒而已。
又魚爛也。
【爾雅釋器】魚謂之餒。
【註】肉爛。
【疏】魚爛從內發,故雲內爛。
今本內作肉,恐誤。
又同餧。
【楚語】民之羸餧日日已甚。
【前漢魏相傳】振乏餧。
【說文】本作餧。
考證:〔又同餧。
【楚語】羸餧日日已甚。
〕謹照原文羸餧上增民之二字。
顃 【戌集下】【頁字部】 顃 【集韻】徒甘切,音談。
【玉篇】面長也。
又餘廉切,音鹽。
義同。
顄 【戌集下】【頁字部】 顄 【廣韻】胡感切【韻會】戸感切,□音菡。
【說文】頤也。
【韻會】同頷。
【前漢王莽傳】侈口蹙顄。
又【唐韻】胡男切,音含。
義同。
顆 【戌集下】【頁字部】 顆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果切,科上聲。
【說文】小頭也。
又【韻會】今言物一顆,猶一頭也。
【六書故】凡圜物以顆計。
又珠琲曰顆。
又與堁同。
土塊。
【前漢賈山傳】使其後世曾不得蓬顆蔽冡而托葬焉。
【註】顆謂土塊。
蓬顆,謂塊上生蓬者也。
又【集韻】苦緩切,音款。
草名。
【爾雅釋草】菟奚,顆凍。
【註】款冬也。
【疏】藥草。
一名菟奚,一名顆涷。
又人名。
魏顆,晉大夫。
史顆,秦大夫。
見【左傳】。
【正字通】本作顆,九畫。
《字彙》附八畫,非。
顆字左原作田下木。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倉何切,音嵯。
籠也。
○按卽篘字譌文。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才外切【集韻】徂外切,□音最。
□,竹器。
頑 【戌集下】【頁字部】 頑 【唐韻】【集韻】【正韻】五還切【韻會】魚鰥切,□刖平聲。
【說文】頭也。
從頁元聲。
【玉篇】鈍也。
【廣韻】愚也。
【韻會】癡也。
【書堯典】父頑母嚚。
【左傳僖二十四年】心不則德義之經爲頑。
又人名。
【左傳成十年】鄭人立髠頑。
【註】髠頑,鄭成公子。
又古通文韻,魚雲切,音輑。
【蘇軾祭韓琦文】援手拯溺,期我于仁。
豈知無用,旣老益頑。
又古通元韻。
虞袁切,音涓。
【白居易悟眞寺詩】及爲山水遊,彌得縱疎頑。
野麋斷羈絆,行走無拘攣。
頒 【戌集下】【頁字部】 頒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分切,音汾。
【廣韻】魚大首。
亦衆貌。
【詩小雅】魚在在藻,有頒其首。
又【唐韻】布還切【集韻】【韻會】【正韻】逋還切,□音班。
【廣韻】布也,賜也。
【禮明堂位】頒度量而天下大服。
【註】頒,讀爲班。
【周禮天官大宰】匪頒。
【註】匪,分也。
頒,讀爲班布之班,謂班賜也。
又【說文】鬢也。
【正韻】頟兩旁曰頒。
【孟子】頒白者。
【註】頒,班也。
頭半白班班者也。
又分也。
【書洛誥】乃惟孺子,頒朕不暇。
【傳】我爲政,常若不暇。
汝惟小子,當分取我之不暇而行之。
【釋文】頒音班。
又甫雲反。
又【說文】通作朌。
【禮王制】名山大澤不以朌。
【釋文】朌讀爲頒,賦也。
又鳥名。
【揚子方言】戴勝,自關而東或謂之戴頒。
又【揚子方言】鋪頒,索也。
東齊曰鋪頒,猶秦晉言抖藪也。
又古通先韻,□連切,音邊。
【蘇軾澄泥硯詩】長安新硯石同堅,不待書來遂許頒。
頗 【戌集下】【頁字部】 頗 【唐韻】【集韻】【韻會】滂禾切【正韻】普禾切,□音坡。
【玉篇】不平也,偏也。
【書洪範】無偏無陂。
【釋文】舊本作頗,音普多反。
【又】人用側頗僻,民用僭忒。
【傳】在位不敦平,則下民僭差。
又【多方】爾乃惟逸惟頗,大遠王命。
【韻補】古義字皆音俄,周官註亦音俄,故古文尚書本作無偏無頗,遵王之義,以葉俄音。
唐明皇以義字今音爲又,攺頗爲陂,以從今音,古音遂湮滅矣。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普火切,音叵。
【博雅】少也。
又差多曰頗多,良久曰頗久,多有曰頗有。
【史記叔孫通傳】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
又【廣韻】【集韻】□普過切,音破。
【集韻】偏也。
一曰疑辭。
又【集韻】蒲麋切,音皮。
薳頗,楚人名,見左傳。
考證:〔【韻補】唐明皇以義字今音爲叉〕謹按文義叉改又。
〔【釋名】少也。
〕謹按語出博雅,今將釋名改爲博雅。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呼罪切,音賄。
□,大腫貌。
又【集韻】都回切,音塠。
義同。
領 【戌集下】【頁字部】 領 【唐韻】良郢切【集韻】【正韻】裡郢切【韻會】裡整切,□音嶺。
【說文】項也。
從頁令聲。
【釋名】領,頸也。
以壅頸也。
亦言總領衣體,爲端首也。
【詩小雅】交交桑扈,有鶯其領。
【傳】鶯鶯然有文章也。
領,頸也。
【荀子勸學篇】若挈裘領。
又【廣韻】理也。
【韻會】方氏曰:承上令下謂之領。
【禮祭義】先王之敎因而弗改,所以領天下國家也。
又【樂記】領父子君臣之節。
【註】領,猶理治也。
又【仲尼燕居】言遊進曰:敢問禮也者,領惡而全好者歟。
【註】領,猶治也。
又【韻會】統領也。
【前漢魏相傳】總領庶職。
又【廣韻】錄也。
【劉公幹詩】沈速簿領書。
【註】領,錄也。
又楚官名。
【左傳昭二十七年】鄢將師爲右領。
又晉官名。
【晉書職官志】中領軍將軍,魏官也。
又地名。
【左傳昭二十二年】樊頃子奉王以追單子及領。
【註】領,周地。
【前漢王子侯表】蒲領侯嘉。
又山道,與嶺通。
【前漢嚴助傳】輿轎而踰領。
又【正字通】受也。
又葉離貞切,音鄰。
【韓愈田氏廟□】嶪嶪魏土,嬰兒弄兵。
吏戎愁毒,莫保首領。
考證:〔【禮祭儀】先王之敎,因而勿改,所以領天下國家也。
〕謹照原文祭儀改祭義。
勿改改弗改。
頢 【戌集下】【頁字部】 頢 【廣韻】【集韻】□古活切,音括。
【玉篇】短面貌。
又【廣韻】小頭貌。
又【玉篇】戸括切,音活。
義同。
飼 【戌集下】【食字部】 飼 【玉篇】同飤。
頣 【戌集下】【頁字部】 頣 【唐韻】式忍切【集韻】矢忍切,□音哂。
【說文】舉目視人也。
從頁臣聲。
頥 【戌集下】【頁字部】 頥 【正字通】俗頤字。
頧 【戌集下】【頁字部】 頧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回切,音磓。
【正字通】母頧,冠名。
【禮郊特牲】作追。
【釋文】追,多雷反。
又【廣韻】都罪切【集韻】覩猥切,□音。
【集韻】頭不正貌。
頨 【戌集下】【頁字部】 頨 【集韻】紕延切,音翩。
【說文】頭姸也。
又【廣韻】許緣切,音翾。
義同。
又【唐韻】【集韻】□王矩切,音羽。
義同。
【字彙補】作□。
又【廣韻】孔子頭也。
又【集韻】□見切,音遍。
頨□,狡也。
或作翩。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數軌切,音水。
竹名。
又【字彙補】式軌切,音箠。
義同。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同窺。
又【海篇】音鬩。
義同。
頭 【戌集下】【頁字部】 頭 〔古文〕□【唐韻】度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徒侯切,□音投。
【說文】首也。
【禮玉藻】頭容直。
【釋名】頭,獨也,於體高而獨也。
又古者謂一人爲一頭。
【春秋元命苞】十紀,其一曰九頭紀,卽人皇氏。
人皇兄弟九人故也。
又【儀禮士相見禮】贄,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
【註】頭,陽也。
【疏】執禽者左首。
雉以不可生服,故殺之。
雖死猶尚左,以從陽也。
又人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
【註】豎,小吏,名頭須。
又藥名。
【本草綱目】百頭,貫衆也。
一名鴟頭。
【陶弘景曰】葉似大蕨,毛芒似老鴟頭。
又【唐韻】【正韻】古音徒。
【古詩】東方千餘騎,夫壻居上頭。
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上紀開闢,邃古之初。
五龍比翼,人皇九頭。
又與兜通。
【山海經】讙頭國。
【註】讙兜,堯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憐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
【博物志】作讙兜國。
考證:〔【廣韻】【正韻】古音徒。
〕謹按廣韻正韻無此音。
查係唐韻正文。
今改廣韻正韻爲唐韻正韻。
馝 【戌集下】【香字部】 馝 【廣韻】【集韻】【韻會】蒲結切【正韻】避列切,□音蹩。
【玉篇】大香也。
或作飶。
又【廣韻】毗必切【集韻】簿必切【正韻】薄密切,□音邲。
義同。
又馝邦,複姓,後攺爲邦氏。
見【後魏書】。
頸 【戌集下】【頁字部】 頸 【唐韻】居郢切【集韻】【韻會】經郢切【正韻】居影切,□音景。
【說文】頭莖也。
【釋名】頸,徑也,徑挺而長也。
【廣韻】頸在前,項在後。
【禮玉藻】頭頸必中。
又凡物之領皆曰頸。
【禮玉藻】韠其頸五寸。
【註】頸,中央也。
又【史記天官書】七星頸爲員官,主急事。
【正義】七星爲頸,一名天都,以明爲吉,暗爲兇。
宋均雲:頸,朱鳥頸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參分其兔圍,去一以爲頸圍。
五分其頸圍,去一以爲踵圍。
【註】頸,前持衡者。
踵,後承軫者也。
又【廣韻】巨成切,音□。
義同。
考證:〔【史記天官書】七星頸爲負官,主急事。
〕謹照原文負官改員官。
頺 【戌集下】【頁字部】 頺 【正字通】頹字之譌。
頰 【戌集下】【頁字部】 頰 【廣韻】【正韻】古協切【集韻】【韻會】吉協切,□音筴。
【說文】面旁也。
【博雅】輔謂之頰。
【釋名】頰,夾也,兩旁稱也。
亦取夾斂食物也。
【易鹹卦】鹹其輔頰舌。
【疏】輔頰舌者,言語之具。
又【前漢高帝紀】漢王謂酈食其曰:緩頰往說魏王豹。
【註】徐言引譬喩也。
又地名。
【公羊傳定十年】公會齊侯于頰谷。
【左傳】作夾谷。
又【正字通】赤頰,鶴別名。
又批頰,鴔鵖鳥別名。
【集韻】籀作□。
或作脥。
考證:〔【釋名】輔國之頰。
〕謹按國應作謂,考此語出博雅。
今據原文改。
〔【博雅】輔謂之頰。
【逸雅】頰,夾也。
〕謹按語出釋名,今將逸雅改爲釋名。
頵 【戌集下】【頁字部】 頵 【唐韻】於倫切【集韻】紆倫切,□音贇。
【說文】頭頵頵大也。
又【廣韻】君筠切。
音麏。
義同。
又人名。
【史記楚世家】楚成王頵。
又【唐書】有田頵傳。
又【集韻】巨隕切,音窘。
頭貌。
【辰集下】【毛字部】【集韻】展裡切,音角徵之徵。
獸毛多曰。
頿 【戌集下】【頁字部】 頿 【正字通】同頾。
【左傳昭二十六年】至于靈王,生而有頿。
顀 【戌集下】【頁字部】 顀 【唐韻】直追切【集韻】傳追切,□音鎚。
【說文】出額也。
又【廣韻】項顀。
顂 【戌集下】【頁字部】 顂 【玉篇】力載切,音賴。
顂蒙也。
又【集韻】郞才切,音來。
顂□,頭長貌。
【正字通】賴字之譌。
駝 【亥集上】【馬字部】 駝 【廣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陀。
【玉篇】駱駝也。
一作馲駝。
【前漢西域傳】鄯善國多馲駝。
【註】師古曰:脊上肉鞍,隆高若封上,俗呼封牛。
或曰駝狀似馬,頭似羊,長項,垂耳,有蒼褐黃紫數色,性耐寒惡熱,夏至退毛至盡。
人欲載,輒屈足受之。
自燉煌往外國,流沙千餘裡,無水,有伏流,駝遇其處,停不進,以足跑地,掘之,常得水。
又靑海北,夏有□風,傷行旅,風將至,駝先引頸鳴,以鼻口匿沙中,人見之,則以氊擁蔽口面,避其患,其臥腹不帖地,屈足,糞煙直上如狼煙。
亦名橐駝。
【古諺】少所見,多所怪,見橐駝,以爲馬腫背。
又【唐制】驛置有明駝使,非邊塞軍機,不得擅發。
俗本改明作鳴,非。
又通作它。
【揚雄長楊賦】敺橐它。
又背僂也。
【柳宗元郭橐駝種樹傳註】人背駝不能仰也。
或作他。
【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哀駘它。
【註】它與駝同,言背僂也。
又凡以畜負物曰駝。
或作佗。
【前漢趙充國傳】以一馬自佗負。
別作駞。
【李白詩】吳姬十五細馬駞。
考證:〔【前漢西域傳】鄴善國多馲駝。
〕謹照原文鄴善改鄯善。
〔【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哀駝他。
【註】他與駝同。
〕謹照原文哀駝他改哀駘它。
註中他字□改它。
顅 【戌集下】【頁字部】 顅 【唐韻】苦閑切【集韻】【韻會】【正韻】丘閑切,□音慳。
【說文】頭鬢少髮也。
又【集韻】長脰貌。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數目顅脰。
【註】顅,長脰貌。
又【玉篇】居研切【集韻】經天切,□音肩。
又【集韻】輕煙切,音牽。
又【五音集韻】戸弔切,皛去聲。
義□同。
考證:〔【五音集韻】戸弔切,皛上聲。
〕謹照原文上聲改去聲。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香仲切,音□。
老弱也。
考證:〔【篇海】許用切,音迥。
〕謹篇海□香仲切。
廣韻集韻香仲切皆以□字爲首,許用切。
音迥改香仲切,音□。
□ 【備考】【午集】【禾字部】 □ 【字彙補】隆穀切,音祿。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同姪。
顈 【戌集下】【頁字部】 顈 【廣韻】【集韻】□胡典切。
音峴。
【廣韻】顈綴。
又【廣韻】口迥切【集韻】犬迥切,□音褧。
【正字通】似苧,可績爲布。
【禮雜記】如三年之喪,則旣顈其練祥皆行。
【註】言今之喪,旣服顈,乃爲前三年者,變除而練祥祭也。
顈,草名,無葛之鄕,去麻則用顈。
又【五音集韻】襌也。
【儀禮士昏禮】女從者畢袗玄,纚,筓被顈黼在其後。
【註】顈,襌也。
【疏】讀如詩雲褧衣之褧,故爲襌也。
又【集韻】涓熒切,音扃。
義同。
顋 【戌集下】【頁字部】 顋 【廣韻】蘇來切【集韻】【韻會】【正韻】桑才切,□音鰓。
【玉篇】頰顋。
【廣韻】俗作揌。
【韻會】俗作腮,非。
顎 【戌集下】【頁字部】 顎 【廣韻】五閣切【集韻】逆各切,□音咢。
【玉篇】面高貌。
同。
又【廣韻】嚴敬曰顎。
【集韻】恭嚴也。
或作□□。
顐 【戌集下】【頁字部】 顐 【廣韻】【集韻】□五困切,音諢。
【玉篇】□顐,禿也。
又【廣韻】弄言也。
與諢同。
【唐書元結傳】諧臣顐官,怡愉天顏。
又【廣韻】戸昆切,音魂。
□顐,禿無髮也。
又牛昆切,音。
義同。
顑 【戌集下】【頁字部】 顑 【廣韻】苦感切,音坎。
【說文】飯不飽,面黃起行也。
【廣韻】瘦也。
【屈原離騷】苟餘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
【韓愈送賈島歸範陽詩】欲以金帛酬,舉室常顑頷。
【註】頷,顄也,顄即頤。
顑,饑貌,言面頤虛浮也。
又【廣韻】玉陷切,音。
顑長面也。
又【集韻】苦紺切,音勘。
食不飽也。
又呼紺切,酣去聲。
義同。
豙 【酉集中】【豕字部】 豙 【集韻】同□。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才支切,音疵。
【玉篇】嫌食也。
【集韻】本作飺。
同呲。
又【集韻】將支切,音貲。
又餘支切,音移。
義□同。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財勞切,音曹。
【廣雅】好也。
顁 【戌集下】【頁字部】 顁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丁定切,音訂。
【玉篇】題顁也。
通作定。
【詩周南】麟之定。
傳定題也。
【爾雅釋言】顁,題也。
註題額也。
引《詩》麟之定。
《釋文》顁丁佞反。
又【集韻】都挺切,音鼎。
與頂同。
考證:〔【詩周南】麟之定。
【註】額也。
〕謹照原文註額也改傳定題也。
〔又入聲。
【爾雅釋言】顁,題也。
【疏】皆謂額也。
【釋文】顁,了淁切,〕謹按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顁字皆無入聲。
爾雅釋文了淁切乃丁佞反之誤。
今省去又入聲三字改為《爾雅釋言》顁題也。
註:題額也。
引《詩》麟之定。
《釋文》顁,丁佞反。
顒 【戌集下】【頁字部】 顒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容切,音喁。
【說文】大頭也。
又【廣韻】仰也。
【易觀卦】有孚顒若。
【疏】顒,嚴正之貌。
【詩大雅】顒顒卬卬。
【傳】顒顒,溫貌。
【箋】體貌則顒顒然敬順。
【爾雅釋訓】顒顒卬卬,君之德也。
又大貌。
獸壯大者曰顒。
【詩小雅】四牡修廣,其大有顒。
顓 【戌集下】【頁字部】 顓 【唐韻】職緣切【集韻】朱湍切【正韻】朱緣切,□音專。
【說文】頭顓顓謹貌。
又【韻會】顓,蒙也。
又古帝號。
【玉篇】昌意生高陽,是爲帝顓頊。
顓者,專也。
頊者,正也。
言能專正天之道也。
又顓頊,星名。
詳頊字註。
又顓臾,國名。
又姓。
【神仙傳】太□女顓頊和。
又顓孫,複姓。
又與專通,獨也。
【史記□涉世家】客愚無知,顓妄言輕威。
【前漢高後紀】上將軍祿、相國產顓兵秉政。
【班固典引】豈其爲身而有顓辭。
又圜貌也。
【前漢賈捐之傳】顓顓獨居一海之中。
【註】顓與專同。
專專,猶區區也。
一曰圜貌。
考證:〔又與團通。
〕謹按玉篇廣韻韻會顓字均無團音,亦不言與團通。
今據下所引漢書註改又圜貌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劣戌切,音律。
糲米。
與□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止忍切,音軫。
縝,亦作□。
纑也。
又【玉篇】醜人切,音侲。
帶也。
顔 【戌集下】【頁字部】 顔 【唐韻】五姦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姦切,□眼平聲。
【說文】眉目之閒也。
【詩鄘風】子之淸揚,揚且之顔也。
【毛傳】顔,額角豐滿也。
【左傳僖九年】天威不違顔咫尺。
【黃帝素問】心熱者,顔先赤。
【揚子方言】□、頟、顔,顙也。
汝潁淮泗之閒謂之顔。
又幘顔。
【輿服雜事】漢桓帝延熹中,京師作幘,皆顔短耳長,以爲服妖。
又那顔。
外國語,猶華言大人。
又商顔,山名。
【前漢溝洫志】引洛水至商顔下。
【註】商山之顔,猶山額也。
又孱顔,山高貌。
【歐陽修詩】空碧更孱顏。
又姓。
【姓苑】出琅邪。
魯伯禽支庶,食采顏邑,因氏。
又邾武公字顏,公羊稱顏公,後遂爲氏。
又古通眞韻,音銀。
【蘇軾祭韓忠獻文】勿心大匠,笑彼汗顔。
援手拯溺,期我于仁。
顖 【戌集下】【頁字部】 顖 【集韻】囟古作顖。
註詳囗部三畫。
顝 【戌集下】【頁字部】 顝 【唐韻】【集韻】【韻會】□苦骨切,音窟。
【博雅】大也。
【說文】大頭也。
又【倉頡篇】相抵觸也。
又【廣雅】醜也。
又獨處貌。
【張衡思□賦】顝羈旅而無友兮,餘安能乎留茲。
又【廣韻】口猥切,音磈。
首大骨。
又口瓦切,跨上聲。
髁貌。
又【廣韻】苦回切【集韻】枯回切,□音恢。
亦大頭也。
顠 【戌集下】【頁字部】 顠 【廣韻】符少切【集韻】婢小切,□音摽。
【玉篇】髮白貌。
又【集韻】匹妙切,音剽。
義同。
又紕招切,音漂。
顠顠,髮亂貌。
與□同。
【楚辭九思】含憂強老兮愁不樂,鬚髮薴顇兮顠鬢白。
【註】顠,疋招切,髮亂貌。
又匹沼切,音縹。
義同。
靼 【戌集中】【革字部】 靼 〔古文〕□【廣韻】【集韻】□當割切,音怛。
【說文】柔革也。
又【唐韻】旨熱切【集韻】之列切,□音晢。
又【集韻】儻旱切,音坦。
義□同。
靽 【戌集中】【革字部】 靽 【廣韻】【集韻】【韻會】□博漫切,音半。
【玉篇】同絆。
【廣韻】羈絆也。
【集韻】駕牛具。
在後曰絆。
【釋名】靽,半也。
拘使半行,不得自縱也。
靾 【戌集中】【革字部】 靾 【廣韻】餘制切【集韻】以制切,□音裔。
【廣韻】以馬鞍贈亡人。
【集韻】博雅:□、靾、駻,鞌也。
又【集韻】許罽切,音□。
馬被具。
或作□,亦書作□。
又私列切,音薛。
義同。
又【儀禮旣夕】薦乗車,鹿淺幦,幹、笮、革靾。
【註】靾,韁革也。
【釋文】靾,息列反。
靿 【戌集中】【革字部】 靿 【廣韻】【集韻】□於敎切,音袎。
【玉篇】靴靿也。
【集韻】曲也。
俗謂靴□曰靿。
【隋書禮儀志】長靿靴,畋獵豫遊則服之。
鞀 【戌集中】【革字部】 鞀 【唐韻】【集韻】□徒刀切,音陶。
【說文】遼也。
【玉篇】與鞉同。
如鼓而小,持柄搖之,旁耳還自擊。
【禮月令】命樂師修鞀鞞鼓。
【釋名】鞀,導也,所以導樂作。
【呂氏春秋】有倕作鞀。
【淮南子主術訓】武王立戒愼之鞀。
【集韻】或作鞉□。
籀作,亦書作鼗。
鞃 【戌集中】【革字部】 鞃 【唐韻】丘弘切【集韻】【韻會】苦弘切,□音□。
【說文】車軾也。
從革弘聲。
【詩大雅】鞹鞃淺幭。
【傳】鞃,軾中也。
【釋文】苦弘反。
又【廣韻】【集韻】【韻會】□胡肱切,音弘。
【廣韻】軾中靶也。
又【集韻】姑弘切,音肱。
又丘弓切,音穹。
義□同。
【玉篇】亦作。
【集韻】亦作□□。
【未集中】【耳字部】【廣韻】之戍切【集韻】朱戍切,□音注。
【玉篇】□也,源也,聲也。
又【集韻】呼也。
又【廣韻】芳遇切,音赴。
又【集韻】舂遇切,音戍。
義□同。
□ 【未集中】【缶字部】 □ 〔古文〕□【廣韻】與□同。
詳□字註。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力喬切,音聊。
空也,穿也,小空也。
顇 【戌集下】【頁字部】 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秦醉切,音萃。
【說文】顦顇也。
【爾雅釋詁】顇,病也。
【揚雄反離騷】慶夭顇而喪榮。
又通作瘁。
【詩小雅】維躬是瘁。
【註】顇瘁音義同。
又【集韻】昨律切,音卒。
□顇,面短貌。
題 【戌集下】【頁字部】 題 【廣韻】杜溪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啼。
【說文】頟也。
【小爾雅】頭也。
【禮王制】南方曰蠻,雕題交阯。
【爾雅釋言】顁,題也。
【註】題,額也。
【史記越世家】雕題。
【註】謂刻其頞,涅以丹靑也。
又【廣韻】書題。
【博雅】書稱題。
題,諦也。
審諦其名號也。
【正字通】註疏有孟子題辭,所以題號孟子之書。
又【韻會】椽頭玉飾曰琁題、玉題,亦名璧璫。
又題目也。
【杜甫詩】天老看題目。
又品題也。
【李白上韓荊州書】一經品題,便作佳士。
又國名。
【南史裴子野傳】有白題及滑骨入貢。
又縣名。
【前漢功臣表】題侯張富昌。
又【釋名】平題,鏑也。
又【廣韻】獨計切,音第。
視也。
【詩小雅】題彼脊令。
【傳】題,視也。
【孔子丘陵歌】題彼泰山。
考證:〔【史記越世家】雕題。
【註】謂刻其頞湟以丹靑也。
〕謹照原文湟改涅。
〔【釋名】平題,鏑也。
〕謹按語出博雅今將釋名改爲博雅。
額 【戌集下】【頁字部】 額 【廣韻】五陌切【集韻】【韻會】【正韻】鄂格切,□音峉。
【說文】頟顙也。
詳頟字註。
又葉逆各切,音咢。
【後漢城中謠】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
尺音綽。
鬿 【亥集上】【鬼字部】 鬿 【集韻】渠希切,音祈。
【山海經】北號之山有鳥,狀如雞而白首,足而虎爪,其名曰鬿雈。
亦食人。
又【楚辭天問】鬿堆焉處。
【註】鬿堆,奇獸也。
又【楚辭九歎】九鬿與六神。
【註】九鬿,北鬥九星也。
顗 【戌集下】【頁字部】 顗 【唐韻】魚豈切【集韻】【韻會】語豈切,□音螘。
【爾雅釋詁】靜也。
【廣韻】靖也,樂也。
又【說文】謹莊貌。
又人名。
荀顗,周顗,見【晉書】。
又【集韻】五亥切,音愷。
義同。
顛 【戌集下】【頁字部】 顛 【正字通】俗顚字。
顜 【戌集下】【頁字部】 顜 【集韻】古項切,音講。
明也,和也,直也。
【史記曹相國世家】蕭何爲法,顜若畫一。
通作講。
又【集韻】乾嶽切,音覺。
義同。
通作較。
類 【戌集下】【頁字部】 類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遂切,音戾。
【爾雅釋詁】善也。
【詩大雅】克明克類。
【箋】類,善也。
勤施無私曰類。
【又】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傳】類,善也。
又【玉篇】種類也。
【易乾卦】則各從其類也。
又【繫辭】方以類聚。
又比也。
【禮學記】知類通達。
【註】知事義之比也。
又【緇衣】子曰: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則義不壹,行無類也。
【註】類謂比式。
【疏】言行之無恆,不可比類也。
又【左傳襄九年】晉君類能而使之。
【註】隨所能。
又肖似也。
【禮曲禮】諸侯旣塟見天子曰類見。
【註】代父受國。
類,猶象也。
執皮帛,象諸侯之禮見也。
又祭名。
【書舜典】肆類于上帝。
【詩大雅】是類是禡。
【周禮春官肆師】類造上帝。
【鄭註】類禮依郊祀而爲之者。
又【爾雅釋魚】龜左倪不類。
【疏】倪,庳也,不發聲也。
謂行時頭左邊庳下者名類。
又【山海經】亶爰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貍而有髦,其名曰類。
自爲牝牡,食者不妒。
又【爾雅翼】載兩類曰□類、奇類,卽兩體自爲牝牡者。
□與膟同。
又國名。
【後漢西域傳】有蒲類國。
又姓。
【史記梁孝王世家】類犴反。
【正字通】宋類演,福州寧德尉。
又【集韻】盧對切,音壘。
偏也。
【左傳昭十六年】□之頗類。
又【集韻】劣戌切,音律。
似也。
【曹植七啟】麗草交植,殊品詭類。
綠葉朱榮,熙天曜日。
【說文】種類相似,唯犬爲甚。
從犬頪聲。
考證:〔【周禮春官肆師】類造上帝。
【註】類其禮依郊祀而爲之者。
〕謹照原文註字上增鄭字。
類字下省其字。
〔【爾雅】龜左倪不類。
【疏】謂行時頭左也。
庳下者名類。
〕謹照原文左也改左邊。
顟 【戌集下】【頁字部】 顟 【玉篇】力弔切,音料。
顟顤,頭長貌。
又【廣韻】力嘲切【集韻】力交切,□音寥。
義同。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
高鼻深目貌。
靺 【戌集中】【革字部】 靺 【廣韻】莫撥切,音末。
【玉篇】靺鞨,蕃人,出北土。
又【隋書禮儀志】赤舄、絳靺。
鞁 【戌集中】【革字部】 鞁 【唐韻】平祕切【集韻】平義切,□音髲。
【說文】車駕具也。
【廣韻】裝束鞁馬。
【晉語】鐵之戰,郵無正禦,曰:吾兩鞁將絕,吾能止之。
【註】鞁,平義切。
靷也。
又【玉篇】皮彼切,音被。
又【集韻】披義切,音帔。
義□同。
鞄 【戌集中】【革字部】 鞄 【廣韻】【集韻】□匹角切,音璞。
【說文】柔革工也。
讀若樸。
【周禮冬官考工記攻皮之工函鮑韗韋裘註】鮑,或爲鞄。
倉頡篇有鞄□。
【釋文】鞄,匹學切。
劉音僕。
又【唐韻】蒲角切【集韻】弼角切,□音雹。
又【集韻】蒲沃切,音僕。
又匹沃切,砲入聲。
又【廣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音庖。
又【廣韻】蒲巧切【集韻】【韻會】【正韻】部巧切,□音鮑。
又【廣韻】防敎切【集韻】皮敎切【韻會】【正韻】步敎切,□音鉋。
義□同。
□字原作北下宛。
鞄□或鞄。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師駭切,音摋。
【類篇】襰□,衣破。
或從糸。
□ 【子集上】【乙字部】 □ 【集韻】思古作□。
註詳心部五畫。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博故切,音布。
地名。
周世宗遣將破賊於東州。
鞅 【戌集中】【革字部】 鞅 【唐韻】於兩切【集韻】【韻會】【正韻】倚兩切,□音怏。
【說文】頸組也。
【廣韻】牛羈也。
【左傳襄十八年】抽劒斷鞅。
【釋名】鞅,嬰也。
喉下稱嬰,言纓絡之也。
其下飾樊纓,其形樊樊而上屬纓也。
又【詩小雅】或王事鞅掌。
【傳】鞅掌,失容也。
【箋】鞅,猶何也。
掌,謂捧之也。
負何捧持以趨走,言促遽也。
【疏】傳以鞅掌爲煩勞之狀,故雲失容,言事煩鞅掌然,不暇爲容儀也。
今俗語以職煩爲鞅掌,其言出於此。
鄭以鞅掌爲事煩之實,故言鞅猶荷也。
鞅讀如馬鞅之鞅,以負荷物則須鞅持之,故以鞅表負荷也。
又人名。
【左傳】晉有士鞅。
又【揚子方言】強也,懟也。
【史記韓信傳】居常鞅鞅。
通作怏。
又【集韻】於良切,音央。
馬頸革。
又於郞切,音鴦。
【博雅】鞅,無賴也。
又於亮切,音怏。
馬駕之具也。
顉 【戌集下】【頁字部】 顉 【唐韻】【集韻】【韻會】□五感切,音撼。
【說文】低頭也。
引【左傳襄二十六年】迎於門顉之而已。
今本作頷。
杜註:頷,搖其頭也。
又【廣韻】欽錦切【集韻】丘甚切,□音坅。
同顩。
又【廣韻】去金切【集韻】【韻會】祛音切【正韻】驅音切,□音欽。
【廣韻】曲頤之貌。
【前漢揚雄傳】顉頤折頞。
考證:〔【左傳襄十二年】衞侯入迎于門者,顉之而已。
【註】顉,搖其頭也。
亦作頷。
〕謹按事在襄公二十六年,今照說文原文改爲引左傳襄二十六年迎於門顉之而已。
今本作頷。
杜註頷搖其頭也。
願 【戌集下】【頁字部】 願 〔古文〕□【唐韻】魚怨切【集韻】【韻會】虞怨切,□音願。
【說文】大頭也。
又【爾雅釋詁】思也。
【疏】欲思也。
【廣雅】欲也。
【書大禹謨】敬修其可願。
又【正韻】顗望也。
【禮少儀】不願于大家。
【疏】謂見彼富大不可願效之也。
又羨慕也。
【禮祭義】國人稱願肰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謂孝也已。
又每也。
【詩邶風】願言思子,中心養養。
【傳】願,每也。
【疏】每有所言,思此二子,中心養養然不知所定。
又【集韻】五遠切,音阮。
面短貌。
又葉上聲。
【詩鄭風】有美一人,淸揚婉兮。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又【劉向九歎】河水淫淫,情所願兮。
顧瞻郢路,終不返矣。
◎按願字去聲,亦葉上聲。
至訓面短,則止有阮字一音。
考證:〔【禮祭儀】國人稱願肰曰〕謹照原文祭儀改祭義。
顙 【戌集下】【頁字部】 顙 【唐韻】蘇朗切,桑上聲。
【玉篇】額也。
【易說卦】震其於馬也爲的顙。
【又】巽其於人也爲廣顙。
【儀禮士喪禮】主人哭拜稽顙。
【註】頭觸地無容。
【揚子方言】□、頟、顏,顙也。
又【集韻】【韻會】□蘇郞切,音桑。
義同。
【易林】□鬣黑顙,東歸高鄕。
【魏文帝東巡觀兵詩】古公宅岐邑,實始翦殷商。
孟獻營虎牢,鄭人懼稽顙。
考證:〔【揚子方言】□頟頠顙也。
〕謹照原文頠改顏。
顚 【戌集下】【頁字部】 顚 【唐韻】都年切【集韻】【韻會】【正韻】多年切,□音□。
【說文】頂也。
【爾雅釋言】顚,頂也。
【疏】謂頭上也。
【詩秦風】有馬白顚。
【傳】白顚,的顙也。
【疏】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也。
又【玉篇】山頂曰顚。
【蘇軾琴操】山有時而童顚。
又本末曰顚末。
【陸機文賦】如失機而後會,恆操末以續顚。
【註】言先後失序也。
又【小爾雅】殞也。
【釋名】倒也。
【書微子】告予顚隮。
【疏】謂從上而隕。
【莊子人閒世】形就而入,且爲顚爲滅。
【郭註】若遂與同,則是顚危而不扶持。
【正字通】別作傎。
又與癲同。
狂也。
【唐書張旭傳】旭大醉,呼叫狂走,以頭濡墨而書,世號張顚。
又地名。
【左傳僖二年】冀爲不道,入自顚軨。
伐鄍三門。
杜註:河東大陽縣東北有顚軨阪。
又縣名。
與滇同。
【司馬相如上林賦】文成顚歌。
【註】文穎曰:文成,遼西縣名。
顚,益州顚縣。
其人能作西南夷歌。
顚,卽滇字。
又專一也。
【莊子馬蹄篇】至德之世,其行塡塡,其視顚顚。
【陸德明音義】顚顚,丁田反。
崔雲:專一也。
又姓。
晉有顚頡。
見【左傳】。
又人名。
【書君奭】有若泰顚。
又【集韻】亭年切,音田。
顚顚,憂思貌。
【禮玉藻】喪容纍纍,色容顚顚。
【註】憂思貌也。
【釋文】顚字又作,音田。
又丁年反。
又與闐通。
【禮玉藻】盛氣顚實揚休。
【註】顚,讀爲闐。
【疏】顚,塞也。
【釋文】闐音田。
又【集韻】典因切。
亦頂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長嘯哀鳴,翩幡互經。
夭蟜枝格,偃蹇杪顚。
又【廣韻】他甸切,瑱去聲。
與瑱同。
【集韻】亦作□。
考證:〔【左傳僖二年】冀爲不道入自顚軨。
【註】虞地。
【後漢郡國志】河東郡大陽有顚軨阪。
〕謹按杜註無虞地二字。
今據左傳原文於入自顚軨下增伐鄍三門。
下照杜註原文改杜註河東大陽縣東北有顚軨阪。
〔又縣名,與滇同。
【司馬相如子虛賦】文成顚歌。
註女穎曰文成。
遼西縣名。
〕謹照原文子虛賦改上林賦。
女穎改文穎。
〔【莊子】其字顚顚。
〕謹照原文其字改其視。
〔【上林賦】夭嬌枝格,偃蹇杪顚。
〕謹照原文夭嬌改夭蟜。
鞇 【戌集中】【革字部】 鞇 【廣韻】於眞切【集韻】【正韻】伊眞切,□音因。
【說文】車重席。
【韓詩外傳】子夏曰:齊君重鞇而坐,吾君單鞇而坐。
【集韻】本作茵。
亦作筃。
鞈 【戌集中】【革字部】 鞈 【唐韻】古洽切【集韻】訖洽切,□音夾。
【說文】防汗也。
【玉篇】橐也。
以防捍也。
【荀子議兵篇】鞈如金石。
【註】鞈,堅貌。
又【管子中匡篇】輕罪入蘭、盾、鞈革三戟。
【註】蘭,卽蘭錡,兵架也。
鞈革,重革當心著之,所以禦兵。
又【廣韻】古沓切【集韻】葛合切,□音閤。
義同。
【集韻】或作。
又【集韻】悉合切,音趿。
與靸同。
又古作鞈。
註詳鼓部六畫。
或作鞜。
又託合切,音錔。
本作鞳。
或作□闒。
詳後鞳字註。
鞉 【戌集中】【革字部】 鞉 【集韻】徒刀切,音匋。
【詩周頌】鞉磐柷圉。
【傳】鞉,小鼓也。
【釋文】亦作鼗。
【集韻】本作鞀。
籀作。
互詳鞀字註。
鞊 【戌集中】【革字部】 鞊 【集韻】激質切,音詰。
鞅也。
鞋 【戌集中】【革字部】 鞋 【廣韻】【集韻】□戸佳切,音膎。
【釋名】鞋,解也。
著時縮其上如履然,解其上則舒解也。
【玉篇】本作鞵。
又【集韻】懸圭切,音攜。
系也。
又公蛙切,音媧。
車上系。
鞌 【戌集中】【革字部】 鞌 【唐韻】烏寒切【集韻】【正韻】於寒切,□音安。
【說文】馬鞁具也。
【玉篇】馬鞌。
【廣韻】鞌韉。
【前漢韓安國傳】投鞌高如城者數所。
又地名。
【左傳成二年】戰於鞌。
【辰集下】【毛字部】氍字之譌。
又【張氏代醉編】巫覡號曰瑤。
見《本草》。
不知其解。
□ 【備考】【寅集】【廴字部】 □ 【搜眞玉鏡】音誕。
【未集中】【羽字部】【廣韻】子六切,音蹙。
飛貌。
又【集韻】初六切,音矗。
羽齊貌。
鞍 【戌集中】【革字部】 鞍 【韻會】同鞌。
【前漢李廣傳】令皆下馬解鞍。
鞎 【戌集中】【革字部】 鞎 【唐韻】戸恩切【集韻】【韻會】【正韻】乎恩切,□音痕。
【說文】車革前曰鞎。
【爾雅釋器】輿革前謂之鞎。
【疏】李巡曰:輿前以革爲車飾曰鞎。
又【類篇】五根切,音垠。
又【集韻】居言切,音□。
又胡昆切,音魂。
又下懇切,音很。
又戸袞切,音混。
又古恨切,音艮。
義□同。
鞏 【戌集中】【革字部】 鞏 【唐韻】【正韻】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音拱。
【說文】以韋束也。
【易革卦】鞏用黃牛之革。
又【爾雅釋詁】鞏,固也。
【又】硈,鞏也。
【註】硈然堅固。
【詩大雅】藐藐昊天,無不克鞏。
又【揚子方言】鞏,火乾也。
凡有汁而乾謂之煎,東齊謂之鞏。
又國名。
【左傳昭十五年】闕鞏之甲,武所以克商也。
【註】闕鞏國所出鎧。
又【廣韻】縣名。
【左傳昭二十五年】尹文公涉於鞏。
【註】於鞏縣涉洛水也。
又羌名。
【前漢趙充國傳】煎鞏,黃羝之屬。
【後漢順帝紀】討鞏唐羌。
又州名。
【韻會】唐渭州,宋攺鞏州。
又姓。
【左傳成二年】晉侯使鞏朔獻齊捷於周。
鞓 【戌集中】【革字部】 鞓 【玉篇】同。
【辰集下】【欠字部】【玉篇】公溫切【唐韻】古渾切【集韻】公渾切,□音昆。
【說文】昆于不可知也。
【通雅】昆于猶昆吾。
《說文》□,昆吾,圜器也。
因知昆吾、昆侖,古皆以爲圓渾之通稱,故山象之而名昆侖,言其狀混侖,猶言混沌也。
昆吾是圓椎之象,吾之聲通爲于,古稱我爲吾,亦爲餘。
《說文》訓,蓋言爲圓椎混侖之狀,不可知耳。
【六書索隱】,禹父名。
今作鯀、□、鮌,□非。
○按此說無據,近鑿,不可從。
鞂 【午集下】【禾字部】 鞂 【集韻】同稭。
【廣韻】古黠切【集韻】【韻會】【正韻】訖黠切,□音戛。
【說文】禾橐去其皮,祭天以爲席。
【禮禮器】莞簟之安,而橐鞂之設。
【註】穗去實曰鞂。
【廣韻】萆鞂。
【集韻】本作稭。
又作。
鞔 【戌集中】【革字部】 鞔 【唐韻】母官切【集韻】莫官切,□音瞞。
【說文】履空也。
又覆也。
【註】徐鍇曰:履空,猶言履也。
【廣韻】鞔,靴履。
【呂氏春秋】南家工人也,爲鞔者也。
又【爾雅釋器疏】靶謂鞔也。
又【集韻】武遠切,音晚。
義同。
又母本切,音。
煩也。
本作懣。
或作□、。
【呂氏春秋】味衆珍則胃充,胃充則中大鞔。
考證:〔【呂氏春秋】南家工人也。
爲鞔百也。
〕謹照原文鞔百也改鞔者也。
鞕 【戌集中】【革字部】 鞕 【廣韻】五更切【集韻】【正韻】魚孟切,□音硬。
【玉篇】堅也。
【廣韻】堅牢。
【博雅】□也。
鞖 【戌集中】【革字部】 鞖 【集韻】同。
鞗 【戌集中】【革字部】 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