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聲,及掌樂,音未調,曰得趙賈牛鐸則諧矣。
下郡國,悉送牛鐸,得之果諧。
又【開元遺事】宮中簷閒縣碎玉片,風搖如環珮聲,名占風鐸。
又地名。
【左傳僖十六年】狄侵晉,取狐受鐸。
【註】受鐸,晉地,在汾北。
又國名。
【左傳宣十六年】晉士會帥師,滅赤狄甲氏,及留籲鐸辰。
【註】鐸辰,留籲之屬。
又宮名。
【左傳哀三年】司鐸火。
【註】司鐸,宮名。
又姓。
【左傳成十八年】鐸遏□爲上軍尉。
【前漢藝文志】鐸氏微三篇。
【註】楚太傅鐸椒也。
又人名。
【左傳僖二十八年】曹叔振鐸。
又【昭十三年】司鐸射。
【註】魯大夫。
考證:〔【周禮地官封人】以金鐸通鼓。
〕謹照原文封人改鼓人。
〔【左傳宣十六年】晉士會帥師,滅赤甲狄氏,及留籲鐸辰。
〕謹照原文赤甲狄氏改赤狄甲氏。
鐹 【戌集上】【金字部】 鐹 【廣韻】【集韻】□古火切,音果。
刈鉤。
【揚子方言】刈鉤,江淮□楚之閒,或謂之鐹。
【註】音果。
又【集韻】古禾切,音戈。
【廣韻】鐹錕,釭也。
又【集韻】古臥切,音過。
車釭也。
鑼 【戌集上】【金字部】 鑼 【廣韻】魯何切【集韻】【韻會】良何切【正韻】郞何切,□音羅。
【廣韻】鈔鑼,器也。
【正字通】築銅爲之,形如盆,大者聲揚,小者聲殺。
樂書有銅鑼。
自後魏宣武以後,有銅鈸沙羅,沙羅卽鑼。
【六書故】今之金聲,用於軍旅者。
亦以爲盥盆。
【巳集中】【火字部】【集韻】戸孔切【類篇】胡動切,□音澒。
□,火貌。
鑽 【戌集上】【金字部】 鑽 【唐韻】借官切【集韻】【韻會】【正韻】祖官切,□音劗。
【說文】所以穿也。
又【前漢□法志】其次用鑽鑿。
【註】鑽,臏□也。
師古曰:鑽,鑽去其臏骨也。
又【史記禮書】施鑽如蠭蠆。
【註】鑽,謂矛矢及鏃也。
又【正字通】金剛鑽生水底,如鐘乳,體似紫石英,惟安南高石山羚羊角能碎之。
又【廣韻】刺也。
【爾雅釋木】樝棃曰鑽之。
【莊子外物篇】神龜知能七十二鑽而無遺筴,不能避刳腸之患,如是則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
又凡深入者,借用鑽。
【論語】鑽之彌堅。
【爾雅序】沈硏鑽極,二九載矣。
又【班固答賔戲】商鞅挾三術以鑽孝公。
【註】帝王霸三策,鑽者,取必入之義。
又【廣韻】子算切【集韻】祖算切,□音。
義同。
【六書故】去聲借貫切,穿器也。
用之穿物曰鑽,平聲。
【正字通】按以鑿鑿木皆讀昨,不聞鑿一音,鑿物又一音,鑽亦如之。
必分平去二聲,泥。
鑾 【戌集上】【金字部】 鑾 【唐韻】洛官切【集韻】盧丸切【正韻】盧官切,□音鸞。
【說文】人君乗車四馬,鑣八鑾,鈴象鸞鳥聲,和則敬也。
又【翰林志】翰林院與金坡殿相接,故學士院號金鑾。
【又】德宗移學士院於金鑾坡。
又【集韻】通作鸞。
【古今注】禮記雲:行前朱鳥鸞也。
前有鸞鳥,故謂之鸞。
鸞口銜鈴,故謂之鑾鈴。
今或爲鑾,或爲鸞,事一而義異也。
又【韻補】葉閭員切,音攣。
【劉邵七華賦】載金鉦,鳴玉鸞。
鼓興雷起,野火雲延。
【卯集下】【斤字部】【廣韻】【集韻】□章恕切,音翥。
斫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類編】同糾。
備考:【海篇】同糾。
陑 【戌集中】【阜字部】 陑 【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正韻】如支切,□音而。
【玉篇】地名。
【書序】伊尹相湯,伐桀,升自陑。
【傳】陑在河曲之南。
【廣韻】本作□。
【集韻】或作隭。
陔 【戌集中】【阜字部】 陔 【唐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音該。
【說文】階次也。
【玉篇】階也,隴也。
【前漢郊祀志】祠壇放亳忌泰,一壇三陔。
【註】陔,重也。
三陔,三重壇也。
又南陔,笙詩名。
【詩序】南陔,孝子相戒以養也。
【儀禮燕禮】笙入立于縣中,奏南陔,白華,華黍。
又陔夏,樂名。
九夏之一。
【儀禮鄕飮酒禮】賔出,奏陔。
【註】陔,陔夏也。
陔之言戒也。
終日燕飮,酒罷,以陔爲節,明無失禮也。
又通作祴。
【周禮春官鐘師祴夏註】祴,讀爲陔鼓之陔。
客醉而出,奏陔夏。
又【玉篇】亦作垓。
【揚雄河東賦】行睨陔下與彭城。
【史記項羽本紀】作垓下。
又與閡通。
【前漢禮樂志郊祀歌】專精厲意逝九閡。
【註】閡猶陔。
淮南子,期乎九陔之上,請九天之上也。
又葉堅奚切,音稽。
【道藏歌】玉皇命玉眞,飛軒浪大陔。
諸天驩且悅,瓊音自愴淒。
陝 【戌集中】【阜字部】 陜 〔古文〕□【唐韻】侯夾切【集韻】【韻會】轄夾切【正韻】胡夾切,□音洽。
【說文】隘也。
【註】徐鉉曰:今俗從山作峽,非是。
【玉篇】不廣也。
亦作狹。
【爾雅釋宮】陜而修曲曰樓。
【前漢郊祀志】行溪谷中,阸陜且百裡。
【司馬相如封禪書】迹陜遜原,迥闊詠沫。
【上林賦】赴隘陜之口。
又尋陜,地名。
【史記南越傳】樓船將軍將精卒,先陷尋陜,破石門。
【註】尋陜,在始興西三百裡。
又【廣韻】與陿同。
史記尋陜,前漢書作尋陿。
又【集韻】訖洽切,音夾。
義同。
又【集韻】地名。
周召所分。
○按地名乃陝也。
陝字音閃,止有上聲,無入聲。
陜字雖有洽夾二音,□無地名一解。
集韻註誤。
【篇海】俗作陝。
陖 【戌集中】【阜字部】 陖 【唐韻】私閏切【集韻】須閏切,□音浚。
【說文】陗高也。
【玉篇】險也。
又【玉篇】亦作峻。
【司馬相如上林賦】徑陖赴險。
【前漢書】作峻。
又【廣韻】亭名,在馮翊。
【集韻】同埈。
【篇海】亦作□□。
陗 【戌集中】【阜字部】 陗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肖切,音俏。
【說文】陖也。
【玉篇】險也。
【廣韻】山峻也。
又【玉篇】隱也。
【廣韻】急也。
【前漢鼂錯傳】爲人陗直刻深。
【註】陗,與峭同,謂峻陿也。
□ 【備考】【寅集】【山字部】 □ 【五音篇海】同岡。
陮 【戌集中】【阜字部】 陮 【唐韻】都辠切【集韻】覩猥切,□音頧。
【說文】陮隗,高也。
【玉篇】陮隗,不平也。
又【廣韻】徒猥切【集韻】杜罪切,□音□。
又【集韻】都回切,音磓。
義□同。
陯 【戌集中】【阜字部】 陯 【唐韻】【集韻】□盧昆切,音崘。
【說文】山阜陷也。
又【廣韻】力迍切【集韻】龍春切,□音倫。
義同。
【玉篇】亦作淪。
又【集韻】盧困切,音論。
同埨。
坎陷也。
陰 【戌集中】【阜字部】 陰 〔古文〕霒侌□□□瘖【唐韻】【集韻】【韻會】於今切【正韻】於禽切,□音音。
【說文】闇也。
【釋名】陰,蔭也,氣在內奧蔭也。
【玉篇】幽無形,深難測謂之陰。
【易坤卦】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
【禮月令】百官靜事毋□,以定晏陰之所成。
又【周禮天官內宰】以陰禮敎六宮。
【註】陰禮,婦人之禮。
又【內小臣】掌王之陰事陰令。
又【地官大司徒】以陰禮敎親,則民不怨。
【註】陰禮,謂男女之禮。
又陰晴。
【詩邶風】曀曀其陰。
【又】以陰以雨。
又【說文】山之北也。
【書禹貢】南至于華陰。
又【說文】水之南也。
【前漢地理志】河東郡汾陰縣。
【註】介山在南。
又【玉篇】影也。
【晉書陶侃傳】大禹惜寸陰,吾輩當惜分陰。
又【正字通】□背曰陰。
楊修解曹娥□陰八字。
又【前漢郊祀歌】靈之至,慶陰陰。
【註】師古曰:言垂陰覆徧於下。
又【玉篇】默也。
【戰國策】齊秦之交陰合。
又【詩秦風】陰靷鋈續。
【傳】陰,揜軓也。
【釋名】陰,蔭也。
橫側車前,以陰笒也。
又地名。
【左傳襄九年】濟于陰阪侵鄭。
又【昭十九年】楚工尹赤遷陰于下陰。
又【二十二年】帥師軍于陰。
【前漢地理志】南陽郡陰縣。
【註】卽左傳下陰也。
又漢有兩陰山縣。
【地理志】西河郡陰山,又桂陽郡陰山。
又山名。
【史記秦始皇紀】自楡中□河以東,屬之陰山。
【註】徐廣曰:在五原之北。
又姓。
【廣韻】管修自齊適楚,爲陰大夫,其後氏焉。
○按史記褚少孫龜筴傳:陰兢活之,與之俱亡。
索隱曰:陰,姓。
兢,名也。
是商時卽有陰姓矣。
又左傳僖十五年:晉陰飴甥會秦伯,盟于王城。
註:飴甥,食邑于陰。
戰國策有陰□、陰姬,疑卽出於此。
又昭二十四年,陰不佞,以溫人南侵。
疑陰亦姓也。
又【正字通】男子勢曰陰。
【史記呂不韋傳】私求大陰人嫪毐爲舍人。
又【逸周書】墠上張赤帟陰羽。
【註】陰,鶴也。
【玉篇】今作隂。
【五音集韻】俗作□。
【字彙】俗作阥。
【字彙補】亦作□陰□。
又【集韻】烏含切,音菴。
本作闇,治喪廬也。
【論語】高宗諒陰,三年不言。
又【集韻】【韻會】□於禁切,音蔭。
【集韻】瘞藏也。
【禮祭義】骨肉斃于下,陰爲野土。
【註】陰,讀爲依廕之廕。
又【詩大雅】旣之陰女,反予來赫。
【箋】覆陰也。
【韻會小補】蔭,通作陰。
又【正字通】音飮。
古醫方有淡陰之疾,俗作淡飮。
又葉於容切,音雍。
【詩豳風】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淩陰。
【箋】淩陰,冰室。
【揚子太□經】日飛懸陰,萬物融融。
又葉於虔切,音煙。
【黃庭經】上有靈下關元,左爲少陽右太陰。
又【韻會小補】本作殷。
淺黑色也。
亦作陰。
【詩小雅我馬維駰傳】陰白雜毛曰駰。
陰,淺黑色也。
考證:〔【戰國策】齊秦之處陰合。
〕謹照原文之處改之交。
〔【詩秦風】陰靷鋈續。
【傳】陰,揜軌也。
〕謹照原文軌改軓。
〔【逸周書】墠上張赤奕陰羽。
〕謹照原文赤奕改赤帟。
陲 【戌集中】【阜字部】 陲 【唐韻】【集韻】【韻會】□是爲切,音倕。
【說文】危也。
又【廣韻】邊也。
【增韻】疆也。
【左傳成十三年】虔劉我邊陲。
【史記律書】連兵於邊陲。
又【韻會】本作垂。
【爾雅釋詁】疆界邊衞圉,垂也。
【註】皆在外垂也。
【戰國策】今大國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荀子臣道篇】邊境之臣處,則疆垂不喪。
難 【戌集中】【隹字部】 難 〔古文〕□□□□□□□□【廣韻】【韻會】那幹切【集韻】那肝切,□音。
【說文】鳥也。
本作□。
又【玉篇】不易之稱也。
【書臯陶謨】惟帝其難之。
【鹹有一德】其難其愼。
又珠名。
【曹植美人行】珊瑚閒木難。
【註】《南越志》曰:木難,金翅鳥沫所成碧色珠也。
又姓。
【正字通】南北朝難從黨。
見《姓苑》。
又【集韻】【韻會】囊何切【正韻】奴何切。
□同儺。
【集韻】難,卻除兇惡也。
【周禮春官占夢】遂令始難歐疫。
【夏官方相氏】率百隸而時難,以索室驅疫。
【禮月令】季春,命國難。
【又】季冬命有司大難。
又【詩小雅】其葉有難。
【傳】難然盛貌。
【釋文】乃多反。
又【集韻】乃可切,音娜。
同橠。
詳木部橠字註。
又【廣韻】奴案切【集韻】【韻會】【正韻】乃旦切,□音。
【廣韻】患也。
【易否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禮曲禮】臨難毋苟免。
【周禮地官調人】掌司萬民之難,而諧和之。
【註】難,相與爲仇讎。
又詰辨也。
【唐史韋處厚傳】張平叔議糶鹽,韋處厚發十難以詰之。
又【書舜典】惇德允元而難任人。
【傳】難,拒也。
【釋文】乃旦反。
又【公羊隱八年我入邴傳】其言入何難也。
【註】難,辭也。
【釋文】乃旦反,一音如字。
又【孟子】於禽獸又何難焉。
【註】難,責也。
又人名。
【左傳文元年】難也收子。
【釋文】乃多反,一音如字。
又葉音臡。
【汲冢周書】旁隊外權,隳城湮溪。
老弱單處,其謀乃難。
考證:〔【左傳文元年】難也收子。
【釋文】乃旦反,一音如字。
〕謹照原文乃旦反改乃多反。
靂 【戌集中】【雨字部】 靂 【廣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郞狄切,□音歷。
【玉篇】霹靂。
詳前霹字註。
隿 【戌集中】【隹字部】 隿 【唐韻】與職切【集韻】逸職切,□音弋。
【說文】繳射飛鳥也。
從隹從弋。
【玉篇】今作弋。
【楚辭九章】矰弋機而在上。
【朱註】弋,一作隿。
【玉篇】亦作□。
雀 【戌集中】【隹字部】 雀 【唐韻】卽略切【集韻】【韻會】【正韻】卽約切,□音爵。
【說文】依人小鳥也。
從小,隹。
讀與爵同。
【古今注】雀,一名家賔。
【埤雅】雀,物之淫者。
【詩召南】誰謂雀無角。
【左傳襄二十五年】如鷹鸇之逐鳥雀也。
又【書顧命】二人雀弁。
【傳】雀韋弁。
【疏】雀,言如雀頭色也。
又【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豻□雀飾。
又【戰國策】雀立不轉。
【註】雀立,踴也。
又【揚子方言】鸝黃,或謂之楚雀。
【爾雅釋鳥】鵹黃,楚雀。
【註】卽倉庚也。
又【爾雅釋鳥】鷣,負雀。
【註】鷣,鷂也。
善捉雀,因名。
又【爾雅釋鳥桑鳸竊脂註】俗謂之靑雀。
又【爾雅釋鳥桃蟲鷦註】鷦□,桃雀也。
俗呼爲巧婦。
【疏】方言說,巧婦之名,自關而東謂之工爵,自關而西或謂之韈雀。
又【揚雄羽獵賦】□鸞,孔雀。
又【臨海異物志】南海有黃雀魚,六月化爲黃雀,十月入海爲魚。
又【爾雅釋草】蘥,雀麥。
【註】卽燕麥也。
又朱雀,南方宿名。
【禮曲禮】前朱雀而後□武。
考證:〔【揚雄校獵賦】□鸞,孔雀。
〕謹照原文校獵賦改羽獵賦。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古文繅字。
○按希裕略古,古文繅字無作□者,此譌字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綮,或作□。
霥 【戌集中】【雨字部】 霥 【集韻】蒙弄切,音□。
靁聲。
【寅集中】【山字部】【廣韻】【集韻】□徒外切,音兌□,山貌。
【馬融長笛賦】嶰壑□。
【註】□,深平貌。
【未集中】【糸字部】【字彙補】俗綱字。
霦 【戌集中】【雨字部】 霦 【廣韻】府巾切【韻會】悲巾切,□音彬。
【玉篇】玉光色。
【廣韻】璘霦,玉光色也。
霧 【戌集中】【雨字部】 霧 【廣韻】【韻會】□亡遇切,音務。
【爾雅釋天】地氣發,天不應,曰霧。
霧謂之晦。
【註】言晦冥。
【釋名】霧,冒也,氣蒙亂覆冒物也。
【廣韻】元命包曰:隂陽亂爲霧。
【禮月令】氛霧冥冥。
【玉篇】本作霿。
【廣韻】同霚。
【集韻】同雺。
又【集韻】謨蓬切,音蒙。
又蒙弄切,音幪。
又莫鳳切,音夢。
義□同。
霨 【戌集中】【雨字部】 霨 【集韻】紆胃切,音尉。
雲起貌。
霩 【戌集中】【雨字部】 霩 【唐韻】苦郭切【集韻】【韻會】闊鑊切,□音廓。
【說文】雨止雲罷貌。
從雨郭聲。
【廣韻】雲消貌。
又【韻會】雪消謂之霩。
又【淮南子天文訓】道始於虛霩,虛霩生宇宙。
【韻會】廫廓,開朗貌。
通作寥廓。
又【集韻】【正韻】□忽郭切,音霍。
義同。
霪 【戌集中】【雨字部】 霪 【廣韻】餘針切【集韻】【韻會】【正韻】夷針切,□音淫。
【玉篇】久雨也。
【韻會】雨過十日以往。
又【淮南子修務訓】禹沐浴霪雨。
【集韻】或作湛。
通作淫。
馄 【戌集下】【食字部】 餛 【廣韻】戸昆切【集韻】胡昆切,□音魂。
【玉篇】餛飩。
【揚子方言】餠謂之飥,或謂之餦餛。
又【集韻】公渾切,音昆。
義同。
【集韻】亦作餫。
霫 【戌集中】【雨字部】 霫 【廣韻】先立切【集韻】【正韻】息入切,□音□。
【玉篇】雴霫,大雨也。
【廣韻】字林雲:雨貌。
【廣雅】霫霫,雨也。
又【廣韻】奚霫,東北夷名。
【集韻】或作雭。
又【廣韻】似入切【集韻】席入切,□音習。
雴霫,大雨也。
又【集韻】白霫,北狄國。
【唐書回鶻傳】白霫,居鮮□故地,其部有三:曰居延,曰無若沒,曰潢水。
霬 【補遺】【戌集】【雨字部】 霬 【字彙補】移益切,音翼。
人名。
【三國志荀彧傳】彧子惲,惲子霬,官至中領軍。
霭 【戌集中】【雨字部】 靄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蓋切,音藹。
【說文】雲貌。
從雨,謁省聲。
【集韻】或作。
又【韻會】雲集貌。
又【韻會】【正韻】□依亥切,音欸。
義同。
又【韻會】氛也。
又【廣韻】於葛切【集韻】【韻會】【正韻】阿葛切,□音遏。
義同。
霮 【戌集中】【雨字部】 霮 【集韻】【韻會】□徒感切,音禫。
【集韻】霮,繁雲。
又【左思吳都賦】宵露霮。
【註】霮,露垂貌。
【集韻】或作□。
又【集韻】【韻會】□徒濫切,音憺。
【集韻】雲貌也。
靉謂之霮。
或作□。
險 【戌集中】【阜字部】 險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虛檢切,音獫。
【說文】阻難也。
【玉篇】高也,危也。
【易屯卦】動乎險中。
【坎卦】習坎,重險也。
【又】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
又司險,官名。
【周禮夏官】司險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而達其道路。
又【玉篇】邪也,惡也。
【書盤庚】今汝聒聒,起信險膚。
【傳】起信險僞,膚受之言。
又【周禮春官典同】險聲斂。
【註】險謂偏弇也。
險則聲斂不越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疢疾險中。
【註】險,傷也。
又地名。
【史記朝鮮傳】都王險。
【註】險城,在樂浪郡浿水之東。
【前漢地理志】遼東郡險瀆。
【註】朝鮮王滿都也,依水險故名。
又【地理志】中山國安險。
又【爾雅釋魚】蜠大而險。
【註】險者,謂汙薄。
又【集韻】所斬切,音摻。
艱難也。
又希埯切,薟上聲。
峻也。
又巨險切,音芡。
與儉同。
又居奄切,音檢。
【字林】山形似重甑。
◎按此乃隒字之音義。
類篇,隒又居奄切,而集韻隒闕此一音,乃隒譌作險耳。
又【集韻】魚銜切,音□。
本作巖。
【史記殷本紀】得說於傅險中。
【註】險,亦作巖。
【集韻】或作嶮。
駛 【亥集上】【馬字部】 駛 【廣韻】疎事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音史。
【玉篇】疾也。
【增韻】馬行疾也。
又【正韻】式至切,音試。
與□同。
隫 【戌集中】【阜字部】 隫 【集韻】符分切,音汾。
與墳同。
【管子地員篇】若在陵在山,在隫在衍。
○按字彙作隫,附十二畫,非。
今攺正。
隮 【戌集中】【阜字部】 隮 【廣韻】祖稽切【集韻】【正韻】牋西切,□音擠。
【玉篇】登也。
【書顧命】由賔階隮。
又【玉篇】氣也,升也。
【詩鄘風】朝隮于西。
【箋】朝有升氣於西方。
【釋文】隮,子西反,又子細反。
【周禮春官眡祲】十輝,九曰隮。
【註】隮,虹也。
又【集韻】津私切,音貲。
義同。
【詩曹風】薈兮蔚兮,南山朝隮。
婉兮孌兮,季女斯饑。
【傳】隮,升雲也。
又【廣韻】【集韻】□子計切,音霽。
義同。
又【書微子】今爾無指,告予顚隮。
【傳】顚,隕。
隮,墜。
【釋文】隮,子細反。
【廣韻】本作躋。
【集韻】亦作□□。
【石鼓文】作□。
【篇海】作□。
隯 【戌集中】【阜字部】 隯 【玉篇】同島。
鞞 【戌集中】【革字部】 鞞 【唐韻】幷頂切【集韻】【韻會】補鼎切,□音□。
【說文】刀室也。
【玉篇】劒削也。
【詩小雅】鞞琫有珌。
【傳】鞞,容刀鞘也。
【疏】古之言鞞,猶今之言鞘。
又【大雅】鞞琫容刀。
【傳】下曰鞞,上曰琫。
又【廣韻】幷弭切【集韻】【韻會】補弭切【正韻】補委切,□音俾。
義同。
【揚子方言】劒削,自關而西謂之鞞。
【註】鞞,方婢反。
又【廣韻】府移切,音□。
牛鞞,縣名,在蜀。
【前漢地理志】犍爲郡牛鞞縣。
【註】孟康曰:鞞音髀。
師古曰:必爾反。
又【集韻】蒲糜切,音皮。
本作郫。
詳邑部郫字註。
又【廣韻】部迷切【集韻】【韻會】騈迷切,□音椑。
【詩周頌應田縣鼓傳】應,鞞鼓也。
【禮月令】命樂師修鞀鞞鼓。
【疏】釋名,鞞,助也。
裨助鼓節。
【廣韻】本作鼙。
【集韻】或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徐林切【集韻】徐心切,□音尋。
【玉篇】續也。
今作尋。
鎢 【戌集上】【金字部】 鎢 【廣韻】哀都切【集韻】汪胡切,□音烏。
【玉篇】鎢錥,小釜。
【廣韻】鎢錥,溫器。
【博雅】鎢錥謂之銼□。
【晉書杜預傳】釜甕銚槃鎢錥,皆民閒之急用也。
鐺 【戌集上】【金字部】 鐺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郞切,音當。
【說文】鋃鐺,鎖也。
互詳鋃字註。
又【集韻】【韻會】□他郞切,音湯。
與鏜同,鼓聲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鏗鎗鐺。
【註】鐺,鼓音。
又【廣韻】楚庚切【集韻】【韻會】楚耕切,□音鎗。
□屬。
【通俗文】鬴有足曰鐺。
【緯略】三足溫酒器也。
唐薛大鼎、賈敦頤、鄭德本,號鐺腳禦史。
【宋史太祖紀】雷德驤判大理寺,言趙普強市人第宅。
上怒叱曰:鼎鐺猶有耳,汝不聞普吾社稷臣乎。
考證:〔【史記司馬相如傳】鏗鎗鐺。
【註】鐺,鼓音。
〕謹照原文兩字□改。
【巳集中】【火字部】【集韻】茲消切。
同焦。
詳焦字註。
【巳集上】【水字部】【唐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音素。
【說文】逆流而上曰洄。
,向也。
水欲下,違之而上。
或作遡溯。
亦作泝。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作含切【集韻】祖含切,□音簪。
【集韻】腤,烹也。
又【廣韻】【集韻】□子朕切,音。
脣病也。
又【集韻】慈鹽切,音潛。
堛肉也。
又子鴆切,音浸。
脣闕謂之。
又咨林切,音侵。
烹也。
【正字通】俗呼物不潔白曰腌。
按焦竑刊誤載雜字,不淨曰贓,皆俚語也。
鐻 【戌集上】【金字部】 鐻 【廣韻】其呂切【集韻】【正韻】臼許切,□音巨。
與簴同。
鍾鼓之柎也。
【史記秦始皇紀】收天下兵,聚之鹹陽。
銷以爲鍾鐻。
【註】鐻,音巨。
又【廣韻】【集韻】□居禦切,音據。
樂器。
形似夾鍾,削木爲之。
【莊子達生篇】梓慶削木爲鐻,鐻成,見者驚猶鬼神。
【註】鐻,音據。
樂器也。
又【集韻】【正韻】□求於切,音渠。
【集韻】金銀器名。
【山海經】靑要之山,武羅司之,穿耳以鐻。
【郭璞曰】鐻,金銀器名。
【後漢張奐傳】遺金鐻八枚。
【註】鐻,音渠。
食器名。
未詳形制。
【左思魏都賦】鐻耳之傑。
又【廣韻】九魚切【韻會】斤於切,□音居。
義同。
鐼 【戌集上】【金字部】 鐼 【唐韻】火運切【集韻】籲運切,□音訓。
【說文】鐵屬。
又【廣韻】【集韻】□符分切,音文。
又【類篇】許雲切,音薰。
義□同。
又【集韻】逋昆切,音奔。
平木器。
或從奔作錛。
○按字彙從賁,列十二畫,非,今攺正。
鐽 【戌集上】【金字部】 鐽 音未詳。
【佩觿集】鎗鐽之鐽,其備率有如此者。
鐾 【戌集上】【金字部】 鐾 【字彙補】音避。
治刀使利也。
◎按卽鐴字重文。
鑂 【戌集上】【金字部】 鑂 【集韻】呼運切,音訓。
金色渝也。
鑃 【戌集上】【金字部】 鑃 【集韻】徒弔切,音調。
燒器。
本作銚。
或作鑵。
鑄 【戌集上】【金字部】 鑄 〔古文〕□【唐韻】之戍切【集韻】朱戍切,□音注。
【說文】銷金成器也。
【玉篇】熔鑄也。
【左傳宣三年】鑄鼎象物。
【註】象所圖物,著之於鼎。
又【昭二十一年】天王將鑄無射。
又國名。
【左傳襄二十三年】臧宣叔娶于鑄。
【註】鑄國,濟北蛇丘縣所治。
又地名。
【後漢郡國志】濟北國有鑄鄕城。
又與祝通。
【禮樂記】封帝堯之後于祝。
【註】祝,或爲鑄。
又姓。
【姓苑】堯後。
以國爲氏。
又【字彙補】照秀切,音呪。
【淮南子俶眞訓】今夫冶工之鑄器。
【註】鑄,讀作祝。
鑅 【戌集上】【金字部】 鑅 【集韻】胡盲切,音橫。
鐘聲。
鑆 【戌集上】【金字部】 鑆 【五音集韻】直類切,音墜。
銅半熟。
鑇 【戌集上】【金字部】 鑇 【集韻】牋西切,音齎。
地也。
【午集中】【皿字部】【玉篇】神夜切,音射。
器也。
【午集下】【石字部】【集韻】先念切,音。
磹,電光。
詳字註。
鑒 【戌集上】【金字部】 鑒 【廣韻】同鑑。
鑕 【戌集上】【金字部】 鑕 【廣韻】之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日切,□音質。
【玉篇】鐵鑕砧。
【廣韻】斧也。
【增韻】斧鑕,椹也。
【公羊傳襄二十七年】負羈縶,執鈇鑕。
【註】鑕,之實反。
一作鈇質。
【備考】【卯集】【斤字部】【搜眞玉鏡】音所。
鑖 【戌集上】【金字部】 鑖 【集韻】莫結切,音蔑。
【博雅】鑖,鋌也。
又【集韻】彌計切,音謎。
小釜。
鑗 【戌集上】【金字部】 鑗 【廣韻】郞兮切【集韻】憐題切,□音黎。
【說文】金屬。
一曰剝也。
又【廣韻】力脂切【集韻】良脂切,□音棃。
義同。
亦作鋫。
□ 【未集中】【缶字部】 □ 【篇海】力救切,音溜。
關東謂甑曰□。
【未集下】【肉字部】【篇海類編】於願切,音怨。
小蟲。
一曰空也。
又平聲,音冤。
動也。
又與蜎同。
井中蟲也。
【類篇】本作肙。
鑘 【戌集上】【金字部】 鑘 【廣韻】魯回切【集韻】盧回切,□音雷。
【玉篇】劒首飾也。
又【集韻】與櫑同。
龜目酒尊,刻木作雲雷象,施不窮也。
又【廣韻】落猥切,音磥。
鍡鑘,不平也。
鑙 【戌集上】【金字部】 鑙 【廣韻】古奚切【集韻】堅奚切,□音雞。
【揚子方言】堅也。
吳揚江淮之閒曰鑙。
又【博雅】□也。
又【集韻】遣禮切,音啓。
義同。
鑚 【戌集上】【金字部】 鑚 【正字通】俗鑽字。
鑛 【戌集上】【金字部】 鑛 〔古文〕□【集韻】古猛切,音懭。
鑛,鐵也。
又金璞也。
【王褒四子講德論】精練藏於鑛樸。
鑜 【戌集上】【金字部】 鑜 【集韻】同銄。
鑝 【戌集上】【金字部】 鑝 【集韻】蒲蒙切,音蓬。
首著兜鉾也。
引莊子鑝頭。
◎按莊子說劒篇作蓬頭。
鑞 【戌集上】【金字部】 鑞 【廣韻】盧盍切【集韻】【韻會】力盍切【正韻】落合切,□音□。
【玉篇】錫鑞也。
【集韻】本作□。
【爾雅釋器錫謂之鈏註】白鑞。
鑟 【戌集上】【金字部】 鑟 【類篇】徒谷切,音獨。
印匱也。
鑠 【戌集上】【金字部】 鑠 【唐韻】書藥切【集韻】【韻會】【正韻】式灼切,□音爍。
【說文】銷也。
【孟子】非由外鑠我也。
【史記張儀傳】衆口鑠金。
又【爾雅釋詁】美也。
【詩周頌】於鑠王師。
【傳】鑠,美也。
【史記李斯傳】鑠金百鎰。
【註】索隱曰:鑠,美也。
又【揚子方言】摩也。
又【後漢馬援傳】矍鑠哉是翁也。
【註】矍鑠,勇貌。
又好目也。
【揚子方言】宋衞韓鄭之閒曰鑠。
【註】言光明也。
又【何晏景福殿賦】故其華表,則鎬鎬鑠鑠。
【註】皆謂光顯昭明也。
又【集韻】或作燿。
【前漢藝文志】燿金爲刃。
又【集韻】弋灼切,音藥。
烙也。
【莊子胠篋篇】鑠絕竽瑟。
又一曰銷也。
又【集韻】狼狄切,音秝。
鼎屬也。
本作。
【卯集下】【方字部】【玉篇】【唐韻】【廣韻】【韻會】於幰切【集韻】【類篇】隱幰切,□音匽。
與偃同。
【說文】旌旗之遊蹇之貌。
從屮。
曲而下垂,相出入也。
又人名。
字子遊。
【玉篇】舞歌。
今作偃。
又【廣韻】【集韻】□於蹇切,音鼴。
義同。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思累切,音。
滑也。
與瀡同。
【巳集下】【犬字部】【集韻】思廉切,音纖。
獸名。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普麵切【集韻】匹見切,□音片。
半體也。
鑡 【戌集上】【金字部】 鑡 【集韻】測角切,音娕。
人名。
王莽時有廉斯鑡。
又【玉篇】鉼鑡也。
鑢 【戌集上】【金字部】 鑢 【唐韻】【韻會】【正韻】□良據切,音慮。
【說文】錯銅鐵也。
【詩大雅尚可磨也箋】尚可磨鑢而平。
【釋文】鑢,音慮。
又治也。
【揚子太□經】躬自鑢。
【註】自治其身。
又姓。
【前漢古今人表】鑢金。
【註】鑢,音慮。
楚大夫。
又與鑪通。
見後鑪字註。
【玉篇】或作鋁。
鑣 【戌集上】【金字部】 鑣 【唐韻】補嬌切【集韻】【韻會】悲嬌切,□音瀌。
【說文】馬銜也。
【正韻】一名扇汗,一名排沫。
【爾雅釋器】鑣謂之钀。
【註】馬勒旁鐵。
【釋名】鑣,苞也。
所以在旁苞斂其口也。
【曹植應詔詩】□駟藹藹,揚鑣漂沫。
又【博雅】鑣鑣,盛也。
【詩衞風】朱幩鑣鑣。
【傳】鑣鑣,盛貌。
又【韻補】葉必幽切,音彪。
【韓愈祭穆員外文】草生之春,鳥鳴之朝。
我轡在手,君揚其鑣。
朝,讀若舟。
鑨 【戌集上】【金字部】 鑨 【集韻】盧東切,音籠。
器也。
鑩 【戌集上】【金字部】 鑩 【廣韻】五閣切【集韻】逆各切,□音咢。
【廣韻】以鐵作鉤物也。
鑪 【戌集上】【金字部】 鑪 【唐韻】洛乎切【集韻】【正韻】龍都切【韻會】籠都切,□音盧。
【說文】方鑪也。
【徐鉉曰】今俗別作爐,非。
【廣韻】火牀。
【韻會】一曰火函。
【左傳定三年】邾莊公廢于鑪炭。
【周禮天官宮人】共鑪炭。
【前漢賈誼傳】天地爲鑪,造化爲工,隂陽爲炭,萬物爲銅。
又【正韻】酒器。
又酒肆。
【史記司馬相如傳】令文君當鑪。
【註】韋昭曰:鑪,酒肆也。
以土爲墮,邊高似鑪。
又鉀鑪,箭名。
見前鉀字註。
又【韻會】熏器。
或作爐。
【漢官典職】尚書郞給女,使執香爐。
又與鑢通。
【左傳定四年】鑪,金初宦于子期氏。
【釋文】鑪,本又作鑢。
金名。
音慮。
考證:〔【左傳定四年】鑪,金初官于子期氏。
〕謹照原文初官改初宦。
鑫 【戌集上】【金字部】 鑫 【玉篇】呼龍切,音胷。
又許金切,音歆。
義□闕。
【正字通钃字註】宋子虛名友五子,以鑫森淼焱垚立名。
又【南康郡志】黃鑫由明經辟薦,任餘杭令,擢監察禦史。
鑬 【備考】【戌集】【金字部】 鑬 【龍龕】同鑑。
鑭 【戌集上】【金字部】 鑭 【廣韻】【集韻】□郞旰切,音爛。
【玉篇】金光貌。
【廣韻】光鑭。
【集韻】金采也。
鑮 【戌集上】【金字部】 鑮 【唐韻】【集韻】□匹各切,音粕。
【說文】大鐘,淳于之屬,所以應鐘磬也。
堵以二金,樂則鼓鑮應之。
【儀禮大射儀】其南鑮。
【註】鑮如鐘而大,奏樂以鼓鑮爲節。
又田器也。
與鎛同。
【釋名】鑮亦鋤類也。
鑮,迫也。
又【廣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音博。
【集韻】十二辰頭鈴鐘也。
又【廣韻】傍各切【集韻】白各切,□音泊。
【廣韻】似鐘而大。
鑯 【戌集上】【金字部】 鑯 【唐韻】子廉切【集韻】將廉切,□音尖。
【說文】鑯器也。
一曰鐫也。
【徐鉉曰】今俗作尖,非是。
【爾雅釋山銳而高註】言鑯峻。
【疏】銳則鑯也。
言山形鑯峻而高。
【博雅】銳也。
又【集韻】千廉切,音籤。
刻也。
與鋟同。
鑰 【戌集上】【金字部】 鑰 【廣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
【說文】本作□。
關下牡也。
【揚子方言】戸鑰,自關而西謂之鑰。
【抱樸子至理卷】堅玉鑰於命門,結北極於黃庭。
又通作籥。
【戰國策】齊君之魯,魯人投其籥,不果內。
【史記蕭相國世家】高祖出征,何每居守管籥。
又入也。
【淮南子原道訓】排閶闔,鑰天門。
【註】鑰,入也。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息逐切【集韻】息六切,□音肅。
擊也。
【張衡西京賦】飛□箾。
【註】著物貌。
箾音朔。
又【唐韻】【集韻】□所六切,音縮。
義同。
或作□。
又【唐韻】蘇彫切【集韻】先彫切,□音蕭。
義同。
或作□。
又【唐韻】先鳥切【集韻】先了切,□音篠。
打也。
又【唐韻】蘇弔切【集韻】先弔切,□音嘯。
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餘招切,音遙。
同繇。
○按《說文》繇作,漢隷或作□。
韓勑□:復顏氏官氏邑中□。
任伯嗣□:□賦平均。
繇皆作□。
【未集下】【舟字部】【廣韻】初牙切【集韻】初加切,□音叉。
同艖。
【玉篇】也。
又魚名。
楊愼曰:卽今槎頭縮項鯿。
【正字通】按槎頭鯿象舟形,猶舴艋舟作蚱蜢舟,皆借形譬喻,非卽以舴艋爲蚱蜢蟲也。
謂爲魚名,誤。
鑱 【戌集上】【金字部】 鑱 【唐韻】士銜切【集韻】【韻會】鋤銜切,□音巉。
【說文】銳器也。
或作。
【史記扁鵲傳】鑱石橋引。
【索隱註】鑱,仕鹹反。
謂石針也。
謂按摩之法,夭橋引身,如熊顧鳥伸也。
又【廣韻】吳人雲犂鐵。
【杜甫寓同谷縣歌】長鑱長鑱白木柄,我生託子以爲命。
又【玉篇】刺也,鏨也。
【正字通】與□通。
【韓愈送區弘南歸詩】洶洶洞庭莽翠微,九疑鑱天荒是非。
【宋郊詩】激切波瀾立,鐫鑱物象危。
又藥鑱。
【抱樸子逸民卷】何須乎鑱鼎哉。
【陸遊詩】正令不遇亦何慊,藥鑱丹爐老靑嶂。
又【廣韻】士懺切【集韻】仕懺切,□音。
鑱土具。
【子集中】【人字部】同傏。
鑲 【戌集上】【金字部】 鑲 【唐韻】汝羊切【集韻】汝陽切,□音穰。
【說文】作型。
中腸也。
【正字通】或曰型者,鑄器之法。
凡作型,先以繩爲坯胎,型固,則從竅繩緒耑,繩窮而型存,有類於腸也。
又【廣韻】鉤鑲,兵器。
【釋名】鉤鑲,兩頭曰鉤,中央曰鑲。
或椎鑲,或鉤引,用之之宜也。
又【廣韻】息良切【集韻】思將切,□音襄。
又【廣韻】女良切【集韻】尼良切,□音孃。
義□同。
鑳 【戌集上】【金字部】 鑳 【玉篇】同鍵。
鑴 【戌集上】【金字部】 鑴 【唐韻】戸圭切【集韻】【韻會】懸圭切,□音攜。
【說文】瓽也。
又【廣韻】大鐘。
又【揚子方言】餽也。
【註】鑴,音攜。
又【集韻】一曰日旁氣刺日。
【周禮春官□祲】掌十輝之灋,以觀妖祥,辨吉兇。
一曰祲、二曰象、三曰鑴。
【註】鑴,謂日旁氣,四面反鄕,如輝狀也。
又【廣韻】許規切【集韻】【韻會】翾規切,□音隓。
【廣韻】大鍾。
【集韻】鼎屬。
一曰日旁氣。
【周禮釋文】鄭康成讀。
又【集韻】宣爲切,音眭。
亦日旁氣也。
【周禮釋文】劉昌宗讀。
亦作下圭反。
又【集韻】涓畦切,音圭。
錐也。
鑵 【戌集上】【金字部】 鑵 【集韻】古玩切,音貫。
汲器。
鑶 【戌集上】【金字部】 鑶 【集韻】慈郞切,音藏。
鈴聲。
鑷 【戌集上】【金字部】 鑷 【廣韻】【正韻】尼輒切【集韻】昵輒切,□音聶。
鑷子。
【釋名】鑷,攝也。
攝取物也。
【雲仙雜記】王僧虔晚年惡白髮,一日對客,左右進銅鑷。
僧虔曰:卻老先生至矣,庶幾乎。
又首飾。
【後漢輿服志】簪以瑇瑁爲擿,長一尺,端爲華勝,上爲鳳凰爵,以翡翠爲毛羽,下有白珠垂,黃金鑷。
【崔瑗釵銘】三珠璜釵,鑷髮鑽瑩。
【集韻】或作鑈。
【類篇】亦作銸。
鑸 【戌集上】【金字部】 鑸 【唐韻】洛猥切【集韻】魯猥切,□音磊。
【說文】鍡鑸,不平也。
鑹 【戌集上】【金字部】 鑹 【廣韻】七亂切【集韻】取亂切,□音竄。
小矟也。
【正字通】隋紀有嶺南排鑹手,卽今小矟。
與通。
鑺 【戌集上】【金字部】 鑺 【唐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音劬。
【說文】兵器也。
【廣韻】戟屬,或作戵。
鑻 【戌集上】【金字部】 鑻 【字彙】普諫切,攀去聲。
腰帶鑻面。
【正字通】按六書通作□。
俗加金旁,非。
鑿 【戌集上】【金字部】 鑿 〔古文〕□【唐韻】在各切【集韻】【韻會】【正韻】疾各切,□音昨。
【廣韻】鏨也。
【古史考】孟莊子作鑿。
【師古曰】鑿所以穿木也。
又【說文】穿木也。
【易繫辭刳木爲舟疏】刳鑿其中。
又【詩豳風】二之日鑿冰沖沖。
【朱註】鑿冰,取冰於山也。
又黥□。
【前漢□法志】其次用鑽鑿。
【註】鑿,黥□也。
又開也。
【前漢張騫傳】然騫鑿空。
【註】鑿,開也。
空,通也。
騫始開通西域道也。
又造也。
【公羊傳成十三年】公鑿行也。
【註】鑿,猶更造之意。
【釋文】鑿,在洛反。
猶造意也。
又【韻會】六情曰六鑿。
【莊子外物篇】心無天遊,則六鑿相攘。
【註】六情也。
又【正字通】恣意不求合義理,謂之鑿。
【孟子】爲其鑿也。
【前漢禮樂志】以意穿鑿。
又書名。
緯書有【乾坤鑿度】。
又【廣韻】則落切【集韻】【韻會】【正韻】卽各切,□音作。
【集韻】鮮明貌。
【詩唐風】白石鑿鑿。
【傳】鑿鑿,鮮明貌。
【釋文】鑿,子洛反。
又【九章算術】粟率五十,鑿二十四。
言粟五鬥,爲米二鬥四升。
【左傳桓二年】粢食不鑿。
【註】不精鑿。
【釋文】鑿,子洛反。
【杜甫詩】秋菰成黑米,精鑿傳白粲。
又【廣韻】【集韻】□昨木切,音族。
【廣韻】鑿鏤花葉。
又【集韻】【韻會】【正韻】□在到切,漕去聲。
【集韻】穿空也。
【增韻】孔寵。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凡輻,量其鑿深以爲輻廣。
【釋文】鑿,曹報反。
又如字。
【前漢楚元王傳】羊入其鑿。
【師古註】鑿,在到反。
謂所穿冢藏者。
【楚辭九辯】何時俗之工巧兮,滅規矩而攺鑿。
獨耿介而不隨兮,願慕先聖之遺敎。
又【集韻】七到切,音操。
宂也。
又【唐韻正】平聲,音漕。
【水經注】桓□有問鼎之志,乃漕一洲,以充百數。
漕卽鑿字。
又【韻補】葉脞五切,租上聲。
【易林】鉛刀攻玉,無不鑽鑿。
龍體具舉,魯班爲輔。
钀 【戌集上】【金字部】 钀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列切,音孽。
【玉篇】鑣也。
【爾雅釋器】鑣謂之钀。
【註】馬勒旁鐵。
【釋文】钀,魚列反。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語訐切,音。
義同。
又【集韻】魚羈切,音宜。
與轙同。
車衡載轡者。
又【集韻】語綺切,音螘。
義同。
钁 【戌集上】【金字部】 钁 【唐韻】居縛切【集韻】【韻會】【正韻】厥縛切,□音矍。
【說文】大鉏也。
【博雅】櫡謂之钁。
【淮南子精神訓】負钁臿。
【註】钁,斫也。
音矍。
钃 【戌集上】【金字部】 钃 【集韻】殊玉切,音蜀。
【玉篇】鉏也。
【釋名】钃,誅也。
主以誅除物根株也。
【荀子榮辱篇】所謂以狐父之戈钃牛矢也。
又【玉篇】陟玉切,音瘃。
義同。
又【正韻】钃鏤,劒名。
亦作屬。
釘 【戌集上】【金字部】 釘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經切,音丁。
【說文】鍊鉼黃金。
又【正韻】鈴釘,矛名。
【郭璞曰】鶴厀矛,江東呼爲鈴釘。
一曰鐵釴。
又【正韻】鐵釘。
又【晉書陶侃傳】竹頭木屑,悉令掌之,及桓溫伐蜀,以所貯竹頭,作釘裝船。
又國名。
【山海經】有釘靈之國。
【註】吳任臣雲:釘靈,今丁靈國。
又名丁令。
亦作丁零。
又【抱樸子黃白卷】光明美色,可中釘也。
又【集韻】都挺切,音頂。
【前漢王子侯者年表】有利侯劉釘。
【註】音丁。
又音鼎。
又【集韻】煉鉼金。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丁定切,音矴。
義同。
又【增韻】以釘釘物也。
又【五音集韻】郞丁切,音靈。
【字類】撞□。
【卯集下】【支字部】【廣韻】竹垂切【集韻】株垂切,□音箠。
敆,不齊。
又【集韻】渠羈切,音奇。
垂也。
钊 【戌集上】【金字部】 釗 【唐韻】止遙切【集韻】【韻會】【正韻】之遙切,□音招。
【說文】刓也。
又【揚子方言】遠也。
燕之北郊曰釗。
又【說文註】鄭樵曰:釗,或以爲弩機。
又姓。
【正字通】明釗劒佩,三河人。
又【爾雅釋詁】釗,勉也。
【揚子方言】釗薄勉也。
秦晉曰釗,自關而東,周鄭之閒,曰勉釗。
又【廣韻】見也。
【汲冢周書】釗我周王。
又【廣韻】古堯切【集韻】堅堯切,□音澆。
義同。
又周康王名。
【史記三代世表】康王釗。
【註】索隱曰:克堯反。
又音昭。
又【集韻】莊交切,音□。
周康王名。
【書顧命釋文】徐邈讀。
钌 【戌集上】【金字部】 釕 【廣韻】都了切【集韻】丁了切,□音鳥。
【廣韻】釕鈌,帶頭飾。
【集韻】鋌釕也。
又【集韻】【韻會】□朗鳥切,音了。
義同。
釺 【戌集上】【金字部】 釬 【唐韻】【集韻】【韻會】侯旰切【正韻】侯幹切,□音翰。
【說文】臂鎧也。
又【廣韻】釬,金銀器令相著。
【集韻】固金鐵藥。
【正字通】釬藥,以硼砂合銅爲之,用胡桐汁合銀,堅如石。
今玉石刀柄之類,釬藥加銀一分,其中永不脫。
又【管子戒篇】弛弓脫釬。
【註】釬,所以鉤弦。
又【集韻】居寒切,音幹。
器也。
又急也。
【莊子列禦□】有緩而釬。
【註】釬,胡旦反。
又音幹。
急也。
【集韻】亦作銲。
雑 【戌集中】【隹字部】 雑 【字彙】俗雜字。
钏 【戌集上】【金字部】 釧 【唐韻】尺絹切【韻會】【正韻】樞絹切,□音竁。
【說文】臂環也。
【玉篇】釵釧。
【正字通】古男女同用,今惟女飾有之。
【何偃與謝尚書】珍玉名釧,因物寄情。
【庾信竹杖賦】玉關寄書,章臺留釧。
【墨莊漫錄】唐文宗問宰臣,金條脫何物。
宰臣未對。
文宗曰:古詩:輕衫穩條脫,卽今臂釧也,別作玔。
又姓。
【萬姓統譜】萬曆閒,撫州照磨釧國賢,閬中人。
貴陽縣丞釧佩,雲南人。
又【類篇】昌緣切,音穿。
車釧。
钐 【戌集上】【金字部】 釤 【廣韻】【集韻】【韻會】□所鑒切,音。
【玉篇】大鎌也。
【韻會】鏟屬。
【抱樸子逸民卷】推黃鉞以適釤鎌之持。
【韓愈李大夫墓誌】鎛釤鉏斸。
【註】釤,大鏟。
斸,大鋤。
又【集韻】思廉切,音銛。
刀名。
又【集韻】師鹹切【韻會】師銜切,□音攕。
人名。
晉有沙樓國帥釤加。
又姓。
【晉書東夷傳】釤加。
又明有玉田人釤資。
釣 【戌集上】【金字部】 釣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多嘯切,音弔。
【說文】鉤魚也。
【詩召南】其釣維何。
【傳】釣者,以此有求于彼。
【淮南子說山訓】詹公釣千歲之鯉。
【呂氏春秋】太公釣于滋泉,以遇文王。
【宋玉釣賦】昔堯舜禹湯之釣也。
以聖賢爲竿,道德爲綸,仁義爲鉤,祿利爲餌,四海爲池,萬民爲魚。
又取也。
【淮南子主術訓】虞君好寶,而晉獻以璧馬釣之。
又姓。
【正字通】宋紹興進士釣宏。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落胡切【集韻】龍都切,□音盧。
癰類。
又與廬同。
【漢□】廬江太守作江。
又【廣韻】洛故切【集韻】魯故切,□音路。
與□同。
痞也。
【午集下】【石字部】【正字通】碈珉玟□同。
【禮聘義】君子貴玉而賤。
又葉彌延切,音眠。
【傳毅洛都賦】通谷岋,石瀨寒泉。
砥碬所出,爰有碝。
钗 【戌集上】【金字部】 釵 【唐韻】楚佳切【集韻】【韻會】初佳切,□音叉。
【說文】筓屬。
本隻作叉,此字後人所加。
【玉篇】婦人岐筓也。
【司馬相如美人賦】玉釵挂臣冠。
【秦嘉與婦徐淑書】今緻寶釵一雙,可耀首。
【曹植美女篇】頭上金爵釵。
又金釵股,藥名。
【本草綱目】李時珍曰:石斛,狀似金釵,故名。
又忍冬藤,解毒。
亦號金釵股。
又【韻補】葉稱支切,音鴟。
【繁欽定情詩】何以慰別離,耳後玳瑁釵。
又葉千古切,音楚。
【毛詩註疏】欲買赭,不謂竈下有黃土。
欲買釵,不謂山中自有楛。
钜 【戌集上】【金字部】 鉅 【唐韻】其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臼許切,□音巨。
【說文】大剛也。
從金巨聲。
【商子論兵篇】怨如鉅鐵。
【史記禮書】宛之鉅鐵。
【註】徐廣曰:大剛曰鉅。
正義曰鉅,剛鐵也。
又大也。
同巨。
【史記禮書】宜鉅者鉅,宜小者小。
又天子曰鉅公。
【前漢郊祀志】吾欲見鉅公。
【註】張晏曰:天子爲天下父,故曰鉅公。
師古曰:鉅,大也。
又【正字通】尊者通稱。
【李賀高軒過詩】文章鉅公。
又【說文】弓名。
【荀子性惡篇】繁弱、鉅黍,古之良弓也。
又劒名。
【荀子性惡篇】幹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劒也。
又【正韻】呂矩,矯貌。
【莊子列禦□】一命而呂鉅。
又【五音集韻】澤名。
又地名。
【史記殷本紀】盈鉅橋之粟。
【註】服虔曰:鉅橋,倉名。
許愼曰:鉅鹿水之大橋有漕粟也。
又【項羽紀】章邯令王離涉閒圍鉅鹿。
又【王子侯者年表】鉅合侯劉發。
【註】鉅合,在平原。
【前漢武帝紀】上耕于鉅定。
【註】服虔曰:地名。
近東海。
應劭曰:齊國縣也。
又【地理志】山陽郡鉅壄縣,齊郡鉅定縣。
又人名。
【前漢古今人表】封鉅黃帝師。
又【藝文志】將鉅子五篇。
【註】六國時人。
又草名。
【爾雅釋草】蕎,邛鉅。
【註】今藥草,大戟也。
【本草】大戟,一名邛鉅,苗名澤漆。
又【韻會】鉤鉅。
【潘嶽西征賦】弛靑鯤於網鉅。
【註】鉅,鉤也。
又同詎。
【戰國策】臣以爲王鉅速忘矣。
【註】鉅,詎通。
又與遽同。
【荀子正論篇】是豈鉅知見侮之爲不辱哉。
鈍 【戌集上】【金字部】 鈍 【唐韻】【韻會】徒困切【正韻】杜困切,□音遯。
【說文】錭也。
又【玉篇】頑鈍也。
【史記□丞相世家】士之無恥頑鈍嗜利者,亦多歸漢。
又【正字通】凡質魯者曰鈍。
【前漢鮑宣傳】臣宣呐鈍于辭。
又【廣韻】不利也。
【前漢賈誼傳】莫邪爲鈍兮。
【□琳檄吳文】兵不鈍鋒。
又【博物志】寶劒名。
鈍鉤,歐冶子所作。
又【淮南子覽冥訓】鈍悶以終。
【註】鈍悶,無情也。
又通作頓。
【賈誼治安策】芒刃不頓。
【前漢翟方進傳】遲頓不及事。
鈔 【戌集上】【金字部】 鈔 【唐韻】【韻會】【正韻】楚交切【集韻】初交切,□音。
【說文】叉取也。
【徐鉉曰】今俗別作抄。
【廣韻】略也。
【後漢公孫瓚傳】尅會期日,攻鈔郡縣。
又【韻會】或作摷。
【張衡東京賦】摷昆聊。
又作抄。
【杜甫詩】飯抄雲子白。
又姓。
【正字通】明鈔秀,鈔奇。
又【增韻】謄寫也。
【抱樸子金丹卷】餘令略鈔金丹之都,較以示後之同志者。
又【博雅】強也。
又【廣韻】初敎切【集韻】【韻會】【正韻】楚敎切,□音勦。
【周禮夏官射鳥氏敺烏鳶註】烏鳶善鈔,盜便汙人。
【釋文】鈔,初敎反。
又【正字通】楮貨名。
宋史,紹興二十四年,女眞以銅少,循宋交子法,造鈔引一貫、二貫、三貫、五貫、十貫五等謂之大鈔。
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七百五等謂之小鈔。
與錢□用,以七年爲限,納舊易新,諸路置交鈔庫官受之,每貫取工墨錢十五文,公私便焉。
又【韻會定正】官收物而給印信文憑也。
卽今鈔關。
又與杪同。
【管子幼官篇】敎行於鈔。
【註】鈔,末也。
【又】聽於鈔,故能聞未極。
【註】鈔,深遠也。
又【集韻】齒紹切,音□。
取也。
考證:〔【周禮夏官射鳥氏敺烏鳶註】烏鳶喜鈔盜,便汙人。
〕謹照原文喜改善。
鐘 【戌集上】【金字部】 鐘 【唐韻】職容切【集韻】【韻會】諸容切,□音鍾。
【說文】樂鐘也。
【廣韻】世本曰:垂作鐘。
【釋名】鐘,空也。
內空受氣多,故聲大也。
【詩周南】鐘鼓樂之。
又【韻會】律名,黃鐘十一月,夾鐘二月,林鐘六月,應鐘十月。
◎按《周》《禮》皆作鍾,古字通用。
互詳前鍾字註。
又地名。
【春秋桓十一年】公會宋公于夫鐘。
【註】夫鐘,郕地。
又山名。
【廣輿記】鐘山屬金陵。
【集韻】或作銿。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口已切,音起。
藥草。
【本草】,味辛,無毒,主治金瘡。
鋼 【戌集上】【金字部】 鋼 【廣韻】古郞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郞切,□音岡。
【玉篇】鍊鐵也。
【列子湯問篇】鍊鋼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
【魏文帝樂府】羊頭之鋼。
【筆談】世煅鐵謂鋼者,用熟鐵屈盤之,以生鐵陷其閒,泥封煉之,煅令相入,謂之團鋼,亦謂之灌鋼,此乃僞鋼耳。
餘出使磁州煅坊,始識凡鐵有鋼者,如麫中有筋,鍛百餘火,一煆一輕,至絫煅斤兩不減,則純鋼也。
【本草】李時珍曰:鋼分三種,有生鐵夾熟鐵煉成者,有精鐵百煉出鋼者,有西南海山中生成,狀如紫石英者。
凡刀劒諸刃,皆是鋼鐵也。
又【廣韻】古浪切【集韻】居浪切,□岡去聲。
義同。
考證:〔【列子殷湯篇】鍊鋼赤刃,用之以切玉,如切泥焉。
〕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钤 【戌集上】【金字部】 鈐 〔古文〕□【唐韻】巨淹切【集韻】【韻會】其淹切,□音箝。
【說文】鈐□,大犂也。
一曰類耜。
又【玉篇】車轄也。
又【廣韻】兵鈐以閉房,神府以備非常。
又【廣韻】鉤鈐,星名。
【前漢天文志】熒惑守房之鉤鈐。
鉤鈐,天子之禦也。
【註】房爲天駟,其隂右驂旁有二星,曰鉤鈐,故曰天子禦也。
【石氏星經】二星主法,明則羣臣奉職,天下道洽。
【孝經內事】昆弟親睦,則鉤鈐不離房。
【晉書天文志】鉤鈐主關籥,王者孝,則鉤鈐明。
又山名。
【山海經】西次二經之首曰鈐山。
又鏁也。
【爾雅序】六藝之鈐鍵。
【疏】鈐,鏁也。
又【揚子方言】矛,其柄謂之鈐。
【註】巨巾反。
又【集韻】胡南切,音含。
釱也。
又千尋切,音侵。
義同。
鑰 【戌集上】【金字部】 鑰 【廣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
【說文】本作□。
關下牡也。
【揚子方言】戸鑰,自關而西謂之鑰。
【抱樸子至理卷】堅玉鑰於命門,結北極於黃庭。
又通作籥。
【戰國策】齊君之魯,魯人投其籥,不果內。
【史記蕭相國世家】高祖出征,何每居守管籥。
又入也。
【淮南子原道訓】排閶闔,鑰天門。
【註】鑰,入也。
【巳集下】【牛字部】【集韻】而振切,音刃。
本作牣。
詳前牣字註。
欽 【辰集下】【欠字部】 欽 〔古文〕□【廣韻】去金切【集韻】【韻會】【正韻】祛音切,□音衾。
【說文】欠貌。
一曰敬也。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
又【太甲】欽厥止。
又【正字通】今禦音曰欽敕,禦使曰欽命,俗曰欽差,皆取敬意。
又欽欽,思望意。
【詩秦風】憂心欽欽。
【毛傳】思望之,心中欽欽然也。
又鐘聲有節。
【詩小雅】鼓鐘欽欽。
又諡法。
【汲冢周書】威儀悉備曰欽。
又州名。
亦江名。
【韻會】梁安州,隋改欽州,取欽江名。
【廣輿記】屬廣東廉州府。
州有欽江,有龍門江。
又山名。
【山海經】欽山多金玉而無石,師水出焉。
又欽口。
【前漢地理志】魏郡武安縣欽口山,白渠水所出。
又欽、欽原,俱鳥名。
見【山海經】。
又姓。
【何氏姓苑】吳人也。
宋有欽德載,自號壽巖老人。
又去聲。
按也。
【李翊俗呼小錄】按謂之欽。
欽,去聲。
【王琚射經】欽身微曲,註目視的。
又:開弓發矢,要欽身弝外,分明認帖。
又【集韻】魚音切,音唫。
與吟同。
呻也。
【山海經】剛山多神□,其音如欽。
【郭璞註】欽亦吟字假音。
○按《漢志》內曰恭,外曰欽。
又鄭康成雲:敬事節用謂之欽。
欽本兼內外言,不得專屬外也。
卽敬事節用,亦於欽義未全,故不入正訓,附記於此。
鈞 【戌集上】【金字部】 鈞 〔古文〕銞【唐韻】居勻切【集韻】【韻會】規倫切,□音均。
【說文】三十斤也。
【孟康曰】萬一千五百二十銖。
【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
【疏】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鈞石所以一天下之重輕,而立民信也。
又【集韻】一曰陶旊輪。
【正字通】陶人模下圓轉者爲鈞。
【前漢賈誼傳師古註】陶家名轉者爲鈞,蓋取周回調均之義。
又大鈞,天也。
【前漢賈誼傳】大鈞播物,坱圠無垠。
【註】如淳曰:陶者作器于鈞上,此以造物爲大鈞也。
言造化爲人,亦猶陶之造瓦耳。
又【杜甫詩】八荒開壽域,一氣轉洪鈞。
又樂名。
【張衡西京賦】饗以鈞天廣樂,帝有醉焉。
又劒名。
【淮南子覽冥訓】淳鈞之器成。
【註】淳鈞,古劒。
又地名。
【左傳昭四年】夏啓有鈞臺之享。
【註】河南陽翟縣南有鈞臺陂。
又水名。
【前漢霍去病傳】涉鈞者。
【註】鈞耆,水名。
又姓。
【風俗通】楚大夫元鈞之後,漢有侍中鈞喜。
又與均同。
平也。
【詩大雅】四鍭旣鈞。
【註】矢鏃重羽輕,必參亭而三分之,一在前,二在後,得平均也。
又等也,同也。
【左傳成六年】善鈞從衆。
【註】鈞,等也。
又【襄二十六年】多鼓鈞聲。
【註】鈞,同其聲。
【集韻】或書作□。
鈎 【戌集上】【金字部】 鉤 【廣韻】古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音溝。
【玉篇】鐵曲也。
又【廣韻】劒屬。
【韻會】古兵有鉤,有鑲,皆劒屬。
引來曰鉤,推去曰鑲。
【前漢韓延壽傳】鑄作刀劒鉤鐔。
【註】鉤,亦兵器也。
似劒而曲,所以鉤殺人也。
又劒環。
【戰國策】無鉤竿鐔,蒙須之便。
【註】鉤,劒頭環。
【史記楚世家】楚國折鉤之喙,足以爲九鼎。
【註】凡戟有鉤喙,鉤口之尖也。
言楚國戟之鉤,口尖有折者,足以爲鼎也。
又劒名。
【淮南子修務訓】純鉤魚腸。
【註】純鉤,利劒名。
又刀名。
【鮑照樂府】錦帶佩吳鉤。
【沈括曰】吳鉤,刀名也。
刀彎,今南蠻用之,謂之葛黨刀。
【李賀詩】男兒何不帶吳鉤。
又釣鉤。
【莊子外物篇】任公子爲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爲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海,旦旦而釣。
又帶鉤。
【孟子】豈謂一鉤金。
【註】鉤,帶鉤也。
又刈禾鐮曰刈鉤。
【前漢龔遂傳】遂爲渤海太守,賊棄弓弩而持鉏鉤。
又幔鉤。
【隋書蘇威傳】威見宮中以銀爲幔鉤,盛□節儉之美,帝爲攺容。
又馬頷鉤。
【詩大雅】鉤膺鞗革。
【註】婁頷之鉤。
又凡縣物者曰鉤。
亦曰鹿觡,曰鉤格。
見【揚子方言】。
又鉤物也。
【左傳襄二十三年】或以戟鉤之。
又【正字通】鉤索義理,猶言窮理也。
【易繫辭】鉤深緻遠。
【疏】物在深處,能鉤取之。
又繞也。
【儀禮鄕射禮】豫則鉤楹內。
【註】鉤楹,繞楹而東也。
又屈也。
【戰國策】弓撥矢鉤。
【註】鉤,矢鋒屈也。
或作拘。
古通。
又留也。
【前漢鮑宣傳】使吏鉤止丞相掾史。
【註】鉤,留也。
又緻也。
【前漢趙廣漢傳】善爲鉤距,以得事情。
【註】鉤,緻也。
距,閉也。
使對者無疑,示若不問而自知,衆莫覺所由,以閉其術爲距也。
【前漢□萬年傳】鹹皆鉤校發其姦臧。
又規也。
【前漢揚雄傳】帶鉤矩而佩衡兮。
【註】鉤,規也。
矩,方也。
又牽引也。
【後漢靈帝紀】皆爲鉤黨下獄。
【註】鉤,謂相牽引也。
又車名。
【禮明堂位】鉤車,夏後氏之路也。
【註】鉤,有曲輿者也。
又車心木。
【易小畜輿脫輻疏】謂輿下縛木,輿軸相連,鉤心之木是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以鑿其鉤。
【註】鉤,鉤心。
又射具。
【詩小雅】決拾旣佽。
【疏】決,鉤弦也。
又服飾名。
【儀禮士虞禮】鉤袒。
【註】如今擐衣也。
【疏】若漢時人擐衣以露臂,故雲如今擐衣也。
又星名。
【後漢班固傳兩都賦】周以鉤□之位。
【註】前書音義曰:鉤□,紫宮外星也。
宮衞之位,亦象之。
又鉤鈐,詳前鈐字註。
又【字彙
下郡國,悉送牛鐸,得之果諧。
又【開元遺事】宮中簷閒縣碎玉片,風搖如環珮聲,名占風鐸。
又地名。
【左傳僖十六年】狄侵晉,取狐受鐸。
【註】受鐸,晉地,在汾北。
又國名。
【左傳宣十六年】晉士會帥師,滅赤狄甲氏,及留籲鐸辰。
【註】鐸辰,留籲之屬。
又宮名。
【左傳哀三年】司鐸火。
【註】司鐸,宮名。
又姓。
【左傳成十八年】鐸遏□爲上軍尉。
【前漢藝文志】鐸氏微三篇。
【註】楚太傅鐸椒也。
又人名。
【左傳僖二十八年】曹叔振鐸。
又【昭十三年】司鐸射。
【註】魯大夫。
考證:〔【周禮地官封人】以金鐸通鼓。
〕謹照原文封人改鼓人。
〔【左傳宣十六年】晉士會帥師,滅赤甲狄氏,及留籲鐸辰。
〕謹照原文赤甲狄氏改赤狄甲氏。
鐹 【戌集上】【金字部】 鐹 【廣韻】【集韻】□古火切,音果。
刈鉤。
【揚子方言】刈鉤,江淮□楚之閒,或謂之鐹。
【註】音果。
又【集韻】古禾切,音戈。
【廣韻】鐹錕,釭也。
又【集韻】古臥切,音過。
車釭也。
鑼 【戌集上】【金字部】 鑼 【廣韻】魯何切【集韻】【韻會】良何切【正韻】郞何切,□音羅。
【廣韻】鈔鑼,器也。
【正字通】築銅爲之,形如盆,大者聲揚,小者聲殺。
樂書有銅鑼。
自後魏宣武以後,有銅鈸沙羅,沙羅卽鑼。
【六書故】今之金聲,用於軍旅者。
亦以爲盥盆。
【巳集中】【火字部】【集韻】戸孔切【類篇】胡動切,□音澒。
□,火貌。
鑽 【戌集上】【金字部】 鑽 【唐韻】借官切【集韻】【韻會】【正韻】祖官切,□音劗。
【說文】所以穿也。
又【前漢□法志】其次用鑽鑿。
【註】鑽,臏□也。
師古曰:鑽,鑽去其臏骨也。
又【史記禮書】施鑽如蠭蠆。
【註】鑽,謂矛矢及鏃也。
又【正字通】金剛鑽生水底,如鐘乳,體似紫石英,惟安南高石山羚羊角能碎之。
又【廣韻】刺也。
【爾雅釋木】樝棃曰鑽之。
【莊子外物篇】神龜知能七十二鑽而無遺筴,不能避刳腸之患,如是則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
又凡深入者,借用鑽。
【論語】鑽之彌堅。
【爾雅序】沈硏鑽極,二九載矣。
又【班固答賔戲】商鞅挾三術以鑽孝公。
【註】帝王霸三策,鑽者,取必入之義。
又【廣韻】子算切【集韻】祖算切,□音。
義同。
【六書故】去聲借貫切,穿器也。
用之穿物曰鑽,平聲。
【正字通】按以鑿鑿木皆讀昨,不聞鑿一音,鑿物又一音,鑽亦如之。
必分平去二聲,泥。
鑾 【戌集上】【金字部】 鑾 【唐韻】洛官切【集韻】盧丸切【正韻】盧官切,□音鸞。
【說文】人君乗車四馬,鑣八鑾,鈴象鸞鳥聲,和則敬也。
又【翰林志】翰林院與金坡殿相接,故學士院號金鑾。
【又】德宗移學士院於金鑾坡。
又【集韻】通作鸞。
【古今注】禮記雲:行前朱鳥鸞也。
前有鸞鳥,故謂之鸞。
鸞口銜鈴,故謂之鑾鈴。
今或爲鑾,或爲鸞,事一而義異也。
又【韻補】葉閭員切,音攣。
【劉邵七華賦】載金鉦,鳴玉鸞。
鼓興雷起,野火雲延。
【卯集下】【斤字部】【廣韻】【集韻】□章恕切,音翥。
斫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類編】同糾。
備考:【海篇】同糾。
陑 【戌集中】【阜字部】 陑 【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正韻】如支切,□音而。
【玉篇】地名。
【書序】伊尹相湯,伐桀,升自陑。
【傳】陑在河曲之南。
【廣韻】本作□。
【集韻】或作隭。
陔 【戌集中】【阜字部】 陔 【唐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音該。
【說文】階次也。
【玉篇】階也,隴也。
【前漢郊祀志】祠壇放亳忌泰,一壇三陔。
【註】陔,重也。
三陔,三重壇也。
又南陔,笙詩名。
【詩序】南陔,孝子相戒以養也。
【儀禮燕禮】笙入立于縣中,奏南陔,白華,華黍。
又陔夏,樂名。
九夏之一。
【儀禮鄕飮酒禮】賔出,奏陔。
【註】陔,陔夏也。
陔之言戒也。
終日燕飮,酒罷,以陔爲節,明無失禮也。
又通作祴。
【周禮春官鐘師祴夏註】祴,讀爲陔鼓之陔。
客醉而出,奏陔夏。
又【玉篇】亦作垓。
【揚雄河東賦】行睨陔下與彭城。
【史記項羽本紀】作垓下。
又與閡通。
【前漢禮樂志郊祀歌】專精厲意逝九閡。
【註】閡猶陔。
淮南子,期乎九陔之上,請九天之上也。
又葉堅奚切,音稽。
【道藏歌】玉皇命玉眞,飛軒浪大陔。
諸天驩且悅,瓊音自愴淒。
陝 【戌集中】【阜字部】 陜 〔古文〕□【唐韻】侯夾切【集韻】【韻會】轄夾切【正韻】胡夾切,□音洽。
【說文】隘也。
【註】徐鉉曰:今俗從山作峽,非是。
【玉篇】不廣也。
亦作狹。
【爾雅釋宮】陜而修曲曰樓。
【前漢郊祀志】行溪谷中,阸陜且百裡。
【司馬相如封禪書】迹陜遜原,迥闊詠沫。
【上林賦】赴隘陜之口。
又尋陜,地名。
【史記南越傳】樓船將軍將精卒,先陷尋陜,破石門。
【註】尋陜,在始興西三百裡。
又【廣韻】與陿同。
史記尋陜,前漢書作尋陿。
又【集韻】訖洽切,音夾。
義同。
又【集韻】地名。
周召所分。
○按地名乃陝也。
陝字音閃,止有上聲,無入聲。
陜字雖有洽夾二音,□無地名一解。
集韻註誤。
【篇海】俗作陝。
陖 【戌集中】【阜字部】 陖 【唐韻】私閏切【集韻】須閏切,□音浚。
【說文】陗高也。
【玉篇】險也。
又【玉篇】亦作峻。
【司馬相如上林賦】徑陖赴險。
【前漢書】作峻。
又【廣韻】亭名,在馮翊。
【集韻】同埈。
【篇海】亦作□□。
陗 【戌集中】【阜字部】 陗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肖切,音俏。
【說文】陖也。
【玉篇】險也。
【廣韻】山峻也。
又【玉篇】隱也。
【廣韻】急也。
【前漢鼂錯傳】爲人陗直刻深。
【註】陗,與峭同,謂峻陿也。
□ 【備考】【寅集】【山字部】 □ 【五音篇海】同岡。
陮 【戌集中】【阜字部】 陮 【唐韻】都辠切【集韻】覩猥切,□音頧。
【說文】陮隗,高也。
【玉篇】陮隗,不平也。
又【廣韻】徒猥切【集韻】杜罪切,□音□。
又【集韻】都回切,音磓。
義□同。
陯 【戌集中】【阜字部】 陯 【唐韻】【集韻】□盧昆切,音崘。
【說文】山阜陷也。
又【廣韻】力迍切【集韻】龍春切,□音倫。
義同。
【玉篇】亦作淪。
又【集韻】盧困切,音論。
同埨。
坎陷也。
陰 【戌集中】【阜字部】 陰 〔古文〕霒侌□□□瘖【唐韻】【集韻】【韻會】於今切【正韻】於禽切,□音音。
【說文】闇也。
【釋名】陰,蔭也,氣在內奧蔭也。
【玉篇】幽無形,深難測謂之陰。
【易坤卦】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
【禮月令】百官靜事毋□,以定晏陰之所成。
又【周禮天官內宰】以陰禮敎六宮。
【註】陰禮,婦人之禮。
又【內小臣】掌王之陰事陰令。
又【地官大司徒】以陰禮敎親,則民不怨。
【註】陰禮,謂男女之禮。
又陰晴。
【詩邶風】曀曀其陰。
【又】以陰以雨。
又【說文】山之北也。
【書禹貢】南至于華陰。
又【說文】水之南也。
【前漢地理志】河東郡汾陰縣。
【註】介山在南。
又【玉篇】影也。
【晉書陶侃傳】大禹惜寸陰,吾輩當惜分陰。
又【正字通】□背曰陰。
楊修解曹娥□陰八字。
又【前漢郊祀歌】靈之至,慶陰陰。
【註】師古曰:言垂陰覆徧於下。
又【玉篇】默也。
【戰國策】齊秦之交陰合。
又【詩秦風】陰靷鋈續。
【傳】陰,揜軓也。
【釋名】陰,蔭也。
橫側車前,以陰笒也。
又地名。
【左傳襄九年】濟于陰阪侵鄭。
又【昭十九年】楚工尹赤遷陰于下陰。
又【二十二年】帥師軍于陰。
【前漢地理志】南陽郡陰縣。
【註】卽左傳下陰也。
又漢有兩陰山縣。
【地理志】西河郡陰山,又桂陽郡陰山。
又山名。
【史記秦始皇紀】自楡中□河以東,屬之陰山。
【註】徐廣曰:在五原之北。
又姓。
【廣韻】管修自齊適楚,爲陰大夫,其後氏焉。
○按史記褚少孫龜筴傳:陰兢活之,與之俱亡。
索隱曰:陰,姓。
兢,名也。
是商時卽有陰姓矣。
又左傳僖十五年:晉陰飴甥會秦伯,盟于王城。
註:飴甥,食邑于陰。
戰國策有陰□、陰姬,疑卽出於此。
又昭二十四年,陰不佞,以溫人南侵。
疑陰亦姓也。
又【正字通】男子勢曰陰。
【史記呂不韋傳】私求大陰人嫪毐爲舍人。
又【逸周書】墠上張赤帟陰羽。
【註】陰,鶴也。
【玉篇】今作隂。
【五音集韻】俗作□。
【字彙】俗作阥。
【字彙補】亦作□陰□。
又【集韻】烏含切,音菴。
本作闇,治喪廬也。
【論語】高宗諒陰,三年不言。
又【集韻】【韻會】□於禁切,音蔭。
【集韻】瘞藏也。
【禮祭義】骨肉斃于下,陰爲野土。
【註】陰,讀爲依廕之廕。
又【詩大雅】旣之陰女,反予來赫。
【箋】覆陰也。
【韻會小補】蔭,通作陰。
又【正字通】音飮。
古醫方有淡陰之疾,俗作淡飮。
又葉於容切,音雍。
【詩豳風】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淩陰。
【箋】淩陰,冰室。
【揚子太□經】日飛懸陰,萬物融融。
又葉於虔切,音煙。
【黃庭經】上有靈下關元,左爲少陽右太陰。
又【韻會小補】本作殷。
淺黑色也。
亦作陰。
【詩小雅我馬維駰傳】陰白雜毛曰駰。
陰,淺黑色也。
考證:〔【戰國策】齊秦之處陰合。
〕謹照原文之處改之交。
〔【詩秦風】陰靷鋈續。
【傳】陰,揜軌也。
〕謹照原文軌改軓。
〔【逸周書】墠上張赤奕陰羽。
〕謹照原文赤奕改赤帟。
陲 【戌集中】【阜字部】 陲 【唐韻】【集韻】【韻會】□是爲切,音倕。
【說文】危也。
又【廣韻】邊也。
【增韻】疆也。
【左傳成十三年】虔劉我邊陲。
【史記律書】連兵於邊陲。
又【韻會】本作垂。
【爾雅釋詁】疆界邊衞圉,垂也。
【註】皆在外垂也。
【戰國策】今大國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荀子臣道篇】邊境之臣處,則疆垂不喪。
難 【戌集中】【隹字部】 難 〔古文〕□□□□□□□□【廣韻】【韻會】那幹切【集韻】那肝切,□音。
【說文】鳥也。
本作□。
又【玉篇】不易之稱也。
【書臯陶謨】惟帝其難之。
【鹹有一德】其難其愼。
又珠名。
【曹植美人行】珊瑚閒木難。
【註】《南越志》曰:木難,金翅鳥沫所成碧色珠也。
又姓。
【正字通】南北朝難從黨。
見《姓苑》。
又【集韻】【韻會】囊何切【正韻】奴何切。
□同儺。
【集韻】難,卻除兇惡也。
【周禮春官占夢】遂令始難歐疫。
【夏官方相氏】率百隸而時難,以索室驅疫。
【禮月令】季春,命國難。
【又】季冬命有司大難。
又【詩小雅】其葉有難。
【傳】難然盛貌。
【釋文】乃多反。
又【集韻】乃可切,音娜。
同橠。
詳木部橠字註。
又【廣韻】奴案切【集韻】【韻會】【正韻】乃旦切,□音。
【廣韻】患也。
【易否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禮曲禮】臨難毋苟免。
【周禮地官調人】掌司萬民之難,而諧和之。
【註】難,相與爲仇讎。
又詰辨也。
【唐史韋處厚傳】張平叔議糶鹽,韋處厚發十難以詰之。
又【書舜典】惇德允元而難任人。
【傳】難,拒也。
【釋文】乃旦反。
又【公羊隱八年我入邴傳】其言入何難也。
【註】難,辭也。
【釋文】乃旦反,一音如字。
又【孟子】於禽獸又何難焉。
【註】難,責也。
又人名。
【左傳文元年】難也收子。
【釋文】乃多反,一音如字。
又葉音臡。
【汲冢周書】旁隊外權,隳城湮溪。
老弱單處,其謀乃難。
考證:〔【左傳文元年】難也收子。
【釋文】乃旦反,一音如字。
〕謹照原文乃旦反改乃多反。
靂 【戌集中】【雨字部】 靂 【廣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郞狄切,□音歷。
【玉篇】霹靂。
詳前霹字註。
隿 【戌集中】【隹字部】 隿 【唐韻】與職切【集韻】逸職切,□音弋。
【說文】繳射飛鳥也。
從隹從弋。
【玉篇】今作弋。
【楚辭九章】矰弋機而在上。
【朱註】弋,一作隿。
【玉篇】亦作□。
雀 【戌集中】【隹字部】 雀 【唐韻】卽略切【集韻】【韻會】【正韻】卽約切,□音爵。
【說文】依人小鳥也。
從小,隹。
讀與爵同。
【古今注】雀,一名家賔。
【埤雅】雀,物之淫者。
【詩召南】誰謂雀無角。
【左傳襄二十五年】如鷹鸇之逐鳥雀也。
又【書顧命】二人雀弁。
【傳】雀韋弁。
【疏】雀,言如雀頭色也。
又【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豻□雀飾。
又【戰國策】雀立不轉。
【註】雀立,踴也。
又【揚子方言】鸝黃,或謂之楚雀。
【爾雅釋鳥】鵹黃,楚雀。
【註】卽倉庚也。
又【爾雅釋鳥】鷣,負雀。
【註】鷣,鷂也。
善捉雀,因名。
又【爾雅釋鳥桑鳸竊脂註】俗謂之靑雀。
又【爾雅釋鳥桃蟲鷦註】鷦□,桃雀也。
俗呼爲巧婦。
【疏】方言說,巧婦之名,自關而東謂之工爵,自關而西或謂之韈雀。
又【揚雄羽獵賦】□鸞,孔雀。
又【臨海異物志】南海有黃雀魚,六月化爲黃雀,十月入海爲魚。
又【爾雅釋草】蘥,雀麥。
【註】卽燕麥也。
又朱雀,南方宿名。
【禮曲禮】前朱雀而後□武。
考證:〔【揚雄校獵賦】□鸞,孔雀。
〕謹照原文校獵賦改羽獵賦。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古文繅字。
○按希裕略古,古文繅字無作□者,此譌字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綮,或作□。
霥 【戌集中】【雨字部】 霥 【集韻】蒙弄切,音□。
靁聲。
【寅集中】【山字部】【廣韻】【集韻】□徒外切,音兌□,山貌。
【馬融長笛賦】嶰壑□。
【註】□,深平貌。
【未集中】【糸字部】【字彙補】俗綱字。
霦 【戌集中】【雨字部】 霦 【廣韻】府巾切【韻會】悲巾切,□音彬。
【玉篇】玉光色。
【廣韻】璘霦,玉光色也。
霧 【戌集中】【雨字部】 霧 【廣韻】【韻會】□亡遇切,音務。
【爾雅釋天】地氣發,天不應,曰霧。
霧謂之晦。
【註】言晦冥。
【釋名】霧,冒也,氣蒙亂覆冒物也。
【廣韻】元命包曰:隂陽亂爲霧。
【禮月令】氛霧冥冥。
【玉篇】本作霿。
【廣韻】同霚。
【集韻】同雺。
又【集韻】謨蓬切,音蒙。
又蒙弄切,音幪。
又莫鳳切,音夢。
義□同。
霨 【戌集中】【雨字部】 霨 【集韻】紆胃切,音尉。
雲起貌。
霩 【戌集中】【雨字部】 霩 【唐韻】苦郭切【集韻】【韻會】闊鑊切,□音廓。
【說文】雨止雲罷貌。
從雨郭聲。
【廣韻】雲消貌。
又【韻會】雪消謂之霩。
又【淮南子天文訓】道始於虛霩,虛霩生宇宙。
【韻會】廫廓,開朗貌。
通作寥廓。
又【集韻】【正韻】□忽郭切,音霍。
義同。
霪 【戌集中】【雨字部】 霪 【廣韻】餘針切【集韻】【韻會】【正韻】夷針切,□音淫。
【玉篇】久雨也。
【韻會】雨過十日以往。
又【淮南子修務訓】禹沐浴霪雨。
【集韻】或作湛。
通作淫。
馄 【戌集下】【食字部】 餛 【廣韻】戸昆切【集韻】胡昆切,□音魂。
【玉篇】餛飩。
【揚子方言】餠謂之飥,或謂之餦餛。
又【集韻】公渾切,音昆。
義同。
【集韻】亦作餫。
霫 【戌集中】【雨字部】 霫 【廣韻】先立切【集韻】【正韻】息入切,□音□。
【玉篇】雴霫,大雨也。
【廣韻】字林雲:雨貌。
【廣雅】霫霫,雨也。
又【廣韻】奚霫,東北夷名。
【集韻】或作雭。
又【廣韻】似入切【集韻】席入切,□音習。
雴霫,大雨也。
又【集韻】白霫,北狄國。
【唐書回鶻傳】白霫,居鮮□故地,其部有三:曰居延,曰無若沒,曰潢水。
霬 【補遺】【戌集】【雨字部】 霬 【字彙補】移益切,音翼。
人名。
【三國志荀彧傳】彧子惲,惲子霬,官至中領軍。
霭 【戌集中】【雨字部】 靄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蓋切,音藹。
【說文】雲貌。
從雨,謁省聲。
【集韻】或作。
又【韻會】雲集貌。
又【韻會】【正韻】□依亥切,音欸。
義同。
又【韻會】氛也。
又【廣韻】於葛切【集韻】【韻會】【正韻】阿葛切,□音遏。
義同。
霮 【戌集中】【雨字部】 霮 【集韻】【韻會】□徒感切,音禫。
【集韻】霮,繁雲。
又【左思吳都賦】宵露霮。
【註】霮,露垂貌。
【集韻】或作□。
又【集韻】【韻會】□徒濫切,音憺。
【集韻】雲貌也。
靉謂之霮。
或作□。
險 【戌集中】【阜字部】 險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虛檢切,音獫。
【說文】阻難也。
【玉篇】高也,危也。
【易屯卦】動乎險中。
【坎卦】習坎,重險也。
【又】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
又司險,官名。
【周禮夏官】司險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而達其道路。
又【玉篇】邪也,惡也。
【書盤庚】今汝聒聒,起信險膚。
【傳】起信險僞,膚受之言。
又【周禮春官典同】險聲斂。
【註】險謂偏弇也。
險則聲斂不越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疢疾險中。
【註】險,傷也。
又地名。
【史記朝鮮傳】都王險。
【註】險城,在樂浪郡浿水之東。
【前漢地理志】遼東郡險瀆。
【註】朝鮮王滿都也,依水險故名。
又【地理志】中山國安險。
又【爾雅釋魚】蜠大而險。
【註】險者,謂汙薄。
又【集韻】所斬切,音摻。
艱難也。
又希埯切,薟上聲。
峻也。
又巨險切,音芡。
與儉同。
又居奄切,音檢。
【字林】山形似重甑。
◎按此乃隒字之音義。
類篇,隒又居奄切,而集韻隒闕此一音,乃隒譌作險耳。
又【集韻】魚銜切,音□。
本作巖。
【史記殷本紀】得說於傅險中。
【註】險,亦作巖。
【集韻】或作嶮。
駛 【亥集上】【馬字部】 駛 【廣韻】疎事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音史。
【玉篇】疾也。
【增韻】馬行疾也。
又【正韻】式至切,音試。
與□同。
隫 【戌集中】【阜字部】 隫 【集韻】符分切,音汾。
與墳同。
【管子地員篇】若在陵在山,在隫在衍。
○按字彙作隫,附十二畫,非。
今攺正。
隮 【戌集中】【阜字部】 隮 【廣韻】祖稽切【集韻】【正韻】牋西切,□音擠。
【玉篇】登也。
【書顧命】由賔階隮。
又【玉篇】氣也,升也。
【詩鄘風】朝隮于西。
【箋】朝有升氣於西方。
【釋文】隮,子西反,又子細反。
【周禮春官眡祲】十輝,九曰隮。
【註】隮,虹也。
又【集韻】津私切,音貲。
義同。
【詩曹風】薈兮蔚兮,南山朝隮。
婉兮孌兮,季女斯饑。
【傳】隮,升雲也。
又【廣韻】【集韻】□子計切,音霽。
義同。
又【書微子】今爾無指,告予顚隮。
【傳】顚,隕。
隮,墜。
【釋文】隮,子細反。
【廣韻】本作躋。
【集韻】亦作□□。
【石鼓文】作□。
【篇海】作□。
隯 【戌集中】【阜字部】 隯 【玉篇】同島。
鞞 【戌集中】【革字部】 鞞 【唐韻】幷頂切【集韻】【韻會】補鼎切,□音□。
【說文】刀室也。
【玉篇】劒削也。
【詩小雅】鞞琫有珌。
【傳】鞞,容刀鞘也。
【疏】古之言鞞,猶今之言鞘。
又【大雅】鞞琫容刀。
【傳】下曰鞞,上曰琫。
又【廣韻】幷弭切【集韻】【韻會】補弭切【正韻】補委切,□音俾。
義同。
【揚子方言】劒削,自關而西謂之鞞。
【註】鞞,方婢反。
又【廣韻】府移切,音□。
牛鞞,縣名,在蜀。
【前漢地理志】犍爲郡牛鞞縣。
【註】孟康曰:鞞音髀。
師古曰:必爾反。
又【集韻】蒲糜切,音皮。
本作郫。
詳邑部郫字註。
又【廣韻】部迷切【集韻】【韻會】騈迷切,□音椑。
【詩周頌應田縣鼓傳】應,鞞鼓也。
【禮月令】命樂師修鞀鞞鼓。
【疏】釋名,鞞,助也。
裨助鼓節。
【廣韻】本作鼙。
【集韻】或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徐林切【集韻】徐心切,□音尋。
【玉篇】續也。
今作尋。
鎢 【戌集上】【金字部】 鎢 【廣韻】哀都切【集韻】汪胡切,□音烏。
【玉篇】鎢錥,小釜。
【廣韻】鎢錥,溫器。
【博雅】鎢錥謂之銼□。
【晉書杜預傳】釜甕銚槃鎢錥,皆民閒之急用也。
鐺 【戌集上】【金字部】 鐺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郞切,音當。
【說文】鋃鐺,鎖也。
互詳鋃字註。
又【集韻】【韻會】□他郞切,音湯。
與鏜同,鼓聲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鏗鎗鐺。
【註】鐺,鼓音。
又【廣韻】楚庚切【集韻】【韻會】楚耕切,□音鎗。
□屬。
【通俗文】鬴有足曰鐺。
【緯略】三足溫酒器也。
唐薛大鼎、賈敦頤、鄭德本,號鐺腳禦史。
【宋史太祖紀】雷德驤判大理寺,言趙普強市人第宅。
上怒叱曰:鼎鐺猶有耳,汝不聞普吾社稷臣乎。
考證:〔【史記司馬相如傳】鏗鎗鐺。
【註】鐺,鼓音。
〕謹照原文兩字□改。
【巳集中】【火字部】【集韻】茲消切。
同焦。
詳焦字註。
【巳集上】【水字部】【唐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音素。
【說文】逆流而上曰洄。
,向也。
水欲下,違之而上。
或作遡溯。
亦作泝。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作含切【集韻】祖含切,□音簪。
【集韻】腤,烹也。
又【廣韻】【集韻】□子朕切,音。
脣病也。
又【集韻】慈鹽切,音潛。
堛肉也。
又子鴆切,音浸。
脣闕謂之。
又咨林切,音侵。
烹也。
【正字通】俗呼物不潔白曰腌。
按焦竑刊誤載雜字,不淨曰贓,皆俚語也。
鐻 【戌集上】【金字部】 鐻 【廣韻】其呂切【集韻】【正韻】臼許切,□音巨。
與簴同。
鍾鼓之柎也。
【史記秦始皇紀】收天下兵,聚之鹹陽。
銷以爲鍾鐻。
【註】鐻,音巨。
又【廣韻】【集韻】□居禦切,音據。
樂器。
形似夾鍾,削木爲之。
【莊子達生篇】梓慶削木爲鐻,鐻成,見者驚猶鬼神。
【註】鐻,音據。
樂器也。
又【集韻】【正韻】□求於切,音渠。
【集韻】金銀器名。
【山海經】靑要之山,武羅司之,穿耳以鐻。
【郭璞曰】鐻,金銀器名。
【後漢張奐傳】遺金鐻八枚。
【註】鐻,音渠。
食器名。
未詳形制。
【左思魏都賦】鐻耳之傑。
又【廣韻】九魚切【韻會】斤於切,□音居。
義同。
鐼 【戌集上】【金字部】 鐼 【唐韻】火運切【集韻】籲運切,□音訓。
【說文】鐵屬。
又【廣韻】【集韻】□符分切,音文。
又【類篇】許雲切,音薰。
義□同。
又【集韻】逋昆切,音奔。
平木器。
或從奔作錛。
○按字彙從賁,列十二畫,非,今攺正。
鐽 【戌集上】【金字部】 鐽 音未詳。
【佩觿集】鎗鐽之鐽,其備率有如此者。
鐾 【戌集上】【金字部】 鐾 【字彙補】音避。
治刀使利也。
◎按卽鐴字重文。
鑂 【戌集上】【金字部】 鑂 【集韻】呼運切,音訓。
金色渝也。
鑃 【戌集上】【金字部】 鑃 【集韻】徒弔切,音調。
燒器。
本作銚。
或作鑵。
鑄 【戌集上】【金字部】 鑄 〔古文〕□【唐韻】之戍切【集韻】朱戍切,□音注。
【說文】銷金成器也。
【玉篇】熔鑄也。
【左傳宣三年】鑄鼎象物。
【註】象所圖物,著之於鼎。
又【昭二十一年】天王將鑄無射。
又國名。
【左傳襄二十三年】臧宣叔娶于鑄。
【註】鑄國,濟北蛇丘縣所治。
又地名。
【後漢郡國志】濟北國有鑄鄕城。
又與祝通。
【禮樂記】封帝堯之後于祝。
【註】祝,或爲鑄。
又姓。
【姓苑】堯後。
以國爲氏。
又【字彙補】照秀切,音呪。
【淮南子俶眞訓】今夫冶工之鑄器。
【註】鑄,讀作祝。
鑅 【戌集上】【金字部】 鑅 【集韻】胡盲切,音橫。
鐘聲。
鑆 【戌集上】【金字部】 鑆 【五音集韻】直類切,音墜。
銅半熟。
鑇 【戌集上】【金字部】 鑇 【集韻】牋西切,音齎。
地也。
【午集中】【皿字部】【玉篇】神夜切,音射。
器也。
【午集下】【石字部】【集韻】先念切,音。
磹,電光。
詳字註。
鑒 【戌集上】【金字部】 鑒 【廣韻】同鑑。
鑕 【戌集上】【金字部】 鑕 【廣韻】之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日切,□音質。
【玉篇】鐵鑕砧。
【廣韻】斧也。
【增韻】斧鑕,椹也。
【公羊傳襄二十七年】負羈縶,執鈇鑕。
【註】鑕,之實反。
一作鈇質。
【備考】【卯集】【斤字部】【搜眞玉鏡】音所。
鑖 【戌集上】【金字部】 鑖 【集韻】莫結切,音蔑。
【博雅】鑖,鋌也。
又【集韻】彌計切,音謎。
小釜。
鑗 【戌集上】【金字部】 鑗 【廣韻】郞兮切【集韻】憐題切,□音黎。
【說文】金屬。
一曰剝也。
又【廣韻】力脂切【集韻】良脂切,□音棃。
義同。
亦作鋫。
□ 【未集中】【缶字部】 □ 【篇海】力救切,音溜。
關東謂甑曰□。
【未集下】【肉字部】【篇海類編】於願切,音怨。
小蟲。
一曰空也。
又平聲,音冤。
動也。
又與蜎同。
井中蟲也。
【類篇】本作肙。
鑘 【戌集上】【金字部】 鑘 【廣韻】魯回切【集韻】盧回切,□音雷。
【玉篇】劒首飾也。
又【集韻】與櫑同。
龜目酒尊,刻木作雲雷象,施不窮也。
又【廣韻】落猥切,音磥。
鍡鑘,不平也。
鑙 【戌集上】【金字部】 鑙 【廣韻】古奚切【集韻】堅奚切,□音雞。
【揚子方言】堅也。
吳揚江淮之閒曰鑙。
又【博雅】□也。
又【集韻】遣禮切,音啓。
義同。
鑚 【戌集上】【金字部】 鑚 【正字通】俗鑽字。
鑛 【戌集上】【金字部】 鑛 〔古文〕□【集韻】古猛切,音懭。
鑛,鐵也。
又金璞也。
【王褒四子講德論】精練藏於鑛樸。
鑜 【戌集上】【金字部】 鑜 【集韻】同銄。
鑝 【戌集上】【金字部】 鑝 【集韻】蒲蒙切,音蓬。
首著兜鉾也。
引莊子鑝頭。
◎按莊子說劒篇作蓬頭。
鑞 【戌集上】【金字部】 鑞 【廣韻】盧盍切【集韻】【韻會】力盍切【正韻】落合切,□音□。
【玉篇】錫鑞也。
【集韻】本作□。
【爾雅釋器錫謂之鈏註】白鑞。
鑟 【戌集上】【金字部】 鑟 【類篇】徒谷切,音獨。
印匱也。
鑠 【戌集上】【金字部】 鑠 【唐韻】書藥切【集韻】【韻會】【正韻】式灼切,□音爍。
【說文】銷也。
【孟子】非由外鑠我也。
【史記張儀傳】衆口鑠金。
又【爾雅釋詁】美也。
【詩周頌】於鑠王師。
【傳】鑠,美也。
【史記李斯傳】鑠金百鎰。
【註】索隱曰:鑠,美也。
又【揚子方言】摩也。
又【後漢馬援傳】矍鑠哉是翁也。
【註】矍鑠,勇貌。
又好目也。
【揚子方言】宋衞韓鄭之閒曰鑠。
【註】言光明也。
又【何晏景福殿賦】故其華表,則鎬鎬鑠鑠。
【註】皆謂光顯昭明也。
又【集韻】或作燿。
【前漢藝文志】燿金爲刃。
又【集韻】弋灼切,音藥。
烙也。
【莊子胠篋篇】鑠絕竽瑟。
又一曰銷也。
又【集韻】狼狄切,音秝。
鼎屬也。
本作。
【卯集下】【方字部】【玉篇】【唐韻】【廣韻】【韻會】於幰切【集韻】【類篇】隱幰切,□音匽。
與偃同。
【說文】旌旗之遊蹇之貌。
從屮。
曲而下垂,相出入也。
又人名。
字子遊。
【玉篇】舞歌。
今作偃。
又【廣韻】【集韻】□於蹇切,音鼴。
義同。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思累切,音。
滑也。
與瀡同。
【巳集下】【犬字部】【集韻】思廉切,音纖。
獸名。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普麵切【集韻】匹見切,□音片。
半體也。
鑡 【戌集上】【金字部】 鑡 【集韻】測角切,音娕。
人名。
王莽時有廉斯鑡。
又【玉篇】鉼鑡也。
鑢 【戌集上】【金字部】 鑢 【唐韻】【韻會】【正韻】□良據切,音慮。
【說文】錯銅鐵也。
【詩大雅尚可磨也箋】尚可磨鑢而平。
【釋文】鑢,音慮。
又治也。
【揚子太□經】躬自鑢。
【註】自治其身。
又姓。
【前漢古今人表】鑢金。
【註】鑢,音慮。
楚大夫。
又與鑪通。
見後鑪字註。
【玉篇】或作鋁。
鑣 【戌集上】【金字部】 鑣 【唐韻】補嬌切【集韻】【韻會】悲嬌切,□音瀌。
【說文】馬銜也。
【正韻】一名扇汗,一名排沫。
【爾雅釋器】鑣謂之钀。
【註】馬勒旁鐵。
【釋名】鑣,苞也。
所以在旁苞斂其口也。
【曹植應詔詩】□駟藹藹,揚鑣漂沫。
又【博雅】鑣鑣,盛也。
【詩衞風】朱幩鑣鑣。
【傳】鑣鑣,盛貌。
又【韻補】葉必幽切,音彪。
【韓愈祭穆員外文】草生之春,鳥鳴之朝。
我轡在手,君揚其鑣。
朝,讀若舟。
鑨 【戌集上】【金字部】 鑨 【集韻】盧東切,音籠。
器也。
鑩 【戌集上】【金字部】 鑩 【廣韻】五閣切【集韻】逆各切,□音咢。
【廣韻】以鐵作鉤物也。
鑪 【戌集上】【金字部】 鑪 【唐韻】洛乎切【集韻】【正韻】龍都切【韻會】籠都切,□音盧。
【說文】方鑪也。
【徐鉉曰】今俗別作爐,非。
【廣韻】火牀。
【韻會】一曰火函。
【左傳定三年】邾莊公廢于鑪炭。
【周禮天官宮人】共鑪炭。
【前漢賈誼傳】天地爲鑪,造化爲工,隂陽爲炭,萬物爲銅。
又【正韻】酒器。
又酒肆。
【史記司馬相如傳】令文君當鑪。
【註】韋昭曰:鑪,酒肆也。
以土爲墮,邊高似鑪。
又鉀鑪,箭名。
見前鉀字註。
又【韻會】熏器。
或作爐。
【漢官典職】尚書郞給女,使執香爐。
又與鑢通。
【左傳定四年】鑪,金初宦于子期氏。
【釋文】鑪,本又作鑢。
金名。
音慮。
考證:〔【左傳定四年】鑪,金初官于子期氏。
〕謹照原文初官改初宦。
鑫 【戌集上】【金字部】 鑫 【玉篇】呼龍切,音胷。
又許金切,音歆。
義□闕。
【正字通钃字註】宋子虛名友五子,以鑫森淼焱垚立名。
又【南康郡志】黃鑫由明經辟薦,任餘杭令,擢監察禦史。
鑬 【備考】【戌集】【金字部】 鑬 【龍龕】同鑑。
鑭 【戌集上】【金字部】 鑭 【廣韻】【集韻】□郞旰切,音爛。
【玉篇】金光貌。
【廣韻】光鑭。
【集韻】金采也。
鑮 【戌集上】【金字部】 鑮 【唐韻】【集韻】□匹各切,音粕。
【說文】大鐘,淳于之屬,所以應鐘磬也。
堵以二金,樂則鼓鑮應之。
【儀禮大射儀】其南鑮。
【註】鑮如鐘而大,奏樂以鼓鑮爲節。
又田器也。
與鎛同。
【釋名】鑮亦鋤類也。
鑮,迫也。
又【廣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音博。
【集韻】十二辰頭鈴鐘也。
又【廣韻】傍各切【集韻】白各切,□音泊。
【廣韻】似鐘而大。
鑯 【戌集上】【金字部】 鑯 【唐韻】子廉切【集韻】將廉切,□音尖。
【說文】鑯器也。
一曰鐫也。
【徐鉉曰】今俗作尖,非是。
【爾雅釋山銳而高註】言鑯峻。
【疏】銳則鑯也。
言山形鑯峻而高。
【博雅】銳也。
又【集韻】千廉切,音籤。
刻也。
與鋟同。
鑰 【戌集上】【金字部】 鑰 【廣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
【說文】本作□。
關下牡也。
【揚子方言】戸鑰,自關而西謂之鑰。
【抱樸子至理卷】堅玉鑰於命門,結北極於黃庭。
又通作籥。
【戰國策】齊君之魯,魯人投其籥,不果內。
【史記蕭相國世家】高祖出征,何每居守管籥。
又入也。
【淮南子原道訓】排閶闔,鑰天門。
【註】鑰,入也。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息逐切【集韻】息六切,□音肅。
擊也。
【張衡西京賦】飛□箾。
【註】著物貌。
箾音朔。
又【唐韻】【集韻】□所六切,音縮。
義同。
或作□。
又【唐韻】蘇彫切【集韻】先彫切,□音蕭。
義同。
或作□。
又【唐韻】先鳥切【集韻】先了切,□音篠。
打也。
又【唐韻】蘇弔切【集韻】先弔切,□音嘯。
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餘招切,音遙。
同繇。
○按《說文》繇作,漢隷或作□。
韓勑□:復顏氏官氏邑中□。
任伯嗣□:□賦平均。
繇皆作□。
【未集下】【舟字部】【廣韻】初牙切【集韻】初加切,□音叉。
同艖。
【玉篇】也。
又魚名。
楊愼曰:卽今槎頭縮項鯿。
【正字通】按槎頭鯿象舟形,猶舴艋舟作蚱蜢舟,皆借形譬喻,非卽以舴艋爲蚱蜢蟲也。
謂爲魚名,誤。
鑱 【戌集上】【金字部】 鑱 【唐韻】士銜切【集韻】【韻會】鋤銜切,□音巉。
【說文】銳器也。
或作。
【史記扁鵲傳】鑱石橋引。
【索隱註】鑱,仕鹹反。
謂石針也。
謂按摩之法,夭橋引身,如熊顧鳥伸也。
又【廣韻】吳人雲犂鐵。
【杜甫寓同谷縣歌】長鑱長鑱白木柄,我生託子以爲命。
又【玉篇】刺也,鏨也。
【正字通】與□通。
【韓愈送區弘南歸詩】洶洶洞庭莽翠微,九疑鑱天荒是非。
【宋郊詩】激切波瀾立,鐫鑱物象危。
又藥鑱。
【抱樸子逸民卷】何須乎鑱鼎哉。
【陸遊詩】正令不遇亦何慊,藥鑱丹爐老靑嶂。
又【廣韻】士懺切【集韻】仕懺切,□音。
鑱土具。
【子集中】【人字部】同傏。
鑲 【戌集上】【金字部】 鑲 【唐韻】汝羊切【集韻】汝陽切,□音穰。
【說文】作型。
中腸也。
【正字通】或曰型者,鑄器之法。
凡作型,先以繩爲坯胎,型固,則從竅繩緒耑,繩窮而型存,有類於腸也。
又【廣韻】鉤鑲,兵器。
【釋名】鉤鑲,兩頭曰鉤,中央曰鑲。
或椎鑲,或鉤引,用之之宜也。
又【廣韻】息良切【集韻】思將切,□音襄。
又【廣韻】女良切【集韻】尼良切,□音孃。
義□同。
鑳 【戌集上】【金字部】 鑳 【玉篇】同鍵。
鑴 【戌集上】【金字部】 鑴 【唐韻】戸圭切【集韻】【韻會】懸圭切,□音攜。
【說文】瓽也。
又【廣韻】大鐘。
又【揚子方言】餽也。
【註】鑴,音攜。
又【集韻】一曰日旁氣刺日。
【周禮春官□祲】掌十輝之灋,以觀妖祥,辨吉兇。
一曰祲、二曰象、三曰鑴。
【註】鑴,謂日旁氣,四面反鄕,如輝狀也。
又【廣韻】許規切【集韻】【韻會】翾規切,□音隓。
【廣韻】大鍾。
【集韻】鼎屬。
一曰日旁氣。
【周禮釋文】鄭康成讀。
又【集韻】宣爲切,音眭。
亦日旁氣也。
【周禮釋文】劉昌宗讀。
亦作下圭反。
又【集韻】涓畦切,音圭。
錐也。
鑵 【戌集上】【金字部】 鑵 【集韻】古玩切,音貫。
汲器。
鑶 【戌集上】【金字部】 鑶 【集韻】慈郞切,音藏。
鈴聲。
鑷 【戌集上】【金字部】 鑷 【廣韻】【正韻】尼輒切【集韻】昵輒切,□音聶。
鑷子。
【釋名】鑷,攝也。
攝取物也。
【雲仙雜記】王僧虔晚年惡白髮,一日對客,左右進銅鑷。
僧虔曰:卻老先生至矣,庶幾乎。
又首飾。
【後漢輿服志】簪以瑇瑁爲擿,長一尺,端爲華勝,上爲鳳凰爵,以翡翠爲毛羽,下有白珠垂,黃金鑷。
【崔瑗釵銘】三珠璜釵,鑷髮鑽瑩。
【集韻】或作鑈。
【類篇】亦作銸。
鑸 【戌集上】【金字部】 鑸 【唐韻】洛猥切【集韻】魯猥切,□音磊。
【說文】鍡鑸,不平也。
鑹 【戌集上】【金字部】 鑹 【廣韻】七亂切【集韻】取亂切,□音竄。
小矟也。
【正字通】隋紀有嶺南排鑹手,卽今小矟。
與通。
鑺 【戌集上】【金字部】 鑺 【唐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音劬。
【說文】兵器也。
【廣韻】戟屬,或作戵。
鑻 【戌集上】【金字部】 鑻 【字彙】普諫切,攀去聲。
腰帶鑻面。
【正字通】按六書通作□。
俗加金旁,非。
鑿 【戌集上】【金字部】 鑿 〔古文〕□【唐韻】在各切【集韻】【韻會】【正韻】疾各切,□音昨。
【廣韻】鏨也。
【古史考】孟莊子作鑿。
【師古曰】鑿所以穿木也。
又【說文】穿木也。
【易繫辭刳木爲舟疏】刳鑿其中。
又【詩豳風】二之日鑿冰沖沖。
【朱註】鑿冰,取冰於山也。
又黥□。
【前漢□法志】其次用鑽鑿。
【註】鑿,黥□也。
又開也。
【前漢張騫傳】然騫鑿空。
【註】鑿,開也。
空,通也。
騫始開通西域道也。
又造也。
【公羊傳成十三年】公鑿行也。
【註】鑿,猶更造之意。
【釋文】鑿,在洛反。
猶造意也。
又【韻會】六情曰六鑿。
【莊子外物篇】心無天遊,則六鑿相攘。
【註】六情也。
又【正字通】恣意不求合義理,謂之鑿。
【孟子】爲其鑿也。
【前漢禮樂志】以意穿鑿。
又書名。
緯書有【乾坤鑿度】。
又【廣韻】則落切【集韻】【韻會】【正韻】卽各切,□音作。
【集韻】鮮明貌。
【詩唐風】白石鑿鑿。
【傳】鑿鑿,鮮明貌。
【釋文】鑿,子洛反。
又【九章算術】粟率五十,鑿二十四。
言粟五鬥,爲米二鬥四升。
【左傳桓二年】粢食不鑿。
【註】不精鑿。
【釋文】鑿,子洛反。
【杜甫詩】秋菰成黑米,精鑿傳白粲。
又【廣韻】【集韻】□昨木切,音族。
【廣韻】鑿鏤花葉。
又【集韻】【韻會】【正韻】□在到切,漕去聲。
【集韻】穿空也。
【增韻】孔寵。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凡輻,量其鑿深以爲輻廣。
【釋文】鑿,曹報反。
又如字。
【前漢楚元王傳】羊入其鑿。
【師古註】鑿,在到反。
謂所穿冢藏者。
【楚辭九辯】何時俗之工巧兮,滅規矩而攺鑿。
獨耿介而不隨兮,願慕先聖之遺敎。
又【集韻】七到切,音操。
宂也。
又【唐韻正】平聲,音漕。
【水經注】桓□有問鼎之志,乃漕一洲,以充百數。
漕卽鑿字。
又【韻補】葉脞五切,租上聲。
【易林】鉛刀攻玉,無不鑽鑿。
龍體具舉,魯班爲輔。
钀 【戌集上】【金字部】 钀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列切,音孽。
【玉篇】鑣也。
【爾雅釋器】鑣謂之钀。
【註】馬勒旁鐵。
【釋文】钀,魚列反。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語訐切,音。
義同。
又【集韻】魚羈切,音宜。
與轙同。
車衡載轡者。
又【集韻】語綺切,音螘。
義同。
钁 【戌集上】【金字部】 钁 【唐韻】居縛切【集韻】【韻會】【正韻】厥縛切,□音矍。
【說文】大鉏也。
【博雅】櫡謂之钁。
【淮南子精神訓】負钁臿。
【註】钁,斫也。
音矍。
钃 【戌集上】【金字部】 钃 【集韻】殊玉切,音蜀。
【玉篇】鉏也。
【釋名】钃,誅也。
主以誅除物根株也。
【荀子榮辱篇】所謂以狐父之戈钃牛矢也。
又【玉篇】陟玉切,音瘃。
義同。
又【正韻】钃鏤,劒名。
亦作屬。
釘 【戌集上】【金字部】 釘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經切,音丁。
【說文】鍊鉼黃金。
又【正韻】鈴釘,矛名。
【郭璞曰】鶴厀矛,江東呼爲鈴釘。
一曰鐵釴。
又【正韻】鐵釘。
又【晉書陶侃傳】竹頭木屑,悉令掌之,及桓溫伐蜀,以所貯竹頭,作釘裝船。
又國名。
【山海經】有釘靈之國。
【註】吳任臣雲:釘靈,今丁靈國。
又名丁令。
亦作丁零。
又【抱樸子黃白卷】光明美色,可中釘也。
又【集韻】都挺切,音頂。
【前漢王子侯者年表】有利侯劉釘。
【註】音丁。
又音鼎。
又【集韻】煉鉼金。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丁定切,音矴。
義同。
又【增韻】以釘釘物也。
又【五音集韻】郞丁切,音靈。
【字類】撞□。
【卯集下】【支字部】【廣韻】竹垂切【集韻】株垂切,□音箠。
敆,不齊。
又【集韻】渠羈切,音奇。
垂也。
钊 【戌集上】【金字部】 釗 【唐韻】止遙切【集韻】【韻會】【正韻】之遙切,□音招。
【說文】刓也。
又【揚子方言】遠也。
燕之北郊曰釗。
又【說文註】鄭樵曰:釗,或以爲弩機。
又姓。
【正字通】明釗劒佩,三河人。
又【爾雅釋詁】釗,勉也。
【揚子方言】釗薄勉也。
秦晉曰釗,自關而東,周鄭之閒,曰勉釗。
又【廣韻】見也。
【汲冢周書】釗我周王。
又【廣韻】古堯切【集韻】堅堯切,□音澆。
義同。
又周康王名。
【史記三代世表】康王釗。
【註】索隱曰:克堯反。
又音昭。
又【集韻】莊交切,音□。
周康王名。
【書顧命釋文】徐邈讀。
钌 【戌集上】【金字部】 釕 【廣韻】都了切【集韻】丁了切,□音鳥。
【廣韻】釕鈌,帶頭飾。
【集韻】鋌釕也。
又【集韻】【韻會】□朗鳥切,音了。
義同。
釺 【戌集上】【金字部】 釬 【唐韻】【集韻】【韻會】侯旰切【正韻】侯幹切,□音翰。
【說文】臂鎧也。
又【廣韻】釬,金銀器令相著。
【集韻】固金鐵藥。
【正字通】釬藥,以硼砂合銅爲之,用胡桐汁合銀,堅如石。
今玉石刀柄之類,釬藥加銀一分,其中永不脫。
又【管子戒篇】弛弓脫釬。
【註】釬,所以鉤弦。
又【集韻】居寒切,音幹。
器也。
又急也。
【莊子列禦□】有緩而釬。
【註】釬,胡旦反。
又音幹。
急也。
【集韻】亦作銲。
雑 【戌集中】【隹字部】 雑 【字彙】俗雜字。
钏 【戌集上】【金字部】 釧 【唐韻】尺絹切【韻會】【正韻】樞絹切,□音竁。
【說文】臂環也。
【玉篇】釵釧。
【正字通】古男女同用,今惟女飾有之。
【何偃與謝尚書】珍玉名釧,因物寄情。
【庾信竹杖賦】玉關寄書,章臺留釧。
【墨莊漫錄】唐文宗問宰臣,金條脫何物。
宰臣未對。
文宗曰:古詩:輕衫穩條脫,卽今臂釧也,別作玔。
又姓。
【萬姓統譜】萬曆閒,撫州照磨釧國賢,閬中人。
貴陽縣丞釧佩,雲南人。
又【類篇】昌緣切,音穿。
車釧。
钐 【戌集上】【金字部】 釤 【廣韻】【集韻】【韻會】□所鑒切,音。
【玉篇】大鎌也。
【韻會】鏟屬。
【抱樸子逸民卷】推黃鉞以適釤鎌之持。
【韓愈李大夫墓誌】鎛釤鉏斸。
【註】釤,大鏟。
斸,大鋤。
又【集韻】思廉切,音銛。
刀名。
又【集韻】師鹹切【韻會】師銜切,□音攕。
人名。
晉有沙樓國帥釤加。
又姓。
【晉書東夷傳】釤加。
又明有玉田人釤資。
釣 【戌集上】【金字部】 釣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多嘯切,音弔。
【說文】鉤魚也。
【詩召南】其釣維何。
【傳】釣者,以此有求于彼。
【淮南子說山訓】詹公釣千歲之鯉。
【呂氏春秋】太公釣于滋泉,以遇文王。
【宋玉釣賦】昔堯舜禹湯之釣也。
以聖賢爲竿,道德爲綸,仁義爲鉤,祿利爲餌,四海爲池,萬民爲魚。
又取也。
【淮南子主術訓】虞君好寶,而晉獻以璧馬釣之。
又姓。
【正字通】宋紹興進士釣宏。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落胡切【集韻】龍都切,□音盧。
癰類。
又與廬同。
【漢□】廬江太守作江。
又【廣韻】洛故切【集韻】魯故切,□音路。
與□同。
痞也。
【午集下】【石字部】【正字通】碈珉玟□同。
【禮聘義】君子貴玉而賤。
又葉彌延切,音眠。
【傳毅洛都賦】通谷岋,石瀨寒泉。
砥碬所出,爰有碝。
钗 【戌集上】【金字部】 釵 【唐韻】楚佳切【集韻】【韻會】初佳切,□音叉。
【說文】筓屬。
本隻作叉,此字後人所加。
【玉篇】婦人岐筓也。
【司馬相如美人賦】玉釵挂臣冠。
【秦嘉與婦徐淑書】今緻寶釵一雙,可耀首。
【曹植美女篇】頭上金爵釵。
又金釵股,藥名。
【本草綱目】李時珍曰:石斛,狀似金釵,故名。
又忍冬藤,解毒。
亦號金釵股。
又【韻補】葉稱支切,音鴟。
【繁欽定情詩】何以慰別離,耳後玳瑁釵。
又葉千古切,音楚。
【毛詩註疏】欲買赭,不謂竈下有黃土。
欲買釵,不謂山中自有楛。
钜 【戌集上】【金字部】 鉅 【唐韻】其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臼許切,□音巨。
【說文】大剛也。
從金巨聲。
【商子論兵篇】怨如鉅鐵。
【史記禮書】宛之鉅鐵。
【註】徐廣曰:大剛曰鉅。
正義曰鉅,剛鐵也。
又大也。
同巨。
【史記禮書】宜鉅者鉅,宜小者小。
又天子曰鉅公。
【前漢郊祀志】吾欲見鉅公。
【註】張晏曰:天子爲天下父,故曰鉅公。
師古曰:鉅,大也。
又【正字通】尊者通稱。
【李賀高軒過詩】文章鉅公。
又【說文】弓名。
【荀子性惡篇】繁弱、鉅黍,古之良弓也。
又劒名。
【荀子性惡篇】幹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劒也。
又【正韻】呂矩,矯貌。
【莊子列禦□】一命而呂鉅。
又【五音集韻】澤名。
又地名。
【史記殷本紀】盈鉅橋之粟。
【註】服虔曰:鉅橋,倉名。
許愼曰:鉅鹿水之大橋有漕粟也。
又【項羽紀】章邯令王離涉閒圍鉅鹿。
又【王子侯者年表】鉅合侯劉發。
【註】鉅合,在平原。
【前漢武帝紀】上耕于鉅定。
【註】服虔曰:地名。
近東海。
應劭曰:齊國縣也。
又【地理志】山陽郡鉅壄縣,齊郡鉅定縣。
又人名。
【前漢古今人表】封鉅黃帝師。
又【藝文志】將鉅子五篇。
【註】六國時人。
又草名。
【爾雅釋草】蕎,邛鉅。
【註】今藥草,大戟也。
【本草】大戟,一名邛鉅,苗名澤漆。
又【韻會】鉤鉅。
【潘嶽西征賦】弛靑鯤於網鉅。
【註】鉅,鉤也。
又同詎。
【戰國策】臣以爲王鉅速忘矣。
【註】鉅,詎通。
又與遽同。
【荀子正論篇】是豈鉅知見侮之爲不辱哉。
鈍 【戌集上】【金字部】 鈍 【唐韻】【韻會】徒困切【正韻】杜困切,□音遯。
【說文】錭也。
又【玉篇】頑鈍也。
【史記□丞相世家】士之無恥頑鈍嗜利者,亦多歸漢。
又【正字通】凡質魯者曰鈍。
【前漢鮑宣傳】臣宣呐鈍于辭。
又【廣韻】不利也。
【前漢賈誼傳】莫邪爲鈍兮。
【□琳檄吳文】兵不鈍鋒。
又【博物志】寶劒名。
鈍鉤,歐冶子所作。
又【淮南子覽冥訓】鈍悶以終。
【註】鈍悶,無情也。
又通作頓。
【賈誼治安策】芒刃不頓。
【前漢翟方進傳】遲頓不及事。
鈔 【戌集上】【金字部】 鈔 【唐韻】【韻會】【正韻】楚交切【集韻】初交切,□音。
【說文】叉取也。
【徐鉉曰】今俗別作抄。
【廣韻】略也。
【後漢公孫瓚傳】尅會期日,攻鈔郡縣。
又【韻會】或作摷。
【張衡東京賦】摷昆聊。
又作抄。
【杜甫詩】飯抄雲子白。
又姓。
【正字通】明鈔秀,鈔奇。
又【增韻】謄寫也。
【抱樸子金丹卷】餘令略鈔金丹之都,較以示後之同志者。
又【博雅】強也。
又【廣韻】初敎切【集韻】【韻會】【正韻】楚敎切,□音勦。
【周禮夏官射鳥氏敺烏鳶註】烏鳶善鈔,盜便汙人。
【釋文】鈔,初敎反。
又【正字通】楮貨名。
宋史,紹興二十四年,女眞以銅少,循宋交子法,造鈔引一貫、二貫、三貫、五貫、十貫五等謂之大鈔。
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七百五等謂之小鈔。
與錢□用,以七年爲限,納舊易新,諸路置交鈔庫官受之,每貫取工墨錢十五文,公私便焉。
又【韻會定正】官收物而給印信文憑也。
卽今鈔關。
又與杪同。
【管子幼官篇】敎行於鈔。
【註】鈔,末也。
【又】聽於鈔,故能聞未極。
【註】鈔,深遠也。
又【集韻】齒紹切,音□。
取也。
考證:〔【周禮夏官射鳥氏敺烏鳶註】烏鳶喜鈔盜,便汙人。
〕謹照原文喜改善。
鐘 【戌集上】【金字部】 鐘 【唐韻】職容切【集韻】【韻會】諸容切,□音鍾。
【說文】樂鐘也。
【廣韻】世本曰:垂作鐘。
【釋名】鐘,空也。
內空受氣多,故聲大也。
【詩周南】鐘鼓樂之。
又【韻會】律名,黃鐘十一月,夾鐘二月,林鐘六月,應鐘十月。
◎按《周》《禮》皆作鍾,古字通用。
互詳前鍾字註。
又地名。
【春秋桓十一年】公會宋公于夫鐘。
【註】夫鐘,郕地。
又山名。
【廣輿記】鐘山屬金陵。
【集韻】或作銿。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口已切,音起。
藥草。
【本草】,味辛,無毒,主治金瘡。
鋼 【戌集上】【金字部】 鋼 【廣韻】古郞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郞切,□音岡。
【玉篇】鍊鐵也。
【列子湯問篇】鍊鋼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
【魏文帝樂府】羊頭之鋼。
【筆談】世煅鐵謂鋼者,用熟鐵屈盤之,以生鐵陷其閒,泥封煉之,煅令相入,謂之團鋼,亦謂之灌鋼,此乃僞鋼耳。
餘出使磁州煅坊,始識凡鐵有鋼者,如麫中有筋,鍛百餘火,一煆一輕,至絫煅斤兩不減,則純鋼也。
【本草】李時珍曰:鋼分三種,有生鐵夾熟鐵煉成者,有精鐵百煉出鋼者,有西南海山中生成,狀如紫石英者。
凡刀劒諸刃,皆是鋼鐵也。
又【廣韻】古浪切【集韻】居浪切,□岡去聲。
義同。
考證:〔【列子殷湯篇】鍊鋼赤刃,用之以切玉,如切泥焉。
〕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钤 【戌集上】【金字部】 鈐 〔古文〕□【唐韻】巨淹切【集韻】【韻會】其淹切,□音箝。
【說文】鈐□,大犂也。
一曰類耜。
又【玉篇】車轄也。
又【廣韻】兵鈐以閉房,神府以備非常。
又【廣韻】鉤鈐,星名。
【前漢天文志】熒惑守房之鉤鈐。
鉤鈐,天子之禦也。
【註】房爲天駟,其隂右驂旁有二星,曰鉤鈐,故曰天子禦也。
【石氏星經】二星主法,明則羣臣奉職,天下道洽。
【孝經內事】昆弟親睦,則鉤鈐不離房。
【晉書天文志】鉤鈐主關籥,王者孝,則鉤鈐明。
又山名。
【山海經】西次二經之首曰鈐山。
又鏁也。
【爾雅序】六藝之鈐鍵。
【疏】鈐,鏁也。
又【揚子方言】矛,其柄謂之鈐。
【註】巨巾反。
又【集韻】胡南切,音含。
釱也。
又千尋切,音侵。
義同。
鑰 【戌集上】【金字部】 鑰 【廣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
【說文】本作□。
關下牡也。
【揚子方言】戸鑰,自關而西謂之鑰。
【抱樸子至理卷】堅玉鑰於命門,結北極於黃庭。
又通作籥。
【戰國策】齊君之魯,魯人投其籥,不果內。
【史記蕭相國世家】高祖出征,何每居守管籥。
又入也。
【淮南子原道訓】排閶闔,鑰天門。
【註】鑰,入也。
【巳集下】【牛字部】【集韻】而振切,音刃。
本作牣。
詳前牣字註。
欽 【辰集下】【欠字部】 欽 〔古文〕□【廣韻】去金切【集韻】【韻會】【正韻】祛音切,□音衾。
【說文】欠貌。
一曰敬也。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
又【太甲】欽厥止。
又【正字通】今禦音曰欽敕,禦使曰欽命,俗曰欽差,皆取敬意。
又欽欽,思望意。
【詩秦風】憂心欽欽。
【毛傳】思望之,心中欽欽然也。
又鐘聲有節。
【詩小雅】鼓鐘欽欽。
又諡法。
【汲冢周書】威儀悉備曰欽。
又州名。
亦江名。
【韻會】梁安州,隋改欽州,取欽江名。
【廣輿記】屬廣東廉州府。
州有欽江,有龍門江。
又山名。
【山海經】欽山多金玉而無石,師水出焉。
又欽口。
【前漢地理志】魏郡武安縣欽口山,白渠水所出。
又欽、欽原,俱鳥名。
見【山海經】。
又姓。
【何氏姓苑】吳人也。
宋有欽德載,自號壽巖老人。
又去聲。
按也。
【李翊俗呼小錄】按謂之欽。
欽,去聲。
【王琚射經】欽身微曲,註目視的。
又:開弓發矢,要欽身弝外,分明認帖。
又【集韻】魚音切,音唫。
與吟同。
呻也。
【山海經】剛山多神□,其音如欽。
【郭璞註】欽亦吟字假音。
○按《漢志》內曰恭,外曰欽。
又鄭康成雲:敬事節用謂之欽。
欽本兼內外言,不得專屬外也。
卽敬事節用,亦於欽義未全,故不入正訓,附記於此。
鈞 【戌集上】【金字部】 鈞 〔古文〕銞【唐韻】居勻切【集韻】【韻會】規倫切,□音均。
【說文】三十斤也。
【孟康曰】萬一千五百二十銖。
【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
【疏】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鈞石所以一天下之重輕,而立民信也。
又【集韻】一曰陶旊輪。
【正字通】陶人模下圓轉者爲鈞。
【前漢賈誼傳師古註】陶家名轉者爲鈞,蓋取周回調均之義。
又大鈞,天也。
【前漢賈誼傳】大鈞播物,坱圠無垠。
【註】如淳曰:陶者作器于鈞上,此以造物爲大鈞也。
言造化爲人,亦猶陶之造瓦耳。
又【杜甫詩】八荒開壽域,一氣轉洪鈞。
又樂名。
【張衡西京賦】饗以鈞天廣樂,帝有醉焉。
又劒名。
【淮南子覽冥訓】淳鈞之器成。
【註】淳鈞,古劒。
又地名。
【左傳昭四年】夏啓有鈞臺之享。
【註】河南陽翟縣南有鈞臺陂。
又水名。
【前漢霍去病傳】涉鈞者。
【註】鈞耆,水名。
又姓。
【風俗通】楚大夫元鈞之後,漢有侍中鈞喜。
又與均同。
平也。
【詩大雅】四鍭旣鈞。
【註】矢鏃重羽輕,必參亭而三分之,一在前,二在後,得平均也。
又等也,同也。
【左傳成六年】善鈞從衆。
【註】鈞,等也。
又【襄二十六年】多鼓鈞聲。
【註】鈞,同其聲。
【集韻】或書作□。
鈎 【戌集上】【金字部】 鉤 【廣韻】古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音溝。
【玉篇】鐵曲也。
又【廣韻】劒屬。
【韻會】古兵有鉤,有鑲,皆劒屬。
引來曰鉤,推去曰鑲。
【前漢韓延壽傳】鑄作刀劒鉤鐔。
【註】鉤,亦兵器也。
似劒而曲,所以鉤殺人也。
又劒環。
【戰國策】無鉤竿鐔,蒙須之便。
【註】鉤,劒頭環。
【史記楚世家】楚國折鉤之喙,足以爲九鼎。
【註】凡戟有鉤喙,鉤口之尖也。
言楚國戟之鉤,口尖有折者,足以爲鼎也。
又劒名。
【淮南子修務訓】純鉤魚腸。
【註】純鉤,利劒名。
又刀名。
【鮑照樂府】錦帶佩吳鉤。
【沈括曰】吳鉤,刀名也。
刀彎,今南蠻用之,謂之葛黨刀。
【李賀詩】男兒何不帶吳鉤。
又釣鉤。
【莊子外物篇】任公子爲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爲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海,旦旦而釣。
又帶鉤。
【孟子】豈謂一鉤金。
【註】鉤,帶鉤也。
又刈禾鐮曰刈鉤。
【前漢龔遂傳】遂爲渤海太守,賊棄弓弩而持鉏鉤。
又幔鉤。
【隋書蘇威傳】威見宮中以銀爲幔鉤,盛□節儉之美,帝爲攺容。
又馬頷鉤。
【詩大雅】鉤膺鞗革。
【註】婁頷之鉤。
又凡縣物者曰鉤。
亦曰鹿觡,曰鉤格。
見【揚子方言】。
又鉤物也。
【左傳襄二十三年】或以戟鉤之。
又【正字通】鉤索義理,猶言窮理也。
【易繫辭】鉤深緻遠。
【疏】物在深處,能鉤取之。
又繞也。
【儀禮鄕射禮】豫則鉤楹內。
【註】鉤楹,繞楹而東也。
又屈也。
【戰國策】弓撥矢鉤。
【註】鉤,矢鋒屈也。
或作拘。
古通。
又留也。
【前漢鮑宣傳】使吏鉤止丞相掾史。
【註】鉤,留也。
又緻也。
【前漢趙廣漢傳】善爲鉤距,以得事情。
【註】鉤,緻也。
距,閉也。
使對者無疑,示若不問而自知,衆莫覺所由,以閉其術爲距也。
【前漢□萬年傳】鹹皆鉤校發其姦臧。
又規也。
【前漢揚雄傳】帶鉤矩而佩衡兮。
【註】鉤,規也。
矩,方也。
又牽引也。
【後漢靈帝紀】皆爲鉤黨下獄。
【註】鉤,謂相牽引也。
又車名。
【禮明堂位】鉤車,夏後氏之路也。
【註】鉤,有曲輿者也。
又車心木。
【易小畜輿脫輻疏】謂輿下縛木,輿軸相連,鉤心之木是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以鑿其鉤。
【註】鉤,鉤心。
又射具。
【詩小雅】決拾旣佽。
【疏】決,鉤弦也。
又服飾名。
【儀禮士虞禮】鉤袒。
【註】如今擐衣也。
【疏】若漢時人擐衣以露臂,故雲如今擐衣也。
又星名。
【後漢班固傳兩都賦】周以鉤□之位。
【註】前書音義曰:鉤□,紫宮外星也。
宮衞之位,亦象之。
又鉤鈐,詳前鈐字註。
又【字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