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註】闟,亦作鈒。
所及反。
又【集韻】迄及切,音吸。
義同。
又息入切,音靸。
小鋒。
鈓 【戌集上】【金字部】 鈓 【集韻】同銋。
鈔 【戌集上】【金字部】 鈔 【唐韻】【韻會】【正韻】楚交切【集韻】初交切,□音。
【說文】叉取也。
【徐鉉曰】今俗別作抄。
【廣韻】略也。
【後漢公孫瓚傳】尅會期日,攻鈔郡縣。
又【韻會】或作摷。
【張衡東京賦】摷昆聊。
又作抄。
【杜甫詩】飯抄雲子白。
又姓。
【正字通】明鈔秀,鈔奇。
又【增韻】謄寫也。
【抱樸子金丹卷】餘令略鈔金丹之都,較以示後之同志者。
又【博雅】強也。
又【廣韻】初敎切【集韻】【韻會】【正韻】楚敎切,□音勦。
【周禮夏官射鳥氏敺烏鳶註】烏鳶善鈔,盜便汙人。
【釋文】鈔,初敎反。
又【正字通】楮貨名。
宋史,紹興二十四年,女眞以銅少,循宋交子法,造鈔引一貫、二貫、三貫、五貫、十貫五等謂之大鈔。
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七百五等謂之小鈔。
與錢□用,以七年爲限,納舊易新,諸路置交鈔庫官受之,每貫取工墨錢十五文,公私便焉。
又【韻會定正】官收物而給印信文憑也。
卽今鈔關。
又與杪同。
【管子幼官篇】敎行於鈔。
【註】鈔,末也。
【又】聽於鈔,故能聞未極。
【註】鈔,深遠也。
又【集韻】齒紹切,音□。
取也。
考證:〔【周禮夏官射鳥氏敺烏鳶註】烏鳶喜鈔盜,便汙人。
〕謹照原文喜改善。
鈕 【戌集上】【金字部】 鈕 〔古文〕【唐韻】【集韻】【正韻】□女九切,音狃。
【說文】印鼻也。
【正韻】又鏡弩鼻。
【正字通】凡物鉤固者,皆曰鈕。
又【楚辭九思】遺失兮鈕樞。
【註】玉鬥鈕樞,皆所寶者。
又姓。
【何氏姓苑】東晉有鈕□,吳興人。
又【集韻】敕九切,音醜。
與杻同。
械也。
□ 【未集中】【網字部】 □ 【玉篇】同網。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韻會】□徂聰切,音叢。
【類篇】合絲織也。
【寅集下】【弓字部】【廣韻】【集韻】□平祕切,音備。
【廣韻】以筋貼弓。
【類篇】以絲飾弓也。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正韻】安古切【集韻】於五切。
塢隖□同。
【說文】本作隖,小障也。
一曰庳城也。
又【正韻】山阿也。
又【廣韻】哀都切。
音烏。
義同。
鈖 【戌集上】【金字部】 鈖 【篇海】敷文切,音分。
玉名。
又方文切,音賔。
義同。
鈗 【戌集上】【金字部】 鈗 【唐韻】餘準切【集韻】【韻會】庾準切,□音尹。
【說文】侍臣所執兵也。
引周書,一人冕執鈗。
○按今書顧命作銳。
孔潁達疏雲:銳,當作鈗,音允。
據孔說,銳爲鈗字之譌。
今蔡沈傳引說文,不知說文本孔疏也。
又【集韻】兪芮切,音叡。
又【五音集韻】杜外切,音兌。
義□同。
鈙 【戌集上】【金字部】 鈙 【唐韻】【集韻】□渠金切,音琴。
【說文】持也。
或作。
又【廣韻】【集韻】□巨禁切,音□。
義同。
鈚 【戌集上】【金字部】 鈚 【廣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音毗。
【玉篇】鐵也。
又【廣韻】犁錧別名也。
又【集韻】一曰箭名。
或作鎞錍。
【杜甫詩】長鈚及狡兔。
又【集韻】篇迷切,音□。
本作錍。
【揚子方言】箭鏃廣長而薄鎌謂之錍。
【註】普蹄反。
鈛 【戌集上】【金字部】 鈛 【集韻】同鍋。
鈜 【戌集上】【金字部】 鈜 【廣韻】戶萌切【集韻】乎萌切,□音宏。
【廣韻】金聲。
【集韻】鏗鈜,鐘鼓聲。
或從口作吰。
鈞 【戌集上】【金字部】 鈞 〔古文〕銞【唐韻】居勻切【集韻】【韻會】規倫切,□音均。
【說文】三十斤也。
【孟康曰】萬一千五百二十銖。
【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
【疏】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鈞石所以一天下之重輕,而立民信也。
又【集韻】一曰陶旊輪。
【正字通】陶人模下圓轉者爲鈞。
【前漢賈誼傳師古註】陶家名轉者爲鈞,蓋取周回調均之義。
又大鈞,天也。
【前漢賈誼傳】大鈞播物,坱圠無垠。
【註】如淳曰:陶者作器于鈞上,此以造物爲大鈞也。
言造化爲人,亦猶陶之造瓦耳。
又【杜甫詩】八荒開壽域,一氣轉洪鈞。
又樂名。
【張衡西京賦】饗以鈞天廣樂,帝有醉焉。
又劒名。
【淮南子覽冥訓】淳鈞之器成。
【註】淳鈞,古劒。
又地名。
【左傳昭四年】夏啓有鈞臺之享。
【註】河南陽翟縣南有鈞臺陂。
又水名。
【前漢霍去病傳】涉鈞者。
【註】鈞耆,水名。
又姓。
【風俗通】楚大夫元鈞之後,漢有侍中鈞喜。
又與均同。
平也。
【詩大雅】四鍭旣鈞。
【註】矢鏃重羽輕,必參亭而三分之,一在前,二在後,得平均也。
又等也,同也。
【左傳成六年】善鈞從衆。
【註】鈞,等也。
又【襄二十六年】多鼓鈞聲。
【註】鈞,同其聲。
【集韻】或書作□。
鈟 【戌集上】【金字部】 鈟 【字彙】同釣。
鉡 【戌集上】【金字部】 鉡 【類篇】部滿切,音伴。
鍫也。
○按玉篇鍫,卽臿也。
□ 【未集中】【網字部】 □ 【篇海】同□。
鄥 【補遺】【酉集】【邑字部】 鄥 【字彙補】同鄡。
【史記仲尼弟子傳】鄡單。
【徐廣註】一作鄥單。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同絡。
纏絲也。
□ 【辰集上】【日字部】 □ 【廣韻】苦濫切,音喊。
日出貌。
鄦 【酉集下】【邑字部】 鄦 同□。
【史記鄭世家】鄦公惡鄭于楚。
【註】許靈公也。
鄧 【酉集下】【邑字部】 鄧 【唐韻】徒亘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亘切,□音蹬。
【說文】曼姓之國。
【春秋桓七年】鄧侯吾離來朝。
【疏】鄧,在南地,屬衡嶽。
又魯地。
【春秋隱十年】春,齊侯、鄭伯盟于鄧。
【註】鄧,魯地。
又蔡地。
【春秋桓二年】蔡侯、鄭伯會于鄧。
【註】潁川召陵縣西南有鄧城。
【疏】賈、服以鄧爲國,釋例以此爲蔡地,其鄧國則義陽鄧縣是也。
以鄧是小國,去蔡遠,蔡、鄭懼楚而爲此會,不當反求近楚小國與之結援,故知非鄧國也。
又州名。
本秦南陽郡,隋置南陽縣,攺鄧州。
又姓。
【姓考】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爲鄧侯,後因氏。
考證:〔【春秋桓十年】鄧侯離吾來朝。
〕謹照原文十年改七年。
離吾改吾離。
鄨 【酉集下】【邑字部】 鄨 【唐韻】【集韻】【韻會】□必袂切,音蔽。
【玉篇】牂牁,縣名。
又水名。
【前漢地理志】犍爲郡符縣溫水南至鄨。
又【後漢郡國志註】不狼山,鄨水所出。
又【集韻】必列切,音鼈。
義同。
鄩 【酉集下】【邑字部】 鄩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徐林切,音尋。
地名。
【左傳襄四年】寒浞使澆用師滅斟灌及斟鄩氏。
【註】北海平壽縣有鄩亭,今萊州濰縣卽斟鄩。
又周邑。
【左傳昭二十三年】正月壬寅朔,二師圍郊,癸卯,郊、鄩潰。
【註】河南鞏縣西南有地名鄩中。
又姓。
【左傳昭二十二年】鄩肸伐皇。
【註】鄩肸,周大夫。
考證:〔【左傳昭二十二年】周子朝之亂,二師圍郊,癸卯,郊鄩潰。
〕謹照原文二十二年改二十三年。
周子朝之亂改正月壬寅朔。
鄫 【酉集下】【邑字部】 鄫 【唐韻】疾陵切【集韻】【韻會】【正韻】慈陵切,□音繒。
【說文】姒姓國,在東海。
【春秋僖十四年】使鄫子來朝。
【註】鄫國,今琅邪鄫縣。
又鄭地。
【春秋襄元年】仲孫蔑會齊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
【註】鄫,鄭地。
在□留襄邑縣東南。
考證:〔【春秋僖四年】鄫子來朝。
【註】鄫國,在琅邪鄫縣。
〕謹照原文四年改十四年。
鄫字上增使字。
註在字改今字。
鄬 【酉集下】【邑字部】 鄬 【廣韻】王嬀切【集韻】于嬀切,□音爲。
地名。
【春秋襄七年】公會晉侯,宋公、□侯、衞侯、曹伯、莒子、邾子于鄬。
【註】鄭地。
又【集韻】阪名,在鄭。
又【集韻】籲爲切,音撝。
又俱爲切,音嬀。
又【廣韻】韋委切【集韻】羽委切,□音蔿。
義□同。
鄭 【酉集下】【邑字部】 鄭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正切,音。
國名。
【釋名】鄭,町也,地多平町町然也。
【正字通】鄭本西都畿內地,周宣王封其弟友,是爲鄭。
桓公寄孥與賄于虢鄶,其子武公,定平王于東都,因徙其封,施舊號于新邑,是爲新鄭。
今河南開封府鄭州是也。
又南鄭,縣名。
今屬陝西漢中府,桓公封邑在畿內,爲西鄭,漢中在京兆之南,故稱南鄭以別之。
【一統志】南鄭,古褒國附庸之邑。
桓公歿,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鄭。
又【廣韻】鄭重,殷勤之意。
【前漢王莽傳】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
又姓。
【集韻】鄭滅于韓,子孫因以國爲氏。
鄮 【酉集下】【邑字部】 鄮 【唐韻】【集韻】【韻會】□莫□切,音茂。
縣名。
【前漢地理志】鄮縣屬會稽郡,今浙江寧波府慈谿、奉化,鄮故地也。
鄯 【酉集下】【邑字部】 鄯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時戰切,音擅。
【說文】鄯善,西域國名。
【前漢西域傳】鄯善,本名樓蘭,元鳳四年更名。
又【廣韻】州名。
唐張守珪遷鄯州刺史。
又【廣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音善。
義同。
鄰 【酉集下】【邑字部】 鄰 〔古文〕厸【唐韻】力珍切【集韻】【韻會】【正韻】離珍切,□音粼。
【廣韻】近也,親也。
【正韻】比也。
【釋名】鄰,連也。
相接連也。
【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裡。
又連界之國,亦稱鄰。
【書蔡仲之命】睦乃四鄰。
又左右輔弼亦曰鄰。
【書益稷】臣哉鄰哉。
【註】臣以人言,鄰以職言。
又車聲。
與轔通。
【詩秦風】有車鄰鄰。
【註】衆車聲。
又【集韻】【韻會】【正韻】□良刃切,音吝。
與甐通。
【集韻】敝也。
【正韻】動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雖敝,不甐于鑿。
【註】以輪之厚,石雖齧之,不能敝其鑿,旁使之動也。
甐,本又作鄰。
又葉陵延切,音連。
【陸機挽歌】人往有反歲,我行無歸年。
昔居四民宅,今託萬鬼鄰。
【正字通】本作鄰,隸作隣。
今通作鄰。
鄱 【酉集下】【邑字部】 鄱 【廣韻】【集韻】蒲波切【韻會】【正韻】蒲禾切,□音婆。
【說文】鄱陽豫章縣,今屬饒州。
又【集韻】蒲麋切,音陴。
縣名。
在魯。
又蒲官切,音盤。
趙地名。
鄲 【酉集下】【邑字部】 鄲 【唐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音單。
邯鄲,古縣名。
【左傳定十年】衞侯伐邯鄲午于寒氏。
【註】邯鄲,廣平縣也。
【前漢地理志】邯鄲,屬趙國。
【註】邯,山名。
鄲,盡也,邯山至此而盡也。
城郭字從邑,故加邑作鄲。
又【集韻】當何切,音多。
漢侯國名。
【史記功臣表中元元年】封周隱爲鄲侯。
又葉都年切,音顚。
【吳邁遠樂府】人馬風塵色,知從河塞還。
時我有同栖,結宦遊邯鄲。
還,音旋。
□ 【辰集上】【曰字部】 □ 【集韻】囊丁切,音寧。
【玉篇】告也。
又女夷切,音尼。
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補各切【集韻】伯各切,□音博。
【說文】頸連也。
【玉篇】亦作襮。
又【集韻】歩木切,音僕。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玉篇】先全切【唐韻】須緣切【集韻】荀緣切,□音宣。
同揎。
引也,手發衣也。
【儀禮士虞禮鉤袒註】如今衣。
又或作擐。
見揎字註。
又【集韻】先命切。
亦裸肱也。
別本譌作。
〇按集韻,□音宣,又音沿。
楊愼萟林伐山雲。
□,手循也,又頭圓曰□,面圓曰□。
則□字原有揎音也。
《正字通》雲:無宣音,失詳考。
鄻 【酉集下】【邑字部】 鄻 【唐韻】【集韻】□力展切,音輦。
【說文】周邑。
【左傳昭二十九年】王子趙車入于鄻以叛。
鄼 【酉集下】【邑字部】 鄼 同酇。
詳後酇字註。
鄽 【酉集下】【邑字部】 鄽 【廣韻】直連切【集韻】澄延切,□音廛。
【玉篇】廛亦作鄽。
【前漢韓信傳】所謂毆市人而戰之也。
【註】市人,市鄽之人。
鄾 【酉集下】【邑字部】 鄾 【等韻】烏求切,音憂。
鄧國地。
【左傳桓九年】鄧南鄙鄾人攻而奪之幣。
【註】在今鄧縣。
又【哀十八年】巴人伐楚,圍鄾。
蓋楚已滅鄧,而鄾遂爲楚有耳,其實非有二地也。
酀 【酉集下】【邑字部】 酀 【廣韻】因蓮切【韻會】烏前切,□音燕。
邑名。
又【集韻】于殄切,音偃。
人名。
【左傳襄二十九年】齊人立敬仲之曾孫酀。
又【廣韻】【集韻】□伊甸切,音宴。
義同。
酁 【酉集下】【邑字部】 酁 【廣韻】士鹹切【集韻】鉏鹹切,□音讒。
【說文】宋地。
【左傳哀十七年】宋皇奪其兄酁般之邑。
考證:〔【左傳哀十七年】宋皇麋奪其兄酁殷之邑。
〕謹照原文麋改。
殷改般。
酃 【酉集下】【邑字部】 酃 【廣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零。
地名。
【前漢地理志】長沙國有酃縣,今屬衡州府。
【後漢郡國志】酃屬長沙郡。
劉昭註引荊州記曰:有酃湖周迴三裡,取湖水爲酒,酒極甘美。
考證:〔【後漢郡國志】酃,地名。
【荊州記】地有酃湖,周迴三裡,取湖水爲酒,極其甘美,因以得名焉。
〕謹按後漢書無酃地名三字,亦無因以得名之語。
今照原文改酃屬長沙郡。
劉昭註引荊州記曰:有酃湖周迴三裡,取湖水爲酒,酒極甘美。
酄 【酉集下】【邑字部】 酄 【唐韻】【集韻】【韻會】□呼官切,音歡。
【說文】魯下邑。
【玉篇】濟北蛇丘縣。
【正字通】一作讙。
【左傳定十年】齊人來歸鄆、讙、龜隂之田。
【說文】引《傳》作酄。
又【集韻】驅圓切,音弮。
鄕名,在聞喜縣。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紕或作□。
詳紕字註。
又【集韻】邊迷切,音椑。
【博雅】幷也。
酅 【酉集下】【邑字部】 酅 【廣韻】【集韻】【韻會】□□圭切,音攜。
【玉篇】紀邑。
【春秋莊三年】紀季以酅入于齊。
【註】地在齊國東安平鄕。
又齊地。
【春秋僖二十六年】齊人侵我西鄙,公追齊師至酅。
【註】酅,齊地。
濟北穀城縣西有地,名酅下。
又【正字通】城濮之戰,楚師背酅而舍。
【註】酅,丘陵險阻名。
一說山名或地名。
俗作□。
考證:〔【正字通】城濮之戰,楚師背酅而合。
〕謹照左傳原文合改舍。
酆 【酉集下】【邑字部】 酆 【廣韻】敷空切【集韻】【韻會】敷馮切,□音豐。
【集韻】周文王所都。
【左傳昭四年】康有酆宮之朝。
【註】酆,在始平鄠縣東,有靈臺,康王於是朝諸侯也。
又國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畢、原、酆、郇,文之昭也。
又姓。
【左傳】有酆舒。
又水名。
【後漢馮衍傳】西顧酆、鄗。
【註】酆、鄗,二水名。
◎按《詩大雅》作邑于豐。
豐水東注。
《書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
俱作豐。
後人加阝作酆,無二義。
【午集下】【禾字部】【廣韻】府良切【集韻】分房切,□音方。
禾名。
酇 【酉集下】【邑字部】 酇 【廣韻】【正韻】作管切【韻會】祖管切,□音纂。
【集韻】聚也。
【周禮地官遂人】四裡爲酇,五酇爲鄙。
又【禮樂記】綴兆。
【註】綴,謂酇舞者之位也。
又【奔喪】乃爲位。
【註】位有酇列之處。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旰切,音贊。
地名。
【玉篇】南陽有酇縣。
【前漢蕭何傳】封爲酇侯。
又【廣韻】在丸切【集韻】【韻會】【正韻】徂丸切,□音鑽。
義同。
又【集韻】才何切,音嵯。
【前漢地理志】沛郡有酇縣。
【註】莽曰贊治。
應劭曰音嵯。
師古曰:此縣本爲,應音是也。
◎按《字彙補》:蕭何封國在南陽之酇,非沛之。
蓋南陽酇邑爲漢隂縣,旁有築水,古曰築陽。
何少子延初封築陽,其明驗也。
班固以酇葉何,謂蕭何封邑,與何同韻,而莽又攺爲贊治,此其所以譌也。
又與醝通。
【周禮天官酒正三曰盎齊註】如今酇白也。
【釋文】卽今之白醝酒也。
宜作醝,在何反。
俗作鄼,非。
酈 【酉集下】【邑字部】 酈 【廣韻】呂支切【集韻】鄰知切,□音麗。
地名。
【春秋僖元年】敗莒于酈。
【註】魯地。
又【唐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狼狄切,□音歷。
亦地名。
【前漢高帝紀】偕攻析、酈,皆降。
【註】酈,卽菊潭縣。
【地理志】屬南陽鄧州內鄕縣。
又姓也。
【前漢高帝紀】酈食其爲裡監門。
【註】音歷異基。
【午集中】【目字部】【集韻】胡骨切,魂入聲。
濁垢也。
又【字彙】蒙弄切,蒙去聲。
目不明也。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士佳切【集韻】鉏隹切,□音柴。
瘦也。
又【廣韻】士懈切【集韻】仕懈切,□音眦。
疾也。
又【集韻】仕知切,音齹。
痷,疫病。
酉 【酉集下】【酉字部】 酉 〔古文〕丣【廣韻】與九切【集韻】【韻會】以九切【正韻】雲九切,□音牖。
【說文】就也。
八月黍成,可爲酎酒。
【徐曰】就,成熟也。
丣爲春門,萬物已出。
酉爲秋門,萬物已入。
一,閉門象也。
【廣韻】飽也,老也。
【爾雅釋天】太歲在酉曰作噩。
【史記律書】八月也。
律中南呂,其於十二子爲酉。
酉者,萬物之老也。
【淮南子天文訓】指酉。
酉者,飽也。
律受南呂。
又【時則訓】仲秋之月,招搖指酉。
【釋名】酉,秀也。
秀者,物皆成也。
於《易》爲兌。
又大酉、小酉,山名。
在辰州沅陵。
相傳石穴中有書千卷。
又水名。
【後漢郡國志】武陵郡酉陽縣,酉水所出,東入湘。
又【字彙補】五酉,怪名,孔子在□所見也。
見《衝波集》。
又姓。
【正字通】魏有酉牧。
酊 【酉集下】【酉字部】 酊 【唐韻】【集韻】【韻會】都挺切【正韻】都領切,□音頂。
【說文】酩酊,醉也。
【集韻】酩酊,醉甚。
【襄陽兒童歌】日夕倒載歸,酩酊無所知。
又【韻會】通作艼。
【晉書山□傳】作茗艼。
酋 【酉集下】【酉字部】 酋 【韻會】【正韻】□慈秋切,音遒。
【說文】繹酒也。
從酉,水半見於上,酒久則水上見而糟少也。
【周禮天官酒正二曰昔酒註】昔酒,今之酋久白酒。
【疏】酋,亦遠久之義。
又【博雅】酋,熟也。
【揚子方言】自河以北,趙魏之閒,火熟曰爛,氣熟曰糦,久熟曰酋,穀熟曰酷,熟,其通語也。
又酒官之長。
【禮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
【註】酒熟曰酋。
大酋者,酒官之長。
酋者,久遠之稱。
久熟者善,故名酒官爲大酋。
又【揚子太□經】酋,西方也,夏也,物皆成象而就也。
【註】酋,聚也。
物已成就,可蓄聚也。
又【爾雅釋詁】酋,終也。
【詩大雅】似先公酋矣。
【傳】酋,終也。
嗣先君之功而終成之。
又雄也。
【前漢敘傳】《說難》旣酋,其身廼囚。
【註】酋,雄也。
又矛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酋矛常有四尺。
【疏】酋,矛二丈也。
又酋長,魁帥之名。
【左思吳都賦】儋耳黑齒之酋,金鄰象郡之渠。
【註】酋,渠,皆豪帥也。
又【韻會】酋者,語發聲也。
又【五音集韻】似由切,音囚。
義同。
【集韻】或作醔。
考證:〔【前漢敘傳】說難旣酋其身。
〕謹按原文其身逎囚四字爲句,逎囚二字不可省。
謹照原文其身下增逎囚二字。
酌 【酉集下】【酉字部】 酌 【唐韻】之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略切,□音灼。
【說文】盛酒行觴也。
【詩周南】我姑酌彼金罍。
【禮郊特牲】縮酌用茅。
【註】酌,猶斟也。
酒已泲,則斟之,以實尊彜。
【前漢蓋寬饒傳】無多酌我,我乃酒狂。
【班固西都賦】騰酒車以斟酌。
又【博雅】酌,漱也。
【又】益也。
又【禮曲禮】酒曰淸酌。
【博雅】淸酌,酒也。
又取善而行曰酌。
【左傳成六年】子爲大政,將酌於民者也。
【註】酌取民心,以爲政。
【禮坊記】上酌民言,則下天上施。
【註】酌,猶取也。
又參酌也。
【周語】而後王斟酌焉。
【前漢敘傳】斟酌六經,放易象論。
又地名。
【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平酌侯葘川懿王子。
【註】志屬北海。
又【正字通】武王樂歌,周頌於鑠王師之篇名。
酌,亦省作勺。
【禮內則】十三舞勺。
【註】勺與酌同。
又【集韻】實若切,音杓。
挹也。
【左傳成十四年】不內酌飮。
【釋文】酌,市略反,亦讀章略反。
考證:〔【禮曲禮】酒曰酒酌。
〕謹照原文酒酌改淸酌。
〔【禮孔子閒居】上酌民言,則下天上施。
〕謹按所引出坊記,今照改禮坊記。
〔【周語】後王斟酌焉。
〕謹照原文後字上增而字。
〔【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平酌侯葘川懿王子。
【註】屬北海。
〕謹照原文屬字上增志字。
配 【酉集下】【酉字部】 配 【唐韻】【集韻】滂佩切【韻會】滂沛切,□音嶏。
【說文】酒色也。
又【玉篇】匹也,媲也,對也,當也,合也。
【易繫辭】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
【書君牙】對揚文武之光命追配于前人。
又夫婦曰配偶。
【易蒙卦納婦吉傳】婦者,配己而成德者也。
【詩大雅】天立厥配,受命旣固。
又【增韻】侑也。
【易豫卦】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禮雜記】男子祔于王父則配。
又【禮禮器】齊人將有事于泰山,必先有事于配林。
【註】配林,林名。
又【韻會】流□隸也。
【王溥五代會要】晉天福三年,左街從人韓延嗣徒二年半,刺面,配華州,發運務。
或曰唐雖有配流嶺南之文,然配法刺面,當始於此。
又【五音集韻】補妹切,音朏。
匹也,合也。
又【韻會】葉鋪枚切,音坯。
【張衡東京賦】然後宗上帝於明堂,推光武以作配。
辨方位而正則,五精帥而來摧。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盧谷切,音鹿。
【類篇】心閑也。
一曰心轉也。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集韻】□居義切,音寄。
【廣韻】肉四。
【集韻】分牲謂之。
一曰也。
酑 【酉集下】【酉字部】 酑 【五音集韻】羽俱切,音于。
飮也。
酎 【酉集下】【酉字部】 酎 【唐韻】除柳切【集韻】直祐切【韻會】直久切【正韻】直又切,□音胄。
【說文】三重醇酒也。
【玉篇】醇也,釀也。
【左傳襄二十二年】見於嘗酎,與執燔焉。
【註】酒之新熟,重者爲酎。
【禮月令】孟夏之月,天子飮酎。
【註】酎之言醇也。
謂重釀之酒也。
春酒至此始成。
【史記孝文紀】高廟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
【註】張晏曰: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
酎之言純也。
又【史記平準書】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餘人。
【註】漢儀注,王子爲侯,侯歲以戸口酎黃金於漢廟,皇帝臨,受獻金以助祭。
大祀日飮酎,飮酎受金,金少不如斤兩,色惡,王削縣,侯免國。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與綤同。
詳紹字註。
酏 【酉集下】【酉字部】 酏 【廣韻】弋支切【集韻】【韻會】餘支切【正韻】延知切,□音移。
【玉篇】米酒也,甜也,淸酒也。
【韻會】飮也。
【禮內則】黍酏。
【註】以黍爲粥也。
【又】饘酏。
【註】饘,厚粥。
酏,薄粥。
賈逵曰:酏爲粥淸。
淸者,粥而去米也。
【又】羞糗餌粉酏。
【註】酏,當讀如餈。
餈,稻餠也。
炊米擣之,以豆爲粉,糝餈上也。
【周禮天官酒正】辨四飮之物,四曰酏。
【註】酏,今之粥。
《內則》有黍酏。
酏,飮粥稀者之淸也。
又【醢人】羞豆之實,酏食糝食。
【註】鄭司農雲:酏食,以酒酏爲餠。
康成謂:酏,□也。
內則曰:取稻米舉糔溲之,小切狼臅膏,以與稻米爲□。
【正字通】酏是粥,非豆實也。
或曰酏有二,周禮四飮、六飮之酏,卽內則所謂飮酏,酏之正義也。
羞豆之酏食,卽內則所謂粉酏,以豆薦者也。
又【唐韻】移爾切【集韻】【韻會】演爾切【正韻】養裡切,□音匜。
義同。
【說文】黍酒也。
一曰甜也。
◎按說文訓黍酒,玉篇訓米酒,俱卽今之粥也。
詳考內則、周禮,無獨訓爲酒者。
又【正韻】諸延切,音饘。
引《禮記》稻米爲酏。
〇按《禮記》酏訓爲饘,非音饘也。
正韻誤。
【集韻】或作□、□。
酐 【酉集下】【酉字部】 酐 【廣韻】呼朗切【集韻】許朗切,□音汻。
苦酒也。
酒 【酉集下】【酉字部】 酒 【唐韻】子酉切,愀上聲。
【說文】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
一曰造也。
吉兇所造也。
【釋名】酒,酉也,釀之米麴,酉澤久而味美也。
亦言踧也,能否皆彊相踧持飮之也。
又入口咽之,皆踧其面也。
【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淸酒。
【註】事酒,有事而飮也。
昔酒,無事而飮也。
淸酒,祭祀之酒。
【前漢食貨志】酒,百藥之長。
【東方朔傳】銷憂者莫若酒。
【江純酒誥】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曰杜康。
又□酒,明水也。
【禮明堂位】夏後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
又天酒,甘露也。
【瑞應圖】王者施德惠,則甘露降,一名天酒。
又官名。
【周禮天官】酒正。
【註】酒官之長。
【又】女酒。
【註】女奴曉酒者。
又祭酒,尊稱之號。
【前漢伍被傳】號爲劉氏祭酒。
【註】祭時惟尊長酹酒也。
又酒旗,星名。
【曹植酒賦】仰漢旗之景曜,協嘉號於天辰。
又地名。
【左傳莊二十二年】王與虢公酒泉之邑。
【註】邑在河南。
又【前漢武帝紀】以其地爲武威酒泉郡。
【註】酒泉,今肅州。
又姓。
明有酒好德。
又人名。
【史記晉世家】靜公俱酒。
又【韻補】葉子小切,音剿。
【詩鄭風】叔于狩,巷無飮酒。
豈無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易林】白茅醴酒,靈巫拜禱。
神嘻飮食,使人壽老。
又葉子與切,音苴。
【張超誚靑衣賦】東向長跪,接狎歡酒。
悉請諸靈,邪僻無主。
考證:〔【周禮天官酒正】女酒。
【註】女奴燒酒者。
〕謹照原文燒酒者改曉酒者。
酕 【酉集下】【酉字部】 酕 【廣韻】莫袍切,音毛。
酕醄,醉也。
【類篇】極醉貌。
酖 【酉集下】【酉字部】 酖 【唐韻】丁含切【集韻】他含切【韻會】都含切,□音貪。
【說文】樂酒也。
【徐曰】酖酖然安且樂也。
【廣韻】嗜酒。
又【韻會】或作沈。
【前漢五行志】荒沈於酒。
又【韻會】【正韻】□直禁切。
與鴆通。
【韻會】酒有鴆毒。
【左傳莊三十二年】使鍼季酖之。
【註】酖,鳥名。
其羽有毒,畫酒飮之則死。
又【閔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懷也。
酗 【酉集下】【酉字部】 酗 【廣韻】香句切【集韻】籲句切,□音煦。
【玉篇】同。
【廣韻】醉怒也。
【書微子】我用沈酗于酒。
【釋文】酗,況具反。
以酒爲兇曰酗。
酘 【酉集下】【酉字部】 酘 【廣韻】田侯切【集韻】徒侯切,□音頭。
【廣韻】酘酒。
【集韻】酒再釀。
【抱樸子金丹卷】猶一酘之酒,不可以方九醞之醇耳。
又【集韻】【韻會】【正韻】□大透切,音豆。
義同。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集韻】□郎佐切,邏去聲。
病也。
酙 【備考】【酉集】【酉字部】 酙 【龍龕】同斟。
醞 【酉集下】【酉字部】 醞 【唐韻】【正韻】於問切【集韻】【韻會】紆問切,□音慍。
【說文】釀也。
【玉篇】釀酒也。
【張衡南都賦】酒則九醞甘醴,十旬兼淸。
【註】九醞、十旬,皆以釀法名酒也。
【王僧達答顏延年詩】春醞時獻斟。
又【正韻】醞藉含蓄。
【前漢薛廣德傳】廣德爲人溫雅有醞藉。
【註】師古曰:醞,言如醞釀也。
【北史崔瞻傳】自太保以後重吏事,謂容止醞藉者爲潦倒,瞻終不攺。
又【集韻】通作溫。
【詩小雅】飮酒溫克。
【箋】猶能醞藉自持以勝。
【陸德明音義】溫去聲。
【禮禮器】溫之至也。
【註】爲溫藉,溫與醞通。
又【廣韻】於粉切【集韻】委隕切【韻會】【正韻】委粉切,□音惲。
義同。
酟 【酉集下】【酉字部】 酟 【韻會】他兼切,音添。
和也。
【張協七命】燀以秋橙,酟以春梅。
【註】謂和羹也。
酣 【酉集下】【酉字部】 酣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甘切,音邯。
【說文】酒樂也。
【徐曰】飮洽也。
【玉篇】樂酒也,不醉也。
【書伊訓】酣歌于室。
【傳】樂酒曰酣。
【戰國策】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爲魯連壽。
【韻會】俗作呼甘切者,非。
又【集韻】呼紺切,音顑。
飮酒未旣也。
醀 【酉集下】【酉字部】 醀 【玉篇】位錐切,音帷。
肉酒。
又【集韻】之瑞切,音惴。
病也。
醂 【酉集下】【酉字部】 醂 【廣韻】【集韻】□盧感切,音壈。
【廣韻】桃葅。
又【集韻】藏□也。
鉃 【戌集上】【金字部】 鉃 【集韻】善指切,音視。
【玉篇】箭頭。
又作木切。
本作鏃。
義同。
酤 【酉集下】【酉字部】 酤 【唐韻】古乎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孤。
【說文】一宿酒也。
【徐曰】謂造之一夜而熟,若今雞鳴酒也。
又【玉篇】賣酒也。
【淮南子氾論訓】出於屠酤之肆。
【史記吳王濞傳】周丘者,下邳人,亡命吳,酤酒無行。
【前漢武帝紀】初榷酤。
【註】以木渡水曰榷,謂禁民酤釀,獨官開置,如道路設木爲榷,獨取利也。
又【集韻】一曰買酒。
【詩小雅】無酒酤我。
【傳】酤,一宿酒也。
【箋】酤,買也。
【史記高祖紀】高祖每酤留飮酒讐數倍。
又通作沽。
【論語】沽酒市脯不食。
又【廣韻】【正韻】侯古切【集韻】【韻會】後五切,□音戸。
【廣韻】一宿酒。
【詩商頌】旣載淸酤。
【傳】酤,酒也。
【釋文】音戸。
又【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音古。
【集韻】一宿酒。
【韻會】又賣酒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慕切,音顧。
【廣韻】賣也。
【集韻】略也。
酥 【酉集下】【酉字部】 酥 【集韻】【韻會】【正韻】□孫租切,音蘇。
【玉篇】酪也。
【韻會】酪屬,牛羊乳爲之,牛酥差勝。
【臞仙神隱書】造法,以乳入釜,煎二三沸,傾入盆內,冷定,待面結皮,取皮再煎,油出去滓,入鍋內卽成酥油。
北方名馬思哥。
又【正韻】酴酥,酒名。
亦藥名。
【集韻】或作□□□。
酧 【酉集下】【酉字部】 酧 【正字通】俗酬字。
【午集中】【目字部】【集韻】下頂切,音悻。
瞑目貌。
又人名。
與。
見【宋史宗室表】。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離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力灼切,□音掠。
同。
磨刃也。
【爾雅釋詁】剡,利也。
又通作略。
【詩周頌】有略其耜。
【註】字書作。
從丯。
□ 【未集中】【缶字部】 □ 【集韻】阻限切,音醆。
琖,亦作□。
【玉篇】酒器。
【類篇】玉爵也。
【備考】【申集】【虍字部】【字彙補】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匿各切,音諾。
【類篇】綩□,蠻夷布名。
【午集中】【疒字部】【集韻】火占切,音□。
物毒喉中病。
或作。
又虛嚴切,音□。
義同。
又馨兼切,音馦。
蠚瘍也。
鈅 【戌集上】【金字部】 鈅 【廣韻】【集韻】□魚闕切,音月。
【玉篇】兵器也。
酨 【酉集下】【酉字部】 酨 【唐韻】徒柰切【集韻】徒戴切,□音代。
【說文】酢醬也。
【玉篇】釋米汁也。
【博雅】酨,漿也。
【前漢食貨志】魯匡言酒酤法,一斛之平,除米麴本價,計其利而什分之,以其七入官,其三及醩酨灰炭給工器薪樵之費。
【註】師古曰:酨,漿也。
又【集韻】作代切,音再。
義同。
【周禮天官酒正三曰漿註】酨漿,酨之言載也。
米汁相載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昨代切,音在。
又【集韻】將遂切,音醉。
義□同。
酩 【酉集下】【酉字部】 酩 【唐韻】莫迥切【集韻】【韻會】母迥切,□音茗。
【說文】酩酊,醉也。
詳前酊字註。
又【鄴中註】寒食爲醴酩,又煑粳米及麥爲酩。
【前漢鼂錯傳】食肉而飮酩。
【集韻】或作佲、□。
通作茗。
酪 【酉集下】【酉字部】 酪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
【說文】乳漿也。
【玉篇】漿也,乳汁作。
【釋名】酪,澤也。
乳作汁,所以使人肥澤也。
【禮禮運】以爲醴酪。
【註】烝釀之也,酪,酢酨。
【前漢食貨志】又分遣大夫謁者,敎民煑木爲酪。
【註】如淳曰:作杏酪之屬也。
【李陵答蘇武書】羶肉酪漿,以充□渴。
【潘嶽閒居賦】牧羊酤酪,以俟伏□之費。
又【六書故】酒類也。
北方以馬乳爲酪,故因謂湩酪,而酥與醍醐皆因之。
【禮雜記】功衰,飮水漿。
無鹽酪不能食,食鹽酪可也。
【註】酢酨也。
與乳漿異。
□澔集說,訓乳漿,非。
又【正字通】酪有乾濕二種。
【元飮膳正要】造法,用乳半杓,鍋內炒過,入餘乳熬數十沸,頻以杓縱橫攪之,傾出,罐盛待冷,略取浮皮爲酥,入舊酪少許,紙封貯卽成酪。
又乾酪法,以酪就日,曝使結,掠去浮皮,再曝,至皮盡卻入釜,炒少時,器盛,再曝作塊,收用。
又【集韻】魯故切,音路。
醴屬。
【集韻】或作□,亦作嗠。
酫 【酉集下】【酉字部】 酫 【字彙】昌悅切,川入聲。
鹹葅也。
酬 【酉集下】【酉字部】 酬 【廣韻】市流切【集韻】時流切,□音讐。
同醻。
【儀禮鄕飮酒禮】主人實觶酬賔。
【註】酬,勸酒也。
酬之言周,忠信爲周。
又【士冠禮】主人酬賔,束帛儷皮。
【註】飮賔客而從之以財貨曰酬。
又【集韻】□留切【正韻】除留切,□音儔。
【易繫辭】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
【註】酬酢,猶應對也。
徐邈讀。
酭 【酉集下】【酉字部】 酭 【集韻】尤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宥。
【玉篇】報也。
【集韻】醻酒也。
【韓愈南山詩】惟用贊報酭。
或作侑。
酮 【酉集下】【酉字部】 酮 【廣韻】【正韻】徒摠切【集韻】【韻會】杜孔切,□音動。
【廣韻】酒壞。
【集韻】酒酢壞。
【博雅】酮,酢也。
又【集韻】傳容切,音重。
義同。
又【集韻】【韻會】徒東切【正韻】徒紅切,□音同。
馬酪也。
一曰酢也。
醬 【酉集下】【酉字部】 醬 〔古文〕□【廣韻】【正韻】子亮切【韻會】卽亮切,□音將。
【說文】醢也。
【韻會】醢,肉醬也。
又豉醬。
又菜茹亦謂之醬。
【正字通】麥麪米豆皆可罨黃,加鹽曝之成醬。
【禮曲禮】醯醬處內。
【周禮天官膳夫】醬用百有二十罋。
【註】醬,謂醯醢也。
【史記西南夷傳】南越食蒙蜀枸醬。
【註】劉德雲:枸樹如桑,其椹長二三寸,味酢,取其實以爲醬。
【枚乗七發】熊蹯之臑,芍藥之醬。
【說文】本作□。
臑字原從足從而作。
酲 【酉集下】【酉字部】 酲 【唐韻】直貞切【集韻】【韻會】馳貞切【正韻】時貞切,□音呈。
【說文】病酒也。
一曰醉而覺也。
【玉篇】醉未覺也。
【詩小雅】憂心如酲。
【傳】病酒曰酲。
【前漢禮樂志】泰尊柘漿析朝酲。
【註】應劭曰:酲,病也。
析,解也。
言柘漿可以解朝酲也。
【張衡南都賦】其甘不爽,醉而不酲。
又【博雅】酲,長也。
又【集韻】癡貞切,音檉。
病也。
考證:〔【前漢禮樂志】柘漿析朝酲。
〕謹照原文柘漿上增泰尊二字。
酳 【酉集下】【酉字部】 酳 【廣韻】羊晉切【集韻】羊進切,□引去聲。
【廣韻】酒漱口也。
【禮樂記】執爵而酳。
【疏】謂食訖,天子親執爵而酳口也。
又【昏禮】合卺而酳。
【疏】酳,演也。
謂食畢飮酒演安。
【儀禮士昏禮】贊洗爵酌酳主人。
【註】酳,漱也。
酳之言演也,安也。
【嵆含伉儷詩】挹用合卺酳,受以連理盤。
又【儀禮特牲饋食禮】主人洗角,升酌酳屍。
【註】酳,猶衍也,是獻屍也。
又【士虞禮】主人洗廢爵酌酒酳屍。
【註】酳,安食也。
又【集韻】士靳切,又士刃切。
義□同。
【玉篇】與□同。
【補遺】【申集】【艸字部】【篇海類編】布怪切,音拜。
草名。
酴 【酉集下】【酉字部】 酴 【唐韻】【集韻】□同都切,音徒。
【說文】酒母也。
又【玉篇】麥酒不去滓飮也。
又【廣韻】酒名。
【正字通】重酘,酒名,酴釄。
【揚雄蜀都賦】藒漿酴淸。
【註】酴淸,酴釄酒。
【輦下歲時記】寒食賜宰臣以下酴釄酒。
【白帖】賜李絳酴釄,卽重釀酒也。
酵 【酉集下】【酉字部】 酵 【廣韻】古孝切【集韻】居效切,□音敎。
【廣韻】酒酵。
【集韻】酒滓。
【正字通】以酒母起麪曰發酵,蕭子顯《齊書》:永明九年正月詔太廟四時祭薦宣皇帝起麪餠。
註:發酵也。
韋巨源食單,有婆羅門輕高麪,今俗籠蒸饅頭發酵浮起者是也。
金天曆元年有額外課,其十八曰酵。
泰和四年定糟酵錢。
遼元志有酵課。
【午集中】【皮字部】【集韻】與□同。
酶 【酉集下】【酉字部】 酶 【集韻】謨杯切【韻會】謀桮切【正韻】謀杯切,□音枚。
【集韻】酒本曰。
或作酶。
【五音集韻】酒母也。
又【韻會】通作媒。
【前漢李陵傳】媒蘖其短。
【註】孟康曰:媒,酒敎。
糵,麴也。
謂釀成其罪。
師古曰:齊人名麴餠曰媒。
酷 【酉集下】【酉字部】 酷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沃切,音焅。
【說文】酒厚味也。
又【玉篇】熟也。
【揚子方言】自河以北趙、魏之閒,穀熟曰酷。
又【廣韻】虐也。
【增韻】慘也。
【白虎通】極也,敎令窮極也。
【史記曹相國世家】百姓離秦之酷後參與休息無爲。
【前漢□法志】窮民犯法,酷吏擊斷。
又【集韻】甚也。
【晉書何無忌傳】酷似其舅。
【韓愈文集序】酷排釋氏。
又【韻會】香氣醲冽。
【史記司馬相如傳】芬香漚鬰,酷烈淑郁。
【後漢張衡傳】美襞積以酷裂兮。
【註】酷裂,香氣盛也。
又【正字通】痛恨也。
【顏氏家訓】吾家世文章甚爲典正,未及編次,遭火蕩盡。
銜酷茹恨,徹于心髓。
又【集韻】黑各切,音□。
虐也。
酸 【酉集下】【酉字部】 酸 〔古文〕□【唐韻】素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蘇官切,□音□。
【說文】酢也。
關東謂酢曰酸。
【廣韻】醋也。
【書洪範】曲直作酸。
【禮月令】孟春之月,其味酸。
【周禮天官瘍醫】凡藥,以酸養骨。
【註】酸,木味。
木根立地中似骨。
【前漢百官公卿表】廣安侯任越人爲太常,坐廟酒酸論。
又【釋名】酸,遜也。
遜,遯在後也。
言腳疼力少,行遁在後,以遜遁者也。
【嵆康詩】自緻力所難,臨文情辛酸。
又【正字通】悲痛曰酸。
【後漢公孫述傳】放兵縱火,聞之可爲酸鼻。
又【韻會】寒酸也。
今作寒畯。
【範成大詩】洗盡書生氣味酸。
又地名。
【史記秦始皇紀】將軍鷔攻魏,定酸棗。
【前漢地理志】□留有酸棗縣。
又水名。
【山海經】少陽之山,酸水出焉。
【註】其味微酸,流入文谷水。
又木名。
【爾雅釋木】樲,酸棗。
又草名。
【博雅】酸木,狐桃也。
又【山海經】鼓鍾之山,有草焉,方莖而黃花,員葉而三成,其名曰焉酸。
又鳥名。
【山海經】景山有鳥焉,其狀如蛇而四首、六目、三足,名曰酸與。
【註】□覽雲:三足之鳥,有酸□焉。
又【正字通】酸角,果名,生雲南臨安諸處,狀如豬牙,皁莢浸木和羹,酸美如醋。
又【字彙補】酸雞,蟲名。
又【韻補】葉荀緣切,音宣。
【韓愈秋懷詩】作者非今士,相去時已千。
其言有感觸,使我復悽酸。
酹 【酉集下】【酉字部】 酹 【唐韻】郞外切【集韻】魯外切,□音頪。
【說文】綴祭也。
【玉篇】以酒祭地也。
【廣韻】以酒沃地也。
【後漢橋□傳】不以鬥酒隻雞過相沃酹。
又【張奐傳】召主簿於諸羌前,以酒酹地。
又【集韻】盧活切,音捋。
又【廣韻】【集韻】盧對切【正韻】力遂切,□音纇。
義□同。
酺 【酉集下】【酉字部】 酺 【唐韻】薄乎切【集韻】【韻會】蓬逋切【正韻】薄胡切,□音蒲。
【說文】王德布,大酒也。
【廣韻】大酺,飮酒作樂。
【史記秦始皇紀】天下大酺。
【註】天下歡樂,大飮酒也。
【前漢文帝紀】酺五日。
【註】漢律,三人以上無故羣飮酒,罰金四兩。
今詔橫賜得令會聚飮酒五日也。
師古曰:酺之爲言布也。
王德布於天下,而合聚飮食爲酺。
唐無酺禁,亦賜酺者,蓋聚作伎樂,高年賜酒麪。
【集韻】或作□。
又【周禮地官族師】春秋祭酺亦如之。
【註】酺者,爲人物烖害之神也。
又【集韻】【韻會】蒲故切【正韻】薄故切,□音步。
義同。
考證:〔【說文】王德廣布,大酒也。
〕謹照原文德下省廣字。
酻 【酉集下】【酉字部】 酻 【字彙補】將類切,音醉。
酒過昏也。
◎按卽醉字之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忙經切,音冥。
細絲也。
【類篇】絲也。
釀 【酉集下】【酉字部】 釀 【唐韻】【集韻】女亮切【韻會】汝亮切【正韻】魚向切,□音□。
【說文】醞也。
作酒曰釀。
【廣韻】醞酒也。
【史記孟嘗君傳】乃多釀酒買肥牛。
【貨殖傳】通邑大都酤一歲千釀。
【前漢食貨志】一釀用麤米二斛,麴一斛,得成酒六斛六鬥。
又【增韻】後人因謂酒爲釀。
【世說新語】劉惔曰:見何次道飮,令人欲傾家釀。
又【禮內則】鶉羹、雞羹、鴽,釀之蓼。
【註】釀謂切雜之也。
醈 【酉集下】【酉字部】 醈 【集韻】徒甘切,音談。
酒醋薄也。
又杜覽切,音啖。
醨也。
醏 【酉集下】【酉字部】 醏 【廣韻】當孤切【集韻】東徒切,□音都。
【玉篇】□醏也。
【廣韻】□醏,醬也。
醁 【酉集下】【酉字部】 醁 【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
【廣韻】美酒。
【集韻】□醁,酒名。
【抱樸子嘉遁卷】寒泉旨於□醁。
【正字通】《通雅》曰:酃淥,因作醽醁、醽綠。
《廣韻》訓醽爲淥酒,則以醁爲淸酒矣。
衡陽縣有酃湖,今之酃縣也,土人取其水以釀。
晉武平吳薦醽酒於大廟。
《荊州記》:淥水出豫章康樂縣,其閒烏程鄉有井,官取水爲酒,與湘東酃酒年常獻之。
或曰酃湖水綠,故名酃綠,加酉爲酃醁。
又【集韻】【正韻】□盧谷切,音祿。
義同。
考證:〔荊州記,淥水出豫章康樂縣,其閒烏程縣有井,官取水爲酒〕謹照原文烏程縣改烏程鄉。
銲 【戌集上】【金字部】 銲 【玉篇】同釬。
銳 【戌集上】【金字部】 銳 【唐韻】以芮切【集韻】【韻會】俞芮切【正韻】于芮切,□音叡。
【說文】芒也。
又【書顧命】一人冕執銳。
【傳】銳,矛屬也。
【釋文】銳,以稅反。
又【左傳成二年】銳司徒免乎。
【註】銳司徒,主銳兵者。
【釋文】銳,悅歲反。
又【廣韻】利也。
【史記武安侯傳】魏其銳身爲救灌夫。
【前漢淮南王傳】於是王銳欲發。
【註】王意欲發兵,如鋒刃之銳利。
又【劉向說苑】哀公問取人。
孔子對曰:毋取口銳。
口銳者,多誕寡信。
又【左傳哀十一年】子羽銳敏。
【註】銳,精也。
【桓十一年】我以銳師,宵加於鄖。
【王褒講德論】各采精銳,以貢忠誠。
又【正字通】今凡物鑯利曰銳。
【前漢天文志】下有三星銳,曰罰。
【註】上小下大,故曰銳。
【爾雅釋丘】再成銳上爲融丘。
【註】纖項者。
【釋文】唯歲反。
又【釋山】銳而高嶠。
【疏】銳,鑯也,言山形鑯峻而高者,名嶠。
又【正韻】細小也。
【左傳昭十六年】且吾以玉賈罪,不亦銳乎。
【註】銳,細小也。
【疏】銳是鋒鋩。
【釋文】銳,悅歲反。
又姓。
【姓苑】升平申鮮裡,有禦史中丞銳管。
又【韻會】【正韻】□徒外切,音兌。
矛屬。
又【集韻】都外切,音祋。
義同。
又【五音集韻】弋雪切,音悅。
【揚子方言】盂,宋楚魏之閒或謂之銚銳。
【集韻】籀作。
或作稅。
考證:〔【爾雅釋邱】再成銳上爲融邱。
【釋文】銳,音惠。
〕謹按銳與惠不同音。
銳字不得音惠。
文無銳音惠三字。
謹照原文改爲唯歲反。
銴 【戌集上】【金字部】 銴 【唐韻】【集韻】□時制切,言誓。
【說文】車樘結也。
又【說文】銅生五色也。
又【廣韻】以芮切【集韻】俞芮切,□音叡。
又【集韻】蒲計切,音薜。
又吉曳切,音瘈。
義□同。
又【集韻】直例切,音滯。
小車耳鉤。
銵 【戌集上】【金字部】 銵 【廣韻】口莖切。
與鏗同。
【博雅】撞也。
【又】聲也。
銶 【戌集上】【金字部】 銶 【廣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音求。
鑿屬。
【詩豳風】又缺我銶。
【傳】木屬曰銶。
【釋文】銶,音求。
鑿屬。
一解雲:今之獨頭斧。
又【集韻】渠幽切,音虯。
義同。
【詩豳風釋文】徐邈讀。
通作釻。
銷 【戌集上】【金字部】 銷 【唐韻】相邀切【集韻】【韻會】思邀切,□音宵。
【說文】鑠金也。
【史記秦始皇紀】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爲鍾鐻。
又釋也,盡也。
【前漢鄒陽傳】積毀銷骨。
【王勃滕王閣序】虹銷雨霽。
【杜甫詩】金吼霜鐘徹,花催蠟炬銷。
又【禮樂記】禮減而不進則銷。
【註】銷,音消。
言不自進,則禮道銷衰也。
又【莊子則陽篇】其聲銷。
【註】銷,音消。
小也。
又【張協七命】銷踰羊頭。
【註】銷,生鐵也。
【淮南子修務訓】羊頭之銷。
【註】羊頭之銷,白羊子刀。
又姓。
【山海經】帝鴻生白民,白民銷姓。
又【釋名】鍤或曰銷。
銷,削也。
能有所穿削也。
【淮南子齊俗訓】剞劂銷鋸。
【註】銷,音削。
又通作消。
【周禮冬官考工記栗氏爲量攺煎金錫則不耗註】消湅之精,不復減也。
銸 【戌集上】【金字部】 銸 【唐韻】陟葉切【集韻】陟涉切,□音輒。
【說文】鉆也。
又【類篇】昵輒切,音聶。
【玉篇】拔髮也。
【類篇】箝也。
與鑷同。
又【集韻】諾葉切,音撚。
【博雅】正也。
與鉩同。
亦作鑈。
銹 【戌集上】【金字部】 銹 【集韻】息救切,音秀。
鐵生衣也。
本作鏥。
銺 【戌集上】【金字部】 銺 【類篇】在朗切,音奘。
鈴聲。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韻】音京。
冠系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同綎。
鋉 【戌集上】【金字部】 鋉 【五音集韻】桑谷切,音速。
金也。
銻 【戌集上】【金字部】 銻 〔古文〕厗【唐韻】杜兮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題。
【說文】鎕銻,火齊珠名。
銼 【戌集上】【金字部】 銼 【唐韻】昨禾切【集韻】徂禾切,□音矬。
【說文】鍑也。
【玉篇】銼□,鍑也。
【博雅】鎢錥謂之銼□。
又【廣韻】【集韻】□昨木切,音族。
義同。
或作鏃。
又【集韻】寸臥切,音剉。
義同。
【廣韻】蜀呼鈷。
【杜甫詩】土銼冷疎煙。
【註】銼,音挫。
蜀人呼釜爲銼。
又與挫同。
【史記楚世家】兵銼藍田。
銽 【戌集上】【金字部】 銽 【唐韻】古□切【集韻】古刹切,□音刮。
【說文】斷也。
銾 【戌集上】【金字部】 銾 【五音集韻】胡孔切,音澒。
鐘聲。
【申集上】【艸字部】【玉篇】移軫切,音尹。
草也。
【寅集下】【彳字部】【廣韻】陟山切【集韻】知山切,□音譠。
【廣韻】走也,藏也。
又與邅通。
【集韻】邅,亦作。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集韻】□古獲切,音馘。
破也。
又【集韻】擊石。
銿 【戌集上】【金字部】 銿 【說文】同鐘。
詳後鐘字註。
又【廣韻】【集韻】□同鏞。
詳後鏞字註。
鋀 【戌集上】【金字部】 鋀 【集韻】【韻會】【正韻】□徒口切,音揄。
【說文】本作□。
酒器也。
又【廣韻】託侯切【集韻】他侯切,□音偷。
石名。
似金。
與鍮同。
醟 【酉集下】【酉字部】 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爲命切,音詠。
【說文】也。
【徐曰】酒失也。
【玉篇】酗也。
【韻會】小人飮酒,一醉日富。
以飮酒爲榮也,故從。
【抱樸子論僊卷】酗醟者,不可非杜儀之爲酒。
【梁武帝檄】淫酗醟肆,酣歌壚邸。
又【字彙補】貝名。
【相貝經】有醟貝。
又【廣韻】休正切【集韻】虛政切,□音夐。
義同。
又【韻會】【正韻】□于營切,音榮。
【前漢景十三王敘傳贊】魯恭館室,江都訬輕。
趙敬險詖,中山淫醟。
【註】師古讀合韻,音榮。
醠 【酉集下】【酉字部】 醠 【唐韻】烏浪切【集韻】【韻會】【正韻】於浪切,□音盎。
【說文】濁酒也。
又【廣韻】烏朗切【集韻】【韻會】倚朗切【正韻】於黨切,□音坱。
義同。
【類篇】或作□。
醡 【酉集下】【酉字部】 醡 【廣韻】側架切【集韻】【正韻】側駕切【韻會】側嫁切,□音詐。
【廣韻】壓酒具也。
【集韻】酒□也。
又【證俗文】打油具。
又【集韻】側賣切,音債。
義同。
【集韻】或作□。
□字原誤從乍,不從窄作。
醢 【酉集下】【酉字部】 醢 【唐韻】【正韻】呼攺切【集韻】許亥切,□音海。
【說文】肉□也。
【詩大雅】醓醢以薦。
【疏】醢,肉汁也。
【禮曲禮】毋歠醢。
【疏】醢,肉醬也。
醬宜鹹,客若歠之,則是醬淡也。
【周禮天官】醢人掌四豆之實,醓醢、蠃醢、蠯醢、蜃蚳醢、兔醢、魚醢、鴈醢。
【註】凡作醢者,必先膊乾其肉,乃後莝之,雜以粱麴及鹽,漬以美酒,塗置甁中,百日則成。
鄭司農曰:無骨曰醢。
又烹也。
【史記魯仲連傳】吾將使秦王烹醢梁王。
【前漢班固敘傳】然卒潤鑊伏質,亨醢分裂。
又【韻補】葉虎李切,音喜。
【楚辭九章】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幹葅醢。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與紱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蘇遭切,音騷。
【類篇】繅或從蚤作□。
詳繅字註。
醥 【酉集下】【酉字部】 醥 【廣韻】敷沼切【集韻】匹沼切【正韻】普沼切,□音縹。
【集韻】酒淸謂之醥。
【左思蜀都賦】觴以淸醥,鮮以紫鱗。
鉂 【戌集上】【金字部】 鉂 【五音集韻】疎士切,音史。
【玉篇】鐶也。
又【篇海】刺也。
醦 【酉集下】【酉字部】 醦 【廣韻】【集韻】□所斬切,音摻。
醋味。
【博雅】醦,酢也。
又【廣韻】初朕切【集韻】楚錦切,□音墋。
義同。
又【廣韻】醉甚。
又【集韻】初斂切,音。
酢貌。
醧 【酉集下】【酉字部】 醧 【唐韻】【集韻】□依據切,音□。
【說文】私燕飮也。
【玉篇】私也。
【左思魏都賦】愔愔醧讌,酣湑無譁。
【註】韓詩雲:賔爾籩豆,飮酒之醧。
能者飮,不能者已謂之醧。
又【廣韻】【集韻】□烏侯切,音謳。
義同。
又【集韻】於侯切,音漚。
酒味和。
醨 【酉集下】【酉字部】 醨 【唐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正韻】鄰溪切,□音離。
【說文】簿酒也。
【楚辭漁父】衆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抱樸子名實卷】醨酪專灌於圓丘。
又【韻會】通作漓。
今俗用爲醇漓字。
醩 【酉集下】【酉字部】 醩 【玉篇】籀文糟字。
【前漢食貨志】魯匡言酒酤法:一斛之平除米麴本價,計其利而什分之,以其七入官,其三及醩酨灰炭給工器薪樵之費。
醪 【酉集下】【酉字部】 醪 【唐韻】魯刀切【集韻】【韻會】郞刀切,□音勞。
【說文】汁滓酒也。
【廣韻】濁酒。
【史記袁盎傳】乃悉以其裝齎,置二石醇醪。
【張華輕薄篇】浮醪隨觴轉,素蟻自跳波。
又地名。
【寰宇記】會稽縣西三裡有投醪河。
醫 【酉集下】【酉字部】 醫 【唐韻】【韻會】於其切【正韻】於宜切,□音翳。
【說文】治病工也。
【禮曲禮】醫不三世,不服其藥。
【史記扁鵲傳】爲醫或在齊,或在趙。
又官名。
【周禮天官】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
註醫師,衆醫之長也。
【後漢百官志】太醫令一人六百石。
【註】掌諸醫。
又蟲名。
【崔豹古今注】蝘蜓,一名蛇醫。
又【集韻】或作毉。
【後漢郭玉傳】毉之爲言意也。
又【集韻】【正韻】□隱綺切,音倚。
【韻會】飮也。
【五音集韻】梅漿也。
【周禮天官酒正】辨四飮之物,二曰醫。
【註】醴濁釀酏爲之則少淸矣。
又【集韻】或作醷,亦作臆。
【周禮天官酒正註】鄭司農說,《內則》漿水臆,醫與臆音亦相似,文字不同,記之者各異耳。
此皆一物。
【釋文】醷,本又作臆。
又【集韻】壹計切,音醫。
【周禮六飮】一曰醫。
徐仙民讀。
考證:〔【周禮天官】醫師。
【註】醫師,衆醫之長。
【疏】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
〕謹照原文改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
註醫師,衆醫之長也。
醬 【酉集下】【酉字部】 醬 〔古文〕□【廣韻】【正韻】子亮切【韻會】卽亮切,□音將。
【說文】醢也。
【韻會】醢,肉醬也。
又豉醬。
又菜茹亦謂之醬。
【正字通】麥麪米豆皆可罨黃,加鹽曝之成醬。
【禮曲禮】醯醬處內。
【周禮天官膳夫】醬用百有二十罋。
【註】醬,謂醯醢也。
【史記西南夷傳】南越食蒙蜀枸醬。
【註】劉德雲:枸樹如桑,其椹長二三寸,味酢,取其實以爲醬。
【枚乗七發】熊蹯之臑,芍藥之醬。
【說文】本作□。
臑字原從足從而作。
醭 【酉集下】【酉字部】 醭 【廣韻】【集韻】普木切【正韻】普蔔切,□音攴。
【廣韻】醋生白醭。
【集韻】酒上白。
又【五音集韻】博木切,音蔔。
義同。
醮 【酉集下】【酉字部】 醮 【唐韻】【集韻】□子肖切,音釂。
【博雅】醮,祭也。
【前漢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可醮祭而緻。
又【說文】冠娶禮祭。
【禮冠義】醮於客位。
【疏】酌而無酬酢曰醮。
又【昏義】父親醮子而命之迎,男先於女也。
【註】父醮酌子命往迎婦,以男當倡導其女也。
又盡也。
【爾雅釋水】水醮曰厬。
【疏】醮,盡也。
【荀子禮論篇】利爵之不醮也。
【註】謂祭祀告利成,其爵不卒奠於筵前也。
又【正字通】凡僧道設壇祈禱曰醮。
【張端義貴耳集】徽考寶籙宮設醮,一日親臨之,道士伏章久乃起。
上問故,對曰:適至上帝所,値奎宿奏事,畢,章始達。
上問奎宿何神。
曰:本朝蘇軾。
是後謗議者言皆不入,雖道流之說出于戃怳,然不爲無補也。
又【五音集韻】昨焦切,音樵。
與憔同。
【莊子盜跖篇】滿心戚醮。
【註】醮,卒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於贍切,音厭。
【類篇】繅絲以手振出緒也。
【集韻】掩或從糸作□。
通作淹。
醯 【酉集下】【酉字部】 醯 【廣韻】呼雞切【集韻】馨奚切【韻會】【正韻】馨夷切,□音橀。
【說文】酸也。
【玉篇】酸味也。
【廣韻】酢味也。
【禮曲禮】醯醬處內。
【史記貨殖傳】醯醬千□。
又【釋名】醢多汁者曰醯。
醯,瀋也。
宋、魯人皆謂汁爲瀋。
又【揚子方言】徯醯,危也。
東齊槣物而危謂之徯醯。
又蟲名。
【列子天瑞篇】醯雞生乎酒。
【字彙補】蠛蠓,蟲。
一名醯雞。
醰 【酉集下】【酉字部】 醰 【唐韻】【集韻】□徒紺切,音瞫。
【說文】酒味苦也。
又【玉篇】酒味不長也。
又【集韻】【韻會】徒南切【正韻】徒含切,□音覃。
【集韻】厚味也。
【韻會】甜也。
【王褒洞簫賦】良醰醰而有味。
【釋文】醰,徒南切。
【註】醰、甜同。
長味也。
又【正韻】醇也。
【左思魏都賦】宅心醰粹。
【釋文】醰,徒南切。
【註】美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感切,音禫。
義同。
醱 【酉集下】【酉字部】 醱 【韻會】北末切,音撥。
酘謂之醱。
【李白詩】恰似蒲萄初醱醅。
【類篇】亦作□。
醲 【酉集下】【酉字部】 醲 【唐韻】女容切【集韻】【韻會】尼容切,□音濃。
【
所及反。
又【集韻】迄及切,音吸。
義同。
又息入切,音靸。
小鋒。
鈓 【戌集上】【金字部】 鈓 【集韻】同銋。
鈔 【戌集上】【金字部】 鈔 【唐韻】【韻會】【正韻】楚交切【集韻】初交切,□音。
【說文】叉取也。
【徐鉉曰】今俗別作抄。
【廣韻】略也。
【後漢公孫瓚傳】尅會期日,攻鈔郡縣。
又【韻會】或作摷。
【張衡東京賦】摷昆聊。
又作抄。
【杜甫詩】飯抄雲子白。
又姓。
【正字通】明鈔秀,鈔奇。
又【增韻】謄寫也。
【抱樸子金丹卷】餘令略鈔金丹之都,較以示後之同志者。
又【博雅】強也。
又【廣韻】初敎切【集韻】【韻會】【正韻】楚敎切,□音勦。
【周禮夏官射鳥氏敺烏鳶註】烏鳶善鈔,盜便汙人。
【釋文】鈔,初敎反。
又【正字通】楮貨名。
宋史,紹興二十四年,女眞以銅少,循宋交子法,造鈔引一貫、二貫、三貫、五貫、十貫五等謂之大鈔。
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七百五等謂之小鈔。
與錢□用,以七年爲限,納舊易新,諸路置交鈔庫官受之,每貫取工墨錢十五文,公私便焉。
又【韻會定正】官收物而給印信文憑也。
卽今鈔關。
又與杪同。
【管子幼官篇】敎行於鈔。
【註】鈔,末也。
【又】聽於鈔,故能聞未極。
【註】鈔,深遠也。
又【集韻】齒紹切,音□。
取也。
考證:〔【周禮夏官射鳥氏敺烏鳶註】烏鳶喜鈔盜,便汙人。
〕謹照原文喜改善。
鈕 【戌集上】【金字部】 鈕 〔古文〕【唐韻】【集韻】【正韻】□女九切,音狃。
【說文】印鼻也。
【正韻】又鏡弩鼻。
【正字通】凡物鉤固者,皆曰鈕。
又【楚辭九思】遺失兮鈕樞。
【註】玉鬥鈕樞,皆所寶者。
又姓。
【何氏姓苑】東晉有鈕□,吳興人。
又【集韻】敕九切,音醜。
與杻同。
械也。
□ 【未集中】【網字部】 □ 【玉篇】同網。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韻會】□徂聰切,音叢。
【類篇】合絲織也。
【寅集下】【弓字部】【廣韻】【集韻】□平祕切,音備。
【廣韻】以筋貼弓。
【類篇】以絲飾弓也。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正韻】安古切【集韻】於五切。
塢隖□同。
【說文】本作隖,小障也。
一曰庳城也。
又【正韻】山阿也。
又【廣韻】哀都切。
音烏。
義同。
鈖 【戌集上】【金字部】 鈖 【篇海】敷文切,音分。
玉名。
又方文切,音賔。
義同。
鈗 【戌集上】【金字部】 鈗 【唐韻】餘準切【集韻】【韻會】庾準切,□音尹。
【說文】侍臣所執兵也。
引周書,一人冕執鈗。
○按今書顧命作銳。
孔潁達疏雲:銳,當作鈗,音允。
據孔說,銳爲鈗字之譌。
今蔡沈傳引說文,不知說文本孔疏也。
又【集韻】兪芮切,音叡。
又【五音集韻】杜外切,音兌。
義□同。
鈙 【戌集上】【金字部】 鈙 【唐韻】【集韻】□渠金切,音琴。
【說文】持也。
或作。
又【廣韻】【集韻】□巨禁切,音□。
義同。
鈚 【戌集上】【金字部】 鈚 【廣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音毗。
【玉篇】鐵也。
又【廣韻】犁錧別名也。
又【集韻】一曰箭名。
或作鎞錍。
【杜甫詩】長鈚及狡兔。
又【集韻】篇迷切,音□。
本作錍。
【揚子方言】箭鏃廣長而薄鎌謂之錍。
【註】普蹄反。
鈛 【戌集上】【金字部】 鈛 【集韻】同鍋。
鈜 【戌集上】【金字部】 鈜 【廣韻】戶萌切【集韻】乎萌切,□音宏。
【廣韻】金聲。
【集韻】鏗鈜,鐘鼓聲。
或從口作吰。
鈞 【戌集上】【金字部】 鈞 〔古文〕銞【唐韻】居勻切【集韻】【韻會】規倫切,□音均。
【說文】三十斤也。
【孟康曰】萬一千五百二十銖。
【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
【疏】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鈞石所以一天下之重輕,而立民信也。
又【集韻】一曰陶旊輪。
【正字通】陶人模下圓轉者爲鈞。
【前漢賈誼傳師古註】陶家名轉者爲鈞,蓋取周回調均之義。
又大鈞,天也。
【前漢賈誼傳】大鈞播物,坱圠無垠。
【註】如淳曰:陶者作器于鈞上,此以造物爲大鈞也。
言造化爲人,亦猶陶之造瓦耳。
又【杜甫詩】八荒開壽域,一氣轉洪鈞。
又樂名。
【張衡西京賦】饗以鈞天廣樂,帝有醉焉。
又劒名。
【淮南子覽冥訓】淳鈞之器成。
【註】淳鈞,古劒。
又地名。
【左傳昭四年】夏啓有鈞臺之享。
【註】河南陽翟縣南有鈞臺陂。
又水名。
【前漢霍去病傳】涉鈞者。
【註】鈞耆,水名。
又姓。
【風俗通】楚大夫元鈞之後,漢有侍中鈞喜。
又與均同。
平也。
【詩大雅】四鍭旣鈞。
【註】矢鏃重羽輕,必參亭而三分之,一在前,二在後,得平均也。
又等也,同也。
【左傳成六年】善鈞從衆。
【註】鈞,等也。
又【襄二十六年】多鼓鈞聲。
【註】鈞,同其聲。
【集韻】或書作□。
鈟 【戌集上】【金字部】 鈟 【字彙】同釣。
鉡 【戌集上】【金字部】 鉡 【類篇】部滿切,音伴。
鍫也。
○按玉篇鍫,卽臿也。
□ 【未集中】【網字部】 □ 【篇海】同□。
鄥 【補遺】【酉集】【邑字部】 鄥 【字彙補】同鄡。
【史記仲尼弟子傳】鄡單。
【徐廣註】一作鄥單。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同絡。
纏絲也。
□ 【辰集上】【日字部】 □ 【廣韻】苦濫切,音喊。
日出貌。
鄦 【酉集下】【邑字部】 鄦 同□。
【史記鄭世家】鄦公惡鄭于楚。
【註】許靈公也。
鄧 【酉集下】【邑字部】 鄧 【唐韻】徒亘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亘切,□音蹬。
【說文】曼姓之國。
【春秋桓七年】鄧侯吾離來朝。
【疏】鄧,在南地,屬衡嶽。
又魯地。
【春秋隱十年】春,齊侯、鄭伯盟于鄧。
【註】鄧,魯地。
又蔡地。
【春秋桓二年】蔡侯、鄭伯會于鄧。
【註】潁川召陵縣西南有鄧城。
【疏】賈、服以鄧爲國,釋例以此爲蔡地,其鄧國則義陽鄧縣是也。
以鄧是小國,去蔡遠,蔡、鄭懼楚而爲此會,不當反求近楚小國與之結援,故知非鄧國也。
又州名。
本秦南陽郡,隋置南陽縣,攺鄧州。
又姓。
【姓考】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爲鄧侯,後因氏。
考證:〔【春秋桓十年】鄧侯離吾來朝。
〕謹照原文十年改七年。
離吾改吾離。
鄨 【酉集下】【邑字部】 鄨 【唐韻】【集韻】【韻會】□必袂切,音蔽。
【玉篇】牂牁,縣名。
又水名。
【前漢地理志】犍爲郡符縣溫水南至鄨。
又【後漢郡國志註】不狼山,鄨水所出。
又【集韻】必列切,音鼈。
義同。
鄩 【酉集下】【邑字部】 鄩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徐林切,音尋。
地名。
【左傳襄四年】寒浞使澆用師滅斟灌及斟鄩氏。
【註】北海平壽縣有鄩亭,今萊州濰縣卽斟鄩。
又周邑。
【左傳昭二十三年】正月壬寅朔,二師圍郊,癸卯,郊、鄩潰。
【註】河南鞏縣西南有地名鄩中。
又姓。
【左傳昭二十二年】鄩肸伐皇。
【註】鄩肸,周大夫。
考證:〔【左傳昭二十二年】周子朝之亂,二師圍郊,癸卯,郊鄩潰。
〕謹照原文二十二年改二十三年。
周子朝之亂改正月壬寅朔。
鄫 【酉集下】【邑字部】 鄫 【唐韻】疾陵切【集韻】【韻會】【正韻】慈陵切,□音繒。
【說文】姒姓國,在東海。
【春秋僖十四年】使鄫子來朝。
【註】鄫國,今琅邪鄫縣。
又鄭地。
【春秋襄元年】仲孫蔑會齊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
【註】鄫,鄭地。
在□留襄邑縣東南。
考證:〔【春秋僖四年】鄫子來朝。
【註】鄫國,在琅邪鄫縣。
〕謹照原文四年改十四年。
鄫字上增使字。
註在字改今字。
鄬 【酉集下】【邑字部】 鄬 【廣韻】王嬀切【集韻】于嬀切,□音爲。
地名。
【春秋襄七年】公會晉侯,宋公、□侯、衞侯、曹伯、莒子、邾子于鄬。
【註】鄭地。
又【集韻】阪名,在鄭。
又【集韻】籲爲切,音撝。
又俱爲切,音嬀。
又【廣韻】韋委切【集韻】羽委切,□音蔿。
義□同。
鄭 【酉集下】【邑字部】 鄭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正切,音。
國名。
【釋名】鄭,町也,地多平町町然也。
【正字通】鄭本西都畿內地,周宣王封其弟友,是爲鄭。
桓公寄孥與賄于虢鄶,其子武公,定平王于東都,因徙其封,施舊號于新邑,是爲新鄭。
今河南開封府鄭州是也。
又南鄭,縣名。
今屬陝西漢中府,桓公封邑在畿內,爲西鄭,漢中在京兆之南,故稱南鄭以別之。
【一統志】南鄭,古褒國附庸之邑。
桓公歿,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鄭。
又【廣韻】鄭重,殷勤之意。
【前漢王莽傳】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
又姓。
【集韻】鄭滅于韓,子孫因以國爲氏。
鄮 【酉集下】【邑字部】 鄮 【唐韻】【集韻】【韻會】□莫□切,音茂。
縣名。
【前漢地理志】鄮縣屬會稽郡,今浙江寧波府慈谿、奉化,鄮故地也。
鄯 【酉集下】【邑字部】 鄯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時戰切,音擅。
【說文】鄯善,西域國名。
【前漢西域傳】鄯善,本名樓蘭,元鳳四年更名。
又【廣韻】州名。
唐張守珪遷鄯州刺史。
又【廣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音善。
義同。
鄰 【酉集下】【邑字部】 鄰 〔古文〕厸【唐韻】力珍切【集韻】【韻會】【正韻】離珍切,□音粼。
【廣韻】近也,親也。
【正韻】比也。
【釋名】鄰,連也。
相接連也。
【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裡。
又連界之國,亦稱鄰。
【書蔡仲之命】睦乃四鄰。
又左右輔弼亦曰鄰。
【書益稷】臣哉鄰哉。
【註】臣以人言,鄰以職言。
又車聲。
與轔通。
【詩秦風】有車鄰鄰。
【註】衆車聲。
又【集韻】【韻會】【正韻】□良刃切,音吝。
與甐通。
【集韻】敝也。
【正韻】動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雖敝,不甐于鑿。
【註】以輪之厚,石雖齧之,不能敝其鑿,旁使之動也。
甐,本又作鄰。
又葉陵延切,音連。
【陸機挽歌】人往有反歲,我行無歸年。
昔居四民宅,今託萬鬼鄰。
【正字通】本作鄰,隸作隣。
今通作鄰。
鄱 【酉集下】【邑字部】 鄱 【廣韻】【集韻】蒲波切【韻會】【正韻】蒲禾切,□音婆。
【說文】鄱陽豫章縣,今屬饒州。
又【集韻】蒲麋切,音陴。
縣名。
在魯。
又蒲官切,音盤。
趙地名。
鄲 【酉集下】【邑字部】 鄲 【唐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音單。
邯鄲,古縣名。
【左傳定十年】衞侯伐邯鄲午于寒氏。
【註】邯鄲,廣平縣也。
【前漢地理志】邯鄲,屬趙國。
【註】邯,山名。
鄲,盡也,邯山至此而盡也。
城郭字從邑,故加邑作鄲。
又【集韻】當何切,音多。
漢侯國名。
【史記功臣表中元元年】封周隱爲鄲侯。
又葉都年切,音顚。
【吳邁遠樂府】人馬風塵色,知從河塞還。
時我有同栖,結宦遊邯鄲。
還,音旋。
□ 【辰集上】【曰字部】 □ 【集韻】囊丁切,音寧。
【玉篇】告也。
又女夷切,音尼。
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補各切【集韻】伯各切,□音博。
【說文】頸連也。
【玉篇】亦作襮。
又【集韻】歩木切,音僕。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玉篇】先全切【唐韻】須緣切【集韻】荀緣切,□音宣。
同揎。
引也,手發衣也。
【儀禮士虞禮鉤袒註】如今衣。
又或作擐。
見揎字註。
又【集韻】先命切。
亦裸肱也。
別本譌作。
〇按集韻,□音宣,又音沿。
楊愼萟林伐山雲。
□,手循也,又頭圓曰□,面圓曰□。
則□字原有揎音也。
《正字通》雲:無宣音,失詳考。
鄻 【酉集下】【邑字部】 鄻 【唐韻】【集韻】□力展切,音輦。
【說文】周邑。
【左傳昭二十九年】王子趙車入于鄻以叛。
鄼 【酉集下】【邑字部】 鄼 同酇。
詳後酇字註。
鄽 【酉集下】【邑字部】 鄽 【廣韻】直連切【集韻】澄延切,□音廛。
【玉篇】廛亦作鄽。
【前漢韓信傳】所謂毆市人而戰之也。
【註】市人,市鄽之人。
鄾 【酉集下】【邑字部】 鄾 【等韻】烏求切,音憂。
鄧國地。
【左傳桓九年】鄧南鄙鄾人攻而奪之幣。
【註】在今鄧縣。
又【哀十八年】巴人伐楚,圍鄾。
蓋楚已滅鄧,而鄾遂爲楚有耳,其實非有二地也。
酀 【酉集下】【邑字部】 酀 【廣韻】因蓮切【韻會】烏前切,□音燕。
邑名。
又【集韻】于殄切,音偃。
人名。
【左傳襄二十九年】齊人立敬仲之曾孫酀。
又【廣韻】【集韻】□伊甸切,音宴。
義同。
酁 【酉集下】【邑字部】 酁 【廣韻】士鹹切【集韻】鉏鹹切,□音讒。
【說文】宋地。
【左傳哀十七年】宋皇奪其兄酁般之邑。
考證:〔【左傳哀十七年】宋皇麋奪其兄酁殷之邑。
〕謹照原文麋改。
殷改般。
酃 【酉集下】【邑字部】 酃 【廣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零。
地名。
【前漢地理志】長沙國有酃縣,今屬衡州府。
【後漢郡國志】酃屬長沙郡。
劉昭註引荊州記曰:有酃湖周迴三裡,取湖水爲酒,酒極甘美。
考證:〔【後漢郡國志】酃,地名。
【荊州記】地有酃湖,周迴三裡,取湖水爲酒,極其甘美,因以得名焉。
〕謹按後漢書無酃地名三字,亦無因以得名之語。
今照原文改酃屬長沙郡。
劉昭註引荊州記曰:有酃湖周迴三裡,取湖水爲酒,酒極甘美。
酄 【酉集下】【邑字部】 酄 【唐韻】【集韻】【韻會】□呼官切,音歡。
【說文】魯下邑。
【玉篇】濟北蛇丘縣。
【正字通】一作讙。
【左傳定十年】齊人來歸鄆、讙、龜隂之田。
【說文】引《傳》作酄。
又【集韻】驅圓切,音弮。
鄕名,在聞喜縣。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紕或作□。
詳紕字註。
又【集韻】邊迷切,音椑。
【博雅】幷也。
酅 【酉集下】【邑字部】 酅 【廣韻】【集韻】【韻會】□□圭切,音攜。
【玉篇】紀邑。
【春秋莊三年】紀季以酅入于齊。
【註】地在齊國東安平鄕。
又齊地。
【春秋僖二十六年】齊人侵我西鄙,公追齊師至酅。
【註】酅,齊地。
濟北穀城縣西有地,名酅下。
又【正字通】城濮之戰,楚師背酅而舍。
【註】酅,丘陵險阻名。
一說山名或地名。
俗作□。
考證:〔【正字通】城濮之戰,楚師背酅而合。
〕謹照左傳原文合改舍。
酆 【酉集下】【邑字部】 酆 【廣韻】敷空切【集韻】【韻會】敷馮切,□音豐。
【集韻】周文王所都。
【左傳昭四年】康有酆宮之朝。
【註】酆,在始平鄠縣東,有靈臺,康王於是朝諸侯也。
又國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畢、原、酆、郇,文之昭也。
又姓。
【左傳】有酆舒。
又水名。
【後漢馮衍傳】西顧酆、鄗。
【註】酆、鄗,二水名。
◎按《詩大雅》作邑于豐。
豐水東注。
《書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
俱作豐。
後人加阝作酆,無二義。
【午集下】【禾字部】【廣韻】府良切【集韻】分房切,□音方。
禾名。
酇 【酉集下】【邑字部】 酇 【廣韻】【正韻】作管切【韻會】祖管切,□音纂。
【集韻】聚也。
【周禮地官遂人】四裡爲酇,五酇爲鄙。
又【禮樂記】綴兆。
【註】綴,謂酇舞者之位也。
又【奔喪】乃爲位。
【註】位有酇列之處。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旰切,音贊。
地名。
【玉篇】南陽有酇縣。
【前漢蕭何傳】封爲酇侯。
又【廣韻】在丸切【集韻】【韻會】【正韻】徂丸切,□音鑽。
義同。
又【集韻】才何切,音嵯。
【前漢地理志】沛郡有酇縣。
【註】莽曰贊治。
應劭曰音嵯。
師古曰:此縣本爲,應音是也。
◎按《字彙補》:蕭何封國在南陽之酇,非沛之。
蓋南陽酇邑爲漢隂縣,旁有築水,古曰築陽。
何少子延初封築陽,其明驗也。
班固以酇葉何,謂蕭何封邑,與何同韻,而莽又攺爲贊治,此其所以譌也。
又與醝通。
【周禮天官酒正三曰盎齊註】如今酇白也。
【釋文】卽今之白醝酒也。
宜作醝,在何反。
俗作鄼,非。
酈 【酉集下】【邑字部】 酈 【廣韻】呂支切【集韻】鄰知切,□音麗。
地名。
【春秋僖元年】敗莒于酈。
【註】魯地。
又【唐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狼狄切,□音歷。
亦地名。
【前漢高帝紀】偕攻析、酈,皆降。
【註】酈,卽菊潭縣。
【地理志】屬南陽鄧州內鄕縣。
又姓也。
【前漢高帝紀】酈食其爲裡監門。
【註】音歷異基。
【午集中】【目字部】【集韻】胡骨切,魂入聲。
濁垢也。
又【字彙】蒙弄切,蒙去聲。
目不明也。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士佳切【集韻】鉏隹切,□音柴。
瘦也。
又【廣韻】士懈切【集韻】仕懈切,□音眦。
疾也。
又【集韻】仕知切,音齹。
痷,疫病。
酉 【酉集下】【酉字部】 酉 〔古文〕丣【廣韻】與九切【集韻】【韻會】以九切【正韻】雲九切,□音牖。
【說文】就也。
八月黍成,可爲酎酒。
【徐曰】就,成熟也。
丣爲春門,萬物已出。
酉爲秋門,萬物已入。
一,閉門象也。
【廣韻】飽也,老也。
【爾雅釋天】太歲在酉曰作噩。
【史記律書】八月也。
律中南呂,其於十二子爲酉。
酉者,萬物之老也。
【淮南子天文訓】指酉。
酉者,飽也。
律受南呂。
又【時則訓】仲秋之月,招搖指酉。
【釋名】酉,秀也。
秀者,物皆成也。
於《易》爲兌。
又大酉、小酉,山名。
在辰州沅陵。
相傳石穴中有書千卷。
又水名。
【後漢郡國志】武陵郡酉陽縣,酉水所出,東入湘。
又【字彙補】五酉,怪名,孔子在□所見也。
見《衝波集》。
又姓。
【正字通】魏有酉牧。
酊 【酉集下】【酉字部】 酊 【唐韻】【集韻】【韻會】都挺切【正韻】都領切,□音頂。
【說文】酩酊,醉也。
【集韻】酩酊,醉甚。
【襄陽兒童歌】日夕倒載歸,酩酊無所知。
又【韻會】通作艼。
【晉書山□傳】作茗艼。
酋 【酉集下】【酉字部】 酋 【韻會】【正韻】□慈秋切,音遒。
【說文】繹酒也。
從酉,水半見於上,酒久則水上見而糟少也。
【周禮天官酒正二曰昔酒註】昔酒,今之酋久白酒。
【疏】酋,亦遠久之義。
又【博雅】酋,熟也。
【揚子方言】自河以北,趙魏之閒,火熟曰爛,氣熟曰糦,久熟曰酋,穀熟曰酷,熟,其通語也。
又酒官之長。
【禮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
【註】酒熟曰酋。
大酋者,酒官之長。
酋者,久遠之稱。
久熟者善,故名酒官爲大酋。
又【揚子太□經】酋,西方也,夏也,物皆成象而就也。
【註】酋,聚也。
物已成就,可蓄聚也。
又【爾雅釋詁】酋,終也。
【詩大雅】似先公酋矣。
【傳】酋,終也。
嗣先君之功而終成之。
又雄也。
【前漢敘傳】《說難》旣酋,其身廼囚。
【註】酋,雄也。
又矛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酋矛常有四尺。
【疏】酋,矛二丈也。
又酋長,魁帥之名。
【左思吳都賦】儋耳黑齒之酋,金鄰象郡之渠。
【註】酋,渠,皆豪帥也。
又【韻會】酋者,語發聲也。
又【五音集韻】似由切,音囚。
義同。
【集韻】或作醔。
考證:〔【前漢敘傳】說難旣酋其身。
〕謹按原文其身逎囚四字爲句,逎囚二字不可省。
謹照原文其身下增逎囚二字。
酌 【酉集下】【酉字部】 酌 【唐韻】之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略切,□音灼。
【說文】盛酒行觴也。
【詩周南】我姑酌彼金罍。
【禮郊特牲】縮酌用茅。
【註】酌,猶斟也。
酒已泲,則斟之,以實尊彜。
【前漢蓋寬饒傳】無多酌我,我乃酒狂。
【班固西都賦】騰酒車以斟酌。
又【博雅】酌,漱也。
【又】益也。
又【禮曲禮】酒曰淸酌。
【博雅】淸酌,酒也。
又取善而行曰酌。
【左傳成六年】子爲大政,將酌於民者也。
【註】酌取民心,以爲政。
【禮坊記】上酌民言,則下天上施。
【註】酌,猶取也。
又參酌也。
【周語】而後王斟酌焉。
【前漢敘傳】斟酌六經,放易象論。
又地名。
【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平酌侯葘川懿王子。
【註】志屬北海。
又【正字通】武王樂歌,周頌於鑠王師之篇名。
酌,亦省作勺。
【禮內則】十三舞勺。
【註】勺與酌同。
又【集韻】實若切,音杓。
挹也。
【左傳成十四年】不內酌飮。
【釋文】酌,市略反,亦讀章略反。
考證:〔【禮曲禮】酒曰酒酌。
〕謹照原文酒酌改淸酌。
〔【禮孔子閒居】上酌民言,則下天上施。
〕謹按所引出坊記,今照改禮坊記。
〔【周語】後王斟酌焉。
〕謹照原文後字上增而字。
〔【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平酌侯葘川懿王子。
【註】屬北海。
〕謹照原文屬字上增志字。
配 【酉集下】【酉字部】 配 【唐韻】【集韻】滂佩切【韻會】滂沛切,□音嶏。
【說文】酒色也。
又【玉篇】匹也,媲也,對也,當也,合也。
【易繫辭】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
【書君牙】對揚文武之光命追配于前人。
又夫婦曰配偶。
【易蒙卦納婦吉傳】婦者,配己而成德者也。
【詩大雅】天立厥配,受命旣固。
又【增韻】侑也。
【易豫卦】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禮雜記】男子祔于王父則配。
又【禮禮器】齊人將有事于泰山,必先有事于配林。
【註】配林,林名。
又【韻會】流□隸也。
【王溥五代會要】晉天福三年,左街從人韓延嗣徒二年半,刺面,配華州,發運務。
或曰唐雖有配流嶺南之文,然配法刺面,當始於此。
又【五音集韻】補妹切,音朏。
匹也,合也。
又【韻會】葉鋪枚切,音坯。
【張衡東京賦】然後宗上帝於明堂,推光武以作配。
辨方位而正則,五精帥而來摧。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盧谷切,音鹿。
【類篇】心閑也。
一曰心轉也。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集韻】□居義切,音寄。
【廣韻】肉四。
【集韻】分牲謂之。
一曰也。
酑 【酉集下】【酉字部】 酑 【五音集韻】羽俱切,音于。
飮也。
酎 【酉集下】【酉字部】 酎 【唐韻】除柳切【集韻】直祐切【韻會】直久切【正韻】直又切,□音胄。
【說文】三重醇酒也。
【玉篇】醇也,釀也。
【左傳襄二十二年】見於嘗酎,與執燔焉。
【註】酒之新熟,重者爲酎。
【禮月令】孟夏之月,天子飮酎。
【註】酎之言醇也。
謂重釀之酒也。
春酒至此始成。
【史記孝文紀】高廟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
【註】張晏曰: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
酎之言純也。
又【史記平準書】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餘人。
【註】漢儀注,王子爲侯,侯歲以戸口酎黃金於漢廟,皇帝臨,受獻金以助祭。
大祀日飮酎,飮酎受金,金少不如斤兩,色惡,王削縣,侯免國。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與綤同。
詳紹字註。
酏 【酉集下】【酉字部】 酏 【廣韻】弋支切【集韻】【韻會】餘支切【正韻】延知切,□音移。
【玉篇】米酒也,甜也,淸酒也。
【韻會】飮也。
【禮內則】黍酏。
【註】以黍爲粥也。
【又】饘酏。
【註】饘,厚粥。
酏,薄粥。
賈逵曰:酏爲粥淸。
淸者,粥而去米也。
【又】羞糗餌粉酏。
【註】酏,當讀如餈。
餈,稻餠也。
炊米擣之,以豆爲粉,糝餈上也。
【周禮天官酒正】辨四飮之物,四曰酏。
【註】酏,今之粥。
《內則》有黍酏。
酏,飮粥稀者之淸也。
又【醢人】羞豆之實,酏食糝食。
【註】鄭司農雲:酏食,以酒酏爲餠。
康成謂:酏,□也。
內則曰:取稻米舉糔溲之,小切狼臅膏,以與稻米爲□。
【正字通】酏是粥,非豆實也。
或曰酏有二,周禮四飮、六飮之酏,卽內則所謂飮酏,酏之正義也。
羞豆之酏食,卽內則所謂粉酏,以豆薦者也。
又【唐韻】移爾切【集韻】【韻會】演爾切【正韻】養裡切,□音匜。
義同。
【說文】黍酒也。
一曰甜也。
◎按說文訓黍酒,玉篇訓米酒,俱卽今之粥也。
詳考內則、周禮,無獨訓爲酒者。
又【正韻】諸延切,音饘。
引《禮記》稻米爲酏。
〇按《禮記》酏訓爲饘,非音饘也。
正韻誤。
【集韻】或作□、□。
酐 【酉集下】【酉字部】 酐 【廣韻】呼朗切【集韻】許朗切,□音汻。
苦酒也。
酒 【酉集下】【酉字部】 酒 【唐韻】子酉切,愀上聲。
【說文】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
一曰造也。
吉兇所造也。
【釋名】酒,酉也,釀之米麴,酉澤久而味美也。
亦言踧也,能否皆彊相踧持飮之也。
又入口咽之,皆踧其面也。
【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淸酒。
【註】事酒,有事而飮也。
昔酒,無事而飮也。
淸酒,祭祀之酒。
【前漢食貨志】酒,百藥之長。
【東方朔傳】銷憂者莫若酒。
【江純酒誥】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曰杜康。
又□酒,明水也。
【禮明堂位】夏後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
又天酒,甘露也。
【瑞應圖】王者施德惠,則甘露降,一名天酒。
又官名。
【周禮天官】酒正。
【註】酒官之長。
【又】女酒。
【註】女奴曉酒者。
又祭酒,尊稱之號。
【前漢伍被傳】號爲劉氏祭酒。
【註】祭時惟尊長酹酒也。
又酒旗,星名。
【曹植酒賦】仰漢旗之景曜,協嘉號於天辰。
又地名。
【左傳莊二十二年】王與虢公酒泉之邑。
【註】邑在河南。
又【前漢武帝紀】以其地爲武威酒泉郡。
【註】酒泉,今肅州。
又姓。
明有酒好德。
又人名。
【史記晉世家】靜公俱酒。
又【韻補】葉子小切,音剿。
【詩鄭風】叔于狩,巷無飮酒。
豈無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易林】白茅醴酒,靈巫拜禱。
神嘻飮食,使人壽老。
又葉子與切,音苴。
【張超誚靑衣賦】東向長跪,接狎歡酒。
悉請諸靈,邪僻無主。
考證:〔【周禮天官酒正】女酒。
【註】女奴燒酒者。
〕謹照原文燒酒者改曉酒者。
酕 【酉集下】【酉字部】 酕 【廣韻】莫袍切,音毛。
酕醄,醉也。
【類篇】極醉貌。
酖 【酉集下】【酉字部】 酖 【唐韻】丁含切【集韻】他含切【韻會】都含切,□音貪。
【說文】樂酒也。
【徐曰】酖酖然安且樂也。
【廣韻】嗜酒。
又【韻會】或作沈。
【前漢五行志】荒沈於酒。
又【韻會】【正韻】□直禁切。
與鴆通。
【韻會】酒有鴆毒。
【左傳莊三十二年】使鍼季酖之。
【註】酖,鳥名。
其羽有毒,畫酒飮之則死。
又【閔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懷也。
酗 【酉集下】【酉字部】 酗 【廣韻】香句切【集韻】籲句切,□音煦。
【玉篇】同。
【廣韻】醉怒也。
【書微子】我用沈酗于酒。
【釋文】酗,況具反。
以酒爲兇曰酗。
酘 【酉集下】【酉字部】 酘 【廣韻】田侯切【集韻】徒侯切,□音頭。
【廣韻】酘酒。
【集韻】酒再釀。
【抱樸子金丹卷】猶一酘之酒,不可以方九醞之醇耳。
又【集韻】【韻會】【正韻】□大透切,音豆。
義同。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集韻】□郎佐切,邏去聲。
病也。
酙 【備考】【酉集】【酉字部】 酙 【龍龕】同斟。
醞 【酉集下】【酉字部】 醞 【唐韻】【正韻】於問切【集韻】【韻會】紆問切,□音慍。
【說文】釀也。
【玉篇】釀酒也。
【張衡南都賦】酒則九醞甘醴,十旬兼淸。
【註】九醞、十旬,皆以釀法名酒也。
【王僧達答顏延年詩】春醞時獻斟。
又【正韻】醞藉含蓄。
【前漢薛廣德傳】廣德爲人溫雅有醞藉。
【註】師古曰:醞,言如醞釀也。
【北史崔瞻傳】自太保以後重吏事,謂容止醞藉者爲潦倒,瞻終不攺。
又【集韻】通作溫。
【詩小雅】飮酒溫克。
【箋】猶能醞藉自持以勝。
【陸德明音義】溫去聲。
【禮禮器】溫之至也。
【註】爲溫藉,溫與醞通。
又【廣韻】於粉切【集韻】委隕切【韻會】【正韻】委粉切,□音惲。
義同。
酟 【酉集下】【酉字部】 酟 【韻會】他兼切,音添。
和也。
【張協七命】燀以秋橙,酟以春梅。
【註】謂和羹也。
酣 【酉集下】【酉字部】 酣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甘切,音邯。
【說文】酒樂也。
【徐曰】飮洽也。
【玉篇】樂酒也,不醉也。
【書伊訓】酣歌于室。
【傳】樂酒曰酣。
【戰國策】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爲魯連壽。
【韻會】俗作呼甘切者,非。
又【集韻】呼紺切,音顑。
飮酒未旣也。
醀 【酉集下】【酉字部】 醀 【玉篇】位錐切,音帷。
肉酒。
又【集韻】之瑞切,音惴。
病也。
醂 【酉集下】【酉字部】 醂 【廣韻】【集韻】□盧感切,音壈。
【廣韻】桃葅。
又【集韻】藏□也。
鉃 【戌集上】【金字部】 鉃 【集韻】善指切,音視。
【玉篇】箭頭。
又作木切。
本作鏃。
義同。
酤 【酉集下】【酉字部】 酤 【唐韻】古乎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孤。
【說文】一宿酒也。
【徐曰】謂造之一夜而熟,若今雞鳴酒也。
又【玉篇】賣酒也。
【淮南子氾論訓】出於屠酤之肆。
【史記吳王濞傳】周丘者,下邳人,亡命吳,酤酒無行。
【前漢武帝紀】初榷酤。
【註】以木渡水曰榷,謂禁民酤釀,獨官開置,如道路設木爲榷,獨取利也。
又【集韻】一曰買酒。
【詩小雅】無酒酤我。
【傳】酤,一宿酒也。
【箋】酤,買也。
【史記高祖紀】高祖每酤留飮酒讐數倍。
又通作沽。
【論語】沽酒市脯不食。
又【廣韻】【正韻】侯古切【集韻】【韻會】後五切,□音戸。
【廣韻】一宿酒。
【詩商頌】旣載淸酤。
【傳】酤,酒也。
【釋文】音戸。
又【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音古。
【集韻】一宿酒。
【韻會】又賣酒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慕切,音顧。
【廣韻】賣也。
【集韻】略也。
酥 【酉集下】【酉字部】 酥 【集韻】【韻會】【正韻】□孫租切,音蘇。
【玉篇】酪也。
【韻會】酪屬,牛羊乳爲之,牛酥差勝。
【臞仙神隱書】造法,以乳入釜,煎二三沸,傾入盆內,冷定,待面結皮,取皮再煎,油出去滓,入鍋內卽成酥油。
北方名馬思哥。
又【正韻】酴酥,酒名。
亦藥名。
【集韻】或作□□□。
酧 【酉集下】【酉字部】 酧 【正字通】俗酬字。
【午集中】【目字部】【集韻】下頂切,音悻。
瞑目貌。
又人名。
與。
見【宋史宗室表】。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離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力灼切,□音掠。
同。
磨刃也。
【爾雅釋詁】剡,利也。
又通作略。
【詩周頌】有略其耜。
【註】字書作。
從丯。
□ 【未集中】【缶字部】 □ 【集韻】阻限切,音醆。
琖,亦作□。
【玉篇】酒器。
【類篇】玉爵也。
【備考】【申集】【虍字部】【字彙補】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匿各切,音諾。
【類篇】綩□,蠻夷布名。
【午集中】【疒字部】【集韻】火占切,音□。
物毒喉中病。
或作。
又虛嚴切,音□。
義同。
又馨兼切,音馦。
蠚瘍也。
鈅 【戌集上】【金字部】 鈅 【廣韻】【集韻】□魚闕切,音月。
【玉篇】兵器也。
酨 【酉集下】【酉字部】 酨 【唐韻】徒柰切【集韻】徒戴切,□音代。
【說文】酢醬也。
【玉篇】釋米汁也。
【博雅】酨,漿也。
【前漢食貨志】魯匡言酒酤法,一斛之平,除米麴本價,計其利而什分之,以其七入官,其三及醩酨灰炭給工器薪樵之費。
【註】師古曰:酨,漿也。
又【集韻】作代切,音再。
義同。
【周禮天官酒正三曰漿註】酨漿,酨之言載也。
米汁相載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昨代切,音在。
又【集韻】將遂切,音醉。
義□同。
酩 【酉集下】【酉字部】 酩 【唐韻】莫迥切【集韻】【韻會】母迥切,□音茗。
【說文】酩酊,醉也。
詳前酊字註。
又【鄴中註】寒食爲醴酩,又煑粳米及麥爲酩。
【前漢鼂錯傳】食肉而飮酩。
【集韻】或作佲、□。
通作茗。
酪 【酉集下】【酉字部】 酪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
【說文】乳漿也。
【玉篇】漿也,乳汁作。
【釋名】酪,澤也。
乳作汁,所以使人肥澤也。
【禮禮運】以爲醴酪。
【註】烝釀之也,酪,酢酨。
【前漢食貨志】又分遣大夫謁者,敎民煑木爲酪。
【註】如淳曰:作杏酪之屬也。
【李陵答蘇武書】羶肉酪漿,以充□渴。
【潘嶽閒居賦】牧羊酤酪,以俟伏□之費。
又【六書故】酒類也。
北方以馬乳爲酪,故因謂湩酪,而酥與醍醐皆因之。
【禮雜記】功衰,飮水漿。
無鹽酪不能食,食鹽酪可也。
【註】酢酨也。
與乳漿異。
□澔集說,訓乳漿,非。
又【正字通】酪有乾濕二種。
【元飮膳正要】造法,用乳半杓,鍋內炒過,入餘乳熬數十沸,頻以杓縱橫攪之,傾出,罐盛待冷,略取浮皮爲酥,入舊酪少許,紙封貯卽成酪。
又乾酪法,以酪就日,曝使結,掠去浮皮,再曝,至皮盡卻入釜,炒少時,器盛,再曝作塊,收用。
又【集韻】魯故切,音路。
醴屬。
【集韻】或作□,亦作嗠。
酫 【酉集下】【酉字部】 酫 【字彙】昌悅切,川入聲。
鹹葅也。
酬 【酉集下】【酉字部】 酬 【廣韻】市流切【集韻】時流切,□音讐。
同醻。
【儀禮鄕飮酒禮】主人實觶酬賔。
【註】酬,勸酒也。
酬之言周,忠信爲周。
又【士冠禮】主人酬賔,束帛儷皮。
【註】飮賔客而從之以財貨曰酬。
又【集韻】□留切【正韻】除留切,□音儔。
【易繫辭】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
【註】酬酢,猶應對也。
徐邈讀。
酭 【酉集下】【酉字部】 酭 【集韻】尤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宥。
【玉篇】報也。
【集韻】醻酒也。
【韓愈南山詩】惟用贊報酭。
或作侑。
酮 【酉集下】【酉字部】 酮 【廣韻】【正韻】徒摠切【集韻】【韻會】杜孔切,□音動。
【廣韻】酒壞。
【集韻】酒酢壞。
【博雅】酮,酢也。
又【集韻】傳容切,音重。
義同。
又【集韻】【韻會】徒東切【正韻】徒紅切,□音同。
馬酪也。
一曰酢也。
醬 【酉集下】【酉字部】 醬 〔古文〕□【廣韻】【正韻】子亮切【韻會】卽亮切,□音將。
【說文】醢也。
【韻會】醢,肉醬也。
又豉醬。
又菜茹亦謂之醬。
【正字通】麥麪米豆皆可罨黃,加鹽曝之成醬。
【禮曲禮】醯醬處內。
【周禮天官膳夫】醬用百有二十罋。
【註】醬,謂醯醢也。
【史記西南夷傳】南越食蒙蜀枸醬。
【註】劉德雲:枸樹如桑,其椹長二三寸,味酢,取其實以爲醬。
【枚乗七發】熊蹯之臑,芍藥之醬。
【說文】本作□。
臑字原從足從而作。
酲 【酉集下】【酉字部】 酲 【唐韻】直貞切【集韻】【韻會】馳貞切【正韻】時貞切,□音呈。
【說文】病酒也。
一曰醉而覺也。
【玉篇】醉未覺也。
【詩小雅】憂心如酲。
【傳】病酒曰酲。
【前漢禮樂志】泰尊柘漿析朝酲。
【註】應劭曰:酲,病也。
析,解也。
言柘漿可以解朝酲也。
【張衡南都賦】其甘不爽,醉而不酲。
又【博雅】酲,長也。
又【集韻】癡貞切,音檉。
病也。
考證:〔【前漢禮樂志】柘漿析朝酲。
〕謹照原文柘漿上增泰尊二字。
酳 【酉集下】【酉字部】 酳 【廣韻】羊晉切【集韻】羊進切,□引去聲。
【廣韻】酒漱口也。
【禮樂記】執爵而酳。
【疏】謂食訖,天子親執爵而酳口也。
又【昏禮】合卺而酳。
【疏】酳,演也。
謂食畢飮酒演安。
【儀禮士昏禮】贊洗爵酌酳主人。
【註】酳,漱也。
酳之言演也,安也。
【嵆含伉儷詩】挹用合卺酳,受以連理盤。
又【儀禮特牲饋食禮】主人洗角,升酌酳屍。
【註】酳,猶衍也,是獻屍也。
又【士虞禮】主人洗廢爵酌酒酳屍。
【註】酳,安食也。
又【集韻】士靳切,又士刃切。
義□同。
【玉篇】與□同。
【補遺】【申集】【艸字部】【篇海類編】布怪切,音拜。
草名。
酴 【酉集下】【酉字部】 酴 【唐韻】【集韻】□同都切,音徒。
【說文】酒母也。
又【玉篇】麥酒不去滓飮也。
又【廣韻】酒名。
【正字通】重酘,酒名,酴釄。
【揚雄蜀都賦】藒漿酴淸。
【註】酴淸,酴釄酒。
【輦下歲時記】寒食賜宰臣以下酴釄酒。
【白帖】賜李絳酴釄,卽重釀酒也。
酵 【酉集下】【酉字部】 酵 【廣韻】古孝切【集韻】居效切,□音敎。
【廣韻】酒酵。
【集韻】酒滓。
【正字通】以酒母起麪曰發酵,蕭子顯《齊書》:永明九年正月詔太廟四時祭薦宣皇帝起麪餠。
註:發酵也。
韋巨源食單,有婆羅門輕高麪,今俗籠蒸饅頭發酵浮起者是也。
金天曆元年有額外課,其十八曰酵。
泰和四年定糟酵錢。
遼元志有酵課。
【午集中】【皮字部】【集韻】與□同。
酶 【酉集下】【酉字部】 酶 【集韻】謨杯切【韻會】謀桮切【正韻】謀杯切,□音枚。
【集韻】酒本曰。
或作酶。
【五音集韻】酒母也。
又【韻會】通作媒。
【前漢李陵傳】媒蘖其短。
【註】孟康曰:媒,酒敎。
糵,麴也。
謂釀成其罪。
師古曰:齊人名麴餠曰媒。
酷 【酉集下】【酉字部】 酷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沃切,音焅。
【說文】酒厚味也。
又【玉篇】熟也。
【揚子方言】自河以北趙、魏之閒,穀熟曰酷。
又【廣韻】虐也。
【增韻】慘也。
【白虎通】極也,敎令窮極也。
【史記曹相國世家】百姓離秦之酷後參與休息無爲。
【前漢□法志】窮民犯法,酷吏擊斷。
又【集韻】甚也。
【晉書何無忌傳】酷似其舅。
【韓愈文集序】酷排釋氏。
又【韻會】香氣醲冽。
【史記司馬相如傳】芬香漚鬰,酷烈淑郁。
【後漢張衡傳】美襞積以酷裂兮。
【註】酷裂,香氣盛也。
又【正字通】痛恨也。
【顏氏家訓】吾家世文章甚爲典正,未及編次,遭火蕩盡。
銜酷茹恨,徹于心髓。
又【集韻】黑各切,音□。
虐也。
酸 【酉集下】【酉字部】 酸 〔古文〕□【唐韻】素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蘇官切,□音□。
【說文】酢也。
關東謂酢曰酸。
【廣韻】醋也。
【書洪範】曲直作酸。
【禮月令】孟春之月,其味酸。
【周禮天官瘍醫】凡藥,以酸養骨。
【註】酸,木味。
木根立地中似骨。
【前漢百官公卿表】廣安侯任越人爲太常,坐廟酒酸論。
又【釋名】酸,遜也。
遜,遯在後也。
言腳疼力少,行遁在後,以遜遁者也。
【嵆康詩】自緻力所難,臨文情辛酸。
又【正字通】悲痛曰酸。
【後漢公孫述傳】放兵縱火,聞之可爲酸鼻。
又【韻會】寒酸也。
今作寒畯。
【範成大詩】洗盡書生氣味酸。
又地名。
【史記秦始皇紀】將軍鷔攻魏,定酸棗。
【前漢地理志】□留有酸棗縣。
又水名。
【山海經】少陽之山,酸水出焉。
【註】其味微酸,流入文谷水。
又木名。
【爾雅釋木】樲,酸棗。
又草名。
【博雅】酸木,狐桃也。
又【山海經】鼓鍾之山,有草焉,方莖而黃花,員葉而三成,其名曰焉酸。
又鳥名。
【山海經】景山有鳥焉,其狀如蛇而四首、六目、三足,名曰酸與。
【註】□覽雲:三足之鳥,有酸□焉。
又【正字通】酸角,果名,生雲南臨安諸處,狀如豬牙,皁莢浸木和羹,酸美如醋。
又【字彙補】酸雞,蟲名。
又【韻補】葉荀緣切,音宣。
【韓愈秋懷詩】作者非今士,相去時已千。
其言有感觸,使我復悽酸。
酹 【酉集下】【酉字部】 酹 【唐韻】郞外切【集韻】魯外切,□音頪。
【說文】綴祭也。
【玉篇】以酒祭地也。
【廣韻】以酒沃地也。
【後漢橋□傳】不以鬥酒隻雞過相沃酹。
又【張奐傳】召主簿於諸羌前,以酒酹地。
又【集韻】盧活切,音捋。
又【廣韻】【集韻】盧對切【正韻】力遂切,□音纇。
義□同。
酺 【酉集下】【酉字部】 酺 【唐韻】薄乎切【集韻】【韻會】蓬逋切【正韻】薄胡切,□音蒲。
【說文】王德布,大酒也。
【廣韻】大酺,飮酒作樂。
【史記秦始皇紀】天下大酺。
【註】天下歡樂,大飮酒也。
【前漢文帝紀】酺五日。
【註】漢律,三人以上無故羣飮酒,罰金四兩。
今詔橫賜得令會聚飮酒五日也。
師古曰:酺之爲言布也。
王德布於天下,而合聚飮食爲酺。
唐無酺禁,亦賜酺者,蓋聚作伎樂,高年賜酒麪。
【集韻】或作□。
又【周禮地官族師】春秋祭酺亦如之。
【註】酺者,爲人物烖害之神也。
又【集韻】【韻會】蒲故切【正韻】薄故切,□音步。
義同。
考證:〔【說文】王德廣布,大酒也。
〕謹照原文德下省廣字。
酻 【酉集下】【酉字部】 酻 【字彙補】將類切,音醉。
酒過昏也。
◎按卽醉字之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忙經切,音冥。
細絲也。
【類篇】絲也。
釀 【酉集下】【酉字部】 釀 【唐韻】【集韻】女亮切【韻會】汝亮切【正韻】魚向切,□音□。
【說文】醞也。
作酒曰釀。
【廣韻】醞酒也。
【史記孟嘗君傳】乃多釀酒買肥牛。
【貨殖傳】通邑大都酤一歲千釀。
【前漢食貨志】一釀用麤米二斛,麴一斛,得成酒六斛六鬥。
又【增韻】後人因謂酒爲釀。
【世說新語】劉惔曰:見何次道飮,令人欲傾家釀。
又【禮內則】鶉羹、雞羹、鴽,釀之蓼。
【註】釀謂切雜之也。
醈 【酉集下】【酉字部】 醈 【集韻】徒甘切,音談。
酒醋薄也。
又杜覽切,音啖。
醨也。
醏 【酉集下】【酉字部】 醏 【廣韻】當孤切【集韻】東徒切,□音都。
【玉篇】□醏也。
【廣韻】□醏,醬也。
醁 【酉集下】【酉字部】 醁 【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
【廣韻】美酒。
【集韻】□醁,酒名。
【抱樸子嘉遁卷】寒泉旨於□醁。
【正字通】《通雅》曰:酃淥,因作醽醁、醽綠。
《廣韻》訓醽爲淥酒,則以醁爲淸酒矣。
衡陽縣有酃湖,今之酃縣也,土人取其水以釀。
晉武平吳薦醽酒於大廟。
《荊州記》:淥水出豫章康樂縣,其閒烏程鄉有井,官取水爲酒,與湘東酃酒年常獻之。
或曰酃湖水綠,故名酃綠,加酉爲酃醁。
又【集韻】【正韻】□盧谷切,音祿。
義同。
考證:〔荊州記,淥水出豫章康樂縣,其閒烏程縣有井,官取水爲酒〕謹照原文烏程縣改烏程鄉。
銲 【戌集上】【金字部】 銲 【玉篇】同釬。
銳 【戌集上】【金字部】 銳 【唐韻】以芮切【集韻】【韻會】俞芮切【正韻】于芮切,□音叡。
【說文】芒也。
又【書顧命】一人冕執銳。
【傳】銳,矛屬也。
【釋文】銳,以稅反。
又【左傳成二年】銳司徒免乎。
【註】銳司徒,主銳兵者。
【釋文】銳,悅歲反。
又【廣韻】利也。
【史記武安侯傳】魏其銳身爲救灌夫。
【前漢淮南王傳】於是王銳欲發。
【註】王意欲發兵,如鋒刃之銳利。
又【劉向說苑】哀公問取人。
孔子對曰:毋取口銳。
口銳者,多誕寡信。
又【左傳哀十一年】子羽銳敏。
【註】銳,精也。
【桓十一年】我以銳師,宵加於鄖。
【王褒講德論】各采精銳,以貢忠誠。
又【正字通】今凡物鑯利曰銳。
【前漢天文志】下有三星銳,曰罰。
【註】上小下大,故曰銳。
【爾雅釋丘】再成銳上爲融丘。
【註】纖項者。
【釋文】唯歲反。
又【釋山】銳而高嶠。
【疏】銳,鑯也,言山形鑯峻而高者,名嶠。
又【正韻】細小也。
【左傳昭十六年】且吾以玉賈罪,不亦銳乎。
【註】銳,細小也。
【疏】銳是鋒鋩。
【釋文】銳,悅歲反。
又姓。
【姓苑】升平申鮮裡,有禦史中丞銳管。
又【韻會】【正韻】□徒外切,音兌。
矛屬。
又【集韻】都外切,音祋。
義同。
又【五音集韻】弋雪切,音悅。
【揚子方言】盂,宋楚魏之閒或謂之銚銳。
【集韻】籀作。
或作稅。
考證:〔【爾雅釋邱】再成銳上爲融邱。
【釋文】銳,音惠。
〕謹按銳與惠不同音。
銳字不得音惠。
文無銳音惠三字。
謹照原文改爲唯歲反。
銴 【戌集上】【金字部】 銴 【唐韻】【集韻】□時制切,言誓。
【說文】車樘結也。
又【說文】銅生五色也。
又【廣韻】以芮切【集韻】俞芮切,□音叡。
又【集韻】蒲計切,音薜。
又吉曳切,音瘈。
義□同。
又【集韻】直例切,音滯。
小車耳鉤。
銵 【戌集上】【金字部】 銵 【廣韻】口莖切。
與鏗同。
【博雅】撞也。
【又】聲也。
銶 【戌集上】【金字部】 銶 【廣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音求。
鑿屬。
【詩豳風】又缺我銶。
【傳】木屬曰銶。
【釋文】銶,音求。
鑿屬。
一解雲:今之獨頭斧。
又【集韻】渠幽切,音虯。
義同。
【詩豳風釋文】徐邈讀。
通作釻。
銷 【戌集上】【金字部】 銷 【唐韻】相邀切【集韻】【韻會】思邀切,□音宵。
【說文】鑠金也。
【史記秦始皇紀】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爲鍾鐻。
又釋也,盡也。
【前漢鄒陽傳】積毀銷骨。
【王勃滕王閣序】虹銷雨霽。
【杜甫詩】金吼霜鐘徹,花催蠟炬銷。
又【禮樂記】禮減而不進則銷。
【註】銷,音消。
言不自進,則禮道銷衰也。
又【莊子則陽篇】其聲銷。
【註】銷,音消。
小也。
又【張協七命】銷踰羊頭。
【註】銷,生鐵也。
【淮南子修務訓】羊頭之銷。
【註】羊頭之銷,白羊子刀。
又姓。
【山海經】帝鴻生白民,白民銷姓。
又【釋名】鍤或曰銷。
銷,削也。
能有所穿削也。
【淮南子齊俗訓】剞劂銷鋸。
【註】銷,音削。
又通作消。
【周禮冬官考工記栗氏爲量攺煎金錫則不耗註】消湅之精,不復減也。
銸 【戌集上】【金字部】 銸 【唐韻】陟葉切【集韻】陟涉切,□音輒。
【說文】鉆也。
又【類篇】昵輒切,音聶。
【玉篇】拔髮也。
【類篇】箝也。
與鑷同。
又【集韻】諾葉切,音撚。
【博雅】正也。
與鉩同。
亦作鑈。
銹 【戌集上】【金字部】 銹 【集韻】息救切,音秀。
鐵生衣也。
本作鏥。
銺 【戌集上】【金字部】 銺 【類篇】在朗切,音奘。
鈴聲。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韻】音京。
冠系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同綎。
鋉 【戌集上】【金字部】 鋉 【五音集韻】桑谷切,音速。
金也。
銻 【戌集上】【金字部】 銻 〔古文〕厗【唐韻】杜兮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題。
【說文】鎕銻,火齊珠名。
銼 【戌集上】【金字部】 銼 【唐韻】昨禾切【集韻】徂禾切,□音矬。
【說文】鍑也。
【玉篇】銼□,鍑也。
【博雅】鎢錥謂之銼□。
又【廣韻】【集韻】□昨木切,音族。
義同。
或作鏃。
又【集韻】寸臥切,音剉。
義同。
【廣韻】蜀呼鈷。
【杜甫詩】土銼冷疎煙。
【註】銼,音挫。
蜀人呼釜爲銼。
又與挫同。
【史記楚世家】兵銼藍田。
銽 【戌集上】【金字部】 銽 【唐韻】古□切【集韻】古刹切,□音刮。
【說文】斷也。
銾 【戌集上】【金字部】 銾 【五音集韻】胡孔切,音澒。
鐘聲。
【申集上】【艸字部】【玉篇】移軫切,音尹。
草也。
【寅集下】【彳字部】【廣韻】陟山切【集韻】知山切,□音譠。
【廣韻】走也,藏也。
又與邅通。
【集韻】邅,亦作。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集韻】□古獲切,音馘。
破也。
又【集韻】擊石。
銿 【戌集上】【金字部】 銿 【說文】同鐘。
詳後鐘字註。
又【廣韻】【集韻】□同鏞。
詳後鏞字註。
鋀 【戌集上】【金字部】 鋀 【集韻】【韻會】【正韻】□徒口切,音揄。
【說文】本作□。
酒器也。
又【廣韻】託侯切【集韻】他侯切,□音偷。
石名。
似金。
與鍮同。
醟 【酉集下】【酉字部】 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爲命切,音詠。
【說文】也。
【徐曰】酒失也。
【玉篇】酗也。
【韻會】小人飮酒,一醉日富。
以飮酒爲榮也,故從。
【抱樸子論僊卷】酗醟者,不可非杜儀之爲酒。
【梁武帝檄】淫酗醟肆,酣歌壚邸。
又【字彙補】貝名。
【相貝經】有醟貝。
又【廣韻】休正切【集韻】虛政切,□音夐。
義同。
又【韻會】【正韻】□于營切,音榮。
【前漢景十三王敘傳贊】魯恭館室,江都訬輕。
趙敬險詖,中山淫醟。
【註】師古讀合韻,音榮。
醠 【酉集下】【酉字部】 醠 【唐韻】烏浪切【集韻】【韻會】【正韻】於浪切,□音盎。
【說文】濁酒也。
又【廣韻】烏朗切【集韻】【韻會】倚朗切【正韻】於黨切,□音坱。
義同。
【類篇】或作□。
醡 【酉集下】【酉字部】 醡 【廣韻】側架切【集韻】【正韻】側駕切【韻會】側嫁切,□音詐。
【廣韻】壓酒具也。
【集韻】酒□也。
又【證俗文】打油具。
又【集韻】側賣切,音債。
義同。
【集韻】或作□。
□字原誤從乍,不從窄作。
醢 【酉集下】【酉字部】 醢 【唐韻】【正韻】呼攺切【集韻】許亥切,□音海。
【說文】肉□也。
【詩大雅】醓醢以薦。
【疏】醢,肉汁也。
【禮曲禮】毋歠醢。
【疏】醢,肉醬也。
醬宜鹹,客若歠之,則是醬淡也。
【周禮天官】醢人掌四豆之實,醓醢、蠃醢、蠯醢、蜃蚳醢、兔醢、魚醢、鴈醢。
【註】凡作醢者,必先膊乾其肉,乃後莝之,雜以粱麴及鹽,漬以美酒,塗置甁中,百日則成。
鄭司農曰:無骨曰醢。
又烹也。
【史記魯仲連傳】吾將使秦王烹醢梁王。
【前漢班固敘傳】然卒潤鑊伏質,亨醢分裂。
又【韻補】葉虎李切,音喜。
【楚辭九章】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幹葅醢。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與紱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蘇遭切,音騷。
【類篇】繅或從蚤作□。
詳繅字註。
醥 【酉集下】【酉字部】 醥 【廣韻】敷沼切【集韻】匹沼切【正韻】普沼切,□音縹。
【集韻】酒淸謂之醥。
【左思蜀都賦】觴以淸醥,鮮以紫鱗。
鉂 【戌集上】【金字部】 鉂 【五音集韻】疎士切,音史。
【玉篇】鐶也。
又【篇海】刺也。
醦 【酉集下】【酉字部】 醦 【廣韻】【集韻】□所斬切,音摻。
醋味。
【博雅】醦,酢也。
又【廣韻】初朕切【集韻】楚錦切,□音墋。
義同。
又【廣韻】醉甚。
又【集韻】初斂切,音。
酢貌。
醧 【酉集下】【酉字部】 醧 【唐韻】【集韻】□依據切,音□。
【說文】私燕飮也。
【玉篇】私也。
【左思魏都賦】愔愔醧讌,酣湑無譁。
【註】韓詩雲:賔爾籩豆,飮酒之醧。
能者飮,不能者已謂之醧。
又【廣韻】【集韻】□烏侯切,音謳。
義同。
又【集韻】於侯切,音漚。
酒味和。
醨 【酉集下】【酉字部】 醨 【唐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正韻】鄰溪切,□音離。
【說文】簿酒也。
【楚辭漁父】衆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抱樸子名實卷】醨酪專灌於圓丘。
又【韻會】通作漓。
今俗用爲醇漓字。
醩 【酉集下】【酉字部】 醩 【玉篇】籀文糟字。
【前漢食貨志】魯匡言酒酤法:一斛之平除米麴本價,計其利而什分之,以其七入官,其三及醩酨灰炭給工器薪樵之費。
醪 【酉集下】【酉字部】 醪 【唐韻】魯刀切【集韻】【韻會】郞刀切,□音勞。
【說文】汁滓酒也。
【廣韻】濁酒。
【史記袁盎傳】乃悉以其裝齎,置二石醇醪。
【張華輕薄篇】浮醪隨觴轉,素蟻自跳波。
又地名。
【寰宇記】會稽縣西三裡有投醪河。
醫 【酉集下】【酉字部】 醫 【唐韻】【韻會】於其切【正韻】於宜切,□音翳。
【說文】治病工也。
【禮曲禮】醫不三世,不服其藥。
【史記扁鵲傳】爲醫或在齊,或在趙。
又官名。
【周禮天官】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
註醫師,衆醫之長也。
【後漢百官志】太醫令一人六百石。
【註】掌諸醫。
又蟲名。
【崔豹古今注】蝘蜓,一名蛇醫。
又【集韻】或作毉。
【後漢郭玉傳】毉之爲言意也。
又【集韻】【正韻】□隱綺切,音倚。
【韻會】飮也。
【五音集韻】梅漿也。
【周禮天官酒正】辨四飮之物,二曰醫。
【註】醴濁釀酏爲之則少淸矣。
又【集韻】或作醷,亦作臆。
【周禮天官酒正註】鄭司農說,《內則》漿水臆,醫與臆音亦相似,文字不同,記之者各異耳。
此皆一物。
【釋文】醷,本又作臆。
又【集韻】壹計切,音醫。
【周禮六飮】一曰醫。
徐仙民讀。
考證:〔【周禮天官】醫師。
【註】醫師,衆醫之長。
【疏】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
〕謹照原文改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
註醫師,衆醫之長也。
醬 【酉集下】【酉字部】 醬 〔古文〕□【廣韻】【正韻】子亮切【韻會】卽亮切,□音將。
【說文】醢也。
【韻會】醢,肉醬也。
又豉醬。
又菜茹亦謂之醬。
【正字通】麥麪米豆皆可罨黃,加鹽曝之成醬。
【禮曲禮】醯醬處內。
【周禮天官膳夫】醬用百有二十罋。
【註】醬,謂醯醢也。
【史記西南夷傳】南越食蒙蜀枸醬。
【註】劉德雲:枸樹如桑,其椹長二三寸,味酢,取其實以爲醬。
【枚乗七發】熊蹯之臑,芍藥之醬。
【說文】本作□。
臑字原從足從而作。
醭 【酉集下】【酉字部】 醭 【廣韻】【集韻】普木切【正韻】普蔔切,□音攴。
【廣韻】醋生白醭。
【集韻】酒上白。
又【五音集韻】博木切,音蔔。
義同。
醮 【酉集下】【酉字部】 醮 【唐韻】【集韻】□子肖切,音釂。
【博雅】醮,祭也。
【前漢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可醮祭而緻。
又【說文】冠娶禮祭。
【禮冠義】醮於客位。
【疏】酌而無酬酢曰醮。
又【昏義】父親醮子而命之迎,男先於女也。
【註】父醮酌子命往迎婦,以男當倡導其女也。
又盡也。
【爾雅釋水】水醮曰厬。
【疏】醮,盡也。
【荀子禮論篇】利爵之不醮也。
【註】謂祭祀告利成,其爵不卒奠於筵前也。
又【正字通】凡僧道設壇祈禱曰醮。
【張端義貴耳集】徽考寶籙宮設醮,一日親臨之,道士伏章久乃起。
上問故,對曰:適至上帝所,値奎宿奏事,畢,章始達。
上問奎宿何神。
曰:本朝蘇軾。
是後謗議者言皆不入,雖道流之說出于戃怳,然不爲無補也。
又【五音集韻】昨焦切,音樵。
與憔同。
【莊子盜跖篇】滿心戚醮。
【註】醮,卒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於贍切,音厭。
【類篇】繅絲以手振出緒也。
【集韻】掩或從糸作□。
通作淹。
醯 【酉集下】【酉字部】 醯 【廣韻】呼雞切【集韻】馨奚切【韻會】【正韻】馨夷切,□音橀。
【說文】酸也。
【玉篇】酸味也。
【廣韻】酢味也。
【禮曲禮】醯醬處內。
【史記貨殖傳】醯醬千□。
又【釋名】醢多汁者曰醯。
醯,瀋也。
宋、魯人皆謂汁爲瀋。
又【揚子方言】徯醯,危也。
東齊槣物而危謂之徯醯。
又蟲名。
【列子天瑞篇】醯雞生乎酒。
【字彙補】蠛蠓,蟲。
一名醯雞。
醰 【酉集下】【酉字部】 醰 【唐韻】【集韻】□徒紺切,音瞫。
【說文】酒味苦也。
又【玉篇】酒味不長也。
又【集韻】【韻會】徒南切【正韻】徒含切,□音覃。
【集韻】厚味也。
【韻會】甜也。
【王褒洞簫賦】良醰醰而有味。
【釋文】醰,徒南切。
【註】醰、甜同。
長味也。
又【正韻】醇也。
【左思魏都賦】宅心醰粹。
【釋文】醰,徒南切。
【註】美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感切,音禫。
義同。
醱 【酉集下】【酉字部】 醱 【韻會】北末切,音撥。
酘謂之醱。
【李白詩】恰似蒲萄初醱醅。
【類篇】亦作□。
醲 【酉集下】【酉字部】 醲 【唐韻】女容切【集韻】【韻會】尼容切,□音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