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
【春秋僖四年】侵蔡,蔡潰,遂伐楚。
又擅成事也。
【易家人】無攸遂。
【公羊傳莊二十九年】大夫無遂事。
又舒肆之貌。
【詩衞風】容兮遂兮。
又物生出曰遂。
【前漢郊祀歌】靑陽開動,根荄以遂。
又【前漢胡母生傳】弟子遂之者。
【師古註】遂,謂名位成達者。
【史記司馬相如傳】宦遊不遂,而來過我。
又充備也。
【禮鄕飮酒義】節文終遂焉。
又順也。
【周語】以遂八風。
又【正韻】因循也。
【荀子王制篇】小事殆乎遂。
又鄕遂,郊外地。
【周禮地官遂人】五縣爲遂,王國內有六鄕,外有六遂。
又小溝也。
【周禮地官遂人】夫閒有遂,遂上有徑。
又遂人,官名。
又國名。
【春秋莊十三年】齊人滅遂。
【註】舜之後,國在濟北蛇丘東北。
考證:〔【詩衞風】問我諸姑,遂及伯□。
〕謹照原書衞風改邶風。
〔又【前漢孟卿傳】弟子遂之者。
〕謹按所引見胡母生傳不在孟卿傳,孟卿改胡母生。
〔【禮鄕飮酒義】節文終遂也。
〕謹照原文也改焉。
〔【周禮地官大司徒】五縣爲遂,王國內有六鄕〕謹按所引出遂人大司徒改遂人。
遄 【酉集下】【辵字部】 遄 〔古文〕□【唐韻】市緣切【集韻】【韻會】淳沿切,□音篅。
【說文】往來數也。
【玉篇】疾也,速也。
【易損卦】已事遄往。
【詩邶風】遄臻于衞。
又臺名。
【左傳昭二十年】晏子侍于遄臺。
考證:〔【詩衞風】遄臻于衞。
〕謹照原書衞風改邶風。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音義與紀同。
○按卽紀字之譌。
遇 【酉集下】【辵字部】 遇 〔古文〕□【唐韻】牛具切【集韻】【韻會】元具切【等韻】魚具切,□音寓。
【玉篇】見也,道路相逢也。
【廣韻】不期而會也。
【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
【穀梁傳】不期而會曰遇。
【禮曲禮】諸侯未及期相見曰遇。
【註】未及期,在期日之前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諸侯冬見曰遇。
【註】偶也,欲其若不期而偶至也。
又待也,接也。
【前漢季布傳】遇人恭謹。
又【蒯通傳】漢王遇我厚。
又合也。
【前漢揚雄傳】七十說而不遇。
又姓。
【風俗通】漢有遇沖,爲河內太守。
又【字彙補】五口切,與偶同。
【史記天官書】氣相遇者,使□勝高。
又【集韻】【韻會】□魚容切,音顒。
地名。
【史記高帝紀】戰曲遇東。
【註】曲音齲,遇音顒。
考證:〔【禮曲禮】諸侯未及相見曰遇。
〕謹照原文未及下增期字。
〔【史記天官書】氣相遇者,使□勝高。
〕謹照原文省使字。
遉 【酉集下】【辵字部】 遉 【廣韻】醜鄭切【集韻】【韻會】【正韻】醜正切,□音偵。
【玉篇】邏□也。
【增韻】廉視探伺也。
通作偵。
互詳人部偵字註。
遊 【酉集下】【辵字部】 遊 〔古文〕□汓□【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音猷。
【玉篇】遨遊也。
【書大禹謨】罔遊于逸。
【詩邶風】以遨以遊。
【禮學記】息焉遊焉。
【註】遊,謂無事閒暇總在于學也。
又友也,交遊也。
【禮曲禮】交遊稱其信也。
【戰國策】士未有爲君盡遊者。
【註】遊,猶友也。
言不盡于交遊之道。
又葉延知切,音移。
【班彪閒居賦】望常山之峩峩,登北嶽以高遊。
嘉孝武之乾乾,親釋躬于伯姫。
又葉羊諸切,音餘。
【黃庭經】五靈夜燭煥入區,子存內皇與我遊。
運 【酉集下】【辵字部】 運 〔古文〕□【廣韻】【正韻】禹慍切【集韻】【韻會】王問切,□音韻。
【玉篇】轉也,動也。
【正韻】行也,用也。
【易繫辭】日月運行。
【書大禹謨】帝德廣運。
【註】行之不息也。
【禮少儀】君子欠伸運笏。
【註】運,動也。
又【說文】移徙也。
【廣韻】轉輸也。
【後漢百官志】尉曹主卒徒轉運事。
又【正韻】天造曰運。
【渾天儀】天運如車轂。
又【韻會】五運,五行氣化流轉之名。
又運祚,曆數也。
【史記高帝贊】漢承堯運。
又【集韻】地南北謂之運。
【越語】廣運百裡。
註:遠行賦東西爲廣,南北爲運。
又葉于分切,音雲。
【蔡邕述行賦】彌信宿而後闋,思逶迤以東運。
見陽光之顥顥,懷少弭而有欣。
又葉于願切,音院。
【阮瑀琴歌】奕奕天門開,大魏應期運。
靑蓋巡九州,在西東人怨。
考證:〔【禮曲禮】君子欠伸運笏。
〕謹照原文曲禮改少儀。
〔【越語】廣運百裡。
東西爲廣,南北爲運。
〕謹照原文百裡下增註字。
〔【蔡邕遠行賦】彌信宿而後闋,繇威遺以東運。
陽光見之顥顥兮,怌少弭之有欣。
〕謹照原文遠改述。
繇威遺改思逶迤。
陽光見改見陽光。
省兮字。
怌改懷。
之有欣改而有欣。
遍 【酉集下】【辵字部】 遍 【廣韻】與徧同。
詳彳部徧字註。
【子集下】【廠字部】【集韻】牛代切,音礙。
石名。
又【玉篇】張幕也。
又【集韻】陟革切,音摘。
義同。
【寅集下】【廣字部】【玉篇】古文逾字。
註詳辵部九畫。
又【廣韻】度侯切【集韻】【韻會】徒侯切,□音頭。
【玉篇】行圊也。
【集韻】通作牏。
又【玉篇】木槽也。
又【集韻】容朱切,音兪。
義同。
又與庾通。
【集韻】庾或作。
過 【酉集下】【辵字部】 過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臥切,戈去聲。
【玉篇】度也,越也。
【正韻】超也。
【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
【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
【史記賈生傳】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
又過失也。
【書大禹謨】宥過無大。
【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
【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
又罪愆也。
【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
又責也。
【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又卦名。
易大過,小過。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
【廣韻】經也。
【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
又過所也。
【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
或曰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
又國名。
【左傳襄四年】處澆于過。
【註】過,國名。
東萊掖縣有過鄕。
又名。
【詩大雅】溯其過。
又姓。
【後漢劉陶傳】過晏之徒。
【註】過,姓,過國之後。
【正韻】經過之過,平聲。
超過、過失之過,去聲。
考證:〔【史記賈誼傳】自以爲過之,今殆不及也。
〕謹照原書賈誼傳改賈生。
又原文無殆字今省。
〔【史記高帝紀】聞將軍有意督過之。
〕謹按所引出項羽紀不出高帝紀,謹照原書高帝紀改項羽紀。
將軍改大王。
〔【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
或曰,傳過也。
移所在識以爲信。
〕謹按太平禦覽引釋名原文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
今照改。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同素。
道 【酉集下】【辵字部】 道 〔古文〕□衟□【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陶上聲。
【說文】所行道也。
【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
【詩小雅】周道如砥。
【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
又【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
【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
【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
立地之道,曰柔與剛。
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又順也。
【書禹貢】九河旣道。
【註】順其道也。
又國名。
【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
【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
又【韻會】州名。
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
又當道,草名。
【博雅】當道,馬舄也。
又【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陶去聲。
【正韻】言也。
【孝經】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
【大學】如切如磋者,道學也。
又由也。
【禮禮器】苟無忠信之人,則理不虛道。
【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
又治也。
與導同。
【論語】道千乗之國。
【史記文帝紀】道民之略,在于務本。
又引也。
【左傳隱五年】請君釋憾于宋,敝邑爲道。
又從也。
【前漢淮南王傳】諸使者道長安來。
【山海經】風道北來。
【註】道,從也。
又【字彙補】動五切,音覩。
【易林】冬藪枯腐,當風于道。
蒙蔽塵埃,左氏勞苦。
又葉徒厚切,頭上聲。
【詩衞風】牆有茨,不可道也。
葉下醜。
達 【酉集下】【辵字部】 達 【廣韻】唐割切【集韻】【韻會】陀葛切,□音薘。
【玉篇】通也。
【書堯典】達四聰。
【禮禮器】君子之人達。
【左傳昭七年】其後必有達人。
【註】知能通達之人也。
又通顯也。
【孟子】達不離道。
【又】達則兼善天下。
又薦也,進也。
【禮儒行】推賢而進達之。
【前漢黃香傳】在位多所薦達。
又生也,遂也。
【詩周頌】驛驛其達。
【註】苗生出土也。
又【商頌】莫遂莫達。
又徧也。
【書召誥】則達觀于新邑營。
【註】通達觀之,言周徧也。
又宜也。
【詩商頌】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
【註】言無所不宜也。
又皆也。
【禮禮器】君子達亹亹焉。
【註】達,猶皆也。
又專決行事曰專達。
【周禮天官小宰】大事從其長,小事則專達。
又以物相將曰達。
【周禮夏官懷方氏】達之以旌節。
【註】達民以旌節,達貢物以璽節。
又從入曰達。
【書禹貢】達于河。
又夾室也。
【禮內則】天子之閣,左達五,右達五。
【註】達,夾室也。
各有五閣,以庋食物也。
又窻牖也。
【禮明堂位】刮楹達鄕。
【註】每室八窻爲四達,天子之廟飾也。
又小羊名達。
【詩大雅】先生如達。
【註】羊子易生,無留難也。
又州名。
【字彙補】梁萬州攺通州,宋攺達州。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達切,音闥。
【集韻】行不相遇也。
【正韻】挑達,往來相見貌。
【詩鄭風】挑兮達兮。
【註】挑,輕儇也。
達,放恣也。
【集韻】或作達。
違 【酉集下】【辵字部】 違 【唐韻】羽非切【集韻】【韻會】于非切,□音幃。
【說文】離也。
【廣韻】背也。
【書堯典】靜言庸違。
【註】行事則違背之也。
又【正韻】避也,去之也。
【易乾卦】憂則違之。
【註】知難而避也。
【禮表記】事君三違,而不出境。
【註】違猶去也。
【論語】違之之一邦。
又【韻會】奔放曰違。
【左傳宣十年】凡諸侯之大夫違。
【疏】窘迫而奔,及以禮見放,通謂之違。
又邪惡也,過失也。
【左傳桓二年】昭德塞違。
【註】塞違,謂閉塞邪違也。
【後漢百官志】有違失,則劾奏。
又蓄怨也。
【書無逸】否則厥心違怨。
【註】違怨者,怨之蓄于中也。
又【韻會】依違,不決也。
一作猗違。
【前漢律歷志】依違以惟,未能修明。
又【孔光傳】猗違者連歲。
【註】猶依違也。
依且違,言兩可也。
遺 【酉集下】【辵字部】 遺 〔古文〕□□□【唐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音夷。
【說文】亡也。
【易泰卦】不遐遺。
【註】用心弘大,無所遺棄也。
【詩小雅】棄予如遺。
【註】言忘去不復存省也。
【周禮秋官司刺】三曰遺忘。
又【正韻】失也。
【前漢賈誼傳】功不遺矣。
【後漢桓榮傳】慮無遺計。
又【集韻】餘也。
【禮樂記】有遺音者矣。
【註】有不盡之音。
【屈原離騷】依彭鹹之遺則。
【註】遺,餘也。
又留也。
【書大誥】寧王遺我大寶龜。
【左傳昭十九年】古之遺愛也。
又【字彙補】便旋也。
【前漢東方朔傳】小遺殿上。
【南史謝幾卿傳】小遺沾令史。
【註】卽俗言小便也。
又【正字通】遺遺,與委蛇通。
【戰國策】出遺遺之門。
【註】言其路逶迤也。
【管子樞言篇】遺遺乎若有從治。
又姓。
魯費宰南遺之後。
又【廣韻】【集韻】【韻會】□以醉切,遺去聲。
投贈也,餽也。
【周禮地官遺人註】以物有所餽遺也。
【左傳隱元年】請以遺之。
又【玉篇】餘恚切【正韻】于位切,□音□。
又【集韻】徐醉切,音遂。
盈之切,音怡。
愈水切,音唯。
義□同。
又【集韻】【韻會】旬爲切【等韻】似爲切。
□與隨同。
謙以下人也。
【詩小雅】莫肯下遺。
【註】遺,音隨。
遘 【酉集下】【辵字部】 遘 【唐韻】古□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切,□音姤。
【說文】遇也。
【爾雅釋詁】遘、逢、遇、遻,見也。
【註】行而相値也。
【書洛誥】無有遘自疾。
【註】言身其康強,無有遘遇自罹疾害者。
【崔駰慰志賦】嘉昔人之遘辰兮。
又與覯通。
【前漢敘傳】遘閔旣多。
【詩邶風】作覯。
考證:〔【爾雅釋訓】遘逢遇遻,見也。
〕謹照原書釋訓改釋詁。
遙 【酉集下】【辵字部】 遙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謠。
【說文】遠也。
【禮王制】千裡而遙。
【左傳昭二十五年】遠哉遙遙。
又逍遙,徜徉也。
互詳逍字註。
遚 【酉集下】【辵字部】 遚 【廣韻】【集韻】□初救切,音簉。
【廣韻】不進也。
【午集中】【目字部】【廣韻】【集韻】□胡玩切,音換。
睕,轉目。
一曰大目貌。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奴來切【集韻】【韻會】囊來切,□乃平聲。
病也。
一曰儜劣也。
又【集韻】汝來切,音荋。
疾也。
遛 【酉集下】【辵字部】 遛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
【集韻】逗遛,不進也。
互詳逗字註。
遜 【酉集下】【辵字部】 遜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困切,音巽。
【正韻】順也,謙恭也。
【書舜典】五品不遜。
又【太甲】有言遜于汝志。
又【說命】惟學遜志。
【註】謙抑也。
遜其志,如有所不能也。
又【說文】遁也。
【書微子】吾家耄遜于荒。
【註】逃遁于荒野也。
通作孫。
【詩豳風】公孫碩膚。
【禮學記】孫其業也。
【春秋莊元年】夫人孫于齊。
【集韻】亦作愻。
考證:〔【書大甲】有言遜于汝心。
〕謹照原文大改太。
心改志。
【醜集下】【大字部】【廣韻】【集韻】□才邪切,藉平聲。
大口貌。
又徐嗟切,音邪。
□,大貌。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姑還切,音關。
○按《正字通》綸字註:綸巾,俗作□。
楊升菴曰:□巾,世誤作綸。
未知孰是,存考。
【申集上】【艸字部】【唐韻】【集韻】□芳無切,音孚。
【玉篇】花盛也,亦省作芣。
遝 【酉集下】【辵字部】 遝 【唐韻】徒合切【集韻】【韻會】【正韻】達合切,□音沓。
【正韻】雜遝也。
【前漢劉向傳】雜遝衆賢,罔不肅和。
【曹植洛神賦】衆靈雜遝。
又【玉篇】遝,行相及也。
【古詩】遝高飛莫安宿。
【王褒洞簫賦】騖合遝以詭譎。
【註】合遝,盛多貌。
又馺遝。
【陸機文賦】紛葳蕤以馺遝。
【註】文辭壯奮也。
考證:〔【前漢劉向傳】周文開基,西郊雜遝。
〕謹按劉向傳雜遝二字屬下句不屬上句,今照原文句讀改爲雜遝衆賢,罔不肅和。
〔【王褒洞簫賦】鶩合遝以詭譎。
〕謹照原文鶩改騖。
遞 【酉集下】【辵字部】 遞 【廣韻】徒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待禮切,□音悌。
【說文】更易也。
【廣韻】遞,代也。
【正韻】更疊也。
【爾雅釋詁】遞,疊也。
【註】更疊,閒厠相代之義也。
【前漢郊祀歌】四興遞代八風生。
又【正韻】迢遞,遠也。
又【增韻】傳遞,驛遞也。
又遞鐘,琴名。
【前漢王褒傳】伯牙操遞鐘。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第。
義同。
又當蓋切,音帶。
繞也。
【前漢王莽傳】絳侯依諸將之遞,據相扶之勢。
【註】言諸將同心,圍繞扶翼也。
又葉徒結切,音疊。
【王儉褚淵碑銘】德猷靡嗣,儀型長遞。
怊悵餘□,鏘洋遺烈。
【註】長遞,猶言長往不返。
亦迢遞之意。
【集韻】或作遞。
俗作逓。
考證:〔【前漢王莽傳】絳侯依諸將之遞,據相扶之勢。
【註】言諸將同心,圍繞附翼也。
〕謹照原文附改扶。
遟 【酉集下】【辵字部】 遟 【說文】籀文遲字。
遠 【酉集下】【辵字部】 遠 〔古文〕□□【廣韻】雲阮切【集韻】【韻會】雨阮切,□爰上聲。
【說文】遼也。
【廣韻】遙遠也。
【正韻】指遠近定體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
【正韻】遠之也。
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
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
又葉于員切,音淵。
【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
俗作逺。
遡 【酉集下】【辵字部】 遡 【廣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音素。
【說文】同泝。
【詩秦風】遡洄從之。
【註】逆流而上也。
【又】遡遊從之。
【註】順流而下也。
又【集韻】嚮也。
【正韻】迎也。
【詩大雅】遡其過。
【註】響過而居也。
【又】如彼遡風。
【註】如嚮風之人,唈而不能息也。
又與愬通。
訴告也。
【戰國策】衞君跣行,告遡于魏。
【註】遡、愬同。
又【正字通】溯泝□同。
釚 【戌集上】【金字部】 釚 【廣韻】巨鳩切【集韻】渠尤切,□音求。
【玉篇】弩牙。
【集韻】或作□。
【篇海類編】亦作釓。
郼 【酉集下】【邑字部】 郼 【廣韻】【集韻】□於希切,音依。
【廣韻】殷國名。
【呂覽愼大篇】湯爲天子,夏民親郼如夏。
【高註】郼,讀如衣。
今兗州人謂殷氏皆曰衣。
又【呂覽慎勢篇】湯其無郼,武其無岐,不能成功。
【註】郼,湯之本國。
【正字通】郼非卽殷字。
齊人讀殷如衣,高註讀郼如衣,皆方音,非定音也。
考證:〔【呂覽愼大篇】湯爲天子,夏民親郼如夏。
【高繡曰】郼讀如衣。
今兗州人謂殷氏皆曰衣。
〕謹照原文高繡曰改高註。
〔【呂覽憤勢篇】湯其無郼,武其無岐豐也。
【註】郼,殷舊封國名。
〕謹照原文憤勢篇改慎勢篇。
武其無岐下省豐也二字。
增不能成功四字。
註郼殷舊封國名改註郼湯之本國。
遢 【酉集下】【辵字部】 遢 【廣韻】吐盍切【集韻】託盍切,□音榻。
【玉篇】穩行貌。
【集韻】邋遢,行貌。
又【廣韻】邋遢,不謹事也。
遣 【酉集下】【辵字部】 遣 【廣韻】【集韻】去演切【正韻】驅演切,□音繾。
【說文】縱也。
【廣韻】送也。
【儀禮旣夕】書遣于策。
【註】遣,猶送也。
又【正韻】祛也,逐也,發也。
【左傳僖二十三年】姜氏與子犯謀,醉而遣之。
【前漢孔光傳】遣歸故郡。
又【廣韻】去戰切【集韻】【韻會】【正韻】詰戰切,□繾去聲。
【廣韻】人臣賜車馬曰遣車。
【正韻】將葬而祭曰遣奠。
旣祭,乃包牲體,載之以車,隨柩而行,曰遣車。
【禮檀弓】遣車一乗。
【註】人臣賜車馬者,乃得有遣車。
遙 【酉集下】【辵字部】 遙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謠。
【說文】遠也。
【禮王制】千裡而遙。
【左傳昭二十五年】遠哉遙遙。
又逍遙,徜徉也。
互詳逍字註。
【午集中】【疒字部】【正字通】同癬。
遦 【酉集下】【辵字部】 遦 【廣韻】【集韻】□古翫切,音貫。
【說文】習也。
【廣韻】行也。
◎按習貫,字本作貫。
俗加心作慣,又加辶作遦,□非。
遧 【酉集下】【辵字部】 遧 【集韻】諸良切,音章。
週遧,迃也。
◎按《大戴禮千乗篇》立□設如太廟,然乃中治。
中治不相陵,斯庶□遧。
庶□遧,則事上靜。
據此,當爲彰顯明辨之意,與章同義。
《字彙》依《集韻》,訓作週遧。
《正字通》力辨週遧之非,亦無援據,因詳載《戴禮》,以備考證雲。
考證:〔字彙依集韻,訓作週遧。
正字通力辨週遧之非,亦無援據,因詳載戴禮,以備考証〕謹按証諫也非考證之證,謹改證。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側洽切,音劄。
【類篇】縫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廣韻】【集韻】□醜玉切,音亍。
□□,損米也。
【篇海】從束,與朿不同。
,suǒ,壞米。
遨 【酉集下】【辵字部】 遨 【廣韻】五勞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音敖。
【玉篇】遨遊也。
【後漢劉盆子傳】乗鮮車大馬,赤屛泥絳襜絡,而猶從牧兒遨。
【梁鴻傳】聊逍遙兮遨嬉。
又【廣韻】亦作敖。
【詩邶風】以敖以遊。
荰 【申集上】【艸字部】 荰 【唐韻】【正韻】徒古切【韻會】動五切,□音杜。
荰蘅,香草。
適 【酉集下】【辵字部】 適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施隻切,音釋。
【說文】之也。
【廣韻】往也。
【正韻】如也,至也。
【詩鄭風】適子之館兮。
【禮曲禮】將適舍,求毋固。
又【廣韻】樂也。
【正韻】安便也,自得也。
【詩鄭風】適我願兮。
【莊子大宗師】適人之適,不自適其適。
又從也。
【書多士】惟我事不貳適。
【註】言割殷之事無私心,一于從帝而無貳也。
【左傳昭十五年】民知所適。
又【正韻】適然,猶偶然也。
【書康誥】乃惟眚災適爾。
【註】適,偶也。
又事之常然者。
亦曰適然。
【前漢賈誼傳】以是爲適然耳。
又【韻會】適來,猶爾來也。
又甫爾之辭。
【唐書武元衡傳】適從何來。
又【廣韻】善也。
【韻會】貢得其人曰適。
【前漢武帝紀】貢士有一適,再適,三適。
又【正字通】關西謂補滿曰適。
【前漢黃霸傳】馬不適士。
【註】馬少士多,不相補滿。
又【玉篇】女子出嫁也。
又【廣韻】都歷切【集韻】【韻會】丁歷切,□音的。
與嫡同。
【詩大雅】天位殷適。
【註】殷適,殷之嫡嗣也。
【禮檀弓】扶適子,南面而立。
又適士,上士也。
【禮祭法】適士二廟。
又適室,正寢也。
【禮檀弓】哭之適室。
又【韻會】主也,專也。
【論語】無適也。
【詩衞風】誰適爲容。
又【小雅】誰適與謀。
又【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
與敵同。
【禮燕義】君獨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適之義也。
【史記田單傳贊】始如處女,適人閉戸。
後如脫兔,適不敢距。
又【集韻】陟革切,音摘。
與謫同。
【詩商頌】勿予禍適。
又《孟子》人不足與適也。
又【集韻】他歷切,音惕。
適適然,驚貌。
【莊子秋水篇】適適然驚。
又【集韻】之石切,音隻。
往也。
又葉式吏切,音世。
【揚子太□經】銳首銳于時,得其適也。
銳東亡西,不能迴避也。
又葉式列切,音設。
【韓愈進學解】紆餘爲姸,卓犖爲傑。
較短量長,惟器是適。
又葉施灼切,音爍。
【陸機演連珠】煙出夫火,非火之和。
情生于性,非性之適。
故火壯則煙微,性充則情約。
考證:〔【賈誼治安策】以是爲適然耳。
〕謹照原書改前漢賈誼傳。
〔【前漢王霸傳】軍馬不適亡。
【註】馬少士多,不相補滿。
〕謹按黃霸傳又發騎士詣北軍爲句,馬不適士爲句,軍馬二字不連讀。
今照原文王霸改黃霸。
馬上去軍字。
亡字改士字。
〔【禮祭儀】適士二廟。
〕謹照原書祭儀改爲祭法。
〔【禮燕儀】君獨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適之義也〕謹照原書燕儀改燕義。
〔又與謫同。
【詩衞風】室人交徧適我。
又【商頌】勿予禍適。
〕謹按衞詩作讁不作適,此係誤引今省去。
於勿予禍適下增引:又孟子人不足與適也。
遪 【酉集下】【辵字部】 遪 【廣韻】于合切。
裏遪也。
【字彙】行也。
走也。
遫 【酉集下】【辵字部】 遫 【廣韻】恥力切【集韻】蓄力切,□音敕。
【玉篇】張也。
【集韻】開也。
通作慗。
譌作愸。
遬 【酉集下】【辵字部】 遬 【唐韻】桑谷切【集韻】【正韻】蘇谷切【韻會】蘇木切,□音肅。
【韻會】蹙遬也。
【禮玉藻】見所尊者齊遬。
【註】猶蹙蹙也。
又剽遬,疾也。
【史記禮書】輕利剽遬,卒如熛風。
【淮南子兵略訓】欲疾以遬。
又僕遬,凡短之貌。
【前漢息夫躬傳】僕遬不足數。
又【字彙補】遬濮,國名。
【前漢霍去病傳】討遬濮。
【玉篇】籀文速字。
遭 【酉集下】【辵字部】 遭 【唐韻】作曹切【集韻】【韻會】臧曹切【正韻】則刀切,□音糟。
【說文】遇也。
【禮曲禮】遭先生于道。
【前漢禮樂志】幸遭遇其時。
又【說文】邐行也。
【徐曰】遭,猶匝也。
行復相値也。
【詩齊風】遭我乎峱之閒兮。
又【正韻】巡也。
【劉禹錫詩】山圍故國周遭在。
又葉將侯切,音諏。
【易林】依霄夜遊,與君相遭。
除解煩惑,使心不憂。
【說文】本作□。
今通用遭。
遮 【酉集下】【辵字部】 遮 【廣韻】正奢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奢切,□音□。
【說文】遏也。
【玉篇】冒也,斷也,要也,攔也。
【史記高帝紀】三老董公遮說漢王。
【後漢班超傳】伏兵遮擊。
又【正韻】蔽也。
【後漢輿服志】張□帶鞬,遮迾出入。
又【正字通】周遮,語多貌。
【白居易詩】周遮說話長。
又【集韻】之夜切,音柘。
義同。
又葉之戈切,灼平聲。
【司馬相如上林賦】山林爲之震動,川谷爲之蕩波。
《巴渝》宋蔡,淮南《于遮》。
【註】《于遮》,曲名。
考證:〔又葉之弋切,灼平聲。
【司馬相如上林賦】山林爲之震動,川谷爲之蕩波,巴渝宋蔡,淮南于遮。
〕謹按韻會小補遮葉之戈切,故入歌韻,與波相葉,據改之戈切。
遯 【酉集下】【辵字部】 遯 【集韻】遁本字。
【易遯卦】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書微子】我不顧行遯。
又【韻會】水名。
夜郞縣有遯水。
餘詳前遁字註。
遰 【酉集下】【辵字部】 遰 【唐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第。
【玉篇】迢遰也。
又【說文】去也。
【玉篇】往也。
【廣韻】避也。
【夏小正】九月遰鴻雁。
【註】遰,往也。
北來則曰向,南去則曰遰。
又【集韻】征例切。
與逝同。
【史記賈誼傳】鳳漂漂其高遰。
又刀鞞也。
【禮內則】右佩管遰。
又【集韻】當蓋切,音帶。
連也。
又葉他結切,音貼。
【王筠詩】燒山多詭怪,蒼嶺復迢遰。
神芝曜七明,山蒲含九節。
遱 【酉集下】【辵字部】 遱 【唐韻】洛侯切【集韻】郞侯切,□音樓。
【說文】連遱也。
【集韻】不絕貌。
【未集下】【肉字部】【正字通】弭沼切,音杪。
在季脅下,俠脅兩旁虛耎處,腎外當。
王冰說素問曰:邪客入于太隂之絡,令人腰痛,引小腹控,不可以養息。
□ 【辰集上】【日字部】 □ 【篇韻】同□。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北角切,音剝。
犖,亂雜。
又【字彙】祭肉。
遲 【酉集下】【辵字部】 遲 〔古文〕邌【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尼切【正韻】□知切,□音墀。
【說文】徐行也。
【廣韻】久也,緩也。
【詩衞風】行道遲遲。
【禮玉藻】君子之容舒遲。
又【孔子閒居】無體之禮,威儀遲遲。
【註】緩而不迫也。
又委遲,迴遠貌。
【詩小雅】周道倭遲。
又【韻會】棲遲,息也。
【詩□風】可以棲遲。
又姓。
【書盤庚】遲任有言。
【註】古賢人。
又尉遲,複姓。
又【廣韻】【韻會】直利切【集韻】直吏切【正韻】直意切,□音稚。
【廣韻】待也。
【後漢章帝紀】朕思遲直士,側席異聞。
又【趙壹傳】實望昭其懸遲。
【註】懸心遲仰之。
又遲明卽黎明。
【前漢高帝紀】遲明,圍宛城三匝。
【註】遲,未也。
天未明之頃也。
【衞靑傳】遲明行二百餘裡。
【註】遲,待也。
待天欲明也。
又【正韻】欲速而以彼爲緩曰遲,使彼徐行以待亦曰遲。
【荀子修身篇】遲彼止而待我。
又乃也。
【史記春申君傳】遲令韓、魏歸帝重于齊。
【註】遲,猶値。
値,猶乃也。
【韻會】遅遟□□同。
遴 【酉集下】【辵字部】 遴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良刃切,音吝。
【說文】行難也。
【前漢杜欽傳】誠難以忽,不可以遴。
【註】遴,難也。
又【玉篇】貪也。
與吝通。
【前漢魯恭王傳】晚節遴,惟恐不足于財。
【地理志】潁川民貪遴爭訟。
又【正字通】離呈切,音鄰。
謹選也。
謂相比而選之也。
故掄才謂之遴選。
又姓。
◎按遴字,古惟去聲。
《正字通》以行難屬去聲,以謹選屬平聲,而以《正韻闕》平聲爲泥,不知何據。
遵 【酉集下】【辵字部】 遵 〔古文〕□□【唐韻】將倫切【集韻】【韻會】蹤倫切【等韻】祖倫切,□音嶟。
【說文】循也。
【詩周南】遵彼汝墳。
又【廣韻】率也,行也。
習也。
【書洪範】遵王之路,遵王之道。
【儀禮鄕射禮】大夫有遵者則入門左。
【註】言鄕之爲大夫者,能以禮樂化其民,使遵法之,故曰遵者。
又葉徂全切,音牋。
【李尤德陽殿賦】曰若炎唐,稽古作先。
於赫聖漢,抗德以遵。
遶 【酉集下】【辵字部】 遶 【廣韻】而沼切【集韻】【正韻】爾紹切,□音繞。
【廣韻】圍繞也。
又【正韻】寔照切,音邵。
義同。
亦作繞。
遷 【酉集下】【辵字部】 遷 〔古文〕□□拪□□【唐韻】七然切【集韻】親然切,□音韆。
【說文】登也。
【廣韻】去下之高也。
【詩小雅】遷于喬木。
又遷徙也。
【易益卦】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攺。
【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註】懋,勉其民,徙有於無,交易變化,其所居積之貨也。
又移物曰遷。
【禮曲禮】先生書策琴瑟在前,坐而遷之。
【註】諸物當前,跪而遷移之。
又變易也。
【左傳昭五年】吾子爲國政,未攺禮,而又遷之。
又徙國曰遷。
【周禮秋官小司□】二曰詢國遷。
【註】謂徙都攺邑。
又徙官曰遷。
【前漢賈誼傳】誼超遷,歲中至大中大夫。
又貶秩曰左遷。
【史記韓王信傳】項王王諸將近地,而王獨遠居,是左遷也。
又【張蒼傳】吾極知其左遷。
【註】是時尊右□左,故謂貶秩爲左遷。
又【正韻】謫也,放逐也。
【臯陶謨】何遷乎有苗。
又君遷,木名。
【左思吳都賦】平仲君遷。
又姓。
又西煙切,音仙。
【前漢王莽傳】立安爲新遷王。
【註】服曰:遷,音仙。
師古曰:遷,猶仙耳。
不勞假借。
又葉七情切,音淸。
【□琳大暑賦】樂以忘憂,氣變志遷。
爰速嘉賔,式燕且殷。
【李翺祭韓愈文】疏奏輒斥,去而復遷,升黜不攺,正言時聞。
考證:〔【書益稷】何遷乎有苗。
〕謹照原書改爲臯陶謨。
〔【左思吳都賦】君遷平仲。
〕謹照原文改爲平仲君遷。
選 【酉集下】【辵字部】 選 【廣韻】先兗切【集韻】【韻會】【正韻】須兗切,□音□。
【玉篇】擇也。
【詩邶風】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禮禮運】選賢與能。
【左傳襄九年】舉不失選。
又少選,須臾也。
【呂覽】少選發而視之。
亦曰選閒。
又【正韻】白選,貨貝名。
【史記平準書】白金三品,其一圜之其文龍,名白選。
又【玉篇】去絹切【廣韻】思絹切【集韻】【正韻】須絹切,□音潠。
【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
【註】選,宣練反。
又【正韻】銓官也。
【唐書】有《選舉志》。
又環舞也。
【詩齊風】舞則選兮。
又【字彙補】萬也。
【山海經】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
【楊愼雲】選與萬,古音通,遂借其字。
又選懦仁弱也。
【後漢淸河王傳】選懦之恩,知非國典。
【註】選懦,仁弱慈戀,不決之意也。
又選懦、選耎,畏怯之意。
【前漢西南夷傳】議者選耎,復守和議。
【後漢西羌傳】公卿選懦,容頭過身。
又【廣韻】思管切【集韻】損管切,□音算。
【集韻】數也。
【書盤庚】世選爾勞。
【傳】數也。
【左傳昭九年】弗去懼選。
【註】懼數其罪而責之也。
又與算同。
【前漢公孫賀傳贊】鬥筲之徒,何足選。
音義與算同。
又【集韻】【韻會】□數滑切,音刷。
金選,銖兩名。
【前漢蕭望之傳】甫□之屬小過赦,薄罪贖,有金選之品。
【應劭註】選,音刷。
【正字通】漢讀率,《史記周本紀》其罰百率。
率,如刷。
故劭以刷音之。
【說文】本作選。
俗作選。
選字從巺作。
考證:〔【史記平準書】白金三品,其一圜之以文龍,名白選。
〕謹照原文以文龍改其文龍。
〔又與巽通。
【後漢淸河王傳】選懦之恩,知非國典。
【註】選懦,仁柔慈惠,不決之意也。
〕謹按淸河王傳選懦不作巽懦,註内亦不音巽,不得雲與巽通。
今改又與巽通爲又選懦仁弱也。
並照原註仁柔慈惠改仁弱慈戀。
〔【前漢公孫賀傳贊】鬥筲之人,何足選。
〕謹照原文之人改之徒。
遹 【酉集下】【辵字部】 遹 【唐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韻會】【正韻】以律切,□音聿。
【玉篇】循也,述也。
【正韻】遵也。
【書康誥】祇遹乃文考。
【註】紹述也。
又發語辭。
【詩大雅】遹駿有聲。
又姓。
【正字通】宋開寶中有遹復,以太常博士判秦州。
又【集韻】食律切,音術。
邪也。
【詩小雅】謀猶回遹。
遺 【酉集下】【辵字部】 遺 〔古文〕□□□【唐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音夷。
【說文】亡也。
【易泰卦】不遐遺。
【註】用心弘大,無所遺棄也。
【詩小雅】棄予如遺。
【註】言忘去不復存省也。
【周禮秋官司刺】三曰遺忘。
又【正韻】失也。
【前漢賈誼傳】功不遺矣。
【後漢桓榮傳】慮無遺計。
又【集韻】餘也。
【禮樂記】有遺音者矣。
【註】有不盡之音。
【屈原離騷】依彭鹹之遺則。
【註】遺,餘也。
又留也。
【書大誥】寧王遺我大寶龜。
【左傳昭十九年】古之遺愛也。
又【字彙補】便旋也。
【前漢東方朔傳】小遺殿上。
【南史謝幾卿傳】小遺沾令史。
【註】卽俗言小便也。
又【正字通】遺遺,與委蛇通。
【戰國策】出遺遺之門。
【註】言其路逶迤也。
【管子樞言篇】遺遺乎若有從治。
又姓。
魯費宰南遺之後。
又【廣韻】【集韻】【韻會】□以醉切,遺去聲。
投贈也,餽也。
【周禮地官遺人註】以物有所餽遺也。
【左傳隱元年】請以遺之。
又【玉篇】餘恚切【正韻】于位切,□音□。
又【集韻】徐醉切,音遂。
盈之切,音怡。
愈水切,音唯。
義□同。
又【集韻】【韻會】旬爲切【等韻】似爲切。
□與隨同。
謙以下人也。
【詩小雅】莫肯下遺。
【註】遺,音隨。
遻 【酉集下】【辵字部】 遻 【廣韻】【集韻】【正韻】□五故切,音誤。
【廣韻】遇也。
【正韻】逢也,見也。
【楚辭九章】重華不可遻兮。
【莊子達生篇】醉者遻物而不慴。
【張衡思□賦】幸二八之遻虞兮。
又【集韻】【正韻】□逆各切,音諤。
【集韻】相遇驚也。
與愕同。
【正韻】迕也,逆也,與噩同。
又觸也。
【馬融長笛賦】牚距劫遻。
【註】牚,拄也。
劫,脅也。
遻,觸也。
言笛聲烈而繁,若相淩距也。
【正韻】亦作□迕□。
遼 【酉集下】【辵字部】 遼 【唐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僚。
【說文】遠也。
【楚辭九歎】山修遠其遼遼兮。
又【集韻】水名,在遼陽縣。
又【韻會】國名,契丹之後,至耶律德光,號大遼。
遽 【酉集下】【辵字部】 遽 【廣韻】【集韻】【韻會】其據切【等韻】巨禦切,□音詎。
【玉篇】急也,疾也,卒也。
【禮儒行】遞數之,不能終其物。
【左傳僖二十四年】公遽見之。
【後漢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又【廣韻】戰慄也。
【集韻】窘也,懼也。
【左傳襄三十一年】豈不遽止。
【註】遽,畏懼也。
【楚辭九章】駭遽以離心兮。
【註】言意中驚駭,逐離己心也。
又【說文】傳也,驛車也。
【禮玉藻】士曰傳遽之臣。
【註】士位□,供車馬之役,故自稱傳遽。
【左傳僖三十三年】且使遽告于鄭。
【註】傳車,卽驛遞也。
又【集韻】求於切,音渠。
麥也。
又姓。
又【正韻】魯遽,人名。
又【集韻】權俱切,音劬。
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疾資切【集韻】才資切,□音茨。
【博雅】補也。
又【廣韻】似茲切【集韻】詳茲切,□音詞。
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與縹同。
○按隷釋漢□,從票之字或作□。
馮煥詔□輕,卽僄輕也。
遾 【酉集下】【辵字部】 遾 【廣韻】【集韻】【韻會】□時制切,音逝。
【廣韻】逮也。
【正韻】及也。
【集韻】北燕曰遾。
又【集韻】遠也。
避 【酉集下】【辵字部】 避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毗義切,音鼻。
【玉篇】迴避也。
【史記藺相如傳】望見廉頗,引車避匿。
【前漢王吉傳】敘:避而入商雒深山。
【後漢郅惲傳】避地敎授。
【註】隱遁也。
又【正韻】通作辟。
【論語】辟世、辟地、辟言、辟色,俱作辟。
【午集中】【皮字部】【集韻】牛交切,音聱。
皮堅也。
又必歷切,音壁。
皮乾聲。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集韻】□洛代切,音賚。
惡病。
【博雅】,癘也。
又【唐韻】落哀切【集韻】郎才切,□音來。
義同。
又【類篇】久疾也。
俗作癩。
邀 【酉集下】【辵字部】 邀 【廣韻】于宵切【集韻】【韻會】伊消切【正韻】伊堯切,□音腰。
【廣韻】遮也。
【晉書陶潛傳】王弘令潛故人齎酒于半道,邀之。
又【正韻】招也。
【李白詩】舉杯邀明月。
又【集韻】求也。
通作徼。
【中庸】小人行險以徼倖。
又【正韻】通作要。
【孟子】使數人要於路。
【又】修其天爵,以要人爵。
考證:〔【晉書陶潛傳】王弘令潛故人,賷酒于半道邀之。
〕謹照原文賷改齎。
邁 【酉集下】【辵字部】 邁 【廣韻】莫話切【集韻】【韻會】莫敗切【正韻】莫懈切,□音。
【說文】遠行也。
【詩王風】行邁靡靡。
又【小雅】我日斯邁。
又【正韻】往也。
【詩魯頌】從公于邁。
又【小雅】後予邁焉。
【註】過也。
又老也。
【書秦誓】日月逾邁。
【後漢皇甫規傳】年齒之不邁。
又天子以時巡行曰邁。
【詩周頌】時邁其邦。
又邁邁,不顧也。
【詩小雅】視我邁邁。
又與勵通,勇往力行之意。
【書大禹謨】臯陶邁種德。
【註】言臯陶勇往力行,以布其德也。
又【說命】予惟克邁乃訓。
又葉力制切,音利。
【詩唐風】日月其邁。
葉上逝。
【說文】作□。
邂 【酉集下】【辵字部】 邂 【唐韻】胡懈切【集韻】【韻會】下懈切【正韻】下戒切,□音解。
【玉篇】邂逅,不期而會也。
詳前逅字註。
又【集韻】下買切,音蟹。
邂逅,悅貌。
又戸佳切,音鞵。
義同。
邃 【酉集下】【辵字部】 邃 【廣韻】【集韻】雖遂切【正韻】須遂切,□音粹。
【說文】深遠也。
【禮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
【註】言十二旒在前後,垂而深邃,以延覆冕上。
【後漢輿服志】聖人處天子之位,服玉藻、邃延、日月所以副其德,彰其功也。
又屋宇深遠亦曰邃。
【屈原離騷】閨中旣邃遠兮。
考證:〔【後漢百官志】聖人處天子之位,服玉藻邃延日月,所以副其德,彰其功也。
〕謹照原書百官志改輿服志。
【寅集中】【巾字部】【唐韻】古渾切【集韻】【韻會】公渾切,□音昆。
【說文】幒也。
【廣韻】褻衣。
【廣雅】襣也。
【又】楚人謂曰□。
【說文】或作褌。
【類篇】或作□。
還 【酉集下】【辵字部】 還 【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環。
【說文】復也。
【玉篇】反也。
【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
還而不入,否難知也。
【註】反也。
又【正韻】退也,歸也。
【儀禮鄕飮酒禮】主人答拜還,賔拜辱。
【註】還,猶退也。
【前漢高帝紀】還守豐。
又【灌嬰傳】還定三秦。
又顧也。
【左傳昭二十年】無所還忌。
【註】還,猶顧也。
又償也。
【老子道德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又大還、小還,日至之名。
【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鳥次,是謂小還。
至于女紀,是謂大還。
又與環同。
【前漢食貨志】還廬樹桑。
又【廣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音旋。
與旋同。
【禮禮運】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爲本也。
【註】疊相終而還相始,如環無端也。
又【正韻】轉也。
【禮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
【註】周旋圓轉,折旋方轉也。
又便捷貌。
【詩齊風】子之還兮。
又速也,卽也。
【前漢董仲舒傳】此皆可使還至而立效者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患。
遶也,圍也。
【儀禮旣夕】祖還車不易位。
【司馬相如子虛賦】旋還乎後宮。
邅 【酉集下】【辵字部】 邅 【廣韻】【集韻】【韻會】□張連切,音旃。
【集韻】迍邅,難行不進貌。
【易屯卦】屯如邅如。
【楚辭哀時命】蹇邅迴而不能行。
又【廣韻】持碾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碾切,□□上聲。
轉也,逐也。
【屈原離騷】邅吾道夫崑崙。
【註】邅,轉也。
楚人名轉曰邅。
又【楚辭九歎】邅彼南道兮以征夫宵行。
【註】言已放逐而流轉江南也。
又【廣韻】除善切【集韻】丈善切,□□去聲。
移也。
又循也。
考證:〔【楚辭九諫】蹇邅迴而不能行。
〕謹照原書九諫改哀時命。
【醜集下】【大字部】【廣韻】【集韻】□房密切。
與拂弼通。
別作佛。
【說文】大也。
又【集韻】分物切,音弗。
【類編】符勿切,音佛。
義□同。
亦作□□。
邆 【酉集下】【辵字部】 邆 【字彙補】徒登切,音騰。
【唐書南蠻傳】六詔,四曰邆賧詔。
又唐亙切,音蹬。
義同。
□ 【辰集上】【日字部】 □ 【集韻】千尋切,音侵。
【玉篇】日光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譌字。
【篇海】□,籀文。
亦作、紟。
○按《說文》紟籀文從金作。
無從侌者。
《集韻》紟或作衿,或作襟□,蓋因此而譌耳。
□原字從侌。
邇 【酉集下】【辵字部】 邇 〔古文〕□【廣韻】兒氏切【集韻】【韻會】忍氏切【正韻】忍止切,□音爾。
【說文】近也。
【書舜典】柔遠能邇。
【詩周南】父母孔邇。
【左傳文十七年】以□、蔡之密邇於楚。
又通作爾。
【詩大雅】莫遠具爾。
【註】爾,近也。
【儀禮燕禮】君南鄕爾卿,卿西面北上爾大夫。
【註】揖而移之近之也。
【說文】別作□,俗省作迩、□。
□字從臸作。
考證:〔【左傳文十七年】以陳蔡之密邇。
〕謹照原文邇下增於楚二字。
邈 【酉集下】【辵字部】 邈 【唐韻】莫角切【集韻】【韻會】墨角切,□音。
【說文】遠也。
【正韻】渺也。
【屈原離騷】神高馳之邈邈。
又【九章】邈而不可慕。
又【爾雅釋訓】邈邈,悶也。
又【正韻】輕視貌。
與藐同。
【陸機謝平原內史表】振景拔迹,顧邈同列。
【註】邈,淩也。
又葉莫蔔切,音木。
【陸雲被命詩】聖敬遠躋,神道元邈。
思媚三靈,誕膺天篤。
【說文】本作□。
考證:〔【屈原離騷】神高馳之邈邈。
又【九章】邈不可慕也。
〕謹照原文改邈而不可慕。
邊 【酉集下】【辵字部】 邊 〔古文〕□【集韻】【韻會】【正韻】□□眠切,音編。
【玉篇】畔也,邊境也。
【禮玉藻】其在邊邑。
【註】邊邑,九州邊鄙之邑。
【左傳成十三年】蕩搖我邊疆。
又【正韻】旁近也。
【前漢高帝紀】齊邊楚。
又側也。
【禮檀弓】齊衰不以邊坐。
【疏】喪服宜敬,起坐宜正,不可著齊衰而偏坐也。
又邊璋,半文飾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邊璋七寸。
又姓。
周大夫邊伯之後。
南唐有邊鎬。
《說文》作□。
考證:〔【左傳成十三年】搖蕩我邊疆。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居牙切,音嘉。
【玉篇】草名。
邋 【酉集下】【辵字部】 邋 【唐韻】良涉切【集韻】力涉切,□音獵。
【說文】搚也。
【廣韻】邁也。
又【字彙補】旌旗動搖貌。
【石鼓文】邋邋員斿。
又【廣韻】盧盇切【集韻】力盇切,□音臘。
邋遢,行貌。
邌 【酉集下】【辵字部】 邌 【唐韻】郞奚切【集韻】【韻會】憐題切【正韻】鄰溪切,□音黎。
【說文】徐也。
【廣韻】徐行貌。
又【集韻】遲古作邌。
註詳十一畫。
邍 【酉集下】【辵字部】 邍 【唐韻】【集韻】愚袁切【等韻】宜袁切,□音元。
【說文】廣平之野,人所登也。
【周禮夏官】邍師掌四方之地名。
【註】邍,地之廣平者。
邎 【酉集下】【辵字部】 邎 與□同。
又□,同。
釮 【戌集上】【金字部】 釮 【字彙】前西切,音齊。
【篇海】利也。
又牋西切,音躋。
義同。
鈻 【戌集上】【金字部】 鈻 【集韻】象齒切,音佀。
【博雅】鈻鉿,鋌也。
或作釲。
邏 【酉集下】【辵字部】 邏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郞佐切,羅去聲。
【說文】巡也。
【玉篇】遊兵也。
【正韻】遊偵也。
【晉書戴洋傳】宜遠偵邏。
又【集韻】遮也。
【正字通】山色環繞也。
【杜甫詩】雲山紫邏深。
又【集韻】【韻會】朗可切【等韻】力可切,□羅上聲。
又【集韻】良何切,音羅。
義□同。
考證:〔【杜甫詩】春山紫邏長。
〕謹照杜甫送賈閣老出汝州詩原句改雲山紫邏深。
【午集中】【皮字部】【廣韻】楚媿切【集韻】楚類切,□推去聲。
【玉篇】粟體也。
【類篇】膚如粟也。
又【集韻】楚委切,音□,又才何切,音醝。
義□同。
又【廣韻】【集韻】□七到切,音慥。
【廣韻】米穀雜也。
【類篇】米未舂也。
與糙同。
【字彙補】譌作□,非。
醃 【酉集下】【酉字部】 醃 【廣韻】【集韻】【韻會】□於嚴切,音腌。
【玉篇】葅也。
【廣韻】鹽漬魚也。
【集韻】漬藏物也。
【博雅】醃,菹也。
又【廣韻】央炎切【集韻】依廉切,□音淹。
又【集韻】烏紺切,音暗。
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師交切,音梢。
【類篇】維舟謂之□。
○按《木華海賦》作綃。
《急就篇註》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見切,音麫。
米屑也。
又莫定切,音。
義同。
【海篇】亦作糆。
醅 【酉集下】【酉字部】 醅 【廣韻】匹回切【集韻】【韻會】鋪枚切【正韻】鋪杯切,□音胚。
【說文】醉飽也。
又【廣韻】酒未漉也。
【杜甫詩】尊酒家貧隻舊醅。
【李白詩】恰似葡萄初醱醅。
又【廣韻】匹尤切,音。
醉飽也。
又【集韻】普後切,音剖,義同。
【集韻】或作□。
醆 【酉集下】【酉字部】 醆 【唐韻】【集韻】【韻會】□阻限切,音琖。
【說文】爵也。
【詩大雅洗爵奠斝傳】夏曰醆。
【釋文】醆,則□反,或作琖。
又【說文】酒濁而微淸也。
【集韻】盎齊也。
【禮禮運】醴醆在戸。
又【效特牲】醆酒涗于淸。
【註】醆酒,盎齊也。
涗,泲也。
淸酒冬釀,接夏而成。
盎齊差淸,先和以淸酒,而後泲之。
以其差淸,故不用茅也。
又【廣韻】【集韻】□旨善切,音□。
義同。
醇 【酉集下】【酉字部】 醇 〔古文〕□【唐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音純。
【說文】不澆酒也。
【前漢曹參傳】來者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飮以醇酒。
【註】醇酒不澆,謂厚酒也。
【後漢劉盆子傳】乃益釀醇酒。
又【玉篇】專也。
又粹淸也。
【嵆康養生論】神氣以醇白獨著。
又厚也。
【前漢景帝紀】至于移風易俗,黎民醇厚。
【老子道德經】其政悶悶,其民醇醇。
【註】其政敎寬大,而民醇醇富厚,自相親睦。
又精也。
【易繫辭】天地絪縕,萬物化醇。
【疏】萬物變化而精醇也。
【朱子本義】醇謂厚而凝也。
又謹重也。
【史記萬石君傳】事不關決于丞相,丞相醇謹而已。
【前漢衞綰傳】醇謹無他。
又【博雅】醇鉤,劒也。
又同純。
【書說命】惟厥攸居,政事惟醇。
【註】居者,止而安也。
安於義理之所止,故政事不雜也。
又【前漢禮樂志】河龍供鯉醇犧牲。
【註】師古曰:醇謂色不雜也。
又【食貨志】天子不能具醇駟。
【梅福傳】一色成體謂之醇。
【集韻】或作。
醉 【酉集下】【酉字部】 醉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將遂切,音檇。
【正韻】爲酒所酣曰醉。
【書酒誥】德將無醉。
【詩大雅】旣醉以酒。
又心醉。
【莊子應帝王】列子見之而心醉。
【文中子事君篇】心醉六經。
又骨醉。
【唐書武後紀】高宗王後蕭良姊爲武昭儀所誣,囚之,武氏置二人釀甕中,曰令二姬骨醉。
又心和神全曰醉。
【淮南子覽冥訓】通于大和者,惛若純醉而甘臥以遊其中,不知其所由也。
又【字彙補】醉李,地名。
與檇李同。
【公羊傳定十四年】於越敗吳于醉李。
又【字彙補】精崔切,音嶉。
【李世澤韻圖】醉字有平去二音。
【說文】醉,卒也。
卒其度量,不至於亂也。
一曰潰也。
【正字通】醉必伐德喪儀,酒誥、賓筵言之甚詳,未有醉能卒其度量不至亂者。
因卒立義,說文誤。
【未集中】【羽字部】【廣韻】【集韻】□呼宏切,音訇。
□,飛聲。
【玉篇】群鳥弄翅也。
又【廣韻】虎橫切【集韻】呼橫切,□音謍。
義同。
【類篇】或作□□□。
醊 【酉集下】【酉字部】 醊 【唐韻】陟劣切【集韻】株劣切【正韻】朱劣切,□音叕。
【玉篇】今作餟。
祭酹也。
亦作□。
【廣韻】醊,連祭也。
【集韻】酹謂之醊。
【史記封禪書】其下四方地爲祿食。
【註】索隱曰:餟,謂聮續而祭之。
正義曰:謂繞壇設諸神祭座相聮綴也。
【古詩祠洛水歌】洛濱醊禱,色連三光。
又【廣韻】陟衞切【集韻】株衞切【正韻】之瑞切,□音綴。
義同。
醋 【酉集下】【酉字部】 醋 【廣韻】在各切【集韻】疾各切,□音昨。
【說文】客酌主人也。
【徐曰】今俗作倉故切,溷酢,非是。
【玉篇】報也。
進酒於客曰獻,客答主人曰醋。
今音措。
【儀禮特牲饋食禮】祝酌受屍,屍醋主人。
【註】今文醋曰酢。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倉故切,音措。
【廣韻】醬醋。
◎按醬醋之醋,古人作酢。
互詳酢字註。
又醋溝,地名。
【岑參詩】龍堆接醋溝。
【郭緣生述征記】醬魁城至醋溝十裡。
醍 【酉集下】【酉字部】 醍 【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音體。
【說文】淸酒也。
【玉篇】酒紅色。
【禮禮運】粢醍在堂。
【註】酒成而紅赤色也。
又【韻會】通作緹。
【周禮天官酒正】四曰緹齊。
【註】緹者成而紅赤,如今下酒。
【疏】下酒,謂糟牀下酒,其色紅赤。
又【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題。
醍醐。
【本草綱目】□宗奭曰:酪上一重凝者爲酥,酥上如油者爲醍醐,甚甘美。
□藏器曰:性滑,物盛皆透,獨雞卵殻及壷蘆盛之乃不出。
梵書以醍醐喩佛性。
從乳出酪,從酪出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也。
醎 【酉集下】【酉字部】 醎 【廣韻】俗鹹字。
【戰國策】晝遊乎茂樹,夕調乎酸醎。
醐 【酉集下】【酉字部】 醐 【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胡。
【說文】醍醐,酪之精者。
【廣韻】酥屬也。
【集韻】酥之精液。
互詳醍字註。
【類篇】或作□。
醑 【酉集下】【酉字部】 醑 【廣韻】【正韻】私呂切【集韻】【韻會】寫與切。
□與湑同。
【集韻】釃酒也。
【增韻】酒之泲者。
又【玉篇】美酒也。
【正字通】俗呼醨爲尾酒,醑爲頭酒。
【庾信燈賦】中山醑淸。
醒 【酉集下】【酉字部】 醒 【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正韻】先靑切,□音星。
【說文】醉解也。
【左傳僖二十三年】醒,以戈逐子犯。
【前漢蓋寬饒傳】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
【楚辭漁父】衆人皆醉我獨醒。
又【增韻】夢覺也。
又【廣韻】蘇挺切【集韻】【韻會】銑挺切【正韻】息井切,□星上聲。
義同。
又【廣韻】蘇佞切【集韻】【韻會】新佞切【正韻】息正切,□星去聲。
【韓愈東都遇春詩】朝曦入牖來,鳥喚昏不醒。
又【字彙補】子淸切,音精。
星名。
【孫氏瑞應圖】大醒,景星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同□。
【午集下】【禾字部】【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音膚。
黑稻。
又【玉篇】再生稻也。
釴 【戌集上】【金字部】 釴 【廣韻】與職切【集韻】【韻會】逸職切,□音弋。
【爾雅釋器】鼎附耳外謂之釴。
【註】鼎耳在表。
【釋文】釴,音弋。
醓 【酉集下】【酉字部】 醓 【集韻】【韻會】【正韻】□他感切,貪上聲。
【說文】血醢也。
本作□,今文作醓。
【博雅】醓,醬也。
【詩大雅】醓醢以薦。
【疏】用肉爲醢,特有多汁,故以醓爲名。
◎按朱註:醓作平聲,音貪。
又【周禮天官醢人】深蒲醓醢。
【註】醓醢,肉醬也。
又【玉篇】酷也,酸也。
【集韻】或作□、□。
醔 【酉集下】【酉字部】 醔 【集韻】將由切,音湫。
酒官。
本作酋,亦作□。
又慈秋切,音酋。
義同。
醕 【酉集下】【酉字部】 醕 【字彙補】與醇同。
醘 【酉集下】【酉字部】 醘 【集韻】克盍切,音榼。
酒器。
醙 【酉集下】【酉字部】 醙 【正字通】俗字。
醚 【酉集下】【酉字部】 醚 【玉篇】莫夷切,音彌。
醉也。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集韻】□普沒切,音哱。
乳母字。
一曰□,女肥貌。
【醜集上】【口字部】【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質切,音栗。
【廣韻】嘍,言不了也。
【集韻】嘍,拏也。
醛 【酉集下】【酉字部】 醛 【集韻】測劣切,音□。
酒味變也。
醜 【酉集下】【酉字部】 醜 〔古文〕媿□【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齒九切,犨上聲。
【說文】可惡也。
【詩小雅】日有食之,亦孔之醜。
【傳】醜,惡也。
【左傳文十八年】醜類惡物。
【註】醜,亦惡也。
【前漢項羽紀】項王爲天下宰不平,今盡王故王於醜地。
又【釋名】臭也,如臭穢也。
又惡之也。
【左傳昭二十八年】惡直醜正,實蕃有徒。
【史記殷本紀】伊尹去湯適夏,旣醜有夏,復歸於亳。
又相惡也。
【戰國策】又身自醜於秦。
【註】自醜於秦,與秦惡也。
又羞也。
【史記魏世家】以羞先君宗廟社稷,寡人甚醜之。
又【韓非傳】在知飾所說之所敬,而滅其所醜。
【註】索隱曰:謂人主有所避諱而醜之,遊說者當滅其事端而不言也。
又貌惡也。
【前漢五行志】或形貌醜惡,亦是也。
【淮南子說山訓】不求美,又不求醜,則無美無醜矣。
又類也。
【易漸卦】夫征不復,離羣醜也。
【疏】醜,類也。
【孟子】地醜德齊。
又衆也。
【詩小雅】執訊獲醜。
【箋】醜,衆也。
【左傳定四年】將其醜類。
【註】醜,衆也。
又比也。
【禮學記】古之學者比物醜類。
【註】醜,猶比也。
又【揚子方言】醜,同也。
東齊曰醜。
又山名。
【山海經】崑崙之丘,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醜塗之水。
【註】醜塗,亦山名也。
又【禮内則】鼈去醜。
【註】醜,謂鼈竅也。
又姓。
【後漢袁術傳】有醜長。
又複姓。
【西秦錄】有下將軍醜門于第。
又【諡法】怙威肆行曰醜。
【晉書何曾傳】曾驕奢過度,宜諡繆醜。
又【韻補】葉敞呂切,音杵。
【易林】東家中女,嫫母敢醜。
三十無家,媒自勞苦。
【集韻】或作魗。
醝 【酉集下】【酉字部】 醝 【集韻】【韻會】【正韻】□才何切,音□。
【玉篇】白酒也。
【周禮天官酒正酇白釋文】卽今之白醝酒也。
【張華輕薄篇】蒼梧竹葉淸,宜城九醞醝。
【集韻】通作酇。
又【集韻】此我切,音瑳。
山醝,栗名。
醞 【酉集下】【酉字部】 醞 【唐韻】【正韻】於問切【集韻】【韻會】紆問切,□音慍。
【說文】釀也。
【玉篇】釀酒也。
【張衡南都賦】酒則九醞甘醴,十旬兼淸。
【註】九醞、十旬,皆以釀法名酒也。
【王僧達答顏延年詩】春醞時獻斟。
又【正韻】醞藉含蓄。
【前漢薛廣德傳】廣
【春秋僖四年】侵蔡,蔡潰,遂伐楚。
又擅成事也。
【易家人】無攸遂。
【公羊傳莊二十九年】大夫無遂事。
又舒肆之貌。
【詩衞風】容兮遂兮。
又物生出曰遂。
【前漢郊祀歌】靑陽開動,根荄以遂。
又【前漢胡母生傳】弟子遂之者。
【師古註】遂,謂名位成達者。
【史記司馬相如傳】宦遊不遂,而來過我。
又充備也。
【禮鄕飮酒義】節文終遂焉。
又順也。
【周語】以遂八風。
又【正韻】因循也。
【荀子王制篇】小事殆乎遂。
又鄕遂,郊外地。
【周禮地官遂人】五縣爲遂,王國內有六鄕,外有六遂。
又小溝也。
【周禮地官遂人】夫閒有遂,遂上有徑。
又遂人,官名。
又國名。
【春秋莊十三年】齊人滅遂。
【註】舜之後,國在濟北蛇丘東北。
考證:〔【詩衞風】問我諸姑,遂及伯□。
〕謹照原書衞風改邶風。
〔又【前漢孟卿傳】弟子遂之者。
〕謹按所引見胡母生傳不在孟卿傳,孟卿改胡母生。
〔【禮鄕飮酒義】節文終遂也。
〕謹照原文也改焉。
〔【周禮地官大司徒】五縣爲遂,王國內有六鄕〕謹按所引出遂人大司徒改遂人。
遄 【酉集下】【辵字部】 遄 〔古文〕□【唐韻】市緣切【集韻】【韻會】淳沿切,□音篅。
【說文】往來數也。
【玉篇】疾也,速也。
【易損卦】已事遄往。
【詩邶風】遄臻于衞。
又臺名。
【左傳昭二十年】晏子侍于遄臺。
考證:〔【詩衞風】遄臻于衞。
〕謹照原書衞風改邶風。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音義與紀同。
○按卽紀字之譌。
遇 【酉集下】【辵字部】 遇 〔古文〕□【唐韻】牛具切【集韻】【韻會】元具切【等韻】魚具切,□音寓。
【玉篇】見也,道路相逢也。
【廣韻】不期而會也。
【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
【穀梁傳】不期而會曰遇。
【禮曲禮】諸侯未及期相見曰遇。
【註】未及期,在期日之前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諸侯冬見曰遇。
【註】偶也,欲其若不期而偶至也。
又待也,接也。
【前漢季布傳】遇人恭謹。
又【蒯通傳】漢王遇我厚。
又合也。
【前漢揚雄傳】七十說而不遇。
又姓。
【風俗通】漢有遇沖,爲河內太守。
又【字彙補】五口切,與偶同。
【史記天官書】氣相遇者,使□勝高。
又【集韻】【韻會】□魚容切,音顒。
地名。
【史記高帝紀】戰曲遇東。
【註】曲音齲,遇音顒。
考證:〔【禮曲禮】諸侯未及相見曰遇。
〕謹照原文未及下增期字。
〔【史記天官書】氣相遇者,使□勝高。
〕謹照原文省使字。
遉 【酉集下】【辵字部】 遉 【廣韻】醜鄭切【集韻】【韻會】【正韻】醜正切,□音偵。
【玉篇】邏□也。
【增韻】廉視探伺也。
通作偵。
互詳人部偵字註。
遊 【酉集下】【辵字部】 遊 〔古文〕□汓□【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音猷。
【玉篇】遨遊也。
【書大禹謨】罔遊于逸。
【詩邶風】以遨以遊。
【禮學記】息焉遊焉。
【註】遊,謂無事閒暇總在于學也。
又友也,交遊也。
【禮曲禮】交遊稱其信也。
【戰國策】士未有爲君盡遊者。
【註】遊,猶友也。
言不盡于交遊之道。
又葉延知切,音移。
【班彪閒居賦】望常山之峩峩,登北嶽以高遊。
嘉孝武之乾乾,親釋躬于伯姫。
又葉羊諸切,音餘。
【黃庭經】五靈夜燭煥入區,子存內皇與我遊。
運 【酉集下】【辵字部】 運 〔古文〕□【廣韻】【正韻】禹慍切【集韻】【韻會】王問切,□音韻。
【玉篇】轉也,動也。
【正韻】行也,用也。
【易繫辭】日月運行。
【書大禹謨】帝德廣運。
【註】行之不息也。
【禮少儀】君子欠伸運笏。
【註】運,動也。
又【說文】移徙也。
【廣韻】轉輸也。
【後漢百官志】尉曹主卒徒轉運事。
又【正韻】天造曰運。
【渾天儀】天運如車轂。
又【韻會】五運,五行氣化流轉之名。
又運祚,曆數也。
【史記高帝贊】漢承堯運。
又【集韻】地南北謂之運。
【越語】廣運百裡。
註:遠行賦東西爲廣,南北爲運。
又葉于分切,音雲。
【蔡邕述行賦】彌信宿而後闋,思逶迤以東運。
見陽光之顥顥,懷少弭而有欣。
又葉于願切,音院。
【阮瑀琴歌】奕奕天門開,大魏應期運。
靑蓋巡九州,在西東人怨。
考證:〔【禮曲禮】君子欠伸運笏。
〕謹照原文曲禮改少儀。
〔【越語】廣運百裡。
東西爲廣,南北爲運。
〕謹照原文百裡下增註字。
〔【蔡邕遠行賦】彌信宿而後闋,繇威遺以東運。
陽光見之顥顥兮,怌少弭之有欣。
〕謹照原文遠改述。
繇威遺改思逶迤。
陽光見改見陽光。
省兮字。
怌改懷。
之有欣改而有欣。
遍 【酉集下】【辵字部】 遍 【廣韻】與徧同。
詳彳部徧字註。
【子集下】【廠字部】【集韻】牛代切,音礙。
石名。
又【玉篇】張幕也。
又【集韻】陟革切,音摘。
義同。
【寅集下】【廣字部】【玉篇】古文逾字。
註詳辵部九畫。
又【廣韻】度侯切【集韻】【韻會】徒侯切,□音頭。
【玉篇】行圊也。
【集韻】通作牏。
又【玉篇】木槽也。
又【集韻】容朱切,音兪。
義同。
又與庾通。
【集韻】庾或作。
過 【酉集下】【辵字部】 過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臥切,戈去聲。
【玉篇】度也,越也。
【正韻】超也。
【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
【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
【史記賈生傳】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
又過失也。
【書大禹謨】宥過無大。
【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
【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
又罪愆也。
【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
又責也。
【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又卦名。
易大過,小過。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
【廣韻】經也。
【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
又過所也。
【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
或曰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
又國名。
【左傳襄四年】處澆于過。
【註】過,國名。
東萊掖縣有過鄕。
又名。
【詩大雅】溯其過。
又姓。
【後漢劉陶傳】過晏之徒。
【註】過,姓,過國之後。
【正韻】經過之過,平聲。
超過、過失之過,去聲。
考證:〔【史記賈誼傳】自以爲過之,今殆不及也。
〕謹照原書賈誼傳改賈生。
又原文無殆字今省。
〔【史記高帝紀】聞將軍有意督過之。
〕謹按所引出項羽紀不出高帝紀,謹照原書高帝紀改項羽紀。
將軍改大王。
〔【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
或曰,傳過也。
移所在識以爲信。
〕謹按太平禦覽引釋名原文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
今照改。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同素。
道 【酉集下】【辵字部】 道 〔古文〕□衟□【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陶上聲。
【說文】所行道也。
【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
【詩小雅】周道如砥。
【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
又【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
【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
【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
立地之道,曰柔與剛。
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又順也。
【書禹貢】九河旣道。
【註】順其道也。
又國名。
【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
【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
又【韻會】州名。
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
又當道,草名。
【博雅】當道,馬舄也。
又【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陶去聲。
【正韻】言也。
【孝經】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
【大學】如切如磋者,道學也。
又由也。
【禮禮器】苟無忠信之人,則理不虛道。
【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
又治也。
與導同。
【論語】道千乗之國。
【史記文帝紀】道民之略,在于務本。
又引也。
【左傳隱五年】請君釋憾于宋,敝邑爲道。
又從也。
【前漢淮南王傳】諸使者道長安來。
【山海經】風道北來。
【註】道,從也。
又【字彙補】動五切,音覩。
【易林】冬藪枯腐,當風于道。
蒙蔽塵埃,左氏勞苦。
又葉徒厚切,頭上聲。
【詩衞風】牆有茨,不可道也。
葉下醜。
達 【酉集下】【辵字部】 達 【廣韻】唐割切【集韻】【韻會】陀葛切,□音薘。
【玉篇】通也。
【書堯典】達四聰。
【禮禮器】君子之人達。
【左傳昭七年】其後必有達人。
【註】知能通達之人也。
又通顯也。
【孟子】達不離道。
【又】達則兼善天下。
又薦也,進也。
【禮儒行】推賢而進達之。
【前漢黃香傳】在位多所薦達。
又生也,遂也。
【詩周頌】驛驛其達。
【註】苗生出土也。
又【商頌】莫遂莫達。
又徧也。
【書召誥】則達觀于新邑營。
【註】通達觀之,言周徧也。
又宜也。
【詩商頌】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
【註】言無所不宜也。
又皆也。
【禮禮器】君子達亹亹焉。
【註】達,猶皆也。
又專決行事曰專達。
【周禮天官小宰】大事從其長,小事則專達。
又以物相將曰達。
【周禮夏官懷方氏】達之以旌節。
【註】達民以旌節,達貢物以璽節。
又從入曰達。
【書禹貢】達于河。
又夾室也。
【禮內則】天子之閣,左達五,右達五。
【註】達,夾室也。
各有五閣,以庋食物也。
又窻牖也。
【禮明堂位】刮楹達鄕。
【註】每室八窻爲四達,天子之廟飾也。
又小羊名達。
【詩大雅】先生如達。
【註】羊子易生,無留難也。
又州名。
【字彙補】梁萬州攺通州,宋攺達州。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達切,音闥。
【集韻】行不相遇也。
【正韻】挑達,往來相見貌。
【詩鄭風】挑兮達兮。
【註】挑,輕儇也。
達,放恣也。
【集韻】或作達。
違 【酉集下】【辵字部】 違 【唐韻】羽非切【集韻】【韻會】于非切,□音幃。
【說文】離也。
【廣韻】背也。
【書堯典】靜言庸違。
【註】行事則違背之也。
又【正韻】避也,去之也。
【易乾卦】憂則違之。
【註】知難而避也。
【禮表記】事君三違,而不出境。
【註】違猶去也。
【論語】違之之一邦。
又【韻會】奔放曰違。
【左傳宣十年】凡諸侯之大夫違。
【疏】窘迫而奔,及以禮見放,通謂之違。
又邪惡也,過失也。
【左傳桓二年】昭德塞違。
【註】塞違,謂閉塞邪違也。
【後漢百官志】有違失,則劾奏。
又蓄怨也。
【書無逸】否則厥心違怨。
【註】違怨者,怨之蓄于中也。
又【韻會】依違,不決也。
一作猗違。
【前漢律歷志】依違以惟,未能修明。
又【孔光傳】猗違者連歲。
【註】猶依違也。
依且違,言兩可也。
遺 【酉集下】【辵字部】 遺 〔古文〕□□□【唐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音夷。
【說文】亡也。
【易泰卦】不遐遺。
【註】用心弘大,無所遺棄也。
【詩小雅】棄予如遺。
【註】言忘去不復存省也。
【周禮秋官司刺】三曰遺忘。
又【正韻】失也。
【前漢賈誼傳】功不遺矣。
【後漢桓榮傳】慮無遺計。
又【集韻】餘也。
【禮樂記】有遺音者矣。
【註】有不盡之音。
【屈原離騷】依彭鹹之遺則。
【註】遺,餘也。
又留也。
【書大誥】寧王遺我大寶龜。
【左傳昭十九年】古之遺愛也。
又【字彙補】便旋也。
【前漢東方朔傳】小遺殿上。
【南史謝幾卿傳】小遺沾令史。
【註】卽俗言小便也。
又【正字通】遺遺,與委蛇通。
【戰國策】出遺遺之門。
【註】言其路逶迤也。
【管子樞言篇】遺遺乎若有從治。
又姓。
魯費宰南遺之後。
又【廣韻】【集韻】【韻會】□以醉切,遺去聲。
投贈也,餽也。
【周禮地官遺人註】以物有所餽遺也。
【左傳隱元年】請以遺之。
又【玉篇】餘恚切【正韻】于位切,□音□。
又【集韻】徐醉切,音遂。
盈之切,音怡。
愈水切,音唯。
義□同。
又【集韻】【韻會】旬爲切【等韻】似爲切。
□與隨同。
謙以下人也。
【詩小雅】莫肯下遺。
【註】遺,音隨。
遘 【酉集下】【辵字部】 遘 【唐韻】古□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切,□音姤。
【說文】遇也。
【爾雅釋詁】遘、逢、遇、遻,見也。
【註】行而相値也。
【書洛誥】無有遘自疾。
【註】言身其康強,無有遘遇自罹疾害者。
【崔駰慰志賦】嘉昔人之遘辰兮。
又與覯通。
【前漢敘傳】遘閔旣多。
【詩邶風】作覯。
考證:〔【爾雅釋訓】遘逢遇遻,見也。
〕謹照原書釋訓改釋詁。
遙 【酉集下】【辵字部】 遙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謠。
【說文】遠也。
【禮王制】千裡而遙。
【左傳昭二十五年】遠哉遙遙。
又逍遙,徜徉也。
互詳逍字註。
遚 【酉集下】【辵字部】 遚 【廣韻】【集韻】□初救切,音簉。
【廣韻】不進也。
【午集中】【目字部】【廣韻】【集韻】□胡玩切,音換。
睕,轉目。
一曰大目貌。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奴來切【集韻】【韻會】囊來切,□乃平聲。
病也。
一曰儜劣也。
又【集韻】汝來切,音荋。
疾也。
遛 【酉集下】【辵字部】 遛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
【集韻】逗遛,不進也。
互詳逗字註。
遜 【酉集下】【辵字部】 遜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困切,音巽。
【正韻】順也,謙恭也。
【書舜典】五品不遜。
又【太甲】有言遜于汝志。
又【說命】惟學遜志。
【註】謙抑也。
遜其志,如有所不能也。
又【說文】遁也。
【書微子】吾家耄遜于荒。
【註】逃遁于荒野也。
通作孫。
【詩豳風】公孫碩膚。
【禮學記】孫其業也。
【春秋莊元年】夫人孫于齊。
【集韻】亦作愻。
考證:〔【書大甲】有言遜于汝心。
〕謹照原文大改太。
心改志。
【醜集下】【大字部】【廣韻】【集韻】□才邪切,藉平聲。
大口貌。
又徐嗟切,音邪。
□,大貌。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姑還切,音關。
○按《正字通》綸字註:綸巾,俗作□。
楊升菴曰:□巾,世誤作綸。
未知孰是,存考。
【申集上】【艸字部】【唐韻】【集韻】□芳無切,音孚。
【玉篇】花盛也,亦省作芣。
遝 【酉集下】【辵字部】 遝 【唐韻】徒合切【集韻】【韻會】【正韻】達合切,□音沓。
【正韻】雜遝也。
【前漢劉向傳】雜遝衆賢,罔不肅和。
【曹植洛神賦】衆靈雜遝。
又【玉篇】遝,行相及也。
【古詩】遝高飛莫安宿。
【王褒洞簫賦】騖合遝以詭譎。
【註】合遝,盛多貌。
又馺遝。
【陸機文賦】紛葳蕤以馺遝。
【註】文辭壯奮也。
考證:〔【前漢劉向傳】周文開基,西郊雜遝。
〕謹按劉向傳雜遝二字屬下句不屬上句,今照原文句讀改爲雜遝衆賢,罔不肅和。
〔【王褒洞簫賦】鶩合遝以詭譎。
〕謹照原文鶩改騖。
遞 【酉集下】【辵字部】 遞 【廣韻】徒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待禮切,□音悌。
【說文】更易也。
【廣韻】遞,代也。
【正韻】更疊也。
【爾雅釋詁】遞,疊也。
【註】更疊,閒厠相代之義也。
【前漢郊祀歌】四興遞代八風生。
又【正韻】迢遞,遠也。
又【增韻】傳遞,驛遞也。
又遞鐘,琴名。
【前漢王褒傳】伯牙操遞鐘。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第。
義同。
又當蓋切,音帶。
繞也。
【前漢王莽傳】絳侯依諸將之遞,據相扶之勢。
【註】言諸將同心,圍繞扶翼也。
又葉徒結切,音疊。
【王儉褚淵碑銘】德猷靡嗣,儀型長遞。
怊悵餘□,鏘洋遺烈。
【註】長遞,猶言長往不返。
亦迢遞之意。
【集韻】或作遞。
俗作逓。
考證:〔【前漢王莽傳】絳侯依諸將之遞,據相扶之勢。
【註】言諸將同心,圍繞附翼也。
〕謹照原文附改扶。
遟 【酉集下】【辵字部】 遟 【說文】籀文遲字。
遠 【酉集下】【辵字部】 遠 〔古文〕□□【廣韻】雲阮切【集韻】【韻會】雨阮切,□爰上聲。
【說文】遼也。
【廣韻】遙遠也。
【正韻】指遠近定體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
【正韻】遠之也。
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
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
又葉于員切,音淵。
【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
俗作逺。
遡 【酉集下】【辵字部】 遡 【廣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音素。
【說文】同泝。
【詩秦風】遡洄從之。
【註】逆流而上也。
【又】遡遊從之。
【註】順流而下也。
又【集韻】嚮也。
【正韻】迎也。
【詩大雅】遡其過。
【註】響過而居也。
【又】如彼遡風。
【註】如嚮風之人,唈而不能息也。
又與愬通。
訴告也。
【戰國策】衞君跣行,告遡于魏。
【註】遡、愬同。
又【正字通】溯泝□同。
釚 【戌集上】【金字部】 釚 【廣韻】巨鳩切【集韻】渠尤切,□音求。
【玉篇】弩牙。
【集韻】或作□。
【篇海類編】亦作釓。
郼 【酉集下】【邑字部】 郼 【廣韻】【集韻】□於希切,音依。
【廣韻】殷國名。
【呂覽愼大篇】湯爲天子,夏民親郼如夏。
【高註】郼,讀如衣。
今兗州人謂殷氏皆曰衣。
又【呂覽慎勢篇】湯其無郼,武其無岐,不能成功。
【註】郼,湯之本國。
【正字通】郼非卽殷字。
齊人讀殷如衣,高註讀郼如衣,皆方音,非定音也。
考證:〔【呂覽愼大篇】湯爲天子,夏民親郼如夏。
【高繡曰】郼讀如衣。
今兗州人謂殷氏皆曰衣。
〕謹照原文高繡曰改高註。
〔【呂覽憤勢篇】湯其無郼,武其無岐豐也。
【註】郼,殷舊封國名。
〕謹照原文憤勢篇改慎勢篇。
武其無岐下省豐也二字。
增不能成功四字。
註郼殷舊封國名改註郼湯之本國。
遢 【酉集下】【辵字部】 遢 【廣韻】吐盍切【集韻】託盍切,□音榻。
【玉篇】穩行貌。
【集韻】邋遢,行貌。
又【廣韻】邋遢,不謹事也。
遣 【酉集下】【辵字部】 遣 【廣韻】【集韻】去演切【正韻】驅演切,□音繾。
【說文】縱也。
【廣韻】送也。
【儀禮旣夕】書遣于策。
【註】遣,猶送也。
又【正韻】祛也,逐也,發也。
【左傳僖二十三年】姜氏與子犯謀,醉而遣之。
【前漢孔光傳】遣歸故郡。
又【廣韻】去戰切【集韻】【韻會】【正韻】詰戰切,□繾去聲。
【廣韻】人臣賜車馬曰遣車。
【正韻】將葬而祭曰遣奠。
旣祭,乃包牲體,載之以車,隨柩而行,曰遣車。
【禮檀弓】遣車一乗。
【註】人臣賜車馬者,乃得有遣車。
遙 【酉集下】【辵字部】 遙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謠。
【說文】遠也。
【禮王制】千裡而遙。
【左傳昭二十五年】遠哉遙遙。
又逍遙,徜徉也。
互詳逍字註。
【午集中】【疒字部】【正字通】同癬。
遦 【酉集下】【辵字部】 遦 【廣韻】【集韻】□古翫切,音貫。
【說文】習也。
【廣韻】行也。
◎按習貫,字本作貫。
俗加心作慣,又加辶作遦,□非。
遧 【酉集下】【辵字部】 遧 【集韻】諸良切,音章。
週遧,迃也。
◎按《大戴禮千乗篇》立□設如太廟,然乃中治。
中治不相陵,斯庶□遧。
庶□遧,則事上靜。
據此,當爲彰顯明辨之意,與章同義。
《字彙》依《集韻》,訓作週遧。
《正字通》力辨週遧之非,亦無援據,因詳載《戴禮》,以備考證雲。
考證:〔字彙依集韻,訓作週遧。
正字通力辨週遧之非,亦無援據,因詳載戴禮,以備考証〕謹按証諫也非考證之證,謹改證。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側洽切,音劄。
【類篇】縫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廣韻】【集韻】□醜玉切,音亍。
□□,損米也。
【篇海】從束,與朿不同。
,suǒ,壞米。
遨 【酉集下】【辵字部】 遨 【廣韻】五勞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音敖。
【玉篇】遨遊也。
【後漢劉盆子傳】乗鮮車大馬,赤屛泥絳襜絡,而猶從牧兒遨。
【梁鴻傳】聊逍遙兮遨嬉。
又【廣韻】亦作敖。
【詩邶風】以敖以遊。
荰 【申集上】【艸字部】 荰 【唐韻】【正韻】徒古切【韻會】動五切,□音杜。
荰蘅,香草。
適 【酉集下】【辵字部】 適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施隻切,音釋。
【說文】之也。
【廣韻】往也。
【正韻】如也,至也。
【詩鄭風】適子之館兮。
【禮曲禮】將適舍,求毋固。
又【廣韻】樂也。
【正韻】安便也,自得也。
【詩鄭風】適我願兮。
【莊子大宗師】適人之適,不自適其適。
又從也。
【書多士】惟我事不貳適。
【註】言割殷之事無私心,一于從帝而無貳也。
【左傳昭十五年】民知所適。
又【正韻】適然,猶偶然也。
【書康誥】乃惟眚災適爾。
【註】適,偶也。
又事之常然者。
亦曰適然。
【前漢賈誼傳】以是爲適然耳。
又【韻會】適來,猶爾來也。
又甫爾之辭。
【唐書武元衡傳】適從何來。
又【廣韻】善也。
【韻會】貢得其人曰適。
【前漢武帝紀】貢士有一適,再適,三適。
又【正字通】關西謂補滿曰適。
【前漢黃霸傳】馬不適士。
【註】馬少士多,不相補滿。
又【玉篇】女子出嫁也。
又【廣韻】都歷切【集韻】【韻會】丁歷切,□音的。
與嫡同。
【詩大雅】天位殷適。
【註】殷適,殷之嫡嗣也。
【禮檀弓】扶適子,南面而立。
又適士,上士也。
【禮祭法】適士二廟。
又適室,正寢也。
【禮檀弓】哭之適室。
又【韻會】主也,專也。
【論語】無適也。
【詩衞風】誰適爲容。
又【小雅】誰適與謀。
又【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
與敵同。
【禮燕義】君獨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適之義也。
【史記田單傳贊】始如處女,適人閉戸。
後如脫兔,適不敢距。
又【集韻】陟革切,音摘。
與謫同。
【詩商頌】勿予禍適。
又《孟子》人不足與適也。
又【集韻】他歷切,音惕。
適適然,驚貌。
【莊子秋水篇】適適然驚。
又【集韻】之石切,音隻。
往也。
又葉式吏切,音世。
【揚子太□經】銳首銳于時,得其適也。
銳東亡西,不能迴避也。
又葉式列切,音設。
【韓愈進學解】紆餘爲姸,卓犖爲傑。
較短量長,惟器是適。
又葉施灼切,音爍。
【陸機演連珠】煙出夫火,非火之和。
情生于性,非性之適。
故火壯則煙微,性充則情約。
考證:〔【賈誼治安策】以是爲適然耳。
〕謹照原書改前漢賈誼傳。
〔【前漢王霸傳】軍馬不適亡。
【註】馬少士多,不相補滿。
〕謹按黃霸傳又發騎士詣北軍爲句,馬不適士爲句,軍馬二字不連讀。
今照原文王霸改黃霸。
馬上去軍字。
亡字改士字。
〔【禮祭儀】適士二廟。
〕謹照原書祭儀改爲祭法。
〔【禮燕儀】君獨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適之義也〕謹照原書燕儀改燕義。
〔又與謫同。
【詩衞風】室人交徧適我。
又【商頌】勿予禍適。
〕謹按衞詩作讁不作適,此係誤引今省去。
於勿予禍適下增引:又孟子人不足與適也。
遪 【酉集下】【辵字部】 遪 【廣韻】于合切。
裏遪也。
【字彙】行也。
走也。
遫 【酉集下】【辵字部】 遫 【廣韻】恥力切【集韻】蓄力切,□音敕。
【玉篇】張也。
【集韻】開也。
通作慗。
譌作愸。
遬 【酉集下】【辵字部】 遬 【唐韻】桑谷切【集韻】【正韻】蘇谷切【韻會】蘇木切,□音肅。
【韻會】蹙遬也。
【禮玉藻】見所尊者齊遬。
【註】猶蹙蹙也。
又剽遬,疾也。
【史記禮書】輕利剽遬,卒如熛風。
【淮南子兵略訓】欲疾以遬。
又僕遬,凡短之貌。
【前漢息夫躬傳】僕遬不足數。
又【字彙補】遬濮,國名。
【前漢霍去病傳】討遬濮。
【玉篇】籀文速字。
遭 【酉集下】【辵字部】 遭 【唐韻】作曹切【集韻】【韻會】臧曹切【正韻】則刀切,□音糟。
【說文】遇也。
【禮曲禮】遭先生于道。
【前漢禮樂志】幸遭遇其時。
又【說文】邐行也。
【徐曰】遭,猶匝也。
行復相値也。
【詩齊風】遭我乎峱之閒兮。
又【正韻】巡也。
【劉禹錫詩】山圍故國周遭在。
又葉將侯切,音諏。
【易林】依霄夜遊,與君相遭。
除解煩惑,使心不憂。
【說文】本作□。
今通用遭。
遮 【酉集下】【辵字部】 遮 【廣韻】正奢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奢切,□音□。
【說文】遏也。
【玉篇】冒也,斷也,要也,攔也。
【史記高帝紀】三老董公遮說漢王。
【後漢班超傳】伏兵遮擊。
又【正韻】蔽也。
【後漢輿服志】張□帶鞬,遮迾出入。
又【正字通】周遮,語多貌。
【白居易詩】周遮說話長。
又【集韻】之夜切,音柘。
義同。
又葉之戈切,灼平聲。
【司馬相如上林賦】山林爲之震動,川谷爲之蕩波。
《巴渝》宋蔡,淮南《于遮》。
【註】《于遮》,曲名。
考證:〔又葉之弋切,灼平聲。
【司馬相如上林賦】山林爲之震動,川谷爲之蕩波,巴渝宋蔡,淮南于遮。
〕謹按韻會小補遮葉之戈切,故入歌韻,與波相葉,據改之戈切。
遯 【酉集下】【辵字部】 遯 【集韻】遁本字。
【易遯卦】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書微子】我不顧行遯。
又【韻會】水名。
夜郞縣有遯水。
餘詳前遁字註。
遰 【酉集下】【辵字部】 遰 【唐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第。
【玉篇】迢遰也。
又【說文】去也。
【玉篇】往也。
【廣韻】避也。
【夏小正】九月遰鴻雁。
【註】遰,往也。
北來則曰向,南去則曰遰。
又【集韻】征例切。
與逝同。
【史記賈誼傳】鳳漂漂其高遰。
又刀鞞也。
【禮內則】右佩管遰。
又【集韻】當蓋切,音帶。
連也。
又葉他結切,音貼。
【王筠詩】燒山多詭怪,蒼嶺復迢遰。
神芝曜七明,山蒲含九節。
遱 【酉集下】【辵字部】 遱 【唐韻】洛侯切【集韻】郞侯切,□音樓。
【說文】連遱也。
【集韻】不絕貌。
【未集下】【肉字部】【正字通】弭沼切,音杪。
在季脅下,俠脅兩旁虛耎處,腎外當。
王冰說素問曰:邪客入于太隂之絡,令人腰痛,引小腹控,不可以養息。
□ 【辰集上】【日字部】 □ 【篇韻】同□。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北角切,音剝。
犖,亂雜。
又【字彙】祭肉。
遲 【酉集下】【辵字部】 遲 〔古文〕邌【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尼切【正韻】□知切,□音墀。
【說文】徐行也。
【廣韻】久也,緩也。
【詩衞風】行道遲遲。
【禮玉藻】君子之容舒遲。
又【孔子閒居】無體之禮,威儀遲遲。
【註】緩而不迫也。
又委遲,迴遠貌。
【詩小雅】周道倭遲。
又【韻會】棲遲,息也。
【詩□風】可以棲遲。
又姓。
【書盤庚】遲任有言。
【註】古賢人。
又尉遲,複姓。
又【廣韻】【韻會】直利切【集韻】直吏切【正韻】直意切,□音稚。
【廣韻】待也。
【後漢章帝紀】朕思遲直士,側席異聞。
又【趙壹傳】實望昭其懸遲。
【註】懸心遲仰之。
又遲明卽黎明。
【前漢高帝紀】遲明,圍宛城三匝。
【註】遲,未也。
天未明之頃也。
【衞靑傳】遲明行二百餘裡。
【註】遲,待也。
待天欲明也。
又【正韻】欲速而以彼爲緩曰遲,使彼徐行以待亦曰遲。
【荀子修身篇】遲彼止而待我。
又乃也。
【史記春申君傳】遲令韓、魏歸帝重于齊。
【註】遲,猶値。
値,猶乃也。
【韻會】遅遟□□同。
遴 【酉集下】【辵字部】 遴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良刃切,音吝。
【說文】行難也。
【前漢杜欽傳】誠難以忽,不可以遴。
【註】遴,難也。
又【玉篇】貪也。
與吝通。
【前漢魯恭王傳】晚節遴,惟恐不足于財。
【地理志】潁川民貪遴爭訟。
又【正字通】離呈切,音鄰。
謹選也。
謂相比而選之也。
故掄才謂之遴選。
又姓。
◎按遴字,古惟去聲。
《正字通》以行難屬去聲,以謹選屬平聲,而以《正韻闕》平聲爲泥,不知何據。
遵 【酉集下】【辵字部】 遵 〔古文〕□□【唐韻】將倫切【集韻】【韻會】蹤倫切【等韻】祖倫切,□音嶟。
【說文】循也。
【詩周南】遵彼汝墳。
又【廣韻】率也,行也。
習也。
【書洪範】遵王之路,遵王之道。
【儀禮鄕射禮】大夫有遵者則入門左。
【註】言鄕之爲大夫者,能以禮樂化其民,使遵法之,故曰遵者。
又葉徂全切,音牋。
【李尤德陽殿賦】曰若炎唐,稽古作先。
於赫聖漢,抗德以遵。
遶 【酉集下】【辵字部】 遶 【廣韻】而沼切【集韻】【正韻】爾紹切,□音繞。
【廣韻】圍繞也。
又【正韻】寔照切,音邵。
義同。
亦作繞。
遷 【酉集下】【辵字部】 遷 〔古文〕□□拪□□【唐韻】七然切【集韻】親然切,□音韆。
【說文】登也。
【廣韻】去下之高也。
【詩小雅】遷于喬木。
又遷徙也。
【易益卦】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攺。
【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註】懋,勉其民,徙有於無,交易變化,其所居積之貨也。
又移物曰遷。
【禮曲禮】先生書策琴瑟在前,坐而遷之。
【註】諸物當前,跪而遷移之。
又變易也。
【左傳昭五年】吾子爲國政,未攺禮,而又遷之。
又徙國曰遷。
【周禮秋官小司□】二曰詢國遷。
【註】謂徙都攺邑。
又徙官曰遷。
【前漢賈誼傳】誼超遷,歲中至大中大夫。
又貶秩曰左遷。
【史記韓王信傳】項王王諸將近地,而王獨遠居,是左遷也。
又【張蒼傳】吾極知其左遷。
【註】是時尊右□左,故謂貶秩爲左遷。
又【正韻】謫也,放逐也。
【臯陶謨】何遷乎有苗。
又君遷,木名。
【左思吳都賦】平仲君遷。
又姓。
又西煙切,音仙。
【前漢王莽傳】立安爲新遷王。
【註】服曰:遷,音仙。
師古曰:遷,猶仙耳。
不勞假借。
又葉七情切,音淸。
【□琳大暑賦】樂以忘憂,氣變志遷。
爰速嘉賔,式燕且殷。
【李翺祭韓愈文】疏奏輒斥,去而復遷,升黜不攺,正言時聞。
考證:〔【書益稷】何遷乎有苗。
〕謹照原書改爲臯陶謨。
〔【左思吳都賦】君遷平仲。
〕謹照原文改爲平仲君遷。
選 【酉集下】【辵字部】 選 【廣韻】先兗切【集韻】【韻會】【正韻】須兗切,□音□。
【玉篇】擇也。
【詩邶風】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禮禮運】選賢與能。
【左傳襄九年】舉不失選。
又少選,須臾也。
【呂覽】少選發而視之。
亦曰選閒。
又【正韻】白選,貨貝名。
【史記平準書】白金三品,其一圜之其文龍,名白選。
又【玉篇】去絹切【廣韻】思絹切【集韻】【正韻】須絹切,□音潠。
【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
【註】選,宣練反。
又【正韻】銓官也。
【唐書】有《選舉志》。
又環舞也。
【詩齊風】舞則選兮。
又【字彙補】萬也。
【山海經】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
【楊愼雲】選與萬,古音通,遂借其字。
又選懦仁弱也。
【後漢淸河王傳】選懦之恩,知非國典。
【註】選懦,仁弱慈戀,不決之意也。
又選懦、選耎,畏怯之意。
【前漢西南夷傳】議者選耎,復守和議。
【後漢西羌傳】公卿選懦,容頭過身。
又【廣韻】思管切【集韻】損管切,□音算。
【集韻】數也。
【書盤庚】世選爾勞。
【傳】數也。
【左傳昭九年】弗去懼選。
【註】懼數其罪而責之也。
又與算同。
【前漢公孫賀傳贊】鬥筲之徒,何足選。
音義與算同。
又【集韻】【韻會】□數滑切,音刷。
金選,銖兩名。
【前漢蕭望之傳】甫□之屬小過赦,薄罪贖,有金選之品。
【應劭註】選,音刷。
【正字通】漢讀率,《史記周本紀》其罰百率。
率,如刷。
故劭以刷音之。
【說文】本作選。
俗作選。
選字從巺作。
考證:〔【史記平準書】白金三品,其一圜之以文龍,名白選。
〕謹照原文以文龍改其文龍。
〔又與巽通。
【後漢淸河王傳】選懦之恩,知非國典。
【註】選懦,仁柔慈惠,不決之意也。
〕謹按淸河王傳選懦不作巽懦,註内亦不音巽,不得雲與巽通。
今改又與巽通爲又選懦仁弱也。
並照原註仁柔慈惠改仁弱慈戀。
〔【前漢公孫賀傳贊】鬥筲之人,何足選。
〕謹照原文之人改之徒。
遹 【酉集下】【辵字部】 遹 【唐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韻會】【正韻】以律切,□音聿。
【玉篇】循也,述也。
【正韻】遵也。
【書康誥】祇遹乃文考。
【註】紹述也。
又發語辭。
【詩大雅】遹駿有聲。
又姓。
【正字通】宋開寶中有遹復,以太常博士判秦州。
又【集韻】食律切,音術。
邪也。
【詩小雅】謀猶回遹。
遺 【酉集下】【辵字部】 遺 〔古文〕□□□【唐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音夷。
【說文】亡也。
【易泰卦】不遐遺。
【註】用心弘大,無所遺棄也。
【詩小雅】棄予如遺。
【註】言忘去不復存省也。
【周禮秋官司刺】三曰遺忘。
又【正韻】失也。
【前漢賈誼傳】功不遺矣。
【後漢桓榮傳】慮無遺計。
又【集韻】餘也。
【禮樂記】有遺音者矣。
【註】有不盡之音。
【屈原離騷】依彭鹹之遺則。
【註】遺,餘也。
又留也。
【書大誥】寧王遺我大寶龜。
【左傳昭十九年】古之遺愛也。
又【字彙補】便旋也。
【前漢東方朔傳】小遺殿上。
【南史謝幾卿傳】小遺沾令史。
【註】卽俗言小便也。
又【正字通】遺遺,與委蛇通。
【戰國策】出遺遺之門。
【註】言其路逶迤也。
【管子樞言篇】遺遺乎若有從治。
又姓。
魯費宰南遺之後。
又【廣韻】【集韻】【韻會】□以醉切,遺去聲。
投贈也,餽也。
【周禮地官遺人註】以物有所餽遺也。
【左傳隱元年】請以遺之。
又【玉篇】餘恚切【正韻】于位切,□音□。
又【集韻】徐醉切,音遂。
盈之切,音怡。
愈水切,音唯。
義□同。
又【集韻】【韻會】旬爲切【等韻】似爲切。
□與隨同。
謙以下人也。
【詩小雅】莫肯下遺。
【註】遺,音隨。
遻 【酉集下】【辵字部】 遻 【廣韻】【集韻】【正韻】□五故切,音誤。
【廣韻】遇也。
【正韻】逢也,見也。
【楚辭九章】重華不可遻兮。
【莊子達生篇】醉者遻物而不慴。
【張衡思□賦】幸二八之遻虞兮。
又【集韻】【正韻】□逆各切,音諤。
【集韻】相遇驚也。
與愕同。
【正韻】迕也,逆也,與噩同。
又觸也。
【馬融長笛賦】牚距劫遻。
【註】牚,拄也。
劫,脅也。
遻,觸也。
言笛聲烈而繁,若相淩距也。
【正韻】亦作□迕□。
遼 【酉集下】【辵字部】 遼 【唐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僚。
【說文】遠也。
【楚辭九歎】山修遠其遼遼兮。
又【集韻】水名,在遼陽縣。
又【韻會】國名,契丹之後,至耶律德光,號大遼。
遽 【酉集下】【辵字部】 遽 【廣韻】【集韻】【韻會】其據切【等韻】巨禦切,□音詎。
【玉篇】急也,疾也,卒也。
【禮儒行】遞數之,不能終其物。
【左傳僖二十四年】公遽見之。
【後漢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又【廣韻】戰慄也。
【集韻】窘也,懼也。
【左傳襄三十一年】豈不遽止。
【註】遽,畏懼也。
【楚辭九章】駭遽以離心兮。
【註】言意中驚駭,逐離己心也。
又【說文】傳也,驛車也。
【禮玉藻】士曰傳遽之臣。
【註】士位□,供車馬之役,故自稱傳遽。
【左傳僖三十三年】且使遽告于鄭。
【註】傳車,卽驛遞也。
又【集韻】求於切,音渠。
麥也。
又姓。
又【正韻】魯遽,人名。
又【集韻】權俱切,音劬。
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疾資切【集韻】才資切,□音茨。
【博雅】補也。
又【廣韻】似茲切【集韻】詳茲切,□音詞。
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與縹同。
○按隷釋漢□,從票之字或作□。
馮煥詔□輕,卽僄輕也。
遾 【酉集下】【辵字部】 遾 【廣韻】【集韻】【韻會】□時制切,音逝。
【廣韻】逮也。
【正韻】及也。
【集韻】北燕曰遾。
又【集韻】遠也。
避 【酉集下】【辵字部】 避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毗義切,音鼻。
【玉篇】迴避也。
【史記藺相如傳】望見廉頗,引車避匿。
【前漢王吉傳】敘:避而入商雒深山。
【後漢郅惲傳】避地敎授。
【註】隱遁也。
又【正韻】通作辟。
【論語】辟世、辟地、辟言、辟色,俱作辟。
【午集中】【皮字部】【集韻】牛交切,音聱。
皮堅也。
又必歷切,音壁。
皮乾聲。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集韻】□洛代切,音賚。
惡病。
【博雅】,癘也。
又【唐韻】落哀切【集韻】郎才切,□音來。
義同。
又【類篇】久疾也。
俗作癩。
邀 【酉集下】【辵字部】 邀 【廣韻】于宵切【集韻】【韻會】伊消切【正韻】伊堯切,□音腰。
【廣韻】遮也。
【晉書陶潛傳】王弘令潛故人齎酒于半道,邀之。
又【正韻】招也。
【李白詩】舉杯邀明月。
又【集韻】求也。
通作徼。
【中庸】小人行險以徼倖。
又【正韻】通作要。
【孟子】使數人要於路。
【又】修其天爵,以要人爵。
考證:〔【晉書陶潛傳】王弘令潛故人,賷酒于半道邀之。
〕謹照原文賷改齎。
邁 【酉集下】【辵字部】 邁 【廣韻】莫話切【集韻】【韻會】莫敗切【正韻】莫懈切,□音。
【說文】遠行也。
【詩王風】行邁靡靡。
又【小雅】我日斯邁。
又【正韻】往也。
【詩魯頌】從公于邁。
又【小雅】後予邁焉。
【註】過也。
又老也。
【書秦誓】日月逾邁。
【後漢皇甫規傳】年齒之不邁。
又天子以時巡行曰邁。
【詩周頌】時邁其邦。
又邁邁,不顧也。
【詩小雅】視我邁邁。
又與勵通,勇往力行之意。
【書大禹謨】臯陶邁種德。
【註】言臯陶勇往力行,以布其德也。
又【說命】予惟克邁乃訓。
又葉力制切,音利。
【詩唐風】日月其邁。
葉上逝。
【說文】作□。
邂 【酉集下】【辵字部】 邂 【唐韻】胡懈切【集韻】【韻會】下懈切【正韻】下戒切,□音解。
【玉篇】邂逅,不期而會也。
詳前逅字註。
又【集韻】下買切,音蟹。
邂逅,悅貌。
又戸佳切,音鞵。
義同。
邃 【酉集下】【辵字部】 邃 【廣韻】【集韻】雖遂切【正韻】須遂切,□音粹。
【說文】深遠也。
【禮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
【註】言十二旒在前後,垂而深邃,以延覆冕上。
【後漢輿服志】聖人處天子之位,服玉藻、邃延、日月所以副其德,彰其功也。
又屋宇深遠亦曰邃。
【屈原離騷】閨中旣邃遠兮。
考證:〔【後漢百官志】聖人處天子之位,服玉藻邃延日月,所以副其德,彰其功也。
〕謹照原書百官志改輿服志。
【寅集中】【巾字部】【唐韻】古渾切【集韻】【韻會】公渾切,□音昆。
【說文】幒也。
【廣韻】褻衣。
【廣雅】襣也。
【又】楚人謂曰□。
【說文】或作褌。
【類篇】或作□。
還 【酉集下】【辵字部】 還 【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環。
【說文】復也。
【玉篇】反也。
【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
還而不入,否難知也。
【註】反也。
又【正韻】退也,歸也。
【儀禮鄕飮酒禮】主人答拜還,賔拜辱。
【註】還,猶退也。
【前漢高帝紀】還守豐。
又【灌嬰傳】還定三秦。
又顧也。
【左傳昭二十年】無所還忌。
【註】還,猶顧也。
又償也。
【老子道德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又大還、小還,日至之名。
【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鳥次,是謂小還。
至于女紀,是謂大還。
又與環同。
【前漢食貨志】還廬樹桑。
又【廣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音旋。
與旋同。
【禮禮運】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爲本也。
【註】疊相終而還相始,如環無端也。
又【正韻】轉也。
【禮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
【註】周旋圓轉,折旋方轉也。
又便捷貌。
【詩齊風】子之還兮。
又速也,卽也。
【前漢董仲舒傳】此皆可使還至而立效者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患。
遶也,圍也。
【儀禮旣夕】祖還車不易位。
【司馬相如子虛賦】旋還乎後宮。
邅 【酉集下】【辵字部】 邅 【廣韻】【集韻】【韻會】□張連切,音旃。
【集韻】迍邅,難行不進貌。
【易屯卦】屯如邅如。
【楚辭哀時命】蹇邅迴而不能行。
又【廣韻】持碾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碾切,□□上聲。
轉也,逐也。
【屈原離騷】邅吾道夫崑崙。
【註】邅,轉也。
楚人名轉曰邅。
又【楚辭九歎】邅彼南道兮以征夫宵行。
【註】言已放逐而流轉江南也。
又【廣韻】除善切【集韻】丈善切,□□去聲。
移也。
又循也。
考證:〔【楚辭九諫】蹇邅迴而不能行。
〕謹照原書九諫改哀時命。
【醜集下】【大字部】【廣韻】【集韻】□房密切。
與拂弼通。
別作佛。
【說文】大也。
又【集韻】分物切,音弗。
【類編】符勿切,音佛。
義□同。
亦作□□。
邆 【酉集下】【辵字部】 邆 【字彙補】徒登切,音騰。
【唐書南蠻傳】六詔,四曰邆賧詔。
又唐亙切,音蹬。
義同。
□ 【辰集上】【日字部】 □ 【集韻】千尋切,音侵。
【玉篇】日光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譌字。
【篇海】□,籀文。
亦作、紟。
○按《說文》紟籀文從金作。
無從侌者。
《集韻》紟或作衿,或作襟□,蓋因此而譌耳。
□原字從侌。
邇 【酉集下】【辵字部】 邇 〔古文〕□【廣韻】兒氏切【集韻】【韻會】忍氏切【正韻】忍止切,□音爾。
【說文】近也。
【書舜典】柔遠能邇。
【詩周南】父母孔邇。
【左傳文十七年】以□、蔡之密邇於楚。
又通作爾。
【詩大雅】莫遠具爾。
【註】爾,近也。
【儀禮燕禮】君南鄕爾卿,卿西面北上爾大夫。
【註】揖而移之近之也。
【說文】別作□,俗省作迩、□。
□字從臸作。
考證:〔【左傳文十七年】以陳蔡之密邇。
〕謹照原文邇下增於楚二字。
邈 【酉集下】【辵字部】 邈 【唐韻】莫角切【集韻】【韻會】墨角切,□音。
【說文】遠也。
【正韻】渺也。
【屈原離騷】神高馳之邈邈。
又【九章】邈而不可慕。
又【爾雅釋訓】邈邈,悶也。
又【正韻】輕視貌。
與藐同。
【陸機謝平原內史表】振景拔迹,顧邈同列。
【註】邈,淩也。
又葉莫蔔切,音木。
【陸雲被命詩】聖敬遠躋,神道元邈。
思媚三靈,誕膺天篤。
【說文】本作□。
考證:〔【屈原離騷】神高馳之邈邈。
又【九章】邈不可慕也。
〕謹照原文改邈而不可慕。
邊 【酉集下】【辵字部】 邊 〔古文〕□【集韻】【韻會】【正韻】□□眠切,音編。
【玉篇】畔也,邊境也。
【禮玉藻】其在邊邑。
【註】邊邑,九州邊鄙之邑。
【左傳成十三年】蕩搖我邊疆。
又【正韻】旁近也。
【前漢高帝紀】齊邊楚。
又側也。
【禮檀弓】齊衰不以邊坐。
【疏】喪服宜敬,起坐宜正,不可著齊衰而偏坐也。
又邊璋,半文飾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邊璋七寸。
又姓。
周大夫邊伯之後。
南唐有邊鎬。
《說文》作□。
考證:〔【左傳成十三年】搖蕩我邊疆。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居牙切,音嘉。
【玉篇】草名。
邋 【酉集下】【辵字部】 邋 【唐韻】良涉切【集韻】力涉切,□音獵。
【說文】搚也。
【廣韻】邁也。
又【字彙補】旌旗動搖貌。
【石鼓文】邋邋員斿。
又【廣韻】盧盇切【集韻】力盇切,□音臘。
邋遢,行貌。
邌 【酉集下】【辵字部】 邌 【唐韻】郞奚切【集韻】【韻會】憐題切【正韻】鄰溪切,□音黎。
【說文】徐也。
【廣韻】徐行貌。
又【集韻】遲古作邌。
註詳十一畫。
邍 【酉集下】【辵字部】 邍 【唐韻】【集韻】愚袁切【等韻】宜袁切,□音元。
【說文】廣平之野,人所登也。
【周禮夏官】邍師掌四方之地名。
【註】邍,地之廣平者。
邎 【酉集下】【辵字部】 邎 與□同。
又□,同。
釮 【戌集上】【金字部】 釮 【字彙】前西切,音齊。
【篇海】利也。
又牋西切,音躋。
義同。
鈻 【戌集上】【金字部】 鈻 【集韻】象齒切,音佀。
【博雅】鈻鉿,鋌也。
或作釲。
邏 【酉集下】【辵字部】 邏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郞佐切,羅去聲。
【說文】巡也。
【玉篇】遊兵也。
【正韻】遊偵也。
【晉書戴洋傳】宜遠偵邏。
又【集韻】遮也。
【正字通】山色環繞也。
【杜甫詩】雲山紫邏深。
又【集韻】【韻會】朗可切【等韻】力可切,□羅上聲。
又【集韻】良何切,音羅。
義□同。
考證:〔【杜甫詩】春山紫邏長。
〕謹照杜甫送賈閣老出汝州詩原句改雲山紫邏深。
【午集中】【皮字部】【廣韻】楚媿切【集韻】楚類切,□推去聲。
【玉篇】粟體也。
【類篇】膚如粟也。
又【集韻】楚委切,音□,又才何切,音醝。
義□同。
又【廣韻】【集韻】□七到切,音慥。
【廣韻】米穀雜也。
【類篇】米未舂也。
與糙同。
【字彙補】譌作□,非。
醃 【酉集下】【酉字部】 醃 【廣韻】【集韻】【韻會】□於嚴切,音腌。
【玉篇】葅也。
【廣韻】鹽漬魚也。
【集韻】漬藏物也。
【博雅】醃,菹也。
又【廣韻】央炎切【集韻】依廉切,□音淹。
又【集韻】烏紺切,音暗。
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師交切,音梢。
【類篇】維舟謂之□。
○按《木華海賦》作綃。
《急就篇註》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見切,音麫。
米屑也。
又莫定切,音。
義同。
【海篇】亦作糆。
醅 【酉集下】【酉字部】 醅 【廣韻】匹回切【集韻】【韻會】鋪枚切【正韻】鋪杯切,□音胚。
【說文】醉飽也。
又【廣韻】酒未漉也。
【杜甫詩】尊酒家貧隻舊醅。
【李白詩】恰似葡萄初醱醅。
又【廣韻】匹尤切,音。
醉飽也。
又【集韻】普後切,音剖,義同。
【集韻】或作□。
醆 【酉集下】【酉字部】 醆 【唐韻】【集韻】【韻會】□阻限切,音琖。
【說文】爵也。
【詩大雅洗爵奠斝傳】夏曰醆。
【釋文】醆,則□反,或作琖。
又【說文】酒濁而微淸也。
【集韻】盎齊也。
【禮禮運】醴醆在戸。
又【效特牲】醆酒涗于淸。
【註】醆酒,盎齊也。
涗,泲也。
淸酒冬釀,接夏而成。
盎齊差淸,先和以淸酒,而後泲之。
以其差淸,故不用茅也。
又【廣韻】【集韻】□旨善切,音□。
義同。
醇 【酉集下】【酉字部】 醇 〔古文〕□【唐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音純。
【說文】不澆酒也。
【前漢曹參傳】來者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飮以醇酒。
【註】醇酒不澆,謂厚酒也。
【後漢劉盆子傳】乃益釀醇酒。
又【玉篇】專也。
又粹淸也。
【嵆康養生論】神氣以醇白獨著。
又厚也。
【前漢景帝紀】至于移風易俗,黎民醇厚。
【老子道德經】其政悶悶,其民醇醇。
【註】其政敎寬大,而民醇醇富厚,自相親睦。
又精也。
【易繫辭】天地絪縕,萬物化醇。
【疏】萬物變化而精醇也。
【朱子本義】醇謂厚而凝也。
又謹重也。
【史記萬石君傳】事不關決于丞相,丞相醇謹而已。
【前漢衞綰傳】醇謹無他。
又【博雅】醇鉤,劒也。
又同純。
【書說命】惟厥攸居,政事惟醇。
【註】居者,止而安也。
安於義理之所止,故政事不雜也。
又【前漢禮樂志】河龍供鯉醇犧牲。
【註】師古曰:醇謂色不雜也。
又【食貨志】天子不能具醇駟。
【梅福傳】一色成體謂之醇。
【集韻】或作。
醉 【酉集下】【酉字部】 醉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將遂切,音檇。
【正韻】爲酒所酣曰醉。
【書酒誥】德將無醉。
【詩大雅】旣醉以酒。
又心醉。
【莊子應帝王】列子見之而心醉。
【文中子事君篇】心醉六經。
又骨醉。
【唐書武後紀】高宗王後蕭良姊爲武昭儀所誣,囚之,武氏置二人釀甕中,曰令二姬骨醉。
又心和神全曰醉。
【淮南子覽冥訓】通于大和者,惛若純醉而甘臥以遊其中,不知其所由也。
又【字彙補】醉李,地名。
與檇李同。
【公羊傳定十四年】於越敗吳于醉李。
又【字彙補】精崔切,音嶉。
【李世澤韻圖】醉字有平去二音。
【說文】醉,卒也。
卒其度量,不至於亂也。
一曰潰也。
【正字通】醉必伐德喪儀,酒誥、賓筵言之甚詳,未有醉能卒其度量不至亂者。
因卒立義,說文誤。
【未集中】【羽字部】【廣韻】【集韻】□呼宏切,音訇。
□,飛聲。
【玉篇】群鳥弄翅也。
又【廣韻】虎橫切【集韻】呼橫切,□音謍。
義同。
【類篇】或作□□□。
醊 【酉集下】【酉字部】 醊 【唐韻】陟劣切【集韻】株劣切【正韻】朱劣切,□音叕。
【玉篇】今作餟。
祭酹也。
亦作□。
【廣韻】醊,連祭也。
【集韻】酹謂之醊。
【史記封禪書】其下四方地爲祿食。
【註】索隱曰:餟,謂聮續而祭之。
正義曰:謂繞壇設諸神祭座相聮綴也。
【古詩祠洛水歌】洛濱醊禱,色連三光。
又【廣韻】陟衞切【集韻】株衞切【正韻】之瑞切,□音綴。
義同。
醋 【酉集下】【酉字部】 醋 【廣韻】在各切【集韻】疾各切,□音昨。
【說文】客酌主人也。
【徐曰】今俗作倉故切,溷酢,非是。
【玉篇】報也。
進酒於客曰獻,客答主人曰醋。
今音措。
【儀禮特牲饋食禮】祝酌受屍,屍醋主人。
【註】今文醋曰酢。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倉故切,音措。
【廣韻】醬醋。
◎按醬醋之醋,古人作酢。
互詳酢字註。
又醋溝,地名。
【岑參詩】龍堆接醋溝。
【郭緣生述征記】醬魁城至醋溝十裡。
醍 【酉集下】【酉字部】 醍 【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音體。
【說文】淸酒也。
【玉篇】酒紅色。
【禮禮運】粢醍在堂。
【註】酒成而紅赤色也。
又【韻會】通作緹。
【周禮天官酒正】四曰緹齊。
【註】緹者成而紅赤,如今下酒。
【疏】下酒,謂糟牀下酒,其色紅赤。
又【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題。
醍醐。
【本草綱目】□宗奭曰:酪上一重凝者爲酥,酥上如油者爲醍醐,甚甘美。
□藏器曰:性滑,物盛皆透,獨雞卵殻及壷蘆盛之乃不出。
梵書以醍醐喩佛性。
從乳出酪,從酪出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也。
醎 【酉集下】【酉字部】 醎 【廣韻】俗鹹字。
【戰國策】晝遊乎茂樹,夕調乎酸醎。
醐 【酉集下】【酉字部】 醐 【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胡。
【說文】醍醐,酪之精者。
【廣韻】酥屬也。
【集韻】酥之精液。
互詳醍字註。
【類篇】或作□。
醑 【酉集下】【酉字部】 醑 【廣韻】【正韻】私呂切【集韻】【韻會】寫與切。
□與湑同。
【集韻】釃酒也。
【增韻】酒之泲者。
又【玉篇】美酒也。
【正字通】俗呼醨爲尾酒,醑爲頭酒。
【庾信燈賦】中山醑淸。
醒 【酉集下】【酉字部】 醒 【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正韻】先靑切,□音星。
【說文】醉解也。
【左傳僖二十三年】醒,以戈逐子犯。
【前漢蓋寬饒傳】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
【楚辭漁父】衆人皆醉我獨醒。
又【增韻】夢覺也。
又【廣韻】蘇挺切【集韻】【韻會】銑挺切【正韻】息井切,□星上聲。
義同。
又【廣韻】蘇佞切【集韻】【韻會】新佞切【正韻】息正切,□星去聲。
【韓愈東都遇春詩】朝曦入牖來,鳥喚昏不醒。
又【字彙補】子淸切,音精。
星名。
【孫氏瑞應圖】大醒,景星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同□。
【午集下】【禾字部】【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音膚。
黑稻。
又【玉篇】再生稻也。
釴 【戌集上】【金字部】 釴 【廣韻】與職切【集韻】【韻會】逸職切,□音弋。
【爾雅釋器】鼎附耳外謂之釴。
【註】鼎耳在表。
【釋文】釴,音弋。
醓 【酉集下】【酉字部】 醓 【集韻】【韻會】【正韻】□他感切,貪上聲。
【說文】血醢也。
本作□,今文作醓。
【博雅】醓,醬也。
【詩大雅】醓醢以薦。
【疏】用肉爲醢,特有多汁,故以醓爲名。
◎按朱註:醓作平聲,音貪。
又【周禮天官醢人】深蒲醓醢。
【註】醓醢,肉醬也。
又【玉篇】酷也,酸也。
【集韻】或作□、□。
醔 【酉集下】【酉字部】 醔 【集韻】將由切,音湫。
酒官。
本作酋,亦作□。
又慈秋切,音酋。
義同。
醕 【酉集下】【酉字部】 醕 【字彙補】與醇同。
醘 【酉集下】【酉字部】 醘 【集韻】克盍切,音榼。
酒器。
醙 【酉集下】【酉字部】 醙 【正字通】俗字。
醚 【酉集下】【酉字部】 醚 【玉篇】莫夷切,音彌。
醉也。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集韻】□普沒切,音哱。
乳母字。
一曰□,女肥貌。
【醜集上】【口字部】【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質切,音栗。
【廣韻】嘍,言不了也。
【集韻】嘍,拏也。
醛 【酉集下】【酉字部】 醛 【集韻】測劣切,音□。
酒味變也。
醜 【酉集下】【酉字部】 醜 〔古文〕媿□【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齒九切,犨上聲。
【說文】可惡也。
【詩小雅】日有食之,亦孔之醜。
【傳】醜,惡也。
【左傳文十八年】醜類惡物。
【註】醜,亦惡也。
【前漢項羽紀】項王爲天下宰不平,今盡王故王於醜地。
又【釋名】臭也,如臭穢也。
又惡之也。
【左傳昭二十八年】惡直醜正,實蕃有徒。
【史記殷本紀】伊尹去湯適夏,旣醜有夏,復歸於亳。
又相惡也。
【戰國策】又身自醜於秦。
【註】自醜於秦,與秦惡也。
又羞也。
【史記魏世家】以羞先君宗廟社稷,寡人甚醜之。
又【韓非傳】在知飾所說之所敬,而滅其所醜。
【註】索隱曰:謂人主有所避諱而醜之,遊說者當滅其事端而不言也。
又貌惡也。
【前漢五行志】或形貌醜惡,亦是也。
【淮南子說山訓】不求美,又不求醜,則無美無醜矣。
又類也。
【易漸卦】夫征不復,離羣醜也。
【疏】醜,類也。
【孟子】地醜德齊。
又衆也。
【詩小雅】執訊獲醜。
【箋】醜,衆也。
【左傳定四年】將其醜類。
【註】醜,衆也。
又比也。
【禮學記】古之學者比物醜類。
【註】醜,猶比也。
又【揚子方言】醜,同也。
東齊曰醜。
又山名。
【山海經】崑崙之丘,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醜塗之水。
【註】醜塗,亦山名也。
又【禮内則】鼈去醜。
【註】醜,謂鼈竅也。
又姓。
【後漢袁術傳】有醜長。
又複姓。
【西秦錄】有下將軍醜門于第。
又【諡法】怙威肆行曰醜。
【晉書何曾傳】曾驕奢過度,宜諡繆醜。
又【韻補】葉敞呂切,音杵。
【易林】東家中女,嫫母敢醜。
三十無家,媒自勞苦。
【集韻】或作魗。
醝 【酉集下】【酉字部】 醝 【集韻】【韻會】【正韻】□才何切,音□。
【玉篇】白酒也。
【周禮天官酒正酇白釋文】卽今之白醝酒也。
【張華輕薄篇】蒼梧竹葉淸,宜城九醞醝。
【集韻】通作酇。
又【集韻】此我切,音瑳。
山醝,栗名。
醞 【酉集下】【酉字部】 醞 【唐韻】【正韻】於問切【集韻】【韻會】紆問切,□音慍。
【說文】釀也。
【玉篇】釀酒也。
【張衡南都賦】酒則九醞甘醴,十旬兼淸。
【註】九醞、十旬,皆以釀法名酒也。
【王僧達答顏延年詩】春醞時獻斟。
又【正韻】醞藉含蓄。
【前漢薛廣德傳】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