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壽冉冉而愈衰。
【說文】作□。
【類篇】作□。
衱 【申集下】【衣字部】 衱 【唐韻】居怯切【集韻】訖業切,□音劫。
【玉篇】裾也。
【爾雅釋器】衱謂之裾。
【杜甫詩】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又【集韻】極曄切,音極。
交領謂之衱。
【廣韻】衣領也。
【博雅】襋、衱謂之褗。
【酉集中】【走字部】【玉篇】他旱切,音坦。
行也。
【酉集中】【走字部】【集韻】牛吻切。
【類篇】走貌。
或作□。
衲 【申集下】【衣字部】 衲 【唐韻】奴荅切【集韻】諾荅切,□音納。
【廣韻】補衲,紩也。
又僧衣曰衲。
【蘇軾詩】欲敎乞食歌姬院,故與雲山舊衲衣。
又百衲,琴名。
又【集韻】儒稅切,音汭。
義同。
【玉篇】或作納。
【酉集上】【言字部】【玉篇】于禁切,音□。
啼不止也。
又【六書統】馨侇切,音咦。
呻也。
與□□□同。
欠而言也。
衳 【申集下】【衣字部】 衳 【唐韻】職容切【集韻】諸容切,□音鍾。
【玉篇】小褌也。
【博雅】衳、襣,褌也。
又【集韻】取勇切,音喠。
義同。
又【類篇】帙也。
或作。
【玉篇】又作□。
衵 【申集下】【衣字部】 衵 【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日。
【說文】日日所常衣也。
又【集韻】尼質切,音昵。
【玉篇】女人近身衣也。
【左傳宣九年】皆衷其衵服,以戲于朝。
衶 【申集下】【衣字部】 衶 【玉篇】直勇切【直音】音重。
袴也。
衷 【申集下】【衣字部】 衷 【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中。
【玉篇】善也。
【書湯誥】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
【左傳昭二十二年】無亢不衷,以獎亂人。
又中也。
【周語】國之將興,其君齊明衷正,精潔惠和。
又【韻會】誠也。
【左傳昭十六年】發命之不衷。
又通也。
【左傳莊六年】必度于本末而後立衷焉。
又【增韻】方寸所蘊也。
又【說文】裏褻衣也。
【左傳宣九年】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
又姓。
【正字通】漢哀帝之後衷愉仕唐,攺姓哀。
又【廣韻】陟仲切,中去聲。
當也。
【韻會】折衷,平也。
【史記孔子世家】折衷于夫子。
【註】折,斷也。
衷,當也。
又【後漢梁統傳】爰制百姓于□之衷。
【衷】不輕不重也。
通作中。
【前漢貢禹傳】微夫子之言,則無所折中。
亦讀作平聲。
【六書正譌】俗作□,非。
考證:〔【後漢梁統傳】爰制百姓于冊之衷。
【註】不輕不重也。
〕謹照原文冊改□。
不輕不重也卽原傳正文非註文。
註字改衷字。
衸 【申集下】【衣字部】 衸 【唐韻】胡介切【集韻】下介切,□音械。
袥也。
【博雅】衩、衸、袥,□膝也。
又【廣韻】古拜切,音戒。
布衣幅也。
又【玉篇】衣長貌。
衹 【申集下】【衣字部】 衹 【唐韻】巨支切【集韻】翹移切,□音岐。
【廣韻】衹衼,尼法衣。
【類篇】□裟謂之衹衼。
又【類篇】章移切,音支。
適也。
【前漢竇嬰傳】衹加懟自明揚主之過。
【師古曰】其字從衣。
又土禮切,同緹。
帛丹黃色也。
衺 【申集下】【衣字部】 衺 【唐韻】似嗟切【集韻】徐嗟切,□音斜。
【說文】□也。
【廣韻】不正也。
【玉篇】姦思也。
【周禮天官宮正】去其淫怠與其奇衺之民。
【註】奇衺,譎觚非常。
又【地官】比長五家有辠奇衺則相及。
【註】衺,猶惡也。
【唐書婉兒傳】衺人穢夫,爭□門下。
又【韻補】徐蹉切,入歌韻。
【白居易續古詩】身從富貴來,恩薄讒言多。
冢婦獨守禮,羣妾互奇衺。
【類篇】或作□。
【集韻】通作斜。
考證:〔【周禮天官宮正】去其淫思。
〕謹照原文思改怠。
衽 【申集下】【衣字部】 衽 【唐韻】【正韻】汝鴆切【集韻】如鴆切,□音妊。
【類篇】衣襟也。
【揚子方言】褸謂之衽。
【釋名】衽,襜也。
在傍襜襜如也。
【禮玉藻】衽當旁。
【註】衽,謂裳幅所交裂也。
又【禮曲禮】請衽何趾。
【註】衽,臥席也。
【周禮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
【註】衽席,單席也。
又【禮檀弓】棺束□二衡三衽每束一。
【疏】小要也。
其形兩頭廣,中央小也,旣不用釘棺,但先鑿棺邊及兩頭合際處作坎形,則以小要連之。
今因漢時呼衽爲小要也。
又【屈原離騷】跪敷衽以陳辭兮。
【註】衽,衣前也。
又【博雅】衽、裀、袾、□,裑也。
又【集韻】忍甚切,音稔。
義同。
又【類篇】或作□,通作袵。
考證:〔【周禮天官王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
〕謹照原文王府改玉府。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古代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代切,□音槩。
【博雅】磨也。
【淮南子要略篇】禹燒不暇撌濡不給。
又【集韻】古對切,音憒。
又戸代切,音瀣。
義□同。
又取也。
又語訐切,音钀。
擊也。
又吉屑切,音結。
義同。
衾 【申集下】【衣字部】 衾 【唐韻】去金切【集韻】【韻會】袪音切,□音欽。
【玉篇】大被也。
【詩召南】抱衾與裯。
【孟子】謂棺槨衣衾之美也。
【疏】凡衾皆三幅。
【鄭註】衾,單被也。
【陳子昂詩】旖旎光首飾,葳蕤爛錦衾。
【類篇】作□。
【集韻】作□。
衿 【申集下】【衣字部】 衿 【唐韻】【集韻】【正韻】□居吟切,音今。
【爾雅】衿謂之袸。
【註】衣小帶也。
又【揚子方言】衿謂之交。
【註】衣交領也。
【詩鄭風】靑靑子衿。
【傳】靑衿,靑領也。
又【類篇】渠金切,音琴。
其淹切,音箝。
義□同。
又【玉篇】巨禁切,音妗。
【禮內則】衿纓、綦屨。
【註】衿猶結也。
【儀禮士昏禮】母施衿結帨。
又【前漢揚雄傳】衿芰茄之緣衣兮。
【註】衿,帶也。
又【通志六書略】與襟同。
【韻會】作紟。
考證:〔【說文】衿謂之袸。
〕謹照原書說文改爾雅。
袀 【申集下】【衣字部】 袀 【唐韻】居勻切【集韻】規倫切,□音鈞。
【玉篇】戎服也。
【後漢輿服志】秦以戰國卽天子位,滅去禮樂郊祀之服,皆以袀□。
【左思吳都賦】六軍袀服。
又純也。
【揚子太□經】陽氣袀晬淸明。
【前漢王莽傳】時,莽紺袀服,帶璽韍。
又【綱目集覽】偏裻謂之袀。
【篇海】通作均。
袁 【申集下】【衣字部】 袁 【唐韻】雨元切【集韻】羽元切【韻會】于元切,□音園。
【說文】衣長貌。
從衣,叀省聲。
又州名。
【篇海】漢宜春縣,隋置袁州。
又姓。
【通志氏族略】袁氏,嬀姓,舜後。
陳胡公之後裔。
胡公生申公,申公生請伯,十八世孫莊伯生諸字伯爰,□濤塗以王父字爲氏,世爲陳上卿。
亦作轅。
又作爰,《史記》袁盎,《漢書》作爰。
【韻會】袁從口。
俗省作□,又作□,非是。
【酉集中】【走字部】【篇海】胡谷切,音斛。
倒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觀古作□。
註詳,見部十八畫。
【酉集中】【走字部】【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音□。
【玉篇】蹇行。
【酉集中】【足字部】【廣韻】胡朗切【集韻】下朗切,□音沆。
【玉篇】伸脛也。
又【廣韻】各朗切【集韻】舉朗切,□音亢。
伸足也。
一曰擊髁。
【酉集中】【足字部】【廣韻】徒年切【集韻】亭年切,□音田。
【玉篇】踏地聲。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俗作□。
。
□。
袂 【申集下】【衣字部】 袂 【唐韻】弭弊切【集韻】【韻會】彌蔽切,□音櫗。
【玉篇】袖也。
【釋名】袂,掣也。
掣,開也。
開張之,以受臂屈伸也。
【禮曲禮】以袂拘而退。
【儀禮大射儀】大射正弓矢,以袂順左右隈。
【前漢鄒陽傳】攘袂而正議者,獨大王耳。
又擔袂,國名。
【水經注】江口有國,號擔袂,屬天竺。
遣黃門字興爲擔袂王。
又【集韻】儒稅切。
音汭。
【莊子漁父篇】被髮揄袂。
【釋文】袂,李音芮。
又倪祭切。
同褹。
詳褹字註。
又【類篇】古穴切,同□。
亦袖也。
【韻補】《沈炯歸魂賦》:矧古今之悲涼,並攢心而霑袂。
渡狹嶺之欹危,跨淸津之幽咽。
考證:〔【莊子漁父篇】被髮褕袂。
【李軌雲】儒稅切〕謹照原文褕改揄。
李軌雲儒稅切改釋文袂李音芮。
襖 【申集下】【衣字部】 襖 【唐韻】【集韻】【韻會】□烏皓切,音懊。
【玉篇】袍襖也。
【韓愈詩】破襖請來綻。
袈 【申集下】【衣字部】 袈 【唐韻】古牙切【集韻】居牙切,□音嘉。
【廣韻】袈裟,胡衣也。
【楞嚴經會解】袈裟,從色得名,三衣通稱。
【通鑑】武後賜僧法朗等紫袈裟。
【玉篇】亦作毠。
【類篇】本作□。
袉 【申集下】【衣字部】 袉 【唐韻】徒何切【集韻】唐何切,□音駝。
【類篇】裾也。
又【韻會】待可切,音柁。
義同。
又【集韻】通拖。
【說文】引《論語》曰朝服袉紳。
又【玉篇】袉袉,美也。
又他佐切,拖去聲。
義同。
又【集韻】他可切,音拸。
【廣韻】長舒貌。
考證:〔【說文】引論語,加朝服袉紳。
〕謹照原文加改曰。
袊 【申集下】【衣字部】 袊 【唐韻】良郢切【集韻】裡郢切【韻會】裡整切,□音領。
【玉篇】衣袊也。
【揚子方言】袒飾謂之直袊,謂婦人初嫁上服。
一曰繞袊,江東通言下裳曰袊。
又【類篇】郞丁切,與□、同。
袋 【申集下】【衣字部】 袋 【唐韻】徒耐切【集韻】【韻會】待戴切【正韻】度耐切,□音代。
【玉篇】囊屬。
【幹祿字書】作帒。
袌 【申集下】【衣字部】 袌 【集韻】簿皓切,音怉。
同抱。
【說文】褱也。
【六書正譌】俗作抱,非。
別詳手部。
又【唐韻】薄報切,音暴。
衣前襟。
【揚子方言】襌衣有袌者謂之袏衣。
【郭註】前施袌囊也。
又朝服垂衣也。
又【集韻】披敎切,音炮。
袌囊,衣緩貌。
又薄褎切。
同袍。
詳袍字註。
袍 【申集下】【衣字部】 袍 【唐韻】薄褎切【集韻】【韻會】蒲褎切,□音軳。
【廣韻】長襦也。
【釋名】袍,丈夫著下至跗者也。
袍,苞也。
苞,內衣也。
婦人以絳作衣裳,上下連,四起施緣,亦曰袍,義亦然也。
【後漢輿服志】袍者,或曰周公抱成王宴居,故施袍。
又【爾雅釋言】襺也。
【禮玉藻】纊爲襺,縕爲袍。
【論語】衣敝縕袍。
又衣前襟。
【公羊傳哀十四年】反袂拭面涕沾袍。
又【禮喪大記】袍必有表。
【註】褻衣。
又【韻補】蒲侯切,葉音抔。
【詩秦風】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
又【集韻】薄報切,音暴。
【類篇】同袌。
或作□、□。
袎 【申集下】【衣字部】 袎 【唐韻】【集韻】【韻會】□於敎切,音靿。
【廣韻】襪袎。
【類篇】韈頸也。
【篇海】亦作□、□。
袑 【申集下】【衣字部】 袑 【唐韻】【集韻】□市沼切,音紹。
【說文】絝上也。
【類篇】絝襠也。
【博雅】謂之絝,其謂之袑。
【前漢朱博傳】博遷琅琊太守,敕功曹官屬,多褒衣大袑,不中節度,自今掾吏衣皆令去地三寸。
又【類篇】衣襟也。
考證:〔【博雅】其襠謂之袑。
〕謹照原文襠改。
袒 【申集下】【衣字部】 袒 【唐韻】徒旱切【集韻】【韻會】蕩旱切,□音但。
袒裼也。
【禮曲禮】冠母免,勞毋袒。
【儀禮鄕射禮】司射適堂西,袒決遂。
【註】袒,左免衣也。
【疏】凡事無問吉兇,皆袒左,惟有受□袒右。
又【楞嚴經】佛乞食王城,偏袒右肩。
又【釋名】汗衣,或曰鄙袒,或曰羞袒,作之用六尺裁足覆胷背,言羞鄙于袒而衣此耳。
又【廣韻】丈莧切。
同綻,衣縫解也。
詳字註。
又與襢通。
詳襢字註。
考證:〔【儀禮鄕射禮】司射適堂,袒決遂。
【註】袒,左免衣也。
〕謹照原文堂字下增西字。
覓 【酉集上】【見字部】 覓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狄切,銘入聲。
【廣韻】求也。
【魏志管輅傳】覓索餘光。
【晉書武帝紀】是猶欲登山者,涉舟航而覓路。
又【唐書南蠻傳】南詔以貝十六枚爲一覓。
又【宋史眞宗紀】祥符三年,以西涼府覓諾族瘴疫,賜藥。
【正字通】從爪從見。
俗作覔。
非。
【字彙補】一作□□。
【集韻】本作覛,亦書作□,或作眽,□非。
袓 【申集下】【衣字部】 袓 【唐韻】慈呂切【集韻】在呂切,□音咀。
【說文】事好也。
又咨邪切,音嗟。
【類篇】袓厲,縣名。
【子集下】【刀字部】【集韻】紕延切,音偏。
削也。
【玉篇】鈞也。
【酉集中】【足字部】【集韻】房六切,音伏。
【玉篇】行貌。
【類篇】屈手足伏地。
又【左思吳都賦】魂褫氣躡而自踢者,應弦而飮羽。
【註】,崩也。
又【集韻】鼻墨切。
與匐同。
【酉集中】【足字部】【集韻】與躕同。
詳躕字註。
袕 【申集下】【衣字部】 袕 【唐韻】食聿切,音術。
【爾雅釋器】袕謂之褮。
【郭註】衣開孔也。
又胡決切,音穴。
【玉篇】鬼衣也。
又【廣韻】長衣也。
袖 【申集下】【衣字部】 袖 〔古文〕褏【唐韻】似祐切【集韻】似救切,□音岫。
袂也。
【釋名】袖,由也,手所由出入也。
亦言受也。
以受手也。
【後漢馬廖傳】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又【綱目集覽】半袖,短袂衣也。
【釋名】半袖其袂半,襦而施袖也。
【晉書五行志】魏明帝披縹綾半袖。
【廣韻】亦作褏、褎。
袗 【申集下】【衣字部】 袗 【唐韻】章忍切【集韻】【韻會】止忍切,□音軫。
【說文】□服也。
又【玉篇】緣也。
又單也。
【論語】當暑袗絺綌。
【何晏註】暑則單服。
又畫衣也。
【孟子】被袗衣。
又【集韻】之刃切,音震。
義同。
一曰衣前襌。
又之人切,音眞。
【類篇】衣同色。
【儀禮士冠禮】兄弟畢袗□。
【註】古文袗爲均。
【廣韻】亦作裖。
袘 【申集下】【衣字部】 袘 【集韻】餘支切,音移。
【類篇】衣中謂之袘。
又【韻會】以豉切,音易。
裳下緣也。
【儀禮士昏禮】主人爵弁,纁裳緇袘。
【註】袘謂緣。
袘之言施,以緇緣裳,象陽氣下施也。
又衣袖也。
【司馬相如子虛賦】揚袘戍削。
或作□。
袙 【申集下】【衣字部】 袙 【集韻】普駕切,音怕。
【類篇】帳也。
【篇海】同帕、帊。
別詳巾部。
又【篇海】莫八切,音。
帕額,首飾。
【後漢輿服志】秦雄諸侯,乃加其武將首飾爲絳袙,以表貴賤。
袚 【申集下】【衣字部】 袚 【唐韻】【集韻】□北末切,音撥。
【說文】蠻□服也。
又【集韻】敷物切,音拂。
義同。
又分物切,音弗。
【博雅】□、袚、,褯也。
又方未切,音沸。
【玉篇】蔽膝也。
【揚子方言】蔽膝,江淮之閒謂之褘,或謂之袚。
【玉篇】或作撥。
【類篇】又作□、□。
【集韻】亦作□。
袛 【申集下】【衣字部】 袛 【唐韻】都奚切【集韻】都黎切,□音低。
【說文】袛裯,短衣也。
【揚子方言】汗襦,自關而西謂之袛裯。
【後漢羊續傳】其資藏惟有布衾、敝袛裯、鹽麥數斛而已。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直角切,音濁。
竹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與箑、同。
扇也。
【呂氏春秋】冬不用□,非愛□也,淸有餘也。
襪 【申集下】【衣字部】 襪 【唐韻】莫撥切【集韻】莫葛切,□音末。
【廣韻】襪肚。
【類篇】所以束衣也。
【隋煬帝詩】錦袖淮南舞,寶襪楚宮腰。
又【集韻】勿發切,音韈。
【類篇】同襪。
【玉篇】腳衣。
【漢雜事秘辛】約縑迫襪,收束微如禁中。
(襪)【唐韻】望發切【集韻】勿發切,□音韈。
【類篇】足衣。
【釋名】襪,末也,在腳末也。
【飛燕外傳】衣故短繡裙、小袖、李文襪。
【曹植洛神賦】淩波微步,羅襪生塵。
【幹祿字書】本作韈,通作襪,別見革部。
訃 【酉集上】【言字部】 訃 【廣韻】【集韻】【韻會】□芳遇切,音仆。
告喪也。
又至也。
又【集韻】通作赴。
【左傳隱七年】凡諸侯同盟薨則赴以名。
【禮檀弓】伯高死于衞,赴于孔子。
【註】與訃同。
又【正字通】通作報。
【禮喪服小記】報葬者報虞。
【註】報讀爲赴,急疾之義。
赴報訃三字古□通。
袞 【申集下】【衣字部】 袞 【篇海】與衮同。
○按《說文》衮,從衣公聲。
【廣韻】【集韻】□作衮。
《幹祿字書》以袞爲正,以衮爲通。
今依《說文》。
【卯集下】【攴字部】【正字通】叡字之譌。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謨蓬切,音蒙。
收斂也。
袟 【申集下】【衣字部】 袟 【集韻】直質切,音秩。
【類篇】劒衣也。
又【博雅】程也。
又【韻會】與秩通。
【唐書蕭至忠傳】官秩益輕。
【杜甫朝享太廟賦】六宮鹹秩。
又【玉篇】與袠同。
袠 【申集下】【衣字部】 袠 【唐韻】直一切【集韻】【正韻】直質切,□音秩。
【說文】書衣也。
【後漢楊厚傳】吾綈袠中有先祖所傳祕記。
【江淹詩】開袠瑩所疑。
又【禮內則】施縏袠。
【疏】袠,刺也。
以針刺袠而爲縏囊,故雲縏袠也。
又【野客叢書】白居易詩:年開七袠。
是以十年爲一袠。
【莊子知北遊】墮其天袠。
又【類篇】姓也。
【韻會】作帙,亦作□。
【寅集中】【巾字部】〔古文〕□【廣韻】奴可切,音娜。
宬也。
或作□。
【卯集下】【攴字部】【集韻】失冉切,音閃。
□,舉手貌。
又昵洽切,音□。
盡也。
袡 【申集下】【衣字部】 袡 【篇海】同袇。
袢 【申集下】【衣字部】 袢 【唐韻】附袁切【集韻】【韻會】符袁切,□音煩。
【玉篇】衣無色也。
又【類篇】袢延,衣熱也。
【詩鄘風】是袣袢也。
【傳】是當暑袢延之服也。
又【集韻】普半切,音泮。
【類篇】袢迅,盛服貌。
考證:〔【類篇】絆延,衣熱也。
【詩鄘風】是袣絆也。
〕謹照原文兩絆字□改袢。
袤 【申集下】【衣字部】 袤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切,音茂。
【說文】衣帶以上也。
又廣袤。
東西曰廣,南北曰袤。
【張衡西京賦】量徑輪,考廣袤。
又【博雅】長也。
又【集韻】迷浮切,音牟。
【類篇】長衣也。
【玉篇】籀文作□。
袥 【申集下】【衣字部】 袥 【唐韻】他各切【集韻】【韻會】闥各切,□音託。
【說文】衣衸也。
【博雅】衩、衸、袥,□膝也。
又【廣韻】開衣領也。
【韻會】開衣令大也。
又【玉篇】廣大也。
【揚子太□經】天地開闢,宇宙袥袒。
袧 【申集下】【衣字部】 袧 【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音鉤。
褻裳服辟兩側也。
【玉篇】喪服也。
【儀禮喪服】凡衰,外削幅,裳內削幅,幅三袧。
【註】袧者謂辟兩側,空中央也。
又【類篇】墟侯切,音摳。
義同。
又居□切,音姤。
【博雅】襞也。
又【集韻】恭于切,音拘。
襧袧,山名。
【韻會】通作拘。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思袞切【集韻】須兗切,□音選。
竹緣。
袨 【申集下】【衣字部】 袨 【唐韻】黃練切【集韻】【韻會】【正韻】熒絹切,□音縣。
好衣也。
【鄒陽上吳王書】袨服叢臺之下,一旦成市。
【註】袨服,大盛□黃服也。
【左思蜀都賦】袨服靚妝。
又【玉篇】黑衣也。
【類篇】一作。
袩 【申集下】【衣字部】 袩 【集韻】處占切,音襜。
【類篇】衣動貌。
又丁兼切,音□。
衣衽也。
【揚子方言】褸謂之袩。
【郭註】卽衽也。
又的協切,音聑。
【博雅】、袩、衽謂之褸。
袪 【申集下】【衣字部】 袪 【唐韻】去魚切【集韻】【韻會】【正韻】丘於切,□音胠。
【說文】衣袂也。
一曰袪,褱也。
褱者,袌也。
【詩鄭風】摻執子之袪兮。
【疏】袂是袪之本,袪是袂之末。
【禮玉藻】深衣三袪。
【註】三袪者,謂要中之數也。
袪尺二寸,圍之爲二尺四寸,三之七尺二寸。
【左傳僖五年】披斬其袪。
又袖口也。
【儀禮喪服】袪尺二寸。
又【類篇】舉袖貌。
【韓詩外傳】孟嘗君明日袪衣請受業。
【後漢班固傳】袪黼帷,鏡淸流。
又【集韻】丘據切,音去。
義同。
褱字原從罒,不從眔作。
被 【申集下】【衣字部】 被 【唐韻】皮彼切【集韻】【韻會】部靡切,□音罷。
【說文】寢衣也。
【釋名】被,被也,被覆人也。
【傅□被銘】被雖溫,無忘人之寒。
無厚于己,無薄于人。
又【唐韻】皮義切,音髲。
覆也。
【詩大雅】天被爾祿。
【箋】天覆被女以祿位,使祿福天下。
又及也。
【書堯典】光被四表。
又表也。
【儀禮士昏禮】笲緇被纁裹加于橋。
又具也。
【戰國策】械器被具。
又帶也。
【前漢韓王信傳】國被邊,匈奴數入。
又加也。
【前漢高帝紀】高祖被酒,夜徑澤中。
【註】爲酒所加也。
又把中也。
【周禮冬官廬人】凡爲殳,五分其長。
以其一爲之被而圍之。
又負也。
【後漢賈充傳】被羽先登。
又被廬,晉地名。
【晉語】乃大蒐于被廬。
又【韻會】攀糜切,音披。
【廣雅】裮被,不帶也。
【屈原離騷】何桀紂之猖被兮。
【前漢揚雄傳】被夫容之朱裳。
又荷衣曰被。
【左傳襄十四年】被苫蓋。
又【古今人表】被衣,人名。
【莊子知北遊】齧缺問道乎被衣。
又姓。
【前漢王褒傳】宣帝時,徵能《楚辭》,九江被公召見誦讀。
【通志氏族略】鄭有大夫被詹,《漢書》有牂牁太守被條。
通作披。
袬 【申集下】【衣字部】 袬 同育。
【管子山權篇】民之能樹瓜匏葷菜百果,使蕃袬者。
袬與育同。
襲 【申集下】【衣字部】 襲 〔古文〕□褶【唐韻】【正韻】似入切【集韻】【韻會】席入切,□音習。
【玉篇】重衣也。
【禮玉藻】裘之裼也,見美也。
服之襲也,充美也。
又【樂記】周還裼襲,禮之文也。
又【通鑑】趙烈侯賜公仲連衣二襲。
【註】上下皆具曰襲。
又【說文】左袵袍也。
又服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襲朝服。
又合也。
【周語】朕夢協于朕蔔,襲于休祥,戎商必克。
又因也。
【禮曲禮】蔔筮不相襲。
又重也。
【左傳哀十年】蔔不襲吉。
又入也。
【晉語】大國道小國襲焉曰服,小國敖大國襲焉曰誅。
又受也。
【左傳昭二十八年】故襲天祿,子孫受之。
又掩其不備也。
【左傳莊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
又雜襲,雜沓也。
【前漢蒯通傳】魚鱗雜襲,飄至風起。
又姓。
【通志氏族略】晉有隱士襲元之。
【南史】有襲蔿。
【玉篇】籀文作□。
【篇海】又作□。
袱 【申集下】【衣字部】 袱 【字彙】房六切,音伏。
包袱。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詰葉切,音愜。
葉也。
【揚子太□經】隂氣而□之。
【註】,協也。
又【廣韻】於計切,音翳。
【揚子太□經】冥冒□,中自也。
【註】,隱也,慙也。
在中,故隱。
音父。
〇按此字見揚子太□,有詰葉,於計二切,義亦各別。
其在廓首者訓協,乃詰葉切也。
其在晬測者訓隱,乃於計切也。
廣韻有於計切無詰葉切,集韻有詰葉切無於計切,皆緣瘱字點畫相近而譌也。
字彙未能辨明,《正字通》欲幷字廢之,亦非。
袲 【申集下】【衣字部】 袲 【唐韻】戈支切【集韻】【韻會】餘支切,□音移。
地名。
【春秋桓十五年】公會宋公、衞侯、□侯于袲,伐鄭。
【註】袲,宋地,在沛國相縣西南。
又【韻會】尺氏切,音侈。
衣長好貌。
又奴可切,音娜。
【玉篇】□袲。
詳□字註。
亦作袳。
【卯集中】【手字部】【正字通】□字之譌。
別見十七畫□字註。
【酉集中】【足字部】【玉篇】且欲切,音簇。
迫也,速也。
或作促、趗。
袳 【申集下】【衣字部】 袳 【唐韻】尺氏切,音侈。
同袲。
【說文】地名也。
又【五音集韻】昌裡切,音齒。
義同。
又【類篇】同□。
衣張也。
又【集韻】遣禮切,音啓。
開衣也。
又典可切,音軃。
衣弱也。
【類篇】一曰被也。
袴 【申集下】【衣字部】 袴 〔古文〕絝【唐韻】【集韻】【韻會】□苦故切,音庫。
【急就篇註】脛衣也。
【釋名】袴,跨。
兩股各跨別也。
【揚子方言】大袴謂之倒頓。
【郭註】今雹袴也。
小袴謂之□。
【郭註】今□袴也。
【又】齊魯之閒謂之,或謂之櫳,關西謂之袴。
【禮內則】衣不帛襦袴。
【王充論衡】趙武藏于袴中。
又袴褶。
【吳志裴松之註】呂範釋韝著袴褶,執鞭詣闕下。
【晉書輿服志】袴褶之制,未詳所起。
【韻會】《馬韻》通,《禡韻》通胯。
【正字通】兩股閒曰胯。
通作跨。
袴自是脛衣,必謂胯與袴同,無此事理。
□ 【未集上】【米字部】 □ 【海篇】音扮。
屑米餠也。
【酉集上】【見字部】【玉篇】醜切,郴去聲。
視也。
【集韻】同□。
【醜集上】【口字部】【唐韻】阻立切【集韻】側立切,□音戢。
【說文】衆口也,從四口,讀若戢。
又【集韻】測入切,音。
又訖立切,音伋。
又北及切,音鵖。
義□同。
又【字彙補】古文雷字。
見七修類稿。
袵 【申集下】【衣字部】 袵 【韻會】如鴆切。
【篇海】同衽。
衣衿也。
【直音】或作□。
袶 【申集下】【衣字部】 袶 【集韻】古巷切,音絳。
【類篇】艸名。
【爾雅釋草】困衱袶。
註:未詳。
訉 【酉集上】【言字部】 訉 【玉篇】【集韻】□扶泛切,音梵。
多言也。
【字彙補】譌作□,非。
袷 【申集下】【衣字部】 袷 【唐韻】古洽切【集韻】【韻會】訖洽切,□音夾。
【廣韻】複衣。
【玉篇】衣無絮也。
【韻會】夾衣也。
【急就篇註】衣裳施裏曰袷。
【史記匈奴傳】服繡袷綺衣。
【註】言繡表綺裏。
【潘嶽秋興賦】禦袷衣。
又【廣韻】居怯切,音劫。
曲領也。
【禮曲禮】天子視不上于袷,不下于帶。
【疏】朝祭服之曲領也。
又【玉藻】袷二寸。
又袷輅,次車也。
【張衡東京賦】結飛雲之袷輅。
【玉篇】一作裌。
又【集韻】轄夾切,音洽。
義同。
又乞洽切,音恰,衣縫。
一曰衿也。
袸 【申集下】【衣字部】 袸 【唐韻】徂尊切【集韻】徂昆切,□音存。
【類篇】衣帶。
【爾雅釋器】衿謂之袸。
【註】衣小帶。
又【廣韻】在甸切,音薦。
又【集韻】徂悶切,存去聲。
義同。
又【玉篇】褰脬衣。
袹 【申集下】【衣字部】 袹 【唐韻】【集韻】□莫白切,音陌。
袹腹也。
【博雅】裲襠謂之袹腹。
【劉孝標樂府】裲襠雙心共一襪,袹腹兩邊作一襊。
【晉書齊王囧傳】童謠曰:著布袹腹,爲齊持服。
又【類篇】莫轄切,同帞。
【集韻】邪巾袹頭,始喪之服。
袺 【申集下】【衣字部】 袺 【唐韻】古屑切【集韻】吉屑切,□音結。
【詩周南】薄言袺之。
【爾雅釋器】執衽謂之袺。
【註】掎衣上衽。
又訖黠切,音戛。
義同。
袼 【申集下】【衣字部】 袼 【唐韻】盧各切,音落。
袼。
【揚子方言】□袼謂之。
【郭註】卽小兒衣也。
又【集韻】剛隺切,音各。
袖也。
【廣韻】袂也。
又袼也。
【禮深衣】袼之高下,可以運肘。
【註】袼,衣袂當掖之縫也。
考證:〔【禮深衣】可以運時。
〕謹照原文時改肘。
袽 【申集下】【衣字部】 袽 【唐韻】女餘切【集韻】【韻會】【正韻】女居切,□音挐。
【玉篇】袾袽,敝衣也。
【易旣濟】繻有衣袽。
【註】衣袽,所以塞舟漏也。
又【集韻】人餘切,音如。
【類篇】絲袽也。
亦作。
又作帤。
袾 【申集下】【衣字部】 袾 【唐韻】陟輸切【集韻】追輸切,□音株。
【字統】朱衣曰袾。
又【韻會】鍾輸切,音朱。
【類篇】衣身也。
【博雅】袵、裀、袾、□,裑也。
又袾襦,短衣。
又【廣韻】昌朱切,音樞。
義同。
又【集韻】同□。
【說文】好佳也。
引《詩》:靜女其袾。
又通朱。
【荀子富國篇】袾裷衣冕。
【註】袾,古與朱通。
袿 【申集下】【衣字部】 袿 【唐韻】古攜切【集韻】【韻會】涓畦切,□音圭。
【廣雅】長襦也。
【釋名】婦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廣下狹,如刀圭也。
【後漢皇後紀】簪珥光采,袿裳鮮明。
【傅毅舞賦】華袿飛髾而雜纖羅。
又【集韻】均窺切,音規。
【類篇】衣袪。
【揚子方言】袿謂之裾。
【嵆康詩】微風動袿。
【張華白紵歌】羅袿徐轉紅袖揚。
又【博雅】袖也。
【卯集下】【攴字部】【集韻】他口切,音鈄。
展也。
【卯集中】【手字部】【玉篇】古文扏字。
註詳二畫。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滂丁切,音俜。
吳人數絮。
【酉集中】【足字部】【廣韻】苦括切【集韻】苦活切,□音闊。
【玉篇】蹵也。
裏 【申集下】【衣字部】 裏 【唐韻】良士切【集韻】【韻會】兩耳切,□音裡。
【說文】衣內也。
【詩邶風】綠衣黃裏。
又【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
又治裏,謂道氣也。
【班固幽通賦】單治裏而外凋兮。
又【類篇】良志切,音吏。
義同。
【幹祿字書】俗作裏。
裏字作重下□。
裑 【申集下】【衣字部】 裑 【集韻】升人切,音申。
【博雅】衽、裀、袾、□,裑也。
裒 【申集下】【衣字部】 裒 【唐韻】薄侯切【集韻】【正韻】蒲侯切,□音抔。
【爾雅釋詁】聚也。
【詩小雅】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又【周頌】敷天之下,裒時之對。
又【爾雅釋詁】多也。
又【玉篇】減也。
【易謙卦】君子以裒多益寡。
又【集韻】房尤切,音浮。
義同。
又博毛切。
同襃。
詳襃字註。
或作裦。
考證:〔【詩小雅】原隰裒兮。
〕謹照原文兮改矣。
裓 【申集下】【衣字部】 裓 【唐韻】古得切【集韻】【韻會】訖得切,□音□。
【類篇】衣裾。
【玉篇】衣裓也。
【柳宗元送文暢上人序】蔑衣裓之贈。
【註】《釋典》有衣裓。
又【類篇】居諧切,音皆。
堂塗。
【鄭康成曰】若今令辟。
又柯開切,音該。
【說文】宗廟奏裓樂。
又訖黠切,音戛。
義同。
裔 【申集下】【衣字部】 裔 〔古文〕□□【唐韻】餘制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制切,□音曳。
【說文】衣裾也。
又邊也。
【家語】裔夷之俘。
【史記五帝紀】乃流四兇族,遷于四裔。
【賈逵註】四裔之地,去王城四千裡。
又【正韻】末也,胄也。
【韻會】苗裔,種類也。
【書微子之命】德垂後裔。
【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
又裔裔,行貌。
【司馬相如子虛賦】纚乎淫淫,般乎裔裔。
【左思蜀都賦】紆長袖而屢舞,翩躚躚以裔裔。
又飛流之貌。
【前漢禮樂志】先以雨般裔裔。
又容裔,縱肆貌。
又融裔,聲長貌。
【潘嶽笙賦】泓宏融裔。
又姓。
【通志氏族略】見《姓苑》。
《古今人表》有裔款。
又【類篇】羊列切,音拽。
義同。
【左思吳都賦】高門鼎貴,魁岸豪傑。
虞、魏之昆,顧、陸之裔。
【類篇】亦作□。
裕 【申集下】【衣字部】 裕 【唐韻】羊戍切【集韻】【韻會】兪戍切,□音諭。
【說文】衣物饒也。
【易晉卦】有孚,裕,無咎。
又寬也。
【晉康誥】裕乃以民寧。
【註】行寬政乃以民安。
又緩也。
【周語】享祀時至,而布施優裕也。
又【韻補】葉餘救切,音狖。
【陸機詩】篤生我後,克明克秀。
茂德淵沖,天姿玉裕。
【廣韻】亦作。
裖 【申集下】【衣字部】 裖 【唐韻】章忍切【集韻】止忍切,□音軫。
同袗,□服也。
【說文】袗或從辰。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磐石裖崖。
【孟康曰】裖,緻也。
裗 【申集下】【衣字部】 裗 【唐韻】【集韻】【正韻】□力求切,音留。
【爾雅釋器】衣裗謂之。
【郭註】衣縷也。
又【類篇】袿衣之飾。
【正字通】裗本字。
詳裗字註。
裗字右上從□作,部外六畫。
【寅集中】【山字部】【集韻】愚袁切,音原。
崟,山巔。
或作。
【正字通】譌字。
裘 【申集下】【衣字部】 裘 〔古文〕求【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音求。
【玉篇】皮衣也。
【詩小雅】舟人之子,熊羆是裘。
【又】彼都人士,狐裘黃黃。
【周禮天官司裘】掌爲大裘,以供王祀天之服。
中秋獻良裘,季秋獻功裘。
【中論】救寒莫如重裘。
又披裘公,人名。
【高士傳】披裘公曰:五月被裘負薪,豈取金者哉。
又菟裘,地名。
【左傳隱十一年】使營菟裘,吾將老焉。
【註】在梁父縣南。
又裘氏,亭名。
【水經注】沙水又東南逕裘氏鄕裘氏亭西。
又姓。
【通志氏族略】裘氏,衞大夫食采于裘,因氏焉。
又【集韻】渠竹切,音鞠。
義同。
又【韻補】渠之切,葉音其。
【詩豳風】取彼狐狸,爲公子裘。
【說文】作□。
裙 【申集下】【衣字部】 裙 〔古文〕□【唐韻】【韻會】渠雲切【集韻】衢雲切,□音羣。
【說文】下裳也。
【釋名】裙,羣也,連接裾幅也。
【張華白紵歌】羅裙飄颻昭儀光。
又中裙,近身衣也。
【史記萬石君傳】取親中裙厠牏身自浣滌。
又鼈甲邊曰裙。
【五代史補】僧謙光有才辨,飮酒食肉。
嘗雲:但願鵞生四掌,鼈留兩裙足矣。
【韻會】本作帬。
【類篇】作裠。
裿 【申集下】【衣字部】 裿 【集韻】去倚切,音綺。
【博雅】襌襦謂之襜裿。
又隱綺切,音倚。
【類篇】裿,衣貌。
【玉篇】好也。
考證:〔【博雅】襜襦謂之襜裿〕謹照原文襜襦改襌襦。
褀 【申集下】【衣字部】 褀 【集韻】渠記切,音忌。
【類篇】繫也,巾也。
或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正字通】譌字。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七碎切,音倅。
粉□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時制切,音誓。
《易》卦用蓍也。
同筮。
裛 【申集下】【衣字部】 裛 【唐韻】於汲切【集韻】【韻會】乙及切,□音邑。
【廣韻】裛香。
【類篇】香襲衣也。
【飛燕外傳】有傾絕倒裛衣。
【杜甫詩】衫裛翠微潤。
又纏也。
【班固西都賦】裛以藻繡。
又【集韻】乙業切,音□。
【說文】書囊也。
又憶笈切,音。
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海篇】□七然切,音千。
□,竹名。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杜皓切,音道。
纛或作□。
裪 【申集下】【衣字部】 裪 【唐韻】【集韻】【韻會】□徒刀切,音桃。
□裪,衣袖也。
【類篇】袖褾也。
又【韻會】通陶。
【左傳昭十二年】楚子出獵,皮冠秦復陶。
裫 【申集下】【衣字部】 裫 【唐韻】烏縣切【集韻】縈絹切,□音。
衣襟袖曲處。
又【類篇】縈□切,音淵。
義同。
裬 【申集下】【衣字部】 裬 【集韻】閭承切,音陵。
【類篇】馬腹下帶也。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胡茅切【集韻】【類篇】何交切,□音殽。
【廣韻】桃,梔子也。
【正字通】按方書山梔子名越桃,無桃名。
【酉集中】【足字部】【集韻】其季切,音悸。
【玉篇】足也。
又【集韻】渠龜切,音逵。
或作,脛肉。
一曰曲脛。
【酉集中】【走字部】【廣韻】強魚切【集韻】求於切,□音渠。
犯也。
一曰小跳。
【玉篇】小步也。
裮 【申集下】【衣字部】 裮 【唐韻】尺良切【集韻】□良切,□音昌。
【博雅】披裮。
【玉篇】披衣不帶也。
訙 【酉集上】【言字部】 訙 【集韻】訊古作訙。
註詳本畫。
【卯集中】【手字部】【篇海】同□。
【正字通】俗字。
裯 【申集下】【衣字部】 裯 【唐韻】直由切【韻會】陳留切【正韻】徐留切,□音儔。
【類篇】被也。
【詩召南】抱衾與裯。
【傳】襌被也。
【箋】牀帳也。
【韻會】漢名帳爲裯,因以爲牀帳也。
又【集韻】都勞切,音刀。
衣袂。
【揚子方言】汗襦,自關而西謂之袛裯。
【郭註】亦呼爲掩汀也。
【後漢羊續傳】唯有布衾敝袛裯。
又【廣韻】直誅切,音。
襌衣也。
【韻會】與通。
裰 【申集下】【衣字部】 裰 【唐韻】丁括切【集韻】都括切,□音掇。
補裰破衣也。
裱 【申集下】【衣字部】 裱 【唐韻】方廟切,音俵。
【玉篇】領巾也。
【揚子方言】帍裱謂之被巾。
【郭註】婦人領巾也。
又【集韻】彼小切,音表。
義同。
又【類篇】與褾同。
詳褾字註。
裲 【申集下】【衣字部】 裲 【集韻】裡養切,音兩。
裲襠。
詳襠字註。
□ 【備考】【未集】【糸字部】 □ 【篇海】音摩。
裳 【申集下】【衣字部】 裳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正韻】陳羊切,□音常。
【說文】下帬也。
【釋名】下曰裳。
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詩邶風】綠衣黃裳。
【禮曲禮】暑無褰裳。
【揚子方言】惜乎衣未成而轉爲裳也。
【集韻】本作常。
裴 【申集下】【衣字部】 裴 【唐韻】薄回切【集韻】蒲枚切,□音陪。
【玉篇】長衣貌。
又姓。
【通志氏族略】裴氏,嬴姓,伯益之後,秦非子之孫,封□鄕,因以爲氏。
六代孫陵,當周僖王之時,封爲解邑君,乃去邑從衣。
又西域有裴氏。
又裴回,與徘徊通。
【前漢燕刺王傳】裴回兩渠閒兮,君子獨安居。
又【廣韻】符非切,音肥。
卽裴,縣名。
【前漢地理志】魏郡卽裴。
又【韻會】匪微切。
義同。
【漢書應劭註】音非。
裵 【申集下】【衣字部】 裵 【篇海】同裴。
裶 【申集下】【衣字部】 裶 【唐韻】芳非切【集韻】芳微切,□音霏。
衣長貌。
【韻會】曳衣貌。
詳衯字註。
又【類篇】匪微切,音飛。
義同。
衯字原從衤從兮作。
裷 【申集下】【衣字部】 裷 【唐韻】【集韻】□於袁切,音鴛。
【揚子方言】襎裷謂之幭。
【郭註】卽帊幞也。
【韓非子外儲說左篇】衞人有佐弋者,鳥至,因先以其裷麾之焉。
又【廣韻】去阮切,音綣。
【類篇】委遠切,音宛。
窘遠切,音圈。
義□同。
又讀作袞。
【荀子富國篇】天子袾裷衣冕。
【楊倞註】裷與袞同。
裸 【申集下】【衣字部】 裸 〔古文〕□【唐韻】郞果切【集韻】魯果切,□音卵。
赤體。
【說文】袒也。
【孟子】雖袒裼裸裎於我側。
【左傳僖二十三年】曹共公聞其騈脅,欲觀其裸。
【魏志裴松之註】襧衡爲漁陽摻撾,不易衣,吏呵之,衡乃脫衣裸身爲之。
又人曰裸蟲。
【晉書五行志】裸蟲,人類,而人爲之王。
又川名。
【述異記】桂林東南邊海有裸川。
【桓譚新論】呈衣冠于裸川。
又海上有裸人鄕。
又館名。
【拾遺記】靈帝初起裸遊館千閒。
【韻會】作□,別作倮臝儽。
裹 【申集下】【衣字部】 裹 【唐韻】【韻會】□古火切,音果。
【玉篇】包也。
【詩大雅】乃裹糇糧。
【莊子大宗師】裹飯而往食之。
又【宋玉高唐賦】綠葉紫裹。
【註】裹,猶房也。
又【郭璞江賦】濯穎散裹。
【註】裹,謂草實也。
又【說文】纏也。
又【集韻】古臥切,音過。
義同。
又【韻會】指所包之物也。
裺 【申集下】【衣字部】 裺 【唐韻】於檢切【集韻】衣檢切,□音掩。
【玉篇】緣也。
【說文】裺謂之褗。
又【集韻】烏含切,音菴。
【揚子方言】飮馬橐,自關而西謂之裺囊,或謂之裺篼。
又【廣韻】於劒切,音俺。
衣寬也。
又【揚子方言】裺謂之襦。
裻 【申集下】【衣字部】 裻 【唐韻】冬毒切【集韻】【韻會】都毒切,□音篤。
衣背縫也。
【禮深衣】負繩及踝。
【註】踝謂裻,與後幅相當之縫。
又偏衣。
【晉語】使申生伐東山,衣偏裻之衣。
【註】裻在中,左右異,故曰偏。
【史記佞幸傳】顧見其裻。
【註】裻,衫襦之橫者。
【左思魏都賦】襲偏裻以列。
又【廣韻】先篤切,音洬。
新衣聲也。
或作□,亦作□、□。
裼 【申集下】【衣字部】 裼 【唐韻】先擊切【集韻】【韻會】先的切,□音錫。
【爾雅釋訓】袒裼,肉袒也。
【詩詁】去上衣曰裼。
【玉篇】脫衣見體也。
又裘單曰裼。
【禮玉藻】裘之裼也,見美也。
【疏】裘上加裼衣,裼衣雖加,他服猶開,露裼衣見裼之美,以爲敬也。
又他計切,音替。
【詩小雅】載衣之裼。
【傳】褓也。
【箋】褓,夜衣也。
製 【申集下】【衣字部】 製 【唐韻】【集韻】□征例切,音制。
【說文】裁也。
【左傳襄三十一年】子有美錦,不使人學製焉。
又裘也。
【左傳定九年】晳幘而衣貍製。
又【六書正譌】雨衣也。
又造也。
【後漢樊準傳】上疏言大侵之禮,百官備而不製。
又式也。
【前漢叔孫通傳】通儒服,漢王憎之,廼變其服,服短衣,楚製。
【師古註】謂裁衣之形製。
又與緻同。
【唐書張易之傳】易之旣冠,頎皙美姿製。
又義與著同。
【杜甫詩】聲華當健筆,灑落富淸製。
考證:〔【左傳襄三十一年】雖有美錦。
〕謹照原文雖改子。
裾 【申集下】【衣字部】 裾 【唐韻】九魚切【韻會】斤於切,□音居。
【爾雅釋器】衱謂之裾。
【郭註】衣後裾也。
【釋名】裾,倨也。
倨倨然直,亦言在後常見踞也。
【孔叢子儒服】子高衣長裾,振襃袖,方屐麄翣見平原君。
又【說文】衣袍也。
又【玉篇】被也。
又【集韻】求於切,音渠。
義同。
又居禦切,與倨通。
【前漢趙禹傳】禹爲人廉裾。
【師古註】裾,亦傲也。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低卭夭矯裾以驕驁兮。
【張揖註】裾,直項也。
褁 【申集下】【衣字部】 褁 【字彙補】責尺切,音執。
【字辨】囊也。
○按與裹字音義別。
褅 【申集下】【衣字部】 褅 【集韻】同□。
褆 【申集下】【衣字部】 褆 【唐韻】承紙切【集韻】上紙切,□音是。
【類篇】美衣服貌。
【玉篇】衣服端正貌。
又【廣韻】杜奚切,音啼。
【說文】衣厚褆褆也。
又【類篇】丈爾切,音豸。
義同。
複 【申集下】【衣字部】 複 【唐韻】【集韻】【韻會】□方六切,音福。
【玉篇】重衣也。
【釋名】衣服有裏曰複。
又【類篇】一曰褚衣。
【急就篇註】褚之以綿曰複。
又【集韻】芳六切,音蝮。
重也。
【魏志文帝紀典論】餘少曉持複,自謂無對,後從袁敏學,以單攻複,每爲若神。
又【韻會】複道。
【前漢高帝紀】從複道上望見諸將。
【註】上下有道,故謂之複。
【庾信華林園馬射賦】屬車釃酒,複道焚香。
又【廣韻】扶富切,音覆。
亦重複也。
考證:〔【庾信華林園射馬賦】〕謹照原文射馬賦改馬射賦。
褈 【申集下】【衣字部】 褈 【唐韻】直容切【集韻】傳容切,□重平聲。
【玉篇】複也。
【說文】增益也。
又【類篇】厚也。
又儲用切,讀去聲。
繒縷也。
又昌容切。
同□。
詳□字註。
褉 【申集下】【衣字部】 褉 【唐韻】虎結切【集韻】顯結切,□音。
褉襦也。
褊 【申集下】【衣字部】 褊 【集韻】畢緬切,音惼。
【說文】衣小也。
又狹也。
【孟子】齊國雖褊小。
【史記禮書】褊陋之說,入焉而嗛。
又【廣韻】急也。
【詩魏風】維是褊心。
又【類篇】蒲眠切,音跰。
褊褼,衣貌。
又葉彼忍切。
【陸機詩】軌跡未及安,長轡忽已整。
道遐覺日短,憂深使心褊。
褼字原從衤從遷作。
【酉集上】【言字部】【集韻】【類篇】□居禦切,音據。
言有則也。
又人名。
與、崇,見【宋史宗室表】。
褋 【申集下】【衣字部】 褋 【唐韻】徒協切【集韻】【韻會】達協切,□音牒。
【揚子方言】襌衣,江淮南楚之閒謂之褋,關之東謂之襌衣。
【楚辭九歌】遺餘褋兮灃浦。
【註】襟褋襜褕,事神所用。
【潛夫論】文組綵褋,驕奢僭主。
【六書正譌】別作□,非。
褌 【申集下】【衣字部】 褌 【唐韻】古渾切【集韻】【韻會】公渾切,□音昆。
【說文】□衣。
【玉篇】褻衣。
【急就篇註】合襠謂之褌。
【釋名】褌,貫也,貫兩腳,上繫腰中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傭保雜作。
【晉書阮籍傳】羣虱之處褌中,逃乎深縫,匿乎壞絮,自以爲吉兆也。
又【本草】褌襠,解毒箭,幷女勞復。
【類篇】褌一作裩。
褍 【申集下】【衣字部】 褍 【唐韻】【集韻】□多官切,音端。
【說文】衣正幅也。
又【廣韻】丁果切,音朶。
義同。
又【集韻】徒困切,音鈍。
衣長也。
【玉篇】作□。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徒合切【集韻】達合切,□音沓。
【說文】縫指也。
一曰韜也。
或作□。
又【集韻】託合切,音塔。
冒也。
一曰摹也。
或作搨。
又作搭。
又【韻會】託盍切,音榻。
義同。
褎 【申集下】【衣字部】 褎 【集韻】似救切,音岫。
【說文】袂也。
【詩唐風】羔裘豹褎。
【禮玉藻】君子狐靑裘、豹褎。
與袖同。
詳袖字註。
又【唐韻】餘救切,音狖。
服飾貌。
【詩邶風】褎如充耳。
【傳】褎,盛服也。
大夫褎然有尊盛之服,而不能稱也。
【箋】言衞之諸臣,顏色褎然如見塞耳,無聞知也。
又【類篇】禾黍盛貌。
【詩大雅】實種實褎。
【箋】褎,枝葉長也。
又【前漢董仲舒傳】今子大夫褎然爲舉首,朕甚嘉之。
【註】褎,進也,爲舉賢良之首也。
褏 【申集下】【衣字部】 褏 【集韻】餘救切,音狖。
同褎。
【詩】褎如充耳。
或從由。
又【前漢班固敘傳】安樂褏褏,古之文學。
【師古曰】褏褏,盛貌也。
音狖。
又【韻會】似救切,音岫。
同袖。
【前漢淮南厲王傳】自褏金椎椎之。
又【佞幸傳】董賢嘗與上臥起,嘗晝寢,偏藉上褏,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廼斷褏而起。
【師古註】褏,古袖字。
襀 【申集下】【衣字部】 襀 【集韻】資昔切,音積。
【玉篇】襞襀。
【類篇】衣閒踧也。
【司馬相如子虛賦】襞襀褰縐。
【註】襞襀,□齰也。
【篇海】卽今之裙褶也。
褐 【申集下】【衣字部】 褐 【唐韻】胡葛切【集韻】【韻會】【正韻】何葛切,□音曷。
【說文】編枲韈也。
又【詩豳風】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註】褐,毛布也。
又【潘嶽藉田賦】被褐振裾。
【註】褐,麤布也。
又【荀子大略篇】衣則豎褐不完。
【註】豎褐,僮豎之褐。
又【左傳哀十三年】餘與褐之父睨之。
【註】褐,寒賤之人也。
又人名。
【吳越春秋】晉令童褐請軍。
又複姓。
【通志氏族略】《古今人表》有司褐拘。
又有司褐扶,楚靈王大夫,見《韓子》。
又【韻補】胡結切,音纈。
【白居易詩】閒將酒壷出,醉回人家歇。
野食或烹鮮,寓眠多擁褐。
又【集韻】居曷切,音葛。
同□,麤衣也。
【類篇】或作□。
考證:〔【吳越春秋】晉令童褐請年。
〕謹照原文年改軍。
褑 【申集下】【衣字部】 褑 【唐韻】王眷切【集韻】于眷切,□音瑗。
【玉篇】佩衿也。
【爾雅釋器】佩衿謂之褑。
【註】佩玉之帶二屬。
又【類篇】佩絞也。
又【集韻】于元切,音袁。
衣也。
又于願切,遠去聲。
佩袷。
或作褤。
褒 【申集下】【衣字部】 褒 【唐韻】俗襃字。
褓 【申集下】【衣字部】 褓 【唐韻】博抱切【集韻】補抱切,□音保。
【玉篇】小兒衣也。
【前漢宣帝紀】曾孫雖在襁褓,猶坐收繫郡邸獄。
【李奇註】褓,小兒大藉也。
【孟康註】小兒被也。
又通葆。
【史記魯世家】成王少在襁葆之中。
【索隱】襁褓,古字少,假借用之。
又通保。
【封禪書】業隆于襁保。
考證:〔【前漢宣帝紀】曾孫雖在襁褓,猶坐收繫郡獄。
〕謹照原文郡下增邸字。
褕 【申集下】【衣字部】 褕 【唐韻】羊朱切【韻會】容朱切,□音兪。
【說文】翟羽飾衣也。
又【玉篇】襜褕,直裾也。
【前漢雋不疑傳】有一男子,衣黃襜褕。
【師古註】襜褕,直裾襌衣也。
【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貂襜褕。
【揚子方言】襜褕,其短者謂之短褕。
又美也。
【史記淮隂侯傳】褕衣甘食。
又【玉篇】葉褕,度絹也。
又【廣韻】餘昭切,音遙。
褕狄,後衣。
【玉篇】畫雞雉于王後之服。
【柳宗元賀冊太上皇後賀表】褕狄亦被於恩光。
【註】刻雉釋服也。
亦作揄。
又【集韻】徒侯切,音頭。
褕,短袖襦。
又【類篇】近身衣也。
褖 【申集下】【衣字部】 褖 【唐韻】通貫切【集韻】【韻會】吐玩切,□音彖。
【玉篇】後衣也。
【釋名】褖衣,褖然黑色也。
【詩邶風綠衣箋】綠當爲褖,褖衣黑,以素紗爲裏,今反以黃爲裏,非其禮制也。
【儀禮士喪禮】褖衣。
【註】黑衣裳赤緣之謂褖,褖之言緣也,所以表袍者也。
【周記】作緣。
又【禮玉藻註】褖或作稅。
褗 【申集下】【衣字部】 褗 【唐韻】於幰切【集韻】隱幰切,□音偃。
【說文】領也。
【揚子方言】衱謂之褗。
【爾雅註】繡刺黼文以褗領。
又【玉篇】隱被也。
又【廣韻】於建切,音堰。
義同。
【辰集上】【日字部】【集韻】蘇谷切,音速。
燥也。
【篇海】暴也。
褘 【申集下】【衣字部】 褘 【唐韻】許歸切【集韻】【韻會】籲韋切,□音暉。
【玉篇】後祭服也。
【禮玉藻】王後褘衣。
【釋名】王後之上服曰褘衣,畫翟雉之文于衣也。
伊洛而南,雉靑質五色備曰翬,鷂翬畫鷂雉之文于衣也。
又【篇海】雨非切,音韋。
【類篇】與幃同,囊也。
【爾雅釋器】婦人之褘謂之縭。
【註】卽今之香纓也。
褘邪交落帶繫于體,因名爲褘。
又【類篇】蔽膝也。
【揚子方言】蔽膝,江淮之間謂之褘,或謂之袚,自關而東謂之蔽膝。
又美也。
【張衡東京賦】漢帝之德,侯其褘而。
又【唐韻古音】與委通。
【王應麟詩攷】褘隋卽委蛇,出《韓詩內傳》。
《漢衞尉衡方□》褘隋在公。
又音猗。
人名。
【前漢王子侯表】安侯褘嗣。
又音鞠。
【禮玉藻】再命褘衣。
【註】褘讀爲鞠。
褙 【申集下】【衣字部】 褙 【集韻】補妹切,音背。
同。
【類篇】襦也。
褚 【申集下】【衣字部】 褚 【唐韻】張呂切【集韻】展呂切,□音貯。
裝衣也。
【類篇】囊也。
【前漢南粵王趙佗傳】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遺王。
【師古曰】以綿裝衣曰褚。
又蓄也。
【左傳襄三十年】取我衣冠而褚之。
又覆棺之物。
【禮檀弓】褚幕丹質。
【註】以丹幕爲褚。
又【廣韻】醜呂切,音楮。
【集韻】制衣也。
又姓。
【潛夫論】褚師氏,皆鄭姬姓也。
【通志氏族略】褚氏卽褚師氏,漢梁相褚大,元成間有褚先生少孫,□以儒學稱。
又【集韻】止野切,音者。
衣赤也。
【揚子方言】卒謂之褚。
□ 【備考】【未集】【米字部】 □ 【搜眞玉鏡】音憂。
【卯集下】【攴字部】【廣韻】洛胡切【集韻】龍都切,□音盧。
□,欺也。
【玉篇】斂也。
褛 【申集下】【衣字部】 褸 【唐韻】落侯切【集韻】【韻會】郞侯切,□音樓。
【玉篇】衣襟也。
【說文】衽也。
【博雅】、袩、衽謂之褸。
又【廣韻】力主切,音縷。
【玉篇】衣壞也。
【揚子方言】南楚凡人貧,衣被醜弊,或謂之褸裂,或謂之襤褸。
又紩衣謂之褸。
又與縷通。
【綱目集覽】藍縷、襤褸通。
褞 【申集下】【衣字部】 褞 【唐韻】於粉切【集韻】委粉切,□音韞。
衣也。
【廣韻】褞袿也。
又【韻會】烏昆切,音溫。
【類篇】褞,褐衣也。
【晉王沈釋時論】袞龍出於褞褐,卿相出於匹夫。
褟 【申集下】【衣字部】 褟 【玉篇】丁塔切,音答。
衣也。
褠 【申集下】【衣字部】 褠 【唐韻】古侯切【韻會】居侯切,□音鉤。
【玉篇】單衣也。
【釋名】褠,襌衣之無□者也。
言袖夾直形如溝也。
【吳志裴松之註】呂範釋褠,著袴褶,執鞭詣闕下。
【晉書禮志】侍中車胤議,朝臣宜朱衣褠幘拜敬,太子答拜。
又臂褠。
【後漢馬皇後紀】倉頭,衣綠褠,領袖正白。
【註】褠,臂衣,今之臂褠。
以縛左右手,于事便也。
又【增韻】衣褶。
褡 【申集下】【衣字部】 褡 【唐韻】都合切【韻會】得合切,□音答。
被橫謂之褡。
【廣韻】橫褡,小被也。
又【類篇】衣敝也。
觗 【酉集上】【角字部】 觗 【說文】禮經觶字。
與觶同。
飮器。
又合也。
【揚子太□經】內雖有應,外觗亢貞。
【註】觗,合也,亢舉也。
【音釋】觗,之豉切。
褢 【申集下】【衣字部】 褢 【唐韻】戸乖切【韻會】乎乖切,□音懷。
【說文】袖也。
一曰藏也。
又【玉篇】胷藏物也,抱也。
在衣曰褢,在手曰握。
又與懷通。
【前漢外戚傳】褢誠秉忠,維義是從。
又猾褢,獸名。
【山海經】穴居老蟄如人而彘鬛。
【廣韻】一作□。
【類篇】或作□。
褣 【申集下】【衣字部】 褣 【唐韻】【集韻】【韻會】□餘封切,音容。
【玉篇】□褣也。
【揚子方言】襜褕,江淮南楚謂之□褣。
【韻會】通容,或作童容,亦作幢容。
褤 【申集下】【衣字部】 褤 【集韻】于元切,音袁。
【篇海】同褑。
【酉集上】【言字部】【廣韻】以追切【集韻】夷隹切,□音遺。
【廣雅】就也。
【類篇】責也。
又【廣韻】【集韻】□視隹切,音誰。
又【集韻】倉回切,音崔。
又川隹切,音推。
又【廣韻】【集韻】□千侯切,輳平聲。
又【集韻】【類篇】□此宰切,音采。
義□同。
【酉集中】【足字部】【廣韻】都計切【集韻】丁計切,□音帝。
【玉篇】蹋也。
又【集韻】張尼切,音胝。
【類篇】跲也。
或作躓。
褥 【申集下】【衣字部】 褥 【唐韻】而蜀切【韻會】如欲切,□音辱。
氊褥。
【類篇】藉也。
【正韻】裀褥也。
【釋名】褥,辱也,人所坐褻辱也。
【詩秦風疏】茵者,車上之褥。
【後漢王暢傳】暢常布衣皮褥。
又【集韻】奴沃切,音傉。
【類篇】小兒衣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良涉切【集韻】【韻會】力涉切,□音□。
竹名。
【廣韻】□,編竹爲之。
褦 【申集下】【衣字部】 褦 【集韻】乃代切,音耐。
褦襶。
詳襶字註。
褧 【申集下】【衣字部】 褧 【唐韻】口迥切【集韻】【韻會】犬迥切,□音苘。
【玉篇】衣無裏也。
【詩衞風】衣錦褧衣。
【箋】襌也,尚之以襌衣,爲其衣之太著。
○按《說文》曰檾也,《篇海》曰□也,皆非的解,故引《玉篇》爲訓。
【集韻】亦作顈。
褨 【申集下】【衣字部】 褨 【廣韻】蘇可切【集韻】想可切,□音縒。
衣長貌。
又【集韻】此我切,音瑳。
義同。
又【類篇】鋤加切,音槎。
衣見裼。
褩 【申集下】【衣字部】 褩 【集韻】逋潘切,音般。
【類篇】衣表也,吳俗語。
褪 【申集下】【衣字部】 褪 【韻會】吐困切,吞去聲。
卸衣也。
又花謝也。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卽略切【集韻】卽約切,□音爵。
捎也。
【博雅】擇也。
一曰掆也。
褫 【申集下】【衣字部】 褫 【唐韻】池爾切【集韻】【韻會】丈爾切,□音豸。
奪衣也。
【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
【疏】三見褫脫。
又【集韻】醜豸切,音□。
義同。
又【廣韻】衣絮編也。
又演爾切,音酏。
福也。
又相支切,音斯。
餘支切,音移。
義□同。
又【韻會】直吏切,値去聲。
解也,脫也。
【荀子非相篇】極禮而褫。
【註】直吏反。
又【廣韻】直離切【集韻】□知切,□音馳。
蓐衣又曰褫氊。
考證:〔【荀子非相篇】極禮而褫。
【註】讀去聲。
〕謹照原文讀去聲改直吏反。
褬 【申集下】【衣字部】 褬 【集韻】寫朗切,音顙。
□褬,衣敝也。
褭 【申集下】【衣字部】 褭 【廣
【說文】作□。
【類篇】作□。
衱 【申集下】【衣字部】 衱 【唐韻】居怯切【集韻】訖業切,□音劫。
【玉篇】裾也。
【爾雅釋器】衱謂之裾。
【杜甫詩】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又【集韻】極曄切,音極。
交領謂之衱。
【廣韻】衣領也。
【博雅】襋、衱謂之褗。
【酉集中】【走字部】【玉篇】他旱切,音坦。
行也。
【酉集中】【走字部】【集韻】牛吻切。
【類篇】走貌。
或作□。
衲 【申集下】【衣字部】 衲 【唐韻】奴荅切【集韻】諾荅切,□音納。
【廣韻】補衲,紩也。
又僧衣曰衲。
【蘇軾詩】欲敎乞食歌姬院,故與雲山舊衲衣。
又百衲,琴名。
又【集韻】儒稅切,音汭。
義同。
【玉篇】或作納。
【酉集上】【言字部】【玉篇】于禁切,音□。
啼不止也。
又【六書統】馨侇切,音咦。
呻也。
與□□□同。
欠而言也。
衳 【申集下】【衣字部】 衳 【唐韻】職容切【集韻】諸容切,□音鍾。
【玉篇】小褌也。
【博雅】衳、襣,褌也。
又【集韻】取勇切,音喠。
義同。
又【類篇】帙也。
或作。
【玉篇】又作□。
衵 【申集下】【衣字部】 衵 【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日。
【說文】日日所常衣也。
又【集韻】尼質切,音昵。
【玉篇】女人近身衣也。
【左傳宣九年】皆衷其衵服,以戲于朝。
衶 【申集下】【衣字部】 衶 【玉篇】直勇切【直音】音重。
袴也。
衷 【申集下】【衣字部】 衷 【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中。
【玉篇】善也。
【書湯誥】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
【左傳昭二十二年】無亢不衷,以獎亂人。
又中也。
【周語】國之將興,其君齊明衷正,精潔惠和。
又【韻會】誠也。
【左傳昭十六年】發命之不衷。
又通也。
【左傳莊六年】必度于本末而後立衷焉。
又【增韻】方寸所蘊也。
又【說文】裏褻衣也。
【左傳宣九年】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
又姓。
【正字通】漢哀帝之後衷愉仕唐,攺姓哀。
又【廣韻】陟仲切,中去聲。
當也。
【韻會】折衷,平也。
【史記孔子世家】折衷于夫子。
【註】折,斷也。
衷,當也。
又【後漢梁統傳】爰制百姓于□之衷。
【衷】不輕不重也。
通作中。
【前漢貢禹傳】微夫子之言,則無所折中。
亦讀作平聲。
【六書正譌】俗作□,非。
考證:〔【後漢梁統傳】爰制百姓于冊之衷。
【註】不輕不重也。
〕謹照原文冊改□。
不輕不重也卽原傳正文非註文。
註字改衷字。
衸 【申集下】【衣字部】 衸 【唐韻】胡介切【集韻】下介切,□音械。
袥也。
【博雅】衩、衸、袥,□膝也。
又【廣韻】古拜切,音戒。
布衣幅也。
又【玉篇】衣長貌。
衹 【申集下】【衣字部】 衹 【唐韻】巨支切【集韻】翹移切,□音岐。
【廣韻】衹衼,尼法衣。
【類篇】□裟謂之衹衼。
又【類篇】章移切,音支。
適也。
【前漢竇嬰傳】衹加懟自明揚主之過。
【師古曰】其字從衣。
又土禮切,同緹。
帛丹黃色也。
衺 【申集下】【衣字部】 衺 【唐韻】似嗟切【集韻】徐嗟切,□音斜。
【說文】□也。
【廣韻】不正也。
【玉篇】姦思也。
【周禮天官宮正】去其淫怠與其奇衺之民。
【註】奇衺,譎觚非常。
又【地官】比長五家有辠奇衺則相及。
【註】衺,猶惡也。
【唐書婉兒傳】衺人穢夫,爭□門下。
又【韻補】徐蹉切,入歌韻。
【白居易續古詩】身從富貴來,恩薄讒言多。
冢婦獨守禮,羣妾互奇衺。
【類篇】或作□。
【集韻】通作斜。
考證:〔【周禮天官宮正】去其淫思。
〕謹照原文思改怠。
衽 【申集下】【衣字部】 衽 【唐韻】【正韻】汝鴆切【集韻】如鴆切,□音妊。
【類篇】衣襟也。
【揚子方言】褸謂之衽。
【釋名】衽,襜也。
在傍襜襜如也。
【禮玉藻】衽當旁。
【註】衽,謂裳幅所交裂也。
又【禮曲禮】請衽何趾。
【註】衽,臥席也。
【周禮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
【註】衽席,單席也。
又【禮檀弓】棺束□二衡三衽每束一。
【疏】小要也。
其形兩頭廣,中央小也,旣不用釘棺,但先鑿棺邊及兩頭合際處作坎形,則以小要連之。
今因漢時呼衽爲小要也。
又【屈原離騷】跪敷衽以陳辭兮。
【註】衽,衣前也。
又【博雅】衽、裀、袾、□,裑也。
又【集韻】忍甚切,音稔。
義同。
又【類篇】或作□,通作袵。
考證:〔【周禮天官王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
〕謹照原文王府改玉府。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古代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代切,□音槩。
【博雅】磨也。
【淮南子要略篇】禹燒不暇撌濡不給。
又【集韻】古對切,音憒。
又戸代切,音瀣。
義□同。
又取也。
又語訐切,音钀。
擊也。
又吉屑切,音結。
義同。
衾 【申集下】【衣字部】 衾 【唐韻】去金切【集韻】【韻會】袪音切,□音欽。
【玉篇】大被也。
【詩召南】抱衾與裯。
【孟子】謂棺槨衣衾之美也。
【疏】凡衾皆三幅。
【鄭註】衾,單被也。
【陳子昂詩】旖旎光首飾,葳蕤爛錦衾。
【類篇】作□。
【集韻】作□。
衿 【申集下】【衣字部】 衿 【唐韻】【集韻】【正韻】□居吟切,音今。
【爾雅】衿謂之袸。
【註】衣小帶也。
又【揚子方言】衿謂之交。
【註】衣交領也。
【詩鄭風】靑靑子衿。
【傳】靑衿,靑領也。
又【類篇】渠金切,音琴。
其淹切,音箝。
義□同。
又【玉篇】巨禁切,音妗。
【禮內則】衿纓、綦屨。
【註】衿猶結也。
【儀禮士昏禮】母施衿結帨。
又【前漢揚雄傳】衿芰茄之緣衣兮。
【註】衿,帶也。
又【通志六書略】與襟同。
【韻會】作紟。
考證:〔【說文】衿謂之袸。
〕謹照原書說文改爾雅。
袀 【申集下】【衣字部】 袀 【唐韻】居勻切【集韻】規倫切,□音鈞。
【玉篇】戎服也。
【後漢輿服志】秦以戰國卽天子位,滅去禮樂郊祀之服,皆以袀□。
【左思吳都賦】六軍袀服。
又純也。
【揚子太□經】陽氣袀晬淸明。
【前漢王莽傳】時,莽紺袀服,帶璽韍。
又【綱目集覽】偏裻謂之袀。
【篇海】通作均。
袁 【申集下】【衣字部】 袁 【唐韻】雨元切【集韻】羽元切【韻會】于元切,□音園。
【說文】衣長貌。
從衣,叀省聲。
又州名。
【篇海】漢宜春縣,隋置袁州。
又姓。
【通志氏族略】袁氏,嬀姓,舜後。
陳胡公之後裔。
胡公生申公,申公生請伯,十八世孫莊伯生諸字伯爰,□濤塗以王父字爲氏,世爲陳上卿。
亦作轅。
又作爰,《史記》袁盎,《漢書》作爰。
【韻會】袁從口。
俗省作□,又作□,非是。
【酉集中】【走字部】【篇海】胡谷切,音斛。
倒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觀古作□。
註詳,見部十八畫。
【酉集中】【走字部】【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音□。
【玉篇】蹇行。
【酉集中】【足字部】【廣韻】胡朗切【集韻】下朗切,□音沆。
【玉篇】伸脛也。
又【廣韻】各朗切【集韻】舉朗切,□音亢。
伸足也。
一曰擊髁。
【酉集中】【足字部】【廣韻】徒年切【集韻】亭年切,□音田。
【玉篇】踏地聲。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俗作□。
。
□。
袂 【申集下】【衣字部】 袂 【唐韻】弭弊切【集韻】【韻會】彌蔽切,□音櫗。
【玉篇】袖也。
【釋名】袂,掣也。
掣,開也。
開張之,以受臂屈伸也。
【禮曲禮】以袂拘而退。
【儀禮大射儀】大射正弓矢,以袂順左右隈。
【前漢鄒陽傳】攘袂而正議者,獨大王耳。
又擔袂,國名。
【水經注】江口有國,號擔袂,屬天竺。
遣黃門字興爲擔袂王。
又【集韻】儒稅切。
音汭。
【莊子漁父篇】被髮揄袂。
【釋文】袂,李音芮。
又倪祭切。
同褹。
詳褹字註。
又【類篇】古穴切,同□。
亦袖也。
【韻補】《沈炯歸魂賦》:矧古今之悲涼,並攢心而霑袂。
渡狹嶺之欹危,跨淸津之幽咽。
考證:〔【莊子漁父篇】被髮褕袂。
【李軌雲】儒稅切〕謹照原文褕改揄。
李軌雲儒稅切改釋文袂李音芮。
襖 【申集下】【衣字部】 襖 【唐韻】【集韻】【韻會】□烏皓切,音懊。
【玉篇】袍襖也。
【韓愈詩】破襖請來綻。
袈 【申集下】【衣字部】 袈 【唐韻】古牙切【集韻】居牙切,□音嘉。
【廣韻】袈裟,胡衣也。
【楞嚴經會解】袈裟,從色得名,三衣通稱。
【通鑑】武後賜僧法朗等紫袈裟。
【玉篇】亦作毠。
【類篇】本作□。
袉 【申集下】【衣字部】 袉 【唐韻】徒何切【集韻】唐何切,□音駝。
【類篇】裾也。
又【韻會】待可切,音柁。
義同。
又【集韻】通拖。
【說文】引《論語》曰朝服袉紳。
又【玉篇】袉袉,美也。
又他佐切,拖去聲。
義同。
又【集韻】他可切,音拸。
【廣韻】長舒貌。
考證:〔【說文】引論語,加朝服袉紳。
〕謹照原文加改曰。
袊 【申集下】【衣字部】 袊 【唐韻】良郢切【集韻】裡郢切【韻會】裡整切,□音領。
【玉篇】衣袊也。
【揚子方言】袒飾謂之直袊,謂婦人初嫁上服。
一曰繞袊,江東通言下裳曰袊。
又【類篇】郞丁切,與□、同。
袋 【申集下】【衣字部】 袋 【唐韻】徒耐切【集韻】【韻會】待戴切【正韻】度耐切,□音代。
【玉篇】囊屬。
【幹祿字書】作帒。
袌 【申集下】【衣字部】 袌 【集韻】簿皓切,音怉。
同抱。
【說文】褱也。
【六書正譌】俗作抱,非。
別詳手部。
又【唐韻】薄報切,音暴。
衣前襟。
【揚子方言】襌衣有袌者謂之袏衣。
【郭註】前施袌囊也。
又朝服垂衣也。
又【集韻】披敎切,音炮。
袌囊,衣緩貌。
又薄褎切。
同袍。
詳袍字註。
袍 【申集下】【衣字部】 袍 【唐韻】薄褎切【集韻】【韻會】蒲褎切,□音軳。
【廣韻】長襦也。
【釋名】袍,丈夫著下至跗者也。
袍,苞也。
苞,內衣也。
婦人以絳作衣裳,上下連,四起施緣,亦曰袍,義亦然也。
【後漢輿服志】袍者,或曰周公抱成王宴居,故施袍。
又【爾雅釋言】襺也。
【禮玉藻】纊爲襺,縕爲袍。
【論語】衣敝縕袍。
又衣前襟。
【公羊傳哀十四年】反袂拭面涕沾袍。
又【禮喪大記】袍必有表。
【註】褻衣。
又【韻補】蒲侯切,葉音抔。
【詩秦風】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
又【集韻】薄報切,音暴。
【類篇】同袌。
或作□、□。
袎 【申集下】【衣字部】 袎 【唐韻】【集韻】【韻會】□於敎切,音靿。
【廣韻】襪袎。
【類篇】韈頸也。
【篇海】亦作□、□。
袑 【申集下】【衣字部】 袑 【唐韻】【集韻】□市沼切,音紹。
【說文】絝上也。
【類篇】絝襠也。
【博雅】謂之絝,其謂之袑。
【前漢朱博傳】博遷琅琊太守,敕功曹官屬,多褒衣大袑,不中節度,自今掾吏衣皆令去地三寸。
又【類篇】衣襟也。
考證:〔【博雅】其襠謂之袑。
〕謹照原文襠改。
袒 【申集下】【衣字部】 袒 【唐韻】徒旱切【集韻】【韻會】蕩旱切,□音但。
袒裼也。
【禮曲禮】冠母免,勞毋袒。
【儀禮鄕射禮】司射適堂西,袒決遂。
【註】袒,左免衣也。
【疏】凡事無問吉兇,皆袒左,惟有受□袒右。
又【楞嚴經】佛乞食王城,偏袒右肩。
又【釋名】汗衣,或曰鄙袒,或曰羞袒,作之用六尺裁足覆胷背,言羞鄙于袒而衣此耳。
又【廣韻】丈莧切。
同綻,衣縫解也。
詳字註。
又與襢通。
詳襢字註。
考證:〔【儀禮鄕射禮】司射適堂,袒決遂。
【註】袒,左免衣也。
〕謹照原文堂字下增西字。
覓 【酉集上】【見字部】 覓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狄切,銘入聲。
【廣韻】求也。
【魏志管輅傳】覓索餘光。
【晉書武帝紀】是猶欲登山者,涉舟航而覓路。
又【唐書南蠻傳】南詔以貝十六枚爲一覓。
又【宋史眞宗紀】祥符三年,以西涼府覓諾族瘴疫,賜藥。
【正字通】從爪從見。
俗作覔。
非。
【字彙補】一作□□。
【集韻】本作覛,亦書作□,或作眽,□非。
袓 【申集下】【衣字部】 袓 【唐韻】慈呂切【集韻】在呂切,□音咀。
【說文】事好也。
又咨邪切,音嗟。
【類篇】袓厲,縣名。
【子集下】【刀字部】【集韻】紕延切,音偏。
削也。
【玉篇】鈞也。
【酉集中】【足字部】【集韻】房六切,音伏。
【玉篇】行貌。
【類篇】屈手足伏地。
又【左思吳都賦】魂褫氣躡而自踢者,應弦而飮羽。
【註】,崩也。
又【集韻】鼻墨切。
與匐同。
【酉集中】【足字部】【集韻】與躕同。
詳躕字註。
袕 【申集下】【衣字部】 袕 【唐韻】食聿切,音術。
【爾雅釋器】袕謂之褮。
【郭註】衣開孔也。
又胡決切,音穴。
【玉篇】鬼衣也。
又【廣韻】長衣也。
袖 【申集下】【衣字部】 袖 〔古文〕褏【唐韻】似祐切【集韻】似救切,□音岫。
袂也。
【釋名】袖,由也,手所由出入也。
亦言受也。
以受手也。
【後漢馬廖傳】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又【綱目集覽】半袖,短袂衣也。
【釋名】半袖其袂半,襦而施袖也。
【晉書五行志】魏明帝披縹綾半袖。
【廣韻】亦作褏、褎。
袗 【申集下】【衣字部】 袗 【唐韻】章忍切【集韻】【韻會】止忍切,□音軫。
【說文】□服也。
又【玉篇】緣也。
又單也。
【論語】當暑袗絺綌。
【何晏註】暑則單服。
又畫衣也。
【孟子】被袗衣。
又【集韻】之刃切,音震。
義同。
一曰衣前襌。
又之人切,音眞。
【類篇】衣同色。
【儀禮士冠禮】兄弟畢袗□。
【註】古文袗爲均。
【廣韻】亦作裖。
袘 【申集下】【衣字部】 袘 【集韻】餘支切,音移。
【類篇】衣中謂之袘。
又【韻會】以豉切,音易。
裳下緣也。
【儀禮士昏禮】主人爵弁,纁裳緇袘。
【註】袘謂緣。
袘之言施,以緇緣裳,象陽氣下施也。
又衣袖也。
【司馬相如子虛賦】揚袘戍削。
或作□。
袙 【申集下】【衣字部】 袙 【集韻】普駕切,音怕。
【類篇】帳也。
【篇海】同帕、帊。
別詳巾部。
又【篇海】莫八切,音。
帕額,首飾。
【後漢輿服志】秦雄諸侯,乃加其武將首飾爲絳袙,以表貴賤。
袚 【申集下】【衣字部】 袚 【唐韻】【集韻】□北末切,音撥。
【說文】蠻□服也。
又【集韻】敷物切,音拂。
義同。
又分物切,音弗。
【博雅】□、袚、,褯也。
又方未切,音沸。
【玉篇】蔽膝也。
【揚子方言】蔽膝,江淮之閒謂之褘,或謂之袚。
【玉篇】或作撥。
【類篇】又作□、□。
【集韻】亦作□。
袛 【申集下】【衣字部】 袛 【唐韻】都奚切【集韻】都黎切,□音低。
【說文】袛裯,短衣也。
【揚子方言】汗襦,自關而西謂之袛裯。
【後漢羊續傳】其資藏惟有布衾、敝袛裯、鹽麥數斛而已。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直角切,音濁。
竹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與箑、同。
扇也。
【呂氏春秋】冬不用□,非愛□也,淸有餘也。
襪 【申集下】【衣字部】 襪 【唐韻】莫撥切【集韻】莫葛切,□音末。
【廣韻】襪肚。
【類篇】所以束衣也。
【隋煬帝詩】錦袖淮南舞,寶襪楚宮腰。
又【集韻】勿發切,音韈。
【類篇】同襪。
【玉篇】腳衣。
【漢雜事秘辛】約縑迫襪,收束微如禁中。
(襪)【唐韻】望發切【集韻】勿發切,□音韈。
【類篇】足衣。
【釋名】襪,末也,在腳末也。
【飛燕外傳】衣故短繡裙、小袖、李文襪。
【曹植洛神賦】淩波微步,羅襪生塵。
【幹祿字書】本作韈,通作襪,別見革部。
訃 【酉集上】【言字部】 訃 【廣韻】【集韻】【韻會】□芳遇切,音仆。
告喪也。
又至也。
又【集韻】通作赴。
【左傳隱七年】凡諸侯同盟薨則赴以名。
【禮檀弓】伯高死于衞,赴于孔子。
【註】與訃同。
又【正字通】通作報。
【禮喪服小記】報葬者報虞。
【註】報讀爲赴,急疾之義。
赴報訃三字古□通。
袞 【申集下】【衣字部】 袞 【篇海】與衮同。
○按《說文》衮,從衣公聲。
【廣韻】【集韻】□作衮。
《幹祿字書》以袞爲正,以衮爲通。
今依《說文》。
【卯集下】【攴字部】【正字通】叡字之譌。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謨蓬切,音蒙。
收斂也。
袟 【申集下】【衣字部】 袟 【集韻】直質切,音秩。
【類篇】劒衣也。
又【博雅】程也。
又【韻會】與秩通。
【唐書蕭至忠傳】官秩益輕。
【杜甫朝享太廟賦】六宮鹹秩。
又【玉篇】與袠同。
袠 【申集下】【衣字部】 袠 【唐韻】直一切【集韻】【正韻】直質切,□音秩。
【說文】書衣也。
【後漢楊厚傳】吾綈袠中有先祖所傳祕記。
【江淹詩】開袠瑩所疑。
又【禮內則】施縏袠。
【疏】袠,刺也。
以針刺袠而爲縏囊,故雲縏袠也。
又【野客叢書】白居易詩:年開七袠。
是以十年爲一袠。
【莊子知北遊】墮其天袠。
又【類篇】姓也。
【韻會】作帙,亦作□。
【寅集中】【巾字部】〔古文〕□【廣韻】奴可切,音娜。
宬也。
或作□。
【卯集下】【攴字部】【集韻】失冉切,音閃。
□,舉手貌。
又昵洽切,音□。
盡也。
袡 【申集下】【衣字部】 袡 【篇海】同袇。
袢 【申集下】【衣字部】 袢 【唐韻】附袁切【集韻】【韻會】符袁切,□音煩。
【玉篇】衣無色也。
又【類篇】袢延,衣熱也。
【詩鄘風】是袣袢也。
【傳】是當暑袢延之服也。
又【集韻】普半切,音泮。
【類篇】袢迅,盛服貌。
考證:〔【類篇】絆延,衣熱也。
【詩鄘風】是袣絆也。
〕謹照原文兩絆字□改袢。
袤 【申集下】【衣字部】 袤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切,音茂。
【說文】衣帶以上也。
又廣袤。
東西曰廣,南北曰袤。
【張衡西京賦】量徑輪,考廣袤。
又【博雅】長也。
又【集韻】迷浮切,音牟。
【類篇】長衣也。
【玉篇】籀文作□。
袥 【申集下】【衣字部】 袥 【唐韻】他各切【集韻】【韻會】闥各切,□音託。
【說文】衣衸也。
【博雅】衩、衸、袥,□膝也。
又【廣韻】開衣領也。
【韻會】開衣令大也。
又【玉篇】廣大也。
【揚子太□經】天地開闢,宇宙袥袒。
袧 【申集下】【衣字部】 袧 【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音鉤。
褻裳服辟兩側也。
【玉篇】喪服也。
【儀禮喪服】凡衰,外削幅,裳內削幅,幅三袧。
【註】袧者謂辟兩側,空中央也。
又【類篇】墟侯切,音摳。
義同。
又居□切,音姤。
【博雅】襞也。
又【集韻】恭于切,音拘。
襧袧,山名。
【韻會】通作拘。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思袞切【集韻】須兗切,□音選。
竹緣。
袨 【申集下】【衣字部】 袨 【唐韻】黃練切【集韻】【韻會】【正韻】熒絹切,□音縣。
好衣也。
【鄒陽上吳王書】袨服叢臺之下,一旦成市。
【註】袨服,大盛□黃服也。
【左思蜀都賦】袨服靚妝。
又【玉篇】黑衣也。
【類篇】一作。
袩 【申集下】【衣字部】 袩 【集韻】處占切,音襜。
【類篇】衣動貌。
又丁兼切,音□。
衣衽也。
【揚子方言】褸謂之袩。
【郭註】卽衽也。
又的協切,音聑。
【博雅】、袩、衽謂之褸。
袪 【申集下】【衣字部】 袪 【唐韻】去魚切【集韻】【韻會】【正韻】丘於切,□音胠。
【說文】衣袂也。
一曰袪,褱也。
褱者,袌也。
【詩鄭風】摻執子之袪兮。
【疏】袂是袪之本,袪是袂之末。
【禮玉藻】深衣三袪。
【註】三袪者,謂要中之數也。
袪尺二寸,圍之爲二尺四寸,三之七尺二寸。
【左傳僖五年】披斬其袪。
又袖口也。
【儀禮喪服】袪尺二寸。
又【類篇】舉袖貌。
【韓詩外傳】孟嘗君明日袪衣請受業。
【後漢班固傳】袪黼帷,鏡淸流。
又【集韻】丘據切,音去。
義同。
褱字原從罒,不從眔作。
被 【申集下】【衣字部】 被 【唐韻】皮彼切【集韻】【韻會】部靡切,□音罷。
【說文】寢衣也。
【釋名】被,被也,被覆人也。
【傅□被銘】被雖溫,無忘人之寒。
無厚于己,無薄于人。
又【唐韻】皮義切,音髲。
覆也。
【詩大雅】天被爾祿。
【箋】天覆被女以祿位,使祿福天下。
又及也。
【書堯典】光被四表。
又表也。
【儀禮士昏禮】笲緇被纁裹加于橋。
又具也。
【戰國策】械器被具。
又帶也。
【前漢韓王信傳】國被邊,匈奴數入。
又加也。
【前漢高帝紀】高祖被酒,夜徑澤中。
【註】爲酒所加也。
又把中也。
【周禮冬官廬人】凡爲殳,五分其長。
以其一爲之被而圍之。
又負也。
【後漢賈充傳】被羽先登。
又被廬,晉地名。
【晉語】乃大蒐于被廬。
又【韻會】攀糜切,音披。
【廣雅】裮被,不帶也。
【屈原離騷】何桀紂之猖被兮。
【前漢揚雄傳】被夫容之朱裳。
又荷衣曰被。
【左傳襄十四年】被苫蓋。
又【古今人表】被衣,人名。
【莊子知北遊】齧缺問道乎被衣。
又姓。
【前漢王褒傳】宣帝時,徵能《楚辭》,九江被公召見誦讀。
【通志氏族略】鄭有大夫被詹,《漢書》有牂牁太守被條。
通作披。
袬 【申集下】【衣字部】 袬 同育。
【管子山權篇】民之能樹瓜匏葷菜百果,使蕃袬者。
袬與育同。
襲 【申集下】【衣字部】 襲 〔古文〕□褶【唐韻】【正韻】似入切【集韻】【韻會】席入切,□音習。
【玉篇】重衣也。
【禮玉藻】裘之裼也,見美也。
服之襲也,充美也。
又【樂記】周還裼襲,禮之文也。
又【通鑑】趙烈侯賜公仲連衣二襲。
【註】上下皆具曰襲。
又【說文】左袵袍也。
又服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襲朝服。
又合也。
【周語】朕夢協于朕蔔,襲于休祥,戎商必克。
又因也。
【禮曲禮】蔔筮不相襲。
又重也。
【左傳哀十年】蔔不襲吉。
又入也。
【晉語】大國道小國襲焉曰服,小國敖大國襲焉曰誅。
又受也。
【左傳昭二十八年】故襲天祿,子孫受之。
又掩其不備也。
【左傳莊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
又雜襲,雜沓也。
【前漢蒯通傳】魚鱗雜襲,飄至風起。
又姓。
【通志氏族略】晉有隱士襲元之。
【南史】有襲蔿。
【玉篇】籀文作□。
【篇海】又作□。
袱 【申集下】【衣字部】 袱 【字彙】房六切,音伏。
包袱。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詰葉切,音愜。
葉也。
【揚子太□經】隂氣而□之。
【註】,協也。
又【廣韻】於計切,音翳。
【揚子太□經】冥冒□,中自也。
【註】,隱也,慙也。
在中,故隱。
音父。
〇按此字見揚子太□,有詰葉,於計二切,義亦各別。
其在廓首者訓協,乃詰葉切也。
其在晬測者訓隱,乃於計切也。
廣韻有於計切無詰葉切,集韻有詰葉切無於計切,皆緣瘱字點畫相近而譌也。
字彙未能辨明,《正字通》欲幷字廢之,亦非。
袲 【申集下】【衣字部】 袲 【唐韻】戈支切【集韻】【韻會】餘支切,□音移。
地名。
【春秋桓十五年】公會宋公、衞侯、□侯于袲,伐鄭。
【註】袲,宋地,在沛國相縣西南。
又【韻會】尺氏切,音侈。
衣長好貌。
又奴可切,音娜。
【玉篇】□袲。
詳□字註。
亦作袳。
【卯集中】【手字部】【正字通】□字之譌。
別見十七畫□字註。
【酉集中】【足字部】【玉篇】且欲切,音簇。
迫也,速也。
或作促、趗。
袳 【申集下】【衣字部】 袳 【唐韻】尺氏切,音侈。
同袲。
【說文】地名也。
又【五音集韻】昌裡切,音齒。
義同。
又【類篇】同□。
衣張也。
又【集韻】遣禮切,音啓。
開衣也。
又典可切,音軃。
衣弱也。
【類篇】一曰被也。
袴 【申集下】【衣字部】 袴 〔古文〕絝【唐韻】【集韻】【韻會】□苦故切,音庫。
【急就篇註】脛衣也。
【釋名】袴,跨。
兩股各跨別也。
【揚子方言】大袴謂之倒頓。
【郭註】今雹袴也。
小袴謂之□。
【郭註】今□袴也。
【又】齊魯之閒謂之,或謂之櫳,關西謂之袴。
【禮內則】衣不帛襦袴。
【王充論衡】趙武藏于袴中。
又袴褶。
【吳志裴松之註】呂範釋韝著袴褶,執鞭詣闕下。
【晉書輿服志】袴褶之制,未詳所起。
【韻會】《馬韻》通,《禡韻》通胯。
【正字通】兩股閒曰胯。
通作跨。
袴自是脛衣,必謂胯與袴同,無此事理。
□ 【未集上】【米字部】 □ 【海篇】音扮。
屑米餠也。
【酉集上】【見字部】【玉篇】醜切,郴去聲。
視也。
【集韻】同□。
【醜集上】【口字部】【唐韻】阻立切【集韻】側立切,□音戢。
【說文】衆口也,從四口,讀若戢。
又【集韻】測入切,音。
又訖立切,音伋。
又北及切,音鵖。
義□同。
又【字彙補】古文雷字。
見七修類稿。
袵 【申集下】【衣字部】 袵 【韻會】如鴆切。
【篇海】同衽。
衣衿也。
【直音】或作□。
袶 【申集下】【衣字部】 袶 【集韻】古巷切,音絳。
【類篇】艸名。
【爾雅釋草】困衱袶。
註:未詳。
訉 【酉集上】【言字部】 訉 【玉篇】【集韻】□扶泛切,音梵。
多言也。
【字彙補】譌作□,非。
袷 【申集下】【衣字部】 袷 【唐韻】古洽切【集韻】【韻會】訖洽切,□音夾。
【廣韻】複衣。
【玉篇】衣無絮也。
【韻會】夾衣也。
【急就篇註】衣裳施裏曰袷。
【史記匈奴傳】服繡袷綺衣。
【註】言繡表綺裏。
【潘嶽秋興賦】禦袷衣。
又【廣韻】居怯切,音劫。
曲領也。
【禮曲禮】天子視不上于袷,不下于帶。
【疏】朝祭服之曲領也。
又【玉藻】袷二寸。
又袷輅,次車也。
【張衡東京賦】結飛雲之袷輅。
【玉篇】一作裌。
又【集韻】轄夾切,音洽。
義同。
又乞洽切,音恰,衣縫。
一曰衿也。
袸 【申集下】【衣字部】 袸 【唐韻】徂尊切【集韻】徂昆切,□音存。
【類篇】衣帶。
【爾雅釋器】衿謂之袸。
【註】衣小帶。
又【廣韻】在甸切,音薦。
又【集韻】徂悶切,存去聲。
義同。
又【玉篇】褰脬衣。
袹 【申集下】【衣字部】 袹 【唐韻】【集韻】□莫白切,音陌。
袹腹也。
【博雅】裲襠謂之袹腹。
【劉孝標樂府】裲襠雙心共一襪,袹腹兩邊作一襊。
【晉書齊王囧傳】童謠曰:著布袹腹,爲齊持服。
又【類篇】莫轄切,同帞。
【集韻】邪巾袹頭,始喪之服。
袺 【申集下】【衣字部】 袺 【唐韻】古屑切【集韻】吉屑切,□音結。
【詩周南】薄言袺之。
【爾雅釋器】執衽謂之袺。
【註】掎衣上衽。
又訖黠切,音戛。
義同。
袼 【申集下】【衣字部】 袼 【唐韻】盧各切,音落。
袼。
【揚子方言】□袼謂之。
【郭註】卽小兒衣也。
又【集韻】剛隺切,音各。
袖也。
【廣韻】袂也。
又袼也。
【禮深衣】袼之高下,可以運肘。
【註】袼,衣袂當掖之縫也。
考證:〔【禮深衣】可以運時。
〕謹照原文時改肘。
袽 【申集下】【衣字部】 袽 【唐韻】女餘切【集韻】【韻會】【正韻】女居切,□音挐。
【玉篇】袾袽,敝衣也。
【易旣濟】繻有衣袽。
【註】衣袽,所以塞舟漏也。
又【集韻】人餘切,音如。
【類篇】絲袽也。
亦作。
又作帤。
袾 【申集下】【衣字部】 袾 【唐韻】陟輸切【集韻】追輸切,□音株。
【字統】朱衣曰袾。
又【韻會】鍾輸切,音朱。
【類篇】衣身也。
【博雅】袵、裀、袾、□,裑也。
又袾襦,短衣。
又【廣韻】昌朱切,音樞。
義同。
又【集韻】同□。
【說文】好佳也。
引《詩》:靜女其袾。
又通朱。
【荀子富國篇】袾裷衣冕。
【註】袾,古與朱通。
袿 【申集下】【衣字部】 袿 【唐韻】古攜切【集韻】【韻會】涓畦切,□音圭。
【廣雅】長襦也。
【釋名】婦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廣下狹,如刀圭也。
【後漢皇後紀】簪珥光采,袿裳鮮明。
【傅毅舞賦】華袿飛髾而雜纖羅。
又【集韻】均窺切,音規。
【類篇】衣袪。
【揚子方言】袿謂之裾。
【嵆康詩】微風動袿。
【張華白紵歌】羅袿徐轉紅袖揚。
又【博雅】袖也。
【卯集下】【攴字部】【集韻】他口切,音鈄。
展也。
【卯集中】【手字部】【玉篇】古文扏字。
註詳二畫。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滂丁切,音俜。
吳人數絮。
【酉集中】【足字部】【廣韻】苦括切【集韻】苦活切,□音闊。
【玉篇】蹵也。
裏 【申集下】【衣字部】 裏 【唐韻】良士切【集韻】【韻會】兩耳切,□音裡。
【說文】衣內也。
【詩邶風】綠衣黃裏。
又【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
又治裏,謂道氣也。
【班固幽通賦】單治裏而外凋兮。
又【類篇】良志切,音吏。
義同。
【幹祿字書】俗作裏。
裏字作重下□。
裑 【申集下】【衣字部】 裑 【集韻】升人切,音申。
【博雅】衽、裀、袾、□,裑也。
裒 【申集下】【衣字部】 裒 【唐韻】薄侯切【集韻】【正韻】蒲侯切,□音抔。
【爾雅釋詁】聚也。
【詩小雅】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又【周頌】敷天之下,裒時之對。
又【爾雅釋詁】多也。
又【玉篇】減也。
【易謙卦】君子以裒多益寡。
又【集韻】房尤切,音浮。
義同。
又博毛切。
同襃。
詳襃字註。
或作裦。
考證:〔【詩小雅】原隰裒兮。
〕謹照原文兮改矣。
裓 【申集下】【衣字部】 裓 【唐韻】古得切【集韻】【韻會】訖得切,□音□。
【類篇】衣裾。
【玉篇】衣裓也。
【柳宗元送文暢上人序】蔑衣裓之贈。
【註】《釋典》有衣裓。
又【類篇】居諧切,音皆。
堂塗。
【鄭康成曰】若今令辟。
又柯開切,音該。
【說文】宗廟奏裓樂。
又訖黠切,音戛。
義同。
裔 【申集下】【衣字部】 裔 〔古文〕□□【唐韻】餘制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制切,□音曳。
【說文】衣裾也。
又邊也。
【家語】裔夷之俘。
【史記五帝紀】乃流四兇族,遷于四裔。
【賈逵註】四裔之地,去王城四千裡。
又【正韻】末也,胄也。
【韻會】苗裔,種類也。
【書微子之命】德垂後裔。
【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
又裔裔,行貌。
【司馬相如子虛賦】纚乎淫淫,般乎裔裔。
【左思蜀都賦】紆長袖而屢舞,翩躚躚以裔裔。
又飛流之貌。
【前漢禮樂志】先以雨般裔裔。
又容裔,縱肆貌。
又融裔,聲長貌。
【潘嶽笙賦】泓宏融裔。
又姓。
【通志氏族略】見《姓苑》。
《古今人表》有裔款。
又【類篇】羊列切,音拽。
義同。
【左思吳都賦】高門鼎貴,魁岸豪傑。
虞、魏之昆,顧、陸之裔。
【類篇】亦作□。
裕 【申集下】【衣字部】 裕 【唐韻】羊戍切【集韻】【韻會】兪戍切,□音諭。
【說文】衣物饒也。
【易晉卦】有孚,裕,無咎。
又寬也。
【晉康誥】裕乃以民寧。
【註】行寬政乃以民安。
又緩也。
【周語】享祀時至,而布施優裕也。
又【韻補】葉餘救切,音狖。
【陸機詩】篤生我後,克明克秀。
茂德淵沖,天姿玉裕。
【廣韻】亦作。
裖 【申集下】【衣字部】 裖 【唐韻】章忍切【集韻】止忍切,□音軫。
同袗,□服也。
【說文】袗或從辰。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磐石裖崖。
【孟康曰】裖,緻也。
裗 【申集下】【衣字部】 裗 【唐韻】【集韻】【正韻】□力求切,音留。
【爾雅釋器】衣裗謂之。
【郭註】衣縷也。
又【類篇】袿衣之飾。
【正字通】裗本字。
詳裗字註。
裗字右上從□作,部外六畫。
【寅集中】【山字部】【集韻】愚袁切,音原。
崟,山巔。
或作。
【正字通】譌字。
裘 【申集下】【衣字部】 裘 〔古文〕求【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音求。
【玉篇】皮衣也。
【詩小雅】舟人之子,熊羆是裘。
【又】彼都人士,狐裘黃黃。
【周禮天官司裘】掌爲大裘,以供王祀天之服。
中秋獻良裘,季秋獻功裘。
【中論】救寒莫如重裘。
又披裘公,人名。
【高士傳】披裘公曰:五月被裘負薪,豈取金者哉。
又菟裘,地名。
【左傳隱十一年】使營菟裘,吾將老焉。
【註】在梁父縣南。
又裘氏,亭名。
【水經注】沙水又東南逕裘氏鄕裘氏亭西。
又姓。
【通志氏族略】裘氏,衞大夫食采于裘,因氏焉。
又【集韻】渠竹切,音鞠。
義同。
又【韻補】渠之切,葉音其。
【詩豳風】取彼狐狸,爲公子裘。
【說文】作□。
裙 【申集下】【衣字部】 裙 〔古文〕□【唐韻】【韻會】渠雲切【集韻】衢雲切,□音羣。
【說文】下裳也。
【釋名】裙,羣也,連接裾幅也。
【張華白紵歌】羅裙飄颻昭儀光。
又中裙,近身衣也。
【史記萬石君傳】取親中裙厠牏身自浣滌。
又鼈甲邊曰裙。
【五代史補】僧謙光有才辨,飮酒食肉。
嘗雲:但願鵞生四掌,鼈留兩裙足矣。
【韻會】本作帬。
【類篇】作裠。
裿 【申集下】【衣字部】 裿 【集韻】去倚切,音綺。
【博雅】襌襦謂之襜裿。
又隱綺切,音倚。
【類篇】裿,衣貌。
【玉篇】好也。
考證:〔【博雅】襜襦謂之襜裿〕謹照原文襜襦改襌襦。
褀 【申集下】【衣字部】 褀 【集韻】渠記切,音忌。
【類篇】繫也,巾也。
或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正字通】譌字。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七碎切,音倅。
粉□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時制切,音誓。
《易》卦用蓍也。
同筮。
裛 【申集下】【衣字部】 裛 【唐韻】於汲切【集韻】【韻會】乙及切,□音邑。
【廣韻】裛香。
【類篇】香襲衣也。
【飛燕外傳】有傾絕倒裛衣。
【杜甫詩】衫裛翠微潤。
又纏也。
【班固西都賦】裛以藻繡。
又【集韻】乙業切,音□。
【說文】書囊也。
又憶笈切,音。
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海篇】□七然切,音千。
□,竹名。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杜皓切,音道。
纛或作□。
裪 【申集下】【衣字部】 裪 【唐韻】【集韻】【韻會】□徒刀切,音桃。
□裪,衣袖也。
【類篇】袖褾也。
又【韻會】通陶。
【左傳昭十二年】楚子出獵,皮冠秦復陶。
裫 【申集下】【衣字部】 裫 【唐韻】烏縣切【集韻】縈絹切,□音。
衣襟袖曲處。
又【類篇】縈□切,音淵。
義同。
裬 【申集下】【衣字部】 裬 【集韻】閭承切,音陵。
【類篇】馬腹下帶也。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胡茅切【集韻】【類篇】何交切,□音殽。
【廣韻】桃,梔子也。
【正字通】按方書山梔子名越桃,無桃名。
【酉集中】【足字部】【集韻】其季切,音悸。
【玉篇】足也。
又【集韻】渠龜切,音逵。
或作,脛肉。
一曰曲脛。
【酉集中】【走字部】【廣韻】強魚切【集韻】求於切,□音渠。
犯也。
一曰小跳。
【玉篇】小步也。
裮 【申集下】【衣字部】 裮 【唐韻】尺良切【集韻】□良切,□音昌。
【博雅】披裮。
【玉篇】披衣不帶也。
訙 【酉集上】【言字部】 訙 【集韻】訊古作訙。
註詳本畫。
【卯集中】【手字部】【篇海】同□。
【正字通】俗字。
裯 【申集下】【衣字部】 裯 【唐韻】直由切【韻會】陳留切【正韻】徐留切,□音儔。
【類篇】被也。
【詩召南】抱衾與裯。
【傳】襌被也。
【箋】牀帳也。
【韻會】漢名帳爲裯,因以爲牀帳也。
又【集韻】都勞切,音刀。
衣袂。
【揚子方言】汗襦,自關而西謂之袛裯。
【郭註】亦呼爲掩汀也。
【後漢羊續傳】唯有布衾敝袛裯。
又【廣韻】直誅切,音。
襌衣也。
【韻會】與通。
裰 【申集下】【衣字部】 裰 【唐韻】丁括切【集韻】都括切,□音掇。
補裰破衣也。
裱 【申集下】【衣字部】 裱 【唐韻】方廟切,音俵。
【玉篇】領巾也。
【揚子方言】帍裱謂之被巾。
【郭註】婦人領巾也。
又【集韻】彼小切,音表。
義同。
又【類篇】與褾同。
詳褾字註。
裲 【申集下】【衣字部】 裲 【集韻】裡養切,音兩。
裲襠。
詳襠字註。
□ 【備考】【未集】【糸字部】 □ 【篇海】音摩。
裳 【申集下】【衣字部】 裳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正韻】陳羊切,□音常。
【說文】下帬也。
【釋名】下曰裳。
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詩邶風】綠衣黃裳。
【禮曲禮】暑無褰裳。
【揚子方言】惜乎衣未成而轉爲裳也。
【集韻】本作常。
裴 【申集下】【衣字部】 裴 【唐韻】薄回切【集韻】蒲枚切,□音陪。
【玉篇】長衣貌。
又姓。
【通志氏族略】裴氏,嬴姓,伯益之後,秦非子之孫,封□鄕,因以爲氏。
六代孫陵,當周僖王之時,封爲解邑君,乃去邑從衣。
又西域有裴氏。
又裴回,與徘徊通。
【前漢燕刺王傳】裴回兩渠閒兮,君子獨安居。
又【廣韻】符非切,音肥。
卽裴,縣名。
【前漢地理志】魏郡卽裴。
又【韻會】匪微切。
義同。
【漢書應劭註】音非。
裵 【申集下】【衣字部】 裵 【篇海】同裴。
裶 【申集下】【衣字部】 裶 【唐韻】芳非切【集韻】芳微切,□音霏。
衣長貌。
【韻會】曳衣貌。
詳衯字註。
又【類篇】匪微切,音飛。
義同。
衯字原從衤從兮作。
裷 【申集下】【衣字部】 裷 【唐韻】【集韻】□於袁切,音鴛。
【揚子方言】襎裷謂之幭。
【郭註】卽帊幞也。
【韓非子外儲說左篇】衞人有佐弋者,鳥至,因先以其裷麾之焉。
又【廣韻】去阮切,音綣。
【類篇】委遠切,音宛。
窘遠切,音圈。
義□同。
又讀作袞。
【荀子富國篇】天子袾裷衣冕。
【楊倞註】裷與袞同。
裸 【申集下】【衣字部】 裸 〔古文〕□【唐韻】郞果切【集韻】魯果切,□音卵。
赤體。
【說文】袒也。
【孟子】雖袒裼裸裎於我側。
【左傳僖二十三年】曹共公聞其騈脅,欲觀其裸。
【魏志裴松之註】襧衡爲漁陽摻撾,不易衣,吏呵之,衡乃脫衣裸身爲之。
又人曰裸蟲。
【晉書五行志】裸蟲,人類,而人爲之王。
又川名。
【述異記】桂林東南邊海有裸川。
【桓譚新論】呈衣冠于裸川。
又海上有裸人鄕。
又館名。
【拾遺記】靈帝初起裸遊館千閒。
【韻會】作□,別作倮臝儽。
裹 【申集下】【衣字部】 裹 【唐韻】【韻會】□古火切,音果。
【玉篇】包也。
【詩大雅】乃裹糇糧。
【莊子大宗師】裹飯而往食之。
又【宋玉高唐賦】綠葉紫裹。
【註】裹,猶房也。
又【郭璞江賦】濯穎散裹。
【註】裹,謂草實也。
又【說文】纏也。
又【集韻】古臥切,音過。
義同。
又【韻會】指所包之物也。
裺 【申集下】【衣字部】 裺 【唐韻】於檢切【集韻】衣檢切,□音掩。
【玉篇】緣也。
【說文】裺謂之褗。
又【集韻】烏含切,音菴。
【揚子方言】飮馬橐,自關而西謂之裺囊,或謂之裺篼。
又【廣韻】於劒切,音俺。
衣寬也。
又【揚子方言】裺謂之襦。
裻 【申集下】【衣字部】 裻 【唐韻】冬毒切【集韻】【韻會】都毒切,□音篤。
衣背縫也。
【禮深衣】負繩及踝。
【註】踝謂裻,與後幅相當之縫。
又偏衣。
【晉語】使申生伐東山,衣偏裻之衣。
【註】裻在中,左右異,故曰偏。
【史記佞幸傳】顧見其裻。
【註】裻,衫襦之橫者。
【左思魏都賦】襲偏裻以列。
又【廣韻】先篤切,音洬。
新衣聲也。
或作□,亦作□、□。
裼 【申集下】【衣字部】 裼 【唐韻】先擊切【集韻】【韻會】先的切,□音錫。
【爾雅釋訓】袒裼,肉袒也。
【詩詁】去上衣曰裼。
【玉篇】脫衣見體也。
又裘單曰裼。
【禮玉藻】裘之裼也,見美也。
【疏】裘上加裼衣,裼衣雖加,他服猶開,露裼衣見裼之美,以爲敬也。
又他計切,音替。
【詩小雅】載衣之裼。
【傳】褓也。
【箋】褓,夜衣也。
製 【申集下】【衣字部】 製 【唐韻】【集韻】□征例切,音制。
【說文】裁也。
【左傳襄三十一年】子有美錦,不使人學製焉。
又裘也。
【左傳定九年】晳幘而衣貍製。
又【六書正譌】雨衣也。
又造也。
【後漢樊準傳】上疏言大侵之禮,百官備而不製。
又式也。
【前漢叔孫通傳】通儒服,漢王憎之,廼變其服,服短衣,楚製。
【師古註】謂裁衣之形製。
又與緻同。
【唐書張易之傳】易之旣冠,頎皙美姿製。
又義與著同。
【杜甫詩】聲華當健筆,灑落富淸製。
考證:〔【左傳襄三十一年】雖有美錦。
〕謹照原文雖改子。
裾 【申集下】【衣字部】 裾 【唐韻】九魚切【韻會】斤於切,□音居。
【爾雅釋器】衱謂之裾。
【郭註】衣後裾也。
【釋名】裾,倨也。
倨倨然直,亦言在後常見踞也。
【孔叢子儒服】子高衣長裾,振襃袖,方屐麄翣見平原君。
又【說文】衣袍也。
又【玉篇】被也。
又【集韻】求於切,音渠。
義同。
又居禦切,與倨通。
【前漢趙禹傳】禹爲人廉裾。
【師古註】裾,亦傲也。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低卭夭矯裾以驕驁兮。
【張揖註】裾,直項也。
褁 【申集下】【衣字部】 褁 【字彙補】責尺切,音執。
【字辨】囊也。
○按與裹字音義別。
褅 【申集下】【衣字部】 褅 【集韻】同□。
褆 【申集下】【衣字部】 褆 【唐韻】承紙切【集韻】上紙切,□音是。
【類篇】美衣服貌。
【玉篇】衣服端正貌。
又【廣韻】杜奚切,音啼。
【說文】衣厚褆褆也。
又【類篇】丈爾切,音豸。
義同。
複 【申集下】【衣字部】 複 【唐韻】【集韻】【韻會】□方六切,音福。
【玉篇】重衣也。
【釋名】衣服有裏曰複。
又【類篇】一曰褚衣。
【急就篇註】褚之以綿曰複。
又【集韻】芳六切,音蝮。
重也。
【魏志文帝紀典論】餘少曉持複,自謂無對,後從袁敏學,以單攻複,每爲若神。
又【韻會】複道。
【前漢高帝紀】從複道上望見諸將。
【註】上下有道,故謂之複。
【庾信華林園馬射賦】屬車釃酒,複道焚香。
又【廣韻】扶富切,音覆。
亦重複也。
考證:〔【庾信華林園射馬賦】〕謹照原文射馬賦改馬射賦。
褈 【申集下】【衣字部】 褈 【唐韻】直容切【集韻】傳容切,□重平聲。
【玉篇】複也。
【說文】增益也。
又【類篇】厚也。
又儲用切,讀去聲。
繒縷也。
又昌容切。
同□。
詳□字註。
褉 【申集下】【衣字部】 褉 【唐韻】虎結切【集韻】顯結切,□音。
褉襦也。
褊 【申集下】【衣字部】 褊 【集韻】畢緬切,音惼。
【說文】衣小也。
又狹也。
【孟子】齊國雖褊小。
【史記禮書】褊陋之說,入焉而嗛。
又【廣韻】急也。
【詩魏風】維是褊心。
又【類篇】蒲眠切,音跰。
褊褼,衣貌。
又葉彼忍切。
【陸機詩】軌跡未及安,長轡忽已整。
道遐覺日短,憂深使心褊。
褼字原從衤從遷作。
【酉集上】【言字部】【集韻】【類篇】□居禦切,音據。
言有則也。
又人名。
與、崇,見【宋史宗室表】。
褋 【申集下】【衣字部】 褋 【唐韻】徒協切【集韻】【韻會】達協切,□音牒。
【揚子方言】襌衣,江淮南楚之閒謂之褋,關之東謂之襌衣。
【楚辭九歌】遺餘褋兮灃浦。
【註】襟褋襜褕,事神所用。
【潛夫論】文組綵褋,驕奢僭主。
【六書正譌】別作□,非。
褌 【申集下】【衣字部】 褌 【唐韻】古渾切【集韻】【韻會】公渾切,□音昆。
【說文】□衣。
【玉篇】褻衣。
【急就篇註】合襠謂之褌。
【釋名】褌,貫也,貫兩腳,上繫腰中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傭保雜作。
【晉書阮籍傳】羣虱之處褌中,逃乎深縫,匿乎壞絮,自以爲吉兆也。
又【本草】褌襠,解毒箭,幷女勞復。
【類篇】褌一作裩。
褍 【申集下】【衣字部】 褍 【唐韻】【集韻】□多官切,音端。
【說文】衣正幅也。
又【廣韻】丁果切,音朶。
義同。
又【集韻】徒困切,音鈍。
衣長也。
【玉篇】作□。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徒合切【集韻】達合切,□音沓。
【說文】縫指也。
一曰韜也。
或作□。
又【集韻】託合切,音塔。
冒也。
一曰摹也。
或作搨。
又作搭。
又【韻會】託盍切,音榻。
義同。
褎 【申集下】【衣字部】 褎 【集韻】似救切,音岫。
【說文】袂也。
【詩唐風】羔裘豹褎。
【禮玉藻】君子狐靑裘、豹褎。
與袖同。
詳袖字註。
又【唐韻】餘救切,音狖。
服飾貌。
【詩邶風】褎如充耳。
【傳】褎,盛服也。
大夫褎然有尊盛之服,而不能稱也。
【箋】言衞之諸臣,顏色褎然如見塞耳,無聞知也。
又【類篇】禾黍盛貌。
【詩大雅】實種實褎。
【箋】褎,枝葉長也。
又【前漢董仲舒傳】今子大夫褎然爲舉首,朕甚嘉之。
【註】褎,進也,爲舉賢良之首也。
褏 【申集下】【衣字部】 褏 【集韻】餘救切,音狖。
同褎。
【詩】褎如充耳。
或從由。
又【前漢班固敘傳】安樂褏褏,古之文學。
【師古曰】褏褏,盛貌也。
音狖。
又【韻會】似救切,音岫。
同袖。
【前漢淮南厲王傳】自褏金椎椎之。
又【佞幸傳】董賢嘗與上臥起,嘗晝寢,偏藉上褏,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廼斷褏而起。
【師古註】褏,古袖字。
襀 【申集下】【衣字部】 襀 【集韻】資昔切,音積。
【玉篇】襞襀。
【類篇】衣閒踧也。
【司馬相如子虛賦】襞襀褰縐。
【註】襞襀,□齰也。
【篇海】卽今之裙褶也。
褐 【申集下】【衣字部】 褐 【唐韻】胡葛切【集韻】【韻會】【正韻】何葛切,□音曷。
【說文】編枲韈也。
又【詩豳風】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註】褐,毛布也。
又【潘嶽藉田賦】被褐振裾。
【註】褐,麤布也。
又【荀子大略篇】衣則豎褐不完。
【註】豎褐,僮豎之褐。
又【左傳哀十三年】餘與褐之父睨之。
【註】褐,寒賤之人也。
又人名。
【吳越春秋】晉令童褐請軍。
又複姓。
【通志氏族略】《古今人表》有司褐拘。
又有司褐扶,楚靈王大夫,見《韓子》。
又【韻補】胡結切,音纈。
【白居易詩】閒將酒壷出,醉回人家歇。
野食或烹鮮,寓眠多擁褐。
又【集韻】居曷切,音葛。
同□,麤衣也。
【類篇】或作□。
考證:〔【吳越春秋】晉令童褐請年。
〕謹照原文年改軍。
褑 【申集下】【衣字部】 褑 【唐韻】王眷切【集韻】于眷切,□音瑗。
【玉篇】佩衿也。
【爾雅釋器】佩衿謂之褑。
【註】佩玉之帶二屬。
又【類篇】佩絞也。
又【集韻】于元切,音袁。
衣也。
又于願切,遠去聲。
佩袷。
或作褤。
褒 【申集下】【衣字部】 褒 【唐韻】俗襃字。
褓 【申集下】【衣字部】 褓 【唐韻】博抱切【集韻】補抱切,□音保。
【玉篇】小兒衣也。
【前漢宣帝紀】曾孫雖在襁褓,猶坐收繫郡邸獄。
【李奇註】褓,小兒大藉也。
【孟康註】小兒被也。
又通葆。
【史記魯世家】成王少在襁葆之中。
【索隱】襁褓,古字少,假借用之。
又通保。
【封禪書】業隆于襁保。
考證:〔【前漢宣帝紀】曾孫雖在襁褓,猶坐收繫郡獄。
〕謹照原文郡下增邸字。
褕 【申集下】【衣字部】 褕 【唐韻】羊朱切【韻會】容朱切,□音兪。
【說文】翟羽飾衣也。
又【玉篇】襜褕,直裾也。
【前漢雋不疑傳】有一男子,衣黃襜褕。
【師古註】襜褕,直裾襌衣也。
【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貂襜褕。
【揚子方言】襜褕,其短者謂之短褕。
又美也。
【史記淮隂侯傳】褕衣甘食。
又【玉篇】葉褕,度絹也。
又【廣韻】餘昭切,音遙。
褕狄,後衣。
【玉篇】畫雞雉于王後之服。
【柳宗元賀冊太上皇後賀表】褕狄亦被於恩光。
【註】刻雉釋服也。
亦作揄。
又【集韻】徒侯切,音頭。
褕,短袖襦。
又【類篇】近身衣也。
褖 【申集下】【衣字部】 褖 【唐韻】通貫切【集韻】【韻會】吐玩切,□音彖。
【玉篇】後衣也。
【釋名】褖衣,褖然黑色也。
【詩邶風綠衣箋】綠當爲褖,褖衣黑,以素紗爲裏,今反以黃爲裏,非其禮制也。
【儀禮士喪禮】褖衣。
【註】黑衣裳赤緣之謂褖,褖之言緣也,所以表袍者也。
【周記】作緣。
又【禮玉藻註】褖或作稅。
褗 【申集下】【衣字部】 褗 【唐韻】於幰切【集韻】隱幰切,□音偃。
【說文】領也。
【揚子方言】衱謂之褗。
【爾雅註】繡刺黼文以褗領。
又【玉篇】隱被也。
又【廣韻】於建切,音堰。
義同。
【辰集上】【日字部】【集韻】蘇谷切,音速。
燥也。
【篇海】暴也。
褘 【申集下】【衣字部】 褘 【唐韻】許歸切【集韻】【韻會】籲韋切,□音暉。
【玉篇】後祭服也。
【禮玉藻】王後褘衣。
【釋名】王後之上服曰褘衣,畫翟雉之文于衣也。
伊洛而南,雉靑質五色備曰翬,鷂翬畫鷂雉之文于衣也。
又【篇海】雨非切,音韋。
【類篇】與幃同,囊也。
【爾雅釋器】婦人之褘謂之縭。
【註】卽今之香纓也。
褘邪交落帶繫于體,因名爲褘。
又【類篇】蔽膝也。
【揚子方言】蔽膝,江淮之間謂之褘,或謂之袚,自關而東謂之蔽膝。
又美也。
【張衡東京賦】漢帝之德,侯其褘而。
又【唐韻古音】與委通。
【王應麟詩攷】褘隋卽委蛇,出《韓詩內傳》。
《漢衞尉衡方□》褘隋在公。
又音猗。
人名。
【前漢王子侯表】安侯褘嗣。
又音鞠。
【禮玉藻】再命褘衣。
【註】褘讀爲鞠。
褙 【申集下】【衣字部】 褙 【集韻】補妹切,音背。
同。
【類篇】襦也。
褚 【申集下】【衣字部】 褚 【唐韻】張呂切【集韻】展呂切,□音貯。
裝衣也。
【類篇】囊也。
【前漢南粵王趙佗傳】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遺王。
【師古曰】以綿裝衣曰褚。
又蓄也。
【左傳襄三十年】取我衣冠而褚之。
又覆棺之物。
【禮檀弓】褚幕丹質。
【註】以丹幕爲褚。
又【廣韻】醜呂切,音楮。
【集韻】制衣也。
又姓。
【潛夫論】褚師氏,皆鄭姬姓也。
【通志氏族略】褚氏卽褚師氏,漢梁相褚大,元成間有褚先生少孫,□以儒學稱。
又【集韻】止野切,音者。
衣赤也。
【揚子方言】卒謂之褚。
□ 【備考】【未集】【米字部】 □ 【搜眞玉鏡】音憂。
【卯集下】【攴字部】【廣韻】洛胡切【集韻】龍都切,□音盧。
□,欺也。
【玉篇】斂也。
褛 【申集下】【衣字部】 褸 【唐韻】落侯切【集韻】【韻會】郞侯切,□音樓。
【玉篇】衣襟也。
【說文】衽也。
【博雅】、袩、衽謂之褸。
又【廣韻】力主切,音縷。
【玉篇】衣壞也。
【揚子方言】南楚凡人貧,衣被醜弊,或謂之褸裂,或謂之襤褸。
又紩衣謂之褸。
又與縷通。
【綱目集覽】藍縷、襤褸通。
褞 【申集下】【衣字部】 褞 【唐韻】於粉切【集韻】委粉切,□音韞。
衣也。
【廣韻】褞袿也。
又【韻會】烏昆切,音溫。
【類篇】褞,褐衣也。
【晉王沈釋時論】袞龍出於褞褐,卿相出於匹夫。
褟 【申集下】【衣字部】 褟 【玉篇】丁塔切,音答。
衣也。
褠 【申集下】【衣字部】 褠 【唐韻】古侯切【韻會】居侯切,□音鉤。
【玉篇】單衣也。
【釋名】褠,襌衣之無□者也。
言袖夾直形如溝也。
【吳志裴松之註】呂範釋褠,著袴褶,執鞭詣闕下。
【晉書禮志】侍中車胤議,朝臣宜朱衣褠幘拜敬,太子答拜。
又臂褠。
【後漢馬皇後紀】倉頭,衣綠褠,領袖正白。
【註】褠,臂衣,今之臂褠。
以縛左右手,于事便也。
又【增韻】衣褶。
褡 【申集下】【衣字部】 褡 【唐韻】都合切【韻會】得合切,□音答。
被橫謂之褡。
【廣韻】橫褡,小被也。
又【類篇】衣敝也。
觗 【酉集上】【角字部】 觗 【說文】禮經觶字。
與觶同。
飮器。
又合也。
【揚子太□經】內雖有應,外觗亢貞。
【註】觗,合也,亢舉也。
【音釋】觗,之豉切。
褢 【申集下】【衣字部】 褢 【唐韻】戸乖切【韻會】乎乖切,□音懷。
【說文】袖也。
一曰藏也。
又【玉篇】胷藏物也,抱也。
在衣曰褢,在手曰握。
又與懷通。
【前漢外戚傳】褢誠秉忠,維義是從。
又猾褢,獸名。
【山海經】穴居老蟄如人而彘鬛。
【廣韻】一作□。
【類篇】或作□。
褣 【申集下】【衣字部】 褣 【唐韻】【集韻】【韻會】□餘封切,音容。
【玉篇】□褣也。
【揚子方言】襜褕,江淮南楚謂之□褣。
【韻會】通容,或作童容,亦作幢容。
褤 【申集下】【衣字部】 褤 【集韻】于元切,音袁。
【篇海】同褑。
【酉集上】【言字部】【廣韻】以追切【集韻】夷隹切,□音遺。
【廣雅】就也。
【類篇】責也。
又【廣韻】【集韻】□視隹切,音誰。
又【集韻】倉回切,音崔。
又川隹切,音推。
又【廣韻】【集韻】□千侯切,輳平聲。
又【集韻】【類篇】□此宰切,音采。
義□同。
【酉集中】【足字部】【廣韻】都計切【集韻】丁計切,□音帝。
【玉篇】蹋也。
又【集韻】張尼切,音胝。
【類篇】跲也。
或作躓。
褥 【申集下】【衣字部】 褥 【唐韻】而蜀切【韻會】如欲切,□音辱。
氊褥。
【類篇】藉也。
【正韻】裀褥也。
【釋名】褥,辱也,人所坐褻辱也。
【詩秦風疏】茵者,車上之褥。
【後漢王暢傳】暢常布衣皮褥。
又【集韻】奴沃切,音傉。
【類篇】小兒衣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良涉切【集韻】【韻會】力涉切,□音□。
竹名。
【廣韻】□,編竹爲之。
褦 【申集下】【衣字部】 褦 【集韻】乃代切,音耐。
褦襶。
詳襶字註。
褧 【申集下】【衣字部】 褧 【唐韻】口迥切【集韻】【韻會】犬迥切,□音苘。
【玉篇】衣無裏也。
【詩衞風】衣錦褧衣。
【箋】襌也,尚之以襌衣,爲其衣之太著。
○按《說文》曰檾也,《篇海》曰□也,皆非的解,故引《玉篇》爲訓。
【集韻】亦作顈。
褨 【申集下】【衣字部】 褨 【廣韻】蘇可切【集韻】想可切,□音縒。
衣長貌。
又【集韻】此我切,音瑳。
義同。
又【類篇】鋤加切,音槎。
衣見裼。
褩 【申集下】【衣字部】 褩 【集韻】逋潘切,音般。
【類篇】衣表也,吳俗語。
褪 【申集下】【衣字部】 褪 【韻會】吐困切,吞去聲。
卸衣也。
又花謝也。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卽略切【集韻】卽約切,□音爵。
捎也。
【博雅】擇也。
一曰掆也。
褫 【申集下】【衣字部】 褫 【唐韻】池爾切【集韻】【韻會】丈爾切,□音豸。
奪衣也。
【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
【疏】三見褫脫。
又【集韻】醜豸切,音□。
義同。
又【廣韻】衣絮編也。
又演爾切,音酏。
福也。
又相支切,音斯。
餘支切,音移。
義□同。
又【韻會】直吏切,値去聲。
解也,脫也。
【荀子非相篇】極禮而褫。
【註】直吏反。
又【廣韻】直離切【集韻】□知切,□音馳。
蓐衣又曰褫氊。
考證:〔【荀子非相篇】極禮而褫。
【註】讀去聲。
〕謹照原文讀去聲改直吏反。
褬 【申集下】【衣字部】 褬 【集韻】寫朗切,音顙。
□褬,衣敝也。
褭 【申集下】【衣字部】 褭 【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