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君之囿。
又【集韻】龍珠切,音廔。
天螻,蟲名。
【爾雅釋蟲】螜,天螻。
【古今注】螻蛄,一名天螻。
【揚子方言】蠀螬,秦、晉之閒謂之蠹,或謂之天螻。
又音漏。
內病也。
【周禮天官內饔】馬黑脊而般臂螻。
【羣經音辨】螻,幹寶讀去聲。
【呂氏春秋】戸樞不腐,流水不螻。
【禮記】作漏。
蝾 【申集中】【蟲字部】 蠑 【唐韻】永兵切【集韻】【正韻】于平切【韻會】于營切,□音榮。
【爾雅釋魚】蠑螈,蜥蜴。
【揚子方言】守宮,南楚謂之蛇醫,或謂之蠑螈。
【韓愈詩】蜿垣亂蛷蠑。
互詳蜥字註。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部本切,音獖。
舟篷也。
【玉篇】卽軬車也。
又拘簍,車弓也。
又【集韻】【類篇】□父遠切,音笲。
車上篷。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郞丁切。
同拎。
螂 【申集中】【蟲字部】 螂 【篇海】同蜋。
螃 【申集中】【蟲字部】 螃 【唐韻】步光切,音旁。
螃蟹,本隻名蟹,俗加螃字。
又【集韻】螃蜞,蟹屬。
又【廣韻】北朗切,音牓。
陸居蝦蟆也。
又【集韻】悲萌切,音綳。
補曠切,音謗。
蒲浪切,音傍。
義□同。
螄 【申集中】【蟲字部】 螄 【唐韻】疏夷切【集韻】霜夷切,□音師。
蟲名,螺也。
【正韻】螺螄。
螅 【申集中】【蟲字部】 螅 【直音】同蛓。
又與蟋同。
【逸周書時訓解】小暑之日又五日,螅蟀居壁。
螆 【申集中】【蟲字部】 螆 【唐韻】同蛓。
螇 【申集中】【蟲字部】 螇 【唐韻】胡雞切【集韻】絃雞切,□音奚。
【說文】螇螰,蛁蟟也。
【鹽鐵論】諸生獨不見季夏之螇乎,音聲入耳,秋風而聲無。
互見蛄、蟬二字註。
又螇蚸,見蚸字註。
又【廣韻】苦奚切【集韻】牽奚切,□音谿。
與□、□同。
土蜂也。
螈 【申集中】【蟲字部】 螈 【集韻】愚袁切,音元。
與蚖同。
蠑螈,蛇醫。
互見蠑、蚖二字註。
又螈蠶。
【埤雅】再蠶也。
或曰蠶不交而生者,往往爲螈蠶。
【淮南子泰族訓】螈蠶,一歲再收,非不利也,然而王法禁之者,爲其殘桑也。
本作原,或作□□□□。
考證:〔【淮南子泰俗訓】〕謹照原書俗改族。
螉 【申集中】【蟲字部】 螉 【唐韻】【正韻】烏紅切【集韻】烏公切,□音翁。
【玉篇】蠮螉,蟲名,細腰蜂也。
【揚子方言】蠭,燕、趙之閒謂之蠓螉,其小者謂之蠮螉。
又蠮螉塞,地名。
【晉書慕容皝載記】皝率騎二萬,出蠮螉塞,長驅至于薊城。
又螉,牛馬皮中蟲也。
【梁□文帝詩】控弦因鵲血,挽繮用牛螉。
又【類篇】烏孔切,音蓊。
義同。
【酉集中】【走字部】【正字通】俗趲字。
【寅集上】【屍字部】【集韻】【類篇】□七賜切,音次。
覰,足前卻也。
螊 【申集中】【蟲字部】 螊 【唐韻】力鹽切【集韻】離鹽切,□音廉。
【說文】海蟲,長寸而白,可食。
互見□字註。
又【集韻】胡讒切,音函。
義同。
又虛鹹切,音醶。
同□,蛤屬。
螋 【申集中】【蟲字部】 螋 【篇海】同。
螌 【申集中】【蟲字部】 螌 【集韻】逋還切,音班。
【說文】螌蝥,毒蟲也。
【博雅】螌蝥,晏靑也。
【本草】一名斑貓,所在有之,長五六分,黃足斑文,鳥腹尖喙。
《神農本草經》雲:春食芫花爲芫靑,夏食葛花爲亭長,秋食豆花爲螌蝥,冬入地中爲地膽。
又蒲官切,音槃。
負螌,臭蟲。
通作盤。
融 【申集中】【蟲字部】 融 【唐韻】以戎切【集韻】【韻會】餘中切【正韻】以中切,□音瀜。
【說文】炊氣上出也。
【徐曰】鎔也,氣上融散也。
又和也。
【左傳隱元年】其樂也融融。
又長也。
【爾雅疏】宋衞荊吳之閒曰融駿者,長大也。
又明也。
【詩大雅】昭明有融。
【註】融,明之盛者。
又朗也。
【左傳昭五年】明夷之謙,明而未融。
【註】融,朗也。
【孔疏】融是大明,故爲朗也。
又州名。
【韻會】隋置融州,屬桂林郡。
又【爾雅釋丘】再成銳上爲融丘。
【註】纖頂者。
又【左傳註】東北曰融風。
又祝融,神名。
【禮月令】其神祝融。
【註】顓頊氏之子犂,爲火官。
又姓。
【通志氏族略】祝融氏之後也。
通作。
【後漢張衡思幸賦】展曳曳以□。
【集韻】籀作□。
【酉集上】【言字部】【廣韻】匹婢切【集韻】普弭切,□音仳。
言具也。
又【集韻】普鄙切,音嚭。
義同。
又【集韻】篇夷切,嚭平聲。
【博雅】具也。
【集韻】或省作。
螎 【申集中】【蟲字部】 螎 【正字通】同融。
螑 【申集中】【蟲字部】 螑 【集韻】輕幼切,音。
赳螑,龍申頸行貌。
【史記司馬相如傳大人賦】沛艾赳螑。
【漢書音義曰】赳螑,申頸低昂也。
【張揖雲】赳螑,□跳也。
又【類篇】火救切,音嗅。
義同。
螒 【申集中】【蟲字部】 螒 【唐韻】侯旰切,音翰。
【爾雅釋蟲】螒,天雞。
【註】小蟲,黑身赤頭。
一名莎雞,一名樗雞。
螓 【申集中】【蟲字部】 螓 【唐韻】匠鄰切【集韻】【韻會】【正韻】慈鄰切,□音秦。
蟲名,似蟬而小。
一名蜻。
蜻,□也,頭方有文。
【詩衞風】螓首蛾眉。
【傳】螓首,顙廣而方。
【夢溪筆談】蟭蟟之小而綠色者,北人謂之螓。
又【爾雅翼】大蠅曰胡螓。
螔 【申集中】【蟲字部】 螔 【唐韻】弋支切【集韻】餘支切,□音移。
蟲名。
【爾雅釋魚】蚹蠃,螔蝓。
詳蝓字註。
又【集韻】相支切,音斯。
【揚子方言】守宮在澤者,海岱之閒謂之螔。
【郭璞曰】似蜥蜴而大,有鱗,今通言蛇醫是也。
螕 【申集中】【蟲字部】 螕 【唐韻】邊兮切【集韻】邊迷切,□音□。
【說文】齧牛蟲也。
【本草】牛蝨,一名牛螕。
又與蚍通。
【前漢五行志】劉歆以爲蝝,螕□之有翼者。
孟康曰:螕□,音蚍蜉。
又【集韻】或作□,通作螕。
螖 【申集中】【蟲字部】 螖 【唐韻】【集韻】【韻會】□戸八切,音滑。
【爾雅釋魚】螖蠌,小者蟧。
【疏】卽蟚螖也。
詳蟚字註。
【韓愈詩】水漉雜鱣螖。
又【集韻】吉忽切,音骨。
螺屬。
考證:〔【爾雅釋蟲】螖蠌,小者蟧。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螗 【申集中】【蟲字部】 螗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
蜩螗,蟬也。
【詩大雅】如蜩如螗。
詳蜩字註。
【增韻】通作螳,非。
【辰集上】【日字部】【篇韻】同艮。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薄沒切,音孛。
屑米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韻】音拘。
束也。
螘 【申集中】【蟲字部】 螘 【集韻】【韻會】□語綺切,音艤。
與蟻同。
又疑豈切,音顗。
義同。
【玉篇】一作□、□。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柱買切,讀與箉近。
【聲譜】攙物也。
襯 【申集下】【衣字部】 襯 【唐韻】【集韻】□初覲切,音櫬。
近身衣也。
【禮雜記註】取名于襯,襯近屍也。
又施與亦曰襯。
【齊諧記】蔣潛以通天犀纛上晉武陵王晞,晞甍,以襯衆僧。
衪 【申集下】【衣字部】 衪 【唐韻】弋支切【集韻】餘支切,□音移。
【玉篇】衣緣也。
又【博雅】袖也。
又【集韻】【韻會】□演爾切,音迤。
義同。
或作□。
螙 【申集中】【蟲字部】 螙 【唐韻】古文蠹字。
【說文】蠹,或從木,象蟲在木中形。
註見十八畫。
螚 【申集中】【蟲字部】 螚 【唐韻】奴代切【集韻】乃代切,□音耐。
小蟲,蝱也。
【淮南子說林訓】免齧爲螚。
【註】免齧,蟲名。
又【玉篇】奴來切。
俗能字,鼈屬。
又匿德切,同。
【申集下】【衣字部】【集韻】委遠切,音宛。
【玉篇】襪也。
又【類篇】袖耑屈也。
又【方言郭註】江東呼衣褾曰。
螜 【申集中】【蟲字部】 螜 【韻會】【正韻】□胡谷切,音縠。
【爾雅釋蟲】螜,天螻。
【註】螻蛄也。
詳蛄字註。
又【類篇】蠀螬謂之蝖螜。
螝 【申集中】【蟲字部】 螝 【唐韻】【集韻】□胡對切,音潰。
【說文】蠶蛹也。
【爾雅釋蟲】螝,蛹。
【疏】卽蠶所變者,一名螝,一名蛹。
【柳宗元天對】螝齧已毒,不以外肆。
又【集韻】基位切,音媿。
義同。
又【顏氏家訓】與虺通。
詳虺字註。
考證:〔【爾雅釋蟲】螝蛹。
【註】卽蠶所變者。
〕謹照原文註改疏。
螞 【申集中】【蟲字部】 螞 【玉篇】莫下切,音馬。
蟲名。
【正字通】馬蟥,俗作螞。
訲 【酉集上】【言字部】 訲 【唐韻】於力切,音億。
【說文】本作□。
快也。
從言從中。
又人名。
崇訲,見【宋史宗室表】。
螟 【申集中】【蟲字部】 螟 【唐韻】莫經切【集韻】【韻會】忙經切,□音冥。
【玉篇】食苗心蟲也。
【說文】吏冥冥犯法卽生螟。
【詩小雅】去其螟螣,及其蟊賊。
【疏】李巡雲:言其姦,冥冥難知也。
陸璣雲:螟似虸蚄而頭不赤。
【春秋隱五年】螟。
【前漢武帝紀】元光五年八月,螟。
互詳螣字註。
又焦螟。
【列子湯問篇】江浦之閒生麼蟲,其名曰焦螟,羣飛而集于蚊睫。
又螟蛉。
詳蛉字註。
考證:〔【詩小雅】去其螟螣……【疏】陸璣雲:螟似虸蚄。
〕謹照原文虸改虸。
〔【列子殷湯篇】〕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螡 【申集中】【蟲字部】 螡 【正字通】同蚊。
螢 【申集中】【蟲字部】 螢 【唐韻】戸扃切【韻會】互扃切,□音熒。
火蟲名。
【禮月令】腐草爲螢。
【爾雅釋蟲】螢火卽炤。
【註】夜飛,腹下有火。
【古今注】螢,一名耀夜,一名景天,一名熠燿,一名丹良,一名燐,一名丹鳥,一名夜光,一名宵燭。
【埤雅】螢無胃而育。
【晉書車□傳】家貧不常得油,夏日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
又【集韻】【正韻】□于平切,音榮。
義同。
或作□。
【辰集中】【木字部】【篇海】芳無切,音敷。
木欑也。
螣 【申集中】【蟲字部】 螣 【唐韻】【集韻】【正韻】□徒登切,音騰。
【說文】神蛇也。
【爾雅釋魚】螣,螣蛇。
【疏】蛇似龍者也,名螣。
一名螣蛇。
能興雲霧,而遊其中也。
【荀子勸學篇】螣蛇無足而飛。
又【正韻】呈稔切,音朕。
義同。
又【唐韻】徒得切,音特。
【詩小雅】去其螟螣。
【傳】食葉曰螣。
【陸璣疏】螣,蝗也。
【許愼雲】吏乞貸則生螣。
又【唐韻古音】音代。
義同。
亦作□。
【說文】作□。
螤 【申集中】【蟲字部】 螤 【正韻】弋主切【釋文】音庾。
【莊子田子方】螤斛不敢入于四竟。
【註】六斛四鬥曰螤。
螪 【申集中】【蟲字部】 螪 【唐韻】式羊切【集韻】屍羊切,□音商。
【爾雅釋蟲】蛶,螪蚵。
【註】未詳。
螫 【申集中】【蟲字部】 螫 【唐韻】【韻會】【正韻】□施隻切,音釋。
【說文】蟲行毒也。
【詩周頌】莫予荓蜂,自求辛螫。
【史記淮隂侯傳】猛虎之猶豫,不如蜂蠆之緻螫。
【班固西都賦】盪亡秦之毒螫。
又【周禮山師註】螫噬之蟲獸。
劉音呼落切。
【史記田儋傳】蝮螫手則斬手。
【索隱註】螫,音臛。
又【史記魏其傳】有如兩宮螫將軍。
張晏讀郝,火各切。
又【集韻】式夜切【唐韻古音】音赦。
《韓詩》自求辛螫,作赦。
【廣韻】亦作蠚。
螬 【申集中】【蟲字部】 螬 〔古文〕□【唐韻】昨勞切【韻會】【正韻】財勞切,□音曹。
【爾雅釋蟲】蟦,蠐螬。
【註】在糞土中者。
【莊子至樂篇】烏足之根爲蠐螬。
【本草】一名乳齊,一名地蠶,一名應條,大者如足大指,以背滾行。
【說文長箋】曹,猶官曹,言多也,故從曹。
螭 【申集中】【蟲字部】 螭 【唐韻】醜知切【集韻】【韻會】【正韻】抽知切,□音摛。
【說文】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
或曰無角曰螭。
【前漢司馬相如傳】蛟龍赤螭。
【註】文穎曰:螭爲龍子。
張揖曰:赤螭,雌龍也。
又螭頭。
【唐書鄭朗傳】朗執筆螭頭下。
又螭紐。
【蔡邕獨斷】天子璽以玉螭虎紐。
又馬名。
【西京雜記】文帝自代還,有良馬九匹,一名綠螭驄。
又【唐韻古音】醜戈切。
楚辭,駕兩龍兮驂螭,葉上波字韻,又註引《淮南子》:爰止羲和,爰息六螭。
【正韻】亦作彲。
【史記齊世家】非龍非彲。
【韻會】亦作離。
【史記周本紀】如豺如離。
又與魑通。
【左傳昭九年】以禦螭魅。
【註】山神,獸形。
又通摛。
【揚雄蜀都賦】麗靡螭燭。
螮 【申集中】【蟲字部】 螮 【唐韻】都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音帝。
【爾雅釋天】螮東,虹也。
《詩》作蝃。
又【揚子太□經】蛡大螮小,虛。
【註】國大德小,故民虛。
又【類篇】當蓋切,音帶。
蟲名。
一曰蛇也。
或作□、蚳。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薄萌切【集韻】蒲萌切,□音棚。
□,好嗔貌。
一曰怒貌。
又【集韻】披耕切,音怦。
同恲。
忼慨也。
【申集下】【衣字部】【集韻】許雲切,音熏。
【類篇】淺絳也。
【篇海】三染絳也。
或作纁。
螯 【申集中】【蟲字部】 螯 【唐韻】五勞切【韻會】牛刀切,□音遨。
【玉篇】車螯。
【本草】其殻色紫,璀粲如玉,斑點如花,海人以火炙之,則殻開,取肉食之。
【梁元帝謝車螯啓】車螯,味高食部,名陳物志。
又蟹螯。
【韻會】大足,在首上如鉞者。
【大戴禮】蟹二螯八足,非蛇蛆之穴,無所寄託者,用心躁也。
【晉書畢卓傳】左手持酒杯,右手持蟹螯。
通作敖。
【荀子勸學篇】蟹六跪二敖。
【說文】本作□。
【韻會】或作螯、□。
螰 【申集中】【蟲字部】 螰 【唐韻】【韻會】□盧谷切,音鹿。
【爾雅釋蟲】蜓蚞,螇螰。
【註】卽蝭蟧也。
一名蟪蛄。
互詳蚗蜩蟬等字註。
螱 【申集中】【蟲字部】 螱 【唐韻】於胃切【集韻】紆胃切,□音尉。
飛蟻也。
或作□。
螲 【申集中】【蟲字部】 螲 【唐韻】【集韻】□陟栗切,音窒。
蟲名。
【玉篇】螻蛄也。
【揚子方言】螻螲謂之螻蛄。
又【類篇】丁結切,音□。
【爾雅釋蟲】王,蛈蜴。
【註】卽螲蟷,似蜘蛛,在穴中,有蓋。
或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九輦切【集韻】九件切,□音蹇。
【玉篇】縮也。
【酉集上】【言字部】【廣韻】土禾切【集韻】土和切,□涶平聲。
【揚子方言】慧也。
見謾字註。
又【廣韻】退言也。
【繆襲尤射】烈黨嘏,惔苦濬靖。
【註】言其德也。
又人名。
與、崇,見【宋史宗室表】。
【類篇】或省作□。
□ 【未集中】【網字部】 □ 【篇海】才勞切,音曹。
□網,捕魚具。
【午集上】【玉字部】【玉篇】似睡切,音遂。
玉名。
又【集韻】旬宣切,音旋。
與琁同。
【午集上】【瓜字部】【廣韻】他朗切【集韻】坦朗切,□音倘。
大瓜名。
又□,瓜長貌。
螳 【申集中】【蟲字部】 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
【說文】螳螂也。
【禮月令】仲夏螳螂生。
【註】螳螂,螵蛸母也。
【揚子方言】螳螂謂之髦。
【郭註】有斧蟲也,江東呼爲石蜋。
又名齕肬。
【吳越春秋】夫秋蟬登高樹,不知螳螂超枝緣條而稷其形。
【莊子人閒世】女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
【韓詩外傳】齊莊公出獵,有螳螂舉足,將搏其輪。
問其禦,禦曰:其爲蟲也,知進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輕就敵。
又水名。
【水經注】沂水又東南,螳螂水入焉。
又縣名。
【華陽國志】螳螂縣出銀、鉛、白銅、雜藥,有螳螂附子。
螴 【申集中】【蟲字部】 螴 【集韻】池鄰切,音陳。
螴蜳。
詳蜳字註。
又醜刃切,音趂。
義同。
螵 【申集中】【蟲字部】 螵 【唐韻】撫招切【集韻】紕招切,□音飄。
螵蛸。
詳蛸字註。
又毗霄切,音瓢。
義同。
螶 【申集中】【蟲字部】 螶 【唐韻】強魚切【集韻】求於切,□音渠。
螶□。
詳□字註。
又【集韻】其呂切,音巨。
獸名。
【詩疏】本作渠。
【說文】作螶。
或作蟝、□。
螷 【申集中】【蟲字部】 螷 【集韻】頻彌切,音陴。
蚌狹而長者爲螷。
又白猛切,音□。
與蜯、蚌通。
或作蠯、□。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愚袁切,音元。
測量也。
螸 【申集中】【蟲字部】 螸 【唐韻】羊朱切【集韻】弋朱切,□音兪。
【爾雅釋蟲】蠭醜螸。
【疏】螸,垂腴也。
腴,卽腹下也。
【說文長箋】猶釋典言流出穢惡也。
又【集韻】兪玉切,音欲。
義同。
或作□。
考證:〔【爾雅釋蟲】【疏】螸,垂腴也,卽腹下也。
〕謹照原文卽腹上增腴字。
螹 【申集中】【蟲字部】 螹 【唐韻】慈染切,音漸。
【說文】螹□也。
又【玉篇】才廉切。
義同。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何加切,音遐。
咽也。
又虛加切,音蝦。
義同。
【揚子太玄經】爲喖,宋惟幹讀。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古哀切【集韻】柯開切,□音該。
觸也。
又【唐韻】戸來切【集韻】何開切,□音孩。
義同。
螺 【申集中】【蟲字部】 螺 【集韻】盧戈切,音騾。
與蠃同。
螻 【申集中】【蟲字部】 螻 【唐韻】落侯切【集韻】郞侯切【正韻】盧侯切,□音樓。
螻蛄。
詳蛄字註。
又螻蟈,蛙也。
詳蟈字註。
又土螻,獸名。
【山海經】崑崙之丘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是食人。
【竹書紀年註】有大螻如羊。
【魏公卿上尊號奏】有熊之興,地出大螻。
又【說文】螭亦名地螻。
又囿名。
【晉語】趙□子田于螻。
【註】螻,晉君之囿。
又【集韻】龍珠切,音廔。
天螻,蟲名。
【爾雅釋蟲】螜,天螻。
【古今注】螻蛄,一名天螻。
【揚子方言】蠀螬,秦、晉之閒謂之蠹,或謂之天螻。
又音漏。
內病也。
【周禮天官內饔】馬黑脊而般臂螻。
【羣經音辨】螻,幹寶讀去聲。
【呂氏春秋】戸樞不腐,流水不螻。
【禮記】作漏。
□ 【未集上】【竹字部】 □ 【海篇】音□。
竹生海邊。
□ 【未集中】【網字部】 □ 【字彙補】音義同□。
○按卽□字之譌。
螼 【申集中】【蟲字部】 螼 【唐韻】棄忍切【集韻】遣忍切,□音□。
【說文】螾也。
【爾雅釋蟲】螼蚓,蜸蠶。
【註】江東呼寒蚓。
互詳蜸字註。
又【廣韻】羌印切,讀去聲。
義同。
蟄 【申集中】【蟲字部】 蟄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立切,音。
【說文】藏也。
【爾雅釋詁】蟄,靜也。
【疏】藏伏靜處也。
【易繫辭】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左傳桓五年】凡祀,啓蟄而郊。
【疏】啓蟄,言始發蟄也。
【韻會】驚蟄,節名。
又【玉篇】和集也。
【詩周南】宜爾子孫蟄蟄兮。
又【集韻】質入切,音執。
【莊子天運篇】蟄蟲始作。
郭象讀執。
又【韻會】尺十切【正韻】尺入切,□音叱。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彼廟切。
【正韻】悲廟切,□與俵同。
分與也,俵散也。
裀 【申集下】【衣字部】 裀 【集韻】伊眞切,音因。
【玉篇】衣身也。
【博雅】複襂謂之裀。
又衽裀袾□裑也。
又【韻會】通茵。
【晉書劉寔傳】嘗詣石崇家,見有絳蚊帳、裀褥,甚麗。
裁 【申集下】【衣字部】 裁 【唐韻】昨哉切【集韻】【韻會】牆來切,□音材。
【說文】制衣也。
【玉篇】裂也。
又【儀禮士喪禮疏】布單衣,漢時名爲通裁。
又節也。
【易繫辭】化而裁之謂之變。
【吳語】救其不足,裁其有餘。
又鑒別也。
【後漢李膺傳】獨持風裁。
又自裁,自殺也。
【前漢霍光傳】卒有物故自裁。
又裁度也,與財通。
【易泰卦】後以財成天地之道。
又通纔。
【前漢功臣傳】戸口可得而數,裁什二三。
又【廣韻】昨代切,音在。
亦製裁也。
【穀梁傳序】準裁靡定。
【註】讀去聲。
又【韻補】葉前西切,音齊。
【楚辭惜誓】黃鵠後時而寄處兮,鴟梟羣而制之。
神龍失水而陸居兮,爲螻蟻之所裁。
【辰集中】【木字部】【類篇】典禮切,音底。
也。
□ 【未集中】【缶字部】 □ 同。
【類篇】作□。
詳字註。
【午集上】【田字部】【集韻】班糜切,音碑。
田也。
【正字通】俗壅水漑田曰田。
【卯集中】【手字部】【玉篇】【集韻】□俱爲切,音嬀。
戴也。
又【集韻】居義切,音寄。
義同。
又【集韻】【韻會】□居宜切,音羈。
以箸取物也。
與敧同。
又【集韻】舉綺切,音剞。
閣藏食物也。
與庋同。
或作庪。
〇按集韻,或從木作槣。
裂 【申集下】【衣字部】 裂 【唐韻】【正韻】良辥切【集韻】力蘖切【韻會】力辥切,□音列。
【說文】繒餘。
【徐曰】裁剪之餘也。
又【廣韻】襞裂,破也。
【禮內則】衣裳裂,紉箴請補綴。
【晏子雜下篇】女子而男其飾者,裂其衣,斷其帶。
又滅裂。
【莊子則陽篇】治民焉,勿滅裂。
又【韻會】力制切,音例。
與厲通。
【禮內則註】鞶,小囊,盛帨巾者,男用韋,女用繒,有緣飾之,則是鞶裂與。
【疏】案傳作鞶厲,古時通爲一字。
又人名。
【春秋隱二年】紀裂繻來逆女。
【說文】作□。
考證:〔【左傳隱二年】紀子帛名裂繻。
〕謹按左傳無此文。
改春秋隱二年,紀裂繻來逆女。
裝 【申集下】【衣字部】 裝 【唐韻】【集韻】【韻會】□側羊切,音莊。
裝束也。
又【玉篇】裹也。
【前漢陸賈傳】佗賜賈橐中裝,直千金。
又【增韻】齎也。
【史記袁盎傳】悉以其裝齎置二石醇醪。
又藏也。
【孔稚圭北山移文】牒訴倥傯裝其懷。
又【廣韻】側亮切,音壯。
【吳均贈別詩】匕首直千金,七寶雕華裝。
生離何用表,賴此持相餉。
【韻會】亦作□。
訸 【酉集上】【言字部】 訸 【玉篇】胡戈切,音禾。
平也。
又人名。
崇訸、汝訸,見【宋史宗室表】。
【正字通】與和、龢□同。
蟓 【申集中】【蟲字部】 蟓 【唐韻】徐兩切【韻會】【正韻】似兩切,□音象。
【爾雅釋蟲】蟓,桑繭。
【註】食桑葉作繭者,卽今蠶。
又【集韻】式亮切,音餉。
義同。
蟓,從□。
蟔 【申集中】【蟲字部】 蟔 【集韻】密北切,音墨。
【爾雅釋蟲】蟔,蛅蟖。
【註】蛓屬也。
通作。
蟕 【申集中】【蟲字部】 蟕 【集韻】津垂切,音厜。
【類篇】蟕蠵,龜屬。
【爾雅釋魚註】涪陵郡出大龜,甲可以蔔,緣中文似瑇瑁,俗呼爲靈龜,卽今蟕蠵龜。
【本草】蟕蠵,生海邊,甲有文,堪爲物飾。
又【類篇】遵爲切,音檇。
義同。
或作□、觜。
蟗 【申集中】【蟲字部】 蟗 【唐韻】七由切,音秋。
【爾雅釋蟲】次蟗,鼅鼄。
蟘 【申集中】【蟲字部】 蟘 【玉篇】徒得切,音特。
食苗葉蟲。
【爾雅釋蟲】食葉蟘。
【唐韻】作□。
【說文】引《詩》作蟘。
本作螣。
【六書正譌】俗作□,非。
蟙 【申集中】【蟲字部】 蟙 【唐韻】之翼切【集韻】質力切,□音職。
蟲名。
【爾雅蝙蝠註】齊人謂之蟙,或謂之仙。
又【本草】蟹殻闊而多黃者名蟙。
或作□。
蟚 【申集中】【蟲字部】 蟚 【唐韻】薄庚切【集韻】蒲庚切,□音彭。
【說文】蟚蜞也。
【古今注】蟚蜞,小蟹,生海邊泥中,食土。
一名長唧。
其一有螯偏大者名擁劒。
一名執火。
又蟚螖。
【爾雅釋魚】螖蠌,小者蟧。
【註】卽蟚螖也,似蟹而小。
或作蟛。
蟛 【申集中】【蟲字部】 蟛 【玉篇】同蟚。
註見蟚。
蟜 【申集中】【蟲字部】 蟜 【唐韻】居夭切【韻會】舉夭切,□音矯。
【說文】蟲也。
【枚乗七發】蚑蟜螻蟻聞之拄喙而不能前。
又野人名。
【山海經】蟜,其爲人,虎文,脛有,在窮奇東。
又人名。
【大戴禮】宰我請問帝嚳。
孔子曰:□囂之孫,蟜極之子也。
請問帝舜。
蟜牛之孫,瞽叟之子也。
又【韻會】夭蟜,龍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旁夭蟜以橫出。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夭蟜支格。
【註】頻伸也。
又姓。
【禮檀弓】季武子寢疾,蟜固不說齊衰而入見。
【通志氏族略】漢有逸人蟜愼。
又【廣韻】巨嬌切,音橋。
蠪蟜,螘也。
又【韻會】有蟜,古諸侯。
【晉語】少典娶于有蟜氏。
考證:〔【王逸魯靈光殿賦】〕謹照原文王逸改王延壽。
□ 【備考】【未集】【缶字部】 □ 【字彙補】心夫切,音疏。
蟝 【申集中】【蟲字部】 蟝 【唐韻】強魚切,音渠。
同螶。
螶,□。
【詩疏】本作渠,或作蟝。
【酉集上】【角字部】【廣韻】【集韻】□昨沒切,音崪。
角初生也。
又【博雅】挾也。
蟞 【申集中】【蟲字部】 蟞 【集韻】蒲結切,音蹩。
蟞蜉,蟲名,蟻也。
又匹蔑切,音撇。
義同。
又必結切,音彆。
【博雅】蛺蝶,蟞蚨。
又【玉篇】珠蟞也。
【郭璞江賦】頳蟞胏躍而吐璣。
【註】《山海經》曰:珠蟞之魚,其狀如胏而有目,六足,有珠。
【南越志】珠蟞吐珠。
又羌名。
【後漢張奐傳】羌□尾、摩蟞等,脅同種,復鈔三輔。
蟟 【申集中】【蟲字部】 蟟 【唐韻】落蕭切【集韻】憐蕭切,□音遼。
蛁蟟。
【博雅】蹄蟧也。
又地名。
【水經注】潁水又東逕蜩蟟郭東。
【集韻】或作蟧。
蟠 【申集中】【蟲字部】 蟠 【唐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音煩。
【爾雅釋蟲】蟠,婦。
【註】甕器底蟲。
又【韻會】蒲官切,音盤。
伏也,曲也,屈也。
【揚子太□經】龍蟠于泥。
又委也。
【禮樂記】及夫禮樂之極乎天,蟠于地。
又蟠木。
【大戴禮】乗龍而至四海,東至于蟠木。
通作盤。
【袁公諸葛亮贊】初九龍盤。
又【集韻】蒲波切,音婆。
【陸雲贈鄭曼季詩】所謂伊人,在澗之阿。
虎質山嘯,龍輝淵蟠。
蟡 【申集中】【蟲字部】 蟡 【唐韻】過委切【集韻】古委切,□音詭。
【類篇】涸水之精曰蟡。
【管子水地篇】涸川之精者生于蟡。
蟡者,一頭而兩身,其形若蛇,其長八尺。
又【玉篇】於爲切。
義同。
蟢 【申集中】【蟲字部】 蟢 【唐韻】虛裡切【集韻】許已切【正韻】許裡切,□音喜。
蟢子,蟲名,蠨蛸也。
【曹植令禽惡鳥論】得蟢者莫不訓而放之,爲其利人也。
【劉勰新論】野人晝見蟢子者,以爲有喜樂之瑞。
蟣 【申集中】【蟲字部】 蟣 【集韻】舉豈切,音幾。
【說文】蝨子也。
【前漢嚴安傳】介冑生蟣蝨。
【沈約憫國賦】蓄素蟣于□胄。
又【韻會】居希切,音飢。
義同。
又【廣韻】渠希切,音祈。
【爾雅釋魚】蛭,蟣。
【註】今江東呼水中蛭蟲入人肉者爲蟣。
見蛭字註。
蟤 【申集中】【蟲字部】 蟤 【唐韻】【集韻】□莊緣切,音跧。
蜿蟤,龍屈貌。
【王逸九思】龍屈兮蜿蟤。
【註】蜿蟤,自迫促貌。
又從緣切,音全。
蜿蟤,蛇名。
又【類篇】茁撰切。
蜿蟤,蟲不申貌。
蟥 【申集中】【蟲字部】 蟥 【唐韻】【集韻】□胡光切,音黃。
【爾雅釋蟲】蛂,蟥蛢。
【註】甲蟲。
又【說文】□蟥也。
又【篇海】馬蟥,水蛭。
互詳蛂字註。
蟦 【申集中】【蟲字部】 蟦 【唐韻】【集韻】□符非切,音肥。
蟲名也。
出北海水上,狀如凝脂。
一曰水母也。
又【爾雅釋蟲】蟦,蠐螬。
詳螬字註。
又逋昆切,音奔。
【類篇】蠣也,南方人燔以爲羞。
蟧 【申集中】【蟲字部】 蟧 【唐韻】魯刀切【集韻】【韻會】郞刀切,□音勞。
螺屬。
【爾雅釋魚】螖蠌,小者蟧。
見蠌字註。
又【類篇】蟲名,小蟬也。
【玉篇】蝭蟧。
【揚子方言】蛥蚗,自關而東謂之虭蟧,或謂之蝭蟧。
【郭註】江東人呼爲蟂蟧。
又【集韻】憐蕭切,音遼。
與蟟同。
蟨 【申集中】【蟲字部】 蟨 【唐韻】【韻會】【正韻】□居月切,音厥。
獸名。
【爾雅釋獸】西方有比肩獸焉,與邛邛岠虛比,爲邛邛岠虛齧甘草,卽有難,邛邛岠虛負而走,其名謂之蟨。
又【字彙補】音貴。
也。
【正韻】或與蟩通。
蟩 【申集中】【蟲字部】 蟩 【唐韻】居月切,音厥。
【玉篇】井中蟲。
【晉書束皙傳】羽族翔林,蟩蛁赴濕。
蟪 【申集中】【蟲字部】 蟪 【唐韻】胡桂切,音惠。
蟪蛄。
詳蛄字註。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他恨切,吞去聲。
搌也。
【酉集中】【足字部】【廣韻】丘謬切【集韻】輕幼切,□音螑。
□,行不正也。
又【廣韻】苦鶪切【集韻】苦狊切,□音闃。
踞也。
又【集韻】丘救切,音糗。
跛行也。
又【集韻】【類篇】□牛救切,音□。
義同。
又【集韻】棄役切。
踧,屈申貌。
@螑字原從狊作。
【戌集上】【金字部】【集韻】同鐅。
蟫 【申集中】【蟲字部】 蟫 【唐韻】餘針切【韻會】【正韻】夷斟切,□音淫。
【說文】白魚也。
【爾雅釋蟲】蟫,白魚。
【註】衣書中蟲。
一名蛃魚。
【爾雅翼】蟫,始則黃色,旣老,則身有粉,視之如銀,故名白魚。
又【集韻】徒南切,音覃。
義同。
又【韻會】徐心切,音尋。
動貌。
【後漢馬融傳】蝡蝡蟫蟫。
【註】動貌也。
【王逸九思】貒貉兮蟫蟫。
蟬 【申集中】【蟲字部】 蟬 【唐韻】市連切【集韻】【韻會】時連切,□音禪。
【揚子方言】蟬,楚謂之蜩。
【古今注】齊王後忿死,屍變爲蟬。
登庭時嘒唳而鳴,王悔恨,故世名蟬曰齊女也。
【大戴禮】蟬飮而不食。
【酉陽雜俎】蟬未蛻時名復育。
【蠡海集】蟬近陽,依于木,以隂而爲聲。
又【後漢輿服志】侍中中常侍黃金璫,附蟬爲文,貂尾爲飾。
【古今注】貂者,取其有文采而不炳煥。
蟬,取其淸虛識變也。
又蟬嫣,連也。
【前漢揚雄傳】有周氏之蟬嫣兮,或鼻祖于汾隅。
又【揚子方言】蟬,毒也。
又車名。
【鹽鐵論】推車之蟬攫,負子之敎也。
【註】許愼曰:蟬攫,車類也。
又人名。
【大戴禮】顓頊產窮蟬。
又與嬋通。
【成公綏嘯賦】蔭脩竹之蟬蜎。
又【集韻】財仙切,音錢。
同□,蟲名。
又田黎切,音提。
地名。
【前漢地理志】樂浪郡黏蟬。
又【正韻】上演切,音善。
蜿蟬,舞盤曲貌。
【王逸九思】乗六蛟兮蜿蟬。
【註】羣蛟之形也。
或作蟺。
蟭 【申集中】【蟲字部】 蟭 【唐韻】卽消切【集韻】茲消切,□音焦。
【玉篇】蟭。
詳字註。
又【集韻】將由切,音啾。
義同。
蟮 【申集中】【蟲字部】 蟮 【集韻】上演切,音善。
蟺,或作蟮。
【玉篇】曲蟮也。
蟯 【申集中】【蟲字部】 蟯 【唐韻】【集韻】□如招切,音饒。
【說文】腹中短蟲也。
【關尹子六七篇】我之一身,內變蟯蛔,外烝蝨蚤。
【史記倉公傳】蟯瘕爲病。
【柳宗元罵屍蟲文】短蟯穴胃。
又【集韻】倪幺切,音堯。
義同。
【辰集上】【日字部】【廣韻】徒協切【集韻】【韻會】達協切,□音牒。
【說文】揚雄說以爲古理官決罪,三日得其宜乃行之。
從晶從宜。
亡新以爲曡從三日太盛,改爲三田。
【九經字樣】今經典相承,用□字。
@疊。
蟰 【申集中】【蟲字部】 蟰 【唐韻】蘇凋切,音蕭。
【說文】蟰蛸,長股者。
詳蛸字註。
又【廣韻】息逐切,音肅。
義同。
【類篇】或作蠨。
裐 【申集下】【衣字部】 裐 【玉篇】居緣切【直音】音涓。
褊也。
蟶 【申集中】【蟲字部】 蟶 【唐韻】醜貞切【集韻】【韻會】癡貞切,□音頳。
蚌屬。
【正字通】閩粵人以田種之,謂之蟶田。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與悱同。
詳悱字註。
蟷 【申集中】【蟲字部】 蟷 【唐韻】【集韻】□都郞切,音璫。
蟲名。
【爾雅釋蟲】不過,蟷蠰。
【註】螗螂別名。
又螲蟷。
詳螲字註。
亦作□。
蟸 【申集中】【蟲字部】 蟸 【正字通】同蠡。
【前漢匈奴傳】谷蠡王,亦作谷蟸。
○按《說文》《玉篇》《唐韻》等書,皆無蟸字。
《字彙》《正字通》引《漢書》舊本爲據,不知舊本劘滅脫去頭耳。
蟸係譌字,非正字也。
蟹 【申集中】【蟲字部】 蟹 【唐韻】【正韻】胡買切【集韻】【韻會】下買切,□音獬。
蟲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仄行註】仄行,蟹屬。
【疏】今人謂之旁蠏,以其側行故也。
【爾雅翼】蟹八跪而二螯,八足折而容俯,故謂之跪,兩螯倨而容仰,故謂之敖,字從解者,以隨潮解甲也。
殻上多作十二點深胭脂色,如鯉之三十六鱗。
其腹中虛實亦應月。
【廣韻】水蟲。
仙方雲:投于漆中化爲水,服之長生,以黑犬血灌之,三日燒之,諸畢至。
【山海經】姑射國在海中,屬列姑射,西南山環之,大蟹在海中。
【註】蓋千裡之蟹也。
餘互詳蝤蟧螖等字註。
【集韻】通作。
【子集上】【乙字部】【集韻】同懦。
補 【申集下】【衣字部】 補 〔古文〕□【唐韻】【正韻】博古切【集韻】【韻會】彼五切,□音圃。
【說文】完衣也。
【急就篇註】修破謂之補。
【詩大雅】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
又助也。
【周禮秋官小行人】若國劄,則令賻補之。
又益也。
【前漢董仲舒傳】凡所爲屑屑,夙興夜寐,務法上古者,又將無補與。
又數也。
【韻會】十兆曰經,十經曰垓,十垓曰補。
又邑名。
【鄭語】鄢、蔽、補、丹、依、、歷、莘,君之土也。
【註】八邑也。
又姓。
【通志氏族略】補氏。
【正字通】唐中常侍補眞。
字比照考証蔽字條改正。
裝 【申集下】【衣字部】 裝 【唐韻】【集韻】【韻會】□側羊切,音莊。
裝束也。
又【玉篇】裹也。
【前漢陸賈傳】佗賜賈橐中裝,直千金。
又【增韻】齎也。
【史記袁盎傳】悉以其裝齎置二石醇醪。
又藏也。
【孔稚圭北山移文】牒訴倥傯裝其懷。
又【廣韻】側亮切,音壯。
【吳均贈別詩】匕首直千金,七寶雕華裝。
生離何用表,賴此持相餉。
【韻會】亦作□。
【酉集中】【貝字部】【字彙補】五介切,音懈。
人名。
明寧河王新。
裞 【申集下】【衣字部】 裞 【唐韻】舒芮切【集韻】【韻會】輸芮切,□音稅。
【說文】贈終者衣被曰裞。
【前漢朱建傳】乃奉百金裞。
又【禮記註】日月已過乃聞而服曰裞。
又【博雅】祭也。
又他外切,音蛻。
義同。
裟 【申集下】【衣字部】 裟 【集韻】師加切,音沙。
【玉篇】袈裟。
見袈字註。
又【韻補】桑何切,葉音莎。
晉棗據難沙門雲:全髮膚,去袈裟。
釋胡服,被綾羅。
【玉篇】一作。
裠 【申集下】【衣字部】 裠 【玉篇】巨雲切,音羣。
同裙。
詳裙字註。
裣 【申集下】【衣字部】 襝 【類篇】同襜。
註見襜。
又【集韻】離鹽切,音廉。
襝襜,衣垂貌。
裦 【申集下】【衣字部】 裦 【類篇】房尤切,音浮。
【集韻】聚也。
【正字通】褎字之譌。
○按裦,博毛切,美也,與褎音義各別。
今從《集韻》《類篇》分見。
裧 【申集下】【衣字部】 裧 【唐韻】【集韻】□處占切,音襜。
【禮雜記】其輤有裧。
【註】謂鼈甲邊緣。
【儀禮士昏禮】婦車亦如之,有裧。
【註】裧,車裳帷,《周禮》謂之容車,與幨、襜同。
互見巾部幨字、本部襜字註。
又【廣韻】昌豔切,音韂。
披衣也。
又【集韻】吐敢切,音菼。
【類篇】毳衣謂之裧。
裨 【申集下】【衣字部】 裨 【唐韻】府移切【集韻】【韻會】賔彌切,□音□。
【說文】接益也。
【徐曰】若衣之接益也。
又【韻會】與也,附也。
又【廣韻】補也。
【晉語】所以紀綱齊國,裨輔先君而成霸者也。
又【廣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音□。
【正韻】裨冕。
【禮玉藻】諸侯□端以祭,裨冕以朝。
【荀子富國篇】大夫裨冕。
【楊倞註】天子六服,大裘爲上,其餘爲裨。
裨之爲言□也。
又裨襦。
【博雅】作襦,謂之裨襦。
又輔也。
【前漢項籍傳】梁爲會稽將,籍爲裨將。
【註】裨,相輔助也。
又小也。
【史記衞靑傳】得右賢裨王十餘人。
【註】裨王,小王也。
又【孟子荀卿列傳】於是有裨海環之。
【註】裨海,小海也。
又邑名。
【左傳文十六年】裨鯈魚人實逐之。
【註】裨,庸邑。
又姓。
【通志氏族略】鄭大夫裨諶、裨竈。
又【姓苑】今宣州有裨氏。
裩 【申集下】【衣字部】 裩 【集韻】公渾切,音昆。
【類篇】同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疾各切,音昨。
筊也。
一說西南□尋以渡水,益州有筰橋。
或作□。
覹 【酉集上】【見字部】 覹 【唐韻】【集韻】□無非切,音微。
【說文】司也。
又【廣韻】武悲切【集韻】旻悲切,□音眉。
【博雅】覗也。
【六書統】重文,從目作矀。
【說文長箋】一作□。
或作□。
覺 【酉集上】【見字部】 覺 〔古文〕覐□【唐韻】古嶽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嶽切,□音角。
【說文】寤也。
【廣韻】曉也。
【書說命】念終始典于學,厥德修罔覺。
【公羊傳昭三十一年】叔術覺焉。
【註】覺,悟也。
【莊子齊物論】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大夢也。
【白虎通】學之爲言覺也,悟所不知也。
又發也。
【前漢高帝紀求賢詔】有而勿言覺免。
【註】發覺者,免其官。
又明也。
【左傳文四年】以覺報宴。
【註】以明報功宴樂。
又大也,直也。
【詩小雅】有覺其楹。
【傳】有覺,言高大也。
【箋】直也。
【左傳襄二十一年】夫子覺者也。
【註】較然正直。
又【釋名】告也。
一曰自上敕下。
一曰告,告覺也。
又【博雅】哲也。
又佛曰覺王。
【舊唐書高祖詔】自覺王遷謝,像法流行。
又【姚崇傳】佛者,覺也,在乎方寸。
【魏書釋老志】浮屠正號曰佛陀,華言譯之則謂淨覺。
又星名。
【晉書天文志】妖星三曰天棓。
一名覺星。
又姓,見【姓苑】。
又【韻會】通作梏。
【禮緇衣】有梏德行。
【註】梏,音角。
【詩大雅】本作覺。
【疏】梏與覺字異音同。
又【唐韻】古孝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效切,□音敎。
【增韻】夢醒曰覺。
【詩王風】尚寐無覺。
【史記高帝紀】後人至高祖覺。
【註】覺謂寢寐而寤也。
又葉訖力切,音棘。
【列子力命篇】楊朱歌曰:天其弗識,人胡能覺。
又葉吉列切,音孑。
【蘇軾補龍山文】驥騄交騖,駑蹇先蹶,楚狂醉亂,隕帽莫覺。
又葉古爻切,音交。
【左傳哀二十一年】齊人歌:魯人之臯,數年不覺,使我高蹈。
【音學五書】覺葉。
又【正字通】按郭璞菵草讚:菵草赤莖,實如蘡薁。
食之益智,忽不自覺,殆齊生知,功奇于學。
薁音約,與覺、學葉。
字彙不考郭讚上下文,泥。
吳棫《韻補》薁音育,覺攺音谷,非。
考證:〔【蘇軾補龍山文】驥騄交鶩,鴑蹇先蹶,楚狂醉亂,帽莫覺。
〕謹照原文鶩改騖。
鴑改駑。
改隕。
覻 【酉集上】【見字部】 覻 【集韻】同。
【字彙補】與覰同。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如之切【集韻】人之切,□音而。
或作檽,一作□,與栭、栮同。
木耳別名。
詳栭、栮註。
又【唐韻】而兗切【集韻】乳兗切,□音軟。
【玉篇】紅藍。
一曰棗,似□也。
見梬字註。
覼 【酉集上】【見字部】 覼 【類篇】俗覶字。
【字彙補】省作□,非。
覾 【酉集上】【見字部】 覾 【字彙】式枕切,音審。
見也。
【正字通】察視也。
通作審。
訆 【酉集上】【言字部】 訆 【玉篇】公弔切【唐韻】古弔切【集韻】吉弔切,□音叫。
【說文】大呼也。
【左傳襄三十年】或訆於宋大廟。
今本作叫。
又【博雅】鳴也。
【山海經】灌題山有獸,狀如牛而白尾,其音如訆,名曰那父。
【註】訆,如人呼喚。
又【玉篇】妄言也。
【正字通】與叫、噭□同。
訇 【酉集上】【言字部】 訇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宏切,音轟。
【說文】騃言聲。
又【廣韻】匉訇,大聲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砰磅訇礚。
師古曰:皆流水鼓怒之聲。
【張衡東京賦】軯礚隱訇。
薛綜曰:鐘鼓之聲也。
【韓愈華山女詩】訇然震動如雷霆。
又【玉篇】地名。
漢中西域有訇鄕。
又人名。
黃訇,見【晉書載記】。
汝訇,見【宋史宗室表】。
又姓。
【蜀錄】關中流人訇琦、訇廣。
又【廣韻】【集韻】□胡涓切,音懸。
義同。
又【集韻】九峻切,音呁。
與□同。
【博雅】欺也。
又【說文】從言,勻省聲。
籀文作□。
計 【酉集上】【言字部】 計 【唐韻】古詣切【集韻】【韻會】【正韻】吉詣切,□音繼。
【說文】會也,算也。
從言從十。
徐曰:十者,物成數。
會意。
【左傳昭三十二年】士彌牟營成周,計丈數。
【禮內則】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學書計。
【註】書謂六書,計謂九數。
【周禮天官】小宰以六計弊羣吏之治。
【註】弊,斷也。
【疏】六計,謂善、能、敬、正、法、辨,皆以廉爲本,計其功過多少而聽斷之也。
又【司會註】司會,主天下之大計。
【疏】日計曰成,月計曰要,歲計曰會。
【史記平準書】桑弘羊以計算用事。
又【玉篇】謀也。
【廣韻】籌策也。
【史記項羽紀】項梁召諸別將會薛計事。
又【淮隂侯傳】計者,事之機也。
又計簿。
【左傳昭二十五年】臧會逸奔郈,魴假使爲賈正焉,計于季氏。
【註】送計簿于季氏。
【前漢武帝紀】受計于甘泉宮。
【註】受郡國所上計簿,若今之諸州計帳也。
又計偕。
【前漢武帝紀】元光五年,徵吏民有明當世之務,習先聖之術者,縣次續食,令與計偕。
【註】令所徵之人與上計者俱來也。
又官名。
【史記張丞相傳】張蒼遷爲計相。
【師古註】專主計籍。
【唐書百官志】司計、典計、掌計各二人,給衣服、飮食、薪炭。
又神名。
【山海經】東百三十裡曰光山,神計蒙處之,其狀人身龍首,恆遊於漳淵,出入必有飄風暴雨。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琅邪郡有計斤縣。
【師古曰】卽左傳所謂介根也。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劍南道有計州。
又姓。
越有計然,後漢有計子勳。
又【集韻】吉屑切,音結。
畫也。
訊 【酉集上】【言字部】 訊 〔古文〕□訙□□【唐韻】【集韻】【韻會】□思晉切,音信。
問也。
【詩小雅】召彼故老,訊之占夢。
【傳】訊,問也。
【公羊傳僖十年】荀息曰:君嘗訊臣矣。
【註】上問下曰訊。
又【玉篇】辭也。
【爾雅釋言】言也。
【郉疏】訊,問以言也。
【詩小雅】執訊獲醜。
【傳】訊,辭也。
【箋】言也。
【疏】謂其有所知識,可與之爲言辭。
又【爾雅釋詁】告也。
【疏】訊者,告問也。
【詩□風】夫也不良,歌以訊之。
【傳】訊,告也。
韓詩曰:諫也。
又讓也。
【吳語】乃訊申胥。
【註】告讓也。
又書問。
【左傳文十七年】鄭子家使執訊而與之書,以告趙宣子。
【註】執訊,通訊問之官。
【荀卿雲賦】行遠疾速,而不可託訊者與。
【註】訊,書問也。
又鞫罪。
【周禮秋官小司□】以三刺斷庶民獄訟之中,一曰訊羣臣,二曰訊羣吏,三曰訊萬民。
【禮王制】出征執有罪,反釋奠于學,以訊馘告。
又治也。
【禮樂記】訊疾以雅。
【註】訊,亦治也。
雅,樂器,奏此以治舞者之疾。
又【博雅】動也。
【韻會小補】振訊,整理之義,見【左傳隱四年孔疏】。
又通作誶。
【詩大雅】執訊連連。
【箋】訊,言也。
亦作誶。
又【史記賈誼傳】訊曰已矣。
【註】李奇曰:訊,告也。
張晏曰:《離騷》丁寧亂辭也。
索隱曰:重宣其意也。
【漢書】作誶。
又通作迅。
【禮樂記】訊疾以雅。
【註】奮訊也。
【釋文】訊,本又作迅。
又【前漢揚雄傳】猋駭雲訊。
【師古註】訊,亦奮訊也。
【文選】作迅。
又【集韻】須閏切,音濬。
【說文】義同。
又【集韻】雖遂切,音隧。
與譢同。
問也,告也,讓也,諫也。
亦通作誶。
又【詩小雅】凡百君子,莫肯用訊。
【朱傳】訊,音息悴切。
葉上瘁下退。
又葉息七切,音悉。
【左思魏都賦】翩翩黃鳥,銜書來訊。
人謀所尊,鬼謀所秩。
李善讀。
訋 【酉集上】【言字部】 訋 【玉篇】都叫切【集韻】多嘯切,□音弔。
【博雅】拏也。
【類篇】聲也。
又人名,希訋,必訋,見【宋史宗室表】。
又姓。
【潛夫論】莘姓之裔有訋氏,楚粥熊後。
【寅集中】【山字部】【廣韻】【集韻】□吐猥切,音腿。
□,山高貌。
【揚雄甘泉賦】□隗乎其相嬰。
【註】□,山高貌。
言宮殿之形制相似也。
又【廣韻】他果切【集韻】吐火切,□音妥。
山長貌。
【集韻】或作嶞□。
考證:〔【揚雄甘泉賦】□□乎其相嬰。
〕謹照原文□改□。
改隗。
【辰集下】【欠字部】俗歃字。
詀 【酉集上】【言字部】 詀 【廣韻】竹鹹切【集韻】【韻會】知鹹切,□站平聲。
多言也。
又詀,謔也。
一曰詀諵,語聲。
又人名。
【宋史宗室表】防禦使士詀。
又【集韻】他兼切,帖平聲。
【揚子方言】謰謱,拏也。
南楚或謂之詀謕。
又【廣韻】【集韻】□丁兼切,點平聲。
轉語也。
一曰巧言。
又【集韻】處占切,音襜。
亦多言也。
又【韻會小補】陟陷切,音站。
不和貌。
又【廣韻】佇陷切【集韻】【韻會】直陷切,□音賺。
被誑也。
或作謙。
又【集韻】託協切,音帖。
妄言也。
又佞言也。
又【廣韻】叱涉切【集韻】尺涉切,□襜入聲。
詀讘,細語。
【舊唐書徐彥伯傳】用詀讘爲全計。
詁 【酉集上】【言字部】 詁 【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音古。
【說文】訓故言也。
引《詩》詁訓孔穎達疏:詁、訓、傳者,註解之別名。
詁者,古今異言,通之使人知也。
【徐曰】按《爾雅》:詁,古也,言有古今也。
會意。
【博雅】言也。
【正韻】通古今之言,而明其故也。
【前漢揚雄傳】雄少而好學,不爲章句訓詁通而已。
【舊唐書經籍志】詁訓以紀六經讖□。
又【集韻】【韻會】【正韻】□古慕切,古去聲。
義同。
又通作故。
【詩周南關雎詁訓傳第一】陸德明音義曰:詁訓,舊本多作故,今或作詁。
【前漢藝文志】詩經魯故二十五卷。
【師古註】故者,通其指義也。
今流俗毛詩攺故訓傳爲詁字,失其眞耳。
詃 【酉集上】【言字部】 詃 【玉篇】古犬切【廣韻】姑泫切【集韻】【韻會】【正韻】古泫切,□音畎。
誘也,詐也。
又人名。
希詃,見【宋史宗室表】。
詄 【酉集上】【言字部】 詄 【唐韻】【集韻】□徒結切,音疊。
【說文】忘也。
【博雅】誤也。
又【前漢禮樂志】天門開,詄蕩蕩。
【如淳註】詄,讀如疊。
詄蕩蕩,天體堅淸之狀。
又【集韻】弋質切,音逸。
又矢利切,屍去聲。
義□同。
詅 【酉集上】【言字部】 詅 【玉篇】力丁切【廣韻】【集韻】郞丁切,□音靈。
【類篇】衒也。
又【廣韻】詅音相次,出異字音。
又人名。
與詅,見【宋史宗室表】。
又【廣韻】力政切【集韻】力正切,□音令。
義同。
又【博雅】賣也。
【顏氏家訓】吾見世人,至于無才思,自謂淸華,流布醜拙,亦以衆矣。
江南號爲詅癡符。
【正字通】宋禦史臨海李庚,撰《詅癡符》二十卷,蓋世人鬻物于市誇號之曰詅,此三字本出《家訓》,庚以名集,謙辭也。
詆 【酉集上】【言字部】 詆 【唐韻】都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低上聲。
【說文】苛也。
一曰訶也。
【博雅】也。
【玉篇】法也,呰也。
【正韻】訐也。
【史記汲黯傳】刀筆吏專深文巧詆陷人于罪。
【前漢哀帝紀】除誹謗詆欺法。
【師古註】詆,誣也。
又【劉向傳】緣飾文字,巧言醜詆。
【師古註】詆,毀也,辱也。
又【集韻】都黎切,音低。
又【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啼。
又【集韻】丁計切,低去聲。
義□同。
又【玉篇】他狄切【廣韻】【集韻】他歷切,□音惕。
【類篇】僻也。
一曰狡獪。
【集韻】與□同。
【集韻】或作呧。
【字彙補】別作□□□,□非。
諬 【酉集上】【言字部】 諬 【字彙】與啓同。
諭 【酉集上】【言字部】 諭 【唐韻】羊戍切【集韻】【韻會】兪戍切,□音裕。
【說文】告也。
【類篇】曉也。
【韻會】及其未悟,告之使曉。
【穀梁傳桓六年】修敎明諭國道也。
【禮祭義】諭其志意。
【疏】使祝官啓告鬼神,曉諭鬼神以志意。
【周禮秋官】訝士掌四方之獄訟,諭罪□于邦國。
【註】告曉以麗罪,及制□之本意。
【疏】諭爲曉,故曰告曉。
【戰國策】寡人諭矣。
【註】諭,曉也。
【呂覽離謂篇】言者以諭意也。
【淮南子主術訓】衰絰菅屨,辟踴哭泣,所以諭哀也。
【註】諭,明也。
又【玉篇】譬諭也。
【前漢賈誼傳】誼追傷屈原,因以自諭。
【師古註】諭,譬也。
又【廣雅】諫也。
又官名。
【唐書百官志】有左右諭德。
又縣名。
【晉書地理志】新諭縣,屬荊州安成郡,吳置。
【唐書地理志】招諭縣,屬錦州,垂拱三年置。
又姓。
【廣韻】東晉有諭歸,豫章人,撰《西河記》。
何承天雲:音樹。
又【玉篇】他口切,偸上聲。
誘也。
【集韻】或作喩。
【子集下】【刀字部】【篇海】都騰切,音登。
鉤。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頻脂切,音皮。
細布。
諮 【酉集上】【言字部】 諮 【廣韻】卽夷切【集韻】津私切,□音資。
與咨同。
謀也,問也。
【詩小雅】周爰咨諏。
【釋文】咨本亦作諮。
【左傳桓六年】夏會於成紀,來諮謀齊難也。
【後漢趙典傳】朝廷每有災異疑議,輒諮問之。
考證:〔【後漢趙典傳】朝廷每有災異疑議,輒諮門之。
〕謹照原文諮門改諮問。
諯 【酉集上】【言字部】 諯 【廣韻】職緣切【集韻】【類篇】朱遄切,□音專。
【說文】數也。
一曰相讓也。
又【呂覽任地篇】草諯大月。
又人名。
與諯、崇諯,見【宋史宗室表】。
又【廣韻】純緣切【集韻】淳沿切,□音遄。
又【集韻】【類篇】□直碾切,纏去聲。
又【玉篇】【唐韻】尺絹切【集韻】樞絹切,□音釧。
又【集韻】翾縣切,音絢。
或作。
義□同。
諰 【酉集上】【言字部】 諰 【唐韻】胥裡切【集韻】想止切【韻會】【正韻】想裡切,□音枲。
【說文】思之意。
【廣韻】言且思之。
又【類篇】直言也。
又懼貌。
【荀子議兵篇】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軋己也。
又人名。
【宋史宗室表】武翼郞士諰。
又【集韻】息攺切,顋上聲。
【類篇】語也。
又【廣韻】山隹切【集韻】所隹切,□音籭。
【說文】義同。
又【類篇】語失也。
又【集韻】塢皆切,隘平聲。
【類篇】呼彼之稱。
【說文】本作□。
【字彙】同葸。
諱 【酉集上】【言字部】 諱 【唐韻】【集韻】【韻會】□許貴切,音卉。
【說文】誋也。
【廣韻】避也。
【玉篇】隱也,忌也。
【春秋序】隱諱以辟患。
【公羊傳閔元年】春秋爲尊者諱,爲親者諱,爲賢者諱。
【戰國策】罰不諱強大。
【註】諱,猶避也。
【史記秦始皇紀】秦俗多忌諱之禁。
又畏也。
【史記商君傳】華陽、涇陽等擊斷無諱。
又【增韻】護短曰諱。
又生曰名,死曰諱。
【左傳桓六年】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
【疏】自殷以往,未有諱法,諱始於周。
【禮檀弓】卒哭而諱。
【疏】古者生不相諱,卒哭,乃有神諱也。
又不諱,謂死也。
【史記商君傳】公叔病,如有不可諱,將奈社稷何。
【後漢桓榮傳】如有不諱,無憂家室也。
【註】死者人之常,故言不諱也。
又葉呼韋切,音揮。
【東方朔七諫】願乗閒而效志兮,恐犯忌而幹諱。
卒撫情以寂漠兮,然怊悵而自悲。
諲 【酉集上】【言字部】 諲 【唐韻】於眞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眞切,□音因。
【爾雅釋詁】敬也。
又人名。
【南齊書】太常丞何諲之。
【唐書】大都督長史呂諲。
又【玉篇】之神切【集韻】之人切,□音眞。
義同。
【集韻】或作。
諳 【酉集上】【言字部】 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含切,音庵。
【說文】悉也。
【玉篇】知也。
【增韻】練也,歷也。
【六書統】熟聞也。
【字彙】曉也。
【後漢虞延傳】陵樹株蘖,皆諳其數。
【晉書刁協傳】久在中朝,諳練舊事。
【□書姚察傳】諳識內典。
又【玉篇】記也,誦也,大聲也。
【廣韻】憶也。
【類篇】諷也。
又官名。
【金史國語解】諳版勃極烈,官之尊且貴者。
又【集韻】烏紺切,庵去聲。
【類篇】背誦也。
又【集韻】他口切,偸上聲。
言悉也。
【類篇】或作□。
亦作□。
諴 【酉集上】【言字部】 諴 【唐韻】【集韻】胡毚切【韻會】胡讒切【正韻】胡嵒切,□音鹹。
【說文】和也。
【書召誥】其丕能諴于小民。
又【韻會】諴也。
【書大禹謨】至諴感神。
【蔡傳】諴感物曰諴。
又【廣雅】調也,謷也。
又樂名。
【隋書音樂志】皇帝初獻奏諴夏之樂。
又【集韻】魚鹹切,音嵒。
同□。
又【集韻】姑南切,鴿平聲。
【類篇】嗤也。
諵 【酉集上】【言字部】 諵 【集韻】【韻會】【正韻】□那含切,音南。
與□同。
【玉篇】語聲。
【類篇】聒語也。
又人名。
希諵、孟諵,見【宋史宗室表】。
又【廣韻】女鹹切【集韻】尼鹹切【韻會】泥鹹切,□□平聲。
詁諵也。
又諵諵,多言貌。
【韓愈望秋詩】論詩說賦相諵諵。
又【廣韻】【集韻】□尼賺切,□去聲。
【類篇】諵謏,私詈也。
【集韻】或作喃。
束晰作娚。
蟺 【申集中】【蟲字部】 蟺 【唐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音善。
【說文】蟺也。
【玉篇】蚯蚓也。
【嵆康琴賦】蟺相糾。
見字註。
又【集韻】時連切,音禪。
同蟬。
【賈誼鵩賦】形氣轉續兮,變化而蟺。
又徒案切,音憚。
土蠭名。
【本草】土蜂,巴楚閒呼爲蟺蜂。
又【類篇】唐何切。
與鼉、鱓通。
水蟲,似蜥蜴。
蟻 【申集中】【蟲字部】 蟻 【唐韻】魚倚切【集韻】魚綺切,□音艤。
【說文】作螘,蚍蜉也。
【爾雅釋蟲】蚍蜉,大螘。
【疏】螘,通名也,其大者別名蚍蜉,俗呼馬蚍蜉。
小者卽名螘,齊人呼螘蛘,《方言》曰蚍蜉,齊魯之閒謂之蚼蟓,西南梁益之閒謂之元蚼,燕謂之蛾蛘。
其場謂之坻,或謂之垤是也。
其大而赤色斑駁者名蠪,一名朾螘,有翅而飛名□,卽飛螘也。
【古今注】河內人□河而見人馬數千萬,皆如黍米,遊動往來,以火燒之,人皆是蚊蚋,馬皆是大蟻,故名蟻曰元駒。
【續博物志】白蟻聞竹雞之聲化爲水。
又蟻裳。
【書顧命】麻冕蟻裳。
【傳】蟻,裳名,色元。
又蟻丘,山名。
【莊子則陽篇】孔子之楚,舍于蟻丘之漿。
又白蟻,馬名。
【博物志】周穆王八駿,三曰白蟻。
又浮蟻,醪汁滓酒也。
【張衡南都賦】浮蟻若萍。
又【唐韻古音】魚我切。
義同。
【爾雅】本作螘。
【禮記】通作蛾。
詳蛾字註。
蟼 【申集中】【蟲字部】 蟼 【唐韻】居影切【集韻】舉影切,□音警。
蛙屬。
【玉篇】蝦蟆也。
【爾雅釋蟲】蟼,蟆。
【疏】此自一種蝦蟆也。
【急就篇註】蝦蟆,一名蟼,大腹而短腳。
又【集韻】居卿切,音荊。
【廣韻】古牙切,音加。
義□同。
□ 【未集上】【米字部】 □ 【玉篇】之亦切。
□營也。
蟽 【申集中】【蟲字部】 蟽 【玉篇】音達。
【篇海】蝲蟽,蟲名。
又音闥。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徒合切【集韻】達合切,□音沓。
□子,絹。
出字林。
【酉集上】【言字部】【集韻】五刮切,玩入聲。
【博雅】怒也。
又【集韻】龍珠切,音廔。
天螻,蟲名。
【爾雅釋蟲】螜,天螻。
【古今注】螻蛄,一名天螻。
【揚子方言】蠀螬,秦、晉之閒謂之蠹,或謂之天螻。
又音漏。
內病也。
【周禮天官內饔】馬黑脊而般臂螻。
【羣經音辨】螻,幹寶讀去聲。
【呂氏春秋】戸樞不腐,流水不螻。
【禮記】作漏。
蝾 【申集中】【蟲字部】 蠑 【唐韻】永兵切【集韻】【正韻】于平切【韻會】于營切,□音榮。
【爾雅釋魚】蠑螈,蜥蜴。
【揚子方言】守宮,南楚謂之蛇醫,或謂之蠑螈。
【韓愈詩】蜿垣亂蛷蠑。
互詳蜥字註。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部本切,音獖。
舟篷也。
【玉篇】卽軬車也。
又拘簍,車弓也。
又【集韻】【類篇】□父遠切,音笲。
車上篷。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郞丁切。
同拎。
螂 【申集中】【蟲字部】 螂 【篇海】同蜋。
螃 【申集中】【蟲字部】 螃 【唐韻】步光切,音旁。
螃蟹,本隻名蟹,俗加螃字。
又【集韻】螃蜞,蟹屬。
又【廣韻】北朗切,音牓。
陸居蝦蟆也。
又【集韻】悲萌切,音綳。
補曠切,音謗。
蒲浪切,音傍。
義□同。
螄 【申集中】【蟲字部】 螄 【唐韻】疏夷切【集韻】霜夷切,□音師。
蟲名,螺也。
【正韻】螺螄。
螅 【申集中】【蟲字部】 螅 【直音】同蛓。
又與蟋同。
【逸周書時訓解】小暑之日又五日,螅蟀居壁。
螆 【申集中】【蟲字部】 螆 【唐韻】同蛓。
螇 【申集中】【蟲字部】 螇 【唐韻】胡雞切【集韻】絃雞切,□音奚。
【說文】螇螰,蛁蟟也。
【鹽鐵論】諸生獨不見季夏之螇乎,音聲入耳,秋風而聲無。
互見蛄、蟬二字註。
又螇蚸,見蚸字註。
又【廣韻】苦奚切【集韻】牽奚切,□音谿。
與□、□同。
土蜂也。
螈 【申集中】【蟲字部】 螈 【集韻】愚袁切,音元。
與蚖同。
蠑螈,蛇醫。
互見蠑、蚖二字註。
又螈蠶。
【埤雅】再蠶也。
或曰蠶不交而生者,往往爲螈蠶。
【淮南子泰族訓】螈蠶,一歲再收,非不利也,然而王法禁之者,爲其殘桑也。
本作原,或作□□□□。
考證:〔【淮南子泰俗訓】〕謹照原書俗改族。
螉 【申集中】【蟲字部】 螉 【唐韻】【正韻】烏紅切【集韻】烏公切,□音翁。
【玉篇】蠮螉,蟲名,細腰蜂也。
【揚子方言】蠭,燕、趙之閒謂之蠓螉,其小者謂之蠮螉。
又蠮螉塞,地名。
【晉書慕容皝載記】皝率騎二萬,出蠮螉塞,長驅至于薊城。
又螉,牛馬皮中蟲也。
【梁□文帝詩】控弦因鵲血,挽繮用牛螉。
又【類篇】烏孔切,音蓊。
義同。
【酉集中】【走字部】【正字通】俗趲字。
【寅集上】【屍字部】【集韻】【類篇】□七賜切,音次。
覰,足前卻也。
螊 【申集中】【蟲字部】 螊 【唐韻】力鹽切【集韻】離鹽切,□音廉。
【說文】海蟲,長寸而白,可食。
互見□字註。
又【集韻】胡讒切,音函。
義同。
又虛鹹切,音醶。
同□,蛤屬。
螋 【申集中】【蟲字部】 螋 【篇海】同。
螌 【申集中】【蟲字部】 螌 【集韻】逋還切,音班。
【說文】螌蝥,毒蟲也。
【博雅】螌蝥,晏靑也。
【本草】一名斑貓,所在有之,長五六分,黃足斑文,鳥腹尖喙。
《神農本草經》雲:春食芫花爲芫靑,夏食葛花爲亭長,秋食豆花爲螌蝥,冬入地中爲地膽。
又蒲官切,音槃。
負螌,臭蟲。
通作盤。
融 【申集中】【蟲字部】 融 【唐韻】以戎切【集韻】【韻會】餘中切【正韻】以中切,□音瀜。
【說文】炊氣上出也。
【徐曰】鎔也,氣上融散也。
又和也。
【左傳隱元年】其樂也融融。
又長也。
【爾雅疏】宋衞荊吳之閒曰融駿者,長大也。
又明也。
【詩大雅】昭明有融。
【註】融,明之盛者。
又朗也。
【左傳昭五年】明夷之謙,明而未融。
【註】融,朗也。
【孔疏】融是大明,故爲朗也。
又州名。
【韻會】隋置融州,屬桂林郡。
又【爾雅釋丘】再成銳上爲融丘。
【註】纖頂者。
又【左傳註】東北曰融風。
又祝融,神名。
【禮月令】其神祝融。
【註】顓頊氏之子犂,爲火官。
又姓。
【通志氏族略】祝融氏之後也。
通作。
【後漢張衡思幸賦】展曳曳以□。
【集韻】籀作□。
【酉集上】【言字部】【廣韻】匹婢切【集韻】普弭切,□音仳。
言具也。
又【集韻】普鄙切,音嚭。
義同。
又【集韻】篇夷切,嚭平聲。
【博雅】具也。
【集韻】或省作。
螎 【申集中】【蟲字部】 螎 【正字通】同融。
螑 【申集中】【蟲字部】 螑 【集韻】輕幼切,音。
赳螑,龍申頸行貌。
【史記司馬相如傳大人賦】沛艾赳螑。
【漢書音義曰】赳螑,申頸低昂也。
【張揖雲】赳螑,□跳也。
又【類篇】火救切,音嗅。
義同。
螒 【申集中】【蟲字部】 螒 【唐韻】侯旰切,音翰。
【爾雅釋蟲】螒,天雞。
【註】小蟲,黑身赤頭。
一名莎雞,一名樗雞。
螓 【申集中】【蟲字部】 螓 【唐韻】匠鄰切【集韻】【韻會】【正韻】慈鄰切,□音秦。
蟲名,似蟬而小。
一名蜻。
蜻,□也,頭方有文。
【詩衞風】螓首蛾眉。
【傳】螓首,顙廣而方。
【夢溪筆談】蟭蟟之小而綠色者,北人謂之螓。
又【爾雅翼】大蠅曰胡螓。
螔 【申集中】【蟲字部】 螔 【唐韻】弋支切【集韻】餘支切,□音移。
蟲名。
【爾雅釋魚】蚹蠃,螔蝓。
詳蝓字註。
又【集韻】相支切,音斯。
【揚子方言】守宮在澤者,海岱之閒謂之螔。
【郭璞曰】似蜥蜴而大,有鱗,今通言蛇醫是也。
螕 【申集中】【蟲字部】 螕 【唐韻】邊兮切【集韻】邊迷切,□音□。
【說文】齧牛蟲也。
【本草】牛蝨,一名牛螕。
又與蚍通。
【前漢五行志】劉歆以爲蝝,螕□之有翼者。
孟康曰:螕□,音蚍蜉。
又【集韻】或作□,通作螕。
螖 【申集中】【蟲字部】 螖 【唐韻】【集韻】【韻會】□戸八切,音滑。
【爾雅釋魚】螖蠌,小者蟧。
【疏】卽蟚螖也。
詳蟚字註。
【韓愈詩】水漉雜鱣螖。
又【集韻】吉忽切,音骨。
螺屬。
考證:〔【爾雅釋蟲】螖蠌,小者蟧。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螗 【申集中】【蟲字部】 螗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
蜩螗,蟬也。
【詩大雅】如蜩如螗。
詳蜩字註。
【增韻】通作螳,非。
【辰集上】【日字部】【篇韻】同艮。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薄沒切,音孛。
屑米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韻】音拘。
束也。
螘 【申集中】【蟲字部】 螘 【集韻】【韻會】□語綺切,音艤。
與蟻同。
又疑豈切,音顗。
義同。
【玉篇】一作□、□。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柱買切,讀與箉近。
【聲譜】攙物也。
襯 【申集下】【衣字部】 襯 【唐韻】【集韻】□初覲切,音櫬。
近身衣也。
【禮雜記註】取名于襯,襯近屍也。
又施與亦曰襯。
【齊諧記】蔣潛以通天犀纛上晉武陵王晞,晞甍,以襯衆僧。
衪 【申集下】【衣字部】 衪 【唐韻】弋支切【集韻】餘支切,□音移。
【玉篇】衣緣也。
又【博雅】袖也。
又【集韻】【韻會】□演爾切,音迤。
義同。
或作□。
螙 【申集中】【蟲字部】 螙 【唐韻】古文蠹字。
【說文】蠹,或從木,象蟲在木中形。
註見十八畫。
螚 【申集中】【蟲字部】 螚 【唐韻】奴代切【集韻】乃代切,□音耐。
小蟲,蝱也。
【淮南子說林訓】免齧爲螚。
【註】免齧,蟲名。
又【玉篇】奴來切。
俗能字,鼈屬。
又匿德切,同。
【申集下】【衣字部】【集韻】委遠切,音宛。
【玉篇】襪也。
又【類篇】袖耑屈也。
又【方言郭註】江東呼衣褾曰。
螜 【申集中】【蟲字部】 螜 【韻會】【正韻】□胡谷切,音縠。
【爾雅釋蟲】螜,天螻。
【註】螻蛄也。
詳蛄字註。
又【類篇】蠀螬謂之蝖螜。
螝 【申集中】【蟲字部】 螝 【唐韻】【集韻】□胡對切,音潰。
【說文】蠶蛹也。
【爾雅釋蟲】螝,蛹。
【疏】卽蠶所變者,一名螝,一名蛹。
【柳宗元天對】螝齧已毒,不以外肆。
又【集韻】基位切,音媿。
義同。
又【顏氏家訓】與虺通。
詳虺字註。
考證:〔【爾雅釋蟲】螝蛹。
【註】卽蠶所變者。
〕謹照原文註改疏。
螞 【申集中】【蟲字部】 螞 【玉篇】莫下切,音馬。
蟲名。
【正字通】馬蟥,俗作螞。
訲 【酉集上】【言字部】 訲 【唐韻】於力切,音億。
【說文】本作□。
快也。
從言從中。
又人名。
崇訲,見【宋史宗室表】。
螟 【申集中】【蟲字部】 螟 【唐韻】莫經切【集韻】【韻會】忙經切,□音冥。
【玉篇】食苗心蟲也。
【說文】吏冥冥犯法卽生螟。
【詩小雅】去其螟螣,及其蟊賊。
【疏】李巡雲:言其姦,冥冥難知也。
陸璣雲:螟似虸蚄而頭不赤。
【春秋隱五年】螟。
【前漢武帝紀】元光五年八月,螟。
互詳螣字註。
又焦螟。
【列子湯問篇】江浦之閒生麼蟲,其名曰焦螟,羣飛而集于蚊睫。
又螟蛉。
詳蛉字註。
考證:〔【詩小雅】去其螟螣……【疏】陸璣雲:螟似虸蚄。
〕謹照原文虸改虸。
〔【列子殷湯篇】〕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螡 【申集中】【蟲字部】 螡 【正字通】同蚊。
螢 【申集中】【蟲字部】 螢 【唐韻】戸扃切【韻會】互扃切,□音熒。
火蟲名。
【禮月令】腐草爲螢。
【爾雅釋蟲】螢火卽炤。
【註】夜飛,腹下有火。
【古今注】螢,一名耀夜,一名景天,一名熠燿,一名丹良,一名燐,一名丹鳥,一名夜光,一名宵燭。
【埤雅】螢無胃而育。
【晉書車□傳】家貧不常得油,夏日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
又【集韻】【正韻】□于平切,音榮。
義同。
或作□。
【辰集中】【木字部】【篇海】芳無切,音敷。
木欑也。
螣 【申集中】【蟲字部】 螣 【唐韻】【集韻】【正韻】□徒登切,音騰。
【說文】神蛇也。
【爾雅釋魚】螣,螣蛇。
【疏】蛇似龍者也,名螣。
一名螣蛇。
能興雲霧,而遊其中也。
【荀子勸學篇】螣蛇無足而飛。
又【正韻】呈稔切,音朕。
義同。
又【唐韻】徒得切,音特。
【詩小雅】去其螟螣。
【傳】食葉曰螣。
【陸璣疏】螣,蝗也。
【許愼雲】吏乞貸則生螣。
又【唐韻古音】音代。
義同。
亦作□。
【說文】作□。
螤 【申集中】【蟲字部】 螤 【正韻】弋主切【釋文】音庾。
【莊子田子方】螤斛不敢入于四竟。
【註】六斛四鬥曰螤。
螪 【申集中】【蟲字部】 螪 【唐韻】式羊切【集韻】屍羊切,□音商。
【爾雅釋蟲】蛶,螪蚵。
【註】未詳。
螫 【申集中】【蟲字部】 螫 【唐韻】【韻會】【正韻】□施隻切,音釋。
【說文】蟲行毒也。
【詩周頌】莫予荓蜂,自求辛螫。
【史記淮隂侯傳】猛虎之猶豫,不如蜂蠆之緻螫。
【班固西都賦】盪亡秦之毒螫。
又【周禮山師註】螫噬之蟲獸。
劉音呼落切。
【史記田儋傳】蝮螫手則斬手。
【索隱註】螫,音臛。
又【史記魏其傳】有如兩宮螫將軍。
張晏讀郝,火各切。
又【集韻】式夜切【唐韻古音】音赦。
《韓詩》自求辛螫,作赦。
【廣韻】亦作蠚。
螬 【申集中】【蟲字部】 螬 〔古文〕□【唐韻】昨勞切【韻會】【正韻】財勞切,□音曹。
【爾雅釋蟲】蟦,蠐螬。
【註】在糞土中者。
【莊子至樂篇】烏足之根爲蠐螬。
【本草】一名乳齊,一名地蠶,一名應條,大者如足大指,以背滾行。
【說文長箋】曹,猶官曹,言多也,故從曹。
螭 【申集中】【蟲字部】 螭 【唐韻】醜知切【集韻】【韻會】【正韻】抽知切,□音摛。
【說文】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
或曰無角曰螭。
【前漢司馬相如傳】蛟龍赤螭。
【註】文穎曰:螭爲龍子。
張揖曰:赤螭,雌龍也。
又螭頭。
【唐書鄭朗傳】朗執筆螭頭下。
又螭紐。
【蔡邕獨斷】天子璽以玉螭虎紐。
又馬名。
【西京雜記】文帝自代還,有良馬九匹,一名綠螭驄。
又【唐韻古音】醜戈切。
楚辭,駕兩龍兮驂螭,葉上波字韻,又註引《淮南子》:爰止羲和,爰息六螭。
【正韻】亦作彲。
【史記齊世家】非龍非彲。
【韻會】亦作離。
【史記周本紀】如豺如離。
又與魑通。
【左傳昭九年】以禦螭魅。
【註】山神,獸形。
又通摛。
【揚雄蜀都賦】麗靡螭燭。
螮 【申集中】【蟲字部】 螮 【唐韻】都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音帝。
【爾雅釋天】螮東,虹也。
《詩》作蝃。
又【揚子太□經】蛡大螮小,虛。
【註】國大德小,故民虛。
又【類篇】當蓋切,音帶。
蟲名。
一曰蛇也。
或作□、蚳。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薄萌切【集韻】蒲萌切,□音棚。
□,好嗔貌。
一曰怒貌。
又【集韻】披耕切,音怦。
同恲。
忼慨也。
【申集下】【衣字部】【集韻】許雲切,音熏。
【類篇】淺絳也。
【篇海】三染絳也。
或作纁。
螯 【申集中】【蟲字部】 螯 【唐韻】五勞切【韻會】牛刀切,□音遨。
【玉篇】車螯。
【本草】其殻色紫,璀粲如玉,斑點如花,海人以火炙之,則殻開,取肉食之。
【梁元帝謝車螯啓】車螯,味高食部,名陳物志。
又蟹螯。
【韻會】大足,在首上如鉞者。
【大戴禮】蟹二螯八足,非蛇蛆之穴,無所寄託者,用心躁也。
【晉書畢卓傳】左手持酒杯,右手持蟹螯。
通作敖。
【荀子勸學篇】蟹六跪二敖。
【說文】本作□。
【韻會】或作螯、□。
螰 【申集中】【蟲字部】 螰 【唐韻】【韻會】□盧谷切,音鹿。
【爾雅釋蟲】蜓蚞,螇螰。
【註】卽蝭蟧也。
一名蟪蛄。
互詳蚗蜩蟬等字註。
螱 【申集中】【蟲字部】 螱 【唐韻】於胃切【集韻】紆胃切,□音尉。
飛蟻也。
或作□。
螲 【申集中】【蟲字部】 螲 【唐韻】【集韻】□陟栗切,音窒。
蟲名。
【玉篇】螻蛄也。
【揚子方言】螻螲謂之螻蛄。
又【類篇】丁結切,音□。
【爾雅釋蟲】王,蛈蜴。
【註】卽螲蟷,似蜘蛛,在穴中,有蓋。
或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九輦切【集韻】九件切,□音蹇。
【玉篇】縮也。
【酉集上】【言字部】【廣韻】土禾切【集韻】土和切,□涶平聲。
【揚子方言】慧也。
見謾字註。
又【廣韻】退言也。
【繆襲尤射】烈黨嘏,惔苦濬靖。
【註】言其德也。
又人名。
與、崇,見【宋史宗室表】。
【類篇】或省作□。
□ 【未集中】【網字部】 □ 【篇海】才勞切,音曹。
□網,捕魚具。
【午集上】【玉字部】【玉篇】似睡切,音遂。
玉名。
又【集韻】旬宣切,音旋。
與琁同。
【午集上】【瓜字部】【廣韻】他朗切【集韻】坦朗切,□音倘。
大瓜名。
又□,瓜長貌。
螳 【申集中】【蟲字部】 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
【說文】螳螂也。
【禮月令】仲夏螳螂生。
【註】螳螂,螵蛸母也。
【揚子方言】螳螂謂之髦。
【郭註】有斧蟲也,江東呼爲石蜋。
又名齕肬。
【吳越春秋】夫秋蟬登高樹,不知螳螂超枝緣條而稷其形。
【莊子人閒世】女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
【韓詩外傳】齊莊公出獵,有螳螂舉足,將搏其輪。
問其禦,禦曰:其爲蟲也,知進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輕就敵。
又水名。
【水經注】沂水又東南,螳螂水入焉。
又縣名。
【華陽國志】螳螂縣出銀、鉛、白銅、雜藥,有螳螂附子。
螴 【申集中】【蟲字部】 螴 【集韻】池鄰切,音陳。
螴蜳。
詳蜳字註。
又醜刃切,音趂。
義同。
螵 【申集中】【蟲字部】 螵 【唐韻】撫招切【集韻】紕招切,□音飄。
螵蛸。
詳蛸字註。
又毗霄切,音瓢。
義同。
螶 【申集中】【蟲字部】 螶 【唐韻】強魚切【集韻】求於切,□音渠。
螶□。
詳□字註。
又【集韻】其呂切,音巨。
獸名。
【詩疏】本作渠。
【說文】作螶。
或作蟝、□。
螷 【申集中】【蟲字部】 螷 【集韻】頻彌切,音陴。
蚌狹而長者爲螷。
又白猛切,音□。
與蜯、蚌通。
或作蠯、□。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愚袁切,音元。
測量也。
螸 【申集中】【蟲字部】 螸 【唐韻】羊朱切【集韻】弋朱切,□音兪。
【爾雅釋蟲】蠭醜螸。
【疏】螸,垂腴也。
腴,卽腹下也。
【說文長箋】猶釋典言流出穢惡也。
又【集韻】兪玉切,音欲。
義同。
或作□。
考證:〔【爾雅釋蟲】【疏】螸,垂腴也,卽腹下也。
〕謹照原文卽腹上增腴字。
螹 【申集中】【蟲字部】 螹 【唐韻】慈染切,音漸。
【說文】螹□也。
又【玉篇】才廉切。
義同。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何加切,音遐。
咽也。
又虛加切,音蝦。
義同。
【揚子太玄經】爲喖,宋惟幹讀。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古哀切【集韻】柯開切,□音該。
觸也。
又【唐韻】戸來切【集韻】何開切,□音孩。
義同。
螺 【申集中】【蟲字部】 螺 【集韻】盧戈切,音騾。
與蠃同。
螻 【申集中】【蟲字部】 螻 【唐韻】落侯切【集韻】郞侯切【正韻】盧侯切,□音樓。
螻蛄。
詳蛄字註。
又螻蟈,蛙也。
詳蟈字註。
又土螻,獸名。
【山海經】崑崙之丘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是食人。
【竹書紀年註】有大螻如羊。
【魏公卿上尊號奏】有熊之興,地出大螻。
又【說文】螭亦名地螻。
又囿名。
【晉語】趙□子田于螻。
【註】螻,晉君之囿。
又【集韻】龍珠切,音廔。
天螻,蟲名。
【爾雅釋蟲】螜,天螻。
【古今注】螻蛄,一名天螻。
【揚子方言】蠀螬,秦、晉之閒謂之蠹,或謂之天螻。
又音漏。
內病也。
【周禮天官內饔】馬黑脊而般臂螻。
【羣經音辨】螻,幹寶讀去聲。
【呂氏春秋】戸樞不腐,流水不螻。
【禮記】作漏。
□ 【未集上】【竹字部】 □ 【海篇】音□。
竹生海邊。
□ 【未集中】【網字部】 □ 【字彙補】音義同□。
○按卽□字之譌。
螼 【申集中】【蟲字部】 螼 【唐韻】棄忍切【集韻】遣忍切,□音□。
【說文】螾也。
【爾雅釋蟲】螼蚓,蜸蠶。
【註】江東呼寒蚓。
互詳蜸字註。
又【廣韻】羌印切,讀去聲。
義同。
蟄 【申集中】【蟲字部】 蟄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立切,音。
【說文】藏也。
【爾雅釋詁】蟄,靜也。
【疏】藏伏靜處也。
【易繫辭】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左傳桓五年】凡祀,啓蟄而郊。
【疏】啓蟄,言始發蟄也。
【韻會】驚蟄,節名。
又【玉篇】和集也。
【詩周南】宜爾子孫蟄蟄兮。
又【集韻】質入切,音執。
【莊子天運篇】蟄蟲始作。
郭象讀執。
又【韻會】尺十切【正韻】尺入切,□音叱。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彼廟切。
【正韻】悲廟切,□與俵同。
分與也,俵散也。
裀 【申集下】【衣字部】 裀 【集韻】伊眞切,音因。
【玉篇】衣身也。
【博雅】複襂謂之裀。
又衽裀袾□裑也。
又【韻會】通茵。
【晉書劉寔傳】嘗詣石崇家,見有絳蚊帳、裀褥,甚麗。
裁 【申集下】【衣字部】 裁 【唐韻】昨哉切【集韻】【韻會】牆來切,□音材。
【說文】制衣也。
【玉篇】裂也。
又【儀禮士喪禮疏】布單衣,漢時名爲通裁。
又節也。
【易繫辭】化而裁之謂之變。
【吳語】救其不足,裁其有餘。
又鑒別也。
【後漢李膺傳】獨持風裁。
又自裁,自殺也。
【前漢霍光傳】卒有物故自裁。
又裁度也,與財通。
【易泰卦】後以財成天地之道。
又通纔。
【前漢功臣傳】戸口可得而數,裁什二三。
又【廣韻】昨代切,音在。
亦製裁也。
【穀梁傳序】準裁靡定。
【註】讀去聲。
又【韻補】葉前西切,音齊。
【楚辭惜誓】黃鵠後時而寄處兮,鴟梟羣而制之。
神龍失水而陸居兮,爲螻蟻之所裁。
【辰集中】【木字部】【類篇】典禮切,音底。
也。
□ 【未集中】【缶字部】 □ 同。
【類篇】作□。
詳字註。
【午集上】【田字部】【集韻】班糜切,音碑。
田也。
【正字通】俗壅水漑田曰田。
【卯集中】【手字部】【玉篇】【集韻】□俱爲切,音嬀。
戴也。
又【集韻】居義切,音寄。
義同。
又【集韻】【韻會】□居宜切,音羈。
以箸取物也。
與敧同。
又【集韻】舉綺切,音剞。
閣藏食物也。
與庋同。
或作庪。
〇按集韻,或從木作槣。
裂 【申集下】【衣字部】 裂 【唐韻】【正韻】良辥切【集韻】力蘖切【韻會】力辥切,□音列。
【說文】繒餘。
【徐曰】裁剪之餘也。
又【廣韻】襞裂,破也。
【禮內則】衣裳裂,紉箴請補綴。
【晏子雜下篇】女子而男其飾者,裂其衣,斷其帶。
又滅裂。
【莊子則陽篇】治民焉,勿滅裂。
又【韻會】力制切,音例。
與厲通。
【禮內則註】鞶,小囊,盛帨巾者,男用韋,女用繒,有緣飾之,則是鞶裂與。
【疏】案傳作鞶厲,古時通爲一字。
又人名。
【春秋隱二年】紀裂繻來逆女。
【說文】作□。
考證:〔【左傳隱二年】紀子帛名裂繻。
〕謹按左傳無此文。
改春秋隱二年,紀裂繻來逆女。
裝 【申集下】【衣字部】 裝 【唐韻】【集韻】【韻會】□側羊切,音莊。
裝束也。
又【玉篇】裹也。
【前漢陸賈傳】佗賜賈橐中裝,直千金。
又【增韻】齎也。
【史記袁盎傳】悉以其裝齎置二石醇醪。
又藏也。
【孔稚圭北山移文】牒訴倥傯裝其懷。
又【廣韻】側亮切,音壯。
【吳均贈別詩】匕首直千金,七寶雕華裝。
生離何用表,賴此持相餉。
【韻會】亦作□。
訸 【酉集上】【言字部】 訸 【玉篇】胡戈切,音禾。
平也。
又人名。
崇訸、汝訸,見【宋史宗室表】。
【正字通】與和、龢□同。
蟓 【申集中】【蟲字部】 蟓 【唐韻】徐兩切【韻會】【正韻】似兩切,□音象。
【爾雅釋蟲】蟓,桑繭。
【註】食桑葉作繭者,卽今蠶。
又【集韻】式亮切,音餉。
義同。
蟓,從□。
蟔 【申集中】【蟲字部】 蟔 【集韻】密北切,音墨。
【爾雅釋蟲】蟔,蛅蟖。
【註】蛓屬也。
通作。
蟕 【申集中】【蟲字部】 蟕 【集韻】津垂切,音厜。
【類篇】蟕蠵,龜屬。
【爾雅釋魚註】涪陵郡出大龜,甲可以蔔,緣中文似瑇瑁,俗呼爲靈龜,卽今蟕蠵龜。
【本草】蟕蠵,生海邊,甲有文,堪爲物飾。
又【類篇】遵爲切,音檇。
義同。
或作□、觜。
蟗 【申集中】【蟲字部】 蟗 【唐韻】七由切,音秋。
【爾雅釋蟲】次蟗,鼅鼄。
蟘 【申集中】【蟲字部】 蟘 【玉篇】徒得切,音特。
食苗葉蟲。
【爾雅釋蟲】食葉蟘。
【唐韻】作□。
【說文】引《詩》作蟘。
本作螣。
【六書正譌】俗作□,非。
蟙 【申集中】【蟲字部】 蟙 【唐韻】之翼切【集韻】質力切,□音職。
蟲名。
【爾雅蝙蝠註】齊人謂之蟙,或謂之仙。
又【本草】蟹殻闊而多黃者名蟙。
或作□。
蟚 【申集中】【蟲字部】 蟚 【唐韻】薄庚切【集韻】蒲庚切,□音彭。
【說文】蟚蜞也。
【古今注】蟚蜞,小蟹,生海邊泥中,食土。
一名長唧。
其一有螯偏大者名擁劒。
一名執火。
又蟚螖。
【爾雅釋魚】螖蠌,小者蟧。
【註】卽蟚螖也,似蟹而小。
或作蟛。
蟛 【申集中】【蟲字部】 蟛 【玉篇】同蟚。
註見蟚。
蟜 【申集中】【蟲字部】 蟜 【唐韻】居夭切【韻會】舉夭切,□音矯。
【說文】蟲也。
【枚乗七發】蚑蟜螻蟻聞之拄喙而不能前。
又野人名。
【山海經】蟜,其爲人,虎文,脛有,在窮奇東。
又人名。
【大戴禮】宰我請問帝嚳。
孔子曰:□囂之孫,蟜極之子也。
請問帝舜。
蟜牛之孫,瞽叟之子也。
又【韻會】夭蟜,龍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旁夭蟜以橫出。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夭蟜支格。
【註】頻伸也。
又姓。
【禮檀弓】季武子寢疾,蟜固不說齊衰而入見。
【通志氏族略】漢有逸人蟜愼。
又【廣韻】巨嬌切,音橋。
蠪蟜,螘也。
又【韻會】有蟜,古諸侯。
【晉語】少典娶于有蟜氏。
考證:〔【王逸魯靈光殿賦】〕謹照原文王逸改王延壽。
□ 【備考】【未集】【缶字部】 □ 【字彙補】心夫切,音疏。
蟝 【申集中】【蟲字部】 蟝 【唐韻】強魚切,音渠。
同螶。
螶,□。
【詩疏】本作渠,或作蟝。
【酉集上】【角字部】【廣韻】【集韻】□昨沒切,音崪。
角初生也。
又【博雅】挾也。
蟞 【申集中】【蟲字部】 蟞 【集韻】蒲結切,音蹩。
蟞蜉,蟲名,蟻也。
又匹蔑切,音撇。
義同。
又必結切,音彆。
【博雅】蛺蝶,蟞蚨。
又【玉篇】珠蟞也。
【郭璞江賦】頳蟞胏躍而吐璣。
【註】《山海經》曰:珠蟞之魚,其狀如胏而有目,六足,有珠。
【南越志】珠蟞吐珠。
又羌名。
【後漢張奐傳】羌□尾、摩蟞等,脅同種,復鈔三輔。
蟟 【申集中】【蟲字部】 蟟 【唐韻】落蕭切【集韻】憐蕭切,□音遼。
蛁蟟。
【博雅】蹄蟧也。
又地名。
【水經注】潁水又東逕蜩蟟郭東。
【集韻】或作蟧。
蟠 【申集中】【蟲字部】 蟠 【唐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音煩。
【爾雅釋蟲】蟠,婦。
【註】甕器底蟲。
又【韻會】蒲官切,音盤。
伏也,曲也,屈也。
【揚子太□經】龍蟠于泥。
又委也。
【禮樂記】及夫禮樂之極乎天,蟠于地。
又蟠木。
【大戴禮】乗龍而至四海,東至于蟠木。
通作盤。
【袁公諸葛亮贊】初九龍盤。
又【集韻】蒲波切,音婆。
【陸雲贈鄭曼季詩】所謂伊人,在澗之阿。
虎質山嘯,龍輝淵蟠。
蟡 【申集中】【蟲字部】 蟡 【唐韻】過委切【集韻】古委切,□音詭。
【類篇】涸水之精曰蟡。
【管子水地篇】涸川之精者生于蟡。
蟡者,一頭而兩身,其形若蛇,其長八尺。
又【玉篇】於爲切。
義同。
蟢 【申集中】【蟲字部】 蟢 【唐韻】虛裡切【集韻】許已切【正韻】許裡切,□音喜。
蟢子,蟲名,蠨蛸也。
【曹植令禽惡鳥論】得蟢者莫不訓而放之,爲其利人也。
【劉勰新論】野人晝見蟢子者,以爲有喜樂之瑞。
蟣 【申集中】【蟲字部】 蟣 【集韻】舉豈切,音幾。
【說文】蝨子也。
【前漢嚴安傳】介冑生蟣蝨。
【沈約憫國賦】蓄素蟣于□胄。
又【韻會】居希切,音飢。
義同。
又【廣韻】渠希切,音祈。
【爾雅釋魚】蛭,蟣。
【註】今江東呼水中蛭蟲入人肉者爲蟣。
見蛭字註。
蟤 【申集中】【蟲字部】 蟤 【唐韻】【集韻】□莊緣切,音跧。
蜿蟤,龍屈貌。
【王逸九思】龍屈兮蜿蟤。
【註】蜿蟤,自迫促貌。
又從緣切,音全。
蜿蟤,蛇名。
又【類篇】茁撰切。
蜿蟤,蟲不申貌。
蟥 【申集中】【蟲字部】 蟥 【唐韻】【集韻】□胡光切,音黃。
【爾雅釋蟲】蛂,蟥蛢。
【註】甲蟲。
又【說文】□蟥也。
又【篇海】馬蟥,水蛭。
互詳蛂字註。
蟦 【申集中】【蟲字部】 蟦 【唐韻】【集韻】□符非切,音肥。
蟲名也。
出北海水上,狀如凝脂。
一曰水母也。
又【爾雅釋蟲】蟦,蠐螬。
詳螬字註。
又逋昆切,音奔。
【類篇】蠣也,南方人燔以爲羞。
蟧 【申集中】【蟲字部】 蟧 【唐韻】魯刀切【集韻】【韻會】郞刀切,□音勞。
螺屬。
【爾雅釋魚】螖蠌,小者蟧。
見蠌字註。
又【類篇】蟲名,小蟬也。
【玉篇】蝭蟧。
【揚子方言】蛥蚗,自關而東謂之虭蟧,或謂之蝭蟧。
【郭註】江東人呼爲蟂蟧。
又【集韻】憐蕭切,音遼。
與蟟同。
蟨 【申集中】【蟲字部】 蟨 【唐韻】【韻會】【正韻】□居月切,音厥。
獸名。
【爾雅釋獸】西方有比肩獸焉,與邛邛岠虛比,爲邛邛岠虛齧甘草,卽有難,邛邛岠虛負而走,其名謂之蟨。
又【字彙補】音貴。
也。
【正韻】或與蟩通。
蟩 【申集中】【蟲字部】 蟩 【唐韻】居月切,音厥。
【玉篇】井中蟲。
【晉書束皙傳】羽族翔林,蟩蛁赴濕。
蟪 【申集中】【蟲字部】 蟪 【唐韻】胡桂切,音惠。
蟪蛄。
詳蛄字註。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他恨切,吞去聲。
搌也。
【酉集中】【足字部】【廣韻】丘謬切【集韻】輕幼切,□音螑。
□,行不正也。
又【廣韻】苦鶪切【集韻】苦狊切,□音闃。
踞也。
又【集韻】丘救切,音糗。
跛行也。
又【集韻】【類篇】□牛救切,音□。
義同。
又【集韻】棄役切。
踧,屈申貌。
@螑字原從狊作。
【戌集上】【金字部】【集韻】同鐅。
蟫 【申集中】【蟲字部】 蟫 【唐韻】餘針切【韻會】【正韻】夷斟切,□音淫。
【說文】白魚也。
【爾雅釋蟲】蟫,白魚。
【註】衣書中蟲。
一名蛃魚。
【爾雅翼】蟫,始則黃色,旣老,則身有粉,視之如銀,故名白魚。
又【集韻】徒南切,音覃。
義同。
又【韻會】徐心切,音尋。
動貌。
【後漢馬融傳】蝡蝡蟫蟫。
【註】動貌也。
【王逸九思】貒貉兮蟫蟫。
蟬 【申集中】【蟲字部】 蟬 【唐韻】市連切【集韻】【韻會】時連切,□音禪。
【揚子方言】蟬,楚謂之蜩。
【古今注】齊王後忿死,屍變爲蟬。
登庭時嘒唳而鳴,王悔恨,故世名蟬曰齊女也。
【大戴禮】蟬飮而不食。
【酉陽雜俎】蟬未蛻時名復育。
【蠡海集】蟬近陽,依于木,以隂而爲聲。
又【後漢輿服志】侍中中常侍黃金璫,附蟬爲文,貂尾爲飾。
【古今注】貂者,取其有文采而不炳煥。
蟬,取其淸虛識變也。
又蟬嫣,連也。
【前漢揚雄傳】有周氏之蟬嫣兮,或鼻祖于汾隅。
又【揚子方言】蟬,毒也。
又車名。
【鹽鐵論】推車之蟬攫,負子之敎也。
【註】許愼曰:蟬攫,車類也。
又人名。
【大戴禮】顓頊產窮蟬。
又與嬋通。
【成公綏嘯賦】蔭脩竹之蟬蜎。
又【集韻】財仙切,音錢。
同□,蟲名。
又田黎切,音提。
地名。
【前漢地理志】樂浪郡黏蟬。
又【正韻】上演切,音善。
蜿蟬,舞盤曲貌。
【王逸九思】乗六蛟兮蜿蟬。
【註】羣蛟之形也。
或作蟺。
蟭 【申集中】【蟲字部】 蟭 【唐韻】卽消切【集韻】茲消切,□音焦。
【玉篇】蟭。
詳字註。
又【集韻】將由切,音啾。
義同。
蟮 【申集中】【蟲字部】 蟮 【集韻】上演切,音善。
蟺,或作蟮。
【玉篇】曲蟮也。
蟯 【申集中】【蟲字部】 蟯 【唐韻】【集韻】□如招切,音饒。
【說文】腹中短蟲也。
【關尹子六七篇】我之一身,內變蟯蛔,外烝蝨蚤。
【史記倉公傳】蟯瘕爲病。
【柳宗元罵屍蟲文】短蟯穴胃。
又【集韻】倪幺切,音堯。
義同。
【辰集上】【日字部】【廣韻】徒協切【集韻】【韻會】達協切,□音牒。
【說文】揚雄說以爲古理官決罪,三日得其宜乃行之。
從晶從宜。
亡新以爲曡從三日太盛,改爲三田。
【九經字樣】今經典相承,用□字。
@疊。
蟰 【申集中】【蟲字部】 蟰 【唐韻】蘇凋切,音蕭。
【說文】蟰蛸,長股者。
詳蛸字註。
又【廣韻】息逐切,音肅。
義同。
【類篇】或作蠨。
裐 【申集下】【衣字部】 裐 【玉篇】居緣切【直音】音涓。
褊也。
蟶 【申集中】【蟲字部】 蟶 【唐韻】醜貞切【集韻】【韻會】癡貞切,□音頳。
蚌屬。
【正字通】閩粵人以田種之,謂之蟶田。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與悱同。
詳悱字註。
蟷 【申集中】【蟲字部】 蟷 【唐韻】【集韻】□都郞切,音璫。
蟲名。
【爾雅釋蟲】不過,蟷蠰。
【註】螗螂別名。
又螲蟷。
詳螲字註。
亦作□。
蟸 【申集中】【蟲字部】 蟸 【正字通】同蠡。
【前漢匈奴傳】谷蠡王,亦作谷蟸。
○按《說文》《玉篇》《唐韻》等書,皆無蟸字。
《字彙》《正字通》引《漢書》舊本爲據,不知舊本劘滅脫去頭耳。
蟸係譌字,非正字也。
蟹 【申集中】【蟲字部】 蟹 【唐韻】【正韻】胡買切【集韻】【韻會】下買切,□音獬。
蟲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仄行註】仄行,蟹屬。
【疏】今人謂之旁蠏,以其側行故也。
【爾雅翼】蟹八跪而二螯,八足折而容俯,故謂之跪,兩螯倨而容仰,故謂之敖,字從解者,以隨潮解甲也。
殻上多作十二點深胭脂色,如鯉之三十六鱗。
其腹中虛實亦應月。
【廣韻】水蟲。
仙方雲:投于漆中化爲水,服之長生,以黑犬血灌之,三日燒之,諸畢至。
【山海經】姑射國在海中,屬列姑射,西南山環之,大蟹在海中。
【註】蓋千裡之蟹也。
餘互詳蝤蟧螖等字註。
【集韻】通作。
【子集上】【乙字部】【集韻】同懦。
補 【申集下】【衣字部】 補 〔古文〕□【唐韻】【正韻】博古切【集韻】【韻會】彼五切,□音圃。
【說文】完衣也。
【急就篇註】修破謂之補。
【詩大雅】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
又助也。
【周禮秋官小行人】若國劄,則令賻補之。
又益也。
【前漢董仲舒傳】凡所爲屑屑,夙興夜寐,務法上古者,又將無補與。
又數也。
【韻會】十兆曰經,十經曰垓,十垓曰補。
又邑名。
【鄭語】鄢、蔽、補、丹、依、、歷、莘,君之土也。
【註】八邑也。
又姓。
【通志氏族略】補氏。
【正字通】唐中常侍補眞。
字比照考証蔽字條改正。
裝 【申集下】【衣字部】 裝 【唐韻】【集韻】【韻會】□側羊切,音莊。
裝束也。
又【玉篇】裹也。
【前漢陸賈傳】佗賜賈橐中裝,直千金。
又【增韻】齎也。
【史記袁盎傳】悉以其裝齎置二石醇醪。
又藏也。
【孔稚圭北山移文】牒訴倥傯裝其懷。
又【廣韻】側亮切,音壯。
【吳均贈別詩】匕首直千金,七寶雕華裝。
生離何用表,賴此持相餉。
【韻會】亦作□。
【酉集中】【貝字部】【字彙補】五介切,音懈。
人名。
明寧河王新。
裞 【申集下】【衣字部】 裞 【唐韻】舒芮切【集韻】【韻會】輸芮切,□音稅。
【說文】贈終者衣被曰裞。
【前漢朱建傳】乃奉百金裞。
又【禮記註】日月已過乃聞而服曰裞。
又【博雅】祭也。
又他外切,音蛻。
義同。
裟 【申集下】【衣字部】 裟 【集韻】師加切,音沙。
【玉篇】袈裟。
見袈字註。
又【韻補】桑何切,葉音莎。
晉棗據難沙門雲:全髮膚,去袈裟。
釋胡服,被綾羅。
【玉篇】一作。
裠 【申集下】【衣字部】 裠 【玉篇】巨雲切,音羣。
同裙。
詳裙字註。
裣 【申集下】【衣字部】 襝 【類篇】同襜。
註見襜。
又【集韻】離鹽切,音廉。
襝襜,衣垂貌。
裦 【申集下】【衣字部】 裦 【類篇】房尤切,音浮。
【集韻】聚也。
【正字通】褎字之譌。
○按裦,博毛切,美也,與褎音義各別。
今從《集韻》《類篇》分見。
裧 【申集下】【衣字部】 裧 【唐韻】【集韻】□處占切,音襜。
【禮雜記】其輤有裧。
【註】謂鼈甲邊緣。
【儀禮士昏禮】婦車亦如之,有裧。
【註】裧,車裳帷,《周禮》謂之容車,與幨、襜同。
互見巾部幨字、本部襜字註。
又【廣韻】昌豔切,音韂。
披衣也。
又【集韻】吐敢切,音菼。
【類篇】毳衣謂之裧。
裨 【申集下】【衣字部】 裨 【唐韻】府移切【集韻】【韻會】賔彌切,□音□。
【說文】接益也。
【徐曰】若衣之接益也。
又【韻會】與也,附也。
又【廣韻】補也。
【晉語】所以紀綱齊國,裨輔先君而成霸者也。
又【廣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音□。
【正韻】裨冕。
【禮玉藻】諸侯□端以祭,裨冕以朝。
【荀子富國篇】大夫裨冕。
【楊倞註】天子六服,大裘爲上,其餘爲裨。
裨之爲言□也。
又裨襦。
【博雅】作襦,謂之裨襦。
又輔也。
【前漢項籍傳】梁爲會稽將,籍爲裨將。
【註】裨,相輔助也。
又小也。
【史記衞靑傳】得右賢裨王十餘人。
【註】裨王,小王也。
又【孟子荀卿列傳】於是有裨海環之。
【註】裨海,小海也。
又邑名。
【左傳文十六年】裨鯈魚人實逐之。
【註】裨,庸邑。
又姓。
【通志氏族略】鄭大夫裨諶、裨竈。
又【姓苑】今宣州有裨氏。
裩 【申集下】【衣字部】 裩 【集韻】公渾切,音昆。
【類篇】同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疾各切,音昨。
筊也。
一說西南□尋以渡水,益州有筰橋。
或作□。
覹 【酉集上】【見字部】 覹 【唐韻】【集韻】□無非切,音微。
【說文】司也。
又【廣韻】武悲切【集韻】旻悲切,□音眉。
【博雅】覗也。
【六書統】重文,從目作矀。
【說文長箋】一作□。
或作□。
覺 【酉集上】【見字部】 覺 〔古文〕覐□【唐韻】古嶽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嶽切,□音角。
【說文】寤也。
【廣韻】曉也。
【書說命】念終始典于學,厥德修罔覺。
【公羊傳昭三十一年】叔術覺焉。
【註】覺,悟也。
【莊子齊物論】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大夢也。
【白虎通】學之爲言覺也,悟所不知也。
又發也。
【前漢高帝紀求賢詔】有而勿言覺免。
【註】發覺者,免其官。
又明也。
【左傳文四年】以覺報宴。
【註】以明報功宴樂。
又大也,直也。
【詩小雅】有覺其楹。
【傳】有覺,言高大也。
【箋】直也。
【左傳襄二十一年】夫子覺者也。
【註】較然正直。
又【釋名】告也。
一曰自上敕下。
一曰告,告覺也。
又【博雅】哲也。
又佛曰覺王。
【舊唐書高祖詔】自覺王遷謝,像法流行。
又【姚崇傳】佛者,覺也,在乎方寸。
【魏書釋老志】浮屠正號曰佛陀,華言譯之則謂淨覺。
又星名。
【晉書天文志】妖星三曰天棓。
一名覺星。
又姓,見【姓苑】。
又【韻會】通作梏。
【禮緇衣】有梏德行。
【註】梏,音角。
【詩大雅】本作覺。
【疏】梏與覺字異音同。
又【唐韻】古孝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效切,□音敎。
【增韻】夢醒曰覺。
【詩王風】尚寐無覺。
【史記高帝紀】後人至高祖覺。
【註】覺謂寢寐而寤也。
又葉訖力切,音棘。
【列子力命篇】楊朱歌曰:天其弗識,人胡能覺。
又葉吉列切,音孑。
【蘇軾補龍山文】驥騄交騖,駑蹇先蹶,楚狂醉亂,隕帽莫覺。
又葉古爻切,音交。
【左傳哀二十一年】齊人歌:魯人之臯,數年不覺,使我高蹈。
【音學五書】覺葉。
又【正字通】按郭璞菵草讚:菵草赤莖,實如蘡薁。
食之益智,忽不自覺,殆齊生知,功奇于學。
薁音約,與覺、學葉。
字彙不考郭讚上下文,泥。
吳棫《韻補》薁音育,覺攺音谷,非。
考證:〔【蘇軾補龍山文】驥騄交鶩,鴑蹇先蹶,楚狂醉亂,帽莫覺。
〕謹照原文鶩改騖。
鴑改駑。
改隕。
覻 【酉集上】【見字部】 覻 【集韻】同。
【字彙補】與覰同。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如之切【集韻】人之切,□音而。
或作檽,一作□,與栭、栮同。
木耳別名。
詳栭、栮註。
又【唐韻】而兗切【集韻】乳兗切,□音軟。
【玉篇】紅藍。
一曰棗,似□也。
見梬字註。
覼 【酉集上】【見字部】 覼 【類篇】俗覶字。
【字彙補】省作□,非。
覾 【酉集上】【見字部】 覾 【字彙】式枕切,音審。
見也。
【正字通】察視也。
通作審。
訆 【酉集上】【言字部】 訆 【玉篇】公弔切【唐韻】古弔切【集韻】吉弔切,□音叫。
【說文】大呼也。
【左傳襄三十年】或訆於宋大廟。
今本作叫。
又【博雅】鳴也。
【山海經】灌題山有獸,狀如牛而白尾,其音如訆,名曰那父。
【註】訆,如人呼喚。
又【玉篇】妄言也。
【正字通】與叫、噭□同。
訇 【酉集上】【言字部】 訇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宏切,音轟。
【說文】騃言聲。
又【廣韻】匉訇,大聲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砰磅訇礚。
師古曰:皆流水鼓怒之聲。
【張衡東京賦】軯礚隱訇。
薛綜曰:鐘鼓之聲也。
【韓愈華山女詩】訇然震動如雷霆。
又【玉篇】地名。
漢中西域有訇鄕。
又人名。
黃訇,見【晉書載記】。
汝訇,見【宋史宗室表】。
又姓。
【蜀錄】關中流人訇琦、訇廣。
又【廣韻】【集韻】□胡涓切,音懸。
義同。
又【集韻】九峻切,音呁。
與□同。
【博雅】欺也。
又【說文】從言,勻省聲。
籀文作□。
計 【酉集上】【言字部】 計 【唐韻】古詣切【集韻】【韻會】【正韻】吉詣切,□音繼。
【說文】會也,算也。
從言從十。
徐曰:十者,物成數。
會意。
【左傳昭三十二年】士彌牟營成周,計丈數。
【禮內則】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學書計。
【註】書謂六書,計謂九數。
【周禮天官】小宰以六計弊羣吏之治。
【註】弊,斷也。
【疏】六計,謂善、能、敬、正、法、辨,皆以廉爲本,計其功過多少而聽斷之也。
又【司會註】司會,主天下之大計。
【疏】日計曰成,月計曰要,歲計曰會。
【史記平準書】桑弘羊以計算用事。
又【玉篇】謀也。
【廣韻】籌策也。
【史記項羽紀】項梁召諸別將會薛計事。
又【淮隂侯傳】計者,事之機也。
又計簿。
【左傳昭二十五年】臧會逸奔郈,魴假使爲賈正焉,計于季氏。
【註】送計簿于季氏。
【前漢武帝紀】受計于甘泉宮。
【註】受郡國所上計簿,若今之諸州計帳也。
又計偕。
【前漢武帝紀】元光五年,徵吏民有明當世之務,習先聖之術者,縣次續食,令與計偕。
【註】令所徵之人與上計者俱來也。
又官名。
【史記張丞相傳】張蒼遷爲計相。
【師古註】專主計籍。
【唐書百官志】司計、典計、掌計各二人,給衣服、飮食、薪炭。
又神名。
【山海經】東百三十裡曰光山,神計蒙處之,其狀人身龍首,恆遊於漳淵,出入必有飄風暴雨。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琅邪郡有計斤縣。
【師古曰】卽左傳所謂介根也。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劍南道有計州。
又姓。
越有計然,後漢有計子勳。
又【集韻】吉屑切,音結。
畫也。
訊 【酉集上】【言字部】 訊 〔古文〕□訙□□【唐韻】【集韻】【韻會】□思晉切,音信。
問也。
【詩小雅】召彼故老,訊之占夢。
【傳】訊,問也。
【公羊傳僖十年】荀息曰:君嘗訊臣矣。
【註】上問下曰訊。
又【玉篇】辭也。
【爾雅釋言】言也。
【郉疏】訊,問以言也。
【詩小雅】執訊獲醜。
【傳】訊,辭也。
【箋】言也。
【疏】謂其有所知識,可與之爲言辭。
又【爾雅釋詁】告也。
【疏】訊者,告問也。
【詩□風】夫也不良,歌以訊之。
【傳】訊,告也。
韓詩曰:諫也。
又讓也。
【吳語】乃訊申胥。
【註】告讓也。
又書問。
【左傳文十七年】鄭子家使執訊而與之書,以告趙宣子。
【註】執訊,通訊問之官。
【荀卿雲賦】行遠疾速,而不可託訊者與。
【註】訊,書問也。
又鞫罪。
【周禮秋官小司□】以三刺斷庶民獄訟之中,一曰訊羣臣,二曰訊羣吏,三曰訊萬民。
【禮王制】出征執有罪,反釋奠于學,以訊馘告。
又治也。
【禮樂記】訊疾以雅。
【註】訊,亦治也。
雅,樂器,奏此以治舞者之疾。
又【博雅】動也。
【韻會小補】振訊,整理之義,見【左傳隱四年孔疏】。
又通作誶。
【詩大雅】執訊連連。
【箋】訊,言也。
亦作誶。
又【史記賈誼傳】訊曰已矣。
【註】李奇曰:訊,告也。
張晏曰:《離騷》丁寧亂辭也。
索隱曰:重宣其意也。
【漢書】作誶。
又通作迅。
【禮樂記】訊疾以雅。
【註】奮訊也。
【釋文】訊,本又作迅。
又【前漢揚雄傳】猋駭雲訊。
【師古註】訊,亦奮訊也。
【文選】作迅。
又【集韻】須閏切,音濬。
【說文】義同。
又【集韻】雖遂切,音隧。
與譢同。
問也,告也,讓也,諫也。
亦通作誶。
又【詩小雅】凡百君子,莫肯用訊。
【朱傳】訊,音息悴切。
葉上瘁下退。
又葉息七切,音悉。
【左思魏都賦】翩翩黃鳥,銜書來訊。
人謀所尊,鬼謀所秩。
李善讀。
訋 【酉集上】【言字部】 訋 【玉篇】都叫切【集韻】多嘯切,□音弔。
【博雅】拏也。
【類篇】聲也。
又人名,希訋,必訋,見【宋史宗室表】。
又姓。
【潛夫論】莘姓之裔有訋氏,楚粥熊後。
【寅集中】【山字部】【廣韻】【集韻】□吐猥切,音腿。
□,山高貌。
【揚雄甘泉賦】□隗乎其相嬰。
【註】□,山高貌。
言宮殿之形制相似也。
又【廣韻】他果切【集韻】吐火切,□音妥。
山長貌。
【集韻】或作嶞□。
考證:〔【揚雄甘泉賦】□□乎其相嬰。
〕謹照原文□改□。
改隗。
【辰集下】【欠字部】俗歃字。
詀 【酉集上】【言字部】 詀 【廣韻】竹鹹切【集韻】【韻會】知鹹切,□站平聲。
多言也。
又詀,謔也。
一曰詀諵,語聲。
又人名。
【宋史宗室表】防禦使士詀。
又【集韻】他兼切,帖平聲。
【揚子方言】謰謱,拏也。
南楚或謂之詀謕。
又【廣韻】【集韻】□丁兼切,點平聲。
轉語也。
一曰巧言。
又【集韻】處占切,音襜。
亦多言也。
又【韻會小補】陟陷切,音站。
不和貌。
又【廣韻】佇陷切【集韻】【韻會】直陷切,□音賺。
被誑也。
或作謙。
又【集韻】託協切,音帖。
妄言也。
又佞言也。
又【廣韻】叱涉切【集韻】尺涉切,□襜入聲。
詀讘,細語。
【舊唐書徐彥伯傳】用詀讘爲全計。
詁 【酉集上】【言字部】 詁 【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音古。
【說文】訓故言也。
引《詩》詁訓孔穎達疏:詁、訓、傳者,註解之別名。
詁者,古今異言,通之使人知也。
【徐曰】按《爾雅》:詁,古也,言有古今也。
會意。
【博雅】言也。
【正韻】通古今之言,而明其故也。
【前漢揚雄傳】雄少而好學,不爲章句訓詁通而已。
【舊唐書經籍志】詁訓以紀六經讖□。
又【集韻】【韻會】【正韻】□古慕切,古去聲。
義同。
又通作故。
【詩周南關雎詁訓傳第一】陸德明音義曰:詁訓,舊本多作故,今或作詁。
【前漢藝文志】詩經魯故二十五卷。
【師古註】故者,通其指義也。
今流俗毛詩攺故訓傳爲詁字,失其眞耳。
詃 【酉集上】【言字部】 詃 【玉篇】古犬切【廣韻】姑泫切【集韻】【韻會】【正韻】古泫切,□音畎。
誘也,詐也。
又人名。
希詃,見【宋史宗室表】。
詄 【酉集上】【言字部】 詄 【唐韻】【集韻】□徒結切,音疊。
【說文】忘也。
【博雅】誤也。
又【前漢禮樂志】天門開,詄蕩蕩。
【如淳註】詄,讀如疊。
詄蕩蕩,天體堅淸之狀。
又【集韻】弋質切,音逸。
又矢利切,屍去聲。
義□同。
詅 【酉集上】【言字部】 詅 【玉篇】力丁切【廣韻】【集韻】郞丁切,□音靈。
【類篇】衒也。
又【廣韻】詅音相次,出異字音。
又人名。
與詅,見【宋史宗室表】。
又【廣韻】力政切【集韻】力正切,□音令。
義同。
又【博雅】賣也。
【顏氏家訓】吾見世人,至于無才思,自謂淸華,流布醜拙,亦以衆矣。
江南號爲詅癡符。
【正字通】宋禦史臨海李庚,撰《詅癡符》二十卷,蓋世人鬻物于市誇號之曰詅,此三字本出《家訓》,庚以名集,謙辭也。
詆 【酉集上】【言字部】 詆 【唐韻】都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低上聲。
【說文】苛也。
一曰訶也。
【博雅】也。
【玉篇】法也,呰也。
【正韻】訐也。
【史記汲黯傳】刀筆吏專深文巧詆陷人于罪。
【前漢哀帝紀】除誹謗詆欺法。
【師古註】詆,誣也。
又【劉向傳】緣飾文字,巧言醜詆。
【師古註】詆,毀也,辱也。
又【集韻】都黎切,音低。
又【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啼。
又【集韻】丁計切,低去聲。
義□同。
又【玉篇】他狄切【廣韻】【集韻】他歷切,□音惕。
【類篇】僻也。
一曰狡獪。
【集韻】與□同。
【集韻】或作呧。
【字彙補】別作□□□,□非。
諬 【酉集上】【言字部】 諬 【字彙】與啓同。
諭 【酉集上】【言字部】 諭 【唐韻】羊戍切【集韻】【韻會】兪戍切,□音裕。
【說文】告也。
【類篇】曉也。
【韻會】及其未悟,告之使曉。
【穀梁傳桓六年】修敎明諭國道也。
【禮祭義】諭其志意。
【疏】使祝官啓告鬼神,曉諭鬼神以志意。
【周禮秋官】訝士掌四方之獄訟,諭罪□于邦國。
【註】告曉以麗罪,及制□之本意。
【疏】諭爲曉,故曰告曉。
【戰國策】寡人諭矣。
【註】諭,曉也。
【呂覽離謂篇】言者以諭意也。
【淮南子主術訓】衰絰菅屨,辟踴哭泣,所以諭哀也。
【註】諭,明也。
又【玉篇】譬諭也。
【前漢賈誼傳】誼追傷屈原,因以自諭。
【師古註】諭,譬也。
又【廣雅】諫也。
又官名。
【唐書百官志】有左右諭德。
又縣名。
【晉書地理志】新諭縣,屬荊州安成郡,吳置。
【唐書地理志】招諭縣,屬錦州,垂拱三年置。
又姓。
【廣韻】東晉有諭歸,豫章人,撰《西河記》。
何承天雲:音樹。
又【玉篇】他口切,偸上聲。
誘也。
【集韻】或作喩。
【子集下】【刀字部】【篇海】都騰切,音登。
鉤。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頻脂切,音皮。
細布。
諮 【酉集上】【言字部】 諮 【廣韻】卽夷切【集韻】津私切,□音資。
與咨同。
謀也,問也。
【詩小雅】周爰咨諏。
【釋文】咨本亦作諮。
【左傳桓六年】夏會於成紀,來諮謀齊難也。
【後漢趙典傳】朝廷每有災異疑議,輒諮問之。
考證:〔【後漢趙典傳】朝廷每有災異疑議,輒諮門之。
〕謹照原文諮門改諮問。
諯 【酉集上】【言字部】 諯 【廣韻】職緣切【集韻】【類篇】朱遄切,□音專。
【說文】數也。
一曰相讓也。
又【呂覽任地篇】草諯大月。
又人名。
與諯、崇諯,見【宋史宗室表】。
又【廣韻】純緣切【集韻】淳沿切,□音遄。
又【集韻】【類篇】□直碾切,纏去聲。
又【玉篇】【唐韻】尺絹切【集韻】樞絹切,□音釧。
又【集韻】翾縣切,音絢。
或作。
義□同。
諰 【酉集上】【言字部】 諰 【唐韻】胥裡切【集韻】想止切【韻會】【正韻】想裡切,□音枲。
【說文】思之意。
【廣韻】言且思之。
又【類篇】直言也。
又懼貌。
【荀子議兵篇】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軋己也。
又人名。
【宋史宗室表】武翼郞士諰。
又【集韻】息攺切,顋上聲。
【類篇】語也。
又【廣韻】山隹切【集韻】所隹切,□音籭。
【說文】義同。
又【類篇】語失也。
又【集韻】塢皆切,隘平聲。
【類篇】呼彼之稱。
【說文】本作□。
【字彙】同葸。
諱 【酉集上】【言字部】 諱 【唐韻】【集韻】【韻會】□許貴切,音卉。
【說文】誋也。
【廣韻】避也。
【玉篇】隱也,忌也。
【春秋序】隱諱以辟患。
【公羊傳閔元年】春秋爲尊者諱,爲親者諱,爲賢者諱。
【戰國策】罰不諱強大。
【註】諱,猶避也。
【史記秦始皇紀】秦俗多忌諱之禁。
又畏也。
【史記商君傳】華陽、涇陽等擊斷無諱。
又【增韻】護短曰諱。
又生曰名,死曰諱。
【左傳桓六年】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
【疏】自殷以往,未有諱法,諱始於周。
【禮檀弓】卒哭而諱。
【疏】古者生不相諱,卒哭,乃有神諱也。
又不諱,謂死也。
【史記商君傳】公叔病,如有不可諱,將奈社稷何。
【後漢桓榮傳】如有不諱,無憂家室也。
【註】死者人之常,故言不諱也。
又葉呼韋切,音揮。
【東方朔七諫】願乗閒而效志兮,恐犯忌而幹諱。
卒撫情以寂漠兮,然怊悵而自悲。
諲 【酉集上】【言字部】 諲 【唐韻】於眞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眞切,□音因。
【爾雅釋詁】敬也。
又人名。
【南齊書】太常丞何諲之。
【唐書】大都督長史呂諲。
又【玉篇】之神切【集韻】之人切,□音眞。
義同。
【集韻】或作。
諳 【酉集上】【言字部】 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含切,音庵。
【說文】悉也。
【玉篇】知也。
【增韻】練也,歷也。
【六書統】熟聞也。
【字彙】曉也。
【後漢虞延傳】陵樹株蘖,皆諳其數。
【晉書刁協傳】久在中朝,諳練舊事。
【□書姚察傳】諳識內典。
又【玉篇】記也,誦也,大聲也。
【廣韻】憶也。
【類篇】諷也。
又官名。
【金史國語解】諳版勃極烈,官之尊且貴者。
又【集韻】烏紺切,庵去聲。
【類篇】背誦也。
又【集韻】他口切,偸上聲。
言悉也。
【類篇】或作□。
亦作□。
諴 【酉集上】【言字部】 諴 【唐韻】【集韻】胡毚切【韻會】胡讒切【正韻】胡嵒切,□音鹹。
【說文】和也。
【書召誥】其丕能諴于小民。
又【韻會】諴也。
【書大禹謨】至諴感神。
【蔡傳】諴感物曰諴。
又【廣雅】調也,謷也。
又樂名。
【隋書音樂志】皇帝初獻奏諴夏之樂。
又【集韻】魚鹹切,音嵒。
同□。
又【集韻】姑南切,鴿平聲。
【類篇】嗤也。
諵 【酉集上】【言字部】 諵 【集韻】【韻會】【正韻】□那含切,音南。
與□同。
【玉篇】語聲。
【類篇】聒語也。
又人名。
希諵、孟諵,見【宋史宗室表】。
又【廣韻】女鹹切【集韻】尼鹹切【韻會】泥鹹切,□□平聲。
詁諵也。
又諵諵,多言貌。
【韓愈望秋詩】論詩說賦相諵諵。
又【廣韻】【集韻】□尼賺切,□去聲。
【類篇】諵謏,私詈也。
【集韻】或作喃。
束晰作娚。
蟺 【申集中】【蟲字部】 蟺 【唐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音善。
【說文】蟺也。
【玉篇】蚯蚓也。
【嵆康琴賦】蟺相糾。
見字註。
又【集韻】時連切,音禪。
同蟬。
【賈誼鵩賦】形氣轉續兮,變化而蟺。
又徒案切,音憚。
土蠭名。
【本草】土蜂,巴楚閒呼爲蟺蜂。
又【類篇】唐何切。
與鼉、鱓通。
水蟲,似蜥蜴。
蟻 【申集中】【蟲字部】 蟻 【唐韻】魚倚切【集韻】魚綺切,□音艤。
【說文】作螘,蚍蜉也。
【爾雅釋蟲】蚍蜉,大螘。
【疏】螘,通名也,其大者別名蚍蜉,俗呼馬蚍蜉。
小者卽名螘,齊人呼螘蛘,《方言》曰蚍蜉,齊魯之閒謂之蚼蟓,西南梁益之閒謂之元蚼,燕謂之蛾蛘。
其場謂之坻,或謂之垤是也。
其大而赤色斑駁者名蠪,一名朾螘,有翅而飛名□,卽飛螘也。
【古今注】河內人□河而見人馬數千萬,皆如黍米,遊動往來,以火燒之,人皆是蚊蚋,馬皆是大蟻,故名蟻曰元駒。
【續博物志】白蟻聞竹雞之聲化爲水。
又蟻裳。
【書顧命】麻冕蟻裳。
【傳】蟻,裳名,色元。
又蟻丘,山名。
【莊子則陽篇】孔子之楚,舍于蟻丘之漿。
又白蟻,馬名。
【博物志】周穆王八駿,三曰白蟻。
又浮蟻,醪汁滓酒也。
【張衡南都賦】浮蟻若萍。
又【唐韻古音】魚我切。
義同。
【爾雅】本作螘。
【禮記】通作蛾。
詳蛾字註。
蟼 【申集中】【蟲字部】 蟼 【唐韻】居影切【集韻】舉影切,□音警。
蛙屬。
【玉篇】蝦蟆也。
【爾雅釋蟲】蟼,蟆。
【疏】此自一種蝦蟆也。
【急就篇註】蝦蟆,一名蟼,大腹而短腳。
又【集韻】居卿切,音荊。
【廣韻】古牙切,音加。
義□同。
□ 【未集上】【米字部】 □ 【玉篇】之亦切。
□營也。
蟽 【申集中】【蟲字部】 蟽 【玉篇】音達。
【篇海】蝲蟽,蟲名。
又音闥。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徒合切【集韻】達合切,□音沓。
□子,絹。
出字林。
【酉集上】【言字部】【集韻】五刮切,玩入聲。
【博雅】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