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說文】匿也。
【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又蓄也。
【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又茲郞切,音臧。
草名。
【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
【註】藏莨,草中牛馬芻。
又才浪切,音臓。
【禮月令】謹蓋藏。
【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藏者也,不從。
又與臓通。
【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
【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
【疏】正藏五者,謂心、肝、脾、肺、腎,□氣之所藏。
【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
【說文】《漢書》通用臧。
考證:〔【晉語】文公之出也,豎豆須守藏者也。
〕謹照原文豆改頭。
〔【周禮天官醫師】參之以九藏之動。
〕謹照原書醫師改疾醫。
藐 【申集上】【艸字部】 藐 【唐韻】亡沼切,音眇。
【博雅】小也。
【左傳僖九年】以是藐諸孤,辱在大夫。
又【孟子】說大人則藐之。
【註】輕視貌。
又【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註】遠也。
又【張衡西京賦】眳藐流盼。
【註】藐,好視容也。
又【揚子方言】漸也。
又【博雅】廣也。
又莫角切,音邈。
【爾雅釋草】藐,茈草。
【註】可以染紫,一名茈。
又【爾雅釋詁】藐藐,美也。
【詩大雅】寢廟旣成,旣成藐藐。
又【詩大雅】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傳】藐藐然不入也。
又【韻補】葉音密。
【司馬相如上林賦】長眉連娟,微睇綿藐。
色授魂與,心愉于側。
又眉敎切,音貌。
亦染草。
蚙 【申集中】【蟲字部】 蚙 【集韻】渠今切,音琴。
【類篇】蟲連行紆行者。
【淮南子說林訓】昌羊去蚤虱,而來蚙窮。
又其淹切,音鈐。
蝦蟹距也。
藑 【申集上】【艸字部】 藑 【唐韻】渠營切【集韻】葵營切,□音瓊。
【說文】茆葍,一曰蕣也。
【爾雅釋草】葍,藑茅。
【註】葍,華有赤者爲藑。
藑、葍一種耳。
【屈原離騷】索藑茅以筵篿。
【註】藑茅,香草。
又【集韻】詳兗切,音□。
義同。
【補遺】【醜集】【口字部】【字彙補】居倚切,音幾。
立不正也。
藒 【申集上】【艸字部】 藒 【唐韻】【集韻】□丘竭切,音朅。
【爾雅釋草】藒車,芞輿。
【屈原離騷】畦留夷與藒車。
【本草】藒車香生徐州。
○按《說文》作藒,《正字通》作,韻書經典□作藒。
《正字通》存去藒,未知何據。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集韻】□除更切,棖去聲。
磨也。
與鋥同。
又【廣韻】塞也。
【午集上】【田字部】【集韻】同畹。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側況切,音壯。
入綿。
藓 【申集上】【艸字部】 蘚 【唐韻】息淺切,音癬。
苔蘚也。
【本草】屋遊,一名瓦蘚。
又【述異記】苔草亦呼宣蘚。
【韻會】蘚,垣衣。
一曰白草名。
藕 【申集上】【艸字部】 藕 【唐韻】五口切,音偶。
【爾雅釋草】荷,芙蕖。
其根藕。
【韻會】凡芙蕖行根如竹行鞭,節生一葉一華,華葉常偶,故謂之藕。
【續博物志】藕生應月,閏月益一節。
又地名。
【水經注】白渠又徑藕原。
又【唐韻古音】音麌。
【司馬相如上林賦】與波搖蕩,奄薄水渚。
唼喋菁藻,咀嚼菱藕。
【說文】作蕅。
【類篇】作□。
藖 【申集上】【艸字部】 藖 【集韻】侯襇切,音莧。
菫草。
又【集韻】何閒切,音閑。
莝餘草莖。
【元結詩】豈欲皁櫪中,爭食麧與藖。
又【博雅】藖,□也。
又丘閑切,音慳。
草名。
蓧 【申集上】【艸字部】 蓧 【集韻】同莜。
【說文】草田器。
【論語】遇丈人以杖荷蓧。
【註】蓧,竹器。
又【廣韻】徒歷切,音荻。
義同。
又【集韻】他凋切,音祧。
苗也。
【爾雅釋草】蓧蓨。
俗作□。
蓨 【申集上】【艸字部】 蓨 【唐韻】他歷切,音剔。
蓧蓨,見上(蓧字)。
又【集韻】他凋切,音祧。
【爾雅釋草】苗,蓨。
又【說文】徒聊切,音迢。
義同。
又與條通。
【史記周勃世家】亞夫封爲條侯。
【註】條,表皆作蓨。
又【集韻】思留切,音脩。
說也。
蓩 【申集上】【艸字部】 蓩 【唐韻】【集韻】□武道切,音媢。
菤耳也。
又【類篇】葆也。
又【博雅】茂也。
【魏武帝樂府】乗雲駕龍,鬰何蓩蓩。
又【集韻】毒草名。
葶也。
又地名。
【後漢劉□傳】遣李松會朱鮪,與赤眉戰于蓩鄕。
又【廣韻】莫蔔切,音木。
【集韻】亡遇切,音務。
□作毒草釋。
蓪 【申集上】【艸字部】 蓪 【唐韻】【正韻】□他紅切,音通。
草藥名。
蓫 【申集上】【艸字部】 蓫 【唐韻】直六切,音逐。
【詩小雅】我行其野,言采其蓫。
【傳】蓫,惡菜也。
【箋】牛蘈也。
陸註:今人謂之羊蹄。
【爾雅釋草】蓫□,馬尾。
又【唐韻古音】直救反,義同。
又【廣韻】同荲。
蓬 【申集上】【艸字部】 蓬 【唐韻】【正韻】薄紅切【集韻】【韻會】蒲蒙切,□音髼。
【詩召南】彼茁者蓬。
【荀子勸學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禮內則註】蓬,禦亂之草。
又【詩衞風】自伯之東,首如飛蓬。
【註】亂也。
又【詩小雅】維柞之枝,其葉蓬蓬。
【傳】盛貌。
又星名。
【晉書天文志】妖星,一曰蓬星。
又州名。
【廣韻】周割巴州之伏虞郡立蓬州,因蓬山而名之。
又姓。
【正字通】漢蓬球,北海人。
又【韻補】葉皮江切,音龎。
【東方朔七諫】滅規矩而不固兮,背繩墨之正方。
離憂患而乃寤兮,若縱火於秋蓬。
又【字彙補】蒲貢切,菶去聲。
草水盛貌。
【集韻】籀文作□。
蔄 【申集上】【艸字部】 蔄 【唐韻】亡莧切。
人姓,見《姓譜》。
【正字通】作莫半切,音慢,非。
蔅 【申集上】【艸字部】 蔅 【字彙】同姸。
【論衡】籍孺韓嫣。
形婯骨蔅,皮媚色稱。
【酉集中】【身字部】【廣韻】戸來切【集韻】何開切,□音孩。
【玉篇】躴,體長貌。
又【集韻】【類篇】□魚開切,音皚。
義同。
【戌集上】【金字部】【集韻】而琰切,音冉。
鐵也。
【巳集中】【牙字部】【廣韻】互,俗作。
【韓愈贈張籍張徹詩】交驚舌舚。
【柳宗元夢歸賦】參差之白黑。
【註】卽互字。
【唐韻正】周禮牛人,凡祭祀共其牛牲之互。
徐音,詩楚茨傳曰:或陳于互。
正義亦引周禮文,□誤作牙,陳氏禮書曰:互牙古字通用,非也。
中山詩話雲:古稱駔儈,今謂牙,非也。
劉道原雲:本稱互郎,主互市。
唐人書互爲,似牙字,因譌爲牙耳。
舊唐書史思明傳,互市郎,安祿山傳,互市牙郎,蓋爲後人添一牙字。
今通鑑亦作互市牙郞。
漢書劉向傳,宗族磐互,師古曰:字或作牙,謂若犬牙相交入之意也。
谷永傳,百官盤互,註同。
是昔人以爲互字,後轉而作牙,師古乃曲爲之說耳。
〇按史書中以牙作互字用非一,唐韻正深辨其非,幷引古碑碣中之書互爲者甚詳,皆歷歷可據,應從之。
蓋牙有相錯義,故互字俗借作,可附牙部。
若竟書互爲牙,幷讀如牙字之音,誤矣。
蓮 【申集上】【艸字部】 蓮 〔古文〕苓【唐韻】落賢切【集韻】【韻會】【正韻】靈年切,□音連。
【爾雅疏】北人以蓮爲荷。
又【說文】芙蕖之實也。
【爾雅釋草】荷,芙蕖。
其實蓮。
【註】蓮謂房也。
又【集韻】連彥切,連去聲。
【前漢地理志】左馮翊蓮勺。
【後漢鄭興傳註】蓮勺,故城在今同州下邳縣東北。
又【字彙補】所夾切。
草名。
【廣雅】鳶尾、烏蓮,射幹也。
蓯 【申集上】【艸字部】 蓯 【唐韻】作孔切【集韻】祖動切,□音總。
菶蓯,草貌。
又【韻會】草名。
【爾雅釋草】須葑蓯。
又【廣韻】草貌。
又【集韻】七恭切,音鏦。
【類篇】肉蓯蓉,藥名。
又荀勇切,音竦。
□蓯,相入貌。
【史記司馬相如傳】騷擾□蓯。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與職切【集韻】【韻會】逸職切,□音杙。
婦官也。
【後周皇後紀】皇後率六宮三妃三,祭先蠶西陵氏神。
通作弋。
漢武鉤弋夫人。
蓰 【申集上】【艸字部】 蓰 【集韻】想氏切,音璽。
草名。
又【韻會】所綺切,音屣。
【綱目集覽】物數也。
【孟子】或相倍蓰。
【趙岐註】蓰,五倍也。
又山宜切,音釃。
義同。
又離蓰。
【韓愈孟郊聯句】離蓰不能翽。
蓱 【申集上】【艸字部】 蓱 【玉篇】同萍。
【爾雅釋草】萍、蓱。
【註】總訓水中浮萍。
又【楚辭天問】蓱號起雨。
【註】蓱翳,雨師名。
蓲 【申集上】【艸字部】 蓲 【唐韻】去鳩切,音丘。
【玉篇】烏蓲也。
【詩衞風】葭菼揭揭。
【箋】薍,江東呼爲烏蓲。
又烏侯切,音漚。
與藲同。
【山海經】其木苦蓲。
【註】刺楡也。
又【集韻】同。
【左思吳都賦】異荂蓲蘛。
【註】《爾雅》曰:蓲,華也。
蓲與敷同。
【字彙補】,漢隷同蓲。
又邕俱切,音紆。
草也。
又【韻會】同昫,煦也。
【太□經】陽蓲萬物。
【醜集上】【口字部】【廣韻】【集韻】□陟加切,音奓。
【說文】厚脣貌。
從多從尙。
【註】徐鍇曰:多卽厚也。
又【玉篇】緩口貌。
又【廣韻】敕加切【集韻】抽加切,□音侘。
與《說文》義同。
蓳 【申集上】【艸字部】 蓳 【正字通】菫本字。
又【集韻】居焮切,音靳。
草名。
今堇字。
蓴 【申集上】【艸字部】 蓴 【唐韻】常倫切【集韻】【正韻】殊倫切,□音純。
【類篇】蓴菜。
【韻會】水葵也。
【陸佃雲】蓴逐水而性滑,故亦謂之淳菜。
【綱目集覽】蓴生水中,葉似鳧葵,採莖可噉。
三月至八月,莖細如釵股,名曰絲蓴。
九月至十月漸粗,在泥中,名曰瑰蓴。
【顏氏家訓】梁世有蔡朗,諱純。
旣不涉學,遂呼蓴爲露葵。
亦作蒓。
見蒓字註。
又【說文】蒲叢也。
又【類篇】徒官切,音團。
草叢生貌。
蓶 【申集上】【艸字部】 蓶 【集韻】愈水切,音唯。
【說文】菜也。
【玉篇】似韭而黃。
又【直音】音維。
義同。
又同芛。
【後漢馬融傳】蓶扈蘣熒。
【郭璞註】草木花初生,與芛通。
蓷 【申集上】【艸字部】 蓷 【唐韻】他回切【韻會】通回切,□音推。
【說文】萑也。
【爾雅釋草】萑蓷。
【註】今茺蔚也。
又名益母。
【詩王風】中谷有蓷。
又【正韻】昌垂切,音吹。
義同。
蓸 【申集上】【艸字部】 蓸 【唐韻】昨勞切,音曹。
【說文】草也。
蓹 【申集上】【艸字部】 蓹 【正字通】同篽。
又【前漢功臣表】蓹兒嚴侯轅終。
【師古註】地名,音禦。
【酉集下】【酉字部】【字彙補】音未詳。
醅也,見《酉陽雜俎》。
【醜集下】【夕字部】【廣韻】都聊切【集韻】丁聊切,□音刁。
大也,多也。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同妯。
兄弟婦相呼爲妯娌。
或從育。
蓺 【申集上】【艸字部】 蓺 【唐韻】魚祭切【正韻】倪制切,□音藝。
【玉篇】種樹也。
【詩大雅】蓺之荏菽。
【左傳昭元年】不采蓺。
【註】蓺,種也。
又【集韻】通藝。
【前漢藝文志】有《六蓺略》。
【廣韻】本作埶。
【集韻】亦作藝秇。
蓻 【申集上】【艸字部】 蓻 【唐韻】子入切,音□。
草生多貌。
又【玉篇】茅芽也。
又【集韻】諾葉切,音撚。
草不生也。
又居六切。
同蘜。
秋華菊也。
蓼 【申集上】【艸字部】 蓼 【唐韻】盧鳥切【韻會】朗鳥切,□音了。
【說文】辛菜。
【詩周頌】予又集于蓼。
【本草釋名】蓼類性皆飛揚,故字從翏,高飛貌。
又國名。
【左傳文五年】楚子燮滅蓼。
【註】蓼國,今安豐蓼縣。
又水名。
【水經注】蓼水出襄山蓼谷。
又亭名。
【水經注】漳水東南過蓼亭。
又姓。
【潛夫論】莒蓼皆臯陶之後也。
又【集韻】魯皓切,音老。
摎蓼,搜索也。
【張衡西京賦】摎蓼浶浪。
又【唐韻】力竹切,音六。
【詩小雅】蓼蓼者莪。
【傳】蓼蓼,長大貌。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註】力糾切,音鏐。
糾蓼,相引也。
【大人賦】糾蓼叫奡。
又【通鑑】蓼侯孔臧。
【史炤釋文】蓼音六。
【胡三省曰】《陸德明經典釋文》蓼音了,未嘗有六音,史炤誤。
【玉篇】又作□。
【佩觿集】俗作蓼。
蓼字下從□作。
蓽 【申集上】【艸字部】 蓽 〔古文〕□【集韻】璧吉切,音必。
豆也。
又蓽菎,草名。
羊蹄也。
又蓽茇,藥名。
【酉陽雜俎】出摩伽,苗長三四尺,莖細如箸,葉似蕺葉,子如桑椹。
又荊也。
【廣韻】同篳。
【禮儒行】蓽門圭窬。
又【唐韻】博計切,音閉。
義同。
蓾 【申集上】【艸字部】 蓾 【唐韻】郞古切,音魯。
【說文】□或從鹵。
【爾雅釋草】蓾,蔖。
【註】作履苴草。
又【玉篇】杜蓾,郭璞曰:杜衡也,似葵而香。
蓿 【申集上】【艸字部】 蓿 【唐韻】息逐切,音肅。
苜蓿,見苜字註。
【漢書】作宿。
蔀 【申集上】【艸字部】 蔀 【唐韻】蒲口切,音瓿。
【易豐卦】豐其蔀。
【註】蔀,覆曖,障光明之物也。
又【廣韻】【正韻】□普後切,音剖。
小席也。
又【集韻】伴姥切,音簿。
□蔀,草也。
【博雅】□蔀,魚薺也。
又【詩大雅篇首文王受命疏】三統曆,七十二歲爲一蔀,二十蔀爲一紀。
【前漢律歷志】以閏餘一之數爲蔀首。
又【唐韻古音】《易》豐其蔀,《陸德明釋文》音部。
【午集下】【禾字部】【集韻】吉典切,音蹇。
小束也。
【玉篇】十把曰。
亦作□。
蔁 【申集上】【艸字部】 蔁 【唐韻】諸良切,音章。
【說文】草也。
【玉篇】蔁柳,當陸別名也。
蔃 【申集上】【艸字部】 蔃 【集韻】巨兩切,強上聲。
草名。
又【類篇】渠良切,音強。
蔃□,百合也。
蔆 【申集上】【艸字部】 蔆 【唐韻】力膺切【韻會】閭承切,□音陵。
【說文】芰也。
【爾雅釋草】蔆蕨攗。
【註】俗雲蔆角是也。
【陸佃詩疏】《武陵記》四角、三角曰芰,兩角曰蔆。
又作菱。
【洞冥記】靈池有浮根菱,根出水上,葉沈波下,亦名靑冰菱。
又湖名。
【史記夏本紀註】菱湖者,五湖之一。
【集韻】亦作、□。
【酉集下】【邑字部】【廣韻】側持切【正韻】莊持切,□音湽。
鄕名。
【酉集下】【辵字部】【字彙補】居以切,音己。
【九經考異】《詩》往近王舅。
楊愼作。
一作。
詳近字註。
考證:〔【字彙補】居以切,音已。
〕謹按已當作己,謹改己。
蔇 【申集上】【艸字部】 蔇 【唐韻】居毅切,音旣。
【說文】草多貌。
又【韻會】巨至切,音洎。
【類篇】至也。
【左傳隱六年】善鄭以勸來者,猶懼不蔇。
又【集韻】許旣切,音咥。
地名。
【春秋莊九年】公及齊大夫盟于蔇。
【寅集下】【弓字部】【廣韻】【集韻】□都昆切,音敦。
同弴。
又【類篇】彌鄰切,音民。
【玉篇】旗也。
【類篇】旗弧也。
【醜集中】【土字部】【集韻】醜玉切,音□。
牛馬所蹈處。
又儒欲切,音辱。
義同。
【戌集中】【雨字部】【廣韻】□書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名禮切,音米。
愛也。
蔈 【申集上】【艸字部】 蔈 【唐韻】甫遙切。
音飆。
【玉篇】黃華也。
【爾雅釋草】苕,陵苕。
黃華,蔈。
【註】苕華因色異名。
又【爾雅釋草】蔈、荂,荼。
【註】卽芀也。
又【韻會】匹沼切,音縹。
草盛貌。
又【直音】蔈,落也。
又【集韻】□妙切,標去聲。
榖黃華者。
一曰禾末。
【淮南子天文訓】秋分蔈定,蔈定而禾熟。
【註】蔈,禾穗粟孚甲之芒。
蔉 【申集上】【艸字部】 蔉 【唐韻】【韻會】□古本切,音袞。
【左傳昭元年】是穮是蔉。
【孔疏】以土壅苗根爲蔉也。
蔊 【申集上】【艸字部】 蔊 【唐韻】呼旱切,音暵。
【齊民要術】蔊菜,味辛。
【本草】蔊,味辛辣如火焊人,故名。
蔋 【申集上】【艸字部】 蔋 【唐韻】徒歷切,音廸。
【玉篇】卽滌字,旱氣也。
【詩大雅】旱旣太甚,蔋蔋山川。
又【集韻】茲消切,音焦。
旱山無草曰蔋。
又式竹切,音叔。
徒沃切,音毒。
義□同。
蔌 【申集上】【艸字部】 蔌 【唐韻】桑谷切,音速。
【爾雅釋器】菜謂之蔌。
【註】蔌者,菜茹之總名。
【詩大雅】其蔌維何。
【荊楚歲時記】歲暮,家家具肴蔌以迎新年。
又蔌蔌,陋也。
【詩小雅】蔌蔌方有穀。
又風聲勁疾之貌。
【鮑昭蕪城賦】蔌蔌風威。
又【韻會】蘇後切,音叟。
與菜蔌義同。
又姓。
【通志氏族略】蔌氏,望出晉陵。
蔎 【申集上】【艸字部】 蔎 【玉篇】舒列切,音設。
香草也。
又【博雅】蔎蔎,香也。
【楚辭九歎】懷椒聊之蔎蔎。
又【茶經】三曰蔎。
詳茗字註。
又【集韻】桑割切,音撒。
義同。
蕌 【申集上】【艸字部】 蕌 【篇海】魯愄切,音累。
菜名,似艾。
蕐 【申集上】【艸字部】 蕐 【正韻】同華。
蔏 【申集上】【艸字部】 蔏 【唐韻】式陽切,音商。
【爾雅釋草】拜,蔏藋。
【註】蔏藋似藜。
【疏】葥葉大者名拜,一名蔏藋。
又【爾雅釋草】購,蔏蔞。
【註】蔏蔞,蔞蒿也。
又【集韻】諸良切,音章。
【說文】草也。
【玉篇】蔏陸,蓫也。
【博雅】常蓼、馬尾,蔏□也。
【巳集下】【犬字部】【集韻】居行切,音庚。
狓,犬名。
考證:〔【集韻】狓,大名。
〕謹照原文大改犬。
□ 【未集中】【羊字部】 □ 【篇海】居謁切,音結。
雄羊也。
蔑 【申集上】【艸字部】 蔑 【唐韻】莫結切【正韻】彌列切,□音篾。
【說文】勞目無精也,人勞則蔑然。
【晉書衞瓘傳】權女與國臣書曰:先公名謚未顯,無異凡人,每怪一國蔑然無言。
又削也。
【易剝卦】剝牀以足蔑貞,兇。
又【書君奭】茲迪彜敎文王蔑德。
【傳】以此道法,敎文王以精微之德。
【疏】蔑,小也。
【揚子法言】視日月而知衆星之蔑也。
又【小爾雅】無也,末也。
【詩大雅】喪亂蔑資。
又【周語】不蔑民功。
【註】蔑,棄也。
又地名。
【春秋隱元年】公及邾儀父盟于蔑。
又與滅通。
【晉書張駿傳】江吳寂蔑,餘波莫及。
又【唐韻古音】莫計切,同昧。
【荀子議兵篇】楚人兵殆于垂沙,唐蔑死。
【註】卽楚將唐昧。
昧與蔑同。
【宋書武帝紀】臨朐有巨蔑水。
【水經注】袁宏謂之巨昧水。
【幹祿字書】俗作薎。
薎字原從□,不從伐。
蔒 【申集上】【艸字部】 蔒 【集韻】同葷。
蔒蒿,氣蒸出貌。
互見葷蒿字註。
蔓 【申集上】【艸字部】 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販切,音萬。
【說文】葛屬。
【詩鄭風】野有蔓草。
【傳】蔓,延也。
【前漢禮樂志】蔓蔓曰茂。
【註】蔓蔓言其長久。
又【廣韻】瓜蔓。
又姓。
【左傳】蔓成然。
【通志氏族略】楚有鬬成然,食采于蔓,曰蔓成然,其後以邑爲氏。
又【集韻】謨官切,音謾。
蔓靑,菜也。
又【類篇】莫半切。
枝長也。
【午集下】【禾字部】【集韻】側吏切,葘去聲。
穊也。
【戌集上】【金字部】【集韻】於歇切,音謁。
以鐵爲揭也。
蔔 【申集上】【艸字部】 蔔 【唐韻】同菔。
又薝蔔,花名。
蔕 【申集上】【艸字部】 蔕 【唐韻】都計切,音帝。
【玉篇】草木綴實也。
【說文】瓜當也。
【張衡西京賦】蔕倒茄于藻井。
【註】蔕,果鼻也。
又【韻會】當蓋切,音帶。
草木根也。
又【集韻】與□同。
【前漢賈誼傳】細故蔕芥,何足以疑。
【註】蔕芥,小鯁也。
【正字通】俗作慸。
◎按蔕芥之蔕,顏師古音蠆,《唐韻》諸書皆醜邁切,果鼻之蔕,音帝,音帶,古人必有所據,末可非也。
□ 【備考】【未集】【糸字部】 □ 【海篇】音網。
蔠 【申集上】【艸字部】 蔠 【唐韻】職戎切,音終。
【爾雅釋草】蔠葵,蘩露。
見葵字註。
蔡 【申集上】【艸字部】 蔡 〔古文〕□【唐韻】倉大切【集韻】【類篇】七蓋切,□音。
【說文】草也。
【玉篇】草芥也。
草際也。
又【論語】臧文仲居蔡。
【何晏註】蔡,國君之守龜,出蔡地,因以爲名焉。
又山名。
【書禹貢】蔡蒙旅平。
【疏】蔡,山名。
又【禹貢】二百裡蔡。
【傳】蔡,法也。
法三百裡而差□。
又國名。
【書蔡仲之命疏】成王命蔡叔之子踐諸侯之位,作蔡仲之命。
又姓。
【史記】蔡澤,古作祭,【左傳】祭仲,【國語】祭公謀父,【後漢書】祭遵俱作蔡。
又【集韻】七曷切,音攃。
【前漢李廣利傳】昧蔡爲宛王。
又桑割切,音薩。
放也。
【左傳昭元年】周公殺管叔而蔡蔡叔。
【韻會】本作□,言放之若散米。
今作蔡。
又【韻補】葉子例切,音祭。
【王褒九懷】水躍兮餘旌,繼以兮微蔡。
雲旗兮電騖,倏忽兮容裔。
蕔 【申集上】【艸字部】 蕔 【集韻】博毛切,音褒。
【類篇】荒也。
又【玉篇】菜名。
蔢 【申集上】【艸字部】 蔢 【唐韻】薄彼切,音婆。
蔢蔢,草木盛貌。
又【集韻】步臥切,音□。
【玉篇】蔢□,藥名。
○按薄荷,見《本草綱目》。
詳荷字註。
其薄字或作菝,或作番,或作蔢,或作□,皆方書傳寫之譌,不必拘泥也。
蔣 【申集上】【艸字部】 蔣 【唐韻】卽良切【集韻】資良切,□音漿。
【說文】苽蔣。
【前漢司馬相如傳】蔣芋靑薠。
又【廣韻】卽兩切,音槳。
【左傳僖二十四年】凡蔣邢茅。
又山名。
【晉書成帝紀】蘇峻至于蔣山。
又水名。
【水經注】塗水南與蔣谷水合流出蔣谿。
又姓。
又【韻會】菰蔣,亦作上聲。
蔤 【申集上】【艸字部】 蔤 【唐韻】美畢切【集韻】莫筆切,□音密。
荷本也。
【爾雅釋草】荷,芙蕖。
其本蔤。
【註】莖下白蒻在泥中者。
【何晏景福殿賦】茄蔤倒植。
又【集韻】覓筆切,音蜜。
義同。
或作藌、□。
蔥 【申集上】【艸字部】 蔥 【集韻】蔥古作蔥。
註詳九畫。
蔦 【申集上】【艸字部】 蔦 【唐韻】都了切,音鳥。
寄生也。
【詩小雅】蔦與女蘿,施于松柏。
又【正韻】泥了切,音裊。
【集韻】多嘯切,音釣。
義□同。
【說文】或從木作樢。
蔧 【申集上】【艸字部】 蔧 【集韻】旋芮切,音彗。
草名。
【爾雅釋草】葥,王蔧。
詳葥字註。
又【廣韻】徐醉切,音遂。
義同。
蔨 【申集上】【艸字部】 蔨 【唐韻】渠殞切,音窘。
【爾雅釋草】蔨,鹿□。
【註】今鹿豆也。
【王磐野菜譜】蔨,野鹿豆。
又【廣韻】渠篆切,音圈。
義同。
又【集韻】同菌。
蔩 【申集上】【艸字部】 蔩 【集韻】夷眞切,音寅。
【爾雅釋草】蔩,菟瓜。
【疏】蔩苗及實似土瓜。
土瓜卽王瓜也。
又【廣韻】以淺切,音演。
又以脂切,音夷。
義□同。
【寅集中】【巾字部】【廣韻】於靳切,音。
【玉篇】韏也。
【廣雅】裏也。
【廣韻】裏相著。
【寅集中】【巾字部】【唐韻】【集韻】□所例切,音細。
【說文】殘帛也。
【廣雅】,遺,餘也。
又【唐韻】先列切【集韻】私列切,□音薛。
義同。
又【集韻】式列切,音設。
裂帛也。
【急就篇】□囊橐不直錢。
【註】黃氏曰:□,裂也。
又【集韻】相絕切【類篇】蘇絕切,□音雪。
【廣韻】縷桃花,今製綾花。
【集韻】今時剪繒爲花。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古核切【集韻】各核切,□音革。
【通俗文】□子,竹障。
亦作□。
【巳集中】【火字部】【五音集韻】式招切,音燒。
太上作,見《亳州老君□》。
【五音類聚】張道忠添註釋曰:從一從內從火。
一者,坎也,爲水也。
內者,是身有水有火也。
不燒柴薪,用自己身內水火,自燒□去頑礦,要其靖正,砂□,自身心性不能散失,得成大□,便得長命石老之術也。
〇按《字彙》同燒,《正字通》同炳,不知音與燒同,義有微別。
至雲同炳,則尤無據矣。
蔪 【申集上】【艸字部】 蔪 【唐韻】慈染切【韻會】疾染切,□音漸。
【說文】草相蔪苞也。
又【正韻】師銜切,讀作芟。
【前漢賈誼傳】故蔪去不義諸侯,而虛其國。
【註】謂芟刈之。
又【集韻】將廉切,音尖。
蔪蔪,麥秀。
又鋤鹹切,音讒。
義同。
或作□。
蔫 【申集上】【艸字部】 蔫 【唐韻】於乾切,音焉。
【說文】菸也。
【韻會】物不鮮也。
又【增韻】食物餲也。
又【集韻】依言切,義同。
又【正韻】伊甸切,音宴。
臭草也。
蛴 【申集中】【蟲字部】 蠐 【唐韻】徂奚切【韻會】【正韻】前西切,□音齊。
蠐螬,見螬字註。
又蝤蠐,見蝤字註。
【說文】本作□。
蔬 【申集上】【艸字部】 蔬 【唐韻】所葅切【韻會】山於切,□音疏。
【說文】菜也。
【爾雅註】凡草菜可食者,通名爲蔬。
【禮曲禮】稻曰嘉蔬。
【註】稻,菰蔬之屬也。
又【爾雅釋草】蘧蔬。
【註】似土菌,生菰草中。
又通疏。
【周禮天官】臣妾聚斂疏材。
又通疎。
【荀子富國篇】葷菜百疎。
又【集韻】爽舉切,音所。
粒也。
【莊子天道篇】壤有餘蔬。
【註】蔬讀若糈,粒也。
考證:〔【周禮春官】臣妾聚斂疏材。
〕謹照原書春官改天官。
蔭 【申集上】【艸字部】 蔭 【唐韻】【集韻】【韻會】□於禁切,音廕。
【說文】草隂地。
【徐曰】草所庇也。
【荀子勸學篇】樹成蔭而衆鳥息焉。
【呂氏春秋】松柏成而塗之人已蔭矣。
又日景也。
【左傳昭元年】趙孟視蔭。
又通廕。
【左傳文九年】本根無所庇廕。
又【韻會】通作隂。
【詩大雅】旣之隂女。
又【左傳文十七年】鹿死不擇音。
【註】音同蔭。
【杜雲】所茠蔭之處。
古字借用。
又【集韻】於金切,音隂。
草木蔭翳也。
【班固西都賦】茂樹蔭蔚。
或作□。
蔮 【申集上】【艸字部】 蔮 【唐韻】古對切,音憒。
【儀禮士冠禮註】頍,緇布冠無筓者,滕、薛名蔮爲頍。
【後漢輿服志】翦氂蔮,簪珥。
【註】簪以玳瑁爲擿,長一尺,左右一橫簪以安蔮結。
【寅集下】【廣字部】【集韻】同廛。
【補遺】【酉集】【車字部】【川篇】去孟切。
石動也。
蔯 【申集上】【艸字部】 蔯 【集韻】池鄰切,音陳。
茵蔯也。
【午集下】【石字部】【正字通】同□。
詳□字註。
又【廣韻】呂角切,音犖。
確,石相扣聲。
蔱 【申集上】【艸字部】 蔱 【唐韻】所八切,音殺。
【爾雅釋草】莁荑,蔱蘠。
又【張衡南都賦】蘇蔱紫薑。
【註】蔱,茱萸也。
【集韻】同榝。
又【唐韻】所介切,音鎩。
義同。
蔳 【備考】【申集】【艸字部】 蔳 【篇海】同蒨。
薔 【申集上】【艸字部】 薔 【唐韻】所力切【集韻】殺測切,□音色。
【爾雅釋草】薔,虞蓼。
【註】蓼之生澤者也。
又水名。
【山海經】臯塗之山,薔水出焉。
又姓。
【濳夫論】帝堯之後有薔氏。
又【正韻】與蘠同。
又東薔子,十月熟,可食。
【司馬相如子虛賦】東薔雕胡。
【集韻】作〈艸下□〉。
【午集下】【禾字部】【玉篇】古攜切,音圭。
同□。
田器。
又【集韻】烏蝸切,音鼃。
耕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色窄切,音□。
【類篇】煑米爲□。
【食經】作□法:取蒸米一升,置沸湯勿令過熱,出著新籮內。
又【廣韻】煑米多水也。
蔹 【申集上】【艸字部】 蘞 【唐韻】力鹽切,音廉。
蔓草。
【詩唐風】葛生蒙楚,蘞蔓于野。
【疏】蘞似括樓,葉盛而細。
又良冉切,音斂。
【說文】同薟。
白蘞,藥名。
又烏蘞莓。
【本草】五葉如白蘞。
又【集韻】力驗切,音殮。
義同。
又虛嚴切,音杴。
詳薟字註。
或作蘞蘞字從□作。
。
蔺 【申集上】【艸字部】 藺 【唐韻】【韻會】□良刃切,音吝。
【說文】莞屬。
【玉篇】似莞而細,可爲席。
一名馬藺。
又地名。
【史記魏世家】敗趙北藺。
又姓。
【通志氏族略】韓厥□孫康,食采于藺,因氏焉。
相如爲趙上卿。
又【前漢鼂錯傳】具藺石。
【註】城上雷石也。
【寅集下】【廣字部】【玉篇】之氏切,音隻。
【篇韻】居□也。
又【海篇】居處也。
【篇韻】住也。
蘳 【申集上】【艸字部】 蘳 【唐韻】胡瓦切,音踝。
【說文】黃華也。
又【後漢馬融廣成頌】蓶扈蘳熒。
【註】花葉貌,字從圭。
又許規切,音眭。
果實也。
蘴 【申集上】【艸字部】 蘴 【唐韻】敷空切,音豐。
【玉篇】蕪菁苗也。
【揚子方言】陳、楚之郊謂之蘴,魯、齊之郊謂之蕘,關東西謂之蕪菁,趙、魏謂之大芥。
亦作葑。
【爾雅疏】葑也,須也,蕪菁也,蔓菁也,薞蕪也,蕘也,芥也,七者一物也。
又【集韻】思融切,與菘通。
【揚子方言註】蘴,舊音蜂,今江東音嵩,字作菘也。
蘵 【申集上】【艸字部】 蘵 【集韻】質力切,音職。
【爾雅釋草】蘵,黃蒢。
【註】蘵,葉似酸漿,花小而白,中心黃。
【顏氏家訓】江南有苦菜,葉似酸漿,花或紫或白,子大如珠,或紫或黑,卽《爾雅》蘵,黃蒢,今河北誤謂之龍葵。
又【本草】李時珍曰:敗醬草,亦名苦蘵。
亦作□。
蘶 【申集上】【艸字部】 蘶 【集韻】虞貴切,音魏。
草木採更生也。
蘸 【申集上】【艸字部】 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莊陷切,斬去聲。
【說文】以物投水也,此蓋俗語。
【庾信鏡賦】朱開錦蹹,黛蘸油檀。
蘹 【申集上】【艸字部】 蘹 【集韻】乎乖切,音懷。
草名。
【本草】蘹香。
【註】北人呼爲茴香,聲相近也。
詳茴字註。
蘺 【申集上】【艸字部】 蘺 【唐韻】呂支切【韻會】鄰知切,□音離。
【說文】江蘺蘼蕪。
【爾雅註】楚謂之蘺,晉謂之,齊謂之茝。
【司馬相如上林賦】被以江蘺。
又【淮南子秦族訓】蘺先稻熟,而農夫薅之者,不以小利害大穫。
【註】蘺,水稗也。
又藩蘺。
【前漢陳涉項籍傳贊】築長城而守藩蘺。
又【唐韻古音】音羅。
《離騷》又況揭車與江蘺。
葉上華字。
蘻 【申集上】【艸字部】 蘻 【唐韻】古詣切,音計。
【說文】草名。
【爾雅釋草】蘻,狗毒。
【註】樊光雲:俗語苦如蘻。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奴鳥切【集韻】乃了切,□音嫋。
山曲謂之。
一曰石。
【午集中】【目字部】【廣韻】古嶽切【集韻】訖嶽切,□音覺。
目明也。
又【廣韻】【集韻】□烏酷切,音沃。
瞋目也。
又【正字通】古文覺字。
字彙音覺,訓明也,與覺義近。
又音屋,瞋目也。
分爲二,非。
○按諸韻書覺、俱□收。
覺訓寤也,訓目明也,且覺無瞋義,似屬臆斷。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與素同。
蘼 【申集上】【艸字部】 蘼 【唐韻】靡爲切【韻會】忙皮切,□音糜。
草名。
【爾雅釋草】薔蘼,虋冬。
又蘼蕪。
【楚辭九歌】秋蘭兮蘼蕪。
詳蘪字註。
又【玉篇】亡彼切,音美。
義同。
蘽 【申集上】【艸字部】 蘽 【唐韻】力軌切【集韻】魯水切,□音壘。
【說文】木名。
【爾雅釋木】山蘽,似葛。
虎蘽,有毛刺。
【韻會】引《爾雅》註雲:江東謂蘡薁爲千歲蘽,卽今言萬歲藤,大者如盌,故字從木,其形蔓似草,故從艸,在草木之閒也。
【正字通】同藟。
○按《說文》《唐韻》諸書,藟訓草,蘽訓木,二字義別。
《正字通》說非。
蛝 【申集中】【蟲字部】 蛝 【唐韻】戸閒切,音閑。
蟲名。
【爾雅釋蟲】蛝,馬。
【疏】蛝蟲,一名馬,一名馬蠲蚐,俗呼馬□。
【類篇】一曰蝮蜪也。
一曰蚍蜉。
又【集韻】魚巾切,音銀。
義同。
考證:〔【爾雅釋蟲疏】一名馬蠲虳。
〕謹照經典釋文虳改蚐。
蘾 【申集上】【艸字部】 蘾 【唐韻】胡怪切,音壞。
草名。
【爾雅釋草】澤,烏薞。
【註】卽土蘾也,生于水澤。
【午集中】【矛字部】【集韻】胡溝切,音侯。
矛屬。
蘿 【申集上】【艸字部】 蘿 【唐韻】魯何切【正韻】郞何切,□音羅。
【玉篇】女蘿託松而生。
【詩小雅】蔦與女蘿,施于松柏。
【傳】女蘿,兔絲,松蘿也。
【疏】松蘿,自蔓松上生,枝正靑,與兔絲殊異。
【韻會】陸佃雲:在木爲女蘿,在草爲兔絲。
【屈原離騷】被薜茘兮帶女蘿。
又【說文】莪也。
【爾雅釋草】莪蘿【註】今莪蒿也。
又【爾雅釋草】葖蘆萉【疏】今謂之蘿蔔。
又苧蘿,山名。
見苧字註。
虀 【申集上】【艸字部】 虀 【篇海】牋西切,音躋。
【釋名】虀,濟也,與諸味相濟成也。
【唐韻】作韲、□。
【集韻】俗作虀,非是。
沞 【巳集上】【水字部】 沞 【廣韻】子荅切【集韻】作荅切,□立帀。
湆沞,纔濕。
一曰沸貌。
狔 【巳集下】【犬字部】 狔 【廣韻】女氏切【集韻】乃倚切,□音抳。
【廣韻】猗狔,從風貌。
【集韻】弱貌。
又【集韻】女夷切,音尼。
義同。
虂 【申集上】【艸字部】 虂 【唐韻】洛故切,音路。
蔠葵,繁虂也。
【集韻】或作蕗。
虃 【申集上】【艸字部】 虃 【唐韻】子廉切,音尖。
草名。
【爾雅釋草】虃,百足。
【註】未詳。
又【集韻】思廉切,音纖。
義同。
虆 【申集上】【艸字部】 虆 【唐韻】力追切【韻會】倫追切,□累平聲。
蔓也。
又盧戈切,音螺。
【孟子】蓋歸反,虆梩而掩之。
【趙岐註】虆梩,籠□之屬。
【詩大雅】捄之陾陾。
【傳】捄,虆也。
【箋】築牆者,桴聚壤土,盛之以虆。
又【集韻】魯水切,音壘。
義同。
【玉篇】與虆、藟通。
【韻會】亦作□。
虇 【申集上】【艸字部】 虇 【唐韻】去阮切,音綣。
【爾雅釋草】其萌虇。
【註】江東呼蘆筍爲虇,則萑葦之類,其初生者皆名虇。
又【廣韻】去願切,音勸。
【集韻】連員切,音權。
義□同。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鋪枚切,音坯。
□粉麫爲劑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五音篇海】支尖切,音詹。
玉也。
虈 【申集上】【艸字部】 虈 【唐韻】許嬌切,音枵。
【玉篇】香草也。
【本草】白芷,一名虈。
【說文】楚謂之蘺,晉謂之虈,齊謂之茝。
【王逸九思】芳虈兮挫枯蘭。
【謝靈運詩】白華耀陽林,紫曄春流。
通作。
虉 【申集上】【艸字部】 虉 【唐韻】五革切,音。
小草。
【爾雅釋草】虉綬。
【註】小草,有雜色似綬。
又【廣韻】五歷切,音鷁。
義同。
【集韻】或作□、□。
【玉篇】亦作□。
虊 【申集上】【艸字部】 虊 【集韻】同。
虋 【申集上】【艸字部】 虋 【唐韻】【集韻】【韻會】莫奔切【正韻】謨奔切,□音門。
【爾雅釋草】薔蘼,虋冬。
【註】門冬,一名滿冬。
【山海經】鮮山,其草多虋冬。
又【說文】虋,赤苗嘉穀也。
【爾雅釋草】虋,赤苗。
【註】今之赤粱粟,本音門。
【集韻】亦作眉貧切,引郭璞讀作旻。
又通穈。
【詩大雅】維穈維□。
【六書正譌】俗作□。
虌 【申集上】【艸字部】 虌 【唐韻】幷列切,音鼈。
【爾雅釋草】蕨,虌。
【註】蕨初生無葉可食,今江西謂之虌。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本切,音袞。
鐘病聲。
【周禮春官典同】高聲。
【註】鐘形大上高,則聲上藏,袞然旋如裹也。
又石聲。
【六書故】石從上輥下也。
蕧 【申集上】【艸字部】 蕧 【唐韻】房六切,音服。
【說文】盜庚也。
【爾雅釋草】蕧,盜庚。
【註】旋蕧似菊。
又【集韻】方六切,音福。
義同。
又蕧盆草。
見葐字註。
考證:〔【爾雅釋草】蕧,盜庚。
【註】旋蕧花也。
〕謹照原文花也改似菊。
薣 【申集上】【艸字部】 薣 【集韻】果五切,音鼓。
草名。
【爾雅釋草】紅,蘢古。
【註】葒一曰蘢薣。
本作古,俗作薣。
蕨 【申集上】【艸字部】 蕨 【唐韻】【韻會】【正韻】□居月切,音厥。
【玉篇】菜也。
【爾雅釋草】蕨,虌。
【郭註】初生無葉可食。
【詩召南】言采其蕨。
【疏】周秦曰:蕨,齊魯曰鼈,俗雲其初生似鼈腳,故名。
【埤雅】蕨初生,狀如雀足之拳,又如人足之蹶,故名焉。
又【爾雅釋草】菱,蕨攗。
【疏】蔆一名蕨攗,今水中芰,俗雲菱角是也。
考證:〔【爾雅釋草】蕨,龞。
〕謹照原文龞改虌。
蕩 【申集上】【艸字部】 蕩 【唐韻】徒朗切【集韻】【韻會】待朗切,□音盪。
大也。
【論語】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又【釋名】蕩,排盪去穢垢也。
【禮昏義】蕩天下之隂事。
又【禮月令】仲冬諸生蕩。
【註】蕩謂物動萌芽也。
又【書畢命】以蕩陵德。
【傳】放蕩也。
又【書盤庚】今我民用,蕩析離居。
【註】播蕩也。
又【詩大雅】蕩蕩上帝。
【傳】蕩蕩,法度廢壞貌。
又姓。
【春秋僖二十五年註】宋桓公生子蕩,後以蕩爲氏。
又他浪切,音儻。
義同。
又底朗切,音黨。
【周禮地官稻人】以溝蕩水。
【註】謂以溝行水也。
又【前漢揚雄傳】雄爲人□易佚蕩。
【註】佚蕩,緩也。
又他郞切,音湯。
地名。
【史記魯仲連傳】止于蕩隂不進。
【註】河內有蕩隂縣。
又水名。
【前漢地理志】蕩水東至內黃澤。
又坦朗切。
平易也。
【詩齊風】魯道有蕩。
徐邈讀帑。
【寅集下】【彡字部】【海篇】音台。
星名也。
蕪 【申集上】【艸字部】 蕪 【唐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無。
【說文】薉也。
【楚辭離騷】哀衆芳之蕪穢。
又【爾雅釋詁】蕪豐也。
【註】豐盛也。
又逋也。
【楚辭哀郢】孰兩東門之可蕪。
又【小爾雅】草也。
又地名。
【鮑昭蕪城賦註】廣陵故城也。
又湖名。
【前漢地理志】丹陽郡蕪湖。
又與廡通。
【書洪範】庶草蕃廡。
考證:〔【楚辭離騷】哀衆草之蕪穢。
〕謹照原文衆草改衆芳。
〔【爾雅釋草】苞蕪茂。
【註】蕪,豐也。
〕謹照原書釋草改釋詁。
苞蕪茂改蕪豐也。
蕪豐改豐盛。
蕫 【申集上】【艸字部】 蕫 【唐韻】多動切【韻會】覩動切,□音董。
【爾雅釋草】□蕫。
【疏】狀似蒲而細,可爲屩,亦可綯以爲索。
又【說文】杜林曰:蕅根也。
又【廣韻】徒紅切,音童。
義同。
○按《六書正譌》雲:又姓,別作董。
考,古文重、童雖可通用,然董字經典從無從蕫者。
正譌之說非。
考證:〔【爾雅釋草】□蕫。
【疏】狀似蒲而細,可爲屩,亦可陶以爲索。
〕謹照原文可陶改可綯。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彜,古作□。
註詳曰部十五畫。
蕬 【申集上】【艸字部】 蕬 【集韻】新茲切,音絲。
【類篇】菟蕬,藥草。
本作絲。
又【正字通】引《玉堂閒話》:蕬草,江南水草,葉如薤,隨水深淺而生。
蕭 【申集上】【艸字部】 蕭 【唐韻】蘇彫切【集韻】先凋切,□音簫。
艾蒿也。
【詩王風】彼采蕭兮。
【疏】今人所謂荻蒿者是也。
【禮郊特牲】蕭合黍稷,臭陽達于牆屋。
又【詩小雅】蕭蕭馬鳴。
【註】聲也。
又【前漢食貨志】江淮之閒,蕭然煩費。
【註】蕭然猶騷然,勞動之貌。
又蕭條,寂寥貌。
【宋玉九辨】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註】隂令促,急風疾暴也。
又【論語】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
【何晏註】蕭之言肅也,牆謂屛也。
君臣相見之禮,至屛而加肅敬。
又斧名。
【左思魏都賦】蕭斧戢柯以柙刃。
【說文註】蕭斧,芟艾之斧也。
又國名。
【左傳文十四年】宋高哀爲蕭封人。
【註】蕭,宋附庸國。
又關名。
【前漢武帝紀】北出蕭關。
又姓。
【潛夫論】蕭氏,殷舊姓也。
又葉音修。
【毛詩古音考】冽彼下泉,浸彼苞蕭。
葉下周。
【屈原九歌】風颯颯兮木蕭蕭。
葉下憂。
◎按《周禮地官甸師》蕭茅註:鄭讀所六反,至杜子春始讀爲簫。
蕮 【申集上】【艸字部】 蕮 【唐韻】思積切,音舄。
車前草。
蕯 【申集上】【艸字部】 蕯 【字彙補】力公切,音隆。
人名,步大汗蕯,代郡人,北齊時積封至義陽郡公。
薂 【申集上】【艸字部】 薂 【唐韻】胡荻切,音檄。
【爾雅釋草】的,薂。
【註】卽蓮實。
又【集韻】與□同。
蕹 【申集上】【艸字部】 蕹 【集韻】於容切,音雍。
萃也。
又【南方草木狀】蕹葉如落葵而小,治冶葛毒。
【酉集中】【身字部】【集韻】癡鄰切,音伸。
走貌。
□ 【未集上】【竹字部】 □ 【類篇】丁感切【篇海】都感切,□音膽。
竹名。
同。
【集韻】作□。
蕺 【申集上】【艸字部】 蕺 【唐韻】阻立切,音戢。
菜名。
葉似蕎麥,生濕地。
【張衡南都賦】若其園囿,則有蓼蕺蘘荷。
又山名。
【會稽志】蕺山在府西六裡,越王採蕺于此。
蕻 【申集上】【艸字部】 蕻 【唐韻】胡貢切,音閧。
草菜心長也。
又【集韻】茂也。
又菜名,四明有菜,名雪裏蕻。
雪深諸菜凍死,此菜獨靑。
又【類篇】吳俗謂草木萌曰蕻。
或從栱。
蕼 【申集上】【艸字部】 蕼 【唐韻】【集韻】□息利切,音四。
菫也。
【說文】赤蕼也。
又【類篇】芮也。
又【字彙補】與肆同。
寬舒之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祺然,蕼然。
蕽 【申集上】【艸字部】 蕽 【集韻】奴冬切,音農。
蓬蕽,蘆花。
蕾 【申集上】【艸字部】 蕾 【唐韻】落猥切,音磊。
蓓蕾,花綻貌。
【韻會】始華也。
蕿 【申集上】【艸字部】 蕿 【唐韻】同萱。
□ 【未集上】【米字部】 □ 俗粺字。
薀 【申集上】【艸字部】 薀 【唐韻】烏渾切,音溫。
水草。
【左傳隱三年】蘋蘩薀藻之菜。
又紆粉切,音惲。
【左傳隱六年】芟夷薀崇之,絕其本根。
【註】薀,積也。
又於問切,音醞。
習也。
薁 【申集上】【艸字部】 薁 【唐韻】於六切,音郁。
蘡薁也。
【詩豳風】六月食鬱及薁。
【註】薁,蘡薁也。
【疏】蘡薁者,亦是鬱類而小別。
晉宮閣銘雲:華林園有車下李三百一十四株,薁李一株。
車下李卽鬰,薁李卽薁,二者相類而同時熟。
又【集韻】於到切,音奧。
草名。
又【唐韻古音】引《詩》:食鬱及薁。
亦讀作奧,葉下菽、棗、稻字爲一韻。
薁字從奧作。
薃 【申集上】【艸字部】 薃 【唐韻】胡老切,音昊。
【爾雅釋草】薃侯,莎。
【註】卽莎別名。
薄 【申集上】【艸字部】 薄 【唐韻】傍各切,音泊。
林薄也。
【楚辭註】林草不交錯曰薄。
【揚雄甘泉賦】列新雉于林薄。
【註】草叢生曰薄。
又簾也。
【禮曲禮】帷薄之外不趨。
【史記周勃世家】勃以織薄曲爲生。
【索隱曰】織蠶薄也。
又厚薄。
又少也。
【詩周南】薄澣我衣。
又聊也。
【詩周南】薄言采之。
又輕也。
【前漢董仲舒傳】愍世俗之靡薄。
又嫌也。
【前漢張安世傳】薄朕忘故。
又【揚子方言】勉也。
秦晉曰釗,或曰薄。
故其鄙語曰薄努,猶勉努也。
又【博雅】薉也。
又集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奄薄水渚。
又【史記蘇秦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
又被也。
【書益稷】外薄四海。
又水名。
【山海經】蟲尾之山,薄水出焉。
又姓。
【史記外戚世家】薄太後父,吳人,姓薄氏。
又亭名。
【後漢郡國志】滎陽有薄亭。
又草名。
薄荷,見荷字註。
又通亳。
【禮郊特牲】薄社北牖。
【註】殷社。
【荀子議兵篇】湯以薄,武以鎬。
又迫各切,音博。
廹也。
【易說卦傳】雷風相薄。
【左傳僖二十四年】薄而觀之。
又迫晚曰薄暮。
又侵也。
【荀子天論篇】寒暑未薄而疾。
又匹各切,音粕。
【詩齊風】載驅薄薄。
【傳】疾驅聲也。
又薄革切,同欂。
壁柱也。
【爾雅釋宮】屋上薄謂之筄。
又【唐韻古音】讀蒲。
《書》序:成王旣踐奄,將遷其君於蒲姑。
《左傳》《史記》作薄姑。
考證:〔【荀子天倫篇】寒暑未薄而疾。
〕謹照原書改天論篇。
【寅集中】【巾字部】【集韻】同。
【午集下】【禾字部】【玉篇】如叔切,音肉。
厚也。
又【集韻】乳勇切,音宂。
秬黍。
【午集中】【矢字部】【廣韻】都聊切【集韻】丁聊切,□音刁。
【博雅】短也。
【玉篇】犬短尾。
【酉集下】【酉字部】【字彙】專於切,音諸。
酌也。
又醅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山巧切,音稍。
竹枝長也。
薅 【申集上】【艸字部】 薅 【唐韻】呼毛切【正韻】呼高切,□音蒿。
【說文】拔去田草也。
【詩周頌】以薅荼蓼。
【說文】亦作茠。
【集韻】或作□□鎒□。
蚠 【申集中】【蟲字部】 蚠 【韻會】符分切,音焚。
人名。
【左傳昭二十二年】劉獻公之庶子伯蚠。
【正字通】同蚡。
薆 【申集上】【艸字部】 薆 【唐韻】烏代切【集韻】於代切,□音愛。
【玉篇】薆薱,草木盛貌。
【張衡西京賦】鬱蓊薆薱。
又【爾雅釋言】薆,隱也。
【疏】薆障,卽隱蔽也。
又【韻會】晻薆,香氣。
【司馬相如上林賦】晻薆咇茀。
又【韻補】許旣切,音餼。
【揚子太□經】瞢瞢之離,中薆薆也。
瞢好之惡,著不寐也。
又葉音曷。
【謝朓詩】年華稍菴薆。
葉下月韻。
薇 【申集上】【艸字部】 薇 【唐韻】【集韻】【正韻】□無非切,音微。
【玉篇】菜也。
【說文】似藿菜之微者也。
【詩召南】言采其薇。
【儀禮公食大夫禮】鉶芼:牛藿、羊苦、豕薇皆有滑。
又白薇,藥名。
又蘼蕪,一名薇蕪。
【張衡南都賦】薇蕪蓀萇。
又花名。
【拾遺記】元熙元年,詔民閒園囿皆植紫薇,以爲壓勝。
【唐書百官志】中書知制浩,開元號紫薇省。
又薔薇,見薔字註。
又【唐韻】武悲切,音眉。
【爾雅釋草】薇垂水。
【註】生於水邊。
又薇銜,藥名。
【集韻】或作□。
薈 【申集上】【艸字部】 薈 【唐韻】【韻會】□烏外切,音濊。
【爾雅釋草】,鴻薈。
【註】卽菜也。
【疏】一名鴻薈。
又【詩曹風】薈兮蔚兮,南山朝隮。
【傳】薈蔚,雲興貌。
又【博雅】障也。
【潘嶽射雉賦】翳薈菶茸。
又【韻補】一旣切,音曀。
【陸雲城南詩】我有高廈,如雲斯薈。
問誰在宴,惟俊惟乂。
薉 【申集上】【艸字部】 薉 【唐韻】於廢切,音穢。
【玉篇】與穢同。
【說文】蕪也。
【荀子王霸篇】塗薉則塞。
又【齊民要術】凡種穀,遇大雨待薉生。
【註】薉若甚者,先鋤一遍,然後納種,乃佳也。
又【玉篇】行之惡也。
又【集韻】與獩通。
【前漢嚴安傳】略薉州建城邑。
【師古曰】薉與獩同。
【六書正譌】別作穢,非。
【正字通】經史□作穢,義同。
不必從薉廢穢。
薊 【申集上】【艸字部】 薊 【唐韻】古誼切【集韻】【正韻】吉詣切,□音計。
【說文】芺也。
【爾雅釋草】芺,薊。
【疏】薊生山中者名朮,其生平地而肥大於衆者名楊枹薊,今呼爲馬薊。
又地名。
【禮樂記】封黃帝之後于薊。
【註】今涿郡薊縣。
又姓。
【神仙傳】薊子訓,齊人。
【五經文字】從角者譌。
葪。
薋 【申集上】【艸字部】 薋 【唐韻】疾資切【韻會】才資切,□音瓷。
【說文】草多貌。
又惡草。
【屈原離騷】薋菉葹以盈室兮。
【註】蒺藜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右北平郡薋。
又【集韻】津私切,音咨。
【博雅】白苙,□薋也。
薍 【申集上】【艸字部】 薍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患切,音與綰同。
【玉篇】菼薍。
【陸璣詩疏】薍或謂之荻,至秋堅成則謂之萑。
【唐書竇建德傳】高雞泊廣袤數百裡,葭薍阻奧,可以避難。
又【類篇】盧玩切,音亂。
【集韻】小蒜根曰薍子。
薎 【申集上】【艸字部】 薎 【字彙】同蠛。
【史記司馬相如傳】薎蠓踴躍。
又【字彙補】細也。
【馬融長笛賦】蹉纖根,跋薎縷。
又與蔑同。
【柳宗元乞兩河效用狀】薎爾小醜,尚欲逋誅。
又人名。
【山海經】女祭女薎。
薏 【申集上】【艸字部】 薏 〔古文〕□【唐韻】於力切,音億。
【爾雅釋草】荷,芙蕖。
其中的,的中薏。
【疏】薏,中心也。
又苡薏。
詳苡字註。
又【玉篇】乙吏切,音意。
義同。
又【韻會】薏茨,草名。
□ 【未集上】【米字部】 □ 【篇海】普蔔切,音撲。
米□。
【酉集中】【豸字部】【集韻】虛尤切,音休。
貅或省作。
詳貅字註。
【備考】【酉集】【辵字部】【龍龕】同遷。
薐 【申集上】【艸字部】 薐 【集韻】盧登切,音棱。
【玉篇】菠薐,菜名。
詳菠字註。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都敢切【集韻】【韻會】覩敢切,□音膽。
【玉篇】石,藥名,出蜀中。
【正字通】本草綱目:石膽石中有汁,如膽汁,酸辛氣寒,治諸癇石淋目痛。
俗作。
薑 【申集上】【艸字部】 薑 【集韻】同□。
薒 【申集上】【艸字部】 薒 【唐韻】蒼案切,音粲。
【類篇】草可爲席。
薓 【申集上】【艸字部】 薓 【唐韻】所金切,音森。
【說文】人薓,藥草。
【本草】一名神草,一名人銜,一名地精。
年深浸漸長成者,根如人形,故謂之人薓。
薓字從□,亦□漸之意。
【唐書地理志】太原府土貢人薓。
又【博雅】鹿腸,元薓。
苦心,沙薓。
【本草】人薓、元薓、沙薓、丹薓、苦薓,共爲五薓。
又【集韻】詩廉切,音苫。
同苫,喪藉也。
【集韻】人薓薓字或作葠、蔘。
【六書正譌】從艸□聲。
或作參,非。
薔 【申集上】【艸字部】 薔 【唐韻】所力切【集韻】殺測切,□音色。
【爾雅釋草】薔,虞蓼。
【註】蓼之生澤者也。
又水名。
【山海經】臯塗之山,薔水出焉。
又姓。
【濳夫論】帝堯之後有薔氏。
又【正韻】與蘠同。
又東薔子,十月熟,可食。
【司馬相如子虛賦】東薔雕胡。
【集韻】作〈艸下□〉。
薕 【申集上】【艸字部】 薕 【唐韻】力鹽切,音廉。
【爾雅釋草】蒹,薕。
【註】似萑而細,高數尺,江東呼爲薕。
又【廣志】三薕似箭,羽長三四寸,皮肥細,緗色,以蜜藏之,味甘酸可食。
出交州,五月中熟。
又【類篇】薑也。
薗 【申集上】【艸字部】 薗 【篇海】同園。
薘 【申集上】【艸字部】 薘 【唐韻】唐割切,音達。
【類篇】草名。
馬舄也。
【謝朓詩】風振蕉薘裂。
薙 【申集上】【艸字部】 薙 【唐韻】【韻會】【正韻】□他計切,音替。
【說文】除草也。
【禮月令】季夏燒薙行水。
【註】薙謂迫也,芟草也。
【周禮秋官薙氏鄭註】薙讀如鬀。
小兒頭之鬀,書或作夷。
此皆翦草也,字從類耳。
又【集韻】序姊切,音兕。
大計切,音弟。
義□同。
又直幾切,音雉。
【本草】辛薙,辛夷別名。
薚 【申集上】【艸字部】 薚 【唐韻】吐郞切,音湯。
【爾雅釋草】蓫薚,馬尾。
【註】關西呼爲薚,江東呼爲當陸,卽商陸也。
又【集韻】仲良切,音長。
義同。
或省作。
薛 【申集上】【艸字部】 薛 【唐韻】【正韻】□私列切,音洩。
【玉篇】莎也。
【司馬相如子虛賦】薛莎靑薠。
【註】薛,藾蒿也。
又國名。
【濳夫論】夏之興,有仕奚爲夏車正,以封於薛。
【春秋隱十一年】滕侯、薛侯來朝。
又姓。
【通志氏族略】薛氏有三:奚仲之後,以國爲氏。
又叱幹氏攺爲薛,又有遼西薛氏。
【酉集下】【邑字部】【廣韻】乎經切【集韻】胡經切,□音郉。
【玉篇】鄕名,在高密。
又【集韻】堅靈切,音經。
義同。
【酉集下】【邑字部】【廣韻】居許切【集韻】句許切,□音舉。
【廣韻】亭名。
在長沙。
又【集韻】求於切,音渠。
聚名。
薜 【申集上】【艸字部】 薜 【唐韻】【集韻】【韻會】□蒲計切,音備。
【說文】牡贊也。
卽薜茘。
【屈原離騷】貫薜茘之落蘂。
又博厄切,音檗。
【爾雅釋草】薜,山蘄。
【註】當歸也。
又薜,山麻。
【註】麻生山中者名薜。
又必益切,音辟。
義同。
又弼角切,音雹。
【周禮冬官考工記陶人】凡陶旊之事,髻墾薜暴不入市。
【註】薜,破裂也。
劉昌宗讀雹。
又與僻同。
【前漢揚雄傳】陋三神之阨薜。
【午集下】【禾字部】〔古文〕□【唐韻】良薛切,音列。
【說文】黍穰。
又【廣韻】【集韻】□力制切,音例。
義同。
或作□。
又【正字通】一說禾行列齊也,故從列。
與木行生者作栵,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寒剛切,音航。
【玉篇】悅也。
【寅集上】【宀字部】【字彙補】與穩同。
薝 【申集上】【艸字部】 薝 【集韻】覩敢切,音膽。
【玉篇】薝棘,木名。
【山海經】金谷之山,是多薝棘。
又薝匐,花名,見佛經。
【陸龜蒙詩】薝匐冠諸香。
又【類篇】之廉切,音詹。
義同。
【午集下】【示字部】【廣韻】過委切【集韻】古委切,□音詭。
同庪庋。
【爾雅釋天】祭山曰庪縣。
又【集韻】同禔。
詳禔字註。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戸公切【集韻】胡公切,□音洪。
磅,石隕聲。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集韻】□仍吏切,音餌。
【說文】女號。
一曰女子也。
【午集下】【禾字部】【集韻】如蒸切,音仍。
禾名。
薞 【申集上】【艸字部】 薞 【唐韻】思渾切【韻會】蘇昆切,□音孫。
【爾雅釋草】蘾,烏薞。
又:須,薞蕪。
【註】薞蕪似羊蹄,葉細,味酢,可食。
【篇海】一作□。
考證:〔【爾雅釋草】蘹,烏薞。
〕謹照原文蘹改蘾。
薟 【申集上】【艸字部】 薟 【唐韻】良冉切,音斂。
【說文】白薟也,或從斂,見蘞字註。
又【類篇】離鹽切,音廉。
義同。
又【集韻】虛嚴切,音杴。
豨薟,藥草。
又【類篇】魚杴切,音嚴。
【字林】水中野韭。
又火占切,音。
辛味。
又苦紺切。
同餡。
味過甘也。
薠 【申集上】【艸字部】 薠 【唐韻】附袁切【韻會】符袁切,□音煩。
【說文】靑薠似莎者。
【張衡南都賦】其草則藨苧薠莞。
又通棼。
【周禮春官巾車】素車棼蔽。
【註】棼讀爲薠。
蝕 【申集中】【蟲字部】 蝕 【唐韻】乗力切【集韻】【韻會】實職切,□音食。
【廣韻】敗創也。
【玉篇】日月蝕也。
【釋名】日月虧曰蝕,稍小侵虧如蟲食草木之葉。
【漢書韋昭註】虧敗曰蝕。
【晉書天文志】十煇,五曰闇,謂日月蝕。
或曰脫光也。
《春秋》本作食。
又【韻會】凡物侵蠹皆曰蝕。
又【集韻】六直切,音力。
谷名,在杜南。
【前漢高帝紀】從杜南入蝕中。
【李奇註】蝕音力。
【如淳曰】蝕,入漢中道川谷名。
又盧東切,音籠。
與豅同。
詳豅字註。
或作□。
蚟 【申集中】【蟲字部】 蚟 【唐韻】【集韻】□雨方切,音王。
蚟□,蟲名。
【揚子方言】蜻蛚,南楚之閒謂之蚟□。
□ 【備考】【未集】【米字部】 □ 【五音篇海】同。
【字彙補】猘字之譌。
王竹溪:猘字從米從制,恐猘字之譌。
字恐也有誤。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居例切,音罽。
竹名。
生海邊。
又□□,竹實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黑各切,音霍。
黍糗也。
薢 【申集上】【艸字部】 薢 【唐韻】古諧切,音皆。
薢茩,藥名。
【爾雅】薢茩,芵光。
見芵
【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又蓄也。
【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又茲郞切,音臧。
草名。
【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
【註】藏莨,草中牛馬芻。
又才浪切,音臓。
【禮月令】謹蓋藏。
【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藏者也,不從。
又與臓通。
【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
【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
【疏】正藏五者,謂心、肝、脾、肺、腎,□氣之所藏。
【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
【說文】《漢書》通用臧。
考證:〔【晉語】文公之出也,豎豆須守藏者也。
〕謹照原文豆改頭。
〔【周禮天官醫師】參之以九藏之動。
〕謹照原書醫師改疾醫。
藐 【申集上】【艸字部】 藐 【唐韻】亡沼切,音眇。
【博雅】小也。
【左傳僖九年】以是藐諸孤,辱在大夫。
又【孟子】說大人則藐之。
【註】輕視貌。
又【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註】遠也。
又【張衡西京賦】眳藐流盼。
【註】藐,好視容也。
又【揚子方言】漸也。
又【博雅】廣也。
又莫角切,音邈。
【爾雅釋草】藐,茈草。
【註】可以染紫,一名茈。
又【爾雅釋詁】藐藐,美也。
【詩大雅】寢廟旣成,旣成藐藐。
又【詩大雅】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傳】藐藐然不入也。
又【韻補】葉音密。
【司馬相如上林賦】長眉連娟,微睇綿藐。
色授魂與,心愉于側。
又眉敎切,音貌。
亦染草。
蚙 【申集中】【蟲字部】 蚙 【集韻】渠今切,音琴。
【類篇】蟲連行紆行者。
【淮南子說林訓】昌羊去蚤虱,而來蚙窮。
又其淹切,音鈐。
蝦蟹距也。
藑 【申集上】【艸字部】 藑 【唐韻】渠營切【集韻】葵營切,□音瓊。
【說文】茆葍,一曰蕣也。
【爾雅釋草】葍,藑茅。
【註】葍,華有赤者爲藑。
藑、葍一種耳。
【屈原離騷】索藑茅以筵篿。
【註】藑茅,香草。
又【集韻】詳兗切,音□。
義同。
【補遺】【醜集】【口字部】【字彙補】居倚切,音幾。
立不正也。
藒 【申集上】【艸字部】 藒 【唐韻】【集韻】□丘竭切,音朅。
【爾雅釋草】藒車,芞輿。
【屈原離騷】畦留夷與藒車。
【本草】藒車香生徐州。
○按《說文》作藒,《正字通》作,韻書經典□作藒。
《正字通》存去藒,未知何據。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集韻】□除更切,棖去聲。
磨也。
與鋥同。
又【廣韻】塞也。
【午集上】【田字部】【集韻】同畹。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側況切,音壯。
入綿。
藓 【申集上】【艸字部】 蘚 【唐韻】息淺切,音癬。
苔蘚也。
【本草】屋遊,一名瓦蘚。
又【述異記】苔草亦呼宣蘚。
【韻會】蘚,垣衣。
一曰白草名。
藕 【申集上】【艸字部】 藕 【唐韻】五口切,音偶。
【爾雅釋草】荷,芙蕖。
其根藕。
【韻會】凡芙蕖行根如竹行鞭,節生一葉一華,華葉常偶,故謂之藕。
【續博物志】藕生應月,閏月益一節。
又地名。
【水經注】白渠又徑藕原。
又【唐韻古音】音麌。
【司馬相如上林賦】與波搖蕩,奄薄水渚。
唼喋菁藻,咀嚼菱藕。
【說文】作蕅。
【類篇】作□。
藖 【申集上】【艸字部】 藖 【集韻】侯襇切,音莧。
菫草。
又【集韻】何閒切,音閑。
莝餘草莖。
【元結詩】豈欲皁櫪中,爭食麧與藖。
又【博雅】藖,□也。
又丘閑切,音慳。
草名。
蓧 【申集上】【艸字部】 蓧 【集韻】同莜。
【說文】草田器。
【論語】遇丈人以杖荷蓧。
【註】蓧,竹器。
又【廣韻】徒歷切,音荻。
義同。
又【集韻】他凋切,音祧。
苗也。
【爾雅釋草】蓧蓨。
俗作□。
蓨 【申集上】【艸字部】 蓨 【唐韻】他歷切,音剔。
蓧蓨,見上(蓧字)。
又【集韻】他凋切,音祧。
【爾雅釋草】苗,蓨。
又【說文】徒聊切,音迢。
義同。
又與條通。
【史記周勃世家】亞夫封爲條侯。
【註】條,表皆作蓨。
又【集韻】思留切,音脩。
說也。
蓩 【申集上】【艸字部】 蓩 【唐韻】【集韻】□武道切,音媢。
菤耳也。
又【類篇】葆也。
又【博雅】茂也。
【魏武帝樂府】乗雲駕龍,鬰何蓩蓩。
又【集韻】毒草名。
葶也。
又地名。
【後漢劉□傳】遣李松會朱鮪,與赤眉戰于蓩鄕。
又【廣韻】莫蔔切,音木。
【集韻】亡遇切,音務。
□作毒草釋。
蓪 【申集上】【艸字部】 蓪 【唐韻】【正韻】□他紅切,音通。
草藥名。
蓫 【申集上】【艸字部】 蓫 【唐韻】直六切,音逐。
【詩小雅】我行其野,言采其蓫。
【傳】蓫,惡菜也。
【箋】牛蘈也。
陸註:今人謂之羊蹄。
【爾雅釋草】蓫□,馬尾。
又【唐韻古音】直救反,義同。
又【廣韻】同荲。
蓬 【申集上】【艸字部】 蓬 【唐韻】【正韻】薄紅切【集韻】【韻會】蒲蒙切,□音髼。
【詩召南】彼茁者蓬。
【荀子勸學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禮內則註】蓬,禦亂之草。
又【詩衞風】自伯之東,首如飛蓬。
【註】亂也。
又【詩小雅】維柞之枝,其葉蓬蓬。
【傳】盛貌。
又星名。
【晉書天文志】妖星,一曰蓬星。
又州名。
【廣韻】周割巴州之伏虞郡立蓬州,因蓬山而名之。
又姓。
【正字通】漢蓬球,北海人。
又【韻補】葉皮江切,音龎。
【東方朔七諫】滅規矩而不固兮,背繩墨之正方。
離憂患而乃寤兮,若縱火於秋蓬。
又【字彙補】蒲貢切,菶去聲。
草水盛貌。
【集韻】籀文作□。
蔄 【申集上】【艸字部】 蔄 【唐韻】亡莧切。
人姓,見《姓譜》。
【正字通】作莫半切,音慢,非。
蔅 【申集上】【艸字部】 蔅 【字彙】同姸。
【論衡】籍孺韓嫣。
形婯骨蔅,皮媚色稱。
【酉集中】【身字部】【廣韻】戸來切【集韻】何開切,□音孩。
【玉篇】躴,體長貌。
又【集韻】【類篇】□魚開切,音皚。
義同。
【戌集上】【金字部】【集韻】而琰切,音冉。
鐵也。
【巳集中】【牙字部】【廣韻】互,俗作。
【韓愈贈張籍張徹詩】交驚舌舚。
【柳宗元夢歸賦】參差之白黑。
【註】卽互字。
【唐韻正】周禮牛人,凡祭祀共其牛牲之互。
徐音,詩楚茨傳曰:或陳于互。
正義亦引周禮文,□誤作牙,陳氏禮書曰:互牙古字通用,非也。
中山詩話雲:古稱駔儈,今謂牙,非也。
劉道原雲:本稱互郎,主互市。
唐人書互爲,似牙字,因譌爲牙耳。
舊唐書史思明傳,互市郎,安祿山傳,互市牙郎,蓋爲後人添一牙字。
今通鑑亦作互市牙郞。
漢書劉向傳,宗族磐互,師古曰:字或作牙,謂若犬牙相交入之意也。
谷永傳,百官盤互,註同。
是昔人以爲互字,後轉而作牙,師古乃曲爲之說耳。
〇按史書中以牙作互字用非一,唐韻正深辨其非,幷引古碑碣中之書互爲者甚詳,皆歷歷可據,應從之。
蓋牙有相錯義,故互字俗借作,可附牙部。
若竟書互爲牙,幷讀如牙字之音,誤矣。
蓮 【申集上】【艸字部】 蓮 〔古文〕苓【唐韻】落賢切【集韻】【韻會】【正韻】靈年切,□音連。
【爾雅疏】北人以蓮爲荷。
又【說文】芙蕖之實也。
【爾雅釋草】荷,芙蕖。
其實蓮。
【註】蓮謂房也。
又【集韻】連彥切,連去聲。
【前漢地理志】左馮翊蓮勺。
【後漢鄭興傳註】蓮勺,故城在今同州下邳縣東北。
又【字彙補】所夾切。
草名。
【廣雅】鳶尾、烏蓮,射幹也。
蓯 【申集上】【艸字部】 蓯 【唐韻】作孔切【集韻】祖動切,□音總。
菶蓯,草貌。
又【韻會】草名。
【爾雅釋草】須葑蓯。
又【廣韻】草貌。
又【集韻】七恭切,音鏦。
【類篇】肉蓯蓉,藥名。
又荀勇切,音竦。
□蓯,相入貌。
【史記司馬相如傳】騷擾□蓯。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與職切【集韻】【韻會】逸職切,□音杙。
婦官也。
【後周皇後紀】皇後率六宮三妃三,祭先蠶西陵氏神。
通作弋。
漢武鉤弋夫人。
蓰 【申集上】【艸字部】 蓰 【集韻】想氏切,音璽。
草名。
又【韻會】所綺切,音屣。
【綱目集覽】物數也。
【孟子】或相倍蓰。
【趙岐註】蓰,五倍也。
又山宜切,音釃。
義同。
又離蓰。
【韓愈孟郊聯句】離蓰不能翽。
蓱 【申集上】【艸字部】 蓱 【玉篇】同萍。
【爾雅釋草】萍、蓱。
【註】總訓水中浮萍。
又【楚辭天問】蓱號起雨。
【註】蓱翳,雨師名。
蓲 【申集上】【艸字部】 蓲 【唐韻】去鳩切,音丘。
【玉篇】烏蓲也。
【詩衞風】葭菼揭揭。
【箋】薍,江東呼爲烏蓲。
又烏侯切,音漚。
與藲同。
【山海經】其木苦蓲。
【註】刺楡也。
又【集韻】同。
【左思吳都賦】異荂蓲蘛。
【註】《爾雅》曰:蓲,華也。
蓲與敷同。
【字彙補】,漢隷同蓲。
又邕俱切,音紆。
草也。
又【韻會】同昫,煦也。
【太□經】陽蓲萬物。
【醜集上】【口字部】【廣韻】【集韻】□陟加切,音奓。
【說文】厚脣貌。
從多從尙。
【註】徐鍇曰:多卽厚也。
又【玉篇】緩口貌。
又【廣韻】敕加切【集韻】抽加切,□音侘。
與《說文》義同。
蓳 【申集上】【艸字部】 蓳 【正字通】菫本字。
又【集韻】居焮切,音靳。
草名。
今堇字。
蓴 【申集上】【艸字部】 蓴 【唐韻】常倫切【集韻】【正韻】殊倫切,□音純。
【類篇】蓴菜。
【韻會】水葵也。
【陸佃雲】蓴逐水而性滑,故亦謂之淳菜。
【綱目集覽】蓴生水中,葉似鳧葵,採莖可噉。
三月至八月,莖細如釵股,名曰絲蓴。
九月至十月漸粗,在泥中,名曰瑰蓴。
【顏氏家訓】梁世有蔡朗,諱純。
旣不涉學,遂呼蓴爲露葵。
亦作蒓。
見蒓字註。
又【說文】蒲叢也。
又【類篇】徒官切,音團。
草叢生貌。
蓶 【申集上】【艸字部】 蓶 【集韻】愈水切,音唯。
【說文】菜也。
【玉篇】似韭而黃。
又【直音】音維。
義同。
又同芛。
【後漢馬融傳】蓶扈蘣熒。
【郭璞註】草木花初生,與芛通。
蓷 【申集上】【艸字部】 蓷 【唐韻】他回切【韻會】通回切,□音推。
【說文】萑也。
【爾雅釋草】萑蓷。
【註】今茺蔚也。
又名益母。
【詩王風】中谷有蓷。
又【正韻】昌垂切,音吹。
義同。
蓸 【申集上】【艸字部】 蓸 【唐韻】昨勞切,音曹。
【說文】草也。
蓹 【申集上】【艸字部】 蓹 【正字通】同篽。
又【前漢功臣表】蓹兒嚴侯轅終。
【師古註】地名,音禦。
【酉集下】【酉字部】【字彙補】音未詳。
醅也,見《酉陽雜俎》。
【醜集下】【夕字部】【廣韻】都聊切【集韻】丁聊切,□音刁。
大也,多也。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同妯。
兄弟婦相呼爲妯娌。
或從育。
蓺 【申集上】【艸字部】 蓺 【唐韻】魚祭切【正韻】倪制切,□音藝。
【玉篇】種樹也。
【詩大雅】蓺之荏菽。
【左傳昭元年】不采蓺。
【註】蓺,種也。
又【集韻】通藝。
【前漢藝文志】有《六蓺略》。
【廣韻】本作埶。
【集韻】亦作藝秇。
蓻 【申集上】【艸字部】 蓻 【唐韻】子入切,音□。
草生多貌。
又【玉篇】茅芽也。
又【集韻】諾葉切,音撚。
草不生也。
又居六切。
同蘜。
秋華菊也。
蓼 【申集上】【艸字部】 蓼 【唐韻】盧鳥切【韻會】朗鳥切,□音了。
【說文】辛菜。
【詩周頌】予又集于蓼。
【本草釋名】蓼類性皆飛揚,故字從翏,高飛貌。
又國名。
【左傳文五年】楚子燮滅蓼。
【註】蓼國,今安豐蓼縣。
又水名。
【水經注】蓼水出襄山蓼谷。
又亭名。
【水經注】漳水東南過蓼亭。
又姓。
【潛夫論】莒蓼皆臯陶之後也。
又【集韻】魯皓切,音老。
摎蓼,搜索也。
【張衡西京賦】摎蓼浶浪。
又【唐韻】力竹切,音六。
【詩小雅】蓼蓼者莪。
【傳】蓼蓼,長大貌。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註】力糾切,音鏐。
糾蓼,相引也。
【大人賦】糾蓼叫奡。
又【通鑑】蓼侯孔臧。
【史炤釋文】蓼音六。
【胡三省曰】《陸德明經典釋文》蓼音了,未嘗有六音,史炤誤。
【玉篇】又作□。
【佩觿集】俗作蓼。
蓼字下從□作。
蓽 【申集上】【艸字部】 蓽 〔古文〕□【集韻】璧吉切,音必。
豆也。
又蓽菎,草名。
羊蹄也。
又蓽茇,藥名。
【酉陽雜俎】出摩伽,苗長三四尺,莖細如箸,葉似蕺葉,子如桑椹。
又荊也。
【廣韻】同篳。
【禮儒行】蓽門圭窬。
又【唐韻】博計切,音閉。
義同。
蓾 【申集上】【艸字部】 蓾 【唐韻】郞古切,音魯。
【說文】□或從鹵。
【爾雅釋草】蓾,蔖。
【註】作履苴草。
又【玉篇】杜蓾,郭璞曰:杜衡也,似葵而香。
蓿 【申集上】【艸字部】 蓿 【唐韻】息逐切,音肅。
苜蓿,見苜字註。
【漢書】作宿。
蔀 【申集上】【艸字部】 蔀 【唐韻】蒲口切,音瓿。
【易豐卦】豐其蔀。
【註】蔀,覆曖,障光明之物也。
又【廣韻】【正韻】□普後切,音剖。
小席也。
又【集韻】伴姥切,音簿。
□蔀,草也。
【博雅】□蔀,魚薺也。
又【詩大雅篇首文王受命疏】三統曆,七十二歲爲一蔀,二十蔀爲一紀。
【前漢律歷志】以閏餘一之數爲蔀首。
又【唐韻古音】《易》豐其蔀,《陸德明釋文》音部。
【午集下】【禾字部】【集韻】吉典切,音蹇。
小束也。
【玉篇】十把曰。
亦作□。
蔁 【申集上】【艸字部】 蔁 【唐韻】諸良切,音章。
【說文】草也。
【玉篇】蔁柳,當陸別名也。
蔃 【申集上】【艸字部】 蔃 【集韻】巨兩切,強上聲。
草名。
又【類篇】渠良切,音強。
蔃□,百合也。
蔆 【申集上】【艸字部】 蔆 【唐韻】力膺切【韻會】閭承切,□音陵。
【說文】芰也。
【爾雅釋草】蔆蕨攗。
【註】俗雲蔆角是也。
【陸佃詩疏】《武陵記》四角、三角曰芰,兩角曰蔆。
又作菱。
【洞冥記】靈池有浮根菱,根出水上,葉沈波下,亦名靑冰菱。
又湖名。
【史記夏本紀註】菱湖者,五湖之一。
【集韻】亦作、□。
【酉集下】【邑字部】【廣韻】側持切【正韻】莊持切,□音湽。
鄕名。
【酉集下】【辵字部】【字彙補】居以切,音己。
【九經考異】《詩》往近王舅。
楊愼作。
一作。
詳近字註。
考證:〔【字彙補】居以切,音已。
〕謹按已當作己,謹改己。
蔇 【申集上】【艸字部】 蔇 【唐韻】居毅切,音旣。
【說文】草多貌。
又【韻會】巨至切,音洎。
【類篇】至也。
【左傳隱六年】善鄭以勸來者,猶懼不蔇。
又【集韻】許旣切,音咥。
地名。
【春秋莊九年】公及齊大夫盟于蔇。
【寅集下】【弓字部】【廣韻】【集韻】□都昆切,音敦。
同弴。
又【類篇】彌鄰切,音民。
【玉篇】旗也。
【類篇】旗弧也。
【醜集中】【土字部】【集韻】醜玉切,音□。
牛馬所蹈處。
又儒欲切,音辱。
義同。
【戌集中】【雨字部】【廣韻】□書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名禮切,音米。
愛也。
蔈 【申集上】【艸字部】 蔈 【唐韻】甫遙切。
音飆。
【玉篇】黃華也。
【爾雅釋草】苕,陵苕。
黃華,蔈。
【註】苕華因色異名。
又【爾雅釋草】蔈、荂,荼。
【註】卽芀也。
又【韻會】匹沼切,音縹。
草盛貌。
又【直音】蔈,落也。
又【集韻】□妙切,標去聲。
榖黃華者。
一曰禾末。
【淮南子天文訓】秋分蔈定,蔈定而禾熟。
【註】蔈,禾穗粟孚甲之芒。
蔉 【申集上】【艸字部】 蔉 【唐韻】【韻會】□古本切,音袞。
【左傳昭元年】是穮是蔉。
【孔疏】以土壅苗根爲蔉也。
蔊 【申集上】【艸字部】 蔊 【唐韻】呼旱切,音暵。
【齊民要術】蔊菜,味辛。
【本草】蔊,味辛辣如火焊人,故名。
蔋 【申集上】【艸字部】 蔋 【唐韻】徒歷切,音廸。
【玉篇】卽滌字,旱氣也。
【詩大雅】旱旣太甚,蔋蔋山川。
又【集韻】茲消切,音焦。
旱山無草曰蔋。
又式竹切,音叔。
徒沃切,音毒。
義□同。
蔌 【申集上】【艸字部】 蔌 【唐韻】桑谷切,音速。
【爾雅釋器】菜謂之蔌。
【註】蔌者,菜茹之總名。
【詩大雅】其蔌維何。
【荊楚歲時記】歲暮,家家具肴蔌以迎新年。
又蔌蔌,陋也。
【詩小雅】蔌蔌方有穀。
又風聲勁疾之貌。
【鮑昭蕪城賦】蔌蔌風威。
又【韻會】蘇後切,音叟。
與菜蔌義同。
又姓。
【通志氏族略】蔌氏,望出晉陵。
蔎 【申集上】【艸字部】 蔎 【玉篇】舒列切,音設。
香草也。
又【博雅】蔎蔎,香也。
【楚辭九歎】懷椒聊之蔎蔎。
又【茶經】三曰蔎。
詳茗字註。
又【集韻】桑割切,音撒。
義同。
蕌 【申集上】【艸字部】 蕌 【篇海】魯愄切,音累。
菜名,似艾。
蕐 【申集上】【艸字部】 蕐 【正韻】同華。
蔏 【申集上】【艸字部】 蔏 【唐韻】式陽切,音商。
【爾雅釋草】拜,蔏藋。
【註】蔏藋似藜。
【疏】葥葉大者名拜,一名蔏藋。
又【爾雅釋草】購,蔏蔞。
【註】蔏蔞,蔞蒿也。
又【集韻】諸良切,音章。
【說文】草也。
【玉篇】蔏陸,蓫也。
【博雅】常蓼、馬尾,蔏□也。
【巳集下】【犬字部】【集韻】居行切,音庚。
狓,犬名。
考證:〔【集韻】狓,大名。
〕謹照原文大改犬。
□ 【未集中】【羊字部】 □ 【篇海】居謁切,音結。
雄羊也。
蔑 【申集上】【艸字部】 蔑 【唐韻】莫結切【正韻】彌列切,□音篾。
【說文】勞目無精也,人勞則蔑然。
【晉書衞瓘傳】權女與國臣書曰:先公名謚未顯,無異凡人,每怪一國蔑然無言。
又削也。
【易剝卦】剝牀以足蔑貞,兇。
又【書君奭】茲迪彜敎文王蔑德。
【傳】以此道法,敎文王以精微之德。
【疏】蔑,小也。
【揚子法言】視日月而知衆星之蔑也。
又【小爾雅】無也,末也。
【詩大雅】喪亂蔑資。
又【周語】不蔑民功。
【註】蔑,棄也。
又地名。
【春秋隱元年】公及邾儀父盟于蔑。
又與滅通。
【晉書張駿傳】江吳寂蔑,餘波莫及。
又【唐韻古音】莫計切,同昧。
【荀子議兵篇】楚人兵殆于垂沙,唐蔑死。
【註】卽楚將唐昧。
昧與蔑同。
【宋書武帝紀】臨朐有巨蔑水。
【水經注】袁宏謂之巨昧水。
【幹祿字書】俗作薎。
薎字原從□,不從伐。
蔒 【申集上】【艸字部】 蔒 【集韻】同葷。
蔒蒿,氣蒸出貌。
互見葷蒿字註。
蔓 【申集上】【艸字部】 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販切,音萬。
【說文】葛屬。
【詩鄭風】野有蔓草。
【傳】蔓,延也。
【前漢禮樂志】蔓蔓曰茂。
【註】蔓蔓言其長久。
又【廣韻】瓜蔓。
又姓。
【左傳】蔓成然。
【通志氏族略】楚有鬬成然,食采于蔓,曰蔓成然,其後以邑爲氏。
又【集韻】謨官切,音謾。
蔓靑,菜也。
又【類篇】莫半切。
枝長也。
【午集下】【禾字部】【集韻】側吏切,葘去聲。
穊也。
【戌集上】【金字部】【集韻】於歇切,音謁。
以鐵爲揭也。
蔔 【申集上】【艸字部】 蔔 【唐韻】同菔。
又薝蔔,花名。
蔕 【申集上】【艸字部】 蔕 【唐韻】都計切,音帝。
【玉篇】草木綴實也。
【說文】瓜當也。
【張衡西京賦】蔕倒茄于藻井。
【註】蔕,果鼻也。
又【韻會】當蓋切,音帶。
草木根也。
又【集韻】與□同。
【前漢賈誼傳】細故蔕芥,何足以疑。
【註】蔕芥,小鯁也。
【正字通】俗作慸。
◎按蔕芥之蔕,顏師古音蠆,《唐韻》諸書皆醜邁切,果鼻之蔕,音帝,音帶,古人必有所據,末可非也。
□ 【備考】【未集】【糸字部】 □ 【海篇】音網。
蔠 【申集上】【艸字部】 蔠 【唐韻】職戎切,音終。
【爾雅釋草】蔠葵,蘩露。
見葵字註。
蔡 【申集上】【艸字部】 蔡 〔古文〕□【唐韻】倉大切【集韻】【類篇】七蓋切,□音。
【說文】草也。
【玉篇】草芥也。
草際也。
又【論語】臧文仲居蔡。
【何晏註】蔡,國君之守龜,出蔡地,因以爲名焉。
又山名。
【書禹貢】蔡蒙旅平。
【疏】蔡,山名。
又【禹貢】二百裡蔡。
【傳】蔡,法也。
法三百裡而差□。
又國名。
【書蔡仲之命疏】成王命蔡叔之子踐諸侯之位,作蔡仲之命。
又姓。
【史記】蔡澤,古作祭,【左傳】祭仲,【國語】祭公謀父,【後漢書】祭遵俱作蔡。
又【集韻】七曷切,音攃。
【前漢李廣利傳】昧蔡爲宛王。
又桑割切,音薩。
放也。
【左傳昭元年】周公殺管叔而蔡蔡叔。
【韻會】本作□,言放之若散米。
今作蔡。
又【韻補】葉子例切,音祭。
【王褒九懷】水躍兮餘旌,繼以兮微蔡。
雲旗兮電騖,倏忽兮容裔。
蕔 【申集上】【艸字部】 蕔 【集韻】博毛切,音褒。
【類篇】荒也。
又【玉篇】菜名。
蔢 【申集上】【艸字部】 蔢 【唐韻】薄彼切,音婆。
蔢蔢,草木盛貌。
又【集韻】步臥切,音□。
【玉篇】蔢□,藥名。
○按薄荷,見《本草綱目》。
詳荷字註。
其薄字或作菝,或作番,或作蔢,或作□,皆方書傳寫之譌,不必拘泥也。
蔣 【申集上】【艸字部】 蔣 【唐韻】卽良切【集韻】資良切,□音漿。
【說文】苽蔣。
【前漢司馬相如傳】蔣芋靑薠。
又【廣韻】卽兩切,音槳。
【左傳僖二十四年】凡蔣邢茅。
又山名。
【晉書成帝紀】蘇峻至于蔣山。
又水名。
【水經注】塗水南與蔣谷水合流出蔣谿。
又姓。
又【韻會】菰蔣,亦作上聲。
蔤 【申集上】【艸字部】 蔤 【唐韻】美畢切【集韻】莫筆切,□音密。
荷本也。
【爾雅釋草】荷,芙蕖。
其本蔤。
【註】莖下白蒻在泥中者。
【何晏景福殿賦】茄蔤倒植。
又【集韻】覓筆切,音蜜。
義同。
或作藌、□。
蔥 【申集上】【艸字部】 蔥 【集韻】蔥古作蔥。
註詳九畫。
蔦 【申集上】【艸字部】 蔦 【唐韻】都了切,音鳥。
寄生也。
【詩小雅】蔦與女蘿,施于松柏。
又【正韻】泥了切,音裊。
【集韻】多嘯切,音釣。
義□同。
【說文】或從木作樢。
蔧 【申集上】【艸字部】 蔧 【集韻】旋芮切,音彗。
草名。
【爾雅釋草】葥,王蔧。
詳葥字註。
又【廣韻】徐醉切,音遂。
義同。
蔨 【申集上】【艸字部】 蔨 【唐韻】渠殞切,音窘。
【爾雅釋草】蔨,鹿□。
【註】今鹿豆也。
【王磐野菜譜】蔨,野鹿豆。
又【廣韻】渠篆切,音圈。
義同。
又【集韻】同菌。
蔩 【申集上】【艸字部】 蔩 【集韻】夷眞切,音寅。
【爾雅釋草】蔩,菟瓜。
【疏】蔩苗及實似土瓜。
土瓜卽王瓜也。
又【廣韻】以淺切,音演。
又以脂切,音夷。
義□同。
【寅集中】【巾字部】【廣韻】於靳切,音。
【玉篇】韏也。
【廣雅】裏也。
【廣韻】裏相著。
【寅集中】【巾字部】【唐韻】【集韻】□所例切,音細。
【說文】殘帛也。
【廣雅】,遺,餘也。
又【唐韻】先列切【集韻】私列切,□音薛。
義同。
又【集韻】式列切,音設。
裂帛也。
【急就篇】□囊橐不直錢。
【註】黃氏曰:□,裂也。
又【集韻】相絕切【類篇】蘇絕切,□音雪。
【廣韻】縷桃花,今製綾花。
【集韻】今時剪繒爲花。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古核切【集韻】各核切,□音革。
【通俗文】□子,竹障。
亦作□。
【巳集中】【火字部】【五音集韻】式招切,音燒。
太上作,見《亳州老君□》。
【五音類聚】張道忠添註釋曰:從一從內從火。
一者,坎也,爲水也。
內者,是身有水有火也。
不燒柴薪,用自己身內水火,自燒□去頑礦,要其靖正,砂□,自身心性不能散失,得成大□,便得長命石老之術也。
〇按《字彙》同燒,《正字通》同炳,不知音與燒同,義有微別。
至雲同炳,則尤無據矣。
蔪 【申集上】【艸字部】 蔪 【唐韻】慈染切【韻會】疾染切,□音漸。
【說文】草相蔪苞也。
又【正韻】師銜切,讀作芟。
【前漢賈誼傳】故蔪去不義諸侯,而虛其國。
【註】謂芟刈之。
又【集韻】將廉切,音尖。
蔪蔪,麥秀。
又鋤鹹切,音讒。
義同。
或作□。
蔫 【申集上】【艸字部】 蔫 【唐韻】於乾切,音焉。
【說文】菸也。
【韻會】物不鮮也。
又【增韻】食物餲也。
又【集韻】依言切,義同。
又【正韻】伊甸切,音宴。
臭草也。
蛴 【申集中】【蟲字部】 蠐 【唐韻】徂奚切【韻會】【正韻】前西切,□音齊。
蠐螬,見螬字註。
又蝤蠐,見蝤字註。
【說文】本作□。
蔬 【申集上】【艸字部】 蔬 【唐韻】所葅切【韻會】山於切,□音疏。
【說文】菜也。
【爾雅註】凡草菜可食者,通名爲蔬。
【禮曲禮】稻曰嘉蔬。
【註】稻,菰蔬之屬也。
又【爾雅釋草】蘧蔬。
【註】似土菌,生菰草中。
又通疏。
【周禮天官】臣妾聚斂疏材。
又通疎。
【荀子富國篇】葷菜百疎。
又【集韻】爽舉切,音所。
粒也。
【莊子天道篇】壤有餘蔬。
【註】蔬讀若糈,粒也。
考證:〔【周禮春官】臣妾聚斂疏材。
〕謹照原書春官改天官。
蔭 【申集上】【艸字部】 蔭 【唐韻】【集韻】【韻會】□於禁切,音廕。
【說文】草隂地。
【徐曰】草所庇也。
【荀子勸學篇】樹成蔭而衆鳥息焉。
【呂氏春秋】松柏成而塗之人已蔭矣。
又日景也。
【左傳昭元年】趙孟視蔭。
又通廕。
【左傳文九年】本根無所庇廕。
又【韻會】通作隂。
【詩大雅】旣之隂女。
又【左傳文十七年】鹿死不擇音。
【註】音同蔭。
【杜雲】所茠蔭之處。
古字借用。
又【集韻】於金切,音隂。
草木蔭翳也。
【班固西都賦】茂樹蔭蔚。
或作□。
蔮 【申集上】【艸字部】 蔮 【唐韻】古對切,音憒。
【儀禮士冠禮註】頍,緇布冠無筓者,滕、薛名蔮爲頍。
【後漢輿服志】翦氂蔮,簪珥。
【註】簪以玳瑁爲擿,長一尺,左右一橫簪以安蔮結。
【寅集下】【廣字部】【集韻】同廛。
【補遺】【酉集】【車字部】【川篇】去孟切。
石動也。
蔯 【申集上】【艸字部】 蔯 【集韻】池鄰切,音陳。
茵蔯也。
【午集下】【石字部】【正字通】同□。
詳□字註。
又【廣韻】呂角切,音犖。
確,石相扣聲。
蔱 【申集上】【艸字部】 蔱 【唐韻】所八切,音殺。
【爾雅釋草】莁荑,蔱蘠。
又【張衡南都賦】蘇蔱紫薑。
【註】蔱,茱萸也。
【集韻】同榝。
又【唐韻】所介切,音鎩。
義同。
蔳 【備考】【申集】【艸字部】 蔳 【篇海】同蒨。
薔 【申集上】【艸字部】 薔 【唐韻】所力切【集韻】殺測切,□音色。
【爾雅釋草】薔,虞蓼。
【註】蓼之生澤者也。
又水名。
【山海經】臯塗之山,薔水出焉。
又姓。
【濳夫論】帝堯之後有薔氏。
又【正韻】與蘠同。
又東薔子,十月熟,可食。
【司馬相如子虛賦】東薔雕胡。
【集韻】作〈艸下□〉。
【午集下】【禾字部】【玉篇】古攜切,音圭。
同□。
田器。
又【集韻】烏蝸切,音鼃。
耕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色窄切,音□。
【類篇】煑米爲□。
【食經】作□法:取蒸米一升,置沸湯勿令過熱,出著新籮內。
又【廣韻】煑米多水也。
蔹 【申集上】【艸字部】 蘞 【唐韻】力鹽切,音廉。
蔓草。
【詩唐風】葛生蒙楚,蘞蔓于野。
【疏】蘞似括樓,葉盛而細。
又良冉切,音斂。
【說文】同薟。
白蘞,藥名。
又烏蘞莓。
【本草】五葉如白蘞。
又【集韻】力驗切,音殮。
義同。
又虛嚴切,音杴。
詳薟字註。
或作蘞蘞字從□作。
。
蔺 【申集上】【艸字部】 藺 【唐韻】【韻會】□良刃切,音吝。
【說文】莞屬。
【玉篇】似莞而細,可爲席。
一名馬藺。
又地名。
【史記魏世家】敗趙北藺。
又姓。
【通志氏族略】韓厥□孫康,食采于藺,因氏焉。
相如爲趙上卿。
又【前漢鼂錯傳】具藺石。
【註】城上雷石也。
【寅集下】【廣字部】【玉篇】之氏切,音隻。
【篇韻】居□也。
又【海篇】居處也。
【篇韻】住也。
蘳 【申集上】【艸字部】 蘳 【唐韻】胡瓦切,音踝。
【說文】黃華也。
又【後漢馬融廣成頌】蓶扈蘳熒。
【註】花葉貌,字從圭。
又許規切,音眭。
果實也。
蘴 【申集上】【艸字部】 蘴 【唐韻】敷空切,音豐。
【玉篇】蕪菁苗也。
【揚子方言】陳、楚之郊謂之蘴,魯、齊之郊謂之蕘,關東西謂之蕪菁,趙、魏謂之大芥。
亦作葑。
【爾雅疏】葑也,須也,蕪菁也,蔓菁也,薞蕪也,蕘也,芥也,七者一物也。
又【集韻】思融切,與菘通。
【揚子方言註】蘴,舊音蜂,今江東音嵩,字作菘也。
蘵 【申集上】【艸字部】 蘵 【集韻】質力切,音職。
【爾雅釋草】蘵,黃蒢。
【註】蘵,葉似酸漿,花小而白,中心黃。
【顏氏家訓】江南有苦菜,葉似酸漿,花或紫或白,子大如珠,或紫或黑,卽《爾雅》蘵,黃蒢,今河北誤謂之龍葵。
又【本草】李時珍曰:敗醬草,亦名苦蘵。
亦作□。
蘶 【申集上】【艸字部】 蘶 【集韻】虞貴切,音魏。
草木採更生也。
蘸 【申集上】【艸字部】 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莊陷切,斬去聲。
【說文】以物投水也,此蓋俗語。
【庾信鏡賦】朱開錦蹹,黛蘸油檀。
蘹 【申集上】【艸字部】 蘹 【集韻】乎乖切,音懷。
草名。
【本草】蘹香。
【註】北人呼爲茴香,聲相近也。
詳茴字註。
蘺 【申集上】【艸字部】 蘺 【唐韻】呂支切【韻會】鄰知切,□音離。
【說文】江蘺蘼蕪。
【爾雅註】楚謂之蘺,晉謂之,齊謂之茝。
【司馬相如上林賦】被以江蘺。
又【淮南子秦族訓】蘺先稻熟,而農夫薅之者,不以小利害大穫。
【註】蘺,水稗也。
又藩蘺。
【前漢陳涉項籍傳贊】築長城而守藩蘺。
又【唐韻古音】音羅。
《離騷》又況揭車與江蘺。
葉上華字。
蘻 【申集上】【艸字部】 蘻 【唐韻】古詣切,音計。
【說文】草名。
【爾雅釋草】蘻,狗毒。
【註】樊光雲:俗語苦如蘻。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奴鳥切【集韻】乃了切,□音嫋。
山曲謂之。
一曰石。
【午集中】【目字部】【廣韻】古嶽切【集韻】訖嶽切,□音覺。
目明也。
又【廣韻】【集韻】□烏酷切,音沃。
瞋目也。
又【正字通】古文覺字。
字彙音覺,訓明也,與覺義近。
又音屋,瞋目也。
分爲二,非。
○按諸韻書覺、俱□收。
覺訓寤也,訓目明也,且覺無瞋義,似屬臆斷。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與素同。
蘼 【申集上】【艸字部】 蘼 【唐韻】靡爲切【韻會】忙皮切,□音糜。
草名。
【爾雅釋草】薔蘼,虋冬。
又蘼蕪。
【楚辭九歌】秋蘭兮蘼蕪。
詳蘪字註。
又【玉篇】亡彼切,音美。
義同。
蘽 【申集上】【艸字部】 蘽 【唐韻】力軌切【集韻】魯水切,□音壘。
【說文】木名。
【爾雅釋木】山蘽,似葛。
虎蘽,有毛刺。
【韻會】引《爾雅》註雲:江東謂蘡薁爲千歲蘽,卽今言萬歲藤,大者如盌,故字從木,其形蔓似草,故從艸,在草木之閒也。
【正字通】同藟。
○按《說文》《唐韻》諸書,藟訓草,蘽訓木,二字義別。
《正字通》說非。
蛝 【申集中】【蟲字部】 蛝 【唐韻】戸閒切,音閑。
蟲名。
【爾雅釋蟲】蛝,馬。
【疏】蛝蟲,一名馬,一名馬蠲蚐,俗呼馬□。
【類篇】一曰蝮蜪也。
一曰蚍蜉。
又【集韻】魚巾切,音銀。
義同。
考證:〔【爾雅釋蟲疏】一名馬蠲虳。
〕謹照經典釋文虳改蚐。
蘾 【申集上】【艸字部】 蘾 【唐韻】胡怪切,音壞。
草名。
【爾雅釋草】澤,烏薞。
【註】卽土蘾也,生于水澤。
【午集中】【矛字部】【集韻】胡溝切,音侯。
矛屬。
蘿 【申集上】【艸字部】 蘿 【唐韻】魯何切【正韻】郞何切,□音羅。
【玉篇】女蘿託松而生。
【詩小雅】蔦與女蘿,施于松柏。
【傳】女蘿,兔絲,松蘿也。
【疏】松蘿,自蔓松上生,枝正靑,與兔絲殊異。
【韻會】陸佃雲:在木爲女蘿,在草爲兔絲。
【屈原離騷】被薜茘兮帶女蘿。
又【說文】莪也。
【爾雅釋草】莪蘿【註】今莪蒿也。
又【爾雅釋草】葖蘆萉【疏】今謂之蘿蔔。
又苧蘿,山名。
見苧字註。
虀 【申集上】【艸字部】 虀 【篇海】牋西切,音躋。
【釋名】虀,濟也,與諸味相濟成也。
【唐韻】作韲、□。
【集韻】俗作虀,非是。
沞 【巳集上】【水字部】 沞 【廣韻】子荅切【集韻】作荅切,□立帀。
湆沞,纔濕。
一曰沸貌。
狔 【巳集下】【犬字部】 狔 【廣韻】女氏切【集韻】乃倚切,□音抳。
【廣韻】猗狔,從風貌。
【集韻】弱貌。
又【集韻】女夷切,音尼。
義同。
虂 【申集上】【艸字部】 虂 【唐韻】洛故切,音路。
蔠葵,繁虂也。
【集韻】或作蕗。
虃 【申集上】【艸字部】 虃 【唐韻】子廉切,音尖。
草名。
【爾雅釋草】虃,百足。
【註】未詳。
又【集韻】思廉切,音纖。
義同。
虆 【申集上】【艸字部】 虆 【唐韻】力追切【韻會】倫追切,□累平聲。
蔓也。
又盧戈切,音螺。
【孟子】蓋歸反,虆梩而掩之。
【趙岐註】虆梩,籠□之屬。
【詩大雅】捄之陾陾。
【傳】捄,虆也。
【箋】築牆者,桴聚壤土,盛之以虆。
又【集韻】魯水切,音壘。
義同。
【玉篇】與虆、藟通。
【韻會】亦作□。
虇 【申集上】【艸字部】 虇 【唐韻】去阮切,音綣。
【爾雅釋草】其萌虇。
【註】江東呼蘆筍爲虇,則萑葦之類,其初生者皆名虇。
又【廣韻】去願切,音勸。
【集韻】連員切,音權。
義□同。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鋪枚切,音坯。
□粉麫爲劑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五音篇海】支尖切,音詹。
玉也。
虈 【申集上】【艸字部】 虈 【唐韻】許嬌切,音枵。
【玉篇】香草也。
【本草】白芷,一名虈。
【說文】楚謂之蘺,晉謂之虈,齊謂之茝。
【王逸九思】芳虈兮挫枯蘭。
【謝靈運詩】白華耀陽林,紫曄春流。
通作。
虉 【申集上】【艸字部】 虉 【唐韻】五革切,音。
小草。
【爾雅釋草】虉綬。
【註】小草,有雜色似綬。
又【廣韻】五歷切,音鷁。
義同。
【集韻】或作□、□。
【玉篇】亦作□。
虊 【申集上】【艸字部】 虊 【集韻】同。
虋 【申集上】【艸字部】 虋 【唐韻】【集韻】【韻會】莫奔切【正韻】謨奔切,□音門。
【爾雅釋草】薔蘼,虋冬。
【註】門冬,一名滿冬。
【山海經】鮮山,其草多虋冬。
又【說文】虋,赤苗嘉穀也。
【爾雅釋草】虋,赤苗。
【註】今之赤粱粟,本音門。
【集韻】亦作眉貧切,引郭璞讀作旻。
又通穈。
【詩大雅】維穈維□。
【六書正譌】俗作□。
虌 【申集上】【艸字部】 虌 【唐韻】幷列切,音鼈。
【爾雅釋草】蕨,虌。
【註】蕨初生無葉可食,今江西謂之虌。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本切,音袞。
鐘病聲。
【周禮春官典同】高聲。
【註】鐘形大上高,則聲上藏,袞然旋如裹也。
又石聲。
【六書故】石從上輥下也。
蕧 【申集上】【艸字部】 蕧 【唐韻】房六切,音服。
【說文】盜庚也。
【爾雅釋草】蕧,盜庚。
【註】旋蕧似菊。
又【集韻】方六切,音福。
義同。
又蕧盆草。
見葐字註。
考證:〔【爾雅釋草】蕧,盜庚。
【註】旋蕧花也。
〕謹照原文花也改似菊。
薣 【申集上】【艸字部】 薣 【集韻】果五切,音鼓。
草名。
【爾雅釋草】紅,蘢古。
【註】葒一曰蘢薣。
本作古,俗作薣。
蕨 【申集上】【艸字部】 蕨 【唐韻】【韻會】【正韻】□居月切,音厥。
【玉篇】菜也。
【爾雅釋草】蕨,虌。
【郭註】初生無葉可食。
【詩召南】言采其蕨。
【疏】周秦曰:蕨,齊魯曰鼈,俗雲其初生似鼈腳,故名。
【埤雅】蕨初生,狀如雀足之拳,又如人足之蹶,故名焉。
又【爾雅釋草】菱,蕨攗。
【疏】蔆一名蕨攗,今水中芰,俗雲菱角是也。
考證:〔【爾雅釋草】蕨,龞。
〕謹照原文龞改虌。
蕩 【申集上】【艸字部】 蕩 【唐韻】徒朗切【集韻】【韻會】待朗切,□音盪。
大也。
【論語】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又【釋名】蕩,排盪去穢垢也。
【禮昏義】蕩天下之隂事。
又【禮月令】仲冬諸生蕩。
【註】蕩謂物動萌芽也。
又【書畢命】以蕩陵德。
【傳】放蕩也。
又【書盤庚】今我民用,蕩析離居。
【註】播蕩也。
又【詩大雅】蕩蕩上帝。
【傳】蕩蕩,法度廢壞貌。
又姓。
【春秋僖二十五年註】宋桓公生子蕩,後以蕩爲氏。
又他浪切,音儻。
義同。
又底朗切,音黨。
【周禮地官稻人】以溝蕩水。
【註】謂以溝行水也。
又【前漢揚雄傳】雄爲人□易佚蕩。
【註】佚蕩,緩也。
又他郞切,音湯。
地名。
【史記魯仲連傳】止于蕩隂不進。
【註】河內有蕩隂縣。
又水名。
【前漢地理志】蕩水東至內黃澤。
又坦朗切。
平易也。
【詩齊風】魯道有蕩。
徐邈讀帑。
【寅集下】【彡字部】【海篇】音台。
星名也。
蕪 【申集上】【艸字部】 蕪 【唐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無。
【說文】薉也。
【楚辭離騷】哀衆芳之蕪穢。
又【爾雅釋詁】蕪豐也。
【註】豐盛也。
又逋也。
【楚辭哀郢】孰兩東門之可蕪。
又【小爾雅】草也。
又地名。
【鮑昭蕪城賦註】廣陵故城也。
又湖名。
【前漢地理志】丹陽郡蕪湖。
又與廡通。
【書洪範】庶草蕃廡。
考證:〔【楚辭離騷】哀衆草之蕪穢。
〕謹照原文衆草改衆芳。
〔【爾雅釋草】苞蕪茂。
【註】蕪,豐也。
〕謹照原書釋草改釋詁。
苞蕪茂改蕪豐也。
蕪豐改豐盛。
蕫 【申集上】【艸字部】 蕫 【唐韻】多動切【韻會】覩動切,□音董。
【爾雅釋草】□蕫。
【疏】狀似蒲而細,可爲屩,亦可綯以爲索。
又【說文】杜林曰:蕅根也。
又【廣韻】徒紅切,音童。
義同。
○按《六書正譌》雲:又姓,別作董。
考,古文重、童雖可通用,然董字經典從無從蕫者。
正譌之說非。
考證:〔【爾雅釋草】□蕫。
【疏】狀似蒲而細,可爲屩,亦可陶以爲索。
〕謹照原文可陶改可綯。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彜,古作□。
註詳曰部十五畫。
蕬 【申集上】【艸字部】 蕬 【集韻】新茲切,音絲。
【類篇】菟蕬,藥草。
本作絲。
又【正字通】引《玉堂閒話》:蕬草,江南水草,葉如薤,隨水深淺而生。
蕭 【申集上】【艸字部】 蕭 【唐韻】蘇彫切【集韻】先凋切,□音簫。
艾蒿也。
【詩王風】彼采蕭兮。
【疏】今人所謂荻蒿者是也。
【禮郊特牲】蕭合黍稷,臭陽達于牆屋。
又【詩小雅】蕭蕭馬鳴。
【註】聲也。
又【前漢食貨志】江淮之閒,蕭然煩費。
【註】蕭然猶騷然,勞動之貌。
又蕭條,寂寥貌。
【宋玉九辨】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註】隂令促,急風疾暴也。
又【論語】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
【何晏註】蕭之言肅也,牆謂屛也。
君臣相見之禮,至屛而加肅敬。
又斧名。
【左思魏都賦】蕭斧戢柯以柙刃。
【說文註】蕭斧,芟艾之斧也。
又國名。
【左傳文十四年】宋高哀爲蕭封人。
【註】蕭,宋附庸國。
又關名。
【前漢武帝紀】北出蕭關。
又姓。
【潛夫論】蕭氏,殷舊姓也。
又葉音修。
【毛詩古音考】冽彼下泉,浸彼苞蕭。
葉下周。
【屈原九歌】風颯颯兮木蕭蕭。
葉下憂。
◎按《周禮地官甸師》蕭茅註:鄭讀所六反,至杜子春始讀爲簫。
蕮 【申集上】【艸字部】 蕮 【唐韻】思積切,音舄。
車前草。
蕯 【申集上】【艸字部】 蕯 【字彙補】力公切,音隆。
人名,步大汗蕯,代郡人,北齊時積封至義陽郡公。
薂 【申集上】【艸字部】 薂 【唐韻】胡荻切,音檄。
【爾雅釋草】的,薂。
【註】卽蓮實。
又【集韻】與□同。
蕹 【申集上】【艸字部】 蕹 【集韻】於容切,音雍。
萃也。
又【南方草木狀】蕹葉如落葵而小,治冶葛毒。
【酉集中】【身字部】【集韻】癡鄰切,音伸。
走貌。
□ 【未集上】【竹字部】 □ 【類篇】丁感切【篇海】都感切,□音膽。
竹名。
同。
【集韻】作□。
蕺 【申集上】【艸字部】 蕺 【唐韻】阻立切,音戢。
菜名。
葉似蕎麥,生濕地。
【張衡南都賦】若其園囿,則有蓼蕺蘘荷。
又山名。
【會稽志】蕺山在府西六裡,越王採蕺于此。
蕻 【申集上】【艸字部】 蕻 【唐韻】胡貢切,音閧。
草菜心長也。
又【集韻】茂也。
又菜名,四明有菜,名雪裏蕻。
雪深諸菜凍死,此菜獨靑。
又【類篇】吳俗謂草木萌曰蕻。
或從栱。
蕼 【申集上】【艸字部】 蕼 【唐韻】【集韻】□息利切,音四。
菫也。
【說文】赤蕼也。
又【類篇】芮也。
又【字彙補】與肆同。
寬舒之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祺然,蕼然。
蕽 【申集上】【艸字部】 蕽 【集韻】奴冬切,音農。
蓬蕽,蘆花。
蕾 【申集上】【艸字部】 蕾 【唐韻】落猥切,音磊。
蓓蕾,花綻貌。
【韻會】始華也。
蕿 【申集上】【艸字部】 蕿 【唐韻】同萱。
□ 【未集上】【米字部】 □ 俗粺字。
薀 【申集上】【艸字部】 薀 【唐韻】烏渾切,音溫。
水草。
【左傳隱三年】蘋蘩薀藻之菜。
又紆粉切,音惲。
【左傳隱六年】芟夷薀崇之,絕其本根。
【註】薀,積也。
又於問切,音醞。
習也。
薁 【申集上】【艸字部】 薁 【唐韻】於六切,音郁。
蘡薁也。
【詩豳風】六月食鬱及薁。
【註】薁,蘡薁也。
【疏】蘡薁者,亦是鬱類而小別。
晉宮閣銘雲:華林園有車下李三百一十四株,薁李一株。
車下李卽鬰,薁李卽薁,二者相類而同時熟。
又【集韻】於到切,音奧。
草名。
又【唐韻古音】引《詩》:食鬱及薁。
亦讀作奧,葉下菽、棗、稻字爲一韻。
薁字從奧作。
薃 【申集上】【艸字部】 薃 【唐韻】胡老切,音昊。
【爾雅釋草】薃侯,莎。
【註】卽莎別名。
薄 【申集上】【艸字部】 薄 【唐韻】傍各切,音泊。
林薄也。
【楚辭註】林草不交錯曰薄。
【揚雄甘泉賦】列新雉于林薄。
【註】草叢生曰薄。
又簾也。
【禮曲禮】帷薄之外不趨。
【史記周勃世家】勃以織薄曲爲生。
【索隱曰】織蠶薄也。
又厚薄。
又少也。
【詩周南】薄澣我衣。
又聊也。
【詩周南】薄言采之。
又輕也。
【前漢董仲舒傳】愍世俗之靡薄。
又嫌也。
【前漢張安世傳】薄朕忘故。
又【揚子方言】勉也。
秦晉曰釗,或曰薄。
故其鄙語曰薄努,猶勉努也。
又【博雅】薉也。
又集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奄薄水渚。
又【史記蘇秦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
又被也。
【書益稷】外薄四海。
又水名。
【山海經】蟲尾之山,薄水出焉。
又姓。
【史記外戚世家】薄太後父,吳人,姓薄氏。
又亭名。
【後漢郡國志】滎陽有薄亭。
又草名。
薄荷,見荷字註。
又通亳。
【禮郊特牲】薄社北牖。
【註】殷社。
【荀子議兵篇】湯以薄,武以鎬。
又迫各切,音博。
廹也。
【易說卦傳】雷風相薄。
【左傳僖二十四年】薄而觀之。
又迫晚曰薄暮。
又侵也。
【荀子天論篇】寒暑未薄而疾。
又匹各切,音粕。
【詩齊風】載驅薄薄。
【傳】疾驅聲也。
又薄革切,同欂。
壁柱也。
【爾雅釋宮】屋上薄謂之筄。
又【唐韻古音】讀蒲。
《書》序:成王旣踐奄,將遷其君於蒲姑。
《左傳》《史記》作薄姑。
考證:〔【荀子天倫篇】寒暑未薄而疾。
〕謹照原書改天論篇。
【寅集中】【巾字部】【集韻】同。
【午集下】【禾字部】【玉篇】如叔切,音肉。
厚也。
又【集韻】乳勇切,音宂。
秬黍。
【午集中】【矢字部】【廣韻】都聊切【集韻】丁聊切,□音刁。
【博雅】短也。
【玉篇】犬短尾。
【酉集下】【酉字部】【字彙】專於切,音諸。
酌也。
又醅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山巧切,音稍。
竹枝長也。
薅 【申集上】【艸字部】 薅 【唐韻】呼毛切【正韻】呼高切,□音蒿。
【說文】拔去田草也。
【詩周頌】以薅荼蓼。
【說文】亦作茠。
【集韻】或作□□鎒□。
蚠 【申集中】【蟲字部】 蚠 【韻會】符分切,音焚。
人名。
【左傳昭二十二年】劉獻公之庶子伯蚠。
【正字通】同蚡。
薆 【申集上】【艸字部】 薆 【唐韻】烏代切【集韻】於代切,□音愛。
【玉篇】薆薱,草木盛貌。
【張衡西京賦】鬱蓊薆薱。
又【爾雅釋言】薆,隱也。
【疏】薆障,卽隱蔽也。
又【韻會】晻薆,香氣。
【司馬相如上林賦】晻薆咇茀。
又【韻補】許旣切,音餼。
【揚子太□經】瞢瞢之離,中薆薆也。
瞢好之惡,著不寐也。
又葉音曷。
【謝朓詩】年華稍菴薆。
葉下月韻。
薇 【申集上】【艸字部】 薇 【唐韻】【集韻】【正韻】□無非切,音微。
【玉篇】菜也。
【說文】似藿菜之微者也。
【詩召南】言采其薇。
【儀禮公食大夫禮】鉶芼:牛藿、羊苦、豕薇皆有滑。
又白薇,藥名。
又蘼蕪,一名薇蕪。
【張衡南都賦】薇蕪蓀萇。
又花名。
【拾遺記】元熙元年,詔民閒園囿皆植紫薇,以爲壓勝。
【唐書百官志】中書知制浩,開元號紫薇省。
又薔薇,見薔字註。
又【唐韻】武悲切,音眉。
【爾雅釋草】薇垂水。
【註】生於水邊。
又薇銜,藥名。
【集韻】或作□。
薈 【申集上】【艸字部】 薈 【唐韻】【韻會】□烏外切,音濊。
【爾雅釋草】,鴻薈。
【註】卽菜也。
【疏】一名鴻薈。
又【詩曹風】薈兮蔚兮,南山朝隮。
【傳】薈蔚,雲興貌。
又【博雅】障也。
【潘嶽射雉賦】翳薈菶茸。
又【韻補】一旣切,音曀。
【陸雲城南詩】我有高廈,如雲斯薈。
問誰在宴,惟俊惟乂。
薉 【申集上】【艸字部】 薉 【唐韻】於廢切,音穢。
【玉篇】與穢同。
【說文】蕪也。
【荀子王霸篇】塗薉則塞。
又【齊民要術】凡種穀,遇大雨待薉生。
【註】薉若甚者,先鋤一遍,然後納種,乃佳也。
又【玉篇】行之惡也。
又【集韻】與獩通。
【前漢嚴安傳】略薉州建城邑。
【師古曰】薉與獩同。
【六書正譌】別作穢,非。
【正字通】經史□作穢,義同。
不必從薉廢穢。
薊 【申集上】【艸字部】 薊 【唐韻】古誼切【集韻】【正韻】吉詣切,□音計。
【說文】芺也。
【爾雅釋草】芺,薊。
【疏】薊生山中者名朮,其生平地而肥大於衆者名楊枹薊,今呼爲馬薊。
又地名。
【禮樂記】封黃帝之後于薊。
【註】今涿郡薊縣。
又姓。
【神仙傳】薊子訓,齊人。
【五經文字】從角者譌。
葪。
薋 【申集上】【艸字部】 薋 【唐韻】疾資切【韻會】才資切,□音瓷。
【說文】草多貌。
又惡草。
【屈原離騷】薋菉葹以盈室兮。
【註】蒺藜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右北平郡薋。
又【集韻】津私切,音咨。
【博雅】白苙,□薋也。
薍 【申集上】【艸字部】 薍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患切,音與綰同。
【玉篇】菼薍。
【陸璣詩疏】薍或謂之荻,至秋堅成則謂之萑。
【唐書竇建德傳】高雞泊廣袤數百裡,葭薍阻奧,可以避難。
又【類篇】盧玩切,音亂。
【集韻】小蒜根曰薍子。
薎 【申集上】【艸字部】 薎 【字彙】同蠛。
【史記司馬相如傳】薎蠓踴躍。
又【字彙補】細也。
【馬融長笛賦】蹉纖根,跋薎縷。
又與蔑同。
【柳宗元乞兩河效用狀】薎爾小醜,尚欲逋誅。
又人名。
【山海經】女祭女薎。
薏 【申集上】【艸字部】 薏 〔古文〕□【唐韻】於力切,音億。
【爾雅釋草】荷,芙蕖。
其中的,的中薏。
【疏】薏,中心也。
又苡薏。
詳苡字註。
又【玉篇】乙吏切,音意。
義同。
又【韻會】薏茨,草名。
□ 【未集上】【米字部】 □ 【篇海】普蔔切,音撲。
米□。
【酉集中】【豸字部】【集韻】虛尤切,音休。
貅或省作。
詳貅字註。
【備考】【酉集】【辵字部】【龍龕】同遷。
薐 【申集上】【艸字部】 薐 【集韻】盧登切,音棱。
【玉篇】菠薐,菜名。
詳菠字註。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都敢切【集韻】【韻會】覩敢切,□音膽。
【玉篇】石,藥名,出蜀中。
【正字通】本草綱目:石膽石中有汁,如膽汁,酸辛氣寒,治諸癇石淋目痛。
俗作。
薑 【申集上】【艸字部】 薑 【集韻】同□。
薒 【申集上】【艸字部】 薒 【唐韻】蒼案切,音粲。
【類篇】草可爲席。
薓 【申集上】【艸字部】 薓 【唐韻】所金切,音森。
【說文】人薓,藥草。
【本草】一名神草,一名人銜,一名地精。
年深浸漸長成者,根如人形,故謂之人薓。
薓字從□,亦□漸之意。
【唐書地理志】太原府土貢人薓。
又【博雅】鹿腸,元薓。
苦心,沙薓。
【本草】人薓、元薓、沙薓、丹薓、苦薓,共爲五薓。
又【集韻】詩廉切,音苫。
同苫,喪藉也。
【集韻】人薓薓字或作葠、蔘。
【六書正譌】從艸□聲。
或作參,非。
薔 【申集上】【艸字部】 薔 【唐韻】所力切【集韻】殺測切,□音色。
【爾雅釋草】薔,虞蓼。
【註】蓼之生澤者也。
又水名。
【山海經】臯塗之山,薔水出焉。
又姓。
【濳夫論】帝堯之後有薔氏。
又【正韻】與蘠同。
又東薔子,十月熟,可食。
【司馬相如子虛賦】東薔雕胡。
【集韻】作〈艸下□〉。
薕 【申集上】【艸字部】 薕 【唐韻】力鹽切,音廉。
【爾雅釋草】蒹,薕。
【註】似萑而細,高數尺,江東呼爲薕。
又【廣志】三薕似箭,羽長三四寸,皮肥細,緗色,以蜜藏之,味甘酸可食。
出交州,五月中熟。
又【類篇】薑也。
薗 【申集上】【艸字部】 薗 【篇海】同園。
薘 【申集上】【艸字部】 薘 【唐韻】唐割切,音達。
【類篇】草名。
馬舄也。
【謝朓詩】風振蕉薘裂。
薙 【申集上】【艸字部】 薙 【唐韻】【韻會】【正韻】□他計切,音替。
【說文】除草也。
【禮月令】季夏燒薙行水。
【註】薙謂迫也,芟草也。
【周禮秋官薙氏鄭註】薙讀如鬀。
小兒頭之鬀,書或作夷。
此皆翦草也,字從類耳。
又【集韻】序姊切,音兕。
大計切,音弟。
義□同。
又直幾切,音雉。
【本草】辛薙,辛夷別名。
薚 【申集上】【艸字部】 薚 【唐韻】吐郞切,音湯。
【爾雅釋草】蓫薚,馬尾。
【註】關西呼爲薚,江東呼爲當陸,卽商陸也。
又【集韻】仲良切,音長。
義同。
或省作。
薛 【申集上】【艸字部】 薛 【唐韻】【正韻】□私列切,音洩。
【玉篇】莎也。
【司馬相如子虛賦】薛莎靑薠。
【註】薛,藾蒿也。
又國名。
【濳夫論】夏之興,有仕奚爲夏車正,以封於薛。
【春秋隱十一年】滕侯、薛侯來朝。
又姓。
【通志氏族略】薛氏有三:奚仲之後,以國爲氏。
又叱幹氏攺爲薛,又有遼西薛氏。
【酉集下】【邑字部】【廣韻】乎經切【集韻】胡經切,□音郉。
【玉篇】鄕名,在高密。
又【集韻】堅靈切,音經。
義同。
【酉集下】【邑字部】【廣韻】居許切【集韻】句許切,□音舉。
【廣韻】亭名。
在長沙。
又【集韻】求於切,音渠。
聚名。
薜 【申集上】【艸字部】 薜 【唐韻】【集韻】【韻會】□蒲計切,音備。
【說文】牡贊也。
卽薜茘。
【屈原離騷】貫薜茘之落蘂。
又博厄切,音檗。
【爾雅釋草】薜,山蘄。
【註】當歸也。
又薜,山麻。
【註】麻生山中者名薜。
又必益切,音辟。
義同。
又弼角切,音雹。
【周禮冬官考工記陶人】凡陶旊之事,髻墾薜暴不入市。
【註】薜,破裂也。
劉昌宗讀雹。
又與僻同。
【前漢揚雄傳】陋三神之阨薜。
【午集下】【禾字部】〔古文〕□【唐韻】良薛切,音列。
【說文】黍穰。
又【廣韻】【集韻】□力制切,音例。
義同。
或作□。
又【正字通】一說禾行列齊也,故從列。
與木行生者作栵,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寒剛切,音航。
【玉篇】悅也。
【寅集上】【宀字部】【字彙補】與穩同。
薝 【申集上】【艸字部】 薝 【集韻】覩敢切,音膽。
【玉篇】薝棘,木名。
【山海經】金谷之山,是多薝棘。
又薝匐,花名,見佛經。
【陸龜蒙詩】薝匐冠諸香。
又【類篇】之廉切,音詹。
義同。
【午集下】【示字部】【廣韻】過委切【集韻】古委切,□音詭。
同庪庋。
【爾雅釋天】祭山曰庪縣。
又【集韻】同禔。
詳禔字註。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戸公切【集韻】胡公切,□音洪。
磅,石隕聲。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集韻】□仍吏切,音餌。
【說文】女號。
一曰女子也。
【午集下】【禾字部】【集韻】如蒸切,音仍。
禾名。
薞 【申集上】【艸字部】 薞 【唐韻】思渾切【韻會】蘇昆切,□音孫。
【爾雅釋草】蘾,烏薞。
又:須,薞蕪。
【註】薞蕪似羊蹄,葉細,味酢,可食。
【篇海】一作□。
考證:〔【爾雅釋草】蘹,烏薞。
〕謹照原文蘹改蘾。
薟 【申集上】【艸字部】 薟 【唐韻】良冉切,音斂。
【說文】白薟也,或從斂,見蘞字註。
又【類篇】離鹽切,音廉。
義同。
又【集韻】虛嚴切,音杴。
豨薟,藥草。
又【類篇】魚杴切,音嚴。
【字林】水中野韭。
又火占切,音。
辛味。
又苦紺切。
同餡。
味過甘也。
薠 【申集上】【艸字部】 薠 【唐韻】附袁切【韻會】符袁切,□音煩。
【說文】靑薠似莎者。
【張衡南都賦】其草則藨苧薠莞。
又通棼。
【周禮春官巾車】素車棼蔽。
【註】棼讀爲薠。
蝕 【申集中】【蟲字部】 蝕 【唐韻】乗力切【集韻】【韻會】實職切,□音食。
【廣韻】敗創也。
【玉篇】日月蝕也。
【釋名】日月虧曰蝕,稍小侵虧如蟲食草木之葉。
【漢書韋昭註】虧敗曰蝕。
【晉書天文志】十煇,五曰闇,謂日月蝕。
或曰脫光也。
《春秋》本作食。
又【韻會】凡物侵蠹皆曰蝕。
又【集韻】六直切,音力。
谷名,在杜南。
【前漢高帝紀】從杜南入蝕中。
【李奇註】蝕音力。
【如淳曰】蝕,入漢中道川谷名。
又盧東切,音籠。
與豅同。
詳豅字註。
或作□。
蚟 【申集中】【蟲字部】 蚟 【唐韻】【集韻】□雨方切,音王。
蚟□,蟲名。
【揚子方言】蜻蛚,南楚之閒謂之蚟□。
□ 【備考】【未集】【米字部】 □ 【五音篇海】同。
【字彙補】猘字之譌。
王竹溪:猘字從米從制,恐猘字之譌。
字恐也有誤。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居例切,音罽。
竹名。
生海邊。
又□□,竹實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黑各切,音霍。
黍糗也。
薢 【申集上】【艸字部】 薢 【唐韻】古諧切,音皆。
薢茩,藥名。
【爾雅】薢茩,芵光。
見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