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字註。
又【博雅】芰,薢苟也。
【離騷註】芰,秦人曰薢茩。
又【本草】薢草生水旁,葉似澤瀉而小,亦堪蒸啖。
又萆薢,見萆字註。
又【集韻】皆買切,音解。
下買切,音蟹。
義□同。
考證:〔【博雅】芰,薢物也。
〕謹照原文物改苟。
薤 【申集上】【艸字部】 薤 【唐韻】胡介切【正韻】下戒切,□音械。
【說文】菜也。
【爾雅釋草】薤,鴻薈。
【註】薤,似韭之菜也。
【禮內則】切蔥若薤,實諸醯以柔之。
【儀禮士相見禮】註:蔥薤之屬,食之止臥。
又簟名。
【韓翃詩】薤葉照人呈夏簟。
又《古樂府薤露行》。
又【韻補】胡計切,音系。
【魏文帝塘上行】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魚肉賤,棄損蔥與薤。
考證:〔【儀禮士相見禮】蔥薤之屬。
〕謹照原書士相見禮下增註字。
薥 【申集上】【艸字部】 薥 【集韻】殊玉切,音屬。
薥葵,草名。
又廚玉切,通。
詳字註。
【酉集下】【辵字部】【廣韻】衣嫁切【集韻】衣駕切,□音亞。
【玉篇】次也。
【廣韻】次第行也。
【戌集上】【金字部】【集韻】逆角切,音嶽。
齊人謂大椎曰。
薦 【申集上】【艸字部】 薦 〔古文〕□【唐韻】【集韻】□作甸切,音□。
【爾雅釋草】薦,黍蓬。
【疏】蒿也。
【唐書契苾何力傳】逐薦草美水以爲生。
【說文】獸之所食草也。
【莊子齊物論】麋鹿食薦。
【郭註】六畜所食曰薦。
又【韻會】進也。
【易豫卦】殷薦之上帝。
【周禮籩人】薦羞之實。
【註】未食未飮曰薦,旣食旣飮曰羞。
【穀梁傳註】無牲而祭曰薦。
又【集韻】才甸切。
通薦。
【前漢終軍傳】隨畜薦居。
【師古註】薦讀曰薦。
又與縉通。
【史記五帝本紀】薦紳先生難言之。
又【揚子方言】江淮家居□中謂之薦。
【註】薦音薦。
又【字彙補】卽略切,音爵。
【詩大雅】□醢以薦。
與臄、咢爲韻。
【集韻】或作□、□。
□字原從稗作。
考證:〔【周禮籩人】薦羞之事。
〕謹照原文事改實。
〔【揚子方言】江淮家□于中,謂之薦。
【註】薦音符。
〕謹照原文□于改居□。
符改薦。
薧 【申集上】【艸字部】 薧 【集韻】【韻會】□苦浩切,音考。
乾魚。
【周禮天官庖人】辨魚物爲鱻薧。
【本草釋名】鮑魚,《禮記》謂之薧。
又【禮內則】菫、荁、枌、楡、免、薧,滫瀡以滑之。
【註】免,新生者。
薧,乾也。
又【集韻】口到切,音靠。
義同。
又通蒿。
【唐韻】薧裡,死人裡也。
考證:〔【禮內則】菫荁枌楡,兔薧滫瀡以滑之。
〕謹照原文兔改免。
薨 【申集上】【艸字部】 薨 【唐韻】呼肱切,音□。
【說文】公侯卒也。
【白虎通】薨之言奄也,奄然亡也。
又【集韻】呼宏切,音訇。
衆也,疾也。
【詩周南】螽斯羽薨薨兮。
【大雅】度之薨薨。
考證:〔【白虎通】薨之言奄也。
〕謹照原文薨改薨。
薩 【申集上】【艸字部】 薩 【集韻】桑割切,音撒。
【釋典】菩,普也。
薩,濟也。
能普濟衆生。
【綱目集覽】菩之爲言了也,薩之爲言見也,謂智慧了見也。
又【類篇】《唐六典》有薩寶府,掌胡神祠。
又姓。
【通志氏族略】薩孤氏,代人。
【正字通】元詞人薩天錫。
【寅集中】【巾字部】【集韻】同幀。
薪 【申集上】【艸字部】 薪 【唐韻】息鄰切【韻會】斯人切,□音新。
【說文】蕘也。
又柴也。
【詩齊風】析薪如之何。
【禮月令】季秋草木黃落,乃伐薪爲炭。
【周禮地官甸師註】大木曰薪。
又草亦曰薪。
【孟子】毀傷其薪木。
【趙岐註】恐其傷我薪草樹木也。
又采薪亦曰薪。
【前漢□法志】罪人獄已決完,爲城旦舂,滿三歲爲鬼薪、白粲。
考證:〔【禮月令】乃代薪爲炭。
〕謹照原文代薪改伐薪。
薮 【申集上】【艸字部】 藪 【唐韻】【集韻】□蘇後切,音叟。
【爾雅釋地】十藪。
【註】大澤也。
【周禮天官大宰】藪牧養藩鳥獸。
【風俗通】藪,厚也。
有草木魚鼈,所以厚養人也。
【詩鄭風】叔在藪。
又【唐韻古音】讀數。
【易林】山林麓藪,非人所處。
又【集韻】引《聘禮》十六鬥曰籔。
或從艸。
又【韻會】窶藪,戴器也。
【前漢東方朔傳註】以盆盛物戴於頭者,則以窶藪薦之。
【蘇林曰】藪音數錢之數。
又【集韻】千□切,音湊。
【周禮冬官輪人】以其圍之,阞捎其藪。
【註】藪讀爲蜂藪之藪,謂轂空壷中也。
蜂藪,猶言趨也。
藪者,衆輻之所趨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海篇】音胡。
黏也。
同粘。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攻乎切,音孤。
□縷,草名。
薯 【申集上】【艸字部】 薯 【唐韻】常恕切。
薯蕷。
俗藷字。
詳藷字註。
薰 【申集上】【艸字部】 薰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雲切,音勲。
【說文】香草也。
【本草註】古人祓除,以此草薰之,故謂之薰。
【山海經】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佩之巳厲。
【左傳僖四年】一薰一蕕。
【前漢兩龔傳】薰以香自燒。
又【南方草木狀】薰陸香出大秦。
又灼也。
【易艮卦】厲薰心。
【爾雅釋訓】爞爞炎炎,薰也。
【註】皆旱熱薰炙人。
又與獯通。
【史記周本紀】薰育戎狄攻之。
又與勳通。
【漢夏承碑】策薰著于王室。
又【韻補】音萱。
【黃庭經】沐浴盛潔棄肥薰,入室東向誦玉篇。
又許運切,音訓。
義同。
考證:〔【漢夏承碑】帶薰著于王室。
〕謹照原文帶改策。
薱 【申集上】【艸字部】 薱 【唐韻】【韻會】□徒對切,音隊。
【博雅】薱薱,茂也。
【張衡東京賦】鬱蓊薆薱。
【註】草木盛貌。
薲 【申集上】【艸字部】 薲 【唐韻】同蘋。
又【山海經】崑崙之丘,有草名曰□草,食之巳勞。
【酉陽雜俎】瓜州飼馬以□草。
薳 【申集上】【艸字部】 薳 【唐韻】韋委切,音蔿。
【說文】草也。
又姓。
【左傳】楚大夫薳子馮。
又【集韻】雨阮切,音遠。
薳志,藥草。
或作蒬。
又□。
蛗 【申集中】【蟲字部】 蛗 【正字通】房久切,音阜。
【爾雅釋蟲】蛗螽,蠜。
詳螽字註。
【唐韻】作□。
【集韻】作□。
藅 【申集上】【艸字部】 藅 【唐韻】房月切,音伐。
【爾雅釋草】藆藅。
薴 【申集上】【艸字部】 薴 【唐韻】女耕切,音儜。
【說文】□薴,草亂貌也。
又薺薴,藥名。
又石薺薴,生山石閒。
薵 【申集上】【艸字部】 薵 【唐韻】直由切【集韻】□留切,□音儔。
【類篇】草名。
【博雅】薵藸,蔥也。
【枚乗七發】漃漻薵蓼。
又【揚子方言】薵、蒙,覆也。
薶 【申集上】【艸字部】 薶 【唐韻】與埋同。
【博雅】藏也。
【爾雅釋天】祭地曰瘞薶。
【註】旣祭薶藏之。
【淮南子時則訓】掩骼薶骴。
又【類篇】暮拜切,音韎。
義同。
又【集韻】陵之切,音釐。
【爾雅釋言】窒薶,塞也。
又【直音】音懷。
草名。
又【字彙補】烏魁切,音威。
汚也。
【淮南子俶眞訓】鑒明者,塵垢弗能薶。
薷 【申集上】【艸字部】 薷 【集韻】汝朱切,音儒。
木耳。
又【類篇】而由切,音柔。
同葇。
【本草】香薷。
詳葇字註。
薸 【申集上】【艸字部】 薸 【唐韻】符消切【韻會】毗霄切,□音瓢。
【揚子方言】江東謂浮萍爲薸。
又【集韻】紕招切,音漂。
彌遙切,音描。
義□同。
蛀 【申集中】【蟲字部】 蛀 【唐韻】之戍切【集韻】朱戍切,□音注。
【本草】木蠹蟲,亦名蛀蟲。
蛁 【申集中】【蟲字部】 蛁 【唐韻】都僚切【集韻】丁僚切,□音凋。
【玉篇】蟪蛄,卽蛁蟧蟲也。
互見蟧蟟二字註。
【集韻】或作虭。
蛂 【申集中】【蟲字部】 蛂 【唐韻】【集韻】□蒲結切,音蹩。
【玉篇】蟥蛢也。
【爾雅釋蟲】蛂,蟥蛢。
【註】甲蟲也。
大如虎,豆綠色。
今江東呼黃蛢。
又【類篇】敷勿切,音拂。
方未切,音沸。
駢迷切,音鼙。
義□同。
蛃 【申集中】【蟲字部】 蛃 【唐韻】兵永切【韻會】【正韻】補永切,□音丙。
【爾雅釋蟲】蟫,白魚。
【註】衣書中蟲,一名蛃魚。
【本草】丙其尾形也。
又【集韻】白猛切,音蚌。
義同。
蛄 【申集中】【蟲字部】 蛄 【唐韻】古胡切【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孤。
【說文】螻蛄也。
【揚子方言】螻螲謂之螻蛄。
【本草】一名天螻,一名仙蛄。
穴土而居,有短翅,四足。
雄者善鳴而飛,雌者腹大羽小,不善飛翔,吸風食土,喜就燈光。
【爾雅疏】鼫鼠,蔡邕以爲螻蛄。
又【玉篇】蟪蛄也。
【揚子方言】蛥蚗,楚謂之蟪蛄。
【莊子逍遙遊】蟪蛄不知春秋。
【註】春生者夏死,夏生者秋死,故不知春秋。
又【揚子方言】蛄謂之強。
蛅 【申集中】【蟲字部】 蛅 【唐韻】汝鹽切【集韻】如占切,□音髥。
【爾雅釋蟲】蟔,蛅蟖。
【註】蛓屬也,今靑州人呼蛓爲蛅蟖。
孫叔然雲八角螫蟲,失之。
【本草】雀甕,一名蛅蟖房,一名□舍,一名紅姑娘。
陶弘景曰:蛅蟖,蚝蟲也,在石榴樹上,其背毛螫人。
又【集韻】之廉切,音占。
義同。
蛆 【申集中】【蟲字部】 蛆 【唐韻】子魚切【韻會】【正韻】子餘切,□音苴。
【類篇】蝍蛆。
【爾雅釋蟲】蒺藜,蝍蛆。
【註】似蝗而大腹,長角,能食蛇腦。
【莊子齊物論】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
【廣韻】蝍蛆,食蛇蜈蚣也。
【關尹子三極篇】蝍蛆食蛇,蛇食蛙,蛙食蝍蛆,互相食也。
又【集韻】千餘切,音疽。
【說文】蠅乳,肉中蟲也。
【本草】蛆,蠅之子也。
凡物敗臭則生之。
【北史甄琛傳】曾拜官,諸賔悉集,郉巒晚至。
琛謂巒:何處放蛆來,今晚始顧。
又水蛆。
【正字通】生南方溪,長寸餘,黑色。
又雪蛆,隂山、峨眉二山,積雪不消,生蛆大如瓠,俗呼雪蛆。
【集韻】或作□。
蛇 【申集中】【蟲字部】 蛇 【唐韻】食遮切,音茶。
【集韻】【韻會】□時遮切,音闍。
毒蟲也。
【左傳莊十四年】內蛇與外蛇鬭。
【疏】蛇,北方水物。
【酉陽雜俎】蛇,有水、草、木、土四種。
【爾雅翼】蛇,草居,常飢,每得食稍飽,輒復蛻殻,冬輒含土入蟄,及春出蟄則吐之。
【埤雅】牛以鼻聽,蛇以眼聽。
又【莊子達生篇】以鳥養養鳥者宜棲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
【註】委蛇,泥鰌。
又星名。
【左傳襄二十八年】蛇乗龍。
【註】蛇,□武之宿,虛、危之星。
【晉書天文志】騰蛇二十二星,在營室北,天蛇也。
又地名。
【後漢郡國志】南陽郡隨西有斷蛇丘。
【註】卽銜珠之蛇。
又姓。
【通志氏族略】姚萇,蛇後,南安人。
又有建武將軍蛇元,望出鴈門。
又【廣韻】弋支切,音移。
【詩召南】委蛇委蛇。
【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
【莊子庚桑楚】與物委蛇,而同其波。
【焦氏易林】委蛇循河,至北海涯。
又【韻補】龍蛇之蛇,亦讀爲移。
【詩小雅】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
蛇字葉上羆字、下之字韻。
又徒河切,音駝。
【張衡西京賦】感河馮,懷湘娥,驚蛧蜽,憚蛟蛇。
又委蛇之蛇,亦葉音駝。
【古音攷】《陸機答賈謐詩》:我求明德,濟同以和。
魯公戾止,兗服委蛇。
又【集韻】陳知切,音馳。
地名。
《春秋傳》盟于毆蛇,《公羊傳》作毆虵,與曲池同。
又【字彙補】以遮切,音耶。
【集韻】關中謂毒蟲曰蛇。
【韻會】本作它,湯河切。
【說文】它,從蟲而長,象冤曲垂尾形。
上古草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
凡它之屬皆從它。
託何切。
臣鉉等曰:今俗作食遮切。
【佩觿】蛇字從也,誤。
【戌集中】【阜字部】【集韻】語綺切,音嵦。
與同。
岌,山高貌。
亦作嶬。
蛈 【申集中】【蟲字部】 蛈 【唐韻】【集韻】□他結切,音鐵。
【爾雅釋蟲】王蛈蜴。
【註】卽螲蟷。
《本草》:螲蟷,一名蛈母。
詳螲字註。
又【集韻】徒結切,音疊。
他計切,音替。
義□同。
蛥 【申集中】【蟲字部】 蛥 【唐韻】【集韻】□食列切,音舌。
【玉篇】蛥蚗。
【類篇】蟬類。
【揚子方言】蛥蚗,齊謂之螇螰,楚謂之蟪蛄,或謂之蛉蛄,秦謂之蛥蚗。
又之列切,音浙。
義同。
又虭蛥。
詳虭字註。
【集韻】或作蛞。
蛉 【申集中】【蟲字部】 蛉 【唐韻】【韻會】□郞丁切,音靈。
【玉篇】蜻蛉。
詳蜻字註。
又螟蛉。
【詩小雅】螟蛉有子。
蜾蠃負之。
【傳】螟蛉,桑蟲也。
【疏】俗謂之桑蟃,亦呼爲戎女。
陸璣雲:似步屈,其色靑而細小,或在草萊上。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直祐切,音胄。
古今無極謂之□,通作宙。
蠱 【申集中】【蟲字部】 蠱 【篇海】同蠱。
(蠱)【唐韻】公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五切,□音古。
【說文】腹中蟲也。
【通志六書略】造蠱之法,以百蟲置皿中,俾相啖食,其存者爲蠱。
【左傳昭元年】於文皿蟲爲蠱。
【註】皿,器也,器受蟲害者爲蠱。
【周禮秋官庶氏】掌除毒蠱。
【史記秦本紀】德公二年初伏,以狗禦蠱。
又【左傳昭元年】穀之飛亦爲蠱。
【述異記】晉末,荊州久雨,粟化爲蠱蟲。
又【說文】臬桀死之鬼亦爲蠱。
又蠱雕,獸名。
【山海經】鹿吳之山有獸名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
又【爾雅釋詁】蠱,疑也。
【左傳註】蠱,惑疾,心志惑亂之疾也。
又卦名。
【易】巽下艮上,蠱。
【序卦傳】蠱者,事也。
又【集韻】古慕切,音顧。
義同。
又【正韻】以者切,音冶。
媚也。
又【集韻】音義□與冶同。
【後漢馬融傳廣成頌】田開古蠱。
【註】蠱與冶通。
(蠱)考證:〔【爾雅釋詁】蠱,疑也。
【左傳註】蠱,惑疾,心志惑禮之疾也。
〕謹照原文禮改亂。
蛋 【申集中】【蟲字部】 蛋 【字彙補】徒歎切,音但。
古作蜑。
【柳宗元饗軍亭記】胡夷蛋蠻。
又【字彙補】俗呼鳥卵爲蛋。
又鴨蛋洲,江上地名。
蛏 【申集中】【蟲字部】 蟶 【唐韻】醜貞切【集韻】【韻會】癡貞切,□音頳。
蚌屬。
【正字通】閩粵人以田種之,謂之蟶田。
蛐 【申集中】【蟲字部】 蛐 【集韻】區玉切,音曲。
【玉篇】蛐蟮也。
蛑 【申集中】【蟲字部】 蛑 【唐韻】莫浮切【韻會】迷浮切【正韻】莫侯切,□音侔。
【唐韻】蝤蛑,似蟹而大。
【續博物志】蝤蛑,大有力,能與虎鬭,螯能剪殺人。
互見蝤字註。
又【爾雅釋蟲】莫貈,蟷蜋,蛑。
疏:莫貈,一名蟷蜋,一名蛑。
【集韻】作。
考證:〔【爾雅釋蟲】莫貈,蟷螂,蛑。
〕謹照原文螂改爲蜋。
〔【揚子方言】蟷螂,或謂之虰蛑。
〕謹按方言虰下無蛑字,謹改爲疏莫貈,一名蟷蜋,一名蛑。
蛒 【申集中】【蟲字部】 蛒 【唐韻】古伯切【集韻】各頟切,□音格。
【揚子方言】蠀螬,梁、益之閒謂之蛒,或謂之蛭蛒。
【博雅】蛭蛒,蚰蜒也。
又蛄諸謂之杜蛒。
又【集韻】轄格切,音胳。
義同。
蛓 【申集中】【蟲字部】 蛓 【唐韻】【集韻】□七賜切,音刺。
【說文】毛蟲也。
【爾雅釋蟲】蛁,毛蟲。
【疏】蛁,一名毛蠹,卽蛓也。
今俗呼爲毛蛓,有毒螫人。
【王逸九思】蛓緣兮我裳。
又【唐韻】七吏切。
義同。
【玉篇】或作螆□□蚝。
【類篇】別作□。
【集韻】又作□。
又□。
考證:〔【爾雅釋蟲】蜭,毛蟲。
【疏】蜭一名毛蠹。
〕謹照原文兩蜭字□改蛁。
毛蟲改毛蠹。
藗 【申集上】【艸字部】 藗 【唐韻】桑谷切【韻會】蘇木切,□音速。
【說文】牡茅。
【爾雅釋草】藗,牡茅。
【註】白茅屬。
通作蔌。
藘 【申集上】【艸字部】 藘 【唐韻】力居切【集韻】淩如切,□音閭。
【詩鄭風】茹藘在阪。
【爾雅釋草】茹藘。
【註】今之蒨也,可以染絳。
【疏】一名地血,齊人謂之茜,徐州人謂之牛蔓。
藙 【申集上】【艸字部】 藙 【集韻】魚旣切【韻會】疑旣切,□音毅。
【禮內則】三牲用藙。
【註】藙,煎茱萸也。
【說文】作□。
【玉篇】作□。
【寅集下】【廣字部】【集韻】郞丁切,音靈。
【玉篇】懸通貌。
【集韻】屋宇通貌。
【寅集下】【廣字部】【玉篇】音曳。
倉也。
又【廣韻】【集韻】□羊至切,音肄。
【集韻】廡也。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吉屑切,音結。
艾,淸也。
與潔通。
藚 【申集上】【艸字部】 藚 【唐韻】似足切,音續。
【說文】水舄也。
【爾雅釋草】藚,牛脣。
【詩魏風】彼汾一曲,言菜其藚。
【疏】今澤瀉也。
又【本草】藚斷,藥名。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音耿。
井索。
【正字通】字之譌。
綆或省作,改作□,非。
【未集上】【竹字部】【玉篇】尺之切【集韻】充之切,□音蚩。
竹名。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集韻】□求位切,音匱。
【玉篇】織餘也。
【集韻】□,或從貴作繢。
藛 【申集上】【艸字部】 藛 【集韻】洗野切,音寫。
澤藛,藥草。
【爾雅釋草】蕍藛。
【註】今澤藛也。
藜 【申集上】【艸字部】 藜 【唐韻】郞奚切,音犂。
蒿類。
【禮月令】藜莠蓬蒿□興。
【前漢司馬遷傳】墨者,糲粱之食,藜藿之羹。
【註】藜草似蓬。
【爾雅翼】藜,莖葉似王芻,兗州蒸爲茹,又可爲杖。
【晉書山濤傳】文帝以濤母老,贈藜杖一枝。
又【揚雄甘泉賦】配藜四施。
【註】配藜,披離也。
又懸藜,玉名。
【史記範睢傳】梁有懸藜。
藝 【申集上】【艸字部】 藝 〔古文〕秇【唐韻】魚祭切【韻會】倪祭切,□音蓺。
才能也。
【禮禮運】月以爲量,故功有藝也。
【註】藝猶才也。
又【周禮天官宮正】會其什伍,而敎之道藝。
【註】藝謂禮、樂、射、禦、書、數。
又【書舜典】歸,格于藝祖。
【傳】告至文祖之廟。
藝,文也。
又【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觀藝於魯。
【註】六經也。
又【左傳文六年】陳之藝極。
【註】藝,準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藝殪仆。
【註】所射準的爲藝。
又【家語】合諸侯而藝貢事禮也。
【註】藝,分別貢獻之事也。
又【晉語】貪欲無藝。
【註】藝,極也。
又姓。
【通志氏族略】有藝氏。
又與蓺通。
【韻會】種也。
【書禹貢】蒙羽其藝。
【傳】兩山巳可種藝。
【孟子】樹藝五穀。
又【韻補】五結切,葉音臬。
【丘遲思賢賦】備百行之高緻,談九流之洪藝。
諒可雜而非染,跡每同而常別。
考證:〔【書舜典】歸格于藝祖。
【傳】告止文祖之廟。
〕謹照原文告止改告至。
藞 【申集上】【艸字部】 藞 【集韻】呂下切,音砢。
【玉篇】藞,不中貌。
又【類篇】藞苴,泥不熟貌。
【正字通】字之譌。
○按《集韻》《玉篇》諸書,藞與文義各別,唯《唐韻》藞之藞,文從三若,而仍引《玉篇》藞字訓註,是借爲藞,非卽藞也。
《正字通》論非,今從《字彙》。
藟 【申集上】【艸字部】 藟 【集韻】魯水切【正韻】魯猥切,□音壘。
【唐韻】葛藟,葉似艾。
【詩周南】葛藟纍之。
【陸璣雲】藟,一名巨苽,似燕薁,亦延蔓生。
又【本草】蓬藟,一名陵藟,一名隂藟。
又【博雅】藟,藤也。
【本草】千歲藟。
【唐書方技傳】姜撫服常春藤,使白髮還鬒。
常春藤者,千歲藟也。
又山名。
【山海經】藟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
又【集韻】倫追切,音罍。
義同。
或作虆。
藠 【申集上】【艸字部】 藠 【集韻】胡了切,音皛。
草名。
又【玉篇】音叫。
【本草】薤,一名藠子。
或作蕎,非。
藡 【申集上】【艸字部】 藡 【玉篇】同荻。
藢 【申集上】【艸字部】 藢 【集韻】展裡切,音徵。
【玉篇】紫芋也。
藣 【申集上】【艸字部】 藣 【唐韻】彼爲切【韻會】班糜切【正韻】逋眉切,□音陂。
【說文】草也。
又【集韻】蒲糜切,音皮。
部靡切,音被。
義□同。
又彼義切,音賁。
筍□飾。
【爾雅釋器】旄謂之藣。
【疏】旄牛尾,一名藣,舞者所執也。
【集韻】或作□、□。
藤 【申集上】【艸字部】 藤 【唐韻】【正韻】□徒登切,音騰。
【說文】藟也。
今總呼草蔓延如藟者。
又【集韻】苰藤,草名。
胡麻也。
又州名。
【韻會】隋攺永平州爲藤州。
【唐書李嗣眞傳】來俊臣獄興,嗣眞上書,流藤州。
藥 【申集上】【艸字部】 藥 【唐韻】以灼切【韻會】弋約切,□音躍。
【說文】治病草。
【史記三皇本紀】神農氏甞百草,始有醫藥。
【急就篇註】草木、金石、鳥獸、蟲魚之類,堪愈疾者,總名爲藥。
又【本草】芍藥。
詳芍字註。
又療也。
【詩大雅】多將熇熇,不可救藥。
【莊子天地篇】有虞氏之藥瘍也。
又姓。
【通志氏族略】藥氏,望出河内,後漢南陽太守藥崧,晉有牙門藥沖。
又【韻會】式灼切,音鑠。
灼藥,熱貌。
【丘遲思賢賦】心灼藥如傷。
又旅灼切,音略。
【張衡南都賦】歸鴈鳴鵽,黃稻鱻魚,以爲勺藥。
【註】勺藥,五味之和。
藥音略。
【西溪叢語】言勺藥者,乃以魚肉等物爲醢食也。
【韓退之郾城聯句詩】五鼎調勺藥。
又,難祈卻老藥。
上藥旅酌切,下藥以灼切,二藥不同音。
又【唐韻古音】醫藥之藥去聲,音効。
又【字彙補】與籞苑之籞同。
李正己曰:園亭中藥闌,闌卽藥,藥卽闌,猶言圍援,非花藥之闌。
《漢書宣帝紀》:池藥未幸者,假與貧民。
凡《漢書》闌入宮禁,闌字多從艸,則藥闌字義尤分明也。
藦 【申集上】【艸字部】 藦 【集韻】莫臥切,音磨。
藦訶,草名。
又【本草】蘿藦。
見蘿字註。
藧 【申集上】【艸字部】 藧 【集韻】戸管切,音緩。
【直音】藨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聞古作□。
註詳耳部八畫。
○按《正字通》作。
互詳耳部七畫註。
【午集下】【禾字部】【集韻】同稊。
【寅集下】【弓字部】【字彙】同玈。
〇按諸字書玈無此文。
藨 【申集上】【艸字部】 藨 【唐韻】平表切,音殍。
【說文】草名。
鹿藿也。
又【玉篇】蒯屬,可爲席。
【增韻】可爲屨。
【儀禮喪服傳疏】屨者,藨蒯之菲也。
【張衡南都賦】其草則藨苧薠莞。
又【集韻】蒲嬌切,音瀌。
【爾雅釋草】藨麃。
【註】卽莓也。
江東人呼爲藨莓。
【爾雅釋木】葥,山莓。
【註】今之木莓,實似藨莓而大。
又【韻會】悲嬌切,音鑣。
猋藨,苕別名。
【柳宗元詩】寧惟迫魑魅,所懼齊蔒藨。
【註】《禮記》蔒蒿悽愴。
藨與蒿同類。
考證:〔【爾雅釋草】藨藨。
〕謹照原文藨藨改藨麃。
藩 【申集上】【艸字部】 藩 【唐韻】甫煩切【集韻】方煩切,□音翻。
籬也。
【易大壯】羝羊觸藩。
【爾雅釋言】樊藩也。
【疏】樊圃之藩也。
又域也。
【莊子大宗師】吾願遊于其藩。
又【韻會】與蕃通。
屛也。
【詩大雅】價人維藩。
又通轓。
【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
【註】藩,今時小車,漆席以爲之。
又附袁切,音煩。
【爾雅釋草】蕁,藩。
【疏】藥草知母也。
又【韻補】方文切,葉音分。
【韓愈苗夫人墓銘】或毗于王,或式于藩。
是生夫人,載穆令聞。
【五經文字】藩本藩籬字,亦作藩屛字,今獨用爲藩籬字。
藪 【申集上】【艸字部】 藪 【唐韻】【集韻】□蘇後切,音叟。
【爾雅釋地】十藪。
【註】大澤也。
【周禮天官大宰】藪牧養藩鳥獸。
【風俗通】藪,厚也。
有草木魚鼈,所以厚養人也。
【詩鄭風】叔在藪。
又【唐韻古音】讀數。
【易林】山林麓藪,非人所處。
又【集韻】引《聘禮》十六鬥曰籔。
或從艸。
又【韻會】窶藪,戴器也。
【前漢東方朔傳註】以盆盛物戴於頭者,則以窶藪薦之。
【蘇林曰】藪音數錢之數。
又【集韻】千□切,音湊。
【周禮冬官輪人】以其圍之,阞捎其藪。
【註】藪讀爲蜂藪之藪,謂轂空壷中也。
蜂藪,猶言趨也。
藪者,衆輻之所趨也。
藫 【申集上】【艸字部】 藫 【唐韻】徒含切,音潭。
【爾雅釋草】藫,石衣。
【註】水苔也。
又【玉篇】海藻也,又名海蘿,如亂髮生海水中。
又【字彙補】以寢切,淫上聲。
藫湛,水動搖貌。
藬 【申集上】【艸字部】 藬 【唐韻】他回切,音推。
【爾雅釋草】藬,牛蘈。
【註】今江東呼草爲牛蘈者,高尺餘許,方莖,葉長而銳,有穗,穗閒有華,華紫縹色,可淋以爲飮。
又【集韻】徒回切,音頹。
義同。
藭 【申集上】【艸字部】 藭 【唐韻】【集韻】□渠弓切,音窮。
【說文】營,藭也。
詳芎字註。
藮 【申集上】【艸字部】 藮 【集韻】同樵。
蘎 【申集上】【艸字部】 蘎 【字彙補】古文驥字。
註詳馬部十七畫。
【穆天子傳】右驂赤蘎,而左白□。
虭 【申集中】【蟲字部】 虭 【集韻】丁聊切,音貂。
蛁字省文。
又【字彙補】引《菽園雜記》:虭蛥,龍屬,性好立險。
藯 【申集上】【艸字部】 藯 【集韻】紆胃切,音尉。
萒藯,草名。
通作蔚。
【寅集下】【廣字部】【集韻】鋪官切,音潘。
【玉篇】峙屋也。
又【集韻】逋潘切,音般。
儲物也。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同。
又力制切,音例。
驚也。
或從厲。
【子集下】【冫字部】【集韻】千尋切,音侵。
冷也。
又七稔切,侵上聲。
□,寒貌。
又七鴆切,侵去聲。
冷氣。
藰 【申集上】【艸字部】 藰 《玉篇》六九切。
《集韻》力九切,□音柳。
《玉篇》藰,章陸。
又【集韻】力求切,音留。
藰弋,亦草名也。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藰莅芔歙。
【註】衆聲貌也。
考證:〔【集韻】力九切,音柳。
【玉篇】草名。
【爾雅釋草】藰章陸。
〕謹按藰章陸三字出玉篇不出爾雅,謹照玉篇原文改玉篇六九切。
集韻力九切,□音柳。
玉篇藰章陸。
藱 【申集上】【艸字部】 藱 【集韻】同回。
【寅集下】【廣字部】【篇韻】連條切,音聊。
人名。
又【篇韻】力救切,音溜。
姓也。
【酉集中】【足字部】【集韻】乙角切,音渥。
與齷同。
□,迫也。
一曰小貌。
藶 【申集上】【艸字部】 藶 【唐韻】郞擊切,音歷。
葶藶。
詳葶字註。
藷 【申集上】【艸字部】 藷 【唐韻】章魚切,音諸。
【說文】藷蔗也。
【張衡南都賦】藷蔗薑。
【註】甘蔗也。
詳蔗字註。
又常恕切,音署。
【博雅】藷藇,署預也。
【山海經】景山,其上多藷藇。
【郭註】藷音曙。
今江南單呼爲儲,語有輕重耳。
又【集韻】陳如切,音除。
義同。
或作□。
藸 【申集上】【艸字部】 藸 【唐韻】陟魚切,音豬。
【玉篇】藸蒘草。
又【集韻】陟加切,音奓。
藸□,亂草。
又直魚切,音除。
【爾雅釋草】菋,荎藸。
【郭璞註】五味也。
【集韻】或作蕏。
藹 【申集上】【艸字部】 藹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于蓋切,音靄。
【玉篇】晻藹,樹繁茂貌。
【揚雄河東賦】鬱蕭條其幽藹。
又【爾雅釋訓】藹藹。
【註】賢士盛多之容止。
【詩大雅】藹藹王多吉士。
【傳】藹藹,濟濟也。
又姓。
【通志氏族略】齊南海太守藹燠。
又【韻會】倚亥切,音靉。
草叢雜貌。
又【韻補】葉音翳。
【揚雄羽獵賦】車騎雲會,登降闇藹。
泰華爲旒,熊耳爲綴。
藺 【申集上】【艸字部】 藺 【唐韻】【韻會】□良刃切,音吝。
【說文】莞屬。
【玉篇】似莞而細,可爲席。
一名馬藺。
又地名。
【史記魏世家】敗趙北藺。
又姓。
【通志氏族略】韓厥□孫康,食采于藺,因氏焉。
相如爲趙上卿。
又【前漢鼂錯傳】具藺石。
【註】城上雷石也。
藻 【申集上】【艸字部】 藻 【唐韻】【韻會】□子皓切,音早。
【說文】水草也。
【詩召南】于以采藻。
【箋】藻之言澡也。
【陸璣雲】生水底。
又【班固東都賦】鋪鴻藻。
【陸機文賦序】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
【註】《孔安國尚書傳》曰:藻,水草之有文者,以喻文焉。
又【後漢劉陶傳】武旅有鳧藻之士。
【註】鳧得水藻,言喜悅也。
又【韻會】今屋上覆橑,謂之藻井。
【風俗通】宮室象東井,刻荷蔆水草,所以厭火也。
【張衡西京賦】蒂倒茄于藻井。
又藻藉,所以薦玉者。
詳藉字註。
又姓。
【正字通】南北朝有藻重。
又【集韻】側絞切,音爪。
義同,或作薻、□。
【幹祿字書】俗作□。
又□。
【寅集中】【巾字部】【集韻】邊迷切,音蓖。
【玉篇】車。
又【類篇】帷也。
【廣雅】□也。
又【集韻】【類篇】□頻脂切,音毗。
義同。
【戌集上】【門字部】【集韻】癡廉切,音覘。
小開門以□望也。
又【玉篇】醜占切,音沾。
獲也。
【潘嶽射雉賦】闚□葉。
【註】,醜占反。
謂雉在麥田中□葉閒,闚於外,不敢出場也。
藼 【申集上】【艸字部】 藼 【集韻】萱本字。
藽 【申集上】【艸字部】 藽 【集韻】【正韻】□初覲切,音櫬。
木名,槿也。
或從木作櫬。
詳櫬字註。
藾 【申集上】【艸字部】 藾 【唐韻】盧蓋切,音賴。
【爾雅釋草】萍,藾蕭。
【註】今藾蒿也。
又【韻會】也。
【莊子人閒世】隱將芘其所藾。
【玉篇】又作。
藿 【申集上】【艸字部】 藿 【唐韻】虛郭切,音霍。
【說文】作□,尗之少也。
【詩小雅】皎皎白駒,食我場藿。
【儀禮公食大夫禮】牛藿。
【註】藿,豆葉。
又【爾雅釋草】蔨,鹿藿。
【註】今鹿豆也。
又香草。
【左思吳都賦】草則藿蒳豆蔻。
【註】異物志曰:藿香,交阯有之。
又【洞冥記】釣影山,去昭河三萬裡,丹藿生於影中,葉浮水上。
又【集韻】選委切,音髓。
草木花敷貌。
通作靃。
【楚辭招隱】靑莎雜樹兮,薠草霍靡。
亦作□。
【江摠燕燕于飛詩】銜花弄□靡。
蘀 【申集上】【艸字部】 蘀 【唐韻】他各切【韻會】闥各切,□音託。
【說文】草木凡皮葉落陊地爲蘀。
【詩鄭風】蘀兮蘀兮,風其吹汝。
【傳】蘀,槁也。
又【豳風】十月隕蘀。
又【西京雜記】葭蘆之未解葉者,謂之紫蘀。
又【字彙補】草名。
出甘棗山,葵木而杏葉,見【山海經】。
【玉篇】作□。
考證:〔【詩豳風】十月殞蘀。
〕謹照原文殞改隕。
【午集下】【禾字部】【唐韻】古淵切【集韻】【韻會】圭淵切,□音涓。
【說文】麥莖也。
又作□。
【潘嶽射雉賦】闚□葉。
或作□。
【午集下】【示字部】【集韻】牛何切,音莪。
祭名。
【寅集下】【廣字部】【廣韻】烏蟹切【集韻】倚蟹切,□音矮。
【玉篇】庪也。
又【廣韻】坐倚貌。
又【類篇】隱綺切,音倚。
義同。
【廣韻】或作躷。
蘁 【申集上】【艸字部】 蘁 【集韻】【正韻】□五故切,音悟。
【類篇】逆也。
【周禮春官占夢】一曰正夢,二曰噩夢。
列子作蘁。
【莊子寓言篇】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
又逆各切,通萼。
【唐韻古音】萼卽字,俗加艸,蘁又萼之別出,卽一字也。
蘂 【申集上】【艸字部】 蘂 【唐韻】如壘切【集韻】乳捶切,□蕤上聲。
【韻會】草木華蘂。
【廣韻】華內曰萼,華外曰蘂。
蘃 【申集上】【艸字部】 蘃 【正字通】蘂字之譌。
蘄 【申集上】【艸字部】 蘄 【唐韻】【集韻】【類篇】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其。
【玉篇】草也。
【韻會】似蛇牀。
【爾雅釋草】蘄茝,蘼蕪。
又【張衡西京賦】結駟方蘄。
【註】馬銜也。
又【莊子齊物論】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
【註】蘄,求也。
【史記秦本紀】蘄年宮。
【註】蘄年,求年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江夏郡蘄春。
又姓。
【通志氏族略】漢有弘農太守蘄良。
又【韻會】渠斤切,音芹。
【爾雅釋草】薜,山蘄。
【註】《廣雅》雲:山蘄,當歸。
又【集韻】居希切,音機。
沛郡有蘄縣。
或作鄿。
蘅 【申集上】【艸字部】 蘅 【唐韻】戸庚切,音行。
【玉篇】香草也。
【爾雅釋草】杜,土鹵。
【註】杜衡也,似葵而香。
【唐本草註】杜衡,葉似葵,形如馬蹄,故俗雲馬蹄香。
【屈原離騷】雜杜蘅與芳芷。
俱作衡。
又微蘅,草名。
【述異記】魏興錫山多生微蘅草。
又【唐韻古音】音杭。
【屈原九歌】白玉兮爲瑱,疏石兮爲芳。
芷葺兮荷蓋,繚之兮杜蘅。
【宋玉風賦】獵蕙草,離秦蘅,被辛夷,槩稊楊。
考證:〔【宋玉風賦】獵蕙草,雜秦蘅〕謹照原文雜改離。
蘆 【申集上】【艸字部】 蘆 【唐韻】落胡切【韻會】【正韻】龍都切,□音盧。
【說文】蘆菔也。
一曰薺根。
【爾雅釋草】葖,蘆萉。
又【玉篇】葦之未秀者爲蘆。
又藥名。
【本草】黎蘆,一名蔥葵。
又城名。
【北史皮豹子傳】宋以文德爲武都王,守葭蘆城。
又水名。
【水經注】長蘆水又東徑九門波故縣也。
又關名。
【杜甫詩】少留周家窪,欲出蘆子關。
又【集韻】淩如切,音閭。
亦藥名。
【本草】漏蘆。
【博雅】飛廉,漏蘆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篇海】桑割切,音撒。
與□同。
詳□字註。
蘇 【申集上】【艸字部】 蘇 【唐韻】素姑切【集韻】【正韻】孫租切,□音酥。
【說文】桂荏也。
【本草】紫蘇。
【註】蘇,從穌,舒暢也。
蘇性舒暢,行氣和血,故謂之蘇。
蘇乃荏類,而味辛如桂,故《爾雅》謂之桂荏。
又【揚子方言】蘇,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閒曰蘇。
又木名。
【詩鄭風】山有扶蘇。
【傳】扶蘇,扶胥,小木也。
又流蘇。
【西京雜記】昭陽殿壁帶往往爲黃金釭,皆銜五色流蘇。
【司馬相如上林賦】【註】蘇,析羽也。
又息也。
【書仲虺之誥】後來其蘇。
又死更生。
【戰國策】勃然乃蘇。
又取也。
【屈原離騷】蘇糞壤以充幃兮。
【綱目集覽】取草曰蘇。
又【韻會】蘇蘇,氣索貌。
【易震卦】震蘇蘇。
【註】恐懼不安之貌。
【王註】躁動貌。
又臺名。
【吳語】高高下下,以罷民于姑蘇。
【註】姑蘇,臺也。
又亭名。
【後漢郡國志】襄國有蘇人亭。
又國名。
【魏志東夷傳】諸國各有別色,名之爲蘇塗。
又姓。
【書立政】司□蘇公。
【傳】忿生爲武王司□,封蘇國。
又【集韻】山於切,音疋。
詩扶蘇之蘇,徐邈讀疋。
又【字彙補】蘇故切,音傃。
【荀子議兵篇】蘇刃者死。
【註】蘇讀作傃,謂相向格鬭者。
蘈 【申集上】【艸字部】 蘈 【唐韻】杜回切,音頹。
【爾雅釋草】藬,牛蘈。
詳藬字註。
【午集下】【示字部】【集韻】忙經切,音冥。
福也。
蘉 【申集上】【艸字部】 蘉 【唐韻】莫郞切,音茫。
勉也。
【書洛誥】汝乃是不蘉,乃時惟不永哉。
又【集韻】彌登切,音瞢。
義同。
蘊 【申集上】【艸字部】 蘊 【唐韻】於粉切【韻會】【正韻】委粉切,□音縕。
【玉篇】積也,聚也,蓄也。
【詩大雅】蘊隆蟲蟲。
又【檜風】我心蘊結。
又【左傳隱三年】蘋蘩、薀藻之菜。
【韻會】雲:應作蘊。
【註】蘊藻,聚藻,此草好聚生也。
又聚草以□火曰蘊。
【韓詩外傳】裡母朿蘊,請火于去婦之家。
【前漢召信臣傳】□蘊火。
又【類篇】於問切,音慍。
義同。
又【韻會】與怨通。
【荀子富國篇】富有天下而無怨財。
【註】怨同蘊。
又與宛通。
【荀子富國篇】使民夏不宛暍。
【註】宛讀爲蘊。
又與縕通。
【易繫辭】乾坤其易之縕耶。
又【羣經音辨】紆雲切,音氳。
蘊淪,波也。
【爾雅釋水】小波爲淪。
【註】言蘊淪。
又讀入聲。
【莊子齊物論】萬物盡然而以是相蘊。
【註】於積反。
又【集韻】烏昆切,音溫。
【揚子方言】饒也。
蘋 【申集上】【艸字部】 蘋 【唐韻】符眞切【正韻】毘賔切,□音頻。
【說文】本作□。
大萍也。
【爾雅釋草】萍蓱,其大者蘋。
【本草集解】四葉合成一葉,如田字者,蘋也。
【詩召南】于以采蘋。
【傳】古之將嫁女者,必先禮之于宗室,牲用魚,芼之以蘋藻。
【箋】蘋之言賔也。
【釋文】韓詩雲:沈者曰蘋。
【呂氏春秋】菜之美者,崑崙之蘋。
【爾雅翼】蘋似槐葉,而連生淺水中,五月有華白色,故謂之白蘋。
【楚辭九章】登白蘋兮騁望。
考證:〔【詩召南】于以采蘋。
【疏】韓詩雲,沈者曰蘋。
〕謹照原書疏改釋文。
〔【呂氏春秋】海菜之美者,崑崙之蘋。
〕謹按原文海字屬上文不屬本句,今省海字。
蘌 【申集上】【艸字部】 蘌 【唐韻】魚巨切【集韻】偶舉切,□音語。
蘌蘙也。
【張衡東京賦】于東則洪池淸蘌。
【註】蘌,在池水上作室,可用棲鳥,入則捕之。
又地名。
【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註】蘌兒在吳越界,今爲鄕也。
考證:〔【張衡東京賦】于東則拱池淸蘌。
〕謹照原文拱池改洪池。
〔【史記建元侯者年表索隱註】蘌況在吳越界。
〕謹照原書建元下增以來二字。
省索隱二字。
蘌況改蘌兒。
蘍 【申集上】【艸字部】 蘍 【篇海】同薰。
【寅集下】【彳字部】【集韻】田黎切,音啼。
屖,休息也。
虬 【申集中】【蟲字部】 虬 【直音】同虯。
詳虯字註。
蘘 【申集上】【艸字部】 蘘 〔古文〕□【唐韻】汝陽切,音穰。
【說文】蘘荷也,一名葍蒩。
【本草註】今人呼赤者爲蘘荷,白者爲覆苴,蓋食以赤者爲勝,入藥以白者爲良,同一種耳。
【司馬相如上林賦】茈薑蘘荷。
【急就篇註】蘘荷,莖葉似薑,其根香而脃,可以爲菹,又治蠱毒。
【柳宗元詩註】蘘荷性好隂,在木下生者尤美,故《潘嶽閒居賦》曰:蘘荷依隂。
又【集韻】思將切。
同葙。
奴當切。
同蘘。
互詳葙、蘘字註。
考證:〔【司馬相如子虛賦】茈薑蘘荷。
〕謹照原文子虛賦改上林賦。
蘙 【申集上】【艸字部】 蘙 【唐韻】【正韻】□於計切,音翳。
蘙薈,草盛貌。
又【集韻】草名。
蘚 【申集上】【艸字部】 蘚 【唐韻】息淺切,音癬。
苔蘚也。
【本草】屋遊,一名瓦蘚。
又【述異記】苔草亦呼宣蘚。
【韻會】蘚,垣衣。
一曰白草名。
蘛 【申集上】【艸字部】 蘛 【唐韻】餘六切,音育。
茂也。
【左思吳都賦】異荂蓲蘛。
【註】敷蘛,花開貌。
又【集韻】容朱切。
【篇海】同萮。
【玉篇】亦作□。
蘜 【申集上】【艸字部】 蘜 【集韻】同菊。
【唐韻】作蘜。
蘜字勹内從禾作。
蘝 【申集上】【艸字部】 蘝 【正字通】俗蘞字。
蘞 【申集上】【艸字部】 蘞 【唐韻】力鹽切,音廉。
蔓草。
【詩唐風】葛生蒙楚,蘞蔓于野。
【疏】蘞似括樓,葉盛而細。
又良冉切,音斂。
【說文】同薟。
白蘞,藥名。
又烏蘞莓。
【本草】五葉如白蘞。
又【集韻】力驗切,音殮。
義同。
又虛嚴切,音杴。
詳薟字註。
或作蘞蘞字從□作。
。
蘟 【申集上】【艸字部】 蘟 【集韻】倚謹切,音隱。
【類篇】蘟荵,菜名,似蕨。
【管子地員篇】其種蘟荵。
詳荵字註。
蘠 【申集上】【艸字部】 蘠 【集韻】【韻會】□慈良切,音戕。
【說文】蘠蘼。
【爾雅釋草】蘠蘼。
【疏】一名虋冬。
又【唐韻】同薔。
【爾雅釋草】蔱薔。
【疏】蔱蘠,今作□,字之誤也。
又治蘠,見菊字註。
又【韻會】東蘠。
見薔字註。
考證:〔【爾雅釋草】蘠蘼。
【注】一名虋冬。
〕謹照原文注改疏。
蛡 【申集中】【蟲字部】 蛡 【唐韻】與職切【集韻】逸職切,□音弋。
蛡蛡,蟲行貌。
又【類篇】蜂也。
【揚子太□經】蛡大螮小。
又【玉篇】音詡。
義同。
蘡 【申集上】【艸字部】 蘡 【集韻】於莖切,音罌。
【玉篇】草名。
【博雅】燕薁,蘡舌也。
【本草】蘡薁,蔓生,苗葉與蒲萄相似而小。
又蘡子。
【爾雅疏】五味子作房如落葵,大如蘡子。
蘢 【申集上】【艸字部】 蘢 【唐韻】盧紅切【韻會】盧東切,□音朧。
【玉篇】草名。
【說文】天蘥也。
【陸璣草木疏】一名馬蓼,卽今之水葒草。
【管子地員篇】其山之淺,有蘢與斥。
【註】蘢、斥□古草名。
又【爾雅釋草】紅龍古。
【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又蒙蘢。
【爾雅註】彌離猶蒙蘢耳。
【前漢鼂錯傳】草木蒙蘢。
【師古註】蒙蘢,覆蔽之貌也。
又【爾雅釋草】拔,蘢葛。
【註】蘢葛,江東呼爲龍尾,亦謂之虎葛。
又地名。
【史記韓長孺傳】衞靑破蘢城。
又【集韻】魯孔切,籠上聲。
【淮南子俶眞訓】□紛蘢蓯。
【註】蘢蓯,聚會也。
【司馬相如大人賦】攢羅列聚,叢以蘢茸兮。
【註】蘢茸,聚貌。
【酉集下】【邑字部】【集韻】於驚切,音英。
地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丁定切,音訂。
竹器。
蘣 【申集上】【艸字部】 蘣 【集韻】他貢切,音痛。
【博雅】好也。
又【唐韻】天口切,偸上聲。
義同。
又禾苗出也。
【備考】【子集】【人字部】【海篇】音姚。
蘤 【申集上】【艸字部】 蘤 【唐韻】韋委切,音蔿。
【玉篇】花榮也。
【拾遺記】西王母進洞淵紅蘤。
【唐書西域傳】王坐金蘤榻。
又【韻補】旁禾切,音婆。
【張衡思□賦】天地絪縕,百卉含蘤。
鳴鶴交頸,雎鳩相和。
又【字詁】蘤,古花字。
蘥 【申集上】【艸字部】 蘥 【唐韻】以灼切,音藥。
【玉篇】雀麥也。
【爾雅釋草】蘥,雀麥。
【註】卽燕麥。
【本草】苗似小麥而弱,實似穬麥而細。
又【說文】蘢,天蘥。
見蘢字註。
蘦 【申集上】【艸字部】 蘦 【唐韻】郞丁切,音靈。
【說文】大苦也。
【爾雅釋草】蘦,大苦。
【疏】今甘草也。
或曰與苓同,《詩》采苓采苓是也。
又通零。
【爾雅釋詁】落也。
【楚辭遠遊】悼芳草之先蘦。
亦作蕶。
【寅集中】【巾字部】【正字通】俗幔字。
蘧 【申集上】【艸字部】 蘧 〔古文〕□【唐韻】強魚切【集韻】權俱切【韻會】求於切,□音渠。
蘧麥也。
【爾雅註】卽瞿麥。
又【爾雅釋草】出隧,蘧蔬。
【註】蘧蔬,似土菌,生菰草中。
又地名。
【後漢郡國志】齊國西安有蘧丘裡,古渠丘。
又亭名。
【水經注】長垣縣有蘧亭。
又姓。
【通志氏族略】衞大夫蘧瑗之後,漢有大行令蘧正。
又【集韻】臼許切,音巨。
草名。
又其遽切,音詎。
有形貌。
【莊子齊物論】昔莊周夢爲蝴蝶,俄而覺,則蘧蘧然周也。
【韻會】蘧蘧,自得貌。
讀平聲。
【集韻】讀去聲,字亦或作據。
蘨 【申集上】【艸字部】 蘨 【唐韻】【正韻】□餘招切,音遙。
【說文】草盛貌。
通作繇。
【書禹貢】厥草惟繇。
又【韻會】夷周切,音由。
義同。
【集韻】作□。
蘩 【申集上】【艸字部】 蘩 【唐韻】附袁切,音煩。
【玉篇】白蒿也。
【爾雅釋草】蘩,皤蒿。
【韻會】陸璣曰:春始生香,美可蒸食,秋名曰蒿,可以爲葅。
【詩周南】于以采蘩。
又【豳風】采蘩祁祁。
【傳】蘩所以生蠶。
【正字通】蠶未出,煑蘩以沃之,則易出。
又【韻補】汾沿切。
【左思蜀都賦】攢蔣叢蒲,淥菱江蓮。
雜以蘊藻,揉以蘋蘩。
蘪 【申集上】【艸字部】 蘪 【唐韻】武悲切,音眉。
【說文】蘪蕪。
【爾雅釋草】蘄芷蘪蕪。
【註】芎藭苗也。
一名薇蕪。
【管子地員篇】五臭疇生,蓮與蘪蕪,藁本白芷。
【左思蜀都賦】蘪蕪布濩于中阿。
【博物志】諸物之相似亂者,蛇牀之亂蘪蕪。
又【爾雅釋草】蘪從水生。
【疏】草從水生曰蘪。
又【揚子方言】蘪,無也。
【註】謂草穢蕪也。
又【韻會】忙皮切,音麋。
義同。
○按蘪蕪蘪字,《說文》從艸麋聲,《楚辭》作蘼,《相如賦》作,同異雜出,不能歸一。
然考《爾雅》《說文》作蘪,《五經文字》有蘪字,無蘼字,宜從經典爲正。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集韻】□力竹切,音六。
女字。
【寅集下】【弓字部】【集韻】與弛同。
蘫 【申集上】【艸字部】 蘫 【集韻】盧甘切,音藍。
【說文】瓜葅也。
一曰水淸。
又【廣韻】呼濫切,音。
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姑三切,音甘。
心伏也。
通作甘。
蘬 【申集上】【艸字部】 蘬 〔古文〕□【唐韻】【集韻】□丘追切,音巋。
【玉篇】大蘢古也。
【爾雅釋草】紅蘢古,其大者蘬。
又【博雅】葵也。
又【說文】薺實也。
又馬蓼,似蓼而大也。
【集韻】亦作□。
又【韻會】詡鬼切,音卉。
人名。
【荀子堯問篇】其在中蘬之言也。
【註】中蘬與仲虺同。
蘭 【申集上】【艸字部】 蘭 【唐韻】落幹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幹切,□音闌。
【說文】香草也。
【陸甸雲】闌艸爲蘭,闌不祥也。
【陸璣詩疏】其莖似藥草澤蘭,廣而長節,漢諸池苑及許昌宮中皆種之。
【易繫辭】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左傳宣三年】鄭文公妾燕姞,夢天與蘭,曰:蘭有國香,人服媚之。
【屈原離騷】紉秋蘭以爲佩。
【爾雅翼】一榦一花而香有餘者蘭。
又【本草】木蘭。
【屈原離騷】朝搴阰之木蘭兮。
又【管子小匡篇】輕罪入蘭盾、鞈革二戟。
【註】蘭卽所謂蘭錡,兵架也。
又脈也。
【史記扁鵲傳】夫以陽入隂支蘭藏者生。
【註】支者順節,蘭者橫節。
隂支蘭,膽藏也。
又布名。
【華陽國志】蘭幹細布。
蘭幹,獠言紵也。
又人名。
【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
【張堪註】凡物不知生謂之蘭。
【殷敬順曰】《史記》無符傳出入謂之闌。
此蘭子謂以技妄遊,義與闌同。
又姓。
【通志氏族略】漢有太守蘭廣。
又萑蘭。
【前漢息夫躬傳】涕泣流兮萑蘭。
【註】萑蘭,淚闌幹也。
又芄蘭。
【揚子太□經】陽氣親天,萬物芄蘭。
【註】芄蘭,茂密也。
又通欄。
【後漢東夷傳】徙于馬蘭。
【註】蘭卽欄。
又通斕。
【吳志孫權傳】童謠曰:黃金車,斑蘭耳。
又【韻補】陵延切,音連。
【宋玉招】川谷徑複流潺湲,光風轉蕙氾崇蘭,經堂入奧塵朱筵。
虳 【申集中】【蟲字部】 虳 【玉篇】九勿切。
鼠也。
又音的。
義同。
○按與鼠部字音異義同。
蘮 【申集上】【艸字部】 蘮 【唐韻】【集韻】□居例切,音罽。
【玉篇】蘮蒘,似芹。
【爾雅釋草】蘮蒘,竊衣。
詳蒘字註。
【王逸九思】蘮蒘兮靑蔥。
又【集韻】【類篇】□其例切,音偈。
義同。
蘯 【申集上】【艸字部】 蘯 【直音】音義與蕩同。
蘱 【申集上】【艸字部】 蘱 【唐韻】【韻會】□力遂切,音類。
【爾雅釋草】蘱□蕫。
【註】蘱似蒲而細。
又【博雅】蘱,□□也。
又地名。
【公羊傳宣十年】公孫邾父帥師代邾婁取蘱。
【字彙補】或讀作媿。
蘱字原從□作。
□字原從貝,不從又作。
蘲 【申集上】【艸字部】 蘲 【集韻】同虆。
或作蔂。
蝂 【申集中】【蟲字部】 蝂 【唐韻】布綰切【韻會】【正韻】補綰切,□音闆。
蝜蝂,蟲名。
【玉篇】本作版。
【爾雅釋蟲】傅,負版。
【註】未詳。
柳宗元有《蝜蝂傳》。
詳蝜字註。
蝃 【申集中】【蟲字部】 蝃 【唐韻】同螮。
【詩衞風】蝃蝀在東,莫之敢指。
又職悅切,音拙。
蜘蛛也。
【爾雅□鼄註】江東呼蝃蝥。
又【集韻】都括切,音掇。
義同。
蝄 【申集中】【蟲字部】 蝄 【玉篇】武兩切。
同蛧。
蠅 【申集中】【蟲字部】 蠅 【唐韻】【集韻】□餘陵切,音僌。
【說文】蟲之大腹者。
【陸佃雲】蠅交其前足,有絞繩之狀。
【埤雅】靑蠅亂色,蒼蠅亂聲。
【詩小雅】營營靑蠅。
【箋】蠅之爲蟲,汙白使黑,汙黑使白,喩佞人變亂善惡也。
【後漢隗囂傳】蒼蠅之飛,不過數步,卽託驥尾,可以絕羣。
【揚子方言】蠅,東齊謂之羊。
【十六國春秋】苻堅議赦,有一大蠅入自窗閒,集于筆端。
俄有衣黑小人,大呼:官今大赦。
卽向蒼蠅也。
又蠅虎。
【古今注】蠅虎,蠅狐也。
形似蜘蛛而色灰白,善捕蠅。
一名蠅蝗,一名蠅豹。
又人名。
【列子湯問篇】甘蠅,古之善射者。
【集韻】或作□。
考證:〔【列子殷湯篇】〕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酉集下】【酉字部】【廣韻】直倫切【集韻】重倫切,□音。
【玉篇】美也。
【廣韻】純美酒也。
【集韻】純酒。
又【集韻】船倫切,音脣。
義同。
又【廣韻】常倫切【集韻】殊倫切,□音純。
與醇同。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呂支切,音貍。
【黃香九宮賦】操巨□之礉弩。
【註】巨□,弩名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徒渾切,音屯。
【說文】榜也。
又【類篇】丁練切,義同。
【酉集下】【車字部】【廣韻】借官切【集韻】祖官切,□音鑽。
【玉篇】直轅也。
【集韻】車衡三束也。
【廣韻】同□。
蝈 【申集中】【蟲字部】 蟈 【唐韻】【韻會】□古獲切,音馘。
【玉篇】蛙別名。
【禮月令】螻蟈鳴。
【註】螻蟈,蛙也。
【急就篇註】蛙,一名螻蟈,色靑,小形而長股。
【周禮秋官蟈氏註】蟈,今禦所食蛙也。
字從蟲國聲。
別詳蛙字註。
蟬 【申集中】【蟲字部】 蟬 【唐韻】市連切【集韻】【韻會】時連切,□音禪。
【揚子方言】蟬,楚謂之蜩。
【古今注】齊王後忿死,屍變爲蟬。
登庭時嘒唳而鳴,王悔恨,故世名蟬曰齊女也。
【大戴禮】蟬飮而不食。
【酉陽雜俎】蟬未蛻時名復育。
【蠡海集】蟬近陽,依于木,以隂而爲聲。
又【後漢輿服志】侍中中常侍黃金璫,附蟬爲文,貂尾爲飾。
【古今注】貂者,取其有文采而不炳煥。
蟬,取其淸虛識變也。
又蟬嫣,連也。
【前漢揚雄傳】有周氏之蟬嫣兮,或鼻祖于汾隅。
又【揚子方言】蟬,毒也。
又車名。
【鹽鐵論】推車之蟬攫,負子之敎也。
【註】許愼曰:蟬攫,車類也。
又人名。
【大戴禮】顓頊產窮蟬。
又與嬋通。
【成公綏嘯賦】蔭脩竹之蟬蜎。
又【集韻】財仙切,音錢。
同□,蟲名。
又田黎切,音提。
地名。
【前漢地理志】樂浪郡黏蟬。
又【正韻】上演切,音善。
蜿蟬,舞盤曲貌。
【王逸九思】乗六蛟兮蜿蟬。
【註】羣蛟之形也。
或作蟺。
蝌 【申集中】【蟲字部】 蝌 【唐韻】【集韻】【韻會】□苦禾切,音科。
蝌蚪。
本作科。
【爾雅釋魚】科鬥,活東。
【疏】蝦蟇子。
此蟲一名科鬥,一名活東,頭圓大而尾細,古文似之,故孔安國皆雲科鬥文字是也。
【本草】一名懸針,一名水仙子。
【李時珍曰】蝌蚪,狀如河豚,頭圓,身上靑黑色,始出有尾無足,稍大則足生尾脫,治疥瘡,又可染鬚髮。
【爾雅翼】月大盡生前兩足,月小盡生後兩足。
蝍 【申集中】【蟲字部】 蝍 【唐韻】子力切【集韻】節力切,□音卽。
蝍蛆,蜈蚣也。
詳蛆字註。
又蝍□。
【博雅】蝍□,尺蠖也。
又蝍蛉。
【博雅】蝍蛉,倉螘也。
又【廣韻】資悉切,音喞。
飛蟲名。
蠍 【申集中】【蟲字部】 蠍 【唐韻】胡葛切【集韻】何葛切,□音褐。
【說文】蝤蠐也。
【爾雅釋蟲】蝤蠐,蠍。
【又】蠍,蛣□。
【註】木中蠹蟲。
【又】蠍,桑蠹。
【註】卽蛣□。
【嵆康荅難養生論】蠍盛則木朽。
【曹植藉田論】封人有以輕鑿修鉤去樹之蠍者,曰:不識天下亦有蠍乎。
曰:三苗、共工,非堯之蠍與。
【劉勰新論】身之有慾,如樹之有蠍。
【揚子方言】蠍,噬逮也,東齊曰蠍,北燕曰噬逮。
又餅名。
【釋名釋飮食】餅名有蠍餅。
又【集韻】胡公切,音洪。
籀文虹字。
考證:〔【爾雅釋蟲】蠍,蛣。
【註】木中蟲。
【又】蠍,桑蠹。
【註】卽蛣。
〕謹照原文兩蛣□改蛣□。
木中下增蠹字。
〔【揚子方言】蠍,噬逮也,東齊曰蠍,北燕曰噬逮。
〕謹按此係釋訓詁與上下文釋蟲名者不類,謹將此段移置下文如樹之有蠍下,加又字以别之。
又按方言原文北燕曰噬爲句,逮通語也爲句不連讀。
今省逮字。
〔【嵆康客難養生論】〕謹照原文客改荅。
蝏 【申集中】【蟲字部】 蝏 【集韻】唐丁切,音亭。
蝏。
詳字註。
又蜻蝏。
【本草】一名蜻蛉。
詳蜻字註。
蝐 【申集中】【蟲字部】 蝐 【集韻】莫佩切,音妹。
與瑁同。
【類篇】瑇瑁,龜屬。
或從蟲。
又莫代切,音。
義同。
蝑 【申集中】【蟲字部】 蝑 【唐韻】相居切【集韻】【韻會】【正韻】新於切,□音胥。
【說文】蜙蝑也。
【爾雅釋蟲】蜤螽,蜙蝑。
【揚子方言】舂黍謂之蜙蝑。
互詳蜙、蚗二字註。
又【集韻】寫與切,音湑。
象呂切,音敘。
義□同。
又【廣韻】司夜切,音卸。
鹽藏蟹。
【集韻】或作□□□。
蝒 【申集中】【蟲字部】 蝒 【唐韻】武緣切【集韻】彌延切,□音綿。
【說文】馬蜩。
或作□。
【類篇】又作□。
螐 【申集中】【蟲字部】 螐 【集韻】汪胡切,音烏。
螐蠋,蟲名,通作烏。
【爾雅釋蟲】蚅,烏蠋。
詳蚅字註。
蝓 【申集中】【蟲字部】 蝓 【唐韻】羊朱切【集韻】容朱切,□音兪。
【說文】螔蝓也。
【爾雅釋魚】蚹蠃,螔蝓。
【註】卽蝸牛也。
【儀禮土冠禮註】蠃醢,螔蝓醢。
又【揚子方言】蜘蛛謂之螔蝓。
又【類篇】夷周切,音猶。
義同。
或作□。
考證:〔【爾雅釋蟲】蚹蠃,螔蝓。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午集下】【禾字部】【廣韻】【集韻】□他玷切,音忝。
鄕名,在濟北蛇丘縣。
【寅集下】【弓字部】【集韻】【韻會】□迄葉切,音脅。
【集韻】弓強。
又【廣韻】虛業切【集韻】虛涉切,□音偞。
【玉篇】弓弽也。
【集韻】射決也。
一作弽。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此忍切,音笉。
小竹。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同紼。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胡讒切,音鹹。
稻不粘者。
又【廣韻】古甜切【集韻】堅嫌切,□音兼。
義同。
一曰靑稻白米。
又【集韻】賢兼切,音嫌。
稻名。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醜吏切,音呬。
心不安也。
【酉集上】【言字部】【等韻】七玉切,音促。
言急也。
【正字通】通用促。
【酉集下】【車字部】【廣韻】息流切【集韻】思流切,□音修。
【玉篇】□,載喪車。
虍 【申集中】【虍字部】 虍 〔古文〕□【唐韻】荒烏切,音呼。
【字林】虎文也。
【六書正譌】象其文章屈曲也。
又【通志六書略】象虎而刳其肉其皮之形。
【類篇】凡虍之類皆從虍。
○按《說文》《玉篇》《類篇》等書,虍虎虤分作三部,今從《字彙》《正字通》倂入。
虎 【申集中】【虍字部】 虎 〔古文〕□虝□【唐韻】火古切【集韻】【韻會】火五切,□音滸。
【玉篇】惡獸也。
【說文】山獸之君,從虍從兒,虎足象人也。
【徐鉉註】象形。
【易乾卦】風從虎。
【詩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曠野。
【大戴禮】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
【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
又姓。
【廣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
又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攺武州。
又灘名。
【水經注】夷水又東逕虎灘。
又山名。
【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爲白虎,名虎丘。
又便器名。
【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爲虎子,以爲便器。
又與琥通。
【吳志裴松之註】虞翻曰:僕聞虎魄不取腐芥。
【六書正譌】象虎踞而回顧之形。
【篇海】兒rén,古人字,虎足象人,故從人。
從幾,誤。
【幹祿字書】通作□。
虜 【申集中】【虍字部】 虜 【
又【博雅】芰,薢苟也。
【離騷註】芰,秦人曰薢茩。
又【本草】薢草生水旁,葉似澤瀉而小,亦堪蒸啖。
又萆薢,見萆字註。
又【集韻】皆買切,音解。
下買切,音蟹。
義□同。
考證:〔【博雅】芰,薢物也。
〕謹照原文物改苟。
薤 【申集上】【艸字部】 薤 【唐韻】胡介切【正韻】下戒切,□音械。
【說文】菜也。
【爾雅釋草】薤,鴻薈。
【註】薤,似韭之菜也。
【禮內則】切蔥若薤,實諸醯以柔之。
【儀禮士相見禮】註:蔥薤之屬,食之止臥。
又簟名。
【韓翃詩】薤葉照人呈夏簟。
又《古樂府薤露行》。
又【韻補】胡計切,音系。
【魏文帝塘上行】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魚肉賤,棄損蔥與薤。
考證:〔【儀禮士相見禮】蔥薤之屬。
〕謹照原書士相見禮下增註字。
薥 【申集上】【艸字部】 薥 【集韻】殊玉切,音屬。
薥葵,草名。
又廚玉切,通。
詳字註。
【酉集下】【辵字部】【廣韻】衣嫁切【集韻】衣駕切,□音亞。
【玉篇】次也。
【廣韻】次第行也。
【戌集上】【金字部】【集韻】逆角切,音嶽。
齊人謂大椎曰。
薦 【申集上】【艸字部】 薦 〔古文〕□【唐韻】【集韻】□作甸切,音□。
【爾雅釋草】薦,黍蓬。
【疏】蒿也。
【唐書契苾何力傳】逐薦草美水以爲生。
【說文】獸之所食草也。
【莊子齊物論】麋鹿食薦。
【郭註】六畜所食曰薦。
又【韻會】進也。
【易豫卦】殷薦之上帝。
【周禮籩人】薦羞之實。
【註】未食未飮曰薦,旣食旣飮曰羞。
【穀梁傳註】無牲而祭曰薦。
又【集韻】才甸切。
通薦。
【前漢終軍傳】隨畜薦居。
【師古註】薦讀曰薦。
又與縉通。
【史記五帝本紀】薦紳先生難言之。
又【揚子方言】江淮家居□中謂之薦。
【註】薦音薦。
又【字彙補】卽略切,音爵。
【詩大雅】□醢以薦。
與臄、咢爲韻。
【集韻】或作□、□。
□字原從稗作。
考證:〔【周禮籩人】薦羞之事。
〕謹照原文事改實。
〔【揚子方言】江淮家□于中,謂之薦。
【註】薦音符。
〕謹照原文□于改居□。
符改薦。
薧 【申集上】【艸字部】 薧 【集韻】【韻會】□苦浩切,音考。
乾魚。
【周禮天官庖人】辨魚物爲鱻薧。
【本草釋名】鮑魚,《禮記》謂之薧。
又【禮內則】菫、荁、枌、楡、免、薧,滫瀡以滑之。
【註】免,新生者。
薧,乾也。
又【集韻】口到切,音靠。
義同。
又通蒿。
【唐韻】薧裡,死人裡也。
考證:〔【禮內則】菫荁枌楡,兔薧滫瀡以滑之。
〕謹照原文兔改免。
薨 【申集上】【艸字部】 薨 【唐韻】呼肱切,音□。
【說文】公侯卒也。
【白虎通】薨之言奄也,奄然亡也。
又【集韻】呼宏切,音訇。
衆也,疾也。
【詩周南】螽斯羽薨薨兮。
【大雅】度之薨薨。
考證:〔【白虎通】薨之言奄也。
〕謹照原文薨改薨。
薩 【申集上】【艸字部】 薩 【集韻】桑割切,音撒。
【釋典】菩,普也。
薩,濟也。
能普濟衆生。
【綱目集覽】菩之爲言了也,薩之爲言見也,謂智慧了見也。
又【類篇】《唐六典》有薩寶府,掌胡神祠。
又姓。
【通志氏族略】薩孤氏,代人。
【正字通】元詞人薩天錫。
【寅集中】【巾字部】【集韻】同幀。
薪 【申集上】【艸字部】 薪 【唐韻】息鄰切【韻會】斯人切,□音新。
【說文】蕘也。
又柴也。
【詩齊風】析薪如之何。
【禮月令】季秋草木黃落,乃伐薪爲炭。
【周禮地官甸師註】大木曰薪。
又草亦曰薪。
【孟子】毀傷其薪木。
【趙岐註】恐其傷我薪草樹木也。
又采薪亦曰薪。
【前漢□法志】罪人獄已決完,爲城旦舂,滿三歲爲鬼薪、白粲。
考證:〔【禮月令】乃代薪爲炭。
〕謹照原文代薪改伐薪。
薮 【申集上】【艸字部】 藪 【唐韻】【集韻】□蘇後切,音叟。
【爾雅釋地】十藪。
【註】大澤也。
【周禮天官大宰】藪牧養藩鳥獸。
【風俗通】藪,厚也。
有草木魚鼈,所以厚養人也。
【詩鄭風】叔在藪。
又【唐韻古音】讀數。
【易林】山林麓藪,非人所處。
又【集韻】引《聘禮》十六鬥曰籔。
或從艸。
又【韻會】窶藪,戴器也。
【前漢東方朔傳註】以盆盛物戴於頭者,則以窶藪薦之。
【蘇林曰】藪音數錢之數。
又【集韻】千□切,音湊。
【周禮冬官輪人】以其圍之,阞捎其藪。
【註】藪讀爲蜂藪之藪,謂轂空壷中也。
蜂藪,猶言趨也。
藪者,衆輻之所趨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海篇】音胡。
黏也。
同粘。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攻乎切,音孤。
□縷,草名。
薯 【申集上】【艸字部】 薯 【唐韻】常恕切。
薯蕷。
俗藷字。
詳藷字註。
薰 【申集上】【艸字部】 薰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雲切,音勲。
【說文】香草也。
【本草註】古人祓除,以此草薰之,故謂之薰。
【山海經】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佩之巳厲。
【左傳僖四年】一薰一蕕。
【前漢兩龔傳】薰以香自燒。
又【南方草木狀】薰陸香出大秦。
又灼也。
【易艮卦】厲薰心。
【爾雅釋訓】爞爞炎炎,薰也。
【註】皆旱熱薰炙人。
又與獯通。
【史記周本紀】薰育戎狄攻之。
又與勳通。
【漢夏承碑】策薰著于王室。
又【韻補】音萱。
【黃庭經】沐浴盛潔棄肥薰,入室東向誦玉篇。
又許運切,音訓。
義同。
考證:〔【漢夏承碑】帶薰著于王室。
〕謹照原文帶改策。
薱 【申集上】【艸字部】 薱 【唐韻】【韻會】□徒對切,音隊。
【博雅】薱薱,茂也。
【張衡東京賦】鬱蓊薆薱。
【註】草木盛貌。
薲 【申集上】【艸字部】 薲 【唐韻】同蘋。
又【山海經】崑崙之丘,有草名曰□草,食之巳勞。
【酉陽雜俎】瓜州飼馬以□草。
薳 【申集上】【艸字部】 薳 【唐韻】韋委切,音蔿。
【說文】草也。
又姓。
【左傳】楚大夫薳子馮。
又【集韻】雨阮切,音遠。
薳志,藥草。
或作蒬。
又□。
蛗 【申集中】【蟲字部】 蛗 【正字通】房久切,音阜。
【爾雅釋蟲】蛗螽,蠜。
詳螽字註。
【唐韻】作□。
【集韻】作□。
藅 【申集上】【艸字部】 藅 【唐韻】房月切,音伐。
【爾雅釋草】藆藅。
薴 【申集上】【艸字部】 薴 【唐韻】女耕切,音儜。
【說文】□薴,草亂貌也。
又薺薴,藥名。
又石薺薴,生山石閒。
薵 【申集上】【艸字部】 薵 【唐韻】直由切【集韻】□留切,□音儔。
【類篇】草名。
【博雅】薵藸,蔥也。
【枚乗七發】漃漻薵蓼。
又【揚子方言】薵、蒙,覆也。
薶 【申集上】【艸字部】 薶 【唐韻】與埋同。
【博雅】藏也。
【爾雅釋天】祭地曰瘞薶。
【註】旣祭薶藏之。
【淮南子時則訓】掩骼薶骴。
又【類篇】暮拜切,音韎。
義同。
又【集韻】陵之切,音釐。
【爾雅釋言】窒薶,塞也。
又【直音】音懷。
草名。
又【字彙補】烏魁切,音威。
汚也。
【淮南子俶眞訓】鑒明者,塵垢弗能薶。
薷 【申集上】【艸字部】 薷 【集韻】汝朱切,音儒。
木耳。
又【類篇】而由切,音柔。
同葇。
【本草】香薷。
詳葇字註。
薸 【申集上】【艸字部】 薸 【唐韻】符消切【韻會】毗霄切,□音瓢。
【揚子方言】江東謂浮萍爲薸。
又【集韻】紕招切,音漂。
彌遙切,音描。
義□同。
蛀 【申集中】【蟲字部】 蛀 【唐韻】之戍切【集韻】朱戍切,□音注。
【本草】木蠹蟲,亦名蛀蟲。
蛁 【申集中】【蟲字部】 蛁 【唐韻】都僚切【集韻】丁僚切,□音凋。
【玉篇】蟪蛄,卽蛁蟧蟲也。
互見蟧蟟二字註。
【集韻】或作虭。
蛂 【申集中】【蟲字部】 蛂 【唐韻】【集韻】□蒲結切,音蹩。
【玉篇】蟥蛢也。
【爾雅釋蟲】蛂,蟥蛢。
【註】甲蟲也。
大如虎,豆綠色。
今江東呼黃蛢。
又【類篇】敷勿切,音拂。
方未切,音沸。
駢迷切,音鼙。
義□同。
蛃 【申集中】【蟲字部】 蛃 【唐韻】兵永切【韻會】【正韻】補永切,□音丙。
【爾雅釋蟲】蟫,白魚。
【註】衣書中蟲,一名蛃魚。
【本草】丙其尾形也。
又【集韻】白猛切,音蚌。
義同。
蛄 【申集中】【蟲字部】 蛄 【唐韻】古胡切【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孤。
【說文】螻蛄也。
【揚子方言】螻螲謂之螻蛄。
【本草】一名天螻,一名仙蛄。
穴土而居,有短翅,四足。
雄者善鳴而飛,雌者腹大羽小,不善飛翔,吸風食土,喜就燈光。
【爾雅疏】鼫鼠,蔡邕以爲螻蛄。
又【玉篇】蟪蛄也。
【揚子方言】蛥蚗,楚謂之蟪蛄。
【莊子逍遙遊】蟪蛄不知春秋。
【註】春生者夏死,夏生者秋死,故不知春秋。
又【揚子方言】蛄謂之強。
蛅 【申集中】【蟲字部】 蛅 【唐韻】汝鹽切【集韻】如占切,□音髥。
【爾雅釋蟲】蟔,蛅蟖。
【註】蛓屬也,今靑州人呼蛓爲蛅蟖。
孫叔然雲八角螫蟲,失之。
【本草】雀甕,一名蛅蟖房,一名□舍,一名紅姑娘。
陶弘景曰:蛅蟖,蚝蟲也,在石榴樹上,其背毛螫人。
又【集韻】之廉切,音占。
義同。
蛆 【申集中】【蟲字部】 蛆 【唐韻】子魚切【韻會】【正韻】子餘切,□音苴。
【類篇】蝍蛆。
【爾雅釋蟲】蒺藜,蝍蛆。
【註】似蝗而大腹,長角,能食蛇腦。
【莊子齊物論】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
【廣韻】蝍蛆,食蛇蜈蚣也。
【關尹子三極篇】蝍蛆食蛇,蛇食蛙,蛙食蝍蛆,互相食也。
又【集韻】千餘切,音疽。
【說文】蠅乳,肉中蟲也。
【本草】蛆,蠅之子也。
凡物敗臭則生之。
【北史甄琛傳】曾拜官,諸賔悉集,郉巒晚至。
琛謂巒:何處放蛆來,今晚始顧。
又水蛆。
【正字通】生南方溪,長寸餘,黑色。
又雪蛆,隂山、峨眉二山,積雪不消,生蛆大如瓠,俗呼雪蛆。
【集韻】或作□。
蛇 【申集中】【蟲字部】 蛇 【唐韻】食遮切,音茶。
【集韻】【韻會】□時遮切,音闍。
毒蟲也。
【左傳莊十四年】內蛇與外蛇鬭。
【疏】蛇,北方水物。
【酉陽雜俎】蛇,有水、草、木、土四種。
【爾雅翼】蛇,草居,常飢,每得食稍飽,輒復蛻殻,冬輒含土入蟄,及春出蟄則吐之。
【埤雅】牛以鼻聽,蛇以眼聽。
又【莊子達生篇】以鳥養養鳥者宜棲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
【註】委蛇,泥鰌。
又星名。
【左傳襄二十八年】蛇乗龍。
【註】蛇,□武之宿,虛、危之星。
【晉書天文志】騰蛇二十二星,在營室北,天蛇也。
又地名。
【後漢郡國志】南陽郡隨西有斷蛇丘。
【註】卽銜珠之蛇。
又姓。
【通志氏族略】姚萇,蛇後,南安人。
又有建武將軍蛇元,望出鴈門。
又【廣韻】弋支切,音移。
【詩召南】委蛇委蛇。
【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
【莊子庚桑楚】與物委蛇,而同其波。
【焦氏易林】委蛇循河,至北海涯。
又【韻補】龍蛇之蛇,亦讀爲移。
【詩小雅】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
蛇字葉上羆字、下之字韻。
又徒河切,音駝。
【張衡西京賦】感河馮,懷湘娥,驚蛧蜽,憚蛟蛇。
又委蛇之蛇,亦葉音駝。
【古音攷】《陸機答賈謐詩》:我求明德,濟同以和。
魯公戾止,兗服委蛇。
又【集韻】陳知切,音馳。
地名。
《春秋傳》盟于毆蛇,《公羊傳》作毆虵,與曲池同。
又【字彙補】以遮切,音耶。
【集韻】關中謂毒蟲曰蛇。
【韻會】本作它,湯河切。
【說文】它,從蟲而長,象冤曲垂尾形。
上古草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
凡它之屬皆從它。
託何切。
臣鉉等曰:今俗作食遮切。
【佩觿】蛇字從也,誤。
【戌集中】【阜字部】【集韻】語綺切,音嵦。
與同。
岌,山高貌。
亦作嶬。
蛈 【申集中】【蟲字部】 蛈 【唐韻】【集韻】□他結切,音鐵。
【爾雅釋蟲】王蛈蜴。
【註】卽螲蟷。
《本草》:螲蟷,一名蛈母。
詳螲字註。
又【集韻】徒結切,音疊。
他計切,音替。
義□同。
蛥 【申集中】【蟲字部】 蛥 【唐韻】【集韻】□食列切,音舌。
【玉篇】蛥蚗。
【類篇】蟬類。
【揚子方言】蛥蚗,齊謂之螇螰,楚謂之蟪蛄,或謂之蛉蛄,秦謂之蛥蚗。
又之列切,音浙。
義同。
又虭蛥。
詳虭字註。
【集韻】或作蛞。
蛉 【申集中】【蟲字部】 蛉 【唐韻】【韻會】□郞丁切,音靈。
【玉篇】蜻蛉。
詳蜻字註。
又螟蛉。
【詩小雅】螟蛉有子。
蜾蠃負之。
【傳】螟蛉,桑蟲也。
【疏】俗謂之桑蟃,亦呼爲戎女。
陸璣雲:似步屈,其色靑而細小,或在草萊上。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直祐切,音胄。
古今無極謂之□,通作宙。
蠱 【申集中】【蟲字部】 蠱 【篇海】同蠱。
(蠱)【唐韻】公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五切,□音古。
【說文】腹中蟲也。
【通志六書略】造蠱之法,以百蟲置皿中,俾相啖食,其存者爲蠱。
【左傳昭元年】於文皿蟲爲蠱。
【註】皿,器也,器受蟲害者爲蠱。
【周禮秋官庶氏】掌除毒蠱。
【史記秦本紀】德公二年初伏,以狗禦蠱。
又【左傳昭元年】穀之飛亦爲蠱。
【述異記】晉末,荊州久雨,粟化爲蠱蟲。
又【說文】臬桀死之鬼亦爲蠱。
又蠱雕,獸名。
【山海經】鹿吳之山有獸名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
又【爾雅釋詁】蠱,疑也。
【左傳註】蠱,惑疾,心志惑亂之疾也。
又卦名。
【易】巽下艮上,蠱。
【序卦傳】蠱者,事也。
又【集韻】古慕切,音顧。
義同。
又【正韻】以者切,音冶。
媚也。
又【集韻】音義□與冶同。
【後漢馬融傳廣成頌】田開古蠱。
【註】蠱與冶通。
(蠱)考證:〔【爾雅釋詁】蠱,疑也。
【左傳註】蠱,惑疾,心志惑禮之疾也。
〕謹照原文禮改亂。
蛋 【申集中】【蟲字部】 蛋 【字彙補】徒歎切,音但。
古作蜑。
【柳宗元饗軍亭記】胡夷蛋蠻。
又【字彙補】俗呼鳥卵爲蛋。
又鴨蛋洲,江上地名。
蛏 【申集中】【蟲字部】 蟶 【唐韻】醜貞切【集韻】【韻會】癡貞切,□音頳。
蚌屬。
【正字通】閩粵人以田種之,謂之蟶田。
蛐 【申集中】【蟲字部】 蛐 【集韻】區玉切,音曲。
【玉篇】蛐蟮也。
蛑 【申集中】【蟲字部】 蛑 【唐韻】莫浮切【韻會】迷浮切【正韻】莫侯切,□音侔。
【唐韻】蝤蛑,似蟹而大。
【續博物志】蝤蛑,大有力,能與虎鬭,螯能剪殺人。
互見蝤字註。
又【爾雅釋蟲】莫貈,蟷蜋,蛑。
疏:莫貈,一名蟷蜋,一名蛑。
【集韻】作。
考證:〔【爾雅釋蟲】莫貈,蟷螂,蛑。
〕謹照原文螂改爲蜋。
〔【揚子方言】蟷螂,或謂之虰蛑。
〕謹按方言虰下無蛑字,謹改爲疏莫貈,一名蟷蜋,一名蛑。
蛒 【申集中】【蟲字部】 蛒 【唐韻】古伯切【集韻】各頟切,□音格。
【揚子方言】蠀螬,梁、益之閒謂之蛒,或謂之蛭蛒。
【博雅】蛭蛒,蚰蜒也。
又蛄諸謂之杜蛒。
又【集韻】轄格切,音胳。
義同。
蛓 【申集中】【蟲字部】 蛓 【唐韻】【集韻】□七賜切,音刺。
【說文】毛蟲也。
【爾雅釋蟲】蛁,毛蟲。
【疏】蛁,一名毛蠹,卽蛓也。
今俗呼爲毛蛓,有毒螫人。
【王逸九思】蛓緣兮我裳。
又【唐韻】七吏切。
義同。
【玉篇】或作螆□□蚝。
【類篇】別作□。
【集韻】又作□。
又□。
考證:〔【爾雅釋蟲】蜭,毛蟲。
【疏】蜭一名毛蠹。
〕謹照原文兩蜭字□改蛁。
毛蟲改毛蠹。
藗 【申集上】【艸字部】 藗 【唐韻】桑谷切【韻會】蘇木切,□音速。
【說文】牡茅。
【爾雅釋草】藗,牡茅。
【註】白茅屬。
通作蔌。
藘 【申集上】【艸字部】 藘 【唐韻】力居切【集韻】淩如切,□音閭。
【詩鄭風】茹藘在阪。
【爾雅釋草】茹藘。
【註】今之蒨也,可以染絳。
【疏】一名地血,齊人謂之茜,徐州人謂之牛蔓。
藙 【申集上】【艸字部】 藙 【集韻】魚旣切【韻會】疑旣切,□音毅。
【禮內則】三牲用藙。
【註】藙,煎茱萸也。
【說文】作□。
【玉篇】作□。
【寅集下】【廣字部】【集韻】郞丁切,音靈。
【玉篇】懸通貌。
【集韻】屋宇通貌。
【寅集下】【廣字部】【玉篇】音曳。
倉也。
又【廣韻】【集韻】□羊至切,音肄。
【集韻】廡也。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吉屑切,音結。
艾,淸也。
與潔通。
藚 【申集上】【艸字部】 藚 【唐韻】似足切,音續。
【說文】水舄也。
【爾雅釋草】藚,牛脣。
【詩魏風】彼汾一曲,言菜其藚。
【疏】今澤瀉也。
又【本草】藚斷,藥名。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音耿。
井索。
【正字通】字之譌。
綆或省作,改作□,非。
【未集上】【竹字部】【玉篇】尺之切【集韻】充之切,□音蚩。
竹名。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集韻】□求位切,音匱。
【玉篇】織餘也。
【集韻】□,或從貴作繢。
藛 【申集上】【艸字部】 藛 【集韻】洗野切,音寫。
澤藛,藥草。
【爾雅釋草】蕍藛。
【註】今澤藛也。
藜 【申集上】【艸字部】 藜 【唐韻】郞奚切,音犂。
蒿類。
【禮月令】藜莠蓬蒿□興。
【前漢司馬遷傳】墨者,糲粱之食,藜藿之羹。
【註】藜草似蓬。
【爾雅翼】藜,莖葉似王芻,兗州蒸爲茹,又可爲杖。
【晉書山濤傳】文帝以濤母老,贈藜杖一枝。
又【揚雄甘泉賦】配藜四施。
【註】配藜,披離也。
又懸藜,玉名。
【史記範睢傳】梁有懸藜。
藝 【申集上】【艸字部】 藝 〔古文〕秇【唐韻】魚祭切【韻會】倪祭切,□音蓺。
才能也。
【禮禮運】月以爲量,故功有藝也。
【註】藝猶才也。
又【周禮天官宮正】會其什伍,而敎之道藝。
【註】藝謂禮、樂、射、禦、書、數。
又【書舜典】歸,格于藝祖。
【傳】告至文祖之廟。
藝,文也。
又【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觀藝於魯。
【註】六經也。
又【左傳文六年】陳之藝極。
【註】藝,準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藝殪仆。
【註】所射準的爲藝。
又【家語】合諸侯而藝貢事禮也。
【註】藝,分別貢獻之事也。
又【晉語】貪欲無藝。
【註】藝,極也。
又姓。
【通志氏族略】有藝氏。
又與蓺通。
【韻會】種也。
【書禹貢】蒙羽其藝。
【傳】兩山巳可種藝。
【孟子】樹藝五穀。
又【韻補】五結切,葉音臬。
【丘遲思賢賦】備百行之高緻,談九流之洪藝。
諒可雜而非染,跡每同而常別。
考證:〔【書舜典】歸格于藝祖。
【傳】告止文祖之廟。
〕謹照原文告止改告至。
藞 【申集上】【艸字部】 藞 【集韻】呂下切,音砢。
【玉篇】藞,不中貌。
又【類篇】藞苴,泥不熟貌。
【正字通】字之譌。
○按《集韻》《玉篇》諸書,藞與文義各別,唯《唐韻》藞之藞,文從三若,而仍引《玉篇》藞字訓註,是借爲藞,非卽藞也。
《正字通》論非,今從《字彙》。
藟 【申集上】【艸字部】 藟 【集韻】魯水切【正韻】魯猥切,□音壘。
【唐韻】葛藟,葉似艾。
【詩周南】葛藟纍之。
【陸璣雲】藟,一名巨苽,似燕薁,亦延蔓生。
又【本草】蓬藟,一名陵藟,一名隂藟。
又【博雅】藟,藤也。
【本草】千歲藟。
【唐書方技傳】姜撫服常春藤,使白髮還鬒。
常春藤者,千歲藟也。
又山名。
【山海經】藟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
又【集韻】倫追切,音罍。
義同。
或作虆。
藠 【申集上】【艸字部】 藠 【集韻】胡了切,音皛。
草名。
又【玉篇】音叫。
【本草】薤,一名藠子。
或作蕎,非。
藡 【申集上】【艸字部】 藡 【玉篇】同荻。
藢 【申集上】【艸字部】 藢 【集韻】展裡切,音徵。
【玉篇】紫芋也。
藣 【申集上】【艸字部】 藣 【唐韻】彼爲切【韻會】班糜切【正韻】逋眉切,□音陂。
【說文】草也。
又【集韻】蒲糜切,音皮。
部靡切,音被。
義□同。
又彼義切,音賁。
筍□飾。
【爾雅釋器】旄謂之藣。
【疏】旄牛尾,一名藣,舞者所執也。
【集韻】或作□、□。
藤 【申集上】【艸字部】 藤 【唐韻】【正韻】□徒登切,音騰。
【說文】藟也。
今總呼草蔓延如藟者。
又【集韻】苰藤,草名。
胡麻也。
又州名。
【韻會】隋攺永平州爲藤州。
【唐書李嗣眞傳】來俊臣獄興,嗣眞上書,流藤州。
藥 【申集上】【艸字部】 藥 【唐韻】以灼切【韻會】弋約切,□音躍。
【說文】治病草。
【史記三皇本紀】神農氏甞百草,始有醫藥。
【急就篇註】草木、金石、鳥獸、蟲魚之類,堪愈疾者,總名爲藥。
又【本草】芍藥。
詳芍字註。
又療也。
【詩大雅】多將熇熇,不可救藥。
【莊子天地篇】有虞氏之藥瘍也。
又姓。
【通志氏族略】藥氏,望出河内,後漢南陽太守藥崧,晉有牙門藥沖。
又【韻會】式灼切,音鑠。
灼藥,熱貌。
【丘遲思賢賦】心灼藥如傷。
又旅灼切,音略。
【張衡南都賦】歸鴈鳴鵽,黃稻鱻魚,以爲勺藥。
【註】勺藥,五味之和。
藥音略。
【西溪叢語】言勺藥者,乃以魚肉等物爲醢食也。
【韓退之郾城聯句詩】五鼎調勺藥。
又,難祈卻老藥。
上藥旅酌切,下藥以灼切,二藥不同音。
又【唐韻古音】醫藥之藥去聲,音効。
又【字彙補】與籞苑之籞同。
李正己曰:園亭中藥闌,闌卽藥,藥卽闌,猶言圍援,非花藥之闌。
《漢書宣帝紀》:池藥未幸者,假與貧民。
凡《漢書》闌入宮禁,闌字多從艸,則藥闌字義尤分明也。
藦 【申集上】【艸字部】 藦 【集韻】莫臥切,音磨。
藦訶,草名。
又【本草】蘿藦。
見蘿字註。
藧 【申集上】【艸字部】 藧 【集韻】戸管切,音緩。
【直音】藨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聞古作□。
註詳耳部八畫。
○按《正字通》作。
互詳耳部七畫註。
【午集下】【禾字部】【集韻】同稊。
【寅集下】【弓字部】【字彙】同玈。
〇按諸字書玈無此文。
藨 【申集上】【艸字部】 藨 【唐韻】平表切,音殍。
【說文】草名。
鹿藿也。
又【玉篇】蒯屬,可爲席。
【增韻】可爲屨。
【儀禮喪服傳疏】屨者,藨蒯之菲也。
【張衡南都賦】其草則藨苧薠莞。
又【集韻】蒲嬌切,音瀌。
【爾雅釋草】藨麃。
【註】卽莓也。
江東人呼爲藨莓。
【爾雅釋木】葥,山莓。
【註】今之木莓,實似藨莓而大。
又【韻會】悲嬌切,音鑣。
猋藨,苕別名。
【柳宗元詩】寧惟迫魑魅,所懼齊蔒藨。
【註】《禮記》蔒蒿悽愴。
藨與蒿同類。
考證:〔【爾雅釋草】藨藨。
〕謹照原文藨藨改藨麃。
藩 【申集上】【艸字部】 藩 【唐韻】甫煩切【集韻】方煩切,□音翻。
籬也。
【易大壯】羝羊觸藩。
【爾雅釋言】樊藩也。
【疏】樊圃之藩也。
又域也。
【莊子大宗師】吾願遊于其藩。
又【韻會】與蕃通。
屛也。
【詩大雅】價人維藩。
又通轓。
【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
【註】藩,今時小車,漆席以爲之。
又附袁切,音煩。
【爾雅釋草】蕁,藩。
【疏】藥草知母也。
又【韻補】方文切,葉音分。
【韓愈苗夫人墓銘】或毗于王,或式于藩。
是生夫人,載穆令聞。
【五經文字】藩本藩籬字,亦作藩屛字,今獨用爲藩籬字。
藪 【申集上】【艸字部】 藪 【唐韻】【集韻】□蘇後切,音叟。
【爾雅釋地】十藪。
【註】大澤也。
【周禮天官大宰】藪牧養藩鳥獸。
【風俗通】藪,厚也。
有草木魚鼈,所以厚養人也。
【詩鄭風】叔在藪。
又【唐韻古音】讀數。
【易林】山林麓藪,非人所處。
又【集韻】引《聘禮》十六鬥曰籔。
或從艸。
又【韻會】窶藪,戴器也。
【前漢東方朔傳註】以盆盛物戴於頭者,則以窶藪薦之。
【蘇林曰】藪音數錢之數。
又【集韻】千□切,音湊。
【周禮冬官輪人】以其圍之,阞捎其藪。
【註】藪讀爲蜂藪之藪,謂轂空壷中也。
蜂藪,猶言趨也。
藪者,衆輻之所趨也。
藫 【申集上】【艸字部】 藫 【唐韻】徒含切,音潭。
【爾雅釋草】藫,石衣。
【註】水苔也。
又【玉篇】海藻也,又名海蘿,如亂髮生海水中。
又【字彙補】以寢切,淫上聲。
藫湛,水動搖貌。
藬 【申集上】【艸字部】 藬 【唐韻】他回切,音推。
【爾雅釋草】藬,牛蘈。
【註】今江東呼草爲牛蘈者,高尺餘許,方莖,葉長而銳,有穗,穗閒有華,華紫縹色,可淋以爲飮。
又【集韻】徒回切,音頹。
義同。
藭 【申集上】【艸字部】 藭 【唐韻】【集韻】□渠弓切,音窮。
【說文】營,藭也。
詳芎字註。
藮 【申集上】【艸字部】 藮 【集韻】同樵。
蘎 【申集上】【艸字部】 蘎 【字彙補】古文驥字。
註詳馬部十七畫。
【穆天子傳】右驂赤蘎,而左白□。
虭 【申集中】【蟲字部】 虭 【集韻】丁聊切,音貂。
蛁字省文。
又【字彙補】引《菽園雜記》:虭蛥,龍屬,性好立險。
藯 【申集上】【艸字部】 藯 【集韻】紆胃切,音尉。
萒藯,草名。
通作蔚。
【寅集下】【廣字部】【集韻】鋪官切,音潘。
【玉篇】峙屋也。
又【集韻】逋潘切,音般。
儲物也。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同。
又力制切,音例。
驚也。
或從厲。
【子集下】【冫字部】【集韻】千尋切,音侵。
冷也。
又七稔切,侵上聲。
□,寒貌。
又七鴆切,侵去聲。
冷氣。
藰 【申集上】【艸字部】 藰 《玉篇》六九切。
《集韻》力九切,□音柳。
《玉篇》藰,章陸。
又【集韻】力求切,音留。
藰弋,亦草名也。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藰莅芔歙。
【註】衆聲貌也。
考證:〔【集韻】力九切,音柳。
【玉篇】草名。
【爾雅釋草】藰章陸。
〕謹按藰章陸三字出玉篇不出爾雅,謹照玉篇原文改玉篇六九切。
集韻力九切,□音柳。
玉篇藰章陸。
藱 【申集上】【艸字部】 藱 【集韻】同回。
【寅集下】【廣字部】【篇韻】連條切,音聊。
人名。
又【篇韻】力救切,音溜。
姓也。
【酉集中】【足字部】【集韻】乙角切,音渥。
與齷同。
□,迫也。
一曰小貌。
藶 【申集上】【艸字部】 藶 【唐韻】郞擊切,音歷。
葶藶。
詳葶字註。
藷 【申集上】【艸字部】 藷 【唐韻】章魚切,音諸。
【說文】藷蔗也。
【張衡南都賦】藷蔗薑。
【註】甘蔗也。
詳蔗字註。
又常恕切,音署。
【博雅】藷藇,署預也。
【山海經】景山,其上多藷藇。
【郭註】藷音曙。
今江南單呼爲儲,語有輕重耳。
又【集韻】陳如切,音除。
義同。
或作□。
藸 【申集上】【艸字部】 藸 【唐韻】陟魚切,音豬。
【玉篇】藸蒘草。
又【集韻】陟加切,音奓。
藸□,亂草。
又直魚切,音除。
【爾雅釋草】菋,荎藸。
【郭璞註】五味也。
【集韻】或作蕏。
藹 【申集上】【艸字部】 藹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于蓋切,音靄。
【玉篇】晻藹,樹繁茂貌。
【揚雄河東賦】鬱蕭條其幽藹。
又【爾雅釋訓】藹藹。
【註】賢士盛多之容止。
【詩大雅】藹藹王多吉士。
【傳】藹藹,濟濟也。
又姓。
【通志氏族略】齊南海太守藹燠。
又【韻會】倚亥切,音靉。
草叢雜貌。
又【韻補】葉音翳。
【揚雄羽獵賦】車騎雲會,登降闇藹。
泰華爲旒,熊耳爲綴。
藺 【申集上】【艸字部】 藺 【唐韻】【韻會】□良刃切,音吝。
【說文】莞屬。
【玉篇】似莞而細,可爲席。
一名馬藺。
又地名。
【史記魏世家】敗趙北藺。
又姓。
【通志氏族略】韓厥□孫康,食采于藺,因氏焉。
相如爲趙上卿。
又【前漢鼂錯傳】具藺石。
【註】城上雷石也。
藻 【申集上】【艸字部】 藻 【唐韻】【韻會】□子皓切,音早。
【說文】水草也。
【詩召南】于以采藻。
【箋】藻之言澡也。
【陸璣雲】生水底。
又【班固東都賦】鋪鴻藻。
【陸機文賦序】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
【註】《孔安國尚書傳》曰:藻,水草之有文者,以喻文焉。
又【後漢劉陶傳】武旅有鳧藻之士。
【註】鳧得水藻,言喜悅也。
又【韻會】今屋上覆橑,謂之藻井。
【風俗通】宮室象東井,刻荷蔆水草,所以厭火也。
【張衡西京賦】蒂倒茄于藻井。
又藻藉,所以薦玉者。
詳藉字註。
又姓。
【正字通】南北朝有藻重。
又【集韻】側絞切,音爪。
義同,或作薻、□。
【幹祿字書】俗作□。
又□。
【寅集中】【巾字部】【集韻】邊迷切,音蓖。
【玉篇】車。
又【類篇】帷也。
【廣雅】□也。
又【集韻】【類篇】□頻脂切,音毗。
義同。
【戌集上】【門字部】【集韻】癡廉切,音覘。
小開門以□望也。
又【玉篇】醜占切,音沾。
獲也。
【潘嶽射雉賦】闚□葉。
【註】,醜占反。
謂雉在麥田中□葉閒,闚於外,不敢出場也。
藼 【申集上】【艸字部】 藼 【集韻】萱本字。
藽 【申集上】【艸字部】 藽 【集韻】【正韻】□初覲切,音櫬。
木名,槿也。
或從木作櫬。
詳櫬字註。
藾 【申集上】【艸字部】 藾 【唐韻】盧蓋切,音賴。
【爾雅釋草】萍,藾蕭。
【註】今藾蒿也。
又【韻會】也。
【莊子人閒世】隱將芘其所藾。
【玉篇】又作。
藿 【申集上】【艸字部】 藿 【唐韻】虛郭切,音霍。
【說文】作□,尗之少也。
【詩小雅】皎皎白駒,食我場藿。
【儀禮公食大夫禮】牛藿。
【註】藿,豆葉。
又【爾雅釋草】蔨,鹿藿。
【註】今鹿豆也。
又香草。
【左思吳都賦】草則藿蒳豆蔻。
【註】異物志曰:藿香,交阯有之。
又【洞冥記】釣影山,去昭河三萬裡,丹藿生於影中,葉浮水上。
又【集韻】選委切,音髓。
草木花敷貌。
通作靃。
【楚辭招隱】靑莎雜樹兮,薠草霍靡。
亦作□。
【江摠燕燕于飛詩】銜花弄□靡。
蘀 【申集上】【艸字部】 蘀 【唐韻】他各切【韻會】闥各切,□音託。
【說文】草木凡皮葉落陊地爲蘀。
【詩鄭風】蘀兮蘀兮,風其吹汝。
【傳】蘀,槁也。
又【豳風】十月隕蘀。
又【西京雜記】葭蘆之未解葉者,謂之紫蘀。
又【字彙補】草名。
出甘棗山,葵木而杏葉,見【山海經】。
【玉篇】作□。
考證:〔【詩豳風】十月殞蘀。
〕謹照原文殞改隕。
【午集下】【禾字部】【唐韻】古淵切【集韻】【韻會】圭淵切,□音涓。
【說文】麥莖也。
又作□。
【潘嶽射雉賦】闚□葉。
或作□。
【午集下】【示字部】【集韻】牛何切,音莪。
祭名。
【寅集下】【廣字部】【廣韻】烏蟹切【集韻】倚蟹切,□音矮。
【玉篇】庪也。
又【廣韻】坐倚貌。
又【類篇】隱綺切,音倚。
義同。
【廣韻】或作躷。
蘁 【申集上】【艸字部】 蘁 【集韻】【正韻】□五故切,音悟。
【類篇】逆也。
【周禮春官占夢】一曰正夢,二曰噩夢。
列子作蘁。
【莊子寓言篇】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
又逆各切,通萼。
【唐韻古音】萼卽字,俗加艸,蘁又萼之別出,卽一字也。
蘂 【申集上】【艸字部】 蘂 【唐韻】如壘切【集韻】乳捶切,□蕤上聲。
【韻會】草木華蘂。
【廣韻】華內曰萼,華外曰蘂。
蘃 【申集上】【艸字部】 蘃 【正字通】蘂字之譌。
蘄 【申集上】【艸字部】 蘄 【唐韻】【集韻】【類篇】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其。
【玉篇】草也。
【韻會】似蛇牀。
【爾雅釋草】蘄茝,蘼蕪。
又【張衡西京賦】結駟方蘄。
【註】馬銜也。
又【莊子齊物論】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
【註】蘄,求也。
【史記秦本紀】蘄年宮。
【註】蘄年,求年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江夏郡蘄春。
又姓。
【通志氏族略】漢有弘農太守蘄良。
又【韻會】渠斤切,音芹。
【爾雅釋草】薜,山蘄。
【註】《廣雅》雲:山蘄,當歸。
又【集韻】居希切,音機。
沛郡有蘄縣。
或作鄿。
蘅 【申集上】【艸字部】 蘅 【唐韻】戸庚切,音行。
【玉篇】香草也。
【爾雅釋草】杜,土鹵。
【註】杜衡也,似葵而香。
【唐本草註】杜衡,葉似葵,形如馬蹄,故俗雲馬蹄香。
【屈原離騷】雜杜蘅與芳芷。
俱作衡。
又微蘅,草名。
【述異記】魏興錫山多生微蘅草。
又【唐韻古音】音杭。
【屈原九歌】白玉兮爲瑱,疏石兮爲芳。
芷葺兮荷蓋,繚之兮杜蘅。
【宋玉風賦】獵蕙草,離秦蘅,被辛夷,槩稊楊。
考證:〔【宋玉風賦】獵蕙草,雜秦蘅〕謹照原文雜改離。
蘆 【申集上】【艸字部】 蘆 【唐韻】落胡切【韻會】【正韻】龍都切,□音盧。
【說文】蘆菔也。
一曰薺根。
【爾雅釋草】葖,蘆萉。
又【玉篇】葦之未秀者爲蘆。
又藥名。
【本草】黎蘆,一名蔥葵。
又城名。
【北史皮豹子傳】宋以文德爲武都王,守葭蘆城。
又水名。
【水經注】長蘆水又東徑九門波故縣也。
又關名。
【杜甫詩】少留周家窪,欲出蘆子關。
又【集韻】淩如切,音閭。
亦藥名。
【本草】漏蘆。
【博雅】飛廉,漏蘆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篇海】桑割切,音撒。
與□同。
詳□字註。
蘇 【申集上】【艸字部】 蘇 【唐韻】素姑切【集韻】【正韻】孫租切,□音酥。
【說文】桂荏也。
【本草】紫蘇。
【註】蘇,從穌,舒暢也。
蘇性舒暢,行氣和血,故謂之蘇。
蘇乃荏類,而味辛如桂,故《爾雅》謂之桂荏。
又【揚子方言】蘇,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閒曰蘇。
又木名。
【詩鄭風】山有扶蘇。
【傳】扶蘇,扶胥,小木也。
又流蘇。
【西京雜記】昭陽殿壁帶往往爲黃金釭,皆銜五色流蘇。
【司馬相如上林賦】【註】蘇,析羽也。
又息也。
【書仲虺之誥】後來其蘇。
又死更生。
【戰國策】勃然乃蘇。
又取也。
【屈原離騷】蘇糞壤以充幃兮。
【綱目集覽】取草曰蘇。
又【韻會】蘇蘇,氣索貌。
【易震卦】震蘇蘇。
【註】恐懼不安之貌。
【王註】躁動貌。
又臺名。
【吳語】高高下下,以罷民于姑蘇。
【註】姑蘇,臺也。
又亭名。
【後漢郡國志】襄國有蘇人亭。
又國名。
【魏志東夷傳】諸國各有別色,名之爲蘇塗。
又姓。
【書立政】司□蘇公。
【傳】忿生爲武王司□,封蘇國。
又【集韻】山於切,音疋。
詩扶蘇之蘇,徐邈讀疋。
又【字彙補】蘇故切,音傃。
【荀子議兵篇】蘇刃者死。
【註】蘇讀作傃,謂相向格鬭者。
蘈 【申集上】【艸字部】 蘈 【唐韻】杜回切,音頹。
【爾雅釋草】藬,牛蘈。
詳藬字註。
【午集下】【示字部】【集韻】忙經切,音冥。
福也。
蘉 【申集上】【艸字部】 蘉 【唐韻】莫郞切,音茫。
勉也。
【書洛誥】汝乃是不蘉,乃時惟不永哉。
又【集韻】彌登切,音瞢。
義同。
蘊 【申集上】【艸字部】 蘊 【唐韻】於粉切【韻會】【正韻】委粉切,□音縕。
【玉篇】積也,聚也,蓄也。
【詩大雅】蘊隆蟲蟲。
又【檜風】我心蘊結。
又【左傳隱三年】蘋蘩、薀藻之菜。
【韻會】雲:應作蘊。
【註】蘊藻,聚藻,此草好聚生也。
又聚草以□火曰蘊。
【韓詩外傳】裡母朿蘊,請火于去婦之家。
【前漢召信臣傳】□蘊火。
又【類篇】於問切,音慍。
義同。
又【韻會】與怨通。
【荀子富國篇】富有天下而無怨財。
【註】怨同蘊。
又與宛通。
【荀子富國篇】使民夏不宛暍。
【註】宛讀爲蘊。
又與縕通。
【易繫辭】乾坤其易之縕耶。
又【羣經音辨】紆雲切,音氳。
蘊淪,波也。
【爾雅釋水】小波爲淪。
【註】言蘊淪。
又讀入聲。
【莊子齊物論】萬物盡然而以是相蘊。
【註】於積反。
又【集韻】烏昆切,音溫。
【揚子方言】饒也。
蘋 【申集上】【艸字部】 蘋 【唐韻】符眞切【正韻】毘賔切,□音頻。
【說文】本作□。
大萍也。
【爾雅釋草】萍蓱,其大者蘋。
【本草集解】四葉合成一葉,如田字者,蘋也。
【詩召南】于以采蘋。
【傳】古之將嫁女者,必先禮之于宗室,牲用魚,芼之以蘋藻。
【箋】蘋之言賔也。
【釋文】韓詩雲:沈者曰蘋。
【呂氏春秋】菜之美者,崑崙之蘋。
【爾雅翼】蘋似槐葉,而連生淺水中,五月有華白色,故謂之白蘋。
【楚辭九章】登白蘋兮騁望。
考證:〔【詩召南】于以采蘋。
【疏】韓詩雲,沈者曰蘋。
〕謹照原書疏改釋文。
〔【呂氏春秋】海菜之美者,崑崙之蘋。
〕謹按原文海字屬上文不屬本句,今省海字。
蘌 【申集上】【艸字部】 蘌 【唐韻】魚巨切【集韻】偶舉切,□音語。
蘌蘙也。
【張衡東京賦】于東則洪池淸蘌。
【註】蘌,在池水上作室,可用棲鳥,入則捕之。
又地名。
【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註】蘌兒在吳越界,今爲鄕也。
考證:〔【張衡東京賦】于東則拱池淸蘌。
〕謹照原文拱池改洪池。
〔【史記建元侯者年表索隱註】蘌況在吳越界。
〕謹照原書建元下增以來二字。
省索隱二字。
蘌況改蘌兒。
蘍 【申集上】【艸字部】 蘍 【篇海】同薰。
【寅集下】【彳字部】【集韻】田黎切,音啼。
屖,休息也。
虬 【申集中】【蟲字部】 虬 【直音】同虯。
詳虯字註。
蘘 【申集上】【艸字部】 蘘 〔古文〕□【唐韻】汝陽切,音穰。
【說文】蘘荷也,一名葍蒩。
【本草註】今人呼赤者爲蘘荷,白者爲覆苴,蓋食以赤者爲勝,入藥以白者爲良,同一種耳。
【司馬相如上林賦】茈薑蘘荷。
【急就篇註】蘘荷,莖葉似薑,其根香而脃,可以爲菹,又治蠱毒。
【柳宗元詩註】蘘荷性好隂,在木下生者尤美,故《潘嶽閒居賦》曰:蘘荷依隂。
又【集韻】思將切。
同葙。
奴當切。
同蘘。
互詳葙、蘘字註。
考證:〔【司馬相如子虛賦】茈薑蘘荷。
〕謹照原文子虛賦改上林賦。
蘙 【申集上】【艸字部】 蘙 【唐韻】【正韻】□於計切,音翳。
蘙薈,草盛貌。
又【集韻】草名。
蘚 【申集上】【艸字部】 蘚 【唐韻】息淺切,音癬。
苔蘚也。
【本草】屋遊,一名瓦蘚。
又【述異記】苔草亦呼宣蘚。
【韻會】蘚,垣衣。
一曰白草名。
蘛 【申集上】【艸字部】 蘛 【唐韻】餘六切,音育。
茂也。
【左思吳都賦】異荂蓲蘛。
【註】敷蘛,花開貌。
又【集韻】容朱切。
【篇海】同萮。
【玉篇】亦作□。
蘜 【申集上】【艸字部】 蘜 【集韻】同菊。
【唐韻】作蘜。
蘜字勹内從禾作。
蘝 【申集上】【艸字部】 蘝 【正字通】俗蘞字。
蘞 【申集上】【艸字部】 蘞 【唐韻】力鹽切,音廉。
蔓草。
【詩唐風】葛生蒙楚,蘞蔓于野。
【疏】蘞似括樓,葉盛而細。
又良冉切,音斂。
【說文】同薟。
白蘞,藥名。
又烏蘞莓。
【本草】五葉如白蘞。
又【集韻】力驗切,音殮。
義同。
又虛嚴切,音杴。
詳薟字註。
或作蘞蘞字從□作。
。
蘟 【申集上】【艸字部】 蘟 【集韻】倚謹切,音隱。
【類篇】蘟荵,菜名,似蕨。
【管子地員篇】其種蘟荵。
詳荵字註。
蘠 【申集上】【艸字部】 蘠 【集韻】【韻會】□慈良切,音戕。
【說文】蘠蘼。
【爾雅釋草】蘠蘼。
【疏】一名虋冬。
又【唐韻】同薔。
【爾雅釋草】蔱薔。
【疏】蔱蘠,今作□,字之誤也。
又治蘠,見菊字註。
又【韻會】東蘠。
見薔字註。
考證:〔【爾雅釋草】蘠蘼。
【注】一名虋冬。
〕謹照原文注改疏。
蛡 【申集中】【蟲字部】 蛡 【唐韻】與職切【集韻】逸職切,□音弋。
蛡蛡,蟲行貌。
又【類篇】蜂也。
【揚子太□經】蛡大螮小。
又【玉篇】音詡。
義同。
蘡 【申集上】【艸字部】 蘡 【集韻】於莖切,音罌。
【玉篇】草名。
【博雅】燕薁,蘡舌也。
【本草】蘡薁,蔓生,苗葉與蒲萄相似而小。
又蘡子。
【爾雅疏】五味子作房如落葵,大如蘡子。
蘢 【申集上】【艸字部】 蘢 【唐韻】盧紅切【韻會】盧東切,□音朧。
【玉篇】草名。
【說文】天蘥也。
【陸璣草木疏】一名馬蓼,卽今之水葒草。
【管子地員篇】其山之淺,有蘢與斥。
【註】蘢、斥□古草名。
又【爾雅釋草】紅龍古。
【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又蒙蘢。
【爾雅註】彌離猶蒙蘢耳。
【前漢鼂錯傳】草木蒙蘢。
【師古註】蒙蘢,覆蔽之貌也。
又【爾雅釋草】拔,蘢葛。
【註】蘢葛,江東呼爲龍尾,亦謂之虎葛。
又地名。
【史記韓長孺傳】衞靑破蘢城。
又【集韻】魯孔切,籠上聲。
【淮南子俶眞訓】□紛蘢蓯。
【註】蘢蓯,聚會也。
【司馬相如大人賦】攢羅列聚,叢以蘢茸兮。
【註】蘢茸,聚貌。
【酉集下】【邑字部】【集韻】於驚切,音英。
地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丁定切,音訂。
竹器。
蘣 【申集上】【艸字部】 蘣 【集韻】他貢切,音痛。
【博雅】好也。
又【唐韻】天口切,偸上聲。
義同。
又禾苗出也。
【備考】【子集】【人字部】【海篇】音姚。
蘤 【申集上】【艸字部】 蘤 【唐韻】韋委切,音蔿。
【玉篇】花榮也。
【拾遺記】西王母進洞淵紅蘤。
【唐書西域傳】王坐金蘤榻。
又【韻補】旁禾切,音婆。
【張衡思□賦】天地絪縕,百卉含蘤。
鳴鶴交頸,雎鳩相和。
又【字詁】蘤,古花字。
蘥 【申集上】【艸字部】 蘥 【唐韻】以灼切,音藥。
【玉篇】雀麥也。
【爾雅釋草】蘥,雀麥。
【註】卽燕麥。
【本草】苗似小麥而弱,實似穬麥而細。
又【說文】蘢,天蘥。
見蘢字註。
蘦 【申集上】【艸字部】 蘦 【唐韻】郞丁切,音靈。
【說文】大苦也。
【爾雅釋草】蘦,大苦。
【疏】今甘草也。
或曰與苓同,《詩》采苓采苓是也。
又通零。
【爾雅釋詁】落也。
【楚辭遠遊】悼芳草之先蘦。
亦作蕶。
【寅集中】【巾字部】【正字通】俗幔字。
蘧 【申集上】【艸字部】 蘧 〔古文〕□【唐韻】強魚切【集韻】權俱切【韻會】求於切,□音渠。
蘧麥也。
【爾雅註】卽瞿麥。
又【爾雅釋草】出隧,蘧蔬。
【註】蘧蔬,似土菌,生菰草中。
又地名。
【後漢郡國志】齊國西安有蘧丘裡,古渠丘。
又亭名。
【水經注】長垣縣有蘧亭。
又姓。
【通志氏族略】衞大夫蘧瑗之後,漢有大行令蘧正。
又【集韻】臼許切,音巨。
草名。
又其遽切,音詎。
有形貌。
【莊子齊物論】昔莊周夢爲蝴蝶,俄而覺,則蘧蘧然周也。
【韻會】蘧蘧,自得貌。
讀平聲。
【集韻】讀去聲,字亦或作據。
蘨 【申集上】【艸字部】 蘨 【唐韻】【正韻】□餘招切,音遙。
【說文】草盛貌。
通作繇。
【書禹貢】厥草惟繇。
又【韻會】夷周切,音由。
義同。
【集韻】作□。
蘩 【申集上】【艸字部】 蘩 【唐韻】附袁切,音煩。
【玉篇】白蒿也。
【爾雅釋草】蘩,皤蒿。
【韻會】陸璣曰:春始生香,美可蒸食,秋名曰蒿,可以爲葅。
【詩周南】于以采蘩。
又【豳風】采蘩祁祁。
【傳】蘩所以生蠶。
【正字通】蠶未出,煑蘩以沃之,則易出。
又【韻補】汾沿切。
【左思蜀都賦】攢蔣叢蒲,淥菱江蓮。
雜以蘊藻,揉以蘋蘩。
蘪 【申集上】【艸字部】 蘪 【唐韻】武悲切,音眉。
【說文】蘪蕪。
【爾雅釋草】蘄芷蘪蕪。
【註】芎藭苗也。
一名薇蕪。
【管子地員篇】五臭疇生,蓮與蘪蕪,藁本白芷。
【左思蜀都賦】蘪蕪布濩于中阿。
【博物志】諸物之相似亂者,蛇牀之亂蘪蕪。
又【爾雅釋草】蘪從水生。
【疏】草從水生曰蘪。
又【揚子方言】蘪,無也。
【註】謂草穢蕪也。
又【韻會】忙皮切,音麋。
義同。
○按蘪蕪蘪字,《說文》從艸麋聲,《楚辭》作蘼,《相如賦》作,同異雜出,不能歸一。
然考《爾雅》《說文》作蘪,《五經文字》有蘪字,無蘼字,宜從經典爲正。
【醜集下】【女字部】【廣韻】【集韻】□力竹切,音六。
女字。
【寅集下】【弓字部】【集韻】與弛同。
蘫 【申集上】【艸字部】 蘫 【集韻】盧甘切,音藍。
【說文】瓜葅也。
一曰水淸。
又【廣韻】呼濫切,音。
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姑三切,音甘。
心伏也。
通作甘。
蘬 【申集上】【艸字部】 蘬 〔古文〕□【唐韻】【集韻】□丘追切,音巋。
【玉篇】大蘢古也。
【爾雅釋草】紅蘢古,其大者蘬。
又【博雅】葵也。
又【說文】薺實也。
又馬蓼,似蓼而大也。
【集韻】亦作□。
又【韻會】詡鬼切,音卉。
人名。
【荀子堯問篇】其在中蘬之言也。
【註】中蘬與仲虺同。
蘭 【申集上】【艸字部】 蘭 【唐韻】落幹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幹切,□音闌。
【說文】香草也。
【陸甸雲】闌艸爲蘭,闌不祥也。
【陸璣詩疏】其莖似藥草澤蘭,廣而長節,漢諸池苑及許昌宮中皆種之。
【易繫辭】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左傳宣三年】鄭文公妾燕姞,夢天與蘭,曰:蘭有國香,人服媚之。
【屈原離騷】紉秋蘭以爲佩。
【爾雅翼】一榦一花而香有餘者蘭。
又【本草】木蘭。
【屈原離騷】朝搴阰之木蘭兮。
又【管子小匡篇】輕罪入蘭盾、鞈革二戟。
【註】蘭卽所謂蘭錡,兵架也。
又脈也。
【史記扁鵲傳】夫以陽入隂支蘭藏者生。
【註】支者順節,蘭者橫節。
隂支蘭,膽藏也。
又布名。
【華陽國志】蘭幹細布。
蘭幹,獠言紵也。
又人名。
【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
【張堪註】凡物不知生謂之蘭。
【殷敬順曰】《史記》無符傳出入謂之闌。
此蘭子謂以技妄遊,義與闌同。
又姓。
【通志氏族略】漢有太守蘭廣。
又萑蘭。
【前漢息夫躬傳】涕泣流兮萑蘭。
【註】萑蘭,淚闌幹也。
又芄蘭。
【揚子太□經】陽氣親天,萬物芄蘭。
【註】芄蘭,茂密也。
又通欄。
【後漢東夷傳】徙于馬蘭。
【註】蘭卽欄。
又通斕。
【吳志孫權傳】童謠曰:黃金車,斑蘭耳。
又【韻補】陵延切,音連。
【宋玉招】川谷徑複流潺湲,光風轉蕙氾崇蘭,經堂入奧塵朱筵。
虳 【申集中】【蟲字部】 虳 【玉篇】九勿切。
鼠也。
又音的。
義同。
○按與鼠部字音異義同。
蘮 【申集上】【艸字部】 蘮 【唐韻】【集韻】□居例切,音罽。
【玉篇】蘮蒘,似芹。
【爾雅釋草】蘮蒘,竊衣。
詳蒘字註。
【王逸九思】蘮蒘兮靑蔥。
又【集韻】【類篇】□其例切,音偈。
義同。
蘯 【申集上】【艸字部】 蘯 【直音】音義與蕩同。
蘱 【申集上】【艸字部】 蘱 【唐韻】【韻會】□力遂切,音類。
【爾雅釋草】蘱□蕫。
【註】蘱似蒲而細。
又【博雅】蘱,□□也。
又地名。
【公羊傳宣十年】公孫邾父帥師代邾婁取蘱。
【字彙補】或讀作媿。
蘱字原從□作。
□字原從貝,不從又作。
蘲 【申集上】【艸字部】 蘲 【集韻】同虆。
或作蔂。
蝂 【申集中】【蟲字部】 蝂 【唐韻】布綰切【韻會】【正韻】補綰切,□音闆。
蝜蝂,蟲名。
【玉篇】本作版。
【爾雅釋蟲】傅,負版。
【註】未詳。
柳宗元有《蝜蝂傳》。
詳蝜字註。
蝃 【申集中】【蟲字部】 蝃 【唐韻】同螮。
【詩衞風】蝃蝀在東,莫之敢指。
又職悅切,音拙。
蜘蛛也。
【爾雅□鼄註】江東呼蝃蝥。
又【集韻】都括切,音掇。
義同。
蝄 【申集中】【蟲字部】 蝄 【玉篇】武兩切。
同蛧。
蠅 【申集中】【蟲字部】 蠅 【唐韻】【集韻】□餘陵切,音僌。
【說文】蟲之大腹者。
【陸佃雲】蠅交其前足,有絞繩之狀。
【埤雅】靑蠅亂色,蒼蠅亂聲。
【詩小雅】營營靑蠅。
【箋】蠅之爲蟲,汙白使黑,汙黑使白,喩佞人變亂善惡也。
【後漢隗囂傳】蒼蠅之飛,不過數步,卽託驥尾,可以絕羣。
【揚子方言】蠅,東齊謂之羊。
【十六國春秋】苻堅議赦,有一大蠅入自窗閒,集于筆端。
俄有衣黑小人,大呼:官今大赦。
卽向蒼蠅也。
又蠅虎。
【古今注】蠅虎,蠅狐也。
形似蜘蛛而色灰白,善捕蠅。
一名蠅蝗,一名蠅豹。
又人名。
【列子湯問篇】甘蠅,古之善射者。
【集韻】或作□。
考證:〔【列子殷湯篇】〕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酉集下】【酉字部】【廣韻】直倫切【集韻】重倫切,□音。
【玉篇】美也。
【廣韻】純美酒也。
【集韻】純酒。
又【集韻】船倫切,音脣。
義同。
又【廣韻】常倫切【集韻】殊倫切,□音純。
與醇同。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呂支切,音貍。
【黃香九宮賦】操巨□之礉弩。
【註】巨□,弩名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徒渾切,音屯。
【說文】榜也。
又【類篇】丁練切,義同。
【酉集下】【車字部】【廣韻】借官切【集韻】祖官切,□音鑽。
【玉篇】直轅也。
【集韻】車衡三束也。
【廣韻】同□。
蝈 【申集中】【蟲字部】 蟈 【唐韻】【韻會】□古獲切,音馘。
【玉篇】蛙別名。
【禮月令】螻蟈鳴。
【註】螻蟈,蛙也。
【急就篇註】蛙,一名螻蟈,色靑,小形而長股。
【周禮秋官蟈氏註】蟈,今禦所食蛙也。
字從蟲國聲。
別詳蛙字註。
蟬 【申集中】【蟲字部】 蟬 【唐韻】市連切【集韻】【韻會】時連切,□音禪。
【揚子方言】蟬,楚謂之蜩。
【古今注】齊王後忿死,屍變爲蟬。
登庭時嘒唳而鳴,王悔恨,故世名蟬曰齊女也。
【大戴禮】蟬飮而不食。
【酉陽雜俎】蟬未蛻時名復育。
【蠡海集】蟬近陽,依于木,以隂而爲聲。
又【後漢輿服志】侍中中常侍黃金璫,附蟬爲文,貂尾爲飾。
【古今注】貂者,取其有文采而不炳煥。
蟬,取其淸虛識變也。
又蟬嫣,連也。
【前漢揚雄傳】有周氏之蟬嫣兮,或鼻祖于汾隅。
又【揚子方言】蟬,毒也。
又車名。
【鹽鐵論】推車之蟬攫,負子之敎也。
【註】許愼曰:蟬攫,車類也。
又人名。
【大戴禮】顓頊產窮蟬。
又與嬋通。
【成公綏嘯賦】蔭脩竹之蟬蜎。
又【集韻】財仙切,音錢。
同□,蟲名。
又田黎切,音提。
地名。
【前漢地理志】樂浪郡黏蟬。
又【正韻】上演切,音善。
蜿蟬,舞盤曲貌。
【王逸九思】乗六蛟兮蜿蟬。
【註】羣蛟之形也。
或作蟺。
蝌 【申集中】【蟲字部】 蝌 【唐韻】【集韻】【韻會】□苦禾切,音科。
蝌蚪。
本作科。
【爾雅釋魚】科鬥,活東。
【疏】蝦蟇子。
此蟲一名科鬥,一名活東,頭圓大而尾細,古文似之,故孔安國皆雲科鬥文字是也。
【本草】一名懸針,一名水仙子。
【李時珍曰】蝌蚪,狀如河豚,頭圓,身上靑黑色,始出有尾無足,稍大則足生尾脫,治疥瘡,又可染鬚髮。
【爾雅翼】月大盡生前兩足,月小盡生後兩足。
蝍 【申集中】【蟲字部】 蝍 【唐韻】子力切【集韻】節力切,□音卽。
蝍蛆,蜈蚣也。
詳蛆字註。
又蝍□。
【博雅】蝍□,尺蠖也。
又蝍蛉。
【博雅】蝍蛉,倉螘也。
又【廣韻】資悉切,音喞。
飛蟲名。
蠍 【申集中】【蟲字部】 蠍 【唐韻】胡葛切【集韻】何葛切,□音褐。
【說文】蝤蠐也。
【爾雅釋蟲】蝤蠐,蠍。
【又】蠍,蛣□。
【註】木中蠹蟲。
【又】蠍,桑蠹。
【註】卽蛣□。
【嵆康荅難養生論】蠍盛則木朽。
【曹植藉田論】封人有以輕鑿修鉤去樹之蠍者,曰:不識天下亦有蠍乎。
曰:三苗、共工,非堯之蠍與。
【劉勰新論】身之有慾,如樹之有蠍。
【揚子方言】蠍,噬逮也,東齊曰蠍,北燕曰噬逮。
又餅名。
【釋名釋飮食】餅名有蠍餅。
又【集韻】胡公切,音洪。
籀文虹字。
考證:〔【爾雅釋蟲】蠍,蛣。
【註】木中蟲。
【又】蠍,桑蠹。
【註】卽蛣。
〕謹照原文兩蛣□改蛣□。
木中下增蠹字。
〔【揚子方言】蠍,噬逮也,東齊曰蠍,北燕曰噬逮。
〕謹按此係釋訓詁與上下文釋蟲名者不類,謹將此段移置下文如樹之有蠍下,加又字以别之。
又按方言原文北燕曰噬爲句,逮通語也爲句不連讀。
今省逮字。
〔【嵆康客難養生論】〕謹照原文客改荅。
蝏 【申集中】【蟲字部】 蝏 【集韻】唐丁切,音亭。
蝏。
詳字註。
又蜻蝏。
【本草】一名蜻蛉。
詳蜻字註。
蝐 【申集中】【蟲字部】 蝐 【集韻】莫佩切,音妹。
與瑁同。
【類篇】瑇瑁,龜屬。
或從蟲。
又莫代切,音。
義同。
蝑 【申集中】【蟲字部】 蝑 【唐韻】相居切【集韻】【韻會】【正韻】新於切,□音胥。
【說文】蜙蝑也。
【爾雅釋蟲】蜤螽,蜙蝑。
【揚子方言】舂黍謂之蜙蝑。
互詳蜙、蚗二字註。
又【集韻】寫與切,音湑。
象呂切,音敘。
義□同。
又【廣韻】司夜切,音卸。
鹽藏蟹。
【集韻】或作□□□。
蝒 【申集中】【蟲字部】 蝒 【唐韻】武緣切【集韻】彌延切,□音綿。
【說文】馬蜩。
或作□。
【類篇】又作□。
螐 【申集中】【蟲字部】 螐 【集韻】汪胡切,音烏。
螐蠋,蟲名,通作烏。
【爾雅釋蟲】蚅,烏蠋。
詳蚅字註。
蝓 【申集中】【蟲字部】 蝓 【唐韻】羊朱切【集韻】容朱切,□音兪。
【說文】螔蝓也。
【爾雅釋魚】蚹蠃,螔蝓。
【註】卽蝸牛也。
【儀禮土冠禮註】蠃醢,螔蝓醢。
又【揚子方言】蜘蛛謂之螔蝓。
又【類篇】夷周切,音猶。
義同。
或作□。
考證:〔【爾雅釋蟲】蚹蠃,螔蝓。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午集下】【禾字部】【廣韻】【集韻】□他玷切,音忝。
鄕名,在濟北蛇丘縣。
【寅集下】【弓字部】【集韻】【韻會】□迄葉切,音脅。
【集韻】弓強。
又【廣韻】虛業切【集韻】虛涉切,□音偞。
【玉篇】弓弽也。
【集韻】射決也。
一作弽。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此忍切,音笉。
小竹。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同紼。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胡讒切,音鹹。
稻不粘者。
又【廣韻】古甜切【集韻】堅嫌切,□音兼。
義同。
一曰靑稻白米。
又【集韻】賢兼切,音嫌。
稻名。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醜吏切,音呬。
心不安也。
【酉集上】【言字部】【等韻】七玉切,音促。
言急也。
【正字通】通用促。
【酉集下】【車字部】【廣韻】息流切【集韻】思流切,□音修。
【玉篇】□,載喪車。
虍 【申集中】【虍字部】 虍 〔古文〕□【唐韻】荒烏切,音呼。
【字林】虎文也。
【六書正譌】象其文章屈曲也。
又【通志六書略】象虎而刳其肉其皮之形。
【類篇】凡虍之類皆從虍。
○按《說文》《玉篇》《類篇》等書,虍虎虤分作三部,今從《字彙》《正字通》倂入。
虎 【申集中】【虍字部】 虎 〔古文〕□虝□【唐韻】火古切【集韻】【韻會】火五切,□音滸。
【玉篇】惡獸也。
【說文】山獸之君,從虍從兒,虎足象人也。
【徐鉉註】象形。
【易乾卦】風從虎。
【詩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曠野。
【大戴禮】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
【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
又姓。
【廣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
又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攺武州。
又灘名。
【水經注】夷水又東逕虎灘。
又山名。
【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爲白虎,名虎丘。
又便器名。
【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爲虎子,以爲便器。
又與琥通。
【吳志裴松之註】虞翻曰:僕聞虎魄不取腐芥。
【六書正譌】象虎踞而回顧之形。
【篇海】兒rén,古人字,虎足象人,故從人。
從幾,誤。
【幹祿字書】通作□。
虜 【申集中】【虍字部】 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