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廣成頌】鎭以瑤臺,純以金堤,樹以蒲柳,被以綠莎。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觀古作□。
註詳見部十八畫。
莏 【申集上】【艸字部】 莏 【唐韻】蘇禾切,同莎。
【玉篇】手挼莏也。
【詩周南疏】《阮孝緒字略》雲:煩潤猶挼莏也。
【黃庭堅詩】挼莏殘菊更傳杯。
○按《集韻》又作宣爲切,音與莎異,而捼莏義同。
攷挼、莏二字本疉韻,支、歌二韻俱互見,挼字在支韻,則莎音綏,在歌韻則當爲莎。
又按莏卽挱字,應歸手部,然唐人已收艸部,今仍兩部互見。
莑 【申集上】【艸字部】 莑 【廣韻】【集韻】□敷容切,音豐。
草芽始生。
【說文】籀文蓬字。
【醜集上】【口字部】【廣韻】【集韻】□千結切,音切。
【玉篇】小語。
又【集韻】與□同,正言也。
亦作詧。
又【集韻】【類篇】□初戛切,音察。
小聲。
又【集韻】子例切,音祭。
【玉篇】小語。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胡公切,音洪。
【玉篇】聲。
【集韻】本作。
與叿同,大聲也。
莒 【申集上】【艸字部】 莒 【唐韻】【正韻】居許切【集韻】苟許切,□音舉。
草名。
【說文】齊謂芌爲莒。
又國名。
【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
【註】莒國,今城陽莒縣。
又莒父,魯下邑。
【論語】子夏爲莒父宰。
又姓。
【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爲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莒氏。
莓 【申集上】【艸字部】 莓 【廣韻】莫杯切【集韻】【正韻】謨杯切【韻會】謀桮切,□音枚。
【類篇】草名。
【爾雅釋草】葥,山莓。
【註】今之木莓也。
【齊民要術】莓草,實亦可食。
又【韻會】苔也。
【杜甫詩】隨意坐莓苔。
又【廣韻】莓莓,美田也。
【左思魏都賦】蘭渚莓莓。
【註】草靑蒼也。
○按莓《說文》作苺,亦作□,《正字通》合爲一。
今依《爾雅》諸經典分載。
莔 【申集上】【艸字部】 莔 【廣韻】武庚切【集韻】眉耕切【韻會】眉甍切【正韻】眉庚切,□音盲。
【爾雅釋草】莔,貝母。
【註】根如小貝,圓而白,華、葉似韭。
【張衡西京賦】王芻莔臺。
【蔡邕述行賦】布□菼與臺莔兮。
又與蝱通。
【爾雅疏】詩雲言采其蝱。
陸璣曰:蝱,今藥草貝母也。
又【唐韻古音】武郞切【韻補】謨郞切,□音芒。
義同。
又【廣韻】許訖切,音迄。
吳孫休長子字。
考證:〔【蔡邕述行賦】□菼與臺莔兮。
〕謹照原文□菼上增布字。
莕 【申集上】【艸字部】 莕 【說文】同荇。
詳荇字註。
又【類篇】戸黯切,音豏。
義同。
蔛 【申集上】【艸字部】 蔛 【唐韻】胡谷切,音縠。
【集韻】石蔛,藥草也。
【本草】蔛草,一名蔛萊,一名蔛榮。
【巳集上】【水字部】【字彙】與淑同。
蒶 【申集上】【艸字部】 蒶 【集韻】符分切,音墳。
【類篇】蒶薀,蘊積也。
【王褒九懷】蒶蘊兮□黑。
蒷 【申集上】【艸字部】 蒷 【集韻】同蕓。
蓵 【申集上】【艸字部】 蓵 【集韻】疾葉切,音捷。
【類篇】編草障戸。
又與雜同。
蒸 【申集上】【艸字部】 蒸 【唐韻】煑仍切,音烝。
【說文】折麻中榦也。
【詩小雅】以薪以蒸。
【箋】麤曰薪,細曰蒸。
【周禮天官甸師】帥其徒以薪蒸,役外內饔之事。
【疏】自然小者曰蒸也。
又衆也。
【詩大雅】天生蒸民。
又地名。
【吳越春秋】吳王召公孫聖,使門人提之蒸丘。
又通烝。
【爾雅釋天】冬祭曰蒸。
【註】進品物也。
又【類篇】諸應切,音證。
氣之上達也。
【列子註】溫蒸同乎炎火,音去聲。
【潘尼苦雨賦】氣觸石而結蒸,雲膚合而仰浮。
【羣經音辨】蒸,經典蒸祭之蒸多去草,以此爲薪蒸。
考證:〔【周禮天官甸師】帥其徒,以薪蒸役內外饔之事。
【註】自然小者曰蒸也。
〕謹照原文内外改外内。
註改疏。
蒹 【申集上】【艸字部】 蒹 【唐韻】古甜切【正韻】古嫌切,□音兼。
【說文】雚之未秀者。
【詩秦風】蒹葭蒼蒼。
【傳】蒹,薕也。
【疏】似雚而細,高數尺。
陸璣雲:水草,堅實,牛食之令牛肥強,靑、徐州人謂之蒹。
考證:〔【詩秦風】蒹葭蒼蒼。
【疏】靑徐州人謂之簾。
〕謹照原文簾改蒹。
【戌集上】【金字部】音未詳。
【唐書車服志】景龍中,腰帶垂頭於下,名尾,取順下之義。
【宋志】尾,卽今之魚尾。
蒺 【申集上】【艸字部】 蒺 【唐韻】秦悉切,音疾。
【韻會】蒺,藥草。
【本草】蒺,疾也。
其刺傷人甚疾而利也。
蒻 【申集上】【艸字部】 蒻 【唐韻】而灼切,音弱。
【說文】蒲子,可以爲平席。
【徐曰】按蒻蒲下入泥,白處卽根,上初生萌葉時殼也。
【書顧命】敷重底席。
【註】底,蒻蘋也。
又蒟蒻,菜名。
【左思蜀都賦】其圃則有蒟蒻茱萸。
【註】蒻,草也。
【古今註】揚州人謂蒻爲班杖,不知食之。
又【集韻】昵角切,音搦。
□蒻,豆也。
蒼 【申集上】【艸字部】 蒼 〔古文〕□□【唐韻】七岡切【正韻】千剛切,□音倉。
【說文】草色也。
【易說卦傳】震爲蒼筤竹。
【臨川吳氏註】蒼,深靑色。
【詩王風】悠悠蒼天。
【禮玉藻】大夫佩水蒼玉。
【疏】似水之蒼而雜有文。
又【博雅】茂也。
【書益稷篇】至于海隅蒼生。
【傳】蒼蒼然生草木。
又老也。
【詩秦風】蒹葭蒼蒼。
【釋文】物老之狀。
又【前漢陳勝傳】蒼頭。
【註】士卒靑帛巾。
又【綱目集覽】蒼黃,急遽貌。
又姓。
【通志氏族略】蒼氏。
【註】《風俗通》雲:八愷,蒼舒之後。
又【韻會】采朗切,倉上聲。
莽蒼,寒狀。
一曰近郊之色。
【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飡而反。
【唐書韋述傳】蒼卒犇逼。
【白居易詩】寒銷春蒼茫。
亦作倉。
【禮月令】駕倉龍,服倉玉。
【史記蕭望之傳】倉頭廬兒。
【直音】作蒼。
蒼字從艸作。
考證:〔【書益稷謨】至于海隅蒼生。
〕謹照益稷不稱謨,謨改篇。
蒾 【申集上】【艸字部】 蒾 【集韻】緜批切,音迷。
莢蒾,草名。
【詩疏】一名挈橀。
【本草】一名羿先,葉似楡,子兩兩相對。
詳莢字註。
蒿 【申集上】【艸字部】 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高切,好平聲。
【說文】菣也。
【詩小雅】食野之蒿。
【傳】蒿,菣也。
【禮月令註】蒿亦蓬蕭之屬。
【爾雅釋草】蘩之醜,秋爲蒿。
【註】春時各有種名,至秋老成,通呼爲蒿。
【陸佃詩疏】蒿,草之高者。
又焄蒿,氣蒸出貌。
【禮祭義】其氣發揚于上,爲昭明焄蒿悽愴,此百物之精也。
又耗也。
【楚語】使民蒿焉。
又【莊子騈拇篇】今之君子蒿目而憂世之患。
【註】蒿易棲塵,喩君子眯眼塵中也。
又地名。
【穀梁傳桓十五年】公會齊侯于蒿。
又姓。
【通志氏族略】蒿氏。
【註】見《姓苑》。
又【韻會】呼侯切,讀齁。
【易林】堅冰黃鳥,常哀悲愁。
不見白粒,但見藜蒿。
又【篇海】與藳同。
◎按蒿名類甚多,《正字通》載簍蒿、薌蒿等,今皆刪去。
詳蔞、薌等本字註。
蓀 【申集上】【艸字部】 蓀 【唐韻】思渾切【正韻】蘇昆切,□音孫。
【玉篇】香草也。
【楚辭九歌】蓀橈兮蘭旌。
【司馬相如上林賦】葴蔣若蓀。
【韻會】陶隱居雲:溪蓀,極似石菖蒲,而葉無脊。
【集韻】或作,或作荃。
【類篇】又作□、□。
蓁 【申集上】【艸字部】 蓁 【唐韻】【正韻】側詵切【集韻】【韻會】緇詵切,□音臻。
【說文】草盛貌。
【詩周南】其葉蓁蓁。
又積聚之貌。
【楚辭招】蝮蛇蓁蓁。
又水名。
【水經注】蓁水發源蓁谷。
又【集韻】資辛切,音津。
首戴物貌。
【爾雅釋訓】蓁蓁,戴也。
又鋤臻切。
與榛通。
木叢生也。
或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說文長箋】與□同。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七內切【集韻】取內切,□音倅。
磑也。
又【五音集韻】楚懷切。
也。
蓂 【申集上】【艸字部】 蓂 【唐韻】莫經切,音冥。
蓂莢,瑞草。
堯時生于庭。
【玉篇】曆得其分度則蓂莢生于階,月一日一莢生,十六日一莢落。
又思蓂子,藥名。
【炮炙論】思蓂子,味苦,煎之有涎。
又【廣韻】【正韻】□莫狄切,音覓。
【爾雅釋草】菥蓂,大薺。
【張衡南都賦】菥蓂竽瓜。
蓃 【申集上】【艸字部】 蓃 【集韻】疎鳩切,音蒐。
蓃莍,椒子聚生成房貌。
又與藪通。
又【類篇】雙雛切。
義同。
蓄 【申集上】【艸字部】 蓄 【唐韻】醜六切【集韻】敕六切,□音矗。
積也。
【篇海】聚也,藏也。
【詩邶風】我有旨蓄,亦以禦冬。
【箋】蓄,聚美菜。
又【晉語】蓄力一紀,可以遠矣。
【註】蓄,養也。
又【廣韻】許六切,音荲。
義同。
【韻會】或作稸。
【集韻】或作□、□。
又【通志六書略】通作畜。
畜,田畜也,而爲畜聚之畜,借音不借義。
◎按《廣韻》《集韻》俱雲:蓄,冬菜。
而《正字通》以爲□蹄菜,非是。
蓆 【申集上】【艸字部】 蓆 【唐韻】祥易切【韻會】【正韻】祥亦切,□音夕。
【說文】廣多也。
【爾雅釋詁】蓆,大也。
【詩鄭風】緇衣之蓆兮。
又【王應麟詩攷】蓆,儲也。
又蓆具草。
【述異記】一名塞路,生北方。
古詩雲:千裡蓆具草。
又與薦席之席通。
又【毛詩古音考】音芍,葉敝予。
又改作兮韻。
蓔 【申集上】【艸字部】 蓔 【集韻】以紹切,音苭。
草貌。
又【類篇】與同。
蓕 【申集上】【艸字部】 蓕 【集韻】涓惠切,音桂。
草名。
蚐 【申集中】【蟲字部】 蚐 【集韻】規倫切,音鈞。
【類篇】蟲名,馬也。
蓇 【申集上】【艸字部】 蓇 【唐韻】【類篇】□古忽切,音骨。
【玉篇】不實草。
【山海經】嶓冢之山有草焉,黑華而不實,名曰蓇容,食之使人無子。
蓈 【申集上】【艸字部】 蓈 【集韻】盧當切,音郞。
【說文】禾粟之米生而不成者謂之蕫蓈。
或作稂。
蓉 【申集上】【艸字部】 蓉 【唐韻】【集韻】□餘封切,音容。
【說文】芙蓉也。
【屈原離騷】集芙蓉以爲裳。
【註】芙蓉,蓮華也。
又【韻會】木芙蓉,一名拒霜花,一名木蓮。
又【韻補】于方切,音王。
【徐幹七喩】懸明珠于長韜,燭宵夜而爲陽。
元鬢擬于元霧,豔色過乎芙蓉。
蓊 【申集上】【艸字部】 蓊 【唐韻】【正韻】□烏紅切,音翁。
【博雅】蓊薹也。
【韻會】草華之莖,細葉叢出者爲蓊薹。
又【集韻】鄔孔切,翁上聲。
蓊鬰,草木盛貌。
【張衡西京賦】鬱蓊薆薱。
又【韻會】草名。
可染黃。
又【韻補】烏光切,音汪。
【道藏歌】司命保算,丹書南昌。
解枝七元,腐骨更蓊。
蓋 【申集上】【艸字部】 蓋 〔古文〕□【唐韻】古太切【韻會】居太切,□音匄。
苫也。
【左傳襄十四年】乃祖吾離被苫蓋。
【註】白茅,苫也,今江東呼爲蓋。
又掩也。
【書蔡仲之命】爾尚蓋前人之愆。
又覆也。
【關尹子八籌篇】其高無蓋。
又車蓋。
【周禮冬官考工記】輸人爲蓋以象天,崇十尺。
又語辭。
【詩小雅】謂天蓋高,謂地蓋厚。
又【廣韻】胡□切,音盍。
亦苫蓋也。
【集韻】靑齊人謂蒲席曰蒲蓋。
又通盍,何不也。
【禮檀弓】子蓋言子之志于公乎。
又【正韻】古沓切。
地名。
【孟子】王使蓋,大夫王驩爲輔行。
【註】蓋,齊下邑也。
【前漢地理志】泰山郡蓋。
又姓。
【前漢曹參傳】聞膠西有蓋公,善治黃老言。
又蓋寬饒,字次公,魏郡人。
又【韻補】居氣切,葉音旣。
【宋玉高唐賦】蜺爲旌,翠爲蓋,風起而止,千裡而逝。
蓌 【申集上】【艸字部】 蓌 【集韻】【韻會】□祖臥切,音挫。
【禮曲禮】介者不拜,爲其拜而蓌拜。
【註】蓌拜失容節,猶詐也。
又【禮疏】側駕切,音詐。
【韻會】助駕切,音乍。
【集韻】祖對切,音晬。
義□同。
蓍 【申集上】【艸字部】 蓍 〔古文〕□【唐韻】式之切【正韻】申之切,□音屍。
【詩曹風】浸彼苞蓍。
【傳】蓍草也。
【說文】蒿屬,《易》以爲數。
天子蓍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白虎通】蓍之言耆也,陽之老也。
【易繫辭】蓍之德,圓而神。
【韓詩外傳】孔子出遊,婦人中澤而哭,孔子問焉,曰:鄕者刈蓍薪,亡我蓍簪。
又【集韻】蒸夷切,音脂。
義同。
蓎 【申集上】【艸字部】 蓎 【唐韻】徒郞切,音唐。
草名。
【廣韻】蓎、蒙,女蘿。
【爾雅】作唐。
蓏 【申集上】【艸字部】 蓏 【唐韻】郞果切,音裸。
【易說卦傳】艮爲果蓏。
【周禮天官甸師】共野果蓏之屬。
【前漢食貨志註】應劭曰:木實曰果,草實曰蓏。
張宴曰:有核曰果,無核曰蓏。
臣瓚曰:木上曰果,地上曰蓏。
【晉書天文志】織女星主果蓏。
蓐 【申集上】【艸字部】 蓐 【唐韻】而蜀切【韻會】如欲切,□音辱。
【說文】陳草復生繁縟也。
又【篇海】猶蠶蔟也。
又薦也。
【禮少儀】《註》:茵著,蓐也。
【爾雅釋器】蓐謂之茲。
【註】《公羊傳》屬負茲。
茲者,蓐席也。
又馬藉草曰蓐。
【周禮夏官圉師】春除蓐釁廄,始牧。
【註】蓐,馬茲也。
馬旣出而除之。
又【博雅】厚也。
又【禮月令】孟秋,其神蓐收。
【左傳註】秋物摧蓐而可收也。
又國名。
【左傳昭元年】沈、姒、蓐、黃。
【註】四國臺駘之後。
又姓。
見【氏族畧】。
考證:〔【禮少儀】茵者蓐也。
〕謹照原文少儀下增註字。
者改著。
【子集中】【人字部】【玉篇】他代切,同態。
【說文】態或從人作。
蜅 【申集中】【蟲字部】 蜅 【唐韻】方矩切【集韻】匪父切,□音甫。
小蟹。
【玉篇】蜅,觜蟹也。
又奉甫切,音父。
義同。
又【廣韻】薄胡切,音蒲。
蛤蜅也。
【酉集下】【車字部】【玉篇】莫斌切,音民。
車伏兔也。
又車輞也。
【釋名】車輞曰。
,緜也。
緜連其外也。
【戌集上】【門字部】【廣韻】綿婢切【集韻】母婢切,□音弭。
【廣韻】力褊。
【集韻】褊狹也。
一曰智少力劣而爭。
【博雅】,弱也。
又【廣韻】奴禮切【集韻】乃禮切,□音禰。
義同。
【集韻】或作□。
蓑 【申集上】【艸字部】 蓑 〔古文〕□□【唐韻】蘇和切,音莎。
【玉篇】草衣也。
【詩小雅】何蓑何笠。
【傳】蓑所以備雨。
又【韻會】覆也。
【公羊傳定元年】仲幾之罪,何不蓑城也。
【註】不以蓑苫城也。
又【唐韻古音】初危切,音摧。
【郭璞山海經註】蓑,辟雨之衣也,音催。
又【集韻】蘇回切,音毸。
華蘂下垂貌。
【張衡南都賦】敷華蘂之蓑蓑。
又蘇煎切,音暹。
【郭璞山海經贊】江疑所居,風雲是潛。
獸有獓□,毛如披蓑。
蓒 【申集上】【艸字部】 蓒 【唐韻】【集韻】□虛言切,音掀。
蓒芋,□草也。
【爾雅】作軒。
蓓 【申集上】【艸字部】 蓓 【唐韻】薄亥切,音倍。
蓓蕾,始華也。
又【玉篇】黃蓓,草名。
又部凂切,音琲。
義同。
藍 【申集上】【艸字部】 藍 【唐韻】魯甘切,音籃。
染靑草也。
【詩小雅】終朝采藍。
【周禮地官掌染草註】染草藍、蒨,象鬥之屬。
【通志】藍三種:蓼藍染綠,大藍如芥染碧,槐藍如槐染靑。
三藍皆可作澱,色成勝母,故曰靑出於藍而靑於藍。
又【古今注】燕支,中國人謂之紅藍。
又【說文】瓜苴也。
又【酉陽雜俎】藍蛇,首有毒,尾能解毒,南人以首合藥,謂之藍藥。
又鳥名。
【爾雅釋鳥】秋鳸,竊藍。
【註】竊藍,靑色。
又濫也。
【大戴禮】文王官人,藍之以樂,以觀其不寧。
又地名。
【晉語】三卿宴于藍臺。
又山名。
【水經注】新河出令支縣之藍山。
又水名。
【杜甫詩】藍水遠從千落。
又【綱目集覽】伽藍,梵語,猶中華言衆園。
又姓。
【通志氏族略】戰國時中山大夫藍諸。
又通襤。
【傅□詩】整此藍縷衣。
考證:〔又鑑也。
〕謹照大戴禮註鑑改濫。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此兩切,音搶。
竹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所戢切,音澀。
見足也。
薊 【申集上】【艸字部】 薊 【唐韻】古誼切【集韻】【正韻】吉詣切,□音計。
【說文】芺也。
【爾雅釋草】芺,薊。
【疏】薊生山中者名朮,其生平地而肥大於衆者名楊枹薊,今呼爲馬薊。
又地名。
【禮樂記】封黃帝之後于薊。
【註】今涿郡薊縣。
又姓。
【神仙傳】薊子訓,齊人。
【五經文字】從角者譌。
葪。
蓠 【申集上】【艸字部】 蘺 【唐韻】呂支切【韻會】鄰知切,□音離。
【說文】江蘺蘼蕪。
【爾雅註】楚謂之蘺,晉謂之,齊謂之茝。
【司馬相如上林賦】被以江蘺。
又【淮南子秦族訓】蘺先稻熟,而農夫薅之者,不以小利害大穫。
【註】蘺,水稗也。
又藩蘺。
【前漢陳涉項籍傳贊】築長城而守藩蘺。
又【唐韻古音】音羅。
《離騷》又況揭車與江蘺。
葉上華字。
蓥 【戌集上】【金字部】 鎣 【唐韻】烏定切【集韻】【韻會】縈定切,□音瑩。
【說文】器名也。
【正字通】磨金器令光澤也。
又【廣韻】飾也。
又【博雅】磨也。
又【廣韻】餘傾切【集韻】惟傾切,□音營。
采鐵也。
又【集韻】懸扃切,音熒。
磨也。
一曰器也。
又【字彙補】人名。
唐有孫鎣。
又【集韻】畎迥切,音熲。
冶器,以金爲之。
又【集韻】於丁切,音嫈。
又【五音集韻】烏莖切,音甖。
義□同。
蓦 【亥集上】【馬字部】 驀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陌。
【說文】上馬也。
又超越也。
今俗猶言驀越驀忽。
【李賀詩】煙底驀波乗一葉。
又【集韻】莫駕切,音禡。
登也。
【午集中】【目字部】【廣韻】虛郭切【集韻】忽郭切,□音霍。
【玉篇】驚視也。
【揚雄蜀都賦】蘢睢兮罧布列。
【集韻】或作矐。
菘 【申集上】【艸字部】 菘 【唐韻】息弓切【集韻】思融切,□音嵩。
【玉篇】菜名。
【南史周顒傳】秋末晚菘。
【埤雅】菘性隆冬不彫,四時長見,有松之操,故其字會意。
【集韻】或作□、蘴。
菙 【申集上】【艸字部】 菙 【唐韻】時髓切,音捶。
木名,荊也。
【周禮春官菙氏註】燋焌用荊菙之類。
【疏】掌共燋契也。
【韻會】有捶氏共菙以灼龜。
菚 【申集上】【艸字部】 菚 【集韻】仕諫切,音輚。
【類篇】草名。
【五音篇海】士諫切,音棧。
草名。
菛 【申集上】【艸字部】 菛 【集韻】俗虋字。
菛苳,藥名,今省作門。
菜 【申集上】【艸字部】 菜 【唐韻】【集韻】□倉代切,音縩。
【說文】草之可食者。
【增韻】蔬也。
【禮月令】仲秋,趣民務畜菜。
【儀禮士昏禮】婦入三月乃奠菜。
【靈樞經】五菜:葵甘、韭酸、藿鹹、薤苦、蔥辛。
又【禮王制】民無菜色。
【註】食菜之饑色。
又七計切。
【東方朔七諫】西施媞媞而不得見兮,嫫母勃屑而日侍。
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蟲不知徒乎葵菜。
又【韻會】與采通。
【漢孔耽□】躬菜蔆蕅。
菮 【申集上】【艸字部】 菮 【韻會】居行切,音庚。
【篇海】草名。
萔 【申集上】【艸字部】 萔 【韻學集成】同苕。
菝 【申集上】【艸字部】 菝 【集韻】蒲八切,音拔。
【玉篇】菝葀,瑞草。
又【博雅】菝挈,狗脊也。
【本草】菝葜,猶□也。
□,短也。
莖蔓堅強短小,故名。
【廣韻】根可作飮。
又【唐韻古音】蒲內切,同萆。
菝葜,《禮記月令》作萆挈。
□ 【備考】【未集】【糸字部】 □ 【篇韻】音手。
菟 【申集上】【艸字部】 菟 【唐韻】湯故切,音兔。
【玉篇】菟絲,草名。
【山海經註】菟丘,菟絲也。
又【爾雅釋草】蔩,菟瓜。
【註】菟瓜似土瓜。
又【本草】菟葵,苗如石龍芮而葉光澤,花白似梅。
又【急就篇註】伏苓一名伏菟。
又與兔通。
【楚辭天問】厥利惟何,而顧菟在腹。
【前漢賈山傳】上覆飛鳥,下不見伏菟。
又【集韻】同都切,音徒。
楚人謂虎爲於菟。
又【韻會】飛菟,神馬名。
又【左傳隱十一年】使營菟裘,吾將老焉。
【註】菟裘,在泰山梁父縣南,魯邑也。
【前漢地理志】□菟郡。
又【潛夫論】菟裘,嬴姓也。
菠 【申集上】【艸字部】 菠 【集韻】逋禾切,音皤。
【玉篇】菠薐,菜名。
【本草註】《劉禹錫嘉話錄》雲:菠薐,種自西國,有僧將其子來,雲是頗陵國之種,語訛爲菠薐耳。
李時珍曰:按《唐會要》雲:太宗時尼波維國獻菠薐菜,類紅藍,卽此也。
葹 【申集上】【艸字部】 葹 【唐韻】式支切【正韻】申之切,□音施。
【玉篇】卷葹草,拔心不死。
【屈原離騷】薋菉葹以盈室兮。
又【增韻】豆屬。
菡 【申集上】【艸字部】【唐韻】胡感切,音頷。
【說文】菡萏。
【徐曰】菡,猶含也,未吐之意。
【詩陳風】彼澤之陂,有蒲菡萏。
【爾雅釋草】荷,芙蕖,其華菡萏。
◎按《說文》作,《六書正譌》雲:俗作菡,非。
然考經文皆作菡,《六書正譌》之說太泥。
菢 【申集上】【艸字部】 菢 【唐韻】薄報切,音暴。
【直音】覆也。
【集韻】鳥伏卵也。
【韓愈詩】鶴翎不天生,變化在啄菢。
【韻會】或作苞。
菣 【申集上】【艸字部】 菣 【唐韻】【集韻】□去刃切,音臤。
【爾雅釋草】蒿菣。
【註】今人呼靑蒿香中炙啖者爲菣。
又荊楚閒謂蒿爲菣。
【又】蔚,牡菣。
【疏】蔚卽蒿之雄無子者。
又苦甸切,牽去聲。
義同。
考證:〔【爾雅釋草】蔚,牡菣。
【註】蔚卽蒿之雄無子者。
〕謹照原文註改疏。
菤 【申集上】【艸字部】 菤 〔古文〕□【唐韻】居轉切【集韻】古轉切,□音卷。
【爾雅釋草】菤耳,苓耳。
詳苓字註。
本作卷。
【詩周南】采采卷耳。
【午集中】【白字部】【字彙】同耀。
出廣說志。
菥 【申集上】【艸字部】 菥 【唐韻】先擊切,音析。
【爾雅釋草】菥蓂,大薺。
【博雅】菥蓂,馬辛也。
【張衡南都賦】菥蓂芋瓜。
又【集韻】相支切,音斯。
【玉篇】葴菥草,似燕麥。
【司馬相如子虛賦】其高燥則生葴菥苞茘。
菦 【申集上】【艸字部】 菦 【集韻】渠巾切,音勤。
【說文】菜,類蒿。
《周禮》有菦菹。
又【玉篇】【唐韻】居隱切,音謹。
【集韻】戸代切,音瀣。
義□同。
【戌集上】【金字部】【集韻】於袁切,音鴛。
【玉篇】鋤頭曲鐵。
【備考】【戌集】【金字部】【篇海類編】同鈂。
菨 【申集上】【艸字部】 菨 【唐韻】卽葉切,音接。
【玉篇】莕菨,水草,可食。
【集韻】引《說文》雲菨餘也。
叢生水中,葉在莖端,江東呼爲莕。
《韻會》雲《詩》《傳》作接餘。
又【類篇】色甲切。
同翣。
棺羽飾也。
菩 【申集上】【艸字部】 菩 【唐韻】薄亥切,音倍。
【說文】草也。
【齊民要術】凡榖田,二月上旬及麻菩楊生種者爲上時。
又【九經考異】《易》豐其蔀。
鄭□作菩,小席也。
又【廣韻】蒲北切,音匐。
義同。
又房久切,音阜。
香草。
【周禮夏官大馭註】以菩芻棘柏爲神主。
又【玉篇】薄胡切,音蒲。
菩提,樹名。
【酉陽雜俎】樹出摩伽陀國。
又【柳宗元無姓和尚□註】佛書雲:菩提薩埵,言覺有情也,從□稱菩薩。
【綱目集覽】《釋典》:菩之爲言了也。
【午集下】【石字部】【字彙補】口骨切,音窟。
用心也。
□ 【備考】【未集】【米字部】 □ 【篇海類編】音腰。
菪 【申集上】【艸字部】 菪 【正韻】徒浪切,音宕。
【玉篇】莨菪子。
又菜中有水莨菪。
【張仲景金匱要略】葉圓而光,有毒,悮食令人狂亂,甘草汁解之。
【史記】作□。
菫 【申集上】【艸字部】 菫 〔古文〕□□□□【唐韻】【集韻】□居隱切,音謹。
【詩大雅】菫荼如飴。
【傳】菫,菜也。
【禮內則】菫荁枌楡,免薧滫瀡以滑之。
【註】冬用菫,夏用荁。
【爾雅釋草】苦菫。
【註】今菫葵也。
又【集韻】渠吝切,音覲。
【類篇】藥名,烏頭也。
【爾雅釋草】芨菫草。
【註】卽烏頭也,江東呼爲菫。
【莊子徐無鬼】藥也,其實菫也。
又【淮南子說林訓】蝮蛇螫人,傅以和菫,卽愈。
【註】和菫,毒藥。
又赤菫,山名。
【越絕書】赤菫之山,破而出錫。
○按菫字有三音,上、去二音從艸,入艸部,其平聲音芹,《說文》訓黏土從革,省從土。
另詳土部。
《說文》堇,黏土。
菫俗作堇。
菬 【申集上】【艸字部】 菬 【唐韻】昨焦切,音樵。
【說文】草也。
又【集韻】止少切,音沼。
【玉篇】菬子,藥也。
菷 【申集上】【艸字部】 菷 【玉篇】同帚。
菭 【申集上】【艸字部】 菭 【集韻】澄之切,音治。
說文,菭蘠,草名。
又【廣韻】直尼切,音墀。
水衣也。
又與苔通。
【前漢外戚傳】華殿塵兮玉階菭,中庭萋兮綠草生。
【顏註】菭音臺,水氣所生。
華 【申集上】【艸字部】 華 〔古文〕【唐韻】戸花切【集韻】胡瓜切,□音劃。
【書舜典】重華協于帝。
【傳】華謂文德。
又【禮檀弓】華而睆。
【疏】凡繪畫,五色必有光華,故曰華畫也。
又【廣韻】草盛也。
又粉也。
【曹植洛神賦】鉛華弗禦。
又髮白也。
【後漢陳蕃傳】蹇諤之操,華首彌固。
又華林,園名。
【魏志】芳林園卽今華林園。
又地名。
【戰國策】說趙王于華屋之下。
【史記秦本紀註】華陽,地名。
【吳志孫皓傳】皓舉大衆出華裡。
又【水經注】河水東南徑華池。
又華表。
【古今註】堯設誹謗木,今之華表。
又星名。
【晉書天文志】大帝九星曰華蓋。
又【韻會】胡化切,音話。
【書禹貢】至于太華。
【爾雅釋山】華山,爲西嶽。
又姓。
【潛夫論】華氏子,姓也。
【通志氏族略】宋戴公子者,食采于華,因氏焉。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華楓枰櫨。
【註】華皮可以爲索。
又【集韻】呼瓜切,音譁。
【禮曲禮】爲國君者華之。
【註】華,中裂之,不四拆也。
【爾雅釋木】瓜曰華之。
又與花同。
【爾雅釋草】華,荂也。
【揚子方言】齊楚之閒或謂之華,或謂之荂。
【佩觿集】華有戸瓜,呼瓜二翻,俗別爲花。
又【韻補】呼戈切。
【邊讓章華賦】體迅輕鴻,榮曜春華。
進如浮雲,退如激波。
又胡戈切。
【徐鍇說文繫傳】華,本音和,故今人謂華表爲和表。
【棗據詩】矯足登雲閣,相伴步九華。
徙倚憑高山,仰攀桂樹柯。
又【詩本音】灼灼其華。
【註】音敷。
【考】《詩》如常棣之華,顏如舜華,維常之華,□葉車韻。
隰有荷華,葉下都韻。
黍稷方華,葉下途韻,凡七見,皆讀敷。
又【唐韻古音】亦音敷。
郭璞曰:江東謂華爲敷。
陸德明曰:古讀華如敷,不獨江東也。
漢光武曰: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必得隂麗華。
又【韻會】苦蛙切【正韻】枯瓜切,□音誇。
不正也。
或作蕐。
詳字註。
又作□。
考證:〔【禮檀弓】華而晥。
〕謹照原文晥改睆。
〔【詩本音】灼灼其華。
【註】音敷。
【考】詩如棠棣之華。
〕謹照原文棠改常。
秙 【午集下】【禾字部】 秙 【集韻】苦故切,音庫。
秙禾不實也。
蕍 【申集上】【艸字部】 蕍 【唐韻】羊朱切【集韻】容朱切,□音俞。
【爾雅釋草】蕍,蕮。
【註】今澤蕮。
又【爾雅釋草】蕍、芛、葟,華榮。
【註】蕍亦華之貌。
菰 【申集上】【艸字部】 菰 【唐韻】古胡切。
【博雅】菰,蔣也。
其米謂之胡。
【西京雜記】菰之有米者長安人謂之雕胡,有首者謂之綠節。
又地名。
【吳志孫亮傳】諸葛誕別將于菰陂。
又借作孤。
【漢校官碑】履菰竹之廉。
【集韻】同苽。
詳苽字註。
考證:〔【博雅】菰蔣也,其米謂之胡菰。
〕謹照原文胡下省菰字。
菱 【申集上】【艸字部】 菱 〔古文〕□【唐韻】同蔆。
菲 【申集上】【艸字部】 菲 【集韻】妃尾切【正韻】敷尾切,□音斐。
菜名。
【說文】芴也。
【詩邶風】采葑采菲。
【疏】郭璞曰:菲草生下濕地,似蕪菁,華紫赤色,可食。
又【論語】菲飮食而緻孝乎鬼神。
【何晏註】薄也。
又【揚子方言】菲惄悵也。
又【集韻】父沸切,音狒。
義同。
又與屝通。
【禮曾子問】不杖、不菲、不次。
【註】菲,草履。
【前漢刑法志】菲履赭衣而不純。
又【集韻】芳微切,音霏。
草茂貌。
【廣韻】芳菲也。
又【博雅】菲菲,香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郁郁菲菲。
又【揚子太□經】白黑菲菲。
【註】雜也。
【後漢梁鴻傳】志菲菲兮升降。
【註】高下不定也。
考證:〔【後漢梁鴻傳】志菲菲于升降。
〕謹照原文于改兮。
【午集中】【目字部】【唐韻】敕鳩切【集韻】醜鳩切,□音抽。
【說文】眣也。
本字。
又【集韻】醜交切,音。
目不正也。
又【廣韻】土刀切【集韻】他刀切,□音韜。
【類篇】目不明也。
一曰目通白也。
【字彙補】目重瞼也。
○按《楊氏古音》唐小說,術士相裴夫人,目而緩,主淫。
俗誤作脩長之脩,非。
□,同。
【子集下】【力字部】【唐韻】扶沸切【集韻】父沸切,□肥去聲。
【玉篇】勇壯也。
【集韻】武勇貌。
又【集韻】平祕切,音備。
【博雅】挾也。
一曰壯也。
本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章移切,音支。
【類篇】《字林》縴□,挽舟繩。
【卯集上】【心字部】同忍。
菳 【申集上】【艸字部】 菳 【唐韻】去金切,音欽。
草名。
似蒿,菳荃也。
又【集韻】居吟切,音今。
菳草。
又同芩。
菴 【申集上】【艸字部】 菴 〔古文〕葊【唐韻】【集韻】□烏含切,音諳。
【韻會】菴閭,草名。
【司馬相如子虛賦】菴閭軒于。
【註】菴閭,蒿也。
【本草】此草老莖可以蓋覆菴閭,故名。
【北史景穆恭皇後傳】太後常以體不安服菴閭子。
又菴羅,果名。
【本草】又名菴摩羅伽果。
【謝靈運山居賦】企堅固之貞林,希菴羅之芳園。
又【玉篇】倚廉切,音淹。
義同。
又【韻會】烏紺切,音闇。
【左思蜀都賦】茂八區而菴藹。
【正韻】菴藹,翳薈也。
又上聲,烏感切,音黯。
義同。
又【類篇】同蓭。
【正字通】本作菴,省作菴。
菴字原從□,不從奄作。
菵 【申集上】【艸字部】 菵 【唐韻】文兩切,音網。
菵草。
【本草註】似燕麥。
【爾雅翼】菵米,可以爲飯,生水田中,《爾雅》所謂皇守田也。
菶 【申集上】【艸字部】 菶 【唐韻】邊孔切,音琫。
【說文】草盛貌。
【博雅】菶菶,茂也。
【詩大雅】菶菶萋萋。
【疏】梧桐之貌也。
又【玉篇】多實也。
又【韻會】蒲蒙切,音蓬。
義同。
又【集韻】同□。
菸 【申集上】【艸字部】 菸 【集韻】衣虛切,音於。
【說文】□也。
【博雅】臰也。
【宋玉九辨】葉菸邑而無色兮。
又【正韻】音煙。
義同。
又【韻會】音飫。
蔫菸,敗也。
【廣韻】臭草。
菹 【申集上】【艸字部】 菹 【唐韻】側魚切,音。
【說文】酢菜也。
【釋名】菹,阻也。
生釀之,遂使阻于寒溫之閒,不得爛也。
【詩小雅】疆埸有瓜,是剝是菹。
【禮祭統】水草之菹。
【註】芹茆之屬。
【侯鯖錄】細切曰齏,全物曰菹,今中國皆言齏,江南皆言菹。
又【集韻】子邪切,音嗟。
澤生草曰菹。
【孟子】驅蛇龍而放之菹。
又地名。
【穆天子傳】南征至于菹。
#考證:〔【詩小雅】疆場有瓜〕謹照原文疆場改疆埸。
菺 【申集上】【艸字部】 菺 【集韻】經天切,音肩。
【玉篇】草名。
【爾雅釋草】菺,戎葵。
【註】今蜀葵也。
菻 【申集上】【艸字部】 菻 【集韻】力錦切,音廩。
【廣韻】□,蒿也。
又拂菻,國名。
【唐書高仙芝傳】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降附。
菼 【申集上】【艸字部】 菼 【唐韻】吐敢切,音毯。
【說文】雚之初生。
【爾雅釋草】菼,薍。
【註】似葦而小,實中,江東呼爲烏蓲。
【詩王風】毳衣如菼。
【箋】毳衣之屬有五色,其靑者如鵻。
【傳】郭璞曰:菼草色如鵻,在靑白之閒。
【字說】菼,中赤,始生未黑,黑已而赤,故謂之菼,可爲帚。
【禮玉藻桃茢註】茢菼,帚也。
【說文】作□。
或作炎。
考證:〔【爾雅釋草】【註】江東呼爲鳥蓲。
〕謹照原文鳥蓲改烏蓲。
【子集下】【刀字部】【集韻】先弔切,音嘯。
割也。
菽 【申集上】【艸字部】 菽 【唐韻】【韻會】□式竹切,音叔。
【物理論】衆豆之總名。
【詩豳風】禾麻菽麥。
【春秋定元年】隕霜殺菽。
【註】大豆之苗。
《禮檀弓》王註熬豆而食曰啜菽。
又【唐韻古音】式沼反。
【詩豳風】烹葵及菽。
葉下棗韻。
又【篇海】子了切。
【集韻】通萩。
詳萩字註。
【詩疏】亦作叔。
【廣韻】同尗。
考證:〔【儀禮註】王公熬豆而食,曰啜菽。
〕謹按儀禮註無此文,查係王肅檀弓註見釋文。
今改禮檀弓王註熬豆而食曰啜菽。
菾 【申集上】【艸字部】 菾 【廣韻】徒兼切,音恬。
【玉篇】菜名。
【本草註】菾通甜,因其味微甜也。
【類篇】菾菜,治病□。
又【集韻】他念切,音忝。
草木長茂貌。
菿 【申集上】【艸字部】 菿 【唐韻】都盜切【集韻】刀號切,□音到。
【說文】草木倒也。
又【集韻】覩老切,音倒。
草名。
又竹角切,音斲。
草大貌。
又【詩小雅】倬彼甫田。
【韓詩】作菿彼甫田。
萁 【申集上】【艸字部】 萁 〔古文〕□【唐韻】【集韻】□渠之切,音棊。
【說文】豆莖也。
【前漢楊惲傳】種一頃豆,落而爲萁。
又【廣韻】居疑切,音姬。
【韻會】菜,似蕨。
【馬融廣成頌】茈萁芸蒩。
又草也。
【前漢五行志】檿弧萁服。
【師古註】服,盛箭者,萁草似荻而細,織之爲服也。
又【禮曲禮】梁曰薌萁。
【註】萁,語辭也。
又居開切,音該。
【淮南子時則訓】爨萁燧火。
【註】取萁木燧之,火炊之。
灳 【巳集中】【火字部】 灳 【字彙補】與輝同。
見雲臺□。
萃 【申集上】【艸字部】 萃 【唐韻】秦醉切,音瘁。
【說文】草貌。
又【博雅】苦萃,款冬也。
又【易卦名】坤下兌上萃。
【彖曰】萃,聚也。
【詩陳風】有鴞萃止。
【齊語】令夫士羣萃而州處。
又【集韻】昨律切,音崒。
義同。
【左思吳都賦】矗森萃,蓊茸蕭瑟。
又七內切,音淬。
萃蔡,衣聲。
【司馬相如子虛賦】翕呷萃蔡。
又通倅。
【周禮春官】車僕掌戎路之萃。
【註】萃猶副也。
【午集中】【皿字部】【玉篇】空紺切,音勘。
【韻會】箱類。
【增韻】器蓋。
【字彙】器也。
與從血者別。
又【正字通】小杯也。
與□□同。
萄 【申集上】【艸字部】 萄 【唐韻】徒刀切,音陶。
【玉篇】蒲萄。
【後漢西域傳】栗弋國出名馬、牛、羊、蒲萄、衆果,其土水美,故蒲萄酒特有名焉。
【魏文帝詔】南方龍眼、荔支寧比西國蒲萄、石蜜乎。
又宮名。
【三輔黃圖】蒲萄宮在上林宛西。
萅 【申集上】【艸字部】 萅 【集韻】樞倫切,音春。
【說文】草名。
【篇海】古文春字。
註見日部五畫。
【醜集上】【口字部】【說文】喉本字。
萆 【申集上】【艸字部】 萆 【集韻】賔彌切,音□。
【類篇】萆薢,藥草。
又頻彌切,音陴。
義同。
又【集韻】必袂切,音蔽。
【山海經】小華之山,其草有萆荔。
又與蔽通。
【前漢韓信傳】從閒道萆山而望趙軍。
【師古註】蔽隱于山閒,使敵不見。
又【唐韻】蒲歷切,音甓。
【玉篇】雨衣也。
【類篇】一曰蓑衣。
又【唐韻古音】同菝。
萈 【申集上】【艸字部】 萈 【說文】胡官切,音桓。
山羊細角也。
【六書正譌】上從□,是羊頭,非艸頭。
下從見,如兔字,非見字。
《字彙》譌列艸部,非。
見字原有丶。
寬字萈聲。
萉 【申集上】【艸字部】 萉 【唐韻】扶涕切,音狒。
【說文】枲屬。
又【集韻】符分切,音汾。
義同。
或作蕡、黂。
又符非切,音肥。
避也。
【班固幽通賦】安慆慆而不萉兮。
又蒲北切。
與菔通。
【爾雅釋草】葖蘆萉。
【註】萉宜爲菔,蘆菔也。
考證:〔【爾雅釋草】突蘆萉。
〕謹照原文突改葖。
萊 【申集上】【艸字部】 萊 【唐韻】洛哀切【正韻】郞才切,□音來。
【說文】蔓華也。
【玉篇】藜草也。
【詩小雅】北山有萊。
【疏】萊,草名。
其葉可食。
又【周禮地官縣師】辨其夫家人民田萊之數。
【註】萊,休不耕者。
郊內謂之易,郊外謂之萊。
又【周禮地官山虞】若大田獵,則萊山田之野。
【註】萊,除其草萊也。
【詩小雅】田卒汙萊。
【註】萊,草穢。
又地名。
【書禹貢】萊夷作牧。
【齊語】通齊國之魚鹽于東萊。
【註】東萊,齊東萊夷也。
又山名。
【山海經】萊山,其木多檀楮。
又姓。
【孟子】苦伊尹、萊朱。
【趙岐註】萊朱,湯賢臣仲虺是也。
【左傳文二年】萊駒爲右。
又【韻補】音黎。
【郭璞遊仙詩】朱門何足榮,未若託蓬萊。
臨泉揖淸波,陵岡掇丹荑。
又【廣韻】落代切,音賴。
義同。
【爾雅】作釐。
萋 【申集上】【艸字部】 萋 【唐韻】七稽切【韻會】千西切,□音妻。
【玉篇】草盛貌。
【詩周南】維葉萋萋。
又雲行貌。
【詩小雅】有渰萋萋。
又【爾雅釋訓】萋萋,臣盡力也。
又萋斐,文章相錯也。
【詩小雅】萋兮斐兮,成是貝錦。
又萋且,敬愼貌。
【詩周頌】有萋有且。
又【韻會】此禮切,音泚。
【左思魏都賦】珍樹猗猗,奇卉萋萋。
蕙風如薰,甘露如醴。
又【集韻】千咨切,音郪。
義同。
考證:〔【詩周頌】有萋有苴。
〕謹照原文苴改且。
萌 【申集上】【艸字部】 萌 〔古文〕鋂【唐韻】莫耕切【正韻】眉庚切,□音氓。
【說文】草芽也。
又【韻會】菜始生也。
【博雅】始也。
又不動貌。
【莊子應帝王】鄕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
又耕亦曰萌。
【周禮秋官】薙氏掌殺草,春始生而萌之。
【註】謂耕反其萌芽。
又姓。
【正字通】五代蜀裨將萌慮。
又葭萌,地名。
【史記貨殖傳註】屬廣漢,今利州縣。
又通氓。
【管子山國軌】謂高田之萌曰:吾所寄幣于子者若幹。
【註】萌,民也。
【戰國策】施及萌隷。
又同蕄。
【爾雅釋訓】存存、萌萌,在也。
又【唐韻古音】讀芒。
【揚雄幽州牧箴】義兵涉漠,偃我邊萌。
葉下康韻。
又義與芒通。
【禮月令】句者畢出,萌者盡達。
【管子五行篇】艸木區萌。
區萌卽句芒也。
又【集韻】彌登切,音瞢。
義同。
又眉兵切,音明。
蕨萌,草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傍丁切,音竮。
吳人謂蠶曲爲□。
萍 【申集上】【艸字部】 萍 【唐韻】薄經切【集韻】旁經切,□音甁。
【玉篇】萍草。
【本草註】萍卽楊花所化,一葉經宿卽生數葉,葉下有微鬚,卽其根也。
【禮月令】萍始生。
【周禮萍氏註】萍之草無根而浮,取名於其不沉溺。
【後漢鄭□傳】萍浮南北。
又靑萍,劒名。
又地名。
【竹書紀年】蒐于萍澤。
【晉書地理志】萍鄕,屬安成郡。
又【集韻】【正韻】與蘋同。
【韻會】蘋、萍本是一物,字異而音義相同。
◎按《詩》食野之蘋,毛氏傳雲:蘋,也。
鄭氏箋雲:蘋,藾蕭也。
疏雲:萍是水中之草,非鹿所食。
故鄭氏不從毛氏,觀下食蒿食芩,皆陸草可知,則蘋當依經疏藾蕭,萍是浮萍,絕然二物,字可通借,義不相通,《韻會》之說非。
【戌集下】【頁字部】【集韻】五忽切,音兀。
去髮□。
本作髡。
或作□。
【戌集上】【金字部】【五音集韻】千羊切,音瑲。
俗同錆。
【戌集上】【金字部】【玉篇】吐刀切,音滔。
函也。
萎 【申集上】【艸字部】 萎 【唐韻】於危切,音逶。
蔫也。
【詩小雅】無木不萎。
【屈原離騷】雖萎絕其何傷兮。
又病也。
【禮檀弓】哲人其萎乎。
又【集韻】鄔毀切,音委。
藥草。
【爾雅釋草】熒,委萎。
【註】萎蕤也。
【韓愈詩】萎蕤綴藍瑛。
【註】萎蕤,靑花圓實。
亦作荽蕤。
又【正韻】蓄□貌。
【後漢馬援傳】萎腇咋舌。
又地名。
【晉書匈奴傳】萎莎胡等詣王駿降。
又【集韻】同餧。
詳餧字註。
蓣 【申集上】【艸字部】 蕷 【唐韻】羊洳切,音預。
薯蕷。
萏 【申集上】【艸字部】 萏 【唐韻】徒感切,音髧。
【博雅】菡萏,芙蓉也。
詳菡字註。
又【韻會】葩華貌。
【杜甫朝享太廟賦】雲菡萏以張蓋。
【五經文字】《說文》作□,《詩》疏又作□,《集韻》又作□。
萐 【申集上】【艸字部】 萐 【唐韻】山洽切【集韻】色輒切【韻會】山輒切,□音歃。
萐蒲,瑞草。
王者孝德至,則萐蒲生於廚。
【白虎通】阜出萐莆。
萐莆,樹名,其葉大於門扇,不搖自扇,於飮食淸涼,助供養也。
又【集韻】實洽切,音。
義同。
考證:〔【白虎通】阜出萐莆。
【註】萐莆,樹,其葉大於門扇〕謹按原文萐莆樹以下係白虎通正文非註文。
謹將註萐莆樹四字改萐莆樹名。
萑 【申集上】【艸字部】 萑 【唐韻】職追切,音鵻。
【說文】草多貌。
又草名。
茺蔚也。
【爾雅釋草】萑蓷。
【註】茺蔚,又名益母。
又【集韻】枲未漚者。
又【韻會】胡官切,音桓。
【說文】薍也。
【詩豳風】八月萑葦。
【疏】初生者爲菼,長大爲薍,成則爲萑。
【周禮春官】其柏席用萑黼純。
【註】萑,如葦而紉。
又【前漢息夫躬傳】涕泣流兮萑蘭。
【註】涕泣闌幹也。
又鳥名,鴟屬。
字從□。
詳隹部。
葧 【申集上】【艸字部】 葧 【唐韻】蒲沒切,音勃。
【博雅】蘩母,蒡葧也。
又【柳宗元文】蓊葧,香氣。
【類篇】或作□。
蘿 【申集上】【艸字部】 蘿 【唐韻】魯何切【正韻】郞何切,□音羅。
【玉篇】女蘿託松而生。
【詩小雅】蔦與女蘿,施于松柏。
【傳】女蘿,兔絲,松蘿也。
【疏】松蘿,自蔓松上生,枝正靑,與兔絲殊異。
【韻會】陸佃雲:在木爲女蘿,在草爲兔絲。
【屈原離騷】被薜茘兮帶女蘿。
又【說文】莪也。
【爾雅釋草】莪蘿【註】今莪蒿也。
又【爾雅釋草】葖蘆萉【疏】今謂之蘿蔔。
又苧蘿,山名。
見苧字註。
螢 【申集中】【蟲字部】 螢 【唐韻】戸扃切【韻會】互扃切,□音熒。
火蟲名。
【禮月令】腐草爲螢。
【爾雅釋蟲】螢火卽炤。
【註】夜飛,腹下有火。
【古今注】螢,一名耀夜,一名景天,一名熠燿,一名丹良,一名燐,一名丹鳥,一名夜光,一名宵燭。
【埤雅】螢無胃而育。
【晉書車□傳】家貧不常得油,夏日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
又【集韻】【正韻】□于平切,音榮。
義同。
或作□。
營 【巳集中】【火字部】 營 【唐韻】【集韻】餘傾切【韻會】維傾切,□音塋。
【說文】市居也。
從宮,熒省聲。
又【玉篇】度也。
【廣韻】造也。
【詩大雅】經之營之。
【箋】營表其位。
又【小雅】肅肅謝功,召伯營之。
【箋】營治也。
【易繫辭】四營而成易。
【疏】四度經營蓍策,乃成易之一變也。
【韻會】東西爲經,周迴爲營。
又【詩小雅】營營靑蠅。
【傳】營營,往來貌。
【釋文】營說文作謍。
小聲也。
又【禮禮運】營窟。
【疏】地高則穴,地下則營壘,其土爲窟。
又【韻會】軍壘曰營。
【史記黃帝紀】以師兵爲營衞。
【註】正義曰:環繞軍兵爲營,以自衞轅門,卽其遺象。
又【老子道德經】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註】營,也。
一曰衞也。
又營室,星名。
【禮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室。
又【前漢王莽傳】人民正營。
【註】師古曰:正營惶恐不安之意也。
正音征。
又【後漢淸河王慶傳】夙夜屏營。
【註】屏營,彷徨也。
又【前漢劉向傳】所以營惑耳目。
【註】師古曰:營謂回繞之。
又【敘傳】營信巫史。
【註】鄧展曰營惑也。
又【廣韻】州名。
舜分靑州爲營州。
【爾雅釋地】齊曰營州。
【註】自岱東至海。
【疏】博物志雲:齊有營丘,豈是名乎。
【爾雅釋丘】水出其左營丘。
【註】今齊之營丘,淄水過其南及東。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北海郡營陵。
【註】或曰營丘。
又營道,營浦,皆屬零陵郡。
又營漢侯國。
在濟南。
見【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
又鉤營,地名。
【前漢李陵傳】遮鉤營之道。
又姓。
【風俗通】周成王卿士,營伯之後。
漢有京兆營郃。
又與熒通。
熒惑,星名。
亦作營。
見熒字註。
又【集韻】懸扃切,音熒。
辯解也。
【莊子人閒世】口將營之。
【郭註】自救解不暇也。
又葉于方切,音王。
【張籍祭韓愈詩】薦待皆寒羸,但取其才良。
親朋有孤稚,姻婚有辦營。
萦 【未集中】【糸字部】 縈 【廣韻】於營切【集韻】【韻會】娟營切,□音褮。
【說文】收韏也。
【玉篇】縈,旋也。
【廣韻】繞也。
【詩周南】葛藟縈之。
【釋文】縈,本又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集韻】□以轉切,音兗。
紖也。
蕭 【申集上】【艸字部】 蕭 【唐韻】蘇彫切【集韻】先凋切,□音簫。
艾蒿也。
【詩王風】彼采蕭兮。
【疏】今人所謂荻蒿者是也。
【禮郊特牲】蕭合黍稷,臭陽達于牆屋。
又【詩小雅】蕭蕭馬鳴。
【註】聲也。
又【前漢食貨志】江淮之閒,蕭然煩費。
【註】蕭然猶騷然,勞動之貌。
又蕭條,寂寥貌。
【宋玉九辨】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註】隂令促,急風疾暴也。
又【論語】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
【何晏註】蕭之言肅也,牆謂屛也。
君臣相見之禮,至屛而加肅敬。
又斧名。
【左思魏都賦】蕭斧戢柯以柙刃。
【說文註】蕭斧,芟艾之斧也。
又國名。
【左傳文十四年】宋高哀爲蕭封人。
【註】蕭,宋附庸國。
又關名。
【前漢武帝紀】北出蕭關。
又姓。
【潛夫論】蕭氏,殷舊姓也。
又葉音修。
【毛詩古音考】冽彼下泉,浸彼苞蕭。
葉下周。
【屈原九歌】風颯颯兮木蕭蕭。
葉下憂。
◎按《周禮地官甸師》蕭茅註:鄭讀所六反,至杜子春始讀爲簫。
【午集中】【白字部】【玉篇】昌尹切,音蠢。
白也。
絈 【未集中】【糸字部】 絈 【集韻】莫白切,音陌。
【玉篇】紛絈。
【類篇】□謂之帹帞。
或作絈。
藹 【申集上】【艸字部】 藹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于蓋切,音靄。
【玉篇】晻藹,樹繁茂貌。
【揚雄河東賦】鬱蕭條其幽藹。
又【爾雅釋訓】藹藹。
【註】賢士盛多之容止。
【詩大雅】藹藹王多吉士。
【傳】藹藹,濟濟也。
又姓。
【通志氏族略】齊南海太守藹燠。
又【韻會】倚亥切,音靉。
草叢雜貌。
又【韻補】葉音翳。
【揚雄羽獵賦】車騎雲會,登降闇藹。
泰華爲旒,熊耳爲綴。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倉果切【集韻】取果切,□音脞。
碎石也。
又【玉篇】叉瓦切,音□。
好雌黃也。
蔽 【申集上】【艸字部】 蔽 【集韻】【韻會】□必袂切,音閉。
【說文】小草也。
又【廣韻】掩也。
【禮月令】是察阿黨則罪,無有掩蔽。
又微也。
【爾雅釋詁疏】蔽者,覆障使微也。
又【論語】《詩》三百,一言以蔽之。
【何晏註】猶當也。
又【小爾雅】斷也。
又【楚辭招魂】菎蔽象碁。
【註】蔽,博箸。
又地名。
【鄭語】鄢、蔽、補、丹、依、、歷、莘。
【註】八邑也。
又【集韻】毗祭切,音弊。
義同。
又分勿切,音弗。
【周禮春官巾車】有蒲蔽、棼蔽、藻蔽、藩蔽。
【註】蔽車禦風塵者。
又必列切,音龞。
【類篇】薆也。
【江淹詩】乳竇旣滴瀝,丹井復寥泬。
嵒崿轉奇秀,崟岑還相蔽。
又匹蔑切,音撇。
別也。
一曰擊也,拂也。
【史記荊軻傳】跪而蔽席。
又璧吉切,音必。
【詩召南】蔽芾甘棠,沈重讀必。
或作□、□。
考證:〔【鄭語】鄢蔽補丹依歷莘。
〕謹照原文依改依。
〔【周禮春官】巾車有蒲蔽棼蔽藻蔽蘩蔽。
〕謹照原文蘩蔽改藩蔽。
蔾 【申集上】【艸字部】 蔾 【唐韻】力脂切,音棃。
【玉篇】蒺蔾。
【韻略】旱草。
【師曠曰】歲欲旱,草先生蒺蔾也。
【易困卦】據于蒺蔾。
又蔾蘆,見蘆字註。
又姓。
【通志氏族略】淮南有此姓。
又【韻會】憐題切,音黎。
入齊韻,訓義同。
蔿 【申集上】【艸字部】 蔿 【唐韻】韋委切,音蘤。
【正韻】於鬼切,音洧。
草也。
又地名。
【左傳僖二十七年】子玉復治兵于蔿。
又姓。
【潛夫論】楚蔿氏皆芊姓也。
【說文】晉大夫蔿伯。
又于蔿,歌名。
唐魯山令元德秀所作。
又【類篇】呼瓜切,音花。
【博雅】蔿譌譁也。
又【集韻】驅爲切,音虧。
【揚子方言】楚、鄭謂獪曰蔿。
又吾禾切,音吪。
草名。
蕁 【申集上】【艸字部】 蕁 【唐韻】徒含切,音譚。
【說文】藩。
【爾雅釋草】蕁,藩。
【註】蕁生山上,葉如韭,一曰蝭母。
又□,海薻。
【註】一名海蘿,如飛髮,生海中。
又【淮南子天文訓】火上蕁,水下流。
蕂 【申集上】【艸字部】 蕂 【唐韻】詩證切,音勝。
【玉篇】苣蕂,胡麻也。
亦作。
蕃 【申集上】【艸字部】 蕃 【唐韻】附袁切,音煩。
【說文】草茂也。
【詩唐風】椒聊之實,蕃衍盈升。
【書洪範】庶草蕃廡。
【傳】蕃,滋也。
又【周語】民之蕃庶,于是乎生。
【註】蕃,息也。
又草名。
【山海經】隂山,其草多茆蕃。
又鳥名。
【山海經】□光山,其鳥多蕃,或雲卽鴞。
又方煩切,音樊。
義同。
又與藩通。
【詩大雅】四國于蕃。
又【周禮地官大司徒】九曰蕃樂。
【註】閉藏樂器而不作也。
又【韻補】方愔切,音汾。
柳宗元文:我姓蟬嫣,由古而蕃。
聯事尚書,十有八人。
又【集韻】蒲麋切,音皮。
地名。
【前漢地理志】魯國蕃。
【註】邾國也。
又【後漢黨錮傳】蕃嚮。
【註】蕃,姓也。
蕈 【申集上】【艸字部】 蕈 【唐韻】慈荏切,尋上聲。
菌生木上。
又【玉篇】蕈,地菌也。
又水名。
【水經注】洮水又北出門峽,歷求厥川,蕈川水注之。
又【集韻】徐心切,音尋。
【陸雲詩】思樂葛藟,薄采其蕈。
疾彼攸遠,乃孚惠心。
又通覃。
【五經文字】《詩》葛覃,亦作蕈。
蕉 【申集上】【艸字部】 蕉 【唐韻】卽消切【韻會】茲消切,□音焦。
【玉篇】芭蕉。
【南方草木狀】甘蕉,一名芭蕉,或曰芭苴。
莖解散如絲,可紡績,爲絺綌,名蕉葛。
又通焦。
【博雅】蕉,黑也。
又【集韻】慈焦切,音樵。
草芥也。
【莊子人閒世】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
又【字彙補】薪也。
【列子周穆王篇】覆之以蕉。
又【正韻】通顦。
【左傳成九年】雖有姬姜,無棄蕉萃。
【午集中】【目字部】【集韻】密北切,音墨。
□□,目欲臥貌。
一曰驚也。
【寅集下】【弓字部】【廣韻】女恚切,音諉。
【玉篇】□也。
【廣韻】□,弓貌。
【集韻】弓曲謂之。
一曰張弩。
【類篇】張弓貌。
又【集韻】而睡切,音。
又【類篇】于僞切,音餧。
義□同。
【醜集中】【土字部】同壅。
蕊 【申集上】【艸字部】 蕊 【唐韻】如壘切【集韻】乳捶切,□音蘃。
【韻會】草木叢生。
【玉篇】草木實節生也。
【屈原離騷】貫薛荔之落蕊。
又【博雅】花也。
【郭璞江賦】翹莖瀵蕊。
又花名。
【劇談錄】唐昌觀有玉蕊花。
又石蕊,藥名。
又【字彙補】子兗切,音雋。
花聚貌。
【潘嶽藉田賦】瓊鈒入蕊。
又古音蕺。
【風土記】蕊,香菜,根似茅根,蜀人所謂葅香。
蕋 【申集上】【艸字部】 蕋 【直音】俗蕊字。
蕎 【申集上】【艸字部】 蕎 【唐韻】舉喬切,音嬌。
【爾雅釋草】蕎,卭鉅。
【註】藥草,大戟。
【本草】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故名。
又【廣韻】巨嬌切【韻會】渠嬌切,□音喬。
【玉篇】蕎麥。
【本草】蕎麥莖弱而翹然,易長易收,磨麪如麥。
【白居易詩】蕎麥鋪花白。
蕏 【申集上】【艸字部】 蕏 【集韻】張如切,音豬。
【爾雅釋草】菋,荎藸。
或作蕏。
詳藸字註。
又【玉篇】蕏蒘草。
蕑 【申集上】【艸字部】 蕑 【唐韻】古閑切,音閒。
【詩鄭風】士與女方秉蕑兮。
【傳】蕑,蘭也。
【爾雅翼】蕑草,大都似澤蘭。
【盛弘之荊州記】都梁縣有山,山下有水淸泚,其中生蘭草,名都梁香,因山爲號。
其物可殺蟲,毒除不祥。
故鄭人方春三月,于溱洧之上,士女相與秉蕑而祓除。
又【韻會】《韓詩》傳,蓮也。
又【齊民要術】蕑子藤生緣樹,實如梨,赤如雞冠,核如魚鱗,取生食之。
又姓。
【史記淮南厲王傳】中尉蕑忌。
【索隱】蕑,姓也。
【漢書師古註】姓蕑名忌。
本此蕑字。
或作□,非。
又【集韻】何閒切,音閑。
草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良據切,音慮。
舟中簀□。
見【揚子方言】。
□ 【未集上】【米字部】 □ 【玉篇】同。
蕒 【申集上】【艸字部】 蕒 【唐韻】莫蟹切,音買。
吳人呼苦苣。
【晉書五行志】蕒菜生工人吳平家。
又水苦蕒,藥名。
又【集韻】菜名。
【博雅】蕒,□也。
蕓 【申集上】【艸字部】 蕓 【唐韻】【集韻】□玉分切,音雲。
【玉篇】蕓薹菜。
【本草註】此菜易起薹,須採其薹,則分枝必多,故名蕓薹。
淮人謂之薹芥。
又蕓香草也。
【杜陽雜編】元載造蕓輝堂於私第,其香出于闐國,潔白如玉,舂之爲屑以塗壁。
【集韻】或作蒷。
考證:〔【杜陽雜編】元載造蕓輝堂於私第,其香出於闐國。
〕謹照原文於闐改于闐。
蕕 【申集上】【艸字部】 蕕 【唐韻】以周切,音猶。
【說文】水邊草也。
卽《爾雅》□,蔓于。
又臭草。
【本草註】其氣□臭,故謂之蕕。
蕕者,□也,朽木臭也。
【左傳僖四年】一薰一蕕。
又地名。
【晉書慕容載記】劉寧屯據蕕城,降於苻氏。
又【類篇】以九切,音酉。
義同。
【集韻】同□。
蕖 【申集上】【艸字部】 蕖 【唐韻】強魚切,音渠。
【爾雅釋草】荷,芙蕖。
詳荷字註。
又【拾遺記】石蕖,靑色,堅而甚輕,從風靡靡,覆其波上。
蕗 【申集上】【艸字部】 蕗 【集韻】魯故切,音路。
蘩虂,草名。
或作蕗。
【東方朔七諫】菎蕗雜於叢蒸兮。
又【急就篇註】甘草一名蕗。
蕘 【申集上】【艸字部】 蕘 【唐韻】【正韻】□如招切,音饒。
【說文】草薪也。
【左傳昭十三年】淫芻蕘者。
【疏】□燃火之草也。
又蕘花,藥名。
【本草註】蕘者,饒也,其花繁饒也。
又【集韻】尼交切,音鐃。
菜名。
【博雅】蘴蕘,蕪精也。
【揚子方言】陳楚之郊謂之蘴,魯齊之郊謂之蕘。
考證:〔【左傳昭十三年】淫芻蕘者。
【註】□燃火之草也。
〕謹照原文註改疏。
蕙 【申集上】【艸字部】 蕙 【唐韻】【正韻】□胡桂切,音惠。
【玉篇】香草,生下濕地。
【爾雅翼】一榦一花而香有餘者蘭,一榦數花而香不足者蕙。
【南方草木狀】蕙一名薰草。
【屈原離騷】予旣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又【韻會】通惠。
【揚雄甘泉賦】發蘭惠與穹藭。
蕛 【申集上】【艸字部】 蕛 【集韻】田黎切,音提。
【爾雅釋草】蕛,苵。
【註】蕛似稗,布地生穢草。
【廣韻】或作稊。
又通荑。
【集韻】亦作□。
【酉集下】【車字部】【集韻】匹計切,音淠。
【釋名】輗,猶祕齧。
在車軸上,正輪之祕齧前卻也。
【備考】【酉集】【辵字部】【龍龕】音曲。
蕜 【申集上】【艸字部】 蕜 【集韻】妃尾切,音斐。
【博雅】悵也。
又父沸切,音翡。
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觀古作□。
註詳見部十八畫。
莏 【申集上】【艸字部】 莏 【唐韻】蘇禾切,同莎。
【玉篇】手挼莏也。
【詩周南疏】《阮孝緒字略》雲:煩潤猶挼莏也。
【黃庭堅詩】挼莏殘菊更傳杯。
○按《集韻》又作宣爲切,音與莎異,而捼莏義同。
攷挼、莏二字本疉韻,支、歌二韻俱互見,挼字在支韻,則莎音綏,在歌韻則當爲莎。
又按莏卽挱字,應歸手部,然唐人已收艸部,今仍兩部互見。
莑 【申集上】【艸字部】 莑 【廣韻】【集韻】□敷容切,音豐。
草芽始生。
【說文】籀文蓬字。
【醜集上】【口字部】【廣韻】【集韻】□千結切,音切。
【玉篇】小語。
又【集韻】與□同,正言也。
亦作詧。
又【集韻】【類篇】□初戛切,音察。
小聲。
又【集韻】子例切,音祭。
【玉篇】小語。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胡公切,音洪。
【玉篇】聲。
【集韻】本作。
與叿同,大聲也。
莒 【申集上】【艸字部】 莒 【唐韻】【正韻】居許切【集韻】苟許切,□音舉。
草名。
【說文】齊謂芌爲莒。
又國名。
【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
【註】莒國,今城陽莒縣。
又莒父,魯下邑。
【論語】子夏爲莒父宰。
又姓。
【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爲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莒氏。
莓 【申集上】【艸字部】 莓 【廣韻】莫杯切【集韻】【正韻】謨杯切【韻會】謀桮切,□音枚。
【類篇】草名。
【爾雅釋草】葥,山莓。
【註】今之木莓也。
【齊民要術】莓草,實亦可食。
又【韻會】苔也。
【杜甫詩】隨意坐莓苔。
又【廣韻】莓莓,美田也。
【左思魏都賦】蘭渚莓莓。
【註】草靑蒼也。
○按莓《說文》作苺,亦作□,《正字通》合爲一。
今依《爾雅》諸經典分載。
莔 【申集上】【艸字部】 莔 【廣韻】武庚切【集韻】眉耕切【韻會】眉甍切【正韻】眉庚切,□音盲。
【爾雅釋草】莔,貝母。
【註】根如小貝,圓而白,華、葉似韭。
【張衡西京賦】王芻莔臺。
【蔡邕述行賦】布□菼與臺莔兮。
又與蝱通。
【爾雅疏】詩雲言采其蝱。
陸璣曰:蝱,今藥草貝母也。
又【唐韻古音】武郞切【韻補】謨郞切,□音芒。
義同。
又【廣韻】許訖切,音迄。
吳孫休長子字。
考證:〔【蔡邕述行賦】□菼與臺莔兮。
〕謹照原文□菼上增布字。
莕 【申集上】【艸字部】 莕 【說文】同荇。
詳荇字註。
又【類篇】戸黯切,音豏。
義同。
蔛 【申集上】【艸字部】 蔛 【唐韻】胡谷切,音縠。
【集韻】石蔛,藥草也。
【本草】蔛草,一名蔛萊,一名蔛榮。
【巳集上】【水字部】【字彙】與淑同。
蒶 【申集上】【艸字部】 蒶 【集韻】符分切,音墳。
【類篇】蒶薀,蘊積也。
【王褒九懷】蒶蘊兮□黑。
蒷 【申集上】【艸字部】 蒷 【集韻】同蕓。
蓵 【申集上】【艸字部】 蓵 【集韻】疾葉切,音捷。
【類篇】編草障戸。
又與雜同。
蒸 【申集上】【艸字部】 蒸 【唐韻】煑仍切,音烝。
【說文】折麻中榦也。
【詩小雅】以薪以蒸。
【箋】麤曰薪,細曰蒸。
【周禮天官甸師】帥其徒以薪蒸,役外內饔之事。
【疏】自然小者曰蒸也。
又衆也。
【詩大雅】天生蒸民。
又地名。
【吳越春秋】吳王召公孫聖,使門人提之蒸丘。
又通烝。
【爾雅釋天】冬祭曰蒸。
【註】進品物也。
又【類篇】諸應切,音證。
氣之上達也。
【列子註】溫蒸同乎炎火,音去聲。
【潘尼苦雨賦】氣觸石而結蒸,雲膚合而仰浮。
【羣經音辨】蒸,經典蒸祭之蒸多去草,以此爲薪蒸。
考證:〔【周禮天官甸師】帥其徒,以薪蒸役內外饔之事。
【註】自然小者曰蒸也。
〕謹照原文内外改外内。
註改疏。
蒹 【申集上】【艸字部】 蒹 【唐韻】古甜切【正韻】古嫌切,□音兼。
【說文】雚之未秀者。
【詩秦風】蒹葭蒼蒼。
【傳】蒹,薕也。
【疏】似雚而細,高數尺。
陸璣雲:水草,堅實,牛食之令牛肥強,靑、徐州人謂之蒹。
考證:〔【詩秦風】蒹葭蒼蒼。
【疏】靑徐州人謂之簾。
〕謹照原文簾改蒹。
【戌集上】【金字部】音未詳。
【唐書車服志】景龍中,腰帶垂頭於下,名尾,取順下之義。
【宋志】尾,卽今之魚尾。
蒺 【申集上】【艸字部】 蒺 【唐韻】秦悉切,音疾。
【韻會】蒺,藥草。
【本草】蒺,疾也。
其刺傷人甚疾而利也。
蒻 【申集上】【艸字部】 蒻 【唐韻】而灼切,音弱。
【說文】蒲子,可以爲平席。
【徐曰】按蒻蒲下入泥,白處卽根,上初生萌葉時殼也。
【書顧命】敷重底席。
【註】底,蒻蘋也。
又蒟蒻,菜名。
【左思蜀都賦】其圃則有蒟蒻茱萸。
【註】蒻,草也。
【古今註】揚州人謂蒻爲班杖,不知食之。
又【集韻】昵角切,音搦。
□蒻,豆也。
蒼 【申集上】【艸字部】 蒼 〔古文〕□□【唐韻】七岡切【正韻】千剛切,□音倉。
【說文】草色也。
【易說卦傳】震爲蒼筤竹。
【臨川吳氏註】蒼,深靑色。
【詩王風】悠悠蒼天。
【禮玉藻】大夫佩水蒼玉。
【疏】似水之蒼而雜有文。
又【博雅】茂也。
【書益稷篇】至于海隅蒼生。
【傳】蒼蒼然生草木。
又老也。
【詩秦風】蒹葭蒼蒼。
【釋文】物老之狀。
又【前漢陳勝傳】蒼頭。
【註】士卒靑帛巾。
又【綱目集覽】蒼黃,急遽貌。
又姓。
【通志氏族略】蒼氏。
【註】《風俗通》雲:八愷,蒼舒之後。
又【韻會】采朗切,倉上聲。
莽蒼,寒狀。
一曰近郊之色。
【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飡而反。
【唐書韋述傳】蒼卒犇逼。
【白居易詩】寒銷春蒼茫。
亦作倉。
【禮月令】駕倉龍,服倉玉。
【史記蕭望之傳】倉頭廬兒。
【直音】作蒼。
蒼字從艸作。
考證:〔【書益稷謨】至于海隅蒼生。
〕謹照益稷不稱謨,謨改篇。
蒾 【申集上】【艸字部】 蒾 【集韻】緜批切,音迷。
莢蒾,草名。
【詩疏】一名挈橀。
【本草】一名羿先,葉似楡,子兩兩相對。
詳莢字註。
蒿 【申集上】【艸字部】 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高切,好平聲。
【說文】菣也。
【詩小雅】食野之蒿。
【傳】蒿,菣也。
【禮月令註】蒿亦蓬蕭之屬。
【爾雅釋草】蘩之醜,秋爲蒿。
【註】春時各有種名,至秋老成,通呼爲蒿。
【陸佃詩疏】蒿,草之高者。
又焄蒿,氣蒸出貌。
【禮祭義】其氣發揚于上,爲昭明焄蒿悽愴,此百物之精也。
又耗也。
【楚語】使民蒿焉。
又【莊子騈拇篇】今之君子蒿目而憂世之患。
【註】蒿易棲塵,喩君子眯眼塵中也。
又地名。
【穀梁傳桓十五年】公會齊侯于蒿。
又姓。
【通志氏族略】蒿氏。
【註】見《姓苑》。
又【韻會】呼侯切,讀齁。
【易林】堅冰黃鳥,常哀悲愁。
不見白粒,但見藜蒿。
又【篇海】與藳同。
◎按蒿名類甚多,《正字通》載簍蒿、薌蒿等,今皆刪去。
詳蔞、薌等本字註。
蓀 【申集上】【艸字部】 蓀 【唐韻】思渾切【正韻】蘇昆切,□音孫。
【玉篇】香草也。
【楚辭九歌】蓀橈兮蘭旌。
【司馬相如上林賦】葴蔣若蓀。
【韻會】陶隱居雲:溪蓀,極似石菖蒲,而葉無脊。
【集韻】或作,或作荃。
【類篇】又作□、□。
蓁 【申集上】【艸字部】 蓁 【唐韻】【正韻】側詵切【集韻】【韻會】緇詵切,□音臻。
【說文】草盛貌。
【詩周南】其葉蓁蓁。
又積聚之貌。
【楚辭招】蝮蛇蓁蓁。
又水名。
【水經注】蓁水發源蓁谷。
又【集韻】資辛切,音津。
首戴物貌。
【爾雅釋訓】蓁蓁,戴也。
又鋤臻切。
與榛通。
木叢生也。
或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說文長箋】與□同。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七內切【集韻】取內切,□音倅。
磑也。
又【五音集韻】楚懷切。
也。
蓂 【申集上】【艸字部】 蓂 【唐韻】莫經切,音冥。
蓂莢,瑞草。
堯時生于庭。
【玉篇】曆得其分度則蓂莢生于階,月一日一莢生,十六日一莢落。
又思蓂子,藥名。
【炮炙論】思蓂子,味苦,煎之有涎。
又【廣韻】【正韻】□莫狄切,音覓。
【爾雅釋草】菥蓂,大薺。
【張衡南都賦】菥蓂竽瓜。
蓃 【申集上】【艸字部】 蓃 【集韻】疎鳩切,音蒐。
蓃莍,椒子聚生成房貌。
又與藪通。
又【類篇】雙雛切。
義同。
蓄 【申集上】【艸字部】 蓄 【唐韻】醜六切【集韻】敕六切,□音矗。
積也。
【篇海】聚也,藏也。
【詩邶風】我有旨蓄,亦以禦冬。
【箋】蓄,聚美菜。
又【晉語】蓄力一紀,可以遠矣。
【註】蓄,養也。
又【廣韻】許六切,音荲。
義同。
【韻會】或作稸。
【集韻】或作□、□。
又【通志六書略】通作畜。
畜,田畜也,而爲畜聚之畜,借音不借義。
◎按《廣韻》《集韻》俱雲:蓄,冬菜。
而《正字通》以爲□蹄菜,非是。
蓆 【申集上】【艸字部】 蓆 【唐韻】祥易切【韻會】【正韻】祥亦切,□音夕。
【說文】廣多也。
【爾雅釋詁】蓆,大也。
【詩鄭風】緇衣之蓆兮。
又【王應麟詩攷】蓆,儲也。
又蓆具草。
【述異記】一名塞路,生北方。
古詩雲:千裡蓆具草。
又與薦席之席通。
又【毛詩古音考】音芍,葉敝予。
又改作兮韻。
蓔 【申集上】【艸字部】 蓔 【集韻】以紹切,音苭。
草貌。
又【類篇】與同。
蓕 【申集上】【艸字部】 蓕 【集韻】涓惠切,音桂。
草名。
蚐 【申集中】【蟲字部】 蚐 【集韻】規倫切,音鈞。
【類篇】蟲名,馬也。
蓇 【申集上】【艸字部】 蓇 【唐韻】【類篇】□古忽切,音骨。
【玉篇】不實草。
【山海經】嶓冢之山有草焉,黑華而不實,名曰蓇容,食之使人無子。
蓈 【申集上】【艸字部】 蓈 【集韻】盧當切,音郞。
【說文】禾粟之米生而不成者謂之蕫蓈。
或作稂。
蓉 【申集上】【艸字部】 蓉 【唐韻】【集韻】□餘封切,音容。
【說文】芙蓉也。
【屈原離騷】集芙蓉以爲裳。
【註】芙蓉,蓮華也。
又【韻會】木芙蓉,一名拒霜花,一名木蓮。
又【韻補】于方切,音王。
【徐幹七喩】懸明珠于長韜,燭宵夜而爲陽。
元鬢擬于元霧,豔色過乎芙蓉。
蓊 【申集上】【艸字部】 蓊 【唐韻】【正韻】□烏紅切,音翁。
【博雅】蓊薹也。
【韻會】草華之莖,細葉叢出者爲蓊薹。
又【集韻】鄔孔切,翁上聲。
蓊鬰,草木盛貌。
【張衡西京賦】鬱蓊薆薱。
又【韻會】草名。
可染黃。
又【韻補】烏光切,音汪。
【道藏歌】司命保算,丹書南昌。
解枝七元,腐骨更蓊。
蓋 【申集上】【艸字部】 蓋 〔古文〕□【唐韻】古太切【韻會】居太切,□音匄。
苫也。
【左傳襄十四年】乃祖吾離被苫蓋。
【註】白茅,苫也,今江東呼爲蓋。
又掩也。
【書蔡仲之命】爾尚蓋前人之愆。
又覆也。
【關尹子八籌篇】其高無蓋。
又車蓋。
【周禮冬官考工記】輸人爲蓋以象天,崇十尺。
又語辭。
【詩小雅】謂天蓋高,謂地蓋厚。
又【廣韻】胡□切,音盍。
亦苫蓋也。
【集韻】靑齊人謂蒲席曰蒲蓋。
又通盍,何不也。
【禮檀弓】子蓋言子之志于公乎。
又【正韻】古沓切。
地名。
【孟子】王使蓋,大夫王驩爲輔行。
【註】蓋,齊下邑也。
【前漢地理志】泰山郡蓋。
又姓。
【前漢曹參傳】聞膠西有蓋公,善治黃老言。
又蓋寬饒,字次公,魏郡人。
又【韻補】居氣切,葉音旣。
【宋玉高唐賦】蜺爲旌,翠爲蓋,風起而止,千裡而逝。
蓌 【申集上】【艸字部】 蓌 【集韻】【韻會】□祖臥切,音挫。
【禮曲禮】介者不拜,爲其拜而蓌拜。
【註】蓌拜失容節,猶詐也。
又【禮疏】側駕切,音詐。
【韻會】助駕切,音乍。
【集韻】祖對切,音晬。
義□同。
蓍 【申集上】【艸字部】 蓍 〔古文〕□【唐韻】式之切【正韻】申之切,□音屍。
【詩曹風】浸彼苞蓍。
【傳】蓍草也。
【說文】蒿屬,《易》以爲數。
天子蓍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白虎通】蓍之言耆也,陽之老也。
【易繫辭】蓍之德,圓而神。
【韓詩外傳】孔子出遊,婦人中澤而哭,孔子問焉,曰:鄕者刈蓍薪,亡我蓍簪。
又【集韻】蒸夷切,音脂。
義同。
蓎 【申集上】【艸字部】 蓎 【唐韻】徒郞切,音唐。
草名。
【廣韻】蓎、蒙,女蘿。
【爾雅】作唐。
蓏 【申集上】【艸字部】 蓏 【唐韻】郞果切,音裸。
【易說卦傳】艮爲果蓏。
【周禮天官甸師】共野果蓏之屬。
【前漢食貨志註】應劭曰:木實曰果,草實曰蓏。
張宴曰:有核曰果,無核曰蓏。
臣瓚曰:木上曰果,地上曰蓏。
【晉書天文志】織女星主果蓏。
蓐 【申集上】【艸字部】 蓐 【唐韻】而蜀切【韻會】如欲切,□音辱。
【說文】陳草復生繁縟也。
又【篇海】猶蠶蔟也。
又薦也。
【禮少儀】《註》:茵著,蓐也。
【爾雅釋器】蓐謂之茲。
【註】《公羊傳》屬負茲。
茲者,蓐席也。
又馬藉草曰蓐。
【周禮夏官圉師】春除蓐釁廄,始牧。
【註】蓐,馬茲也。
馬旣出而除之。
又【博雅】厚也。
又【禮月令】孟秋,其神蓐收。
【左傳註】秋物摧蓐而可收也。
又國名。
【左傳昭元年】沈、姒、蓐、黃。
【註】四國臺駘之後。
又姓。
見【氏族畧】。
考證:〔【禮少儀】茵者蓐也。
〕謹照原文少儀下增註字。
者改著。
【子集中】【人字部】【玉篇】他代切,同態。
【說文】態或從人作。
蜅 【申集中】【蟲字部】 蜅 【唐韻】方矩切【集韻】匪父切,□音甫。
小蟹。
【玉篇】蜅,觜蟹也。
又奉甫切,音父。
義同。
又【廣韻】薄胡切,音蒲。
蛤蜅也。
【酉集下】【車字部】【玉篇】莫斌切,音民。
車伏兔也。
又車輞也。
【釋名】車輞曰。
,緜也。
緜連其外也。
【戌集上】【門字部】【廣韻】綿婢切【集韻】母婢切,□音弭。
【廣韻】力褊。
【集韻】褊狹也。
一曰智少力劣而爭。
【博雅】,弱也。
又【廣韻】奴禮切【集韻】乃禮切,□音禰。
義同。
【集韻】或作□。
蓑 【申集上】【艸字部】 蓑 〔古文〕□□【唐韻】蘇和切,音莎。
【玉篇】草衣也。
【詩小雅】何蓑何笠。
【傳】蓑所以備雨。
又【韻會】覆也。
【公羊傳定元年】仲幾之罪,何不蓑城也。
【註】不以蓑苫城也。
又【唐韻古音】初危切,音摧。
【郭璞山海經註】蓑,辟雨之衣也,音催。
又【集韻】蘇回切,音毸。
華蘂下垂貌。
【張衡南都賦】敷華蘂之蓑蓑。
又蘇煎切,音暹。
【郭璞山海經贊】江疑所居,風雲是潛。
獸有獓□,毛如披蓑。
蓒 【申集上】【艸字部】 蓒 【唐韻】【集韻】□虛言切,音掀。
蓒芋,□草也。
【爾雅】作軒。
蓓 【申集上】【艸字部】 蓓 【唐韻】薄亥切,音倍。
蓓蕾,始華也。
又【玉篇】黃蓓,草名。
又部凂切,音琲。
義同。
藍 【申集上】【艸字部】 藍 【唐韻】魯甘切,音籃。
染靑草也。
【詩小雅】終朝采藍。
【周禮地官掌染草註】染草藍、蒨,象鬥之屬。
【通志】藍三種:蓼藍染綠,大藍如芥染碧,槐藍如槐染靑。
三藍皆可作澱,色成勝母,故曰靑出於藍而靑於藍。
又【古今注】燕支,中國人謂之紅藍。
又【說文】瓜苴也。
又【酉陽雜俎】藍蛇,首有毒,尾能解毒,南人以首合藥,謂之藍藥。
又鳥名。
【爾雅釋鳥】秋鳸,竊藍。
【註】竊藍,靑色。
又濫也。
【大戴禮】文王官人,藍之以樂,以觀其不寧。
又地名。
【晉語】三卿宴于藍臺。
又山名。
【水經注】新河出令支縣之藍山。
又水名。
【杜甫詩】藍水遠從千落。
又【綱目集覽】伽藍,梵語,猶中華言衆園。
又姓。
【通志氏族略】戰國時中山大夫藍諸。
又通襤。
【傅□詩】整此藍縷衣。
考證:〔又鑑也。
〕謹照大戴禮註鑑改濫。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此兩切,音搶。
竹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所戢切,音澀。
見足也。
薊 【申集上】【艸字部】 薊 【唐韻】古誼切【集韻】【正韻】吉詣切,□音計。
【說文】芺也。
【爾雅釋草】芺,薊。
【疏】薊生山中者名朮,其生平地而肥大於衆者名楊枹薊,今呼爲馬薊。
又地名。
【禮樂記】封黃帝之後于薊。
【註】今涿郡薊縣。
又姓。
【神仙傳】薊子訓,齊人。
【五經文字】從角者譌。
葪。
蓠 【申集上】【艸字部】 蘺 【唐韻】呂支切【韻會】鄰知切,□音離。
【說文】江蘺蘼蕪。
【爾雅註】楚謂之蘺,晉謂之,齊謂之茝。
【司馬相如上林賦】被以江蘺。
又【淮南子秦族訓】蘺先稻熟,而農夫薅之者,不以小利害大穫。
【註】蘺,水稗也。
又藩蘺。
【前漢陳涉項籍傳贊】築長城而守藩蘺。
又【唐韻古音】音羅。
《離騷》又況揭車與江蘺。
葉上華字。
蓥 【戌集上】【金字部】 鎣 【唐韻】烏定切【集韻】【韻會】縈定切,□音瑩。
【說文】器名也。
【正字通】磨金器令光澤也。
又【廣韻】飾也。
又【博雅】磨也。
又【廣韻】餘傾切【集韻】惟傾切,□音營。
采鐵也。
又【集韻】懸扃切,音熒。
磨也。
一曰器也。
又【字彙補】人名。
唐有孫鎣。
又【集韻】畎迥切,音熲。
冶器,以金爲之。
又【集韻】於丁切,音嫈。
又【五音集韻】烏莖切,音甖。
義□同。
蓦 【亥集上】【馬字部】 驀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陌。
【說文】上馬也。
又超越也。
今俗猶言驀越驀忽。
【李賀詩】煙底驀波乗一葉。
又【集韻】莫駕切,音禡。
登也。
【午集中】【目字部】【廣韻】虛郭切【集韻】忽郭切,□音霍。
【玉篇】驚視也。
【揚雄蜀都賦】蘢睢兮罧布列。
【集韻】或作矐。
菘 【申集上】【艸字部】 菘 【唐韻】息弓切【集韻】思融切,□音嵩。
【玉篇】菜名。
【南史周顒傳】秋末晚菘。
【埤雅】菘性隆冬不彫,四時長見,有松之操,故其字會意。
【集韻】或作□、蘴。
菙 【申集上】【艸字部】 菙 【唐韻】時髓切,音捶。
木名,荊也。
【周禮春官菙氏註】燋焌用荊菙之類。
【疏】掌共燋契也。
【韻會】有捶氏共菙以灼龜。
菚 【申集上】【艸字部】 菚 【集韻】仕諫切,音輚。
【類篇】草名。
【五音篇海】士諫切,音棧。
草名。
菛 【申集上】【艸字部】 菛 【集韻】俗虋字。
菛苳,藥名,今省作門。
菜 【申集上】【艸字部】 菜 【唐韻】【集韻】□倉代切,音縩。
【說文】草之可食者。
【增韻】蔬也。
【禮月令】仲秋,趣民務畜菜。
【儀禮士昏禮】婦入三月乃奠菜。
【靈樞經】五菜:葵甘、韭酸、藿鹹、薤苦、蔥辛。
又【禮王制】民無菜色。
【註】食菜之饑色。
又七計切。
【東方朔七諫】西施媞媞而不得見兮,嫫母勃屑而日侍。
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蟲不知徒乎葵菜。
又【韻會】與采通。
【漢孔耽□】躬菜蔆蕅。
菮 【申集上】【艸字部】 菮 【韻會】居行切,音庚。
【篇海】草名。
萔 【申集上】【艸字部】 萔 【韻學集成】同苕。
菝 【申集上】【艸字部】 菝 【集韻】蒲八切,音拔。
【玉篇】菝葀,瑞草。
又【博雅】菝挈,狗脊也。
【本草】菝葜,猶□也。
□,短也。
莖蔓堅強短小,故名。
【廣韻】根可作飮。
又【唐韻古音】蒲內切,同萆。
菝葜,《禮記月令》作萆挈。
□ 【備考】【未集】【糸字部】 □ 【篇韻】音手。
菟 【申集上】【艸字部】 菟 【唐韻】湯故切,音兔。
【玉篇】菟絲,草名。
【山海經註】菟丘,菟絲也。
又【爾雅釋草】蔩,菟瓜。
【註】菟瓜似土瓜。
又【本草】菟葵,苗如石龍芮而葉光澤,花白似梅。
又【急就篇註】伏苓一名伏菟。
又與兔通。
【楚辭天問】厥利惟何,而顧菟在腹。
【前漢賈山傳】上覆飛鳥,下不見伏菟。
又【集韻】同都切,音徒。
楚人謂虎爲於菟。
又【韻會】飛菟,神馬名。
又【左傳隱十一年】使營菟裘,吾將老焉。
【註】菟裘,在泰山梁父縣南,魯邑也。
【前漢地理志】□菟郡。
又【潛夫論】菟裘,嬴姓也。
菠 【申集上】【艸字部】 菠 【集韻】逋禾切,音皤。
【玉篇】菠薐,菜名。
【本草註】《劉禹錫嘉話錄》雲:菠薐,種自西國,有僧將其子來,雲是頗陵國之種,語訛爲菠薐耳。
李時珍曰:按《唐會要》雲:太宗時尼波維國獻菠薐菜,類紅藍,卽此也。
葹 【申集上】【艸字部】 葹 【唐韻】式支切【正韻】申之切,□音施。
【玉篇】卷葹草,拔心不死。
【屈原離騷】薋菉葹以盈室兮。
又【增韻】豆屬。
菡 【申集上】【艸字部】【唐韻】胡感切,音頷。
【說文】菡萏。
【徐曰】菡,猶含也,未吐之意。
【詩陳風】彼澤之陂,有蒲菡萏。
【爾雅釋草】荷,芙蕖,其華菡萏。
◎按《說文》作,《六書正譌》雲:俗作菡,非。
然考經文皆作菡,《六書正譌》之說太泥。
菢 【申集上】【艸字部】 菢 【唐韻】薄報切,音暴。
【直音】覆也。
【集韻】鳥伏卵也。
【韓愈詩】鶴翎不天生,變化在啄菢。
【韻會】或作苞。
菣 【申集上】【艸字部】 菣 【唐韻】【集韻】□去刃切,音臤。
【爾雅釋草】蒿菣。
【註】今人呼靑蒿香中炙啖者爲菣。
又荊楚閒謂蒿爲菣。
【又】蔚,牡菣。
【疏】蔚卽蒿之雄無子者。
又苦甸切,牽去聲。
義同。
考證:〔【爾雅釋草】蔚,牡菣。
【註】蔚卽蒿之雄無子者。
〕謹照原文註改疏。
菤 【申集上】【艸字部】 菤 〔古文〕□【唐韻】居轉切【集韻】古轉切,□音卷。
【爾雅釋草】菤耳,苓耳。
詳苓字註。
本作卷。
【詩周南】采采卷耳。
【午集中】【白字部】【字彙】同耀。
出廣說志。
菥 【申集上】【艸字部】 菥 【唐韻】先擊切,音析。
【爾雅釋草】菥蓂,大薺。
【博雅】菥蓂,馬辛也。
【張衡南都賦】菥蓂芋瓜。
又【集韻】相支切,音斯。
【玉篇】葴菥草,似燕麥。
【司馬相如子虛賦】其高燥則生葴菥苞茘。
菦 【申集上】【艸字部】 菦 【集韻】渠巾切,音勤。
【說文】菜,類蒿。
《周禮》有菦菹。
又【玉篇】【唐韻】居隱切,音謹。
【集韻】戸代切,音瀣。
義□同。
【戌集上】【金字部】【集韻】於袁切,音鴛。
【玉篇】鋤頭曲鐵。
【備考】【戌集】【金字部】【篇海類編】同鈂。
菨 【申集上】【艸字部】 菨 【唐韻】卽葉切,音接。
【玉篇】莕菨,水草,可食。
【集韻】引《說文》雲菨餘也。
叢生水中,葉在莖端,江東呼爲莕。
《韻會》雲《詩》《傳》作接餘。
又【類篇】色甲切。
同翣。
棺羽飾也。
菩 【申集上】【艸字部】 菩 【唐韻】薄亥切,音倍。
【說文】草也。
【齊民要術】凡榖田,二月上旬及麻菩楊生種者爲上時。
又【九經考異】《易》豐其蔀。
鄭□作菩,小席也。
又【廣韻】蒲北切,音匐。
義同。
又房久切,音阜。
香草。
【周禮夏官大馭註】以菩芻棘柏爲神主。
又【玉篇】薄胡切,音蒲。
菩提,樹名。
【酉陽雜俎】樹出摩伽陀國。
又【柳宗元無姓和尚□註】佛書雲:菩提薩埵,言覺有情也,從□稱菩薩。
【綱目集覽】《釋典》:菩之爲言了也。
【午集下】【石字部】【字彙補】口骨切,音窟。
用心也。
□ 【備考】【未集】【米字部】 □ 【篇海類編】音腰。
菪 【申集上】【艸字部】 菪 【正韻】徒浪切,音宕。
【玉篇】莨菪子。
又菜中有水莨菪。
【張仲景金匱要略】葉圓而光,有毒,悮食令人狂亂,甘草汁解之。
【史記】作□。
菫 【申集上】【艸字部】 菫 〔古文〕□□□□【唐韻】【集韻】□居隱切,音謹。
【詩大雅】菫荼如飴。
【傳】菫,菜也。
【禮內則】菫荁枌楡,免薧滫瀡以滑之。
【註】冬用菫,夏用荁。
【爾雅釋草】苦菫。
【註】今菫葵也。
又【集韻】渠吝切,音覲。
【類篇】藥名,烏頭也。
【爾雅釋草】芨菫草。
【註】卽烏頭也,江東呼爲菫。
【莊子徐無鬼】藥也,其實菫也。
又【淮南子說林訓】蝮蛇螫人,傅以和菫,卽愈。
【註】和菫,毒藥。
又赤菫,山名。
【越絕書】赤菫之山,破而出錫。
○按菫字有三音,上、去二音從艸,入艸部,其平聲音芹,《說文》訓黏土從革,省從土。
另詳土部。
《說文》堇,黏土。
菫俗作堇。
菬 【申集上】【艸字部】 菬 【唐韻】昨焦切,音樵。
【說文】草也。
又【集韻】止少切,音沼。
【玉篇】菬子,藥也。
菷 【申集上】【艸字部】 菷 【玉篇】同帚。
菭 【申集上】【艸字部】 菭 【集韻】澄之切,音治。
說文,菭蘠,草名。
又【廣韻】直尼切,音墀。
水衣也。
又與苔通。
【前漢外戚傳】華殿塵兮玉階菭,中庭萋兮綠草生。
【顏註】菭音臺,水氣所生。
華 【申集上】【艸字部】 華 〔古文〕【唐韻】戸花切【集韻】胡瓜切,□音劃。
【書舜典】重華協于帝。
【傳】華謂文德。
又【禮檀弓】華而睆。
【疏】凡繪畫,五色必有光華,故曰華畫也。
又【廣韻】草盛也。
又粉也。
【曹植洛神賦】鉛華弗禦。
又髮白也。
【後漢陳蕃傳】蹇諤之操,華首彌固。
又華林,園名。
【魏志】芳林園卽今華林園。
又地名。
【戰國策】說趙王于華屋之下。
【史記秦本紀註】華陽,地名。
【吳志孫皓傳】皓舉大衆出華裡。
又【水經注】河水東南徑華池。
又華表。
【古今註】堯設誹謗木,今之華表。
又星名。
【晉書天文志】大帝九星曰華蓋。
又【韻會】胡化切,音話。
【書禹貢】至于太華。
【爾雅釋山】華山,爲西嶽。
又姓。
【潛夫論】華氏子,姓也。
【通志氏族略】宋戴公子者,食采于華,因氏焉。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華楓枰櫨。
【註】華皮可以爲索。
又【集韻】呼瓜切,音譁。
【禮曲禮】爲國君者華之。
【註】華,中裂之,不四拆也。
【爾雅釋木】瓜曰華之。
又與花同。
【爾雅釋草】華,荂也。
【揚子方言】齊楚之閒或謂之華,或謂之荂。
【佩觿集】華有戸瓜,呼瓜二翻,俗別爲花。
又【韻補】呼戈切。
【邊讓章華賦】體迅輕鴻,榮曜春華。
進如浮雲,退如激波。
又胡戈切。
【徐鍇說文繫傳】華,本音和,故今人謂華表爲和表。
【棗據詩】矯足登雲閣,相伴步九華。
徙倚憑高山,仰攀桂樹柯。
又【詩本音】灼灼其華。
【註】音敷。
【考】《詩》如常棣之華,顏如舜華,維常之華,□葉車韻。
隰有荷華,葉下都韻。
黍稷方華,葉下途韻,凡七見,皆讀敷。
又【唐韻古音】亦音敷。
郭璞曰:江東謂華爲敷。
陸德明曰:古讀華如敷,不獨江東也。
漢光武曰: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必得隂麗華。
又【韻會】苦蛙切【正韻】枯瓜切,□音誇。
不正也。
或作蕐。
詳字註。
又作□。
考證:〔【禮檀弓】華而晥。
〕謹照原文晥改睆。
〔【詩本音】灼灼其華。
【註】音敷。
【考】詩如棠棣之華。
〕謹照原文棠改常。
秙 【午集下】【禾字部】 秙 【集韻】苦故切,音庫。
秙禾不實也。
蕍 【申集上】【艸字部】 蕍 【唐韻】羊朱切【集韻】容朱切,□音俞。
【爾雅釋草】蕍,蕮。
【註】今澤蕮。
又【爾雅釋草】蕍、芛、葟,華榮。
【註】蕍亦華之貌。
菰 【申集上】【艸字部】 菰 【唐韻】古胡切。
【博雅】菰,蔣也。
其米謂之胡。
【西京雜記】菰之有米者長安人謂之雕胡,有首者謂之綠節。
又地名。
【吳志孫亮傳】諸葛誕別將于菰陂。
又借作孤。
【漢校官碑】履菰竹之廉。
【集韻】同苽。
詳苽字註。
考證:〔【博雅】菰蔣也,其米謂之胡菰。
〕謹照原文胡下省菰字。
菱 【申集上】【艸字部】 菱 〔古文〕□【唐韻】同蔆。
菲 【申集上】【艸字部】 菲 【集韻】妃尾切【正韻】敷尾切,□音斐。
菜名。
【說文】芴也。
【詩邶風】采葑采菲。
【疏】郭璞曰:菲草生下濕地,似蕪菁,華紫赤色,可食。
又【論語】菲飮食而緻孝乎鬼神。
【何晏註】薄也。
又【揚子方言】菲惄悵也。
又【集韻】父沸切,音狒。
義同。
又與屝通。
【禮曾子問】不杖、不菲、不次。
【註】菲,草履。
【前漢刑法志】菲履赭衣而不純。
又【集韻】芳微切,音霏。
草茂貌。
【廣韻】芳菲也。
又【博雅】菲菲,香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郁郁菲菲。
又【揚子太□經】白黑菲菲。
【註】雜也。
【後漢梁鴻傳】志菲菲兮升降。
【註】高下不定也。
考證:〔【後漢梁鴻傳】志菲菲于升降。
〕謹照原文于改兮。
【午集中】【目字部】【唐韻】敕鳩切【集韻】醜鳩切,□音抽。
【說文】眣也。
本字。
又【集韻】醜交切,音。
目不正也。
又【廣韻】土刀切【集韻】他刀切,□音韜。
【類篇】目不明也。
一曰目通白也。
【字彙補】目重瞼也。
○按《楊氏古音》唐小說,術士相裴夫人,目而緩,主淫。
俗誤作脩長之脩,非。
□,同。
【子集下】【力字部】【唐韻】扶沸切【集韻】父沸切,□肥去聲。
【玉篇】勇壯也。
【集韻】武勇貌。
又【集韻】平祕切,音備。
【博雅】挾也。
一曰壯也。
本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章移切,音支。
【類篇】《字林》縴□,挽舟繩。
【卯集上】【心字部】同忍。
菳 【申集上】【艸字部】 菳 【唐韻】去金切,音欽。
草名。
似蒿,菳荃也。
又【集韻】居吟切,音今。
菳草。
又同芩。
菴 【申集上】【艸字部】 菴 〔古文〕葊【唐韻】【集韻】□烏含切,音諳。
【韻會】菴閭,草名。
【司馬相如子虛賦】菴閭軒于。
【註】菴閭,蒿也。
【本草】此草老莖可以蓋覆菴閭,故名。
【北史景穆恭皇後傳】太後常以體不安服菴閭子。
又菴羅,果名。
【本草】又名菴摩羅伽果。
【謝靈運山居賦】企堅固之貞林,希菴羅之芳園。
又【玉篇】倚廉切,音淹。
義同。
又【韻會】烏紺切,音闇。
【左思蜀都賦】茂八區而菴藹。
【正韻】菴藹,翳薈也。
又上聲,烏感切,音黯。
義同。
又【類篇】同蓭。
【正字通】本作菴,省作菴。
菴字原從□,不從奄作。
菵 【申集上】【艸字部】 菵 【唐韻】文兩切,音網。
菵草。
【本草註】似燕麥。
【爾雅翼】菵米,可以爲飯,生水田中,《爾雅》所謂皇守田也。
菶 【申集上】【艸字部】 菶 【唐韻】邊孔切,音琫。
【說文】草盛貌。
【博雅】菶菶,茂也。
【詩大雅】菶菶萋萋。
【疏】梧桐之貌也。
又【玉篇】多實也。
又【韻會】蒲蒙切,音蓬。
義同。
又【集韻】同□。
菸 【申集上】【艸字部】 菸 【集韻】衣虛切,音於。
【說文】□也。
【博雅】臰也。
【宋玉九辨】葉菸邑而無色兮。
又【正韻】音煙。
義同。
又【韻會】音飫。
蔫菸,敗也。
【廣韻】臭草。
菹 【申集上】【艸字部】 菹 【唐韻】側魚切,音。
【說文】酢菜也。
【釋名】菹,阻也。
生釀之,遂使阻于寒溫之閒,不得爛也。
【詩小雅】疆埸有瓜,是剝是菹。
【禮祭統】水草之菹。
【註】芹茆之屬。
【侯鯖錄】細切曰齏,全物曰菹,今中國皆言齏,江南皆言菹。
又【集韻】子邪切,音嗟。
澤生草曰菹。
【孟子】驅蛇龍而放之菹。
又地名。
【穆天子傳】南征至于菹。
#考證:〔【詩小雅】疆場有瓜〕謹照原文疆場改疆埸。
菺 【申集上】【艸字部】 菺 【集韻】經天切,音肩。
【玉篇】草名。
【爾雅釋草】菺,戎葵。
【註】今蜀葵也。
菻 【申集上】【艸字部】 菻 【集韻】力錦切,音廩。
【廣韻】□,蒿也。
又拂菻,國名。
【唐書高仙芝傳】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降附。
菼 【申集上】【艸字部】 菼 【唐韻】吐敢切,音毯。
【說文】雚之初生。
【爾雅釋草】菼,薍。
【註】似葦而小,實中,江東呼爲烏蓲。
【詩王風】毳衣如菼。
【箋】毳衣之屬有五色,其靑者如鵻。
【傳】郭璞曰:菼草色如鵻,在靑白之閒。
【字說】菼,中赤,始生未黑,黑已而赤,故謂之菼,可爲帚。
【禮玉藻桃茢註】茢菼,帚也。
【說文】作□。
或作炎。
考證:〔【爾雅釋草】【註】江東呼爲鳥蓲。
〕謹照原文鳥蓲改烏蓲。
【子集下】【刀字部】【集韻】先弔切,音嘯。
割也。
菽 【申集上】【艸字部】 菽 【唐韻】【韻會】□式竹切,音叔。
【物理論】衆豆之總名。
【詩豳風】禾麻菽麥。
【春秋定元年】隕霜殺菽。
【註】大豆之苗。
《禮檀弓》王註熬豆而食曰啜菽。
又【唐韻古音】式沼反。
【詩豳風】烹葵及菽。
葉下棗韻。
又【篇海】子了切。
【集韻】通萩。
詳萩字註。
【詩疏】亦作叔。
【廣韻】同尗。
考證:〔【儀禮註】王公熬豆而食,曰啜菽。
〕謹按儀禮註無此文,查係王肅檀弓註見釋文。
今改禮檀弓王註熬豆而食曰啜菽。
菾 【申集上】【艸字部】 菾 【廣韻】徒兼切,音恬。
【玉篇】菜名。
【本草註】菾通甜,因其味微甜也。
【類篇】菾菜,治病□。
又【集韻】他念切,音忝。
草木長茂貌。
菿 【申集上】【艸字部】 菿 【唐韻】都盜切【集韻】刀號切,□音到。
【說文】草木倒也。
又【集韻】覩老切,音倒。
草名。
又竹角切,音斲。
草大貌。
又【詩小雅】倬彼甫田。
【韓詩】作菿彼甫田。
萁 【申集上】【艸字部】 萁 〔古文〕□【唐韻】【集韻】□渠之切,音棊。
【說文】豆莖也。
【前漢楊惲傳】種一頃豆,落而爲萁。
又【廣韻】居疑切,音姬。
【韻會】菜,似蕨。
【馬融廣成頌】茈萁芸蒩。
又草也。
【前漢五行志】檿弧萁服。
【師古註】服,盛箭者,萁草似荻而細,織之爲服也。
又【禮曲禮】梁曰薌萁。
【註】萁,語辭也。
又居開切,音該。
【淮南子時則訓】爨萁燧火。
【註】取萁木燧之,火炊之。
灳 【巳集中】【火字部】 灳 【字彙補】與輝同。
見雲臺□。
萃 【申集上】【艸字部】 萃 【唐韻】秦醉切,音瘁。
【說文】草貌。
又【博雅】苦萃,款冬也。
又【易卦名】坤下兌上萃。
【彖曰】萃,聚也。
【詩陳風】有鴞萃止。
【齊語】令夫士羣萃而州處。
又【集韻】昨律切,音崒。
義同。
【左思吳都賦】矗森萃,蓊茸蕭瑟。
又七內切,音淬。
萃蔡,衣聲。
【司馬相如子虛賦】翕呷萃蔡。
又通倅。
【周禮春官】車僕掌戎路之萃。
【註】萃猶副也。
【午集中】【皿字部】【玉篇】空紺切,音勘。
【韻會】箱類。
【增韻】器蓋。
【字彙】器也。
與從血者別。
又【正字通】小杯也。
與□□同。
萄 【申集上】【艸字部】 萄 【唐韻】徒刀切,音陶。
【玉篇】蒲萄。
【後漢西域傳】栗弋國出名馬、牛、羊、蒲萄、衆果,其土水美,故蒲萄酒特有名焉。
【魏文帝詔】南方龍眼、荔支寧比西國蒲萄、石蜜乎。
又宮名。
【三輔黃圖】蒲萄宮在上林宛西。
萅 【申集上】【艸字部】 萅 【集韻】樞倫切,音春。
【說文】草名。
【篇海】古文春字。
註見日部五畫。
【醜集上】【口字部】【說文】喉本字。
萆 【申集上】【艸字部】 萆 【集韻】賔彌切,音□。
【類篇】萆薢,藥草。
又頻彌切,音陴。
義同。
又【集韻】必袂切,音蔽。
【山海經】小華之山,其草有萆荔。
又與蔽通。
【前漢韓信傳】從閒道萆山而望趙軍。
【師古註】蔽隱于山閒,使敵不見。
又【唐韻】蒲歷切,音甓。
【玉篇】雨衣也。
【類篇】一曰蓑衣。
又【唐韻古音】同菝。
萈 【申集上】【艸字部】 萈 【說文】胡官切,音桓。
山羊細角也。
【六書正譌】上從□,是羊頭,非艸頭。
下從見,如兔字,非見字。
《字彙》譌列艸部,非。
見字原有丶。
寬字萈聲。
萉 【申集上】【艸字部】 萉 【唐韻】扶涕切,音狒。
【說文】枲屬。
又【集韻】符分切,音汾。
義同。
或作蕡、黂。
又符非切,音肥。
避也。
【班固幽通賦】安慆慆而不萉兮。
又蒲北切。
與菔通。
【爾雅釋草】葖蘆萉。
【註】萉宜爲菔,蘆菔也。
考證:〔【爾雅釋草】突蘆萉。
〕謹照原文突改葖。
萊 【申集上】【艸字部】 萊 【唐韻】洛哀切【正韻】郞才切,□音來。
【說文】蔓華也。
【玉篇】藜草也。
【詩小雅】北山有萊。
【疏】萊,草名。
其葉可食。
又【周禮地官縣師】辨其夫家人民田萊之數。
【註】萊,休不耕者。
郊內謂之易,郊外謂之萊。
又【周禮地官山虞】若大田獵,則萊山田之野。
【註】萊,除其草萊也。
【詩小雅】田卒汙萊。
【註】萊,草穢。
又地名。
【書禹貢】萊夷作牧。
【齊語】通齊國之魚鹽于東萊。
【註】東萊,齊東萊夷也。
又山名。
【山海經】萊山,其木多檀楮。
又姓。
【孟子】苦伊尹、萊朱。
【趙岐註】萊朱,湯賢臣仲虺是也。
【左傳文二年】萊駒爲右。
又【韻補】音黎。
【郭璞遊仙詩】朱門何足榮,未若託蓬萊。
臨泉揖淸波,陵岡掇丹荑。
又【廣韻】落代切,音賴。
義同。
【爾雅】作釐。
萋 【申集上】【艸字部】 萋 【唐韻】七稽切【韻會】千西切,□音妻。
【玉篇】草盛貌。
【詩周南】維葉萋萋。
又雲行貌。
【詩小雅】有渰萋萋。
又【爾雅釋訓】萋萋,臣盡力也。
又萋斐,文章相錯也。
【詩小雅】萋兮斐兮,成是貝錦。
又萋且,敬愼貌。
【詩周頌】有萋有且。
又【韻會】此禮切,音泚。
【左思魏都賦】珍樹猗猗,奇卉萋萋。
蕙風如薰,甘露如醴。
又【集韻】千咨切,音郪。
義同。
考證:〔【詩周頌】有萋有苴。
〕謹照原文苴改且。
萌 【申集上】【艸字部】 萌 〔古文〕鋂【唐韻】莫耕切【正韻】眉庚切,□音氓。
【說文】草芽也。
又【韻會】菜始生也。
【博雅】始也。
又不動貌。
【莊子應帝王】鄕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
又耕亦曰萌。
【周禮秋官】薙氏掌殺草,春始生而萌之。
【註】謂耕反其萌芽。
又姓。
【正字通】五代蜀裨將萌慮。
又葭萌,地名。
【史記貨殖傳註】屬廣漢,今利州縣。
又通氓。
【管子山國軌】謂高田之萌曰:吾所寄幣于子者若幹。
【註】萌,民也。
【戰國策】施及萌隷。
又同蕄。
【爾雅釋訓】存存、萌萌,在也。
又【唐韻古音】讀芒。
【揚雄幽州牧箴】義兵涉漠,偃我邊萌。
葉下康韻。
又義與芒通。
【禮月令】句者畢出,萌者盡達。
【管子五行篇】艸木區萌。
區萌卽句芒也。
又【集韻】彌登切,音瞢。
義同。
又眉兵切,音明。
蕨萌,草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傍丁切,音竮。
吳人謂蠶曲爲□。
萍 【申集上】【艸字部】 萍 【唐韻】薄經切【集韻】旁經切,□音甁。
【玉篇】萍草。
【本草註】萍卽楊花所化,一葉經宿卽生數葉,葉下有微鬚,卽其根也。
【禮月令】萍始生。
【周禮萍氏註】萍之草無根而浮,取名於其不沉溺。
【後漢鄭□傳】萍浮南北。
又靑萍,劒名。
又地名。
【竹書紀年】蒐于萍澤。
【晉書地理志】萍鄕,屬安成郡。
又【集韻】【正韻】與蘋同。
【韻會】蘋、萍本是一物,字異而音義相同。
◎按《詩》食野之蘋,毛氏傳雲:蘋,也。
鄭氏箋雲:蘋,藾蕭也。
疏雲:萍是水中之草,非鹿所食。
故鄭氏不從毛氏,觀下食蒿食芩,皆陸草可知,則蘋當依經疏藾蕭,萍是浮萍,絕然二物,字可通借,義不相通,《韻會》之說非。
【戌集下】【頁字部】【集韻】五忽切,音兀。
去髮□。
本作髡。
或作□。
【戌集上】【金字部】【五音集韻】千羊切,音瑲。
俗同錆。
【戌集上】【金字部】【玉篇】吐刀切,音滔。
函也。
萎 【申集上】【艸字部】 萎 【唐韻】於危切,音逶。
蔫也。
【詩小雅】無木不萎。
【屈原離騷】雖萎絕其何傷兮。
又病也。
【禮檀弓】哲人其萎乎。
又【集韻】鄔毀切,音委。
藥草。
【爾雅釋草】熒,委萎。
【註】萎蕤也。
【韓愈詩】萎蕤綴藍瑛。
【註】萎蕤,靑花圓實。
亦作荽蕤。
又【正韻】蓄□貌。
【後漢馬援傳】萎腇咋舌。
又地名。
【晉書匈奴傳】萎莎胡等詣王駿降。
又【集韻】同餧。
詳餧字註。
蓣 【申集上】【艸字部】 蕷 【唐韻】羊洳切,音預。
薯蕷。
萏 【申集上】【艸字部】 萏 【唐韻】徒感切,音髧。
【博雅】菡萏,芙蓉也。
詳菡字註。
又【韻會】葩華貌。
【杜甫朝享太廟賦】雲菡萏以張蓋。
【五經文字】《說文》作□,《詩》疏又作□,《集韻》又作□。
萐 【申集上】【艸字部】 萐 【唐韻】山洽切【集韻】色輒切【韻會】山輒切,□音歃。
萐蒲,瑞草。
王者孝德至,則萐蒲生於廚。
【白虎通】阜出萐莆。
萐莆,樹名,其葉大於門扇,不搖自扇,於飮食淸涼,助供養也。
又【集韻】實洽切,音。
義同。
考證:〔【白虎通】阜出萐莆。
【註】萐莆,樹,其葉大於門扇〕謹按原文萐莆樹以下係白虎通正文非註文。
謹將註萐莆樹四字改萐莆樹名。
萑 【申集上】【艸字部】 萑 【唐韻】職追切,音鵻。
【說文】草多貌。
又草名。
茺蔚也。
【爾雅釋草】萑蓷。
【註】茺蔚,又名益母。
又【集韻】枲未漚者。
又【韻會】胡官切,音桓。
【說文】薍也。
【詩豳風】八月萑葦。
【疏】初生者爲菼,長大爲薍,成則爲萑。
【周禮春官】其柏席用萑黼純。
【註】萑,如葦而紉。
又【前漢息夫躬傳】涕泣流兮萑蘭。
【註】涕泣闌幹也。
又鳥名,鴟屬。
字從□。
詳隹部。
葧 【申集上】【艸字部】 葧 【唐韻】蒲沒切,音勃。
【博雅】蘩母,蒡葧也。
又【柳宗元文】蓊葧,香氣。
【類篇】或作□。
蘿 【申集上】【艸字部】 蘿 【唐韻】魯何切【正韻】郞何切,□音羅。
【玉篇】女蘿託松而生。
【詩小雅】蔦與女蘿,施于松柏。
【傳】女蘿,兔絲,松蘿也。
【疏】松蘿,自蔓松上生,枝正靑,與兔絲殊異。
【韻會】陸佃雲:在木爲女蘿,在草爲兔絲。
【屈原離騷】被薜茘兮帶女蘿。
又【說文】莪也。
【爾雅釋草】莪蘿【註】今莪蒿也。
又【爾雅釋草】葖蘆萉【疏】今謂之蘿蔔。
又苧蘿,山名。
見苧字註。
螢 【申集中】【蟲字部】 螢 【唐韻】戸扃切【韻會】互扃切,□音熒。
火蟲名。
【禮月令】腐草爲螢。
【爾雅釋蟲】螢火卽炤。
【註】夜飛,腹下有火。
【古今注】螢,一名耀夜,一名景天,一名熠燿,一名丹良,一名燐,一名丹鳥,一名夜光,一名宵燭。
【埤雅】螢無胃而育。
【晉書車□傳】家貧不常得油,夏日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
又【集韻】【正韻】□于平切,音榮。
義同。
或作□。
營 【巳集中】【火字部】 營 【唐韻】【集韻】餘傾切【韻會】維傾切,□音塋。
【說文】市居也。
從宮,熒省聲。
又【玉篇】度也。
【廣韻】造也。
【詩大雅】經之營之。
【箋】營表其位。
又【小雅】肅肅謝功,召伯營之。
【箋】營治也。
【易繫辭】四營而成易。
【疏】四度經營蓍策,乃成易之一變也。
【韻會】東西爲經,周迴爲營。
又【詩小雅】營營靑蠅。
【傳】營營,往來貌。
【釋文】營說文作謍。
小聲也。
又【禮禮運】營窟。
【疏】地高則穴,地下則營壘,其土爲窟。
又【韻會】軍壘曰營。
【史記黃帝紀】以師兵爲營衞。
【註】正義曰:環繞軍兵爲營,以自衞轅門,卽其遺象。
又【老子道德經】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註】營,也。
一曰衞也。
又營室,星名。
【禮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室。
又【前漢王莽傳】人民正營。
【註】師古曰:正營惶恐不安之意也。
正音征。
又【後漢淸河王慶傳】夙夜屏營。
【註】屏營,彷徨也。
又【前漢劉向傳】所以營惑耳目。
【註】師古曰:營謂回繞之。
又【敘傳】營信巫史。
【註】鄧展曰營惑也。
又【廣韻】州名。
舜分靑州爲營州。
【爾雅釋地】齊曰營州。
【註】自岱東至海。
【疏】博物志雲:齊有營丘,豈是名乎。
【爾雅釋丘】水出其左營丘。
【註】今齊之營丘,淄水過其南及東。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北海郡營陵。
【註】或曰營丘。
又營道,營浦,皆屬零陵郡。
又營漢侯國。
在濟南。
見【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
又鉤營,地名。
【前漢李陵傳】遮鉤營之道。
又姓。
【風俗通】周成王卿士,營伯之後。
漢有京兆營郃。
又與熒通。
熒惑,星名。
亦作營。
見熒字註。
又【集韻】懸扃切,音熒。
辯解也。
【莊子人閒世】口將營之。
【郭註】自救解不暇也。
又葉于方切,音王。
【張籍祭韓愈詩】薦待皆寒羸,但取其才良。
親朋有孤稚,姻婚有辦營。
萦 【未集中】【糸字部】 縈 【廣韻】於營切【集韻】【韻會】娟營切,□音褮。
【說文】收韏也。
【玉篇】縈,旋也。
【廣韻】繞也。
【詩周南】葛藟縈之。
【釋文】縈,本又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集韻】□以轉切,音兗。
紖也。
蕭 【申集上】【艸字部】 蕭 【唐韻】蘇彫切【集韻】先凋切,□音簫。
艾蒿也。
【詩王風】彼采蕭兮。
【疏】今人所謂荻蒿者是也。
【禮郊特牲】蕭合黍稷,臭陽達于牆屋。
又【詩小雅】蕭蕭馬鳴。
【註】聲也。
又【前漢食貨志】江淮之閒,蕭然煩費。
【註】蕭然猶騷然,勞動之貌。
又蕭條,寂寥貌。
【宋玉九辨】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註】隂令促,急風疾暴也。
又【論語】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
【何晏註】蕭之言肅也,牆謂屛也。
君臣相見之禮,至屛而加肅敬。
又斧名。
【左思魏都賦】蕭斧戢柯以柙刃。
【說文註】蕭斧,芟艾之斧也。
又國名。
【左傳文十四年】宋高哀爲蕭封人。
【註】蕭,宋附庸國。
又關名。
【前漢武帝紀】北出蕭關。
又姓。
【潛夫論】蕭氏,殷舊姓也。
又葉音修。
【毛詩古音考】冽彼下泉,浸彼苞蕭。
葉下周。
【屈原九歌】風颯颯兮木蕭蕭。
葉下憂。
◎按《周禮地官甸師》蕭茅註:鄭讀所六反,至杜子春始讀爲簫。
【午集中】【白字部】【玉篇】昌尹切,音蠢。
白也。
絈 【未集中】【糸字部】 絈 【集韻】莫白切,音陌。
【玉篇】紛絈。
【類篇】□謂之帹帞。
或作絈。
藹 【申集上】【艸字部】 藹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于蓋切,音靄。
【玉篇】晻藹,樹繁茂貌。
【揚雄河東賦】鬱蕭條其幽藹。
又【爾雅釋訓】藹藹。
【註】賢士盛多之容止。
【詩大雅】藹藹王多吉士。
【傳】藹藹,濟濟也。
又姓。
【通志氏族略】齊南海太守藹燠。
又【韻會】倚亥切,音靉。
草叢雜貌。
又【韻補】葉音翳。
【揚雄羽獵賦】車騎雲會,登降闇藹。
泰華爲旒,熊耳爲綴。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倉果切【集韻】取果切,□音脞。
碎石也。
又【玉篇】叉瓦切,音□。
好雌黃也。
蔽 【申集上】【艸字部】 蔽 【集韻】【韻會】□必袂切,音閉。
【說文】小草也。
又【廣韻】掩也。
【禮月令】是察阿黨則罪,無有掩蔽。
又微也。
【爾雅釋詁疏】蔽者,覆障使微也。
又【論語】《詩》三百,一言以蔽之。
【何晏註】猶當也。
又【小爾雅】斷也。
又【楚辭招魂】菎蔽象碁。
【註】蔽,博箸。
又地名。
【鄭語】鄢、蔽、補、丹、依、、歷、莘。
【註】八邑也。
又【集韻】毗祭切,音弊。
義同。
又分勿切,音弗。
【周禮春官巾車】有蒲蔽、棼蔽、藻蔽、藩蔽。
【註】蔽車禦風塵者。
又必列切,音龞。
【類篇】薆也。
【江淹詩】乳竇旣滴瀝,丹井復寥泬。
嵒崿轉奇秀,崟岑還相蔽。
又匹蔑切,音撇。
別也。
一曰擊也,拂也。
【史記荊軻傳】跪而蔽席。
又璧吉切,音必。
【詩召南】蔽芾甘棠,沈重讀必。
或作□、□。
考證:〔【鄭語】鄢蔽補丹依歷莘。
〕謹照原文依改依。
〔【周禮春官】巾車有蒲蔽棼蔽藻蔽蘩蔽。
〕謹照原文蘩蔽改藩蔽。
蔾 【申集上】【艸字部】 蔾 【唐韻】力脂切,音棃。
【玉篇】蒺蔾。
【韻略】旱草。
【師曠曰】歲欲旱,草先生蒺蔾也。
【易困卦】據于蒺蔾。
又蔾蘆,見蘆字註。
又姓。
【通志氏族略】淮南有此姓。
又【韻會】憐題切,音黎。
入齊韻,訓義同。
蔿 【申集上】【艸字部】 蔿 【唐韻】韋委切,音蘤。
【正韻】於鬼切,音洧。
草也。
又地名。
【左傳僖二十七年】子玉復治兵于蔿。
又姓。
【潛夫論】楚蔿氏皆芊姓也。
【說文】晉大夫蔿伯。
又于蔿,歌名。
唐魯山令元德秀所作。
又【類篇】呼瓜切,音花。
【博雅】蔿譌譁也。
又【集韻】驅爲切,音虧。
【揚子方言】楚、鄭謂獪曰蔿。
又吾禾切,音吪。
草名。
蕁 【申集上】【艸字部】 蕁 【唐韻】徒含切,音譚。
【說文】藩。
【爾雅釋草】蕁,藩。
【註】蕁生山上,葉如韭,一曰蝭母。
又□,海薻。
【註】一名海蘿,如飛髮,生海中。
又【淮南子天文訓】火上蕁,水下流。
蕂 【申集上】【艸字部】 蕂 【唐韻】詩證切,音勝。
【玉篇】苣蕂,胡麻也。
亦作。
蕃 【申集上】【艸字部】 蕃 【唐韻】附袁切,音煩。
【說文】草茂也。
【詩唐風】椒聊之實,蕃衍盈升。
【書洪範】庶草蕃廡。
【傳】蕃,滋也。
又【周語】民之蕃庶,于是乎生。
【註】蕃,息也。
又草名。
【山海經】隂山,其草多茆蕃。
又鳥名。
【山海經】□光山,其鳥多蕃,或雲卽鴞。
又方煩切,音樊。
義同。
又與藩通。
【詩大雅】四國于蕃。
又【周禮地官大司徒】九曰蕃樂。
【註】閉藏樂器而不作也。
又【韻補】方愔切,音汾。
柳宗元文:我姓蟬嫣,由古而蕃。
聯事尚書,十有八人。
又【集韻】蒲麋切,音皮。
地名。
【前漢地理志】魯國蕃。
【註】邾國也。
又【後漢黨錮傳】蕃嚮。
【註】蕃,姓也。
蕈 【申集上】【艸字部】 蕈 【唐韻】慈荏切,尋上聲。
菌生木上。
又【玉篇】蕈,地菌也。
又水名。
【水經注】洮水又北出門峽,歷求厥川,蕈川水注之。
又【集韻】徐心切,音尋。
【陸雲詩】思樂葛藟,薄采其蕈。
疾彼攸遠,乃孚惠心。
又通覃。
【五經文字】《詩》葛覃,亦作蕈。
蕉 【申集上】【艸字部】 蕉 【唐韻】卽消切【韻會】茲消切,□音焦。
【玉篇】芭蕉。
【南方草木狀】甘蕉,一名芭蕉,或曰芭苴。
莖解散如絲,可紡績,爲絺綌,名蕉葛。
又通焦。
【博雅】蕉,黑也。
又【集韻】慈焦切,音樵。
草芥也。
【莊子人閒世】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
又【字彙補】薪也。
【列子周穆王篇】覆之以蕉。
又【正韻】通顦。
【左傳成九年】雖有姬姜,無棄蕉萃。
【午集中】【目字部】【集韻】密北切,音墨。
□□,目欲臥貌。
一曰驚也。
【寅集下】【弓字部】【廣韻】女恚切,音諉。
【玉篇】□也。
【廣韻】□,弓貌。
【集韻】弓曲謂之。
一曰張弩。
【類篇】張弓貌。
又【集韻】而睡切,音。
又【類篇】于僞切,音餧。
義□同。
【醜集中】【土字部】同壅。
蕊 【申集上】【艸字部】 蕊 【唐韻】如壘切【集韻】乳捶切,□音蘃。
【韻會】草木叢生。
【玉篇】草木實節生也。
【屈原離騷】貫薛荔之落蕊。
又【博雅】花也。
【郭璞江賦】翹莖瀵蕊。
又花名。
【劇談錄】唐昌觀有玉蕊花。
又石蕊,藥名。
又【字彙補】子兗切,音雋。
花聚貌。
【潘嶽藉田賦】瓊鈒入蕊。
又古音蕺。
【風土記】蕊,香菜,根似茅根,蜀人所謂葅香。
蕋 【申集上】【艸字部】 蕋 【直音】俗蕊字。
蕎 【申集上】【艸字部】 蕎 【唐韻】舉喬切,音嬌。
【爾雅釋草】蕎,卭鉅。
【註】藥草,大戟。
【本草】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故名。
又【廣韻】巨嬌切【韻會】渠嬌切,□音喬。
【玉篇】蕎麥。
【本草】蕎麥莖弱而翹然,易長易收,磨麪如麥。
【白居易詩】蕎麥鋪花白。
蕏 【申集上】【艸字部】 蕏 【集韻】張如切,音豬。
【爾雅釋草】菋,荎藸。
或作蕏。
詳藸字註。
又【玉篇】蕏蒘草。
蕑 【申集上】【艸字部】 蕑 【唐韻】古閑切,音閒。
【詩鄭風】士與女方秉蕑兮。
【傳】蕑,蘭也。
【爾雅翼】蕑草,大都似澤蘭。
【盛弘之荊州記】都梁縣有山,山下有水淸泚,其中生蘭草,名都梁香,因山爲號。
其物可殺蟲,毒除不祥。
故鄭人方春三月,于溱洧之上,士女相與秉蕑而祓除。
又【韻會】《韓詩》傳,蓮也。
又【齊民要術】蕑子藤生緣樹,實如梨,赤如雞冠,核如魚鱗,取生食之。
又姓。
【史記淮南厲王傳】中尉蕑忌。
【索隱】蕑,姓也。
【漢書師古註】姓蕑名忌。
本此蕑字。
或作□,非。
又【集韻】何閒切,音閑。
草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良據切,音慮。
舟中簀□。
見【揚子方言】。
□ 【未集上】【米字部】 □ 【玉篇】同。
蕒 【申集上】【艸字部】 蕒 【唐韻】莫蟹切,音買。
吳人呼苦苣。
【晉書五行志】蕒菜生工人吳平家。
又水苦蕒,藥名。
又【集韻】菜名。
【博雅】蕒,□也。
蕓 【申集上】【艸字部】 蕓 【唐韻】【集韻】□玉分切,音雲。
【玉篇】蕓薹菜。
【本草註】此菜易起薹,須採其薹,則分枝必多,故名蕓薹。
淮人謂之薹芥。
又蕓香草也。
【杜陽雜編】元載造蕓輝堂於私第,其香出于闐國,潔白如玉,舂之爲屑以塗壁。
【集韻】或作蒷。
考證:〔【杜陽雜編】元載造蕓輝堂於私第,其香出於闐國。
〕謹照原文於闐改于闐。
蕕 【申集上】【艸字部】 蕕 【唐韻】以周切,音猶。
【說文】水邊草也。
卽《爾雅》□,蔓于。
又臭草。
【本草註】其氣□臭,故謂之蕕。
蕕者,□也,朽木臭也。
【左傳僖四年】一薰一蕕。
又地名。
【晉書慕容載記】劉寧屯據蕕城,降於苻氏。
又【類篇】以九切,音酉。
義同。
【集韻】同□。
蕖 【申集上】【艸字部】 蕖 【唐韻】強魚切,音渠。
【爾雅釋草】荷,芙蕖。
詳荷字註。
又【拾遺記】石蕖,靑色,堅而甚輕,從風靡靡,覆其波上。
蕗 【申集上】【艸字部】 蕗 【集韻】魯故切,音路。
蘩虂,草名。
或作蕗。
【東方朔七諫】菎蕗雜於叢蒸兮。
又【急就篇註】甘草一名蕗。
蕘 【申集上】【艸字部】 蕘 【唐韻】【正韻】□如招切,音饒。
【說文】草薪也。
【左傳昭十三年】淫芻蕘者。
【疏】□燃火之草也。
又蕘花,藥名。
【本草註】蕘者,饒也,其花繁饒也。
又【集韻】尼交切,音鐃。
菜名。
【博雅】蘴蕘,蕪精也。
【揚子方言】陳楚之郊謂之蘴,魯齊之郊謂之蕘。
考證:〔【左傳昭十三年】淫芻蕘者。
【註】□燃火之草也。
〕謹照原文註改疏。
蕙 【申集上】【艸字部】 蕙 【唐韻】【正韻】□胡桂切,音惠。
【玉篇】香草,生下濕地。
【爾雅翼】一榦一花而香有餘者蘭,一榦數花而香不足者蕙。
【南方草木狀】蕙一名薰草。
【屈原離騷】予旣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又【韻會】通惠。
【揚雄甘泉賦】發蘭惠與穹藭。
蕛 【申集上】【艸字部】 蕛 【集韻】田黎切,音提。
【爾雅釋草】蕛,苵。
【註】蕛似稗,布地生穢草。
【廣韻】或作稊。
又通荑。
【集韻】亦作□。
【酉集下】【車字部】【集韻】匹計切,音淠。
【釋名】輗,猶祕齧。
在車軸上,正輪之祕齧前卻也。
【備考】【酉集】【辵字部】【龍龕】音曲。
蕜 【申集上】【艸字部】 蕜 【集韻】妃尾切,音斐。
【博雅】悵也。
又父沸切,音翡。
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