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未集下】【肉字部】 肌 【唐韻】居夷切【集韻】居狋切【韻會】居宜切,□音飢。
【說文】肉也。
【玉篇】肌膚也。
【正韻】膚肉。
【正字通】人身四支附骨者皆曰肌。
【釋名】肌,懻也。
膚幕堅懻也。
又密肌,蟲名。
【爾雅釋蟲】密肌,繼。
英【註】未詳。
又【韻會】或作□。
【列子黃帝篇】□骨不。
又【集韻】居氣切,音旣。
體也。
肍 【未集下】【肉字部】 肍 【唐韻】巨鳩切【集韻】渠尤切,□音求。
【說文】孰肉醬也。
【廣韻】乾肉醬也。
肎 【未集下】【肉字部】 肎 【唐韻】苦等切,坑上聲。
【說文】骨閒肉也。
【玉篇】今作肯。
又【集韻】可亥切,音愷。
【字林】著骨肉也。
肒 【未集下】【肉字部】 肒 【廣韻】【集韻】□胡玩切,音換。
搔生創也。
【廣韻】皰肒。
【集韻】或作□□□。
苪 【申集上】【艸字部】 苪 【唐韻】兵永切,音丙。
【玉篇】明著也。
肓 【未集下】【肉字部】 肓 【唐韻】【集韻】□呼光切,音荒。
【說文】心上鬲下也。
【左傳成十年】居肓之上,膏之下。
【註】鬲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與□同。
肕 【未集下】【肉字部】 肕 【廣韻】而振切,音刃。
【玉篇】堅肉也。
【廣韻】牢肕。
【類篇】堅柔也。
【管子心術篇】人能正靜者,筋肕而骨強。
【註】肕筋,堅也。
肖 【未集下】【肉字部】 肖 【唐韻】私妙切【集韻】仙妙切,□音笑。
【說文】骨肉相似也。
從肉,小,意兼聲。
【玉篇】似也。
【書說命】說築傅巖之野,惟肖。
【傳】肖,似也。
又【禮中庸】夫婦之不肖。
【揚子方言】肖,法也。
西楚梁益之閒曰肖。
【註】肖者,似也。
【博雅】肖,類也。
又小也。
【揚子方言】趙肖,小也。
又【韻會】思邀切【正韻】先彫切,□音宵。
衰微也。
【史記太史公自序】申呂肖矣。
【註】徐廣曰:肖,音痟。
痟猶衰微。
又失散也。
【莊子列禦寇】達於知者肖。
【註】肖,失散也。
又人名。
周肖,魏臣。
見【戰國策】。
【集韻】或作俏。
亦作霄。
肘 【未集下】【肉字部】 肘 【唐韻】【集韻】陟柳切【韻會】陟肘切【正韻】止酉切,□音帚。
【說文】臂節也。
從□從寸。
寸,手寸口也。
【徐曰】寸口,手腕動脈處也。
【詩小雅如矢斯棘箋】如人挾弓矢,戟其肘。
【禮玉藻】袂可以回肘。
又【深衣】袼之高下,可以運肘。
【左傳成二年】張侯曰:自始合,而矢貫餘手及肘。
又【釋名】肘,注也。
可隱注也。
又【正字通】爲人捉其肘而留之,亦曰肘。
【後漢孔融傳】欲命駕,數數被肘。
【杜甫遭田家泥飮美嚴中丞詩】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鄰叟。
高聲索果栗,欲起時被肘。
又書名。
【前漢藝文志】彊弩將軍王圍肘法五卷。
【抱樸子地眞卷】崔文子肘後經。
又【韻會】一曰一肘二尺,一曰一尺五寸爲一肘,四肘爲一弓,三百弓爲一裡。
【集韻】或作。
通作□。
【午集上】【瓦字部】【玉篇】古文甃字。
註詳九畫。
【寅集中】【山字部】【集韻】逆各切。
與崿□同。
□詳崿字註。
肙 【未集下】【肉字部】 肙 【唐韻】烏懸切,音淵。
【說文】小蟲也。
一曰空也。
又撓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刺兵欲無肙。
【註】撓也。
又【類篇】縈絹切,音睊。
義同。
亦作。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剸兵欲無肙。
〕謹照原文剸兵改刺兵。
肚 【未集下】【肉字部】 肚 【廣韻】當古切【集韻】【韻會】董五切,□音賭。
【廣韻】腹肚。
【集韻】胃也。
【正字通】俗呼曰肚。
【博雅】□謂之肚。
又【廣韻】【正韻】□徒古切,音杜。
義同。
又【正韻】獨故切,音覩。
【正字通】方音讀曰睹。
【韓愈詩】腸肚鎭煎煼。
【註】音覩。
葋 【申集上】【艸字部】 葋 【唐韻】其俱切,音劬。
草名。
【爾雅釋草】葋,艼熒。
【集韻】或作□、□。
【午集上】【玉字部】【唐韻】與之切【集韻】盈之切,□音飴。
【說文】石之似玉者。
【玉篇】五色之石也。
【廣韻】玉名。
又【集韻】居之切,音姬。
義同。
【類篇】或作珆。
肛 【未集下】【肉字部】 肛 【廣韻】【集韻】□古雙切,音江。
【廣韻】胮肛,脹大也。
【埤蒼】胮肛,腹脹也。
【六書故】大腸端,肛門也。
【史記倉公傳】肛門,重十二兩。
【註】肛,釭也。
言其處似車釭。
故曰釭門,卽廣腸之門。
又【正字通】肥大貌。
【韓愈贈張籍詩】連日挾所有形,軀頓胮肛。
又【廣韻】許江切【集韻】【韻會】虛江切,□音□。
【博雅】肛,腫也。
又【集韻】胡公切,音洪。
義同。
【亥集中】【魚字部】【廣韻】莫撥切,音末。
魚名。
【玉篇】海中魚。
與鱴同。
肜 【未集下】【肉字部】 肜 【廣韻】以戎切【集韻】【韻會】餘中切【正韻】以中切,□音融。
【廣韻】祭名。
【爾雅釋天】繹又祭也。
商曰肜。
【疏】肜者,相尋不絕之意。
【書高宗肜日傳】祭之明日又祭也。
又姓。
【前漢古今人表】肜魚氏。
【註】黃帝妃。
又【韻會】癡林切【正韻】醜林切,□音琛。
【正韻】船行貌。
肝 【未集下】【肉字部】 肝 【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音幹。
【說文】木藏也。
生於木,魄所藏。
【正字通】左三葉,右四葉,以膽爲府,附脊第九椎爲陽中,少陽通於春氣。
素問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釋名】肝,幹也。
五行屬木,故其體狀有枝幹也。
凡物以大爲幹。
【詩大雅或燔或炙傳】炙用肝。
【禮月令】其祀門,祭先肝。
【淮南子精神訓】肝爲風。
又【白虎通】肝之爲言扞也。
又肝楡,海外國名。
【山海經】肝楡之屍,在大人北。
【寅集中】【山字部】【廣韻】一虢切【集韻】屋虢切,□泓入聲。
【廣韻】陂名。
一曰邨名,在吳王舊城側。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呼貢切,音嗊。
竹器也。
【篇海】用以熯物者。
【戌集中】【隹字部】【廣韻】七由切【集韻】雌由切,□音秋。
【玉篇】雞雛。
【廣韻】雅雛。
又【集韻】子幽切,音稵。
【揚子方言】雞雛,齊魯之閒謂之子。
又【集韻】將由切,音楢。
義同。
脦 【未集下】【肉字部】 脦 【集韻】惕得切,音忒。
肋脦,不正容止也。
腀 【未集下】【肉字部】 腀 【玉篇】力民切【集韻】龍春切,□音倫。
皮也。
肦 【未集下】【肉字部】 肦 【廣韻】【集韻】【正韻】□符分切,音汾【廣韻】大首貌。
【集韻】一曰衆貌。
亦作。
【正韻】亦作頒。
又【廣韻】布還切【集韻】【韻會】【正韻】逋還切,□音班。
【集韻】□謂之朌。
又【韻會】賦也。
【禮王制】名山大澤不以朌。
【釋文】朌,讀爲班。
賦也。
【儀禮聘禮】朌肉及廋車。
【註】朌,猶賦也。
【釋文】音班。
考證:〔【儀禮聘禮】朌肉及庾車。
〕謹照原文庾車改廋車。
肧 【未集下】【肉字部】 肧 【廣韻】芳杯切【韻會】鋪枚切【正韻】鋪杯切,□音坯。
【說文】婦孕一月也。
【正字通】一月未生肌肉,故從不。
又【廣韻】匹尤切【集韻】披尤切,□音。
【集韻】肧胎,未成物之始。
或從血。
【正字通】又器物未成者亦曰肧。
俗作胚。
肨 【未集下】【肉字部】 肨 【廣韻】【正韻】匹絳切【集韻】匹降切,□音炐。
【玉篇】肨,脹也。
【廣韻】臭貌。
又【集韻】披江切。
與胮同。
胮肛,腫也。
亦作膖□。
又敷容切,音豐。
肉耑。
肩 【未集下】【肉字部】 肩 【唐韻】古賢切【集韻】【韻會】【正韻】經天切,□音堅。
【說文】髆也。
從肉,象形。
【徐曰】象肩形,指事也。
【廣韻】項下。
【正韻】膊上。
【六書故】臂本曰肩。
又【爾雅釋詁】肩,克也。
【詩周頌】佛時仔肩。
【傳】仔肩,克也。
【箋】仔肩,任也。
【書盤庚】朕不肩好貨。
【傳】肩,任也。
我不任好貨之人。
又【韻會】勝也。
肩強能勝重,堪任義。
【爾雅釋詁】肩,勝也。
又【釋名】肩,堅也。
甲闔也。
與胸脇皆相會闔也。
又息肩。
【左傳襄二年】鄭子駟請息肩於晉。
【註】欲辟楚役,以負擔喻。
又比肩。
【爾雅釋地】北方有比肩民焉,疊食而疊望。
【又】西方有比肩獸焉,與卭卭岠虛比,爲卭卭岠虛齧甘草,卽有難,卭卭岠虛負而走,其名謂之蟨。
又獸三歲曰肩。
【詩齊風】□驅從兩肩兮。
【傳】獸三歲曰肩。
又鳥名。
【禮月令季冬之月征鳥厲疾註】征鳥,題肩也。
齊人謂之擊征。
又【集韻】作也,媵也。
又姓。
【正字通】肩龍明,金人。
肩固,洪武中貢士泰和人。
又人名。
【禮檀弓】公肩假。
【左傳桓五年】周公黑肩,將左軍。
【註】黑肩,周桓公也。
又【集韻】丘閑切,音掔。
膊也。
又胡恩切,音痕。
肩肩,羸小貌。
【莊子德充符】闉跂支離無脤,說衞靈公。
靈公說之,而視全人,其脰肩肩。
【音義】胡恩反。
羸小貌。
又直貌。
又【五音集韻】胡田切,音賢。
義同。
【莊子德充符肩肩音義】又胡咽反。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作勘切,音讚。
綴衣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側救切,音縐。
捕魚具。
【酉集下】【酉字部】【五音集韻】呂支切,音離。
乳腐。
肪 【未集下】【肉字部】 肪 【唐韻】甫良切【集韻】分房切【正韻】敷房切,□音芳。
【說文】肥也。
【徐曰】本草有鴈肪,鴈脂也。
【玉篇】脂肪。
【揚子太□經】脂牛正肪,不濯□而烹。
又【廣韻】【集韻】□符方切,音房。
義同。
肫 【未集下】【肉字部】 肫 【唐韻】章倫切【集韻】【正韻】朱倫切【韻會】株倫切,□音諄。
【說文】面頯也。
從肉,屯,意兼聲。
【正韻】懇誠貌。
【禮中庸】肫肫其仁。
【註】肫肫,讀如誨爾忳忳之忳。
肫,懇誠貌。
又【五音集韻】子罪切,音嶊。
義同。
又【集韻】殊倫切,音純。
臘之全者。
【儀禮士昏禮】肫髀不升。
【註】肫,全也。
【釋文】音純。
又徒渾切,音屯。
肫,餌也。
或作飩。
亦作□□。
又主尹切,音準。
頤也。
又朱劣切,音拙。
面骨。
【五音集韻】面秀骨。
肬 【未集下】【肉字部】 肬 【唐韻】羽求切【集韻】【正韻】于求切【韻會】疑求切,□音尤。
【說文】贅也。
【博雅】肬,腫也。
【釋名】肬,丘也。
出皮上聚,高如地之有丘也。
【荀子宥坐篇】曾未如肬贅。
【楚辭九章】竭忠誠以事君兮,反離羣而贅肬。
【註】贅肬,過也。
【集韻】或作疣。
肭 【辰集上】【月字部】 肭 【唐韻】【集韻】【韻會】□女六切,音衄。
【說文】朔而月見東方,謂之縮肭。
從月內聲。
○按從內非聲,當從肉乃得聲。
《玉篇》作朒,今本《說文》作肭,乃傳寫之譌耳。
【廣韻】【集韻】【韻會】□女六切,音恧。
【說文】肭,朔而見東方,謂之縮肭。
【徐曰】行太疾也。
又【集韻】奴骨切,音訥。
膃肭,肥也。
又【正字通】海狗之腎曰膃肭臍。
又【廣韻】【集韻】□女滑切,音貀。
義同。
肮 【未集下】【肉字部】 肮 【廣韻】呼郞切【集韻】寒剛切,□音□。
【類篇】咽也。
【史記劉敬傳】不搤其肮。
【註】肮,喉嚨也。
【廣韻】肮,大也。
【集韻】大脈謂之肮。
又【五音集韻】古郞切,音岡。
星名。
一曰亢父縣。
又【正韻】下黨切,音沆。
義同。
肯 【未集下】【肉字部】 肯 〔古文〕□【正韻】苦等切,音懇。
【爾雅釋言】肯,可也。
【詩衞風】惠然肯來。
【箋】可也。
【前漢高帝紀】高帝數讓,衆莫肯爲。
又【集韻】可亥切,音愷。
【字林】著骨肉也。
【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
【註】著骨肉也。
肯,著也。
【集韻】或作肎肻。
又□。
肰 【未集下】【肉字部】 肰 〔古文〕□□□【唐韻】【集韻】□如延切,音然。
【說文】犬肉也。
又【玉篇】而旃切,音壖。
義同。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牆之切,音慈。
□,愧貌。
肱 【未集下】【肉字部】 肱 〔古文〕□厷□【廣韻】古弘切【集韻】姑弘切,□音。
臂上也。
【正韻】臂幹。
【書臯陶謨】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
【詩小雅】麾之以肱【傳】肱,臂也。
又國名。
【山海經】奇肱之國,其人一臂三目,有隂有陽,乗文馬。
又人名。
【左傳襄二十二年】鄭公孫黑肱。
【史記魯周公世家】子成公黑肱立。
育 【未集下】【肉字部】 育 【集韻】【韻會】【正韻】□餘六切,音昱。
【說文】養子使作善也。
【廣韻】養也。
【易蒙卦】君子以果行育德。
【註】育德者,養正之功也。
【疏】育養其德。
又【爾雅釋詁】育,長也。
【詩衞風】旣生旣育。
【箋】育謂長老也。
【書盤庚】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
【傳】育,長也。
【晉語】正名育類。
【註】育,長也。
又生也。
【禮中庸】發育萬物。
【註】育,生也。
又覆育也。
【詩小雅】長我育我。
【箋】育,覆育也。
又幼稚也。
【詩衞風】昔育恐育鞠。
【箋】昔育,昔幼稚之時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育陽。
【註】屬南陽郡。
又【集韻】亦姓。
又【集韻】直祐切,音胄。
胤也。
又【韻會】通作鬻。
【詩幽風】鬻子之閔斯。
【禮樂記】毛者孕鬻。
【註】鬻,生也。
又【集韻】或作毓。
【前漢五行志】孕毓根荄。
又【韻補】葉音亦。
【詩大雅】載生載育。
葉上夙下稷。
夙音夕。
又葉音乙。
【黃伯仁龍馬頌】稟神祇之化靈,乃大宛而再育。
資□螭之表象,似靈虯之注則。
腂 【未集下】【肉字部】 腂 【集韻】古臥切,音過。
腫赤也。
又戸瓦切,音踝。
藥草名。
生山谷中,益氣延年。
又【五音集韻】力軌切,音壘。
皮起也。
【唐書酷吏傳】膝腂皆碎。
肳 【未集下】【肉字部】 肳 【集韻】武粉切,同吻。
【說文】口邊也。
或作呅。
通作□。
又【集韻】暮拜切,音韎。
冥目遠視也。
一曰久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同蓬。
□ 【備考】【未集】【米字部】 □ 【字彙補】公溪切,音雞。
□ 【備考】【未集】【米字部】 □ 【搜眞玉鏡】禾架切。
肴 【未集下】【肉字部】 肴 【唐韻】胡茅切【韻會】【正韻】何交切,□音爻。
【說文】啖也。
【徐曰】謂已修庖之,可食也。
【玉篇】俎實。
又啖肉也。
【廣韻】凡非穀而食曰肴。
【正字通】豆實俎醢也。
【詩大雅】爾肴旣馨。
【前漢王丹傳】載酒肴於田閒,□勤者而勞之。
【集韻】或作餚。
肵 【未集下】【肉字部】 肵 【集韻】居焮切,音靳。
敬也。
【禮郊特牲】肵之爲言敬也。
又【集韻】【韻會】□渠希切,音祈,盛心舌之俎。
【儀禮特牲饋食禮】佐食升肵俎。
【註】肵,音祈,謂心舌之俎也。
【禮曾子問】祭殤不舉肺,無肵俎。
【註】肵俎,利成禮之施於屍者。
【疏】肵是屍之所食,歸餘之俎,以其無屍,故無肵俎。
【釋文】肵,音祈。
肶 【未集下】【肉字部】 肶 【廣韻】房脂切【集韻】頻脂切,□音毗。
本作膍。
【說文】牛百葉也。
一曰鳥膍胵。
【儀禮旣夕東方之饌四豆脾析註】脾,讀爲雞脾肶之脾。
牛百葉也。
又【爾雅釋詁】肶,厚也。
【註】肶輔皆厚重。
又【集韻】駢迷切,音鼙。
義同。
又必至切,音畀。
祠也。
【五音集韻】以豚祠司命也。
又【五音集韻】傍禮切,音陛。
髀股也。
膿 【未集下】【肉字部】 膿 【廣韻】【集韻】【韻會】□奴冬切,音農。
【說文】腫血也。
【玉篇】癰疽潰也。
【史記倉公傳】後八日嘔膿。
又【釋名】膿,醲也,汁醲厚也。
【曹植七啟】肥豢膿肌。
又爛也。
【齊民要術】水稻苗長七八寸,陳草復起。
以鐮浸水芟之,草悉膿死。
肷 【未集下】【肉字部】 肷 【玉篇】許律切【五音集韻】呼出切,□音颰。
【玉篇】牛肉也。
肸 【未集下】【肉字部】 肸 【唐韻】羲乙切【集韻】【韻會】【正韻】黑乙切,□欣入聲。
【說文】響布也。
從十從。
【徐曰】,振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肸蠁布寫。
【註】肸蠁,盛作也。
又【揚雄傳】薌呹肸以掍根兮,聲駍隱而歷鍾。
【註】言風之動樹,聲響振起衆根,合同駍隱,而盛歷入殿上之鍾也。
根猶株也。
【左思蜀都賦】景福肸蠁而興作。
【註】韋昭曰:肹蠁濕生蟲,蚊類是也,大福之興,如此蟲騰起矣。
又【正韻】佛肸,大貌。
又人名。
又西域名。
【前漢西域傳】四曰肸頓侯。
又人名。
公孫肸,鄭大夫。
見【左傳襄三十年】。
又【前漢功臣表】疆圉侯留肸。
又【廣韻】【集韻】【韻會】□許訖切,音迄。
又【集韻】顯結切,音□。
義□同。
又【集韻】兵媚切,音祕。
邑名。
在魯。
【史記魯世家】作肸誓。
【註】魯東郊之地名。
【尚書】作費。
通作肹。
考證:〔【揚雄傳】薌呹肸以棍根兮。
〕謹照原文棍根改掍根。
肺 【未集下】【肉字部】 肺 【廣韻】方廢切【集韻】【韻會】芳廢切,□音。
【說文】金藏也。
【玉篇】肺之言敷也。
【正字通】肺主藏魄,六葉兩耳,凡八葉,附脊第三椎,配胷中與大腸表裏,爲陽中大隂,通於秋氣。
【素問】肺者,相傳之官,治節出焉。
【禮曲禮】年穀不登,君膳不祭肺。
【註】禮,食殺牲則祭先。
有虞氏以首,夏後氏以心,殷人以肝,周人以肺。
不祭肺,謂不殺牲爲盛饌也。
又【月令】孟夏之月,祭先肺。
【史記樂書】商動肺而和正義。
【淮南子精神訓】肺爲氣。
【釋名】肺,也。
言其氣鬱也。
【博雅】肺,費也。
又肺石。
【周禮秋官大司寇】以肺石達窮民。
【註】肺石,赤石也。
【疏】必使之坐赤石者,使之赤心不妄告也。
又【正韻】削木劄。
【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諸侯子弟若肺腑。
【註】喻人主疎末之親,如木劄出於木,樹皮附於樹也。
【前漢楚元王傳】臣幸得託肺附。
【註】一說肺謂斫木之肺劄也。
【揚子太□經】肺附乾餱。
【註】削曰肺,杮曰附。
【正字通】杮附木,如肺附肝,杮胏與肺別,此義之不可通者也。
韻會、讀書通不詳考,肺譌爲胏,胏譌爲杮,皆謂肺、胏、杮音義互通,誤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普蓋切【正韻】滂佩切,□音霈。
【廣韻】茂貌。
【詩陳風】東門之楊,其葉肺肺。
【傳】盛貌。
【釋文】普貝反,又蒲貝反。
又【集韻】或作胇。
【詩大雅】自有肺腸。
【釋文】肺,本又作胇。
腎 【未集下】【肉字部】 腎 【唐韻】時忍切【集韻】【韻會】是忍切【正韻】時軫切,□音祳。
【說文】水藏也。
【徐曰】按腎主智藏精,皆水之爲也。
【廣韻】五藏之一也。
【正字通】腎當胃下兩旁,與臍平直,筋外有脂裹,表白裏黑。
【素問】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又】藏各有一,腎獨兩,何也。
腎兩者,非皆腎也。
其左者爲腎,右者爲命門。
【禮月令】孟冬之月,祭先腎。
【註】隂位在下,腎亦在下。
【書盤庚】今予其敷心腹腎腸,歷告爾百姓于朕志。
【淮南子精神訓】腎爲雨。
又引也。
【釋名】腎,引也。
腎屬水,主引水氣,灌注諸脈也。
又【博雅】堅也。
【醜集上】【口字部】【玉篇】同噱。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先稽切【集韻】先齊切,□音西。
痠,疼痛也。
又【博雅】病也。
又【集韻】相支切,音斯。
義同。
腫 【未集下】【肉字部】 腫 【唐韻】之隴切【集韻】【韻會】主勇切,□音種。
【說文】癰也。
【廣韻】疾也。
【周禮天官瘍醫】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藥,劀殺之齊。
【註】腫瘍,而上生創者。
【爾雅釋訓】腫足爲尰。
【疏】膝之下有瘡腫,是涉水所爲。
又膚肉浮滿也。
【史記倉公傳】後五日當□腫。
【前漢五行志】公閉門而泣之,目盡腫。
【後漢梁皇後紀】從閒以來,加以浮腫。
又【釋名】腫,鍾也。
寒熱氣所鍾聚也。
又【增韻】脹也。
【管子輕重篇】無鹽則腫。
又瘣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旁不腫。
【註】瘣也。
脹 【未集下】【肉字部】 脹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知亮切,音帳。
腹滿也。
【玉篇】左氏傳,將食,脹,如廁。
脹,痛也。
◎按左傳成十年,作張如厠,註,中亮反。
【通雅】臚脹,謂腹鼓脹也。
【急就章】寒氣洩注腹臚脹。
又【集韻】仲良切,音長。
大小腸也。
【玉篇】字書亦作痮。
脅 【未集下】【肉字部】 脅 【唐韻】虛業切【集韻】【韻會】迄業切,□音熁。
【說文】兩膀也。
【玉篇】身左右兩膀。
【廣韻】胷脅。
【增韻】腋下也。
【周禮天官醢豚拍魚醢註】拍爲膊,謂脅也。
【晉語】重耳過曹,聞其駢脅,欲觀其狀。
又【正字通】牲體,前爲代脅,中爲長脅,後爲短脅。
又【正韻】迫脅,以威力恐人也。
【書胤征】殲厥渠魁,脅從罔治。
【疏】其被迫脅而從,距王師者,皆無治責其罪。
又【泰誓】脅權相滅。
【疏】假用在上之權命脅之。
又【詩秦風】遊環脅驅。
【傳】脅驅,愼駕具,所以止入也。
又斂也。
【前漢王莽傳】動靜辟脅,萬物生焉。
【註】師古曰:脅,收斂也。
又責也。
【公羊傳莊二十五年】以朱絲營社,或曰脅之。
【註】脅之,與責求同義。
又脅盾,盾名。
【管子幼官篇】兵尚脅盾。
【註】象時物之閉盾,或署之於脅。
又【廣韻】許欠切【集韻】虛欠切,□音搚。
妨也。
又【集韻】迄及切,音吸。
脅肩,竦體也。
或書作脇。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同竽。
胂 【未集下】【肉字部】 胂 【廣韻】醜人切。
【集韻】癡鄰切,□音伸。
【廣韻】申也。
【集韻】伸身也。
又【博雅】肑謂之胂,胂謂之脢。
又【集韻】延知切,音夷。
夾脊肉。
或作胰。
又外人切,音申。
義同。
胃 【未集下】【肉字部】 胃 【廣韻】【集韻】【韻會】于貴切【正韻】于畏切,□音謂。
【說文】穀府也。
從□從肉,象形。
【玉篇】白虎通曰:胃者,脾之府,穀之委,故脾稟氣於胃。
【廣韻】腸胃。
【釋名】胃,圍也,圍受食物也。
【禮內則】鴇奧鹿胃。
【史記貨殖傳】胃脯□微耳,濁氏連騎。
【註】晉灼曰:今大官常以十月作沸湯,燖羊胃,以末椒薑扮之,暴使燥,是也。
又【韻會】西方宿名。
【禮月令】季春之月,日在胃。
【史記天官書】胃爲天倉。
【註】胃主倉稟,五穀之府也。
明則天下和平,五穀豐稔。
又【集韻】本作□。
【禮內則】鴇奧鹿胃。
【釋文】胃又作□。
又□。
胄 【未集下】【肉字部】 胄 【廣韻】直祐切【韻會】【正韻】直又切,□音宙。
【增韻】裔也。
又系也,嗣也。
又長也。
【書舜典】帝曰:夔,命汝典樂,敎胄子。
【傳】胄,長也。
又後也。
【左傳襄十四年】謂我諸戎,是四嶽之裔胄也。
【註】胄,後也。
又【廣韻】亦姓。
又【增韻】國名。
【集韻】或作伷。
【正字通】與冂部甲冑字別,甲冑下從冃,冃音冒。
此胄字下從肉,自有分也。
胅 【未集下】【肉字部】 胅 【廣韻】【集韻】□徒結切,音絰。
【說文】骨差也。
從肉,失,意兼聲。
【廣韻】骨胅。
【集韻】一曰腫也。
一曰連脽肉。
【博雅】胅,腫也。
【淮南子精神訓】萬物背隂,而抱陽沖氣以爲和,故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胅。
膽 【未集下】【肉字部】 膽 【集韻】蕩旱切,音但。
肉膽也。
又當割切,音怛。
臈膽,肥貌。
又【廣韻】徒幹切【集韻】唐幹切,□音壇。
【廣韻】口脂澤也。
【正字通】俗以膽爲膽,非。
(膽)【唐韻】都敢切【韻會】【正韻】覩敢切,□音黵。
【說文】連肝之府也。
【廣韻】肝膽。
【素問】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白虎通】膽者,肝之府也。
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膽斷。
是以肝膽二者,必有勇也。
肝膽異趣,何以知相爲府也。
肝者,木之精也。
人怒無不色靑目張者,是其效也。
【史記越世家】坐臥卽仰膽,飮食亦嘗膽也。
【前漢張耳陳餘傳】將軍瞋目張膽。
【註】張膽,言勇之甚。
【後漢光武紀】今不同心膽,共舉功名。
又【淮南子精神訓】膽爲雲。
又【拾遺記】昆吾山有獸,食銅鐵。
吳國武庫中兵刃俱食盡,得雙兔,有鐵膽,鑄爲雙劒。
又蟲名。
【博雅】膽蛇,靑蠵也。
又草名。
【博雅】陵遊,龍膽也。
又拭治也。
【禮內則】桃曰膽之。
【註】啖食治擇之名。
【疏】去毛拭治,令色靑滑如膽也。
又姓。
【呂氏春秋】中牟有士曰膽胥,已請見之。
胈 【未集下】【肉字部】 胈 【廣韻】【集韻】【正韻】□蒲撥切,音跋。
【廣韻】股上小毛也。
【韻會】膚毳皮。
【前漢司馬相如傳】躬傶骿胝無胈。
【註】胈,毳膚皮也。
言禹勤,骿胝無有毳毛也。
【司馬相如難蜀父老文韋昭註】身中小毛。
【莊子天下篇】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
又【集韻】蒲蓋切,音旆。
義同。
又白肉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躬胝無胈。
【註】胈,白肉也。
胊 【未集下】【肉字部】 胊 【唐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權俱切,□音劬。
【說文】脯脡也。
【玉篇】脯也。
【韻會】申曰脡,屈曰胊。
【禮曲禮】左胊右末。
【註】屈中曰胊。
【儀禮士虞禮】胊在南。
【註】胊,脯及乾肉之屈也。
又遠也。
【管子侈靡篇】觀之風氣,古之祭者,有時而胊。
【註】胊,遠也。
或遠爲來歲祈福而祭也。
又草名。
【爾雅釋草】搴櫃胊。
又【廣韻】亦山名。
又國名。
【山海經】北胊國,在鬰水南。
又邑名。
【前漢五行志】取須胊城郚。
【註】須胊,邾邑。
又【地理志】臨胊。
【註】屬齊郡。
又海上地名。
【史記秦始皇紀】於是立石東海上胊界中。
又姓。
漢胊邴。
見【鹽鐵論】。
又人名。
【前漢宣元六王傳】姬胊臑故親幸,後疏遠。
又【集韻】匈于切,音訏。
胊衍,戎名,在北地。
又籲玉切,音旭。
又詡拱切,音洶。
義□同。
又【廣韻】尺尹切,音蠢。
漢胊,縣名。
又【五音集韻】北角切,音剝。
同□。
【集韻】或作□。
【正韻】脯屈中曰胊,從肉從句,與朐不同。
朐從日月之月,音籲。
朐,車軛。
背 【未集下】【肉字部】 背 【唐韻】【韻會】補妹切【正韻】邦昧切,□音輩。
【說文】□也。
從肉北聲。
【韻會】身北曰背。
【玉篇】背脊。
【正字通】身之隂也。
【釋名】背,倍也,在後稱也。
【易艮卦】艮其背。
【註】背者,無見之物也。
又手背。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合灂若背手文。
又壽也。
【爾雅釋詁】背,壽也。
【詩大雅】黃耉台背。
又【魯頌】黃髮台背。
【傳】台背,皆壽徵也。
又日旁氣也。
【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
【註】孟康曰:皆日旁氣也。
背形如背字也。
如淳曰:凡氣向日爲抱,向外爲背。
又【玉篇】堂北曰背。
【詩衞風】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傳】背,北堂也,又人名。
【穀梁傳成十年】衞侯之弟黑背,帥師侵鄭。
又【廣韻】【集韻】蒲昧切【正韻】步昧切,□音旆。
【廣韻】棄背。
【集韻】違也。
【正韻】棄也,孤負也,反面也。
【詩小雅】噂沓背憎。
【書太甲】旣往背師保之訓。
【前漢高帝紀】君爲秦吏,今欲背之。
又【五音集韻】奴對切,音內。
義同。
又【韻補】葉音必。
【詩大雅】民之罔極,職涼善背。
葉下克力。
【正韻】亦作偝倍。
胍 【未集下】【肉字部】 胍 【廣韻】古胡切【集韻】攻乎切,□音孤。
胍肫,大腹。
又【集韻】姑華切,音瓜。
義同。
又胡故切,音護。
□胍,大貌。
胎 【未集下】【肉字部】 胎 【唐韻】土來切【集韻】【韻會】【正韻】湯來切,□音台。
【說文】婦孕三月也。
從肉,台,意兼聲。
【廣韻】始也。
【增韻】凡孕而未生,皆曰胎。
【爾雅釋詁】胎,始也。
【註】胚胎未成,亦物之始也。
【博雅】人三月而胎。
【史記律書】營室者,主營胎。
又獸亦謂之胎。
【禮王制】不殺胎。
【史記樂書】胎生者不殰。
【註】胎生,獸也。
又珠亦謂之胎。
【前漢揚雄傳】剖明月之珠胎。
【註】珠在蛤中,若懷姙然,故謂之胎也。
又逃也。
【揚子方言】胎,逃也。
【註】謂逃叛也。
又【韻補】葉音怡。
【漢樂章】衆庶熙熙,施及夭胎。
羣生啿啿,受春之祺。
【徐幹七喻】大宛之犧,三江之鮭。
雲鶬水鵠,熊蹯豹胎。
又葉音駝。
【道藏謌】乞免五難中,制召諸天魔。
靈嶽不崩陷,福地更鍊胎。
【集韻】或作孡。
胏 【未集下】【肉字部】 胏 【集韻】【韻會】壯仕切【正韻】祖似切,□音滓。
【說文】食所遺也。
【玉篇】脯有骨也。
【易噬嗑】噬乾胏。
【疏】乾胏,是臠肉之乾者。
【博雅】胏,脯也。
【郭璞江賦】赬蟞胏躍而吐璣。
【註】赬蟞之魚,其狀如胏。
又【五音集韻】側氏切,音。
義同。
【集韻】或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海篇】同。
【備考】【午集】【玉字部】【川篇】與寶同。
【亥集中】【魚字部】【戰國策】俯噣鱔鯉。
【註】鱔,故書作。
字書無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卽淺切【集韻】子淺切,□音剪。
竹名。
胐 【未集下】【肉字部】 胐 【廣韻】苦骨切,音窟。
胐臀。
【正字通】按俗謂髀之近竅者爲髀窟。
【博雅】胐,腳也。
【釋文】篤骨反。
又【集韻】張滑切,音窡。
厀疾。
胑 【未集下】【肉字部】 胑 【唐韻】【集韻】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
【說文】體四胑也。
【玉篇】體四胑,手足也。
【淮南子修務訓】故自天子以下,至於庶人,四胑不動,思慮不用,事治求贍者,未之聞也。
又枝也。
【釋名】胑,枝也,似木之枝格也。
【集韻】通作支。
【正韻】同肢。
胔 【未集下】【肉字部】 胔 【集韻】疾智切【正韻】資四切,□音漬。
【說文】鳥獸殘骨曰骴,可惡也。
【禮月令】掩骼埋胔。
【註】肉腐曰胔。
【前漢陳湯傳】埋胔。
【註】有肉曰胔。
又【廣韻】疾移切【集韻】才支切,□音疵。
【廣韻】人子腸名。
又水族之名。
【左思吳都賦】摸蝳蝐,捫胔蠵。
又【集韻】牆之切,音慈。
水腸謂之胔。
【淮南子說山訓】海水雖大,不受胔芥。
【釋文】胔,音慈。
又【五音集韻】秦昔切,音籍。
病也,瘦也。
又【五音集韻】疾二切,音自。
骨有肉也。
【集韻】本作骴。
亦作髊殐。
或書作□。
胕 【未集下】【肉字部】 胕 【廣韻】【集韻】【韻會】符遇切【正韻】防父切,□音附。
【揚子太□經】肺胕之行。
【廣韻】肺胕,心膂。
【集韻】人之六腑也。
【正韻】晉書作肺腑,誤。
又【集韻】風無切,音膚。
足也。
或作趺□。
【戰國策】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
【釋文】胕,音膚。
又【五音集韻】防無切,音扶,腫也。
【山海經】竹山有草焉,其名曰黃雚。
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
【註】治胕腫也,音符。
又【韻會】通作附。
【前漢劉向傳】臣幸得託肺附。
【註】肝肺相附著也。
胖 【未集下】【肉字部】 胖 【唐韻】【集韻】【韻會】□普半切,音判。
【說文】半體肉。
【玉篇】牲之半體。
【韻會】胖之言片也,析肉意也。
【周禮天官內饔】凡掌共羞脩□膴胖骨鱐,以待共膳。
【註】胖,如脯而腥者。
【禮內則脯羹兔醢糜膚註】膚或爲胖。
【釋文】胖,音判。
又【增韻】脅側薄肉。
【禮內則】鵠鴞胖。
【註】鵠鴞胖,謂脅側薄肉也。
又【集韻】一曰廣肉。
又【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音槃。
大也。
【禮大學】心廣體胖。
【註】胖,猶大也。
【釋文】胖,步丹反。
【朱註】安舒也。
又【集韻】補綰切,音版。
夾脊肉。
攼 【卯集下】【攴字部】 攼 【集韻】居寒切,音幹。
求也,又得也。
【玉篇】進也。
又侯旰切,音翰。
與同。
詳字註。
旵 【辰集上】【日字部】 旵 【玉篇】醜減切。
日光照也。
胗 【未集下】【肉字部】 胗 【唐韻】之忍切【集韻】止忍切,□音軫。
【說文】脣瘍也。
【廣韻】癮胗,皮外小起。
【博雅】胗,創也。
【宋玉風賦】中脣爲胗。
【註】胗,音軫,脣瘍也。
又【廣韻】居忍切【集韻】頸忍切,□音緊。
義同。
或作□□疹。
胟 【未集下】【肉字部】 胟 【廣韻】莫厚切【集韻】莫後切,□音母。
【說文】將指也。
【廣韻】同拇。
【五音集韻】大拇指也。
胘 【未集下】【肉字部】 胘 【廣韻】胡田切,音賢。
【玉篇】牛百葉也。
【廣韻】肚胘。
【類篇】服虔說,有角曰胘,無角曰肚。
一曰胃之厚肉爲胘。
又【博雅】□謂之胘。
【釋文】胘,音弦。
又地名。
【史記匈奴傳】至胘靁爲塞。
【漢書音義】胘靁,地名,在烏孫北。
又【集韻】胡涓切,音懸。
義同。
胙 【未集下】【肉字部】 胙 【唐韻】昨誤切【集韻】【韻會】存故切【正韻】靖故切,□音祚。
【說文】祭福肉也。
【爾雅釋天】夏曰復胙。
【疏】胙,祭肉也。
以祭之旦日,復陳其祭肉,以賔屍也。
【左傳僖九年】王使宰孔賜齊侯胙。
【註】胙,祭肉。
【晉語】命公胙侑。
【註】胙,賜祭肉也。
【史記周本紀】顯王緻文武胙於秦孝公。
【註】胙,膰肉也。
又【韻會】建置社稷曰胙。
又報也。
有德之人,必有美報。
【左傳隱八年】胙之土,而命之氏。
【疏】胙,報也。
【左傳襄十四年】王使劉定公賜齊侯命,曰世胙大師,以表東海。
【註】胙,報也。
又福也。
【周語】天地所胙。
【註】福也。
【揚子法言】天胙先德,而隕明忒。
又位也。
【齊語】反胙於絳。
【註】反,復也。
胙,位也。
又胙俎。
【周禮天官膳夫】凡王祭祀,賔客食,則徹王之胙俎。
【註】王與賔客禮食,主人飮食之俎,皆爲胙俎。
又地名。
【史記秦始皇紀註】括地志雲:古燕國,滑州胙城縣是也。
又亭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凡蔣邢茅胙祭。
【註】東郡燕縣西南有胙亭。
又國名。
【前漢古今人表】胙侯。
【註】周公子。
又【集韻】疾各切,音昨。
又【五音集韻】則落切,音作。
義□同。
又【集韻】作,古作胙。
註詳人部五畫。
翹 【未集中】【羽字部】 翹 【廣韻】渠遙切【集韻】【韻會】【正韻】祁堯切,□音。
【說文】尾長毛也。
又【廣雅】舉也。
又翹翹,衆也。
【類篇】翹翹,高貌。
【詩周南】翹翹錯薪。
又【詩豳風】予室翹翹。
【註】危也。
又【禮儒行】粗而翹之。
【註】微翹發其意。
【疏】翹,起發也。
又【左傳莊二十二年】翹翹車乗。
【註】遠貌。
又【後漢輿服志】鸞旗者,編羽旄列繫幢旁,民或謂之雞翹。
又【爾雅釋草】連,異翹。
【疏】連,一名異翹。
又【廣韻】懸也。
【類篇】企也。
又【廣韻】巨要切【集韻】祁要切。
尾起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蹯古作□。
註見足部十二畫。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羊笑切,音耀。
屋上□也。
翛 【未集中】【羽字部】 翛 【廣韻】蘇雕切【正韻】先雕切,□音蕭。
【集韻】【韻會】□相邀切,音宵。
翛翛,羽敝也。
【詩豳風】予尾翛翛。
【傳】敝也。
又【集韻】以九切,音酉。
疾貌。
【莊子大宗師】翛然而往。
又【廣韻】【集韻】□式竹切,音叔。
飛疾之貌。
【玉篇】或作倏。
又【集韻】餘六切,音毓。
義同。
翜 【未集中】【羽字部】 翜 【廣韻】色立切,音澀。
【說文】捷也。
飛之疾也。
【爾雅釋詁】翜,捷也。
又【說文】一曰俠也。
又【廣韻】所甲切,音啑。
【類篇】飾羽棺也。
【六書正譌】翣,別作翜。
又【集韻】【韻會】□色洽切,音歃。
【類篇】一曰使也。
【子集下】【冫字部】【集韻】巨勇切,共上聲。
凝也。
翝 【未集中】【羽字部】 翝 【字彙補】何轟切,音宏飛也。
◎按翃字之譌。
翞 【未集中】【羽字部】 翞 【集韻】居良切,音薑。
翞翞,鵲行貌。
通作疆。
翟 【未集中】【羽字部】 翟 【廣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
【說文】山雉尾長者。
【書禹貢】羽畎夏翟。
又【詩鄘風】其之翟也。
【傳】翟,羽飾衣。
又【詩衞風】翟茀以朝。
【傳】翟,翟車也。
夫人以翟羽飾車。
【周禮春官巾車】王後之五路,重翟鍚面朱總,厭翟勒面繢總。
【註】重翟,厭翟,謂蔽也。
又【詩邶風】右手秉翟。
【傳】翟,羽也。
【疏】謂雉之羽也。
【禮祭義】夫祭有畀煇胞翟閽者。
【註】翟謂敎羽舞者也。
【疏】四者皆是踐官。
又國名。
【周語】將以翟伐鄭。
【註】翟,隗姓之國也。
又戎翟。
【周語】自竄于戎翟之閒。
【註】翟,或作狄。
又姓。
【急就篇註】翟氏,本齊翟僂新之後也。
魏有翟璜,翟翦,漢有翟公,翟方進。
又【廣韻】場伯切【集韻】【韻會】【正韻】直格切,□音宅。
陽翟,縣名。
【史記項羽紀】韓王成因故都,都陽翟。
【註】陽翟,河陽翟縣也。
又【廣韻】亦姓。
唐有陝州刺史翟璋。
【姓纂】姓苑,本音翟,後改音宅。
又【集韻】直角切,音濁。
鸐或作翟。
考證:〔【周禮春官巾車】王後之五路,重翟錫面朱總。
〕謹照原文錫改鍚。
翠 【未集中】【羽字部】 翠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醉切,音綷。
【說文】靑羽雀也。
出鬰林。
【爾雅釋鳥】翠鷸。
【註】似燕,紺色。
【疏】李巡曰:鷸一名曰翠,其羽可以爲飾。
樊光雲:靑羽。
出交州。
【前漢賈山傳】飾以翡翠。
【註】雄曰翡,雌曰翠。
又【南越王趙陀傳】翠鳥幹。
【博物志】翡身通黑,惟胸前背上翼後有赤毛。
翠身通靑黃,惟六翩上毛長寸餘靑,其飛則羽鳴翠翡翠翡然,因以爲名。
又【禮內則】舒雁翠。
【註】舒鴈,鵝也。
翠,尾肉也。
又【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
【疏】謂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名翠微。
一說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
又姓。
【急就篇註】翠氏,楚景萃之後也。
避入關三遷,懷土逃匿,改姓爲翠。
考證:〔又姓。
【急就篇註】翠氏,楚晨之後也。
〕謹照原文楚晨改楚景萃。
翡 【未集中】【羽字部】 翡 【廣韻】扶涕切【集韻】父沸切,□音費。
【說文】赤羽雀也。
出鬰林。
【玉篇】鳥似翠而赤。
【異物志】翠鳥,形如燕,赤而雄曰翡,靑而雌曰翠。
詳翠註。
翢 【未集中】【羽字部】 翢 【廣韻】土刀切【集韻】他刀切,□音叨。
羽葆幢。
□,或作翢。
又【廣韻】【正韻】□徒刀切,音陶。
義同。
又【集韻】大到切,音導。
義同。
翣 【未集中】【羽字部】 翣 【廣韻】所甲切【集韻】【韻會】色甲切,□音啑。
【說文】棺羽飾也。
【周禮天官女禦】後之喪持翣。
【註】翣,棺飾也。
【禮檀弓】飾棺牆置翣。
【註】翣,以布衣木,如襵與。
【疏】鄭註,喪大記雲:漢禮,翣以木爲筐,廣三尺,高二尺四寸,方兩角高,衣以白布,畫雲氣,柄長五尺,雲如襵與者,襵如,漢時之扇。
又【禮器】天子八翣,諸侯六翣,大夫四翣。
又【小爾雅】大扇謂之翣。
【儀禮旣夕禮】燕器杖笠翣。
【註】翣,扇也。
又【禮明堂位】周之璧翣。
【註】畫繒爲翣,載以璧,垂五采羽於其下,掛於簨之角上。
又【玉篇】□也。
又【集韻】色輒切,音箑。
義同。
或作翜。
朷 【辰集中】【木字部】 朷 【唐韻】【集韻】□都勞切,音刀。
木心也。
【玉篇】木名。
又【集韻】田聊切,音迢。
枝落也。
又【廣韻】【類篇】□莫蔔切,音木。
【廣韻】朷桑。
【類篇】治桑刀。
捛 【補遺】【卯集】【手字部】 捛 【龍龕】音呂。
師捛也。
翥 【未集中】【羽字部】 翥 【廣韻】【集韻】【韻會】□章恕切,音□。
【說文】飛舉也。
【爾雅釋蟲】翥醜罅。
【疏】翥,飛也。
【揚子方言】翥,舉也。
【註】謂軒翥也。
【楚辭遠遊】鸞鳥軒翥而翔飛。
【張衡西京賦】風騫翥於甍標。
【廣韻】同。
【午集上】【瓜字部】【集韻】烏昆切,音溫。
【博雅】□,瓜屬。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女涉切,音躡。
竹也。
翦 【未集中】【羽字部】 翦 〔古文〕□【廣韻】卽淺切【集韻】【韻會】【正韻】子踐切,□音剪。
【說文】羽生也。
【爾雅釋言】翦,齊也。
【註】南方人呼翦刀爲劑也。
【玉篇】勒也,齊斷也。
【廣韻】殺也。
【詩召南】勿翦勿敗。
【傳】翦,去也。
【周禮秋官剪氏註】翦,斷滅之言也。
【左傳宣十二年】其翦以賜諸侯。
【註】翦,削也。
又【成二年】餘姑翦滅此而後朝食。
【註】翦,盡也。
又【儀禮旣夕禮】用疏布緇翦。
【註】翦,淺也。
【疏】謂染爲淺緇之色。
又【莊子在宥篇】佞人之心翦翦者。
【音義】善辨也。
一曰佞貌。
李雲:短淺貌。
【幹祿字書】俗作剪。
又【集韻】子賤切,音箭。
箭,或作翦。
翧 【未集中】【羽字部】 翧 【廣韻】況袁切【集韻】許元切,□音喧。
【廣雅】翧,飛也。
又【集韻】荀緣切,音宣。
翔也。
翨 【未集中】【羽字部】 翨 【廣韻】【集韻】【韻會】□施智切,音翅。
【說文】鳥之彊羽。
【周禮秋官翨氏註】翨,鳥□也。
又【玉篇】猛也。
又【廣韻】【集韻】□居企切,音馶。
翨或作翅。
翩 【未集中】【羽字部】 翩 【廣韻】芳連切【集韻】【韻會】紕延切【正韻】紕連切,□音篇。
【說文】疾飛也。
【廣雅】翩翩,飛也。
【詩小雅】翩翩者鵻。
又【易泰卦】翩翩不富以其鄰。
【釋文】輕舉貌。
又【詩小雅】緝緝翩翩。
【傳】往來貌。
又【詩小雅】騂騂角弓,翩其反矣。
【傳】翩然而反。
又【詩大雅】旟旐有翩。
【傳】翩翩在路,不息也。
又【後漢班固傳】翩翩巍巍。
【註】宮闕顯盛之貌也。
又【韻補】葉孚愔切。
【陸機天暮賦】庭樹兮華落,墓草兮根陳。
松柏兮鬱鬱,飛鳥兮翩翩。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徐嗟切,音邪。
聲也。
【酉集下】【酉字部】【廣韻】莫兮切【集韻】緜批切,□音迷。
【廣韻】醭,醬上白也。
【集韻】白生醬酢上。
又【集韻】謨官切,音瞞。
義同。
【集韻】亦作□。
翪 【未集中】【羽字部】 翪 【廣韻】子紅切【集韻】祖叢切,□音騣。
【玉篇】竦翅飛也。
亦作。
【爾雅釋鳥】鵲鵙醜,其飛也翪。
【註】竦翅上下。
又【廣韻】【正韻】作孔切【集韻】【韻會】祖動切,□音總。
義同。
又【集韻】【正韻】□作弄切,音粽。
義同。
翫 【未集中】【羽字部】 翫 【廣韻】【集韻】□五換切,音玩。
【說文】習厭也。
從習,元聲。
春秋傳曰:翫歲而愒日。
【集韻】或作抏。
◎按說文在習部,今從正字通併入。
翬 【未集中】【羽字部】 翬 【廣韻】居歸切【集韻】籲韋切,□音煇。
【說文】大飛也。
【爾雅釋鳥】鷹隼醜,其飛也翬。
【註】鼓翅翬翬然疾。
【疏】翬翬,其飛疾羽聲也。
又【說文】一曰伊洛而南,雉五采皆備,曰翬。
【爾雅釋鳥】伊洛而南,素質五采皆備成章,曰翬。
【註】翬亦雉屬,言其毛色光鮮。
【詩小雅】如翬斯飛。
【箋】翬者,鳥之奇異者也。
【左傳昭十七年五雉註】雉有五種,伊洛之南曰翬雉。
翭 【未集中】【羽字部】 翭 【字彙補】同翭。
翮 【未集中】【羽字部】 翮 【廣韻】【集韻】【韻會】□下革切,音覈。
【說文】羽莖也。
【爾雅釋器】羽本謂之翮。
【註】鳥羽根也。
【周禮地官羽人】掌以時征羽翮之政,于山澤之農。
【註】翮,羽本。
又【正韻】郞狄切,音歷。
與同。
【史記楚世家】吞三翮六翼,以高世主。
【註】索隱曰:翮與同。
音歷。
三翮六翼,亦謂九鼎也。
空足曰翮。
六翼卽六耳。
又【韻補】葉曷各切。
【陸雲贈鄭曼季詩】有鳳于潛,在林棲翮。
非子之祚,孰與好爵。
翯 【未集中】【羽字部】 翯 【廣韻】【集韻】【韻會】□胡沃切,音隺。
【說文】鳥羽肥澤貌。
【廣韻】潔白也。
【詩大雅】白鳥翯翯。
【傳】肥澤貌。
【史記司馬相如傳】翯乎滈滈。
【註】郭璞曰:水白光貌。
又【廣韻】胡角切【集韻】【韻會】【正韻】轄覺切,□音學。
義同。
又【集韻】下老切,音皓。
素羽。
又【正韻】胡谷切,音斛。
義同。
翰 【未集中】【羽字部】 翰 【廣韻】【集韻】【韻會】□侯旰切,音旱。
【說文】天雞赤羽也。
逸周書曰:文翰若翬雉,一名鷐風。
周成王時獻之。
又【玉篇】飛也。
【易中孚】翰音登于天。
【註】翰,高飛也。
又【易賁卦】白馬翰如。
【疏】鮮潔其馬,其色翰如。
【禮檀弓】戎事乘翰。
【註】翰,白色馬也。
又【詩大雅】維周之翰。
【爾雅釋詁】翰,榦也。
又【前漢揚雄傳】故藉翰林以爲主人,子墨爲客卿以風。
【註】翰,筆也。
【文選李善註】翰林,文翰之多若林也。
又【廣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幹切,□音寒。
義同。
【正韻】翰有平去二音。
凡稱書翰者,謂以羽翰爲筆以書。
平去二音皆通。
【正字通】爾雅作鶾,亦作。
考證:〔【說文】天雞赤羽也。
逸周書曰,大翰若翬雉。
〕謹照原文大翰改文翰。
【午集中】【皿字部】【廣韻】古寒切【集韻】居寒切,□音幹。
【玉篇】盤也。
【廣韻】大盌名。
○按《佩□集》字從幹祿之幹。
《正字通》雲譌盂字,失攷正。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惻人切,音瞋。
木名。
又【集韻】鉏臻切,音蓁。
【玉篇】息晉切,音信。
義□同。
胾 【未集下】【肉字部】 胾 【唐韻】【集韻】【韻會】側吏切【正韻】資四切,□音剚。
【說文】大臠也。
【正字通】切肉曰胾。
【博雅】胾,臠也。
【詩魯頌】毛炰胾羹。
【傳】胾,肉也。
【儀禮士虞禮】胾四豆,設于左。
【註】胾,切肉也。
【前漢周勃傳】獨置大胾。
【註】師古曰:胾,大臠也。
脀 【未集下】【肉字部】 脀 【唐韻】署陵切【集韻】辰陵切,□音承。
【說文】騃也。
【博雅】癡也。
又【集韻】諸應切,音證。
一曰臖脀,腫也。
又【廣韻】煮仍切【韻會】諸仍切【正韻】諸丞切,□音蒸。
【廣韻】升也,以牲實鼎也。
【儀禮燕禮】脯醢無脀。
【註】脀,俎實。
【儀禮特牲饋食禮】宗人告祭脀。
【註】脀,俎也。
【釋文】脀,之承反。
【疏】脀者,升也。
謂升特牲體於俎。
【集韻】或作□。
脁 【未集下】【肉字部】 脁 【唐韻】土弔切【集韻】他弔切,□音糶。
【說文】祭名。
【廣韻】祭也。
【集韻】祭肉。
又【集韻】醜照切,音朓。
義同。
又【集韻】餘招切,音遙。
好也。
【揚子方言】脁,說好也。
【註】謂姅悅也。
【正字通】從肉,與朓、朒字別。
朓從日月之月。
別詳月部朓字註。
脂 【未集下】【肉字部】 脂 【唐韻】旨夷切【集韻】【韻會】蒸夷切【正韻】旨而切,□音祗。
【說文】戴角者脂,無角者膏。
【正字通】禽獸腴也。
凝者爲脂,釋者爲膏。
【詩衞風】膚如凝脂。
【傳】如脂之凝【史記貨殖傳】販脂辱處也。
又【釋名】脂,砥也。
著面柔滑如砥石也。
又【博雅】人二月而脂。
【前漢五行志】在人腹中,肥而包裹心者,脂也。
又【正字通】燕脂,以紅藍花汁凝脂爲之,燕國所出。
後人用爲口脂。
【釋名】脣脂,以丹作之,象脣赤也。
又以喻榮祿也。
【揚子太□經】出泥入脂。
【註】脂,榮祿也。
蔔從洿泥之中出,求榮祿之處也。
又用以利物曰脂。
【詩衞風】載脂載舝。
【傳】脂舝其車,以還我行也。
又鳥名。
【爾雅釋鳥】桑扈,竊脂。
【註】俗謂之靑雀,觜曲,食肉,好盜脂膏,因名竊脂。
【詩小雅交交桑扈傳】桑扈,竊脂也。
又草名。
【抱樸子僊藥卷】玉脂芝,生於有玉之山,常居懸危之處。
又【正字通】藥名。
赤石脂,可以塗屋。
又五靈脂。
又補骨脂。
又【五音集韻】水名。
又姓。
【後漢孔融傳】初,京兆人脂習元升與融相善。
又【集韻】軫視切,音旨。
手指也。
與指同。
脃 【未集下】【肉字部】 脃 【唐韻】【集韻】【韻會】□此芮切,音毳。
【說文】小耎易斷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夫角之末,遠於□而不休於氣,是故脃,脃故欲其柔也。
【管子事語篇】無委緻圍,城脃緻衝。
【註】脃,不堅也。
又【博雅】脃,欲也。
又【正字通】輕也。
【後漢許荊傳】郡濵南州,風俗脃薄。
又【集韻】促絕切,音膬。
又蒼沒切,音猝。
義□同。
又【韻補】葉音歠。
【左思魏都賦】肖貌蕞陋,稟質遳脃。
巷無杼首,裡罕耆耊。
【廣韻】俗作脆。
脅 【未集下】【肉字部】 脅 【唐韻】虛業切【集韻】【韻會】迄業切,□音熁。
【說文】兩膀也。
【玉篇】身左右兩膀。
【廣韻】胷脅。
【增韻】腋下也。
【周禮天官醢豚拍魚醢註】拍爲膊,謂脅也。
【晉語】重耳過曹,聞其駢脅,欲觀其狀。
又【正字通】牲體,前爲代脅,中爲長脅,後爲短脅。
又【正韻】迫脅,以威力恐人也。
【書胤征】殲厥渠魁,脅從罔治。
【疏】其被迫脅而從,距王師者,皆無治責其罪。
又【泰誓】脅權相滅。
【疏】假用在上之權命脅之。
又【詩秦風】遊環脅驅。
【傳】脅驅,愼駕具,所以止入也。
又斂也。
【前漢王莽傳】動靜辟脅,萬物生焉。
【註】師古曰:脅,收斂也。
又責也。
【公羊傳莊二十五年】以朱絲營社,或曰脅之。
【註】脅之,與責求同義。
又脅盾,盾名。
【管子幼官篇】兵尚脅盾。
【註】象時物之閉盾,或署之於脅。
又【廣韻】許欠切【集韻】虛欠切,□音搚。
妨也。
又【集韻】迄及切,音吸。
脅肩,竦體也。
或書作脇。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集韻】□蒲計切,音避。
竹□也。
又【集韻】弋鳥具。
又【集韻】匹智切,音譬。
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羽鬼切【海篇】音委。
篚也。
脆 【未集下】【肉字部】 脆 【廣韻】俗脃字。
脇 【未集下】【肉字部】 脇 【集韻】同脅。
脈 【未集下】【肉字部】 脈 【集韻】莫獲切【正韻】莫白切,□音麥。
【說文】血理分袤行體者。
【玉篇】血理也。
【正字通】五臟六府之氣分流四支也。
【釋名】脈,幕也,幕絡一體也。
【左傳僖十五年】慶鄭曰:張脈僨興。
【註】血脈必周身而作。
【史記樂書】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流通精神。
【前漢藝文志】醫經者,原人血脈,經落,骨髓隂陽表裏。
又地脈。
【周禮天官瘍醫】以鹹養脈。
【註】鹹,水味。
水之流行地中,似脈。
脈 【未集下】【肉字部】 脈 【正字通】俗脈字。
【韻會】毛氏曰:字從月從□。
今從永者,誤也。
永,古詠字。
反永爲□。
□音普拜切,水之邪流也。
從□,取邪流義,不當從永。
但相承已久,不敢廢也。
(脈)【集韻】莫獲切【正韻】莫白切,□音麥。
【說文】血理分袤行體者。
【玉篇】血理也。
【正字通】五臟六府之氣分流四支也。
【釋名】脈,幕也,幕絡一體也。
【左傳僖十五年】慶鄭曰:張脈僨興。
【註】血脈必周身而作。
【史記樂書】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流通精神。
【前漢藝文志】醫經者,原人血脈,經落,骨髓隂陽表裏。
又地脈。
【周禮天官瘍醫】以鹹養脈。
【註】鹹,水味。
水之流行地中,似脈。
【午集上】【瓦字部】【廣韻】與之切【集韻】盈之切,□音怡。
【玉篇】甁也。
【廣韻】□,甎也。
荱 【申集上】【艸字部】 荱 【玉篇】【集韻】□武斐切,音尾。
草名。
又【類篇】無沸切,音味。
草垂貌。
脊 【未集下】【肉字部】 脊 【廣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
【說文】背呂也。
【廣韻】背脊。
【正字通】背心也。
手足之所不及,故謂之脊。
【釋名】積也。
積續骨節,脈絡上下也。
【易艮卦註】夤,當脊之肉也。
又【說卦】爲美脊。
【疏】取其陽在中也。
又物皆有脊。
【禮內則】狸去正脊。
又【少儀夏右鰭註】鰭,脊也。
又山脊。
【爾雅釋山】山脊,岡。
【疏】孫炎雲:長山之脊也。
【書胤征火炎崐岡傳】山脊曰岡。
又喻地形。
【史記張儀傳】必折天下之脊。
【註】常山於天下在北,有若人之背脊也。
【戰國策】今梁者,天下之脊也。
又【韻會】理也。
【詩小雅】有倫有脊。
【傳】脊,理也。
又與通。
死骨也。
【周禮秋官蠟氏掌除骴註】故書骴作脊。
鄭司農雲:脊讀爲,謂死人骨也。
又鳥名。
【詩小雅】脊令在原。
【傳】脊令,雝渠也。
飛則鳴行則搖。
又茅脊。
【前漢郊祀志】江淮閒,一茅三脊。
【註】茅草有三脊,謂靈茅也。
脍 【未集下】【肉字部】 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外切,音儈。
【說文】細切肉也。
【玉篇】肉細切者爲膾。
【釋名】膾,會也。
細切肉令散,分其赤白異切之,已,乃會合和之也。
【韻會】肉腥細者爲膾,大者爲軒。
【禮曲禮】膾炙處外。
又【博雅】膾,割也。
又【廣韻】魚膾。
【詩小雅】炰龞膾鯉。
又【韻會】國名。
堯欲伐宗膾。
宗膾,小蕃國。
【集韻】或從魚。
鱠。
髒 【未集下】【肉字部】 臟 【集韻】才浪切,音藏。
腑也。
【正字通】五臟也。
【字彙】臟者,藏也。
精藏於腎,神藏於心,魂獲於肺,志藏於脾。
【抱樸子至理卷】破積聚於腑臟。
又【正字通】亦作倉。
【通雅】五倉,卽五藏也。
又或作臧。
【前漢藝文志】五臧六府。
◎按臧、藏、臟一字。
後人加艸,又加肉。
脔 【備考】【未集】【肉字部】 脔 【龍龕】音迹。
(臠)【唐韻】力沇切【集韻】【韻會】力轉切【正韻】盧轉切,□音孌。
【說文】臞也。
一曰切肉臠也。
【正韻】塊切肉。
【正字通】塊割也。
【禮曲禮】毋嘬炙。
【註】嘬,謂一舉盡臠。
【易噬嗑疏】正義曰乾胏,是臠肉之乾者。
【前漢王莽傳註】臠,切千段也。
【晉書謝琨傳】元帝爲晉陵公主求壻,謂王珣日,如謝琨便足。
未幾,袁崧欲以女妻琨。
珣曰:卿莫近禁臠。
又魚腹亦爲臠。
【儀禮有司徹皆加膴祭于上註】膴,刳魚時割其腹,以爲大臠也。
又【廣韻】【韻會】□落官切,音鑾。
臠臠,瘠貌。
脕 【未集下】【肉字部】 脕 【廣韻】亡運切【集韻】文運切,□音問。
草新生也。
又【廣韻】【集韻】□無販切,音萬。
【廣韻】肥澤也。
【集韻】愉色必有脕容。
【楚辭遠遊】玉色頩以脕顏。
【註】脕,澤也,音萬。
豔美色也。
又【廣韻】無遠切【集韻】武遠切,□音晚。
義同。
【集韻】通作免。
脖 【未集下】【肉字部】 脖 【廣韻】蒲沒切,音勃。
胦臍。
【玉篇】脖,胦。
【正字通】靈樞經,肓之原,出於脖胦。
芕 【申集上】【艸字部】 芕 【玉篇】【集韻】□同荽。
【本草】野芕草,李時珍曰:《摘□方》治痞滿。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醜中切,音沖。
同繭,草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弋質切,音逸。
【廣雅】置也。
【備考】【醜集】【口字部】【五音篇海】音梵。
□ 【未集中】【網字部】 □ 【集韻】吐敢切,音毯。
魚罔。
脗 【未集下】【肉字部】 脗 【韻會】武粉切,音吻。
脗合。
【莊子齊物論】爲其脗合,置其滑涽。
【註】合也。
又【正字通】音敏。
【莊子齊物論脗合註】又音泯,無波際之貌。
脘 【未集下】【肉
【說文】肉也。
【玉篇】肌膚也。
【正韻】膚肉。
【正字通】人身四支附骨者皆曰肌。
【釋名】肌,懻也。
膚幕堅懻也。
又密肌,蟲名。
【爾雅釋蟲】密肌,繼。
英【註】未詳。
又【韻會】或作□。
【列子黃帝篇】□骨不。
又【集韻】居氣切,音旣。
體也。
肍 【未集下】【肉字部】 肍 【唐韻】巨鳩切【集韻】渠尤切,□音求。
【說文】孰肉醬也。
【廣韻】乾肉醬也。
肎 【未集下】【肉字部】 肎 【唐韻】苦等切,坑上聲。
【說文】骨閒肉也。
【玉篇】今作肯。
又【集韻】可亥切,音愷。
【字林】著骨肉也。
肒 【未集下】【肉字部】 肒 【廣韻】【集韻】□胡玩切,音換。
搔生創也。
【廣韻】皰肒。
【集韻】或作□□□。
苪 【申集上】【艸字部】 苪 【唐韻】兵永切,音丙。
【玉篇】明著也。
肓 【未集下】【肉字部】 肓 【唐韻】【集韻】□呼光切,音荒。
【說文】心上鬲下也。
【左傳成十年】居肓之上,膏之下。
【註】鬲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與□同。
肕 【未集下】【肉字部】 肕 【廣韻】而振切,音刃。
【玉篇】堅肉也。
【廣韻】牢肕。
【類篇】堅柔也。
【管子心術篇】人能正靜者,筋肕而骨強。
【註】肕筋,堅也。
肖 【未集下】【肉字部】 肖 【唐韻】私妙切【集韻】仙妙切,□音笑。
【說文】骨肉相似也。
從肉,小,意兼聲。
【玉篇】似也。
【書說命】說築傅巖之野,惟肖。
【傳】肖,似也。
又【禮中庸】夫婦之不肖。
【揚子方言】肖,法也。
西楚梁益之閒曰肖。
【註】肖者,似也。
【博雅】肖,類也。
又小也。
【揚子方言】趙肖,小也。
又【韻會】思邀切【正韻】先彫切,□音宵。
衰微也。
【史記太史公自序】申呂肖矣。
【註】徐廣曰:肖,音痟。
痟猶衰微。
又失散也。
【莊子列禦寇】達於知者肖。
【註】肖,失散也。
又人名。
周肖,魏臣。
見【戰國策】。
【集韻】或作俏。
亦作霄。
肘 【未集下】【肉字部】 肘 【唐韻】【集韻】陟柳切【韻會】陟肘切【正韻】止酉切,□音帚。
【說文】臂節也。
從□從寸。
寸,手寸口也。
【徐曰】寸口,手腕動脈處也。
【詩小雅如矢斯棘箋】如人挾弓矢,戟其肘。
【禮玉藻】袂可以回肘。
又【深衣】袼之高下,可以運肘。
【左傳成二年】張侯曰:自始合,而矢貫餘手及肘。
又【釋名】肘,注也。
可隱注也。
又【正字通】爲人捉其肘而留之,亦曰肘。
【後漢孔融傳】欲命駕,數數被肘。
【杜甫遭田家泥飮美嚴中丞詩】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鄰叟。
高聲索果栗,欲起時被肘。
又書名。
【前漢藝文志】彊弩將軍王圍肘法五卷。
【抱樸子地眞卷】崔文子肘後經。
又【韻會】一曰一肘二尺,一曰一尺五寸爲一肘,四肘爲一弓,三百弓爲一裡。
【集韻】或作。
通作□。
【午集上】【瓦字部】【玉篇】古文甃字。
註詳九畫。
【寅集中】【山字部】【集韻】逆各切。
與崿□同。
□詳崿字註。
肙 【未集下】【肉字部】 肙 【唐韻】烏懸切,音淵。
【說文】小蟲也。
一曰空也。
又撓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刺兵欲無肙。
【註】撓也。
又【類篇】縈絹切,音睊。
義同。
亦作。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剸兵欲無肙。
〕謹照原文剸兵改刺兵。
肚 【未集下】【肉字部】 肚 【廣韻】當古切【集韻】【韻會】董五切,□音賭。
【廣韻】腹肚。
【集韻】胃也。
【正字通】俗呼曰肚。
【博雅】□謂之肚。
又【廣韻】【正韻】□徒古切,音杜。
義同。
又【正韻】獨故切,音覩。
【正字通】方音讀曰睹。
【韓愈詩】腸肚鎭煎煼。
【註】音覩。
葋 【申集上】【艸字部】 葋 【唐韻】其俱切,音劬。
草名。
【爾雅釋草】葋,艼熒。
【集韻】或作□、□。
【午集上】【玉字部】【唐韻】與之切【集韻】盈之切,□音飴。
【說文】石之似玉者。
【玉篇】五色之石也。
【廣韻】玉名。
又【集韻】居之切,音姬。
義同。
【類篇】或作珆。
肛 【未集下】【肉字部】 肛 【廣韻】【集韻】□古雙切,音江。
【廣韻】胮肛,脹大也。
【埤蒼】胮肛,腹脹也。
【六書故】大腸端,肛門也。
【史記倉公傳】肛門,重十二兩。
【註】肛,釭也。
言其處似車釭。
故曰釭門,卽廣腸之門。
又【正字通】肥大貌。
【韓愈贈張籍詩】連日挾所有形,軀頓胮肛。
又【廣韻】許江切【集韻】【韻會】虛江切,□音□。
【博雅】肛,腫也。
又【集韻】胡公切,音洪。
義同。
【亥集中】【魚字部】【廣韻】莫撥切,音末。
魚名。
【玉篇】海中魚。
與鱴同。
肜 【未集下】【肉字部】 肜 【廣韻】以戎切【集韻】【韻會】餘中切【正韻】以中切,□音融。
【廣韻】祭名。
【爾雅釋天】繹又祭也。
商曰肜。
【疏】肜者,相尋不絕之意。
【書高宗肜日傳】祭之明日又祭也。
又姓。
【前漢古今人表】肜魚氏。
【註】黃帝妃。
又【韻會】癡林切【正韻】醜林切,□音琛。
【正韻】船行貌。
肝 【未集下】【肉字部】 肝 【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音幹。
【說文】木藏也。
生於木,魄所藏。
【正字通】左三葉,右四葉,以膽爲府,附脊第九椎爲陽中,少陽通於春氣。
素問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釋名】肝,幹也。
五行屬木,故其體狀有枝幹也。
凡物以大爲幹。
【詩大雅或燔或炙傳】炙用肝。
【禮月令】其祀門,祭先肝。
【淮南子精神訓】肝爲風。
又【白虎通】肝之爲言扞也。
又肝楡,海外國名。
【山海經】肝楡之屍,在大人北。
【寅集中】【山字部】【廣韻】一虢切【集韻】屋虢切,□泓入聲。
【廣韻】陂名。
一曰邨名,在吳王舊城側。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呼貢切,音嗊。
竹器也。
【篇海】用以熯物者。
【戌集中】【隹字部】【廣韻】七由切【集韻】雌由切,□音秋。
【玉篇】雞雛。
【廣韻】雅雛。
又【集韻】子幽切,音稵。
【揚子方言】雞雛,齊魯之閒謂之子。
又【集韻】將由切,音楢。
義同。
脦 【未集下】【肉字部】 脦 【集韻】惕得切,音忒。
肋脦,不正容止也。
腀 【未集下】【肉字部】 腀 【玉篇】力民切【集韻】龍春切,□音倫。
皮也。
肦 【未集下】【肉字部】 肦 【廣韻】【集韻】【正韻】□符分切,音汾【廣韻】大首貌。
【集韻】一曰衆貌。
亦作。
【正韻】亦作頒。
又【廣韻】布還切【集韻】【韻會】【正韻】逋還切,□音班。
【集韻】□謂之朌。
又【韻會】賦也。
【禮王制】名山大澤不以朌。
【釋文】朌,讀爲班。
賦也。
【儀禮聘禮】朌肉及廋車。
【註】朌,猶賦也。
【釋文】音班。
考證:〔【儀禮聘禮】朌肉及庾車。
〕謹照原文庾車改廋車。
肧 【未集下】【肉字部】 肧 【廣韻】芳杯切【韻會】鋪枚切【正韻】鋪杯切,□音坯。
【說文】婦孕一月也。
【正字通】一月未生肌肉,故從不。
又【廣韻】匹尤切【集韻】披尤切,□音。
【集韻】肧胎,未成物之始。
或從血。
【正字通】又器物未成者亦曰肧。
俗作胚。
肨 【未集下】【肉字部】 肨 【廣韻】【正韻】匹絳切【集韻】匹降切,□音炐。
【玉篇】肨,脹也。
【廣韻】臭貌。
又【集韻】披江切。
與胮同。
胮肛,腫也。
亦作膖□。
又敷容切,音豐。
肉耑。
肩 【未集下】【肉字部】 肩 【唐韻】古賢切【集韻】【韻會】【正韻】經天切,□音堅。
【說文】髆也。
從肉,象形。
【徐曰】象肩形,指事也。
【廣韻】項下。
【正韻】膊上。
【六書故】臂本曰肩。
又【爾雅釋詁】肩,克也。
【詩周頌】佛時仔肩。
【傳】仔肩,克也。
【箋】仔肩,任也。
【書盤庚】朕不肩好貨。
【傳】肩,任也。
我不任好貨之人。
又【韻會】勝也。
肩強能勝重,堪任義。
【爾雅釋詁】肩,勝也。
又【釋名】肩,堅也。
甲闔也。
與胸脇皆相會闔也。
又息肩。
【左傳襄二年】鄭子駟請息肩於晉。
【註】欲辟楚役,以負擔喻。
又比肩。
【爾雅釋地】北方有比肩民焉,疊食而疊望。
【又】西方有比肩獸焉,與卭卭岠虛比,爲卭卭岠虛齧甘草,卽有難,卭卭岠虛負而走,其名謂之蟨。
又獸三歲曰肩。
【詩齊風】□驅從兩肩兮。
【傳】獸三歲曰肩。
又鳥名。
【禮月令季冬之月征鳥厲疾註】征鳥,題肩也。
齊人謂之擊征。
又【集韻】作也,媵也。
又姓。
【正字通】肩龍明,金人。
肩固,洪武中貢士泰和人。
又人名。
【禮檀弓】公肩假。
【左傳桓五年】周公黑肩,將左軍。
【註】黑肩,周桓公也。
又【集韻】丘閑切,音掔。
膊也。
又胡恩切,音痕。
肩肩,羸小貌。
【莊子德充符】闉跂支離無脤,說衞靈公。
靈公說之,而視全人,其脰肩肩。
【音義】胡恩反。
羸小貌。
又直貌。
又【五音集韻】胡田切,音賢。
義同。
【莊子德充符肩肩音義】又胡咽反。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作勘切,音讚。
綴衣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側救切,音縐。
捕魚具。
【酉集下】【酉字部】【五音集韻】呂支切,音離。
乳腐。
肪 【未集下】【肉字部】 肪 【唐韻】甫良切【集韻】分房切【正韻】敷房切,□音芳。
【說文】肥也。
【徐曰】本草有鴈肪,鴈脂也。
【玉篇】脂肪。
【揚子太□經】脂牛正肪,不濯□而烹。
又【廣韻】【集韻】□符方切,音房。
義同。
肫 【未集下】【肉字部】 肫 【唐韻】章倫切【集韻】【正韻】朱倫切【韻會】株倫切,□音諄。
【說文】面頯也。
從肉,屯,意兼聲。
【正韻】懇誠貌。
【禮中庸】肫肫其仁。
【註】肫肫,讀如誨爾忳忳之忳。
肫,懇誠貌。
又【五音集韻】子罪切,音嶊。
義同。
又【集韻】殊倫切,音純。
臘之全者。
【儀禮士昏禮】肫髀不升。
【註】肫,全也。
【釋文】音純。
又徒渾切,音屯。
肫,餌也。
或作飩。
亦作□□。
又主尹切,音準。
頤也。
又朱劣切,音拙。
面骨。
【五音集韻】面秀骨。
肬 【未集下】【肉字部】 肬 【唐韻】羽求切【集韻】【正韻】于求切【韻會】疑求切,□音尤。
【說文】贅也。
【博雅】肬,腫也。
【釋名】肬,丘也。
出皮上聚,高如地之有丘也。
【荀子宥坐篇】曾未如肬贅。
【楚辭九章】竭忠誠以事君兮,反離羣而贅肬。
【註】贅肬,過也。
【集韻】或作疣。
肭 【辰集上】【月字部】 肭 【唐韻】【集韻】【韻會】□女六切,音衄。
【說文】朔而月見東方,謂之縮肭。
從月內聲。
○按從內非聲,當從肉乃得聲。
《玉篇》作朒,今本《說文》作肭,乃傳寫之譌耳。
【廣韻】【集韻】【韻會】□女六切,音恧。
【說文】肭,朔而見東方,謂之縮肭。
【徐曰】行太疾也。
又【集韻】奴骨切,音訥。
膃肭,肥也。
又【正字通】海狗之腎曰膃肭臍。
又【廣韻】【集韻】□女滑切,音貀。
義同。
肮 【未集下】【肉字部】 肮 【廣韻】呼郞切【集韻】寒剛切,□音□。
【類篇】咽也。
【史記劉敬傳】不搤其肮。
【註】肮,喉嚨也。
【廣韻】肮,大也。
【集韻】大脈謂之肮。
又【五音集韻】古郞切,音岡。
星名。
一曰亢父縣。
又【正韻】下黨切,音沆。
義同。
肯 【未集下】【肉字部】 肯 〔古文〕□【正韻】苦等切,音懇。
【爾雅釋言】肯,可也。
【詩衞風】惠然肯來。
【箋】可也。
【前漢高帝紀】高帝數讓,衆莫肯爲。
又【集韻】可亥切,音愷。
【字林】著骨肉也。
【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
【註】著骨肉也。
肯,著也。
【集韻】或作肎肻。
又□。
肰 【未集下】【肉字部】 肰 〔古文〕□□□【唐韻】【集韻】□如延切,音然。
【說文】犬肉也。
又【玉篇】而旃切,音壖。
義同。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牆之切,音慈。
□,愧貌。
肱 【未集下】【肉字部】 肱 〔古文〕□厷□【廣韻】古弘切【集韻】姑弘切,□音。
臂上也。
【正韻】臂幹。
【書臯陶謨】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
【詩小雅】麾之以肱【傳】肱,臂也。
又國名。
【山海經】奇肱之國,其人一臂三目,有隂有陽,乗文馬。
又人名。
【左傳襄二十二年】鄭公孫黑肱。
【史記魯周公世家】子成公黑肱立。
育 【未集下】【肉字部】 育 【集韻】【韻會】【正韻】□餘六切,音昱。
【說文】養子使作善也。
【廣韻】養也。
【易蒙卦】君子以果行育德。
【註】育德者,養正之功也。
【疏】育養其德。
又【爾雅釋詁】育,長也。
【詩衞風】旣生旣育。
【箋】育謂長老也。
【書盤庚】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
【傳】育,長也。
【晉語】正名育類。
【註】育,長也。
又生也。
【禮中庸】發育萬物。
【註】育,生也。
又覆育也。
【詩小雅】長我育我。
【箋】育,覆育也。
又幼稚也。
【詩衞風】昔育恐育鞠。
【箋】昔育,昔幼稚之時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育陽。
【註】屬南陽郡。
又【集韻】亦姓。
又【集韻】直祐切,音胄。
胤也。
又【韻會】通作鬻。
【詩幽風】鬻子之閔斯。
【禮樂記】毛者孕鬻。
【註】鬻,生也。
又【集韻】或作毓。
【前漢五行志】孕毓根荄。
又【韻補】葉音亦。
【詩大雅】載生載育。
葉上夙下稷。
夙音夕。
又葉音乙。
【黃伯仁龍馬頌】稟神祇之化靈,乃大宛而再育。
資□螭之表象,似靈虯之注則。
腂 【未集下】【肉字部】 腂 【集韻】古臥切,音過。
腫赤也。
又戸瓦切,音踝。
藥草名。
生山谷中,益氣延年。
又【五音集韻】力軌切,音壘。
皮起也。
【唐書酷吏傳】膝腂皆碎。
肳 【未集下】【肉字部】 肳 【集韻】武粉切,同吻。
【說文】口邊也。
或作呅。
通作□。
又【集韻】暮拜切,音韎。
冥目遠視也。
一曰久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同蓬。
□ 【備考】【未集】【米字部】 □ 【字彙補】公溪切,音雞。
□ 【備考】【未集】【米字部】 □ 【搜眞玉鏡】禾架切。
肴 【未集下】【肉字部】 肴 【唐韻】胡茅切【韻會】【正韻】何交切,□音爻。
【說文】啖也。
【徐曰】謂已修庖之,可食也。
【玉篇】俎實。
又啖肉也。
【廣韻】凡非穀而食曰肴。
【正字通】豆實俎醢也。
【詩大雅】爾肴旣馨。
【前漢王丹傳】載酒肴於田閒,□勤者而勞之。
【集韻】或作餚。
肵 【未集下】【肉字部】 肵 【集韻】居焮切,音靳。
敬也。
【禮郊特牲】肵之爲言敬也。
又【集韻】【韻會】□渠希切,音祈,盛心舌之俎。
【儀禮特牲饋食禮】佐食升肵俎。
【註】肵,音祈,謂心舌之俎也。
【禮曾子問】祭殤不舉肺,無肵俎。
【註】肵俎,利成禮之施於屍者。
【疏】肵是屍之所食,歸餘之俎,以其無屍,故無肵俎。
【釋文】肵,音祈。
肶 【未集下】【肉字部】 肶 【廣韻】房脂切【集韻】頻脂切,□音毗。
本作膍。
【說文】牛百葉也。
一曰鳥膍胵。
【儀禮旣夕東方之饌四豆脾析註】脾,讀爲雞脾肶之脾。
牛百葉也。
又【爾雅釋詁】肶,厚也。
【註】肶輔皆厚重。
又【集韻】駢迷切,音鼙。
義同。
又必至切,音畀。
祠也。
【五音集韻】以豚祠司命也。
又【五音集韻】傍禮切,音陛。
髀股也。
膿 【未集下】【肉字部】 膿 【廣韻】【集韻】【韻會】□奴冬切,音農。
【說文】腫血也。
【玉篇】癰疽潰也。
【史記倉公傳】後八日嘔膿。
又【釋名】膿,醲也,汁醲厚也。
【曹植七啟】肥豢膿肌。
又爛也。
【齊民要術】水稻苗長七八寸,陳草復起。
以鐮浸水芟之,草悉膿死。
肷 【未集下】【肉字部】 肷 【玉篇】許律切【五音集韻】呼出切,□音颰。
【玉篇】牛肉也。
肸 【未集下】【肉字部】 肸 【唐韻】羲乙切【集韻】【韻會】【正韻】黑乙切,□欣入聲。
【說文】響布也。
從十從。
【徐曰】,振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肸蠁布寫。
【註】肸蠁,盛作也。
又【揚雄傳】薌呹肸以掍根兮,聲駍隱而歷鍾。
【註】言風之動樹,聲響振起衆根,合同駍隱,而盛歷入殿上之鍾也。
根猶株也。
【左思蜀都賦】景福肸蠁而興作。
【註】韋昭曰:肹蠁濕生蟲,蚊類是也,大福之興,如此蟲騰起矣。
又【正韻】佛肸,大貌。
又人名。
又西域名。
【前漢西域傳】四曰肸頓侯。
又人名。
公孫肸,鄭大夫。
見【左傳襄三十年】。
又【前漢功臣表】疆圉侯留肸。
又【廣韻】【集韻】【韻會】□許訖切,音迄。
又【集韻】顯結切,音□。
義□同。
又【集韻】兵媚切,音祕。
邑名。
在魯。
【史記魯世家】作肸誓。
【註】魯東郊之地名。
【尚書】作費。
通作肹。
考證:〔【揚雄傳】薌呹肸以棍根兮。
〕謹照原文棍根改掍根。
肺 【未集下】【肉字部】 肺 【廣韻】方廢切【集韻】【韻會】芳廢切,□音。
【說文】金藏也。
【玉篇】肺之言敷也。
【正字通】肺主藏魄,六葉兩耳,凡八葉,附脊第三椎,配胷中與大腸表裏,爲陽中大隂,通於秋氣。
【素問】肺者,相傳之官,治節出焉。
【禮曲禮】年穀不登,君膳不祭肺。
【註】禮,食殺牲則祭先。
有虞氏以首,夏後氏以心,殷人以肝,周人以肺。
不祭肺,謂不殺牲爲盛饌也。
又【月令】孟夏之月,祭先肺。
【史記樂書】商動肺而和正義。
【淮南子精神訓】肺爲氣。
【釋名】肺,也。
言其氣鬱也。
【博雅】肺,費也。
又肺石。
【周禮秋官大司寇】以肺石達窮民。
【註】肺石,赤石也。
【疏】必使之坐赤石者,使之赤心不妄告也。
又【正韻】削木劄。
【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諸侯子弟若肺腑。
【註】喻人主疎末之親,如木劄出於木,樹皮附於樹也。
【前漢楚元王傳】臣幸得託肺附。
【註】一說肺謂斫木之肺劄也。
【揚子太□經】肺附乾餱。
【註】削曰肺,杮曰附。
【正字通】杮附木,如肺附肝,杮胏與肺別,此義之不可通者也。
韻會、讀書通不詳考,肺譌爲胏,胏譌爲杮,皆謂肺、胏、杮音義互通,誤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普蓋切【正韻】滂佩切,□音霈。
【廣韻】茂貌。
【詩陳風】東門之楊,其葉肺肺。
【傳】盛貌。
【釋文】普貝反,又蒲貝反。
又【集韻】或作胇。
【詩大雅】自有肺腸。
【釋文】肺,本又作胇。
腎 【未集下】【肉字部】 腎 【唐韻】時忍切【集韻】【韻會】是忍切【正韻】時軫切,□音祳。
【說文】水藏也。
【徐曰】按腎主智藏精,皆水之爲也。
【廣韻】五藏之一也。
【正字通】腎當胃下兩旁,與臍平直,筋外有脂裹,表白裏黑。
【素問】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又】藏各有一,腎獨兩,何也。
腎兩者,非皆腎也。
其左者爲腎,右者爲命門。
【禮月令】孟冬之月,祭先腎。
【註】隂位在下,腎亦在下。
【書盤庚】今予其敷心腹腎腸,歷告爾百姓于朕志。
【淮南子精神訓】腎爲雨。
又引也。
【釋名】腎,引也。
腎屬水,主引水氣,灌注諸脈也。
又【博雅】堅也。
【醜集上】【口字部】【玉篇】同噱。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先稽切【集韻】先齊切,□音西。
痠,疼痛也。
又【博雅】病也。
又【集韻】相支切,音斯。
義同。
腫 【未集下】【肉字部】 腫 【唐韻】之隴切【集韻】【韻會】主勇切,□音種。
【說文】癰也。
【廣韻】疾也。
【周禮天官瘍醫】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藥,劀殺之齊。
【註】腫瘍,而上生創者。
【爾雅釋訓】腫足爲尰。
【疏】膝之下有瘡腫,是涉水所爲。
又膚肉浮滿也。
【史記倉公傳】後五日當□腫。
【前漢五行志】公閉門而泣之,目盡腫。
【後漢梁皇後紀】從閒以來,加以浮腫。
又【釋名】腫,鍾也。
寒熱氣所鍾聚也。
又【增韻】脹也。
【管子輕重篇】無鹽則腫。
又瘣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旁不腫。
【註】瘣也。
脹 【未集下】【肉字部】 脹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知亮切,音帳。
腹滿也。
【玉篇】左氏傳,將食,脹,如廁。
脹,痛也。
◎按左傳成十年,作張如厠,註,中亮反。
【通雅】臚脹,謂腹鼓脹也。
【急就章】寒氣洩注腹臚脹。
又【集韻】仲良切,音長。
大小腸也。
【玉篇】字書亦作痮。
脅 【未集下】【肉字部】 脅 【唐韻】虛業切【集韻】【韻會】迄業切,□音熁。
【說文】兩膀也。
【玉篇】身左右兩膀。
【廣韻】胷脅。
【增韻】腋下也。
【周禮天官醢豚拍魚醢註】拍爲膊,謂脅也。
【晉語】重耳過曹,聞其駢脅,欲觀其狀。
又【正字通】牲體,前爲代脅,中爲長脅,後爲短脅。
又【正韻】迫脅,以威力恐人也。
【書胤征】殲厥渠魁,脅從罔治。
【疏】其被迫脅而從,距王師者,皆無治責其罪。
又【泰誓】脅權相滅。
【疏】假用在上之權命脅之。
又【詩秦風】遊環脅驅。
【傳】脅驅,愼駕具,所以止入也。
又斂也。
【前漢王莽傳】動靜辟脅,萬物生焉。
【註】師古曰:脅,收斂也。
又責也。
【公羊傳莊二十五年】以朱絲營社,或曰脅之。
【註】脅之,與責求同義。
又脅盾,盾名。
【管子幼官篇】兵尚脅盾。
【註】象時物之閉盾,或署之於脅。
又【廣韻】許欠切【集韻】虛欠切,□音搚。
妨也。
又【集韻】迄及切,音吸。
脅肩,竦體也。
或書作脇。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同竽。
胂 【未集下】【肉字部】 胂 【廣韻】醜人切。
【集韻】癡鄰切,□音伸。
【廣韻】申也。
【集韻】伸身也。
又【博雅】肑謂之胂,胂謂之脢。
又【集韻】延知切,音夷。
夾脊肉。
或作胰。
又外人切,音申。
義同。
胃 【未集下】【肉字部】 胃 【廣韻】【集韻】【韻會】于貴切【正韻】于畏切,□音謂。
【說文】穀府也。
從□從肉,象形。
【玉篇】白虎通曰:胃者,脾之府,穀之委,故脾稟氣於胃。
【廣韻】腸胃。
【釋名】胃,圍也,圍受食物也。
【禮內則】鴇奧鹿胃。
【史記貨殖傳】胃脯□微耳,濁氏連騎。
【註】晉灼曰:今大官常以十月作沸湯,燖羊胃,以末椒薑扮之,暴使燥,是也。
又【韻會】西方宿名。
【禮月令】季春之月,日在胃。
【史記天官書】胃爲天倉。
【註】胃主倉稟,五穀之府也。
明則天下和平,五穀豐稔。
又【集韻】本作□。
【禮內則】鴇奧鹿胃。
【釋文】胃又作□。
又□。
胄 【未集下】【肉字部】 胄 【廣韻】直祐切【韻會】【正韻】直又切,□音宙。
【增韻】裔也。
又系也,嗣也。
又長也。
【書舜典】帝曰:夔,命汝典樂,敎胄子。
【傳】胄,長也。
又後也。
【左傳襄十四年】謂我諸戎,是四嶽之裔胄也。
【註】胄,後也。
又【廣韻】亦姓。
又【增韻】國名。
【集韻】或作伷。
【正字通】與冂部甲冑字別,甲冑下從冃,冃音冒。
此胄字下從肉,自有分也。
胅 【未集下】【肉字部】 胅 【廣韻】【集韻】□徒結切,音絰。
【說文】骨差也。
從肉,失,意兼聲。
【廣韻】骨胅。
【集韻】一曰腫也。
一曰連脽肉。
【博雅】胅,腫也。
【淮南子精神訓】萬物背隂,而抱陽沖氣以爲和,故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胅。
膽 【未集下】【肉字部】 膽 【集韻】蕩旱切,音但。
肉膽也。
又當割切,音怛。
臈膽,肥貌。
又【廣韻】徒幹切【集韻】唐幹切,□音壇。
【廣韻】口脂澤也。
【正字通】俗以膽爲膽,非。
(膽)【唐韻】都敢切【韻會】【正韻】覩敢切,□音黵。
【說文】連肝之府也。
【廣韻】肝膽。
【素問】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白虎通】膽者,肝之府也。
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膽斷。
是以肝膽二者,必有勇也。
肝膽異趣,何以知相爲府也。
肝者,木之精也。
人怒無不色靑目張者,是其效也。
【史記越世家】坐臥卽仰膽,飮食亦嘗膽也。
【前漢張耳陳餘傳】將軍瞋目張膽。
【註】張膽,言勇之甚。
【後漢光武紀】今不同心膽,共舉功名。
又【淮南子精神訓】膽爲雲。
又【拾遺記】昆吾山有獸,食銅鐵。
吳國武庫中兵刃俱食盡,得雙兔,有鐵膽,鑄爲雙劒。
又蟲名。
【博雅】膽蛇,靑蠵也。
又草名。
【博雅】陵遊,龍膽也。
又拭治也。
【禮內則】桃曰膽之。
【註】啖食治擇之名。
【疏】去毛拭治,令色靑滑如膽也。
又姓。
【呂氏春秋】中牟有士曰膽胥,已請見之。
胈 【未集下】【肉字部】 胈 【廣韻】【集韻】【正韻】□蒲撥切,音跋。
【廣韻】股上小毛也。
【韻會】膚毳皮。
【前漢司馬相如傳】躬傶骿胝無胈。
【註】胈,毳膚皮也。
言禹勤,骿胝無有毳毛也。
【司馬相如難蜀父老文韋昭註】身中小毛。
【莊子天下篇】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
又【集韻】蒲蓋切,音旆。
義同。
又白肉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躬胝無胈。
【註】胈,白肉也。
胊 【未集下】【肉字部】 胊 【唐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權俱切,□音劬。
【說文】脯脡也。
【玉篇】脯也。
【韻會】申曰脡,屈曰胊。
【禮曲禮】左胊右末。
【註】屈中曰胊。
【儀禮士虞禮】胊在南。
【註】胊,脯及乾肉之屈也。
又遠也。
【管子侈靡篇】觀之風氣,古之祭者,有時而胊。
【註】胊,遠也。
或遠爲來歲祈福而祭也。
又草名。
【爾雅釋草】搴櫃胊。
又【廣韻】亦山名。
又國名。
【山海經】北胊國,在鬰水南。
又邑名。
【前漢五行志】取須胊城郚。
【註】須胊,邾邑。
又【地理志】臨胊。
【註】屬齊郡。
又海上地名。
【史記秦始皇紀】於是立石東海上胊界中。
又姓。
漢胊邴。
見【鹽鐵論】。
又人名。
【前漢宣元六王傳】姬胊臑故親幸,後疏遠。
又【集韻】匈于切,音訏。
胊衍,戎名,在北地。
又籲玉切,音旭。
又詡拱切,音洶。
義□同。
又【廣韻】尺尹切,音蠢。
漢胊,縣名。
又【五音集韻】北角切,音剝。
同□。
【集韻】或作□。
【正韻】脯屈中曰胊,從肉從句,與朐不同。
朐從日月之月,音籲。
朐,車軛。
背 【未集下】【肉字部】 背 【唐韻】【韻會】補妹切【正韻】邦昧切,□音輩。
【說文】□也。
從肉北聲。
【韻會】身北曰背。
【玉篇】背脊。
【正字通】身之隂也。
【釋名】背,倍也,在後稱也。
【易艮卦】艮其背。
【註】背者,無見之物也。
又手背。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合灂若背手文。
又壽也。
【爾雅釋詁】背,壽也。
【詩大雅】黃耉台背。
又【魯頌】黃髮台背。
【傳】台背,皆壽徵也。
又日旁氣也。
【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
【註】孟康曰:皆日旁氣也。
背形如背字也。
如淳曰:凡氣向日爲抱,向外爲背。
又【玉篇】堂北曰背。
【詩衞風】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傳】背,北堂也,又人名。
【穀梁傳成十年】衞侯之弟黑背,帥師侵鄭。
又【廣韻】【集韻】蒲昧切【正韻】步昧切,□音旆。
【廣韻】棄背。
【集韻】違也。
【正韻】棄也,孤負也,反面也。
【詩小雅】噂沓背憎。
【書太甲】旣往背師保之訓。
【前漢高帝紀】君爲秦吏,今欲背之。
又【五音集韻】奴對切,音內。
義同。
又【韻補】葉音必。
【詩大雅】民之罔極,職涼善背。
葉下克力。
【正韻】亦作偝倍。
胍 【未集下】【肉字部】 胍 【廣韻】古胡切【集韻】攻乎切,□音孤。
胍肫,大腹。
又【集韻】姑華切,音瓜。
義同。
又胡故切,音護。
□胍,大貌。
胎 【未集下】【肉字部】 胎 【唐韻】土來切【集韻】【韻會】【正韻】湯來切,□音台。
【說文】婦孕三月也。
從肉,台,意兼聲。
【廣韻】始也。
【增韻】凡孕而未生,皆曰胎。
【爾雅釋詁】胎,始也。
【註】胚胎未成,亦物之始也。
【博雅】人三月而胎。
【史記律書】營室者,主營胎。
又獸亦謂之胎。
【禮王制】不殺胎。
【史記樂書】胎生者不殰。
【註】胎生,獸也。
又珠亦謂之胎。
【前漢揚雄傳】剖明月之珠胎。
【註】珠在蛤中,若懷姙然,故謂之胎也。
又逃也。
【揚子方言】胎,逃也。
【註】謂逃叛也。
又【韻補】葉音怡。
【漢樂章】衆庶熙熙,施及夭胎。
羣生啿啿,受春之祺。
【徐幹七喻】大宛之犧,三江之鮭。
雲鶬水鵠,熊蹯豹胎。
又葉音駝。
【道藏謌】乞免五難中,制召諸天魔。
靈嶽不崩陷,福地更鍊胎。
【集韻】或作孡。
胏 【未集下】【肉字部】 胏 【集韻】【韻會】壯仕切【正韻】祖似切,□音滓。
【說文】食所遺也。
【玉篇】脯有骨也。
【易噬嗑】噬乾胏。
【疏】乾胏,是臠肉之乾者。
【博雅】胏,脯也。
【郭璞江賦】赬蟞胏躍而吐璣。
【註】赬蟞之魚,其狀如胏。
又【五音集韻】側氏切,音。
義同。
【集韻】或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海篇】同。
【備考】【午集】【玉字部】【川篇】與寶同。
【亥集中】【魚字部】【戰國策】俯噣鱔鯉。
【註】鱔,故書作。
字書無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卽淺切【集韻】子淺切,□音剪。
竹名。
胐 【未集下】【肉字部】 胐 【廣韻】苦骨切,音窟。
胐臀。
【正字通】按俗謂髀之近竅者爲髀窟。
【博雅】胐,腳也。
【釋文】篤骨反。
又【集韻】張滑切,音窡。
厀疾。
胑 【未集下】【肉字部】 胑 【唐韻】【集韻】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
【說文】體四胑也。
【玉篇】體四胑,手足也。
【淮南子修務訓】故自天子以下,至於庶人,四胑不動,思慮不用,事治求贍者,未之聞也。
又枝也。
【釋名】胑,枝也,似木之枝格也。
【集韻】通作支。
【正韻】同肢。
胔 【未集下】【肉字部】 胔 【集韻】疾智切【正韻】資四切,□音漬。
【說文】鳥獸殘骨曰骴,可惡也。
【禮月令】掩骼埋胔。
【註】肉腐曰胔。
【前漢陳湯傳】埋胔。
【註】有肉曰胔。
又【廣韻】疾移切【集韻】才支切,□音疵。
【廣韻】人子腸名。
又水族之名。
【左思吳都賦】摸蝳蝐,捫胔蠵。
又【集韻】牆之切,音慈。
水腸謂之胔。
【淮南子說山訓】海水雖大,不受胔芥。
【釋文】胔,音慈。
又【五音集韻】秦昔切,音籍。
病也,瘦也。
又【五音集韻】疾二切,音自。
骨有肉也。
【集韻】本作骴。
亦作髊殐。
或書作□。
胕 【未集下】【肉字部】 胕 【廣韻】【集韻】【韻會】符遇切【正韻】防父切,□音附。
【揚子太□經】肺胕之行。
【廣韻】肺胕,心膂。
【集韻】人之六腑也。
【正韻】晉書作肺腑,誤。
又【集韻】風無切,音膚。
足也。
或作趺□。
【戰國策】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
【釋文】胕,音膚。
又【五音集韻】防無切,音扶,腫也。
【山海經】竹山有草焉,其名曰黃雚。
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
【註】治胕腫也,音符。
又【韻會】通作附。
【前漢劉向傳】臣幸得託肺附。
【註】肝肺相附著也。
胖 【未集下】【肉字部】 胖 【唐韻】【集韻】【韻會】□普半切,音判。
【說文】半體肉。
【玉篇】牲之半體。
【韻會】胖之言片也,析肉意也。
【周禮天官內饔】凡掌共羞脩□膴胖骨鱐,以待共膳。
【註】胖,如脯而腥者。
【禮內則脯羹兔醢糜膚註】膚或爲胖。
【釋文】胖,音判。
又【增韻】脅側薄肉。
【禮內則】鵠鴞胖。
【註】鵠鴞胖,謂脅側薄肉也。
又【集韻】一曰廣肉。
又【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音槃。
大也。
【禮大學】心廣體胖。
【註】胖,猶大也。
【釋文】胖,步丹反。
【朱註】安舒也。
又【集韻】補綰切,音版。
夾脊肉。
攼 【卯集下】【攴字部】 攼 【集韻】居寒切,音幹。
求也,又得也。
【玉篇】進也。
又侯旰切,音翰。
與同。
詳字註。
旵 【辰集上】【日字部】 旵 【玉篇】醜減切。
日光照也。
胗 【未集下】【肉字部】 胗 【唐韻】之忍切【集韻】止忍切,□音軫。
【說文】脣瘍也。
【廣韻】癮胗,皮外小起。
【博雅】胗,創也。
【宋玉風賦】中脣爲胗。
【註】胗,音軫,脣瘍也。
又【廣韻】居忍切【集韻】頸忍切,□音緊。
義同。
或作□□疹。
胟 【未集下】【肉字部】 胟 【廣韻】莫厚切【集韻】莫後切,□音母。
【說文】將指也。
【廣韻】同拇。
【五音集韻】大拇指也。
胘 【未集下】【肉字部】 胘 【廣韻】胡田切,音賢。
【玉篇】牛百葉也。
【廣韻】肚胘。
【類篇】服虔說,有角曰胘,無角曰肚。
一曰胃之厚肉爲胘。
又【博雅】□謂之胘。
【釋文】胘,音弦。
又地名。
【史記匈奴傳】至胘靁爲塞。
【漢書音義】胘靁,地名,在烏孫北。
又【集韻】胡涓切,音懸。
義同。
胙 【未集下】【肉字部】 胙 【唐韻】昨誤切【集韻】【韻會】存故切【正韻】靖故切,□音祚。
【說文】祭福肉也。
【爾雅釋天】夏曰復胙。
【疏】胙,祭肉也。
以祭之旦日,復陳其祭肉,以賔屍也。
【左傳僖九年】王使宰孔賜齊侯胙。
【註】胙,祭肉。
【晉語】命公胙侑。
【註】胙,賜祭肉也。
【史記周本紀】顯王緻文武胙於秦孝公。
【註】胙,膰肉也。
又【韻會】建置社稷曰胙。
又報也。
有德之人,必有美報。
【左傳隱八年】胙之土,而命之氏。
【疏】胙,報也。
【左傳襄十四年】王使劉定公賜齊侯命,曰世胙大師,以表東海。
【註】胙,報也。
又福也。
【周語】天地所胙。
【註】福也。
【揚子法言】天胙先德,而隕明忒。
又位也。
【齊語】反胙於絳。
【註】反,復也。
胙,位也。
又胙俎。
【周禮天官膳夫】凡王祭祀,賔客食,則徹王之胙俎。
【註】王與賔客禮食,主人飮食之俎,皆爲胙俎。
又地名。
【史記秦始皇紀註】括地志雲:古燕國,滑州胙城縣是也。
又亭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凡蔣邢茅胙祭。
【註】東郡燕縣西南有胙亭。
又國名。
【前漢古今人表】胙侯。
【註】周公子。
又【集韻】疾各切,音昨。
又【五音集韻】則落切,音作。
義□同。
又【集韻】作,古作胙。
註詳人部五畫。
翹 【未集中】【羽字部】 翹 【廣韻】渠遙切【集韻】【韻會】【正韻】祁堯切,□音。
【說文】尾長毛也。
又【廣雅】舉也。
又翹翹,衆也。
【類篇】翹翹,高貌。
【詩周南】翹翹錯薪。
又【詩豳風】予室翹翹。
【註】危也。
又【禮儒行】粗而翹之。
【註】微翹發其意。
【疏】翹,起發也。
又【左傳莊二十二年】翹翹車乗。
【註】遠貌。
又【後漢輿服志】鸞旗者,編羽旄列繫幢旁,民或謂之雞翹。
又【爾雅釋草】連,異翹。
【疏】連,一名異翹。
又【廣韻】懸也。
【類篇】企也。
又【廣韻】巨要切【集韻】祁要切。
尾起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蹯古作□。
註見足部十二畫。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羊笑切,音耀。
屋上□也。
翛 【未集中】【羽字部】 翛 【廣韻】蘇雕切【正韻】先雕切,□音蕭。
【集韻】【韻會】□相邀切,音宵。
翛翛,羽敝也。
【詩豳風】予尾翛翛。
【傳】敝也。
又【集韻】以九切,音酉。
疾貌。
【莊子大宗師】翛然而往。
又【廣韻】【集韻】□式竹切,音叔。
飛疾之貌。
【玉篇】或作倏。
又【集韻】餘六切,音毓。
義同。
翜 【未集中】【羽字部】 翜 【廣韻】色立切,音澀。
【說文】捷也。
飛之疾也。
【爾雅釋詁】翜,捷也。
又【說文】一曰俠也。
又【廣韻】所甲切,音啑。
【類篇】飾羽棺也。
【六書正譌】翣,別作翜。
又【集韻】【韻會】□色洽切,音歃。
【類篇】一曰使也。
【子集下】【冫字部】【集韻】巨勇切,共上聲。
凝也。
翝 【未集中】【羽字部】 翝 【字彙補】何轟切,音宏飛也。
◎按翃字之譌。
翞 【未集中】【羽字部】 翞 【集韻】居良切,音薑。
翞翞,鵲行貌。
通作疆。
翟 【未集中】【羽字部】 翟 【廣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
【說文】山雉尾長者。
【書禹貢】羽畎夏翟。
又【詩鄘風】其之翟也。
【傳】翟,羽飾衣。
又【詩衞風】翟茀以朝。
【傳】翟,翟車也。
夫人以翟羽飾車。
【周禮春官巾車】王後之五路,重翟鍚面朱總,厭翟勒面繢總。
【註】重翟,厭翟,謂蔽也。
又【詩邶風】右手秉翟。
【傳】翟,羽也。
【疏】謂雉之羽也。
【禮祭義】夫祭有畀煇胞翟閽者。
【註】翟謂敎羽舞者也。
【疏】四者皆是踐官。
又國名。
【周語】將以翟伐鄭。
【註】翟,隗姓之國也。
又戎翟。
【周語】自竄于戎翟之閒。
【註】翟,或作狄。
又姓。
【急就篇註】翟氏,本齊翟僂新之後也。
魏有翟璜,翟翦,漢有翟公,翟方進。
又【廣韻】場伯切【集韻】【韻會】【正韻】直格切,□音宅。
陽翟,縣名。
【史記項羽紀】韓王成因故都,都陽翟。
【註】陽翟,河陽翟縣也。
又【廣韻】亦姓。
唐有陝州刺史翟璋。
【姓纂】姓苑,本音翟,後改音宅。
又【集韻】直角切,音濁。
鸐或作翟。
考證:〔【周禮春官巾車】王後之五路,重翟錫面朱總。
〕謹照原文錫改鍚。
翠 【未集中】【羽字部】 翠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醉切,音綷。
【說文】靑羽雀也。
出鬰林。
【爾雅釋鳥】翠鷸。
【註】似燕,紺色。
【疏】李巡曰:鷸一名曰翠,其羽可以爲飾。
樊光雲:靑羽。
出交州。
【前漢賈山傳】飾以翡翠。
【註】雄曰翡,雌曰翠。
又【南越王趙陀傳】翠鳥幹。
【博物志】翡身通黑,惟胸前背上翼後有赤毛。
翠身通靑黃,惟六翩上毛長寸餘靑,其飛則羽鳴翠翡翠翡然,因以爲名。
又【禮內則】舒雁翠。
【註】舒鴈,鵝也。
翠,尾肉也。
又【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
【疏】謂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名翠微。
一說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
又姓。
【急就篇註】翠氏,楚景萃之後也。
避入關三遷,懷土逃匿,改姓爲翠。
考證:〔又姓。
【急就篇註】翠氏,楚晨之後也。
〕謹照原文楚晨改楚景萃。
翡 【未集中】【羽字部】 翡 【廣韻】扶涕切【集韻】父沸切,□音費。
【說文】赤羽雀也。
出鬰林。
【玉篇】鳥似翠而赤。
【異物志】翠鳥,形如燕,赤而雄曰翡,靑而雌曰翠。
詳翠註。
翢 【未集中】【羽字部】 翢 【廣韻】土刀切【集韻】他刀切,□音叨。
羽葆幢。
□,或作翢。
又【廣韻】【正韻】□徒刀切,音陶。
義同。
又【集韻】大到切,音導。
義同。
翣 【未集中】【羽字部】 翣 【廣韻】所甲切【集韻】【韻會】色甲切,□音啑。
【說文】棺羽飾也。
【周禮天官女禦】後之喪持翣。
【註】翣,棺飾也。
【禮檀弓】飾棺牆置翣。
【註】翣,以布衣木,如襵與。
【疏】鄭註,喪大記雲:漢禮,翣以木爲筐,廣三尺,高二尺四寸,方兩角高,衣以白布,畫雲氣,柄長五尺,雲如襵與者,襵如,漢時之扇。
又【禮器】天子八翣,諸侯六翣,大夫四翣。
又【小爾雅】大扇謂之翣。
【儀禮旣夕禮】燕器杖笠翣。
【註】翣,扇也。
又【禮明堂位】周之璧翣。
【註】畫繒爲翣,載以璧,垂五采羽於其下,掛於簨之角上。
又【玉篇】□也。
又【集韻】色輒切,音箑。
義同。
或作翜。
朷 【辰集中】【木字部】 朷 【唐韻】【集韻】□都勞切,音刀。
木心也。
【玉篇】木名。
又【集韻】田聊切,音迢。
枝落也。
又【廣韻】【類篇】□莫蔔切,音木。
【廣韻】朷桑。
【類篇】治桑刀。
捛 【補遺】【卯集】【手字部】 捛 【龍龕】音呂。
師捛也。
翥 【未集中】【羽字部】 翥 【廣韻】【集韻】【韻會】□章恕切,音□。
【說文】飛舉也。
【爾雅釋蟲】翥醜罅。
【疏】翥,飛也。
【揚子方言】翥,舉也。
【註】謂軒翥也。
【楚辭遠遊】鸞鳥軒翥而翔飛。
【張衡西京賦】風騫翥於甍標。
【廣韻】同。
【午集上】【瓜字部】【集韻】烏昆切,音溫。
【博雅】□,瓜屬。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女涉切,音躡。
竹也。
翦 【未集中】【羽字部】 翦 〔古文〕□【廣韻】卽淺切【集韻】【韻會】【正韻】子踐切,□音剪。
【說文】羽生也。
【爾雅釋言】翦,齊也。
【註】南方人呼翦刀爲劑也。
【玉篇】勒也,齊斷也。
【廣韻】殺也。
【詩召南】勿翦勿敗。
【傳】翦,去也。
【周禮秋官剪氏註】翦,斷滅之言也。
【左傳宣十二年】其翦以賜諸侯。
【註】翦,削也。
又【成二年】餘姑翦滅此而後朝食。
【註】翦,盡也。
又【儀禮旣夕禮】用疏布緇翦。
【註】翦,淺也。
【疏】謂染爲淺緇之色。
又【莊子在宥篇】佞人之心翦翦者。
【音義】善辨也。
一曰佞貌。
李雲:短淺貌。
【幹祿字書】俗作剪。
又【集韻】子賤切,音箭。
箭,或作翦。
翧 【未集中】【羽字部】 翧 【廣韻】況袁切【集韻】許元切,□音喧。
【廣雅】翧,飛也。
又【集韻】荀緣切,音宣。
翔也。
翨 【未集中】【羽字部】 翨 【廣韻】【集韻】【韻會】□施智切,音翅。
【說文】鳥之彊羽。
【周禮秋官翨氏註】翨,鳥□也。
又【玉篇】猛也。
又【廣韻】【集韻】□居企切,音馶。
翨或作翅。
翩 【未集中】【羽字部】 翩 【廣韻】芳連切【集韻】【韻會】紕延切【正韻】紕連切,□音篇。
【說文】疾飛也。
【廣雅】翩翩,飛也。
【詩小雅】翩翩者鵻。
又【易泰卦】翩翩不富以其鄰。
【釋文】輕舉貌。
又【詩小雅】緝緝翩翩。
【傳】往來貌。
又【詩小雅】騂騂角弓,翩其反矣。
【傳】翩然而反。
又【詩大雅】旟旐有翩。
【傳】翩翩在路,不息也。
又【後漢班固傳】翩翩巍巍。
【註】宮闕顯盛之貌也。
又【韻補】葉孚愔切。
【陸機天暮賦】庭樹兮華落,墓草兮根陳。
松柏兮鬱鬱,飛鳥兮翩翩。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徐嗟切,音邪。
聲也。
【酉集下】【酉字部】【廣韻】莫兮切【集韻】緜批切,□音迷。
【廣韻】醭,醬上白也。
【集韻】白生醬酢上。
又【集韻】謨官切,音瞞。
義同。
【集韻】亦作□。
翪 【未集中】【羽字部】 翪 【廣韻】子紅切【集韻】祖叢切,□音騣。
【玉篇】竦翅飛也。
亦作。
【爾雅釋鳥】鵲鵙醜,其飛也翪。
【註】竦翅上下。
又【廣韻】【正韻】作孔切【集韻】【韻會】祖動切,□音總。
義同。
又【集韻】【正韻】□作弄切,音粽。
義同。
翫 【未集中】【羽字部】 翫 【廣韻】【集韻】□五換切,音玩。
【說文】習厭也。
從習,元聲。
春秋傳曰:翫歲而愒日。
【集韻】或作抏。
◎按說文在習部,今從正字通併入。
翬 【未集中】【羽字部】 翬 【廣韻】居歸切【集韻】籲韋切,□音煇。
【說文】大飛也。
【爾雅釋鳥】鷹隼醜,其飛也翬。
【註】鼓翅翬翬然疾。
【疏】翬翬,其飛疾羽聲也。
又【說文】一曰伊洛而南,雉五采皆備,曰翬。
【爾雅釋鳥】伊洛而南,素質五采皆備成章,曰翬。
【註】翬亦雉屬,言其毛色光鮮。
【詩小雅】如翬斯飛。
【箋】翬者,鳥之奇異者也。
【左傳昭十七年五雉註】雉有五種,伊洛之南曰翬雉。
翭 【未集中】【羽字部】 翭 【字彙補】同翭。
翮 【未集中】【羽字部】 翮 【廣韻】【集韻】【韻會】□下革切,音覈。
【說文】羽莖也。
【爾雅釋器】羽本謂之翮。
【註】鳥羽根也。
【周禮地官羽人】掌以時征羽翮之政,于山澤之農。
【註】翮,羽本。
又【正韻】郞狄切,音歷。
與同。
【史記楚世家】吞三翮六翼,以高世主。
【註】索隱曰:翮與同。
音歷。
三翮六翼,亦謂九鼎也。
空足曰翮。
六翼卽六耳。
又【韻補】葉曷各切。
【陸雲贈鄭曼季詩】有鳳于潛,在林棲翮。
非子之祚,孰與好爵。
翯 【未集中】【羽字部】 翯 【廣韻】【集韻】【韻會】□胡沃切,音隺。
【說文】鳥羽肥澤貌。
【廣韻】潔白也。
【詩大雅】白鳥翯翯。
【傳】肥澤貌。
【史記司馬相如傳】翯乎滈滈。
【註】郭璞曰:水白光貌。
又【廣韻】胡角切【集韻】【韻會】【正韻】轄覺切,□音學。
義同。
又【集韻】下老切,音皓。
素羽。
又【正韻】胡谷切,音斛。
義同。
翰 【未集中】【羽字部】 翰 【廣韻】【集韻】【韻會】□侯旰切,音旱。
【說文】天雞赤羽也。
逸周書曰:文翰若翬雉,一名鷐風。
周成王時獻之。
又【玉篇】飛也。
【易中孚】翰音登于天。
【註】翰,高飛也。
又【易賁卦】白馬翰如。
【疏】鮮潔其馬,其色翰如。
【禮檀弓】戎事乘翰。
【註】翰,白色馬也。
又【詩大雅】維周之翰。
【爾雅釋詁】翰,榦也。
又【前漢揚雄傳】故藉翰林以爲主人,子墨爲客卿以風。
【註】翰,筆也。
【文選李善註】翰林,文翰之多若林也。
又【廣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幹切,□音寒。
義同。
【正韻】翰有平去二音。
凡稱書翰者,謂以羽翰爲筆以書。
平去二音皆通。
【正字通】爾雅作鶾,亦作。
考證:〔【說文】天雞赤羽也。
逸周書曰,大翰若翬雉。
〕謹照原文大翰改文翰。
【午集中】【皿字部】【廣韻】古寒切【集韻】居寒切,□音幹。
【玉篇】盤也。
【廣韻】大盌名。
○按《佩□集》字從幹祿之幹。
《正字通》雲譌盂字,失攷正。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惻人切,音瞋。
木名。
又【集韻】鉏臻切,音蓁。
【玉篇】息晉切,音信。
義□同。
胾 【未集下】【肉字部】 胾 【唐韻】【集韻】【韻會】側吏切【正韻】資四切,□音剚。
【說文】大臠也。
【正字通】切肉曰胾。
【博雅】胾,臠也。
【詩魯頌】毛炰胾羹。
【傳】胾,肉也。
【儀禮士虞禮】胾四豆,設于左。
【註】胾,切肉也。
【前漢周勃傳】獨置大胾。
【註】師古曰:胾,大臠也。
脀 【未集下】【肉字部】 脀 【唐韻】署陵切【集韻】辰陵切,□音承。
【說文】騃也。
【博雅】癡也。
又【集韻】諸應切,音證。
一曰臖脀,腫也。
又【廣韻】煮仍切【韻會】諸仍切【正韻】諸丞切,□音蒸。
【廣韻】升也,以牲實鼎也。
【儀禮燕禮】脯醢無脀。
【註】脀,俎實。
【儀禮特牲饋食禮】宗人告祭脀。
【註】脀,俎也。
【釋文】脀,之承反。
【疏】脀者,升也。
謂升特牲體於俎。
【集韻】或作□。
脁 【未集下】【肉字部】 脁 【唐韻】土弔切【集韻】他弔切,□音糶。
【說文】祭名。
【廣韻】祭也。
【集韻】祭肉。
又【集韻】醜照切,音朓。
義同。
又【集韻】餘招切,音遙。
好也。
【揚子方言】脁,說好也。
【註】謂姅悅也。
【正字通】從肉,與朓、朒字別。
朓從日月之月。
別詳月部朓字註。
脂 【未集下】【肉字部】 脂 【唐韻】旨夷切【集韻】【韻會】蒸夷切【正韻】旨而切,□音祗。
【說文】戴角者脂,無角者膏。
【正字通】禽獸腴也。
凝者爲脂,釋者爲膏。
【詩衞風】膚如凝脂。
【傳】如脂之凝【史記貨殖傳】販脂辱處也。
又【釋名】脂,砥也。
著面柔滑如砥石也。
又【博雅】人二月而脂。
【前漢五行志】在人腹中,肥而包裹心者,脂也。
又【正字通】燕脂,以紅藍花汁凝脂爲之,燕國所出。
後人用爲口脂。
【釋名】脣脂,以丹作之,象脣赤也。
又以喻榮祿也。
【揚子太□經】出泥入脂。
【註】脂,榮祿也。
蔔從洿泥之中出,求榮祿之處也。
又用以利物曰脂。
【詩衞風】載脂載舝。
【傳】脂舝其車,以還我行也。
又鳥名。
【爾雅釋鳥】桑扈,竊脂。
【註】俗謂之靑雀,觜曲,食肉,好盜脂膏,因名竊脂。
【詩小雅交交桑扈傳】桑扈,竊脂也。
又草名。
【抱樸子僊藥卷】玉脂芝,生於有玉之山,常居懸危之處。
又【正字通】藥名。
赤石脂,可以塗屋。
又五靈脂。
又補骨脂。
又【五音集韻】水名。
又姓。
【後漢孔融傳】初,京兆人脂習元升與融相善。
又【集韻】軫視切,音旨。
手指也。
與指同。
脃 【未集下】【肉字部】 脃 【唐韻】【集韻】【韻會】□此芮切,音毳。
【說文】小耎易斷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夫角之末,遠於□而不休於氣,是故脃,脃故欲其柔也。
【管子事語篇】無委緻圍,城脃緻衝。
【註】脃,不堅也。
又【博雅】脃,欲也。
又【正字通】輕也。
【後漢許荊傳】郡濵南州,風俗脃薄。
又【集韻】促絕切,音膬。
又蒼沒切,音猝。
義□同。
又【韻補】葉音歠。
【左思魏都賦】肖貌蕞陋,稟質遳脃。
巷無杼首,裡罕耆耊。
【廣韻】俗作脆。
脅 【未集下】【肉字部】 脅 【唐韻】虛業切【集韻】【韻會】迄業切,□音熁。
【說文】兩膀也。
【玉篇】身左右兩膀。
【廣韻】胷脅。
【增韻】腋下也。
【周禮天官醢豚拍魚醢註】拍爲膊,謂脅也。
【晉語】重耳過曹,聞其駢脅,欲觀其狀。
又【正字通】牲體,前爲代脅,中爲長脅,後爲短脅。
又【正韻】迫脅,以威力恐人也。
【書胤征】殲厥渠魁,脅從罔治。
【疏】其被迫脅而從,距王師者,皆無治責其罪。
又【泰誓】脅權相滅。
【疏】假用在上之權命脅之。
又【詩秦風】遊環脅驅。
【傳】脅驅,愼駕具,所以止入也。
又斂也。
【前漢王莽傳】動靜辟脅,萬物生焉。
【註】師古曰:脅,收斂也。
又責也。
【公羊傳莊二十五年】以朱絲營社,或曰脅之。
【註】脅之,與責求同義。
又脅盾,盾名。
【管子幼官篇】兵尚脅盾。
【註】象時物之閉盾,或署之於脅。
又【廣韻】許欠切【集韻】虛欠切,□音搚。
妨也。
又【集韻】迄及切,音吸。
脅肩,竦體也。
或書作脇。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集韻】□蒲計切,音避。
竹□也。
又【集韻】弋鳥具。
又【集韻】匹智切,音譬。
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羽鬼切【海篇】音委。
篚也。
脆 【未集下】【肉字部】 脆 【廣韻】俗脃字。
脇 【未集下】【肉字部】 脇 【集韻】同脅。
脈 【未集下】【肉字部】 脈 【集韻】莫獲切【正韻】莫白切,□音麥。
【說文】血理分袤行體者。
【玉篇】血理也。
【正字通】五臟六府之氣分流四支也。
【釋名】脈,幕也,幕絡一體也。
【左傳僖十五年】慶鄭曰:張脈僨興。
【註】血脈必周身而作。
【史記樂書】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流通精神。
【前漢藝文志】醫經者,原人血脈,經落,骨髓隂陽表裏。
又地脈。
【周禮天官瘍醫】以鹹養脈。
【註】鹹,水味。
水之流行地中,似脈。
脈 【未集下】【肉字部】 脈 【正字通】俗脈字。
【韻會】毛氏曰:字從月從□。
今從永者,誤也。
永,古詠字。
反永爲□。
□音普拜切,水之邪流也。
從□,取邪流義,不當從永。
但相承已久,不敢廢也。
(脈)【集韻】莫獲切【正韻】莫白切,□音麥。
【說文】血理分袤行體者。
【玉篇】血理也。
【正字通】五臟六府之氣分流四支也。
【釋名】脈,幕也,幕絡一體也。
【左傳僖十五年】慶鄭曰:張脈僨興。
【註】血脈必周身而作。
【史記樂書】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流通精神。
【前漢藝文志】醫經者,原人血脈,經落,骨髓隂陽表裏。
又地脈。
【周禮天官瘍醫】以鹹養脈。
【註】鹹,水味。
水之流行地中,似脈。
【午集上】【瓦字部】【廣韻】與之切【集韻】盈之切,□音怡。
【玉篇】甁也。
【廣韻】□,甎也。
荱 【申集上】【艸字部】 荱 【玉篇】【集韻】□武斐切,音尾。
草名。
又【類篇】無沸切,音味。
草垂貌。
脊 【未集下】【肉字部】 脊 【廣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
【說文】背呂也。
【廣韻】背脊。
【正字通】背心也。
手足之所不及,故謂之脊。
【釋名】積也。
積續骨節,脈絡上下也。
【易艮卦註】夤,當脊之肉也。
又【說卦】爲美脊。
【疏】取其陽在中也。
又物皆有脊。
【禮內則】狸去正脊。
又【少儀夏右鰭註】鰭,脊也。
又山脊。
【爾雅釋山】山脊,岡。
【疏】孫炎雲:長山之脊也。
【書胤征火炎崐岡傳】山脊曰岡。
又喻地形。
【史記張儀傳】必折天下之脊。
【註】常山於天下在北,有若人之背脊也。
【戰國策】今梁者,天下之脊也。
又【韻會】理也。
【詩小雅】有倫有脊。
【傳】脊,理也。
又與通。
死骨也。
【周禮秋官蠟氏掌除骴註】故書骴作脊。
鄭司農雲:脊讀爲,謂死人骨也。
又鳥名。
【詩小雅】脊令在原。
【傳】脊令,雝渠也。
飛則鳴行則搖。
又茅脊。
【前漢郊祀志】江淮閒,一茅三脊。
【註】茅草有三脊,謂靈茅也。
脍 【未集下】【肉字部】 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外切,音儈。
【說文】細切肉也。
【玉篇】肉細切者爲膾。
【釋名】膾,會也。
細切肉令散,分其赤白異切之,已,乃會合和之也。
【韻會】肉腥細者爲膾,大者爲軒。
【禮曲禮】膾炙處外。
又【博雅】膾,割也。
又【廣韻】魚膾。
【詩小雅】炰龞膾鯉。
又【韻會】國名。
堯欲伐宗膾。
宗膾,小蕃國。
【集韻】或從魚。
鱠。
髒 【未集下】【肉字部】 臟 【集韻】才浪切,音藏。
腑也。
【正字通】五臟也。
【字彙】臟者,藏也。
精藏於腎,神藏於心,魂獲於肺,志藏於脾。
【抱樸子至理卷】破積聚於腑臟。
又【正字通】亦作倉。
【通雅】五倉,卽五藏也。
又或作臧。
【前漢藝文志】五臧六府。
◎按臧、藏、臟一字。
後人加艸,又加肉。
脔 【備考】【未集】【肉字部】 脔 【龍龕】音迹。
(臠)【唐韻】力沇切【集韻】【韻會】力轉切【正韻】盧轉切,□音孌。
【說文】臞也。
一曰切肉臠也。
【正韻】塊切肉。
【正字通】塊割也。
【禮曲禮】毋嘬炙。
【註】嘬,謂一舉盡臠。
【易噬嗑疏】正義曰乾胏,是臠肉之乾者。
【前漢王莽傳註】臠,切千段也。
【晉書謝琨傳】元帝爲晉陵公主求壻,謂王珣日,如謝琨便足。
未幾,袁崧欲以女妻琨。
珣曰:卿莫近禁臠。
又魚腹亦爲臠。
【儀禮有司徹皆加膴祭于上註】膴,刳魚時割其腹,以爲大臠也。
又【廣韻】【韻會】□落官切,音鑾。
臠臠,瘠貌。
脕 【未集下】【肉字部】 脕 【廣韻】亡運切【集韻】文運切,□音問。
草新生也。
又【廣韻】【集韻】□無販切,音萬。
【廣韻】肥澤也。
【集韻】愉色必有脕容。
【楚辭遠遊】玉色頩以脕顏。
【註】脕,澤也,音萬。
豔美色也。
又【廣韻】無遠切【集韻】武遠切,□音晚。
義同。
【集韻】通作免。
脖 【未集下】【肉字部】 脖 【廣韻】蒲沒切,音勃。
胦臍。
【玉篇】脖,胦。
【正字通】靈樞經,肓之原,出於脖胦。
芕 【申集上】【艸字部】 芕 【玉篇】【集韻】□同荽。
【本草】野芕草,李時珍曰:《摘□方》治痞滿。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醜中切,音沖。
同繭,草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弋質切,音逸。
【廣雅】置也。
【備考】【醜集】【口字部】【五音篇海】音梵。
□ 【未集中】【網字部】 □ 【集韻】吐敢切,音毯。
魚罔。
脗 【未集下】【肉字部】 脗 【韻會】武粉切,音吻。
脗合。
【莊子齊物論】爲其脗合,置其滑涽。
【註】合也。
又【正字通】音敏。
【莊子齊物論脗合註】又音泯,無波際之貌。
脘 【未集下】【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