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言如散稻米也。
【正字通】南海諸郡八九月收魚子,著草中裹縣竈煙上。
二月雷發,取草浸池塘,旬日出,如科鬥,謂之□。
□字原從魚從尼。
罽 【未集中】【網字部】 罽 【廣韻】【集韻】【韻會】□居例切,音猘。
【說文】魚罔也。
又【爾雅釋詁】氂罽也。
【註】毛氂,所以爲罽。
【疏】罽者,織毛爲之,若今之毛氍毹也。
【前漢東方朔傳】狗馬被繢罽。
【註】師古曰:罽,織毛也。
氍毹之屬。
罾 【未集中】【網字部】 罾 【廣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正韻】咨登切,□音增。
【說文】罔也。
【前漢陳勝傳】置人所罾魚腹中。
【註】師古曰:罾,魚網也。
形似仰繖蓋,四維而舉之。
罿 【未集中】【網字部】 罿 【廣韻】尺容切【集韻】昌容切,□音衝。
【說文】罬也。
【玉篇】幡車罔。
【爾雅釋器】繴謂之罿。
罿,罬也。
【詩王風】雉離于罿。
【班固西都賦】撫鴻罿。
又【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音同。
義同。
又【集韻】諸容切,音鍾。
義同。
羁 【未集中】【網字部】 羈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居宜切,音羇。
□,或作羈。
馬絆也。
又馬絡也。
【廣雅】勒也。
【急就篇註】羈,絡頭也,謂勒之無銜者也。
【禮檀弓】如皆守社稷,則孰執羈靮以從。
【左傳僖二十四年】臣負羈絏。
【註】馬羈。
又【釋名】羈,檢也,所以檢持制之也。
【左傳昭十三年】爲羈終世。
又髻也。
【禮內則】男角女羈。
【註】午達曰羈。
【疏】一縱一橫曰午。
今女剪髮,留其頂上,縱橫各一,相交通達,故曰午達。
不如兩角相對,但縱橫各一,在頂上,故曰羈。
羈者,隻也。
考證:〔【禮檀弓】如守社稷,則孰執羈靮以從。
〕謹照原文如下增皆字。
〔【禮內則】男角女羈。
【疏】今女剪髮,留其頂也,縱橫各一〕謹照原文頂也改頂上。
羂 【未集中】【網字部】 羂 【廣韻】姑泫切【集韻】【正韻】古泫切,□音畎。
【玉篇】與罥同。
又罔張獸。
【司馬相如上林賦】羂騕褭。
【註】罥,係取也。
【張衡西京賦】但觀罝羅之所羂結。
【註】羂,縊也。
又與絹通。
【周禮秋官翨氏註】置其所食之物於絹中。
又【正韻】吉泫切,音狷。
義同。
聈 【未集中】【耳字部】 聈 【五音類聚】于糾切。
幽上聲。
幽靜也。
【唐山夫人安世房中歌】淸思聈聈,經緯冥冥。
羃 【未集中】【網字部】 羃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狄切,音覓。
冪或作羃。
覆也。
【玉篇】蓋食巾。
又羃羅,婦人所戴。
又【類篇】羃,煙貌。
羄 【未集中】【網字部】 羄 【集韻】陟敎切,音罩。
,或作羄。
【玉篇】小網。
羅 【未集中】【網字部】 羅 【廣韻】魯何切【集韻】【韻會】良何切【正韻】朗何切,□音蘿。
【說文】以絲罟鳥。
古者芒氏初作羅。
【爾雅釋器】鳥罟謂之羅。
【註】謂羅絡之。
【詩王風】雉離於羅。
【周禮夏官羅氏】掌羅烏鳥。
又【類篇】帛也。
【釋名】羅文,疎羅也。
【戰國策】下宮糅羅紈,曳綺縠。
又【廣雅】羅,列也。
【楚辭九歌】羅生兮堂下。
【註】羅列而生。
又國名。
【左傳桓十二年】羅人欲伐之。
【註】羅,熊姓國,在宜城縣西山中,後徙。
又水名。
【史記屈原傳】遂自投汨羅。
【註】汨水在羅,故曰汨羅。
又新羅,東夷國名。
【唐書東夷傳】新羅,弁韓苗裔也,居漢樂浪地。
又姓。
【姓氏急就篇】羅氏,顓頊後,封于羅,今房州也。
子孫以爲氏。
又羅羅,獸名。
【山海經】北海有獸,狀如虎,名曰羅羅。
【駢雅】靑虎謂之羅羅。
又菴羅,果名。
【本草】梨之類,色黃,如鵝梨。
又【集韻】鄰知切,音離。
義同。
又【集韻】郞佐切,音囉。
邏或省作羅。
巡也。
羆 【未集中】【網字部】 羆 〔古文〕□□□【廣韻】彼爲切【集韻】【韻會】班麋切【正韻】逋眉切,□音陂。
【爾雅釋獸】羆如熊,黃白文。
【註】似熊而長頭高腳,憨猛多力,能拔樹木。
【陸璣詩疏】羆有黃羆,有赤羆,大于熊,其脂如熊,白而麤理,不如熊白美也。
【爾雅翼】羆則熊之雌者,力尤猛。
【書禹貢】熊羆狐狸織皮。
【詩小雅】維熊維羆。
又人名。
【書舜典】讓于朱虎熊羆。
【註】四臣名。
又【韻補】葉甫委切【張衡西京賦】若驚鶴之羣羆。
葉上綺字下纚字。
考證:〔【爾雅釋畜】羆如熊,黃白文。
【註】似熊而長頭高腳,憨悍多力。
〕謹照原書釋畜改釋獸。
憨悍改憨猛。
羇 【未集中】【網字部】 羇 【廣韻】【集韻】【韻會】□居宜切,音羈。
旅寓也。
【玉篇】寄也。
【周禮地官遺人】野鄙之委積,以待羇旅。
【註】羇旅,過行寄止者。
【左傳莊二十二年】羇旅之臣。
羈 【未集中】【網字部】 羈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居宜切,音羇。
□,或作羈。
馬絆也。
又馬絡也。
【廣雅】勒也。
【急就篇註】羈,絡頭也,謂勒之無銜者也。
【禮檀弓】如皆守社稷,則孰執羈靮以從。
【左傳僖二十四年】臣負羈絏。
【註】馬羈。
又【釋名】羈,檢也,所以檢持制之也。
【左傳昭十三年】爲羈終世。
又髻也。
【禮內則】男角女羈。
【註】午達曰羈。
【疏】一縱一橫曰午。
今女剪髮,留其頂上,縱橫各一,相交通達,故曰午達。
不如兩角相對,但縱橫各一,在頂上,故曰羈。
羈者,隻也。
考證:〔【禮檀弓】如守社稷,則孰執羈靮以從。
〕謹照原文如下增皆字。
〔【禮內則】男角女羈。
【疏】今女剪髮,留其頂也,縱橫各一〕謹照原文頂也改頂上。
【亥集上】【馬字部】【字彙】齒良切,音昌。
馬名。
羉 【未集中】【網字部】 羉 【廣韻】落官切【集韻】【韻會】盧丸切【正韻】盧官切,□音鸞。
【爾雅釋器】彘罟謂之羉。
【註】羉,羃也。
【後漢馬融傳】罦罝羅羉。
【註】羉彘,罔也。
又【集韻】謨官切,音瞞。
義同。
羊 【未集中】【羊字部】 羊 【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餘章切【正韻】移章切,□音陽。
【說文】羊,祥也。
從□,象頭角尾之形。
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舉也。
【玉篇】豕屬也。
【易說卦】兌爲羊。
【註】其質好剛鹵。
【詩召南】羔羊之皮。
【傳】小曰羔,大曰羊。
【禮曲禮】羊曰柔毛。
【月令】食麥與羊。
【註】羊,火畜也。
時尚寒,食之以安性也。
又麢羊。
【爾雅釋獸】麢,大羊。
【註】似羊而大,角圓銳,好在山崖閒。
又鳥名。
【家語】齊有一足之鳥,飛集于公朝。
齊侯使使問孔子,孔子曰:此鳥名商羊,水祥也。
又姓。
【左傳閔二年】羊舌大夫。
【註】羊舌,氏也。
【公羊傳疏】子夏傳與公羊高。
【史記梁孝王世家】齊人羊勝。
又官名。
【周禮夏官羊人註】羊屬南方火,司馬火官,故在此。
又白羊,匈奴國名。
【史記匈奴傳】幷樓煩,白羊,河南。
又【前漢禮樂志】雙飛常羊。
【註】猶逍遙也。
【屈原離騷】聊逍遙以相羊。
【註】逍遙,相羊,皆遊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訛胡切,音梧。
竹名。
或省作□。
羋 【未集中】【羊字部】 羋 【廣韻】綿婢切【集韻】母婢切,□音弭。
【說文】羊鳴。
又姓。
楚之先也。
【鄭語】融之興者,其羋姓乎。
【史記楚世家】陸終生子六人,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
【註】羋姓,諸楚所出。
羋,羊聲也。
【集韻】或作哶。
羌 【未集中】【羊字部】 羌 〔古文〕□【廣韻】去羊切【集韻】墟羊切,□音蜣。
【說文】西戎牧羊人也。
西方羌,從羊。
【書牧誓】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
【註】八國,皆蠻夷戎狄。
羌在西蜀叟。
【史記五帝紀】西戎析枝,渠廋氐羌。
【匈奴傳】西接月氏氐羌。
【註】羌,三苗,薑姓之別。
舜徙于三危,今阿關之西南羌是也。
又【屈原離騷】羌內恕己以量人兮。
【註】羌,楚人語辭也。
又【玉篇】卿也,反也,章也,強也。
又姓。
【史記秦始皇紀】羌瘣伐趙。
又【集韻】許亮切,音向。
羌量,烏雛饑困貌。
【篇海】俗作羗。
羍 【未集中】【羊字部】 羍 【廣韻】【集韻】□他達切,音闥。
【說文】小羊也。
讀若達。
【玉篇】生也。
又【集韻】通作達。
【詩大雅】誕彌厥月,先生如達。
【傳】達,生也。
【釋文】鄭雲:羊子也。
又【廣雅】美也。
美 【未集中】【羊字部】 美 【廣韻】【集韻】【韻會】□無鄙切,音眯。
【說文】甘也。
從羊從大。
羊在六畜,主給膳也。
美與善同意。
【註】羊大則美,故從大。
【五經文字】從犬從火者,譌。
【詩召南甘棠序】美召伯也。
【疏】善者言美,惡者言刺。
又【廣韻】好色。
【詩邶風】匪女之爲美。
【傳】非爲其徒說美色而已。
又【正韻】嘉也,好也。
又【韻補】葉明祕切。
【劉向九歎】揚精華以眩耀兮,芬郁渥而成美。
結桂樹之旖旎兮,紉荃蕙與辛夷。
夷音異。
【玉篇】或作媺。
羐 【未集中】【羊字部】 羐 【廣韻】與久切【集韻】【韻會】以久切,□音牖。
【說文】進善也。
【玉篇】導也。
今作誘。
亦作□。
【書康王之誥】惟周文武,誕受羑若。
【傳】言文武大受天道而順之。
【疏】羑聲近猷。
故訓之爲道。
王肅雲:羐,道也。
又【說文】文王拘羐裡,在湯隂。
【史記周本紀】帝紂乃囚西伯于羑裡。
【註】河內湯隂有羐裡城,西伯所拘處。
【又】其囚羑裡,蓋益易之八卦爲六十四卦。
又【廣韻】亦姓。
考證:〔【玉篇】導也。
今作誘。
亦作□。
〕謹照原文□改□。
羒 【未集中】【羊字部】 羒 【廣韻】【集韻】□符分切,音汾。
【說文】羊也。
【玉篇】牝羊也。
【廣韻】白牴羊也。
【爾雅釋畜】羊牡羒。
【註】謂吳羊白羒。
【疏】吳羊牡者名羒。
考證:〔【爾雅釋羊】羊牡羒。
〕謹照原書釋羊改釋畜。
聜 【未集中】【耳字部】 聜 【五音類聚】都禮切,音底。
耳患膿也。
【醜集上】【口字部】【篇海】同銜。
【子集中】【人字部】【字彙】僕本字。
又姓。
漢有朋,封渾渠侯。
羓 【未集中】【羊字部】 羓 【集韻】【韻會】□邦加切,音巴。
臘屬。
【韻會小補】通作豝。
【巳集下】【牛字部】【唐韻】【集韻】□郞丁切,音靈。
【玉篇】牛名。
【集韻】本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母伴切,音滿。
竹器。
同□。
腦 【未集下】【肉字部】 腦 【廣韻】奴皓切【集韻】【韻會】【正韻】乃老切,□音惱。
【說文】本作匘。
頭髓也。
又【廣韻】那到切【集韻】乃到切,□音□。
【廣韻】優皮也。
【集韻】瀀澤也。
又【韻會】或作□。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角之本蹙於□。
【廣韻】同堖。
或從□。
【集韻】或作□□。
羔 【未集中】【羊字部】 羔 【廣韻】古牢切【集韻】居勞切,□音高。
【說文】羊子也。
【詩召南】羔羊之皮。
【傳】小曰羔。
【周禮春官大宗伯】卿執羔。
【註】羔,小羊,取其羣而不失其類。
羕 【未集中】【羊字部】 羕 【字彙】同□。
羖 【未集中】【羊字部】 羖 【廣韻】公戸切【集韻】果五切,□音古。
【說文】夏羊,牡曰羖。
【廣韻】俗作□,羊。
【爾雅釋畜】牝羖。
【註】今人以牂羖爲黑白羊名。
【疏】黑羊牝者曰羖。
【詩小雅】俾出童羖。
【傳】羖羊不童也。
【箋】羖羊之性,牝牡有角。
【史記秦本紀】吾媵臣百裡傒在焉,請以五羖羊皮贖之。
考證:〔【爾雅釋羊】牝羖。
〕謹照原書釋羊改釋畜。
羗 【未集中】【羊字部】 羗 【字彙補】與羐同。
◎按卽俗羌字。
羚 【未集中】【羊字部】 羚 【廣韻】【集韻】□郞丁切,音靈。
□亦作羚。
大羊而細角。
【埤雅】羚羊,似羊而大,角有圓繞蹙文,夜則懸角木上以防患。
【類篇】亦作□□。
□原作鹿下靈。
羛 【未集中】【羊字部】 羛 【廣韻】魚倚切【集韻】語綺切,□音蟻。
【說文】魏郡有羛陽鄕,讀若錡。
今屬鄴,本內黃北二十裡。
【後漢光武帝紀】大破五校於羛陽,降之。
【註】羛陽,聚名,屬魏郡,故城在今相州堯城縣東。
左傳雲:晉荀盈如齊逆女,還卒于戲陽。
杜預註雲:內黃縣北有戲陽城。
戲與羛通。
又【集韻】虛宜切,音犧。
義同。
又【集韻】宜寄切,音議。
義,通作羛。
【說文】墨翟書義從羛。
◎按說文在我部,今倂入。
【巳集下】【牛字部】【集韻】卽各切,音作。
【玉篇】牛名,肉重千斤,出華隂山。
【集韻】山牛。
又【廣韻】在各切【集韻】疾各切,□音昨。
義同。
【山海經】小華之山,其獸多牛。
【註】郭璞曰:今華隂山中多山牛,肉千斤,卽此牛也。
吳任臣曰:牛卽犛牛,詳見犛字註。
【又】牡山,誇父之山,多牛。
羜 【未集中】【羊字部】 羜 【廣韻】直呂切【集韻】【韻會】丈呂切,□音甯。
【說文】五月羔也。
讀若煑。
【詩小雅】旣有肥羜。
【傳】未成羊也。
又【集韻】賞呂切,音鼠。
義同。
羝 【未集中】【羊字部】 羝 【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音低。
【說文】牡羊也。
【廣雅】吳羊牡三歲曰羝。
【急就篇註】牂羊之牡也。
【易大壯】羝羊觸藩。
【釋文】羖羊也。
【詩大雅】取羝以軷。
【傳】羝羊,牡羊也。
【集韻】或從牛作牴。
羞 【未集中】【羊字部】 羞 【廣韻】息流切【集韻】思留切,□音脩。
【說文】進獻也。
從羊。
羊,所進也。
從醜,醜亦聲。
又【廣韻】緻滋味爲羞。
【周禮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
【註】羞,有滋味者。
【又】羞用百有二十品。
【註】羞出于牲及禽獸,以備滋味,謂之庶羞。
又【禮月令】群鳥養羞。
【註】羞謂所食也。
又【廣韻】進也。
【書盤庚】今我旣羞,告爾于朕志。
【傳】已進告汝之後。
又【廣韻】恥也。
【書說命】惟口起羞。
【疏】惟口出令,不善以起羞辱。
又【韻補】葉息救切。
【張載七命】繁肴旣闋,亦有寒羞。
商山之果,漢臯之楱。
楱音湊。
【正字通】俗作羞。
◎按說文在醜部,今從正字通倂入。
考證:〔淸羞用百有二十品。
〕謹按周禮飲用六淸羞,用百有二十品,淸字屬上爲句不得連引,謹省淸字。
羟 【未集中】【羊字部】 羥 【廣韻】苦閑切【集韻】丘閑切,□音慳。
【說文】羊名。
又【廣韻】口莖切【集韻】丘耕切,□音鏗。
義同。
亦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集韻】□力智切,音麗。
劄也。
【博雅】笘□,也。
又【篇海】竹箠也。
羠 【未集中】【羊字部】 羠 【廣韻】以知切【集韻】延知切,□音夷。
【說文】騬羊也。
【玉篇】犍羊也。
【急就篇註】又西方有野羊,大角,牡者曰羱,牝者曰羠。
□以時墮角,其羱角尤大,羠角差小。
【史記貨殖傳】其民羯羠不均。
【註】索隱曰:言其方人性若羊,捷捍而不均也。
又【廣韻】徐□切【集韻】序姊切,□音兕。
義同。
【戌集下】【風字部】【廣韻】弋支切【集韻】餘支切,□音移。
【廣韻】小旋風,鹹陽有之,小於地也。
【集韻】回氣謂之也。
【戌集下】【食字部】【玉篇】去毅切,音氣。
食怒。
又【五音集韻】許訖切,音迄。
飽也。
【正字通】古借氣爲餼,卽餼之省。
羨 【未集中】【羊字部】 羨 【佩觿】以脂切。
江夏地。
與羨異。
【前漢地理志】江夏郡沙羨。
【註】晉灼曰:音夷。
(羨)【廣韻】【集韻】【正韻】□似面切,音。
【說文】貪欲也。
從,從羑省。
【詩大雅】無然歆羨。
【註】無是貪羨。
又【廣韻】餘也。
【詩小雅】四方有羨。
【傳】羨,餘也。
【箋】四方之人,盡有饒餘。
【史記貨殖傳】時有奇羨。
【註】奇羨,謂時有餘衍也。
又【周禮春官典瑞】壁羨以起度。
【註】鄭司農雲:羨,長也。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功羨於五帝。
【註】羨,溢也。
又【廣韻】人姓。
【史記秦始皇紀】入海求羨門高誓。
【註】羨門,古仙人。
又【集韻】【類篇】【韻會】□延面切,音衍。
【韻會】以淺切,音演。
義□同。
又【集韻】夷然切,音延。
埏或作羨。
墓道也。
【史記衞世家】共伯入,釐侯羨自殺。
【註】索隱日,羨音延,墓道。
【集韻】俗作,非是。
羢 【未集中】【羊字部】 羢 【字彙補】而容切,音絨。
羊羢也。
羣 【未集中】【羊字部】 羣 【廣韻】【韻會】【正韻】渠雲切【集韻】衢雲切,□音帬。
【說文】輩也。
【玉篇】朋也。
【廣韻】隊也。
【易繫辭】物以羣分。
【疏】羣黨,共在一處。
【禮檀弓】吾離羣而索居。
【註】羣謂同門,友也。
又【詩小雅】或羣或友。
【傳】獸三爲羣。
【禮曲禮】大夫不掩羣。
【疏】羣謂禽獸共聚也。
又【詩秦風】俴駟孔羣。
【鄭箋】孔羣,言和調也。
又緹羣,山名。
【後漢五行志】出吳門,望緹羣。
又羣羣。
【李嘉祐詩】荻花寒漫漫,鷗鳥暮羣羣。
又【韻補】葉逵員切。
【楊方合歡詩】不見佳人來,但見飛鳥還。
飛鳥亦何樂,夕宿自作羣。
群 【未集中】【羊字部】 群 【五經文字】羣,俗作群。
腽 【未集下】【肉字部】 膃 【廣韻】【集韻】□烏沒切,音□。
【廣韻】膃肭,肥耎。
【集韻】膃,脖病也。
□原字從殳。
羥 【未集中】【羊字部】 羥 【廣韻】苦閑切【集韻】丘閑切,□音慳。
【說文】羊名。
又【廣韻】口莖切【集韻】丘耕切,□音鏗。
義同。
亦作□。
羦 【未集中】【羊字部】 羦 【廣韻】【集韻】□胡官切,音桓。
□或作羦。
山羊細角者。
【玉篇】獸似羊,惡也。
【後漢馬融傳註】完羝,野羊也。
字書作羦,與完通。
羧 【未集中】【羊字部】 羧 【篇海】宗回切,音嗺。
羊病也。
【後漢西南夷傳】冉駹夷,其人能作旄氈,班□,靑頓,□毲,羊羧之屬。
【註】毲羧,未詳。
◎按篇海訓羊病,非是。
羨 【未集中】【羊字部】 羨 【廣韻】【集韻】【正韻】□似面切,音。
【說文】貪欲也。
從,從羑省。
【詩大雅】無然歆羨。
【註】無是貪羨。
又【廣韻】餘也。
【詩小雅】四方有羨。
【傳】羨,餘也。
【箋】四方之人,盡有饒餘。
【史記貨殖傳】時有奇羨。
【註】奇羨,謂時有餘衍也。
又【周禮春官典瑞】壁羨以起度。
【註】鄭司農雲:羨,長也。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功羨於五帝。
【註】羨,溢也。
又【廣韻】人姓。
【史記秦始皇紀】入海求羨門高誓。
【註】羨門,古仙人。
又【集韻】【類篇】【韻會】□延面切,音衍。
【韻會】以淺切,音演。
義□同。
又【集韻】夷然切,音延。
埏或作羨。
墓道也。
【史記衞世家】共伯入,釐侯羨自殺。
【註】索隱日,羨音延,墓道。
【集韻】俗作,非是。
【巳集下】【牛字部】【廣韻】烏後切【集韻】於口切,□音嘔。
【玉篇】亦作□,義闕。
【廣韻】特牛。
【集韻】或作□。
又【廣韻】苦後切【集韻】去厚切,□音口。
【廣韻】犃,同□。
又【廣韻】呼後切【集韻】許後切,□音吼。
【廣韻】【集韻】□同□。
詳前□字註。
□ 【備考】【未集】【米字部】 □ 【字彙補】音頗。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郞丁切,音零。
米餌,或作□。
羫 【未集中】【羊字部】 羫 【廣韻】苦江切【集韻】枯江切,□音腔。
腔或從羊。
骨體曰腔。
【玉篇】羊肋也。
又【集韻】苦貢切,音控。
羊臘。
羬 【未集中】【羊字部】 羬 【廣韻】巨淹切【集韻】其淹切,□音箝。
【爾雅釋畜】羊六尺爲羬。
【註】屍子曰:大羊爲羬,六尺。
又【玉篇】獸名。
【山海經】錢來之山有獸焉。
其狀如羊而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臘。
又【集韻】胡讒切,音鹹。
麙或從羊作羬。
【類篇】山羊而大者,細角。
又魚鹹切,音嵒。
【類篇】郊羊,其大者羬□。
考證:〔【爾雅釋獸】羊六尺爲羬。
〕謹照原書釋獸改釋畜。
羭 【未集中】【羊字部】 羭 【廣韻】羊朱切【集韻】容朱切,□音逾。
【說文】夏羊牡者曰羭。
【爾雅釋畜】牡羭。
【註】黑羝也。
歸藏曰:兩壺兩羭。
又【集韻】羭,美也。
【左傳僖三年】且其繇曰:專之渝,攘公之羭。
【註】羭,美也。
又【山海經】羭,山神也。
祠之用燭。
又【集韻】兪戍切,音喻。
義同。
考證:〔【爾雅釋獸】牡羭。
〕謹照原書釋獸改釋畜。
【備考】【巳集】【犬字部】【海篇】音右。
秂 【午集下】【禾字部】 秂 【集韻】而鄰切,音人。
禾欲結者。
羮 【未集中】【羊字部】 羮 俗羹字。
◎按說文從羔從美。
胓 【未集下】【肉字部】 胓 【廣韻】符兵切【集韻】蒲兵切,□音平。
【玉篇】胓,牛羊脂。
【博雅】胓,脂也。
又【集韻】披耕切,音怦。
腹脹。
羯 【未集中】【羊字部】 羯 【廣韻】居竭切【集韻】【韻會】居謁切,□音訐。
【說文】羊羖犗也。
【急就篇註】羖之犗者爲羯,謂之也。
又【韻會】地名。
上黨武鄕羯室,晉匈奴別部入居之,後因號爲羯。
又【唐書西域傳】募勇健者爲柘羯。
柘羯,猶中國言戰士也。
考證:〔【急就篇註】羖之犗者爲羯,謂□也。
〕謹照原文□也改之也。
羱 【未集中】【羊字部】 羱 【廣韻】五丸切【集韻】【韻會】【正韻】五官切,□音岏。
□或作羱。
羱羊角,大者可爲器。
【爾雅釋畜】羱如羊。
【註】羱羊,似吳羊而大角,角橢,出西方。
【埤雅】羱羊善鬬。
一雲狀若騾而羣行,暑天塵霧在其角上,生草戴行,愛之獨寢。
又【廣韻】愚袁切【集韻】同俱音元。
義同。
或作□。
翑 【未集中】【羽字部】 翑 【廣韻】俱雨切【集韻】果羽切,□音矩。
【說文】羽曲也。
又【爾雅釋畜】馬前足皆白,騱。
後足皆白,翑。
【疏】後二足皆白者,翑。
又【集韻】□主切,音籔。
義同。
又【集韻】【類篇】□王遇切,音雩。
箭羽。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域及切,音煜。
與喅同。
詳前喅字註。
又迄及切,音吸。
□,衆聲疾貌。
【王褒洞簫賦】□曄踕,跳然復出。
羲 【未集中】【羊字部】 羲 【廣韻】許羈切【集韻】【韻會】虛宜切,□音犧。
【說文】氣也。
從兮,義聲。
又伏羲,大皡,三皇之最先。
◎按易繫辭作包犧。
釋文雲:包本又作庖,孟京作伏。
犧字又作羲,孟京作戲。
又【書堯典】乃命羲和。
【傳】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時之官。
又姓。
【風俗通】堯卿羲仲之後。
〇按說文在兮部。
今從正字通倂入。
羳 【未集中】【羊字部】 羳 【廣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音煩。
【說文】黃腹羊。
【爾雅釋畜】羳羊黃腹。
【註】腹下黃。
考證:〔【爾雅釋獸】羳羊黃腹。
〕謹照原書釋獸改釋畜。
羴 【未集中】【羊字部】 羴 【廣韻】式連切【集韻】屍連切,□音膻。
【說文】羊臭也。
又【廣韻】許閑切【集韻】虛閑切,義□同。
又【廣韻】失然切。
義同。
亦作羶□。
◎按說文羴字自爲部。
今從正字通併入。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集韻】□渠言切,音。
筋鳴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類篇】徐醉切。
籧篨也。
【字彙】篴字之譌。
【戌集下】【風字部】【廣韻】普袍切【集韻】普刀切,□音藨。
輕貌。
羵 【未集中】【羊字部】 羵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分切,音汾。
土中怪羊。
【魯語】土之怪曰羵也。
【註】羵羊,雌雄未成者。
亦作墳。
又【集韻】【韻會】□父吻切,音憤。
義同。
羶 【未集中】【羊字部】 羶 【廣韻】式連切【集韻】【韻會】屍連切,□音膻。
【說文】羴,或從亶。
羊臭也。
【玉篇】羊脂也,羊氣也。
【周禮天官內饔】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
【註】羶謂羊也。
又【禮月令】其臭羶。
【疏】凡草木所生,其氣羶也。
又【呂氏春秋】草食者羶。
【註】草食者,食草木,謂麞鹿之屬,故其臭羶也。
羷 【未集中】【羊字部】 羷 【廣韻】良冉切【集韻】【韻會】【正韻】力冉切,□音檢。
【玉篇】羊名。
【爾雅釋畜】角三觠羷。
【註】觠角三匝。
【疏】羊角捲三匝者名羷。
又【集韻】虛檢切,音險。
又力驗切,音殮。
義□同。
考證:〔【爾雅釋獸】角三觠羷。
〕謹照原書釋獸改釋畜。
羸 【未集中】【羊字部】 羸 【廣韻】力爲切【集韻】【韻會】倫爲切,□音□。
【說文】瘦也。
【註】臣鉉等曰:羊主給膳,以瘦爲病,故從羊。
又【易大壯】羝羊觸藩,羸其角。
【疏】羸,拘纍纏繞也。
又【易井卦】羸其瓶兇。
【疏】鉤羸其瓶而覆之也。
又【集韻】靈年切,音蓮。
羸□,縣名,在交趾。
或作□。
【備考】【戌集】【頁字部】【龍龕】音雅。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符分切,音汾。
帥□,弦也。
羹 【未集中】【羊字部】 羹 【廣韻】【正韻】古衡切【集韻】【韻會】居行切,□音庚。
【說文】作□。
五味和羹也。
小篆從羔從美。
【爾雅釋器】肉謂之羹。
【註】肉臛也。
【疏】肉之所作臛名羹。
【書說命】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傳】鹽鹹梅醋,羹須鹹醋以和之。
【禮樂記】大羹不和。
【註】大羹,肉湇,不調以鹽菜。
又【雲仙雜記】史鳳,宣城妓也。
待客有差等,最下者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
又【集韻】何庚切,音行。
義同。
又【集韻】盧當切,音郞。
【韻補】左氏傳,陳蔡不羹。
【釋文】音郞。
正義曰:古者羹臛之字亦爲郞,故魯頌、楚辭、急就章與楊房漿爲韻。
近世獨以爲地名。
宋玉招魂:肥牛之腱臑若芳,和酸若苦陳吳羹。
◎按說文、小篆俱作羹。
《正字通》止收羮,不收羹,則從俗字,而反失正字矣。
今增入。
羮,俗羹字。
見未集。
羺 【未集中】【羊字部】 羺 【廣韻】奴鉤切【集韻】奴侯切,□音獳。
羺,胡羊。
羻 【未集中】【羊字部】 羻 【廣韻】丘亮切【集韻】魚向切,□音仰。
【玉篇】後陳公子名。
羼 【未集中】【羊字部】 羼 【廣韻】【韻會】初鴈切【集韻】初莧切,□音鏟。
【說文】羊相廁也。
從羴,在屋下。
屍,屋也。
一曰相出前也。
【顏氏家訓】典籍錯亂,皆由後人所羼。
羽 【未集中】【羽字部】 羽 【廣韻】【集韻】【韻會】□王矩切,音禹。
【說文】鳥長毛也。
【廣韻】鳥翅也。
【易漸卦】其羽可用爲儀。
【書禹貢】齒革羽毛。
【傳】羽,鳥羽。
【周禮天官庖人】冬行鱻羽。
【註】羽,鴈也。
又【地官司徒】宜羽物。
【註】翟雉之屬。
【禮月令】其蟲羽。
【註】象物從風鼓葉,飛鳥之屬。
又五聲之一。
【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
又【大司樂】凡樂,圜鐘爲宮,黃鐘爲角,大簇爲徵,姑洗爲羽。
【註】凡五聲,宮之所生,濁者爲角,淸者爲徵羽。
【禮月令】其音羽。
【註】羽數四十八,屬水者,以爲最淸物之象也。
又【樂記】宮爲君,商爲臣,角爲民,徵爲事,羽爲物。
【前漢律歷志】羽,宇也,物聚臧宇覆之也。
又舞者所執也。
【書大禹謨】舞幹羽於兩階。
【傳】羽,翳也,舞者所執。
【周禮地官舞師】敎羽舞。
【註】羽,析白羽爲之,形如帗也。
【左傳隱五年】初獻六羽。
公問羽數于衆,仲對曰:天子用八,諸侯六,大夫四。
又山名。
【書舜典】殛鯀於羽山。
【傳】羽山,東裔在海中。
又【禹貢】蒙羽其藝。
【疏】羽山,在東海祝其縣南。
【史記五帝紀註】羽山,在沂州臨沂縣界。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其南有衆星,曰羽林天軍。
【註】羽林三十五星,三三而聚散,在壘辟南,天軍也。
又官名。
【前漢百官志】期門羽林。
【註】師古曰:羽林,亦宿衛之官,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也。
一說羽,所以爲王者羽翼也。
又姓。
【左傳襄三十年】羽頡出奔晉。
又【山海經】羽民國,其人長項,身生羽。
又【廣韻】【集韻】【韻會】□王遇切,音雩。
義同。
又【集韻】【類篇】□後五切,音戸。
緩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五分其長,而羽其一。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蕩鍊切,音佃。
竹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良脂切,音梨。
竹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偶舉切,音語。
禁苑也。
與篽同。
羾 【未集中】【羽字部】 羾 【玉篇】同□。
【前漢揚雄傳】登椽欒而羾天門兮。
【註】蘇林曰:至也。
翀 【未集中】【羽字部】 翀 【廣韻】直弓切【集韻】【韻會】持弓切,□音蟲。
直上飛也。
又【集韻】敕中切,音忡。
義同。
通作沖。
翁 【未集中】【羽字部】 翁 【廣韻】【正韻】烏紅切【集韻】【韻會】烏公切,□音螉。
【說文】頸毛也。
【玉篇】鳥頸下毛。
【前漢禮樂志】赤鴈集六紛員,殊翁雜五采文。
【註】孟康曰:翁,鴈頸。
又【玉篇】飛貌。
又【廣雅】翁,父也。
【史記項羽紀】吾翁卽若翁。
又【玉篇】老稱。
【史記灌將軍傳】與長孺共一老禿翁。
【註】年老頭禿也。
又姓。
【前漢貨殖傳】翁伯以脂而傾縣邑。
又【集韻】【正韻】□鄔孔切,音□。
【周禮天官酒正註】盎,猶翁也。
成而翁翁然,蔥白色,如今酇白矣。
【釋文】翁,音嗚動反。
一音於勇反。
又【韻補】葉烏光切。
【道藏歌】霄駢縱橫舞。
紫蓋託朱方。
風塵有憂哀,隕我白鬢翁。
又【玉篇】或作□。
翂 【未集中】【羽字部】 翂 同□。
【莊子山木篇】其爲鳥也,翂翂翐翐,而似無能。
【註】司馬雲:舒遲貌。
一雲飛不高貌。
李雲:羽翼聲。
【釋文】翂,或作□。
又人名。
【南史孝義傳】吉翂,梁時人。
翃 【未集中】【羽字部】 翃 【集韻】□或書作翃。
詳□字註。
翄 【未集中】【羽字部】 翄 【廣韻】【集韻】【韻會】□施智切,音翅。
【說文】翼也。
【廣韻】翄翄,飛貌。
【前漢禮樂志】幡比翄回集。
【註】文穎曰:舞者,骨騰肉飛,如鳥之回翄而雙集也。
又【廣韻】巨支切【集韻】翹移切,□音祇。
義同。
翅 【未集中】【羽字部】 翅 【集韻】翄,亦書作翅。
又【正韻】式至切,音試。
同啻。
【孟子】奚翅食重。
【莊子大宗師】陰陽于人,不翅于父母。
又【正韻】申之切,音詩。
不翅猶言不止是。
翇 【未集中】【羽字部】 翇 【廣韻】【韻會】分勿切【集韻】分物切【正韻】敷勿切,□音紱。
【說文】樂舞,執全羽以祀社稷也。
【廣韻】周禮作帗。
又【集韻】蒲蓋切,音斾。
義同。
翉 【未集中】【羽字部】 翉 【廣韻】【集韻】□普本切,噴上聲。
飛起。
又走也。
翊 【未集中】【羽字部】 翊 【廣韻】與職切【集韻】【韻會】逸職切,□音弋。
【說文】飛貌。
又【前漢禮樂志】共翊翊合所思。
【註】師古曰:翊翊,敬也。
又【類篇】馮翊,郡名。
【前漢地理志】左馮翊。
又【類篇】輔也。
又【韻會】弋入切,音熠。
義同。
翌 【未集中】【羽字部】 翌 【廣韻】與職切。
【集韻】【韻會】逸職切,□音弋。
明日也。
【前漢武帝紀】翌日親登嵩高。
【註】應劭曰:翌,明也。
又【集韻】餘六切,音毓。
書翌日乙醜。
劉昌宗讀。
◎按書今文作翼日。
翌卽翊字,翊又與翼同。
翍 【未集中】【羽字部】 翍 【廣韻】敷羈切【集韻】攀糜切,□音帔。
張羽貌。
【玉篇】張也。
亦作披。
【前漢揚雄傳】翍桂椒而鬱栘楊。
【註】翍,古披字。
又【集韻】滂禾切,音頗。
飛貌。
又【集韻】平義切,音髲。
羽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音未詳。
【大事記】嘉靖三十六年,妖人馬祖翦楮爲兵以駭衆,各戸多懸□□□□四字厭之。
字出《道藏》。
□ 【未集上】【米字部】 □ 【篇海】同糒。
翎 【未集中】【羽字部】 翎 【廣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
【說文新附字】羽也。
【玉篇】箭羽也。
又白翎雀,元法曲名。
見【輟耕錄】。
翏 【未集中】【羽字部】 翏 【廣韻】【集韻】□力救切,音遛。
【說文】高飛也。
又【集韻】力弔切,音料。
義同。
又【集韻】【韻會】□憐蕭切,音聊。
翏翏,長風聲。
又【集韻】力竹切,音六。
義同。
或作□。
習 【未集中】【羽字部】 習 【廣韻】似入切【集韻】【韻會】【正韻】席入切,□音襲。
【說文】數飛也。
【禮月令】鷹乃學習。
又【易坤卦】不習,無不利。
【註】不假修爲,而功自成。
【論語】學而時習之。
【何晏註】學者以時湧習之。
又【易坎卦】習坎。
【註】習謂便習之。
【釋文】習,重也。
又【書大禹謨】士不習吉。
【傳】習,因也。
又【詩邶風】習習谷風。
【傳】習習,和舒貌。
又姓。
【廣韻】出襄陽。
晉有習鑿齒。
◎按說文習自爲部。
今從正字通併入。
字從羽從白。
俗作習,非。
考證:〔【易乾卦】不習,無不利。
〕謹照原書乾卦改坤卦。
翔 【未集中】【羽字部】 翔 【廣韻】似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徐羊切,□音詳。
【說文】回飛也。
【爾雅釋鳥】鳶烏醜,其飛也翔。
【註】布翅翺翔。
【易豐卦】天際翔也。
【詩鄭風】河上乎翺翔。
又【禮曲禮】室中不翔。
【註】行而張拱曰翔。
又【禮玉藻】朝廷濟濟翔翔。
【註】莊敬貌。
又【禮三年問】過其故鄉回翔焉。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前弱則俛,後弱則翔。
【註】翔,回顧也。
【集韻】通作鴹。
考證:〔【爾雅釋鳥】鳶鳥醜,其飛也翔。
〕謹照原文鳶鳥醜改鳶烏醜。
翕 【未集中】【羽字部】 翕 【廣韻】【正韻】許及切【集韻】【韻會】迄及切,□音吸。
【說文】起也。
【爾雅釋詁】翕,合也。
【書臯陶謨】翕受敷施。
【詩小雅】兄弟旣翕。
又【易繫辭】夫坤,其靜也翕。
【註】斂也,聚也。
又【詩小雅】維南有箕,載翕其舌。
【箋】翕,猶引也。
又【爾雅釋訓】翕翕訿訿,莫供職也。
【疏】詩小雅翕翕訿訿。
◎按今詩作潝。
又【廣雅】翕翕,熾也。
【廣韻】火炙。
又動也,盛也。
莭 【申集上】【艸字部】 莭 【集韻】子結切,音節。
【類篇】草約也。
翖 【未集中】【羽字部】 翖 【玉篇】同翕。
【類篇】西域諸國官名有翖侯。
【前漢張騫傳】傅父布就翖侯。
【註】師古曰:翖侯,烏孫大臣官號。
布就,又翖侯之中別號。
翖與翕同。
【子集下】【冫字部】【玉篇】彼孕切,音冰。
飛聲。
绨 【未集中】【糸字部】 綈 【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題。
【說文】厚繒。
【釋名】似□蟲之色,綠而澤。
【急就篇註】綈,今謂之平紬。
【史記範睢傳】取一綈袍以賜之。
【註】索隱曰:今之絁也。
正義曰:今之麄袍。
【前漢文帝紀】身衣弋綈。
績 【未集中】【糸字部】 績 【廣韻】【集韻】【韻會】□則歷切,音勣。
【說文】絹也。
【詩陳風】不績其麻。
又【書堯典】庶績鹹熙。
【傳】績,功也。
又【詩大雅】維禹之績。
【傳】績,業也。
又【爾雅釋詁】績,繼也。
又事也,成也。
绫 【未集中】【糸字部】 綾 【廣韻】力膺切【集韻】閭承切,□音陵。
【說文】東齊謂布帛之細者曰綾。
【釋文】綾,淩也,其文望之如冰淩之理也。
【玉篇】文繒也。
【廣韻】綾紈。
又【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崱繒綾而龍鱗。
【註】繒綾,不平貌。
續 【未集中】【糸字部】 續 〔古文〕賡【廣韻】似足切【集韻】【韻會】【正韻】松玉切,□音俗。
【說文】連也。
【爾雅釋詁】繼也。
【書盤庚】予迓續乃命于天。
【詩小雅】似續妣祖。
【禮深衣】續袵鉤邊。
【註】續,猶屬也。
又姓。
【廣韻】舜七友,有續牙。
【急就篇註】續氏,晉大夫續□伯之後。
又與績同。
【穀梁傳成五年】伯尊其無績乎。
【註】績,或作續。
又【集韻】辭屢切。
詩隂靷沃續。
徐邈說。
绮 【未集中】【糸字部】 綺 【廣韻】墟彼切【集韻】去倚切,□音觭。
【說文】文繒也。
【釋名】綺,敧也。
其文敧邪,不順經緯之縱橫也。
【前漢高帝紀】賈人無得衣錦繡綺縠紵罽。
【註】師古曰:綺,文繒,卽今之細綾也。
又【正韻】墟裡切,音□。
義同。
又姓。
【史記留侯世家】綺裡季。
又【集韻】語綺切,音螘。
人名。
莊子有士成綺。
【亥集中】【魚字部】【臨海記】鯺,卽河豚之大者。
音未詳。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朔降切,音□。
以竹木刺物也。
【字彙補】同□。
绯 【未集中】【糸字部】 緋 【廣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正韻】芳微切,□音非。
【說文新附字】帛赤色。
【類篇】絳色。
又赤練。
【唐書車服志】袴褶之制,五品以上緋。
綽 【未集中】【糸字部】 綽 〔古文〕繛【廣韻】昌約切【集韻】【韻會】【正韻】尺約切,□音婥。
【說文】繛或省作綽。
緩也。
【書無逸】不寬綽厥心。
【傳】不寬緩其心。
【詩衞風】寬兮綽兮。
【箋】綽兮,謂仁於施舍。
又【小雅】綽綽有裕。
【傳】綽綽,寬也。
又【楚辭大招】滂心綽態。
【註】綽,猶多也。
亦作淖。
【莊子逍遙遊】淖約若處子。
【荀子宥坐篇】淖約微逹佀察。
又□。
绲 【未集中】【糸字部】 緄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本切,音袞。
【說文】繡帶也。
【詩秦風】竹閉緄縢。
【傳】緄,繩也。
【後漢南匈奴傳】童子佩刀緄帶各一。
【註】緄,織成帶也。
又【集韻】胡昆切,音魂。
縫也。
又【集韻】戸袞切,音混。
混夷或作緄。
【史記匈奴傳】自隴以西有綿諸緄戎。
【註】字當爲混。
又【集韻】公渾切,音昆。
義同。
繩 【未集中】【糸字部】 繩 【廣韻】食陵切【集韻】【韻會】【正韻】神陵切,□音乗。
【說文】索也。
【急就篇註】繩謂紨兩股以上。
總而合之者也。
一曰麻絲曰繩,草謂之索。
【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
【書說命】惟木從繩則正。
【禮經解】繩墨之於曲直。
【前漢律歷志】規圓生矩,矩方生繩,繩直生準。
又【書囧命】繩愆糾謬。
【疏】木不正者,以繩正之。
繩謂彈正。
又【詩周南】宜爾子孫繩繩兮。
【傳】繩繩,戒愼也。
【朱傳】不絕貌。
又【大雅】繩其祖武。
【傳】繩,戒也。
【朱傳】繩,繼也。
又【禮樂記】省其文采,以繩德厚。
【註】繩,猶度也。
【史記樂書註】王肅曰:繩,法也。
又【禮深衣】負繩及踝以應直。
【註】繩謂裻,與後幅相當之縫也。
又【左傳莊十四年】蔡侯繩息嬀,以語楚子。
【註】繩,譽也。
【小爾雅】繩之,譽之也。
又【集韻】以證切,音孕。
【周禮秋官薙氏】秋繩而芟之。
【註】含實曰繩。
又【集韻】弭盡切,音泯。
繩繩,無涯際貌。
一曰運動不絕意。
又【集韻】石證切,音乗。
□也。
又【韻補】葉乗融切。
【□琳武庫賦】陵九城而上躋,起齊軌兮玉繩。
車軒轔於雷室,騎浮厲乎雲宮。
【廣韻】俗作繩。
維 【未集中】【糸字部】 維 【廣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音惟。
【說文】車蓋維也。
又【博雅】係也。
【詩小雅】縶之維之。
【傳】維,繫也。
【公羊傳昭二十四年】且夫牛馬維婁。
【註】繫馬曰維,繫牛曰婁。
又【詩小雅】四方是維。
【周禮夏官大司馬】以維邦國。
【註】維,猶連結也。
又【儀禮太射禮】中離維綱。
【註】侯有上下綱,其邪制射舌之角爲維。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巳曰屠維。
又【前漢賈誼傳】是猶度江河亡維楫。
【註】維,所以繫船。
又【管子牧民篇】國有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又【淮南子天文訓】帝張四維,運之以鬥。
又【楚辭天問】幹維焉繫。
【註】維,綱也。
又【爾雅釋詁】伊維侯也。
【註】發語辭。
【韻會】案六經惟維唯三字皆通作語辭,又訓獨,尚書助辭皆用惟字,詩助辭多用維字,左傳助辭用唯字,論語助辭用惟字。
新安朱氏曰:惟從心,思也。
維糸,繫也。
唯從口,專辭也,應辭也。
然皆語辭,古書皆通用之。
又地名。
【史記管晏列傳】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
【註】應劭曰:故萊夷維邑。
又姓。
【姓氏急就篇】漢維汜,妖巫,卷縣人。
又於恭切,音雍。
【周禮夏官職方氏】其浸盧維。
【釋文】盧音雷。
維,於恭反。
考證:〔【楚辭天問】幹維焉繫。
【註】維,網也。
〕謹照原文網也改綱也。
〔【爾雅釋詁】維,伊維也。
〕謹照原文改伊維侯也。
綿 【未集中】【糸字部】 綿 【玉篇】【廣韻】【集韻】□同緜。
绶 【未集中】【糸字部】 綬 【廣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音受。
【說文】綬韍,維也。
【玉篇】綬,組也,綸紱也。
【急就篇註】綬,受也,所以承受印環也。
亦謂之璲。
【後漢輿服志】韍佩旣廢,秦乃以采組,連結於璲,光明章表,轉相結受,故謂之綬。
【漢官儀】綬,長一尺二寸,法十二月,廣三尺,法天地人也。
又【周禮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綬之事。
【註】綬,組綬,所以繫帷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承呪切,音授。
義同。
繃 【未集中】【糸字部】 繃 【廣韻】北萌切【集韻】悲萌切【韻會】橫切,□音繃。
【正韻】補耕切,音伻。
【說文】束也。
【墨子尚同篇】禹葬會稽,桐棺三寸,葛以繃之。
又【廣韻】束兒衣。
【前漢宣帝紀】曾孫雖在襁緥。
【註】師古曰:襁卽今之小兒繃也。
绺 【未集中】【糸字部】 綹 【集韻】力九切,音柳。
【說文】緯十縷爲綹。
【類篇】一曰絲十爲綸,綸倍爲綹。
【沈佺期七夕曝衣篇】上有仙人長命綹,中看玉女迎歡繡。
【醜集上】【口字部】【廣韻】胡田切【集韻】胡千切,□音賢。
【玉篇】難也。
又【集韻】聲也。
又【集韻】同礥。
詳石部礥字註。
翳 【未集中】【羽字部】 翳 【廣韻】【正韻】於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音殪。
【說文】華蓋也。
【廣韻】羽葆也。
【急就篇註】翳,謂凡鳥羽之可隱翳者也。
舞者所持羽翿,以自隱翳,因名爲翳。
一曰華蓋,今之雉尾扇,是其遺象。
又【周語】是去其藏,而翳其人也。
【註】翳,猶屏也。
一曰滅也。
又【揚子方言】翳,掩也。
【註】謂掩覆也。
【廣雅】翳,障也。
【廣韻】隱也,蔽也。
【類篇】也。
又【詩大雅】其菑其翳。
【傳】木立死曰菑,自死爲翳。
又【廣韻】雨師謂之荓翳。
【史記司馬相如傳】召屏翳。
【註】雷師也。
又【玉篇】鳥名也,似鳳。
【山海經】北海之內有五采之鳥,飛蔽一鄕,名曰翳鳥。
【註】鳳屬也。
【屈原離騷】駟玉虯而乗翳。
又【潘嶽射雉賦序】習媒翳之事。
【註】媒翳者,所隱以射者也。
又【廣韻】烏奚切【集韻】煙奚切,□音鷖。
義同。
又【集韻】【韻會】一結切【正韻】於歇切,□音謁。
【左思魏都賦】桃李翳。
葉音咽。
考證:〔【山海經】北海之內,有五采之鳥,飛蔽一鄕,名曰翳焉。
〕謹照原文翳焉改翳鳥。
翴 【未集中】【羽字部】 翴 【廣韻】力延切【集韻】陵延切,□音連。
翴翩,飛相及貌。
【博雅】飛也。
翵 【未集中】【羽字部】 翵 【集韻】翭,或從鳥。
【集韻】權俱切,音劬。
鳥左足白。
又【廣韻】戸鉤切【集韻】胡溝切,□音侯。
【廣韻】翵同□。
羽本也。
一曰羽初生貌。
胋 【未集下】【肉字部】 胋 【集韻】徒兼切,音甜。
肥也。
【玉篇】大羹也。
【集韻】或作。
【補遺】【午集】【玉字部】【篇海類編】音曲。
骫曲也。
又玉也。
翷 【未集中】【羽字部】 翷 【廣韻】力珍切【集韻】離珍切,□音鄰。
【廣雅】飛也。
翸 【未集中】【羽字部】 翸 【玉篇】匹本切。
飛貌。
翽 【未集中】【羽字部】 翽 【廣韻】呼會切【集韻】《韻會》呼外切,□音□。
【說文】飛聲也。
【詩大雅】鳳凰于飛,翽翽其羽。
【傳】衆多也。
【箋】羽聲也。
又【集韻】□苦會切,音□。
義同。
又【韻會】許穢切,音喙。
義同。
又【正韻】苦夬切,音快。
義同。
考證:〔【廣韻】呼會切,【集韻】苦會切,□音噦。
〕謹按呼屬曉母苦屬溪母,呼會與苦會不同音,不得□音噦,今依廣韻集韻韻會將苦會切改爲呼外切。
噦改爲□。
於集韻下增韻會二字。
〔【集韻】【韻會】□呼外切,音□。
〕謹照集韻呼外切改爲苦會切。
音□改爲音□。
翾 【未集中】【羽字部】 翾 【廣韻】許緣切【集韻】隳緣切,□音儇。
【說文】小飛也。
【楚辭九歌】翾飛兮翠曾。
又【荀子不苟篇】喜則輕而翾。
【註】與儇同。
急也。
【集韻】或作□。
【類篇】或作□。
翿 【未集中】【羽字部】 翿 【廣韻】徒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音導。
【玉篇】同翳。
【爾雅釋言】翿,纛也。
【註】今之羽葆幢。
【詩王風】君子陶陶,左執翿。
【傳】纛也,翳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刀切,音陶。
義同。
又【集韻】杜皓切,音道。
義同。
考證:〔【詩王風】君子揚揚,左執翿。
〕謹照原文揚揚改陶陶。
【巳集下】【牛字部】【集韻】烏猛切,音。
【玉篇】喚牛聲。
又【集韻】犢也。
又一曰牛鳴。
【五音集韻】作。
又【集韻】【類篇】□於杏切。
吳人謂犢曰。
耀 【未集中】【羽字部】 耀 【廣韻】弋照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笑切,□音燿。
光耀。
矅,或作耀。
【左傳莊二十二年】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
老 【未集中】【老字部】 老 〔古文〕□【廣韻】盧皓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皓切,□音栳。
【說文】考也。
七十曰老。
從人毛匕,言須髮變白也。
【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
【公羊傳宣十一年】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
【註】六十稱耋,七十稱老。
又【詩鄭風】與子偕老。
【疏】沒身不衰也。
【禮祭義】貴老。
爲其近于親也。
又【周禮地官鄕老註】老,尊稱也。
又【儀禮聘禮】授老幣。
【註】老賔之臣。
【疏】大夫家臣稱老。
又【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
【註】卿老亦卿也。
又【禮王制】天子之老。
【註】老謂上公。
又【禮禮運】三老在學。
【註】乞言,則受之三老。
【左傳昭三年】三老凍餒。
【註】三老,謂上壽、中壽、下壽,皆八十已上。
又【左傳隱三年】桓公立,乃老。
【註】老,緻仕也。
又【列子天瑞篇】老,耄也。
又姓。
【廣韻】宋有老佐。
又【韻補】葉朗口切。
【釋名】老,朽也。
【史記律書】酉者,萬物之老也。
又【韻補】葉滿補切,姥當以此得聲。
【班固西都賦】若臣者,徒觀迹於舊墟,聞之乎故老。
十分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舉也。
考 【未集中】【老字部】 考 〔古文〕攷【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苦浩切,音栲。
【說文】老也。
從老省,丂聲。
【說文序】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佩觿】考從丂。
丂,苦杲反。
老從匕。
匕,火霸反。
裴務齊切韻序雲:左回右轉,非也。
【毛晃增韻】老字下從匕,考字下從丂,各自成文,非反匕爲丂也。
【書洪範】五曰考終命。
【詩大雅】周王壽考。
又【爾雅釋親】父爲考。
【釋名】父死曰考。
考,成也。
亦言槁也,槁于義爲成,凡五材,膠漆陶冶皮革,乾槁乃成也。
【易蠱卦】有子考無咎。
【禮曲禮】死曰考。
又【廣雅】考,問也。
【易復卦】敦復無悔,中以自考也。
【詩大雅】考蔔維王。
【傳】考,猶稽也。
又【書周官】考制度于四嶽。
【註】考正制度。
又【詩衞風】考槃在。
【傳】考,成也。
【左傳隱五年】考仲子之宮。
【註】成仲子之宮。
又【詩唐風】子有鐘鼓,弗鼓弗考。
【傳】考,擊也。
又【淮南子汜論訓】夏後氏之璜,不能無考。
【註】考,瑕釁。
又【楚辭九歎】身憔悴而考旦兮。
【註】考,猶終也。
又姓。
【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韻補】葉去九切。
【邊讓章華賦】衆變已盡,羣樂旣考。
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
又【韻補】葉口舉切。
【易林】周旋歩驟,行中規矩。
正恩有節,延命壽考。
考證:〔【佩觿】考從丂。
丂,苦果反。
〕謹照原文苦果反改苦杲反。
耄 【未集中】【老字部】 耄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莫報切,音帽。
【說文】作□。
年九十曰□。
【玉篇】耄同□。
【書大禹謨】耄期倦于勤。
【禮曲禮】八十九十曰耄。
【註】耄,惛忘也。
又【釋名】七十曰耄。
頭髮白,耄耄然也。
又【韻補】葉莫故切。
【楚辭九歎】顏黴黧以沮敗兮,精越裂而哀耄。
裳幨幨而含風兮,衣納納而掩露。
又【集韻】通作旄。
【孟子】反其旄倪。
【類篇】亦作□。
又【集韻】武道切,音茆。
義同。
者 【未集中】【老字部】 者 【廣韻】章也切【集韻】【韻會】【正韻】止野切,□音赭。
【說文】別事詞也。
從白□聲。
□,古文旅字。
【韻會】今作者。
【玉篇】語助也。
【增韻】又卽物之辭,如彼者,如此者。
【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又【增韻】又此也。
凡稱此箇爲者箇是也。
今俗多用這字,這乃魚戰切,迎也。
又【韻補】葉掌與切。
【史記秦始皇紀】人迹所至,無不臣者。
【註】索隱曰:者,協音渚。
【楚辭九歌】搴芳洲兮杜若,將以遺乎遠者。
時不可以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韻會】者,古文渚字,故從旅聲。
後人以者添水作渚,以別者也之者,故者但爲語助。
又葉阻可切。
【繆襲挽歌】形容稍銷歇,齒髮行當墮。
自古皆有然,誰能離此者。
又葉之戈切。
【韓愈盧氏墓銘】命不侔身,茲其奈何。
刻名墓石,以告觀者。
又【韻會】說文從白,當作者,今作者。
◎按說文在白部,今從正字通倂入。
者或從白□聲。
□,古文困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海篇】攀迷切,音披。
筍虡飾。
○按卽□字之譌。
耆 【未集中】【老字部】 耆 【廣韻】渠脂切【集韻】【韻會】渠伊切【正韻】渠宜切,□音祁。
【說文】老也。
【爾雅釋詁】耆,長也。
【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
【疏】耆,至也,至老之境也。
【釋名】六十曰耆。
耆,指也,不從力役,指事使人也。
又【周語】耆艾修之。
【註】耆艾,師傅也。
又【左傳昭二十三年】不懦不耆。
【註】耆,彊也。
又官名。
【周禮秋官】伊耆氏。
【註】伊耆,古王者號,始爲蠟,以息老物,此主王者之齒杖,後王識伊耆氏之舊德,而以名官與。
今姓有伊耆氏。
又國名。
【史記周本紀】明年,敗耆國。
【註】卽黎國也。
又【史記匈奴傳】匈奴謂賢曰屠耆。
又【前漢揚雄傳】兗鋋瘢耆,金鏃淫夷者數十萬人。
【註】瘢耆,馬脊創瘢處也。
又【集韻】軫視切,音旨。
緻也。
通作厎。
【詩周頌】耆定爾功。
【傳】耆,緻也。
【左傳宣十二年】耆,昧也。
【註】耆,緻也。
緻討於昧。
又【集韻】時利切,音視。
嗜亦作耆。
【禮月令】節耆欲定心氣。
耇 【未集中】【老字部】 耇 【廣韻】古厚切【集韻】【韻會】【正韻】舉厚切,□音苟。
【說文】老人面凍黎若垢。
【釋名】耇,垢也。
皮色驪悴,恆如有垢者也。
或曰胡耇。
【書微子】咈其耇長。
【傳】耇老之長。
【詩小雅】遐不黃耇。
【傳】老也。
【釋文】壽也。
【左傳僖二十二年】雖及胡耇,獲則取之。
又【韻補】葉果許切。
【崔駰慰志賦】闢四門以博延兮,彼幽牧之我舉。
畫定而計決兮,豈雲賁乎鄙耇。
耊 【未集中】【老字部】 耊 【廣韻】【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音絰。
【說文】年八十曰耊。
【爾雅釋言】耊,老也。
【疏】耊,鐵也,老人面如鐵色。
耊有七十八十,無正文也。
【易離卦】則大耊之嗟。
【釋文】馬雲:七十曰耊。
【詩秦風】逝者其耊。
【傳】耊,老也。
八十曰耊。
【左傳僖九年】以伯舅耊老。
【註】七十曰耊。
又【集韻】他結切,音鐵。
義同。
【類篇】亦作臷。
肐 【未集下】【肉字部】 肐 【集韻】乙力切,音億。
胷骨也。
或作臆□□。
【廣韻】作肊。
【戌集中】【革字部】【廣韻】【集韻】□於袁切,音鴛。
【玉篇】本作□。
【廣韻】量物之具。
詳後□字註。
又【廣韻】於阮切【集韻】委遠切,□音宛。
或作□。
詳後□字註。
又【集韻】於雲切,音熅。
本作。
詳車部字註。
【戌集下】【風字部】【廣韻】敕交切【集韻】醜交切,□音灱。
【玉篇】□,吹貌。
又【廣韻】□風。
又【集韻】尼交切,音鐃。
義同。
耋 【未集中】【老字部】 耋 【集韻】耊,或作耋。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羊諸切,音餘。
【博雅】□也。
同籅。
【寅集中】【巾字部】【廣韻】甫無切【集韻】風無切,□音跗。
【玉篇】衣。
【廣韻】同衭,衣前襟也。
又【廣雅】衭襓,劒衣也。
【集韻】或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同。
而 【未集中】【而字部】 而 【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音栭。
【正韻】如支切,音兒。
【說文】頰毛也。
【註】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髵,非是。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作其鱗之而。
【註】之而,頰□也。
又【玉篇】語助也。
【詩齊風】俟我於著乎而。
又【書洪範】而康而色。
【傳】汝當安汝顏色。
又【詩小雅】垂帶而厲。
【箋】而亦如也。
又【詩大雅】子豈不知而作。
【箋】而,猶與也。
又【禮檀弓】而曰然。
【註】而,猶乃也。
又【韻會】因辭,因是之謂也。
【論語】學而時習之。
又【韻會】抑辭,抑又之辭也。
【論語】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
又【韻會】發端之辭也。
又【集韻】奴登切,音能。
【易屯卦】宜建侯而不寧。
【釋文】鄭讀而曰能,能猶安也。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其鱗之而。
〕謹照原文其上增作字。
耍 【未集中】【而字部】 耍 【篇海】沙下切,音灑。
尖耍,俊利也。
戲也。
耎 【未集中】【而字部】 耎 【廣韻】而兗切【集韻】【韻會】乳兗切,□音軟。
【說文】稍前大也。
【玉篇】柔也。
【類篇】弱也。
【集韻】□或作輭。
通作耎。
【戰國策】鄭魏者,楚之耎國。
】【前漢司馬遷傳】以耎脆之體。
【莊子胠篋篇】惴耎之蟲。
又【史記天官書】其已出三日,而復有微入,二、三日乃復盛出,是謂耎。
【註】耎,退之不進。
耏 【未集中】【而字部】 耏 【廣韻】奴代切【集韻】乃代切,□音奈。
【說文】罪不至髠也。
【註】徐鍇曰:但鬀其頰毛而已。
【前漢功臣侯表】耏爲鬼薪,亦作耐。
詳耐字註。
又【廣韻】□也。
又【廣韻】如之切【集韻】人之切【正韻】如支切,□音而。
【玉篇】頰鬚也。
【釋名】耳耏也。
耳有一體,屬著兩邊,耏耏然也。
【後漢章帝紀】冒耏之類。
【註】言鬚鬢多,蒙冒其面。
又姓。
【左傳文十年】耏班禦皇父充石。
又【玉篇】髵,亦作耏。
獸多毛。
考證:〔【釋名】耏,耳耏也。
〕謹照原文耳上省耏字。
耐 【未集中】【而字部】
【正字通】南海諸郡八九月收魚子,著草中裹縣竈煙上。
二月雷發,取草浸池塘,旬日出,如科鬥,謂之□。
□字原從魚從尼。
罽 【未集中】【網字部】 罽 【廣韻】【集韻】【韻會】□居例切,音猘。
【說文】魚罔也。
又【爾雅釋詁】氂罽也。
【註】毛氂,所以爲罽。
【疏】罽者,織毛爲之,若今之毛氍毹也。
【前漢東方朔傳】狗馬被繢罽。
【註】師古曰:罽,織毛也。
氍毹之屬。
罾 【未集中】【網字部】 罾 【廣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正韻】咨登切,□音增。
【說文】罔也。
【前漢陳勝傳】置人所罾魚腹中。
【註】師古曰:罾,魚網也。
形似仰繖蓋,四維而舉之。
罿 【未集中】【網字部】 罿 【廣韻】尺容切【集韻】昌容切,□音衝。
【說文】罬也。
【玉篇】幡車罔。
【爾雅釋器】繴謂之罿。
罿,罬也。
【詩王風】雉離于罿。
【班固西都賦】撫鴻罿。
又【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音同。
義同。
又【集韻】諸容切,音鍾。
義同。
羁 【未集中】【網字部】 羈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居宜切,音羇。
□,或作羈。
馬絆也。
又馬絡也。
【廣雅】勒也。
【急就篇註】羈,絡頭也,謂勒之無銜者也。
【禮檀弓】如皆守社稷,則孰執羈靮以從。
【左傳僖二十四年】臣負羈絏。
【註】馬羈。
又【釋名】羈,檢也,所以檢持制之也。
【左傳昭十三年】爲羈終世。
又髻也。
【禮內則】男角女羈。
【註】午達曰羈。
【疏】一縱一橫曰午。
今女剪髮,留其頂上,縱橫各一,相交通達,故曰午達。
不如兩角相對,但縱橫各一,在頂上,故曰羈。
羈者,隻也。
考證:〔【禮檀弓】如守社稷,則孰執羈靮以從。
〕謹照原文如下增皆字。
〔【禮內則】男角女羈。
【疏】今女剪髮,留其頂也,縱橫各一〕謹照原文頂也改頂上。
羂 【未集中】【網字部】 羂 【廣韻】姑泫切【集韻】【正韻】古泫切,□音畎。
【玉篇】與罥同。
又罔張獸。
【司馬相如上林賦】羂騕褭。
【註】罥,係取也。
【張衡西京賦】但觀罝羅之所羂結。
【註】羂,縊也。
又與絹通。
【周禮秋官翨氏註】置其所食之物於絹中。
又【正韻】吉泫切,音狷。
義同。
聈 【未集中】【耳字部】 聈 【五音類聚】于糾切。
幽上聲。
幽靜也。
【唐山夫人安世房中歌】淸思聈聈,經緯冥冥。
羃 【未集中】【網字部】 羃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狄切,音覓。
冪或作羃。
覆也。
【玉篇】蓋食巾。
又羃羅,婦人所戴。
又【類篇】羃,煙貌。
羄 【未集中】【網字部】 羄 【集韻】陟敎切,音罩。
,或作羄。
【玉篇】小網。
羅 【未集中】【網字部】 羅 【廣韻】魯何切【集韻】【韻會】良何切【正韻】朗何切,□音蘿。
【說文】以絲罟鳥。
古者芒氏初作羅。
【爾雅釋器】鳥罟謂之羅。
【註】謂羅絡之。
【詩王風】雉離於羅。
【周禮夏官羅氏】掌羅烏鳥。
又【類篇】帛也。
【釋名】羅文,疎羅也。
【戰國策】下宮糅羅紈,曳綺縠。
又【廣雅】羅,列也。
【楚辭九歌】羅生兮堂下。
【註】羅列而生。
又國名。
【左傳桓十二年】羅人欲伐之。
【註】羅,熊姓國,在宜城縣西山中,後徙。
又水名。
【史記屈原傳】遂自投汨羅。
【註】汨水在羅,故曰汨羅。
又新羅,東夷國名。
【唐書東夷傳】新羅,弁韓苗裔也,居漢樂浪地。
又姓。
【姓氏急就篇】羅氏,顓頊後,封于羅,今房州也。
子孫以爲氏。
又羅羅,獸名。
【山海經】北海有獸,狀如虎,名曰羅羅。
【駢雅】靑虎謂之羅羅。
又菴羅,果名。
【本草】梨之類,色黃,如鵝梨。
又【集韻】鄰知切,音離。
義同。
又【集韻】郞佐切,音囉。
邏或省作羅。
巡也。
羆 【未集中】【網字部】 羆 〔古文〕□□□【廣韻】彼爲切【集韻】【韻會】班麋切【正韻】逋眉切,□音陂。
【爾雅釋獸】羆如熊,黃白文。
【註】似熊而長頭高腳,憨猛多力,能拔樹木。
【陸璣詩疏】羆有黃羆,有赤羆,大于熊,其脂如熊,白而麤理,不如熊白美也。
【爾雅翼】羆則熊之雌者,力尤猛。
【書禹貢】熊羆狐狸織皮。
【詩小雅】維熊維羆。
又人名。
【書舜典】讓于朱虎熊羆。
【註】四臣名。
又【韻補】葉甫委切【張衡西京賦】若驚鶴之羣羆。
葉上綺字下纚字。
考證:〔【爾雅釋畜】羆如熊,黃白文。
【註】似熊而長頭高腳,憨悍多力。
〕謹照原書釋畜改釋獸。
憨悍改憨猛。
羇 【未集中】【網字部】 羇 【廣韻】【集韻】【韻會】□居宜切,音羈。
旅寓也。
【玉篇】寄也。
【周禮地官遺人】野鄙之委積,以待羇旅。
【註】羇旅,過行寄止者。
【左傳莊二十二年】羇旅之臣。
羈 【未集中】【網字部】 羈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居宜切,音羇。
□,或作羈。
馬絆也。
又馬絡也。
【廣雅】勒也。
【急就篇註】羈,絡頭也,謂勒之無銜者也。
【禮檀弓】如皆守社稷,則孰執羈靮以從。
【左傳僖二十四年】臣負羈絏。
【註】馬羈。
又【釋名】羈,檢也,所以檢持制之也。
【左傳昭十三年】爲羈終世。
又髻也。
【禮內則】男角女羈。
【註】午達曰羈。
【疏】一縱一橫曰午。
今女剪髮,留其頂上,縱橫各一,相交通達,故曰午達。
不如兩角相對,但縱橫各一,在頂上,故曰羈。
羈者,隻也。
考證:〔【禮檀弓】如守社稷,則孰執羈靮以從。
〕謹照原文如下增皆字。
〔【禮內則】男角女羈。
【疏】今女剪髮,留其頂也,縱橫各一〕謹照原文頂也改頂上。
【亥集上】【馬字部】【字彙】齒良切,音昌。
馬名。
羉 【未集中】【網字部】 羉 【廣韻】落官切【集韻】【韻會】盧丸切【正韻】盧官切,□音鸞。
【爾雅釋器】彘罟謂之羉。
【註】羉,羃也。
【後漢馬融傳】罦罝羅羉。
【註】羉彘,罔也。
又【集韻】謨官切,音瞞。
義同。
羊 【未集中】【羊字部】 羊 【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餘章切【正韻】移章切,□音陽。
【說文】羊,祥也。
從□,象頭角尾之形。
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舉也。
【玉篇】豕屬也。
【易說卦】兌爲羊。
【註】其質好剛鹵。
【詩召南】羔羊之皮。
【傳】小曰羔,大曰羊。
【禮曲禮】羊曰柔毛。
【月令】食麥與羊。
【註】羊,火畜也。
時尚寒,食之以安性也。
又麢羊。
【爾雅釋獸】麢,大羊。
【註】似羊而大,角圓銳,好在山崖閒。
又鳥名。
【家語】齊有一足之鳥,飛集于公朝。
齊侯使使問孔子,孔子曰:此鳥名商羊,水祥也。
又姓。
【左傳閔二年】羊舌大夫。
【註】羊舌,氏也。
【公羊傳疏】子夏傳與公羊高。
【史記梁孝王世家】齊人羊勝。
又官名。
【周禮夏官羊人註】羊屬南方火,司馬火官,故在此。
又白羊,匈奴國名。
【史記匈奴傳】幷樓煩,白羊,河南。
又【前漢禮樂志】雙飛常羊。
【註】猶逍遙也。
【屈原離騷】聊逍遙以相羊。
【註】逍遙,相羊,皆遊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訛胡切,音梧。
竹名。
或省作□。
羋 【未集中】【羊字部】 羋 【廣韻】綿婢切【集韻】母婢切,□音弭。
【說文】羊鳴。
又姓。
楚之先也。
【鄭語】融之興者,其羋姓乎。
【史記楚世家】陸終生子六人,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
【註】羋姓,諸楚所出。
羋,羊聲也。
【集韻】或作哶。
羌 【未集中】【羊字部】 羌 〔古文〕□【廣韻】去羊切【集韻】墟羊切,□音蜣。
【說文】西戎牧羊人也。
西方羌,從羊。
【書牧誓】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
【註】八國,皆蠻夷戎狄。
羌在西蜀叟。
【史記五帝紀】西戎析枝,渠廋氐羌。
【匈奴傳】西接月氏氐羌。
【註】羌,三苗,薑姓之別。
舜徙于三危,今阿關之西南羌是也。
又【屈原離騷】羌內恕己以量人兮。
【註】羌,楚人語辭也。
又【玉篇】卿也,反也,章也,強也。
又姓。
【史記秦始皇紀】羌瘣伐趙。
又【集韻】許亮切,音向。
羌量,烏雛饑困貌。
【篇海】俗作羗。
羍 【未集中】【羊字部】 羍 【廣韻】【集韻】□他達切,音闥。
【說文】小羊也。
讀若達。
【玉篇】生也。
又【集韻】通作達。
【詩大雅】誕彌厥月,先生如達。
【傳】達,生也。
【釋文】鄭雲:羊子也。
又【廣雅】美也。
美 【未集中】【羊字部】 美 【廣韻】【集韻】【韻會】□無鄙切,音眯。
【說文】甘也。
從羊從大。
羊在六畜,主給膳也。
美與善同意。
【註】羊大則美,故從大。
【五經文字】從犬從火者,譌。
【詩召南甘棠序】美召伯也。
【疏】善者言美,惡者言刺。
又【廣韻】好色。
【詩邶風】匪女之爲美。
【傳】非爲其徒說美色而已。
又【正韻】嘉也,好也。
又【韻補】葉明祕切。
【劉向九歎】揚精華以眩耀兮,芬郁渥而成美。
結桂樹之旖旎兮,紉荃蕙與辛夷。
夷音異。
【玉篇】或作媺。
羐 【未集中】【羊字部】 羐 【廣韻】與久切【集韻】【韻會】以久切,□音牖。
【說文】進善也。
【玉篇】導也。
今作誘。
亦作□。
【書康王之誥】惟周文武,誕受羑若。
【傳】言文武大受天道而順之。
【疏】羑聲近猷。
故訓之爲道。
王肅雲:羐,道也。
又【說文】文王拘羐裡,在湯隂。
【史記周本紀】帝紂乃囚西伯于羑裡。
【註】河內湯隂有羐裡城,西伯所拘處。
【又】其囚羑裡,蓋益易之八卦爲六十四卦。
又【廣韻】亦姓。
考證:〔【玉篇】導也。
今作誘。
亦作□。
〕謹照原文□改□。
羒 【未集中】【羊字部】 羒 【廣韻】【集韻】□符分切,音汾。
【說文】羊也。
【玉篇】牝羊也。
【廣韻】白牴羊也。
【爾雅釋畜】羊牡羒。
【註】謂吳羊白羒。
【疏】吳羊牡者名羒。
考證:〔【爾雅釋羊】羊牡羒。
〕謹照原書釋羊改釋畜。
聜 【未集中】【耳字部】 聜 【五音類聚】都禮切,音底。
耳患膿也。
【醜集上】【口字部】【篇海】同銜。
【子集中】【人字部】【字彙】僕本字。
又姓。
漢有朋,封渾渠侯。
羓 【未集中】【羊字部】 羓 【集韻】【韻會】□邦加切,音巴。
臘屬。
【韻會小補】通作豝。
【巳集下】【牛字部】【唐韻】【集韻】□郞丁切,音靈。
【玉篇】牛名。
【集韻】本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母伴切,音滿。
竹器。
同□。
腦 【未集下】【肉字部】 腦 【廣韻】奴皓切【集韻】【韻會】【正韻】乃老切,□音惱。
【說文】本作匘。
頭髓也。
又【廣韻】那到切【集韻】乃到切,□音□。
【廣韻】優皮也。
【集韻】瀀澤也。
又【韻會】或作□。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角之本蹙於□。
【廣韻】同堖。
或從□。
【集韻】或作□□。
羔 【未集中】【羊字部】 羔 【廣韻】古牢切【集韻】居勞切,□音高。
【說文】羊子也。
【詩召南】羔羊之皮。
【傳】小曰羔。
【周禮春官大宗伯】卿執羔。
【註】羔,小羊,取其羣而不失其類。
羕 【未集中】【羊字部】 羕 【字彙】同□。
羖 【未集中】【羊字部】 羖 【廣韻】公戸切【集韻】果五切,□音古。
【說文】夏羊,牡曰羖。
【廣韻】俗作□,羊。
【爾雅釋畜】牝羖。
【註】今人以牂羖爲黑白羊名。
【疏】黑羊牝者曰羖。
【詩小雅】俾出童羖。
【傳】羖羊不童也。
【箋】羖羊之性,牝牡有角。
【史記秦本紀】吾媵臣百裡傒在焉,請以五羖羊皮贖之。
考證:〔【爾雅釋羊】牝羖。
〕謹照原書釋羊改釋畜。
羗 【未集中】【羊字部】 羗 【字彙補】與羐同。
◎按卽俗羌字。
羚 【未集中】【羊字部】 羚 【廣韻】【集韻】□郞丁切,音靈。
□亦作羚。
大羊而細角。
【埤雅】羚羊,似羊而大,角有圓繞蹙文,夜則懸角木上以防患。
【類篇】亦作□□。
□原作鹿下靈。
羛 【未集中】【羊字部】 羛 【廣韻】魚倚切【集韻】語綺切,□音蟻。
【說文】魏郡有羛陽鄕,讀若錡。
今屬鄴,本內黃北二十裡。
【後漢光武帝紀】大破五校於羛陽,降之。
【註】羛陽,聚名,屬魏郡,故城在今相州堯城縣東。
左傳雲:晉荀盈如齊逆女,還卒于戲陽。
杜預註雲:內黃縣北有戲陽城。
戲與羛通。
又【集韻】虛宜切,音犧。
義同。
又【集韻】宜寄切,音議。
義,通作羛。
【說文】墨翟書義從羛。
◎按說文在我部,今倂入。
【巳集下】【牛字部】【集韻】卽各切,音作。
【玉篇】牛名,肉重千斤,出華隂山。
【集韻】山牛。
又【廣韻】在各切【集韻】疾各切,□音昨。
義同。
【山海經】小華之山,其獸多牛。
【註】郭璞曰:今華隂山中多山牛,肉千斤,卽此牛也。
吳任臣曰:牛卽犛牛,詳見犛字註。
【又】牡山,誇父之山,多牛。
羜 【未集中】【羊字部】 羜 【廣韻】直呂切【集韻】【韻會】丈呂切,□音甯。
【說文】五月羔也。
讀若煑。
【詩小雅】旣有肥羜。
【傳】未成羊也。
又【集韻】賞呂切,音鼠。
義同。
羝 【未集中】【羊字部】 羝 【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音低。
【說文】牡羊也。
【廣雅】吳羊牡三歲曰羝。
【急就篇註】牂羊之牡也。
【易大壯】羝羊觸藩。
【釋文】羖羊也。
【詩大雅】取羝以軷。
【傳】羝羊,牡羊也。
【集韻】或從牛作牴。
羞 【未集中】【羊字部】 羞 【廣韻】息流切【集韻】思留切,□音脩。
【說文】進獻也。
從羊。
羊,所進也。
從醜,醜亦聲。
又【廣韻】緻滋味爲羞。
【周禮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
【註】羞,有滋味者。
【又】羞用百有二十品。
【註】羞出于牲及禽獸,以備滋味,謂之庶羞。
又【禮月令】群鳥養羞。
【註】羞謂所食也。
又【廣韻】進也。
【書盤庚】今我旣羞,告爾于朕志。
【傳】已進告汝之後。
又【廣韻】恥也。
【書說命】惟口起羞。
【疏】惟口出令,不善以起羞辱。
又【韻補】葉息救切。
【張載七命】繁肴旣闋,亦有寒羞。
商山之果,漢臯之楱。
楱音湊。
【正字通】俗作羞。
◎按說文在醜部,今從正字通倂入。
考證:〔淸羞用百有二十品。
〕謹按周禮飲用六淸羞,用百有二十品,淸字屬上爲句不得連引,謹省淸字。
羟 【未集中】【羊字部】 羥 【廣韻】苦閑切【集韻】丘閑切,□音慳。
【說文】羊名。
又【廣韻】口莖切【集韻】丘耕切,□音鏗。
義同。
亦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集韻】□力智切,音麗。
劄也。
【博雅】笘□,也。
又【篇海】竹箠也。
羠 【未集中】【羊字部】 羠 【廣韻】以知切【集韻】延知切,□音夷。
【說文】騬羊也。
【玉篇】犍羊也。
【急就篇註】又西方有野羊,大角,牡者曰羱,牝者曰羠。
□以時墮角,其羱角尤大,羠角差小。
【史記貨殖傳】其民羯羠不均。
【註】索隱曰:言其方人性若羊,捷捍而不均也。
又【廣韻】徐□切【集韻】序姊切,□音兕。
義同。
【戌集下】【風字部】【廣韻】弋支切【集韻】餘支切,□音移。
【廣韻】小旋風,鹹陽有之,小於地也。
【集韻】回氣謂之也。
【戌集下】【食字部】【玉篇】去毅切,音氣。
食怒。
又【五音集韻】許訖切,音迄。
飽也。
【正字通】古借氣爲餼,卽餼之省。
羨 【未集中】【羊字部】 羨 【佩觿】以脂切。
江夏地。
與羨異。
【前漢地理志】江夏郡沙羨。
【註】晉灼曰:音夷。
(羨)【廣韻】【集韻】【正韻】□似面切,音。
【說文】貪欲也。
從,從羑省。
【詩大雅】無然歆羨。
【註】無是貪羨。
又【廣韻】餘也。
【詩小雅】四方有羨。
【傳】羨,餘也。
【箋】四方之人,盡有饒餘。
【史記貨殖傳】時有奇羨。
【註】奇羨,謂時有餘衍也。
又【周禮春官典瑞】壁羨以起度。
【註】鄭司農雲:羨,長也。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功羨於五帝。
【註】羨,溢也。
又【廣韻】人姓。
【史記秦始皇紀】入海求羨門高誓。
【註】羨門,古仙人。
又【集韻】【類篇】【韻會】□延面切,音衍。
【韻會】以淺切,音演。
義□同。
又【集韻】夷然切,音延。
埏或作羨。
墓道也。
【史記衞世家】共伯入,釐侯羨自殺。
【註】索隱日,羨音延,墓道。
【集韻】俗作,非是。
羢 【未集中】【羊字部】 羢 【字彙補】而容切,音絨。
羊羢也。
羣 【未集中】【羊字部】 羣 【廣韻】【韻會】【正韻】渠雲切【集韻】衢雲切,□音帬。
【說文】輩也。
【玉篇】朋也。
【廣韻】隊也。
【易繫辭】物以羣分。
【疏】羣黨,共在一處。
【禮檀弓】吾離羣而索居。
【註】羣謂同門,友也。
又【詩小雅】或羣或友。
【傳】獸三爲羣。
【禮曲禮】大夫不掩羣。
【疏】羣謂禽獸共聚也。
又【詩秦風】俴駟孔羣。
【鄭箋】孔羣,言和調也。
又緹羣,山名。
【後漢五行志】出吳門,望緹羣。
又羣羣。
【李嘉祐詩】荻花寒漫漫,鷗鳥暮羣羣。
又【韻補】葉逵員切。
【楊方合歡詩】不見佳人來,但見飛鳥還。
飛鳥亦何樂,夕宿自作羣。
群 【未集中】【羊字部】 群 【五經文字】羣,俗作群。
腽 【未集下】【肉字部】 膃 【廣韻】【集韻】□烏沒切,音□。
【廣韻】膃肭,肥耎。
【集韻】膃,脖病也。
□原字從殳。
羥 【未集中】【羊字部】 羥 【廣韻】苦閑切【集韻】丘閑切,□音慳。
【說文】羊名。
又【廣韻】口莖切【集韻】丘耕切,□音鏗。
義同。
亦作□。
羦 【未集中】【羊字部】 羦 【廣韻】【集韻】□胡官切,音桓。
□或作羦。
山羊細角者。
【玉篇】獸似羊,惡也。
【後漢馬融傳註】完羝,野羊也。
字書作羦,與完通。
羧 【未集中】【羊字部】 羧 【篇海】宗回切,音嗺。
羊病也。
【後漢西南夷傳】冉駹夷,其人能作旄氈,班□,靑頓,□毲,羊羧之屬。
【註】毲羧,未詳。
◎按篇海訓羊病,非是。
羨 【未集中】【羊字部】 羨 【廣韻】【集韻】【正韻】□似面切,音。
【說文】貪欲也。
從,從羑省。
【詩大雅】無然歆羨。
【註】無是貪羨。
又【廣韻】餘也。
【詩小雅】四方有羨。
【傳】羨,餘也。
【箋】四方之人,盡有饒餘。
【史記貨殖傳】時有奇羨。
【註】奇羨,謂時有餘衍也。
又【周禮春官典瑞】壁羨以起度。
【註】鄭司農雲:羨,長也。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功羨於五帝。
【註】羨,溢也。
又【廣韻】人姓。
【史記秦始皇紀】入海求羨門高誓。
【註】羨門,古仙人。
又【集韻】【類篇】【韻會】□延面切,音衍。
【韻會】以淺切,音演。
義□同。
又【集韻】夷然切,音延。
埏或作羨。
墓道也。
【史記衞世家】共伯入,釐侯羨自殺。
【註】索隱日,羨音延,墓道。
【集韻】俗作,非是。
【巳集下】【牛字部】【廣韻】烏後切【集韻】於口切,□音嘔。
【玉篇】亦作□,義闕。
【廣韻】特牛。
【集韻】或作□。
又【廣韻】苦後切【集韻】去厚切,□音口。
【廣韻】犃,同□。
又【廣韻】呼後切【集韻】許後切,□音吼。
【廣韻】【集韻】□同□。
詳前□字註。
□ 【備考】【未集】【米字部】 □ 【字彙補】音頗。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郞丁切,音零。
米餌,或作□。
羫 【未集中】【羊字部】 羫 【廣韻】苦江切【集韻】枯江切,□音腔。
腔或從羊。
骨體曰腔。
【玉篇】羊肋也。
又【集韻】苦貢切,音控。
羊臘。
羬 【未集中】【羊字部】 羬 【廣韻】巨淹切【集韻】其淹切,□音箝。
【爾雅釋畜】羊六尺爲羬。
【註】屍子曰:大羊爲羬,六尺。
又【玉篇】獸名。
【山海經】錢來之山有獸焉。
其狀如羊而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臘。
又【集韻】胡讒切,音鹹。
麙或從羊作羬。
【類篇】山羊而大者,細角。
又魚鹹切,音嵒。
【類篇】郊羊,其大者羬□。
考證:〔【爾雅釋獸】羊六尺爲羬。
〕謹照原書釋獸改釋畜。
羭 【未集中】【羊字部】 羭 【廣韻】羊朱切【集韻】容朱切,□音逾。
【說文】夏羊牡者曰羭。
【爾雅釋畜】牡羭。
【註】黑羝也。
歸藏曰:兩壺兩羭。
又【集韻】羭,美也。
【左傳僖三年】且其繇曰:專之渝,攘公之羭。
【註】羭,美也。
又【山海經】羭,山神也。
祠之用燭。
又【集韻】兪戍切,音喻。
義同。
考證:〔【爾雅釋獸】牡羭。
〕謹照原書釋獸改釋畜。
【備考】【巳集】【犬字部】【海篇】音右。
秂 【午集下】【禾字部】 秂 【集韻】而鄰切,音人。
禾欲結者。
羮 【未集中】【羊字部】 羮 俗羹字。
◎按說文從羔從美。
胓 【未集下】【肉字部】 胓 【廣韻】符兵切【集韻】蒲兵切,□音平。
【玉篇】胓,牛羊脂。
【博雅】胓,脂也。
又【集韻】披耕切,音怦。
腹脹。
羯 【未集中】【羊字部】 羯 【廣韻】居竭切【集韻】【韻會】居謁切,□音訐。
【說文】羊羖犗也。
【急就篇註】羖之犗者爲羯,謂之也。
又【韻會】地名。
上黨武鄕羯室,晉匈奴別部入居之,後因號爲羯。
又【唐書西域傳】募勇健者爲柘羯。
柘羯,猶中國言戰士也。
考證:〔【急就篇註】羖之犗者爲羯,謂□也。
〕謹照原文□也改之也。
羱 【未集中】【羊字部】 羱 【廣韻】五丸切【集韻】【韻會】【正韻】五官切,□音岏。
□或作羱。
羱羊角,大者可爲器。
【爾雅釋畜】羱如羊。
【註】羱羊,似吳羊而大角,角橢,出西方。
【埤雅】羱羊善鬬。
一雲狀若騾而羣行,暑天塵霧在其角上,生草戴行,愛之獨寢。
又【廣韻】愚袁切【集韻】同俱音元。
義同。
或作□。
翑 【未集中】【羽字部】 翑 【廣韻】俱雨切【集韻】果羽切,□音矩。
【說文】羽曲也。
又【爾雅釋畜】馬前足皆白,騱。
後足皆白,翑。
【疏】後二足皆白者,翑。
又【集韻】□主切,音籔。
義同。
又【集韻】【類篇】□王遇切,音雩。
箭羽。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域及切,音煜。
與喅同。
詳前喅字註。
又迄及切,音吸。
□,衆聲疾貌。
【王褒洞簫賦】□曄踕,跳然復出。
羲 【未集中】【羊字部】 羲 【廣韻】許羈切【集韻】【韻會】虛宜切,□音犧。
【說文】氣也。
從兮,義聲。
又伏羲,大皡,三皇之最先。
◎按易繫辭作包犧。
釋文雲:包本又作庖,孟京作伏。
犧字又作羲,孟京作戲。
又【書堯典】乃命羲和。
【傳】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時之官。
又姓。
【風俗通】堯卿羲仲之後。
〇按說文在兮部。
今從正字通倂入。
羳 【未集中】【羊字部】 羳 【廣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音煩。
【說文】黃腹羊。
【爾雅釋畜】羳羊黃腹。
【註】腹下黃。
考證:〔【爾雅釋獸】羳羊黃腹。
〕謹照原書釋獸改釋畜。
羴 【未集中】【羊字部】 羴 【廣韻】式連切【集韻】屍連切,□音膻。
【說文】羊臭也。
又【廣韻】許閑切【集韻】虛閑切,義□同。
又【廣韻】失然切。
義同。
亦作羶□。
◎按說文羴字自爲部。
今從正字通併入。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集韻】□渠言切,音。
筋鳴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類篇】徐醉切。
籧篨也。
【字彙】篴字之譌。
【戌集下】【風字部】【廣韻】普袍切【集韻】普刀切,□音藨。
輕貌。
羵 【未集中】【羊字部】 羵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分切,音汾。
土中怪羊。
【魯語】土之怪曰羵也。
【註】羵羊,雌雄未成者。
亦作墳。
又【集韻】【韻會】□父吻切,音憤。
義同。
羶 【未集中】【羊字部】 羶 【廣韻】式連切【集韻】【韻會】屍連切,□音膻。
【說文】羴,或從亶。
羊臭也。
【玉篇】羊脂也,羊氣也。
【周禮天官內饔】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
【註】羶謂羊也。
又【禮月令】其臭羶。
【疏】凡草木所生,其氣羶也。
又【呂氏春秋】草食者羶。
【註】草食者,食草木,謂麞鹿之屬,故其臭羶也。
羷 【未集中】【羊字部】 羷 【廣韻】良冉切【集韻】【韻會】【正韻】力冉切,□音檢。
【玉篇】羊名。
【爾雅釋畜】角三觠羷。
【註】觠角三匝。
【疏】羊角捲三匝者名羷。
又【集韻】虛檢切,音險。
又力驗切,音殮。
義□同。
考證:〔【爾雅釋獸】角三觠羷。
〕謹照原書釋獸改釋畜。
羸 【未集中】【羊字部】 羸 【廣韻】力爲切【集韻】【韻會】倫爲切,□音□。
【說文】瘦也。
【註】臣鉉等曰:羊主給膳,以瘦爲病,故從羊。
又【易大壯】羝羊觸藩,羸其角。
【疏】羸,拘纍纏繞也。
又【易井卦】羸其瓶兇。
【疏】鉤羸其瓶而覆之也。
又【集韻】靈年切,音蓮。
羸□,縣名,在交趾。
或作□。
【備考】【戌集】【頁字部】【龍龕】音雅。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符分切,音汾。
帥□,弦也。
羹 【未集中】【羊字部】 羹 【廣韻】【正韻】古衡切【集韻】【韻會】居行切,□音庚。
【說文】作□。
五味和羹也。
小篆從羔從美。
【爾雅釋器】肉謂之羹。
【註】肉臛也。
【疏】肉之所作臛名羹。
【書說命】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傳】鹽鹹梅醋,羹須鹹醋以和之。
【禮樂記】大羹不和。
【註】大羹,肉湇,不調以鹽菜。
又【雲仙雜記】史鳳,宣城妓也。
待客有差等,最下者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
又【集韻】何庚切,音行。
義同。
又【集韻】盧當切,音郞。
【韻補】左氏傳,陳蔡不羹。
【釋文】音郞。
正義曰:古者羹臛之字亦爲郞,故魯頌、楚辭、急就章與楊房漿爲韻。
近世獨以爲地名。
宋玉招魂:肥牛之腱臑若芳,和酸若苦陳吳羹。
◎按說文、小篆俱作羹。
《正字通》止收羮,不收羹,則從俗字,而反失正字矣。
今增入。
羮,俗羹字。
見未集。
羺 【未集中】【羊字部】 羺 【廣韻】奴鉤切【集韻】奴侯切,□音獳。
羺,胡羊。
羻 【未集中】【羊字部】 羻 【廣韻】丘亮切【集韻】魚向切,□音仰。
【玉篇】後陳公子名。
羼 【未集中】【羊字部】 羼 【廣韻】【韻會】初鴈切【集韻】初莧切,□音鏟。
【說文】羊相廁也。
從羴,在屋下。
屍,屋也。
一曰相出前也。
【顏氏家訓】典籍錯亂,皆由後人所羼。
羽 【未集中】【羽字部】 羽 【廣韻】【集韻】【韻會】□王矩切,音禹。
【說文】鳥長毛也。
【廣韻】鳥翅也。
【易漸卦】其羽可用爲儀。
【書禹貢】齒革羽毛。
【傳】羽,鳥羽。
【周禮天官庖人】冬行鱻羽。
【註】羽,鴈也。
又【地官司徒】宜羽物。
【註】翟雉之屬。
【禮月令】其蟲羽。
【註】象物從風鼓葉,飛鳥之屬。
又五聲之一。
【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
又【大司樂】凡樂,圜鐘爲宮,黃鐘爲角,大簇爲徵,姑洗爲羽。
【註】凡五聲,宮之所生,濁者爲角,淸者爲徵羽。
【禮月令】其音羽。
【註】羽數四十八,屬水者,以爲最淸物之象也。
又【樂記】宮爲君,商爲臣,角爲民,徵爲事,羽爲物。
【前漢律歷志】羽,宇也,物聚臧宇覆之也。
又舞者所執也。
【書大禹謨】舞幹羽於兩階。
【傳】羽,翳也,舞者所執。
【周禮地官舞師】敎羽舞。
【註】羽,析白羽爲之,形如帗也。
【左傳隱五年】初獻六羽。
公問羽數于衆,仲對曰:天子用八,諸侯六,大夫四。
又山名。
【書舜典】殛鯀於羽山。
【傳】羽山,東裔在海中。
又【禹貢】蒙羽其藝。
【疏】羽山,在東海祝其縣南。
【史記五帝紀註】羽山,在沂州臨沂縣界。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其南有衆星,曰羽林天軍。
【註】羽林三十五星,三三而聚散,在壘辟南,天軍也。
又官名。
【前漢百官志】期門羽林。
【註】師古曰:羽林,亦宿衛之官,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也。
一說羽,所以爲王者羽翼也。
又姓。
【左傳襄三十年】羽頡出奔晉。
又【山海經】羽民國,其人長項,身生羽。
又【廣韻】【集韻】【韻會】□王遇切,音雩。
義同。
又【集韻】【類篇】□後五切,音戸。
緩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五分其長,而羽其一。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蕩鍊切,音佃。
竹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良脂切,音梨。
竹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偶舉切,音語。
禁苑也。
與篽同。
羾 【未集中】【羽字部】 羾 【玉篇】同□。
【前漢揚雄傳】登椽欒而羾天門兮。
【註】蘇林曰:至也。
翀 【未集中】【羽字部】 翀 【廣韻】直弓切【集韻】【韻會】持弓切,□音蟲。
直上飛也。
又【集韻】敕中切,音忡。
義同。
通作沖。
翁 【未集中】【羽字部】 翁 【廣韻】【正韻】烏紅切【集韻】【韻會】烏公切,□音螉。
【說文】頸毛也。
【玉篇】鳥頸下毛。
【前漢禮樂志】赤鴈集六紛員,殊翁雜五采文。
【註】孟康曰:翁,鴈頸。
又【玉篇】飛貌。
又【廣雅】翁,父也。
【史記項羽紀】吾翁卽若翁。
又【玉篇】老稱。
【史記灌將軍傳】與長孺共一老禿翁。
【註】年老頭禿也。
又姓。
【前漢貨殖傳】翁伯以脂而傾縣邑。
又【集韻】【正韻】□鄔孔切,音□。
【周禮天官酒正註】盎,猶翁也。
成而翁翁然,蔥白色,如今酇白矣。
【釋文】翁,音嗚動反。
一音於勇反。
又【韻補】葉烏光切。
【道藏歌】霄駢縱橫舞。
紫蓋託朱方。
風塵有憂哀,隕我白鬢翁。
又【玉篇】或作□。
翂 【未集中】【羽字部】 翂 同□。
【莊子山木篇】其爲鳥也,翂翂翐翐,而似無能。
【註】司馬雲:舒遲貌。
一雲飛不高貌。
李雲:羽翼聲。
【釋文】翂,或作□。
又人名。
【南史孝義傳】吉翂,梁時人。
翃 【未集中】【羽字部】 翃 【集韻】□或書作翃。
詳□字註。
翄 【未集中】【羽字部】 翄 【廣韻】【集韻】【韻會】□施智切,音翅。
【說文】翼也。
【廣韻】翄翄,飛貌。
【前漢禮樂志】幡比翄回集。
【註】文穎曰:舞者,骨騰肉飛,如鳥之回翄而雙集也。
又【廣韻】巨支切【集韻】翹移切,□音祇。
義同。
翅 【未集中】【羽字部】 翅 【集韻】翄,亦書作翅。
又【正韻】式至切,音試。
同啻。
【孟子】奚翅食重。
【莊子大宗師】陰陽于人,不翅于父母。
又【正韻】申之切,音詩。
不翅猶言不止是。
翇 【未集中】【羽字部】 翇 【廣韻】【韻會】分勿切【集韻】分物切【正韻】敷勿切,□音紱。
【說文】樂舞,執全羽以祀社稷也。
【廣韻】周禮作帗。
又【集韻】蒲蓋切,音斾。
義同。
翉 【未集中】【羽字部】 翉 【廣韻】【集韻】□普本切,噴上聲。
飛起。
又走也。
翊 【未集中】【羽字部】 翊 【廣韻】與職切【集韻】【韻會】逸職切,□音弋。
【說文】飛貌。
又【前漢禮樂志】共翊翊合所思。
【註】師古曰:翊翊,敬也。
又【類篇】馮翊,郡名。
【前漢地理志】左馮翊。
又【類篇】輔也。
又【韻會】弋入切,音熠。
義同。
翌 【未集中】【羽字部】 翌 【廣韻】與職切。
【集韻】【韻會】逸職切,□音弋。
明日也。
【前漢武帝紀】翌日親登嵩高。
【註】應劭曰:翌,明也。
又【集韻】餘六切,音毓。
書翌日乙醜。
劉昌宗讀。
◎按書今文作翼日。
翌卽翊字,翊又與翼同。
翍 【未集中】【羽字部】 翍 【廣韻】敷羈切【集韻】攀糜切,□音帔。
張羽貌。
【玉篇】張也。
亦作披。
【前漢揚雄傳】翍桂椒而鬱栘楊。
【註】翍,古披字。
又【集韻】滂禾切,音頗。
飛貌。
又【集韻】平義切,音髲。
羽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音未詳。
【大事記】嘉靖三十六年,妖人馬祖翦楮爲兵以駭衆,各戸多懸□□□□四字厭之。
字出《道藏》。
□ 【未集上】【米字部】 □ 【篇海】同糒。
翎 【未集中】【羽字部】 翎 【廣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
【說文新附字】羽也。
【玉篇】箭羽也。
又白翎雀,元法曲名。
見【輟耕錄】。
翏 【未集中】【羽字部】 翏 【廣韻】【集韻】□力救切,音遛。
【說文】高飛也。
又【集韻】力弔切,音料。
義同。
又【集韻】【韻會】□憐蕭切,音聊。
翏翏,長風聲。
又【集韻】力竹切,音六。
義同。
或作□。
習 【未集中】【羽字部】 習 【廣韻】似入切【集韻】【韻會】【正韻】席入切,□音襲。
【說文】數飛也。
【禮月令】鷹乃學習。
又【易坤卦】不習,無不利。
【註】不假修爲,而功自成。
【論語】學而時習之。
【何晏註】學者以時湧習之。
又【易坎卦】習坎。
【註】習謂便習之。
【釋文】習,重也。
又【書大禹謨】士不習吉。
【傳】習,因也。
又【詩邶風】習習谷風。
【傳】習習,和舒貌。
又姓。
【廣韻】出襄陽。
晉有習鑿齒。
◎按說文習自爲部。
今從正字通併入。
字從羽從白。
俗作習,非。
考證:〔【易乾卦】不習,無不利。
〕謹照原書乾卦改坤卦。
翔 【未集中】【羽字部】 翔 【廣韻】似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徐羊切,□音詳。
【說文】回飛也。
【爾雅釋鳥】鳶烏醜,其飛也翔。
【註】布翅翺翔。
【易豐卦】天際翔也。
【詩鄭風】河上乎翺翔。
又【禮曲禮】室中不翔。
【註】行而張拱曰翔。
又【禮玉藻】朝廷濟濟翔翔。
【註】莊敬貌。
又【禮三年問】過其故鄉回翔焉。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前弱則俛,後弱則翔。
【註】翔,回顧也。
【集韻】通作鴹。
考證:〔【爾雅釋鳥】鳶鳥醜,其飛也翔。
〕謹照原文鳶鳥醜改鳶烏醜。
翕 【未集中】【羽字部】 翕 【廣韻】【正韻】許及切【集韻】【韻會】迄及切,□音吸。
【說文】起也。
【爾雅釋詁】翕,合也。
【書臯陶謨】翕受敷施。
【詩小雅】兄弟旣翕。
又【易繫辭】夫坤,其靜也翕。
【註】斂也,聚也。
又【詩小雅】維南有箕,載翕其舌。
【箋】翕,猶引也。
又【爾雅釋訓】翕翕訿訿,莫供職也。
【疏】詩小雅翕翕訿訿。
◎按今詩作潝。
又【廣雅】翕翕,熾也。
【廣韻】火炙。
又動也,盛也。
莭 【申集上】【艸字部】 莭 【集韻】子結切,音節。
【類篇】草約也。
翖 【未集中】【羽字部】 翖 【玉篇】同翕。
【類篇】西域諸國官名有翖侯。
【前漢張騫傳】傅父布就翖侯。
【註】師古曰:翖侯,烏孫大臣官號。
布就,又翖侯之中別號。
翖與翕同。
【子集下】【冫字部】【玉篇】彼孕切,音冰。
飛聲。
绨 【未集中】【糸字部】 綈 【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題。
【說文】厚繒。
【釋名】似□蟲之色,綠而澤。
【急就篇註】綈,今謂之平紬。
【史記範睢傳】取一綈袍以賜之。
【註】索隱曰:今之絁也。
正義曰:今之麄袍。
【前漢文帝紀】身衣弋綈。
績 【未集中】【糸字部】 績 【廣韻】【集韻】【韻會】□則歷切,音勣。
【說文】絹也。
【詩陳風】不績其麻。
又【書堯典】庶績鹹熙。
【傳】績,功也。
又【詩大雅】維禹之績。
【傳】績,業也。
又【爾雅釋詁】績,繼也。
又事也,成也。
绫 【未集中】【糸字部】 綾 【廣韻】力膺切【集韻】閭承切,□音陵。
【說文】東齊謂布帛之細者曰綾。
【釋文】綾,淩也,其文望之如冰淩之理也。
【玉篇】文繒也。
【廣韻】綾紈。
又【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崱繒綾而龍鱗。
【註】繒綾,不平貌。
續 【未集中】【糸字部】 續 〔古文〕賡【廣韻】似足切【集韻】【韻會】【正韻】松玉切,□音俗。
【說文】連也。
【爾雅釋詁】繼也。
【書盤庚】予迓續乃命于天。
【詩小雅】似續妣祖。
【禮深衣】續袵鉤邊。
【註】續,猶屬也。
又姓。
【廣韻】舜七友,有續牙。
【急就篇註】續氏,晉大夫續□伯之後。
又與績同。
【穀梁傳成五年】伯尊其無績乎。
【註】績,或作續。
又【集韻】辭屢切。
詩隂靷沃續。
徐邈說。
绮 【未集中】【糸字部】 綺 【廣韻】墟彼切【集韻】去倚切,□音觭。
【說文】文繒也。
【釋名】綺,敧也。
其文敧邪,不順經緯之縱橫也。
【前漢高帝紀】賈人無得衣錦繡綺縠紵罽。
【註】師古曰:綺,文繒,卽今之細綾也。
又【正韻】墟裡切,音□。
義同。
又姓。
【史記留侯世家】綺裡季。
又【集韻】語綺切,音螘。
人名。
莊子有士成綺。
【亥集中】【魚字部】【臨海記】鯺,卽河豚之大者。
音未詳。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朔降切,音□。
以竹木刺物也。
【字彙補】同□。
绯 【未集中】【糸字部】 緋 【廣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正韻】芳微切,□音非。
【說文新附字】帛赤色。
【類篇】絳色。
又赤練。
【唐書車服志】袴褶之制,五品以上緋。
綽 【未集中】【糸字部】 綽 〔古文〕繛【廣韻】昌約切【集韻】【韻會】【正韻】尺約切,□音婥。
【說文】繛或省作綽。
緩也。
【書無逸】不寬綽厥心。
【傳】不寬緩其心。
【詩衞風】寬兮綽兮。
【箋】綽兮,謂仁於施舍。
又【小雅】綽綽有裕。
【傳】綽綽,寬也。
又【楚辭大招】滂心綽態。
【註】綽,猶多也。
亦作淖。
【莊子逍遙遊】淖約若處子。
【荀子宥坐篇】淖約微逹佀察。
又□。
绲 【未集中】【糸字部】 緄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本切,音袞。
【說文】繡帶也。
【詩秦風】竹閉緄縢。
【傳】緄,繩也。
【後漢南匈奴傳】童子佩刀緄帶各一。
【註】緄,織成帶也。
又【集韻】胡昆切,音魂。
縫也。
又【集韻】戸袞切,音混。
混夷或作緄。
【史記匈奴傳】自隴以西有綿諸緄戎。
【註】字當爲混。
又【集韻】公渾切,音昆。
義同。
繩 【未集中】【糸字部】 繩 【廣韻】食陵切【集韻】【韻會】【正韻】神陵切,□音乗。
【說文】索也。
【急就篇註】繩謂紨兩股以上。
總而合之者也。
一曰麻絲曰繩,草謂之索。
【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
【書說命】惟木從繩則正。
【禮經解】繩墨之於曲直。
【前漢律歷志】規圓生矩,矩方生繩,繩直生準。
又【書囧命】繩愆糾謬。
【疏】木不正者,以繩正之。
繩謂彈正。
又【詩周南】宜爾子孫繩繩兮。
【傳】繩繩,戒愼也。
【朱傳】不絕貌。
又【大雅】繩其祖武。
【傳】繩,戒也。
【朱傳】繩,繼也。
又【禮樂記】省其文采,以繩德厚。
【註】繩,猶度也。
【史記樂書註】王肅曰:繩,法也。
又【禮深衣】負繩及踝以應直。
【註】繩謂裻,與後幅相當之縫也。
又【左傳莊十四年】蔡侯繩息嬀,以語楚子。
【註】繩,譽也。
【小爾雅】繩之,譽之也。
又【集韻】以證切,音孕。
【周禮秋官薙氏】秋繩而芟之。
【註】含實曰繩。
又【集韻】弭盡切,音泯。
繩繩,無涯際貌。
一曰運動不絕意。
又【集韻】石證切,音乗。
□也。
又【韻補】葉乗融切。
【□琳武庫賦】陵九城而上躋,起齊軌兮玉繩。
車軒轔於雷室,騎浮厲乎雲宮。
【廣韻】俗作繩。
維 【未集中】【糸字部】 維 【廣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音惟。
【說文】車蓋維也。
又【博雅】係也。
【詩小雅】縶之維之。
【傳】維,繫也。
【公羊傳昭二十四年】且夫牛馬維婁。
【註】繫馬曰維,繫牛曰婁。
又【詩小雅】四方是維。
【周禮夏官大司馬】以維邦國。
【註】維,猶連結也。
又【儀禮太射禮】中離維綱。
【註】侯有上下綱,其邪制射舌之角爲維。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巳曰屠維。
又【前漢賈誼傳】是猶度江河亡維楫。
【註】維,所以繫船。
又【管子牧民篇】國有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又【淮南子天文訓】帝張四維,運之以鬥。
又【楚辭天問】幹維焉繫。
【註】維,綱也。
又【爾雅釋詁】伊維侯也。
【註】發語辭。
【韻會】案六經惟維唯三字皆通作語辭,又訓獨,尚書助辭皆用惟字,詩助辭多用維字,左傳助辭用唯字,論語助辭用惟字。
新安朱氏曰:惟從心,思也。
維糸,繫也。
唯從口,專辭也,應辭也。
然皆語辭,古書皆通用之。
又地名。
【史記管晏列傳】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
【註】應劭曰:故萊夷維邑。
又姓。
【姓氏急就篇】漢維汜,妖巫,卷縣人。
又於恭切,音雍。
【周禮夏官職方氏】其浸盧維。
【釋文】盧音雷。
維,於恭反。
考證:〔【楚辭天問】幹維焉繫。
【註】維,網也。
〕謹照原文網也改綱也。
〔【爾雅釋詁】維,伊維也。
〕謹照原文改伊維侯也。
綿 【未集中】【糸字部】 綿 【玉篇】【廣韻】【集韻】□同緜。
绶 【未集中】【糸字部】 綬 【廣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音受。
【說文】綬韍,維也。
【玉篇】綬,組也,綸紱也。
【急就篇註】綬,受也,所以承受印環也。
亦謂之璲。
【後漢輿服志】韍佩旣廢,秦乃以采組,連結於璲,光明章表,轉相結受,故謂之綬。
【漢官儀】綬,長一尺二寸,法十二月,廣三尺,法天地人也。
又【周禮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綬之事。
【註】綬,組綬,所以繫帷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承呪切,音授。
義同。
繃 【未集中】【糸字部】 繃 【廣韻】北萌切【集韻】悲萌切【韻會】橫切,□音繃。
【正韻】補耕切,音伻。
【說文】束也。
【墨子尚同篇】禹葬會稽,桐棺三寸,葛以繃之。
又【廣韻】束兒衣。
【前漢宣帝紀】曾孫雖在襁緥。
【註】師古曰:襁卽今之小兒繃也。
绺 【未集中】【糸字部】 綹 【集韻】力九切,音柳。
【說文】緯十縷爲綹。
【類篇】一曰絲十爲綸,綸倍爲綹。
【沈佺期七夕曝衣篇】上有仙人長命綹,中看玉女迎歡繡。
【醜集上】【口字部】【廣韻】胡田切【集韻】胡千切,□音賢。
【玉篇】難也。
又【集韻】聲也。
又【集韻】同礥。
詳石部礥字註。
翳 【未集中】【羽字部】 翳 【廣韻】【正韻】於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音殪。
【說文】華蓋也。
【廣韻】羽葆也。
【急就篇註】翳,謂凡鳥羽之可隱翳者也。
舞者所持羽翿,以自隱翳,因名爲翳。
一曰華蓋,今之雉尾扇,是其遺象。
又【周語】是去其藏,而翳其人也。
【註】翳,猶屏也。
一曰滅也。
又【揚子方言】翳,掩也。
【註】謂掩覆也。
【廣雅】翳,障也。
【廣韻】隱也,蔽也。
【類篇】也。
又【詩大雅】其菑其翳。
【傳】木立死曰菑,自死爲翳。
又【廣韻】雨師謂之荓翳。
【史記司馬相如傳】召屏翳。
【註】雷師也。
又【玉篇】鳥名也,似鳳。
【山海經】北海之內有五采之鳥,飛蔽一鄕,名曰翳鳥。
【註】鳳屬也。
【屈原離騷】駟玉虯而乗翳。
又【潘嶽射雉賦序】習媒翳之事。
【註】媒翳者,所隱以射者也。
又【廣韻】烏奚切【集韻】煙奚切,□音鷖。
義同。
又【集韻】【韻會】一結切【正韻】於歇切,□音謁。
【左思魏都賦】桃李翳。
葉音咽。
考證:〔【山海經】北海之內,有五采之鳥,飛蔽一鄕,名曰翳焉。
〕謹照原文翳焉改翳鳥。
翴 【未集中】【羽字部】 翴 【廣韻】力延切【集韻】陵延切,□音連。
翴翩,飛相及貌。
【博雅】飛也。
翵 【未集中】【羽字部】 翵 【集韻】翭,或從鳥。
【集韻】權俱切,音劬。
鳥左足白。
又【廣韻】戸鉤切【集韻】胡溝切,□音侯。
【廣韻】翵同□。
羽本也。
一曰羽初生貌。
胋 【未集下】【肉字部】 胋 【集韻】徒兼切,音甜。
肥也。
【玉篇】大羹也。
【集韻】或作。
【補遺】【午集】【玉字部】【篇海類編】音曲。
骫曲也。
又玉也。
翷 【未集中】【羽字部】 翷 【廣韻】力珍切【集韻】離珍切,□音鄰。
【廣雅】飛也。
翸 【未集中】【羽字部】 翸 【玉篇】匹本切。
飛貌。
翽 【未集中】【羽字部】 翽 【廣韻】呼會切【集韻】《韻會》呼外切,□音□。
【說文】飛聲也。
【詩大雅】鳳凰于飛,翽翽其羽。
【傳】衆多也。
【箋】羽聲也。
又【集韻】□苦會切,音□。
義同。
又【韻會】許穢切,音喙。
義同。
又【正韻】苦夬切,音快。
義同。
考證:〔【廣韻】呼會切,【集韻】苦會切,□音噦。
〕謹按呼屬曉母苦屬溪母,呼會與苦會不同音,不得□音噦,今依廣韻集韻韻會將苦會切改爲呼外切。
噦改爲□。
於集韻下增韻會二字。
〔【集韻】【韻會】□呼外切,音□。
〕謹照集韻呼外切改爲苦會切。
音□改爲音□。
翾 【未集中】【羽字部】 翾 【廣韻】許緣切【集韻】隳緣切,□音儇。
【說文】小飛也。
【楚辭九歌】翾飛兮翠曾。
又【荀子不苟篇】喜則輕而翾。
【註】與儇同。
急也。
【集韻】或作□。
【類篇】或作□。
翿 【未集中】【羽字部】 翿 【廣韻】徒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音導。
【玉篇】同翳。
【爾雅釋言】翿,纛也。
【註】今之羽葆幢。
【詩王風】君子陶陶,左執翿。
【傳】纛也,翳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刀切,音陶。
義同。
又【集韻】杜皓切,音道。
義同。
考證:〔【詩王風】君子揚揚,左執翿。
〕謹照原文揚揚改陶陶。
【巳集下】【牛字部】【集韻】烏猛切,音。
【玉篇】喚牛聲。
又【集韻】犢也。
又一曰牛鳴。
【五音集韻】作。
又【集韻】【類篇】□於杏切。
吳人謂犢曰。
耀 【未集中】【羽字部】 耀 【廣韻】弋照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笑切,□音燿。
光耀。
矅,或作耀。
【左傳莊二十二年】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
老 【未集中】【老字部】 老 〔古文〕□【廣韻】盧皓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皓切,□音栳。
【說文】考也。
七十曰老。
從人毛匕,言須髮變白也。
【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
【公羊傳宣十一年】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
【註】六十稱耋,七十稱老。
又【詩鄭風】與子偕老。
【疏】沒身不衰也。
【禮祭義】貴老。
爲其近于親也。
又【周禮地官鄕老註】老,尊稱也。
又【儀禮聘禮】授老幣。
【註】老賔之臣。
【疏】大夫家臣稱老。
又【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
【註】卿老亦卿也。
又【禮王制】天子之老。
【註】老謂上公。
又【禮禮運】三老在學。
【註】乞言,則受之三老。
【左傳昭三年】三老凍餒。
【註】三老,謂上壽、中壽、下壽,皆八十已上。
又【左傳隱三年】桓公立,乃老。
【註】老,緻仕也。
又【列子天瑞篇】老,耄也。
又姓。
【廣韻】宋有老佐。
又【韻補】葉朗口切。
【釋名】老,朽也。
【史記律書】酉者,萬物之老也。
又【韻補】葉滿補切,姥當以此得聲。
【班固西都賦】若臣者,徒觀迹於舊墟,聞之乎故老。
十分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舉也。
考 【未集中】【老字部】 考 〔古文〕攷【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苦浩切,音栲。
【說文】老也。
從老省,丂聲。
【說文序】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佩觿】考從丂。
丂,苦杲反。
老從匕。
匕,火霸反。
裴務齊切韻序雲:左回右轉,非也。
【毛晃增韻】老字下從匕,考字下從丂,各自成文,非反匕爲丂也。
【書洪範】五曰考終命。
【詩大雅】周王壽考。
又【爾雅釋親】父爲考。
【釋名】父死曰考。
考,成也。
亦言槁也,槁于義爲成,凡五材,膠漆陶冶皮革,乾槁乃成也。
【易蠱卦】有子考無咎。
【禮曲禮】死曰考。
又【廣雅】考,問也。
【易復卦】敦復無悔,中以自考也。
【詩大雅】考蔔維王。
【傳】考,猶稽也。
又【書周官】考制度于四嶽。
【註】考正制度。
又【詩衞風】考槃在。
【傳】考,成也。
【左傳隱五年】考仲子之宮。
【註】成仲子之宮。
又【詩唐風】子有鐘鼓,弗鼓弗考。
【傳】考,擊也。
又【淮南子汜論訓】夏後氏之璜,不能無考。
【註】考,瑕釁。
又【楚辭九歎】身憔悴而考旦兮。
【註】考,猶終也。
又姓。
【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韻補】葉去九切。
【邊讓章華賦】衆變已盡,羣樂旣考。
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
又【韻補】葉口舉切。
【易林】周旋歩驟,行中規矩。
正恩有節,延命壽考。
考證:〔【佩觿】考從丂。
丂,苦果反。
〕謹照原文苦果反改苦杲反。
耄 【未集中】【老字部】 耄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莫報切,音帽。
【說文】作□。
年九十曰□。
【玉篇】耄同□。
【書大禹謨】耄期倦于勤。
【禮曲禮】八十九十曰耄。
【註】耄,惛忘也。
又【釋名】七十曰耄。
頭髮白,耄耄然也。
又【韻補】葉莫故切。
【楚辭九歎】顏黴黧以沮敗兮,精越裂而哀耄。
裳幨幨而含風兮,衣納納而掩露。
又【集韻】通作旄。
【孟子】反其旄倪。
【類篇】亦作□。
又【集韻】武道切,音茆。
義同。
者 【未集中】【老字部】 者 【廣韻】章也切【集韻】【韻會】【正韻】止野切,□音赭。
【說文】別事詞也。
從白□聲。
□,古文旅字。
【韻會】今作者。
【玉篇】語助也。
【增韻】又卽物之辭,如彼者,如此者。
【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又【增韻】又此也。
凡稱此箇爲者箇是也。
今俗多用這字,這乃魚戰切,迎也。
又【韻補】葉掌與切。
【史記秦始皇紀】人迹所至,無不臣者。
【註】索隱曰:者,協音渚。
【楚辭九歌】搴芳洲兮杜若,將以遺乎遠者。
時不可以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韻會】者,古文渚字,故從旅聲。
後人以者添水作渚,以別者也之者,故者但爲語助。
又葉阻可切。
【繆襲挽歌】形容稍銷歇,齒髮行當墮。
自古皆有然,誰能離此者。
又葉之戈切。
【韓愈盧氏墓銘】命不侔身,茲其奈何。
刻名墓石,以告觀者。
又【韻會】說文從白,當作者,今作者。
◎按說文在白部,今從正字通倂入。
者或從白□聲。
□,古文困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海篇】攀迷切,音披。
筍虡飾。
○按卽□字之譌。
耆 【未集中】【老字部】 耆 【廣韻】渠脂切【集韻】【韻會】渠伊切【正韻】渠宜切,□音祁。
【說文】老也。
【爾雅釋詁】耆,長也。
【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
【疏】耆,至也,至老之境也。
【釋名】六十曰耆。
耆,指也,不從力役,指事使人也。
又【周語】耆艾修之。
【註】耆艾,師傅也。
又【左傳昭二十三年】不懦不耆。
【註】耆,彊也。
又官名。
【周禮秋官】伊耆氏。
【註】伊耆,古王者號,始爲蠟,以息老物,此主王者之齒杖,後王識伊耆氏之舊德,而以名官與。
今姓有伊耆氏。
又國名。
【史記周本紀】明年,敗耆國。
【註】卽黎國也。
又【史記匈奴傳】匈奴謂賢曰屠耆。
又【前漢揚雄傳】兗鋋瘢耆,金鏃淫夷者數十萬人。
【註】瘢耆,馬脊創瘢處也。
又【集韻】軫視切,音旨。
緻也。
通作厎。
【詩周頌】耆定爾功。
【傳】耆,緻也。
【左傳宣十二年】耆,昧也。
【註】耆,緻也。
緻討於昧。
又【集韻】時利切,音視。
嗜亦作耆。
【禮月令】節耆欲定心氣。
耇 【未集中】【老字部】 耇 【廣韻】古厚切【集韻】【韻會】【正韻】舉厚切,□音苟。
【說文】老人面凍黎若垢。
【釋名】耇,垢也。
皮色驪悴,恆如有垢者也。
或曰胡耇。
【書微子】咈其耇長。
【傳】耇老之長。
【詩小雅】遐不黃耇。
【傳】老也。
【釋文】壽也。
【左傳僖二十二年】雖及胡耇,獲則取之。
又【韻補】葉果許切。
【崔駰慰志賦】闢四門以博延兮,彼幽牧之我舉。
畫定而計決兮,豈雲賁乎鄙耇。
耊 【未集中】【老字部】 耊 【廣韻】【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音絰。
【說文】年八十曰耊。
【爾雅釋言】耊,老也。
【疏】耊,鐵也,老人面如鐵色。
耊有七十八十,無正文也。
【易離卦】則大耊之嗟。
【釋文】馬雲:七十曰耊。
【詩秦風】逝者其耊。
【傳】耊,老也。
八十曰耊。
【左傳僖九年】以伯舅耊老。
【註】七十曰耊。
又【集韻】他結切,音鐵。
義同。
【類篇】亦作臷。
肐 【未集下】【肉字部】 肐 【集韻】乙力切,音億。
胷骨也。
或作臆□□。
【廣韻】作肊。
【戌集中】【革字部】【廣韻】【集韻】□於袁切,音鴛。
【玉篇】本作□。
【廣韻】量物之具。
詳後□字註。
又【廣韻】於阮切【集韻】委遠切,□音宛。
或作□。
詳後□字註。
又【集韻】於雲切,音熅。
本作。
詳車部字註。
【戌集下】【風字部】【廣韻】敕交切【集韻】醜交切,□音灱。
【玉篇】□,吹貌。
又【廣韻】□風。
又【集韻】尼交切,音鐃。
義同。
耋 【未集中】【老字部】 耋 【集韻】耊,或作耋。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羊諸切,音餘。
【博雅】□也。
同籅。
【寅集中】【巾字部】【廣韻】甫無切【集韻】風無切,□音跗。
【玉篇】衣。
【廣韻】同衭,衣前襟也。
又【廣雅】衭襓,劒衣也。
【集韻】或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同。
而 【未集中】【而字部】 而 【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音栭。
【正韻】如支切,音兒。
【說文】頰毛也。
【註】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髵,非是。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作其鱗之而。
【註】之而,頰□也。
又【玉篇】語助也。
【詩齊風】俟我於著乎而。
又【書洪範】而康而色。
【傳】汝當安汝顏色。
又【詩小雅】垂帶而厲。
【箋】而亦如也。
又【詩大雅】子豈不知而作。
【箋】而,猶與也。
又【禮檀弓】而曰然。
【註】而,猶乃也。
又【韻會】因辭,因是之謂也。
【論語】學而時習之。
又【韻會】抑辭,抑又之辭也。
【論語】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
又【韻會】發端之辭也。
又【集韻】奴登切,音能。
【易屯卦】宜建侯而不寧。
【釋文】鄭讀而曰能,能猶安也。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其鱗之而。
〕謹照原文其上增作字。
耍 【未集中】【而字部】 耍 【篇海】沙下切,音灑。
尖耍,俊利也。
戲也。
耎 【未集中】【而字部】 耎 【廣韻】而兗切【集韻】【韻會】乳兗切,□音軟。
【說文】稍前大也。
【玉篇】柔也。
【類篇】弱也。
【集韻】□或作輭。
通作耎。
【戰國策】鄭魏者,楚之耎國。
】【前漢司馬遷傳】以耎脆之體。
【莊子胠篋篇】惴耎之蟲。
又【史記天官書】其已出三日,而復有微入,二、三日乃復盛出,是謂耎。
【註】耎,退之不進。
耏 【未集中】【而字部】 耏 【廣韻】奴代切【集韻】乃代切,□音奈。
【說文】罪不至髠也。
【註】徐鍇曰:但鬀其頰毛而已。
【前漢功臣侯表】耏爲鬼薪,亦作耐。
詳耐字註。
又【廣韻】□也。
又【廣韻】如之切【集韻】人之切【正韻】如支切,□音而。
【玉篇】頰鬚也。
【釋名】耳耏也。
耳有一體,屬著兩邊,耏耏然也。
【後漢章帝紀】冒耏之類。
【註】言鬚鬢多,蒙冒其面。
又姓。
【左傳文十年】耏班禦皇父充石。
又【玉篇】髵,亦作耏。
獸多毛。
考證:〔【釋名】耏,耳耏也。
〕謹照原文耳上省耏字。
耐 【未集中】【而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