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殺則下小綏,大夫殺則止佐車。
【註】綏當爲緌。
緌,有虞氏之旌旗也。
又【明堂位】夏後氏之綏。
【註】綏,讀爲冠蕤之蕤。
又【集韻】思累切,音瀡。
隋,或作墮。
亦作綏。
屍所祭肝脊黍稷之屬。
【儀禮士虞禮】不綏祭。
【註】事屍之禮,始於綏祭。
綏,當爲墮。
又【集韻】呼恚切,音毀。
義同。
又【集韻】吐火切,音妥。
【禮曲禮】執天子之器則上衡,國君則平衡,大夫則綏之。
【註】綏,讀曰妥。
妥之謂下於心。
【又】國君綏視。
【註】視國君彌高。
妥視,謂視止於袷。
又【集韻】通回切,音推。
妥,或作綏,安坐也。
考證:〔【說文】車中把也。
【註】徐鍇曰,禮升車以正立執綏。
〕謹照原註以正立改必正立。
〔【儀禮士冠禮】壻禦婦授綏。
〕謹照原文婦字下增車字。
〔【禮王制】諸侯殺則下小綏,大夫殺則止左車。
〕謹照原文左車改佐車。
繼 【未集中】【糸字部】 繼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詣切,音計。
【說文】續也。
【玉篇】紹繼也。
【易繫辭】繼之者,善也。
【中庸】善繼人之志。
【孟子】爲可繼也。
【五經文字】繼從,反□爲。
俗作継,非。
又【集韻】吉棄切,音繫。
縛也。
【後漢李固傳】羣下繼望。
【註】劉攽曰:繼是繼續之義,不可施於此。
蓋本是繫字,繫綴天下之望也。
○按繼又音繫,訓縛,卽繫之義。
劉欲改繼爲繫,非是。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簪古作□。
註見十二畫。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各核切,音隔。
竹障。
同□。
【巳集中】【火字部】【集韻】【韻會】□楚絞切,音謅。
【揚子方言】,火乾也。
凡以火而乾五穀之類,秦晉之閒或謂之。
【註】卽□字。
【六書故】鬲中烙物也。
又【廣韻】楚洽切,音鍤。
義同。
〇按集韻作□。
詳□字註。
【玉篇】同□炒。
【集韻】本作□。
【類篇】本作□。
□同煼。
【巳集中】【火字部】【字彙】枯回切,音魁。
大也,多也。
【正字通】俗□字。
緾 【未集中】【糸字部】 緾 【廣韻】直連切【集韻】澄延切,□音廛。
纏亦省作緾。
緿 【未集中】【糸字部】 緿 【集韻】蕩亥切,音殆。
紿或從怠作緿。
詳紿字註。
縈 【未集中】【糸字部】 縈 【廣韻】於營切【集韻】【韻會】娟營切,□音褮。
【說文】收韏也。
【玉篇】縈,旋也。
【廣韻】繞也。
【詩周南】葛藟縈之。
【釋文】縈,本又作□。
縉 【未集中】【糸字部】 縉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卽刃切,音晉。
【說文】帛赤色。
【急就篇註】縉,淺赤色也。
又扱也。
【荀子禮論】縉紳而無鉤帶矣。
【註】縉與搢同。
又官名。
【左傳文十六年】縉雲氏有不才子。
【註】縉雲,黃帝時官名。
又與薦同。
【史記五帝紀贊】薦紳先生難言之。
【註】徐廣曰:薦紳,卽縉紳也。
古字假借耳。
又【集韻】將支切,音貲。
義同。
縊 【未集中】【糸字部】 縊 【廣韻】【正韻】於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音翳。
【說文】經也。
【博雅】絞也。
【釋名】懸繩曰縊。
縊,阨也,阨其頸。
【左傳桓十三年】莫敖縊于荒谷。
【註】縊,自經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不伏其轅,必縊其牛。
又【廣韻】【集韻】【韻會】□於賜切,音。
義同。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徒郞切。
同□。
女字。
绻 【未集中】【糸字部】 綣 【廣韻】去阮切【集韻】【韻會】苦遠切,□音捲。
【說文新附字】繾綣也。
【廣韻】繾綣志盟。
【類篇】繾綣,厚意。
【詩大雅】以謹繾綣。
【傳】繾綣,反覆也。
【左傳昭二十五年】繾綣從公。
【註】繾綣,不離散。
又【淮南子汜論訓】古者有鍪而綣領,以王天下者矣。
【註】綣領,皮衣屈而紩之。
又【廣韻】去願切【集韻】區願切,□音券。
義同。
又【韻補】葉苦殞切。
【釋名】囷綣也。
藏物繾綣,束縛之也。
殞字原從歺,不從歹。
考證:〔【淮南子汜論訓】古若有鍪而綣領,以王天下者矣。
〕謹照原文古若改古者。
【子集下】【刀字部】【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
剔也。
翈 【未集中】【羽字部】 翈 【廣韻】胡甲切【集韻】轄甲切,□音狎。
翮上短羽。
【博雅】翈翭,羽也。
【巳集下】【牛字部】【集韻】邦加切,音巴。
牛角相背謂之。
□ 【午集下】【立字部】 □ 【集韻】覩猥切,音。
【說文】磊□,重聚也。
又【集韻】杜罪切,音隊。
重也。
又【集韻】古文惇字。
註詳心部八畫。
翓 【未集中】【羽字部】 翓 【廣韻】胡結切【集韻】奚結切,□音纈。
翓□,飛上下。
【玉篇】或作頡。
綜 【未集中】【糸字部】 綜 【廣韻】【集韻】【韻會】□子宋切,琮去聲。
【說文】織縷也。
【玉篇】持絲交。
【列女傳】推而往,引而來者,綜也。
又【易繫辭】錯綜其數。
【疏】綜謂總聚。
【史記周本紀】綜其實不然。
【前漢宣帝紀贊】綜核名實。
綻 【未集中】【糸字部】 綻 【廣韻】丈莧切【集韻】直莧切【正韻】丈襇切,□音袒。
衣縫。
【禮內則】衣裳綻裂。
【註】綻,猶解也。
又【集韻】堂練切,音電。
義同。
亦作。
绾 【未集中】【糸字部】 綰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版切,音捾。
【說文】惡也,絳也,又絹也。
【玉篇】貫也,羂也。
【廣韻】繫也。
【史記貨殖傳】東綰穢貉,朝鮮,眞番之利。
【註】綰者,統其要津。
又【廣韻】烏患切,音畹。
鉤繫也。
亦作綄。
綠 【未集中】【糸字部】 綠 【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
【說文】帛靑黃色也。
【釋名】綠,瀏也。
荊泉之水於上視之,瀏然綠色,此似之也。
【詩邶風】綠兮衣兮。
【博】綠,閒色。
又【詩衞風】綠竹猗猗。
【傳】綠,王芻也。
【釋文】爾雅作菉。
綴 【未集中】【糸字部】 綴 【廣韻】陟衞切【集韻】【韻會】株衞切,□音錣。
【博雅】連也。
【玉篇】緝也。
【書立政】綴衣。
【傳】掌衣服。
【疏】衣服必連綴著之,知綴衣是掌衣服者。
【禮內則】紉箴請補綴。
又【書顧命】底席綴純。
【傳】綴,雜彩有文之具。
又【詩商頌】爲下國綴旒。
【傳】綴,猶結也。
【禮檀弓】殷主綴重焉。
【註】殷人作主,而聯其重縣諸廟也。
又【禮樂記】行其綴兆。
【註】綴,表也,所以表行列也。
又【前漢高帝紀】綴之以祀。
【註】綴言不絕也。
又【荀子非十二子篇】綴綴然。
【註】不乖離之貌。
又竹劣切,音掇。
【儀禮士喪禮】綴足用燕幾。
【註】綴猶拘也。
又【禮樂記】禮者,所以綴淫也。
【註】綴,猶止也。
又【廣韻】陟劣切【集韻】枺劣切,□音輟。
義同。
又【集韻】都外切,音祋。
綴兆。
鄭康成讀。
缁 【未集中】【糸字部】 緇 【廣韻】側持切【集韻】莊持切,□音菑。
【說文】帛黑色。
【博雅】緇謂之皁。
【釋名】緇,滓也。
泥緇黑色者曰滓,此色然也。
【詩鄭風】緇衣之宜兮。
【傳】緇,黑色。
【周禮冬官考工記鍾氏】七入爲緇。
【註】緅又復再染以黑,乃成緇矣。
又【正韻】旨而切,音枝。
義同。
又【集韻】側幾切,音□。
【韻會】壯仕切,音滓。
【前漢班固敘傳】涅而不緇。
【註】師古曰:合韻音上聲。
又【集韻】側吏切,音胾義同。
缃 【未集中】【糸字部】 緗 【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
【說文新附字】帛淺黃色也。
【釋名】緗,桑也。
如桑葉初生之色也。
【後漢輿服志】賈人緗縹而已。
又【集韻】師莊切,音霜。
義同。
緘 【未集中】【糸字部】 緘 【廣韻】古鹹切【集韻】【韻會】居鹹切,□音監。
【說文】束篋也。
【廣韻】緘封。
【家語】孔子觀周廟,有金人,三緘其口。
【莊子齊物論】其厭也如緘。
又【集韻】公陷切,減去聲。
棺旁所以繫縴者。
又與鹹通。
【禮喪大記】大夫士以鹹。
【註】鹹讀爲緘也。
【釋名】棺束曰緘。
緘,函也,古者棺不釘也。
緬 【未集中】【糸字部】 緬 【廣韻】【集韻】【韻會】彌兗切,音湎。
【正韻】美辨切,音免。
【說文】微絲也。
又【集韻】亡善切。
【穀梁傳莊三年】改葬之禮緦,舉下緬也。
【註】緬,藐遠也。
【楚語】緬然引領南望。
【賈逵註】緬,思貌也。
又【玉篇】輕也。
同□。
纜 【未集中】【糸字部】 纜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瞰切,音濫。
【玉篇】維舟索也。
【杜甫城西陂泛舟詩】遲日徐看錦纜牽。
【正韻】俗作。
聐 【未集中】【耳字部】 聐 【廣韻】五鎋切【集韻】牛轄切,□音齾。
【廣韻】聐顡,無所聞也。
【集韻】不聽受也。
又【集韻】五滑切,音□。
顡聐,癡不能聽。
□ 【補遺】【未集】【羊字部】 □ 【字彙補】移益切,音繹。
引給也。
硋 【午集下】【石字部】 硋 【集韻】【韻會】□牛代切,音艾。
同礙。
【玉篇】止石。
又【韻會】列子黃帝篇:雲霧不硋其視。
後漢方術傳序:雖雲大道,其硋或同。
南史引浮屠書作,與硋礙同。
別作閡輆,義通。
【亥集上】【髟字部】【集韻】披巴切,音葩。
【類篇】髻貌。
又【集韻】步化切,音杷。
□,髮亂貌。
缇 【未集中】【糸字部】 緹 【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題。
【說文】帛丹黃色。
【博雅】赤也。
【周禮天官酒正】辨五齊之名,四曰緹齊。
【疏】其色紅赤,故以緹爲名。
又【地官草人】凡糞種赤緹用羊。
【註】緹,縓色也。
又【春官司服註】今時五伯緹衣,古兵服之遺色。
【疏】纁赤之衣,是古兵服赤色遺象。
又【廣韻】他禮切【集韻】土禮切,□音體。
義同。
又【集韻】都黎切,音低。
天黎切,音梯。
義□同。
缈 【未集中】【糸字部】 緲 【韻會】弭沼切,音眇。
微也。
本作紗,今作緲。
通作眇。
【木華海賦】羣仙縹眇。
【註】縹眇,遠視之貌。
緝 【未集中】【糸字部】 緝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入切,音葺。
【說文】績也。
【釋名】緝下橫縫,緝其下也。
【儀禮喪服】斬者何,不緝也。
又【玉篇】續也。
【詩大雅】授幾有緝禦。
【箋】緝,猶續也。
又緝熙,光也。
【詩大雅】於緝熙敬止。
又【集韻】卽入切,音。
緝緝,口舌聲。
【詩小雅】緝緝翩翩。
缋 【未集中】【糸字部】 繢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對切,音潰。
【說文】織餘也。
【玉篇】紐繢也。
【急就篇註】繢亦絛組之屬,似纂而色赤。
又【類篇】一曰畫也。
【周禮春官司幾筵】諸侯祭祀席蒲筵繢純。
【註】繪,畫文也。
又【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雜五色。
【禮曲禮】飾羔鴈者以繢。
【疏】畫布爲雲氣。
【前漢食貨志】以繢爲皮幣。
【註】繢,繡也。
繪五采而爲之。
又與繪同。
【禮玉藻】緇布冠繢緌。
【註】繢,或作繪。
又【集韻】戸賄切,音瘣。
義同。
又【集韻】胡隈切,音回。
【類篇】采色鮮也。
又【集韻】胡骨切,音搰。
義同。
又【集韻】求位切。
□或作繢。
考證:〔【集韻】戸賄切,音塊。
〕謹按塊在隊韻,賄在賄韻,戸賄切不得音塊,謹照集韻音塊改音瘣。
缍 【未集中】【糸字部】 綞 【廣韻】丁果切【集韻】都果切,□音朶。
綞子綾,出字林。
缌 【未集中】【糸字部】 緦 〔古文〕□□【廣韻】息茲切【集韻】【韻會】新茲切,□音思。
【正韻】相咨切,音私。
【說文】十五升布也。
一曰兩麻一絲布。
【釋名】緦,絲也。
績麻緦如絲也。
【玉篇】三月服也。
【儀禮喪服】傳曰:緦者,十五升,抽其半,有事其縷,無事其布曰緦。
【註】謂之緦者,治其縷細如絲也。
【禮大傳】四世而緦,服之窮也。
緞 【未集中】【糸字部】 緞 【廣韻】胡加切【集韻】乎加切,□音遐。
【玉篇】履跟。
亦作□□。
【急就篇】履舄鞜裒緞紃。
【註】履跟之帖也。
又【廣韻】徒管切【集韻】杜管切,□音斷。
義同。
又【集韻】徒玩切,音段。
義同。
○按今以爲紬緞字,非是。
缏 【未集中】【糸字部】 緶 【廣韻】房連切【集韻】毗連切,□音□。
【說文】交枲也。
一曰緁衣也。
【廣韻】縫也。
又【集韻】蒲眠切,音蹁。
義同。
又【廣韻】方典切【集韻】補典切,□音匾。
褰裳。
亦作□。
考證:〔【集韻】蒲眠切,音編。
〕謹按蒲眠切不得音編,今照集韻音編改音蹁。
缑 【未集中】【糸字部】 緱 【廣韻】古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音鉤。
【說文】刀劒緱也。
【史記孟嘗君傳】馮先生甚貧,猶有一劒耳。
又蒯緱。
【註】蒯草名緱,謂把劒之物。
言其劒無物可□,但以蒯繩纏之,故雲蒯緱。
又【集韻】墟侯切,音摳。
緱氏,地名。
【戰國策】塞轘轅緱氏之口。
【註】緱氏,以山爲名。
【前漢武帝紀】將幸緱氏。
【註】河南縣也。
又姓。
【孝子傳】陳留緱氏女。
考證:〔【戰國策】轅緱氏之口。
〕謹照原文轅上增塞轘二字。
缒 【未集中】【糸字部】 縋 【廣韻】【集韻】【韻會】□馳僞切,音膇。
【正韻】直類切,音隊。
【說文】以繩有所懸也。
【博雅】縋,繩索也。
【左傳僖三十年】夜縋而出。
【註】縋,縣城而下。
緩 【未集中】【糸字部】 緩 〔古文〕□【廣韻】【正韻】胡管切【集韻】戸管切【韻會】合管切,□音浣。
【說文】□,或省作緩。
綽也。
【玉篇】遲緩也。
【廣韻】舒也。
【釋名】緩,浣也,斷也。
持之不急則動搖,浣斷自放縱也。
【禮樂記】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
【疏】歡樂在心,故聲必隨而寬緩。
【孟子】民事不可緩也。
【疏】惟民事當急,而不可緩也。
【前漢朱博傳】齊部舒緩養名。
【註】師古曰:其性遲緩,多自高大以養名聲。
又【集韻】火遠切,音咺。
苦緩切,音款。
義□同。
締 【未集中】【糸字部】 締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特計切,音弟。
【說文】結不解也。
【史記秦始皇本紀】合從締交。
【註】締,結也。
又【小爾雅】締,閉也。
又杜奚切,音題。
【楚辭九章】氣繚轉而自締。
又【集韻】丁計切,音帝。
徒二切,音地。
丈尒切,音豸。
義□同。
縷 【未集中】【糸字部】 縷 【廣韻】力主切【集韻】【韻會】隴主切,□音僂。
【說文】綫也。
【廣韻】絲縷。
【周禮天官】典枲掌布緦縷紵之麻草之物。
【孟子】有布縷之征。
【楚辭招魂】秦篝齊縷。
又覼縷。
委曲也。
【柳宗元寄許孟容書】雖欲秉筆覼縷。
又結縷,草名。
【爾雅釋草】傅橫目。
【註】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
又【集韻】郞侯切,音婁。
褸或作縷。
【玉篇】貧無衣,醜弊也。
【小爾雅】布褐而紩之,謂藍縷。
【左傳宣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啓山林。
【註】藍縷,敝衣。
【類篇】褸或作縷。
【戌集中】【革字部】【玉篇】與鞃同。
【戌集中】【音字部】【廣韻】戸耕切【集韻】何耕切,□音莖。
【正字通】與莖通。
【博雅】六,顓頊樂。
【周禮春官大司樂註】作五莖,言能爲五行之道立根莖也。
編 【未集中】【糸字部】 編 【廣韻】布懸切【集韻】【韻會】【正韻】□眠切,□音邊。
【說文】次□也。
【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前漢儒林傳註】編,所以聯次□也。
又首服也。
【周禮天官】追師掌王後之首服,爲副編次,追衡筓。
【註】編,編列髮爲之,若今之假紒矣。
又編鐘。
【周禮春官磬師】擊編鐘。
【註】編,讀爲編書之編。
又結也。
【楚辭九章】編愁苦以爲膺。
又【字林】以繩次物曰編。
又【玉篇】編,織也,連也。
又【廣韻】方典切【集韻】【韻會】補典切,□音匾。
編,綃也。
又絞也。
又【集韻】婢典切【正韻】婢免切,□音辮。
【史記西南夷傳】皆編髮,隨畜遷徙。
【前漢終軍傳】殆將有解編髮,削左袵而蒙化者。
【註】編,讀辮。
又【集韻】蒲眠切,音蹁。
緶,或作編。
交枲也。
【博雅】編,絛也。
緣 【未集中】【糸字部】 緣 【廣韻】以絹切【集韻】【韻會】餘絹切,□音願。
【說文】衣純也。
【禮深衣】純袂緣,純邊,廣各寸半。
【註】緣,緆也。
【前漢公孫弘傳】緣飾以儒術。
【註】譬之於衣加純緣者。
又【廣韻】與專切【集韻】餘專切,□音沿。
【玉篇】因也。
又循也。
【孟子】猶緣木而求魚也。
又順也。
【莊子養生主】緣督以爲經。
又夤緣,連絡也。
【韓愈古意】靑壁無路難夤緣。
又【廣韻】吐亂切。
與褖同。
【周禮天官內司服】緣衣。
【註】此緣衣者,實作褖衣也。
褖衣禦于王之服,亦以燕居。
又【韻補】葉餘倫切,陸機思歸賦,以緣字葉雲。
缙 【未集中】【糸字部】 縉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卽刃切,音晉。
【說文】帛赤色。
【急就篇註】縉,淺赤色也。
又扱也。
【荀子禮論】縉紳而無鉤帶矣。
【註】縉與搢同。
又官名。
【左傳文十六年】縉雲氏有不才子。
【註】縉雲,黃帝時官名。
又與薦同。
【史記五帝紀贊】薦紳先生難言之。
【註】徐廣曰:薦紳,卽縉紳也。
古字假借耳。
又【集韻】將支切,音貲。
義同。
縛 【未集中】【糸字部】 縛 【廣韻】符钁切【集韻】【韻會】伏約切【正韻】符約切【說文】束也。
【釋名】縛,薄也。
使相薄著也。
【廣韻】繫也。
【左傳僖六年】許男面縛銜璧。
又【昭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縛一如瑱。
【註】縛,卷也。
又【釋名】縛在車下,與輿相連縛也。
【急就篇註】縛在車下,主縛軸令輿相連,卽今所謂鉤心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符臥切。
義同。
又【集韻】符遇切,音附。
紨或作縛。
繩也。
【韻會】俗從專作縳,誤。
考證:〔【釋名】縛,薄也。
使相薄者也。
〕謹照原文薄者改薄著。
缛 【未集中】【糸字部】 縟 【廣韻】而蜀切【集韻】【韻會】儒欲切,□音辱。
【說文】繁采色也。
【玉篇】飾也。
【張衡西京賦】采飾纖縟。
【註】縟繁,采飾也。
又【博雅】縟,驟數也。
【儀禮喪服】喪成人者,其文縟。
喪未成人者,其文不縟。
【註】縟,猶數也。
又【韻補】葉而聿切。
【李尤陽德殿賦】靑瑣禁門,廊廡翼翼。
華蟲詭異,密采珍縟。
考證:〔【博雅】縟,聚數也。
〕謹照原文聚改驟。
缜 【未集中】【糸字部】 縝 【廣韻】昌眞切【集韻】【正韻】稱人切,□音嗔。
【博雅】縝,纑縷也。
【揚子方言】纑謂之縝。
【廣韻】與□同。
又【集韻】癡鄰切,音伸。
之忍切,音□。
義□同。
又【廣韻】章忍切【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音軫。
【禮聘義】縝密以栗。
【註】縝,緻也。
又【博雅】縝,黑也。
【謝朓晚登三山望京邑詩】誰能縝不變。
【註】縝,與鬒同。
又【廣韻】結也,單也。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註:縝紛衆盛也。
音醜人反。
考證:〔【謝朓晚登三山望京邑詩】誰縝不變。
〕謹照原書誰字下增能字。
〔【廣韻】醜人切,【集韻】之人切,□音眞。
縝紛也。
〕謹按廣韻縝字無醜人切之音,集韻之人切下亦無縝紛也之文。
謹改爲前漢司馬相如傳。
註縝紛衆盛也。
音醜人反。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類編】同。
縫 【未集中】【糸字部】 縫 【廣韻】【集韻】【韻會】□符容切,音逢。
【說文】以鍼紩衣也。
【詩召南】羔羊之縫。
【傳】縫言縫殺之,大小得其制。
又【魏風】可以縫裳。
【左傳昭二年】敢拜子之彌縫敞邑。
【註】猶補合也。
又【集韻】符風切【正韻】符中切,□音馮。
義同。
又【廣韻】扶用切【集韻】房用切,□音俸。
衣縫也。
【周禮天官】縫人掌王宮之縫線之事。
【禮檀弓】古者冠縮縫,今也衡縫。
考證:〔【左傳昭二年】敢拜子之彌縫。
〕謹照原文彌縫下增敞邑二字。
翗 【未集中】【羽字部】 翗 【玉篇】巨何切。
飛貌。
翤 【未集中】【羽字部】 翤 【玉篇】同翅□。
缟 【未集中】【糸字部】 縞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考切,音杲。
【說文】鮮色也。
【博雅】練也。
【小爾雅】繒之精者曰縞。
【書禹貢】闕篚□纖縞。
【傳】縞,白繒。
【詩鄭風】縞衣綦巾。
【傳】縞衣,白色男服。
【禮檀弓】祥而縞。
【疏】縞,謂縞冠。
又【玉藻】縞冠素紕,旣祥之冠也。
【疏】縞是生絹又。
【王制】殷人哻而祭,縞衣而養老。
【註】殷尚白,而縞衣裳。
【戰國策】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
【前漢地理志註】縞,鮮支也,卽今所謂素者也。
又【廣韻】古到切【集韻】居號切,□音誥。
義同。
缡 【未集中】【糸字部】 縭 【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音離。
【說文】以絲介履也。
又【爾雅釋器】婦人之褘謂之縭。
【註】卽今之香纓也。
【詩豳風】親結其縭。
【傳】縭,婦人之褘也。
母戒女施衿結帨。
又【爾雅釋水】縭,緌也。
【疏】縭訓爲緌,緌又爲繫。
【詩小雅】紼縭維之。
又【正韻】抽知切,音摛。
【唐書儒學傳】風縭露沐。
考證:〔【爾雅釋器】婦人之褘謂縭。
〕謹照原文謂下增之字。
缢 【未集中】【糸字部】 縊 【廣韻】【正韻】於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音翳。
【說文】經也。
【博雅】絞也。
【釋名】懸繩曰縊。
縊,阨也,阨其頸。
【左傳桓十三年】莫敖縊于荒谷。
【註】縊,自經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不伏其轅,必縊其牛。
又【廣韻】【集韻】【韻會】□於賜切,音。
義同。
缣 【未集中】【糸字部】 縑 【廣韻】古甜切【集韻】【韻會】堅嫌切【正韻】古嫌切,□音兼。
【說文】幷絲繒也。
【釋名】縑,兼也,其絲細緻,數兼于布絹也。
細緻染縑爲五色,細且緻,不漏水也。
【前漢外戚篇】媪爲翁須作單縑衣。
【註】縑,卽今之絹也。
【巳集中】【火字部】【集韻】蟲尊切,音村。
□,鼎欲沸貌。
【巳集中】【火字部】【集韻】蒲蠓切,蓬上聲。
□,煙塵雜起貌。
缤 【未集中】【糸字部】 繽 【廣韻】匹賔切【集韻】【韻會】【正韻】紕民切,□音臏。
【博雅】□□,衆也。
【玉篇】□紛,盛也。
【類篇】亂也。
【屈原離騷】佩□紛其繁飾兮。
【又】九嶷□其□迎。
□ 【未集中】【網字部】 □ 【廣韻】【集韻】□女減切,音淰。
同□。
詳□字註。
□ 【未集中】【糸字部】 □ 【正字通】綄字之譌。
缥 【未集中】【糸字部】 縹 【廣韻】敷紹切【集韻】【韻會】匹紹切【正韻】普沼切,□音醥。
【說文】帛靑白色。
【博雅】縹靑也。
【釋名】縹猶漂。
漂,淺靑色也。
有碧縹,有天縹,有骨縹,各以其色所象言之也。
【廣韻】靑黃色也。
【後漢輿服志】賈人縹緗而已。
【楚辭九懷】翠縹兮爲裳。
又【集韻】匹妙切,音剽。
義同。
又【正韻】紕紹切,音漂。
【前漢賈誼傳】鳳縹縹其高逝兮。
【註】縹縹,輕舉貌。
又【木華海賦】羣仙縹眇。
考證:〔【博雅】蒼靑也。
〕謹照原文蒼改縹。
缦 【未集中】【糸字部】 縵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半切,音幔。
【說文】繒無文也。
漢律曰:賜衣者,縵表白裏。
又【周禮春官巾車】卿乗夏縵。
【註】五采畫無瑑。
【疏】言縵者,亦如縵帛無文章。
【左傳成五年】絳服乗縵。
【註】車無文。
又【前漢食貨志】一歲之收,常過縵田。
【註】縵田,謂不爲甽者也。
又【廣韻】謨晏切【集韻】莫晏切,□音幔。
【周禮春官磬師】敎縵樂。
【註】縵,謂雜聲之和樂者也。
【禮學記】不學操縵,不能安弦。
【註】操縵,雜弄弦屬。
又【莊子齊物論】縵者,窖者,密者。
【音義】縵,寛心也。
【又】大恐縵縵。
【音義】齊死生貌。
又【集韻】【韻會】□謨官切,音瞞。
縵或作□。
又【韻補】葉莫半切,緩縵也。
【舜卿雲歌】卿雲爛兮,糺縵縵兮。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缧 【未集中】【糸字部】 縲 【廣韻】力追切【集韻】【韻會】倫追切,□音纍。
【類篇】纍,或作縲。
【論語】雖在縲絏之中。
【註】縲,黑索也。
【史記太史公自序】幽於縲絏。
又【集韻】盧戈切,音驘。
大索也。
纓 【未集中】【糸字部】 纓 【廣韻】於盈切【集韻】渠成切,□音嬰。
【正韻】於京切,音英。
【說文】冠系也。
【釋名】纓,頸也,自上而繫於頸也。
【禮曲禮】女子許嫁纓。
又【玉藻】□冠朱組纓,天子之冠也。
又【儀禮旣夕】薦馬纓三就。
【註】今馬鞅。
【周禮春官巾車】鍚樊纓。
【註】纓,當胷,削革爲之也。
又【左傳桓二年】鞶厲遊纓。
【註】纓在馬膺首如索帬。
又【集韻】於正切,音郢。
義同。
考證:〔【周禮春官巾車】錫樊纓。
〕謹照原文錫改鍚。
縮 【未集中】【糸字部】 縮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所六切,音蹜。
【說文】亂也。
一曰蹴也。
【爾雅釋詁】縱縮,亂也。
【註】縱放掣縮,皆亂法也。
【儀禮鄕飮酒禮】磬階閒縮霤北面鼓之。
【註】縮,從也。
霤以東方爲從。
古文縮爲蹙。
【禮檀弓】古者冠縮縫,今也衡縫。
【註】縮,從也。
又【爾雅釋器】繩之謂之縮之。
【註】縮者,約束之。
【詩大雅】縮版以載。
又【儀禮郊特牲】縮酌用茅。
【註】縮,去滓也。
【左傳僖四年】無以縮酒。
又【孟子】自反而縮。
【趙岐註】縮,義也。
【朱子集註】縮,直也。
又【戰國策】縮于財用則匱。
【註】歉也,贏之反也。
又【釋名】齊人謂車枕以前曰縮,言局縮也。
又【玉篇】退也,止也。
又【廣韻】斂也,短也。
又姓。
【戰國策】安陵人縮高。
又【韻補】葉式律切。
【班固幽通賦】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隨行以消息。
斡流遷其不濟兮,故遭罹而贏縮。
考證:〔【左傳僖元年】無以縮酒。
〕謹照原文元年改四年。
缪 【未集中】【糸字部】 繆 【廣韻】武彪切【集韻】亡幽切【正韻】莫彪切,□音。
【說文】枲之十絜也。
一曰綢繆。
【詩豳風】綢繆牖戶。
【傳】綢繆,言纏綿也。
【莊子則陽篇】聖人達綢繆。
【音義】綢繆,猶纏綿。
又雲:深奧也。
又【廣韻】莫浮切,音謀。
【集韻】力求切,音劉。
義□同。
又【集韻】居虬切【韻會】居尤切,□音樛。
【禮檀弓】衣衰而繆絰。
【註】繆,當爲不樛垂也之樛。
【疏】繆絰,謂絞麻爲絰。
【前漢孝成趙皇後傳】卽自繆死。
【註】師古曰:繆,絞也。
又【集韻】【韻會】□眉救切,音謬。
【禮大傳】五者一物紕繆。
【註】紕繆,猶錯也。
【釋文】繆,本作謬。
又【仲尼燕居】不能詩於禮繆。
【註】繆,誤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臨邛令繆爲恭敬。
【註】繆,詐也。
又【于定國傳】何以錯繆至是。
【註】繆,違也。
又姓。
【史記申公傳】蘭陵繆生。
【註】索隱曰:繆氏,出蘭陵。
【正字通】今姓繆讀若妙,變音,非本音也。
又【集韻】朗鳥切,音了。
繚或作繆。
【前漢司馬相如傳】繆繞王綏。
【註】繆繞,相纏結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莫六切,音穆。
與穆同。
【禮大傳】序以昭繆。
【註】繆,讀如穆。
【公羊傳隱三年】葬宋繆公。
【釋文】繆,左氏作穆。
【史記魯世家】太公召公乃繆蔔。
【註】徐廣曰:古書穆字多作繆。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
繆繆,絲貌。
又【集韻】力弔切,音嫽。
蟉或作繆。
蜩蟉,龍首動貌。
缫 【未集中】【糸字部】 繅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蘇遭切【正韻】□音騷。
【說文】繹繭出絲也。
【禮祭儀】夫人繅三盆手。
又【廣韻】【集韻】□子皓切,音早。
義同。
又【五經文字】繅,禮經或以爲薻藉之薻。
【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執鎭圭,繅藉五采五就。
【註】繅有五采文,所以薦玉。
又【司幾筵】加繅席畫純。
【註】繅,讀爲藻。
【儀禮聘禮】圭與繅,皆九寸。
【註】雜采曰繅。
古文或作藻。
今文作璪。
【集韻】繅,或作繰□。
【廣韻】俗又作縿,非。
缭 【未集中】【糸字部】 繚 【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聊。
【說文】纏也。
【類篇】繞也。
【禮玉藻】再繚四寸。
【班固東都賦】修袖繚繞而滿庭。
又祭名。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八曰繚祭。
【儀禮鄉飮酒禮】弗繚,右絕末以祭。
【註】繚,猶紾也。
又人名。
【前漢藝文志】尉繚二十九篇。
【註】師古曰:尉姓,繚名也。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淸和郡有繚縣。
又【集韻】朗鳥切【正韻】盧皎切,□音了。
義同。
又【集韻】離昭切,音髎。
力照切,音燎。
義□同。
又【廣韻】力小切,音燎。
【莊子盜跖篇】繚意絕體而爭。
【音義】繚,理也。
又【集韻】爾紹切,音擾。
人名。
莊子有黃繚。
又【韻補】葉力虯切。
【楚辭招隱士】偃蹇連卷兮枝相繚。
【註】繚,紐也。
考證:〔【儀禮鄉飮酒禮】弗繚,左絕末以祭。
〕謹照原文左改右。
膚 【未集下】【肉字部】 膚 【廣韻】甫無切。
與膚同。
(膚)【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正韻】方無切,□音跗。
【說文】籀文作臚。
【玉篇】皮也。
【廣韻】皮膚。
【釋名】膚,布也,布在表也。
【詩衞風】膚如凝脂。
【易噬嗑】六二噬膚。
【註】膚者,柔脆之物也。
又豕肉爲膚。
【儀禮聘禮】膚鮮魚鮮臘。
【註】膚,豕肉也。
又切肉爲膚。
【禮內則】脯羹,兔醢,麋膚。
【註】膚,切肉也。
又【博雅】美也。
【詩豳風】公孫碩膚。
【傳】膚,美也。
又【博雅】傳也。
【又】離也。
【又】剝也。
又大也。
【詩小雅】以奏膚公。
【傳】膚,大也。
又【韻會】膚淺,喻在皮膚,不深也。
又【正韻】四指爲膚。
【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膚寸而合。
【註】側手爲膚。
又膚受。
【論語】膚受之愬。
【書盤庚】今汝聒聒起信險膚。
【傳】起信險僞膚受之言也。
又地名。
【前漢郊祀志】凡四祠于膚施。
【註】膚施,上郡之縣也。
又人名。
【前漢古今人表】陽膚。
又【集韻】淩如切,音臚。
義同。
又【韻補】葉音浮。
【易林】範子妙材,戮辱傷膚。
後相秦國,封爲應侯。
繕 【未集中】【糸字部】 繕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戰切,音膳。
【說文】補也。
【禮月令】繕囹圄。
又【詩鄭風叔于田序】繕甲治兵。
【箋】繕之言善也。
又【周禮夏官繕人註】繕之言勁也,善也。
【疏】以其所掌弓弩,有堅勁而善,堪爲王用者。
又【左傳僖十五年】征繕以輔孺子。
【註】繕,治也。
又【前漢息夫躬傳】繕修幹戈。
【註】師古曰:繕,備也。
又【後漢盧植傳】供繕寫上。
又與勁同。
【禮曲禮】招搖在上,急繕其怒。
【註】繕,讀曰勁。
缯 【未集中】【糸字部】 繒 【廣韻】疾陵切【集韻】【韻會】慈陵切,□音蹭。
【說文】帛也。
籀文作緈。
【前漢灌嬰傳】睢陽販繒者也。
【註】師古曰:繒者,帛之摠名。
又國名。
【穀梁傳僖十四年】季姬及繒子遇于防。
【周語】杞繒由太姒。
【註】杞繒二國,姒姓,夏禹之後。
又縣名。
【史記吳大伯世家】敗齊師于艾陵至繒。
【註】琅邪繒縣。
又姓。
【史記夏本紀】禹爲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爲姓,有繒氏。
【前漢文帝紀】祁侯繒賀爲將軍。
又【集韻】咨騰切,音增。
徂棱切,音層。
作亙切,音贈。
義□同。
又與矰同。
【三輔黃圖】佽飛具繒繳以射雁。
考證:〔【史記吳大伯世家】敗齊師于艾□至繒。
〕謹照原文艾□改艾陵。
缰 【戌集中】【革字部】 韁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良切,音薑。
【玉篇】馬緤。
【釋名】韁,疆也,擊之使不得出疆限也。
【前漢敘傳】繫名聲之韁鎖。
【玉篇】亦作繮。
詳糸部繮字註。
□ 【未集上】【竹字部】 □ 音未詳。
【僧贊寧筍譜】□竹,出交趾,實中,有毒,筍亦內實。
【巳集下】【犬字部】【集韻】【類篇】□呼木切,音□。
【說文】犬屬。
腰已上黃,腰已下黑。
食母猴。
又【說文】或曰,似牂羊,出蜀北嚻山中,犬首而馬尾。
○按《廣韻》作豰,《集韻》與豰音同義異。
又【集韻】黑角切,音吒。
獸名。
又【集韻】居□切,音遘。
獸名。
似犬,食猴。
缱 【未集中】【糸字部】 繾 【廣韻】【集韻】□去演切,音遣。
【說文新附字】繾綣,不相離也。
詳綣字註。
又【集韻】遣忍切,音螼。
義同。
缲 【未集中】【糸字部】 繰 【集韻】子皓切,音早。
【說文】帛如紺色。
【博雅】繰謂之縑。
又【集韻】千遙切,音鍫。
又七小切,音悄。
義□同。
又【集韻】蘇遭切,音騷。
【玉篇】同繅。
詳繅字註。
【廣韻】俗又作縿,非。
縿本音衫。
繅字原從臼作。
缳 【未集中】【糸字部】 繯 【廣韻】【集韻】【韻會】□乎□切,音泫。
【說文】作□,絡也。
【玉篇】環也。
【廣韻】繫也。
【類篇】維也。
【前漢揚雄傳】虹蜺爲繯。
【註】系也。
【文選李善註】旗上繫也。
又【集韻】下兗切,音蜎。
義同。
又【廣韻】【集韻】□胡慣切,音患。
【揚子方言】,宋魏陳楚江淮之閒謂之繯。
【廣韻】縞文也。
繳 【未集中】【糸字部】 繳 【玉篇】同□。
【易遯卦註】矰繳不能及。
【疏】結繳於矢,謂之矰繳。
【史記楚世家】綪繳蘭臺。
【註】絲繩繫弋射鳥也。
【前漢張良傳】雖有矰繳。
【註】繳,弋射也。
又【廣韻】古了切【集韻】【韻會】【正韻】吉了切,□音皎。
【前漢司馬遷傳】名家苛察繳繞。
【註】如淳曰:繳繞,猶纏繞也。
又【廣韻】【集韻】□下革切,音覈。
衣領中骨。
或作□。
又【集韻】□,或作繳。
行縢也。
又【集韻】吉弔切,音叫。
糾戾也,劉向曰:紛繳爭言。
缵 【未集中】【糸字部】 纘 【廣韻】【正韻】作管切【集韻】【韻會】祖管切,□音纂。
【說文】繼也。
【書仲虺之誥】纘禹舊服。
【傳】繼禹之功,統其舊服。
【詩豳風】載纘武功。
【傳】纘,繼也。
○按俗作纉,非。
又與纂通。
詳纂字註。
缶 【未集中】【缶字部】 缶 【廣韻】方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俯九切,□音否。
【說文】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鼓之以節歌。
【爾雅釋器】盎謂之缶。
【註】盆也。
【疏】缶是瓦器,可以節樂,如今擊甌,又可以盛水盛酒,卽今之瓦盆也。
【急就篇註】缶卽盎也,大腹而斂口。
【易比卦】有孚盈缶。
【釋文】鄭雲:缶,汲器也。
又【坎卦】樽酒簋貳用缶。
【註】瓦缶之器。
又【離卦】不鼓缶而歌。
【前漢楊惲傳】仰天撫缶。
【註】缶,瓦器也。
又【小爾雅】□二有半謂之藪,藪二有半謂之缶,缶二謂之鍾。
【註】缶,四斛也。
【魯語】其歲收田一井,出稯禾,秉芻,缶米。
【註】缶,庾也。
又【前漢高帝紀】上破布軍於會缶。
【註】蘇林曰:音□。
師古曰:此字本作□,而轉寫誤爲缶字耳。
黥布傳則正作垂字。
又【正字通】宥韻,讀若覆,義同。
○按諸韻書無去聲。
缸 【未集中】【缶字部】 缸 【廣韻】下江切【集韻】【韻會】胡江切,□音降。
【說文】瓨也。
【玉篇】與瓨同。
【廣韻】甖缸。
缺 【未集中】【缶字部】 缺 【廣韻】【集韻】【韻會】□苦穴切,音闋。
【說文】器破也。
【玉篇】虧也,破也。
【書君牙】鹹以正罔缺。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貫列缺之倒景兮。
【註】列缺,天閃也。
又【廣雅】缺,去也。
【篇海】少也,毀也,玷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傾雪切。
義同。
又【集韻】犬橤切,音頍。
卷幘也。
結項中爲四綴,所以固冠者。
【儀禮士冠禮】緇布冠缺項。
【註】缺,讀如有頍者弁之頍。
又【集韻】窺絹切,音□。
義同。
【玉篇】亦作□。
【集韻】或作□決。
【佩觿】幹祿字書以缺字從垂旁,其不典有如此者。
缻 【未集中】【缶字部】 缻 【集韻】缶或從瓦作缻。
【史記藺相如傳】請奉盆缻秦王,以相娛樂。
缾 【未集中】【缶字部】 缾 【廣韻】蒲經切【集韻】旁經切,□音。
汲水器也。
【五經文字】與瓶同。
【廣韻】薄經切,音屏。
與瓶同。
汲水器也。
【詩小雅】缾之罄矣,維罍之恥。
【傳】缾小而罍大。
□ 【子集上】【亅字部】 □ 【玉篇】古文爭字。
註詳爪部四畫。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因蓮切,音燕。
竹名。
缿 【未集中】【缶字部】 缿 【廣韻】胡講切【集韻】【韻會】【正韻】戸講切,□音項。
【說文】受錢器也。
古以瓦,今以竹。
又【集韻】徒口切,音□。
義同。
又【集韻】下遘切,音候。
【玉篇】如瓨,可受闆書筩,令密事。
【前漢趙廣漢傳】又敎吏爲缿筩。
【註】師古曰:若今盛錢臧瓶,爲小孔,可入而不可出。
羏 【未集中】【羊字部】 羏 【集韻】餘章切,音陽。
美善也。
通作洋。
肔 【未集下】【肉字部】 肔 【廣韻】移爾切【集韻】演爾切【韻會】養裡切,□音酏。
【廣韻】肔,裂也。
【集韻】刳腸也。
又【集韻】醜豸切,音褫。
又賞是切,弛上聲。
義□同。
或作胣。
聏 【未集中】【耳字部】 聏 【集韻】女六切,音朒。
慙也。
本作忸。
或作胹。
又【韻會】仍吏切【正韻】而至切,□音餌。
和也。
【莊子天下篇】以聏合驩。
【音義】和萬物也。
又【廣韻】【正韻】如支切【韻會】人之切,□音兒。
義同。
胹原刻從恧,不從而。
【巳集中】【爪字部】【唐韻】【集韻】□餘箴切,音淫。
【說文】近求也。
從爪壬。
壬,徼幸也。
又【集韻】如林切,音壬。
義同。
罁 【未集中】【缶字部】 罁 【集韻】居郞切,音岡。
,或作罁。
【博雅】缾也。
罂 【未集中】【缶字部】 罌 【廣韻】烏莖切【集韻】於莖切【韻會】幺莖切,□音纓。
【說文】缶也。
【廣雅】瓶也。
【玉篇】瓦器也。
【前漢韓信傳】以木罌缶度軍,襲安邑。
【註】師古曰:罌缶,謂瓶之大腹小口者也。
又【集韻】於正切,音郢。
義同。
【幹祿字書】甖通罌。
罃 【未集中】【缶字部】 罃 【廣韻】烏莖切【集韻】於莖切,□音罌。
【說文】備火長頸瓶也。
【五經文字】與甖同。
罄 【未集中】【缶字部】 罄 【廣韻】苦定切【集韻】【韻會】詰定切,□音磬。
【說文】器中空也。
古文磬字。
【詩小雅】罄無不宜。
【傳】罄,盡也。
【左傳僖二十六年】室如縣罄。
【釋文】罄,亦作磬,盡也。
又【逸周書】師廣罄然。
【註】自嚴整也。
又【集韻】棄挺切,音謦。
義同。
罅 【未集中】【缶字部】 罅 【廣韻】呼訝切【集韻】【韻會】虛訝切,□音嚇。
【說文】裂也,缶燒善裂也。
【廣韻】孔罅。
【史記田齊世家】然而不能傅合疏罅。
又與呼通。
【唐韻正】易彖傳,百果草木皆甲拆,鄭註,拆,呼也。
陸德明音義,呼音火訝切,蓋卽罅字。
古人讀罅爲呼。
漢書高帝紀釁鼓註,應劭曰:殺牲塗鼓。
釁呼爲釁,呼卽罅字。
【亥集上】【髟字部】【正字通】同鬚。
【復古編】本作須。
今以須爲所須字,而面毛字別作,俗又傳寫作鬚。
【戌集中】【阜字部】【集韻】弼力切,音愎。
【玉篇】□山也。
【集韻】山陊。
【亥集中】【魚字部】【集韻】疎鳩切,音搜。
人名。
韓將有申差。
又與緧同。
【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必緧其牛後。
【註】故書緧爲。
鄭司農雲:讀爲緧。
罇 【未集中】【缶字部】 罇 【廣韻】祖昆切【集韻】【韻會】租昆切,□音尊。
【玉篇】與尊同。
【正字通】說文酒器字本作尊。
後加缶,加木,加瓦,加土者,隨俗所見也。
罊 【未集中】【缶字部】 罊 【廣韻】苦計切【集韻】磬緻切,□音契。
【說文】器中盡也。
又【廣韻】楷革切,音。
義同。
罋 【未集中】【缶字部】 罋 【廣韻】【韻會】□烏貢切,音甕。
【玉篇】器也。
【儀禮聘禮】醯醢百罋。
又【賈誼過秦論】罋牖繩樞之子。
【註】瓦罋爲窗也。
又【集韻】於容切,音邕。
義同。
【五經文字】同甕。
罌 【未集中】【缶字部】 罌 【廣韻】烏莖切【集韻】於莖切【韻會】幺莖切,□音纓。
【說文】缶也。
【廣雅】瓶也。
【玉篇】瓦器也。
【前漢韓信傳】以木罌缶度軍,襲安邑。
【註】師古曰:罌缶,謂瓶之大腹小口者也。
又【集韻】於正切,音郢。
義同。
【幹祿字書】甖通罌。
罍 【未集中】【缶字部】 罍 〔古文〕□【廣韻】魯回切【集韻】【韻會】【正韻】盧回切,□音雷。
【說文】櫑或從缶作罍。
龜目酒尊,刻木作雲雷象,象施不窮也。
【詩周南】我姑酌彼金罍。
【釋文】罍,酒尊也。
韓詩雲:天子以玉飾,諸侯大夫皆以黃金飾,士以梓。
【周禮春官司尊彜】皆有罍,諸臣之所酢也。
【疏】屍酢賔長,卽用罍尊。
【爾雅釋器】彜卣罍器也。
小罍謂之坎。
【註】罍,形似壺,大者受一斛。
【疏】罍者,尊之大者也。
雖尊□飾異,皆得畫雲雷之形,以其雲罍取于雲雷故也。
又【周禮春官鬯人】凡祭祀社壝,用大罍。
【註】大罍,瓦罍。
又【禮明堂位】山罍,夏後氏之尊。
【註】山罍,亦刻而畫之,爲山雲之形。
又【集韻】倫追切,音纍。
義同。
考證:〔【說文】刻木作雲雷,象施不窮也。
〕謹按原文以刻木作雲雷象爲句,施不窮也上另有象字,今據增入。
罎 【未集中】【缶字部】 罎 【集韻】徒南切,音覃。
壜或作罎。
甒屬。
罏 【未集中】【缶字部】 罏 【廣韻】落胡切【集韻】【韻會】【正韻】籠都切,□音盧。
□,籀文作罏。
【玉篇】罍也。
【類篇】□也。
罐 【未集中】【缶字部】 罐 【集韻】古玩切,音貫。
【說文新附字】器也。
【玉篇】缻罐。
【類篇】汲器。
【巳集中】【火字部】【唐韻】作曹切【集韻】臧曹切,□音糟。
【說文】本作□。
焦也。
【玉篇】燒也。
【廣韻】火餘木也。
【般若經】有人持小火,燒乾草木。
【六書原】作□。
腣 【未集下】【肉字部】 腣 【廣韻】都計切【集韻】丁計切,□音帝。
腣胿,胅腹貌。
【玉篇】腣胿,大腹也。
又【廣韻】都奚切【集韻】都黎切,□音氐。
又【集韻】田黎切,音題。
義□同。
網 【未集中】【網字部】 網 〔古文〕□□□□【廣韻】文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文紡切,□音網。
【說文】庖犧所結繩以漁。
從冂,下象網交文。
【註】今經典變隷作罒。
【玉篇】羅罟總名。
亦作□、罔、□、□。
【廣韻】與網同。
【篇海】網字有三譌:本作網而譌作□,亦作岡而又譌作□,又亦作□而譌作罒。
罒乃橫目,惟睪眔睘等字從之,其他但屬羅網義者,□係□字下橫畫,不連兩旁。
(網)【廣韻】文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文紡切,□音罔。
【說文】本作網。
或作□,隷省作。
今文從糸作綱。
【易繫辭】作結繩而爲罟,以佃以漁。
【朱子本義】,與綱同。
【書盤庚】若綱在綱。
【詩邶風】魚綱之設。
又【楚辭招魂】綱戸朱綴。
【註】綱戸,綺文縷也。
罔 【未集中】【網字部】 罔 〔古文〕□□【說文】網,或從亡。
【易繫辭】結繩而爲罔罟,以佃以漁。
【釋文】取獸曰罔,取魚曰罟。
○按今文易作網。
又羅也。
【易大壯】君子用罔。
【註】君子用之,以爲羅已者也。
【詩大雅】天之降罔。
【傳】天下羅罔,以取有罪。
又【爾雅釋言】罔,無也。
【易晉卦】貞吉罔孚。
【書湯誓】罔有攸赦。
又【論語】罔之生也,幸而免。
【何晏註】誣罔。
【朱註】不直也。
【前漢揚雄傳】不可姦罔。
【註】誣也。
又【楚辭九歌】罔薛荔兮爲帷。
【註】結也。
又【楚辭九章】罔芒芒之無紀。
【註】又欲罔然芒芒,與衆同志,則無以立紀綱,垂號諡也。
又【莊子齊物論】罔兩問景曰。
【註】罔兩,景外之微隂也。
又同魍。
【孔叢子】土木之怪夔罔兩。
又【集韻】武方切,音亡。
汪罔氏,長狄之君。
考證:〔【楚辭九歌】罔薜荔爲帷。
〕謹照原文薜荔下增兮字。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集韻】□蘇典切,音毨。
【玉篇】木,子赤如大豆,俗雲雷鳴子也。
□ 【未集中】【網字部】 □ 【篇海】莫厚切,音某。
張網。
○按卽□字之譌。
罕 【未集中】【網字部】 罕 【廣韻】呼旱切【集韻】【韻會】【正韻】許旱切,□音暵。
【五經文字】,經典相承。
隷省作罕。
【爾雅釋詁】希寡鮮,罕也。
【註】罕亦希也。
【詩鄭風】叔發罕忌。
【禮少儀】罕見曰聞名。
又【玉篇】旌旗也。
【史記周本紀】百夫荷罕旗,以先驅。
【註】蔡邕獨斷曰:前驅有九流雲罕。
東京賦曰:雲罕九旒。
又【史記天官書】畢曰罕車,爲邊兵,主弋獵。
【註】畢八星曰罕車。
又【廣韻】鳥網。
【後漢馬融傳】罕罔合部。
【註】罕亦罔也。
又【廣韻】兔罟也。
又率也。
又地名。
【前漢武帝紀】圍枹罕。
【註】師古曰:枹罕,金城之縣也。
又姓。
【廣韻】鄭有罕氏,出自穆公,以王父字爲氏,代爲卿大夫。
又羌複姓有罕井氏。
羅 【未集中】【網字部】 羅 【廣韻】魯何切【集韻】【韻會】良何切【正韻】朗何切,□音蘿。
【說文】以絲罟鳥。
古者芒氏初作羅。
【爾雅釋器】鳥罟謂之羅。
【註】謂羅絡之。
【詩王風】雉離於羅。
【周禮夏官羅氏】掌羅烏鳥。
又【類篇】帛也。
【釋名】羅文,疎羅也。
【戰國策】下宮糅羅紈,曳綺縠。
又【廣雅】羅,列也。
【楚辭九歌】羅生兮堂下。
【註】羅列而生。
又國名。
【左傳桓十二年】羅人欲伐之。
【註】羅,熊姓國,在宜城縣西山中,後徙。
又水名。
【史記屈原傳】遂自投汨羅。
【註】汨水在羅,故曰汨羅。
又新羅,東夷國名。
【唐書東夷傳】新羅,弁韓苗裔也,居漢樂浪地。
又姓。
【姓氏急就篇】羅氏,顓頊後,封于羅,今房州也。
子孫以爲氏。
又羅羅,獸名。
【山海經】北海有獸,狀如虎,名曰羅羅。
【駢雅】靑虎謂之羅羅。
又菴羅,果名。
【本草】梨之類,色黃,如鵝梨。
又【集韻】鄰知切,音離。
義同。
又【集韻】郞佐切,音囉。
邏或省作羅。
巡也。
【巳集下】【犬字部】【廣韻】特丁切【集韻】【正韻】唐丁切,□音庭。
【廣韻】猱,猿屬也。
【集韻】或作□。
氻 【巳集上】【水字部】 氻 【廣韻】【集韻】□歷德切,音勒。
泉聲。
【類篇】一曰水聲。
罘 【未集中】【網字部】 罘 【廣韻】縛謀切【集韻】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浮。
兔罟。
【玉篇】同□。
【史記司馬相如傳】罘罔彌山。
【註】郭璞曰:罘,罝也。
又之罘,山名【史記秦始皇紀】登之罘。
【前漢郊祀志註】之罘山,在東萊腄縣。
又罘罳。
【前漢文帝紀】未央宮東闕,罘罳災。
【註】師古曰:罘罳,謂連闕曲閣也。
以覆重刻垣牖之處,其形罘罳然。
或曰屏也。
【釋名】罘罳在門外。
罘,復也。
罳,思也。
臣將入請事,於此複重思之也。
又【集韻】盆悲切,音邳。
芳無切,音敷。
義□同。
罛 【未集中】【網字部】 罛 【廣韻】古胡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姑。
【說文】魚罟也。
【爾雅釋器】魚罟謂之罛。
【註】最大罟也。
【詩衛風】施罛濊濊。
【魯語】水虞於是乎講罛罶,取名魚。
又【張衡西京賦】睽罛庨豁。
【註】形貌。
罡 【未集中】【網字部】 罡 【正字通】居康切,音剛。
天罡,星名。
【參同契】二月榆落,魁臨于卯。
八月麥生,天罡據酉。
【註】天罡,卽北鬥也。
又【白玉蟾琅書序】作爲符圖印訣罡咒之文。
考證:〔【參同契】二月榆,魁臨于卯。
八月麥生,天罡據西。
〕謹照原文榆下增落字。
西改酉。
罷 【未集中】【網字部】 罷 【廣韻】薄蟹切【集韻】【韻會】部買切,□音□。
【說文】遣有罪也。
從罔,能。
言有賢能而入罔,卽貰遣之。
周禮曰:議能之辟。
又【玉篇】休也,已也。
【易中孚】或鼓或罷。
【左傳襄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罷。
【論語】欲罷不能。
又【廣韻】甫靡切【集韻】補靡切,□音彼。
義同。
又【韻會】皮駕切,音與杷同。
義同。
又【廣韻】符羈切【集韻】【正韻】蒲糜切,□音皮。
疲,或作罷。
【玉篇】極也。
【周禮秋官大司寇】以圜土聚敎罷民。
【疏】罷謂困極罷弊。
【禮少儀】師役曰罷。
【註】罷之爲言勞也。
又【楚辭大招】誅譏罷隻。
【註】罷,駑也。
【史記平原君傳】臣不幸有罷癃之疾。
又【集韻】攀糜切,音披。
罷辜,磔牲以祭。
又【集韻】羆,或省作罷。
詳羆字註。
又【集韻】拍逼切,音堛。
同副。
副,判也。
或作罷。
又【正韻】補買切,音擺。
閩人呼父爲郞罷。
【顧況詩】兒餒嗔郞罷。
【唐韻正】罷音皮,皮音婆。
凡經傳中罷倦之罷,罷休之罷,皆讀婆。
今人音皮,而誤又添一蒲蟹反,至土音,又轉而爲蒲怕矣。
繰 【未集中】【糸字部】 繰 【集韻】子皓切,音早。
【說文】帛如紺色。
【博雅】繰謂之縑。
又【集韻】千遙切,音鍫。
又七小切,音悄。
義□同。
又【集韻】蘇遭切,音騷。
【玉篇】同繅。
詳繅字註。
【廣韻】俗又作縿,非。
縿本音衫。
繅字原從臼作。
【亥集上】【馬字部】【正字通】俗驅字。
【字彙補】亦作□。
繱 【未集中】【糸字部】 繱 【廣韻】倉紅切【集韻】麤叢切,□音悤。
【說文】帛赤白色。
【玉篇】靑白色。
【廣韻】色靑黃文細絹。
【集韻】或作緫。
詳緫字註。
又【集韻】祖動切,音總。
繱,絹也。
繲 【未集中】【糸字部】 繲 【廣韻】古隘切【集韻】居隘切,□音懈。
故衣也。
【莊子人閒世】挫鍼治繲。
【音義】繲,浣衣也。
崔作□,音綫。
【亥集上】【鬥字部】【篇海】居求切,音鳩。
俗鬮字。
繳 【未集中】【糸字部】 繳 【玉篇】同□。
【易遯卦註】矰繳不能及。
【疏】結繳於矢,謂之矰繳。
【史記楚世家】綪繳蘭臺。
【註】絲繩繫弋射鳥也。
【前漢張良傳】雖有矰繳。
【註】繳,弋射也。
又【廣韻】古了切【集韻】【韻會】【正韻】吉了切,□音皎。
【前漢司馬遷傳】名家苛察繳繞。
【註】如淳曰:繳繞,猶纏繞也。
又【廣韻】【集韻】□下革切,音覈。
衣領中骨。
或作□。
又【集韻】□,或作繳。
行縢也。
又【集韻】吉弔切,音叫。
糾戾也,劉向曰:紛繳爭言。
繴 【未集中】【糸字部】 繴 【廣韻】北激切【集韻】【韻會】【正韻】必歷切,□音壁。
【說文】繴謂之罿,罿謂之□,□謂之□,捕魚覆車也。
【玉篇】或作□。
又【廣韻】蒲革切【集韻】薄革切,□音。
義同。
又【集韻】博厄切,音薛。
匹陌切,音劈。
義□同。
繵 【未集中】【糸字部】 繵 【集韻】澄延切,音纏。
【玉篇】繵謂之襌也。
【揚子方言】□繵謂之襌。
【註】今又呼爲涼衣。
又【集韻】纏,亦作繵。
【史記扁鵲傳】動胃繵緣。
【註】繵緣,謂脈纏繞胃也。
又【集韻】唐幹切,音壇。
繩也。
一曰紫色。
又【廣韻】徒旱切,音但。
束腰大帶。
又【集韻】黨旱切,音亶。
束也。
聟 【未集中】【耳字部】 聟 【五音類聚】俗壻字。
【九經考異】昏義,壻執雁入。
陸雲:壻,一作聟。
又【王羲之女聟帖】取卿爲女聟。
◎按顏元係幹祿字書雲:聟、□、壻,上俗,中通,下正。
繶 【未集中】【糸字部】 繶 【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音億。
【博雅】絛也。
【玉篇】或作□。
【周禮天官屨人】赤繶黃繶。
【註】以赤黃之絲爲下緣。
又【儀禮士虞禮】賔長洗繶爵。
【註】繶爵,口足之閒有篆文彌飾。
繷 【未集中】【糸字部】 繷 【玉篇】奴孔切【博雅】紛繷,不善也。
【後漢崔駰傳】紛繷塞路。
【註】盛多也。
又【集韻】尼交切,音鐃。
又乃湩切,音癑。
義□同。
【辰集下】【欠字部】【玉篇】恥南切,音參。
欣也。
又惏也。
繸 【未集中】【糸字部】 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徐醉切,音遂。
【爾雅釋器】繸,綬也。
【註】卽佩玉之組,所以連繫瑞玉者,因通謂之繸也。
【類篇】或省作□。
罶 【未集中】【網字部】 罶 【廣韻】力久切【集韻】【韻會】【正韻】力九切,□音柳。
【說文】曲梁,寡婦之笱,魚所留也。
【爾雅釋訓】凡曲者爲罶。
【註】凡以薄爲魚笱者,名爲罶。
又【釋器】嫠婦之笱,謂之罶。
【註】孫炎雲:曲梁,其功易,故謂之寡婦之笱耳。
非寡婦所作也。
【詩小雅】魚麗于罶。
羀,同。
罷 【未集中】【網字部】 罷 【廣韻】薄蟹切【集韻】【韻會】部買切,□音□。
【說文】遣有罪也。
從罔,能。
言有賢能而入罔,卽貰遣之。
周禮曰:議能之辟。
又【玉篇】休也,已也。
【易中孚】或鼓或罷。
【左傳襄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罷。
【論語】欲罷不能。
又【廣韻】甫靡切【集韻】補靡切,□音彼。
義同。
又【韻會】皮駕切,音與杷同。
義同。
又【廣韻】符羈切【集韻】【正韻】蒲糜切,□音皮。
疲,或作罷。
【玉篇】極也。
【周禮秋官大司寇】以圜土聚敎罷民。
【疏】罷謂困極罷弊。
【禮少儀】師役曰罷。
【註】罷之爲言勞也。
又【楚辭大招】誅譏罷隻。
【註】罷,駑也。
【史記平原君傳】臣不幸有罷癃之疾。
又【集韻】攀糜切,音披。
罷辜,磔牲以祭。
又【集韻】羆,或省作罷。
詳羆字註。
又【集韻】拍逼切,音堛。
同副。
副,判也。
或作罷。
又【正韻】補買切,音擺。
閩人呼父爲郞罷。
【顧況詩】兒餒嗔郞罷。
【唐韻正】罷音皮,皮音婆。
凡經傳中罷倦之罷,罷休之罷,皆讀婆。
今人音皮,而誤又添一蒲蟹反,至土音,又轉而爲蒲怕矣。
【醜集上】【口字部】【說文】咢本字。
罹 【未集中】【網字部】 罹 【廣韻】呂知切【集韻】鄰知切,□音離。
【說文新附字】心憂也。
古多通用離。
【爾雅釋詁】罹,憂也。
【詩王風】逢此百罹。
【釋文】罹,本又作離。
【書酒誥】滅無罹。
【傳】無憂懼。
又【類篇】遭也。
【前漢文帝紀】以罹寒暑之數。
【註】師古曰:遭也。
又【集韻】與羅通。
【書湯誥】罹其兇害。
【傳】罹,被也。
【釋文】罹,本亦作羅。
罺 【未集中】【網字部】 罺 【廣韻】側交切【集韻】【韻會】莊交切,□音抓。
【爾雅釋器】罺謂之汕。
【註】今之撩罟。
【類篇】小罔。
【左思吳都賦】罺鰝鰕。
【註】抑魚之器也。
【集韻】或作樔、□。
又【廣韻】初敎切【集韻】楚敎切,□音抄。
義同。
罺本字。
罺原從臼作。
罻 【未集中】【網字部】 罻 【廣韻】於胃切【集韻】【韻會】【正韻】紆胃切,□音尉。
【說文】捕鳥罔也。
【玉篇】小罔也。
【禮王制】鳩化爲鷹,然後設罻羅。
又【集韻】【韻會】【正韻】□紆勿切,音鬱。
義同。
【戌集下】【頁字部】【廣韻】職說切【集韻】朱劣切,□音拙。
【廣韻】頭短。
又【集韻】株劣切,音綴。
義同。
【亥集中】【魚字部】【廣韻】莫禮切【集韻】母禮切,□音米。
魚名。
一曰魚子。
【古今注】魚子曰鱦,亦曰鯤,亦曰
【註】綏當爲緌。
緌,有虞氏之旌旗也。
又【明堂位】夏後氏之綏。
【註】綏,讀爲冠蕤之蕤。
又【集韻】思累切,音瀡。
隋,或作墮。
亦作綏。
屍所祭肝脊黍稷之屬。
【儀禮士虞禮】不綏祭。
【註】事屍之禮,始於綏祭。
綏,當爲墮。
又【集韻】呼恚切,音毀。
義同。
又【集韻】吐火切,音妥。
【禮曲禮】執天子之器則上衡,國君則平衡,大夫則綏之。
【註】綏,讀曰妥。
妥之謂下於心。
【又】國君綏視。
【註】視國君彌高。
妥視,謂視止於袷。
又【集韻】通回切,音推。
妥,或作綏,安坐也。
考證:〔【說文】車中把也。
【註】徐鍇曰,禮升車以正立執綏。
〕謹照原註以正立改必正立。
〔【儀禮士冠禮】壻禦婦授綏。
〕謹照原文婦字下增車字。
〔【禮王制】諸侯殺則下小綏,大夫殺則止左車。
〕謹照原文左車改佐車。
繼 【未集中】【糸字部】 繼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詣切,音計。
【說文】續也。
【玉篇】紹繼也。
【易繫辭】繼之者,善也。
【中庸】善繼人之志。
【孟子】爲可繼也。
【五經文字】繼從,反□爲。
俗作継,非。
又【集韻】吉棄切,音繫。
縛也。
【後漢李固傳】羣下繼望。
【註】劉攽曰:繼是繼續之義,不可施於此。
蓋本是繫字,繫綴天下之望也。
○按繼又音繫,訓縛,卽繫之義。
劉欲改繼爲繫,非是。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簪古作□。
註見十二畫。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各核切,音隔。
竹障。
同□。
【巳集中】【火字部】【集韻】【韻會】□楚絞切,音謅。
【揚子方言】,火乾也。
凡以火而乾五穀之類,秦晉之閒或謂之。
【註】卽□字。
【六書故】鬲中烙物也。
又【廣韻】楚洽切,音鍤。
義同。
〇按集韻作□。
詳□字註。
【玉篇】同□炒。
【集韻】本作□。
【類篇】本作□。
□同煼。
【巳集中】【火字部】【字彙】枯回切,音魁。
大也,多也。
【正字通】俗□字。
緾 【未集中】【糸字部】 緾 【廣韻】直連切【集韻】澄延切,□音廛。
纏亦省作緾。
緿 【未集中】【糸字部】 緿 【集韻】蕩亥切,音殆。
紿或從怠作緿。
詳紿字註。
縈 【未集中】【糸字部】 縈 【廣韻】於營切【集韻】【韻會】娟營切,□音褮。
【說文】收韏也。
【玉篇】縈,旋也。
【廣韻】繞也。
【詩周南】葛藟縈之。
【釋文】縈,本又作□。
縉 【未集中】【糸字部】 縉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卽刃切,音晉。
【說文】帛赤色。
【急就篇註】縉,淺赤色也。
又扱也。
【荀子禮論】縉紳而無鉤帶矣。
【註】縉與搢同。
又官名。
【左傳文十六年】縉雲氏有不才子。
【註】縉雲,黃帝時官名。
又與薦同。
【史記五帝紀贊】薦紳先生難言之。
【註】徐廣曰:薦紳,卽縉紳也。
古字假借耳。
又【集韻】將支切,音貲。
義同。
縊 【未集中】【糸字部】 縊 【廣韻】【正韻】於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音翳。
【說文】經也。
【博雅】絞也。
【釋名】懸繩曰縊。
縊,阨也,阨其頸。
【左傳桓十三年】莫敖縊于荒谷。
【註】縊,自經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不伏其轅,必縊其牛。
又【廣韻】【集韻】【韻會】□於賜切,音。
義同。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徒郞切。
同□。
女字。
绻 【未集中】【糸字部】 綣 【廣韻】去阮切【集韻】【韻會】苦遠切,□音捲。
【說文新附字】繾綣也。
【廣韻】繾綣志盟。
【類篇】繾綣,厚意。
【詩大雅】以謹繾綣。
【傳】繾綣,反覆也。
【左傳昭二十五年】繾綣從公。
【註】繾綣,不離散。
又【淮南子汜論訓】古者有鍪而綣領,以王天下者矣。
【註】綣領,皮衣屈而紩之。
又【廣韻】去願切【集韻】區願切,□音券。
義同。
又【韻補】葉苦殞切。
【釋名】囷綣也。
藏物繾綣,束縛之也。
殞字原從歺,不從歹。
考證:〔【淮南子汜論訓】古若有鍪而綣領,以王天下者矣。
〕謹照原文古若改古者。
【子集下】【刀字部】【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
剔也。
翈 【未集中】【羽字部】 翈 【廣韻】胡甲切【集韻】轄甲切,□音狎。
翮上短羽。
【博雅】翈翭,羽也。
【巳集下】【牛字部】【集韻】邦加切,音巴。
牛角相背謂之。
□ 【午集下】【立字部】 □ 【集韻】覩猥切,音。
【說文】磊□,重聚也。
又【集韻】杜罪切,音隊。
重也。
又【集韻】古文惇字。
註詳心部八畫。
翓 【未集中】【羽字部】 翓 【廣韻】胡結切【集韻】奚結切,□音纈。
翓□,飛上下。
【玉篇】或作頡。
綜 【未集中】【糸字部】 綜 【廣韻】【集韻】【韻會】□子宋切,琮去聲。
【說文】織縷也。
【玉篇】持絲交。
【列女傳】推而往,引而來者,綜也。
又【易繫辭】錯綜其數。
【疏】綜謂總聚。
【史記周本紀】綜其實不然。
【前漢宣帝紀贊】綜核名實。
綻 【未集中】【糸字部】 綻 【廣韻】丈莧切【集韻】直莧切【正韻】丈襇切,□音袒。
衣縫。
【禮內則】衣裳綻裂。
【註】綻,猶解也。
又【集韻】堂練切,音電。
義同。
亦作。
绾 【未集中】【糸字部】 綰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版切,音捾。
【說文】惡也,絳也,又絹也。
【玉篇】貫也,羂也。
【廣韻】繫也。
【史記貨殖傳】東綰穢貉,朝鮮,眞番之利。
【註】綰者,統其要津。
又【廣韻】烏患切,音畹。
鉤繫也。
亦作綄。
綠 【未集中】【糸字部】 綠 【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
【說文】帛靑黃色也。
【釋名】綠,瀏也。
荊泉之水於上視之,瀏然綠色,此似之也。
【詩邶風】綠兮衣兮。
【博】綠,閒色。
又【詩衞風】綠竹猗猗。
【傳】綠,王芻也。
【釋文】爾雅作菉。
綴 【未集中】【糸字部】 綴 【廣韻】陟衞切【集韻】【韻會】株衞切,□音錣。
【博雅】連也。
【玉篇】緝也。
【書立政】綴衣。
【傳】掌衣服。
【疏】衣服必連綴著之,知綴衣是掌衣服者。
【禮內則】紉箴請補綴。
又【書顧命】底席綴純。
【傳】綴,雜彩有文之具。
又【詩商頌】爲下國綴旒。
【傳】綴,猶結也。
【禮檀弓】殷主綴重焉。
【註】殷人作主,而聯其重縣諸廟也。
又【禮樂記】行其綴兆。
【註】綴,表也,所以表行列也。
又【前漢高帝紀】綴之以祀。
【註】綴言不絕也。
又【荀子非十二子篇】綴綴然。
【註】不乖離之貌。
又竹劣切,音掇。
【儀禮士喪禮】綴足用燕幾。
【註】綴猶拘也。
又【禮樂記】禮者,所以綴淫也。
【註】綴,猶止也。
又【廣韻】陟劣切【集韻】枺劣切,□音輟。
義同。
又【集韻】都外切,音祋。
綴兆。
鄭康成讀。
缁 【未集中】【糸字部】 緇 【廣韻】側持切【集韻】莊持切,□音菑。
【說文】帛黑色。
【博雅】緇謂之皁。
【釋名】緇,滓也。
泥緇黑色者曰滓,此色然也。
【詩鄭風】緇衣之宜兮。
【傳】緇,黑色。
【周禮冬官考工記鍾氏】七入爲緇。
【註】緅又復再染以黑,乃成緇矣。
又【正韻】旨而切,音枝。
義同。
又【集韻】側幾切,音□。
【韻會】壯仕切,音滓。
【前漢班固敘傳】涅而不緇。
【註】師古曰:合韻音上聲。
又【集韻】側吏切,音胾義同。
缃 【未集中】【糸字部】 緗 【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
【說文新附字】帛淺黃色也。
【釋名】緗,桑也。
如桑葉初生之色也。
【後漢輿服志】賈人緗縹而已。
又【集韻】師莊切,音霜。
義同。
緘 【未集中】【糸字部】 緘 【廣韻】古鹹切【集韻】【韻會】居鹹切,□音監。
【說文】束篋也。
【廣韻】緘封。
【家語】孔子觀周廟,有金人,三緘其口。
【莊子齊物論】其厭也如緘。
又【集韻】公陷切,減去聲。
棺旁所以繫縴者。
又與鹹通。
【禮喪大記】大夫士以鹹。
【註】鹹讀爲緘也。
【釋名】棺束曰緘。
緘,函也,古者棺不釘也。
緬 【未集中】【糸字部】 緬 【廣韻】【集韻】【韻會】彌兗切,音湎。
【正韻】美辨切,音免。
【說文】微絲也。
又【集韻】亡善切。
【穀梁傳莊三年】改葬之禮緦,舉下緬也。
【註】緬,藐遠也。
【楚語】緬然引領南望。
【賈逵註】緬,思貌也。
又【玉篇】輕也。
同□。
纜 【未集中】【糸字部】 纜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瞰切,音濫。
【玉篇】維舟索也。
【杜甫城西陂泛舟詩】遲日徐看錦纜牽。
【正韻】俗作。
聐 【未集中】【耳字部】 聐 【廣韻】五鎋切【集韻】牛轄切,□音齾。
【廣韻】聐顡,無所聞也。
【集韻】不聽受也。
又【集韻】五滑切,音□。
顡聐,癡不能聽。
□ 【補遺】【未集】【羊字部】 □ 【字彙補】移益切,音繹。
引給也。
硋 【午集下】【石字部】 硋 【集韻】【韻會】□牛代切,音艾。
同礙。
【玉篇】止石。
又【韻會】列子黃帝篇:雲霧不硋其視。
後漢方術傳序:雖雲大道,其硋或同。
南史引浮屠書作,與硋礙同。
別作閡輆,義通。
【亥集上】【髟字部】【集韻】披巴切,音葩。
【類篇】髻貌。
又【集韻】步化切,音杷。
□,髮亂貌。
缇 【未集中】【糸字部】 緹 【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題。
【說文】帛丹黃色。
【博雅】赤也。
【周禮天官酒正】辨五齊之名,四曰緹齊。
【疏】其色紅赤,故以緹爲名。
又【地官草人】凡糞種赤緹用羊。
【註】緹,縓色也。
又【春官司服註】今時五伯緹衣,古兵服之遺色。
【疏】纁赤之衣,是古兵服赤色遺象。
又【廣韻】他禮切【集韻】土禮切,□音體。
義同。
又【集韻】都黎切,音低。
天黎切,音梯。
義□同。
缈 【未集中】【糸字部】 緲 【韻會】弭沼切,音眇。
微也。
本作紗,今作緲。
通作眇。
【木華海賦】羣仙縹眇。
【註】縹眇,遠視之貌。
緝 【未集中】【糸字部】 緝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入切,音葺。
【說文】績也。
【釋名】緝下橫縫,緝其下也。
【儀禮喪服】斬者何,不緝也。
又【玉篇】續也。
【詩大雅】授幾有緝禦。
【箋】緝,猶續也。
又緝熙,光也。
【詩大雅】於緝熙敬止。
又【集韻】卽入切,音。
緝緝,口舌聲。
【詩小雅】緝緝翩翩。
缋 【未集中】【糸字部】 繢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對切,音潰。
【說文】織餘也。
【玉篇】紐繢也。
【急就篇註】繢亦絛組之屬,似纂而色赤。
又【類篇】一曰畫也。
【周禮春官司幾筵】諸侯祭祀席蒲筵繢純。
【註】繪,畫文也。
又【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雜五色。
【禮曲禮】飾羔鴈者以繢。
【疏】畫布爲雲氣。
【前漢食貨志】以繢爲皮幣。
【註】繢,繡也。
繪五采而爲之。
又與繪同。
【禮玉藻】緇布冠繢緌。
【註】繢,或作繪。
又【集韻】戸賄切,音瘣。
義同。
又【集韻】胡隈切,音回。
【類篇】采色鮮也。
又【集韻】胡骨切,音搰。
義同。
又【集韻】求位切。
□或作繢。
考證:〔【集韻】戸賄切,音塊。
〕謹按塊在隊韻,賄在賄韻,戸賄切不得音塊,謹照集韻音塊改音瘣。
缍 【未集中】【糸字部】 綞 【廣韻】丁果切【集韻】都果切,□音朶。
綞子綾,出字林。
缌 【未集中】【糸字部】 緦 〔古文〕□□【廣韻】息茲切【集韻】【韻會】新茲切,□音思。
【正韻】相咨切,音私。
【說文】十五升布也。
一曰兩麻一絲布。
【釋名】緦,絲也。
績麻緦如絲也。
【玉篇】三月服也。
【儀禮喪服】傳曰:緦者,十五升,抽其半,有事其縷,無事其布曰緦。
【註】謂之緦者,治其縷細如絲也。
【禮大傳】四世而緦,服之窮也。
緞 【未集中】【糸字部】 緞 【廣韻】胡加切【集韻】乎加切,□音遐。
【玉篇】履跟。
亦作□□。
【急就篇】履舄鞜裒緞紃。
【註】履跟之帖也。
又【廣韻】徒管切【集韻】杜管切,□音斷。
義同。
又【集韻】徒玩切,音段。
義同。
○按今以爲紬緞字,非是。
缏 【未集中】【糸字部】 緶 【廣韻】房連切【集韻】毗連切,□音□。
【說文】交枲也。
一曰緁衣也。
【廣韻】縫也。
又【集韻】蒲眠切,音蹁。
義同。
又【廣韻】方典切【集韻】補典切,□音匾。
褰裳。
亦作□。
考證:〔【集韻】蒲眠切,音編。
〕謹按蒲眠切不得音編,今照集韻音編改音蹁。
缑 【未集中】【糸字部】 緱 【廣韻】古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音鉤。
【說文】刀劒緱也。
【史記孟嘗君傳】馮先生甚貧,猶有一劒耳。
又蒯緱。
【註】蒯草名緱,謂把劒之物。
言其劒無物可□,但以蒯繩纏之,故雲蒯緱。
又【集韻】墟侯切,音摳。
緱氏,地名。
【戰國策】塞轘轅緱氏之口。
【註】緱氏,以山爲名。
【前漢武帝紀】將幸緱氏。
【註】河南縣也。
又姓。
【孝子傳】陳留緱氏女。
考證:〔【戰國策】轅緱氏之口。
〕謹照原文轅上增塞轘二字。
缒 【未集中】【糸字部】 縋 【廣韻】【集韻】【韻會】□馳僞切,音膇。
【正韻】直類切,音隊。
【說文】以繩有所懸也。
【博雅】縋,繩索也。
【左傳僖三十年】夜縋而出。
【註】縋,縣城而下。
緩 【未集中】【糸字部】 緩 〔古文〕□【廣韻】【正韻】胡管切【集韻】戸管切【韻會】合管切,□音浣。
【說文】□,或省作緩。
綽也。
【玉篇】遲緩也。
【廣韻】舒也。
【釋名】緩,浣也,斷也。
持之不急則動搖,浣斷自放縱也。
【禮樂記】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
【疏】歡樂在心,故聲必隨而寬緩。
【孟子】民事不可緩也。
【疏】惟民事當急,而不可緩也。
【前漢朱博傳】齊部舒緩養名。
【註】師古曰:其性遲緩,多自高大以養名聲。
又【集韻】火遠切,音咺。
苦緩切,音款。
義□同。
締 【未集中】【糸字部】 締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特計切,音弟。
【說文】結不解也。
【史記秦始皇本紀】合從締交。
【註】締,結也。
又【小爾雅】締,閉也。
又杜奚切,音題。
【楚辭九章】氣繚轉而自締。
又【集韻】丁計切,音帝。
徒二切,音地。
丈尒切,音豸。
義□同。
縷 【未集中】【糸字部】 縷 【廣韻】力主切【集韻】【韻會】隴主切,□音僂。
【說文】綫也。
【廣韻】絲縷。
【周禮天官】典枲掌布緦縷紵之麻草之物。
【孟子】有布縷之征。
【楚辭招魂】秦篝齊縷。
又覼縷。
委曲也。
【柳宗元寄許孟容書】雖欲秉筆覼縷。
又結縷,草名。
【爾雅釋草】傅橫目。
【註】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
又【集韻】郞侯切,音婁。
褸或作縷。
【玉篇】貧無衣,醜弊也。
【小爾雅】布褐而紩之,謂藍縷。
【左傳宣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啓山林。
【註】藍縷,敝衣。
【類篇】褸或作縷。
【戌集中】【革字部】【玉篇】與鞃同。
【戌集中】【音字部】【廣韻】戸耕切【集韻】何耕切,□音莖。
【正字通】與莖通。
【博雅】六,顓頊樂。
【周禮春官大司樂註】作五莖,言能爲五行之道立根莖也。
編 【未集中】【糸字部】 編 【廣韻】布懸切【集韻】【韻會】【正韻】□眠切,□音邊。
【說文】次□也。
【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前漢儒林傳註】編,所以聯次□也。
又首服也。
【周禮天官】追師掌王後之首服,爲副編次,追衡筓。
【註】編,編列髮爲之,若今之假紒矣。
又編鐘。
【周禮春官磬師】擊編鐘。
【註】編,讀爲編書之編。
又結也。
【楚辭九章】編愁苦以爲膺。
又【字林】以繩次物曰編。
又【玉篇】編,織也,連也。
又【廣韻】方典切【集韻】【韻會】補典切,□音匾。
編,綃也。
又絞也。
又【集韻】婢典切【正韻】婢免切,□音辮。
【史記西南夷傳】皆編髮,隨畜遷徙。
【前漢終軍傳】殆將有解編髮,削左袵而蒙化者。
【註】編,讀辮。
又【集韻】蒲眠切,音蹁。
緶,或作編。
交枲也。
【博雅】編,絛也。
緣 【未集中】【糸字部】 緣 【廣韻】以絹切【集韻】【韻會】餘絹切,□音願。
【說文】衣純也。
【禮深衣】純袂緣,純邊,廣各寸半。
【註】緣,緆也。
【前漢公孫弘傳】緣飾以儒術。
【註】譬之於衣加純緣者。
又【廣韻】與專切【集韻】餘專切,□音沿。
【玉篇】因也。
又循也。
【孟子】猶緣木而求魚也。
又順也。
【莊子養生主】緣督以爲經。
又夤緣,連絡也。
【韓愈古意】靑壁無路難夤緣。
又【廣韻】吐亂切。
與褖同。
【周禮天官內司服】緣衣。
【註】此緣衣者,實作褖衣也。
褖衣禦于王之服,亦以燕居。
又【韻補】葉餘倫切,陸機思歸賦,以緣字葉雲。
缙 【未集中】【糸字部】 縉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卽刃切,音晉。
【說文】帛赤色。
【急就篇註】縉,淺赤色也。
又扱也。
【荀子禮論】縉紳而無鉤帶矣。
【註】縉與搢同。
又官名。
【左傳文十六年】縉雲氏有不才子。
【註】縉雲,黃帝時官名。
又與薦同。
【史記五帝紀贊】薦紳先生難言之。
【註】徐廣曰:薦紳,卽縉紳也。
古字假借耳。
又【集韻】將支切,音貲。
義同。
縛 【未集中】【糸字部】 縛 【廣韻】符钁切【集韻】【韻會】伏約切【正韻】符約切【說文】束也。
【釋名】縛,薄也。
使相薄著也。
【廣韻】繫也。
【左傳僖六年】許男面縛銜璧。
又【昭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縛一如瑱。
【註】縛,卷也。
又【釋名】縛在車下,與輿相連縛也。
【急就篇註】縛在車下,主縛軸令輿相連,卽今所謂鉤心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符臥切。
義同。
又【集韻】符遇切,音附。
紨或作縛。
繩也。
【韻會】俗從專作縳,誤。
考證:〔【釋名】縛,薄也。
使相薄者也。
〕謹照原文薄者改薄著。
缛 【未集中】【糸字部】 縟 【廣韻】而蜀切【集韻】【韻會】儒欲切,□音辱。
【說文】繁采色也。
【玉篇】飾也。
【張衡西京賦】采飾纖縟。
【註】縟繁,采飾也。
又【博雅】縟,驟數也。
【儀禮喪服】喪成人者,其文縟。
喪未成人者,其文不縟。
【註】縟,猶數也。
又【韻補】葉而聿切。
【李尤陽德殿賦】靑瑣禁門,廊廡翼翼。
華蟲詭異,密采珍縟。
考證:〔【博雅】縟,聚數也。
〕謹照原文聚改驟。
缜 【未集中】【糸字部】 縝 【廣韻】昌眞切【集韻】【正韻】稱人切,□音嗔。
【博雅】縝,纑縷也。
【揚子方言】纑謂之縝。
【廣韻】與□同。
又【集韻】癡鄰切,音伸。
之忍切,音□。
義□同。
又【廣韻】章忍切【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音軫。
【禮聘義】縝密以栗。
【註】縝,緻也。
又【博雅】縝,黑也。
【謝朓晚登三山望京邑詩】誰能縝不變。
【註】縝,與鬒同。
又【廣韻】結也,單也。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註:縝紛衆盛也。
音醜人反。
考證:〔【謝朓晚登三山望京邑詩】誰縝不變。
〕謹照原書誰字下增能字。
〔【廣韻】醜人切,【集韻】之人切,□音眞。
縝紛也。
〕謹按廣韻縝字無醜人切之音,集韻之人切下亦無縝紛也之文。
謹改爲前漢司馬相如傳。
註縝紛衆盛也。
音醜人反。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類編】同。
縫 【未集中】【糸字部】 縫 【廣韻】【集韻】【韻會】□符容切,音逢。
【說文】以鍼紩衣也。
【詩召南】羔羊之縫。
【傳】縫言縫殺之,大小得其制。
又【魏風】可以縫裳。
【左傳昭二年】敢拜子之彌縫敞邑。
【註】猶補合也。
又【集韻】符風切【正韻】符中切,□音馮。
義同。
又【廣韻】扶用切【集韻】房用切,□音俸。
衣縫也。
【周禮天官】縫人掌王宮之縫線之事。
【禮檀弓】古者冠縮縫,今也衡縫。
考證:〔【左傳昭二年】敢拜子之彌縫。
〕謹照原文彌縫下增敞邑二字。
翗 【未集中】【羽字部】 翗 【玉篇】巨何切。
飛貌。
翤 【未集中】【羽字部】 翤 【玉篇】同翅□。
缟 【未集中】【糸字部】 縞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考切,音杲。
【說文】鮮色也。
【博雅】練也。
【小爾雅】繒之精者曰縞。
【書禹貢】闕篚□纖縞。
【傳】縞,白繒。
【詩鄭風】縞衣綦巾。
【傳】縞衣,白色男服。
【禮檀弓】祥而縞。
【疏】縞,謂縞冠。
又【玉藻】縞冠素紕,旣祥之冠也。
【疏】縞是生絹又。
【王制】殷人哻而祭,縞衣而養老。
【註】殷尚白,而縞衣裳。
【戰國策】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
【前漢地理志註】縞,鮮支也,卽今所謂素者也。
又【廣韻】古到切【集韻】居號切,□音誥。
義同。
缡 【未集中】【糸字部】 縭 【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音離。
【說文】以絲介履也。
又【爾雅釋器】婦人之褘謂之縭。
【註】卽今之香纓也。
【詩豳風】親結其縭。
【傳】縭,婦人之褘也。
母戒女施衿結帨。
又【爾雅釋水】縭,緌也。
【疏】縭訓爲緌,緌又爲繫。
【詩小雅】紼縭維之。
又【正韻】抽知切,音摛。
【唐書儒學傳】風縭露沐。
考證:〔【爾雅釋器】婦人之褘謂縭。
〕謹照原文謂下增之字。
缢 【未集中】【糸字部】 縊 【廣韻】【正韻】於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音翳。
【說文】經也。
【博雅】絞也。
【釋名】懸繩曰縊。
縊,阨也,阨其頸。
【左傳桓十三年】莫敖縊于荒谷。
【註】縊,自經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不伏其轅,必縊其牛。
又【廣韻】【集韻】【韻會】□於賜切,音。
義同。
缣 【未集中】【糸字部】 縑 【廣韻】古甜切【集韻】【韻會】堅嫌切【正韻】古嫌切,□音兼。
【說文】幷絲繒也。
【釋名】縑,兼也,其絲細緻,數兼于布絹也。
細緻染縑爲五色,細且緻,不漏水也。
【前漢外戚篇】媪爲翁須作單縑衣。
【註】縑,卽今之絹也。
【巳集中】【火字部】【集韻】蟲尊切,音村。
□,鼎欲沸貌。
【巳集中】【火字部】【集韻】蒲蠓切,蓬上聲。
□,煙塵雜起貌。
缤 【未集中】【糸字部】 繽 【廣韻】匹賔切【集韻】【韻會】【正韻】紕民切,□音臏。
【博雅】□□,衆也。
【玉篇】□紛,盛也。
【類篇】亂也。
【屈原離騷】佩□紛其繁飾兮。
【又】九嶷□其□迎。
□ 【未集中】【網字部】 □ 【廣韻】【集韻】□女減切,音淰。
同□。
詳□字註。
□ 【未集中】【糸字部】 □ 【正字通】綄字之譌。
缥 【未集中】【糸字部】 縹 【廣韻】敷紹切【集韻】【韻會】匹紹切【正韻】普沼切,□音醥。
【說文】帛靑白色。
【博雅】縹靑也。
【釋名】縹猶漂。
漂,淺靑色也。
有碧縹,有天縹,有骨縹,各以其色所象言之也。
【廣韻】靑黃色也。
【後漢輿服志】賈人縹緗而已。
【楚辭九懷】翠縹兮爲裳。
又【集韻】匹妙切,音剽。
義同。
又【正韻】紕紹切,音漂。
【前漢賈誼傳】鳳縹縹其高逝兮。
【註】縹縹,輕舉貌。
又【木華海賦】羣仙縹眇。
考證:〔【博雅】蒼靑也。
〕謹照原文蒼改縹。
缦 【未集中】【糸字部】 縵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半切,音幔。
【說文】繒無文也。
漢律曰:賜衣者,縵表白裏。
又【周禮春官巾車】卿乗夏縵。
【註】五采畫無瑑。
【疏】言縵者,亦如縵帛無文章。
【左傳成五年】絳服乗縵。
【註】車無文。
又【前漢食貨志】一歲之收,常過縵田。
【註】縵田,謂不爲甽者也。
又【廣韻】謨晏切【集韻】莫晏切,□音幔。
【周禮春官磬師】敎縵樂。
【註】縵,謂雜聲之和樂者也。
【禮學記】不學操縵,不能安弦。
【註】操縵,雜弄弦屬。
又【莊子齊物論】縵者,窖者,密者。
【音義】縵,寛心也。
【又】大恐縵縵。
【音義】齊死生貌。
又【集韻】【韻會】□謨官切,音瞞。
縵或作□。
又【韻補】葉莫半切,緩縵也。
【舜卿雲歌】卿雲爛兮,糺縵縵兮。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缧 【未集中】【糸字部】 縲 【廣韻】力追切【集韻】【韻會】倫追切,□音纍。
【類篇】纍,或作縲。
【論語】雖在縲絏之中。
【註】縲,黑索也。
【史記太史公自序】幽於縲絏。
又【集韻】盧戈切,音驘。
大索也。
纓 【未集中】【糸字部】 纓 【廣韻】於盈切【集韻】渠成切,□音嬰。
【正韻】於京切,音英。
【說文】冠系也。
【釋名】纓,頸也,自上而繫於頸也。
【禮曲禮】女子許嫁纓。
又【玉藻】□冠朱組纓,天子之冠也。
又【儀禮旣夕】薦馬纓三就。
【註】今馬鞅。
【周禮春官巾車】鍚樊纓。
【註】纓,當胷,削革爲之也。
又【左傳桓二年】鞶厲遊纓。
【註】纓在馬膺首如索帬。
又【集韻】於正切,音郢。
義同。
考證:〔【周禮春官巾車】錫樊纓。
〕謹照原文錫改鍚。
縮 【未集中】【糸字部】 縮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所六切,音蹜。
【說文】亂也。
一曰蹴也。
【爾雅釋詁】縱縮,亂也。
【註】縱放掣縮,皆亂法也。
【儀禮鄕飮酒禮】磬階閒縮霤北面鼓之。
【註】縮,從也。
霤以東方爲從。
古文縮爲蹙。
【禮檀弓】古者冠縮縫,今也衡縫。
【註】縮,從也。
又【爾雅釋器】繩之謂之縮之。
【註】縮者,約束之。
【詩大雅】縮版以載。
又【儀禮郊特牲】縮酌用茅。
【註】縮,去滓也。
【左傳僖四年】無以縮酒。
又【孟子】自反而縮。
【趙岐註】縮,義也。
【朱子集註】縮,直也。
又【戰國策】縮于財用則匱。
【註】歉也,贏之反也。
又【釋名】齊人謂車枕以前曰縮,言局縮也。
又【玉篇】退也,止也。
又【廣韻】斂也,短也。
又姓。
【戰國策】安陵人縮高。
又【韻補】葉式律切。
【班固幽通賦】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隨行以消息。
斡流遷其不濟兮,故遭罹而贏縮。
考證:〔【左傳僖元年】無以縮酒。
〕謹照原文元年改四年。
缪 【未集中】【糸字部】 繆 【廣韻】武彪切【集韻】亡幽切【正韻】莫彪切,□音。
【說文】枲之十絜也。
一曰綢繆。
【詩豳風】綢繆牖戶。
【傳】綢繆,言纏綿也。
【莊子則陽篇】聖人達綢繆。
【音義】綢繆,猶纏綿。
又雲:深奧也。
又【廣韻】莫浮切,音謀。
【集韻】力求切,音劉。
義□同。
又【集韻】居虬切【韻會】居尤切,□音樛。
【禮檀弓】衣衰而繆絰。
【註】繆,當爲不樛垂也之樛。
【疏】繆絰,謂絞麻爲絰。
【前漢孝成趙皇後傳】卽自繆死。
【註】師古曰:繆,絞也。
又【集韻】【韻會】□眉救切,音謬。
【禮大傳】五者一物紕繆。
【註】紕繆,猶錯也。
【釋文】繆,本作謬。
又【仲尼燕居】不能詩於禮繆。
【註】繆,誤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臨邛令繆爲恭敬。
【註】繆,詐也。
又【于定國傳】何以錯繆至是。
【註】繆,違也。
又姓。
【史記申公傳】蘭陵繆生。
【註】索隱曰:繆氏,出蘭陵。
【正字通】今姓繆讀若妙,變音,非本音也。
又【集韻】朗鳥切,音了。
繚或作繆。
【前漢司馬相如傳】繆繞王綏。
【註】繆繞,相纏結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莫六切,音穆。
與穆同。
【禮大傳】序以昭繆。
【註】繆,讀如穆。
【公羊傳隱三年】葬宋繆公。
【釋文】繆,左氏作穆。
【史記魯世家】太公召公乃繆蔔。
【註】徐廣曰:古書穆字多作繆。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
繆繆,絲貌。
又【集韻】力弔切,音嫽。
蟉或作繆。
蜩蟉,龍首動貌。
缫 【未集中】【糸字部】 繅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蘇遭切【正韻】□音騷。
【說文】繹繭出絲也。
【禮祭儀】夫人繅三盆手。
又【廣韻】【集韻】□子皓切,音早。
義同。
又【五經文字】繅,禮經或以爲薻藉之薻。
【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執鎭圭,繅藉五采五就。
【註】繅有五采文,所以薦玉。
又【司幾筵】加繅席畫純。
【註】繅,讀爲藻。
【儀禮聘禮】圭與繅,皆九寸。
【註】雜采曰繅。
古文或作藻。
今文作璪。
【集韻】繅,或作繰□。
【廣韻】俗又作縿,非。
缭 【未集中】【糸字部】 繚 【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聊。
【說文】纏也。
【類篇】繞也。
【禮玉藻】再繚四寸。
【班固東都賦】修袖繚繞而滿庭。
又祭名。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八曰繚祭。
【儀禮鄉飮酒禮】弗繚,右絕末以祭。
【註】繚,猶紾也。
又人名。
【前漢藝文志】尉繚二十九篇。
【註】師古曰:尉姓,繚名也。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淸和郡有繚縣。
又【集韻】朗鳥切【正韻】盧皎切,□音了。
義同。
又【集韻】離昭切,音髎。
力照切,音燎。
義□同。
又【廣韻】力小切,音燎。
【莊子盜跖篇】繚意絕體而爭。
【音義】繚,理也。
又【集韻】爾紹切,音擾。
人名。
莊子有黃繚。
又【韻補】葉力虯切。
【楚辭招隱士】偃蹇連卷兮枝相繚。
【註】繚,紐也。
考證:〔【儀禮鄉飮酒禮】弗繚,左絕末以祭。
〕謹照原文左改右。
膚 【未集下】【肉字部】 膚 【廣韻】甫無切。
與膚同。
(膚)【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正韻】方無切,□音跗。
【說文】籀文作臚。
【玉篇】皮也。
【廣韻】皮膚。
【釋名】膚,布也,布在表也。
【詩衞風】膚如凝脂。
【易噬嗑】六二噬膚。
【註】膚者,柔脆之物也。
又豕肉爲膚。
【儀禮聘禮】膚鮮魚鮮臘。
【註】膚,豕肉也。
又切肉爲膚。
【禮內則】脯羹,兔醢,麋膚。
【註】膚,切肉也。
又【博雅】美也。
【詩豳風】公孫碩膚。
【傳】膚,美也。
又【博雅】傳也。
【又】離也。
【又】剝也。
又大也。
【詩小雅】以奏膚公。
【傳】膚,大也。
又【韻會】膚淺,喻在皮膚,不深也。
又【正韻】四指爲膚。
【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膚寸而合。
【註】側手爲膚。
又膚受。
【論語】膚受之愬。
【書盤庚】今汝聒聒起信險膚。
【傳】起信險僞膚受之言也。
又地名。
【前漢郊祀志】凡四祠于膚施。
【註】膚施,上郡之縣也。
又人名。
【前漢古今人表】陽膚。
又【集韻】淩如切,音臚。
義同。
又【韻補】葉音浮。
【易林】範子妙材,戮辱傷膚。
後相秦國,封爲應侯。
繕 【未集中】【糸字部】 繕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戰切,音膳。
【說文】補也。
【禮月令】繕囹圄。
又【詩鄭風叔于田序】繕甲治兵。
【箋】繕之言善也。
又【周禮夏官繕人註】繕之言勁也,善也。
【疏】以其所掌弓弩,有堅勁而善,堪爲王用者。
又【左傳僖十五年】征繕以輔孺子。
【註】繕,治也。
又【前漢息夫躬傳】繕修幹戈。
【註】師古曰:繕,備也。
又【後漢盧植傳】供繕寫上。
又與勁同。
【禮曲禮】招搖在上,急繕其怒。
【註】繕,讀曰勁。
缯 【未集中】【糸字部】 繒 【廣韻】疾陵切【集韻】【韻會】慈陵切,□音蹭。
【說文】帛也。
籀文作緈。
【前漢灌嬰傳】睢陽販繒者也。
【註】師古曰:繒者,帛之摠名。
又國名。
【穀梁傳僖十四年】季姬及繒子遇于防。
【周語】杞繒由太姒。
【註】杞繒二國,姒姓,夏禹之後。
又縣名。
【史記吳大伯世家】敗齊師于艾陵至繒。
【註】琅邪繒縣。
又姓。
【史記夏本紀】禹爲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爲姓,有繒氏。
【前漢文帝紀】祁侯繒賀爲將軍。
又【集韻】咨騰切,音增。
徂棱切,音層。
作亙切,音贈。
義□同。
又與矰同。
【三輔黃圖】佽飛具繒繳以射雁。
考證:〔【史記吳大伯世家】敗齊師于艾□至繒。
〕謹照原文艾□改艾陵。
缰 【戌集中】【革字部】 韁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良切,音薑。
【玉篇】馬緤。
【釋名】韁,疆也,擊之使不得出疆限也。
【前漢敘傳】繫名聲之韁鎖。
【玉篇】亦作繮。
詳糸部繮字註。
□ 【未集上】【竹字部】 □ 音未詳。
【僧贊寧筍譜】□竹,出交趾,實中,有毒,筍亦內實。
【巳集下】【犬字部】【集韻】【類篇】□呼木切,音□。
【說文】犬屬。
腰已上黃,腰已下黑。
食母猴。
又【說文】或曰,似牂羊,出蜀北嚻山中,犬首而馬尾。
○按《廣韻》作豰,《集韻》與豰音同義異。
又【集韻】黑角切,音吒。
獸名。
又【集韻】居□切,音遘。
獸名。
似犬,食猴。
缱 【未集中】【糸字部】 繾 【廣韻】【集韻】□去演切,音遣。
【說文新附字】繾綣,不相離也。
詳綣字註。
又【集韻】遣忍切,音螼。
義同。
缲 【未集中】【糸字部】 繰 【集韻】子皓切,音早。
【說文】帛如紺色。
【博雅】繰謂之縑。
又【集韻】千遙切,音鍫。
又七小切,音悄。
義□同。
又【集韻】蘇遭切,音騷。
【玉篇】同繅。
詳繅字註。
【廣韻】俗又作縿,非。
縿本音衫。
繅字原從臼作。
缳 【未集中】【糸字部】 繯 【廣韻】【集韻】【韻會】□乎□切,音泫。
【說文】作□,絡也。
【玉篇】環也。
【廣韻】繫也。
【類篇】維也。
【前漢揚雄傳】虹蜺爲繯。
【註】系也。
【文選李善註】旗上繫也。
又【集韻】下兗切,音蜎。
義同。
又【廣韻】【集韻】□胡慣切,音患。
【揚子方言】,宋魏陳楚江淮之閒謂之繯。
【廣韻】縞文也。
繳 【未集中】【糸字部】 繳 【玉篇】同□。
【易遯卦註】矰繳不能及。
【疏】結繳於矢,謂之矰繳。
【史記楚世家】綪繳蘭臺。
【註】絲繩繫弋射鳥也。
【前漢張良傳】雖有矰繳。
【註】繳,弋射也。
又【廣韻】古了切【集韻】【韻會】【正韻】吉了切,□音皎。
【前漢司馬遷傳】名家苛察繳繞。
【註】如淳曰:繳繞,猶纏繞也。
又【廣韻】【集韻】□下革切,音覈。
衣領中骨。
或作□。
又【集韻】□,或作繳。
行縢也。
又【集韻】吉弔切,音叫。
糾戾也,劉向曰:紛繳爭言。
缵 【未集中】【糸字部】 纘 【廣韻】【正韻】作管切【集韻】【韻會】祖管切,□音纂。
【說文】繼也。
【書仲虺之誥】纘禹舊服。
【傳】繼禹之功,統其舊服。
【詩豳風】載纘武功。
【傳】纘,繼也。
○按俗作纉,非。
又與纂通。
詳纂字註。
缶 【未集中】【缶字部】 缶 【廣韻】方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俯九切,□音否。
【說文】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鼓之以節歌。
【爾雅釋器】盎謂之缶。
【註】盆也。
【疏】缶是瓦器,可以節樂,如今擊甌,又可以盛水盛酒,卽今之瓦盆也。
【急就篇註】缶卽盎也,大腹而斂口。
【易比卦】有孚盈缶。
【釋文】鄭雲:缶,汲器也。
又【坎卦】樽酒簋貳用缶。
【註】瓦缶之器。
又【離卦】不鼓缶而歌。
【前漢楊惲傳】仰天撫缶。
【註】缶,瓦器也。
又【小爾雅】□二有半謂之藪,藪二有半謂之缶,缶二謂之鍾。
【註】缶,四斛也。
【魯語】其歲收田一井,出稯禾,秉芻,缶米。
【註】缶,庾也。
又【前漢高帝紀】上破布軍於會缶。
【註】蘇林曰:音□。
師古曰:此字本作□,而轉寫誤爲缶字耳。
黥布傳則正作垂字。
又【正字通】宥韻,讀若覆,義同。
○按諸韻書無去聲。
缸 【未集中】【缶字部】 缸 【廣韻】下江切【集韻】【韻會】胡江切,□音降。
【說文】瓨也。
【玉篇】與瓨同。
【廣韻】甖缸。
缺 【未集中】【缶字部】 缺 【廣韻】【集韻】【韻會】□苦穴切,音闋。
【說文】器破也。
【玉篇】虧也,破也。
【書君牙】鹹以正罔缺。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貫列缺之倒景兮。
【註】列缺,天閃也。
又【廣雅】缺,去也。
【篇海】少也,毀也,玷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傾雪切。
義同。
又【集韻】犬橤切,音頍。
卷幘也。
結項中爲四綴,所以固冠者。
【儀禮士冠禮】緇布冠缺項。
【註】缺,讀如有頍者弁之頍。
又【集韻】窺絹切,音□。
義同。
【玉篇】亦作□。
【集韻】或作□決。
【佩觿】幹祿字書以缺字從垂旁,其不典有如此者。
缻 【未集中】【缶字部】 缻 【集韻】缶或從瓦作缻。
【史記藺相如傳】請奉盆缻秦王,以相娛樂。
缾 【未集中】【缶字部】 缾 【廣韻】蒲經切【集韻】旁經切,□音。
汲水器也。
【五經文字】與瓶同。
【廣韻】薄經切,音屏。
與瓶同。
汲水器也。
【詩小雅】缾之罄矣,維罍之恥。
【傳】缾小而罍大。
□ 【子集上】【亅字部】 □ 【玉篇】古文爭字。
註詳爪部四畫。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因蓮切,音燕。
竹名。
缿 【未集中】【缶字部】 缿 【廣韻】胡講切【集韻】【韻會】【正韻】戸講切,□音項。
【說文】受錢器也。
古以瓦,今以竹。
又【集韻】徒口切,音□。
義同。
又【集韻】下遘切,音候。
【玉篇】如瓨,可受闆書筩,令密事。
【前漢趙廣漢傳】又敎吏爲缿筩。
【註】師古曰:若今盛錢臧瓶,爲小孔,可入而不可出。
羏 【未集中】【羊字部】 羏 【集韻】餘章切,音陽。
美善也。
通作洋。
肔 【未集下】【肉字部】 肔 【廣韻】移爾切【集韻】演爾切【韻會】養裡切,□音酏。
【廣韻】肔,裂也。
【集韻】刳腸也。
又【集韻】醜豸切,音褫。
又賞是切,弛上聲。
義□同。
或作胣。
聏 【未集中】【耳字部】 聏 【集韻】女六切,音朒。
慙也。
本作忸。
或作胹。
又【韻會】仍吏切【正韻】而至切,□音餌。
和也。
【莊子天下篇】以聏合驩。
【音義】和萬物也。
又【廣韻】【正韻】如支切【韻會】人之切,□音兒。
義同。
胹原刻從恧,不從而。
【巳集中】【爪字部】【唐韻】【集韻】□餘箴切,音淫。
【說文】近求也。
從爪壬。
壬,徼幸也。
又【集韻】如林切,音壬。
義同。
罁 【未集中】【缶字部】 罁 【集韻】居郞切,音岡。
,或作罁。
【博雅】缾也。
罂 【未集中】【缶字部】 罌 【廣韻】烏莖切【集韻】於莖切【韻會】幺莖切,□音纓。
【說文】缶也。
【廣雅】瓶也。
【玉篇】瓦器也。
【前漢韓信傳】以木罌缶度軍,襲安邑。
【註】師古曰:罌缶,謂瓶之大腹小口者也。
又【集韻】於正切,音郢。
義同。
【幹祿字書】甖通罌。
罃 【未集中】【缶字部】 罃 【廣韻】烏莖切【集韻】於莖切,□音罌。
【說文】備火長頸瓶也。
【五經文字】與甖同。
罄 【未集中】【缶字部】 罄 【廣韻】苦定切【集韻】【韻會】詰定切,□音磬。
【說文】器中空也。
古文磬字。
【詩小雅】罄無不宜。
【傳】罄,盡也。
【左傳僖二十六年】室如縣罄。
【釋文】罄,亦作磬,盡也。
又【逸周書】師廣罄然。
【註】自嚴整也。
又【集韻】棄挺切,音謦。
義同。
罅 【未集中】【缶字部】 罅 【廣韻】呼訝切【集韻】【韻會】虛訝切,□音嚇。
【說文】裂也,缶燒善裂也。
【廣韻】孔罅。
【史記田齊世家】然而不能傅合疏罅。
又與呼通。
【唐韻正】易彖傳,百果草木皆甲拆,鄭註,拆,呼也。
陸德明音義,呼音火訝切,蓋卽罅字。
古人讀罅爲呼。
漢書高帝紀釁鼓註,應劭曰:殺牲塗鼓。
釁呼爲釁,呼卽罅字。
【亥集上】【髟字部】【正字通】同鬚。
【復古編】本作須。
今以須爲所須字,而面毛字別作,俗又傳寫作鬚。
【戌集中】【阜字部】【集韻】弼力切,音愎。
【玉篇】□山也。
【集韻】山陊。
【亥集中】【魚字部】【集韻】疎鳩切,音搜。
人名。
韓將有申差。
又與緧同。
【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必緧其牛後。
【註】故書緧爲。
鄭司農雲:讀爲緧。
罇 【未集中】【缶字部】 罇 【廣韻】祖昆切【集韻】【韻會】租昆切,□音尊。
【玉篇】與尊同。
【正字通】說文酒器字本作尊。
後加缶,加木,加瓦,加土者,隨俗所見也。
罊 【未集中】【缶字部】 罊 【廣韻】苦計切【集韻】磬緻切,□音契。
【說文】器中盡也。
又【廣韻】楷革切,音。
義同。
罋 【未集中】【缶字部】 罋 【廣韻】【韻會】□烏貢切,音甕。
【玉篇】器也。
【儀禮聘禮】醯醢百罋。
又【賈誼過秦論】罋牖繩樞之子。
【註】瓦罋爲窗也。
又【集韻】於容切,音邕。
義同。
【五經文字】同甕。
罌 【未集中】【缶字部】 罌 【廣韻】烏莖切【集韻】於莖切【韻會】幺莖切,□音纓。
【說文】缶也。
【廣雅】瓶也。
【玉篇】瓦器也。
【前漢韓信傳】以木罌缶度軍,襲安邑。
【註】師古曰:罌缶,謂瓶之大腹小口者也。
又【集韻】於正切,音郢。
義同。
【幹祿字書】甖通罌。
罍 【未集中】【缶字部】 罍 〔古文〕□【廣韻】魯回切【集韻】【韻會】【正韻】盧回切,□音雷。
【說文】櫑或從缶作罍。
龜目酒尊,刻木作雲雷象,象施不窮也。
【詩周南】我姑酌彼金罍。
【釋文】罍,酒尊也。
韓詩雲:天子以玉飾,諸侯大夫皆以黃金飾,士以梓。
【周禮春官司尊彜】皆有罍,諸臣之所酢也。
【疏】屍酢賔長,卽用罍尊。
【爾雅釋器】彜卣罍器也。
小罍謂之坎。
【註】罍,形似壺,大者受一斛。
【疏】罍者,尊之大者也。
雖尊□飾異,皆得畫雲雷之形,以其雲罍取于雲雷故也。
又【周禮春官鬯人】凡祭祀社壝,用大罍。
【註】大罍,瓦罍。
又【禮明堂位】山罍,夏後氏之尊。
【註】山罍,亦刻而畫之,爲山雲之形。
又【集韻】倫追切,音纍。
義同。
考證:〔【說文】刻木作雲雷,象施不窮也。
〕謹按原文以刻木作雲雷象爲句,施不窮也上另有象字,今據增入。
罎 【未集中】【缶字部】 罎 【集韻】徒南切,音覃。
壜或作罎。
甒屬。
罏 【未集中】【缶字部】 罏 【廣韻】落胡切【集韻】【韻會】【正韻】籠都切,□音盧。
□,籀文作罏。
【玉篇】罍也。
【類篇】□也。
罐 【未集中】【缶字部】 罐 【集韻】古玩切,音貫。
【說文新附字】器也。
【玉篇】缻罐。
【類篇】汲器。
【巳集中】【火字部】【唐韻】作曹切【集韻】臧曹切,□音糟。
【說文】本作□。
焦也。
【玉篇】燒也。
【廣韻】火餘木也。
【般若經】有人持小火,燒乾草木。
【六書原】作□。
腣 【未集下】【肉字部】 腣 【廣韻】都計切【集韻】丁計切,□音帝。
腣胿,胅腹貌。
【玉篇】腣胿,大腹也。
又【廣韻】都奚切【集韻】都黎切,□音氐。
又【集韻】田黎切,音題。
義□同。
網 【未集中】【網字部】 網 〔古文〕□□□□【廣韻】文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文紡切,□音網。
【說文】庖犧所結繩以漁。
從冂,下象網交文。
【註】今經典變隷作罒。
【玉篇】羅罟總名。
亦作□、罔、□、□。
【廣韻】與網同。
【篇海】網字有三譌:本作網而譌作□,亦作岡而又譌作□,又亦作□而譌作罒。
罒乃橫目,惟睪眔睘等字從之,其他但屬羅網義者,□係□字下橫畫,不連兩旁。
(網)【廣韻】文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文紡切,□音罔。
【說文】本作網。
或作□,隷省作。
今文從糸作綱。
【易繫辭】作結繩而爲罟,以佃以漁。
【朱子本義】,與綱同。
【書盤庚】若綱在綱。
【詩邶風】魚綱之設。
又【楚辭招魂】綱戸朱綴。
【註】綱戸,綺文縷也。
罔 【未集中】【網字部】 罔 〔古文〕□□【說文】網,或從亡。
【易繫辭】結繩而爲罔罟,以佃以漁。
【釋文】取獸曰罔,取魚曰罟。
○按今文易作網。
又羅也。
【易大壯】君子用罔。
【註】君子用之,以爲羅已者也。
【詩大雅】天之降罔。
【傳】天下羅罔,以取有罪。
又【爾雅釋言】罔,無也。
【易晉卦】貞吉罔孚。
【書湯誓】罔有攸赦。
又【論語】罔之生也,幸而免。
【何晏註】誣罔。
【朱註】不直也。
【前漢揚雄傳】不可姦罔。
【註】誣也。
又【楚辭九歌】罔薛荔兮爲帷。
【註】結也。
又【楚辭九章】罔芒芒之無紀。
【註】又欲罔然芒芒,與衆同志,則無以立紀綱,垂號諡也。
又【莊子齊物論】罔兩問景曰。
【註】罔兩,景外之微隂也。
又同魍。
【孔叢子】土木之怪夔罔兩。
又【集韻】武方切,音亡。
汪罔氏,長狄之君。
考證:〔【楚辭九歌】罔薜荔爲帷。
〕謹照原文薜荔下增兮字。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集韻】□蘇典切,音毨。
【玉篇】木,子赤如大豆,俗雲雷鳴子也。
□ 【未集中】【網字部】 □ 【篇海】莫厚切,音某。
張網。
○按卽□字之譌。
罕 【未集中】【網字部】 罕 【廣韻】呼旱切【集韻】【韻會】【正韻】許旱切,□音暵。
【五經文字】,經典相承。
隷省作罕。
【爾雅釋詁】希寡鮮,罕也。
【註】罕亦希也。
【詩鄭風】叔發罕忌。
【禮少儀】罕見曰聞名。
又【玉篇】旌旗也。
【史記周本紀】百夫荷罕旗,以先驅。
【註】蔡邕獨斷曰:前驅有九流雲罕。
東京賦曰:雲罕九旒。
又【史記天官書】畢曰罕車,爲邊兵,主弋獵。
【註】畢八星曰罕車。
又【廣韻】鳥網。
【後漢馬融傳】罕罔合部。
【註】罕亦罔也。
又【廣韻】兔罟也。
又率也。
又地名。
【前漢武帝紀】圍枹罕。
【註】師古曰:枹罕,金城之縣也。
又姓。
【廣韻】鄭有罕氏,出自穆公,以王父字爲氏,代爲卿大夫。
又羌複姓有罕井氏。
羅 【未集中】【網字部】 羅 【廣韻】魯何切【集韻】【韻會】良何切【正韻】朗何切,□音蘿。
【說文】以絲罟鳥。
古者芒氏初作羅。
【爾雅釋器】鳥罟謂之羅。
【註】謂羅絡之。
【詩王風】雉離於羅。
【周禮夏官羅氏】掌羅烏鳥。
又【類篇】帛也。
【釋名】羅文,疎羅也。
【戰國策】下宮糅羅紈,曳綺縠。
又【廣雅】羅,列也。
【楚辭九歌】羅生兮堂下。
【註】羅列而生。
又國名。
【左傳桓十二年】羅人欲伐之。
【註】羅,熊姓國,在宜城縣西山中,後徙。
又水名。
【史記屈原傳】遂自投汨羅。
【註】汨水在羅,故曰汨羅。
又新羅,東夷國名。
【唐書東夷傳】新羅,弁韓苗裔也,居漢樂浪地。
又姓。
【姓氏急就篇】羅氏,顓頊後,封于羅,今房州也。
子孫以爲氏。
又羅羅,獸名。
【山海經】北海有獸,狀如虎,名曰羅羅。
【駢雅】靑虎謂之羅羅。
又菴羅,果名。
【本草】梨之類,色黃,如鵝梨。
又【集韻】鄰知切,音離。
義同。
又【集韻】郞佐切,音囉。
邏或省作羅。
巡也。
【巳集下】【犬字部】【廣韻】特丁切【集韻】【正韻】唐丁切,□音庭。
【廣韻】猱,猿屬也。
【集韻】或作□。
氻 【巳集上】【水字部】 氻 【廣韻】【集韻】□歷德切,音勒。
泉聲。
【類篇】一曰水聲。
罘 【未集中】【網字部】 罘 【廣韻】縛謀切【集韻】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浮。
兔罟。
【玉篇】同□。
【史記司馬相如傳】罘罔彌山。
【註】郭璞曰:罘,罝也。
又之罘,山名【史記秦始皇紀】登之罘。
【前漢郊祀志註】之罘山,在東萊腄縣。
又罘罳。
【前漢文帝紀】未央宮東闕,罘罳災。
【註】師古曰:罘罳,謂連闕曲閣也。
以覆重刻垣牖之處,其形罘罳然。
或曰屏也。
【釋名】罘罳在門外。
罘,復也。
罳,思也。
臣將入請事,於此複重思之也。
又【集韻】盆悲切,音邳。
芳無切,音敷。
義□同。
罛 【未集中】【網字部】 罛 【廣韻】古胡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姑。
【說文】魚罟也。
【爾雅釋器】魚罟謂之罛。
【註】最大罟也。
【詩衛風】施罛濊濊。
【魯語】水虞於是乎講罛罶,取名魚。
又【張衡西京賦】睽罛庨豁。
【註】形貌。
罡 【未集中】【網字部】 罡 【正字通】居康切,音剛。
天罡,星名。
【參同契】二月榆落,魁臨于卯。
八月麥生,天罡據酉。
【註】天罡,卽北鬥也。
又【白玉蟾琅書序】作爲符圖印訣罡咒之文。
考證:〔【參同契】二月榆,魁臨于卯。
八月麥生,天罡據西。
〕謹照原文榆下增落字。
西改酉。
罷 【未集中】【網字部】 罷 【廣韻】薄蟹切【集韻】【韻會】部買切,□音□。
【說文】遣有罪也。
從罔,能。
言有賢能而入罔,卽貰遣之。
周禮曰:議能之辟。
又【玉篇】休也,已也。
【易中孚】或鼓或罷。
【左傳襄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罷。
【論語】欲罷不能。
又【廣韻】甫靡切【集韻】補靡切,□音彼。
義同。
又【韻會】皮駕切,音與杷同。
義同。
又【廣韻】符羈切【集韻】【正韻】蒲糜切,□音皮。
疲,或作罷。
【玉篇】極也。
【周禮秋官大司寇】以圜土聚敎罷民。
【疏】罷謂困極罷弊。
【禮少儀】師役曰罷。
【註】罷之爲言勞也。
又【楚辭大招】誅譏罷隻。
【註】罷,駑也。
【史記平原君傳】臣不幸有罷癃之疾。
又【集韻】攀糜切,音披。
罷辜,磔牲以祭。
又【集韻】羆,或省作罷。
詳羆字註。
又【集韻】拍逼切,音堛。
同副。
副,判也。
或作罷。
又【正韻】補買切,音擺。
閩人呼父爲郞罷。
【顧況詩】兒餒嗔郞罷。
【唐韻正】罷音皮,皮音婆。
凡經傳中罷倦之罷,罷休之罷,皆讀婆。
今人音皮,而誤又添一蒲蟹反,至土音,又轉而爲蒲怕矣。
繰 【未集中】【糸字部】 繰 【集韻】子皓切,音早。
【說文】帛如紺色。
【博雅】繰謂之縑。
又【集韻】千遙切,音鍫。
又七小切,音悄。
義□同。
又【集韻】蘇遭切,音騷。
【玉篇】同繅。
詳繅字註。
【廣韻】俗又作縿,非。
縿本音衫。
繅字原從臼作。
【亥集上】【馬字部】【正字通】俗驅字。
【字彙補】亦作□。
繱 【未集中】【糸字部】 繱 【廣韻】倉紅切【集韻】麤叢切,□音悤。
【說文】帛赤白色。
【玉篇】靑白色。
【廣韻】色靑黃文細絹。
【集韻】或作緫。
詳緫字註。
又【集韻】祖動切,音總。
繱,絹也。
繲 【未集中】【糸字部】 繲 【廣韻】古隘切【集韻】居隘切,□音懈。
故衣也。
【莊子人閒世】挫鍼治繲。
【音義】繲,浣衣也。
崔作□,音綫。
【亥集上】【鬥字部】【篇海】居求切,音鳩。
俗鬮字。
繳 【未集中】【糸字部】 繳 【玉篇】同□。
【易遯卦註】矰繳不能及。
【疏】結繳於矢,謂之矰繳。
【史記楚世家】綪繳蘭臺。
【註】絲繩繫弋射鳥也。
【前漢張良傳】雖有矰繳。
【註】繳,弋射也。
又【廣韻】古了切【集韻】【韻會】【正韻】吉了切,□音皎。
【前漢司馬遷傳】名家苛察繳繞。
【註】如淳曰:繳繞,猶纏繞也。
又【廣韻】【集韻】□下革切,音覈。
衣領中骨。
或作□。
又【集韻】□,或作繳。
行縢也。
又【集韻】吉弔切,音叫。
糾戾也,劉向曰:紛繳爭言。
繴 【未集中】【糸字部】 繴 【廣韻】北激切【集韻】【韻會】【正韻】必歷切,□音壁。
【說文】繴謂之罿,罿謂之□,□謂之□,捕魚覆車也。
【玉篇】或作□。
又【廣韻】蒲革切【集韻】薄革切,□音。
義同。
又【集韻】博厄切,音薛。
匹陌切,音劈。
義□同。
繵 【未集中】【糸字部】 繵 【集韻】澄延切,音纏。
【玉篇】繵謂之襌也。
【揚子方言】□繵謂之襌。
【註】今又呼爲涼衣。
又【集韻】纏,亦作繵。
【史記扁鵲傳】動胃繵緣。
【註】繵緣,謂脈纏繞胃也。
又【集韻】唐幹切,音壇。
繩也。
一曰紫色。
又【廣韻】徒旱切,音但。
束腰大帶。
又【集韻】黨旱切,音亶。
束也。
聟 【未集中】【耳字部】 聟 【五音類聚】俗壻字。
【九經考異】昏義,壻執雁入。
陸雲:壻,一作聟。
又【王羲之女聟帖】取卿爲女聟。
◎按顏元係幹祿字書雲:聟、□、壻,上俗,中通,下正。
繶 【未集中】【糸字部】 繶 【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音億。
【博雅】絛也。
【玉篇】或作□。
【周禮天官屨人】赤繶黃繶。
【註】以赤黃之絲爲下緣。
又【儀禮士虞禮】賔長洗繶爵。
【註】繶爵,口足之閒有篆文彌飾。
繷 【未集中】【糸字部】 繷 【玉篇】奴孔切【博雅】紛繷,不善也。
【後漢崔駰傳】紛繷塞路。
【註】盛多也。
又【集韻】尼交切,音鐃。
又乃湩切,音癑。
義□同。
【辰集下】【欠字部】【玉篇】恥南切,音參。
欣也。
又惏也。
繸 【未集中】【糸字部】 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徐醉切,音遂。
【爾雅釋器】繸,綬也。
【註】卽佩玉之組,所以連繫瑞玉者,因通謂之繸也。
【類篇】或省作□。
罶 【未集中】【網字部】 罶 【廣韻】力久切【集韻】【韻會】【正韻】力九切,□音柳。
【說文】曲梁,寡婦之笱,魚所留也。
【爾雅釋訓】凡曲者爲罶。
【註】凡以薄爲魚笱者,名爲罶。
又【釋器】嫠婦之笱,謂之罶。
【註】孫炎雲:曲梁,其功易,故謂之寡婦之笱耳。
非寡婦所作也。
【詩小雅】魚麗于罶。
羀,同。
罷 【未集中】【網字部】 罷 【廣韻】薄蟹切【集韻】【韻會】部買切,□音□。
【說文】遣有罪也。
從罔,能。
言有賢能而入罔,卽貰遣之。
周禮曰:議能之辟。
又【玉篇】休也,已也。
【易中孚】或鼓或罷。
【左傳襄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罷。
【論語】欲罷不能。
又【廣韻】甫靡切【集韻】補靡切,□音彼。
義同。
又【韻會】皮駕切,音與杷同。
義同。
又【廣韻】符羈切【集韻】【正韻】蒲糜切,□音皮。
疲,或作罷。
【玉篇】極也。
【周禮秋官大司寇】以圜土聚敎罷民。
【疏】罷謂困極罷弊。
【禮少儀】師役曰罷。
【註】罷之爲言勞也。
又【楚辭大招】誅譏罷隻。
【註】罷,駑也。
【史記平原君傳】臣不幸有罷癃之疾。
又【集韻】攀糜切,音披。
罷辜,磔牲以祭。
又【集韻】羆,或省作罷。
詳羆字註。
又【集韻】拍逼切,音堛。
同副。
副,判也。
或作罷。
又【正韻】補買切,音擺。
閩人呼父爲郞罷。
【顧況詩】兒餒嗔郞罷。
【唐韻正】罷音皮,皮音婆。
凡經傳中罷倦之罷,罷休之罷,皆讀婆。
今人音皮,而誤又添一蒲蟹反,至土音,又轉而爲蒲怕矣。
【醜集上】【口字部】【說文】咢本字。
罹 【未集中】【網字部】 罹 【廣韻】呂知切【集韻】鄰知切,□音離。
【說文新附字】心憂也。
古多通用離。
【爾雅釋詁】罹,憂也。
【詩王風】逢此百罹。
【釋文】罹,本又作離。
【書酒誥】滅無罹。
【傳】無憂懼。
又【類篇】遭也。
【前漢文帝紀】以罹寒暑之數。
【註】師古曰:遭也。
又【集韻】與羅通。
【書湯誥】罹其兇害。
【傳】罹,被也。
【釋文】罹,本亦作羅。
罺 【未集中】【網字部】 罺 【廣韻】側交切【集韻】【韻會】莊交切,□音抓。
【爾雅釋器】罺謂之汕。
【註】今之撩罟。
【類篇】小罔。
【左思吳都賦】罺鰝鰕。
【註】抑魚之器也。
【集韻】或作樔、□。
又【廣韻】初敎切【集韻】楚敎切,□音抄。
義同。
罺本字。
罺原從臼作。
罻 【未集中】【網字部】 罻 【廣韻】於胃切【集韻】【韻會】【正韻】紆胃切,□音尉。
【說文】捕鳥罔也。
【玉篇】小罔也。
【禮王制】鳩化爲鷹,然後設罻羅。
又【集韻】【韻會】【正韻】□紆勿切,音鬱。
義同。
【戌集下】【頁字部】【廣韻】職說切【集韻】朱劣切,□音拙。
【廣韻】頭短。
又【集韻】株劣切,音綴。
義同。
【亥集中】【魚字部】【廣韻】莫禮切【集韻】母禮切,□音米。
魚名。
一曰魚子。
【古今注】魚子曰鱦,亦曰鯤,亦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