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屍。
【公羊傳】繹者何,祭之明日也。
又邑名。
【左傳文十三年】邾文公蔔遷于繹。
【註】邾邑。
又紬繹。
【前漢谷永傳】燕見紬繹。
【註】紬繹者,引其端緒也。
又【揚子方言】繹,長也。
又【博雅】繹,窮也,終也,充也。
又【玉篇】繹,大也。
又與驛同。
【詩大雅】徐方繹騷。
【箋】繹,當作驛。
【爾雅釋訓】繹繹,生也。
【疏】載芟雲:驛驛其達。
繹與驛音義□同。
又【集韻】施隻切,音釋。
釋,或作繹。
解也。
又【韻補】葉弋灼切。
【楚辭九辯】悲愁窮慼兮獨處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繹。
考證:〔【爾雅釋訓】繹繹,生。
〕謹照原文生下增也字。
繺 【未集中】【糸字部】 繺 音義未詳。
【淮南子要略篇】所以箴縷縩繺之閒。
○按《集韻》襰□,衣破。
□或作□,殺與煞通,疑卽□字。
繻 【未集中】【糸字部】 繻 【廣韻】相兪切【集韻】【韻會】詢趨切,□音須。
【說文】繒采色。
【玉篇】細密之羅也。
【易旣濟】繻,有衣袽。
【前漢終軍傳】關吏與軍繻。
【註】蘇林曰:繻,帛邊也。
舊關出入皆以傳,傳還,因裂繻頭,合以爲符信也。
又【類篇】一曰細密網。
亦作緰□。
又人名。
【左傳隱二年】紀裂繻來逆女。
又【集韻】汝朱切,音儒。
義同。
繼 【未集中】【糸字部】 繼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詣切,音計。
【說文】續也。
【玉篇】紹繼也。
【易繫辭】繼之者,善也。
【中庸】善繼人之志。
【孟子】爲可繼也。
【五經文字】繼從,反□爲。
俗作継,非。
又【集韻】吉棄切,音繫。
縛也。
【後漢李固傳】羣下繼望。
【註】劉攽曰:繼是繼續之義,不可施於此。
蓋本是繫字,繫綴天下之望也。
○按繼又音繫,訓縛,卽繫之義。
劉欲改繼爲繫,非是。
肑 【未集下】【肉字部】 肑 【廣韻】都歷切,音的。
腹下肉也。
【類篇】脅也。
又【廣韻】【集韻】□北角切,音剝。
【廣韻】同□。
【集韻】豕腴。
【博雅】肑謂之胂。
【釋文】百卓反。
又【集韻】必歷切,音壁。
指節聲。
【玉篇】手足指節之鳴。
又【集韻】逋約切。
肑鳴。
或從竹作□。
繽 【未集中】【糸字部】 繽 【廣韻】匹賔切【集韻】【韻會】【正韻】紕民切,□音臏。
【博雅】□□,衆也。
【玉篇】□紛,盛也。
【類篇】亂也。
【屈原離騷】佩□紛其繁飾兮。
【又】九嶷□其□迎。
繾 【未集中】【糸字部】 繾 【廣韻】【集韻】□去演切,音遣。
【說文新附字】繾綣,不相離也。
詳綣字註。
又【集韻】遣忍切,音螼。
義同。
繿 【未集中】【糸字部】 繿 【集韻】盧甘切,音藍。
【類篇】襤或從糸作繿。
衣名。
纀 【未集中】【糸字部】 纀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博木切,音蔔。
【說文】裳削幅也。
【爾雅釋器】裳削幅謂之纀。
【玉篇】作□。
【廣韻】同襆。
又【集韻】逢玉切,音幞。
帕也。
纁 【未集中】【糸字部】 纁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雲切,音熏。
【說文】淺絳也。
【爾雅釋器】三染謂之纁。
【書禹貢】厥篚□纁璣組。
【周禮天官染人】夏纁□。
又【冬官考工記鍾氏】三入爲纁。
【註】染纁者,三入而成。
【儀禮士冠禮】爵弁服纁裳純衣。
又【集韻】呼運切,音訓。
義同。
考證:〔【儀禮士冠禮】服纁裳純衣。
〕謹按原文服字上連爵弁爲句,今於服字上增爵弁二字。
帞 【寅集中】【巾字部】 帞 【廣韻】【集韻】□莫白切,音陌。
【廣雅】帞頭,幧頭也。
【揚子方言】絡頭,帞頭也。
自關而西,秦晉之郊曰絡頭。
南楚江湘之閒曰帞頭。
【釋名】綃頭,或曰帞頭,言其從後橫帞而前也。
【類篇】帞,邪巾也。
又【廣雅】□謂之帹帞。
○按帞與帕音義□同,當通用。
又與袹通。
【類篇】袹頭,始喪之服。
或從巾。
纂 【未集中】【糸字部】 纂 【廣韻】【正韻】作管切【集韻】【韻會】祖管切,□音纘。
【說文】似組而赤。
【前漢景帝紀】錦繡纂組,害女紅者也。
又【類篇】一曰集也。
【前漢藝文志】揚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訓纂篇。
又與纘通。
【前漢班固敘傳】纂堯之緒。
又與攢通。
【潘嶽笙賦】歌棗下之纂纂。
【註】古咄喑歌曰:棗下何攢攢。
攢,聚貌。
纂與攢古字通。
【集韻】或作繤□。
纅 【未集中】【糸字部】 纅 【廣韻】以灼切【集韻】弋灼切,□音藥。
【說文】色絲也。
又【集韻】式灼切,音鑠。
義同。
又【集韻】狼狄切,音歷。
治絲也。
【篇海】或作□。
翆 【未集中】【羽字部】 翆 【篇海】與翠同。
纆 【未集中】【糸字部】 纆 【廣韻】莫北切【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音墨。
【博雅】繩索也。
【玉篇】亦作□。
【易坎卦】係用□纆。
【說文】三股曰□,兩股曰纆。
皆索名。
【字林】三合繩。
【戰國策】子纆牽長。
【註】索也。
【史記賈誼傳】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纆。
【註】如繩索糾纆,相附會也。
纇 【未集中】【糸字部】 纇 【廣韻】【集韻】【韻會】□盧對切,音耒。
【說文】絲節也。
【玉篇】絲節不調也。
又戾也。
【左傳昭二十八年】忿纇無期。
【疏】以纇忿共文,則纇亦似忿,故以爲戾,言很戾也。
又疵也。
【唐書儒學傳】鉏纇除荒。
【淮南子汜論訓】明月之珠,不能無纇。
考證:〔【左傳昭二十八年】忿纇無期。
【疏】以纇忿其文,則纇亦似忿〕謹照原文其文改共文。
纈 【未集中】【糸字部】 纈 【廣韻】【正韻】胡結切【集韻】【韻會】奚結切,□音擷。
【說文】結也。
【玉篇】綵纈也。
【類篇】繫也,謂繫繒染爲文也。
【李賀詩】醉纈拋紅網。
【杜牧之詩】花塢團宮纈。
纉 【未集中】【糸字部】 纉 【正字通】俗纘字。
纊 【未集中】【糸字部】 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謗切,音曠。
【說文】絮也。
或從光作絖。
【玉篇】綿也。
【書禹貢】厥篚纖纊。
【傳】纊,細綿。
【儀禮旣夕】屬纊。
【註】纊,新絮。
【左傳宣十二年】三軍之士,皆如挾纊。
【註】綿也。
又【集韻】古曠切,光去聲。
義同。
纋 【未集中】【糸字部】 纋 【廣韻】【集韻】□於求切,音憂。
【玉篇】筓之中央髮也。
【廣韻】筓巾。
【儀禮士喪禮】鬠筓用桑,長四寸,纋中。
【註】纋,筓之中央,以安髮。
又【集韻】烏侯切,音謳。
義同。
續 【未集中】【糸字部】 續 〔古文〕賡【廣韻】似足切【集韻】【韻會】【正韻】松玉切,□音俗。
【說文】連也。
【爾雅釋詁】繼也。
【書盤庚】予迓續乃命于天。
【詩小雅】似續妣祖。
【禮深衣】續袵鉤邊。
【註】續,猶屬也。
又姓。
【廣韻】舜七友,有續牙。
【急就篇註】續氏,晉大夫續□伯之後。
又與績同。
【穀梁傳成五年】伯尊其無績乎。
【註】績,或作續。
又【集韻】辭屢切。
詩隂靷沃續。
徐邈說。
纍 【未集中】【糸字部】 纍 【廣韻】力追切【集韻】【韻會】倫追切,□音欙。
【說文】綴得理也。
【禮樂記】纍纍乎端如貫珠。
又【說文】一曰大索也。
【小爾雅】纍繘也。
【前漢李廣傳】以劒斫絕纍。
【註】纍,索也。
又【玉篇】繫也。
【廣韻】係也。
亦作縲。
【左傳僖三十三年】不以纍臣釁鼓。
【註】纍,囚繫也。
【前漢司馬遷傳】幽于纍紲。
【註】纍,係也。
又【詩周南】葛藟纍之。
【釋文】纍,纏繞也。
又【詩小雅】甘瓠纍之。
【註】纍,蔓也。
又【禮玉藻】喪容纍纍。
【註】羸憊貌。
又【齊語】諸侯甲不解纍。
【註】纍,所以盛甲也。
又【史記孔子世家】纍纍若喪家之狗。
【註】纍纍然,不得志之貌也。
又【前漢郊祀志】秦巫□社主巫保,族纍之屬。
【註】族纍,二神名。
又【前漢揚雄傳】欽弔楚之湘纍。
【註】李奇曰:不以罪死曰纍。
又姓。
【廣韻】晉七輿大夫纍虎。
又【集韻】【正韻】□魯猥切,音壘。
壘,山名。
或作纍。
又【集韻】力僞切,音嫘。
同累事相緣及也。
考證:〔【小爾雅】綆繘也。
〕謹照原文綆改纍。
纎 【未集中】【糸字部】 纎 【正字通】俗纖字。
纏 【未集中】【糸字部】 纏 【廣韻】直連切【集韻】【韻會】澄延切,□音廛。
【說文】繞也。
【玉篇】約也。
【廣韻】束也。
【詩唐風綢繆束薪傳】綢繆,纏綿也。
又姓。
【廣韻】漢有纏子著書。
又【廣韻】特碾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碾切,□廛去聲。
義同。
【集韻】或作繵。
【類篇】或省作緾。
【五經文字】纏,俗作纏。
纏原字從□。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隱綺切,音倚。
【博雅】□□,筕篖也。
纑 【未集中】【糸字部】 纑 【廣韻】落胡切【集韻】【韻會】【正韻】籠都切,□音盧。
【說文】布縷也。
【孟子】妻辟纑。
【趙岐註】練其麻曰纑。
又【史記貨殖傳】山西饒材竹纑。
【註】纑,紵屬,可以爲布。
【五經文字】經典亦作盧。
纓 【未集中】【糸字部】 纓 【廣韻】於盈切【集韻】渠成切,□音嬰。
【正韻】於京切,音英。
【說文】冠系也。
【釋名】纓,頸也,自上而繫於頸也。
【禮曲禮】女子許嫁纓。
又【玉藻】□冠朱組纓,天子之冠也。
又【儀禮旣夕】薦馬纓三就。
【註】今馬鞅。
【周禮春官巾車】鍚樊纓。
【註】纓,當胷,削革爲之也。
又【左傳桓二年】鞶厲遊纓。
【註】纓在馬膺首如索帬。
又【集韻】於正切,音郢。
義同。
考證:〔【周禮春官巾車】錫樊纓。
〕謹照原文錫改鍚。
纔 【未集中】【糸字部】 纔 【廣韻】所銜切【集韻】【韻會】師銜切,□音衫。
【說文】帛雀頭色。
一曰微黑色如紺。
纔,淺也。
又【集韻】鉏鹹切,音讒。
又所鑒切,音釤。
又仕懺切,音鑱。
義□同。
又【廣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音裁。
【廣韻】僅也。
【前漢鼂錯傳】遠縣纔至。
【註】纔,淺也,猶言僅至也。
又與財同。
【史記孝文本紀】太僕見馬遺財足。
【註】索隱曰:財字與纔同。
又與裁同。
【前漢高後文功臣表】裁什二三。
【註】師古曰:裁,與纔同。
又與材同。
【前漢杜欽傳】廼爲小冠,高廣材二寸。
【註】師古曰:材,與纔同。
古通用。
纕 【未集中】【糸字部】 纕 【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
【說文】援臂也。
【玉篇】帶也。
【屈原離騷】旣替餘以蕙纕兮。
【註】佩帶也。
又【廣韻】馬腹帶。
【晉語】懷挾纓纕。
又【玉篇】收衣袖絭。
又【集韻】如陽切,音□。
義同。
又【集韻】蘇郞切,音桑。
【類篇】緗□,淺黃也。
□,或從襄。
又【集韻】汝兩切,音壤。
【類篇】絲棼也。
考證:〔【周語】懷挾纓纕。
〕謹照原書周語改晉語。
耺 【未集中】【耳字部】 耺 【廣韻】于分切【集韻】王分切,□音雲。
耳中聲。
【揚子法言】籩豆不陳,玉帛不分,琴瑟不鏗,鐘鼓不耺,吾則無以見聖人矣。
又【五音集韻】筠氷切。
耺,耾聲也。
纖 【未集中】【糸字部】 纖 【廣韻】息廉切【集韻】【韻會】【正韻】思廉切,□音暹。
【說文】細也。
【揚子方言】纖,小也。
繒帛之細者謂之纖。
【書禹貢】厥篚□纖縞。
【傳】纖,細也。
【楚辭招魂】被文服纖。
【註】纖謂羅縠也。
又【禮閒傳】禫而纖。
【註】黑經白緯曰纖。
【前漢文帝紀】纖七日釋服。
【註】纖,細布衣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望其輻,欲其揱爾而纖也。
【註】揱纖,殺小貌。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蜚纖垂髾。
【註】纖,袿衣飾。
又【史記貨殖傳】周人旣纖。
【註】纖,儉嗇也。
又【集韻】【韻會】□將廉切,音殲。
【禮文王世子】其□罪則纖剸。
【註】纖,讀爲殲。
殲,刺也。
又【韻會】師鹹切,音攕。
與孅通。
【前漢食貨志】至孅至悉也。
【註】師古曰:孅,與纖同。
纗 【未集中】【糸字部】 纗 【廣韻】□宜切【集韻】津垂切,□音厜。
【說文】維網中繩。
又【張衡思□賦】纗幽蘭之秋華兮。
【註】纗,系也。
又【博雅】紳帶也。
又【廣韻】戸圭切【集韻】元圭切,□音攜。
義同。
又【廣韻】【集韻】□胡卦切,音畫。
義同。
又【集韻】竹恚切,音諈。
義同。
又【廣韻】【集韻】□以睡切,音諉。
弦中絕也。
纘 【未集中】【糸字部】 纘 【廣韻】【正韻】作管切【集韻】【韻會】祖管切,□音纂。
【說文】繼也。
【書仲虺之誥】纘禹舊服。
【傳】繼禹之功,統其舊服。
【詩豳風】載纘武功。
【傳】纘,繼也。
○按俗作纉,非。
又與纂通。
詳纂字註。
綁 【未集中】【糸字部】 綁 【字彙】補曠切,榜上聲。
古無此字。
今俗作綁笞之字。
翐 【未集中】【羽字部】 翐 【廣韻】直一切【集韻】【韻會】【正韻】直質切,□音秩。
【玉篇】飛貌。
【類篇】翐翐,飛舒遲。
【莊子山木篇】翂翂翐翐,而似無能。
【釋文】翐,字或作昳。
互詳翂字註。
纙 【未集中】【糸字部】 纙 【集韻】郞佐切,音邏。
【類篇】錢緡也。
纚 【未集中】【糸字部】 纚 【廣韻】【集韻】【韻會】□所綺切,音蹝。
【說文】冠織也。
【釋名】纚,以韜髪者也。
以纚爲之,因以爲名。
【廣韻】同縰。
【儀禮士冠禮】緇纚,廣終幅,長六尺。
【註】今之幘梁也。
【前漢江充傳】冠襌纚步搖。
【註】纚,織絲爲之,卽今方目紗是也。
【後漢輿服志】法冠,高五寸,以纚爲展筩。
【註】纚,今之縰。
通俗文:幘裡曰纚。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纚乎淫淫。
【註】群行貌也。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輦道纚屬。
【註】纚迤相連屬也。
又【集韻】【韻會】□鄰知切,音離。
【詩小雅】紼纚維之。
【傳】纚,緌也。
【釋文】韓詩雲:筰也。
又【集韻】【韻會】□所蟹切,音灑。
【史記司馬相如傳】落英幡纚。
【註】幡纚,偏幡也。
又【集韻】所宜切。
【前漢揚雄傳】灕虖幓纚。
【註】車飾貌也。
又【集韻】所禾切,音羅。
【屈原離騷】索胡繩之纚纚。
【註】胡繩,香草。
纚纚,索好貌。
又【集韻】疎士切,音史。
【張衡西京賦】奮長袖之颯纚。
【註】颯纚,長貌。
又【集韻】輦尒切,音邐。
連也。
【戌集中】【面字部】【廣韻】許鹹切【集韻】虛鹹切,□音。
【廣韻】□,出頭貌。
【集韻】小頭。
又【集韻】乎監切,音銜。
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五音篇海】音義與□同。
【亥集上】【馬字部】【集韻】仕戢切,同驫。
馬衆也。
纛 【未集中】【糸字部】 纛 【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音道。
【玉篇】羽葆幢也。
亦作翿。
【周禮地官鄕師】及葬執纛,以興匠師。
【註】雜記曰:匠人執翿。
鄭司農雲:翿,羽葆幢也。
爾雅曰:纛,翳也,以指麾輓柩之役。
又【前漢高帝紀】黃屋左纛。
【註】李斐曰:纛,毛羽幢也。
在乘輿車衡左方上注之。
蔡邕曰:以犛牛尾爲之,如鬥,或在騑,或在衡。
應劭曰:雉尾爲之,在左驂當鑣上。
又【集韻】皁纛,軍中大旗也。
又【廣韻】徒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音導。
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沃切,音毒。
□或作纛。
義同。
又【集韻】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獨。
義同。
又【正韻】徒刀切,音陶。
義同。
考證:〔【前漢高帝紀】黃屋左纛。
【註】李斐曰,纛,毛羽幢也。
在乘輿車衡左方上注也。
〕謹照原文注也改注之。
纜 【未集中】【糸字部】 纜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瞰切,音濫。
【玉篇】維舟索也。
【杜甫城西陂泛舟詩】遲日徐看錦纜牽。
【正韻】俗作。
纝 【未集中】【糸字部】 纝 【廣韻】力追切【集韻】【韻會】倫追切,□音纍。
網路。
【論語註】黑索也。
亦作縲。
或作□。
纞 【未集中】【糸字部】 纞 【篇海】龍絹切,音戀。
不斷也。
糾 【未集中】【糸字部】 糾 【廣韻】居黝切【集韻】吉酉切,□音朻。
【說文】繩三合也。
【史記賈誼傳】何異糾纆。
【註】《通俗文》雲:合繩曰糾。
又【博雅】舉也。
【書囧命】繩愆糾謬。
【疏】糾,謂發舉其愆過。
【左傳昭六年】糾之以政。
【註】糾,舉也。
又【周禮天官大宰】以糾萬民。
【釋文】糾,察也。
又【小宰】凡宮之糾禁。
【註】糾,猶割也,察也。
又【詩魏風】糾糾葛屨。
【傳】猶繚繚也。
【疏】稀疏之貌。
又【後漢公孫瓚傳】糾人完聚。
【註】糾,收也。
又【後漢荀彧傳】收離糾散。
【註】糾,合也。
又【玉篇】告也。
【廣韻】督也,參也,急也,戾也。
又【集韻】舉夭切,音矯。
【詩陳風】舒窈糾兮。
【傳】窈糾,舒之姿也。
又【正韻】舉有切,音九。
義同。
又【韻補】葉居由切,結也。
【嵆康琴賦】瀄汨澎湃,蟺相糾。
放肆大川,濟乎中州。
【正字通】俗從鬥作紏,非。
○按《說文》糾在丩部,今倂入。
纡 【未集中】【糸字部】 紆 【廣韻】憶俱切【集韻】【韻會】邕俱切,□音迂。
【說文】詘也。
一曰縈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中弱則紆。
【註】紆,曲也。
【史記屈原傳】寃結紆軫兮。
【註】紆,屈也。
又【博雅】紆,繩索也。
又姓。
【廣韻】後秦有肥鄕侯始平紆邈。
又【集韻】匈于切,音訏。
義同。
又【集韻】烏侯切,音謳。
【類篇】陽紆,山名也。
又【韻補】葉委羽切【馬融廣成頌】大匈哨後,縕巡歐紆。
負隅依阻,莫敢嬰禦。
竌 【午集下】【立字部】 竌 【玉篇】昌禦切【海篇】音處。
正也。
纣 【未集中】【糸字部】 紂 【廣韻】除柳切【集韻】【韻會】丈九切,□音。
【說文】馬繒也。
【揚子方言】車紂,自關而西謂之紂。
【廣韻】俗作□。
又【史記殷本紀】帝辛,天下謂之紂。
【註】《諡法》殘忍捐義曰紂。
纖 【未集中】【糸字部】 纖 【廣韻】息廉切【集韻】【韻會】【正韻】思廉切,□音暹。
【說文】細也。
【揚子方言】纖,小也。
繒帛之細者謂之纖。
【書禹貢】厥篚□纖縞。
【傳】纖,細也。
【楚辭招魂】被文服纖。
【註】纖謂羅縠也。
又【禮閒傳】禫而纖。
【註】黑經白緯曰纖。
【前漢文帝紀】纖七日釋服。
【註】纖,細布衣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望其輻,欲其揱爾而纖也。
【註】揱纖,殺小貌。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蜚纖垂髾。
【註】纖,袿衣飾。
又【史記貨殖傳】周人旣纖。
【註】纖,儉嗇也。
又【集韻】【韻會】□將廉切,音殲。
【禮文王世子】其□罪則纖剸。
【註】纖,讀爲殲。
殲,刺也。
又【韻會】師鹹切,音攕。
與孅通。
【前漢食貨志】至孅至悉也。
【註】師古曰:孅,與纖同。
纥 【未集中】【糸字部】 紇 【廣韻】【韻會】【正韻】□下沒切,音覈。
【說文】絲下也。
【九經字】《說文》作□。
隷省作紇。
又人名。
【左傳襄四年】臧紇救鄫。
【註】臧紇,武仲也。
又【襄十年】郰人紇抉之,以出門者。
【註】紇,郰邑大夫仲尼父叔梁紇也。
【史記孔子世家】伯夏生叔梁紇,紇生孔子。
又【唐書回鶻傳】回紇,其先匈奴也。
又姓。
【廣韻】複姓三氏:北齊開府紇奚永樂,又有紇幹氏、紇骨氏。
又【集韻】下扢切,音□。
義同。
又【集韻】恨竭切,音齕。
義同。
又【廣韻】胡結切【集韻】奚結切,□音纈。
大絲也。
又【集韻】蹇列切,音結。
【類篇】覲也。
又【集韻】胡骨切,音搰。
束也。
又九傑切,音扢。
急也。
約 【未集中】【糸字部】 約 【廣韻】於略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卻切,□音葯。
【說文】纏束也。
【詩小雅】約之閣閣。
【傳】約,束也。
又【周禮春官大史】凡邦國都鄙,及萬民之有約劑者藏焉。
【註】約劑,要盟之載辭。
【禮曲禮】約信曰誓。
【疏】共相約束,以爲信也。
又【禮坊記】君子約言。
【疏】謂省約其言也。
又【論語】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
【禮坊記】小人貧斯約。
【註】約猶窮也。
又【論語】以約失之者,鮮矣。
【何晏註】儉約無憂患。
又【戰國策】蘇代約燕王曰。
【註】約,止也。
又【莊子逍遙遊】淖約若處子。
【音義】淖約,柔弱貌。
又【荀子勸學篇】春秋約而不速。
【註】文義隱約。
又【呂氏春秋】旄象之約。
【註】約,節也。
一曰美也。
又【楚辭招魂】土伯九約。
【註】屈也。
又姓。
約續,古賢者,見【韓非子】。
又【廣韻】於笑切【集韻】一笑切【韻會】幺笑切,□音要。
【前漢禮樂志】明德鄕治本約。
【註】師古曰:約,讀曰要。
又【集韻】於敎切,音靿。
屈也。
又【集韻】乙角切,音渥。
□或作約,束也。
又【集韻】吉歷切,音激。
纏也。
又同的。
【枚乗七發】九寡之珥以爲約。
【註】約亦的字也。
級 【未集中】【糸字部】 級 【廣韻】【正韻】居立切【集韻】訖立切,□音急。
【說文】絲次第也。
又【玉篇】階級也。
【廣韻】等級。
俗作□。
【禮曲禮】拾級聚足。
【註】級,等也。
又【月令】貴賤之等級。
【史記秦始皇本紀】拜爵一級。
又【史記樊噲傳】斬首十五級。
纨 【未集中】【糸字部】 紈 【廣韻】【集韻】【韻會】□胡官切,音桓。
【說文】素也。
【釋名】紈,煥也。
細澤有光,煥煥然也。
【急就篇註】紈卽素之輕者。
【前漢地理志】織作冰紈綺繡純麗之物。
【註】如淳曰:紈,白熟也。
臣瓚曰:冰紈,紈細密堅如冰者也。
【文選古詩】被服紈與素。
【李善註】範子曰:白紈素出齊。
又【玉篇】結也。
【亥集下】【黽字部】【集韻】【正韻】□古文蛙字。
【說文】蝦蟇也。
【玉篇】同鼃。
【釋名】鼃蟈,長股也。
顏師古曰:似鰕蟇而小,長腳。
【爾雅釋魚疏】陶註本草雲:一種小形善鳴,喚名爲者,卽郭璞雲靑蛙者也。
後腳長,故善躍。
大其聲,則曰。
小其聲,則曰蛤。
【周禮秋官】蟈氏掌去黽。
又淫聲曰聲。
班固曰:淫不可聽者,非韶夏之樂也。
【前漢王莽傳贊】紫色聲。
【註】者,樂之淫聲。
又始也。
【廣雅】鼃,始也。
又【廣韻】戸媧切【集韻】胡瓜切,□音華。
義同。
缗 【未集中】【糸字部】 緡 【廣韻】武巾切【集韻】眉貧切,□音珉。
【正韻】彌鄰切,音民。
【說文】釣魚□也。
【詩召南】其釣維何,維絲伊緡。
【爾雅釋詁】緡,綸也。
【註】繩也。
江東謂之緡。
又【說文】吳人解衣相被謂之緡。
【詩大雅】言緡之絲。
【註】緡,被也。
又錢貫也。
【前漢武帝紀】初筭緡錢。
【註】緡,絲也,以貫錢也。
又邑名。
【左傳僖二十三年】齊侯伐宋圍緡。
【註】緡,宋邑。
高平昌邑縣東南有東緡城。
又【集韻】呼昆切,音昏。
義同。
又【集韻】彌延切,音棉。
通作緜。
又【集韻】弭盡切,音泯。
【莊子則陽篇】雖使丘陵草木之緡。
【音義】緡,盛也。
又【莊子在宥篇】當我緡乎。
【音義】緡,泯合也。
又【集韻】美隕切。
愍或作緡。
痛也。
纩 【未集中】【糸字部】 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謗切,音曠。
【說文】絮也。
或從光作絖。
【玉篇】綿也。
【書禹貢】厥篚纖纊。
【傳】纊,細綿。
【儀禮旣夕】屬纊。
【註】纊,新絮。
【左傳宣十二年】三軍之士,皆如挾纊。
【註】綿也。
又【集韻】古曠切,光去聲。
義同。
紀 【未集中】【糸字部】 紀 【廣韻】居理切【集韻】【韻會】苟起切【正韻】居裡切,□音己。
【說文】絲別也。
【詩大雅】綱紀四方。
【傳】理之爲紀。
【疏】紀者,別理絲數。
又【書洪範】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曆數。
【疏】五紀者,五事,爲天之經紀也。
又【書畢命】旣歷三紀。
【傳】十二年曰紀。
又【詩秦風】有紀有堂。
【傳】紀,基也。
【疏】山基也。
○按《六書》略音起。
又【禮月令】月窮于紀。
【註】紀,會也。
又【穀梁傳莊二十二年】災紀也。
【註】紀,治理也。
又【周語】數之紀也。
【註】數起於一,終於十。
十則更,故曰紀。
又【史記本紀註】索隱曰:紀者,記也。
本其事而記之。
又【西京雜記】五絲爲,倍爲升,倍升爲緎,倍緎爲紀。
又【玉篇】紀,緒也。
又【廣韻】紀,極也,識也。
又國名。
【左傳隱元年】紀人伐夷。
【註】紀國,在東莞劇縣。
又姓。
【史記項羽紀】紀信。
紉 【未集中】【糸字部】 紉 【廣韻】女鄰切【集韻】尼鄰切,昵平聲。
【說文】繟繩也。
【博雅】盭也。
【玉篇】繩縷也,展而續之。
【禮內則】衣裳綻裂,紉箴請補綴。
【屈原離騷】紉秋蘭以爲佩。
【註】紉,索也。
【揚子方言】擘,楚謂之紉。
又【集韻】而鄰切。
義同。
又【集韻】居覲切,音。
合絲爲繩。
考證:〔【廣韻】女鄰切,【集韻】而鄰切,□音人。
〕謹按女鄰切係孃母,而鄰切係日母,不得□音人。
謹照集韻紉字本音改而鄰切爲尼鄰切,改□音人爲昵平聲。
〔【揚子方言】續,楚謂之紉。
〕謹照原文續改爲擘。
〔又【集韻】尼鄰切。
〕謹照集韻紉字别音,改尼鄰切爲而鄰切。
〔【集韻】居覲切,音抑。
〕謹按居覲切不得音抑,今據集韻居覲切首一字抑改。
緯 【未集中】【糸字部】 緯 【廣韻】【集韻】【韻會】于貴切【正韻】于位切,□音胃。
【說文】織橫絲也。
【釋名】緯,圍也。
反覆圍繞,以爲經也。
【左傳昭二十四年】嫠不恤其緯。
【註】織者常苦緯少。
【莊子列禦□】江上有家貧緯蕭而食者。
【音義】緯,織也。
又【周禮天官冢宰體國經野疏】南北之道謂之經,東西之道謂之緯。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日月星辰註】星謂五緯。
【疏】五緯,卽五星。
言緯者,二十八宿隨天左轉爲經,五星右旋爲緯。
又圖緯。
【司馬貞三皇本紀】圖緯所載。
又【集韻】羽鬼切,音偉。
【博雅】束也。
【夏小正】農緯厥耒。
又【韻補】葉呼韋切。
【劉向九歎】慶忌囚于阱室兮,陳不占戰而赴圍。
破伯牙之號鐘兮,挾人箏而彈緯。
純 【未集中】【糸字部】 純 〔古文〕□【廣韻】常倫切【集韻】殊倫切,□音淳。
【說文】絲也。
【論語】今也純儉,吾從衆。
【何晏註】純,絲也。
絲易成,故從儉。
【前漢王褒傳】難與道純緜之麗密。
又【易乾卦】純粹,精也。
【疏】純粹,不雜。
又【書酒誥】嗣爾股肱純。
【傳】繼汝股肱之敎,爲純一之行。
又【詩大雅】純嘏爾常矣。
【箋】純,大也。
又【詩周頌】文王之德之純。
【箋】純,亦不已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諸侯純九,大夫純五。
【註】純,猶皆也。
又【禮郊特牲】貴純之道也。
【註】純,謂中外皆善。
又【左傳隱元年】潁考叔,純孝也。
【註】純,猶篤也。
又【前漢地理志】織作冰紈綺繡純麗之物。
【註】純,精好也。
又【淮南子地形訓】裡閒九純,純丈五尺。
【註】純,量名。
又【集韻】主尹切【韻會】之尹切,□音準。
【書顧命】篾席黼純。
【註】白黑雜繒緣之。
【儀禮士冠禮】服纁裳純衣。
【註】純衣,緣衣也。
又【旣夕】緇純。
【註】飾衣曰純。
【禮曲禮】冠衣不純素。
【註】純,緣也。
又【集韻】規倫切,音鈞。
又朱閏切,音稕。
義□同。
又【集韻】徒溫切,音屯。
【詩召南】白茅純束。
【傳】純束,猶包之也。
【箋】純讀曰屯。
【戰國策】錦繡千純。
【註】純音屯,束也。
又縣名。
【左傳襄十八年】執孫蒯于純留。
【註】純留,縣名。
【釋文】純,《地理志》作屯。
又【集韻】杜本切,音盾。
義同。
又【集韻】從緣切,音全。
【儀禮鄕射禮】二算爲純。
【註】猶全也。
【禮投壷】二算一純。
【疏】二算合爲一全。
又【集韻】莊持切。
緇或作純。
【周禮地官媒氏】純帛無過五兩。
【註】純實緇字也。
古緇以才爲聲。
【禮祭統】以共純服。
【疏】凡言純者,其義有二:一糸旁才是古之緇字,二是糸旁屯是純字。
但書文相亂,雖是緇字,□皆作純。
鄭氏所註,於絲理可知,於色不明者,卽讀爲緇。
【史記五帝本紀】黃收純衣。
【註】索隱曰:純讀曰緇。
又【集韻】朱倫切,音諄。
諄或作純。
又【集韻】船倫切,音脣。
門名。
《春秋傳》有純門。
考證:〔又朱聞切,音分。
〕謹按朱聞切不得音分,今據集韻改朱閏切,音稕。
纰 【未集中】【糸字部】 紕 【廣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音毗。
【爾雅釋言】紕,飾也。
【詩鄘風】素絲紕之。
【箋】素絲爲縷,以縫紕旌旗之旒縿。
又【集韻】平祕切,音備。
【正韻】毗意切,音避。
義□同。
又【集韻】賔彌切,音□。
【正韻】蒲糜切,音皮。
緣也。
【禮玉藻】縞冠素紕。
【註】緣邊也。
又【廣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音陴。
義同。
又【廣韻】匹夷切【集韻】篇夷切,□音批。
【禮大傳】五者一物紕繆。
【註】紕繆,猶錯也。
又【玉篇】紕,纇也。
又【廣韻】繒欲壞也。
又【增韻】繒疏也。
又【集韻】蒲眠切,音蹁。
【說文】紕,氐人□也。
又【集韻】補履切,音比。
義同。
又【廣韻】昌裡切,音齒。
績苧一紕。
出《新字林》。
【集韻】或作□。
考證:〔又【集韻】蒲眠切,音編。
〕謹按編非蒲眠切。
今據原文音編改音蹁。
綱 【未集中】【糸字部】 綱 〔古文〕□【廣韻】古郞切【集韻】【韻會】居郞切,□音岡。
【說文】維紘繩也。
【書盤庚】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詩大雅】綱紀四方。
【傳】張之爲綱。
【疏】綱者,網之大繩。
又【儀禮鄕射禮】乃張侯下綱。
【註】綱,持舌繩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梓人爲侯上綱與下綱,出舌尋,絹寸焉。
【註】綱,所以繫侯於植者也。
又【禮緯含文嘉】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梓人爲侯上綱與下綱,出舌尋,寸焉。
〕謹照原文寸改絹寸。
缹 【未集中】【缶字部】 缹 【廣韻】方久切【集韻】俯九切,□音缶。
烝缹。
【玉篇】火熟也。
【集韻】或作炰,亦書作□。
納 【未集中】【糸字部】 納 【廣韻】奴答切【集韻】諾答切,□音衲。
【說文】絲濕納納也。
又【博雅】入也。
【釋名】納,弭也。
弭之兩緻之言也。
【書堯典】寅餞納日。
【傳】餞,送也。
日入言送。
又【舜典】納于百揆。
又夙夜出納,朕命惟允。
又【禹貢】百裡賦納總,二百裡納銍,三百裡納稭。
又【儀禮旣夕禮】屨外納。
【註】納,收餘也。
又【禮曲禮】納女于天子。
【註】納女,猶緻女也。
又【禮雜記】納幣一束。
【註】納,徵也。
又姓。
【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與內同。
【周禮春官鐘師】納夏。
【註】故書納爲內。
又【玉篇】或作衲、靹。
【篇海】補綴也。
又與軜同。
【荀子正論篇】三公奉軛持納。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縼,或省作□。
詳縼字註。
縱 【未集中】【糸字部】 縱 〔古文〕□【廣韻】子用切【集韻】【韻會】【正韻】足用切,□蹤去聲。
【說文】緩也。
一曰舍也。
【博雅】置也。
【玉篇】恣也,放也。
【書太甲】縱敗禮。
【詩大雅】無縱詭隨。
又【詩鄭風】抑縱送忌。
【註】發矢曰縱。
又【禮仲尼燕居】縱言至于禮。
【註】縱言,汎說事。
又【左傳襄二十六年】敢有二心乎。
縱有,共其內,莫共其外。
又【爾雅釋詁】縱,亂也。
又省作從。
【論語】從之純如也。
【前漢王吉傳】放從自若。
又【集韻】【韻會】祖動切【正韻】作孔切,□音總。
【禮檀弓】喪事欲其縱縱爾。
【註】讀如總領之總。
急遽趨事貌。
又【集韻】足勇切,音。
慫或作縱。
【前漢衡山王傳】日夜縱臾。
【註】師古曰:縱臾,謂獎勸也。
又【廣韻】卽容切【集韻】【韻會】【正韻】將容切,□音蹤。
【廣韻】縱橫也。
【韻會】或作從。
【詩齊風】衡從其畝。
【類篇】東西曰衡,南北曰從。
【賈誼過秦論】合從締交。
【註】從,與縱同。
又與蹤通。
【前漢蕭何傳】發縱指示獸處者,人也。
【註】師古曰:讀者乃爲蹤蹟之蹤,非也。
○按隷釋袁良□:往者王尊發縱于平陽。
楊著□:追縱魯參。
魯峻□:比縱豹產。
皆以縱爲蹤。
師古之說非是。
又【集韻】徂聰切,音叢。
髻高大貌。
紛 【未集中】【糸字部】 紛 【廣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正韻】敷文切,□音芬。
【說文】馬尾韜也。
【玉篇】亂也,緩也。
又【博雅】紛紛,衆也。
又喜也。
【易□卦】用史巫紛若吉。
【釋文】紛,衆也,喜也。
一雲盛也。
【前漢禮樂志】羽旄紛紛。
【註】紛紛言其多。
又【書顧命】筍席□紛純。
【疏】紛如綬,有文而狹者也。
又【禮內則】左佩紛帨。
【註】紛帨,拭物之佩巾也。
又【揚雄羽獵賦】靑雲爲紛。
【註】紛,旗旒也。
又【集韻】符分切,音汾。
紛縕,亂貌。
又【韻補】葉孚焉切。
【孫楚雪賦】豐隆灑雪,交錯翻紛。
膏澤偃液,普潤中田。
【亥集下】【麥字部】【集韻】呼骨切,音忽。
餠屬。
【亥集中】【魚字部】【集韻】牛居切,音魚。
與同。
【張衡西京賦】逞欲畋。
【註】,捕魚也。
又【集韻】牛據切,音禦。
義同。
紙 【未集中】【糸字部】 紙 【廣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隻。
【說文】絮一苫也。
【韻會】古人書於帛,故裁其邊幅,如絮之一苫。
【釋名】紙,砥也,平滑如砥石也。
【東觀漢記】黃門蔡倫造意,用樹皮及敝布魚網作紙。
【初學記】古者以縑帛依書長短隨事截之,名曰幡紙,故其字從糸。
至後漢,蔡倫剉故布擣抄作紙。
又其字從巾。
【張揖古今字詁】巾部雲:紙今帋。
則其字從巾之謂也。
又姓。
【魏書官氏志】渴侯氏,後改爲紙氏。
紡 【未集中】【糸字部】 紡 【廣韻】【正韻】妃兩切【集韻】【韻會】撫兩切,□音仿。
【說文】網絲也。
【廣韻】績紡。
【急就篇註】謂紡切麻絲之屬爲纑縷也。
【儀禮聘禮】賄用束紡。
【註】紡,紡絲爲之,今之縛也。
【左傳昭十九年】託于紀鄣紡焉。
【疏】紡,謂紡麻作纑也。
又【晉語】獻子執而紡于庭之槐。
【註】紡,縣也。
考證:〔【儀禮聘禮】賄用吏紡。
〕謹照原文吏紡改束紡。
紐 【未集中】【糸字部】 紐 【廣韻】女久切【集韻】【韻會】【正韻】女九切,□音忸。
【說文】系也。
一曰結而可解。
【博雅】束也。
【急就篇註】紐謂結之。
【周禮夏官弁師】朱裏延紐。
【註】小鼻在武上,筓所貫也。
【儀禮旣夕禮】紐前後緇。
【註】紐,所以聯帷荒。
【禮玉藻】幷紐約用組三寸,長齊于帶。
疏組謂帶交結處。
【莊子人閒世】禹舜之所紐也。
【音義】崔雲:系而行之曰紐。
□文雲:本也。
【楚辭九歎】情素潔于紐帛。
【註】結,束也。
又姓。
【隋書孝義傳】紐回,字孝政,河東安邑人。
又【韻補】葉碾與切。
【陳琳大荒賦】建皇極以連衡兮,布辰機而結紐。
陽幹曜于乾門兮,隂氣伏于地戸。
考證:〔【禮玉藻】弟子縞帶,幷紐約用組。
【疏】紐謂帶之交結之處。
〕謹按原文以用組三寸爲句,三寸字應增今。
省去弟子縞帶四字。
改爲幷紐約用組三寸,長齊于帶。
疏組謂帶交結處。
〔【楚辭九歎】情素結于紐帛。
〕謹照原文結改潔。
纾 【未集中】【糸字部】 紓 【廣韻】傷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商居切,□音書。
【說文】緩也。
【詩小雅】彼交匪紓。
又【左傳僖二十一年】紓禍也。
【註】紓,解也。
又【廣韻】神與切,音杼。
【集韻】上與切,音墅。
義□同。
【玉篇】紓或作舒。
【集韻】或作。
绀 【未集中】【糸字部】 紺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暗切,音贛。
【說文】帛深靑揚赤色。
【博雅】蒼靑也。
【釋名】紺,含也,靑而含赤色也。
【論語】君子不以紺緅飾。
【何晏註】紺,齊服盛色。
【郉昺疏】紺,元色。
绁 【未集中】【糸字部】 紲 【廣韻】【集韻】【韻會】□私列切,音薛。
【說文】系也。
或從枼作緤。
【玉篇】馬韁也。
凡繫縲牛馬皆曰紲。
又【詩鄘風】蒙彼縐絺,是紲袢也。
【疏】紲袢者,去熱之名。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恆角而達,辟如終紲,非弓之利也。
【註】紲,弓。
又【前漢揚雄傳】亶觀夫票禽之紲隃。
【註】師古曰:紲與跇同。
【廣韻】紲亦作絏。
俗作靾。
組 【未集中】【糸字部】 組 【廣韻】則古切【集韻】總古切【正韻】總五切,□音祖。
【說文】綬屬。
其小者以爲冕纓。
【書禹貢】厥篚□纁璣組。
【傳】組,綬類。
【周禮天官典絲】凡祭祀,共黼畫組就之物。
【疏】組就者,謂以組爲冕旒之就。
又【詩邶風】執轡如組。
【註】組,織組也。
又【詩鄘風】素絲組之。
【箋】素絲者,以爲縷,以縫紕旌旗之旒縿,或以維持之。
又【儀禮士喪禮】著組繫。
【註】組繫,可爲結也。
又【儀禮士喪禮】鬠用組。
【註】用組,組束髮也。
又【禮內則】織紝組紃。
【疏】組紃,俱爲絛。
薄闊爲組,似繩者爲紃。
又【左傳襄三年】使鄧廖帥組甲三百。
【註】組甲,漆甲成組文。
【疏】組甲,以組綴甲,車士服之。
又【集韻】千餘切,音疽。
邑名。
在海中。
紳 【未集中】【糸字部】 紳 【廣韻】失人切【集韻】【正韻】升人切,□音申。
【說文】大帶也。
【禮內則】冠緌纓端,韠紳縉笏。
【註】紳,大帶,所以自紳約也。
【論語】子張書諸紳。
【疏】以帶束腰,垂其餘以爲飾,謂之紳。
又【博雅】紳,束也。
又【韻補】葉屍連切【韓愈謝自然詩】奈何不自信,反欲從物遷。
感傷遂成詠,昧者宜書紳。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糠古作□。
註詳禾部十一畫。
□ 【未集中】【網字部】 □ 【篇韻】音頷。
冕也。
細 【未集中】【糸字部】 細 【廣韻】蘇計切【集韻】【正韻】思計切,□音壻。
【說文】作□。
微也。
【類篇】隷作細。
【玉篇】小也。
【書旅獒】不矜細行。
【註】輕忽小物。
【左傳襄二十九年】其細已甚。
【註】譏其煩碎。
又【北史源思禮傳】何必大子細也。
織 【未集中】【糸字部】 織 〔古文〕□綕□□【廣韻】之翼切【集韻】【韻會】質力切,□音職。
【說文】作布帛之總名。
【小爾雅】治絲曰織。
織,繒也。
【廣韻】組織。
【書禹貢】厥篚織文。
【傳】織文,錦綺之屬。
又【廣韻】【集韻】【韻會】□職利切,音志。
【正韻】支義切,音寘。
【禮玉藻】士不衣織。
【註】織,染絲織之,士衣染繒也。
又【集韻】昌志切,音熾。
幟或作織。
【詩小雅】織文鳥章。
【箋】織,幑也。
【疏】幟與織,字雖異,音實同也。
【前漢食貨志】旗織加其上。
【註】師古曰:織,讀曰幟。
【類篇】或作□。
脮 【未集下】【肉字部】 脮 【廣韻】【集韻】□吐猥切,音骽。
【廣韻】腲脮。
【集韻】□脮,踵疾。
【六書故】□脮,肥貌。
又【廣韻】奴罪切【集韻】弩罪切,□音餧。
【廣韻】同鯘。
【集韻】魚敗也。
羘 【未集中】【羊字部】 羘 【字彙補】子唐切。
羝羊也。
終 【未集中】【糸字部】 終 〔古文〕□□□□□□□□夊【廣韻】職戎切【集韻】【韻會】之戎切,□音螽。
【說文】絿絲也。
又【玉篇】極也,窮也。
【集韻】一曰盡也。
【易繫辭】《易》之爲書也,原始要終。
【書仲虺之誥】愼厥終,惟其始。
【詩大雅】高朗令終。
又【禮檀弓】君子曰終,小人曰死。
又【左傳文元年】先王之正,時也。
履端于始,舉正于中,歸餘于終。
【疏】歸其餘,分置于終末。
言於終末乃置閏也。
又【左傳襄九年】十二年矣,是謂一終,一星終也。
又【爾雅釋天】月在壬曰終。
又【前漢□法志】地方一裡爲井,井十爲通,通十爲成,成方十裡,成十爲終。
又姓。
【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終葵氏。
【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爲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終黎氏。
【前漢終軍傳】終軍,字子雲,濟南人也。
又【韻補】葉諸仍切。
【周易坤文言】以終葉成。
又【韻補】葉諸良切。
【陳琳迷疊香賦】竭歡慶於夙夜兮,雖幽翳而彌彰。
事罔隆而不殺兮,亦無始而不終。
抋 【卯集中】【手字部】 抋 【集韻】七鴆切,音沁。
插也。
與□同。
绉 【未集中】【糸字部】 縐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側救切,音皺。
【說文】絺之細者。
一曰蹴也。
【玉篇】縐,布也,纖也。
亦作□。
【詩鄘風】蒙彼縐絺。
【傳】絺之靡者爲縐。
【疏】絺者,以葛爲之。
其精尤細靡者,縐也,言細而縷縐。
又褰縐。
【史記司馬相如傳】襞積褰縐。
【註】褰縐,縮蹙之也。
又【類篇】縐,聚文也。
又【集韻】之遇切,音媰。
側六切,音縬。
義□同。
又【廣韻】初敎切,音抄。
惡絹也。
絆 【未集中】【糸字部】 絆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博慢切,音半。
【說文】馬縶也。
【玉篇】羈絆也。
【增韻】繫足曰絆,絡首曰羈。
【前漢班固敘傳】今吾子已貫仁義之羈絆。
又【韻補】葉彼巷切。
【揚雄交州牧箴】爰自開闢,不羈不絆。
周公攝祚,白雄是獻。
【廣韻】絆,同靽。
绋 【未集中】【糸字部】 紼 【廣韻】【集韻】【韻會】□分勿切,音弗。
【說文】亂糸也。
又【爾雅釋水】紼,繂也。
【詩小雅】紼纚維之。
【傳】紼,縳也。
又【禮曲禮】助葬必執紼。
【註】引棺索也。
【釋名】從前引之曰紼。
紼,發也,發車使前。
又與紱通。
【前漢丙吉傳】上將使人加紼而封之。
【註】師古曰:紼,繫印之組也。
又與芾通。
【白虎通】紼者,蔽也,行以蔽前。
天子朱紼,諸侯赤紼。
《詩》雲:朱紼斯皇。
又雲:赤紼在股。
○按《詩》朱紼、赤紼皆作芾也。
又【集韻】芳未切,音費。
【類篇】縕也。
【玉篇】或從茀作□,亦作綍。
考證:〔【詩小雅】紼纚維之。
【傳】紼,縛也。
〕謹照原文縛改縳。
绌 【未集中】【糸字部】 絀 【廣韻】【集韻】□竹律切,音窋。
【說文】縫也。
【玉篇】紩也。
【史記趙世家】卻冠秫絀。
【註】徐廣曰:戰國策作□縫,亦縫紩之別名也。
古字多假借,故作秫絀耳。
此蓋言其女工箴縷之麤拙也。
又【荀子非相篇】緩急嬴絀。
【註】猶言屈伸也。
又【集韻】敕律切,音黜。
義同。
又同黜。
【禮王制】不孝者,君絀以爵。
【註】絀,退也。
考證:〔【說文】絳也。
〕謹照原文絳改縫。
〔【史記趙世家】卻冠秫絀。
【註】徐廣曰,戰國作秫縫。
〕謹照原文戰國下增策字。
紹 【未集中】【糸字部】 紹 〔古文〕綤【廣韻】【集韻】【韻會】□市沼切,音佋。
【說文】繼也。
一曰紹,緊糾也。
【書盤庚】紹復先王之大業。
【詩大雅】弗念厥紹。
【禮樂記】韶繼也。
【註】舜樂名也。
言舜能繼紹堯之德。
又【禮聘儀】介紹而傳命。
又士爲紹□。
【疏】謂繼續承□。
【戰國策】請爲紹介。
【註】相佐助也。
又姓。
【廣韻】出《姓苑》。
又【集韻】蚩招切,音弨。
緩也。
引《詩》:匪紹匪遊。
鄭康成讀。
考證:〔【禮樂記】紹者,繼也〕謹照原文改韶繼也。
繹 【未集中】【糸字部】 繹 【廣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
【說文】抽絲也。
【揚子方言】繹,理也。
絲曰繹之。
【註】言解繹也。
又【爾雅釋詁】繹,陳也。
【書君陳】庶言同則繹。
【傳】衆言同,則陳而布之。
【詩小雅】會同有繹。
【傳】陳也。
【禮射義】射之爲言繹也。
或曰舍也,繹者,各繹已之志也。
【疏】繹,陳也。
又【詩魯頌】以車繹繹。
【傳】善走也。
又山名。
【詩魯頌】保有鳧繹。
【傳】繹,山也。
又龜名。
【周禮春官】龜人掌六龜之屬,地龜曰繹屬。
【疏】仰者繹。
又祭名。
【左傳宣八年】壬午猶繹。
【註】繹,又祭,陳昨日之禮,所以賔屍。
【公羊傳】繹者何,祭之明日也。
又邑名。
【左傳文十三年】邾文公蔔遷于繹。
【註】邾邑。
又紬繹。
【前漢谷永傳】燕見紬繹。
【註】紬繹者,引其端緒也。
又【揚子方言】繹,長也。
又【博雅】繹,窮也,終也,充也。
又【玉篇】繹,大也。
又與驛同。
【詩大雅】徐方繹騷。
【箋】繹,當作驛。
【爾雅釋訓】繹繹,生也。
【疏】載芟雲:驛驛其達。
繹與驛音義□同。
又【集韻】施隻切,音釋。
釋,或作繹。
解也。
又【韻補】葉弋灼切。
【楚辭九辯】悲愁窮慼兮獨處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繹。
考證:〔【爾雅釋訓】繹繹,生。
〕謹照原文生下增也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怡成切,音盈。
與籯義同。
绐 【未集中】【糸字部】 紿 【廣韻】徒亥切【集韻】【韻會】蕩亥切,□音殆。
【說文】絲勞卽紿。
又【玉篇】疑也,欺也。
【穀梁傳僖元年】惡公子之紿。
【註】欺也。
【史記高祖紀】乃紿爲謁曰。
【註】詐也。
【列子周□王篇】予昔紿若。
又【博雅】纏也,緩也。
捰 【卯集中】【手字部】 捰 【集韻】鄔果切,倭上聲。
捰□,摘也。
互詳□字註。
絨 【未集中】【糸字部】 絨 【廣韻】如融切【集韻】而融切【正韻】而中切,□音戎。
【玉篇】細布也。
【廣韻】同狨。
結 【未集中】【糸字部】 結 【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韻會】吉屑切,□音拮。
【說文】締也。
【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
【詩檜風】我心蘊結兮。
又【曹風】心如結兮。
【疏】如物之裹結。
【禮曲禮】德車結旌。
【註】結,謂收斂之也。
【疏】結,纏其旒著於竿也。
【前漢五行志】衣有襘,帶有結。
【註】結,締結之結也。
又【博雅】曲也。
又【玉篇】要也。
又【集韻】胡計切,音系。
【前漢張釋之傳】跪而結之。
【註】師古曰:結,讀曰係。
又【集韻】激質切,音吉。
義同。
又【集韻】吉詣切,音計。
【前漢陸賈傳】尉佗魁結箕踞。
【註】師古曰:結,讀曰髻。
繞 【未集中】【糸字部】 繞 【廣韻】而沼切【集韻】【韻會】【正韻】爾紹切,□音擾。
【說文】纏也。
【幹祿字書】遶,通繞。
又姓。
【左傳文十三年】繞朝贈之策。
【註】繞朝,秦大夫。
又【集韻】人要切,音蟯。
撓,或作繞。
绗 【未集中】【糸字部】 絎 【廣韻】下更切,行去聲。
【博雅】緣也。
【玉篇】縫紩也。
【廣韻】刺縫。
【巳集下】【犬字部】【廣韻】五胡切【集韻】訛胡切,□音吾。
【廣韻】猿屬。
【集韻】獸名。
如猿,善啼。
或作□。
又【集韻】五故切,音誤。
猿類犬,而有髯,色黃。
繪 【未集中】【糸字部】 繪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對切,音潰。
【說文】會五采繡也。
【小爾雅】雜彩曰繪。
【玉篇】綵畫也。
【論語】繪事後素。
【何晏註】繪,畫文也。
【釋文】本又作繢。
又【廣韻】【集韻】【韻會】□黃外切,音會。
義同。
又與會同。
【書益稷】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
【傳】會,五采也。
以五采成此畫焉。
【釋文】會,馬鄭作繪。
又與鄶同。
【穀梁傳宣十八年】邾人戕繪子于繒。
【釋文】繪,本或作鄶。
又【集韻】古外切,音儈。
五采束髮也。
【醜集上】【口字部】【廣韻】奇逆切【集韻】竭戟切,□音劇。
【廣韻】戲。
又【集韻】嗢,笑不止。
給 【未集中】【糸字部】 給 【廣韻】【正韻】居立切【集韻】【韻會】訖立切,□音急。
【說文】相足也。
【玉篇】供也,備也。
【左傳僖十三年】敢不共給。
【前漢禮樂志】日不暇給。
【註】給,足也。
又【集韻】極業切,音劫。
敏言也。
【禮仲尼燕居】恭而不中禮謂之給。
【註】謂給。
【論語】禦人以口給。
【何晏註】佞人口辭給。
又【集韻】於業切。
義同。
又【集韻】轄夾切,音洽。
歲在未曰汁給。
通作洽。
絢 【未集中】【糸字部】 絢 【廣韻】許縣切【集韻】翾縣切【正韻】翾眩切,□音眴。
【儀禮聘禮】問諸侯,朱綠繅八寸,皆□纁繫,長尺絢組。
【註】采成文曰絢繫,無事則以繫玉,因以爲飾。
【論語】素以爲絢兮。
【何晏註】絢,文貌。
又【顏延之赭白馬賦】絢練□絕。
【註】疾貌。
又【集韻】熒絹切,音炫。
義同。
又【集韻】松倫切,音旬。
【類篇】紃,或作絢。
詳紃字註。
又【韻補】葉須閏切。
【潘嶽夏侯常侍誄】如彼隨和,發彩流潤,如彼綿繢,列素點絢。
□ 【備考】【未集】【米字部】 □ 【搜眞玉鏡】餘六切。
绛 【未集中】【糸字部】 絳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巷切,音降。
【說文】大赤也。
【釋名】絳,工也。
染之難得色,以得色爲工也。
【急就篇註】絳,古謂之纁。
【左思吳都賦】綸組紫絳。
【註】絳,絳草也。
出臨賀郡,可以染。
又地名。
【左傳莊二十六年】士蔿城絳。
【註】絳,晉所都也,今平陽絳邑縣。
又水名。
【史記魏世家】絳水可以灌平陽。
【註】絳水,源出絳山。
絡 【未集中】【糸字部】 絡 【廣韻】盧各切【集韻】【正韻】歷各切,□音洛。
【說文】絮也。
一曰麻未漚也。
【急就篇註】絡卽今之生也。
一曰今之綿紬是也。
又【史記扁鵲傳】中經維絡。
【註】十二經脈,十二絡脈。
又【前漢揚雄傳】緜絡天地。
【註】謂包絡之也。
又【楚辭招】鄭綿絡些。
【註】絡,縛也。
又【班固西都賦】籠山絡野。
【註】絡,繞也。
又【班固東都賦】衍地絡。
【註】絡,網也。
又【揚子方言】繘或謂之絡。
又【揚子方言】絡謂之格。
【註】所以轉篗車也。
【廣韻】又姓。
又【集韻】克各切,音恪。
義同。
又【韻補】葉魯故切。
【楚辭招】秦篝齊纓,鄭綿絡些。
絕 【未集中】【糸字部】 絕 〔古文〕□□【廣韻】【集韻】情雪切【韻會】徂雪切,□音截。
【說文】斷絲。
從糸從刀從卪,象不連體絕二絲。
【廣韻】絕作絕,非。
【博雅】斷也。
【玉篇】滅也。
【書甘誓】天用勦絕其命。
又【詩小雅】終踰絕險。
【箋】踰度陷絕之險。
又【禮月令】振乏絕。
【疏】不續曰絕。
又【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七曰絕祭。
【註】絕肺以祭,謂之絕祭。
又【爾雅釋木】正絕流曰亂。
【註】直橫流也。
【史記天官書】絕漢抵營室。
【註】索隱曰:絕,度也。
【荀子勸學篇】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註】絕,過也。
又【屈原離騷】萎絕其何傷兮。
【註】絕,落也。
又【集韻】租悅切,音茁。
義同。
又【韻補】葉此芮切。
【司馬相如哀二世賦】以絕葉勢。
絞 【未集中】【糸字部】 絞 【廣韻】【正韻】古巧切【集韻】吉巧切,□音狡。
【說文】縊也。
【玉篇】繞也。
【廣韻】縛也。
【左傳哀三年】若其有罪,絞縊以戮。
【註】絞,所以縊人物。
又【論語】直而無禮則絞。
【何晏註】絞,絞剌也。
【疏】絞,剌人之非也。
又國名。
【左傳桓十一年】鄭人軍于蒲騷。
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
【註】絞,國名。
又姓。
【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集韻】【韻會】□何交切,音爻。
【禮玉藻】絞衣以裼之。
【註】絞,蒼黃之色也。
又【禮喪大記】小斂布絞。
【註】絞,旣斂所用束堅之者也。
【釋名】已衣所以束之曰絞。
絞,交也,交結之也。
又【集韻】居效切,音敎。
繒黑黃色。
統 【未集中】【糸字部】 統 【廣韻】【集韻】【正韻】□他綜切,音□。
【說文】統,紀也。
【釋名】統,緒也,主緒人世,類相繼如統緒也。
【書微子之命】統承先王,修其禮物。
【傳】與時王□通三統。
【疏】天有三統,土有三王。
三王者,所以統天下也。
【公羊傳隱元年】大一統也。
【註】統者,始也。
總繫之辭。
又【韻會】吐孔切【正韻】他總切,□音桶。
義同。
又【易乾卦】乃統天。
【釋文】統,本也。
又【書周官】冢宰掌邦治,統百官。
【傳】統理百官。
又【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
【註】統,所以合率以等物也。
又【齊語】班序顚毛,以爲民紀統。
【註】統,猶經也。
又【史記樂書】樂統同。
【註】統,領也。
【廣韻】又姓。
又【正韻】他貢切,音痛。
義同。
绠 【未集中】【糸字部】 綆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杏切,音梗。
【說文】汲井綆也。
【揚子方言】繘,自關而東,周洛韓魏之間謂之綆。
【莊子至樂篇】綆短不可汲深。
【玉篇】亦作。
又【集韻】必郢切,音餠。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眡其綆,欲其蚤之正也。
【註】綆,讀爲餠,輪箄也。
又【集韻】補滿切,音。
義同。
绡 【未集中】【糸字部】 綃 【廣韻】相邀切【集韻】思邀切,□音宵。
【說文】生絲也。
【玉篇】素也,緯也。
【急就篇註】綃,生白繒,似縑而疏者。
一名鮮支。
【禮玉藻】□綃衣以爲裼。
【註】綃,綺屬也。
【左思吳都賦】泉室潛織而卷綃。
【註】鮫人從水中出,曾寄食人家,積日賣綃。
綃者,竹孚兪也。
亦作宵。
【儀禮士昏禮】姆纚筓宵衣在其右。
【註】宵,讀如詩素衣朱綃之綃。
◎按《詩唐風》素衣朱繡,箋雲:繡當爲綃。
《韻補》雲:當讀如肖。
又【集韻】所交切,音梢。
【後漢向栩傳】著絳綃頭。
【釋名】綃頭,綃鈔也。
鈔髮使上也。
又【木華海賦】維長綃。
【註】綃,今之帆維也。
以長木爲之,所以挂帆。
絹 【未集中】【糸字部】 絹 【廣韻】【正韻】吉掾切【集韻】【韻會】規掾切,□音狷。
【說文】繒如麥。
【博雅】□鮮支縠絹也。
【釋名】絹,也,其絲厚而疏也。
【廣韻】縑也。
又【集韻】古泫切,音犬。
罥,或作絹。
【周禮秋官冥氏註】弧張罿罦之屬,所以扃絹禽獸。
又【翨氏註】置其所食之物于絹中,鳥來,下則掎其足。
又【集韻】熒絹切,音炫。
射侯綱紐。
考證:〔【博雅】繁繐鮮支縠絹也。
〕謹照原文繁改。
繐改□。
繡 【未集中】【糸字部】 繡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息救切,音秀。
【說文】五采備也。
【釋名】繡,修也,文修修然也。
【書益稷】黼黻絺繡。
【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五采備,謂之繡。
又姓。
【姓氏急就篇】漢有繡君實。
又【集韻】先彫切,音蕭。
【類篇】綺屬。
【詩唐風】素衣朱繡。
【箋】繡,當爲綃。
【韻補】當讀如肖。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五采備,爲之繡。
〕謹照原文爲之改謂之。
【亥集上】【馬字部】【廣韻】普胡切【集韻】滂模切,□音鋪。
馬名。
綏 【未集中】【糸字部】 綏 〔古文〕夊【廣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正韻】蘇回切,□音雖。
【說文】車中把也。
【註】徐鍇曰:禮升車必正立執綏,所以安也。
【儀禮士冠禮】壻禦婦車授綏。
【註】綏,所以引車者。
【禮曲禮】僕人之禮,必授人綏。
又【書禹貢】五百裡綏服。
【傳】綏,安也。
安服王者之政敎。
【詩周南】福履綏之。
【傳】安也。
又【左傳文十二年】乃皆出戰交綏。
【註】古名退軍爲綏。
【疏】《司馬法》將軍死綏。
舊說綏,卻也。
又【荀子儒效篇】綏綏兮其有文章。
【註】安泰之貌。
或爲葳蕤之貌。
又州名。
【廣韻】春秋時白翟所居,秦幷天下爲上郡,後魏廢郡置州,取綏德縣爲名。
又【集韻】雙隹切,音榱。
毿,毛長貌。
一曰狐貌。
,或作綏。
【詩衞風】有狐綏綏。
【傳】匹行貌。
又【集韻】儒佳切,音蕤。
緌,或作綏。
【詩大雅】淑旂綏章。
【傳】大綏也。
【疏】綏者,卽交龍旂竿所建。
【禮王制】諸侯
【公羊傳】繹者何,祭之明日也。
又邑名。
【左傳文十三年】邾文公蔔遷于繹。
【註】邾邑。
又紬繹。
【前漢谷永傳】燕見紬繹。
【註】紬繹者,引其端緒也。
又【揚子方言】繹,長也。
又【博雅】繹,窮也,終也,充也。
又【玉篇】繹,大也。
又與驛同。
【詩大雅】徐方繹騷。
【箋】繹,當作驛。
【爾雅釋訓】繹繹,生也。
【疏】載芟雲:驛驛其達。
繹與驛音義□同。
又【集韻】施隻切,音釋。
釋,或作繹。
解也。
又【韻補】葉弋灼切。
【楚辭九辯】悲愁窮慼兮獨處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繹。
考證:〔【爾雅釋訓】繹繹,生。
〕謹照原文生下增也字。
繺 【未集中】【糸字部】 繺 音義未詳。
【淮南子要略篇】所以箴縷縩繺之閒。
○按《集韻》襰□,衣破。
□或作□,殺與煞通,疑卽□字。
繻 【未集中】【糸字部】 繻 【廣韻】相兪切【集韻】【韻會】詢趨切,□音須。
【說文】繒采色。
【玉篇】細密之羅也。
【易旣濟】繻,有衣袽。
【前漢終軍傳】關吏與軍繻。
【註】蘇林曰:繻,帛邊也。
舊關出入皆以傳,傳還,因裂繻頭,合以爲符信也。
又【類篇】一曰細密網。
亦作緰□。
又人名。
【左傳隱二年】紀裂繻來逆女。
又【集韻】汝朱切,音儒。
義同。
繼 【未集中】【糸字部】 繼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詣切,音計。
【說文】續也。
【玉篇】紹繼也。
【易繫辭】繼之者,善也。
【中庸】善繼人之志。
【孟子】爲可繼也。
【五經文字】繼從,反□爲。
俗作継,非。
又【集韻】吉棄切,音繫。
縛也。
【後漢李固傳】羣下繼望。
【註】劉攽曰:繼是繼續之義,不可施於此。
蓋本是繫字,繫綴天下之望也。
○按繼又音繫,訓縛,卽繫之義。
劉欲改繼爲繫,非是。
肑 【未集下】【肉字部】 肑 【廣韻】都歷切,音的。
腹下肉也。
【類篇】脅也。
又【廣韻】【集韻】□北角切,音剝。
【廣韻】同□。
【集韻】豕腴。
【博雅】肑謂之胂。
【釋文】百卓反。
又【集韻】必歷切,音壁。
指節聲。
【玉篇】手足指節之鳴。
又【集韻】逋約切。
肑鳴。
或從竹作□。
繽 【未集中】【糸字部】 繽 【廣韻】匹賔切【集韻】【韻會】【正韻】紕民切,□音臏。
【博雅】□□,衆也。
【玉篇】□紛,盛也。
【類篇】亂也。
【屈原離騷】佩□紛其繁飾兮。
【又】九嶷□其□迎。
繾 【未集中】【糸字部】 繾 【廣韻】【集韻】□去演切,音遣。
【說文新附字】繾綣,不相離也。
詳綣字註。
又【集韻】遣忍切,音螼。
義同。
繿 【未集中】【糸字部】 繿 【集韻】盧甘切,音藍。
【類篇】襤或從糸作繿。
衣名。
纀 【未集中】【糸字部】 纀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博木切,音蔔。
【說文】裳削幅也。
【爾雅釋器】裳削幅謂之纀。
【玉篇】作□。
【廣韻】同襆。
又【集韻】逢玉切,音幞。
帕也。
纁 【未集中】【糸字部】 纁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雲切,音熏。
【說文】淺絳也。
【爾雅釋器】三染謂之纁。
【書禹貢】厥篚□纁璣組。
【周禮天官染人】夏纁□。
又【冬官考工記鍾氏】三入爲纁。
【註】染纁者,三入而成。
【儀禮士冠禮】爵弁服纁裳純衣。
又【集韻】呼運切,音訓。
義同。
考證:〔【儀禮士冠禮】服纁裳純衣。
〕謹按原文服字上連爵弁爲句,今於服字上增爵弁二字。
帞 【寅集中】【巾字部】 帞 【廣韻】【集韻】□莫白切,音陌。
【廣雅】帞頭,幧頭也。
【揚子方言】絡頭,帞頭也。
自關而西,秦晉之郊曰絡頭。
南楚江湘之閒曰帞頭。
【釋名】綃頭,或曰帞頭,言其從後橫帞而前也。
【類篇】帞,邪巾也。
又【廣雅】□謂之帹帞。
○按帞與帕音義□同,當通用。
又與袹通。
【類篇】袹頭,始喪之服。
或從巾。
纂 【未集中】【糸字部】 纂 【廣韻】【正韻】作管切【集韻】【韻會】祖管切,□音纘。
【說文】似組而赤。
【前漢景帝紀】錦繡纂組,害女紅者也。
又【類篇】一曰集也。
【前漢藝文志】揚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訓纂篇。
又與纘通。
【前漢班固敘傳】纂堯之緒。
又與攢通。
【潘嶽笙賦】歌棗下之纂纂。
【註】古咄喑歌曰:棗下何攢攢。
攢,聚貌。
纂與攢古字通。
【集韻】或作繤□。
纅 【未集中】【糸字部】 纅 【廣韻】以灼切【集韻】弋灼切,□音藥。
【說文】色絲也。
又【集韻】式灼切,音鑠。
義同。
又【集韻】狼狄切,音歷。
治絲也。
【篇海】或作□。
翆 【未集中】【羽字部】 翆 【篇海】與翠同。
纆 【未集中】【糸字部】 纆 【廣韻】莫北切【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音墨。
【博雅】繩索也。
【玉篇】亦作□。
【易坎卦】係用□纆。
【說文】三股曰□,兩股曰纆。
皆索名。
【字林】三合繩。
【戰國策】子纆牽長。
【註】索也。
【史記賈誼傳】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纆。
【註】如繩索糾纆,相附會也。
纇 【未集中】【糸字部】 纇 【廣韻】【集韻】【韻會】□盧對切,音耒。
【說文】絲節也。
【玉篇】絲節不調也。
又戾也。
【左傳昭二十八年】忿纇無期。
【疏】以纇忿共文,則纇亦似忿,故以爲戾,言很戾也。
又疵也。
【唐書儒學傳】鉏纇除荒。
【淮南子汜論訓】明月之珠,不能無纇。
考證:〔【左傳昭二十八年】忿纇無期。
【疏】以纇忿其文,則纇亦似忿〕謹照原文其文改共文。
纈 【未集中】【糸字部】 纈 【廣韻】【正韻】胡結切【集韻】【韻會】奚結切,□音擷。
【說文】結也。
【玉篇】綵纈也。
【類篇】繫也,謂繫繒染爲文也。
【李賀詩】醉纈拋紅網。
【杜牧之詩】花塢團宮纈。
纉 【未集中】【糸字部】 纉 【正字通】俗纘字。
纊 【未集中】【糸字部】 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謗切,音曠。
【說文】絮也。
或從光作絖。
【玉篇】綿也。
【書禹貢】厥篚纖纊。
【傳】纊,細綿。
【儀禮旣夕】屬纊。
【註】纊,新絮。
【左傳宣十二年】三軍之士,皆如挾纊。
【註】綿也。
又【集韻】古曠切,光去聲。
義同。
纋 【未集中】【糸字部】 纋 【廣韻】【集韻】□於求切,音憂。
【玉篇】筓之中央髮也。
【廣韻】筓巾。
【儀禮士喪禮】鬠筓用桑,長四寸,纋中。
【註】纋,筓之中央,以安髮。
又【集韻】烏侯切,音謳。
義同。
續 【未集中】【糸字部】 續 〔古文〕賡【廣韻】似足切【集韻】【韻會】【正韻】松玉切,□音俗。
【說文】連也。
【爾雅釋詁】繼也。
【書盤庚】予迓續乃命于天。
【詩小雅】似續妣祖。
【禮深衣】續袵鉤邊。
【註】續,猶屬也。
又姓。
【廣韻】舜七友,有續牙。
【急就篇註】續氏,晉大夫續□伯之後。
又與績同。
【穀梁傳成五年】伯尊其無績乎。
【註】績,或作續。
又【集韻】辭屢切。
詩隂靷沃續。
徐邈說。
纍 【未集中】【糸字部】 纍 【廣韻】力追切【集韻】【韻會】倫追切,□音欙。
【說文】綴得理也。
【禮樂記】纍纍乎端如貫珠。
又【說文】一曰大索也。
【小爾雅】纍繘也。
【前漢李廣傳】以劒斫絕纍。
【註】纍,索也。
又【玉篇】繫也。
【廣韻】係也。
亦作縲。
【左傳僖三十三年】不以纍臣釁鼓。
【註】纍,囚繫也。
【前漢司馬遷傳】幽于纍紲。
【註】纍,係也。
又【詩周南】葛藟纍之。
【釋文】纍,纏繞也。
又【詩小雅】甘瓠纍之。
【註】纍,蔓也。
又【禮玉藻】喪容纍纍。
【註】羸憊貌。
又【齊語】諸侯甲不解纍。
【註】纍,所以盛甲也。
又【史記孔子世家】纍纍若喪家之狗。
【註】纍纍然,不得志之貌也。
又【前漢郊祀志】秦巫□社主巫保,族纍之屬。
【註】族纍,二神名。
又【前漢揚雄傳】欽弔楚之湘纍。
【註】李奇曰:不以罪死曰纍。
又姓。
【廣韻】晉七輿大夫纍虎。
又【集韻】【正韻】□魯猥切,音壘。
壘,山名。
或作纍。
又【集韻】力僞切,音嫘。
同累事相緣及也。
考證:〔【小爾雅】綆繘也。
〕謹照原文綆改纍。
纎 【未集中】【糸字部】 纎 【正字通】俗纖字。
纏 【未集中】【糸字部】 纏 【廣韻】直連切【集韻】【韻會】澄延切,□音廛。
【說文】繞也。
【玉篇】約也。
【廣韻】束也。
【詩唐風綢繆束薪傳】綢繆,纏綿也。
又姓。
【廣韻】漢有纏子著書。
又【廣韻】特碾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碾切,□廛去聲。
義同。
【集韻】或作繵。
【類篇】或省作緾。
【五經文字】纏,俗作纏。
纏原字從□。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隱綺切,音倚。
【博雅】□□,筕篖也。
纑 【未集中】【糸字部】 纑 【廣韻】落胡切【集韻】【韻會】【正韻】籠都切,□音盧。
【說文】布縷也。
【孟子】妻辟纑。
【趙岐註】練其麻曰纑。
又【史記貨殖傳】山西饒材竹纑。
【註】纑,紵屬,可以爲布。
【五經文字】經典亦作盧。
纓 【未集中】【糸字部】 纓 【廣韻】於盈切【集韻】渠成切,□音嬰。
【正韻】於京切,音英。
【說文】冠系也。
【釋名】纓,頸也,自上而繫於頸也。
【禮曲禮】女子許嫁纓。
又【玉藻】□冠朱組纓,天子之冠也。
又【儀禮旣夕】薦馬纓三就。
【註】今馬鞅。
【周禮春官巾車】鍚樊纓。
【註】纓,當胷,削革爲之也。
又【左傳桓二年】鞶厲遊纓。
【註】纓在馬膺首如索帬。
又【集韻】於正切,音郢。
義同。
考證:〔【周禮春官巾車】錫樊纓。
〕謹照原文錫改鍚。
纔 【未集中】【糸字部】 纔 【廣韻】所銜切【集韻】【韻會】師銜切,□音衫。
【說文】帛雀頭色。
一曰微黑色如紺。
纔,淺也。
又【集韻】鉏鹹切,音讒。
又所鑒切,音釤。
又仕懺切,音鑱。
義□同。
又【廣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音裁。
【廣韻】僅也。
【前漢鼂錯傳】遠縣纔至。
【註】纔,淺也,猶言僅至也。
又與財同。
【史記孝文本紀】太僕見馬遺財足。
【註】索隱曰:財字與纔同。
又與裁同。
【前漢高後文功臣表】裁什二三。
【註】師古曰:裁,與纔同。
又與材同。
【前漢杜欽傳】廼爲小冠,高廣材二寸。
【註】師古曰:材,與纔同。
古通用。
纕 【未集中】【糸字部】 纕 【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
【說文】援臂也。
【玉篇】帶也。
【屈原離騷】旣替餘以蕙纕兮。
【註】佩帶也。
又【廣韻】馬腹帶。
【晉語】懷挾纓纕。
又【玉篇】收衣袖絭。
又【集韻】如陽切,音□。
義同。
又【集韻】蘇郞切,音桑。
【類篇】緗□,淺黃也。
□,或從襄。
又【集韻】汝兩切,音壤。
【類篇】絲棼也。
考證:〔【周語】懷挾纓纕。
〕謹照原書周語改晉語。
耺 【未集中】【耳字部】 耺 【廣韻】于分切【集韻】王分切,□音雲。
耳中聲。
【揚子法言】籩豆不陳,玉帛不分,琴瑟不鏗,鐘鼓不耺,吾則無以見聖人矣。
又【五音集韻】筠氷切。
耺,耾聲也。
纖 【未集中】【糸字部】 纖 【廣韻】息廉切【集韻】【韻會】【正韻】思廉切,□音暹。
【說文】細也。
【揚子方言】纖,小也。
繒帛之細者謂之纖。
【書禹貢】厥篚□纖縞。
【傳】纖,細也。
【楚辭招魂】被文服纖。
【註】纖謂羅縠也。
又【禮閒傳】禫而纖。
【註】黑經白緯曰纖。
【前漢文帝紀】纖七日釋服。
【註】纖,細布衣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望其輻,欲其揱爾而纖也。
【註】揱纖,殺小貌。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蜚纖垂髾。
【註】纖,袿衣飾。
又【史記貨殖傳】周人旣纖。
【註】纖,儉嗇也。
又【集韻】【韻會】□將廉切,音殲。
【禮文王世子】其□罪則纖剸。
【註】纖,讀爲殲。
殲,刺也。
又【韻會】師鹹切,音攕。
與孅通。
【前漢食貨志】至孅至悉也。
【註】師古曰:孅,與纖同。
纗 【未集中】【糸字部】 纗 【廣韻】□宜切【集韻】津垂切,□音厜。
【說文】維網中繩。
又【張衡思□賦】纗幽蘭之秋華兮。
【註】纗,系也。
又【博雅】紳帶也。
又【廣韻】戸圭切【集韻】元圭切,□音攜。
義同。
又【廣韻】【集韻】□胡卦切,音畫。
義同。
又【集韻】竹恚切,音諈。
義同。
又【廣韻】【集韻】□以睡切,音諉。
弦中絕也。
纘 【未集中】【糸字部】 纘 【廣韻】【正韻】作管切【集韻】【韻會】祖管切,□音纂。
【說文】繼也。
【書仲虺之誥】纘禹舊服。
【傳】繼禹之功,統其舊服。
【詩豳風】載纘武功。
【傳】纘,繼也。
○按俗作纉,非。
又與纂通。
詳纂字註。
綁 【未集中】【糸字部】 綁 【字彙】補曠切,榜上聲。
古無此字。
今俗作綁笞之字。
翐 【未集中】【羽字部】 翐 【廣韻】直一切【集韻】【韻會】【正韻】直質切,□音秩。
【玉篇】飛貌。
【類篇】翐翐,飛舒遲。
【莊子山木篇】翂翂翐翐,而似無能。
【釋文】翐,字或作昳。
互詳翂字註。
纙 【未集中】【糸字部】 纙 【集韻】郞佐切,音邏。
【類篇】錢緡也。
纚 【未集中】【糸字部】 纚 【廣韻】【集韻】【韻會】□所綺切,音蹝。
【說文】冠織也。
【釋名】纚,以韜髪者也。
以纚爲之,因以爲名。
【廣韻】同縰。
【儀禮士冠禮】緇纚,廣終幅,長六尺。
【註】今之幘梁也。
【前漢江充傳】冠襌纚步搖。
【註】纚,織絲爲之,卽今方目紗是也。
【後漢輿服志】法冠,高五寸,以纚爲展筩。
【註】纚,今之縰。
通俗文:幘裡曰纚。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纚乎淫淫。
【註】群行貌也。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輦道纚屬。
【註】纚迤相連屬也。
又【集韻】【韻會】□鄰知切,音離。
【詩小雅】紼纚維之。
【傳】纚,緌也。
【釋文】韓詩雲:筰也。
又【集韻】【韻會】□所蟹切,音灑。
【史記司馬相如傳】落英幡纚。
【註】幡纚,偏幡也。
又【集韻】所宜切。
【前漢揚雄傳】灕虖幓纚。
【註】車飾貌也。
又【集韻】所禾切,音羅。
【屈原離騷】索胡繩之纚纚。
【註】胡繩,香草。
纚纚,索好貌。
又【集韻】疎士切,音史。
【張衡西京賦】奮長袖之颯纚。
【註】颯纚,長貌。
又【集韻】輦尒切,音邐。
連也。
【戌集中】【面字部】【廣韻】許鹹切【集韻】虛鹹切,□音。
【廣韻】□,出頭貌。
【集韻】小頭。
又【集韻】乎監切,音銜。
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五音篇海】音義與□同。
【亥集上】【馬字部】【集韻】仕戢切,同驫。
馬衆也。
纛 【未集中】【糸字部】 纛 【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音道。
【玉篇】羽葆幢也。
亦作翿。
【周禮地官鄕師】及葬執纛,以興匠師。
【註】雜記曰:匠人執翿。
鄭司農雲:翿,羽葆幢也。
爾雅曰:纛,翳也,以指麾輓柩之役。
又【前漢高帝紀】黃屋左纛。
【註】李斐曰:纛,毛羽幢也。
在乘輿車衡左方上注之。
蔡邕曰:以犛牛尾爲之,如鬥,或在騑,或在衡。
應劭曰:雉尾爲之,在左驂當鑣上。
又【集韻】皁纛,軍中大旗也。
又【廣韻】徒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音導。
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沃切,音毒。
□或作纛。
義同。
又【集韻】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獨。
義同。
又【正韻】徒刀切,音陶。
義同。
考證:〔【前漢高帝紀】黃屋左纛。
【註】李斐曰,纛,毛羽幢也。
在乘輿車衡左方上注也。
〕謹照原文注也改注之。
纜 【未集中】【糸字部】 纜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瞰切,音濫。
【玉篇】維舟索也。
【杜甫城西陂泛舟詩】遲日徐看錦纜牽。
【正韻】俗作。
纝 【未集中】【糸字部】 纝 【廣韻】力追切【集韻】【韻會】倫追切,□音纍。
網路。
【論語註】黑索也。
亦作縲。
或作□。
纞 【未集中】【糸字部】 纞 【篇海】龍絹切,音戀。
不斷也。
糾 【未集中】【糸字部】 糾 【廣韻】居黝切【集韻】吉酉切,□音朻。
【說文】繩三合也。
【史記賈誼傳】何異糾纆。
【註】《通俗文》雲:合繩曰糾。
又【博雅】舉也。
【書囧命】繩愆糾謬。
【疏】糾,謂發舉其愆過。
【左傳昭六年】糾之以政。
【註】糾,舉也。
又【周禮天官大宰】以糾萬民。
【釋文】糾,察也。
又【小宰】凡宮之糾禁。
【註】糾,猶割也,察也。
又【詩魏風】糾糾葛屨。
【傳】猶繚繚也。
【疏】稀疏之貌。
又【後漢公孫瓚傳】糾人完聚。
【註】糾,收也。
又【後漢荀彧傳】收離糾散。
【註】糾,合也。
又【玉篇】告也。
【廣韻】督也,參也,急也,戾也。
又【集韻】舉夭切,音矯。
【詩陳風】舒窈糾兮。
【傳】窈糾,舒之姿也。
又【正韻】舉有切,音九。
義同。
又【韻補】葉居由切,結也。
【嵆康琴賦】瀄汨澎湃,蟺相糾。
放肆大川,濟乎中州。
【正字通】俗從鬥作紏,非。
○按《說文》糾在丩部,今倂入。
纡 【未集中】【糸字部】 紆 【廣韻】憶俱切【集韻】【韻會】邕俱切,□音迂。
【說文】詘也。
一曰縈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中弱則紆。
【註】紆,曲也。
【史記屈原傳】寃結紆軫兮。
【註】紆,屈也。
又【博雅】紆,繩索也。
又姓。
【廣韻】後秦有肥鄕侯始平紆邈。
又【集韻】匈于切,音訏。
義同。
又【集韻】烏侯切,音謳。
【類篇】陽紆,山名也。
又【韻補】葉委羽切【馬融廣成頌】大匈哨後,縕巡歐紆。
負隅依阻,莫敢嬰禦。
竌 【午集下】【立字部】 竌 【玉篇】昌禦切【海篇】音處。
正也。
纣 【未集中】【糸字部】 紂 【廣韻】除柳切【集韻】【韻會】丈九切,□音。
【說文】馬繒也。
【揚子方言】車紂,自關而西謂之紂。
【廣韻】俗作□。
又【史記殷本紀】帝辛,天下謂之紂。
【註】《諡法》殘忍捐義曰紂。
纖 【未集中】【糸字部】 纖 【廣韻】息廉切【集韻】【韻會】【正韻】思廉切,□音暹。
【說文】細也。
【揚子方言】纖,小也。
繒帛之細者謂之纖。
【書禹貢】厥篚□纖縞。
【傳】纖,細也。
【楚辭招魂】被文服纖。
【註】纖謂羅縠也。
又【禮閒傳】禫而纖。
【註】黑經白緯曰纖。
【前漢文帝紀】纖七日釋服。
【註】纖,細布衣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望其輻,欲其揱爾而纖也。
【註】揱纖,殺小貌。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蜚纖垂髾。
【註】纖,袿衣飾。
又【史記貨殖傳】周人旣纖。
【註】纖,儉嗇也。
又【集韻】【韻會】□將廉切,音殲。
【禮文王世子】其□罪則纖剸。
【註】纖,讀爲殲。
殲,刺也。
又【韻會】師鹹切,音攕。
與孅通。
【前漢食貨志】至孅至悉也。
【註】師古曰:孅,與纖同。
纥 【未集中】【糸字部】 紇 【廣韻】【韻會】【正韻】□下沒切,音覈。
【說文】絲下也。
【九經字】《說文》作□。
隷省作紇。
又人名。
【左傳襄四年】臧紇救鄫。
【註】臧紇,武仲也。
又【襄十年】郰人紇抉之,以出門者。
【註】紇,郰邑大夫仲尼父叔梁紇也。
【史記孔子世家】伯夏生叔梁紇,紇生孔子。
又【唐書回鶻傳】回紇,其先匈奴也。
又姓。
【廣韻】複姓三氏:北齊開府紇奚永樂,又有紇幹氏、紇骨氏。
又【集韻】下扢切,音□。
義同。
又【集韻】恨竭切,音齕。
義同。
又【廣韻】胡結切【集韻】奚結切,□音纈。
大絲也。
又【集韻】蹇列切,音結。
【類篇】覲也。
又【集韻】胡骨切,音搰。
束也。
又九傑切,音扢。
急也。
約 【未集中】【糸字部】 約 【廣韻】於略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卻切,□音葯。
【說文】纏束也。
【詩小雅】約之閣閣。
【傳】約,束也。
又【周禮春官大史】凡邦國都鄙,及萬民之有約劑者藏焉。
【註】約劑,要盟之載辭。
【禮曲禮】約信曰誓。
【疏】共相約束,以爲信也。
又【禮坊記】君子約言。
【疏】謂省約其言也。
又【論語】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
【禮坊記】小人貧斯約。
【註】約猶窮也。
又【論語】以約失之者,鮮矣。
【何晏註】儉約無憂患。
又【戰國策】蘇代約燕王曰。
【註】約,止也。
又【莊子逍遙遊】淖約若處子。
【音義】淖約,柔弱貌。
又【荀子勸學篇】春秋約而不速。
【註】文義隱約。
又【呂氏春秋】旄象之約。
【註】約,節也。
一曰美也。
又【楚辭招魂】土伯九約。
【註】屈也。
又姓。
約續,古賢者,見【韓非子】。
又【廣韻】於笑切【集韻】一笑切【韻會】幺笑切,□音要。
【前漢禮樂志】明德鄕治本約。
【註】師古曰:約,讀曰要。
又【集韻】於敎切,音靿。
屈也。
又【集韻】乙角切,音渥。
□或作約,束也。
又【集韻】吉歷切,音激。
纏也。
又同的。
【枚乗七發】九寡之珥以爲約。
【註】約亦的字也。
級 【未集中】【糸字部】 級 【廣韻】【正韻】居立切【集韻】訖立切,□音急。
【說文】絲次第也。
又【玉篇】階級也。
【廣韻】等級。
俗作□。
【禮曲禮】拾級聚足。
【註】級,等也。
又【月令】貴賤之等級。
【史記秦始皇本紀】拜爵一級。
又【史記樊噲傳】斬首十五級。
纨 【未集中】【糸字部】 紈 【廣韻】【集韻】【韻會】□胡官切,音桓。
【說文】素也。
【釋名】紈,煥也。
細澤有光,煥煥然也。
【急就篇註】紈卽素之輕者。
【前漢地理志】織作冰紈綺繡純麗之物。
【註】如淳曰:紈,白熟也。
臣瓚曰:冰紈,紈細密堅如冰者也。
【文選古詩】被服紈與素。
【李善註】範子曰:白紈素出齊。
又【玉篇】結也。
【亥集下】【黽字部】【集韻】【正韻】□古文蛙字。
【說文】蝦蟇也。
【玉篇】同鼃。
【釋名】鼃蟈,長股也。
顏師古曰:似鰕蟇而小,長腳。
【爾雅釋魚疏】陶註本草雲:一種小形善鳴,喚名爲者,卽郭璞雲靑蛙者也。
後腳長,故善躍。
大其聲,則曰。
小其聲,則曰蛤。
【周禮秋官】蟈氏掌去黽。
又淫聲曰聲。
班固曰:淫不可聽者,非韶夏之樂也。
【前漢王莽傳贊】紫色聲。
【註】者,樂之淫聲。
又始也。
【廣雅】鼃,始也。
又【廣韻】戸媧切【集韻】胡瓜切,□音華。
義同。
缗 【未集中】【糸字部】 緡 【廣韻】武巾切【集韻】眉貧切,□音珉。
【正韻】彌鄰切,音民。
【說文】釣魚□也。
【詩召南】其釣維何,維絲伊緡。
【爾雅釋詁】緡,綸也。
【註】繩也。
江東謂之緡。
又【說文】吳人解衣相被謂之緡。
【詩大雅】言緡之絲。
【註】緡,被也。
又錢貫也。
【前漢武帝紀】初筭緡錢。
【註】緡,絲也,以貫錢也。
又邑名。
【左傳僖二十三年】齊侯伐宋圍緡。
【註】緡,宋邑。
高平昌邑縣東南有東緡城。
又【集韻】呼昆切,音昏。
義同。
又【集韻】彌延切,音棉。
通作緜。
又【集韻】弭盡切,音泯。
【莊子則陽篇】雖使丘陵草木之緡。
【音義】緡,盛也。
又【莊子在宥篇】當我緡乎。
【音義】緡,泯合也。
又【集韻】美隕切。
愍或作緡。
痛也。
纩 【未集中】【糸字部】 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謗切,音曠。
【說文】絮也。
或從光作絖。
【玉篇】綿也。
【書禹貢】厥篚纖纊。
【傳】纊,細綿。
【儀禮旣夕】屬纊。
【註】纊,新絮。
【左傳宣十二年】三軍之士,皆如挾纊。
【註】綿也。
又【集韻】古曠切,光去聲。
義同。
紀 【未集中】【糸字部】 紀 【廣韻】居理切【集韻】【韻會】苟起切【正韻】居裡切,□音己。
【說文】絲別也。
【詩大雅】綱紀四方。
【傳】理之爲紀。
【疏】紀者,別理絲數。
又【書洪範】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曆數。
【疏】五紀者,五事,爲天之經紀也。
又【書畢命】旣歷三紀。
【傳】十二年曰紀。
又【詩秦風】有紀有堂。
【傳】紀,基也。
【疏】山基也。
○按《六書》略音起。
又【禮月令】月窮于紀。
【註】紀,會也。
又【穀梁傳莊二十二年】災紀也。
【註】紀,治理也。
又【周語】數之紀也。
【註】數起於一,終於十。
十則更,故曰紀。
又【史記本紀註】索隱曰:紀者,記也。
本其事而記之。
又【西京雜記】五絲爲,倍爲升,倍升爲緎,倍緎爲紀。
又【玉篇】紀,緒也。
又【廣韻】紀,極也,識也。
又國名。
【左傳隱元年】紀人伐夷。
【註】紀國,在東莞劇縣。
又姓。
【史記項羽紀】紀信。
紉 【未集中】【糸字部】 紉 【廣韻】女鄰切【集韻】尼鄰切,昵平聲。
【說文】繟繩也。
【博雅】盭也。
【玉篇】繩縷也,展而續之。
【禮內則】衣裳綻裂,紉箴請補綴。
【屈原離騷】紉秋蘭以爲佩。
【註】紉,索也。
【揚子方言】擘,楚謂之紉。
又【集韻】而鄰切。
義同。
又【集韻】居覲切,音。
合絲爲繩。
考證:〔【廣韻】女鄰切,【集韻】而鄰切,□音人。
〕謹按女鄰切係孃母,而鄰切係日母,不得□音人。
謹照集韻紉字本音改而鄰切爲尼鄰切,改□音人爲昵平聲。
〔【揚子方言】續,楚謂之紉。
〕謹照原文續改爲擘。
〔又【集韻】尼鄰切。
〕謹照集韻紉字别音,改尼鄰切爲而鄰切。
〔【集韻】居覲切,音抑。
〕謹按居覲切不得音抑,今據集韻居覲切首一字抑改。
緯 【未集中】【糸字部】 緯 【廣韻】【集韻】【韻會】于貴切【正韻】于位切,□音胃。
【說文】織橫絲也。
【釋名】緯,圍也。
反覆圍繞,以爲經也。
【左傳昭二十四年】嫠不恤其緯。
【註】織者常苦緯少。
【莊子列禦□】江上有家貧緯蕭而食者。
【音義】緯,織也。
又【周禮天官冢宰體國經野疏】南北之道謂之經,東西之道謂之緯。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日月星辰註】星謂五緯。
【疏】五緯,卽五星。
言緯者,二十八宿隨天左轉爲經,五星右旋爲緯。
又圖緯。
【司馬貞三皇本紀】圖緯所載。
又【集韻】羽鬼切,音偉。
【博雅】束也。
【夏小正】農緯厥耒。
又【韻補】葉呼韋切。
【劉向九歎】慶忌囚于阱室兮,陳不占戰而赴圍。
破伯牙之號鐘兮,挾人箏而彈緯。
純 【未集中】【糸字部】 純 〔古文〕□【廣韻】常倫切【集韻】殊倫切,□音淳。
【說文】絲也。
【論語】今也純儉,吾從衆。
【何晏註】純,絲也。
絲易成,故從儉。
【前漢王褒傳】難與道純緜之麗密。
又【易乾卦】純粹,精也。
【疏】純粹,不雜。
又【書酒誥】嗣爾股肱純。
【傳】繼汝股肱之敎,爲純一之行。
又【詩大雅】純嘏爾常矣。
【箋】純,大也。
又【詩周頌】文王之德之純。
【箋】純,亦不已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諸侯純九,大夫純五。
【註】純,猶皆也。
又【禮郊特牲】貴純之道也。
【註】純,謂中外皆善。
又【左傳隱元年】潁考叔,純孝也。
【註】純,猶篤也。
又【前漢地理志】織作冰紈綺繡純麗之物。
【註】純,精好也。
又【淮南子地形訓】裡閒九純,純丈五尺。
【註】純,量名。
又【集韻】主尹切【韻會】之尹切,□音準。
【書顧命】篾席黼純。
【註】白黑雜繒緣之。
【儀禮士冠禮】服纁裳純衣。
【註】純衣,緣衣也。
又【旣夕】緇純。
【註】飾衣曰純。
【禮曲禮】冠衣不純素。
【註】純,緣也。
又【集韻】規倫切,音鈞。
又朱閏切,音稕。
義□同。
又【集韻】徒溫切,音屯。
【詩召南】白茅純束。
【傳】純束,猶包之也。
【箋】純讀曰屯。
【戰國策】錦繡千純。
【註】純音屯,束也。
又縣名。
【左傳襄十八年】執孫蒯于純留。
【註】純留,縣名。
【釋文】純,《地理志》作屯。
又【集韻】杜本切,音盾。
義同。
又【集韻】從緣切,音全。
【儀禮鄕射禮】二算爲純。
【註】猶全也。
【禮投壷】二算一純。
【疏】二算合爲一全。
又【集韻】莊持切。
緇或作純。
【周禮地官媒氏】純帛無過五兩。
【註】純實緇字也。
古緇以才爲聲。
【禮祭統】以共純服。
【疏】凡言純者,其義有二:一糸旁才是古之緇字,二是糸旁屯是純字。
但書文相亂,雖是緇字,□皆作純。
鄭氏所註,於絲理可知,於色不明者,卽讀爲緇。
【史記五帝本紀】黃收純衣。
【註】索隱曰:純讀曰緇。
又【集韻】朱倫切,音諄。
諄或作純。
又【集韻】船倫切,音脣。
門名。
《春秋傳》有純門。
考證:〔又朱聞切,音分。
〕謹按朱聞切不得音分,今據集韻改朱閏切,音稕。
纰 【未集中】【糸字部】 紕 【廣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音毗。
【爾雅釋言】紕,飾也。
【詩鄘風】素絲紕之。
【箋】素絲爲縷,以縫紕旌旗之旒縿。
又【集韻】平祕切,音備。
【正韻】毗意切,音避。
義□同。
又【集韻】賔彌切,音□。
【正韻】蒲糜切,音皮。
緣也。
【禮玉藻】縞冠素紕。
【註】緣邊也。
又【廣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音陴。
義同。
又【廣韻】匹夷切【集韻】篇夷切,□音批。
【禮大傳】五者一物紕繆。
【註】紕繆,猶錯也。
又【玉篇】紕,纇也。
又【廣韻】繒欲壞也。
又【增韻】繒疏也。
又【集韻】蒲眠切,音蹁。
【說文】紕,氐人□也。
又【集韻】補履切,音比。
義同。
又【廣韻】昌裡切,音齒。
績苧一紕。
出《新字林》。
【集韻】或作□。
考證:〔又【集韻】蒲眠切,音編。
〕謹按編非蒲眠切。
今據原文音編改音蹁。
綱 【未集中】【糸字部】 綱 〔古文〕□【廣韻】古郞切【集韻】【韻會】居郞切,□音岡。
【說文】維紘繩也。
【書盤庚】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詩大雅】綱紀四方。
【傳】張之爲綱。
【疏】綱者,網之大繩。
又【儀禮鄕射禮】乃張侯下綱。
【註】綱,持舌繩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梓人爲侯上綱與下綱,出舌尋,絹寸焉。
【註】綱,所以繫侯於植者也。
又【禮緯含文嘉】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梓人爲侯上綱與下綱,出舌尋,寸焉。
〕謹照原文寸改絹寸。
缹 【未集中】【缶字部】 缹 【廣韻】方久切【集韻】俯九切,□音缶。
烝缹。
【玉篇】火熟也。
【集韻】或作炰,亦書作□。
納 【未集中】【糸字部】 納 【廣韻】奴答切【集韻】諾答切,□音衲。
【說文】絲濕納納也。
又【博雅】入也。
【釋名】納,弭也。
弭之兩緻之言也。
【書堯典】寅餞納日。
【傳】餞,送也。
日入言送。
又【舜典】納于百揆。
又夙夜出納,朕命惟允。
又【禹貢】百裡賦納總,二百裡納銍,三百裡納稭。
又【儀禮旣夕禮】屨外納。
【註】納,收餘也。
又【禮曲禮】納女于天子。
【註】納女,猶緻女也。
又【禮雜記】納幣一束。
【註】納,徵也。
又姓。
【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與內同。
【周禮春官鐘師】納夏。
【註】故書納爲內。
又【玉篇】或作衲、靹。
【篇海】補綴也。
又與軜同。
【荀子正論篇】三公奉軛持納。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縼,或省作□。
詳縼字註。
縱 【未集中】【糸字部】 縱 〔古文〕□【廣韻】子用切【集韻】【韻會】【正韻】足用切,□蹤去聲。
【說文】緩也。
一曰舍也。
【博雅】置也。
【玉篇】恣也,放也。
【書太甲】縱敗禮。
【詩大雅】無縱詭隨。
又【詩鄭風】抑縱送忌。
【註】發矢曰縱。
又【禮仲尼燕居】縱言至于禮。
【註】縱言,汎說事。
又【左傳襄二十六年】敢有二心乎。
縱有,共其內,莫共其外。
又【爾雅釋詁】縱,亂也。
又省作從。
【論語】從之純如也。
【前漢王吉傳】放從自若。
又【集韻】【韻會】祖動切【正韻】作孔切,□音總。
【禮檀弓】喪事欲其縱縱爾。
【註】讀如總領之總。
急遽趨事貌。
又【集韻】足勇切,音。
慫或作縱。
【前漢衡山王傳】日夜縱臾。
【註】師古曰:縱臾,謂獎勸也。
又【廣韻】卽容切【集韻】【韻會】【正韻】將容切,□音蹤。
【廣韻】縱橫也。
【韻會】或作從。
【詩齊風】衡從其畝。
【類篇】東西曰衡,南北曰從。
【賈誼過秦論】合從締交。
【註】從,與縱同。
又與蹤通。
【前漢蕭何傳】發縱指示獸處者,人也。
【註】師古曰:讀者乃爲蹤蹟之蹤,非也。
○按隷釋袁良□:往者王尊發縱于平陽。
楊著□:追縱魯參。
魯峻□:比縱豹產。
皆以縱爲蹤。
師古之說非是。
又【集韻】徂聰切,音叢。
髻高大貌。
紛 【未集中】【糸字部】 紛 【廣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正韻】敷文切,□音芬。
【說文】馬尾韜也。
【玉篇】亂也,緩也。
又【博雅】紛紛,衆也。
又喜也。
【易□卦】用史巫紛若吉。
【釋文】紛,衆也,喜也。
一雲盛也。
【前漢禮樂志】羽旄紛紛。
【註】紛紛言其多。
又【書顧命】筍席□紛純。
【疏】紛如綬,有文而狹者也。
又【禮內則】左佩紛帨。
【註】紛帨,拭物之佩巾也。
又【揚雄羽獵賦】靑雲爲紛。
【註】紛,旗旒也。
又【集韻】符分切,音汾。
紛縕,亂貌。
又【韻補】葉孚焉切。
【孫楚雪賦】豐隆灑雪,交錯翻紛。
膏澤偃液,普潤中田。
【亥集下】【麥字部】【集韻】呼骨切,音忽。
餠屬。
【亥集中】【魚字部】【集韻】牛居切,音魚。
與同。
【張衡西京賦】逞欲畋。
【註】,捕魚也。
又【集韻】牛據切,音禦。
義同。
紙 【未集中】【糸字部】 紙 【廣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隻。
【說文】絮一苫也。
【韻會】古人書於帛,故裁其邊幅,如絮之一苫。
【釋名】紙,砥也,平滑如砥石也。
【東觀漢記】黃門蔡倫造意,用樹皮及敝布魚網作紙。
【初學記】古者以縑帛依書長短隨事截之,名曰幡紙,故其字從糸。
至後漢,蔡倫剉故布擣抄作紙。
又其字從巾。
【張揖古今字詁】巾部雲:紙今帋。
則其字從巾之謂也。
又姓。
【魏書官氏志】渴侯氏,後改爲紙氏。
紡 【未集中】【糸字部】 紡 【廣韻】【正韻】妃兩切【集韻】【韻會】撫兩切,□音仿。
【說文】網絲也。
【廣韻】績紡。
【急就篇註】謂紡切麻絲之屬爲纑縷也。
【儀禮聘禮】賄用束紡。
【註】紡,紡絲爲之,今之縛也。
【左傳昭十九年】託于紀鄣紡焉。
【疏】紡,謂紡麻作纑也。
又【晉語】獻子執而紡于庭之槐。
【註】紡,縣也。
考證:〔【儀禮聘禮】賄用吏紡。
〕謹照原文吏紡改束紡。
紐 【未集中】【糸字部】 紐 【廣韻】女久切【集韻】【韻會】【正韻】女九切,□音忸。
【說文】系也。
一曰結而可解。
【博雅】束也。
【急就篇註】紐謂結之。
【周禮夏官弁師】朱裏延紐。
【註】小鼻在武上,筓所貫也。
【儀禮旣夕禮】紐前後緇。
【註】紐,所以聯帷荒。
【禮玉藻】幷紐約用組三寸,長齊于帶。
疏組謂帶交結處。
【莊子人閒世】禹舜之所紐也。
【音義】崔雲:系而行之曰紐。
□文雲:本也。
【楚辭九歎】情素潔于紐帛。
【註】結,束也。
又姓。
【隋書孝義傳】紐回,字孝政,河東安邑人。
又【韻補】葉碾與切。
【陳琳大荒賦】建皇極以連衡兮,布辰機而結紐。
陽幹曜于乾門兮,隂氣伏于地戸。
考證:〔【禮玉藻】弟子縞帶,幷紐約用組。
【疏】紐謂帶之交結之處。
〕謹按原文以用組三寸爲句,三寸字應增今。
省去弟子縞帶四字。
改爲幷紐約用組三寸,長齊于帶。
疏組謂帶交結處。
〔【楚辭九歎】情素結于紐帛。
〕謹照原文結改潔。
纾 【未集中】【糸字部】 紓 【廣韻】傷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商居切,□音書。
【說文】緩也。
【詩小雅】彼交匪紓。
又【左傳僖二十一年】紓禍也。
【註】紓,解也。
又【廣韻】神與切,音杼。
【集韻】上與切,音墅。
義□同。
【玉篇】紓或作舒。
【集韻】或作。
绀 【未集中】【糸字部】 紺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暗切,音贛。
【說文】帛深靑揚赤色。
【博雅】蒼靑也。
【釋名】紺,含也,靑而含赤色也。
【論語】君子不以紺緅飾。
【何晏註】紺,齊服盛色。
【郉昺疏】紺,元色。
绁 【未集中】【糸字部】 紲 【廣韻】【集韻】【韻會】□私列切,音薛。
【說文】系也。
或從枼作緤。
【玉篇】馬韁也。
凡繫縲牛馬皆曰紲。
又【詩鄘風】蒙彼縐絺,是紲袢也。
【疏】紲袢者,去熱之名。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恆角而達,辟如終紲,非弓之利也。
【註】紲,弓。
又【前漢揚雄傳】亶觀夫票禽之紲隃。
【註】師古曰:紲與跇同。
【廣韻】紲亦作絏。
俗作靾。
組 【未集中】【糸字部】 組 【廣韻】則古切【集韻】總古切【正韻】總五切,□音祖。
【說文】綬屬。
其小者以爲冕纓。
【書禹貢】厥篚□纁璣組。
【傳】組,綬類。
【周禮天官典絲】凡祭祀,共黼畫組就之物。
【疏】組就者,謂以組爲冕旒之就。
又【詩邶風】執轡如組。
【註】組,織組也。
又【詩鄘風】素絲組之。
【箋】素絲者,以爲縷,以縫紕旌旗之旒縿,或以維持之。
又【儀禮士喪禮】著組繫。
【註】組繫,可爲結也。
又【儀禮士喪禮】鬠用組。
【註】用組,組束髮也。
又【禮內則】織紝組紃。
【疏】組紃,俱爲絛。
薄闊爲組,似繩者爲紃。
又【左傳襄三年】使鄧廖帥組甲三百。
【註】組甲,漆甲成組文。
【疏】組甲,以組綴甲,車士服之。
又【集韻】千餘切,音疽。
邑名。
在海中。
紳 【未集中】【糸字部】 紳 【廣韻】失人切【集韻】【正韻】升人切,□音申。
【說文】大帶也。
【禮內則】冠緌纓端,韠紳縉笏。
【註】紳,大帶,所以自紳約也。
【論語】子張書諸紳。
【疏】以帶束腰,垂其餘以爲飾,謂之紳。
又【博雅】紳,束也。
又【韻補】葉屍連切【韓愈謝自然詩】奈何不自信,反欲從物遷。
感傷遂成詠,昧者宜書紳。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糠古作□。
註詳禾部十一畫。
□ 【未集中】【網字部】 □ 【篇韻】音頷。
冕也。
細 【未集中】【糸字部】 細 【廣韻】蘇計切【集韻】【正韻】思計切,□音壻。
【說文】作□。
微也。
【類篇】隷作細。
【玉篇】小也。
【書旅獒】不矜細行。
【註】輕忽小物。
【左傳襄二十九年】其細已甚。
【註】譏其煩碎。
又【北史源思禮傳】何必大子細也。
織 【未集中】【糸字部】 織 〔古文〕□綕□□【廣韻】之翼切【集韻】【韻會】質力切,□音職。
【說文】作布帛之總名。
【小爾雅】治絲曰織。
織,繒也。
【廣韻】組織。
【書禹貢】厥篚織文。
【傳】織文,錦綺之屬。
又【廣韻】【集韻】【韻會】□職利切,音志。
【正韻】支義切,音寘。
【禮玉藻】士不衣織。
【註】織,染絲織之,士衣染繒也。
又【集韻】昌志切,音熾。
幟或作織。
【詩小雅】織文鳥章。
【箋】織,幑也。
【疏】幟與織,字雖異,音實同也。
【前漢食貨志】旗織加其上。
【註】師古曰:織,讀曰幟。
【類篇】或作□。
脮 【未集下】【肉字部】 脮 【廣韻】【集韻】□吐猥切,音骽。
【廣韻】腲脮。
【集韻】□脮,踵疾。
【六書故】□脮,肥貌。
又【廣韻】奴罪切【集韻】弩罪切,□音餧。
【廣韻】同鯘。
【集韻】魚敗也。
羘 【未集中】【羊字部】 羘 【字彙補】子唐切。
羝羊也。
終 【未集中】【糸字部】 終 〔古文〕□□□□□□□□夊【廣韻】職戎切【集韻】【韻會】之戎切,□音螽。
【說文】絿絲也。
又【玉篇】極也,窮也。
【集韻】一曰盡也。
【易繫辭】《易》之爲書也,原始要終。
【書仲虺之誥】愼厥終,惟其始。
【詩大雅】高朗令終。
又【禮檀弓】君子曰終,小人曰死。
又【左傳文元年】先王之正,時也。
履端于始,舉正于中,歸餘于終。
【疏】歸其餘,分置于終末。
言於終末乃置閏也。
又【左傳襄九年】十二年矣,是謂一終,一星終也。
又【爾雅釋天】月在壬曰終。
又【前漢□法志】地方一裡爲井,井十爲通,通十爲成,成方十裡,成十爲終。
又姓。
【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終葵氏。
【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爲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終黎氏。
【前漢終軍傳】終軍,字子雲,濟南人也。
又【韻補】葉諸仍切。
【周易坤文言】以終葉成。
又【韻補】葉諸良切。
【陳琳迷疊香賦】竭歡慶於夙夜兮,雖幽翳而彌彰。
事罔隆而不殺兮,亦無始而不終。
抋 【卯集中】【手字部】 抋 【集韻】七鴆切,音沁。
插也。
與□同。
绉 【未集中】【糸字部】 縐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側救切,音皺。
【說文】絺之細者。
一曰蹴也。
【玉篇】縐,布也,纖也。
亦作□。
【詩鄘風】蒙彼縐絺。
【傳】絺之靡者爲縐。
【疏】絺者,以葛爲之。
其精尤細靡者,縐也,言細而縷縐。
又褰縐。
【史記司馬相如傳】襞積褰縐。
【註】褰縐,縮蹙之也。
又【類篇】縐,聚文也。
又【集韻】之遇切,音媰。
側六切,音縬。
義□同。
又【廣韻】初敎切,音抄。
惡絹也。
絆 【未集中】【糸字部】 絆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博慢切,音半。
【說文】馬縶也。
【玉篇】羈絆也。
【增韻】繫足曰絆,絡首曰羈。
【前漢班固敘傳】今吾子已貫仁義之羈絆。
又【韻補】葉彼巷切。
【揚雄交州牧箴】爰自開闢,不羈不絆。
周公攝祚,白雄是獻。
【廣韻】絆,同靽。
绋 【未集中】【糸字部】 紼 【廣韻】【集韻】【韻會】□分勿切,音弗。
【說文】亂糸也。
又【爾雅釋水】紼,繂也。
【詩小雅】紼纚維之。
【傳】紼,縳也。
又【禮曲禮】助葬必執紼。
【註】引棺索也。
【釋名】從前引之曰紼。
紼,發也,發車使前。
又與紱通。
【前漢丙吉傳】上將使人加紼而封之。
【註】師古曰:紼,繫印之組也。
又與芾通。
【白虎通】紼者,蔽也,行以蔽前。
天子朱紼,諸侯赤紼。
《詩》雲:朱紼斯皇。
又雲:赤紼在股。
○按《詩》朱紼、赤紼皆作芾也。
又【集韻】芳未切,音費。
【類篇】縕也。
【玉篇】或從茀作□,亦作綍。
考證:〔【詩小雅】紼纚維之。
【傳】紼,縛也。
〕謹照原文縛改縳。
绌 【未集中】【糸字部】 絀 【廣韻】【集韻】□竹律切,音窋。
【說文】縫也。
【玉篇】紩也。
【史記趙世家】卻冠秫絀。
【註】徐廣曰:戰國策作□縫,亦縫紩之別名也。
古字多假借,故作秫絀耳。
此蓋言其女工箴縷之麤拙也。
又【荀子非相篇】緩急嬴絀。
【註】猶言屈伸也。
又【集韻】敕律切,音黜。
義同。
又同黜。
【禮王制】不孝者,君絀以爵。
【註】絀,退也。
考證:〔【說文】絳也。
〕謹照原文絳改縫。
〔【史記趙世家】卻冠秫絀。
【註】徐廣曰,戰國作秫縫。
〕謹照原文戰國下增策字。
紹 【未集中】【糸字部】 紹 〔古文〕綤【廣韻】【集韻】【韻會】□市沼切,音佋。
【說文】繼也。
一曰紹,緊糾也。
【書盤庚】紹復先王之大業。
【詩大雅】弗念厥紹。
【禮樂記】韶繼也。
【註】舜樂名也。
言舜能繼紹堯之德。
又【禮聘儀】介紹而傳命。
又士爲紹□。
【疏】謂繼續承□。
【戰國策】請爲紹介。
【註】相佐助也。
又姓。
【廣韻】出《姓苑》。
又【集韻】蚩招切,音弨。
緩也。
引《詩》:匪紹匪遊。
鄭康成讀。
考證:〔【禮樂記】紹者,繼也〕謹照原文改韶繼也。
繹 【未集中】【糸字部】 繹 【廣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
【說文】抽絲也。
【揚子方言】繹,理也。
絲曰繹之。
【註】言解繹也。
又【爾雅釋詁】繹,陳也。
【書君陳】庶言同則繹。
【傳】衆言同,則陳而布之。
【詩小雅】會同有繹。
【傳】陳也。
【禮射義】射之爲言繹也。
或曰舍也,繹者,各繹已之志也。
【疏】繹,陳也。
又【詩魯頌】以車繹繹。
【傳】善走也。
又山名。
【詩魯頌】保有鳧繹。
【傳】繹,山也。
又龜名。
【周禮春官】龜人掌六龜之屬,地龜曰繹屬。
【疏】仰者繹。
又祭名。
【左傳宣八年】壬午猶繹。
【註】繹,又祭,陳昨日之禮,所以賔屍。
【公羊傳】繹者何,祭之明日也。
又邑名。
【左傳文十三年】邾文公蔔遷于繹。
【註】邾邑。
又紬繹。
【前漢谷永傳】燕見紬繹。
【註】紬繹者,引其端緒也。
又【揚子方言】繹,長也。
又【博雅】繹,窮也,終也,充也。
又【玉篇】繹,大也。
又與驛同。
【詩大雅】徐方繹騷。
【箋】繹,當作驛。
【爾雅釋訓】繹繹,生也。
【疏】載芟雲:驛驛其達。
繹與驛音義□同。
又【集韻】施隻切,音釋。
釋,或作繹。
解也。
又【韻補】葉弋灼切。
【楚辭九辯】悲愁窮慼兮獨處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繹。
考證:〔【爾雅釋訓】繹繹,生。
〕謹照原文生下增也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怡成切,音盈。
與籯義同。
绐 【未集中】【糸字部】 紿 【廣韻】徒亥切【集韻】【韻會】蕩亥切,□音殆。
【說文】絲勞卽紿。
又【玉篇】疑也,欺也。
【穀梁傳僖元年】惡公子之紿。
【註】欺也。
【史記高祖紀】乃紿爲謁曰。
【註】詐也。
【列子周□王篇】予昔紿若。
又【博雅】纏也,緩也。
捰 【卯集中】【手字部】 捰 【集韻】鄔果切,倭上聲。
捰□,摘也。
互詳□字註。
絨 【未集中】【糸字部】 絨 【廣韻】如融切【集韻】而融切【正韻】而中切,□音戎。
【玉篇】細布也。
【廣韻】同狨。
結 【未集中】【糸字部】 結 【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韻會】吉屑切,□音拮。
【說文】締也。
【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
【詩檜風】我心蘊結兮。
又【曹風】心如結兮。
【疏】如物之裹結。
【禮曲禮】德車結旌。
【註】結,謂收斂之也。
【疏】結,纏其旒著於竿也。
【前漢五行志】衣有襘,帶有結。
【註】結,締結之結也。
又【博雅】曲也。
又【玉篇】要也。
又【集韻】胡計切,音系。
【前漢張釋之傳】跪而結之。
【註】師古曰:結,讀曰係。
又【集韻】激質切,音吉。
義同。
又【集韻】吉詣切,音計。
【前漢陸賈傳】尉佗魁結箕踞。
【註】師古曰:結,讀曰髻。
繞 【未集中】【糸字部】 繞 【廣韻】而沼切【集韻】【韻會】【正韻】爾紹切,□音擾。
【說文】纏也。
【幹祿字書】遶,通繞。
又姓。
【左傳文十三年】繞朝贈之策。
【註】繞朝,秦大夫。
又【集韻】人要切,音蟯。
撓,或作繞。
绗 【未集中】【糸字部】 絎 【廣韻】下更切,行去聲。
【博雅】緣也。
【玉篇】縫紩也。
【廣韻】刺縫。
【巳集下】【犬字部】【廣韻】五胡切【集韻】訛胡切,□音吾。
【廣韻】猿屬。
【集韻】獸名。
如猿,善啼。
或作□。
又【集韻】五故切,音誤。
猿類犬,而有髯,色黃。
繪 【未集中】【糸字部】 繪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對切,音潰。
【說文】會五采繡也。
【小爾雅】雜彩曰繪。
【玉篇】綵畫也。
【論語】繪事後素。
【何晏註】繪,畫文也。
【釋文】本又作繢。
又【廣韻】【集韻】【韻會】□黃外切,音會。
義同。
又與會同。
【書益稷】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
【傳】會,五采也。
以五采成此畫焉。
【釋文】會,馬鄭作繪。
又與鄶同。
【穀梁傳宣十八年】邾人戕繪子于繒。
【釋文】繪,本或作鄶。
又【集韻】古外切,音儈。
五采束髮也。
【醜集上】【口字部】【廣韻】奇逆切【集韻】竭戟切,□音劇。
【廣韻】戲。
又【集韻】嗢,笑不止。
給 【未集中】【糸字部】 給 【廣韻】【正韻】居立切【集韻】【韻會】訖立切,□音急。
【說文】相足也。
【玉篇】供也,備也。
【左傳僖十三年】敢不共給。
【前漢禮樂志】日不暇給。
【註】給,足也。
又【集韻】極業切,音劫。
敏言也。
【禮仲尼燕居】恭而不中禮謂之給。
【註】謂給。
【論語】禦人以口給。
【何晏註】佞人口辭給。
又【集韻】於業切。
義同。
又【集韻】轄夾切,音洽。
歲在未曰汁給。
通作洽。
絢 【未集中】【糸字部】 絢 【廣韻】許縣切【集韻】翾縣切【正韻】翾眩切,□音眴。
【儀禮聘禮】問諸侯,朱綠繅八寸,皆□纁繫,長尺絢組。
【註】采成文曰絢繫,無事則以繫玉,因以爲飾。
【論語】素以爲絢兮。
【何晏註】絢,文貌。
又【顏延之赭白馬賦】絢練□絕。
【註】疾貌。
又【集韻】熒絹切,音炫。
義同。
又【集韻】松倫切,音旬。
【類篇】紃,或作絢。
詳紃字註。
又【韻補】葉須閏切。
【潘嶽夏侯常侍誄】如彼隨和,發彩流潤,如彼綿繢,列素點絢。
□ 【備考】【未集】【米字部】 □ 【搜眞玉鏡】餘六切。
绛 【未集中】【糸字部】 絳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巷切,音降。
【說文】大赤也。
【釋名】絳,工也。
染之難得色,以得色爲工也。
【急就篇註】絳,古謂之纁。
【左思吳都賦】綸組紫絳。
【註】絳,絳草也。
出臨賀郡,可以染。
又地名。
【左傳莊二十六年】士蔿城絳。
【註】絳,晉所都也,今平陽絳邑縣。
又水名。
【史記魏世家】絳水可以灌平陽。
【註】絳水,源出絳山。
絡 【未集中】【糸字部】 絡 【廣韻】盧各切【集韻】【正韻】歷各切,□音洛。
【說文】絮也。
一曰麻未漚也。
【急就篇註】絡卽今之生也。
一曰今之綿紬是也。
又【史記扁鵲傳】中經維絡。
【註】十二經脈,十二絡脈。
又【前漢揚雄傳】緜絡天地。
【註】謂包絡之也。
又【楚辭招】鄭綿絡些。
【註】絡,縛也。
又【班固西都賦】籠山絡野。
【註】絡,繞也。
又【班固東都賦】衍地絡。
【註】絡,網也。
又【揚子方言】繘或謂之絡。
又【揚子方言】絡謂之格。
【註】所以轉篗車也。
【廣韻】又姓。
又【集韻】克各切,音恪。
義同。
又【韻補】葉魯故切。
【楚辭招】秦篝齊纓,鄭綿絡些。
絕 【未集中】【糸字部】 絕 〔古文〕□□【廣韻】【集韻】情雪切【韻會】徂雪切,□音截。
【說文】斷絲。
從糸從刀從卪,象不連體絕二絲。
【廣韻】絕作絕,非。
【博雅】斷也。
【玉篇】滅也。
【書甘誓】天用勦絕其命。
又【詩小雅】終踰絕險。
【箋】踰度陷絕之險。
又【禮月令】振乏絕。
【疏】不續曰絕。
又【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七曰絕祭。
【註】絕肺以祭,謂之絕祭。
又【爾雅釋木】正絕流曰亂。
【註】直橫流也。
【史記天官書】絕漢抵營室。
【註】索隱曰:絕,度也。
【荀子勸學篇】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註】絕,過也。
又【屈原離騷】萎絕其何傷兮。
【註】絕,落也。
又【集韻】租悅切,音茁。
義同。
又【韻補】葉此芮切。
【司馬相如哀二世賦】以絕葉勢。
絞 【未集中】【糸字部】 絞 【廣韻】【正韻】古巧切【集韻】吉巧切,□音狡。
【說文】縊也。
【玉篇】繞也。
【廣韻】縛也。
【左傳哀三年】若其有罪,絞縊以戮。
【註】絞,所以縊人物。
又【論語】直而無禮則絞。
【何晏註】絞,絞剌也。
【疏】絞,剌人之非也。
又國名。
【左傳桓十一年】鄭人軍于蒲騷。
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
【註】絞,國名。
又姓。
【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集韻】【韻會】□何交切,音爻。
【禮玉藻】絞衣以裼之。
【註】絞,蒼黃之色也。
又【禮喪大記】小斂布絞。
【註】絞,旣斂所用束堅之者也。
【釋名】已衣所以束之曰絞。
絞,交也,交結之也。
又【集韻】居效切,音敎。
繒黑黃色。
統 【未集中】【糸字部】 統 【廣韻】【集韻】【正韻】□他綜切,音□。
【說文】統,紀也。
【釋名】統,緒也,主緒人世,類相繼如統緒也。
【書微子之命】統承先王,修其禮物。
【傳】與時王□通三統。
【疏】天有三統,土有三王。
三王者,所以統天下也。
【公羊傳隱元年】大一統也。
【註】統者,始也。
總繫之辭。
又【韻會】吐孔切【正韻】他總切,□音桶。
義同。
又【易乾卦】乃統天。
【釋文】統,本也。
又【書周官】冢宰掌邦治,統百官。
【傳】統理百官。
又【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
【註】統,所以合率以等物也。
又【齊語】班序顚毛,以爲民紀統。
【註】統,猶經也。
又【史記樂書】樂統同。
【註】統,領也。
【廣韻】又姓。
又【正韻】他貢切,音痛。
義同。
绠 【未集中】【糸字部】 綆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杏切,音梗。
【說文】汲井綆也。
【揚子方言】繘,自關而東,周洛韓魏之間謂之綆。
【莊子至樂篇】綆短不可汲深。
【玉篇】亦作。
又【集韻】必郢切,音餠。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眡其綆,欲其蚤之正也。
【註】綆,讀爲餠,輪箄也。
又【集韻】補滿切,音。
義同。
绡 【未集中】【糸字部】 綃 【廣韻】相邀切【集韻】思邀切,□音宵。
【說文】生絲也。
【玉篇】素也,緯也。
【急就篇註】綃,生白繒,似縑而疏者。
一名鮮支。
【禮玉藻】□綃衣以爲裼。
【註】綃,綺屬也。
【左思吳都賦】泉室潛織而卷綃。
【註】鮫人從水中出,曾寄食人家,積日賣綃。
綃者,竹孚兪也。
亦作宵。
【儀禮士昏禮】姆纚筓宵衣在其右。
【註】宵,讀如詩素衣朱綃之綃。
◎按《詩唐風》素衣朱繡,箋雲:繡當爲綃。
《韻補》雲:當讀如肖。
又【集韻】所交切,音梢。
【後漢向栩傳】著絳綃頭。
【釋名】綃頭,綃鈔也。
鈔髮使上也。
又【木華海賦】維長綃。
【註】綃,今之帆維也。
以長木爲之,所以挂帆。
絹 【未集中】【糸字部】 絹 【廣韻】【正韻】吉掾切【集韻】【韻會】規掾切,□音狷。
【說文】繒如麥。
【博雅】□鮮支縠絹也。
【釋名】絹,也,其絲厚而疏也。
【廣韻】縑也。
又【集韻】古泫切,音犬。
罥,或作絹。
【周禮秋官冥氏註】弧張罿罦之屬,所以扃絹禽獸。
又【翨氏註】置其所食之物于絹中,鳥來,下則掎其足。
又【集韻】熒絹切,音炫。
射侯綱紐。
考證:〔【博雅】繁繐鮮支縠絹也。
〕謹照原文繁改。
繐改□。
繡 【未集中】【糸字部】 繡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息救切,音秀。
【說文】五采備也。
【釋名】繡,修也,文修修然也。
【書益稷】黼黻絺繡。
【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五采備,謂之繡。
又姓。
【姓氏急就篇】漢有繡君實。
又【集韻】先彫切,音蕭。
【類篇】綺屬。
【詩唐風】素衣朱繡。
【箋】繡,當爲綃。
【韻補】當讀如肖。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五采備,爲之繡。
〕謹照原文爲之改謂之。
【亥集上】【馬字部】【廣韻】普胡切【集韻】滂模切,□音鋪。
馬名。
綏 【未集中】【糸字部】 綏 〔古文〕夊【廣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正韻】蘇回切,□音雖。
【說文】車中把也。
【註】徐鍇曰:禮升車必正立執綏,所以安也。
【儀禮士冠禮】壻禦婦車授綏。
【註】綏,所以引車者。
【禮曲禮】僕人之禮,必授人綏。
又【書禹貢】五百裡綏服。
【傳】綏,安也。
安服王者之政敎。
【詩周南】福履綏之。
【傳】安也。
又【左傳文十二年】乃皆出戰交綏。
【註】古名退軍爲綏。
【疏】《司馬法》將軍死綏。
舊說綏,卻也。
又【荀子儒效篇】綏綏兮其有文章。
【註】安泰之貌。
或爲葳蕤之貌。
又州名。
【廣韻】春秋時白翟所居,秦幷天下爲上郡,後魏廢郡置州,取綏德縣爲名。
又【集韻】雙隹切,音榱。
毿,毛長貌。
一曰狐貌。
,或作綏。
【詩衞風】有狐綏綏。
【傳】匹行貌。
又【集韻】儒佳切,音蕤。
緌,或作綏。
【詩大雅】淑旂綏章。
【傳】大綏也。
【疏】綏者,卽交龍旂竿所建。
【禮王制】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