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未集下】【肉字部】 脠 【唐韻】醜連切【集韻】屍連切,□音羶。
【說文】生肉醬也。
【釋名】生脠,以一分膾,二分細切,合和挻攪之也。
又【齊民要術】有燥脠法。
又【廣韻】醜延切【集韻】抽延切,□音鯅。
【廣韻】魚醢也。
脡 【未集下】【肉字部】 脡 【集韻】【韻會】□他頂切,音珽。
脯朐也。
【公羊傳昭二十五年】與四脡脯。
【註】伸曰脡。
又【集韻】待鼎切【正韻】徒鼎切,□音挺。
義同。
又【正韻】直也。
【禮曲禮】鮮魚曰脡祭。
【註】脡,直也。
緰 【未集中】【糸字部】 緰 【廣韻】度侯切【集韻】徒侯切,□音投。
【說文】緰貲,布也。
【急就篇註】緰,緆布之尤精者。
又【廣韻】相兪切【集韻】詢趨切,□音須。
彩緰色也。
【類篇】繻或從兪。
又人名。
【公羊傳隱二年】紀履緰來逆女。
【釋文】履緰,左氏爲裂繻。
又【集韻】容朱切,音兪。
或從糸,裂繒也。
又【集韻】餘招切,音遙。
帛也。
繥 【未集中】【糸字部】 繥 【篇海】虛之切,音嬉。
笑也,樂也。
緱 【未集中】【糸字部】 緱 【廣韻】古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音鉤。
【說文】刀劒緱也。
【史記孟嘗君傳】馮先生甚貧,猶有一劒耳。
又蒯緱。
【註】蒯草名緱,謂把劒之物。
言其劒無物可□,但以蒯繩纏之,故雲蒯緱。
又【集韻】墟侯切,音摳。
緱氏,地名。
【戰國策】塞轘轅緱氏之口。
【註】緱氏,以山爲名。
【前漢武帝紀】將幸緱氏。
【註】河南縣也。
又姓。
【孝子傳】陳留緱氏女。
考證:〔【戰國策】轅緱氏之口。
〕謹照原文轅上增塞轘二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北角切,音撥。
手足指筋之鳴,音義□與□同。
亦作肑。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同糖。
緲 【未集中】【糸字部】 緲 【韻會】弭沼切,音眇。
微也。
本作紗,今作緲。
通作眇。
【木華海賦】羣仙縹眇。
【註】縹眇,遠視之貌。
緳 【未集中】【糸字部】 緳 【集韻】奚結切,音頡。
【類篇】帶也。
【莊子山木篇】正緳係履而過魏王。
練 【未集中】【糸字部】 練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郞甸切,音鍊。
【說文】湅繒也。
【玉篇】煮漚也。
【釋名】練,爛也,煮使委爛也。
【急就篇註】練者,煮縑而熟之也。
【周禮天官染人】凡染,春暴練。
【註】暴練,練其素而暴之。
又小祥服也。
【禮檀弓】練而慨然。
又練練衣,黃裏縓緣。
【疏】小祥而著練冠練中衣,故曰練也。
練衣者,以練爲中衣。
又□練。
【禮月令】天子乃命將帥,選士厲兵,□練桀俊。
【戰國策】□練以爲揣摩。
又選也。
【前漢禮樂志】練時日。
又閱歷也。
【前漢韋賢傳】昔靡不練。
【註】練猶閱歷之。
又姓。
【廣韻】何氏姓苑雲:南康人。
又通作湅。
【周禮冬官考工記□氏】湅絲涗水。
考證:〔【周禮天官染人】凡染,春曝練。
〕謹照原文曝練改暴練。
緵 【未集中】【糸字部】 緵 【廣韻】子紅切【集韻】祖叢切,□音。
【玉篇】縷也。
【史記孝景本紀】令徒隷衣七緵布。
【註】緵,八十縷也。
與布相似,七升布用五百六十縫。
又【爾雅釋器】緵罟謂之九罭,九罭,魚罔也。
【註】今之百囊罟,江東謂之緵。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作弄切,音糉。
義同。
又與稯通。
【儀禮聘禮】十筥曰稯。
【註】古文稯作緵。
考證:〔【爾雅釋器】緵罟謂之九罭,緵罟,魚罔也。
〕謹照原文緵罟魚罔也改九罭魚罔也。
緶 【未集中】【糸字部】 緶 【廣韻】房連切【集韻】毗連切,□音□。
【說文】交枲也。
一曰緁衣也。
【廣韻】縫也。
又【集韻】蒲眠切,音蹁。
義同。
又【廣韻】方典切【集韻】補典切,□音匾。
褰裳。
亦作□。
考證:〔【集韻】蒲眠切,音編。
〕謹按蒲眠切不得音編,今照集韻音編改音蹁。
緷 【未集中】【糸字部】 緷 【廣韻】【集韻】【韻會】□古本切,音袞。
【爾雅釋器】百羽謂之緷。
又【廣韻】【集韻】□王問切,音暈。
【說文】緯也。
又【廣韻】【正韻】胡本切【集韻】【韻會】戸袞切,□音混。
【博雅】束也。
【玉篇】大束也。
又【集韻】胡昆切,音魂。
苦本切,音捆。
窘遠切,音卷。
義□同。
緸 【未集中】【糸字部】 緸 【集韻】伊眞切,音因。
【馬融長笛賦】緸□蜿蟺。
【註】搖動貌。
緹 【未集中】【糸字部】 緹 【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題。
【說文】帛丹黃色。
【博雅】赤也。
【周禮天官酒正】辨五齊之名,四曰緹齊。
【疏】其色紅赤,故以緹爲名。
又【地官草人】凡糞種赤緹用羊。
【註】緹,縓色也。
又【春官司服註】今時五伯緹衣,古兵服之遺色。
【疏】纁赤之衣,是古兵服赤色遺象。
又【廣韻】他禮切【集韻】土禮切,□音體。
義同。
又【集韻】都黎切,音低。
天黎切,音梯。
義□同。
緺 【未集中】【糸字部】 緺 【廣韻】古蛙切【集韻】【韻會】公蛙切,□音媧。
【說文】綬紫靑色。
【史記滑稽傳】佩靑緺。
【後漢輿服志註】紫綬名緺,其色靑紫。
又【廣韻】古華切【集韻】【韻會】姑華切,□音瓜。
義同。
又【集韻】盧戈切,音驘。
義同。
又【正韻】古禾切,音戈。
義同。
緻 【未集中】【糸字部】 緻 【廣韻】【集韻】【韻會】□直利切,音稚。
【說文】密也。
【後漢班固傳】碝磩采緻。
又【博雅】補也,練也。
【玉篇】縫補敝衣也。
【揚子方言】襜褕,自關而西謂之□,其敝者謂之緻。
【註】緻縫納敝,故名之也。
又褸謂之緻。
【註】襤褸,綴結也。
緼 【未集中】【糸字部】 緼 【廣韻】烏渾切【集韻】【韻會】【正韻】烏昆切,□音溫。
【說文】紼也。
【禮玉藻】一命緼韍幽衡。
【註】緼,赤黃之閒色,所謂韍也。
【小爾雅】緼,朱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於雲切【正韻】紆倫切,□音煴。
【玉篇】絪緼,元氣也。
【易繫辭】天地絪緼,萬物化醇。
【釋文】絪緼,亦作氤氳。
又紛緼。
【楚辭九章】紛緼宜修姱而不醜兮。
【註】紛緼,盛貌。
【廣雅】紛緼,亂也。
又【廣韻】於粉切【集韻】【韻會】委隕切【正韻】委粉切,□音藴。
【易繫辭】乾坤其易之緼邪。
【註】緼,淵奧也。
又【廣韻】枲麻也。
【禮玉藻】緼爲袍。
【註】緼謂今纊及舊絮也。
又【前漢蒯通傳】卽束緼,請火於亡肉家。
【註】緼,亂麻。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初患切,音篡。
小舂也。
怸 【卯集上】【心字部】 怸 【字彙補】古文悉字。
註詳七畫。
縋 【未集中】【糸字部】 縋 【廣韻】【集韻】【韻會】□馳僞切,音膇。
【正韻】直類切,音隊。
【說文】以繩有所懸也。
【博雅】縋,繩索也。
【左傳僖三十年】夜縋而出。
【註】縋,縣城而下。
縌 【未集中】【糸字部】 縌 【廣韻】【正韻】宜戟切【集韻】【韻會】仡戟切,□音逆。
【說文】綬維也。
【前漢翟方進傳】赤韍縌。
【註】服曰:縌卽今之綬也。
師古曰:縌者,系也,謂逆受之也。
【後漢輿服志】自靑綬以上,縌皆長三尺二寸。
縌者,古珮璲也。
佩綬相迎受,故曰縌。
【集韻】亦作□。
縍 【未集中】【糸字部】 縍 【廣韻】博旁切【集韻】逋旁切,□音幫。
【正韻】搏旁切,音邦。
幫或作縍。
治履邊也。
又【集韻】補曠切,音謗。
【類篇】吳俗謂□絮曰縍也。
縎 【未集中】【糸字部】 縎 【廣韻】【韻會】古忽切【集韻】吉忽切,□音骨。
【說文】結也。
【博雅】結縎,不解也。
【楚辭九思】心結縎兮折摧。
又【集韻】胡骨切,音搰。
繒類。
縏 【未集中】【糸字部】 縏 【廣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音盤。
【類篇】小囊也。
【禮內則】施縏袠。
【疏】袠,刺也,以針刺袠而爲縏囊也。
縐 【未集中】【糸字部】 縐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側救切,音皺。
【說文】絺之細者。
一曰蹴也。
【玉篇】縐,布也,纖也。
亦作□。
【詩鄘風】蒙彼縐絺。
【傳】絺之靡者爲縐。
【疏】絺者,以葛爲之。
其精尤細靡者,縐也,言細而縷縐。
又褰縐。
【史記司馬相如傳】襞積褰縐。
【註】褰縐,縮蹙之也。
又【類篇】縐,聚文也。
又【集韻】之遇切,音媰。
側六切,音縬。
義□同。
又【廣韻】初敎切,音抄。
惡絹也。
縑 【未集中】【糸字部】 縑 【廣韻】古甜切【集韻】【韻會】堅嫌切【正韻】古嫌切,□音兼。
【說文】幷絲繒也。
【釋名】縑,兼也,其絲細緻,數兼于布絹也。
細緻染縑爲五色,細且緻,不漏水也。
【前漢外戚篇】媪爲翁須作單縑衣。
【註】縑,卽今之絹也。
縒 【未集中】【糸字部】 縒 【廣韻】楚宜切【集韻】叉宜切【正韻】叉茲切,□音差。
【說文】作□。
參縒也。
【類篇】謂絲亂貌。
又【廣韻】蘇可切,音褨。
鮮絜貌。
又【集韻】此我切,音瑳。
義同。
又【廣韻】【集韻】□倉各切,音錯。
縒綜亂也。
【玉篇】縒,亦作錯。
考證:〔【廣韻】【集韻】□倉各切,音錯。
綜亂也。
〕謹照廣韻原文綜上增縒字。
【亥集中】【鳥字部】【廣韻】幷列切【集韻】必列切,□音鼈。
【廣韻】,鵂鶹也。
縓 【未集中】【糸字部】 縓 【廣韻】此緣切【集韻】【韻會】【正韻】逡緣切,□音詮。
【說文】帛赤黃色。
【爾雅釋器】一染謂之縓。
【註】今之紅也。
【儀禮喪服】公子爲其母練冠麻,麻衣縓緣。
【註】淺絳也。
【禮閒傳】期而小祥,練冠縓緣。
【疏】以縓爲領緣也。
又【廣韻】七絹切【集韻】【韻會】【正韻】取絹切,□詮去聲。
義同。
考證:〔【廣韻】七絹切,【集韻】【韻會】【正韻】取絹切,□音爨。
〕謹按絹在霰韻,爨在翰韻,七絹取絹二切不得音爨,謹改爲詮去聲。
縔 【未集中】【糸字部】 縔 【集韻】所兩切,音爽。
【類篇】□中繭也。
縕 【未集中】【糸字部】 縕 【說文】緼作縕。
詳緼字註。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音義與□同。
詳□字註。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蘇旱切,音散。
繖本字。
詳繖字註。
縖 【未集中】【糸字部】 縖 【廣韻】胡瞎切【集韻】下瞎切,□音鎋。
【玉篇】束物也。
【巳集中】【火字部】【集韻】狼狄切,音歷。
爏字省文。
詳爏字註。
【巳集中】【火字部】【廣韻】呼罪切【集韻】虎猥切,□音賄。
【玉篇】楚人呼火爲。
【揚子方言】,火也。
楚轉語也。
猶齊言□火也。
又【集韻】古玩切,音貫。
義同。
縗 【未集中】【糸字部】 縗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倉回切,音崔。
【說文】服衣長六寸,博四寸,直心。
【玉篇】喪服也。
【左傳襄十七年】晏嬰麤縗斬。
【註】縗,在胷前。
【釋文】縗,本又作衰。
又【集韻】雙隹切,音榱。
鷺首毛。
又【集韻】蘇回切,音□。
編鷺羽爲衣。
又【集韻】蘇何切,音蓑。
義同。
縘 【未集中】【糸字部】 縘 【集韻】牽奚切,音溪。
繫或作縘。
【類篇】繫,□也。
今惡絮。
縙 【未集中】【糸字部】 縙 【集韻】如容切,音茸。
絲飾。
又【集韻】而用切,音□。
或作縙。
鞌毳飾。
一曰罽也。
又【集韻】乳勇切,音宂。
【博雅】索也。
縚 【未集中】【糸字部】 縚 【廣韻】土刀切【集韻】【正韻】他刀切,□音韜。
【類篇】絛或從舀作縚。
詳絛字註。
又人名。
【禮檀弓】南宮縚。
又【玉篇】亦作韜。
【廣韻】藏也,寬也,劒衣也。
罰 【未集中】【網字部】 罰 【廣韻】【集韻】【韻會】□房越切,音伐。
【說文】辠之小者。
從刀從詈。
未以刀有所賊,但持刀罵詈,則應罰。
【春秋元命包】罔言爲詈,刀詈爲罰。
罰之言罔陷於害。
【易豫卦】則□罰淸而民服。
【書呂□】五□不□,正於五罰。
【傳】出金贖罪。
【周禮地官司救】凡民之有衺惡者,三讓而罰。
【註】罰謂撻擊之也。
又【韻補】葉扶廢切【江淹齊高帝誄】綴機剟賊,輕章削罰。
矜□廣慈,合賤兼愛。
愛字音炁。
○按《說文》在刀部,今倂入。
考證:〔【周禮地官司徒】凡民之有衺惡者,三讓而罰之。
〕謹照原文司徒改司救。
三讓而罰下省之字。
縛 【未集中】【糸字部】 縛 【廣韻】符钁切【集韻】【韻會】伏約切【正韻】符約切【說文】束也。
【釋名】縛,薄也。
使相薄著也。
【廣韻】繫也。
【左傳僖六年】許男面縛銜璧。
又【昭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縛一如瑱。
【註】縛,卷也。
又【釋名】縛在車下,與輿相連縛也。
【急就篇註】縛在車下,主縛軸令輿相連,卽今所謂鉤心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符臥切。
義同。
又【集韻】符遇切,音附。
紨或作縛。
繩也。
【韻會】俗從專作縳,誤。
考證:〔【釋名】縛,薄也。
使相薄者也。
〕謹照原文薄者改薄著。
縜 【未集中】【糸字部】 縜 【廣韻】爲贇切【集韻】于倫切,□音筠。
【說文】持綱紐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上綱與下綱出舌尋,縜寸焉。
【註】綱,連侯繩也。
縜,籠綱者。
又【集韻】王分切,音雲。
羽敏切,音隕。
羽粉切,音殞。
義□同。
縝 【未集中】【糸字部】 縝 【廣韻】昌眞切【集韻】【正韻】稱人切,□音嗔。
【博雅】縝,纑縷也。
【揚子方言】纑謂之縝。
【廣韻】與□同。
又【集韻】癡鄰切,音伸。
之忍切,音□。
義□同。
又【廣韻】章忍切【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音軫。
【禮聘義】縝密以栗。
【註】縝,緻也。
又【博雅】縝,黑也。
【謝朓晚登三山望京邑詩】誰能縝不變。
【註】縝,與鬒同。
又【廣韻】結也,單也。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註:縝紛衆盛也。
音醜人反。
考證:〔【謝朓晚登三山望京邑詩】誰縝不變。
〕謹照原書誰字下增能字。
〔【廣韻】醜人切,【集韻】之人切,□音眞。
縝紛也。
〕謹按廣韻縝字無醜人切之音,集韻之人切下亦無縝紛也之文。
謹改爲前漢司馬相如傳。
註縝紛衆盛也。
音醜人反。
縞 【未集中】【糸字部】 縞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考切,音杲。
【說文】鮮色也。
【博雅】練也。
【小爾雅】繒之精者曰縞。
【書禹貢】闕篚□纖縞。
【傳】縞,白繒。
【詩鄭風】縞衣綦巾。
【傳】縞衣,白色男服。
【禮檀弓】祥而縞。
【疏】縞,謂縞冠。
又【玉藻】縞冠素紕,旣祥之冠也。
【疏】縞是生絹又。
【王制】殷人哻而祭,縞衣而養老。
【註】殷尚白,而縞衣裳。
【戰國策】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
【前漢地理志註】縞,鮮支也,卽今所謂素者也。
又【廣韻】古到切【集韻】居號切,□音誥。
義同。
【巳集下】【牛字部】【集韻】於閑切,音。
牛尾色謂之。
或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力鹽切,音廉。
鼓也。
見釋典。
縟 【未集中】【糸字部】 縟 【廣韻】而蜀切【集韻】【韻會】儒欲切,□音辱。
【說文】繁采色也。
【玉篇】飾也。
【張衡西京賦】采飾纖縟。
【註】縟繁,采飾也。
又【博雅】縟,驟數也。
【儀禮喪服】喪成人者,其文縟。
喪未成人者,其文不縟。
【註】縟,猶數也。
又【韻補】葉而聿切。
【李尤陽德殿賦】靑瑣禁門,廊廡翼翼。
華蟲詭異,密采珍縟。
考證:〔【博雅】縟,聚數也。
〕謹照原文聚改驟。
縠 【未集中】【糸字部】 縠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谷切,音斛。
【說文】細縳也。
【玉篇】紗縠也。
【廣韻】羅縠。
【增韻】縐紗曰縠,紡絲而織之。
【釋名】縠,粟也,其文足足而踧踧,視之如粟也。
【戰國策】不若王愛尺縠也。
【註】縠,細繗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垂霧縠。
【註】言細如霧。
【後漢章帝紀】詔齊省冰紈方空縠。
【註】縠,紗也。
【宋玉神女賦】動霧縠以徐歩。
【註】縠,今之輕紗。
考證:〔【說文】細縛也。
〕謹照原文縛改縳。
縡 【未集中】【糸字部】 縡 【廣韻】作亥切【集韻】【韻會】【正韻】子亥切,□音宰。
【說文新附字】事也。
【玉篇】載也。
【前漢揚雄傳】上天之縡。
【註】師古曰:縡,事也,讀與載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作代切,音再。
義同。
又【集韻】昨代切,音在。
義同。
縤 【未集中】【糸字部】 縤 【玉篇】桑故切,生帛也。
【篇海】音素。
通作素。
弡 【寅集下】【弓字部】 弡 【玉篇】巨勿切,音掘。
疆勇。
又【字彙補】古文張字。
註詳八畫。
【補遺】【巳集】【父字部】【字彙補】七餘切,音趨。
藏菜也。
縢 【未集中】【糸字部】 縢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登切,音騰。
【說文】緘也。
【玉篇】繩也,約也。
【書金縢傳】爲請命之書,藏之於匱,緘之以金。
【詩秦風】竹閉緄縢。
【傳】縢,約也。
【疏】謂以繩約弓。
又【魯頌】朱英綠縢。
【傳】縢,繩也。
【禮少儀】甲不組縢。
【註】組縢,以組飾之,及紟帶也。
又行縢。
【詩小雅邪幅在下箋】邪幅,如今行縢也。
偪束其脛,自足至膝,故曰在下。
【疏】名行縢者,言行而緘束之。
【戰國策】嬴縢履蹻。
又與幐同。
【後漢儒林傳序】小乃制爲縢囊。
【註】縢,亦幐也。
【莊子胠篋篇】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
【音義】縢,向崔本作幐,同。
考證:〔【後漢儒林傳序】小九制爲縢囊。
〕謹照原文小九改小乃。
縣 【未集中】【糸字部】 縣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涓切,音懸。
【說文】繫也。
【註】徐鉉曰:此本是縣挂之縣,借爲州縣之縣。
今俗加心,別作懸,義無所取。
【易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詩周頌】應田縣鼓。
【周禮春官小胥】正樂縣之位。
【儀禮燕禮】樂人縣。
【左傳成二年】曲縣繁纓以朝。
【前漢高帝紀】縣隔千裡。
又【廣韻】黃練切【集韻】熒絹切,□音炫。
【正韻】形甸切,音現。
【釋名】縣,懸也,懸係于郡也。
【廣韻】古作寰。
楚莊王滅陳爲縣,縣名自此始。
【周禮天官大宰】邦縣之賦。
【註】邦縣四百裡。
又【地官小司徒】四甸爲縣。
又【遂人】五鄙爲縣。
【魯語】三鄕爲縣。
【史記秦始皇本紀】大矣哉,宇縣之中。
【註】縣,赤縣。
【前漢地理志】分天下爲郡縣。
又【史記絳侯世家註】縣官,謂天子也。
王者官天下,故曰縣官也。
又姓。
【禮曲禮】縣賁父。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縣單父。
○按《說文》在□部,今倂入。
縥 【未集中】【糸字部】 縥 【玉篇】阻近切。
水急也。
縩 【未集中】【糸字部】 縩 【集韻】【韻會】□倉代切,音菜。
【類篇】綷縩,鮮衣。
【前漢班倢伃傳】紛綷縩兮紈素聲。
【註】綷縩,衣聲也。
亦作。
□ 【未集中】【缶字部】 □ 【玉篇】古文□字。
註詳八畫。
□ 【未集中】【缶字部】 □ 【篇海】古勇切,音拱。
缻也。
亦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韻略】何姑切,音胡。
□被也。
【亥集下】【鹿字部】【廣韻】同麚。
牡鹿也。
【中山王文木賦】宗驥旅。
【亥集中】【鳥字部】【廣韻】九容切【集韻】居容切,□音恭。
鳥,似雉。
鳴自呼。
縪 【未集中】【糸字部】 縪 【廣韻】畢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音必。
【說文】止也。
【玉篇】冠縫也。
【儀禮旣夕】冠六升,外縪,纓條屬厭。
【註】縪,謂縫著武也。
又【博雅】韍謂之縪。
又【集韻】薄必切,音邲。
義同。
又【集韻】必結切,音彆。
必,或作縪,以組約圭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天子圭中必。
【註】必,讀如鹿車縪之縪,謂以組約其中央而執之,以備失隊也。
縫 【未集中】【糸字部】 縫 【廣韻】【集韻】【韻會】□符容切,音逢。
【說文】以鍼紩衣也。
【詩召南】羔羊之縫。
【傳】縫言縫殺之,大小得其制。
又【魏風】可以縫裳。
【左傳昭二年】敢拜子之彌縫敞邑。
【註】猶補合也。
又【集韻】符風切【正韻】符中切,□音馮。
義同。
又【廣韻】扶用切【集韻】房用切,□音俸。
衣縫也。
【周禮天官】縫人掌王宮之縫線之事。
【禮檀弓】古者冠縮縫,今也衡縫。
考證:〔【左傳昭二年】敢拜子之彌縫。
〕謹照原文彌縫下增敞邑二字。
縬 【未集中】【糸字部】 縬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六切,音蹙。
縮也。
又縬紋也。
【類篇】一曰繒文。
又【廣韻】【集韻】□側六切,音□。
聚文也。
或作□縐。
縭 【未集中】【糸字部】 縭 【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音離。
【說文】以絲介履也。
又【爾雅釋器】婦人之褘謂之縭。
【註】卽今之香纓也。
【詩豳風】親結其縭。
【傳】縭,婦人之褘也。
母戒女施衿結帨。
又【爾雅釋水】縭,緌也。
【疏】縭訓爲緌,緌又爲繫。
【詩小雅】紼縭維之。
又【正韻】抽知切,音摛。
【唐書儒學傳】風縭露沐。
考證:〔【爾雅釋器】婦人之褘謂縭。
〕謹照原文謂下增之字。
縮 【未集中】【糸字部】 縮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所六切,音蹜。
【說文】亂也。
一曰蹴也。
【爾雅釋詁】縱縮,亂也。
【註】縱放掣縮,皆亂法也。
【儀禮鄕飮酒禮】磬階閒縮霤北面鼓之。
【註】縮,從也。
霤以東方爲從。
古文縮爲蹙。
【禮檀弓】古者冠縮縫,今也衡縫。
【註】縮,從也。
又【爾雅釋器】繩之謂之縮之。
【註】縮者,約束之。
【詩大雅】縮版以載。
又【儀禮郊特牲】縮酌用茅。
【註】縮,去滓也。
【左傳僖四年】無以縮酒。
又【孟子】自反而縮。
【趙岐註】縮,義也。
【朱子集註】縮,直也。
又【戰國策】縮于財用則匱。
【註】歉也,贏之反也。
又【釋名】齊人謂車枕以前曰縮,言局縮也。
又【玉篇】退也,止也。
又【廣韻】斂也,短也。
又姓。
【戰國策】安陵人縮高。
又【韻補】葉式律切。
【班固幽通賦】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隨行以消息。
斡流遷其不濟兮,故遭罹而贏縮。
考證:〔【左傳僖元年】無以縮酒。
〕謹照原文元年改四年。
縯 【未集中】【糸字部】 縯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以淺切,音演。
長也。
又【集韻】延面切,音衍。
義同。
又【集韻】以忍切,音引。
引也。
惐 【卯集上】【心字部】 惐 【集韻】乙六切,音郁。
痛心也。
又越逼切,音域。
惻惐,傷痛也。
又忽域切,音洫。
心惑也。
縰 【未集中】【糸字部】 縰 【廣韻】【集韻】□所綺切,音蹝。
【類篇】纚或作縰。
【禮內則】櫛縰筓總。
【註】縰,韜髮者也。
又【宋玉高唐賦】縰縰莘莘。
【註】衆多之貌。
縰與纚同。
縱 【未集中】【糸字部】 縱 〔古文〕□【廣韻】子用切【集韻】【韻會】【正韻】足用切,□蹤去聲。
【說文】緩也。
一曰舍也。
【博雅】置也。
【玉篇】恣也,放也。
【書太甲】縱敗禮。
【詩大雅】無縱詭隨。
又【詩鄭風】抑縱送忌。
【註】發矢曰縱。
又【禮仲尼燕居】縱言至于禮。
【註】縱言,汎說事。
又【左傳襄二十六年】敢有二心乎。
縱有,共其內,莫共其外。
又【爾雅釋詁】縱,亂也。
又省作從。
【論語】從之純如也。
【前漢王吉傳】放從自若。
又【集韻】【韻會】祖動切【正韻】作孔切,□音總。
【禮檀弓】喪事欲其縱縱爾。
【註】讀如總領之總。
急遽趨事貌。
又【集韻】足勇切,音。
慫或作縱。
【前漢衡山王傳】日夜縱臾。
【註】師古曰:縱臾,謂獎勸也。
又【廣韻】卽容切【集韻】【韻會】【正韻】將容切,□音蹤。
【廣韻】縱橫也。
【韻會】或作從。
【詩齊風】衡從其畝。
【類篇】東西曰衡,南北曰從。
【賈誼過秦論】合從締交。
【註】從,與縱同。
又與蹤通。
【前漢蕭何傳】發縱指示獸處者,人也。
【註】師古曰:讀者乃爲蹤蹟之蹤,非也。
○按隷釋袁良□:往者王尊發縱于平陽。
楊著□:追縱魯參。
魯峻□:比縱豹產。
皆以縱爲蹤。
師古之說非是。
又【集韻】徂聰切,音叢。
髻高大貌。
□ 【未集上】【竹字部】 □ 【海篇】音檐。
竹也。
胉 【未集下】【肉字部】 胉 【廣韻】【集韻】□匹各切,音粕。
【集韻】也。
【博雅】脅也。
【儀禮士喪禮】去蹄,兩胉脊脅。
又【集韻】伯各切,音博。
肩甲也。
【五音集韻】胷髆也。
又博陌切,音百。
又匹陌切,音拍。
義□同。
或從專作膊。
本作。
縲 【未集中】【糸字部】 縲 【廣韻】力追切【集韻】【韻會】倫追切,□音纍。
【類篇】纍,或作縲。
【論語】雖在縲絏之中。
【註】縲,黑索也。
【史記太史公自序】幽於縲絏。
又【集韻】盧戈切,音驘。
大索也。
【亥集下】【黍字部】【揚子方言】□之場,謂之坻。
【註】□,蚡也。
音未詳。
縳 【未集中】【糸字部】 縳 【廣韻】持兗切【集韻】【韻會】【正韻】柱兗切,□音篆。
【說文】白鮮色也。
又【集韻】規掾切,音絹。
【儀禮聘禮註】紡,紡絲爲之,今之縳也。
【釋文】縳,聲類以爲今正絹字。
又【廣韻】直戀切【集韻】柱戀切,□音瑑。
【博雅】束也。
【周禮地官羽人】十羽爲審,百羽爲搏,十搏爲縳。
【註】縳,羽數束名也。
又【集韻】樞絹切,音釧。
雙縳,緻繒也。
又【集韻】重緣切,音椽。
卷也。
縴 【未集中】【糸字部】 縴 【廣韻】苦堅切【集韻】輕煙切,□音牽。
縴□,惡絮。
縵 【未集中】【糸字部】 縵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半切,音幔。
【說文】繒無文也。
漢律曰:賜衣者,縵表白裏。
又【周禮春官巾車】卿乗夏縵。
【註】五采畫無瑑。
【疏】言縵者,亦如縵帛無文章。
【左傳成五年】絳服乗縵。
【註】車無文。
又【前漢食貨志】一歲之收,常過縵田。
【註】縵田,謂不爲甽者也。
又【廣韻】謨晏切【集韻】莫晏切,□音幔。
【周禮春官磬師】敎縵樂。
【註】縵,謂雜聲之和樂者也。
【禮學記】不學操縵,不能安弦。
【註】操縵,雜弄弦屬。
又【莊子齊物論】縵者,窖者,密者。
【音義】縵,寛心也。
【又】大恐縵縵。
【音義】齊死生貌。
又【集韻】【韻會】□謨官切,音瞞。
縵或作□。
又【韻補】葉莫半切,緩縵也。
【舜卿雲歌】卿雲爛兮,糺縵縵兮。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縶 【未集中】【糸字部】 縶 【廣韻】【集韻】【韻會】□陟立切,音執。
【玉篇】縷也,相縶也,連也。
【類篇】繫也。
【詩小雅】縶之維之。
【傳】縶,絆也。
【禮月令】遊牝別羣,則縶騰駒。
又【左傳成九年】南冠而縶者,誰也。
【註】縶,拘執。
又【韻補】質涉切。
春秋,盜殺衞侯之兄縶,公羊榖梁作輒。
縷 【未集中】【糸字部】 縷 【廣韻】力主切【集韻】【韻會】隴主切,□音僂。
【說文】綫也。
【廣韻】絲縷。
【周禮天官】典枲掌布緦縷紵之麻草之物。
【孟子】有布縷之征。
【楚辭招魂】秦篝齊縷。
又覼縷。
委曲也。
【柳宗元寄許孟容書】雖欲秉筆覼縷。
又結縷,草名。
【爾雅釋草】傅橫目。
【註】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
又【集韻】郞侯切,音婁。
褸或作縷。
【玉篇】貧無衣,醜弊也。
【小爾雅】布褐而紩之,謂藍縷。
【左傳宣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啓山林。
【註】藍縷,敝衣。
【類篇】褸或作縷。
縸 【未集中】【糸字部】 縸 【廣韻】【集韻】【韻會】□莫故切,音暮。
【類篇】惡絮也。
齊人語。
又【集韻】末各切,音莫。
【後漢馬融傳】纖羅絡縸。
【註】張羅貌。
縸與幕通。
【子集下】【刀字部】【唐韻】【集韻】□俯九切,音否。
【說文】刀握也。
又【廣韻】斐父切,音撫。
同弣。
縹 【未集中】【糸字部】 縹 【廣韻】敷紹切【集韻】【韻會】匹紹切【正韻】普沼切,□音醥。
【說文】帛靑白色。
【博雅】縹靑也。
【釋名】縹猶漂。
漂,淺靑色也。
有碧縹,有天縹,有骨縹,各以其色所象言之也。
【廣韻】靑黃色也。
【後漢輿服志】賈人縹緗而已。
【楚辭九懷】翠縹兮爲裳。
又【集韻】匹妙切,音剽。
義同。
又【正韻】紕紹切,音漂。
【前漢賈誼傳】鳳縹縹其高逝兮。
【註】縹縹,輕舉貌。
又【木華海賦】羣仙縹眇。
考證:〔【博雅】蒼靑也。
〕謹照原文蒼改縹。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苦回切,音恢。
箭竹。
又古賣切,音卦。
竹名。
【字彙補】字之譌。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同粞。
忋 【卯集上】【心字部】 忋 【集韻】【類篇】□公在切,音攺。
【博雅】恃也,仰也。
又【集韻】【類篇】□下攺切,音亥。
義同。
縺 【未集中】【糸字部】 縺 【廣韻】落賢切,音蓮。
縺縷,寒具。
【玉篇】縷不解。
又【集韻】力延切,音連。
義同。
縻 【未集中】【糸字部】 縻 【集韻】旻悲切【韻會】【正韻】忙皮切,□音眉。
【說文】牛轡也。
或從多作□。
【類篇】一曰繫也。
【前漢匈奴傳】羈縻不絕。
又【集韻】麋寄切。
義同。
又與靡同。
【易中孚】吾與爾靡之。
【釋文】靡,本又作縻。
同散也。
亦作。
縼 【未集中】【糸字部】 縼 【廣韻】辭戀切【集韻】隨戀切,□旋去聲。
【說文】以長繩繫牛。
【廣韻】同□。
【類篇】或省作□。
歨 【辰集下】【止字部】 歨 【字彙補】同步。
總 【未集中】【糸字部】 緫 【集韻】麤叢切,音怱。
繱或作緫。
帛靑色。
一曰輕絹。
【博雅】靑也。
【周禮春官巾車】重翟錫朱緫。
【註】緫,靑黑色,以繒爲之。
又【集韻】祖叢切,音。
【正韻】祖冬切,音宗。
【類篇】絲數。
詩曰:素絲五緫。
又【集韻】作弄切,音糉。
或作緫。
○按五經文字雲:緫從怱作總者訛。
今緫與總混,當正之。
考證:〔【博雅】靑蒼色。
〕謹照原文靑蒼色改靑也。
績 【未集中】【糸字部】 績 【廣韻】【集韻】【韻會】□則歷切,音勣。
【說文】絹也。
【詩陳風】不績其麻。
又【書堯典】庶績鹹熙。
【傳】績,功也。
又【詩大雅】維禹之績。
【傳】績,業也。
又【爾雅釋詁】績,繼也。
又事也,成也。
縿 【未集中】【糸字部】 縿 【廣韻】所銜切【集韻】【韻會】【正韻】師銜切,□音衫。
【說文】旌旗之斿也。
【爾雅釋天】纁帛縿。
【註】縿,衆旒所著。
【詩鄘風箋】以縫紕旌之旒縿。
【疏】縿謂繫於旌旗之體,旒謂縿末之垂者。
【周禮春官巾車註】大常九旗之畫日月者,正幅爲縿,旒則屬焉。
又【集韻】思廉切,音暹。
或作縿。
旌旗末也。
又【集韻】師炎切,音攕。
義同。
又【集韻】思邀切,音宵。
綃或作縿。
【禮檀弓】縿幕魯也。
【註】縿,縑也。
縿讀如綃。
又【集韻】蘇遭切,音騷。
繅或作縿。
又【集韻】七感切,音慘。
淺紺繒也。
繅字原從臼作。
繀 【未集中】【糸字部】 繀 【廣韻】蘇內切【集韻】蘇對切,□音碎。
【說文】箸絲於莩車也。
【博雅】繀車謂之厤鹿。
【玉篇】繀車,亦名〈室攴〉車,亦名軌車。
【廣韻】織繀。
繁 【未集中】【糸字部】 繁 "【廣韻】附袁切【集韻】【韻會】【正韻】符袁切,□音煩。
【書仲虺之誥】實繁有徒。
【傳】繁,多也。
又【禮鄉飲酒義】拜至獻酬辭讓之節繁。
【註】繁,猶盛也。
又【孝經序】安得不翦其繁蕪。
【註】繁,雜也。
又【廣韻】繁,槪也。
又【廣韻】薄官切【集韻】蒲官切,□音鞶。
【禮禮器】大路繁纓一就,次路繁纓七就。
【疏】繁爲馬腹帶也。
【左傳成二年】請曲縣繁纓以朝。
【註】繁纓,馬飾。
又與樊通。
【周禮春官巾車樊纓註】樊,讀如鞶帶之鞶,謂今馬大帶也。
又【廣韻】薄波切【集韻】蒲波切,□音婆。
【玉篇】姓也。
【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繁氏。
【前漢陳湯傳】禦史大夫繁延壽。
又【韻補】葉符筠切。
【陸雲夏府君誄】元□秀朗,輝景絪縕。
誕載豐美,俊穎夙繁。
又【韻補】葉汾沅切。
【左貴嬪楊後誄】天□貞吉,克昌克繁。
則百斯慶,育聖育賢。
考證:〔【禮鄉飲酒義】拜至辭讓之節繁。
〕謹照原文拜至下增獻酬二字。
" 繂 【未集中】【糸字部】 繂 【廣韻】呂卹切【集韻】【韻會】【正韻】劣戌切,□音律。
【爾雅釋水】紼繂也。
【註】孫炎曰:繂,大索也。
李巡曰:繂,竹爲索,所以維持舟者。
又【釋名】懸下壙曰繂。
繂,將也,徐徐將下之也。
【禮檀弓公室視豐□註】豐□,斲大木爲之,形如石□,於槨前後四角樹之,穿中於閒爲鹿盧,下棺以繂繞。
【疏】以繂繞者,繂卽紼也,以紼之一頭繫棺緘,以一頭繫鹿盧。
又【張衡東京賦】藻繂鞶厲。
【註】繂以韋爲之,所以藉玉。
又【廣韻】所律切,音率。
義同。
亦作□。
繃 【未集中】【糸字部】 繃 【廣韻】北萌切【集韻】悲萌切【韻會】橫切,□音繃。
【正韻】補耕切,音伻。
【說文】束也。
【墨子尚同篇】禹葬會稽,桐棺三寸,葛以繃之。
又【廣韻】束兒衣。
【前漢宣帝紀】曾孫雖在襁緥。
【註】師古曰:襁卽今之小兒繃也。
【巳集下】【犬字部】【集韻】於良切,音央。
獸名。
狢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其句切【海篇】音具。
竹器。
繄 【未集中】【糸字部】 繄 【廣韻】烏奚切【集韻】【韻會】煙奚切,□音鷖。
【正韻】於宜切,音伊。
【說文】戟衣也。
一曰靑黑色。
【廣韻】赤黑繒。
又【詩邶風自詒伊阻箋】伊當作繄。
繄猶是也。
又【左傳隱元年】爾有母遺,繄我獨無。
【註】繄,語助辭。
又【廣韻】【正韻】於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音翳。
【類篇】歎聲。
一曰繄格,小兒次衣也。
繅 【未集中】【糸字部】 繅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蘇遭切【正韻】□音騷。
【說文】繹繭出絲也。
【禮祭儀】夫人繅三盆手。
又【廣韻】【集韻】□子皓切,音早。
義同。
又【五經文字】繅,禮經或以爲薻藉之薻。
【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執鎭圭,繅藉五采五就。
【註】繅有五采文,所以薦玉。
又【司幾筵】加繅席畫純。
【註】繅,讀爲藻。
【儀禮聘禮】圭與繅,皆九寸。
【註】雜采曰繅。
古文或作藻。
今文作璪。
【集韻】繅,或作繰□。
【廣韻】俗又作縿,非。
【說文】繅作繅。
詳繅字註。
繅字原從臼作。
繆 【未集中】【糸字部】 繆 【廣韻】武彪切【集韻】亡幽切【正韻】莫彪切,□音。
【說文】枲之十絜也。
一曰綢繆。
【詩豳風】綢繆牖戶。
【傳】綢繆,言纏綿也。
【莊子則陽篇】聖人達綢繆。
【音義】綢繆,猶纏綿。
又雲:深奧也。
又【廣韻】莫浮切,音謀。
【集韻】力求切,音劉。
義□同。
又【集韻】居虬切【韻會】居尤切,□音樛。
【禮檀弓】衣衰而繆絰。
【註】繆,當爲不樛垂也之樛。
【疏】繆絰,謂絞麻爲絰。
【前漢孝成趙皇後傳】卽自繆死。
【註】師古曰:繆,絞也。
又【集韻】【韻會】□眉救切,音謬。
【禮大傳】五者一物紕繆。
【註】紕繆,猶錯也。
【釋文】繆,本作謬。
又【仲尼燕居】不能詩於禮繆。
【註】繆,誤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臨邛令繆爲恭敬。
【註】繆,詐也。
又【于定國傳】何以錯繆至是。
【註】繆,違也。
又姓。
【史記申公傳】蘭陵繆生。
【註】索隱曰:繆氏,出蘭陵。
【正字通】今姓繆讀若妙,變音,非本音也。
又【集韻】朗鳥切,音了。
繚或作繆。
【前漢司馬相如傳】繆繞王綏。
【註】繆繞,相纏結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莫六切,音穆。
與穆同。
【禮大傳】序以昭繆。
【註】繆,讀如穆。
【公羊傳隱三年】葬宋繆公。
【釋文】繆,左氏作穆。
【史記魯世家】太公召公乃繆蔔。
【註】徐廣曰:古書穆字多作繆。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
繆繆,絲貌。
又【集韻】力弔切,音嫽。
蟉或作繆。
蜩蟉,龍首動貌。
【子集下】【廠字部】【唐韻】苦盍切【集韻】乙盍切,□音姶。
【廣韻】損也。
【集韻】山旁穴。
繇 【未集中】【糸字部】 繇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遙。
【說文】作,隨從也。
【徐鉉曰】今俗從。
又【書禹貢】厥草惟繇。
【傳】茂也。
【釋文】抽也。
又與徭同。
【詩大雅民亦勞止箋】繇役煩多。
【釋文】繇,本亦作徭。
【史記高祖本紀】高祖常繇鹹陽。
【註】應劭曰:繇,役也。
【前漢高帝紀註】師古曰:繇,讀與徭同。
古通用。
又【文帝紀】省繇費以便民。
又與陶同。
【前漢古今人表】咎繇,卽臯陶。
又與謠同。
【前漢李尋傳】人民繇俗。
又姓。
【後漢郅惲傳】西都督郵繇延。
【註】繇姓,咎繇之後。
又【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
與由同。
【易坤卦】其所繇來者,漸矣。
【左傳昭二十六年】繇朐汰輈,匕入者三寸。
【註】繇,過也。
【前漢文帝記】列侯亦無繇教訓其民。
【註】師古曰:繇,讀與由同。
又與猷同。
【爾雅釋詁】繇,道也。
【疏】小雅巧言雲:秩秩大猷。
猷繇音義同。
又與猶同。
【爾雅釋詁】繇,喜也。
【註】禮記曰:人喜則斯陶,陶斯詠,詠斯猶。
猶卽繇也,古今字耳。
又與悠同。
【前漢韋賢傳】犬馬繇繇。
【註】師古曰:繇與悠同。
悠悠,行貌。
又與遊同。
【前漢班固敘傳】陸子優繇。
○按《文選》作優遊。
又【集韻】直□切。
【易繫辭註】爻繇之辭,所以明得失。
【釋文】服虔雲:抽也,抽出吉兇也。
韋昭雲:由也,吉兇所由生也。
【左傳閔二年】成風聞成季之繇。
【註】繇,卦兆之占辭。
【爾雅釋詁】繇,於也。
【註】繇辭。
【疏】卦兆之辭也。
【幹祿字書】繇,臯繇字。
□,蔔兆辭。
音胄。
【佩□集】□,從從蔔從系。
○按繇、□經典皆通用。
《說文》在系部,今幷入。
考證:〔【幹祿字書】繇,臯繇字。
繇,蔔兆辭。
音胄。
【佩□集】繇,從,從蔔,從系。
〕謹照原文下二繇字□改□。
繈 【未集中】【糸字部】 繈 【唐韻】居兩切【集韻】【類篇】【韻會】舉兩切【正韻】居仰切,□音繈。
【說文】捔類也。
又【玉篇】錢貫也。
【前漢食貨志】臧繈千萬。
【廣韻】俗作鏹。
又【集韻】與襁同。
【史記衞將軍傳】靑子在繈褓中。
【註】繈長尺二寸,闊八寸,以約小兒于背也。
又【廣韻】繈絲有纇。
繉 【未集中】【糸字部】 繉 【篇海】胡昆切,音魂。
【管子輕重篇】又權渠繉□,所以禦春夏之事也。
【註】繉,縫也。
繎 【未集中】【糸字部】 繎 【廣韻】【集韻】□如延切,音然。
【說文】絲勞也。
又【急就篇註】繎者,紅色之尤深,言若火之然也。
又【廣韻】而緣切【集韻】而宣切,□音堧。
繎絲難理。
又【集韻】儒轉切。
又人見切。
義□同。
耓 【未集中】【耒字部】 耓 【類篇】湯丁切,音汀。
耒下木也。
繏 【未集中】【糸字部】 繏 【廣韻】息絹切【集韻】須絹切,□音選。
【博雅】繩索也。
【玉篇】懸縋索。
又蜀錦名。
【揚雄蜀都賦】自造奇錦,紌繏縿。
又【集韻】逡緣切,音詮。
【類篇】所以懸持也。
又【集韻】聳取切,音□。
□或省作繏。
詳□字註。
繐 【未集中】【糸字部】 繐 【廣韻】【集韻。
】□胡桂切,音慧。
【說文】細疏布也。
【儀禮士冠禮】不屨繐屨。
【註】縷不灰治曰繐。
又【喪服】繐衰者何,以小功之繐也。
【註】凡布細而疏者,謂之繐。
【禮檀弓】綌縗繐裳,非古也。
【註】非時尚輕涼慢禮。
【釋名】齊人謂涼爲惠,言服之輕細涼惠也。
【玉篇】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相銳切,音歲。
義同。
又【集韻】旋芮切,音彗。
義同。
繑 【未集中】【糸字部】 繑 【集韻】丘祅切,音蹺。
【說文】絝紐也。
【管子輕重篇】絏繑而踵相隨。
又【集韻】牽幺切,音鄡。
義同。
又【集韻】訖約切,音腳。
屩或作繑。
亦作鞽。
通作蹻。
考證:〔【集韻】訖約切,音腳。
屐或作繑,亦作鞽,通作蹻。
〕謹照原文屐改屩。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盈之切,音貽。
【說文】米糵煎也。
一曰濡弱者爲飴。
又【篇海】□也。
或作□□飴。
【巳集下】【犬字部】【字彙】古行切,音庚。
獸名。
又犬也。
【正字通】俗字。
繒 【未集中】【糸字部】 繒 【廣韻】疾陵切【集韻】【韻會】慈陵切,□音蹭。
【說文】帛也。
籀文作緈。
【前漢灌嬰傳】睢陽販繒者也。
【註】師古曰:繒者,帛之摠名。
又國名。
【穀梁傳僖十四年】季姬及繒子遇于防。
【周語】杞繒由太姒。
【註】杞繒二國,姒姓,夏禹之後。
又縣名。
【史記吳大伯世家】敗齊師于艾陵至繒。
【註】琅邪繒縣。
又姓。
【史記夏本紀】禹爲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爲姓,有繒氏。
【前漢文帝紀】祁侯繒賀爲將軍。
又【集韻】咨騰切,音增。
徂棱切,音層。
作亙切,音贈。
義□同。
又與矰同。
【三輔黃圖】佽飛具繒繳以射雁。
考證:〔【史記吳大伯世家】敗齊師于艾□至繒。
〕謹照原文艾□改艾陵。
繓 【未集中】【糸字部】 繓 【廣韻】【正韻】子括切【集韻】【韻會】宗括切,□音撮。
【玉篇】結繓也。
【類篇】一曰縫餘。
織 【未集中】【糸字部】 織 〔古文〕□綕□□【廣韻】之翼切【集韻】【韻會】質力切,□音職。
【說文】作布帛之總名。
【小爾雅】治絲曰織。
織,繒也。
【廣韻】組織。
【書禹貢】厥篚織文。
【傳】織文,錦綺之屬。
又【廣韻】【集韻】【韻會】□職利切,音志。
【正韻】支義切,音寘。
【禮玉藻】士不衣織。
【註】織,染絲織之,士衣染繒也。
又【集韻】昌志切,音熾。
幟或作織。
【詩小雅】織文鳥章。
【箋】織,幑也。
【疏】幟與織,字雖異,音實同也。
【前漢食貨志】旗織加其上。
【註】師古曰:織,讀曰幟。
【類篇】或作□。
繕 【未集中】【糸字部】 繕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戰切,音膳。
【說文】補也。
【禮月令】繕囹圄。
又【詩鄭風叔于田序】繕甲治兵。
【箋】繕之言善也。
又【周禮夏官繕人註】繕之言勁也,善也。
【疏】以其所掌弓弩,有堅勁而善,堪爲王用者。
又【左傳僖十五年】征繕以輔孺子。
【註】繕,治也。
又【前漢息夫躬傳】繕修幹戈。
【註】師古曰:繕,備也。
又【後漢盧植傳】供繕寫上。
又與勁同。
【禮曲禮】招搖在上,急繕其怒。
【註】繕,讀曰勁。
繖 【未集中】【糸字部】 繖 【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正韻】蘇□切,□音散。
【說文新附字】蓋也。
【廣韻】繖,絲綾。
今作繖蓋字。
【史記五帝紀】舜乃以兩笠自扞而下去。
【註】皇甫謐雲:兩繖,繖笠類。
【晉書王雅傳】遇雨,請以繖入。
又【廣韻】蘇旰切【集韻】先旰切【正韻】先諫切,□音散。
義同。
【類篇】亦作□傘。
【集韻】或作□。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牛姦切,音顏。
□,爭貌。
【子集下】【冂字部】【集韻】莫報切,音冒。
觸也。
又密北切,音墨。
突前也。
【補遺】。
補遺:【篇海類編】莫北切,音墨。
突前。
又莫蔔切,音目。
義同。
繗 【未集中】【糸字部】 繗 【廣韻】力珍切【集韻】離珍切,□音鄰。
【玉篇】紹也。
【類篇】理絲也。
繘 【未集中】【糸字部】 繘 〔古文〕□□【廣韻】餘律切【集韻】【韻會】允律切【正韻】以律切,□音聿。
【說文】綆也。
從糸,矞聲。
【玉篇】用以汲水也。
【急就篇註】汲索也。
【揚子方言】關東謂之綆,關西謂之繘。
【易井卦】汔至亦未繘井。
【儀禮士喪禮】管人汲不說繘屈之。
又【廣韻】居律切【集韻】訣律切,□音橘。
義同。
又【集韻】厥律切,音茁。
食律切,音術。
其律切,音□。
義□同。
又【集韻】古穴切,音玦。
或作繘。
縷也。
缂 【未集中】【糸字部】 緙 【廣韻】楷革切【集韻】克革切,□音愅。
【玉篇】紩也,織緯也。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披敎切,音炮。
【玉篇】唎也。
【集韻】大聲。
繙 【未集中】【糸字部】 繙 【廣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音煩。
【說文】寬也。
【廣韻】繙,亂取也。
又【集韻】蒲官切,音槃。
義同。
又【廣韻】浮袁切【集韻】【韻會】孚袁切【正韻】符艱切,□音翻。
【類篇】□繙,風吹旗也。
又【莊子天道篇】於是繙十二經,以說老耼。
繚 【未集中】【糸字部】 繚 【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聊。
【說文】纏也。
【類篇】繞也。
【禮玉藻】再繚四寸。
【班固東都賦】修袖繚繞而滿庭。
又祭名。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八曰繚祭。
【儀禮鄉飮酒禮】弗繚,右絕末以祭。
【註】繚,猶紾也。
又人名。
【前漢藝文志】尉繚二十九篇。
【註】師古曰:尉姓,繚名也。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淸和郡有繚縣。
又【集韻】朗鳥切【正韻】盧皎切,□音了。
義同。
又【集韻】離昭切,音髎。
力照切,音燎。
義□同。
又【廣韻】力小切,音燎。
【莊子盜跖篇】繚意絕體而爭。
【音義】繚,理也。
又【集韻】爾紹切,音擾。
人名。
莊子有黃繚。
又【韻補】葉力虯切。
【楚辭招隱士】偃蹇連卷兮枝相繚。
【註】繚,紐也。
考證:〔【儀禮鄉飮酒禮】弗繚,左絕末以祭。
〕謹照原文左改右。
繛 【未集中】【糸字部】 繛 【廣韻】昌約切【集韻】【韻會】尺約切,□音婥。
【說文】緩也。
或省作綽。
【玉篇】綽,古文繛。
詳綽字註。
○按《說文》在素部,今倂入。
繜 【未集中】【糸字部】 繜 【廣韻】祖昆切【集韻】租昆切,□音尊。
【說文】薉貉中女子無袴,以帛爲脛室,用絮補核,名曰繜衣,狀如襜褕。
【急就篇】禪衣蔽膝布母繜。
【註】黃氏曰:江東謂鷦鷯爲布母。
布母繜,繜,小衣也,猶犢鼻。
又【屈原離騷註】總總猶繜繜,聚也。
又【集韻】茲損切。
【荀子不苟篇】不能,則恭敬繜絀,以事人。
【註】繜,與撙同。
絀,與黜同。
謂自撙節貶損也。
繝 【未集中】【糸字部】 繝 【集韻】居莧切,音瞯。
【類篇】錦文也。
唐有大繝錦。
【唐書肅宗紀】禁大繝竭鑿六破錦。
繞 【未集中】【糸字部】 繞 【廣韻】而沼切【集韻】【韻會】【正韻】爾紹切,□音擾。
【說文】纏也。
【幹祿字書】遶,通繞。
又姓。
【左傳文十三年】繞朝贈之策。
【註】繞朝,秦大夫。
又【集韻】人要切,音蟯。
撓,或作繞。
繟 【未集中】【糸字部】 繟 【廣韻】昌善切【集韻】【韻會】齒善切,□音闡。
【說文】帶緩也。
【博雅】繟繟,緩也。
【廣韻】寬綽。
又【廣韻】徒幹切【集韻】唐幹切,□音壇。
義同。
又【集韻】尺繟切。
又時戰切。
義□同。
又【集韻】黨旱切,音亶。
通作嬗。
又【集韻】時連切,音鋋。
繟聯,不絕貌。
考證:〔【集韻】尺戟切。
〕謹照原文尺戟切改尺繟切。
繠 【未集中】【糸字部】 繠 【廣韻】如壘切【集韻】【韻會】乳棰切【正韻】如累切,□音蘂。
【廣韻】茸也,垂也。
又佩垂貌。
【左傳哀十三年】吳申叔儀乞糧于公孫有山氏,曰:佩玉繠兮,餘無所繫之。
【註】繠然服飾備也。
又【集韻】汝垂切。
義同。
【備考】【巳集】【火字部】【龍龕】音幹。
繡 【未集中】【糸字部】 繡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息救切,音秀。
【說文】五采備也。
【釋名】繡,修也,文修修然也。
【書益稷】黼黻絺繡。
【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五采備,謂之繡。
又姓。
【姓氏急就篇】漢有繡君實。
又【集韻】先彫切,音蕭。
【類篇】綺屬。
【詩唐風】素衣朱繡。
【箋】繡,當爲綃。
【韻補】當讀如肖。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五采備,爲之繡。
〕謹照原文爲之改謂之。
【補遺】【巳集】【水字部】【字彙補】音漫。
大水也。
又音裊。
義同。
繢 【未集中】【糸字部】 繢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對切,音潰。
【說文】織餘也。
【玉篇】紐繢也。
【急就篇註】繢亦絛組之屬,似纂而色赤。
又【類篇】一曰畫也。
【周禮春官司幾筵】諸侯祭祀席蒲筵繢純。
【註】繪,畫文也。
又【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雜五色。
【禮曲禮】飾羔鴈者以繢。
【疏】畫布爲雲氣。
【前漢食貨志】以繢爲皮幣。
【註】繢,繡也。
繪五采而爲之。
又與繪同。
【禮玉藻】緇布冠繢緌。
【註】繢,或作繪。
又【集韻】戸賄切,音瘣。
義同。
又【集韻】胡隈切,音回。
【類篇】采色鮮也。
又【集韻】胡骨切,音搰。
義同。
又【集韻】求位切。
□或作繢。
考證:〔【集韻】戸賄切,音塊。
〕謹按塊在隊韻,賄在賄韻,戸賄切不得音塊,謹照集韻音塊改音瘣。
繣 【未集中】【糸字部】 繣 【廣韻】【集韻】【韻會】□胡卦切,音畫。
繣徽,乖違也。
一曰結礙也。
【周禮夏官大司馬徒銜枚而進註】枚如箸,銜之,有繣,結項中。
【疏】繣卽兩頭繫也。
【屈原離騷】忽緯繣其難遷。
【註】緯繣,乖戾也。
又【廣韻】呼麥切【集韻】胡麥切,□音劃。
義同。
又【潘嶽西征賦】繣瓦解而冰泮。
【註】繣,破聲也。
又【集韻】忽麥切,音。
義同。
又古賣切,音卦。
義同。
繤 【未集中】【糸字部】 繤 【集韻】祖管切,音纘。
纂或作繤。
詳纂字註。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陵之切,音釐。
笊□,竹杓也。
□ 【備考】【未集】【糸字部】 □ 【字彙補】音蹇。
【巳集上】【水字部】【字義總略】古消字。
註詳七畫。
繩 【未集中】【糸字部】 繩 【廣韻】食陵切【集韻】【韻會】【正韻】神陵切,□音乗。
【說文】索也。
【急就篇註】繩謂紨兩股以上。
總而合之者也。
一曰麻絲曰繩,草謂之索。
【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
【書說命】惟木從繩則正。
【禮經解】繩墨之於曲直。
【前漢律歷志】規圓生矩,矩方生繩,繩直生準。
又【書囧命】繩愆糾謬。
【疏】木不正者,以繩正之。
繩謂彈正。
又【詩周南】宜爾子孫繩繩兮。
【傳】繩繩,戒愼也。
【朱傳】不絕貌。
又【大雅】繩其祖武。
【傳】繩,戒也。
【朱傳】繩,繼也。
又【禮樂記】省其文采,以繩德厚。
【註】繩,猶度也。
【史記樂書註】王肅曰:繩,法也。
又【禮深衣】負繩及踝以應直。
【註】繩謂裻,與後幅相當之縫也。
又【左傳莊十四年】蔡侯繩息嬀,以語楚子。
【註】繩,譽也。
【小爾雅】繩之,譽之也。
又【集韻】以證切,音孕。
【周禮秋官薙氏】秋繩而芟之。
【註】含實曰繩。
又【集韻】弭盡切,音泯。
繩繩,無涯際貌。
一曰運動不絕意。
又【集韻】石證切,音乗。
□也。
又【韻補】葉乗融切。
【□琳武庫賦】陵九城而上躋,起齊軌兮玉繩。
車軒轔於雷室,騎浮厲乎雲宮。
【廣韻】俗作繩。
繪 【未集中】【糸字部】 繪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對切,音潰。
【說文】會五采繡也。
【小爾雅】雜彩曰繪。
【玉篇】綵畫也。
【論語】繪事後素。
【何晏註】繪,畫文也。
【釋文】本又作繢。
又【廣韻】【集韻】【韻會】□黃外切,音會。
義同。
又與會同。
【書益稷】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
【傳】會,五采也。
以五采成此畫焉。
【釋文】會,馬鄭作繪。
又與鄶同。
【穀梁傳宣十八年】邾人戕繪子于繒。
【釋文】繪,本或作鄶。
又【集韻】古外切,音儈。
五采束髮也。
繫 【未集中】【糸字部】 繫 【廣韻】古詣切【集韻】【韻會】【正韻】吉詣切,□音計。
【說文】繫,□也。
一曰惡絮。
【玉篇】約束也,留滯也。
【類篇】一曰維也。
又【集韻】牽奚切,音溪。
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胡計切,音系。
【易繫辭疏】繫辭者,聖人繫屬此辭于卦爻之下。
又雲:系辭者,取綱系之義也。
【釋文】繫,本系也。
又續也。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兩繫邦國之民。
【註】繫,聯綴也。
【幹祿字書】繫通繫。
【集韻】系或作繫。
【類篇】或作□。
繬 【未集中】【糸字部】 繬 【廣韻】所力切【集韻】殺測切,□音色。
【博雅】交合也。
【玉篇】縫也。
【廣韻】緙也。
繭 【未集中】【糸字部】 繭 〔古文〕絸【廣韻】古典切【集韻】【韻會】【正韻】吉典切,□音趼。
【說文】蠶衣也。
【禮祭義】世婦卒蠶,奉繭以示于君,遂獻繭于夫人。
又【釋名】煑繭曰幕。
貧者著衣,可以幕絡絮也。
或謂之牽離,煑熟爛,牽引使離散如綿然也。
【禮玉藻】纊爲繭,縕爲袍。
又繭繭,聲氣微也。
【禮玉藻】言容繭繭。
【疏】猶綿綿,聲氣微細繭繭然。
又【戰國策】足重繭而不休息。
【註】足傷皮皺,如蠶繭也。
【類篇】或作□。
俗作蠒,非是。
考證:〔【釋名】繭曰幕也。
〕謹照太平禦覽引釋名原文改爲煑繭曰幕,或謂牽離。
謹照釋名原文謂下增之字。
【醜集上】【口字部】【廣韻】【集韻】□許勿切,音欻。
【玉篇】氣也。
又【集韻】呵,不明也。
繮 【未集中】【糸字部】 繮 【廣韻】居良切,音薑。
【說文】馬紲也。
【博雅】靮謂之繮。
【廣韻】亦作韁。
繯 【未集中】【糸字部】 繯 【廣韻】【集韻】【韻會】□乎□切,音泫。
【說文】作□,絡也。
【玉篇】環也。
【廣韻】繫也。
【類篇】維也。
【前漢揚雄傳】虹蜺爲繯。
【註】系也。
【文選李善註】旗上繫也。
又【集韻】下兗切,音蜎。
義同。
又【廣韻】【集韻】□胡慣切,音患。
【揚子方言】,宋魏陳楚江淮之閒謂之繯。
【廣韻】縞文也。
抁 【卯集中】【手字部】 抁 【唐韻】【集韻】□以轉切,音兗。
【博雅】動也。
又揣也。
與□同。
又【集韻】愈水切,音唯。
又粗兗切,音雋。
義□同。
又兪絹切,緣去聲。
亦動也。
【老子道德經】揣而銳之。
【註】銳或作抁。
又兪芮切,音睿。
義同。
或作挩。
□ 【未集中】【糸字部】 □ 同。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武道切,旄上聲。
持也。
繹 【未集中】【糸字部】 繹 【廣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
【說文】抽絲也。
【揚子方言】繹,理也。
絲曰繹之。
【註】言解繹也。
又【爾雅釋詁】繹,陳也。
【書君陳】庶言同則繹。
【傳】衆言同,則陳而布之。
【詩小雅】會同有繹。
【傳】陳也。
【禮射義】射之爲言繹也。
或曰舍也,繹者,各繹已之志也。
【疏】繹,陳也。
又【詩魯頌】以車繹繹。
【傳】善走也。
又山名。
【詩魯頌】保有鳧繹。
【傳】繹,山也。
又龜名。
【周禮春官】龜人掌六龜之屬,地龜曰繹屬。
【疏】仰者繹。
又祭名。
【左傳宣八年】壬午猶繹。
【註】繹,又祭,陳昨日之禮,所以賔
【說文】生肉醬也。
【釋名】生脠,以一分膾,二分細切,合和挻攪之也。
又【齊民要術】有燥脠法。
又【廣韻】醜延切【集韻】抽延切,□音鯅。
【廣韻】魚醢也。
脡 【未集下】【肉字部】 脡 【集韻】【韻會】□他頂切,音珽。
脯朐也。
【公羊傳昭二十五年】與四脡脯。
【註】伸曰脡。
又【集韻】待鼎切【正韻】徒鼎切,□音挺。
義同。
又【正韻】直也。
【禮曲禮】鮮魚曰脡祭。
【註】脡,直也。
緰 【未集中】【糸字部】 緰 【廣韻】度侯切【集韻】徒侯切,□音投。
【說文】緰貲,布也。
【急就篇註】緰,緆布之尤精者。
又【廣韻】相兪切【集韻】詢趨切,□音須。
彩緰色也。
【類篇】繻或從兪。
又人名。
【公羊傳隱二年】紀履緰來逆女。
【釋文】履緰,左氏爲裂繻。
又【集韻】容朱切,音兪。
或從糸,裂繒也。
又【集韻】餘招切,音遙。
帛也。
繥 【未集中】【糸字部】 繥 【篇海】虛之切,音嬉。
笑也,樂也。
緱 【未集中】【糸字部】 緱 【廣韻】古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音鉤。
【說文】刀劒緱也。
【史記孟嘗君傳】馮先生甚貧,猶有一劒耳。
又蒯緱。
【註】蒯草名緱,謂把劒之物。
言其劒無物可□,但以蒯繩纏之,故雲蒯緱。
又【集韻】墟侯切,音摳。
緱氏,地名。
【戰國策】塞轘轅緱氏之口。
【註】緱氏,以山爲名。
【前漢武帝紀】將幸緱氏。
【註】河南縣也。
又姓。
【孝子傳】陳留緱氏女。
考證:〔【戰國策】轅緱氏之口。
〕謹照原文轅上增塞轘二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北角切,音撥。
手足指筋之鳴,音義□與□同。
亦作肑。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同糖。
緲 【未集中】【糸字部】 緲 【韻會】弭沼切,音眇。
微也。
本作紗,今作緲。
通作眇。
【木華海賦】羣仙縹眇。
【註】縹眇,遠視之貌。
緳 【未集中】【糸字部】 緳 【集韻】奚結切,音頡。
【類篇】帶也。
【莊子山木篇】正緳係履而過魏王。
練 【未集中】【糸字部】 練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郞甸切,音鍊。
【說文】湅繒也。
【玉篇】煮漚也。
【釋名】練,爛也,煮使委爛也。
【急就篇註】練者,煮縑而熟之也。
【周禮天官染人】凡染,春暴練。
【註】暴練,練其素而暴之。
又小祥服也。
【禮檀弓】練而慨然。
又練練衣,黃裏縓緣。
【疏】小祥而著練冠練中衣,故曰練也。
練衣者,以練爲中衣。
又□練。
【禮月令】天子乃命將帥,選士厲兵,□練桀俊。
【戰國策】□練以爲揣摩。
又選也。
【前漢禮樂志】練時日。
又閱歷也。
【前漢韋賢傳】昔靡不練。
【註】練猶閱歷之。
又姓。
【廣韻】何氏姓苑雲:南康人。
又通作湅。
【周禮冬官考工記□氏】湅絲涗水。
考證:〔【周禮天官染人】凡染,春曝練。
〕謹照原文曝練改暴練。
緵 【未集中】【糸字部】 緵 【廣韻】子紅切【集韻】祖叢切,□音。
【玉篇】縷也。
【史記孝景本紀】令徒隷衣七緵布。
【註】緵,八十縷也。
與布相似,七升布用五百六十縫。
又【爾雅釋器】緵罟謂之九罭,九罭,魚罔也。
【註】今之百囊罟,江東謂之緵。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作弄切,音糉。
義同。
又與稯通。
【儀禮聘禮】十筥曰稯。
【註】古文稯作緵。
考證:〔【爾雅釋器】緵罟謂之九罭,緵罟,魚罔也。
〕謹照原文緵罟魚罔也改九罭魚罔也。
緶 【未集中】【糸字部】 緶 【廣韻】房連切【集韻】毗連切,□音□。
【說文】交枲也。
一曰緁衣也。
【廣韻】縫也。
又【集韻】蒲眠切,音蹁。
義同。
又【廣韻】方典切【集韻】補典切,□音匾。
褰裳。
亦作□。
考證:〔【集韻】蒲眠切,音編。
〕謹按蒲眠切不得音編,今照集韻音編改音蹁。
緷 【未集中】【糸字部】 緷 【廣韻】【集韻】【韻會】□古本切,音袞。
【爾雅釋器】百羽謂之緷。
又【廣韻】【集韻】□王問切,音暈。
【說文】緯也。
又【廣韻】【正韻】胡本切【集韻】【韻會】戸袞切,□音混。
【博雅】束也。
【玉篇】大束也。
又【集韻】胡昆切,音魂。
苦本切,音捆。
窘遠切,音卷。
義□同。
緸 【未集中】【糸字部】 緸 【集韻】伊眞切,音因。
【馬融長笛賦】緸□蜿蟺。
【註】搖動貌。
緹 【未集中】【糸字部】 緹 【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題。
【說文】帛丹黃色。
【博雅】赤也。
【周禮天官酒正】辨五齊之名,四曰緹齊。
【疏】其色紅赤,故以緹爲名。
又【地官草人】凡糞種赤緹用羊。
【註】緹,縓色也。
又【春官司服註】今時五伯緹衣,古兵服之遺色。
【疏】纁赤之衣,是古兵服赤色遺象。
又【廣韻】他禮切【集韻】土禮切,□音體。
義同。
又【集韻】都黎切,音低。
天黎切,音梯。
義□同。
緺 【未集中】【糸字部】 緺 【廣韻】古蛙切【集韻】【韻會】公蛙切,□音媧。
【說文】綬紫靑色。
【史記滑稽傳】佩靑緺。
【後漢輿服志註】紫綬名緺,其色靑紫。
又【廣韻】古華切【集韻】【韻會】姑華切,□音瓜。
義同。
又【集韻】盧戈切,音驘。
義同。
又【正韻】古禾切,音戈。
義同。
緻 【未集中】【糸字部】 緻 【廣韻】【集韻】【韻會】□直利切,音稚。
【說文】密也。
【後漢班固傳】碝磩采緻。
又【博雅】補也,練也。
【玉篇】縫補敝衣也。
【揚子方言】襜褕,自關而西謂之□,其敝者謂之緻。
【註】緻縫納敝,故名之也。
又褸謂之緻。
【註】襤褸,綴結也。
緼 【未集中】【糸字部】 緼 【廣韻】烏渾切【集韻】【韻會】【正韻】烏昆切,□音溫。
【說文】紼也。
【禮玉藻】一命緼韍幽衡。
【註】緼,赤黃之閒色,所謂韍也。
【小爾雅】緼,朱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於雲切【正韻】紆倫切,□音煴。
【玉篇】絪緼,元氣也。
【易繫辭】天地絪緼,萬物化醇。
【釋文】絪緼,亦作氤氳。
又紛緼。
【楚辭九章】紛緼宜修姱而不醜兮。
【註】紛緼,盛貌。
【廣雅】紛緼,亂也。
又【廣韻】於粉切【集韻】【韻會】委隕切【正韻】委粉切,□音藴。
【易繫辭】乾坤其易之緼邪。
【註】緼,淵奧也。
又【廣韻】枲麻也。
【禮玉藻】緼爲袍。
【註】緼謂今纊及舊絮也。
又【前漢蒯通傳】卽束緼,請火於亡肉家。
【註】緼,亂麻。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初患切,音篡。
小舂也。
怸 【卯集上】【心字部】 怸 【字彙補】古文悉字。
註詳七畫。
縋 【未集中】【糸字部】 縋 【廣韻】【集韻】【韻會】□馳僞切,音膇。
【正韻】直類切,音隊。
【說文】以繩有所懸也。
【博雅】縋,繩索也。
【左傳僖三十年】夜縋而出。
【註】縋,縣城而下。
縌 【未集中】【糸字部】 縌 【廣韻】【正韻】宜戟切【集韻】【韻會】仡戟切,□音逆。
【說文】綬維也。
【前漢翟方進傳】赤韍縌。
【註】服曰:縌卽今之綬也。
師古曰:縌者,系也,謂逆受之也。
【後漢輿服志】自靑綬以上,縌皆長三尺二寸。
縌者,古珮璲也。
佩綬相迎受,故曰縌。
【集韻】亦作□。
縍 【未集中】【糸字部】 縍 【廣韻】博旁切【集韻】逋旁切,□音幫。
【正韻】搏旁切,音邦。
幫或作縍。
治履邊也。
又【集韻】補曠切,音謗。
【類篇】吳俗謂□絮曰縍也。
縎 【未集中】【糸字部】 縎 【廣韻】【韻會】古忽切【集韻】吉忽切,□音骨。
【說文】結也。
【博雅】結縎,不解也。
【楚辭九思】心結縎兮折摧。
又【集韻】胡骨切,音搰。
繒類。
縏 【未集中】【糸字部】 縏 【廣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音盤。
【類篇】小囊也。
【禮內則】施縏袠。
【疏】袠,刺也,以針刺袠而爲縏囊也。
縐 【未集中】【糸字部】 縐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側救切,音皺。
【說文】絺之細者。
一曰蹴也。
【玉篇】縐,布也,纖也。
亦作□。
【詩鄘風】蒙彼縐絺。
【傳】絺之靡者爲縐。
【疏】絺者,以葛爲之。
其精尤細靡者,縐也,言細而縷縐。
又褰縐。
【史記司馬相如傳】襞積褰縐。
【註】褰縐,縮蹙之也。
又【類篇】縐,聚文也。
又【集韻】之遇切,音媰。
側六切,音縬。
義□同。
又【廣韻】初敎切,音抄。
惡絹也。
縑 【未集中】【糸字部】 縑 【廣韻】古甜切【集韻】【韻會】堅嫌切【正韻】古嫌切,□音兼。
【說文】幷絲繒也。
【釋名】縑,兼也,其絲細緻,數兼于布絹也。
細緻染縑爲五色,細且緻,不漏水也。
【前漢外戚篇】媪爲翁須作單縑衣。
【註】縑,卽今之絹也。
縒 【未集中】【糸字部】 縒 【廣韻】楚宜切【集韻】叉宜切【正韻】叉茲切,□音差。
【說文】作□。
參縒也。
【類篇】謂絲亂貌。
又【廣韻】蘇可切,音褨。
鮮絜貌。
又【集韻】此我切,音瑳。
義同。
又【廣韻】【集韻】□倉各切,音錯。
縒綜亂也。
【玉篇】縒,亦作錯。
考證:〔【廣韻】【集韻】□倉各切,音錯。
綜亂也。
〕謹照廣韻原文綜上增縒字。
【亥集中】【鳥字部】【廣韻】幷列切【集韻】必列切,□音鼈。
【廣韻】,鵂鶹也。
縓 【未集中】【糸字部】 縓 【廣韻】此緣切【集韻】【韻會】【正韻】逡緣切,□音詮。
【說文】帛赤黃色。
【爾雅釋器】一染謂之縓。
【註】今之紅也。
【儀禮喪服】公子爲其母練冠麻,麻衣縓緣。
【註】淺絳也。
【禮閒傳】期而小祥,練冠縓緣。
【疏】以縓爲領緣也。
又【廣韻】七絹切【集韻】【韻會】【正韻】取絹切,□詮去聲。
義同。
考證:〔【廣韻】七絹切,【集韻】【韻會】【正韻】取絹切,□音爨。
〕謹按絹在霰韻,爨在翰韻,七絹取絹二切不得音爨,謹改爲詮去聲。
縔 【未集中】【糸字部】 縔 【集韻】所兩切,音爽。
【類篇】□中繭也。
縕 【未集中】【糸字部】 縕 【說文】緼作縕。
詳緼字註。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音義與□同。
詳□字註。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蘇旱切,音散。
繖本字。
詳繖字註。
縖 【未集中】【糸字部】 縖 【廣韻】胡瞎切【集韻】下瞎切,□音鎋。
【玉篇】束物也。
【巳集中】【火字部】【集韻】狼狄切,音歷。
爏字省文。
詳爏字註。
【巳集中】【火字部】【廣韻】呼罪切【集韻】虎猥切,□音賄。
【玉篇】楚人呼火爲。
【揚子方言】,火也。
楚轉語也。
猶齊言□火也。
又【集韻】古玩切,音貫。
義同。
縗 【未集中】【糸字部】 縗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倉回切,音崔。
【說文】服衣長六寸,博四寸,直心。
【玉篇】喪服也。
【左傳襄十七年】晏嬰麤縗斬。
【註】縗,在胷前。
【釋文】縗,本又作衰。
又【集韻】雙隹切,音榱。
鷺首毛。
又【集韻】蘇回切,音□。
編鷺羽爲衣。
又【集韻】蘇何切,音蓑。
義同。
縘 【未集中】【糸字部】 縘 【集韻】牽奚切,音溪。
繫或作縘。
【類篇】繫,□也。
今惡絮。
縙 【未集中】【糸字部】 縙 【集韻】如容切,音茸。
絲飾。
又【集韻】而用切,音□。
或作縙。
鞌毳飾。
一曰罽也。
又【集韻】乳勇切,音宂。
【博雅】索也。
縚 【未集中】【糸字部】 縚 【廣韻】土刀切【集韻】【正韻】他刀切,□音韜。
【類篇】絛或從舀作縚。
詳絛字註。
又人名。
【禮檀弓】南宮縚。
又【玉篇】亦作韜。
【廣韻】藏也,寬也,劒衣也。
罰 【未集中】【網字部】 罰 【廣韻】【集韻】【韻會】□房越切,音伐。
【說文】辠之小者。
從刀從詈。
未以刀有所賊,但持刀罵詈,則應罰。
【春秋元命包】罔言爲詈,刀詈爲罰。
罰之言罔陷於害。
【易豫卦】則□罰淸而民服。
【書呂□】五□不□,正於五罰。
【傳】出金贖罪。
【周禮地官司救】凡民之有衺惡者,三讓而罰。
【註】罰謂撻擊之也。
又【韻補】葉扶廢切【江淹齊高帝誄】綴機剟賊,輕章削罰。
矜□廣慈,合賤兼愛。
愛字音炁。
○按《說文》在刀部,今倂入。
考證:〔【周禮地官司徒】凡民之有衺惡者,三讓而罰之。
〕謹照原文司徒改司救。
三讓而罰下省之字。
縛 【未集中】【糸字部】 縛 【廣韻】符钁切【集韻】【韻會】伏約切【正韻】符約切【說文】束也。
【釋名】縛,薄也。
使相薄著也。
【廣韻】繫也。
【左傳僖六年】許男面縛銜璧。
又【昭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縛一如瑱。
【註】縛,卷也。
又【釋名】縛在車下,與輿相連縛也。
【急就篇註】縛在車下,主縛軸令輿相連,卽今所謂鉤心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符臥切。
義同。
又【集韻】符遇切,音附。
紨或作縛。
繩也。
【韻會】俗從專作縳,誤。
考證:〔【釋名】縛,薄也。
使相薄者也。
〕謹照原文薄者改薄著。
縜 【未集中】【糸字部】 縜 【廣韻】爲贇切【集韻】于倫切,□音筠。
【說文】持綱紐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上綱與下綱出舌尋,縜寸焉。
【註】綱,連侯繩也。
縜,籠綱者。
又【集韻】王分切,音雲。
羽敏切,音隕。
羽粉切,音殞。
義□同。
縝 【未集中】【糸字部】 縝 【廣韻】昌眞切【集韻】【正韻】稱人切,□音嗔。
【博雅】縝,纑縷也。
【揚子方言】纑謂之縝。
【廣韻】與□同。
又【集韻】癡鄰切,音伸。
之忍切,音□。
義□同。
又【廣韻】章忍切【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音軫。
【禮聘義】縝密以栗。
【註】縝,緻也。
又【博雅】縝,黑也。
【謝朓晚登三山望京邑詩】誰能縝不變。
【註】縝,與鬒同。
又【廣韻】結也,單也。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註:縝紛衆盛也。
音醜人反。
考證:〔【謝朓晚登三山望京邑詩】誰縝不變。
〕謹照原書誰字下增能字。
〔【廣韻】醜人切,【集韻】之人切,□音眞。
縝紛也。
〕謹按廣韻縝字無醜人切之音,集韻之人切下亦無縝紛也之文。
謹改爲前漢司馬相如傳。
註縝紛衆盛也。
音醜人反。
縞 【未集中】【糸字部】 縞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考切,音杲。
【說文】鮮色也。
【博雅】練也。
【小爾雅】繒之精者曰縞。
【書禹貢】闕篚□纖縞。
【傳】縞,白繒。
【詩鄭風】縞衣綦巾。
【傳】縞衣,白色男服。
【禮檀弓】祥而縞。
【疏】縞,謂縞冠。
又【玉藻】縞冠素紕,旣祥之冠也。
【疏】縞是生絹又。
【王制】殷人哻而祭,縞衣而養老。
【註】殷尚白,而縞衣裳。
【戰國策】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
【前漢地理志註】縞,鮮支也,卽今所謂素者也。
又【廣韻】古到切【集韻】居號切,□音誥。
義同。
【巳集下】【牛字部】【集韻】於閑切,音。
牛尾色謂之。
或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力鹽切,音廉。
鼓也。
見釋典。
縟 【未集中】【糸字部】 縟 【廣韻】而蜀切【集韻】【韻會】儒欲切,□音辱。
【說文】繁采色也。
【玉篇】飾也。
【張衡西京賦】采飾纖縟。
【註】縟繁,采飾也。
又【博雅】縟,驟數也。
【儀禮喪服】喪成人者,其文縟。
喪未成人者,其文不縟。
【註】縟,猶數也。
又【韻補】葉而聿切。
【李尤陽德殿賦】靑瑣禁門,廊廡翼翼。
華蟲詭異,密采珍縟。
考證:〔【博雅】縟,聚數也。
〕謹照原文聚改驟。
縠 【未集中】【糸字部】 縠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谷切,音斛。
【說文】細縳也。
【玉篇】紗縠也。
【廣韻】羅縠。
【增韻】縐紗曰縠,紡絲而織之。
【釋名】縠,粟也,其文足足而踧踧,視之如粟也。
【戰國策】不若王愛尺縠也。
【註】縠,細繗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垂霧縠。
【註】言細如霧。
【後漢章帝紀】詔齊省冰紈方空縠。
【註】縠,紗也。
【宋玉神女賦】動霧縠以徐歩。
【註】縠,今之輕紗。
考證:〔【說文】細縛也。
〕謹照原文縛改縳。
縡 【未集中】【糸字部】 縡 【廣韻】作亥切【集韻】【韻會】【正韻】子亥切,□音宰。
【說文新附字】事也。
【玉篇】載也。
【前漢揚雄傳】上天之縡。
【註】師古曰:縡,事也,讀與載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作代切,音再。
義同。
又【集韻】昨代切,音在。
義同。
縤 【未集中】【糸字部】 縤 【玉篇】桑故切,生帛也。
【篇海】音素。
通作素。
弡 【寅集下】【弓字部】 弡 【玉篇】巨勿切,音掘。
疆勇。
又【字彙補】古文張字。
註詳八畫。
【補遺】【巳集】【父字部】【字彙補】七餘切,音趨。
藏菜也。
縢 【未集中】【糸字部】 縢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登切,音騰。
【說文】緘也。
【玉篇】繩也,約也。
【書金縢傳】爲請命之書,藏之於匱,緘之以金。
【詩秦風】竹閉緄縢。
【傳】縢,約也。
【疏】謂以繩約弓。
又【魯頌】朱英綠縢。
【傳】縢,繩也。
【禮少儀】甲不組縢。
【註】組縢,以組飾之,及紟帶也。
又行縢。
【詩小雅邪幅在下箋】邪幅,如今行縢也。
偪束其脛,自足至膝,故曰在下。
【疏】名行縢者,言行而緘束之。
【戰國策】嬴縢履蹻。
又與幐同。
【後漢儒林傳序】小乃制爲縢囊。
【註】縢,亦幐也。
【莊子胠篋篇】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
【音義】縢,向崔本作幐,同。
考證:〔【後漢儒林傳序】小九制爲縢囊。
〕謹照原文小九改小乃。
縣 【未集中】【糸字部】 縣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涓切,音懸。
【說文】繫也。
【註】徐鉉曰:此本是縣挂之縣,借爲州縣之縣。
今俗加心,別作懸,義無所取。
【易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詩周頌】應田縣鼓。
【周禮春官小胥】正樂縣之位。
【儀禮燕禮】樂人縣。
【左傳成二年】曲縣繁纓以朝。
【前漢高帝紀】縣隔千裡。
又【廣韻】黃練切【集韻】熒絹切,□音炫。
【正韻】形甸切,音現。
【釋名】縣,懸也,懸係于郡也。
【廣韻】古作寰。
楚莊王滅陳爲縣,縣名自此始。
【周禮天官大宰】邦縣之賦。
【註】邦縣四百裡。
又【地官小司徒】四甸爲縣。
又【遂人】五鄙爲縣。
【魯語】三鄕爲縣。
【史記秦始皇本紀】大矣哉,宇縣之中。
【註】縣,赤縣。
【前漢地理志】分天下爲郡縣。
又【史記絳侯世家註】縣官,謂天子也。
王者官天下,故曰縣官也。
又姓。
【禮曲禮】縣賁父。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縣單父。
○按《說文》在□部,今倂入。
縥 【未集中】【糸字部】 縥 【玉篇】阻近切。
水急也。
縩 【未集中】【糸字部】 縩 【集韻】【韻會】□倉代切,音菜。
【類篇】綷縩,鮮衣。
【前漢班倢伃傳】紛綷縩兮紈素聲。
【註】綷縩,衣聲也。
亦作。
□ 【未集中】【缶字部】 □ 【玉篇】古文□字。
註詳八畫。
□ 【未集中】【缶字部】 □ 【篇海】古勇切,音拱。
缻也。
亦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韻略】何姑切,音胡。
□被也。
【亥集下】【鹿字部】【廣韻】同麚。
牡鹿也。
【中山王文木賦】宗驥旅。
【亥集中】【鳥字部】【廣韻】九容切【集韻】居容切,□音恭。
鳥,似雉。
鳴自呼。
縪 【未集中】【糸字部】 縪 【廣韻】畢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音必。
【說文】止也。
【玉篇】冠縫也。
【儀禮旣夕】冠六升,外縪,纓條屬厭。
【註】縪,謂縫著武也。
又【博雅】韍謂之縪。
又【集韻】薄必切,音邲。
義同。
又【集韻】必結切,音彆。
必,或作縪,以組約圭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天子圭中必。
【註】必,讀如鹿車縪之縪,謂以組約其中央而執之,以備失隊也。
縫 【未集中】【糸字部】 縫 【廣韻】【集韻】【韻會】□符容切,音逢。
【說文】以鍼紩衣也。
【詩召南】羔羊之縫。
【傳】縫言縫殺之,大小得其制。
又【魏風】可以縫裳。
【左傳昭二年】敢拜子之彌縫敞邑。
【註】猶補合也。
又【集韻】符風切【正韻】符中切,□音馮。
義同。
又【廣韻】扶用切【集韻】房用切,□音俸。
衣縫也。
【周禮天官】縫人掌王宮之縫線之事。
【禮檀弓】古者冠縮縫,今也衡縫。
考證:〔【左傳昭二年】敢拜子之彌縫。
〕謹照原文彌縫下增敞邑二字。
縬 【未集中】【糸字部】 縬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六切,音蹙。
縮也。
又縬紋也。
【類篇】一曰繒文。
又【廣韻】【集韻】□側六切,音□。
聚文也。
或作□縐。
縭 【未集中】【糸字部】 縭 【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音離。
【說文】以絲介履也。
又【爾雅釋器】婦人之褘謂之縭。
【註】卽今之香纓也。
【詩豳風】親結其縭。
【傳】縭,婦人之褘也。
母戒女施衿結帨。
又【爾雅釋水】縭,緌也。
【疏】縭訓爲緌,緌又爲繫。
【詩小雅】紼縭維之。
又【正韻】抽知切,音摛。
【唐書儒學傳】風縭露沐。
考證:〔【爾雅釋器】婦人之褘謂縭。
〕謹照原文謂下增之字。
縮 【未集中】【糸字部】 縮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所六切,音蹜。
【說文】亂也。
一曰蹴也。
【爾雅釋詁】縱縮,亂也。
【註】縱放掣縮,皆亂法也。
【儀禮鄕飮酒禮】磬階閒縮霤北面鼓之。
【註】縮,從也。
霤以東方爲從。
古文縮爲蹙。
【禮檀弓】古者冠縮縫,今也衡縫。
【註】縮,從也。
又【爾雅釋器】繩之謂之縮之。
【註】縮者,約束之。
【詩大雅】縮版以載。
又【儀禮郊特牲】縮酌用茅。
【註】縮,去滓也。
【左傳僖四年】無以縮酒。
又【孟子】自反而縮。
【趙岐註】縮,義也。
【朱子集註】縮,直也。
又【戰國策】縮于財用則匱。
【註】歉也,贏之反也。
又【釋名】齊人謂車枕以前曰縮,言局縮也。
又【玉篇】退也,止也。
又【廣韻】斂也,短也。
又姓。
【戰國策】安陵人縮高。
又【韻補】葉式律切。
【班固幽通賦】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隨行以消息。
斡流遷其不濟兮,故遭罹而贏縮。
考證:〔【左傳僖元年】無以縮酒。
〕謹照原文元年改四年。
縯 【未集中】【糸字部】 縯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以淺切,音演。
長也。
又【集韻】延面切,音衍。
義同。
又【集韻】以忍切,音引。
引也。
惐 【卯集上】【心字部】 惐 【集韻】乙六切,音郁。
痛心也。
又越逼切,音域。
惻惐,傷痛也。
又忽域切,音洫。
心惑也。
縰 【未集中】【糸字部】 縰 【廣韻】【集韻】□所綺切,音蹝。
【類篇】纚或作縰。
【禮內則】櫛縰筓總。
【註】縰,韜髮者也。
又【宋玉高唐賦】縰縰莘莘。
【註】衆多之貌。
縰與纚同。
縱 【未集中】【糸字部】 縱 〔古文〕□【廣韻】子用切【集韻】【韻會】【正韻】足用切,□蹤去聲。
【說文】緩也。
一曰舍也。
【博雅】置也。
【玉篇】恣也,放也。
【書太甲】縱敗禮。
【詩大雅】無縱詭隨。
又【詩鄭風】抑縱送忌。
【註】發矢曰縱。
又【禮仲尼燕居】縱言至于禮。
【註】縱言,汎說事。
又【左傳襄二十六年】敢有二心乎。
縱有,共其內,莫共其外。
又【爾雅釋詁】縱,亂也。
又省作從。
【論語】從之純如也。
【前漢王吉傳】放從自若。
又【集韻】【韻會】祖動切【正韻】作孔切,□音總。
【禮檀弓】喪事欲其縱縱爾。
【註】讀如總領之總。
急遽趨事貌。
又【集韻】足勇切,音。
慫或作縱。
【前漢衡山王傳】日夜縱臾。
【註】師古曰:縱臾,謂獎勸也。
又【廣韻】卽容切【集韻】【韻會】【正韻】將容切,□音蹤。
【廣韻】縱橫也。
【韻會】或作從。
【詩齊風】衡從其畝。
【類篇】東西曰衡,南北曰從。
【賈誼過秦論】合從締交。
【註】從,與縱同。
又與蹤通。
【前漢蕭何傳】發縱指示獸處者,人也。
【註】師古曰:讀者乃爲蹤蹟之蹤,非也。
○按隷釋袁良□:往者王尊發縱于平陽。
楊著□:追縱魯參。
魯峻□:比縱豹產。
皆以縱爲蹤。
師古之說非是。
又【集韻】徂聰切,音叢。
髻高大貌。
□ 【未集上】【竹字部】 □ 【海篇】音檐。
竹也。
胉 【未集下】【肉字部】 胉 【廣韻】【集韻】□匹各切,音粕。
【集韻】也。
【博雅】脅也。
【儀禮士喪禮】去蹄,兩胉脊脅。
又【集韻】伯各切,音博。
肩甲也。
【五音集韻】胷髆也。
又博陌切,音百。
又匹陌切,音拍。
義□同。
或從專作膊。
本作。
縲 【未集中】【糸字部】 縲 【廣韻】力追切【集韻】【韻會】倫追切,□音纍。
【類篇】纍,或作縲。
【論語】雖在縲絏之中。
【註】縲,黑索也。
【史記太史公自序】幽於縲絏。
又【集韻】盧戈切,音驘。
大索也。
【亥集下】【黍字部】【揚子方言】□之場,謂之坻。
【註】□,蚡也。
音未詳。
縳 【未集中】【糸字部】 縳 【廣韻】持兗切【集韻】【韻會】【正韻】柱兗切,□音篆。
【說文】白鮮色也。
又【集韻】規掾切,音絹。
【儀禮聘禮註】紡,紡絲爲之,今之縳也。
【釋文】縳,聲類以爲今正絹字。
又【廣韻】直戀切【集韻】柱戀切,□音瑑。
【博雅】束也。
【周禮地官羽人】十羽爲審,百羽爲搏,十搏爲縳。
【註】縳,羽數束名也。
又【集韻】樞絹切,音釧。
雙縳,緻繒也。
又【集韻】重緣切,音椽。
卷也。
縴 【未集中】【糸字部】 縴 【廣韻】苦堅切【集韻】輕煙切,□音牽。
縴□,惡絮。
縵 【未集中】【糸字部】 縵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半切,音幔。
【說文】繒無文也。
漢律曰:賜衣者,縵表白裏。
又【周禮春官巾車】卿乗夏縵。
【註】五采畫無瑑。
【疏】言縵者,亦如縵帛無文章。
【左傳成五年】絳服乗縵。
【註】車無文。
又【前漢食貨志】一歲之收,常過縵田。
【註】縵田,謂不爲甽者也。
又【廣韻】謨晏切【集韻】莫晏切,□音幔。
【周禮春官磬師】敎縵樂。
【註】縵,謂雜聲之和樂者也。
【禮學記】不學操縵,不能安弦。
【註】操縵,雜弄弦屬。
又【莊子齊物論】縵者,窖者,密者。
【音義】縵,寛心也。
【又】大恐縵縵。
【音義】齊死生貌。
又【集韻】【韻會】□謨官切,音瞞。
縵或作□。
又【韻補】葉莫半切,緩縵也。
【舜卿雲歌】卿雲爛兮,糺縵縵兮。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縶 【未集中】【糸字部】 縶 【廣韻】【集韻】【韻會】□陟立切,音執。
【玉篇】縷也,相縶也,連也。
【類篇】繫也。
【詩小雅】縶之維之。
【傳】縶,絆也。
【禮月令】遊牝別羣,則縶騰駒。
又【左傳成九年】南冠而縶者,誰也。
【註】縶,拘執。
又【韻補】質涉切。
春秋,盜殺衞侯之兄縶,公羊榖梁作輒。
縷 【未集中】【糸字部】 縷 【廣韻】力主切【集韻】【韻會】隴主切,□音僂。
【說文】綫也。
【廣韻】絲縷。
【周禮天官】典枲掌布緦縷紵之麻草之物。
【孟子】有布縷之征。
【楚辭招魂】秦篝齊縷。
又覼縷。
委曲也。
【柳宗元寄許孟容書】雖欲秉筆覼縷。
又結縷,草名。
【爾雅釋草】傅橫目。
【註】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
又【集韻】郞侯切,音婁。
褸或作縷。
【玉篇】貧無衣,醜弊也。
【小爾雅】布褐而紩之,謂藍縷。
【左傳宣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啓山林。
【註】藍縷,敝衣。
【類篇】褸或作縷。
縸 【未集中】【糸字部】 縸 【廣韻】【集韻】【韻會】□莫故切,音暮。
【類篇】惡絮也。
齊人語。
又【集韻】末各切,音莫。
【後漢馬融傳】纖羅絡縸。
【註】張羅貌。
縸與幕通。
【子集下】【刀字部】【唐韻】【集韻】□俯九切,音否。
【說文】刀握也。
又【廣韻】斐父切,音撫。
同弣。
縹 【未集中】【糸字部】 縹 【廣韻】敷紹切【集韻】【韻會】匹紹切【正韻】普沼切,□音醥。
【說文】帛靑白色。
【博雅】縹靑也。
【釋名】縹猶漂。
漂,淺靑色也。
有碧縹,有天縹,有骨縹,各以其色所象言之也。
【廣韻】靑黃色也。
【後漢輿服志】賈人縹緗而已。
【楚辭九懷】翠縹兮爲裳。
又【集韻】匹妙切,音剽。
義同。
又【正韻】紕紹切,音漂。
【前漢賈誼傳】鳳縹縹其高逝兮。
【註】縹縹,輕舉貌。
又【木華海賦】羣仙縹眇。
考證:〔【博雅】蒼靑也。
〕謹照原文蒼改縹。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苦回切,音恢。
箭竹。
又古賣切,音卦。
竹名。
【字彙補】字之譌。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同粞。
忋 【卯集上】【心字部】 忋 【集韻】【類篇】□公在切,音攺。
【博雅】恃也,仰也。
又【集韻】【類篇】□下攺切,音亥。
義同。
縺 【未集中】【糸字部】 縺 【廣韻】落賢切,音蓮。
縺縷,寒具。
【玉篇】縷不解。
又【集韻】力延切,音連。
義同。
縻 【未集中】【糸字部】 縻 【集韻】旻悲切【韻會】【正韻】忙皮切,□音眉。
【說文】牛轡也。
或從多作□。
【類篇】一曰繫也。
【前漢匈奴傳】羈縻不絕。
又【集韻】麋寄切。
義同。
又與靡同。
【易中孚】吾與爾靡之。
【釋文】靡,本又作縻。
同散也。
亦作。
縼 【未集中】【糸字部】 縼 【廣韻】辭戀切【集韻】隨戀切,□旋去聲。
【說文】以長繩繫牛。
【廣韻】同□。
【類篇】或省作□。
歨 【辰集下】【止字部】 歨 【字彙補】同步。
總 【未集中】【糸字部】 緫 【集韻】麤叢切,音怱。
繱或作緫。
帛靑色。
一曰輕絹。
【博雅】靑也。
【周禮春官巾車】重翟錫朱緫。
【註】緫,靑黑色,以繒爲之。
又【集韻】祖叢切,音。
【正韻】祖冬切,音宗。
【類篇】絲數。
詩曰:素絲五緫。
又【集韻】作弄切,音糉。
或作緫。
○按五經文字雲:緫從怱作總者訛。
今緫與總混,當正之。
考證:〔【博雅】靑蒼色。
〕謹照原文靑蒼色改靑也。
績 【未集中】【糸字部】 績 【廣韻】【集韻】【韻會】□則歷切,音勣。
【說文】絹也。
【詩陳風】不績其麻。
又【書堯典】庶績鹹熙。
【傳】績,功也。
又【詩大雅】維禹之績。
【傳】績,業也。
又【爾雅釋詁】績,繼也。
又事也,成也。
縿 【未集中】【糸字部】 縿 【廣韻】所銜切【集韻】【韻會】【正韻】師銜切,□音衫。
【說文】旌旗之斿也。
【爾雅釋天】纁帛縿。
【註】縿,衆旒所著。
【詩鄘風箋】以縫紕旌之旒縿。
【疏】縿謂繫於旌旗之體,旒謂縿末之垂者。
【周禮春官巾車註】大常九旗之畫日月者,正幅爲縿,旒則屬焉。
又【集韻】思廉切,音暹。
或作縿。
旌旗末也。
又【集韻】師炎切,音攕。
義同。
又【集韻】思邀切,音宵。
綃或作縿。
【禮檀弓】縿幕魯也。
【註】縿,縑也。
縿讀如綃。
又【集韻】蘇遭切,音騷。
繅或作縿。
又【集韻】七感切,音慘。
淺紺繒也。
繅字原從臼作。
繀 【未集中】【糸字部】 繀 【廣韻】蘇內切【集韻】蘇對切,□音碎。
【說文】箸絲於莩車也。
【博雅】繀車謂之厤鹿。
【玉篇】繀車,亦名〈室攴〉車,亦名軌車。
【廣韻】織繀。
繁 【未集中】【糸字部】 繁 "【廣韻】附袁切【集韻】【韻會】【正韻】符袁切,□音煩。
【書仲虺之誥】實繁有徒。
【傳】繁,多也。
又【禮鄉飲酒義】拜至獻酬辭讓之節繁。
【註】繁,猶盛也。
又【孝經序】安得不翦其繁蕪。
【註】繁,雜也。
又【廣韻】繁,槪也。
又【廣韻】薄官切【集韻】蒲官切,□音鞶。
【禮禮器】大路繁纓一就,次路繁纓七就。
【疏】繁爲馬腹帶也。
【左傳成二年】請曲縣繁纓以朝。
【註】繁纓,馬飾。
又與樊通。
【周禮春官巾車樊纓註】樊,讀如鞶帶之鞶,謂今馬大帶也。
又【廣韻】薄波切【集韻】蒲波切,□音婆。
【玉篇】姓也。
【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繁氏。
【前漢陳湯傳】禦史大夫繁延壽。
又【韻補】葉符筠切。
【陸雲夏府君誄】元□秀朗,輝景絪縕。
誕載豐美,俊穎夙繁。
又【韻補】葉汾沅切。
【左貴嬪楊後誄】天□貞吉,克昌克繁。
則百斯慶,育聖育賢。
考證:〔【禮鄉飲酒義】拜至辭讓之節繁。
〕謹照原文拜至下增獻酬二字。
" 繂 【未集中】【糸字部】 繂 【廣韻】呂卹切【集韻】【韻會】【正韻】劣戌切,□音律。
【爾雅釋水】紼繂也。
【註】孫炎曰:繂,大索也。
李巡曰:繂,竹爲索,所以維持舟者。
又【釋名】懸下壙曰繂。
繂,將也,徐徐將下之也。
【禮檀弓公室視豐□註】豐□,斲大木爲之,形如石□,於槨前後四角樹之,穿中於閒爲鹿盧,下棺以繂繞。
【疏】以繂繞者,繂卽紼也,以紼之一頭繫棺緘,以一頭繫鹿盧。
又【張衡東京賦】藻繂鞶厲。
【註】繂以韋爲之,所以藉玉。
又【廣韻】所律切,音率。
義同。
亦作□。
繃 【未集中】【糸字部】 繃 【廣韻】北萌切【集韻】悲萌切【韻會】橫切,□音繃。
【正韻】補耕切,音伻。
【說文】束也。
【墨子尚同篇】禹葬會稽,桐棺三寸,葛以繃之。
又【廣韻】束兒衣。
【前漢宣帝紀】曾孫雖在襁緥。
【註】師古曰:襁卽今之小兒繃也。
【巳集下】【犬字部】【集韻】於良切,音央。
獸名。
狢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其句切【海篇】音具。
竹器。
繄 【未集中】【糸字部】 繄 【廣韻】烏奚切【集韻】【韻會】煙奚切,□音鷖。
【正韻】於宜切,音伊。
【說文】戟衣也。
一曰靑黑色。
【廣韻】赤黑繒。
又【詩邶風自詒伊阻箋】伊當作繄。
繄猶是也。
又【左傳隱元年】爾有母遺,繄我獨無。
【註】繄,語助辭。
又【廣韻】【正韻】於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音翳。
【類篇】歎聲。
一曰繄格,小兒次衣也。
繅 【未集中】【糸字部】 繅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蘇遭切【正韻】□音騷。
【說文】繹繭出絲也。
【禮祭儀】夫人繅三盆手。
又【廣韻】【集韻】□子皓切,音早。
義同。
又【五經文字】繅,禮經或以爲薻藉之薻。
【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執鎭圭,繅藉五采五就。
【註】繅有五采文,所以薦玉。
又【司幾筵】加繅席畫純。
【註】繅,讀爲藻。
【儀禮聘禮】圭與繅,皆九寸。
【註】雜采曰繅。
古文或作藻。
今文作璪。
【集韻】繅,或作繰□。
【廣韻】俗又作縿,非。
【說文】繅作繅。
詳繅字註。
繅字原從臼作。
繆 【未集中】【糸字部】 繆 【廣韻】武彪切【集韻】亡幽切【正韻】莫彪切,□音。
【說文】枲之十絜也。
一曰綢繆。
【詩豳風】綢繆牖戶。
【傳】綢繆,言纏綿也。
【莊子則陽篇】聖人達綢繆。
【音義】綢繆,猶纏綿。
又雲:深奧也。
又【廣韻】莫浮切,音謀。
【集韻】力求切,音劉。
義□同。
又【集韻】居虬切【韻會】居尤切,□音樛。
【禮檀弓】衣衰而繆絰。
【註】繆,當爲不樛垂也之樛。
【疏】繆絰,謂絞麻爲絰。
【前漢孝成趙皇後傳】卽自繆死。
【註】師古曰:繆,絞也。
又【集韻】【韻會】□眉救切,音謬。
【禮大傳】五者一物紕繆。
【註】紕繆,猶錯也。
【釋文】繆,本作謬。
又【仲尼燕居】不能詩於禮繆。
【註】繆,誤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臨邛令繆爲恭敬。
【註】繆,詐也。
又【于定國傳】何以錯繆至是。
【註】繆,違也。
又姓。
【史記申公傳】蘭陵繆生。
【註】索隱曰:繆氏,出蘭陵。
【正字通】今姓繆讀若妙,變音,非本音也。
又【集韻】朗鳥切,音了。
繚或作繆。
【前漢司馬相如傳】繆繞王綏。
【註】繆繞,相纏結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莫六切,音穆。
與穆同。
【禮大傳】序以昭繆。
【註】繆,讀如穆。
【公羊傳隱三年】葬宋繆公。
【釋文】繆,左氏作穆。
【史記魯世家】太公召公乃繆蔔。
【註】徐廣曰:古書穆字多作繆。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
繆繆,絲貌。
又【集韻】力弔切,音嫽。
蟉或作繆。
蜩蟉,龍首動貌。
【子集下】【廠字部】【唐韻】苦盍切【集韻】乙盍切,□音姶。
【廣韻】損也。
【集韻】山旁穴。
繇 【未集中】【糸字部】 繇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遙。
【說文】作,隨從也。
【徐鉉曰】今俗從。
又【書禹貢】厥草惟繇。
【傳】茂也。
【釋文】抽也。
又與徭同。
【詩大雅民亦勞止箋】繇役煩多。
【釋文】繇,本亦作徭。
【史記高祖本紀】高祖常繇鹹陽。
【註】應劭曰:繇,役也。
【前漢高帝紀註】師古曰:繇,讀與徭同。
古通用。
又【文帝紀】省繇費以便民。
又與陶同。
【前漢古今人表】咎繇,卽臯陶。
又與謠同。
【前漢李尋傳】人民繇俗。
又姓。
【後漢郅惲傳】西都督郵繇延。
【註】繇姓,咎繇之後。
又【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
與由同。
【易坤卦】其所繇來者,漸矣。
【左傳昭二十六年】繇朐汰輈,匕入者三寸。
【註】繇,過也。
【前漢文帝記】列侯亦無繇教訓其民。
【註】師古曰:繇,讀與由同。
又與猷同。
【爾雅釋詁】繇,道也。
【疏】小雅巧言雲:秩秩大猷。
猷繇音義同。
又與猶同。
【爾雅釋詁】繇,喜也。
【註】禮記曰:人喜則斯陶,陶斯詠,詠斯猶。
猶卽繇也,古今字耳。
又與悠同。
【前漢韋賢傳】犬馬繇繇。
【註】師古曰:繇與悠同。
悠悠,行貌。
又與遊同。
【前漢班固敘傳】陸子優繇。
○按《文選》作優遊。
又【集韻】直□切。
【易繫辭註】爻繇之辭,所以明得失。
【釋文】服虔雲:抽也,抽出吉兇也。
韋昭雲:由也,吉兇所由生也。
【左傳閔二年】成風聞成季之繇。
【註】繇,卦兆之占辭。
【爾雅釋詁】繇,於也。
【註】繇辭。
【疏】卦兆之辭也。
【幹祿字書】繇,臯繇字。
□,蔔兆辭。
音胄。
【佩□集】□,從從蔔從系。
○按繇、□經典皆通用。
《說文》在系部,今幷入。
考證:〔【幹祿字書】繇,臯繇字。
繇,蔔兆辭。
音胄。
【佩□集】繇,從,從蔔,從系。
〕謹照原文下二繇字□改□。
繈 【未集中】【糸字部】 繈 【唐韻】居兩切【集韻】【類篇】【韻會】舉兩切【正韻】居仰切,□音繈。
【說文】捔類也。
又【玉篇】錢貫也。
【前漢食貨志】臧繈千萬。
【廣韻】俗作鏹。
又【集韻】與襁同。
【史記衞將軍傳】靑子在繈褓中。
【註】繈長尺二寸,闊八寸,以約小兒于背也。
又【廣韻】繈絲有纇。
繉 【未集中】【糸字部】 繉 【篇海】胡昆切,音魂。
【管子輕重篇】又權渠繉□,所以禦春夏之事也。
【註】繉,縫也。
繎 【未集中】【糸字部】 繎 【廣韻】【集韻】□如延切,音然。
【說文】絲勞也。
又【急就篇註】繎者,紅色之尤深,言若火之然也。
又【廣韻】而緣切【集韻】而宣切,□音堧。
繎絲難理。
又【集韻】儒轉切。
又人見切。
義□同。
耓 【未集中】【耒字部】 耓 【類篇】湯丁切,音汀。
耒下木也。
繏 【未集中】【糸字部】 繏 【廣韻】息絹切【集韻】須絹切,□音選。
【博雅】繩索也。
【玉篇】懸縋索。
又蜀錦名。
【揚雄蜀都賦】自造奇錦,紌繏縿。
又【集韻】逡緣切,音詮。
【類篇】所以懸持也。
又【集韻】聳取切,音□。
□或省作繏。
詳□字註。
繐 【未集中】【糸字部】 繐 【廣韻】【集韻。
】□胡桂切,音慧。
【說文】細疏布也。
【儀禮士冠禮】不屨繐屨。
【註】縷不灰治曰繐。
又【喪服】繐衰者何,以小功之繐也。
【註】凡布細而疏者,謂之繐。
【禮檀弓】綌縗繐裳,非古也。
【註】非時尚輕涼慢禮。
【釋名】齊人謂涼爲惠,言服之輕細涼惠也。
【玉篇】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相銳切,音歲。
義同。
又【集韻】旋芮切,音彗。
義同。
繑 【未集中】【糸字部】 繑 【集韻】丘祅切,音蹺。
【說文】絝紐也。
【管子輕重篇】絏繑而踵相隨。
又【集韻】牽幺切,音鄡。
義同。
又【集韻】訖約切,音腳。
屩或作繑。
亦作鞽。
通作蹻。
考證:〔【集韻】訖約切,音腳。
屐或作繑,亦作鞽,通作蹻。
〕謹照原文屐改屩。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盈之切,音貽。
【說文】米糵煎也。
一曰濡弱者爲飴。
又【篇海】□也。
或作□□飴。
【巳集下】【犬字部】【字彙】古行切,音庚。
獸名。
又犬也。
【正字通】俗字。
繒 【未集中】【糸字部】 繒 【廣韻】疾陵切【集韻】【韻會】慈陵切,□音蹭。
【說文】帛也。
籀文作緈。
【前漢灌嬰傳】睢陽販繒者也。
【註】師古曰:繒者,帛之摠名。
又國名。
【穀梁傳僖十四年】季姬及繒子遇于防。
【周語】杞繒由太姒。
【註】杞繒二國,姒姓,夏禹之後。
又縣名。
【史記吳大伯世家】敗齊師于艾陵至繒。
【註】琅邪繒縣。
又姓。
【史記夏本紀】禹爲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爲姓,有繒氏。
【前漢文帝紀】祁侯繒賀爲將軍。
又【集韻】咨騰切,音增。
徂棱切,音層。
作亙切,音贈。
義□同。
又與矰同。
【三輔黃圖】佽飛具繒繳以射雁。
考證:〔【史記吳大伯世家】敗齊師于艾□至繒。
〕謹照原文艾□改艾陵。
繓 【未集中】【糸字部】 繓 【廣韻】【正韻】子括切【集韻】【韻會】宗括切,□音撮。
【玉篇】結繓也。
【類篇】一曰縫餘。
織 【未集中】【糸字部】 織 〔古文〕□綕□□【廣韻】之翼切【集韻】【韻會】質力切,□音職。
【說文】作布帛之總名。
【小爾雅】治絲曰織。
織,繒也。
【廣韻】組織。
【書禹貢】厥篚織文。
【傳】織文,錦綺之屬。
又【廣韻】【集韻】【韻會】□職利切,音志。
【正韻】支義切,音寘。
【禮玉藻】士不衣織。
【註】織,染絲織之,士衣染繒也。
又【集韻】昌志切,音熾。
幟或作織。
【詩小雅】織文鳥章。
【箋】織,幑也。
【疏】幟與織,字雖異,音實同也。
【前漢食貨志】旗織加其上。
【註】師古曰:織,讀曰幟。
【類篇】或作□。
繕 【未集中】【糸字部】 繕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戰切,音膳。
【說文】補也。
【禮月令】繕囹圄。
又【詩鄭風叔于田序】繕甲治兵。
【箋】繕之言善也。
又【周禮夏官繕人註】繕之言勁也,善也。
【疏】以其所掌弓弩,有堅勁而善,堪爲王用者。
又【左傳僖十五年】征繕以輔孺子。
【註】繕,治也。
又【前漢息夫躬傳】繕修幹戈。
【註】師古曰:繕,備也。
又【後漢盧植傳】供繕寫上。
又與勁同。
【禮曲禮】招搖在上,急繕其怒。
【註】繕,讀曰勁。
繖 【未集中】【糸字部】 繖 【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正韻】蘇□切,□音散。
【說文新附字】蓋也。
【廣韻】繖,絲綾。
今作繖蓋字。
【史記五帝紀】舜乃以兩笠自扞而下去。
【註】皇甫謐雲:兩繖,繖笠類。
【晉書王雅傳】遇雨,請以繖入。
又【廣韻】蘇旰切【集韻】先旰切【正韻】先諫切,□音散。
義同。
【類篇】亦作□傘。
【集韻】或作□。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牛姦切,音顏。
□,爭貌。
【子集下】【冂字部】【集韻】莫報切,音冒。
觸也。
又密北切,音墨。
突前也。
【補遺】。
補遺:【篇海類編】莫北切,音墨。
突前。
又莫蔔切,音目。
義同。
繗 【未集中】【糸字部】 繗 【廣韻】力珍切【集韻】離珍切,□音鄰。
【玉篇】紹也。
【類篇】理絲也。
繘 【未集中】【糸字部】 繘 〔古文〕□□【廣韻】餘律切【集韻】【韻會】允律切【正韻】以律切,□音聿。
【說文】綆也。
從糸,矞聲。
【玉篇】用以汲水也。
【急就篇註】汲索也。
【揚子方言】關東謂之綆,關西謂之繘。
【易井卦】汔至亦未繘井。
【儀禮士喪禮】管人汲不說繘屈之。
又【廣韻】居律切【集韻】訣律切,□音橘。
義同。
又【集韻】厥律切,音茁。
食律切,音術。
其律切,音□。
義□同。
又【集韻】古穴切,音玦。
或作繘。
縷也。
缂 【未集中】【糸字部】 緙 【廣韻】楷革切【集韻】克革切,□音愅。
【玉篇】紩也,織緯也。
【醜集上】【口字部】【集韻】披敎切,音炮。
【玉篇】唎也。
【集韻】大聲。
繙 【未集中】【糸字部】 繙 【廣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音煩。
【說文】寬也。
【廣韻】繙,亂取也。
又【集韻】蒲官切,音槃。
義同。
又【廣韻】浮袁切【集韻】【韻會】孚袁切【正韻】符艱切,□音翻。
【類篇】□繙,風吹旗也。
又【莊子天道篇】於是繙十二經,以說老耼。
繚 【未集中】【糸字部】 繚 【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聊。
【說文】纏也。
【類篇】繞也。
【禮玉藻】再繚四寸。
【班固東都賦】修袖繚繞而滿庭。
又祭名。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八曰繚祭。
【儀禮鄉飮酒禮】弗繚,右絕末以祭。
【註】繚,猶紾也。
又人名。
【前漢藝文志】尉繚二十九篇。
【註】師古曰:尉姓,繚名也。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淸和郡有繚縣。
又【集韻】朗鳥切【正韻】盧皎切,□音了。
義同。
又【集韻】離昭切,音髎。
力照切,音燎。
義□同。
又【廣韻】力小切,音燎。
【莊子盜跖篇】繚意絕體而爭。
【音義】繚,理也。
又【集韻】爾紹切,音擾。
人名。
莊子有黃繚。
又【韻補】葉力虯切。
【楚辭招隱士】偃蹇連卷兮枝相繚。
【註】繚,紐也。
考證:〔【儀禮鄉飮酒禮】弗繚,左絕末以祭。
〕謹照原文左改右。
繛 【未集中】【糸字部】 繛 【廣韻】昌約切【集韻】【韻會】尺約切,□音婥。
【說文】緩也。
或省作綽。
【玉篇】綽,古文繛。
詳綽字註。
○按《說文》在素部,今倂入。
繜 【未集中】【糸字部】 繜 【廣韻】祖昆切【集韻】租昆切,□音尊。
【說文】薉貉中女子無袴,以帛爲脛室,用絮補核,名曰繜衣,狀如襜褕。
【急就篇】禪衣蔽膝布母繜。
【註】黃氏曰:江東謂鷦鷯爲布母。
布母繜,繜,小衣也,猶犢鼻。
又【屈原離騷註】總總猶繜繜,聚也。
又【集韻】茲損切。
【荀子不苟篇】不能,則恭敬繜絀,以事人。
【註】繜,與撙同。
絀,與黜同。
謂自撙節貶損也。
繝 【未集中】【糸字部】 繝 【集韻】居莧切,音瞯。
【類篇】錦文也。
唐有大繝錦。
【唐書肅宗紀】禁大繝竭鑿六破錦。
繞 【未集中】【糸字部】 繞 【廣韻】而沼切【集韻】【韻會】【正韻】爾紹切,□音擾。
【說文】纏也。
【幹祿字書】遶,通繞。
又姓。
【左傳文十三年】繞朝贈之策。
【註】繞朝,秦大夫。
又【集韻】人要切,音蟯。
撓,或作繞。
繟 【未集中】【糸字部】 繟 【廣韻】昌善切【集韻】【韻會】齒善切,□音闡。
【說文】帶緩也。
【博雅】繟繟,緩也。
【廣韻】寬綽。
又【廣韻】徒幹切【集韻】唐幹切,□音壇。
義同。
又【集韻】尺繟切。
又時戰切。
義□同。
又【集韻】黨旱切,音亶。
通作嬗。
又【集韻】時連切,音鋋。
繟聯,不絕貌。
考證:〔【集韻】尺戟切。
〕謹照原文尺戟切改尺繟切。
繠 【未集中】【糸字部】 繠 【廣韻】如壘切【集韻】【韻會】乳棰切【正韻】如累切,□音蘂。
【廣韻】茸也,垂也。
又佩垂貌。
【左傳哀十三年】吳申叔儀乞糧于公孫有山氏,曰:佩玉繠兮,餘無所繫之。
【註】繠然服飾備也。
又【集韻】汝垂切。
義同。
【備考】【巳集】【火字部】【龍龕】音幹。
繡 【未集中】【糸字部】 繡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息救切,音秀。
【說文】五采備也。
【釋名】繡,修也,文修修然也。
【書益稷】黼黻絺繡。
【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五采備,謂之繡。
又姓。
【姓氏急就篇】漢有繡君實。
又【集韻】先彫切,音蕭。
【類篇】綺屬。
【詩唐風】素衣朱繡。
【箋】繡,當爲綃。
【韻補】當讀如肖。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五采備,爲之繡。
〕謹照原文爲之改謂之。
【補遺】【巳集】【水字部】【字彙補】音漫。
大水也。
又音裊。
義同。
繢 【未集中】【糸字部】 繢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對切,音潰。
【說文】織餘也。
【玉篇】紐繢也。
【急就篇註】繢亦絛組之屬,似纂而色赤。
又【類篇】一曰畫也。
【周禮春官司幾筵】諸侯祭祀席蒲筵繢純。
【註】繪,畫文也。
又【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雜五色。
【禮曲禮】飾羔鴈者以繢。
【疏】畫布爲雲氣。
【前漢食貨志】以繢爲皮幣。
【註】繢,繡也。
繪五采而爲之。
又與繪同。
【禮玉藻】緇布冠繢緌。
【註】繢,或作繪。
又【集韻】戸賄切,音瘣。
義同。
又【集韻】胡隈切,音回。
【類篇】采色鮮也。
又【集韻】胡骨切,音搰。
義同。
又【集韻】求位切。
□或作繢。
考證:〔【集韻】戸賄切,音塊。
〕謹按塊在隊韻,賄在賄韻,戸賄切不得音塊,謹照集韻音塊改音瘣。
繣 【未集中】【糸字部】 繣 【廣韻】【集韻】【韻會】□胡卦切,音畫。
繣徽,乖違也。
一曰結礙也。
【周禮夏官大司馬徒銜枚而進註】枚如箸,銜之,有繣,結項中。
【疏】繣卽兩頭繫也。
【屈原離騷】忽緯繣其難遷。
【註】緯繣,乖戾也。
又【廣韻】呼麥切【集韻】胡麥切,□音劃。
義同。
又【潘嶽西征賦】繣瓦解而冰泮。
【註】繣,破聲也。
又【集韻】忽麥切,音。
義同。
又古賣切,音卦。
義同。
繤 【未集中】【糸字部】 繤 【集韻】祖管切,音纘。
纂或作繤。
詳纂字註。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陵之切,音釐。
笊□,竹杓也。
□ 【備考】【未集】【糸字部】 □ 【字彙補】音蹇。
【巳集上】【水字部】【字義總略】古消字。
註詳七畫。
繩 【未集中】【糸字部】 繩 【廣韻】食陵切【集韻】【韻會】【正韻】神陵切,□音乗。
【說文】索也。
【急就篇註】繩謂紨兩股以上。
總而合之者也。
一曰麻絲曰繩,草謂之索。
【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
【書說命】惟木從繩則正。
【禮經解】繩墨之於曲直。
【前漢律歷志】規圓生矩,矩方生繩,繩直生準。
又【書囧命】繩愆糾謬。
【疏】木不正者,以繩正之。
繩謂彈正。
又【詩周南】宜爾子孫繩繩兮。
【傳】繩繩,戒愼也。
【朱傳】不絕貌。
又【大雅】繩其祖武。
【傳】繩,戒也。
【朱傳】繩,繼也。
又【禮樂記】省其文采,以繩德厚。
【註】繩,猶度也。
【史記樂書註】王肅曰:繩,法也。
又【禮深衣】負繩及踝以應直。
【註】繩謂裻,與後幅相當之縫也。
又【左傳莊十四年】蔡侯繩息嬀,以語楚子。
【註】繩,譽也。
【小爾雅】繩之,譽之也。
又【集韻】以證切,音孕。
【周禮秋官薙氏】秋繩而芟之。
【註】含實曰繩。
又【集韻】弭盡切,音泯。
繩繩,無涯際貌。
一曰運動不絕意。
又【集韻】石證切,音乗。
□也。
又【韻補】葉乗融切。
【□琳武庫賦】陵九城而上躋,起齊軌兮玉繩。
車軒轔於雷室,騎浮厲乎雲宮。
【廣韻】俗作繩。
繪 【未集中】【糸字部】 繪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對切,音潰。
【說文】會五采繡也。
【小爾雅】雜彩曰繪。
【玉篇】綵畫也。
【論語】繪事後素。
【何晏註】繪,畫文也。
【釋文】本又作繢。
又【廣韻】【集韻】【韻會】□黃外切,音會。
義同。
又與會同。
【書益稷】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
【傳】會,五采也。
以五采成此畫焉。
【釋文】會,馬鄭作繪。
又與鄶同。
【穀梁傳宣十八年】邾人戕繪子于繒。
【釋文】繪,本或作鄶。
又【集韻】古外切,音儈。
五采束髮也。
繫 【未集中】【糸字部】 繫 【廣韻】古詣切【集韻】【韻會】【正韻】吉詣切,□音計。
【說文】繫,□也。
一曰惡絮。
【玉篇】約束也,留滯也。
【類篇】一曰維也。
又【集韻】牽奚切,音溪。
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胡計切,音系。
【易繫辭疏】繫辭者,聖人繫屬此辭于卦爻之下。
又雲:系辭者,取綱系之義也。
【釋文】繫,本系也。
又續也。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兩繫邦國之民。
【註】繫,聯綴也。
【幹祿字書】繫通繫。
【集韻】系或作繫。
【類篇】或作□。
繬 【未集中】【糸字部】 繬 【廣韻】所力切【集韻】殺測切,□音色。
【博雅】交合也。
【玉篇】縫也。
【廣韻】緙也。
繭 【未集中】【糸字部】 繭 〔古文〕絸【廣韻】古典切【集韻】【韻會】【正韻】吉典切,□音趼。
【說文】蠶衣也。
【禮祭義】世婦卒蠶,奉繭以示于君,遂獻繭于夫人。
又【釋名】煑繭曰幕。
貧者著衣,可以幕絡絮也。
或謂之牽離,煑熟爛,牽引使離散如綿然也。
【禮玉藻】纊爲繭,縕爲袍。
又繭繭,聲氣微也。
【禮玉藻】言容繭繭。
【疏】猶綿綿,聲氣微細繭繭然。
又【戰國策】足重繭而不休息。
【註】足傷皮皺,如蠶繭也。
【類篇】或作□。
俗作蠒,非是。
考證:〔【釋名】繭曰幕也。
〕謹照太平禦覽引釋名原文改爲煑繭曰幕,或謂牽離。
謹照釋名原文謂下增之字。
【醜集上】【口字部】【廣韻】【集韻】□許勿切,音欻。
【玉篇】氣也。
又【集韻】呵,不明也。
繮 【未集中】【糸字部】 繮 【廣韻】居良切,音薑。
【說文】馬紲也。
【博雅】靮謂之繮。
【廣韻】亦作韁。
繯 【未集中】【糸字部】 繯 【廣韻】【集韻】【韻會】□乎□切,音泫。
【說文】作□,絡也。
【玉篇】環也。
【廣韻】繫也。
【類篇】維也。
【前漢揚雄傳】虹蜺爲繯。
【註】系也。
【文選李善註】旗上繫也。
又【集韻】下兗切,音蜎。
義同。
又【廣韻】【集韻】□胡慣切,音患。
【揚子方言】,宋魏陳楚江淮之閒謂之繯。
【廣韻】縞文也。
抁 【卯集中】【手字部】 抁 【唐韻】【集韻】□以轉切,音兗。
【博雅】動也。
又揣也。
與□同。
又【集韻】愈水切,音唯。
又粗兗切,音雋。
義□同。
又兪絹切,緣去聲。
亦動也。
【老子道德經】揣而銳之。
【註】銳或作抁。
又兪芮切,音睿。
義同。
或作挩。
□ 【未集中】【糸字部】 □ 同。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武道切,旄上聲。
持也。
繹 【未集中】【糸字部】 繹 【廣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
【說文】抽絲也。
【揚子方言】繹,理也。
絲曰繹之。
【註】言解繹也。
又【爾雅釋詁】繹,陳也。
【書君陳】庶言同則繹。
【傳】衆言同,則陳而布之。
【詩小雅】會同有繹。
【傳】陳也。
【禮射義】射之爲言繹也。
或曰舍也,繹者,各繹已之志也。
【疏】繹,陳也。
又【詩魯頌】以車繹繹。
【傳】善走也。
又山名。
【詩魯頌】保有鳧繹。
【傳】繹,山也。
又龜名。
【周禮春官】龜人掌六龜之屬,地龜曰繹屬。
【疏】仰者繹。
又祭名。
【左傳宣八年】壬午猶繹。
【註】繹,又祭,陳昨日之禮,所以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