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黝切【集韻】吉酉切,□音朻。
糾,或作糺。
【楚辭招隱士】樹輪相糾兮。
【註】糾,一作糺。
又【後漢隗囂傳】援旗糺族。
【註】糺,收也。
又【楚辭九章】糺思心以爲纕兮。
【註】糺,戾也。
系 【未集中】【糸字部】 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計切,音繫。
【說文】繫也。
【博雅】相連繫也。
【前漢敘傳】系高頊之□胄兮。
【註】應劭曰:連也。
【後漢張衡傳】系曰。
【註】系,繫也。
【文選註】言繫賦之前意也。
又【張衡東京賦】雖系以隤牆塡塹。
【註】系,繼也。
又【左思魏都賦】本前修以作系。
【註】系者,胤也。
又【廣韻】緒也。
【增韻】聯屬也。
又姓。
【廣韻】楚有系益。
○按《說文》系自爲部,今倂入。
糼 【未集中】【糸字部】 糼 【集韻】功或作糼。
詳功字註。
糽 【未集中】【糸字部】 糽 【集韻】張梗切,音盯。
絲繩緊直貌。
又【玉篇】陟庚切。
引也。
糾 【未集中】【糸字部】 糾 【廣韻】居黝切【集韻】吉酉切,□音朻。
【說文】繩三合也。
【史記賈誼傳】何異糾纆。
【註】《通俗文》雲:合繩曰糾。
又【博雅】舉也。
【書囧命】繩愆糾謬。
【疏】糾,謂發舉其愆過。
【左傳昭六年】糾之以政。
【註】糾,舉也。
又【周禮天官大宰】以糾萬民。
【釋文】糾,察也。
又【小宰】凡宮之糾禁。
【註】糾,猶割也,察也。
又【詩魏風】糾糾葛屨。
【傳】猶繚繚也。
【疏】稀疏之貌。
又【後漢公孫瓚傳】糾人完聚。
【註】糾,收也。
又【後漢荀彧傳】收離糾散。
【註】糾,合也。
又【玉篇】告也。
【廣韻】督也,參也,急也,戾也。
又【集韻】舉夭切,音矯。
【詩陳風】舒窈糾兮。
【傳】窈糾,舒之姿也。
又【正韻】舉有切,音九。
義同。
又【韻補】葉居由切,結也。
【嵆康琴賦】瀄汨澎湃,蟺相糾。
放肆大川,濟乎中州。
【正字通】俗從鬥作紏,非。
○按《說文》糾在丩部,今倂入。
糿 【未集中】【糸字部】 糿 【海篇】音糼。
出《釋典》。
○按卽糼字之譌。
紀 【未集中】【糸字部】 紀 【廣韻】居理切【集韻】【韻會】苟起切【正韻】居裡切,□音己。
【說文】絲別也。
【詩大雅】綱紀四方。
【傳】理之爲紀。
【疏】紀者,別理絲數。
又【書洪範】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曆數。
【疏】五紀者,五事,爲天之經紀也。
又【書畢命】旣歷三紀。
【傳】十二年曰紀。
又【詩秦風】有紀有堂。
【傳】紀,基也。
【疏】山基也。
○按《六書》略音起。
又【禮月令】月窮于紀。
【註】紀,會也。
又【穀梁傳莊二十二年】災紀也。
【註】紀,治理也。
又【周語】數之紀也。
【註】數起於一,終於十。
十則更,故曰紀。
又【史記本紀註】索隱曰:紀者,記也。
本其事而記之。
又【西京雜記】五絲爲,倍爲升,倍升爲緎,倍緎爲紀。
又【玉篇】紀,緒也。
又【廣韻】紀,極也,識也。
又國名。
【左傳隱元年】紀人伐夷。
【註】紀國,在東莞劇縣。
又姓。
【史記項羽紀】紀信。
紂 【未集中】【糸字部】 紂 【廣韻】除柳切【集韻】【韻會】丈九切,□音。
【說文】馬繒也。
【揚子方言】車紂,自關而西謂之紂。
【廣韻】俗作□。
又【史記殷本紀】帝辛,天下謂之紂。
【註】《諡法》殘忍捐義曰紂。
紃 【未集中】【糸字部】 紃 【廣韻】詳遵切【集韻】【韻會】松倫切【正韻】詳倫切,□音旬。
【說文】圜采也。
【玉篇】絛紃也。
【急就篇註】紃,緣履之圓絛。
一曰紃者,屬五綵而爲之,若今之剌繡鞾。
【禮內則】織紝組紃。
【註】紃,絛也。
【疏】組紃俱爲絛。
薄闊爲組,似繩者爲紃。
又【雜記】紃以五采。
【註】紃施諸縫中,若今時絛也。
又【荀子非十二子篇】及紃察之,則倜然無所歸宿。
又【淮南子精神訓】以道爲紃。
【註】法也。
又【廣韻】食倫切【集韻】船倫切,□音脣。
又【集韻】殊倫切,音純。
又昌緣切,音穿。
義□同。
約 【未集中】【糸字部】 約 【廣韻】於略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卻切,□音葯。
【說文】纏束也。
【詩小雅】約之閣閣。
【傳】約,束也。
又【周禮春官大史】凡邦國都鄙,及萬民之有約劑者藏焉。
【註】約劑,要盟之載辭。
【禮曲禮】約信曰誓。
【疏】共相約束,以爲信也。
又【禮坊記】君子約言。
【疏】謂省約其言也。
又【論語】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
【禮坊記】小人貧斯約。
【註】約猶窮也。
又【論語】以約失之者,鮮矣。
【何晏註】儉約無憂患。
又【戰國策】蘇代約燕王曰。
【註】約,止也。
又【莊子逍遙遊】淖約若處子。
【音義】淖約,柔弱貌。
又【荀子勸學篇】春秋約而不速。
【註】文義隱約。
又【呂氏春秋】旄象之約。
【註】約,節也。
一曰美也。
又【楚辭招魂】土伯九約。
【註】屈也。
又姓。
約續,古賢者,見【韓非子】。
又【廣韻】於笑切【集韻】一笑切【韻會】幺笑切,□音要。
【前漢禮樂志】明德鄕治本約。
【註】師古曰:約,讀曰要。
又【集韻】於敎切,音靿。
屈也。
又【集韻】乙角切,音渥。
□或作約,束也。
又【集韻】吉歷切,音激。
纏也。
又同的。
【枚乗七發】九寡之珥以爲約。
【註】約亦的字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正字通】俗篾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下巧切,音澩。
筍也。
又【集韻】吉巧切,音絞。
義同。
或作□。
緽 【未集中】【糸字部】 緽 【集韻】醜成切。
,或作緽。
赤色也。
弚 【寅集下】【弓字部】 弚 【集韻】徒回切,音頹。
弚靡,不窮貌。
一曰遜伏。
【莊子應帝王】因以爲弚靡,因以爲波流。
考證:〔【集韻】徒回切,音頹。
弚靡,困窮貌。
〕謹照原文困改不。
【巳集中】【火字部】【玉篇】呼果切,音火。
義闕。
【五音集韻】火發色。
【正字通】火古作□。
舊本因篆文近幾,譌作。
【巳集中】【火字部】【廣韻】直廉切【集韻】持廉切,□音詗。
【說文】小熱也。
又【廣韻】【集韻】□徒甘切,音談。
義同。
又燎也。
又【集韻】夷斟切,音淫。
【揚子方言】明也。
或作烎。
【正字通】說文內,引《詩》憂心□。
詩無此語,或是炎炎之異文耳。
□氏九經考異,憂心如惔。
韓詩作炎,說文作□,如惔如焚。
韓詩、漢書□引作如,炎以此足證。
烎字原作幵下火。
紑 【未集中】【糸字部】 紑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方鳩切,□音不。
【說文】白鮮衣貌。
【詩周頌】絲衣其紑。
【傳】紑,絜鮮貌。
又【廣韻】匹尤切【集韻】披尤切,□音秠。
義同。
又【廣韻】芳否切【集韻】孚不切,□音阜。
義同。
又【集韻】芳無切,音敷。
【類篇】繒色鮮。
又【集韻】蒲枚切,音裴。
分物切,音弗。
義□同。
絔 【未集中】【糸字部】 絔 【玉篇】音百。
補也。
紒 【未集中】【糸字部】 紒 【集韻】吉詣切,音髻。
【類篇】結作紒。
【儀禮士冠禮】將冠者,采衣,紒。
【註】紒,結髮。
古文紒爲結。
又【玉篇】心不了也。
又【集韻】吉屑切,音結。
義同。
又【集韻】居拜切,音戒。
【類篇】緺也。
紓 【未集中】【糸字部】 紓 【廣韻】傷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商居切,□音書。
【說文】緩也。
【詩小雅】彼交匪紓。
又【左傳僖二十一年】紓禍也。
【註】紓,解也。
又【廣韻】神與切,音杼。
【集韻】上與切,音墅。
義□同。
【玉篇】紓或作舒。
【集韻】或作。
純 【未集中】【糸字部】 純 〔古文〕□【廣韻】常倫切【集韻】殊倫切,□音淳。
【說文】絲也。
【論語】今也純儉,吾從衆。
【何晏註】純,絲也。
絲易成,故從儉。
【前漢王褒傳】難與道純緜之麗密。
又【易乾卦】純粹,精也。
【疏】純粹,不雜。
又【書酒誥】嗣爾股肱純。
【傳】繼汝股肱之敎,爲純一之行。
又【詩大雅】純嘏爾常矣。
【箋】純,大也。
又【詩周頌】文王之德之純。
【箋】純,亦不已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諸侯純九,大夫純五。
【註】純,猶皆也。
又【禮郊特牲】貴純之道也。
【註】純,謂中外皆善。
又【左傳隱元年】潁考叔,純孝也。
【註】純,猶篤也。
又【前漢地理志】織作冰紈綺繡純麗之物。
【註】純,精好也。
又【淮南子地形訓】裡閒九純,純丈五尺。
【註】純,量名。
又【集韻】主尹切【韻會】之尹切,□音準。
【書顧命】篾席黼純。
【註】白黑雜繒緣之。
【儀禮士冠禮】服纁裳純衣。
【註】純衣,緣衣也。
又【旣夕】緇純。
【註】飾衣曰純。
【禮曲禮】冠衣不純素。
【註】純,緣也。
又【集韻】規倫切,音鈞。
又朱閏切,音稕。
義□同。
又【集韻】徒溫切,音屯。
【詩召南】白茅純束。
【傳】純束,猶包之也。
【箋】純讀曰屯。
【戰國策】錦繡千純。
【註】純音屯,束也。
又縣名。
【左傳襄十八年】執孫蒯于純留。
【註】純留,縣名。
【釋文】純,《地理志》作屯。
又【集韻】杜本切,音盾。
義同。
又【集韻】從緣切,音全。
【儀禮鄕射禮】二算爲純。
【註】猶全也。
【禮投壷】二算一純。
【疏】二算合爲一全。
又【集韻】莊持切。
緇或作純。
【周禮地官媒氏】純帛無過五兩。
【註】純實緇字也。
古緇以才爲聲。
【禮祭統】以共純服。
【疏】凡言純者,其義有二:一糸旁才是古之緇字,二是糸旁屯是純字。
但書文相亂,雖是緇字,□皆作純。
鄭氏所註,於絲理可知,於色不明者,卽讀爲緇。
【史記五帝本紀】黃收純衣。
【註】索隱曰:純讀曰緇。
又【集韻】朱倫切,音諄。
諄或作純。
又【集韻】船倫切,音脣。
門名。
《春秋傳》有純門。
考證:〔又朱聞切,音分。
〕謹按朱聞切不得音分,今據集韻改朱閏切,音稕。
紕 【未集中】【糸字部】 紕 【廣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音毗。
【爾雅釋言】紕,飾也。
【詩鄘風】素絲紕之。
【箋】素絲爲縷,以縫紕旌旗之旒縿。
又【集韻】平祕切,音備。
【正韻】毗意切,音避。
義□同。
又【集韻】賔彌切,音□。
【正韻】蒲糜切,音皮。
緣也。
【禮玉藻】縞冠素紕。
【註】緣邊也。
又【廣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音陴。
義同。
又【廣韻】匹夷切【集韻】篇夷切,□音批。
【禮大傳】五者一物紕繆。
【註】紕繆,猶錯也。
又【玉篇】紕,纇也。
又【廣韻】繒欲壞也。
又【增韻】繒疏也。
又【集韻】蒲眠切,音蹁。
【說文】紕,氐人□也。
又【集韻】補履切,音比。
義同。
又【廣韻】昌裡切,音齒。
績苧一紕。
出《新字林》。
【集韻】或作□。
考證:〔又【集韻】蒲眠切,音編。
〕謹按編非蒲眠切。
今據原文音編改音蹁。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千弄切,音謥。
竹詵。
紖 【未集中】【糸字部】 紖 【廣韻】直引切【集韻】丈忍切【正韻】直忍切,□音朕。
【說文】牛系也。
【玉篇】索也。
亦作絼、。
【禮少儀】牛則執紖。
【註】紖,所以繫制之者。
又【祭統】及迎牲,君執紖。
【疏】紖,牛鼻繩。
又【集韻】以忍切,音引。
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于求切,音遊。
竹名。
紗 【未集中】【糸字部】 紗 【廣韻】所加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加切,□音沙。
【玉篇】紗,縠也。
【廣韻】絹屬。
一曰紡纑也。
【急就篇註】已紡而成謂之紗。
【前漢江充傳】充衣紗縠禪衣。
【註】師古曰:紗縠,紡絲而織之也,輕者爲紗,縐者爲縠。
古通沙。
【周禮天官內司服】緣衣素沙。
【註】素沙者,今之白縛也。
今世有沙縠,名出於此。
又【集韻】弭沼切,音眇。
紗,微也。
或作□。
【韻會】紗,今作緲,又通作眇。
又【韻補】葉桑河切。
【劉楨魯都賦】妖服旣工,刻畫綺紗。
和顏揚眸,盱風長歌。
考證:〔古通沙。
【周禮天官內司服】緣衣素紗。
【註】素紗者,今之白縛也。
〕謹照原文兩紗字□改沙。
紘 【未集中】【糸字部】 紘 【廣韻】戸萌切【集韻】乎萌切【韻會】乎盲切,□音宏。
【正韻】胡盲切,音橫。
【說文】冠卷也。
或從弘作紭。
【儀禮士冠禮】緇組紘。
【註】屈組爲紘,垂爲飾。
【禮雜記】管仲鏤簋朱紘。
【註】冠有筓者爲紘,紘在纓處,兩端上屬,下不結。
【左傳桓二年】衡紞紘綖。
【註】紘,纓從下而上者。
【疏】紘纓皆以組爲之,所以結冠于人首也。
紘用一組,從下屈而上屬之於兩旁,結之於頷下,垂其餘也。
又【儀禮大射禮】鼗鼓倚于頌磬西紘。
【註】紘,編磬繩也。
又【淮南子原道訓】紘宇宙而章三光。
【註】紘,綱也。
又【淮南子地形訓】八殥之外有八紘。
【註】紘,維也。
維落天地而爲之表,故曰紘。
又【淮南子精神訓】天地之道至紘以大。
【註】紘,宏也。
又【韻補】如今讀葉先韻。
【司馬相如上林賦】道盡途殫,回車而還。
消搖乎襄羊,降集乎北紘。
紙 【未集中】【糸字部】 紙 【廣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隻。
【說文】絮一苫也。
【韻會】古人書於帛,故裁其邊幅,如絮之一苫。
【釋名】紙,砥也,平滑如砥石也。
【東觀漢記】黃門蔡倫造意,用樹皮及敝布魚網作紙。
【初學記】古者以縑帛依書長短隨事截之,名曰幡紙,故其字從糸。
至後漢,蔡倫剉故布擣抄作紙。
又其字從巾。
【張揖古今字詁】巾部雲:紙今帋。
則其字從巾之謂也。
又姓。
【魏書官氏志】渴侯氏,後改爲紙氏。
級 【未集中】【糸字部】 級 【廣韻】【正韻】居立切【集韻】訖立切,□音急。
【說文】絲次第也。
又【玉篇】階級也。
【廣韻】等級。
俗作□。
【禮曲禮】拾級聚足。
【註】級,等也。
又【月令】貴賤之等級。
【史記秦始皇本紀】拜爵一級。
又【史記樊噲傳】斬首十五級。
【補遺】【巳集】【火字部】【篇海類編】徒甘切,音談。
燼也。
紛 【未集中】【糸字部】 紛 【廣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正韻】敷文切,□音芬。
【說文】馬尾韜也。
【玉篇】亂也,緩也。
又【博雅】紛紛,衆也。
又喜也。
【易□卦】用史巫紛若吉。
【釋文】紛,衆也,喜也。
一雲盛也。
【前漢禮樂志】羽旄紛紛。
【註】紛紛言其多。
又【書顧命】筍席□紛純。
【疏】紛如綬,有文而狹者也。
又【禮內則】左佩紛帨。
【註】紛帨,拭物之佩巾也。
又【揚雄羽獵賦】靑雲爲紛。
【註】紛,旗旒也。
又【集韻】符分切,音汾。
紛縕,亂貌。
又【韻補】葉孚焉切。
【孫楚雪賦】豐隆灑雪,交錯翻紛。
膏澤偃液,普潤中田。
紜 【未集中】【糸字部】 紜 【廣韻】于分切【集韻】【韻會】【正韻】王分切,□音雲。
【玉篇】數亂也。
【類篇】物數紛雲。
或從糸。
【班固東都賦】萬騎紛紜。
○按《說文》作□。
《集韻》□或作紜。
紝 【未集中】【糸字部】 紝 【廣韻】【韻會】□如林切,音壬。
【說文】機縷也。
【類篇】織也。
【禮內則】織紝組紃。
【疏】紝爲繒帛。
【左傳成二年】孟孫請往賂之,以執斲、執鍼、織紝,皆百人。
【註】織紝,織繒布者。
又【集韻】【韻會】□如鴆切,音妊。
義同。
又【集韻】尼心切,音。
義同。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集韻】□先結切,音屑。
【玉篇】瀎,水流也。
一曰水貌。
【集韻】或作,亦作泧。
紞 【未集中】【糸字部】 紞 【集韻】【韻會】【正韻】□都感切,音眈。
【說文】冕冠塞耳者。
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髧,非是。
【左傳桓二年】衡紞紘綖。
【註】紞,冠之垂者。
【疏】紞者,縣瑱之繩,垂于冠之兩旁,若今之絛繩。
又【儀禮士喪禮】緇衾赬裏無紞。
【註】紞,被識也。
【禮喪大記】紟五幅無紞。
【註】紞以組類爲之,綴之領側。
【疏】爲緣飾爲識。
又擊鼓聲。
【晉書鄧攸傳】紞如打五鼓。
考證:〔【儀禮】緇衾頳裏無紞。
〕謹按頳從赤貞聲,從貞不從頁,今改赬。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武移切【集韻】民□切,□音彌。
竹篾也。
與□同。
【申集上】【艸字部】【唐韻】胡簳切,音旱。
【玉篇】草名。
【食物本草】菜,柔莖細葉,三月開花黃色,結細角,角內有細子,根、葉皆可食,俗呼辣米菜。
【林洪山家淸供】朱晦庵飮後輒以菜供蔬品,旴江、建陽、嚴陵人皆喜食之。
纭 【未集中】【糸字部】 紜 【廣韻】于分切【集韻】【韻會】【正韻】王分切,□音雲。
【玉篇】數亂也。
【類篇】物數紛雲。
或從糸。
【班固東都賦】萬騎紛紜。
○按《說文》作□。
《集韻》□或作紜。
紟 【未集中】【糸字部】 紟 【集韻】【韻會】□居吟切,音今。
【說文】衣系也。
籀文從金作。
【玉篇】結衣也。
亦作衿。
【廣韻】紟帶。
或作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巨禁切,音噤。
【儀禮士喪禮】綪絞紟。
【註】紟,單被也。
【禮喪大記】布紟二衾。
又絞紟,如朝服。
【疏】言絞之與紟二者皆以布,精麤皆如朝服,俱十五升也。
又【集韻】居切,音禁。
義同。
又【集韻】渠金切,音琴。
【類篇】布帛名。
又【集韻】其淹切,音箝。
素 【未集中】【糸字部】 素 【廣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音訴。
【說文】作□,白緻繒也。
從糸□,取其澤也。
【九經字】隷省作素。
【小爾雅】縞之麤者曰素。
【釋名】素,樸素也。
已織則供用,不復加巧飾也。
【急就篇註】素謂緝之精白者。
【禮雜記】純以素。
【註】素,生帛也。
又【易履卦】素履往旡咎。
【疏】處履之始而用質素。
又【詩齊風】充耳以素乎而。
【傳】素,象瑱。
又【詩魏風】不素餐兮。
【傳】素,空也。
又【禮檀弓】有哀素之心也。
【註】凡物無飾曰素。
又【禮器】或素或靑。
【註】素,尙白。
又【左傳僖二十八年】其衆素飽。
【疏】素訓爲直。
又【楚語】夫謀必素。
【註】素,猶豫也。
又【博雅】素,本也。
又姓。
【姓氏急就篇】後魏有幷州刺史素延。
又【禮中庸】素隱行怪。
【註】素讀爲傃,猶鄕也。
○按《朱子中庸章句》,素,按《漢書》當作索,蓋字之誤也。
又與傃通。
【戰國策】竭智能,示情素。
【註】素、傃通,誠也。
又與嗉通。
【史記天官書】張素爲,主觴客。
【註】索隱曰:素,嗉也。
又【韻補】葉孫租切。
【古詩】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
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餘。
○按《說文》□自爲部,今倂入。
□,同。
又□。
考證:〔【詩鄭風】充耳以素乎而。
〕謹照原書鄭風改齊風。
〔【韻補】葉孫租切。
【古書】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
〕謹照韻補原文古書改古詩。
線 【未集中】【糸字部】 線 【廣韻】【集韻】【韻會】□私箭切,音綫。
【正韻】先見切,音霰。
【說文】綫,古文作線。
【周禮天官】縫人掌王宮縫線之事。
【註】線,縷也。
又【冬官考工記鞄人】察其線,欲其藏也。
【註】謂縫車之縷。
【集韻】亦作絤□。
紡 【未集中】【糸字部】 紡 【廣韻】【正韻】妃兩切【集韻】【韻會】撫兩切,□音仿。
【說文】網絲也。
【廣韻】績紡。
【急就篇註】謂紡切麻絲之屬爲纑縷也。
【儀禮聘禮】賄用束紡。
【註】紡,紡絲爲之,今之縛也。
【左傳昭十九年】託于紀鄣紡焉。
【疏】紡,謂紡麻作纑也。
又【晉語】獻子執而紡于庭之槐。
【註】紡,縣也。
考證:〔【儀禮聘禮】賄用吏紡。
〕謹照原文吏紡改束紡。
索 【未集中】【糸字部】 索 【廣韻】蘇各切【集韻】【韻會】昔各切,□音□。
【說文】作□,草有莖葉可作繩索。
從□糸。
【韻會】隷作索。
【小爾雅】大者謂之索,小者謂之繩。
【急就篇註】索,總謂切撚之令緊者也。
【書五子之歌】若朽索之馭六馬。
【詩豳風】宵爾索綯。
又【易震卦】震索索。
【疏】心不安之貌。
【釋文】懼也。
又【書牧誓】惟家之索。
【傳】索。
盡也。
又【周禮夏官方相氏】以索室毆疫。
【註】索,廋也。
又【禮檀弓】吾離羣而索居。
【註】索,散也。
又【左傳昭十二年】八索九丘。
【書序】八卦之說,謂之八索。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武都郡有索縣。
又姓。
【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索氏。
又【廣韻】山戟切【集韻】色窄切,□音色。
同□,求也。
【禮曲禮】大夫以索牛。
【註】索,求得而用之。
又【集韻】蘇故切,音素。
【釋名】索,素也。
八索,著素王之法也。
【屈原離騷】衆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
羌內恕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註】索,音素。
○按《說文》在木部,今倂附入。
索從□,《說文》在□部。
考證:〔【屈原離騷】羌內恕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謹照原文恕下增己字。
紣 【未集中】【糸字部】 紣 【海篇】俗綷字。
緊 【未集中】【糸字部】 緊 【廣韻】【韻會】【正韻】□居忍切,音謹。
【說文】纏絲急也。
【博雅】糾也。
【玉篇】紉也。
【唐書百官志】議定天下州府爲兩輔、六雄、十望、十緊,及上中下之差。
又【集韻】頸忍切,音胗。
義同。
○按《說文》在臤部,今倂入。
紨 【未集中】【糸字部】 紨 【廣韻】【集韻】□芳無切,音敷。
【說文】布也。
一曰粗紬。
【博雅】綐紬也。
【玉篇】績也,續也,亦緟也。
【類篇】大絲曰紨。
又人名。
【前漢武五子傳】長孫女羅紨。
又【集韻】馮無切,音扶。
義同。
又【集韻】符遇切,音附。
繩也。
或作縛。
紩 【未集中】【糸字部】 紩 〔古文〕鉄【廣韻】直一切【集韻】【正韻】直質切,□音秩。
【說文】縫也。
【玉篇】古文納也。
索也。
【急就篇註】納刺謂之紩。
又【集韻】敕栗切,音抶。
義同。
紫 【未集中】【糸字部】 紫 【廣韻】將此切【集韻】蔣氏切,□音呰。
【說文】帛靑赤色。
【釋名】紫,疵也,非正色。
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
【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
【郉昺疏】紫,北方閒色。
【又】惡紫之奪朱也。
【何晏註】紫,閒色之好者。
又水名。
【史記司馬相如傳】紫淵在其北。
【註】文穎曰:西河穀羅縣有紫澤,其水紫色。
又姓。
【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同孳。
【荀子非十二子篇】紫然洞然。
【註】紫,與孳同。
柔弱之貌。
考證:〔【釋名】紫,疵也,非正色。
正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
〕謹照原文正色之疵改五色之疵。
〔又同絮。
【荀子非十二子篇】紫然洞然。
【註】紫,與絮同。
〕謹照原文兩絮字□改孳。
紬 【未集中】【糸字部】 紬 【廣韻】直由切【集韻】【韻會】陳留切,□音儔。
【說文】大絲繒也。
【急就篇註】抽引麤繭緒,紡而織之曰紬。
又【集韻】醜鳩切,音抽。
【釋名】紬,抽也。
絲端出細緒也。
又謂之經。
【史記歷書】紬績日分。
【註】紬績者,如女工紬緝之。
又【史記太史公自序】紬史記金匱石室之書。
【註】紬,謂綴集之也。
又【前漢谷永傳】燕見紬繹。
【註】師古曰:紬,讀曰抽。
紬繹者,引其端緒也。
又【宋玉高唐賦】紬大絃而雅聲流。
【註】紬,引也。
又【集韻】直祐切,音宙。
【博雅】業也。
【類篇】□或作紬。
又【集韻】似救切,音岫。
【類篇】緒也。
紭 【未集中】【糸字部】 紭 【廣韻】戸萌切【集韻】乎萌切,□音宏。
【說文】紘或從弘作紭。
【廣韻】紭網。
【前漢揚雄傳】遙噱虖紭中。
【註】師古曰:紭,古紘字。
又【博雅】紭,係也。
○按《集韻》作紭。
弘爲宋廟諱,弘皆書作□。
紭字從糹從□。
紮 【未集中】【糸字部】 紮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側八切,音劄。
纏弓弝也。
【類篇】纏束也。
累 【未集中】【糸字部】 累 【廣韻】力追切【集韻】倫追切,□音欙。
【玉篇】同纍。
【孟子】係累其子弟。
【趙註】係累猶縛結也。
【戰國策】係累吾民。
【註】累、纍同。
又【禮月令】乃合累牛騰馬,遊牝于牧。
【註】累、騰皆乗匹之名。
【集韻】□,或作累。
求子牛。
又【廣韻】力委切【集韻】魯水切【正韻】魯猥切,□音壘。
【類篇】絫,或作累。
詳絫字註。
又【廣韻】良僞切【集韻】力僞切,□纍去聲。
緣坐也。
【書旅獒】終累大德。
【左傳隱十三年】相時而動,無累後人。
【公羊傳桓二年】及者何累也。
又力果切,音倮。
【禮曲禮】爲大夫累之。
【註】累,倮也。
又【集韻】力涉切,音獵。
地名。
鉅鹿下曲陽縣西南有肥累城。
紶 【未集中】【糸字部】 紶 【集韻】口舉切,音去。
【類篇】緒也。
又【玉篇】去魚切。
繼也,束也。
又與蜐通。
【荀子王制篇】東海則有紫紶魚鹽焉。
【註】紶,當爲蜐也。
細 【未集中】【糸字部】 細 【廣韻】蘇計切【集韻】【正韻】思計切,□音壻。
【說文】作□。
微也。
【類篇】隷作細。
【玉篇】小也。
【書旅獒】不矜細行。
【註】輕忽小物。
【左傳襄二十九年】其細已甚。
【註】譏其煩碎。
又【北史源思禮傳】何必大子細也。
紱 【未集中】【糸字部】 紱 【廣韻】【集韻】【韻會】□分勿切,音弗。
【博雅】綬也。
【易困卦】朱紱方來。
【莊子逍遙遊註】便謂足以纓紱其心矣。
【釋文】紱,或作紼。
【韻會】韍,通作黻。
又作紱。
又【韻補】葉方味切。
【張衡西京賦】降尊就□,懷璽藏紱。
更旋閭閻,周觀郊遂。
【醜集上】【口字部】【篇海】同嚂。
紲 【未集中】【糸字部】 紲 【廣韻】【集韻】【韻會】□私列切,音薛。
【說文】系也。
或從枼作緤。
【玉篇】馬韁也。
凡繫縲牛馬皆曰紲。
又【詩鄘風】蒙彼縐絺,是紲袢也。
【疏】紲袢者,去熱之名。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恆角而達,辟如終紲,非弓之利也。
【註】紲,弓。
又【前漢揚雄傳】亶觀夫票禽之紲隃。
【註】師古曰:紲與跇同。
【廣韻】紲亦作絏。
俗作靾。
紳 【未集中】【糸字部】 紳 【廣韻】失人切【集韻】【正韻】升人切,□音申。
【說文】大帶也。
【禮內則】冠緌纓端,韠紳縉笏。
【註】紳,大帶,所以自紳約也。
【論語】子張書諸紳。
【疏】以帶束腰,垂其餘以爲飾,謂之紳。
又【博雅】紳,束也。
又【韻補】葉屍連切【韓愈謝自然詩】奈何不自信,反欲從物遷。
感傷遂成詠,昧者宜書紳。
【巳集上】【水字部】【字彙補】之暑切,音主。
沚也,遮也。
紴 【未集中】【糸字部】 紴 【廣韻】博禾切【集韻】逋禾切,□音波。
【說文】絛屬。
又【集韻】匹靡切,音帔。
【玉篇】水紴錦文也。
又【集韻】平義切,音被。
【類篇】裝束貌。
紵 【未集中】【糸字部】 紵 〔古文〕□【廣韻】直呂切【集韻】【韻會】丈呂切,□音甯。
【說文】檾屬。
細者爲絟,粗者爲紵。
【急就篇註】紵,織紵爲布,及疏之屬也。
【書禹貢】厥貢漆枲絺紵。
【詩陳風】可以漚紵。
【陸璣疏】紵,亦麻也。
【周禮天官典枲】掌布緦縷紵之麻草之物。
【註】白而細疏曰紵。
【左傳襄二十九年】子產獻紵衣焉。
【註】鄭地貴紵。
【史記司馬相如傳】揄紵縞。
【註】紵,織紵也。
又【集韻】展呂切,音貯。
義同。
考證:〔【集韻】【韻會】文呂切,□音甯。
〕謹照原文文呂切改丈呂切。
【申集上】【艸字部】【唐韻】私兆切,音小。
【玉篇】草,遠志也。
本作小。
【本草】遠志,苗名小草。
【世說】郝隆雲:處則爲遠志,出則爲小草。
考證:〔【世說】謝安雲:處則爲遠志,出則爲小草。
〕謹照原文謝安改郝隆。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符袁切,音煩。
【說文】繁或從□作□。
□,籀文弁。
詳繁字註。
又【集韻】蒲官切,音槃。
義同。
紷 【未集中】【糸字部】 紷 【廣韻】【集韻】□郞丁切,音靈。
【玉篇】綼絲繐。
【廣韻】綼絲一百升。
又絮名。
【類篇】絮。
一曰絲細湅爲紷,布細湅爲繐也。
紹 【未集中】【糸字部】 紹 〔古文〕綤【廣韻】【集韻】【韻會】□市沼切,音佋。
【說文】繼也。
一曰紹,緊糾也。
【書盤庚】紹復先王之大業。
【詩大雅】弗念厥紹。
【禮樂記】韶繼也。
【註】舜樂名也。
言舜能繼紹堯之德。
又【禮聘儀】介紹而傳命。
又士爲紹□。
【疏】謂繼續承□。
【戰國策】請爲紹介。
【註】相佐助也。
又姓。
【廣韻】出《姓苑》。
又【集韻】蚩招切,音弨。
緩也。
引《詩》:匪紹匪遊。
鄭康成讀。
考證:〔【禮樂記】紹者,繼也〕謹照原文改韶繼也。
紺 【未集中】【糸字部】 紺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暗切,音贛。
【說文】帛深靑揚赤色。
【博雅】蒼靑也。
【釋名】紺,含也,靑而含赤色也。
【論語】君子不以紺緅飾。
【何晏註】紺,齊服盛色。
【郉昺疏】紺,元色。
紻 【未集中】【糸字部】 紻 【廣韻】於兩切【集韻】倚兩切,□音鞅。
【說文】纓卷也。
又【集韻】於良切,音央。
【類篇】纓謂之紻。
紼 【未集中】【糸字部】 紼 【廣韻】【集韻】【韻會】□分勿切,音弗。
【說文】亂糸也。
又【爾雅釋水】紼,繂也。
【詩小雅】紼纚維之。
【傳】紼,縳也。
又【禮曲禮】助葬必執紼。
【註】引棺索也。
【釋名】從前引之曰紼。
紼,發也,發車使前。
又與紱通。
【前漢丙吉傳】上將使人加紼而封之。
【註】師古曰:紼,繫印之組也。
又與芾通。
【白虎通】紼者,蔽也,行以蔽前。
天子朱紼,諸侯赤紼。
《詩》雲:朱紼斯皇。
又雲:赤紼在股。
○按《詩》朱紼、赤紼皆作芾也。
又【集韻】芳未切,音費。
【類篇】縕也。
【玉篇】或從茀作□,亦作綍。
考證:〔【詩小雅】紼纚維之。
【傳】紼,縛也。
〕謹照原文縛改縳。
紽 【未集中】【糸字部】 紽 【廣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駝。
【類篇】絲數也。
【詩召南】素絲五紽。
【傳】紽,數也。
【疏】此言紽數,下言總數,謂紽、總之數有五,非訓紽、總爲數也。
紾 【未集中】【糸字部】 紾 【廣韻】章忍切【集韻】【正韻】止忍切,□音軫。
【說文】轉也。
【淮南子精神訓】千變萬紾。
又戾也。
【孟子】是猶或紾其兄之臂。
又【正韻】徒典切,音殄。
義同。
又【廣韻】紾,或作縝,單衣也。
又【集韻】上演切,音善。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
【註】紾,讀爲抮縳之抮。
【疏】紾,謂理麤錯然,不潤澤也。
又【廣韻】知演切【集韻】知輦切,□音展。
轉繩也。
又【集韻】丈善切,音□。
義同。
又【集韻】他典切,音腆。
【類篇】垂絕貌。
又【集韻】頸忍切,音緊。
緊或作紾。
纏絲急也。
考證:〔【淮南子精神訓】千萬紾。
〕謹照原文千字下增變字。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
【註】紾,讀爲抮縛之抮。
〕謹照原文縛改縳。
紿 【未集中】【糸字部】 紿 【廣韻】徒亥切【集韻】【韻會】蕩亥切,□音殆。
【說文】絲勞卽紿。
又【玉篇】疑也,欺也。
【穀梁傳僖元年】惡公子之紿。
【註】欺也。
【史記高祖紀】乃紿爲謁曰。
【註】詐也。
【列子周□王篇】予昔紿若。
又【博雅】纏也,緩也。
絀 【未集中】【糸字部】 絀 【廣韻】【集韻】□竹律切,音窋。
【說文】縫也。
【玉篇】紩也。
【史記趙世家】卻冠秫絀。
【註】徐廣曰:戰國策作□縫,亦縫紩之別名也。
古字多假借,故作秫絀耳。
此蓋言其女工箴縷之麤拙也。
又【荀子非相篇】緩急嬴絀。
【註】猶言屈伸也。
又【集韻】敕律切,音黜。
義同。
又同黜。
【禮王制】不孝者,君絀以爵。
【註】絀,退也。
考證:〔【說文】絳也。
〕謹照原文絳改縫。
〔【史記趙世家】卻冠秫絀。
【註】徐廣曰,戰國作秫縫。
〕謹照原文戰國下增策字。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徐醉切,音遂。
田閒小溝也。
與澻同。
【周禮】本作遂。
絁 【未集中】【糸字部】 絁 【廣韻】商支切【集韻】【韻會】式支切,□音施。
【說文徐註】,今俗別作絁,非是。
【唐書食貨志】丁歲,輸綾絁二丈。
又【廣韻】叱支切,音眵。
義同。
眵字原從貝從多。
終 【未集中】【糸字部】 終 〔古文〕□□□□□□□□夊【廣韻】職戎切【集韻】【韻會】之戎切,□音螽。
【說文】絿絲也。
又【玉篇】極也,窮也。
【集韻】一曰盡也。
【易繫辭】《易》之爲書也,原始要終。
【書仲虺之誥】愼厥終,惟其始。
【詩大雅】高朗令終。
又【禮檀弓】君子曰終,小人曰死。
又【左傳文元年】先王之正,時也。
履端于始,舉正于中,歸餘于終。
【疏】歸其餘,分置于終末。
言於終末乃置閏也。
又【左傳襄九年】十二年矣,是謂一終,一星終也。
又【爾雅釋天】月在壬曰終。
又【前漢□法志】地方一裡爲井,井十爲通,通十爲成,成方十裡,成十爲終。
又姓。
【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終葵氏。
【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爲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終黎氏。
【前漢終軍傳】終軍,字子雲,濟南人也。
又【韻補】葉諸仍切。
【周易坤文言】以終葉成。
又【韻補】葉諸良切。
【陳琳迷疊香賦】竭歡慶於夙夜兮,雖幽翳而彌彰。
事罔隆而不殺兮,亦無始而不終。
□ 【補遺】【辰集】【日字部】 □ 【古音駢字】與揚同。
絃 【未集中】【糸字部】 絃 【廣韻】【正韻】胡田切【集韻】【韻會】胡千切,□音賢。
【五經文字】琴瑟弦。
亦用弦字作絃者,非。
○按經典弦通作絃。
【禮樂記】淸廟之瑟,朱絃而疏越。
【論語】聞絃歌之聲。
又【廣韻】許縣切【集韻】翾縣切【正韻】翾眩切,□音絢。
【博雅】繩素也。
今人以爲呼煙切,失之矣。
凡弓弩琴瑟弦,皆從弓。
組 【未集中】【糸字部】 組 【廣韻】則古切【集韻】總古切【正韻】總五切,□音祖。
【說文】綬屬。
其小者以爲冕纓。
【書禹貢】厥篚□纁璣組。
【傳】組,綬類。
【周禮天官典絲】凡祭祀,共黼畫組就之物。
【疏】組就者,謂以組爲冕旒之就。
又【詩邶風】執轡如組。
【註】組,織組也。
又【詩鄘風】素絲組之。
【箋】素絲者,以爲縷,以縫紕旌旗之旒縿,或以維持之。
又【儀禮士喪禮】著組繫。
【註】組繫,可爲結也。
又【儀禮士喪禮】鬠用組。
【註】用組,組束髮也。
又【禮內則】織紝組紃。
【疏】組紃,俱爲絛。
薄闊爲組,似繩者爲紃。
又【左傳襄三年】使鄧廖帥組甲三百。
【註】組甲,漆甲成組文。
【疏】組甲,以組綴甲,車士服之。
又【集韻】千餘切,音疽。
邑名。
在海中。
絅 【未集中】【糸字部】 絅 【廣韻】古螢切【集韻】【正韻】涓熒切,□音扃。
【說文】急引也。
又【集韻】欽熒切,音坰。
義同。
又【集韻】戸茗切,音迥。
【韻會】犬迥切,音褧。
襌衣也。
【禮玉藻】襌爲絅。
【註】有衣裳而無裏。
又【中庸】衣錦尚絅。
【釋文】絅,本又作□。
《詩》作褧。
又【集韻】口定切,音烓。
義同。
絆 【未集中】【糸字部】 絆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博慢切,音半。
【說文】馬縶也。
【玉篇】羈絆也。
【增韻】繫足曰絆,絡首曰羈。
【前漢班固敘傳】今吾子已貫仁義之羈絆。
又【韻補】葉彼巷切。
【揚雄交州牧箴】爰自開闢,不羈不絆。
周公攝祚,白雄是獻。
【廣韻】絆,同靽。
絇 【未集中】【糸字部】 絇 【廣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正韻】權俱切,□音劬。
【說文】纑繩絇也。
【玉篇】履頭飾也。
【周禮天官屨人註】舄屨有絇有繶有純者,飾也。
【儀禮士冠禮】靑絇繶純。
【註】絇之言拘也。
以爲行戒,狀如刀衣,鼻在屨頭。
【爾雅釋器】絇謂之救。
【註】救絲以爲絇。
或曰亦罥名。
【疏】絇,屨頭飾。
亦罥罟之別名也。
又【廣韻】九遇切【集韻】俱遇切,□音屨。
義同。
絍 【未集中】【糸字部】 絍 【集韻】如林切,音壬。
【說文】紝或從任作絍。
詳紝字註。
絎 【未集中】【糸字部】 絎 【廣韻】下更切,行去聲。
【博雅】緣也。
【玉篇】縫紩也。
【廣韻】刺縫。
絏 【未集中】【糸字部】 絏 【廣韻】【集韻】□同紲。
【正韻】紲或作絏。
【玉篇】繫也。
【小爾雅】摎而紾之爲絏。
【五經文字】絏本從世,緣廟諱偏傍,今經典共準式例變。
【左傳僖二十六年】臣負羇絏。
【註】絏,馬韁。
【說文】引《左傳》作紲。
【論語】雖在縲絏之中。
【何晏註】絏,攣也。
又【集韻】以制切,音曳。
袣亦作絏。
結 【未集中】【糸字部】 結 【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韻會】吉屑切,□音拮。
【說文】締也。
【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
【詩檜風】我心蘊結兮。
又【曹風】心如結兮。
【疏】如物之裹結。
【禮曲禮】德車結旌。
【註】結,謂收斂之也。
【疏】結,纏其旒著於竿也。
【前漢五行志】衣有襘,帶有結。
【註】結,締結之結也。
又【博雅】曲也。
又【玉篇】要也。
又【集韻】胡計切,音系。
【前漢張釋之傳】跪而結之。
【註】師古曰:結,讀曰係。
又【集韻】激質切,音吉。
義同。
又【集韻】吉詣切,音計。
【前漢陸賈傳】尉佗魁結箕踞。
【註】師古曰:結,讀曰髻。
絑 【未集中】【糸字部】 絑 【廣韻】章俱切【集韻】鍾輸切,□音朱。
【說文】純赤也。
引《虞書》丹朱如此。
○按《薛季宣書古文訓》丹朱作丹絑。
又【類篇】一曰赤色繒。
又【集韻】追輸切,音株。
義同。
絒 【未集中】【糸字部】 絒 【玉篇】音酬。
紈也。
□ 【卯集下】【方字部】 □ 【集韻】衣檢切,音奄。
覆車罔。
又益涉切,音魘。
手網也。
【博雅】罼□□率也。
又憶笈切,音□。
又乙業切,音壓。
又又業切,音□。
義□同。
絓 【未集中】【糸字部】 絓 【廣韻】苦緺切【集韻】空緺切,□音咼。
【說文】繭滓絓頭也。
一曰以囊絮練也。
【急就篇註】紬之尤麤者曰絓,繭滓所抽也。
又【集韻】公懷切,音乖。
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音畫。
【正韻】古畫切。
音卦。
【玉篇】止也,有行礙也。
【廣韻】絲結。
【左傳桓三年】驂絓而止。
【疏】驂馬在衡外,挽靷每絓於木,曲頸不當衡故也。
又【成二年】驂絓于木而止。
【註】驂馬絓也。
又【前漢班固敘傳】不絓聖人之罔。
【註】師古曰:絓,讀與挂同。
又【楚辭涉江】心結絓而不解。
【註】絓,懸也。
絕 【未集中】【糸字部】 絕 〔古文〕□□【廣韻】【集韻】情雪切【韻會】徂雪切,□音截。
【說文】斷絲。
從糸從刀從卪,象不連體絕二絲。
【廣韻】絕作絕,非。
【博雅】斷也。
【玉篇】滅也。
【書甘誓】天用勦絕其命。
又【詩小雅】終踰絕險。
【箋】踰度陷絕之險。
又【禮月令】振乏絕。
【疏】不續曰絕。
又【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七曰絕祭。
【註】絕肺以祭,謂之絕祭。
又【爾雅釋木】正絕流曰亂。
【註】直橫流也。
【史記天官書】絕漢抵營室。
【註】索隱曰:絕,度也。
【荀子勸學篇】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註】絕,過也。
又【屈原離騷】萎絕其何傷兮。
【註】絕,落也。
又【集韻】租悅切,音茁。
義同。
又【韻補】葉此芮切。
【司馬相如哀二世賦】以絕葉勢。
絖 【未集中】【糸字部】 絖 【集韻】苦謗切,音曠。
【說文】纊或從光作絖。
【禮雜記註】絖爲繭。
【釋文】絖,又作纊。
【莊子逍遙遊】世世以洴澼絖爲事。
【音義】絮細者謂之絖。
又【玉篇】絖,八十縷也。
絙 【未集中】【糸字部】 絙 【廣韻】【集韻】【韻會】□胡官切,音桓。
【說文】緩也。
○按《說文》作□,從□。
□隷變作亘,須緣切。
緪從□,□從舟,隷省舟作月。
故書□爲恆,□亦爲亙。
緪或省從亙。
亙,居鄧切。
絙與絚gēng字體音義各別。
今俗絚皆作絙。
非。
緪字原從糹從□作。
絚 【未集中】【糸字部】 絚 【廣韻】古恒切【集韻】居曾切【正韻】居登切,□音□。
緪或省作絚。
○按俗譌作絙。
詳上絙註。
又古鄧切,音亙。
【楚辭九歌】緪瑟兮交鼓。
【註】緪,急張絃也。
一作絚。
又【招魂】姱容修態,絚洞房些。
【註】絚,竟也。
一作緪。
又【後漢班固傳】北彌明光而絚長樂。
○按絚,《文選》作亙。
善註:亙與絚古字通。
絛 【未集中】【糸字部】 絛 【廣韻】土刀切【集韻】【正韻】他刀切,□音韜。
【說文】扁緒也。
【玉篇】纓飾也。
【廣韻】編絲繩也。
【急就篇註】絛,一名偏諸,織絲縷爲之,所以懸係承塵戸,因爲飾也。
【禮內則疏】組紃俱爲絛。
又與條通。
【周禮春官巾車】革路龍勒,條纓五就。
【註】革路,挽之以革也。
條,讀爲絛。
其樊及纓,皆以絛絲飾之。
【類篇】絛,或從舀作韜。
絜 【未集中】【糸字部】 絜 【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韻會】吉屑切,□音結。
【說文】麻一耑也。
又【博雅】靜也。
【玉篇】淸也。
【廣韻】經典潔用絜。
【易說卦】齊也者,言萬物之絜齊也。
○按絜,朱子本義作潔。
【詩小雅】絜爾牛羊。
【禮經解】絜靜精微易敎也。
【左傳桓六年】絜粢豐盛。
又【廣韻】【正韻】胡結切【集韻】【韻會】奚結切,□音擷。
【禮大學】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註】絜,猶結也,挈也。
【朱子章句】絜,度也。
【莊子人閒世】見櫟社樹,其大蔽牛,絜之百圍。
【音義】絜,約束也。
又【爾雅釋水】絜,九河之一。
【註】水多約絜也。
又【集韻】顯結切,音肸。
義同。
又【集韻】詰計切,音契。
提也。
又【集韻】訖黠切,音戛。
挈或作絜,也。
考證:〔按絜,朱子本意作潔。
〕謹照原書朱子本意改朱子本義。
絝 【未集中】【糸字部】 絝 【廣韻】【集韻】【正韻】□苦故切,音庫。
【說文】脛衣也。
【史記趙世家】夫人置兒絝中。
又【司馬相如傳】絝白虎。
【註】絝,古袴字。
【前漢景十三王傳】短衣,大絝,長劒。
【後漢廉範傳】平生無襦,今五絝。
【淮南子原道訓】短綣不絝。
【集韻】或作袴。
又【玉篇】古文綯字。
絞 【未集中】【糸字部】 絞 【廣韻】【正韻】古巧切【集韻】吉巧切,□音狡。
【說文】縊也。
【玉篇】繞也。
【廣韻】縛也。
【左傳哀三年】若其有罪,絞縊以戮。
【註】絞,所以縊人物。
又【論語】直而無禮則絞。
【何晏註】絞,絞剌也。
【疏】絞,剌人之非也。
又國名。
【左傳桓十一年】鄭人軍于蒲騷。
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
【註】絞,國名。
又姓。
【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集韻】【韻會】□何交切,音爻。
【禮玉藻】絞衣以裼之。
【註】絞,蒼黃之色也。
又【禮喪大記】小斂布絞。
【註】絞,旣斂所用束堅之者也。
【釋名】已衣所以束之曰絞。
絞,交也,交結之也。
又【集韻】居效切,音敎。
繒黑黃色。
絟 【未集中】【糸字部】 絟 【廣韻】此緣切【正韻】且緣切,□音銓。
【說文】細布。
【玉篇】葛也。
又【廣韻】七絕切【集韻】促絕切,□音卽。
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徐醉切,音遂。
籧篨也。
同。
絠 【未集中】【糸字部】 絠 【廣韻】古亥切【集韻】已亥切,□音改。
【說文】彈彄也。
【廣韻】解繩。
【類篇】一曰冠卷。
絡 【未集中】【糸字部】 絡 【廣韻】盧各切【集韻】【正韻】歷各切,□音洛。
【說文】絮也。
一曰麻未漚也。
【急就篇註】絡卽今之生也。
一曰今之綿紬是也。
又【史記扁鵲傳】中經維絡。
【註】十二經脈,十二絡脈。
又【前漢揚雄傳】緜絡天地。
【註】謂包絡之也。
又【楚辭招】鄭綿絡些。
【註】絡,縛也。
又【班固西都賦】籠山絡野。
【註】絡,繞也。
又【班固東都賦】衍地絡。
【註】絡,網也。
又【揚子方言】繘或謂之絡。
又【揚子方言】絡謂之格。
【註】所以轉篗車也。
【廣韻】又姓。
又【集韻】克各切,音恪。
義同。
又【韻補】葉魯故切。
【楚辭招】秦篝齊纓,鄭綿絡些。
絢 【未集中】【糸字部】 絢 【廣韻】許縣切【集韻】翾縣切【正韻】翾眩切,□音眴。
【儀禮聘禮】問諸侯,朱綠繅八寸,皆□纁繫,長尺絢組。
【註】采成文曰絢繫,無事則以繫玉,因以爲飾。
【論語】素以爲絢兮。
【何晏註】絢,文貌。
又【顏延之赭白馬賦】絢練□絕。
【註】疾貌。
又【集韻】熒絹切,音炫。
義同。
又【集韻】松倫切,音旬。
【類篇】紃,或作絢。
詳紃字註。
又【韻補】葉須閏切。
【潘嶽夏侯常侍誄】如彼隨和,發彩流潤,如彼綿繢,列素點絢。
絨 【未集中】【糸字部】 絨 【廣韻】如融切【集韻】而融切【正韻】而中切,□音戎。
【玉篇】細布也。
【廣韻】同狨。
絩 【未集中】【糸字部】 絩 【廣韻】【集韻】□他弔切,音糶。
【說文】綺絲之數也。
【漢律曰】綺絲數謂之絩,布謂之總,綬組謂之首。
又【集韻】【韻會】【正韻】□直紹切,音肇。
義同。
又【集韻】徒了切,音窕。
【類篇】繒長貌。
又【集韻】杜皓切,音道。
【類篇】五色縷。
絪 【未集中】【糸字部】 絪 【廣韻】於眞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眞切,□音因。
【玉篇】絪縕,元氣也。
【易繫辭】天地絪縕,萬物化醇。
【釋文】絪縕,本亦作氤氳。
又【前漢霍光傳】加畫繡絪。
【註】如淳曰:絪,亦茵也。
又【廣韻】絪縕,麻枲。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類編】與竊同。
絫 【未集中】【糸字部】 絫 【廣韻】力委切【集韻】魯水切,□音壘。
【說文】增也。
十黍之重也。
【前漢律歷志】權輕重者,不失黍絫。
【註】應劭曰:十黍爲絫,十絫爲銖。
又【吳王濞傳】脅肩絫足。
【註】師古曰:絫,古累字。
又【集韻】盧戈切,音螺。
義同。
又【集韻】倫追切,音欙。
與纍同。
絬 【未集中】【糸字部】 絬 【廣韻】私列切,音薛。
【說文】《論語》曰:絬裘長,短右袂。
○按今本《論語》作褻。
又【玉篇】堅也。
【備考】【亥集】【鳥字部】【搜眞玉鏡】音鳩。
〇按卽鳩字之譌。
絭 【未集中】【糸字部】 絭 【廣韻】去願切【集韻】【韻會】區願切,□音券。
【說文】攘臂繩也。
【博雅】絭謂之纕。
【廣韻】連弩三十,絭共一臂。
又【廣韻】居倦切【集韻】古倦切,□音眷。
義同。
又【廣韻】俱願切【集韻】居願切,□音□。
義同。
又【廣韻】居玉切【集韻】拘玉切,□音挶。
義同。
又【集韻】驅圓切,音圈。
義同。
絮 【未集中】【糸字部】 絮 【廣韻】息禦切【集韻】【正韻】息據切,□音楈。
【說文】敝緜也。
【釋名】絮,胥也,胥久故解落也。
【急就篇註】漬繭擘之精者曰緜,粗者曰絮。
今則謂新者爲緜,故者曰絮。
【前漢文帝紀】九十以上賜帛,人二疋,絮三斤。
【註】師古曰:絮,綿也。
又【史記絳侯世家】太後以冒絮提文帝。
【註】應劭曰:陌額絮也。
晉灼曰:《巴蜀異物志》謂頭上巾爲冒絮。
又【廣韻】抽據切【集韻】楮禦切【韻會】摛據切,□音悇。
【禮曲禮】毋絮羹。
【註】絮,猶調也。
【釋文】謂加以鹽梅也。
又【廣韻】乃亞切,音。
【集韻】企夜切,音。
絲棼也。
又【廣韻】【集韻】□尼據切,音女。
姓也。
【前漢張敞傳】敞使賊捕掾絮舜有所案驗。
又【集韻】【韻會】□人餘切,音如。
姓也。
又【集韻】女加切,音挐。
義同。
絯 【未集中】【糸字部】 絯 【廣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音該。
【博雅】束也。
【玉篇】挂也,中約也。
【莊子天地篇】方且爲物絯。
又【廣韻】侯楷切【集韻】下楷切,□音駭。
大絲也。
又挂也。
又【集韻】下攺切,音亥。
義同。
絰 【未集中】【糸字部】 絰 【廣韻】【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音耋。
【說文】喪首戴也。
【儀禮喪眼】苴絰。
【註】麻在首、在要,皆曰絰。
首絰象緇布冠之缺項,要絰象大帶。
【禮檀弓】絰也者,實也。
【註】所以表哀戚。
又【周禮春官司服】凡弔事,弁絰服。
【註】弁絰者,如爵弁而素,加環絰。
又【左傳莊十九年】葬于絰皇。
【註】絰皇,冢前闕。
考證:〔【儀禮】【註】首絰象緇布冠之缺頂。
〕謹照原文缺頂改缺項。
統 【未集中】【糸字部】 統 【廣韻】【集韻】【正韻】□他綜切,音□。
【說文】統,紀也。
【釋名】統,緒也,主緒人世,類相繼如統緒也。
【書微子之命】統承先王,修其禮物。
【傳】與時王□通三統。
【疏】天有三統,土有三王。
三王者,所以統天下也。
【公羊傳隱元年】大一統也。
【註】統者,始也。
總繫之辭。
又【韻會】吐孔切【正韻】他總切,□音桶。
義同。
又【易乾卦】乃統天。
【釋文】統,本也。
又【書周官】冢宰掌邦治,統百官。
【傳】統理百官。
又【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
【註】統,所以合率以等物也。
又【齊語】班序顚毛,以爲民紀統。
【註】統,猶經也。
又【史記樂書】樂統同。
【註】統,領也。
【廣韻】又姓。
又【正韻】他貢切,音痛。
義同。
絲 【未集中】【糸字部】 絲 【廣韻】息茲切【集韻】【韻會】新茲切,□音思。
【說文】蠶所吐也。
【急就篇註】抽引精繭出緒曰絲。
【書禹貢】厥貢漆絲。
【詩召南】素絲五紽。
【周禮天官大宰】□婦化治絲枲。
又【典絲】掌絲入而辨其物。
【左傳隱四年】猶治絲而棼之也。
又【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註】絲,琴瑟也。
又【禮緇衣】王言如絲。
【疏】微細如絲。
【五經文字】絲作□,譌。
【韻會】俗作〈糹系〉,誤。
○按《說文》絲自爲部,今倂入。
紗 【未集中】【糸字部】 紗 【廣韻】所加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加切,□音沙。
【玉篇】紗,縠也。
【廣韻】絹屬。
一曰紡纑也。
【急就篇註】已紡而成謂之紗。
【前漢江充傳】充衣紗縠禪衣。
【註】師古曰:紗縠,紡絲而織之也,輕者爲紗,縐者爲縠。
古通沙。
【周禮天官內司服】緣衣素沙。
【註】素沙者,今之白縛也。
今世有沙縠,名出於此。
又【集韻】弭沼切,音眇。
紗,微也。
或作□。
【韻會】紗,今作緲,又通作眇。
又【韻補】葉桑河切。
【劉楨魯都賦】妖服旣工,刻畫綺紗。
和顏揚眸,盱風長歌。
考證:〔古通沙。
【周禮天官內司服】緣衣素紗。
【註】素紗者,今之白縛也。
〕謹照原文兩紗字□改沙。
绂 【未集中】【糸字部】 紱 【廣韻】【集韻】【韻會】□分勿切,音弗。
【博雅】綬也。
【易困卦】朱紱方來。
【莊子逍遙遊註】便謂足以纓紱其心矣。
【釋文】紱,或作紼。
【韻會】韍,通作黻。
又作紱。
又【韻補】葉方味切。
【張衡西京賦】降尊就□,懷璽藏紱。
更旋閭閻,周觀郊遂。
絳 【未集中】【糸字部】 絳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巷切,音降。
【說文】大赤也。
【釋名】絳,工也。
染之難得色,以得色爲工也。
【急就篇註】絳,古謂之纁。
【左思吳都賦】綸組紫絳。
【註】絳,絳草也。
出臨賀郡,可以染。
又地名。
【左傳莊二十六年】士蔿城絳。
【註】絳,晉所都也,今平陽絳邑縣。
又水名。
【史記魏世家】絳水可以灌平陽。
【註】絳水,源出絳山。
□ 【備考】【未集】【耳字部】 □ 【五音篇海】同聯。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居六切,音匊。
【說文】窮理罪人也。
與□同。
或省言。
絴 【未集中】【糸字部】 絴 【篇韻】音詳。
高也。
絸 【未集中】【糸字部】 絸 【集韻】繭古作絸。
【說文】古文繭從糸。
註見十三畫。
絹 【未集中】【糸字部】 絹 【廣韻】【正韻】吉掾切【集韻】【韻會】規掾切,□音狷。
【說文】繒如麥。
【博雅】□鮮支縠絹也。
【釋名】絹,也,其絲厚而疏也。
【廣韻】縑也。
又【集韻】古泫切,音犬。
罥,或作絹。
【周禮秋官冥氏註】弧張罿罦之屬,所以扃絹禽獸。
又【翨氏註】置其所食之物于絹中,鳥來,下則掎其足。
又【集韻】熒絹切,音炫。
射侯綱紐。
考證:〔【博雅】繁繐鮮支縠絹也。
〕謹照原文繁改。
繐改□。
絺 【未集中】【糸字部】 絺 "【廣韻】醜飢切【集韻】抽遲切,□音郗。
【說文】細葛也。
【書益稷】黼黻絺繡。
【傳】葛之精者曰絺。
【詩周南】爲絺爲綌。
【疏】煮葛以爲絺綌。
【禮曲禮】爲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
【疏】細葛爲巾。
又【正韻】抽知切,音摛。
義同。
又地名。
【左傳隱十一年註】絺在野王縣西南。
又姓。
【姓氏急就篇】周有絺邑。
以邑爲氏。
晉智伯臣有絺疵。
又【集韻】展幾切。
黹或作絺。
考證:〔【左傳隱十一年註】絺在野裡縣西南。
〕謹照原文野裡改野王。
"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尼據切,女去聲。
溼也。
絻 【未集中】【糸字部】 絻 【廣韻】亾運切。
【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音問。
【玉篇】喪服。
或作免。
【儀禮士喪禮】衆主人免于房。
【註】今文免皆作絻。
【左傳哀二年】使大子絻。
【註】絻,始發喪之服。
又弔所執紼也。
【公羊傳昭二十五年齊侯唁公于野井註】弔所執紼曰絻。
又【集韻】美辨切,音免。
冕或作絻。
【史記禮書】郊之麻絻。
【註】絻,亦作冕。
【荀子正名篇】乗軒戴冕。
【註】絻,與冕同。
又【集韻】無販切,音萬。
□,省作絻。
引舟繂。
又【廣韻】母官切【集韻】謨官切,□音瞞。
連也。
絼 【未集中】【糸字部】 絼 【集韻】丈忍切,音朕。
【周禮地官封人】凡祭祀,飾其牛牲,置其絼。
【註】鄭司農雲:絼,著牛鼻繩,所以牽牛者。
今時謂之雉,與古者名同。
鄭康成雲:絼字當以豸爲聲。
【釋文】亦作紖。
絾 【未集中】【糸字部】 絾 【玉篇】市征切。
織絾也。
絿 【未集中】【糸字部】 絿 【廣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音求。
【說文】急也。
【詩商頌】不競不絿。
【傳】絿,急也。
又【博雅】求也。
【廣韻】同。
又【集韻】渠幽切,音糾。
義同。
又【禮王制】周人養國老于東膠。
【釋文】膠,或作絿。
綀 【未集中】【糸字部】 綀 【廣韻】所葅切【集韻】山於切,□音蔬。
【說文新附字】布屬。
【玉篇】紡麤絲。
【廣韻】綀葛。
【類篇】綌屬。
後漢禰衡著綀巾。
○按《後漢書禰衡傳》作疎巾。
《隋書姚察傳》:門生送南布花綀。
《桂海虞衡志》:綀子出兩江州洞,似苧,織有花,曰花綀。
綁 【未集中】【糸字部】 綁 【字彙】補曠切,榜上聲。
古無此字。
今俗作綁笞之字。
綇 【未集中】【糸字部】 綇 【集韻】息酉切,音滫。
【玉篇】絆前兩足也。
【類篇】□或從酉作綇。
□ 【未集中】【羽字部】 □ 【集韻】翮,或作□。
綈 【未集中】【糸字部】 綈 【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題。
【說文】厚繒。
【釋名】似□蟲之色,綠而澤。
【急就
糾,或作糺。
【楚辭招隱士】樹輪相糾兮。
【註】糾,一作糺。
又【後漢隗囂傳】援旗糺族。
【註】糺,收也。
又【楚辭九章】糺思心以爲纕兮。
【註】糺,戾也。
系 【未集中】【糸字部】 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計切,音繫。
【說文】繫也。
【博雅】相連繫也。
【前漢敘傳】系高頊之□胄兮。
【註】應劭曰:連也。
【後漢張衡傳】系曰。
【註】系,繫也。
【文選註】言繫賦之前意也。
又【張衡東京賦】雖系以隤牆塡塹。
【註】系,繼也。
又【左思魏都賦】本前修以作系。
【註】系者,胤也。
又【廣韻】緒也。
【增韻】聯屬也。
又姓。
【廣韻】楚有系益。
○按《說文》系自爲部,今倂入。
糼 【未集中】【糸字部】 糼 【集韻】功或作糼。
詳功字註。
糽 【未集中】【糸字部】 糽 【集韻】張梗切,音盯。
絲繩緊直貌。
又【玉篇】陟庚切。
引也。
糾 【未集中】【糸字部】 糾 【廣韻】居黝切【集韻】吉酉切,□音朻。
【說文】繩三合也。
【史記賈誼傳】何異糾纆。
【註】《通俗文》雲:合繩曰糾。
又【博雅】舉也。
【書囧命】繩愆糾謬。
【疏】糾,謂發舉其愆過。
【左傳昭六年】糾之以政。
【註】糾,舉也。
又【周禮天官大宰】以糾萬民。
【釋文】糾,察也。
又【小宰】凡宮之糾禁。
【註】糾,猶割也,察也。
又【詩魏風】糾糾葛屨。
【傳】猶繚繚也。
【疏】稀疏之貌。
又【後漢公孫瓚傳】糾人完聚。
【註】糾,收也。
又【後漢荀彧傳】收離糾散。
【註】糾,合也。
又【玉篇】告也。
【廣韻】督也,參也,急也,戾也。
又【集韻】舉夭切,音矯。
【詩陳風】舒窈糾兮。
【傳】窈糾,舒之姿也。
又【正韻】舉有切,音九。
義同。
又【韻補】葉居由切,結也。
【嵆康琴賦】瀄汨澎湃,蟺相糾。
放肆大川,濟乎中州。
【正字通】俗從鬥作紏,非。
○按《說文》糾在丩部,今倂入。
糿 【未集中】【糸字部】 糿 【海篇】音糼。
出《釋典》。
○按卽糼字之譌。
紀 【未集中】【糸字部】 紀 【廣韻】居理切【集韻】【韻會】苟起切【正韻】居裡切,□音己。
【說文】絲別也。
【詩大雅】綱紀四方。
【傳】理之爲紀。
【疏】紀者,別理絲數。
又【書洪範】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曆數。
【疏】五紀者,五事,爲天之經紀也。
又【書畢命】旣歷三紀。
【傳】十二年曰紀。
又【詩秦風】有紀有堂。
【傳】紀,基也。
【疏】山基也。
○按《六書》略音起。
又【禮月令】月窮于紀。
【註】紀,會也。
又【穀梁傳莊二十二年】災紀也。
【註】紀,治理也。
又【周語】數之紀也。
【註】數起於一,終於十。
十則更,故曰紀。
又【史記本紀註】索隱曰:紀者,記也。
本其事而記之。
又【西京雜記】五絲爲,倍爲升,倍升爲緎,倍緎爲紀。
又【玉篇】紀,緒也。
又【廣韻】紀,極也,識也。
又國名。
【左傳隱元年】紀人伐夷。
【註】紀國,在東莞劇縣。
又姓。
【史記項羽紀】紀信。
紂 【未集中】【糸字部】 紂 【廣韻】除柳切【集韻】【韻會】丈九切,□音。
【說文】馬繒也。
【揚子方言】車紂,自關而西謂之紂。
【廣韻】俗作□。
又【史記殷本紀】帝辛,天下謂之紂。
【註】《諡法》殘忍捐義曰紂。
紃 【未集中】【糸字部】 紃 【廣韻】詳遵切【集韻】【韻會】松倫切【正韻】詳倫切,□音旬。
【說文】圜采也。
【玉篇】絛紃也。
【急就篇註】紃,緣履之圓絛。
一曰紃者,屬五綵而爲之,若今之剌繡鞾。
【禮內則】織紝組紃。
【註】紃,絛也。
【疏】組紃俱爲絛。
薄闊爲組,似繩者爲紃。
又【雜記】紃以五采。
【註】紃施諸縫中,若今時絛也。
又【荀子非十二子篇】及紃察之,則倜然無所歸宿。
又【淮南子精神訓】以道爲紃。
【註】法也。
又【廣韻】食倫切【集韻】船倫切,□音脣。
又【集韻】殊倫切,音純。
又昌緣切,音穿。
義□同。
約 【未集中】【糸字部】 約 【廣韻】於略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卻切,□音葯。
【說文】纏束也。
【詩小雅】約之閣閣。
【傳】約,束也。
又【周禮春官大史】凡邦國都鄙,及萬民之有約劑者藏焉。
【註】約劑,要盟之載辭。
【禮曲禮】約信曰誓。
【疏】共相約束,以爲信也。
又【禮坊記】君子約言。
【疏】謂省約其言也。
又【論語】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
【禮坊記】小人貧斯約。
【註】約猶窮也。
又【論語】以約失之者,鮮矣。
【何晏註】儉約無憂患。
又【戰國策】蘇代約燕王曰。
【註】約,止也。
又【莊子逍遙遊】淖約若處子。
【音義】淖約,柔弱貌。
又【荀子勸學篇】春秋約而不速。
【註】文義隱約。
又【呂氏春秋】旄象之約。
【註】約,節也。
一曰美也。
又【楚辭招魂】土伯九約。
【註】屈也。
又姓。
約續,古賢者,見【韓非子】。
又【廣韻】於笑切【集韻】一笑切【韻會】幺笑切,□音要。
【前漢禮樂志】明德鄕治本約。
【註】師古曰:約,讀曰要。
又【集韻】於敎切,音靿。
屈也。
又【集韻】乙角切,音渥。
□或作約,束也。
又【集韻】吉歷切,音激。
纏也。
又同的。
【枚乗七發】九寡之珥以爲約。
【註】約亦的字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正字通】俗篾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下巧切,音澩。
筍也。
又【集韻】吉巧切,音絞。
義同。
或作□。
緽 【未集中】【糸字部】 緽 【集韻】醜成切。
,或作緽。
赤色也。
弚 【寅集下】【弓字部】 弚 【集韻】徒回切,音頹。
弚靡,不窮貌。
一曰遜伏。
【莊子應帝王】因以爲弚靡,因以爲波流。
考證:〔【集韻】徒回切,音頹。
弚靡,困窮貌。
〕謹照原文困改不。
【巳集中】【火字部】【玉篇】呼果切,音火。
義闕。
【五音集韻】火發色。
【正字通】火古作□。
舊本因篆文近幾,譌作。
【巳集中】【火字部】【廣韻】直廉切【集韻】持廉切,□音詗。
【說文】小熱也。
又【廣韻】【集韻】□徒甘切,音談。
義同。
又燎也。
又【集韻】夷斟切,音淫。
【揚子方言】明也。
或作烎。
【正字通】說文內,引《詩》憂心□。
詩無此語,或是炎炎之異文耳。
□氏九經考異,憂心如惔。
韓詩作炎,說文作□,如惔如焚。
韓詩、漢書□引作如,炎以此足證。
烎字原作幵下火。
紑 【未集中】【糸字部】 紑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方鳩切,□音不。
【說文】白鮮衣貌。
【詩周頌】絲衣其紑。
【傳】紑,絜鮮貌。
又【廣韻】匹尤切【集韻】披尤切,□音秠。
義同。
又【廣韻】芳否切【集韻】孚不切,□音阜。
義同。
又【集韻】芳無切,音敷。
【類篇】繒色鮮。
又【集韻】蒲枚切,音裴。
分物切,音弗。
義□同。
絔 【未集中】【糸字部】 絔 【玉篇】音百。
補也。
紒 【未集中】【糸字部】 紒 【集韻】吉詣切,音髻。
【類篇】結作紒。
【儀禮士冠禮】將冠者,采衣,紒。
【註】紒,結髮。
古文紒爲結。
又【玉篇】心不了也。
又【集韻】吉屑切,音結。
義同。
又【集韻】居拜切,音戒。
【類篇】緺也。
紓 【未集中】【糸字部】 紓 【廣韻】傷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商居切,□音書。
【說文】緩也。
【詩小雅】彼交匪紓。
又【左傳僖二十一年】紓禍也。
【註】紓,解也。
又【廣韻】神與切,音杼。
【集韻】上與切,音墅。
義□同。
【玉篇】紓或作舒。
【集韻】或作。
純 【未集中】【糸字部】 純 〔古文〕□【廣韻】常倫切【集韻】殊倫切,□音淳。
【說文】絲也。
【論語】今也純儉,吾從衆。
【何晏註】純,絲也。
絲易成,故從儉。
【前漢王褒傳】難與道純緜之麗密。
又【易乾卦】純粹,精也。
【疏】純粹,不雜。
又【書酒誥】嗣爾股肱純。
【傳】繼汝股肱之敎,爲純一之行。
又【詩大雅】純嘏爾常矣。
【箋】純,大也。
又【詩周頌】文王之德之純。
【箋】純,亦不已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諸侯純九,大夫純五。
【註】純,猶皆也。
又【禮郊特牲】貴純之道也。
【註】純,謂中外皆善。
又【左傳隱元年】潁考叔,純孝也。
【註】純,猶篤也。
又【前漢地理志】織作冰紈綺繡純麗之物。
【註】純,精好也。
又【淮南子地形訓】裡閒九純,純丈五尺。
【註】純,量名。
又【集韻】主尹切【韻會】之尹切,□音準。
【書顧命】篾席黼純。
【註】白黑雜繒緣之。
【儀禮士冠禮】服纁裳純衣。
【註】純衣,緣衣也。
又【旣夕】緇純。
【註】飾衣曰純。
【禮曲禮】冠衣不純素。
【註】純,緣也。
又【集韻】規倫切,音鈞。
又朱閏切,音稕。
義□同。
又【集韻】徒溫切,音屯。
【詩召南】白茅純束。
【傳】純束,猶包之也。
【箋】純讀曰屯。
【戰國策】錦繡千純。
【註】純音屯,束也。
又縣名。
【左傳襄十八年】執孫蒯于純留。
【註】純留,縣名。
【釋文】純,《地理志》作屯。
又【集韻】杜本切,音盾。
義同。
又【集韻】從緣切,音全。
【儀禮鄕射禮】二算爲純。
【註】猶全也。
【禮投壷】二算一純。
【疏】二算合爲一全。
又【集韻】莊持切。
緇或作純。
【周禮地官媒氏】純帛無過五兩。
【註】純實緇字也。
古緇以才爲聲。
【禮祭統】以共純服。
【疏】凡言純者,其義有二:一糸旁才是古之緇字,二是糸旁屯是純字。
但書文相亂,雖是緇字,□皆作純。
鄭氏所註,於絲理可知,於色不明者,卽讀爲緇。
【史記五帝本紀】黃收純衣。
【註】索隱曰:純讀曰緇。
又【集韻】朱倫切,音諄。
諄或作純。
又【集韻】船倫切,音脣。
門名。
《春秋傳》有純門。
考證:〔又朱聞切,音分。
〕謹按朱聞切不得音分,今據集韻改朱閏切,音稕。
紕 【未集中】【糸字部】 紕 【廣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音毗。
【爾雅釋言】紕,飾也。
【詩鄘風】素絲紕之。
【箋】素絲爲縷,以縫紕旌旗之旒縿。
又【集韻】平祕切,音備。
【正韻】毗意切,音避。
義□同。
又【集韻】賔彌切,音□。
【正韻】蒲糜切,音皮。
緣也。
【禮玉藻】縞冠素紕。
【註】緣邊也。
又【廣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音陴。
義同。
又【廣韻】匹夷切【集韻】篇夷切,□音批。
【禮大傳】五者一物紕繆。
【註】紕繆,猶錯也。
又【玉篇】紕,纇也。
又【廣韻】繒欲壞也。
又【增韻】繒疏也。
又【集韻】蒲眠切,音蹁。
【說文】紕,氐人□也。
又【集韻】補履切,音比。
義同。
又【廣韻】昌裡切,音齒。
績苧一紕。
出《新字林》。
【集韻】或作□。
考證:〔又【集韻】蒲眠切,音編。
〕謹按編非蒲眠切。
今據原文音編改音蹁。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千弄切,音謥。
竹詵。
紖 【未集中】【糸字部】 紖 【廣韻】直引切【集韻】丈忍切【正韻】直忍切,□音朕。
【說文】牛系也。
【玉篇】索也。
亦作絼、。
【禮少儀】牛則執紖。
【註】紖,所以繫制之者。
又【祭統】及迎牲,君執紖。
【疏】紖,牛鼻繩。
又【集韻】以忍切,音引。
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于求切,音遊。
竹名。
紗 【未集中】【糸字部】 紗 【廣韻】所加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加切,□音沙。
【玉篇】紗,縠也。
【廣韻】絹屬。
一曰紡纑也。
【急就篇註】已紡而成謂之紗。
【前漢江充傳】充衣紗縠禪衣。
【註】師古曰:紗縠,紡絲而織之也,輕者爲紗,縐者爲縠。
古通沙。
【周禮天官內司服】緣衣素沙。
【註】素沙者,今之白縛也。
今世有沙縠,名出於此。
又【集韻】弭沼切,音眇。
紗,微也。
或作□。
【韻會】紗,今作緲,又通作眇。
又【韻補】葉桑河切。
【劉楨魯都賦】妖服旣工,刻畫綺紗。
和顏揚眸,盱風長歌。
考證:〔古通沙。
【周禮天官內司服】緣衣素紗。
【註】素紗者,今之白縛也。
〕謹照原文兩紗字□改沙。
紘 【未集中】【糸字部】 紘 【廣韻】戸萌切【集韻】乎萌切【韻會】乎盲切,□音宏。
【正韻】胡盲切,音橫。
【說文】冠卷也。
或從弘作紭。
【儀禮士冠禮】緇組紘。
【註】屈組爲紘,垂爲飾。
【禮雜記】管仲鏤簋朱紘。
【註】冠有筓者爲紘,紘在纓處,兩端上屬,下不結。
【左傳桓二年】衡紞紘綖。
【註】紘,纓從下而上者。
【疏】紘纓皆以組爲之,所以結冠于人首也。
紘用一組,從下屈而上屬之於兩旁,結之於頷下,垂其餘也。
又【儀禮大射禮】鼗鼓倚于頌磬西紘。
【註】紘,編磬繩也。
又【淮南子原道訓】紘宇宙而章三光。
【註】紘,綱也。
又【淮南子地形訓】八殥之外有八紘。
【註】紘,維也。
維落天地而爲之表,故曰紘。
又【淮南子精神訓】天地之道至紘以大。
【註】紘,宏也。
又【韻補】如今讀葉先韻。
【司馬相如上林賦】道盡途殫,回車而還。
消搖乎襄羊,降集乎北紘。
紙 【未集中】【糸字部】 紙 【廣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隻。
【說文】絮一苫也。
【韻會】古人書於帛,故裁其邊幅,如絮之一苫。
【釋名】紙,砥也,平滑如砥石也。
【東觀漢記】黃門蔡倫造意,用樹皮及敝布魚網作紙。
【初學記】古者以縑帛依書長短隨事截之,名曰幡紙,故其字從糸。
至後漢,蔡倫剉故布擣抄作紙。
又其字從巾。
【張揖古今字詁】巾部雲:紙今帋。
則其字從巾之謂也。
又姓。
【魏書官氏志】渴侯氏,後改爲紙氏。
級 【未集中】【糸字部】 級 【廣韻】【正韻】居立切【集韻】訖立切,□音急。
【說文】絲次第也。
又【玉篇】階級也。
【廣韻】等級。
俗作□。
【禮曲禮】拾級聚足。
【註】級,等也。
又【月令】貴賤之等級。
【史記秦始皇本紀】拜爵一級。
又【史記樊噲傳】斬首十五級。
【補遺】【巳集】【火字部】【篇海類編】徒甘切,音談。
燼也。
紛 【未集中】【糸字部】 紛 【廣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正韻】敷文切,□音芬。
【說文】馬尾韜也。
【玉篇】亂也,緩也。
又【博雅】紛紛,衆也。
又喜也。
【易□卦】用史巫紛若吉。
【釋文】紛,衆也,喜也。
一雲盛也。
【前漢禮樂志】羽旄紛紛。
【註】紛紛言其多。
又【書顧命】筍席□紛純。
【疏】紛如綬,有文而狹者也。
又【禮內則】左佩紛帨。
【註】紛帨,拭物之佩巾也。
又【揚雄羽獵賦】靑雲爲紛。
【註】紛,旗旒也。
又【集韻】符分切,音汾。
紛縕,亂貌。
又【韻補】葉孚焉切。
【孫楚雪賦】豐隆灑雪,交錯翻紛。
膏澤偃液,普潤中田。
紜 【未集中】【糸字部】 紜 【廣韻】于分切【集韻】【韻會】【正韻】王分切,□音雲。
【玉篇】數亂也。
【類篇】物數紛雲。
或從糸。
【班固東都賦】萬騎紛紜。
○按《說文》作□。
《集韻》□或作紜。
紝 【未集中】【糸字部】 紝 【廣韻】【韻會】□如林切,音壬。
【說文】機縷也。
【類篇】織也。
【禮內則】織紝組紃。
【疏】紝爲繒帛。
【左傳成二年】孟孫請往賂之,以執斲、執鍼、織紝,皆百人。
【註】織紝,織繒布者。
又【集韻】【韻會】□如鴆切,音妊。
義同。
又【集韻】尼心切,音。
義同。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集韻】□先結切,音屑。
【玉篇】瀎,水流也。
一曰水貌。
【集韻】或作,亦作泧。
紞 【未集中】【糸字部】 紞 【集韻】【韻會】【正韻】□都感切,音眈。
【說文】冕冠塞耳者。
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髧,非是。
【左傳桓二年】衡紞紘綖。
【註】紞,冠之垂者。
【疏】紞者,縣瑱之繩,垂于冠之兩旁,若今之絛繩。
又【儀禮士喪禮】緇衾赬裏無紞。
【註】紞,被識也。
【禮喪大記】紟五幅無紞。
【註】紞以組類爲之,綴之領側。
【疏】爲緣飾爲識。
又擊鼓聲。
【晉書鄧攸傳】紞如打五鼓。
考證:〔【儀禮】緇衾頳裏無紞。
〕謹按頳從赤貞聲,從貞不從頁,今改赬。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武移切【集韻】民□切,□音彌。
竹篾也。
與□同。
【申集上】【艸字部】【唐韻】胡簳切,音旱。
【玉篇】草名。
【食物本草】菜,柔莖細葉,三月開花黃色,結細角,角內有細子,根、葉皆可食,俗呼辣米菜。
【林洪山家淸供】朱晦庵飮後輒以菜供蔬品,旴江、建陽、嚴陵人皆喜食之。
纭 【未集中】【糸字部】 紜 【廣韻】于分切【集韻】【韻會】【正韻】王分切,□音雲。
【玉篇】數亂也。
【類篇】物數紛雲。
或從糸。
【班固東都賦】萬騎紛紜。
○按《說文》作□。
《集韻》□或作紜。
紟 【未集中】【糸字部】 紟 【集韻】【韻會】□居吟切,音今。
【說文】衣系也。
籀文從金作。
【玉篇】結衣也。
亦作衿。
【廣韻】紟帶。
或作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巨禁切,音噤。
【儀禮士喪禮】綪絞紟。
【註】紟,單被也。
【禮喪大記】布紟二衾。
又絞紟,如朝服。
【疏】言絞之與紟二者皆以布,精麤皆如朝服,俱十五升也。
又【集韻】居切,音禁。
義同。
又【集韻】渠金切,音琴。
【類篇】布帛名。
又【集韻】其淹切,音箝。
素 【未集中】【糸字部】 素 【廣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音訴。
【說文】作□,白緻繒也。
從糸□,取其澤也。
【九經字】隷省作素。
【小爾雅】縞之麤者曰素。
【釋名】素,樸素也。
已織則供用,不復加巧飾也。
【急就篇註】素謂緝之精白者。
【禮雜記】純以素。
【註】素,生帛也。
又【易履卦】素履往旡咎。
【疏】處履之始而用質素。
又【詩齊風】充耳以素乎而。
【傳】素,象瑱。
又【詩魏風】不素餐兮。
【傳】素,空也。
又【禮檀弓】有哀素之心也。
【註】凡物無飾曰素。
又【禮器】或素或靑。
【註】素,尙白。
又【左傳僖二十八年】其衆素飽。
【疏】素訓爲直。
又【楚語】夫謀必素。
【註】素,猶豫也。
又【博雅】素,本也。
又姓。
【姓氏急就篇】後魏有幷州刺史素延。
又【禮中庸】素隱行怪。
【註】素讀爲傃,猶鄕也。
○按《朱子中庸章句》,素,按《漢書》當作索,蓋字之誤也。
又與傃通。
【戰國策】竭智能,示情素。
【註】素、傃通,誠也。
又與嗉通。
【史記天官書】張素爲,主觴客。
【註】索隱曰:素,嗉也。
又【韻補】葉孫租切。
【古詩】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
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餘。
○按《說文》□自爲部,今倂入。
□,同。
又□。
考證:〔【詩鄭風】充耳以素乎而。
〕謹照原書鄭風改齊風。
〔【韻補】葉孫租切。
【古書】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
〕謹照韻補原文古書改古詩。
線 【未集中】【糸字部】 線 【廣韻】【集韻】【韻會】□私箭切,音綫。
【正韻】先見切,音霰。
【說文】綫,古文作線。
【周禮天官】縫人掌王宮縫線之事。
【註】線,縷也。
又【冬官考工記鞄人】察其線,欲其藏也。
【註】謂縫車之縷。
【集韻】亦作絤□。
紡 【未集中】【糸字部】 紡 【廣韻】【正韻】妃兩切【集韻】【韻會】撫兩切,□音仿。
【說文】網絲也。
【廣韻】績紡。
【急就篇註】謂紡切麻絲之屬爲纑縷也。
【儀禮聘禮】賄用束紡。
【註】紡,紡絲爲之,今之縛也。
【左傳昭十九年】託于紀鄣紡焉。
【疏】紡,謂紡麻作纑也。
又【晉語】獻子執而紡于庭之槐。
【註】紡,縣也。
考證:〔【儀禮聘禮】賄用吏紡。
〕謹照原文吏紡改束紡。
索 【未集中】【糸字部】 索 【廣韻】蘇各切【集韻】【韻會】昔各切,□音□。
【說文】作□,草有莖葉可作繩索。
從□糸。
【韻會】隷作索。
【小爾雅】大者謂之索,小者謂之繩。
【急就篇註】索,總謂切撚之令緊者也。
【書五子之歌】若朽索之馭六馬。
【詩豳風】宵爾索綯。
又【易震卦】震索索。
【疏】心不安之貌。
【釋文】懼也。
又【書牧誓】惟家之索。
【傳】索。
盡也。
又【周禮夏官方相氏】以索室毆疫。
【註】索,廋也。
又【禮檀弓】吾離羣而索居。
【註】索,散也。
又【左傳昭十二年】八索九丘。
【書序】八卦之說,謂之八索。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武都郡有索縣。
又姓。
【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索氏。
又【廣韻】山戟切【集韻】色窄切,□音色。
同□,求也。
【禮曲禮】大夫以索牛。
【註】索,求得而用之。
又【集韻】蘇故切,音素。
【釋名】索,素也。
八索,著素王之法也。
【屈原離騷】衆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
羌內恕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註】索,音素。
○按《說文》在木部,今倂附入。
索從□,《說文》在□部。
考證:〔【屈原離騷】羌內恕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謹照原文恕下增己字。
紣 【未集中】【糸字部】 紣 【海篇】俗綷字。
緊 【未集中】【糸字部】 緊 【廣韻】【韻會】【正韻】□居忍切,音謹。
【說文】纏絲急也。
【博雅】糾也。
【玉篇】紉也。
【唐書百官志】議定天下州府爲兩輔、六雄、十望、十緊,及上中下之差。
又【集韻】頸忍切,音胗。
義同。
○按《說文》在臤部,今倂入。
紨 【未集中】【糸字部】 紨 【廣韻】【集韻】□芳無切,音敷。
【說文】布也。
一曰粗紬。
【博雅】綐紬也。
【玉篇】績也,續也,亦緟也。
【類篇】大絲曰紨。
又人名。
【前漢武五子傳】長孫女羅紨。
又【集韻】馮無切,音扶。
義同。
又【集韻】符遇切,音附。
繩也。
或作縛。
紩 【未集中】【糸字部】 紩 〔古文〕鉄【廣韻】直一切【集韻】【正韻】直質切,□音秩。
【說文】縫也。
【玉篇】古文納也。
索也。
【急就篇註】納刺謂之紩。
又【集韻】敕栗切,音抶。
義同。
紫 【未集中】【糸字部】 紫 【廣韻】將此切【集韻】蔣氏切,□音呰。
【說文】帛靑赤色。
【釋名】紫,疵也,非正色。
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
【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
【郉昺疏】紫,北方閒色。
【又】惡紫之奪朱也。
【何晏註】紫,閒色之好者。
又水名。
【史記司馬相如傳】紫淵在其北。
【註】文穎曰:西河穀羅縣有紫澤,其水紫色。
又姓。
【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同孳。
【荀子非十二子篇】紫然洞然。
【註】紫,與孳同。
柔弱之貌。
考證:〔【釋名】紫,疵也,非正色。
正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
〕謹照原文正色之疵改五色之疵。
〔又同絮。
【荀子非十二子篇】紫然洞然。
【註】紫,與絮同。
〕謹照原文兩絮字□改孳。
紬 【未集中】【糸字部】 紬 【廣韻】直由切【集韻】【韻會】陳留切,□音儔。
【說文】大絲繒也。
【急就篇註】抽引麤繭緒,紡而織之曰紬。
又【集韻】醜鳩切,音抽。
【釋名】紬,抽也。
絲端出細緒也。
又謂之經。
【史記歷書】紬績日分。
【註】紬績者,如女工紬緝之。
又【史記太史公自序】紬史記金匱石室之書。
【註】紬,謂綴集之也。
又【前漢谷永傳】燕見紬繹。
【註】師古曰:紬,讀曰抽。
紬繹者,引其端緒也。
又【宋玉高唐賦】紬大絃而雅聲流。
【註】紬,引也。
又【集韻】直祐切,音宙。
【博雅】業也。
【類篇】□或作紬。
又【集韻】似救切,音岫。
【類篇】緒也。
紭 【未集中】【糸字部】 紭 【廣韻】戸萌切【集韻】乎萌切,□音宏。
【說文】紘或從弘作紭。
【廣韻】紭網。
【前漢揚雄傳】遙噱虖紭中。
【註】師古曰:紭,古紘字。
又【博雅】紭,係也。
○按《集韻》作紭。
弘爲宋廟諱,弘皆書作□。
紭字從糹從□。
紮 【未集中】【糸字部】 紮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側八切,音劄。
纏弓弝也。
【類篇】纏束也。
累 【未集中】【糸字部】 累 【廣韻】力追切【集韻】倫追切,□音欙。
【玉篇】同纍。
【孟子】係累其子弟。
【趙註】係累猶縛結也。
【戰國策】係累吾民。
【註】累、纍同。
又【禮月令】乃合累牛騰馬,遊牝于牧。
【註】累、騰皆乗匹之名。
【集韻】□,或作累。
求子牛。
又【廣韻】力委切【集韻】魯水切【正韻】魯猥切,□音壘。
【類篇】絫,或作累。
詳絫字註。
又【廣韻】良僞切【集韻】力僞切,□纍去聲。
緣坐也。
【書旅獒】終累大德。
【左傳隱十三年】相時而動,無累後人。
【公羊傳桓二年】及者何累也。
又力果切,音倮。
【禮曲禮】爲大夫累之。
【註】累,倮也。
又【集韻】力涉切,音獵。
地名。
鉅鹿下曲陽縣西南有肥累城。
紶 【未集中】【糸字部】 紶 【集韻】口舉切,音去。
【類篇】緒也。
又【玉篇】去魚切。
繼也,束也。
又與蜐通。
【荀子王制篇】東海則有紫紶魚鹽焉。
【註】紶,當爲蜐也。
細 【未集中】【糸字部】 細 【廣韻】蘇計切【集韻】【正韻】思計切,□音壻。
【說文】作□。
微也。
【類篇】隷作細。
【玉篇】小也。
【書旅獒】不矜細行。
【註】輕忽小物。
【左傳襄二十九年】其細已甚。
【註】譏其煩碎。
又【北史源思禮傳】何必大子細也。
紱 【未集中】【糸字部】 紱 【廣韻】【集韻】【韻會】□分勿切,音弗。
【博雅】綬也。
【易困卦】朱紱方來。
【莊子逍遙遊註】便謂足以纓紱其心矣。
【釋文】紱,或作紼。
【韻會】韍,通作黻。
又作紱。
又【韻補】葉方味切。
【張衡西京賦】降尊就□,懷璽藏紱。
更旋閭閻,周觀郊遂。
【醜集上】【口字部】【篇海】同嚂。
紲 【未集中】【糸字部】 紲 【廣韻】【集韻】【韻會】□私列切,音薛。
【說文】系也。
或從枼作緤。
【玉篇】馬韁也。
凡繫縲牛馬皆曰紲。
又【詩鄘風】蒙彼縐絺,是紲袢也。
【疏】紲袢者,去熱之名。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恆角而達,辟如終紲,非弓之利也。
【註】紲,弓。
又【前漢揚雄傳】亶觀夫票禽之紲隃。
【註】師古曰:紲與跇同。
【廣韻】紲亦作絏。
俗作靾。
紳 【未集中】【糸字部】 紳 【廣韻】失人切【集韻】【正韻】升人切,□音申。
【說文】大帶也。
【禮內則】冠緌纓端,韠紳縉笏。
【註】紳,大帶,所以自紳約也。
【論語】子張書諸紳。
【疏】以帶束腰,垂其餘以爲飾,謂之紳。
又【博雅】紳,束也。
又【韻補】葉屍連切【韓愈謝自然詩】奈何不自信,反欲從物遷。
感傷遂成詠,昧者宜書紳。
【巳集上】【水字部】【字彙補】之暑切,音主。
沚也,遮也。
紴 【未集中】【糸字部】 紴 【廣韻】博禾切【集韻】逋禾切,□音波。
【說文】絛屬。
又【集韻】匹靡切,音帔。
【玉篇】水紴錦文也。
又【集韻】平義切,音被。
【類篇】裝束貌。
紵 【未集中】【糸字部】 紵 〔古文〕□【廣韻】直呂切【集韻】【韻會】丈呂切,□音甯。
【說文】檾屬。
細者爲絟,粗者爲紵。
【急就篇註】紵,織紵爲布,及疏之屬也。
【書禹貢】厥貢漆枲絺紵。
【詩陳風】可以漚紵。
【陸璣疏】紵,亦麻也。
【周禮天官典枲】掌布緦縷紵之麻草之物。
【註】白而細疏曰紵。
【左傳襄二十九年】子產獻紵衣焉。
【註】鄭地貴紵。
【史記司馬相如傳】揄紵縞。
【註】紵,織紵也。
又【集韻】展呂切,音貯。
義同。
考證:〔【集韻】【韻會】文呂切,□音甯。
〕謹照原文文呂切改丈呂切。
【申集上】【艸字部】【唐韻】私兆切,音小。
【玉篇】草,遠志也。
本作小。
【本草】遠志,苗名小草。
【世說】郝隆雲:處則爲遠志,出則爲小草。
考證:〔【世說】謝安雲:處則爲遠志,出則爲小草。
〕謹照原文謝安改郝隆。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符袁切,音煩。
【說文】繁或從□作□。
□,籀文弁。
詳繁字註。
又【集韻】蒲官切,音槃。
義同。
紷 【未集中】【糸字部】 紷 【廣韻】【集韻】□郞丁切,音靈。
【玉篇】綼絲繐。
【廣韻】綼絲一百升。
又絮名。
【類篇】絮。
一曰絲細湅爲紷,布細湅爲繐也。
紹 【未集中】【糸字部】 紹 〔古文〕綤【廣韻】【集韻】【韻會】□市沼切,音佋。
【說文】繼也。
一曰紹,緊糾也。
【書盤庚】紹復先王之大業。
【詩大雅】弗念厥紹。
【禮樂記】韶繼也。
【註】舜樂名也。
言舜能繼紹堯之德。
又【禮聘儀】介紹而傳命。
又士爲紹□。
【疏】謂繼續承□。
【戰國策】請爲紹介。
【註】相佐助也。
又姓。
【廣韻】出《姓苑》。
又【集韻】蚩招切,音弨。
緩也。
引《詩》:匪紹匪遊。
鄭康成讀。
考證:〔【禮樂記】紹者,繼也〕謹照原文改韶繼也。
紺 【未集中】【糸字部】 紺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暗切,音贛。
【說文】帛深靑揚赤色。
【博雅】蒼靑也。
【釋名】紺,含也,靑而含赤色也。
【論語】君子不以紺緅飾。
【何晏註】紺,齊服盛色。
【郉昺疏】紺,元色。
紻 【未集中】【糸字部】 紻 【廣韻】於兩切【集韻】倚兩切,□音鞅。
【說文】纓卷也。
又【集韻】於良切,音央。
【類篇】纓謂之紻。
紼 【未集中】【糸字部】 紼 【廣韻】【集韻】【韻會】□分勿切,音弗。
【說文】亂糸也。
又【爾雅釋水】紼,繂也。
【詩小雅】紼纚維之。
【傳】紼,縳也。
又【禮曲禮】助葬必執紼。
【註】引棺索也。
【釋名】從前引之曰紼。
紼,發也,發車使前。
又與紱通。
【前漢丙吉傳】上將使人加紼而封之。
【註】師古曰:紼,繫印之組也。
又與芾通。
【白虎通】紼者,蔽也,行以蔽前。
天子朱紼,諸侯赤紼。
《詩》雲:朱紼斯皇。
又雲:赤紼在股。
○按《詩》朱紼、赤紼皆作芾也。
又【集韻】芳未切,音費。
【類篇】縕也。
【玉篇】或從茀作□,亦作綍。
考證:〔【詩小雅】紼纚維之。
【傳】紼,縛也。
〕謹照原文縛改縳。
紽 【未集中】【糸字部】 紽 【廣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駝。
【類篇】絲數也。
【詩召南】素絲五紽。
【傳】紽,數也。
【疏】此言紽數,下言總數,謂紽、總之數有五,非訓紽、總爲數也。
紾 【未集中】【糸字部】 紾 【廣韻】章忍切【集韻】【正韻】止忍切,□音軫。
【說文】轉也。
【淮南子精神訓】千變萬紾。
又戾也。
【孟子】是猶或紾其兄之臂。
又【正韻】徒典切,音殄。
義同。
又【廣韻】紾,或作縝,單衣也。
又【集韻】上演切,音善。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
【註】紾,讀爲抮縳之抮。
【疏】紾,謂理麤錯然,不潤澤也。
又【廣韻】知演切【集韻】知輦切,□音展。
轉繩也。
又【集韻】丈善切,音□。
義同。
又【集韻】他典切,音腆。
【類篇】垂絕貌。
又【集韻】頸忍切,音緊。
緊或作紾。
纏絲急也。
考證:〔【淮南子精神訓】千萬紾。
〕謹照原文千字下增變字。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
【註】紾,讀爲抮縛之抮。
〕謹照原文縛改縳。
紿 【未集中】【糸字部】 紿 【廣韻】徒亥切【集韻】【韻會】蕩亥切,□音殆。
【說文】絲勞卽紿。
又【玉篇】疑也,欺也。
【穀梁傳僖元年】惡公子之紿。
【註】欺也。
【史記高祖紀】乃紿爲謁曰。
【註】詐也。
【列子周□王篇】予昔紿若。
又【博雅】纏也,緩也。
絀 【未集中】【糸字部】 絀 【廣韻】【集韻】□竹律切,音窋。
【說文】縫也。
【玉篇】紩也。
【史記趙世家】卻冠秫絀。
【註】徐廣曰:戰國策作□縫,亦縫紩之別名也。
古字多假借,故作秫絀耳。
此蓋言其女工箴縷之麤拙也。
又【荀子非相篇】緩急嬴絀。
【註】猶言屈伸也。
又【集韻】敕律切,音黜。
義同。
又同黜。
【禮王制】不孝者,君絀以爵。
【註】絀,退也。
考證:〔【說文】絳也。
〕謹照原文絳改縫。
〔【史記趙世家】卻冠秫絀。
【註】徐廣曰,戰國作秫縫。
〕謹照原文戰國下增策字。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徐醉切,音遂。
田閒小溝也。
與澻同。
【周禮】本作遂。
絁 【未集中】【糸字部】 絁 【廣韻】商支切【集韻】【韻會】式支切,□音施。
【說文徐註】,今俗別作絁,非是。
【唐書食貨志】丁歲,輸綾絁二丈。
又【廣韻】叱支切,音眵。
義同。
眵字原從貝從多。
終 【未集中】【糸字部】 終 〔古文〕□□□□□□□□夊【廣韻】職戎切【集韻】【韻會】之戎切,□音螽。
【說文】絿絲也。
又【玉篇】極也,窮也。
【集韻】一曰盡也。
【易繫辭】《易》之爲書也,原始要終。
【書仲虺之誥】愼厥終,惟其始。
【詩大雅】高朗令終。
又【禮檀弓】君子曰終,小人曰死。
又【左傳文元年】先王之正,時也。
履端于始,舉正于中,歸餘于終。
【疏】歸其餘,分置于終末。
言於終末乃置閏也。
又【左傳襄九年】十二年矣,是謂一終,一星終也。
又【爾雅釋天】月在壬曰終。
又【前漢□法志】地方一裡爲井,井十爲通,通十爲成,成方十裡,成十爲終。
又姓。
【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終葵氏。
【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爲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終黎氏。
【前漢終軍傳】終軍,字子雲,濟南人也。
又【韻補】葉諸仍切。
【周易坤文言】以終葉成。
又【韻補】葉諸良切。
【陳琳迷疊香賦】竭歡慶於夙夜兮,雖幽翳而彌彰。
事罔隆而不殺兮,亦無始而不終。
□ 【補遺】【辰集】【日字部】 □ 【古音駢字】與揚同。
絃 【未集中】【糸字部】 絃 【廣韻】【正韻】胡田切【集韻】【韻會】胡千切,□音賢。
【五經文字】琴瑟弦。
亦用弦字作絃者,非。
○按經典弦通作絃。
【禮樂記】淸廟之瑟,朱絃而疏越。
【論語】聞絃歌之聲。
又【廣韻】許縣切【集韻】翾縣切【正韻】翾眩切,□音絢。
【博雅】繩素也。
今人以爲呼煙切,失之矣。
凡弓弩琴瑟弦,皆從弓。
組 【未集中】【糸字部】 組 【廣韻】則古切【集韻】總古切【正韻】總五切,□音祖。
【說文】綬屬。
其小者以爲冕纓。
【書禹貢】厥篚□纁璣組。
【傳】組,綬類。
【周禮天官典絲】凡祭祀,共黼畫組就之物。
【疏】組就者,謂以組爲冕旒之就。
又【詩邶風】執轡如組。
【註】組,織組也。
又【詩鄘風】素絲組之。
【箋】素絲者,以爲縷,以縫紕旌旗之旒縿,或以維持之。
又【儀禮士喪禮】著組繫。
【註】組繫,可爲結也。
又【儀禮士喪禮】鬠用組。
【註】用組,組束髮也。
又【禮內則】織紝組紃。
【疏】組紃,俱爲絛。
薄闊爲組,似繩者爲紃。
又【左傳襄三年】使鄧廖帥組甲三百。
【註】組甲,漆甲成組文。
【疏】組甲,以組綴甲,車士服之。
又【集韻】千餘切,音疽。
邑名。
在海中。
絅 【未集中】【糸字部】 絅 【廣韻】古螢切【集韻】【正韻】涓熒切,□音扃。
【說文】急引也。
又【集韻】欽熒切,音坰。
義同。
又【集韻】戸茗切,音迥。
【韻會】犬迥切,音褧。
襌衣也。
【禮玉藻】襌爲絅。
【註】有衣裳而無裏。
又【中庸】衣錦尚絅。
【釋文】絅,本又作□。
《詩》作褧。
又【集韻】口定切,音烓。
義同。
絆 【未集中】【糸字部】 絆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博慢切,音半。
【說文】馬縶也。
【玉篇】羈絆也。
【增韻】繫足曰絆,絡首曰羈。
【前漢班固敘傳】今吾子已貫仁義之羈絆。
又【韻補】葉彼巷切。
【揚雄交州牧箴】爰自開闢,不羈不絆。
周公攝祚,白雄是獻。
【廣韻】絆,同靽。
絇 【未集中】【糸字部】 絇 【廣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正韻】權俱切,□音劬。
【說文】纑繩絇也。
【玉篇】履頭飾也。
【周禮天官屨人註】舄屨有絇有繶有純者,飾也。
【儀禮士冠禮】靑絇繶純。
【註】絇之言拘也。
以爲行戒,狀如刀衣,鼻在屨頭。
【爾雅釋器】絇謂之救。
【註】救絲以爲絇。
或曰亦罥名。
【疏】絇,屨頭飾。
亦罥罟之別名也。
又【廣韻】九遇切【集韻】俱遇切,□音屨。
義同。
絍 【未集中】【糸字部】 絍 【集韻】如林切,音壬。
【說文】紝或從任作絍。
詳紝字註。
絎 【未集中】【糸字部】 絎 【廣韻】下更切,行去聲。
【博雅】緣也。
【玉篇】縫紩也。
【廣韻】刺縫。
絏 【未集中】【糸字部】 絏 【廣韻】【集韻】□同紲。
【正韻】紲或作絏。
【玉篇】繫也。
【小爾雅】摎而紾之爲絏。
【五經文字】絏本從世,緣廟諱偏傍,今經典共準式例變。
【左傳僖二十六年】臣負羇絏。
【註】絏,馬韁。
【說文】引《左傳》作紲。
【論語】雖在縲絏之中。
【何晏註】絏,攣也。
又【集韻】以制切,音曳。
袣亦作絏。
結 【未集中】【糸字部】 結 【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韻會】吉屑切,□音拮。
【說文】締也。
【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
【詩檜風】我心蘊結兮。
又【曹風】心如結兮。
【疏】如物之裹結。
【禮曲禮】德車結旌。
【註】結,謂收斂之也。
【疏】結,纏其旒著於竿也。
【前漢五行志】衣有襘,帶有結。
【註】結,締結之結也。
又【博雅】曲也。
又【玉篇】要也。
又【集韻】胡計切,音系。
【前漢張釋之傳】跪而結之。
【註】師古曰:結,讀曰係。
又【集韻】激質切,音吉。
義同。
又【集韻】吉詣切,音計。
【前漢陸賈傳】尉佗魁結箕踞。
【註】師古曰:結,讀曰髻。
絑 【未集中】【糸字部】 絑 【廣韻】章俱切【集韻】鍾輸切,□音朱。
【說文】純赤也。
引《虞書》丹朱如此。
○按《薛季宣書古文訓》丹朱作丹絑。
又【類篇】一曰赤色繒。
又【集韻】追輸切,音株。
義同。
絒 【未集中】【糸字部】 絒 【玉篇】音酬。
紈也。
□ 【卯集下】【方字部】 □ 【集韻】衣檢切,音奄。
覆車罔。
又益涉切,音魘。
手網也。
【博雅】罼□□率也。
又憶笈切,音□。
又乙業切,音壓。
又又業切,音□。
義□同。
絓 【未集中】【糸字部】 絓 【廣韻】苦緺切【集韻】空緺切,□音咼。
【說文】繭滓絓頭也。
一曰以囊絮練也。
【急就篇註】紬之尤麤者曰絓,繭滓所抽也。
又【集韻】公懷切,音乖。
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音畫。
【正韻】古畫切。
音卦。
【玉篇】止也,有行礙也。
【廣韻】絲結。
【左傳桓三年】驂絓而止。
【疏】驂馬在衡外,挽靷每絓於木,曲頸不當衡故也。
又【成二年】驂絓于木而止。
【註】驂馬絓也。
又【前漢班固敘傳】不絓聖人之罔。
【註】師古曰:絓,讀與挂同。
又【楚辭涉江】心結絓而不解。
【註】絓,懸也。
絕 【未集中】【糸字部】 絕 〔古文〕□□【廣韻】【集韻】情雪切【韻會】徂雪切,□音截。
【說文】斷絲。
從糸從刀從卪,象不連體絕二絲。
【廣韻】絕作絕,非。
【博雅】斷也。
【玉篇】滅也。
【書甘誓】天用勦絕其命。
又【詩小雅】終踰絕險。
【箋】踰度陷絕之險。
又【禮月令】振乏絕。
【疏】不續曰絕。
又【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七曰絕祭。
【註】絕肺以祭,謂之絕祭。
又【爾雅釋木】正絕流曰亂。
【註】直橫流也。
【史記天官書】絕漢抵營室。
【註】索隱曰:絕,度也。
【荀子勸學篇】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註】絕,過也。
又【屈原離騷】萎絕其何傷兮。
【註】絕,落也。
又【集韻】租悅切,音茁。
義同。
又【韻補】葉此芮切。
【司馬相如哀二世賦】以絕葉勢。
絖 【未集中】【糸字部】 絖 【集韻】苦謗切,音曠。
【說文】纊或從光作絖。
【禮雜記註】絖爲繭。
【釋文】絖,又作纊。
【莊子逍遙遊】世世以洴澼絖爲事。
【音義】絮細者謂之絖。
又【玉篇】絖,八十縷也。
絙 【未集中】【糸字部】 絙 【廣韻】【集韻】【韻會】□胡官切,音桓。
【說文】緩也。
○按《說文》作□,從□。
□隷變作亘,須緣切。
緪從□,□從舟,隷省舟作月。
故書□爲恆,□亦爲亙。
緪或省從亙。
亙,居鄧切。
絙與絚gēng字體音義各別。
今俗絚皆作絙。
非。
緪字原從糹從□作。
絚 【未集中】【糸字部】 絚 【廣韻】古恒切【集韻】居曾切【正韻】居登切,□音□。
緪或省作絚。
○按俗譌作絙。
詳上絙註。
又古鄧切,音亙。
【楚辭九歌】緪瑟兮交鼓。
【註】緪,急張絃也。
一作絚。
又【招魂】姱容修態,絚洞房些。
【註】絚,竟也。
一作緪。
又【後漢班固傳】北彌明光而絚長樂。
○按絚,《文選》作亙。
善註:亙與絚古字通。
絛 【未集中】【糸字部】 絛 【廣韻】土刀切【集韻】【正韻】他刀切,□音韜。
【說文】扁緒也。
【玉篇】纓飾也。
【廣韻】編絲繩也。
【急就篇註】絛,一名偏諸,織絲縷爲之,所以懸係承塵戸,因爲飾也。
【禮內則疏】組紃俱爲絛。
又與條通。
【周禮春官巾車】革路龍勒,條纓五就。
【註】革路,挽之以革也。
條,讀爲絛。
其樊及纓,皆以絛絲飾之。
【類篇】絛,或從舀作韜。
絜 【未集中】【糸字部】 絜 【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韻會】吉屑切,□音結。
【說文】麻一耑也。
又【博雅】靜也。
【玉篇】淸也。
【廣韻】經典潔用絜。
【易說卦】齊也者,言萬物之絜齊也。
○按絜,朱子本義作潔。
【詩小雅】絜爾牛羊。
【禮經解】絜靜精微易敎也。
【左傳桓六年】絜粢豐盛。
又【廣韻】【正韻】胡結切【集韻】【韻會】奚結切,□音擷。
【禮大學】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註】絜,猶結也,挈也。
【朱子章句】絜,度也。
【莊子人閒世】見櫟社樹,其大蔽牛,絜之百圍。
【音義】絜,約束也。
又【爾雅釋水】絜,九河之一。
【註】水多約絜也。
又【集韻】顯結切,音肸。
義同。
又【集韻】詰計切,音契。
提也。
又【集韻】訖黠切,音戛。
挈或作絜,也。
考證:〔按絜,朱子本意作潔。
〕謹照原書朱子本意改朱子本義。
絝 【未集中】【糸字部】 絝 【廣韻】【集韻】【正韻】□苦故切,音庫。
【說文】脛衣也。
【史記趙世家】夫人置兒絝中。
又【司馬相如傳】絝白虎。
【註】絝,古袴字。
【前漢景十三王傳】短衣,大絝,長劒。
【後漢廉範傳】平生無襦,今五絝。
【淮南子原道訓】短綣不絝。
【集韻】或作袴。
又【玉篇】古文綯字。
絞 【未集中】【糸字部】 絞 【廣韻】【正韻】古巧切【集韻】吉巧切,□音狡。
【說文】縊也。
【玉篇】繞也。
【廣韻】縛也。
【左傳哀三年】若其有罪,絞縊以戮。
【註】絞,所以縊人物。
又【論語】直而無禮則絞。
【何晏註】絞,絞剌也。
【疏】絞,剌人之非也。
又國名。
【左傳桓十一年】鄭人軍于蒲騷。
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
【註】絞,國名。
又姓。
【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集韻】【韻會】□何交切,音爻。
【禮玉藻】絞衣以裼之。
【註】絞,蒼黃之色也。
又【禮喪大記】小斂布絞。
【註】絞,旣斂所用束堅之者也。
【釋名】已衣所以束之曰絞。
絞,交也,交結之也。
又【集韻】居效切,音敎。
繒黑黃色。
絟 【未集中】【糸字部】 絟 【廣韻】此緣切【正韻】且緣切,□音銓。
【說文】細布。
【玉篇】葛也。
又【廣韻】七絕切【集韻】促絕切,□音卽。
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徐醉切,音遂。
籧篨也。
同。
絠 【未集中】【糸字部】 絠 【廣韻】古亥切【集韻】已亥切,□音改。
【說文】彈彄也。
【廣韻】解繩。
【類篇】一曰冠卷。
絡 【未集中】【糸字部】 絡 【廣韻】盧各切【集韻】【正韻】歷各切,□音洛。
【說文】絮也。
一曰麻未漚也。
【急就篇註】絡卽今之生也。
一曰今之綿紬是也。
又【史記扁鵲傳】中經維絡。
【註】十二經脈,十二絡脈。
又【前漢揚雄傳】緜絡天地。
【註】謂包絡之也。
又【楚辭招】鄭綿絡些。
【註】絡,縛也。
又【班固西都賦】籠山絡野。
【註】絡,繞也。
又【班固東都賦】衍地絡。
【註】絡,網也。
又【揚子方言】繘或謂之絡。
又【揚子方言】絡謂之格。
【註】所以轉篗車也。
【廣韻】又姓。
又【集韻】克各切,音恪。
義同。
又【韻補】葉魯故切。
【楚辭招】秦篝齊纓,鄭綿絡些。
絢 【未集中】【糸字部】 絢 【廣韻】許縣切【集韻】翾縣切【正韻】翾眩切,□音眴。
【儀禮聘禮】問諸侯,朱綠繅八寸,皆□纁繫,長尺絢組。
【註】采成文曰絢繫,無事則以繫玉,因以爲飾。
【論語】素以爲絢兮。
【何晏註】絢,文貌。
又【顏延之赭白馬賦】絢練□絕。
【註】疾貌。
又【集韻】熒絹切,音炫。
義同。
又【集韻】松倫切,音旬。
【類篇】紃,或作絢。
詳紃字註。
又【韻補】葉須閏切。
【潘嶽夏侯常侍誄】如彼隨和,發彩流潤,如彼綿繢,列素點絢。
絨 【未集中】【糸字部】 絨 【廣韻】如融切【集韻】而融切【正韻】而中切,□音戎。
【玉篇】細布也。
【廣韻】同狨。
絩 【未集中】【糸字部】 絩 【廣韻】【集韻】□他弔切,音糶。
【說文】綺絲之數也。
【漢律曰】綺絲數謂之絩,布謂之總,綬組謂之首。
又【集韻】【韻會】【正韻】□直紹切,音肇。
義同。
又【集韻】徒了切,音窕。
【類篇】繒長貌。
又【集韻】杜皓切,音道。
【類篇】五色縷。
絪 【未集中】【糸字部】 絪 【廣韻】於眞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眞切,□音因。
【玉篇】絪縕,元氣也。
【易繫辭】天地絪縕,萬物化醇。
【釋文】絪縕,本亦作氤氳。
又【前漢霍光傳】加畫繡絪。
【註】如淳曰:絪,亦茵也。
又【廣韻】絪縕,麻枲。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類編】與竊同。
絫 【未集中】【糸字部】 絫 【廣韻】力委切【集韻】魯水切,□音壘。
【說文】增也。
十黍之重也。
【前漢律歷志】權輕重者,不失黍絫。
【註】應劭曰:十黍爲絫,十絫爲銖。
又【吳王濞傳】脅肩絫足。
【註】師古曰:絫,古累字。
又【集韻】盧戈切,音螺。
義同。
又【集韻】倫追切,音欙。
與纍同。
絬 【未集中】【糸字部】 絬 【廣韻】私列切,音薛。
【說文】《論語》曰:絬裘長,短右袂。
○按今本《論語》作褻。
又【玉篇】堅也。
【備考】【亥集】【鳥字部】【搜眞玉鏡】音鳩。
〇按卽鳩字之譌。
絭 【未集中】【糸字部】 絭 【廣韻】去願切【集韻】【韻會】區願切,□音券。
【說文】攘臂繩也。
【博雅】絭謂之纕。
【廣韻】連弩三十,絭共一臂。
又【廣韻】居倦切【集韻】古倦切,□音眷。
義同。
又【廣韻】俱願切【集韻】居願切,□音□。
義同。
又【廣韻】居玉切【集韻】拘玉切,□音挶。
義同。
又【集韻】驅圓切,音圈。
義同。
絮 【未集中】【糸字部】 絮 【廣韻】息禦切【集韻】【正韻】息據切,□音楈。
【說文】敝緜也。
【釋名】絮,胥也,胥久故解落也。
【急就篇註】漬繭擘之精者曰緜,粗者曰絮。
今則謂新者爲緜,故者曰絮。
【前漢文帝紀】九十以上賜帛,人二疋,絮三斤。
【註】師古曰:絮,綿也。
又【史記絳侯世家】太後以冒絮提文帝。
【註】應劭曰:陌額絮也。
晉灼曰:《巴蜀異物志》謂頭上巾爲冒絮。
又【廣韻】抽據切【集韻】楮禦切【韻會】摛據切,□音悇。
【禮曲禮】毋絮羹。
【註】絮,猶調也。
【釋文】謂加以鹽梅也。
又【廣韻】乃亞切,音。
【集韻】企夜切,音。
絲棼也。
又【廣韻】【集韻】□尼據切,音女。
姓也。
【前漢張敞傳】敞使賊捕掾絮舜有所案驗。
又【集韻】【韻會】□人餘切,音如。
姓也。
又【集韻】女加切,音挐。
義同。
絯 【未集中】【糸字部】 絯 【廣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音該。
【博雅】束也。
【玉篇】挂也,中約也。
【莊子天地篇】方且爲物絯。
又【廣韻】侯楷切【集韻】下楷切,□音駭。
大絲也。
又挂也。
又【集韻】下攺切,音亥。
義同。
絰 【未集中】【糸字部】 絰 【廣韻】【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音耋。
【說文】喪首戴也。
【儀禮喪眼】苴絰。
【註】麻在首、在要,皆曰絰。
首絰象緇布冠之缺項,要絰象大帶。
【禮檀弓】絰也者,實也。
【註】所以表哀戚。
又【周禮春官司服】凡弔事,弁絰服。
【註】弁絰者,如爵弁而素,加環絰。
又【左傳莊十九年】葬于絰皇。
【註】絰皇,冢前闕。
考證:〔【儀禮】【註】首絰象緇布冠之缺頂。
〕謹照原文缺頂改缺項。
統 【未集中】【糸字部】 統 【廣韻】【集韻】【正韻】□他綜切,音□。
【說文】統,紀也。
【釋名】統,緒也,主緒人世,類相繼如統緒也。
【書微子之命】統承先王,修其禮物。
【傳】與時王□通三統。
【疏】天有三統,土有三王。
三王者,所以統天下也。
【公羊傳隱元年】大一統也。
【註】統者,始也。
總繫之辭。
又【韻會】吐孔切【正韻】他總切,□音桶。
義同。
又【易乾卦】乃統天。
【釋文】統,本也。
又【書周官】冢宰掌邦治,統百官。
【傳】統理百官。
又【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
【註】統,所以合率以等物也。
又【齊語】班序顚毛,以爲民紀統。
【註】統,猶經也。
又【史記樂書】樂統同。
【註】統,領也。
【廣韻】又姓。
又【正韻】他貢切,音痛。
義同。
絲 【未集中】【糸字部】 絲 【廣韻】息茲切【集韻】【韻會】新茲切,□音思。
【說文】蠶所吐也。
【急就篇註】抽引精繭出緒曰絲。
【書禹貢】厥貢漆絲。
【詩召南】素絲五紽。
【周禮天官大宰】□婦化治絲枲。
又【典絲】掌絲入而辨其物。
【左傳隱四年】猶治絲而棼之也。
又【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註】絲,琴瑟也。
又【禮緇衣】王言如絲。
【疏】微細如絲。
【五經文字】絲作□,譌。
【韻會】俗作〈糹系〉,誤。
○按《說文》絲自爲部,今倂入。
紗 【未集中】【糸字部】 紗 【廣韻】所加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加切,□音沙。
【玉篇】紗,縠也。
【廣韻】絹屬。
一曰紡纑也。
【急就篇註】已紡而成謂之紗。
【前漢江充傳】充衣紗縠禪衣。
【註】師古曰:紗縠,紡絲而織之也,輕者爲紗,縐者爲縠。
古通沙。
【周禮天官內司服】緣衣素沙。
【註】素沙者,今之白縛也。
今世有沙縠,名出於此。
又【集韻】弭沼切,音眇。
紗,微也。
或作□。
【韻會】紗,今作緲,又通作眇。
又【韻補】葉桑河切。
【劉楨魯都賦】妖服旣工,刻畫綺紗。
和顏揚眸,盱風長歌。
考證:〔古通沙。
【周禮天官內司服】緣衣素紗。
【註】素紗者,今之白縛也。
〕謹照原文兩紗字□改沙。
绂 【未集中】【糸字部】 紱 【廣韻】【集韻】【韻會】□分勿切,音弗。
【博雅】綬也。
【易困卦】朱紱方來。
【莊子逍遙遊註】便謂足以纓紱其心矣。
【釋文】紱,或作紼。
【韻會】韍,通作黻。
又作紱。
又【韻補】葉方味切。
【張衡西京賦】降尊就□,懷璽藏紱。
更旋閭閻,周觀郊遂。
絳 【未集中】【糸字部】 絳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巷切,音降。
【說文】大赤也。
【釋名】絳,工也。
染之難得色,以得色爲工也。
【急就篇註】絳,古謂之纁。
【左思吳都賦】綸組紫絳。
【註】絳,絳草也。
出臨賀郡,可以染。
又地名。
【左傳莊二十六年】士蔿城絳。
【註】絳,晉所都也,今平陽絳邑縣。
又水名。
【史記魏世家】絳水可以灌平陽。
【註】絳水,源出絳山。
□ 【備考】【未集】【耳字部】 □ 【五音篇海】同聯。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居六切,音匊。
【說文】窮理罪人也。
與□同。
或省言。
絴 【未集中】【糸字部】 絴 【篇韻】音詳。
高也。
絸 【未集中】【糸字部】 絸 【集韻】繭古作絸。
【說文】古文繭從糸。
註見十三畫。
絹 【未集中】【糸字部】 絹 【廣韻】【正韻】吉掾切【集韻】【韻會】規掾切,□音狷。
【說文】繒如麥。
【博雅】□鮮支縠絹也。
【釋名】絹,也,其絲厚而疏也。
【廣韻】縑也。
又【集韻】古泫切,音犬。
罥,或作絹。
【周禮秋官冥氏註】弧張罿罦之屬,所以扃絹禽獸。
又【翨氏註】置其所食之物于絹中,鳥來,下則掎其足。
又【集韻】熒絹切,音炫。
射侯綱紐。
考證:〔【博雅】繁繐鮮支縠絹也。
〕謹照原文繁改。
繐改□。
絺 【未集中】【糸字部】 絺 "【廣韻】醜飢切【集韻】抽遲切,□音郗。
【說文】細葛也。
【書益稷】黼黻絺繡。
【傳】葛之精者曰絺。
【詩周南】爲絺爲綌。
【疏】煮葛以爲絺綌。
【禮曲禮】爲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
【疏】細葛爲巾。
又【正韻】抽知切,音摛。
義同。
又地名。
【左傳隱十一年註】絺在野王縣西南。
又姓。
【姓氏急就篇】周有絺邑。
以邑爲氏。
晉智伯臣有絺疵。
又【集韻】展幾切。
黹或作絺。
考證:〔【左傳隱十一年註】絺在野裡縣西南。
〕謹照原文野裡改野王。
"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尼據切,女去聲。
溼也。
絻 【未集中】【糸字部】 絻 【廣韻】亾運切。
【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音問。
【玉篇】喪服。
或作免。
【儀禮士喪禮】衆主人免于房。
【註】今文免皆作絻。
【左傳哀二年】使大子絻。
【註】絻,始發喪之服。
又弔所執紼也。
【公羊傳昭二十五年齊侯唁公于野井註】弔所執紼曰絻。
又【集韻】美辨切,音免。
冕或作絻。
【史記禮書】郊之麻絻。
【註】絻,亦作冕。
【荀子正名篇】乗軒戴冕。
【註】絻,與冕同。
又【集韻】無販切,音萬。
□,省作絻。
引舟繂。
又【廣韻】母官切【集韻】謨官切,□音瞞。
連也。
絼 【未集中】【糸字部】 絼 【集韻】丈忍切,音朕。
【周禮地官封人】凡祭祀,飾其牛牲,置其絼。
【註】鄭司農雲:絼,著牛鼻繩,所以牽牛者。
今時謂之雉,與古者名同。
鄭康成雲:絼字當以豸爲聲。
【釋文】亦作紖。
絾 【未集中】【糸字部】 絾 【玉篇】市征切。
織絾也。
絿 【未集中】【糸字部】 絿 【廣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音求。
【說文】急也。
【詩商頌】不競不絿。
【傳】絿,急也。
又【博雅】求也。
【廣韻】同。
又【集韻】渠幽切,音糾。
義同。
又【禮王制】周人養國老于東膠。
【釋文】膠,或作絿。
綀 【未集中】【糸字部】 綀 【廣韻】所葅切【集韻】山於切,□音蔬。
【說文新附字】布屬。
【玉篇】紡麤絲。
【廣韻】綀葛。
【類篇】綌屬。
後漢禰衡著綀巾。
○按《後漢書禰衡傳》作疎巾。
《隋書姚察傳》:門生送南布花綀。
《桂海虞衡志》:綀子出兩江州洞,似苧,織有花,曰花綀。
綁 【未集中】【糸字部】 綁 【字彙】補曠切,榜上聲。
古無此字。
今俗作綁笞之字。
綇 【未集中】【糸字部】 綇 【集韻】息酉切,音滫。
【玉篇】絆前兩足也。
【類篇】□或從酉作綇。
□ 【未集中】【羽字部】 □ 【集韻】翮,或作□。
綈 【未集中】【糸字部】 綈 【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題。
【說文】厚繒。
【釋名】似□蟲之色,綠而澤。
【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