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正韻】□兵媚切,音賁。
【說文】神也。
【徐曰】祕之言閉,祕不可宣也。
【廣韻】勞也,密也,藏也。
【史記孝文紀】祕祝之官。
【註】祕祝移過於下,國家諱之,故曰祕。
【前漢劉向傳】詔向領校中五經祕書。
【註】言中以別外。
【班固兩都賦】校理祕文。
又官名。
【唐書百官志】祕書省監一人,又祕書郞三人。
又姓。
【西秦錄】有僕射祕宜。
又【字彙補】□吉切,音必。
【郤正釋譏】無遠不至,無幽不悉。
挺身取命,幹茲奧祕。
【正字通】從示從必。
俗從禾作秘,譌。
祖 【午集下】【示字部】 祖 〔古文〕□【唐韻】則古切【集韻】【韻會】總古切【正韻】總五切,□音組。
【玉篇】父之父也。
又先祖,始祖,通謂之祖。
【詩小雅】似續妣祖。
【禮喪服小記】別子爲祖。
又【說文】始廟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左祖右社。
又【廣韻】始也,上也,本也。
【禮中庸】祖述堯舜。
【仲尼燕居】如此則無以祖洽於衆。
【前漢食貨志】舜命後稷,以黎民祖饑。
【孟康註】謂黎民始饑也。
又法也。
【禮鄕飮酒義】亨狗於東方,祖陽氣之發於東方也。
又習也。
【魯語】祖識地德。
又祭道神曰祖。
共工之子曰修,好遠遊,舟車所至,靡不窮覽,故祀以爲祖神。
祖者,徂也。
【詩大雅】仲山甫出祖。
【註】祖,將行犯軷之祭也。
【左傳昭七年】公將往,夢襄公祖。
又姓。
祖已之後,出範陽。
又【集韻】咨邪切,音□。
【前漢地理志】安定郡有祖厲縣。
又神名。
【山海經】祖狀之屍。
【註】音如柤棃之柤。
又葉阻渚切,音樹。
【張衡東京賦】敺以就役,惟力是視。
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於大漢,而欣戴高祖。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尼理切,音你。
箱也。
祗 【午集下】【示字部】 祗 〔古文〕祬【廣韻】旨夷切。
【集韻】【韻會】烝夷切【正韻】旨而切,□音脂。
【爾雅釋詁】敬也。
【書大禹謨】祗承于帝。
【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德敎國子,中和祗庸孝友。
【正譌】從示,氐聲。
見神示則敬。
會意。
【正字通】與祇通。
郝敬曰:祗從氏下一,韻書別出,其實同。
祘 【午集下】【示字部】 祘 【唐韻】【集韻】□蘇貫切,音算。
【說文】明視以算之,從二示。
逸周書曰:士分民之祘,均分以祘之也。
讀若算。
【正譌】從二示,會意。
【備考】【辰集】【日字部】【川篇】音安,又女亮切。
祚 【午集下】【示字部】 祚 【廣韻】昨誤切【集韻】【韻會】存故切【正韻】靖故切,□音胙。
福也,祿也,位也。
【詩大雅】永錫祚胤。
【註】祚,福祚。
【左傳宣三年】天祚明德。
又歲也。
【曹植元會詩】初歲元祚。
【晉書王沉傳】彈琴詠典,以保年祚。
祛 【午集下】【示字部】 祛 【集韻】【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
禳也,遣也,逐也,散也。
【前漢兒寬傳】封禪告成合祛於天地。
【註】李奇曰:祛,開散合閉也。
又彊健也。
【詩魯頌】以車祛祛。
又【集韻】或作佉。
【韻會小補】祛與佉同。
見荀子註。
祜 【午集下】【示字部】 祜 【唐韻】【正韻】侯古切【集韻】【韻會】後五切,□音戸。
【說文】福也。
【爾雅釋詁】厚也。
【疏】祜者,福厚也。
【詩小雅】受天之祜。
【禮禮運】是謂承天之祜。
祝 【午集下】【示字部】 祝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六切,音粥。
贊主人饗神者。
【說文】祝,祭主贊詞者,從人口,從示。
一曰從兌省。
易曰:兌爲口,爲巫。
【徐曰】按易,兌,悅也,巫所以悅神也。
【詩小雅】工祝緻告。
【周禮春官】大祝掌六視之辭。
又屬也。
【詩鄘風】素絲祝之。
【箋】祝,當作屬。
屬,著也。
【毛傳】訓織也。
又祝融,神名。
【虞翻曰】祝,大。
融,明也。
【韋昭曰】祝,始也。
又斷也。
【公羊傳哀十四年】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
【穀梁傳哀十三年】祝髮文身。
又丁寧也,請求之辭。
又國名。
【禮樂記】封帝堯之後於祝。
又姓。
【左傳】鄭大夫祝□,後漢司徒祝恬。
又【集韻】【類篇】□職救切,音晝。
【詩大雅】侯作侯祝。
【傳】祝,詛也。
【疏】祝。
無用牲之文,口告而祝詛之也。
【書無逸】否則厥口詛祝。
【疏】以言告神謂之祝,請神加殃謂之詛。
又陟慮切,音註。
【周禮天官】瘍醫掌祝藥。
【註】祝,讀如注病之注,謂附著藥也。
【集韻】或作呪。
亦作詋詶。
考證:〔【公羊傳哀十四年】子路死,孔子曰:天祝予。
〕謹照原文孔子曰改子曰噫。
神 【午集下】【示字部】 神 〔古文〕□【唐韻】食鄰切【集韻】【韻會】乗人切,□音晨。
【說文】天神,引出萬物者也。
【徐曰】申卽引也,天主降氣,以感萬物,故言引出萬物。
又【皇極經世】天之神棲乎日,人之神棲乎目。
又神明。
【書大禹謨】乃聖乃神。
【孔傳】聖無所不通,神妙無方。
【易繫辭】隂陽不測之謂神。
【王弼雲】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爲言,不可以形詰。
【孟子】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又鬼神。
陽魂爲神,隂魄爲鬼。
氣之伸者爲神,屈者爲鬼。
又諡法。
【史記】民無能名曰神。
又姓。
漢騎都尉神矅。
又升人切,音伸。
【張衡東京賦】神荼副焉。
【註】海中神名。
神,音伸。
荼,音舒。
又葉時連切,音禪。
【焦仲卿詩】念與世閒辭,千萬不復全。
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
【班固答賓戲】言通帝王,謀合聖神,殷說夢發於傅巖,周望兆動於渭濱。
【註】神,葉時連切。
濱,葉□眠切。
○按:顧炎武《金石文字記》曰神,古□多作□,下從旦。
《禮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義。
鄭康成雲:旦當爲神,篆字之譌。
《莊子》有旦宅而無情死,亦讀爲神。
蓋昔之傳書者遺其上半,因譌爲旦耳。
此說甚是,非旦可作神也。
祟 【午集下】【示字部】 祟 【唐韻】【集韻】【韻會】□雖遂切,音粹。
【說文】神禍也。
【徐曰】禍者,人之所召,神因而附之。
祟者,神自出之以警人。
【左傳昭元年】實沈臺駘爲祟。
又【哀六年】河爲祟。
【前漢江充傳】祟在巫蠱。
【師古註】禍咎之徵,鬼神所以示人也。
故從出從示。
又【集韻】雪律切,音卹。
義同。
祠 【午集下】【示字部】 祠 【唐韻】似茲切【集韻】【韻會】【正韻】詳茲切,□音詞。
祭也。
【詩小雅】禴祠烝嘗。
【公羊傳桓八年】春曰祠。
【註】祠,猶食也,猶繼嗣也。
春物始生,孝子思親,繼嗣而食之,故曰祠,因以別死生。
又報賽也。
【周禮春官】小宗伯禱祠於上下神示。
【註】求福曰禱,得求曰祠。
又神祠。
【史記封禪書】立畤郊上帝,諸神祠皆聚雲。
又廟也。
【朱子家禮】君子將營宮室,先立祠堂於正寢之東。
【司馬光文潞公家廟□】先王之制,天子至官師皆有廟。
秦尊君□臣,無敢營宗廟者。
漢世多建祠堂於墓所。
又生祠。
【史記萬石君傳】慶爲齊相,大治,爲立石相祠。
又祠官。
【朱子語錄】王介甫更新法,慮天下議論不合,於是甁爲宮觀祠祿,以待異議之人。
又葉祥吏切,音劑。
【張衡東京賦】春秋改節,四時疊代。
蒸蒸之心,感物增思。
躬追養於廟祧,奉烝嘗與禴祠。
代葉地,思葉四。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財幹切,音殘。
忮也。
饧 【戌集下】【食字部】 餳 【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
【說文】飴和饊也。
【揚子方言】餳謂之餹。
【釋文】餳,洋也。
煮米消爛,洋洋然也。
【急就章】棃□柰桃待露霜,棗杏瓜棣饊飴餳。
【詩話】劉禹錫曰:詩用僻字,宜有來歷。
宋考功雲:沈佺期嶺表寒食詩:馬上逢寒食,春來不見餳。
常疑之。
因讀毛詩,簫管備舉,鄭箋,簫,編小竹管,如今賣餳者所吹,六經惟此中有餳字。
吾緣明日重九,押一餻字讀,尋思六經無餻,故不敢爲之。
◎按重編廣韻雲:□,徐盈切,當從昜,正韻從易誤。
餳,徒郞切,當從易,今混爲一字,非。
字彙旣有□字,從徐盈反,復于餳字作徐盈、徒郞二切,尚未了然於字書之誤也。
考證:〔【急就章】棃□柤桃待露霜,棗杏瓜棣饊飴餳。
〕謹照原文柤桃改柰桃。
祡 【午集下】【示字部】 祡 〔古文〕□【廣韻】士佳切【集韻】【韻會】鉏佳切【正韻】牀皆切,□音柴。
【說文】燒柴燓燎,以祭天神。
【揚雄甘泉賦】欽祡宗祈。
又同柴。
【書舜典】至于岱宗柴。
【說文】引書作祡。
【正字通】按祡本作柴,後人因祭天,改從示。
別詳木部柴字註。
祢 【午集下】【示字部】 祢 【集韻】乃禮切,音□。
【揚雄蜀都賦】宗厥祖祢。
【字彙補】同禰。
(禰)【廣韻】奴禮切【集韻】【韻會】乃禮切【正韻】乃裡切,□音瀰。
【說文】親廟也。
【增韻】父廟曰禰。
【公羊傳隱元年秋七月註】生稱父,死稱考,入廟稱禰。
【疏】禰字示旁爾,言雖可入廟是神示,猶自最近於已,故曰禰。
又行主亦曰禰。
【禮文王世子】其在軍則守於公禰。
【註】公禰,行主也,行以遷主言禰,在外親也。
又地名。
【詩邶風】飮餞于禰。
又姓。
魏禰衡。
○按公禰,註疏讀如字,不必依□澔讀作祧,《字彙》乃據此入蕭韻,非也。
秡 【午集下】【禾字部】 秡 【玉篇】蒲活切,音鈸。
禾傷也。
祤 【午集下】【示字部】 祤 【廣韻】【集韻】□王矩切,音羽。
祋祤,縣名。
【史記孝景紀】置祋祤爲縣。
漢書註:亦音戸。
又【廣韻】況羽切【集韻】火羽切,□音詡。
義同。
【辰集上】【曰字部】【正字通】俗臾字。
○按《說文》作臾,在申部。
《字彙》附臼部。
詳臼部臾字註。
【卯集下】【文字部】【篇海】與齋同。
祥 【午集下】【示字部】 祥 【唐韻】似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徐羊切,□音詳。
【說文】福也。
一雲善也。
【禮禮運】是謂大祥。
【書泰誓】襲于休祥。
又凡吉兇之兆皆曰祥。
【徐鉉曰】祥,詳也。
天欲降以禍福,先以吉兇之兆詳審告悟之也。
【前漢五行志】妖孽自外來謂之祥。
【左傳昭十八年】鄭之未災也,裡析曰:將有大祥。
【註】祥,變異之氣。
【疏】祥者,善惡之徵。
中庸必有禎祥,吉祥也。
必有妖孽,兇祥也。
則祥是善事,而析以災爲祥者,對文言耳。
書序:亳有祥桑。
五行傳:時有靑眚靑祥,白眚白祥之類,皆以惡徵爲祥。
是祥有善有惡,故杜雲變異之氣。
又祭名。
【禮閒傳】父母之喪期而小祥,又期而大祥。
【疏】大祥二十五月。
又通詳。
【史記自序】隂陽之術大祥。
【漢書】作詳。
祧 【午集下】【示字部】 祧 〔古文〕□【廣韻】吐彫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彫切,□音挑。
【說文】遷廟也。
【禮祭法】遠廟爲祧,去祧爲壇。
【註】祧之言超也,超上去意也。
【周禮春官】守祧,掌守先王先公之廟祧。
【註】遷主所藏曰祧。
【左傳襄九年】以先君之祧處之。
【註】諸侯以始祖之廟爲祧。
【集韻】通作庣。
票 【午集下】【示字部】 票 【集韻】□遙切,音摽。
本作□。
省作。
今作票。
【說文】火飛也。
【揚子太□經】見票如累明,利以正於王。
【註】君子之道,重明麗正,光輝宣著,故利正於王也。
又【前漢禮樂志】票然逝旗逶蛇。
【師古註】票然,輕舉意。
【揚雄羽獵賦】亶觀夫票禽之紲隃。
【師古註】票禽,輕疾之禽也。
又毗召切,音驃。
義同。
又【前漢霍去病傳】爲票姚校尉。
【師古曰】票,頻妙反。
【服虔曰】音飄。
考證:〔【揚雄校獵賦】亶觀夫票禽之紲隃。
〕謹照原文校獵賦改羽獵賦。
祩 【午集下】【示字部】 祩 【集韻】【韻會】□鐘輸切,音朱。
咒祩。
【博雅】詛也。
又【集韻】【韻會】□追輸切,音株。
又【廣韻】之戍切,音注。
義□同。
祪 【午集下】【示字部】 祪 【唐韻】過委切【集韻】【韻會】【正韻】古委切,□音詭。
【爾雅釋詁】祪,祖也。
【疏】毀廟之主曰祪。
又【集韻】虎委切,音。
通作毀。
又歸謂切,音貴。
義□同。
祫 【午集下】【示字部】 祫 【唐韻】侯夾切【集韻】【韻會】轄夾切【正韻】胡夾切,□音洽。
【說文】大合祭先祖親疏遠近也。
【公羊傳文二年】大事者何,大祫也。
大祫者何,合祭也。
毀廟之主,□於太祖,未毀廟之主,皆升合食於太祖。
【禮王制】天子犆礿,祫禘,祫嘗,祫烝。
○按凡合祭曰祫,禘嘗烝皆合祭,故皆言祫。
據此則知天子別無祫祭。
凡諸經傳所言祫皆指禘、嘗、烝之祭也。
但烝、嘗二祭,止太祖及羣廟,而禘則上追太祖所自出,下及毀廟之主,其祫較烝、嘗爲大,故《春秋》於文二年八月之禘,書爲大事,而《公羊》釋之爲大祫也。
互詳禘字註。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類篇】□昌用切,音惷。
木□也。
祭 【午集下】【示字部】 祭 【唐韻】【集韻】【韻會】□子例切,音霽。
【說文】祭祀也。
從示,右手持肉。
又【尚書大傳】祭之言察也。
察者,至也,言人事至於神也。
又【孝經士章疏】祭者,際也,人神相接,故曰際也。
詳見【禮記祭法祭統祭義】諸篇。
又【廣韻】【集韻】側界切【韻會】【正韻】側賣切,□音債。
周大夫邑名。
又姓,周公子祭伯,其後爲氏。
祯 【午集下】【示字部】 禎 【唐韻】陟盈切【集韻】【韻會】知盈切,□音貞。
【說文】祥也,休也。
【徐曰】禎者,貞也。
貞,正也。
人有善,天以符端正告之。
【禮中庸】必有禎祥。
【疏】本有今異曰禎,如本有雀,今有赤雀來,是禎也。
本無今有曰祥,本無鳳,今有鳳來,是祥也。
【辰集中】【木字部】【正字通】同。
亦作椷。
互詳椷、二字註。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朗可切,羅上聲。
掗,搖也。
祰 【午集下】【示字部】 祰 【唐韻】【集韻】□苦浩切,音考。
禱也,告祭也。
或從高。
又【集韻】居號切,音告。
義同。
□ 【未集中】【羽字部】 □ 【廣韻】許劣切【集韻】【韻會】翽劣切【正韻】呼決切,□音烕。
【玉篇】小鳥飛。
【集韻】或作決。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字彙補】吞字之譌。
□ 【未集中】【而字部】 □ □字之譌。
□ 【備考】【未集】【羊字部】 □ 【搜眞玉鏡】音羶。
祱 【午集下】【示字部】 祱 【集韻】式瑞切,音。
小祭也。
又輸芮切,音稅。
【博雅】祭也。
又魯外切,音酹。
門祭謂之祱。
或作。
竊 【午集下】【穴字部】 竊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千結切,音切。
盜也。
【集韻】盜自中出曰竊。
【書微子】殷民攘竊神祇之犧牷牲。
【傳】往盜曰竊。
【春秋定八年】盜竊寶玉大弓。
【史記叔孫通傳】竊狗盜。
【博雅】竊,取也。
又私也。
【論語】竊比於我老彭。
【孟子】竊負而逃。
【前漢公孫弘傳】尚竊遲之。
又非所據而據亦曰竊。
【論語】臧文仲其竊位者與。
【疏】知賢不舉,偸安於位,故曰竊位。
又竊竊,猶察察。
【莊子齊物論】竊竊然知之。
【註】猶察察也。
又鳥名。
【爾雅釋鳥】桑鳸竊脂。
【疏】桑鳸,一名竊脂,好盜脂膏,因名。
又淺也。
【轉注古音略】竊,卽古淺字。
九扈中,竊□,淺黑也。
竊藍,淺靑也。
竊黃,淺黃也。
竊丹,淺赤也。
四色皆具,則竊脂亦淺白也。
【爾雅釋獸】虎竊毛謂之虦貓。
【疏】虎之淺毛者,別名虦貓。
又葉七計切,音砌。
【王筠詩】寶地恣憑陵,神樂忽侵竊。
猛將窮奮擊,勇夫貪搏噬。
祲 【午集下】【示字部】 祲 【廣韻】子心切【集韻】【韻會】咨林切,□音駸。
【說文】精氣感祥。
又日旁氣。
【左傳昭十五年】吾見赤黑之祲。
【註】祲,妖氛也。
【疏】隂陽氣相侵,漸成祥者。
【周禮春官】眡祲掌十輝之法。
一曰祲。
【疏】祲,隂陽氣相侵。
赤雲爲陽,黑雲爲隂。
又盛也。
【班固東都賦】天官景從,祲威盛容。
【註】祲,亦盛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鴆切,音浸。
又【集韻】七稔切,音寢。
義□同。
又祲祥,地名。
【春秋昭十一年】盟于祲祥。
【音義】七林反。
祳 【午集下】【示字部】 祳 【唐韻】時忍切【集韻】是忍切【正韻】時軫切,□辰上聲。
同脤。
祭社生肉也。
【說文】社肉盛以蜃,故謂之祳,天子所以親遺同姓。
春秋傳曰:石尚來歸祳。
絉 【未集中】【糸字部】 絉 【玉篇】食聿切。
繩也。
祴 【午集下】【示字部】 祴 【唐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音該。
祴夏,古樂章名。
【周禮春官】鐘師以鐘鼓奏九夏,有祴夏。
【註】祴讀爲陔鼓之陔。
客醉而出,奏陔夏。
又【笙師】舂牘應雅,以敎祴樂。
【註】祴夏之樂有牘應雅三器,皆舂於地以作聲,客醉而出奏之,以爲行步之節,明不失禮也。
又通作陔。
【儀禮鄕飮酒禮】賓出奏陔。
【註】陔,陔夏也。
陔之言戒也。
又【集韻】訖黠切,音頡。
義同。
又【韻會】居膎切,音佳。
塼道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堂塗註】若今令甓祴。
【疏】令音零。
甓,薄歷反。
今之塼也。
祴則塼道者也。
【辰集上】【曰字部】【唐韻】【集韻】□呼骨切,音忽。
【說文】出氣詞也。
從曰,象氣出形。
《春秋傳》曰:鄭太子。
○按《左傳》作忽。
又【前漢古今人表】中。
【註】與忽同。
又【揚雄傳】於時人皆之。
【註】師古曰:與忽同。
輕也。
又【韻補】葉許月切,微也。
【後漢律曆志贊】象因物生,數本杪。
律均前起,準調後發。
○按與日部曶字不同。
祵 【午集下】【示字部】 祵 【正字通】捆字之譌。
禱 【午集下】【示字部】 禱 〔古文〕□□【唐韻】【正韻】都皓切【集韻】【韻會】覩老切,□音倒。
【說文】告事求福也。
【周禮春官】大祝作六辭,以通上下親疏遠近,五曰禱。
【註】如趙文子成室,張老曰: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君子謂之善頌善禱。
又【廣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音到。
義同。
又葉丁口切,音鬥。
【詩小雅】吉日維戊,旣伯旣禱。
葉下阜醜,戊讀牡。
又【易林】白茅醴酒,神巫拜禱。
禍 【午集下】【示字部】 禍 〔古文〕旤□□□【唐韻】【正韻】胡果切【集韻】戸果切【韻會】合果切,□和上聲。
【說文】害也,神不福也。
【釋名】毀也,言毀滅也。
【增韻】殃也,災也。
【詩小雅】二人從行,誰爲此禍。
【禮表記】君子愼以避禍。
又作旤。
【前漢五行志】六畜謂之旤,言其著也。
又作祻。
【晉書文帝紀】□同發機。
又葉後五切,戸上聲。
【馮衍顯志賦】昔三後之純粹兮,每季世而窮禍。
弔夏桀於南巢兮,哭殷紂於牧野。
野,音豎。
又葉紙韻,虎委切。
【荀子成相篇】世之禍,惡賢士,子胥見殺百裡徙。
又葉支韻,許規切。
【荀子成相篇】論臣過,反其施,尊主安國尚賢義,距諫飾非,愚而上同,國必禍。
義葉宜。
祹 【午集下】【示字部】 祹 【玉篇】徒勞切,音陶。
福也。
又【集韻】徒刀切,音濤。
神也。
鸸 【亥集中】【鳥字部】 鴯 【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正韻】如支切,□音而。
【廣韻】鷾鴯,□鳥也。
【莊子山木篇】鳥莫智於鷾鴯。
又【韻會】或作怠。
東海有鳥,其名曰意怠。
□ 【未集中】【網字部】 □ 【玉篇】古文置字。
註詳八畫。
□ 【補遺】【未集】【耳字部】 □ 【川篇】五介切,不聽也。
饫 【戌集下】【食字部】 飫 〔古文〕秗【廣韻】依倨切【集韻】【韻會】【正韻】依據切,□音淤。
【玉篇】食多也。
【廣韻】飽也,饜也。
又【說文】燕食也。
本作□。
【詩小雅】儐爾籩豆,飮酒之飫。
【毛傳】儐,□。
飫,私也。
不脫屨升堂謂之飫。
【鄭箋】私者,圖非常之事。
若議大疑於堂,則有飫禮焉。
【朱傳】飫,饜也。
又【周語】王公立飫,則有房烝,王公諸侯之有飫也,將以講事成章,建大德,昭大物也,故立成禮,烝而已。
又武王克殷,作飫歌。
【韋昭曰】立謂立行禮不坐也。
立曰飫,坐曰晏。
歌辭,互見支字註。
又【廣韻】賜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將賞爲之加膳,加膳則飫賜。
又【尚書序】逸書有□飫篇名。
【傳】□,勞。
飫,賜也。
【集韻】或作饇□。
考證:〔【周語】王公立飫,則有房丞〕謹照原文房丞改房烝。
碂 【午集下】【石字部】 碂 【集韻】子宋切,音綜。
碎也。
又【正字通】才紅切,音叢。
石聲。
碃 【午集下】【石字部】 碃 【玉篇】【集韻】□千定切,音靘。
石也。
碄 【午集下】【石字部】 碄 【集韻】犂針切,音林。
碄碄,深貌。
【張衡思□賦】漂通川之碄碄。
碅 【午集下】【石字部】 碅 【集韻】區倫切,音囷。
碅磳,石危貌。
碆 【午集下】【石字部】 碆 【廣韻】博禾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禾切,□音波。
石可爲弋鏃。
【史記楚世家】碆新繳。
【馬融廣成頌】矰碆飛流。
本作磻。
又【廣韻】薄波切,音婆。
纜繳石。
亦音盤。
碇 【午集下】【石字部】 碇 【集韻】同矴。
【唐書孔戣傳】戣爲嶺南節度使,蕃舶泊步有下碇稅,戣禁絕之。
本作磸。
碈 【午集下】【石字部】 碈 【正字通】同。
碉 【午集下】【石字部】 碉 【篇海】都聊切,音凋。
石室。
碊 【午集下】【石字部】 碊 【玉篇】子田切【集韻】將先切,□音箋。
與濺同。
又【集韻】財仙切,音錢。
坂也。
又【集韻】仕限切,音棧。
【博雅】攱也。
碌 【午集下】【石字部】 碌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
【說文】石貌。
又【集韻】力角切,音犖。
碌,石地不平也。
又龍玉切,音錄。
石靑色。
又與錄通。
碌碌,隨從之貌。
【史記酷吏傳贊】九卿碌碌奉其官。
【論語註】碌碌,庸人。
又【老子道德經】不欲碌碌如玉。
【註】喩少也。
礙 【午集下】【石字部】 礙 【正字通】俗礙字。
(礙)【唐韻】五漑切【集韻】【韻會】牛代切,□音硋。
或作硋。
通作閡。
南史引浮屠書作。
【說文】止也。
又距也,妨也,阻也,□也。
【揚子法言】聖人之治天下,礙諸以禮樂。
又【集韻】魚其切,音疑。
礙□,靑石。
又葉魚記切,音詣。
【蘇轍嶽下詩】山林無不容,疲苶坐自礙,自知俗緣深,畢老收闤闠。
闠,求位切。
碎 【午集下】【石字部】 碎 【廣韻】蘇內切【集韻】【韻會】蘇對切,□音誶。
【說文】也。
又散也,細破也。
【史記趙世家】臣頭與璧俱碎於柱。
又煩碎也。
【後漢黃霸傳】米鹽靡密,初若煩碎。
又【王通中說事君篇】謝莊王融,古之纖人也,其文碎。
【辰集中】【木字部】【玉篇】古文栗字。
註見六畫。
【周禮冬官考工記】攻金之工六:築冶鳧段桃。
氏爲量者。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丁叫切,音釣。
竹也。
□ 【未集中】【網字部】 □ 【篇韻】音戸。
網也。
碏 【午集下】【石字部】 碏 【廣韻】【正韻】七雀切【集韻】【韻會】七約切,□音鵲。
【玉篇】敬也。
又人名。
【說文】衞大夫石碏。
又石雜色。
又【集韻】思積切,音昔。
礙也。
碐 【午集下】【石字部】 碐 【集韻】閭承切,音陵。
碐碐,石貌。
又盧登切,音楞。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祖芮切。
同,裂也。
又旋芮切,音彗。
挂也。
又【唐韻】【集韻】□胡桂切,音惠。
義同上二音。
或作□。
碑 【午集下】【石字部】 碑 【廣韻】彼爲切【集韻】【韻會】班麋切【正韻】逋眉切,□音陂。
【說文】豎石也。
【禮祭義】君牽牲,旣入廟門,麗於碑。
【疏】君牽牲,入廟門,繫著中庭碑也。
□用之曰:公食大夫禮,庶羞□於碑內,庭實□於碑外。
燕禮聘禮皆雲:賔自碑內聽命。
又士昏禮,賔入廟門鄕飲酒,賔入庠門鄕射,賔入序門,皆有當碑揖,則諸侯大夫士之宮皆有碑。
鄭氏曰:宮必有碑,所以識日影,引隂陽。
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以取毛血。
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
又【檀弓】公室視豐碑。
【註】豐碑,斲大木爲之,形如石碑,於椁前後四角樹之,穿中於閒爲鹿盧,下棺以繂繞。
又【釋名】碑,被也。
本王莽時所設也,施其轆轤,以繩被其上,以引棺也。
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書其上,後人因焉,無故建於道陌之頭,顯見之處,名其文就謂之碑也。
又【徐鉉曰】古宗廟立碑,以繫牲耳。
後人因於其上紀功德。
又劉熙言,葬時所設者,蓋今神道碑也。
又【初學記】碑,以悲往事也。
今宮室廟屋墓隧之碣,鐫文於石皆曰碑。
磃 【午集下】【石字部】 磃 【廣韻】息移切【集韻】相支切,□音斯。
館名。
【前漢郊祀志】上林磃氏館。
又【武帝紀】作蹏氏觀。
又【集韻】田黎切,音題。
磄磃,怪石。
碒 【午集下】【石字部】 碒 【集韻】【正韻】□魚音切,音吟。
碒,猶嵌嵓也。
【左思吳都賦】碒乎數州之閒。
【註】深險連延貌。
【集韻】通作崟。
碓 【午集下】【石字部】 碓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內切,音對。
舂具。
【說文長箋】鳥食如舂碓然,故從隹。
【馬融長笛賦】碓投瀺穴。
【註】碓之所投,瀺注隙穴也。
【桓譚新論】宓犧制杵臼之利,後世加巧,借身踐碓而利十倍。
又【通俗文】水碓曰轓車。
【註】今俗依水涯壅上流,設水車,轉輪與碓身交激,使自舂,卽其遺制。
又杜預作連機碓。
孔融曰:水碓之巧,勝於聖人之斷木掘地。
又【集韻】都回切,音堆。
岸也。
與堆□塠通。
【前漢地理志】離□。
【河渠書】作離碓。
碔 【午集下】【石字部】 碔 【廣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音武。
同珷。
碔砆,詳前砆字註。
一作武夫。
碕 【午集下】【石字部】 碕 【廣韻】【集韻】【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音奇。
曲岸也。
【揚雄羽獵賦】探巖排碕。
又長邊也。
【郭璞江賦】碕嶺爲之嵒□。
又【廣韻】去奇切,音欺。
石矼。
又墟彼切,音綺。
碕礒,石貌。
【楚辭招隱士】嶔崟碕礒。
【註】山阜□嵎也。
碖 【午集下】【石字部】 碖 【廣韻】盧本切【集韻】魯本切,□論上聲。
碖碅,詳前碅字註。
又【集韻】盧困切,音論。
石貌。
又龍春切,音倫。
石也。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愕本字。
【後漢寒朗傳】錯不能對。
碛 【午集下】【石字部】 磧 【唐韻】【集韻】【韻會】□七迹切,音皵。
【說文】水陼有石者。
【水經注】佷子潭有石磧州,長六十丈,廣十八丈。
【司馬相如上林賦】下磧歷之坻。
【註】磧歷,淺水中沙石也。
【韻會】吳楚謂之瀨,中國謂之磧。
又沙漠亦曰磧。
【杜甫送人從軍詩】今君渡沙磧,絫月斷人煙。
【正字通】或讀戚責二音,義同。
碜 【午集下】【石字部】 磣 【廣韻】初朕切【集韻】楚錦切,□參上聲。
物雜沙也。
又【集韻】錯合切,參入聲。
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同□。
□ 【未集中】【羽字部】 □ 【集韻】□,或作□。
詳□字註。
□ 【未集中】【耳字部】 □ 【玉篇】同。
碝 【午集下】【石字部】 碝 【廣韻】而兗切【集韻】【韻會】【正韻】乳兗切,□音輭。
與瑌同。
【說文】石次玉。
【司馬相如子虛賦】碝石碔砆。
【註】碝石白者如冰,半有赤色。
碞 【午集下】【石字部】 碞 【廣韻】五鹹切【集韻】【正韻】魚鹹切【韻會】疑鹹切,□音諴。
【說文】磛碞也。
【書召誥】用顧畏于民碞。
【註】碞,險也,顧視民情之碞險。
【正字通】言民情參差不齊,會碞險可畏意。
孔傳訓僭謂小民僭差禮義,誤也。
又【韻會】魚音切,音吟。
義同。
【正字通】與嵒巖同。
碟 【午集下】【石字部】 碟 【集韻】食列切,音舌。
治皮也。
又【字彙補】碟裡,國名。
在東南海中。
見象胥錄。
秺 【午集下】【禾字部】 秺 【廣韻】當故切【集韻】丁故切,□音妒。
地名。
【史記年表】秺侯金日磾。
【前漢功臣表】秺侯商丘成。
【註】在濟隂成武。
□音妒。
又【五音集韻】陟加切,音奓。
義同。
○按《正字通》雲:秅有茶妒二音,俗作□、秺,是合三字爲一字矣,但考《說文》廣部有字,註開張屋也。
濟隂有縣,是秺與通,非卽秅字,特茶妒二音同耳。
諸書俱合秅秺爲一,□釋秺爲禾束,與《正字通》斥秺爲俗字,皆非也。
碠 【午集下】【石字部】 碠 【篇海】丁定切,音釘。
石亭。
碡 【午集下】【石字部】 碡 【廣韻】【集韻】□徒谷切,音讀。
碌碡,田器。
用以磨田使平也。
【正字通】碌,通作磟。
亦借鹿轆。
碡,或作□□,義同。
碣 【午集下】【石字部】 碣 【唐韻】渠列切【集韻】【正韻】巨列切【韻會】其謁切,□音傑。
【說文】特立之石,東海有碣石山。
【書禹貢】夾右碣石入于河。
【史記漢武紀】東巡至碣石。
【文穎曰】在遼西,今屬臨楡,此石著海旁。
又【揚雄羽獵賦】碣以崇山。
【註】碣,山特立貌。
又□碣。
方者爲□,圓者爲碣,李斯所造。
【廣韻】碣石,本山名。
今爲□碣字,或作嵑。
又形容羽族也。
【郭璞江賦】往來勃碣。
又【集韻】丘葛切,音渴。
石貌。
又乙轄切,音軋。
碣磍,勁怒貌。
又葉其例切,音偈。
【班固燕然山銘】封神丘兮建隆碣,熙帝載兮振萬世。
【梁竦悼騷賦】歷蒼梧之崇丘兮,宗虞氏之俊乂。
臨衆瀆之神林兮,東勑職於蓬碣。
碤 【午集下】【石字部】 碤 【集韻】於驚切,音英。
【正字通】石之有文采者。
本借用英。
舊訓水中石,非也。
稦 【午集下】【禾字部】 稦 【集韻】□本字。
碥 【午集下】【石字部】 碥 【廣韻】方典切【集韻】補典切,□音匾。
【玉篇】將登車履石也。
亦作扁。
又【正字通】水疾厓傾曰碥。
又蜀江自嘉州至荊門,水路有燕子碥,閻王碥,皆險地。
碦 【午集下】【石字部】 碦 【集韻】乞格切,音客。
石堅也。
碧 【午集下】【石字部】 碧 【廣韻】彼役切【集韻】兵役切【韻會】兵亦切,□音筆。
【說文】石之靑美者。
【山海經】高山多靑碧。
【郭註】亦玉類也。
今會稽縣東山出碧。
【班固西都賦】珊瑚碧樹。
【註】崐崘山有碧樹。
【張衡南都賦】綠碧紫英。
【註】碧有縹碧,有綠碧。
又【增韻】碧,深靑色。
唐官制,八品九品服碧代靑也。
又【韻會】竹書紀年:惠成王七年,雨碧於郢。
又【度人經碧落註】東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滿,是雲碧落。
又姓。
明洪武中訓導碧潭。
碨 【午集下】【石字部】 碨 【廣韻】【集韻】□烏賄切,音猥。
碨磊,石貌。
又碨,不平。
又【集韻】烏回切,音隈。
石不平。
又【馬融長笛賦】瞋菌碨柍。
【註】碨柍,聲競奮貌。
【正字通】磈□硊□通。
【集韻】合爲一。
俗作□。
【子集下】【匕字部】【唐韻】竹角切,音卓。
高也。
又姓。
【玉篇】□,高貌也。
今作卓。
□ 【未集中】【羊字部】 □ 同□,詳□字註。
□ 【未集中】【羊字部】 □ 【類篇】莫懈切。
□□,垢膩貌。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韻】民□切,音彌。
汙面謂之□。
或作□。
碩 【午集下】【石字部】 碩 【廣韻】【集韻】【正韻】常隻切【韻會】常亦切,□音石。
【爾雅釋詁】大也。
【易蹇卦】往蹇來碩。
【詩衞風】碩人其頎。
又【□風】碩大且卷。
【左傳桓六年】博碩,肥腯,皆訓大也。
又【增韻】充實也。
又與石通。
又葉常灼切,音杓。
【詩秦風】辰牡孔碩。
葉下舍拔則獲。
【小雅】旣庭且碩,曾孫是若。
【揚子太□經】我心孔碩,乃後有鑠。
碪 【午集下】【石字部】 碪 【正字通】同砧。
又【集韻】五感切,音頷。
碪□,山形。
【左思魏都賦】恆碣碪□於靑霄。
○按《唐□藏器本草拾遺》有霹靂碪,雲出雷州幷河東山澤閒,雷震後得之。
《正字通》作。
碫 【午集下】【石字部】 碫 【廣韻】丁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玩切,同鍛。
○按《說文殳部段註》:椎物也。
金部鍛註:小冶也。
意實相足。
《詩大雅》:取厲取鍛。
毛傳雲:鍛,石也。
鄭箋雲:鍛,石所以爲鍛質也。
言取鍛厲斧斤之石。
《陸德明音義》則雲:本又作碫。
是碫與鍛通用無疑。
《正字通》因《說文》石部有碬無碫,必欲以碬爲碫字之譌,且斥《正韻》碫同鍛爲誤,非也。
碬 【午集下】【石字部】 碬 【廣韻】胡加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加切,□音遐。
【說文】厲石也。
春秋傳曰:鄭公孫碬,字子石。
又【玉篇】磍碬,高下也。
○按《說文》又部叚註:借也,古雅切,與殳部段字迥別。
石部此字註:厲石也,從石叚聲。
則孫愐胡加切,非謬矣。
《正字通》斥爲碫字之譌,不知何據。
碭 【午集下】【石字部】 碭 【唐韻】【正韻】徒浪切【集韻】【韻會】大浪切,□音宕。
【說文】文石也。
【何晏景福殿賦】墉垣碭基,其光昭昭。
又芒碭,山名。
【前漢高帝紀】隱芒碭山澤閒。
【應劭註】芒屬沛,碭屬梁。
又【水經注】仙者涓子,主柱,□隱碭山,得道。
又沆碭,白氣貌。
【前漢禮樂志】西顥沆碭,秋氣蕭殺。
又過也。
【揚雄甘泉賦】回猋肆其碭駭兮。
【馬融長笛賦】犇遯碭突。
又碭,溢也。
【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
【註】謂碭溢而失水也。
又【正韻】待朗切,音蕩。
又【集韻】徒郞切,音唐。
義□同。
碯 【午集下】【石字部】 碯 【廣韻】奴晧切【集韻】【韻會】乃老切。
□同瑙。
【博雅】碼碯,石次玉也。
詳玉部瑙字註。
【補遺】【辰集】【木字部】【字彙補】與匣同。
【關學編】楊爵身晝夜鎖中。
堿 【備考】【醜集】【土字部】 堿 【篇海類編】音鹹。
又音勘。
堿坷。
確 【午集下】【石字部】 確 【廣韻】苦角切【集韻】【韻會】克角切,□音。
堅也,靳固也。
【易乾卦】確乎其不可拔。
【莊子應帝王】確乎能其事。
【註】堅貌。
又剛也。
【易繫辭】夫乾確然示人易矣。
亦作塙碻。
□ 【未集中】【羽字部】 □ 【字彙補】同。
碻 【午集下】【石字部】 碻 【正字通】同確。
又地名。
【魏書孝文紀】行幸碻磝。
○按碻又作鄗。
《左傳宣十二年》晉師在敖、鄗之閒。
註:鄗,苦交反。
敖、鄗二山在滎陽縣西北。
碼 【午集下】【石字部】 碼 【廣韻】【正韻】莫下切【集韻】母下切,□音馬。
碼碯,石似玉。
亦作瑪。
□ 【未集中】【羽字部】 □ 【篇海】初紀切,差上聲。
飛貌。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女委切。
筍初生也。
【類篇】竹葉垂生曰□。
碽 【午集下】【石字部】 碽 【廣韻】古紅切【集韻】沽紅切,□音公。
擊石聲。
又【字彙補】亦姓。
【太常寺志】明祖□碽氏。
【辰集上】【月字部】【集韻】虎孔切,音嗊。
□,月不明也。
碾 【午集下】【石字部】 碾 【正字通】俗□字。
字彙同輾,非。
碿 【午集下】【石字部】 碿 【集韻】蘇骨切,音窣。
磨也。
又【正字通】一說碎石也。
當讀如屑。
磁 【午集下】【石字部】 磁 【廣韻】疾之切【集韻】【韻會】牆之切【正韻】才資切,□音慈。
本作礠。
省從茲。
【說文】石名。
可以引鍼。
【本草】山之陽產鐵者,隂必有礠石,蓋二物同氣也。
【文選曹植矯志詩】磁石引鐵,於今不連。
【水經注】鎬水,北經漢靈臺西,又經磁石門西,門在阿房前。
又【韻會】州名。
古邯鄲地,隋置礠州,唐改惠州,尋復爲磁。
【前漢藝文志】作慈。
磂 【午集下】【石字部】 磂 【集韻】同硫。
詳硫字註。
又【集韻】力救切,音溜。
同鎦。
梁州謂釜曰磂。
磄 【午集下】【石字部】 磄 【廣韻】【集韻】□徒郞切,音唐。
磄磃,見上(磃字)。
又【廣韻】磄厗,石也。
磅 【午集下】【石字部】 磅 【廣韻】【正韻】普郞切【集韻】【韻會】鋪郞切,□音滂。
石落聲。
【司馬相如上林賦】砰磅訇礚。
又山名。
【王子年拾遺記】扶桑東五萬裡,有磅磄山。
又磅唐。
【馬融長笛賦】騈田磅唐。
【註】磅唐,廣大盤礴也。
又磅硠。
詳硠字註。
又【集韻】披庚切,音烹。
義同。
磆 【午集下】【石字部】 磆 【廣韻】【集韻】【正韻】□戸八切,音滑。
磆石,藥名。
本作滑。
又【集韻】丘葛切,音渴。
石可爲器。
磇 【午集下】【石字部】 磇 【集韻】篇迷切,音批。
磇霜,石藥。
出道書。
亦作砒。
【卯集下】【攴字部】【玉篇】丈乖切,音近豺。
【篇海】災,又邪也。
【寅集下】【彡字部】【字彙補】古文靜字。
見古尚書。
註詳靑部八畫。
磈 【午集下】【石字部】 磈 【唐韻】【集韻】□於鬼切,音嵔。
山名。
【水經注】麗山之西,川中有阜,名曰風涼。
原在磈山之隂。
又神名。
【山海經】西山長留山,實惟員神磈氏之宮。
又【廣韻】磈硊,石山貌。
又危也。
又口猥切,音傀。
磈礧,石也。
磉 【午集下】【石字部】 磉 【廣韻】蘇朗切【集韻】【韻會】寫朗切【正韻】寫曩切,□音顙。
柱下石。
【正字通】俗呼礎曰磉。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集韻】【韻會】□他幹切,音灘。
搫,宛轉也。
又【集韻】他案切,音炭。
義同。
□ 【未集中】【耒字部】 □ 【唐韻】【集韻】□施隻切,音適。
耕貌。
又【唐韻】羊益切【集韻】夷益切,□音亦。
義同。
【辰集下】【止字部】【唐韻】【集韻】□古文訶字。
註詳言部五畫。
一曰止也。
磊 【午集下】【石字部】 磊 【唐韻】落猥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猥切,□音壘。
同磥。
【說文】衆石也。
【楚辭九歌】石磊磊兮葛蔓蔓。
【古詩】磊磊中石。
又磊砢。
【司馬相如上林賦】水玉磊砢。
【註】魁礨貌。
又【世說】孫楚雲:其人磊砢而英多。
又與礌通。
【晉書石勒載記】大丈夫行事,當礌礌落落如日月。
【註】礌作磊。
磋 【午集下】【石字部】 磋 【廣韻】七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倉何切,□音蹉。
磨治也。
【詩衞風】如切如磋。
【傳】治象曰磋。
通作瑳。
又【五音集韻】麄臥切,音剉。
義同。
□ 【未集中】【羽字部】 □ 羿本字。
磌 【午集下】【石字部】 磌 【廣韻】徒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音田。
石落聲。
【公羊傳僖十六年】霣石聞其磌然。
又柱下石也。
【班固西都賦】雕玉磌以居楹。
【註】磌,礩也。
又【集韻】之人切,音眞。
義同。
【正字通】俗磌字。
磍 【午集下】【石字部】 磍 【集韻】【韻會】下瞎切【正韻】胡八切,□音轄。
【玉篇】碣磍,搖目吐舌也。
盛怒也。
【前漢揚雄長楊賦】建碣磍之虛。
【孟康註】虡刻猛獸,形碣磍而盛怒。
又【廣韻】枯轄切,音趏。
剝也。
又【集韻】乙轄切,音呾。
磍□,石地不平。
□原字從殳,不從刂。
禃 【午集下】【示字部】 禃 【集韻】丞職切,音値。
專一也。
禈 【午集下】【示字部】 禈 【等韻】許歸切,音暉。
【篇海】祭也。
磎 【午集下】【石字部】 磎 【廣韻】苦奚切【集韻】【韻會】【正韻】牽奚切,□音鸂。
同谿。
【爾雅釋水】水注川曰谿。
【說文】山通者。
【馬融長笛賦】瀆無所臨,萬仞之石磎。
又地名。
【水經】濟水又東至北礫磎。
磏 【午集下】【石字部】 磏 【集韻】【韻會】離鹽切【正韻】力鹽切,□音廉。
【說文】厲石也。
一曰赤色。
又磏仁。
【韓詩外傳】仁道有四磏爲下,仁磏則其德不厚。
【註】磏者,言刻意求仁,與聖仁,智仁,德仁異也。
又【字彙補】古文廉字。
註詳廣部十畫。
磐 【午集下】【石字部】 磐 【廣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音槃。
大石也。
【易漸卦】鴻漸于磐。
【註】磐山,石之安者。
【疏】山中石磐紆,故稱磐也。
又磐礴。
【郭璞江賦】荊門闕竦而磐礴。
【註】磐礴。
廣大之貌。
又磐牙。
【後漢滕撫傳】盜賊羣起,磐牙連歲。
【註】磐牙,謂相連結。
又通作盤。
【前漢孝文紀】磐石之宗。
【荀子富國篇】國安於磐石。
又或作□。
磑 【午集下】【石字部】 磑 【唐韻】【集韻】五對切【韻會】魚對切,□音□。
磨也。
【正字通】磑,碎物之器,古公輸班作磑。
晉王戎有水磑。
今俗謂之磨。
或訓磑爲碓下石,不知碓下石卽今石臼,非磑也。
又【韻會】魚回切,音嵬。
積也。
【前漢禮樂志】磑磑卽卽。
【註】磑磑,崇積。
卽卽,充實。
又【集韻】魚衣切,音沂。
石。
又居希切,音機。
義同。
又【玉篇】公哀切,音該。
【揚子方言】磑磑,堅也。
【張衡思□賦】行積冰之磑磑。
又【集韻】魚開切,音皚。
【周武王刀銘】刀利磑磑。
【枚乗七發】白刃磑磑。
又【字彙補】蒙破切,音磨。
【揚子太□經】隂陽相磑,物鹹雕離。
【註】磑,音磨。
磒 【午集下】【石字部】 磒 【唐韻】于敏切【集韻】【正韻】羽敏切,□音溳。
同隕。
【說文】落也。
【春秋僖十六年】磒石于宋五。
又【列子周穆王篇】王若磒虛焉。
【註】墜也。
磓 【午集下】【石字部】 磓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回切,音堆。
聚石也。
又以石投下也。
亦作塠。
又【集韻】傳追切,音椎。
義同。
又【正韻】直類切,音墜。
同硾。
【木華海賦】岑嶺飛騰而反覆,五嶽鼓舞而相磓。
【註】波濤遞相觸激也。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戚悉切,□音七。
【類篇】與桼同。
木可以桼物。
又【正韻】木可爲杖。
又臺名。
【揚子方言】吳有館娃之宮,娥之臺。
【註】戰國時諸侯所立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字彙補】同翕。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側持切。
與甾同。
【海篇】田不耕曰□。
【辰集上】【日字部】【集韻】與晛同。
日光也。
又【博雅】煥也。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胡刀切,音豪。
較多少曰。
秎 【午集下】【禾字部】 秎 【集韻】符分切,音汾。
穧也。
關中語。
【正字通】穧,禾束也。
【管子立政篇】歲雖兇旱,有所秎穫。
【劉績註】秎亦穫也。
一曰秎穧,禾有限也。
又【集韻】父吻切,音憤。
又【廣韻】扶問切【集韻】符問切,□音分。
義□同。
秏 【午集下】【禾字部】 秏 【唐韻】呼到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到切,□蒿去聲。
【說文】稻屬。
伊尹曰:飯之美者,南海之秏。
又【廣韻】荒內切【集韻】呼內切,□音誨。
義同。
又【韻補】通作耗。
減也,敗也,虛也。
【前漢董仲舒傳】秏矣哀哉。
今文皆作耗。
互詳耒部耗字註。
又謨袍切,音蒿。
義同。
又【集韻】莫報切,音□。
秏亂,不明也。
又姓。
【辰集上】【日字部】【集韻】元俱切,音愚。
人名。
漢有周。
秐 【午集下】【禾字部】 秐 【集韻】於分切,音雲。
除苗閒穢也。
同耘。
科 【午集下】【禾字部】 科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禾切,音窠。
【說文】程也。
從禾從鬥。
鬥者,量也。
【徐曰】會意。
又【廣韻】條也,本也,品也。
【戰國策】科條旣備。
又坎也。
【孟子】盈科而後進。
又等也。
【論語】爲力不同科。
又科,斷也。
【釋名】科,課也。
課其不如法者,罪責之也。
又取人條格曰科第。
【前漢元帝紀】詔丞相禦史,舉質樸敦厚遜讓有行者,光祿歲以此科第郞從官。
【註】始令丞相禦史舉此四科人,以擢用之,而見在郞及從官,又令光祿每歲依此科考校,定其第高下,用知其人賢否也。
【後漢徐防傳】立博士十有四家,設甲乙之科。
【註】歲課甲科四十人爲郞中,乙科二十人爲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補文學掌故。
又木中空也。
【易說卦】科上稿。
又科頭。
【史記張儀傳】跿跔科頭。
【註】謂不著兜鍪入敵。
又科鬥,蝦蟆子。
一名活東,頭圓大而尾細。
古文書形似之。
又科雉,獸名。
【劉向說苑】楚莊王獵於雲夢,射科雉。
又地名。
【水經注】汳水,又東逕科城北。
又【廣韻】苦臥切,音課。
滋生也。
【正字通】植禾本也。
秒 【午集下】【禾字部】 秒 【唐韻】亡沼切【集韻】【韻會】弭沼切,□音眇。
【說文】禾芒也。
春分而禾生,夏至晷景可度。
禾有秒,秋分而秒定。
【韻會】秒之言妙也,微妙也。
【前漢敘傳】產氣黃鐘,造計秒忽。
【註】秒,禾芒。
忽,蛛網細者。
秼 【備考】【午集】【禾字部】 秼 【搜眞玉鏡】音朱。
秓 【午集下】【禾字部】 秓 【玉篇】章移切,音支。
稈也。
又【篇海】禾名。
秔 【午集下】【禾字部】 秔 【廣韻】古行切【集韻】【韻會】居行切【正韻】古衡切,□音庚。
稻之不黏者。
【玉篇】秈稻也。
【前漢東方朔傳】馳騖禾稼稻秔之地。
【註】稻,有芒之穀總稱也。
秔,其不黏者也。
或作粳。
俗作粳。
秕 【午集下】【禾字部】 秕 【唐韻】□履切,音□。
不成粟也。
【書仲虺之誥】若粟之有秕。
【左傳定十年】夾谷之會,孔丘曰:若其不具用秕□也。
【註】秕,穀不成者。
又喩穢也。
【後漢安帝贊】秕我王度。
又【集韻】【韻會】□補履切,音比。
又【集韻】頻脂切,音毗。
義□同。
或作粃。
【莊子逍遙遊】塵垢粃糠。
【註】粃糠猶煩碎。
或省作□。
秖 【午集下】【禾字部】 秖 【集韻】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
適也。
【前漢鄒陽傳】秖怨結而不見德。
□ 【備考】【未集】【耳字部】 □ 【龍龕】音耳。
秘 【午集下】【禾字部】 秘 【集韻】兵媚切,音毖。
密也。
通作祕。
又【轉注古音】蒲結切,音蹩。
香草也。
秜 【午集下】【禾字部】 秜 【集韻】【韻會】□女夷切,音尼。
【說文】稻今年落,來年自生,謂之秜。
【長箋】尼訓從後至,故從尼。
又【玉篇】小麥也。
又【廣韻】力脂切【集韻】良脂切,□音棃。
義同。
又【集韻】尼質切,音。
稻先熟者。
秝 【午集下】【禾字部】 秝 【唐韻】【集韻】□郞擊切,讀若歷。
【說文】稀疏適也。
凡歷曆等字從此。
或作□。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扶來切,音□。
姓也。
出【姓苑】。
又闆也。
○按《姓苑》有棓姓,無姓。
《正字通》雲:俗棓字。
【辰集中】【木字部】同榻。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同怨。
【辰集上】【日字部】【篇韻】與旨同。
租 【午集下】【禾字部】 租 【唐韻】則吾切【集韻】【韻會】【正韻】宗蘇切,□祖平聲。
【說文】田賦也。
【長箋】且,古祖字。
田賦用以給宗廟,故從且。
【史記孝文紀】賜天下民田租之半。
又凡稅皆曰租。
【史記馮唐傳】軍市之租。
【註】謂軍中立市,市有稅,卽租也。
【前漢昭帝紀】罷榷酟官,令民得以律占租。
【註】謂令民賣酒,以所得利占而輸其租。
又【廣韻】積也。
【詩豳風】予所蓄租。
又【六書故】田中禾稭也。
【正字通】豳風蓄租,對上捋荼言。
租當訓禾稾。
蓄謂拾取餘稾待用。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樂浪郡夫租。
又【集韻】子餘切,音苴。
包也。
又【集韻】【韻會】□將侯切,音諏。
包裹也。
【周禮春官司巫】蒩館。
【註】或作租,音諏。
秠 【午集下】【禾字部】 秠 【唐韻】敷悲切【集韻】【韻會】攀悲切【正韻】鋪杯切,□音坯。
【爾雅釋草】秬,黑黍。
秠,一稃二米。
【詩大雅】維秬維秠。
【疏】秬,黑黍之大名。
黑黍中有一米者,別名爲秠。
宗廟之祭,唯祼爲重,二米嘉異之物,鬯酒宜用之。
漢和帝時,任城縣生黑黍,或三四實,實二米。
得黍三斛八鬥者是。
又【韻會】百穀之中,一稃二米,惟麥爲然。
【說文】解秠字,一稃二米。
而解來字雲:來麰,一來二縫。
是秠正此來麰爾。
又【廣韻】匹鄙切【集韻】【韻會】普鄙切,□音嚭。
又【集韻】【韻會】□匹九切,音剖。
又【集韻】俯九切,音缶。
又【廣韻】匹尤切【集韻】【韻會】披尤切,□音哹。
又【五音集韻】敷羈切,音披。
義□同。
考證:〔【詩大雅】維秬維柸。
〕謹照原文柸改秠。
秣 【午集下】【禾字部】 秣 【唐韻】莫撥切,音末。
【說文】食馬穀也。
本作。
今借作秣。
【詩周南】言秣其馬。
【傳】秣,養也。
【周禮天官大宰】芻秣之式。
【註】芻秣,養牛馬禾穀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丹陽郡有秣陵縣。
又【集韻】莫佩切,音昧。
飼也。
【詩小雅】乗馬在廐,摧之秣之。
又葉莫結切,音蔑。
【張載七命】煢嫠爲之擗標,孀老爲之嗚咽。
王子拂纓而傾耳,六馬噓天而仰秣。
秤 【午集下】【禾字部】 秤 【廣韻】昌孕切,稱去聲。
正斤兩也。
【古之奇縣令箴】如秤之平。
【太平禦覽】諸葛亮曰:我心如秤,不能爲人低昂。
又姚崇有執秤誡。
又數名。
【小爾雅】斤十謂之衡,衡有半謂之秤,秤二謂之鈞。
【廣韻】俗稱字。
竻 【未集上】【竹字部】 竻 【廣韻】盧則切【集韻】歷德切,□音勒。
竹根也。
又竹名。
【肇慶府志】竻,竹名,俗呼刺竹。
有刺而堅,可作藩籬。
肇興新州舊無城,宋郡守黃濟募民以竻竹環植之,雞犬不能徑。
【廣東新語】竻竹,一名澀勒。
勒,刺也。
廣人以刺爲勒,故又曰勒竹。
長芒密距,枝皆五出如雞足,可蔽村砦。
【蘇軾詩】澀勒暗蠻村。
一名□簩,其材可桁觕,篾可織,皮可剉物,土人制爲琴樣,以礪指甲,置于雜佩之中。
用久微滑,以酸漿漬之,復澀如初。
又【集韻】筋,古文竻字。
註見六畫。
秥 【午集下】【禾字部】 秥 【玉篇】女占切,音黏。
禾也。
□ 【備考】【未集】【耳字部】 □ 【龍龕】同問。
□ 【未集中】【羊字部】 □ 【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音漾。
【說文】水長也。
從永羊聲。
詩曰:江之羕矣。
◎按今詩作永。
說文在永部,今從正字通倂入。
【辰集下】【止字部】【廣韻】【集韻】□籀文歸字。
笖 【未集上】【竹字部】 笖 【集韻】養裡切,音以。
筍也。
又【篇海】主蘂切,音箠。
竹生筍。
秦 【午集下】【禾字部】 秦 〔古文〕□【唐韻】【廣韻】匠隣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慈隣切,□音螓。
國名。
【說文】伯益之後所封國。
地宜禾。
【詩秦風車鄰註】秦,隴西谷名。
在雍州鳥鼠山之東北。
【疏】今秦亭,秦谷也。
【韻會】春秋秦國,漢置天水郡,後魏改秦州。
【釋名】秦,津也。
其地沃衍有津潤也。
又三秦。
【史記項羽紀】三分關中,王秦降將,章邯雍王,司馬欣塞王,董翳翟王,爲三秦。
又大秦國。
【後漢西域傳】大秦在海西,亦雲海西國。
其人民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
又姓。
秦自顓頊後,子嬰旣滅,支庶以爲秦氏。
又【說文】一曰秦,禾名。
又葉慈良切,音牆。
【易林】玉璧琮璋,執贄是王。
百裡寧越,應聘齊秦。
秧 【午集下】【禾字部】 秧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良切,音央。
禾苗。
【正字通】苗始生,尚稺,分科植之,非秧卽栽禾也。
【韻會】蒔謂之秧。
【集韻】訓栽,□非。
又【廣韻】於兩切【集韻】倚兩切,□音鞅。
秧穰,禾密貌。
秨 【午集下】【禾字部】 秨 【唐韻】在各切【集韻】疾各切,□音昨。
【說文】禾搖貌。
又【廣韻】昨誤切【集韻】存故切,□音祚。
義同。
秩 【午集下】【禾字部】 秩 〔古文〕豑【廣韻】直一切【集韻】【韻會】【正韻】直質切,□音姪。
【廣韻】次也,常也,序也。
【書堯典】平秩東作。
【傳】次序東作之事以務農。
【舜典】望秩于山川。
【傳】如其秩次望祭之。
又【增韻】職也,官也,整也。
【周禮天官官伯】行其秩敘。
【註】秩,祿廩也。
【疏】謂依班秩受祿。
【左傳文六年】委之常秩。
【註】常秩,官司之常職。
又【爾雅釋訓】秩秩,智也。
【註】智慮深長。
又【爾雅釋訓】秩秩,淸也。
【註】德音淸泠。
【詩大雅】德音秩秩。
【箋】敎令淸明也。
又【詩小雅】秩秩斯幹。
【註】流行貌。
【箋】流出無極巳也。
又【詩小雅】左右秩秩。
【註】秩秩然肅敬也。
又官名。
【書舜典】汝作秩宗。
【疏】主郊廟之官,序鬼神尊□。
【後漢百官志】鄕置有秩,三老遊徼。
【註】有秩,郡所置。
秩百石,掌一鄕人。
【風俗通】卽田閒大夫,言其官裁有秩耳。
又姓。
【字彙】伊秩,複姓。
又十年爲一秩。
【容齋隨筆】白公詩雲:已開第七秩,飽食仍安眠。
又雲:年開第七秩,屈指幾多人。
是時年六十二,元日詩也。
又【韻會】毛氏曰:從禾,形也。
從失,聲也。
本再生稻,刈而重出,後先相繼,故借爲秩序字。
○按《說文》秩訓積也。
引《詩》之秩秩。
今《詩》無此句,不取。
又【集韻】弋質切,音逸。
【爾雅釋鳥】秩秩,海雉。
【註】如雉而黑,在海中山上,施乾讀。
又葉徒結切,音疊。
【張衡東京賦】元謀設而隂行,合二九而成譎。
登聖皇於天階,章漢祚之有秩。
又葉直詈切,音緻。
【何晏景福殿賦】屯坊列署,三十有二。
星居宿□,綺錯鱗比。
辛壬癸甲,爲之名秩。
【註】二,而至切。
比,毗至切。
秩,直詈切。
考證:〔爾雅釋訓】秩秩,淸也。
【註】德音淸冷。
〕謹照原文冷改泠。
秪 【午集下】【禾字部】 秪 【廣韻】丁尼切【集韻】張尼切,□音知。
禾始熟曰秪。
一曰再種。
或作□。
秫 【午集下】【禾字部】 秫 【唐韻】食聿切【集韻】【韻會】【正韻】食律切,□音術。
穀名。
【爾雅釋草】衆,秫。
【疏】衆一名秫,謂黏粟也。
北人用之釀酒,其莖稈似禾而麤大者是也。
【禮月令】仲冬乃命大酋,秫稻必齊。
【周禮冬官考工記】□羽以朱湛丹秫。
【註】丹秫,赤粟也。
又與鉥同。
【戰國策】鯷冠秫縫。
【註】秫,綦緘也。
言女工之拙。
卽鉥字通借。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力灼切,音略。
撩取也。
又【正字通】俗掠字。
古通作略。
【辰集下】【欠字部】【廣韻】於嫁切【集韻】衣駕切,□音亞。
欭,驢鳴。
又【玉篇】於雅切【集韻】倚下切,□音啞。
義同。
又【集韻】於加切,音鴉。
氣逆。
秬 【午集下】【禾字部】 秬 【廣韻】其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臼許切,□音巨。
【說文】黑黍也。
本作□。
或從禾作秬。
【詩大雅】維秬維秠。
【書洛誥】以秬鬯二卣。
【傳】秬鬯,黑黍香酒也。
又【集韻】求於切,音渠。
義同。
【補遺】【辰集】【日字部】【川篇】音境。
日色。
秭 【午集下】【禾字部】 秭 【唐韻】將幾切【集韻】【韻會】蔣兕切【正韻】祖似切,□音姊。
數也。
【說文】五稯爲秭。
一曰數億至萬曰秭。
【徐曰】
【說文】神也。
【徐曰】祕之言閉,祕不可宣也。
【廣韻】勞也,密也,藏也。
【史記孝文紀】祕祝之官。
【註】祕祝移過於下,國家諱之,故曰祕。
【前漢劉向傳】詔向領校中五經祕書。
【註】言中以別外。
【班固兩都賦】校理祕文。
又官名。
【唐書百官志】祕書省監一人,又祕書郞三人。
又姓。
【西秦錄】有僕射祕宜。
又【字彙補】□吉切,音必。
【郤正釋譏】無遠不至,無幽不悉。
挺身取命,幹茲奧祕。
【正字通】從示從必。
俗從禾作秘,譌。
祖 【午集下】【示字部】 祖 〔古文〕□【唐韻】則古切【集韻】【韻會】總古切【正韻】總五切,□音組。
【玉篇】父之父也。
又先祖,始祖,通謂之祖。
【詩小雅】似續妣祖。
【禮喪服小記】別子爲祖。
又【說文】始廟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左祖右社。
又【廣韻】始也,上也,本也。
【禮中庸】祖述堯舜。
【仲尼燕居】如此則無以祖洽於衆。
【前漢食貨志】舜命後稷,以黎民祖饑。
【孟康註】謂黎民始饑也。
又法也。
【禮鄕飮酒義】亨狗於東方,祖陽氣之發於東方也。
又習也。
【魯語】祖識地德。
又祭道神曰祖。
共工之子曰修,好遠遊,舟車所至,靡不窮覽,故祀以爲祖神。
祖者,徂也。
【詩大雅】仲山甫出祖。
【註】祖,將行犯軷之祭也。
【左傳昭七年】公將往,夢襄公祖。
又姓。
祖已之後,出範陽。
又【集韻】咨邪切,音□。
【前漢地理志】安定郡有祖厲縣。
又神名。
【山海經】祖狀之屍。
【註】音如柤棃之柤。
又葉阻渚切,音樹。
【張衡東京賦】敺以就役,惟力是視。
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於大漢,而欣戴高祖。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尼理切,音你。
箱也。
祗 【午集下】【示字部】 祗 〔古文〕祬【廣韻】旨夷切。
【集韻】【韻會】烝夷切【正韻】旨而切,□音脂。
【爾雅釋詁】敬也。
【書大禹謨】祗承于帝。
【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德敎國子,中和祗庸孝友。
【正譌】從示,氐聲。
見神示則敬。
會意。
【正字通】與祇通。
郝敬曰:祗從氏下一,韻書別出,其實同。
祘 【午集下】【示字部】 祘 【唐韻】【集韻】□蘇貫切,音算。
【說文】明視以算之,從二示。
逸周書曰:士分民之祘,均分以祘之也。
讀若算。
【正譌】從二示,會意。
【備考】【辰集】【日字部】【川篇】音安,又女亮切。
祚 【午集下】【示字部】 祚 【廣韻】昨誤切【集韻】【韻會】存故切【正韻】靖故切,□音胙。
福也,祿也,位也。
【詩大雅】永錫祚胤。
【註】祚,福祚。
【左傳宣三年】天祚明德。
又歲也。
【曹植元會詩】初歲元祚。
【晉書王沉傳】彈琴詠典,以保年祚。
祛 【午集下】【示字部】 祛 【集韻】【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
禳也,遣也,逐也,散也。
【前漢兒寬傳】封禪告成合祛於天地。
【註】李奇曰:祛,開散合閉也。
又彊健也。
【詩魯頌】以車祛祛。
又【集韻】或作佉。
【韻會小補】祛與佉同。
見荀子註。
祜 【午集下】【示字部】 祜 【唐韻】【正韻】侯古切【集韻】【韻會】後五切,□音戸。
【說文】福也。
【爾雅釋詁】厚也。
【疏】祜者,福厚也。
【詩小雅】受天之祜。
【禮禮運】是謂承天之祜。
祝 【午集下】【示字部】 祝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六切,音粥。
贊主人饗神者。
【說文】祝,祭主贊詞者,從人口,從示。
一曰從兌省。
易曰:兌爲口,爲巫。
【徐曰】按易,兌,悅也,巫所以悅神也。
【詩小雅】工祝緻告。
【周禮春官】大祝掌六視之辭。
又屬也。
【詩鄘風】素絲祝之。
【箋】祝,當作屬。
屬,著也。
【毛傳】訓織也。
又祝融,神名。
【虞翻曰】祝,大。
融,明也。
【韋昭曰】祝,始也。
又斷也。
【公羊傳哀十四年】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
【穀梁傳哀十三年】祝髮文身。
又丁寧也,請求之辭。
又國名。
【禮樂記】封帝堯之後於祝。
又姓。
【左傳】鄭大夫祝□,後漢司徒祝恬。
又【集韻】【類篇】□職救切,音晝。
【詩大雅】侯作侯祝。
【傳】祝,詛也。
【疏】祝。
無用牲之文,口告而祝詛之也。
【書無逸】否則厥口詛祝。
【疏】以言告神謂之祝,請神加殃謂之詛。
又陟慮切,音註。
【周禮天官】瘍醫掌祝藥。
【註】祝,讀如注病之注,謂附著藥也。
【集韻】或作呪。
亦作詋詶。
考證:〔【公羊傳哀十四年】子路死,孔子曰:天祝予。
〕謹照原文孔子曰改子曰噫。
神 【午集下】【示字部】 神 〔古文〕□【唐韻】食鄰切【集韻】【韻會】乗人切,□音晨。
【說文】天神,引出萬物者也。
【徐曰】申卽引也,天主降氣,以感萬物,故言引出萬物。
又【皇極經世】天之神棲乎日,人之神棲乎目。
又神明。
【書大禹謨】乃聖乃神。
【孔傳】聖無所不通,神妙無方。
【易繫辭】隂陽不測之謂神。
【王弼雲】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爲言,不可以形詰。
【孟子】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又鬼神。
陽魂爲神,隂魄爲鬼。
氣之伸者爲神,屈者爲鬼。
又諡法。
【史記】民無能名曰神。
又姓。
漢騎都尉神矅。
又升人切,音伸。
【張衡東京賦】神荼副焉。
【註】海中神名。
神,音伸。
荼,音舒。
又葉時連切,音禪。
【焦仲卿詩】念與世閒辭,千萬不復全。
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
【班固答賓戲】言通帝王,謀合聖神,殷說夢發於傅巖,周望兆動於渭濱。
【註】神,葉時連切。
濱,葉□眠切。
○按:顧炎武《金石文字記》曰神,古□多作□,下從旦。
《禮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義。
鄭康成雲:旦當爲神,篆字之譌。
《莊子》有旦宅而無情死,亦讀爲神。
蓋昔之傳書者遺其上半,因譌爲旦耳。
此說甚是,非旦可作神也。
祟 【午集下】【示字部】 祟 【唐韻】【集韻】【韻會】□雖遂切,音粹。
【說文】神禍也。
【徐曰】禍者,人之所召,神因而附之。
祟者,神自出之以警人。
【左傳昭元年】實沈臺駘爲祟。
又【哀六年】河爲祟。
【前漢江充傳】祟在巫蠱。
【師古註】禍咎之徵,鬼神所以示人也。
故從出從示。
又【集韻】雪律切,音卹。
義同。
祠 【午集下】【示字部】 祠 【唐韻】似茲切【集韻】【韻會】【正韻】詳茲切,□音詞。
祭也。
【詩小雅】禴祠烝嘗。
【公羊傳桓八年】春曰祠。
【註】祠,猶食也,猶繼嗣也。
春物始生,孝子思親,繼嗣而食之,故曰祠,因以別死生。
又報賽也。
【周禮春官】小宗伯禱祠於上下神示。
【註】求福曰禱,得求曰祠。
又神祠。
【史記封禪書】立畤郊上帝,諸神祠皆聚雲。
又廟也。
【朱子家禮】君子將營宮室,先立祠堂於正寢之東。
【司馬光文潞公家廟□】先王之制,天子至官師皆有廟。
秦尊君□臣,無敢營宗廟者。
漢世多建祠堂於墓所。
又生祠。
【史記萬石君傳】慶爲齊相,大治,爲立石相祠。
又祠官。
【朱子語錄】王介甫更新法,慮天下議論不合,於是甁爲宮觀祠祿,以待異議之人。
又葉祥吏切,音劑。
【張衡東京賦】春秋改節,四時疊代。
蒸蒸之心,感物增思。
躬追養於廟祧,奉烝嘗與禴祠。
代葉地,思葉四。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財幹切,音殘。
忮也。
饧 【戌集下】【食字部】 餳 【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
【說文】飴和饊也。
【揚子方言】餳謂之餹。
【釋文】餳,洋也。
煮米消爛,洋洋然也。
【急就章】棃□柰桃待露霜,棗杏瓜棣饊飴餳。
【詩話】劉禹錫曰:詩用僻字,宜有來歷。
宋考功雲:沈佺期嶺表寒食詩:馬上逢寒食,春來不見餳。
常疑之。
因讀毛詩,簫管備舉,鄭箋,簫,編小竹管,如今賣餳者所吹,六經惟此中有餳字。
吾緣明日重九,押一餻字讀,尋思六經無餻,故不敢爲之。
◎按重編廣韻雲:□,徐盈切,當從昜,正韻從易誤。
餳,徒郞切,當從易,今混爲一字,非。
字彙旣有□字,從徐盈反,復于餳字作徐盈、徒郞二切,尚未了然於字書之誤也。
考證:〔【急就章】棃□柤桃待露霜,棗杏瓜棣饊飴餳。
〕謹照原文柤桃改柰桃。
祡 【午集下】【示字部】 祡 〔古文〕□【廣韻】士佳切【集韻】【韻會】鉏佳切【正韻】牀皆切,□音柴。
【說文】燒柴燓燎,以祭天神。
【揚雄甘泉賦】欽祡宗祈。
又同柴。
【書舜典】至于岱宗柴。
【說文】引書作祡。
【正字通】按祡本作柴,後人因祭天,改從示。
別詳木部柴字註。
祢 【午集下】【示字部】 祢 【集韻】乃禮切,音□。
【揚雄蜀都賦】宗厥祖祢。
【字彙補】同禰。
(禰)【廣韻】奴禮切【集韻】【韻會】乃禮切【正韻】乃裡切,□音瀰。
【說文】親廟也。
【增韻】父廟曰禰。
【公羊傳隱元年秋七月註】生稱父,死稱考,入廟稱禰。
【疏】禰字示旁爾,言雖可入廟是神示,猶自最近於已,故曰禰。
又行主亦曰禰。
【禮文王世子】其在軍則守於公禰。
【註】公禰,行主也,行以遷主言禰,在外親也。
又地名。
【詩邶風】飮餞于禰。
又姓。
魏禰衡。
○按公禰,註疏讀如字,不必依□澔讀作祧,《字彙》乃據此入蕭韻,非也。
秡 【午集下】【禾字部】 秡 【玉篇】蒲活切,音鈸。
禾傷也。
祤 【午集下】【示字部】 祤 【廣韻】【集韻】□王矩切,音羽。
祋祤,縣名。
【史記孝景紀】置祋祤爲縣。
漢書註:亦音戸。
又【廣韻】況羽切【集韻】火羽切,□音詡。
義同。
【辰集上】【曰字部】【正字通】俗臾字。
○按《說文》作臾,在申部。
《字彙》附臼部。
詳臼部臾字註。
【卯集下】【文字部】【篇海】與齋同。
祥 【午集下】【示字部】 祥 【唐韻】似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徐羊切,□音詳。
【說文】福也。
一雲善也。
【禮禮運】是謂大祥。
【書泰誓】襲于休祥。
又凡吉兇之兆皆曰祥。
【徐鉉曰】祥,詳也。
天欲降以禍福,先以吉兇之兆詳審告悟之也。
【前漢五行志】妖孽自外來謂之祥。
【左傳昭十八年】鄭之未災也,裡析曰:將有大祥。
【註】祥,變異之氣。
【疏】祥者,善惡之徵。
中庸必有禎祥,吉祥也。
必有妖孽,兇祥也。
則祥是善事,而析以災爲祥者,對文言耳。
書序:亳有祥桑。
五行傳:時有靑眚靑祥,白眚白祥之類,皆以惡徵爲祥。
是祥有善有惡,故杜雲變異之氣。
又祭名。
【禮閒傳】父母之喪期而小祥,又期而大祥。
【疏】大祥二十五月。
又通詳。
【史記自序】隂陽之術大祥。
【漢書】作詳。
祧 【午集下】【示字部】 祧 〔古文〕□【廣韻】吐彫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彫切,□音挑。
【說文】遷廟也。
【禮祭法】遠廟爲祧,去祧爲壇。
【註】祧之言超也,超上去意也。
【周禮春官】守祧,掌守先王先公之廟祧。
【註】遷主所藏曰祧。
【左傳襄九年】以先君之祧處之。
【註】諸侯以始祖之廟爲祧。
【集韻】通作庣。
票 【午集下】【示字部】 票 【集韻】□遙切,音摽。
本作□。
省作。
今作票。
【說文】火飛也。
【揚子太□經】見票如累明,利以正於王。
【註】君子之道,重明麗正,光輝宣著,故利正於王也。
又【前漢禮樂志】票然逝旗逶蛇。
【師古註】票然,輕舉意。
【揚雄羽獵賦】亶觀夫票禽之紲隃。
【師古註】票禽,輕疾之禽也。
又毗召切,音驃。
義同。
又【前漢霍去病傳】爲票姚校尉。
【師古曰】票,頻妙反。
【服虔曰】音飄。
考證:〔【揚雄校獵賦】亶觀夫票禽之紲隃。
〕謹照原文校獵賦改羽獵賦。
祩 【午集下】【示字部】 祩 【集韻】【韻會】□鐘輸切,音朱。
咒祩。
【博雅】詛也。
又【集韻】【韻會】□追輸切,音株。
又【廣韻】之戍切,音注。
義□同。
祪 【午集下】【示字部】 祪 【唐韻】過委切【集韻】【韻會】【正韻】古委切,□音詭。
【爾雅釋詁】祪,祖也。
【疏】毀廟之主曰祪。
又【集韻】虎委切,音。
通作毀。
又歸謂切,音貴。
義□同。
祫 【午集下】【示字部】 祫 【唐韻】侯夾切【集韻】【韻會】轄夾切【正韻】胡夾切,□音洽。
【說文】大合祭先祖親疏遠近也。
【公羊傳文二年】大事者何,大祫也。
大祫者何,合祭也。
毀廟之主,□於太祖,未毀廟之主,皆升合食於太祖。
【禮王制】天子犆礿,祫禘,祫嘗,祫烝。
○按凡合祭曰祫,禘嘗烝皆合祭,故皆言祫。
據此則知天子別無祫祭。
凡諸經傳所言祫皆指禘、嘗、烝之祭也。
但烝、嘗二祭,止太祖及羣廟,而禘則上追太祖所自出,下及毀廟之主,其祫較烝、嘗爲大,故《春秋》於文二年八月之禘,書爲大事,而《公羊》釋之爲大祫也。
互詳禘字註。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類篇】□昌用切,音惷。
木□也。
祭 【午集下】【示字部】 祭 【唐韻】【集韻】【韻會】□子例切,音霽。
【說文】祭祀也。
從示,右手持肉。
又【尚書大傳】祭之言察也。
察者,至也,言人事至於神也。
又【孝經士章疏】祭者,際也,人神相接,故曰際也。
詳見【禮記祭法祭統祭義】諸篇。
又【廣韻】【集韻】側界切【韻會】【正韻】側賣切,□音債。
周大夫邑名。
又姓,周公子祭伯,其後爲氏。
祯 【午集下】【示字部】 禎 【唐韻】陟盈切【集韻】【韻會】知盈切,□音貞。
【說文】祥也,休也。
【徐曰】禎者,貞也。
貞,正也。
人有善,天以符端正告之。
【禮中庸】必有禎祥。
【疏】本有今異曰禎,如本有雀,今有赤雀來,是禎也。
本無今有曰祥,本無鳳,今有鳳來,是祥也。
【辰集中】【木字部】【正字通】同。
亦作椷。
互詳椷、二字註。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朗可切,羅上聲。
掗,搖也。
祰 【午集下】【示字部】 祰 【唐韻】【集韻】□苦浩切,音考。
禱也,告祭也。
或從高。
又【集韻】居號切,音告。
義同。
□ 【未集中】【羽字部】 □ 【廣韻】許劣切【集韻】【韻會】翽劣切【正韻】呼決切,□音烕。
【玉篇】小鳥飛。
【集韻】或作決。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字彙補】吞字之譌。
□ 【未集中】【而字部】 □ □字之譌。
□ 【備考】【未集】【羊字部】 □ 【搜眞玉鏡】音羶。
祱 【午集下】【示字部】 祱 【集韻】式瑞切,音。
小祭也。
又輸芮切,音稅。
【博雅】祭也。
又魯外切,音酹。
門祭謂之祱。
或作。
竊 【午集下】【穴字部】 竊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千結切,音切。
盜也。
【集韻】盜自中出曰竊。
【書微子】殷民攘竊神祇之犧牷牲。
【傳】往盜曰竊。
【春秋定八年】盜竊寶玉大弓。
【史記叔孫通傳】竊狗盜。
【博雅】竊,取也。
又私也。
【論語】竊比於我老彭。
【孟子】竊負而逃。
【前漢公孫弘傳】尚竊遲之。
又非所據而據亦曰竊。
【論語】臧文仲其竊位者與。
【疏】知賢不舉,偸安於位,故曰竊位。
又竊竊,猶察察。
【莊子齊物論】竊竊然知之。
【註】猶察察也。
又鳥名。
【爾雅釋鳥】桑鳸竊脂。
【疏】桑鳸,一名竊脂,好盜脂膏,因名。
又淺也。
【轉注古音略】竊,卽古淺字。
九扈中,竊□,淺黑也。
竊藍,淺靑也。
竊黃,淺黃也。
竊丹,淺赤也。
四色皆具,則竊脂亦淺白也。
【爾雅釋獸】虎竊毛謂之虦貓。
【疏】虎之淺毛者,別名虦貓。
又葉七計切,音砌。
【王筠詩】寶地恣憑陵,神樂忽侵竊。
猛將窮奮擊,勇夫貪搏噬。
祲 【午集下】【示字部】 祲 【廣韻】子心切【集韻】【韻會】咨林切,□音駸。
【說文】精氣感祥。
又日旁氣。
【左傳昭十五年】吾見赤黑之祲。
【註】祲,妖氛也。
【疏】隂陽氣相侵,漸成祥者。
【周禮春官】眡祲掌十輝之法。
一曰祲。
【疏】祲,隂陽氣相侵。
赤雲爲陽,黑雲爲隂。
又盛也。
【班固東都賦】天官景從,祲威盛容。
【註】祲,亦盛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鴆切,音浸。
又【集韻】七稔切,音寢。
義□同。
又祲祥,地名。
【春秋昭十一年】盟于祲祥。
【音義】七林反。
祳 【午集下】【示字部】 祳 【唐韻】時忍切【集韻】是忍切【正韻】時軫切,□辰上聲。
同脤。
祭社生肉也。
【說文】社肉盛以蜃,故謂之祳,天子所以親遺同姓。
春秋傳曰:石尚來歸祳。
絉 【未集中】【糸字部】 絉 【玉篇】食聿切。
繩也。
祴 【午集下】【示字部】 祴 【唐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音該。
祴夏,古樂章名。
【周禮春官】鐘師以鐘鼓奏九夏,有祴夏。
【註】祴讀爲陔鼓之陔。
客醉而出,奏陔夏。
又【笙師】舂牘應雅,以敎祴樂。
【註】祴夏之樂有牘應雅三器,皆舂於地以作聲,客醉而出奏之,以爲行步之節,明不失禮也。
又通作陔。
【儀禮鄕飮酒禮】賓出奏陔。
【註】陔,陔夏也。
陔之言戒也。
又【集韻】訖黠切,音頡。
義同。
又【韻會】居膎切,音佳。
塼道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堂塗註】若今令甓祴。
【疏】令音零。
甓,薄歷反。
今之塼也。
祴則塼道者也。
【辰集上】【曰字部】【唐韻】【集韻】□呼骨切,音忽。
【說文】出氣詞也。
從曰,象氣出形。
《春秋傳》曰:鄭太子。
○按《左傳》作忽。
又【前漢古今人表】中。
【註】與忽同。
又【揚雄傳】於時人皆之。
【註】師古曰:與忽同。
輕也。
又【韻補】葉許月切,微也。
【後漢律曆志贊】象因物生,數本杪。
律均前起,準調後發。
○按與日部曶字不同。
祵 【午集下】【示字部】 祵 【正字通】捆字之譌。
禱 【午集下】【示字部】 禱 〔古文〕□□【唐韻】【正韻】都皓切【集韻】【韻會】覩老切,□音倒。
【說文】告事求福也。
【周禮春官】大祝作六辭,以通上下親疏遠近,五曰禱。
【註】如趙文子成室,張老曰: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君子謂之善頌善禱。
又【廣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音到。
義同。
又葉丁口切,音鬥。
【詩小雅】吉日維戊,旣伯旣禱。
葉下阜醜,戊讀牡。
又【易林】白茅醴酒,神巫拜禱。
禍 【午集下】【示字部】 禍 〔古文〕旤□□□【唐韻】【正韻】胡果切【集韻】戸果切【韻會】合果切,□和上聲。
【說文】害也,神不福也。
【釋名】毀也,言毀滅也。
【增韻】殃也,災也。
【詩小雅】二人從行,誰爲此禍。
【禮表記】君子愼以避禍。
又作旤。
【前漢五行志】六畜謂之旤,言其著也。
又作祻。
【晉書文帝紀】□同發機。
又葉後五切,戸上聲。
【馮衍顯志賦】昔三後之純粹兮,每季世而窮禍。
弔夏桀於南巢兮,哭殷紂於牧野。
野,音豎。
又葉紙韻,虎委切。
【荀子成相篇】世之禍,惡賢士,子胥見殺百裡徙。
又葉支韻,許規切。
【荀子成相篇】論臣過,反其施,尊主安國尚賢義,距諫飾非,愚而上同,國必禍。
義葉宜。
祹 【午集下】【示字部】 祹 【玉篇】徒勞切,音陶。
福也。
又【集韻】徒刀切,音濤。
神也。
鸸 【亥集中】【鳥字部】 鴯 【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正韻】如支切,□音而。
【廣韻】鷾鴯,□鳥也。
【莊子山木篇】鳥莫智於鷾鴯。
又【韻會】或作怠。
東海有鳥,其名曰意怠。
□ 【未集中】【網字部】 □ 【玉篇】古文置字。
註詳八畫。
□ 【補遺】【未集】【耳字部】 □ 【川篇】五介切,不聽也。
饫 【戌集下】【食字部】 飫 〔古文〕秗【廣韻】依倨切【集韻】【韻會】【正韻】依據切,□音淤。
【玉篇】食多也。
【廣韻】飽也,饜也。
又【說文】燕食也。
本作□。
【詩小雅】儐爾籩豆,飮酒之飫。
【毛傳】儐,□。
飫,私也。
不脫屨升堂謂之飫。
【鄭箋】私者,圖非常之事。
若議大疑於堂,則有飫禮焉。
【朱傳】飫,饜也。
又【周語】王公立飫,則有房烝,王公諸侯之有飫也,將以講事成章,建大德,昭大物也,故立成禮,烝而已。
又武王克殷,作飫歌。
【韋昭曰】立謂立行禮不坐也。
立曰飫,坐曰晏。
歌辭,互見支字註。
又【廣韻】賜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將賞爲之加膳,加膳則飫賜。
又【尚書序】逸書有□飫篇名。
【傳】□,勞。
飫,賜也。
【集韻】或作饇□。
考證:〔【周語】王公立飫,則有房丞〕謹照原文房丞改房烝。
碂 【午集下】【石字部】 碂 【集韻】子宋切,音綜。
碎也。
又【正字通】才紅切,音叢。
石聲。
碃 【午集下】【石字部】 碃 【玉篇】【集韻】□千定切,音靘。
石也。
碄 【午集下】【石字部】 碄 【集韻】犂針切,音林。
碄碄,深貌。
【張衡思□賦】漂通川之碄碄。
碅 【午集下】【石字部】 碅 【集韻】區倫切,音囷。
碅磳,石危貌。
碆 【午集下】【石字部】 碆 【廣韻】博禾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禾切,□音波。
石可爲弋鏃。
【史記楚世家】碆新繳。
【馬融廣成頌】矰碆飛流。
本作磻。
又【廣韻】薄波切,音婆。
纜繳石。
亦音盤。
碇 【午集下】【石字部】 碇 【集韻】同矴。
【唐書孔戣傳】戣爲嶺南節度使,蕃舶泊步有下碇稅,戣禁絕之。
本作磸。
碈 【午集下】【石字部】 碈 【正字通】同。
碉 【午集下】【石字部】 碉 【篇海】都聊切,音凋。
石室。
碊 【午集下】【石字部】 碊 【玉篇】子田切【集韻】將先切,□音箋。
與濺同。
又【集韻】財仙切,音錢。
坂也。
又【集韻】仕限切,音棧。
【博雅】攱也。
碌 【午集下】【石字部】 碌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
【說文】石貌。
又【集韻】力角切,音犖。
碌,石地不平也。
又龍玉切,音錄。
石靑色。
又與錄通。
碌碌,隨從之貌。
【史記酷吏傳贊】九卿碌碌奉其官。
【論語註】碌碌,庸人。
又【老子道德經】不欲碌碌如玉。
【註】喩少也。
礙 【午集下】【石字部】 礙 【正字通】俗礙字。
(礙)【唐韻】五漑切【集韻】【韻會】牛代切,□音硋。
或作硋。
通作閡。
南史引浮屠書作。
【說文】止也。
又距也,妨也,阻也,□也。
【揚子法言】聖人之治天下,礙諸以禮樂。
又【集韻】魚其切,音疑。
礙□,靑石。
又葉魚記切,音詣。
【蘇轍嶽下詩】山林無不容,疲苶坐自礙,自知俗緣深,畢老收闤闠。
闠,求位切。
碎 【午集下】【石字部】 碎 【廣韻】蘇內切【集韻】【韻會】蘇對切,□音誶。
【說文】也。
又散也,細破也。
【史記趙世家】臣頭與璧俱碎於柱。
又煩碎也。
【後漢黃霸傳】米鹽靡密,初若煩碎。
又【王通中說事君篇】謝莊王融,古之纖人也,其文碎。
【辰集中】【木字部】【玉篇】古文栗字。
註見六畫。
【周禮冬官考工記】攻金之工六:築冶鳧段桃。
氏爲量者。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丁叫切,音釣。
竹也。
□ 【未集中】【網字部】 □ 【篇韻】音戸。
網也。
碏 【午集下】【石字部】 碏 【廣韻】【正韻】七雀切【集韻】【韻會】七約切,□音鵲。
【玉篇】敬也。
又人名。
【說文】衞大夫石碏。
又石雜色。
又【集韻】思積切,音昔。
礙也。
碐 【午集下】【石字部】 碐 【集韻】閭承切,音陵。
碐碐,石貌。
又盧登切,音楞。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祖芮切。
同,裂也。
又旋芮切,音彗。
挂也。
又【唐韻】【集韻】□胡桂切,音惠。
義同上二音。
或作□。
碑 【午集下】【石字部】 碑 【廣韻】彼爲切【集韻】【韻會】班麋切【正韻】逋眉切,□音陂。
【說文】豎石也。
【禮祭義】君牽牲,旣入廟門,麗於碑。
【疏】君牽牲,入廟門,繫著中庭碑也。
□用之曰:公食大夫禮,庶羞□於碑內,庭實□於碑外。
燕禮聘禮皆雲:賔自碑內聽命。
又士昏禮,賔入廟門鄕飲酒,賔入庠門鄕射,賔入序門,皆有當碑揖,則諸侯大夫士之宮皆有碑。
鄭氏曰:宮必有碑,所以識日影,引隂陽。
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以取毛血。
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
又【檀弓】公室視豐碑。
【註】豐碑,斲大木爲之,形如石碑,於椁前後四角樹之,穿中於閒爲鹿盧,下棺以繂繞。
又【釋名】碑,被也。
本王莽時所設也,施其轆轤,以繩被其上,以引棺也。
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書其上,後人因焉,無故建於道陌之頭,顯見之處,名其文就謂之碑也。
又【徐鉉曰】古宗廟立碑,以繫牲耳。
後人因於其上紀功德。
又劉熙言,葬時所設者,蓋今神道碑也。
又【初學記】碑,以悲往事也。
今宮室廟屋墓隧之碣,鐫文於石皆曰碑。
磃 【午集下】【石字部】 磃 【廣韻】息移切【集韻】相支切,□音斯。
館名。
【前漢郊祀志】上林磃氏館。
又【武帝紀】作蹏氏觀。
又【集韻】田黎切,音題。
磄磃,怪石。
碒 【午集下】【石字部】 碒 【集韻】【正韻】□魚音切,音吟。
碒,猶嵌嵓也。
【左思吳都賦】碒乎數州之閒。
【註】深險連延貌。
【集韻】通作崟。
碓 【午集下】【石字部】 碓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內切,音對。
舂具。
【說文長箋】鳥食如舂碓然,故從隹。
【馬融長笛賦】碓投瀺穴。
【註】碓之所投,瀺注隙穴也。
【桓譚新論】宓犧制杵臼之利,後世加巧,借身踐碓而利十倍。
又【通俗文】水碓曰轓車。
【註】今俗依水涯壅上流,設水車,轉輪與碓身交激,使自舂,卽其遺制。
又杜預作連機碓。
孔融曰:水碓之巧,勝於聖人之斷木掘地。
又【集韻】都回切,音堆。
岸也。
與堆□塠通。
【前漢地理志】離□。
【河渠書】作離碓。
碔 【午集下】【石字部】 碔 【廣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音武。
同珷。
碔砆,詳前砆字註。
一作武夫。
碕 【午集下】【石字部】 碕 【廣韻】【集韻】【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音奇。
曲岸也。
【揚雄羽獵賦】探巖排碕。
又長邊也。
【郭璞江賦】碕嶺爲之嵒□。
又【廣韻】去奇切,音欺。
石矼。
又墟彼切,音綺。
碕礒,石貌。
【楚辭招隱士】嶔崟碕礒。
【註】山阜□嵎也。
碖 【午集下】【石字部】 碖 【廣韻】盧本切【集韻】魯本切,□論上聲。
碖碅,詳前碅字註。
又【集韻】盧困切,音論。
石貌。
又龍春切,音倫。
石也。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愕本字。
【後漢寒朗傳】錯不能對。
碛 【午集下】【石字部】 磧 【唐韻】【集韻】【韻會】□七迹切,音皵。
【說文】水陼有石者。
【水經注】佷子潭有石磧州,長六十丈,廣十八丈。
【司馬相如上林賦】下磧歷之坻。
【註】磧歷,淺水中沙石也。
【韻會】吳楚謂之瀨,中國謂之磧。
又沙漠亦曰磧。
【杜甫送人從軍詩】今君渡沙磧,絫月斷人煙。
【正字通】或讀戚責二音,義同。
碜 【午集下】【石字部】 磣 【廣韻】初朕切【集韻】楚錦切,□參上聲。
物雜沙也。
又【集韻】錯合切,參入聲。
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同□。
□ 【未集中】【羽字部】 □ 【集韻】□,或作□。
詳□字註。
□ 【未集中】【耳字部】 □ 【玉篇】同。
碝 【午集下】【石字部】 碝 【廣韻】而兗切【集韻】【韻會】【正韻】乳兗切,□音輭。
與瑌同。
【說文】石次玉。
【司馬相如子虛賦】碝石碔砆。
【註】碝石白者如冰,半有赤色。
碞 【午集下】【石字部】 碞 【廣韻】五鹹切【集韻】【正韻】魚鹹切【韻會】疑鹹切,□音諴。
【說文】磛碞也。
【書召誥】用顧畏于民碞。
【註】碞,險也,顧視民情之碞險。
【正字通】言民情參差不齊,會碞險可畏意。
孔傳訓僭謂小民僭差禮義,誤也。
又【韻會】魚音切,音吟。
義同。
【正字通】與嵒巖同。
碟 【午集下】【石字部】 碟 【集韻】食列切,音舌。
治皮也。
又【字彙補】碟裡,國名。
在東南海中。
見象胥錄。
秺 【午集下】【禾字部】 秺 【廣韻】當故切【集韻】丁故切,□音妒。
地名。
【史記年表】秺侯金日磾。
【前漢功臣表】秺侯商丘成。
【註】在濟隂成武。
□音妒。
又【五音集韻】陟加切,音奓。
義同。
○按《正字通》雲:秅有茶妒二音,俗作□、秺,是合三字爲一字矣,但考《說文》廣部有字,註開張屋也。
濟隂有縣,是秺與通,非卽秅字,特茶妒二音同耳。
諸書俱合秅秺爲一,□釋秺爲禾束,與《正字通》斥秺爲俗字,皆非也。
碠 【午集下】【石字部】 碠 【篇海】丁定切,音釘。
石亭。
碡 【午集下】【石字部】 碡 【廣韻】【集韻】□徒谷切,音讀。
碌碡,田器。
用以磨田使平也。
【正字通】碌,通作磟。
亦借鹿轆。
碡,或作□□,義同。
碣 【午集下】【石字部】 碣 【唐韻】渠列切【集韻】【正韻】巨列切【韻會】其謁切,□音傑。
【說文】特立之石,東海有碣石山。
【書禹貢】夾右碣石入于河。
【史記漢武紀】東巡至碣石。
【文穎曰】在遼西,今屬臨楡,此石著海旁。
又【揚雄羽獵賦】碣以崇山。
【註】碣,山特立貌。
又□碣。
方者爲□,圓者爲碣,李斯所造。
【廣韻】碣石,本山名。
今爲□碣字,或作嵑。
又形容羽族也。
【郭璞江賦】往來勃碣。
又【集韻】丘葛切,音渴。
石貌。
又乙轄切,音軋。
碣磍,勁怒貌。
又葉其例切,音偈。
【班固燕然山銘】封神丘兮建隆碣,熙帝載兮振萬世。
【梁竦悼騷賦】歷蒼梧之崇丘兮,宗虞氏之俊乂。
臨衆瀆之神林兮,東勑職於蓬碣。
碤 【午集下】【石字部】 碤 【集韻】於驚切,音英。
【正字通】石之有文采者。
本借用英。
舊訓水中石,非也。
稦 【午集下】【禾字部】 稦 【集韻】□本字。
碥 【午集下】【石字部】 碥 【廣韻】方典切【集韻】補典切,□音匾。
【玉篇】將登車履石也。
亦作扁。
又【正字通】水疾厓傾曰碥。
又蜀江自嘉州至荊門,水路有燕子碥,閻王碥,皆險地。
碦 【午集下】【石字部】 碦 【集韻】乞格切,音客。
石堅也。
碧 【午集下】【石字部】 碧 【廣韻】彼役切【集韻】兵役切【韻會】兵亦切,□音筆。
【說文】石之靑美者。
【山海經】高山多靑碧。
【郭註】亦玉類也。
今會稽縣東山出碧。
【班固西都賦】珊瑚碧樹。
【註】崐崘山有碧樹。
【張衡南都賦】綠碧紫英。
【註】碧有縹碧,有綠碧。
又【增韻】碧,深靑色。
唐官制,八品九品服碧代靑也。
又【韻會】竹書紀年:惠成王七年,雨碧於郢。
又【度人經碧落註】東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滿,是雲碧落。
又姓。
明洪武中訓導碧潭。
碨 【午集下】【石字部】 碨 【廣韻】【集韻】□烏賄切,音猥。
碨磊,石貌。
又碨,不平。
又【集韻】烏回切,音隈。
石不平。
又【馬融長笛賦】瞋菌碨柍。
【註】碨柍,聲競奮貌。
【正字通】磈□硊□通。
【集韻】合爲一。
俗作□。
【子集下】【匕字部】【唐韻】竹角切,音卓。
高也。
又姓。
【玉篇】□,高貌也。
今作卓。
□ 【未集中】【羊字部】 □ 同□,詳□字註。
□ 【未集中】【羊字部】 □ 【類篇】莫懈切。
□□,垢膩貌。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韻】民□切,音彌。
汙面謂之□。
或作□。
碩 【午集下】【石字部】 碩 【廣韻】【集韻】【正韻】常隻切【韻會】常亦切,□音石。
【爾雅釋詁】大也。
【易蹇卦】往蹇來碩。
【詩衞風】碩人其頎。
又【□風】碩大且卷。
【左傳桓六年】博碩,肥腯,皆訓大也。
又【增韻】充實也。
又與石通。
又葉常灼切,音杓。
【詩秦風】辰牡孔碩。
葉下舍拔則獲。
【小雅】旣庭且碩,曾孫是若。
【揚子太□經】我心孔碩,乃後有鑠。
碪 【午集下】【石字部】 碪 【正字通】同砧。
又【集韻】五感切,音頷。
碪□,山形。
【左思魏都賦】恆碣碪□於靑霄。
○按《唐□藏器本草拾遺》有霹靂碪,雲出雷州幷河東山澤閒,雷震後得之。
《正字通》作。
碫 【午集下】【石字部】 碫 【廣韻】丁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玩切,同鍛。
○按《說文殳部段註》:椎物也。
金部鍛註:小冶也。
意實相足。
《詩大雅》:取厲取鍛。
毛傳雲:鍛,石也。
鄭箋雲:鍛,石所以爲鍛質也。
言取鍛厲斧斤之石。
《陸德明音義》則雲:本又作碫。
是碫與鍛通用無疑。
《正字通》因《說文》石部有碬無碫,必欲以碬爲碫字之譌,且斥《正韻》碫同鍛爲誤,非也。
碬 【午集下】【石字部】 碬 【廣韻】胡加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加切,□音遐。
【說文】厲石也。
春秋傳曰:鄭公孫碬,字子石。
又【玉篇】磍碬,高下也。
○按《說文》又部叚註:借也,古雅切,與殳部段字迥別。
石部此字註:厲石也,從石叚聲。
則孫愐胡加切,非謬矣。
《正字通》斥爲碫字之譌,不知何據。
碭 【午集下】【石字部】 碭 【唐韻】【正韻】徒浪切【集韻】【韻會】大浪切,□音宕。
【說文】文石也。
【何晏景福殿賦】墉垣碭基,其光昭昭。
又芒碭,山名。
【前漢高帝紀】隱芒碭山澤閒。
【應劭註】芒屬沛,碭屬梁。
又【水經注】仙者涓子,主柱,□隱碭山,得道。
又沆碭,白氣貌。
【前漢禮樂志】西顥沆碭,秋氣蕭殺。
又過也。
【揚雄甘泉賦】回猋肆其碭駭兮。
【馬融長笛賦】犇遯碭突。
又碭,溢也。
【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
【註】謂碭溢而失水也。
又【正韻】待朗切,音蕩。
又【集韻】徒郞切,音唐。
義□同。
碯 【午集下】【石字部】 碯 【廣韻】奴晧切【集韻】【韻會】乃老切。
□同瑙。
【博雅】碼碯,石次玉也。
詳玉部瑙字註。
【補遺】【辰集】【木字部】【字彙補】與匣同。
【關學編】楊爵身晝夜鎖中。
堿 【備考】【醜集】【土字部】 堿 【篇海類編】音鹹。
又音勘。
堿坷。
確 【午集下】【石字部】 確 【廣韻】苦角切【集韻】【韻會】克角切,□音。
堅也,靳固也。
【易乾卦】確乎其不可拔。
【莊子應帝王】確乎能其事。
【註】堅貌。
又剛也。
【易繫辭】夫乾確然示人易矣。
亦作塙碻。
□ 【未集中】【羽字部】 □ 【字彙補】同。
碻 【午集下】【石字部】 碻 【正字通】同確。
又地名。
【魏書孝文紀】行幸碻磝。
○按碻又作鄗。
《左傳宣十二年》晉師在敖、鄗之閒。
註:鄗,苦交反。
敖、鄗二山在滎陽縣西北。
碼 【午集下】【石字部】 碼 【廣韻】【正韻】莫下切【集韻】母下切,□音馬。
碼碯,石似玉。
亦作瑪。
□ 【未集中】【羽字部】 □ 【篇海】初紀切,差上聲。
飛貌。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女委切。
筍初生也。
【類篇】竹葉垂生曰□。
碽 【午集下】【石字部】 碽 【廣韻】古紅切【集韻】沽紅切,□音公。
擊石聲。
又【字彙補】亦姓。
【太常寺志】明祖□碽氏。
【辰集上】【月字部】【集韻】虎孔切,音嗊。
□,月不明也。
碾 【午集下】【石字部】 碾 【正字通】俗□字。
字彙同輾,非。
碿 【午集下】【石字部】 碿 【集韻】蘇骨切,音窣。
磨也。
又【正字通】一說碎石也。
當讀如屑。
磁 【午集下】【石字部】 磁 【廣韻】疾之切【集韻】【韻會】牆之切【正韻】才資切,□音慈。
本作礠。
省從茲。
【說文】石名。
可以引鍼。
【本草】山之陽產鐵者,隂必有礠石,蓋二物同氣也。
【文選曹植矯志詩】磁石引鐵,於今不連。
【水經注】鎬水,北經漢靈臺西,又經磁石門西,門在阿房前。
又【韻會】州名。
古邯鄲地,隋置礠州,唐改惠州,尋復爲磁。
【前漢藝文志】作慈。
磂 【午集下】【石字部】 磂 【集韻】同硫。
詳硫字註。
又【集韻】力救切,音溜。
同鎦。
梁州謂釜曰磂。
磄 【午集下】【石字部】 磄 【廣韻】【集韻】□徒郞切,音唐。
磄磃,見上(磃字)。
又【廣韻】磄厗,石也。
磅 【午集下】【石字部】 磅 【廣韻】【正韻】普郞切【集韻】【韻會】鋪郞切,□音滂。
石落聲。
【司馬相如上林賦】砰磅訇礚。
又山名。
【王子年拾遺記】扶桑東五萬裡,有磅磄山。
又磅唐。
【馬融長笛賦】騈田磅唐。
【註】磅唐,廣大盤礴也。
又磅硠。
詳硠字註。
又【集韻】披庚切,音烹。
義同。
磆 【午集下】【石字部】 磆 【廣韻】【集韻】【正韻】□戸八切,音滑。
磆石,藥名。
本作滑。
又【集韻】丘葛切,音渴。
石可爲器。
磇 【午集下】【石字部】 磇 【集韻】篇迷切,音批。
磇霜,石藥。
出道書。
亦作砒。
【卯集下】【攴字部】【玉篇】丈乖切,音近豺。
【篇海】災,又邪也。
【寅集下】【彡字部】【字彙補】古文靜字。
見古尚書。
註詳靑部八畫。
磈 【午集下】【石字部】 磈 【唐韻】【集韻】□於鬼切,音嵔。
山名。
【水經注】麗山之西,川中有阜,名曰風涼。
原在磈山之隂。
又神名。
【山海經】西山長留山,實惟員神磈氏之宮。
又【廣韻】磈硊,石山貌。
又危也。
又口猥切,音傀。
磈礧,石也。
磉 【午集下】【石字部】 磉 【廣韻】蘇朗切【集韻】【韻會】寫朗切【正韻】寫曩切,□音顙。
柱下石。
【正字通】俗呼礎曰磉。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集韻】【韻會】□他幹切,音灘。
搫,宛轉也。
又【集韻】他案切,音炭。
義同。
□ 【未集中】【耒字部】 □ 【唐韻】【集韻】□施隻切,音適。
耕貌。
又【唐韻】羊益切【集韻】夷益切,□音亦。
義同。
【辰集下】【止字部】【唐韻】【集韻】□古文訶字。
註詳言部五畫。
一曰止也。
磊 【午集下】【石字部】 磊 【唐韻】落猥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猥切,□音壘。
同磥。
【說文】衆石也。
【楚辭九歌】石磊磊兮葛蔓蔓。
【古詩】磊磊中石。
又磊砢。
【司馬相如上林賦】水玉磊砢。
【註】魁礨貌。
又【世說】孫楚雲:其人磊砢而英多。
又與礌通。
【晉書石勒載記】大丈夫行事,當礌礌落落如日月。
【註】礌作磊。
磋 【午集下】【石字部】 磋 【廣韻】七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倉何切,□音蹉。
磨治也。
【詩衞風】如切如磋。
【傳】治象曰磋。
通作瑳。
又【五音集韻】麄臥切,音剉。
義同。
□ 【未集中】【羽字部】 □ 羿本字。
磌 【午集下】【石字部】 磌 【廣韻】徒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音田。
石落聲。
【公羊傳僖十六年】霣石聞其磌然。
又柱下石也。
【班固西都賦】雕玉磌以居楹。
【註】磌,礩也。
又【集韻】之人切,音眞。
義同。
【正字通】俗磌字。
磍 【午集下】【石字部】 磍 【集韻】【韻會】下瞎切【正韻】胡八切,□音轄。
【玉篇】碣磍,搖目吐舌也。
盛怒也。
【前漢揚雄長楊賦】建碣磍之虛。
【孟康註】虡刻猛獸,形碣磍而盛怒。
又【廣韻】枯轄切,音趏。
剝也。
又【集韻】乙轄切,音呾。
磍□,石地不平。
□原字從殳,不從刂。
禃 【午集下】【示字部】 禃 【集韻】丞職切,音値。
專一也。
禈 【午集下】【示字部】 禈 【等韻】許歸切,音暉。
【篇海】祭也。
磎 【午集下】【石字部】 磎 【廣韻】苦奚切【集韻】【韻會】【正韻】牽奚切,□音鸂。
同谿。
【爾雅釋水】水注川曰谿。
【說文】山通者。
【馬融長笛賦】瀆無所臨,萬仞之石磎。
又地名。
【水經】濟水又東至北礫磎。
磏 【午集下】【石字部】 磏 【集韻】【韻會】離鹽切【正韻】力鹽切,□音廉。
【說文】厲石也。
一曰赤色。
又磏仁。
【韓詩外傳】仁道有四磏爲下,仁磏則其德不厚。
【註】磏者,言刻意求仁,與聖仁,智仁,德仁異也。
又【字彙補】古文廉字。
註詳廣部十畫。
磐 【午集下】【石字部】 磐 【廣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音槃。
大石也。
【易漸卦】鴻漸于磐。
【註】磐山,石之安者。
【疏】山中石磐紆,故稱磐也。
又磐礴。
【郭璞江賦】荊門闕竦而磐礴。
【註】磐礴。
廣大之貌。
又磐牙。
【後漢滕撫傳】盜賊羣起,磐牙連歲。
【註】磐牙,謂相連結。
又通作盤。
【前漢孝文紀】磐石之宗。
【荀子富國篇】國安於磐石。
又或作□。
磑 【午集下】【石字部】 磑 【唐韻】【集韻】五對切【韻會】魚對切,□音□。
磨也。
【正字通】磑,碎物之器,古公輸班作磑。
晉王戎有水磑。
今俗謂之磨。
或訓磑爲碓下石,不知碓下石卽今石臼,非磑也。
又【韻會】魚回切,音嵬。
積也。
【前漢禮樂志】磑磑卽卽。
【註】磑磑,崇積。
卽卽,充實。
又【集韻】魚衣切,音沂。
石。
又居希切,音機。
義同。
又【玉篇】公哀切,音該。
【揚子方言】磑磑,堅也。
【張衡思□賦】行積冰之磑磑。
又【集韻】魚開切,音皚。
【周武王刀銘】刀利磑磑。
【枚乗七發】白刃磑磑。
又【字彙補】蒙破切,音磨。
【揚子太□經】隂陽相磑,物鹹雕離。
【註】磑,音磨。
磒 【午集下】【石字部】 磒 【唐韻】于敏切【集韻】【正韻】羽敏切,□音溳。
同隕。
【說文】落也。
【春秋僖十六年】磒石于宋五。
又【列子周穆王篇】王若磒虛焉。
【註】墜也。
磓 【午集下】【石字部】 磓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回切,音堆。
聚石也。
又以石投下也。
亦作塠。
又【集韻】傳追切,音椎。
義同。
又【正韻】直類切,音墜。
同硾。
【木華海賦】岑嶺飛騰而反覆,五嶽鼓舞而相磓。
【註】波濤遞相觸激也。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戚悉切,□音七。
【類篇】與桼同。
木可以桼物。
又【正韻】木可爲杖。
又臺名。
【揚子方言】吳有館娃之宮,娥之臺。
【註】戰國時諸侯所立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字彙補】同翕。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側持切。
與甾同。
【海篇】田不耕曰□。
【辰集上】【日字部】【集韻】與晛同。
日光也。
又【博雅】煥也。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胡刀切,音豪。
較多少曰。
秎 【午集下】【禾字部】 秎 【集韻】符分切,音汾。
穧也。
關中語。
【正字通】穧,禾束也。
【管子立政篇】歲雖兇旱,有所秎穫。
【劉績註】秎亦穫也。
一曰秎穧,禾有限也。
又【集韻】父吻切,音憤。
又【廣韻】扶問切【集韻】符問切,□音分。
義□同。
秏 【午集下】【禾字部】 秏 【唐韻】呼到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到切,□蒿去聲。
【說文】稻屬。
伊尹曰:飯之美者,南海之秏。
又【廣韻】荒內切【集韻】呼內切,□音誨。
義同。
又【韻補】通作耗。
減也,敗也,虛也。
【前漢董仲舒傳】秏矣哀哉。
今文皆作耗。
互詳耒部耗字註。
又謨袍切,音蒿。
義同。
又【集韻】莫報切,音□。
秏亂,不明也。
又姓。
【辰集上】【日字部】【集韻】元俱切,音愚。
人名。
漢有周。
秐 【午集下】【禾字部】 秐 【集韻】於分切,音雲。
除苗閒穢也。
同耘。
科 【午集下】【禾字部】 科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禾切,音窠。
【說文】程也。
從禾從鬥。
鬥者,量也。
【徐曰】會意。
又【廣韻】條也,本也,品也。
【戰國策】科條旣備。
又坎也。
【孟子】盈科而後進。
又等也。
【論語】爲力不同科。
又科,斷也。
【釋名】科,課也。
課其不如法者,罪責之也。
又取人條格曰科第。
【前漢元帝紀】詔丞相禦史,舉質樸敦厚遜讓有行者,光祿歲以此科第郞從官。
【註】始令丞相禦史舉此四科人,以擢用之,而見在郞及從官,又令光祿每歲依此科考校,定其第高下,用知其人賢否也。
【後漢徐防傳】立博士十有四家,設甲乙之科。
【註】歲課甲科四十人爲郞中,乙科二十人爲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補文學掌故。
又木中空也。
【易說卦】科上稿。
又科頭。
【史記張儀傳】跿跔科頭。
【註】謂不著兜鍪入敵。
又科鬥,蝦蟆子。
一名活東,頭圓大而尾細。
古文書形似之。
又科雉,獸名。
【劉向說苑】楚莊王獵於雲夢,射科雉。
又地名。
【水經注】汳水,又東逕科城北。
又【廣韻】苦臥切,音課。
滋生也。
【正字通】植禾本也。
秒 【午集下】【禾字部】 秒 【唐韻】亡沼切【集韻】【韻會】弭沼切,□音眇。
【說文】禾芒也。
春分而禾生,夏至晷景可度。
禾有秒,秋分而秒定。
【韻會】秒之言妙也,微妙也。
【前漢敘傳】產氣黃鐘,造計秒忽。
【註】秒,禾芒。
忽,蛛網細者。
秼 【備考】【午集】【禾字部】 秼 【搜眞玉鏡】音朱。
秓 【午集下】【禾字部】 秓 【玉篇】章移切,音支。
稈也。
又【篇海】禾名。
秔 【午集下】【禾字部】 秔 【廣韻】古行切【集韻】【韻會】居行切【正韻】古衡切,□音庚。
稻之不黏者。
【玉篇】秈稻也。
【前漢東方朔傳】馳騖禾稼稻秔之地。
【註】稻,有芒之穀總稱也。
秔,其不黏者也。
或作粳。
俗作粳。
秕 【午集下】【禾字部】 秕 【唐韻】□履切,音□。
不成粟也。
【書仲虺之誥】若粟之有秕。
【左傳定十年】夾谷之會,孔丘曰:若其不具用秕□也。
【註】秕,穀不成者。
又喩穢也。
【後漢安帝贊】秕我王度。
又【集韻】【韻會】□補履切,音比。
又【集韻】頻脂切,音毗。
義□同。
或作粃。
【莊子逍遙遊】塵垢粃糠。
【註】粃糠猶煩碎。
或省作□。
秖 【午集下】【禾字部】 秖 【集韻】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
適也。
【前漢鄒陽傳】秖怨結而不見德。
□ 【備考】【未集】【耳字部】 □ 【龍龕】音耳。
秘 【午集下】【禾字部】 秘 【集韻】兵媚切,音毖。
密也。
通作祕。
又【轉注古音】蒲結切,音蹩。
香草也。
秜 【午集下】【禾字部】 秜 【集韻】【韻會】□女夷切,音尼。
【說文】稻今年落,來年自生,謂之秜。
【長箋】尼訓從後至,故從尼。
又【玉篇】小麥也。
又【廣韻】力脂切【集韻】良脂切,□音棃。
義同。
又【集韻】尼質切,音。
稻先熟者。
秝 【午集下】【禾字部】 秝 【唐韻】【集韻】□郞擊切,讀若歷。
【說文】稀疏適也。
凡歷曆等字從此。
或作□。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扶來切,音□。
姓也。
出【姓苑】。
又闆也。
○按《姓苑》有棓姓,無姓。
《正字通》雲:俗棓字。
【辰集中】【木字部】同榻。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同怨。
【辰集上】【日字部】【篇韻】與旨同。
租 【午集下】【禾字部】 租 【唐韻】則吾切【集韻】【韻會】【正韻】宗蘇切,□祖平聲。
【說文】田賦也。
【長箋】且,古祖字。
田賦用以給宗廟,故從且。
【史記孝文紀】賜天下民田租之半。
又凡稅皆曰租。
【史記馮唐傳】軍市之租。
【註】謂軍中立市,市有稅,卽租也。
【前漢昭帝紀】罷榷酟官,令民得以律占租。
【註】謂令民賣酒,以所得利占而輸其租。
又【廣韻】積也。
【詩豳風】予所蓄租。
又【六書故】田中禾稭也。
【正字通】豳風蓄租,對上捋荼言。
租當訓禾稾。
蓄謂拾取餘稾待用。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樂浪郡夫租。
又【集韻】子餘切,音苴。
包也。
又【集韻】【韻會】□將侯切,音諏。
包裹也。
【周禮春官司巫】蒩館。
【註】或作租,音諏。
秠 【午集下】【禾字部】 秠 【唐韻】敷悲切【集韻】【韻會】攀悲切【正韻】鋪杯切,□音坯。
【爾雅釋草】秬,黑黍。
秠,一稃二米。
【詩大雅】維秬維秠。
【疏】秬,黑黍之大名。
黑黍中有一米者,別名爲秠。
宗廟之祭,唯祼爲重,二米嘉異之物,鬯酒宜用之。
漢和帝時,任城縣生黑黍,或三四實,實二米。
得黍三斛八鬥者是。
又【韻會】百穀之中,一稃二米,惟麥爲然。
【說文】解秠字,一稃二米。
而解來字雲:來麰,一來二縫。
是秠正此來麰爾。
又【廣韻】匹鄙切【集韻】【韻會】普鄙切,□音嚭。
又【集韻】【韻會】□匹九切,音剖。
又【集韻】俯九切,音缶。
又【廣韻】匹尤切【集韻】【韻會】披尤切,□音哹。
又【五音集韻】敷羈切,音披。
義□同。
考證:〔【詩大雅】維秬維柸。
〕謹照原文柸改秠。
秣 【午集下】【禾字部】 秣 【唐韻】莫撥切,音末。
【說文】食馬穀也。
本作。
今借作秣。
【詩周南】言秣其馬。
【傳】秣,養也。
【周禮天官大宰】芻秣之式。
【註】芻秣,養牛馬禾穀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丹陽郡有秣陵縣。
又【集韻】莫佩切,音昧。
飼也。
【詩小雅】乗馬在廐,摧之秣之。
又葉莫結切,音蔑。
【張載七命】煢嫠爲之擗標,孀老爲之嗚咽。
王子拂纓而傾耳,六馬噓天而仰秣。
秤 【午集下】【禾字部】 秤 【廣韻】昌孕切,稱去聲。
正斤兩也。
【古之奇縣令箴】如秤之平。
【太平禦覽】諸葛亮曰:我心如秤,不能爲人低昂。
又姚崇有執秤誡。
又數名。
【小爾雅】斤十謂之衡,衡有半謂之秤,秤二謂之鈞。
【廣韻】俗稱字。
竻 【未集上】【竹字部】 竻 【廣韻】盧則切【集韻】歷德切,□音勒。
竹根也。
又竹名。
【肇慶府志】竻,竹名,俗呼刺竹。
有刺而堅,可作藩籬。
肇興新州舊無城,宋郡守黃濟募民以竻竹環植之,雞犬不能徑。
【廣東新語】竻竹,一名澀勒。
勒,刺也。
廣人以刺爲勒,故又曰勒竹。
長芒密距,枝皆五出如雞足,可蔽村砦。
【蘇軾詩】澀勒暗蠻村。
一名□簩,其材可桁觕,篾可織,皮可剉物,土人制爲琴樣,以礪指甲,置于雜佩之中。
用久微滑,以酸漿漬之,復澀如初。
又【集韻】筋,古文竻字。
註見六畫。
秥 【午集下】【禾字部】 秥 【玉篇】女占切,音黏。
禾也。
□ 【備考】【未集】【耳字部】 □ 【龍龕】同問。
□ 【未集中】【羊字部】 □ 【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音漾。
【說文】水長也。
從永羊聲。
詩曰:江之羕矣。
◎按今詩作永。
說文在永部,今從正字通倂入。
【辰集下】【止字部】【廣韻】【集韻】□籀文歸字。
笖 【未集上】【竹字部】 笖 【集韻】養裡切,音以。
筍也。
又【篇海】主蘂切,音箠。
竹生筍。
秦 【午集下】【禾字部】 秦 〔古文〕□【唐韻】【廣韻】匠隣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慈隣切,□音螓。
國名。
【說文】伯益之後所封國。
地宜禾。
【詩秦風車鄰註】秦,隴西谷名。
在雍州鳥鼠山之東北。
【疏】今秦亭,秦谷也。
【韻會】春秋秦國,漢置天水郡,後魏改秦州。
【釋名】秦,津也。
其地沃衍有津潤也。
又三秦。
【史記項羽紀】三分關中,王秦降將,章邯雍王,司馬欣塞王,董翳翟王,爲三秦。
又大秦國。
【後漢西域傳】大秦在海西,亦雲海西國。
其人民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
又姓。
秦自顓頊後,子嬰旣滅,支庶以爲秦氏。
又【說文】一曰秦,禾名。
又葉慈良切,音牆。
【易林】玉璧琮璋,執贄是王。
百裡寧越,應聘齊秦。
秧 【午集下】【禾字部】 秧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良切,音央。
禾苗。
【正字通】苗始生,尚稺,分科植之,非秧卽栽禾也。
【韻會】蒔謂之秧。
【集韻】訓栽,□非。
又【廣韻】於兩切【集韻】倚兩切,□音鞅。
秧穰,禾密貌。
秨 【午集下】【禾字部】 秨 【唐韻】在各切【集韻】疾各切,□音昨。
【說文】禾搖貌。
又【廣韻】昨誤切【集韻】存故切,□音祚。
義同。
秩 【午集下】【禾字部】 秩 〔古文〕豑【廣韻】直一切【集韻】【韻會】【正韻】直質切,□音姪。
【廣韻】次也,常也,序也。
【書堯典】平秩東作。
【傳】次序東作之事以務農。
【舜典】望秩于山川。
【傳】如其秩次望祭之。
又【增韻】職也,官也,整也。
【周禮天官官伯】行其秩敘。
【註】秩,祿廩也。
【疏】謂依班秩受祿。
【左傳文六年】委之常秩。
【註】常秩,官司之常職。
又【爾雅釋訓】秩秩,智也。
【註】智慮深長。
又【爾雅釋訓】秩秩,淸也。
【註】德音淸泠。
【詩大雅】德音秩秩。
【箋】敎令淸明也。
又【詩小雅】秩秩斯幹。
【註】流行貌。
【箋】流出無極巳也。
又【詩小雅】左右秩秩。
【註】秩秩然肅敬也。
又官名。
【書舜典】汝作秩宗。
【疏】主郊廟之官,序鬼神尊□。
【後漢百官志】鄕置有秩,三老遊徼。
【註】有秩,郡所置。
秩百石,掌一鄕人。
【風俗通】卽田閒大夫,言其官裁有秩耳。
又姓。
【字彙】伊秩,複姓。
又十年爲一秩。
【容齋隨筆】白公詩雲:已開第七秩,飽食仍安眠。
又雲:年開第七秩,屈指幾多人。
是時年六十二,元日詩也。
又【韻會】毛氏曰:從禾,形也。
從失,聲也。
本再生稻,刈而重出,後先相繼,故借爲秩序字。
○按《說文》秩訓積也。
引《詩》之秩秩。
今《詩》無此句,不取。
又【集韻】弋質切,音逸。
【爾雅釋鳥】秩秩,海雉。
【註】如雉而黑,在海中山上,施乾讀。
又葉徒結切,音疊。
【張衡東京賦】元謀設而隂行,合二九而成譎。
登聖皇於天階,章漢祚之有秩。
又葉直詈切,音緻。
【何晏景福殿賦】屯坊列署,三十有二。
星居宿□,綺錯鱗比。
辛壬癸甲,爲之名秩。
【註】二,而至切。
比,毗至切。
秩,直詈切。
考證:〔爾雅釋訓】秩秩,淸也。
【註】德音淸冷。
〕謹照原文冷改泠。
秪 【午集下】【禾字部】 秪 【廣韻】丁尼切【集韻】張尼切,□音知。
禾始熟曰秪。
一曰再種。
或作□。
秫 【午集下】【禾字部】 秫 【唐韻】食聿切【集韻】【韻會】【正韻】食律切,□音術。
穀名。
【爾雅釋草】衆,秫。
【疏】衆一名秫,謂黏粟也。
北人用之釀酒,其莖稈似禾而麤大者是也。
【禮月令】仲冬乃命大酋,秫稻必齊。
【周禮冬官考工記】□羽以朱湛丹秫。
【註】丹秫,赤粟也。
又與鉥同。
【戰國策】鯷冠秫縫。
【註】秫,綦緘也。
言女工之拙。
卽鉥字通借。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力灼切,音略。
撩取也。
又【正字通】俗掠字。
古通作略。
【辰集下】【欠字部】【廣韻】於嫁切【集韻】衣駕切,□音亞。
欭,驢鳴。
又【玉篇】於雅切【集韻】倚下切,□音啞。
義同。
又【集韻】於加切,音鴉。
氣逆。
秬 【午集下】【禾字部】 秬 【廣韻】其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臼許切,□音巨。
【說文】黑黍也。
本作□。
或從禾作秬。
【詩大雅】維秬維秠。
【書洛誥】以秬鬯二卣。
【傳】秬鬯,黑黍香酒也。
又【集韻】求於切,音渠。
義同。
【補遺】【辰集】【日字部】【川篇】音境。
日色。
秭 【午集下】【禾字部】 秭 【唐韻】將幾切【集韻】【韻會】蔣兕切【正韻】祖似切,□音姊。
數也。
【說文】五稯爲秭。
一曰數億至萬曰秭。
【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