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磟 【午集下】【石字部】 磟 【廣韻】【集韻】□力竹切,音六。
【正字通】磟碡,石輥也。
平田器。
一作碡。
又【集韻】盧谷切,音錄。
義同。
磠 【午集下】【石字部】 磠 【集韻】籠五切,音魯。
砂也。
磡 【午集下】【石字部】 磡 【廣韻】【集韻】□苦紺切,音勘。
巖崖之下。
又【集韻】山岩。
或作□。
磢 【午集下】【石字部】 磢 【廣韻】初兩切【集韻】【正韻】楚兩切,□音搶。
瓦石洗物也。
【郭璞江賦】奔溜之所磢錯。
磣 【午集下】【石字部】 磣 【廣韻】初朕切【集韻】楚錦切,□參上聲。
物雜沙也。
又【集韻】錯合切,參入聲。
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字彙補】古文憐字。
【石鼓文】吳人忮。
餘詳十二畫。
忮字原從心從支作。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竹律切,音窋。
【玉篇】憂心也。
又【廣韻】醜律切【集韻】敕律切,□音黜。
義同。
又【集韻】普沒切,音朏。
心然起也。
又當沒切,音咄。
怖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同笛。
磤 【午集下】【石字部】 磤 【廣韻】【正韻】於謹切【集韻】倚謹切,□音隱。
雷聲。
【何晏景福殿賦】聲訇磤其若震。
又【集韻】同殷。
【詩召南】殷其雷。
磥 【午集下】【石字部】 磥 【集韻】同磊。
【洪适隷釋】磥,通作磊。
出朱龜□。
又【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層櫨磥垝以岌峩。
【嵆康琴賦】碪磥硌,皆同磊。
又磥□。
詳□字註。
磦 【午集下】【石字部】 磦 【集韻】□遙切,音標。
山峰出貌。
磧 【午集下】【石字部】 磧 【唐韻】【集韻】【韻會】□七迹切,音皵。
【說文】水陼有石者。
【水經注】佷子潭有石磧州,長六十丈,廣十八丈。
【司馬相如上林賦】下磧歷之坻。
【註】磧歷,淺水中沙石也。
【韻會】吳楚謂之瀨,中國謂之磧。
又沙漠亦曰磧。
【杜甫送人從軍詩】今君渡沙磧,絫月斷人煙。
【正字通】或讀戚責二音,義同。
□ 【未集中】【耒字部】 □ 【唐韻】【集韻】□盧對切,音類。
【說文】今桂陽□陽縣。
【前漢地理志】作耒。
又【集韻】魯猥切,音磊。
義同。
或作洡。
□ 【未集中】【耳字部】 □ 【五音集韻】女夬切,音□。
睉□,目惡也。
磨 【午集下】【石字部】 磨 【廣韻】莫婆切【集韻】【韻會】【正韻】眉波切,□音摩。
【說文】本作。
【爾雅釋器】石謂之磨。
【詩衞風】如琢如磨。
又去聲。
【唐韻】模臥切【集韻】莫臥切,□音塺。
【說文】石磑也。
【正字通】俗謂磑曰磨,以磑合兩石,中琢縱橫齒,能旋轉碎物成屑也。
【天文志】如蟻旋磨。
又【韻會】通作摩。
【左傳昭十二年】摩厲以須。
【前漢董仲舒傳】摩民以誼。
【梅福傳】厲世摩鈍。
又地名。
【水經注】沮水又東南逕驢城西,磨城東。
傳雲:子胥造驢磨二城,以攻麥邑。
磩 【午集下】【石字部】 磩 【廣韻】【集韻】□倉歷切,音戚。
碝磩,石次玉。
【班固西都賦】碝磩綵緻。
又【集韻】側六切,音□。
礎謂之磩。
磪 【午集下】【石字部】 磪 【集韻】昨回切,音摧。
【說文】本作崔。
山高也。
【嵆康琴賦】磪嵬岑嵓。
【註】高峻貌。
又【洪适隷釋】磪,通作摧。
出費鳳□隂。
又【集韻】取猥切,音灑。
絲大貌。
磫 【午集下】【石字部】 磫 【廣韻】卽容切【集韻】將容切,□音蹤。
【廣雅】磫□,礪也。
一曰石路。
磬 【午集下】【石字部】 磬 "〔古文〕硜□□【唐韻】苦定切【集韻】【韻會】詰定切,□音罄。
【說文】樂石也。
籀文作殸,象縣虡之形,殳擊之也。
【五經要義】磬立秋之樂。
【白虎通】磬者,夷則之氣,象萬物之成。
【禮明堂位】叔之離磬。
【註】叔之離磬者,叔之所作編離之磬。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磬氏爲磬,倨句一矩有半。
【註】先度一矩爲句,一矩爲股,而求其弦。
旣而以一矩有半觸其弦,則磬之倨句也。
又編磬,特磬。
【□用之曰】叔之離磬,特懸之磬也。
【三禮圖】股廣三寸,長尺三寸半,十六枚同一筍虡,謂之編磬。
又笙磬,頌磬。
【周禮春官眡瞭】掌凡樂擊頌磬笙磬。
【註】磬在東方曰笙。
笙,生也。
在西方曰頌。
或作庸。
庸,功也。
又玉磬,石磬。
【書益稷】戛擊鳴球。
【禮明堂位】拊搏玉磬。
【左傳成二年】齊侯使賔媚人,賂以紀甗玉磬。
【魯語】臧文仲以玉磬如齊告糴。
【禮樂記】石聲磬磬以立辨。
【書禹貢】泗濵浮磬。
【傳】泗水中見石,可以爲磬。
□澔曰:玉磬,天子樂器。
諸侯當擊石磬,故郊特牲以擊玉磬爲諸侯之僭禮。
又磬控。
【詩鄭風】抑磬控忌。
【註】騁馬曰磬,謂使之曲折如磬。
止馬曰控,謂有所控制不逸。
又磬折。
【禮曲禮】立則磬折垂佩。
【疏】帶佩於兩邊,臣則身宜僂折如磬之背,故雲磬折。
【周禮冬官考工記】韗人倨句磬折。
【註】磬折,中曲之不參正也。
又【禮文王世子】磬于甸人。
【註】縊之如縣樂器之磬也。
又掉磬。
【韻會】齊人相絞訐爲掉磬,北海人以激事爲掉磬。
又與罄通,垂盡也。
【魯語】室如縣磬。
【左傳】作縣罄。
又【集韻】棄挺切,音謦。
擊石聲。
又葉苦丁切,音卿。
【董京答孫楚詩】鸚鵡能言,泗濵浮磬。
衆人所翫,豈合物情。
考證:〔【周禮春官眡瞭】掌凡樂擊笙磬頌磬。
〕謹照原文笙磬頌磬改頌磬笙磬。
〔【禮明堂位】搏拊玉磬。
〕謹按明堂位拊搏是樂器,與虞書搏拊不同,今照原文搏拊改拊搏。
" 祣 【午集下】【示字部】 祣 【廣韻】力舉切【集韻】【韻會】【正韻】兩舉切,□音呂。
祭山川名。
通作旅。
【周禮春官大宗伯】國有大故,則旅上帝及四望。
【註】旅,□也。
□其祭祀以祈焉,禮不如祀之備也。
又【論語】季氏旅於泰山。
又【韻會】或作□。
亦作臚。
【史記六國表】臚於郊祀。
磭 【午集下】【石字部】 磭 【廣韻】昌約切,音綽。
大脣貌。
又【集韻】擬引切,音齗。
義同。
磯 【午集下】【石字部】 磯 【廣韻】居依切【集韻】【韻會】居希切,□音機。
【玉篇】水中磧也。
【增韻】石激水曰磯。
【孟子】是不可磯也。
【疏】磯者,磯激也。
石之激水,順其流而激之。
又【玉篇】摩也。
磰 【午集下】【石字部】 磰 【廣韻】常演切【集韻】上演切,□音善。
同墡,白土。
磱 【午集下】【石字部】 磱 【集韻】同□。
【寅集上】【宀字部】【字彙】息井切,音惺。
悟也。
【正字通】通作惺,亦借作醒。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韻會】魚刈切【五音集韻】牛猘切,□音乂。
【說文】懲也。
從心乂聲。
【晉書地理志】始皇初幷天下,懲戰國,削罷列侯。
又【集韻】【韻會】【正韻】□牛蓋切,音艾。
義同。
磲 【午集下】【石字部】 磲 【正字通】同□省。
硨□。
詳硨字註。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田聊切,音調。
竹名。
磳 【午集下】【石字部】 磳 【廣韻】作滕切【集韻】咨騰切,□音增。
碅磳,石貌。
又【集韻】鋤耕切,音碀。
義同。
磴 【午集下】【石字部】 磴 【廣韻】都鄧切【集韻】【正韻】丁鄧切,□音鐙。
同嶝。
【玉篇】巖磴也。
【水經注】羊腸坂,在晉陽西北,石磴縈委若羊腸焉。
又石橋曰磴。
【孫綽遊天台山賦】跨穹隆之懸磴。
又石磴,山名。
【水經注】漳水歷鹿臺山,合鞮水,出銅鞮縣西北石磴山。
又【集韻】台隥切,音霯。
小水相益也。
又都騰切,音登。
益石也。
磵 【午集下】【石字部】 磵 【玉篇】古晏切,音諫。
水磵也。
【正字通】與澗通。
磶 【午集下】【石字部】 磶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思積切,音昔。
柱下石。
【博雅】礎磶,磌礩也。
【張衡西京賦】雕楹玉磶,繡栭雲楣。
磷 【午集下】【石字部】 磷 【廣韻】力珍切【集韻】【正韻】離珍切,□音鄰。
同粼。
水在石閒。
【司馬相如上林賦】磷磷爛爛。
【註】玉石符采映耀也。
又【集韻】力耕切,音玲。
砰磷,峻貌。
【司馬相如大人賦】徑入雷室之砰磷鬱律。
又【集韻】裡忍切,音亃。
石貌。
又良刃切,音吝。
薄石也。
【論語】磨而不磷。
又【玉篇】雲母之別名。
又【增韻】石礫也。
磸 【午集下】【石字部】 磸 【集韻】同矴。
磹 【午集下】【石字部】 磹 【廣韻】【集韻】□徒念切,音簟。
磹,電光。
【元包經】噬嗑列□,搏磹灼。
磺 【午集下】【石字部】 磺 〔古文〕卝【玉篇】古猛切,讀若穬。
【說文】銅鐵樸石也。
又【玉篇】強也。
又【集韻】胡光切,音黃。
石名。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胡葛切【集韻】何葛切,□音曷。
【玉篇】所以輔木轉也。
又【集韻】下瞎切,音轄。
木所以正弓弩。
又【集韻】五瞎切。
【類篇】丘瞎切,□同楬。
敔也。
【辰集上】【曰字部】【篇海】音添。
益也。
礹 【午集下】【石字部】 礹 【唐韻】五銜切【集韻】魚銜切,□音嚴。
【說文】石山也。
又【玉篇】□礹也。
亦作巖。
又【五音集韻】五犯切,音儼。
義同。
示 【午集下】【示字部】 示 〔古文〕□【廣韻】巨支切【集韻】翹移切【正韻】渠宜切,□音岐。
同祇。
【周禮春官】大宗伯掌天神人鬼地示之禮。
【釋文】示或作祇。
又姓。
【史記晉世家】示眯明。
【左傳】作提彌明。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越嶲郡有蘇示縣。
又【唐韻】【集韻】【韻會】□神至切,音侍。
垂示也。
【說文】天垂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
從二,三垂,日月星也。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示神事也。
【徐曰】二,古上字。
左畫爲日,右爲月,中爲星。
畫縱者取其光下垂也。
示,神事也。
故凡宗廟社神祇皆從示。
【玉篇】示者,語也。
以事告人曰示也。
【易繫辭】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矣。
【禮檀弓】國奢則示之以儉,國儉則示之以禮。
【書武成】示天下弗服。
又與視通。
【詩小雅】視民不恌。
【箋】以目視物,以物示人,同作視字。
【禮曲禮】幼子常視毋誑。
【疏】示視古字通。
【前漢高帝紀】視項羽無東意。
【師古註】漢書多以視爲示。
又姓。
明宣德中賢良示容。
窛 【午集下】【穴字部】 窛 【篇海】苦□切,音□。
鈔也,暴也。
稭 【午集下】【禾字部】 稭 【集韻】訖黠切,音戛。
【說文】禾稾去皮,祭天以爲席。
【史記封禪書】古者封禪,掃地而祭,席用葅稭。
又【廣韻】古諧切【集韻】居諧切,□音皆。
義同。
或作稭鞂。
種 【午集下】【禾字部】 種 〔古文〕□□【廣韻】之隴切【集韻】【韻會】主勇切,□音腫。
穀種也。
【詩大雅】誕降嘉種。
【周禮地官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爲之種。
又【夏官職方氏】豫州,其穀宜五種。
【註】黍稷菽麥稻。
又種類。
【書盤庚】無俾易種于茲新邑。
【史記高帝紀】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
【後漢竇融傳】此遺種處也。
又地名。
【史記貨殖傳】楊平陽□西賈秦翟,北賈種代。
【註】種在恆州石邑縣,北蓋蔚州也。
又外域國名。
【後漢任延傳】武威郡,北當匈奴,南接種羌,民畏宼抄,多棄田業。
又【莊子胠篋篇】舍夫種種之機。
【註】種種,謹慤貌。
又【增韻】種種,猶物物也。
又髮短貌。
【左傳昭三年】餘髮如此種種。
又【廣韻】之用切【集韻】朱用切,□音偅。
蓺植也,布也。
【書大禹謨】臯陶邁種德。
【註】種,布也。
種物必布於地,故爲布也。
【史記李斯傳】所不去者,醫藥蔔筮種樹之書。
【前漢律歷志】鶉首初井十六度,芒種。
【正字通】說文種,先穜後孰也。
從禾,重聲,直容切。
穜,蓺也,從禾童聲,之用切,分穜種爲二。
按,詩重穋借用重字,說文似與詩異。
又童聲,與之用之音反。
蓺與種植之種通。
周禮種植之種與書傳所用種字皆同,當從經傳爲正。
舊音同,音蟲,皆非。
稯 【午集下】【禾字部】 稯 【唐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音鬉。
禾束。
【韻會】周禮,四秉曰筥,十筥曰稯,十稯曰秅。
稯猶束也。
論語註:六百四十斛曰稯。
○按《說文》稯布八十縷。
徐鍇正之曰:此卽十筥稯也。
蓋言非八十縷布也,諸韻書皆釋稯爲八十縷布,誤。
《集韻》通作緵總,亦非。
又【集韻】祖動切,音總。
禾聚束也。
【莊子則陽篇】是稯稯者,何爲者耶。
【註】稯,聚貌。
稰 【午集下】【禾字部】 稰 【廣韻】相居切【集韻】【韻會】【正韻】新於切,□音胥。
禾子落貌。
又熟穫也。
【禮內則】稰穛。
【註】熟穫曰稰,生穫曰穛。
又【廣韻】私呂切【集韻】【韻會】寫與切,□音醑。
義同。
又【韻會補】爽阻切,音所。
祭神米。
【前漢揚雄傳】費椒稰以要神兮。
粃 【未集上】【米字部】 粃 【集韻】補履切,音比。
【說文】不成粟也。
【書仲虺之誥】若粟之有粃。
【莊子逍遙遊】塵垢粃糠。
又【正韻】補委切,音彼。
又【篇海】房脂切,音琵。
義□同。
又【揚子方言】粃,不知也。
【註】今淮楚閒語呼如非也。
【玉篇】俗秕字。
粄 【未集上】【米字部】 粄 【廣韻】博管切【集韻】補滿切,□音昄。
屑米餠。
亦作、。
粆 【未集上】【米字部】 粆 【集韻】師加切,音沙。
蔗飴。
通作沙。
今謂之沙糖。
【字彙】擣蔗汁熬成飴。
箁 【未集上】【竹字部】 箁 【廣韻】薄侯切【集韻】蒲侯切,□音裒。
竹箬也。
又【集韻】蒲口切,音瓿。
竹葉也。
又【集韻】房尤切,音浮。
竹名。
又【集韻】蓬逋切,音蒲。
箷,小竹網。
或作箁。
箂 【未集上】【竹字部】 箂 【集韻】郞才切,音來。
竹名。
箄 【未集上】【竹字部】 箄 【唐韻】【廣韻】幷弭切【集韻】【韻會】邊迷切,□音篦。
小籠也。
【類篇】捕魚器。
【揚子方言】□小者,南楚謂之簍,自關而西,秦、晉之閒謂之箄。
【註】今江東呼籠爲箄。
【廣雅】箄,□也。
又名簍,又名籅,又名。
又【集韻】蒲街切,音牌。
大桴也。
【後漢岑彭傳】公孫述遣其將任滿、田戎、程汎、將數萬人,乗枋箄下江關,擊破馮駿及田鴻等。
【註】枋箄,以竹木爲之,浮于水上。
郭景純曰:水中箄筏也。
又【集韻】必至切,音□。
薄也。
又上聲。
【集韻】【韻會】□補弭切,音辟。
簁箅也。
又入聲。
【集韻】蒲歷切。
音辟。
亦薄也。
考證:〔【揚子方言】□小者,南宋謂之簍,自關而西秦晉之閒謂之箄。
〕謹照原文南宋改南楚。
〔【前漢岑彭傳】〕謹照原書前漢改後漢。
〔郭景純曰,水中箄篾也〕謹照原文篾改筏。
箅 【未集上】【竹字部】 箅 【廣韻】博計切【集韻】必計切【正韻】必弊切,□音閉。
【廣韻】甑箅也。
【說文】蔽也,所以蔽甑底。
又【周禮考工記註】輪箅,則車行不掉。
又【字彙補】邦爾切,音彼。
佛經,迦箅,此雲藿香。
見【翻譯名義集】。
帇 【寅集中】【巾字部】 帇 【唐韻】尼輒切,音聶。
【說文】手之疌巧也。
【六書正譌】從手持巾,言其易。
亦作疌。
【六書正義】疌,手足相應敏也。
通作捷。
篋 【未集上】【竹字部】 篋 【廣韻】苦協切【集韻】【韻會】詰葉切【正韻】乞協切,□音蛺。
【廣韻】箱篋。
【禮學記】入學鼓篋,孫其業也。
【註】鼓篋,擊鼓警衆,乃發篋出所治經書也。
【儀禮註】隋方曰篋。
【疏】隋,謂狹而長也。
【左傳昭十三年】衞人使屠伯,饋叔向羹與一篋錦。
又山名。
【水經注】高城東北五十裡有篋山。
又去急切。
【張翰豆羹賦】是刈是穫,充簞盈篋。
香鑠和調,周疾赴急。
篌 【未集上】【竹字部】 篌 【廣韻】戸鉤切【集韻】【韻會】胡溝切【正韻】胡鉤切,□音侯。
箜篌,樂器。
通作□。
篍 【未集上】【竹字部】 篍 【集韻】【韻會】雌由切【正韻】此由切,□音秋。
竹簫。
又【廣韻】七遙切【集韻】千遙切【正韻】此遙切,□音蕉。
吹簫所以勸役。
【急就篇】箛篍起居課後先。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肖切,音悄。
竹蕭。
洛陽亭長所吹也。
【醜集上】【口字部】【廣韻】資悉切【集韻】子悉切,□音堲。
【玉篇】蟲鳴也。
又【廣韻】鼠聲。
篎 【未集上】【竹字部】 篎 【類篇】弭沼切【海篇】音渺。
【類篇】管之小者。
與□同。
篑 【未集上】【竹字部】 簣 【廣韻】【集韻】【韻會】求位切【正韻】具位切,□音匱。
土籠也。
【書旅獒】爲山九仞,功□一簣。
【疏】簣,盛土器。
又【廣韻】【集韻】□苦怪切,音蒯。
亦籠也。
亦作。
【後漢律歷志】爲山露而不終,踰乎一。
又通作匱。
【前漢王莽傳】綱紀鹹張,成不一匱。
【註】匱者織草爲器,所以盛土。
【集韻】同籄。
考證:〔【廣韻】竹箭也。
〕謹按廣韻簣字無竹箭也之文,今省去。
别增玉篇其貴切五字於前。
〔【前漢王莽傳】【註】匱者織竹爲器。
〕謹照原文織竹改織草。
簏 【未集上】【竹字部】 簏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
【說文】竹高篋也。
【楚辭九歎】棄雞駭于筐簏。
【註】筐簏,竹器也。
【晉書劉柳傳】劉柳爲僕射,時右丞傅迪廣讀書而不解其義。
柳讀《老子》而已,迪每輕柳。
柳曰:卿讀書而無所解,可謂書簏矣。
【海篇】簏以盛脂粉。
【集韻】簏或作箓。
通作盝。
【醜集上】【口字部】【廣韻】【集韻】□祖郭切。
【玉篇】□,聲也。
【廣韻】鳴□。
亦作嗽。
又【廣韻】則落切【集韻】卽各切,□音作。
【廣韻】強。
簐 【未集上】【竹字部】 簐 【字彙補】乃典切,年上聲。
魏人呼釣曰恭簐弓。
簑 【未集上】【竹字部】 簑 【儀禮旣夕】稾車載簑笠。
【註】簑笠,備雨服。
簑,素禾反。
同蓑。
簙 【未集上】【竹字部】 簙 【廣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音博。
【說文】局戲,六箸十二棊也。
【楚辭招魂】菎蔽象棊,有六簙些。
【註】投六箸,行六棊,故爲六簙也。
【世本】古者烏曹作簙。
【揚子方言】簙謂之蔽,或謂之箘。
秦、晉之閒謂之簙,吳、楚之閒謂之蔽。
又【類篇】匹各切。
義同。
通作博。
【論語】不有博奕者乎。
簚 【未集上】【竹字部】 簚 【正韻】莫狄切,音覓。
覆笭也。
【禮曲禮】鞮屨素簚。
【註】簚,覆笭也。
【正義】素簚者,素白狗皮也。
簚,車覆闌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川倉切,音窻。
籬也。
□ 【未集中】【耳字部】 □ 【玉篇】古霍切,音郭。
大耳也。
□ 【午集下】【立字部】 □ 【篇海】音田。
塞也。
俗作□。
紪 【未集中】【糸字部】 紪 【集韻】此禮切,音泚。
緀或從此作紪。
帛文也。
粘 【未集上】【米字部】 粘 【廣韻】女廉切【集韻】尼占切,□音黏。
【說文】相著也。
同黏。
粚 【未集上】【米字部】 粚 【集韻】同黐。
絣 【未集中】【糸字部】 絣 【廣韻】北萌切【集韻】悲萌切【韻會】晡橫切,□音崩。
【說文】作絣,氐人殊縷布也。
【玉篇】無文綺也。
【戰國策】妻自組甲絣。
【註】絣,綿也。
又【後漢班固傳】將絣萬嗣。
【註】絣,續也。
又【集韻】普幸切,音頩。
義同。
又【正韻】補耕切,音伻。
義同。
又【廣韻】振繩墨也。
亦作□。
又【集韻】□盈切,音幷。
義同。
又【集韻】必幸切,音□。
急絙也。
又同弁。
【周禮春官司服】凡弔事,弁絰服。
【註】故書弁作絣。
鄭司農絣讀爲弁。
又【集韻】披庚切,音磅。
□或從糸,張絃也。
考證:〔【廣韻】振繩墨也。
亦作〈匚中□〉。
〕謹照原文〈匚中□〉改□。
綐 【未集中】【糸字部】 綐 【集韻】都外切,音銳。
【博雅】紬也。
【玉篇】紬細也。
【管子立政篇】□餘戮民,不敢服綐。
綩 【未集中】【糸字部】 綩 【集韻】委遠切,音宛。
【玉篇】紘也。
【類篇】冠絭也。
一曰纁色衣。
一曰罔也。
或省作□。
絥 【未集中】【糸字部】 絥 【廣韻】【集韻】□平祕切,音備。
【說文】車絥也。
或從艸作茯,或從革□作□。
又【廣韻】【集韻】□房六切,音伏。
同□。
□,車具。
給 【未集中】【糸字部】 給 【廣韻】【正韻】居立切【集韻】【韻會】訖立切,□音急。
【說文】相足也。
【玉篇】供也,備也。
【左傳僖十三年】敢不共給。
【前漢禮樂志】日不暇給。
【註】給,足也。
又【集韻】極業切,音劫。
敏言也。
【禮仲尼燕居】恭而不中禮謂之給。
【註】謂給。
【論語】禦人以口給。
【何晏註】佞人口辭給。
又【集韻】於業切。
義同。
又【集韻】轄夾切,音洽。
歲在未曰汁給。
通作洽。
絧 【未集中】【糸字部】 絧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
布名。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弄切,音洞。
【前漢揚雄傳】鴻絧緁獵。
【註】鴻絧,直馳貌。
【文選李善註】鴻絧,相連貌。
又【集韻】【類篇】□他東切,音通。
緩而直通貌。
磻 【午集下】【石字部】 磻 【廣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音盤。
磻溪,太公釣處,在鳳翔虢縣。
又【唐韻】博禾切,同碆。
【說文】以石著隿□也。
【張衡西京賦】磻不特絓。
又【集韻】補過切,音播。
石名。
可爲失鏃。
礇 【午集下】【石字部】 礇 【集韻】乙六切,音郁。
石似玉。
秵 【午集下】【禾字部】 秵 【集韻】伊眞切,音因。
禾葉。
又禾華也。
禥 【午集下】【示字部】 禥 【說文】籀文祺字。
磼 【午集下】【石字部】 磼 【廣韻】徂合切【集韻】昨合切,□音雜。
磼礏,山高貌。
【前漢司馬相如傳】嵯峨嶫。
【史記】作磼礏。
又【集韻】士劫切。
磖磼,破物聲。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子芮切,音醉。
絡絲也。
【辰集上】【月字部】【集韻】他昆切,音燉。
【玉篇】月光。
【類篇】或作朜。
磽 【午集下】【石字部】 磽 【唐韻】口交切【集韻】【韻會】【正韻】丘交切,□音敲。
與墝同。
石地。
【說文】□石也。
【玉篇】堅硬也。
【孟子】則地有肥磽雨露之養。
【前漢景帝紀】郡國或磽陿,無所農桑。
【註】磽謂磽埆瘠薄。
又【集韻】輕皎切,同。
山田。
又魚敎切,音烄。
義同。
磾 【午集下】【石字部】 磾 【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音低。
染繪黑石,出琅琊山。
又人名。
漢金日磾。
又與堤通。
【漢石經公羊傳】以磾爲堤。
秞 【午集下】【禾字部】 秞 【廣韻】以周切【集韻】餘周切,□音猷。
禾黍盛也。
一曰物初生貌。
【元結樂歌】其生如何兮秞秞。
矢 【午集中】【矢字部】 矢 〔古文〕□□【唐韻】【廣韻】式視切【集韻】【類篇】【韻會】矧視切,□屍上聲。
【說文】弓弩矢也。
從入,象鏑括羽之形。
古者夷牟初作矢。
【宋衷雲】黃帝臣也。
【荀子解蔽篇】浮遊作矢。
【山海經】少皡生般,始爲弓矢。
【爾雅釋詁】矢,弛也。
【疏】以弓釋弦曰弛。
【釋名】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
【揚子方言】箭,自關而東謂之矢。
【易繫辭】剡木爲矢。
【書顧命】垂之竹矢。
【周禮夏官】司弓矢,掌八矢之灋。
枉矢,絜矢,利火射,用諸守城車戰。
殺矢,鍭矢,用諸近射田獵。
矰矢,茀矢,用諸弋射。
恆矢,□矢,用諸散射。
【史記孔子世家】肅愼貢楛矢石砮,長尺有咫。
又嚆矢,響箭也。
【莊子在宥篇】焉知曾史之不爲桀紂嚆史也。
一作嗃矢。
黃庭堅曰:安能爲人作嗃矢。
【註】射者必先以嗃矢定其遠近也。
又【爾雅釋詁】□也。
【虞書序】臯陶矢闕謨。
【春秋隱五年】公矢魚于棠。
【詩大雅】無矢我陵。
【傳】矢,□也。
【箋】猶當也。
【正義】矢實□義,欲言威武之盛,敵不敢當,以其當侵而□,故言矢猶當也。
又【爾雅釋言】誓也。
【書盤庚】出矢言。
【詩衞風】永矢勿諼。
又【博雅】正也。
直也。
【易解卦】得黃矢貞吉。
【詩小雅】其直如矢。
又施也。
【詩大雅】矢其文德。
又投壷之籌曰矢。
【禮投壷】主人奉矢。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枉矢,類大流星,虵行而蒼黑,望之如有毛羽然。
又【釋名】齊魯謂光景爲枉矢,言其光行若射矢之所至也。
又鉗矢,蓬矢,諸羌州名。
見【唐書地理志】。
又【廣韻】屎本作矢。
【左傳文十八年】埋之馬矢之中。
【史記廉頗傳】一飯三遺矢。
又複姓。
【前漢馬宮傳】本姓馬矢,宮仕學,稱馬氏雲。
【集韻】或作□。
矣 【午集中】【矢字部】 矣 〔古文〕□【唐韻】【集韻】于己切【韻會】羽已切【正韻】養裡切,□音□。
【說文】語已辭也。
【徐曰】矣者,直疾。
今試言矣,則出氣直而疾會意。
【柳宗元曰】決辭也。
又葉于姬切,音依。
【詩小雅】徹我牆屋,田卒汙萊。
曰予不戕,禮則然矣。
萊音釐。
【正字通】通作巳。
音以。
與已別。
矤 【午集中】【矢字部】 矤 【說文】矧本字。
從矢,引省聲。
從矢,取詞之所之如矢也。
又長也。
【揚子方言】東齊曰矤,宋魯曰呂。
【玉篇】或作□。
【廣韻】作訠。
【字彙補】別作□□,非。
知 【午集中】【矢字部】 知 〔古文〕□□【唐韻】陟離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
【說文】詞也。
從口從矢。
【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又【玉篇】識也,覺也。
【增韻】喩也。
【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
【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
又漢有見知法。
【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
【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
又相交曰知。
【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
【註】相親知也。
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
【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
又【爾雅釋詁】匹也。
【詩檜風】樂子之無知。
【註】匹也。
又【廣韻】欲也。
【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
又猶記憶也。
【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又猶主也。
【易繫辭】乾知大始。
【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
【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
又【揚子方言】愈也。
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
【黃帝素問】二刺則知。
【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
又藥名。
【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
又地名。
【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于且知。
又【集韻】【韻會】知義切。
【正韻】知意切。
□與智同。
【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
【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又姓。
【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
別食知邑,又爲知氏。
又【諡法】官人應實曰知。
矦 【午集中】【矢字部】 矦 【唐韻】乎溝切【集韻】【韻會】胡溝切。
□同侯。
【說文】春饗所侯也。
從人從丆,象張布,矢在其下。
天子射熊虎豹,服猛也。
諸侯射熊豕虎。
大夫射麋,麋惑也。
士射鹿豕,爲田除害也。
其祝曰:毋若不寧矦,不朝于王所,故伉而射汝也。
餘詳人部七畫。
【集韻】或作帿。
帿字從巾從矦。
【補遺】【卯集】【心字部】【字彙補】倉紅切,音聰。
赤色。
矧 【午集中】【矢字部】 矧 【廣韻】式忍切【集韻】【韻會】【正韻】矢忍切,□音哂。
【玉篇】況也。
【書大禹謨】至諴感神,矧茲有苗。
【詩小雅】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又與齗通。
【禮曲禮】笑不至矧。
【註】齒本曰矧,大笑則見。
【說文】本作矤。
【玉篇】亦作□。
矩 【午集中】【矢字部】 矩 【廣韻】俱雨切【集韻】【韻會】果羽切,□音踽。
正方之則也。
【爾雅釋詁】常也。
【疏】度方有常也。
【玉篇】圓曰規,方曰矩。
【禮經解】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圓。
【前漢律歷志】矩者,所以矩方器械,令不失其形也。
【管子輕重已篇】心生規,規生矩,矩生方。
又【爾雅釋詁】法也。
【論語】不踰矩。
【前漢敘傳】濞之受吳,疆土踰矩。
【註】矩,法制也。
又【增韻】儀也,廉隅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輸人】凡斬轂之道,必矩其隂陽。
【註】矩,謂刻識之也。
又【揚子太□經】天道成規,地道成矩,規動周營,矩靜安物。
【陸倕石闕銘】製模下矩。
【註】地也。
又【周□算經】智出於句,句出於矩。
【註】矩,謂之表,表不移亦爲句,爲句將正,故曰句出於矩焉。
又規矩,戎名。
【汲冢周書】規矩以麟者,獸也。
又通作萭。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輪,可規可萭。
又通作句。
【莊子田子方】履句屨者知地形。
【說文】本作巨,從工,象手持之形。
重文作榘,從木矢。
矢者,其中正也。
【六書正譌】巨從工,中象方形,亦會意。
矪 【午集中】【矢字部】 矪 【廣韻】【集韻】□張流切,音輈。
射鳥箭也。
或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堅正切,音勁。
筋竹。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恕,古作。
註詳六畫。
【佩觿集】或作恚怒之怒字,非。
砇 【午集下】【石字部】 砇 【集韻】眉貧切,音民。
美石,次玉。
亦作玟瑉珉。
矵 【午集下】【石字部】 矵 【正字通】俗砌字。
矯 【午集中】【矢字部】 矯 【唐韻】居夭切【集韻】【韻會】舉夭切,□驕上聲。
【說文】揉箭箝也。
【搏雅】直也。
【禮部韻略】揉曲爲矯。
【易說卦】坎爲矯輮。
【疏】使曲者直爲矯,使直者曲爲輮。
【史記平津侯傳】矯矢累弦。
【註】正曲使直也。
【前漢成帝詔】民彌惰怠,將何以矯之。
【註】矯,正也。
【劉勰新論】搒檠者,矯不正也。
又【玉篇】詐也,擅也。
【類篇】妄也。
【字彙】託也。
通作撟。
【書呂□】奪攘矯虔。
【前漢高帝詔】作撟虔。
【註】稱詐爲矯,強取爲虔。
【左傳昭二十六年】矯誣先王。
【史記汲黯傳】矯制持節,發河南倉廩,以振貧民。
【前漢高帝紀】羽矯殺卿子冠軍。
【註】托懷王命而殺之也。
【大戴禮】非其事而居之,矯也。
又【爾雅釋訓】矯矯,勇也。
【博雅】武也。
【詩魯頌】矯矯虎臣。
【周頌】作蹻蹻。
【註】武貌。
又強也。
【禮中庸】強哉矯。
【荀子臣道篇】作撟然剛折。
【註】強貌。
又【類篇】舉也。
【陶潛歸去來辭】時矯首而遐觀。
【揚雄甘泉賦】作撟首。
又【博雅】飛也。
【孫綽遊天台山賦】整輕翮而思矯。
【揚子方言】作。
又姓。
【風俗通】晉大夫矯父之後,前漢右將軍矯望,後漢逸民矯愼。
矯,一作蟜。
又【韻會】嬌廟切,驕去聲。
與撟同。
又詐也。
又強亢貌。
又高舉貌。
本【毛氏韻增】。
又【集韻】【韻會】□居妖切,音驕。
矢躍出也。
【神異東荒經】東王公與玉女投壷,每投千二百矢矯。
又矯矯,高舉貌。
【前漢敘傳】賈生矯矯,弱冠登朝。
【師古曰】合韻音驕。
又【字彙補】其嬌切,音橋。
亦姓也。
【史記仲尼弟子傳】江東人矯子庸疵。
【註】矯,音橋。
師古雲:矯疵,字子庸。
與撟蹻蟜□通。
【正韻】作同橋,非。
【辰集上】【月字部】【集韻】【韻會】□虎晃切,音慌。
□,月不明。
矬 【午集中】【矢字部】 矬 【廣韻】昨禾切【集韻】【韻會】徂禾切,□坐平聲。
【博雅】短也。
【北史宋世景傳】孝王學涉,形貌矬陋,而好臧否人物。
又鹽場名。
【元史百官志】廣東鹽場十三所,一曰矬峒場。
短 【午集中】【矢字部】 短 【唐韻】【正韻】都管切【集韻】【韻會】覩緩切,□端上聲。
【說文】有所長短,以矢爲正。
【徐曰】若以弓爲度也。
【廣韻】促也,不長也。
【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禮月令】度有長短。
又長短術。
【史記六國年表】謀詐用,而縱橫長短之說起。
【註】長短術興於六國時,行長入短,其語隱謬,用相激怒。
又短功。
【唐書百官志】凡工匠,十月至正月爲短功。
又短人。
【史記孔子世家】僬僥三尺,短之至也。
【荀子非相篇】帝堯長,帝舜短。
文王長,周公短。
仲尼長,子弓短。
【張華博物志】伊尹黑而短。
又凡指人過失曰短。
【史記屈原傳】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
【前漢蕭望之傳】鄭朋數稱述望之,短車騎將軍。
【師古註】短謂毀其短惡也。
又葉多卷切,音近亶。
【陸機思親賦】天步悠長,人道短矣。
異途同歸,無早晚矣。
又葉都眷切,音近玷。
【蘇轍夷中詩】江流日益深,民語漸已變。
峰巒古崖石,草木條榦短。
【集韻】或作□。
矮 【午集中】【矢字部】 矮 【唐韻】烏蟹切【集韻】【韻會】倚蟹切【正韻】鴉蟹切,□隘上聲。
【說文】短人也。
【類篇】矬也。
【易林】猨墮高木,不矮手足。
【王楙野客叢談】黃魯直詩:矲矮金壷肯送持。
註引玉篇:矲,短也。
矮,不長也。
不知矲雉二字,見周禮春官典同註:矲,皮買反。
雉,苦買反。
方言:桂林之閒謂人短爲矲雉,雉正作矮字呼也。
【集韻】或作躷。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集韻】□居玉切,音梮。
【說文】舉食者。
【博雅】輿也。
矯 【午集中】【矢字部】 矯 【唐韻】居夭切【集韻】【韻會】舉夭切,□驕上聲。
【說文】揉箭箝也。
【搏雅】直也。
【禮部韻略】揉曲爲矯。
【易說卦】坎爲矯輮。
【疏】使曲者直爲矯,使直者曲爲輮。
【史記平津侯傳】矯矢累弦。
【註】正曲使直也。
【前漢成帝詔】民彌惰怠,將何以矯之。
【註】矯,正也。
【劉勰新論】搒檠者,矯不正也。
又【玉篇】詐也,擅也。
【類篇】妄也。
【字彙】託也。
通作撟。
【書呂□】奪攘矯虔。
【前漢高帝詔】作撟虔。
【註】稱詐爲矯,強取爲虔。
【左傳昭二十六年】矯誣先王。
【史記汲黯傳】矯制持節,發河南倉廩,以振貧民。
【前漢高帝紀】羽矯殺卿子冠軍。
【註】托懷王命而殺之也。
【大戴禮】非其事而居之,矯也。
又【爾雅釋訓】矯矯,勇也。
【博雅】武也。
【詩魯頌】矯矯虎臣。
【周頌】作蹻蹻。
【註】武貌。
又強也。
【禮中庸】強哉矯。
【荀子臣道篇】作撟然剛折。
【註】強貌。
又【類篇】舉也。
【陶潛歸去來辭】時矯首而遐觀。
【揚雄甘泉賦】作撟首。
又【博雅】飛也。
【孫綽遊天台山賦】整輕翮而思矯。
【揚子方言】作。
又姓。
【風俗通】晉大夫矯父之後,前漢右將軍矯望,後漢逸民矯愼。
矯,一作蟜。
又【韻會】嬌廟切,驕去聲。
與撟同。
又詐也。
又強亢貌。
又高舉貌。
本【毛氏韻增】。
又【集韻】【韻會】□居妖切,音驕。
矢躍出也。
【神異東荒經】東王公與玉女投壷,每投千二百矢矯。
又矯矯,高舉貌。
【前漢敘傳】賈生矯矯,弱冠登朝。
【師古曰】合韻音驕。
又【字彙補】其嬌切,音橋。
亦姓也。
【史記仲尼弟子傳】江東人矯子庸疵。
【註】矯,音橋。
師古雲:矯疵,字子庸。
與撟蹻蟜□通。
【正韻】作同橋,非。
矰 【午集中】【矢字部】 矰 【唐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正韻】咨登切,□音增。
【說文】隿矢也。
【玉篇】結繳於矢也。
【周禮夏官】矰矢用諸弋射。
【註】矰,高也,可以弋飛鳥。
【史記老子傳】飛者可以爲矰。
【班固西都賦】矰繳相纏。
【吳越春秋】吳師中軍素羽之矰,左軍朱羽之矰,右軍烏羽之矰。
【註】矰,短矢。
韋昭曰:矢名。
又【韻會】通作繒。
【三輔黃圖】佽飛具繒繳,以射鳧鴈。
【註】箭有綸曰繒繳,卽綸也。
【集韻】或作□。
穢 【午集下】【禾字部】 穢 〔古文〕□【廣韻】於廢切【集韻】【韻會】烏廢切,□音薉。
【說文】蕪也。
【徐曰】田中雜草也。
【前漢楊惲傳】蕪穢不治。
又惡也,汙也。
【書盤庚】無起穢以自臭。
【左傳昭二十六年】晏子曰:天之有彗也,以除穢也。
又與薉同。
【荀子天論篇】耘耨失薉。
【註】薉穢同。
又葉于列切。
【左思魏都賦】一自以爲禽鳥,一自以爲魚鼈。
山阜猥積而崎嶇,泉流迸集而咉咽。
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藪石留而蕪穢。
又葉音塢。
【楚辭招魂】主此盛德兮,牽於俗而蕪穢。
上無所考此盛德兮,長離殃而愁苦。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渠巾切,音勤。
矛柄。
又鉏耰也。
【正字通】史傳作矜。
俗作,非。
○按《賈誼過秦論》鉏耰棘矜,作矜。
《詩》二矛重弓,鄭箋:戈柄謂之矜,又作。
則矜、通用。
【醜集上】【口字部】【廣韻】【集韻】□於交切,音坳。
【玉篇】婬聲。
又【集韻】咋,犬多聲。
矱 【午集中】【矢字部】 矱 【集韻】【韻會】□鬱縛切,音雘。
與彠同。
度也。
【屈原離騷】求榘矱之所同。
【後漢崔駰傳】協準矱之貞度。
【註】準,繩也。
矱,尺也。
□ 【未集中】【老字部】 □ 【字彙補】同耆。
□ 【未集中】【耳字部】 □ 【博雅】□,聽也。
【釋文】匹照反。
◎按卽字之譌。
矲 【午集中】【矢字部】 矲 【廣韻】薄蟹切【集韻】部買切,□牌上聲。
【博雅】短也。
□見□矮□三字註。
又與罷通。
【周禮春官典同註】短罷,或作矲。
音同。
又【集韻】蒲楷切,排上聲。
又步化切,音杷。
義□同。
【集韻】亦作□跁。
石 【午集下】【石字部】 石 〔古文〕□【唐韻】【集韻】【正韻】常隻切【韻會】常亦切,□音碩。
【增韻】山骨也。
【釋名】山體曰石。
【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小石。
【楊泉物理論】土精爲石,石氣之核也。
氣之生石,猶人筋絡之生爪牙也。
【春秋說題詞】石,隂中之陽,陽中之隂,隂精補陽,故山含石。
又樂器,八音之一。
【書益稷】擊石拊石。
【註】石,磬也。
又樂聲不發揚亦曰石。
【周禮春官典同】厚聲石。
【註】鐘太厚則如石,叩之無聲。
又堅也。
【前漢揚雄傳】石畫之臣。
【師古註】言堅固如石。
亦作碩。
又星亦稱石。
【左傳僖十六年】隕石于宋五,隕星也。
又量名。
十鬥曰石。
【前漢食貨志】夫治田百畮,歲收畮一石半,爲粟百五十石。
又官祿秩數稱石。
【師古曰】漢制,三公號稱萬石,以下遞減至百石。
又粗布皮革之數亦稱爲石。
【唐書張弘靖傳】汝輩挽兩石弓,不如識一丁字。
又水亦稱石。
【水經注】河水濁,淸澄一石水六鬥泥。
又酒亦稱石。
【史記滑稽傳】臣飲一鬥亦醉,一石亦醉。
又衡名。
百二十斤爲石。
【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
【註】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
【禮月令】仲春鈞衡石。
【前漢律歷志】石者,大也,權之大者。
又州名。
【廣韻】秦伐趙取離石,周因邑以名州。
又姓。
【左傳】衞大夫石碏。
又複姓。
孔子弟子有石作蜀。
又葉常義切,音嗜。
【宋玉高唐賦】勢薄岸而相擊兮,隘交引而卻會。
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
又葉石若切,音杓。
【楚辭惜誓】方世俗之幽昬兮,眩白黑之美惡。
放山淵之龜玉兮,相與貴夫礫石。
又【招魂】長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十日代出,流金礫石些。
又葉七各切,音錯。
【郭璞爾雅贊】鰒似蛤,有鱗無殻。
一面附石,細孔雜雜,或七或八。
矴 【午集下】【石字部】 矴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丁定切,音釘。
錘舟石。
或作碇。
亦作磸。
矶 【午集下】【石字部】 磯 【廣韻】居依切【集韻】【韻會】居希切,□音機。
【玉篇】水中磧也。
【增韻】石激水曰磯。
【孟子】是不可磯也。
【疏】磯者,磯激也。
石之激水,順其流而激之。
又【玉篇】摩也。
矸 【午集下】【石字部】 矸 【廣韻】古案切【集韻】居案切,□音旰。
山石貌。
又【集韻】硟石。
又石淨貌。
【甯戚飯牛歌】南山矸,白石爛,生不逢堯與舜禪。
又【集韻】魚旰切【韻會】疑旰切【正韻】魚幹切,□音岸。
又【集韻】居寒切,音幹。
義□同。
又丹矸。
【荀子正論篇】加之以丹矸。
【註】丹砂也。
又【廣韻】古旱切,音稈。
擊也。
又【廣韻】【集韻】□侯旰切,音翰。
磓也。
矹 【午集下】【石字部】 矹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五忽切,音兀。
硉矹,石崖不穩貌。
【郭璞江賦】巨石硉矹以前卻。
【註】硉矹,沙石隨水貌。
又與兀通。
【杜甫詩】骨骼硉兀如堵牆。
【柳宗元集】乘水潦之波,以入於河而流焉,盪突硉兀。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落胡切【集韻】龍都切,□音盧。
【說文】木名,出橐山。
【唐韻】黃木,可染也。
又【集韻】【類篇】□通都切,音。
又【集韻】荒胡切,音呼。
又籠五切,音魯。
義□同。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憐題切,音棃。
木名。
矺 【午集下】【石字部】 矺 【廣韻】【集韻】□陟格切,音舴。
同磔省。
詳磔字註。
又【廣韻】磓也。
又【廣韻】他各切,音託。
矺,木名。
一曰王棘。
【儀禮士喪禮註】王棘,矺。
又【廣韻】都盍切,音□。
擲地聲。
又【五音集韻】竹亞切,音吒。
義同。
亦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類篇】班糜切。
竹名。
又【篇海】逋眉切,音悲。
義同。
矻 【午集下】【石字部】 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骨切,音窟。
矻矻,勞極也。
【前漢王褒傳】勞筋苦骨,終日矻矻。
【如淳曰】健作貌。
【韓愈進學解】矻矻窮年。
又【集韻】丘八切,音劼。
與硈同。
石堅貌。
矼 【午集下】【石字部】 矼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枯江切,音腔。
慤實貌。
【莊子人閒世】德厚信矼。
又【集韻】苦貢切,音控。
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江。
聚石爲步,渡水也。
通作杠。
【孟子】歲十一月徒杠成。
【爾雅釋宮】石杠謂之徛。
【註】今石橋。
砀 【午集下】【石字部】 碭 【唐韻】【正韻】徒浪切【集韻】【韻會】大浪切,□音宕。
【說文】文石也。
【何晏景福殿賦】墉垣碭基,其光昭昭。
又芒碭,山名。
【前漢高帝紀】隱芒碭山澤閒。
【應劭註】芒屬沛,碭屬梁。
又【水經注】仙者涓子,主柱,□隱碭山,得道。
又沆碭,白氣貌。
【前漢禮樂志】西顥沆碭,秋氣蕭殺。
又過也。
【揚雄甘泉賦】回猋肆其碭駭兮。
【馬融長笛賦】犇遯碭突。
又碭,溢也。
【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
【註】謂碭溢而失水也。
又【正韻】待朗切,音蕩。
又【集韻】徒郞切,音唐。
義□同。
□ 【未集中】【羽字部】 □ 【字彙補】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前漢王尊傳】長安宿猾,東市賈萬,城西萬章,□張禁,酒趙放。
【註】□張禁,酒趙放,此二人作□、作酒之家。
【卯集下】【攴字部】【集韻】先了切,音篠。
撲也。
又尺約切,音綽。
奪取物也。
砂 【午集下】【石字部】 砂 【廣韻】所加切【集韻】師加切,□音紗。
【廣韻】俗沙字。
【集韻】沙,或作砂。
○按《史記孝武紀》:李少君言於上曰:□竈則緻物,緻物而丹砂可化爲黃金。
丹砂,卽今硃砂也。
《集韻》《韻會》於沙字下註亦作砂。
《廣韻》幷斥砂爲俗字。
惟《正字通》雲砂類不一。
《本草》朱砂性甘味寒。
又《廣輿志》:粵西慶遠府宜山縣產砂,生山北者曰辰砂,生山南者曰宜砂,地脈不殊,砂亦無別。
又縮砂蔤,其子一團八隔,如黍米,辛香可調食。
今砂仁,卽縮砂子。
又硼砂,生西南番,分黃白二種。
又兔矢曰明月砂,亦名兔簟。
又蝙蝠矢曰夜明砂。
《本草綱目》砂載玉石部,與水部沙音同義異,不宜合而爲一,此足正舊說之謬矣。
又葉蘇和切,音梭。
【白居易詩】容光未消歇,恩愛忽磋跎。
何意掌上玉,化作眼中砂。
砅 【午集下】【石字部】 砅 【唐韻】【集韻】□力制切,音例。
【說文】履石渡水也。
從水從石。
【爾雅釋宮】以衣涉水,繇帶以上爲厲。
【論語】深則厲。
【說文】作砅。
又【集韻】鄰知切,音離。
義同。
○按《字彙》於此字,音聘平聲,註:水激山崖。
引《郭璞江賦》:砅崖鼔作。
李白詩:砅衝萬壑會。
於五畫砯字,亦音砰,訓水擊石聲,音義相近,似混爲一字,不知郭賦,李詩,砅字當從氷作砯。
其從水作砅者,後人傳寫之譌耳。
《正字通》特正其謬,定從水者音例,與厲通。
與《說文》合。
從氷者爲水擊石聲,是也。
砆 【午集下】【石字部】 砆 【廣韻】甫無切,音膚。
同玞。
【山海經】會稽山下多砆石。
【司馬相如子虛賦】碝石碔砆。
【註】碔砆,石次玉,赤地白采,蔥蘢不分。
砉 【午集下】【石字部】 砉 【廣韻】【集韻】【韻會】□呼狊切,音殈。
皮骨相離聲。
【莊子養生主】砉然嚮然,奏刀騞然。
【註】砉音翕,騞音畫,騞聲大於砉。
【沈佺期霹靂引】始戛羽以騞砉。
又【廣韻】虎伯切【集韻】【正韻】霍虢切,□音謋。
又【集韻】胡麥切,音畫。
義□同。
砊 【午集下】【石字部】 砊 【廣韻】苦浪切【集韻】【正韻】口浪切,□音抗。
砊硠,石聲。
又【廣韻】客庚切,音坑。
義同。
又【集韻】丘剛切,音康。
砊礚,雷聲。
【張衡思□賦】淩驚雷之砊礚。
砌 【午集下】【石字部】 砌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計切,妻去聲。
【說文】階甃也。
【班固西都賦】□墀釦砌,玉階彤庭。
【註】謂以玉飾砌也。
又作切。
【張衡西京賦】刋層平堂,設切厓隒。
【李註】切,古通砌。
亦作墄。
【三輔黃圖】未央前殿,左墄右平。
【註】墄,音砌。
砍 【午集下】【石字部】 砍 【篇海】苦感切,音坎。
砍斫也。
砎 【午集下】【石字部】 砎 【廣韻】古拜切【集韻】居拜切,□音戒。
硬也。
又【集韻】訖黠切,音拮。
礣砎,小石。
又【玉篇】下瞎切,音黠。
石貌。
砏 【午集下】【石字部】 砏 【集韻】披巾切,品平聲。
【博雅】砏磤,聲也。
【楚辭九懷】鉅寶遷兮砏磤。
【註】砏磤,石聲。
又【廣韻】砏磤,大雷也。
又【廣韻】府巾切,音彬。
水名。
又石。
又【集韻】敷文切。
音芬。
大聲也。
砑 【午集下】【石字部】 砑 【廣韻】吾駕切【集韻】魚駕切【韻會】【正韻】五駕切,□音訝。
碾砑也。
【玉篇】光石也。
砒 【午集下】【石字部】 砒 【正字通】同磇。
砱 【午集下】【石字部】 砱 【廣韻】【集韻】□郞丁切,音零。
石砱也。
又【正字通】石孔開明也。
一曰石聲。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同糞。
磚 【午集下】【石字部】 磚 【集韻】徒官切,音團。
人名。
鄭有石磚。
又與甎同。
【古史考】烏曹作甎。
【後漢列女傳】曹世叔妻內助訓,古者生女,三日臥之牀下,弄之瓦磚,而齋告焉。
又【集韻】徒禾切,音砣。
圜貌。
硯 【午集下】【石字部】 硯 【唐韻】吾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倪甸切,□音□。
【釋名】硯,硏也,硏墨使和濡也。
【說文】石滑也。
【長箋】滑訓利,利猶厲也,與硏摩同義。
【文房四譜】黃帝得玉一紐,治爲墨篆,曰帝鴻氏之硯。
【周武王硯銘】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讒言無得汙白。
又姓。
【元文類】國子監司業硯彌堅。
又【字彙補】古典切,音蹇。
濡石也。
【正字通】說文硏硯音義俱分,今俗合爲一。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以遮切【集韻】餘遮切,□音邪。
【說文】作枒。
或作椰。
【廣韻】子木出交州,其葉背面相似。
郭璞雲:似栟櫚。
【張衡南都賦】楈枒栟櫚。
【類篇】木高數十丈,葉在其末,膚裏有漿甘如酒。
宋李綱有《子酒賦》。
又【齊東野語】子花亦可釀酒。
【殷堯封寄嶺南張明府詩】花好爲酒,誰伴醉如泥。
又【正字通】其殻有斑纈點文,橫破之爲酒器,遇毒則酒沸起。
又【說文】一曰車輞會也。
砝 【午集下】【石字部】 砝 【廣韻】居怯切【集韻】訖業切,□音劫。
硬也。
又居盍切,音□。
石聲。
砟 【午集下】【石字部】 砟 【玉篇】仕亞切【集韻】助駕切,□音乍。
【篇海】砟,□石也。
又【廣韻】在各切,音昨。
【宋書樂志】遊君山,甚爲眞,磪砟硌,爾自爲神。
又【廣韻】石上也。
又人名。
砠 【午集下】【石字部】 砠 【廣韻】【韻會】七餘切【集韻】【正韻】千餘切,□音疽。
【說文】作岨。
【爾雅釋山】土戴石爲砠。
【詩周南】陟彼砠矣。
【韻會】詩詁雲:土山戴石,行者以爲苦,故雲馬瘏僕痡。
毛傳:石山戴土。
誤。
砢 【午集下】【石字部】 砢 【唐韻】來可切【集韻】【韻會】朗可切,□音裸。
【說文】磊砢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水玉磊砢。
【註】磊砢,魁礨貌。
又【玉篇】磊砢,衆小石貌。
又【正字通】人性體卓特者亦曰磊砢。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坑衡閜砢。
【註】坑衡,木枝徑直貌。
閜,烏可切。
閜砢,相扶持也。
又水名。
【水經注】淶水與紫水合,北出聖人城北大亘下,東南流,左會壘砢溪水。
又【集韻】丘何切,同珂。
石次玉。
又葉籠五切,音魯。
【韓愈元和聖德詩】除於南國,鱗筍毛虡。
廬幕周施,開揭磊砢。
禗 【午集下】【示字部】 禗 【廣韻】息茲切【集韻】新茲切,□音思。
禗禗,神不安欲去意。
【前漢郊祀歌】靈禗禗,象輿轙。
又【韻會】【正韻】□想裡切,音徙。
義同。
砣 【午集下】【石字部】 砣 【五音集韻】徒和切,音□。
飛磚戲也。
又【篇海】碾輪石也。
【正字通】或作□。
砤 【午集下】【石字部】 砤 同砣。
砥 【午集下】【石字部】 砥 【廣韻】【韻會】【正韻】諸氏切【集韻】掌氏切,□音紙。
磨石也。
【書禹貢】荊州礪砥砮丹。
【註】砥細於礪。
【山海經】崦嵫之山,其中多砥礪。
又平也,均也。
【詩小雅】周道如砥。
又借言節操。
【禮儒行】砥礪廉隅。
又砥砨,玉石。
【史記範睢傳】周有砥砨。
【說文】本作厎。
或作底。
【書禹貢】厎柱析城。
【註】厎柱,山名。
在河水中。
【前漢梅福傳】爵祿束帛,天下之底石。
又【集韻】曲禮切,音邸。
義同。
砦 【午集下】【石字部】 砦 【廣韻】豺夬切【集韻】【韻會】士邁切【正韻】助邁切,□音寨。
藩落也。
山居以木柵。
又壘也。
通作柴寨。
□ 【未集中】【耒字部】 □ 【五音類聚】而勇切,音茸草□也。
【寅集下】【彳字部】【字辨】同逶。
【補遺】【辰集】【月字部】【字彙補】奉木切,音伏。
有也。
砧 【午集下】【石字部】 砧 【唐韻】【集韻】□知林切,音斟。
擣衣石也。
【庾信詩】秋砧調急節。
又藁砧,農家擣草石。
【古樂府】藁砧今何在。
通作碪。
砩 【午集下】【石字部】 砩 【廣韻】方肺切【集韻】放吠切,□音廢。
以石遏水曰砩。
又【玉篇】扶勿切,音佛。
石名。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胡茅切【集韻】何交切,□音爻。
【廣韻】聲也。
【集韻】脛骨也。
砫 【午集下】【石字部】 砫 【玉篇】之縷切【集韻】腫庾切,□音主。
宗廟宔石。
亦作宔。
硑 【午集下】【石字部】 硑 【集韻】同砰。
詳砰字註。
碮 【午集下】【石字部】 碮 【集韻】田黎切,音提。
碮砧也。
【正字通】同隄。
砬 【午集下】【石字部】 砬 【廣韻】【集韻】□力入切,音立。
砬礘,石聲。
一曰石藥,能制藥毒。
砭 【午集下】【石字部】 砭 【集韻】【韻會】【正韻】□悲廉切,貶平聲。
【說文】以石刺病也。
【廣韻】石針。
【山海經】東山高氏之山,多針石。
【史記倉公傳】年二十,是謂易貿,法不當砭灸。
又【廣韻】方驗切,音窆。
義同。
砮 【午集下】【石字部】 砮 〔古文〕□□【廣韻】【正韻】奴古切【集韻】【韻會】暖五切,□音弩。
【說文】石可爲矢鏃。
【書禹貢】礪砥砮丹。
【魯語】仲尼曰:肅愼氏貢楛矢石砮,長尺有咫。
又【唐韻】乃都切【集韻】【韻會】【正韻】農都切,□音奴。
義同。
砯 【午集下】【石字部】 砯 【集韻】【韻會】□披冰切,音砰。
水擊出巖聲。
【郭璞江賦】砯崖鼓作。
又【五音集韻】蒲應切,憑去聲。
義同。
又【正字通】韓愈詩:瓿墅輾砯砰。
韻會合砯砰爲一,非。
砰 【午集下】【石字部】 砰 〔古文〕□【廣韻】普耕切。
【集韻】【韻會】【正韻】披耕切,□音怦。
石聲。
【司馬相如上林賦】砰磅訇礚。
又【廣韻】砰礚,如雷之聲。
【列子湯問篇】砰然聞之如雷。
【前漢禮樂志】休嘉砰隱。
【註】砰隱,盛也。
又【五音集韻】蒲逬切,音輧。
石落聲。
砲 【午集下】【石字部】 砲 【正字通】同礮省。
詳礮字註。
破 【午集下】【石字部】 破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普過切,頗去聲。
壞也,剖也,裂也,劈也,坼也。
【正字通】凡物壞,及行師敗其軍,奪其地,皆曰破。
說文專訓石碎,泥。
又【韻會】曲破,樂名。
樂書雲:唐明皇天寶,樂章多以邊地名曲。
如伊州,甘州之類。
曲終繁聲,名爲入破。
又【字彙補】披義切,音媲壞也。
又葉博屑切,音鷩。
【呂覽】膏以明自煎,鐸以聲自穴。
翠以羽殃身,蚌以珠緻破。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韻】都郞切,音當。
耳□,耳下垂也。
砵 【備考】【午集】【石字部】 砵 【龍龕】於合切,音遏。
砺 【午集下】【石字部】 礪 【唐韻】【集韻】【韻會】□力制切,音例。
【書費誓】礪乃鋒刃。
【傳】磨石也。
【正義】厲以粗糲爲稱,故砥細於礪。
【玉篇】崦滋山礪石,可磨刃。
【說文】經典通用厲。
砻 【午集下】【石字部】 礱 〔古文〕□【唐韻】盧紅切【集韻】【韻會】盧東切,□音籠。
【說文】也。
【晉語】趙文子爲室,斲其椽而礱之。
【荀子性惡篇】鈍金必將礱厲,然後利。
【揚子法言】有刀礱諸。
又【玉篇】磨穀爲礱。
又【集韻】盧貢切,音弄。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渠容切,音蛩。
舉兩手取曰。
〇按卽字變體轉註。
【辰集上】【日字部】【正字通】奇計切,音氣。
【字彙】日氣也。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呼麥切【集韻】忽麥切,□音□。
不慧也。
【玉篇】乖戾也,頑也。
【顏氏家訓】乃□文墨,□無言者須言。
又【集韻】胡麥切,音畫。
義同。
箆 【未集上】【竹字部】 箆 【玉篇】方迷切。
同篦。
秛 【午集下】【禾字部】 秛 【廣韻】敷羈切,音鈹。
禾租也。
又【集韻】攀麋切,音披。
又攀悲切,音坯。
又披義切,音嚭。
義□同。
祔 【午集下】【示字部】 祔 【唐韻】【集韻】【韻會】□符遇切,音附。
祭名。
【說文】後死者合食於先祖。
【禮檀弓】以吉祭易喪祭,明日祔於祖父。
又合葬亦曰祔。
【禮檀弓】周公蓋祔。
【註】謂合葬自周公以來始。
又孔子曰:衞人之祔也離之,魯人之祔也合之,善夫。
或省作付。
【周禮春官】大祝付練祥。
【註】付當爲祔,祭先王以祔後死者。
祕 【午集下】【示字部】 祕 【唐韻】【集韻】【韻會】
【正字通】磟碡,石輥也。
平田器。
一作碡。
又【集韻】盧谷切,音錄。
義同。
磠 【午集下】【石字部】 磠 【集韻】籠五切,音魯。
砂也。
磡 【午集下】【石字部】 磡 【廣韻】【集韻】□苦紺切,音勘。
巖崖之下。
又【集韻】山岩。
或作□。
磢 【午集下】【石字部】 磢 【廣韻】初兩切【集韻】【正韻】楚兩切,□音搶。
瓦石洗物也。
【郭璞江賦】奔溜之所磢錯。
磣 【午集下】【石字部】 磣 【廣韻】初朕切【集韻】楚錦切,□參上聲。
物雜沙也。
又【集韻】錯合切,參入聲。
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字彙補】古文憐字。
【石鼓文】吳人忮。
餘詳十二畫。
忮字原從心從支作。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竹律切,音窋。
【玉篇】憂心也。
又【廣韻】醜律切【集韻】敕律切,□音黜。
義同。
又【集韻】普沒切,音朏。
心然起也。
又當沒切,音咄。
怖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同笛。
磤 【午集下】【石字部】 磤 【廣韻】【正韻】於謹切【集韻】倚謹切,□音隱。
雷聲。
【何晏景福殿賦】聲訇磤其若震。
又【集韻】同殷。
【詩召南】殷其雷。
磥 【午集下】【石字部】 磥 【集韻】同磊。
【洪适隷釋】磥,通作磊。
出朱龜□。
又【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層櫨磥垝以岌峩。
【嵆康琴賦】碪磥硌,皆同磊。
又磥□。
詳□字註。
磦 【午集下】【石字部】 磦 【集韻】□遙切,音標。
山峰出貌。
磧 【午集下】【石字部】 磧 【唐韻】【集韻】【韻會】□七迹切,音皵。
【說文】水陼有石者。
【水經注】佷子潭有石磧州,長六十丈,廣十八丈。
【司馬相如上林賦】下磧歷之坻。
【註】磧歷,淺水中沙石也。
【韻會】吳楚謂之瀨,中國謂之磧。
又沙漠亦曰磧。
【杜甫送人從軍詩】今君渡沙磧,絫月斷人煙。
【正字通】或讀戚責二音,義同。
□ 【未集中】【耒字部】 □ 【唐韻】【集韻】□盧對切,音類。
【說文】今桂陽□陽縣。
【前漢地理志】作耒。
又【集韻】魯猥切,音磊。
義同。
或作洡。
□ 【未集中】【耳字部】 □ 【五音集韻】女夬切,音□。
睉□,目惡也。
磨 【午集下】【石字部】 磨 【廣韻】莫婆切【集韻】【韻會】【正韻】眉波切,□音摩。
【說文】本作。
【爾雅釋器】石謂之磨。
【詩衞風】如琢如磨。
又去聲。
【唐韻】模臥切【集韻】莫臥切,□音塺。
【說文】石磑也。
【正字通】俗謂磑曰磨,以磑合兩石,中琢縱橫齒,能旋轉碎物成屑也。
【天文志】如蟻旋磨。
又【韻會】通作摩。
【左傳昭十二年】摩厲以須。
【前漢董仲舒傳】摩民以誼。
【梅福傳】厲世摩鈍。
又地名。
【水經注】沮水又東南逕驢城西,磨城東。
傳雲:子胥造驢磨二城,以攻麥邑。
磩 【午集下】【石字部】 磩 【廣韻】【集韻】□倉歷切,音戚。
碝磩,石次玉。
【班固西都賦】碝磩綵緻。
又【集韻】側六切,音□。
礎謂之磩。
磪 【午集下】【石字部】 磪 【集韻】昨回切,音摧。
【說文】本作崔。
山高也。
【嵆康琴賦】磪嵬岑嵓。
【註】高峻貌。
又【洪适隷釋】磪,通作摧。
出費鳳□隂。
又【集韻】取猥切,音灑。
絲大貌。
磫 【午集下】【石字部】 磫 【廣韻】卽容切【集韻】將容切,□音蹤。
【廣雅】磫□,礪也。
一曰石路。
磬 【午集下】【石字部】 磬 "〔古文〕硜□□【唐韻】苦定切【集韻】【韻會】詰定切,□音罄。
【說文】樂石也。
籀文作殸,象縣虡之形,殳擊之也。
【五經要義】磬立秋之樂。
【白虎通】磬者,夷則之氣,象萬物之成。
【禮明堂位】叔之離磬。
【註】叔之離磬者,叔之所作編離之磬。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磬氏爲磬,倨句一矩有半。
【註】先度一矩爲句,一矩爲股,而求其弦。
旣而以一矩有半觸其弦,則磬之倨句也。
又編磬,特磬。
【□用之曰】叔之離磬,特懸之磬也。
【三禮圖】股廣三寸,長尺三寸半,十六枚同一筍虡,謂之編磬。
又笙磬,頌磬。
【周禮春官眡瞭】掌凡樂擊頌磬笙磬。
【註】磬在東方曰笙。
笙,生也。
在西方曰頌。
或作庸。
庸,功也。
又玉磬,石磬。
【書益稷】戛擊鳴球。
【禮明堂位】拊搏玉磬。
【左傳成二年】齊侯使賔媚人,賂以紀甗玉磬。
【魯語】臧文仲以玉磬如齊告糴。
【禮樂記】石聲磬磬以立辨。
【書禹貢】泗濵浮磬。
【傳】泗水中見石,可以爲磬。
□澔曰:玉磬,天子樂器。
諸侯當擊石磬,故郊特牲以擊玉磬爲諸侯之僭禮。
又磬控。
【詩鄭風】抑磬控忌。
【註】騁馬曰磬,謂使之曲折如磬。
止馬曰控,謂有所控制不逸。
又磬折。
【禮曲禮】立則磬折垂佩。
【疏】帶佩於兩邊,臣則身宜僂折如磬之背,故雲磬折。
【周禮冬官考工記】韗人倨句磬折。
【註】磬折,中曲之不參正也。
又【禮文王世子】磬于甸人。
【註】縊之如縣樂器之磬也。
又掉磬。
【韻會】齊人相絞訐爲掉磬,北海人以激事爲掉磬。
又與罄通,垂盡也。
【魯語】室如縣磬。
【左傳】作縣罄。
又【集韻】棄挺切,音謦。
擊石聲。
又葉苦丁切,音卿。
【董京答孫楚詩】鸚鵡能言,泗濵浮磬。
衆人所翫,豈合物情。
考證:〔【周禮春官眡瞭】掌凡樂擊笙磬頌磬。
〕謹照原文笙磬頌磬改頌磬笙磬。
〔【禮明堂位】搏拊玉磬。
〕謹按明堂位拊搏是樂器,與虞書搏拊不同,今照原文搏拊改拊搏。
" 祣 【午集下】【示字部】 祣 【廣韻】力舉切【集韻】【韻會】【正韻】兩舉切,□音呂。
祭山川名。
通作旅。
【周禮春官大宗伯】國有大故,則旅上帝及四望。
【註】旅,□也。
□其祭祀以祈焉,禮不如祀之備也。
又【論語】季氏旅於泰山。
又【韻會】或作□。
亦作臚。
【史記六國表】臚於郊祀。
磭 【午集下】【石字部】 磭 【廣韻】昌約切,音綽。
大脣貌。
又【集韻】擬引切,音齗。
義同。
磯 【午集下】【石字部】 磯 【廣韻】居依切【集韻】【韻會】居希切,□音機。
【玉篇】水中磧也。
【增韻】石激水曰磯。
【孟子】是不可磯也。
【疏】磯者,磯激也。
石之激水,順其流而激之。
又【玉篇】摩也。
磰 【午集下】【石字部】 磰 【廣韻】常演切【集韻】上演切,□音善。
同墡,白土。
磱 【午集下】【石字部】 磱 【集韻】同□。
【寅集上】【宀字部】【字彙】息井切,音惺。
悟也。
【正字通】通作惺,亦借作醒。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韻會】魚刈切【五音集韻】牛猘切,□音乂。
【說文】懲也。
從心乂聲。
【晉書地理志】始皇初幷天下,懲戰國,削罷列侯。
又【集韻】【韻會】【正韻】□牛蓋切,音艾。
義同。
磲 【午集下】【石字部】 磲 【正字通】同□省。
硨□。
詳硨字註。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田聊切,音調。
竹名。
磳 【午集下】【石字部】 磳 【廣韻】作滕切【集韻】咨騰切,□音增。
碅磳,石貌。
又【集韻】鋤耕切,音碀。
義同。
磴 【午集下】【石字部】 磴 【廣韻】都鄧切【集韻】【正韻】丁鄧切,□音鐙。
同嶝。
【玉篇】巖磴也。
【水經注】羊腸坂,在晉陽西北,石磴縈委若羊腸焉。
又石橋曰磴。
【孫綽遊天台山賦】跨穹隆之懸磴。
又石磴,山名。
【水經注】漳水歷鹿臺山,合鞮水,出銅鞮縣西北石磴山。
又【集韻】台隥切,音霯。
小水相益也。
又都騰切,音登。
益石也。
磵 【午集下】【石字部】 磵 【玉篇】古晏切,音諫。
水磵也。
【正字通】與澗通。
磶 【午集下】【石字部】 磶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思積切,音昔。
柱下石。
【博雅】礎磶,磌礩也。
【張衡西京賦】雕楹玉磶,繡栭雲楣。
磷 【午集下】【石字部】 磷 【廣韻】力珍切【集韻】【正韻】離珍切,□音鄰。
同粼。
水在石閒。
【司馬相如上林賦】磷磷爛爛。
【註】玉石符采映耀也。
又【集韻】力耕切,音玲。
砰磷,峻貌。
【司馬相如大人賦】徑入雷室之砰磷鬱律。
又【集韻】裡忍切,音亃。
石貌。
又良刃切,音吝。
薄石也。
【論語】磨而不磷。
又【玉篇】雲母之別名。
又【增韻】石礫也。
磸 【午集下】【石字部】 磸 【集韻】同矴。
磹 【午集下】【石字部】 磹 【廣韻】【集韻】□徒念切,音簟。
磹,電光。
【元包經】噬嗑列□,搏磹灼。
磺 【午集下】【石字部】 磺 〔古文〕卝【玉篇】古猛切,讀若穬。
【說文】銅鐵樸石也。
又【玉篇】強也。
又【集韻】胡光切,音黃。
石名。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胡葛切【集韻】何葛切,□音曷。
【玉篇】所以輔木轉也。
又【集韻】下瞎切,音轄。
木所以正弓弩。
又【集韻】五瞎切。
【類篇】丘瞎切,□同楬。
敔也。
【辰集上】【曰字部】【篇海】音添。
益也。
礹 【午集下】【石字部】 礹 【唐韻】五銜切【集韻】魚銜切,□音嚴。
【說文】石山也。
又【玉篇】□礹也。
亦作巖。
又【五音集韻】五犯切,音儼。
義同。
示 【午集下】【示字部】 示 〔古文〕□【廣韻】巨支切【集韻】翹移切【正韻】渠宜切,□音岐。
同祇。
【周禮春官】大宗伯掌天神人鬼地示之禮。
【釋文】示或作祇。
又姓。
【史記晉世家】示眯明。
【左傳】作提彌明。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越嶲郡有蘇示縣。
又【唐韻】【集韻】【韻會】□神至切,音侍。
垂示也。
【說文】天垂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
從二,三垂,日月星也。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示神事也。
【徐曰】二,古上字。
左畫爲日,右爲月,中爲星。
畫縱者取其光下垂也。
示,神事也。
故凡宗廟社神祇皆從示。
【玉篇】示者,語也。
以事告人曰示也。
【易繫辭】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矣。
【禮檀弓】國奢則示之以儉,國儉則示之以禮。
【書武成】示天下弗服。
又與視通。
【詩小雅】視民不恌。
【箋】以目視物,以物示人,同作視字。
【禮曲禮】幼子常視毋誑。
【疏】示視古字通。
【前漢高帝紀】視項羽無東意。
【師古註】漢書多以視爲示。
又姓。
明宣德中賢良示容。
窛 【午集下】【穴字部】 窛 【篇海】苦□切,音□。
鈔也,暴也。
稭 【午集下】【禾字部】 稭 【集韻】訖黠切,音戛。
【說文】禾稾去皮,祭天以爲席。
【史記封禪書】古者封禪,掃地而祭,席用葅稭。
又【廣韻】古諧切【集韻】居諧切,□音皆。
義同。
或作稭鞂。
種 【午集下】【禾字部】 種 〔古文〕□□【廣韻】之隴切【集韻】【韻會】主勇切,□音腫。
穀種也。
【詩大雅】誕降嘉種。
【周禮地官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爲之種。
又【夏官職方氏】豫州,其穀宜五種。
【註】黍稷菽麥稻。
又種類。
【書盤庚】無俾易種于茲新邑。
【史記高帝紀】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
【後漢竇融傳】此遺種處也。
又地名。
【史記貨殖傳】楊平陽□西賈秦翟,北賈種代。
【註】種在恆州石邑縣,北蓋蔚州也。
又外域國名。
【後漢任延傳】武威郡,北當匈奴,南接種羌,民畏宼抄,多棄田業。
又【莊子胠篋篇】舍夫種種之機。
【註】種種,謹慤貌。
又【增韻】種種,猶物物也。
又髮短貌。
【左傳昭三年】餘髮如此種種。
又【廣韻】之用切【集韻】朱用切,□音偅。
蓺植也,布也。
【書大禹謨】臯陶邁種德。
【註】種,布也。
種物必布於地,故爲布也。
【史記李斯傳】所不去者,醫藥蔔筮種樹之書。
【前漢律歷志】鶉首初井十六度,芒種。
【正字通】說文種,先穜後孰也。
從禾,重聲,直容切。
穜,蓺也,從禾童聲,之用切,分穜種爲二。
按,詩重穋借用重字,說文似與詩異。
又童聲,與之用之音反。
蓺與種植之種通。
周禮種植之種與書傳所用種字皆同,當從經傳爲正。
舊音同,音蟲,皆非。
稯 【午集下】【禾字部】 稯 【唐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音鬉。
禾束。
【韻會】周禮,四秉曰筥,十筥曰稯,十稯曰秅。
稯猶束也。
論語註:六百四十斛曰稯。
○按《說文》稯布八十縷。
徐鍇正之曰:此卽十筥稯也。
蓋言非八十縷布也,諸韻書皆釋稯爲八十縷布,誤。
《集韻》通作緵總,亦非。
又【集韻】祖動切,音總。
禾聚束也。
【莊子則陽篇】是稯稯者,何爲者耶。
【註】稯,聚貌。
稰 【午集下】【禾字部】 稰 【廣韻】相居切【集韻】【韻會】【正韻】新於切,□音胥。
禾子落貌。
又熟穫也。
【禮內則】稰穛。
【註】熟穫曰稰,生穫曰穛。
又【廣韻】私呂切【集韻】【韻會】寫與切,□音醑。
義同。
又【韻會補】爽阻切,音所。
祭神米。
【前漢揚雄傳】費椒稰以要神兮。
粃 【未集上】【米字部】 粃 【集韻】補履切,音比。
【說文】不成粟也。
【書仲虺之誥】若粟之有粃。
【莊子逍遙遊】塵垢粃糠。
又【正韻】補委切,音彼。
又【篇海】房脂切,音琵。
義□同。
又【揚子方言】粃,不知也。
【註】今淮楚閒語呼如非也。
【玉篇】俗秕字。
粄 【未集上】【米字部】 粄 【廣韻】博管切【集韻】補滿切,□音昄。
屑米餠。
亦作、。
粆 【未集上】【米字部】 粆 【集韻】師加切,音沙。
蔗飴。
通作沙。
今謂之沙糖。
【字彙】擣蔗汁熬成飴。
箁 【未集上】【竹字部】 箁 【廣韻】薄侯切【集韻】蒲侯切,□音裒。
竹箬也。
又【集韻】蒲口切,音瓿。
竹葉也。
又【集韻】房尤切,音浮。
竹名。
又【集韻】蓬逋切,音蒲。
箷,小竹網。
或作箁。
箂 【未集上】【竹字部】 箂 【集韻】郞才切,音來。
竹名。
箄 【未集上】【竹字部】 箄 【唐韻】【廣韻】幷弭切【集韻】【韻會】邊迷切,□音篦。
小籠也。
【類篇】捕魚器。
【揚子方言】□小者,南楚謂之簍,自關而西,秦、晉之閒謂之箄。
【註】今江東呼籠爲箄。
【廣雅】箄,□也。
又名簍,又名籅,又名。
又【集韻】蒲街切,音牌。
大桴也。
【後漢岑彭傳】公孫述遣其將任滿、田戎、程汎、將數萬人,乗枋箄下江關,擊破馮駿及田鴻等。
【註】枋箄,以竹木爲之,浮于水上。
郭景純曰:水中箄筏也。
又【集韻】必至切,音□。
薄也。
又上聲。
【集韻】【韻會】□補弭切,音辟。
簁箅也。
又入聲。
【集韻】蒲歷切。
音辟。
亦薄也。
考證:〔【揚子方言】□小者,南宋謂之簍,自關而西秦晉之閒謂之箄。
〕謹照原文南宋改南楚。
〔【前漢岑彭傳】〕謹照原書前漢改後漢。
〔郭景純曰,水中箄篾也〕謹照原文篾改筏。
箅 【未集上】【竹字部】 箅 【廣韻】博計切【集韻】必計切【正韻】必弊切,□音閉。
【廣韻】甑箅也。
【說文】蔽也,所以蔽甑底。
又【周禮考工記註】輪箅,則車行不掉。
又【字彙補】邦爾切,音彼。
佛經,迦箅,此雲藿香。
見【翻譯名義集】。
帇 【寅集中】【巾字部】 帇 【唐韻】尼輒切,音聶。
【說文】手之疌巧也。
【六書正譌】從手持巾,言其易。
亦作疌。
【六書正義】疌,手足相應敏也。
通作捷。
篋 【未集上】【竹字部】 篋 【廣韻】苦協切【集韻】【韻會】詰葉切【正韻】乞協切,□音蛺。
【廣韻】箱篋。
【禮學記】入學鼓篋,孫其業也。
【註】鼓篋,擊鼓警衆,乃發篋出所治經書也。
【儀禮註】隋方曰篋。
【疏】隋,謂狹而長也。
【左傳昭十三年】衞人使屠伯,饋叔向羹與一篋錦。
又山名。
【水經注】高城東北五十裡有篋山。
又去急切。
【張翰豆羹賦】是刈是穫,充簞盈篋。
香鑠和調,周疾赴急。
篌 【未集上】【竹字部】 篌 【廣韻】戸鉤切【集韻】【韻會】胡溝切【正韻】胡鉤切,□音侯。
箜篌,樂器。
通作□。
篍 【未集上】【竹字部】 篍 【集韻】【韻會】雌由切【正韻】此由切,□音秋。
竹簫。
又【廣韻】七遙切【集韻】千遙切【正韻】此遙切,□音蕉。
吹簫所以勸役。
【急就篇】箛篍起居課後先。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肖切,音悄。
竹蕭。
洛陽亭長所吹也。
【醜集上】【口字部】【廣韻】資悉切【集韻】子悉切,□音堲。
【玉篇】蟲鳴也。
又【廣韻】鼠聲。
篎 【未集上】【竹字部】 篎 【類篇】弭沼切【海篇】音渺。
【類篇】管之小者。
與□同。
篑 【未集上】【竹字部】 簣 【廣韻】【集韻】【韻會】求位切【正韻】具位切,□音匱。
土籠也。
【書旅獒】爲山九仞,功□一簣。
【疏】簣,盛土器。
又【廣韻】【集韻】□苦怪切,音蒯。
亦籠也。
亦作。
【後漢律歷志】爲山露而不終,踰乎一。
又通作匱。
【前漢王莽傳】綱紀鹹張,成不一匱。
【註】匱者織草爲器,所以盛土。
【集韻】同籄。
考證:〔【廣韻】竹箭也。
〕謹按廣韻簣字無竹箭也之文,今省去。
别增玉篇其貴切五字於前。
〔【前漢王莽傳】【註】匱者織竹爲器。
〕謹照原文織竹改織草。
簏 【未集上】【竹字部】 簏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
【說文】竹高篋也。
【楚辭九歎】棄雞駭于筐簏。
【註】筐簏,竹器也。
【晉書劉柳傳】劉柳爲僕射,時右丞傅迪廣讀書而不解其義。
柳讀《老子》而已,迪每輕柳。
柳曰:卿讀書而無所解,可謂書簏矣。
【海篇】簏以盛脂粉。
【集韻】簏或作箓。
通作盝。
【醜集上】【口字部】【廣韻】【集韻】□祖郭切。
【玉篇】□,聲也。
【廣韻】鳴□。
亦作嗽。
又【廣韻】則落切【集韻】卽各切,□音作。
【廣韻】強。
簐 【未集上】【竹字部】 簐 【字彙補】乃典切,年上聲。
魏人呼釣曰恭簐弓。
簑 【未集上】【竹字部】 簑 【儀禮旣夕】稾車載簑笠。
【註】簑笠,備雨服。
簑,素禾反。
同蓑。
簙 【未集上】【竹字部】 簙 【廣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音博。
【說文】局戲,六箸十二棊也。
【楚辭招魂】菎蔽象棊,有六簙些。
【註】投六箸,行六棊,故爲六簙也。
【世本】古者烏曹作簙。
【揚子方言】簙謂之蔽,或謂之箘。
秦、晉之閒謂之簙,吳、楚之閒謂之蔽。
又【類篇】匹各切。
義同。
通作博。
【論語】不有博奕者乎。
簚 【未集上】【竹字部】 簚 【正韻】莫狄切,音覓。
覆笭也。
【禮曲禮】鞮屨素簚。
【註】簚,覆笭也。
【正義】素簚者,素白狗皮也。
簚,車覆闌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川倉切,音窻。
籬也。
□ 【未集中】【耳字部】 □ 【玉篇】古霍切,音郭。
大耳也。
□ 【午集下】【立字部】 □ 【篇海】音田。
塞也。
俗作□。
紪 【未集中】【糸字部】 紪 【集韻】此禮切,音泚。
緀或從此作紪。
帛文也。
粘 【未集上】【米字部】 粘 【廣韻】女廉切【集韻】尼占切,□音黏。
【說文】相著也。
同黏。
粚 【未集上】【米字部】 粚 【集韻】同黐。
絣 【未集中】【糸字部】 絣 【廣韻】北萌切【集韻】悲萌切【韻會】晡橫切,□音崩。
【說文】作絣,氐人殊縷布也。
【玉篇】無文綺也。
【戰國策】妻自組甲絣。
【註】絣,綿也。
又【後漢班固傳】將絣萬嗣。
【註】絣,續也。
又【集韻】普幸切,音頩。
義同。
又【正韻】補耕切,音伻。
義同。
又【廣韻】振繩墨也。
亦作□。
又【集韻】□盈切,音幷。
義同。
又【集韻】必幸切,音□。
急絙也。
又同弁。
【周禮春官司服】凡弔事,弁絰服。
【註】故書弁作絣。
鄭司農絣讀爲弁。
又【集韻】披庚切,音磅。
□或從糸,張絃也。
考證:〔【廣韻】振繩墨也。
亦作〈匚中□〉。
〕謹照原文〈匚中□〉改□。
綐 【未集中】【糸字部】 綐 【集韻】都外切,音銳。
【博雅】紬也。
【玉篇】紬細也。
【管子立政篇】□餘戮民,不敢服綐。
綩 【未集中】【糸字部】 綩 【集韻】委遠切,音宛。
【玉篇】紘也。
【類篇】冠絭也。
一曰纁色衣。
一曰罔也。
或省作□。
絥 【未集中】【糸字部】 絥 【廣韻】【集韻】□平祕切,音備。
【說文】車絥也。
或從艸作茯,或從革□作□。
又【廣韻】【集韻】□房六切,音伏。
同□。
□,車具。
給 【未集中】【糸字部】 給 【廣韻】【正韻】居立切【集韻】【韻會】訖立切,□音急。
【說文】相足也。
【玉篇】供也,備也。
【左傳僖十三年】敢不共給。
【前漢禮樂志】日不暇給。
【註】給,足也。
又【集韻】極業切,音劫。
敏言也。
【禮仲尼燕居】恭而不中禮謂之給。
【註】謂給。
【論語】禦人以口給。
【何晏註】佞人口辭給。
又【集韻】於業切。
義同。
又【集韻】轄夾切,音洽。
歲在未曰汁給。
通作洽。
絧 【未集中】【糸字部】 絧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
布名。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弄切,音洞。
【前漢揚雄傳】鴻絧緁獵。
【註】鴻絧,直馳貌。
【文選李善註】鴻絧,相連貌。
又【集韻】【類篇】□他東切,音通。
緩而直通貌。
磻 【午集下】【石字部】 磻 【廣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音盤。
磻溪,太公釣處,在鳳翔虢縣。
又【唐韻】博禾切,同碆。
【說文】以石著隿□也。
【張衡西京賦】磻不特絓。
又【集韻】補過切,音播。
石名。
可爲失鏃。
礇 【午集下】【石字部】 礇 【集韻】乙六切,音郁。
石似玉。
秵 【午集下】【禾字部】 秵 【集韻】伊眞切,音因。
禾葉。
又禾華也。
禥 【午集下】【示字部】 禥 【說文】籀文祺字。
磼 【午集下】【石字部】 磼 【廣韻】徂合切【集韻】昨合切,□音雜。
磼礏,山高貌。
【前漢司馬相如傳】嵯峨嶫。
【史記】作磼礏。
又【集韻】士劫切。
磖磼,破物聲。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子芮切,音醉。
絡絲也。
【辰集上】【月字部】【集韻】他昆切,音燉。
【玉篇】月光。
【類篇】或作朜。
磽 【午集下】【石字部】 磽 【唐韻】口交切【集韻】【韻會】【正韻】丘交切,□音敲。
與墝同。
石地。
【說文】□石也。
【玉篇】堅硬也。
【孟子】則地有肥磽雨露之養。
【前漢景帝紀】郡國或磽陿,無所農桑。
【註】磽謂磽埆瘠薄。
又【集韻】輕皎切,同。
山田。
又魚敎切,音烄。
義同。
磾 【午集下】【石字部】 磾 【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音低。
染繪黑石,出琅琊山。
又人名。
漢金日磾。
又與堤通。
【漢石經公羊傳】以磾爲堤。
秞 【午集下】【禾字部】 秞 【廣韻】以周切【集韻】餘周切,□音猷。
禾黍盛也。
一曰物初生貌。
【元結樂歌】其生如何兮秞秞。
矢 【午集中】【矢字部】 矢 〔古文〕□□【唐韻】【廣韻】式視切【集韻】【類篇】【韻會】矧視切,□屍上聲。
【說文】弓弩矢也。
從入,象鏑括羽之形。
古者夷牟初作矢。
【宋衷雲】黃帝臣也。
【荀子解蔽篇】浮遊作矢。
【山海經】少皡生般,始爲弓矢。
【爾雅釋詁】矢,弛也。
【疏】以弓釋弦曰弛。
【釋名】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
【揚子方言】箭,自關而東謂之矢。
【易繫辭】剡木爲矢。
【書顧命】垂之竹矢。
【周禮夏官】司弓矢,掌八矢之灋。
枉矢,絜矢,利火射,用諸守城車戰。
殺矢,鍭矢,用諸近射田獵。
矰矢,茀矢,用諸弋射。
恆矢,□矢,用諸散射。
【史記孔子世家】肅愼貢楛矢石砮,長尺有咫。
又嚆矢,響箭也。
【莊子在宥篇】焉知曾史之不爲桀紂嚆史也。
一作嗃矢。
黃庭堅曰:安能爲人作嗃矢。
【註】射者必先以嗃矢定其遠近也。
又【爾雅釋詁】□也。
【虞書序】臯陶矢闕謨。
【春秋隱五年】公矢魚于棠。
【詩大雅】無矢我陵。
【傳】矢,□也。
【箋】猶當也。
【正義】矢實□義,欲言威武之盛,敵不敢當,以其當侵而□,故言矢猶當也。
又【爾雅釋言】誓也。
【書盤庚】出矢言。
【詩衞風】永矢勿諼。
又【博雅】正也。
直也。
【易解卦】得黃矢貞吉。
【詩小雅】其直如矢。
又施也。
【詩大雅】矢其文德。
又投壷之籌曰矢。
【禮投壷】主人奉矢。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枉矢,類大流星,虵行而蒼黑,望之如有毛羽然。
又【釋名】齊魯謂光景爲枉矢,言其光行若射矢之所至也。
又鉗矢,蓬矢,諸羌州名。
見【唐書地理志】。
又【廣韻】屎本作矢。
【左傳文十八年】埋之馬矢之中。
【史記廉頗傳】一飯三遺矢。
又複姓。
【前漢馬宮傳】本姓馬矢,宮仕學,稱馬氏雲。
【集韻】或作□。
矣 【午集中】【矢字部】 矣 〔古文〕□【唐韻】【集韻】于己切【韻會】羽已切【正韻】養裡切,□音□。
【說文】語已辭也。
【徐曰】矣者,直疾。
今試言矣,則出氣直而疾會意。
【柳宗元曰】決辭也。
又葉于姬切,音依。
【詩小雅】徹我牆屋,田卒汙萊。
曰予不戕,禮則然矣。
萊音釐。
【正字通】通作巳。
音以。
與已別。
矤 【午集中】【矢字部】 矤 【說文】矧本字。
從矢,引省聲。
從矢,取詞之所之如矢也。
又長也。
【揚子方言】東齊曰矤,宋魯曰呂。
【玉篇】或作□。
【廣韻】作訠。
【字彙補】別作□□,非。
知 【午集中】【矢字部】 知 〔古文〕□□【唐韻】陟離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
【說文】詞也。
從口從矢。
【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又【玉篇】識也,覺也。
【增韻】喩也。
【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
【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
又漢有見知法。
【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
【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
又相交曰知。
【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
【註】相親知也。
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
【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
又【爾雅釋詁】匹也。
【詩檜風】樂子之無知。
【註】匹也。
又【廣韻】欲也。
【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
又猶記憶也。
【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又猶主也。
【易繫辭】乾知大始。
【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
【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
又【揚子方言】愈也。
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
【黃帝素問】二刺則知。
【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
又藥名。
【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
又地名。
【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于且知。
又【集韻】【韻會】知義切。
【正韻】知意切。
□與智同。
【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
【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又姓。
【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
別食知邑,又爲知氏。
又【諡法】官人應實曰知。
矦 【午集中】【矢字部】 矦 【唐韻】乎溝切【集韻】【韻會】胡溝切。
□同侯。
【說文】春饗所侯也。
從人從丆,象張布,矢在其下。
天子射熊虎豹,服猛也。
諸侯射熊豕虎。
大夫射麋,麋惑也。
士射鹿豕,爲田除害也。
其祝曰:毋若不寧矦,不朝于王所,故伉而射汝也。
餘詳人部七畫。
【集韻】或作帿。
帿字從巾從矦。
【補遺】【卯集】【心字部】【字彙補】倉紅切,音聰。
赤色。
矧 【午集中】【矢字部】 矧 【廣韻】式忍切【集韻】【韻會】【正韻】矢忍切,□音哂。
【玉篇】況也。
【書大禹謨】至諴感神,矧茲有苗。
【詩小雅】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又與齗通。
【禮曲禮】笑不至矧。
【註】齒本曰矧,大笑則見。
【說文】本作矤。
【玉篇】亦作□。
矩 【午集中】【矢字部】 矩 【廣韻】俱雨切【集韻】【韻會】果羽切,□音踽。
正方之則也。
【爾雅釋詁】常也。
【疏】度方有常也。
【玉篇】圓曰規,方曰矩。
【禮經解】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圓。
【前漢律歷志】矩者,所以矩方器械,令不失其形也。
【管子輕重已篇】心生規,規生矩,矩生方。
又【爾雅釋詁】法也。
【論語】不踰矩。
【前漢敘傳】濞之受吳,疆土踰矩。
【註】矩,法制也。
又【增韻】儀也,廉隅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輸人】凡斬轂之道,必矩其隂陽。
【註】矩,謂刻識之也。
又【揚子太□經】天道成規,地道成矩,規動周營,矩靜安物。
【陸倕石闕銘】製模下矩。
【註】地也。
又【周□算經】智出於句,句出於矩。
【註】矩,謂之表,表不移亦爲句,爲句將正,故曰句出於矩焉。
又規矩,戎名。
【汲冢周書】規矩以麟者,獸也。
又通作萭。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輪,可規可萭。
又通作句。
【莊子田子方】履句屨者知地形。
【說文】本作巨,從工,象手持之形。
重文作榘,從木矢。
矢者,其中正也。
【六書正譌】巨從工,中象方形,亦會意。
矪 【午集中】【矢字部】 矪 【廣韻】【集韻】□張流切,音輈。
射鳥箭也。
或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堅正切,音勁。
筋竹。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恕,古作。
註詳六畫。
【佩觿集】或作恚怒之怒字,非。
砇 【午集下】【石字部】 砇 【集韻】眉貧切,音民。
美石,次玉。
亦作玟瑉珉。
矵 【午集下】【石字部】 矵 【正字通】俗砌字。
矯 【午集中】【矢字部】 矯 【唐韻】居夭切【集韻】【韻會】舉夭切,□驕上聲。
【說文】揉箭箝也。
【搏雅】直也。
【禮部韻略】揉曲爲矯。
【易說卦】坎爲矯輮。
【疏】使曲者直爲矯,使直者曲爲輮。
【史記平津侯傳】矯矢累弦。
【註】正曲使直也。
【前漢成帝詔】民彌惰怠,將何以矯之。
【註】矯,正也。
【劉勰新論】搒檠者,矯不正也。
又【玉篇】詐也,擅也。
【類篇】妄也。
【字彙】託也。
通作撟。
【書呂□】奪攘矯虔。
【前漢高帝詔】作撟虔。
【註】稱詐爲矯,強取爲虔。
【左傳昭二十六年】矯誣先王。
【史記汲黯傳】矯制持節,發河南倉廩,以振貧民。
【前漢高帝紀】羽矯殺卿子冠軍。
【註】托懷王命而殺之也。
【大戴禮】非其事而居之,矯也。
又【爾雅釋訓】矯矯,勇也。
【博雅】武也。
【詩魯頌】矯矯虎臣。
【周頌】作蹻蹻。
【註】武貌。
又強也。
【禮中庸】強哉矯。
【荀子臣道篇】作撟然剛折。
【註】強貌。
又【類篇】舉也。
【陶潛歸去來辭】時矯首而遐觀。
【揚雄甘泉賦】作撟首。
又【博雅】飛也。
【孫綽遊天台山賦】整輕翮而思矯。
【揚子方言】作。
又姓。
【風俗通】晉大夫矯父之後,前漢右將軍矯望,後漢逸民矯愼。
矯,一作蟜。
又【韻會】嬌廟切,驕去聲。
與撟同。
又詐也。
又強亢貌。
又高舉貌。
本【毛氏韻增】。
又【集韻】【韻會】□居妖切,音驕。
矢躍出也。
【神異東荒經】東王公與玉女投壷,每投千二百矢矯。
又矯矯,高舉貌。
【前漢敘傳】賈生矯矯,弱冠登朝。
【師古曰】合韻音驕。
又【字彙補】其嬌切,音橋。
亦姓也。
【史記仲尼弟子傳】江東人矯子庸疵。
【註】矯,音橋。
師古雲:矯疵,字子庸。
與撟蹻蟜□通。
【正韻】作同橋,非。
【辰集上】【月字部】【集韻】【韻會】□虎晃切,音慌。
□,月不明。
矬 【午集中】【矢字部】 矬 【廣韻】昨禾切【集韻】【韻會】徂禾切,□坐平聲。
【博雅】短也。
【北史宋世景傳】孝王學涉,形貌矬陋,而好臧否人物。
又鹽場名。
【元史百官志】廣東鹽場十三所,一曰矬峒場。
短 【午集中】【矢字部】 短 【唐韻】【正韻】都管切【集韻】【韻會】覩緩切,□端上聲。
【說文】有所長短,以矢爲正。
【徐曰】若以弓爲度也。
【廣韻】促也,不長也。
【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禮月令】度有長短。
又長短術。
【史記六國年表】謀詐用,而縱橫長短之說起。
【註】長短術興於六國時,行長入短,其語隱謬,用相激怒。
又短功。
【唐書百官志】凡工匠,十月至正月爲短功。
又短人。
【史記孔子世家】僬僥三尺,短之至也。
【荀子非相篇】帝堯長,帝舜短。
文王長,周公短。
仲尼長,子弓短。
【張華博物志】伊尹黑而短。
又凡指人過失曰短。
【史記屈原傳】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
【前漢蕭望之傳】鄭朋數稱述望之,短車騎將軍。
【師古註】短謂毀其短惡也。
又葉多卷切,音近亶。
【陸機思親賦】天步悠長,人道短矣。
異途同歸,無早晚矣。
又葉都眷切,音近玷。
【蘇轍夷中詩】江流日益深,民語漸已變。
峰巒古崖石,草木條榦短。
【集韻】或作□。
矮 【午集中】【矢字部】 矮 【唐韻】烏蟹切【集韻】【韻會】倚蟹切【正韻】鴉蟹切,□隘上聲。
【說文】短人也。
【類篇】矬也。
【易林】猨墮高木,不矮手足。
【王楙野客叢談】黃魯直詩:矲矮金壷肯送持。
註引玉篇:矲,短也。
矮,不長也。
不知矲雉二字,見周禮春官典同註:矲,皮買反。
雉,苦買反。
方言:桂林之閒謂人短爲矲雉,雉正作矮字呼也。
【集韻】或作躷。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集韻】□居玉切,音梮。
【說文】舉食者。
【博雅】輿也。
矯 【午集中】【矢字部】 矯 【唐韻】居夭切【集韻】【韻會】舉夭切,□驕上聲。
【說文】揉箭箝也。
【搏雅】直也。
【禮部韻略】揉曲爲矯。
【易說卦】坎爲矯輮。
【疏】使曲者直爲矯,使直者曲爲輮。
【史記平津侯傳】矯矢累弦。
【註】正曲使直也。
【前漢成帝詔】民彌惰怠,將何以矯之。
【註】矯,正也。
【劉勰新論】搒檠者,矯不正也。
又【玉篇】詐也,擅也。
【類篇】妄也。
【字彙】託也。
通作撟。
【書呂□】奪攘矯虔。
【前漢高帝詔】作撟虔。
【註】稱詐爲矯,強取爲虔。
【左傳昭二十六年】矯誣先王。
【史記汲黯傳】矯制持節,發河南倉廩,以振貧民。
【前漢高帝紀】羽矯殺卿子冠軍。
【註】托懷王命而殺之也。
【大戴禮】非其事而居之,矯也。
又【爾雅釋訓】矯矯,勇也。
【博雅】武也。
【詩魯頌】矯矯虎臣。
【周頌】作蹻蹻。
【註】武貌。
又強也。
【禮中庸】強哉矯。
【荀子臣道篇】作撟然剛折。
【註】強貌。
又【類篇】舉也。
【陶潛歸去來辭】時矯首而遐觀。
【揚雄甘泉賦】作撟首。
又【博雅】飛也。
【孫綽遊天台山賦】整輕翮而思矯。
【揚子方言】作。
又姓。
【風俗通】晉大夫矯父之後,前漢右將軍矯望,後漢逸民矯愼。
矯,一作蟜。
又【韻會】嬌廟切,驕去聲。
與撟同。
又詐也。
又強亢貌。
又高舉貌。
本【毛氏韻增】。
又【集韻】【韻會】□居妖切,音驕。
矢躍出也。
【神異東荒經】東王公與玉女投壷,每投千二百矢矯。
又矯矯,高舉貌。
【前漢敘傳】賈生矯矯,弱冠登朝。
【師古曰】合韻音驕。
又【字彙補】其嬌切,音橋。
亦姓也。
【史記仲尼弟子傳】江東人矯子庸疵。
【註】矯,音橋。
師古雲:矯疵,字子庸。
與撟蹻蟜□通。
【正韻】作同橋,非。
矰 【午集中】【矢字部】 矰 【唐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正韻】咨登切,□音增。
【說文】隿矢也。
【玉篇】結繳於矢也。
【周禮夏官】矰矢用諸弋射。
【註】矰,高也,可以弋飛鳥。
【史記老子傳】飛者可以爲矰。
【班固西都賦】矰繳相纏。
【吳越春秋】吳師中軍素羽之矰,左軍朱羽之矰,右軍烏羽之矰。
【註】矰,短矢。
韋昭曰:矢名。
又【韻會】通作繒。
【三輔黃圖】佽飛具繒繳,以射鳧鴈。
【註】箭有綸曰繒繳,卽綸也。
【集韻】或作□。
穢 【午集下】【禾字部】 穢 〔古文〕□【廣韻】於廢切【集韻】【韻會】烏廢切,□音薉。
【說文】蕪也。
【徐曰】田中雜草也。
【前漢楊惲傳】蕪穢不治。
又惡也,汙也。
【書盤庚】無起穢以自臭。
【左傳昭二十六年】晏子曰:天之有彗也,以除穢也。
又與薉同。
【荀子天論篇】耘耨失薉。
【註】薉穢同。
又葉于列切。
【左思魏都賦】一自以爲禽鳥,一自以爲魚鼈。
山阜猥積而崎嶇,泉流迸集而咉咽。
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藪石留而蕪穢。
又葉音塢。
【楚辭招魂】主此盛德兮,牽於俗而蕪穢。
上無所考此盛德兮,長離殃而愁苦。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渠巾切,音勤。
矛柄。
又鉏耰也。
【正字通】史傳作矜。
俗作,非。
○按《賈誼過秦論》鉏耰棘矜,作矜。
《詩》二矛重弓,鄭箋:戈柄謂之矜,又作。
則矜、通用。
【醜集上】【口字部】【廣韻】【集韻】□於交切,音坳。
【玉篇】婬聲。
又【集韻】咋,犬多聲。
矱 【午集中】【矢字部】 矱 【集韻】【韻會】□鬱縛切,音雘。
與彠同。
度也。
【屈原離騷】求榘矱之所同。
【後漢崔駰傳】協準矱之貞度。
【註】準,繩也。
矱,尺也。
□ 【未集中】【老字部】 □ 【字彙補】同耆。
□ 【未集中】【耳字部】 □ 【博雅】□,聽也。
【釋文】匹照反。
◎按卽字之譌。
矲 【午集中】【矢字部】 矲 【廣韻】薄蟹切【集韻】部買切,□牌上聲。
【博雅】短也。
□見□矮□三字註。
又與罷通。
【周禮春官典同註】短罷,或作矲。
音同。
又【集韻】蒲楷切,排上聲。
又步化切,音杷。
義□同。
【集韻】亦作□跁。
石 【午集下】【石字部】 石 〔古文〕□【唐韻】【集韻】【正韻】常隻切【韻會】常亦切,□音碩。
【增韻】山骨也。
【釋名】山體曰石。
【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小石。
【楊泉物理論】土精爲石,石氣之核也。
氣之生石,猶人筋絡之生爪牙也。
【春秋說題詞】石,隂中之陽,陽中之隂,隂精補陽,故山含石。
又樂器,八音之一。
【書益稷】擊石拊石。
【註】石,磬也。
又樂聲不發揚亦曰石。
【周禮春官典同】厚聲石。
【註】鐘太厚則如石,叩之無聲。
又堅也。
【前漢揚雄傳】石畫之臣。
【師古註】言堅固如石。
亦作碩。
又星亦稱石。
【左傳僖十六年】隕石于宋五,隕星也。
又量名。
十鬥曰石。
【前漢食貨志】夫治田百畮,歲收畮一石半,爲粟百五十石。
又官祿秩數稱石。
【師古曰】漢制,三公號稱萬石,以下遞減至百石。
又粗布皮革之數亦稱爲石。
【唐書張弘靖傳】汝輩挽兩石弓,不如識一丁字。
又水亦稱石。
【水經注】河水濁,淸澄一石水六鬥泥。
又酒亦稱石。
【史記滑稽傳】臣飲一鬥亦醉,一石亦醉。
又衡名。
百二十斤爲石。
【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
【註】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
【禮月令】仲春鈞衡石。
【前漢律歷志】石者,大也,權之大者。
又州名。
【廣韻】秦伐趙取離石,周因邑以名州。
又姓。
【左傳】衞大夫石碏。
又複姓。
孔子弟子有石作蜀。
又葉常義切,音嗜。
【宋玉高唐賦】勢薄岸而相擊兮,隘交引而卻會。
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
又葉石若切,音杓。
【楚辭惜誓】方世俗之幽昬兮,眩白黑之美惡。
放山淵之龜玉兮,相與貴夫礫石。
又【招魂】長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十日代出,流金礫石些。
又葉七各切,音錯。
【郭璞爾雅贊】鰒似蛤,有鱗無殻。
一面附石,細孔雜雜,或七或八。
矴 【午集下】【石字部】 矴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丁定切,音釘。
錘舟石。
或作碇。
亦作磸。
矶 【午集下】【石字部】 磯 【廣韻】居依切【集韻】【韻會】居希切,□音機。
【玉篇】水中磧也。
【增韻】石激水曰磯。
【孟子】是不可磯也。
【疏】磯者,磯激也。
石之激水,順其流而激之。
又【玉篇】摩也。
矸 【午集下】【石字部】 矸 【廣韻】古案切【集韻】居案切,□音旰。
山石貌。
又【集韻】硟石。
又石淨貌。
【甯戚飯牛歌】南山矸,白石爛,生不逢堯與舜禪。
又【集韻】魚旰切【韻會】疑旰切【正韻】魚幹切,□音岸。
又【集韻】居寒切,音幹。
義□同。
又丹矸。
【荀子正論篇】加之以丹矸。
【註】丹砂也。
又【廣韻】古旱切,音稈。
擊也。
又【廣韻】【集韻】□侯旰切,音翰。
磓也。
矹 【午集下】【石字部】 矹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五忽切,音兀。
硉矹,石崖不穩貌。
【郭璞江賦】巨石硉矹以前卻。
【註】硉矹,沙石隨水貌。
又與兀通。
【杜甫詩】骨骼硉兀如堵牆。
【柳宗元集】乘水潦之波,以入於河而流焉,盪突硉兀。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落胡切【集韻】龍都切,□音盧。
【說文】木名,出橐山。
【唐韻】黃木,可染也。
又【集韻】【類篇】□通都切,音。
又【集韻】荒胡切,音呼。
又籠五切,音魯。
義□同。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憐題切,音棃。
木名。
矺 【午集下】【石字部】 矺 【廣韻】【集韻】□陟格切,音舴。
同磔省。
詳磔字註。
又【廣韻】磓也。
又【廣韻】他各切,音託。
矺,木名。
一曰王棘。
【儀禮士喪禮註】王棘,矺。
又【廣韻】都盍切,音□。
擲地聲。
又【五音集韻】竹亞切,音吒。
義同。
亦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類篇】班糜切。
竹名。
又【篇海】逋眉切,音悲。
義同。
矻 【午集下】【石字部】 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骨切,音窟。
矻矻,勞極也。
【前漢王褒傳】勞筋苦骨,終日矻矻。
【如淳曰】健作貌。
【韓愈進學解】矻矻窮年。
又【集韻】丘八切,音劼。
與硈同。
石堅貌。
矼 【午集下】【石字部】 矼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枯江切,音腔。
慤實貌。
【莊子人閒世】德厚信矼。
又【集韻】苦貢切,音控。
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江。
聚石爲步,渡水也。
通作杠。
【孟子】歲十一月徒杠成。
【爾雅釋宮】石杠謂之徛。
【註】今石橋。
砀 【午集下】【石字部】 碭 【唐韻】【正韻】徒浪切【集韻】【韻會】大浪切,□音宕。
【說文】文石也。
【何晏景福殿賦】墉垣碭基,其光昭昭。
又芒碭,山名。
【前漢高帝紀】隱芒碭山澤閒。
【應劭註】芒屬沛,碭屬梁。
又【水經注】仙者涓子,主柱,□隱碭山,得道。
又沆碭,白氣貌。
【前漢禮樂志】西顥沆碭,秋氣蕭殺。
又過也。
【揚雄甘泉賦】回猋肆其碭駭兮。
【馬融長笛賦】犇遯碭突。
又碭,溢也。
【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
【註】謂碭溢而失水也。
又【正韻】待朗切,音蕩。
又【集韻】徒郞切,音唐。
義□同。
□ 【未集中】【羽字部】 □ 【字彙補】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前漢王尊傳】長安宿猾,東市賈萬,城西萬章,□張禁,酒趙放。
【註】□張禁,酒趙放,此二人作□、作酒之家。
【卯集下】【攴字部】【集韻】先了切,音篠。
撲也。
又尺約切,音綽。
奪取物也。
砂 【午集下】【石字部】 砂 【廣韻】所加切【集韻】師加切,□音紗。
【廣韻】俗沙字。
【集韻】沙,或作砂。
○按《史記孝武紀》:李少君言於上曰:□竈則緻物,緻物而丹砂可化爲黃金。
丹砂,卽今硃砂也。
《集韻》《韻會》於沙字下註亦作砂。
《廣韻》幷斥砂爲俗字。
惟《正字通》雲砂類不一。
《本草》朱砂性甘味寒。
又《廣輿志》:粵西慶遠府宜山縣產砂,生山北者曰辰砂,生山南者曰宜砂,地脈不殊,砂亦無別。
又縮砂蔤,其子一團八隔,如黍米,辛香可調食。
今砂仁,卽縮砂子。
又硼砂,生西南番,分黃白二種。
又兔矢曰明月砂,亦名兔簟。
又蝙蝠矢曰夜明砂。
《本草綱目》砂載玉石部,與水部沙音同義異,不宜合而爲一,此足正舊說之謬矣。
又葉蘇和切,音梭。
【白居易詩】容光未消歇,恩愛忽磋跎。
何意掌上玉,化作眼中砂。
砅 【午集下】【石字部】 砅 【唐韻】【集韻】□力制切,音例。
【說文】履石渡水也。
從水從石。
【爾雅釋宮】以衣涉水,繇帶以上爲厲。
【論語】深則厲。
【說文】作砅。
又【集韻】鄰知切,音離。
義同。
○按《字彙》於此字,音聘平聲,註:水激山崖。
引《郭璞江賦》:砅崖鼔作。
李白詩:砅衝萬壑會。
於五畫砯字,亦音砰,訓水擊石聲,音義相近,似混爲一字,不知郭賦,李詩,砅字當從氷作砯。
其從水作砅者,後人傳寫之譌耳。
《正字通》特正其謬,定從水者音例,與厲通。
與《說文》合。
從氷者爲水擊石聲,是也。
砆 【午集下】【石字部】 砆 【廣韻】甫無切,音膚。
同玞。
【山海經】會稽山下多砆石。
【司馬相如子虛賦】碝石碔砆。
【註】碔砆,石次玉,赤地白采,蔥蘢不分。
砉 【午集下】【石字部】 砉 【廣韻】【集韻】【韻會】□呼狊切,音殈。
皮骨相離聲。
【莊子養生主】砉然嚮然,奏刀騞然。
【註】砉音翕,騞音畫,騞聲大於砉。
【沈佺期霹靂引】始戛羽以騞砉。
又【廣韻】虎伯切【集韻】【正韻】霍虢切,□音謋。
又【集韻】胡麥切,音畫。
義□同。
砊 【午集下】【石字部】 砊 【廣韻】苦浪切【集韻】【正韻】口浪切,□音抗。
砊硠,石聲。
又【廣韻】客庚切,音坑。
義同。
又【集韻】丘剛切,音康。
砊礚,雷聲。
【張衡思□賦】淩驚雷之砊礚。
砌 【午集下】【石字部】 砌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計切,妻去聲。
【說文】階甃也。
【班固西都賦】□墀釦砌,玉階彤庭。
【註】謂以玉飾砌也。
又作切。
【張衡西京賦】刋層平堂,設切厓隒。
【李註】切,古通砌。
亦作墄。
【三輔黃圖】未央前殿,左墄右平。
【註】墄,音砌。
砍 【午集下】【石字部】 砍 【篇海】苦感切,音坎。
砍斫也。
砎 【午集下】【石字部】 砎 【廣韻】古拜切【集韻】居拜切,□音戒。
硬也。
又【集韻】訖黠切,音拮。
礣砎,小石。
又【玉篇】下瞎切,音黠。
石貌。
砏 【午集下】【石字部】 砏 【集韻】披巾切,品平聲。
【博雅】砏磤,聲也。
【楚辭九懷】鉅寶遷兮砏磤。
【註】砏磤,石聲。
又【廣韻】砏磤,大雷也。
又【廣韻】府巾切,音彬。
水名。
又石。
又【集韻】敷文切。
音芬。
大聲也。
砑 【午集下】【石字部】 砑 【廣韻】吾駕切【集韻】魚駕切【韻會】【正韻】五駕切,□音訝。
碾砑也。
【玉篇】光石也。
砒 【午集下】【石字部】 砒 【正字通】同磇。
砱 【午集下】【石字部】 砱 【廣韻】【集韻】□郞丁切,音零。
石砱也。
又【正字通】石孔開明也。
一曰石聲。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同糞。
磚 【午集下】【石字部】 磚 【集韻】徒官切,音團。
人名。
鄭有石磚。
又與甎同。
【古史考】烏曹作甎。
【後漢列女傳】曹世叔妻內助訓,古者生女,三日臥之牀下,弄之瓦磚,而齋告焉。
又【集韻】徒禾切,音砣。
圜貌。
硯 【午集下】【石字部】 硯 【唐韻】吾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倪甸切,□音□。
【釋名】硯,硏也,硏墨使和濡也。
【說文】石滑也。
【長箋】滑訓利,利猶厲也,與硏摩同義。
【文房四譜】黃帝得玉一紐,治爲墨篆,曰帝鴻氏之硯。
【周武王硯銘】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讒言無得汙白。
又姓。
【元文類】國子監司業硯彌堅。
又【字彙補】古典切,音蹇。
濡石也。
【正字通】說文硏硯音義俱分,今俗合爲一。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以遮切【集韻】餘遮切,□音邪。
【說文】作枒。
或作椰。
【廣韻】子木出交州,其葉背面相似。
郭璞雲:似栟櫚。
【張衡南都賦】楈枒栟櫚。
【類篇】木高數十丈,葉在其末,膚裏有漿甘如酒。
宋李綱有《子酒賦》。
又【齊東野語】子花亦可釀酒。
【殷堯封寄嶺南張明府詩】花好爲酒,誰伴醉如泥。
又【正字通】其殻有斑纈點文,橫破之爲酒器,遇毒則酒沸起。
又【說文】一曰車輞會也。
砝 【午集下】【石字部】 砝 【廣韻】居怯切【集韻】訖業切,□音劫。
硬也。
又居盍切,音□。
石聲。
砟 【午集下】【石字部】 砟 【玉篇】仕亞切【集韻】助駕切,□音乍。
【篇海】砟,□石也。
又【廣韻】在各切,音昨。
【宋書樂志】遊君山,甚爲眞,磪砟硌,爾自爲神。
又【廣韻】石上也。
又人名。
砠 【午集下】【石字部】 砠 【廣韻】【韻會】七餘切【集韻】【正韻】千餘切,□音疽。
【說文】作岨。
【爾雅釋山】土戴石爲砠。
【詩周南】陟彼砠矣。
【韻會】詩詁雲:土山戴石,行者以爲苦,故雲馬瘏僕痡。
毛傳:石山戴土。
誤。
砢 【午集下】【石字部】 砢 【唐韻】來可切【集韻】【韻會】朗可切,□音裸。
【說文】磊砢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水玉磊砢。
【註】磊砢,魁礨貌。
又【玉篇】磊砢,衆小石貌。
又【正字通】人性體卓特者亦曰磊砢。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坑衡閜砢。
【註】坑衡,木枝徑直貌。
閜,烏可切。
閜砢,相扶持也。
又水名。
【水經注】淶水與紫水合,北出聖人城北大亘下,東南流,左會壘砢溪水。
又【集韻】丘何切,同珂。
石次玉。
又葉籠五切,音魯。
【韓愈元和聖德詩】除於南國,鱗筍毛虡。
廬幕周施,開揭磊砢。
禗 【午集下】【示字部】 禗 【廣韻】息茲切【集韻】新茲切,□音思。
禗禗,神不安欲去意。
【前漢郊祀歌】靈禗禗,象輿轙。
又【韻會】【正韻】□想裡切,音徙。
義同。
砣 【午集下】【石字部】 砣 【五音集韻】徒和切,音□。
飛磚戲也。
又【篇海】碾輪石也。
【正字通】或作□。
砤 【午集下】【石字部】 砤 同砣。
砥 【午集下】【石字部】 砥 【廣韻】【韻會】【正韻】諸氏切【集韻】掌氏切,□音紙。
磨石也。
【書禹貢】荊州礪砥砮丹。
【註】砥細於礪。
【山海經】崦嵫之山,其中多砥礪。
又平也,均也。
【詩小雅】周道如砥。
又借言節操。
【禮儒行】砥礪廉隅。
又砥砨,玉石。
【史記範睢傳】周有砥砨。
【說文】本作厎。
或作底。
【書禹貢】厎柱析城。
【註】厎柱,山名。
在河水中。
【前漢梅福傳】爵祿束帛,天下之底石。
又【集韻】曲禮切,音邸。
義同。
砦 【午集下】【石字部】 砦 【廣韻】豺夬切【集韻】【韻會】士邁切【正韻】助邁切,□音寨。
藩落也。
山居以木柵。
又壘也。
通作柴寨。
□ 【未集中】【耒字部】 □ 【五音類聚】而勇切,音茸草□也。
【寅集下】【彳字部】【字辨】同逶。
【補遺】【辰集】【月字部】【字彙補】奉木切,音伏。
有也。
砧 【午集下】【石字部】 砧 【唐韻】【集韻】□知林切,音斟。
擣衣石也。
【庾信詩】秋砧調急節。
又藁砧,農家擣草石。
【古樂府】藁砧今何在。
通作碪。
砩 【午集下】【石字部】 砩 【廣韻】方肺切【集韻】放吠切,□音廢。
以石遏水曰砩。
又【玉篇】扶勿切,音佛。
石名。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胡茅切【集韻】何交切,□音爻。
【廣韻】聲也。
【集韻】脛骨也。
砫 【午集下】【石字部】 砫 【玉篇】之縷切【集韻】腫庾切,□音主。
宗廟宔石。
亦作宔。
硑 【午集下】【石字部】 硑 【集韻】同砰。
詳砰字註。
碮 【午集下】【石字部】 碮 【集韻】田黎切,音提。
碮砧也。
【正字通】同隄。
砬 【午集下】【石字部】 砬 【廣韻】【集韻】□力入切,音立。
砬礘,石聲。
一曰石藥,能制藥毒。
砭 【午集下】【石字部】 砭 【集韻】【韻會】【正韻】□悲廉切,貶平聲。
【說文】以石刺病也。
【廣韻】石針。
【山海經】東山高氏之山,多針石。
【史記倉公傳】年二十,是謂易貿,法不當砭灸。
又【廣韻】方驗切,音窆。
義同。
砮 【午集下】【石字部】 砮 〔古文〕□□【廣韻】【正韻】奴古切【集韻】【韻會】暖五切,□音弩。
【說文】石可爲矢鏃。
【書禹貢】礪砥砮丹。
【魯語】仲尼曰:肅愼氏貢楛矢石砮,長尺有咫。
又【唐韻】乃都切【集韻】【韻會】【正韻】農都切,□音奴。
義同。
砯 【午集下】【石字部】 砯 【集韻】【韻會】□披冰切,音砰。
水擊出巖聲。
【郭璞江賦】砯崖鼓作。
又【五音集韻】蒲應切,憑去聲。
義同。
又【正字通】韓愈詩:瓿墅輾砯砰。
韻會合砯砰爲一,非。
砰 【午集下】【石字部】 砰 〔古文〕□【廣韻】普耕切。
【集韻】【韻會】【正韻】披耕切,□音怦。
石聲。
【司馬相如上林賦】砰磅訇礚。
又【廣韻】砰礚,如雷之聲。
【列子湯問篇】砰然聞之如雷。
【前漢禮樂志】休嘉砰隱。
【註】砰隱,盛也。
又【五音集韻】蒲逬切,音輧。
石落聲。
砲 【午集下】【石字部】 砲 【正字通】同礮省。
詳礮字註。
破 【午集下】【石字部】 破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普過切,頗去聲。
壞也,剖也,裂也,劈也,坼也。
【正字通】凡物壞,及行師敗其軍,奪其地,皆曰破。
說文專訓石碎,泥。
又【韻會】曲破,樂名。
樂書雲:唐明皇天寶,樂章多以邊地名曲。
如伊州,甘州之類。
曲終繁聲,名爲入破。
又【字彙補】披義切,音媲壞也。
又葉博屑切,音鷩。
【呂覽】膏以明自煎,鐸以聲自穴。
翠以羽殃身,蚌以珠緻破。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韻】都郞切,音當。
耳□,耳下垂也。
砵 【備考】【午集】【石字部】 砵 【龍龕】於合切,音遏。
砺 【午集下】【石字部】 礪 【唐韻】【集韻】【韻會】□力制切,音例。
【書費誓】礪乃鋒刃。
【傳】磨石也。
【正義】厲以粗糲爲稱,故砥細於礪。
【玉篇】崦滋山礪石,可磨刃。
【說文】經典通用厲。
砻 【午集下】【石字部】 礱 〔古文〕□【唐韻】盧紅切【集韻】【韻會】盧東切,□音籠。
【說文】也。
【晉語】趙文子爲室,斲其椽而礱之。
【荀子性惡篇】鈍金必將礱厲,然後利。
【揚子法言】有刀礱諸。
又【玉篇】磨穀爲礱。
又【集韻】盧貢切,音弄。
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渠容切,音蛩。
舉兩手取曰。
〇按卽字變體轉註。
【辰集上】【日字部】【正字通】奇計切,音氣。
【字彙】日氣也。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呼麥切【集韻】忽麥切,□音□。
不慧也。
【玉篇】乖戾也,頑也。
【顏氏家訓】乃□文墨,□無言者須言。
又【集韻】胡麥切,音畫。
義同。
箆 【未集上】【竹字部】 箆 【玉篇】方迷切。
同篦。
秛 【午集下】【禾字部】 秛 【廣韻】敷羈切,音鈹。
禾租也。
又【集韻】攀麋切,音披。
又攀悲切,音坯。
又披義切,音嚭。
義□同。
祔 【午集下】【示字部】 祔 【唐韻】【集韻】【韻會】□符遇切,音附。
祭名。
【說文】後死者合食於先祖。
【禮檀弓】以吉祭易喪祭,明日祔於祖父。
又合葬亦曰祔。
【禮檀弓】周公蓋祔。
【註】謂合葬自周公以來始。
又孔子曰:衞人之祔也離之,魯人之祔也合之,善夫。
或省作付。
【周禮春官】大祝付練祥。
【註】付當爲祔,祭先王以祔後死者。
祕 【午集下】【示字部】 祕 【唐韻】【集韻】【韻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