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切【集韻】升人切,□音申。
義同。
【集韻】或作瞋。
眓 【午集中】【目字部】 眓 【唐韻】【集韻】□呼括切,音豁。
【說文】視高貌。
【博雅】眓眓,視也。
又【集韻】呼哲切,音□。
義同。
□ 【未集上】【米字部】 □ 【類篇】側立切。
以新穀汁漬舊穀汁也。
□ 【未集中】【而字部】 □ 【集韻】需,俗作□。
【六書統】□,連繫也,從二而。
人之切,與需音義別。
□ 【未集中】【羽字部】 □ 【玉篇】同翼。
◎按卽□字之譌。
眕 【午集中】【目字部】 眕 【唐韻】之忍切【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音軫。
【說文】目有所限而止也。
又【爾雅釋言】重也。
【左傳隱三年】石碏曰:憾而能眕者,鮮矣。
【註】安重貌。
戴侗曰:有忍意。
又人名。
晉右衞將軍□眕。
【晉書音義】又音眞。
【篇海】或作□。
眖 【午集中】【目字部】 眖 【集韻】許放切,音況。
【玉篇】視也。
又人名。
孟眖。
見【宋史宗室表】。
眘 【午集中】【目字部】 眘 【玉篇】古文愼字。
註詳心部十一畫。
【史記虞卿傳】趙王割縣媾秦。
卿曰:王眘勿予。
【南史王融傳】州閭鄉黨見許愚眘。
又國名。
【前漢武帝紀】海外肅眘。
又人名。
【宋史】孝宗諱眘。
又姓。
見【直音】。
【說文】本作□。
【廣韻】作昚。
【正韻】亦作眘。
【讀書通】通作麎。
眙 【午集中】【目字部】 眙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醜吏切,笞去聲。
【說文】直視也。
【徐曰】視不移也。
【史記滑稽傳】目眙不禁。
又【揚子方言】眙,逗也。
西秦謂之逗。
【註】逗卽今住字,謂住視也。
又【字林】驚視貌。
【班固西都賦】雖輕迅與僄狡,猶愕眙而不能階。
又【廣韻】丈證切,澄去聲。
直視貌。
一作瞪。
又【集韻】醜證切,敕去聲。
義同一作覴。
又【廣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音怡。
舉目貌。
又盱眙,縣名,在楚州。
通作台。
眚 【午集中】【目字部】 眚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所景切,生上聲。
【說文】目病生翳也。
又【廣韻】過也,災也。
【易訟卦】無眚。
【釋文】子夏傳雲:妖祥曰眚。
馬雲:災也。
鄭雲:過也。
【書舜典】眚災肆赦。
【傳】眚謂過誤。
【左傳僖三十三年】不以一眚掩大德。
【註】眚謂微傷。
【後漢郞顗傳】景雲降集,眚沴息矣。
【註】眚沴,謂災氣。
又妖病也。
【前漢外戚傳】中山小王未滿歲有眚病。
【孟康註】妖病也。
蘇林曰:名爲肝厥,發時唇口手足指甲皆靑。
又裁省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荒政十二,七曰眚禮。
【註】荒政,殺禮也。
又通作,瘦謂之。
【周禮夏官大司馬】馮弱犯寡則眚之。
【註】眚,損也。
四面削其地,猶人眚瘦也。
又通作省。
詳省字註。
又【集韻】息井切,騂上聲。
義同。
眛 【午集中】【目字部】 眛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佩切,音妹。
【說文】目不明也。
【廣韻】目暗也。
【左傳僖二十四年】目不別五色之章爲眛。
又【廣韻】【集韻】【正韻】□莫貝切,音沬。
義同。
眜 【午集中】【目字部】 眜 【唐韻】莫撥切,音末。
【說文】目不明也。
又人名項羽將鐘離眜。
又【集韻】莫結切【正韻】彌列切,□同蔑。
地名。
【春秋隱元年】公及邾儀父盟于蔑。
【公羊傳】【穀梁傳】□作眜。
眝 【午集中】【目字部】 眝 【唐韻】陟呂切【集韻】展呂切,□音貯。
【說文】長眙也。
一曰張目也。
【陸機弔魏武帝文】貯美目其何望。
又【廣韻】【正韻】直呂切【集韻】【韻會】丈呂切,□音佇。
義同。
【字彙補】亦作□。
眞 【午集中】【目字部】 眞 〔古文〕□【唐韻】側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之人切,□軫平聲。
【說文】仙人變形而登天也。
【司馬子坐忘樞翼篇】鍊形爲氣,名曰眞人。
又【玉篇】不虛假也。
【韻會】實也。
僞之反也。
【正韻】神也,淳也,精也,正也。
【莊子漁父篇】眞者,精誠之至也。
【前漢宣帝詔】使眞僞毋相亂。
【後漢馬援傳】帝王自有眞也。
又【南齊書顧歡傳】佛號正眞,眞會無生。
【天隱子神解篇】本一性而言,謂之眞如。
又【舊唐書明皇紀】莊子文子列子庚桑子所著書,改爲眞經。
又天曰眞宰。
【莊子齊物論】若有眞宰,而特不得朕。
又天眞,天乙,始生之眞元也。
【黃帝素問】有上古天眞論。
又畫像曰寫眞。
【張君房麗情集】蒲女崔徽寫眞,寄裴敬中。
又星名。
【晉書天文志】京房風角集星章,妖星,一曰眞若。
歲星所生也。
又茶名。
【博物志】飲眞茶,令人少眠。
任昉雲:眞,香茗,出巴東。
又香名。
【洪芻香譜】降眞香,生南海諸山。
又金名。
【本草釋名】陶弘景曰:仙方名金爲太眞。
又玉名。
【抱樸子僊藥篇】□眞者,玉之別名也。
又州名。
漢廣陵地,宋置眞州。
又四川化外,唐置眞州。
又姓。
漢長史眞祐,宋學士眞德秀。
又複姓。
唐將軍眞郭待封。
又【南齊書魏虜傳】北魏呼官吏爲眞,如直眞,烏矮眞之類。
又葉之然切,音旃。
【陸雲陸常侍誄】於惟君德,齊聖廣淵。
羣彥景附,漸化濯眞。
【六書正譌】人受氣以生,目最先,神之所聚,無非實也。
故從目從匕。
匕,化也。
從兀,氣之狀也。
會意。
【孫季昭曰】六經之中無眞字。
□,古文眞。
(真)同眞。
俗字。
【辰集上】【日字部】【集韻】迄及切,音吸。
日乾物也。
真 【午集中】【目字部】 真 同眞。
俗字。
(眞)〔古文〕□【唐韻】側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之人 眠 【午集中】【目字部】 眠 〔古文〕□【唐韻】莫賢切【集韻】【韻會】民堅切【正韻】莫堅切,□麫平聲。
【說文】翕目也。
【釋名】泯也。
無知泯泯也。
【玉篇】寐也。
【後漢第五倫傳】竟夕不眠。
【三國志趙雲傳】先主與雲同牀眠臥。
【列子周穆王篇】西極古莽國,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覺。
東極阜落國,其民常覺而不眠。
又凡草木之偃者亦曰眠。
【三輔故事】漢苑有柳,如人形,一曰三眠三起。
又凡鳥獸之偃息皆曰眠。
【杜甫詩】沙上鳧雛傍母眠。
又【宋史禮志】諸王聘妃有眠羊臥鹿等物。
又芊眠,茂密貌。
【陸機文賦】淸麗芊眠。
【註】文采茂密貌。
又色深貌。
一曰遙視闇未明也。
【張衡南都賦】靑冥瞑。
【註】言林木眾色幽昧也。
瞑與芊眠同。
互見字註。
又姓。
見【姓苑】。
又【集韻】彌殄切,麫上聲。
【揚子方言】楚郢謂欺謾爲眠娗。
一曰偄劣。
又【列子力命篇】眠娗諈諉。
【註】眠娗,不開通貌。
一曰以言相嗤弄也。
又【集韻】眠見切,音麫。
【類篇】偃息也。
又【博雅】眠眩,亂也。
【揚子方言】凡飲藥傅藥而毒,東齊海岱之閒謂之眠。
或謂之眩。
又【韻會】或作泯。
【史記司馬相如大人賦】視眩眠而無見。
【前漢書】作眩泯。
【師古曰】目不安也。
又【集韻】彌盡切,音泯。
視也。
【說文】本作瞑。
從目冥,會意。
【寅集下】【弓字部】【類篇】同彋。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荒胡切,音呼。
【類篇】①,誇誕也。
又【集韻】虛加切,音蝦。
【篇海】忦,無志也。
①字從忄從瓜。
【寅集下】【廾字部】【廣韻】同獎。
眡 【午集中】【目字部】 眡 【廣韻】都奚切【集韻】都黎切,□音低。
【類篇】視貌。
又【玉篇】古文視字。
註詳見部五畫。
【正字通】俗眂字。
眂同視。
分爲二,誤。
眢 【午集中】【目字部】 眢 【唐韻】一丸切【集韻】【韻會】烏丸切【正韻】烏歡切,□音剜。
【說文】目無明也。
【六書故】眸子枯陷也。
又井枯無水亦謂之眢。
【左傳宣十二年】目於眢井而拯之。
【註】廢井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於袁切,音寃。
義同。
又【廣韻】目空貌。
又【集韻】邕危切,音逶。
義同。
眣 【午集中】【目字部】 眣 〔古文〕□【唐韻】醜栗切【集韻】【韻會】敕栗切,□音抶。
【說文】目不正也。
從目失聲。
【徐曰】其視散,若有所失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音絰。
義同。
又【類篇】目出貌。
或作眰□。
又【廣韻】陟鎋切,音哳。
目露貌。
又【集韻】□古作眣。
註詳十畫。
○按眣與別。
《韻會》眣註,存《說文》本訓,復載增韻,以目通指曰眣,誤。
《正韻》及《字彙》譌誤與增韻同。
又《類篇》眣,或作,音升基切。
引《春秋傳》眣魯衞之使,亦誤。
眤 【午集中】【目字部】 眤 【正字通】□字之譌。
字彙音義混同,非。
眥 【午集中】【目字部】 眥 【唐韻】在詣切【集韻】【韻會】【正韻】才詣切,□音劑。
【說文】目厓也。
【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弓不虛發,中必決眥。
【前漢書】作眦。
【列子湯問篇】拭眥揚眉而望之。
【註】眥,目際也。
【靈樞經癲狂篇】目眥決于面者爲銳眥,在內近鼻者爲內眥。
【註】眥者,睛外之眼角也。
又衣交領處曰眥。
【爾雅釋器】衣眥謂之襟。
【註】謂領交處,如人眼,脣,眥,頭也。
【集韻】又音貲。
又【廣韻】【集韻】【韻會】□疾智切,音漬。
亦目厓也。
又【集韻】仕懈切【韻會】士懈切【正韻】助邁切,□柴去聲。
【博雅】睚眥裂也。
【類篇】恨視也。
又舉目相忤貌。
【史記範睢傳】睚眥之怨必報。
【集韻】或作□。
【晉書載記】譌作疵,非。
又【正韻】資四切,音恣。
【集韻】鉏佳切,音柴。
義□同。
眦 【午集中】【目字部】 眦 【類篇】與眥同。
(眥)【唐韻】在詣切【集韻】【韻會】【正韻】才詣切,□音劑。
【說文】目厓也。
【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弓不虛發,中必決眥。
【前漢書】作眦。
【列子湯問篇】拭眥揚眉而望之。
【註】眥,目際也。
【靈樞經癲狂篇】目眥決于面者爲銳眥,在內近鼻者爲內眥。
【註】眥者,睛外之眼角也。
又衣交領處曰眥。
【爾雅釋器】衣眥謂之襟。
【註】謂領交處,如人眼,脣,眥,頭也。
【集韻】又音貲。
又【廣韻】【集韻】【韻會】□疾智切,音漬。
亦目厓也。
又【集韻】仕懈切【韻會】士懈切【正韻】助邁切,□柴去聲。
【博雅】睚眥裂也。
【類篇】恨視也。
又舉目相忤貌。
【史記範睢傳】睚眥之怨必報。
【集韻】或作□。
【晉書載記】譌作疵,非。
又【正韻】資四切,音恣。
【集韻】鉏佳切,音柴。
義□同。
眨 【午集中】【目字部】 眨 【唐韻】【集韻】□側洽切,音□。
【說文】目動也。
【集韻】或作。
眩 【午集中】【目字部】 眩 【唐韻】黃絢切【集韻】【韻會】【正韻】熒絹切,□音衒。
【說文】目無常主也。
【博雅】惑也。
亂也。
【中庸】敬大臣則不眩。
【前漢元帝紀】俗儒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實。
【師古註】眩,亂視也。
又眠眩,亂也。
瞑眩,劇也。
□詳眠瞑二字註。
又眩疾,風疾也。
【後漢姜肱傳】言感眩疾,不欲出風。
又眩雷,地名。
在烏孫北。
見【漢書】。
又【韻會】或作□。
【荀子正論篇】上周密則下疑□矣。
【註】□與眩同,謂幽深難知。
又與眴通。
詳眴字註。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涓切,衒平聲。
義同。
又【釋名】懸也。
目視動亂,如懸物遙遙然不定也。
【靈樞經衞氣篇】上虛則眩。
又【揚子方言】眩,懣也。
朝鮮冽水之閒,顚眴謂之眩。
【註】眩音懸。
又【集韻】胡辦切【韻會】【正韻】胡慣切。
□與幻同。
相詐惑也。
【史記大宛傳】安息王以黎軒善眩人獻于漢。
【師古註】今吞刀吐火,屠人□馬諸術是也。
又【集韻】扃縣切,音罥。
行且賣也。
與□衒同。
眫 【備考】【午集】【目字部】 眫 【五音篇海】同眯。
眭 【午集中】【目字部】 眭 【唐韻】許規切【集韻】翾規切,□音觿。
【說文】深目也。
又【廣韻】眭盱,健貌。
又【廣韻】戸圭切【正韻】弦雞切,□音攜。
目深惡視。
【集韻】或作□。
又【集韻】呼維切,音倠。
仰目也。
與睢同。
又【廣韻】息爲切【集韻】宣爲切,□髓平聲。
姓也。
出趙郡,前漢眭弘,北魏眭誇。
又【集韻】涓惠切,音桂。
亦姓也。
又【淮南子原道訓】眭然能視。
又【集韻】於避切,音恚。
目小怒貌。
同□省。
【寅集中】【巾字部】【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題。
【玉篇】□。
又帷也。
又【廣雅】繩索也。
又【廣韻】呼雞切,音醯。
□,赤紙。
又【集韻】天黎切,音梯。
又【類篇】相支切,音思。
義□同。
□hè字原從巾從閻作。
【卯集下】【方字部】【廣韻】於綺切【集韻】隱綺切,□音倚。
旖,或省作。
凡旌旗從風之貌。
【楚辭九辯】紛旖旎乎都房。
【註】旖一作。
又【廣韻】烏可切【集韻】倚可切,□音閜。
□,旌旂也。
【辰集上】【日字部】【篇海】與□同。
詳□字註。
眮 【午集中】【目字部】 眮 【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音同。
目眶也。
又【揚子方言】轉目也。
吳楚謂瞋目顧視亦曰眮。
又【廣韻】【正韻】徒總切【集韻】【韻會】杜孔切,□同上聲。
又【廣韻】【集韻】□徒弄切,同去聲。
義□同。
矨 【午集中】【矢字部】 矨 【廣韻】五剄切,娙上聲。
短小貌。
眯 【午集中】【目字部】 瞇 【唐韻】【正韻】莫禮切【集韻】【韻會】母禮切,□音米。
【說文】艸入目中也。
【廣韻】物入目中也。
又塵粃迷視也。
【莊子天運篇】播糠眯目。
【文子上德篇】蒙塵而欲無眯,不可得絜。
又【集韻】母鄙切,音美。
義同。
又【集韻】蜜二切,音寐。
與□同。
【博雅】厭也。
【莊子天運篇】彼不得夢,必且數眯焉。
【註】眯,魘夢也。
又【集韻】民□切,音彌。
眇目也。
與□□同。
【集韻】或作□。
□字原從尒作。
(瞇)【集韻】母婢切,音弭。
眇目也。
又彌計切,音謎。
睥也。
○按《字彙補》譌作□,改音彌,亦訓眇目,非。
礫 【午集下】【石字部】 礫 【唐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郞狄切,□音歷。
【說文】小石也。
【張衡西京賦】爛若磧礫。
【註】石細者曰礫。
又丹沙亦曰丹礫。
【郭璞江賦】其下則金礦丹礫。
又黃礫,木名。
【司馬相如上林賦】鮮支黃礫。
【顏監雲】黃礫,今用染者,黃屑木也。
又葉歷各切,音落。
【郭璞三水山贊】三水之山,珍石惟錯。
爰有璿瑰,金沙丹礫。
礎 【午集下】【石字部】 礎 【唐韻】創舉切【集韻】【韻會】創所切【正韻】創祖切,□音楚。
柱下石。
【說文】礩也。
【正字通】礎與礩異名同實,其爲楹石則一,無二義。
硂 【午集下】【石字部】 硂 【廣韻】此緣切【集韻】逡緣切,□音詮。
同銓。
詳銓字註。
硃 【午集下】【石字部】 硃 【廣韻】章俱切【集韻】鐘輸切,□音朱。
丹砂也。
硄 【午集下】【石字部】 硄 【玉篇】口光切【集韻】枯光切,聲同匡。
石聲。
又【正字通】讀若光。
石色之光澤者。
矽 【午集下】【石字部】 矽 【廣韻】虎伯切,音剨。
矽破也。
【正字通】砉字之譌。
硇 【午集下】【石字部】 硇 【玉篇】女交切【集韻】尼交切,□音鐃。
硇砂,藥石。
或作。
硈 【午集下】【石字部】 硈 【唐韻】恪八切【集韻】丘八切,□音劼。
【爾雅釋言】硈,鞏也。
【註】硈然堅固。
【說文】石堅也。
一曰突也。
又【集韻】訖黠切,音戛。
義同。
又【廣韻】石狀。
硉 【午集下】【石字部】 硉 【廣韻】【集韻】勒沒切【韻會】【正韻】盧沒切,□論入聲。
硉矹,詳前矹字註。
本作□。
又礌也。
【枚乗七發】上擊下硉。
硌 【午集下】【石字部】 硌 【廣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
山上大石也。
【山海經】西上申之山,無草木而多硌石。
又【玉篇】石次玉。
又【韻會】磊硌,石貌。
又硌硌,石堅不相入貌。
又【嵆康琴賦】碪磥硌,美聲將興。
【註】磥硌,壯大貌。
又【集韻】郞狄切,同礫。
小石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子六切,音蹙。
笪也。
與□、□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力協切,音蛺。
竹笒,所以乾物。
硍 【午集下】【石字部】 硍 【廣韻】胡□切,音限。
石聲。
又【集韻】【正韻】□苦恨切,懇去聲。
吳俗謂石有痕曰硍。
又【釋名】雷硍也。
如轉物有所硍雷之聲也。
又【集韻】居閑切,音閒。
鐘高聲。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口交切【集韻】丘交切,□音敲。
□,伏態也。
又【集韻】【類篇】□口敎切,音竅。
義同。
硎 【午集下】【石字部】 硎 【廣韻】戸經切【集韻】【韻會】乎經切【正韻】奚經切,□音形。
砥石。
【莊子養生主】刀刃若新發於硎。
又谷名。
【尚書序疏】始皇令冬月種瓜於驪山硎谷之中溫處。
又【廣韻】客庚切。
同阬。
【左思吳都賦】左稱彎崎,右號臨硎。
【註】彎崎,宮東門。
臨硎,宮西門。
硏 【午集下】【石字部】 硏 【唐韻】五堅切【集韻】【韻會】倪堅切【正韻】夷然切,□音姸。
【說文】也。
又窮究也。
【易繫辭】能硏諸侯之慮。
又水名。
【水經注】河水又東北流,歷硏川,謂之硏川水。
又關名。
【前漢地理志】上黨郡有石硏關。
【師古註】硏音形。
又【集韻】倪甸切。
或作硯。
【郭璞江賦】綠苔鬖髿乎硏上。
【註】硏,滑石也。
與硯同。
又【潘尼釋奠頌】精氣旣硏。
【註】音去聲。
又葉魚巾切,音銀。
【陸雲贈顧尚書詩】厥弘伊何,靡曠不遵。
厥明伊何,靡妙不硏。
○按《說文》硏硯分爲二。
《韻會》《正韻》皆雲硯,通作硏。
但硏究不得借硯也。
硐 【午集下】【石字部】 硐 【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音同。
【博雅】磨也。
又【集韻】杜孔切,音眮。
【馬融長笛賦】鏓硐隤墜。
【註】硐,動上聲。
鏓硐,謂以刀通竹節爲笛也。
碩 【午集下】【石字部】 碩 【廣韻】【集韻】【正韻】常隻切【韻會】常亦切,□音石。
【爾雅釋詁】大也。
【易蹇卦】往蹇來碩。
【詩衞風】碩人其頎。
又【□風】碩大且卷。
【左傳桓六年】博碩,肥腯,皆訓大也。
又【增韻】充實也。
又與石通。
又葉常灼切,音杓。
【詩秦風】辰牡孔碩。
葉下舍拔則獲。
【小雅】旣庭且碩,曾孫是若。
【揚子太□經】我心孔碩,乃後有鑠。
【卯集中】【戈字部】【廣韻】而蜀切【集韻】儒欲切,□音辱。
【玉篇】戟也。
硗 【午集下】【石字部】 磽 【唐韻】口交切【集韻】【韻會】【正韻】丘交切,□音敲。
與墝同。
石地。
【說文】□石也。
【玉篇】堅硬也。
【孟子】則地有肥磽雨露之養。
【前漢景帝紀】郡國或磽陿,無所農桑。
【註】磽謂磽埆瘠薄。
又【集韻】輕皎切,同。
山田。
又魚敎切,音烄。
義同。
硜 【午集下】【石字部】 硜 【廣韻】口莖切【集韻】丘耕切【韻會】【正韻】丘庚切,□音鏗。
石聲。
【史記樂書】石聲硜硜以立別。
【註】硜聲果勁。
又【廣韻】硜硜,小人貌。
【論語】硜硜然小人哉。
又通作踁。
【晉書範弘之傳】雖有踁踁之稱,而非大雅之緻。
【音義】踁當作硜。
亦作。
【韓愈詩】焉能守□。
又【集韻】磬古作硜。
註詳十一畫。
竩 【午集下】【立字部】 竩 【廣韻】宜寄切,音義。
人所宜也。
又善也。
又【集韻】誼古作竩。
註見言部八畫。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都了切【集韻】丁了切,□音鳥。
【廣韻】垂心。
【類篇】憂也。
又【廣韻】之若切【集韻】職略切,□音灼。
【博雅】驚也。
又【廣韻】都歷切【集韻】丁歷切,□音的。
義同。
硠 【午集下】【石字部】 硠 【唐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音郞。
【說文】石聲。
【司馬相如子虛賦】礧石相擊,硠硠礚礚。
又雷硠,大聲。
【左思吳都賦】菈擸雷硠。
又磅硠。
【張衡思□賦】伐河鼓之磅硠。
又【集韻】裡黨切,音悢。
【博雅】硠硠,堅也。
又郞宕切,音浪。
砊硠。
詳砊字註。
硡 【午集下】【石字部】 硡 【正字通】同□。
又【集韻】火宏切,音轟。
石落聲。
【潘嶽藉田賦】鼓鞞硡隱以砰礚。
硢 【午集下】【石字部】 硢 【集韻】羊諸切,音餘。
石名。
硣 【午集下】【石字部】 硣 【集韻】虛交切,音哮。
哮磟,山勢。
硤 【午集下】【石字部】 硤 【廣韻】侯夾切【集韻】【韻會】轄夾切【正韻】胡夾切,□音洽。
【水經注】淮水又北徑山硤中,謂之硤石。
【廣韻】硤石縣,亦州名。
秦將白起攻楚,燒夷陵,卽其地,後周以居三峽之口,因爲峽州。
釥 【戌集上】【金字部】 釥 【廣韻】親小切【集韻】七小切,□音悄。
【玉篇】美金也。
又【廣韻】好也。
又淨也。
【揚子方言】釥嫽,好也。
靑徐海岱之閒曰釥,或謂之嫽。
【註】今通呼小姣潔喜好者爲嫽釥。
又【集韻】一曰微也。
又【集韻】子小切,音劋。
利也。
硥 【午集下】【石字部】 硥 【正字通】同。
又【篇海】武項切,音□。
石貌。
硦 【午集下】【石字部】 硦 【廣韻】【集韻】□盧獲切,郞入聲。
礅硦,石聲。
又【集韻】盧貢切,音弄。
穴也。
硧 【午集下】【石字部】 硧 【玉篇】尹竦切,音湧。
磨石。
【集韻】同硐。
□ 【未集中】【羽字部】 □ 【廣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韻會】以律切,□音聿。
鴪或作鷸。
【玉篇】飛貌。
【郭璞江賦】鼓翅□□。
【註】□與獝同。
飛貌。
硨 【午集下】【石字部】 硨 【廣韻】尺遮切【集韻】【正韻】昌遮切,□音車。
【博雅】硨磲,石次玉。
通作車渠。
【□中記】車渠出天竺國。
【正字通】或讀若居,義同。
硩 【午集下】【石字部】 硩 【唐韻】醜列切【集韻】【韻會】【正韻】敕列切,□音徹。
挑摘也。
【說文】上摘山巖,空靑珊瑚墮之。
又【周禮秋官】硩蔟氏掌覆夭鳥之巢。
【註】蔟,巢也。
以石投擲其巢而毀之也。
鄭司農註:硩讀爲擿。
又【玉篇】天磿切,音惕。
石中火也。
硪 【午集下】【石字部】 硪 【廣韻】五何切【集韻】牛何切,□同峩。
【說文】石巖也。
又【集韻】五可切,音我。
砐硪,詳砐字註。
硫 【午集下】【石字部】 硫 【廣韻】【集韻】□力求切,音留。
石硫黃,藥名。
【正字通】淮南子,夏至硫黃澤,蓋陽入地,遇隂而成者,舶硫似蜜,黃中有金紅處,擊開如水晶有光,今靑硫不佳。
本作流,因其似石,故唐韻從石。
亦作畱。
俗又作磂。
磂字從畱。
硬 【午集下】【石字部】 硬 【廣韻】五更切【集韻】【正韻】魚孟切,□額去聲。
堅牢也,強也。
【杜甫詩】書貴瘦硬方通神。
又硬黃,唐紙名。
【蘇軾詩】硬黃小字臨黃庭。
【集韻】亦作鞕。
确 【午集下】【石字部】 确 【唐韻】胡覺切【集韻】【韻會】【正韻】轄覺切,□音學。
磽确,石地。
與墝埆同。
【韓愈詩】山石犖确行徑微。
又堅正也。
【後漢崔寔傳】指切時要,言辯而确。
又【集韻】苦角切,音確。
【後漢□恂傳論】不復質确其過。
【註】質,正也。
确,實也。
又與角意同。
【前漢李廣傳】數與虜确。
【註】競勝負也。
又葉胡沃切,音斛。
【左思吳都賦】否泰之相背也,亦猶帝之縣解。
而與夫桎梏疏屬也,庸可共世而論巨細,同年而議豐确乎。
(確)【廣韻】苦角切【集韻】【韻會】克角切,□音。
堅也,靳固也。
【易乾卦】確乎其不可拔。
【莊子應帝王】確乎能其事。
【註】堅貌。
又剛也。
【易繫辭】夫乾確然示人易矣。
亦作塙碻。
硯 【午集下】【石字部】 硯 【唐韻】吾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倪甸切,□音□。
【釋名】硯,硏也,硏墨使和濡也。
【說文】石滑也。
【長箋】滑訓利,利猶厲也,與硏摩同義。
【文房四譜】黃帝得玉一紐,治爲墨篆,曰帝鴻氏之硯。
【周武王硯銘】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讒言無得汙白。
又姓。
【元文類】國子監司業硯彌堅。
又【字彙補】古典切,音蹇。
濡石也。
【正字通】說文硏硯音義俱分,今俗合爲一。
鹼 【亥集下】【鹵字部】 鹼 【唐韻】魚占切【集韻】魚窆切,□音驗。
【說文】鹵也。
又【廣韻】七廉切【集韻】千廉切,□音籤。
【廣韻】水和鹽也。
又【廣韻】【集韻】□古斬切,音減。
義同。
又【正字通】俗以竈灰淋汁曰鹼水,去垢穢。
又石鹼。
【本草】出山東濟寧諸處,土人採蒿蓼之屬,掘坎浸水,漉起爆乾,燒灰,以原水淋汁,入粉麪汁內,久則凝如石,可澣衣,狀類鹼,故亦得鹼名。
硸 【午集下】【石字部】 硸 【集韻】逆約切,音虐。
硸磭,大脣貌。
一曰磑也。
硹 【午集下】【石字部】 硹 【廣韻】息弓切【集韻】思融切,□音嵩。
地名。
在遼。
硺 【午集下】【石字部】 硺 【篇海】竹角切,音卓。
擊也。
硻 【午集下】【石字部】 硻 【唐韻】口莖切【集韻】丘耕切,□音鏗。
【說文】餘堅也。
從石,堅省。
又【集韻】苦杏切,音伉。
剛也。
【正字通】與硜同。
【卯集中】【戈字部】【正字通】與勇同。
【玉篇】書作。
又或作□。
原字作戈下甬。
□ 【未集上】【竹字部】 □ 【類篇】陟隆切。
簳也。
【補遺】【寅集】【巾字部】【字彙補】與龍同。
【冊府元龜】齊武帝小字兒。
@又□。
硼 【午集下】【石字部】 硼 【玉篇】匹耕切【廣韻】披耕切,□音怦。
石名。
亦作□。
或讀若朋。
硼砂,藥石。
硽 【午集下】【石字部】 硽 【集韻】衣檢切,音掩。
【正字通】山巖兩相合也。
又【集韻】衣廉切,音淹。
石名。
硾 【午集下】【石字部】 硾 【唐韻】【集韻】【韻會】馳僞切【正韻】直類切,□音縋。
【說文】擣也。
【玉篇】鎭也,笮也。
【呂氏春秋】硾之以石。
又【集韻】都果切,音朵。
石貌。
硿 【午集下】【石字部】 硿 【廣韻】苦紅切【集韻】楛公切,□音空。
硿靑,藥石。
出會稽。
通作空靑。
又【集韻】呼公切,音哄。
石落聲。
碀 【午集下】【石字部】 碀 【玉篇】仕耕切【集韻】鋤耕切,□音嶒。
破聲。
又【正字通】石聲。
與琤通。
碁 【午集下】【石字部】 碁 【廣韻】【集韻】□渠之切。
同棊。
圍碁也。
【揚子法言】圍碁擊劒,反目眩□。
註詳木部八畫。
【辰集中】【木字部】【說文】詳裡切。
臿也。
一曰徙土輂,齊人語也。
【徐曰】今俗作耜。
又【集韻】作□。
【博雅】盈之切。
□鬥謂之。
【類篇】所以抒水也。
睪 【午集中】【目字部】 睪 〔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
【說文】伺視也。
令吏將目捕罪人也。
又【字彙】引也,給也。
又【玉篇】睪睪,生也,樂也,好也。
又【廣韻】引繪貌。
又睪黍,山名。
【戰國策】睪黍,梁父之隂。
又【六書本義】與懌繹同。
又【廣韻】尼輒切【集韻】昵輒切,□音聶。
亦伺視也。
又【正韻】直格切,音宅。
與澤同。
【荀子正論篇】側載睪芷以養鼻。
【註】睪芷,香草也。
或曰睪,當爲澤,澤蘭也。
又【正韻】擇,亦作睪。
又【集韻】都故切,音妒。
敗也。
與殬斁通。
【說文】本作□。
從橫目,從。
殬原字從歺。
睫 【午集中】【目字部】 睫 【唐韻】子葉切【集韻】卽涉切,□音接。
同。
【說文】目旁毛也。
【釋名】揷接也。
揷於眼眶而相接也。
【禮內則】豕望視而交睫腥。
【註】目睫毛交也。
【莊子庚桑楚】向吾見若眉睫之閒,吾因以得女矣。
【皇極經世】走之類,上睫接下。
飛之類,下睫接上。
類使之然也。
又【集韻】七接切,音妾。
義同。
又書涉切,音攝。
目動貌。
與□同。
睬 【午集中】【目字部】 睬 【字彙補】此宰切,音彩。
偢睬,俗言也。
詞家多用此字。
偢音秋。
睭 【午集中】【目字部】 睭 【字彙補】知醜切,音帚。
深也。
【淮南子兵略訓】深哉睭睭。
□ 【備考】【未集】【羊字部】 □ 【搜眞玉鏡】同善。
□ 【未集中】【羽字部】 □ 【廣韻】羽俱切【集韻】雲俱切,□音於。
【說文】雩,羽舞也。
或從羽作□。
又【集韻】王遇切,音雩。
義同。
睯 【午集中】【目字部】 睯 【字彙】呼昆切,音昏。
悶也。
睱 【午集中】【目字部】 睱 【集韻】亥駕切,音下。
閒睱,視也。
一曰緩視也。
又何加切,下平聲。
目白貌。
□ 【備考】【未集】【老字部】 □ 【篇海】音老。
睲 【午集中】【目字部】 睲 【廣韻】【集韻】□息井切,騂上聲。
【玉篇】視也。
【廣韻】睲睲,照視。
又【集韻】桑經切,音星。
目睛照也。
又【廣韻】蘇佞切,星去聲。
義同。
睳 【午集中】【目字部】 睳 【廣韻】呼攜切【集韻】翾畦切,□音近醯。
【埤蒼】瘠人視貌。
一曰健而無德。
又【玉篇】目瞢也。
又睳,見字註。
睴 【午集中】【目字部】 睴 【唐韻】【集韻】□古鈍切,滾去聲。
【說文】大目出也。
【六書故】目急出也。
又【類篇】睴睴,視貌。
又人名。
南唐大將軍皇甫睴。
又【集韻】五困切,音諢。
又【廣韻】胡本切【集韻】戸袞切,□音混。
義□同。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類篇】□子末切,音繓。
笮也。
又【正字通】桚字之譌,指□也。
俗呼桚子。
子感切,音昝。
睶 【午集中】【目字部】 睶 【集韻】尺尹切,音蠢。
大目也。
又人名。
【元史世祖紀】高麗王王睶來朝。
睷 【午集中】【目字部】 睷 【集韻】居言切,建平聲。
目數也。
【王守仁九華賦】睷異景於穹坳。
睸 【午集中】【目字部】 睸 【集韻】蜜二切,音寐。
目合也。
又明秘切,音媚。
義同。
本作□。
睹 【午集中】【目字部】 睹 〔古文〕覩【唐韻】當古切【集韻】【韻會】【正韻】董五切,□音賭。
【說文】見也。
【禮禮運】以隂陽爲端,故情可睹也。
【周漢武帝詔】此子大夫之所睹聞也。
睺 【午集中】【目字部】 睺 【廣韻】戸鉤切【集韻】胡溝切,□音侯。
半盲也。
【揚子方言】半盲爲睺。
又【集韻】深目也。
又【釋典】阿脩羅食月,時名羅睺羅。
又【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侯去聲。
又【集韻】呼侯切,音齁。
義□同。
睻 【午集中】【目字部】 睻 同。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韻】羴,或作羶□。
睼 【午集中】【目字部】 睼 【唐韻】【集韻】□他計切,音剃。
【說文】迎視也。
【班固東都賦】弦不睼禽。
【張衡思□賦】親所睼而弗識。
又【集韻】【韻會】□田黎切,音題。
義同。
又遠視也。
又坐見也。
或作睇。
又【廣韻】【集韻】□他甸切,天去聲。
視也。
與瞋□同。
【原】或作□。
睽 【午集中】【目字部】 睽 【唐韻】苦圭切【集韻】【韻會】傾畦切,□音奎。
【說文】目不相視也。
【玉篇】目少精也。
【六書故】反目也,因之爲睽乖。
【易序卦】睽者,乖也。
【雜卦】睽,外也。
又【集韻】涓畦切,音圭。
義同。
又【廣韻】異也。
【唐書柳宗元傳】睽焉而鬭。
【宋史沈起傳】內自睽疑。
又張目貌。
【韓愈鄆州谿堂詩】萬目睽睽。
又楚邑名。
【左傳僖二十七年】楚子使子文治兵于睽。
又【集韻】其季切,音悸。
睽睢張目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顄顤顟而睽睢。
○按《說文》本作睽。
《舉要》別作□,非。
《正韻牋》睽孤之睽從目,睽違之睽從日,聾睽之睽從耳。
俗溷用,非。
《原》又以暌卽睽之譌,亦非。
睾 【午集中】【目字部】 睾 【正韻】古勞切,音高。
與臯同。
澤也。
【列於天瑞篇】望其壙,睾如也。
【金壷字考】睾如,澤貌。
又腎丸也。
【靈樞經】腰脊控睾而痛。
【註】睾,隂丸。
又【字彙補】睾蘇,木名。
一名白。
又【荀子王霸篇】睾牢天下而制之,若制子孫。
【註】睾,或作畢,言盡牢籠天下也。
【新序】作宰牢。
【後漢馬融傳】臯牢陵山。
【註】引荀子,睾作臯。
又【字彙補】何襖切,音皞。
廣大貌。
【荀子解蔽篇】睾睾廣廣,孰知其德。
【正字通】字彙與臯同,亦與澤同。
不知臯澤岸也,訓澤非音澤。
又正韻七陌睾字兩見,音亦者,訓伺視。
音宅者,與澤同。
十三爻臯亦作睾。
睾註引列子釋文音臯,蓋未詳考臯卽臯字,臯之同睾,睾之音澤,皆轉寫錯互相承不改。
睾譌從血,猶臯譌從豐。
凡經傳子史作睾臯者,皆譌文也。
幹祿字書亦雲:睾,俗臯字。
(睪)〔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
【說文】伺視也。
令吏將目捕罪人也。
又【字彙】引也,給也。
又【玉篇】睪睪,生也,樂也,好也。
又【廣韻】引繪貌。
又睪黍,山名。
【戰國策】睪黍,梁父之隂。
又【六書本義】與懌繹同。
又【廣韻】尼輒切【集韻】昵輒切,□音聶。
亦伺視也。
又【正韻】直格切,音宅。
與澤同。
【荀子正論篇】側載睪芷以養鼻。
【註】睪芷,香草也。
或曰睪,當爲澤,澤蘭也。
又【正韻】擇,亦作睪。
又【集韻】都故切,音妒。
敗也。
與殬斁通。
【說文】本作□。
從橫目,從。
殬原字從歺。
睿 【午集中】【目字部】 睿 【唐韻】以芮切【集韻】【韻會】俞芮切【正韻】于芮切,□音銳。
【說文】深明也。
通也。
【玉篇】聖也,智也。
【書洪範】思曰睿,睿作聖。
【蔡傳】睿者,通乎微也。
【徐幹中論修本篇】睿莫大乎自慮。
【說文】本作叡,籀文作壡。
【前漢五行志】亦作□。
【六書正譌】從□從目,從谷省。
□取其穿,目取其明,谷取其響應不窮。
別作叡,非。
俗作□,尤非。
瞀 【午集中】【目字部】 瞀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切,音茂。
【說文】低目謹視也。
又【玉篇】目不明貌。
【晉書天文志】眼瞀精絕,故蒼蒼也。
【揚子太□經】視也見,而晦也瞀。
【亢倉子全道篇】夫瞀視者,以黊爲赤。
【註】黊同黃。
【韓愈南山詩】淚目苦矇瞀。
又亂也。
【北史房豹傳】是非瞀亂。
【楚辭九章】中悶瞀之忳忳。
【註】煩亂也。
又不敢正視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子弟之容瞀瞀然。
又被髮也。
【淮南子道應訓】去其瞀而載之木。
【註】木騖鳥冠也。
又蟲名。
【埤雅】蜹似蚊而小。
一名瞀芮。
【列子天瑞篇】瞀芮生乎腐蠸。
又姓。
【左傳】莒有瞀胡。
又通作貿。
【禮檀弓】貿貿然來。
【註】貿貿,不明貌。
與瞀同。
又通作霿。
【廣韻】瞀。
【集韻】作霿,鄙吝心不明也。
【正韻】無識也。
【荀子儒效篇】愚陋傋瞀。
【註】傋音寇,愚也。
瞀,無知也。
【前漢五行志】作傋霿。
又通作愗。
【楚辭九辯】直怐愗以自苦。
【註】愗音茂,愚貌。
與瞀通。
互詳字註。
又【集韻】【韻會】□迷浮切,音謀。
義同。
又【王逸九思】復顧兮彭瞀,葉上憂下投。
本作務。
務光,古介士也。
一作牟光。
古務瞀牟□通。
又【廣韻】莫角切。
【集韻】墨角切,□尨入聲。
目不明也。
又【集韻】【韻會】□亡遇切,音務。
義同。
又俯視也。
【黃帝素問】民病肩臂瞀重。
【註】低目俯首曰瞀。
【靈樞經】交兩手而瞀爲臂厥。
【註】瞀,目垂貌。
又【集韻】微夫切,務平聲。
【前漢地理志】雊瞀,縣名,屬上谷郡。
【註】孟康音句無。
又【字彙補】莫到切,音冒。
視眩易也。
【莊子徐無鬼】予適有瞀病。
又【埤雅】莫蔔切,音木。
雀目夕昏,人有至夕昏不見物者,謂之雀瞀。
【說文】本作瞀。
【集韻】或作□。
瞀字原刻從攴,不從攵。
瞂 【午集中】【目字部】 瞂 【唐韻】扶發切,音伐。
【說文】盾也。
【揚子方言】自關而東謂之幹,或謂之瞂。
關西謂之盾。
【汲冢周書】請令以鮫瞂利劒爲獻。
【張衡西京賦】植鎩懸瞂,用戒不虞。
又通作伐。
【詩秦風】蒙伐有苑。
【註】伐,中幹也。
盾之別名。
【玉篇】引《詩》作瞂。
【說文】從盾犮聲。
俗作〈盾叐〉,非。
瞃 【午集中】【目字部】 瞃 【字彙補】烏沒切,音□。
惡視也。
【備考】【辰集】【木字部】【字彙補】與極同。
見《光遠集綴》。
瞇 【午集中】【目字部】 瞇 【集韻】母婢切,音弭。
眇目也。
又彌計切,音謎。
睥也。
○按《字彙補》譌作□,改音彌,亦訓眇目,非。
評 【酉集上】【言字部】 評 【廣韻】符兵切【集韻】【韻會】蒲兵切【正韻】蒲明切,□音平。
【博雅】平也,議也。
【廣韻】平量也。
【增韻】品論也。
【後漢許劭傳】劭好覈論鄕黨人物,毎月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
【魏志曹植傳】曹植與邯鄲淳評說混元造化之端。
【舊唐書陸贄傳】互相譏評。
【文心雕龍】評者,平理。
【新論正賞篇】評者,所以繩理也。
又官名。
【晉書職官志】廷尉主□法獄訟,屬官有正監評。
【唐書百官志】大理寺有評事八人,掌出使推按。
又邑名。
【梁書新羅國傳】其邑在內曰啄評,在外曰邑勒,亦中國之言郡縣也。
又姓,見【姓苑】。
又通作平。
【後漢霍諝傳】前者溫敎許爲平議。
【蜀志費褘傳】論平其是非。
又【玉篇】皮柄切【唐韻】【集韻】【正韻】皮命切,□平去聲。
平言也。
【韓愈東都遇春詩】爾來曾幾時,白髮忽滿鏡。
舊遊喜□張,新輩足嘲評。
【註】評,音病。
□張,乖張。
瞈 【午集中】【目字部】 瞈 【字彙】烏孔切,音塕。
瞈矇,目不明也。
瞉 【午集中】【目字部】 瞉 【廣韻】苦□切【集韻】丘堠切,□音□。
瞉霧,鄙吝心不明也。
又通作傋。
【荀子儒效篇】愚陋傋瞀。
【註】傋瞀,無知也。
俗本譌作溝。
【前漢五行志】不敬而傋,霿之所緻也。
又【集韻】通作怐。
【楚辭九辯】直怐愗而自苦。
【註】愚貌。
遘□二音,怐愗與瞉瞀義同。
【釋文】作□。
互詳瞀字註。
又【集韻】或作佝。
怐愗,或從人作佝。
又【集韻】居□切,音構。
義同。
又【玉篇】古例切,音計。
【篇海】久視也。
【字彙補】譌作□。
註雲:□瞀,無睱也。
通作瞉,非。
【辰集中】【木字部】【字彙】子郞切,音贓。
木版盛物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五音集韻】古文友字。
註詳又部二畫。
□ 【未集中】【羽字部】 □ 【玉篇】同翨。
瞊 【午集中】【目字部】 瞊 【字彙】徒黨切,音蕩。
不明也。
瞋 【午集中】【目字部】 瞋 【唐韻】昌眞切【集韻】【韻會】【正韻】稱人切,□音嗔。
【說文】張目也。
【廣韻】怒也。
【史記項羽紀】項王瞋目叱之,樓煩目不敢視。
【魏略苛吏傳】濟隂王思瞋怒無度。
又【埤雅】禽經曰:鴨以怒瞋視也。
又【集韻】稱脂切,音鴟。
義同。
又癡鄰切,疢平聲。
盛貌。
又亭年切,音田。
眠瞋,低目貌。
又之刃切,音震。
恚也。
又試刃切,申去聲。
與眒同。
又他甸切,天去聲。
與睼□同。
【說文】祕書或從成從辰。
瞌 【午集中】【目字部】 瞌 【集韻】克盍切,音磕。
眼瞌,欲睡貌。
【正字通】人勞倦,合眼坐睡曰瞌睡。
【貫休畫羅漢詩】瞌睡山童欲成夢。
瞍 【午集中】【目字部】 瞍 【集韻】【韻會】【正韻】□蘇後切,音叟。
與□同。
【字林】目有眹無珠子也。
【詩大雅】矇瞍奏公。
【註】古者樂師皆以瞽者爲之,以其善聽審音也。
又長老之稱。
【書大禹謨】衹載見瞽瞍。
【蔡傳】瞍,長老之稱。
亦作叟。
又【正韻】先侯切,叟平聲。
又【集韻】先彫切,音簫。
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虛誑切,音況。
覓魚具。
瞎 【午集中】【目字部】 瞎 【廣韻】許鎋切【集韻】【韻會】【正韻】許轄切,□音。
【玉篇】一目合也。
【類篇】目盲也。
【十六國春秋】苻生無一目,七歲,其祖洪戲之曰:吾聞瞎兒一淚,信乎。
生怒,引刀自刺出血曰:此亦一淚耶。
【孟郊寄張籍詩】西明寺後窮瞎張太祝,縱爾有眼誰爾珍。
又吐蕃名。
【宋史仁宗紀】西蕃瞎氊來貢。
又【神宗紀】河州首領瞎藥等來降。
【集韻】一作□。
瞏 【午集中】【目字部】 瞏 【唐韻】【正韻】渠營切【集韻】【韻會】葵營切,□音瓊。
【說文】目驚視也。
【黃帝索問】少陽終者。
百節皆縱,目瞏絕系。
【註】直眂如驚貌。
又瞏瞏,無所依也。
【詩唐風】獨行瞏瞏。
【註】瞏,本作煢。
又作焭。
【正字通】與赹通。
又憂也。
【詩周頌】瞏瞏在疚。
【正字通】今詩作嬛,字譌義同。
○按瞏與惸通。
俗作□□□,□非。
又【集韻】旬宣切,音旋。
復返也。
與還□□同。
通作旋。
【說文】從目袁聲。
俗作睘。
譌作□。
赹字原從□從勻。
瞐 【午集中】【目字部】 瞐 【廣韻】莫角切【集韻】墨角切,□尨入聲。
【玉篇】美目也。
又【類篇】目深也。
【六書故】亦作□。
瞑 【午集中】【目字部】 瞑 【唐韻】莫經切【集韻】【韻會】忙經切,□音溟。
【說文】翕目也。
【廣韻】合目瞑瞑也。
【後漢馬援傳】甘心瞑目。
【皇極經世】在水者不瞑,在風者瞑。
【註】魚在水,其目盡夜不瞑也。
又【集韻】目不明也。
【晉書山濤傳】臣耳目聾瞑,不能自勵。
又【呂覽】瞑者,目無由接也。
【汲冢周書】師曠曰:請使瞑臣往與之言。
【註】無目故稱瞑。
又【春秋繁露】民者,瞑也。
瞑也者,名其別離分散也。
又瞑瞑視,不審之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酒食聲色之中,則瞑瞑然。
【淮南子覽冥訓】其視瞑瞑。
又【集韻】【韻會】母迥切【正韻】莫迥切,□溟上聲。
又【集韻】【韻會】□莫定切,溟去聲。
義□同。
又【廣韻】莫賢切【集韻】民堅切【正韻】莫堅切,□麫平聲。
與眠通。
【玉篇】寐也。
【莊子德充符】據槁梧而瞑。
又弓名。
【唐書南蠻傳】永昌野桑生石上,其材上屈兩向而下植,取以爲弓,不筋漆而利,名曰瞑弓。
又菜名。
【本草綱目】瞑菜,一名睡菜,南海人食之思睡,故名。
又盱瞑,與芊眠同。
【張衡南都賦】攢立叢駢,靑麗盰瞑,杳藹蓊鬱于谷底,森□而刺天。
李善讀,□詳盰眠二字註。
又【廣韻】莫甸切【集韻】【韻會】眠見切【正韻】莫見切,□音麫。
瞑眩劇也。
又憒亂也。
【書說命】若藥不瞑眩,厥疾弗瘳。
一作眠眩。
互詳眠字註。
又【集韻】謨耕切,音萌。
與□同。
又葉武巾切,音旻。
【楚辭招魂】緻命於帝,然後得瞑些,歸來歸來。
往恐危身些。
【註】瞑,臥也。
【正字通】古無眠字,瞑卽眠。
今通用眠,正譌從瞑廢眠,泥。
考證:〔【莊子德充符】據高梧而瞑。
〕謹照原文高改槁。
【辰集上】【日字部】【篇韻】音列。
日落也。
【備考】【寅集】【廣字部】【餘文】音慷。
大也。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餘六切,音育。
心動也。
瞞 【午集中】【目字部】 瞞 【唐韻】母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謨官切,□滿平聲。
【說文】平目也。
【徐曰】目瞼低也。
杜林曰:目眥平貌。
又【廣韻】目不明也。
【荀子非十二子篇】酒食聲色之中,則瞞瞞然。
【註】閉目貌。
又匿情相欺亦曰瞞。
【汲冢周書】淺薄閒瞞,其謀乃獲。
又人名。
【魏志武帝紀】太祖姓曹諱操,小字阿瞞。
又鄋瞞,長翟國名。
【左傳文十一年】鄋瞞侵齊。
又城名。
【舊唐書地理志】西域於解蘇國所治,治數瞞城,置以其王領之。
又姓。
【風俗通】荊蠻之後,本姓蠻,後爲瞞氏。
又【集韻】謨奔切,音門。
慚貌。
【莊子天地篇】子貢瞞然慙。
【註】又音蠻。
又母版切,蠻上聲。
義同。
又母本切,門上聲。
暗也。
【正字通】瞞與樠別,韻會引莊子,以爲門戸則液瞞,謝惠連詩:永保液瞞。
葉音綿,不知莊本作樠,以瞞爲樠,誤。
□ 【備考】【未集】【羊字部】 □ 【搜眞玉鏡】音翔。
瞕 【午集中】【目字部】 瞕 【等韻】之亮切,音障。
【宇彙】目生瞕翳。
【正字通】通作障。
瞖 【午集中】【目字部】 瞖 【廣韻】【正韻】於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音翳。
【玉篇】眼疾也。
【正字通】目障也。
【宋史謝皇後傳】後生而瞖一目。
又藥名。
【本草釋名】羅勒。
一名瞖子草,以其子治瞖也。
瞗 【午集中】【目字部】 瞗 【唐韻】都僚切【集韻】丁聊切,□音雕。
【說文】目熟視也。
又【集韻】當侯切,音兜。
瞗瞗,鳥名。
人面鳥啄,有翼不能飛。
【集韻】當侯切,音兜。
鳥名。
又丁聊切,音貂。
目熟視也。
【廣雅】瞗,視也。
瞘 【午集中】【目字部】 瞘 【廣韻】【集韻】□烏侯切,音歐。
深目貌。
或作。
又【集韻】墟侯切,音摳。
與眗同。
又【字彙】丘舉切,袪上聲。
目往也。
瞙 【午集中】【目字部】 瞙 【廣韻】慕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末各切,□音莫。
【字統】目不明也。
俗謂目瞖曰瞙。
【集韻】或作眊。
瞚 【午集中】【目字部】 瞚 【唐韻】舒閏切【集韻】【韻會】【正韻】輸閏切,□音舜。
【說文】開闔目數搖也。
【史記扁鵲傳】目眩然而不瞚。
【莊子庚桑楚】終日視而目不瞚。
【註】目動曰瞚。
【集韻】或作瞬眴瞤。
瞛 【午集中】【目字部】 瞛 【集韻】七恭切,音瑽。
目光也。
【張協七命】怒目電瞛。
又人名。
孟瞛。
見【宋史宗室表】。
又【集韻】【韻會】□將容切,音蹤。
義同。
瞜 【午集中】【目字部】 瞜 【廣韻】落侯切【集韻】郞侯切,□音樓。
【玉篇】視也。
又【類篇】瞜睺,偏盲也。
一曰細視。
或作□。
又矖瞜,古明目者。
【孟子】作離婁。
又【廣韻】力朱切【集韻】龍珠切,□音瘻。
眗瞜,笑也。
又瞴瞜,微視也。
【說文】作瞴婁。
瞝 【午集中】【目字部】 瞝 【集韻】【韻會】□抽知切,音螭。
視也。
【賈誼弔屈原賦】瞝九州而相君兮,何必懷此都也。
【註】瞝謂歷視也。
【漢書】作歷。
瞞 【午集中】【目字部】 瞞 【唐韻】母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謨官切,□滿平聲。
【說文】平目也。
【徐曰】目瞼低也。
杜林曰:目眥平貌。
又【廣韻】目不明也。
【荀子非十二子篇】酒食聲色之中,則瞞瞞然。
【註】閉目貌。
又匿情相欺亦曰瞞。
【汲冢周書】淺薄閒瞞,其謀乃獲。
又人名。
【魏志武帝紀】太祖姓曹諱操,小字阿瞞。
又鄋瞞,長翟國名。
【左傳文十一年】鄋瞞侵齊。
又城名。
【舊唐書地理志】西域於解蘇國所治,治數瞞城,置以其王領之。
又姓。
【風俗通】荊蠻之後,本姓蠻,後爲瞞氏。
又【集韻】謨奔切,音門。
慚貌。
【莊子天地篇】子貢瞞然慙。
【註】又音蠻。
又母版切,蠻上聲。
義同。
又母本切,門上聲。
暗也。
【正字通】瞞與樠別,韻會引莊子,以爲門戸則液瞞,謝惠連詩:永保液瞞。
葉音綿,不知莊本作樠,以瞞爲樠,誤。
瞟 【午集中】【目字部】 瞟 【唐韻】敷沼切【集韻】【韻會】匹沼切【正韻】普沼切,□飄上聲。
【說文】□也。
又【埤蒼】一目病也。
又【類篇】目小貌。
又【集韻】匹妙切,飄去聲。
矖也。
又【廣韻】撫招切【集韻】紕招切,□音飄。
瞟□,明察也。
又瞟眇,視不明之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忽瞟眇以響像。
【說文】本作□。
【篇海類編】亦作□。
【集韻】或作□□。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桑故切【集韻】蘇故切,□音素。
暗取物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同菹。
見《石鼓文》。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母伴切,音滿。
竹器。
【博雅】□,篰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息亂切【類篇】蘇貫切【海篇】音算。
竹器。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乙六切,音郁。
【玉篇】心動也。
瞠 【午集中】【目字部】 瞠 【廣韻】醜庚切【集韻】【韻會】【正韻】抽庚切,□音撐。
【倉頡篇】直視也。
【莊子田子方】夫子奔軼,絕塵,而回瞠若平後矣。
【宋史孔宗旦傳】宗旦始官京東,與李師道徐程尚同等爲監司耳目,號爲四瞠,人多惡之。
又【玉篇】與□同。
【馬融長笛賦】留眎瞠眙。
【文選】作□。
又通作憆。
【前漢外戚傳】武問客,陛下得武書,意如何。
曰:憆也。
【註】直視貌。
師古曰:字本作瞠,其音同耳。
又【集韻】【韻會】恥孟切【正韻】敕諍切,□撐去聲。
又【五音集韻】徒杏切,音瑒。
又【集韻】抽良切,音倀。
義□同。
又他郞切,音湯。
亦直視也。
或作□。
又徐更切,棖去聲。
定視也。
與□同。
【韻會】亦作盯。
【正字通】或作瞪。
瞡 【午集中】【目字部】 瞡 【集韻】【韻會】均窺切【正韻】居爲切,□音規。
瞡瞡,自得貌。
一曰眇視也。
又【增韻】小見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瞡瞡然。
【註】同。
又【廣韻】【集韻】□規恚切,規去聲。
【博雅】視也。
【埤蒼】眇視貌。
又【類篇】瞋貌。
又【廣韻】居悸切,音季。
視貌。
又【集韻】其季切。
音悸。
亦視也。
與□同。
瞤 【午集中】【目字部】 瞤 【廣韻】如勻切【集韻】濡純切【韻會】儒純切,□音犉。
【說文】目動也。
【西京雜記】陸賈曰:目瞤得酒食。
【黃帝素問】肉瞤瘛。
【註】動掣也。
【類篇】或作□。
又【集韻】而宣切,輭平聲。
義同。
又【集韻】【韻會】□輸閏切,音舜。
開闔目數搖也。
與瞚瞬眴□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苦□切【集韻】丘堠切,□音□。
織具。
瞥 【午集中】【目字部】 瞥 【唐韻】普蔑切【集韻】【韻會】【正韻】匹蔑切,□音撆。
【說文】過目也。
一曰財見也。
【徐曰】瞥然暫見也。
【張衡思□賦】遊麈外而瞥天。
【梁書王筠傳】餘少好書,雖偶見瞥觀,皆卽疏記。
【淮南子說林訓】□無耳,而目不可以瞥,精於明也。
【註】瞥之則見也。
又【說文】目翳也。
又【廣韻】普滅切,篇入聲。
又【集韻】必列切,音□。
又普吠切,壞去聲。
義□同。
又【集韻】必袂切,音蔽。
瞖也。
又葉匹昧切,音配。
【馬融廣成頌】投殳狂擊,頭陷顱碎,獸不得猭,禽不得瞥。
【說文】本作瞥。
【集韻】亦作□覕。
瞦 【午集中】【目字部】 瞦 【唐韻】許其切【集韻】虛其切,□音熙。
【說文】目童子精也。
瞧 【午集中】【目字部】 瞧 【字彙】慈消切,音樵。
偸視貌。
【嵆康難自然好學論】覩文籍則目瞧。
又葉才笑切,樵去聲。
【郭璞鴣□黃鳥贊】鴣□之鳥,食之不瞧。
爰有黃鳥,其鳴則叫。
婦人是服,矯情易操。
瞨 【午集中】【目字部】 瞨 【集韻】匹角切,音樸。
目暗也。
矚 【午集中】【目字部】 矚 【正字通】俗矚字。
(矚)【廣韻】之欲切【集韻】【韻會】朱欲切,□音燭。
視也。
【類篇】視之甚也。
【魏書張淵傳】凝神遠矚。
【晉書桓溫傳】眺矚中原。
俗作矚。
譌作□。
瞪 【午集中】【目字部】 瞪 【廣韻】直庚切【集韻】【韻會】【正韻】除庚切,□音棖。
直視也。
【晉書郭文傳】瞪眸不轉,跨躡華堂,如行林野。
【唐書杜甫傳】甫嘗醉登嚴武牀,瞪視曰:嚴挺之乃有此兒。
【宋史盛度傳】度體肥,艱於拜起,賔客有拜之者,則瞪視而詬詈之。
又【廣韻】宅耕切,音橙。
又【廣韻】直陵切【集韻】持陵切,□音澄。
又【廣韻】丈證切【集韻】【韻會】澄應切,□澄去聲。
義□同。
【集韻】與盯眙同。
【正字通】通作瞠。
□ 【未集中】【耒字部】 □ 【集韻】郞才切,音來。
耕也。
【辰集上】【月字部】【篇海】音午。
明也。
瞫 【午集中】【目字部】 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荏切,音審。
【說文】深視也。
一曰下視也。
又竊見也。
【禮部韻略】平視也。
又姓。
【後漢南蠻傳】武落鐘離山有黑穴,出四姓,瞫氏其一也。
又【集韻】式禁切,審去聲。
低目視也。
又徒南切,音潭。
視也。
又【廣韻】【集韻】□徒紺切,潭去聲。
義同。
又【集韻】昌枕切,琛上聲。
人名。
【左傳文二年】晉有狼瞫。
【註】尺甚反。
【前漢古今人表】師古音審。
【說文】本作□,隸省作瞫。
【玉篇】或作。
俗作瞫,非。
秹 【午集下】【禾字部】 秹 【集韻】忍甚切,音荏。
禾弱也。
瞬 【午集中】【目字部】 瞬 【廣韻】舒閏切【集韻】【韻會】【正韻】輸閏切,□音舜。
目自動也。
【列子湯問篇】紀昌學射於飛衞,衞曰:爾先學不瞬,而後可言射矣。
【宋史韓世忠傳】目瞬如電。
又【埤雅】木槿朝生夕隕,一名舜。
蓋瞬之義取諸此。
【陸機文賦】觀古今之須臾,撫四海於一瞬。
【司馬法嚴位篇】一人之禁,無過瞬息。
【玉篇】與瞚同。
【集韻】亦作眴瞤。
釩 【戌集上】【金字部】 釩 【廣韻】【集韻】□峰範切,音。
【玉篇】拂也。
又【集韻】器也。
又【集韻】孚梵切,音泛。
杯也。
磔 【午集下】【石字部】 磔 【唐韻】【集韻】【韻會】□陟格切,音摘。
張也,開也,裂也,剔也。
【前漢□法志】諸死□皆磔於市。
景帝中二年,改磔曰棄市,勿復磔。
【師古曰】謂張其屍也。
又裂牲亦謂之磔。
【禮月令】季春命國難,九門磔攘,以畢春氣。
又書法,右下爲磔。
【崔瑗永字八法歌】硺騰峻而速進,磔憶昔以遲移。
又【爾雅釋天】祭風曰磔。
【孫炎曰】旣祭,披磔其牲,以散風也。
或省作矺。
又葉竹棘切,音陟。
【蘇轍除日詩】念同去鄕裡,此節已三失。
楚人重歲時,爆竹鳴磔磔。
磕 【午集下】【石字部】 磕 【廣韻】苦蓋切【集韻】【韻會】【正韻】丘蓋切,□音嘅。
【正字通】兩石相擊聲。
別作礚。
又【集韻】克盍切,音榼。
石聲。
又葉去例切,音器。
【揚雄甘泉賦】登長平兮雷鼓磕,天聲起兮勇士厲。
葉下沛世。
磖 【午集下】【石字部】 磖 【廣韻】盧合切【集韻】落合切,□音拉。
磖磼,破物聲。
磚 【午集下】【石字部】 磚 【集韻】徒官切,音團。
人名。
鄭有石磚。
又與甎同。
【古史考】烏曹作甎。
【後漢列女傳】曹世叔妻內助訓,古者生女,三日臥之牀下,弄之瓦磚,而齋告焉。
又【集韻】徒禾切,音砣。
圜貌。
磛 【午集下】【石字部】 磛 【集韻】鉏銜切,音巉。
磛嵒,山險貌。
又【廣韻】慈染切,音漸。
義同。
又【集韻】士減切,音劖。
高峻貌。
磜 【午集下】【石字部】 磜 【篇海】七計切,音砌。
階磜也。
與砌通。
磝 【午集下】【石字部】 磝 【廣韻】五交切【集韻】【正韻】牛刀切【韻會】牛交切,□音聱。
與嶅同。
【釋名】山多小石曰磝。
磝,堯也。
每石堯堯獨處而出見也。
【韓愈文】山磝磝而相軌。
又碻磝。
詳碻字註。
【集韻】或作磽礉。
磞 【午集下】【石字部】 磞 【玉篇】普耕切,音烹。
擊石也。
【成公綏嘯賦】磞硠震隱。
又【集韻】披庚切,音平。
與磅通。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川篇】初校切,音麨。
少也。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韻】與聊同。
義同。
【集韻】或作瞋。
眓 【午集中】【目字部】 眓 【唐韻】【集韻】□呼括切,音豁。
【說文】視高貌。
【博雅】眓眓,視也。
又【集韻】呼哲切,音□。
義同。
□ 【未集上】【米字部】 □ 【類篇】側立切。
以新穀汁漬舊穀汁也。
□ 【未集中】【而字部】 □ 【集韻】需,俗作□。
【六書統】□,連繫也,從二而。
人之切,與需音義別。
□ 【未集中】【羽字部】 □ 【玉篇】同翼。
◎按卽□字之譌。
眕 【午集中】【目字部】 眕 【唐韻】之忍切【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音軫。
【說文】目有所限而止也。
又【爾雅釋言】重也。
【左傳隱三年】石碏曰:憾而能眕者,鮮矣。
【註】安重貌。
戴侗曰:有忍意。
又人名。
晉右衞將軍□眕。
【晉書音義】又音眞。
【篇海】或作□。
眖 【午集中】【目字部】 眖 【集韻】許放切,音況。
【玉篇】視也。
又人名。
孟眖。
見【宋史宗室表】。
眘 【午集中】【目字部】 眘 【玉篇】古文愼字。
註詳心部十一畫。
【史記虞卿傳】趙王割縣媾秦。
卿曰:王眘勿予。
【南史王融傳】州閭鄉黨見許愚眘。
又國名。
【前漢武帝紀】海外肅眘。
又人名。
【宋史】孝宗諱眘。
又姓。
見【直音】。
【說文】本作□。
【廣韻】作昚。
【正韻】亦作眘。
【讀書通】通作麎。
眙 【午集中】【目字部】 眙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醜吏切,笞去聲。
【說文】直視也。
【徐曰】視不移也。
【史記滑稽傳】目眙不禁。
又【揚子方言】眙,逗也。
西秦謂之逗。
【註】逗卽今住字,謂住視也。
又【字林】驚視貌。
【班固西都賦】雖輕迅與僄狡,猶愕眙而不能階。
又【廣韻】丈證切,澄去聲。
直視貌。
一作瞪。
又【集韻】醜證切,敕去聲。
義同一作覴。
又【廣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音怡。
舉目貌。
又盱眙,縣名,在楚州。
通作台。
眚 【午集中】【目字部】 眚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所景切,生上聲。
【說文】目病生翳也。
又【廣韻】過也,災也。
【易訟卦】無眚。
【釋文】子夏傳雲:妖祥曰眚。
馬雲:災也。
鄭雲:過也。
【書舜典】眚災肆赦。
【傳】眚謂過誤。
【左傳僖三十三年】不以一眚掩大德。
【註】眚謂微傷。
【後漢郞顗傳】景雲降集,眚沴息矣。
【註】眚沴,謂災氣。
又妖病也。
【前漢外戚傳】中山小王未滿歲有眚病。
【孟康註】妖病也。
蘇林曰:名爲肝厥,發時唇口手足指甲皆靑。
又裁省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荒政十二,七曰眚禮。
【註】荒政,殺禮也。
又通作,瘦謂之。
【周禮夏官大司馬】馮弱犯寡則眚之。
【註】眚,損也。
四面削其地,猶人眚瘦也。
又通作省。
詳省字註。
又【集韻】息井切,騂上聲。
義同。
眛 【午集中】【目字部】 眛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佩切,音妹。
【說文】目不明也。
【廣韻】目暗也。
【左傳僖二十四年】目不別五色之章爲眛。
又【廣韻】【集韻】【正韻】□莫貝切,音沬。
義同。
眜 【午集中】【目字部】 眜 【唐韻】莫撥切,音末。
【說文】目不明也。
又人名項羽將鐘離眜。
又【集韻】莫結切【正韻】彌列切,□同蔑。
地名。
【春秋隱元年】公及邾儀父盟于蔑。
【公羊傳】【穀梁傳】□作眜。
眝 【午集中】【目字部】 眝 【唐韻】陟呂切【集韻】展呂切,□音貯。
【說文】長眙也。
一曰張目也。
【陸機弔魏武帝文】貯美目其何望。
又【廣韻】【正韻】直呂切【集韻】【韻會】丈呂切,□音佇。
義同。
【字彙補】亦作□。
眞 【午集中】【目字部】 眞 〔古文〕□【唐韻】側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之人切,□軫平聲。
【說文】仙人變形而登天也。
【司馬子坐忘樞翼篇】鍊形爲氣,名曰眞人。
又【玉篇】不虛假也。
【韻會】實也。
僞之反也。
【正韻】神也,淳也,精也,正也。
【莊子漁父篇】眞者,精誠之至也。
【前漢宣帝詔】使眞僞毋相亂。
【後漢馬援傳】帝王自有眞也。
又【南齊書顧歡傳】佛號正眞,眞會無生。
【天隱子神解篇】本一性而言,謂之眞如。
又【舊唐書明皇紀】莊子文子列子庚桑子所著書,改爲眞經。
又天曰眞宰。
【莊子齊物論】若有眞宰,而特不得朕。
又天眞,天乙,始生之眞元也。
【黃帝素問】有上古天眞論。
又畫像曰寫眞。
【張君房麗情集】蒲女崔徽寫眞,寄裴敬中。
又星名。
【晉書天文志】京房風角集星章,妖星,一曰眞若。
歲星所生也。
又茶名。
【博物志】飲眞茶,令人少眠。
任昉雲:眞,香茗,出巴東。
又香名。
【洪芻香譜】降眞香,生南海諸山。
又金名。
【本草釋名】陶弘景曰:仙方名金爲太眞。
又玉名。
【抱樸子僊藥篇】□眞者,玉之別名也。
又州名。
漢廣陵地,宋置眞州。
又四川化外,唐置眞州。
又姓。
漢長史眞祐,宋學士眞德秀。
又複姓。
唐將軍眞郭待封。
又【南齊書魏虜傳】北魏呼官吏爲眞,如直眞,烏矮眞之類。
又葉之然切,音旃。
【陸雲陸常侍誄】於惟君德,齊聖廣淵。
羣彥景附,漸化濯眞。
【六書正譌】人受氣以生,目最先,神之所聚,無非實也。
故從目從匕。
匕,化也。
從兀,氣之狀也。
會意。
【孫季昭曰】六經之中無眞字。
□,古文眞。
(真)同眞。
俗字。
【辰集上】【日字部】【集韻】迄及切,音吸。
日乾物也。
真 【午集中】【目字部】 真 同眞。
俗字。
(眞)〔古文〕□【唐韻】側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之人 眠 【午集中】【目字部】 眠 〔古文〕□【唐韻】莫賢切【集韻】【韻會】民堅切【正韻】莫堅切,□麫平聲。
【說文】翕目也。
【釋名】泯也。
無知泯泯也。
【玉篇】寐也。
【後漢第五倫傳】竟夕不眠。
【三國志趙雲傳】先主與雲同牀眠臥。
【列子周穆王篇】西極古莽國,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覺。
東極阜落國,其民常覺而不眠。
又凡草木之偃者亦曰眠。
【三輔故事】漢苑有柳,如人形,一曰三眠三起。
又凡鳥獸之偃息皆曰眠。
【杜甫詩】沙上鳧雛傍母眠。
又【宋史禮志】諸王聘妃有眠羊臥鹿等物。
又芊眠,茂密貌。
【陸機文賦】淸麗芊眠。
【註】文采茂密貌。
又色深貌。
一曰遙視闇未明也。
【張衡南都賦】靑冥瞑。
【註】言林木眾色幽昧也。
瞑與芊眠同。
互見字註。
又姓。
見【姓苑】。
又【集韻】彌殄切,麫上聲。
【揚子方言】楚郢謂欺謾爲眠娗。
一曰偄劣。
又【列子力命篇】眠娗諈諉。
【註】眠娗,不開通貌。
一曰以言相嗤弄也。
又【集韻】眠見切,音麫。
【類篇】偃息也。
又【博雅】眠眩,亂也。
【揚子方言】凡飲藥傅藥而毒,東齊海岱之閒謂之眠。
或謂之眩。
又【韻會】或作泯。
【史記司馬相如大人賦】視眩眠而無見。
【前漢書】作眩泯。
【師古曰】目不安也。
又【集韻】彌盡切,音泯。
視也。
【說文】本作瞑。
從目冥,會意。
【寅集下】【弓字部】【類篇】同彋。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荒胡切,音呼。
【類篇】①,誇誕也。
又【集韻】虛加切,音蝦。
【篇海】忦,無志也。
①字從忄從瓜。
【寅集下】【廾字部】【廣韻】同獎。
眡 【午集中】【目字部】 眡 【廣韻】都奚切【集韻】都黎切,□音低。
【類篇】視貌。
又【玉篇】古文視字。
註詳見部五畫。
【正字通】俗眂字。
眂同視。
分爲二,誤。
眢 【午集中】【目字部】 眢 【唐韻】一丸切【集韻】【韻會】烏丸切【正韻】烏歡切,□音剜。
【說文】目無明也。
【六書故】眸子枯陷也。
又井枯無水亦謂之眢。
【左傳宣十二年】目於眢井而拯之。
【註】廢井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於袁切,音寃。
義同。
又【廣韻】目空貌。
又【集韻】邕危切,音逶。
義同。
眣 【午集中】【目字部】 眣 〔古文〕□【唐韻】醜栗切【集韻】【韻會】敕栗切,□音抶。
【說文】目不正也。
從目失聲。
【徐曰】其視散,若有所失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音絰。
義同。
又【類篇】目出貌。
或作眰□。
又【廣韻】陟鎋切,音哳。
目露貌。
又【集韻】□古作眣。
註詳十畫。
○按眣與別。
《韻會》眣註,存《說文》本訓,復載增韻,以目通指曰眣,誤。
《正韻》及《字彙》譌誤與增韻同。
又《類篇》眣,或作,音升基切。
引《春秋傳》眣魯衞之使,亦誤。
眤 【午集中】【目字部】 眤 【正字通】□字之譌。
字彙音義混同,非。
眥 【午集中】【目字部】 眥 【唐韻】在詣切【集韻】【韻會】【正韻】才詣切,□音劑。
【說文】目厓也。
【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弓不虛發,中必決眥。
【前漢書】作眦。
【列子湯問篇】拭眥揚眉而望之。
【註】眥,目際也。
【靈樞經癲狂篇】目眥決于面者爲銳眥,在內近鼻者爲內眥。
【註】眥者,睛外之眼角也。
又衣交領處曰眥。
【爾雅釋器】衣眥謂之襟。
【註】謂領交處,如人眼,脣,眥,頭也。
【集韻】又音貲。
又【廣韻】【集韻】【韻會】□疾智切,音漬。
亦目厓也。
又【集韻】仕懈切【韻會】士懈切【正韻】助邁切,□柴去聲。
【博雅】睚眥裂也。
【類篇】恨視也。
又舉目相忤貌。
【史記範睢傳】睚眥之怨必報。
【集韻】或作□。
【晉書載記】譌作疵,非。
又【正韻】資四切,音恣。
【集韻】鉏佳切,音柴。
義□同。
眦 【午集中】【目字部】 眦 【類篇】與眥同。
(眥)【唐韻】在詣切【集韻】【韻會】【正韻】才詣切,□音劑。
【說文】目厓也。
【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弓不虛發,中必決眥。
【前漢書】作眦。
【列子湯問篇】拭眥揚眉而望之。
【註】眥,目際也。
【靈樞經癲狂篇】目眥決于面者爲銳眥,在內近鼻者爲內眥。
【註】眥者,睛外之眼角也。
又衣交領處曰眥。
【爾雅釋器】衣眥謂之襟。
【註】謂領交處,如人眼,脣,眥,頭也。
【集韻】又音貲。
又【廣韻】【集韻】【韻會】□疾智切,音漬。
亦目厓也。
又【集韻】仕懈切【韻會】士懈切【正韻】助邁切,□柴去聲。
【博雅】睚眥裂也。
【類篇】恨視也。
又舉目相忤貌。
【史記範睢傳】睚眥之怨必報。
【集韻】或作□。
【晉書載記】譌作疵,非。
又【正韻】資四切,音恣。
【集韻】鉏佳切,音柴。
義□同。
眨 【午集中】【目字部】 眨 【唐韻】【集韻】□側洽切,音□。
【說文】目動也。
【集韻】或作。
眩 【午集中】【目字部】 眩 【唐韻】黃絢切【集韻】【韻會】【正韻】熒絹切,□音衒。
【說文】目無常主也。
【博雅】惑也。
亂也。
【中庸】敬大臣則不眩。
【前漢元帝紀】俗儒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實。
【師古註】眩,亂視也。
又眠眩,亂也。
瞑眩,劇也。
□詳眠瞑二字註。
又眩疾,風疾也。
【後漢姜肱傳】言感眩疾,不欲出風。
又眩雷,地名。
在烏孫北。
見【漢書】。
又【韻會】或作□。
【荀子正論篇】上周密則下疑□矣。
【註】□與眩同,謂幽深難知。
又與眴通。
詳眴字註。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涓切,衒平聲。
義同。
又【釋名】懸也。
目視動亂,如懸物遙遙然不定也。
【靈樞經衞氣篇】上虛則眩。
又【揚子方言】眩,懣也。
朝鮮冽水之閒,顚眴謂之眩。
【註】眩音懸。
又【集韻】胡辦切【韻會】【正韻】胡慣切。
□與幻同。
相詐惑也。
【史記大宛傳】安息王以黎軒善眩人獻于漢。
【師古註】今吞刀吐火,屠人□馬諸術是也。
又【集韻】扃縣切,音罥。
行且賣也。
與□衒同。
眫 【備考】【午集】【目字部】 眫 【五音篇海】同眯。
眭 【午集中】【目字部】 眭 【唐韻】許規切【集韻】翾規切,□音觿。
【說文】深目也。
又【廣韻】眭盱,健貌。
又【廣韻】戸圭切【正韻】弦雞切,□音攜。
目深惡視。
【集韻】或作□。
又【集韻】呼維切,音倠。
仰目也。
與睢同。
又【廣韻】息爲切【集韻】宣爲切,□髓平聲。
姓也。
出趙郡,前漢眭弘,北魏眭誇。
又【集韻】涓惠切,音桂。
亦姓也。
又【淮南子原道訓】眭然能視。
又【集韻】於避切,音恚。
目小怒貌。
同□省。
【寅集中】【巾字部】【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題。
【玉篇】□。
又帷也。
又【廣雅】繩索也。
又【廣韻】呼雞切,音醯。
□,赤紙。
又【集韻】天黎切,音梯。
又【類篇】相支切,音思。
義□同。
□hè字原從巾從閻作。
【卯集下】【方字部】【廣韻】於綺切【集韻】隱綺切,□音倚。
旖,或省作。
凡旌旗從風之貌。
【楚辭九辯】紛旖旎乎都房。
【註】旖一作。
又【廣韻】烏可切【集韻】倚可切,□音閜。
□,旌旂也。
【辰集上】【日字部】【篇海】與□同。
詳□字註。
眮 【午集中】【目字部】 眮 【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音同。
目眶也。
又【揚子方言】轉目也。
吳楚謂瞋目顧視亦曰眮。
又【廣韻】【正韻】徒總切【集韻】【韻會】杜孔切,□同上聲。
又【廣韻】【集韻】□徒弄切,同去聲。
義□同。
矨 【午集中】【矢字部】 矨 【廣韻】五剄切,娙上聲。
短小貌。
眯 【午集中】【目字部】 瞇 【唐韻】【正韻】莫禮切【集韻】【韻會】母禮切,□音米。
【說文】艸入目中也。
【廣韻】物入目中也。
又塵粃迷視也。
【莊子天運篇】播糠眯目。
【文子上德篇】蒙塵而欲無眯,不可得絜。
又【集韻】母鄙切,音美。
義同。
又【集韻】蜜二切,音寐。
與□同。
【博雅】厭也。
【莊子天運篇】彼不得夢,必且數眯焉。
【註】眯,魘夢也。
又【集韻】民□切,音彌。
眇目也。
與□□同。
【集韻】或作□。
□字原從尒作。
(瞇)【集韻】母婢切,音弭。
眇目也。
又彌計切,音謎。
睥也。
○按《字彙補》譌作□,改音彌,亦訓眇目,非。
礫 【午集下】【石字部】 礫 【唐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郞狄切,□音歷。
【說文】小石也。
【張衡西京賦】爛若磧礫。
【註】石細者曰礫。
又丹沙亦曰丹礫。
【郭璞江賦】其下則金礦丹礫。
又黃礫,木名。
【司馬相如上林賦】鮮支黃礫。
【顏監雲】黃礫,今用染者,黃屑木也。
又葉歷各切,音落。
【郭璞三水山贊】三水之山,珍石惟錯。
爰有璿瑰,金沙丹礫。
礎 【午集下】【石字部】 礎 【唐韻】創舉切【集韻】【韻會】創所切【正韻】創祖切,□音楚。
柱下石。
【說文】礩也。
【正字通】礎與礩異名同實,其爲楹石則一,無二義。
硂 【午集下】【石字部】 硂 【廣韻】此緣切【集韻】逡緣切,□音詮。
同銓。
詳銓字註。
硃 【午集下】【石字部】 硃 【廣韻】章俱切【集韻】鐘輸切,□音朱。
丹砂也。
硄 【午集下】【石字部】 硄 【玉篇】口光切【集韻】枯光切,聲同匡。
石聲。
又【正字通】讀若光。
石色之光澤者。
矽 【午集下】【石字部】 矽 【廣韻】虎伯切,音剨。
矽破也。
【正字通】砉字之譌。
硇 【午集下】【石字部】 硇 【玉篇】女交切【集韻】尼交切,□音鐃。
硇砂,藥石。
或作。
硈 【午集下】【石字部】 硈 【唐韻】恪八切【集韻】丘八切,□音劼。
【爾雅釋言】硈,鞏也。
【註】硈然堅固。
【說文】石堅也。
一曰突也。
又【集韻】訖黠切,音戛。
義同。
又【廣韻】石狀。
硉 【午集下】【石字部】 硉 【廣韻】【集韻】勒沒切【韻會】【正韻】盧沒切,□論入聲。
硉矹,詳前矹字註。
本作□。
又礌也。
【枚乗七發】上擊下硉。
硌 【午集下】【石字部】 硌 【廣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
山上大石也。
【山海經】西上申之山,無草木而多硌石。
又【玉篇】石次玉。
又【韻會】磊硌,石貌。
又硌硌,石堅不相入貌。
又【嵆康琴賦】碪磥硌,美聲將興。
【註】磥硌,壯大貌。
又【集韻】郞狄切,同礫。
小石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子六切,音蹙。
笪也。
與□、□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力協切,音蛺。
竹笒,所以乾物。
硍 【午集下】【石字部】 硍 【廣韻】胡□切,音限。
石聲。
又【集韻】【正韻】□苦恨切,懇去聲。
吳俗謂石有痕曰硍。
又【釋名】雷硍也。
如轉物有所硍雷之聲也。
又【集韻】居閑切,音閒。
鐘高聲。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口交切【集韻】丘交切,□音敲。
□,伏態也。
又【集韻】【類篇】□口敎切,音竅。
義同。
硎 【午集下】【石字部】 硎 【廣韻】戸經切【集韻】【韻會】乎經切【正韻】奚經切,□音形。
砥石。
【莊子養生主】刀刃若新發於硎。
又谷名。
【尚書序疏】始皇令冬月種瓜於驪山硎谷之中溫處。
又【廣韻】客庚切。
同阬。
【左思吳都賦】左稱彎崎,右號臨硎。
【註】彎崎,宮東門。
臨硎,宮西門。
硏 【午集下】【石字部】 硏 【唐韻】五堅切【集韻】【韻會】倪堅切【正韻】夷然切,□音姸。
【說文】也。
又窮究也。
【易繫辭】能硏諸侯之慮。
又水名。
【水經注】河水又東北流,歷硏川,謂之硏川水。
又關名。
【前漢地理志】上黨郡有石硏關。
【師古註】硏音形。
又【集韻】倪甸切。
或作硯。
【郭璞江賦】綠苔鬖髿乎硏上。
【註】硏,滑石也。
與硯同。
又【潘尼釋奠頌】精氣旣硏。
【註】音去聲。
又葉魚巾切,音銀。
【陸雲贈顧尚書詩】厥弘伊何,靡曠不遵。
厥明伊何,靡妙不硏。
○按《說文》硏硯分爲二。
《韻會》《正韻》皆雲硯,通作硏。
但硏究不得借硯也。
硐 【午集下】【石字部】 硐 【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音同。
【博雅】磨也。
又【集韻】杜孔切,音眮。
【馬融長笛賦】鏓硐隤墜。
【註】硐,動上聲。
鏓硐,謂以刀通竹節爲笛也。
碩 【午集下】【石字部】 碩 【廣韻】【集韻】【正韻】常隻切【韻會】常亦切,□音石。
【爾雅釋詁】大也。
【易蹇卦】往蹇來碩。
【詩衞風】碩人其頎。
又【□風】碩大且卷。
【左傳桓六年】博碩,肥腯,皆訓大也。
又【增韻】充實也。
又與石通。
又葉常灼切,音杓。
【詩秦風】辰牡孔碩。
葉下舍拔則獲。
【小雅】旣庭且碩,曾孫是若。
【揚子太□經】我心孔碩,乃後有鑠。
【卯集中】【戈字部】【廣韻】而蜀切【集韻】儒欲切,□音辱。
【玉篇】戟也。
硗 【午集下】【石字部】 磽 【唐韻】口交切【集韻】【韻會】【正韻】丘交切,□音敲。
與墝同。
石地。
【說文】□石也。
【玉篇】堅硬也。
【孟子】則地有肥磽雨露之養。
【前漢景帝紀】郡國或磽陿,無所農桑。
【註】磽謂磽埆瘠薄。
又【集韻】輕皎切,同。
山田。
又魚敎切,音烄。
義同。
硜 【午集下】【石字部】 硜 【廣韻】口莖切【集韻】丘耕切【韻會】【正韻】丘庚切,□音鏗。
石聲。
【史記樂書】石聲硜硜以立別。
【註】硜聲果勁。
又【廣韻】硜硜,小人貌。
【論語】硜硜然小人哉。
又通作踁。
【晉書範弘之傳】雖有踁踁之稱,而非大雅之緻。
【音義】踁當作硜。
亦作。
【韓愈詩】焉能守□。
又【集韻】磬古作硜。
註詳十一畫。
竩 【午集下】【立字部】 竩 【廣韻】宜寄切,音義。
人所宜也。
又善也。
又【集韻】誼古作竩。
註見言部八畫。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都了切【集韻】丁了切,□音鳥。
【廣韻】垂心。
【類篇】憂也。
又【廣韻】之若切【集韻】職略切,□音灼。
【博雅】驚也。
又【廣韻】都歷切【集韻】丁歷切,□音的。
義同。
硠 【午集下】【石字部】 硠 【唐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音郞。
【說文】石聲。
【司馬相如子虛賦】礧石相擊,硠硠礚礚。
又雷硠,大聲。
【左思吳都賦】菈擸雷硠。
又磅硠。
【張衡思□賦】伐河鼓之磅硠。
又【集韻】裡黨切,音悢。
【博雅】硠硠,堅也。
又郞宕切,音浪。
砊硠。
詳砊字註。
硡 【午集下】【石字部】 硡 【正字通】同□。
又【集韻】火宏切,音轟。
石落聲。
【潘嶽藉田賦】鼓鞞硡隱以砰礚。
硢 【午集下】【石字部】 硢 【集韻】羊諸切,音餘。
石名。
硣 【午集下】【石字部】 硣 【集韻】虛交切,音哮。
哮磟,山勢。
硤 【午集下】【石字部】 硤 【廣韻】侯夾切【集韻】【韻會】轄夾切【正韻】胡夾切,□音洽。
【水經注】淮水又北徑山硤中,謂之硤石。
【廣韻】硤石縣,亦州名。
秦將白起攻楚,燒夷陵,卽其地,後周以居三峽之口,因爲峽州。
釥 【戌集上】【金字部】 釥 【廣韻】親小切【集韻】七小切,□音悄。
【玉篇】美金也。
又【廣韻】好也。
又淨也。
【揚子方言】釥嫽,好也。
靑徐海岱之閒曰釥,或謂之嫽。
【註】今通呼小姣潔喜好者爲嫽釥。
又【集韻】一曰微也。
又【集韻】子小切,音劋。
利也。
硥 【午集下】【石字部】 硥 【正字通】同。
又【篇海】武項切,音□。
石貌。
硦 【午集下】【石字部】 硦 【廣韻】【集韻】□盧獲切,郞入聲。
礅硦,石聲。
又【集韻】盧貢切,音弄。
穴也。
硧 【午集下】【石字部】 硧 【玉篇】尹竦切,音湧。
磨石。
【集韻】同硐。
□ 【未集中】【羽字部】 □ 【廣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韻會】以律切,□音聿。
鴪或作鷸。
【玉篇】飛貌。
【郭璞江賦】鼓翅□□。
【註】□與獝同。
飛貌。
硨 【午集下】【石字部】 硨 【廣韻】尺遮切【集韻】【正韻】昌遮切,□音車。
【博雅】硨磲,石次玉。
通作車渠。
【□中記】車渠出天竺國。
【正字通】或讀若居,義同。
硩 【午集下】【石字部】 硩 【唐韻】醜列切【集韻】【韻會】【正韻】敕列切,□音徹。
挑摘也。
【說文】上摘山巖,空靑珊瑚墮之。
又【周禮秋官】硩蔟氏掌覆夭鳥之巢。
【註】蔟,巢也。
以石投擲其巢而毀之也。
鄭司農註:硩讀爲擿。
又【玉篇】天磿切,音惕。
石中火也。
硪 【午集下】【石字部】 硪 【廣韻】五何切【集韻】牛何切,□同峩。
【說文】石巖也。
又【集韻】五可切,音我。
砐硪,詳砐字註。
硫 【午集下】【石字部】 硫 【廣韻】【集韻】□力求切,音留。
石硫黃,藥名。
【正字通】淮南子,夏至硫黃澤,蓋陽入地,遇隂而成者,舶硫似蜜,黃中有金紅處,擊開如水晶有光,今靑硫不佳。
本作流,因其似石,故唐韻從石。
亦作畱。
俗又作磂。
磂字從畱。
硬 【午集下】【石字部】 硬 【廣韻】五更切【集韻】【正韻】魚孟切,□額去聲。
堅牢也,強也。
【杜甫詩】書貴瘦硬方通神。
又硬黃,唐紙名。
【蘇軾詩】硬黃小字臨黃庭。
【集韻】亦作鞕。
确 【午集下】【石字部】 确 【唐韻】胡覺切【集韻】【韻會】【正韻】轄覺切,□音學。
磽确,石地。
與墝埆同。
【韓愈詩】山石犖确行徑微。
又堅正也。
【後漢崔寔傳】指切時要,言辯而确。
又【集韻】苦角切,音確。
【後漢□恂傳論】不復質确其過。
【註】質,正也。
确,實也。
又與角意同。
【前漢李廣傳】數與虜确。
【註】競勝負也。
又葉胡沃切,音斛。
【左思吳都賦】否泰之相背也,亦猶帝之縣解。
而與夫桎梏疏屬也,庸可共世而論巨細,同年而議豐确乎。
(確)【廣韻】苦角切【集韻】【韻會】克角切,□音。
堅也,靳固也。
【易乾卦】確乎其不可拔。
【莊子應帝王】確乎能其事。
【註】堅貌。
又剛也。
【易繫辭】夫乾確然示人易矣。
亦作塙碻。
硯 【午集下】【石字部】 硯 【唐韻】吾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倪甸切,□音□。
【釋名】硯,硏也,硏墨使和濡也。
【說文】石滑也。
【長箋】滑訓利,利猶厲也,與硏摩同義。
【文房四譜】黃帝得玉一紐,治爲墨篆,曰帝鴻氏之硯。
【周武王硯銘】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讒言無得汙白。
又姓。
【元文類】國子監司業硯彌堅。
又【字彙補】古典切,音蹇。
濡石也。
【正字通】說文硏硯音義俱分,今俗合爲一。
鹼 【亥集下】【鹵字部】 鹼 【唐韻】魚占切【集韻】魚窆切,□音驗。
【說文】鹵也。
又【廣韻】七廉切【集韻】千廉切,□音籤。
【廣韻】水和鹽也。
又【廣韻】【集韻】□古斬切,音減。
義同。
又【正字通】俗以竈灰淋汁曰鹼水,去垢穢。
又石鹼。
【本草】出山東濟寧諸處,土人採蒿蓼之屬,掘坎浸水,漉起爆乾,燒灰,以原水淋汁,入粉麪汁內,久則凝如石,可澣衣,狀類鹼,故亦得鹼名。
硸 【午集下】【石字部】 硸 【集韻】逆約切,音虐。
硸磭,大脣貌。
一曰磑也。
硹 【午集下】【石字部】 硹 【廣韻】息弓切【集韻】思融切,□音嵩。
地名。
在遼。
硺 【午集下】【石字部】 硺 【篇海】竹角切,音卓。
擊也。
硻 【午集下】【石字部】 硻 【唐韻】口莖切【集韻】丘耕切,□音鏗。
【說文】餘堅也。
從石,堅省。
又【集韻】苦杏切,音伉。
剛也。
【正字通】與硜同。
【卯集中】【戈字部】【正字通】與勇同。
【玉篇】書作。
又或作□。
原字作戈下甬。
□ 【未集上】【竹字部】 □ 【類篇】陟隆切。
簳也。
【補遺】【寅集】【巾字部】【字彙補】與龍同。
【冊府元龜】齊武帝小字兒。
@又□。
硼 【午集下】【石字部】 硼 【玉篇】匹耕切【廣韻】披耕切,□音怦。
石名。
亦作□。
或讀若朋。
硼砂,藥石。
硽 【午集下】【石字部】 硽 【集韻】衣檢切,音掩。
【正字通】山巖兩相合也。
又【集韻】衣廉切,音淹。
石名。
硾 【午集下】【石字部】 硾 【唐韻】【集韻】【韻會】馳僞切【正韻】直類切,□音縋。
【說文】擣也。
【玉篇】鎭也,笮也。
【呂氏春秋】硾之以石。
又【集韻】都果切,音朵。
石貌。
硿 【午集下】【石字部】 硿 【廣韻】苦紅切【集韻】楛公切,□音空。
硿靑,藥石。
出會稽。
通作空靑。
又【集韻】呼公切,音哄。
石落聲。
碀 【午集下】【石字部】 碀 【玉篇】仕耕切【集韻】鋤耕切,□音嶒。
破聲。
又【正字通】石聲。
與琤通。
碁 【午集下】【石字部】 碁 【廣韻】【集韻】□渠之切。
同棊。
圍碁也。
【揚子法言】圍碁擊劒,反目眩□。
註詳木部八畫。
【辰集中】【木字部】【說文】詳裡切。
臿也。
一曰徙土輂,齊人語也。
【徐曰】今俗作耜。
又【集韻】作□。
【博雅】盈之切。
□鬥謂之。
【類篇】所以抒水也。
睪 【午集中】【目字部】 睪 〔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
【說文】伺視也。
令吏將目捕罪人也。
又【字彙】引也,給也。
又【玉篇】睪睪,生也,樂也,好也。
又【廣韻】引繪貌。
又睪黍,山名。
【戰國策】睪黍,梁父之隂。
又【六書本義】與懌繹同。
又【廣韻】尼輒切【集韻】昵輒切,□音聶。
亦伺視也。
又【正韻】直格切,音宅。
與澤同。
【荀子正論篇】側載睪芷以養鼻。
【註】睪芷,香草也。
或曰睪,當爲澤,澤蘭也。
又【正韻】擇,亦作睪。
又【集韻】都故切,音妒。
敗也。
與殬斁通。
【說文】本作□。
從橫目,從。
殬原字從歺。
睫 【午集中】【目字部】 睫 【唐韻】子葉切【集韻】卽涉切,□音接。
同。
【說文】目旁毛也。
【釋名】揷接也。
揷於眼眶而相接也。
【禮內則】豕望視而交睫腥。
【註】目睫毛交也。
【莊子庚桑楚】向吾見若眉睫之閒,吾因以得女矣。
【皇極經世】走之類,上睫接下。
飛之類,下睫接上。
類使之然也。
又【集韻】七接切,音妾。
義同。
又書涉切,音攝。
目動貌。
與□同。
睬 【午集中】【目字部】 睬 【字彙補】此宰切,音彩。
偢睬,俗言也。
詞家多用此字。
偢音秋。
睭 【午集中】【目字部】 睭 【字彙補】知醜切,音帚。
深也。
【淮南子兵略訓】深哉睭睭。
□ 【備考】【未集】【羊字部】 □ 【搜眞玉鏡】同善。
□ 【未集中】【羽字部】 □ 【廣韻】羽俱切【集韻】雲俱切,□音於。
【說文】雩,羽舞也。
或從羽作□。
又【集韻】王遇切,音雩。
義同。
睯 【午集中】【目字部】 睯 【字彙】呼昆切,音昏。
悶也。
睱 【午集中】【目字部】 睱 【集韻】亥駕切,音下。
閒睱,視也。
一曰緩視也。
又何加切,下平聲。
目白貌。
□ 【備考】【未集】【老字部】 □ 【篇海】音老。
睲 【午集中】【目字部】 睲 【廣韻】【集韻】□息井切,騂上聲。
【玉篇】視也。
【廣韻】睲睲,照視。
又【集韻】桑經切,音星。
目睛照也。
又【廣韻】蘇佞切,星去聲。
義同。
睳 【午集中】【目字部】 睳 【廣韻】呼攜切【集韻】翾畦切,□音近醯。
【埤蒼】瘠人視貌。
一曰健而無德。
又【玉篇】目瞢也。
又睳,見字註。
睴 【午集中】【目字部】 睴 【唐韻】【集韻】□古鈍切,滾去聲。
【說文】大目出也。
【六書故】目急出也。
又【類篇】睴睴,視貌。
又人名。
南唐大將軍皇甫睴。
又【集韻】五困切,音諢。
又【廣韻】胡本切【集韻】戸袞切,□音混。
義□同。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類篇】□子末切,音繓。
笮也。
又【正字通】桚字之譌,指□也。
俗呼桚子。
子感切,音昝。
睶 【午集中】【目字部】 睶 【集韻】尺尹切,音蠢。
大目也。
又人名。
【元史世祖紀】高麗王王睶來朝。
睷 【午集中】【目字部】 睷 【集韻】居言切,建平聲。
目數也。
【王守仁九華賦】睷異景於穹坳。
睸 【午集中】【目字部】 睸 【集韻】蜜二切,音寐。
目合也。
又明秘切,音媚。
義同。
本作□。
睹 【午集中】【目字部】 睹 〔古文〕覩【唐韻】當古切【集韻】【韻會】【正韻】董五切,□音賭。
【說文】見也。
【禮禮運】以隂陽爲端,故情可睹也。
【周漢武帝詔】此子大夫之所睹聞也。
睺 【午集中】【目字部】 睺 【廣韻】戸鉤切【集韻】胡溝切,□音侯。
半盲也。
【揚子方言】半盲爲睺。
又【集韻】深目也。
又【釋典】阿脩羅食月,時名羅睺羅。
又【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侯去聲。
又【集韻】呼侯切,音齁。
義□同。
睻 【午集中】【目字部】 睻 同。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韻】羴,或作羶□。
睼 【午集中】【目字部】 睼 【唐韻】【集韻】□他計切,音剃。
【說文】迎視也。
【班固東都賦】弦不睼禽。
【張衡思□賦】親所睼而弗識。
又【集韻】【韻會】□田黎切,音題。
義同。
又遠視也。
又坐見也。
或作睇。
又【廣韻】【集韻】□他甸切,天去聲。
視也。
與瞋□同。
【原】或作□。
睽 【午集中】【目字部】 睽 【唐韻】苦圭切【集韻】【韻會】傾畦切,□音奎。
【說文】目不相視也。
【玉篇】目少精也。
【六書故】反目也,因之爲睽乖。
【易序卦】睽者,乖也。
【雜卦】睽,外也。
又【集韻】涓畦切,音圭。
義同。
又【廣韻】異也。
【唐書柳宗元傳】睽焉而鬭。
【宋史沈起傳】內自睽疑。
又張目貌。
【韓愈鄆州谿堂詩】萬目睽睽。
又楚邑名。
【左傳僖二十七年】楚子使子文治兵于睽。
又【集韻】其季切,音悸。
睽睢張目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顄顤顟而睽睢。
○按《說文》本作睽。
《舉要》別作□,非。
《正韻牋》睽孤之睽從目,睽違之睽從日,聾睽之睽從耳。
俗溷用,非。
《原》又以暌卽睽之譌,亦非。
睾 【午集中】【目字部】 睾 【正韻】古勞切,音高。
與臯同。
澤也。
【列於天瑞篇】望其壙,睾如也。
【金壷字考】睾如,澤貌。
又腎丸也。
【靈樞經】腰脊控睾而痛。
【註】睾,隂丸。
又【字彙補】睾蘇,木名。
一名白。
又【荀子王霸篇】睾牢天下而制之,若制子孫。
【註】睾,或作畢,言盡牢籠天下也。
【新序】作宰牢。
【後漢馬融傳】臯牢陵山。
【註】引荀子,睾作臯。
又【字彙補】何襖切,音皞。
廣大貌。
【荀子解蔽篇】睾睾廣廣,孰知其德。
【正字通】字彙與臯同,亦與澤同。
不知臯澤岸也,訓澤非音澤。
又正韻七陌睾字兩見,音亦者,訓伺視。
音宅者,與澤同。
十三爻臯亦作睾。
睾註引列子釋文音臯,蓋未詳考臯卽臯字,臯之同睾,睾之音澤,皆轉寫錯互相承不改。
睾譌從血,猶臯譌從豐。
凡經傳子史作睾臯者,皆譌文也。
幹祿字書亦雲:睾,俗臯字。
(睪)〔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
【說文】伺視也。
令吏將目捕罪人也。
又【字彙】引也,給也。
又【玉篇】睪睪,生也,樂也,好也。
又【廣韻】引繪貌。
又睪黍,山名。
【戰國策】睪黍,梁父之隂。
又【六書本義】與懌繹同。
又【廣韻】尼輒切【集韻】昵輒切,□音聶。
亦伺視也。
又【正韻】直格切,音宅。
與澤同。
【荀子正論篇】側載睪芷以養鼻。
【註】睪芷,香草也。
或曰睪,當爲澤,澤蘭也。
又【正韻】擇,亦作睪。
又【集韻】都故切,音妒。
敗也。
與殬斁通。
【說文】本作□。
從橫目,從。
殬原字從歺。
睿 【午集中】【目字部】 睿 【唐韻】以芮切【集韻】【韻會】俞芮切【正韻】于芮切,□音銳。
【說文】深明也。
通也。
【玉篇】聖也,智也。
【書洪範】思曰睿,睿作聖。
【蔡傳】睿者,通乎微也。
【徐幹中論修本篇】睿莫大乎自慮。
【說文】本作叡,籀文作壡。
【前漢五行志】亦作□。
【六書正譌】從□從目,從谷省。
□取其穿,目取其明,谷取其響應不窮。
別作叡,非。
俗作□,尤非。
瞀 【午集中】【目字部】 瞀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切,音茂。
【說文】低目謹視也。
又【玉篇】目不明貌。
【晉書天文志】眼瞀精絕,故蒼蒼也。
【揚子太□經】視也見,而晦也瞀。
【亢倉子全道篇】夫瞀視者,以黊爲赤。
【註】黊同黃。
【韓愈南山詩】淚目苦矇瞀。
又亂也。
【北史房豹傳】是非瞀亂。
【楚辭九章】中悶瞀之忳忳。
【註】煩亂也。
又不敢正視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子弟之容瞀瞀然。
又被髮也。
【淮南子道應訓】去其瞀而載之木。
【註】木騖鳥冠也。
又蟲名。
【埤雅】蜹似蚊而小。
一名瞀芮。
【列子天瑞篇】瞀芮生乎腐蠸。
又姓。
【左傳】莒有瞀胡。
又通作貿。
【禮檀弓】貿貿然來。
【註】貿貿,不明貌。
與瞀同。
又通作霿。
【廣韻】瞀。
【集韻】作霿,鄙吝心不明也。
【正韻】無識也。
【荀子儒效篇】愚陋傋瞀。
【註】傋音寇,愚也。
瞀,無知也。
【前漢五行志】作傋霿。
又通作愗。
【楚辭九辯】直怐愗以自苦。
【註】愗音茂,愚貌。
與瞀通。
互詳字註。
又【集韻】【韻會】□迷浮切,音謀。
義同。
又【王逸九思】復顧兮彭瞀,葉上憂下投。
本作務。
務光,古介士也。
一作牟光。
古務瞀牟□通。
又【廣韻】莫角切。
【集韻】墨角切,□尨入聲。
目不明也。
又【集韻】【韻會】□亡遇切,音務。
義同。
又俯視也。
【黃帝素問】民病肩臂瞀重。
【註】低目俯首曰瞀。
【靈樞經】交兩手而瞀爲臂厥。
【註】瞀,目垂貌。
又【集韻】微夫切,務平聲。
【前漢地理志】雊瞀,縣名,屬上谷郡。
【註】孟康音句無。
又【字彙補】莫到切,音冒。
視眩易也。
【莊子徐無鬼】予適有瞀病。
又【埤雅】莫蔔切,音木。
雀目夕昏,人有至夕昏不見物者,謂之雀瞀。
【說文】本作瞀。
【集韻】或作□。
瞀字原刻從攴,不從攵。
瞂 【午集中】【目字部】 瞂 【唐韻】扶發切,音伐。
【說文】盾也。
【揚子方言】自關而東謂之幹,或謂之瞂。
關西謂之盾。
【汲冢周書】請令以鮫瞂利劒爲獻。
【張衡西京賦】植鎩懸瞂,用戒不虞。
又通作伐。
【詩秦風】蒙伐有苑。
【註】伐,中幹也。
盾之別名。
【玉篇】引《詩》作瞂。
【說文】從盾犮聲。
俗作〈盾叐〉,非。
瞃 【午集中】【目字部】 瞃 【字彙補】烏沒切,音□。
惡視也。
【備考】【辰集】【木字部】【字彙補】與極同。
見《光遠集綴》。
瞇 【午集中】【目字部】 瞇 【集韻】母婢切,音弭。
眇目也。
又彌計切,音謎。
睥也。
○按《字彙補》譌作□,改音彌,亦訓眇目,非。
評 【酉集上】【言字部】 評 【廣韻】符兵切【集韻】【韻會】蒲兵切【正韻】蒲明切,□音平。
【博雅】平也,議也。
【廣韻】平量也。
【增韻】品論也。
【後漢許劭傳】劭好覈論鄕黨人物,毎月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
【魏志曹植傳】曹植與邯鄲淳評說混元造化之端。
【舊唐書陸贄傳】互相譏評。
【文心雕龍】評者,平理。
【新論正賞篇】評者,所以繩理也。
又官名。
【晉書職官志】廷尉主□法獄訟,屬官有正監評。
【唐書百官志】大理寺有評事八人,掌出使推按。
又邑名。
【梁書新羅國傳】其邑在內曰啄評,在外曰邑勒,亦中國之言郡縣也。
又姓,見【姓苑】。
又通作平。
【後漢霍諝傳】前者溫敎許爲平議。
【蜀志費褘傳】論平其是非。
又【玉篇】皮柄切【唐韻】【集韻】【正韻】皮命切,□平去聲。
平言也。
【韓愈東都遇春詩】爾來曾幾時,白髮忽滿鏡。
舊遊喜□張,新輩足嘲評。
【註】評,音病。
□張,乖張。
瞈 【午集中】【目字部】 瞈 【字彙】烏孔切,音塕。
瞈矇,目不明也。
瞉 【午集中】【目字部】 瞉 【廣韻】苦□切【集韻】丘堠切,□音□。
瞉霧,鄙吝心不明也。
又通作傋。
【荀子儒效篇】愚陋傋瞀。
【註】傋瞀,無知也。
俗本譌作溝。
【前漢五行志】不敬而傋,霿之所緻也。
又【集韻】通作怐。
【楚辭九辯】直怐愗而自苦。
【註】愚貌。
遘□二音,怐愗與瞉瞀義同。
【釋文】作□。
互詳瞀字註。
又【集韻】或作佝。
怐愗,或從人作佝。
又【集韻】居□切,音構。
義同。
又【玉篇】古例切,音計。
【篇海】久視也。
【字彙補】譌作□。
註雲:□瞀,無睱也。
通作瞉,非。
【辰集中】【木字部】【字彙】子郞切,音贓。
木版盛物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五音集韻】古文友字。
註詳又部二畫。
□ 【未集中】【羽字部】 □ 【玉篇】同翨。
瞊 【午集中】【目字部】 瞊 【字彙】徒黨切,音蕩。
不明也。
瞋 【午集中】【目字部】 瞋 【唐韻】昌眞切【集韻】【韻會】【正韻】稱人切,□音嗔。
【說文】張目也。
【廣韻】怒也。
【史記項羽紀】項王瞋目叱之,樓煩目不敢視。
【魏略苛吏傳】濟隂王思瞋怒無度。
又【埤雅】禽經曰:鴨以怒瞋視也。
又【集韻】稱脂切,音鴟。
義同。
又癡鄰切,疢平聲。
盛貌。
又亭年切,音田。
眠瞋,低目貌。
又之刃切,音震。
恚也。
又試刃切,申去聲。
與眒同。
又他甸切,天去聲。
與睼□同。
【說文】祕書或從成從辰。
瞌 【午集中】【目字部】 瞌 【集韻】克盍切,音磕。
眼瞌,欲睡貌。
【正字通】人勞倦,合眼坐睡曰瞌睡。
【貫休畫羅漢詩】瞌睡山童欲成夢。
瞍 【午集中】【目字部】 瞍 【集韻】【韻會】【正韻】□蘇後切,音叟。
與□同。
【字林】目有眹無珠子也。
【詩大雅】矇瞍奏公。
【註】古者樂師皆以瞽者爲之,以其善聽審音也。
又長老之稱。
【書大禹謨】衹載見瞽瞍。
【蔡傳】瞍,長老之稱。
亦作叟。
又【正韻】先侯切,叟平聲。
又【集韻】先彫切,音簫。
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虛誑切,音況。
覓魚具。
瞎 【午集中】【目字部】 瞎 【廣韻】許鎋切【集韻】【韻會】【正韻】許轄切,□音。
【玉篇】一目合也。
【類篇】目盲也。
【十六國春秋】苻生無一目,七歲,其祖洪戲之曰:吾聞瞎兒一淚,信乎。
生怒,引刀自刺出血曰:此亦一淚耶。
【孟郊寄張籍詩】西明寺後窮瞎張太祝,縱爾有眼誰爾珍。
又吐蕃名。
【宋史仁宗紀】西蕃瞎氊來貢。
又【神宗紀】河州首領瞎藥等來降。
【集韻】一作□。
瞏 【午集中】【目字部】 瞏 【唐韻】【正韻】渠營切【集韻】【韻會】葵營切,□音瓊。
【說文】目驚視也。
【黃帝索問】少陽終者。
百節皆縱,目瞏絕系。
【註】直眂如驚貌。
又瞏瞏,無所依也。
【詩唐風】獨行瞏瞏。
【註】瞏,本作煢。
又作焭。
【正字通】與赹通。
又憂也。
【詩周頌】瞏瞏在疚。
【正字通】今詩作嬛,字譌義同。
○按瞏與惸通。
俗作□□□,□非。
又【集韻】旬宣切,音旋。
復返也。
與還□□同。
通作旋。
【說文】從目袁聲。
俗作睘。
譌作□。
赹字原從□從勻。
瞐 【午集中】【目字部】 瞐 【廣韻】莫角切【集韻】墨角切,□尨入聲。
【玉篇】美目也。
又【類篇】目深也。
【六書故】亦作□。
瞑 【午集中】【目字部】 瞑 【唐韻】莫經切【集韻】【韻會】忙經切,□音溟。
【說文】翕目也。
【廣韻】合目瞑瞑也。
【後漢馬援傳】甘心瞑目。
【皇極經世】在水者不瞑,在風者瞑。
【註】魚在水,其目盡夜不瞑也。
又【集韻】目不明也。
【晉書山濤傳】臣耳目聾瞑,不能自勵。
又【呂覽】瞑者,目無由接也。
【汲冢周書】師曠曰:請使瞑臣往與之言。
【註】無目故稱瞑。
又【春秋繁露】民者,瞑也。
瞑也者,名其別離分散也。
又瞑瞑視,不審之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酒食聲色之中,則瞑瞑然。
【淮南子覽冥訓】其視瞑瞑。
又【集韻】【韻會】母迥切【正韻】莫迥切,□溟上聲。
又【集韻】【韻會】□莫定切,溟去聲。
義□同。
又【廣韻】莫賢切【集韻】民堅切【正韻】莫堅切,□麫平聲。
與眠通。
【玉篇】寐也。
【莊子德充符】據槁梧而瞑。
又弓名。
【唐書南蠻傳】永昌野桑生石上,其材上屈兩向而下植,取以爲弓,不筋漆而利,名曰瞑弓。
又菜名。
【本草綱目】瞑菜,一名睡菜,南海人食之思睡,故名。
又盱瞑,與芊眠同。
【張衡南都賦】攢立叢駢,靑麗盰瞑,杳藹蓊鬱于谷底,森□而刺天。
李善讀,□詳盰眠二字註。
又【廣韻】莫甸切【集韻】【韻會】眠見切【正韻】莫見切,□音麫。
瞑眩劇也。
又憒亂也。
【書說命】若藥不瞑眩,厥疾弗瘳。
一作眠眩。
互詳眠字註。
又【集韻】謨耕切,音萌。
與□同。
又葉武巾切,音旻。
【楚辭招魂】緻命於帝,然後得瞑些,歸來歸來。
往恐危身些。
【註】瞑,臥也。
【正字通】古無眠字,瞑卽眠。
今通用眠,正譌從瞑廢眠,泥。
考證:〔【莊子德充符】據高梧而瞑。
〕謹照原文高改槁。
【辰集上】【日字部】【篇韻】音列。
日落也。
【備考】【寅集】【廣字部】【餘文】音慷。
大也。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餘六切,音育。
心動也。
瞞 【午集中】【目字部】 瞞 【唐韻】母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謨官切,□滿平聲。
【說文】平目也。
【徐曰】目瞼低也。
杜林曰:目眥平貌。
又【廣韻】目不明也。
【荀子非十二子篇】酒食聲色之中,則瞞瞞然。
【註】閉目貌。
又匿情相欺亦曰瞞。
【汲冢周書】淺薄閒瞞,其謀乃獲。
又人名。
【魏志武帝紀】太祖姓曹諱操,小字阿瞞。
又鄋瞞,長翟國名。
【左傳文十一年】鄋瞞侵齊。
又城名。
【舊唐書地理志】西域於解蘇國所治,治數瞞城,置以其王領之。
又姓。
【風俗通】荊蠻之後,本姓蠻,後爲瞞氏。
又【集韻】謨奔切,音門。
慚貌。
【莊子天地篇】子貢瞞然慙。
【註】又音蠻。
又母版切,蠻上聲。
義同。
又母本切,門上聲。
暗也。
【正字通】瞞與樠別,韻會引莊子,以爲門戸則液瞞,謝惠連詩:永保液瞞。
葉音綿,不知莊本作樠,以瞞爲樠,誤。
□ 【備考】【未集】【羊字部】 □ 【搜眞玉鏡】音翔。
瞕 【午集中】【目字部】 瞕 【等韻】之亮切,音障。
【宇彙】目生瞕翳。
【正字通】通作障。
瞖 【午集中】【目字部】 瞖 【廣韻】【正韻】於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音翳。
【玉篇】眼疾也。
【正字通】目障也。
【宋史謝皇後傳】後生而瞖一目。
又藥名。
【本草釋名】羅勒。
一名瞖子草,以其子治瞖也。
瞗 【午集中】【目字部】 瞗 【唐韻】都僚切【集韻】丁聊切,□音雕。
【說文】目熟視也。
又【集韻】當侯切,音兜。
瞗瞗,鳥名。
人面鳥啄,有翼不能飛。
【集韻】當侯切,音兜。
鳥名。
又丁聊切,音貂。
目熟視也。
【廣雅】瞗,視也。
瞘 【午集中】【目字部】 瞘 【廣韻】【集韻】□烏侯切,音歐。
深目貌。
或作。
又【集韻】墟侯切,音摳。
與眗同。
又【字彙】丘舉切,袪上聲。
目往也。
瞙 【午集中】【目字部】 瞙 【廣韻】慕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末各切,□音莫。
【字統】目不明也。
俗謂目瞖曰瞙。
【集韻】或作眊。
瞚 【午集中】【目字部】 瞚 【唐韻】舒閏切【集韻】【韻會】【正韻】輸閏切,□音舜。
【說文】開闔目數搖也。
【史記扁鵲傳】目眩然而不瞚。
【莊子庚桑楚】終日視而目不瞚。
【註】目動曰瞚。
【集韻】或作瞬眴瞤。
瞛 【午集中】【目字部】 瞛 【集韻】七恭切,音瑽。
目光也。
【張協七命】怒目電瞛。
又人名。
孟瞛。
見【宋史宗室表】。
又【集韻】【韻會】□將容切,音蹤。
義同。
瞜 【午集中】【目字部】 瞜 【廣韻】落侯切【集韻】郞侯切,□音樓。
【玉篇】視也。
又【類篇】瞜睺,偏盲也。
一曰細視。
或作□。
又矖瞜,古明目者。
【孟子】作離婁。
又【廣韻】力朱切【集韻】龍珠切,□音瘻。
眗瞜,笑也。
又瞴瞜,微視也。
【說文】作瞴婁。
瞝 【午集中】【目字部】 瞝 【集韻】【韻會】□抽知切,音螭。
視也。
【賈誼弔屈原賦】瞝九州而相君兮,何必懷此都也。
【註】瞝謂歷視也。
【漢書】作歷。
瞞 【午集中】【目字部】 瞞 【唐韻】母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謨官切,□滿平聲。
【說文】平目也。
【徐曰】目瞼低也。
杜林曰:目眥平貌。
又【廣韻】目不明也。
【荀子非十二子篇】酒食聲色之中,則瞞瞞然。
【註】閉目貌。
又匿情相欺亦曰瞞。
【汲冢周書】淺薄閒瞞,其謀乃獲。
又人名。
【魏志武帝紀】太祖姓曹諱操,小字阿瞞。
又鄋瞞,長翟國名。
【左傳文十一年】鄋瞞侵齊。
又城名。
【舊唐書地理志】西域於解蘇國所治,治數瞞城,置以其王領之。
又姓。
【風俗通】荊蠻之後,本姓蠻,後爲瞞氏。
又【集韻】謨奔切,音門。
慚貌。
【莊子天地篇】子貢瞞然慙。
【註】又音蠻。
又母版切,蠻上聲。
義同。
又母本切,門上聲。
暗也。
【正字通】瞞與樠別,韻會引莊子,以爲門戸則液瞞,謝惠連詩:永保液瞞。
葉音綿,不知莊本作樠,以瞞爲樠,誤。
瞟 【午集中】【目字部】 瞟 【唐韻】敷沼切【集韻】【韻會】匹沼切【正韻】普沼切,□飄上聲。
【說文】□也。
又【埤蒼】一目病也。
又【類篇】目小貌。
又【集韻】匹妙切,飄去聲。
矖也。
又【廣韻】撫招切【集韻】紕招切,□音飄。
瞟□,明察也。
又瞟眇,視不明之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忽瞟眇以響像。
【說文】本作□。
【篇海類編】亦作□。
【集韻】或作□□。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桑故切【集韻】蘇故切,□音素。
暗取物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同菹。
見《石鼓文》。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母伴切,音滿。
竹器。
【博雅】□,篰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息亂切【類篇】蘇貫切【海篇】音算。
竹器。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乙六切,音郁。
【玉篇】心動也。
瞠 【午集中】【目字部】 瞠 【廣韻】醜庚切【集韻】【韻會】【正韻】抽庚切,□音撐。
【倉頡篇】直視也。
【莊子田子方】夫子奔軼,絕塵,而回瞠若平後矣。
【宋史孔宗旦傳】宗旦始官京東,與李師道徐程尚同等爲監司耳目,號爲四瞠,人多惡之。
又【玉篇】與□同。
【馬融長笛賦】留眎瞠眙。
【文選】作□。
又通作憆。
【前漢外戚傳】武問客,陛下得武書,意如何。
曰:憆也。
【註】直視貌。
師古曰:字本作瞠,其音同耳。
又【集韻】【韻會】恥孟切【正韻】敕諍切,□撐去聲。
又【五音集韻】徒杏切,音瑒。
又【集韻】抽良切,音倀。
義□同。
又他郞切,音湯。
亦直視也。
或作□。
又徐更切,棖去聲。
定視也。
與□同。
【韻會】亦作盯。
【正字通】或作瞪。
瞡 【午集中】【目字部】 瞡 【集韻】【韻會】均窺切【正韻】居爲切,□音規。
瞡瞡,自得貌。
一曰眇視也。
又【增韻】小見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瞡瞡然。
【註】同。
又【廣韻】【集韻】□規恚切,規去聲。
【博雅】視也。
【埤蒼】眇視貌。
又【類篇】瞋貌。
又【廣韻】居悸切,音季。
視貌。
又【集韻】其季切。
音悸。
亦視也。
與□同。
瞤 【午集中】【目字部】 瞤 【廣韻】如勻切【集韻】濡純切【韻會】儒純切,□音犉。
【說文】目動也。
【西京雜記】陸賈曰:目瞤得酒食。
【黃帝素問】肉瞤瘛。
【註】動掣也。
【類篇】或作□。
又【集韻】而宣切,輭平聲。
義同。
又【集韻】【韻會】□輸閏切,音舜。
開闔目數搖也。
與瞚瞬眴□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苦□切【集韻】丘堠切,□音□。
織具。
瞥 【午集中】【目字部】 瞥 【唐韻】普蔑切【集韻】【韻會】【正韻】匹蔑切,□音撆。
【說文】過目也。
一曰財見也。
【徐曰】瞥然暫見也。
【張衡思□賦】遊麈外而瞥天。
【梁書王筠傳】餘少好書,雖偶見瞥觀,皆卽疏記。
【淮南子說林訓】□無耳,而目不可以瞥,精於明也。
【註】瞥之則見也。
又【說文】目翳也。
又【廣韻】普滅切,篇入聲。
又【集韻】必列切,音□。
又普吠切,壞去聲。
義□同。
又【集韻】必袂切,音蔽。
瞖也。
又葉匹昧切,音配。
【馬融廣成頌】投殳狂擊,頭陷顱碎,獸不得猭,禽不得瞥。
【說文】本作瞥。
【集韻】亦作□覕。
瞦 【午集中】【目字部】 瞦 【唐韻】許其切【集韻】虛其切,□音熙。
【說文】目童子精也。
瞧 【午集中】【目字部】 瞧 【字彙】慈消切,音樵。
偸視貌。
【嵆康難自然好學論】覩文籍則目瞧。
又葉才笑切,樵去聲。
【郭璞鴣□黃鳥贊】鴣□之鳥,食之不瞧。
爰有黃鳥,其鳴則叫。
婦人是服,矯情易操。
瞨 【午集中】【目字部】 瞨 【集韻】匹角切,音樸。
目暗也。
矚 【午集中】【目字部】 矚 【正字通】俗矚字。
(矚)【廣韻】之欲切【集韻】【韻會】朱欲切,□音燭。
視也。
【類篇】視之甚也。
【魏書張淵傳】凝神遠矚。
【晉書桓溫傳】眺矚中原。
俗作矚。
譌作□。
瞪 【午集中】【目字部】 瞪 【廣韻】直庚切【集韻】【韻會】【正韻】除庚切,□音棖。
直視也。
【晉書郭文傳】瞪眸不轉,跨躡華堂,如行林野。
【唐書杜甫傳】甫嘗醉登嚴武牀,瞪視曰:嚴挺之乃有此兒。
【宋史盛度傳】度體肥,艱於拜起,賔客有拜之者,則瞪視而詬詈之。
又【廣韻】宅耕切,音橙。
又【廣韻】直陵切【集韻】持陵切,□音澄。
又【廣韻】丈證切【集韻】【韻會】澄應切,□澄去聲。
義□同。
【集韻】與盯眙同。
【正字通】通作瞠。
□ 【未集中】【耒字部】 □ 【集韻】郞才切,音來。
耕也。
【辰集上】【月字部】【篇海】音午。
明也。
瞫 【午集中】【目字部】 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荏切,音審。
【說文】深視也。
一曰下視也。
又竊見也。
【禮部韻略】平視也。
又姓。
【後漢南蠻傳】武落鐘離山有黑穴,出四姓,瞫氏其一也。
又【集韻】式禁切,審去聲。
低目視也。
又徒南切,音潭。
視也。
又【廣韻】【集韻】□徒紺切,潭去聲。
義同。
又【集韻】昌枕切,琛上聲。
人名。
【左傳文二年】晉有狼瞫。
【註】尺甚反。
【前漢古今人表】師古音審。
【說文】本作□,隸省作瞫。
【玉篇】或作。
俗作瞫,非。
秹 【午集下】【禾字部】 秹 【集韻】忍甚切,音荏。
禾弱也。
瞬 【午集中】【目字部】 瞬 【廣韻】舒閏切【集韻】【韻會】【正韻】輸閏切,□音舜。
目自動也。
【列子湯問篇】紀昌學射於飛衞,衞曰:爾先學不瞬,而後可言射矣。
【宋史韓世忠傳】目瞬如電。
又【埤雅】木槿朝生夕隕,一名舜。
蓋瞬之義取諸此。
【陸機文賦】觀古今之須臾,撫四海於一瞬。
【司馬法嚴位篇】一人之禁,無過瞬息。
【玉篇】與瞚同。
【集韻】亦作眴瞤。
釩 【戌集上】【金字部】 釩 【廣韻】【集韻】□峰範切,音。
【玉篇】拂也。
又【集韻】器也。
又【集韻】孚梵切,音泛。
杯也。
磔 【午集下】【石字部】 磔 【唐韻】【集韻】【韻會】□陟格切,音摘。
張也,開也,裂也,剔也。
【前漢□法志】諸死□皆磔於市。
景帝中二年,改磔曰棄市,勿復磔。
【師古曰】謂張其屍也。
又裂牲亦謂之磔。
【禮月令】季春命國難,九門磔攘,以畢春氣。
又書法,右下爲磔。
【崔瑗永字八法歌】硺騰峻而速進,磔憶昔以遲移。
又【爾雅釋天】祭風曰磔。
【孫炎曰】旣祭,披磔其牲,以散風也。
或省作矺。
又葉竹棘切,音陟。
【蘇轍除日詩】念同去鄕裡,此節已三失。
楚人重歲時,爆竹鳴磔磔。
磕 【午集下】【石字部】 磕 【廣韻】苦蓋切【集韻】【韻會】【正韻】丘蓋切,□音嘅。
【正字通】兩石相擊聲。
別作礚。
又【集韻】克盍切,音榼。
石聲。
又葉去例切,音器。
【揚雄甘泉賦】登長平兮雷鼓磕,天聲起兮勇士厲。
葉下沛世。
磖 【午集下】【石字部】 磖 【廣韻】盧合切【集韻】落合切,□音拉。
磖磼,破物聲。
磚 【午集下】【石字部】 磚 【集韻】徒官切,音團。
人名。
鄭有石磚。
又與甎同。
【古史考】烏曹作甎。
【後漢列女傳】曹世叔妻內助訓,古者生女,三日臥之牀下,弄之瓦磚,而齋告焉。
又【集韻】徒禾切,音砣。
圜貌。
磛 【午集下】【石字部】 磛 【集韻】鉏銜切,音巉。
磛嵒,山險貌。
又【廣韻】慈染切,音漸。
義同。
又【集韻】士減切,音劖。
高峻貌。
磜 【午集下】【石字部】 磜 【篇海】七計切,音砌。
階磜也。
與砌通。
磝 【午集下】【石字部】 磝 【廣韻】五交切【集韻】【正韻】牛刀切【韻會】牛交切,□音聱。
與嶅同。
【釋名】山多小石曰磝。
磝,堯也。
每石堯堯獨處而出見也。
【韓愈文】山磝磝而相軌。
又碻磝。
詳碻字註。
【集韻】或作磽礉。
磞 【午集下】【石字部】 磞 【玉篇】普耕切,音烹。
擊石也。
【成公綏嘯賦】磞硠震隱。
又【集韻】披庚切,音平。
與磅通。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川篇】初校切,音麨。
少也。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韻】與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