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名柴。
【論語】作子羔。
臯羔古字通用。
又【集韻】乎刀切【正韻】胡刀切,□音嗥。
呼也。
【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註】臯,讀爲嗥。
謂呼之入也。
與號号唬通。
又【集韻】後到切【韻會】胡到切,□音號。
周禮臯舞。
劉昌宗讀。
或作譹。
又【集韻】攻乎切,音姑。
橐臯,地名。
在壽春。
【前漢孟康註】橐臯,音拓姑。
【類篇】隸作臯。
【經傳】作臯。
考證:〔【左傳哀二十一年】齊人歌曰,魯侯之臯。
〕謹照原文魯侯改魯人。
〔【左傳襄二十五年】牧隰臯。
【註】臯爲澤之坎,是水岸也。
〕謹照原文註改疏。
〔【汲冢周書】文翰者若臯雞。
【註】臯雞似鳧,翼州謂之澤特。
〕謹照原文翼州改冀州。
" 皎 【午集中】【白字部】 皎 【唐韻】古了切【集韻】【韻會】【正韻】吉了切,□音璬。
【說文】月之白也。
【詩□風】月出皎兮。
【傳】月光也。
又日光也。
【王褒九懷】晞白日兮皎皎。
又【廣雅】白也。
明也。
【詩小雅】皎皎白駒。
【傳】潔白也。
【楚辭漁父】安能以皎皎之白,蒙世俗之塵埃乎。
【史記屈原傳】作皓皓。
又姓。
【五代史南漢世家】交州牙將皎公羨。
【玉篇】通作皦。
【集韻】或作皎。
皐 【午集中】【白字部】 皐 【玉篇】同臯。
皚 【午集中】【白字部】 皚 【唐韻】五來切【集韻】【正韻】魚開切【韻會】疑開切,□艾平聲。
【說文】霜雪之白也。
【漢劉歆遂初賦】漂積雪之皚皚。
【晉左貴嬪離思賦】霜皚皚而依庭。
【杜甫晚晴詩】崖沈谷沒白皚皚。
又【集韻】魚衣切,音沂。
義同。
又【劉楨贈五官中郞將詩】涼風吹沙礫,霜氣何皚皚。
明月照緹幕,華燈散炎輝。
【集韻】或作□凒溰。
皒 【午集中】【白字部】 皒 【集韻】牛河切,音娥。
皒皒,白色。
眧 【午集中】【目字部】 眧 【廣韻】尺沼切【集韻】齒紹切,□超上聲。
【玉篇】目弄人也。
【類篇】以目玩人謂之眧。
【備考】【寅集】【弓字部】【五音篇海】與弼同。
睵 【午集中】【目字部】 睵 【廣韻】【集韻】□倉才切,音猜。
【博雅】睵。
□,視也。
一曰睽也。
又【廣韻】祖才切【集韻】將來切,□音哉。
義同。
或省作□。
皓 【午集中】【白字部】 皓 【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下老切,□音昊。
【爾雅釋詁】光也。
【小爾雅】白也。
【博雅】皓皓,明也。
【詩□風】月出皓兮。
【揚子淵騫篇】明星皓皓。
又【集韻】潔白也。
【詩唐風】揚之水,白石皓皓。
【朱註】又胡暴反,葉下鵠。
鵠,音告。
又虛曠貌。
【大戴禮】常以皓皓,是以眉壽。
又皓膠,水凍貌。
【楚辭大招】霧雨淫淫,白皓膠隻。
又【廣韻】顥,今作皓。
【說文】商山四顥,白首老人也。
【史記留侯世家】四人從太子,鬚眉皓白。
【師古註】所以謂之四皓。
又通作昊。
太皓,天也。
【後漢郞顗傳】太皓悅和,靁聲乃發。
【荀子賦篇】皓天不復。
【註】皓,同昊。
又天皓,星名。
【史記天官書】歲隂在醜,星居寅,以十二月與尾箕晨出,曰天皓。
【前漢天文志】作天昊。
又與皞同。
【楚辭遠遊】歷太皓以左轉。
【註】卽太皞也。
又【唐韻】【韻會】【正韻】□古老切,音杲。
皓皓,潔白精瑩貌。
又姓。
【吳越春秋】句踐大夫皓進。
又【集韻】呼回切,音灰。
髮皓落也。
劉昌宗說。
【玉篇】同皜。
【集韻】或作皞暠。
【廣韻】從日作晧。
考證:〔【荀子賦論篇】〕謹照原文省論字。
〔【史記天官書】歲隂在醜,星居寅,以十二月與尾箕辰出,曰天皓。
〕謹照原文辰出改爲晨出。
皕 【午集中】【白字部】 皕 【唐韻】彼力切【集韻】筆力切,□音逼。
【說文】二百也。
又【集韻】兵媚切,音祕。
義同。
皖 【午集中】【白字部】 皖 【廣韻】【集韻】□戸版切,還上聲。
【廣韻】明星也。
【集韻】明貌。
又【集韻】胡官切,音桓。
地名,在舒。
【地理通釋】舒州,春秋時皖國。
漢爲皖縣。
縣西有皖山,皖水。
【後漢馬援傳】攻沒皖城。
【註】在皖水之北。
又【宋史黃庭堅傳】初遊灊皖,樂其林泉之勝。
【註】灊山,一名皖公山。
皖伯始封地。
今屬安慶府。
又桐城。
一曰皖江,皖桐。
又【集韻】戸袞切,音混。
義同。
【集韻】或從日作晥。
【韻箋逸字註】皖與皖桐之皖別。
□ 【未集中】【耒字部】 □ 【玉篇】昌蠅切,音稱。
耒也。
皗 【午集中】【白字部】 皗 【玉篇】直流切,音籌。
明也。
又【篇海類編】繒白也。
皘 【午集中】【白字部】 皘 【集韻】倉甸切,音蒨。
白貌。
又人名。
【宋史宗室傳】士皘,太宗之後。
皙 【午集中】【白字部】 皙 【唐韻】先擊切【集韻】【韻會】先的切,□音錫。
【說文】人色白也。
【左傳昭二十六年】有君子白皙。
【周禮地官大司徒】墳衍其民皙而瘠。
又棗名。
【爾雅釋木】皙,無實棗。
又【韻會】曾點字。
皙,本從白。
【論語】【孟子】【史記孔子世家】俱從日。
又【集韻】【正韻】□思積切,音昔。
白也。
監本作晢。
又葉征例切,音制。
【詩鄘風】象之揥也,揚且之皙也。
○按皙,本從析從白。
與日部皙、晢二字義別。
皚 【午集中】【白字部】 皚 【唐韻】五來切【集韻】【正韻】魚開切【韻會】疑開切,□艾平聲。
【說文】霜雪之白也。
【漢劉歆遂初賦】漂積雪之皚皚。
【晉左貴嬪離思賦】霜皚皚而依庭。
【杜甫晚晴詩】崖沈谷沒白皚皚。
又【集韻】魚衣切,音沂。
義同。
又【劉楨贈五官中郞將詩】涼風吹沙礫,霜氣何皚皚。
明月照緹幕,華燈散炎輝。
【集韻】或作□凒溰。
皛 【午集中】【白字部】 皛 【廣韻】【集韻】【韻會】□胡了切,音薂。
【說文】顯也。
【潘嶽關中詩】虛皛湳德,繆彰甲吉。
【註】湳,甲,二羌號。
德,吉,其名也。
皛,顯也。
又【博雅】白也。
【郭璞江賦】沆瀁皛溔。
【註】皛溔,深白貌。
又【玉篇】明也。
【陶潛江陵夜行詩】皛皛川上平。
【註】皛皛,明也。
又皛飯。
【曾慥高齋漫錄】錢穆父召東坡食皛飯。
及至,設飯一盂,蘿蔔一碟,白湯一盞,蓋以三白爲皛也。
又【集韻】戸茗切,音迥。
亦白也。
又【集韻】畎迥切【正韻】古迥切,□音□。
亦明也。
又【廣韻】普伯切【集韻】匹陌切,□音拍。
打也。
【左思蜀都賦】皛貙氓于夢艸。
【註】皛,當爲拍,拊也。
皜 【午集中】【白字部】 皜 【集韻】下老切【韻會】合老切,□音昊。
白貌。
【孟子】皜皜乎不可尚已。
【隋書煬帝紀】大頓見二大鳥,皜身朱足。
【孔叢子□士義篇】火浣布垢,必投諸火,出火振之,皜然疑乎雪焉。
又【正韻】古老切,音杲。
義同。
【集韻】與顥同。
通作皓皞暠。
【正韻】作□。
皝 【午集中】【白字部】 皝 【廣韻】胡廣切【集韻】戸廣切,□音幌。
氣容貌。
又人名。
【晉書載記】前燕主慕容皝。
【韻會】【正韻】譌作皩。
皞 【午集中】【白字部】 皞 【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下老切【韻會】合老切,□音昊。
【廣韻】明也。
【類篇】白貌。
又皞皞,廣大自得之貌。
【孟子】王者之民,皞皞如也。
又太皞,伏羲氏。
少皞,金天氏。
皆古帝號也。
【禮月令】孟春之月,其帝太皞。
季秋之月,其帝少皞。
又姓。
【蜀錄】本出武落鐘離山黑穴中者。
又通作昊。
【前漢鄭崇傳】皞天罔極。
【詩小雅】作昊天。
又通作顥。
【前漢房中歌註】韋昭曰:西顥,西方太皞也。
又通作皓。
見皓字註。
【集韻】或作皜。
【廣韻】從日作暤。
【六書故】暤之從白,日之譌也。
俗作皡,非。
皠 【午集中】【白字部】 皠 【廣韻】七罪切【集韻】【韻會】【正韻】取猥切,□催。
上聲。
【玉篇】高峻貌。
又【廣韻】霜雪白狀也。
又【類篇】白也。
【韓愈鬭雞聯句】腷膊戰聲喧,□翻落羽皠。
皢 【午集中】【白字部】 皢 【唐韻】呼鳥切【集韻】馨鳥切,□音曉。
【說文】日之白也。
【博雅】白也。
【玉篇】明也。
【寅集下】【弓字部】【海篇】音弦。
弓也。
又姓。
皣 【午集中】【白字部】 皣 【正字通】同□。
皤 【午集中】【白字部】 皤 【唐韻】薄波切【集韻】蒲波切【韻會】【正韻】蒲禾切,□音婆。
【說文】老人白也。
【博雅】白也。
【玉篇】素也。
【易賁卦】賁如皤如。
【疏】皤是素白之色。
又大腹也。
【左傳宣二年】城者謳曰:皤其腹。
【疏】皤是腹之狀。
又腹下白處。
【韓愈月蝕詩】弊蛙拘送主官府,帝箸下腹嘗其皤。
又豐多貌。
【左思魏都賦】行庖皤皤。
又草名。
【爾雅釋草】蘩,皤蒿。
【疏】凡艾白色爲皤蒿。
又與番通。
【班固辟雍詩】皤皤國老。
【註】鬢白貌。
【書秦誓】【史記秦本紀】俱作番番。
又【廣韻】博禾切【集韻】逋禾切,□音波。
義同。
又【集韻】蒲官切,音槃。
馬馽足橫行曰皤。
【易賁卦】賁如皤如。
董遇說。
【說文】或作□。
□ 【備考】【未集】【羽字部】 □ 【五音篇海】同飛。
□ 【未集中】【耒字部】 □ 【玉篇】莫個切,音磨。
耕也。
碋 【午集下】【石字部】 碋 【集韻】下可切,荷上聲。
□碋,山貌。
見【司馬相如梓桐山賦】。
皥 【午集中】【白字部】 皥 【正字通】俗皞字。
皦 【午集中】【白字部】 皦 【唐韻】古了切【集韻】【韻會】【正韻】吉了切,□音皎。
【說文】玉石之白也。
【廣韻】珠玉白貌。
又【玉篇】白也。
【廣韻】皎也。
【詩王風】有如皦日。
又明也。
【論語】皦如也。
【註】樂之音節明也。
又星光明貌。
【魏書張淵觀象賦】三台皦皦以雙列。
又姓。
明萬曆時有皦生光,北方人。
【玉篇】與皎同。
皨 【午集中】【白字部】 皨 【字彙補】古文星字。
註詳日部五畫。
皩 【午集中】【白字部】 皩 【正字通】皝字之譌。
晉書本作皝,俗加日,非。
皪 【午集中】【白字部】 皪 【廣韻】郞擊切【集韻】【韻會】狼狄切【正韻】朗狄切,□音瀝。
【廣韻】的皪,白狀。
【左思魏都賦】丹藕淩波而的皪。
【註】光明也。
或作。
又【玉篇】明珠也。
【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明月珠子,的皪江靡。
【註】明珠光也。
與玓瓅同。
又【集韻】歷各切,音洛。
白色。
或作□。
又北角切,音剝。
皪犖,雜色。
皫 【午集中】【白字部】 皫 【廣韻】敷沼切【集韻】匹沼切【正韻】普沼切,□飄上聲。
【玉篇】白色。
又鳥毛變色也。
【周禮天官內饔】鳥皫色而沙鳴貍。
【註】失色不美澤也。
皫,本又作犥。
貍,音鬱。
【禮內則】鳥皫色而沙鳴鬱。
【註】皫,通作麃。
又【正字通】凡物色不澤美者皆曰皫。
又【集韻】【韻會】□滂表切,音藨。
又【集韻】滂保切,拋上聲。
義□同。
瞭 【午集中】【目字部】 瞭 【廣韻】盧鳥切【集韻】【韻會】朗鳥切【正韻】盧皎切,□音了。
【廣韻】目睛明也。
【周禮春官大師】眂瞭三百人。
【註】瞭,目明者。
【孟子】胷中正則眸子瞭焉。
又【師曠禽經】瞭曰鷂。
【張華註】能遠視也。
又【楚辭九辯】瞭冥冥而薄天。
【註】瞭,音了,一音杳。
亦通作杳。
又【廣韻】落蕭切。
【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了平聲。
義同。
瞮 【午集中】【目字部】 瞮 【字彙】敕列切,音徹。
明也。
瞯 【午集中】【目字部】 瞯 【唐韻】戸閒切【集韻】【韻會】何閒切【正韻】何艱切,□音閑。
【說文】戴目也。
【徐曰】謂目望陽也。
【揚子方言】眄也,吳揚江淮之閒或曰瞯。
又【廣韻】人目多白也。
又【爾雅釋畜疏】馬一目白者名瞯。
【張協七命】天驥之駿,眸瞯黑照。
【註】瞯,馬目也。
【說文】作□。
又【漢書音義】瞯,小兒癇病也。
又姓。
【史記酷吏傳】濟南瞯氏。
又【集韻】居莧切【韻會】居諫切【正韻】居晏切,□閒去聲。
視也。
又覘也。
【孟子】王使人瞯夫子。
【宋史鎭王竑傳】丞相史彌遠,使美人瞯竑,動息必以告。
【集韻】同覸。
【正字通】與瞰闞矙□□□通。
瞰 【午集中】【目字部】 瞰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濫切,音闞。
【博雅】視也。
【揚雄校獵賦】東瞰目盡。
【班固東都賦】瞰四裔而抗稜。
【張衡思□賦】瞰瑤谿之赤岸。
又俯視曰瞰。
【後漢光武紀】雲車千餘,瞰臨城中。
又【埤雅】王褒曰:魚瞰雞睨。
【註】瞰,魚目不瞑也。
【集韻】或作瞯□。
瞲 【午集中】【目字部】 瞲 【玉篇】呼聿切【五音集韻】況必切,□音矞。
【類篇】目深貌。
或作□□。
又【廣韻】【集韻】□呼決切,音血。
驚視貌。
【荀子榮辱篇】瞲然視之。
【集韻】或作□。
【原】亦作□。
□ 【未集中】【網字部】 □ 【廣韻】其呂切【集韻】臼許切,□音巨。
【玉篇】罟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自移切【字彙補】音慈。
竹名。
亦作。
瞳 【午集中】【目字部】 瞳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
【玉篇】目珠子也。
【釋名】瞳子。
瞳,重也,膚幕相裹重也。
【靈樞經】骨之精爲瞳子。
【註】腎之精也。
又通作童。
【史記項羽本紀】舜目蓋重瞳子,項羽亦重瞳子。
【前漢書】作童。
【神仙傳】李根兩目童子皆方。
仙經雲:八百歲人童子方也。
又無心直視之貌。
【莊子知北遊】女瞳焉如新生之犢。
又【集韻】醜降切,踔去聲。
【莊子知北遊郭註】瞳,菟絳反。
【李註】未有知貌。
【正韻】又音充。
瞴 【午集中】【目字部】 瞴 【唐韻】莫浮切【集韻】迷浮切,□音謀。
【說文】瞴婁,微視也。
又【廣韻】武夫切【集韻】微夫切,□音無。
義同。
又【廣韻】文甫切【集韻】罔甫切,□無上聲。
【博雅】好也。
【廣韻】微視貌。
又【集韻】忙皮切,音糜。
美目貌。
瞵 【午集中】【目字部】 瞵 【唐韻】力珍切【集韻】【韻會】【正韻】離珍切,□音鄰。
【說文】目精也。
又【倉頡篇】視不了也。
【類篇】視貌。
【左思吳都賦】鷹瞵鶚視。
【潘嶽射雉賦】瞵悍目以旁睞。
又【篇海】瞵瞵,下視貌。
又瞵盼,天旦欲明也。
見盼字註。
又【韻會】通作璘。
【埤蒼】瞵,文貌。
【揚雄甘泉賦】璧馬犀之璘。
又【集韻】裡忍切,鄰上聲。
視不明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良刃切,鄰去聲。
義同。
又【集韻】靈年切,音憐。
怒目貌。
一曰以目隨也。
又【皇甫謐釋勸】忽金白之輝矅,忘靑紫之班瞵。
辭容服之光粲,抱弊褐之終年。
瞵葉年。
【說文】本作□。
瞶 【午集中】【目字部】 瞶 【廣韻】【正韻】居胃切【集韻】【韻會】歸謂切,□音貴。
【倉頡篇】極視也。
又【類篇】目無精也。
又【廣韻】【韻會】□以醉切,遺去聲。
義同。
【類篇】別作□。
【正字通】本作□,與耳部聵字別。
瞸 【午集中】【目字部】 瞸 【集韻】弋涉切,音葉。
瞼也。
又【類篇】目眇視也。
又【集韻】虛涉切,音弽。
義同。
或作□。
瞹 【午集中】【目字部】 瞹 【廣韻】於蓋切,哀去聲。
隱也。
又瞹□,見□字註。
瞺 【午集中】【目字部】 瞺 【廣韻】【集韻】□烏外切,音薈。
【玉篇】眉目閒貌。
硊 【午集下】【石字部】 硊 【廣韻】魚毀切【集韻】五委切,□危上聲。
磈硊,石貌。
又【玉篇】磈硊,足曲也。
又【集韻】居僞切,音愧。
石硊,江名,在宛陵西。
瞻 【午集中】【目字部】 瞻 【唐韻】職廉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廉切,□音詹。
【說文】臨視也。
【韻會】仰視曰瞻。
【詩邶風】瞻彼日月。
【禮曲禮】視瞻無回。
又官名。
【魏書官氏志】有瞻人郞。
又國名。
【唐書南蠻傳】瞻博,或曰瞻婆,北距兢伽河。
又山水名。
【山海經】有瞻諸山。
又瞻水,出婁涿山,東流注於洛。
又姓。
【正字通】元有瞻思,通經學。
又通作詹。
【史記周本紀】顧詹有河。
又【集韻】章豔切,詹去聲。
視也。
又葉側姜切,音章。
【詩大雅】維此惠君,民入所瞻。
秉心宣猶,考愼其相。
相平聲。
又葉側銜切,斬平聲。
【詩小雅】節彼南山,維石巖巖。
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考證:〔【詩衞風】瞻彼日月。
〕謹照原文衞風改邶風。
瞼 【午集中】【目字部】 瞼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奄切,音檢。
【說文】目上下瞼也。
【北史姚僧垣傳】瞼垂覆目不得視。
【王叔和脈經】□之□在瞼,瞼動則知□能消化。
□病則瞼澀,嗜臥。
【註】瞼,眼弦也。
又【埤雅】鸚鵡兩瞼俱動,如人目。
又蠻語謂州爲瞼。
【唐書南蠻傳】有十瞼。
【六書正譌】別作臉,非。
【佩□集】臉,七占翻,臛也。
瞼,已冉翻,目也。
□ 【未集中】【羊字部】 □ 譌字。
◎按篇海,音義與□同。
卽□字之譌也。
瞽 【午集中】【目字部】 瞽 【唐韻】公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五切,□音古。
【說文】目但有朕也。
【博雅】盲也。
【釋名】鼓也。
瞑瞑然目平合於鼓皮也。
【周禮春官瞽矇註】無目眹謂之瞽。
【莊子逍遙遊】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
又瞽,樂官也。
【書胤征】瞽奏鼓。
【詩周頌】有瞽有瞽,在周之庭。
【註】目無明則耳聰,使爲樂官,名之曰瞽,因所掌而命名也。
又禦瞽,侍禦樂工也。
【禮玉藻】禦瞽幾聲之上下。
又學名。
【禮明堂位】瞽宗,殷學也。
【註】樂師,瞽矇之所宗,故謂瞽宗。
【周禮春官大司樂】樂祖祭於瞽宗。
又舜父名瞽瞍。
【書堯典】瞽子。
【傳】無目曰瞽。
舜父有目不能分別好惡,故時人謂之瞽,配字曰瞍,又通作鼓。
【前漢古今人表】鼓叜蟜牛子生舜。
瞾 【午集中】【目字部】 瞾 【字彙】同照。
○按《正字通》:唐武後自制十九字,以曌爲名,與照音義同,從明,非從二目也。
後譌爲瞾。
《略記字始》譌爲□。
《字彙》改作瞾,《字彙補》又作□,□非。
□字原作朋下空。
瞿 【午集中】【目字部】 瞿 【唐韻】九遇切【集韻】【韻會】俱遇切,□音句。
【說文】鷹隼之視也。
【徐曰】驚視貌,會意。
又【禽經】雀以猜瞿視也。
【埤雅】雀俯而啄,仰而四顧,所謂瞿也。
又【廣韻】視貌。
【集韻】心驚貌。
【禮檀弓】曾子聞之瞿然。
又【雜記】見似目瞿,聞名心瞿。
【註】瞿然驚變也。
又瞿瞿,驚遽不審貌。
【禮玉藻】視容瞿瞿。
又瞪視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瞿瞿然。
又無守貌。
【詩齊風】狂夫瞿瞿。
【註】謂精神不立,志無所守。
又【爾雅釋訓】儉也。
【詩唐風】良士瞿瞿。
【疏】李巡曰:良士顧禮節之儉也。
又【唐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權俱切,□音衢。
義同。
又騤瞿,走貌。
【張衡西京賦】百禽遽,騤瞿奔觸。
又句瞿,鬥也。
【山海經】陽山有獸,其頸□狀如句瞿,名曰領胡。
【註】言頸上有肉□如鬥也。
又鳥名。
【山海經】禱過山,鳥名瞿,如其鳴自號也。
又山名。
【山海經】瞿父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又灘名。
【寰宇記】瞿塘在□州東一裡,古西陵峽也。
又人名。
【竹書紀年】殷武乙,名瞿。
又姓。
漢有漢南太守瞿茂。
又複姓。
【前漢儒林傳】魯商瞿子木,受易孔子。
【註】商瞿,姓也。
【遼史禮志】西域淨梵王子姓瞿曇氏。
又與戵通。
【書顧命】一人冕執瞿。
【註】戟屬。
又與衢通。
【韓詩外傳】直曰車前,瞿曰芣苢,蓋生於兩旁謂之瞿。
【丹鉛錄】楚辭天問,靡萍九衢。
衢,本作瞿。
又與蘧通。
【爾雅釋草】大菊,蘧麥。
【註】卽瞿麥,藥草也。
【集韻】亦作□。
又【集韻】衢遇切【正韻】忌遇切,□衢去聲。
與懼通。
恐也。
【禮檀弓】瞿然失席。
【註】瞿,本又作懼。
【前漢東方朔傳】吳王懼然易容。
又【集韻】訖力切,音亟。
瞿瞿,居喪視不審貌。
【禮檀弓】瞿瞿如有求而弗得。
徐邈讀。
矀 【午集中】【目字部】 矀 【廣韻】武悲切【集韻】旻悲切,□音眉。
伺視也。
又【廣韻】【集韻】□無非切,音微。
義同。
矃 【午集中】【目字部】 矃 【玉篇】乃頂切,寧上聲。
盯矃,視也。
【吳萊尚志賦】守盯矃謂眞瞶。
矄 【午集中】【目字部】 矄 【集韻】許雲切,音熏。
目暗也。
矅 【午集中】【目字部】 矅 【集韻】同□。
矆 【午集中】【目字部】 矆 【唐韻】許縛切【集韻】怳縛切,□況入聲。
【說文】大視也。
又矆睒,電光也。
【木華海賦】昱絕電,百色妖露,呵掩鬱,矆睒無度。
【註】言羣妖吞吐光色,眩惑無定也。
【玉篇】亦作。
又【集韻】屋虢切,音擭。
視遽貌。
或作蒦。
矇 【午集中】【目字部】 矇 【廣韻】【正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蓬切,□音蒙。
【說文】童矇也。
一曰不明也。
【釋名】有眸子而失明,蒙蒙無所別也。
【博雅】盲也。
【詩大雅】矇瞍奏公。
【傳】有眸子而無見曰矇。
【疏】矇卽今靑盲。
【禮仲尼燕居】昭然若發矇矣。
又【王充論衡】人未學問曰矇。
又【徐幹中論】見人而不自見者,謂之矇。
又【集韻】母總切,音蠓。
瞈矇,目不明也。
又葉莫江切,音尨。
【東方朔七諫】終不變而死節兮,惜年齒之未央。
將舫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發矇。
通作蒙。
別作□。
矈 【午集中】【目字部】 矈 【廣韻】莫賢切【集韻】【韻會】民堅切,□音眠。
【說文】目旁薄緻宀宀也。
【爾雅釋詁】密也。
又【集韻】彌殄切,眠上聲。
義同。
【說文】本作□。
【集韻】或作□。
通作臱。
烎 【巳集中】【火字部】 烎 【集韻】夷針切,音淫。
本作。
詳字註。
烎字原從幵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力協切,音蛺。
竹笪也。
礬 【午集下】【石字部】 礬 【廣韻】附袁切【集韻】【韻會】符袁切,□音煩。
礬石。
【山海經】女牀山,其隂多涅石。
【郭註】礬石也。
楚人名涅石,秦人名羽涅。
【韻會】一名羽澤,有靑白黃黑絳五種。
又山礬,花名。
【正字通】俗名椗花,木高數尺,葉密枝肥,冬不凋,花白而香。
一名瑒花。
黃庭堅曰:江南野中椗花,土人採葉燒灰,染紫爲黝,不借礬而成。
因易名爲山礬。
韻會譌爲鄭花,且雲卽唐玉蘂花,謬也。
矉 【午集中】【目字部】 矉 【唐韻】符眞切【集韻】【正韻】毗賓切,□音頻。
【說文】恨張目也。
引《詩》:國步斯矉。
今詩作頻。
又【正字通】與顰通。
心恨額蹙也。
【莊子天運篇】西施病心,而矉其裡。
又【廣韻】必鄰切【集韻】□民切,□音賓。
義同。
【辰集上】【日字部】【正字通】俗曼字。
○按曼從曰,載日部,非是。
@字原從方作,部外九畫。
矊 【午集中】【目字部】 矊 【廣韻】武延切【集韻】彌延切,□音綿。
瞳子黑也。
【揚子方言】南楚江淮之閒,黸瞳之子謂之矊。
【註】黸,黑也。
矊,言矊邈也。
又矊,脈也。
【楚辭招魂】靡顏膩理,遺視矊些。
【註】言諸女心中矊脈,時時竊視,安詳審諦,志不可動也。
又矊眇,視貌。
【郭璞江賦】江妃舍嚬而矊眇。
又【集韻】彌殄切。
音眄。
義同。
【玉篇】同□,亦書作□。
硰 【午集下】【石字部】 硰 【廣韻】所加切【集韻】【韻會】師加切,□音沙。
硰石,地名。
在樓煩西。
【史記灌嬰傳】從擊韓信,破於硰石。
又【集韻】千可切,音瑳。
又千臥切,音剉。
義□同。
矌 【午集中】【目字部】 矌 【唐韻】【集韻】□苦謗切,音曠。
【玉篇】目無眹也。
又【集韻】古曠切,光去聲。
目無色也。
又【集韻】光鑊切,光入聲。
【類篇】張目貌。
又【倉頡篇】矖矌,視貌。
【江淹雜體詩】矖矌盡都甸。
矍 【午集中】【目字部】 矍 【唐韻】九縛切【集韻】【韻會】【正韻】厥縛切,□音攫。
【說文】隹欲逸走也。
從又,持之矍矍也。
【徐曰】左右驚顧也。
一曰視遽貌。
【易震卦】視矍矍。
【疏】不專視之容。
鄭康成曰:目不正也。
徐邈讀若謔。
又矍踢,驚動貌。
【揚雄河東賦】河靈矍踢。
又矍鑠,輕健貌。
【後漢馬援傳】矍鑠哉,是翁也。
又矍相,地名。
【禮射義】孔子射于矍相之圃。
又姓。
【正字通】唐刺史矍璋,博士矍參。
又【韻會】或作戄。
【後漢班固傳】矍然失容。
又【李固傳】泰使戄然。
又【集韻】怳縛切,況入聲。
義同。
矎 【午集中】【目字部】 矎 【廣韻】【集韻】□火懸切,音鋗。
【博雅】視也。
【玉篇】直視也。
【張志和鸑鷟篇】睢盰矎□察乎瞳。
又【廣韻】休正切【集韻】虛政切【正韻】呼正切,□騂去聲。
義同。
又【集韻】翾縣切,鋗去聲。
矎矎,目不正也。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目矎矎而喪精。
矐 【午集中】【目字部】 矐 【廣韻】呵各切【集韻】【韻會】黑各切,□音郝。
重目。
又光明也。
又【類篇】失明也。
【史記荊軻傳】秦始皇惜高漸離善擊築,重赦之,乃矐其目。
【索隱】以馬矢熏,令失明。
司馬氏一音角。
【集韻】或作□。
又【廣韻】虛郭切。
【集韻】忽郭切,□音霍。
目開也。
又【類篇】駭視也。
與通。
矑 【午集中】【目字部】 矑 【廣韻】落胡切【集韻】【正韻】龍都切【韻會】籠都切,□音盧。
【玉篇】視也。
又【廣韻】目童子也。
通作盧。
【揚雄甘泉賦】玉女亡所,眺其淸矑。
【漢書】作盧。
矒 【午集中】【目字部】 矒 【集韻】與□同。
矔 【午集中】【目字部】 矔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音貫。
【說文】目多精也。
【玉篇】轉目貌。
【揚子方言】梁益之閒,瞋目曰矔,轉目顧視亦曰矔。
【劉歆遂初賦】空下旹而矔世兮,自命己之取患。
又【廣韻】張目也。
又【集韻】閉一目也。
又人名。
【左傳文七年】鱗矔爲司徒。
又【集韻】古患切,音慣。
亦轉目也。
又逵員切,音權。
目眶也。
轭 【酉集下】【車字部】 軛 【廣韻】於革切【集韻】【韻會】【正韻】乙革切,□音厄。
【正韻】轅端橫木,駕馬領者。
【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衡任。
【註】衡任謂兩軛之閒也。
【疏】服馬有二,一馬有一軛。
軛者,厄馬領不得出也。
【集韻】或作枙。
【莊子馬蹄篇】加之以衡枙。
又葉乙役切,音鬱。
【古詩】南箕北有鬥,牽牛不負軛。
良無磐石固,虛名復何益。
□ 【未集中】【耒字部】 □ 【廣韻】與穮同。
矕 【午集中】【目字部】 矕 【唐韻】武版切【集韻】【韻會】【正韻】母版切,□蠻上聲。
【說文】目矕矕也。
【類篇】目美貌。
又【博雅】視也。
【廣韻】視貌。
【後漢馬融廣成頌】右矕三塗。
【韓愈贈張籍詩】親戚相覘矕。
又被也。
【班固答賔戲】矕龍虎之文舊矣。
又【集韻】謨官切,音瞞。
亦視也。
【文選馬融長笛賦】長矕遠引。
李善讀。
又謨還切。
音蠻。
目暗也。
又盧丸切,音巒。
目昏也。
【寅集下】【廣字部】【篇韻】夷益切,音弋。
屋通也。
矖 【午集中】【目字部】 矖 【廣韻】【集韻】【韻會】□所綺切,音屣。
【玉篇】視也。
【倉頡篇】索視之貌。
【魏書張淵觀象賦】矖目八荒。
【劉勰通塞篇】登峰而長矖。
【集韻】或作□。
又【集韻】所蟹切,音灑。
亦視也。
【後漢馬融廣成頌】目矖鼎俎。
【註】矖,音灑。
又【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
□與離同。
矖瞜,見瞜字註。
矗 【午集中】【目字部】 矗 【廣韻】醜六切【集韻】【韻會】敕六切,□忡入聲。
【玉篇】齊也。
草木盛也。
【左思吳都賦】橚矗森萃。
又【廣韻】直也。
【元包經】語其義則矗然而不誣。
【註】直而不妄也。
又【集韻】長直貌。
【謝靈運山居賦】直陌矗其東西。
【杜牧阿房宮賦】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又【增韻】聳上貌。
【正韻】高起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崇山矗矗。
又【廣韻】【集韻】初六切【正韻】昌六切,□音珿。
又【集欲】醜衆切,忡去聲。
義□同。
矘 【午集中】【目字部】 矘 【唐韻】他朗切【集韻】坦朗切,□音儻。
【說文】目無精直視也。
【後漢梁冀傳】冀鳶肩豺目,洞精矘眄。
又目之不明也。
【楚辭遠遊】旹晻曀其矘莽。
又【字彙補】他郞切,儻平聲。
【靑箱雜記】矘矘晃者,憨人也。
矙 【午集中】【目字部】 矙 【集韻】【韻會】□苦濫切,音闞。
視也。
又窺也。
【孟子】陽貨矙孔子之亡也,而饋孔子蒸豚。
【註】音勘。
【集韻】同瞰。
與覵瞯□通。
矚 【午集中】【目字部】 矚 【廣韻】之欲切【集韻】【韻會】朱欲切,□音燭。
視也。
【類篇】視之甚也。
【魏書張淵傳】凝神遠矚。
【晉書桓溫傳】眺矚中原。
俗作矚。
譌作□。
逨 【酉集下】【辵字部】 逨 【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音來。
【玉篇】來也,至也,就也。
又【廣韻】【集韻】□洛代切,音賚。
勞也。
碢 【午集下】【石字部】 碢 【正字通】同砣。
矛 【午集中】【矛字部】 矛 〔古文〕□□鉾□【唐韻】莫浮切【集韻】【韻會】迷浮切,□音謀。
【說文】酋矛也。
建於兵車,長二丈,象形。
【徐曰】鉤兵也。
【書牧誓】立爾矛。
【傳】矛長,故立之於地。
【詩秦風】厹矛鋈錞。
【傳】三隅矛也。
【禮曲禮】進矛戟者前其鐓。
【疏】矛如鋋而三廉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尋。
【註】八尺曰尋,倍尋爲常。
酋夷,長短名。
【史記仲尼弟子傳】越使大夫種以屈盧之矛賀吳王。
【尉繚子制談篇】殺人於五十步之內者,矛戟也。
【揚子方言】矛,吳揚江淮南楚五湖之閒謂之鍦,或謂之鋋,或謂之鏦。
又言不相副曰矛盾。
【韓非子難一篇】楚人譽其盾之堅曰:物莫能陷也。
又譽其矛之利曰:物無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應。
此矛盾之說也。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杓端有兩星,一內爲矛招搖,一外爲盾天鋒。
【註】招搖爲天矛,近北鬥者也。
又藥名。
【本草綱目】衞矛,一名鬼箭。
【李時珍曰】齊人謂箭羽爲衞,此物幹有直羽如箭羽,矛刃自衞之狀,故名。
矜 【午集中】【矛字部】 矜 【唐韻】【集韻】巨巾切【韻會】【正韻】渠巾切,□音。
【說文】矛柄。
【史記主父偃傳】起窮巷,奮棘矜。
【註】矜者,戟鋋之杷也。
【揚子方言】矜謂之杖。
【註】矛戟,矜卽杖也。
【集韻】或作□,通作槿。
又【廣韻】巨斤切【集韻】渠斤切,□音勤。
又【集韻】渠京切,音擎。
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居陵切,音兢。
【六書略】矜本矛柄,因音借爲矜憐之矜。
【爾雅釋訓】矜憐,撫掩之也。
又【釋言】苦也。
【註】可矜憐者亦辛苦。
【書泰誓】天矜于民。
【詩小雅】爰及矜人。
【註】貧窮可憐之人也。
【公羊傳宣十五年】見人之厄則矜之。
【註】矜,憫也。
又【小爾雅】惜也。
【書旅獒】不矜細行,終累大德。
【註】矜,憐惜之意。
【傳】矜持也。
又【博雅】危也。
【詩小雅】居以兇矜。
【箋】兇危之地,謂四裔也。
又哀也。
【揚子方言】齊魯之閒曰矜。
又遽也。
【揚子方言】秦晉或曰矜。
或曰遽。
又自賢曰矜。
【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公羊傳僖九年】矜之者何。
猶曰莫若我也。
【註】色自美大之貌。
【管子法法篇】彼矜者滿也,細之屬也。
【註】滿招損,小人之類也。
又莊以持已曰矜。
【論語】君子矜而不爭。
又敬也。
【孟子】使諸大夫國人皆有所矜式。
又尚也。
【賈誼治安策】嬰以廉恥,故人矜節行。
又竦也。
【張衡思□賦】魚矜鱗而幷淩。
又【詩小雅】矜矜兢兢。
【註】羊羣堅強也。
又【集韻】居覲切,兢去聲。
亦憐也。
又【集韻】【韻會】姑頑切【正韻】姑還切。
□與瘝同。
【後漢和帝紀】寤寐恫矜。
【註】病也。
又同鰥。
【詩大雅】不侮矜寡。
【禮王制】老而無妻者謂之矜。
【集韻】通作□□。
【琅邪代醉編】鰥寡之鰥,禮記作矜。
哀矜之矜,前漢于定國傳作鰥。
二字通聲互用也。
【六書正譌】矜從令。
矞 【午集中】【矛字部】 矞 【唐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韻會】【正韻】以律切,□音聿。
【說文】以錐有所穿也。
從矛從。
一曰滿有所出也。
又【揚子太□經】物登明堂,矞矞皇皇。
【註】矞矞,物長春風之聲貌也。
又矞似,人名。
【左傳文十年】楚範巫矞似。
【註】範邑之巫也。
又矞雲,瑞雲也。
【前漢董仲舒雨雹對】雲五色爲慶,三色成矞。
【埤雅】或曰二色爲矞,外赤內靑謂之矞雲。
矞同霱。
又矞皇,神名。
【前漢司馬相如大人賦】前長離而後矞皇。
【史記】作潏湟。
又【五音集韻】況必切,熏入聲。
【玉篇】飛貌。
【類篇】驚遽貌。
【禮禮運】鳳以爲畜,故鳥不矞。
【註】矞又作獝,驚飛也。
【左思吳都賦】驫駥飍矞。
【註】衆馬走貌。
矞同獝。
【集韻】或作□。
又【集韻】古穴切,音玦。
權詐也。
【荀子非十二子篇】矞宇嵬瑣。
【註】矞同譎。
矟 【午集中】【矛字部】 矟 【廣韻】所角切【集韻】【韻會】【正韻】色角切,□音朔。
【博雅】矛也。
【釋名】矛長丈八尺曰矟,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殺也。
【晉書劉邁傳】桓敬道戲馬事前,以矟擬殷仲堪。
邁謂敬道曰:馬矟有餘,精理不足。
【宋史儀衞志】矟,長矛也。
木刃黑質盡雲氣。
又矟,唐金吾將軍執之。
宋制,鹵簿出則八枚前導。
又【王羲之題衞夫人筆陣圖】紙者,陣也。
筆者,刀矟也。
墨者,鍪甲也。
水硏者,城池也。
心意者,將軍也。
【集韻】亦作槊鎙。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韻】五怪切,音聵。
聾也。
【玉篇】同聵。
矠 【午集中】【矛字部】 矠 【唐韻】士革切,音賾。
【說文】矛屬。
【廣韻】以矛取物也。
又【廣韻】楚革切【集韻】測革切,□音策。
義同。
又刺取也。
【魯語】矠魚□。
又【集韻】仕角切,音浞。
刺也。
本作□。
【集韻】亦作捔□簎。
【正譌】別作擉。
矡 【午集中】【矛字部】 矡 【玉篇】居縛切【集韻】厥縛切,□音矍。
矛屬。
又【字彙補】錐也。
盳 【午集中】【目字部】 盳 【集韻】謨郞切,音芒。
盳洋,仰視貌。
又蒲光切,音旁。
無放切,音妄。
義□同。
【正字通】俗盲字,從亡目,失明也。
何能仰視。
蛳 【申集中】【蟲字部】 螄 【唐韻】疏夷切【集韻】霜夷切,□音師。
蟲名,螺也。
【正韻】螺螄。
直 【午集中】【目字部】 直 〔古文〕□□【唐韻】除力切【集韻】逐力切,□音値。
【說文】正見也。
【博雅】正也。
【玉篇】不曲也。
【易坤卦】直其正也。
【書洪範】王道正直。
又準當也。
【禮投壺】馬各直其算。
【史記平準書】以白鹿皮爲皮幣,直四十萬。
又【增韻】當也。
【儀禮士冠禮】主人立于阼階下,直東序西面。
【疏】謂當堂上東序牆也。
又伸也。
【孟子】枉尺而直尋。
又【玉篇】侍也。
【晉書羊祜傳】悉統宿衞,入直殿中。
又順也。
【詩鄭風】洵直且侯。
又猶宜也。
【詩魏風】爰得我直。
又猶但也。
【孟子】直不百步耳。
又猶故也。
【史記留侯世家】張良嘗遊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
又埋枉曰直。
【韓愈王仲舒墓誌】公知制誥友人得罪公,獨爲直其冤。
又直來,無事而來也。
【公羊傳莊二十七年】直來曰來。
又【禮月令】田事旣畢,先定準直,農乃不惑。
【疏】準謂輕重平均,直謂繩墨得中也。
又骨直,謂強毅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骨直以立。
又語發聲。
【史記龜筴傳】神龜知吉兇,而骨直空枯。
【正義曰】直,語發聲也。
又柄也。
【禮明堂位】玉豆雕篹。
【註】篹,籩屬,雕刻飾其直者也。
【疏】雕鏤其柄。
又殖也。
【揚子太□經】直,東方也,春也。
質而未有文也。
【註】直之言殖也。
萬物甲始出殖立,未有枝葉也。
又【揚子方言】袒飾謂之直袊。
【註】婦人初嫁所著上衣,直袊也。
又【韻會小補】器直,曲尺也。
梓人用之。
又官名。
【鄧析子轉辭篇】湯有司直之人。
又【通典】漢時繡衣直指,卽秦時禦史大夫。
又直人,邑名。
【左傳昭二十三年】劉子取直人。
又泉名。
【公羊傳昭五年】直泉者何,湧泉也。
又門名。
【三輔黃圖】長安城西出第二門曰直城門。
又姓。
漢有直不疑。
又【諡法】肇敏行成曰直。
又【集韻】【韻會】直吏切【正韻】直意切,□音治。
與値通。
【史記項羽紀】直夜潰圍。
【註】直,讀曰値。
當也。
【索隱曰】古字例以直爲値。
【前漢酷吏傳】無直甯成之怒。
【史記】作値。
又物價曰直。
【北史齊景思王傳】食雞羹,何不還他價直也。
又傭作得錢亦曰直。
【柳宗元送薛存義序】向使傭一夫於家,受若直,怠若事,則必甚怒而黜罰之矣。
又葉直略切,音著。
【樂府焦仲卿妻詩】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
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
又葉直六切,音逐。
【楚辭九章】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與嚮服。
俾山川以備禦兮,命咎繇使聽直。
【六書正譌】從□從十目。
□,古隱字。
十目所視,雖隱亦直。
會意。
俗作直,非。
考證:〔【揚子方言】袒謂之直衿。
【註】婦人初嫁所著上衣,直衿也。
〕謹照原文袒下增飾字。
兩衿字□改袊。
盶 【午集中】【目字部】 盶 【集韻】五遠切,音阮。
視也。
【王延壽王孫賦】盶□□而踧□。
【註】皆言形狀乖戾。
盷 【午集中】【目字部】 盷 【廣韻】亭年切,音田。
目貌。
【大戴禮本命篇】人生三月而徹盷,然後能有見。
【註】盷,精也,轉視貌。
又【廣韻】地名,在絳。
又【集韻】胡千切,音賢。
大目也。
一曰國名。
又【廣韻】【集韻】□胡涓切,音懸。
盷瞑,大目也。
又【集韻】眉貧切,音珉。
視貌。
與盿同。
相 【午集中】【目字部】 相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
【說文】省視也。
又【廣韻】共也。
【正韻】交相也。
【易鹹卦】二氣感應以相與。
【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
【註】胥,相也。
相與胥音別義通。
又質也。
【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又相思,木名。
【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
【註】大樹也。
東冶有之。
又【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
【爾雅釋詁】視也。
【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
又【集韻】助也。
【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
【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
又【爾雅釋詁】導也。
又勴也。
【註】謂贊勉。
【疏】鄉飲酒雲:相者,一人敎導,卽贊勉也。
又【增韻】□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朝觀會同,則爲上相。
【註】相,詔王禮也。
出接賔曰□,入詔禮曰相。
相者,五人卿爲上□。
又【廣韻】扶也。
【禮禮器】樂有相步。
【註】扶工也。
又【小爾雅】治也。
【左傳昭九年】□水屬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
【註】楚之先祝融,主治火事。
又選擇也。
【周禮春官簭人】上春相簭。
【註】謂更選擇其蓍也。
又送杵聲。
【禮曲禮】鄰有喪,舂不相。
【註】相者,聲以相助,歌以助舂,猶引重者呼邪許也。
又相術。
【左傳文元年】內史叔服能相人。
又月名。
【爾雅釋天】七月爲相。
又官名。
【呂覽】相者,百官之長也。
【古三墳】伏犧氏上相共工,下相皇桓。
【前漢百官公卿表】相國,丞相,皆秦官。
又計相。
【史記張丞相傳】張蒼遷爲計相。
【註】專主計籍。
又內相。
【唐書陸贄傳】贄爲翰林時,號內相。
又家相。
【禮曲禮】士不名家相。
【註】主知家務者。
又【周禮春官】有馮相氏。
【夏官】有方相氏。
又樂器。
【禮樂記】治亂以相。
【註】相卽拊也。
亦以節樂,以韋爲表,裝之以穅。
穅,一名相,因以名焉。
又星名。
【石申星經】相星在北極鬥南。
又江神,名奇相。
見【博雅】。
又太史□部有相風竿。
【傅休奕相風賦】表以靈鳥,鎭以金虎。
以□祥風,以占吉兇。
【古今注】作伺風鳥,夏禹所作也。
又藥名。
【本草綱目】□相,麻黃別名。
相鳥,馬蘭別名。
又地名。
【商書序】河稟甲居相。
【註】在河北。
令魏郡有相縣。
又州名。
後魏置相州,唐曰鄴都。
又姓。
【後漢南蠻傳】武落鐘離山出四姓,一曰相氏。
【後秦】相雲。
【北齊】相願。
又相裡,務相,空相,熊相,倚相,京相,沂相,俱複姓。
又【字彙補】音禳。
【禮祭法】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
【註】相近當爲禳祈,王肅又作祖迎。
又葉思必切,音悉。
【杜甫漫興絕句】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陸遊詩話】白樂天用相字,多作思必切,如爲問長安月,如何不相離是也。
此詩相欺,亦當讀入聲。
【說文】易緯文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故從目從木。
【正字通】相,俗作□,轉注。
相,思將切,省視也。
□,莫蔔切,目不明也。
分相□爲二,非。
眻 【午集中】【目字部】 眻 【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餘章切,□音陽。
美目也。
又【玉篇】眉閒曰眻。
又【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陽去聲。
義同。
【集韻】或作。
通作揚。
盹 【午集中】【目字部】 盹 【集韻】朱倫切,音諄。
與□同。
【類篇】鈍目也。
【篇海】目藏也。
又【廣韻】【集韻】□之閏切,諄去聲。
義同。
盺 【午集中】【目字部】 盺 【集韻】許斤切,音欣。
【玉篇】喜也。
又【類篇】視不明貌。
盻 【午集中】【目字部】 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計切,音係。
【說文】恨視貌。
【魏志許褚傳】馬超問,虎侯安在。
魏太祖顧指褚。
褚瞋目盻之,超不敢動。
又勤苦貌。
【孟子】使民盻盻然。
【趙註】勤苦不休息貌。
【朱註】恨視也。
又【廣韻】五計切。
【集韻】研計切,□音詣。
又【集韻】吾禮切,詣上聲。
義□同。
【字彙】盻字乃盻恨之盻,今人混作盼睞之盼,非。
盼 【午集中】【目字部】 盼 【唐韻】【集韻】【韻會】匹莧切【正韻】匹襉切,□攀去聲。
【玉篇】目黑白分明也。
【詩衞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註】盼,葉匹見反。
又【佩觿集】美人動目貌。
【宋玉神女賦】目若微盼,精彩相接。
又【正韻】顧也,視也。
【宋書謝晦傳】同被齒盼。
【魏書昭成子孫元暉傳】亦蒙恩盼。
又木名。
【山海經】浮山多盼木,枳葉而無傷,木蟲居之。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隴右道有盼頓州。
又水名。
【山海經】黃山,盼水出焉,西流注於赤水。
又人名。
【史記楚世家】齊將田盼子。
又姓。
【山海經】深目民之國盼姓,食魚。
【註】黃帝時姓也。
又【集韻】披班切,音攀。
亦美目也。
又【字彙補】符分切,音汾。
瞵盼,天旦欲明也。
【王褒九懷】進瞵盼兮上丘墟。
○按《說文》盼、盻、眄音義各別。
《韻補》盼一作眄。
舉要盼亦同盻。
□非。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師加切,音沙。
小也。
亦作紗。
盾 【午集中】【目字部】 盾 【唐韻】食尹切【集韻】【韻會】豎尹切,□犉上聲。
【說文】瞂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
【釋名】遯也。
跪其後,避以隱遯也。
【詩秦風】龍盾之合。
【傳】盾,幹也。
畫龍於盾,合而載之,以蔽車也。
【左傳定八年】虞人以鈹盾夾之。
【周禮夏官】司兵掌五盾。
【註】幹櫓之屬。
【齊語】管子曰:制輕罪,贖以鞼盾一戟。
【註】綴革有文,如繪也。
【管子幼官篇】兵尚脅盾。
【註】署之于脅,故名。
【宋史兵農志】楊偕獻所製神盾。
【元史世祖紀】馬八國進銅盾。
又鉤盾,宦者近署。
【前漢昭帝紀】上耕于鉤盾弄田。
又官名。
【唐書百官志】鉤盾署令二人,掌供薪炭,鵝鴨,蒲藺,陂池,藪澤之物。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杓端外一星,爲盾天鋒。
又國名。
【魏書世祖紀】頞盾國獻獅子。
又言不相副曰矛盾。
詳見矛字註。
又【集韻】庾準切【正韻】羽敏切,□音允。
亦幹也。
又中盾,太子詹事之屬。
【前漢班固敘傳】數遣中盾,請問近臣。
【師古曰】盾,讀曰允。
今作中允。
又【廣韻】徒損切【集韻】【韻會】杜本切【正韻】徒本切,□豚上聲。
人名。
晉卿趙盾。
【集韻】通作楯。
別作□,非。
省 【午集中】【目字部】 省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息幷切,騂上聲。
【說文】視也。
【爾雅釋詁】察也。
【易觀卦】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敎。
【論語】吾日三省吾身。
又【廣韻】審也。
【正字通】明也。
【列子楊朱篇】實僞之辨,如此其省也。
又孟孫陽曰:一毛微於肌膚,肌膚微於一節,省矣。
又【爾雅釋詁】善也。
【詩大雅】帝省其山。
【箋】省,善也。
【禮大傳】省于其君。
【註】善于其君,謂免于大難也。
又【小爾雅】過也。
【史記秦始皇紀】飾省宣義。
【註】飾,文飾也。
省,過也。
又【博雅】省省,不安也。
【揚子方言】秦晉之閒謂不安爲省省。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所景切,生上聲。
禁署也。
【前漢昭帝紀】帝姊長公主共養省中。
【蔡邕雲】本爲禁中,避元後父名改曰省中。
【師古曰】省,察也。
言入此中者當察視,不可妄也。
又【唐書百官志】官司之別曰省,曰臺,如尚書,黃門,中書,祕書,殿中,內侍六省是也。
【韻會】本作□。
或作□。
又【集韻】□也。
【韻會】少也。
【左傳僖二十一年】貶食省用。
【禮鄉飲酒義】拜至獻酬,辭讓之節繁,及介省矣。
【註】小減曰省。
【史記李將軍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
【註】省,少也。
又【釋名】省,嗇也。
曜嗇約少之言也。
又藕名。
【淸異錄】北戎藕止三孔,漢語轉譯其名曰省事三。
又姓。
【左傳】宋大夫省臧。
又與眚通。
【書洪範】王省惟歲。
【史記宋世家】作眚。
【公羊傳莊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省。
【左傳】【穀梁】作眚。
又【集韻】息淺切,音蘚。
同獮。
秋田也。
【禮玉藻】惟君有黼裘,以誓省。
【註】省,當爲獮。
【說文】本作□。
從睂省,從屮。
【徐鉉曰】屮,通識也。
【同文舉要】舊從目從屮,徹於目者,能省視。
又從少從目。
凡物少經目則省事。
眇同意。
【字彙補】又作①。
①字原作屮下省。
眂 【午集中】【目字部】 眂 【唐韻】常利切【集韻】時利切,□音嗜。
【說文】眂貌。
又與視通。
【周禮天官大宰】王眂治朝,則贊聽治。
又【食醫】凡食齊眂春時。
【疏】眂,猶比也。
【師曠禽經】白鷁相眂而孕。
【註】雄雌相視而孕也。
又【博雅】語也。
【正韻】與眎通。
互詳眎字註。
又【廣韻】承旨切【正韻】善指切,□嗜上聲。
亦與視同。
又【唐韻】是支切【集韻】常支切,□嗜平聲。
【玉篇】視也。
【廣韻】眂眂役目。
又【集韻】章移切,音支。
義同。
【說文】見部,古視字從氐。
【舉要】亦作眡。
○按從氐非,視音諧聲,當以從氏爲正。
考證:〔【周禮天官大宰】王眂治朝,則贊聽政。
〕謹照原文聽政改聽治。
【辰集上】【日字部】【說文】晉本字。
【寅集下】【廣字部】【集韻】仕下切,槎上聲。
【玉篇】屋也。
又【集韻】側下切,音鮓。
義同。
又鋤加切,音槎。
庌,不齊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字彙補】音義同翑。
詳翑字註。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如乗切【集韻】如蒸切,□音仍。
木名也。
又【集韻】如證切【韻會】【正韻】而證切,□音認。
上車也。
【類篇】止車木。
又【集韻】【類篇】□人之切,音而。
亦木名。
眄 【午集中】【目字部】 眄 【唐韻】莫甸切【集韻】【韻會】眠見切【正韻】莫見切,□音麫。
【說文】目偏合也。
又袤視也。
【揚子方言】自關而西,秦晉之閒曰眄。
【史記鄒陽傳】按劒相眄。
【前漢班固敘傳】虞卿以顧眄,而捐相印。
【陶潛歸去來辭】眄庭柯以怡顏。
又流眄,轉眼貌。
【張衡西京賦】眳藐流眄,一顧傾城。
又【淮南子覽冥訓】臥倨倨,興眄眄。
【註】眄眄然,視無智巧貌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彌殄切【正韻】莫辨切,□麫上聲。
義同。
俗作。
眅 【午集中】【目字部】 眅 【唐韻】普班切【集韻】【韻會】【正韻】披班切,□音攀。
【說文】多白眼也。
又【六書故】反目貌。
又人名。
【左傳】鄭遊眅,字子明。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普版切,攀上聲。
義同。
又【正字通】膜侵睛,謂之眅睛。
又【集韻】普患切,攀去聲。
義同。
【集韻】或作□。
眆 【午集中】【目字部】 眆 【集韻】撫兩切【正韻】妃兩切,□音紡。
【玉篇】眆,見似不諦。
【正字通】與仿彷髣□同。
又【集韻】微見也。
或作眪。
又【正韻】與倣同。
【唐袁楚客規魏元忠書】非眆桀歟。
眇 【午集中】【目字部】 眇 【唐韻】亡沼切【集韻】【韻會】【正韻】弭沼切,□音藐。
【說文】一目小也。
【釋名】目匡陷急曰眇。
眇,小也。
【正韻】偏盲也。
【易履卦】眇能視。
【穀梁傳成元年】晉郤克眇。
又【正韻】微也,細也,末也。
【前漢昭帝詔】朕以眇身護保宗廟。
又【博雅】遠也。
【莊子庚桑楚】藏其身也,不厭深眇而已矣。
又【增韻】盡也。
【荀子王制篇】王者仁眇天下,義眇天下,威眇天下。
又細視也。
【前漢班固答賔戲】離婁眇目於毫分。
又杳眇,遠視貌。
【史記司馬相如傳】俛杳眇而無見。
又【集韻】【正韻】□彌笑切,音妙。
【類篇】成也。
【易繫辭】眇萬物而爲言。
王肅說。
今本作妙。
又【集韻】眇然,微細貌。
又幼眇,精微也。
【前漢元帝贊】窮極幼眇。
【註】師古讀要妙。
又要眇,好貌。
【楚辭九歌】美要眇兮宜修。
眈 【午集中】【目字部】 眈 【唐韻】丁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含切,□音酖。
【說文】視近而志遠。
【易頤卦】虎視眈眈。
【釋文】虎下視貌。
又樂也。
【書無逸】惟眈樂之從。
【傳】過樂之謂眈。
【中庸】和樂且眈。
【詩小雅】作湛。
【爾雅釋詁】作妉。
【說文】作媅,音義□同。
又【廣韻】【集韻】□都感切,酖上聲。
亦虎視也。
又【廣韻】徒含切【集韻】徒南切,□音潭。
義同。
又【集韻】徒感切,潭上聲。
徐視也。
與□同。
又【集韻】醜甚切,音踸。
出頭視也。
通作闖。
又葉持林切,音沈。
【詩衞風】于嗟女兮,無與士眈。
葉上葚。
葚,平聲。
【張翰雜詩】靑條若總翠,黃葉如散金。
嘉卉亮有觀,顧此難久眈。
【正字通】眈與耽別。
耳□之耽從耳,眈樂之眈從目。
易,書,詩本作眈,譌作耽。
正韻:耽,一作眈,非。
俗作躭,尤非。
眉 【午集中】【目字部】 眉 〔古文〕□【唐韻】武悲切【集韻】【韻會】□悲切,□音麋。
【說文】目上毛也。
【釋名】媚也。
有嫵媚也。
【春秋元命包】天有攝提,人有兩眉,爲人表□,陽立于二,故眉長二寸。
【註】攝提二星頗曲,人眉似之。
又【揚子方言】東齊謂老曰眉。
【郭璞註】言秀眉也。
【詩豳風】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註】豪眉也。
又渠眉,玉飾之溝瑑也。
【周禮春官典瑞】駔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
又井邊地曰眉。
【前漢遊俠傳】揚雄酒箴曰:觀瓶之居,居井之眉。
【註】若人目上之有眉也。
又姓。
宋眉壽,明眉旭。
又【韻會】通作麋。
【大戴禮主言篇】孔子愀然揚麋。
【荀子非相篇】伊尹之狀,面無須麋。
又通作嵋。
峨嵋山,在蜀嘉定府峨眉縣南百裡,兩山相對如蛾眉。
又州名。
魏置眉州,因峨眉山爲名。
○按《說文》本作睂,從目,象睂之形。
上象額理也。
徐曰:仌,頟理也。
指事。
隸作眉,《字彙補》又作□□,非。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重主切,音柱。
身直貌。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韻】聖,古作□。
註詳七畫。
□ 【未集中】【羽字部】 □ 【玉篇】五秦切,音廷。
義闕。
眊 【午集中】【目字部】 眊 【唐韻】亡報切【集韻】【韻會】【正韻】莫報切,□音帽。
【說文】目少精也。
一曰不明貌。
【孟子】胷中不正,則眸子眊焉。
【前漢息夫躬傳】憤眊不知所爲。
【封龍子禦對篇】眊眊乎其猶醉也。
又【唐國史補】進士不捷而飲,謂之打眊□。
【蘇軾與潘三失解後飲酒詩】顧我自爲都眊矂。
一作毷氉。
又與耄同。
言老而視眊也。
【前漢武帝紀】哀夫老眊。
【註】眊,古耄字。
老稱也。
又【玉篇】【廣韻】莫角切【集韻】墨角切,□尨入聲。
義同。
又【博雅】眊眊,思也。
或作□。
又【集韻】莫佩切,音妹。
【博雅】好也。
又【集韻】慕各切,音莫。
目不明也。
與瞙同。
眪 【午集中】【目字部】 眪 【集韻】補永切,音丙。
視也。
又【類篇】目明也。
又人名。
柳眪,見【唐書宰相表】。
又【集韻】撫兩切,音紡。
微見也。
與眆同。
【字彙補】或書作□。
看 【午集中】【目字部】 看 【唐韻】苦寒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寒切,□音刊。
【說文】睎也。
【博雅】視也。
【吳志周魴傳】看伺空隙。
【□文帝對燭賦】迴照金屏裏,眽眽兩相看。
又【宋史禮志】大宴前一日,禦殿閱百戲謂之獨看。
又【遼史地理志】大東丹國新建南京,分南北,市中爲看樓,晨集南市,夕集北市。
又姓。
見【姓苑】。
又【唐韻】苦旰切【集韻】【韻會】墟旰切【正韻】袪幹切,□刊去聲。
義同。
又葉苦堅切,音牽。
【吳邁遠長相思詩】經春不舉袖,秋落寧復看。
一見願道意,君門已九關。
關,音涓。
又葉苦甸切,牽去聲。
【蘇轍詠彜亭詩】千裡思山夢中見,要須罷郡歸來看。
【說文】從手下目。
徐曰:以手翳目而望也。
重文作□。
俗作。
眎 【午集中】【目字部】 眎 【玉篇】古文視字。
註詳見部五畫。
【魏志武帝紀】袁紹虎眎四州。
【宋史流球國傳】眎月盈虧以紀時。
【文子微明篇】眎于冥冥,聽于無聲。
又人名。
【南史蕭思話傳】蕭惠明子眎素。
又【廣韻】神至切,音示。
【玉篇】語也。
【廣韻】呈也。
【前漢趙充國傳】以眎羌虜。
【註】眎,亦示字。
眐 【午集中】【目字部】 眐 【廣韻】【集韻】□諸盈切,音征。
【玉篇】獨視貌。
又【集韻】之盛切,征去聲。
耑視也。
眑 【午集中】【目字部】 眑 【集韻】【韻會】【正韻】□伊鳥切,音杳。
【類篇】視貌。
又【韻會】深遠也。
【前漢禮樂志安世房中歌】淸思眑眑。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糾切,幽上聲。
義同。
又【集韻】於絞切,音拗。
深目也。
與窅同。
又【廣韻】【集韻】□於交切,拗平聲。
與同。
面目不平也。
見【趙叔向肎綮錄】。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集韻】□他德切,音忒。
得也。
【辰集中】【木字部】【廣韻】百鎋切【集韻】布拔切,□音捌。
【廣韻】木名。
【類篇】□具。
又【集韻】百轄切。
柲也。
又【類篇】兵廢切,音肺。
劵契也。
【寅集下】【弓字部】【廣韻】【集韻】□平義切,音髲。
【玉篇】□,所以張弩也。
【集韻】□,張弓貌。
又【廣韻】弓。
【集韻】絲皮飾弓也。
一曰曲弓也。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權俱切,音劬。
蠻峒歌。
又烏侯切,音謳。
巴人歌。
眒 【午集中】【目字部】 眒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試刃切,申去聲。
張目也。
又引目也。
又【玉篇】疾貌。
【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儵眒淒洌。
【張揖註】皆疾貌。
又【廣韻】鳥獸驚貌。
【左思蜀都賦】鷹犬倏眒。
【李善註】眒,驚也。
又【廣韻】失人
【論語】作子羔。
臯羔古字通用。
又【集韻】乎刀切【正韻】胡刀切,□音嗥。
呼也。
【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註】臯,讀爲嗥。
謂呼之入也。
與號号唬通。
又【集韻】後到切【韻會】胡到切,□音號。
周禮臯舞。
劉昌宗讀。
或作譹。
又【集韻】攻乎切,音姑。
橐臯,地名。
在壽春。
【前漢孟康註】橐臯,音拓姑。
【類篇】隸作臯。
【經傳】作臯。
考證:〔【左傳哀二十一年】齊人歌曰,魯侯之臯。
〕謹照原文魯侯改魯人。
〔【左傳襄二十五年】牧隰臯。
【註】臯爲澤之坎,是水岸也。
〕謹照原文註改疏。
〔【汲冢周書】文翰者若臯雞。
【註】臯雞似鳧,翼州謂之澤特。
〕謹照原文翼州改冀州。
" 皎 【午集中】【白字部】 皎 【唐韻】古了切【集韻】【韻會】【正韻】吉了切,□音璬。
【說文】月之白也。
【詩□風】月出皎兮。
【傳】月光也。
又日光也。
【王褒九懷】晞白日兮皎皎。
又【廣雅】白也。
明也。
【詩小雅】皎皎白駒。
【傳】潔白也。
【楚辭漁父】安能以皎皎之白,蒙世俗之塵埃乎。
【史記屈原傳】作皓皓。
又姓。
【五代史南漢世家】交州牙將皎公羨。
【玉篇】通作皦。
【集韻】或作皎。
皐 【午集中】【白字部】 皐 【玉篇】同臯。
皚 【午集中】【白字部】 皚 【唐韻】五來切【集韻】【正韻】魚開切【韻會】疑開切,□艾平聲。
【說文】霜雪之白也。
【漢劉歆遂初賦】漂積雪之皚皚。
【晉左貴嬪離思賦】霜皚皚而依庭。
【杜甫晚晴詩】崖沈谷沒白皚皚。
又【集韻】魚衣切,音沂。
義同。
又【劉楨贈五官中郞將詩】涼風吹沙礫,霜氣何皚皚。
明月照緹幕,華燈散炎輝。
【集韻】或作□凒溰。
皒 【午集中】【白字部】 皒 【集韻】牛河切,音娥。
皒皒,白色。
眧 【午集中】【目字部】 眧 【廣韻】尺沼切【集韻】齒紹切,□超上聲。
【玉篇】目弄人也。
【類篇】以目玩人謂之眧。
【備考】【寅集】【弓字部】【五音篇海】與弼同。
睵 【午集中】【目字部】 睵 【廣韻】【集韻】□倉才切,音猜。
【博雅】睵。
□,視也。
一曰睽也。
又【廣韻】祖才切【集韻】將來切,□音哉。
義同。
或省作□。
皓 【午集中】【白字部】 皓 【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下老切,□音昊。
【爾雅釋詁】光也。
【小爾雅】白也。
【博雅】皓皓,明也。
【詩□風】月出皓兮。
【揚子淵騫篇】明星皓皓。
又【集韻】潔白也。
【詩唐風】揚之水,白石皓皓。
【朱註】又胡暴反,葉下鵠。
鵠,音告。
又虛曠貌。
【大戴禮】常以皓皓,是以眉壽。
又皓膠,水凍貌。
【楚辭大招】霧雨淫淫,白皓膠隻。
又【廣韻】顥,今作皓。
【說文】商山四顥,白首老人也。
【史記留侯世家】四人從太子,鬚眉皓白。
【師古註】所以謂之四皓。
又通作昊。
太皓,天也。
【後漢郞顗傳】太皓悅和,靁聲乃發。
【荀子賦篇】皓天不復。
【註】皓,同昊。
又天皓,星名。
【史記天官書】歲隂在醜,星居寅,以十二月與尾箕晨出,曰天皓。
【前漢天文志】作天昊。
又與皞同。
【楚辭遠遊】歷太皓以左轉。
【註】卽太皞也。
又【唐韻】【韻會】【正韻】□古老切,音杲。
皓皓,潔白精瑩貌。
又姓。
【吳越春秋】句踐大夫皓進。
又【集韻】呼回切,音灰。
髮皓落也。
劉昌宗說。
【玉篇】同皜。
【集韻】或作皞暠。
【廣韻】從日作晧。
考證:〔【荀子賦論篇】〕謹照原文省論字。
〔【史記天官書】歲隂在醜,星居寅,以十二月與尾箕辰出,曰天皓。
〕謹照原文辰出改爲晨出。
皕 【午集中】【白字部】 皕 【唐韻】彼力切【集韻】筆力切,□音逼。
【說文】二百也。
又【集韻】兵媚切,音祕。
義同。
皖 【午集中】【白字部】 皖 【廣韻】【集韻】□戸版切,還上聲。
【廣韻】明星也。
【集韻】明貌。
又【集韻】胡官切,音桓。
地名,在舒。
【地理通釋】舒州,春秋時皖國。
漢爲皖縣。
縣西有皖山,皖水。
【後漢馬援傳】攻沒皖城。
【註】在皖水之北。
又【宋史黃庭堅傳】初遊灊皖,樂其林泉之勝。
【註】灊山,一名皖公山。
皖伯始封地。
今屬安慶府。
又桐城。
一曰皖江,皖桐。
又【集韻】戸袞切,音混。
義同。
【集韻】或從日作晥。
【韻箋逸字註】皖與皖桐之皖別。
□ 【未集中】【耒字部】 □ 【玉篇】昌蠅切,音稱。
耒也。
皗 【午集中】【白字部】 皗 【玉篇】直流切,音籌。
明也。
又【篇海類編】繒白也。
皘 【午集中】【白字部】 皘 【集韻】倉甸切,音蒨。
白貌。
又人名。
【宋史宗室傳】士皘,太宗之後。
皙 【午集中】【白字部】 皙 【唐韻】先擊切【集韻】【韻會】先的切,□音錫。
【說文】人色白也。
【左傳昭二十六年】有君子白皙。
【周禮地官大司徒】墳衍其民皙而瘠。
又棗名。
【爾雅釋木】皙,無實棗。
又【韻會】曾點字。
皙,本從白。
【論語】【孟子】【史記孔子世家】俱從日。
又【集韻】【正韻】□思積切,音昔。
白也。
監本作晢。
又葉征例切,音制。
【詩鄘風】象之揥也,揚且之皙也。
○按皙,本從析從白。
與日部皙、晢二字義別。
皚 【午集中】【白字部】 皚 【唐韻】五來切【集韻】【正韻】魚開切【韻會】疑開切,□艾平聲。
【說文】霜雪之白也。
【漢劉歆遂初賦】漂積雪之皚皚。
【晉左貴嬪離思賦】霜皚皚而依庭。
【杜甫晚晴詩】崖沈谷沒白皚皚。
又【集韻】魚衣切,音沂。
義同。
又【劉楨贈五官中郞將詩】涼風吹沙礫,霜氣何皚皚。
明月照緹幕,華燈散炎輝。
【集韻】或作□凒溰。
皛 【午集中】【白字部】 皛 【廣韻】【集韻】【韻會】□胡了切,音薂。
【說文】顯也。
【潘嶽關中詩】虛皛湳德,繆彰甲吉。
【註】湳,甲,二羌號。
德,吉,其名也。
皛,顯也。
又【博雅】白也。
【郭璞江賦】沆瀁皛溔。
【註】皛溔,深白貌。
又【玉篇】明也。
【陶潛江陵夜行詩】皛皛川上平。
【註】皛皛,明也。
又皛飯。
【曾慥高齋漫錄】錢穆父召東坡食皛飯。
及至,設飯一盂,蘿蔔一碟,白湯一盞,蓋以三白爲皛也。
又【集韻】戸茗切,音迥。
亦白也。
又【集韻】畎迥切【正韻】古迥切,□音□。
亦明也。
又【廣韻】普伯切【集韻】匹陌切,□音拍。
打也。
【左思蜀都賦】皛貙氓于夢艸。
【註】皛,當爲拍,拊也。
皜 【午集中】【白字部】 皜 【集韻】下老切【韻會】合老切,□音昊。
白貌。
【孟子】皜皜乎不可尚已。
【隋書煬帝紀】大頓見二大鳥,皜身朱足。
【孔叢子□士義篇】火浣布垢,必投諸火,出火振之,皜然疑乎雪焉。
又【正韻】古老切,音杲。
義同。
【集韻】與顥同。
通作皓皞暠。
【正韻】作□。
皝 【午集中】【白字部】 皝 【廣韻】胡廣切【集韻】戸廣切,□音幌。
氣容貌。
又人名。
【晉書載記】前燕主慕容皝。
【韻會】【正韻】譌作皩。
皞 【午集中】【白字部】 皞 【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下老切【韻會】合老切,□音昊。
【廣韻】明也。
【類篇】白貌。
又皞皞,廣大自得之貌。
【孟子】王者之民,皞皞如也。
又太皞,伏羲氏。
少皞,金天氏。
皆古帝號也。
【禮月令】孟春之月,其帝太皞。
季秋之月,其帝少皞。
又姓。
【蜀錄】本出武落鐘離山黑穴中者。
又通作昊。
【前漢鄭崇傳】皞天罔極。
【詩小雅】作昊天。
又通作顥。
【前漢房中歌註】韋昭曰:西顥,西方太皞也。
又通作皓。
見皓字註。
【集韻】或作皜。
【廣韻】從日作暤。
【六書故】暤之從白,日之譌也。
俗作皡,非。
皠 【午集中】【白字部】 皠 【廣韻】七罪切【集韻】【韻會】【正韻】取猥切,□催。
上聲。
【玉篇】高峻貌。
又【廣韻】霜雪白狀也。
又【類篇】白也。
【韓愈鬭雞聯句】腷膊戰聲喧,□翻落羽皠。
皢 【午集中】【白字部】 皢 【唐韻】呼鳥切【集韻】馨鳥切,□音曉。
【說文】日之白也。
【博雅】白也。
【玉篇】明也。
【寅集下】【弓字部】【海篇】音弦。
弓也。
又姓。
皣 【午集中】【白字部】 皣 【正字通】同□。
皤 【午集中】【白字部】 皤 【唐韻】薄波切【集韻】蒲波切【韻會】【正韻】蒲禾切,□音婆。
【說文】老人白也。
【博雅】白也。
【玉篇】素也。
【易賁卦】賁如皤如。
【疏】皤是素白之色。
又大腹也。
【左傳宣二年】城者謳曰:皤其腹。
【疏】皤是腹之狀。
又腹下白處。
【韓愈月蝕詩】弊蛙拘送主官府,帝箸下腹嘗其皤。
又豐多貌。
【左思魏都賦】行庖皤皤。
又草名。
【爾雅釋草】蘩,皤蒿。
【疏】凡艾白色爲皤蒿。
又與番通。
【班固辟雍詩】皤皤國老。
【註】鬢白貌。
【書秦誓】【史記秦本紀】俱作番番。
又【廣韻】博禾切【集韻】逋禾切,□音波。
義同。
又【集韻】蒲官切,音槃。
馬馽足橫行曰皤。
【易賁卦】賁如皤如。
董遇說。
【說文】或作□。
□ 【備考】【未集】【羽字部】 □ 【五音篇海】同飛。
□ 【未集中】【耒字部】 □ 【玉篇】莫個切,音磨。
耕也。
碋 【午集下】【石字部】 碋 【集韻】下可切,荷上聲。
□碋,山貌。
見【司馬相如梓桐山賦】。
皥 【午集中】【白字部】 皥 【正字通】俗皞字。
皦 【午集中】【白字部】 皦 【唐韻】古了切【集韻】【韻會】【正韻】吉了切,□音皎。
【說文】玉石之白也。
【廣韻】珠玉白貌。
又【玉篇】白也。
【廣韻】皎也。
【詩王風】有如皦日。
又明也。
【論語】皦如也。
【註】樂之音節明也。
又星光明貌。
【魏書張淵觀象賦】三台皦皦以雙列。
又姓。
明萬曆時有皦生光,北方人。
【玉篇】與皎同。
皨 【午集中】【白字部】 皨 【字彙補】古文星字。
註詳日部五畫。
皩 【午集中】【白字部】 皩 【正字通】皝字之譌。
晉書本作皝,俗加日,非。
皪 【午集中】【白字部】 皪 【廣韻】郞擊切【集韻】【韻會】狼狄切【正韻】朗狄切,□音瀝。
【廣韻】的皪,白狀。
【左思魏都賦】丹藕淩波而的皪。
【註】光明也。
或作。
又【玉篇】明珠也。
【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明月珠子,的皪江靡。
【註】明珠光也。
與玓瓅同。
又【集韻】歷各切,音洛。
白色。
或作□。
又北角切,音剝。
皪犖,雜色。
皫 【午集中】【白字部】 皫 【廣韻】敷沼切【集韻】匹沼切【正韻】普沼切,□飄上聲。
【玉篇】白色。
又鳥毛變色也。
【周禮天官內饔】鳥皫色而沙鳴貍。
【註】失色不美澤也。
皫,本又作犥。
貍,音鬱。
【禮內則】鳥皫色而沙鳴鬱。
【註】皫,通作麃。
又【正字通】凡物色不澤美者皆曰皫。
又【集韻】【韻會】□滂表切,音藨。
又【集韻】滂保切,拋上聲。
義□同。
瞭 【午集中】【目字部】 瞭 【廣韻】盧鳥切【集韻】【韻會】朗鳥切【正韻】盧皎切,□音了。
【廣韻】目睛明也。
【周禮春官大師】眂瞭三百人。
【註】瞭,目明者。
【孟子】胷中正則眸子瞭焉。
又【師曠禽經】瞭曰鷂。
【張華註】能遠視也。
又【楚辭九辯】瞭冥冥而薄天。
【註】瞭,音了,一音杳。
亦通作杳。
又【廣韻】落蕭切。
【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了平聲。
義同。
瞮 【午集中】【目字部】 瞮 【字彙】敕列切,音徹。
明也。
瞯 【午集中】【目字部】 瞯 【唐韻】戸閒切【集韻】【韻會】何閒切【正韻】何艱切,□音閑。
【說文】戴目也。
【徐曰】謂目望陽也。
【揚子方言】眄也,吳揚江淮之閒或曰瞯。
又【廣韻】人目多白也。
又【爾雅釋畜疏】馬一目白者名瞯。
【張協七命】天驥之駿,眸瞯黑照。
【註】瞯,馬目也。
【說文】作□。
又【漢書音義】瞯,小兒癇病也。
又姓。
【史記酷吏傳】濟南瞯氏。
又【集韻】居莧切【韻會】居諫切【正韻】居晏切,□閒去聲。
視也。
又覘也。
【孟子】王使人瞯夫子。
【宋史鎭王竑傳】丞相史彌遠,使美人瞯竑,動息必以告。
【集韻】同覸。
【正字通】與瞰闞矙□□□通。
瞰 【午集中】【目字部】 瞰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濫切,音闞。
【博雅】視也。
【揚雄校獵賦】東瞰目盡。
【班固東都賦】瞰四裔而抗稜。
【張衡思□賦】瞰瑤谿之赤岸。
又俯視曰瞰。
【後漢光武紀】雲車千餘,瞰臨城中。
又【埤雅】王褒曰:魚瞰雞睨。
【註】瞰,魚目不瞑也。
【集韻】或作瞯□。
瞲 【午集中】【目字部】 瞲 【玉篇】呼聿切【五音集韻】況必切,□音矞。
【類篇】目深貌。
或作□□。
又【廣韻】【集韻】□呼決切,音血。
驚視貌。
【荀子榮辱篇】瞲然視之。
【集韻】或作□。
【原】亦作□。
□ 【未集中】【網字部】 □ 【廣韻】其呂切【集韻】臼許切,□音巨。
【玉篇】罟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自移切【字彙補】音慈。
竹名。
亦作。
瞳 【午集中】【目字部】 瞳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
【玉篇】目珠子也。
【釋名】瞳子。
瞳,重也,膚幕相裹重也。
【靈樞經】骨之精爲瞳子。
【註】腎之精也。
又通作童。
【史記項羽本紀】舜目蓋重瞳子,項羽亦重瞳子。
【前漢書】作童。
【神仙傳】李根兩目童子皆方。
仙經雲:八百歲人童子方也。
又無心直視之貌。
【莊子知北遊】女瞳焉如新生之犢。
又【集韻】醜降切,踔去聲。
【莊子知北遊郭註】瞳,菟絳反。
【李註】未有知貌。
【正韻】又音充。
瞴 【午集中】【目字部】 瞴 【唐韻】莫浮切【集韻】迷浮切,□音謀。
【說文】瞴婁,微視也。
又【廣韻】武夫切【集韻】微夫切,□音無。
義同。
又【廣韻】文甫切【集韻】罔甫切,□無上聲。
【博雅】好也。
【廣韻】微視貌。
又【集韻】忙皮切,音糜。
美目貌。
瞵 【午集中】【目字部】 瞵 【唐韻】力珍切【集韻】【韻會】【正韻】離珍切,□音鄰。
【說文】目精也。
又【倉頡篇】視不了也。
【類篇】視貌。
【左思吳都賦】鷹瞵鶚視。
【潘嶽射雉賦】瞵悍目以旁睞。
又【篇海】瞵瞵,下視貌。
又瞵盼,天旦欲明也。
見盼字註。
又【韻會】通作璘。
【埤蒼】瞵,文貌。
【揚雄甘泉賦】璧馬犀之璘。
又【集韻】裡忍切,鄰上聲。
視不明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良刃切,鄰去聲。
義同。
又【集韻】靈年切,音憐。
怒目貌。
一曰以目隨也。
又【皇甫謐釋勸】忽金白之輝矅,忘靑紫之班瞵。
辭容服之光粲,抱弊褐之終年。
瞵葉年。
【說文】本作□。
瞶 【午集中】【目字部】 瞶 【廣韻】【正韻】居胃切【集韻】【韻會】歸謂切,□音貴。
【倉頡篇】極視也。
又【類篇】目無精也。
又【廣韻】【韻會】□以醉切,遺去聲。
義同。
【類篇】別作□。
【正字通】本作□,與耳部聵字別。
瞸 【午集中】【目字部】 瞸 【集韻】弋涉切,音葉。
瞼也。
又【類篇】目眇視也。
又【集韻】虛涉切,音弽。
義同。
或作□。
瞹 【午集中】【目字部】 瞹 【廣韻】於蓋切,哀去聲。
隱也。
又瞹□,見□字註。
瞺 【午集中】【目字部】 瞺 【廣韻】【集韻】□烏外切,音薈。
【玉篇】眉目閒貌。
硊 【午集下】【石字部】 硊 【廣韻】魚毀切【集韻】五委切,□危上聲。
磈硊,石貌。
又【玉篇】磈硊,足曲也。
又【集韻】居僞切,音愧。
石硊,江名,在宛陵西。
瞻 【午集中】【目字部】 瞻 【唐韻】職廉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廉切,□音詹。
【說文】臨視也。
【韻會】仰視曰瞻。
【詩邶風】瞻彼日月。
【禮曲禮】視瞻無回。
又官名。
【魏書官氏志】有瞻人郞。
又國名。
【唐書南蠻傳】瞻博,或曰瞻婆,北距兢伽河。
又山水名。
【山海經】有瞻諸山。
又瞻水,出婁涿山,東流注於洛。
又姓。
【正字通】元有瞻思,通經學。
又通作詹。
【史記周本紀】顧詹有河。
又【集韻】章豔切,詹去聲。
視也。
又葉側姜切,音章。
【詩大雅】維此惠君,民入所瞻。
秉心宣猶,考愼其相。
相平聲。
又葉側銜切,斬平聲。
【詩小雅】節彼南山,維石巖巖。
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考證:〔【詩衞風】瞻彼日月。
〕謹照原文衞風改邶風。
瞼 【午集中】【目字部】 瞼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奄切,音檢。
【說文】目上下瞼也。
【北史姚僧垣傳】瞼垂覆目不得視。
【王叔和脈經】□之□在瞼,瞼動則知□能消化。
□病則瞼澀,嗜臥。
【註】瞼,眼弦也。
又【埤雅】鸚鵡兩瞼俱動,如人目。
又蠻語謂州爲瞼。
【唐書南蠻傳】有十瞼。
【六書正譌】別作臉,非。
【佩□集】臉,七占翻,臛也。
瞼,已冉翻,目也。
□ 【未集中】【羊字部】 □ 譌字。
◎按篇海,音義與□同。
卽□字之譌也。
瞽 【午集中】【目字部】 瞽 【唐韻】公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五切,□音古。
【說文】目但有朕也。
【博雅】盲也。
【釋名】鼓也。
瞑瞑然目平合於鼓皮也。
【周禮春官瞽矇註】無目眹謂之瞽。
【莊子逍遙遊】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
又瞽,樂官也。
【書胤征】瞽奏鼓。
【詩周頌】有瞽有瞽,在周之庭。
【註】目無明則耳聰,使爲樂官,名之曰瞽,因所掌而命名也。
又禦瞽,侍禦樂工也。
【禮玉藻】禦瞽幾聲之上下。
又學名。
【禮明堂位】瞽宗,殷學也。
【註】樂師,瞽矇之所宗,故謂瞽宗。
【周禮春官大司樂】樂祖祭於瞽宗。
又舜父名瞽瞍。
【書堯典】瞽子。
【傳】無目曰瞽。
舜父有目不能分別好惡,故時人謂之瞽,配字曰瞍,又通作鼓。
【前漢古今人表】鼓叜蟜牛子生舜。
瞾 【午集中】【目字部】 瞾 【字彙】同照。
○按《正字通》:唐武後自制十九字,以曌爲名,與照音義同,從明,非從二目也。
後譌爲瞾。
《略記字始》譌爲□。
《字彙》改作瞾,《字彙補》又作□,□非。
□字原作朋下空。
瞿 【午集中】【目字部】 瞿 【唐韻】九遇切【集韻】【韻會】俱遇切,□音句。
【說文】鷹隼之視也。
【徐曰】驚視貌,會意。
又【禽經】雀以猜瞿視也。
【埤雅】雀俯而啄,仰而四顧,所謂瞿也。
又【廣韻】視貌。
【集韻】心驚貌。
【禮檀弓】曾子聞之瞿然。
又【雜記】見似目瞿,聞名心瞿。
【註】瞿然驚變也。
又瞿瞿,驚遽不審貌。
【禮玉藻】視容瞿瞿。
又瞪視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瞿瞿然。
又無守貌。
【詩齊風】狂夫瞿瞿。
【註】謂精神不立,志無所守。
又【爾雅釋訓】儉也。
【詩唐風】良士瞿瞿。
【疏】李巡曰:良士顧禮節之儉也。
又【唐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權俱切,□音衢。
義同。
又騤瞿,走貌。
【張衡西京賦】百禽遽,騤瞿奔觸。
又句瞿,鬥也。
【山海經】陽山有獸,其頸□狀如句瞿,名曰領胡。
【註】言頸上有肉□如鬥也。
又鳥名。
【山海經】禱過山,鳥名瞿,如其鳴自號也。
又山名。
【山海經】瞿父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又灘名。
【寰宇記】瞿塘在□州東一裡,古西陵峽也。
又人名。
【竹書紀年】殷武乙,名瞿。
又姓。
漢有漢南太守瞿茂。
又複姓。
【前漢儒林傳】魯商瞿子木,受易孔子。
【註】商瞿,姓也。
【遼史禮志】西域淨梵王子姓瞿曇氏。
又與戵通。
【書顧命】一人冕執瞿。
【註】戟屬。
又與衢通。
【韓詩外傳】直曰車前,瞿曰芣苢,蓋生於兩旁謂之瞿。
【丹鉛錄】楚辭天問,靡萍九衢。
衢,本作瞿。
又與蘧通。
【爾雅釋草】大菊,蘧麥。
【註】卽瞿麥,藥草也。
【集韻】亦作□。
又【集韻】衢遇切【正韻】忌遇切,□衢去聲。
與懼通。
恐也。
【禮檀弓】瞿然失席。
【註】瞿,本又作懼。
【前漢東方朔傳】吳王懼然易容。
又【集韻】訖力切,音亟。
瞿瞿,居喪視不審貌。
【禮檀弓】瞿瞿如有求而弗得。
徐邈讀。
矀 【午集中】【目字部】 矀 【廣韻】武悲切【集韻】旻悲切,□音眉。
伺視也。
又【廣韻】【集韻】□無非切,音微。
義同。
矃 【午集中】【目字部】 矃 【玉篇】乃頂切,寧上聲。
盯矃,視也。
【吳萊尚志賦】守盯矃謂眞瞶。
矄 【午集中】【目字部】 矄 【集韻】許雲切,音熏。
目暗也。
矅 【午集中】【目字部】 矅 【集韻】同□。
矆 【午集中】【目字部】 矆 【唐韻】許縛切【集韻】怳縛切,□況入聲。
【說文】大視也。
又矆睒,電光也。
【木華海賦】昱絕電,百色妖露,呵掩鬱,矆睒無度。
【註】言羣妖吞吐光色,眩惑無定也。
【玉篇】亦作。
又【集韻】屋虢切,音擭。
視遽貌。
或作蒦。
矇 【午集中】【目字部】 矇 【廣韻】【正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蓬切,□音蒙。
【說文】童矇也。
一曰不明也。
【釋名】有眸子而失明,蒙蒙無所別也。
【博雅】盲也。
【詩大雅】矇瞍奏公。
【傳】有眸子而無見曰矇。
【疏】矇卽今靑盲。
【禮仲尼燕居】昭然若發矇矣。
又【王充論衡】人未學問曰矇。
又【徐幹中論】見人而不自見者,謂之矇。
又【集韻】母總切,音蠓。
瞈矇,目不明也。
又葉莫江切,音尨。
【東方朔七諫】終不變而死節兮,惜年齒之未央。
將舫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發矇。
通作蒙。
別作□。
矈 【午集中】【目字部】 矈 【廣韻】莫賢切【集韻】【韻會】民堅切,□音眠。
【說文】目旁薄緻宀宀也。
【爾雅釋詁】密也。
又【集韻】彌殄切,眠上聲。
義同。
【說文】本作□。
【集韻】或作□。
通作臱。
烎 【巳集中】【火字部】 烎 【集韻】夷針切,音淫。
本作。
詳字註。
烎字原從幵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力協切,音蛺。
竹笪也。
礬 【午集下】【石字部】 礬 【廣韻】附袁切【集韻】【韻會】符袁切,□音煩。
礬石。
【山海經】女牀山,其隂多涅石。
【郭註】礬石也。
楚人名涅石,秦人名羽涅。
【韻會】一名羽澤,有靑白黃黑絳五種。
又山礬,花名。
【正字通】俗名椗花,木高數尺,葉密枝肥,冬不凋,花白而香。
一名瑒花。
黃庭堅曰:江南野中椗花,土人採葉燒灰,染紫爲黝,不借礬而成。
因易名爲山礬。
韻會譌爲鄭花,且雲卽唐玉蘂花,謬也。
矉 【午集中】【目字部】 矉 【唐韻】符眞切【集韻】【正韻】毗賓切,□音頻。
【說文】恨張目也。
引《詩》:國步斯矉。
今詩作頻。
又【正字通】與顰通。
心恨額蹙也。
【莊子天運篇】西施病心,而矉其裡。
又【廣韻】必鄰切【集韻】□民切,□音賓。
義同。
【辰集上】【日字部】【正字通】俗曼字。
○按曼從曰,載日部,非是。
@字原從方作,部外九畫。
矊 【午集中】【目字部】 矊 【廣韻】武延切【集韻】彌延切,□音綿。
瞳子黑也。
【揚子方言】南楚江淮之閒,黸瞳之子謂之矊。
【註】黸,黑也。
矊,言矊邈也。
又矊,脈也。
【楚辭招魂】靡顏膩理,遺視矊些。
【註】言諸女心中矊脈,時時竊視,安詳審諦,志不可動也。
又矊眇,視貌。
【郭璞江賦】江妃舍嚬而矊眇。
又【集韻】彌殄切。
音眄。
義同。
【玉篇】同□,亦書作□。
硰 【午集下】【石字部】 硰 【廣韻】所加切【集韻】【韻會】師加切,□音沙。
硰石,地名。
在樓煩西。
【史記灌嬰傳】從擊韓信,破於硰石。
又【集韻】千可切,音瑳。
又千臥切,音剉。
義□同。
矌 【午集中】【目字部】 矌 【唐韻】【集韻】□苦謗切,音曠。
【玉篇】目無眹也。
又【集韻】古曠切,光去聲。
目無色也。
又【集韻】光鑊切,光入聲。
【類篇】張目貌。
又【倉頡篇】矖矌,視貌。
【江淹雜體詩】矖矌盡都甸。
矍 【午集中】【目字部】 矍 【唐韻】九縛切【集韻】【韻會】【正韻】厥縛切,□音攫。
【說文】隹欲逸走也。
從又,持之矍矍也。
【徐曰】左右驚顧也。
一曰視遽貌。
【易震卦】視矍矍。
【疏】不專視之容。
鄭康成曰:目不正也。
徐邈讀若謔。
又矍踢,驚動貌。
【揚雄河東賦】河靈矍踢。
又矍鑠,輕健貌。
【後漢馬援傳】矍鑠哉,是翁也。
又矍相,地名。
【禮射義】孔子射于矍相之圃。
又姓。
【正字通】唐刺史矍璋,博士矍參。
又【韻會】或作戄。
【後漢班固傳】矍然失容。
又【李固傳】泰使戄然。
又【集韻】怳縛切,況入聲。
義同。
矎 【午集中】【目字部】 矎 【廣韻】【集韻】□火懸切,音鋗。
【博雅】視也。
【玉篇】直視也。
【張志和鸑鷟篇】睢盰矎□察乎瞳。
又【廣韻】休正切【集韻】虛政切【正韻】呼正切,□騂去聲。
義同。
又【集韻】翾縣切,鋗去聲。
矎矎,目不正也。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目矎矎而喪精。
矐 【午集中】【目字部】 矐 【廣韻】呵各切【集韻】【韻會】黑各切,□音郝。
重目。
又光明也。
又【類篇】失明也。
【史記荊軻傳】秦始皇惜高漸離善擊築,重赦之,乃矐其目。
【索隱】以馬矢熏,令失明。
司馬氏一音角。
【集韻】或作□。
又【廣韻】虛郭切。
【集韻】忽郭切,□音霍。
目開也。
又【類篇】駭視也。
與通。
矑 【午集中】【目字部】 矑 【廣韻】落胡切【集韻】【正韻】龍都切【韻會】籠都切,□音盧。
【玉篇】視也。
又【廣韻】目童子也。
通作盧。
【揚雄甘泉賦】玉女亡所,眺其淸矑。
【漢書】作盧。
矒 【午集中】【目字部】 矒 【集韻】與□同。
矔 【午集中】【目字部】 矔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音貫。
【說文】目多精也。
【玉篇】轉目貌。
【揚子方言】梁益之閒,瞋目曰矔,轉目顧視亦曰矔。
【劉歆遂初賦】空下旹而矔世兮,自命己之取患。
又【廣韻】張目也。
又【集韻】閉一目也。
又人名。
【左傳文七年】鱗矔爲司徒。
又【集韻】古患切,音慣。
亦轉目也。
又逵員切,音權。
目眶也。
轭 【酉集下】【車字部】 軛 【廣韻】於革切【集韻】【韻會】【正韻】乙革切,□音厄。
【正韻】轅端橫木,駕馬領者。
【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衡任。
【註】衡任謂兩軛之閒也。
【疏】服馬有二,一馬有一軛。
軛者,厄馬領不得出也。
【集韻】或作枙。
【莊子馬蹄篇】加之以衡枙。
又葉乙役切,音鬱。
【古詩】南箕北有鬥,牽牛不負軛。
良無磐石固,虛名復何益。
□ 【未集中】【耒字部】 □ 【廣韻】與穮同。
矕 【午集中】【目字部】 矕 【唐韻】武版切【集韻】【韻會】【正韻】母版切,□蠻上聲。
【說文】目矕矕也。
【類篇】目美貌。
又【博雅】視也。
【廣韻】視貌。
【後漢馬融廣成頌】右矕三塗。
【韓愈贈張籍詩】親戚相覘矕。
又被也。
【班固答賔戲】矕龍虎之文舊矣。
又【集韻】謨官切,音瞞。
亦視也。
【文選馬融長笛賦】長矕遠引。
李善讀。
又謨還切。
音蠻。
目暗也。
又盧丸切,音巒。
目昏也。
【寅集下】【廣字部】【篇韻】夷益切,音弋。
屋通也。
矖 【午集中】【目字部】 矖 【廣韻】【集韻】【韻會】□所綺切,音屣。
【玉篇】視也。
【倉頡篇】索視之貌。
【魏書張淵觀象賦】矖目八荒。
【劉勰通塞篇】登峰而長矖。
【集韻】或作□。
又【集韻】所蟹切,音灑。
亦視也。
【後漢馬融廣成頌】目矖鼎俎。
【註】矖,音灑。
又【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
□與離同。
矖瞜,見瞜字註。
矗 【午集中】【目字部】 矗 【廣韻】醜六切【集韻】【韻會】敕六切,□忡入聲。
【玉篇】齊也。
草木盛也。
【左思吳都賦】橚矗森萃。
又【廣韻】直也。
【元包經】語其義則矗然而不誣。
【註】直而不妄也。
又【集韻】長直貌。
【謝靈運山居賦】直陌矗其東西。
【杜牧阿房宮賦】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又【增韻】聳上貌。
【正韻】高起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崇山矗矗。
又【廣韻】【集韻】初六切【正韻】昌六切,□音珿。
又【集欲】醜衆切,忡去聲。
義□同。
矘 【午集中】【目字部】 矘 【唐韻】他朗切【集韻】坦朗切,□音儻。
【說文】目無精直視也。
【後漢梁冀傳】冀鳶肩豺目,洞精矘眄。
又目之不明也。
【楚辭遠遊】旹晻曀其矘莽。
又【字彙補】他郞切,儻平聲。
【靑箱雜記】矘矘晃者,憨人也。
矙 【午集中】【目字部】 矙 【集韻】【韻會】□苦濫切,音闞。
視也。
又窺也。
【孟子】陽貨矙孔子之亡也,而饋孔子蒸豚。
【註】音勘。
【集韻】同瞰。
與覵瞯□通。
矚 【午集中】【目字部】 矚 【廣韻】之欲切【集韻】【韻會】朱欲切,□音燭。
視也。
【類篇】視之甚也。
【魏書張淵傳】凝神遠矚。
【晉書桓溫傳】眺矚中原。
俗作矚。
譌作□。
逨 【酉集下】【辵字部】 逨 【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音來。
【玉篇】來也,至也,就也。
又【廣韻】【集韻】□洛代切,音賚。
勞也。
碢 【午集下】【石字部】 碢 【正字通】同砣。
矛 【午集中】【矛字部】 矛 〔古文〕□□鉾□【唐韻】莫浮切【集韻】【韻會】迷浮切,□音謀。
【說文】酋矛也。
建於兵車,長二丈,象形。
【徐曰】鉤兵也。
【書牧誓】立爾矛。
【傳】矛長,故立之於地。
【詩秦風】厹矛鋈錞。
【傳】三隅矛也。
【禮曲禮】進矛戟者前其鐓。
【疏】矛如鋋而三廉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尋。
【註】八尺曰尋,倍尋爲常。
酋夷,長短名。
【史記仲尼弟子傳】越使大夫種以屈盧之矛賀吳王。
【尉繚子制談篇】殺人於五十步之內者,矛戟也。
【揚子方言】矛,吳揚江淮南楚五湖之閒謂之鍦,或謂之鋋,或謂之鏦。
又言不相副曰矛盾。
【韓非子難一篇】楚人譽其盾之堅曰:物莫能陷也。
又譽其矛之利曰:物無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應。
此矛盾之說也。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杓端有兩星,一內爲矛招搖,一外爲盾天鋒。
【註】招搖爲天矛,近北鬥者也。
又藥名。
【本草綱目】衞矛,一名鬼箭。
【李時珍曰】齊人謂箭羽爲衞,此物幹有直羽如箭羽,矛刃自衞之狀,故名。
矜 【午集中】【矛字部】 矜 【唐韻】【集韻】巨巾切【韻會】【正韻】渠巾切,□音。
【說文】矛柄。
【史記主父偃傳】起窮巷,奮棘矜。
【註】矜者,戟鋋之杷也。
【揚子方言】矜謂之杖。
【註】矛戟,矜卽杖也。
【集韻】或作□,通作槿。
又【廣韻】巨斤切【集韻】渠斤切,□音勤。
又【集韻】渠京切,音擎。
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居陵切,音兢。
【六書略】矜本矛柄,因音借爲矜憐之矜。
【爾雅釋訓】矜憐,撫掩之也。
又【釋言】苦也。
【註】可矜憐者亦辛苦。
【書泰誓】天矜于民。
【詩小雅】爰及矜人。
【註】貧窮可憐之人也。
【公羊傳宣十五年】見人之厄則矜之。
【註】矜,憫也。
又【小爾雅】惜也。
【書旅獒】不矜細行,終累大德。
【註】矜,憐惜之意。
【傳】矜持也。
又【博雅】危也。
【詩小雅】居以兇矜。
【箋】兇危之地,謂四裔也。
又哀也。
【揚子方言】齊魯之閒曰矜。
又遽也。
【揚子方言】秦晉或曰矜。
或曰遽。
又自賢曰矜。
【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公羊傳僖九年】矜之者何。
猶曰莫若我也。
【註】色自美大之貌。
【管子法法篇】彼矜者滿也,細之屬也。
【註】滿招損,小人之類也。
又莊以持已曰矜。
【論語】君子矜而不爭。
又敬也。
【孟子】使諸大夫國人皆有所矜式。
又尚也。
【賈誼治安策】嬰以廉恥,故人矜節行。
又竦也。
【張衡思□賦】魚矜鱗而幷淩。
又【詩小雅】矜矜兢兢。
【註】羊羣堅強也。
又【集韻】居覲切,兢去聲。
亦憐也。
又【集韻】【韻會】姑頑切【正韻】姑還切。
□與瘝同。
【後漢和帝紀】寤寐恫矜。
【註】病也。
又同鰥。
【詩大雅】不侮矜寡。
【禮王制】老而無妻者謂之矜。
【集韻】通作□□。
【琅邪代醉編】鰥寡之鰥,禮記作矜。
哀矜之矜,前漢于定國傳作鰥。
二字通聲互用也。
【六書正譌】矜從令。
矞 【午集中】【矛字部】 矞 【唐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韻會】【正韻】以律切,□音聿。
【說文】以錐有所穿也。
從矛從。
一曰滿有所出也。
又【揚子太□經】物登明堂,矞矞皇皇。
【註】矞矞,物長春風之聲貌也。
又矞似,人名。
【左傳文十年】楚範巫矞似。
【註】範邑之巫也。
又矞雲,瑞雲也。
【前漢董仲舒雨雹對】雲五色爲慶,三色成矞。
【埤雅】或曰二色爲矞,外赤內靑謂之矞雲。
矞同霱。
又矞皇,神名。
【前漢司馬相如大人賦】前長離而後矞皇。
【史記】作潏湟。
又【五音集韻】況必切,熏入聲。
【玉篇】飛貌。
【類篇】驚遽貌。
【禮禮運】鳳以爲畜,故鳥不矞。
【註】矞又作獝,驚飛也。
【左思吳都賦】驫駥飍矞。
【註】衆馬走貌。
矞同獝。
【集韻】或作□。
又【集韻】古穴切,音玦。
權詐也。
【荀子非十二子篇】矞宇嵬瑣。
【註】矞同譎。
矟 【午集中】【矛字部】 矟 【廣韻】所角切【集韻】【韻會】【正韻】色角切,□音朔。
【博雅】矛也。
【釋名】矛長丈八尺曰矟,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殺也。
【晉書劉邁傳】桓敬道戲馬事前,以矟擬殷仲堪。
邁謂敬道曰:馬矟有餘,精理不足。
【宋史儀衞志】矟,長矛也。
木刃黑質盡雲氣。
又矟,唐金吾將軍執之。
宋制,鹵簿出則八枚前導。
又【王羲之題衞夫人筆陣圖】紙者,陣也。
筆者,刀矟也。
墨者,鍪甲也。
水硏者,城池也。
心意者,將軍也。
【集韻】亦作槊鎙。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韻】五怪切,音聵。
聾也。
【玉篇】同聵。
矠 【午集中】【矛字部】 矠 【唐韻】士革切,音賾。
【說文】矛屬。
【廣韻】以矛取物也。
又【廣韻】楚革切【集韻】測革切,□音策。
義同。
又刺取也。
【魯語】矠魚□。
又【集韻】仕角切,音浞。
刺也。
本作□。
【集韻】亦作捔□簎。
【正譌】別作擉。
矡 【午集中】【矛字部】 矡 【玉篇】居縛切【集韻】厥縛切,□音矍。
矛屬。
又【字彙補】錐也。
盳 【午集中】【目字部】 盳 【集韻】謨郞切,音芒。
盳洋,仰視貌。
又蒲光切,音旁。
無放切,音妄。
義□同。
【正字通】俗盲字,從亡目,失明也。
何能仰視。
蛳 【申集中】【蟲字部】 螄 【唐韻】疏夷切【集韻】霜夷切,□音師。
蟲名,螺也。
【正韻】螺螄。
直 【午集中】【目字部】 直 〔古文〕□□【唐韻】除力切【集韻】逐力切,□音値。
【說文】正見也。
【博雅】正也。
【玉篇】不曲也。
【易坤卦】直其正也。
【書洪範】王道正直。
又準當也。
【禮投壺】馬各直其算。
【史記平準書】以白鹿皮爲皮幣,直四十萬。
又【增韻】當也。
【儀禮士冠禮】主人立于阼階下,直東序西面。
【疏】謂當堂上東序牆也。
又伸也。
【孟子】枉尺而直尋。
又【玉篇】侍也。
【晉書羊祜傳】悉統宿衞,入直殿中。
又順也。
【詩鄭風】洵直且侯。
又猶宜也。
【詩魏風】爰得我直。
又猶但也。
【孟子】直不百步耳。
又猶故也。
【史記留侯世家】張良嘗遊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
又埋枉曰直。
【韓愈王仲舒墓誌】公知制誥友人得罪公,獨爲直其冤。
又直來,無事而來也。
【公羊傳莊二十七年】直來曰來。
又【禮月令】田事旣畢,先定準直,農乃不惑。
【疏】準謂輕重平均,直謂繩墨得中也。
又骨直,謂強毅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骨直以立。
又語發聲。
【史記龜筴傳】神龜知吉兇,而骨直空枯。
【正義曰】直,語發聲也。
又柄也。
【禮明堂位】玉豆雕篹。
【註】篹,籩屬,雕刻飾其直者也。
【疏】雕鏤其柄。
又殖也。
【揚子太□經】直,東方也,春也。
質而未有文也。
【註】直之言殖也。
萬物甲始出殖立,未有枝葉也。
又【揚子方言】袒飾謂之直袊。
【註】婦人初嫁所著上衣,直袊也。
又【韻會小補】器直,曲尺也。
梓人用之。
又官名。
【鄧析子轉辭篇】湯有司直之人。
又【通典】漢時繡衣直指,卽秦時禦史大夫。
又直人,邑名。
【左傳昭二十三年】劉子取直人。
又泉名。
【公羊傳昭五年】直泉者何,湧泉也。
又門名。
【三輔黃圖】長安城西出第二門曰直城門。
又姓。
漢有直不疑。
又【諡法】肇敏行成曰直。
又【集韻】【韻會】直吏切【正韻】直意切,□音治。
與値通。
【史記項羽紀】直夜潰圍。
【註】直,讀曰値。
當也。
【索隱曰】古字例以直爲値。
【前漢酷吏傳】無直甯成之怒。
【史記】作値。
又物價曰直。
【北史齊景思王傳】食雞羹,何不還他價直也。
又傭作得錢亦曰直。
【柳宗元送薛存義序】向使傭一夫於家,受若直,怠若事,則必甚怒而黜罰之矣。
又葉直略切,音著。
【樂府焦仲卿妻詩】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
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
又葉直六切,音逐。
【楚辭九章】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與嚮服。
俾山川以備禦兮,命咎繇使聽直。
【六書正譌】從□從十目。
□,古隱字。
十目所視,雖隱亦直。
會意。
俗作直,非。
考證:〔【揚子方言】袒謂之直衿。
【註】婦人初嫁所著上衣,直衿也。
〕謹照原文袒下增飾字。
兩衿字□改袊。
盶 【午集中】【目字部】 盶 【集韻】五遠切,音阮。
視也。
【王延壽王孫賦】盶□□而踧□。
【註】皆言形狀乖戾。
盷 【午集中】【目字部】 盷 【廣韻】亭年切,音田。
目貌。
【大戴禮本命篇】人生三月而徹盷,然後能有見。
【註】盷,精也,轉視貌。
又【廣韻】地名,在絳。
又【集韻】胡千切,音賢。
大目也。
一曰國名。
又【廣韻】【集韻】□胡涓切,音懸。
盷瞑,大目也。
又【集韻】眉貧切,音珉。
視貌。
與盿同。
相 【午集中】【目字部】 相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
【說文】省視也。
又【廣韻】共也。
【正韻】交相也。
【易鹹卦】二氣感應以相與。
【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
【註】胥,相也。
相與胥音別義通。
又質也。
【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又相思,木名。
【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
【註】大樹也。
東冶有之。
又【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
【爾雅釋詁】視也。
【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
又【集韻】助也。
【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
【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
又【爾雅釋詁】導也。
又勴也。
【註】謂贊勉。
【疏】鄉飲酒雲:相者,一人敎導,卽贊勉也。
又【增韻】□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朝觀會同,則爲上相。
【註】相,詔王禮也。
出接賔曰□,入詔禮曰相。
相者,五人卿爲上□。
又【廣韻】扶也。
【禮禮器】樂有相步。
【註】扶工也。
又【小爾雅】治也。
【左傳昭九年】□水屬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
【註】楚之先祝融,主治火事。
又選擇也。
【周禮春官簭人】上春相簭。
【註】謂更選擇其蓍也。
又送杵聲。
【禮曲禮】鄰有喪,舂不相。
【註】相者,聲以相助,歌以助舂,猶引重者呼邪許也。
又相術。
【左傳文元年】內史叔服能相人。
又月名。
【爾雅釋天】七月爲相。
又官名。
【呂覽】相者,百官之長也。
【古三墳】伏犧氏上相共工,下相皇桓。
【前漢百官公卿表】相國,丞相,皆秦官。
又計相。
【史記張丞相傳】張蒼遷爲計相。
【註】專主計籍。
又內相。
【唐書陸贄傳】贄爲翰林時,號內相。
又家相。
【禮曲禮】士不名家相。
【註】主知家務者。
又【周禮春官】有馮相氏。
【夏官】有方相氏。
又樂器。
【禮樂記】治亂以相。
【註】相卽拊也。
亦以節樂,以韋爲表,裝之以穅。
穅,一名相,因以名焉。
又星名。
【石申星經】相星在北極鬥南。
又江神,名奇相。
見【博雅】。
又太史□部有相風竿。
【傅休奕相風賦】表以靈鳥,鎭以金虎。
以□祥風,以占吉兇。
【古今注】作伺風鳥,夏禹所作也。
又藥名。
【本草綱目】□相,麻黃別名。
相鳥,馬蘭別名。
又地名。
【商書序】河稟甲居相。
【註】在河北。
令魏郡有相縣。
又州名。
後魏置相州,唐曰鄴都。
又姓。
【後漢南蠻傳】武落鐘離山出四姓,一曰相氏。
【後秦】相雲。
【北齊】相願。
又相裡,務相,空相,熊相,倚相,京相,沂相,俱複姓。
又【字彙補】音禳。
【禮祭法】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
【註】相近當爲禳祈,王肅又作祖迎。
又葉思必切,音悉。
【杜甫漫興絕句】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陸遊詩話】白樂天用相字,多作思必切,如爲問長安月,如何不相離是也。
此詩相欺,亦當讀入聲。
【說文】易緯文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故從目從木。
【正字通】相,俗作□,轉注。
相,思將切,省視也。
□,莫蔔切,目不明也。
分相□爲二,非。
眻 【午集中】【目字部】 眻 【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餘章切,□音陽。
美目也。
又【玉篇】眉閒曰眻。
又【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陽去聲。
義同。
【集韻】或作。
通作揚。
盹 【午集中】【目字部】 盹 【集韻】朱倫切,音諄。
與□同。
【類篇】鈍目也。
【篇海】目藏也。
又【廣韻】【集韻】□之閏切,諄去聲。
義同。
盺 【午集中】【目字部】 盺 【集韻】許斤切,音欣。
【玉篇】喜也。
又【類篇】視不明貌。
盻 【午集中】【目字部】 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計切,音係。
【說文】恨視貌。
【魏志許褚傳】馬超問,虎侯安在。
魏太祖顧指褚。
褚瞋目盻之,超不敢動。
又勤苦貌。
【孟子】使民盻盻然。
【趙註】勤苦不休息貌。
【朱註】恨視也。
又【廣韻】五計切。
【集韻】研計切,□音詣。
又【集韻】吾禮切,詣上聲。
義□同。
【字彙】盻字乃盻恨之盻,今人混作盼睞之盼,非。
盼 【午集中】【目字部】 盼 【唐韻】【集韻】【韻會】匹莧切【正韻】匹襉切,□攀去聲。
【玉篇】目黑白分明也。
【詩衞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註】盼,葉匹見反。
又【佩觿集】美人動目貌。
【宋玉神女賦】目若微盼,精彩相接。
又【正韻】顧也,視也。
【宋書謝晦傳】同被齒盼。
【魏書昭成子孫元暉傳】亦蒙恩盼。
又木名。
【山海經】浮山多盼木,枳葉而無傷,木蟲居之。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隴右道有盼頓州。
又水名。
【山海經】黃山,盼水出焉,西流注於赤水。
又人名。
【史記楚世家】齊將田盼子。
又姓。
【山海經】深目民之國盼姓,食魚。
【註】黃帝時姓也。
又【集韻】披班切,音攀。
亦美目也。
又【字彙補】符分切,音汾。
瞵盼,天旦欲明也。
【王褒九懷】進瞵盼兮上丘墟。
○按《說文》盼、盻、眄音義各別。
《韻補》盼一作眄。
舉要盼亦同盻。
□非。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師加切,音沙。
小也。
亦作紗。
盾 【午集中】【目字部】 盾 【唐韻】食尹切【集韻】【韻會】豎尹切,□犉上聲。
【說文】瞂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
【釋名】遯也。
跪其後,避以隱遯也。
【詩秦風】龍盾之合。
【傳】盾,幹也。
畫龍於盾,合而載之,以蔽車也。
【左傳定八年】虞人以鈹盾夾之。
【周禮夏官】司兵掌五盾。
【註】幹櫓之屬。
【齊語】管子曰:制輕罪,贖以鞼盾一戟。
【註】綴革有文,如繪也。
【管子幼官篇】兵尚脅盾。
【註】署之于脅,故名。
【宋史兵農志】楊偕獻所製神盾。
【元史世祖紀】馬八國進銅盾。
又鉤盾,宦者近署。
【前漢昭帝紀】上耕于鉤盾弄田。
又官名。
【唐書百官志】鉤盾署令二人,掌供薪炭,鵝鴨,蒲藺,陂池,藪澤之物。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杓端外一星,爲盾天鋒。
又國名。
【魏書世祖紀】頞盾國獻獅子。
又言不相副曰矛盾。
詳見矛字註。
又【集韻】庾準切【正韻】羽敏切,□音允。
亦幹也。
又中盾,太子詹事之屬。
【前漢班固敘傳】數遣中盾,請問近臣。
【師古曰】盾,讀曰允。
今作中允。
又【廣韻】徒損切【集韻】【韻會】杜本切【正韻】徒本切,□豚上聲。
人名。
晉卿趙盾。
【集韻】通作楯。
別作□,非。
省 【午集中】【目字部】 省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息幷切,騂上聲。
【說文】視也。
【爾雅釋詁】察也。
【易觀卦】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敎。
【論語】吾日三省吾身。
又【廣韻】審也。
【正字通】明也。
【列子楊朱篇】實僞之辨,如此其省也。
又孟孫陽曰:一毛微於肌膚,肌膚微於一節,省矣。
又【爾雅釋詁】善也。
【詩大雅】帝省其山。
【箋】省,善也。
【禮大傳】省于其君。
【註】善于其君,謂免于大難也。
又【小爾雅】過也。
【史記秦始皇紀】飾省宣義。
【註】飾,文飾也。
省,過也。
又【博雅】省省,不安也。
【揚子方言】秦晉之閒謂不安爲省省。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所景切,生上聲。
禁署也。
【前漢昭帝紀】帝姊長公主共養省中。
【蔡邕雲】本爲禁中,避元後父名改曰省中。
【師古曰】省,察也。
言入此中者當察視,不可妄也。
又【唐書百官志】官司之別曰省,曰臺,如尚書,黃門,中書,祕書,殿中,內侍六省是也。
【韻會】本作□。
或作□。
又【集韻】□也。
【韻會】少也。
【左傳僖二十一年】貶食省用。
【禮鄉飲酒義】拜至獻酬,辭讓之節繁,及介省矣。
【註】小減曰省。
【史記李將軍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
【註】省,少也。
又【釋名】省,嗇也。
曜嗇約少之言也。
又藕名。
【淸異錄】北戎藕止三孔,漢語轉譯其名曰省事三。
又姓。
【左傳】宋大夫省臧。
又與眚通。
【書洪範】王省惟歲。
【史記宋世家】作眚。
【公羊傳莊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省。
【左傳】【穀梁】作眚。
又【集韻】息淺切,音蘚。
同獮。
秋田也。
【禮玉藻】惟君有黼裘,以誓省。
【註】省,當爲獮。
【說文】本作□。
從睂省,從屮。
【徐鉉曰】屮,通識也。
【同文舉要】舊從目從屮,徹於目者,能省視。
又從少從目。
凡物少經目則省事。
眇同意。
【字彙補】又作①。
①字原作屮下省。
眂 【午集中】【目字部】 眂 【唐韻】常利切【集韻】時利切,□音嗜。
【說文】眂貌。
又與視通。
【周禮天官大宰】王眂治朝,則贊聽治。
又【食醫】凡食齊眂春時。
【疏】眂,猶比也。
【師曠禽經】白鷁相眂而孕。
【註】雄雌相視而孕也。
又【博雅】語也。
【正韻】與眎通。
互詳眎字註。
又【廣韻】承旨切【正韻】善指切,□嗜上聲。
亦與視同。
又【唐韻】是支切【集韻】常支切,□嗜平聲。
【玉篇】視也。
【廣韻】眂眂役目。
又【集韻】章移切,音支。
義同。
【說文】見部,古視字從氐。
【舉要】亦作眡。
○按從氐非,視音諧聲,當以從氏爲正。
考證:〔【周禮天官大宰】王眂治朝,則贊聽政。
〕謹照原文聽政改聽治。
【辰集上】【日字部】【說文】晉本字。
【寅集下】【廣字部】【集韻】仕下切,槎上聲。
【玉篇】屋也。
又【集韻】側下切,音鮓。
義同。
又鋤加切,音槎。
庌,不齊也。
□ 【未集中】【羽字部】 □ 【字彙補】音義同翑。
詳翑字註。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如乗切【集韻】如蒸切,□音仍。
木名也。
又【集韻】如證切【韻會】【正韻】而證切,□音認。
上車也。
【類篇】止車木。
又【集韻】【類篇】□人之切,音而。
亦木名。
眄 【午集中】【目字部】 眄 【唐韻】莫甸切【集韻】【韻會】眠見切【正韻】莫見切,□音麫。
【說文】目偏合也。
又袤視也。
【揚子方言】自關而西,秦晉之閒曰眄。
【史記鄒陽傳】按劒相眄。
【前漢班固敘傳】虞卿以顧眄,而捐相印。
【陶潛歸去來辭】眄庭柯以怡顏。
又流眄,轉眼貌。
【張衡西京賦】眳藐流眄,一顧傾城。
又【淮南子覽冥訓】臥倨倨,興眄眄。
【註】眄眄然,視無智巧貌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彌殄切【正韻】莫辨切,□麫上聲。
義同。
俗作。
眅 【午集中】【目字部】 眅 【唐韻】普班切【集韻】【韻會】【正韻】披班切,□音攀。
【說文】多白眼也。
又【六書故】反目貌。
又人名。
【左傳】鄭遊眅,字子明。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普版切,攀上聲。
義同。
又【正字通】膜侵睛,謂之眅睛。
又【集韻】普患切,攀去聲。
義同。
【集韻】或作□。
眆 【午集中】【目字部】 眆 【集韻】撫兩切【正韻】妃兩切,□音紡。
【玉篇】眆,見似不諦。
【正字通】與仿彷髣□同。
又【集韻】微見也。
或作眪。
又【正韻】與倣同。
【唐袁楚客規魏元忠書】非眆桀歟。
眇 【午集中】【目字部】 眇 【唐韻】亡沼切【集韻】【韻會】【正韻】弭沼切,□音藐。
【說文】一目小也。
【釋名】目匡陷急曰眇。
眇,小也。
【正韻】偏盲也。
【易履卦】眇能視。
【穀梁傳成元年】晉郤克眇。
又【正韻】微也,細也,末也。
【前漢昭帝詔】朕以眇身護保宗廟。
又【博雅】遠也。
【莊子庚桑楚】藏其身也,不厭深眇而已矣。
又【增韻】盡也。
【荀子王制篇】王者仁眇天下,義眇天下,威眇天下。
又細視也。
【前漢班固答賔戲】離婁眇目於毫分。
又杳眇,遠視貌。
【史記司馬相如傳】俛杳眇而無見。
又【集韻】【正韻】□彌笑切,音妙。
【類篇】成也。
【易繫辭】眇萬物而爲言。
王肅說。
今本作妙。
又【集韻】眇然,微細貌。
又幼眇,精微也。
【前漢元帝贊】窮極幼眇。
【註】師古讀要妙。
又要眇,好貌。
【楚辭九歌】美要眇兮宜修。
眈 【午集中】【目字部】 眈 【唐韻】丁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含切,□音酖。
【說文】視近而志遠。
【易頤卦】虎視眈眈。
【釋文】虎下視貌。
又樂也。
【書無逸】惟眈樂之從。
【傳】過樂之謂眈。
【中庸】和樂且眈。
【詩小雅】作湛。
【爾雅釋詁】作妉。
【說文】作媅,音義□同。
又【廣韻】【集韻】□都感切,酖上聲。
亦虎視也。
又【廣韻】徒含切【集韻】徒南切,□音潭。
義同。
又【集韻】徒感切,潭上聲。
徐視也。
與□同。
又【集韻】醜甚切,音踸。
出頭視也。
通作闖。
又葉持林切,音沈。
【詩衞風】于嗟女兮,無與士眈。
葉上葚。
葚,平聲。
【張翰雜詩】靑條若總翠,黃葉如散金。
嘉卉亮有觀,顧此難久眈。
【正字通】眈與耽別。
耳□之耽從耳,眈樂之眈從目。
易,書,詩本作眈,譌作耽。
正韻:耽,一作眈,非。
俗作躭,尤非。
眉 【午集中】【目字部】 眉 〔古文〕□【唐韻】武悲切【集韻】【韻會】□悲切,□音麋。
【說文】目上毛也。
【釋名】媚也。
有嫵媚也。
【春秋元命包】天有攝提,人有兩眉,爲人表□,陽立于二,故眉長二寸。
【註】攝提二星頗曲,人眉似之。
又【揚子方言】東齊謂老曰眉。
【郭璞註】言秀眉也。
【詩豳風】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註】豪眉也。
又渠眉,玉飾之溝瑑也。
【周禮春官典瑞】駔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
又井邊地曰眉。
【前漢遊俠傳】揚雄酒箴曰:觀瓶之居,居井之眉。
【註】若人目上之有眉也。
又姓。
宋眉壽,明眉旭。
又【韻會】通作麋。
【大戴禮主言篇】孔子愀然揚麋。
【荀子非相篇】伊尹之狀,面無須麋。
又通作嵋。
峨嵋山,在蜀嘉定府峨眉縣南百裡,兩山相對如蛾眉。
又州名。
魏置眉州,因峨眉山爲名。
○按《說文》本作睂,從目,象睂之形。
上象額理也。
徐曰:仌,頟理也。
指事。
隸作眉,《字彙補》又作□□,非。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重主切,音柱。
身直貌。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韻】聖,古作□。
註詳七畫。
□ 【未集中】【羽字部】 □ 【玉篇】五秦切,音廷。
義闕。
眊 【午集中】【目字部】 眊 【唐韻】亡報切【集韻】【韻會】【正韻】莫報切,□音帽。
【說文】目少精也。
一曰不明貌。
【孟子】胷中不正,則眸子眊焉。
【前漢息夫躬傳】憤眊不知所爲。
【封龍子禦對篇】眊眊乎其猶醉也。
又【唐國史補】進士不捷而飲,謂之打眊□。
【蘇軾與潘三失解後飲酒詩】顧我自爲都眊矂。
一作毷氉。
又與耄同。
言老而視眊也。
【前漢武帝紀】哀夫老眊。
【註】眊,古耄字。
老稱也。
又【玉篇】【廣韻】莫角切【集韻】墨角切,□尨入聲。
義同。
又【博雅】眊眊,思也。
或作□。
又【集韻】莫佩切,音妹。
【博雅】好也。
又【集韻】慕各切,音莫。
目不明也。
與瞙同。
眪 【午集中】【目字部】 眪 【集韻】補永切,音丙。
視也。
又【類篇】目明也。
又人名。
柳眪,見【唐書宰相表】。
又【集韻】撫兩切,音紡。
微見也。
與眆同。
【字彙補】或書作□。
看 【午集中】【目字部】 看 【唐韻】苦寒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寒切,□音刊。
【說文】睎也。
【博雅】視也。
【吳志周魴傳】看伺空隙。
【□文帝對燭賦】迴照金屏裏,眽眽兩相看。
又【宋史禮志】大宴前一日,禦殿閱百戲謂之獨看。
又【遼史地理志】大東丹國新建南京,分南北,市中爲看樓,晨集南市,夕集北市。
又姓。
見【姓苑】。
又【唐韻】苦旰切【集韻】【韻會】墟旰切【正韻】袪幹切,□刊去聲。
義同。
又葉苦堅切,音牽。
【吳邁遠長相思詩】經春不舉袖,秋落寧復看。
一見願道意,君門已九關。
關,音涓。
又葉苦甸切,牽去聲。
【蘇轍詠彜亭詩】千裡思山夢中見,要須罷郡歸來看。
【說文】從手下目。
徐曰:以手翳目而望也。
重文作□。
俗作。
眎 【午集中】【目字部】 眎 【玉篇】古文視字。
註詳見部五畫。
【魏志武帝紀】袁紹虎眎四州。
【宋史流球國傳】眎月盈虧以紀時。
【文子微明篇】眎于冥冥,聽于無聲。
又人名。
【南史蕭思話傳】蕭惠明子眎素。
又【廣韻】神至切,音示。
【玉篇】語也。
【廣韻】呈也。
【前漢趙充國傳】以眎羌虜。
【註】眎,亦示字。
眐 【午集中】【目字部】 眐 【廣韻】【集韻】□諸盈切,音征。
【玉篇】獨視貌。
又【集韻】之盛切,征去聲。
耑視也。
眑 【午集中】【目字部】 眑 【集韻】【韻會】【正韻】□伊鳥切,音杳。
【類篇】視貌。
又【韻會】深遠也。
【前漢禮樂志安世房中歌】淸思眑眑。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糾切,幽上聲。
義同。
又【集韻】於絞切,音拗。
深目也。
與窅同。
又【廣韻】【集韻】□於交切,拗平聲。
與同。
面目不平也。
見【趙叔向肎綮錄】。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集韻】□他德切,音忒。
得也。
【辰集中】【木字部】【廣韻】百鎋切【集韻】布拔切,□音捌。
【廣韻】木名。
【類篇】□具。
又【集韻】百轄切。
柲也。
又【類篇】兵廢切,音肺。
劵契也。
【寅集下】【弓字部】【廣韻】【集韻】□平義切,音髲。
【玉篇】□,所以張弩也。
【集韻】□,張弓貌。
又【廣韻】弓。
【集韻】絲皮飾弓也。
一曰曲弓也。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權俱切,音劬。
蠻峒歌。
又烏侯切,音謳。
巴人歌。
眒 【午集中】【目字部】 眒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試刃切,申去聲。
張目也。
又引目也。
又【玉篇】疾貌。
【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儵眒淒洌。
【張揖註】皆疾貌。
又【廣韻】鳥獸驚貌。
【左思蜀都賦】鷹犬倏眒。
【李善註】眒,驚也。
又【廣韻】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