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文教部十二 女學
關燈
小
中
大
之佳稱謂之靜女靜則近于學矣今之号才女者何其動耶何擾擾之甚耶噫
論女學堂
嘗讀國語至敬姜論勞逸一篇而歎古之婦女固無人而不操作也古者養民之道首重耕織耕之事男任之織之事女任之故禮之月令詩之邠風于農桑諸務皆三緻意漢诏猶謂雕文刻镂為傷農事錦繡纂組為害女紅知古人以耕織為重而不偏重夫男者并不輕視夫女若夫入學諷誦博覽圖書則固男女之所同習而未嘗獨擯夫巾帼也是以詩三百篇婦人女子之作遂居其半沿及兩漢而唐山夫人手定雅樂曹大家續成漢書蓋其時中國女學猶未廢耳後世女學既廢彼不學無術之輩遂謂婦女之職僅在酒漿絲枲此外非所當預而為婦女者亦習聞其說信為固然于是苟免操勞即安處淫佚稍知翰墨便共詫通才遷流至于今日而中國之婦女已大半成為廢棄矣蓋婦女無所事事而徒知食粟則幾與罷癃殘疾者等今者寓滬諸君鑒泰西女學堂造就人材之盛欲仿西法立中西女學堂為中國二百兆坐食無能之婦女特開風氣誠舉也然鄙人雖身居局外有不能已于言者焉竊謂西學分門别類至繁且頤中學旨遠詞文實緩而迂為今之計彼綠窗貧戶之婦女汲汲操作無暇入學并無力入學者固無論已若夫大家閨秀閥閱名媛其有志附學者于中學似宜僅教以訓诂俾收大義而已彼經史百家詞章考據之學可不必講而亦無暇于講也至于西學則凡算學格緻光學電汽學化學重學聲學以及測量繪圖醫理蠶績凡婦女可以安坐一室以行其所好學者皆宜各就其性之所近使造為專門名家以為他日見諸實用之地他如兵法刑律輪船鐵軌風濤沙線諸學可毋庸議何則中國男女之别綦嚴非泰西諸國可比之數者皆非婦女所得與也顧其尤要者莫如各種工藝試思西國之所以強者由商務之盛也商務之盛由工藝之精也中國之病既坐視二百兆婦女之坐食無能不能廣辟利源則為中國廣辟初源者舍工藝其誰屬耶或謂蠶織之事于女子為尤重奈何忽近而圖遠殊不知蠶織之利本吾華所固有不過參以西法使之精益求精焉斯已耳若夫工藝則凡土不宜桑之所候不當蠶之時皆得勤其四體而居為恒業者也不是之學而奚學哉或又謂婦女之學既重在工藝則凡算學格緻及光電汽化諸學可以無事獨緻力于工藝焉斯可矣曰是不然西人工藝之學莫不由算學格緻光電汽化諸學而來也飲水而不窮源其可乎而況算學格緻光電汽化諸學若能專精一事其利益固自無窮而奈何概置之也查今年西報所載美國女子學成卒業而為工程首事者二十五人繪畫者一千二百人精測繪者一百十一人工樂律者三萬四千五百十八人司會計者二萬七千七百七十七人甚至制造廠之教習亦用婦人可想見該國女學大抵以工藝為首務客歲門女子鄭绮梅亦有中國宜振興女塾以造就人材之說其間議論亦以工藝一端為不可廢要之西人女學舍讀書識字而外概以工藝為重且不特女學為然即其國男子之學亦何獨不然吾中國誠欲大興女學使此二百兆之裙钗慨焉奮發以為今日自強之計以為他日争雄競爽之圖則莫如首重工藝而後更習其餘特不知鄙人之言有當于諸君之意否耶
論中國欲人人識字必先以婦女識字為始并推言婦女不讀書之害或作 論婦女不讀書之害
中國四萬萬人民男子居其半婦女居其半男子之識字者半中一之四婦女之識字者半中十之一然僅就略辨之無言也若通達文理則二萬萬男子不過得十之二二萬萬婦女僅有見焉泰西諸國無論男子皆知書識字即婦女亦無不能之此非泰西之人聰于中國也泰西語言與文字合故學文易中語國言與文字分故學文難又泰西之字皆從音得祗須教以字母之音始二三字繼四五字以此拚合字無不識故少識字之功祇有訓以字義之力而又語言與文字不甚區别宜乎人人能知書識字也中國則不然字主乎形不能類推而識必先逐字教之以音然後又逐字教之以義此中已有兩層工夫而又所出話言不能即繕作文字故男子且不能知書識字何論婦女獨是倉颉所造雖字形屢變中國五千年來相守勿替勢不能革左行直下之舊改從右行斜上之西字則中國之人将遂不能使之皆知文字乎愚謂樞紐之旋轉則當視乎婦女夫人自有生以後父尊母親故自襁褓以至成童教以飲食教以語言得諸母氏者居多獨至于書則母氏不能為力而必使之出就外傅中人之質一日能識百字愚鈍之質一日不過能識十數字中國常用之字大率以二千字為斷而孩提之所識者又祗千字或半年或一年而始畢然後授之以四子書但斯時之為師者不過教之以句讀而已字義文義固不暇與之講解也挾書而歸則即指帝為虎以亥為豕母氏亦無從知之也誠使天下之為婦女者皆先知字則随在可以指點時時可與解說熏陶涵育無時或休有不期文理之通而自無不通者嘗見鄉間婦女雖極蠢然無知而耕織之事往往能言之非第素所習慣亦以耳熟能詳也為醫之家其子弟雖不習醫而藥性之溫涼攻補類能知之蓋濡染既久自不覺與之俱化矣惟書亦然故詩禮之族即有不能讀書之後嗣而較之鄉愚野老終有一知半解之能此無他漸摩于不覺也
今欲中國之人皆能識字而不先使婦女識字是不于難之中更見為難哉且婦女不讀書其害殊有不可言者近世風俗澆漓婦女尤甚每見大家閨女居移氣養移體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祗講求乎衣服之時髦钗環之華貴驕奢淫佚惟日孜孜問以針黹非所能也問以烹饪謝不敏也若更問以一丁之不識則皆曰女非男比進士豈真可以不栉為之哉不适于用安用書為至鄉間婦女質性粗疏習尚尤陋大義既非能識小節亦非所知三從四德不知是婦女何等樣事從一而終不知是婦女應守之義于是姑婦之間有勃溪者矣妯娌之間有不睦者矣甚至挾貴挾勢傭奴其夫廉恥非所顧名節非所惜今之婦女比皆是而其為害要自由不讀書始起嘗愚謂世家女子與鄉俗女子所異者祇在起居耳服禦耳其胸中之鄙陋龌龊瞢然無知固無以異也嗟乎人不讀書外不明理婦女獨非人乎哉而乃以讀書為不急之務是直不以人待婦女也況婦女既能識字則不特小之供書算之用大之知名義之循末俗澆風于此可轉而子弟于童時即得母氏提撕而訓誨之則自無人不能讀書識字矣或曰中國男子且不能盡人識字子乃欲先之以婦女不更多一曲折殆所謂言之匪艱行之維艱乎應之曰斯言誠是然餘之所言非為一時之中國計為萬世之中國計也今誠能則效泰西之法于各處省會創立女學堂各處鄉邑添設女學塾令凡有女子者送入其中訓之誨之将見不二十年而中國婦女皆能知書識字矣逾此二十年而中國男子乃亦無人不能知書識字矣中國文字雖較泰西為難然亦安見其難而遽讓西人為獨美哉
論中國宜設立女學校
上古之時教育女子之法已無所考然由今思之古者教養之道最為精密當必自有至之法惜書缺有閑不能深詳三代以來始略有可知者如内則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聽從執麻枲治絲繭織組訓學女事以共衣服觀于祭祀納酒醬笾豆菹醢禮相助奠周官九嫔掌婦學之法以教九禦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其散見于各書者亦大略如此故古時女子無不端莊而靜一敦厚而溫柔其高明者至能歌詩論禮嘉言懿行文義燦然及春秋戰國之時淫風流行女子多踰閑蕩檢風氣是似已不逮于古然而通曉詩書深明大義者猶不絕于紀傳即兩漢之時亦多有可取者讀劉中壘列女傳固班班可考也自三國六朝天下大亂風氣益不如古奢淫浮靡之習波及于閨閣于是婦女之學幾于不講積漸以至今日婦女皆茫然無知昏昏然若枉生于世者雖其間不乏貞烈節孝之輩要皆出于天性之本美而絕無學問之潤色故通曉詩書深明大義者竟不多觏間有世家巨族幼時亦複延師訓課不過吟風弄月彈棋品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