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文教部八 學校

關燈
通而經營之路已竭矣于此欲其不剝兵丁私口練習射騎講究戰守也得乎而彼銅臭者方且高車驷馬揚揚自得今日遷某官明日升某職同僚畏之而不言上官待之而若素盜賊充斥而妄謂安谧無驚百姓颠連而謬曰豐亨有象以視文章憎命告身易醉者為何如乎非虛行無實亦豈至于斯極乎兩江制軍張香帥老成碩望英名素播前年曾設自強新軍今又于省城創設陸路學堂及鐵路學堂觀其籌拟經費一疏勤勤懇懇謀為萬全其言曰整軍禦侮将材為先設法推行經久為要德國陸軍所以甲于泰西者由其全國無一不兵之人即無一不由學堂出身故将才稱盛今欲仿照德制練成勁旅非廣設學堂實力教練不足以造将才儲異日備禦之用查江南省城原設有水師學堂今于儀鳳門外更創陸軍學堂電托出使大臣許景澄延請德國精通武事五人為教習慎選年十五歲以上二十歲以下聰穎子弟文理通順能知大義者一百五十人為學生分馬隊步隊炮隊工程炮台各門研習兵法行陣地理測量繪圖術算營壘橋路各種學問操練馬步炮各種陣法統以三年為期二年應習各門識德國語言文字一年專習炮法期滿考試分别甲乙仿照同文館章程請準擇尤保獎并選其學業貫通秉性忠正者分派各營任用不使已成之材坐談閑散庶肄業者以勤學為勸聞風者以來學為榮其經費以各關認捐各處勸辦項下奏派動用以重永久雲雲 香帥之用心如此其忠君憂國亦可謂至且盡矣惜為數不多陸路須之鐵路須之炮台各門又須之即使人人有成亦僅足軍國之用若多招生徒則多費國帑乎世祿之家子弟鮮肯跋涉重洋遠遊異地東南之民猶易以為若西北數省于西學新法格格不通固非變通之長策為今之計莫若先就大者若閩浙等處谕令官紳勸募殷富相寥僧寺仿行江南條法使自立學堂延請西人嚴加訓教三年之後再行考試或分行小省或更習精藝不過五六年可以士盡知兵法無剩義中國之财可不流于外洋而洋人亦無可秘其訣矣是或富強之一道也第未知區區之意有合當道聞見否 中國言語不同宜設同音書塾議 中國自古以來方音互異孟子曰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楚人傅諸使齊人傅諸曰使齊人傅之曰一齊人傅之衆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也引而置之莊嶽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可知聲音随地而變且轉移之亦非易易也獨不解我中國書則同文雖以秦越人之遙而所書無有不知其意何以于聲音則各省不同嘗執此以問人人無有能言其所以然者且不獨之數千裡數百裡道路相隔甚遠其音遂不能從同即僅數十裡之近而聲音之間亦已不無小異是雖不至于入耳不辨而各處土音有不盡吻合而須以意會解之者夫吳音清脆閩語鈎辀似無關毫末之事即使署諸不論不議亦何妨而餘不能已于言者則以有不便者二有可者一 國家設官除滇黔諸邊省土司外本省之人例不得為本省之官二十行省随意分發故一省之中秦越雜處每有新到之員未能京話同僚把晤相對默然無語上司亦不能略刍荛指陳得失且并有身為大員而亦不能京話者接見下僚率用土語以緻兩不能解有會差舛者然猶得曰既入仕途則能為京話者多故僚周旋無庸慮其格格不入獨地方有司治其郡邑聽訟獄接士庶官即能京話而彼猶有瞢然不解之虞若邑之人則不能京話祇能以土語應對而已恐官之聞之者将張目直視而不解其何所謂也于是有司聽斷乃不得不用傳語之人而吏之黠猾者遂得于此上下其手一語之重輕失之毫厘謬以千裡小民受其隐害而冥然罔覺也官長被其蒙蔽而亦茫乎無知也若并官而亦不能京話則上下皆用土語尤得肆其颠倒是非之奸此其不便者一行旅之人或經商或作客間關千重不以為南朔東西亦無定所每至一處即有一處之方音若不解所謂必至暗受其虧中國商務不旺雖由内地道途迂折不能六通四辟瞬息千程半亦由言語不通恐為異鄉之人暗中愚弄故畏難而裹足耳其有不遠千裡而往者大扺系素所熟遊之地然後敢牽車就道不辭跋涉之勞是以中國經商之人往往拘于一處而不敢任意前行譬如以江浙之人而商于陜甘等省則不敢貿然至閩廣諸處商于閩廣諸處則亦不敢貿然至陜甘等省非徒以風土人情之不習即此語言之細而亦非一朝一夕所能解驟然戾止則觌面不能通一言聚處不能商一議雖嗫嚅以進而仍不啻如喑啞人萬事萬理得毋多所扞格耶此其不便者二 歐西各國不特文字從同而其語言亦無或異祇此國與彼國有别從無同處一國之中而亦以聲音互異有語焉而不解者故英人有英人之言法人有法人之言俄人有俄人之言德人有德人之言英人與英人語英人無不知也以法人與法人語法人無不知也推之俄與德無不如是且亦可知泰西各國之無不如是其或有不同者如英之威爾士為英倫之後戶而其言語與英倫不同俄之[東](柬)部痾倫布爾克言語亦與俄人不同然不過寥寥數處若中國易一處即易一處之音不及數百裡而其音已盡變驟聽之有不能盡曉者矧如俄克之痾倫布爾即高加索斯部之南境本于土耳其波斯諸回國其先本非俄地也聲音之異亦何足怪或曰中國幅員恢廓祇數省之地而歐西大國已有不及之勢故中國語言多異而歐西語言從同然無論俄之地大于中國即我一省之人相隔稍遠而亦有言語不通者嗟乎以我中國之人而言語不同有莫解所謂之勢乃欲習為異國方言得毋為外人所笑而獨讓泰西諸國之能一其俗耶此其可者一有此二不便一可而聲音之道亦可知其非細故矣 閑嘗思之京話最易辨而亦流傳最速以各省官員均由京師而至酬酢應對彼此率用京話故能言者多而能聽者亦夥今拟二十一行省均以京話為準的延聘京師之人至各省提撕而訓誨之其法當于郡邑鄉鎮創設同音學塾令居民子弟鹹送入塾中習學言語學塾分為上下二等其上則延京師中人之能通文理者以四子書及五經等訓迪各省之子弟子弟所授之書既皆京音而又日與之聚居一處一話一言無不以京音相對答漸摩既久有不期其更變而自然潛移默化者其下則聘京師中人至鄉鎮僻野之處專以語言教鄉人之子弟不必授以四子五經等書故所延之師即稍覺粗俗亦不妨非必能通文墨者而後可以優為之也如是則延之者易而其束修之費亦必較廉嘗見歐西之人來我中國欲通中國言語即倩近處之人教之一年二年已可通解以異國之人而學語之易猶且如是則我中國之人以土音學京語不過僅一音之轉其便易當更有甚于此者或曰是說也所謂言之匪艱行之維艱此其中有數難焉子亦未之思耳 一則籌費之難也同音學塾之設所利便者不過在言語之微非若讀書識字獲益甚大為父兄者能出修羊延師學習言語則不如出修羊延師攻書可謂日後無窮之用是非由 國家籌創設人孰肯出資以學此不甚有用之事哉然由 國家籌則此事系通行于國中以一縣計之不下數十處統中國計之當不下數萬處經費甚巨 國家正經之用尚覺在支右绌安有餘撥充此項之費乎一則延師之難也中國幅員甚廣自南至北自東至西相隔極遠在京畿附近之處延請京師中人固非難事若在遠省則不免有裹足不前之慮即使厚其館谷尚多不肯倘祇此區區修脯而欲人之離鄉背井不惜千程萬裡遠适他方孰願為此故各省學究在本地求為人師者固覺人浮于事欲得一席臯比非多方營謀不可如欲其至于遠處則又願者少而不願者多矣京師中人何獨不然一則學習之難也聲音之變雖甚易易然以一人為之師所授生徒不過數人即使延師甚多要不能将彼衆盡化之也而一齊人傅之衆楚人咻之孟子亦早言其難今縱于郡邑鄉鎮多聘京師中人教授京語恐土語紛紛鄉音無改教者唇焦舌敝而聽者仍扞格不通徒欲以一二人之力挽回數千百年之風氣其勢終恐有所不能也故子以中國言語不同為有三不便而子謂欲以京語一之亦有三難應之曰籌雖難而餘則有一不難之法在嘗見各處義塾合城鄉計之每邑不下一二十處館資雖不豐而每年所得亦有六七十千文為之師者率皆本邑荒廢秀才以此為逋逃淵薮無論有名無實徒事素餐往往因争此微資互相傾軋斯文掃地聞者汗顔不如将各處義塾盡行裁去移撥其資延聘京師中人設立同音學塾以教京音又各處郡邑每逢朔望皆有講鄉約之舉月給銀餅數番聽者無多安足以感發其心志亦拟裁汰并資入内下等同音學塾不教以四書五經者即以鄉約中語作京音教之然後旁及俗語豈非一舉而數備耶至以延師為難則今者鐵路已經創始火車之行瞬息千裡山重水複無虞跋涉之勞道遠何憾焉學語固不易然人當幼時口齒較便小兒女見有異鄉之人每喜效其語見異思遷亦人性類然也則所謂難者亦未必果難行之數年雖未必人人能京語者要無不人人能知再閱數載流傳漸廣人人自無不能京語矣以之應對而音歸畫一以之譯書而字無歧異非甚美之政乎是則同音學塾之設事雖細亦不可忽也閱者其不以斯言為迂闊難行否 仿設師範學堂議 今天下不乏高材異能博聞強識之士而語及訓蒙則曰是學究之事非我輩所屑也嗚呼天下之人材賴乎教教之所重在乎師師顧不重哉天下之輕視師若此宜乎人材之不振矣夫今之為師者教授章句而已講明訓诂而已其上者亦不過研究詩文而已如是而遂可以為人材乎哉如是而遂可以為師乎哉師之無範也久矣自秦燔典籍以吏為師至漢立博士僅重傳經而師範亡蒙以為師既為人才之所系則弟子之性情氣質才識學問皆于師乎是賴師顧可以無範哉欲陶成乎弟子之性情氣質才識學問必先陶成乎一己之性情氣質才識學問以為之率則師範學堂之設其尤亟者也匪特此也書以作君作師并言則師之權力直與君等君所以治民而師所以成民隸吾宇而澤不被君之憂也遊吾門而材不成師之憂也君能憂其所憂則賢君矣師能憂其所憂則賢師矣故吾以為師之教弟其艱難曲折之意不異于君之治民師之馭弟其操縱變化之權亦不異君之治民則所謂師範者不獨明其法而尤貴知其意矣故于為師者擴而充之無不可以治民泰西諸國各處均設立大學校而三年之前為師範學堂與小學校以先之小學校之教習即師範學堂之生徒中學大學之生徒以小學生徒升之而中學大學之教習亦即以小學教習升之觀小學生徒之成就即可以師範生徒之成就法良意美故其人材遠勝于中國誠能仿而行之我國人材之盛亦可立而待矣 論宜效西法設立藝學 且夫待自圓之木以為輪則千載無車矣尋自直之竿以為箭則百世無矢矣是故土積則生豫章之木水積則生吞舟之魚學積亦有生焉才之貴乎養也不綦重哉中外互市以來凡西域之格緻輿地制造算法輕重化電等學華人無不歎其精妙而西人亦以是日趨于富強以中國之大人民之衆反不能與之抗衡者豈天之不生才哉中國之學尚空泰西之學尚實濟空不敵實濟此所以相形而見绌也中國方隅自域之士方且鰓鰓然自以為是斥泰西之學為藝學以為不足比數不知中國古時大學之教不廢六藝而泰西今日教士之法實有合于中國古時學校之制安得以藝學鄙之乎夫中國今日既與外洋相通開千古未有之局凡所以因時制宜之政誠有非史冊陳迹所能比拟而得者易有之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宜變通者莫過于今日之時勢矣中國今日欲興制造則不能不請洋人為工師欲開礦務不能不聘洋人為礦師欲行輪船不能不延洋人為船主無他人才不足故也而人才所以不足者則由在上者未嘗鼓舞而造就之者也夫登高而呼所應者廣臨風而嘯所聞者遠上行下效有如影響今中國聰明智巧之士敝精竭神銷磨于時文試帖之中畢世而不改其業者徒以上之好之重之也假令在上者易一法以求之使士皆從事于格緻制造之一途則向之聰明智巧之士銷磨于時文試帖中者必将移其才力心志為時務有用之學以合乎上之所好如是而人才不見蒸蒸日上者未之前聞也夫昆山之玉隋和之璧苟非磨砻而拂拭之必不能發其光而為希世之珍今中國有可用之人才而未嘗講求造就之方是猶舉昆山之玉隋和之璧棄之蓬蒿瓦礫之中而不知磨砻拂拭之功也竊不禁深為中國憂而又深為中國惜也然則中國今日所以振興其事不至借材異域宜何如而後可曰莫如廣設藝學書院必足乎内而後無待于外足乎己而後無求于人苟中國無制造之才而曰我不用洋人為教習也中國無開礦之才而曰我不用洋人為礦師也中國無駕駛之才而曰我不用洋人為船主也是亦徒托空談适足以自欺而已矣故必格緻制造等一切泰西有用之學中國皆能深造其精微而後可以無假乎外人之力若是者非廣設技藝書院其何以臻此哉今計技藝書院為中國所宜亟行設立者有數端試為次第陳之 一曰礦務書院此院專講開礦之學凡地質礦苗開采鍜煉一切有關于礦務者皆歸此院教授然後開礦有人而礦師不至借材異域矣一曰船政書院此院專講行船之學凡測海量屋防飓防礁一切有關于行船者皆歸此院教授而後駕駛有人船主不至借材異域矣一曰制造書院此院專講制造軍械船隻之學凡鎗炮魚雷兵輪鐵甲機器一切有關于制造者皆歸此院教授而後指導有人工師不至借材異域矣一曰工藝書院此院專講工作之學凡外洋各貨為華人所嗜而中國可以仿造者若洋燈洋傘洋皂洋線洋燭之類有關于工藝者皆歸此院教授而後以中國之人中國之産仿造外洋之貨而日用所需不至借材異域矣一曰律例書院此院專講律例之學凡公法和約交涉則例一切有關于泰西律例者皆歸此院教授而後辯駁有人律師不借材異域矣一曰格緻書院此院專講格緻之學凡輕重化電天文飛潛動植有關于格緻者皆歸此院教授而後格緻昌明化電諸學不至借材異域矣一曰醫學書院此院專講内外醫科之學凡中外各種醫術兼及制造金石草木等藥餌皆歸此院教授而後深明醫理者有人醫師不至借材異域矣一曰農政書院凡一切種植之學皆歸此院教授而後地利盡物産富絲洋酒之類皆可取足于内地不至借材異域矣凡此各種書院皆為中國不可少之舉其中有為中國所已設而更宜推廣擴充者如西醫學堂北洋業經設立船政學堂福建亦已創建是也有為中國所未設而尤宜因時建設者如工藝制造等書院是也然工程有遲速收效有難易苟能審其緩急次第而振興之則人才日盛泛應曲當是亦不至于借材異域之一道也今如英法俄美德日本六國其所設書院規制條例皆可取法當軸者盍采擇而行之俾中國藝學蒸蒸日上自可美泰西外洋技藝書院共分幾門學習若幹年皆有一定限制而後藝乃可成不至于玩愒光陰虛縻歲月所學非所用所用非所長焉講求富強之術整頓教授之方者盍即以此為先務哉 請推廣學校折 李端棻 奏為時事多艱需材孔亟請推廣學校以勵人材而資禦侮恭折仰祈 聖鑒事竊臣聞國于天地必有與立言人才之多寡系國勢之強弱也去歲軍事既定 皇上順窮變通久之義将新庶政以圖自強恐辦理無人百廢莫舉特降 明诏求通達中外能周時用之士所在鹹令表薦以備擢用 綸綍一下海内想望以為豪傑雲集富強立緻然數月以來應者寥寥即有一二或僅束身自好之輩罕有濟難瑰偉之人于 側席盛懷未能盡副夫以中國民衆數萬萬其為士者十數萬而人才乏絕至于如是非天之不生才也教之之道未盡也夫二十年來都中設同文各省立實學廣方言水師武備學堂自強學堂皆合中外學術相與講習所在而有而臣顧謂教之之道未盡何也諸皆徒習西語西文而于治國之道富強之原一切要書多未肄及其未盡一也格緻制造諸學非終身執業聚衆講求不能緻精今除湖北學堂外其餘諸學業不分齋院生徒不重專門其未盡二也諸學或非試測繪不能精或非遊曆察勘不能确今之諸未備圖器未遣遊曆則日求之于故紙堆中終成空談無自緻用其未盡三也利祿之路不出斯途俊慧子弟率從事帖括以取富貴及既得科第遂與學絕終為棄材今諸所教率自成童以下苟逾弱冠即以通籍雖或向學欲從末由其未盡四也巨非一木所能支橫流非獨柱所能砥天下之大事變之亟必求多士始濟艱難今十八行省祇有數館每館生徒祗有數十士之欲學者或以地僻而不能達或以額外而不能容即使在學徒一人有一人之用尚于治天下之才萬不足一于功課不精成就無幾其未盡五也此諸所以設立二十餘年而 國家不一收才異能之用者惟此之故曰然則岩穴之間好學之士豈無能自績學以待驅策者曰格緻制造農商兵礦諸學非若考據詞章帖括之可以閉戶獺祭而得也書必待翻譯而後能讀一人之學能翻籍乎業必待測而後緻精一人之力能購器乎學必待遊曆而後征實一人之身能履地乎此所以雖有一二倜傥有志之士或學焉而不能成或成矣而不能大也乃者欽奉 明诏設官書局于都畿領以大臣以重其事伏讀之下仰見 聖神措慮洞悉本原臣于局中一切章程雖未具悉然知必有良法美意以宣達 聖意闡揚風化者他日才異能由斯而出不可勝數也惟育才之法匪限于一途作人之風當于率土 臣請推廣此意自京師以及各省府州縣皆設學堂府州縣學選民間俊秀子弟年十二至二十者入學其諸生以上欲學者聽之學中課程誦四書通鑒小學等書而輔之以各國語言文字及算學天文地理之粗淺者萬國古史近事之簡明者格緻理之平易者以三年為期省學選諸生年二十五以下者入學其舉人以上欲學者聽之學中課程誦經史子及 國朝掌故諸書而輔之以天文地理算學格緻制造農商兵礦時事交涉等學以三年為期 京師大學選舉貢監年三十以下者入學其京官願學者聽之學中課程一如省學惟益加專精各執一門不遷其業以三年為期其省學大學所課門目繁多可仿宋胡瑗經義治事之例分齋講習等其榮途一歸科第予以出身一如常官如此則人争濯磨士知向往風氣自開技能自成才不可勝用矣或疑似此興作所費必多今 國家正值患貧何處籌此巨臣查各省及府州縣率有書院歲調生徒入院肄業聘師講授意美法良惟奉行既久積習日深多課帖括難育異才今可令每省每縣各改其一院增廣功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