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七 戶政十六榷酤下
關燈
小
中
大
此矣愚之所謂裕财用者此也
然則節流之道既應講求開源之計不得以事涉言利概行斥駁夫損下益上謂之言利若夫天地自然之利公之天下且可贍養貧民取 朝廷固有之利還之 朝廷不敢侵吞官有害商民者惟在開礦之一端最為要務竊觀泰西各國之富強亦全賴乎礦産英國礦産最多質亦甚佳故其富甲于歐洲既富斯強此亦自然之勢必然之理也中國欲裕利源宜仿泰西之法糾集資本尋覓礦地大興采辦富國強兵要不難加乎泰西之上也夫以中國地大物博五金煤礦何處無之而承辦者不得其人皆少實事求是之效泰西之所以克緻富強者半恃礦産為入之大宗 國家無不竭之财天地有自然之利苟能以天地之所生應 國家之所[急](給)則取之無窮用之不竭闾閻日見其富府庫日見其充如是而備兇荒籌饷項償經費源源接濟措置裕如一旦 朝廷度支忽需巨理财者有恃無恐以有餘而補不足斷不至左支右绌掣肘堪虞中國金礦遼藩之地最多而雲南銀銅各礦尤早著名當幹雍之間每歲例貢三百餘萬兩然皆以工力開掘斧斤畚鑿在在需人銷耗過巨每年必有積欠緩解者現在辦理得人日見起色年清年不但無欠解并可以預解此其用西法然也光緒初年相國李鴻章即采開平煤礦十餘年來若基隆若金州若濰縣若貴州若利國若淄川若漠河若平度等或煤或鐵或鉛錫或金銀其質不一而出皆先後開辦官本不足集商賈以成之開采之法多參用泰西機器人工既減所得又豐苟辦理得宜自可獲利今台灣又有金礦曾經撫臣邵友濂派委員前往看意欲開采據雲台灣金礦較印度金砂化煉更易數倍此又一裕國之地也方今西法盛行當局諸公動以富強謀國若更知人善任推廣章程則獲益自可操券矣且以中國所出之礦産用之中國所開之制造局正與中國開辦礦務及開設制造局之本意均相符合中國既有自開之礦産可用自不必資用于外洋而銀錢之流出外洋者亦必日漸見少開源節流孰有大于是者乎況開礦之舉本為裕國便民之大計可以緻富可以緻強泰西各國成效具在我中國固已仿而行之者乎至新疆一域自古未入版圖我 朝平定之後歲支兵饷百數十萬内地頗受其累其地向有金礦銀礦恐集聚多人滋生事端久經封閉竊思天地生财原以供生人之用開之而礦苗旺盛裕庫足民固屬全美即或礦苗消乏不敷工本而工本自散在民間究竟天地間多此一項流通亦為有益況新疆礦産自開辟以來未經發洩旺盛可知如辦理得人足敷該處兵饷則内地經費日見寬纾其它各省礦産亦俱久經封閉棄同泥沙或開之而未經煉用伏思天下大計東南洋貨西北皮貨以貨易貨固多而以銀易貨者亦不少兼之器皿首飾等項消耗金銀之處不一而足中國金銀有日減無增之數安得不緻短绌則莫若取諸礦産以補其數急宜設法開采或官為經理或任富商經理或督商辦而以官統之或官商合辦無論其所得多少取之于地并非取之于民即使官商或難保無弊總系取棄置之物以濟生民之用實屬有益無損且可[贍](瞻)養貧民雖聚集多人而多人藉以謀生人有謀生之路即無滋事之心慮其滋事而不令謀生未免有因噎廢食之譏然則礦苗流露之所是可随地開采若得煤與五金有裨國用嚴提交代藩庫充足則度置饷項有恃盈餘無憂支绌是不必抽取厘金以困商力者也以上二事一則天地自然之利一則 朝廷自有之利并非取之于民雖為數不能預定是亦開源節流之大端或經 列聖創垂而為良法或系大臣籌措而疊見成功餘不過就聞見所及者[略]加旁參引伸之義冀可推行乎海内先期斟酌乎時宜實不敢以抽厘金目為久遠之善政也夫 國家大政雖不止此二端然苟非大有關乎 國計與民生而有裨益者亦不敢掇拾細故冒昧以陳之
論中國稅務盈绌
法國拉盧士
中國之内政我西人向未知其詳較之文學工藝有難焉者西人于中國教務政治等書雖有譯文未探奧秘然既得門而入如鑰啟扃先路是導而後西人之能知中國政治者自此始矣中國地大物博分為二十一行省此疆彼界畛域攸分北京政府祇守向有之例有專管權柄歐洲必出之政府者中國則散而分屬之各省以緻中國之大竟成一權不專屬之國焉然而中國主權最尊各省督撫獲罪懲治甚嚴或為都察院禦史參奏立見擯斥各省督撫有管一省者有兼轄兩省者其管理之權亦甚重大督撫之權可以調兵可以征收稅饷為本省之用而以其赢餘解于戶部戶部收每年之所入儲之府庫焉則謂各督撫之解部如屬國之貢稅于大國可也照此行之中國之财散于國中而欲權無旁落蓋亦甚難矣中國各省稅額輕重不一收稅之法尤不一欲考中國民間财賦之多寡與夫國家征稅之出入似若散漫無稽中國收稅亦分二種一為明收之稅一為暗收之稅明收之稅最多者為地丁錢糧為國家入一大宗如回回印度[爪](瓜)窪等處之例國家自以為地主而實則地主之權不在國家而在農夫蓋農夫受田而耕本有地主之實而于國家無與也中國農務最為講求農務所以日興者由于耕種之足以自給地丁照地之肥瘠攤算每一法畝每一萬方邁當為一法畝納銀一佛郎五生特至五個佛郎夫以地之肥腴而僅納此數自法國視之已覺其太少矣有一法畝之地中國農夫已足一家自給此其肥腴為何如地稅雖輕然足敷國家歲入用有人雲為地主出地租之人約有七十五兆之多地租愈多地力愈盡而為地主者亦愈衆矣英法兩國擁巨資為地主者最多中國不特無此等人且境内荒蕪未辟之地尚屬不少山地出産物質西國向為地主之利中國則存貯之以待将來中國尚用舊法地丁銀可以糧食抵交翻閱清冊大半皆以米折銀所交之米如公中不用則官可為發賣中國之稅大半出于地丁西國有家具稅中國尚無此例聞遊曆人雲中國農務日益盡力而于工藝轉若不甚措意中國稅務皆責成于總頭目一人用此法可免偷漏之弊然偷漏亦所時有如官員座船例免查此即偷漏之顯見者歐洲人稅中國雖無之然有一種稅與歐洲商稅相同特為數甚少耳
暗稅有三一為内地貨稅一為鹽稅一為關稅内地貨稅名曰厘金為數甚巨統歸一人包收包解每年限繳銀若十萬兩經收者從中漁利為一大出息焉包收之法中國從前有行之者如鴉片煙稅歸四人包收十年每年繳饷八十五萬兩是已至于鹽稅在中國久有此出息亦至巨鹽之為物銷路最廣泰西各國皆作為入款一大宗與中國無異關稅分二稅一種為内地未通商口岸歸中國地方官自行經收如今之子口半稅是也一稅為通商口岸之稅用外國人協同收取如今之各海關洋稅是也海關之稅占稅額五分之四涓滴歸公為中國最信實之外國國債多以此抵押焉中國當帑項空虛每每捐例大開名器日濫此亦為籌饷之一端大約中國每年進項共有七十九兆五十萬兩收銀之稅約六十六兆四十萬兩以貨易銀之稅約十三兆十萬兩每年互有長落未能畫一然以中國之大僅收此七十九兆五十萬兩之稅實不為多至于官長之侵肥吏長之侵蝕為數不少則又不在此數也中國官數約三萬員名以四百兆人而有此數本不為多然官俸菲薄不足以資辦公不能養廉安能潔己是以苞苴公行簠簋不饬皆由此起俨同分内應得之為津貼之一大宗焉中國物産之多人民之衆與印度同然究不能與歐洲比富至于工藝則更無論矣五金煤礦開采少端倪惟農務一門中國見來考究已日有起色但各省荒田尚多地力究未盡也中國人情能耐勞苦但所求不多稍有赢餘已足自給廣營産業之富人中國尚不概見人數雖多較之歐洲猶有遠不如人之憾然欲更變亦非甚難必也改革政治以正民心發明新學以開地利庶可以圖富強猶足與西國比權量力也中國向無國家銀行然民間銀号錢鋪當店已屬不少因無極大買賣歐洲人之在中國者乘間而起因而成業者頗多但中國人極願與西人合本貿易用洋商牌号者日見其多中國錢鋪出票不少但行之不遠國家用鈔币僅于一千八百五十八年粵寇亂時行過一次而已至于國債多寡約有三十兆兩其向外國借者俱由西國銀行經手第一次而已在一千八百七十四年日本台灣之役中國向彙豐銀行借銀六十二萬七千六百一十五磅每百磅利息八厘十年清還第二次借在一千八百七十七年亦為彙豐銀行經手借銀一兆六十萬零四千二百七十六磅第三次在一千八百八十一年借銀四兆三十八萬四千兩第四次借銀二兆兩利息每年均八厘中國國家弊一在利息太多一在限期太速利則必以八厘為率限期定一則十年一則六年半如期償永無短缺其所以然者以在海關洋稅項下應付故能如是迅速也夫中國之所以借洋債者以國帑不足也然國帑不足不由于政府積儲太多實由于外省度支太濫外省督撫平日以所入錢糧供本省之用而庫支绌饑馑頻仍遂不得不籌借洋債矣考洋債之借始于一千八百七十四年日本台灣之役始與英國銀行借債一千八百八十五年法越之戰和約告成而中國度支告匮漸成弩末之勢矣中國古昔錢法三品曰金曰銀曰銅後以僞造者多遂廢不用今所行者祇有錢一種用銅及錫鑄成圜形中貫以繩以一千枚為一貫重法平四個吉羅格郎各處圓法亦不一有以九百六十作一千者有以九百八十作一千者至京東一帶竟以三百三十三作一千名實之不符如此銀數論兩每兩合錢一千五百文銀借各省不同市儈之罔利者因得以從中壟斷貨可居未通商以前每銀一兩貴至大錢三千文後因中西互市錢價始行跌落亦市面一大轉機也至墨西哥洋錢一種最為通行乃專鑄此洋行以供中國之每年進口以數千百計實為中國絕大漏中國亟宜自鑄銀圓以挽回自有之利權此雖與稅務無關以其有關國計故論及之
榷署議内地機器制造貨物征稅章程書後
麥孟華
有以兵亡人國者有不以兵亡人國者以兵亡人國者其禍近其事顯主國得而備之鄰國得而牽掣之雖或亡矣苟有豪傑再興匪難也不以兵亡人國者其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