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學術五廣論中

關燈
張揚厲之詞也 威曰否非此之謂也中國驕傲之氣不可一世而其所作之事則正與其相反即如中國素稱文明之國而其民乃有至愚極拙者國家未嘗逐一教之也中國之教化固所謂最古而最上者也然衡以各國今日教法則中國之所教僅未成丁之稚子耳華人又有不肯自[謙](慊)之獘豈知适成為不能交戰之人愈謙恭即愈穩實愈虛憍即愈空疏也中國之所以驕人者人盡誤會其意以為将士城郭之足以雄視列邦也豈知在于文字言語之表然自以為無敵而已譬之于中鼓愈空者聲愈厲聲則厲矣其如中空而無力何職此之故其氣焰則高與天齊其力量則不及于地要之皆純盜虛聲而已一千八百六十年猝遘英法之俄則屢起違言法則有越南之警日本亦屢思嘗試于是中國自知不敵迫不能已一究心于外在 朝之諸大臣複動心忍性冀曾益其所不能凡京師創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與夫 簡派出使各國大臣皆緣一千八百六十年以後之事激之使不得不動也總署大臣嘗與各國有交涉事件餘在華時恒與之往來講論說者謂諸大臣皆系各部院堂官 中朝遴選幹才使兼是職誠鄭重乎其事而餘仍不謂然也恒聞諸大臣之私議一涉于他國之人即甚忿恨謂如能不與之相通則最妙矣又常藐視各國之欽使謂若輩之文理識見無有能及我華人者至 中朝阻遏遠人之事曆來每在于拜跪之末節雖我英人從未有降心相從者然皆念中國所以藐視他人之故端在不明非别懷惡念也故恒體諒而隐忍之絕不加以勉強俟其自行領悟而已客又問曰中國非無幹濟之大僚非不自知其孱弱何以因循苟且不思奮然有為即以日本之而論亦豈不知非始于今乎威曰噫難言之矣總而言之我中國之事往往自相矛盾而已華人豈乏精明聰慧之才外事亦豈不洞悉但知之者一人行之者又似别有一人也餘嘗與中國大臣縱談外事大臣曰我 朝深欲效法西國凡從格緻之學入手以成各種之機器必将取而用之至于中國之風俗與夫道學德行之所傳則終守之而不改也此華人之見解也日本則不然無論風俗無論道德皆随新法以為更變蓋謂既得格緻之新理必又得風俗之新章庶幾足以相配也即此一端可見日人之巧于華人矣夫中國之未能日盛月新者蓋誤于[墨](黑)守舊章之一念譬之于人一手欲取新器而一手仍緊握舊物則必紛而不能專故有時敦聘之西人使教華人以制造之業及至繪圖列說鑄練成器即曰吾事畢矣問其既得此器能行與否則日久而仍未見其行也中國又有最難之一事在于血之不流通試取一千八百七十四年我英人馬嘉禮被戕于雲南一案而言餘遴[派](脈)幹員自漢口取道入滇洋查起之故考雲南一省不過處于中國之西南而鄰于緬甸耳不謂餘所派之員在途曆三閱月之久始抵騰越似區區之路若移而至于西國不過三五日程耳而在華則竟至于此此種關山之間隔道途之迢遞推諸十八行省幾于無一不然其何以妥為約束哉且又何以征兵集饷而收朝發夕至之效哉日本今有窺伺東三省之意而華兵則星散于我各直省倉猝間斷難調豈不棘手間嘗比較程途竊謂欲[調]中國南兵而至滿洲直更遠于英兵之至印度遠水不能救近火其何以立于不敗者哉客曰倘使日本幸而成中國不幸而敗彼時各省盡亂其關系于西方之旅者公意若何 威曰不過受虛驚而已無防大事也何也中國果有不測之事我等歐洲各國必緻無可奈何同時并起以保護本國之民也以餘論之旅華之民人固有恃而無恐矣然而歐洲之絕大關系即在于是故苟非不得已其未肯輕言幹預乎又問曰歐洲至不得已而相幹預未知作何舉動威曰日本而得逞其志或欲夷朝鮮而為其郡縣一切皆仿日本新章辦理或日本又圖得中國毘連朝境之一地未可知然姑不必問日本之于何止境也俄人必将怒馬獨出日本始葸然自知其真實本領總之日本之與中國構無論或得或失必皆所不能稍占便宜而已日本失足而敗于中非其土地即其财貨自必償諸中國日本得手而勝中國又必舉其土地财貨以償俄國于是大日本國必緻成為大折折音入南人土語如此本國而後已無小益而有大損日本之謂也然其贻累于中國者則殊非淺鮮俄人倘在中國之北強為幹預我儀圖之曾不踰時法國必猝起于中國之南法與俄固自有盟約者也且不第此也法人别有不說于中國者必将借口于舊帳之未清而思乘機以結算當此之際若使無從旁阻止之者俄法兩國則竟瓜分中國矣然而各大國豈真能袖手旁觀哉歐洲有德國焉決不肯任俄法兩國别有新增之權勢美洲有美國焉大東方商務往來多于恒河沙數亦未必肯喁爾而息而恪守甘為局外之恒言焉客曰日本構于中國敗則大有所失勝則毫無所得其不利也若此言則輕舉妄動是誠何心哉威曰傳聞日本國人有陧阢之勢籌外事所以弭内亂也然猶不止此也日人好動而不好靜維新之後自覺少年氣盛諸事皆活潑潑地而末由一試其勢力又與中國積不相能遂緣朝鮮一役忽激其黩武之心耳客曰公以日本之戰為義戰乎日本之勝中國其能有益于世乎威曰餘曾言之矣日本勝則朝鮮去餘雖甚怪中國不肯預為整頓然而竟瀕于至險之地則實傷我心不忍再言矣日本初學西法即餘等之久客東方者亦不料其竟臻絕頂惟日人于西國之事無一不竭力效法今竟見其效驗則進境似未可量但中國亦有勝于日本者日人雖甚靈巧而華人則莊重沈毅謀慮深遠皆日人所不逮若論日本之突過中國餘未暇詳細胪陳但有二事焉一曰潔淨一曰力辟風水之妄夫中國人之束縛于風水者為禍至不可思議如不許開礦之意日本能脫然無累宜其興之勃也餘在中國四十年東事僅得諸耳聞又不甚與日人稔故餘之所投契者惟在華人且亦深相欽佩今乃遭日本之毒螫寖将傷及于國體是不啻傷餘之心也義戰雲何哉客謝而退既歸舍遂備錄問答語以為審時事者之一助 論不勤遠之誤 薛福成 昔宰孔譏齊桓公不務德而勤遠後世庸愦避事者流藉為畏難自恕之辭而天下益以多事不知桓公之病在暮年多欲内政不修管仲死而賢才衰内寵多而群小進葵邱之會雖稱極盛亂機已兆則不務德一語足以概之蓋非遠之不當勤正因不知修德無以立遠之基也且桓公居方伯位任尊周攘夷乃其職耳獨惜其德量不宏見小欲速昧于遠者大者則君子不能無病焉竊嘗以謂古今事變不同即所以禦之者亦異齊桓公之時當北伐山戎南伐楚勢也不得謂之遠也漢武帝之時當攘匈奴開滇粵運也不得謂之遠也唐太宗之時當翦突厥撫回鹘權也不得謂之遠也迨元太祖囊括俄羅斯席卷五印度餘威震于歐羅巴遠則遠矣何嘗非審乎機以奮厥武哉今者環瀛五洲近若戶庭通商萬國迩于幾席任事者尤當高視遐矚恢張宏猷然後有以導其持其變量十年來中國不勤遠之名聞于外洋各國莫不欲奪我所不争乘我所不備瞷瑕伺隙事端遂百出而不窮夫惟不勤遠是故琉球滅而越南随之越南削而緬甸又随之其北則黑龍江以南烏蘇裡河以東勘界一誤蹙地五千裡其西則布哈爾布魯特哈薩克浩罕諸回部盡為俄羅斯所吞并而哲孟雄什克南郭爾喀諸部皆服屬于英吉利即朝鮮之近居肘腋台灣之列在屏藩者亦恒啟他國耽耽之視夫惟不勤遠是故香港西貢小呂宋噶羅巴等處各有數十萬華民而不能設一領事美屬之三藩謝司戈英屬之澳大利亞華民皆自辟利源而無端失之反受他人驅逐夫惟不勤遠是故商務無一船越新嘉坡而西小呂宋而南者而兵船遊曆亦不踰此出使大臣或瞢然于條約之利病而不知久遠之計封疆大吏或惘然于邊防之得失而惟偷旦夕之安以此應敵以此立國其不至召寇納侮者幾希邑有富人擅陂田之利雨湖水溢堤将壞或告之曰堤壞田必沒盍築諸富人曰堤去吾田遠何築為無何堤果壞田盡沒年谷不登家以驟貧彼富人固知田之當護而不知[不](田)護堤之不能護田也嗚呼時局之艱危甚矣強鄰之窺伺深矣當事者漫不加察苟圖自便玩愒歲時猶偃然曰不勤遠此之謂無此之謂舍遠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