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署書
秦廢古文,書存八體,其曰署書者,以大字題署宮殿匾額也。
漢高帝未央宮前殿成,命蕭何題額,覃思三月,乃以秃筆構隸體書之,時謂蕭籀。
又題蒼龍、白虎二觀。
此署書之始也。
要間架明整,字字相照應,綿密古雅,不怒張,不險怪,奕奕然有靜而若動、動而若靜之勢。
魏文帝起淩雲台,先釘榜,去地二十五丈,诏韋誕(字仲将,魏京兆人,初守武都,以能書留為侍中,終光祿大夫。
)就書之,以辘轳引上,題竟而鬓發頓白。
晉建安間太極殿成,謝安欲王獻之題榜,語以韋誕事。
獻之正色曰:仲将大臣,甯有是事;信爾,知魏德之不長矣。
遂不之逼,令劉環之以八分題之。
(環之字元寶,官至禦史中丞,善八分,亞于二王,骨正力全。
)宋米芾謂歐陽詢道林之寺四字寒儉無精神,柳公權國清寺三字大小不相稱,薛稷慧普寺普字如人握兩拳申臂而立。
數公皆以書名家,不能無議焉,署書信難哉,信難哉!唯葛稚川天台之觀,李陽冰生公講台,及顔清臣虎丘之劍池,足為大書模楷。
我國初南京宮殿及太學諸匾,皆詹希原(字孟舉,其先徽人,徙居都門。
正書師虞永興,有繩墨,其字愈大愈佳。
)奉诏楷書。
端穩腴潤,可稱合作,責備者謂其風骨尚謝古人。
莆田周翠渠先生(名瑛,理學名臣。
)所題嶽陽樓匾,茂密蒼勁,神彩照映,真足以壯觀荊南。
郁攸不戒,蒸為雲霞,惜哉。
嘉靖初,學憲白泉汪公(名文盛。
)手書先師廟暨廟門匾額,頒刻兩浙學宮,筆勢闳偉,風骨内含,得印泥畫沙之意,一時署書無能出其右者。
○堂匾 堂不設匾,猶人無面目然,故題署匾榜曰顔其堂雲。
堂有崇庳,匾貴中适。
堂小而匾大,為匾壓堂,固不可,若堂高而匾小,猶堂堂八尺之軀,面弗盈咫,則亦不中度矣。
登其堂,觀其匾,整饬工緻,名雅而字佳,雖未見其主人,而風度家規可明徵矣。
匾名猶不易立,時輩不淪于塵俗,則過于矜張,讵知古人非直為觀美也,寓戶牖箴規之意焉。
必須詞典則而意趣高遠,使人目擊而道存。
其字體須端莊古雅,非比亭榭燕遊之所,流麗情景,可恣跌宕也。
且氣數所關,尤忌偏枯飛白及怒張奇崛臃腫之态。
匾署之法,莫詳于唐,亦莫病于唐。
于屋之大小,字之尺寸,悉有程度,其點畫分毫各立名字,按陰陽五行而稽其休咎,不太泥乎?然書與畫有神、妙、能三品,字入神品,系休徵焉,信有之矣。
○綽楔 古謂綽楔,即今之坊表,正以風勵天下,匪直标榜焉爾矣。
宋淳祐間,三衢郡守楊彥瞻,為狀元留夢炎、省元徐霖建雙元坊,且贻書二公,明己揭匾之意,不同于俗人之見。
厥後徐以道學名,可謂不負楊公,而夢炎改節仕元,文文山有龍首黃扉真一夢、夢回無面見江東之诮,甯不□滓此坊哉!國朝凡名勳碩望,忠孝節義,皆建立坊石,以樹風聲示激勸。
鄉舉及進士亦例得給坊表厥宅裡,蓋冀其為麟為鳳,羽儀天朝,康濟海宇,昭科目得人之盛也。
所以聳瞻視,播遐迩,存乎匾署。
一點失所,如美女眇一目;一畫偏枯,如壯士折一臂,豈可漫委庸俗人書之。
彼售書者,枵中塞兌,繄豈能工。
至或雕刻字式,照影摹圍,或用米或用沙鋪排成字,不以精力法度結構之,于得心應手之妙,殆相左矣。
況經刻手,筆意已乖,漆工粉飾,彌失真态,西施不為嫫母乎?狀元坊唯成化辛醜科王華建于紹興府治之東,圓熟流麗,殆非泯泯衆人之筆。
杭城謝太傅祠前兩坊對峙,左題蒼生素望,為文靖公安。
右題黃閣清風,為文正公遷。
顔筋柳骨,不減前人風緻。
要之,有賞鑒家,未嘗乏能書家也。
○鑒定 衛茂猗謂善鑒不書,善書不鑒。
寫時或當局而迷,須藉生眼瞰破,故曰過得衆人眼,始放老夫心。
切勿護疾忌醫,屢經慚恧,方有長進。
小慚小進,大慚大進,凡事盡然,況于書乎。
先師徐寅齋先生,(名立,字守直,都谏仁伯子也。
性孝友。
仕至通判,未老乞休,躬操杵臼,鄉闾稱為清貧官人。
)工銘石,尤善署書。
每教後學寫字用低案,寫畢須高揭。
字有平鋪盡可,而豎看煞不好,有平放不覺其好,懸看卻好者。
蓋平鋪隻見下亭,必高揭遠觀,全體悉在目中也。
鑒别弗精,棄瑜用瑕,無足怪者。
既鑒定,不得牽惑浮言,妄有增損。
顔魯公為書統宗,李重進猶有叉手并腳田舍漢之譏。
虞永興書翰稱絕,或嫌其首大尾小犯七惡之禁。
歐陽率更名重雞林,或謂傷于險勁。
謂柳公權之筆瘦如鶴胫,周越筆勢如龍病在沙,張即之為險怪之祖。
不齊之口,自古難調。
刻木之輩,孟浪褒彈,謂某畫太瘦,某點太肥,不知肥之病在剩肉,瘦之病在露骨,若肥不剩肉,瘦不露骨,正于佳處無妨。
主人不具正法眼,辄便改易,差僅毫發,而于作者之意乃有大缪不然者矣。
噫,世無玄成,孰辨戈法!(唐文皇學虞世南隸書,作戩字,患戈腳不工,空戈令世南補之。
次日以示魏徵,徵對曰:天筆所臨,萬象不能遁其形。
今觀聖作戩字,戈法逼真。
上歎其高于藻識。
)锺期既往,伯牙絕弦。
有以哉! ○镌漆 十室之邑,必有華堂,通都名門,罕覯佳匾。
豈盡書之弗工哉,緣镌漆鹵莽而偾事,若者十居八九。
王大令保母帖不減蘭亭,由刻手精工也。
顔魯公書碑文,每令家僮镌刻,猶憾波磔時有失真。
锺繇、李邕多自書自刻,旁書伏靈芝刻及黃仙客刻,皆自撰詭名耳。
魏黃初中阙裡記,曹植撰文,梁鴻書丹,(鴻字伯鸾,與妻孟光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織為業,彈琴詠詩自娛。
字入能品,王羲之師其八分。
)锺繇手勒,号三絕碑。
古人于文字間鄭重若此,後世那得知耶!時輩罕有真迹大字,多以白紙雙鈎,瑕疵不顯,必須廓填,高揭締觀,無可議矣;每字分吊中墨,複用朱
漢高帝未央宮前殿成,命蕭何題額,覃思三月,乃以秃筆構隸體書之,時謂蕭籀。
又題蒼龍、白虎二觀。
此署書之始也。
要間架明整,字字相照應,綿密古雅,不怒張,不險怪,奕奕然有靜而若動、動而若靜之勢。
魏文帝起淩雲台,先釘榜,去地二十五丈,诏韋誕(字仲将,魏京兆人,初守武都,以能書留為侍中,終光祿大夫。
)就書之,以辘轳引上,題竟而鬓發頓白。
晉建安間太極殿成,謝安欲王獻之題榜,語以韋誕事。
獻之正色曰:仲将大臣,甯有是事;信爾,知魏德之不長矣。
遂不之逼,令劉環之以八分題之。
(環之字元寶,官至禦史中丞,善八分,亞于二王,骨正力全。
)宋米芾謂歐陽詢道林之寺四字寒儉無精神,柳公權國清寺三字大小不相稱,薛稷慧普寺普字如人握兩拳申臂而立。
數公皆以書名家,不能無議焉,署書信難哉,信難哉!唯葛稚川天台之觀,李陽冰生公講台,及顔清臣虎丘之劍池,足為大書模楷。
我國初南京宮殿及太學諸匾,皆詹希原(字孟舉,其先徽人,徙居都門。
正書師虞永興,有繩墨,其字愈大愈佳。
)奉诏楷書。
端穩腴潤,可稱合作,責備者謂其風骨尚謝古人。
莆田周翠渠先生(名瑛,理學名臣。
)所題嶽陽樓匾,茂密蒼勁,神彩照映,真足以壯觀荊南。
郁攸不戒,蒸為雲霞,惜哉。
嘉靖初,學憲白泉汪公(名文盛。
)手書先師廟暨廟門匾額,頒刻兩浙學宮,筆勢闳偉,風骨内含,得印泥畫沙之意,一時署書無能出其右者。
○堂匾 堂不設匾,猶人無面目然,故題署匾榜曰顔其堂雲。
堂有崇庳,匾貴中适。
堂小而匾大,為匾壓堂,固不可,若堂高而匾小,猶堂堂八尺之軀,面弗盈咫,則亦不中度矣。
登其堂,觀其匾,整饬工緻,名雅而字佳,雖未見其主人,而風度家規可明徵矣。
匾名猶不易立,時輩不淪于塵俗,則過于矜張,讵知古人非直為觀美也,寓戶牖箴規之意焉。
必須詞典則而意趣高遠,使人目擊而道存。
其字體須端莊古雅,非比亭榭燕遊之所,流麗情景,可恣跌宕也。
且氣數所關,尤忌偏枯飛白及怒張奇崛臃腫之态。
匾署之法,莫詳于唐,亦莫病于唐。
于屋之大小,字之尺寸,悉有程度,其點畫分毫各立名字,按陰陽五行而稽其休咎,不太泥乎?然書與畫有神、妙、能三品,字入神品,系休徵焉,信有之矣。
○綽楔 古謂綽楔,即今之坊表,正以風勵天下,匪直标榜焉爾矣。
宋淳祐間,三衢郡守楊彥瞻,為狀元留夢炎、省元徐霖建雙元坊,且贻書二公,明己揭匾之意,不同于俗人之見。
厥後徐以道學名,可謂不負楊公,而夢炎改節仕元,文文山有龍首黃扉真一夢、夢回無面見江東之诮,甯不□滓此坊哉!國朝凡名勳碩望,忠孝節義,皆建立坊石,以樹風聲示激勸。
鄉舉及進士亦例得給坊表厥宅裡,蓋冀其為麟為鳳,羽儀天朝,康濟海宇,昭科目得人之盛也。
所以聳瞻視,播遐迩,存乎匾署。
一點失所,如美女眇一目;一畫偏枯,如壯士折一臂,豈可漫委庸俗人書之。
彼售書者,枵中塞兌,繄豈能工。
至或雕刻字式,照影摹圍,或用米或用沙鋪排成字,不以精力法度結構之,于得心應手之妙,殆相左矣。
況經刻手,筆意已乖,漆工粉飾,彌失真态,西施不為嫫母乎?狀元坊唯成化辛醜科王華建于紹興府治之東,圓熟流麗,殆非泯泯衆人之筆。
杭城謝太傅祠前兩坊對峙,左題蒼生素望,為文靖公安。
右題黃閣清風,為文正公遷。
顔筋柳骨,不減前人風緻。
要之,有賞鑒家,未嘗乏能書家也。
○鑒定 衛茂猗謂善鑒不書,善書不鑒。
寫時或當局而迷,須藉生眼瞰破,故曰過得衆人眼,始放老夫心。
切勿護疾忌醫,屢經慚恧,方有長進。
小慚小進,大慚大進,凡事盡然,況于書乎。
先師徐寅齋先生,(名立,字守直,都谏仁伯子也。
性孝友。
仕至通判,未老乞休,躬操杵臼,鄉闾稱為清貧官人。
)工銘石,尤善署書。
每教後學寫字用低案,寫畢須高揭。
字有平鋪盡可,而豎看煞不好,有平放不覺其好,懸看卻好者。
蓋平鋪隻見下亭,必高揭遠觀,全體悉在目中也。
鑒别弗精,棄瑜用瑕,無足怪者。
既鑒定,不得牽惑浮言,妄有增損。
顔魯公為書統宗,李重進猶有叉手并腳田舍漢之譏。
虞永興書翰稱絕,或嫌其首大尾小犯七惡之禁。
歐陽率更名重雞林,或謂傷于險勁。
謂柳公權之筆瘦如鶴胫,周越筆勢如龍病在沙,張即之為險怪之祖。
不齊之口,自古難調。
刻木之輩,孟浪褒彈,謂某畫太瘦,某點太肥,不知肥之病在剩肉,瘦之病在露骨,若肥不剩肉,瘦不露骨,正于佳處無妨。
主人不具正法眼,辄便改易,差僅毫發,而于作者之意乃有大缪不然者矣。
噫,世無玄成,孰辨戈法!(唐文皇學虞世南隸書,作戩字,患戈腳不工,空戈令世南補之。
次日以示魏徵,徵對曰:天筆所臨,萬象不能遁其形。
今觀聖作戩字,戈法逼真。
上歎其高于藻識。
)锺期既往,伯牙絕弦。
有以哉! ○镌漆 十室之邑,必有華堂,通都名門,罕覯佳匾。
豈盡書之弗工哉,緣镌漆鹵莽而偾事,若者十居八九。
王大令保母帖不減蘭亭,由刻手精工也。
顔魯公書碑文,每令家僮镌刻,猶憾波磔時有失真。
锺繇、李邕多自書自刻,旁書伏靈芝刻及黃仙客刻,皆自撰詭名耳。
魏黃初中阙裡記,曹植撰文,梁鴻書丹,(鴻字伯鸾,與妻孟光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織為業,彈琴詠詩自娛。
字入能品,王羲之師其八分。
)锺繇手勒,号三絕碑。
古人于文字間鄭重若此,後世那得知耶!時輩罕有真迹大字,多以白紙雙鈎,瑕疵不顯,必須廓填,高揭締觀,無可議矣;每字分吊中墨,複用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