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關燈
小
中
大
平等難第二十八
天地之道,無平不陂。
故曰:水平而不流,無原則遫竭;雲平而雨不甚,無委雲,雨則遫已;政平而無威,則不行。
然則平非撥亂之要也。
昔者平等之說,起于浮屠。
浮屠之言平等也,蓋虧盈流謙,以救時弊,非從而縱之,若奔馬之委辔矣。
何者?天毒之俗,區人類為四等:以婆羅門為貴種,世讀書主祭;其次曰刹利,則為君相将士;其次曰毗舍,則為商賈;其次曰首陀羅,則苦身勞形,以事甽畝,監門畜之,而臧獲任之。
是四類者,慶吊不通,婚媾不遂,載在冊府,世世無有移易。
夫橢颠方趾一也,而高下之殊至是。
此釋迦所以不平,而黨言平等以矯正之也。
揉曲木者,不得不過其直,恣言至其極,則以為鷇卵毛鱗,皆有佛性,其冥極亦與人等。
此特其左證之義,觊以齊一四類,而闳侈不經,以至于濫,有牛鼎之意焉。
愚者滞其說,因是欲去君臣,絕父子,齊男女。
是其于浮屠也,可謂儀豪而失牆矣。
且平等之說,行之南北朝,則足以救敝,行之唐宋以後,則不切事情。
是何也?當門地之說盛時,公卿不足貴,累囚俘虜不足賤,而一于種胄乎辨之。
至唐高儉定《氏族志》,猶退新門進舊望,右膏梁左寒畯。
蓋其俗尚之敝,與天毒同風。
觀夫王源與富陽滿氏為婚,班列不當,無損于禮教豪發。
而沈約彈之,以為生死點辱,于事為甚,若以茲事為至僻回者。
嘻!其攣也。
于斯時也,而倡平等之說于其間,則菅蒯之棄,蕉萃之哀,息矣。
其有助于政教,必不訾矣。
今自包衣而外,民無僮仆。
昔之男子入于罪隸、女子入于舂稿者,今亦及身而息。
自冕黼旄钺以逮藍縷敝衣者,苟同處裡闬,一切無所高下。
然則以種族言,吾九皇六十四民之裔,其平等也已夙矣。
夫從而平之,則惟去君臣,絕父子,齊男女耳。
昔者《白虎通德論》之言,以人皆上天所生,故父殺其子當誅。
晉獻公罪棄市,以殺其大子申生故。
夫忍戾至于戕賊其所愛,則何人而不戕賊?又上絕其考妣之性,使無遺育,其在辟宜也。
今缪推其同出于上天以立義,雖夏楚之教,沒其慈愛,而誣之以酷烈,責之以自擅;若是,雖法吏之囚锢役作其罷民,亦酷烈自擅也。
(歐美法有囚锢役作,無夏楚。
說者必謂夏楚酷于囚锢役作,亦思數日之困悴,與一時之呼暴,在受者果孰甚乎?父之于子,必不忍囚锢役作之;成年而後,或施以夏楚,亦與榜掠異狀。
甯得倒置其重輕也?) 乃夫男女之辨,非苟為抑揚而已。
山氣多男,澤氣多女。
(《淮南·堕形訓》語)澤女不骈适則不夫,山女不适骈則不養,(俄羅斯人威斯特馬科《婚姻進化論》有此說,今本之)數也。
中國無媒氏以會男女,其數不彰。
一歲之為盜賊罪人、勞作餓夫以死者,皆男也。
男之彫喪,則怨女自多,而不得不制妾媵以通之。
且人類者,欲其蕃衍,與一女伉數男,則不若一男而伉數女。
夫以一男而伉數女,此猶三十輻共一毂,即其勢固不可以平等,就除妾媵矣。
有生與之技,有形與之材,官其劑量,則焉可平也?第馬而殊駿驽,第人而殊傭下與卓跞,亦劑量殊爾,然猶以其第厚薄之。
雖舜與造父者,亦若是厚薄之,況不易之劑量哉!(案:普魯士憲法,女子不得嗣君位,此大陸主義與偏島固殊,亦劑量然也)。
昔樊英有疾,其妻使婢候問,英則下床答拜,曰:“妻,齊也,禮無不答。
”(《後漢書·方術·樊英傳》)君子齊其禮,而不齊其權也。
古者謂君曰“林烝”,其義為群,此以知人君與烝民等,其義誠大彰明較箸也。
及其駻然獨立于民上,欲引而下之,則不能已。
夫一哄之市,必立之平,一卷之書,必立之師;雖号以民主,其崇卑之度,無大殊絕,而其實固已長人。
故曰: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
彼道家之言曰: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
然則以投鈎定賞罰,以三載考績易總統,是特當軸處中者之所以避怨讟,顧賢桀安取乎? 夫父子、夫婦之間,不可引繩而整齊之,既若是矣,君臣雖可平,抑于事故無取。
故曰:平等之說,非撥亂之要也。
雖然,吾嘗有取矣,取夫君臣之權非平等,而其褒貶則可以平等也。
昔者埃及之王稱法老,死,大行至窆所,或頌其德,或指其郵,以得失相庚償,過多則不得入墓。
其王亦深自亟敕,懼羅罪辟,莫敢縱欲。
是故中國稱天以诔天王,而《春秋》有罪者不書其葬。
明獨第二十九 遇靈星舞僮而謂之曰:“子材衆庶也。
”則按劍而噁。
俄而曰:“子材固卓荦,天上所獨也。
”則笑屑然有聲矣。
則又曰:“子入世不能與人群,獨行而已。
”則又按劍噁。
烏乎!是何于名譽則欲其獨,而入世則以獨為大郵也?彼痼俗也,僮子且然,而況丈夫哉! 眯夫,其亂于獨之名實!夫大獨必群,不群非獨也。
是故卓詭其行,虓然與俗争,無是非必勝,如有捲勇,如不可敔者,則謂之鸷夫而已矣;厚其泉貝,膏其田園,守之如天府之宲,非己也,莫肯費半菽也,則謂之啬夫而已矣;深溪博林,幽閑以自樂,菑華矣,不菑人也,觞鳥矣,不觞賓也,過此而靓,和精端容,務以尊其生,則謂之曠夫而已矣。
三者皆似獨,惟不能群,故靳與之獨也。
大獨必群,群必以獨成。
日紅采而光于晁,天下震動也;日柳色而光于夕,天下震動也;使日與五緯群,尚不能照寸壤,何暇及六合?海嘗欲與江河群矣,群則成一渠,不群則百谷東流以注壑,其灌及天表。
曰:與群而成獨,不如獨而為群王。
靈鼓之翁博,惟不與吹管群也,故能進衆也。
使嘉木與莸群,則莫蔭其下,且安得遠聲香?鳳之馮風也,尐雛不能群,故卒從以萬數。
貞蟲之無耦,便其獨也,以是有君臣,其類泡盛。
繇是言之,小群,大群之賊也;大獨,大群之母也。
不眯于獨,古者謂之聖之合莫,抱蜀不言,而四海讙應,人君之獨也。
握其節,莫于分其算.士卒無敢不用命,大率之獨也。
用心不枝,孑然與精神往來,其立言,誦千人,和萬人,儒墨之獨也。
閉閤而省事,思湊單微,發其政教,百姓悅從如蒲葦,卿大夫之獨也。
總是雜術也,以一身教鄉井,有賢不肖,或觵之,或撻之,或具染請之,皆磬折而願為之屍,父師之獨也。
吾讀範氏書,至《獨行傳》,迹其行事,或出入黨锢。
嗟乎,菲獨,何以黨哉! 古之人欤,其獨而群者,則衣冠與骨俱朽矣。
今之人,則有錢唐汪翁。
其性廉制,與流俗不合。
自湖北罷知縣歸,人呼曰“獨頭”,(案:獨頭,語甚古。
《水經·河水注》“河北雷首山”引阚骃《十三州志》雲:“山一名獨頭,山南有古冢,陵柏蔚然,欑茂丘阜,俗謂之夷齊墓。
”是則以其狷介赴義,号曰獨頭,因名其山矣)自命曰“獨翁”,署所居曰“獨居”。
章炳麟入其居,曰:“翁之獨,抑其群也。
”其為令,斡榷稅,雖一锱不自私,府臧益充,而同官以課不得比,怨之:其群于州部也。
罷歸,遇鄉裡有不平,必争之,窮其氐,豪右銜忿,而寡弱者得其職姓:其群于無告者也。
諄禮必抨彈,繇禮必撎:其群于知方之士也。
夫至性恫天下,博愛尚同,軥錄以任之,雖賈怨不悔,其群至矣,其可謂獨欤?入瞽師之室,則視者獨矣;入伛巫跛擊之室,則行者獨矣。
視與行,至群也,而有時谥之曰獨。
故夫獨者群,則群者獨矣。
人獨翁,翁亦自獨也,案以知群者之鮮也。
烏乎!吾求群而不可得也久矣。
抑豈無輯辭以定民者吾與之耦?天下多敗群。
故西入周南,而東亡命郁銕之野,傥得一二。
當是時,水陸未移,官号未革,權概未變,節簜未毀;俎猶若俎,钲猶若钲,羽猶若羽,龠猶若龠,戚猶若戚;而文武解弛,舉事喪實,引弓持柄,無政若雨。
是為大群之将渙,雖有合者,财比于虮虱。
于是愯然而流汗曰:“于斯時也,是天地閉、賢人隐之世也。
”雖然,目睹其支體骨肉之裂而不忍,去之而不可,則惟強力忍诟以圖之。
餘,越之賤氓也。
生又羸弱,無骥骜之氣,焦明之志,猶憯凄忉怛,悲世之不淑,恥不逮重華,而哀非吾徒者。
竊闵夫志士之合而莫之為綴遊也,其任俠者又籲群而失其人也,知不獨行,不足以樹大萃。
雖然,吾又求獨而不可得也。
于斯時也,是天地閉、賢人隐之世也。
吾不能為狂接輿之行吟,吾不能為逢子慶之戴盆。
吾流污于後世,必矣! 冥契第三十 章炳麟曰:吾不征伯夷,不尚觀于斟雉之史,委蛇黃宗羲之言而攽君錄,曰:天子之于輔相,猶縣令之于丞尉,非夐高無等,若天之不可以階級升也。
輓近五洲諸大國,或建聯邦,或以貴族共和。
貴族之弊曰“寡人”,則大君之尊,日以骞損,而與列侯、庶尹同班。
黃氏發之于二百年之前,而征信于二百年之後,聖夫! 且夫雞雍、桔梗,場圃以為至賤,而中其疾則以為上藥。
自古妄人之議,常冒沒以施當時,卒其所言之中,亦與黃氏等者,蓋未嘗絕也。
予觀明武宗自号總督軍務威武大将軍,兵部宣敕,雖禦名不諱,傳之後世,以為談笑。
又上求之,則漢靈帝嘗内許涼、伍宕之說,謂大公《六韬》,有天子将兵事,因講武平樂觀,躬擐甲介馬,稱無上将軍。
此事稍不章。
要之,二君皆淫酗昏虐之主,佻狎自喪,替其赤刀,誠無不釀嘲于後世者。
然輓近尚武之國,其君皆自稱元率,或受鄰國武臣官号,佩其章韍,恹然勿以為怪,而戎事日修,則天子誠與庶官等夷矣。
嗟乎!彼漢、明二主者,其惛欤?其逆計至是也?事之闖然而得之者,千世以後,辄與之相契合。
章炳麟曰:巋乎君子,大哉黃中通理! 南人曰:夏姬之蹙頞,其裡連衽;戚施效之,蹙其頞,其裡無炊竈
故曰:水平而不流,無原則遫竭;雲平而雨不甚,無委雲,雨則遫已;政平而無威,則不行。
然則平非撥亂之要也。
昔者平等之說,起于浮屠。
浮屠之言平等也,蓋虧盈流謙,以救時弊,非從而縱之,若奔馬之委辔矣。
何者?天毒之俗,區人類為四等:以婆羅門為貴種,世讀書主祭;其次曰刹利,則為君相将士;其次曰毗舍,則為商賈;其次曰首陀羅,則苦身勞形,以事甽畝,監門畜之,而臧獲任之。
是四類者,慶吊不通,婚媾不遂,載在冊府,世世無有移易。
夫橢颠方趾一也,而高下之殊至是。
此釋迦所以不平,而黨言平等以矯正之也。
揉曲木者,不得不過其直,恣言至其極,則以為鷇卵毛鱗,皆有佛性,其冥極亦與人等。
此特其左證之義,觊以齊一四類,而闳侈不經,以至于濫,有牛鼎之意焉。
愚者滞其說,因是欲去君臣,絕父子,齊男女。
是其于浮屠也,可謂儀豪而失牆矣。
且平等之說,行之南北朝,則足以救敝,行之唐宋以後,則不切事情。
是何也?當門地之說盛時,公卿不足貴,累囚俘虜不足賤,而一于種胄乎辨之。
至唐高儉定《氏族志》,猶退新門進舊望,右膏梁左寒畯。
蓋其俗尚之敝,與天毒同風。
觀夫王源與富陽滿氏為婚,班列不當,無損于禮教豪發。
而沈約彈之,以為生死點辱,于事為甚,若以茲事為至僻回者。
嘻!其攣也。
于斯時也,而倡平等之說于其間,則菅蒯之棄,蕉萃之哀,息矣。
其有助于政教,必不訾矣。
今自包衣而外,民無僮仆。
昔之男子入于罪隸、女子入于舂稿者,今亦及身而息。
自冕黼旄钺以逮藍縷敝衣者,苟同處裡闬,一切無所高下。
然則以種族言,吾九皇六十四民之裔,其平等也已夙矣。
夫從而平之,則惟去君臣,絕父子,齊男女耳。
昔者《白虎通德論》之言,以人皆上天所生,故父殺其子當誅。
晉獻公罪棄市,以殺其大子申生故。
夫忍戾至于戕賊其所愛,則何人而不戕賊?又上絕其考妣之性,使無遺育,其在辟宜也。
今缪推其同出于上天以立義,雖夏楚之教,沒其慈愛,而誣之以酷烈,責之以自擅;若是,雖法吏之囚锢役作其罷民,亦酷烈自擅也。
(歐美法有囚锢役作,無夏楚。
說者必謂夏楚酷于囚锢役作,亦思數日之困悴,與一時之呼暴,在受者果孰甚乎?父之于子,必不忍囚锢役作之;成年而後,或施以夏楚,亦與榜掠異狀。
甯得倒置其重輕也?) 乃夫男女之辨,非苟為抑揚而已。
山氣多男,澤氣多女。
(《淮南·堕形訓》語)澤女不骈适則不夫,山女不适骈則不養,(俄羅斯人威斯特馬科《婚姻進化論》有此說,今本之)數也。
中國無媒氏以會男女,其數不彰。
一歲之為盜賊罪人、勞作餓夫以死者,皆男也。
男之彫喪,則怨女自多,而不得不制妾媵以通之。
且人類者,欲其蕃衍,與一女伉數男,則不若一男而伉數女。
夫以一男而伉數女,此猶三十輻共一毂,即其勢固不可以平等,就除妾媵矣。
有生與之技,有形與之材,官其劑量,則焉可平也?第馬而殊駿驽,第人而殊傭下與卓跞,亦劑量殊爾,然猶以其第厚薄之。
雖舜與造父者,亦若是厚薄之,況不易之劑量哉!(案:普魯士憲法,女子不得嗣君位,此大陸主義與偏島固殊,亦劑量然也)。
昔樊英有疾,其妻使婢候問,英則下床答拜,曰:“妻,齊也,禮無不答。
”(《後漢書·方術·樊英傳》)君子齊其禮,而不齊其權也。
古者謂君曰“林烝”,其義為群,此以知人君與烝民等,其義誠大彰明較箸也。
及其駻然獨立于民上,欲引而下之,則不能已。
夫一哄之市,必立之平,一卷之書,必立之師;雖号以民主,其崇卑之度,無大殊絕,而其實固已長人。
故曰: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
彼道家之言曰: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
然則以投鈎定賞罰,以三載考績易總統,是特當軸處中者之所以避怨讟,顧賢桀安取乎? 夫父子、夫婦之間,不可引繩而整齊之,既若是矣,君臣雖可平,抑于事故無取。
故曰:平等之說,非撥亂之要也。
雖然,吾嘗有取矣,取夫君臣之權非平等,而其褒貶則可以平等也。
昔者埃及之王稱法老,死,大行至窆所,或頌其德,或指其郵,以得失相庚償,過多則不得入墓。
其王亦深自亟敕,懼羅罪辟,莫敢縱欲。
是故中國稱天以诔天王,而《春秋》有罪者不書其葬。
明獨第二十九 遇靈星舞僮而謂之曰:“子材衆庶也。
”則按劍而噁。
俄而曰:“子材固卓荦,天上所獨也。
”則笑屑然有聲矣。
則又曰:“子入世不能與人群,獨行而已。
”則又按劍噁。
烏乎!是何于名譽則欲其獨,而入世則以獨為大郵也?彼痼俗也,僮子且然,而況丈夫哉! 眯夫,其亂于獨之名實!夫大獨必群,不群非獨也。
是故卓詭其行,虓然與俗争,無是非必勝,如有捲勇,如不可敔者,則謂之鸷夫而已矣;厚其泉貝,膏其田園,守之如天府之宲,非己也,莫肯費半菽也,則謂之啬夫而已矣;深溪博林,幽閑以自樂,菑華矣,不菑人也,觞鳥矣,不觞賓也,過此而靓,和精端容,務以尊其生,則謂之曠夫而已矣。
三者皆似獨,惟不能群,故靳與之獨也。
大獨必群,群必以獨成。
日紅采而光于晁,天下震動也;日柳色而光于夕,天下震動也;使日與五緯群,尚不能照寸壤,何暇及六合?海嘗欲與江河群矣,群則成一渠,不群則百谷東流以注壑,其灌及天表。
曰:與群而成獨,不如獨而為群王。
靈鼓之翁博,惟不與吹管群也,故能進衆也。
使嘉木與莸群,則莫蔭其下,且安得遠聲香?鳳之馮風也,尐雛不能群,故卒從以萬數。
貞蟲之無耦,便其獨也,以是有君臣,其類泡盛。
繇是言之,小群,大群之賊也;大獨,大群之母也。
不眯于獨,古者謂之聖之合莫,抱蜀不言,而四海讙應,人君之獨也。
握其節,莫于分其算.士卒無敢不用命,大率之獨也。
用心不枝,孑然與精神往來,其立言,誦千人,和萬人,儒墨之獨也。
閉閤而省事,思湊單微,發其政教,百姓悅從如蒲葦,卿大夫之獨也。
總是雜術也,以一身教鄉井,有賢不肖,或觵之,或撻之,或具染請之,皆磬折而願為之屍,父師之獨也。
吾讀範氏書,至《獨行傳》,迹其行事,或出入黨锢。
嗟乎,菲獨,何以黨哉! 古之人欤,其獨而群者,則衣冠與骨俱朽矣。
今之人,則有錢唐汪翁。
其性廉制,與流俗不合。
自湖北罷知縣歸,人呼曰“獨頭”,(案:獨頭,語甚古。
《水經·河水注》“河北雷首山”引阚骃《十三州志》雲:“山一名獨頭,山南有古冢,陵柏蔚然,欑茂丘阜,俗謂之夷齊墓。
”是則以其狷介赴義,号曰獨頭,因名其山矣)自命曰“獨翁”,署所居曰“獨居”。
章炳麟入其居,曰:“翁之獨,抑其群也。
”其為令,斡榷稅,雖一锱不自私,府臧益充,而同官以課不得比,怨之:其群于州部也。
罷歸,遇鄉裡有不平,必争之,窮其氐,豪右銜忿,而寡弱者得其職姓:其群于無告者也。
諄禮必抨彈,繇禮必撎:其群于知方之士也。
夫至性恫天下,博愛尚同,軥錄以任之,雖賈怨不悔,其群至矣,其可謂獨欤?入瞽師之室,則視者獨矣;入伛巫跛擊之室,則行者獨矣。
視與行,至群也,而有時谥之曰獨。
故夫獨者群,則群者獨矣。
人獨翁,翁亦自獨也,案以知群者之鮮也。
烏乎!吾求群而不可得也久矣。
抑豈無輯辭以定民者吾與之耦?天下多敗群。
故西入周南,而東亡命郁銕之野,傥得一二。
當是時,水陸未移,官号未革,權概未變,節簜未毀;俎猶若俎,钲猶若钲,羽猶若羽,龠猶若龠,戚猶若戚;而文武解弛,舉事喪實,引弓持柄,無政若雨。
是為大群之将渙,雖有合者,财比于虮虱。
于是愯然而流汗曰:“于斯時也,是天地閉、賢人隐之世也。
”雖然,目睹其支體骨肉之裂而不忍,去之而不可,則惟強力忍诟以圖之。
餘,越之賤氓也。
生又羸弱,無骥骜之氣,焦明之志,猶憯凄忉怛,悲世之不淑,恥不逮重華,而哀非吾徒者。
竊闵夫志士之合而莫之為綴遊也,其任俠者又籲群而失其人也,知不獨行,不足以樹大萃。
雖然,吾又求獨而不可得也。
于斯時也,是天地閉、賢人隐之世也。
吾不能為狂接輿之行吟,吾不能為逢子慶之戴盆。
吾流污于後世,必矣! 冥契第三十 章炳麟曰:吾不征伯夷,不尚觀于斟雉之史,委蛇黃宗羲之言而攽君錄,曰:天子之于輔相,猶縣令之于丞尉,非夐高無等,若天之不可以階級升也。
輓近五洲諸大國,或建聯邦,或以貴族共和。
貴族之弊曰“寡人”,則大君之尊,日以骞損,而與列侯、庶尹同班。
黃氏發之于二百年之前,而征信于二百年之後,聖夫! 且夫雞雍、桔梗,場圃以為至賤,而中其疾則以為上藥。
自古妄人之議,常冒沒以施當時,卒其所言之中,亦與黃氏等者,蓋未嘗絕也。
予觀明武宗自号總督軍務威武大将軍,兵部宣敕,雖禦名不諱,傳之後世,以為談笑。
又上求之,則漢靈帝嘗内許涼、伍宕之說,謂大公《六韬》,有天子将兵事,因講武平樂觀,躬擐甲介馬,稱無上将軍。
此事稍不章。
要之,二君皆淫酗昏虐之主,佻狎自喪,替其赤刀,誠無不釀嘲于後世者。
然輓近尚武之國,其君皆自稱元率,或受鄰國武臣官号,佩其章韍,恹然勿以為怪,而戎事日修,則天子誠與庶官等夷矣。
嗟乎!彼漢、明二主者,其惛欤?其逆計至是也?事之闖然而得之者,千世以後,辄與之相契合。
章炳麟曰:巋乎君子,大哉黃中通理! 南人曰:夏姬之蹙頞,其裡連衽;戚施效之,蹙其頞,其裡無炊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