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店,日攜金柑一籃出賣,及暮歸浩歌,若是月餘。

    店翁怪其所攜不益,而久不竭。

    暮窺其室,用香爐盛上種柑子而臥,旦復窺之,則爐中有小柑樹柑子纍垂矣。

    店翁邀飲,願授其術,老子曰:此太上養道法,給身有餘,養家不足,此亦祕文,不可輕洩。

    店翁曰:每日應酬甚勞,而未嘗一醉,今欲委店務于兒,從翁授此法,但圖終身醉飽而已。

    連拜伏地不起。

    老子曰:奈何萌貪心?蓋店翁意謂若得其術,一夕可得數千株,則可養家,且可緻富,卽為老子所覺。

    店翁再拜謝過,明日不知老子所在。

    次年同店之人,又見老子在廬州賣枇杷矣。

     按《稽神錄》,大梁逆旅客賣皂莢。

    《江淮異人錄》,洪州劉同圭賣蕈。

    事略相同,不復具載。

     宋何鑄,性喜梅,常作烏木缾,簪古梅枝,綴像生梅數花,置座右,欲左右未嘗忘梅。

     漳州術士蕭韶,多幻術,嘗在郡守郎時秀坐賞花,酒再行,戲曰:值此花辰,無以為樂,欲召數妓侑觴可乎?守曰可。

    韶乃作密語,俄見四妓,各攜樂器,自後門出前,曰:妾等以花為名,曰芍藥,曰梨花,曰杜鵑,曰酴醿。

    且雲能詩,卽令各詠其名,吟罷起舞,鶯喉纖麗,柳態輕盈,郎為動情。

    將欲犯之,韶遽叱之去,四妓悉化為花矣。

     宋吳瑛,蘄州人,壯年緻仕,築室臨溪,種花釀酒,客至飲必醉。

     江南一驛吏,以幹事自任,典部省初至,吏曰:驛中已理,請一閱之。

    刺史往視,初見一室,署曰酒庫,諸醞畢熟,其外畫一神,刺史問是誰,言是杜康。

    刺史曰:公有餘也。

    又一室,署雲茶庫,諸茗畢貯,復有一神,問是誰,雲是陸鴻漸。

    刺史益善之。

    又一室,署雲葅庫,諸菹畢備,亦有一神,問是誰,吏曰蔡伯喈,刺史大笑。

     宋高似孫,嘗作《水仙賦》,後得花一二百本,以兩古銅洗藝之,學《洛神賦》體,復作《後水仙賦》。

     宋謝奕禮,嘗命左右,剖香櫞作二杯,刻以花,溫酒以勸客,清芬靄然。

     宋劉跛子,青州人,常拄一拐,每歲必至洛陽看花,館範家園,春盡卽還。

     張舜民,責柳州稅,柳多碧蓮,根大如盌,張嘗以墨印于詩稾上,以詫北人。

     張茂卿好事,其家西園有一樓,四圍植奇花異卉殆徧,嘗接牡丹于椿樹之杪,花盛開時,延賓客推窗玩焉。

     張茂卿,家居頗事聲伎,一日園中櫻桃花開,攜酒其下,曰:「紅粉風流,無逾此君,悉屏伎妾。

    」 宋僧文瑩,博學攻詩,多與達人墨士相賓主,嘗種竹數竿,蓄鶴一隻,遇月明風清,則倚竹調鶴,嗽茗孤吟。

     宋劉漫塘,嘗採梔子花和麪食之,名簷蔔煎,清芳可愛。

     永嘉甄龍友,滑稽辨捷,樓宣獻自西掖出守,以首春觴客,甄預坐席間,謂公曰:今年春氣一何太盛。

    公問其故,甄曰:以果匳甘蔗知之。

    根在公前,而末已至此。

     宋張功甫鎡,宴客牡丹會,眾賓旣集一虛堂中,寂無所有。

    俄問左右雲,香發未?答曰已發。

    命卷簾,則異香自內出,郁然滿座。

    羣伎以酒殽絲竹次第而至,別有名姬十輩,皆衣白,凡首飾衣領皆牡丹,首帶照殿紅,一妓執闆奏歌侑觴,歌罷樂作,乃退。

    復垂簾,談論自如,良久香起,卷簾如前,別十姬易服與花而出,大抵簪白花則衣紫,紫花則衣鵝黃,黃花則衣紅,如是十杯,衣與花凡十易。

    所謳者,皆前輩牡丹名詞。

    酒竟,歌樂無慮百數十人,列行送客,燭光香霧,歌吹雜作,客皆恍然如仙遊。

     張功甫,嘗于南湖園,作駕霄亭于四古松間,以巨鐵絙懸之空半,當風月清夜,與客梯登之,飄搖雲表。

     宋僧德修,作酴醿粥,採花片用甘草湯焯,候粥熟同煮,又採木香嫩葉,就元焯以鹽油拌為菜茹。

     徐儉樂道,隱於藥肆中,家植海棠,結巢其上,引客登木而飲。

     按,徐儉《海棠譜》,一作徐佺。

     劉曄嘗與劉筠飲茶,問左右雲:湯滾也未?眾曰已滾。

    筠曰:僉曰鯀哉。

    曄應曰:吾與點也。

     宋林山人洪,嘗採芙蓉花煮荳腐,紅白交錯,恍如雪霽之霞,名雪霞羹。

     宋劉蹲,嘗采帶露葵葉,研汁擦紙上,名曰葵牋。

     楊萬裡東園,新開九徑,江梅、海棠、桃、李、榴、杏、紅梅、碧桃、芙蓉,各植一徑,命曰三三徑。

     元 元莫月鼎有異術,一日天色霽爽,世祖問曰:可聞雷否?對曰可。

    卽以手取胡桃擲地,雷應聲而發。

     周之翰,寒夜擁爐爇火,見缾內所插折枝梅花,冰凍而枯,因取投火中,戲作下火文,雲:寒勒銅缾凍未開,南枝春斷不歸來。

    這回勿入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