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雲夢,卻把芳心作死灰。

    恭惟地爐中處士梅公之靈,生自羅浮,派分庾嶺,形若槁木,稜稜山澤之臞,膚如凝脂,凜凜冰霜之操,春魁占百花頭上,歲寒居三友圖中,玉堂茅舍總無心,金鼎商羹期結果。

    不料道人見挽,便離有色之根,夫何冰氏相淩?遽返華胥之國,玉骨擁爐烘不醒,冰魂剪紙竟難招。

    紙帳夜長,猶作尋香之夢。

    筠牎月淡,尚疑弄影之時,雖宋廣平鐵石心腸,忘情未得。

    使華光老丹青手段,摸索難真,卻愁零落一枝春,好與茶毗三昧火,惜花君子,還道這一點香魂,今在何處?咦!炯然不逐東風散,隻在孤山水月中。

     元陶宗儀,飲夏氏清樾堂上,酒半,折正開荷花,置小金巵于其中,命歌姬捧以行酒。

    客就姬取花,左手執枝,右手分開花瓣,以口就飲,名為解語杯。

     鮮于伯機嘗于廢圃中,得怪松一株,移置所居齋前,呼為支離叟,朝夕撫翫以為適。

     張伯雨,有古銅洗,種小芭蕉,名之曰蕉池積雪。

     倪元鎮,性好潔,閣前置梧石,日令人洗拭。

    又好飲茶,在惠山中,用核桃松子肉,和真粉成小塊如石狀,置茶中,名曰清泉白石茶。

     明 鐵腳道人,嘗愛赤腳走雪中,興發則朗誦南華秋水篇,嚼梅花滿口,和雪嚥之。

    曰:吾欲寒香沁入肺腑。

     盧廷璧,嗜茶成癖,號茶庵。

    嘗蓄元僧詎可遺茶具十事,時具衣冠拜之。

     李玉英,秋日搗鳳仙花,染指甲後,於月下調絃,或比之落花流水。

     茅山乾元觀姜麻子,黑夜紉衲,從揚州乞爛桃核數石,空山月明中種之,不避豺虎。

     吳孺子,每瓶中花枝狼籍,則以散衾裯間臥之。

     補遺 鳳綱者,漁陽人也。

    常採百草花,以水漬泥封之,自正月始,盡九月末止,埋之百日,煎。

    凡魚卒死者,以藥納口中皆立活。

     鮑焦耕田而食,穿井而飲,於山中食棗,或曰子所植耶?遂強吐立枯而死。

     古有女子與人約,曰:秋以為期。

    至冬猶未相從。

    其人使謂之曰:菊花枯矣,秋期若何?女戲曰:是花雖枯,明當更發。

    未兒菊更生蕊。

     範信至能啖梅,人嘗置一斛匲,信留食之,須臾而盡。

     覺林院志崇,收茶三等,侍客以驚雷莢,自奉以萱草帶,供佛以紫葺香。

    客赴茶者,皆以油囊盛餘瀝以歸。

     楊恂遇花時,就花下取蘂,粘綴于婦人衣上,微用密蠟兼按花浸酒,以快一時之意。

     僧普寂,大好菖蒲,房中種之,成獅子、鸞鳳、仙人各種之狀。

     朱超石與兄書曰:光武墳邊杏甚美,今奉送其核。

     洛陽梨花時,人多攜酒樹下,曰為梨花洗妝也。

    或至買樹。

     袁豐居宅後,有六株梅,開時為鄰屋煙氣所爍,屋乃貧人所寄,豐卽塗泥塞竈,張幕蔽風,久之拆去其屋。

    歎曰:煙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無傾城笑耳。

    卽使妓秋蟾出比之,乃雲:可與比驅爭先,然脂粉之徒,正當在後。

     潘扆有異術,嘗取池中落葉,漉至于地,隨葉大小,皆為魚。

     嵇昌蓄採星盆,夏月漬瓜果則倍冷。

     王鄰隱西山,頂菱角巾,又嘗就人買菱,脫頂巾貯之。

    常永遇而嘆曰:此巾名實相副矣。

     陸展郎中見楊梅嘆曰:此果恐是日精,然苦無蜂兒採香,誰勝難和之味?卽以竹絲籃貯千枚并茶花,密送衡山道士。

     郭元中,家貧無食,春月攜兒挑野蔬,一日有餘,三日不出。

     李漢,碎胡瑪瑙,盤盛送王莒,曰:安石榴。

    莒見之不疑,旣食乃覺。

     無瑕嘗著素袿裳,於佛堂前折桂。

    明年折桂開花,潔白如玉,女伴折取簪髻,私號無瑕玉花。

     方?隱天門山,以?櫚葉拂書,號曰無塵子,月以酒脯祭之。

     陳郡莊氏女,好弄琴,每弄梅花曲,聞者皆雲有暗香。

     房州異人,常戴三朶花,莫知姓名,人因以三朶花名之,能作詩,有神仙意。

     江參字貫道,江南人,形貌清癯,嗜香茶以為生。

     宜春守虞杲郡,齋植菖蒲五檻,次子夢髯翁,自號昌九,言願賜保養。

     解賓王作利漕將代還,凡有行衙所在,竹皆伐賣之,時人呼為解子猷。

     贛妓朱雲、楚子卿,警慧知書,趙時逢遯可為守,嘗會客果實有炮栗,趙指之曰:栗綻縫黃見。

    坐客屬對皆莫能。

    楚輒曰:妾有對。

    取席間藕片以進曰:藕斷露絲飛。

    趙大奇之。

     鄜延長吏,有大竹淩雲,可三尺圍,伐剖之,見內有二仙翁相對,雲平生深根勁節,惜為主人所伐,言畢乘雲而去。

     有人常食蔬茹,忽食羊肉,夢五臟神曰:羊踏破菜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