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
關燈
小
中
大
《酉陽雜俎》,與《太平廣記》作碧牡丹,《韓仙傳》作金蓮,敘事頗異,未知孰是?
唐鄭光,讌飲把酒曰:某改令身上取果子名,雲膍臍。
薛保遜還令雲:腳杏。
滿座大笑。
阮文姬插鬢用杏花,陶溥公呼曰二花。
文宗朝,朔方節度使李進賢,雅好賓客。
有中朝宿德,嘗造其門,屬牡丹盛開,因以賞花為名。
及期而往,聽事備陳飲饌,宴席之閒,已非尋常。
舉杯數巡,復引眾賓歸內,室宇華麗,楹柱皆設錦繡,列筵甚廣,器用悉是黃金,階前有花數叢,覆以錦幄,妓女俱服羅綺,執絲簧,善歌舞者至多。
客之左右,皆有女僕雙鬟者二人,所須無不必至,承接之意,常日指使者不如。
芳酒綺肴,窮極水陸。
至于僕乘供給,靡不豐盈。
自午迄于明晨,不睹杯盤狼籍。
李涼公鎮朔方,有甿園,樹下產菌一本,其大數尺,上有樓台,中有二叟對博,刻成三字,曰:朝榮觀。
公令甿掘地數尺,有巨蟒目光如鏡,吐味成菌。
是夜公夢黃衣人緻命曰:黃廬公昨與朝榮觀主博,為愚人持獻公。
鄭餘慶與人會食,日高眾客皆餒,餘慶呼左右曰:爛蒸去毛,莫拗折項。
諸人相顧,以為必蒸鵝鴨。
良久就餐,每人前下粟米飯一器,蒸葫蘆一枚,餘慶餐羹,諸人強進而罷。
按此條一作盧懷慎事。
唐韓宏罷宣武節度,歸長安,私第有牡丹雜花,命劚去之。
曰:吾豈效兒女輩耶?當時為牡丹包羞之不暇。
牛僧孺治第洛陽,多緻佳石美花,與賓客相娛樂。
唐常魯使西蕃,烹茶帳中,謂蕃人曰:滌煩療渴,所謂茶也。
蕃人曰:我此亦有。
命取以出,指曰:此壽州者,此顧渚者,此蘄門者。
侯穆有詩名,因寒食郊行,見數少年共飲于梨花下,穆長揖,就坐,眾皆哂之,或曰:「能詩者飲。
」乃以梨花為題,穆吟雲:「共飲梨花下,梨花插滿頭。
清香來玉樹,白蟻泛金甌。
妝靚青蛾妒,光凝粉蝶羞。
年年寒食夜,吟遶不勝愁。
」眾客閣筆。
荊州張七政,多戲術,嘗取馬草一掬,再三挼之,悉成燈蛾。
雷威,遇大風雪中,獨往峨眉酣飲,著蓑笠入深松中,聽其聲連延悠颺者伐之,斲以為琴,名曰松雪。
段成式食茄子,偶問張周封茄子故事,張雲具《食療本草》。
唐張藉,性眈花卉,聞貴侯家有山茶一株,花大如盎,度不可得,乃以愛姬柳葉換之,人謂張籍花淫。
武宗朝,術士許元長,善變幻,嘗奉詔取東都石榴,逾夕寢殿始開,金盤滿貯,緻于禦榻,俄有使奉進,以所失數上聞,其靈驗如此。
又有王瓊妙于化物,無所不能,方冬以藥栽培桃杏數株,一夕繁英盡發,芳蘂濃豔,月餘方謝。
京國花卉之晨,尤以牡丹為上,至于佛寺道觀,遊覽者罕不經歷。
慈恩浴堂院,有花兩叢,每開及五六百朶,繁豔芬馥,近少倫比。
有僧思振,常話會昌中,朝士數人,尋芳徧詣僧舍。
時東廊院,有白花可愛,相與傾酒而坐,因雲:牡丹之盛,蓋亦奇矣。
然世之所玩者,但淺紅深紫而已,竟未識紅之深者。
院主老僧微笑曰:安得無之?但諸賢未見耳。
于是從而詰之,經宿不去。
雲:上人向來之言,當是曾有所睹,必希相引寓目,春遊之願足矣。
僧但雲:昔于他處一逢,蓋非輦轂所見。
及旦求之不已,僧方吐言曰:眾君子好尚如此,貧道又安得藏之?今欲同看此花,但未知不洩于人否?朝士作禮而誓雲:終身不復言之。
僧乃自開一房,其閒施設幡像,有闆壁遮以舊幕,幕下啟開而入,至一院,有小堂兩閒,頗甚華潔,軒廡欄檻皆是柏材,有殷紅牡丹一窠,婆娑兒及千朶,初旭纔照,露華半晞,濃姿半開,炫燿心目,朝士驚賞,留戀及暮而去。
僧曰:予保惜栽培近二十年矣,無端出語,使人見之,從今以往,未知何如耳。
信宿有權要子弟,與親友數人同來,入寺至有花僧院,從容良久,引僧至曲江閒步,將出門,令小僕寄安茶笈,裹以黃帕,于曲江岸,藉草而坐,忽有弟子奔走而來,雲有數十人入院掘花,禁之不止。
僧俛首無言,惟自籲歎,坐中但相盼而笑,旣而卻歸。
至寺門,見以大畚盛花舁而去,取花者徐謂僧曰:竊知貴院舊有名花,宅中鹹欲一看,不敢預有相告,蓋恐難于見捨。
適所寄籠子中,有金三十兩,蜀茶一斤,以為酬贈。
軒轅先生,居羅浮山,唐宣宗召至禁中,能以桐竹葉,滿手按之,悉成錢。
又嘗語及京師,無荳蔻花及荔枝,俄頃出二花,皆連枝葉,各數百,鮮明芳潔,如纔折下。
按,宣宗朝,又有術士董元素,金盤柑橘事,與許元長石榴事頗同,因不復載。
唐懿宗,聞新第宴于曲江,乃命折花一金合,令中官馳至宴所,宣口敕曰:便令戴花飲酒,無不為榮。
按,唐進士,杏園初會,為探春宴,以少俊二人為探花使,徧遊名園,若他人先折得花,則二人皆罰以金谷酒數。
唐馬郁,滑稽狎侮,每赴監軍張承業宴,出異方珍果,食之必盡。
一日承業私戒主膳者,惟以乾蓮子置前,郁知不可啗,異日韡中置鐵槌,出以擊之,承業大笑曰:為公易饌,勿敗予案。
唐末,劉訓者,京師富人,京師春遊以牡丹為勝賞,訓邀客賞花,乃繫水牛累百于門,人指曰:此劉氏黑牡丹也。
薛保遜還令雲:腳杏。
滿座大笑。
阮文姬插鬢用杏花,陶溥公呼曰二花。
文宗朝,朔方節度使李進賢,雅好賓客。
有中朝宿德,嘗造其門,屬牡丹盛開,因以賞花為名。
及期而往,聽事備陳飲饌,宴席之閒,已非尋常。
舉杯數巡,復引眾賓歸內,室宇華麗,楹柱皆設錦繡,列筵甚廣,器用悉是黃金,階前有花數叢,覆以錦幄,妓女俱服羅綺,執絲簧,善歌舞者至多。
客之左右,皆有女僕雙鬟者二人,所須無不必至,承接之意,常日指使者不如。
芳酒綺肴,窮極水陸。
至于僕乘供給,靡不豐盈。
自午迄于明晨,不睹杯盤狼籍。
李涼公鎮朔方,有甿園,樹下產菌一本,其大數尺,上有樓台,中有二叟對博,刻成三字,曰:朝榮觀。
公令甿掘地數尺,有巨蟒目光如鏡,吐味成菌。
是夜公夢黃衣人緻命曰:黃廬公昨與朝榮觀主博,為愚人持獻公。
鄭餘慶與人會食,日高眾客皆餒,餘慶呼左右曰:爛蒸去毛,莫拗折項。
諸人相顧,以為必蒸鵝鴨。
良久就餐,每人前下粟米飯一器,蒸葫蘆一枚,餘慶餐羹,諸人強進而罷。
按此條一作盧懷慎事。
唐韓宏罷宣武節度,歸長安,私第有牡丹雜花,命劚去之。
曰:吾豈效兒女輩耶?當時為牡丹包羞之不暇。
牛僧孺治第洛陽,多緻佳石美花,與賓客相娛樂。
唐常魯使西蕃,烹茶帳中,謂蕃人曰:滌煩療渴,所謂茶也。
蕃人曰:我此亦有。
命取以出,指曰:此壽州者,此顧渚者,此蘄門者。
侯穆有詩名,因寒食郊行,見數少年共飲于梨花下,穆長揖,就坐,眾皆哂之,或曰:「能詩者飲。
」乃以梨花為題,穆吟雲:「共飲梨花下,梨花插滿頭。
清香來玉樹,白蟻泛金甌。
妝靚青蛾妒,光凝粉蝶羞。
年年寒食夜,吟遶不勝愁。
」眾客閣筆。
荊州張七政,多戲術,嘗取馬草一掬,再三挼之,悉成燈蛾。
雷威,遇大風雪中,獨往峨眉酣飲,著蓑笠入深松中,聽其聲連延悠颺者伐之,斲以為琴,名曰松雪。
段成式食茄子,偶問張周封茄子故事,張雲具《食療本草》。
唐張藉,性眈花卉,聞貴侯家有山茶一株,花大如盎,度不可得,乃以愛姬柳葉換之,人謂張籍花淫。
武宗朝,術士許元長,善變幻,嘗奉詔取東都石榴,逾夕寢殿始開,金盤滿貯,緻于禦榻,俄有使奉進,以所失數上聞,其靈驗如此。
又有王瓊妙于化物,無所不能,方冬以藥栽培桃杏數株,一夕繁英盡發,芳蘂濃豔,月餘方謝。
京國花卉之晨,尤以牡丹為上,至于佛寺道觀,遊覽者罕不經歷。
慈恩浴堂院,有花兩叢,每開及五六百朶,繁豔芬馥,近少倫比。
有僧思振,常話會昌中,朝士數人,尋芳徧詣僧舍。
時東廊院,有白花可愛,相與傾酒而坐,因雲:牡丹之盛,蓋亦奇矣。
然世之所玩者,但淺紅深紫而已,竟未識紅之深者。
院主老僧微笑曰:安得無之?但諸賢未見耳。
于是從而詰之,經宿不去。
雲:上人向來之言,當是曾有所睹,必希相引寓目,春遊之願足矣。
僧但雲:昔于他處一逢,蓋非輦轂所見。
及旦求之不已,僧方吐言曰:眾君子好尚如此,貧道又安得藏之?今欲同看此花,但未知不洩于人否?朝士作禮而誓雲:終身不復言之。
僧乃自開一房,其閒施設幡像,有闆壁遮以舊幕,幕下啟開而入,至一院,有小堂兩閒,頗甚華潔,軒廡欄檻皆是柏材,有殷紅牡丹一窠,婆娑兒及千朶,初旭纔照,露華半晞,濃姿半開,炫燿心目,朝士驚賞,留戀及暮而去。
僧曰:予保惜栽培近二十年矣,無端出語,使人見之,從今以往,未知何如耳。
信宿有權要子弟,與親友數人同來,入寺至有花僧院,從容良久,引僧至曲江閒步,將出門,令小僕寄安茶笈,裹以黃帕,于曲江岸,藉草而坐,忽有弟子奔走而來,雲有數十人入院掘花,禁之不止。
僧俛首無言,惟自籲歎,坐中但相盼而笑,旣而卻歸。
至寺門,見以大畚盛花舁而去,取花者徐謂僧曰:竊知貴院舊有名花,宅中鹹欲一看,不敢預有相告,蓋恐難于見捨。
適所寄籠子中,有金三十兩,蜀茶一斤,以為酬贈。
軒轅先生,居羅浮山,唐宣宗召至禁中,能以桐竹葉,滿手按之,悉成錢。
又嘗語及京師,無荳蔻花及荔枝,俄頃出二花,皆連枝葉,各數百,鮮明芳潔,如纔折下。
按,宣宗朝,又有術士董元素,金盤柑橘事,與許元長石榴事頗同,因不復載。
唐懿宗,聞新第宴于曲江,乃命折花一金合,令中官馳至宴所,宣口敕曰:便令戴花飲酒,無不為榮。
按,唐進士,杏園初會,為探春宴,以少俊二人為探花使,徧遊名園,若他人先折得花,則二人皆罰以金谷酒數。
唐馬郁,滑稽狎侮,每赴監軍張承業宴,出異方珍果,食之必盡。
一日承業私戒主膳者,惟以乾蓮子置前,郁知不可啗,異日韡中置鐵槌,出以擊之,承業大笑曰:為公易饌,勿敗予案。
唐末,劉訓者,京師富人,京師春遊以牡丹為勝賞,訓邀客賞花,乃繫水牛累百于門,人指曰:此劉氏黑牡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