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五代
鄴中環桃特異,後唐莊宗曰:昔人以橘為千頭木奴,此不為餘甘尉乎?
唐明宗同王淑妃看花,一花無風搖動,眾葉翻然覆之。
明宗笑曰:此淑妃明秀,花見亦為之羞也。
自後宮中呼為花見羞。
顯德初,大理徐恪,嘗以其鄉鋌子茶貽陶穀,茶面印文,曰玉蟬膏。
又一種曰清風使。
和凝在朝,率同列遞日以茶相飲,味劣者有罰,號為湯社。
南唐保大二年,國主幸飲香亭,賞新蘭,詔苑令取滬溪美土為馨列侯壅培之具。
李後主,每春盛時,梁棟牎壁,柱栱階砌,竝作隔筒,密插雜花,榜曰錦洞天。
李後主宮人秋水,喜簪異花,芳香拂鬢,嘗有粉蝶遶其間,撲之不去。
江南宜春王從謙,常春日與妃侍遊宮中後圃,妃侍睹桃花爛開,意欲折,而條高,小黃門取綵梯獻,時從謙正乘駿馬擊球,乃引鞚至花底,痛採芳菲,顧謂嬪妾曰:吾之綠耳梯何如? 偽唐徐履掌建陽茶局,弟復治海陵鹽政,鹽檢烹煉之亭,榜曰金鹵,履聞之,潔敝焙舍,命曰玉葺。
潤州鶴秣寺,有杜鵑花,高丈餘,相傳正元中,有僧自天台移栽之,以鉢盂藥養其根,植于寺中。
或見二女子,紅裳豔妝,遊于花下,俗傳花神也。
周寶鎮浙西,一日謂道人殷七七曰:鶴林之花,天下奇絕,聞道者能作非時花。
今重九將近,能開此花乎?七七乃往寺,中夜,二女謂殷曰:妾為上帝司此花,今與道者開之,然此花不久歸閬苑矣。
時方九日,此花爛漫如春,寶等遊賞累日,花俄不見。
後兵火焚寺,樹失根株,歸苑之事信然。
殷七七,嘗在一官僚處飲酒,有佐酒倡優,共輕侮之,乃白主人,欲以二栗為令可乎?鹹喜,謂必有戲術,資于歡笑。
乃以栗巡行,接者皆聞異香,惟笑七七者,栗化作石,綴在鼻,掣拽不落,穢氣不可聞,二人共起狂舞,花鈿委地,相次悲啼,鼓樂皆自作,一席之人,笑皆絕倒。
久之,祈謝,石自鼻落,復為栗,花鈿悉如舊。
殷七七,于冬中,以木劄變成筍,以供客。
韓熙載嘗服朮,因服桃李,瀉出朮人,長寸許。
舒雅作青紗連二枕,滿貯酴醿、木犀、瑞香、散蘂,甚益鼻根。
前蜀王建、判官馮涓,好戲。
時鳳翔遣張郎中通好,來晨宴接,王慮馮公先語,而張子乘之,或緻失機,乃令客將傳達旦請緘默。
坐旣定,而賓主寂然,無敢發其語端者。
馮乃取青梅,鏗然一嚼之,四坐流涎,因成大笑。
王彥章葺園亭,疊壇種花,急欲苔蘚,少助野意,而經年不生,顧弟子曰:叵耐這綠拗兒。
按,五代梁有王彥章,吳亦有王彥章,未知孰是? 孟蜀後主,以芙蓉花染繒為帳幔,名芙蓉帳。
孟昶時,每臘日,內官各獻花樹,梁守珍獻忘憂花,鏤金于花上,曰獨立僊。
孟蜀時李昊,每將牡丹花數枝,分遺朋友,以興平酥同贈。
曰:俟花雕謝,卽以酥煎食之,無棄濃豔。
其風流貴重如此。
蜀尚書俠繼圖,倚大慈寺樓,見飄一桐葉,上有詩雲:拭翠斂蛾眉,為鬱心中事。
搦管下庭除,題作相思字。
此字不書石,此字不書紙。
書向秋葉上,願逐秋風起。
天下有情人,盡解相思死。
後數年,蔔婚任氏,嘗諷此事。
任氏曰:此是妾書。
按此事,一本無「此字不書石,此字不書紙。
」二句。
多「天下無心人,不識相思字。
」二句。
脈旣不貫,韻又犯重,今依善本止之。
蜀漢張翊,好學多思緻,嘗戲造《花經》,以九品、九命,升降次第之,時服其允當。
一品九命:蘭、牡丹、臘梅、酴醿、紫風流〈睡香別名。
〉 二品八命:瓊花、蕙、巖桂、茉莉、含笑。
三品七命:芍藥、蓮、薝蔔、丁香、碧桃、垂絲海棠、千葉桃。
四品六命:菊、杏、辛夷、荳蔻、後庭、忘憂、櫻桃、林檎、梅。
五品五命:楊花、月紅、梨花、千葉李、桃花、石榴。
六品四命:聚八仙、金沙、寶相、紫薇、淩霄、海棠。
七品三命:散水珍珠、粉團、郁李、薔薇、米囊、木瓜、山茶、迎春、玫瑰、金燈、木筆、金鳳、夜合、躑躅、金錢、錦帶、石蟬。
八品二命:杜鵑、大清、滴露、刺桐、木蘭、鷄冠、錦被堆。
九品一命:芙蓉、牽牛、木槿、葵、胡葵、鼓子、石竹、金蓮。
又,近來張謙德《瓶花譜》,亦效此體。
自判品第雲: 一品九命:蘭、牡丹、梅、蠟梅、各色細葉菊、水仙、滇茶、瑞香、菖陽。
二品八命:蕙、酴醿、西府海棠、寶
明宗笑曰:此淑妃明秀,花見亦為之羞也。
自後宮中呼為花見羞。
顯德初,大理徐恪,嘗以其鄉鋌子茶貽陶穀,茶面印文,曰玉蟬膏。
又一種曰清風使。
和凝在朝,率同列遞日以茶相飲,味劣者有罰,號為湯社。
南唐保大二年,國主幸飲香亭,賞新蘭,詔苑令取滬溪美土為馨列侯壅培之具。
李後主,每春盛時,梁棟牎壁,柱栱階砌,竝作隔筒,密插雜花,榜曰錦洞天。
李後主宮人秋水,喜簪異花,芳香拂鬢,嘗有粉蝶遶其間,撲之不去。
江南宜春王從謙,常春日與妃侍遊宮中後圃,妃侍睹桃花爛開,意欲折,而條高,小黃門取綵梯獻,時從謙正乘駿馬擊球,乃引鞚至花底,痛採芳菲,顧謂嬪妾曰:吾之綠耳梯何如? 偽唐徐履掌建陽茶局,弟復治海陵鹽政,鹽檢烹煉之亭,榜曰金鹵,履聞之,潔敝焙舍,命曰玉葺。
潤州鶴秣寺,有杜鵑花,高丈餘,相傳正元中,有僧自天台移栽之,以鉢盂藥養其根,植于寺中。
或見二女子,紅裳豔妝,遊于花下,俗傳花神也。
周寶鎮浙西,一日謂道人殷七七曰:鶴林之花,天下奇絕,聞道者能作非時花。
今重九將近,能開此花乎?七七乃往寺,中夜,二女謂殷曰:妾為上帝司此花,今與道者開之,然此花不久歸閬苑矣。
時方九日,此花爛漫如春,寶等遊賞累日,花俄不見。
後兵火焚寺,樹失根株,歸苑之事信然。
殷七七,嘗在一官僚處飲酒,有佐酒倡優,共輕侮之,乃白主人,欲以二栗為令可乎?鹹喜,謂必有戲術,資于歡笑。
乃以栗巡行,接者皆聞異香,惟笑七七者,栗化作石,綴在鼻,掣拽不落,穢氣不可聞,二人共起狂舞,花鈿委地,相次悲啼,鼓樂皆自作,一席之人,笑皆絕倒。
久之,祈謝,石自鼻落,復為栗,花鈿悉如舊。
殷七七,于冬中,以木劄變成筍,以供客。
韓熙載嘗服朮,因服桃李,瀉出朮人,長寸許。
舒雅作青紗連二枕,滿貯酴醿、木犀、瑞香、散蘂,甚益鼻根。
前蜀王建、判官馮涓,好戲。
時鳳翔遣張郎中通好,來晨宴接,王慮馮公先語,而張子乘之,或緻失機,乃令客將傳達旦請緘默。
坐旣定,而賓主寂然,無敢發其語端者。
馮乃取青梅,鏗然一嚼之,四坐流涎,因成大笑。
王彥章葺園亭,疊壇種花,急欲苔蘚,少助野意,而經年不生,顧弟子曰:叵耐這綠拗兒。
按,五代梁有王彥章,吳亦有王彥章,未知孰是? 孟蜀後主,以芙蓉花染繒為帳幔,名芙蓉帳。
孟昶時,每臘日,內官各獻花樹,梁守珍獻忘憂花,鏤金于花上,曰獨立僊。
孟蜀時李昊,每將牡丹花數枝,分遺朋友,以興平酥同贈。
曰:俟花雕謝,卽以酥煎食之,無棄濃豔。
其風流貴重如此。
蜀尚書俠繼圖,倚大慈寺樓,見飄一桐葉,上有詩雲:拭翠斂蛾眉,為鬱心中事。
搦管下庭除,題作相思字。
此字不書石,此字不書紙。
書向秋葉上,願逐秋風起。
天下有情人,盡解相思死。
後數年,蔔婚任氏,嘗諷此事。
任氏曰:此是妾書。
按此事,一本無「此字不書石,此字不書紙。
」二句。
多「天下無心人,不識相思字。
」二句。
脈旣不貫,韻又犯重,今依善本止之。
蜀漢張翊,好學多思緻,嘗戲造《花經》,以九品、九命,升降次第之,時服其允當。
一品九命:蘭、牡丹、臘梅、酴醿、紫風流〈睡香別名。
〉 二品八命:瓊花、蕙、巖桂、茉莉、含笑。
三品七命:芍藥、蓮、薝蔔、丁香、碧桃、垂絲海棠、千葉桃。
四品六命:菊、杏、辛夷、荳蔻、後庭、忘憂、櫻桃、林檎、梅。
五品五命:楊花、月紅、梨花、千葉李、桃花、石榴。
六品四命:聚八仙、金沙、寶相、紫薇、淩霄、海棠。
七品三命:散水珍珠、粉團、郁李、薔薇、米囊、木瓜、山茶、迎春、玫瑰、金燈、木筆、金鳳、夜合、躑躅、金錢、錦帶、石蟬。
八品二命:杜鵑、大清、滴露、刺桐、木蘭、鷄冠、錦被堆。
九品一命:芙蓉、牽牛、木槿、葵、胡葵、鼓子、石竹、金蓮。
又,近來張謙德《瓶花譜》,亦效此體。
自判品第雲: 一品九命:蘭、牡丹、梅、蠟梅、各色細葉菊、水仙、滇茶、瑞香、菖陽。
二品八命:蕙、酴醿、西府海棠、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