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自記
關燈
小
中
大
說不盡山水好景,但付沉吟;當不起世态炎涼,唯有哭泣。
胸中不平之氣,就倩山禽;世上叵測之機,藏之焑枊。
《鶴林》雲:繪雪者不能會其清,繪月者不能繪其明,繪花者不能繪其馨,華泉者不能繪其聲,繪人者不能繪其情。
夫丹青圖畫,原依形似,而文字模拟,足傳神情。
即情之最隐最微,一經筆舌,描盡殆寫。
吾且試描之以筆舌。
曉看山,則青蔥而玲珑,山如樹也;晚看樹,則盤郁而溟濛,樹如山也。
景緻在疑似之間,最為着趣。
生平願無恙者四:一曰青山,二曰故人,三曰藏書,四曰名卉。
世人契少金蘭,以故讒多貝錦。
一德之求,自不妨千言之間。
前輩有雲讀諸葛武侯《出師表》而不堕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堕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淚者,其人必不友。
夫如此才為真讀書,今人非不日讀可涕可淚之書,且看何人堕淚?固知忠孝友道之難。
袪長夜之惡魔,女郎說劍;銷千秋之熱血,學士談禅。
效大用者不妨小試其才。
百裡奚[飯去反+卞]牛而牛肥,蔔式牧羊而羊息,其受知于秦穆公,受知于漢武帝,固以鄙事托基也。
琴以不鼓為妙,棋以不着為高。
示樸藏拙,古之至人。
松竹之淩霄而不摧者,以其高而清也;桃李之豔陽而不耐者以其麗嬌也。
于此可以想見為人。
西方聖人演法,降盡龍虎獅象。
一卷婆經,難伏河東獅子。
噫,佛法于此窮矣。
殺得人者,方得生;人有恩者,必有怨。
若使不陰不陽,随世披靡,肉菩薩出世,于世何補,此生何用。
聞暖語如挾纩,聞冷語如飲冰,聞重語如負山,聞危語如圧卵,聞溫語如佩玉,聞益語如贈金。
口耳之際,倍為親切。
範堅《石榴賦》去:“紅鬒内豔,頳牙外标,似華燈之映翠,若丹瓊之而碧瑤。
”寫影傳神,可謂酷肖。
賦物如是,足以自賞。
蔡中郎以反舌為蝦蟆,《淮南子》以蛩為蠛蠓,高誘以乾鵲為蟋蟀。
文人誤謬,自昔為然,何獨于今以誤謬相笑。
後梁為北魏影國,謂附庸也。
予請以一切依附之人為影人。
摹仿人情态亦為影人。
六朝以臨摹為影。
《南史雲》:蕭思話書羊欣之影,風流逼好。
《北史》:趙文深少學楷隸,雅有鐘王之則,周明帝令至江陵影覆寺碑是也。
書法之妙,在用墨得神。
姜白石雲:徐季海之渴筆,如绮宴之素馔,美人之淡妝。
否則癡重淋漓,不免倪思墨豬之诮矣。
故人恩重,來燕子于雕梁;逸士情深,托凫雛于春水。
論聲之韻者,曰溪聲、澗聲、竹聲、松聲、山禽聲、幽壑聲、芭蕉雨聲、落葉聲,皆天地之清籁,詩腸之鼓吹也。
然銷魂之聽,當以賣花聲為第一。
英雄未展之雄圖,假糟丘為霸業;風流不盡之餘韻,托花谷為深山。
生平賣不盡是癡,生平醫不盡是癖。
湯太史雲:人不可無癖。
袁石公雲:人不可無癡。
則癡正不必賣,癖亦不必醫也。
聲色貨利,原以為事成世界;清真淡泊,别以天道為法身。
夜集虎丘,随口作短賦,存有一聯:石上酒花,幾片濕雲凝夜色;松間人語,數聲宿鳥動朝喧。
法界甚寬,盡可容橫逆之禽獸;吾心非隘,自足征忍辱之菩提。
衛洗馬雲:“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義相幹,可以理遣。
”佩此二言,可以使我遊于世,亦可以使世遊我。
傳神之語,貴于清遠,着意摹拟,反緻失真。
王弇州曾集諸詞人,賦綠牡丹,争寫連篇累牍,總未及其風韻,一人忽投一絕,結雲:“雨後捲簾看霁色,卻疑苔影上花來。
”衆皆自失。
此蓋以清遠敵摹拟也。
黃次山雲:“得喪升沉,盡置十年陳迹;生死契闊,聊資一笑清歡。
”可為達生。
老成安在?但以文字為典型;清賞謂何?必藉鼎彜為供具。
昔人雲:“清衿凝遠,卷松江萬頃之秋;妙筆縱橫,昆侖一峰之秀。
”讀此可以遣煩郁之懷,潤枯澀之筆。
先儒謂良心在夜氣清明之候。
矛以真學問亦不越此時。
肝膽相照,欲與天下共分秋月;意氣相許,欲億天下共坐春風。
問人情何似?曰: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雲。
問世事何似?曰:馬上懸壺漿,刀頭分頓肉。
縱意之颦笑,成千古之憂;遊口之春秋,中一生之毒。
破除煩惱,二更山寺木魚聲;見徹性靈,一點雲堂優缽影。
山靜晝亦夜,山淡春亦秋,山空暖亦寒,山深晴亦雨。
不作好,不作惡,随地是選佛之場;應似馬,應似牛,到處有遊仙之樂。
才人經世,能人取世,曉人逢世,名人垂世,高人出世,達人玩世。
甯為随世之庸愚,無為欺世炎豪傑。
浮貝使人寡,無以近婦人;萱草名宜男,佩之可得子。
一物之微,或造命,或衡命,則天為無權,吾不信也。
陰壑積雨之奇險,可以想為文章,不可設為心術;華林映日之绮麗,可以想為才具,不可依為世情。
天下無不好谀之人,故谄之術不窮;世間盡是善毀之輩,故讒之路難塞。
媚字極韻,但出以清緻,則窈窕具見風神;附以妖娆,則故做作畢露醜态。
如“芙蓉媚秋水”,“綠篠媚清漣”,方不着迹。
任你極有見識,着得假,認不得真;随你極有聰明,賣得巧,藏不得拙。
大将不會行兵,空有十萬犀甲;飽學不能運筆,徒煩兩腳書廚。
傷心之事,即懦夫亦動怒發;快心之舉,雖愁人亦開笑顔。
論官府不如論帝王,以佐史臣之不逮;談閨阃不如談豔麗,以補風人之見遺。
眉公以懶為清事,蓋高閑不塵,無如一懶。
嘗讀南唐野史,見吳合靈道士曰:“不若要閑,即須懶;如勤,即不閑。
”眉公深得此意。
知己分襟,慘于離别;神交作契,苦于相思。
情之所鐘,皆可以死,不獨有癡情也。
才經文酒社,高尚者忽逞征之豪;一入風月場,老成人亦生遊冶之态。
世豈群狙,奈何弄以朝三暮四之術;人猶一草,亦然望以五風十雨之期。
大屈大伸,張子房之拾履;微恩重報,韓王孫之緻金。
是技皆可成名,天下唯無技之人最苦;片技即足自立,天下唯多技之人最勞。
千載奇逢,無如好書相遇;一生清福,無如幽事相仍。
有天外之片心,然後有驚人之奇句。
世路如此多歧,人情不甚相遠。
君子貴以同情齊世。
語雲:調高和寡。
夫調中疾徐抑揚之節,自足赓歌,何必求和,乃至雲寡?況玄賞未己,高山流水之奏,不以子期死而絕響也。
呈!可以慰矣。
懷多磊落,眉宇便是不同;性倘矜高,調笑得無太惡。
傲骨、俠骨、媚骨,即枯骨可緻千金;冷語、隽語、韻語,即片語亦重九鼎。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今人操何術以行己?三大統:尚忠、尚文、尚質,今世遵何道以雄風? 賢人雜愚人而不驚,乃為真賢;愚人介賢人而不亂,乃為真愚。
不則不緻鳥之高飛,則緻鳥之亂群矣。
姓字不詳,通家猶漫滅之刺;精神若一,知己意未同而言。
求險中之勝者,必有倖中之險;希法外之恩者,不免恩外之法。
造物可愚弄人,必不能愚弄豪傑。
禮法中大辟,前倨而後恭;世路上重刑,貌陋而心險。
花關曲折,雲來不認灣頭;草徑幽深,葉落但敲門扇。
議生草莽無輕重,論到家庭無事非。
塵情一破,便同雞犬為仙;世法相拘,何異鶴鵝作陣。
李太白雲:天生我才必有用,黃金散盡能複來。
又雲:一生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豪傑不可不解此語 善論人者,先勘心事,然後論行事。
要如古聖賢求忠臣孝子之苦心,斯真人品不以迹蒙,僞人品不以事襲。
聖賢不白之忠,托之日月;天地不平之氣,托之風雷。
支離狂悖,千古不醒之醉也;颠倒頗僻,一生不起之病也。
如使善必福,惡必禍則天下之報太淺;如使賢必舉,愚必措,則人之得失甚平。
天人不可測如此。
武士無刀兵氣,書生無寒酸氣,女郎無脂粉氣,山人無煙霞氣,換出一番世界,便為世上不可少之人。
天下固有父兄不能囿之豪傑,必無師友不可化之愚蒙。
情詞之娴美,《西廂》以後,無如《玉合》、《紫钗》、《牡丹亭》,三傳置之案頭,可以挽文思之枯澀,收神情之懶散。
爨餘之桐,雖遇賞音已晚;道路之李,即遭捐棄非故。
風流易蕩,佯狂易颠。
買笑易,買心難。
清恐人知,奇足自賞。
紅顔未老,早随桃李嫁東風;黃卷将殘,莫向桑榆憐暮景。
鬼好揶揄,有影還須自愛;人叢睥睨,無情但聽相尤。
憐之一字,吾不樂受,蓋有才而徒受人憐,無用可知。
傲之一字,吾不敢矜,蓋有才而徒以資傲,無用可知。
貧氣徹骨,即日貯辟寒香何用;炎情在面,即時飲清涼散如常。
今天下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愚者過之,知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不肖者過之,賢者不及也。
聖人複起,不易吾言。
潭影空人心,不知人心空于潭影。
空無所空,可以詩禅說法。
俊石貴有畫意,老樹貴有禅意,韻士貴有酒意,美人貴有詩意。
銷魂之音,絲竹不如著肉。
然如風月山水之間,别有清魂銷于清響。
即子晉之笙,湘靈之瑟,董雙
胸中不平之氣,就倩山禽;世上叵測之機,藏之焑枊。
《鶴林》雲:繪雪者不能會其清,繪月者不能繪其明,繪花者不能繪其馨,華泉者不能繪其聲,繪人者不能繪其情。
夫丹青圖畫,原依形似,而文字模拟,足傳神情。
即情之最隐最微,一經筆舌,描盡殆寫。
吾且試描之以筆舌。
曉看山,則青蔥而玲珑,山如樹也;晚看樹,則盤郁而溟濛,樹如山也。
景緻在疑似之間,最為着趣。
生平願無恙者四:一曰青山,二曰故人,三曰藏書,四曰名卉。
世人契少金蘭,以故讒多貝錦。
一德之求,自不妨千言之間。
前輩有雲讀諸葛武侯《出師表》而不堕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堕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淚者,其人必不友。
夫如此才為真讀書,今人非不日讀可涕可淚之書,且看何人堕淚?固知忠孝友道之難。
袪長夜之惡魔,女郎說劍;銷千秋之熱血,學士談禅。
效大用者不妨小試其才。
百裡奚[飯去反+卞]牛而牛肥,蔔式牧羊而羊息,其受知于秦穆公,受知于漢武帝,固以鄙事托基也。
琴以不鼓為妙,棋以不着為高。
示樸藏拙,古之至人。
松竹之淩霄而不摧者,以其高而清也;桃李之豔陽而不耐者以其麗嬌也。
于此可以想見為人。
西方聖人演法,降盡龍虎獅象。
一卷婆經,難伏河東獅子。
噫,佛法于此窮矣。
殺得人者,方得生;人有恩者,必有怨。
若使不陰不陽,随世披靡,肉菩薩出世,于世何補,此生何用。
聞暖語如挾纩,聞冷語如飲冰,聞重語如負山,聞危語如圧卵,聞溫語如佩玉,聞益語如贈金。
口耳之際,倍為親切。
範堅《石榴賦》去:“紅鬒内豔,頳牙外标,似華燈之映翠,若丹瓊之而碧瑤。
”寫影傳神,可謂酷肖。
賦物如是,足以自賞。
蔡中郎以反舌為蝦蟆,《淮南子》以蛩為蠛蠓,高誘以乾鵲為蟋蟀。
文人誤謬,自昔為然,何獨于今以誤謬相笑。
後梁為北魏影國,謂附庸也。
予請以一切依附之人為影人。
摹仿人情态亦為影人。
六朝以臨摹為影。
《南史雲》:蕭思話書羊欣之影,風流逼好。
《北史》:趙文深少學楷隸,雅有鐘王之則,周明帝令至江陵影覆寺碑是也。
書法之妙,在用墨得神。
姜白石雲:徐季海之渴筆,如绮宴之素馔,美人之淡妝。
否則癡重淋漓,不免倪思墨豬之诮矣。
故人恩重,來燕子于雕梁;逸士情深,托凫雛于春水。
論聲之韻者,曰溪聲、澗聲、竹聲、松聲、山禽聲、幽壑聲、芭蕉雨聲、落葉聲,皆天地之清籁,詩腸之鼓吹也。
然銷魂之聽,當以賣花聲為第一。
英雄未展之雄圖,假糟丘為霸業;風流不盡之餘韻,托花谷為深山。
生平賣不盡是癡,生平醫不盡是癖。
湯太史雲:人不可無癖。
袁石公雲:人不可無癡。
則癡正不必賣,癖亦不必醫也。
聲色貨利,原以為事成世界;清真淡泊,别以天道為法身。
夜集虎丘,随口作短賦,存有一聯:石上酒花,幾片濕雲凝夜色;松間人語,數聲宿鳥動朝喧。
法界甚寬,盡可容橫逆之禽獸;吾心非隘,自足征忍辱之菩提。
衛洗馬雲:“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義相幹,可以理遣。
”佩此二言,可以使我遊于世,亦可以使世遊我。
傳神之語,貴于清遠,着意摹拟,反緻失真。
王弇州曾集諸詞人,賦綠牡丹,争寫連篇累牍,總未及其風韻,一人忽投一絕,結雲:“雨後捲簾看霁色,卻疑苔影上花來。
”衆皆自失。
此蓋以清遠敵摹拟也。
黃次山雲:“得喪升沉,盡置十年陳迹;生死契闊,聊資一笑清歡。
”可為達生。
老成安在?但以文字為典型;清賞謂何?必藉鼎彜為供具。
昔人雲:“清衿凝遠,卷松江萬頃之秋;妙筆縱橫,昆侖一峰之秀。
”讀此可以遣煩郁之懷,潤枯澀之筆。
先儒謂良心在夜氣清明之候。
矛以真學問亦不越此時。
肝膽相照,欲與天下共分秋月;意氣相許,欲億天下共坐春風。
問人情何似?曰: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雲。
問世事何似?曰:馬上懸壺漿,刀頭分頓肉。
縱意之颦笑,成千古之憂;遊口之春秋,中一生之毒。
破除煩惱,二更山寺木魚聲;見徹性靈,一點雲堂優缽影。
山靜晝亦夜,山淡春亦秋,山空暖亦寒,山深晴亦雨。
不作好,不作惡,随地是選佛之場;應似馬,應似牛,到處有遊仙之樂。
才人經世,能人取世,曉人逢世,名人垂世,高人出世,達人玩世。
甯為随世之庸愚,無為欺世炎豪傑。
浮貝使人寡,無以近婦人;萱草名宜男,佩之可得子。
一物之微,或造命,或衡命,則天為無權,吾不信也。
陰壑積雨之奇險,可以想為文章,不可設為心術;華林映日之绮麗,可以想為才具,不可依為世情。
天下無不好谀之人,故谄之術不窮;世間盡是善毀之輩,故讒之路難塞。
媚字極韻,但出以清緻,則窈窕具見風神;附以妖娆,則故做作畢露醜态。
如“芙蓉媚秋水”,“綠篠媚清漣”,方不着迹。
任你極有見識,着得假,認不得真;随你極有聰明,賣得巧,藏不得拙。
大将不會行兵,空有十萬犀甲;飽學不能運筆,徒煩兩腳書廚。
傷心之事,即懦夫亦動怒發;快心之舉,雖愁人亦開笑顔。
論官府不如論帝王,以佐史臣之不逮;談閨阃不如談豔麗,以補風人之見遺。
眉公以懶為清事,蓋高閑不塵,無如一懶。
嘗讀南唐野史,見吳合靈道士曰:“不若要閑,即須懶;如勤,即不閑。
”眉公深得此意。
知己分襟,慘于離别;神交作契,苦于相思。
情之所鐘,皆可以死,不獨有癡情也。
才經文酒社,高尚者忽逞征之豪;一入風月場,老成人亦生遊冶之态。
世豈群狙,奈何弄以朝三暮四之術;人猶一草,亦然望以五風十雨之期。
大屈大伸,張子房之拾履;微恩重報,韓王孫之緻金。
是技皆可成名,天下唯無技之人最苦;片技即足自立,天下唯多技之人最勞。
千載奇逢,無如好書相遇;一生清福,無如幽事相仍。
有天外之片心,然後有驚人之奇句。
世路如此多歧,人情不甚相遠。
君子貴以同情齊世。
語雲:調高和寡。
夫調中疾徐抑揚之節,自足赓歌,何必求和,乃至雲寡?況玄賞未己,高山流水之奏,不以子期死而絕響也。
呈!可以慰矣。
懷多磊落,眉宇便是不同;性倘矜高,調笑得無太惡。
傲骨、俠骨、媚骨,即枯骨可緻千金;冷語、隽語、韻語,即片語亦重九鼎。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今人操何術以行己?三大統:尚忠、尚文、尚質,今世遵何道以雄風? 賢人雜愚人而不驚,乃為真賢;愚人介賢人而不亂,乃為真愚。
不則不緻鳥之高飛,則緻鳥之亂群矣。
姓字不詳,通家猶漫滅之刺;精神若一,知己意未同而言。
求險中之勝者,必有倖中之險;希法外之恩者,不免恩外之法。
造物可愚弄人,必不能愚弄豪傑。
禮法中大辟,前倨而後恭;世路上重刑,貌陋而心險。
花關曲折,雲來不認灣頭;草徑幽深,葉落但敲門扇。
議生草莽無輕重,論到家庭無事非。
塵情一破,便同雞犬為仙;世法相拘,何異鶴鵝作陣。
李太白雲:天生我才必有用,黃金散盡能複來。
又雲:一生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豪傑不可不解此語 善論人者,先勘心事,然後論行事。
要如古聖賢求忠臣孝子之苦心,斯真人品不以迹蒙,僞人品不以事襲。
聖賢不白之忠,托之日月;天地不平之氣,托之風雷。
支離狂悖,千古不醒之醉也;颠倒頗僻,一生不起之病也。
如使善必福,惡必禍則天下之報太淺;如使賢必舉,愚必措,則人之得失甚平。
天人不可測如此。
武士無刀兵氣,書生無寒酸氣,女郎無脂粉氣,山人無煙霞氣,換出一番世界,便為世上不可少之人。
天下固有父兄不能囿之豪傑,必無師友不可化之愚蒙。
情詞之娴美,《西廂》以後,無如《玉合》、《紫钗》、《牡丹亭》,三傳置之案頭,可以挽文思之枯澀,收神情之懶散。
爨餘之桐,雖遇賞音已晚;道路之李,即遭捐棄非故。
風流易蕩,佯狂易颠。
買笑易,買心難。
清恐人知,奇足自賞。
紅顔未老,早随桃李嫁東風;黃卷将殘,莫向桑榆憐暮景。
鬼好揶揄,有影還須自愛;人叢睥睨,無情但聽相尤。
憐之一字,吾不樂受,蓋有才而徒受人憐,無用可知。
傲之一字,吾不敢矜,蓋有才而徒以資傲,無用可知。
貧氣徹骨,即日貯辟寒香何用;炎情在面,即時飲清涼散如常。
今天下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愚者過之,知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不肖者過之,賢者不及也。
聖人複起,不易吾言。
潭影空人心,不知人心空于潭影。
空無所空,可以詩禅說法。
俊石貴有畫意,老樹貴有禅意,韻士貴有酒意,美人貴有詩意。
銷魂之音,絲竹不如著肉。
然如風月山水之間,别有清魂銷于清響。
即子晉之笙,湘靈之瑟,董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