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 群經總義類

關燈
清趙在翰輯) 閱趙氏所輯《七緯》,計《易》八種,《書》五種,《詩》三種,《禮》三種,《樂》三種,《春秋》十三種,《孝經》三種,皆采集各書,标以所出,而終以叙錄,共為三十八卷。

    其中多附考辨,專主鄭學,别擇頗精,較之孫毂《古微書》,自為遠勝。

    前有阮儀徵及歸安葉鴻胪紹本張侍郎師誠三序,文皆極佳。

    儀徵言緯與谶殊,自隋始禁圖谶,而賈公彥誤有漢時禁緯之言。

    後世承其謬說,并為一談。

    因據隋《經籍志》立四證辨之,亦一時之雄論也。

    趙氏名在翰,号鹿園,侯官諸生。

    其兄在田,嘉慶己未翰林,為儀徵所取士。

     同治庚午(一八七○)十月二十三日 ◎<果攴>經筆記(清陳倬) 陳戶部(倬)新刻其《<果攴>經筆記》一卷,戶部為陳碩甫弟子,故說經具有家法,亦頗有心得。

    此卷中如言《易》革卦彖傳順乎天而應乎人,古本作應乎天而順乎民,引《禮緯》、《含文嘉》、《漢書叙傳》、《述高紀》、《述哀紀》、《後漢書》、《黃瓊傳》、《魏志》、《袁術傳》、《辛毗傳》、《蜀志》、《先主傳》、《後主傳》、《卻正傳》、《宋書》、《禮志》、《北齊書》、《方伎傳》等為證,今本因唐諱民為人而又互訛其文耳。

    又《詩》、《巧言篇》為鬼為蜮,鬼即鬼之省,鬼乃《莊子》所雲鬼二首。

    《顔氏家訓》引《古今字诂》雲古之虺字,三家詩當作為鬼為蜮。

    《文選》鮑昭《蕪城賦》雲壇羅虺盛,蓋本三家,《楚辭》、《大招》亦以虺與蜮并言。

    (案王菜友《說文釋例》已言之。

    )《禮記》、《射義篇》蓋觀者如堵牆,經文本作蓋觀者如堵,注當有堵牆二字,釋文出如堵二字,知所見經文猶未誤。

    《史記田叔列傳正義》引《禮記》雲,孔子射于矍相之圃,觀者如堵,堵牆也,蓋引經複引注,此其明證。

    不知何時以注中牆宇連寫入堵字下,遂攪去此注耳。

    此三條極為精高。

     光緒丁醜(一八七七)十二月二十一日 ◎傳經表(清畢沅輯) 《傳經表》畢氏沅所輯,白周至三國時止,上二卷為傳經,據兩漢《儒林傳》所載授受原流,分經為表;下二卷為通經,則無師承可考者,以通十一經(馬融)十經(鄭康成,以孝經為小同注,故止十經。

    )九經至一經為表;而無經可考者,下至漢魏書所載博士姓名,皆依時代附錄之,搜采頗博,間亦有所考證,較朱睦楔《授經圓》為優。

     同洽甲戌(一八七四)正月十六日 ◎左海經辨(清陳壽祺) 陳恭甫先生《左海經辨》中有《說文經字孜》一首,補竹汀錢氏《答問》所遺也。

    江都李氏刻入《小學類編》,隻從《學海堂經解本》錄出,未及孜陳氏原書。

    《經解》本多誤字,轉刻又有誤者,寓中亦無原刻《左海》諸書,今據《說文》各書為之是正三十九處,并改正《經解》本别為付注十條。

    陳氏古義湛深,然不及錢氏所舉之密。

    蓋錢氏惟舉僻字以曉世之疑《說文》者,陳氏則習見如西但豐勿豈萊等字,重文如訊之古文,之古文,糟之籀文,挽之或文誼倪等字本易曉者,亦兼載之。

    又如本讀如卷,大徐本雲古文以為醜字,小徐本醜作,蓋醜實誤字,而陳氏謂即《易》獲匪其醜之醜。

    驵大小徐本俱雲牡馬也,近儒段氏注以牡為壯字之誤,蓋隙下雲牡馬,與《爾雅》同,驵古字通奘,故有驵儈之訓,其字又不與隙相次,段氏據牙牡齒改壯齒之例,改為壯馬,其說是也。

    而陳氏謂驵即《爾雅》牝曰舍之舍,皆孜之未審也。

    今年讀書,惟此一事耳。

     光緒壬午(一八八二)正月初六日 陳氏《經字孜》雲,摯即詩如轾如軒之轾。

    案摯當作摯,車部,摯抵也,從車執聲,陟利切。

    小徐《系傳》引潘嶽曰如摯如軒,孜今本《文選》、《射雉賦》作如轅如軒,《說文》無轾及鞑。

    《集韻》六至陟利紐雲,摯《說文》抵也,或作轾,辋墊通作摯。

    雲通作摯者,《考工記》大車之轅摯,又平地既節軒摯之任,鄭注摯辋也。

    《釋文》辋音周,或竹二反。

    《周禮》多故書,故軒轾字作摯,占文借也。

    正字作摯,抵者不進,即前重之謂。

    懋堂段氏《說文》骛下注雲,車之前重曰蟄,馬重曰骛,其音義一也。

    楚金引潘賦作如摯,蓋所見唐季《文選》本有作摯者。

    李善注引《詩》如轾如軒,亦以今《毛詩》本釋之,古本及三家或有作蟄也。

     《論語》井有仁焉,自來注說家皆不得其解。

    井讀如驅而納諸罟陷阱之中之阱,省借作井。

    井者法也,刑也,刑字從井。

    井有仁焉者,謂若明知其事幹犯罪法,而中有仁道,其從之也者,謂忘身以殉之,如尾生之信,專諸聶政之勇。

    《孟子》趙注所謂藉交報仇,後世朱家劇孟任俠之流皆是也,故夫子答以君子可逝不可陷,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