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 群經總義類

關燈
◎隸經文(清江藩) 夜擁衾閱江子屏《隸經文》,其《明堂議》、《廟制議》、《特廟議》、《昭穆議》四篇,皆洋洋大文,說禮名家也。

    《諸侯五廟論祧廟說》,亦皆足明一家之學。

    他若《私谥非禮辨》,謂《儀禮士冠禮》,死而谥今也,展禽谥惠,黔婁谥康,始于春秋時,不可謂不古。

    《列女傳》,黔婁先生死,曾子與門人往吊焉,曰:何以為谥?若據張荀爽之說,以私谥為非,則曾子為不知禮。

    《居喪不文說》,謂言不文者,即禮所雲斬衰之喪,唯而不對;齊衰之喪,對而不言。

    喪《大記》所謂既葬,君言王事,不言國事;大夫士言公事,不言家事。

    既練,君謀國政,大夫謀家事也。

    蓋謂不文飾其言。

    近日士大夫居喪不為詩文,以為合于禮經言不文之旨,非也。

    《答程在仁書》,言居喪不當稱棘人。

    《詩》、《桧風》、《素冠》正義雲:棘急也,情急哀戚,其人必艘,此棘人之義。

    自稱棘人,則俨然以孝自居矣。

    古人居喪本無稱謂,今必欲從俗,則居倚廬之時稱斬衰,或稱在苫;既葬之後稱免服;小祥則稱練;大祥則稱緣;禅則稱樟。

    《與伊墨卿太守書》,言《檀弓》鄭注,拜而後稽颡為殷禮,稽顯而後拜為周禮,此答來吊之賓拜也。

    若非來吊之賓,但稽顯而已。

    《雜記》鄭注,稽穎而後拜曰喪拜,此有三年之喪者;拜而後稽顯曰吉拜,此非三年之喪者;皆謂受問受賜者也,此答問賜之拜也。

    若訃書門狀,既無吊問之賓,又無賜與之事,邱瓊山創用泣血二字固妄,陰靜夫改用稽颡拜拜稽颡亦非,惟世俗之謝帖可用之。

    皆深于禮者之言。

    至《釋由》一篇,謂《說文》無由字,自是奪誤,由蓋甲字之倒文,同倒子為之例。

    甲孚甲也,字象草木枝條出地之形,由當作,上象出地之枝條;下象根之孚皮。

    草木枝條,皆以自出,故由引申訓從訓自。

    艮庭先生欲盡改《說文》從由聲之字為從省聲。

    段丈懋堂謂若然,則從由聲又何說者,其言是也。

    《六甲五龍說》謂說文戊、中宮也,象六甲五龍相拘絞也。

    戊字五畫,有五龍之形,而無六甲之義;且戊字象形何必取五龍?按天數五,地數五,自甲至戊,其數五,居十之中。

    《漢書》、《律麻志》,五六者天地之中合,故曰戊中宮也,以天幹加地支,為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也;五龍者,五辰也。

    皆小學之精義。

     同治癸亥(一八六三)十月十九日 ◎經問(清毛奇齡) 閱毛西河氏《經問》。

    其議論通辟處,往往推經義以斷史事,極為明快;而臆說無徵,亦時有之。

    如辨陰厭陽厭,謂成人之陽厭在室之西北隅,所謂屋漏殇之,陽厭在室之東北隅,所謂交,即當室之白。

    不知室之東北隅名宦,為人之飲食處,突在室之東南隅,即安戶處,此明見《爾雅》、《釋宮》者。

    《說文》亦同,惟突作官,曰:戶樞聲也。

    因戶在東南少右,其左之隙地曰官,正直戶安樞處,常聞戶樞之聲。

    官,然,因名之曰官。

    《釋名》曰:交,幽也,亦取幽冥也。

    《儀禮》、《既夕記》雲:埽室聚諸突。

    鄭注:室東南隅謂之突,其字作突。

    《說文》:突官,,突也;官,冥也。

    二字蓋可相通。

    是災亦幽暗之處,故埽室者聚塵垢于此,猶今之掃室者,必先聚之戶下以便畚而出之。

    (災自當在戶東,與牖隔遠,故幽暗。

    牖更在戶西。

    (戶東無牖,古室中惟西南有一牖)其内曰奧,為尊者所坐處。

    段氏說文注謂災在戶東牖西者,非是。

    )然則賓之為地甚迫,豈有容祭之處?毛氏蓋誤記宦為災,至以為當室之白,尤謬。

    古人在北牖,居室之西北,其上有囪以取明,故曰屋漏,言日光所穿扁,故曰當室之白;以日夕寝處其下,故曰仰不愧于屋漏,即獨寝不愧衾之意。

    (此事别有辨。

    )若宦與交,安有此乎? 光緒己醜(一八八九)六月十二日 ◎群經義證(清武億) 閱《群經義證》。

    武先生乾隆庚子進士,官博山縣知縣,所著尚有《群經考義》、《三禮義證》等書。

     鹹豐辛酉(一八六一)正月十三日 ◎群經平議(清俞樾) 閱俞蔭甫《群經平議》、《易》、《書》、《詩》諸條。

    其書涵泳經文,務抉難詞疑義,而以文從字順求之,蓋本高郵王氏家法,故不主故訓,惟求達诂,亦往往失于武斷,或意過其通,轉涉支離。

    然多識古義,持論有本,證引疏通,時有創獲,同時學者,未能或之無也。

     同治己巳(一八六九)二月初三日 閱俞蔭甫《孜工記》、《世室重屋》、《明堂孜》,專駁鄰注,所謂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似是而甚非者也。

    其謂四堂内為五室;四堂各有内溜,皆注于太室中,而上為重屋,以避沾濡,必之談,殆同兒戲。

     光緒庚辰(一八八○)十一月十二日 閱俞蔭甫《左傳》、《論語》、《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