祐山雜說
關燈
小
中
大
○李及泉
都憲李及泉,巡撫吾浙,為餘言正德七年,其家避流賊之難,穴山洞以居。
時及泉在襁褓,婢挾坐車先登,及泉母懷及泉将登,未及,母之兄适至,曰:“此洞人多慮為不測,吾家洞可居。
”蓋其家亦穴山避寇也,遂與俱往。
甫入,而寇至。
寇退而返,則洞傾石仆,其家十餘人,及其鄰之避寇者将百人,一時童粉矣。
其先登之婢,亦粉身于坐車之側。
使當其時母之兄不至,或至而不邀,邀而不往,則及泉母子,已為穴下鬼矣,安有今日哉!蓋人之死生貴賤,皆非人力所能為者。
事若偶然,實非偶然也。
及泉名天寵,乙未進士,河南人。
○宋禦史 嘉靖丙申,餘谪官潛山丞,奉委至東流閱徭冊,有宋邦輔名。
因憶居京時識禦史宋邦輔者,問之,果宋禦史也。
問其産,曰:“有田四十畝。
”問何不優免?曰:“與縣令俞不合。
”繼俞者李,适來會,因問宋居家,李曰:“宋道長督子躬耕,夫人親饷,茅屋數椽,才蔽風日,安貧樂道,晏如也。
”餘謂何不周之?曰:“饋紙數張即受,他物即不受。
”昔巡撫公饋坊銀百兩,以書卻之曰:“某賢未至于可養,貧未至于可周。
”強之再三,卒不受。
餘至池州,謂太守陸所默曰:“郡有古人,甯識之乎?”陸曰:“宋道長也,杜門掃軌,樂道安貧。
”餘謂何不周之?陸曰:“求一見且不可得,可得而周之乎?”蓋自始學至筮仕,至歸田,表裡同操,始終一節者。
嗚呼!高風遠韻,海内欽仰,廉頑立懦,為百世師,其亦可以無愧也夫? ○劉漢樓 吾平湖尹劉漢樓為我言初第時,嘗宿蓋山驿門外,從人忽扣門求入,問之,雲适夢神人促起曰:“虎将至,汝可急入。
昨途中欲傷汝,因見劉進士失跌而去。
”明早,視路傍稻田内,見一頭兩膝之形,深入泥中,俨然虎迹也。
又于左旗營雇舟往光化時,薄暮微雨,舟數十,俱不解纜,漢樓力強所雇舟獨行途中,懊惱之聲不絕。
是夜抵光化,次日報者雲:“左旗營昨夜龍起,舟數十隻一時颠覆,溺死百餘人。
”信乎死生有命也。
○駕虎傷人 吾邑趙漸齋先生佃戶陸大老者,樸野勤儉,頗足衣食。
忽有嘉興捕盜兵數人,擁入其家,稱賊攀指,綁縛至舟次。
出一賊喝曰:“汝寄某物于彼。
”賊應聲雲:“某物某物。
”拷掠迫索。
陸不勝苦楚,罄家所有,悉與之,猶不足,則賣田房為贖。
既獲免,不勝憤憤,告于監司,行縣追問,陸素讷,不能質對,謀于漸齋,漸齋贈以詩雲:“自昔隻聞人捕虎,于今駕虎遍傷人。
何時得向龔黃語?除盜先除捕盜兵。
”若因其被害而慰解之者,且戒之曰:“慎勿洩。
候質對時,有不如意,即出此。
”陸如其言,遂得直,捕兵追贓發戍矣。
○曹海山 嘉靖三十一年七月,平湖張轅者病革,昏愦之際,被人拘置一栅闌中,見其故父張希旦,及海山故父曹愛雲。
曹雲賢侄何故在此?張雲被人捉來。
曹雲汝不妨,我家曹金不好了。
張希旦問其故,曹雲榜上有名。
張曰恐是同名姓者。
曹曰:“下邊注定任同知,決是了。
”張将栅闌推開,謂轅曰:“汝可急走。
”轅遂奔出,病乃恍然愈矣。
時曹海山在杭州西湖遊覽無恙,聞之不以為然。
九月回會飲于嘉興陳氏,中風遂不起。
○金汝規 吾邑金員字汝規,為人樸而愚,家頗裕,人有稱貸,無不與,人亦不複還,彼亦不複取,坐是家益落。
一日,其孫病,求護于所謂朱八官神者。
抵暮,有賊數人打門而入,則以為朱八官至矣。
見其燈燭熒煌,則以為朱八官神靈顯應若此。
賊入卧内,挈其衣,其妻以為神,惡其衣之穢也。
則呼曰:“朱八官我衣皆潔淨者,不須挈去。
”及賊倒囊箧,運糧米,心竊疑之。
比去,家一空,始知其為賊矣。
今年八十四,眼見曾玄孫,行動飲食如壯者,其壽蓋未量也,天其或者有以補之。
○徐白雲 餘檢古人佳句雲:“閑鋤明月種梅花。
”恨無可對者。
嘉靖甲辰,餘自太倉入觐,偕寮友數輩坐天曹席龛中,以前句索對,對者數人,俱平平耳。
最後張洪齋雲:“謾卷疏簾邀燕子。
”清麗閑雅可愛,因揭之東園廳柱。
後六年,友人徐七橋見之雲:“閑鋤明月,字意本虛;謾卷疏簾,似太着實。
”因對雲:“謾掃白雲看鳥迹。
”則超脫塵凡,殆有仙氣,因呼為徐白雲。
○麥舟詩 故人胡文喬遷,曠達不羁之士也,家頗零落。
一日詣餘出一詩于袖中,雲:“藿食鹑衣鬓已秋,三喪淺土淚橫流。
登堂稽颡無他話,見說先生有麥舟。
”讀之慘然為赙之。
○火中人 嘉靖癸醜癸,嘉興宣公橋失火,延燒甚衆。
士人黃湛泉,偶至郡,舟泊橋下,望見火中一物,如貓,火愈熾,其物愈大,少頃,即成一大紅人。
湛泉歸數日,家亦失火,蓋先兆雲。
○沈鸾 沈鸾者,海鹽孫白峰義子也。
白峰為鄱陽教谕,歸居海鹽城外。
嘉靖甲寅五月五日,海寇至,白峰率義子四人登舟避之。
賊且追及,白峰棄舟奔至城東之蠟作灣,賊追及,三仆遁去,鸾獨向賊叩頭,且伸頸曰:“甯殺我,毋殺我主。
”賊以刀加其頸,言亦不變,賊遂舍去。
偶有他賊隔河向白峰将發矢,鸾躊蹰間,前賊适回,鸾求救,前賊揮他賊使退,乃得解。
時賊縱橫,且方雨泥濘,白峰又病不能行,鸾尋得一舟,攜主登之,即前所棄舟也。
相得者以為白峰死矣,其子惶遽來求屍見,白峰乃大驚
時及泉在襁褓,婢挾坐車先登,及泉母懷及泉将登,未及,母之兄适至,曰:“此洞人多慮為不測,吾家洞可居。
”蓋其家亦穴山避寇也,遂與俱往。
甫入,而寇至。
寇退而返,則洞傾石仆,其家十餘人,及其鄰之避寇者将百人,一時童粉矣。
其先登之婢,亦粉身于坐車之側。
使當其時母之兄不至,或至而不邀,邀而不往,則及泉母子,已為穴下鬼矣,安有今日哉!蓋人之死生貴賤,皆非人力所能為者。
事若偶然,實非偶然也。
及泉名天寵,乙未進士,河南人。
○宋禦史 嘉靖丙申,餘谪官潛山丞,奉委至東流閱徭冊,有宋邦輔名。
因憶居京時識禦史宋邦輔者,問之,果宋禦史也。
問其産,曰:“有田四十畝。
”問何不優免?曰:“與縣令俞不合。
”繼俞者李,适來會,因問宋居家,李曰:“宋道長督子躬耕,夫人親饷,茅屋數椽,才蔽風日,安貧樂道,晏如也。
”餘謂何不周之?曰:“饋紙數張即受,他物即不受。
”昔巡撫公饋坊銀百兩,以書卻之曰:“某賢未至于可養,貧未至于可周。
”強之再三,卒不受。
餘至池州,謂太守陸所默曰:“郡有古人,甯識之乎?”陸曰:“宋道長也,杜門掃軌,樂道安貧。
”餘謂何不周之?陸曰:“求一見且不可得,可得而周之乎?”蓋自始學至筮仕,至歸田,表裡同操,始終一節者。
嗚呼!高風遠韻,海内欽仰,廉頑立懦,為百世師,其亦可以無愧也夫? ○劉漢樓 吾平湖尹劉漢樓為我言初第時,嘗宿蓋山驿門外,從人忽扣門求入,問之,雲适夢神人促起曰:“虎将至,汝可急入。
昨途中欲傷汝,因見劉進士失跌而去。
”明早,視路傍稻田内,見一頭兩膝之形,深入泥中,俨然虎迹也。
又于左旗營雇舟往光化時,薄暮微雨,舟數十,俱不解纜,漢樓力強所雇舟獨行途中,懊惱之聲不絕。
是夜抵光化,次日報者雲:“左旗營昨夜龍起,舟數十隻一時颠覆,溺死百餘人。
”信乎死生有命也。
○駕虎傷人 吾邑趙漸齋先生佃戶陸大老者,樸野勤儉,頗足衣食。
忽有嘉興捕盜兵數人,擁入其家,稱賊攀指,綁縛至舟次。
出一賊喝曰:“汝寄某物于彼。
”賊應聲雲:“某物某物。
”拷掠迫索。
陸不勝苦楚,罄家所有,悉與之,猶不足,則賣田房為贖。
既獲免,不勝憤憤,告于監司,行縣追問,陸素讷,不能質對,謀于漸齋,漸齋贈以詩雲:“自昔隻聞人捕虎,于今駕虎遍傷人。
何時得向龔黃語?除盜先除捕盜兵。
”若因其被害而慰解之者,且戒之曰:“慎勿洩。
候質對時,有不如意,即出此。
”陸如其言,遂得直,捕兵追贓發戍矣。
○曹海山 嘉靖三十一年七月,平湖張轅者病革,昏愦之際,被人拘置一栅闌中,見其故父張希旦,及海山故父曹愛雲。
曹雲賢侄何故在此?張雲被人捉來。
曹雲汝不妨,我家曹金不好了。
張希旦問其故,曹雲榜上有名。
張曰恐是同名姓者。
曹曰:“下邊注定任同知,決是了。
”張将栅闌推開,謂轅曰:“汝可急走。
”轅遂奔出,病乃恍然愈矣。
時曹海山在杭州西湖遊覽無恙,聞之不以為然。
九月回會飲于嘉興陳氏,中風遂不起。
○金汝規 吾邑金員字汝規,為人樸而愚,家頗裕,人有稱貸,無不與,人亦不複還,彼亦不複取,坐是家益落。
一日,其孫病,求護于所謂朱八官神者。
抵暮,有賊數人打門而入,則以為朱八官至矣。
見其燈燭熒煌,則以為朱八官神靈顯應若此。
賊入卧内,挈其衣,其妻以為神,惡其衣之穢也。
則呼曰:“朱八官我衣皆潔淨者,不須挈去。
”及賊倒囊箧,運糧米,心竊疑之。
比去,家一空,始知其為賊矣。
今年八十四,眼見曾玄孫,行動飲食如壯者,其壽蓋未量也,天其或者有以補之。
○徐白雲 餘檢古人佳句雲:“閑鋤明月種梅花。
”恨無可對者。
嘉靖甲辰,餘自太倉入觐,偕寮友數輩坐天曹席龛中,以前句索對,對者數人,俱平平耳。
最後張洪齋雲:“謾卷疏簾邀燕子。
”清麗閑雅可愛,因揭之東園廳柱。
後六年,友人徐七橋見之雲:“閑鋤明月,字意本虛;謾卷疏簾,似太着實。
”因對雲:“謾掃白雲看鳥迹。
”則超脫塵凡,殆有仙氣,因呼為徐白雲。
○麥舟詩 故人胡文喬遷,曠達不羁之士也,家頗零落。
一日詣餘出一詩于袖中,雲:“藿食鹑衣鬓已秋,三喪淺土淚橫流。
登堂稽颡無他話,見說先生有麥舟。
”讀之慘然為赙之。
○火中人 嘉靖癸醜癸,嘉興宣公橋失火,延燒甚衆。
士人黃湛泉,偶至郡,舟泊橋下,望見火中一物,如貓,火愈熾,其物愈大,少頃,即成一大紅人。
湛泉歸數日,家亦失火,蓋先兆雲。
○沈鸾 沈鸾者,海鹽孫白峰義子也。
白峰為鄱陽教谕,歸居海鹽城外。
嘉靖甲寅五月五日,海寇至,白峰率義子四人登舟避之。
賊且追及,白峰棄舟奔至城東之蠟作灣,賊追及,三仆遁去,鸾獨向賊叩頭,且伸頸曰:“甯殺我,毋殺我主。
”賊以刀加其頸,言亦不變,賊遂舍去。
偶有他賊隔河向白峰将發矢,鸾躊蹰間,前賊适回,鸾求救,前賊揮他賊使退,乃得解。
時賊縱橫,且方雨泥濘,白峰又病不能行,鸾尋得一舟,攜主登之,即前所棄舟也。
相得者以為白峰死矣,其子惶遽來求屍見,白峰乃大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