祐山雜說
關燈
小
中
大
喜。
白峰曰:“吾自今以後之餘生,鸾與之也。
”嗚呼,鸾可敬哉!伸頸加刀之際,士君子猶或難之,而未嘗學問知理義如鸾者,可不謂尤難矣乎?嗚呼,鸾可敬哉!當于古之忠臣孝子中求之矣。
○孫燿 餘佃戶孫燿,世居當湖之東,弟炤,愚且聾,兄弟各負餘租,賣田五畝以償之。
其弟者多于己,餘意其祖産也,而多以予弟,義之。
一日,其鄰有吳堯者,代弟還租若幹,且欲以其所乘舟與弟共之。
吳與弟素不相協,餘異之,問其故,吳曰:“吾鄰孫燿代弟還租,吾亦有弟,安忍坐視?”餘始知向所賣者,乃燿己産,其義尤可尚也。
而化及其鄰,及薄歸厚,又以見天理之在人心者,不容泯滅,顧無以動之耳。
因扁其室曰“尚義”,而還其田,并吳所代租以為世勸。
○納息下氣訣 納息下氣之法,不拘晝夜,跏趺靜坐,啖菜數莖,屏伏鼻息,心中默念,納息下氣一次,五六七八至九,俱氣随意迸,直至後門迸出。
每一口氣迸至九,屈一指為記,虛右大指,屈至九指,是為九九八十一數。
虛火自降,真水自生,元氣周流,一無阻滞,可以卻疾,可以延年。
近取諸身,曆有明驗。
其視鉛汞金丹之術,相去遠矣。
○明目方 餘七旬外,每患目眩,偶檢得一明目方,一省讀書,二減思慮,三專内視,四簡外觀,五旦起晚,六早夜眠,凡六物熬以神火,下以降氣,蘊以胸中七日,然後納諸方寸。
修之一月,近能數其目睫,遠視尺箠之餘,長服不已,洞見牆壁之外,非但明日,乃亦延年。
審如是而行之,非可謂之嘲戲,亦奇方也。
○啖菜說贈陳山人 夫菜氣薄而味淡,且不醬不鹽不油也,乃造化本然性真物耳。
人之一身,六氣七情,紛摩膠擾,鹹動心火,心火一動,五火洪然齊動,而真水銷铄,元氣衰枯,百病交作,身其餘幾,山人取造化本然之物,資其淡薄,疏爽以納息,下氣以滲洩,其紛摩膠擾,以殺其烘然炎上之勢。
夫然後濁氣下降,清氣上升是為水火既濟,真氣還元,百病屏息矣。
昔者聖人作易,乾上坤下曰否,言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乾下坤上曰泰,言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故曰天地交泰,以财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也。
人與天地參,使吾之一身,火不下降,水不上升,是即天地不交之否,萬物且不通,而況于吾之一身乎?能使濁氣下降,清氣上升,是即天道下濟,地道上行,天地尚可以财成輔相,而況于吾之一身?人身小天地也。
山人之術,蓋有得于造化之妙者,人鮮知之,雖山人亦不自知也,故為說以贈之。
○養魚 餘東園有小山,環山為池,畜魚苗二千,比年視之,頭可一斤許,明年可二斤,又明年有三斤者,僅取數頭,即池無遺育矣。
但見殘鱗朽骨,零落山隈,伺之,見一獺于溝中,捕之不能得,餘謂獺食吾魚數千斤矣。
餘别畜魚一千八百于塘橋池,池可二畝,一年有二斤者,明年六月暴雨後,死而浮者三,各四斤許,明日浮者十七,又明日浮者二十四,急取糞清數桶入池中,乃止。
至冬則二年矣,舉網捕之,餘謂當得魚數千斤,時有西鄉人在旁曰:“可得三百斤耳。
”網之,果得三百斤。
餘問其故,曰:“魚多則水色帶赤,此水色白,故知之。
”問魚苗幾何?餘謂一千八百石多矣,此池止可畜二百石,入草六七擔,暑月大雨後,勿入草,草入魚腹即脹,不能堪,頭插泥中死矣。
夏熱,魚不甚長,春秋長驅,冬長脂,一年即大者五斤,小者四斤,一無所損。
若畜多即漸消謝,魚亦不複長矣。
西鄉人蓋養魚為生者,故知之甚悉,餘始悟向者園池之魚,蓋亦畜多消謝耳。
獺固食魚,豈至數千斤?若非西鄉人言,獺亦冤哉。
○種蓮 餘性有濂溪之癖,嘗植蓮于東園小池,時二月水寒,仆夫以足踏藕入淤泥中,後數日,悉浮水面成朽質矣。
明年春,則命爬掘淤泥,植根生土。
先是池中畜魚,正是荷苗出水,辄為齧斷,池中積石為島,水環四面。
又明年,則命植根北面,東西斷以簾,春暖魚行,辄複躍入簾中,齧盡無餘矣。
又明年,則命築土成堤,東西斷流。
由是魚不得複入。
荷苗無恙,始見青錢貼水,繼而翠蓋擎珠,終則紅妝爛然,清香襲人,可徹肌骨。
舉酒臨風,真若水宮仙子,含馨佩芳,争妍競秀,環侍左右也。
或曰:“子種蓮三年無成,而卒享其成,何也?”餘曰:“天下之事,阻于難而廢于久,無志故也。
不阻不廢,天下無不可為之事,豈直蓮哉?” ○稻蹲 嘉靖二十三年,平湖海鹽大荒,五六月,禾苗盛長,至七月,即蹲縮黃萎,糞多者尤甚。
間有五月望後插秧者,獲如平時。
或謂禾苗久旱,失自然生意,烈日中車水,暑氣薰蒸,糞多則泥浮根朽,故不可支。
或謂曆法漸差,時候稍遲,先種,則禾欲實而時未至,及時至則禾老力衰,不複能結實矣。
故後種者獲收,二說各有所見,然而不盡然也。
大抵久早,則酷烈之氣與水薰蒸,泥發浮爛,糞多則浮爛益甚,始則根松易長,及其既長,則根虛易敗。
先種者,方其根松易長之時,固已盡禾之力,及當結實,則禾力已衰,又值根虛易敗之際,則蹲縮黃萎,理固宜然。
使先種而不泥浮,則長不易盛,泥浮而不先種,則長不過時,禾力未盡,不妨結實矣。
今田家插秧,宜在芒種一日之後,久旱不宜多糞,三耘後,斷水數日,使根實,則可免矣。
白峰曰:“吾自今以後之餘生,鸾與之也。
”嗚呼,鸾可敬哉!伸頸加刀之際,士君子猶或難之,而未嘗學問知理義如鸾者,可不謂尤難矣乎?嗚呼,鸾可敬哉!當于古之忠臣孝子中求之矣。
○孫燿 餘佃戶孫燿,世居當湖之東,弟炤,愚且聾,兄弟各負餘租,賣田五畝以償之。
其弟者多于己,餘意其祖産也,而多以予弟,義之。
一日,其鄰有吳堯者,代弟還租若幹,且欲以其所乘舟與弟共之。
吳與弟素不相協,餘異之,問其故,吳曰:“吾鄰孫燿代弟還租,吾亦有弟,安忍坐視?”餘始知向所賣者,乃燿己産,其義尤可尚也。
而化及其鄰,及薄歸厚,又以見天理之在人心者,不容泯滅,顧無以動之耳。
因扁其室曰“尚義”,而還其田,并吳所代租以為世勸。
○納息下氣訣 納息下氣之法,不拘晝夜,跏趺靜坐,啖菜數莖,屏伏鼻息,心中默念,納息下氣一次,五六七八至九,俱氣随意迸,直至後門迸出。
每一口氣迸至九,屈一指為記,虛右大指,屈至九指,是為九九八十一數。
虛火自降,真水自生,元氣周流,一無阻滞,可以卻疾,可以延年。
近取諸身,曆有明驗。
其視鉛汞金丹之術,相去遠矣。
○明目方 餘七旬外,每患目眩,偶檢得一明目方,一省讀書,二減思慮,三專内視,四簡外觀,五旦起晚,六早夜眠,凡六物熬以神火,下以降氣,蘊以胸中七日,然後納諸方寸。
修之一月,近能數其目睫,遠視尺箠之餘,長服不已,洞見牆壁之外,非但明日,乃亦延年。
審如是而行之,非可謂之嘲戲,亦奇方也。
○啖菜說贈陳山人 夫菜氣薄而味淡,且不醬不鹽不油也,乃造化本然性真物耳。
人之一身,六氣七情,紛摩膠擾,鹹動心火,心火一動,五火洪然齊動,而真水銷铄,元氣衰枯,百病交作,身其餘幾,山人取造化本然之物,資其淡薄,疏爽以納息,下氣以滲洩,其紛摩膠擾,以殺其烘然炎上之勢。
夫然後濁氣下降,清氣上升是為水火既濟,真氣還元,百病屏息矣。
昔者聖人作易,乾上坤下曰否,言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乾下坤上曰泰,言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故曰天地交泰,以财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也。
人與天地參,使吾之一身,火不下降,水不上升,是即天地不交之否,萬物且不通,而況于吾之一身乎?能使濁氣下降,清氣上升,是即天道下濟,地道上行,天地尚可以财成輔相,而況于吾之一身?人身小天地也。
山人之術,蓋有得于造化之妙者,人鮮知之,雖山人亦不自知也,故為說以贈之。
○養魚 餘東園有小山,環山為池,畜魚苗二千,比年視之,頭可一斤許,明年可二斤,又明年有三斤者,僅取數頭,即池無遺育矣。
但見殘鱗朽骨,零落山隈,伺之,見一獺于溝中,捕之不能得,餘謂獺食吾魚數千斤矣。
餘别畜魚一千八百于塘橋池,池可二畝,一年有二斤者,明年六月暴雨後,死而浮者三,各四斤許,明日浮者十七,又明日浮者二十四,急取糞清數桶入池中,乃止。
至冬則二年矣,舉網捕之,餘謂當得魚數千斤,時有西鄉人在旁曰:“可得三百斤耳。
”網之,果得三百斤。
餘問其故,曰:“魚多則水色帶赤,此水色白,故知之。
”問魚苗幾何?餘謂一千八百石多矣,此池止可畜二百石,入草六七擔,暑月大雨後,勿入草,草入魚腹即脹,不能堪,頭插泥中死矣。
夏熱,魚不甚長,春秋長驅,冬長脂,一年即大者五斤,小者四斤,一無所損。
若畜多即漸消謝,魚亦不複長矣。
西鄉人蓋養魚為生者,故知之甚悉,餘始悟向者園池之魚,蓋亦畜多消謝耳。
獺固食魚,豈至數千斤?若非西鄉人言,獺亦冤哉。
○種蓮 餘性有濂溪之癖,嘗植蓮于東園小池,時二月水寒,仆夫以足踏藕入淤泥中,後數日,悉浮水面成朽質矣。
明年春,則命爬掘淤泥,植根生土。
先是池中畜魚,正是荷苗出水,辄為齧斷,池中積石為島,水環四面。
又明年,則命植根北面,東西斷以簾,春暖魚行,辄複躍入簾中,齧盡無餘矣。
又明年,則命築土成堤,東西斷流。
由是魚不得複入。
荷苗無恙,始見青錢貼水,繼而翠蓋擎珠,終則紅妝爛然,清香襲人,可徹肌骨。
舉酒臨風,真若水宮仙子,含馨佩芳,争妍競秀,環侍左右也。
或曰:“子種蓮三年無成,而卒享其成,何也?”餘曰:“天下之事,阻于難而廢于久,無志故也。
不阻不廢,天下無不可為之事,豈直蓮哉?” ○稻蹲 嘉靖二十三年,平湖海鹽大荒,五六月,禾苗盛長,至七月,即蹲縮黃萎,糞多者尤甚。
間有五月望後插秧者,獲如平時。
或謂禾苗久旱,失自然生意,烈日中車水,暑氣薰蒸,糞多則泥浮根朽,故不可支。
或謂曆法漸差,時候稍遲,先種,則禾欲實而時未至,及時至則禾老力衰,不複能結實矣。
故後種者獲收,二說各有所見,然而不盡然也。
大抵久早,則酷烈之氣與水薰蒸,泥發浮爛,糞多則浮爛益甚,始則根松易長,及其既長,則根虛易敗。
先種者,方其根松易長之時,固已盡禾之力,及當結實,則禾力已衰,又值根虛易敗之際,則蹲縮黃萎,理固宜然。
使先種而不泥浮,則長不易盛,泥浮而不先種,則長不過時,禾力未盡,不妨結實矣。
今田家插秧,宜在芒種一日之後,久旱不宜多糞,三耘後,斷水數日,使根實,則可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