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出人間”,用盧充事,言士庶之墓不保也。
連首二句讀之,諸陵亦可危矣。
此所謂“臣子之詞、立言之體”。
注者必附會茂陵玉盌,殊失其旨。
至戴叔倫詩有“漢陵帝子黃金盌、晉代仙人白玉棺”句,則似因杜詩而悞用。
叔倫,徳宗時人,在工部後也。
青史子 賈誼《新書》引青史氏之記,言太子生事,其文與《禮經》相表裡。
《漢志》青史子五十七篇,乃列小說家,疑其它文駁雜也。
《筆世》稱蒙恬作筆,或引禮史載筆駁之,餘謂不但此也,虞書作會,豈能以削竹調漆施五色哉? 怨于父母 《太平廣記》載唐劉生夢見帝舜,帝舜斥孟子,稱“号泣于旻天,怨于父母”二語為誣。
此小說妖妄之詞,托帝舜以诋孟子,不足深诘。
然足見唐時《孟子》本作“怨于父母”乃有是說,蓋今本誤脫一字也。
六書所無之字 《五國故事》書劉龑之名曰岩,以龑字杜撰也。
設遇孫休之五子,梁武帝之四公,将阙其名乎?張有書魏國夫人碑,“魏”必作“巍”,以“魏”字說文所無也。
設書諸葛亮碑、當作“諸葛諒”,書韓愈碑、當作“韓愈”乎? 王弼老子注 《老子》第三十一章,王弼無注,今考其文,蓋老子之言“惟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二十九字以下,皆弼之注。
“兵者不祥之器”至“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此解前三句意也,“吉事尚左”至“以喪禮處之”,解後二句意也,傳冩誤合為一耳。
曹大家 讀曹大家之“家”作“嘉”音,人必咥然以笑。
讀陰麗華之“華”作“敷”音,人必色。
然以駭不知讀陰麗華入麻韻,猶讀曹大家入麻韻也,讀曹大家入虞韻,猶讀陰麗華入虞韻也。
此之謂不充其類。
子羽子絲 《史記項羽本紀》稱字羽,而自序稱子羽。
《漢書袁盎傳》稱字絲,而叙傳稱子絲。
案古人之字,實皆一字,但或纟以伯仲叔季,或連子字為二字,《左傳》所載可考,《論語》顔淵、曽晳、顔路、冉有皆稱一字,言“遊過矣,堂堂乎張也”,亦祇稱一字,疑項籍、袁盎亦偶稱一字,遂相沿呼之爾。
九河碣石 九河故道在滄景間,古書鑿鑿。
碣石在永平,古書亦鑿鑿。
惟由滄景而東注,去海百餘裡耳,必使沿海行千餘裡,委曲以達。
碣石何也?思其故,迄不可解。
焚廪浚井 戰國時雜說繁興,一事而傳聞異詞,名姓時代互異者,諸子之書不知凡幾。
孟子當日亦諸子之流,惟誦法孔子,發明王道,得聖學之正,超出諸子之上耳。
故一切流俗附益之文有斥而辟之者,亦有非大綱宏旨所系不及一一辨诘者,焚廪浚井之說,亦姑與就事論事,不必果以為實迹也。
馬牛其風 馬牛其風,與臣妾逋逃相屬,自以風逸為正義。
或曰牛走順風,馬走逆風,核諸物理,無此事。
或曰牝牡相誘,曰風馬牛,豈竊妻以逃者耶?核諸物理,亦無此事。
瓜州 範宣子數駒支稱秦人迫逐其祖于瓜州,瓜州在秦西境,當迫逐而西,不容聴其越秦而東也。
推求其理,蓋竄入狄地,從塞外抵太原而至晉。
荀吳敗無終及羣狄于太原,無終在北,不容越燕至晉,蓋亦于塞外相從而至。
杜預已有是說。
祧諱 魯武公諱敖,廢敖山而魯乃有公孫敖,宋翼祖諱敬,而南宋張栻字敬夫。
又元趙緣督以宋宗室子而名友敬,皆祧廟不諱也。
然臨文不諱可也,以為名字則可用之字多矣,何必是? 弦弦 古字多通用,故弦弦兩字經典互見。
《廣韻》據《五經文字》以弦為正體,弦為俗書。
禮部《韻畧》舊本改弦為弓弦,弦為八音之絲。
開禧元年,進士費衮上劄子,論之始改通用,然制字各從其類,琴瑟從弓,究于義無取。
《韻畧》分注不為無義,似不必以經典相難。
如謂《說文》有弦無弦,則《說文》所無之字亦多矣。
切字等韻譯語之始 《左傳》以钲為丁甯,以榖丘為句渎之丘,以寺人勃鞮為寺人披公榖,以鄒為邾婁,《檀弓》以木為彌牟,此切字之始萌。
《公羊》以伐人伐于人異讀,《釋名》以舌頭、舌腹異音,此等韻之始萌【據《隋書經籍志》十四字母,自漢明帝時與佛經俱入中國,以字體不同,世不行用】。
《說苑》“越人歌後”,《漢書》“白狼王唐菆歌”,此譯語之始萌。
連首二句讀之,諸陵亦可危矣。
此所謂“臣子之詞、立言之體”。
注者必附會茂陵玉盌,殊失其旨。
至戴叔倫詩有“漢陵帝子黃金盌、晉代仙人白玉棺”句,則似因杜詩而悞用。
叔倫,徳宗時人,在工部後也。
青史子 賈誼《新書》引青史氏之記,言太子生事,其文與《禮經》相表裡。
《漢志》青史子五十七篇,乃列小說家,疑其它文駁雜也。
《筆世》稱蒙恬作筆,或引禮史載筆駁之,餘謂不但此也,虞書作會,豈能以削竹調漆施五色哉? 怨于父母 《太平廣記》載唐劉生夢見帝舜,帝舜斥孟子,稱“号泣于旻天,怨于父母”二語為誣。
此小說妖妄之詞,托帝舜以诋孟子,不足深诘。
然足見唐時《孟子》本作“怨于父母”乃有是說,蓋今本誤脫一字也。
六書所無之字 《五國故事》書劉龑之名曰岩,以龑字杜撰也。
設遇孫休之五子,梁武帝之四公,将阙其名乎?張有書魏國夫人碑,“魏”必作“巍”,以“魏”字說文所無也。
設書諸葛亮碑、當作“諸葛諒”,書韓愈碑、當作“韓愈”乎? 王弼老子注 《老子》第三十一章,王弼無注,今考其文,蓋老子之言“惟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二十九字以下,皆弼之注。
“兵者不祥之器”至“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此解前三句意也,“吉事尚左”至“以喪禮處之”,解後二句意也,傳冩誤合為一耳。
曹大家 讀曹大家之“家”作“嘉”音,人必咥然以笑。
讀陰麗華之“華”作“敷”音,人必色。
然以駭不知讀陰麗華入麻韻,猶讀曹大家入麻韻也,讀曹大家入虞韻,猶讀陰麗華入虞韻也。
此之謂不充其類。
子羽子絲 《史記項羽本紀》稱字羽,而自序稱子羽。
《漢書袁盎傳》稱字絲,而叙傳稱子絲。
案古人之字,實皆一字,但或纟以伯仲叔季,或連子字為二字,《左傳》所載可考,《論語》顔淵、曽晳、顔路、冉有皆稱一字,言“遊過矣,堂堂乎張也”,亦祇稱一字,疑項籍、袁盎亦偶稱一字,遂相沿呼之爾。
九河碣石 九河故道在滄景間,古書鑿鑿。
碣石在永平,古書亦鑿鑿。
惟由滄景而東注,去海百餘裡耳,必使沿海行千餘裡,委曲以達。
碣石何也?思其故,迄不可解。
焚廪浚井 戰國時雜說繁興,一事而傳聞異詞,名姓時代互異者,諸子之書不知凡幾。
孟子當日亦諸子之流,惟誦法孔子,發明王道,得聖學之正,超出諸子之上耳。
故一切流俗附益之文有斥而辟之者,亦有非大綱宏旨所系不及一一辨诘者,焚廪浚井之說,亦姑與就事論事,不必果以為實迹也。
馬牛其風 馬牛其風,與臣妾逋逃相屬,自以風逸為正義。
或曰牛走順風,馬走逆風,核諸物理,無此事。
或曰牝牡相誘,曰風馬牛,豈竊妻以逃者耶?核諸物理,亦無此事。
瓜州 範宣子數駒支稱秦人迫逐其祖于瓜州,瓜州在秦西境,當迫逐而西,不容聴其越秦而東也。
推求其理,蓋竄入狄地,從塞外抵太原而至晉。
荀吳敗無終及羣狄于太原,無終在北,不容越燕至晉,蓋亦于塞外相從而至。
杜預已有是說。
祧諱 魯武公諱敖,廢敖山而魯乃有公孫敖,宋翼祖諱敬,而南宋張栻字敬夫。
又元趙緣督以宋宗室子而名友敬,皆祧廟不諱也。
然臨文不諱可也,以為名字則可用之字多矣,何必是? 弦弦 古字多通用,故弦弦兩字經典互見。
《廣韻》據《五經文字》以弦為正體,弦為俗書。
禮部《韻畧》舊本改弦為弓弦,弦為八音之絲。
開禧元年,進士費衮上劄子,論之始改通用,然制字各從其類,琴瑟從弓,究于義無取。
《韻畧》分注不為無義,似不必以經典相難。
如謂《說文》有弦無弦,則《說文》所無之字亦多矣。
切字等韻譯語之始 《左傳》以钲為丁甯,以榖丘為句渎之丘,以寺人勃鞮為寺人披公榖,以鄒為邾婁,《檀弓》以木為彌牟,此切字之始萌。
《公羊》以伐人伐于人異讀,《釋名》以舌頭、舌腹異音,此等韻之始萌【據《隋書經籍志》十四字母,自漢明帝時與佛經俱入中國,以字體不同,世不行用】。
《說苑》“越人歌後”,《漢書》“白狼王唐菆歌”,此譯語之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