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輕诋

關燈
工,試一屬目,按方發劑,了不異人。

    俄一人取藥去,醫追語曰:"可下錫彈丸許。

    "元禮怪叩之,曰:"古方也。

    "索書觀之,乃誤以"餳"為"錫"。

     姚廣孝身事浮屠,學為詭異,著《道馀錄》毀斥程、朱。

    其友張洪嘗曰:"少師于我厚,今其死,無以報,但見《道馀錄》辄為焚棄。

    " 陳嗣初家居,有求見者,稱林逋十世孫。

    嗣初與之坐,少選入内,出一編令其人讀之:則和靖終身不娶無子。

    客默然。

     王佑貌美無須,媚事王振。

    振曰:"侍郎無須,何也?"對曰:"公無須,兒安得有?" 項文曜為兵部侍郎,素附于公,每朝出入,必附耳語。

    人以為于公婢。

     景泰易儲,陳循草诏已,與衆。

    覆奏署名,王文端有難色,循持筆作半跪,乞文端署之。

     憲宗崩,内豎于宮中得疏一箧,皆房中術,署曰:"臣安進。

    "孝宗遣懷恩袖至閣下,曰:"是豈大臣所為?"安慚汗不能語。

     國子生虎臣慷慨有氣節。

    聞萬歲山架棕棚備登眺,上疏極谏,上奇之。

    祭酒費訚謂且賈禍,乃會六堂鳴鼓聲罪,缧绁加頸以待。

    俄旨出,令吏部铨選,與臣七品。

    訚大慚,臣名遂播天下。

     分宜年老,上時有所問,對不稱旨,屬世蕃草,辄報可。

    分宜仗之,諸曹請事,辄顧問:"東樓雲何?" 黃绾為禮部不職,為言官所诋,自陳背刺"精忠報國"四字。

    诏下法司覆勘,天下笑之。

     大禮議起,陸澄以刑曹诋張、桂邪說。

    後議定,澄丁憂服阕,複上疏谀兩人正論,而悔前之失言,願改過自新,得補禮部。

    已,上閱其前疏,大怒謂:"始造悖理之論,以惑群蒙,逢迎取媚;複假悔罪,為辭悖逆奸巧,有坫禮司。

    出之!" 顔山農讀書,不能句讀,而好以意穿鑿文義,為奇邪之談,間亦灑然可聽。

    淺中無識之士,或趨附之。

    嘗言:貪财好色,皆天機所發,但不可着以成固我。

    挾詐人财,官捕笞,論戍。

     何心隐師事山農,既而心悔。

    凡山農弟子,必毆三拳,而後受拜。

    值山農淫于村婦,心隐辟隐處,伺而扼之,亦毆三拳,使拜,削弟子籍。

     茅鹿門[坤]遊胡襄懋幕府,嘗大會,文士畢集。

    胡隐徐渭文,語鹿門曰:"能識是為誰筆?"鹿門讀未半,遽曰:"此非吾荊川不能!"胡笑謂渭:"茅公雅意師荊川,今北面吾子矣!"茅大慚愠,面赤勉卒讀,曰:"惜後不逮。

    " 王逢年得古琴,自謂真蔡中郎焦尾。

    晚年無聊,持過王奉常敬美,曰:"願以此贖城南數頃,以具饘粥。

    "奉帝唯唯。

    數日,出诒之曰:"焦尾果神物,昨宵風清月白,焚香撫操,二玄鶴從空下,飛鳴盤舞,扶之而上,不知所之。

    "逢年俯首,曰:"固宜有是。

    " 陳瑞巡撫湖廣,适江陵父死,瑞詣其家,出麻巾袖中,加绖而戴之,哭盡哀。

    因跪見江陵母,哭前緻詞,母指旁厮役曰:"若屬幸一垂盼。

    "瑞起揖厮曰:"瑞安能重公?公乃能重瑞耳!"聞者掩口。

     魏忠賢因食時,偶曰:"吾最不喜粥。

    "尚書周應秋以為"竹"也,令園丁一日斬之至盡。

     吳閣學甡初出範濟世門,濟世以移宮齮齕東林,甡願引退。

    濟世答以:"公道昭明,彈冠其時,何遽言退?"甡歎息其語,人皆傳笑。

    及甡為相,緻書喬侍禦可聘,亦以"正人滿朝,天下太平"為言。

    可聘曰:"今寇鹵交讧,兵耗饷匮,擢幾輩同志,遂緻太平耶?" 鄭輔以偉善讀書,而票拟非長。

    偶疏有"何況"二字,誤謂人名也,批拟提問,緻被讦責。

    嘗懸筆不能下,周玉繩哂之,以偉歎曰:"吾富于萬卷,而窘于數行,乃為後生所笑!" 惑溺 楊文貞子稷惡已著聞,王文端為文貞言之,遂請省墓,實欲制其子。

    稷知,每驿遞先置所親譽之,揚言"人忌公功名盛,故特謗稷耳"。

    及見稷,氈帽油靴,樸讷循理,家中圖書蕭然。

    文貞疑文端妒己,還京出之吏部。

     劉文介主試順天,陳循、王文皆以子屬。

    已,二子皆不中,循、文因劾俨"考閱不明,題語诽謗"。

    帝重違二臣,令其子準會試,文複疏辯。

    張甯曰:"大臣而私其子,如國體何?" 陳繼方落魄嗜酒,每賦詩,必酒酣以往,才始暢發。

    嘗好一姬,姬請賦百首,乃肯相就。

    遂力為賦,至六十馀,竟醉憊以死。

     李西涯與楊邃庵極相善,佞幸謀欲害邃庵,西涯力救,邃庵德之。

    及西涯病劇,同列往視,西涯以谥為憂。

    邃庵曰:"國朝文臣未有谥‘文正'者,請以谥公可乎?"西涯于床上頓首稱謝。

     楊君謙才列仕版,即建危言,棄官如屣,晚年騷屑之甚。

     武宗南巡,因徐髯仙進《打虎詞》以希進用,議者以為血氣既衰,苟得不戒。

     嚴世蕃嗜古珍玩,購以獻者無算,甚至發人冢墓。

    時人謠曰:"諧不諧,問椎埋;求尊官,且探丸。

    " 弇州作《昙陽子傳》幾數萬言,文飾玄言,多語神怪,極其誕妄,至稱昙陽"先師",甘心門下。

     吳少君家蘭溪城東,有腴田盡易硗瘦,鑿溝引山泉,繞入玉雪廚銅池,以此破其家。

    嘗以數缣市一大瓢,摩挲鑢铴,暗室發光。

    過荊溪,盜發其箧,怒而碎之。

    抱而泣累日,王元美作《破瓢道人歌》。

     方太古嘗與黃省曾遇于途,誦所吟新詩。

    會雨至,黃匆遽欲歸,方益徐誦不辍。

    已而雨大濡浥,乃徐步别去。

    明日,謂客曰:"昨興頗洽。

    " 屠赤水[隆]放情詩酒,中白簡罷官。

    談空核玄,自詭出世。

    或挾乩稱慧虛子,遂笃倍之。

    病革,猶扶床凝望,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