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言志
關燈
小
中
大
市舶監遺金令市葛,廷舉市二葛以進,曰;"葛故雷産,敝邑無有。
奉此為式,不中請還金。
"監恚取金去。
逆瑾擅權,外官朝者多造第拜。
方壽卿[良]以佥事補官,入朝既叩頭左順門。
鴻胪令向東揖瑾,方徑趨出。
或以例官谒瑾。
壽卿厲聲曰:"官可棄,身可殺,膝安可屈?"竟不往。
瑾大怒,勒緻仕去。
王文恪[鏊]與壽甯有姻,絕不與通,歲時問遺,必斥去。
或以為過,公曰:"昔萬循老攀附昭德,吾嘗恥之,今乃自附壽甯耶?" 羅景鳴[玘]是李西涯門生,李處劉瑾、張永之間,或多委蛇。
景鳴責引大義,願削門人之籍。
康陵頗佞佛,自稱大慶法王。
外廷聞欲谏,患未有征。
俄内批番僧請田為大慶法王壽,而書号并聖旨。
傅尚書[珪]佯不知,奏曰:"孰為法王?敢抗天子、亂祖法?大不敬,當誅!"诏不問,田亦止。
蔣子修[欽]劾劉瑾,方夜屬草,燈下聞筐箧間鬼聲戢戢。
子修自念:疏上定掇奇禍,當是先人轸念,尼止吾事。
已而聲振四壁,子修歎曰:"吾義不得顧私,且緘默。
終為先人羞。
"因奮筆曰:"死耳,不可易也!"聲遂止。
疏再上,再受杖,竟死。
武宗觀魚揚州,得巨魚,戲言直五百金。
時蔣恭靖[瑤]為守,江彬惡其不屈,請以畀守,使人促值甚急。
恭靖脫夫人簪珥及绨服以進,曰:"臣貧而庫無缗錢,不能具此。
"帝屬目久之,徐曰:"酸儒耳。
"勿較。
武宗南狩,中使矯诏,令泗州進美婦善歌吹者。
汪公應轸奏雲:"泗婦女荒陋,近亦流亡,無以應敕旨。
向募桑婦十馀人,倘納宮中,俾受蠶事,實于治化有補。
"事遂寝。
江西諸司賀甯王壽,皆朝服。
按察蔡介夫[清]至,謂其屬曰:"是觐君之服,而以朝王,非禮也。
"去其鞞。
又三司于朔望皆先朝王,乃谒先師。
介夫改令先谒孔子。
已宴,王即席谯清不能詩,清亦讓王無禮。
馮禦史恩疏劾張孚敬、汪鋐、方獻夫為根本腹心、門庭三彗。
逮下诏獄,辨甚強項。
觀者啧啧歎曰:"是禦史鐵膝,鐵口,鐵膽,鐵骨。
"相傳為"四鐵禦史"。
吳疏山同諸禦史詣夏桂州。
桂州方服宮錦,禦史皆啧啧稱羨,有搴裳視者。
疏山獨無言。
桂州曰:"吳子雲何?"疏山曰:"候公衣畢,當以政務相請。
" 霍文敏[韬]為南宗伯,呂仲木為貳。
文敏時短夏貴溪,仲木乘間諷曰:"大臣有過,規之可也,背噂非禮。
"文敏疑其黨,心銜之。
已,仲木滿考之都,谒貴溪。
貴溪時方柄國,心折仲木,欲亟援為助,及見甚歡。
已,亦數短文敏,仲木毅然曰:"霍君天下才也,公奈何欲以寸朽棄棟梁?"貴溪又心謂仲木黨文敏。
世宗意欲用吳宗伯山入閣。
山子聞,詣西直告其父曰:"上意如此,恐亦需一揖嚴公許。
"山怒斥之曰:"兒不解事,孰謂閣老可以揖求?"卒不往。
吳宗伯生一女,嚴世蕃欲求為姻。
因置酒享宗伯,而以大學士李本為介。
酒未行,宗伯與李弈,李以手掩局,語宗伯曰:"知今日之飲乎?"宗伯謝不知。
李為道世蕃意,宗伯遽曰:"山老矣,何從得女?"世善意阻,大恚。
楊文襄[一清]以召入,文衡山見獨後,楊公亟謂曰:"生不知而父之與我友耶?"衡山曰:"先人棄不肖三十年,以一字及者,不肖弗敢忘也。
故不知相公之與先子友也!"竟弗肯謝。
楊公怅然久之,曰:"老悖甚愧,見生幸寬我。
" 靳文僖[貴]繼夫人,未三十而寡。
有司奏請旌之,吳宗伯曰:"旌輿之設,為匹夫匹婦,發潛德之幽光,以風世激俗。
若士大夫節義孝順,固其常分。
靳夫人生受殊封,奈何争寵靈于微賤?"已,學士徐階為言,山曰:"閣老夫人,甯複有再醮理耶?" 張羅峰當國,甚器重何粹夫[瑭],舉翊聖治,期大用之。
始入京晤,辄面數張十三愆,衆為愕然。
邬懋卿為副都禦史,莆田林潤曰:"此窮奇也,而豸其服乎!" 趙文華督師江南,
奉此為式,不中請還金。
"監恚取金去。
逆瑾擅權,外官朝者多造第拜。
方壽卿[良]以佥事補官,入朝既叩頭左順門。
鴻胪令向東揖瑾,方徑趨出。
或以例官谒瑾。
壽卿厲聲曰:"官可棄,身可殺,膝安可屈?"竟不往。
瑾大怒,勒緻仕去。
王文恪[鏊]與壽甯有姻,絕不與通,歲時問遺,必斥去。
或以為過,公曰:"昔萬循老攀附昭德,吾嘗恥之,今乃自附壽甯耶?" 羅景鳴[玘]是李西涯門生,李處劉瑾、張永之間,或多委蛇。
景鳴責引大義,願削門人之籍。
康陵頗佞佛,自稱大慶法王。
外廷聞欲谏,患未有征。
俄内批番僧請田為大慶法王壽,而書号并聖旨。
傅尚書[珪]佯不知,奏曰:"孰為法王?敢抗天子、亂祖法?大不敬,當誅!"诏不問,田亦止。
蔣子修[欽]劾劉瑾,方夜屬草,燈下聞筐箧間鬼聲戢戢。
子修自念:疏上定掇奇禍,當是先人轸念,尼止吾事。
已而聲振四壁,子修歎曰:"吾義不得顧私,且緘默。
終為先人羞。
"因奮筆曰:"死耳,不可易也!"聲遂止。
疏再上,再受杖,竟死。
武宗觀魚揚州,得巨魚,戲言直五百金。
時蔣恭靖[瑤]為守,江彬惡其不屈,請以畀守,使人促值甚急。
恭靖脫夫人簪珥及绨服以進,曰:"臣貧而庫無缗錢,不能具此。
"帝屬目久之,徐曰:"酸儒耳。
"勿較。
武宗南狩,中使矯诏,令泗州進美婦善歌吹者。
汪公應轸奏雲:"泗婦女荒陋,近亦流亡,無以應敕旨。
向募桑婦十馀人,倘納宮中,俾受蠶事,實于治化有補。
"事遂寝。
江西諸司賀甯王壽,皆朝服。
按察蔡介夫[清]至,謂其屬曰:"是觐君之服,而以朝王,非禮也。
"去其鞞。
又三司于朔望皆先朝王,乃谒先師。
介夫改令先谒孔子。
已宴,王即席谯清不能詩,清亦讓王無禮。
馮禦史恩疏劾張孚敬、汪鋐、方獻夫為根本腹心、門庭三彗。
逮下诏獄,辨甚強項。
觀者啧啧歎曰:"是禦史鐵膝,鐵口,鐵膽,鐵骨。
"相傳為"四鐵禦史"。
吳疏山同諸禦史詣夏桂州。
桂州方服宮錦,禦史皆啧啧稱羨,有搴裳視者。
疏山獨無言。
桂州曰:"吳子雲何?"疏山曰:"候公衣畢,當以政務相請。
" 霍文敏[韬]為南宗伯,呂仲木為貳。
文敏時短夏貴溪,仲木乘間諷曰:"大臣有過,規之可也,背噂非禮。
"文敏疑其黨,心銜之。
已,仲木滿考之都,谒貴溪。
貴溪時方柄國,心折仲木,欲亟援為助,及見甚歡。
已,亦數短文敏,仲木毅然曰:"霍君天下才也,公奈何欲以寸朽棄棟梁?"貴溪又心謂仲木黨文敏。
世宗意欲用吳宗伯山入閣。
山子聞,詣西直告其父曰:"上意如此,恐亦需一揖嚴公許。
"山怒斥之曰:"兒不解事,孰謂閣老可以揖求?"卒不往。
吳宗伯生一女,嚴世蕃欲求為姻。
因置酒享宗伯,而以大學士李本為介。
酒未行,宗伯與李弈,李以手掩局,語宗伯曰:"知今日之飲乎?"宗伯謝不知。
李為道世蕃意,宗伯遽曰:"山老矣,何從得女?"世善意阻,大恚。
楊文襄[一清]以召入,文衡山見獨後,楊公亟謂曰:"生不知而父之與我友耶?"衡山曰:"先人棄不肖三十年,以一字及者,不肖弗敢忘也。
故不知相公之與先子友也!"竟弗肯謝。
楊公怅然久之,曰:"老悖甚愧,見生幸寬我。
" 靳文僖[貴]繼夫人,未三十而寡。
有司奏請旌之,吳宗伯曰:"旌輿之設,為匹夫匹婦,發潛德之幽光,以風世激俗。
若士大夫節義孝順,固其常分。
靳夫人生受殊封,奈何争寵靈于微賤?"已,學士徐階為言,山曰:"閣老夫人,甯複有再醮理耶?" 張羅峰當國,甚器重何粹夫[瑭],舉翊聖治,期大用之。
始入京晤,辄面數張十三愆,衆為愕然。
邬懋卿為副都禦史,莆田林潤曰:"此窮奇也,而豸其服乎!" 趙文華督師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