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言志
關燈
小
中
大
下令問:"有故人子朱生安在?為好緻之。
"令一日三及門,樓船輝耀趣邦憲。
邦憲弗顧,自掉扁舟,褐衣詣趙。
趙酒歡,握手從容言:"丈夫乘時取功名,多顧金錢,庀母夫人甘毳。
硁硁匹夫節,奚以為?"言之再三,卒不應。
趙為歎息去。
分宜柄國,粥爵有定值,而館職尤重。
陸平泉[樹聲]以吉士還裡,詣阙,世蕃頗知其廉,使人索松绫二百疋,當予翰苑。
陸謝曰:"本不敢希翰苑,又實無一绫。
"張龍湖[治],陸之座主,為解于分宜。
且為具錦币四雙、白金四十,召陸與俱往,而令嚴太史介之行,至則授刺,使自投之。
陸不言,懷其刺入,一揖而出。
分宜送之及門,見金币,問誰具,對曰:"不知。
" 海忠介[瑞]為閩邑博士,禦史行詣學宮,令長以下,皆伏堂階。
忠介直立曰:"若至院台,敢不以屬劄見?此師長教士之地,不當诎。
"兩訓導夾跽,忠介中立不屈,時謂"筆床博士"。
江陵奪情,宣城諸生吳仕期,為書萬言斥之。
江陵私人龍宗武,為太平同知,阿江陵,捕期系獄。
時沈太史懋學不直江陵,宗武嚴刑迫期,使嗾太史。
期笑曰:"男子負血性,而為不平之鳴,甯受人教者?"搒掠無完膚,題壁間雲:"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
"卒死獄中。
葛端肅[守禮]終身不置姬侍,夫人為置一姬,公固不肯,夫人臾之再四,乃一往見。
姬直侍卧内,略不羞澀,公即拂衣出,竟不複往。
夫人挈之山西,數年召其家還之,猶處子。
人以方之司馬文正、張忠定。
江陵相奪情,吳編修中行、趙檢讨用賢、艾員外穆、沈主事思孝,抗疏極論,同日受杖,削籍編戍。
進士鄒元标号哭于傍,視四君杖罷,出疏袖中,亦受杖歸。
沈烏城{氵隺}媚妖姆客氏,交歡其子,昆弟畜之。
台省合章抨之,不動。
大司寇王紀奮袂起曰:"身為大臣,奈何與{父者}相同朝!"曆陳其奸惡,削籍去。
破帽策蹇,一時榮之。
鄭克敬奉使複命,賜燕不食。
光祿卿以聞,上诘其故,對曰:"今日臣父沒忌,不忍食酒肉。
"上曰:"君命也。
"對曰:"臣聞有父子而後有君臣。
" 于文定[慎行]在南宮日,早期偶失。
中貴遣閣校許為隐匿,意以示交。
文定亟馳謝曰:"失朝事小,欺君罪大。
忝為大臣,豈敢以欺自處?可列吾名以進。
如有所隐,當上書自受,反于中貴不便。
"其人慚而止。
毅宗怒劉都憲[宗周]抗直,诏部提訊,諸輔臣固請以免,囚往慰之,頗有德色。
宗周略不緻謝,唯讓諸輔臣某事大錯、某事不為,娓娓不已。
及過寶應,喬侍禦[可聘]來訪,語及延儒,曰:"尤錯!"語及甡,曰:"差勝首輔,錯亦不少。
" 崇祯末,以邊急敕中珰監軍。
所至橫甚,守令拜谒。
天津同知張星,獨憤恥之,投告乞休。
督撫不許,已趨谒珰,珰倨上坐,此使跽見。
星怒曰:"若等監軍事,而辱天子命吏耶?星何戀一官,而屈若輩為!"拂衣趨出不顧。
補遺 徐華陽[元太],以考功郎知貢舉。
江陵欲并中其二子,同考官互相諯诿,視為奇貨。
一子卷落公房,竟塗抹之。
江陵怒谪公泰安。
已江陵疾,遣子嗣修禱于泰山。
巡撫檄公治具陪往,公書報曰:"是役也,子為父禱,非臣為君禱也。
"毅不肯往,謂人曰:"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高江尹新城,數以亢直忤稅監。
中官盧受嘗宴之,會雪而寒,命索衣。
受出貂裘衣之,衣至,解還。
受欲因以贈,江笑口:"予思不受狐白于子方,吾賢不及子思,而君裘美逾子方,吾何敢受?"受侄旁強之,遽拂衣起。
張司空[守道]居官無岸異,而未嘗濡染權幸。
崔呈秀投刺來詣,謝弗與通,瞷亡往答。
洎遷南太常,南中方營建珰祠,督監某招搖諸大紳,緻其報谒,入祠多罄折俯拜。
司空又瞷亡弗入。
遇諸途,叱輿人迂道避去。
吳舍人懷賢與傅應星(升)同官。
以應星(升)為魏珰甥,亢不為禮。
楊忠烈劾珰二十四大罪,懷賢擊節稱賞,繕稿而旁識之曰:"宜如韓魏公治任守忠,即時安置。
"遂以诽謗坐楊、左獄,論死。
"令一日三及門,樓船輝耀趣邦憲。
邦憲弗顧,自掉扁舟,褐衣詣趙。
趙酒歡,握手從容言:"丈夫乘時取功名,多顧金錢,庀母夫人甘毳。
硁硁匹夫節,奚以為?"言之再三,卒不應。
趙為歎息去。
分宜柄國,粥爵有定值,而館職尤重。
陸平泉[樹聲]以吉士還裡,詣阙,世蕃頗知其廉,使人索松绫二百疋,當予翰苑。
陸謝曰:"本不敢希翰苑,又實無一绫。
"張龍湖[治],陸之座主,為解于分宜。
且為具錦币四雙、白金四十,召陸與俱往,而令嚴太史介之行,至則授刺,使自投之。
陸不言,懷其刺入,一揖而出。
分宜送之及門,見金币,問誰具,對曰:"不知。
" 海忠介[瑞]為閩邑博士,禦史行詣學宮,令長以下,皆伏堂階。
忠介直立曰:"若至院台,敢不以屬劄見?此師長教士之地,不當诎。
"兩訓導夾跽,忠介中立不屈,時謂"筆床博士"。
江陵奪情,宣城諸生吳仕期,為書萬言斥之。
江陵私人龍宗武,為太平同知,阿江陵,捕期系獄。
時沈太史懋學不直江陵,宗武嚴刑迫期,使嗾太史。
期笑曰:"男子負血性,而為不平之鳴,甯受人教者?"搒掠無完膚,題壁間雲:"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
"卒死獄中。
葛端肅[守禮]終身不置姬侍,夫人為置一姬,公固不肯,夫人臾之再四,乃一往見。
姬直侍卧内,略不羞澀,公即拂衣出,竟不複往。
夫人挈之山西,數年召其家還之,猶處子。
人以方之司馬文正、張忠定。
江陵相奪情,吳編修中行、趙檢讨用賢、艾員外穆、沈主事思孝,抗疏極論,同日受杖,削籍編戍。
進士鄒元标号哭于傍,視四君杖罷,出疏袖中,亦受杖歸。
沈烏城{氵隺}媚妖姆客氏,交歡其子,昆弟畜之。
台省合章抨之,不動。
大司寇王紀奮袂起曰:"身為大臣,奈何與{父者}相同朝!"曆陳其奸惡,削籍去。
破帽策蹇,一時榮之。
鄭克敬奉使複命,賜燕不食。
光祿卿以聞,上诘其故,對曰:"今日臣父沒忌,不忍食酒肉。
"上曰:"君命也。
"對曰:"臣聞有父子而後有君臣。
" 于文定[慎行]在南宮日,早期偶失。
中貴遣閣校許為隐匿,意以示交。
文定亟馳謝曰:"失朝事小,欺君罪大。
忝為大臣,豈敢以欺自處?可列吾名以進。
如有所隐,當上書自受,反于中貴不便。
"其人慚而止。
毅宗怒劉都憲[宗周]抗直,诏部提訊,諸輔臣固請以免,囚往慰之,頗有德色。
宗周略不緻謝,唯讓諸輔臣某事大錯、某事不為,娓娓不已。
及過寶應,喬侍禦[可聘]來訪,語及延儒,曰:"尤錯!"語及甡,曰:"差勝首輔,錯亦不少。
" 崇祯末,以邊急敕中珰監軍。
所至橫甚,守令拜谒。
天津同知張星,獨憤恥之,投告乞休。
督撫不許,已趨谒珰,珰倨上坐,此使跽見。
星怒曰:"若等監軍事,而辱天子命吏耶?星何戀一官,而屈若輩為!"拂衣趨出不顧。
補遺 徐華陽[元太],以考功郎知貢舉。
江陵欲并中其二子,同考官互相諯诿,視為奇貨。
一子卷落公房,竟塗抹之。
江陵怒谪公泰安。
已江陵疾,遣子嗣修禱于泰山。
巡撫檄公治具陪往,公書報曰:"是役也,子為父禱,非臣為君禱也。
"毅不肯往,謂人曰:"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高江尹新城,數以亢直忤稅監。
中官盧受嘗宴之,會雪而寒,命索衣。
受出貂裘衣之,衣至,解還。
受欲因以贈,江笑口:"予思不受狐白于子方,吾賢不及子思,而君裘美逾子方,吾何敢受?"受侄旁強之,遽拂衣起。
張司空[守道]居官無岸異,而未嘗濡染權幸。
崔呈秀投刺來詣,謝弗與通,瞷亡往答。
洎遷南太常,南中方營建珰祠,督監某招搖諸大紳,緻其報谒,入祠多罄折俯拜。
司空又瞷亡弗入。
遇諸途,叱輿人迂道避去。
吳舍人懷賢與傅應星(升)同官。
以應星(升)為魏珰甥,亢不為禮。
楊忠烈劾珰二十四大罪,懷賢擊節稱賞,繕稿而旁識之曰:"宜如韓魏公治任守忠,即時安置。
"遂以诽謗坐楊、左獄,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