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德行上
關燈
小
中
大
上嘗欲以吳公時舊内賜徐武甯,武甯辭。
一日,侍飲,上強之醉,命内侍送居舊内。
中夜酒醒,問何處,内侍曰:"舊内也。
"大驚,即起,趨丹陛,北面稽首而出。
至正間,蕲黃寇犯龍泉。
章三益[溢]從子存仁,為賊所得。
公以兄止一子,不可亡後,出語賊曰:"幼兒無知,願以身代。
"賊方購公,遂大喜。
因就問計,公正色拒之。
賊怒系公,刃磨其脅,逼之降。
公卒不屈,已間得脫。
朱備萬[善]谪遼陽,放歸,買一區為終老計。
方往經營,聞主人貧無依,恻然憫之,竟以券還,不複問直。
人以為與蘇長公同。
徐中山北定中原,市不易肆,以兵千人守元故宮,使宦寺護其宮人嫔妃,給饩廪如故。
唐侍讀[之淳]父應奉[肅],谪死臨濠。
侍讀求其遺文,雖荒郵敗壁,高崖斷石,靡不搜訪纂錄。
時時伏讀,聲淚凄咽,聞者掩涕。
胡惟庸既敗,有訴鄭湜交通者。
吏捕之急,湜諸兄争欲行。
湜曰:"弟在,忍使諸兄罹刑辟耶?"獨詣吏請行。
其伯兄濂,先有事京師,迎謂之曰:"吾家長,當任罪。
"湜曰:"兄老矣,吾往辨之。
"二人争入獄。
上聞,俱召至廷,慰勞之。
謂近臣曰:"有人如此,而肯從人為非耶?"诏賜馔,授之官。
徽人程平,谪戍延安。
其孫通上書,言:"臣壯無父,祖猶父也;臣祖老無子,孫猶子也,更相為命。
今邊徼戍卒如林,豈少臣祖者?"辭極哀楚。
上密召平至,立通階下,東西向,顧謂通曰:"識若人乎?"祖孫相持泣,哽咽不能仰視。
上嗟歎良久,除其籍,驿送還鄉。
後通為遼府紀善,平卒,通免歸,廬墓三年。
劉謹父戍雲南,謹六歲,辄知痛父。
一日,問家人曰:"雲南何許?"家人以西南指之,朝夕向西南遙拜。
祥符丘铎母殁,葬鳴鳳山原,泣曰:"铎生,咫尺不離膝下。
今逝矣,委親魄于荒原乎!"乃結廬墓側,朝夕上食如生時。
當冷夜月黑,悲風蕭飕,辄繞墓悲号,曰:"铎在此,铎在此!"虎聞哭聲辄避去。
宋公讷為祭酒時,行言并教,鏟磢不遺馀力。
寝食學廂,不複家宿。
及疾革,監官請還,公厲聲曰:"是何風雲氣少,兒女情多!況在丁社兩祭齋戒中耶?" 主事常允恭,杜環父執友。
允恭客死家破,母老無依,念金陵多故人,庶幾一遇。
往,得杜氏所在,而環父亦前死。
天方霖雨,母敝衣沾濡,踉跄入門。
環見驚泣,呼妻子出拜,更衣食之。
母問:"予兒平生所厚皆安在?予幼子遠,不可至也。
"環知他無足倚,慰撫之曰:"即無人,環在也。
"而母視環家貧,固欲他訪。
環令媵女從之,果無所遇,環購帛制衣衾,家人以下,鹹母事之,十年罔倦。
會環以禮郎祠會稽,遭遇其幼子伯章。
環泣語之,伯章逾時一省而去。
母竟死環家,死時舉手向環曰:"累君,累君!曩君生子孫,類君仁德勿替。
"環為殡葬,歲時緻祭。
環仕終太常丞。
劉司業崧初舉鄉試,捷至,适自田中摘粟歸。
怅然泣下曰:"奈二親何?"居官不以妻子自随,孤燈夜讀,五更衣冠,起坐待旦以為常。
吳琳緻仕家居,朝廷嘗遣使察之。
使者潛至其旁舍,見一農人孤坐小幾,起拔稻秧,徐布田間,貌甚端謹。
使者乃問曰:"此有吳尚書,何在?"農人斂手對曰:"琳是也。
"使者還以狀聞,上益重之。
甯海人王敏,夜讀空舍中,有鄰女叩門求宿,同舍友欲内之,敏不可,拒門疾呼,使聞于外。
女愧謝屏息,遂逸去。
有藩将欲試之,召與飲。
帏婦人偏室,酒酣内敏,遽鑰門去。
敏皇遽大呼,排戶乘廄馬逸去。
靖難師入金川門,門卒龔翊恸哭去之。
後宣德中,翊以好學,成名鄉裡。
周文襄兩薦為學官,辭曰:"即仕無害,但負向來城門一恸耳!" 東湖樵夫,樵浙東臨海間。
日負薪入市,口不二價。
文皇诏至臨海,湖上人相率走縣中聽诏,歸語藉藉:"新皇帝登極矣!"樵愕然,問:"帝安在?"曰:"燒宮自焚矣!"樵大哭,棄所負薪,投湖中死。
黃叔揚[钺],殡父在陂上舊廬。
禦史按部至,問曰:"此有黃給事,何在?"邑中無有知其家者。
一鄰老引禦史舟至陂,暮秋刈禾,堆積村巷,路多泥淖,禦史乃徒步抵其舍。
叔揚從廬中對語移時,家人欲具雞黍,曰:"豈有居喪,割雞禮客者?"以菜粥對食而别。
黃叔揚殉節琴川,诏戮其家。
時親族避匿,友人楊福日夜泣琴川橋,多方求叔揚屍。
數日,屍忽自立水中。
福親抱而起,成禮葬之屏處,亦終身不往。
建文帝出亡
一日,侍飲,上強之醉,命内侍送居舊内。
中夜酒醒,問何處,内侍曰:"舊内也。
"大驚,即起,趨丹陛,北面稽首而出。
至正間,蕲黃寇犯龍泉。
章三益[溢]從子存仁,為賊所得。
公以兄止一子,不可亡後,出語賊曰:"幼兒無知,願以身代。
"賊方購公,遂大喜。
因就問計,公正色拒之。
賊怒系公,刃磨其脅,逼之降。
公卒不屈,已間得脫。
朱備萬[善]谪遼陽,放歸,買一區為終老計。
方往經營,聞主人貧無依,恻然憫之,竟以券還,不複問直。
人以為與蘇長公同。
徐中山北定中原,市不易肆,以兵千人守元故宮,使宦寺護其宮人嫔妃,給饩廪如故。
唐侍讀[之淳]父應奉[肅],谪死臨濠。
侍讀求其遺文,雖荒郵敗壁,高崖斷石,靡不搜訪纂錄。
時時伏讀,聲淚凄咽,聞者掩涕。
胡惟庸既敗,有訴鄭湜交通者。
吏捕之急,湜諸兄争欲行。
湜曰:"弟在,忍使諸兄罹刑辟耶?"獨詣吏請行。
其伯兄濂,先有事京師,迎謂之曰:"吾家長,當任罪。
"湜曰:"兄老矣,吾往辨之。
"二人争入獄。
上聞,俱召至廷,慰勞之。
謂近臣曰:"有人如此,而肯從人為非耶?"诏賜馔,授之官。
徽人程平,谪戍延安。
其孫通上書,言:"臣壯無父,祖猶父也;臣祖老無子,孫猶子也,更相為命。
今邊徼戍卒如林,豈少臣祖者?"辭極哀楚。
上密召平至,立通階下,東西向,顧謂通曰:"識若人乎?"祖孫相持泣,哽咽不能仰視。
上嗟歎良久,除其籍,驿送還鄉。
後通為遼府紀善,平卒,通免歸,廬墓三年。
劉謹父戍雲南,謹六歲,辄知痛父。
一日,問家人曰:"雲南何許?"家人以西南指之,朝夕向西南遙拜。
祥符丘铎母殁,葬鳴鳳山原,泣曰:"铎生,咫尺不離膝下。
今逝矣,委親魄于荒原乎!"乃結廬墓側,朝夕上食如生時。
當冷夜月黑,悲風蕭飕,辄繞墓悲号,曰:"铎在此,铎在此!"虎聞哭聲辄避去。
宋公讷為祭酒時,行言并教,鏟磢不遺馀力。
寝食學廂,不複家宿。
及疾革,監官請還,公厲聲曰:"是何風雲氣少,兒女情多!況在丁社兩祭齋戒中耶?" 主事常允恭,杜環父執友。
允恭客死家破,母老無依,念金陵多故人,庶幾一遇。
往,得杜氏所在,而環父亦前死。
天方霖雨,母敝衣沾濡,踉跄入門。
環見驚泣,呼妻子出拜,更衣食之。
母問:"予兒平生所厚皆安在?予幼子遠,不可至也。
"環知他無足倚,慰撫之曰:"即無人,環在也。
"而母視環家貧,固欲他訪。
環令媵女從之,果無所遇,環購帛制衣衾,家人以下,鹹母事之,十年罔倦。
會環以禮郎祠會稽,遭遇其幼子伯章。
環泣語之,伯章逾時一省而去。
母竟死環家,死時舉手向環曰:"累君,累君!曩君生子孫,類君仁德勿替。
"環為殡葬,歲時緻祭。
環仕終太常丞。
劉司業崧初舉鄉試,捷至,适自田中摘粟歸。
怅然泣下曰:"奈二親何?"居官不以妻子自随,孤燈夜讀,五更衣冠,起坐待旦以為常。
吳琳緻仕家居,朝廷嘗遣使察之。
使者潛至其旁舍,見一農人孤坐小幾,起拔稻秧,徐布田間,貌甚端謹。
使者乃問曰:"此有吳尚書,何在?"農人斂手對曰:"琳是也。
"使者還以狀聞,上益重之。
甯海人王敏,夜讀空舍中,有鄰女叩門求宿,同舍友欲内之,敏不可,拒門疾呼,使聞于外。
女愧謝屏息,遂逸去。
有藩将欲試之,召與飲。
帏婦人偏室,酒酣内敏,遽鑰門去。
敏皇遽大呼,排戶乘廄馬逸去。
靖難師入金川門,門卒龔翊恸哭去之。
後宣德中,翊以好學,成名鄉裡。
周文襄兩薦為學官,辭曰:"即仕無害,但負向來城門一恸耳!" 東湖樵夫,樵浙東臨海間。
日負薪入市,口不二價。
文皇诏至臨海,湖上人相率走縣中聽诏,歸語藉藉:"新皇帝登極矣!"樵愕然,問:"帝安在?"曰:"燒宮自焚矣!"樵大哭,棄所負薪,投湖中死。
黃叔揚[钺],殡父在陂上舊廬。
禦史按部至,問曰:"此有黃給事,何在?"邑中無有知其家者。
一鄰老引禦史舟至陂,暮秋刈禾,堆積村巷,路多泥淖,禦史乃徒步抵其舍。
叔揚從廬中對語移時,家人欲具雞黍,曰:"豈有居喪,割雞禮客者?"以菜粥對食而别。
黃叔揚殉節琴川,诏戮其家。
時親族避匿,友人楊福日夜泣琴川橋,多方求叔揚屍。
數日,屍忽自立水中。
福親抱而起,成禮葬之屏處,亦終身不往。
建文帝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