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菊集譜卷三

關燈
者不任。

     日華子雲︰菊花,治四肢遊風,利血脈,并心煩,作枕明目。

    葉亦明目。

    生、熟並可食。

    菊有兩種,花大氣香者為甘菊,花小氣烈者名野菊,然雖如此,園蔬內種,肥沃後,同一體。

     《本草圖經》曰:菊花,生雍州川澤及田野,今處處有之,以南陽菊潭者為佳。

    初春布地生細苗,夏茂,秋花,冬實。

    正月採根,三月採葉,五月採莖,九月採花,十一月採實,皆陰乾用。

    南陽菊亦有黃、白菊二種,今服餌家多用白者。

     白菊酒法。

    春末夏初收軟苗,陰乾,搗末。

    空腹取一方寸匕,和無灰酒服之。

    若不飲酒者,但和羹粥汁服之,亦得。

    秋八月合花收,暴乾,切取三大斤,以生絹囊盛貯,浸三大?酒中,經七日,服之。

    今諸州亦有作菊花酒者,其法得於此。

     玉函方雲:王子喬變白增年方,用甘菊,三月上寅日採,名曰玉英;六月上寅日採,名曰容成;九月上寅日採,名曰金精;十二月上寅日採,名曰長生,長生者根莖是也。

    四味並陰乾,百日取等分,以成日合搗千杵為末,酒調下,一錢匕。

    以蜜丸,如桐子大,酒服七丸,一日三,服百日,身體輕潤,服之一年,髮白變黑;二年,齒落再生;服之三年,八十歲老人變為童兒,神效。

    〈以上並見《大觀本草》。

    〉 《抱樸子》劉生丹法:用白菊汁、蓮花汁和丹蒸之。

    服一年,壽五百歲。

     《千金方》常以九月九日取菊花作枕袋枕頭,大能去頭風,明眼目。

     〈附:〉陳欽甫九日詩雲:菊枕堪明眼,茱囊可辟邪。

     《千金方》九月九日菊花末,臨飲服方寸匕,主飲酒令人不醉。

     《聖惠方》雲:治頭風,用九月九日菊花,暴乾。

    取家糯米一鬥,蒸熟。

    用五兩菊花末,如常醞法,多用細麵麴,酒熟即壓之,去滓。

    每煖一小盞服之。

     〈附:〉郭元振秋歌雲:辟惡茱萸囊,延年菊花酒,與子結綢繆,丹心此何有。

     辨疑 〈原闕〉 味子、菴?子、地膚子、烏麻子、牡荊子是也。

    愚因此二說徧問園翁與士友,皆言菊無結實者。

    愚又遵承前賢之說,於十一月直至月盡,親採肥壤所植之菊,挼其花心,以驗其實之有無,亦無所見。

    但恐遐方異域或有之也,當俟博物決其疑焉。

     甘菊、野菊二說,愚采取本草諸書已該於越譜中。

    其說雖較然可見,然世俗或採城墻郊野所產之菊,以為宜入藥,有貨於藥肆而用者。

    又據司馬溫公甘菊詩雲:野菊細瑣物,籬間私自全,徒因氣味殊,不為庖人捐,采升白玉堂,薦以黃金盤。

    以此詩觀之,乃知甘菊或有出於野者,亦可用也。

    《牧豎閒談》雲:郊野人多採野菊供藥肆,大誤,真菊延齡,野菊瀉人。

    愚今以古今之人去取不同,故併列之用,用之者不可不審。

     越俗言夏菊初生,〈謂苗之時。

    〉例自陳根而出。

    至秋遍地沿多者,由花梢頭露滴入土,卻生新根而出,故名滴滴金。

    愚初未之信,遂與好事者劚地驗其根,果無聯屬,乃見俗傳不妄也。

     《本草》載:《神農》以菊味為苦,《名醫》以味為甘,二說不同例皆療病。

    愚意其《神農》取白菊言之,《名醫》取黃菊言之。

     愚按陶隱居與陳藏器皆言白菊療疾有功。

    《本草圖經》言今服餌家多用白者,又有白菊酒法。

    《抱樸子》有言丹法用白菊汁。

    《九域志》言鄧州以白菊入貢。

    是皆以白菊為用也。

    惟沈存中《忘懷錄》有種甘菊法。

    今所謂茶菊,即甘菊也。

    然甘菊作飲食與入藥多是黃色,不曾見白者可食,豈予未之見邪,以古今去取不同,故併列之。

     古今詩話 晉.羅含,字君章,耒陽人,緻仕還家,階庭忽蘭、菊叢生,以為德行之感。

    唐.李義山.菊詩: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裏香。

    又雲:羅含黃菊宅,柳惲白蘋門。

     唐《輦下歲時記》九日,宮掖間爭插菊花,民俗尤甚。

    杜牧詩雲: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又雲:九日黃花插滿頭。

     司馬文正公九日贈梅聖俞瑟姫歌雲:不肯那錢買珠翠,任教堆插堦前菊。

     《西清詩話》嘉祐中,歐陽公見王荊公詩:黃昏風雨暝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

    笑曰:百花盡落,獨菊枝上枯耳。

    因戲曰:秋英不比春花落,為報詩人子細看。

    〈後人以韻協之,改「看」作「吟」。

    〉荊公聞之,怒曰:是定不知《楚詞》夕餐秋菊之落英,歐陽九不學之過也。

     樂菴先生〈李侍禦名衡。

    〉語錄雲:韓魏公嘗言保初節易,保晚節難。

    在北門九日燕諸曹有詩:莫羞老圃秋容淡,〈魏公言行錄作「不羞」。

    〉要看閒花晚節香。

    〈言行錄作「且看寒花」。

    〉先生深敬此語,嘗大書于壁,以為晚節之規。

     沈譜雲:徐仲車最好菊,即西籬下多種之。

    花至冬月猶有存者,名曰晚菊。

    公常自比陶淵明,種菊之所雖東西相反,論其所以樂,則無以異也。

    有菊詩雲:楊妃隻有黃裙在,且問風霜留得無。

    所謂「楊妃裙」者蓋菊名也。

     漁隱胡仔曰:餘嘗因庭下黃、白菊相間開,遂效蘇、黃格作詩詠之。

    曰:何處金錢與玉錢,化為蝴蝶夜翩翩,青絲網住芳叢上,開作秋花取意妍。

    《杜陽雜編》唐穆宗時,禁中花開,夜有蛺蝶數萬,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