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菊集譜卷三

關燈
花間,宮人以羅巾撲之,無有獲者,上令張網空中,得數百,遲明視之,皆庫中金玉錢也。

     陸放翁因山園草間菊數枝開,席地獨酌,有詩雲:屋東菊畦蔓草荒,瘦枝出草三尺長,碎金狼籍不堪摘,掃地為渠持一觴,日斜大醉叫墮幘,野花村酒何曾擇,君不見詩人跌宕例如此,蒼耳林中留太白。

    於此可見放翁愛菊之意。

     愚齋雲:陶淵明和郭主薄詩,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愚愛「霜下傑」三字最佳。

    東坡和子由所居詩,粲粲秋菊花,卓為霜中英。

    今觀百注坡詩中闕而不注,何,諸公不省淵明詩邪。

    苕溪漁隱曰:先君題泗上秋香亭詩,騷人足奇思,香草比君子,況此霜下傑,清芬絕蘭茝。

    自淵明妙語一出,世皆師承用之,可謂殘膏賸馥沾丐後人多矣。

     愚齋雲:崇觀間,陳子高〈名克〉有詩名,集中有五月菊,雲:黃菊有本性,霜餘見幽茂,名緇喻般若,太史謹占候,雲雲。

    僧雪菴詩:滿徑露薄黃般若,戛簷風裊翠真如。

    按,六祖金剛經解,何名般若,是梵語,唐言智慧也。

    《傳燈錄》雲:僧問忠國師,古德雲,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不知若為。

    國師曰:華嚴經雲,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羣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常處此菩提座。

    翠竹既不出於法界,豈非法身乎。

    般若經雲:色無邊,故般若亦無邊,黃花既不越於色,豈非般若乎。

    傳燈又雲:趙州或謂青青翠竹盡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

     愚齋雲:菊苗不惟可為菜,亦可以代茶。

    本朝孫志舉〈勴〉有訪王主薄同泛菊茶詩雲:妍暖春風蕩物華,初回午夢頗思茶,難尋北苑浮香雪,且就東籬擷嫩芽,雲雲。

    〈見鄭景龍續宋百家詩選。

    〉洪景嚴〈遵〉和弟景盧〈邁〉月臺詩:築臺結閣兩爭華,便覺流涎過麴車,戶小難禁竹葉酒,睡多須藉菊苗茶,雲雲。

    〈見瓊野錄。

    〉 愚齋雲:菊花古人惟以泛酒,後世又以入茶,其事皆得於名公之詩。

    唐.釋皎然有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詩雲: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汎酒,誰解助茶香。

    陸放翁冬夜與溥庵主說川食詩:何時一飽與子同,更煎土茗浮甘菊。

    愚又嘗見人或以菊花磨細,入於茶中啜之者。

     文保雍菊譜中有小甘菊詩:莖細花黃葉又纖,清香濃烈味還甘,祛風偏重山泉漬,自古南陽有菊潭。

    愚齋雲:此詩得於陳元靚《歲時廣記》,今類于此,所謂保雍之譜,恨未之識也。

     愚齋雲:唐宋詩人詠菊,罕有以女色為比,其理當然。

    或有以為比者,惟韓偓歎白菊雲:正憐香雪披千片,勿訝殘霞覆一叢,還似妖姬長年後,酒酣雙臉卻微紅。

    此唐人詩也。

    又,魏野有菊一絶雲:正當搖落獨芳妍,向曉吟看露泫然,還似六宮人競怨,幾多珠淚濕金鈿。

    此本朝人詩也。

    愚竊謂菊之為卉,貞秀異常,獨能悅茂於風霜搖落之時,人皆愛之,當以賢人君子為比可也,若輒比為女色,豈不污菊之清緻哉,故二詩愚不敢采取以入此詩選。

    且範文正公賦雲:黃中通理,得君子之道。

    魏野又有詩雲:易把方先哲。

    王龜齡詩雲:端似高人事幽獨。

    陸務觀詩雲:菊花如端人,獨立淩冰霜。

    凡此等語,比類無不得其宜,故諸篇今預於選中。

     愚齋雲:荊公因有「殘菊飄零滿地金」之句,歐公輒戲而非之,乃有「秋英不比春花落」之語,從而後人泥於此言,竟以為不落。

    愚竊以為未然,故辨落與不落之理,各有其說,入於辨疑門內。

    又取唐宋數家詩句,凡言其落者併列之。

     唐太宗殘菊詩:細葉彫輕翠,圓花飛碎黃。

    又,秋日詩:菊散金風起。

    趙嘏詩:節過重陽菊委塵。

    崔灝晚菊詩:曉來風色清寒甚,滿地繁霜更雨〈去聲〉金。

    薛瑩十日菊詩:今朝籬下見,滿地委殘黃。

     梅聖俞殘菊詩:零落黃金蘂,雖枯不改香。

    蘇子由戲題菊詩:更擬食根花落後,一依本草太傷渠。

    彭汝礪詩:重陽黃菊花,零落殆無有。

    陸務觀菊詩:碎金狼籍不堪摘。

    又雲:紛紛零落中,見此數枝黃。

     愚齋雲:紫菊之名,見於孫真人種花法,又見於諸譜中,此品傳植既久,故唐宋詩人稱述亦多。

    蕭頴士菊榮篇:紫英黃萼,照曜丹墀。

    杜荀鶴詩:雨勻紫菊藂藂色。

    趙嘏詩:紫艶半開籬菊靜。

    夏英公詩:落盡西風紫菊花。

    韓忠獻公詩:紫菊披香碎晚霞。

    此既出於名公稱述,必是佳品也。

     愚齋雲:菊之開也四季泛而有之。

    開於三月者曰春菊,前賢有詩聯雲:不許秋風常管束,競隨春卉鬭芳菲。

    又雲:似嫌九月清霜重,亦對三春麗日開。

    〈沈譜雲:春菊,花小而微紅者。

    〉有開於四月者,張孝祥嘗有詩。

    〈見詩選門。

    〉開於五月者,陳子高嘗有詩。

    開於六月者,符離王常嘗有詞。

    〈見芳菲集。

    〉惟開於秋季者,其品至多。

    開於十月者,歐陽公及王龜齡皆有詩,朱希真又有詞。

    以諸公詩詞觀之,果見其所謂春菊、夏菊、秋菊、寒菊者也。

    雖然此當以開於秋冬者為貴,開於夏者為次,開於春者未必是真菊也。

    若論其色,亦有差等,菊當以黃為尊,以白為正,以紅、紫為卑。

    〈楊繪詩:爛紫妖紅色盡卑。

    〉漁隱亦雲:菊,春夏開者終非其時,有異色者亦非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