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比事 《漫錄》取《類對》為一門,然經傳中可類者多矣。

    姑以《史記》有八事相比,因記之。

     《宋世家》:熒惑守心。

    心,宋分野也。

    景公憂之,司星者謂公子韋曰:“可移于相。

    ”公曰:“相,吾之股肱。

    ”曰:“可移于民。

    ”公曰:“君者待民。

    ”曰:“可移于歲。

    ”公曰:“歲饑民困,吾誰為君!”子韋曰:“天高聽卑。

    君有君人之言三,熒惑宜有動。

    ”于是候之,果徙三度。

     《楚世家》:昭王病于軍中,有赤雲如鳥,夾日而蜚。

    王問周太史,太史曰:“是害于楚王,然可移于将相。

    ”将相請以身禱于神。

    王曰:“将相,孤之股肱也,今移禍庸去是身乎!”弗聽。

    蔔而河為祟,大夫禱焉。

    王曰:“自吾先王受封,望不過江、漢,而河非所獲罪也。

    ”不許。

    孔子在陳,聞之曰:“楚昭王通大道矣。

    其不失國,宜哉!” 《楚世家》:伍舉曰:“願有進隐。

    ”曰:“有鳥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鳴,是何鳥也?”莊王曰:“三年不蜚,蜚将沖天;三年不鳴,鳴将驚人。

    ” 《淳于髡傳》齊威王時喜隐。

    髡說之以隐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蜚則已,一蜚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 《韓非傳》:秦王見《孤憤》、《五蠹》之書曰:“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韓非之所著書也。

    ”非使秦,秦王悅之。

     《司馬相如傳》:上讀《子虛賦》而喜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

    ”上驚,乃召問相如,相如曰:“有是。

    ” 《孫子吳起贊》: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孫子籌策龐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刖。

    吳起說武侯以形勢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軀。

    悲夫! 《白起王翦贊》:鄙諺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振天下,然不能救患于應侯。

    王翦為秦将,夷六國。

    當是時,翦為宿将,始皇師之,然不能輔秦建德,固其本根,偷合取容,以至殁身。

    彼各有所短也。

     《白起傳》:武安君引劍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當死。

    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亢之,是足以死。

    ”遂自殺。

     《蒙恬傳》: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無過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當死矣。

    起臨洮屬之遼東,城塹萬餘裡,此其中不能無絕地脈哉?此乃恬之罪也。

    ”乃吞藥自殺。

     《孟嘗君傳》:齊王毀廢孟嘗君,諸客皆去。

    後召而複之,馮迎之。

    盂嘗君歎曰:“文常好客,遇客無所敢失,食客三千有餘人,先生所知也。

    文一日廢,皆背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