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會稽雲門寺前,特一澗水耳,何得言‘湧’耶?以此知其僞明矣。
觀贽自叙之文,乃是近代人文格,亦非唐人之文也。
” 世有僞作《東坡注杜詩》,内有《遭田父泥飲》篇“欲起時被肘”雲:“孔文舉就裡人飲,夜深而歸,家人責其遲,曰:‘欲命駕,數被肘。
’工部造詩要妙,胸中無國子監書者,不可讀其書。
”此大疏脫處,不知國子監能有幾書,亦何嘗有此書邪?餘謂“筆頭湧若耶溪水”與“胸中無國子監書”,可謂的對。
後以語容齋,遂共發一笑。
僞注《贈王中允維》末句雲:“窮愁應有作,試誦《白頭吟》。
”舊注虞卿著《白頭吟》,以人情樂新而厭舊,義自明白。
僞注乃雲:“張跋欲娶妾,其妻曰:‘子試誦《白頭吟》,妾當聽之。
’跋慚而止。
此婦人女子善警戒者也。
”是以《白頭吟》為文君事,有何幹涉?往往特引史傳所有之事及東坡已載幹筆錄者,飾僞亂真,其言又皆鄙缪。
近日有刊《東萊家塾詩武庫》,如引僞注“苦吟詩瘦”、“翠屏晚對”、“眼前無俗物”、“短發不勝簪”、“日月不相饒”、“獨立萬端憂”等事,僞作東坡注,不知此何傳記邪?世俗淺識輩,又引其注為故事用,豈不誤後學哉!所謂《詩武庫》者,又僞指為東萊之書也。
餘後觀周少隐《竹溪錄》雲,東坡煮豬肉詩有“火候足”之句,乃引《雲仙錄》“火候足”之語以為證。
然此亦常語,何必用事?乃知少隐亦誤以此書為真,後來引用者亦不足怪。
梅詞《漢宮春》,人皆以為李漢老作,非也。
乃晁叔用贈王逐客之作。
王甫為翰林,權直内宿,有宮娥新得幸,仲甫應制賦詞雲:“黃金殿裡,燭影雙龍戲。
勸得官家真個醉,進酒猶呼萬歲。
錦裀舞徹涼州,君恩與整搔頭。
一夜禦前宣喚,六宮多少人愁。
”翌旦,宣仁太後聞之,語宰相曰:“豈有館閣儒臣應制作狎詞耶?”既而彈章罷。
然館中同僚相約祖餞,及期,無一至者,獨叔用一人而已。
因作梅詞贈别雲:“無情燕子,怕春寒、輕失花期。
”正謂此爾。
又雲:“問玉堂何似,茅舍疏籬。
”指翰苑之玉堂。
《苕溪叢話》卻引唐人詩“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枝開”,謂人間之玉堂,蓋未知此作也。
又“傷心故人去後,零落清詩”,今之歌者,類雲“冷落”,不知用杜子美《酬高适》詩:“自從蜀中人日作,不意清詩久零落。
”蓋“零”字與“泠”字同音,人但見“泠”字去一點為“冷”字,遂雲“冷落”,不知出此耳。
王仲父,字明之,自号為“逐客”,有《冠卿集》行于世。
陸務觀雲。
餘嘗見《本事曲?魚遊春水》詞雲:因開汴河,得一碑石刻此詞,以為唐人所作雲。
“嫩草初抽碧玉簪,綠楊輕拂黃金穟”,蓋用唐人詩“楊柳黃金穟,梧桐碧玉枝”,今人不知出處,乃改作“黃金蕊”或“黃金縷”。
又如周美成《西河》詞“賞心東畔淮水”,今作“傷心”。
如此之類甚多。
景德中,夏英公初授館職,時方早秋,上夕宴後庭,酒酣,遽命中使詣公索新詞。
公問上在甚處,雲:“在拱宸殿按舞。
”公即抒思,立進《喜遷莺》,曰:“霞散绮,月沈鈎,簾卷未央樓。
夜深河漢截天流,宮殿鎖清秋。
瑤階曙,金莖露,風髓香和雲霧。
三千珠翠擁宸遊,水殿按《涼州》。
”上大悅。
熙甯中,高麗遣使入貢,且求王平甫學士京師題詠。
有旨令權知開封府元厚之内翰鈔錄以賜。
厚之自詣平甫求新著,平甫以詩戲之曰:“誰使詩仙來風藻?欲傳賈客過雞林。
” 王建《宮詞》百首,多言唐禁中事,皆史傳小說所不載者,往往見于詩。
如“内中數日無呼喚,榻得滕王蛱蝶圖。
”滕王元嬰,高帝子,新、舊《唐書》皆不著其所能,惟《名畫錄》略言其善畫,不雲其工蛱蝶也。
唐世,一藝之善,如公孫大娘舞劍器、曹剛琵琶、米嘉榮歌,皆見唐賢詩句,遂知名于當世。
其時山林田畝潛德隐行君子,不聞于世者多矣,而賤工末技得所附托,乃垂于不朽,蓋各有幸不幸也。
晏元獻公文章擅天下,尤喜為詩,而多稱引後進,一時名士往往出其門。
聖俞平生所作詩多矣,然公獨稱其兩聯,雲“寒魚猶著底,白鹭已飛前”,又“絮暖鮆魚繁,豉添蒪菜紫”。
魏泰嘗于聖俞處見公自書手簡,再三稱賞此二聯,疑而問之,聖俞曰:“此非我之極緻,豈公偶自得意于其間乎。
”乃知詩人好惡去取,不可強同也。
元獻嘗問曾明仲雲:“劉禹錫詩有‘瀼西春水穀紋生’,此‘生’字作何意?”明仲曰:“作生發之‘生’。
”晏曰:“非也,作生熟之‘生’,語乃健。
”宋景文筆記。
趙龍圖師民,名重當世,而文章之外,詩思尤精。
如“麥天晨氣潤,槐夏午陰清”,又“曉莺林外千聲啭,芳草階前一尺長”,前輩名流所未到也。
觀贽自叙之文,乃是近代人文格,亦非唐人之文也。
” 世有僞作《東坡注杜詩》,内有《遭田父泥飲》篇“欲起時被肘”雲:“孔文舉就裡人飲,夜深而歸,家人責其遲,曰:‘欲命駕,數被肘。
’工部造詩要妙,胸中無國子監書者,不可讀其書。
”此大疏脫處,不知國子監能有幾書,亦何嘗有此書邪?餘謂“筆頭湧若耶溪水”與“胸中無國子監書”,可謂的對。
後以語容齋,遂共發一笑。
僞注《贈王中允維》末句雲:“窮愁應有作,試誦《白頭吟》。
”舊注虞卿著《白頭吟》,以人情樂新而厭舊,義自明白。
僞注乃雲:“張跋欲娶妾,其妻曰:‘子試誦《白頭吟》,妾當聽之。
’跋慚而止。
此婦人女子善警戒者也。
”是以《白頭吟》為文君事,有何幹涉?往往特引史傳所有之事及東坡已載幹筆錄者,飾僞亂真,其言又皆鄙缪。
近日有刊《東萊家塾詩武庫》,如引僞注“苦吟詩瘦”、“翠屏晚對”、“眼前無俗物”、“短發不勝簪”、“日月不相饒”、“獨立萬端憂”等事,僞作東坡注,不知此何傳記邪?世俗淺識輩,又引其注為故事用,豈不誤後學哉!所謂《詩武庫》者,又僞指為東萊之書也。
餘後觀周少隐《竹溪錄》雲,東坡煮豬肉詩有“火候足”之句,乃引《雲仙錄》“火候足”之語以為證。
然此亦常語,何必用事?乃知少隐亦誤以此書為真,後來引用者亦不足怪。
梅詞《漢宮春》,人皆以為李漢老作,非也。
乃晁叔用贈王逐客之作。
王甫為翰林,權直内宿,有宮娥新得幸,仲甫應制賦詞雲:“黃金殿裡,燭影雙龍戲。
勸得官家真個醉,進酒猶呼萬歲。
錦裀舞徹涼州,君恩與整搔頭。
一夜禦前宣喚,六宮多少人愁。
”翌旦,宣仁太後聞之,語宰相曰:“豈有館閣儒臣應制作狎詞耶?”既而彈章罷。
然館中同僚相約祖餞,及期,無一至者,獨叔用一人而已。
因作梅詞贈别雲:“無情燕子,怕春寒、輕失花期。
”正謂此爾。
又雲:“問玉堂何似,茅舍疏籬。
”指翰苑之玉堂。
《苕溪叢話》卻引唐人詩“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枝開”,謂人間之玉堂,蓋未知此作也。
又“傷心故人去後,零落清詩”,今之歌者,類雲“冷落”,不知用杜子美《酬高适》詩:“自從蜀中人日作,不意清詩久零落。
”蓋“零”字與“泠”字同音,人但見“泠”字去一點為“冷”字,遂雲“冷落”,不知出此耳。
王仲父,字明之,自号為“逐客”,有《冠卿集》行于世。
陸務觀雲。
餘嘗見《本事曲?魚遊春水》詞雲:因開汴河,得一碑石刻此詞,以為唐人所作雲。
“嫩草初抽碧玉簪,綠楊輕拂黃金穟”,蓋用唐人詩“楊柳黃金穟,梧桐碧玉枝”,今人不知出處,乃改作“黃金蕊”或“黃金縷”。
又如周美成《西河》詞“賞心東畔淮水”,今作“傷心”。
如此之類甚多。
景德中,夏英公初授館職,時方早秋,上夕宴後庭,酒酣,遽命中使詣公索新詞。
公問上在甚處,雲:“在拱宸殿按舞。
”公即抒思,立進《喜遷莺》,曰:“霞散绮,月沈鈎,簾卷未央樓。
夜深河漢截天流,宮殿鎖清秋。
瑤階曙,金莖露,風髓香和雲霧。
三千珠翠擁宸遊,水殿按《涼州》。
”上大悅。
熙甯中,高麗遣使入貢,且求王平甫學士京師題詠。
有旨令權知開封府元厚之内翰鈔錄以賜。
厚之自詣平甫求新著,平甫以詩戲之曰:“誰使詩仙來風藻?欲傳賈客過雞林。
” 王建《宮詞》百首,多言唐禁中事,皆史傳小說所不載者,往往見于詩。
如“内中數日無呼喚,榻得滕王蛱蝶圖。
”滕王元嬰,高帝子,新、舊《唐書》皆不著其所能,惟《名畫錄》略言其善畫,不雲其工蛱蝶也。
唐世,一藝之善,如公孫大娘舞劍器、曹剛琵琶、米嘉榮歌,皆見唐賢詩句,遂知名于當世。
其時山林田畝潛德隐行君子,不聞于世者多矣,而賤工末技得所附托,乃垂于不朽,蓋各有幸不幸也。
晏元獻公文章擅天下,尤喜為詩,而多稱引後進,一時名士往往出其門。
聖俞平生所作詩多矣,然公獨稱其兩聯,雲“寒魚猶著底,白鹭已飛前”,又“絮暖鮆魚繁,豉添蒪菜紫”。
魏泰嘗于聖俞處見公自書手簡,再三稱賞此二聯,疑而問之,聖俞曰:“此非我之極緻,豈公偶自得意于其間乎。
”乃知詩人好惡去取,不可強同也。
元獻嘗問曾明仲雲:“劉禹錫詩有‘瀼西春水穀紋生’,此‘生’字作何意?”明仲曰:“作生發之‘生’。
”晏曰:“非也,作生熟之‘生’,語乃健。
”宋景文筆記。
趙龍圖師民,名重當世,而文章之外,詩思尤精。
如“麥天晨氣潤,槐夏午陰清”,又“曉莺林外千聲啭,芳草階前一尺長”,前輩名流所未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