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

關燈
西塘集耆舊續聞卷第十 東坡論柳子厚詩在淵明下,韋蘇州上。

    退之豪放奇險則過之,而溫麗清深則不及也。

    所貴于枯淡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類是也。

    若中邊皆枯淡,亦何足道。

    譬如食蜜,中邊皆甜。

    人食五味,知其甘苦者,皆是;能分别其中邊者,百無一也。

     周少隐雲:詩人多喜效淵明體者,如和陶詩非不多,但使淵明愧其雄麗耳。

    韋蘇州詩雲:“霜露悴百草,時菊獨妍華。

    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

    掇英泛濁醪,日夕會田家。

    盡醉茅檐下,一生豈在多。

    ”非惟語似,而意亦大似。

    故東坡論柳子厚詩晚年極似陶淵明,知詩病者也。

     詩之用事,當以故為新,以俗為雅,好奇務新,乃詩之病。

    子厚南遷後詩:“秋氣集南澗,獨遊亭午時。

    ”清深纡餘,大率類此。

    故謂子厚詩在淵明下,蘇州上。

    山谷書柳子厚詩數篇與王觀複,欲知子厚如此學淵明,乃能近之耳。

    如白樂天自雲效淵明數十篇,終不近也。

     沈存中雲;“館閣每夜輪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則虛其夜,謂之‘豁宿’。

    故事,豁宿不得過四,遇豁宿,曆名下書‘腸肚不安,免宿’。

    故館閣宿曆,相傳謂之‘害肚曆’。

    ”餘為太學諸生,請假出宿,前廊置一簿,書雲“感風”,則“害肚曆”可對“感風簿”。

     餘弱冠客會稽,遊許氏園,見壁間有陸放翁題詞,雲;“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混絞鞘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筆勢飄逸,書于沈氏園,辛未三月題。

     放翁先室内琴瑟甚和,然不當母夫人意,因出之。

    夫婦之情,實不忍離。

    後适南班士名某,家有園館之勝:務觀一日至園中,去婦聞之,遣遺黃封酒、果馔,通殷勤。

    公感其情,為賦此詞。

    其婦見而和之,有“世情薄,人情惡”之句,惜不得其全阕。

    未幾,怏怏而卒,聞者為之怆然。

    此園後更許氏。

    淳熙間,其壁猶存,好事者以竹木來護之,今不複有矣。

     公官南昌日,代還,有贈别詞雲:“雨斷西山晚照明,悄無人、幽夢自驚。

    說道去多時也,到如今、真個是行。

    遠山已是無心畫,小樓空、斜掩繡屏。

    你嚎早收心呵,趁劉郎、雙鬓未星。

    ”又閑居三山日,方務德帥紹興,攜妓訪之。

    公有詞雲:“三山山下閑居士,巾履蕭然,小醉閑眠,風引飛花落釣船。

    ”二詞并不載于集。

     南渡初,南班宗子寓居會稽為近屬,士家最盛,園亭甲于浙東,一時坐客皆騷人墨客,陸子逸實預焉。

    士有侍姬盼盼者,色藝殊絕,公每屬意焉。

    一日宴客,偶睡,不預捧觞之列,陸因問之,士即呼至,其枕痕猶在臉,公為賦《瑞鶴仙》,有“臉霞紅印枕”之句,一時盛傳之,逮今為雅唱。

    後盼盼亦歸陸氏。

    二陸兄弟,俱有時名,子逸詞勝,而詩不及其弟。

     秦熺以狀元及第,李文肅公邴賀秦相:“一經教子,素欽丞相之賢;累月笞兒,敢起鄰翁之羨。

    ”秦甚喜。

    浮溪賀啟:“三年而奉诏策,固南宮進士之所同;一舉而首儒科,乃東閣郎君之未有。

    雖迫于典故,姑令王勃以居前;而結此眷知,行見魯公之拜後。

    ”或以為譏刺,用是得謗。

     文肅賀除太師啟雲:“推赤心于腹中,君既同于光武;有大勳于天下,相自比于姬公。

    ”秦以為譏己,答雲:“君既同于光武,仰歸美報上之誠;相自比于姬公,其敢犯貪天之戒?”文肅得之,大能不恐,然亦終不加害也。

     徐淵子賀謝相深甫二子登科啟雲:“三槐正位,人瞻衮繡之榮;雙桂聯芳,天發階庭之秀。

    出則告辰猷于虎拜稽手之際,入則訓義方于鯉趨過庭之時。

    滄海珠胎,發為朝采;藍田玉種,積有夜光。

    ”又雲:“雖官爵乃公家之自有,而世科豈人力之能為。

    ”謝以為譏己,亦不樂之。

     本朝狀元多同歲,但數問術者,無從曉之爾。

    徐奭、梁固,皆生于乙酉。

    王曾、張師德,皆生于戊寅。

    呂溱、楊寊,皆生于甲寅。

    賈黯、鄭獬,皆生于壬戌。

    彭汝砺、許安世,皆生于辛巳。

    陳堯佐、王整,皆生于庚午。

     翰林王公洙,修撰錢公延年,俱以丁酉八月醜時生。

    王十九日,錢二十日。

    錢以嘉佑二年六月卒,時王公己病。

    或謂王公起于寒素,早歲蹇剝,庶可以免災。

    侍郎掌公曰:“錢雖少年榮進,晚節滞留;王雖早歲奇蹇,晚節遷擢。

    長短比折,禍福适均。

    ”王公竟不起。

     王端明素、盧太尉政,俱以丁未八月二十四日辰時生,而王出于貴胄,盧起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