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
關燈
小
中
大
西塘集省舊續聞卷第七
鄉音是處不同,惟京師天朝得其正。
陸德明作《釋音》,韻切亦多浙音。
司馬溫公論九旗之名,與“旂”相近,緩急何以分别。
《小雅?庭燎》詩“言觀其旂”,《左傳》“龍尾伏辰,取虢之旂”,然則此“旂”當為“芹”音耳。
關中人言清濁之“清”,不改“清”字;丹青之“青”,則為“萋”音。
又以“中”為“蒸”,“蟲”為“塵”。
不知“旂”,本是“芹”音,亦周人語轉,如“青”’之言“萋”也。
五方言若是者多,閩人以“高”為“歌”,荊楚人以“南”為“難”、“荊”為“斤”。
文士作歌亦多不悟。
真宗朝試《天德清明賦》,有閩士破題雲:“天道如何,仰之彌高。
”考官閩人,遂中選。
《古今詩話》。
荊南進士為雪詩,始用“先”字,後雲“十二峰巒旋旋添”,以“添”為“天”也。
向敏中鎮長安,土人不敢賣蒸餅。
陳輔之。
餘聞英華之事舊矣。
歲在庚辰,道出缙雲,訪其遺迹,得缙雲令林毅夫贈《英華詩集》一編。
考其年代姓名,乃元豐二年夏五月,縣令開封李長卿女也。
李有一女,慧性過人,聞誦詩書,皆默記之。
姿度不凡,俄染疠疾而逝,殡于邑之仙岩寺三峰閣。
李公滿罷,因舁以歸。
宣和庚子,盜起嚴之青溪,所過焚燎無遺,惟三峰閣獨存,主簿以為廨舍。
每見女子态貌綽約,彩衣翩跹,嘯歌自得。
命玉虛羽士奏詞,終莫能去。
簿遂移于寺之浴堂故址,别創廨宇,遂無所見。
代者濟南王傳慶長興,與弟傳及、内表曹穎偕來,館曹于廳治之東。
未幾,曹神氣恍惚,若有所憑。
一夕,吏散,庭空月明,曹與女羅觞豆,獻酬歡洽。
嚴更者黎明告于薄,簿驚愕,力扣曹。
曹不可隐,具言有女子每夕扣扃而至,與語皆出塵氣象,诘其姓氏,曰:“開封李長卿女,秀萼其名,英華其字。
父任邑令,随侍而至。
偶遇真人,授丹砂,辟谷有年,身輕于羽,蓬萊雖遠,一念至則瞬息間耳。
若青城、紫府、桃源、天台,吾遊息之所也。
仙都窪尊,特僑寓爾。
知子鳏居,故來相慰。
”更唱疊和,殆無虛日。
時長至節,傳慶休于中堂,空中聞笑語聲,王雲:“汝非英華邪?”挹而問焉,與曹之言無少異。
自是形迹不秘,去來不時,窗壁題染,在在可錄。
王盡室見之,不以為怪。
有親陳觀察者,挽之從軍,将就道,英華情不忍釋,祖于黃龍之僧舍,與訣曰:“妾與子緣斷矣。
念寓簿舍日,子嘗求我辟谷方,豈靳而不與者?但子宿緣寡淺,塵業未償,非仙舉之姿,他時當有兵難,妾豈能終為子保?敬授靈香一瓣,有急請爇以告,當陰有所護,不然,亦無如之何也。
” 曹公勇為朔方之行,不意獲譴麾下,追惟英華之言,欲取所遺香爇之,軍行無宿火,卒正法。
英華詩百餘篇,其警句有《春日述懷》二絕,雲:“三月園林麗日長,落花無語送春忙。
柳綿不解相思恨,也逐遊蜂過短牆。
”“園林簇簇巳晖晖,白蝶黃蜂自在飛。
公子醉眠芳草岸,風移花片點春衣。
”又雲:“醒酒清風搖竹去,催詩小雨過山來。
”又:“綠發照波秧正暖,黃雲卧隴夢初成。
”非詩人所易到也。
其詩無凄涼悲怨之詞,皆豔麗歡愉之語,殆亦鬼中之仙耶? 若言曾生之遇,尤異。
餘友人曾亨仲,少随表兄陳夢良任嶽之嘉魚尉,秩滿,移寓于崔府君祠下,館曾于東庑。
忽一夕,聞窗外異香撲鼻,微吟雲:“芳心欲割憑誰訴,惟有清風明月知。
”次夜複吟,曾穴窗視之,仿佛有女子過庑下,但見雲鬓斜軃,若懶妝之态。
是夕忽入,與之遇,力扣其姓氏不告,強絕之,乃雲:“妾本府君之女。
”又問其年若幹,雲:“年當二八時。
”又問:“何故懶妝?”雲:“對妝慵覽鏡。
”又問:“答我一似吟詩?”雲:“拈筆愛題詩。
” 一日,曾往祠下遍閱,無女子像貌,疑是寓居女,恐事覺,欲絕之。
女雲:“君若見疑,可同往。
”乃引至一大府,有童
陸德明作《釋音》,韻切亦多浙音。
司馬溫公論九旗之名,與“旂”相近,緩急何以分别。
《小雅?庭燎》詩“言觀其旂”,《左傳》“龍尾伏辰,取虢之旂”,然則此“旂”當為“芹”音耳。
關中人言清濁之“清”,不改“清”字;丹青之“青”,則為“萋”音。
又以“中”為“蒸”,“蟲”為“塵”。
不知“旂”,本是“芹”音,亦周人語轉,如“青”’之言“萋”也。
五方言若是者多,閩人以“高”為“歌”,荊楚人以“南”為“難”、“荊”為“斤”。
文士作歌亦多不悟。
真宗朝試《天德清明賦》,有閩士破題雲:“天道如何,仰之彌高。
”考官閩人,遂中選。
《古今詩話》。
荊南進士為雪詩,始用“先”字,後雲“十二峰巒旋旋添”,以“添”為“天”也。
向敏中鎮長安,土人不敢賣蒸餅。
陳輔之。
餘聞英華之事舊矣。
歲在庚辰,道出缙雲,訪其遺迹,得缙雲令林毅夫贈《英華詩集》一編。
考其年代姓名,乃元豐二年夏五月,縣令開封李長卿女也。
李有一女,慧性過人,聞誦詩書,皆默記之。
姿度不凡,俄染疠疾而逝,殡于邑之仙岩寺三峰閣。
李公滿罷,因舁以歸。
宣和庚子,盜起嚴之青溪,所過焚燎無遺,惟三峰閣獨存,主簿以為廨舍。
每見女子态貌綽約,彩衣翩跹,嘯歌自得。
命玉虛羽士奏詞,終莫能去。
簿遂移于寺之浴堂故址,别創廨宇,遂無所見。
代者濟南王傳慶長興,與弟傳及、内表曹穎偕來,館曹于廳治之東。
未幾,曹神氣恍惚,若有所憑。
一夕,吏散,庭空月明,曹與女羅觞豆,獻酬歡洽。
嚴更者黎明告于薄,簿驚愕,力扣曹。
曹不可隐,具言有女子每夕扣扃而至,與語皆出塵氣象,诘其姓氏,曰:“開封李長卿女,秀萼其名,英華其字。
父任邑令,随侍而至。
偶遇真人,授丹砂,辟谷有年,身輕于羽,蓬萊雖遠,一念至則瞬息間耳。
若青城、紫府、桃源、天台,吾遊息之所也。
仙都窪尊,特僑寓爾。
知子鳏居,故來相慰。
”更唱疊和,殆無虛日。
時長至節,傳慶休于中堂,空中聞笑語聲,王雲:“汝非英華邪?”挹而問焉,與曹之言無少異。
自是形迹不秘,去來不時,窗壁題染,在在可錄。
王盡室見之,不以為怪。
有親陳觀察者,挽之從軍,将就道,英華情不忍釋,祖于黃龍之僧舍,與訣曰:“妾與子緣斷矣。
念寓簿舍日,子嘗求我辟谷方,豈靳而不與者?但子宿緣寡淺,塵業未償,非仙舉之姿,他時當有兵難,妾豈能終為子保?敬授靈香一瓣,有急請爇以告,當陰有所護,不然,亦無如之何也。
” 曹公勇為朔方之行,不意獲譴麾下,追惟英華之言,欲取所遺香爇之,軍行無宿火,卒正法。
英華詩百餘篇,其警句有《春日述懷》二絕,雲:“三月園林麗日長,落花無語送春忙。
柳綿不解相思恨,也逐遊蜂過短牆。
”“園林簇簇巳晖晖,白蝶黃蜂自在飛。
公子醉眠芳草岸,風移花片點春衣。
”又雲:“醒酒清風搖竹去,催詩小雨過山來。
”又:“綠發照波秧正暖,黃雲卧隴夢初成。
”非詩人所易到也。
其詩無凄涼悲怨之詞,皆豔麗歡愉之語,殆亦鬼中之仙耶? 若言曾生之遇,尤異。
餘友人曾亨仲,少随表兄陳夢良任嶽之嘉魚尉,秩滿,移寓于崔府君祠下,館曾于東庑。
忽一夕,聞窗外異香撲鼻,微吟雲:“芳心欲割憑誰訴,惟有清風明月知。
”次夜複吟,曾穴窗視之,仿佛有女子過庑下,但見雲鬓斜軃,若懶妝之态。
是夕忽入,與之遇,力扣其姓氏不告,強絕之,乃雲:“妾本府君之女。
”又問其年若幹,雲:“年當二八時。
”又問:“何故懶妝?”雲:“對妝慵覽鏡。
”又問:“答我一似吟詩?”雲:“拈筆愛題詩。
” 一日,曾往祠下遍閱,無女子像貌,疑是寓居女,恐事覺,欲絕之。
女雲:“君若見疑,可同往。
”乃引至一大府,有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