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太祖大燕,雨暴作,上不悅,趙普奏曰:“外面百姓正望雨,官家大燕何妨?隻是損得此陳設,濕得此樂官衣裳,但令雨中作雜劇更可笑。

    此時雨難得,百姓快活時正好飲酒燕樂。

    ”太祖大喜,宣令雨中作樂,宣勸滿飲,盡歡而罷。

     《閣下法帖》十卷,淳化中所集,其中多吊喪問疾,唐國子祭酒李浩所撰。

    刊誤雲:“短啟出于晉宋兵革之餘。

    時國禁書疏,非吊喪問疾不得辄行尺牍,故羲之書首雲死罪,是違制令也。

    ” 前世錢文,未有草書者,淳化中太宗始以宸翰為之,既成以賜近臣。

    王元之有詩雲:“谪官無俸突無煙,惟擁琴書盡日眠。

    還有一般勝趙壹,囊中猶貯禦書錢。

    ” 元中元夕,上禦樓觀燈,有禦制詩。

    時王禹玉、蔡持正為左右相,持正叩禹玉雲:“應制上元詩,如何使故事。

    ”禹玉曰:“鳌山鳳辇外不可使。

    ”章子厚笑曰:“此誰不知。

    ”後兩日登封,上獨賞禹玉詩,雲妙于使事,詩雲:“雪消華月滿仙台,萬燭當樓寶扇開。

    雙鳳雲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駕山來。

    鎬京春酒沾周宴,汾水秋風陋漢才。

    一曲升平人盡樂,君王又進紫霞杯。

    ”是夕以高麗進樂,又添一杯。

     山谷作《茶磨銘》雲:“楚雲散盡,燕山雪飛。

    江湖歸夢,從此祛機。

    ” 京師上元放燈三夕,錢氏納上進錢買兩夜,令十七、十八夜是也。

     陶谷久在翰林,意希大用,其黨因對言谷宣力實多,微伺上旨,太祖曰:“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谷作詩曰:“官職須由生處有,才能不管用時無。

    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

    ” 真宗次澶淵曰:“虜騎未退,天雄軍截其賊後,萬一陷沒,則河朔皆虜适也,何人為朕守?”魏公曰:“智将不如福将,王殿若福祿未艾,宜以為守。

    ”王公聞命,茫然自失,第公酌大白飲之曰:“上馬杯。

    ”且曰:“參政勉之,回日即為同列。

    ”王入魏,戎虜滿野,屯塞四門,終日危坐。

    越七日虜退,召為平章事。

     陳恭公判亳州,遇生日,親族多獻老人星圖,侄世修獨獻《範蠡遊五湖圖》,且贊曰:“賢哉陶朱,霸越平吳。

    名随身退,扁舟五湖。

    ”公即日納節,明日緻仕。

     太祖嘗與趙普議事不合,上曰:“安得宰相如桑維翰者與之謀乎?”普曰:“使維翰在,陛下亦不用。

    ”蓋維翰愛錢也。

    上曰:“苟用其長,當護其短。

    措大眼孔小,賜與十萬貫,則塞破屋子矣。

    ” 慈聖光獻皇後薨,上悲慕甚,有姜識自言神術,可使死者複生。

    上試其術,數旬不效,乃曰:“臣見太皇太後方與仁宗宴臨白玉欄杆賞牡丹,無意複來人間也。

    ”上知誕妄,但斥于郴州。

    蔡承禧進挽詞曰:“天上玉欄花已折,人間方士術何施。

    ” 慶曆中,西師未解,晏元獻為樞密使,大雪置酒西園。

    歐陽永叔賦詩雲:“須憐鐵甲冷徹骨,四十餘萬屯邊兵。

    ”晏曰:“昔韓愈亦能作言語,赴裴度會但雲園林窮勝事。

    鐘鼓樂清時,不曾如此合鬧。

    ” 舊制宰相早朝,上殿命坐,有軍國大事則議之,從容賜茶而退。

    自餘号令除拜刑賞廢置,事無巨細,并執狀進入,止于禁中,親覽批紙尾用禦寶可其奏,謂之印畫,降出奉行。

    自唐至五代,其制不改,古所謂坐而論道者也。

    國初,範質、王溥等自以前朝舊相,居不自安,共奏請中書庶務大者具劄子面取進止,朝退各行其事。

    自是奏禦浸多,或至旰昃,賜坐啜茶之禮遂廢,固不暇于論道矣。

    遂為定制。

     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儒學之士未甚進用。

    及蔔郊乘大辂,翰林學士盧多遜執綏備顧問,占對詳敏。

    他日上曰:“作宰相當用儒者。

    ”盧果大用。

     真宗诏種放至阙,韋布長揖宰執,楊大年嘲曰:“不把一言裨萬乘,隻叉雙手揖三公。

    ”上召楊曰:“卿安知無一言裨朕乎?”出皂囊十軸書,乃放所奏也,書曰《十議》,所謂議道、議德、議仁、議義、議兵、議刑、議政、議賦、議安、議危,億曰:“臣當負荊謝之。

    ” 楊大年年十一,舉神童至阙下。

    參政李至喜令賦《朝京阙詩》,有雲:“七閩波渺邈,雙阙氣。

    曉登雲外嶺,夜渡月中潮。

    ”斷句雲:“願秉清忠節,終身立聖朝。

    ” 元中,秘閣上已白集西池,王仲至有詩,張文潛和最工,雲:“翠浪有聲黃傘動,春風無力彩衤垂。

    ”秦少遊雲:“簾幕千家錦繡垂。

    ”王笑曰:“又待入小石調也。

    ” 太宗善奕棋,谏臣乞竄待诏賈玄于南州者,言玄每進新圖妙勢,悅惑明主,恐壅遏萬機,上曰:“朕非不知,聊避六宮之惑耳。

    ” 太宗三子,真宗第三,封壽王,诏一異僧遍相諸公。

    僧已見七王,惟壽王未起,僧奏曰:“遍觐諸公,皆不及壽王。

    ”上曰:“卿未見安知之?”僧曰:“适見三仆立于門,皆将相材器。

    其仆即爾,主可知矣。

    ”三仆乃張相耆、楊相崇勳、郭太尉承也。

     李侍讀仲容善飲,号李萬回。

    真宗飲量無敵,欲對飲,則召公。

    一夕,上命巨觥,仲容曰:“告官家免巨觥。

    ”上因問何故謂天子為官家,仲容對:“蔣濟《萬機論》: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

    兼皇帝之德,故曰官家。

    ”上大喜曰:“真所謂君臣千載一遇也。

    ” 陳文惠公堯佐,與弟堯叟,俱位至宰相。